时间:2023-03-28 17:19:46
手术室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通过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一站式”的分层培训与考核,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核心能力,达到手术室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方法:将手术室护士培训划分为初级手术室护士、中级手术室护士、高级手术室护士和手术室专科护士4个层次,对123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这4个层次“一站式“的分层培训和考核,比较培训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实施“一站式”分层培训和考核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护士及医师满意度、护士考核成绩和论文投稿率均有明显提高。结论:一站式的分层培训,可帮助手术室护士提高业务水平和学习积极性,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使护士长能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保障手术室安全运作,有利于手术室人才建设。
关键词 一站式分层培训;手术室;护士;分层考核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4.033
专科护士培养是提高护理专业水平和贯彻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05~2010的重要策略和方向[1]。随着医疗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外科手术医师专科化的深化,对于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我国各个层面都在开展专科护士培训,手术室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护士的培训时间漫长,工作5年的手术室护士只能掌握手术室基础理论和技能,这一现状与外科手术专科化是不相匹配的。随着近年来的医疗机构飞速发展,手术室护理人员年轻化,年轻护士的培养是手术室面临的新问题。根据我院手术室的情况,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手术室护士培训采取了“一站式”的分层培训和考核,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手术室护士123名,男11名,女112名。年龄20~55岁,平均(33.1±0.5)岁。职称:护士42名,护师43名,主管护师30名,副主任护师8名。文化程度:中专28名,大专46名,本科46名,硕士3名。其中2010年1月~2012年12月手术室新进护士30名。获得手术室专科护士证书5名。
2方法
2.1不同层级的人员划分将手术室123名护士根据职称、学历、工作能力分为初级手术室护士、中级手术室护士、高级手术室护士和手术室专科护士4个层次。
2.2师资队伍的建立
2.2.1专职教学老师每年采取选拔的方式由核心小组推选出1名手术室专职老师,负责手术室人员的建档、授课、考试等各项工作。
2.2.2理论授课老师要求具有丰富的手术室理论、操作技能和临床、教学技能,由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担任。一般由总护士长、护士长和专科护士组成。
2.2.3技能操作老师由手术室专职操作老师担任,要求形象气质佳、沟通能力强、操作娴熟,并在护理部操作队经过培训方可担任。
2.3一站式分层培训和考核一览表(表1)
2.3.1初级手术室护士针对初级手术室护士,应该注重于手术室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对于考试不合格者,延长培训时间或转岗。
2.3.2工作5年内的手术室护士针对低年资护士应着重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专科护理技能的提高。每轮转一个专科完毕进行专科理论知识的考核,在我院手术室自行编写的专科理论培训习题集[3]中抽取考题进行考试,同时由专科组长根据手术配合考评表进行打分作为操作技能成绩,成绩在80分以上的才能轮转下一个专科。对于成绩不合格的护士,则相应的延长专科培训时间。
2.3.3中级手术室护士中级手术室护士是经过一轮完整专科培训的护士,必须对手术室专业有全面的认识,需要进行更深层的专业强化训练、手术和新技术的相关配合等。每轮转一个专科完毕进行书面考核和讲课考核,其中讲课考核为将所在专科手术前沿知识和护理配合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讲解,由专科组长和手术室专科护士进行评点给出成绩。对于不合格的护士给予处罚或降级处理。
2.3.4高级专科护士对于高级专科护士基本采取固定的专科配合,同时承担专科组长的工作。培训的重点在于专科管理与应急能力。从科研、论文和本专科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给予处罚或降级处理。
2.3.5手术室专科护士对于手术室专科护士提供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其次,在专业水平上不断的进行自学。考核不合格者给予处罚或降级处理。
2.4评价方法
2.4.1手术医师、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由专职教学老师调查分层培训前后手术医师和护士的满意度。培训前于2009年12月发放护士问卷123份,随机对手术医师发放问卷123份;培训后于2013年1月发放护士问卷123份,随机对手术医师发放问卷123份,均有效回收。
2.4.2统计培训前后护士数。
2.4.3对比培训前后护士考核成绩综合理论成绩及英语由护理部统一出题进行笔试考核,其余由科室核心小组进行考核。成绩计算方法:总分100分,其中护理部综合考核20分,专业英语5分,手术室理论考核20分,手术室专业操作20分,医德医风5分,手术室授课考核5分,继续教育学分25分。总成绩<80分为不及格,80~84为一般,85~89分为良好,90~100分为优秀。将每年的总成绩纳入年终考核和绩效考核。
2.5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结果
3.1分层次培训前后手术医师对护士满意度比较(表2)
4讨论
手术室是外科患者诊断和治疗的场所,职业风险高、专科性强。专科护士培训是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专科培训非常有必要[4]。手术室护士专业培训在我国现阶段都是在入职后进行,手术室护士缺乏系统的护理知识培训。
“一站式”分层培训依据手术室护士不同的年龄、学历、职称、技术水平等指标进行层级对应,将手术室的培训变得连续、系统和规范,转变了以前手术室传统的统一培训方式,更是充分调动手术室护士学习的积极性,使手术室护士能根据自身的水平由浅入深进行相应的理论和技能学习,不断强化专科技能水平。表4显示,培训后护士考核成绩优于培训前,“一站式”培训达到了提高培训效果的目的。
在职护理教育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而及时对护士进行考试考评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站式”分层培训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如讲课、科研论文的数量等,能在考核中发现和培养人才。而将分层考核的成绩纳入绩效考核的内容,帮助手术室护士克服惰性思想,提高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分层考核使得护士长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手术室护士培训后所处的阶段,帮助手术室护士长能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做到人尽其能,更好地保障手术的安全。
我科5年来的这种“一站式”的培训和考核方便了对手术室人力资源的管理,保障了手术护理的安全,但培训是一个动态和持续的过程,需要在今后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完善。我们将在今后的培训中充分考虑到不同护士的性格特征、培训需求等其他因素,建立和完善适合手术室分层培训的模式。
参考文献
[1]肖江琴,李萍.新疆地区ICU专科护士状况及培训需求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9,24(2):62-64.
[2]李秋,温小红,李权辉,等.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层级式核心能力培训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0,25(12):56-58.
[3]高兴莲,田莳主编.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与考核[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527.
[4]高兴莲,田莳,胡娟娟.湖北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1,26(14):21-23.
手术室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手术室护士分为专科小组,每个专科组设置专科组长1名,组员5-6名,进行相对固定的专科手术配合护理。自设问卷调查护士的技能及满意度,医护配合质量评价,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成就感评分、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p
【关键词】 手术室;专科护理;分组;管理模式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质量不断提高,护理学科不断进步,对大型医院综合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护士的专科化、专业化发展是提升护士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1]。综合性医院手术专科多,高质高效的手术配合护理质量促使手术室护士向专科性发展,其目的在于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手术配合能力、技术操作水平及专科手术技术能力向高、精、尖发展。我院从2005年开始实行手术专科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手术室共有护理人员63人,其中副主任护师占5%;主管护师占30%;护师占23%;护士占42%。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1.6%。对手术室护士及手术医生、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和评价,手术室实行专科护理分组前后的手术配合质量及满意度情况。
1.2 专科护理小组的设置方法
1.2.1 专科护理小组设置:根据各外科手术量及手术难度,进行多少和难易搭配,使各小组工作量大致相当。我们将手术科室分为10个专科组:普通外科组、肝胆血管外科组、脑外科组、泌尿外科组、妇产计生组、小儿及整形外科组、创伤修复组、脊柱骨科组、耳鼻喉组、器官移植组。每个专科护理组设专组长1名,组员5-6名。专科组员按资历、工作能力、个人意愿等配置,进行相应的专科分组,形成正金字塔式的人才梯队,保证专科组的稳定运转和发展[2]。
1.2.2 专科组长设置:每个专科组设专科组长1名,负责专科护理工作安排和人员的管理。专科组长应接受过专科知识进修,具有良好的专科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有学科带头作用,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及良好的医德。专科组长工作评价标准,是由专科手术配合质量、医生满意率、继续教育、业务培训、护理论文撰写情况等项目对专科组长实施考评[3]。
1.3 专科护理小组运作模式
专科组长基本固定,负责本专科组的手术配合。专科护士相对固定不轮换。新护士入科2个月内,首先进行基础知识培训,尽快熟悉手术室基本操作技能和手术配合程序,然后开始进入各专科护理小组轮转,每个小组需轮转3个月,通过此阶段的强化培训,以培养新护士的手术配合技能,作为专科护士的后备人才[4]。专科操作技能培训,由每个专科组员轮流讲解并进行操作的示范。专科护理查房选择一些疑难、危重病例或术中有特殊问题的病例[5]。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完毕后,由护士长及专科组长定期对组员进行轮流抽查考核。
1.4 手术配合质量、护士技能、医患满意度效果评价
专科护理小组设置前后对护士进行专业成就感评价:采用成就感量表进行评价[6]:包括持续性集中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理解规则和能够按照要求操作的适合性、有明确的学业爱好、对未来充满计划性和有确定的爱好4个因素,共有18个条目,每个条目总计1分,总分18分[7];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考核;患者满意度调查:手术后2天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填好后回收统计;医生满意度调查:向相关专科医生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2 进行检验。P
2.结果:
2.1 专科护理小组设置前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成就感、考核成绩比较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成就感评分、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P
2.2 患者和专科医生满意度比较 专科医生的满意度由设置护理小组前的71.2%提高到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后的98.6%。患者的满意度由设置护理小组前的80.4%提高到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后的96.4%。
3. 讨论:
3.1 护士专业成就感增强 通过设置专科护理小组,专科组员均能接受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专科组员不仅系统的接受本专科知识,还熟悉掌握了本专科手术配合的特殊要求,大大提高了专科配合水平,使专科组护士专科素质不断提高。护士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充分调动了专科组员的学习积极性,她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好的发挥。本文结果表明,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成就感明显上升,理论、技术操作考试成绩均提高。
3.2 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提高 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设置是现代化外科手术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激励护理人员努力进取,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的科学管理方法[8]。设置专科护理小组,相对固定专科护士;制定本专业护士职责与标准,建立考核体系,使手术室护士向高度专业化发展;实现专科分组,定室配合,定病种配合,使得医护手术配合更加默契,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得到了专科医生的认可和肯定,同时医生能及时征求相关科室意见与建议反馈给组长,及时传递到组长并上报给护士长,从而改进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专科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提高。
3.3 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的设置,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各个年资护士合理搭配,便于培养新人。同时专科组长的管理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也得到提高。专科化形成了护士长原专科组长原组员的垂直管理模式,提高了护士长的工作效率,专科护士之间相互协调,合理配合。手术室专科化分组改变了传统手术室工作模式,实现了专业人员专职化,工作流程科学化,增加了护士直接护理时间,提高手术室服务质量。在手术室人员缺乏的情况下,该模式的开展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专科护士,使她们的职业化素养、学术兴趣、创新精神、团结协作意识不断提高[9]。加快手术室护士专科化进程,有利于培养出高度专业化的现代手术室护士,以适应现代大型综合医院的发展。
总之, 手术室实施护理专科分组, 整体配合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改善了医护关系, 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满意度, 从而可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彩云,胡秀兰.神经外科专业护士分层使用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0):70-71.
[2] 程富英,周娅颖,卢艳,等.专科组长在手术室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7,23(1):18-19.
[3] 王彩云,赵学红.手术室设立专科护士的做法与成效[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1):863-864.
[4] 曾俊,岳蕤,吴治敏.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的设置与体会[J].护理杂志,2007,24(09B):71-71.
[5] 刘蔚晴,郑三女,刘摇艳.专科手术配合资料册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6):1514-1515.
[6]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06-207.
[7] 黄行芝,刘摇庆,徐摇霞,等.护士分层使用与绩效管理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7):526-527.
手术室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
当前,我国医学和诊疗技术飞速发展,护理工作的职责及功能也远远突破了传统领域。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重大发展,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急需高素质的专业护理人才,专科护士正日趋受到重视。国内部分大城市在保证手术室护士数量和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上,纷纷大力加强专科护士的培养。
1 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基础理论
手术室专科护士是指在某一特殊或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的专家型临床护士。特定的专科护士的工作被限定在专科,必须具备一般的护理知识、技能以及适应特殊岗位的实践能力。专科护士最早出现在美国,不同国家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称谓有差异,比如说手术室护理专家、手术室专业护士,但其共同点在于,专科护士必须满足手术室护理特定岗位的特殊要求,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还应该通过专门的专业知识考核并取得相应证书。专科护士的职能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护理实践,专科护士必须掌握丰富的专科知识,熟知业务技能,能够为病人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化护理;二是手术室指导,组织医疗器械检查、参与护理会诊,指导特殊仪器的操作,为其他护理人员提供指导,解决手术室疑难护理问题;三是教育,专科护士为病人和家属提供专业的知识普及;四是咨询研究,展开手术室护理领域的研究,并将成果应用于本专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目前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也还需进一步加强。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需要进行系统的手术室知识进修、护理培训,国家要严格把关手术室专科护士资格的去的。
2 我国手术室护士存在的问题
2.1护士队伍教育层次较低
为了适应手术室护理学的发展趋势,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满足患者需求,合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稳定手术室护理队伍,推动手术室护理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必须从提高手术室护士队伍的教育入手。护理是一门实用学科,护理教育的目的是要为社会群体健康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但是,当前我国护士行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护士队伍的教育水平不高,据统计,我国护士队伍中,中专以下(含中专)学历者达到80%以上,本科学历者不足10%。我国高等院校中设立护理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院校较少,这一情况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一情况急需得到改善。
2.2护士专业化水平较低
我国护理人员队伍庞大,数以百万计,但是护士的专业化水平较低。这与我国我国目前高校的护理教育内容医疗化倾向严重,基础医学理论薄弱不无关系。护理教育中专科理论知识和沟通技巧培训缺乏。护士在为病人提供深入的专科护理中无从下手。目前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在职护士的再教育不重视、不支持。绝大多数的医院在医护人员的培养上经费支持力度小,特别在护士培养方面缺乏经费投入。长期的护理工作使得大部分护士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是由于护士的学历水平低,理论知识欠缺,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成为专科护士的可能。
3 培养手术室专科护士的途径
3.1严格把关专科护士招录
手术室时对病人实行手术、治疗、抢救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护士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和病人安危,因而培养手术室的专科护士尤为重要。身为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对其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在选任手术室的专科护士时必须严格把关,挑选思想态度好、个人素质高、具有积极的学习主观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才。另外由于专科护士对于专业水平要求高,在选人前应组织统一的摸底考试,考试内容应当包括手术室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规范,择优录用。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护理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手术室专科护士的科研水平,必须要求专科护士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必须严格把关专科护士的招录。
3.2规范专科护士培训内容
专科护士的培养离不开理论授课。在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课程选择上,必须结合当前手术室工作的需要,适当补充手术室新的理论和技术,在培训课程内容上要注意内容安排的新颖性和系统性。当前许多护理培训课程贪多求全、课程量大、基本知识重复讲授、专科知识讲授少、上课内容理论化强、案例少等等,这些问题使得参加培训的护理人员提升慢,难以达到培训目的。培训人员在进行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时,必须结合手术室的工作需要,引入案例,提高参训人员的学习兴趣。在培训时要主动吸引参训人员参与培训内容讨论,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规范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内容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专科护士,更好地为手术室工作服务。通过专科护士培训,让手术室的护士在专科上有一定优势,与外科手术医生配合默契,提高工作效率。
3.3理论学习和手术室实践相结合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发展,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液不例外。学好手术室的操作规范以及医学基础理论,同时结合手术室实践操作,将促进专科护士人才的养成。在日常工作中定期考核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督促护理人员自主提高专业能力。组织各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制定合理的实践计划,选派合适的培训指导老师,保证学员能够顺利地完成实践计划。
总之,我国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工作还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并无模式可循,需要规范培训内容和方式,培养更多合格的手术室专科护士,为手术室工作服务,为病患服务。应加快开展手术室专科护士队伍的建设,高质量专科护士的培养需要不断的理论学习,更需要长期的实践磨练,不断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推动护理事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玉、齐艳.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结构演变及现存问题[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
手术室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手术室;新护士;培训方案
手术室新护士是指护理专业院校毕业后经考核选拔新录用的护士以及从事非手术室护理专业后转入手术室工作1~2年内的护士。本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2007年底经3家医院重组后建立,目前手术室共计65名护士,开放约21间手术间。自医院重组至2011年手术室新入科护士9名,其中有工作经验的占50%,而2012—2013年,新入科护士17名,有工作经验的占20%,我们面临新入科人多,无工作经验的多、医院手术室又要进行分区管理人员要分流的问题,如何让其尽快适应工作需要,能够独立当班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为了使新护士能尽快胜任手术室的工作,我们有下列做法。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护理专业院校毕业后经考核选拔新录用的护士以及从事非手术室护理专业后转入手术室工作的护士17名,其中女性12名,男5名,年龄20~26岁。本科3名,大专14名。
1.2方法
1.2.1确定组织架构。科室建立管理架构和业务架构,管理架构由科护士长、分管教学的护士长、总带教和教学秘书组成。科护士长负责对整个培训过程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分管教学的护士长负责对总带教、专科导师的选拔考核和工作考评,总带教负责对专科导师和带班老师工作考评,教学秘书协助做好培训过程中的各项通知、安排、统计工作。业务架构由分管带教的护士长、总带教、专科组长、专科导师组成,建立科室带教小组,护士长负责培训方案的制定与落实,总带教负责培训计划的安排与实施,专科组长负责具体培训和考核内容的实施,专科导师进行“一对一”的师徒制带教。
1.2.2确定培训目标。第1年基本掌握手术室护理内涵、掌握手术室工作流程、掌握各专科1~2级手术的洗手配合,熟悉其巡回配合,能够独立当班参加手术室值班。第2年能够掌握手术室围手术期的护理内涵、具备手术室常见应急状况的处理能力、掌握各专科常规2~3级手术的洗手及巡回配合,能够通过护理部的N1级护士准出考核,为进入准专科护士培训阶段做好准备。
1.2.3培训内容。涵盖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人文素养三方面。其中专业理论包括手术室的岗位职责、制度、流程、常规、应急预案;外科相关专科理论知识,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知识、手术室基础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手术室感染的预防控制、洁净手术室的日常维护;常见手术麻醉配合及麻醉并发症的配合要点;手术室职业安全的概念与防护原则;实用临床护理“三基”应知应会。专业技能包括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操作、仪器设备使用、1~3级手术配合护理、文件书写、信息系统操作、单病种急诊手术处理、读书报告书写的内容。而人文素养是由入科后第1周,由护士长和总带教进行单独理论授课并签订遵守手术室职业操守的协议,每个月参加科内集中式授课及讨论,学习指定阅读书籍如《职业精神》《细节决定成败》《医院文化指南》《护理政策法规指南》《护士条例》《医学伦理学》等。
1.2.4培训方法
(1)集中培训。采取的主要形式有晨课,每天交班前半小时由总带教或专科组长进行当日手术的每日1问以及理论或技能的授课培训;情境模拟培训,主要运用于应急预案的培训,由新护士参与角色扮演来提高知识的掌握度和实际运用能力;为提高学习兴趣活跃氛围采取竞技比赛和辩论交流的形式,提高其心理抗压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定期回顾考核是检验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的手段,我们采取的是每周培训的内容每周考核完毕,以少量多次、及时反复练习来达到掌握的目的。同时参与全科的其他培训,例如护理查房、安全教育、业务学习等。
(2)“一对一”师徒制带教。原有的总带教负责、带班老师带教模式,总带教要全面负责实习生、进修生、新护士的带教,而人员的培训要求、目标、内容、方法均不一样,总带教精力有效、常出现顾此失彼,学生满意度不高,带教效果差、带班老师不满意的现象。而带班老师带教不固定、随意性大、没有连续性、带教内容随机不系统。自科内有了经选拔的多名带教专科导师,采用“一对一”带教的模式,立即摆脱了这种现象。采用“一对一”师徒制带教,科内带教小组的专科导师与入科新护士进行双向盲选,选定后由老师负责学生的整个培训过程中的示范操作、带班指导、谈心沟通、笔记批阅、工作质量的检查,学生的各种考核结果与带教老师的年终考核相关。
(3)晚自习。鉴于应急能力培训模拟的多,实战少,自学内容无时间完成,参考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模式,每周进行2次的晚自习至20:30结束,在晚自习期间跟班,学习值班期间应急情况的处理、也可书写笔记、阅读指定专业书籍、观看手术配合视频,以全面快速的掌握手术室知识技能,直至进入手术室值班。
(4)各专科轮转培训。第1年每个专科轮转1~2个月要求掌握各科基本专科护理操作,掌握各专科1~2级手术的洗手配合及熟悉其巡回配合,掌握各专科常见急诊手术洗手配合。每个专科轮转结束进行理论和操作的出科考核,未通过考核者继续在其专科轮转直至考核通过。第2年每个专科轮转2个月要求掌握各专科护理操作和专科仪器设备的使用,掌握各专科2~3级手术洗手、巡回配合,掌握各专科各类急诊手术洗手配合,同样进行出科考核,而未通过者影响其轮转的周期继而无法参加护理部的N1级护士准出考核。
(5)实时评价反馈。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反馈,制定带教老师的评价反馈表,从其带教态度、带教能力、带教结果,学生反馈几个方面评价,作为带教老师考评和调整的依据;对带教新护士的评价反馈:实时搜集分析新护士工作中的问题,采用品管圈活动,及时解决问题,改善培训效果;对培训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反馈,如家长制管理方式,接受度低、逆反心理,培训效果达不到预期值,学习态度、能力差异大、进度不一,培训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有无法落实的现象等均是在实施过程中实时反馈所发现的,及时采取改变家长制管理方式,寻找刚柔并济的平衡点,有奖有罚,取得信任,增加接受度;又根据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因人施教,避免模式化;重新调整培训方案,提高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可操作性。实时评价反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3考核与准出
分管教学护士长、总带教、专科组长成立科考评小组,手术室护理基础及专科知识由总带教每周进行考核,《“三基”应知应会》基础理论和护理操作、手术室一般专科护理操作由科内操作组每月考核,专科护理操作或手术配合在各专科轮转结束由专科组长和总带教进行考核,综合专科知识每半年1次由分管教学护士长进行考核,科内其他统一培训考核、急救技能每季由总带教、分管教学护士长进行考核。新护士工作满一年由科考评小组,进行理论、操作、人文素养综合考评,符合要求进入第2年的培训。满两年各科轮转结束,独立当班进入手术室值班,本人申请,由科考评小组和护理部对其进行准出考核。
2效果
2.1独立当班、进入值班时间缩短
统计了自2008年医院重组至2011年手术室共新入科护士9人,平均独立当班、进入值班时间为16个月。2012年至2013年新入科护士17人,平均独立当班、进入值班时间为12个月,明显缩短了独立当班、进入值班的时间。
2.2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
通过2012年到2013年医师满意度的调查及同行评价,医师的满意度从95%上升到98%,同行评价的优秀等次从人数的70%上升90%。结合科室的人力现状,2~3年的优秀护士能够参与到一些重大手术的配合,例如肺移植手术、心脏手术等。
2.3教学相长
专科导师在带教过程中必须不断学习拓展专业知识,才能巩固其各项技术,具有指导考核新护士的能力,这些压力提高了专科导师工作责任感和学习积极性,而授课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了授课技巧以及制作辅助教学工具的能力,例如PPT的制作,授课模具等。
3讨论
手术室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专业化管理;手术室;护士;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5(b)-0149-03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 of nursing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in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in operation room
DENG Rui
Operation Room, the Third Hospital of Nanchang in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330009,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in nursing quality in the operation room.Methods The operation rooms and nurs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and were divided into 6 major group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eration rooms and disease department. At the mean while, in combination of the number of operations in each group and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all the nurses were re-allocated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detailed division of labor with in the professional division, which formed a specialized surgical nurse management model.The patients and doctors′ satisfaction as well as nurses′ self-evaluation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specialized management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the certain proportion in nurses′ self-evaluation content was increased in comparison with post-implementation,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Specialized management;Operation room;Nurses;Nursing quality
近年恚随着医疗改革、医疗技术的不断变化及临床分科的细化等原因导致高素质、能力强的护理人员成为目前专科护理领域的高度培养的护理队伍,特别是手术室护士,由于当前外科手术器械、方法、仪器的不断推陈出新,使得手术室对护士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1]。因此,应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管理,使其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专科护士。专科护士是指某护理领域中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扎实的理论知识、精湛的护理操作,能够为患者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分工、专门化角色的高级临床护士,利于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2]。本文对我院手术室实施专业化护士管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是选取我院手术室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职工作的30名护理人员,均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从事时间≥1年,其中包括3名男护士,27名女护士;年龄均在22~43岁之间,平均为(32.5±3.5)岁;工作时间均在2~23年之间,平均为(12.5±3.5)年;职称:1名副主任护师,5名主管护师,14名护师,10名护士;文化程度:20名本科,7名大专,3名中专。所有纳入对象均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
1.2方法
2014年之前我院手术室未实施专业化管理,仅安排工龄较长、经验丰富的护士工作在大手术室;经验尚浅、工作时间短的护士随机安排。2014年1月~2015年1月采取护士专业化管理,由相关领导将手术室自身特点和院内科室相结合后对手术间、手术室护士予以分组,包括乳腺外科组、妇科组、泌尿科组、骨科组、普外组、脑外组、胸外M,实施的具体内容如下。①根据各项专科主刀医师、护士的性格特点、兴趣等进行分组,包括专科组长、小组成员、轮转成员,安排1名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护师担任组长、2~5名组员各自负责本专业手术护理配合,在无本专科手术时可以参与其他手术。注意节假日、夜间急诊手术均由值班护士完成,不存在分专业。②组长结合自身经验制定详细专科手术有关的常规护理内容,注意修改、完善、整理、落实新的手术注意事项、配合组员需熟练掌握手术部位解剖结构、配合流程、各类器械用途等相关内容,同时了解主刀医师的习惯、特点,便于敏捷、准确地传递器械,顺利完成手术。③定期培训各专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通过专科理论授课,讲解各专科手术步骤、病理变化等内容;对于专科手术新进展、注意事项、配合期间要点等进行讲解;对于专科器械的应用注意维修、保养;扎实掌握意外事件的急救护理知识;应了解专科手术的摆放技巧、新发展理论等;开展器械操作、手术摆放、正规手术配合等内容的培训。④随机考核:由专科组长对每个小组进行随机检查,内容包括手术摆放、器械操作等。同时采用问卷调查表评价主刀医师、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通过开晨会的方式促进每小组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护理质量。⑤积极争取外院学习的机会,了解、吸取先进管理经验,根据护士平时的表现、功能情况等多方面原因来评比优秀护士,便于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促进专科业务水平的提高[3-4]。
1.3观察指标
观察实施前后护士自我评价情况;观察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实施前后医生们满意情况。
护士自我评价情况内容包括对手术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是否掌握、手术患者健康宣教执行是否满意、专业分组是否能提升护理质量、专业分组对提高专科知识是否有帮助。在实施专业化管理前发放150份试卷,在实施专业化管理后发放160份试卷,对患者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回收有效试卷为138份、149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00%、93.13%。内容包括护士讲解手术麻醉、手术流程、手术部位、术后管道护理等相关知识以及对护士是否满意、信任等[5-6]。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P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士自我评价情况的比较
实施后护士自我评价中的肯定比例较实施前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
2.2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实施前后医生护理满意情况的比较
共45名医生参加护理满意情况调查,实施前护理满意度为80.00%(36例),实施后护理满意度为93.33%(42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62,P
3讨论
手术室属于医院内具有特殊性质的重要科室,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抢救生命的主要场所,加上当前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导致临床上的手术新方法、新仪器、新设备不断更新、发展,进一步显示出对手术室护士专业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才能够适应现代医学发展,从而促进手术室护理质量水平的整体提高[7-8]。可见,手术护理质量对医院医疗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利于医院事业的发展。以往手术室护士配备数量不固定,且分工不明确,加上多数时候重视高年资护士而忽视了中低年资护士的安排,造成手术室护士配合工作常存在盲目性、随意性,使得医护配合工作不理想而影响手术质量,另外手术用品准备不齐而延长手术时间、器械损坏、医生不满意等现象的出现,进一步影响医护关系医疗纠纷的发生[9-10]。据相关研究报道,护士专业化管理能够促进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同时还可以促使护理行为更加规范、专业,使得护理质量大幅度提高[11]。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护理学研究的深入,关键在于培养手术室专科护士成为高品质的人才队伍,以提高护理质量[12-13]。本文对我院手术室护士应用专业化管理,以增强护士对术中发生的意外状态的应急能力,及时做好配合医生抢救的应对措施,促进护士工作积极性的提高,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14]。专业化管理不仅可提高手术室护士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水平,还可以增进和医生之间配合的默契性与主动性,有助于护理人员专业化技术水平、工作效率的提高。另外,护理人员与主刀医生的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经过专业化管理的手术室护士,有助于手术人员的安排相对稳定,随着时间的延长更加了解、掌握该科手术细节,在配合操作方面更加得心应手。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忽视自我评价内容、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和于红菊[15]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手术室护士实施专业化管理,利于护士专科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较以往提高了配合手术的默契性,缩短手术时间,使得主刀医生的满意度和手术质量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值得应用。
[⒖嘉南]
[1]付兴娟.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5(7):701-702.
[2]骆雪琼,洪伟兰,刘桂华.护理程序化管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7):180-182.
[3]何飞燕,黄黎黎,杨佳佳,等.专科护士设置对手术室护理配合质量的影响[J].医院管理论坛,2016,33(3):41-43.
[4]王维霞.手术室护士培养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影响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1):102-103.
[5]陈玉兰.分阶段360度绩效反馈护士评价体系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管理中应用效果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 32(6):125-127.
[6]陆丽.PDCA管理模式对提高手术室护士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1):107-109.
[7]陈玉兰.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8):91-92.
[8]杜颖,任维,王秀红.细节护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3):86-87.
[9]许鹏飞,刘杨春.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急性肝炎护理管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5, 21(28):112-113.
[10]亓阳.探讨手术室专科护士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康复的意义[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9):100-101.
[11]赵贵娟.规范化护理培训对提高新护士职业自我认同感的效果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4):153-154.
[12]夏葳.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6):261.
[13]何飞燕,黄黎黎,杨佳佳,等.专科护士设置对手术室护理配合质量的影响[J].医院管理论坛,2016,33(3):41-43.
[14]陆丽.PDCA管理模式对提高手术室护士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1):107-109.
手术室专科护士论文范文第6篇
通讯作者:陈秀丽
【摘要】 目的 探讨专科化管理对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影响。方法 手术室设立专科组,在手术设备、环境、人员相对固定的前提,选择50例采用传统方法随机抽取护士配合的骨科手术为对照组,选择50例采用专科护士配合的同种手术为实验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术中手术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术中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专科化管理能够进一步深化手术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改善医护和护患关系。
【关键词】 专科化管理; 骨科手术; 深化; 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笔者所在医院自2010年起,手术室实施专科化管理,设立专科护士组,根据手术种类分为4个专科组,其中设有骨科组,与传统管理方式进行比较,专科化管理进一步深化了手术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提高了手术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改善医护和护患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份50例采用专科护士配合的骨科手术为对照组,其中脊柱结核24例,膝关节结核15例,髋关节置换5例,胫(腓)骨骨折6例。以2010年6月50例采用传统方式配合的骨科手术为实验组,其中脊柱结核25例,膝关节结核14例,髋关节置换4例,胫(腓)骨骨折7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专科分组方法 手术室成立专科护士组,各专科护士组设组长1名,组员2~3名,专科组长不轮转,专科护士每半年轮转一次。
1.2.1 专科管理方法 管理框架实行三级管理,即护士长-专科组长-组员[1]。护士长每月组织一次各专科组长座谈会,了解各专业存在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同时组织一次各专业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定期征求专科主任、医生意见,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切实起到督导作用。
1.2.2 骨科组专科组长要求 (1)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2)曾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骨科专科知识,精通本专业理论和技能,经验丰富;(3)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担负本组疑难、复杂手术和新开展手术的配合工作,做到术前有准备,术后有小结;(4)负责骨科手术间的管理,做好骨科手术器械、仪器及特殊手术用物的管理,定期检查指导本组器械的清洗、保养及灭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严格管理好术中所用的人体植入物品,详细登记;(6)负责专科组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不断学习业务知识、人文知识及心理知识,指导本组护士正确实施术前访视、术中关怀及术后回访工作;(7)经常听取医生评价和回访手术患者,征求患者和家属的意见,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手术配合技巧,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1.2.3 骨科专科组员要求 (1)服从组长管理,完成专科组常规工作任务;(2)协助专科组长参与新手术项目、疑难、复杂手术的开展;(3)掌握本专科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如骨科常用的C-臂X机、电动止血器、高频电刀、电动床等,熟练掌握各种摆布;(4)虚心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专科理论和技能水平,熟悉手术医生的个人习惯与特殊要求,熟练完成手术配合。
1.3 观察指标 (1)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2)术中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3)平均每台手术时间;(4)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 <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比较
2.2 实验组较对照组术中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1 专科化管理提高了手术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以往手术排班是管理者根据手术的大小、护士的年资随机安排,手术配合流动性大,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由于医生的习惯不同,易出现理解偏差而影响手术配合质量。实行专科分组后,医护相互固定,使护士强化掌握专科理论和技能,通过连续性专科手术配合,护士熟练掌握了手术配合路径,如安置、特殊用物的准备、手术配合注意事项等,使手术配合趋于规范化、程序化,减少了差错发生。熟记医生的习惯及特殊要求,掌握了手术配合技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医护配合熟练而默契,协调了医护关系,提高了医生满意度[2]。手术进行顺利,减少了因传递器械失误、设备使用不熟练、摆布不合适而浪费的时间,手术时间缩短,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专科化管理进一步深化了手术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工作内涵 多数患者术前怀有焦虑、不安心理,导致失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一系列应激反应,直接影响手术效果[3]。如果患者对手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就会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潜能予以应对,并尽力配合。专科护士通过专科组培训和连续性专科手术配合,具有更丰富的专科知识及人文知识,在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时,能够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用适当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并提出应对策略。
术中注重人文关怀,对清醒患者注意控制手术间的环境和声音,保护患者的隐私,不随意议论患者的病情,尤其是骨科器械的撞击声,经常给予患者解释和安慰。巡回护士关心体贴患者,经常出现在患者的视线范围内,使患者有心理依托感,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亲切询问患者感受,必要时握住患者的手,减轻患者紧张、恐惧感,使其心理得到稳定,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随访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感受,运用专科知识做术后指导。收集患者及家属的意见,评价护理服务效果,针对问题加以改进。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康复指导贯穿手术患者护理的全过程,使患者感到手术室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深化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理念[4]。
综上所述,手术室通过专科化管理,系统培养专科护士,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式变为主动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密切了医护和护患关系,提高了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工作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毛晓萍,戴红霞.手术室专科护士组的设置与管理.护理杂志,2005,22 (8):83.
[2] 张剑芳.手术医生档案在手术室的应用与管理.护士进修杂志,2006,2(3):3.
[3] 谢倩,杨敏,陈莉,等.我国医院手术室术前访视的现状及展望.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0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