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

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

手术后的护理问题

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第1篇

我院近两年来共进行剖宫产手术3000多例,经给予心理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手术前后患者的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1 术前的心理问题与护理

剖宫产患者由于她们个体的素质不同,对待手术的心理反应也不同。当产妇入院后听到要做剖宫产手术时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是焦虑与恐惧,表现有:①怕疼痛难忍;②怕花钱过多负担不起;③怕开腹丧失元气;④怕医生水平低,不认真;⑤怕留有后遗症;⑥怕婴儿有畸形;⑦怕腰椎麻醉致人瘫痪。于是患者总是希望有个认识的人,找技术又高、责任心又强的医生为她做手术,使其有一种安全感。故在术前访视中,要给产妇精神上以安慰。对高血压患者,要给予降压及镇静药物,以解除其不必要的顾虑与恐惧。

手术前,有针对性向产妇介绍医院有关的先进医疗设施和医务人员的高超技术,可以保证诊断的正确性;先进的麻醉器械、科学的麻醉技能完全避免手术时的疼痛;各种先进的急救措施和抢救手段,可使手术避免意外和后遗症的发生。这样做,能够解除手术患者的悲观、疑虑和恐惧。同时,让同病室手术后的产妇将其亲身经历对患友进行讲解和劝导,谈手术过程中的感受,谈手术前后的比较等,可使产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良的心理反应。

2 术中的心理问题与护理

多数产妇在进入手术间时,她们的恐惧感会更为剧烈,血压升高,精神高度紧张,对各种刺激均十分敏感。所以对医护人员来说,一言一行都应特别慎重,对术中神志清醒的产妇,护理人员要随时进行必要的安慰和劝导,不可边手术边谈论一些与手术不相关的话题,因为这样会使产妇误认为医护人员对手术不够重视而失去安全感,对配合手术的进行不顺利。

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分级护理;腹腔镜术后;问题;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5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97-01

手术固然重要,但术后的护理必不可少,如何把护理做得更细致到位,确保手术的整体成功,这和术后对患者的分级护理实施密切相关[1]。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护理分级制度是重要护理规章制度,它能对病情观察、有效及时分类、处置患者情况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护理人员实施标准护理提供指南,然而随着护理工作范围扩大,医患矛盾的加深,患者及家属法制意识的增强,分级护理的实践操作中出现很多新问题和隐患,不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为更好地完善和执行分级护理制度,使其得到有效落实,应对腹腔镜手术后分级护理实施进行干预指导。

1 概述

1.1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是用于腹腔内检查和治疗的内窥镜,其实质上是一种纤维光源内窥镜,包括腹腔镜、能源系统、光源系统、灌流系统和成像系统[2]。在完全无痛情况下腹腔镜手术应用于外科患者,只需在患者实施手术部位的四周开几个“钥匙孔”式的小孔,无需开腹即可施行精确手术操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治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微创外科发展迅速,腹腔镜作为微创外科的代表,涉及肝胆系统手术、脾胰疾病手术、胃肠外科手术及妇科疾病手术等等[3],由于实施两孔法创伤很小,而且手术为单刀直入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至最低,术后粘连机会变小,加之患者负担费用大大减少,在外科领域被广泛应用,受到患者欢迎,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器械改进创新,腹腔镜的施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大。

1.2 分级护理概念及分类 根据对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及病人自理能力的评估,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特级护理适用于生命垂危、病情多变,随时需要进行应急抢救的病员以及大面积灼伤,大手术后病人,24小时专人守护。一级护理适用于病情重或较大手术后病情不稳定的病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二级护理适用于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但生活不能自理或年老体弱及慢性病患者,三级护理适于一般慢性病、轻症及各种术后恢复期病人,能下床活动,生活自理者。

2 分级护理存在问题

①由于医护人员在护理级别认同上的偏差,加上医师对病情判断不准,导致护理级别与病情不符。②理论与实践的脱钩。护理实践中,重视基础护理内容,忽略专科护理的指导和评价,使得一些护理计划未能完全落实到位,要么缺乏连续性,应付检查流于形式。③操作项目不明确。对于一些腹腔镜术后患者,护理人员对病情缺乏了解,观察病情不细致,多以主观判定为依据。④分级护理内容不够完善。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一些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有着较大弹性目标的制度充实到分级护理中,但实践中依然走老路,按照老一套进行,很多细则得不到落实,一些分级护理还处在疾病护理和生活护理上。

3 分级护理的解决对策

① 加强医务人员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全院常态化进行分级护理制度培训与医师规范化培训,提高对分级护理等级判断的准确性。②加强医护人员的沟通,使护理级别更能符合病情及患者对护理的要求。③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④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⑤腹腔镜手术患者由于疾病类型所限,大多病情不属危重级别,因而重点放在二、三级护理上,实施时一级护理用红色标记,护士每隔每1小时巡视1次,既了解病情和治疗情况,又帮助饮食起居。二级护理用黄色标记,表示病情无危险性,适于病情稳定的重症恢复期病人,或年老体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不宜多活动的病人,每2小时巡视1次,并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三级护理不做标记,每3小时巡视1次。根据医嘱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⑥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是患者治疔与康复的关健所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当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利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均受到损害,影响到患者、医院及护士三者的利益,因此应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在此基础上,分级护理模式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⑦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学习和业务培训,以此提高护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才能更有效地实施分级护理工作。

4 讨论

新型的腹腔镜手术是现代高科技医疗技术用电子、光学等先进设备原理来完成的手术[4],腹腔镜手术的适应人群和疾病较广泛,包括泌尿、肝胆、胃肠等等系统,患者病情千差万别,生活自理的能力也有不同,为了对不同病人给予不同的护理和照顾,需要“分级护理制度”来落实实施,由于确定护理级别的主体为医生,而实际分级的依据为病情[5],但最终的操作实施者为护士,这就为分级护理实践中出现问题埋下了隐患根源,基于上述问题的产生,应对腹腔镜术后患者分级护理进行干预,力图在源头、操作中使之更加完善落实,最大化地降低不利因素影响。

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医院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6]。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将现代护理理念贯彻其中,使患者感到了人性关怀的温暖,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分级护理时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7],并及时调查了解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分析处理,不断改进护理工作。为解决定级不准和医护沟通的问题,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缓急确定病情观察级别,而最终的护理级别由护士根据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级[8]。

综上,分级护理制度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核心制度之一,针对腹腔镜手术后分级护理实施中的问题,采取干预分级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它能真实反映患者病情和护理要求,将分级护理制度落实到位,更好地改善术后患者病情,推动护理质量提升,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光仪.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7-68.

[2] 王秋韵,陈娴洁,张维.分级护理常规公示制的实践与探讨[J].上海护理,2003,3(1):42-43.

[3] Kudaiberdieva A,Kangeldieva A.Prediction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outcomes in tubal infertility[J].Aust N Z J Obstet Gynaecol,2005,45(5):460-461.

[4] 邵爱仙,黄丽华,胡斌春,等.根据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级计算护理工作量[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36-39.

[5] 王帮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9):111.

[6] 靳亚勋,卢国庆,赵文彬,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2例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7,24(2):279.

[7] 王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7):1587-1588.

[8] 秦德芳,唐红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华外科杂志,2006,7(5):34.

[9] 马玉叶,石贞仙.分级护理在综合医院临床实施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8,6(04):291-292.

[10] 戴艳萍.分级护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18(12):144-146.

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工作;护理干预;患者满意度;问题调查;手术护理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手术室护理医学实验所选取的对象为2011年03月份至2012年03月份期间,在我院手术过程中的患者,共计400例,以这400例患者的原始手术资料以及术后满意度调查作为分析研究的基础数据。利用资料回顾分析法和患者满意度调查法对这400例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问题、干预措施以及满意度情况展开分析和研究。在这400例手术患者中,男性患者239例,女性患者161例;患者年龄在29岁至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岁±2.12岁;患者身体体重在46公斤至91公斤之间,平均身体体重为73公斤±6.28公斤。

1.2 病症观察

我们对抽选出的400例手术患者的病症进行分析和观察,其中属于普通外科损失手术患者193例,占48.25%,外科手术患者151例,占37.75%,骨科手术患者32例,占8%,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手术患者24例,占6%。全麻患者103例,占25.75%;局部麻醉患者297例,占74.25。

1.3 手术室护理人员组成

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基本组成为:护士长1人,护理人员6人,护师3人,护士3人。文化层次:.文化2人,大本文化3人,大专文化2人。

1.4 手术室护理干预调查过程

本次手术室护理干预实验活动分为两个分析阶段,自2011年03月份至2011年09月份确定为问题调查阶段,随机抽选200例实施手术的患者,对此时期手术室存在的护理方面问题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汇总,并对患者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自2011年09月份至2012年03月份确定为护理干预阶段,根据发现的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改进,加强护理干预,并随机抽选200例实施手术的患者,对其手术期间存在的问题及满意度情况进行重新调查,并将两个阶段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5 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问题汇总

通过对问题调查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汇总、分析,主要问题表现为:(1)手术室护理工作规章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督,违规操作时有发生。(2)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出现核对信息错误,出现未作过敏调查,配错药、输错液体等等现象,引发患者出现术中护理不良事件。(3)护理人员短缺,造成工作压力大,使得部分护理人员力不从心,带来一定的手术安全隐患。(4)手术室消毒措施不严格,导致部分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现象。(5)护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护理不积极,导致医患纠纷的出现。

1.6 手术室加强护理干预措施

在护理干预阶段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改进,加强护理干预:

1.6.1 建立健全手术室护理规章制度,明确手术室护理人员职责和各个岗位工作要求及标准,制定科学的工作流程,加强监督管理,做到责任到人。

1.6.2 做好术前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检查核对工作,主要检查核对项目有:患者的病症、手术部位、身体体征、过敏原检测统计、患者所属病区、床号、手术方式等等工作。对手术患者做好术前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并要求患者按照要求做好起居安排,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全面解释。保证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手术的开展。此外,要注意手术转运工作的安全性,防治以外坠落事件的出现。最后,严格按照手术规程,做好术前消毒工作,防止出现对医源感染。

1.6.3 手术中的护理干预: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手术位置正确放置,并重新检查患者的病例资料以及相关信息,对手术用具进行再次检查。如果手术时间长,护理人员应当注意对患者进行压疮处理,进行局部按摩。按照手术的要求,做好患者的液体护理工作,加强对患者实时体征监控,确保患者在术中的平稳。

1.6.4 术后护理干预措施: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做好对手术器具的清点工作,防范出现手术器具无意掉入患者体内现象的发生。对患者手术中切除的标本,按照要求进行保管,并且迅速转移,进行病理分析。做好术后转送护理,防治出现对患者的术后伤害,对术后患者体征情况进行实施监测,做好记录,并按要求进行换药。

1.7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2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与讨论

通过以上两个阶段,手术患者手术情况分析及满意度调查,得出以下结果:问题调查阶段:调查患者200例,其中发生手术护理不良事件3例,发生率1.5%,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满意152例,占76%;护理干预阶段:调查患者200例,其中手术护理不良事件0例,发生率0%;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满意180例,占90%。通过上述手术室护理干预医学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加强实施护理干预的措施,能够有效避免手术过程中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帮助患者缩短临床恢复的时间,减轻患者的术中、术后痛苦,大大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建议在今后的手术护理中加大护理干预的力度。

参考文献

[1] 王霞,李爱群,孟慧.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医疗纠纷的防范[J].实用医药杂志,2010,20(12):959.

[2] 杨婧,张莉,张金艳.手术室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现代护理,2011,4(13):978-979.

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6(b)-0154-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oot cause analysis method in reducing adverse events in operation room.Methods 40 cases of the nursing staff in our hospital operation room were selected.The root cause analysis was not used in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and it was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root cause analysis was used in the period from Januaryto December 2016,and it was set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operation room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ot cause analysis.The adverse events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and the quality of operation room nursing in the two groups was evaluated.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nursing adverse incidence rate of operation room 1.0%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6.5%),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Operation room;Nursing;Root cause analysis method;Operation room nursing adverse event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手术的特殊医院内场所,手术室的护理干预直接影响到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护理效果对降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如手术器械数量不对、设备损坏、药液外漏、药品准备不全等)起着重要作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是改善手术室护理效果的关键。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是结构法问题处理法[1-3],通过找出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来制定解决问题的处理措施,处理问题不是单单停留在问题表面,而是找出根本性的处理解决方案[4-5]。根本原因分析法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就是找出导致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根本问题,通过根本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来降低其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6]。据此,观察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我院手术室护理干预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手术室护理人员共40名(其中1名是男性护理工作人员),手术室护理人员年龄21~46岁,平均(35.1±6.7)岁,学历分布:本科学历17名、专科学历20名、中专学历3名。所选护理人员均愿意参与本实验研究,并能够完成实验中所及项目和操作。其中2015年1~12月为没有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手术室护理干预,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手术室护理干预,为观察组。

1.2方法

对照组没有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根据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进行(手术室消毒、术前访视、手术中护理、术后手术室护理等)。观察组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实施手术护理干预。①清楚已经发生的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如手术器械数量不对、物品准备不全、贵重仪器损坏、药物器械摆放不规范、药物外漏、药品仪器标识不清等。②找出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采用时间轴和事件流程图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描述,描述时要体现发生的相关人员、时间、地点及如何发生的,并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确认,列出可能导致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护理程序、护理操作执行过程,对上述执行情况和已经建立的制定进行对照,了解符合情况,同时列出可能导致事件发生的人为因素、技术因素、设备因素及其他不可控因素。通过收集资料及分析相关原因,找出原因并探讨解决上述因素的方法。③确定导致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对已经收集到的相关治疗通过组织领导、人力资源、环境设备等系统进行分析,确定出导致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如设备保养不到位、维修不力、工作责任心不够、不能按照操作规程实施护理等。④根据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和修改护理干预措施,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技术培训、强化手术室安全护理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教育知识、定期举办相关培训班等形式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7-8]。

1.3观察指标

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实验期间分别抽检400次,记录抽检中不良事件(手术器械数量不对、物品准备不全、贵重仪器损坏、药物器械摆放不规范、药物外漏、药品仪器标识不清)发生次数。评估两组实验期间的护理质量,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环境、药品和器械四个方面进行质量评估,每项质量评估总分数为100分,评估两组各项得分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手术室不良时间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6.5%,观察组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619,P=0.0000)(表1)。

2.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环境、药品和机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商业企业、工厂等方面应用较多。根本原因分析法是结构化处理问题方法之一,是通过找出发生某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找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它不是单纯解决问题的表象,而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把根本解决问题实施系统化,及早预防,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9-10]。随着医护技术及理念发展,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来查找医学中的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问题也逐渐有所应用。把根本原因分析法应用于医学就是对产生的重大不安全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找出解决现存问题的根本方法,提高医护质量。

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问题;对策

手术室作为医院中一个特殊的部门,肩负着为患者实施手术的重要使命,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些年来手术的难度不断增加,手术护理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及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找出问题的原因,减少或杜绝手术护理问题的发生,提升整体的护理水平。接下来对我院2000年3月到2011年12月间手术室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1手术室护理常见问题

1.1医护言语及行为不规范通常进行手术的患者,除去一些全身麻醉的患者外,大多意识清晰,医护人员在其面前的言语和行为不规范,可能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

1.2护理水平不达标由于一些手术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工作经验有限,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精神和物质负担,甚至导致一些医疗事故的发生。

1.3工作责任心不强有些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往往漫不经心或是三心二意,经常出现违反护理规范的护理行为,直接导致了各种医疗事故、护理纠纷的发生。

1.4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纠纷案例中,很多都是由于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护理所致,比如说手术器材、纱布等遗留患者体内的护理纠纷时有发生。

1.5护理人员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往往工作忙碌,护理人员大多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中,精神和体力消耗巨大,一些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的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从而导致了很多误伤事故的发生。

2对策和方法

2.1更新自我护理观念,严格按照法规进行护理

2.1.1作为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必须转变自身的护理观念,工作中时刻以患者为中心开展护理工作,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此外,医院还应该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素质培训,不断强化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

2.1.2手术室护理人员还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学习相关的护理法律法规,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自身的护理行为进行规范,在工作中应该学会利用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合法权利,从而有效的避免一些医疗纠纷的发生。

2.1.3在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探视和安抚工作,初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向患者介绍手术前的注意事项,手术的基本过程,使患者正确对待手术,并增强他们术后恢复健康的信心。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对整个手术步骤以及需要的医疗器材进行详细的了解,做到有备无患。

2.2严格考核,按职上岗

2.2.1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工作操作规章制度进行护理,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一些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同职责的医护人员相互顶替,所以,手术室狐狸热源应该严格按照自己工作职责和范围进行护理工作,护理工作只能由护士来进行。

2.2.2合理的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在进行相关班次的排列时,应该充分考虑洗手护士以及巡回护士工作的时间和次数,尽量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护士的身心疲劳状况。此外,还应该针对第二天手术的安排情况,对相关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调整,在保证手术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尽量使医护人员得到充分的休息。

2.3严格按照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2.3.1接送手术病人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手术室对手术病人的责任,从接病人开始到送回病房结束。在接病人时一定要依据手术通知单定项查对,不能接错病人,更不能做错手术部位。

2.3.2术中查对签名制度手术室《术中护理记录》单是对病人负责和具有一定法律意义的依据。因此,护士必须认真填写。(1)病人进入手术室后须由上台、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再次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等项目后做责任签名;(2)术中认真清点器械、纱布、缝针、线轴、各类引流管以及钻头螺丝等物品并认真填写《术中护理记录》单;(3)关闭休腔前后必须要由上台、巡回护士仔细清点物品,无误后签名。

2.3.3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感染对一些特殊感染手术,如HBsAg阳性病人、艾滋病感染者、淋病和尖锐湿疣等病人,术后一定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处理,决不能麻痹大意。

2.3.4 防止术后弄错、弄丢病人的病理标本一般要求病人的病理标本由器械护士妥善保管。手术结束后交给主管医师,并将标本放入盛有固定液的容器内,贴上标签。注意,器械护士在手术中无论取下任何组织都要询问医师是否要留取标本,不可自行处理。

3结论

在现代的医院治疗中,“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是其核心内容。针对当前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关的护理人员应该时刻以病人为中心,严格规范自身的职业素养以及业务水平,保证患者身体尽快康复,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室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张丽华.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4)

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妇科手术;尿潴留;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EBN)又称为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是指将来自临床专家的研究、患者的愿望和现在的研究资源整合成为最好的证据,是一种新的理念,力求摆脱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观念,向以最佳证据为基础的现代护理方向发展 [1]。本文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妇科手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探讨妇科手术后并发尿潴留的原因及尿潴留的护理对策。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护理措施,通过循证护理策略,达到了妇科手术后尿潴留的最佳护理目的。

1、循证护理的方法

1.1 研究策略 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确定妇科手术后尿潴留的相关护理问题,结合在临床护理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每一个妇科手术的患者,成立由护士长、责任护士和护士组成的循证护理小组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决策。通过循证护理策略,达到了妇科手术后尿潴留的预防目的。在循证护理的理论指导下,针对妇科手术后尿潴留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决策,决策的重点是心理护理、妇科手术前护理、尿潴留的护理。循证护理小组每日1次例会,就每天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集中讨论,各抒己见,研究对策。

1.2 研究题目 以最佳证据为基础的现代护理为指导,通过循证护理策略,将妇科肿瘤手术后并发尿潴留的原因及尿潴留的护理对策作为研究题目。

1.3 循证支持 通过文献的检索,分析妇科手术后尿潴留的相关护理问题,以及护理研究进展及护理要素,结合所观察的结果和护理体会,并对资料进行综合后,做出妇科手术后尿潴留的相关护理问题最有价值的判断,针对妇科手术后尿潴留的相关护理问题实施最佳护理。通过文献的检索,综合相关文献后认为,妇科手术后尿潴留的护理要素主要是三大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是心理护理、妇科手术前护理、尿潴留的护理。这三大问题是影响妇科手术后尿潴留的主要问题,处理好这三大问题是妇科手术后尿潴留成功护理的基础。

2、循证护理的实施

2.1 妇科肿瘤手术后尿潴留患者的心理循证护理

2.1.1 心理护理的循证问题循证护理小组根据文献的检索和临床观察,提出妇科手术后尿潴留患者在心理上有较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以及对导尿和保留导尿的恐惧感。

2.1.2 循证的依据文献的检索和临床观察发现,妇科手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和疾病而感到心理压力大,易产生焦虑情绪。因尿管给患者带来不适造成患者的抑郁,对今后是否能恢复正常排尿的担忧,从而对尿潴留产生恐惧感。

2.1.3 护理干预循证护理小组根据患者心理焦虑、抑郁以及对尿潴留的恐惧感,分别制定相应护理对策:(1)进行心理护理宣教时应热情主动,以端庄的仪表、和蔼的态度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接触,做到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不同时期,根据患者疾病特点及需求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并列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2)让患者对宣教产生信任感,消除患者顾虑,从而进行双向交流,共同建立一种参与型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具备较好的心理状况,患者能配合临床的治疗,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理功能,防止各种并发症,制定早日康复的目标和具体的实施计划。(3)循证护理小组要安慰和鼓励患者,尽量满足患者需要,避免患者穿衣过紧,采取舒适以稳定情绪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列举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认真解释操作过程、术后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预防,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

2.2 妇科肿瘤手术后尿潴留的护理

2.2.1 尿潴留护理的循证问题循证护理小组根据文献的检索和临床观察,提出妇科肿瘤因手术范围大、对患者损伤重、盆腔内操作累及膀胱、麻醉和镇痛的应用以及术后长期卧床,而影响膀胱的收缩力、反射性导致尿道括约肌痉挛,导致尿潴留发生。

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第7篇

【关键词】消毒隔离技术管理;手术室;护理观察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26-02

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直接影响着手术室护理质量,因此加强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是非常重要的[1]。实践证明,护理观察在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的应用能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能给予相应的改进措施。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1年――2012年我院将护理观察用于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管理中,以手术室医生和护士为观察对象,将手术室环境、无菌操作技术、手术器具消毒灭菌作为观察内容,定期对护理观察的相关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1.2方法①制定完善的制度:在手术室护理中成立质量控制观察小组,按照当前实行的手术室护理手册、消毒管理办法等内容确定护理观察的内容,制定消毒隔离工作标准,然后将制定好的材料发给观察员,让他们以此作为学习监督的参考。②制定计划。制定出10周的计划,对手术室护士长、护士、手术科主任、医生进行观察训练,以观察结果为依据来改善手术室的消毒隔离技术。首先,要选定观察人,一般选择2名,1名护士和1名医生,护士负责指出手术消毒隔离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医生负责加强与手术科室人员沟通,对手术中无菌操作技术进行明确。其次,要进行观察,主要的观察对象为手术室的护士和医生,观察医生在手术区内对主导医生的每一个动作和步骤进行观察,看他是否正确程序进行手术。观察护士在手术之前要对手术室的环境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存在的问题,在手术过程中对护士的配合度详细记录。观察人员在手术区内集中注意力观察0.5-1h,观察完成之后观察员要将结果反馈给护士长和手术科主任。如果需要对部分问题单独交流看法可以采取一对一的模式进行。③修订计划。在观察结束之后,在手术科室主任以及护士长的指导下,对观察到的问题集中讨论,同时修订工作计划。不同岗位的负责人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明确修订时间表,确定在哪些工作中能投入更多的精力,作为观察小组则需要定期对工作计划的修订进行回顾,促进观察的有效性。

1.3收集资料总结在完成整个观察训练之后,需要用护理观察的方法继续搜集资料,及时进行总结,吸取好的经验,不断提高消毒隔离技术的管理水平。

2结果

通过2011年――2012年护理观察在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发现在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主要的问题在于手术室环境、无菌操作技术和手术器具消毒灭菌等三个方面。在管理中涉及到的问题有八十多个,其中部分问题反复出现,如无菌操作技术不达标、手术器具消毒不合格等。通过观察结果共修订了35项计划,对八十多个问题进行改进,实现了对整个消毒隔离操作过程的持续性控制。在2012年最后一个观察周期中,手术消毒隔离操作中的问题有了明显的下降,只占到2011年开始实施时期的五分之一。

3讨论

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对手术效果的影响较大,消毒隔离技术管理是确保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前提,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不到位会引发手术感染,增加手术的风险,影响患者治疗,甚至造成患者死亡[2-3]。因为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需要控制的因素较多,所以管理难度较高,以护理实践经验来说,主要的难点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手术室工作环境。手术室工作环境质量对手术的影响较大,所以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除了保持一般意义上的洁净之外,还需要达到生物洁净标准,但是每日进出手术室的人员较多、流动性大,人员皮肤、衣、帽、鞋等物品对手术室环境的影响较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所以要定期对手术室进行清洁消毒,紫外线杀毒,每台手术完成之后,间隔1h作为清洁时间。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要穿戴无菌衣帽,做好防护措施。第二,手术器具消毒灭菌。手术中使用的器具种类较多,供应室需要的人员也比较多,很难对每一个人的清洗、打包、消毒灭菌等环节进行监控。作为手术供应室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正确步骤进行器具的清洗、打包、消毒灭菌。在手术室应用中,护士要做好配合工作,传递器具要准确,避免手术器具在传递过程中被污染。第三,无菌操作技术。无菌操作技术在手术室中经常应用,但是因为每一个医疗工作者对自身要求不同,加上带教差异,因此完全按照无菌操作标准进行难度较大。医护人员要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标准,洗手工作要彻底,注重个人卫生。

在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应用护理观察是一种有效提高手术是消毒隔离技术管理水平的方式。其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明确了消毒隔离技术管理的目标,确定了相关的标准,鼓励相关人员的积极参与。第二,实现了信息的及时传递,能及时将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反馈,保证了管理控制的实效性。第三,护理观察标准和制度的细化,使得消毒隔离技术管理能保持客观性,对每个人的活动进行准确评价。第四,在护理观察中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对问题的原因、责任人进行了明确,指明了改如何改进。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应用护理观察能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能对消毒隔离技术操作中的问题及时发现,给予指导性的改正措施,提升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陈玉荣,刘占芬.手术室消毒隔离的管理措施和办法[J].黑龙江医学,2010,12(10):789-790.

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第8篇

【关键词】 RCA; 手术室护理; 全程护理; 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CA in the whole course nursing in operation room. Method: 2013 August to 2014 August in our hospital 12 000 elective operation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the application of RCA and the effect of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in operation room was observed. Result: The root cause analysis method of fishbone diagram clearly found operation room nurs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Conclusion: The related concept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RCA conclusion of whole nursing in operation room, help to improve the nursing effect, enhance the operation side effect,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RCA; Operation room nursing; Whole nursing; Clinical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 Guangdong Province Jiangmen Central Hospital, Jiangmen 529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13.032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健康服务需求的增长,对临床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除了依靠科学的管理方法外,还必须考虑到护士的心理需求的发展要求。护理是一个有着较高风险的职业,尤其是手术室护理,手术为临床常见治疗方案,保证手术效果,是保证部分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其属于物理应激操作。由于操作不当或者失误,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1]。经美国医学会的统计,每年约有100万例的医疗缺陷发生。而在我国,医疗缺陷所引患者死亡的病例每年约4万人~9万人,手术治疗是在临床中治疗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可以从根本解决患者疾病,是最大限度确保患者康复以及保证生命安全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往往出现大大小小失误,虽然为发生重大不良后果,但经反复加强培训后仍屡禁不止,为了减少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2],本院引入根因分析法,根本原因分析(RCA)主要是对出现问题而采取结构化的分析问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处理方法,从出现问题的表面,逐步剖析达到问题的根本因素并加以解决,而不是出现问题仅仅解决表面问题,对于手术室护理采用此方法可以从已经发生的问题中找出主要因素加以分析,并进行矫正,通过根因分析的管理,本科室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共12 000例,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本院进行择期手术的其中实施择期手术的患者,年龄22~68岁,平均(48.5±9.4)岁;男6870例,女5130例,均采用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比例,局部麻醉和全麻的比例为6440:5560。

1.2 基础手术室护理方法 手术当日,巡回护士应到病房中仔细核对患者的名字、性别及住院号及各项术前准备是否符合要求,确定是患者本人后用平车推送至手术室,同时携带患者的临床病历及X片。患者进入手术室时,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情绪,此时护士应面带微笑、热情及亲切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可与患者交流轻松的话题以转移其注意力,在这个过程中,护士可以完成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在配合麻醉医生时,护士站在患者的对侧,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姿势的安放,并给予协助,有些患者在麻醉后,可能会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应指导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发生吸入性肺炎。对于术野的暴露应遵循在满足手术视野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暴露,以尊重患者的隐私。患者在术中可能会出现极度的恐惧感,此时护士应给予患者一个支持的眼神或者握住他的手,向其说明医生的技术非常棒,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护士需备好抢救药品,密切观察术中生命体征情况,每隔20 min观察患者束缚部位是否出现缺血或者不适情况,并进行局部受压部位的按摩。术毕,护士需进行棉球及手术器械的清点,并进行切口部位血迹的擦拭,全程需注意患者保暖,穿好衣裤,待患者神志复苏后,与麻醉医生一同运送患者回到病房,向家属讲解相关的注意事项。

临床手术室安全要不断的提升护士的手术室知识掌握量,随着临床的不断研发以及手术方法的增加,护士所掌握的手术知识无法满足临床工作,必须不断的更新知识,学习新的内容。定期组织护理人员、手术室人员学习更新的手术室流程及操作用法、临床手术安全以及手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等知识,制定管理手册,明确提出工作质量标准,确保所有人员熟悉手术流程及管理方法,降低手术室护理操作的盲目性,确保护理安全。

1.3 根因分析法护理管理 对手术室护士中成立安全管理小组,有护理部、护士长以及经验丰富的手术室护士组成,根据日常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工作制度及工作职责的制定。将安全管理小组成员进行相关RCA的知识培训,其主要学习内容为RCA的应用,RCA与相关个体之间的分析,RCA对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解决能力等[3]。

对于手术室因护理失误造成的不良事件应首先听取当事人以及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医护人员对事情进行简述,全面了解相关事件后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包括患者病历,手术知情书,术前谈话记录,手术过程的记录等等相关书面文件。然后将收集的信息员进行统计分析。对于不良事件,列出可能存在的原因,找出错在哪里,导致的后果,与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责规定的是否有违背,然后分别找出这件事件的所有有关的人为因素、技术因素、设备因素以及可控或不可控的环境因素。然后针对这些条件,来采取有效措施,将不良事件所对患者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4]。

然后根据不良事件的直接原因,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改进计划,彻底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制定计划可遵照RCA中的PDCA循环原理,以具体事件为依据,确保其可行性。

采用鱼骨分析法将12 000例手术患者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根因分析。

2 结果

采用根因分析法对本院近1年共计12 000台手术的护理问题进行鱼骨图分析见图1。

3 讨论

手术室是拯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医疗场所,手术质量的高低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如何因此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能够保证患者能够全身心配合手术流程,因此通过RCA管理方法,对发生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解决对护理安全有着很大的提高[5]。

在本手术室护理安全中,采用RCA的管理方法主要是发掘了解不良事件的发生过程,然后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来充分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然后对每个环节进行推敲来找到工作流程或者工作职责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进行改进[6]。维持良好的护患、护护、医护关系可促进患者手术中的顺利进行。使患者增加自信,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7-8]。术前到患者病床前进行宣教、访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9]。可以增加护患之间的良好沟通及有利于减少患者的术前紧张不安。减少手术中张冠李戴的差错。医院对护士进行一定的培训,增加护患沟通技巧、增强护理人员风险及法律意识,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减少护理隐患,很多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需要采取的治疗、护理方法、注意事项等缺乏了解,有紧张心理。这就需要护士在治疗过程中向患者细心解释,达到理想的沟通[9]。

第三根鱼骨部分研究提示,缺乏手术相关知识、害怕术中疼痛、对预后缺乏信心,是影响患者手术配合度,造成术中不适的主要因素,因此提出融入舒适护理理念的全程护理方案,旨在拓展传统护理方案中巡回护士的工作内容,强化术前指导及术后随访,并于术中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及主观感受。因此手术室护士应做到术前1天首次接触患者,深入交谈,了解患者的一般需求,讲解手术一般流程,消除患者术前不良情绪;手术当日按患者需求调整手术室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等;患者入室后,及时介绍手术室相关人员;麻醉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同时注意保暖,给予一定的语言安慰;手术过程中严禁议论患者身体情况及其他手术无关事项,与主刀医生密切配合,动作轻柔而有序;术后清洁患者体表,协助其穿戴整齐,护送其回房,并与病房护士及时交接,告知注意事项;手术第2天再次接触患者,深入交谈,同时完成随访,了解患者手术效果,并行一定的指导教育。

根据临床结果的鱼骨图可清晰发现我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疏漏与问题,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积极在接入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并未进行详细的姓名核对,而在手术患者较多的时候,很容易弄混患者病历,因此本科室采用绩效考核的方法进行互相监督,同时表现积极良好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提高护理工作的积极性[10]。同时发生此类事件与第四根鱼骨图的护理人员未能有效严格的执行手术室的规章制度有明确关系,经安全管理小组调查研究发现手术室的规章制度常年未做完善及修改,也存在很多弊端,因此在进行奖励制度的同时完善手术室护理规章制度,改进不合理制度并进行严格监督执行[11]。第二根鱼骨表明由于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期进行高度紧张的工作,很多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较大,未能有效排解从而很容易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从而导致第一根鱼骨和第三根鱼骨的事件发生,因此首先应进行合理排班,避免让护理人员连续值班,同时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排解不良情绪的发生[12]。同时由于手术室护士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手术方案,建立良好医患关系避免发生冲突[13]。

而对于实习护士或刚入职不满1年的护理人员如第五根鱼骨,在最受规章制度的同时,应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带教,落实各项操作规范。例如在手消毒中、手术中无菌操作、输血输液中、特殊感染手术后器械的处理、病理标本的保留和送检中[14]。护理人员在操作中防止出现差错及纠纷的,保障患者的权益[15]。第六根鱼骨图应进行手术室环境的加强管理,保护好医护人员,因手术室内,空气中存在残余的吸入、低浓度的化学消毒剂,医疗仪器产生的电离辐射,手术中电刀切割组织产生的烟雾,手术室空气洁净度不达标造成手术感染。因此采用轮班制度进行管理监督,手术结束后应对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促[16]。

根因分析法是现代科学管理理念中的重要原理,是找到问题的根本,从根源找到问题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管理理念。根因分析法管理理念主要指的是管理层从管理工作的角度出发[17],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强调对患者及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理解,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教育人。临床护理工作中实行根因分析法管理,在遇到问题可以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护患者及护理人员的合理权益[18]。充分激发和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宗旨的一种管理模式[19]。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公平的对待每一名护理人员,真切诚恳地关怀每一名护理人员,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用来提高护理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笔者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根因分析法管理理念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20-21]。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对整个医疗系统来说至关重要,也是患者的基本需求之一。通过对临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有效的降低了手术室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一个放心、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手术室全程护理中联合应用RCA相关理念,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侧面提升手术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锐,石秀杰,宋艳,等.RCA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1):2000-2001.

[2]葛志娟.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措施[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1,3(1):61-62.

[3]王西玲,王宇,殷亚亚,等.RCA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6):1036-1037.

[4]刁秀莲,阳登位,陈艳玲.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患者的行为、心理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87-88.

[5]王玲珠,张燕萍.RCA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57-158.

[6]张健康,路小红.手术室护士防职业暴露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95-96.

[7]王延峰.RCA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临床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369-1370.

[8]赖丽君,刘荣.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46-47.

[9]李海霞,李娟.“舒适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实施研究与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76-77.

[10]李连丽.RCA在手术室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99-100.

[11]梅弟,孙惠.人文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9):72-73.

[12]王海艳,王玲,郭礼清,等.RCA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512-513.

[13]谢少媚,区钰强.护理绩效考核系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激励效应的初步调查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5):146-148.

[14]洪小美,陈丽锋.RCA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19-20.

[15]田瑶瑶,赵美玲,魏蓝.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1):47-48.

[16]刘蕴萍.RCA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284-286.

[17]周霞,张岚,周辉,等.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5,19(5A):757-759.

[18]王群.论当代护士长的管理职能与领导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04-205.

[19]吕秋玲.在护理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J].护理管理杂志,2002,2(5):37.

[20]傅丽丽.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J].护理研究,2007,21(1B):165-167.

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第9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隐患;应对措施

在病人进行手术的整个过程中,安全问题是最为关键的,医护人员的职责就是要确保病人的安全,尽最大可能避免手术中出现意外事件,以免突发事件而影响病人的生命健康。因此,手术室护理中容易发生的一些隐患问题我们就必须要充分了解,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解决,这样才有利于杜绝安全问题的出现、保证患者的健康,也有利于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1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一些安全隐患问题分析

1.1来自医护人员方面的隐患问题医护人员作为手术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其自身也存在一些隐患问题:①一些护理人员在手术室护理这方面专业知识的缺乏,对一些操作的规则步骤了解不足,那么,在具体的手术过程中,他们对病人的护理就很可能不太科学,存在不安全隐患,比如,对病人的突发状况不知道如何解决,不知如何采取合适的方法来安抚病人的情绪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极有可能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②还有的护理人员对一些护理的操作程序不熟悉,没有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任的态度,这主要表现在手术前未对病人的情况充分了解、手术过程中出现打错药、过量用药状况、未及时观察手术中病人心率等的变化情况,由于手术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大出血、突然死亡等问题,护理人员的疏忽就很可能造成病人发生危险。

1.2来自医疗器械方面的隐患问题手术过程中所使用的医疗器械也存在着隐患问题。首先,医护人员对一些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认识不清,操作的时候不按规则,这样容易出现器械使用混乱的情况,那么在手术时就容易使得器械出现故障,从而影响对病人的治疗效果;其次,有的病人进行手术的时候情况比较紧急,那么护理人员在准备医疗器械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准备不全的现象,比如,缺少手术刀、针,这就会影响手术的进程,耽误过多的时间,从而不利于及时对病人进行救助。

1.3来自患者自身的隐患问题手术室护理中还要考虑来自患者本身的隐患,这一点主要是指一些患者由于自身病情严重,觉得手术依旧没有多大效果的前提下,容易出现一些灰心丧气、不配合的坏情绪,消极情绪容易使患者对自己失去信心。再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药物固然重要,但是自信心以及毅力的支撑也很重要,在患者没了活下去的毅力的时候,手术室护理人员有没有做到对病人的开导鼓励,那么这也会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

2对手术室护理中隐患问题的应对措施探究

2.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手术室护理工作完全依靠医护人员,因此,医护人员首先就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护理知识,了解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熟悉对一些医疗器械的操作步骤。医院也可定期举行医疗知识学习讲座,使得护理人员能够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学到更多专业的护理知识,并且要经常指导他们进行实践操作,在实践的过程中来增加自己的经验,这样护理人员在真正进入手术室后也就不会出现紧张、焦急心态了,对于晕血的护理人员更要提前进行相应培训,以免在手术室内晕倒而影响医生的正常工作。另外,医护人员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耐心和责任心,要有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如提前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手术过程中认真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映情况,出现突发问题及时反映给医生。

2.2提前将手术器械检查好在手术开始之前,医护人员会对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准备,那么也要注意将器械检查好,各种手术刀、针、吸气管道、氧气罐等都要提前检查好,看它们是否能够正常使用。而且,还要注意将一些陈旧的、老化的仪器更换。这样可以避免手术时出现医疗器械不能够使用、出现故障的问题。另外,这些器械进入手术室后也要注意摆放的位置,各种仪器的位置要不影响医生的工作、不损害病人的身体健康,因为像一些电刀笔等仪器,倘若摆放位置不当很容易灼伤病人,不利于保证病人的健康。

2.3注意手术前以及手术中的卫生问题手术过程中卫生问题也很重要,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手术之前就要对自己的双手进行消毒,戴好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戴口罩。手术的过程也要保证无菌操作,倘若手术时出现手术器械掉落或无菌敷料疑有污染等情况就要及时更换,不能再使用;针管不能重复使用等。这样也可以减少手术室护理隐患问题的出现。

2.4注意对患者情绪进行安抚有的患者情绪波动大,像一些不需要全身麻醉的手术,手术时患者还有一定的意识,很可能由于病痛的折磨、坚强信心的丧失而不配合医生的工作,那么,护理人员就要及时对患者进行交流,安抚他们的情绪,鼓励他们坚强活下去,让他们懂得活着的意义。这样有利于避免患者的不配合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有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手术室护理中安全隐患问题依旧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仅会影响手术的进程,而且不利于确保患者的健康,不利于患者在最佳时间内进行手术治疗,因此,我们就要了解这些问题,本文在分析手术室护理存在的一些隐患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应对措施,相信采取这些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避免隐患的存在,从而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也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折磨,还他们一个健康的身体。

参考文献

[1]汪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2年22期.

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第10篇

1 存在的问题

1.1相互间缺乏了解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手术室工作性质及流程缺乏了解,造成认识上的偏差,缺乏相互了解。

1.2手术室护士对术后器械清洗不够 器械护士的精力主要放在手术过程中,对术后器械预处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手术器械经常带有血迹、污渍,甚至有缝针混合到器械里,造成消毒供应室回收时出现二次污染及职业危害;夜班时有的器械护士为图省事,对术后器械的初步处理不够认真,第二天早上供应室护士去回收时,器械带血干结,造成清洗困难,耽误器械包装时间;特殊污染的手术器械用酸性氧化水处理后,未及时用水冲洗,造成器械生锈损坏,缩短了器械的使用寿命。

1.3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对手术器械专业性认识不足 由于手术器械种类繁多,形象外观复杂,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未接触过手术器械,缺乏专业知识,同时,又与手术室护士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面对繁杂的手术器械包,短时间内难以熟练清点,处理起来又没有经验,将器械混在一起处理,有将器械放错包的现象,导致器械数量有误。

1.4器械未及时回收 手术后的器械由于缺乏有效沟通,不能及时通知消毒供应中心回收,造成大量器械积压,导致术后器械不能及时进入清洗、消毒,影响接台手术的开展,尤其是腹腔镜手术。

1.5器械配备不足 手术室的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后,器械的周转就没有在手术室处理周转的快,尤其是专科手术器械价格昂贵,数目配备不足,对于接台手术有时器械就跟不上,造成手术延误。

2沟通对策

2.1相互间换位思考,实地考察 合理安排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到手术室实地考察,了解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性质、流程及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听取手术室护士及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的供应要求和意见。手术室护士到消毒供应中心实地考察,了解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清洗、消毒器械的流程,听取他们对术后器械初步处理的要求及意见。

2.2收集意见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每周二参加手术室晨会,听取手术室护士意见,告知消毒供应中心的各种改进措施,耐心解释。将合理化的建议带回消毒供应中心讨论并落实,同时建立意见簿,定期查看,及时解决问题。当器械出现问题时,手术室护士不要在手术医生面前抱怨器械的问题都是消毒供应中心造成的,尤其不能在清醒手术患者面前抱怨手术器械的问题,以免引起医患纠纷。

2.3树立服务理念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应改变观念,牢记服务意识,以手术患者为中心与手术室护士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交通途径,相互理解,主动配合彼此工作。

2.4首听负责制 针对手术室的工作特点,每天早上8∶00~9∶00由手术室高年资护士专门与消毒供应中心电话沟通,合理安排手术器械的调配与发放,做到首听负责,及时解决问题。

2.5采取目视教育 加强与消毒供应中心的沟通交流,在手术室的洁梯及污梯旁贴上温馨提示,如:请及时将器械收回,术后器械的处理方法。

2.6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手术器械的培训 制作手术器械图谱,有计划的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根据器材图谱,在规定时间内认识器械包,制定每个器械包的器械明细单,减少错包器械现象的发生[4]。

2.7保证急用手术器械的供应 对于用后需及时再供应的器械,如气管切开包、开胸器械包等应做好登记,接收时放入急用标识,采取手工清洗,尽快安排灭菌,合格后及时送到手术室,保证手术需求。

2.8专科器械的配备 根据手术量的增加及新手术的开展情况,手术室专科组长与手术医生沟通讨论,共同制定专科器械的购置,新购置的专科器械统一培训。

3 结论

手术器械的送洗交接是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一体化运作的关键所在,其间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该流程的正常动作,影响两科室的正常关系。有效沟通成了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之间的桥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想方设法满足手术医生和护士对手术器械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WS310.1-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

[2]张红玲.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一体化管理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9):837-838.

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罗伊适应模式 围术期 心理 护理 综述

手术作为一种治疗方式,在外科病房不可缺少,由于其是一种侵入性的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伤害,不可避免地会对患者心理产生一些不良影响[1]。围术期患者受各种因素影响会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术前、术中、术后不同时期出现的心理问题可能不同,若不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就有可能影响患者的手术及预后。目前,护理理论用于指导临床实践被证实是有效的,无论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还是改善患者心理疾患方面都显示出较好作用[2]。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时具有针对性,可提高护理质量[3]。且该模式相对简单,易于理解,正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对指导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4]。

1 罗伊的适应模式理论的概述罗伊的适应模式理论起源于美国,由著名理论家卡莉斯塔·罗伊提出,经过不断的演变及完善逐步走向全世界,用于指导护理实践及推进护理研究[5]。罗伊的适应模式将能激发个体反应的刺激分为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固有刺激,并且对人面对刺激时所做出的反应进行了阐述,包括适应水平、适应方式、应对机制等一系列内容。该模式认为人是一个适应系统,当遇到能激发个体反应的刺激时,就会启动一系列的应对机制来促进适应反应。罗伊的护理程序分为一级评估、二级评估、护理诊断、制定目标、干预以及评价6个步骤。通过对作用于人类系统的刺激进行改变或控制、调节个体的应对机制,从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相互依存方面分析并提高患者对刺激的适应水平,维持身心动态平衡[6-8]。

2 罗伊适应模式理论在围术期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内心通常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波动,如果不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干预,将会大大降低手术治疗的效果,影响术后恢复,而不同的心理护理方式对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存在明显差异,患者心理问题如何得到最大程度改善值得思考。近来,罗伊适应模式在国内护理教育、管理、科研、临床实践和社区等方面的应用研究逐渐增多,其中临床实践占比最大[9]。相应的,运用罗伊适应模式指导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充分显示了该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有效性。

2.1 术前

由于患者对外科手术的认知受年龄、文化程度等的差异的影响,而手术是否成功、手术预后是否良好等问题,或多或少都会增加患者的不确定感,使其产生担忧、焦虑的负面情绪,针对患者术前的心理问题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关系到患者手术的顺利实施以及术后康复的问题,意义重大[10]。梁松华等[11]发现高龄患者在实施全脑血管造影术前,随着时间的临近,对照组患者紧张和焦虑症状加重,而应用罗伊适应模式进行护理的观察组负性心理应激则较入院时有所改善,且优于对照组。研究者运用该模式指导术前心理护理,主要通过对患者术前的担忧、紧张、焦虑等的无效适应性反应进行识别,采取针对性的护理,进而调节患者适应性反应以应对不良心理刺激。张莉[12]等使用罗伊适应模式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前的心理问题,对观察组从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相互依存方面实施干预发现,观察组术前1 d的心理应激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得出罗伊适应模式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的心理应激反应水平[13]。一项研究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前的冠心病患者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和固有刺激各项刺激源进行识别,分析患者的适应模式,由此制定相应护理策略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发现,患者术前的焦虑明显减轻[14]。此外,还有研究显示罗伊适应模式在疝气[15]、老年膀胱癌[16]等疾病的治疗中可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的程度,增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

2.2 术中

术前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减轻焦虑。但部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由于环境、氛围的改变,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便会重新出现甚至加剧,产生诸如心率过快、血压过高等的一系列不良生理应激反应,可能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17]。因此,手术期间患者的心理护理也不可忽视。罗伊适应模式动态评估的特点有助于识别患者从术前到术中过渡时波动的情绪,采用鼓励、安慰等的方式可及时的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干预,减弱不良刺激,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刘剑敏等[18]在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全子宫切除患者进行护理的研究中提到,手术室护理人员亲切与患者交流可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使患者快速适应手术室环境,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术中的心理护理对于手术患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围术期患者心理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能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否,而手术顺利是术后康复的前提。还有大量研究也证实了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围术期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显示出良好效果,增加了患者对不良刺激的应对能力,提高了心理韧性,同时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19-20]。但大多数干预都集中在术前和术后,术中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指导识别患者不良心理问题并提供针对性干预却较少。原因可能是病房护士不参与患者手术,致使对患者术中心理问题的动态评估脱节;另外,也有部分患者进行全麻手术,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下进行心理干预的意义不大。但患者在进入手术间的过程中担忧、恐惧的不良情绪会加重,此过程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仍有必要。

2.3 术后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部分患者在术后仍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因此,对患者实施术后的心理护理同样重要。一项研究应用罗伊适应模式从生理模式、自我概念模式、角色功能模式、相互依赖模式四个方面对减肥术后患者的感受进行研究,发现即使手术成功后患者仍然存在一系列适应问题,术后仍需要长期的心理支持[21]。研究者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术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主要从术后角色适应、术后疼痛、术后身体器官缺失等方面出发,帮助其适应患者角色,解决术后由于各类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帮助其尽快恢复。张冬梅[22]的研究发现部分分娩手术后的产妇可能因为不适应自己的角色转变及社会关系的变动,会产生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在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产妇进行一级、二级评估后得出激发产妇负性情绪的刺激因素,由此提出护理诊断并实施干预,最后对干预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发现,产妇的负性情绪得到了改善。赵艳丽[23]发现部分肺癌术后的患者由于担心治疗费用以及术后恢复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其对术后康复信心不足,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患者无效性反应进行干预后,改善了机体适应性反应,患者心理压力得以缓解。还有一项针对耳鼻喉患者的研究发现,由于耳鼻喉特殊的解剖位置,术后常常会产生剧烈疼痛促使患者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应用罗伊适应模式进行干预后,患者疼痛感降低,不良情绪得以改善[24]。罗伊适应模式被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的护理中也被证实得到了较好效果,不仅缩短了患者术后恢复所用的时间,而且提高了患者幸福指数,焦虑抑郁的情绪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效控制了患者因手术带来的心理刺激[25]。另外,还有诸如术后身体器官的缺失[26-27]、术后活动不便[28]等的原因,也容易导致患者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出现负性应激反应,而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此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都显示出较好成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3 讨论正常情况下,人面临内外环境的刺激时,会通过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相互依存四种适应方式与环境相互适应,输出适应行为。但当适应不良时就会产生无效反应,可能威胁患者健康,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用罗伊适应模式作为指导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实施干预时,可以通过对内外环境的刺激进行控制以及强化患者的适应方式,增强患者对刺激的适应能力来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但围术期引起患者心理问题的内外环境刺激多变,就要求护理人员对该模式有深入的了解乃至灵活掌握该模式的应用,正确及时地评估患者心理问题并根据患者当下的心理问题及时调整干预方案。由于该模式是从国外引进,目前在国内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类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但相比国外却远远不足,大部分临床工作人员对该模式了解不足甚至从未听说,这就加大了该模式有效实施的难度。因此建议在学校以及临床科室介入该模式的教学,加大宣传力度,逐步加深护理工作者对该模式的印象并得以灵活应用,及时发现围术期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准确评估影响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的刺激因素,实施针对性干预。

术中应用罗伊适应模式作为指导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可能与患者全麻手术、病房护士不参与手术致使术中评估脱节有关。建议研究纳入手术室护士,在患者进入手术室等待的过程中、局麻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都进行动态评估,识别患者无效心理反应的内外在刺激因素并实施干预,与病房护士合作为手术患者提供连续性的心理护理,避免因心理问题造成血压升高、心率过快等不良生理反应而影响手术。

总而言之,罗伊适应模式在外科围术期患者心理护理中显示出较好的效果,但该模式在国内用于指导临床护理的使用还未成熟,模式的推广使用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何使该模式在国内围术期患者心理护理中得到更广泛、高效的使用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1]牛祖俊.外科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3):113-115.

[2]Younas A,Quennell S.Usefulness of nursing theory-guided practice:an integrative review[J].Scand J Caring sci,2019,33(3):540-555.

[3]王达纯,刘素.基于罗伊适应理论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术后DVT发生率、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9,47(6):714-719.

[4]李立伟,侯建炜.罗伊适应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全科护理,2019,17(1):15-17.

[5]陈懿,冉莉君,何季芳,等.罗伊适应护理模式对玻璃体切割术患者心理韧性及应对方式的干预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0):939-941+955.

[6]胡新宇,宋剑平,林梅.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在心绞痛病人中的临床应用[J].循证护理,2016,2(2):77-80.

[7]唐斌,赵晟楠.罗伊适应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3):191-192.

[8]Turan Kavradim S,Canli Zer Z.The effect of education and telephone follow-up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Roy Adaptation Model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Scand J Caring Sci,2020,34(1):247-260.

[9]张娟,井坤娟.罗伊适应模式在国内护理领域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7):106-109.

[10]李清华.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8):260.

[11]梁松华,陈金素.罗伊适应模式在高龄患者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6):819-820.

[12]张莉,李蓉,李秦芳,等.罗伊适应模式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2):367-370.

[13]俞忠强.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上的研究进展[J].心理月刊,2019,14(16):240.

[14]马芳,白阳娟.罗伊适应模式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8,17(3):55-56.

[15]吴帅英,张智丽,周宇.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在疝气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8):62-63.

[16]谢兆娟.罗伊适应模式对老年膀胱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8):16-17.

[17]牛淑华.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护理[J].心理医生,2016,22(10):206-207.

[18]刘剑敏,钱凤萍.罗伊适应模式在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9):43-45.

[19]李丹丹.罗伊适应模式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尿潴留发生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5):80-81.

[20]朱彩云.罗伊适应护理模式对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围术期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9):1277-1281.

[21]Filiz K H,Türkan Ö.I Am As Normal As Everyone Now.Examination of Experience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Bariatric Surgery According to Roy’s Adaptation Model:A Qualitative Study[J].Clinical nursing research,2019,10(14):1-23.

[22]张冬梅.以罗伊适应模式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睡眠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7):1078-1080.

[23]赵艳丽.罗伊适应模式在肺癌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8,32(14):2297-2299.

[24]纪艳敏.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对耳鼻喉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疼痛的改善作用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3):435-436.

[25]刘爱兰.罗伊适应模式在妇科患者腹腔镜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8):3060-3063.

[26]陆永芬,宋静,钱丽芳,等.罗伊适应模式在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0):91-93.

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记录单;法律性问题;防范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发,各种临床资料的书写与管理将成为举证倒置的有力证据。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使用,为手术的安全进行提供了保障,也为每份病案提供了法律依据[1]。按照《医疗卫生条例》病历书写要求,现在的手术护理记录单,结合临床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内容,使护理工作更加细化、简便快捷。但是目前的护理记录工作中仍存在法律责任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势必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2]。

1 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内容

1.1 一般情况 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室、床号、住院病历号、手术日期、手术间、药物过敏史、手术名称等。

1.2 护理情况 包括入室时间、意识状态、引流管情况、皮肤情况、止血带的使用情况、体内有无置入物、术中、防护方式、高频电刀使用负极板粘贴部位、标本送检情况、术中输液及输血情况、返回病室时间等。

1.3 手术物品清点单 列出所需清点的手术器械及无菌包、敷料器械的监测情况,有术前清点、术中加数、关前清点、关后清点及其他,最后是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的签名。

2 填写方法

所有内容均列出了相应的结果。填写时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完成,必须及时认真仔细,项目齐全,内容客观真实,不可凭个人的主观想象[3],日期必须填写清楚,时间实行24 h,应准确到分。交班时应按记录单中有关内容进行逐项交代,手术后应及时放入病历中保存。

3 手术护理记录单中有关法律性问题及分析

3.1 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内容与麻醉记录单内容不相符[4]。具体表现为:如患者入室时间、离室时间不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为手术开始时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看不同的时钟记录导致出现偏差。或者是因为麻醉记录单时间是从表格推算出来的,因为病历中的麻醉记录存放的是复印联,由上下联错格造成。总之不管是何种原因造成的,记录单不一致最易引起法律纠纷,使患者产生质疑,使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所以手术护理单所记录内容一定要与麻醉记录内容严格一致。

3.2 手术护理记录单中的字迹不清,随意涂改,致使手术护理记录单的真实性受到质疑[4]。由于在书写护理记录时,手术室护理工作紧张和繁忙,尤其急诊手术患者病情危急,有可能忙中出错,但必须按规定进行改正,而且要注意保持手术护理记录单的整洁完整和原始性,如果记录不加任何的加工和修饰,存在此类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工作紧张和繁忙造成的,但忙中切记不能出错。

3.3 手术护理记录单与交班报告的记录存在不一致,自相矛盾,削弱护理记录单的可靠性,下班前书写交班报告是回顾性的总结,有时一有疏忽大意就会导致与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不一致。一旦此类问题出现在法律诉讼中,会由于记录不一致,导致法律纠纷引起麻烦。

3.4 手术护理记录单中由于签字,致使法律责任不清,影响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客观性、真实性和法律效应。如术中交班时,接班人由交班人代签,又如巡回护士代替洗手护士签字。此类问题一旦出现在纠纷中,会因为记录含糊不清的现象而不利于自我保护。

3.5 护理记录单缺乏记录的完整性。如皮肤破损,使用止血带、引流管使用情况、体内置入物等均无相应记录。此类问题致使手术护理记录单缺乏完整性。

4 防范与对策

4.1 从法律意义角度规范手术护理记录。手术护理记录单是严肃的医疗文件,它不仅是护理工作的需要,而且在将来可能发生的法律纠纷中也会发生作用。因此,必须从法律的角度规范书写,必须遵循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并与医疗文件同步的原则。

4.2 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与学习,通过规范护理行为,完善护理记录。为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医疗卫生相关法律、规章、诊疗护理常规,并在实践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结合目前手术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的相关法律性问题,邀请法律专家讲解和分析,不断提高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护理记录单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5]。

4.3 强调医学的求真性,强化手术室护士的“慎独”修养,手术室护理工作在整个外科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整个外科护理的桥梁。护患双方在整个医疗护理活动中,都有权利和义务共同维护法律效应,对涉及的相关内容实施客观的有效的结合。手术室护士更应强化“慎独”修养,增强“自律”意识。人们对手术室护理不理解,关起门来操作,有不信任的倾向,因此更要求手术室护士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要严格执行工作标准,以科学的态度和工作作风完成护理任务,使手术护理记录单让患者放心,以保证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客观性。

4.4 加强病历书写知识的培训与学习,通过正确运用护理程序,提高手术护理记录单质量。我们目前手术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的一些相关法律性问题,一方面是护士对病历书写规范掌握不够,另一方面也说明手术室护士在正确运用护理程序上仍存在缺陷。因此,重新修改手术护理记录单,对手术室护理骨干进行专项培训,并与病房护理记录单衔接一致,使整体护理落到实处。

4.5 充分发挥质量管理科的质控和监管作用,由质量管理科专人并由手术室护士参与制定相应的手术护理记录单的规范,制定出科学的手术护理记录单,并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

4.6 完善护理监控机制,医院实行护理三级管理责任制,成立相应的护理记录单方面的监控组织,加强科学基础质控,手术室由专人(主管护师职称以上)每天抽查手术护理记录单,护士长每周做好质控,最后每月由质控科护理部做好终末质控,各级人员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定期分析,防患未然,争取在患者未出手术室之前把好手术护理记录单质量关。

总之,从法律角度出发,从安全角度出发,在防止手术护理记录单出现相关法律性问题上下功夫,确保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客观性、真实性、完整性。对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不必要的纠纷,为维护护患双方的利益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许乐芬,张丽,刘岱,等.介绍一种急诊患者护理记录交接单.中华护理杂志,2006,2(41):112.

[2] 陈泳,沈吉梅.优化护患关系,避免护理纠纷.实用护理杂志,2003,10(19):70.

[3] 裴玉萍.护理记录1000份缺陷分析与对策.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5):981.

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术前;心理护理;语言支持;交流技巧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7(a)-134-02

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我院手术室于2002年1月开始至今已对患者实施围术期系列化心理护理。通过术前出室访视,广泛了解术前患者心理问题,以合理的解释,善意的劝导,真诚的抚慰,来解除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收到了满意效果。

1 了解术前患者心理需求

通过调查820例患者结果发现,术前最担心、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术前担心疼痛157例(19.0%),关心主刀医生及手术效果119例(14.5%),紧张要求关心照顾69例(8.0%),担心疾病性质52例(6.0%),担心室温51例(6.0%),关心愈后情况34例(4.0%),要求保留脏器6例(0.7%),不要输血6例(0.7%),担心经济问题3例(0.4%),其他21例(2.6%手术时间长短、手术等),302例患者表示无特殊问题(38.1%)。

通过术前访视,我们发现患者术前最担心、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术中担心疼痛,精神紧张要求关心、照顾,担心疾病性质,关心愈合情况等,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疏导。

2 对术前常见心理问题进行语言支持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是信息传递最强有力的手段[3]。它可以直接地及时地交流信息,沟通情感,收效最快。但有时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往往会误导患者,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应用规范化指导语后,事先告诉患者麻醉过程,指导患者密切配合,确保麻醉、手术顺利进行。因此通过设计的语言,实现对患者的心理调控及心理支持,往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制订了以下9条规范化指导语:

2.1担心疼痛

一般情况下,手术是在充分麻醉、安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的。另外,我院麻醉科的学术地位、临床经验,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大部分医生具有一定的临床麻醉经验。上完麻醉后将测试麻醉平面,到时麻醉师会用针头点刺手术范围表面的皮肤,您需分清刺痛与点触感觉,希望您如实反映。术中麻醉师还会根据手术需要辅助用些镇静药,可能您一觉醒来,手术已经结束了。

2.2关心主刀医生及手术效果

您的手术情况将由负责手术的外科医生向您解释。我院是三级甲等医院。您要相信我院外科医生的医术、医德水平。如手术过程中有疑难情况,会及时组织全院有关科室和有经验的专家亲临解决,您尽管放心。

2.3要求关心照顾

您明天早上进手术室时,会有护士、护士长迎接并关心您。为了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我们手术室为患者设置了背景音乐。在手术等候期间,您可以借助优美、流畅的轻音乐,得到适当调整和放松。整个手术过程中您有任何不适或需要,可随时向巡回护士或麻醉师反映。我们将为您提供一流的服务,请您放心。

2.4担心疾病性质

首先希望您手术结果属良性。但有时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您也要承受得住。人的精神因素很重要,要相信目前医学在不断发展,有不少治疗和控制肿瘤的方法,如:化疗、放疗介入疗法,中药等。另外,有些肿瘤只要是早期诊断、早期手术、远期存活率是很高的,您术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加强锻炼,按时随访,完全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2.5担心室温

手术室内温度按规定应保持在22℃。当伤口消毒前,巡回护士会把空调暂时关闭,有时因特殊手术需要,室温可能会低于22℃。如您觉得冷,一定要及时向巡回护士反映,我们备有特制的小棉被为您解决怕冷问题,您不必忍受不说。

2.6 关心预后情况

人的个体差异性很大,预后情况也各不相同,如保持良好的情绪、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及尽早下床活动等,都能有利于术后早日恢复。由于手术室护士对患者(您)出室后的具体情况不了解,很难作出全面、正确的评估,应由主管您床位的护士、医生根据术后情况为您作具体解答。望您谅解。

2.7要求保留脏器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该保留有关脏器。如病变累及附近脏器,手术医生会根据病情与家属及时联系,在家属同意情况下,再进一步决定手术方案。您应该相信医生和家属的决定。

2.8术中不要输血

麻醉师会根据术中出血情况,判断您是否需要输血。一般介于可输、可不输的情况下,会尊重您的意愿,尽量不输,但术中出血非输不可时,一定得输,否则会影响生命安全。当然输血有可能会带来血清感染的危险。但其发生率是非常非常小的。

2.9担心经济

您的担心我们会认真考虑,术中我们会根据您经济状况保证情况下,控制高费用物品的使用,请您放心。如您实在有困难无法解决,可借助有关机构反映,以解决您的经济问题。

3 掌握交流技巧

在术前访视中,有时遇到患者提出的问题,无法及时、正确回答,有时解释不当,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一次患者对无张力疝修补术中所用的疝修补片提出了一些问题,令我们护士无法详尽解答,科室就请公司产品销售人员专程来为大家上课,使全体护士对这一医疗用品有了新的认识,给予患者满意的答复。另外,有的护士不善言辞,与患者交谈时总觉得无话可说,为了使大家掌握交流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平时晨会抓紧各方面知识训练,模拟患者心理问题,寻找最佳语言表达方式。有一次在对一位甲状腺癌患者术前访视过程中,患者情绪十分紧张,担心手术、手术效果、预后情况、术后生活质量等。这位护士母亲曾做甲状腺癌手术多年,至今各方面恢复很好。她就以自己母亲的亲自经历、经验感受、治疗措施与患者进行详尽交流,使患者紧张情绪大大缓解,术后恢复顺利,提前出院。术前访视中要求做到:仪表、仪态端庄,语气态度温和,视线角度合适,回答问题恰当,掌握交流技巧,取得患者信任。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提高交流技巧。

4 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逐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强,患者看病、住院、手术都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迫切需要解释指导及安慰。常言道:“言为心声”,语言是人与人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语言,把一片爱心传递给患者,对患者的心理问题逐一认真、正确的解释、指导,从而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解除或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宗旨,符合患者的需要,也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费桂英.手术室术前心理护理的作用[J].上海护理,2002,(7):27-28.

[2]陈爱初.新编医院手术室护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32-35.

[3]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05-207.

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第14篇

传统手术室带教是以老师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learning,LBL),侧重于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理论讲解后直接让学生跟台参与实际操作,这种单向教学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忽略了学生知识接受能力和操作技能上的差异,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不高。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是立足于实际问题、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引导启发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1]。在手术室护理实习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法并不多见。我院自2010年在传统LBL教学的基础上,尝试将PBL教学法应用到手术室护理实习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将2010年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11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实习时间均为4周。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LBL教学方法;观察组在传统LBL教学的基础上引入PBL教学实行双轨教学法,均按教学大纲和实习手册要求带教。两组带教老师均为工作10年以上、具备本科学历的主管护师。在开展PBL教学前曾系统学习PBL教学的理论知识以及组织护生小组讨论的方法和技巧等。护生入科第1天,带教老师就向学生简要介绍手术室实习需要掌握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出科考核的量化指标以及PBL教学法,使学生明确实习的目标和任务,对PBL教学法有初步的了解,并为学生提供手术室相关理论知识的参考书籍。①每周一理论小讲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根据实纲的要求,讲授本周需要掌握的理论和技能知识。讲授完毕,提出问题,问题是以本周需要掌握的技能知识为核心,设计3个或4个小问题留给护生去解决,并提出本周末需要护生完成的技能量化指标。如以无菌原则为核心,设计问题为:在手术过程中洗手护士应注意的无菌原则、手术过程中手套破损的处理、器械被污染的处理等。②主动学习解决问题:以4名或5名护生为1个实习组,通过每周一的讲课,使学生明确这一星期需要掌握的理论和技能知识,在每天的跟台实习中,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问题主动学习。对于每周需要解决的问题,理论方面的问题护生可以查找书本和文献资料,技能方面可以请教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先进行操作演示,护生再自己动手反复练习,带教老师在旁边指导纠错,直至护生完全掌握。③每周五安排集中讨论: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回答周一提出的问题,先由护生代表发言,阐述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由小组成员合作进行操作演示,如示范正确穿无菌手术衣的方法、戴手套的方法、传递手术器械的方法等。在讨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的护生可以进行补充。最后,带教老师对护生回答或操作的正确部分给予肯定,错误部分给予指正、讲评,并对本周理论和技能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讲解。将护生回答问题和技能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平时的考核成绩。 1.2.2评价方法 ①理论知识考核:对两组护生进行闭卷测试,试卷总分100分。理论总成绩=理论试卷考核成绩×50%+平时成绩×50%。②技能操作考核:总分100分,统一单项操作评分标准,包括操作流程、每项分值、扣分原因。③问卷调查:两组护生手术室实习结束后,以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共发放调查问卷110份,收回有效问卷110份,有效回收率100%。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生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比较 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2.2护生对两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高于对照组。表明:LBL联合PBL教学法可提高护生综合能力,尤其是提高了护生的自学能力、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详见表2。 3讨论 3.1LBL联合PBL教学使护生由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传统带教是以老师讲授知识为主,护生被动接受记忆。这是一种单向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其优点是护生能系统、全面地掌握理论知识;缺点是护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护理单元,技能操作较多,护生刚进入手术室面临着从书本理论向实践操作的转化过程,常常会感觉很茫然,无所适从。我们尝试在传统LBL教学基础上引入PBL教学法,使两种教学法互相扬长避短。通过每周一带教老师的讲课使护生能全面掌握本周理论知识,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出实践问题,让护生通过查找课本、医学期刊、网络资源等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跟带教老师上台的过程中,护生不断模仿演练技能操作。在这个环节中,护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去探索可能存在的难点、疑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渐学会将新技能与原有的知识融会贯通,最后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操作。 3.2LBL联合PBL教学提高了护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手术室日常工作中,突发事件较多,无法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初入手术室的护理实习生,往往会不知所措。在进行PBL教学时,我们会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常见的手术小意外”,鼓励护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法。如在手术中穿针时不小心被缝针扎伤了如何处理以及在手术配合中不小心污染了无菌器械如何处理等。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些“小意外”都是事先设计,以每周需要掌握的理论和技能知识为核心,使护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又能掌握正确的技能操作。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即使遇到了真正的突发意外情况,护生也不会惊慌失措,最终能使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p#分页标题#e# 3.3LBL联合PBL教学提高了护生的综合能力 新颖的PBL教学法,给以往死气沉沉地“填鸭式”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理论讲课、角色扮演、操作演练、跟台实战等“多样式教学法”,护生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保证了护生理论知识的全面性。从反馈的问卷中可以发现,护生对于学习新技能的兴趣明显增强,主动地探求知识和思考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减少了对老师的依赖性和盲从性[2,3]。PBL教学法教会护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护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获取知识,使护生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解决实际问题[4]。也教会学生要多角度思考问题,想到尽可能多的可能性,再进行分析、归纳[5]。如在手术中不小心被缝针扎伤的处理,护生就需要考虑3个方面:①缝针的处理,丢弃在指定的位置不可再用;②扎伤手指的一般处理;③如果病人为乙型肝炎阳性,扎伤手指的后续处理。小组的学习环境也使学生具有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工作,有利于培养护生的人际沟通和团队精神[6,7]。虽然PBL教学法目前已在国内临床教学中应用,但如何进一步对其进行设计和优化,使其能更好地贴近教学大纲及临床护理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还需要不断探索。

手术后的护理问题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R92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340-01

1持续质量改进的概念

持续质量改进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 新的质量管理理论[1]。其观点主要是强调持续不断地改进,认 工作指标是动态的持续性提高的,是一种永不满足的承诺,“非常好”还不够,认为质量总能得到改进[2]。只有掌握了持续质量改进的概念才能更好改进自己的工作。

2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

按四大步骤循环进行:第一步是发现问题;第二步是分析问题;第三步是解决问题,包括制定改进措施和目标并落实;第四步是检查实施情况,评价实施效果。

2.1发现问题:确定问题是护理质量改进的关键,只要我们认真细致地工作,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就会发现工作中存在的较多问题。例如: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行业标准找问题;根据检查反馈信息找问题;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找问题;根据送出去请进来的人员带来的先进理念找不足 ;还有全科人员工作中、护士长每日五查中发现的问题。小问题立即解决,复杂问题提交科室质控会讨论解决。

2.2分析问题:采用群策群力法。护士长召集科室人员围绕如何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改革不合理的工作流程、预防护理缺陷或事故的发生、规范人员操作等问题进行现状调查讨论,找出急需解决的、直接影响医生及患者满意度,阻碍手术护理质量提升的问题,确定为优先的护理质量改进问题。内容涉及手术室分区布局、操作流程、医疗安全、手术配合、护理书写、手术器械及设备使用、手术标本管理、健康宣教等方面,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便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2.3解决问题:找出了问题所在以及存在该问题的原因,就要立即着手制定改进计划和确立改进目标。

2.3.1手术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负责科室持续质量改进工作。首先护士长要对质控小组成员讲解持续质量改进的概念及必要性及如何实施质量改进等,必须要得到小组成员的重视和支持,单凭护士长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

2.3.2确定预期目标:质量控制小组根据存在问题,先要制定一个改进目标,有了目标工作才更有动力。例如年内实现手供一体化的目标;全面改善基础器械的目标;实现专科化护理目标;改进标本送检流程的目标;加强专科培训目标;手术室实现规范化管理的目标;缩短连台手术等待时间的目标等。

2.3.3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原因分析及预期目标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落实质量改进计划,CQI计划包括具体改进项目内容、具体工作流程、要求、实施者及完成时间等。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职责进行修订完善;制定一系列操作流程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对各种流程进行学习;同时制定并实施手术室各级护理人员学习培训计划;规范手术间物品放置,制定物品、仪器放置标准,实行责任制定人管理;制定各类常见手术配合程序及相关物品准备;质控小组定期调查手术前、中、后的护理工作质量和医生、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

2.3.4实施:全员参与,分解目标,落实责任,转变全体护士的质量意识。各质控人员严格落实督导本质控项目,建立质控手册,每天每周每月的工作落实情况如实记录,定期总结。要着重对消毒隔离落实情况、人员仪表及操作、手卫生、文件书写情况、抢救车药品及抢救仪器的良好率、仪器设备完好率等方面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呈报科室质控小组,科室的质控小组每月活动一次,针对存在问题、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改进措施,护士长不定期检查督导,协助纠正不足,直至问题得到真正解决。

2.4检查:实施情况、评价改进效果 护士长不定期对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处理、标本管理、连台手术等待时间、器械清洗、设备管理、护理文书等通过定期发放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日常巡查等方式进行调查,随时关注各项措施落实情况,了解分析每个环节,做好过程控制及问题分析,在科室会议上进行讨论,人人发表意见,及时修正目标、措施或计划进度。

3结果

融洽了人际关系,特别是融洽了医护关系,提高了管理效率。解决CQI问题,必须全员参加,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参与管理,主动参加学习,更新知识。对日常工作中经常碰到但又无法用传统方法解决的问题,不仅需全科室人员参与解决,有时也需要其他相关科室的配合协助。通过实施CQI,进一步强化了团队精神,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助的工作氛围,提高了管理效率。

4讨论

4.1质量持续改进已成为当今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关注质量控制的全过程。它强调了在原有的护理质量基础上不断定位更高的标准,使护理质量管理始终处在一个良性的循环轨道中,是一个循环的、永不停止、没有终点的过程。[3]只有坚持持续质量改进,才能使手术护理质量管理真正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才能使手术护理管理具有生命力。

4.2信息反馈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承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

决策建立在信息反馈基础上,通过对各相关科室、各个手术护理过程的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质量问题、实施质量控制、进行质量评价,将传统的终末质量评价反馈后的质量控制转化为过程质量控制的实时跟踪质量控制,是未来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是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质量改进的有效方法。

4.3实施手术护理质量持续控制必须强调全员参与。 医学在发展,手术方式在进步,病人要求在提高,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及时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跟上发展要求。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永恒目标,手术护理质量要得到持续改进,就必须强调手术室护理团体的参与意识,护士长为负责人,全科护理人员均为责任人,要转变全体护士的质量控制意识,及时发现手术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潜在的隐患,从而在实践过程中,真正满足医生和患者的要求,保证手术安全。

4.4关注、预防差错的发生胜于监督问题的出现。手术护理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手术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是手术护理安全的保证。任何一项工作成功与否,最后都是要追查过程。正所谓基础质量控制+环节质量控制=终末质量控制;心存侥幸+麻痹大意=医疗事故,过程质量控制重于结果。只有做好基础工作,把握好环节质量控制,则结果自然就好。所以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努力学习,扎实工作,坚决落实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手术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做好过程质量控制工作,才能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总之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的重点在于预防问题的发生,而不是事后的检查和补救,手术一旦发生差错事故,任何补救措施都是无力的,甚至是徒劳的。我们只有做好事前质量控制,才能达到永久性的、根本性的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过程中,各位资深护士要以身作则,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实施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活动提高了大家的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加强了科室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医生、患者的满意度及手术室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夏雪中.新形势下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与方法进展概述.中国护理管理,2004,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