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第1篇

关键词:洪迈;容斋随笔;音韵学;文献

《容斋随笔》一书内容丰富,涉及史论、天文律历、典章制度、名物考证、语言文字等诸多方面,分为《初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五个序列,共七十四卷,作者洪迈(1123-1202)字景芦,别号野处、容斋,鄱阳人。历任官职,1162年曾受朝廷委派出使金,坚贞不屈,晚年以龙图阁学士退职还乡。本书是关于文学、历史、经学、小学等方面的读书笔记,所记音韵条目虽然不多,但每一条都言之有据,见解精辟,且记录了许多宋代及以前的用韵制度和音韵史料,弥补了史书之缺,这对上古音、中古音以及学术史的研究都是很有价值的。

为保证引文的准确性,本文参考了全宋笔记本,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中华再造善本之《容斋续笔》等三个版本。以下将按不同的类别对其所反映的音韵文献、语音史等信息进行解读。

诗词异文

诗词改字,多以同音义近为据。故可根据笔记中的这些异文考察当时之实际语音情况。例如《随笔・卷一》之“青龙寺诗”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在宋孝宗乾道四年经筵开讲那天,皇上将白居易的《和钱员外青龙寺上方望旧山》一诗写在扇子上,有意将“使臣”二字写成“侍臣”,然后赐予了洪迈。诗文内容是“旧峰松雪旧溪云,怅望今朝遥属君。共道使臣非俗吏,南山莫动《北山文》”。“使”字“士切”属于山母止韵字,“侍”,“时吏切”禅母志韵字,将“使”改为“侍”,则二字除声调外应当声韵俱同。据李新魁和李方桂两位先生的考证,《切韵》系统及宋代韵图、笔记文献中船禅相混,应当合一。而宋代之后庄章合流,故“使”字为审母,“侍”字为床(禅)母。而与此同时,全浊声母已经清化,床(禅)母之塞擦音并入照穿两母,擦音并入审母。这就是使、侍声母趋同的语音史背景。同时,“侍”为之韵去声,“使”为之韵上声,二字韵母同。

又《随笔・卷二》“隔是”一文载曰:“乐天诗云‘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元微之诗云‘隔是身如梦,频来不为名。怜君近南往,时得到山行。’‘格’与‘隔’二字义同,‘格是’犹言已是也。”按,“格”与“隔”当时音义同,故可通用,“格”字“古伯切”,属见母陌韵,“隔”字“古核切”,见母麦韵。二字声韵相同,正与《广韵》、《集韵》陌、麦、昔同用之规定相合。白居易(字乐天)(772-846)与元稹(字微之)(779-831)是唐代中晚期诗人,由此则知“陌、麦”同用在唐代中期就已经同用了。

考证古音

最早把上古音作为专题来研究的是南宋的吴,吴中进士时(1124年)洪迈才刚刚出生,当时的古音学研究正在兴起,洪迈的随笔中即录有时人的古音研究情况,如《容斋随笔・卷七》列有“羌庆同音”一条:

王观国彦宾、吴才老有《学林》及《叶韵补注》、《毛诗音》二书,皆云:《诗》、《易》、《太玄》凡用庆字,皆与阳字韵叶,盖羌字也。引萧该《汉书音义》:庆,音羌。又曰:“《汉书》亦有作羌者。班固《幽通赋》‘庆未得其云已’,《文选》作羌,而它未有明证。”予按,《扬雄传》所载《反离骚》“庆夭而丧荣”,注云“庆,辞也,读与羌同。”最为切据。

王观国和吴根据《诗经》、《周易》、《太玄》中庆、羌二字叶韵,《汉书音义》中注音“庆,音羌”,《幽通赋》、《文选》中二字异文,证得羌、庆同音。后洪迈以按语的形式引《扬雄传》补充了对二字古音相同的考证:“庆,辞也,读与羌同。”

王观国字彦宾,长沙人,绍兴间官承务郎,知汀州宁化县主管等。著《学林》,考求字音字义,也有一些考释古音读的,考证古今声韵不同,引证材料详实丰富。吴字才老,关于其籍贯问题众说不一,据张民权师之《宋代古音学与吴研究》一书考证,“言才老建安人氏者,著其祖籍而已;言舒州或同安人氏者,著其本人籍贯而已。”在古音研究上,吴有开山之功,南渡之后,他先后著有《诗补音》和《韵补》等书,影响巨大,标志着宋代古音学的建立。古音学自宋代开始建立,而宋代古音学又是受宋人经学疑古思潮的影响进而总结唐人古诗协韵注释建立起来的。前期的宋代古音学“是以吴为代表的以文献考据为主的古音研究,它注重考证某字在历史上有过某种读音,从而说明古韵与今韵的分合关系。”洪迈及其所引王观国和吴的文献考证以求古音的研究方式正说明了这一点。

沈约及其《四声韵》

洪迈考知南北朝文人通行的写作方式是先赋韵后作诗,正因为需要先找到韵脚字的这种写作方式,才得以促使人们将韵同的字汇集成册,以备作诗押韵之用,这也就是韵书的创作缘由。但多数人并没有注意到这样的史实,仅粗略地指出六朝文人作诗有意识地讲求声律及用韵规范,从而编制了大量韵书。《容斋续笔・卷五・作诗先赋韵》中说:“南朝人作诗多先赋韵,如梁武帝华光殿宴饮连句,沈约赋韵,曹景宗不得韵,启求之,乃得竞、病两字之类是也。予家有《陈后主文集》十卷,载王师献捷,贺乐文思,预席僚各赋一字,乃成韵,上得盛、病、柄、令、横、映、、、镜、庆十字,宴宣猷堂,得迮、格、白、赫、易、夕、掷、斥、坼、哑十字,幸舍人省,得日、谧、一、瑟、毕、讫、橘、质、帙、实十字。如此者凡数十篇,今人无此格也。”这一条笔记就记载了南朝的贵族文人讲求诗律,作诗先赋韵的创作方式。沈约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才思过人,作为景宗之宠臣而常常在宴会上被问之以诗韵。因而,他为了迎合君臣的“雅兴”而编制《四声谱》一书,以四声统系同韵字供押韵只用,是及其顺理成章的。这也就是《四声谱》的创作背景和缘由。

以上仅就诗词异文、考证古音、沈约及其《四声韵》三个方面论及了洪迈《容斋随笔》的音韵学贡献,其更多的学术价值有待我们更深入的挖掘。笔记类文献是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重视和利用这些资料,我们的学术研究才能有据可依,有史可鉴。

参考文献:

[1]李新魁《中古音》,商务印书馆,1991,11.

[2]何九盈《上古音》,商务印书馆,1991,11.

[4]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学林》,中华书局,1965,6.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第2篇

一、深谙儿童心理特征的诵读教学理念,以读促写

我国古代蒙学重视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指导蒙童诵读名篇。儿童多记性,古人认为蒙童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这符合现代心理学理论。私塾先生对阅读教学环节理解透彻,甚至已臻化境。朗读,熟读,精读;教书,背书,理书,讲书,步骤科学,成效卓著。诵读是蒙学的教学传统。如今,高中语文课堂琅琅书声已渐行渐远。诵读是中国几千年童蒙教育实践经验的结晶,这一优良传统我们没有发扬光大。有人反问语文教学多读就行了吗?但是,语文教学不多读行吗?叶圣陶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读得不熟练,记得不深刻,背得不扎实,何来思如泉涌,应笔而出,滔滔不绝,文章倚马可待呢?北宋诗人苏轼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南宋朱熹说:“凡读书须要字字读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些观点恰巧契合心理学对人的记忆理解能力的研究结果。

我国古代通行蒙学教本有《三仓篇》《急就篇》《开蒙要训》《三字经》《百家姓》《龙文鞭影》《千家诗》(《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诗经》《论语》《孟子》《春秋》《礼记》《千字文》《国语》《左传》《战国策》《老子》《庄子》《荀子》《昭明文选》《艺文类聚》《文苑英华》《千家诗》《唐宋八大家文钞》《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史记》等。据《中国历史轶闻》一书中统计,古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要背熟精通几十万字的书,其中《论语》11750字、《孟子》34685字、《书经》25700字、《诗经》39234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6845字。值得关注的是,古人所说的背诵不是机械记忆,绝非鹦鹉能言,而是辅之以精思、贵通、贵用之法。

华南师大附小陈琴老师致力于小学语文“素读”经典教学的探索。素读经典就是不刻意追求理解所读经典内容的含义,纯粹地读。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科学的右脑教育法。其一二年级素读目标为:《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声律启蒙》;三四年级素读目标为:《论语》《大学》《中庸》;五六年级年级素读目标为:《老子》,选读《史记》《资治通鉴》。她的学生在小学毕业达到“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手写千万言”的目标。每天识记100多字,还给学生硕果累累的六年。

作为高中老师虽未能在学生十六岁以前加以引导其大量背诵,但用心理学的观点指导学生吟诵,亡羊补牢,善莫大焉。201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背诵篇目增加到三十二篇。这是有识之士的远见,有独到的思考。熟读背诵,是屡试不爽的好办法。中国古典文学成就之高,令世界为之咋舌。文学家灿若群星,哪一个不是背诵顶尖高手。现代文学巨匠鲁迅、茅盾、巴金,其背功已成为美谈。读,只有先“死”后“活”,方能“死”去“活”来。

读,还能有力促进学生写作风格的形成。清代学者崔学古说:“通于《书》,其文必实;通于《易》,其文必深;通于《诗》,其文必逸;通于《春秋》,必断制;通于《礼记》、《周礼》,其文必典雅。”蒙学作文教学关注学生形成写作风格,何其高哉!纵观今日高中生写作现状,这个愿景难以实现,有遥不可及之态。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如何深刻理解、借鉴古代蒙学诵读的要旨,有效指导高中生实现从读到写的涅槃,老师任重道远。这亦是笔者写作本文的初衷。总复习中,高三学子根据拼音写汉字,而这个动作已经重复了十二年,学生读在何方呢?笔者忧思之切。每念及汉代扬雄“能读千赋,则能为文”,笔者扼腕长叹,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和古代蒙学弟子学文差距多大呢?高中作文教学应特别深入研究借鉴传统语文教育读对写的影响,深入骨髓地理解,厚积方能薄发。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然并非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般的泛读,也非“精耕细作”的精读,恰是系统的“诵读”。刘勰“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量变推动质变。读得不好,怎能写得好?阅读是吸收,其为主;写作是运化,是皈依。高中教师如不能意识到写作的根在阅读,高中作文教学当无法实现质的飞跃。

二、闳中肆外的人文启蒙教育,蒙以养正

先秦至清末,古代蒙学重视启迪儿童心灵和智慧。蒙学教材文质兼美,充满饱满的人文精神,为弟子未来卓尔不群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

蒙学教材内容历史演变,简要概括如下:先秦时期,出现我国历史最早的儿童蒙学教材《史籀篇》;西周蒙学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学生德、智、体、美等和谐发展,农业、天文、历法、及数学等科技文化知识渗透蒙学;汉代《论语》《孝经》为最通用的经学教材,医学、史学也渗透到蒙学领域;魏晋南北朝时期蒙学教育融入玄、黄、老、庄、释、文、史;隋朝科举制成为蒙学教育的指南针,经学化倾向明显;唐代振儒术,容佛道,蒙学教育注入新的元素;宋朝尊孔崇儒,强调了道德启蒙和文化知识;元代蒙学教育普及农业知识和道德教化;明代法律已纳入了启蒙教育的范畴;清代鸦片战争后,蒙学领域教授西方科技文化知识。1898年的蒙学教材《蒙学课本》已破地理上“中国中心论”,强调天外有天,开放胸怀,迎接西学。蒙童人文启蒙教育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民族人文特色熠熠闪光。

据徐梓《中国传统蒙学书目》统计,蒙学教材为一千三百多种,门类繁多。蒙学对儿童人文启蒙教育闳中肆外。思想内容博大浩瀚,语言表达纵横捭阖,汪洋恣肆。人文启蒙教育使蒙童通晓天下人伦事理,精谙古今德教典故,立志建立化成天下的宏大功业。儿童为婴稚,即识人颜色,知人喜怒;其践行“凡出言,信为先”;诫“诈与妄、奸巧语、秽污语、市井气”;引导蒙童珍惜韶华、克尽求学之苦,正所谓“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朱熹在《蒙学须知》讲到,“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当所知”;塑造童子“于洒扫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天真纯朴的儿童天性最终发展为他日铸成大器的精神底蕴、一抹亮丽的人格底色。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古人让蒙童在生活中快乐学习,实行以人为本的教育,具有人文先进性。蒙童练就的蒙学童子功具有可持续性,能良性发展,浸透人文启蒙思想基因,为其将来写作注入了思想和语言的博大动力。

时至今日,须指出的是,许多优秀高中生埋头数理化题海,分配给语文学科的yulu.cc时间又大量花在对高考满分作文的模仿上。虽苦苦耕耘,却一筹莫展,不得其法。没有阅读,高中生学识浅狭,胸中不富,作文无神气基调。清初语文教育家唐彪说:“从古未有只读四书一经之贤士,亦未有只读四书一经之名臣。故欲知天下之事理,识古今之典故,欲作经世名文,欲为国家建大功业,则诸子中有不可不阅之书,诸语录中有不可不阅之书,典制志记中有不可不阅之书,九流杂技中有不可不阅之书。”当代高中生会须痛饮一碗盛满人文思想的美酒。

若想提升高中生的人文思想,应格外注重学生阅读文本的选择,以崇高的作品塑造鼓舞学子的精神,感化和陶冶学生的情操。否则,贻误无穷。

三、质朴的作文教学法,百锻为字,千炼成句

古代蒙学对作文教学的认识质朴,但作文教学法科学有效。注重文道统一是传统蒙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指导原则。人文启蒙教育客观上使蒙童在开蒙之初就得到了文德很好的训练。古代蒙学作文训练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

其一,属对、连珠、锤字基本功训练。古人通过语音、词汇训练,修辞、逻辑训练,帮助蒙童弄懂语音平仄、词汇词性、语法结构等写作知识。作文讲究声律和谐、形式美观。

其二,模仿和抄写并用。蒙童模仿前人文章,含有创造的成分。师名家名篇的神,不师其貌,最终自然纯熟;抄写有助于品味前人遣词造句。

其三,培养观察能力。古人把用心观察事物,体验事物上升到写作基本功高度,蒙童善写天地人物情状,粱刘勰提到,“博见为馈贫之粮”。

其四,作文先“放”中“脱换”后“收”。欧阳修称,“作文之体,初欲奔驰”。初写放胆文,抒发胸臆;“脱换”即稍加限制;“收”指终要胆小,文章精雕细刻。文章从气象峥嵘、彩色绚烂,到造平淡,其实乃绚烂之极。

其五,文章不厌改。古人善于保护学生才思,提出随学生立意而改;择精当处,细小笔削地改,以点铁成金:易日经时地改,则自解雌黄。

反思中国古代作文教学法,我们要从中撷取吉光片羽,传承创新高中作文教学。

笔者认为小学初中直至高中语文必须实现教学一体化,要有一盘棋的思维,做好衔接工作。例如,古时蒙童属对,今天高中生做对联,但如何深入对联教学,这是个棘手的问题。笔者要求高一学生恶补《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笠翁对韵》,丰富典故知识、声律知识、自然常识。这种训练如果能提前到小学或初中阶段则更佳。

谈及古人写作模仿和抄写并用,高中老师大有可为。有些学生只看高考满分文章,这是误区。毕竟为考场仓促间所作,学生限于时间和才思,无法同前世和当代名家相比,故仅仅阅读此类文章收效甚微。笔者常年呼吁学生要看名家作品。学生读经书、读史书、读时文,融会变化,是为文的真诀。学生自觉向往酿花为蜜,蜜成不见花;当酿谷为酒,酒成而不见谷时,学生文章就有自家手笔。语文老师必须设计生成一个学生将来发展的空间。高一高二时要多抄写文章。抄同题不同人的文章,思路就能扫除枯涩阻碍;抄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研究其意思、句语、路脉,从而潜移默化,融会贯通。水乳交融之日,则是学生扬眉剑出鞘之时。

晋代陆机《文赋》提出“玄览”一说。“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学生伫中区,颐情志,激起写作精神内驱力,这是足贵的。笔者认识到随物赋形能力对学生来说太难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应试教育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学生远离自然,远离社会生活,丧失了观察事物、体验事物的审美需求。倘能赏“万类霜天竞自由”,何其妙哉!

古人修改文章的做法非常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原理。高中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兴趣。老师改文章不能将学生的文章改得面目全非;切不可强改,要改出学生之非,改出先生之妙。清末教育家王筠提倡“少改易之,以圈为主”,笔者深以为是。若能将以前的文章拿出来改,则更有意义。这样的老师难能可贵。学生随写随丢,对自己以往文章妍媸好丑不以为意,这不可取。总之,学生文章多改则能助其深入揣摩、玩味、雕琢。正所谓沿根讨叶,思自转圆。

一言以蔽之,古代蒙学作文教育是着眼于人格发展、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教师因材施教,注意学习节奏,一定程度实现了教学最优化。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离传统蒙学教学渐行渐远,众多优秀教法被摒弃了。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对传统蒙学作文教学思想反思中,我们舍弃其中某些教育举措,而发扬蒙学优秀作文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高中作文教学将会实现创造性发展。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第3篇

一、深谙儿童心理特征的诵读教学理念,以读促写

我国古代蒙学重视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指导蒙童诵读名篇。儿童多记性,古人认为蒙童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这符合现代心理学理论。私塾先生对阅读教学环节理解透彻,甚至已臻化境。朗读,熟读,精读;教书,背书,理书,讲书,步骤科学,成效卓著。诵读是蒙学的教学传统。如今,高中语文课堂琅琅书声已渐行渐远。诵读是中国几千年童蒙教育实践经验的结晶,这一优良传统我们没有发扬光大。有人反问语文教学多读就行了吗?但是,语文教学不多读行吗?叶圣陶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读得不熟练,记得不深刻,背得不扎实,何来思如泉涌,应笔而出,滔滔不绝,文章倚马可待呢?北宋诗人苏轼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南宋朱熹说:“凡读书须要字字读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些观点恰巧契合心理学对人的记忆理解能力的研究结果。

我国古代通行蒙学教本有《三仓篇》《急就篇》《开蒙要训》《三字经》《百家姓》《龙文鞭影》《千家诗》(《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诗经》《论语》《孟子》《春秋》《礼记》《千字文》《国语》《左传》《战国策》《老子》《庄子》《荀子》《昭明文选》《艺文类聚》《文苑英华》《千家诗》《唐宋家文钞》《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史记》等。据《中国历史轶闻》一书中统计,古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要背熟精通几十万字的书,其中《论语》11750字、《孟子》34685字、《书经》25700字、《诗经》39234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6845字。值得关注的是,古人所说的背诵不是机械记忆,绝非鹦鹉能言,而是辅之以精思、贵通、贵用之法。

华南师大附小陈琴老师致力于小学语文“素读”经典教学的探索。素读经典就是不刻意追求理解所读经典内容的含义,纯粹地读。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科学的右脑教育法。其一二年级素读目标为:《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声律启蒙》; 三四年级素读目标为:《论语》《大学》《中庸》;五六年级年级素读目标为:《老子》,选读《史记》《资治通鉴》。她的学生在小学毕业达到“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手写千万言”的目标。每天识记100多字,还给学生硕果累累的六年。

作为高中老师虽未能在学生十六岁以前加以引导其大量背诵,但用心理学的观点指导学生吟诵,亡羊补牢,善莫大焉。201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背诵篇目增加到三十二篇。这是有识之士的远见,有独到的思考。熟读背诵,是屡试不爽的好办法。中国古典文学成就之高,令世界为之咋舌。文学家灿若群星,哪一个不是背诵顶尖高手。现代文学巨匠鲁迅、茅盾、巴金,其背功已成为美谈。读,只有先“死”后“活”,方能“死”去“活”来。

读,还能有力促进学生写作风格的形成。清代学者崔学古说:“通于《书》,其文必实;通于《易》,其文必深;通于《诗》,其文必逸;通于《春秋》,必断制;通于《礼记》、《周礼》,其文必典雅。”蒙学作文教学关注学生形成写作风格,何其高哉!纵观今日高中生写作现状,这个愿景难以实现,有遥不可及之态。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如何深刻理解、借鉴古代蒙学诵读的要旨,有效指导高中生实现从读到写的涅槃,老师任重道远。这亦是笔者写作本文的初衷。总复习中,高三学子根据拼音写汉字,而这个动作已经重复了十二年,学生读在何方呢?笔者忧思之切。每念及汉代扬雄“能读千赋,则能为文”, 笔者扼腕长叹,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和古代蒙学弟子学文差距多大呢?高中作文教学应特别深入研究借鉴传统语文教育读对写的影响,深入骨髓地理解,厚积方能薄发。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然并非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般的泛读,也非“精耕细作”的精读,恰是系统的“诵读”。刘勰“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量变推动质变。读得不好,怎能写得好?阅读是吸收,其为主;写作是运化,是皈依。高中教师如不能意识到写作的根在阅读,高中作文教学当无法实现质的飞跃。

二、闳中肆外的人文启蒙教育,蒙以养正

先秦至清末,古代蒙学重视启迪儿童心灵和智慧。蒙学教材文质兼美,充满饱满的人文精神,为弟子未来卓尔不群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

蒙学教材内容历史演变,简要概括如下:先秦时期,出现我国历史最早的儿童蒙学教材《史籀篇》;西周蒙学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学生德、智、体、美等和谐发展,农业、天文、历法、及数学等科技文化知识渗透蒙学;汉代《论语》《孝经》为最通用的经学教材,医学、史学也渗透到蒙学领域;魏晋南北朝时期蒙学教育融入玄、黄、老、庄、释、文、史;隋朝科举制成为蒙学教育的指南针,经学化倾向明显;唐代振儒术,容佛道,蒙学教育注入新的元素;宋朝尊孔崇儒,强调了道德启蒙和文化知识;元代蒙学教育普及农业知识和道德教化;明代法律已纳入了启蒙教育的范畴;清代鸦片战争后,蒙学领域教授西方科技文化知识。1898年的蒙学教材《蒙学课本》已破地理上“中国中心论”,强调天外有天,开放胸怀,迎接西学。蒙童人文启蒙教育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民族人文特色熠熠闪光。

据徐梓《中国传统蒙学书目》统计,蒙学教材为一千三百多种,门类繁多。蒙学对儿童人文启蒙教育闳中肆外。思想内容博大浩瀚,语言表达纵横捭阖,恣肆。人文启蒙教育使蒙童通晓天下人伦事理,精谙古今德教典故,立志建立化成天下的宏大功业。儿童为婴稚,即识人颜色,知人喜怒;其践行“凡出言,信为先”;诫“诈与妄、奸巧语、秽污语、市井气”;引导蒙童珍惜韶华、克尽求学之苦,正所谓“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朱熹在《蒙学须知》讲到,“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当所知”;塑造童子“于洒扫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天真纯朴的儿童天性最终发展为他日铸成大器的精神底蕴、一抹亮丽的人格底色。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古人让蒙童在生活中快乐学习,实行以人为本的教育,具有人文先进性。蒙童练就的蒙学童子功具有可持续性,能良性发展,浸透人文启蒙思想基因,为其将来写作注入了思想和语言的博大动力。

时至今日,须指出的是,许多优秀高中生埋头数理化题海,分配给语文学科的一点点时间又大量花在对高考满分作文的模仿上。虽苦苦耕耘,却一筹莫展,不得其法。没有阅读,高中生学识浅狭,胸中不富,作文无神气基调。清初语文教育家唐彪说:“从古未有只读四书一经之贤士,亦未有只读四书一经之名臣。故欲知天下之事理,识古今之典故,欲作经世名文,欲为国家建大功业,则诸子中有不可不阅之书,诸语录中有不可不阅之书,典制志记中有不可不阅之书,九流杂技中有不可不阅之书。”当代高中生会须痛饮一碗盛满人文思想的美酒。

若想提升高中生的人文思想,应格外注重学生阅读文本的选择,以崇高的作品塑造鼓舞学子的精神,感化和陶冶学生的情操。否则,贻误无穷。

三、质朴的作文教学法,百锻为字,千炼成句

古代蒙学对作文教学的认识质朴,但作文教学法科学有效。注重文道统一是传统蒙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指导原则。人文启蒙教育客观上使蒙童在开蒙之初就得到了文德很好的训练。古代蒙学作文训练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

其一,属对、连珠、锤字基本功训练。古人通过语音、词汇训练,修辞、逻辑训练,帮助蒙童弄懂语音平仄、词汇词性、语法结构等写作知识。作文讲究声律和谐、形式美观。

其二,模仿和抄写并用。蒙童模仿前人文章,含有创造的成分。师名家名篇的神,不师其貌,最终自然纯熟;抄写有助于品味前人遣词造句。

其三,培养观察能力。古人把用心观察事物,体验事物上升到写作基本功高度,蒙童善写天地人物情状,粱刘勰提到,“博见为馈贫之粮”。

其四,作文先“放”中“脱换”后“收”。欧阳修称,“作文之体,初欲奔驰”。初写放胆文,抒发胸臆;“脱换”即稍加限制;“收”指终要胆小,文章精雕细刻。文章从气象峥嵘、彩色绚烂,到造平淡,其实乃绚烂之极。

其五,文章不厌改。古人善于保护学生才思,提出随学生立意而改;择精当处,细小笔削地改,以点铁成金:易日经时地改,则自解雌黄。

反思中国古代作文教学法,我们要从中撷取吉光片羽,传承创新高中作文教学。

笔者认为小学初中直至高中语文必须实现教学一体化,要有一盘棋的思维,做好衔接工作。例如,古时蒙童属对,今天高中生做对联,但如何深入对联教学,这是个棘手的问题。笔者要求高一学生恶补《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笠翁对韵》,丰富典故知识、声律知识、自然常识。这种训练如果能提前到小学或初中阶段则更佳。

谈及古人写作模仿和抄写并用,高中老师大有可为。有些学生只看高考满分文章,这是误区。毕竟为考场仓促间所作,学生限于时间和才思,无法同前世和当代名家相比,故仅仅阅读此类文章收效甚微。笔者常年呼吁学生要看名家作品。学生读经书、读史书、读时文,融会变化,是为文的真诀。学生自觉向往酿花为蜜,蜜成不见花;当酿谷为酒,酒成而不见谷时,学生文章就有自家手笔。语文老师必须设计生成一个学生将来发展的空间。高一高二时要多抄写文章。抄同题不同人的文章,思路就能扫除枯涩阻碍;抄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研究其意思、句语、路脉,从而潜移默化,融会贯通。水融之日,则是学生扬眉剑出鞘之时。

晋代陆机《文赋》提出“玄览”一说。“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学生伫中区,颐情志,激起写作精神内驱力,这是足贵的。笔者认识到随物赋形能力对学生来说太难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应试教育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学生远离自然,远离社会生活,丧失了观察事物、体验事物的审美需求。倘能赏“万类霜天竞自由”,何其妙哉!

古人修改文章的做法非常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原理。高中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兴趣。老师改文章不能将学生的文章改得面目全非;切不可强改,要改出学生之非,改出先生之妙。清末教育家王筠提倡“少改易之,以圈为主”,笔者深以为是。若能将以前的文章拿出来改,则更有意义。这样的老师难能可贵。学生随写随丢,对自己以往文章妍媸好丑不以为意,这不可取。总之,学生文章多改则能助其深入揣摩、玩味、雕琢。正所谓沿根讨叶,思自转圆。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课外阅读 意义认识 方法指导 习惯培养

当前,课外阅读成了广大师生谈论的一个重要话题。新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0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10部以上),且新教材还增编了与之相配套的课外《读本》。由此可见,新课标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但是笔者在农村中学从教十多年,发现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放羊状态,甚至徒有虚名。下面,笔者就如何有效地提高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语文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性学科,它的许多能力因素不是靠直接的传播和简单的模仿来获得的,而是在长年累月的语文实践中慢慢地领悟、一点点地积累而习得的。而大量的有效的阅读正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基本条件。

1.有利于拓宽视野,增加知识积累。农村学生因为交通闭塞、信息不灵通,见识少,视野一般都很狭窄,如果仅仅阅读几本教科书,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而中外优秀作品往往蕴蓄着极其丰富的世间万象、人情事理、思想精神,学生通过阅读,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明道知理,获得知识。据专家研究测定,一个人80%的知识是靠阅读得来的,只有20%的知识是靠亲身实践得来的。我国有不少先贤勤奋读书,成了博学之士,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如孔子、孟子、司马迁等。可见,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2.阅读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他可以使一个人行为得体,谈吐文雅。同时阅读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关照的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

3.提高说与写的能力。阅读能力是构成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与说、写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读是说、写的基础;说、写是读的升华,并又反过来影响读。好多学生说的、写的干巴巴,毫无文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阅读量太小,肚子里没货。要想作文写得好,脑中就必须储存足够数量的词汇和范文。做到厚积才能得心应手地薄发。有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课外,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扩大学生阅读面,积累学生语言,为写作打好基础。

4.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形成运用语文的自学能力,但是学什么,怎么学往往是老师预设好的,答案总以教参为准,学生往往由老师牵着鼻子走,一般很少有真正的独立和自由。这就像游泳教练光讲游泳理论和只做游泳示范一样,不能代替运动员训练。课外阅读就不同,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精神。读什么,怎样读,接受哪一种观点,学生均可自主的选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了一种独立、自学能力,正像人们早晨起来刷牙洗脸一样,成为一种自然。而这一点,正是语文教学所期盼的。

二、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在农村,要开展课外阅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课外阅读,顾名思义为“课外”,它没个准数,很随意、无序。正因为如此,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认真指导。

1.指导书籍的选择。阅读存在一个“最大效能”问题,就阅读内容而言,我们应该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首先,选择教育性、知识性强的读物。(1)选择古今中外的名著名作。如《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古典名著;《雷雨》、《茶馆》等戏剧;鲁迅、郁达夫等现代作家的优秀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悲惨世界》外国名著等。古今中外的优秀书籍,它们具有塑造人品的巨大力量,具有很好的德育功能。阅读这些课外读物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教育,从而陶冶情操。(2)优秀的古典文化读物。如《唐宋诗词》、《唐诗三百首》、《古诗文诵读》等。优秀古典文化读物,为学生提供一份经典文化大餐,让他们从中汲取民族优秀文化的营养,从而得到提高阅读水平和接受思想教育的双份收获。其次,选择文质兼美的美文、针对性强的书籍,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再次,还要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看的优秀报刊。如《读者》、《青年博览》、《报刊文摘》等,让他们多读时文,紧跟时代,关注社会民生,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激发阅读兴趣。

2.指导阅读方法。曾国藩曾说过:“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所以要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目的和个人习惯等选取恰当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长篇小说宜用跳读法、提纲挈领法;阅读短篇小说宜用精读法、圈点批注法;阅读美文、诗歌宜用有声朗读法;阅读知识性强的文章宜用摘录法;阅读报刊宜用速读法、略读法等。

3.指导做读书笔记。读书过程不动笔的“懒读”是造成阅读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时,对书中重要的、精辟的、关键性的地方做上记号,或是在书的空白处写上批注。经过这样加工的书,便于重读,便于提用信息,或一个未见过的字、词、成语,一个精彩的句子,一段优美典雅的话,一个典型的事例,读后感想,鉴赏评价,都可以记在读书笔记上。记读书笔记贵在持之以恒。切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老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耐心指导,定期抽查。对读书笔记记得好的同学要及时表扬、鼓励,读书笔记要查阅,要展览,激励学生阅读,使读书活动成为一种自觉活动。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第5篇

近年来,我对农村初中各年级学生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男生喜欢看武侠小说,女生爱看言情小说;部分同学爱上网聊天;关心新闻时事的同学很少;能静下心来阅读古典名著等书籍的人不多;游戏机房对男生极具诱惑力;学生对歌星、影星“如数家珍”,对“感动中国”之类的人物所知无几;双休天沉溺于电视剧的学生太多……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书香校园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并没有真正形成。

二、产生的原因

1.认识的片面性。

不少农村家长由于受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片面地认为看与考试有关的教辅资料,就是认真学习;看课外书是闲书,是“不务正业”。有些家庭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即使是《大纲》规定的课外阅读书籍也不能给孩子提供,更谈不上买科普、法律类书籍了。在现行的教师考核评价体制下,教师仍存在极端的功利色彩,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注重各种解题技巧的讲解,忽视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直接导致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脱节,造成课堂所学的方法无用武之地。

2.阅读内容的盲目性。

真正适宜学生阅读的优秀书籍短缺,而出版市场的假冒伪劣又屡禁不止。“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害”(菲尔丁)。读书需要鉴赏力,中学生缺乏辨别能力,对一些文化垃圾“废寝忘食”、“如饥似渴”,严重影响学习与健康。

3.阅读方式的随意性。

由于学生在课后或校外不便管理,加之没有具体明确的目标与计划,学生阅读不择时间、地点、内容,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4.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

不少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认为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读书笔记,即使做了笔记,也无非是几句好句、几个好词。

5.社会环境的影响。

生活在知识贫乏的农村,耳濡目染父辈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自然接触不到多少有益的文化生活和文学作品。本镇唯一的新华书店,里面的书多是为考试服务的习题集、优秀作文之类,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综合性读物寥寥无几,更谈不上提供学生阅读的桌椅了。

三、应对策略

1.语文教师转变传统的旧理念。

从农村语文课堂效率看,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现象,而阅读是语文之根,是学习之母,是教育之本,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语文学习,归根结底,要引导学生读书,在广泛的阅读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引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和热情;在与作品的交融中,甄别真、善、美,提升道德人格、个性修养。只有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急功近利的教学方法,重视阅读,才可能在处理教材上注重阅读方法的渗透,重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只有转变观念,才能利用家访的机会反复向家长说明当今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要求,让他们明白课外书的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项重要途径,使家长在行动上对子女阅读课外书给予支持和肯定,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子女购买、订阅一些书报。另外,定期对农村语文教师培训,也是改变旧观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2.增强学生阅读的欲望,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叶圣陶在谈阅读时曾说:“认为阅读好像还债务,那一定读不好。要保持着这么一种心情,好像腹中有些饥饿的人面对着甘美膳食的时候似的,才会有好成绩。”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形成涉及多方面因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体的阅读愿望。在实践中,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1)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激趣。话题自定,可以讲成语故事、可以说我喜欢的格言、可以说阅读概要……这样,在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关注阅读。

(2)赏析片段激趣。教师在阅读中撷取精彩片段,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空城记》等,把它们做成“美味佳肴”,师生共同诵读、品味、赏析,来激发学生对原著阅读的兴趣。

(3)开辟阅读专题激趣。阅读专题内容多样:可以是课内到课外的拓展、延伸的内容,如亲情专题、长征专题等;可以是关于学习方法技巧专题;可以是关于热点话题的专题……专题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关联,学生只要听说上专题阅读,没有一个不满心欢喜的。

(4)组织活动激趣。利用各种集体活动、竞赛,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可更好地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开展诗歌朗诵会、故事会、出黑板报、成语擂台赛等活动,还可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作品栏,展出学生读书笔记、手抄报等作品,评出优秀,给予奖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对课外阅读保持比较持久的兴趣。

3.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师与其苦口婆心讲解题秘籍、作文技法,不如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顿悟。老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阅读材料的指导。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提升修养,才能“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教师要从阅读的源头上把关,向学生推荐思想健康、知识性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有益于学习的读物。除了《大纲》推荐的外,老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报刊杂志,如《中学生语文报》、《演讲与口才》和《青年文摘》、《读者》等,鼓励学生订阅;向学生推荐适合于中学生阅读的时代感强的哲理性精美短文;推荐优秀中外人物传记,并在班级开辟图书角,学生互相借阅,互通有无。

(2)阅读的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清代教育家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把书分为五类,认为:“有当读之书,有当熟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当备以查考之书。”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对经典性的书籍和文章,要品味其中的优美文字,体会真情实感,应用细读和精读方法;对于一般性书籍和文章,只须作一般了解,可让学生略读,或选读其中部分章节或片断进行阅读。

(3)做好读书笔记的指导。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做好读书笔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摘录课外书里的精彩语句语段,提高鉴赏能力,加强阅读积累;指导学生学会做批注,教会学生将阅读时大脑中闪现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随时记录下来,形成点滴体会,写心得笔记;指导学生改写、扩写、续写。天积月累,笔记就会形成一个资料库,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就会提升。

(4)注重古典诗词的阅读指导。古典诗词是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老师可以从古代名句选讲、唐诗宋词赏析、古代散文选读等方面进行指导,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加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为积极推动新课程改革,作为农村语文教师,我们要转变观念,积极拓展渠道,努力营造读书的氛围,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品尝书香的美味,与书为友,相伴一生。

参考文献: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第6篇

我没上过小学,相当于别家孩子上小学的年纪,家里给我请了一位中文老师,是个秀才。我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书。初读的书是《三字经》、《百家姓》、《龙文鞭影》、《千家诗》。10岁以后读“四书”,然后是《诗经》、《书经》、《左传》。此外还有《古文观止》、《古文释义》、《唐诗三百首》、《楚辞》,这些都是要背诵的。我小时记性不错,一般的书分段读个二三遍,就可以背下来了,所以并不感到吃力。

上了中学以后,古文就放下来了。在初中时,兴趣主要是英文以及中外史地和自然科学知识声光化电之类。到了高中阶段,我主要花时间在课外阅读方面。当时天津有两家外文书店,我经常去买书,看了不少外文书,因此兴趣也就转到西方文学方面去了。同时我有一个要好的同学廉世聪爱写一些旧体诗,我因此向他学习,也写了不少古诗。英文诗也试译过一些,同时也摹仿写过几首。

中学毕业时,家里同意让我去英国读大学。我决定考牛津大学,读希腊拉丁文学。在这期间又读了不少书,不限于外国文学方面,还有历史、地理、音乐、美术、民俗学、心理学、哲学等等,我对什么都有兴趣。

回国以后,头几年在内地教书,当时是抗日战争期间,外国的新书不容易看到,读书就限于中国文学方面。后来在重庆到了一个国立编译馆做翻译工作。编译馆有一个不错的图书馆,收藏了不少过去人编辑的各种丛书,这样又读了不少文史杂集、笔记小说之类。由于一些偶然的条件和朋友们的鼓励启发,开始写了一些有关文史考据和古代中外史地方面的笔记。

建国后这三十多年,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翻译工作方面,尤其是外文翻译方面,聊以的是搞文字翻译的时间多了,在这方面也算做出了一定成绩。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第7篇

一、古诗词默写失误及原因分析

古诗词默写题一般分为直接默写题和理解性默写题。直接默写题就是给出诗词的前半句或后半句,要求默写后半句或前半句话;理解性默写是给出内容方面的提示,要求默写出与提示内容相符的诗词句子。从历年阅卷分析看,学生在默写古诗词时,主要失误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书写错。书写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同音字而错,如:“勿施于人”中的“施”误写成“失”,“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误写成“汉”,“会当凌绝顶”中的“凌”误写成“临”“零”等。二是因形近而错,如“天涯若比邻”的“涯”写成“崖”;“白发搔更短”,“搔”写成“骚”或“挠”;“海内存知己”中的“己”写成“已”等等。三是书写时添笔少笔不规范,如“似曾相识燕归来”中的“燕”漏写笔画,“舟”“丹”“凌”的点,漏写或者多点;“于”“千”连笔的不规范书写,导致字形变形;还有“淡”“凝”中三点水、两点水的连笔书写让评卷老师很难判定到底是几点水,或者又是“讠”字旁等等。

2.记忆错。把诗词中的关键字词与平时其它文章中常见词语混淆。如“长风破浪会有时”误记成“乘风破浪会有时”;“似曾相识燕归来”误记成“似曾相似燕归来”;“留取丹心照汗青”误记成“留取丹青照汉心”等等。

3.理解错。理解错有两种情形:一是对题目要求(即命题者意图)理解错误,导致不能按题目要求作答。如《岳阳楼记》中表明范仲淹政治抱负的名句,有学生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上去。二是对诗词意思理解错误,把不符合要求的句子答上去。如请写出一句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学生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上去。

从教与学的角度看,出现上述错误是因为教学上对某些能力的关注不够。中考古诗词多考默写,所以很多老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多半是叫学生背诵,其它基本不作要求,因而常常出现古诗词教学只背诵轻理解、轻运用、轻书写现象。

二、提高古诗词默写得分率的策略

如果在古诗词教学或者迎考复习中过好以下三关,学生默写的失误就会减少。

1.过好诵读关,让学生记住古诗词。诵读的目的就是熟读能背,但老师往往只要求背诵,因而学生在诵读古诗词时,多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知其音未晓其意,加上单调重复背诵,引起学生厌烦。过好诵读关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意思”。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有兴趣读、喜欢读。古诗词是最适合诵读的作品,在古时候它们都是可以唱的,因为它们讲究押韵平仄,节奏规整,读来抑扬顿挫。如果我们的教学能指导学生诵读时注意重音、语调、停顿、节奏,学生就能体会和享受到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有意思、有味道地读着、背着,就能更加记得住、记得牢。二是要“有方法”。对要求背诵的古诗词进行“分类”背诵,如可以按年代,从诗经《关雎》开始背到《已亥杂诗》,可以把同一题裁的诗词名句归类:描写类,抒情类,送别类……或将同一主题的名句归类:山,水,花,鸟……或把同一作家作品归类等等。我还常常利用学生喜爱唱歌的特点,采用以唱助背的方法,以唱歌的形式背诗词。许多诗词本已被谱曲传唱,如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等,我们鼓励学生仿照这种形式为古诗词配曲,用唱的形式把诗词背下来。此外,还可以把诗词背诵与写作结合起来,在写作中学会引用古诗词,或者把古诗词改写,以此达到准确记忆的目的,从而提升积累的量与质。

2.过好赏析关,让学生爱上古诗词。因为中考古诗词多考默写基本不涉及鉴赏,所以不少老师在教学时就不上鉴赏课,直接要求背诵默写以应付考试。殊不知这种舍本求末的方法,不但违背了古诗词的教学规律和课标要求,也让学生厌学。只有过好鉴赏关,才能真正让学生爱上古诗词,学好古诗词。根据课标要求,古诗词鉴赏不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因此,在上鉴赏课时不要作过多或过深的探究,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特征,了解古代的人和事,传承传统文化,让学生热爱古诗词,继承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鉴赏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大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内容方面包括“知人论诗”“故事典故”“情感意境”等等。比如“知人”就是要了解诗人及其与作品的关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境遇等都会在诗词中有所体现,并形成诗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如李白的大气豪放,陶渊明的脱俗与田园情结,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形式上主要从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赏析,语言可以从平仄、音韵、格律、用典、炼字着手,表达技巧可以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材料取舍、修辞手法着手。总之,要让学生喜爱,就必须进行赏析,不能为背而背、为考而背,要让学生因为喜爱而背。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第8篇

另外几部辞书引文篇名的不同,则牵涉到版本的问题,这也是辞书编纂者应该了解而读者也需要注意的。苏轼的诗文集在其生前就广为流传,即陈振孙等称的杭本、蜀本及麻沙本。明清亦有刊刻,同中有异。从其刻本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分集编辑本,如明成化四年(1468)程刻本及明嘉靖十三年(1534)江西布政司重印刻本的《东坡七集》。另一类为分类合编本,如南宋郎晔编《经进东坡先生文集事略》六十卷,明万历年间茅维编《苏文忠公全集》七十五卷,清初蔡世英刊刻本《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四库全书》即据蔡本著录,此外还有《东坡志林》;苏轼与他人的合集则有《三苏文粹》,明唐顺之撰《文编》、茅坤编《唐宋家文钞》,清代沈德潜编《唐宋家文》,高步瀛《唐宋文举要》等。因为版本不同,篇目名称亦略有出入,而多数辞书未注意到这点,没有标明出处,这就会使读者感到困惑。以苏轼《六国论》为例,《东坡七集》、沈德潜《唐宋家文》篇名为《论养士》;郎晔《经进东坡先生文集事略》篇名作《六国论》,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古代汉语词典》及《王力古汉语字典》引用了该版本,但均未注明出处,只有《辞源》注明来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十四;《三苏文粹》(内府藏本)、明唐顺之《文编》篇名为《战国任侠》;茅坤《唐宋家文钞》篇名作《战国任侠论》,旧《辞海》采用该版本,但未注明出处;明代赵开美刊本《东坡志林》篇名又为《游士失职之祸》。辞书编纂者除了需具备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有对读者负责的精神,认真核对原著。如《古代汉语字典》“伺”字条下义项②引苏洵《六国论》:“秦人得伺其隙。”苏洵《六国论》中实无此句,应是苏辙《六国论》中的句子。原文是:“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此处以模糊方式处理,笔者认为也是对读者的不负责。如《学生古汉语常用词词典》(2004)“椎鲁”条下引文为:“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六国论》)”连作者都没有了,读者要查找都无从下手。笔者认为辞书引文应详细注明出处,以便读者查证。

我国文献典籍汉牛充栋,加上地广人众,各地刊刻风行,故同书异名者亦在所难免。如上文提到的《东坡志林》,宋时又称《东坡手泽》。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东坡手泽》三卷”下注说:“今俗本《大全集》中所谓《志林》者也。”明成化七年(1471)江西布政司刊本《东坡七集》亦称《东坡全集》。又如东汉班固《白虎通》又称《白虎议奏》、《白虎通义》;虞世南撰《北堂书钞》亦称《大唐类要》;叶梦得《石林诗话》又名《叶先生诗话》;娄机撰《班马字类》亦名《史汉字类》;谢榛撰《四溟诗话》又名《诗家直说》;《白蛇传》又名《义妖全传》;王钦若等撰《册府元龟》又名《历代君臣事迹》;王实甫《西厢记》又名《六才子》;郭象《庄子注》又名《南华真经》;关汉卿《拜月亭记》又名《幽闺怨》;冯梦龙《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又名《纪晓岚先生笔记》等等。有的甚至一书多名,如周宅仁编《西域记》又名《西域总志》、《西域闻见录》、《西域琐谈》、《异域琐谈》、《暇域琐谈》等。笔者认为,如遇一书两名或多名者,可适当说明。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2.《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古代汉语字典》编委会,古代汉语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5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第9篇

我多年研习毛笔书法并从事书法教育教学工作,最初对钢笔字能否上升为书法艺术也持过怀疑态度,认为它没有更大的可塑性,不可以同毛笔书法并行相提。后来我偶然用硬笔临古碑,便惊奇地发现,小小的钢笔竟也能毫不逊色地写出古朴的碑字来,用于临毛笔古帖则更不在话下了。由此悟得钢笔书法不但也是书法艺术,而且有着广阔的前景,而这前景又在于向毛笔书法古碑、古帖中学习。出于这个感受,笔者不但自己渐渐迷恋硬笔书法,而且还向同仁及自己所在学校的师范学生大力倡导、并推行硬笔书法临古帖“取法乎上”的教学方案,渐渐收到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硬笔书法只有这样才能“如鱼得水”。否则,硬笔书法仅仅单纯以学实用性钢笔字帖作为范本,缺少艺术含量,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些实用钢笔字帖当今仍然大量的流行于市面,其面目可谓“前后平直,上下方正,状如算子”,类似于“馆格体”,缺少对古碑、帖的师承,自然也就单调、乏味,不能称之为书法艺术,但这类字帖也有它的优势,至少很见功力的,作为一般的初学练字之用还是可以的。

当前,相当一部分书法爱好者自己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将硬笔书法向毛笔书法的古碑、古帖中浸润、渗透,这是一个可喜的局面,但看硬笔书法的一些作品,感觉到还不够力度,还不能充分显露硬笔书法的师承,由师承再创新的好作品还很少。当然,硬笔书法尚处在向古碑、古帖的过渡阶段,还须硬笔书法同仁共同努力,加快使硬笔书法走向成熟、走向完善。如何进行硬笔书法古碑帖的临习?笔者谈一点个人浅见:

1 硬笔,一般所指的是钢笔。我们就以钢笔书写为例,钢笔的应用与毛笔相比较在于一个“大”与“小”的关系,小必然在使用时特别注重一个“巧”,巧在于书者技巧的运用感知硬笔笔尖的灵活变化和“笔法”的体现。硬笔的笔法与毛笔相比较,除明显的起笔时用的藏锋、逆锋和浓、淡、干、枯等墨色的变化以外,其他的如提、按、转、折,轻、重、疾、涩、驻、过等笔法一应俱全,所以硬笔临碑是可行的。

2 临习传统的碑和帖,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临习真正意义上的墨迹,墨迹载体的纸张或绢帛是与现在钢笔书写载体大抵相一致的,故而用钢笔临古帖比较直接便当。这里着重强调一下钢笔临古碑应注意的问题。书写者要对运用钢笔的轻重技巧有很好的掌握,并在临写的过程,充分感悟碑的硬朗与质朴的美感,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切不可把碑的苍朴理解成剥蚀或抖笔,即便面对风化、剥蚀的字迹也要“透过刀锋看笔锋”。

3 硬笔在临习的选择上与毛笔书法学习路径没有多大区别,写帖仍然可以从正楷人手继而行楷、行书、草书等。写碑则建议也从比较规范、秀逸的如魏碑《元倪墓志》、《刁尊墓志》、《石夫人墓志》,汉隶《曹全碑》、《礼器碑》等着手。继而不妨再向结构奇崛的方向发展。临古碑帖也同样要求形神兼备。因为我们用硬笔临古帖的目的不在于走走形式,而在于向古人典范的法帖中汲取营养,使硬笔书法的艺术含量越来越高,路子也越来越宽,所以孙虔礼叮咛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仍然是学习硬笔书法的至真道理。

4 无论学毛笔书法还是学硬笔书法,往往都注重对字的书写和表面的技巧而忽视了读碑的重要性,读碑要分两个层面,一是读用笔、读结构、读风格;二是读碑文、帖文。前者是很多人能够做到的,后者则往往受到文言文的限制而回避了。不读碑帖的损失至少有二:一在临帖的环节中最后的一环是背临,如果不能背读帖文,则给背临整句带来不便,或者很难背临,二是在我们笔下所临的碑帖都是历代留下的经典或佛经、或颂文、或祭文、或题记、或记事、或诗章、或咏物等古文学作品,这对一个书法爱好者或书家都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增长古文知识修养的途径。然而在当今出版的字帖当中大多都不做释文断句,更不做相关的内容、背景说明,或者编者本身也和大家一样缺少相关的知识,如果将碑帖上升到学的层面,碑帖文、作者、书者、刻者、收藏年代、历史等都将成为核心内容。这也表明,如果硬笔书法作者想耍能够称其为“家’的话,应当是使这门艺术厚重的意义上的“家”,单纯停留在出几本楷行书字帖是不够的。

5 初学者或硬笔书法水平不高的爱好者,面临直接临古碑帖不易人手的问题,尤其是许多古代碑版由于年代久远,石碑经过风化、剥蚀,字迹不易辨e,因此就需要有高水平的硬笔书法家出版更多的硬笔临古帖的字帖。硬笔临的帖应当是形神兼备,同时又具有鲜明的硬笔技法特点。笔者就尝试进行这样的硬笔教学导向,并获得一定的效果。我们深知,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硬笔书法也不例外。好在一些硬笔书法高手同时又是一些优秀的毛笔书法家,对碑帖的临写驾轻就熟,具有较深的造诣,这也是硬笔书法之所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发展迅速的巨大优势。

6 说到硬笔书法的碑帖学,也会使人联想到碑与帖的流派分庭抗礼的问题。历来就有南帖北碑之说,在书法发展史中,经历过刻碑的风靡时期,如唐以前;也有过漫长的帖学主导阶段,如宋、元、明三代;亦有过清代的宗董(其昌)期和宗赵(孟\)期;亦有过阮元、包世臣的大力倡导碑学的昌盛时期。所谓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今天人们的视野开阔,思维开放,全方位立体地认识世界、领略艺术才是现代人的精神风貌。我们看传统的勒碑刻石上的字是美的,书于帛书、纸上的帖也是美的,碑刻具有古朴、稚拙、凝重的特色,其线条耐人回味;帖具有隽永、润泽、飘逸的特色,其线条圆活、流畅给人以清新、洒脱的舒畅美感。在大千世界中阴柔美和阳刚美是并存的,所以笔者以为碑学和帖学是一个书家所应该掌握的必备的知识,偏废一方,都会使你的书学显现不足,更何况人的情绪不能总是处在一种状态中,如果说书法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那么在不同的情态中写字作书,书风、书品、书体就会与你的笔调、节律和你的心情合拍的。词论家刘永济说:“文艺之事言派别不如言风会,派别近私,风会t公也”,书法之碑、帖流派之见,也应“言风会”更好吧!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史记三家注 参考研究 古籍整理 数据检索

清末民初保靖学者瞿方梅的研究成果之一《史记三家注补正》,后人鲜有整理和研究,笔者在查看《学衡》期刊时,对其有所关注,《学衡》共载《史记三家注补正》八卷,从1925年第40期开始刊载,至1925年第45期(该期仍刊)中断,从1925年第55期续刊,接下来第57、58期皆有之,至此完结。

首先,瞿氏遗著的获取,笔者借助了“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这一平台,接著,在后期的整理与研究过程中,也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中国基本古籍库”、“翰堂典藏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同时,也在各大图书馆网站以及国外开放的古籍网站中L集了日常获取尤为困难的典籍扫描版。

笔者从整理成果中,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条目进行梳理分析,并将其粗略归类如下,以此展开相关考证、说明。

一、研究过程中发现的相关古籍讹误:

(一)在瞿方梅《东越列传》“都东冶”一条,笔者为进一步梳理闽县的历代沿革,故对相关的地方志以及专门的地理类著作进行查考,在查考过程中,对比发现就“建安郡在西晋时期的设立”时间问题上,出现了记载差异。《福州府志》①,作“太康三年”。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②、宋欧阳搿队叩毓慵恰发邸⑺瓮跸笾《舆地纪胜》④、明陈道《八闽通志》⑤亦作“太康三年”。又同出于《读史方舆纪要》的“福州府”一条下作“太康三年”,综上,知“x安郡”条下作“太康二年”,疑“二”为“三”的讹文,且为形近而讹。

以上所列举的版本中,其中有不少并非日常所能轻易接触到的,而在古籍数字化日益发达的今天,普通的研究者,也能有效且快速地获取有用信息,然后可对此进行进一步研究;而像“二”、“三”这样及其细微的问题,也并非通读所能发现的,然而通过检索,研究者就会很快锁定差异,并对差异的产生进行分析,包括对差异产生时间的判断,对差出现原因的有据猜想等等。

二、利用数字化古籍发现的版本流变以及联系前人研究的现象:

(一)在瞿方梅《东越列传》“兵未逾岭”一条,笔者对此进行检索,对《史记》⑥、《汉书》⑦的相关篇目的相关字眼进行比对后,发现了文本异文,即“X”、“领”两种写法,窃知《汉书》好用古字,而《史记》多从时人通用易解的写法,《史记》中《东越传》、《南越传》作“岭”,而《货殖列传》用古字“领”;《汉书》对应处,凡见皆作“岭”。但究其原因,并不甚解。于是,笔者进一步对此种现象进行查考,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⑧“兵未逾岭”一条下得出解释:“张守节虽以有古字为好本,未及详改,至宋而好本尽亡。《汉书》之存古则宋景文力居多。”据王说可知此赖张守节的回改做法,该种现象对于《史记》的版本流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有基于数字化古籍的比堪和进一步的检索,那么我们很难在第一时间想到王鸣盛的研究成果,也无法将对校、本校、他校的校勘与《十七史商榷》条目的总结性研究联系起来,从而由现象看到本质,由个例推究到一般情r。可见数据库这个窗口对于研究者视野的深广拓展的力量,非比寻常。

三、整理过程中发现的作者的错误或者例证不虺浞值南窒螅

(一)《东越传》“句章”一条下,瞿氏引赵一清著作时称其为《水经注刊误》。然笔者经检索和查考后发现,赵氏此书是对明代朱谋《水经注笺》的刊误研究,并非是对《水经注》本身的拓展研究,此驳瞿氏说误之一也;且见扫描本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所藏光绪六年八月会稽章氏重刊本书影,确作《水经注笺刊误》,此其二也;又检索赵一清该书在后世书目类书中的著录,见王太岳《四库全书考证》⑨卷四十著录作《水经注笺刊误》,而见丁仁《八千卷楼书目》⑩以及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11}载赵氏《水经注释》四十卷,《刊误》十二卷。然而据赵氏言,且通览全书体例,其刊误对象绝非《水经注》本身,故知瞿氏、二丁说法含混。日藏古籍的获取对于笔者而言,倘在早些时候,绝非易事,然而在今天,查看其书影,阅读其文本,也是相当便利的事。而对于书目类书籍的排比查考,在数据库的帮助下,也大大缩短了研究者四处搜集资料的时间,也降低了材料获取片面,遗漏殊多的概率。

(二)《朝鲜列传》“左将军卒正多率辽东兵先纵败散多还走坐法斩”{12}一条下,瞿氏言:多者,卒正名。《卫霍传》“校尉仆多”亦名多也。下文“军多骄”、“故已多败亡”、“先纵失亡多”,乃训多少义耳,不得因彼概此。此言左将军麾下有卒正名多者,权率辽东兵,前行纵击朝鲜,而兵败散,多亦还走。于是左将军按多以军法斩之。读之可见,瞿氏以“多”为卒正名,其例证即为《卫霍传》中以“多”为名者。然而瞿氏例证本身就存在问题,一旦证据出现动摇,其说法也就不足为信。笔者对此又进行检索,发现此条已著于王念孙《读书杂志》{13}中《战国策》第一,证“朋”与“多”字形近易讹时,恰好举《汉书・卫霍传》中“校尉仆多”例,并引颜师古注“多”为“朋”之讹条为佐。王氏说和瞿氏说法的联系,是通过数据库检索实现的,识记能力有限且阅读非精深细致者,要做到很快将二者比对起来,难度系数可想而知。正是这种现代技术的进步,让天资有限的人在驳斥前人说法时持握了更为有力的武器,于是,“发育不足”的证据和说法自然会被轻易。

四、整理过程中利用数据库处理含校勘、句读的综合性问题:

(一)《朝鲜列传》“降相路人之子最”{14}一条,瞿氏言:上右渠子“长”注,徐广曰:“《表》云‘长’,《汉书表》云‘长’。音各。”《索隐》说同。愚窃以为此文“降”字,或即“长”“”字之F,当属上“长”字为句。下“长为几侯”句,亦失“”字,此及《汉书》颜师古注皆以降相,误中之误也。

原文作:“左将军使右渠子长降、相路人之子告谕其民,诛成巳,以故定朝鲜。”笔者对此进行数据库检索,发现除此之外,《汉书・西南夷两朝鲜传》亦有“长为几侯”。徐广注列出异文,但]有明确指出他所认为的错误类型判定。但是我们可以进行合理猜想,如果说徐广认为此处“长降”当是“长”的讹文,那么下文中当再次出现“长”的时候,与“长”不同,徐广也应当另外作注说明,但是现在所见,徐氏只在第一处作了注解,f明他所认为的传记中出现的几处的情r是一样的,可能都是夺文造成。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15}卷五有“降,相路人之子最”一条,钱案:“‘降’字当连上为句。‘长降’右渠子名也。《功臣表》作‘长’,‘’,姑落切,与‘降’声相近。小颜注《汉书》谓相路人前已降汉而死于道,故谓之‘降相’,此妄之甚也。下文‘长为几侯’,‘长’下亦当有降字。”

稽《汉书・建元以来侯者表》及《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几侯张“功状户数”一栏作:“以朝鲜王子汉兵围朝鲜降侯。”“始封”一栏作:“三年癸未封,六年,使朝鲜谋反,格死。”涅康侯最“功状户数”一栏作:“以父朝鲜相路人,汉兵至,首先降,道死,子侯。”“始封”一栏作:“三月壬寅封,五年,太初元年薨,亡后。”{16}特别要注意的是“几侯张”下有颜师古注“音格,又音各。”,且表中正文“相路人”“汉兵之,首先降,道死”句与小颜《传》注相近,显然小颜在作注时,是以表中所言作为依据的。

沈钦韩《汉书疏证》{17}卷三《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几侯张”条下注:“《传》云‘朝鲜王右渠子长’脱‘’字。按:满燕人姓卫,此张非姓也。

据以上材料,传记作“长”定是有误,至于其后为讹文还是有脱文,还无法准确判定。窃就此有两种猜想:

其一,“长”后面脱“”,而“降”字非衍文亦非讹文。若是如此,可依小颜说,“降相”可通。后文一以贯之,具脱“”字。而小颜虽见到过汉表中的“张”,但没有将脱文补全。

其二,“长”字后的“降”为“”的音近形近讹文,依照此种说法,小颜的注解确实有误。但是这种情r伴随著另一个疑问的产生,传记下文中又出现“长”时,为什么不作“长降”。

瞿氏直接将小颜注定性为谬中之谬,恐也草率。又可见瞿氏说法与钱大昕几乎相同,瞿氏有可能参考了钱氏的说法。

瞿氏的这条补正,引出了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古籍流传过程中的版本校勘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发现,显然是基于不厌其烦的多次检索和挖掘的,除了《史记》、《汉书》各传记、表的对校之外,还提供了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两相结合,研究者会对异文产生一个初步的猜想和判断。

五、整理过程中发现的作者的参考材料出处以及攘善、径改现象:

(一)《司马相如列传》“扶舆猗靡”一条,《正义》失之。瞿氏言:“扶舆”犹“猗靡”也,盖叠连语字,与汉《瑟调曲》之“敷愉”,《方言》之“N愉”同义。颜师古曰:“此自言郑女曼姬为侍从者,所扶舆而猗靡耳,非谓扶侍楚王车与也。”瞿氏言以师古说为是。

笔者检索关键词后发现,明朱谋 《骈雅训纂》{18}卷一下训纂二“扶舆猗委”一条下引《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扶舆猗靡。张揖曰:‘扶持楚王车舆相随也。’师古曰:‘张说非也。此自言郑女曼姬为侍从者,所扶舆而猗靡耳,非谓扶持楚王车舆也。’”谋 按:“此从师古说。字与汉《瑟调曲》‘敷愉’、《方言》十二‘N愉’皆双声字,义同。”

瞿说与朱说用例、结论基本一致而言辞稍略,相似度奇高。疑瞿氏参考了《骈雅训纂》一书该部分说法,但并未指出例证出处。

(二)《司马相如列传》“连驾鹅”一条,检索关键字,笔者发现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19},“随”部第十“驾”字一条:“《中山经》:‘青要之山,北望河曲,是多驾鸟。’《左》定元传:‘荣驾鹅。’《古今人表》作‘驾’。”

瞿说与朱说用例、结论基本一致而在部分地方稍作修改,主要是对朱注的删省以及部分书名异称的变更,然未指出说法参考了《说文通训定声》。类似的参照朱氏说法的例子还有几条,例如《淮南衡山列传》中“ 凿棘矜”一条,检索之发现,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清道光二十八年刻本)“履”部第十二,“剀”字下:“大镰也。从刀岂声。切地以芟刈者,亦名D。字亦作‘ ’。《史记・淮南衡山传》‘ 凿棘也。’”与瞿氏说法相似度高。又“日夜从容王密谋反事”一条,“需”部第八下“臾”字:“《汉书》‘纵臾’读曰‘勇犹’,勉强也,字亦作‘尽。又《汉书・古今人表》‘鬼臾区’,《艺文志》作‘鬼容邛’。‘容’、‘臾’、‘区’皆一声之转。”瞿氏又与朱氏举同一例证,结论亦同。

(三)《司马相如列传》“大行越成”一条中,瞿氏引姚姜村说为说,那么其所谓姚说究竟是姜村自己的《援鹑堂笔记》,抑或是他人转引,为了剥离出其中的真相,笔者又对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姚范《援鹑堂笔记》{20}卷二十三史部“大行越成”一条下注曰:“此盖斥成王也。{21}下云蹑梁父,登泰山。u《管子》所云‘成王封泰山,禅社首也。’其不及康王者,盖当从鲁诗以《关睢》为刺康王而谓周道之衰也。”与瞿氏所引有不同。

恰是姚鼐《古文辞类纂》{22}卷六十六辞赋类六“大行越成”一条下小字注曰:“姜坞先生云成即成王也。下云蹑梁父,登泰山,即《管子》所云成王‘封太山,禅社首。’”与瞿氏所引完全一致,而也与今所见《援鹑堂笔记》稍有出入。

结合瞿氏文章中亦骤件引所谓姜村先生语,检索复核之发现,绝非引自其《援鹑堂笔记》原书,而皆转引自《古文辞类纂》。]有强大便捷的检索工具,我们也不会发现《古文辞类纂》与《援鹑堂笔记》文本的细微差别,]有察觉这些细微差别,我们也就无从知道瞿氏所谓姜村先生语出于何处,同时我们也知道了瞿氏当时的研究参考书目之一确为《古文辞类纂》这种当时读书人的案头书,在研究赋文学时,他也倾向于这类书籍的辅助。

(四)《司马相如列传》“上下相发允答圣王之德兢兢翼翼也”{23}一条,瞿氏以为“上下相发”,绝句。“发”、“翼”二字为。曾文正以“允答”属上读。恐未然也。

而笔者以为瞿氏断句恐有误,正文“上下相发”前一句为“天人之际已交”与“上下相发允答”意思几同,符合司马相如行文特点。

笔者检索《文选》{24}卷四发现,相如此句下有张铣注曰:“上下谓百姓百官也,言其相起发意信欲E天子之德,而天子犹兢兢而惧,翼翼而恭,恐天下未致和平。”照此推测,张氏的断句与瞿氏同,瞿氏断法可能是受了六臣注《文选》的影响,且瞿氏在该篇研究著作中数次提及六臣注的版本,说明他对六臣注本《文选》是有所参考的。当然,也不能轻易排除另外一种可能是瞿氏并]有注意张氏的说法,只是偶然暗合。

基于检索和多方考量,笔者对此句句读进行了分析,以檎拧Ⅵ亩氏的断法有待商榷。首先张氏将“上下”解作“百姓百官”,作为“相发允答”的主语,但是以此为主语接下文“兢兢翼翼”,“兢兢翼翼”原本的主语应当是“圣王”,可是此处,依照瞿意,主语显然已经更Q,不合文法。第二,该句的上一句已经提到“天人之际已交”,这里的“天人”与下文“上下”所指其实应当是相同的,均指“上天”,所谓“上”,“圣王”所谓“下”,句式既整饬,又和文法。

至于押韵,“发“上古属”月部,“答”属“缉”部,“翼”属“职”部,三者皆是入声,两两之间相互不存在直接的旁转关系,瞿氏的部说法难以站稳。

(五)《循吏列传》“僮子不犁畔”一条,瞿氏言“犁”当读“离”。《礼记・少仪》“牛羊之肺犁而不提心”,“犁”本作“离”,是“犁”、“离”通用之证。僮子谓奴隶之属也。与上竖子别,竖,未冠者也,见《楚语》注。

笔者借助扫描本古籍,稽阮刻本《礼记・少仪》篇,正文作“离”,明毛氏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正文亦作“离”。阮刻本《仪礼疏》第十三卷郑注引《礼记・少仪》此句作“离而不提心”,武英殿本、毛氏汲古阁本均作“离”。

仅《礼记》附《释文》音义作:“犁,本又作离。”。知阮校搜罗多种版本,故核阮元《仪礼》《礼记》校勘记,亦均未见“牛羊之肺离”一条出校记,也就未说明其他各本有文作“犁”。

瞿氏所言判断无误,但不知其所据《礼记》为何本?是其所见本正文作“犁”,还是瞿氏受陆氏音义影响,径本陆说但此处未详加解释。就笔者现所见,无法判断瞿氏是否又见到阮元未见之本如瞿氏所说。

六、总结

笔者以瞿氏研究成果中的一部分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旨在剖析其研究思路的同时,阐明E时代下的古籍校读新趋势,即以高科技为学术研究的新的驱动力,在获取到更广泛的校读资源的同时,又能将研究的方向深细化、系统化,使研究的热莞趋于周全精核。

此小文的撰写,颇不成熟,特别是对于瞿方梅有攘善之嫌的猜想,还有待博物君子解决之,笔者学力有限,且初学学浅,颇多情r的考虑,殊不周赡,例如笔者所提到的瞿氏可能参考到的书在当时的通行情r,如果实属不易得之本,则笔者的猜想就无从谈起。

注释:

①清干隆十九年刻本.

②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士礼居影宋丛书本.

④清影宋抄本.

⑤明弘治刻本.

⑥清武英殿本.

⑦清武英殿本.

⑧清广雅书局丛书本.

⑨清光绪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⑩民国铅印本.

{11}清光绪刻本.

{12}瞿方梅句读与今通行标点本不同,疑其存在句读问题,为了不影响文章阅读,故此处笔者特不加标点.

{13}清道光十二年刻本.

{14}此条的议之一即是句读,为方便说明问题,故笔者特不加标点.

{15}清干隆四十五年刻本.

{16}《建元以来侯者表》涅康侯最“四年三月壬寅,康侯子最元年。”“太初二年,康侯最死,无后,国除。”.

{17}光绪二十六年浙江书局刻本.

{18}清道光有不为斋刻本.

{19}清道光二十八年刻本.

{20}清道光姚莹刻本.

{21}“斥成王”,姚范此书多处用“斥”作“指”之意,例如卷二十三史部之“今之王斥文王”,卷二十九史部之“此智者疑斥彪也”,卷三十七集部之“此本斥汲古阁本”等等。稽《康熙字典》(同文书局本)“斥”字下亦收“指”这一义项.

{22}道光元年河合康氏家塾刻本.

{23}此条的议之一即是句读,为方便说明问题,故笔者特不加标点.

{24}四部丛刊景宋本.

参考文献:

[1]学衡[J].1925,58.

[2]福州府志[M].清干隆十九年刊本.

[3](嘉定)赤城志[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舆地广记[M].士礼居影宋丛书本.

[5]舆地纪胜[M].清影宋抄本.

[6]八闽通志[M].明弘治刻本.

[7]史记[M].清武英殿刻本.

[8]汉书[M].清武英殿刻本.

[9]水经注笺刊误[M].光绪六年八月会稽章氏重刊本.

[10]四库全书考证[M].清光绪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11]八千卷楼书目[M].民国铅印本.

[12]善本书室藏书志[M].清光绪刻本.

[13]读书杂志[M].清道光十二年刻本.

[14]说文通训定声[M].清道光有不为斋刻本.

[15]援鹑堂笔记[M].清道光姚莹刻本.

[16]古文辞类纂[M].道光元年河合康氏家塾刻本.

[17]文选[M].四部丛刊景宋本.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第11篇

作为“悦度”幼儿教师读书沙龙的创建者、主持人,我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大家将读书笔记写好,写出个性和内涵,彰显幼儿教师的风采和特色。

读书笔记的内容,应具有丰富的内涵。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她的精神成长史,一个人的读书笔记可以看出她的阅读品位。幼儿教师应该多读书,这已形成共识,但该读什么书,却没有公论。

在我看来,这样的几类书籍是必然要去读一些的。首先是要读经典。幼师通过读经典积淀人文底蕴,为心灵增添养分,提高教师为人处世、修身齐家的素养,保持一种敬畏万物、顺应自然、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其次是读期刊。幼教期刊和《读者》《演讲与口才》等通俗期刊能让教师了解最前沿的信息、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领悟一些人生的道理,提升做人的品位。

幼师还应读一些大教育书籍。阅读诸如《学会生存》《不跪着教书》《致青年教师》《教师人文读本》等大教育的书,能够开阔眼界。如果能将其中的内容与幼儿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很好地链接起来,自然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此外,一些哲学类和科普类的书籍幼师也可选择阅读。哲学能提高人的思辨能力,使幼师更了解自己、理解他人,与儿童实现平等的对话。儿童的好奇心使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很多现象和事物具有求知的渴望,丰富的科普知识无疑会使幼师在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凡有所学,都有体现。如果一本两百多页的笔记,全是大教育书籍和幼教专著的书摘书评,读书该是多么辛苦乏味。正如“悦度”幼儿教师沙龙倡导“愉快读书”的理念一样,在读书笔记的撰写上,我也追求丰富性和趣味性。因此,我的读书笔记中,既有庄子《在宥》的摘录,又有对林徽因《八月的忧愁》的体味;这页是《致青年教师》纲要,那页是从《女友》杂志裁下的精美图片为陶潜《杨生养狗》配插图;刚从新锐杂志《文艺风赏》摘下主编郭敬明的文字,很快又关注到了湖北百名农村教师赴伦敦考察的新闻。暑期下江南旅游,游记杂感写在机票、车票上,贴上照片,是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的最好注脚。生活就是一本读不完的教科书……我的读书笔记或许不够规范、大气,但它真实记录了我对读书的思考和自己的实践过程。我珍惜它,重视它,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检查,不是为了跟随某种风尚,而是因为它是我对自己心灵和职业生涯的一个交代,更是时光流逝的最好见证。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第12篇

东晋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言简而意长。雪过天晴了,这种书写也是一种释然吧!有雪的洁净之韵,有晴的畅然愉悦。此帖娓娓写来,不激不厉。于是,就有了冲淡,有了豁达,有了舒缓,有了这些或流而止,或止而流的字迹。其用笔多用裹锋中行,线形圆劲,行气畅达爽利,沿着行笔读去,真让人一咏三叹。启功先生主在《书法概论》中说:“《快雪时晴帖》是王羲之行书的精品。此帖行笔流畅,在妍美中又有厚重之感。”可谓精确。

王羲之的《兰亭序》,作于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当时,王右军与谢安、孙统承等诸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饮酒赋诗,汇集而请王羲之作序。世传王氏这篇醉后乘兴之作,其亦自叹惊异,酒醒而书数次,皆不及意。其文为千古美文,其帖则享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

虽然我们还不能见到传世真迹,但从唐人名家的勾摹本来看,亦是公认的书法神品。这不仅在于它的流传有绪而不断提高着它的知名度,更在于它被认作魏晋风度的代表。骨力寓于姿媚之中,自然中又独具匠心,遒丽劲健的线条,变化多姿的体态,正如有一首《兰亭序》的歌云: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它所营建的书法形象和意境都影响着无数古往今来的崇拜者,并且作为中国书法主流的典型象征成为永远不可追攀的书法高峰。

王献之的《中秋帖》,世传为宋米芾摹本,然亦可为米芾对王献之作品创造性临摹的杰作。明董其昌跋:“大令此帖,米老以为天下第一。”清吴升《大观录》:“书法古厚,墨彩气韵鲜润,此帖曾见于米氏《书史》,自为元章新临无疑。”

《中秋帖》独得张芝“一笔书”之法,而有“一笔书之祖”之称。唐张怀瓘《书断》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其实,相连属映带,有实连和意连两种情况。所谓实连,即一笔写成,其关键处在于点画与点画之间的承接。意连,即笔画并不相连,但起止之间,承接呼应交代,气贯节奏分明,或提笔暗过,顺带调整笔锋,或笔锋翻折、旋转,总是笔下发力。唐孙过庭曾将羲献父子作过比较,称为“古质今妍”。而“二王”是同时代的人,他们都是时代的创新者。如果说,王羲之比钟张更为开放,那么,王献之较之其父则是一种标新立异。你看,“中秋不复不得”六字,已把喜欢饮酒服药,淡泊人生的超逸之气尽情宣泄,而以一种豪健有为的感情体现无遗。当翻阅《中秋帖》时,既为它的气势和精神所动,也要忍不住用心灵的触觉去追踪书家创作的心迹,去体会书家痛快淋漓的创作心态,并为它所创作的字形美、章法美、神态美所慑服。

王珣的《伯远帖》,历代奉为无上至宝,堪与“二王”争辉,也是乾隆的“三希”之一(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现藏故宫博物院,合称“三希”,乾隆因命其斋曰“三希堂”)。

明董其昌评其书:“潇洒古澹,东晋风流。”清玄晔题:“江左风华。”古今论者仁智互见。但我觉得《伯远帖》,可谓极古极新。其极古者,是晋人墨迹,且为王氏一门中仅有的真迹,其潇洒风流反映了晋人的书法精神,同时又有自己的特殊风格与表现手法。说极新,正如启功先生所说,峭劲遒丽,自然流畅。帖中的字与体,变化极生动自然,所表现出俊逸的风姿,似又有点像是现代人的风格。此帖往往出锋锐利,结字又尚巧,如“远”字、“游”字、“此”字、“出”字之类的写法,与现代人的习性,也似能相合。因此,我以为此帖的学习既应当细品帖中点画间的古意、结构的古意,也要读出时代或书家风格使然而出之的新意。否则,在追摹古人古趣时,要么有古味则笨拙,要么出新意则浮薄。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元鲜于枢跋:“颜书第一。”书史上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就颜鲁公此帖论,“法度备存而端劲庄持,望之知为盛德君子”。宋陈深跋云:“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出天造。”清王顼龄则云:“鲁公忠义光日月,书法冠唐贤。况祭侄文尤为忠愤所激发,至性所郁结。岂止笔精墨妙。可以振铄千古者乎。”真可谓古今大家妙品!

我以为,读此帖之要,一是理解其以真挚感情主运笔墨,述心、述志、表情,书写,随心所欲,最为真切地体现出的精神品格和人文情怀。二是书写基于心性的驱使,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意蕴是融情入书的结果。唯至情、至才、至思,“情方得以畅宣,物方得以具露”。三是此帖是哀极愤极的心声,是血和泪凝聚的艺术结晶,在“忘情”状态下无意识的表现手法使作品产生出无比优美的艺术效果。四是书法的遒劲而和润,与沉痛切骨的思想感情融和无间,此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雨”,自然天成,鬼斧神工,不可复得。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史记》文学批评金圣叹评点

一、关于《史记》文学批评的发展

《史记》的文学价值的发现比其史学价值发现得晚。学界普遍认为《史记》的文学价值的真正研究是在明代开始的。明代关于《史记》的研究出现高峰,有大量的史评与史抄,还有各类辑评,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凌雅隆的《史记评林》。王世贞曾为其作序,将《史记》评价为“良史至文”,并且认为《史记》的文学价值与史学价值一样重要,要两方兼顾。而之后的著名文学家金圣叹更是独辟蹊径,为《史记》的文学研究开辟了新视角、新方向,其将《史记》列为“六才子书”之一,与《水浒传》《西厢记》《庄子》《离骚》《杜诗》并列。而《史记》研究与评点在明代之前也从专门的史书研究向文学作品研究过渡。两汉之际,《史记》研究与评点还更多地站在历史叙事的角度,关注的主要还是史笔,不是文笔。但是也有个别文学家或文学批评家认识到了《史记》的文学价值。比如班固在其《汉书•公孙弘等传赞》中曾云:“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款;……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其余,不可胜计!”①此处班固将司马迁与司马相如归于一类,重点突出了《史记》的文学性,在当时是不多见的。唐朝时期,《史记》的史学地位确立,《汉书•艺文志》以《史记》为正史之首。而《史记》的文学地位也正在提升。韩愈等文学家们倡导的古文运动提出效仿先秦两汉的散文,其中就提到《史记》的文学价值。古文运动将《史记》作为学习的模范,但是这种模仿与学习功利性还是很强。同时唐朝人也同样注重学习《史记》的文风,唐朝恢弘大气,注重修史,同时也喜爱《史记》壮阔的风格。柳宗元称赞《史记》文章“峻洁”,韩愈评其“雄深雅健”。宋代开《史记》文学评论风气,从文学角度点评《史记》,研究其表现手法、文学形象。欧阳修是师法《史记》最经典的人物,苏轼曾经评价其“记事似司马迁”。而苏洵发现了《史记》经典的“互见法”,即在本传中展示人物的主要性格,在其他人的传记中展现此人物的其他性格。北宋文人马存长于史论政论,写就《赠盖邦式序》中重点探讨了司马迁游历经历对于《史记》文风的影响,其中的“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的观点影响了后代的《史记》研究。元代是久负盛名的戏曲时代,《史记》中的故事与传记被改编成戏剧,在当时有助于史记中的文学历史知识的传播。元代是少数民族执政的时期,汉人知识分子的地位低下,做《史记》研究的不是很多,没有著名的专著出现。明清时期“《史记》热”形成。如上文所说的明代的史抄与史评风靡一时。原因之一就有明代前后七子派与后来的唐宋派提倡的不同程度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运动。对于《史记》文学研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明末清初的大文学家金圣叹,其研究《史记》的方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金圣叹将《史记》这样一本大众眼中的史书,当作一本小说来阅读,来点评,将其观点收录在《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中,在《史记》评论界有不小的影响。

二、金圣叹评点《史记》

金圣叹在《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中点评了《史记》中的五篇文章的节选,分别是《项羽本纪赞》《孔子世家赞》《伯夷列传》《酷吏列传序》《太史公自序》。金圣叹将《史记》当成小说来解读,将《史记》的文学价值放大,并且其评论方法也是前人的集大成者。之前的凌雅隆、李贽等也对《史记》的文学批评研究有一定的建树,而金圣叹则直接将其列为“六才子书”之一,提出了惊人的见解并且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其研究《史记》的方法着重于文学笔法,不看重史学笔法,让人耳目一新。金圣叹在《项羽本纪赞》中做了如下评点:“此断项羽全不师古,其亡固宜。只是起于暴兴,却是何故?凡作一扬三抑。注意正在豪杰‘不可胜数’句。言除却重瞳,更不可解。”②(《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原文中:“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字’,又闻项羽亦重瞳子。”③(《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此处评点认为《项羽本纪》通篇声势浩大,但是在夸奖项羽的时候,却只是说其目重瞳,此处运用夸张地手法言明司马迁写《史记》时使用的写作手法之一,夸张描写。原文中先写项羽“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候,政由羽出,号为霸王。”④此为评点中“一扬三抑”中的“一扬”,而后文紧接着叙述“……难已”这为第一“抑”,接着“……过已”此为第二“抑”,“岂不谬哉!”这“一扬三抑”,展现了《史记》叙述手法的高妙之处,描写人物时充分展现人物性格,让项羽这个历史人物鲜活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其文学价值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又如金圣叹在《孔子世家赞》中评点:“赞孔子,又别作异样淋漓之笔,一若想之不尽,说之不尽也,所谓观海难言也。”此评点中专门指出司马迁善于炼字炼句,文章通篇布局,有理有据,情节以及发展顺理成章。原文中有:“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此句承上启下,是本段中的过渡句,此句前文写所见的关于仲尼的事物与景象,内心充满了敬仰之情,而此句后引出关于仲尼的评论与所思所感,引发司马迁结合自身经历的感慨。全篇布局合理恰当,让读者阅读时有顺着台阶而上的寻觅之感,不会枯燥无味。除此之外,金圣叹还对司马迁写《史记》所寄托的感情进行了评点,认为其情感之深沉真挚,既体现在《史记》中的人物身上,又体现在行文的过程中。金圣叹赞美其隐忍以成就功名的深沉情感,并且对此类人物有着极高的评价:“弃小义,雪大耻”。在评价《伍子胥列传》中评点伍子胥“隐忍是烈丈夫”;并且在《越王勾践世家赞》中赞誉越王勾践隐忍成就大业。司马迁因为自身的经历所以对此类人物有极大的赞誉之情,这也是司马迁文化复仇,发奋著书,著书立说的体现。体现了《史记》中蕴含的情深似海。《史记》的文学批评的发展经历了各朝历史,到金圣叹这一独辟蹊径的评论家,已充分让读者认识到其“无韵之离骚”的本质,《史记》的文学价值与其史学价值一样熠熠生辉。注释:①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3:256.②金圣叹.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116.③金圣叹.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116.④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3:167.⑤金圣叹.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118.

参考文献:

[1]宋秀秀.金圣叹评《史记》之“精”———金圣叹理论对阅读《史记》的启发[J].宜春学院学报,2014(2).

[2]刘贵华.金圣叹论《水浒》和《史记》[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第14篇

读了《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我非常震撼,这本书也让我余音绕梁。书的内容从诸子百家到四大发明,从四大名著到数学医学,从书法绘画到建筑水利,从曾经到没落到如今泱泱大国。这本书告诉我许多许多……

先从四大名著说起吧。我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这四部著作经久不衰,传遍了世界各地,而且具有很高的文艺水平与艺术成就。可以说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三国演义》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到晋朝开国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水浒传》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它们分别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这些发明传到西方国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指南针它是用来辨别方向的一种化器。主要组成部分有:一根磁针。磁针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在轴上自由转动,指示北极的方向。

在中国,有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至圣先师孔子,孔子有弟子三千多人,优秀弟子有七十二人。孔子过世后,他的弟子们把孔子生前言行语录起来,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书中处处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相信,将来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昌盛,更繁荣,我们一起祝愿吧!

《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中华之文房四宝

《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拿到手我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书里面有我最喜欢的古代历史故事。通过读书我不仅知道了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而且增长了知识,所以我非常喜爱这本书。

书里面介绍了了许多文化,比如:我们语文课本里的《丝绸之路》,还有大家都熟悉的《西游记》里唐僧取经的全部记录,四大名著等等。这些知识对我们的学习会有很多益处。

我最喜欢的是关于文房四宝的介绍。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在古代如果没有它们,古人就无法写字,无法写信,无法写诗作画,无法进行书面交流。这文房四宝对人们的生活是多么重要啊!

如今,人们喜欢用圆珠笔、钢笔和铅笔来写字,但是能替代毛笔吗?不能。毛笔在古时候非常重要!毛笔就是四宝里的一宝,毛笔的笔杆是用竹管制成,笔头是用山羊毛和兔毛等等兽毛制成笔头。好的毛笔具有尖、齐、圆、健的四大优点。

大家也知道,古代有毛笔,那也得有墨啊!墨在古代也是非常重要的。二宝是墨,我们知道有黑色的墨,但是,还有彩色的墨呢!墨的原料都有:煤烟、松烟和胶,墨可以分为"松烟墨"和"油烟墨".

对了,我们在学校中总用到的纸,就是第三宝呢!我们平常只知道纸是"大树先生"的树皮制作的,只是那么简单的制作吗?那你就想错了。在唐代的时候造纸技术非常发达,那这纸是如何做的呢?用树皮用水浸泡几天,再放到竹板上晒干,晾好后纸就成型了,但是在那个时候纸并不向我们用的这么光滑,在那个时候的纸还是皱巴巴的。纸对我们的生活多么重要啊!

砚,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物品,在古代也是很出名的。各个部区有很多生产砚的地方,他们把砚称为"四大名砚"看来,古代书法真的离不开砚。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 良好 学习习惯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中学阶段要让学生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觉得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俗话说:字如其人。如今越来越多的部门在招聘人才时,特别强调应聘者的应聘书必须手写,就是要从应聘者亲手写的字,来审视一个人的一些内在品质。所以要从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要教育学生从小就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只要提起笔来,就要端端正正地一笔一画地写,力求做到姿势端正,笔划清晰,结构合理,行款整齐,美观大方。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成为阅读障碍,或写作上的拦路虎。许多学生遇到困难时,要么跳过去不理睬,结果是囫囵吞枣;要么向别人求助,养成一种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因此读书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近年来涌现了大量的语文知识、各种专业辞典等,如《唐诗鉴赏辞典》、《学生作文辞海》等,有条件的可以向学生推荐几种必备的工具书,培养学生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3、倾听、交流的习惯。 “倾听”是一种艺术。有的学生听老师讲课心不在焉,听了之后不知所言,这都是不好的习惯。我们无论在课堂中,还是在与学生的交谈中都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使他们会听。 虽然“满堂灌”教学不可取,但培养学生们静静听讲的习惯却是必要的。学生们要想参与课堂讨论或交流,更得需要他们静心听取别人的发言,才可能达到充分理解,进而综合思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最终达到互动协作,互相提高的目的。与人交流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交流”的习惯要从刚入学的儿童抓起,小学生在入学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口语交际教学,在学生已有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以及文明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习惯。在平时的交谈和学习中,要让学生养成用普通话发言与交流的习惯。

4、质疑问难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造的过程更是从发现疑点问题开始,没有疑点问题就谈不上创造。古人把学习称之为做“学问”,强调了学习必须一边学,一边问,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做到孔子说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应当勇于向别人请教,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问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

5、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 。 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学生朗读背诵的指导,并且明确指出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在我国古代留下了大量的有关朗读、背诵的佳话,特别是明末著名文学家张溥的“七录七焚”的故事尤为著名。要扎实提高语文素养,非要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不可。这样让学生从小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使儿童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的智慧思想之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学校和老师要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使学生可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日有所读,日有所获,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6、读书看报的习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谈到自己语文能力的获得时,说课内学习、课外阅读应是"三七开"。在信息化时代,阅读将是人们搜集、处理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向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重视课外阅读 ,必须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