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

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

文学的美学价值

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第1篇

王岳川(以下简称王):泽厚先生好,转眼又是好几年没有见面了。我这次到美国做巡回讲演,有机会到您家里看望您,很高兴。国内的学人也想念先生,但是先生好像很少回国?

李泽厚(以下简称李):我都老了,你还没有什么变化。我主要生活在美国,但每年都回国三四个月。

王:今年是您80大寿,我为你写了程颢诗的书法送给您,祝贺80大寿。望先生多保重身体。您是否打算在美国开庆寿会?

李:人老了,打算谢绝一切祝贺,包括有朋友在香港为我搞的一个会,也被我谢绝了。我始终坚持两条,一是感谢,二是我不参加。

王:90大寿我们来做。

李:如果活到100岁就可以做寿了。

王:应该没有问题。

李:肯定有些问题。

王:在美国,医疗条件非常好。

李:寿命很大部分是由基因决定的,与基因有很大的关系。我感觉过了80是活一年算一年,过了90活一天算一天。

王:我看您现在的整个精神状态跟六十几岁的人一样精神。下面,我想就一些学术界感兴趣的话题纵深地(和你)谈谈如何?

李:好啊,我们谈谈。

美学观照下的中国书法文化精神解读

王:您作为美学大家,对艺术有什么样的实践和爱好?

李:我对青铜器、绘画很感兴趣,尤其是诗词方面算是强项吧。我认为搞美学的总是要对某一门艺术要有比较深的造诣,才可以做得比较深。

王:我注意到您家里墙上有很多你拍的照片,是不是您对摄影艺术很感兴趣?

李:我喜欢拍照片,但并不专业,我每到一个国家就会拍很多照片。横跨欧亚大陆,我走了很多地方,最欣赏的是柬埔寨,吴哥文化很有魅力,值得学界重视。中国学者很少去注意、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很重要。

王:我看见您家墙壁上有几幅书法,您喜欢书法吗?您作为美学家对书法怎么看?您研究华夏美学,对青铜器等谈得比较多,但对书法好像谈得比较少。

李:我喜欢中国书法,但是对书法研究不深,更谈不上书法实践。但是我特别喜欢书法创作中那种自由状态,那种飘逸超迈的境界,还有书写内容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表达。但我只是喜欢,没有深究。人应该有自知之明,我没有研究的不敢乱下定论啊。

王:其实您在谈论宗白华先生的时候,就已经触及到了中国书法。宗白华先生的中国立场使得他更多地关注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乃至中国书法。

李:是的。我坚持认为中国美学“四大主干(儒、道、骚、禅)”说。我对中国美学的特点曾概括为四个方面,即“乐为中心”“线的艺术”“情理交融”“天人合一”。“乐为中心”后来发展为我的“乐感文化”;“线的艺术”主要指的是表情的艺术,就是以音乐、舞蹈、书法为代表的艺术。而书法作为线的艺术最能表达中国情绪。

王:我记得您曾在《美的历程》中说汉字是象形文字,是“净化了的线条美—比彩陶纹饰的抽象几何纹还要更为自由和更为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出和表达出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兴和气势力量,终于形成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书法”。

李:是这样,书法是表达情感的形态,无论是草书还是行书,而楷书的形式感更强一些。我曾说过,唐代绝句(入乐)、草书(线条)、音乐、舞蹈这种“音乐性的美”,将中国传统重旋律重感情的线的艺术,推上有一个崭新的阶段,也真正成为“盛唐之音”。

王:在我看来,古代书法能够反映时代之音,而当代书法对时代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态,同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其他艺术全盘西化的症候中,东方书法不应成为对西方二流艺术的模仿。(我)也不能认可西方中心主义艺术风尚成为人类唯一的欣赏方式的做法,当代书法要成为重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重新组合之后而生成的一种新书法。

李:书法在古代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但我担心的是在当代电脑时代,似乎实用功能减少了。

王:但是书法的艺术功能和文化功能却增强了。只不过国内书法界比较混乱,需要加以厘定。就美学意义而言,需要厘定书法症候的是书法唯技术主义、书法唯美术主义、书法唯精英主义、书法唯视觉主义、书法唯本能主义、书法主义、书法消费主义、书法拜金主义、书法部落主义、书法市场主义。

李:书法问题这么复杂,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加以认真清理。宽泛地说,我仍很重视美学与伦理学跨界研究,我认为人的情感不同于动物的情感,而是一种文化伦理情感。中国文化既不是理论也不是单纯的实践,中国美学既不是名词概念的堆积也不是艺术经验的汇合。中国美学讲的是陶情冶性,它有一个塑造生命意识的过程。所以中国讲究心斋、养气、道器、虚实等。其实我讲人的自然化,在这一结构中间培养着“情”。当今世界有很乱的东西,也有可持续下来的东西,我们需要耐心。

王:的确如此,全球化时代,当西方人用西方的思想统率了全球,要全球同质化变成一体时,东方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东方应该清理自己的精神遗产,让这个世界不仅有西方的法律精神,还要有东方的德教精神。人类的未来不是由西方自己说了算,而是应该由东方加入自己的文化声音,将单维之声变为多元之声。人类才能互相倾听,互为体用。

从美学本体论到情感伦理学的演进

王:您是保守派还是激进派?

李:我两派都不是,这两派都骂我。

王:我注意到您一直陷在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的漩涡之中,他们双方都认为您不彻底。您对康德、马克思、自由主义、后现代、儒学等均是取其有用之处而相互阐发。您独立地想自立一派—“体用派”。

李:你说得有道理。冯友兰先生给我写的条幅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张之洞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我则提出“西体中用”。

王:我想了解的是,先生在美国,跟美国的学术界和汉学界有什么交往?

李:我有“三不”:不见人、不开会、不上电视。凤凰卫视台找过我几次,统统回绝了,基本上执行这个。包括最近收了一个请帖,好像是出席国际美学大会方面的,我也不打算参加。

王:先生卧在美国丹佛深山旁是不是在撰写什么大著作?最近有什么新的思想和研究领域?

李:我有自知之明,我已经是20世纪的中国人了,有的文章已经说过了,写的是20世纪中国人,我自认过时了。

王:国内学界还是比较关注您的最新思想的,尽管您是20世纪为主的人,但是您是跨世纪的人。您觉得做中国哲学和中国美学研究的学者在中国崛起以后会有一些什么新的动向吗?

李:我从来不做任何估计,我今年出版的新书给你看看,最新的两本书是《伦理学纲要》《李泽厚谈伦理学》,都不是讲美学的。我自己很重视这两本书,主要是把我以前讲的伦理学的东西集中了。我为什么集中这些东西?因为以前讲的比较零散,集中以后可能中心意思更加突出,加上有一些东西是最近几年的新思考。

王:作为著名美学家,您为什么这么重视伦理学研究,好像这个也谈到了情和体的问题。

李:美学我已经告别十年了。关注伦理学问题,情和体是大问题,也有一些政治问题,我认为比美学重要。“情和体”说解决了康德的一个大问题。而且中国将来的问题—情和体的问题很突出,价值观念转型无法回避。在中国文化里,美育的地位很高,不能仅仅看成是审美问题,审美与人的伦理相连接,就同中国文化深层结构接上了,这就是我讲的“情本体”的本意。

王:您的“情本体”的提出,是通过形而下的变异改变形而上的僵化的结构。但是,伦理学关乎价值论,美学关乎感性学,这两方面有一定的学术跨度。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自康德的三大批判将本体论与认识论划界以后,认识论迅速取代本体论,而随着认识论哲学的成熟,审美的功能越来越与伦理学相关联,并为人的终极价值关切的思考而存在着。

李:从程朱到阳明到现代新儒家,讲的都是“理本体”“性本体”。这种本体仍然是使人屈从于以权力控制为实质的知识—道德体系或结构之下的。我强调情本体,不是道德的形而上学,而是审美形而上学,这才是今日改弦更张的方向。我进一步将“情本体”的基本范畴确定为“珍惜”。珍惜就是因为对生命有限的惆怅,就是“珍惜此短暂偶在的生命、事件和与此相关的一切,这才有诗意的栖居或栖居的诗意”。这种珍惜当然不是宗教意义上的,宗教追求的是无限,是来世的超脱和永恒。现世恰恰不需要珍惜,而只有承受痛苦并摒弃尘世。但情本体却从对个体有限偶在的珍惜中“寻觅到那‘时间性’的永恒或不朽”。

王:多年前我写的《艺术本体论》,提出了“活感性”,与先生的观念有些接近。我认为生成着的活感性既不同于一般的感性,又不同于理性,而是一种新感性和新理性的统一。活感性的特点在于使人在异化社会中失落了的生命活动、节律、气韵回归到个体,从而使人避免了物性和神性的异化,使人的感性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历史社会的超生物质素,并不断生成完美的感觉和感性的反思。换句话说,活感性不仅是审美实践的感性,更是在历史上生成和发展着的感性,是积累着理性并以理性规定着质的感性。

李:更深一层看,中国人不信仰宗教,没有心灵的上帝,太务实,朝钱看。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人更甚。

王: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可能与经济大潮兴起20年而人文思潮处于低谷有关,有的新生代缺乏文化信念和文化身份,将幸福感狭隘理解为有钱和好玩。在重视经济增长的同时,重视人生的意义和人生幸福感,这使得人文学界具有更大的责任感。

李:前年我去洛杉矶与一个神社成员对话,我认为上帝观念是一个理性观念。三岁的小孩要爱上帝,但他不知道谁是上帝,没有这个观念。但三岁小孩知道爱妈妈,这就是具体的情本体呈现。中国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就在这个地方。中国强调的是亲子感情,本来动物就具有这个本能,母鸡爱小鸡,舍命都要保护它,真正的特点是把动物性提升而理性化,理性化以后就变成了有着亲子之爱。我强调的是儿子对父亲的孝道,动物里面的孝比较少,但是有这个关系,还是有这个感情本体。这个是情感性的东西,中国文化有很大的特点。为什么要爱你的父母亲,要赡养他们?西方的“上帝”命令是执行理性命令,中国不是,“情”“理”就剩下一个情。另外,我认为佛学高于正义,我是反对信佛学的,但是理论上我认为佛学高于正义。中国人讲情、理,合情合理、通情达理,这是“情”和“理”联系在一起。但这是非常粗糙的一种说法。有一个信奉基督教的,我跟他辩论时,就是讲爱子和上帝是理性的,他不承认。动物不知道有上帝,三岁小孩也没有上帝的体认,上帝是一个认同的观念。

王:中国伦理学和情本体集中体现在“孝”上。但这一中国文化的凝聚之地,被近代西化文化打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罪感文化印迹,使之谈孝色变。这种“去中国化”的文化自卑主义和文化自我边缘化,应该终止了。我认为,孝文化是东方人文生命构成(的基础),孝的内涵是一个“诚”字,诚意正心的“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儒家经典要求人从小事做起,从一个事情的规律性的考察开始,然后获得智慧。然后是诚意,要求把心摆正。现在国内的情况是情感问题越来越麻烦,孝道越来越淡薄,啃老一族很厉害。今天还有几个人去相信三纲八目?还有几个人对父母亲去尽孝顺?今天中国最流行的词,不是孝,也不是养儿防老,而是“啃老”一族,难道不是吗?今天,社会现代化或者获得现代性了,现代性以后孝文化就被指斥为封建遗留物,出现很大的问题。反过来,今天美国的金融危机仅仅只是金融危机吗?今天的金融危机恰恰是美国的人文危机、文化危机、价值危机和他们所处身于其中的虚无主义的危机乃至同消费主义危机的危机共振。

李:有道理。这也是一个理性的问题,商品经济带来了灾难,没有一个权利理性命令管制着人的利益和人对物质的欲望,这个欲望作为基础。当然教育也是有问题的,啃老一族,你做父母的教育得好也不会这样,如果让步的话也没有办法,还是因为太爱子女了,甚至溺爱。

王:所以他们说原来从养儿防老到现在啃老一族,这个社会的伦理学本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文学科应该关注这些本体层面的话语。

中国了解世界与西方了解中国

王:现在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国家汉办统计将近6000万,您觉得您在国外生活这么多年,应该给这些外国人怎么样的中国元素和中国身份认同?

李:我到美国21年了,主要在大学教书,讲中国哲学思想。

王:您给美国大学生讲中国思想中国哲学时,他们对什么层面的问题感兴趣?

李:美国大学生对阴阳、五行感兴趣。我讲的庄子他们也比较感兴趣。

王:在教书过程中,你有没有考虑给美国大学生编英文的《中国文化教程》《中国哲学教程》?这样会使得他们更直接地进入中国文化文本和中国哲学精神。我在国内也在做一些中国文本翻译和输出工作。

李:我在美国大体上只是教书,而很少搞中外文化交流。主要原因是我认为中外交流还早,当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在做也可以,我也不反对。要等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东西。包括我的书翻译不翻译成英文都没关系,翻译以后现在有没有人看也无所谓,我觉得没有到那个时候。我估计中国问题让西方感兴趣要100年以后,100年以后就我个人而言早就不在了,但对历史长河而言并不漫长。我注意到,西方对中国最友好的人,其内在心理还是欧洲中心主义的。

王:我想中国文化输出不会等上100年,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关注的话题,人们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中国观念、中国模式、中国话语。我这次到美国二十几所大学巡回讲演,深切地感受到人们对中国的态度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李:我同意你的看法。中国文化总有一天会对整个世界有重大影响。但是这个影响我认为是100年以后,对历史来说是很短,对个体来说非常漫长。现在中国富起来了,西方人要懂得中国文化得懂中文,然后才能同中国人做生意。对中国文化真正感兴趣的是少数人。

王:有道理,有人在美国街头做了一个实验,拿出一张人民币,问出租车、公司职员、白领等,百分之八十多说不知道100元人民币上的头像是,这说明中国人自己觉得对海外影响很大,其实远不是那么回事,仍需要自省和努力。

李:中国对西方的了解更多,西方对中国的了解比较少,也不能怪这些人怎么想,因为他们过去或现在还不需要了解中国。

王: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西方中心主义者没有那种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文化的冲动和价值诉求。

李:因为中国的存在对西方没什么影响,就像没必要了解厄瓜多尔,首都在哪里都不知道一样,它的存在跟你没关系。但“中国的存在”现在开始了,但是还是刚刚开始,这个影响首先是经济上的,到文化上更远。过一百年就会大改观。

王:尽管不能尽快立竿见影,但是仍然必须有人筚路蓝缕地去开拓去做事。万事开头难,文化输出必须要有人现在就去做。

李:千里之行,特别是您这次到美国介绍中国文化和中国形象,是传经来了。其实我有时也在这里做一点这方面的事,想听听你的高见,就是说我们哪些是最重要的。

王:在我看来,一个能够广泛地影响世界的大国,一定是一个思想家辈出,在参与世界知识体系建构的知识生产中,不断推出新的整体性思想体系的国度。更直接地说,就是不再拼凑他国的思想文化的百衲衣,而是以中国经验、中国元素建构的社会生活理念和生命价值观,成就自己文化形象的整体高度和阔度—必须在人类文化价值观上,拥有影响和引导这个世界前进的文化力量。我常想国际化的学术话语是否只能由西方人提出来?中国思想是否应该成为西方学界关注的问题而非边缘问题?真正的学者应该提出在国内能获得学界认同,在国际可经得起批评辩论的中国思想。我们必须对西方神话般的“普世价值”增补差异性思维角度,打破文化单边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全面总结中国现代化经验中的“中国模式”,使知识界切实在文化创新和中国思想的世界化上做出努力。

李:很好,是应该让美国知道中国一些最根本的东西,但是根本性的东西要分好几个层次。形而下层面,形而上层面。让西方人从最近30年中国经济为什么搞得这么好开始关注中国,尽量用深入浅出的道理讲清楚,然后才能进入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一般老百姓有不同的层次,普及汉语和汉语思想还是挺好的。

王:是这样,我们在国内、国外讲很多理论的时候他们不太感兴趣,但是你拿出毛笔,他们会觉得很惊奇,因为他们都是硬笔,从鹅毛笔到现在的圆珠笔、钢笔,毛笔软软的觉得很好玩儿。而且跟西方的刷子又不一样,中国的毛笔很轻,还有弹性,这就发生变化了,他们很感兴趣。这个提示就是在讲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的时候要把实践引进去,如果没有实践,光说不练也不行。

李:所以他们对太极拳有兴趣,中国就是武术,很多的美国人都喜欢这个,的确是另外的东西,跟西方的东西不同。你刚才讲毛笔的这个例子很好,对和他们不同的东西有兴趣,以前对东方神秘有兴趣,这个东西它没有的。

汉字文化在新世纪的重要价值

王:我注意到,你十几年前曾总结出中国发展四个问题:经济发展,个人自由,社会正义,政治民主。你不认为经济能直接决定政治、文化,市场经济也并不必然地带来现代民主。但现代民主却以经济为前提,否则便不稳固。反之,如果没有现代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一切恐怕都难以保障和持久。

李:是的。我认为,在经济发展之后必须注重个人自由,在社会正义基础上有必要提出政治民主。中国崛起最终不仅仅在经济上崛起,而更重要的是要在文化上崛起,这才是真正的崛起。

王:西方文明受东方文明影响很大。从历史上看,西方文明并不仅仅源于希腊的克里特岛,而且同古代近东地区尤其是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流域文化紧密相关。其实,西方文明既不是一种连续性文明,又不是独立成熟的文明形态,而是深深地受到东方文明影响的文明形态。西方现在不可能忽略中国文化的存在,这是因为东方文化有助于在世界失衡与人类动荡中起到的文化精神动态平衡作用。人类求和谐发展的需求,使得西方国家强调利益、利益最大化受到遏制,使得中国文化必然走向前台。

李:西方文化从源头上与东方文化密不可分。就文字而言,中国文字不是语言的书写,跟西方不同。因为我没研究语言学,我没法评论,只是提一些看法而已。中国文字和西方不一样,中国是文字统治着语言,西方则是文字跟着语言变,是语言中心主义的,所以现在西方人都不懂11世纪英语。

王:所以五四时期钱玄同等人要废除汉字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钱玄同等人在1916年前后提出的“废除汉字说”其实是从日本人那里抄来的。我们知道,公元645年,日本的“大化革新”可以说是“全盘中化”,就像明治维新“全盘欧化”一样。经历了一千多年之后,日本终于明智地终结了“废除汉字说”和“全盘拉丁化”方面的鼓噪,确定了两千多汉字作为日文常用汉字。作为汉学载体的汉字,对于日本近代文化的发展以及对整个“汉字文化圈”各国发展意义重大。

李:很可笑。汉字是废除不了的,汉文化是去不了的。但在繁简体字问题上我主张简化字。书法可以写繁体。

王:中国废除汉字问题同样很严重。中国文化和艺术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东亚汉字文化圈”国家的重要文化地基。在日本废除汉字后,1945年美国要求朝鲜半岛废除汉字,当时韩国以写中文为高雅,结果韩国和朝鲜废除了汉字,连书法都用韩语的拼音。之后新加坡、越南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汉字使用也受到影响。曾经中国台湾中小学课本古代诗、词、文比重占70%,后来变为60%。中国台湾的学者说,他们发现大陆出版的中学课本当中的古诗、词和文仅占全部内容的30%。这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太过“现代”了,现代汉语、现代文学、现代美术、现代音乐、现代书法等,却忽略了传统经典的传承续接和守正创新。汉字在一次次的简化过程中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李:这的确是值得整个民族文化思考的大问题。

王:那些“去中国化”的冷战思维应该终止,那些“废除汉字”的想法已经没有市场。中国汉文字极为丰富,《中国汉字大辞典》收录中国汉字9万多个。

李:汉英辞典上5万多都不到,所以中国不简单。中国文字作用很大,我认为秦始皇的功劳很大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王:秦始皇的五大贡献已经丧失了四项:“车同轨”早已过时,“度量衡”已经失效,“修长城”而长城内外是家乡,“吞并六国”而六国早就不复存在。但是“书同文”仍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和国家统一意义。

李:造字以后慢慢和语言接轨,这个东西要好好研究,而且我认为语言是要表达情感的一部分,以前没有,后来才有的,这些感叹词,这些东西和文字结合起来。甲骨文之前的符号到战国文字演变时间漫长。如前所说,中国是文字统治着语言,而不是语言统治着文字,不是口头语言的文字书写,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是现在这个题目没有人去做。而且关键问题是文字怎样和语言结合起来。

王:中国文字使得各民族具有文化认同感和文化亲和性。中国文字是仍有生命力的“东方魔块”。在这个意义上,中国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不仅意识到中国文字长久生命力和汉字文化圈的文化辐射力,而且意识到中国不应该满足于人类物质生产加工厂的地位,也不应该基于若干个人财富积累走一条非可持续发展道路,更不是要谋取利益的最大化而导致价值沦丧。而是应发扬东方伦理文化精神,通过个体的文化修为,促使民族文化逐渐走向自觉、自信、从容豪迈,不再渴望中国文字拉丁化或中国文化走向“西化”。

李:我认为学者们应该花大力气将中国传统精神讲透彻,传承文化精神才是硬道理。但对中国传统不应继承“形”,而应该继承“神”。我不参加国内的国学、儒学活动的原因,那大抵是一些“形”的东西,不外乎就是一些仪式性东西,还包括一些空论道之类的东西,所以国内学人“文化宣言”什么的,我明确表示不赞同。我注重将仍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文化精神传承下去。我们几千年来在文化观念上还是糊里糊涂,有人坚持某些领域可以不接受任何外来文化的影响。其实政治、宗教等领域是可以接受其他文化的。一定要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能搞封建特色资本主义。

王:我们已经触及到中国文化深层结构问题,您刚才讲“形”“神”的问题很有意思。我认为,中国儒家文化在政治制度方面丧失了鲜活的生命力:第一,儒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已经失效,不管是作为治国方略,还是“内圣外王”,都随着西方现代性的进入而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可以说,儒学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可能性已经丧失,再想恢复“独尊儒术”的辉煌事实上已不可能。第二,儒家思想必须在返身与个体心性修为中,放弃意识形态的诉求。其实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应该扪心自问是否还有“学术者,天下之公器”的气概?心中是否还有“天下”?手中还有没有“公器”?第三,儒家思想尤其是中庸思想遭遇西方“竞争哲学”和“丛林法则”的挑战,使其在日常生活的进退应对中显出了弱势,坚持宽厚中道的儒学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中遭遇到了危机。直面当代儒学三重困境,不难看到,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学将会慢慢地淡出历史,而作为第二层面的个体心性修为的儒学和第三层面的重视返身而诚的精神生态平衡的儒学,可能具有更宽更大的国际意义和东方文化振兴的意义。

李:你的看法很有道理,点出了问题的实质。其实从礼乐文化开始,以儒家为主,道、骚、禅相辅的华夏哲学、美学、文艺以及伦理政治,都建立在“心理主义”的基础上。“心理主义”的核心不是理智认识,不是道德伦理,不是上帝神灵,而是情感本体,是“情理交融的人性心理”。这一点很重要,情理交融的人性心理才是儒学仍有新生命的地方。以儒家精神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在新世纪怎样发展,的确值得好好研究。

王:这一研究课题提醒我们,人类正在经历第二次文艺复兴。如果是第一次文艺复兴发生在500年前的欧洲,那么,第二次文艺复兴将是中国文艺复兴。这需要中国人重新清理自己的文化遗产,重新整合自己的文化符码,重新调整自己的文化心态,从而坚持守正创新、正大气象。

身体状态与晚年思考

王:您下一步还打算做什么?先生在中国美学史上有很重的地位,现在由于先生出国时间太长了,国内大学生、博士、硕士都不太了解您。

李:这个情况我不太了解,但是能够想到,离开中国太久了。

王:美学家高尔泰现在也在美国,您跟他有来往吗?

李:我在美国没跟他有任何联系。

王: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李:他好像是在美国中部。

王:听说他以画画为生。

李:对。他能画。

王:有时候想起来,您这一代美学家命途坎坷,转眼白首却难以聚首。您们几位美学大师之后,中国今天的美学氛围远不如以前啊。

李:有几位搞美学的比我大很多,有的是一届的。

王:您那时很年轻。

李:那时二十几岁。

王:那时您在北大一个阁楼上写作?

李:对。

王:那时是因为身体不太好?

李:肺结核。

王:留校?

李:对,那是做学生的时候,因为生病与正常学生隔离了。有一个阁楼是两层。进门的时候人可以站起来,很小的窗子,进里面伸腰都很困难。白天要开灯的。

王:当时您在写哪本书?

李:主要是写康有为的评传。当时还没什么资料,那时查了很多材料,学生还限制借书。

王:那时条件很艰苦,但是做学问到很扎实。而今天条件好了,一些人做学问却很浮躁。

李:我写《美的历程》是1988年,其后我再也不怎么看美学的东西了,都是一些老书,都是以前的事,《美的历程》我自认为还比较重要。

王:先生有没有打算写自传?

李:我拒绝了,很多人都劝我写。

王:这么长时间,经历了这么多事情。

李:有人好意找一个人笔录,我口述就行了。

王:您身体怎么样?

李:我的心脏在美国做过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有问题,但是不严重。但是还有一个问题,美国的医生都没有查出来,诊断不出来到底什么毛病,是胸闷。我在“”的时候就有冠心病,得到一个好处就是开假条,一开就是两个礼拜,我就不去参加“”的活动。但是心脏始终没有好,相当典型的闷,而且发展到背部,只要运动量大一点,上楼,再拿点东西肯定就不行了。有的时候很奇怪,散步走快点、时间长点肯定心脏有反应,有时候坐着不动它也有反应。我现在几个病都搞不清楚,肠胃也不是特好,在美国做了那么多的CT,也查不出来。

王:但您精神很好,思维敏捷。

李:今天的思维还差一些,前两年还可以,我跟人家辩论都赢了很高兴的,我抓住他的弱点拼命进攻。

王:现在眼睛有没有老花?

李:是青光眼。

王:看书没问题?

李:支持不到半小时。

王:写作用电脑?

李:不经常用,还是用手写,电脑就是看看一些新闻、信件。我已经老了。

王:先生的头发还是黑的。

李:我在六十几岁的时候,那时还不错,头发比较黑,面貌也跟现在不一样,现在眼睛已经失神了。

王:我觉得还好,不过先生不要太累。先生平常怎么锻炼身体?

李:就是散步。

王:走出多远?

李:现在越来越不行了,老了,这是实践证明的,现在我能走的距离和我前三年、五年距离明显缩短了很多。步子很慢,所以有的朋友笑我,你这等于没走。现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越来越不想走,腿没劲了。

王:您的弟子现在是散在世界各地?

李:我没有弟子,恰恰是我没有弟子。

王:您不是在国内时招了一些硕士生、博士生?

李:一共带了几个硕士生和两个博士生。我只带了两届,两届博士两个人,两届硕士,报的人很多。我感到问题一是带的研究生太少了,二是我承认没有让学生看我的书,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一定要看这套东西。我带学生也是开放政策,我就跟他们讨论学位论文,然后博士生写论文。写论文的题目给我说了一下,互动一下。

王:您的弟子(硕士、博士)没有到美国看过您吗?

李:没有。

王:一个都没来?

李:我回国到北京他们都不来看我。我不怪人家,我也不通知人家。我那时就跟他们说,过年不要到我这里拜年,因为我从来不给任何人拜年,几十年来一直是这样。

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文翻译;英语文学;美学价值

美学价值最初源于美术界,但是美学价值不仅仅是美术界的追求,英语翻译也同样如此。在英语文学的翻译中,美学价值可以全面地体现出原作品的思想情感和主要内容,是对原作品的一种尊重,也是对广大读者负责任的表现。(高博,2017)然而要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体现出美学价值,翻译人员就必须要深人地了解美学的相关知识和各种价值,关注美学的艺术特性,关注原作品作者的情感。对于作品的翻译,美学价值追求是英语文学翻译中突出艺术特性的基础和前提。在进行英语文学翻译的过程中,不能将翻译的重点放在单字单词的翻译上,而是要结合全文,注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运用生动形象、恰到好处的语言,达到最完美的翻译效果,从而体现出英语文学的美学价值。这样的作品才能让读者深刻体会到外国作品的精髓之处。日美学价值的概念美学价值是一种美的体验,是一门专门研究美的价值意义的学科,也是一门充满美感经验的价值体现。美学是哲学中的一部分,探讨的是文学作品中的本质内容。具有深刻美学价值的问题,讨论的就是哲学问题。美学价值是客观带有的自然属性,是研究人的审美和对现实生活的评价。(左琳,2015)美学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特征,是一种特有的感官感受,这种感官感受是动物所不具备的。艺术特性是追求美学价值中的一种特殊形态,美学从个人的现实生活出发去评价,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在英语作品的翻译中,既要注重翻译作品的整体性,又要体现翻译作品的美学价值。

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

(1>传达美学之感,彰显美学价值英语文学作品与其他的艺术作品有相同之处,即将艺术的魅力用文字表达出来。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了解不同地域的差异。英语文学翻译中,不同的翻译学者有不同的翻译风格,对美的感受也存在不同的见解,翻译出来的作品就会在美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左琳,2015)英语作品和中文作品一样就有作者自身的创作风格和表达的思想。翻译就需要对原作品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想将原作品的美学价值用文字体现出来,就需要在遵循英汉的基本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加工,用心去感受原作品中的美学价值。(2)突出形象传达,独显艺术特色翻译者的翻译特色不尽相同,不同的翻译风格对原作品的美学价值会有不同的表达技巧,也会在美学的表达上存在差异,对美的感受不同,挖掘美的形式也不同。有的翻译者习惯将文字平铺直述,也有的翻译者喜欢悠柔婉转。比如在《布哈拉历险》经典小说中有一句话:ThefullmoonstoodhighabovethecityofBukhara.如果按照平铺直述的翻译就是“布哈拉城的上面站着一轮满月。”这种翻译结果很显然没有彰显出艺术特色,让读者感觉很枯燥。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形象的翻译:一轮满月高挂在布哈拉城市的上空。这样的翻译给读者的感觉就大不相同,向读者展现一副多彩的城市夜景,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3)发挥句式优势,表达原文的优美我们之所以要去翻译外国的文学作品,是因为外国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其独特的亮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外国文学作品的风格和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要想真正体会到外国作品的内涵,就必须把好翻译这一关。所以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尽量在把握原文的基础上,发挥出译语的优势,从而最大程度地还原原文的感情。(刘志伟,2014)比如在英国文学作品《伊坦弗洛美》的翻译过程中有这么一句:Well,mattersain'tgoneanytoowellwithhim,这句话的直译就是:好吧,他有很多该做的事情做不了。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直接这么表达,显得太平淡无味,没有任何表达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对上下文的串读,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情况下,带点感彩的翻译,就更能达到需要的表达效果。比如我们可以译为:哎!他的日子不太好过!这样翻译出来的句子就富有一定的感彩,也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4)优化语言因素,引领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又称}h}陛思维。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定势能够使人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此类问题,在英语作品的翻译中,这样的思维模式会妨碍高级翻译的结果。不管是汉语还是其它语言,不同的词语在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含义,而翻译就是需要将这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做到传神。这也是考验翻译者的文学水平和综合能力。比如单词intern,在英式英语中它的意思是“替换”,而在美式英语中,它的意思却是“关押”。这两种翻译具有很大的差别,这就需要翻译者熟悉各国语言和翻译习惯,从而作出最准确的判断。如果一味地运用思维定势去翻译,就很可能会出现翻译错误,无法准确翻译出原文的意思,也就更谈不上美学价值了。

英语文学翻译中的艺术品质

文学作品的翻译,需要体现出翻译的魅力所在,让翻译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作为翻译者,翻译作品的过程就是对作品的艺术品质进行解读的过程。英语文学翻译就是一种体现艺术感的能动性的活动,可以创造美感,从而将作品的艺术品质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任何语言翻译的目的都不是单纯字面上的翻译,翻译者必须注人相应的思想感情,运用自己的翻译能力去完美地彰显原文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内容情节,这需要一定的翻译功底。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可以使用模糊的手法,将英语文学中作品的人物形象淋漓精致地展示出来(王艳艳,2014);同时,需要结合作者创作作品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要素,了解与当时历史背景、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运用相应的表现手法去翻译,才能更好地展现艺术作品中的文学特质和美学价值。

结语

在现代社会,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许多优秀的英语作品开始流人我国,这就需要翻译者对原作品进行恰到好处的翻译。本文分析了美学的概念和美学价值,在翻译中需要认真揣摩词句本身的思想情感,将这些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成恰到好处的中文。对于原作品的合理翻译能够体现美学的价值所在,更能体现出原作品表达的感情。

参考文献

[1]高博.探究英语文学翻译中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所在[[J].教育现代化,2017(2):145-146.

[2]刘志伟.自议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11):143-144.

[3]王艳艳.法律英语翻译的美学鉴赏价值—法美学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9):56-57.

[4]左琳.自议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9):130-131.

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价值;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15

英美文学作为高校英语教学的衍生课程,对引导学生兴趣、提升语感、培育人文素养及审美价值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做好英美文学的教学价值挖掘,是实施素质教育、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1.完整的英美文学篇章阅读,构建起英语学习统一脉络

英语教学追求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与英语思维能力的双向提升,而表达与思维能力提升需要借助统一的文章阅读脉络引导才得以实现。我国英语教学受教学时间与内容安排的客观限制,文章选取以片断为主,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只能构建外文篇章的零碎记忆,对文学整体解读不足。开展英美文学教学,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完整的课文内容,学生在提升阅读量的同时对课文形成完整印象,形成连贯的阅读思路。例如,学习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时,可以通过汤姆・索亚的经历了解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在文学阅读过程中感受小人物身上体现出的英勇智慧与人性光辉。

2.打破中文阅读的思维定势,把握好英语语法规则

语言背后具有自身独特的思维表达形式与规则,由此构成有序的词汇搭配与语法排列。教师依据英美文学的既定思维特点,将英语思维的中西差异与学生词汇语法的学习进行融会,学生阅读的同时记忆词汇,揣摩语法习惯,而语法与词汇的练习对英美文学阅读起反向促进作用。英语语系中衔接词运用较少,与中国的语法习惯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语句构成时往往结果在前、原因说明在后,而中文表达则习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通过英美文学学习打破学生既定思维,从英语语系语法构成与表达的角度做好词汇的搭配与衔接。学生在长期的阅读与思考训练中,通过对语法规则的体会揣摩、词汇搭配运用练习,可增强语感并提升阅读审美水平。

3.英美文学人文色彩的解读,奠定英语学习的审美基础

英美文学自身的文学色彩决定了审美层面的教学价值。文学作品作为历史民族文化的折射与反映,带有历史民族文化的深深烙印,而这种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的体现对学生审美价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感受不同作品中蕴含的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思想情感,自觉地与中国文化进行差异对比,可促进其对情感审美的把握。比如学习《简・爱》时,学生通过将女主角简的形象与中国同时期悲剧女性的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了解黑暗社会现实下女性正确的情感与人生抉择,树立对文学女性的解读理念,对后期英语学习起到有效指导。

4.掌握文学阅读的技巧策略,明确英语语言学习突破口

英语学习讲究技巧是基于英语语系的构成特点而言。而英美文学则是学生英语学习技巧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发展脉络有着整体的认识与理解,能够对不同时期的英美文学加以正确区分。在日常英语学习中基于不同时期英美文学的既定特点进行阅读写作训练,对英美文学表达思路的认识更加清晰,对文章观点的思考更加深刻。学生能自觉把握文体分析、人物分析、文本略读、文本精品等语言学习方法,掌握英语学习的基本技巧,促进英语学习。

5.阅读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积淀英语文学素养

人文素养培养周期长,见效慢,是英语教学中的核心、关键环节。现有教学研究发现,英美文学教学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面具有显著功效。英美文学教学空间自由、灵活,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学习《莎翁戏剧经典》,增强人文关注与关怀意识。学习笛福小说,感受到资产阶级文明的启迪。接触学习英美文学,学生对人类命运及战争历史的解读更客观理性。学生在正确的人文素养指导下,可提高自我道德修养水平和心理素质,提升文化鉴赏能力。

本文通过对英美文学教学价值的分析与解读,进一步明确了英美文学对丰富阅读视野、拓展阅读空间、提升审美价值及人文素养、培养英语学习技巧方面有着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第4篇

传统课堂教学美学观建立在教师传授教科书现成知识的基础之上,教师是传授者,又是强迫学生接受的监督者。这样的课堂不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生命需求。其课堂审美的标准,必然向教师的表演、讲析倾斜。于是,课堂审美的标尺严重扭曲,教师过度的讲解,矫揉的表演,生吞活剥的形式翻新,堪比演员的才艺展示……却都被视为美轮美奂的艺术,由此滋生的“负能量”也显而易见:年轻教师肓目追捧甘做“粉丝”,竞相效仿而不得又挫伤自信感慨唏嘘。本应成为课堂学习主人的学生,却被无情地边缘化了。

而新型课堂美学观恰恰相反,认定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是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发展。教师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和服务。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美不在于显示话语霸权,而在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叶圣陶语)。在于以自己的“低调”引发学生“高调”,以自己的“示弱”引发学生“逞强”。这样的“美”,才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美(《庄子·知北游》),是“不求美则美矣”的美(《淮南子·说山训》),是“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美(《庄子·天道》)。这样的课堂美学观,才是真正的生态课堂美学观。

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核心价值,重塑课堂教学美学观,已成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走向。如何在新型课堂中发现美、认识美、鉴赏美呢?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审视:

一、展示语文之美

在很多学生的眼里,认为语文学习没有什么可学的,其实,语文具有极其丰富的美学价值,正如名人所说,“语文,如果正确的去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上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厉的美,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那些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于是我想起了一句美学的命题,美在于发现、美在于创造。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美学价值。学生学习须经历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知之甚多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洋溢着生命发展之美。因此,新型课堂美学观十分珍视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发展过程,虽然有些曲折,有些迂回,有所耽搁,有点费时,但却是那种“顺风顺水”的课堂无法比拟的。

例如:在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前者描述了直线与地平面的垂直形象,后者表现出直线与圆的相切的画面。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是一个活生生的孤帆运动的极限过程,只有教会学生用美的眼睛去发现,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师生交流体现课堂教学之美

师生之间用语言进行交流,是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真实展现生命成长的课堂中会遭遇多少“风景”,不是教师凭精心预设就能确定的。教师能做和该做的,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帮助学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因此,从本质上说,课堂教学之美就是师生现场生成的求真之美。

例如:在讲《颐和园》一课时,一位学生质疑:“课文中‘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这杨柳是什么树?”老师随口回答:“杨柳是杨树和柳树呀!”有的同学就说:“课文写得不对了,柳树是倒垂的,杨树可不是倒垂的。”老师备课时根本没考虑到这一问题,让大家讨论:“那我们把这句话修改一下,使它表达得更准确。”经过一番争论,出现三种意见:一是把这句话改成“两岸栽着数不清的挺拔的杨树和倒垂的柳树”;二是干脆删去“倒垂”,改成“数不清的杨柳”;三是把“倒垂”改成“碧绿”,“两岸栽着数不清的碧绿的杨柳”。这时一位女生把手举得老高,拿着字典说:“杨柳是什么树,查查字典不就知道了?字典说杨柳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杨树和柳树,另一个意思是泛指柳树。课文中写的就是柳树,所以用了‘倒垂的’。”教室里一下静了下来。老师说:“你真了不起,能用工具书解答疑难。老师说得不对,课文中应当就指柳树。”

三、课堂教学呈现含蓄之美

课堂教学含而不宣,蓄而不露,才会具有更深厚的审美意蕴。

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活动;英美文学元素;价值;策略

一、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引入英美文学元素的价值

英美文学元素引入高职英语教学活动就是英美文学元素和高职英语进行一体化的过程,高职英语教学活动是英美文学元素传播的重要途径,英美文学元素也能够促进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从整体来看,英美文学元素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水平和促进高职学生英语交流的应用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一)英美文学元素为高职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语料价值

英美文学是高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语言材料资源,英美文学是一种体现在文字上的语言艺术,英语口语又是对英美文学进行塑造的重要工具。英美文学能够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从各个方面来展示整个英美世界的各种文化元素。英美文学是英语口语的精炼、整合,它能够更加形象生动的表达人物情感、事物的变化等,并且英美文学中使用的英语单词都是非常恰当、华丽和优美的,这些优点能够让高职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的时候吸收应用,从而让学生在英语表达上更加贴近英美人们的生活,也能够让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够更强。所以说英美文学元素为高职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语料价值。

(二)英美文学元素为高职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恰当的语境价值

英美文学都是在描述一定的情节或是进行情感表达,所以英语单词在英美文学中应用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作为背景的。现在很多的高职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时候都是在死记硬背,根本没有结合单词应用的语境进行记忆和掌握,一方面这会导致学生记忆单词的效率非常的低,学生掌握好的单词很容易忘记,另一方面学生掌握好的单词在具体英语交流中不知道怎么应用。但是在英美文学中学习英语单词就会改变这种缺陷,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根据英美文学作品提供的英语使用语境重复的学习英语单词,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好英语单词,学生在语境中掌握的单词也会在英语交流中进行应用。

(三)英美文学元素为高职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素材价值

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到的英语知识需要大量的重复应用和练习,但是因为我们的母语和国语都是汉语,所以高职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进行运用和练习。英美文学作品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应用机会,高职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其中的语言交流语境和场景,学生还可以通过朗读英美文学中的优美句子进行语言交流练习。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作品中拥有大量的口语对白,学生可以进行大声的朗读从而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学生还可以进行话剧表演,学生扮演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语言交流、对白,这样增加了学生英语口语练习的机会。另外,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产生心得体会,这样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学生还会主动的用英语把自己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感触写下来,这样学生就拥有了更多的英语书写练习的机会。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导入英美文学元素的策略探讨

(一)让学生懂得英美文学元素在学习高职英语中的重要性

英语能够在整个世界中广泛的传播和应用这就说明它拥有较强的生命力,英美文学作品就是对英语生命力顽强的重要解读。英美文学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英美文化和英美人们的思维逻辑习惯,这些对学生学好高职英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老师要积极的为学生讲述英美文学在高职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例如英美文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英美思维逻辑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高职英语的认知和应用等等。例如,高职英语老师可以让那些在学习中学习英美文学的学生为学生们讲解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意义,这种“现身说法”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信服和认可。

(二)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分阶段制定学习目标

当前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不再是仅仅体现在英语试卷的高分,这种传统的教学目标根本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所以,高职英语教师要明确英语教学目标,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英美文学元素在高职英语中的应用目标也应该是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正确应用英美文学元素。另外,高职英语教师在进行英美文学元素的引入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学习效果为学生分阶段的制定学习目标。英美文学作品都有着一定的难度,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学习的时候老师要为学生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向,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深入学习英美文学作品,这样才能让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事半功倍。例如:老师可以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为他们选取适合他们自己能力水平的英美文学作品。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同一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但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明确阅读目标任务。

(三)积极探索高职英语课堂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在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上,老师要为学生选取那些比较有时代感、趣味性的英美文学作品,这些选取的文学作品能够让学生有更强烈的兴趣去学习,而且让学生学习中更加契合生活实际。另外,选取的英美文学作品也要和高职学生的专业相契合,学生可以学习到英美先进的技术,还能够掌握好工作实际运用比较多的英语知识。例如:在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选取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尽量选取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文学作品。其次,在教学形式上老师也要积极的进行丰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的看书、读书,这种教学形式会让学生感觉非常的枯燥,从而让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现在科技正在进步,教学形式有科学的力量作为后盾会越来越丰富,老师要积极的进行挖掘、开发。例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丰富教学形式,这种拥有声、图、像等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会让学生非常的感兴趣。在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则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英美影片。最后,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中心。虽然是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但是也要突出学生的主题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做好引导作用,时刻保障课堂的顺利进行。例如:在阅读《麦琪的礼物》这个作品的时候,老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阅读讨论,积极的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四)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学习中要重视作品的选取

高职英语学习中并不是什么样的英美文学作品都可以学习,学生在选取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要选取那些与学生相适应的作品。学生的英语成绩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一刀切的学习同一个英美文学作品会致使部分学生不适应。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进行作品的选取,对于那些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选取的作品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英语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要选取难度系数较低的作品。再者在英美文学作品题材的选择上,尽量照顾到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与教材内容相关同时篇幅适中、情节丰富、词汇多样的文学作品。另外,老师也要经常为学生推荐一些比较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学习,例如《都市报告》、《警察和赞美诗》等等,这样的文学作品,会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文学的精彩以及文学带来的诸多益处。

三、结语

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活动;英美文学元素;价值;策略

一、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引入英美文学元素的价值

英美文学元素引入高职英语教学活动就是英美文学元素和高职英语进行一体化的过程,高职英语教学活动是英美文学元素传播的重要途径,英美文学元素也能够促进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从整体来看,英美文学元素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水平和促进高职学生英语交流的应用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一)英美文学元素为高职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语料价值

英美文学是高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语言材料资源,英美文学是一种体现在文字上的语言艺术,英语口语又是对英美文学进行塑造的重要工具。英美文学能够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从各个方面来展示整个英美世界的各种文化元素。英美文学是英语口语的精炼、整合,它能够更加形象生动的表达人物情感、事物的变化等,并且英美文学中使用的英语单词都是非常恰当、华丽和优美的,这些优点能够让高职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的时候吸收应用,从而让学生在英语表达上更加贴近英美人们的生活,也能够让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够更强。所以说英美文学元素为高职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语料价值。

(二)英美文学元素为高职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恰当的语境价值

英美文学都是在描述一定的情节或是进行情感表达,所以英语单词在英美文学中应用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作为背景的。现在很多的高职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时候都是在死记硬背,根本没有结合单词应用的语境进行记忆和掌握,一方面这会导致学生记忆单词的效率非常的低,学生掌握好的单词很容易忘记,另一方面学生掌握好的单词在具体英语交流中不知道怎么应用。但是在英美文学中学习英语单词就会改变这种缺陷,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根据英美文学作品提供的英语使用语境重复的学习英语单词,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好英语单词,学生在语境中掌握的单词也会在英语交流中进行应用。

(三)英美文学元素为高职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素材价值

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到的英语知识需要大量的重复应用和练习,但是因为我们的母语和国语都是汉语,所以高职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进行运用和练习。英美文学作品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应用机会,高职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其中的语言交流语境和场景,学生还可以通过朗读英美文学中的优美句子进行语言交流练习。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作品中拥有大量的口语对白,学生可以进行大声的朗读从而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学生还可以进行话剧表演,学生扮演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语言交流、对白,这样增加了学生英语口语练习的机会。另外,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产生心得体会,这样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学生还会主动的用英语把自己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感触写下来,这样学生就拥有了更多的英语书写练习的机会。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导入英美文学元素的策略探讨

(一)让学生懂得英美文学元素在学习高职英语中的重要性

英语能够在整个世界中广泛的传播和应用这就说明它拥有较强的生命力,英美文学作品就是对英语生命力顽强的重要解读。英美文学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英美文化和英美人们的思维逻辑习惯,这些对学生学好高职英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老师要积极的为学生讲述英美文学在高职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例如英美文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英美思维逻辑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高职英语的认知和应用等等。例如,高职英语老师可以让那些在学习中学习英美文学的学生为学生们讲解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意义,这种“现身说法”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信服和认可。

(二)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分阶段制定学习目标

当前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不再是仅仅体现在英语试卷的高分,这种传统的教学目标根本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所以,高职英语教师要明确英语教学目标,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英美文学元素在高职英语中的应用目标也应该是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正确应用英美文学元素。另外,高职英语教师在进行英美文学元素的引入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学习效果为学生分阶段的制定学习目标。英美文学作品都有着一定的难度,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学习的时候老师要为学生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向,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深入学习英美文学作品,这样才能让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事半功倍。例如:老师可以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为他们选取适合他们自己能力水平的英美文学作品。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同一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但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明确阅读目标任务。

(三)积极探索高职英语课堂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在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上,老师要为学生选取那些比较有时代感、趣味性的英美文学作品,这些选取的文学作品能够让学生有更强烈的兴趣去学习,而且让学生学习中更加契合生活实际。另外,选取的英美文学作品也要和高职学生的专业相契合,学生可以学习到英美先进的技术,还能够掌握好工作实际运用比较多的英语知识。例如:在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选取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尽量选取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文学作品。其次,在教学形式上老师也要积极的进行丰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的看书、读书,这种教学形式会让学生感觉非常的枯燥,从而让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现在科技正在进步,教学形式有科学的力量作为后盾会越来越丰富,老师要积极的进行挖掘、开发。例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丰富教学形式,这种拥有声、图、像等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会让学生非常的感兴趣。在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则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英美影片。最后,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中心。虽然是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但是也要突出学生的主题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做好引导作用,时刻保障课堂的顺利进行。例如:在阅读《麦琪的礼物》这个作品的时候,老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阅读讨论,积极的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四)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学习中要重视作品的选取

高职英语学习中并不是什么样的英美文学作品都可以学习,学生在选取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要选取那些与学生相适应的作品。学生的英语成绩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一刀切的学习同一个英美文学作品会致使部分学生不适应。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进行作品的选取,对于那些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选取的作品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英语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要选取难度系数较低的作品。再者在英美文学作品题材的选择上,尽量照顾到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与教材内容相关同时篇幅适中、情节丰富、词汇多样的文学作品。另外,老师也要经常为学生推荐一些比较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学习,例如《都市报告》、《警察和赞美诗》等等,这样的文学作品,会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文学的精彩以及文学带来的诸多益处。

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英美文学;教育价值;模式;方法

一、英美文学的教育价值

英美文学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英语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英美文学也是一束光芒,照亮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路途。英美文学课作为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其意义和作用在于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深化学生在基础阶段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增强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审美的敏感性,以及敏锐感受生活、认知生活的能力,进而从整体上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具体来说,开设本教程的目的是直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使学生掌握英语文学和文化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首先,文学是语言的精髓,文学欣赏会直接有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在经过基础的语言教学之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无疑是学习外语的一个系统有效途径和必要阶段。文学阅读能使语言学习有质的飞跃。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弘扬人的主体性成为时展的主旋律。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英美文学课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人文学科的优势,应该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良好平台。

我国传统的英美文学课教学的主要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法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复杂的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考,而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智慧、感情、经验、原创力、想象力、生命思想以及审美意识,都在这刻板、僵化的模式教学中渐渐丧失,学生的自主性受到压抑和损害。另外,该课程由于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多,作家的风格也纷繁多样,再加上课时少,其结果可想而知。经过一两年的学习,学生只能记住课堂上讨论过的作家名字、作品梗概,但整体印象只是模糊一片。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校教学中这种“灌注式”的单一教学模式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英美文学课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门课,成为教师们努力的方向。

二、英美文学的教学方法探讨

(一)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研讨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思维为了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授课形式,我们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课堂专题讨论,针对某一作家的某一方面鼓励学生在大量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发散式的思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和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文学教学课堂中来。作为活动的文学涉及作家、作品、读者和作品反映的世界四个要素,它不仅仅是语言艺术的形式,从更深、更广的意义上讲,它是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浓缩。而文学作品则是作者对人生的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记录。作为读者的学生只有把个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投入到作品里面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才能达到对作品的真正理解,实现对作品所反映的文化意象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情感反应,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理性的抽象与概括,搞统一理解模式和死记硬背。这样,在使学生切身感受语言大师们的语言艺术、学习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社会、体验人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在讲授18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时,我们采取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的方法,分析积极浪漫主义与消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差异。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将自己在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获得的对作品的理解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鉴赏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有效渗透现代文学、哲学和心理学理论,提高学生多角度分析文学作品的水平学习英美文学,了解西方文化,实际上不仅仅要了解西方的文学艺术、礼仪习俗,更要了解西方的心灵史和思想史。因此,我们在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通过具体文本分析,把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有机地渗透进去,让学生更深入透彻地理解作品的精髓和要旨,并指导他们自己加以运用。我们知道,要深入理解英美文学作品,就必须了解一些西方哲学理论和心理学观点。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意识分层,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萨特的存在主义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研究是社会历史研究方法,注重的是人物分析、主题分析,而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的文艺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文学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为我们读者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认知方式,读者可以利用诸如结构主义、形式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当代文学批评方法解读作品。多元的西方文化及其流派体现了西方多元的思维方式和学术界的思辨传统,尽管这些流派都有其无法克服的弱点,有的流派甚至走向极端,但是对它们的了解和掌握既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空间,使我们对文学的掌握和讲授获得更多的张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

毫无疑问,在英美文学中运用文论教学可以教会学生一种认知方式,一种文学的鉴赏方法。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通过借鉴不同的文艺批评理论,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某个作家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与研究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阅读视角,培养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而这也正是文学教学的目的所在。不同理论为学生提供了从不同角度来赏析同一部作品,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而且他们会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体验中收获快乐,获得启迪,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读完整的作品。作品选读虽说是精选经典作品的华章彩段,但由于是只选片断,破坏了作品固有的整一性,难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只有认认真真读过莎士比亚一个剧本, 学生才能对莎士比亚的创作特真正有所了解,才能说“我读过莎士比亚”,才能与人讨论莎士比亚,也才能写出有自己见解的评论文章。阅读文学作品要从整体上去感受、体验,学生才会有所震动,有所启迪。

2·讲欣赏作品的方法。在传统的文学史课上,教师往往以“满堂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文学知识。其实,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网络、百科全书光盘等途径搜寻到这些知识。因此,英美文学课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作品上面。以英美小说为例,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析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角度、象征细节、语言风格等。

3·写读书心得。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两者互为补充。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许多名家均为语言大师。学生通过阅读,受其熏陶。英美文学课程的考核不只是闭卷考试,还包含撰写小论文。按照上述思路组织教学,英美文学课程既是英语语言文学课,也是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既有丰富的感性经验,又有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教学过程,将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

意志,养成健康和谐的人格。

参 考 文 献:

[1] Brooker, Peter andW iddowson, Peter ed. [M]·A Practi-calReader in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U. s.: Pren-ticeHall/HarvesterWheatshea,f 1996·

[2] Fish, StanleyE. [M]·IsThere aText in thisClass? The Authority of Interpretive Communities. Cambridge: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1980·

[3] Gadamer, Hans-George. [M]·Thruth and Method.London: Sheed andWard, 1975·

[4] Harding, D. W. [M] //“Psychological Precess in the Reading ofFiction”British Journal ofAesthetics 2 (April1962)·

[5] Holub, RobertC. [M]·ReceptionThe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and NewYork: Methuen, 1984·

[6] Mailloux, Steven J. [M] //“Learning toRead: Interpretation and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Studies in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Spring 1979)·

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英美文学;教育价值;模式;方法

一、英美文学的教育价值

英美文学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英语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英美文学也是一束光芒,照亮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路途。英美文学课作为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其意义和作用在于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深化学生在基础阶段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增强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审美的敏感性,以及敏锐感受生活、认知生活的能力,进而从整体上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具体来说,开设本教程的目的是直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使学生掌握英语文学和文化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首先,文学是语言的精髓,文学欣赏会直接有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在经过基础的语言教学之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无疑是学习外语的一个系统有效途径和必要阶段。文学阅读能使语言学习有质的飞跃。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弘扬人的主体性成为时展的主旋律。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英美文学课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人文学科的优势,应该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良好平台。

我国传统的英美文学课教学的主要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法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复杂的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考,而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智慧、感情、经验、原创力、想象力、生命思想以及审美意识,都在这刻板、僵化的模式教学中渐渐丧失,学生的自主性受到压抑和损害。另外,该课程由于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多,作家的风格也纷繁多样,再加上课时少,其结果可想而知。经过一两年的学习,学生只能记住课堂上讨论过的作家名字、作品梗概,但整体印象只是模糊一片。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校教学中这种“灌注式”的单一教学模式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英美文学课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门课,成为教师们努力的方向。

二、英美文学的教学方法探讨

(一)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研讨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思维为了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授课形式,我们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课堂专题讨论,针对某一作家的某一方面鼓励学生在大量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发散式的思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和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文学教学课堂中来。作为活动的文学涉及作家、作品、读者和作品反映的世界四个要素,它不仅仅是语言艺术的形式,从更深、更广的意义上讲,它是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浓缩。而文学作品则是作者对人生的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记录。作为读者的学生只有把个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投入到作品里面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才能达到对作品的真正理解,实现对作品所反映的文化意象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情感反应,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理性的抽象与概括,搞统一理解模式和死记硬背。这样,在使学生切身感受语言大师们的语言艺术、学习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社会、体验人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在讲授18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时,我们采取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的方法,分析积极浪漫主义与消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差异。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将自己在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获得的对作品的理解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鉴赏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有效渗透现代文学、哲学和心理学理论,提高学生多角度分析文学作品的水平学习英美文学,了解西方文化,实际上不仅仅要了解西方的文学艺术、礼仪习俗,更要了解西方的心灵史和思想史。因此,我们在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通过具体文本分析,把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有机地渗透进去,让学生更深入透彻地理解作品的精髓和要旨,并指导他们自己加以运用。我们知道,要深入理解英美文学作品,就必须了解一些西方哲学理论和心理学观点。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意识分层,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萨特的存在主义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研究是社会历史研究方法,注重的是人物分析、主题分析,而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的文艺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文学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为我们读者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认知方式,读者可以利用诸如结构主义、形式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当代文学批评方法解读作品。多元的西方文化及其流派体现了西方多元的思维方式和学术界的思辨传统,尽管这些流派都有其无法克服的弱点,有的流派甚至走向极端,但是对它们的了解和掌握既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空间,使我们对文学的掌握和讲授获得更多的张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

毫无疑问,在英美文学中运用文论教学可以教会学生一种认知方式,一种文学的鉴赏方法。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通过借鉴不同的文艺批评理论,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某个作家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与研究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阅读视角,培养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而这也正是文学教学的目的所在。不同理论为学生提供了从不同角度来赏析同一部作品,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而且他们会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体验中收获快乐,获得启迪,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读完整的作品。作品选读虽说是精选经典作品的华章彩段,但由于是只选片断,破坏了作品固有的整一性,难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只有认认真真读过莎士比亚一个剧本, 学生才能对莎士比亚的创作特真正有所了解,才能说“我读过莎士比亚”,才能与人讨论莎士比亚,也才能写出有自己见解的评论文章。阅读文学作品要从整体上去感受、体验,学生才会有所震动,有所启迪。

2·讲欣赏作品的方法。在传统的文学史课上,教师往往以“满堂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文学知识。其实,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网络、百科全书光盘等途径搜寻到这些知识。因此,英美文学课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作品上面。以英美小说为例,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析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角度、象征细节、语言风格等。

3·写读书心得。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两者互为补充。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许多名家均为语言大师。学生通过阅读,受其熏陶。英美文学课程的考核不只是闭卷考试,还包含撰写小论文。按照上述思路组织教学,英美文学课程既是英语语言文学课,也是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既有丰富的感性经验,又有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教学过程,将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

意志,养成健康和谐的人格。

参 考 文 献:

[1] brooker, peter andw iddowson, peter ed. [m]·a practi-calreader in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u. s.: pren-ticehall/harvesterwheatshea,f 1996·

[2] fish, stanleye. [m]·isthere atext in thisclass? the authority of interpretive communities. cambridge: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1980·

[3] gadamer, hans-george. [m]·thruth and method.london: sheed andward, 1975·

[4] harding, d. w. [m] //“psychological precess in the reading offiction”british journal ofaesthetics 2 (april1962)·

[5] holub, robertc. [m]·receptionthe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and newyork: methuen, 1984·

[6] mailloux, steven j. [m] //“learning toread: interpretation and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studies in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spring 1979)·

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英美文学;教育价值;模式;方法

一、英美文学的教育价值

英美文学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英语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英美文学也是一束光芒,照亮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路途。英美文学课作为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其意义和作用在于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深化学生在基础阶段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增强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审美的敏感性,以及敏锐感受生活、认知生活的能力,进而从整体上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具体来说,开设本教程的目的是直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使学生掌握英语文学和文化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首先,文学是语言的精髓,文学欣赏会直接有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在经过基础的语言教学之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无疑是学习外语的一个系统有效途径和必要阶段。文学阅读能使语言学习有质的飞跃。随着时代的前进, 现代 社会的多元化 发展 。弘扬人的主体性成为时展的主旋律。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英美文学课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人文学科的优势,应该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良好平台。

我国传统的英美文学课教学的主要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法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复杂的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考,而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智慧、感情、经验、原创力、想象力、生命思想以及审美意识,都在这刻板、僵化的模式教学中渐渐丧失,学生的自主性受到压抑和损害。另外,该课程由于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多,作家的风格也纷繁多样,再加上课时少,其结果可想而知。经过一两年的学习,学生只能记住课堂上讨论过的作家名字、作品梗概,但整体印象只是模糊一片。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校教学中这种“灌注式”的单一教学模式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英美文学课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门课,成为教师们努力的方向。

二、英美文学的教学方法探讨

(一)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研讨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思维为了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授课形式,我们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课堂专题讨论,针对某一作家的某一方面鼓励学生在大量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发散式的思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和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文学教学课堂中来。作为活动的文学涉及作家、作品、读者和作品反映的世界四个要素,它不仅仅是语言 艺术 的形式,从更深、更广的意义上讲,它是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浓缩。而文学作品则是作者对人生的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记录。作为读者的学生只有把个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投入到作品里面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才能达到对作品的真正理解,实现对作品所反映的文化意象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情感反应,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理性的抽象与概括,搞统一理解模式和死记硬背。这样,在使学生切身感受语言大师们的语言艺术、学习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社会、体验人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在讲授18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时,我们采取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的方法,分析积极浪漫主义与消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差异。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将自己在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获得的对作品的理解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鉴赏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有效渗透 现代 文学、 哲学 和心 理学 理论,提高学生多角度分析文学作品的水平学习英美文学,了解西方文化,实际上不仅仅要了解西方的文学 艺术 、礼仪习俗,更要了解西方的心灵史和思想史。因此,我们在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通过具体文本分析,把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有机地渗透进去,让学生更深入透彻地理解作品的精髓和要旨,并指导他们自己加以运用。我们知道,要深入理解英美文学作品,就必须了解一些西方哲学理论和心理学观点。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意识分层,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萨特的存在主义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研究是社会 历史 研究方法,注重的是人物分析、主题分析,而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的文艺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文学自身的 发展 ,同时也为我们读者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认知方式,读者可以利用诸如结构主义、形式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当代文学批评方法解读作品。多元的西方文化及其流派体现了西方多元的思维方式和学术界的思辨传统,尽管这些流派都有其无法克服的弱点,有的流派甚至走向极端,但是对它们的了解和掌握既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空间,使我们对文学的掌握和讲授获得更多的张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

毫无疑问,在英美文学中运用文论教学可以教会学生一种认知方式,一种文学的鉴赏方法。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通过借鉴不同的文艺批评理论,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某个作家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与研究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阅读视角,培养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而这也正是文学教学的目的所在。不同理论为学生提供了从不同角度来赏析同一部作品,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而且他们会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体验中收获快乐,获得启迪,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读完整的作品。作品选读虽说是精选经典作品的华章彩段,但由于是只选片断,破坏了作品固有的整一性,难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只有认认真真读过莎士比亚一个剧本, 学生才能对莎士比亚的创作特真正有所了解,才能说“我读过莎士比亚”,才能与人讨论莎士比亚,也才能写出有自己见解的评 论文 章。阅读文学作品要从整体上去感受、体验,学生才会有所震动,有所启迪。

2·讲欣赏作品的方法。在传统的文学史课上,教师往往以“满堂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文学知识。其实,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 网络 、百科全书光盘等途径搜寻到这些知识。因此,英美文学课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作品上面。以英美小说为例,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析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角度、象征细节、语言风格等。

3·写读书心得。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两者互为补充。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许多名家均为语言大师。学生通过阅读,受其熏陶。英美文学课程的考核不只是闭卷 考试 ,还包含撰写小论文。按照上述思路组织教学,英美文学课程既是 英语 语言文学课,也是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既有丰富的感性经验,又有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教学过程,将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

意志,养成健康和谐的人格。

参 考 文 献:

[1] brooker, peter andw iddowson, peter ed. [m]·a practi-calreader in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u. s.: pren-ticehall/harvesterwheatshea,f 1996·

[2] fish, stanleye. [m]·isthere atext in thisclass? the authority of interpretive communities. cambridge: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1980·

[3] gadamer, hans-george. [m]·thruth and method.london: sheed andward, 1975·

[4] harding, d. w. [m] //“psychological precess in the reading offiction”british journal ofaesthetics 2 (april1962)·

[5] holub, robertc. [m]·receptionthe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and newyork: methuen, 1984·

[6] mailloux, steven j. [m] //“learning toread: interpretation and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studies in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spring 1979)·

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第10篇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自然的万千美丽。例如鲁彦的《听潮》、徐迟的《黄山记》等。也有专门的描写自然界四季风光的,如在朱自清的《春》的境界,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春情所感染,会为那昂然的生机所激励。此外峻青的《海滨仲夏夜》、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优美散文,这些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作家的审美处理,使自然物变得更形象、生动、细腻、逼真,给人以美的享受。

文学作品是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应的产物,它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具有认知、欣赏和美感作用。因而,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美对人们的感染和熏陶更强烈。如《愚公移山》体现人物精神的美;《荔枝蜜》体现社会劳动的美;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体现社会斗争的美。《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所反映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崇高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起到震撼学生心灵的作用。语文教育就应该充分发挥作品的感人力量和教育作用,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心灵受到感染和熏陶,产生或愉快、或喜悦、或激昂、或悲愤、或优美、或崇高的强烈情绪,从而形成是非、善恶、美丑的审美观念。

艺术美作为社会美和生活美的集中体现,是语文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语文课本中各类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艺术的创作,属于艺术美的范畴。这些作品生动形象、真实感人,在一定程度上对读者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语文课本中的一些科学说明文和科学家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窥见科学美的端倪。例如,在《眼睛与仿生学》中动物界蜻蜓的眼睛放在显微镜下观看,竟是由两万多只呈六角形的“小眼”紧密排列组合而成,这种“复眼构造的精巧”令人赞叹不已。科学家彭加勒说过:“科学家研究自然,是为了从中得到乐趣,而他得到乐趣,是因为它美。如果它不美了,它就不值得去了解,生命也没有存在的价值。”[3]可见,科学美的存在,是因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美的。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精神,使学生形成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对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有着重要作用。

语文课程中还包含着许多其他形式的美。如语言的语音美、简洁繁复美、变化美;文章中句子、段落、笔法表现的缓急、起伏的节奏美;文章整体的结构美;清晰、准确、匀称的文面美等。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美,铺路搭桥把学生带进审美情景中,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一、借助形象美,启发学生美感

审美教育的起点就是对形象的感知,语文课程中的艺术美,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艺术形象的美表现出来的。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绘的是一幅美妙绝伦的秋景夕照图。它的美,不是从单个孤立的形象表现出来的,而是由看似单个,实则是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形象组合而成的意象体系,将游子的思亲怀乡的丰富情感连缀其中。可见,语文审美化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利用形象审美,让学生进入一个艺术境界之中,进行生动的感知和体验,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趋美”之心、“爱美”之情。

二、分析作品中人物美,引导学生认识美、辨别美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体现着作者的美学理想。而欣赏者之所以能产生美感,是由于审美对象蕴含了一种特有的情感力量,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的情绪体验,产生了肯定或否定的审美评价,从而获得心灵的满足、情感的共鸣、情操的陶冶。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通过对比的艺术手段,成功地映衬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形象。教学时引导学生品读人物高洁的心灵,并且进一步引导他们以鲁迅形象为榜样,努力追求心灵美,做有益于人民的人。学生情感随之得以升华,灵魂也得以净化。美学家朱光潜认为:丑与美不但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可以由反衬而使美者愈美,丑者愈丑。《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鲁达形象正是靠镇关西的反衬,通过对形象的分析,使学生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爱憎感情,认识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从而自觉审视自己的内心与行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三、利用情感美,陶冶学生情操

情感教育是语文审美教育的核心,教师要善于利用文章中的情感美,以情感人,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共鸣,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也就是说教师要以饱含激情的讲解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一定的情感氛围,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中去,使他们受到感染和熏陶,从中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认识到关于社会和人生的哲理。因此我们说,不能进行情感教育的语文教学,不算是成功的语文教学。

四、分析语言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当语言能够准确、生动、鲜明的表情达意时,就具有一定的艺术语言的美感,因此,教师除了用准确、简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外,还必须发掘课文本身语言美的因素。如诗歌语言的凝练美和含蓄美,散文语言的朴素美和绮丽美,文章中叙述语言的平实美,抒情性语言的情感美,议论性语言的严谨美,说明性语言的准确美,应用性语言的规范美。不同作家具有不同风格的语言美,有的注重朴实,有的趋向于华丽,有的表现出淡雅,有的呈现出飘逸。在语言句式的修饰上,作家往往讲究对偶排比形成的整齐美,长句短句相间构成的参差美,整句散句交替显示的错综美,平仄间出的音律美等等。

五、分析结构美,以美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英美文学 大学英语 教学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9.046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gration Value Inquiry

HU Hui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He'nan Finance & Taxation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1464)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world environment, English worldwide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Non-English majors have more than ten years of experience in English learning to adapt to futur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rought by globalization. However, because English and Chinese student's mother tongue - Chinese, both in structure and logic is very different, the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tends to be low,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do not use English very well. In this paper, an analysis of the value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tegration, trying to find out the feasibility of a feasible way of English discipline in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Key words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gration

1 概述

价值其实是一个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概念,本文所说的价值是指放置到教育领域的,通俗地说就是指某种教育的方式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是否有益处,能够给教育本身带来有效的促进作用。结合本文来说,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价值指的就是二者一体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一体化并不单纯指的是将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入英美文学片段,而是要进行系统的改革,将英美文学作为一个重要要素,嵌入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和阶段中去。其实在任何语言教学中,文学作品都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辅助和方法,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是将语言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语言学习者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从价值要素考虑,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价值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英美文学本身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所在,二是二者结合的价值所在。

2 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价值所在

(1)英美文学能够创造出丰富的语境,体现出语境价值。高等教育英语教材中的内容往往直接节选自文学作品或者英美杂志,也就是说大学英语课文本身就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既有利也有弊,有利的地方是学生学习到的英语是纯正的英语,但是也有不利的一点,即节选段落往往不能让学生深刻把握作品的背景、环境、作者的特点和上下文进行学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境”。并且文学作品能够让学生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进行语言的学习,让语言的掌握更加扎实和牢固。在英语学习中,文学作品之所以相较于其他的语言类作品更有价值,还因为它所提供的语境是真实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任何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是来源于生活的,学生们需要学习的英语恰恰应该是生活的,他们在这种较为通俗和友好的生活化的场景中,能够更有效率地学习英语。

(2)英美文学具有丰富的语言资源价值。文学作品跟口头语言不一样,跟正式的书面语言也不一样,它是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但又脱离于二者之外的重要语言材料。针对英语学习来说,它所起到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文学作品相对于语言来说相当于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材料宝库,这是因为:一方面,文学作品是基于语言的,任何的文学作品都不可能脱离语言而生;另一方面,文学作品又是高于语言的,各种修辞手法能够脱离人们现实中不可能用到的语言素材,脱离了现实的束缚,将人物形象、人物的心理活动、情感的波动等刻画得更加生动传神。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能够接触到更多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接触到更为丰富的语言资源,从而给其英语的学习提供便利。

(3)英美文学作品中往往有很多的俚语,这在教材中是学不到的。据统计,一个普通的美国人词汇量一般在20000词以下,其中的2000词左右都是俚语。这也说明了俚语在英美语系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中国的英语教材拘于篇幅和教学目标的设定,基本上不会有专门的俚语设置,学生单纯学习教材的时候,往往在实际应用中十分迷茫,对某些俚语的理解出现偏差。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英语教材中,警察都被翻译为“pliceman”,但是我们在看很多美国电影时会发现电影中的负面角色往往称警察为“cop”,这就是课本上基本不会接触到的俚语。不仅是在电影作品中,文学作品中也有大量的俚语出现,俚语已经成为了美国语言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非官方的语言就类似于当前在中国十分流行的网络词汇一样,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他使用俚语之频繁,甚至某些俚语连美国人自己也不能清晰理解。我们学习一门语言,不仅要学习其正统的官方的语言模式,对于俚语等非官方非正式的语言我们也应当涉猎。

(4)英美文学的文化背景价值。英美文学的文化背景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能够让英语学习更有效率。语言的学习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外语,因为没有天生的语言环境,大多数学生又不可能深入了解美国的文化,相较于母语的学习难度是成倍增长的。那么在语言学习中如果能够深化学生对于西方国家文化背景和社会状况的学习的话,英语教学的成效将会更加显著。其二,能够极大拓展学生对其他国家的了解,能够拓展学生的社会科学知识,从单纯的英语学习转变为多层次多学科的共同学习和促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能够通过英美文学作品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英语技能和水准是很好的,如果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那就再好不过了。文学作品一般都不会仅仅体现出语言的魅力,一定是作者用文字来对社会、文化、国家进行真实的写照,文学作品其实都是一定角度下世界的缩影,是一本更加生动、更加能够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大百科书。举例来说,学生对于“双性主义”这一哲学意义上的女性主义思潮往往理解得不够透彻,如果让学生去阅读Virginia Woolf的Orlando,就更能理解这一哲学概念,从而获得英语能力和哲学能力双重的提升。除了这两个重要的要素之外,英美文学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国外环境的理解,在当今时代,对于学生走向国际化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的。

(5)英美文学的素材价值。语言的学习从听、读终归要走到说、写的层次,也就是从理论到实践。但是中国的大学生在英语说和写上往往表现平平,这其实是因为学生的语言资源并不充实,需要大量的阅读来进行充实。我们评价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有一个重要的要素,那就是学生的知识面,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名言,英文学习亦是如此。英美文学对于学生的素材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对白,给自己一个练习口语的机会。并且学生对于名著或者改编电影中的对白是较有兴趣的,通过文学作品给了学生练习口语的机会;第二,学生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整体的把握,来将其中的某些故事情节用各种演绎形式表现出来,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第三,大量的文学作品能够给学生一种语感,这对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常常谈到“语感”,这种对于语言的敏感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朗读实现的。学生与其去找各种英语材料培养语感,还不如去阅读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6)英美文学作品对于学生整体语言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价值。文学作品区别于新闻报道、社会评论的最大区别就是文学作品带有一定的艺术属性。文学作品无论是表现真善美还是抨击假恶丑,它都是美的,这些英美文学作品或通过悠扬的语言来歌颂美好,或通过紧凑的情节来表达情感,总之文学作品都是一种美的体现。而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会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作品中的美感,领略到大师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使学生超越英语学习的层次,兼顾到了教育、审美和认知三大重要的要素,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7)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价值所在。我们这里所说的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一体化,并不是简单地将英文教材中嵌入一定数量的英美文学作品片段,而是将英美文学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去,使二者形成统一的整体,这两者一体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一体化能够兼顾上述所有的英美文学的价值并且将这种价值无限放大,变得更加稳固。上文中已经提到,英美文学本身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体现在能够给学生提供语言资源、语境、素材、俚语、文化背景和审美情操培养等多个方面、多个层次的价值。而要真正实现这些价值,仅仅阅读英美文学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大学英语只是大学学生需要掌握的学科之一,不可能将时间完全放在阅读上,课余时间也不可能仅阅读英美文学作品而忽视其他活动。所以将英美文学有机地嵌入大学英语教学中,使二者成为统一的整体,才能够充分发挥英美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

3 结语

综上所述,英美文学作品本身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多个方面、多个层次的有利价值,是值得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入英美文学元素的。而二者的一体化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在当前的全球社会形势下,英语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高,高等教育中的英语教学作用也将会越来越凸显出来,未来高等教育英语教学应当进行更多有益的尝试。由于本文的分析角度仅在于价值分析,只是提供二者一体化结合理论上的可行性分析,具体二者一体化的实践落实,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创新,找出一条真正合适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姜敬.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理性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0(11).

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第12篇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gration Value Inquiry

HU Hui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He'nan Finance & Taxation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1464)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world environment, English worldwide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Non-English majors have more than ten years of experience in English learning to adapt to futur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rought by globalization. However, because English and Chinese student's mother tongue - Chinese, both in structure and logic is very different, the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tends to be low,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do not use English very well. In this paper, an analysis of the value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tegration, trying to find out the feasibility of a feasible way of English discipline in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Key words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gration

1 概述

价值其实是一个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概念,本文所说的价值是指放置到教育领域的,通俗地说就是指某种教育的方式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是否有益处,能够给教育本身带来有效的促进作用。结合本文来说,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价值指的就是二者一体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一体化并不单纯指的是将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入英美文学片段,而是要进行系统的改革,将英美文学作为一个重要要素,嵌入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和阶段中去。其实在任何语言教学中,文学作品都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辅助和方法,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是将语言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语言学习者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从价值要素考虑,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价值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英美文学本身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所在,二是二者结合的价值所在。

2 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价值所在

(1)英美文学能够创造出丰富的语境,体现出语境价值。高等教育英语教材中的内容往往直接节选自文学作品或者英美杂志,也就是说大学英语课文本身就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既有利也有弊,有利的地方是学生学习到的英语是纯正的英语,但是也有不利的一点,即节选段落往往不能让学生深刻把握作品的背景、环境、作者的特点和上下文进行学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境”。并且文学作品能够让学生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进行语言的学习,让语言的掌握更加扎实和牢固。在英语学习中,文学作品之所以相较于其他的语言类作品更有价值,还因为它所提供的语境是真实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任何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是来源于生活的,学生们需要学习的英语恰恰应该是生活的,他们在这种较为通俗和友好的生活化的场景中,能够更有效率地学习英语。

(2)英美文学具有丰富的语言资源价值。文学作品跟口头语言不一样,跟正式的书面语言也不一样,它是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但又脱离于二者之外的重要语言材料。针对英语学习来说,它所起到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文学作品相对于语言来说相当于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材料宝库,这是因为:一方面,文学作品是基于语言的,任何的文学作品都不可能脱离语言而生;另一方面,文学作品又是高于语言的,各种修辞手法能够脱离人们现实中不可能用到的语言素材,脱离了现实的束缚,将人物形象、人物的心理活动、情感的波动等刻画得更加生动传神。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能够接触到更多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接触到更为丰富的语言资源,从而给其英语的学习提供便利。

(3)英美文学作品中往往有很多的俚语,这在教材中是学不到的。据统计,一个普通的美国人词汇量一般在20000词以下,其中的2000词左右都是俚语。这也说明了俚语在英美语系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中国的英语教材拘于篇幅和教学目标的设定,基本上不会有专门的俚语设置,学生单纯学习教材的时候,往往在实际应用中十分迷茫,对某些俚语的理解出现偏差。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英语教材中,警察都被翻译为“pliceman”,但是我们在看很多美国电影时会发现电影中的负面角色往往称警察为“cop”,这就是课本上基本不会接触到的俚语。不仅是在电影作品中,文学作品中也有大量的俚语出现,俚语已经成为了美国语言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非官方的语言就类似于当前在中国十分流行的网络词汇一样,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他使用俚语之频繁,甚至某些俚语连美国人自己也不能清晰理解。我们学习一门语言,不仅要学习其正统的官方的语言模式,对于俚语等非官方非正式的语言我们也应当涉猎。

(4)英美文学的文化背景价值。英美文学的文化背景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能够让英语学习更有效率。语言的学习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外语,因为没有天生的语言环境,大多数学生又不可能深入了解美国的文化,相较于母语的学习难度是成倍增长的。那么在语言学习中如果能够深化学生对于西方国家文化背景和社会状况的学习的话,英语教学的成效将会更加显著。其二,能够极大拓展学生对其他国家的了解,能够拓展学生的社会科学知识,从单纯的英语学习转变为多层次多学科的共同学习和促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能够通过英美文学作品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英语技能和水准是很好的,如果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那就再好不过了。文学作品一般都不会仅仅体现出语言的魅力,一定是作者用文字来对社会、文化、国家进行真实的写照,文学作品其实都是一定角度下世界的缩影,是一本更加生动、更加能够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大百科书。举例来说,学生对于“双性主义”这一哲学意义上的女性主义思潮往往理解得不够透彻,如果让学生去阅读Virginia Woolf的Orlando,就更能理解这一哲学概念,从而获得英语能力和哲学能力双重的提升。除了这两个重要的要素之外,英美文学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国外环境的理解,在当今时代,对于学生走向国际化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的。

(5)英美文学的素材价值。语言的学习从听、读终归要走到说、写的层次,也就是从理论到实践。但是中国的大学生在英语说和写上往往表现平平,这其实是因为学生的语言资源并不充实,需要大量的阅读来进行充实。我们评价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有一个重要的要素,那就是学生的知识面,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名言,英文学习亦是如此。英美文学对于学生的素材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对白,给自己一个练习口语的机会。并且学生对于名著或者改编电影中的对白是较有兴趣的,通过文学作品给了学生练习口语的机会;第二,学生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整体的把握,来将其中的某些故事情节用各种演绎形式表现出来,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第三,大量的文学作品能够给学生一种语感,这对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常常谈到“语感”,这种对于语言的敏感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朗读实现的。学生与其去找各种英语材料培养语感,还不如去阅读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6)英美文学作品对于学生整体语言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价值。文学作品区别于新闻报道、社会评论的最大区别就是文学作品带有一定的艺术属性。文学作品无论是表现真善美还是抨击假恶丑,它都是美的,这些英美文学作品或通过悠扬的语言来歌颂美好,或通过紧凑的情节来表达情感,总之文学作品都是一种美的体现。而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会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作品中的美感,领略到大师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使学生超越英语学习的层次,兼顾到了教育、审美和认知三大重要的要素,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7)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价值所在。我们这里所说的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一体化,并不是简单地将英文教材中嵌入一定数量的英美文学作品片段,而是将英美文学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去,使二者形成统一的整体,这两者一体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一体化能够兼顾上述所有的英美文学的价值并且将这种价值无限放大,变得更加稳固。上文中已经提到,英美文学本身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体现在能够给学生提供语言资源、语境、素材、俚语、文化背景和审美情操培养等多个方面、多个层次的价值。而要真正实现这些价值,仅仅阅读英美文学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大学英语只是大学学生需要掌握的学科之一,不可能将时间完全放在阅读上,课余时间也不可能仅阅读英美文学作品而忽视其他活动。所以将英美文学有机地嵌入大学英语教学中,使二者成为统一的整体,才能够充分发挥英美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

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中国;植物文化;生态美学;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生态美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在新世纪有了一定的发展,虽然不断遭受人类中心主义的挑战,但在整体上影响越来越大。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导致人们对自然的掌控欲望越来越强。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这在理论根源上可以追究于人类中心主义。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场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

但是,我们在批判“人类中心主义”时,却在理论上又不小心陷入极端的“生态中心主义”,因为它将自然生态的利益放在首位,力图阻止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否定现代化与科学技术的贡献,而这显然是行不通的。生态美学以生态人文主义为哲学根据,在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保留了其内在的合理的“人文主义”内核,而另一方面,批判“生态中心主义”对自然利益的过分强调,同时保留了合理的“自然主义”内核。2生态美学超越“二元对立”的西方审美哲学范式,使得人与自然在理论上达到了和谐,对于今天正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而言,有着重要的价值。

二、生态美学的内涵

生态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立足于生态存在论哲学基础之上,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以期走向人与自然相和谐、真善美相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最高的生态审美智慧与理想境界,主张建立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强调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从而顺应自然。生态美学注重生态关爱与人文情怀,把尊重生态规律、维护生态平衡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生态美学同时也强调对人的生存状态的高度关怀,并追求人对大自然的审美能力,关注自然对人的精神世界带来的影响。生态美学作为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促使人们形成一种新的生态审美观和生态价值观。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生态美学将生态学和美学相结合,回应了当下极为迫切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学的概念是德国博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在《普通有机体形态学》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我们把生态学理解为关于有C体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全部科学,进一步可以把全部生存条件考虑在内。”3生态学表明,人对自然界具有依存性,各种生命现象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必须使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和谐共生并协同发展。4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起源于对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研究,它研究的是人的感性认识,即人对美和美感的认识、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表面上看,生态学和美学这两个学科研究的是完全不同的领域,由于传统的西方美学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哲学模式和征服自然的文化观念之上,因此生态审美意识未能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而纳入美学范畴。而现代生态观念的发展,促使我们对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审美意识和现有美学体系加以重新审视和反思,由此出现了对生态美学的探索和研究。5

人类生态意识萌生于久远的古老时代,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就有极其丰富的思想遗产。孔子是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家,也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与代表人物,其代表的儒家学说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的思想就是“天人合一”1,阐述的是一种在世关系,“世”指的是包括自然在内的世界,这种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交融的、相关的、一体的。“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影响深远,可以说是儒道两家共有的思想,在天人关系中,儒家更注重人,而道家更注重天,道家以“道”为核心的自然本体论的生态意识体现在从宇宙创生的内在逻辑来理解道。《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从内在逻辑证明人与天地共为一体,人与自然的生命是相关联的。而西方从浪漫主义运动开始,就注重从情感角度关注自然,亨利・戴维・梭罗开创了具有超前意义的生态研究,他把自己融入到自然中,在瓦尔登湖畔搭建了一座小木屋,自己耕种,建立了“真正自然中的家”。因此,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归纳为包括人类、自然、社会等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审美。

生态美学是一种人与自然融为“生态整体”的新的生态人文主义,是一种生态存在论哲学与美学观。因此,生态美学的显著特征是强调宇宙万物生命的整体性。当代“生态整体”存在论哲学强调一种“此在与世界”的在世关系,只有这种在世关系才能提供人与自然统一协调的可能与前提,正如海德格尔所说,这种“主体和客体同此在和世界不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就是说人与自然在人的实际生存中相互关联,自然是人的实际生存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然包含在“此在”之中,而不是在“此在”之外,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一个“生态整体”2。因此,生态美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和生命共感。人与自然并不是相互对立而存在的,自然不能决定人的命运,人也不能成为自然的主宰者,凌驾于自然之上。当代的存在论哲学强调的“生态整体”论也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古典智慧相契合。在中国古人看来,人与世界的关系总体上是一种人在“天人之际”的世界中获得吉庆安康的价值论关系。3《礼记・中庸》中所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的人与天、地、万物构成统一的整体,和谐协调,须臾难离,万物才能诞育繁茂,人也才能吉庆安康,美好生存。老子将人与天地和道相并列,认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他从自然中发现了人,把人视作自然中的一部分,并认为人应当效法自然,因此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在肯定人在宇宙中的作用的同时,老子也强调人要顺应自然,违背自然规律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而超越一定限度向自然索取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危机。

中国地大物博,植被覆盖率高,植物多样性丰富,植物与人关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对植物文化影响深远,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例如物质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人们对植物的认识。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自古以来,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模式决定人们对植物的认识始于植物的实用价值。中国古典园林是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瑰宝,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以追求自然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的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造,宛自天开”的深远意境。然而,中国古典园林,不论是私家园林还是皇家园林,最初建立植物栽培是以经济发展为目的,《辞源》中称“植蔬果花木之地,而有藩者为园”。园林以人工栽培果蔬、药材为主,为人类提供物质生活资料。园林中除了种植蔬菜、药材这些生活必需品外,果树的种植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桃、李、柑橘、枇杷、石榴等果树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果实作为生产资料,而且具有装饰的作用。秦汉时期上林苑出现了“棠梨宫”、“葡萄宫”以及樱木观等专类园以供欣赏。枝繁叶茂的植物成片地覆盖在土地上,随着季节的更替会开满鲜花,挂满成熟的果实,令人赏心悦目,果实散发出诱人的芬芳,独具意境。随着园艺的发展,大量具有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于一体的树木、花卉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越来越多的植物从食用功能逐渐转向欣赏功能。中国农耕文明为中国植物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类在长期以植物为生活资料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其食用以外的价值,衍生出了一系列与植物相关的文化现象,并在生产中将其继承与发展。

第二,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们赋予植物文化精神内涵,为植物文化的传播和发扬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文人雅士大多有一颗爱国之心,魏晋以后的文人雅士受传统儒道两家思想影响,一方面以仁、义、礼、智、信的伦理道德约束自身,另一方面又淡泊名利,洁身自好,崇尚恬静自然的生活。当他们在仕途上受挫折而不能“居庙堂之高”时,便选择“处江湖之远”走上隐逸田园的道路。也正是如此,才会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流传千古。此处的已经不再单纯地具有实用价值,还具备了审美价值,被诗人陶渊明赋予了品格魅力。文人雅士开始借助植物本身所具有的品质来托物言志,植物开始成为文人墨客品格的载体。例如有“四君子”之称的竹,竹质坚韧既具有实用价值,又符合士大夫的审美趣味,被历代文人称颂。苏轼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郑板桥亦作《竹》一首:“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文人骚客留下大量的诗词、书画赞颂植物的品格,为植物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除了文人雅士,宗教文化在植物文化的发扬与继承方面的贡献也十分突出。宗教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原始宗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原始人类对抗自然的能力弱小,对自然产生恐惧和敬畏的心理,因此天地万物都能成为膜拜的对象。对植物图腾的崇拜是其中一种形式,例如夏族崇拜的图腾为蕙苡,楚族以荆、桃为图腾,夜郎族以竹为图腾,等等。中国现存的主要两大宗教道教和佛教均以荷花作为象征。荷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的生态特征被誉为“花之君子”,它是唯一花、果、种子、根并存的植物,因此被佛、道二教视为圣洁之物,是智慧与清净的象征。可见,中国植物文化的形成发展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颇深,无论是物质文化方面还是精神文化方面。植物因其自然属性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植物文化更在人类日常生活的日积月累中慢慢渗透,成为人类精神的寄托、人生追求的载体,值得人们重视。

我国植物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现了其具有丰富的生态美学内涵,是人和自然和谐共生、协同发展的重要纽带。从实用价值方面而言,植物与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最初以素食为主,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靠采集野果、野菜和植物根茎为生,《韩非子》记载道:“古者丈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淮南子》记载道:“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可见植物文化的生态美学内涵从此便开始孕育。经历了数千年时间的洗礼,植物文化已经与中国各类文化相互融合,植物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剥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文化也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最初,人类仅仅是为了生存而从自然中采摘植物以获取生活资料,逐渐地人类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开始种植栽培植物。浙江河姆渡新时期遗址中,发掘出七千年前的盆栽陶片,在公元前五千年至公元前三千年以前,中国已有了N植蔬菜的石质农具,这些都直接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学思想。植物的自然属性使其在食用、药用、物品制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解释词义的书《尔雅》,以及最古老的神话传说著作《山海经》都有关于蔬菜、水果的记载,植物一直都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例如茶和经过植物发酵酿成的酒这两种饮品,历史悠久,茶道兴盛于唐宋时期,而饮酒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史记・殷本纪》,其记载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魏晋名士、唐代诗人善饮酒者多,他们或借酒消愁,或以酒助兴成就诗文,酒也成为文人墨客聚会吟诗作对“流觞曲水”不可或缺的饮品之一,酒文化也逐渐兴盛起来。同酒一样,历代诗人均爱以茶会友,并将这以传统延续形成中国茶文化。中国人更将以茶待客作为一种礼仪,千古相传。除了食用价值,植物还有不可忽视的药用价值。随着人们对植物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植物的药用价值也日益丰富。战国时代《黄帝内经》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记载。《山海经》云:“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其实如枣,可以已聋。”东汉《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里面有植物药252种,如“橘柚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一名橘皮”。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共收录植物药材881种,附录61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1 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其中蔬菜类药物105种,水果类药物37种,如“梅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毒。桃益颜色,肺之果,肺病宜食之”。中医是中国特有的医疗方式,人类在长期以植物为食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植物除了果腹以外的其他功效,并加以合理利用,发展成为中医文化,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从审美价值来看,植物自身所具备的特殊的颜色、香味、形状等自然属性,成为人们观赏的对象;而植物所表现出的品格,成为人们抒情的对象、精神的寄托,这也正是植物文化的生态美学内涵的体现。牡丹被称为“花王”,色彩缤纷,雍容华贵。唐代白居易《牡丹芳》这样描绘牡丹:“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仅牡丹一种花卉就有红、粉、黄、紫、白等多种颜色,令人目不暇接。牡丹被誉为国色天香,不仅因为其颜色,也因为其沁人心脾的芳香,苏轼《雨中看牡丹三首》赞道:“秀色洗红粉,暗香生雪肤。”牡丹浓香为上品,清香为下品,而梅花则胜在清香,有元王冕《墨梅》诗曰:“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然而梅花最特别的却是它的形态,古人认为“梅以形势为第一”,梅的枝干形态万千,姿势分直立、屈曲、歪斜,具有“疏、瘦、古”的特点。清代吴淇的《枯梅》:“奇香异色著林端,百十年来忽兴阑。尽把精华收拾去,止留骨格与人看。”描绘了梅花枝干横斜、清瘦的特点。南宋成书的《王氏兰谱》中曾把兰花与“岁寒三友”的松、竹、梅作了对比,“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然兰独并而有之”。可见兰花是兼颜色、香味、形状优点于一身,当得起“四君子”之称。古代文人因地制宜地把这些具有不同特点的植物进行搭配种植,利用其香味、形态、颜色营造不同的意境,便有了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人不仅赞美植物具备的自然美,同时也赞颂植物被赋予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并借以抒发自己高远的志向和情怀或者内心的苦闷和郁结。早在先秦时期,《诗经・卫风・淇奥》有诗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淇水汤汤、曲岸回环的岸边沙洲,有一片青翠的竹林,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心旷高远的心思,而这修长挺拔的竹子像优秀的男子一样挺立在岸边。诗人借竹子挺拔的形态来形容优秀的男子,赞美男子坚韧不拔的品质。将竹比喻为君子便是从此诗起。唐代白居易有诗《题李次云南窗竹》赞美竹的品格:“不用裁槊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在严寒的冬日,千花百草均已凋零之后,唯有窗前的竹子,仍然青翠碧绿;大雪纷飞时,白茫茫中仅有的绿意,竹别具一番凌雪傲寒的情调。唐朝诗人黄巢落第后作诗《》表达自己心中理想与抱负:“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用金色的花瓣比作黄金的铠甲,展示黄巢坚定的革命抱负和无畏的战斗精神。诗人陶渊明也爱菊,“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借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鄙弃官场的情操,诗人归隐田园怡然自得,回归到自然中,与心中高洁的相伴,其心胸之豁达,令人敬佩。

可见,中国植物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植物文化首先体现的是植物的自然美,与我国儒、道两家“自然至美”观点相契合。中国古典生态智慧提倡“天人合一”,认为自然是一切的本源,是最崇高的智慧,因此,人的行动应当顺天命,遵天道,对自然充满敬畏和尊重,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改造自然,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在中国古代,人们耕种、捕猎都是依据一定的自然规律,不论是种植实用的瓜果蔬菜,还是用以观赏的园林植物,都依据植物本身的属性,选择合适的土地,因地制宜,方能获得丰收。而园林植物的培植,则讲究植物之间是否互相促进成长,充分利用植物的自然规律;不仅如此,园林植物的培植还讲究植物与园本身的审美关系,园林设计者会根据植物的意象,把植物与园林中的景观相结合,营造出独特的意境。这正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的观点,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植物对于人生存环境的改造要依据环境现状进行。陶渊明鄙弃官场,归隐田园,回归到自然中去,体会自然的本性美,但“大隐隐于市”,古人通过对私家园林的改造,将植物与山石、水月以及在空间时间上巧妙地搭配,将植物、水月、山石人格化,赋予特定的意义,体现人的志向与情怀,在欣赏园林时能够抒发胸中之意,寄托哀思或是对命运的追求,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

儒家“君子比德”的生态美学思想将植物文化的审美哲学进一步深化。不同的植物因其自然特性不同,被赋予的意义也不同,例如竹,“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被比为君子;兰花“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改节”质朴无华、洁身自爱,不趋炎附势,是花中君子;莲“出淤泥而不染”像君子般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身的高洁;梅花“凌寒独自开”其如雪般高洁,又不畏严寒,在寒冬傲立,坚毅的品格让人敬佩。

四、中国植物文化中的生态美学研究举要

虽然中国植物文化中的生态美学研究现在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但与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结合,显现出其广阔的前景。如南京林业大学目前开展的对梅兰竹菊系列、树系列的生态美学研究,就是其中的代表。

(一)竹文化生态美学研究现状

1.竹的生态审美价值

竹是我国所有生物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植物之一,它不仅具有独特的自然属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品格与情操的象征。

竹的生态价值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体现在竹被广泛地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中。

在饮食方面,竹笋和竹荪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桌上佳肴,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还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等功效。竹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竹叶、竹沥、竹实、竹荪、竹菌、竹根、竹笋都有很好的医药功效,竹叶可以保护肝脏、活化大脑、促进记忆,竹沥具有镇咳祛痰的效果,竹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等。

在生产方面,竹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打猎的竹弓箭,利用竹制工具来提水灌溉农田。竹制品涉及农业生产、文化艺术、日常生活等方面,被人们广为利用。竹也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和家具材料,竹建筑体现着中华民族崇尚简朴、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特别是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竹楼是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竹也是重要的生产材料,人们用竹架桥、制舟、做车,用来运载货物或人员。

在文化生活上,竹是中国传统文化繁荣发展与传承的重要载体,从殷商时期一直到汉代,竹简都是最主要的书写载体,据记载,竹子最早使用源于仰韶文化,竹被用作文字记载工具,把字写在竹片上,并串连在一起。毛笔在我国书法艺术与绘画艺术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历久不衰,著名的宣笔、湖笔等毛笔的笔杆都是用竹做成的。竹还是制作乐器的重要材料,竹是管乐器的统称,“丝竹”被用来泛指音乐。

竹还是人们用来放松心情、抒情言志的审美对象,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优雅的形态美,自古以来广受人们喜爱。竹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外在自然美和内在意境美。

竹清新亮丽的色彩和多姿多样的形态呈现出它与众不同的自然美。竹四季常青,展现勃勃生机。竹的形态丰富多样,竹竿有粗有细、有高有矮,不同的竹子线条给人不一样的审美感受,粗的让人感觉强壮有力,细的让人感觉清瘦雅致。白居易《竹窗》中的“烟通沓霭气,月透玲珑光”描写了月光下竹的清秀、潇洒的形态美。总的来说,竹的外在美主要表现在它的清、幽、静、雅之中。

竹的内在意象美表现在它与东方文化的相互融合,它的一些品性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道德美相符合,因此常常被人格化,用来象征虚心、坚强、有节等高尚的道德品质。它的这些文化内涵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并且一直延续发展下去,成为东方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竹所代表的意象主要有:强劲,即不可控制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力量,被赋予了坚强不屈的品质;有节,即谦虚有节度,用来象征风骨;真、雅,即高雅素洁,没有任何的装饰,简约天然的质朴美;淡薄,即不追求名利,不含任何杂念。将这几种品质结合在一起,便成为了人人赞颂的君子之风。

许多文学作品都对竹的内在意象进行了描绘。如阮籍的“修竹隐山阴,射干临增城”就借竹暗示了自己悲愤失意的伤感。江淹的“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赋予竹常青、坚强、高洁的象征意义。郑板桥的《篱竹》写道:“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做篱笆,求人不如求己。”竹阴碧绿,不需要用荆棘来保护自己,只需要做成篱笆就可以保护自己,体现出竹子独立自强的品质,也表现了作者一切都要靠自己生活的主张。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表达了他清高廉洁的为官之道和人生追求:“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王国维在《此君轩记》中将竹作为完美的君子化身:竹之为物,草木中之有特操者与?群居而不倚,虞中而从节,可折而不可曲,凌寒暑而不渝其色。至于烟晨雨夕,枝梢空而叶成滴,含风弄月,形态百变,自谓川淇澳千亩之园,以至小庭幽榭三竿两竿,皆使人观之,其胸廓然而高,渊然而深,泠然而清,挹之而无穷,玩之而不可亵也。其超世之致,与不可屈之节,与为近,是以君子取焉。1

竹除了其优美的自然外形与高雅的内在意象,它还具有特殊的审美功能。竹坚韧不拔的特性自古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因此,人们还常常以竹为原材料制作成各种各样工艺品以供使用和观赏。竹工艺品兼具实用性与审美性,通过对竹的加工处理,使其成为日常生活用品及装饰品,是一种艺术美的表现形式。

2.中国竹文化的生态美W意蕴

中国竹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哲学观以及儒家的“真善真美”、道家的“道法自然”等重要的哲学思想在竹文化中都得到充分体现,将竹文化与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相结合,对于我们重新认识人类所生活的整个自然环境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启发性的现实意义。

(1)竹文化与儒家思想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的契合

第一,“君子比德于竹”的精神价值。竹是高雅、虚心、坚韧、有节的象征,与梅、兰、菊合称为“四君子”,也被古今文人誉为“岁寒三友”之一。竹子因其四季常青,风吹不折、雨打不污、不畏严寒、不怕炎热,而被人们视为坚强不屈、不畏艰险的典范;又因其竹心中空、竹节分明而代表着谦虚和气节;竹的外表翠绿挺拔,高雅纯洁,也常被文人墨客所赞颂。清雅的竹常被用来形容文明有礼、宽容虚怀的翩翩君子。历代文人咏竹、画竹、赋竹,并不仅仅是因为爱竹,而更多的是寄寓自身的情感与人生追求。竹子被赋予的谦虚、有节、坚贞等优秀品格的象征意义,被历代人们所赞美与追崇。生活在“君子比德于竹”的精神文化中,不仅有利于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与道德品行,更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人生感悟。

第二,竹文化体现了儒家至善至美的生态审美理想。竹的精神象征也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了新的感悟与思考,人的道德行为规范和社会的道德秩序是相互依存的,因此,竹文化的价值在于给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儒家思想中历来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自然山水寄托人的仁德智慧。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1竹的形象正直、虚心,正是“德”的代表。历代文人咏竹、画竹时也是以竹喻身,用竹子来赞扬那些清高正直的形象。中国竹文化还蕴含了庞大的教化力量,继承发展了儒家的德育思想。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从中可以看出竹文化也是中国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竹文化蕴含了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审美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老庄为首的道家思想具备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深刻内涵,其中蕴含的生态审美智慧成为我国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竹不单单是一个作为描绘对象的自然景物,而且已经成为人的形象,是与他们平等的存在,这与老庄思想中天地万物平等共存的思想相吻合。

老庄主张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格是“无为”和“不争”,顺其自然,不去争夺功名利禄。中国竹文化中竹被赋予的形象跟老庄思想中的“无为”、“不争”有相似之处,竹也被人们称作评判君子品格的一个标准,具备竹所具有的高尚情操才可以称得上是君子。竹子谦虚、高洁、淡泊名利、不问世俗的品性正体现了老庄的“返璞归真”思想,归隐避世、不问世事是圣人才能达到的心境,也是古今文人雅士们所追求的崇高理想与志向。魏晋时期人称“竹林七贤”的七位名士也主张老庄“清静无为”的思想,他们常在竹林中饮酒、颂歌,与竹林融为一体,借竹的清高虚淡净化自己,勇于打破世俗、逃脱世俗,揭露和批判社会的虚伪,展现自身的清新脱俗之气。

(二)梅文化生态美学研究现状

梅是我国传统著名花木之一,在人们的生活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同时也是华夏民族精神的载体,是最富于中国文化特色的植物。梅的生态价值体现在很多方面,主要表现在梅被广泛地运用在生活中。梅果食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

梅还是人们用来寄兴抒怀的审美对象,其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形态美和内涵意境美。作为二十四番花信风之首,早春独步是梅花最明显的自然属性,梅花作为阳和初起、万物复苏的代表意向,传达了不畏严寒的坚毅品格。

梅花的香气被形容为暗香、幽香、清香,伴着严寒的风雪,独具特色。卢梅坡《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更是写出了梅花凌雪开放、暗香四溢。梅花既有“凌寒独自开”的傲气,又有姹紫嫣红的颜色,还有清气布满乾坤,成为人们喜爱观赏吟诵的对象。

梅的内涵意境美表现在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梅所具有的一些品格符合中国道德审美美德。北宋林逋写出梅隐逸的品格后,苏轼提出“梅格”的观念,因此,梅常被人格化,被诗人用来自喻、比德,反映自己高洁与刚烈,梅花成为精神和人生的象征。其高尚的品格是对世俗功利欲念的超越,与道家老庄“清静无为”的避世隐逸思想和儒家“独善其身”的观点一脉相承,梅花还被用来表达悲怨之情,梅花以其开落之早尤其是“梅花落”的强烈意象,感发美人迟暮、时序迁转乃至寒士不遇的悲怨。

古人赞颂梅花的形态美,种植栽培梅花用以观赏,诗人常以梅寄兴抒怀、托物言志,寄托自己的理想抱负、离愁别绪与无奈苦闷,用梅自比,表现自己刚正不阿、高洁高雅的品格。梅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一个象征,表现的是“君子”的品格,梅成为文人雅士生活中的常见之物,其审美价值得以发扬传承。

[作者简介:王全权,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第14篇

【内容提要】 本文分三个部分,逐次讨论流行文化的基本属性、艺术在流行文化中的转型和流行文化时代美学的文化功能。20世纪后期以来,伴随着西方文化理论的全面扩张,流行着一种否定美学的当代文化价值、取消文化研究的美学维度的观念。针对这个流行观念,作者在本文中主张,美学在当代文化活动中,对流行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否定的独特功能;面对流行文化的普遍发展,重申美学的文化价值、开拓美学的文化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流行文化 艺术 美学 1, 流行文化 今天,当我们使用流行文化概念的时候,自然受到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理论发展语境的限定。在这个限定之下,“流行文化”所指对象,就是在现代社会的世俗化发展中,特别是20世纪以来,新兴的大众化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与传统的文化类型相比,流行文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流行文化是现代社会生活世俗化的产物,它不仅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而且直接构成一种商品经济的活动形式;第二,流行文化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在大众传媒的操作体制中流行、扩展;第三,流行文化是一种消费性文化,呈现出娱乐性、时尚化和价值混合趋向。由于这个三个基本特征,流行文化的兴起不仅从根本上冲击了传统文化活动,迫使它在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体制文化与民间文化)两个层次传型,而且使当代文化发展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危机运动。西方文化理论研究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这种普遍的文化危机感为契机的。 文化作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首要功能是为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提供特有的意义和价值。文化建设的要义就是为人们的日常活动建设具有普遍性、持续性的意义和价值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又被界定为发现和建立理想的活动。 流行文化的第一个问题是文化意义和价值的失效、瓦解。相对于传统文化以宗教为内含的精神至上原则,流行文化推行的是一种世俗化的非精神原则,即以个体的享受、娱乐和快感为动机。由于这个文化原则的转换,在18世纪直到19世纪中,在传统文化崩溃的背景上,流行文化的早期发展表现出一种精神溃败(颓废)状态。卢梭作为现代文化的启蒙者同时成为它的第一个批判者,乃是因为他对这种精神溃败状态的预言家式的敏感和不满。他以个体自我的精神自由的建设为目标,反对现代文明确立的流行的(社会化)生活方式,主张向自然的真实性和独立性回归。席勒则认为,现代文明建立的是一种个体与社会、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分裂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人性的完整性被破坏了。他认为,重建完整人性的途径是对人进行审美教育,建设为人的自由完整生活提供基础的审美文化。 流行文化的世俗化发展开拓了现代文化民主的空间,在对感性欲望和自由享受的肯定中否定了经典和权威的文化权力。这就导致了流行文化在总体上混乱无序的非理性(“无政府”)状态。针对这个状态,19世纪中期阿诺尔德(M. Arnold)提出了一种反对流行文化的(中产阶级)精英意识。这种精英意识把文化限定为“在本世界中被思想和表达的最好的事物”,并主张文化是只能由少数精英创造和发展的事业。 阿诺尔德的精英立场无疑包含了资产阶级的文化霸权而不得人心。但是,他仍以偏激的形式指出流行文化的第二个问题,即文化活动是否需要保持其内在统一性和超越性的问题。所谓雅—俗之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坚持或反对文化的内在价值和超越意义的争论。无疑,流行文化是否定文化的内在价值和超越意义的。这反映到流行文化的产品形式中,则是流行文化产品中普遍存在的机械复制、拼贴、重复等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形成的对文化差异的消解(文化同质化)。在现代社会运动背景上,对文化产品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它应以其独立完美的存在形式成为对个体独立和自由的象征性表现。这是文化产品的现代美学价值。但是,流行文化产品不仅否定了现代意识对文化产品的原创性和独立性要求,也成为对人自身的独立和自由价值的象征性否定。 这是阿多诺(T.W.Adorno)、麦克唐纳(D.Macdonald)和詹姆逊(F.Jameson)诸人反对流行文化(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化作为人的一种基本行为方式,怎样保证、体现人类自我存在的独立和自由,是现代文化意识的核心所在。在这个核心点上,流行文化面临着第三个问题,而且是它致命的问题:在大众传媒和市场经济的联合操作下,流行文化的生产和接受方式是否能够保证它是人的独立和自由的体现?阿多诺(T.W.Adorno)认为,流行(大众)文化是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产物。文化工业通过大众传媒操作的标准化、合理化生产,对它的消费者(大众)施行自上而下的有目的地整合和统治。文化工业的整合实现了对大众自我意识的物化,即意识被整合为一致性的非意识。 “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力量在于,它用统一取代了意识”。 在对流行文化的批判中,阿多诺非常重视大众传媒对文化生产和接受的意识形态控制力量。这是阿多诺的深刻处。但是,如费斯克(J.Fiske)所指出的,流行文化在承担资本和技术的意识形态控制功能的同时,也为现代的文化民主提供了空间,为大众的自我表达提供了资源。 霍尔(S.Hall)引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观念,把流行文化界定为一个不同阶级争夺文化霸权的战场。他反对把统治者与大众、主流文化与流行文化做非历史的、静态的二元对立的理解,认为在争夺文化霸权的斗争中,对立的双方互相作用、影响并转化着对方。他认为大众作为被统治阶级,也不具有单纯的统一性,他即不是纯粹的主流文化霸权的被动接受者,也不是纯粹的反抗者。大众在流行文化中生活于反抗与顺从的矛盾运动中。 2, 当代艺术 流行文化在整体上改变了传统文化的生产方式、接受模式和价值体系。但是,在所有传统文化形式中,艺术的转型是最基本的,最具有主导意义的。因此,研究流行文化,必须把艺术的转型作为主要对象。实际上,在上面讨论的文化理论中,无一例外地都把艺术的转型作为识别文化变化、转型的基本标志。为什么艺术转型对于流行文化的形成具有主导意义?这有四个基本原因:第一,在传统文化活动中,高雅文化的三种基本形式,艺术、宗教和哲学,艺术是最接近日常生活的,而且传统流行的民间文化主要是以艺术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当代文化的流行化转型,必然以艺术为主体;第二,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宗教的衰落留下了价值实践体系的真空,艺术实际上代替宗教成为价值实践的新体系。因此,当艺术失去了为宗教服务的作用以后,艺术不仅被直接挪用为现代政治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而且成为现代个体自我确认、自我表现的基本方式;第三,艺术与大众传媒在制造形象化文化产品上的统一性,决定了两者相互促进和统一的前提。艺术与大众传媒统一的发展,不仅构成了流行文化的主要景观,而且实际上是流行文化的基本(主导)形式。第四,艺术的流行化转型所产生的巨大商业价值是其他文化形式所不可比拟的。流行艺术成为流行文化的主导形式,有商业动机的驱动,而且充分表现了流行文化的商品经济属性。艺术在现代文化、特别是流行文化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不仅是现代文化理论家特别关注艺术的基本原因,而且是美学在现代文化中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原因。 艺术从传统文化进入现代文化,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是艺术从对宗教的附属关系中解脱出来,成为独立自由的形象塑造活动。这就是现代性所赋予艺术的自律性,也是美学得以确立

文学的美学价值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政治美学,儒家,秩序,儒表法里

一、绪论

对于政治审美化的研究,是当下学术界的一个重要课题,正如德国学者韦尔施所说:“美学丧失了作为一门特殊学科,专同艺术结盟的特征,而成为理解现实的一个更广泛、也更普遍的媒介。”这导致审美思维在今天变得举足轻重起来,美学这门学科的结构,随之等待改变,以使它成为超越传统美学,将“美学”的方方面面全部囊括进来。美学对人类其他生活领域的关注不仅是现代美学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美学实践品格得以完满实现的重要途径。

本文通过文献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期望通过对“政治美学”概念的多元化的阐述使大众更加能认知“政治美学”这个概念;期望通过对“政治美学”这种概念诞生前的历史追溯,发掘它所存在的社会基础与美学价值;期望通过“政治美学”美学结构分析的阐释,展示其历史存在中的价值体系;最后通过前面一系列的阐述找寻它存在的美学功能价值。达到使人们正视“政治美学”,认识到其积极的社会价值,从而促进它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作用,让人们认识到它存在的合理意义。

二、何为“政治美学”

政治美学,不是指政治化了的美学,而是对“政治本身所蕴涵的美学方面进行研究,探究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政治权力运作、政治变迁等方面所包含的美学奥秘”。1政治美学概念的提出并非心血来潮,政治与美学的联姻自古而然。

政治本身就是审美的一种特殊表现,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权力运作、政治家的风格,所有都表现出美学的精神和其美学价值。意识形态对于现实与未来构建了种种“想象的共同体”,把特殊群体、阶级、集团的利益、情感与意志、观念净化与升华为人类的普遍理想与共通情感。政治统治的美学奥秘在于使权力成为魅力,权力结构进入情感结构。政治的等级结构深刻地表现为审美的一种价值结构。政治权力渗透着人的感性生存实践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视、听、言、动的根据和规范;对权力的视觉分析可以推及到人的整个感性活动之中。

三、政治美学的历史追溯

3.1 社会阶级的意识形态

中国古代政治结构与意识形态结构受儒家思想影响甚深,从儒家政治思想入手,应该是研究古代政治思想史之首选。

从政即意味着“士”将自己所学到的伦理道德规范运用到政治领域,教化一方百姓。举凡研究古代政治思想史的著作或论文,在论及儒家政治思想时,也大都以“德治”视之。因此儒家政治思想被归之为伦理政治学。然而,如果仅仅局限于这种“伦理政治”的思维范式,儒家政治思想的研究便很难有新的突破。众所周知,在国家的治理与政治运作上,与名家、法家过于硬性的制度、法律规范相比,儒家则显得柔和得多。不管我们对中国历代社会政治的共同特征“儒表法里”做怎样的评价,儒家与法家截然不同的政治理念却是显而易见的。儒家的政治伦理是一种由夫妇到父母,到君臣,继而参赞乎天地宇宙的政治文化设想。在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国同构思想的政治架构下,渗入以礼乐文化的政治运作。这种政治伦理建构不仅取决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实际上也体现了由内而外、由亲而疏、由己及人的情感表达,最终展现出来的是超伦理而入审美的天地境界。这也是天人合一的和谐之境,是“和合文化”在儒家政治思想中的最高体现。

四、儒家政治美学结构分析

4.1 仁:儒家政治意识形态的美学特征

在政治形象工程的设计中,意识形态的构建应是首当其冲的。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意识形态即是一种“人心工程”。意识形态乃至政治的重要因素,任何政治学说体系都有其所依赖的意识形态。正是意识形态的不同,决定了不同政治学说的性质。儒家政治学说的意识形态,我们认为就是“仁”的思想,所以,儒家的政治思想通常又被成为“仁政”。“仁政”作为术语是由孟子第一次提出的,这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一次在政治领域内的推进与提升。

五、政治美学的功能

5.1 政治美学的秩序感

正如中外思想家所共同认识到的,政治产生于人类生活的缺陷,也可以说是产生于人性的缺陷。在中西方的古代著作广泛论述中,往往认为政治产生于“恶”之中,是“恶之花”。

儒家政治与美的任务就是给人类建构这种良好的秩序。儒家政治与美学,就是参照同一事物的不同角度,或者说描述相同事情的不同话语和方法;由于参照、描述的角度和方法的不同,它们所掌握的内容当然也不同。儒家正是体现人的感性生存的一切方面,都与具体而微的形形的权力分不开,它制约着、规范着、熔铸了人的感性结构,把权力统治深入到人的神经末梢。

5.2 政治美学对现代的启迪

儒家思想自产生之日起就颇受瞩目,其侧重社会取向的价值观,富有伦理特色的政治观,追求自我完善的道德观,在中国封建时代长期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儒家思想,在世界观方面,它是理性的;在人生目的方面,它是功利的;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方面,它是和谐的。凡此都与现代社会的观念有着相似或相通的地方。所以说,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儒家思想依然有其正面的价值和积极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资源,挖掘它的积极面,对市场经济有着建设性作用,对现代管理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