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范文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范文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学德育教育 探讨

小学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承担着引领素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任,同时也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使命。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其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开展义务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的大环境背景下,负责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和人员,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主题,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中心,深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认真分析的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管理面临的大形势,把握机会,革新理念,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地位的弱化和德育目标的错位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重智育、轻德育现象普遍存在,班主任在搞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过于形式化,活动形式多样但是内容空洞,学生在此过程中产生逆反心理,随意应对,这就使得德育教育处于一种“战略上重视、战术上忽视”的尴尬局面,德育地位日益弱化,得不到基本保障。再加上,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目标过于笼统化,缺乏一定的梯度,小学阶段普遍都是在对学生进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教育,德育教育目标过于单一化,逐渐出现错位发展现象,这就使得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时显得空洞,德育教育成效也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德育主体的缺失和德育内容的刻板

学生是接受学校教育的主体,为此学校应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融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并将其贯彻到学生教育体系中去,力求把学生的德育发展放在教育管理的第一位。班主任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往往会站在自身的角度进行思考,所拟定出来德育教育制度也是以教育者的权威地位为主导,极少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无法落实到位。这样一来,学生基本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只能被教育,长期下去,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体现,逐渐变成道德知识的接受器,学生开始变得没有情感诉求,也没有自主建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体现时代性,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薄弱环节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德育教育的核心就是德育,通过对小学生强化德育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习惯,并发挥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入手,循循善诱,以一颗充满爱的心,让学生接受德育教育。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在班级内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的德育教育氛围。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时间,举办时事主题教育活动,用鲜活的事例教育广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个人理想。这样一来,班主任就可以引领学生们积极向上,形成时代的潮流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最美的精神之花在小学校园绽放。

(二)准确把握规律性,改进中小学德育的关键载体

2.1努力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

作为一所教书育人的学校,始终无法脱离以学科教学为主导的班级授课制,要想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就必须努力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各科教学中去。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把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教育理念的学科教学工作落实到实处,在此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要积极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各个学科教研组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出发,有计划的对教材内容中的核心价值观元素开展谈论活动,对教师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遇到的难点进行重点研讨和有效指导。最后,还要构建多元化的学科教育体系,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活动,并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加以锻炼和培养。

2.2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有效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

文化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学校应从地域历史文化传统入手,立足学校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一方面,学校可以加强图书馆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引进一些具有时代性、教育性的德育书籍,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在此基础上,再安排各班级开展经常性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对时代性的德育教育理念进行熟练背诵,在背诵中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所在。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利用每周一的升国旗时间、学生入团仪式以及重大民族纪念日等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体现时代特征、地域文化以及校园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以进一步深化德育教育。

(三)大力增强实效性,夯实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保障

第一,改进方式方法。班主任和各学科教师应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入手,立足实际,注重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把德育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做到润物无声,同时,还要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注意观察学校的行为表现,引导学生把学习中学到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

第二,完善督导评价。只有从评价体系入手,完善各项评价制度,才能使德育教育有章可循,从而达到提升德育教育质量的目的。故此,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能和作用,把学生的过错行为扼杀在萌芽阶段。同时,还要建立德育素质评价制度,从教育部学生德育素质评价标准、测评标准出发,对学生进行德育素质测评,并把测评数据纳入学生成长档案归档。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推进小学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必须要脱离传统管理理念的禁锢,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发展需要,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举措,深入钻研科学的教育方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强化教育工作,优化德育教育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积极乐观、适应新时期发展的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玲玲;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德育过程中的功能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远程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素质教育;相关概念;关系;作用原则

现代化远程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将建设学校文化与实现素质教育作为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目标,这有利于推动我国远程教育的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笔者针对远程教育学校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的相关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相互作用的原则进行研究,从而为我国教育界探讨全面建设远程教育学校文化和全方位实现素质教育提供参考资料。

一、远程教育学校文化和素质教育的相关概念

(一)远程教育学校文化

1. 相关概念。远程教育学校文化指的是教育工作人员和被教育人员在办学、组织管理与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团结合作,创造并得到社会各界人士认可的精神类财富和物质类财富的总和。远程教育学校文化体现的是远程教育学院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和教学精神,反映了学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远程教育学院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教育工作人员和被教育人员的有机整体,其中的任何一方都属于建设远程教育学校文化的参与人员、建设人员和受益人员。

2. 构成要素。远程教育学院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行为文明等。远程教育属于教育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和类型,也需要有基本的学校设施和组织机构。远程教育学院文化需要坚持普通学院文化的基本建设规律。此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特殊发展规律,全面建设能体现远程教育发展规律和基本特征的学院文化,这也是远程教育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

3. 基本特点与主要功能。远程教育学院文化建设具备多种基本特点与功能。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社会性、教育性、独立性、民主性等。其中社会性特征是核心特征,要求面向社会,为我国社会发展构建完整的终身教育机制,建设全面学习型社会。主要功能包括了:育人、激励和谐发展、凝聚力量、导向等功能。其中育人功能属于核心功能,要求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政治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为被教育人员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二)素质教育

1. 相关概念。素质教育指的是以被教育人员的自然特征为前提条件,利用必要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全面激发被教育人员潜在能力,以提高被教育人员的身心素质等方面为要求,实现其综合发展,并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内化的一种教育实践和教育理念。

2. 基本特征。素质教育具备:开发性、独立性、深度性、创造性等基本特点。其中开发性特征属于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特征。素质教育的实现要求利用学校文化建设来实现,也可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来实现,将素质教育贯穿在计算机网络教育中,面向社会各阶层,为被教育人员提供自主选择的教育机会。

3. 基本方式。素质教育的基本方式主要包括了:内化和导出化方式,以实现被教育人员的综合性发展、个性化和社会化为教育目标。素质教育在全面贯彻和落实我国教育政策为基础,以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为原则,以提倡个性化教育和特色性教育为教育理念;将素质教育融入到远程教育的学校文化生活、学院精神文明、计算机网络远程课程、组织管理和学校章程的实施中。

二、远程教育学校文化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远程教育学校文化和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一致

远程教育学院文化的关键内容是学院精神文明,这也是建设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体现远程教育学院文化基本特征的主要条件,也是对远程教育学校所有师生产生创造力、凝聚力的根本因素。学院精神文明是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具体表现,也是师生共同认可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素质教育属于现代化教育思想理念,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是道德和理想。道德与理想在个人自身素质中占据首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道德与理想的养成和道德观、价值观的树立是相同的。素质教育规范培养人才的具体项目和程序操作,也是培训人才的过程,是现代化远程教育培养人才的总方向。

(二)远程教育学校文化和素质教育的原则一致

建设远程教育学院文化和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则是创造性原则。创造自身属于摒弃、批判、发展和继承的一个过程。远程教育学院文化和素质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创造性。在远程教育学院文化和素质教育明确教育目标和执行时的原则主要包括:可行性、适应性、时效性和综合性。其中核心原则是综合性原则。远程教育学院文化和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升被教育人员的综合性素质,使其朝着多样化、社会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所以远程教育学院文化和素质教育的综合性的内涵在于明确远程教育学院文化和素质教育的导向,并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也说明了原则上的一致。

(三)远程教育学校文化和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一致

远程教育学院文化建设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体现形式和重要载体,在远程教育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学院的文化建设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并经之路。远程教育学院文化建设和实现素质教育都是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所培养出的人才既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也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远程教育学院文化建设利用各种学院文化活动、基础文化设施、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中的教育功能,全面实现被教育人员业务素质、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提高。

三、远程教育学校文化和素质教育相互作用的原则

(一)远程教育学校文化和素质教育相互作用具备潜移默化性原则

远程教育现代化教育方式和良好的学院文化氛围具备潜移默化的作用。远程教育学院文化建设具备内化特征。内化特征指的是被教育人员长时间处在良好的学院文化环境下,其学校和基础教学设施所固有的学院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固有的习惯和品质。远程教育学院文化和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感染的内在作用,使得教育结果更加自然、持久。而接受远程教育人员具备独立自主能力与价值选择能力,并能自我提升和完善自我人格。建设学校文化的最终目的在于全面提升个人素质。通过建设远程教育学院文化,全面提升被教育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远程教育学院文化和素质教育的潜移默化性原则具备规范化和持久性特征,在潜移默化中感染被教育人员的感情、提升其综合素质。

(二)远程教育学校文化和素质教育相互作用具备相辅相成性特征

远程教育学院文化和素质教育的教育功效具备相辅相成性特征。远程教育学院文化将政治思想的教育渗入到学院的设施文化、计算机网络文化、活动文化、课程教育文化、组织管理文化和课外娱乐文化等方面,并形成健康向上的学院文明氛围。其目的是被教育人员和教育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学院文化的熏陶作用下,实现教育目标,并培养其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远程教育方面来看,首先需要积极发挥计算机网络环境的促进作用,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此外,还需要积极发挥学院环境的推动作用。远程教育学院文化建设着眼于对被教育人员综合性能力的培养。其中主要包括:适应性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价值选择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远程教育学校文化和素质教育是建设现代化远程教育强化学校文化与素质教育是实现远程教育目的的基本前提,因此,要求对远程教育学校文化和素质教育的概念、关系和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 刘丹阳,李齐森,孙振华.略论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的内涵[J].天津商学院学报,2011,10(03).

[2] 辛耀中,王云霞,赵永良.远程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0,22(09).

[3] 李群芳,欧阳树,陈春燕等.研究远程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J].石油大学学报,2011,21(07).

[4] 任继荣,赵刚著,王力军.远程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1,20(06).

[5] 宋东燕,庞志功,汪宝琪,祁彦.远程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01(05).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路径

[作者简介]董刚(1968- ),男,四川广元人,重庆文理学院学工部部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及高校德育。(重庆 402160)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重大课题A类项目“‘三个倡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ZDA0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50-02

党的十从国家发展愿景、社会时代精神、公民道德风貌等方面概括和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提出了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任务。在全社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公民认同、提升公民素质和凝聚社会共识的迫切需要。高校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接班人,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群体。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指社会转型期,培养学生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目标,培养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以及道德风尚。总之,准确把握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科学探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时代课题。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是意识形态的范畴,一经产生就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改变,也会与人们头脑中已有的价值观念相结合。因此,伴随改革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当代高校大学生,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核心价值观的一般特征,也必然会体现具体的时代特征。

(一)主导性与多元化的辩证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结构、利益关系复杂化以及全球化交往的深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传统价值观、西方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错综并存,使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和特征。当代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也体现为多元化特征。他们追求实现个体价值,而又不完全认同西方价值观中的高度利己主义;他们关注国家命运与民族振兴,而又不完全赞同利他主义;他们关注个人利益又看到集体利益,努力将个人利益融入集体利益;他们追求个性解放,而又不完全认同西方价值观的自由主义;他们追求个人成功,而又不完全认同西方哲学中的功利主义;他们重视贫富差距,追求共同富裕,而又不完全认同绝对平均主义;他们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公正,而又不完全认同西方社会的政治价值。当代高校大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又保有个体价值观的差异性,体现了个体价值观差异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有机统一,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引领个体价值取向、价值判断,发挥价值导向的作用。总之,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追求主导性的时代特征。

(二)崇高性与大众化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主要有理论形态和观念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在于从抽象的崇高的理论形态转化为普通大众头脑中的价值观念。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以来,学界围绕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凝练怎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激烈讨论和研究。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然处于研究、发展和完善的阶段,抽象性、崇高性、理论性是该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特征。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仍处于从崇高性走向大众化的阶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崇高性主要指反映人类社会根本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追求,激励和鼓舞广大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理性平和、高尚伟大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则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从抽象的理论走向普遍化的价值观念的过程,大多数大学生自觉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之,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形成,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处于逐渐由抽象的理论形态向平时的大众形态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和认同度也亟待提升。这是当前阶段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时代特征。

(三)稳定性与时代化的辩证统一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本质及生存境遇决定了其具有开放性的时代化特征。信息化、网络化、市场化、全球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时代境遇,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客观环境。信息社会,“以时空压缩、数字化、虚拟化为特征的赛博空间和网络社会的全面诞生,使得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③伴随全球化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群体不仅感受到利益格局的变化,也受到自由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个体价值观。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要大学生完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而是要坚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价值氛围,在开放的态度中提升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稳定性、建设性。总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时代境遇决定了其具有稳定性与开放性的特征。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社会转型期,交融、碰撞、变革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大学生正处于个人价值观趋于稳定和定性的决定期,我们要把握好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创新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品质、行为习惯和人格素养,这不仅是新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代人才培育的必然选择。

(一)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人格品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亟须创新的方式。高校大学生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两课”教师、专业课程教师、辅导员的共同努力,通过言传身教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头脑中的思想意识。

具体来说,需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政治素养、道德风尚和文化水平,深化高校教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融入日常的理论教学和学生工作中,使教育者全面接受教育中推进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水平;二是要创新高校教师的工作方法,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植入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深受大学生欢迎的言语表达方式,以贴近学生生活而又有理论深度的教育内容,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科学性;三是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方位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仅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功能,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贯彻于学校的各门课程,贯彻于辅导员的日常学生工作之中,使大学生真正生活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培育氛围之中。

(二)关照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关注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新特点,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机制。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环境下,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容易受西方价值观、传统价值观的冲击而出现新的变化,从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因此,要关注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创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机制。

首先,要完善大学生思想价值评价机制,使辅导员及高校教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及时发现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准确地分析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标准,评价大学生精神世界中的各种思想价值观念的好坏善恶,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有益的分析。其次,要健全价值澄清机制,对于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低俗、腐朽、落后的价值观念,通过辅导员日常工作和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及时澄清,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思想观念及时澄清,从而使大学生在规避腐朽落后价值观中,逐渐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最后,要建立价值商谈机制,高校辅导员及教师由教师要“弱化职业倾向,把自己定位成文化知识的组织者、参与者,定位成教育服务的设计者、提供者,”④发挥自身的亲和力和感召力,理性对待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在与大学生的对话和商谈中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最后,要建立价值激励机制,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通过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的形式,举办知识竞赛、论文比赛等形式,激励大学生自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典型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宣传和教育广大学生自觉地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三)注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是提升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方法。首先,新媒体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充分利用微博客、QQ群、BBS、微信等新媒体,建构主流意识形态校园网站,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在新媒体的娱乐学习生活中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优势,举办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专题活动,使大学生自觉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要精心指导高校社团建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教师对社团发展的指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造有效的载体。最后,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宿舍生活和班级生活,充分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理性平和的生活氛围,全面增强大学生的素质,促进大学生同学间的交流形成健康积极、和谐友爱的良好关系,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点,要从校园精神培育、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宣传等层面,重塑求真、向善、致美而有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校园精神、校园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与高校独特的历史风尚相结合,凝练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精神,使大学生在进入高校的时候,不仅能品位到校园文化深深的韵味,也感知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其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净化校园精神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升和个性的发展,同时要积极开展支部班级内部的活动,通过党性锻炼、党性教育增强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度,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广大大学生自觉地学习、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宣传活动,借助于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络、校报校刊等方式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校园内日常的宣传标语、政策规章等影响和约束大学生的个人行为规范,使大学生形成勤俭节约、刻苦奋斗、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奠定坚实的校园文化积淀。

[注释]

①韦建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

②Alison Assiter,Revisiting Universalism[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press,2004:18.

③张彦.基于“价值排序”视角的核心价值观建设路径[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3(1):46.

④李春梅,魏忠明,刘会亭.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0(9):198.

[参考文献]

[1]陈秉公.再论国家核心价值“高势位”建设的规律性[J].理论探讨,2010(6).

[2]段华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进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4).

[3]戴木才,田海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2).

[4]胡冠南.试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CurRec=2&recid=&filename=1012427500.nh&dbname=CMFDLVE1yNUViUEk,2012-04-23.

[5]黄蓉生,白显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与表达[J].高校理论战线,2011(11).

[6]罗爱军.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J].辽宁大学学报,2007(5).

[7]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孙体楠.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状况与教育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9(2).

[9]田海舰,邹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范文第4篇

【摘 要 题】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其素质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尚处于“试点”阶段,这不仅仅有一个实践滞后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理论先导有待加强的问题。也就是说,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问题也需要作进一步探索。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涵义出发,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就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并求教于众方家。

一、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及其探讨

(一)素质的涵义

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涵义,首先要对“素质”概念有一基本的了解。

1.素质的涵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素质概念,指的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认为,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

中义素质概念,是指“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亦即“发展潜力”或“发展潜能”。

广义素质概念,也就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则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亦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广义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2.素质教育范畴的素质涵义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也就是提高主体整个素质的教育。概括地讲,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来养成并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素质的涵义有所不同,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涵义

1.素质教育涵义的表述

关于“素质教育”涵义,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涵义作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意见》和《决定》的表述可以归纳出,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素质教育的特征

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概念。

(1)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它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也是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应有内涵——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3)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并重,要求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4)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5)创造性。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三)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尚未对它作出定义和界说。这里结合素质教育的涵义和远程教育的特征,提出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1.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定位

远程教育是否有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在理论界和远程教育工作者中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远程教育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一种,它必然与其它教育一样,也要实施素质教育。从“远程教育”词义来看,它是一个偏正词组,由两个词义框架组成,但其中心词仍是“教育”。远程教育固然有其个性的一面,但它仍然具有教育共性的一面,一样需要按照教育规律的普遍要求,加强和实施素质教育。

2.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特性

远程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与远程教育的特征相结合,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其特性主要有:

(1)开放性。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特征,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教育时空、教学过程和学习形式的开放。

(2)终身性。远程教育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体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

(3)个体性。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个别化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

3.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现代远程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简单叠加;同时,它又是一个特定概念,它的涵义既由它的构成要素所承载,更由它所产生的特定语义所决定。把握它的涵义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将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涵义简单移植,二是语义泛化,失去了其特殊规定性。

考察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首先,应基于高等教育来理解。目前,中国远程教育的主体是高等专科和本科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核心应是专业素质;其次,基于成人在职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适应成年人和在职学习的特点,符合在职成人发展素质的要求;第三,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体现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学生和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中心,突出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所谓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对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在职成人学生所进行的以其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综合为基础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以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这一界定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把素质教育视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面向未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

(四)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偏差与误区

由于理论与实践的欠缺与滞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误区。在论述了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之后,为了更好地矫正偏差,澄清认识,从而对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较明晰的认识,不妨打破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变一个角度,即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什么”、“不等于(≠)什么”来辨析素质教育的涵义,矫正偏差与误区。

1.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德育

2.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文体活动

3.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课外教育活动

4.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非考试教育

5.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选修课

6.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模式或措施

二、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

远程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出发,按照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规律,结合远程教育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理念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先导。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思想作指导,素质教育只能局限于实践探索层面,只能处于自发阶段,难以实现向自觉阶段的转变。如前所述,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它是以对人的关注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远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以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人居于这一活动的核心,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对社会有较大作为的高素质人才。再者,要把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在一定意义上说,“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终身持续不断的过程,素质教育将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作为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而且能够实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统一。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要为终身教育服务,不断地提高国民素质,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不仅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对学生“授之以渔”。

(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

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并不只是通常所理解的灌输与管理,它的深层次的涵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远程教育也要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造,积极主动地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传播媒体,以学生和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目标是“培养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远程学习者”。因此,现代远程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突出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技能。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应渗透在专业教育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来实现。在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首先是要从人才培养规格入手,通过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的结合,克服以往过分专业化的弊端,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在坚持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特性的基础上,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型人才培养规格,作为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现实目标;其次是改革教学计划,注重提高人才素质的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推进专业模块改革,改革课程体系,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模式,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培养基础较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专门人才。第三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现代远程教育规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个别化自主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基础以及自己的时间、精力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由学生自己更多地去感受、思考和体验,更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掌握所学的学科教学内容,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与方法

推进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远程教育与其它教育一样,也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和弊端。应当指出,远程教育的评价观应是“发展”而不是“选拔”。为此,要改变以往的“常模参照测验”为“目标参照测验”,用“达标程度”评价来替代“水平选拔”评价。其次,要改革考试制度和办法,改变以往的“一点式”考核评价为“多点式”考核评价,改变一次性考试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形成性考核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把着眼点放在全面测评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上。第三,要尽量避免“教考分离”带来的“教考脱节”现象,在保证教学分离的公正、客观的同时,也要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解决好“教考脱节”问题,使考试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最终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胜任特征; 胜任特征模型;长学制中医学生;中医教育

中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中医药卫生专业人才。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中医学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教育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医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医教育面临着更多的问题与挑战。作为中医院校主要的培养对象,长学制中医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成绩优秀的学生与成绩一般的学生之间的素质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同年级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差异如何?这些不仅成为学生制定自我发展及学习计划的基准,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培养和指导学生需要考虑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对处于某一工作岗位或完成某项任务的人进行能力或素质方面的研究,多采用“胜任特征研究”。胜任特征能够从本质上反应出人才的核心能力及潜在特质,对于人才培养、测评和选拔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对于长学制中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与评估,尝试引入胜任特征的概念与测评工具,是对现有长学制中医学生培养与评价体系的有益补充。

1.胜任特征的概念与发展

20世纪初,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对科学管理的研究,后来被称为“管理胜任特征运动” [1]。他应用“时间——动作分析”的研究方法,界定哪些因素导致了优秀工人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过程和结果。

1.1 胜任特征的概念

基于对美国新闻署(USIA)官员的调查研究,DavidMcClelland 在1973 年发表的《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一文中将胜任特征定义为绩优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2]。Spencer夫妇在1993 年提出,胜任特征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 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特征, 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3]。胜任特征自上而下包括以下几个层面:① 知识:岗位任职者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以及相关信息;② 技能: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③社会角色:个体对社会规范的认知和理解;④ 自我认知:个体如何看待与认识自己;⑤个性特质:个人所具有的生理、认识与心理特点;⑥ 动机:人们内心深处反复出现的一种牵挂,它驱动、指导并选择行为。

1.2胜任特征模型的概念

胜任特征模型是指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最终确立起来的与绩效高度相关的胜任特征结构模式[4],它是做好某一特定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力要素的总和。McClEiland于1973年提出了冰山模型,把一个人的特质比喻成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人们通常所看到的特质,是整个冰山浮于水面上的部分,包括知识和技能;而对个人职业生涯、工作绩效起决定性作用的深层次胜任特征,是潜伏于水下的部分,较难一眼观察到,即社会角色、自我概念、自身特质和动机。

1.3胜任特征在医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加拿大皇家医师协会在90年代初期即制定了相关的胜任特征框架,用于评价医生的关键知识和技能,描述了医生提供好的医疗服务应扮演的7大角色,即医学专家、 交流者、协作者、管理者、健康支持者、学者和专业主义者 [5]。Patterson等人于2000年通过3个独立试验对全科医生的胜任特征模型进行三个不同角度的分析研究,发现除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包括替代体验及敏感性、沟通能力、概念式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个性特征[6]。Ronald M. EpstEIn&Edward M. Hundert认为胜任特征建立在基本临床技能、科学知识及道德发展之上,包括认知功能、整合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情感/道德要求、临床技能、习惯性思维、背景分析七个维度[7]。董海瑛等人通过研究医学生对各胜任特征要素的态度评价,利用因子分析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括职业发展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个人特质、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辅助知识及成就导向和行动六个群的医学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8]。

2.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研究对中医教育的启示作用

长学制本硕连读培养模式是中医院校的重要教育模式之一。因为学制长、专业课程学习难度大、专业性强,中医学长学制学生早期树立专业取向与信念、培养专业学习胜任素质尤为重要。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到中医学生的培养、考核与评价体系中,其对于中医教育领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明确培养目标,促进教育机构制度化建设

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的研究为教育机构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理论基础。以往的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侧重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而对于影响中医学生专业技能掌握及发展的综合素质要求较宽泛。从中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明确人才素质需求、细化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方案,成为教育机构应逐步加以完善的重要方面。

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的研究是对中医教育标准的完善和补充,促进了教育机构自我反馈与修正的制度化建设。同时,也为教育机构职能发展由原先单纯的知识传授提出培养社会型、职业化、高素质中医人才的更高要求。

2.2更新教育理念,促进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推进教学法研究

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研究为中医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价值理念。中医院校可以通过建设校园环境、完善规章制度和树立良好教风学风以及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对中医学生施加责任心、事业心、同理心、成就导向等方面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的个人特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更好的达成中医教育的目标期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同时,也应加强培养方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尽管目前的中医教育教学改革已经逐渐在消除以往单纯强调知识传授的弊端,越来越重视中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对于中医学生个人特质和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仍然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体现在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中。在现有的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中,借鉴胜任特征的研究成果,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者对现有课程难以培养的其他潜在胜任要素,开发新的课程,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同时加强教学法研究,为突破现有教学瓶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利用数字图书馆及临床教学基地的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早临床、多临床,树立扎实的专业思想。

2.3创新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模式

在考核评价模式的研究中,米勒金字塔是一个非常好的用于分析评估的理论框架。米勒设计了包括4个水平的金字塔模型,用于评价医学教育的结果,同时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为评价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的理论模型。这4个水平分别为知识(knowledge)、能力(competence)、表现(performance)和行为(action)。目前对于长学制中医学生的考核评价模式主要包括课程考核、理念综合考核、临床技能考核几个部分。这些考核都分布在米勒金字塔的最底层,即知识、能力维度。对于高层的表现和行为,包括自我管理、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主动性、在实际医疗环境(病房或急诊室)中的表现等等,在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则没有涉及。因此,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的研究,为中医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标准。一方面,考核方法需要更新;另一方面,考核内容需要完善。  2.4完善学生自我评价体系,促进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长学制中医学胜任特征的研究为建立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中医学生综合能力考核体系提供依据,为医学教育质量评价、教学效果评价和中医人才选拔提供新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思路,培养学生自我反思与自我修正的习惯,为处于不同阶段的中医学生建立胜任特征标准参考,帮助学生为自己设定更高水平的学习目标,促进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中医学专业学生应认识到胜任特征的两个层次中,冰山水下部分的潜在特征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在学习中重视知识技能提高的同时,更要注意提高个人修养、追求成功的愿望和不断超越自我的品质,逐步塑造人格要素中对于成功起着关键作用的心理特征。

3.小结

中医教育应该重视不同胜任特征的培养,明确哪些胜任特征是优秀中医师所必需的,根据这些需要决定教什么和如何教、测什么及如何测。中医教育不是简单的培训,不能只强调传授知识,为适应医疗保健基础科学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特点,应将重点转移到如何处理知识上来,应进一步更新与明确教育目标,并使考核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相一致。

参考文献:

[1] Sandberg J,Under standing Human Competenc at Work:An interpretative approac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9-25.

[2] McClelland,David C.Testing for Competenc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14.

[3] Spencer LM,Spencer SM Com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John Wiley&Sons,Ine,1993:222-226.

[4] Barry Smyth,Elizabeth McKenna.Competence models and the maintenance problem.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2001;17(2):235-249.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范文第6篇

【摘 要 题】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其素质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尚处于“试点”阶段,这不仅仅有一个实践滞后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理论先导有待加强的问题。也就是说,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问题也需要作进一步探索。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涵义出发,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就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并求教于众方家。

一、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及其探讨

(一)素质的涵义

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涵义,首先要对“素质”概念有一基本的了解。

1.素质的涵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素质概念,指的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认为,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

中义素质概念,是指“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亦即“发展潜力”或“发展潜能”。

广义素质概念,也就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则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亦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广义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2.素质教育范畴的素质涵义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也就是提高主体整个素质的教育。概括地讲,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来养成并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素质的涵义有所不同,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涵义

1.素质教育涵义的表述

关于“素质教育”涵义,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涵义作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意见》和《决定》的表述可以归纳出,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素质教育的特征

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概念。

(1)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它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也是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应有内涵——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3)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并重,要求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4)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5)创造性。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三)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尚未对它作出定义和界说。这里结合素质教育的涵义和远程教育的特征,提出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1.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定位

远程教育是否有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在理论界和远程教育工作者中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远程教育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一种,它必然与其它教育一样,也要实施素质教育。从“远程教育”词义来看,它是一个偏正词组,由两个词义框架组成,但其中心词仍是“教育”。远程教育固然有其个性的一面,但它仍然具有教育共性的一面,一样需要按照教育规律的普遍要求,加强和实施素质教育。

2.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特性

远程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与远程教育的特征相结合,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其特性主要有:

(1)开放性。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特征,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教育时空、教学过程和学习形式的开放。

(2)终身性。远程教育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体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

(3)个体性。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个别化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

3.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现代远程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简单叠加;同时,它又是一个特定概念,它的涵义既由它的构成要素所承载,更由它所产生的特定语义所决定。把握它的涵义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将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涵义简单移植,二是语义泛化,失去了其特殊规定性。转贴于

考察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首先,应基于高等教育来理解。目前,中国远程教育的主体是高等专科和本科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核心应是专业素质;其次,基于成人在职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适应成年人和在职学习的特点,符合在职成人发展素质的要求;第三,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体现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学生和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中心,突出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所谓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对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在职成人学生所进行的以其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综合为基础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以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这一界定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把素质教育视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面向未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

(四)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偏差与误区

由于理论与实践的欠缺与滞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误区。在论述了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之后,为了更好地矫正偏差,澄清认识,从而对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较明晰的认识,不妨打破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变一个角度,即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什么”、“不等于(≠)什么”来辨析素质教育的涵义,矫正偏差与误区。

1.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德育

2.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文体活动

3.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课外教育活动

4.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非考试教育

5.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选修课

6.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模式或措施

二、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

远程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出发,按照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规律,结合远程教育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理念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先导。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思想作指导,素质教育只能局限于实践探索层面,只能处于自发阶段,难以实现向自觉阶段的转变。如前所述,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它是以对人的关注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远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以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人居于这一活动的核心,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对社会有较大作为的高素质人才。再者,要把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在一定意义上说,“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终身持续不断的过程,素质教育将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作为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而且能够实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统一。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要为终身教育服务,不断地提高国民素质,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不仅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对学生“授之以渔”。

(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并不只是通常所理解的灌输与管理,它的深层次的涵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远程教育也要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造,积极主动地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传播媒体,以学生和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目标是“培养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远程学习者”。因此,现代远程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突出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技能。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应渗透在专业教育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来实现。在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首先是要从人才培养规格入手,通过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的结合,克服以往过分专业化的弊端,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在坚持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特性的基础上,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型人才培养规格,作为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现实目标;其次是改革教学计划,注重提高人才素质的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推进专业模块改革,改革课程体系,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模式,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培养基础较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专门人才。第三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现代远程教育规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个别化自主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基础以及自己的时间、精力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由学生自己更多地去感受、思考和体验,更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掌握所学的学科教学内容,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与方法

推进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远程教育与其它教育一样,也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和弊端。应当指出,远程教育的评价观应是“发展”而不是“选拔”。为此,要改变以往的“常模参照测验”为“目标参照测验”,用“达标程度”评价来替代“水平选拔”评价。其次,要改革考试制度和办法,改变以往的“一点式”考核评价为“多点式”考核评价,改变一次性考试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形成性考核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把着眼点放在全面测评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上。第三,要尽量避免“教考分离”带来的“教考脱节”现象,在保证教学分离的公正、客观的同时,也要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解决好“教考脱节”问题,使考试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最终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范文第7篇

一、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最初出现于企业,企业通过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自身的行业地位,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利益。上世纪九十年代,核心竞争力最初提出主要指的是通过协调组织内各部门的相关关系和相关职能,从而获取组织的最大效率。从核心竞争力的原初概念我们很难找到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相关解释。大学核心竞争力和传统的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具有较大的差异,大学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对于大学自身的核心素质的提炼,大学的独特之处和独一无二之处就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企业的整体效益,而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则决定了大学的发展前景,大学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等等,因此一个大学必须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而不被快速变化的社会所遗忘。

二、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从上述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含义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巨大差别,因此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内容。我们认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特殊性三个主要特征。从这三个主要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历史性,主要指的是一所大学必须在立足于自身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所大学自身的历史感可能决定大学的发展方向。例如传统的师范类大学,其核心竞争力必然是在继承和发扬师范教育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师范教育力量,这种核心竞争力给人的感觉具有历史积淀的,是能够使人信服的。时代性,一个大学的发展绝不可能是闭门造车,必须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例如在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一带一路、丝路基金、亚投行等等,中国开始不断的参与国际社会发展的权利划分,国内大学就需要为国家输送大量的人才,尤其是在今天大量的高素质的技术性人才的缺乏必然影响到社会发展,大学作为高素质的人才教育的主要场所,更应该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考虑大学的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特殊性,一个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必然是独一无二的,必然是特殊的。我们认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特殊性需要在充分掌握自身的历史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来决定大学的发展方向。从今天的社会发展来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的主要发展目标,也是大学不断追求的方向。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我们大学主要的竞争力方向还是在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从上述三个特征,我们可以归纳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是自身的文化内涵,自身的发展优势,所处时代的发展要求。从这三个方面,我们可以提出相应的增强大学竞争力的建议。

三、教育规划导向下增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从上述对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在教育规划中需要有具体的体现,具体而言是结合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内容。

(一)在教育规划中首先充分分析历史和现实

在教育规划中首先充分分析历史和现实是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因为今天的社会发展要求我们的大学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不能够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否则这种核心竞争力是也是空洞的,没有实战的空间。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种核心竞争力是伪竞争力。因此我们认为在制定大学相应的战略规划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实际能力建设,同时对于自身的历史有清晰的认识,在结合自身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让核心竞争力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归属感,形成历史积淀,源于历史积淀。同时在现阶段我们的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学校的现状,从而促进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建设。

(二)在教育规划中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和科技教育

在教育规划中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和科技教育,大学教育带给学生的实际技能才是最重要的,而大学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体现,大学学生的教育是大学的主要任务,对于学生的教育方案的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具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在大学中,学生的人文积淀是否深厚,学生的实际发展是否有现实的空间,学生的技术和思维是否真正能够形成自身的能力,这些都是我们的大学教育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四、结语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5(c)-0131-02

从根本上来讲,我们所称之为的素质教育,主要指的是以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同时素质教育也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我国全面教育领域,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从应试教育转变成为素质教育,特别是在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着特别显著的发展。

1要尽可能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与之相对应的体育教学内容开展素质教育

1.1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有效服务于素质教育目标

从总体上来看,素质教育涉及3个方面的主要内涵: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其次,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实现全面的发展。最后,要体现出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特征。素质教育有着特别显著的基础性、普及性、全面性、个体性、生动性和时代性等方面的特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大纲得到有效的突破,使竞技体育的内容和体系得到有效调整和完善,要突破教师教学的固定思维,在教学目标方面也要更有针对性和灵活性,从多元化、全面性、发展性的教学目标着手,高度重视高校在体育知识、兴趣、态度、体育能力和体育价值观等相关方面的培养,并加强培养的力度,使高校体育教育的观念体系和文化价值得到更有效的完善。

1.2体育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出高校学生体育学习的合理需要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激发,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体育运动习惯,这就要求在教学大纲的设定和安排方面,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与之相对应的、更合理的教材内容,从根本上有效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刻板教学内容和运动方式,有针对性地结合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更有针对性以及趣味性的专项选修课,例如,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课程形式,像健美操、体育舞蹈、游泳、太极拳、武术、篮球、足球等相应的体育运动,这样的体育课程更有现代气息,使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满足自身的运动爱好,相应的体育教师为学生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

2使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更灵活机动,推进素质教育更有效的实施

2.1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确保体育和德育、智育有效融合

体育是一种健身的教育,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和德育智育充分融合,实现互动和补充,使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完善地发展,体育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还可以确保学生用健身的原理分析健身的过程,掌握相关方面的运动知识,这样也能够有效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并使学生能够具备不畏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培养其的团队精神。

2.2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确保体育教学更有层次,实施分层教学

在高校的学生中,其体育起点、条件、需求等相关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要确保体育教学实施分层次教学方法,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条件学生的客观需求,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激发体育学习的兴趣,并感受到对体育课的学习热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选择与之相对应的、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体育教师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不同的身体条件、体质状况以及场地器材的制约,真正意义上实现因材施教,有效引导和帮助学生分层次,有计划地制定出相应的锻炼流程,并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探究能力,使他们掌握相应的锻炼方法和锻炼技巧,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锻炼观,使他们逐步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2.3实施素质教育,在具体的教学组织环节要积极有效地推进开放式、探究式教学

体育教学组织的过程中,要有效打破班级和专业的界限,使同学之间进行重新的组织,学生可以在同年级、多种教材内进行同步上课,并且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之间的不同爱好,自由选择相应的上课内容,教師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切实有效的教学辅导,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更新和完善,针对学生的身体反应信息进行有效反馈,使体育课内容更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真正意义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进一步有效创新教学考核方法

3.1实施统一性和多样性互相融合的方法

我们所称之为的统一性,主要指的是在具体的教学环节,针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等相关方面进行统一化的考核。体育统考是目前体育考核过程中的唯一手段,这种考核方法,可以有效检验学生对于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程度,但是如果用统一化的标准去面对所有学生,这样会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因此,考核制度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考核制度的创新过程中要进一步有效降低知识技术和运动技能的比例,进一步增加素质考核和能力考核,通过统一化与多样性相互融合的方法,进行多种形式的考核。

3.2充分体现出考核的多样性

在考核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体现出多样性特征,这样能够使学生体育素质得到更有效的发展,不同目的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不同的评价方法,针对不同条件、不同体质的学生,实施与之相对应的更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要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的体育现状,通过对其具体特点着重把握,并了解学生的意愿,使教师辅导和学生自主学习有效融合,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和教师的指导下,实现体育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采取创新的方法,对他们课外自学的体育知识技术、特长项目或有创造性的动作、锻炼方法进行综合能力评定,这样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在考核的过程中要更有针对性,注重发展功能,使体育考核中淡化挑选功能。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文化;内涵

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高职院校提出专业文化建设,说明教育者在审视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生存状态时,开始突破以往传统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和范畴,从纯粹的职业技术教育生存转向职业教育文化实践本身内在和自我生成的生存转向。

一、专业文化的内涵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意见阐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在于不断满足职业的客观要求和人的具体劳动的需求,即社会的职业需求,规定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并非简单地促使人与知识、人与技术和人与技能的结合,而是明确指向人与职业的结合。

人与职业的结合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文化行为。专业文化的提出就是探索以高等教育为基础、以职业为目标来促进人生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完整实现。

G·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认为,文化“是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区别于其它群体成员的集体性的精神规划”。[2]大学文化被认为是一所大学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为核心,体现在大学制度和伦理规范中,表现独特风格特征的精神文化体系,代表了该所大学的形象和作风,也是大学间差异性的重要标志。专业文化可以被认为是高职院校的大学文化,是使受教育者在与职业结合的过程中,通过对传统大学文化共性特点及对行业文化提炼升华、有机整合所形成的具有该类型大学教育属性的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学校通过专业文化实践,使学生的价值观、职业意识、气质得以陶冶,从而奠定未来从业素质并形成职业发展的能力。

专业文化从根本上反映了高职院校独特的文化蕴涵、办学理念和价值体系,体现出此类院校的价值追求、使命职责和职业特性,并对这一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专业文化的科学内涵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专业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应该是该类型院校在长期办学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以全体成员为主体积淀和创造的,以高等教育为基础、以实现职业目标而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是融合传统大学文化和行业文化的结果;其次,专业文化主要凝聚在高职院校拥有的深厚文化底蕴中,是在长期办学实践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第三,专业文化是其作为行业社会知识权威存在的文化基础,具有传承优秀中华文明、学习借鉴人类社会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区分善恶、建立信念等基本特征;第四,专业文化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所展现的凝聚力、教育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等诸多要素是其赖以生存、发展、办学和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根本所在。

尽管专业文化具有多方面的特质,但其核心和灵魂是职业精神。在人与职业结合的文化实践中,通过对办学理念的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而形成了独特的价值判断和理性诉求所形成的职业精神,为学校的发展和促进学生与职业的结合发挥着文化特有的作用。

二、专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

众所周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从大学教育的边缘步入大学教育殿堂,与此相应,文化建设的关注目光也从以往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转向职业文化教育。这一转向的明显标志是突破以往的学科教育、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概念与范畴,认为高职教育既不能是广义上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不是纯粹抽象意义的“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而是服务社会分工的需要,形成一个使人与职业相结合的、以职业需要为逻辑起点的全新的教育理念。

信息化社会一方面使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另一方面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全面。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已不能用单纯的技能所概括,产业升级和行业内部不断整合与再生要求从业者具备与其发展相适应的职业精神。以社会职业需要为逻辑起点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其专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必然关注职业精神,而职业精神的核心是价值观。十报告科学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三个层次的区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则社会层面的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强调了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公民应当具有的核心道德价值,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在这样一个三维一体的核心价值观体系中,个人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全体公民道德生活的基础,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公民的理想目标,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实现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不可逾越的中间环节。高职业院校要完成社会使命,首先必须使全体成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观得以实现,进而确保这个集体实现精神文明和文化的实现,为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基础。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专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和建设的出发点,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

三、专业文化分层

作为文化存在的专业文化,是以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综合体形式展现的。这种展现既有文化因素的静态特征,也有各文化因素间单向或双向间的影响的动态特征。G·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文化分层理论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专业文化各文化要素间的这种静态与动态特征,进而为专业文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霍氏把一个民族的文化喻为一个有很多层的洋葱:最外表的一层称象征物(Symbols),如服装、语言、建筑等。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Heroes),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的英雄的性格也就多少代表了该文化里大多数人的性格,因此了解英雄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也就了解了英雄所在的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Rituals),礼仪是每种文化对人和自然独特的表示方式。最里面一层价值观(Values)是文化中最深邃和最难理解的部分,也是文化的基石,我们每天都在其中,可又意识不到它的存在。[2]

依据霍氏“洋葱”理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由核心向外可依次划分如下几个层次:第一层价值观,即大学精神,包括全体成员共同的文化传统、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精神氛围、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理想追求等,既具有一般大学精神文化的共性,同时又具有职业文化的品质。第二层典型人物性格,即著名员工、校友和行业模范人物等,他们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技术所塑造的人格美成为全体员工的楷模。第三层礼仪,即全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和方式。各院校因其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的差异,在制度文化上也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既体现在学生评价、管理制度的不同上,也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上。不同院校在人与职业结合的不同环节,都将行业标准有机融入其中,如将行业标准引入课程教学系统,根据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课程评价标准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行为文化是师生的行为方式,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对全体成员的影响和熏陶,最终都会通过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所以行为文化是专业文化的外显和集中体现,也是各院校特色的体现。第四层象征物,即物质文化,不仅代表着一所院校在文化管理方面的水准,更是影响决定学生成才的重要环境。这些以物质形式存在的具有职业特色的文化设施,以其独特的文化风格和文化内涵,影响并引导着主体的行为方式和意识。高职院校的象征物可以通过吸收传统大学文化和行业文化元素而彰显自身的特色和个性,如特色鲜明的校园建筑风格,著名校友、行业模范人物、具有行业性象征和深刻文化意蕴反映时代精神的现代雕塑,以及名人、著名企业的文化展板、展牌等所展现的行业文化特色所营造的环境气氛。

四、专业文化的功能

专业文化的形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活动注入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学生通过专业文化实践,在与职业的结合中增加了职业认同感,形成了学院与社会衡量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制度性标尺——文凭与资格证书,同时也获得未来从事职业所具备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与方式,这种对职业文化身份、地位、利益和归属的一致性体验,是自己能够准确把握自身存在的生活方式,“技术”、“技能”不只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而成为一个真正的自我的张扬。专业文化实践中人与职业的成功结合,也使高职院校因拥有优质的专业文化资源实现了办学效益、社会声望提升和对区域经济的贡献。

专业文化给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注入一种创新特质的理解和释义。由专业文化认同到职业文化身份认同,使培养对象对与职业的结合有了可以触摸到的灵魂和方向,掌握了专业文化的个体也由此变成有别于机械的、生物性存在的活生生的文化存在符码,从而在理论上特别回应了高职院校从职业技术教育向到职业文化教育转向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专业文化作为高职院校一种特定的组织文化,一旦在学院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便会成为组织成员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的独特性成为学院赖以生存的组织精神,并为学院创造价值,形成竞争力。文化研究者认为一种文化一旦被牢固建立起来,就会对组织行为结果形成正反馈机制,形成产生行为规则或规范的组织管理模型,即便受到某种偶然事件(如环境变化)影响,仍然会沿着一条固定的轨迹或路径一直演化下去,拟或有更好的替代方案,既定的路径也很难发生改变,即形成一种所谓的“路径依赖”现象。[3]文化的这种刚性特征,对于高职院校决策者而言,应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既要看到专业文化在促进人与职业结合中的正向作用,也应充分认识到其负向作用,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广泛吸收中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不断丰富专业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

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2011-

09-29.

[2] 李曼丽.“文化分层”理论在大学文化研究中的应用[J].

江苏高教,2006,(5).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范文第10篇

【摘  要  题】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其素质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尚处于“试点”阶段,这不仅仅有一个实践滞后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理论先导有待加强的问题。也就是说,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问题也需要作进一步探索。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涵义出发,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就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并求教于众方家。

一、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及其探讨

(一)素质的涵义

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涵义,首先要对“素质”概念有一基本的了解。

1.素质的涵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素质概念,指的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认为,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

中义素质概念,是指“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亦即“发展潜力”或“发展潜能”。

广义素质概念,也就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则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亦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广义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2.素质教育范畴的素质涵义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也就是提高主体整个素质的教育。概括地讲,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来养成并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素质的涵义有所不同,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涵义

1.素质教育涵义的表述

关于“素质教育”涵义,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涵义作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意见》和《决定》的表述可以归纳出,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素质教育的特征

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概念。

(1)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它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也是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应有内涵——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3)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并重,要求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4)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5)创造性。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三)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尚未对它作出定义和界说。这里结合素质教育的涵义和远程教育的特征,提出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1.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定位

远程教育是否有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在理论界和远程教育工作者中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远程教育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一种,它必然与其它教育一样,也要实施素质教育。从“远程教育”词义来看,它是一个偏正词组,由两个词义框架组成,但其中心词仍是“教育”。远程教育固然有其个性的一面,但它仍然具有教育共性的一面,一样需要按照教育规律的普遍要求,加强和实施素质教育。

2.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特性

远程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与远程教育的特征相结合,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其特性主要有:

(1)开放性。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特征,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教育时空、教学过程和学习形式的开放。

(2)终身性。远程教育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体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

(3)个体性。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个别化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

3.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现代远程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简单叠加;同时,它又是一个特定概念,它的涵义既由它的构成要素所承载,更由它所产生的特定语义所决定。把握它的涵义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将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涵义简单移植,二是语义泛化,失去了其特殊规定性。

考察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首先,应基于高等教育来理解。目前,中国远程教育的主体是高等专科和本科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核心应是专业素质;其次,基于成人在职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适应成年人和在职学习的特点,符合在职成人发展素质的要求;第三,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体现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学生和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中心,突出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所谓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对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在职成人学生所进行的以其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综合为基础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以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这一界定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把素质教育视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面向未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

(四)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偏差与误区

由于理论与实践的欠缺与滞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误区。在论述了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之后,为了更好地矫正偏差,澄清认识,从而对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较明晰的认识,不妨打破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变一个角度,即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什么”、“不等于(≠)什么”来辨析素质教育的涵义,矫正偏差与误区。

1.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德育

2.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文体活动

3.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课外教育活动

4.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非考试教育

5.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选修课

6.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模式或措施

二、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

远程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出发,按照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规律,结合远程教育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理念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先导。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思想作指导,素质教育只能局限于实践探索层面,只能处于自发阶段,难以实现向自觉阶段的转变。如前所述,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它是以对人的关注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远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以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人居于这一活动的核心,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对社会有较大作为的高素质人才。再者,要把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在一定意义上说,“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终身持续不断的过程,素质教育将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作为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而且能够实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统一。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要为终身教育服务,不断地提高国民素质,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不仅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对学生“授之以渔”。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范文第11篇

本学期,我将继续借助职教课程改革的东风,深入学习课程改革理念,真正确立起与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加强学习和培训,通过反思、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充分发挥研训的作用,从而谱写职教研训工作的新篇章。

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培训,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

学习,是知识汲取与更新的先决,是一个人不断完善、充实自我的需要,是一切工作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重要条件。本学期要以全面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师理论和业务的学习与指导,组织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在学习中不断掌握行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最前沿的教改信息、关注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理论水平、管理水平及教科研能力和培训能力,树立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着力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二、以职教课改为契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2、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针对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新课程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将继续推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要把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课改的核心问题来抓,要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的五个基本特征:一是主动性。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要让学生自觉担负起学习的责任,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活动。二是独立性。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表现为我能学。三是独特性。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有着个性化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四是体验性。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强调参与,重视直接经验。五是问题性。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以上五点特征我们只有从整体的高度来全面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创新学习培训方式。培训方式是培训内容的载体,要想方设法创建灵活、科学的培训方法,采用“互动参与、合作学习、反思构建”等培训方式,通过学教育理论、学优秀案例;谈学习心得、谈实践体会,谈师生变化;上实验课、上研究课、上观摩课;评教育思想、评教学设计、评教学手段等多种类型的研讨活动。

具体安排:

周次

工 作 内 容

备注

第1周

职教中心开学情况调研,讨论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第2周

中小学电脑制作作品评比

第3周

指导“学案导学”选手参加常州大市比赛

第4周

研讨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设计评比方案

第5周

电教工作――省优质教学光盘发放

第6周

中小学英语磁带的发放

第7周

参加常州职教研究所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

第8周

职教德育论文评比

第9周

省电化教学资料发放

第10周

期中考试

第12周

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设计评比

第14周

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设计沙龙

第15周

德育课改研讨

第16周

电化教学资料的征订

第18周

校本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小结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范文第12篇

1 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典型特征 

1.1 呈现出多元选择的特征 

伴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信息等方面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对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以及选择与判断而言,其必然不会是一种形式,通常会将社会当中所具有的各种多元文化价值作为基础,其形成的过程将会受到多方面的文化价值所影响。因而,在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建立方面,呈现出了多元选择的特征。 

1.2 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和发挥,其往往具有独立的性格特征,表现出了典型的个性观念。因而在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其往往也会表现出独立的个性化特征。 

2 基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原因 

2.1 自身习惯系统的影响 

对于任何一个个体而言,其认知能力必然会对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且会伴随着认知程度的提升而产生进一步地发展,其自身的习惯系统便会产生。而人体的习惯系统会受到心理因素的控制,所形成的行为方式过程,是个人趋同于社会化的过程,因此,习惯系统的本质同个体最终所产生的价值观是基本相近的。 

2.2 社会典型形象的影响 

榜样的作用在对于个体的价值观形成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人对公众人物或社会典型形象会下意识的产生崇拜之情,并主动地进行趋同化学习,并进而使自身的行为方式产生相应的转变。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速度的急速加快,更是加剧了社会典型形象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 

2.3 成长环境的影响 

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时代转向为市场经济时期,当代社会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关于人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且关注于人的全面综合发展,因而成长环境的改变也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 推进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3.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在当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并存的状况下,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其对于人们的价值观形成及追求过程均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指引着人们积极、乐观、不断拼搏进取的生活及工作态度。因而,在我国当今的大学高校教育当中应当要大力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在政治立场的态度上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思想作风要经得起考验,并且要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追求,因而在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建立进行引导时,要注重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注重对学生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引导和培养,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来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过程,利用我国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及时展需求来激励广大的大学生群体,从而有力地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建成;第二,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能够建立起大局观念、团队协作观念,这对于一个人而言是其成长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来源,因而在当前的大学高校教育当中通过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使其能够将个人价值的形成过程同团队集体的发展过程所相联系起来;第三,注重对学生的自立自强教育。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有一部分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享乐主义追求物质享受的趋势,相应的大学高校应当在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增强对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勇于创造的人生追求。 

3.2 加强大学的人文文化建设 

大学当中的人文文化是大学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精神的直接映射,直接反映了当前各大学高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能力,其对于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培养,以及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而,我国当前的各大高校应当充分重视对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增设相应的人文素质课程,鼓励学生组织举办形式、内容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浓厚的人文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生活追求、精神追求,达到陶冶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操追求目标,实现大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3.3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示范作用 

在各大高校当中均有许多突出的典型先进人物和事迹,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学生群体,他们往往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发拼搏的激情、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等,这些精神无不为当代的大学生群体树立了正面的榜样作用。因而在各大学校园中应当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示范作用,运用榜样的力量为当代的大学生群体创造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 

3.4 加强家庭同学校的良好互动 

学生的成长历程及其教育质量的好坏同家庭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各大高校应当注重同学生家长间的良好互动,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定期向家长作以介绍,使家长能够更加详细地了解学生的在校实际情况,从而为学校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提出一些宝贵的建议与意见。各高校加强同学生家长间的互动,能够使这两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合力效应,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推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4 结 论 

本文主要基于心理学的视角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归因展开了相关的分析,首先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典型特征,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呈现出多元选择与个性化的特征。其次本文就基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原因,其中主要包含了自身系统习惯的影响、社会典型形象的影响以及成长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再次本文就推进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二是加强大学的人文文化建设,三是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示范作用,是加强家庭同学校的良好互动。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基于心理学的视角下相关大学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一些原因上的分析,以及培养策略上的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70(2012)01-0085-08

[作者简介]廖启云,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太原科技大学思政部副教授;廉永杰,西安理工大学教授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的是通过社会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认知,最后达到社会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认同,并在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挥强大的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真理性认识是主体人的任何价值意识或价值观念的认识基础,只有当这些真理性认识转化为主体人的价值意识或价值观念之后,才能为实践提供直接动机,继而为实践的“被掌控”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力量。社会群体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理性认识,把真理性认识转化为社会群体的价值意识或价值观念,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其内化过程都离不开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提供的精神支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及其载体的基础理论定位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涵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就是价值主体真正地自主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动地接受和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确立的价值理念、价值标准和价值诉求,创造性地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机理是复杂的,从价值逻辑上看是一个认知、认同、遵守和践行的过程。

人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会接收到大量的有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会引起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初步认知。在此基础上,人们进一步分析、理解其内涵及价值,获得较为充分展开的思想认识内容。同时,价值主体进行理性的批判,将新的思想认识与自己原有的认识进行判断甄别,并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想改造、加工的矛盾运动后,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再经过自觉的选择、消化、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在人们的价值取向中构筑了予以遵守的行为模式。而践行则是人们把内部意识运动转化为外部物质运动的过程,即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期待转化为实践运作的过程。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目标是在物质到精神、精神到物质的两个飞跃的过程中,“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这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觉解,引导价值主体将正确的价值信仰、价值理想、价值观念、价值原则转化为各自的某种深刻而稳定的心理基因,并规范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从而使人们成为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

一种社会意识是否具有社会认同基础,从而对社会公众产生影响力、感召力、辐射力与浸润力,总要受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双重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目标体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和谐统一。其科学性首先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真性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凝炼的作为社会价值体系中的主流价值形态,表征着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它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向上的兼容性、时代的容涵性以及逻辑的展开性。在此基础上确立的内化目标是价值主体对象性活动的旨归,因而它逻辑地形成了价值目标的科学性;其价值性体现在价值客体对于价值主体的满足上。从内化目标生成的主体看,是全体社会成员;从目标生成的客体看,是中国时代精神的提炼和概括,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精神力量以及进发出的强大的物质力量。这深刻揭示了目标确立的民本性、实践性和广泛性。也是其价值性存在的缘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目标的科学性与价值性也彰显了该目标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价值定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目标绝不会自发生成,它实现于人们自觉的行动与主体性意义上的实践,从而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本旨。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从目标实现的过程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目标是人们理性思辨后的价值选择与确认,它由价值主体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认识规律不断实现价值生成。因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目标实现的“元理论”,是内化目标实现的理论根基。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载体思辨

1.载体的概念透视

载体分“载”和“体”两个词素,分别表达“承载”和“物质形态”两个意思。载体在科学技术上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它物质的物质,在文化交流上指承载知识或信息的物质形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化过程中及价值主体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遵守、践行的过程中,需要诸多的物质载体,其中最重要的载体是使主体的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自在的感知到自为的践行。也就是说从感知形态到力行形态的转换,而价值主体这一价值实现需要依赖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重要载体。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揭示了哲学的物质范畴,指明社会运动也是一种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将目标预设转化为目标实现的对象化的社会活动过程,因而它是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物质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价值理性原则向现实价值意义转化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转化’的重要中介和载体。”

2.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现代化变革

现代化是个世界性的命题,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属于意识形态活动的现代化,它是伴随物质现代化而进行的精神与物质现代性的生产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在当前国际国内情形复杂多变的态势下,面临着逆向的冲击,因而必然逻辑地诉求对其内化起着重要载体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现代化需要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转变的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体现在意识形态的时代性、视野界面的超越性以及技术运作的科学性等方面。意识形态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存在的时代特征上。当前在意识

形态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境遇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理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的时代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必须符合这一时代特征;视野界面的超越性,要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范围,瞄准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放宽胸怀,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技术运作的科学性,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运作层面把握现代高科技对人们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将高科技手段和现代科学管理有针对性地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体来讲,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代性”体现在理念、目标、主题、内容、模式、手段、方法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为了达到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传统人与现代人相互协调平衡的目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现代化的有机统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二维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交往关系中,社会成员遵循主流意识形态,相互进行意识流的传递、品德话语的交流以及德性的批判与重构,使得社会成员能够形成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的一种活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关键在认同,是在内化过程中行为主体真正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观点,并将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变为接受主体自身意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支配、控制、引导自己思想、情感、行为的内在力量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凭空产生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促使行为主体经过信息表象的感受,再经过理性的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经由判断、筛选从而达到思想情感上的认同。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活动过程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辩证运动过程。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目标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切实解决当前人们普遍关心和存在的利益问题、思想问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与切实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以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有机统一起来,体现了个人发展方向与社会发展方向的一致性。

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深刻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终极目标。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历史就是由各种各样的个人的活动构成的,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主体是社会的人,即个体价值主体和群体价值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目标最终归于人的发展目标上,而“让每一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以满足人的精神、物质诉求为过程的逻辑始点与逻辑终点,全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最终目标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统摄下达到高度的一致,其功效在于规约了人们活动的价值取向。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相辅相成性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交织起来的画面。”唯物辩证法诠释了事物、现象(包括精神现象)的普遍联系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与意识形态属性极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两者的动态发展过程,更有着互为促动、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一种价值观念的存在。重要的一点是社会生活要为这个价值观念提供合理性依据并使人们认同并践行这个价值观念。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要使人们服膺并导致价值生成,就必须加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当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价值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挑战不断加大,因而更需要向现代化转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支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就是要求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机制等,建立起反映社会发展方向及其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系统。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既是一种目标追求和价值引导,又是一种功能性要素体认,从而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深入贯彻。

另一方面,政治观念、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的主要教育内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中需要解决的根本标的。从广义上讲,核心价值的内化过程本身也就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因此,核心价值内化功能的发挥、功效的大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休戚与共。毫无疑问,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取向迷失,导致指导思想多元化,人们必将质疑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

再者,思想政治教育在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过程中,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运作范式又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理论素材和新的活动样态,从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化转型。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两者的关系向度呈现正相关效应,在动态生成中相互辐射,彼此促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实践统一性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中,“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所以,人类社会不仅是一个物的实体,而且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从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转化的实践过程。两者在价值目标上的一致性,引发出在价值实现过程中其成果的共享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内化实践的价值生成必然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的实践中发挥着指导作用,在操作层面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运行显现出理论上引导、方向上规约、内容上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的实践又作为中介和载体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属性与技术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作为实践主体的人蕴涵着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人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实践过程中将客体要求内化为自我追求,并做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同时主体又通过实践将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的理性认识物化到自身的行为中,使思维者的知性转化为实践者的践行。这里特别强调实践主体的“内生性”,即在实践中主体所发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

性。因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来源于实践又回归于实践,这种回归是能动地渗透实践主体的创造性元素。这种创造性元素,使主体更有效地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的对象化活动中,不断获得价值生成。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现代化

理念是思维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形式认识和把握对象的本质而形成较为固定的观点和看法。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势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已经无法适应人们思想形成、发展要素的多样性、选择性、复杂性、差异性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现代化,就是要充分彰显理念的前瞻性、开放性、创造性的最根本的时代特征,形成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念,优化思维主体的知识结构,革新思维主体的观念、语言、行为习惯,培养求新与求实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理性自觉。用联系和发展的唯物辩证法的根本特征科学、全面地认知思想政治受教育者,将思维对象置放在历时态与共时态的视阈下,理性地把握受教育者的变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入学的理念图示是主客体相统一、思维与实践相统一的生成性理念。主客体相统一的新理念,要求依据主客体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统一性,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对立统一中达到相互的尊重与和谐。思维与实践相统一的新理念,则要求将思维与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提升思维能力和思维科学化水平,生成与时俱进的现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现代化

目标是个体或群体完成了预设的目的与标准所取得的成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诸要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从目标系统确立的依据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适应和满足一定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还要适应和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呈现为一个在实践中不断生成的过程和一种无限开放的状态,不是一件只能无限推移、遥不可及的事情。它的内容和要求总是针对特定现实提出来,根植于每一个时代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中,在具体的时代和语境中有着具体的现实内涵,它具有现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现代化,着眼于当前时代的发展,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吸纳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目标元素,构筑培养一代新人目标框架。其现代语境就是培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现代公民。具体内涵是:构建一个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道德体系;增强诚实守信意识、竞争开放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弘扬主体精神、创新精神、法治精神:提升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需的健康的心理素质;优化具有现代化要求的知识结构等。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现代化,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教育主题。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它表现为人们对其认定的并表征出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由衷信赖和矢志不渝的自觉追求。信仰的本质是人作为一个类的存在物的一种自我超越。是个体或社会群体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超越现实走向理想的努力的精神状态,也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在人的精神世界的内化。“一个具有科学正确的价值观的人、能自我意识到行为的公正或善恶,能选择有利于自身同时有利于人类社会和他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能超越物质层面的、个我层面的、肉体层面的小我,而进入精神层面的、社会和世界层面的大我,这既要落实到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引导层面,又要上升到做人的信仰层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探索的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它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适应了中国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做到了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高度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对受教育者起到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凝聚作用。导向作用体现在规范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保证受教育者的精神活动从现实到未来健康的运行;激励作用体现在鞭策和鼓励受教育者不断地为信仰而奋斗。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认为信仰是“提高我们的情绪,鼓舞我们的生活的唯一有生气的原则”。它使人意志坚定,保持理性认识与非理性情感的统一,坚定不移地实现预设的目标;凝聚作用体现在整合受教育者的思想与行为,“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信仰的一致对于国家的强盛是必需的。”国民共同的信仰,保障了国家和民族团结与强盛的未来。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信仰教育的主题,其目的是为受教育者设定居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高层次的价值标准,使受教育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中,将这一最高层次的价值标准转化为价值追求,在价值追求中实现价值目标。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现代化就是利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网络新载体,通过互联网这一最先进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向人们传播丰富、正确、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帮助人们形成时展所要求的政治观念、思想品德、道德规范以及健康的精神状态的过程。

现代中国,网络以巨量的信息、快捷的传输、强烈的互动和多元的传播方式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成为各类信息争相利用的最佳载体,进而成为社会价值观念传播、多元社会意识形态竞技的崭新平台。网络载体的强大的舆论攻势和传播效应对社会群体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产生深刻影响。以网络为载体,其两面性既给我们带来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机遇,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以网络为载体,将彻底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可以充分地进行主体间的更广泛、更深层次的交流互动;以网络为载体,为受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流情境和知识语境,受教育者可以依自身的情趣和道德价值观随时获取所需的教育资源,充分体现了个体化的特征。然而,这种虚拟的网络空间,信息的多元化以及意识形态质变现象的出现会导致交流主体的异化,从而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趋利避害,利用网络载体的开放性、平等性的特点以及快捷、及时、互动、高效的积极面,有效、主动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研发大众喜爱的网络文化产品。提高网络文化先进内容的访问率,完善网络舆情制度,建立网络监控机制,强化高质量舆情工作人力资源基础,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脉动及走向,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力抵制各种不良信息的侵蚀和影响,从而提高受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

(五)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现代化

“方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活动方式、程序和手段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为实现教育目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以及程序和手段的总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现代化,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创新、运用新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预设形态到实现形态的转化。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人们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即理论思维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们认识世界、掌握世界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依据这个理论支点引伸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方法转型的理论框架,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维的方式、艺术的方式、信念引导的方式、实践精神的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维的方式主要体现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理念和态度的改革维度。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主客二分”的关系,教育者是天然的教育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客体。这种关系图示逻辑地导致交流的不平等性,严重地抑制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生成,已不适应当代以人为本的思维理念。依据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双方都被视为主体间的相互性、统一性与协调性的交往互动。这一活动范式逻辑地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平等,人格上的相互尊重,在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的亲和思想支配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发挥了受教育者的主体角色功能,使之从被动逆反的接受转换成一种道德自觉,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艺术的方式主要体现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美育维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美的规律来建造。”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就是主体的人在对象化实践中运用掌握的对象的规律和自身内在固有的尺度,改造对象并创造一种新的对象的存在形式。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行为主体按照人的审美需要和美的内在规律来塑造、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这种方式的指向主要是美的环境、美的载体、美的氛围以及美的人格,实现客体的形式和主体的美的高度统一。

信念的方式主要体现于高尚的信念对人的引导维度。信念是在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下,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所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勇于践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的力量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可以坚定意志,激发活力,完善人格,使人在理性确证的基础上,遵循既定的目标矢志不移地进行价值贯通。当前信念确立的原则应是依据人的全面发展的预设目标,做到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统一。具体内涵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成才,在实现社会价值中实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

发挥信念的引导功效,要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形态转换为理性形态,使受教育者对确立的信念做到理性认可,并形成一种行为自觉。同时要满足人们的正当利益诉求,在合理性利益追求中坚定高尚的信念,且体认信念的作用和价值。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范文第14篇

越来越好造就孩子未来

“最好”是终结,“更好”是过程与趋势,然而教育是没有终结,只有终身,可见,让学生做越来越好的自己,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行,才是当今教育的特质和目的。对此,潘必方校长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名60 后的教育工作者,在20 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看到了一批批因掉队而直接被现行教育体制淘汰的孩子,也看到了太多短期内优秀却最终‘盛极而衰’的孩子,这些现象与事实让我切身感到,只有让孩子们的未来越来越好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为此,我将教育理念归结为:做越来越好的自己。因为教育的使命就是让孩子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完善自己,做越来越好的自己。”是啊!让孩子“做越来越好的自己”,也就意味着能让孩子的现在走得更稳,将来走得更好更远。

南太武实验小学“做越来越好的自己”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而是用一系列的活动实践来实施和论证这一理论依据。为此,学校提出了“达标+特长”的教育目标,让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素质的基础上,落实市教育局提出的“三个一”工程( 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一个不能少)和教育部提出的“体育、艺术2+1项目”(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方面,南太武实验小学的领导清醒地认识到:一所好的学校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要有自己的核心理念和教育主张,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基。基于此,学校在素质教育诸多指标中,提炼出“身体素质”“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为学生最重要的三种素质。对此潘必方校长是这样诠释的:“身体素质”是一个人的“本”,有一个好的身体,就有了发展的本钱,就是最大的资本;“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的“魂”,办有灵魂的教育应从提高师生的人文素质做起;“科学素质”则是一个人的“源”,科学探索永无止尽,科学素质是一个人的源头活水,当然这需要终身学习来保障。科学教育教人求真,人文教育教人向善,体育教人爱美!一个具备核心素质的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可持续发展的人。具体来讲,学生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前提是身体素质,基础是科学文化素质,核心是思想道德素质,重点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源泉是人文和艺术素质,方向是特长素质,载体是劳动素质。

为了使学生这三种核心素质的培养更能落到实处,更有育人效果,南太武实验小学以社团活动的形式来渗透学生素质的提升,使这三种基本素质更形象化和具体化。于是,学校组建了体育、人文艺术和科技三大类40多个社团,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每周二、周四下午各用一个小时开展全员社团活动,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社团活动。学校认为对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来讲,身体素质、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总是最重要的三种基本素质,不管孩子们将来选择了哪种发展方向,他们都应具备这三种基本素质。有了这些基本素质的孩子,就像有一颗种子播撒在他们的心田,他们的未来一定有收获的,也一定会越来越好。其实,教育就是一种播种,种下的不一定都有收获,但不播种却永远不会有收获。而我们坚信,南太武实验小学今天的辛勤播种,来年一定会有收获,而且收成将会是越来越好,因为他们的教育是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是遵从“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因为他们的教育是在塑造人、发展人、造就人;因为他们的教育是让学生“做越来越好的自己”。

办学特色铸就教育品牌

随着“用升学率说话”的评价体制的逐渐淡化直至终结,“用品牌说话”将会成为学校最核心的价值追求和最重要的识别符号。显而易见,“品牌是学校核心价值的表征,是学校的标志和学校差异化的手段,是质量和信誉的体现,是凝聚全校师生心智的源泉。”(沈曙虹语)

南太武实验小学从办学伊始,从“四大文化特色”与“四大教育特色”入手,注重校园文化和学校品牌的建设。在“四大文化特色”中,学校把“诚信文化、包容文化、和谐文化、创新文化”定位为学校的特色文化,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健康向上、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包容和谐、爱岗敬业的校园文化氛围,自觉践行“以人为本,与人为善”的百年招商局文化。同时,还通过机制创新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考核制度和机制,让教师们切实感受到认真教书育人的尊严感、荣誉感、成就感和归属感。文化氛围的形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与空间。事实上,以前学校的竞争,更多的是办学质量、办学特色、办学品位;如今,有文化的学校具有核心竞争力,会在竞争中胜出。因此,学校根据校情和时代要求,在师生中大力提倡“诚信、包容、和谐、创新”文化,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生成长,引导教师遵守“简单+勤奋――做人简单,做事勤奋”的原则,积极倡导 “勤劳、诚实、有爱心、不走捷径”的价值观,让文化特色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张名片。

在“四大教育特色”中,南太武实验小学主要围绕“养成教育、创新教育、个性教育、快乐教育”四大教育实施特色教育。学校通过各种活动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尤其是学校每年的“五大节日”(读书节、体育节、英语节、科技节、艺术节),让学生在这五大节日中展示才华、张扬个性、开拓创新、快乐成长。与此同时,学校还经常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比赛,“我是小小演讲家”演讲比赛、“故事大王”比赛、春秋图书交易会、舞蹈、绘画、剪纸、机器人等特色教育已经破蛹化蝶,展翅飞翔,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也是常常披金戴银、凯歌高奏。进入校园,你能感受到这里的孩子个个活泼可爱、阳光灿烂、能说会道、信心十足,懂礼貌、讲卫生、爱学习、有个性。

梦想课程成就师生梦想

在走访南太武实验小学中,让我饶有兴趣的是学校的“梦想课程”,学校实施这一课程已有三年多的时间。对于所谓的“梦想课程”,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兼教导主任陈跃辉是这样解读的:“梦想课程”是一系列面向义务教育1―9年级,基于“全人教育”理念,融合问题探究、团队合作、创新创造、环境保护、情绪智能等元素的跨学科综合素质课程。其核心价值观为“多元、宽容、创新”;而其核心理念是: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信任比帮助更重要。“梦想课程”包括“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如何去”三个大模块,分别设置了适合1-3,4-6,7-9年级的分阶课程。在“我是谁”这个模块中,开设的课程注重培养孩子们对自我的认识,并通过认知自己来更好认知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我要去哪里”模块课程,强调开拓孩子们的视野与想象力,认识到生命和世界的多样性。“我要如何去”,注重对孩子们的多元技能的培养,学校开设了职业人生与理财课,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周围的世界,了解有多少职业可以选择,选择这些职业需要付出哪些努力与代价。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梦想中心”的建设和“梦想课程”的开展,把“梦想课程”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提升和拓展课程,学校最美的教室是“梦想中心”和“梦想书屋”,“梦想课程”是孩子们最爱上的课程之一。六年级曾若榆同学说:“我最喜欢梦想课。梦想课大家可以快乐游戏,又能学到知识。”梦想课程不是老师们的“负担”,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抓手”,梦想教师团队都是由老师们自愿报名参与的,梦想课程也是最受老师们欢迎的课程。如今的南太武实验小学,“梦想课程”已经常态化。继而,学校还尝试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梦想课程开发,教师们群策群力,借助梦想课程提高专业修养。

“梦想课程”使南太武实验小学的教师们走出了开发区,走向了福建省乃至全国。学校借助“梦想课程”这一平台使一大批老师快速成长,张春城、欧阳美来、江燕红、陈艺敏、黄雪霞五位老师成长为基金会的种子教师,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也逐步扩大。梦想团队在实践中越来越坚定将“创造一个自信、从容、有尊严的中国教育未来”作为自己的使命,推动教育回归本真:人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多科性大学 特色 核心竞争力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大学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使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赢家,大多高校提出了促进学校发展的思路。本文就如何构建多科性大学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校发展作出分析。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也称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方式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自1990年美国著名学者Prahalad和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以来,西方大批学者紧随其后,特别是美国麦卡锡公司研究结论——“核心竞争力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使“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成为显学,且被引入经济、管理以外的许多领域。

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及其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中某一要素效用凸现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大学核心竞争力有以下特征:技能特征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包括科研能力、科研转换能力、教学能力、培训技能等。

用户价值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也应该满足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追求体现在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消费者(社会、家庭、学生)的需求和偏好上,如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个人兴趣爱好的满足、家庭与个人对教育回报率的期望等。

资产专用性。资产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在大学核心竞争力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市场资产。表现为学校和其市场或顾客的关系,包括学校声誉、学生选择倾向(学生报考志愿)、学生分配状况等。学校声誉有品牌效应,声誉好的学校往往能吸引优秀的师资与高素质的学生。学生对学校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学校状况的评价与对专业教育的选择。毕业生的就业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职业领域乃至社会公众价值观的写照,通常综合反映出社会对学校的声誉、教学质量、课程设置、管理水平乃至大学精神的评价结果。市场资产直接涉及到师资来源、生源与分配,所以成为竞争优势的核心。第二类是知识产权资产,这类资产是受法律保护的一种资产形式,包括技能、版权专利、各种设计专用权等。因此,高校科技发明专利,著名讲座、讲演的录制与发行,学校校徽设计等,都是学校不可估量的资产,应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法,对其予以严格保护。第三类是人力资产,它是体现在雇员身上的才能,包括整体技能、创造力、领导能力、管理技能等,是学校获得竞争力的基础。学校的竞争优势往往显性地表现为人力资产的实力,所以很多大学都把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作为重中之重。第四类是基础结构资产,是指学校得以运行的各种技术、工作方式和程序,包括管理哲学、校园文化、管理过程、信息技术交流、网络系统和金融关系等。“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更是大学难以计量的精神财产。专用性是学校长时间积累与沉淀的结果,难以复制和模仿,因而成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培育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核心阶段

大学一般竞争力向核心竞争力演化的过程主要包括“开发与获取核心专长和技能”、“竞争要素整合”和“核心竞争力更新”等阶段,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都要经历这些阶段。

在开发阶段,主要是确立价值目标,明确自身特色,“尤其要重视开发掌握关键技能的人力资源,防止关键人才流失”。在整合阶段,主要是围绕价值目标将特殊技能、人力资本、领导才能、组织管理甚至大学精神等融合在一起。“要克服单纯追求科研成果、升学率、院士和教授拥有量的倾向,而以识别知识体系为前提,把技能追求放入整个知识体系中,在要素的相互依存与联系中培育核心竞争力”。“切忌片面强调有形资产的投入,注意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整合。”

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四条途径

第一,制度创新。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虽有赖于各大学的自身努力,但制度问题更具有根本性,必须在宏观上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创造一个有利的制度环境。第二,知识管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应该来自大学组织内的集体学习、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来自于组织成员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参与。通过创新价值观和管理观念、优化校园知识共享体系、改进激励机制、强化知识产权、激活知识价值等有效措施,加强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对知识的有效管理,不仅决定大学整体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也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第三,创建知识联盟。知识联盟具有巨大的战略潜能,具有学习灵活、风险小、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它可以让不同的学校共享资源,并通过学校之间的合作创造新的知识或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转移,有助于从战略上更新或创建新的核心竞争力。第四,保持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院校间“同质竞争”将长期存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是确立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实现“异质生存”,而并不是把自己多年积累起来的优势都弃之不要,“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和曾经形成的特色,决定了这所学校的办学品位和层次。”只有依靠优良的办学传统,才能培育出核心竞争力。

第二,对多科性大学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学校定位

大学定位,是当前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全国高校与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其兴起有多种因素,教育部自2003年开始实施的五年一轮次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将“学校定位”列为评估指标体系18个二级指标之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并加速了高校定位的研究和实践。从目前实际来看,我国主要有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单科性大学等不同类型,多科性大学又因其内涵的差异而有多种类型。

转贴于

由于多学科大学所拥有的学科专业设置的不同,多学科大学的类型是比较多的,但无论何种类型的多学科大学,都不是多种学科平分秋色,而是拥有自己的品牌,有各自的主体专业。

以经济类院校为例,在当前情况下,经济类院校是一般性地定位为多科性大学,还是定位为在突出其中经济学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兼有其他学科的大学?笔者认为,突出经济类学科主体的办学定位,关系到经济类院校的生存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高校也面临激烈的竞争。尽管目前不少经济类院校已经发展成为多学科大学,但经济类专业的设置,仍然是经济类院校的主体专业和品牌专业,是其强项,在相当一段时期之内,这一地位难以改变。这是经济类院校存在的基础,也是其安身立命之地。

高等教育的区域性,首先会影响到高校服务面向的定位,其中地方高校必须要为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并进一步辐射到其它地区。其次,区域性经济的发展特征会影响到高校的学科和办学特色的定位。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经济发展特征有很大的差异,也导致了这些地区的人才需求总量、科类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具有不一致性。处于这三类地区的高校,在学科建设的侧重点和办学特色上,要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此外,办学的区域性特征还会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规模、层次和规格的定位。所以笔者认为,多科性经济类院校应该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努力实现学科专业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现代化,专业特色突出,教育教学质量高,科研成绩显著的阶段性目标。

办学理念

所有特色鲜明、办学成绩显著的世界著名大学,都具有鲜明的办学理念。耶鲁大学的“教育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生活”的教育理念,是该校实施教育目的多重性和坚持人文主义精神及“自由教育”原则的理论基础。麻省理工学院以“理工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取,教学与实践并重”为办学理念,是该校形成办学特色的依据。

随着经济市场化对有劳动者和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人才的需要的增加,对传统教育特别是传统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一所经济类高等院校,我们究竟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些都成为高校在人才培育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的教育哲学观。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为指导,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就是把增减社会所要求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放在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所以,“以人为本”的教育工作中既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方法论。“求实、创新”是现代大学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将推动教育创新,因此,“求实创新”,是现代大学迎接世纪挑战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办学理念。所以,本文认为,建立以“以人为本、求实创新”为内涵是建设现代多科性大学的办学理念。

学科建设

在学科建设方面,首先要建好一批重点学科,要把目前具有一定优势的经济学科和工商管理学科等做大做强;其次要巩固和壮大一批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学科;第三要新建一批有适应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学科。在队伍建设方面,首先要建设好一支一流的教学科研队伍,要在用人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增强已有人才的凝聚力,发挥其创造力。引进一批新的学科领军人才;要建设好一支一流的队伍,要以年轻化、专业化、现代化为方向建设干部队伍。

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多科性大学

纵观国外著名大学办学特色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服务社会,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发挥优势,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未来10-15年中,多科性经济类院校应努力形成以下特色。

区域特色。东、中、西三大地区经济发展特征有很大的差异,处于这三类地区的高校,根据不同的地区理所应当地要具有地方特色。无论从专业设置上,还是学校的研究和服务重点上,都要突出地服从和服务于不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

人才特色。这个问题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特色。如前所述,应当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兼顾培养有特色的研究型人才。所有的人才都应当注重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和处理能力,应当在创新能力方面有独特的长处。另一方面,应当实事求是地对专家类型和层次作定位,多科性大学的学者也应当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手,其理论研究能力则只要求达到足以应用。尽管如此,多科性大学也需要出名人,出学者,未来10年中,应紧盯着本行业中的前列人物,希望他们到学校来工作,或使自己的人才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创新特色。多科性大学的学科门类不求大而全,但求新和精,要以与时俱进的观点,瞄准国际学科和学术研究前沿,着眼国内和重庆实际来调整和考虑新的学科设置。不合适宜的学科要淘汰或合并,新的急需的学科应建立或突出出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