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范文

初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范文

初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

初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

近年来福建省高考历史平均分逐年下降,不少中学一线教师感叹高考历史试卷难度越来越大,命题角度较偏,考取高分越来越难。学生们也普遍认为材料题设问刁钻,阅读量大幅度增加,文字堆砌过多,考试压力加大。我认为高考历史成绩偏低,除了试卷本身难度之外,还存在着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问题。

一、初中历史中考要求与高中历史教学相脱节

从初中教材来看,我市大部分学校选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教材编写采用的是通史结构,从中国古代史到中国近现代史,从世界古代史到世界近现代史,三年共六册。教材充分体现了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了大量的图片、史料、活动、探究问题等素材,文字教学的内容不多,难度也不大,这种课程要求正好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目标。但从中考要求来看,由于目前我市中考历史采用开卷考,难度值小,考前还有一定的复习范围,所以学生很容易获得A或B等级。而我市中招录取的要求仅是C等级(合格等级)。这种考查体制固然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高中学习,尤其是不利于文科学生的学习。

近几年《福州市区初中学业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历史中考试卷难度值控制在0.8左右,试卷的容易题、中等题、稍难题比例约为8:1:1。尽管试题覆盖面广,但考查的是《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基本点、教学中的重点、学习中的最关键点知识。相当数量的试题直接考查课程标准学习主题下的内容知识。

例如:(2006年中考题)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009年中考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珍珠港事件

以上例举的中考考题的所有考点均为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点,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能力层次的要求70%属于识记层次,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在中考试题中。因此,初中学生更多的是单纯的记忆基本史实,而缺乏相应的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迁移、运用的能力,特别是缺乏对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的整合能力,因此还无法熟练的形成立体的历史知识体系,在这一方面初高中的教学还无法形成无缝对接的模式,从而导致初高中的衔接有一定的难度,也使高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之处,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初高中历史教材编撰体例存在差异

当前高中历史新课程以专题史体例编订,内容丰富,有一定深度,古今中外交叉点频繁出现。学生适应了编年体例的通史学习习惯,自然无法立即掌握专题结构的学习方法,特别是世界古代史政治体制、思想,由于初中历史比较简单,把很长的历史进行浓缩,造成学生比较片面的印象,认为世界古代史都很简单,没有清醒的认识,对整个历史的背景没有整体的把握,进入专题学习就觉得难度加深。

比如: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复兴和发展成熟过程(高二必修)

希腊工商业发展――物质基础

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和推动

智者运动兴起

平民地位提高

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

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认识你自己

这部分知识在初中的课本上根本没有涉及,学生很容易对这段内容产生困惑,于是就变成了单纯背书、不理解书本知识的恶性循环过程。在初中的教学中,多补充古代希腊的内容才能对高中学习有所帮助,但初中的要求比较简单,课程的设置上也不可能达到这点,造成高中的历史课程超出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的畏难情绪也由此产生。

三、初高中历史学习能力要求不同

选读文科的不少同学,依旧用老方法学历史,以为只需勤奋刻苦,就不愁没收获。另外,部分高中教师一时难以转变观念,习惯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依然利用题海战术进行大包抄,可往往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从近年来高考试卷可见,文综的历史部分非常重视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认知、识记、分析、归纳、比较、评价等,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仅仅只掌握认知、识记能力,所以要想考高分,必须学会梳理知识,建立知识网络和构建知识结构。在了解、认识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应该学会探究历史,从中发现规律,顺着规律,提炼出有价值的认识。

历史的学习离不开历史背景,任何历史都是有因才有果,单纯背诵所谓的重点,把历史单一化,很多同学认为省时,其实是得不偿失,特别是高中历史专题化后,学生更是把历史割裂开来,所谓抓住重点背诵。

例如:学习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学生各个击破,进行单纯机械性的背诵,其实把这些融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历程,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并且能得出正确结论,要把历史看作一个整体才能有效的学习。

总之,历史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建立在历史长河的史料中,历史的学习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旦有了整体的历史资料认识,也就能建立整体的历史史观,历史就不只是考试的工具,而是有趣的简单的历史分析题,文综的题目学生也就越做越爱做了。

从以上几点分析来看,近年来高考历史试卷得分率降低,我们不能一味埋怨试卷本身或命题者,多角度思考问题存在的原因,从不同层面进行剖析,对症下药,进而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继而从根本上扭转目前这种现状。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福建省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历史学业考试大纲》,福建教育出版社。

初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范文第2篇

一、“点”的整合――每一节课的知识整合

一般说来,每一课的内容都有一个发展的主线或者线索,根据主线或者线索确定主题,构建起本节课的知识网络,这节课的内容基本上也就掌握了。如复习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资本主义的曙光”时,将主题设置为“两次发现”:第一次发现为“人”的发现,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解放,掌握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相关概况;第二次发现为“地理大发现”,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开拓。

二、“线”的整合――每一个单元的知识整合

在历史的单元复习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线索,根据线索可以设置相关的主题,将相关的史实串联起来,使历史知识更系统化、线索化。如在复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可以根据第二单元的主题“近代化的探索”进行单元的知识整合。可以整合为:地主阶级的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了解在近代的中国,统治阶层地主阶级如何自救,学习西方的技术,维护封建的统治;资产阶级的近代化探索――和辛亥革命,了解在近代的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如何摆脱近代中国的命运,学习西方的制度,争取民族独立;知识分子的探索――新文化运动,了解在近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如何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力求实现在思想上的近代化。

再如在复习人教版世界历史近代史“步入近代”时,可以将本单元知识整合为三个数字:一二三。“一”指一次革命,使学生系统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体会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二”指两次发现,通过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系统了解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关概况,分析认识人类的思想解放和地理上的大发现;“三”指三次资产阶级革命,列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分析比较整合,整合出三次革命的异同点,可以归纳为三次革命同为资产阶级革命,但因为各国情况有所不同,革命过程不尽相同,革命后建立的政体也不相同。

三、“面”的整合――每一个历史专题的知识整合

教师可以根据历年来的中考考点,总结出历史的专题复习单元。平时的历史课堂学多数是以时间为顺序,学习相关的中国和世界的重大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初三的复习教学设计中,可以使学生注意历史事件的横向和纵向联系,理清线索,整合相关的知识点。如在复习世界史时,设置美国史的专题复习,将美国历史分成五个阶段:独立的美国――美国独立战争;统一的美国――美国南北战争;创新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三次科技革命;富强的美国――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霸道的美国――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科索沃战争。通过五个分阶段的复习将美国史专题史的知识整合,使学生从整体上复习了美国史的相关知识,了解美国史的发展线索,对于美国的发展崛起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复习中外历史重大改革时,可以设置相关的改革史专题复习,将中外的重大改革进行比较。如将中国的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比较,从改革背景、改革人物、改革内容以及改革对本国的不同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整合;日本的明治维新同样也可以和俄国的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相比较,分析两次改革的异同点,可以得出结论:两次改革的性质相同,都使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初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艺术性

初中历史课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它具有历史的基础知识和历史的教育意义,它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通过学生的文化素养,特别是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以史为鉴,可通古今”,历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一个伟大民族前进的符号,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历史也是一部社会教科书,是知识宝库中活生生的人类活动符号,也是人们认识自己,超越自我的一面镜子。中学历史课作为基础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品质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历史教学,把中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热爱祖国,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人才。可见,中学历史是一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不可缺的课程,是其它课程所不能代替的。

一、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历史学习

历史是指所有已发生了的事物,全都是难以复制的,不能被观察到的,不能体验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选择学生容易接受的事物,由近及远,转向到历史的年代,并且选择代表性的资料,创设有趣的情境,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放下压力,放下负担,在充满情趣的学习环境里学习历史知识,为较好开展历史教学铺开一条宽敞的大道。

初中历史是一个特殊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应采取多种途径,鼓励学生勤于学习,乐于学习,注重学生的积极思维,积极的态度,从而使其优势得以充分体现。例如,通过阅读、示范、辩论、竞赛,采取生动活泼的事迹介绍历史人物等,使学生融入教学活动,并积极配合老师,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这种学生的参与,是所有学生的参与,不仅是学生个人的参与。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需要呈现出积极、和谐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要求学生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讨论,进行考证,对这样的学习效果做出评价。根据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要注重教学的新视角和新观点,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激发科学思维,揭示科学现象的本质,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真理,感受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历史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历史和现代的差异,通过讨论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性学习。

二、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加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是研究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有效途径。历史是一切过去的事,比较遥远和淡化,要让中学生学好历史,就必须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新课改倡导的精神,也学好历史的要求。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寻找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点,如:包括当前的国际形势、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势、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等,为历史书籍注入新的活力。重点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这方面做切入口,可以先通过对“商鞅变法”了解。让学生了解“商鞅变法”是时展的需要,是秦国的统一,合乎多数人的利益。同样,古代和现代,都有自己的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充分认识新时期我国经济的繁荣,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因此,历史教学应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

同时,新颖、有趣、生动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把学生自学,老师引导作为学习历史的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期间,初中历史老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方法,尽可能地帮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从多向交叉学习中实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历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的狭小空间,要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求知,鼓励学生拓宽学习思路,创造学生学习历史的发散思维和求异口思维,培养学习历史的热情和耐心。

三、运用多媒体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善于进行抽象性理论学习,喜欢直观性强的动态学习,因此,在初中历史课教育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中老师尽量多给学生创造生动形象画面场境,在学习中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学生内心深处激发出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历史,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

在教学中通过对多媒体光、声、色的巧妙利用,把历史的事物和历史的发展过程展现给学生,让凝固的历史重新活起来,使枯燥乏味的内容变的生动有味。同时,用多媒体教学,让历史信息以画面信息的形式出现,这样在大脑里停留更长时间,甚至永远不会忘记。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学生喜欢的电影和视频,剪辑成课节,让学生会感受到历史背景和当代文化存在的相似之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有助于对当代社会的理解,从而产生学习历史的驱动力。由于过去的历史教学或教材,都不近完善,在很多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需要。因此,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不但要求历史老师具有较强的历史知识,更需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教育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特征,根据学生的特征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学生的特征做出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老师在帮助学生学会共同学习的同时,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我激励、自我调节、自我评价,最后实现自我提高。教师要从授人以鱼走向授人以渔,充分发挥学生潜在力量,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激发主体意识,还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在新课程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对学生的积极心、好奇心、上进心做到及时发现,做到及时的支持和鼓励。尽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在初中历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情境教学的建立,逐步实现对自身理想的教育,并以教学的有效性为载体,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热爱,这样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程云霞.浅谈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现状及建议[J].课堂内外:教研论坛,2012.5.

[2] 吴菲.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5.5.

[3] 刘向东.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导学(七年级上册),2014.1.

初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人文性

1 引言

历史和社会教学不只对学生智力开发和知识增长有着重要而特殊作用,并且对学生意志品质、性格气质、思想品德以及心理素养等素质的形成同样有着显著的作用和影响。历史和社会教学是初中开设的,具有人文性的基础课程。但是在目前的初中历史和人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的希望让学生考出高分,以便中考能考出好成绩,考上好的高中,从而使得教师忽略了从教材中发掘人文内涵和精神,忽略了通过历史和社会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历史和社会教学应改变目前不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提高的现状,积极探索发现历史和社会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并用适当的方式方法,用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 历史和社会教学人文性的作用

探讨初中历史和社会教学的人文性,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探讨其作用,即历史和社会教学应该达到什么样的人文目的。

2 . 1 培养正确社会历史意识

有学者说“历史意识是把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企望结合起来的一种心灵活动”。因此,历史与社会教学要用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使学生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会初步运用基本观点分析与解决问题。形成并发展学生的社会历史意识,要以历史知识作基础,同时渗透思想教育要求,如爱国意识、参与意识、忧患意识以及民族意识等。

2 . 2 培养优秀民族素质

当前,一部分青年学生不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忘却优良传统,使民族气节下降甚至消失,民族意志变薄,做出一些不顾国格、人格,损害民族情感的事。这表明我们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民族素质低的培养。因此,在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应重视用培养学生的民族素质。我们的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并在历史发展中,产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华夏儿女。因此,在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中,应该好好利用优秀文化来对初中学生进行民族素质的培养。

2 . 3 培养先进国际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但是国与国间也存在许多隔阂和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造成隔阂和问题的原因是各国有自己独有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而且这种历史和社会文化间存在差异。要想很好的解决国与国间因历史和社会文化差异导致的问题,就必须培养青少年的国际意识。因此,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历史,了解社会,还应该通过历史教育,帮助学生扩展视野,树立起“ 和平的公民责任、民族间相互依存、国际理解以及人类友爱的意识”,使我们的青少年能够正视别的民族、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承认彼此间的差异,不因为彼此的差异而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理解合作。

3 、通过历史和社会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性

明确了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目的是传递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后,我们就需要分析探讨如何通过历史与社会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性。

对于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我们不应该以一种观念去解读。比如在讨论20世纪40年代初的“ 珍珠港事件”这一重大事件时,应该在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原理进行分析的主线,同时不排除别的一些分析方法分析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得出不同的历史观点。这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学习“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这一主题的第二节“古代文明”。我国古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中国古代文明成就史的教学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是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必不可少的教育素材。在学习第三节“近代探索”时学习中国近代史,使学生知道中国是怎样由文明古国逐渐落伍,成为列强侵略的对象;知道中国在近代时期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理解近代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如何前赴后继,不断探索和奋斗。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弘扬近代仁人志士不怕牺牲,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和优秀的革命传统。还可以从近代中国历史中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育教训。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开放的世界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另外,近代中国是古代史的延续和现代史的前奏。学习近代史将帮助学生系统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

4 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材,素质教育出现。人文教育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有着重要作用,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历史与社会作为人文社会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上述分析中提到的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目的,采用正确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唐一.简探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5,(13)

[2]周策宇.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浅谈[J].湖南教育,2000,(18)

[3]刘海燕.新课程下初中历史学科教研工作的新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03)

初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5006802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习惯于将历史学习视为历史教材中史实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初中生史识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既不利于学生智慧的增进,也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什么是史识与史识能力

现代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包含着两个核心要素,一是客观存在的过去,二是我们对于过去的主观性理解认识。前者是“史实”,后者则是“史识”,它们共同构成了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

史识是指在史观指导下对史料的理解、对历史现象的辨识、对历史规律的感悟和对历史与现实联系的认识等,多表现为历史阶段特征,即对某特定历史阶段(时期)诸多社会现象的本质概括(规律)。史论是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偏重于影响(联系现实或后世的),史论则着重强调作用(对当时的)。史识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史识能力是指学生认识史识、诠释史识、生成史识的能力。

二、 为什么重视史识能力培养

长久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强大惯性推动下,有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仍然习惯于将历史学习视为一字不差地记忆历史教材中的史实性知识,将历史学习效果的检验等同于史实性“标准答案”在考场中原封不动的复现。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教材中的文字被奉为不容置疑的真理,客观史实成了历史学习的核心对象,海量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枯燥干瘪的历史信息,占满了学生的大脑内存。但这些过去被视为学习重点的“史实知识”,常常以孤立信息碎片的形式呈现,这种知识可以扩充学生的信息储量,但却无法直接增进学生的智慧。只有提高史识能力,引导学生把孤立的史实知识,置于与其他史实知识的联系与比对之中,在史实构成的复杂因果网络之中去予以解释和评估,由此得出自己的判断,历史学习才会真正使人明智。

聂幼犁强调,21世纪的中学历史课程应以让学生学会用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了解过去、理解现在、懂得社会、认识自己为宗旨,以落实这一宗旨的具体能力目标与思维品质为核心,以时代要求和中学生需要的文明史为内容,再辅以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主体性学习方式。只有这样,中学历史课程才可能在基础教育中展现其内在魅力。由此可见,初中历史教育必须要非常重视史识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培养。

新课改推行以来,中考命题改革逐步深入,“知识立意”为主已转变为“能力立意”为主。纵观近几年中考试题已不再拘泥于教材,而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大量引进课外新素材,创设全新的问题情境,再进行设问。而这种设问往往着眼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以此来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取处理历史信息能力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特点已成为历史学科命题的一大趋势。

纵观当前的教学现状和中考命题趋势,应该改变过去将历史学习视为一字不差地记忆历史教材中的史实性知识的观念,树立史实知识为史识知识服务的意识,避免对史实性知识的片面强调,加强对学生史识能力的培养。

三、如何培养学生史识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实现教学重点由“史实知识”向“史识知识”转移,培养学生史识能力,笔者进行了以下教学实践探究。

(一)提高分辨史实知识和史识知识的能力,避免将史识性质的知识硬教成了“史实”

有一次笔者下乡听课,执教老师在课堂上发问:中国近代史是怎样的历史?训练有素的学生就会异口同声地响亮回答:中国的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课后笔者和几个学生聊天,请学生举例说明中国近代史是屈辱史或探索史,他们说不出来。笔者又问:那你们怎么知道中国近代史是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背呗!”这种知识输出不是出于回答者的主观理解,而纯粹是反复机械记忆刺激之后的条件反射。他们仅仅需要复述若干字句,至于为什么是“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并不需要仔细思考。这种回答未经过大脑,就通过了口舌,是典型的“鹦鹉知识”。此种对于史识性知识的片面强调,或者对“鹦鹉知识”的迷信与崇拜,不应当被视为历史学习的唯一目标或首要目标。历史教育应当有更高层次的追求,那就是掌握和创造史识性知识,有效地加深历史理解。

初中历史教材限于篇幅,以历史的叙述、记载为主导形式,教师要分清教材中哪些是史识知识。例如夏商周文明尽管上下纵贯1800年,但遗留文献甚少,且越向前记载便越模糊,并夹杂着神话成分。这一时段的历史空白、疑问很多。学习此段历史,就不宜只向学生简单地陈述“历史记载”或研究成果,以避免学生形成此段历史的认知错觉,导致学生误将“历史叙述”“历史记载”作为历史知识的来源。而应该借助文献记载,参照历史遗址、遗物、青铜器铭文,甚至甲骨文等史料,由已知推及未知,由相对晚近推及相对远古,向学生呈现原生态的“史实”。如此,既可使学生生成“以史料为证据探究历史”的观念,又可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

聂幼犁则指出,我国中学历史教学长期使用的国家统编教材在客观上“给许多中学教师、学生造成了教材就是历史,教材就是权威,教材是不可逾越的思维定式”。他认为历史课程改革应该树立以下理念:“历史是过去的客观存在,教材和各种课外历史读物是后人对它的主观认识,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客观历史与其主观反映的联系与区别。”

(二)培养学生树立史实为史识知识服务的意识以及应用史实知识诠释教材的史识能力

新形势下的历史学习对象,不再仅仅是信息碎片意义上的“历史知识”,而更加侧重获知历史的“方法与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史实知识为史识知识服务的意识,注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与能力”。

1.通过整理、归纳零散“史实知识”,概括生成相应的史识知识。例如“中国近代史是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的史识(史观)生成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中国近代(1840-1949年)一系列的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使学生产生中国近代史是屈辱史的认识;学生通过了解近代志士仁人英勇抗争、不断探索的史实,得出中国近代史是抗争史、探索史的史识。帮助学生从零散的“史实知识”中,通过分析、概括获取历史信息,形成相应史识(史观),从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与能力”。

2. 应用史实知识诠释教材中的史识,有效地加深历史理解,培育学生的逻辑推理与分析能力。教科书是专家编写、国家审定的,相对真实可靠。历史教材是学生接受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但历史教材限于篇幅,史料引用较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零散的史实,科学组织教学,合理应用史实知识诠释教材中的史识。例如《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中写道: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伤亡最大。学习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对比得出中国战场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史识,同时分析各国军民在战争中伤亡人数,对比得出中国战场军民伤亡最大的史识。在教学中要注重历史图册的应用,通过教师的引导,将那些碎片化的史实转化为史识知识,培育学生的逻辑推理与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证据素养。

(三)引用史料印证或生成史识,懂得历史知识的来源,培养学生的证据素养和推理能力

当前的学校教育仍将教材作为组织课程内容的主要凭借,这常导致学生误将“历史叙述”“历史记载”作为历史知识的来源。引入史料,也正是为了纠正此种认知偏差。从根本上讲,学生终归要确立“通过史料推论重塑过去”的观念。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比如,以《清明上河图》为切入点探究北宋城市经济。可通过图画中的街市结构、招牌广告、药铺旅店以及饮食物品等,探讨北宋东京的商业经营场所、经营手段与理念,以此透视北宋城市经济的繁荣,这是从史料中辨别、分析与推理有效信息的一般做法。

教师可让学生尝试用现代观念去解决历史问题,使学生在新旧观念的撞击中,深刻地记忆、理解历史,从而确认某种现代观念。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一些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并预测未来。例如中国土地制度的改革,它经历了1952年土地改革、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些改革在相应的历史时期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它们很快就成为历史。现在的农村,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片的良田荒废,而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权分别属于不同的农民,不利于集中开发经营,急需进行新的改革。

史学研究需要借助史料“写历史”,历史教学更需要借助史料,让学生体验“写历史”是一个对史料不断鉴别、判断、解读,乃至智慧参与的创造过程。如此,既可使学生形成“以史料为证据探究历史”的观念,也可使其认知结果更接近历史的本真。

历史学习重点由“史实”向“史识”转移,不是不要学史实知识,而是通过学习重点的转移,突出史识的理解与生成,让学生懂得“用证据说话”,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解释方法与能力。提高学生的史识能力,既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有深入的了解,更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精心的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张岩.从“史实”到“史识”:中学历史学习重心的转向[J].历史教学月刊,2015(11).

初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范文第6篇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通常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即是精神文化史,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史、学术思想史、文学艺术史、宗教史、社会史、教育史等等。此文中初中历史课标中的文化史主要是指以上狭义的精神文化史,所包括的“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也兼及考古发现的史前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社会生活与习俗等。

    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行为倾向,它来自行为主体的价值体系、价值意识[1]。文化史“内容标准”呈现的内容是课标编制者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多种历史观选择的结果,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化史观、社会史观等,体现了现代化、国际化、社会化、政治化等文化价值取向。比较古今中外各类文化史,其中存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科学与人文、社会与政治等文化价值取向差异。

    一、分布情况与统计分析类目、单位的确定

    (一)分布情况

    旧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以主题的形式集中呈现,其中中国与世界的古代、近代、现代六个板块都有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学习主题;新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则是按照历史朝代的时序性分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课程内容”之后,分散呈现。

    (二)统计分析类目

    根据初中历史课标的内容呈现,可以将文化史分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化史、世界古代文化史、世界近代文化史、世界现代文化史六个板块,每个板块又分为学术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教育、社会生活六类。

    (三)统计分析单位

    以课标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为单位,如旧课标中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就是一个单位,包括“孔子”、“百家争鸣”两个知识点,统计分析以上各类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和知识点个数及其所占比例。

    二、统计数据结果

    新旧课标中呈现的文化史内容标准的条数以及知识点个数统计结果如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及其所占的比例都在减小,其中中国古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小,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古代文化史个数有所增加,世界近代文化史下降的幅度最大,表明目前对世界近代文化史的关注减弱、重视世界古典文化是学界的共识;中国文化史减少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百分比仍然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百分比,由此可见,国际化的文化意识比较明显。

    从表2、表3我们可以发现,新旧初中历史课标中国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的变化呈平行下降的状态,世界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则是古代不变、近代增加、现代下降,近现代的下降也处于平行的状态。新旧课标比较,中国文化史下降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外现代文化史的知识点个数都是最少,比例也最小,由此可见,现代文化史的内容比较薄弱,有待增加。

    根据表2、表3,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的比例最大,占主要地位,由此可见,隐含着重视科学技术史的思想,有偏重科学主义的文化价值取向。其次是文学艺术,排第二位,其用较大比例突出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因为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延续,反映出了注重文化的传承。

    中国近代文化史中近代科学技术从有到无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远不及思想政治、社会等领域重要。加之,近代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具有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时代情怀,其中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马克思主义”“新文化思想”“革命文学”等都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政治性的文化价值取向很明显。社会生活的百分比虽减少,但仍体现了关注社会生活的文化价值取向。

    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社会生活的百分比大幅度下降,思想文化大幅度上升,科学技术略有上升,可见科学技术仍然受到重视,同时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史也受到了关注。然而,文学艺术与教育知识点的缺失,显示了在现代精神生活价值取向的模糊性和对教育追求的迷茫性。

    世界古代文化史中三大宗教的地位不可动摇,世界古典文化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文学艺术下降的比例最大,但关注到了教育(中世纪的早期大学)。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知识点缺少,使得学生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地方古代的社会生活。

    世界近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占的比例最大,突出了科学技术在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由此可见,科学化的文化价值意识在世界近代文化史中占有主导地位,而教育、社会生活等知识点的缺失,反映了价值取向的偏颇会导致对历史文化认知的偏颇,在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的作用最为关键,但是同时期教育作用的发挥、社会生活的变化、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是不能忽视的。

    在世界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更是关注的重点,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明显。

    三、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1.传统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可动摇

    对新旧课标古今中外的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文化史在中国古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大于中国近代文化史在中国近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和中国现代文化史在中国现代史中所占的比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非常的明显。世界古代文化史在世界古代史中的比例大于世界近代文化史在世界近代史中的比例和世界现代文化史在世界现代史中的比例,重视世界古典文化的价值取向也十分突出。中外古代文化史是人类早期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古代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来以至今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的价值要求。因此,重视传统文化史的文化价值取向不能改变,也不可动摇。与此相比,中外近现代文化史在近现代史中的百分比则较小,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如古代文化史,现代化的文化价值取向较弱。

    2.国际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突出

    中外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及知识点个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比例下降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比例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比例,世界文化史受到的重视程度大于中国文化史,重视中国本土文化的意识弱于重视世界文化的意识。在学习世界史的过程中多学习世界文化史,体现了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意识,也体现了当今时代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的要求。

    3.科学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时代的主旋律

    科学技术在近代文化史中所占比例最大,占据主要地位,在现代文化史中关注的重点虽有所转移,但是依然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各类文化史中科学技术的比例最大,而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经深深植入历史课程中,这凸显了崇尚科学这一时代主旋律的文化价值取向。

    4.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关注的生长点

    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关注的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问题,还包括一些与人们生活接近的社会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在中国史中古今都有,世界史中则是古代、近代没有,现代有;中外比较中国史中较多,世界史中较少。社会问题等相关知识点的出现,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社会、现实社会及文化史的社会性。从社会的角度去认识和关注历史,反映了社会对学习者的新要求。

    5.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灵魂

    政治是文化产生的重要背景,也是文化史选择的重要背景,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以“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2],可见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指引着文化史内容的选择,渗透于整个历史课程。

    6.人文精神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归宿

    选择历史文化的精华让学生学习,是为了学生不仅能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还能够全面发展。文化史中有很多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穷智慧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着作等,是提高学生人格魅力、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好素材。文化史本是有智慧之人的创造杰作,也是培养有智慧人的源泉,从人类的智慧中吸取精华,使学生得以更加全面地发展。这些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根本精神,也就是文化史价值取向的归宿。

    (二)思考

    新课标中文化史的价值取向多元,主要包括上述几种价值取向,然而受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历史观、编写体例等因素的影响,各种文化价值取向会有所偏重,难以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或者应然的状态,这就需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初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范文第7篇

整个世界由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构成,它们各自拥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全球史观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在《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一书中提出。著名的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则将全球史观做了淋漓尽致的阐释。我国著名史学家吴于廑先生曾提出“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体系,既阐述人类社会形态发展进程,又阐明世界各地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同西方的全球史观不谋而合。

事实上,早就有观点提出应将全球史观的培养和中学历史学习相结合,但是,以初中历史为对象,并将这种引入贯彻到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尚不多见。

那么,将全球史观引入初中近现代史教学,是否必要并且可行呢?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产生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备课,整合教学资源

全球史观的引入意味着一线教师要对现行初中教材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梳理、重组甚至是局部编写,这与新课程标准所鼓励和提倡的理念是一致的。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其近现代史部分包括世界近现代史(新航路开辟至今)和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至今)。中国近现代史以世界近现代史为背景,两者是副线与主线的关系。在两条线索中,各种人物和事件错杂交织。对于学生来说,该部分内容知识点数量大,记忆难、理解更难。假如我们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全球史观渗透给学生,教会学生用全局的眼光看待历史,则会让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三世界近现代史部分是初中三年教材中最能体现全球史观价值的,初二的中国近现代史次之。我尝试将两者打通进行教学,简单说就是将同一点时间或者同一段历史中中国和世界的内容对照出来,不难发现它们互为补充甚至互为因果的关系(总的来说,中国近现代史以世界近现代史为大背景)。如果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可以达到这个地步,我相信他们的历史素养已经非常可观了,而这在教学实践中并非难事。

下图是一个示例:

不同颜色的线代表了不同国家的近代历史作为知识点在初中教材中的呈现。显然,教材只选择了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内容,因此线是断续的。然而,如果在近现代史上存在一个大的历史事件,或者某一段历史时期,各个国家都参与其中并受到巨大的影响,在这个图上看,那就是彩虹状的部分。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留心找出彩虹部分进行资料汇编,有利于将彩虹般丰富的历史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这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换句话说,要让学生明白,在同一历史事件或同一段历史时期,各个国家在分别经历着怎样的事情,这些事情之间又有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课堂实践,搭建知识框架

在资料汇编整合完成以后,就要将全球史观逐渐渗透进实际的教学中。

以一节初三的复习课《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例。中国的抗日战争就是二战中发生在中国战场的战争,而二战内容主要散落在八年级上册和九年级下册两本书里。二战是体现各国历史交汇的一个特别好的例子,因为几乎所有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国家都参加了。由于国家太多,所以我按照“中国”、“反法西斯同盟”(除中国外)以及“法西斯轴心国”三个类别来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形成如下表格:

这个表格涵盖了所有教材上能找到的二战相关内容,一目了然。即使只做到这一步,对教学尤其是复习也有不少帮助。在上复习课《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时,以这个表格为参照,教师可以选取其中中国和日本(法西斯轴心国)的部分制作一个抗战编年史。但引入全球史观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史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将中外历史互为表里看待,突破教学难点。比如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日本要化解国内的经济危机以及政治危机;受法西斯分子控制的日本政府极具侵略性,故而翌年挑起七七事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国和美英苏平起平坐,说明中国的抗战之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又验证了各国为和平事业团结一致方能战胜法西斯的道理等等。总之,按全球史观原则对教学资源进行的整合,对近现代史教学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个性测评,增强学习趣味

全球史观的教学实践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可以促进教师开发多样化的测试和评价方式。相比较于以往单一的做考卷批分数,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非测试性评价更为灵活科学,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会加重学生负担,真正做到提高素质、寓学于乐。

我尝试过一些非测试评价的方式,“用发散性思维写历史小论文”(比如《假如xx事件没有发生……》),或者“穿越历史的辩论赛”(由学生扮演角色,以不同时空的人物的立场去讨论某一事件或人物)一类轻松愉快、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形式。也可开展“每周一题”并定期评比,由我指定一个近现代史上各国历史交汇的史实作为主体,请学生自主命题。适当加入奖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切实做到寓学于乐。

初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范文第8篇

    一、与义务教育有机衔接,叙述更加精炼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世界历史》内容丰富,叙述生动,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从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古代埃及 到本世纪90年代初国际格局演变的世界历史基础知识,勾画出了相对完整的历史发展线索,叙述了一些最重要 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介绍了最基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等等。作为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教材,高中 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如何与之相衔接?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一个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特别强调历史知识的 完整性。其他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等,是一个随着年级的增长,知识点不断累加的过程。例如数学, 四则运算、平面几何、解析几何、微积分等内容在不同年级讲授。初中的学习内容建立在小学已经学过的知识 的基础之上,高中的学习则是建立在初中已经学过的知识基础上,由低到高的学习,不必重复。但是,历史则 不同,九年义务教育要讲授比较完整的历史基础知识,例如就世界历史而言,不能只讲近代史,不讲现代史, 或只讲现代史不讲近代史。到了高中,也要按照最基本的历史发展线索讲授历史知识。所以,就高中世界近代 现代史教材而言,要做到与义务教育有机衔接,既离不开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又必须尽量避免重复。具体来 讲就是:1. 必要的基本历史知识仍然要重复,只有这样,才能反映比较完整的历史概貌。在高中阶段,既然 也要讲通史,不讲专史,那么高中教材和初中教材的基本内容就难免有重复。例如,在世界近代史中,初中有 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内容,高中也不能回避,否则,历史知识就会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 理解历史和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2. 就具体内容来说,又必须从新的角度选择新的历史材料 。这样做的原因有两点,其一,增加新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加大知识深度,完成新的教 学目的。显然,高中的教学对象和任务与初中不同,选择材料的角度当然也不一样。例如英国工业革命,在初 中教材中,简单介绍了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后果,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工业革命的经过,选择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材 料来描写重要的机器和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情况;而在高中教材中,则要加强工业革命背景及后果方面 的内容,应该选择有关材料进行充实,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相对抽象一些的内容。如可以选择一些当时城市发 展和中国人口构成变化的材料来说明工业革命对社会城市化的影响。选好材料以后,如何利用这些材料也是一 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在的义务教育初中教材,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力求生动、形象、有趣;而高中历史教材 ,纵观欧美各国和港台地区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是厚厚一大本,史料丰富,既有许多生动有趣、活泼形象的 描写,又不乏精辟的分析和高度概括的叙述。很明显,这样的高中历史教材和我们的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但 是,由于在当今甚至在未来一段不短的时间内,还不能改变我国高中应试教育的特点和大部分地区经济不发达 的现状,我们的历史教材还无法做到这一点。针对高中生的认知特点,适当减少教材厚度,降低学生负担是当 前编写我国高中历史教材时选材的一个特色。因此,笔者以为新的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在尽量提高可读性 的同时,应更加注意叙述准确、精炼,千万不能铺开畅叙,增加分量。这样做的理由有四:其一,高中学生的 抽象思维发达,适于学习比较抽象一些的知识。其二,有利于减少学生的高考负担。虽然说高中教育是素质教 育,但勿庸否认,目前高中教育应试性仍然很强;而教材中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是高考命题的对象,所以教材中 每增加一个句子,都可能给学生增添一份负担。其三,根据新的教学大纲,将来,高二分科,《世界近代现代 史》是高二文科学生的指定选修课,因此有必要提高教材难度。其四,降低教材价格,减少学生的经济负担。

    二、尊重历史知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进行思想教育

    历史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是,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包括哪 些方面的内容?如何进行?这是编写教材时应予特别重视的问题。根据时展的需要,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 可以给予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 确立社会发展的观点,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 面貌。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透过对事物表象的认识,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并发掘其规律性的抽象、综合 能力也大大增强。因此,通过选择适当的历史材料,培养学生树立社会发展的观点是高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 内容。通过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教学,应该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也在不断改进。社会 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一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尽管社会发展是曲折、复杂的,但进步 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未来肯定是光明的。2.培养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树立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振兴 中华的历史责任感。3. 学习各国历史上优秀人物坚持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养成优良品德。等等。如何通 过教材体现这些思想教育?21世纪的高中学生将是思想活跃、乐于独立思考的一代,空洞的说教肯定无助于进 行思想教育,必须融思想教育于具体的历史知识教育之中。因此,历史教材的思想教育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历史材料选择的是否得当。笔者认为,历史材料的选择要能很好地进行思想教育必须遵循这样的原则:

    1.尊重历史知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教材的教育作用首先是建立在人们对它的信任程度上,如果教材上 的知识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就没有人会相信历史教材,历史教材的教育意义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历史教材选 择的材料首先必须是客观的和科学的,才谈得上思想教育作用。任何人都不会否认,历史曾经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历史知识更重要的特点还在于它是逝去的事实和它的不可重复性,它往往与知识传授者的主观意识密不 可分。由于极左思想的影响,人们曾经不顾客观事实,根据某种政治需要编造历史,历史成为极左政治可以任 意歪曲的对象。例如,某一个历史人物,教材今天可以把他捧成完人,明天却变得一无是处。在世界史教材中 ,我们过去一味盲目坚持阶级观点,尽量贬低资本主义国家,如在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中,我们大书特 书苏军的功绩,把斯大林格勒战役说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唯一转折点,而忽视英美军队在阿拉曼和中途岛取 胜对推动整个战局发生转折的作用。与此同时,又大量引用有关西方国家对法西斯绥靖的材料,而只字不提苏 联与德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和建立东方战线问题。现在又出现了一种贬苏联扬西方的倾向。尊重历史知识的客 观性和科学性还表现在历史材料的叙述必须注意到历史事实的时代局限性,不能因为思想教育的目的,根据今 天的价值标准去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而是应该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叙述。例如,过去为 了向学生灌输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在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光荣革命”时,只讲其消极作用, 而讲法国大革命时,则大举其种种积极性的材料。

   2.掌握分寸,寓教于理。 历史教材的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要使学生受到教育必须要让学生感到教材 的叙述是合情合理的。今天,任意歪曲历史的现象已不会出现。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往往选择自己喜欢 的历史知识来传授,这些知识人们无法否认它的客观性,但是它却或多或少地带有片面性,这种情况在我们的 教材中屡见不鲜。教材编者的主观愿望是美好的,希望通过选择教材,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充分展现,从而加强 思想教育。殊不知,欲速则不达,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究其原因,是左的意识和教条思想在作怪。例如, 过去为了进行社会发展观的教育,我们虽然承认资本主义在成长过程中,取代封建主义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而 在叙述其进步性时又是那么扭扭捏捏,总是要特别强调其局限性。我们选择种种历史材料来证明资本主义是腐 朽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又不愿承认或尽量少说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曲折。这样就 产生了两个问题。(1 )在学生思想中会留下模糊的认识,似乎资本主义对历史的发展作用并不太大。(2)学 生会问,既然社会主义是如此优越,资本主义如此腐朽,为什么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呢?21 世纪的高中生是思维活跃,具有独立性的一代,他们不会盲从于教条,他们乐于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因 此,应该尽量客观地叙述历史材料,编者自己感情色彩淡一些,让历史事实说话。当学生觉得历史教材不再是 硬性说教,而是可信的事实时,他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自然会受到教育。

    三、根据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加强能力培养

    学习知识是为了利用知识,叶圣陶先生说:“教科书好比一张旅行的路程单,你要熟识那些地方,必须亲 自到那些地方去旅行,不能够单单记住一张旅行单。”〔2〕能够利用知识就是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知识的目 的之一是为了培养能力。如果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的重点在于历史的基本知识教育的话,那么,到了 高中阶段,则应更加侧重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所谓能力,应该包括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概括的能力和应 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观点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进行比较客观评价的能力,等等。能力培 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所以特别重要,是基于三个原因。1.从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来看,高中学生是开始进行基 本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高中生已进入青年前期,生活阅历较为丰富,生理发育日趋成熟,智力发展也达到高 峰。据研究,若以100作为智力发展的最高水平,从初中到高中,记忆能力从95逐渐达到100。比较、判断能力 由80上升为100。〔3〕2.从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现状来看,加强能力训练是大势所趋。 3. 由我国目前高中教育应试性所决定,随着历史科考试中能力要求的增长,教材的能力培养必然也要相应加 强。如何对历史材料进行合适的选择,才能使教材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能力?

    首先,内容叙述不要太多,打破所有内容都要“讲透讲全”的传统观念,给学生创造充分的思考空间。实 际上,我们高中教材的容量远远不及欧美日和港台地区的同类教材,一方面我们的课时少;另一方面我们的教 材内容全是高考命题范围,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讲述,教材的分量受到严格限制。今年,在江西召开的一次各省 历史教研员关于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征求意见会上,很多历史教研员呼吁教材不要写得太满,不要一节课的45 分钟全是教师讲课文。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 、研究者、探索者。〔4〕学生真正求知动机与兴趣的源泉在于思考, 在于发现自己有能力把知识创造性地应 用于实际。思考需要时间,如果教材内容太满,学生只顾忙于接受知识,无暇思考,这种知识就不能有助于能 力的提高,学生如果不去思考,就根本谈不上能力培养。同时,不思考也不能真正掌握知识本身。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孟子也说,“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这一点对高中生尤为重要。因为对高中生来说, 记忆更多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无暇思考,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例如,在写黑奴贸易时,如果材料过 多,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尽管材料生动、形象,恐怕学生获得的也只是一些零碎的表象。因此,材料的 选择不在于多,而在于能否创造某种良好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和记忆,去积极思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或是从整体结构上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初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范文第9篇

    一、教学目的、要求的改革趋向于素质教育

    各个国家要建设自己的国家,都需要培养众多的人才,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世界,就需要较高素质的人才。较高素质的人才是指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有良好的道德和心理素质,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学,不能再停留于仅仅传授知识上,而应当从知识教育、智能培养、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三方面来考虑目的和要求,也就是说要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启发他们的智能,并开展道德与心理素质教育,三位一体,哪个国家都是如此。如:中国大陆在90年代开始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上,就是分基础知识、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叙述的。美国中学的美国史的教学目的有五条,其中第一条是品德教育,第二、三条是智能培养,第四、五条才是知识要求。前苏联的历史教学大纲里,规定了各年级学生具体的应达到的能力要求。

    在知识教育方面,小学、初中、高中的历史教学内容均属基础知识,所以在要求上要注意分清不同的层次。我以为小学只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最重要的知识点,就可以了;初中所学的基础知识应当广而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线索,并从面上了解重要的历史史实;高中所学属于高层次的基础知识,比较系统,比较深入,学生应能从宏观上掌握历史的发展线索及其发展趋势,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产生这些特征的背景、原因等。中国大陆90年代的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基本上是这样要求的,我看到的马来西亚华中历史教科书也大体上是这样要求的。

    在智能培养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史学是一门智能之学,英国大哲学家培根,比较各学科的不同作用时,认为“历史给人以智能”。中国古人认为史学是治国之学,帝王之学,可“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即所谓的“以史为鉴”。今天的史学同样是一门智能之学:从历史上,人们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从历史的文化遗产中,人们可以继承其优秀部分;从历史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培养历史感,即看问题具有历史意识、历史眼光。所以,在历史教学的智能培养上,今天更要发扬历史的智能功能,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和分析能力为核心,使他们成长为聪明的、有能力的一代新人。中国大陆近年来的历史教学特别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利用教材上的思考题、文献资料、阅读文字、图表等,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思考、分析、比较、概括,或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欧美各国还流行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历史人物角色,来完成教学任务,其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各国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历史教学是进行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心理素质教育,过去人们对它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近年来西方国家的一些教育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关系到他的事业的成功或失败,所以心理素质教育很重要。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优秀品质与奋发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吸引学生向他们学习,培养起对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主人翁责任感,以及对人生的自我激励。历史上的失败者较差的心理素质,也可以让学生引以为戒。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趋向于体现时代精神

    有的人认为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讲过去的事,而过去的事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历史教学就无所谓时代精神。我以为有这种认识的人实在是不了解历史教学。的确,历史是过去的事,但历史的范围非常广泛,历史学的研究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大,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考古的发掘,不断提高。这样一来,历史教学的内容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了,而是应当符合时代的精神。具体地说应当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基础知识的内容趋向于广而浅,在广的方面着重增加经济史和文化史的内容。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生活的提高,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世界形势的缓和,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主要是在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提高上。所以,历史教学的内容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注重政治史,而要加强经济史和文化史。

    其次,各个部分的历史内容,随时代的前进而有所变化。一是古代史的内容不断减少,近现代史的内容不断增加。这是因为近现代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最为密切,今天的许多问题是昨天的继续,要找原因首先要从昨天和前天去找,而与遥远的三皇五帝的时代关系不大。各国的历史教育工作者都不断地认识到这一点。如:前苏联在50年代开设的世界史只有古代与中世纪,没有世界近现代史;50年代末,决定增开世界近现代史,且安排在初、高中两次循环。又如:中国现在高中的必修课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只开近现代史;初中的历史课里,中国近现代史占了近1/2,世界近现代史占了3/4。而且,历史的下限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向后延伸,香港回归也写入了中国近现代历史教科书。二是世界史的内容不断增加,亚洲的国家增加了亚洲史的内容。步入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每个国家的发展都同世界的变化息息相关,作为现代社会的人,不了解世界的历史和现况是不能有所作为的。为此,各国的历史教学中,都不断增加世界史的内容。如英国,60年代以前,中小学的历史教育只有英国史,世界史的内容包括在英国史里;6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中学开设了独立的世界史课程。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以后开设的历史课程里,初中原来没有世界史,到80年代后期,增加了世界史,但只有一个学期;90年代义务教育的初中历史课程里,世界史增加到一个学年,占历史总课时的1/3。在历史教学里,注重和增加亚洲史的内容,这点在马来西亚十分突出。马来西亚开设的历史课程里,除本国史、世界史外,还有东亚史;而且,在它的世界史里亚洲的内容讲的也很多。韩国、日本也是如此,中国近些年新编的世界史教科书也在这方面做了努力。重视亚洲史的教学,不仅因为我们是亚洲人,而且,更由于自六、七十年代以来,亚洲发展很快,在未来的世界里,亚洲将在世界上起的作用愈来愈大。

    第三,吸收史学、考古学研究的新成果。作为基础教育的历史教学,也要不断吸收当代史学研究及考古学研究的新成果。否则,它给予学生的知识,也会像自然科学一样显得陈旧。新编的华文独中高中《世界历史》教科书里,就吸收了不少学术界的新成果。如对二战后西亚诸国的独立,尤其是阿以冲突的由来与发展,就是采用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三、教科书体系结构和表述的改革,趋向于既反映历史学科体系及其逻辑顺序,又要适应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承受能力,并能有利于教学的需要。

    前面提到历史的内容极其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作为历史学科体系,大都将上述内容按时间的前后顺序来编写。从历史科学体系看,所讲的内容愈多,愈能全面反映历史发展的面貌。但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看,并不是教给他们的知识愈多愈好,而是要考虑他们的承受能力,份量要适度。对史实的分析,也不是愈深入愈好,要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与兴趣、爱好,分析也要适度。内容过多、过深、难度过大,学生承受不了,听不懂,历史学科的体系再完整,教科书的编写也是失败的。怎样处理好历史的学科体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师的教学需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 兼顾统一性和灵活性

    这也就是说要加大教科书的弹性,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中国古代从孔夫子就提倡因材施教,今天的历史教学就更应当体现这一点。在中国大陆,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统一的大纲,再根据这一大纲编写教科书,统一性体现出来了;怎么做到因材施教呢?不能只靠教师在教学中去体现,教科书本身也应适于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科书内容要有弹性,而教师对学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要有灵活性,即不能只是一种要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 兼顾教师教和学生学

    教科书内容的安排,既要按历史学科体系,又要从教师易教和学生易学出发,将同一性质的内容相对集中编写。如马来西亚独中高中《世界历史》教材在讲二战后区域统合的盛行时,因其重点是在六、七十年代,所以这一内容不是安排在“二战后的世界”一章里讲,而是安排在“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与改革调整潮流”一章里讲。这样就比较易教易学。

    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表述,还要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当前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是要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方式,而要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教科书编写的内容,不能仅是教师单一讲授的内容,还要有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思考、分析的内容,做练习的内容等等,总之,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表述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 教科书内容和形式的历史性、教育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初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近代中日关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45-1

一、近代中日关系史历史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教材方面

1.近代中日关系史内容上缺乏细节的历史背景分析。

在中学教科书上可以明显地发现,中日近代史论突出中日对峙和战争内容,着重讲述九一八事变至二战后中日建交这段时期的中日关系史。对主要战役和阶段性重要的战略部署背后的社会大背景缺乏详细的描述,使学生只知道事件存在,而不知道为何存在,真正的根源在何处。对于二战后中日建交以后的历史内容,中学历史教材没有采编,学生获取有关中日关系信息也大多来自新闻报道,而内容信息多以中日外交对峙为主。另外,初中教材中并没有提到日本侵吞东三省的大背景,对日本谋划侵华的背景(日本田中内阁制定侵略中国总方针而召开的东方会议),没有做详细的讲解,结合日本本土情况的史事内容较少,缺乏对日本文化的介绍。

2.近代中日史内容以“中国史”为中心。

中学近代中日史以日本侵略清朝为史端,教材内容多描述发生在中国本土的中日战争事件、民族起义及外交事件,对于同时期的日本本土现状介绍较少,而对于日本如何一步步走上侵华道路的过程缺少系统性的铺垫描述。在日本的历史中,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发展最重要的转折点,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后,才迅速走上资本主义社会,国力才逐渐强盛,才使日本具备侵华的经济支撑,但在中学历史书中,明治维新内容只是出现在世界历史中,并没有与近代史的日本侵华形成源与果的衔接,另外,近代史教材对抗战期间的日本国内反战情况涉及较少,过于强调侵华对中国民众的伤害,这样就会使学生形成对日本侵华本质的片面认识。

(二)教师方面

1.教师注意提高观念认识,全面把握近代中日关系史背景。

在历史教学中老师要全面地了解近代中日关系发展史,还要对中日关系背后的社会背景做全面的了解,广泛涉猎历史书籍,补充历史教材中缺少的细节材料,有效地将中日关系的矛盾起因及变化因素贯穿于教学讲解中,使中日关系的发展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易于学生理解,不至于让学生产生片面认识。

2.注意中学阶段初高中历史内容的衔接。

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注重的是事件的记忆和历史人物的认识,而高中阶段就比较强调学生的概括总结、知识整合的能力。比如在初中历史试题中多会出现某个事件的意义或是条约内容,比较强调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熟识,而高中历史试题设计比较偏重于历史素材的串联和知识整合。在抗日战争板块教学素材集中在全民族的抗战、日本的侵略罪行和抗战胜利者三方面,而对于事件内部的发展和历史知识的逻辑联接较少,这就需要老师根据自己掌握的历史信息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以时间为线索把这段历史知识整合串联起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整合知识,培养初中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做好初高中历史内容的衔接。

3.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

在近代史上,中日两国的关系以侵略和发动侵略为主要内容,带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是日本侵略邪恶,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害,中国实行的反击是自卫正义的,这其中就包含了丰富的情感价值观内容,老师在历史事实讲述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性认知。通过侵略和反侵略的民族抗战历史,让学生深刻理解祖国、民族的精神内涵,建立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同时让学生懂得侵略、屠杀、战争的灾难性,树立热爱和平的国际道义,对于民族英雄的歌颂,舍生取义,英勇不屈精神的赞扬,对卖国求荣、置罔民族大义的痛斥,让学生懂得大义和小利孰重孰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同时要避免极端化倾向,不要被恶意制造的反日言论所迷惑,对于日本一些善良民众,要教导学生一视同仁,对于日本本土发生的地震、海啸、恐怖事件要报以同情的态度。在教学中教师要灌输正确的民族意识,引导学生理性认识日本侵华历史,区别对待战争侵略者和普通劳苦大众。

二、近代中日关系史课堂教学策略

1.教师合理整合历史教材。

针对中学历史教材存在的缺陷,教师应该做好历史教材的整合工作,使教材的内容连贯,事情发展因果讲解明朗。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对中日两国的文明进行介绍,尤其要介绍近代以前的日本发展史,包括日本的人文地理、风俗民情,性格思维特点,让学生全面地了解日本近代之前的社会状况,要充分肯定日本所拥有的现代文明。在近代中日关系史上,注重宣扬民主和平思想,在授课时,在充分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要着重强调历史价值取向,剖析中日关系明晦变化的原委。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一些抗日题材的影视剧,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观看,向学生推荐优秀属实的中日题材影片,纠正失真的历史题材电影,对于教师而言,要对日本饮食,服饰、礼仪、动漫、校园文化等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学生了解日本文化,在知识构建上更完整。

初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范文第11篇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通常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即是精神文化史,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史、学术思想史、文学艺术史、宗教史、社会史、教育史等等。此文中初中历史课标中的文化史主要是指以上狭义的精神文化史,所包括的“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也兼及考古发现的史前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社会生活与习俗等。

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行为倾向,它来自行为主体的价值体系、价值意识[1]。文化史“内容标准”呈现的内容是课标编制者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多种历史观选择的结果,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化史观、社会史观等,体现了现代化、国际化、社会化、政治化等文化价值取向。比较古今中外各类文化史,其中存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科学与人文、社会与政治等文化价值取向差异。

一、分布情况与统计分析类目、单位的确定

(一)分布情况

旧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以主题的形式集中呈现,其中中国与世界的古代、近代、现代六个板块都有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学习主题;新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则是按照历史朝代的时序性分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课程内容”之后,分散呈现。

(二)统计分析类目

根据初中历史课标的内容呈现,可以将文化史分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化史、世界古代文化史、世界近代文化史、世界现代文化史六个板块,每个板块又分为学术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教育、社会生活六类。

(三)统计分析单位

以课标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为单位,如旧课标中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就是一个单位,包括“孔子”、“百家争鸣”两个知识点,统计分析以上各类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和知识点个数及其所占比例。

二、统计数据结果

新旧课标中呈现的文化史内容标准的条数以及知识点个数统计结果如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及其所占的比例都在减小,其中中国古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小,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古代文化史个数有所增加,世界近代文化史下降的幅度最大,表明目前对世界近代文化史的关注减弱、重视世界古典文化是学界的共识;中国文化史减少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百分比仍然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百分比,由此可见,国际化的文化意识比较明显。

从表2、表3我们可以发现,新旧初中历史课标中国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的变化呈平行下降的状态,世界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则是古代不变、近代增加、现代下降,近现代的下降也处于平行的状态。新旧课标比较,中国文化史下降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外现代文化史的知识点个数都是最少,比例也最小,由此可见,现代文化史的内容比较薄弱,有待增加。

根据表2、表3,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的比例最大,占主要地位,由此可见,隐含着重视科学技术史的思想,有偏重科学主义的文化价值取向。其次是文学艺术,排第二位,其用较大比例突出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因为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延续,反映出了注重文化的传承。

中国近代文化史中近代科学技术从有到无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远不及思想政治、社会等领域重要。加之,近代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具有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时代情怀,其中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马克思主义”“新文化思想”“革命文学”等都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政治性的文化价值取向很明显。社会生活的百分比虽减少,但仍体现了关注社会生活的文化价值取向。

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社会生活的百分比大幅度下降,思想文化大幅度上升,科学技术略有上升,可见科学技术仍然受到重视,同时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史也受到了关注。然而,文学艺术与教育知识点的缺失,显示了在现代精神生活价值取向的模糊性和对教育追求的迷茫性。

世界古代文化史中三大宗教的地位不可动摇,世界古典文化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文学艺术下降的比例最大,但关注到了教育(中世纪的早期大学)。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知识点缺少,使得学生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地方古代的社会生活。

世界近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占的比例最大,突出了科学技术在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由此可见,科学化的文化价值意识在世界近代文化史中占有主导地位,而教育、社会生活等知识点的缺失,反映了价值取向的偏颇会导致对历史文化认知的偏颇,在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的作用最为关键,但是同时期教育作用的发挥、社会生活的变化、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是不能忽视的。

在世界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更是关注的重点,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明显。

三、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1.传统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可动摇

对新旧课标古今中外的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文化史在中国古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大于中国近代文化史在中国近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和中国现代文化史在中国现代史中所占的比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非常的明显。世界古代文化史在世界古代史中的比例大于世界近代文化史在世界近代史中的比例和世界现代文化史在世界现代史中的比例,重视世界古典文化的价值取向也十分突出。中外古代文化史是人类早期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古代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来以至今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的价值要求。因此,重视传统文化史的文化价值取向不能改变,也不可动摇。与此相比,中外近现代文化史在近现代史中的百分比则较小,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如古代文化史,现代化的文化价值取向较弱。

2.国际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突出

中外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及知识点个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比例下降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 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比例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比例,世界文化史受到的重视程度大于中国文化史,重视中国本土文化的意识弱于重视世界文化的意识。在学习世界史的过程中多学习世界文化史,体现了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意识,也体现了当今时代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的要求。

3.科学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时代的主旋律

科学技术在近代文化史中所占比例最大,占据主要地位,在现代文化史中关注的重点虽有所转移,但是依然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各类文化史中科学技术的比例最大,而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经深深植入历史课程中,这凸显了崇尚科学这一时代主旋律的文化价值取向。

4.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关注的生长点

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关注的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问题,还包括一些与人们生活接近的社会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在中国史中古今都有,世界史中则是古代、近代没有,现代有;中外比较中国史中较多,世界史中较少。社会问题等相关知识点的出现,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社会、现实社会及文化史的社会性。从社会的角度去认识和关注历史,反映了社会对学习者的新要求。

5.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灵魂

政治是文化产生的重要背景,也是文化史选择的重要背景,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以“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2],可见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指引着文化史内容的选择,渗透于整个历史课程。

6.人文精神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归宿

选择历史文化的精华让学生学习,是为了学生不仅能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还能够全面发展。文化史中有很多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穷智慧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着作等,是提高学生人格魅力、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好素材。文化史本是有智慧之人的创造杰作,也是培养有智慧人的源泉,从人类的智慧中吸取精华,使学生得以更加全面地发展。这些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根本精神,也就是文化史价值取向的归宿。

(二)思考

新课标中文化史的价值取向多元,主要包括上述几种价值取向,然而受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历史观、编写体例等因素的影响,各种文化价值取向会有所偏重,难以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或者应然的状态,这就需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文化史的价值取向要符合当代课程价值取向

过去历史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偏向专业化,过分追求完整的学科体系,是一种以“历史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随着“学科中心”课程的实施,其教学内容(即知识点)普遍存在着“难、繁、偏、旧”的问题,课程教学的侧重点也偏向了传授知识。然而,当代教育要求知识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接近,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当代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文化史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接近吗?关注了学生的发展吗?这不仅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还需要在课程教学中践行。精神层面的文化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何将其融入学生的生活并能够体验,这就需要将文化史知识与课程的价值取向相结合,用课程的价值取向指导文化史教学。

弄清当代课程价值取向又是重要的一环,事实上,在当今多元价值取向的时代,传统的“学科知识中心”、“学生中心”、“社会中心”课程价值取向,没有哪一种能够起绝对的主导作用,而是多种课程价值取向的共生共存共发展。正如教授所说的:“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人本位等三种价值取向是人们对课程形成的基本价值取向,在网络化生存、全球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下,在课程价值取向上体现出多元价值的和平共存和多元共生,通过对知识观与社会服务观的重新认识与改造,形成了以人文精神为最终追求的当代课程价值取向。”[2]

  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的选择受当代课程价值取向影响,选择的结果中也蕴含着当代的课程价值取向,本土化、国际化、科学化、传统化、现代化等诸多文化史价值取向要继承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合理内核,符合以人文精神为最终追求的当代课程价值取向。

初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范文第12篇

新课程改革后,在高考备考的复习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通史知识严重欠缺,他们原本掌握的知识是零散而又毫无秩序的,甚至出现了颠三倒四、张冠李戴的现象,实际上这个问题在新授课教学时就已初露端倪了。这种问题尤其是在分析理解历史现象的背景原因或后果影响时更为突出,学生学习历史最害怕的就是时间,解题时只要有用时间或者和时间有关的内容,错误率就会很高。笔者认为,除了学生的初中历史学习存在不扎实的问题外,这主要与新教材的专题特点有关。

新教材无论是人民版、岳麓版还是人教版,都以专题的方式编写,把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模块单独呈现,这样虽然有利于学生对某一个具体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却忽视了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特点――时序性。学生在记忆时,完全按照书本的顺序,脑中形成的是一个个分散的知识点,而不是一条线、一个面,他只知道历史事件的本身,而不知道这件事之前之后分别是什么,没有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很多学生云里雾里,一团糨糊,在做题过程中明显体现出三个方面的不足:①对时间信息不敏感;②对历史事物的先后顺序不清楚;③对历史阶段性特征把握。而这三个方面恰恰是高考要求具备的。

虽然新教材的专题特点是打乱了时序,但新课程对历史的时序要求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线索,建立时序,构建通史体系,是新课程下高三历史复习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且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能等到第二轮复习时再来解决,而是要在第一轮的夯实模块基础知识的复习时,就要着手开始帮助学生构建历史时序观念。

那么,如何在第一轮复习教学时落实这个问题呢?笔者曾在高二下学期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新授课 教学和必修一政治史的第一轮复习教学时,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探索:

从教材内容和考试说明来看,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少,无须过多强调通史概念,但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几个相关的重要朝代和整个中国古代史朝代先后顺序和历史发展阶段。

而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所占比重最大,因此,这两部分内容就有必要让学生建立起较为完整的通史体系,形成清晰的历史线索。

首先,要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阶段特征。例如中国近代史,指的是1840―1949年的历史,它以1919年为分界线,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可以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两大阶段去描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可以按时间分为四个阶段:〖JP+1中共成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了便于学生形成直观印象,我采用了数轴的方式(如图1):

再如世界近代史的时序是:

1)15―16世纪,早期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2)17―18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法、美、拉美革命)

3)19世纪初―70年代,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

4)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电气时代 :垄断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一战)

也同样可用数轴表示如图2):

这样一来,在数轴上,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先后顺序,学生一目了然,对于中国和世界近代史的阶段特征更容易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为了便于学生复习运用,我要求学生将以上各种数记在笔记本或记在课本的首尾页〖JP+1的空白处上,在平时每学习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时,都让学生将其标注在这个数轴相应的时间点上,长此以往地坚持下来,经过一轮二轮的复习,时序观念也就得以形成。

其次,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每个专题的“导语”,同时也采用同样的数轴方式从宏观上把握本专题的历史线索和知识体系。

例一: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

将屈辱史和抗争史整合到一起,与此同时,在进行二轮复习时,还可以将这个阶段的思想史、政治史和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发展史也标注在这个时间轴上(如图3)。

这样,一个时间轴就可以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历史发展的多个侧面及其线索,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形成通史意识。

第三,在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结合人物的生平进行通史意识的培养。在总结归纳历史人物的活动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即“阶段论”和“方面论”。“阶段论”的方法,就是以时间顺序为纲,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 价其功过是非。如中国近现代史的领袖人物、邓小平等,他们伟大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民主革命史或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史。

比如感受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可以按时序分为以下三大阶段:

1)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民主革命时期主要活动。留学生涯(1920―1926)――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建国初期(1949―1952)

2)建国初期与“”岁月。①新中国成立初期;②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③“”期间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大贡献。

初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范文第13篇

在高中阶段应独立设置历史课程,这一点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那么,高中历史课程如何设置?教师讲授什么、学生学习什么呢?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似乎已经解决而实际远未解决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一 、在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安排

按照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高中历史课的安排是:高一开设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高二开设选修Ⅰ世界近代史,高三开设选修Ⅱ中国古代史。这个方案的主要优点是,让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在更高的层次上再一次系统地学习中外历史,更多地更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清晰地把握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应该说,这是符合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的。但此方案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突出的有两点:第一,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少,二者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第二,初高中教学内容大量重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学效益的提高都不利。诚然,无论是大纲的制定者,还是教材的编写者,都力图将初高中的历史教学加以区分,并为此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大纲制定者提出了“注意区分高、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层次性”、的原则,而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思路是:“初中教材偏重历史事件的过程,偏重感性描写,偏重具体生动,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则偏重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偏重理性分析,有一定深度。”、但是,在学科体系、教材体例、教学内容要点无明显差别的条件下,要真正区分高初中历史教材的层次性实在是太困难了。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性出发,有识之士早就指出:“初中、高中历史教材两个循环的编法弊大于利。”

二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目的

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改革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通过中学历史教学来检验。根据这一标准,到底应如何设置高中历史课程呢?笔者的意见是,高一开设中国20世纪史(必修课),高二开设世界20世纪史(限定选修课),高三开设中国古代史(选修课)。本方案的核心是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下面围绕这个核心谈一些看法。

为什么主张在高中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呢?

首先,按此方案中外历史都只讲近100年的历史,时间短了,教学内容少了,历史课内容过多与历史课课时极其有限的矛盾可以得到缓解。

其次,因为只讲20世纪的历史,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可以重新安排,初高中教学内容过多重复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再次,在高中开设两门20世纪史,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紧迫的。我们知道,20世纪是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发展最为迅猛、最为深刻、最为动荡的100年。从世界范围看,仅仅是两次世界性科技革命、两次伟大的政治革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两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从中国历史来看,仅仅是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改革开放这三次巨变就需要我们深入地认识。而且,从思维习惯来说,人们惯常要回顾刚刚走过的那段路程,迫切地希望从刚刚逝去的历史中寻找经验,获得教益,增长智慧。因此,对刚刚跨入21世纪的人类来说,20世纪的历史显示着鲜活的光泽和特有的魅力。新世纪的历史教学应满足人们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迫切需要,引导青少年去自觉地、系统地梳理与反思20世纪的历史,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三、高中历史教学是丰富多彩的

初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一历史教学;方法改进;专业素质

一、构建通史体系

目前,一些地方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还属于“副课”,领导不重视,教师无压力,学生无所谓。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基础非常薄弱,导致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面临很多困难。作为高一历史教师,要认真落实基础知识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水平。

通史知识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对必修一中的政治史按时间顺序整合如下: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必修二时可以纵向联系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例如,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述示例是传统的构建通史的方法,条理清晰,简明实用。

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目前,初中阶段学生主要学习陈述性知识,高中阶段则侧重于学习程序性知识。受初中重理轻文观念的影响和中考制度的制约,很多初中生未能掌握好历史陈述性的知识,更没有建构起历史知识结构,以至于升入高中后历史知识的学习出现空白和盲区。初中历史教材比较注重史实的形象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史论,比较抽象,而且新课程的学习内容又有较大的难度,许多知识的专业性极强,学生很难理解教材中看似没有因果联系的事件或现象。加之处于少年期的高一学生认知能力不强,因而许多深奥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难以掌握,较难适应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要求。

因此,高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将知识活学活用。事实上有很多高一学生不会听课,不会做笔记,不愿质疑,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未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这就需要教师在以下两方面对学生加强引导。

1.培养学生复习的习惯和质疑的精神

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落实计划,找准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分类梳理知识,强化复习的系统性,使所学知识更加巩固。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些学生面子观很强,不愿质疑,这是学习的一大障碍,所以教师要长期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

2.掌握结构和规律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要记要背的知识很多。历史本身并不一定有结构和规律,但历史表述却有一定的结构和规律,如果把这个结构和规律发现了,学习就可以事半功倍。

比如,表述一个历史事件的基本结构是:背景(原因+条件)过程成败原因影响(评价、意义)。我们还可以再继续挖掘这四个子部的二级结构。比如,“过程”的分析表述一般是由“起点+终点+顶点”构成;“影响”的构成也可以多种,第一种构成方式是“政治方面的影响+经济方面的影响+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第二种构成方式是“对自己的影响+对他国别人的影响”,第三种构成方式是“对当时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第四种构成方式是“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1.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树立三大新理念:一是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二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三是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价值观。

2.要持续“充电”,肯下工夫读书

历史教师必须阅读大量历史典籍、资料以及史学理论、教育理论等书籍。应在范文澜、郭沫若、翦伯赞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专著中选择一套,作为自己精读的著作,理解它,熟记它。对世界通史也应如此。此外,还应经常阅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等刊物以及《光明日报》史学专栏中的有关文章,以便随时汲取历史研究的新成果。

3.要树立科研意识,增强科研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会经常遇到一些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如怎样的历史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少教多学?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思考多为随即思考,转瞬即逝,如果能有意识地把日常这些点滴思考和实践效果记录下来,并从理论层面进一步去挖掘其中的规律并形成文字,那么就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历史教师要努力在科研上有所作为,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记事本,随时记录问题,写下自己的思考,长此以往,就会积累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史料证据;有效教学;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6702

证据意识是历史学习的目标,也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要让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必须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史料,尤其对于《近代化的探索》这一单元而言,学生特别难以理解,张冠李戴、思维混乱的现象十分严重。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重视史料证据

正所谓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傅斯年先生曾说,历史就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他把历史等同于史料学自有其偏颇之处,但是也说明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朱光潜说过:“真正的史料只有两种:证据与批判,即生活与思想。”而史料大致也有两大功能:一是为我们呈现较为真实的历史,二是我们从中得到的感悟和理解。史料证据大体从出处上可以分为原始史料和二手史料,从内容上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材料才是好材料呢?怎样才能选择到好材料呢?笔者认为史料的选择要立足课标,立足学生,立足教学。

1.体现“课本”原则。历史课程标准是初中历史教师开展教学的指导方向和行动指南。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的教学建议是:(1)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收集洋务运动的有关资料,谈谈对洋务运动的看法。(2)收集孙中山的事迹,举办关于孙中山的故事会。教师在史料的选择上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从课程目标入手去选择材料。

《洋务运动》一课的重要人物是李鸿章,基于初中生喜欢绚丽的色彩,喜欢形象的图片,更喜欢生动的语言的特点,教师可以用这样一段材料切入主题:他,历史上褒贬不一;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为此留下千古骂名;他在中国近代兴办洋务,创办海军企业,为自强而不懈努力,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学生在第一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判断出“他”指的是李鸿章。在讲述《辛亥革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选择孙中山照片以及南京中山陵的孙中山雕塑、匾额题字等素材引发学生兴趣,然后选择电影《十月围城》的片段使学生感受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以及革命志士前仆后继为革命献身的精神。

2.体现“生本”原则。基于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水平,在史料的选择上要注意难度的控制,通过多增加描述性的语言和情境性的句子来引起学生的关注。如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讲到:“自强的努力仅仅触及了现代化的表皮,而没有获得工业上的突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败绩,更是确凿无疑地证实了自强运动的失败。”这段材料突出了“自强”二字,把洋务运动与“自强”“工业”“失败”串联起来就是其展现的价值。在材料的选择上,尽可能不要采用古文或理论性过强的句子,初中生的阅读能力还达不到此要求。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运用史料证据

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学科学这一坚实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知识与能力”的目标中,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C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中,要求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1.问题驱动教学,善用史料。教师要引导学生为结论寻找依据,寻找史实。例如李鸿章在甲午战败后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如何运用这段史料呢?教师可以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如:书上哪些史实可以佐证李鸿章的伤感?证据: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宣告破产;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紧接着反问一句:洋务运动难道真的一无是处吗?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没有促进作用呢?给出如下史料:上海轮船招商局在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学生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中国的企业发展壮大了,还一度兼并了美国公司。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思考问题:你认为书上哪些句子和刚才你的表述意思是相近的?从而归纳落实答案: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通过上述两段材料的运用,学生基本完成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既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也完成了书本知识的归纳,有效地实现了学习目标。

2.寻找关键词汇,分析史料。通过历史史料的呈现,学生能从中学到什么呢?是知识,是能力,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很显然教师要给学生以导向。有效的方法就是针对所给史料的核心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抓住史料的关键词,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如引用以下材料。

史料一: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

史料二: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从“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入手可以看出要清政府的统治,而《近代化的探索》这一单元中只有辛亥革命提出要清朝统治。同样从“民主维新”“君主立宪”入手,马上可断定这讲述的是。关键词既是平时学生记忆的重点词汇,也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抓住关键词既减轻了记忆的负担,又提高了解题的正确率。

3.追寻教材内容,甄别史料。材料分析题的答案多数来自课本,但新史料新观点的趋势也不容小觑。如引用以下材料。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中华民国人,我非中华民国人。”

提问:根据材料,你对教材中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的理解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一直接触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这段材料明显说明“老农”并不知道中华民国的成立,因而问题的答案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没有深入人心,所以我们不应迷信书本教材的总结性评价,必须结合材料,依据材料的实际情况得出结论。

民谣、对联、故事、论述、图片……史料是丰富多彩的,人物、视角的不同展现出多样化的历史画卷。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开发、积累形式多样的史料既有助于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史料教学的路上,我们一直在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