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范文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范文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范文第1篇

“电力先行”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经过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努力,终于从1997年开始出现了电力供求的初步缓和,少数省、区已达到了“电力先行”,一些省、区达到了初步先行,还有些省、区尚没有先行,怎样理解及如何度量“电力先行”,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电力先行”的提出 早在1953年,当时的燃料工业部党组在给中央“关于目前燃料工业情况及今后工作部署的报告”中提出:“燃料工业包括煤炭工业、电力工业和石油工业,它是一切工业与运输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工业化的先行工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中央批示中说:“燃料工业的基本建设工作是很艰苦和重要的,建设一个年产一百万吨的矿井或处理一百万吨原油的炼厂,约需七、八年时间,建设一个大型水电站,所需时间更要多些。而煤、电和石油工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先行工业,其发展的快慢直接关联到国家所有重要工业和交通事业发展速度。因此,中央认为在燃料工业建设问题上,必须从长远的观点出发,按照国家建设的需要和资源分布的情况,来切实周密地研究和制定五年建设计划。” 关于如何保证“电力先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远景发展轮廓方案(1953-1967)》远景计划的工作方向中的第一条,提出了“保证电力的先行发展--对发电厂、电力网及热力网工程的拨款和修建应考虑到要比工业企业及其他热、电力用户投入生产略早一些,以便电力系统能经常保持必要的备用发电容量。新建的工业动力中心,先行建设发电厂、热力网和电力网就更有必要了。”从这段话来看,“电力先行”应当主要表现在发电容量、输电网、配电网和热力网都要具备一定的备用容量。 关于“适当超前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三条规定:“电力事业应当适当超前发展,国家鼓励、引导国内外的经济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开发电源,兴办电力生产企业。” 我国从1953年提出“电力先行”,以后又陆续提出“电力工业需要先行一步”、“电力是先行官”、“电力工业必须变落后为先行”以及“电力事业应当适当超前发展”,其基本思想都是“电力先行”。 二、对“电力先行”的理解 “电力先行”是我国几十年来始终坚持的一条方针,对此,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 1.先行一步、保持备用。 即对发电厂、电力网及热力网工程的拨款和修建应考虑比工业企业及其他热力、电力用户投入生产略早一些,以保持必要的备用,其中最主要的是备用发电容量。 2.发电设备增长高于发电量,发电量与工业产值间保持合理比例。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提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内发电设备的增长速度,应该高于发电量增长速度的35%以上。能够保持这样的增长比例关系,并且适当地安排发电量与工业总产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合理地部署电源的地区分布,电力工业就可能满足工业正常生产的需要,也可能大体应付工业超额增产的要求。”这个要求是根据我国当时电力工业技术落后的局面还不能根本改变,许多分散孤立的电站还没有联成电力系统的时候提出来的。 从我国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即使各地区、省、市、区都已基本联网,也还存在最大负荷增长率超过发电量增长率的情况,就象1998年1~9月中旬全国主要电网统调最大负荷增长9.2%,而发电量的增长为7.34%,超过1.86个百分点,仍然需要使发电设备增长高于发电量的增长。发电量与工业产值间只提保持合理比例,而没有提出一定的比例要求,这是实事求是的说法。 3.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 有人说“电力先行”,就是指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必须快于国民经济其他工业的发展速度。用现在的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规律;基本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特有经济规律;共有经济规律;客观性

Economy regulation and it objectivity-senior high school political a little bit hot problem of the lesson teaching

Wang Zhang-sheng

【Abstract】The economy regulation is objective, people want to know and make use of objective economy the regulation obtain socialism construction business of victory.Basic economy the regulation occupy predominance position, domination and check and supervision in the society the all the economy the regulation system other economy regulation.Nature regulation and economy the regulation have different and similar point.The economy regulation is divided in to have especially economy regulation with total have economy regulation.

【Key words】Economy regulation;Basic economy regulation;Nature regulation;Have economy regulation especially;Total have economy regulation;Objectivity

经济规律是政治经济学中重要的理论问题,正确认识和对待经济规律,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 什么是经济规律?什么是基本经济规律

1.1 经济规律。涵义: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就在于揭示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而社会生产关系,是在和生产力、上层建筑的相互制约中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任何经济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周围的经济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联系也是很复杂的,但总的可分为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是表面联系,是偶然性联系,它不反映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而本质联系则与此不同,它是内部联系,是必然联系。本质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主要的决定性作用,它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的基本趋向。就是说,事物内部矛盾诸方面彼此联结,共处于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它们互相依存,互相斗争,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经济规律是以经济现象的本质联系为基础,它是从本质联系中产生的,而且又在本质联系范围内直接发生作用。譬如:价值规律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本质联系。伟大导师马克思说:“规律‘是两个表面上互相矛盾的事物之间的这种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1]

经济规律作为经济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它具有重复性和普遍性。重复性,是说这种联系在同类事物中反复出现,经常存在,始终起作用。普遍性,是说这种联系在同类事物中都存在。而本质联系,则是由事物内在矛盾决定的,它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代表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注意,经济规律深藏在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部,它的作用总要通过一定的经济机制才能贯彻和实现。因此,要深入研究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还必须重视对经济运行机制的考察和研究。

1.2 基本经济规律。涵义:基本经济规律是这样的一种经济规律,它不是决定社会生产发展的某些个别方面或某些个别过程,而是决定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因而是决定某一社会生产本质的规律。它体现某一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最基本的特征,决定某一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

譬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起作用的各种经济规律中,剩余价值规律就是这样的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切最重要的现象,不论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任何方面,都是受剩余价值规律支配的。因为资本主义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围绕榨取剩余价值这个轴心转动的。决定资本家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生产得多点还是少点;生产出来的商品是早点卖出去,还是囤积起来暂时不卖;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是多添置些机器设备,还是多雇一些工人,所有这一切都是以能否取得更多的利润为转移,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这说明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经济规律中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因而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2. 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相比较

2.1 自然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主要是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离开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

2.2 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因为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一旦这种经济条件消失,这些经济规律也就随之消失。

2.3 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因为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总会直接涉及到某个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所以,不同阶级对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3. 特有经济规律与共有经济规律

分类标准:经济条件和其发生作用的范围

经济规律 特有经济规律共有经济规律

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对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都是一样的”,“它首先研究生产和交换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殊规律,而且只有在完成这种研究以后,它才能确立为数不多的、适合于一切生产和交换的、最普遍的规律。”[2]斯大林指出:“各种社会形态在它的经济发展中,不仅服从自己特有的经济规律,而且还服从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各个社会形态不仅以自己特有的规律互相分开着,而且以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互相联系着。”[3]因此,认识特有经济规律和共有经济规律的关系,对我们研究和揭示客观经济规律具有指导意义。经济规律总是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历史发展的一定经济时期发生作用。而政治经济学必然要结合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条件,来提示发生作用的特殊规律。

涵义:特有的经济规律是反映某一特定社会形态经济现象的某一特殊本质的经济规律。它只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随着这种特定的社会形态被另一种社会形态所代替,这种特有的经济规律也就随之退出历史舞台,让位于另一种社会形态所特有的经济规律。

譬如: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平均利润率规律等,就是资本主义经济有的经济规律。它们反映的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这种特殊的经济关系。不论哪个国家,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的这些特有经济规律就发生作用。而当无产阶级经过革命斗争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后,资本主义的特有经济规律就失去效力,退出历史舞台。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按劳分配规律等社会主义的特有经济规律就在新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出来,在经济生活中发生作用。

涵义:共有的经济规律又叫普遍规律,是指在一切社会经济形态里或几个社会经济形态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譬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和状况的规律,是在一切社会经济形态都存在和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另一种是在几个社会经济形态中存在和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形态里都存在,也是共有经济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等。

为什么经济规律会分成特有的经济规律和共有的经济规律呢?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世代相承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每一代人在开始进行经济活动时所遇到的一切,如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进行生产,是石器工具、铁器工具还是机器?应用什么样的动力和劳动对象,是电力、蒸汽机还是人力、畜力,是棉花还是化学纤维?人们之间结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是互助合作关系还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这一切都不是由他们自己创立的,而是上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们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向前发展,而不能人为地割断历史。所以,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既有它的阶段性,又有它的连续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产生各种特有的经济规律;而经济发展的连续性产生共有的经济规律。

阶段性。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根据生产力的不同状况和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生产关系,分成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每个社会经济形态所以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特殊阶段,就是因为有着和其他社会经济形态不同的特殊的经济本质。而经济运动的本质不同,意味着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所处的经济条件有着根本的区别,是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他们的经济活动的。

连续性。社会经济形态是一个连接一个向前发展的;所以,在这些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存在某些共同的东西,有着某些共同的属性。既然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有着某些共同的内容,因而必然有表现这种共同本质的共有的经济规律。如果说各种特有经济规律把各个社会经济形态分开来,那么,这种适用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共有的经济规律则使它们互相联系着,使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形成一种统一的历史的发展过程。

总而言之,在任何一个社会经济形态中,各种特有的经济规律和某些共有的经济规律都在发生作用。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形成一个复杂的经济规律体系。在这个经济规律体系中,有一个经济规律是这个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在全部经济规律体系中占据主导的地位,支配和制约其他经济规律的作用。

4.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任何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客观的。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说经济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和人们的主观认识相对而存在的。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4.1 经济规律产生和存在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经济规律。所谓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经济条件变化了,经济规律的作用也会随之相应地发生变化,经济条件消失了,经济规律也将随之退出历史舞台。比如:只要存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也就必然存在和起作用;如果不存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也就不存在、不起作用。

4.2 经济规律的内容和要求也是客观的。任何经济规律,都有它的客观内容和要求;否则,也就不成其为经济规律。经济规律的内容和要求,也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如价值规律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它要求商品生产者彼此交换他们产品时必须实行等价的原则。这是由商品经济条件决定的。

总之,因为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人们既不能“消灭”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和“改造”经济规律。不管人们主观意识如何,承认还是不承认,喜欢还是不喜欢,经济规律总是客观存在并起作用。承认和研究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前提。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在政治经济学中被正确地反映出来,就成为政治经济学的客观规律。我们研究经济规律客观性的目的,在于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而研究经济规律的客观性,首先要研究经济规律赖以存在和起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弄清楚经济规律和客观经济条件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要在这个基础上弄清楚经济规律的客观内容和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弄清楚经济规律的表现形式及其利用方法,我们才能掌握并利用经济规律。

5. 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办事。但是,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听凭经济规律的摆布。相反,正因为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就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也只有在深刻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对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作出科学的表述和概括,才能自觉地熟练地加以运用。

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所谓利用经济规律,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客观规律的运动趋势和要求,制定经济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从而在实践中达到更好地实现经济利益的目的。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得越全面、越深刻,行动就越自由,就越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即通过改变经济条件,来限制某些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或者为某些经济规律提供发生作用的充足条件和广阔场所,利用它为社会谋福利。

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替换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只能随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可以创造某一种新的经济条件,可以改变甚至消灭一种原有的经济条件。原有的经济条件消灭了,以此为基础的原有的经济规律也随之退出;新的经济条件产生了,在新的经济条件基础上就出现了新的经济规律。但是,人们创造、改变或消灭经济条件的行动本身,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要求来进行的。

人们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就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所谓主观能动性,是主观对客观的反作用。而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是正确发挥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经济规律客观性决定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人们在任何时候,决不可以超越客观经济规律去计划自己的行动,只有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才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造福于社会。同时,也必须看到,要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必须坚持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如果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而忽视甚至否认客观经济规律,这是主观唯心论;如果片面强调客观经济规律,而忽视甚至否认主观能动性,这是机械唯物论。这两种情况,都违反了经济规律客观性和人们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经济规律客观性和人们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道路,也是历史的结论。

那么,怎样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实现经济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呢?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实践,而且只能是实践,客观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隐藏在事物的内部。要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必须深入到实践中去。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必须提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人们通过反复实践,客观经济规律不断地为主观所认识和掌握;同时,也通过实践使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正确认识变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们主观能动性,是在实践中实现其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此,反复实践,是人们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的必由之路。

1962年1月,同志的《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经济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4] ――历史早已深刻表明,无论革命和建设,都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败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50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86-187页

[3] 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第593页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规律;唯物史观

总书记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要更深刻、更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利的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里指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探索、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的关系。探索一定历史条件下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当前,必须充分认识探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运动和发展规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努力学会透过经济现象弄清经济规律,并从经济规律的作用来理解经济现象,从而深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制定推进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

一、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十分重要

什么是规律?黑格尔从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角度阐述了规律,列宁肯定了黑格尔关于规律思想的合理内核,明确指出“规律是现象中同一的东西”,“规律是本质的现象”,“规律是宇宙运动中本质的东西的反映”,“规律就是关系”。同时,列宁强调,人们头脑中的“逻辑规律就是客观事物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这使我们认识到规律是客观的,它尽管在现象背后起作用,人们不能直观地感觉它,但它客观存在。就人作为实践主体同实践客体两者的关系而言,认识客体的客观规律极为重要,主体要实现价值目标,就必须弄清客体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否则就存在盲目性,实践就会失败。

国民经济运动和发展存在客观经济规律。初看起来,国民经济运动是人们能动的经济活动,好象是由主观意志决定,但其中蕴藏客观规律。唯物史观“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这里,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含义就是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经济,即生产过程本身”,社会形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态,所以“经济的社会形态”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与生产力紧密联系的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关系。唯物史观认为这种生产过程和人们在其中的生产关系的运动、发展,如同自然界一样都存在客观规律。

如何理解经济规律及其客观性?在唯物史观看来,至少有四层含义:第一,经济规律是经济关系中的本质联系,表现为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中固有的、必然的现象,而不是偶然的现象。第二,一切经济规律,“要当作一种趋势来看”。就是说,经济规律是在一个较长的过程中,在正反现象的长期波动中表现出来的,它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第三,经济规律总是与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具有历史性。“在我们看来,所谓‘经济规律’并不是永恒的自然规律,而是既会产生又会消失的历史性的规律。”历史条件变化了,有些特殊的经济规律会消失,一般经济规律会以新的历史形式出现,同时,还会产生新的经济规律。遵循和探寻客观经济规律是无止境的。第四,经济运动和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在实践中不能随意改变规律,只能尊重和遵循经济规律,如果凭主观臆断办事,必定会因违背客观规律而受到惩罚。

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十分重要。马克思在谈到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时指出:“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告诫德国读者,“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资本论》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是为让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掌握认识社会的工具,用科学代替幻想,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避免盲目性,少走弯路,缩短旧制度的时间,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社会。

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同样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与努力按经济规律办事分不开。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前进中曾走过“”、“”和“”等弯路,即使在改革开放后,在发展过程中也仍在某些方面存在“好”与“快”不能统一的问题,出现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能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等偏差。这说明,我们距离在实践中遵循已认识到的客观经济规律,距离弄清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经济规律,都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党中央要求“更深刻、更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极为重要。

二、重视《资本论》揭示的经济规律

(一)重视马克思从一般与特殊关系的角度所揭示的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经济规律及其在一定历史阶段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指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这里的自然规律可理解为人类社会存在的一般规律。《资本论》揭示的既有人类社会最一般的经济规律,又有在商品生产社会和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特殊表现。如,时间节约规律是最一般的经济规律,在商品生产社会表现为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或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则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又如,任何社会都有剩余劳动规律,在商品生产社会或市场经济社会则表现为广义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则表现为狭义剩余价值规律。认识了一般性的经济规律,有助于我们探索这些规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表现形式。

(二)重视马克思从运动的角度所揭示的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经济运动可从横向和纵向来考察。从横向看,经济运动表现为每日、每时都在进行的经济运行。经济主体不断进行的投入、生产、产出的循环过程,就是经济运行过程。从纵向看,经济运动表现为某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趋于某种方向的演进过程。因此,经济运动规律,可分为运行规律和发展规律。《资本论》既揭示一系列经济运行方面的规律。如,商品交换规律、商品流通规律、资本循环规律、资本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平均利润率形成规律、竞争规律等。又揭示一系列经济发展方面的规律。如,社会劳动生产率增进的规律、社会扩大再生产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周期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的规律、私有制社会否定之否定为公有制社会取代的规律等。应当指出,运行规律与发展规律只是在研究时才能将它们在概念上暂时区分开来,实际上,它们紧密结合在经济运动中。经济发展是连续不断地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而经济运行则是经济发展的成因。《资本论》揭示的这一系列经济运行和发展规律对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规律有重要启示。

(三)重视马克思从不同角度所揭示的特定经济领域的经济规律。《资本论》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必经的生产、流通和分配领域,揭示一系列经济规律。在生产领域,有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生产规律、相对剩余价值量的生产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投机的规律、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资本主义的工资规律、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规律等。在流通领域,有商品交换的规律、资本循环的规律、资本周转的规律、在资本周转中货币游离的规律、在社会再生产中预付货币资本流回的规律、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交换途径和比例的规律等。在分配领域,有平均利润率形成的规律、市场利润中利息分割由竞争决定的规律、土地所有权规律等。在《资本论》中,初看起来似乎没有专门的篇章阐述消费领域的规律。但马克思阐明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个人消费与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有质的区别,资本家的奢侈品消费工人无法享受,资本家讲排场的个人消费与追求剩余价值的目标有重要的联系;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被限制在必要消费资料范围内,“这种消费是资本家最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即工人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实质上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服从于剩余价值规律。这些阐述在很大程度上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消费规律及其与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在联系。

可见,马克思多视角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虽然他涉及的只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历史阶段,但在他揭示的经济规律体系中,除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外,还包含人类社会最一般的经济规律及跨越若干经济时代的商品生产社会或市场经济社会的经济规律,这不但对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而且对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各种经济规律有重要指导价值。三、注意从经济关系的逻辑联系上理解经济规律

(一)理解马克思揭示的经济规律要防止主观随意性。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由于人们轻视商品生产或市场经济,在学习《资本论》时往往忽略或撇开经济规律与商品货币关系的联系,只抽取一般性的东西,把经济规律抽象化。如,在学习《资本论》第二卷关于社会再生产理论时,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上,以此作为“有计划按比例规律”的依据,这固然也是需要的;但马克思一再提到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必然存在媒介两大部类商品交换的货币流回规律,却往往被认为不重要而忽略了。这种忽略甚至引起严重的误解,以为马克思是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的“罪魁祸首”,从而贬低《资本论》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然而实际上,马克思是从现实的经济运动出发,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每个企业都要把货币资本作为生产的第一推动力来展开社会再生产的论述,是把货币流回规律与按比例规律结合起来,分析和阐述商品生产条件下的社会再生产规律。可见,要真正把握《资本论》揭示的经济规律及如何揭示经济规律,决不能采取断章取义的学习态度。而应力求系统、科学地理解马克思的论述。

(二)理解经济规律要纠正孤立、片面的观点。《资本论》阐述的经济规律体系是庞大的。关于各种经济规律产生的历史条件、经济规律的内涵和表现形式、经济规律的作用机制等,几乎覆盖第一卷至第三卷的绝大部分。在这一庞大经济规律体系内,某一方面或某一层次的经济规律,与其他方面、其他层次的经济规律存在内在联系,《资本论》的理论逻辑反映了这种内在联系。因此,要科学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揭示的经济规律,就必须重视《资本论》的理论逻辑,高度重视经济规律间的因果联系、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孤立、片面地理解某个规律,就不能真正把握规律的作用机制。如,马克思对分配规律的阐述是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对分配关系的决定性作用来揭示的。他指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所以,从所有制出发,才能弄清分配关系。目前,面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状,研究分配规律很有必要,但孤立地研究分配关系并不能弄清问题发生的深层原因,从而提出的对策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如果能从所有制关系与分配关系的内在联系来研究,就不会只停留在分配领域看收入差距的拉大,就会深入到所有制的结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等方面来研究,也就会发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被私有化“改制”所动摇,这是当前收入差距拉大的深层原因,从而明确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走向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因此,探索和把握经济规律,重要的是要从规律体系、规律间的相互关系上来弄清各个规律的表现。

四、用唯物史观分析方法指导探索经济规律

(一)从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入手。马克思揭示经济规律的着眼点是人们都熟知的经济现象。如,商品现象、货币现象、工资现象、企业家收入现象、利息现象、地租现象等。从这些现存的经济现象人手,运用比较分析、假设前提分析、矛盾分析、质量分析、肯定否定分析、绝对与相对分析、个别与整体分析、里层与表层分析等一系列具体的辩证分析方法,所发现的这些现象掩盖的本质和规律,必定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臆造的。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从分析现存的社会经济现象人手,深入剖析现象中蕴藏的经济关系的本质,揭示经济规律,然后再以此为依据阐述经济现象的必然表现,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显著区别。庸俗经济学家所做的实际上是把表面的经济现象理论化,或只是直观地描述假象世界。而唯物史观坚持公正、无私地探索真理的科学立场,坚持唯物辩证法,它深刻认识到本质固然会以现象表现出来,但有真相与假象之分。“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经济学坚持透过经济现象分析经济本质,揭示客观经济规律。可以说,能否公正无私地揭示客观经济规律,是划分科学经济学与庸俗经济学的分水岭。

(二)注重把握客观经济规律存在的历史条件。经济规律具有历史性。《资本论》总是结合历史原因来揭示经济规律。如,商品生产社会中存在互不依赖的独立的生产者,他们的劳动社会性只能通过产品交换间接实现,这是存在商品、货币现象的历史条件,从而是价值规律存在的历史原因;当社会中出现脱离了人身依赖关系、自由的一无所有的劳动力商品的历史条件,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从而才形成了区别于以往剥削制度的资本剥削经济制度,继而形成剩余价值规律。又如,资本主义生产的产品固然是商品,然而这时的商品已不是简单的由生产资料所有者本人生产的商品,而是资本在雇佣劳动制度下,在等量资本要获取等量剩余价值条件下生产的商品,它必须“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才产生劳动力和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转移的现象,才产生生产价格规律(即价值规律的转化形态),产生资本主义竞争的基本规律或平均利润率规律。再如,土地私有权在人类历史上早已存在,也早已存在过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但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拓展到农业生产领域,同时又存在大块土地私有权的条件下,才出现资本主义地租现象,产生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规律。由于马克思坚持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际出发,分析现存经济现象,才揭示出具有一定历史特征的客观经济规律。

(三)在经济运动的联系中展开分析。马克思探寻经济规律不是从一个个孤立的经济现象随意人手,而是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指导下,从社会经济运动中最基本的环节,即直接生产过程产生的经济现象人手,由生产现象到流通现象,再到分配现象,逐步展开分析。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发现了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这些发现,又有助于分析流通中的经济现象,发现资本循环和周转规律、社会总资本生产和流通规律;通过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分析所发现的规律又有助于分析和研究分配领域的经济规律。正因为如此,《资本论》揭示的经济规律,不是一一罗列的规律“定义”,不是一条条规律的机械相加,而是沿着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逻辑顺序,在相互联系的经济现象的分析推进中,揭示出有内在联系的经济规律体系。

(四)多视角地揭示经济的社会形态运动规律。现实经济的社会形态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它是多种经济形式的统一、多个经济层面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多视角地揭示经济规律,并弄清多重经济规律间的相互联系。《资本论》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示范。认识社会经济规律,应从系统的大视野去考察。

五、调查研究是发现经济规律的必经之路

唯物史观揭示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我们头脑中的辩证法只是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中进行的并服从于辩证形式的现实发展的反映。”因此,经济规律存在于现实经济关系内部,不可能凭空想象出来,它只能从客观的经济关系中发现出来。要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规律,调查研究是必经之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社会形态具有过渡性,因而具有复杂性。在经济规律上表现为:一是有的过去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因历史条件的变化已不存在(如,封建地租、资本主义地租规律)或显著减弱(如,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在公有制经济中不存在了,但在私营经济中还起作用);二是既存在过去发现的一般经济规律,又会产生有待发现的新经济规律,而这些经济规律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会有复杂的表现形态。所以,要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规律,必须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深入实践,通过调查研究,探寻既有经济规律的新表现和发现新的经济规律。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质勘查; 经济规律; 社会经济效益

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生产活动,它同任何其它经济活动一样都受经济规律的影响和调节。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经济现象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决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客观必然性,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创造,改造和消灭经济规律,但可以通过实践来认识,遵循和利用经济规律,来为人们的经济活动服务。

地质勘查工作经济规律按其性质和作用范围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具有一般特征的经济规律。它存在于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并反映其共同性质和特征的经济规律,它贯穿于包括地质勘查工作在内的各个不同产业或部门的经济活动中,只要有经济活动它就必然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另一类就是反映地质勘查工作自身特点的特殊经济规律。它是由地质勘查工作对象和活动方式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调节着地质勘查工作的主要过程和主要方面,并以其特有的形式和内容,反映地质勘查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可见,正确认识和利用地质勘查工作特有的经济规律,对地质勘查工作具有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

地质勘查工作的特有经济规律,是由地质勘查工作的特殊性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及作用决定的。它以其特有的本质特征来调节地质勘查活动。在地质勘查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有经济规律:

1.地质勘查工作高风险性

这是指获取地质勘查成果的极不确定性,即所投入的地质勘查劳动,有相当部分不能直接获得有工业价值矿床的客观必然性。地质勘查工作高风险,是指风险程度通常高于其它经济活动。地质勘查工作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经营风险)。与其它一般经济活动相比较,它更突出地表现为自然风险,这是由工作对象的隐蔽性和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决定的。构成地质勘查工作高风险,有人的主观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如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管理水平、技术装备条件、技术方法以及经济建设布局和重大政策的调整变化等等;也有工作对象的客观自然因素影响,即超出人们驾驭能力而产生风险的因素,只要地质找矿活动存在就一定有自然风险,而且不同矿种风险大小不同,不同矿种区域分布不同找矿风险大小也不同等等。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共同影响着地质勘查工作的风险程度。

2.地质勘查工作阶段性

是指地质勘查工作按其工作过程的不同阶段依次开展工作的客观必然性。每个矿床各个不同阶段的工作只能依次进行,不能跨越和颠倒。地质勘查工作阶段性规律,是由地质勘查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规律所决定的。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对复杂的地质情况的认识,反复尤其不可避免。地质勘查工作全过程可大致分为两个大的工作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地质调查,它为地质找矿提供方向,是地质勘查工作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二个层次是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即矿产的普查,详查,勘探三个阶段的工作。地质勘查工作阶段性,要求必须按照阶段来组织和开展工作。

3,地质勘查工作长周期性

是指寻找和探明有工业价值矿床需要经历较长工作时间的客观规律。它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地质勘查工作周期,即从普查开始到矿产勘查工作结束,需要经历较长的工作时间;二是指地质勘查工作相对于后续产业的时间跨度需要较长时期。地质勘查工作长周期,一方面表现在寻找矿床阶段,即找到有工业价值的矿床,往往是要对多个矿点或异常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才能确定;另一方面是矿产勘查的详查、勘探阶段,需要消耗较多的人财物,并按要求达到一定的工作量控制,才能完成探明矿床储量的任务。地质勘查工作相对后续产业需要较长的周期,是从国民经济角度考察的,自地质勘查工作开始到形成矿产品生产能力需要较长时间。它以地质勘查工作周期为基础,包含矿床规划设计,矿山基本建设直到形成生产能力全过程的时间。它对于指导地质勘查工作合理超前有重要意义。缩短地质勘查工作周期,是经济规律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客观要求。

4.地质勘查工作超前性

是指地质勘查工作要领先于相关的国民经济其它产业和部门经济活动的客观必然性。地质勘查工作超前性是由地质勘查工作性质和国民经济建设发展需要所决定的。只要存在地质勘查工作,它就必须先于其他产业和部门做好基础地质工作和准备矿产资源及地质资料。地质勘查工作超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国民经济客观布局提供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料;二是先于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地质勘查工作;三是先于矿山建设探明矿产储量。地质勘查工作超前要有合理的量,超前过多,会造成地质勘查工作费用积压浪费,超前过少或滞后,就会影响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地质勘查工作要根据不同矿种、不同地区的需要合理超前,才能保证建设需要,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社会经济效益。

5.地质勘查工作难度递增性

是指寻找和探明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活动,随时间推移工作难度日趋加大的客观必然性。矿产资源有限和不可再生的特点以及矿床的复杂性,决定地质勘查工作在时间序列上难度递增。埋藏浅、地质条件简单、施工条件较好、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矿产资源不断被发现和开发利用,迫使地质勘查工作逐步转向埋藏深、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条件差、经济较不发达地区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地质勘查工作难度增大,—方面表现为获取一定勘查成果的投入增大,即探明单位矿产储量的费用增加和投入工程量呈增大趋势;另一方面表现为工作环境恶化和施工条艰难。它们都包含有劳动数量的绝对增加和采用先进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劳动质量的提高。地质勘查工作难度增大,客观上要求相应增加地质勘查工作费用投入,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进步,它是提高地质找矿效果的根本途径。

6.地质勘查工作效益后续性

是指地质勘查工作劳动的效果在后续产业的劳动成果中得到体现和反映。是由地质勘查工作的超前性和信息产品的特点所决定的。地质勘查工作后续效益直接地表现为矿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由此而引起劳动就业、工业生产、财政、社会基础设施、国际收支乃至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以社会经济效益来评价和衡量地质勘查工作,是国民经济的基本要求。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质勘查; 经济规律; 社会经济效益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work as the foundation, looking for associated with the economic law, and from six aspects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finally concluded.

Keyword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Economic law;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生产活动,它同任何其它经济活动一样都受经济规律的影响和调节。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经济现象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决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客观必然性,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创造,改造和消灭经济规律,但可以通过实践来认识,遵循和利用经济规律,来为人们的经济活动服务。

地质勘查工作经济规律按其性质和作用范围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具有一般特征的经济规律。它存在于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并反映其共同性质和特征的经济规律,它贯穿于包括地质勘查工作在内的各个不同产业或部门的经济活动中,只要有经济活动它就必然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另一类就是反映地质勘查工作自身特点的特殊经济规律。它是由地质勘查工作对象和活动方式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调节着地质勘查工作的主要过程和主要方面,并以其特有的形式和内容,反映地质勘查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可见,正确认识和利用地质勘查工作特有的经济规律,对地质勘查工作具有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

地质勘查工作的特有经济规律,是由地质勘查工作的特殊性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及作用决定的。它以其特有的本质特征来调节地质勘查活动。在地质勘查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有经济规律:

1.地质勘查工作高风险性

这是指获取地质勘查成果的极不确定性,即所投入的地质勘查劳动,有相当部分不能直接获得有工业价值矿床的客观必然性。地质勘查工作高风险,是指风险程度通常高于其它经济活动。地质勘查工作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经营风险)。与其它一般经济活动相比较,它更突出地表现为自然风险,这是由工作对象的隐蔽性和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决定的。构成地质勘查工作高风险,有人的主观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如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管理水平、技术装备条件、技术方法以及经济建设布局和重大政策的调整变化等等;也有工作对象的客观自然因素影响,即超出人们驾驭能力而产生风险的因素,只要地质找矿活动存在就一定有自然风险,而且不同矿种风险大小不同,不同矿种区域分布不同找矿风险大小也不同等等。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共同影响着地质勘查工作的风险程度。

2.地质勘查工作阶段性

是指地质勘查工作按其工作过程的不同阶段依次开展工作的客观必然性。每个矿床各个不同阶段的工作只能依次进行,不能跨越和颠倒。地质勘查工作阶段性规律,是由地质勘查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规律所决定的。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对复杂的地质情况的认识,反复尤其不可避免。地质勘查工作全过程可大致分为两个大的工作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地质调查,它为地质找矿提供方向,是地质勘查工作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二个层次是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即矿产的普查,详查,勘探三个阶段的工作。地质勘查工作阶段性,要求必须按照阶段来组织和开展工作。

3,地质勘查工作长周期性

是指寻找和探明有工业价值矿床需要经历较长工作时间的客观规律。它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地质勘查工作周期,即从普查开始到矿产勘查工作结束,需要经历较长的工作时间;二是指地质勘查工作相对于后续产业的时间跨度需要较长时期。地质勘查工作长周期,一方面表现在寻找矿床阶段,即找到有工业价值的矿床,往往是要对多个矿点或异常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才能确定;另一方面是矿产勘查的详查、勘探阶段,需要消耗较多的人财物,并按要求达到一定的工作量控制,才能完成探明矿床储量的任务。地质勘查工作相对后续产业需要较长的周期,是从国民经济角度考察的,自地质勘查工作开始到形成矿产品生产能力需要较长时间。它以地质勘查工作周期为基础,包含矿床规划设计,矿山基本建设直到形成生产能力全过程的时间。它对于指导地质勘查工作合理超前有重要意义。缩短地质勘查工作周期,是经济规律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客观要求。

4.地质勘查工作超前性

是指地质勘查工作要领先于相关的国民经济其它产业和部门经济活动的客观必然性。地质勘查工作超前性是由地质勘查工作性质和国民经济建设发展需要所决定的。只要存在地质勘查工作,它就必须先于其他产业和部门做好基础地质工作和准备矿产资源及地质资料。地质勘查工作超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国民经济客观布局提供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料;二是先于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地质勘查工作;三是先于矿山建设探明矿产储量。地质勘查工作超前要有合理的量,超前过多,会造成地质勘查工作费用积压浪费,超前过少或滞后,就会影响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地质勘查工作要根据不同矿种、不同地区的需要合理超前,才能保证建设需要,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社会经济效益。

5.地质勘查工作难度递增性

是指寻找和探明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活动,随时间推移工作难度日趋加大的客观必然性。矿产资源有限和不可再生的特点以及矿床的复杂性,决定地质勘查工作在时间序列上难度递增。埋藏浅、地质条件简单、施工条件较好、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矿产资源不断被发现和开发利用,迫使地质勘查工作逐步转向埋藏深、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条件差、经济较不发达地区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地质勘查工作难度增大,—方面表现为获取一定勘查成果的投入增大,即探明单位矿产储量的费用增加和投入工程量呈增大趋势;另一方面表现为工作环境恶化和施工条艰难。它们都包含有劳动数量的绝对增加和采用先进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劳动质量的提高。地质勘查工作难度增大,客观上要求相应增加地质勘查工作费用投入,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进步,它是提高地质找矿效果的根本途径。

6.地质勘查工作效益后续性

是指地质勘查工作劳动的效果在后续产业的劳动成果中得到体现和反映。是由地质勘查工作的超前性和信息产品的特点所决定的。地质勘查工作后续效益直接地表现为矿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由此而引起劳动就业、工业生产、财政、社会基础设施、国际收支乃至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以社会经济效益来评价和衡量地质勘查工作,是国民经济的基本要求。

由此可见,地质勘查工作不仅要遵循一般的经济规律,以社会经济活动的共同要求来调节地质勘查工作,更要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经济规律,以地质勘查工作本质特征的规律性,来组织好地质勘查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范文第6篇

九届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标志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相应地也要求进行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从市场经济的要求来看,政府的职能是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现这些职能的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其中,法律手段主要表现为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即法律调整。法律调整是一个具有许多中间环节并且这些环节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的复杂系统。这种系统是由国家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进行认识和利用的基础上,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各种彼此间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法律实践手段,作用于社会关系的有机系统。在法理学上,我们将这种系统称之为法律调整机制。法律调整机制的基本要求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政府机构改革导致社会经济关系发生变化,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法律调整机制也相应发生转变,这正是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新型的法律调整机制应当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创制相应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是法律调整的前提和依据,其贯穿于法律调整活动的始终。新形势下法律规范的创制应着重于经济法律规范的创制。政府机构改革使政府的职能转变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而经济法律规范正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法律手段之一。罗干在5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6中明确指出: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完善经济、法律手段,改善宏观调控机制。经济法律规范的创制应当以宏观调控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宏观调控法律规范。只有将国家的宏观调控行为用法律予以规范,才能实现真正的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纳入法制轨道。

二、确立相应的法律秩序

法律规范的实施活动的结果是形成一定的法律秩序。法律秩序的确立,必须以法律规范所设定的权利义务在社会关系中的实现作为客观标志。法律秩序的形成,往往借助于国家专门机关执行和适用法律规范的活动。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调整政府组织结构、转变政府职能,随着政府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职能的转变,其执行和适用法律规范的活动也相应转变,从而导致整个法律秩序的转变。政府机构职能的转变,是一个从对企业进行专业经济管理向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转变;法律秩序的转变,应当是一个从利用法律规范直接规范具体行为的秩序向利用法律规范规范整个市场经济的转变,即建立起一个规范国家宏观调控行为的法律秩序。这种法律秩序与前述的法律规范的创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完善相应的宏观调控法律规范后才能形成相应的法律秩序。政府机构改革后所要建立的法律秩序应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确立相应的市场体系法律秩序,即依照相应的市场体系法律规范,由政府机构执行适用这些法律规范,促进市场体系中各要素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使各要素市场的存在具有合法地位,这也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前提和基础。2.确立相应的宏观调控法律秩序,即将宏观调控的各种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均用法律形式表现,由政府机构直接运用这些法律规范实施宏观调控,从而使政府的行为合法化,形成一定的宏观调控法律秩序。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范文第7篇

 

“社会转型”是社会学中的一个专业的术语,而理解“社会转型”主要从社会体制的转型、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形态的变迁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社会体制的转型即指我国的社会经济从计划向市场转变;社会结构变动是指社会结构由单一的发展向整体全面的发展转变;最后,社会形态的变迁是我国的社会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政治经济科学理论不但使我们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和研究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而且我们也用这一理论对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理论指导。这里所提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方面包括马克思最初创建的政治经济学中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另一方面包括后来由党的历代领导人和党中央继承并发展了的经济思想和理论方法,此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包括经济学领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当代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进行研究,其中所取得的相关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如果脱离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轨迹,也没有相关的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许不会这么早就诞生,这正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基于批判和继承以前的优秀经济理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空想主义以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将科学地揭示客观经济规律作为根本任务。经济规律指的是各经济现象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如同自然界的运动一样,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发展变化的。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规律性相同,她们都具有客观实在性。第一,无论如何,客观的经济状况是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前提和基础。一旦客观的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经济规律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而客观经济条件,指的是社会生产力的现状以及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经济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制定或创造经济规律,也不能改造已有的经济规律,也不能将现有的经济规律消灭或者是废除。只有在客观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的基础上,经济规律才会随之变化。第三,经济规律对人们经济活动的支配或制约往往带有强制性。当人们还不认识或没有完全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时,经济规律会作为外在的力量,强制地支配人们的经济活动;一旦人类在经济活动中违背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社会经济运动就会受到阻碍和破坏,人们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是时代的客观要求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在17世纪初开始产生的。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一些国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对流通领域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了研究,并产生了重商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就是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1575—1622年)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但是,这个时期的重商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一种不成熟的经济理论。经济理论研究由流通过程向生产过程的时候,真正的现代经济学才随之开始的。

 

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尖锐化,产生了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但是资产阶级的庸俗政治经济学却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虽然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了无情揭露和批判,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种种美好设想,但由于它是唯心主义的,终归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它公开申明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在对客观经济规律的揭示和认识过程中,它既不受以往剥削阶级狭隘的阶级私利的局限,又不受阶级偏见的妨碍。从根本上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所以,它是真正科学的理论体系。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重大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自马克思写下了《资本论》的科学巨著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从未停止,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根据他们所处时期经济建设的具体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考和提出了创造性的理论和观点,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时期,毛泽东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理论和具体纲领,在新民主主义纲领的指导下,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最终胜利。并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根据该阶段的时代特征,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生产力的社会发展和需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所有这些理论和实践,都是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宝库。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经受过实践检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社会转型时期能够发挥更好地指导作用。

 

(二)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着社会的转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并不是封闭、僵化的,而是开放和发展的。这首先是因为它所提供的理论并非是现成的教条,而是经过不断地研究提出来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可能某些个别的论断会随着时间得推移和社会的变化而显得陈旧过时,马克思在他那个时代所得出的某些个别结论可能会因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实践的变化而过时,但是他提出的观察、分析经济现象的世界观、方法论却不会过时。其次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没有、也不可能穷尽政治经济学的全部科学真理,而必然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发展中也要批判地吸收包括西方经济学在内的各种经济学流派的合理成分,以使自身的发展不偏离世界文明的发展,永葆其旺盛的生命力。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引导转型时期经济的发展

 

中国转型时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卓越成效,我国的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建立起了全面物质生产体系,各项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性的成就,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此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也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我国的经济转型中,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使得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缩小贫富间的差距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的这些宏伟目标具有实现的可能。此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为促进我国的经济的转型提供行动指南。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性和发展性在社会转型时期具有重大作用

 

真正科学的理论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长存,是因为它顺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这就是它的时代性和发展性的体现。具体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论述:其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代表的是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因此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建设都是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的,这样就更便于无产阶级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社会转型时期的任务进行科学的指导。其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前人优秀的理论成果的基础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建立了无产阶级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论,这一学说从根本上揭露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根源,进而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并用其去指导中国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的转型时期发挥着巨大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之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学的主流。在我国的转型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的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社会的转型期间,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能更好地指导我国经济的发展,帮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范文第8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学性;研究现状;理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A8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1―0009―05

为什么把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命名为“科学发展观”?论者们从规律性要求、客观性基础、科学内涵、体系特征、价值理性以及综合性视角等就该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尽管这种研究还只是初步的,但其理论思维和研究思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一、“合规律性”说

所谓“合规律性”,是指科学发展观是对客观规律的科学揭示和自觉遵循。从规律性要求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是学界的一个基本视角。

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不完全是一般词典上所说的“反映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分学科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不等于“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强调的是规律性的认识,是科学社会主义意义上的科学。

一种观点从规律是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内在有机统一的视角揭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如,有论者认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做到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使人的自觉活动与自然规律和社会客观规律具体的、历史的、有机的统一,实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一种观点从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视角探讨其科学性。如,有论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或合规律性的特点在与传统发展观的比较中鲜明凸现出来。与传统发展观不同,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是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新认识,从这一点来看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还有论者认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极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自觉地贯彻着动态平衡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法论原则。科学发展观也可以说是动态平衡的发展观。坚持动态平衡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也只有发展了才能解决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还有一种观点从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三大规律”认识的视角论说其科学性。如,有论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取得了对“三大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具体而言,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二、“客观基础”说

这里所说的“客观基础”,是就科学发展观产生形成的思想理论基础、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实践经验基础等方面而言的。客观性是科学知识的一个基本属性,也是论者们探讨科学发展观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种观点着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或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的科学性阐述其科学性。如,有的认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说它科学,是因为它建筑在正确的哲学基础之上,这一正确的哲学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有的认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本理论依据,它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人民:它站在时代最前沿,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战略思维来审视当今世界和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它发扬批判的创新精神而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发展的核心内容、主要目的、基本原则、重要体现及总体要求。还有的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的。其中蕴含着以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现实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来推动实现这一目的的进程,尊重客观规律,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求人的幸福之真,务社会发展之实等思想,既贯穿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对资本主义发展弊端和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有了深刻认识之后得出的基本结论,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取得的理论成果,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总结。

一种观点着重从思想理论基础的客观性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如,有论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所以科学,在于它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大量先进学术成果,集中凝结了许多学者的富有创见和价值的思想智慧,因而有深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先进的思想支持。有论者认为,要从“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传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还有论者认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这个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作为理论基础的。

还有一种观点从实践经验基础证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如,有的认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为科学,是因为它是建立在中国发展的现实基础之上的。所以,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含义,首先应当从历史的视角、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和从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意义上加以宏观地把握和深刻地体会,而不能把它简单地看成一个是关于发展的绝对正确的理论体系。还有的认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是在与发展模式的历史互动中形成的,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科学理论性思考的产物,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决策层几展观进行历史的和辩证的扬弃的结果。

三、“科学内涵”说

“科学内涵”说,指的是从科学发展观蕴含的思想内涵及其科学性来认知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从思想内涵、基本内容人手考察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是一种最直观的方法。

一种观点侧重从发展的含义及其科学性概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如,有论者在定性地考察了发展的含义及其科学性的基础上,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概括为五点: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发展是物质生产力和人本身发展的统一;发展是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系统工程;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和历史过程。

一种观点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揭示其科学 性。如,有论者认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科学性在于:它深刻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它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它指明了更加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有论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在于其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在发展问题上的运用和拓展。具体而言,科学发展观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强调求真务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还有一种观点依据科学发展观命题中“科学”的含义来探讨其科学性。如,有的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的含义,不是唯科学主义意义上的“科学”,它是内在地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唯物史观、真理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广义的科学概念,并且体现了这三者的高度的、有机的统一。有的认为,“发展观”前的“科学”二字并不是通常所讲的“自然科学”中的“科学”,应当理解为“合理的、正确的、好的”等意思。还有的认为,“发展”前面冠以“科学”限定词,赋予了“发展”的科学内涵和要求;从规定或内涵上看,正是“发展”的科学界定带来了发展性质上的革命性变化,实现了对以往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

四、“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说

科学不是纯粹的“是”的体系,它还包含着人们的价值追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相互贯通和有机统一。所谓“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说,就是从这一视角来考察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意蕴。

一种观点从价值理念的科学性揭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如,有论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在于价值理念的科学性。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价值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最主要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丰富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确立了新的思维方式、文明模式和生活理念。

一种观点从价值向度的科学性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如,有的认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向度。这一价值向度的科学性在于实现了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的统一。具体而言:它体现了工具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有利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它体现了功利尺度和道义尺度的统一,有利于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它体现了人的尺度和生态尺度的统一,有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有的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既表现在它提出的依据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对发展的目的、主体和动力的揭示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又表现在它揭示的发展内容(什么样的发展)和方法(怎样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想。也就是说,它不仅揭示了发展的价值取向,而且揭示了实现价值的手段和方法。

还有一种观点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性论证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如,有的认为,科学(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在科学发展观中无疑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不能陷于“唯科学主义”。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看,科学发展观应是一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汇的发展观。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需要人文精神的导引,需要正确的科技伦理来规范。所以,要树立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发展观,要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共同引导下去落实这一发展观。还有的认为,科学发展观强烈的科学性在于:第一,它克服了传统发展观的弊端,使得发展内容更全面,评价体系和标准更合理,逻辑更完整。第二,它是对以往的发展理论的扬弃。在一定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是吸收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新一代领导集体不断探索和不断总结前人成果的必然产物。同时,科学发展观又充满着人文性,体现了理论的人文关怀。

五、多维度、综合性说

与上述情况有所不同的是,更多的论者从多样化视角、立体层面来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这就是所谓的“多维度、综合『生说”。

第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发展观,一是它遵循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没有脱离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同时又密切注意到了中国发展的差异性,是共通性与差异性的统一;二是它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很好地结合起来了;三是它把发展的目的与手段和途径很好地统一起来了。

第二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前面冠以“科学”依据有三:一是对当代中国和国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理论升华;二是对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深刻揭示;三是它满足了“科学”理论必备的两个条件,即能合理地解释历史,又能合理地预见未来。

第三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冠名为科学,这是因为:其一,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科学思维的产物。其二,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科学发展观之科学性根本所在。其三,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需要在科学落实中来体现和进一步揭示。

第四种观点认为,我们党提出的发展观之所以称为科学发展观,就在于它把发展置于科学基础之上,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所谓科学发展,第一,推进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客观规律;第二,推进发展必须依靠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在当代,科学是推动发展的决定力量。推进发展,只有遵循客观规律、依靠科学知识,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五种观点认为,首先,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二字是科学社会主义意义上的“科学”。科学发展观也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科学社会主义维度上的科学发展观,一方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另一方面科学揭示了当代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其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与科学技术的科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技术维度上的科学发展观,一方面意味着要从科学的角度不断充实和丰富科学发展观,另一方面意味着要运用科学技术的新进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在于其表述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的统一,在于其本质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在于其内容的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在于其原则的均衡性和非均衡性的统一。

由上可见,论者们对科学发展观科学性问题的探讨,视角开阔、论点鲜明,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虽然这一研究还很不全面、具体和深入,缺少系统论述和深度研究的专门成果,但他们的积极探索及其取得的成绩,为下一步深化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

六、深化研究的几点思考

指出:“要从科学的角度不断充实和丰富科学发展观”,“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周密的科学解释,为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所谓“科学的角度”也就是客观理性的角度。从科学的维度研究科学发展观,不仅有助于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学理化,为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而且有助于提升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说服力,增强人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综合现有研究成果,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最新精神,笔者认为,推动科学发展观科学性问题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第一,要确立新的研究视角,从科学的维度揭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科学发展观既然以“科学”命名、是“科学理论”,就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从科学的视角来审视它。所谓科学的视角,就是从科学知识所必需的客观性、求真性、体系性(系统性)、可检验性(实证性)等基本特征人手,来认知科学发展观,揭示其科学性所在。从客观性特点看,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完全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产物;从规律性特点看,科学发展观科学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体系性特点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题有序展开,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初步形成了一个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体系;从可检验性特点看,科学发展观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发生了实际改变社会的强大效用,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是在实践检验中被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并将在实践的持续检验中显示出更加灿烂的光芒。只有从科学的维度人手,才能真正揭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

第二,要加强跨学科、综合性研究,全面揭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就学科范围而言,科学发展观问题研究分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学两个一级学科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党史。党建两个二级学科。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学科划分及其归属是否科学合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或者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理论研究仅仅依托这两个学科领域是很不够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非常深刻的和多方面的学说”,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有机整体和宏大体系,是运用了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综合性理论和方法的结晶。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整体继承和发展,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进步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产物。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正是建立在这样的思想理论基础、科学技术基础和体制机制基础之上的。只有拓展科学发展观研究的学科范围,加强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才能全面深入揭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范文第9篇

早在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初,同志就着重从“规律”的角度对其加以论述。比如,他在20**年10月14日和20**年1月12日的两次重要讲话中,都强调科学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0**年3月4日,他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20**年6月2日,他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方法、手段协调和集成起来,不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周密的科学解释,为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正是其对客观物质世界和人类思维一般运动规律的深刻认知和科学揭示。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就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一般规律。党的十七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理论地位,实际上也凸显了科学发展观的规律性特征。同时,十七大提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同志对此同样从“规律”的角度加以重点强调,即“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具有科学性、真理性、规律性。这应该成为我们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一个认知前提。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中的重要规律性关系

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的《论十大关系》就是一部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光辉著作。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要求我们首先从发展中重大规律性关系的角度,来学习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规律性特征。

具体来说,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中四个重要规律性关系,即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全面发展的关系,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在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人是核心,是根本、本体;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客体;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这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首要的规律性关系。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中,发展首先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又是相对于发展的整体而言的,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中心;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四位一体”。从全面发展的角度界定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中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规律。

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上,发展作为系统工程,作为动态过程,必须是各部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统筹兼顾、协同并进,相互匹配,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而不是单兵突进、彼此孤立,更不能失调、失衡,相互掣肘。协同并进、协调发展,反映了社会系统运行中各部分有机统一的规律性关系,致力于整体优化和整体效率。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上,坚持当代人权益与后代人权益的统一,坚持尊重自然规律与运用自然规律的统一,坚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统一,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建设生态文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这反映了人类文明进程中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内在关系。

科学发展观包含了发展中的重大规律性关系,从而成为我们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

科学发展观打开了探索三大规律的新视野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党的基本理论,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打开了新视野。

比如,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强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执政理念。十七大要求,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从而赋予党的建设新课题、新使命。

又如,科学发展观把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提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强调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赋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课题、新使命。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范文第10篇

12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的内容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无论是从其酝酿、提出与阐发的过程来看,还是从其理论内涵和主体内容来分析,均体现出了我们党尊重规律以及“按规律办事”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执政态度,体现出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认识观,是我们党对经济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政党执政规律以及自然生态规律全面系统地客观认识与把握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知道认识和发现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虽是一个充满着曲折和艰辛的探索过程,但往往是有规律可循的,都客观存在着一种认识规律的规律模式。其中最科学最重要的认识规律的规律模式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所谓“规律模式”是指在认识规律、研究规律的过程中,遵循并按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行为规范、思维定式和认知模式。这种行为规范、思维定式和认知模式一旦偏离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而陷入唯心辩证法或机械唯物主义,其认识和发现的事物发展规律,不是脱离客观现实,就是脱离客观世界,甚至发明出非规律的人为规律,制造出假规律的人为规律,以致给事业发展带来灾难性后果,让全社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从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与形成过程来看,其思想渊源、时代背景、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的传承与扬弃、继往与开来、汲取与创新、归纳与推导以及现实与未来的紧密结合上均体现出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模式。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证明了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与实践渊源,产生的渐进性与传承性,完善的进化性与规范性,走向的发展性与超越性,均道出了认识和发现一般事物发展规律的内在规律性。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长期艰辛探索和发展实践,并借鉴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与经验并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突出的阶段性特征。如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而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结构性矛盾与粗放增长方式并存;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并存;统筹协调发展和兼顾多方面利益面临艰巨任务;对外开放扩大,领域拓宽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关系协调日趋复杂同时并存,经济全球化中的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加深与相互影响、相互掣肘的加强同时并存,全球经济基本平衡与中国经济阶段性和结构性不平衡发展的相互作用在日益扩大,可以预见和不可以预见的风险增多,如何更好地利用好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高,等等。这充分证明了科学发展观认识与形成的历史性、全局性和现实性。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立足于社会主要矛盾而形成的。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均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正确应对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中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加坚定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这充分证明了科学发展观认识形成的客观性、实践性和时代性,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认识纬度上尊重规律、顺应规律并且具有科学精神的规律模式。

希望党组织能够看到我在学习上的努力,希望在党组织的教导和帮助下,我能早日入党。

此致

敬礼!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规律;目的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伟大战略的两个方面,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发展观是对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作为发展的最高理念,发展观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这样一些基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标、基本内涵、总体思路、模式选择和根本动力,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我们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经济社会发展是有内在规律的。一切社会活动的正确性,都取决于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变革的深化,使社会生产和生活在内容上日趋丰富生动、复杂多样,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深入探索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抑制和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社会的和谐因素,从而卓有成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突出强调了发展的为民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规律。

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遵循客观规律,运用多种手段,就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使全体社会成员的尊严都得到维护,权利都得到保障,价值都得到提升,从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对于人的活动来说,目的是十分重要的,但目的作为一种观念性的东西,它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即手段是实现目的的前提和基础。以实践为基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目的的重要性,但并不因此而否定手段的重要作用,相反它必然尊重手段的价值。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认为手段的价值高于目的。重视目的而轻视手段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一种具体表现。列宁在《哲学笔记》中以赞同的态度转引了黑格尔的一句话:“手段是比外在合目的性的有限目的更高的东西。”事实证明,轻视手段不仅严重损害人们在实践中对手段的积极配置,而且直接损害目的本身,使某种合理的目的因手段的匮乏或不力而付诸东流,难以实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的,发展生产力是达到目的的手段。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纵观人类历史,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们为了能够生存,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这是第一位的历史活动。这一活动从根本上决定并制约着全部社会生活领域,决定并制约着人类总体历史的进程及其趋势。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起源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新的社会形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称”,都要以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1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的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发展生产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看,发展生产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条件。古往今来,贫困是社会不和谐最主要的根源,而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富裕不一定和谐,但贫困必然导致不和谐。马克思曾经指出,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就只会有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然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物质财富才会增加,才能为消除两极分化,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条件;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保持国家的稳定,使人民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实现社会的和谐。今天社会主义国家的种种不足和缺陷,可以说都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有关。如果生产力老是上不去,连社会主义制度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和谐社会呢?!

二、民主法制、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从价值目标讲,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全面和谐的社会,它既要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我国各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发展。从现实而言,和谐社会是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文明、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公平正义的社会,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分配正义对和谐社会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的手段性——直接影响人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而且还在于它的目的性——分配正义是人类世代向往的理想目标,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价值取向。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要在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这个关键环节上求得新突破。

公平正义是在民主法制的基础上实现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从制度的视角来解读,和谐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是崇尚分配制度正义的法治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价值追求。正义是制度的首要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制度也是“一种配给制度”,是一种追求正义的分配制度。诚如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所说,在一个健全的法律制度中,秩序与正义这两个价值常常是紧密相联、融洽一致的。“一个法律制度若不能满足正义的要求,那么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就无力为政治实体提供秩序与和平。但在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一个有序的司法执行制度来确保相同情况获得相同待遇,那么正义也不可能实现。因此,秩序的维续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存在着一个合理的健全的法律制度为条件的,而正义则需要秩序的帮助才能发挥它的一些基本作用。为人们所要求的这两个价值的综合体,可以用这句话加以概括,即法律旨在创设一种正义的社会秩序。”2

法律有关权利、义务的分配,对社会财富及收入的分配有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种制度性和结构性的正义,分配正义所涉及的广度与深度远远超出收入的分配,它关系到各种社会基本资源在人与人之间、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分配。这些重要资源的分配将决定此后的生活方式和收入分配,等等,所以,它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或国家大法的主要内容。总之,分配正义是当代制度文明的重要价值,也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制度性的文明特质。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中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有序发展的制度保障。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经济的运行只有在良好秩序的状态下,才能得到理想的效益,人与人之间只有信守诺言、不尔虞我诈,才能在经济活动中建立和巩固那种协调互助的合作关系,个人和社会才能共同发展。任何一种秩序都要有一定的环境,良好的秩序需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而良好的制度环境的生成与秩序的维系离不开人的努力,离不开正义的信念,也许这种信念是潜意识的,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分配正义就是要通过制度安排在社会成员或群体成员之间对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进行合理配置,从而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反,如果分配不公正,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因而,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有序发展、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分配制度总体上是趋向合理的,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改变单一的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下,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上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日渐突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分享出现一些失衡现象。如果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调整和解决,就会在各个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造成对立,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因此,党和政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从坚持以人为本的高度,进一步调整并不断优化利益分配格局,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完整的社会公平体系。要使社会公正政策化。要依循公正原则制定和调整方针政策,努力使各项方针政策既能保证相关的社会公正要求落到实处,又对促进各个方面的社会公正发挥强有力的导向作用。要使社会公正制度化,切实把公正原则深入贯彻到制度建设中去,把体现和维护社会公正作为完善制度的根本取向,从而用具体制度来保障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的公正。并采取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措施,让不同利益主体按照各得其所的原则分享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都能越来越多地获取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上来。

三、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

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人的发展,是发展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非常重视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后来人们把这段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过去,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人”、“人性”、“人道”、“人道主义”几乎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重新明确了人是最高价值目标。

同志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要脚踏实地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这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表明,人的素质的高低、受教育程度,人的价值观念、思维能力、行为方式和创新意识等直接决定了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作用,尤其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人的素质对发展先进生产力已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才能积极推动社会发展。

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素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就突出了道德建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素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传播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教育不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根本要求,也是发展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科学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知识系统。科学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力量源泉。它本身是彻底革命的,其认识功能在于促进人类意识形态的变革与发展,使人类从旧思想旧传统中解放出来,促进思想的革命化与科学化。

提高人的身体健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保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健康的体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钱和载体,极为重要。身体素质包括体魄健康和心理健康。人的身体是人才素质的物质基础,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增强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量,是其学好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现代社会,无论是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是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强健的体魄。因此,要教育人民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掌握健身的基本知识、技能,养成经常锻炼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促进身体健壮,全面发展体能,提高机体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切实增强人民体质。

四、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在唯物史观看来,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即它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性,与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这两者是统一的。没有人的创造历史的活动,就没有历史,但人的活动又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每一代人所遇到的客观历史条件都是给定了的,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不是在人的活动之外,而是通过人们的活动体现出来的,这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在历史活动中追求的目的性是内在统一的。

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美的规律来建造。”在这里,“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包括了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客体尺度指向对象、客体的本性、规定性和规律性,要求主体活动合规律性、合历史必然性。主体尺度指向人或主体的结构、本性、目的、利益、需要等内在规定性,要求人的活动应当是合目的性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在对象、客体所提供的可能性空间范围之内,不断实现主体自身目的、满足主体自身需要的过程。

合规律性就是说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它考察的是工具、手段和方法是否合理的问题,属于理性认知方面的范围。合目的性则是指满足不同群体的人的需要,它主要关注的是动机和目的是否正当、是否合理的问题,是一个价值论的范围。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个方面,二者内在地要求统一起来。在科学的视野里,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也不例外。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界为环境,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这些要素之间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作用。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必须正确处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同客观规律的关系,尊重规律,按照规律办事,但不能创造规律、违背规律。

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它既贯穿着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看待发展问题,又贯穿着唯物史观,立足人类历史活动的实践过程、特别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过程,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两大关系系统进行了科学归纳,深刻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系统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独特运动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同志指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要求。”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既要自觉地遵循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又要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人为本”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最高宗旨;“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是合目的性的具体体现。在唯物史观中,“以人为本”与承认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是有机地、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人类社会发展包含有主体的价值取向、主体力求超越现存状况的目的性,这同作为实践主体的人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存在物直接相关,本质在于人的理想总是指向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所包含的“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思想,都体现了这个合目的性方面。

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其现实的满足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因为人类追求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正是人类需要无限递增的丰富性和不断再生性,促成了人类社会的持续性发展。我们的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都是为了人,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发展而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素质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升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因而是合目的性的具体体现。

综上所述,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能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所以说,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理论典范,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37.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规律;目的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伟大战略的两个方面,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发展观是对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作为发展的最高理念,发展观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这样一些基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标、基本内涵、总体思路、模式选择和根本动力,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我们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经济社会发展是有内在规律的。一切社会活动的正确性,都取决于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变革的深化,使社会生产和生活在内容上日趋丰富生动、复杂多样,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深入探索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抑制和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社会的和谐因素,从而卓有成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突出强调了发展的为民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规律。

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遵循客观规律,运用多种手段,就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

一、 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使全体社会成员的尊严都得到维护,权利都得到保障,价值都得到提升,从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对于人的活动来说,目的是十分重要的,但目的作为一种观念性的东西,它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即手段是实现目的的前提和基础。以实践为基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目的的重要性,但并不因此而否定手段的重要作用,相反它必然尊重手段的价值。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认为手段的价值高于目的。重视目的而轻视手段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一种具体表现。列宁在《哲学笔记》中以赞同的态度转引了黑格尔的一句话:“手段是比外在合目的性的有限目的更高的东西。”事实证明,轻视手段不仅严重损害人们在实践中对手段的积极配置,而且直接损害目的本身,使某种合理的目的因手段的匮乏或不力而付诸东流,难以实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的,发展生产力是达到目的的手段。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纵观人类历史,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们为了能够生存,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这是第一位的历史活动。这一活动从根本上决定并制约着全部社会生活领域,决定并制约着人类总体历史的进程及其趋势。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起源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新的社会形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称”,都要以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1]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的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发展生产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看,发展生产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条件。古往今来,贫困是社会不和谐最主要的根源,而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富裕不一定和谐,但贫困必然导致不和谐。马克思曾经指出,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就只会有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然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物质财富才会增加,才能为消除两极分化,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条件;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保持国家的稳定,使人民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实现社会的和谐。今天社会主义国家的种种不足和缺陷,可以说都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有关。如果生产力老是上不去,连社会主义制度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和谐社会呢?!

二、民主法制、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从价值目标讲,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全面和谐的社会,它既要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我国各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发展。从现实而言,和谐社会是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文明、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公平正义的社会,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分配正义对和谐社会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的手段性——直接影响人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而且还在于它的目的性——分配正义是人类世代向往的理想目标,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价值取向。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要在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这个关键环节上求得新突破。

公平正义是在民主法制的基础上实现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从制度的视角来解读,和谐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是崇尚分配制度正义的法治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价值追求。正义是制度的首要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制度也是“一种配给制度”,是一种追求正义的分配制度。诚如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所说,在一个健全的法律制度中,秩序与正义这两个价值常常是紧密相联、融洽一致的。“一个法律制度若不能满足正义的要求,那么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就无力为政治实体提供秩序与和平。但在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一个有序的司法执行制度来确保相同情况获得相同待遇,那么正义也不可能实现。因此,秩序的维续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存在着一个合理的健全的法律制度为条件的,而正义则需要秩序的帮助才能发挥它的一些基本作用。为人们所要求的这两个价值的综合体,可以用这句话加以概括,即法律旨在创设一种正义的社会秩序。”[2]

法律有关权利、义务的分配,对社会财富及收入的分配有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种制度性和结构性的正义,分配正义所涉及的广度与深度远远超出收入的分配,它关系到各种社会基本资源在人与人之间、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分配。这些重要资源的分配将决定此后的生活方式和收入分配,等等,所以,它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或国家大法的主要内容。总之,分配正义是当代制度文明的重要价值,也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制度性的文明特质。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中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有序发展的制度保障。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经济的运行只有在良好秩序的状态下,才能得到理想的效益,人与人之间只有信守诺言、不尔虞我诈,才能在经济活动中建立和巩固那种协调互助的合作关系,个人和社会才能共同发展。任何一种秩序都要有一定的环境,良好的秩序需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而良好的制度环境的生成与秩序的维系离不开人的努力,离不开正义的信念,也许这种信念是潜意识的,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分配正义就是要通过制度安排在社会成员或群体成员之间对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进行合理配置,从而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反,如果分配不公正,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因而,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有序发展、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分配制度总体上是趋向合理的,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改变单一的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下,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上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日渐突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分享出现一些失衡现象。如果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调整和解决,就会在各个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造成对立,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因此,党和政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从坚持以人为本的高度,进一步调整并不断优化利益分配格局,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完整的社会公平体系。要使社会公正政策化。要依循公正原则制定和调整方针政策,努力使各项方针政策既能保证相关的社会公正要求落到实处,又对促进各个方面的社会公正发挥强有力的导向作用。要使社会公正制度化,切实把公正原则深入贯彻到制度建设中去,把体现和维护社会公正作为完善制度的根本取向,从而用具体制度来保障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的公正。并采取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措施,让不同利益主体按照各得其所的原则分享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都能越来越多地获取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上来。

三、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

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人的发展,是发展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非常重视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后来人们把这段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过去,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人”、“人性”、“人道”、“人道主义”几乎成为禁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重新明确了人是最高价值目标。

江泽民同志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要脚踏实地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这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表明,人的素质的高低、受教育程度,人的价值观念、思维能力、行为方式和创新意识等直接决定了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作用,尤其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人的素质对发展先进生产力已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才能积极推动社会发展。

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素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就突出了道德建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素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传播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教育不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根本要求,也是发展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科学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知识系统。科学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力量源泉。它本身是彻底革命的,其认识功能在于促进人类意识形态的变革与发展,使人类从旧思想旧传统中解放出来,促进思想的革命化与科学化。

提高人的身体健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保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健康的体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钱和载体,极为重要。身体素质包括体魄健康和心理健康。人的身体是人才素质的物质基础,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增强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量,是其学好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现代社会,无论是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是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强健的体魄。因此,要教育人民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掌握健身的基本知识、技能,养成经常锻炼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促进身体健壮,全面发展体能,提高机体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切实增强人民体质。

四、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在唯物史观看来,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即它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性,与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这两者是统一的。没有人的创造历史的活动,就没有历史,但人的活动又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每一代人所遇到的客观历史条件都是给定了的,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不是在人的活动之外,而是通过人们的活动体现出来的,这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在历史活动中追求的目的性是内在统一的。

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美的规律来建造。”在这里,“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包括了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客体尺度指向对象、客体的本性、规定性和规律性,要求主体活动合规律性、合历史必然性。主体尺度指向人或主体的结构、本性、目的、利益、需要等内在规定性,要求人的活动应当是合目的性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在对象、客体所提供的可能性空间范围之内,不断实现主体自身目的、满足主体自身需要的过程。

合规律性就是说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它考察的是工具、手段和方法是否合理的问题,属于理性认知方面的范围。合目的性则是指满足不同群体的人的需要,它主要关注的是动机和目的是否正当、是否合理的问题,是一个价值论的范围。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个方面,二者内在地要求统一起来。在科学的视野里,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也不例外。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界为环境,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这些要素之间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作用。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必须正确处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同客观规律的关系,尊重规律,按照规律办事,但不能创造规律、违背规律。

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它既贯穿着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看待发展问题,又贯穿着唯物史观,立足人类历史活动的实践过程、特别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过程,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两大关系系统进行了科学归纳,深刻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系统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独特运动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胡锦涛同志指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要求。”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既要自觉地遵循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又要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人为本”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最高宗旨;“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是合目的性的具体体现。在唯物史观中,“以人为本”与承认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是有机地、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人类社会发展包含有主体的价值取向、主体力求超越现存状况的目的性,这同作为实践主体的人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存在物直接相关,本质在于人的理想总是指向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所包含的“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思想,都体现了这个合目的性方面。

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其现实的满足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因为人类追求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正是人类需要无限递增的丰富性和不断再生性,促成了人类社会的持续性发展。我们的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都是为了人,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发展而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素质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升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因而是合目的性的具体体现。

综上所述,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能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所以说,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理论典范,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37.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传统技术创新 哲学反思 价值 尺度

一、传统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

1.经济利益最大化。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熊彼特(1942)通过对经济发展的深入观察,划时代地提出创新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的论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恢复战后经济的基础上,西方经济学家和许多国家的政府以经济的高速增长为目标,逐步形成了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同的传统发展观。正是由于传统经济发展观的指导,传统的技术创新将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将经济价值作为其一切经济活动的惟一评价标准。传统技术创新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片面、单一的技术创新观。其表现为加大了对自然索取的力度,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过分强调效率,忽视公平,激化了人与社会的矛盾。它忽视了技术创新的环境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违背了马克思的价值论,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律。它强化了整个社会的片面经济观,突出了功利主义的价值追求而忽视了人类在其他方面的价值追求,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

2.技术工具理性主义。工具理性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形式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讲究效率原则,认为技术是纯粹中性的、超然的。这种技术工具论不涉及任何价值评价,认为技术本无好坏之分,只有在被人类当成工具使用以后,才能显现出它的性质。在技术工具论思想的主导下,技术工具理性主义成了主宰经济活动和左右经济决策的工具,从而导致人类无度征服自然、掠夺资源、污染环境进而毁灭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灾难性后果。人炸、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物种退化等,都隐藏着技术工具理性主义膨胀的经济社会根源;技术工具理性主义是造成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对立或分离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有机联系的重要因素。技术工具理性的加强是以人的物化、价值的失落即价值理性的衰退为代价的,导致了非理性的行为。

传统技术创新传统技术创新对传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凸现出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观律的缺陷。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使得传统技术创新忽视了技术创新的环境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技术工具理性造成了传统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忽视了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技术创新必须转变传统价值观念,重视技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传统技术创新的价值缺失

基于马克思技术实践的观点,技术创新被技术哲学的众多学者界定为具有创造性地社会实践活动。技术创新通过创新主体与创新客体的实践活动构成了技术创新系统。这个技术创新系统是价值负荷的。李兆友教授指出,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借助于技术手段的中介,认识、利用、变革创新客体,使创新客体成为合乎人的目的和需要的实践活动过程。技术创新具有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与管理实践的三重性质。夏保华博士提出技术创新是一种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展开的有技术设想到技术物品的创新性社会活动价值系统。其性质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性塑造,内容是创新技术实践、认知和评价的统一;其价值是技术、社会价值和自然生态价值的统一。系统辩证论认为,价值系统是分层次的。从系统物质价值层次可将技术创新的价值分为经济价值、自然生态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传统技术创新只片面强调了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技术创新的自然生态价值和环境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

传统技术创新唯经济价值取向忽视了自然生态和环境价值。受传统经济发展观的影响,传统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引发出一系列负面影响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严重破坏。传统技术创新在追求工业产值和商业利润的同时,把人们引向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开发和无节制的消耗,经济增长的实现以自然资源的衰减和枯竭、环境质量的恶化和损害人体健康为代价。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传统技术创新唯经济价值取向忽视了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技术创新社会价值体现为对人的全面发展、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等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技术创新社会价值的前提。技术创新的“纯经济性”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发展产生了冲突,人们在充分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却在失去精神生活发展的空间,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使得人们丧失了深层的情感体验和对美、自由、理想的热情,信仰危机、道德失范、心理疾病等消极现象,严重地影响人的全面发展。19世纪马克思就曾深刻地描绘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创新的异化现象:“……技术的胜利似乎是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物质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三、传统技术创新的尺度失衡

所谓尺度,就是标准、准则、范式、规范。主体的内在尺度反映了主体实践的目的,客观尺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客观物质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无数事物和过程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各组成要素都有着自己特有的客观尺度,而且这些尺度有着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平衡关系,形成物质世界统一的尺度。忽视物质世界固有的客观尺度,主观任意的改变自然界的形态和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关系,也就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再生能力。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使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因此,人类改造和支配自然必须掌握和遵守自然规律,同时,还必须掌握和遵守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仅要考虑自身行为的自然后果,还要考虑自身行为的社会后果。毕竟人不仅是自然的人,同时也是社会的人。

技术创新作为实践活动应在实现人的内在尺度和客观尺度统一的基础上进行。传统技术创新实质上将实践主体的内在尺度扩大化而忽视了实践客体的客观尺度,造成内在尺度和客观尺度的失衡。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作为实践活动的技术创新只有按照自然界事物本身的尺度和他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协调的平衡关系进行,才有利于保护物质自然界自身在生产的能力,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

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只有在技术创新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观相适应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回顾我们党的发展观,经历了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粗浅到精深、从古典到现代、从缺乏科学性到科学性的逐渐演变。从发展的科学性视角看,经历了一个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发展到强调可持续发展,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综合发展的过程。缺乏科学性的发展观不仅违背了自然规律、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律,也违背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辩证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标志着我国发展实践的深化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技术创新作为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一方面,体现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承载着技术创新主体的价值实现;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成果在转化为物质财富的同时,应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健康水平。正如十七的报告中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要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在技术创新活动的各个阶段中引入生态观念,从而导引技术创新朝着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并利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下的方向协调发展。在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下,充分考虑人的发展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其次,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要在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把自然、社会、人的和谐统一关系形象地比喻为社会有机体,而这种社会有机体的良性互动、和谐统一同样运行于技术创新的实践活动中。再次,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就是保证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技术创新作为创造性实践活动,在有目的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把环境价值和生态价值纳入技术创新的价值体系,从自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的综合评价,保证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协调持续发展。

五、结论

传统技术创新对传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凸现出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观律的缺陷。传统技术创新有着经济发展和技术工具论的理论形成基础,表现出技术创新自然生态和环境价值、社会和人文价值的缺失。同时也反映出传统技术创新在实践主体和客体之间内在和客观尺度的失衡。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只有在技术创新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观相适应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应在注重经济价值的同时,把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纳入技术创新价值体系,坚持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

[本文系青岛理工大学校立人文社科基金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兆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反思》,《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11。

[2]夏保华:《技术创新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商务印书馆,198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2卷),人民出版社,1972.4。

[5]夏甄陶:《认识论引论》,人民出版社,1986.6。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4。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发展;经济实体;市场竞争;重强原则;经济活动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8-0159-02市场经济是当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国在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也历史地选择了市场经济,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提供了更广阔的世界经济舞台。随着攀钢进一步深化改革,主辅分离步伐加快,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攀钢集团设计研究院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更多和更直接地面对市场的挑战和考验,如何成功地应对市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紧迫的现实和历史任务。

1 深刻认识市场在企业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市场。从狭义来看,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或买卖商品的地方。任何市场都是由买方和卖方或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构成,所以从广义来说,市场又是供求关系的总和。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市场为企业提供经济活动的舞台,企业直接面对市场,企业的发展依赖着市场。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主体,一切经济活动都以获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目的。企业自主经营,既要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又要经受市场的约束和亏损的压力。二是企业的经营行为受市场规律的调节。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顺应市场规律可事半功倍,实现企业良性循环和不断发展,否则就会受到市场的惩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出局。三是市场是企业的客观评判者,依靠开放、公平的竞争来实现优胜劣汰。市场不相信眼泪,企业要靠实力说话。只有不断研究市场规律,从而掌握市场规律,适应市场规律,企业才能生存发展。

2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准确把握市场与观念的辨证关系

观念作为意识的一种,决定人的行为。一个企业的观念,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和具体经营行为。企业对市场的认识和对市场规律的把握,最终也反映在对待市场的观念上。

转变观念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一些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经营方式不但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反而在各方面束缚着企业的发展。市场要求我们打破传统观念,树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新思想,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就是企业的管理者和职工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的过程。

观念决定着市场,观念解放生产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观念的突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观念必须围绕市场转,只有树立市场观念,并在管理上、经营上、制度上、分配上体现,才能使企业生产经营的能力和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增强应对市场挑战和机遇应对能力,不断提高竞争能力,成为市场经济的成功者。

3 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观念

这些年来,广大员工的观念得到了较大的转变,但很多事例说明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认识上的误区,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提高认识,建立好的经营理念仍然是企业的首要的工作。

3.1 树立良好的质量观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工作中全体员工必须牢固树立,并自觉实践“用户是质量的唯一裁判”、“设计产品质量没有万一,100%等于1,99%等于0”、“用户满意是质量的最高标准”等质量理念。这些理念的内涵,一是设计产品必须满足安全、经济、符合国家标准的总要求;二是要为顾客服好务,顾客合理的需求就是我们的目标;三是顾客为市场的裁判,因此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那种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是市场所不容的。

3.2 树立正确的服务观

质量和服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缺一不可。日常工作中,我们可能更注重质量,而轻视服务。如有的同志在对待顾客时态度不温和、粗暴,引起顾客的抱怨。250管理定律告诉我们,“每一位顾客身后,大体有250名亲朋好友。如果你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反之,你得罪了一名顾客就意味着得罪了250名顾客。因此,必须认真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每一个人的身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不小的群体。善待一个人,就像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首钢推行的首问制服务告诉我们,“客户不论将电话直接打到哪个部门,这个部门和客户直接接触的第一人,都要为客户服务到底”。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继续按照以前提出的理念做好我们的服务,这就是“在经营意识上,每一位员工都应成为合格的经营者”,要做到“接打好每一个电话,接待好每一个客人”。

3.3 树立系统的观念

系统的概念告诉我们,“大部分动态性复杂都处于缓慢渐变的过程,极不易察觉,即使察觉了,不是为时已晚,就是不知如何有效处理”。这就要求我们各个部门在审视我们的工作时,一定要做系统性的分析和全局的分析,把握事物的发展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要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

3.4 注重重强原则,多拿单项冠军

重强原则告诉我们,“成功的企业只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强项上,不做全能的第二或第三,你最容易做的是单项第一”。换言之,“每个企业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弱点。不要过多关注自己的弱点,应尽量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作为一个企业设计院发展起来的组织,我们有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对工艺技术的优势,应该巩固和发展在攀钢的技改、钒钛研发、环保工程等方面

的优势,并不断扩大领域,拓展外部市场。

3.5 树立学习的观念,建立“学习型”团队,再造组织的无限生机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个人和组织必须不断学习,成为学习型组织。通过学习,使我们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否定自己,否定过去,完善自我,开创未来,在制约中创造,在制约中发展,最终适应外界世界的变化。在对待一些事情上,特别是面对失败时,我们要从自身查找原因,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那种自认为自己什么都好的倾向,是学习型组织最忌讳的。如果顾客对我们有抱怨,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好;如果我们还不够成功,是因为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成功的方法。这是因为成功是一种态度:要赢!成功是一种方法:要学!成功是一种行为:要做!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范文第15篇

思想政治工作以研究人为对象是一门高层次的科学。从总体上讲,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是遵循人的认识规律的思维规律,按照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采用一切有利于教育人的科学知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从而端正人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改革思维方式,提高认识水平,增强人们改造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能力。版权所有!

一、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要把握其内在规律

思想政治工作同经济工作、教育工作、科技工作一样,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的必须必然要求。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有规律的,任何具体的规律都同一定的物质运动形式和具体条件相联系,都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在发展过程中的表现。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必然是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社会现象中普遍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关系的反映。这种普遍的本质关系主要是:人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之间的关系,人的思想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人们思想的变化、发展中国家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与对象客体之间的关系,主体思想与客体认识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工作之间的关系。这些本质关系称之为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整个过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源泉。这些关系的展开和矛盾运动制约着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它们之间关系的协调及其协调的程度,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就是这些本质关系矛盾运动的轨迹或规则。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直接取决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活动的规律性,而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活动家的规律性,又受制于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是客观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同其他事物的规律一样也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认识与否和承认与否,它都是客观地存在着的。因为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属于社会规律,而社会规律是个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从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客体、载体和形式上看都是物质的客观存在,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以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活动也是客观的。如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必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思想政治工作也必然有其客观规律性。

(三)要尊重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客观性表明,它既不能任意地被人“创造”,又不能随意被人“改造”;它的作用既不能人为地拔高夸大,又不能被人任意贬低取消。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掌握的。只要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地总结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加以科学的概括,就能不断地认识它和掌握它,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能动性。

只有坚持尊重规律,研究规律,掌握规律,不断总结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

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必须明确其主要内涵

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的涵义有: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遵循客观规律的科学。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而人的思想和心理活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也是的一定的规律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以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人的思想及行为活动的规律为基础,协调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和社会政治问题的具体实践活动。思想政治工作就其指导思想来说,应该用先进的思想体系,崇高的道德规范以及新型的人际关系去影响教育群众,使之思想境界高,精神状态好。然而,这些先进的东西是一定条件下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不是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抽象观念。可见,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也是以遵循客观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为前提的,没有超出客观外界的条件和规律。因此,我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一切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把先进性的要求与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充分挖掘和发挥亿万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和创造性。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和解决人们思想问题的科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对人精神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就问题来说,如市场经济的求利原则也会成为人们追求个人和局部利益的借口,使一些人忘掉了社会职责和人格尊严,不择手段地追求金钱;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使一些人产生投机心理,诱发各种弄虚作假、争名夺利、损人利已、尔虞我诈的歪风邪气;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使一些人产生用等价交换原则看待一切,用金钱来衡量一切,奉行享乐主义,缺乏敬业爱岗的精神。要解决这些思想问题,不能搞政治运动,也不能靠压制和打击的办法,而只能靠说理的办法,教育的办法,疏导的办法,释疑解难的办法,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引导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克服抵制个人主义、利已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影响。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调动人们生产、工作和学习积极性的科学。事实告诉我们,要发挥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除加强制度建设外,做好人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如要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就要针对职工在生产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开展工作,使从们增强企业主人观念、时间观念、质量观念、竞争观念,促使他们为国家和社会生产更多质优价廉的产品,更好地服务于人民;要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要做好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合法经营、科技兴业和勤劳致富,生产出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造福于社会,要调动知识分子的生产积极性,就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知识分子当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把科学技术当作第一生产力来看待,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分子更好地发挥他们在现代生产经营中的骨干作用,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情贡献给人民。大量事实证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调动人们生产、工作和学习和积极性,促使广大干部群众讲学习、讲正气、讲大局、讲贡献,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创造出一流的业绩。

三、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要坚持“三个结合”

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要认真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的基本途径,把思想政治工作提到新的更高的水平。

(一)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必须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形成了许多的和宝贵经验。这些优良的传统和经验,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但是,国际国内的情况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国际上百方敌对势力企图用他们的价值观念,对我国在意识形态方面加以渗透。在国内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四个多样化”日趋明显,人们的观念与社会的现实不断发生碰撞,面对这些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新矛盾,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继承前提下创新,在加强的基础上改进,在实践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使它逐步形成一门具有完整知识体系的科学,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作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