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与社会发展范文

经济与社会发展范文

经济与社会发展

经济与社会发展范文第1篇

英文名称: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主管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2728

国内刊号:45-1319/C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经济与社会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发展理念;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B03;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3)09-0004-05

实现中国人及其社会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当代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未来理想和根本目标,本身蕴含着并首先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它始终是当代中国发展所面临和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同时包含着如何处理和解决社会发展中人与物、理论与实践、生活与观念、基础与上层建筑等矛盾和问题,以及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国防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不言而喻,所有这些矛盾、问题和关系都需要也都应该得到正确处理与合理解决。问题在于: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这些矛盾关系的内在规律与客观要求是什么?在全球化背景下,什么样的处理方式和怎样的解决办法才是正确的与合理的?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发展基础上,在中国经济总量已处于世界第二位情况下,我们应当确立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发展要求、发展原则和发展理念?本文拟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现实及其未来发展要求,主要就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做一理论探讨。

一、中国发展的首要任务仍然是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在“二战”结束以后的一个时期内,经济发展曾成为许多国家发展所追求的首选目标。然而,将“经济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所导致的各种社会问题及其严重后果,使其本身受到了新的发展实践的严峻挑战和新的发展理论的严厉批判。以至于今天人们谈到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往往还心存疑虑或心有余悸。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和看待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仍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深入反思的理论课题。

正如人的生存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一样,经济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不仅依赖于经济发展,而且最终取决于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就失去了基本的前提和必要的基础,因而也就根本谈不到社会其他方面发展。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穿住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正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1]

正因为如此,当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时代课题时,许多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都反复强调,发展的主题是经济发展。而在“二战”之后新独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也不约而同地将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增长)作为他们的主要目标。不可否认,这种做法和观念在后来的发展实践中显露出其本身的某些片面性和历史局限性。但是,我们不应该脱离历史实际简单地将其仅仅视为发展实践的失误,实际上它本身带有某种历史的必然性;它也不能仅仅被指责为发展理念上的简单化和片面化,其实它有其自身理论上的某种合理性;它更不能被视为缺乏根据的主观决策和长官意志,事实上它是面对各自现实需要所做出的一种现实抉择和理性选择。以我国发展为例,中国曾经是一个经济非常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旧中国遗留下“一穷二白”的旧家底,新中国领导人一开始就将经济恢复、生产力发展和国家的工业化作为自己的关注重点。但遗憾的是这一正确的决策由于后来指导思想上出现失误而未能坚持下去,以至于改革开放之前我们连起码的温饱问题甚至是生存问题也不能完全解决。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才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发展为首选目标和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由此,我们才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不仅在世纪之交顺利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提前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而且在2010年使“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2]这是了不起的历史性成就,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而这本身正是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巨大成果。

如果说经济发展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任何国家和民族及其不同发展阶段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话,那么,它对于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社会发展来说,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基础地位和前提意义。其根据和理由,主要在于我国社会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复杂矛盾: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升,但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特别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起来,但同时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改革开放使我国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生活水平不高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缩小城乡发展差别、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仍然艰巨;30多年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科技、教育、文化、国防、卫生、社会福利等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仍然相对落后,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也日益增多;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日益深化,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但与此同时各种复杂的国际矛盾也日益凸显,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和平崛起心存疑虑,甚至仍然采用冷战思维而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围堵与遏制,这不仅使我们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且使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困难。不可否认,这些问题并不都是经济问题,它涉及我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但是,应当看到,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一个基本前提和根本基础,那就是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发展,当前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很难真正解决,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会缺乏基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也就难以如期实现。

不仅如此,把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的更深刻理由和根据还在于,我国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毫无疑问,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3]以此分析和判断为基础,显而易见,“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4]正因为如此,“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5]而对于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社会发展而言,不言而喻,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首要地位并具有决定意义。只要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还未建成,只要我国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还未完全达到,只要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还未真正实现,我们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须把经济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就必须把经济发展作为重点任务来对待。这也许正是当年邓小复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6]的重大而深远意义,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务是发展”[7]的真实意义和实质内涵。

二、中国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发展

毫无疑问,任何发展都不能忽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根本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首选目标和首要任务。但是,强调经济发展并不排除社会其他方面发展。事实上,基本前提和根本基础本身就意味着,社会发展还要有其他领域和其他内容;首选目标和首要任务自身也表明,发展本身是一个具有多种目标和多重任务的复杂系统。我们必须从社会发展的总体性及其各方面的协调性来看待经济发展问题。否则,如果仅仅强调基本前提和根本基础而忽视其他领域和其他内容,只看到首选目标和首要任务而看不到其他目标和其他任务,那么,发展本身就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由此,将可能导致社会畸形发展,甚至会重蹈“二战”之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单纯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覆辙,从而使自身陷入各种社会矛盾的困境而难以自拔。

这里,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不仅发展不等于经济发展,而且经济发展也不等于经济增长。通常把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发展速度的增长,而经济发展速度的增长又被视为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毋庸置疑,GDP的增长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是,经济发展绝不单纯等同于经济增长。由于社会发展的理论、观念和政策的不同,经济增长本身完全可能产生两种根本不同的结果。合理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观念,不仅注重经济发展,而且能自觉地将经济发展成果用于解决贫困、失业、生态、体制、教育、文化和不平等等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合理的社会发展理论和政策,仅仅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甚至为增长而发展,把经济增长视为发展的最终目的,其结果往往导致社会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贫困加剧、生态恶化、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导致社会的片面畸形发展。20世纪60-70年代,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所谓“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与社会安定同时并举,受到世人普遍肯定;而同期巴西、阿根廷、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令人羡慕,但其产生的农民贫困、两极分化、社会动荡和等严重社会问题[8]却也令人失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将社会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不仅会使各种社会矛盾长期累积和集中爆发,而且会导致人们陷入世界银行经济学家英德米特·吉尔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从而使社会发展甚至经济增长本身陷入长期停滞乃至出现倒退现象。

正因为如此,许多发展学家都反复强调:发展是一个全面范畴,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必须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例如,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主任杜德利·西尔斯就指出:“调查一国发展情况应提出的问题是:贫困状况怎么样?失业状况怎么样?不平等现象又是怎么样?……一个没有包含减少贫困、失业和不平等现象诸目标的‘计划’,难以被认为是‘发展计划’”。[9]美国波士顿大学世界发展研究所所长保罗·P·斯特里登教授也指出:“发展必须重新下定义,应叫做向当今世界主要‘敌人’:营养不良、疾病、文盲、贫民窟、失业和不平等开战。”[10]西尔斯和斯特里登还明确区分了发展和增长的不同,并强调指出:“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现象。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其他更广的方面。因此,应当把发展看为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组和重整在内的多维过程。”“发展是集科技、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即社会生活一切方面的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11]此外,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谬尔·亨廷顿也强调指出:发展应当包括“增长”、“公平”、“民主”、“稳定”、“自主”五大目标。因为,“落后社会是贫穷的、不公平的、压制性的、粗暴的、依附于人的。发展就是从后者转变为前者的过程。”[12]所有这些都表明:发展不等于经济发展,更不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处于首要的、前提的和基础的地位,但社会发展必须是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制度、法律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发展才可能是合理的与健康的。

然而,当代社会发展,不仅应当是全面的,而且必须是协调的。这是因为,所谓社会,并非机械装置,也不是人口堆积,而是人的生活和实践及其各种要素的有机统一整体。它绝不是其本身各种构成要素的简单集合或机械拼凑,而是其人和物、存在和意识、实践和观念、经济和政治、科技和教育、生存和发展、生活与安全等各种矛盾及其相互关系有机统一所构成的系统整体。而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中的各要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系统中处于一定地位并发挥某种特定功能且与其他要素发生相互作用的系统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整体性及其各要素的相互关联,是系统本身的根本特征。因而,对于系统中的任何一种要素都要从它与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来理解,并要从它在系统整体中所处地位和所发挥功能来考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系统整体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社会系统也同样如此并且更为复杂。在这里,人是根本,物则是属于人的。因此,必须以人为根本来看待和处理社会生活及其实践中的各种矛盾。这意味着:人是主体、中心、出发点和目的,物则是为人的生存和发展而服务的;人为自身目的而从事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各种对象、关系、规范、制度则是人的活动赖以进行的条件、方式和形式;人们的生活和实践决定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而思想和观念则是人们生活和实践本身的内在构成要素;经济活动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政治、文化、科教、国防等方面则为人所创造并经济所决定,它反过来作用和制约着人和经济发展;人创造社会生活并推动历史发展,社会生活和历史条件也制约着人的生存和发展。由此来看,没有各方面要素的彼此协调,也就根本不可能有社会的正常而健康的发展。

坚持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主张。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曾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经济与教育、科学、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各方面需要综合平衡”。[13]党的十四大指出:“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14]党的十五大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15]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16]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7]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18]所有这些论述,既是对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对我国社会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

然而,理论的自觉与观念的合理,并不能保证社会发展实践本身就没有矛盾和不出现问题,关键在于以自觉的理论与合理的观念为指导正确处理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事实上,在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之后,我国社会发展本身虽然解决了某些旧矛盾和旧问题,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问题。对此,党的十报告指出:“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19]显而易见,这些新矛盾和新问题的实质,主要是社会各领域和各方面及其发展过程各环节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问题。如果这些矛盾和问题得不到正确处理和有效解决,中国社会发展就可能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而它本身则意味着,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社会发展的关注点和着力点将需要努力解决好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熏1995:78-79.

[2][3][5][1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15,15,5.

[4][7][1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14,15.

[6]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0-371.

[8]高清海等著:社会发展哲学——中国现代化的理性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83-184.

[9][12](美)塞缪尔·亨廷顿等著: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51,333.

[10](美)迈克尔·P·托达罗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50.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发展的新战略[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4.

[13]邓小平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49-250,367.

[14]文选(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4.

[15]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8.

经济与社会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经济发展 良性互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其丰富,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任务。和谐社会,最核心的问题是人和社会以及人和自然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目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既处在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又处在一个各种矛盾开始凸显的转型时期。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GDP总量增长了10倍,年平均发展速度为9.4%,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GDP和收入水平尚有很大差距,现有经济发展能力与水平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不相适应,社会上还存在因为经济原因导致的诸多不和谐现象。比如,卫生经费、教育经费、环境保护经费等支出太少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没有发展上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劳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也消耗和浪费了大量能源资源,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社会上已经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城乡、地区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均、违法征地、拆迁等,如果不立即加以重视和解决,将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阻力,甚至威胁着我国的改革稳定大局以及发展成果的取得和享有。因此,厘清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建立二者的协调互动机制,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件关系改革兴衰成败的头等大事。

二、经济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表明,物质财富的匮乏以及因此导致的生活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反过来讲,一个物质财富极其贫乏的社会,我们很难奢望其是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的,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要实现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充满活力而又稳定有序的社会。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发展既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物质基础来源于经济发展,离开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要防止因强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忽视了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的发展规律,经济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有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健康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经济全面、健康、持续的发展,才能使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构建。这也正是恩格斯所说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首先就是要“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实的物质生活”。经济增长不仅奠定了和谐社会必要的物质基础,还提升人们的道德观念,这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社会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人人有责,取决于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每个公民都应自觉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积极践行基本道德规范,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要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必须转换传统经济发展观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地区、城乡、内外、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五个方面,促进经济全面、持续发展。在主要政策上,必须认真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在此基础上,大力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要大幅度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力争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社会增加值,来缓解和解决我国经济增长目标与资源环境条件严重不协调的问题。

三、和谐社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上,但不意味着社会和谐完全依赖于经济的发展。一些物质财富已经极为丰富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以及西亚石油输出国国内的混乱局面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典型例证。因此,诸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能够实现社会和谐,或者说必须等到足够发展时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等观点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经济发展只是为和谐创造条件,但不等于甚至不意味着社会和谐。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我国来说,不仅要把和谐社会理解为追求的社会理想,而且要认识到它同时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要通过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机制推动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目标发生改变,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这客观上要求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较大发展,但是,诸如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区域发展失衡、环境污染严重、就业难等问题严重威胁、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中的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创造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有针对性地构建社会各个层面的和谐,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具体来说,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大力促进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的改革,协调各方利益,减少摩擦,增强社会凝聚力,以此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发展,从而实现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四、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关系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速发展经济过程中,在综合平衡、协调各种矛盾同时,应重点解决当前矛盾最为突出、影响最大问题,具体讲,我们必须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过去我们一直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使得不少利益群体为了整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牺牲或让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重新定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十七大”做出了重大战略思想调整,即将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过渡到“效率、公平统筹兼顾”的阶段。可以说,这种调整是党和政府及时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潮流,满足人民群众改革呼声的战略性举措,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产生重大积极影响。人的发展和人类福利才是目的,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就是公平与公正。因此,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协调、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公平、公正地对待各种合理的诉求,尤其要使弱势群体受到保护,并有机会享受更多的社会福利。

第二,缩小收入差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落脚点在于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进步成果。分配公平催人奋进,拼搏向上,分配不公则可能引起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针对当前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趋势,必须采取措施均衡利益分配。具体讲:首先,加大政府调节力度,以社会公平作为政策导向,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各项方针政策的着眼点,正确兼顾社会不同群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大政府调节再分配的政策力度,合理调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尤其注意农村和城市弱势群体的利益,使他们能够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其次,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网,加强立法保障,使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化、规范化,让所有城乡居民都成为保障的对象,努力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特别关注低收入群体、困难群体的生活和生产,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实惠。

第三,积极解决“三农”问题。由于受地域条件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三农”问题在我国一直较为突出,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郊区镇、村逐步被划入城市市区管理,农民变为市民,一些人正逐渐变为城市贫民,使得“三农”问题更趋复杂。我国的农民占人口的绝大部分,因此,农民的增收,农村的发展最终决定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效,必须予以重视。笔者认为,对于当前因为城市扩张而引发的新型“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就在于正确认识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实现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协调,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城市化,适当控制城市化进程与规模,防止失地农民规模进一步扩大。而解决传统的“三农”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目前实际情况决定了其不能一蹴而就,应对之综合分析,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分阶段采取措施予以缓解和解决,尤其要重视当前较为突出的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拖欠工资、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等问题。

第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尽管过去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是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生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可以说,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相当部分是通过透支生态环境取得的,如不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人与自然资源的紧张关系,经济的发展必定是有限度并要为之付出惨痛代价。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协调。实践中,各级政府要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与要求,纳入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中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规范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法规、评价指标以及技术措施等,最终建立一条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的经济发展道路。

第五,转变政府职能。受传统全能型政府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对经济社会干预过多,严重制约了社会、市场主体的创新性,抑制了改革发展的动力。当前,必须积极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政府在继续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同时,加大对第三部门的培育力度,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实行有步骤的职能转移和职能委托,减少政府对市场机制、微观主体的直接干预,创造一个有利于各个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环境。只有充分调动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才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和消除各种障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谢龙主编: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5.03

[3]陆学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载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版),2004.06

[4]顾光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于上海经济研究,2004.11

经济与社会发展范文第4篇

一、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

区分增长和发展并不是单纯的概念之争,而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增长是产出增加即GDP的增长,而发展除了包括增长之外,主要反映了社会经济诸方面的变化,如投入产出结构的变化,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变,人民生活和卫生保健水平的变化,还应特别强调教育程度的提高、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以及经济效益提高等新内容。

2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深刻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同时,也带来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并对实现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构成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在:第一,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重要矿产、能源、水、土地等基本经济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现。第二,产业结构重工轻农,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日益突出,投资饥渴症愈演愈烈。第三,在长期发展进程中积累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日趋严重,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继续加剧,城乡失业和贫困问题趋于突出。第四,资源利用的低效和浪费,影响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第五,资源的不经济使用对生态和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我国每年环境生态损失大致相当于GDP的1--7%。高增长的背后是极低的效益水平,甚至带来众多的负效应。

具体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经历了26年的高速度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3%,人均GDP2440美元,尤其是2004年全省经济总量跃上万亿元的新台阶,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保持全国省区第一位。但从浙江省统计部门出具报告《浙江省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中,我们得知,35年耕地面积锐减726万亩,相当于2003年末实有耕地面积的30.4%,能源消耗是世界水平的1.7倍,工业废气排放达1万亿标立方米。这份报告第一次全方位展示了浙江GDP高增长所带来的负效应。最突出的问题是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退化。

二、负面效应的原因分析

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负效应的根本原因是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影响。现在通行的GDP指标中,对资源的损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是忽略的,这一指标体系为无视资源环境条件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开了绿灯,正适合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我们对现行的GDP分析一下;大肆砍伐森林导致的木材产出和进一步的产品加工都被计算进了GDP之中,但对植被的破坏,加工工业对空气的污染却没有在GDP中扣除;相反,人们从污染地区出发坐火车或飞机到空气清新地区享受大自然,会再一次被计入GDP之中。工人开采出来的煤算进了GDP中,但引发的疾病治疗费用和对工人生产力的损伤不但没有从GDP中扣除,相反,这儿的医疗费用还会再一次计入GDP中。破坏自然生产力的过程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值提供了两次机会,巨大、快速的经济增长常常建立在对自然资本的过度开采和耗竭基础之上,即建立在技术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之间的不协调基础上,建立在能源、森林、良田、地下水、渔业以及某些领域劳动者的健康等因素的不可持续性发展之基础上。

粗放型增长方式是产生环境的主要原因。人口多、资源少、环境容量小,生态脆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建立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基础上的快速增长,使资源难以为继,环境不堪重负。近年来,土地资源的浪费严重,全国6000多开发区有一半多是违反规定越权审批的。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最近对约500家已建立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检查,结果大约一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和功能。这一轮经济过热中,政府直接投资的比例超过60%,政府通过廉价征用土地促进了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和开发区的过度膨胀。在很多情况下,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不得不采取行政手段,否则很难见效。

三、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

社会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于人民大众,这是一个十分浅显而又特别重要的道理。科学、合理的发展必须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绝不只是经济的范畴,更不能以GDP取代一切。惠及人民大众的发展,必须包含经济发展、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机会平等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真正满足人民大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需要。这种社会发展正适合于和谐社会。我认为,和谐社会发展战略取向上,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建立绿色GDP制度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必须有所权衡,一方面必须适当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一方面必须从经济增长中拿出一定的份额用于环境保护。这样,我国每年GDP的增长应该有1%与环境保护相关。我们可以得出“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平均增长速度的规范预测分析结果为7.2――8.7%。也就是说,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实现赶照目标并不出现大问题,我国经济必须保持7.2――8.7%的平均增长速度。同时,尽早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绿色GDP,即在通常的GDP中减去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挽回资源损失和修复生态平衡所需支付的经济投资。因此,绿色GDP是一个反映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指标,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建立不同层次的绿色经济核算体系。将绿色核算结果向社会公布,引导企业、社会、政府自觉加强环境保护,避免环境破坏。绿色GDP应成为各级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2、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实质上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向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第二,实现产业生态化。产业生态化要靠市场理性和生态理性的高度融合才能实现。而实现这一融合的经济形式就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循环经济所倡导的原则是:资源利用减量化,资源回收再用和资源循环再生。其目的就是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它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表明,在资源循环减量利用的过程中所导致的生产率提高,不仅针对市场需要,而且也可以很好节约成本,使资源、能源、水、森林等发挥出更高的效率。这样,社会、经济和生态就进入了一个和谐统一的良性发展轨道。第三,以产业结构升级为重点,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用高新技术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同步建设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提高污水、垃圾处理率。优化城市生态系统,扩大城市环境容量。政府要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在资源配置上要从产业倾斜转向公共品投入,加强国民教育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为城乡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体制条件。第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进入21世纪最初的5年到10年,是西部开发极为重要的关键时期,要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的基础,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开发的根本,把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开发的关键,把发展科技教育和加快人才培养作为开发的重要条件,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开发的强大动力。要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中部地区要发挥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要提高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继续发挥东部沿海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3、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取代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

传统发展观把追求物质需要看做是人的惟一目标,这种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一方面破坏了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同时导致了社会、生态危机的产生。可持续发展则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取代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发展是包括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生态需求等人的多种价值要求的实现过程和人自身价值的提高过程。以人为本的整合发展观念要求人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追求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自身发展的完整性。人,既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存价值的提高。在发展中,一是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公正,自觉防止竭泽而渔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二是注重与他人之间的公正,倡导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自觉抑制种种无节制滥用资源环境影响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三是主张消除贫富差距,实现代内平等,以及当代人的发展为后代人发展提供进一步发展潜力,实现代际公平。

经济与社会发展范文第5篇

准确研判发展形势:

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建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建议》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即中国经济社会步入新常态下的新形势,依然强调指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一判断是十分清醒也是十分必要的。未来5年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尽管这一战略机遇期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其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但全球经济需要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世界需要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压舱石”。同时,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还面临结构转型时期的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只有坚持发展不动摇,才能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只有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战略机遇期,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明确提出发展原则: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证

就怎样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建议》提出必须遵循六大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这六大原则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既彰显了我们党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基本原则,也凸显了改革发展成果要与人民公平共享的基本宗旨。

“这六大原则,是我们党首次就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提出的,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说。他认为,原则一旦形成就成为人们行动的依据、准绳和规范。《建议》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六大原则”的总结和提炼,深刻反映和总结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规律,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保证。

清晰确定发展新目标:

符合国情、贴近百姓、问题导向

《建议》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主要包括五大方面:一是提出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三是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四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五是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指出,按照“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这次《建议》提出了这五个方面的新目标要求。这些发展目标的设定具有以下3个特点:第一是符合国情。深入分析国内国外发展环境,既充分考虑“十二五”发展的延续性,又与时俱进丰富了目标内涵。第二是贴近百姓。目标要求把增进人民的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的目标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需要做的、使人民群众看得见、能受惠的实事。第三是问题导向。《建议》在目标设定上突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短板问题,提出了收入差距的缩小、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等,这些目标都体现了问题导向。

重点完善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建议》指出,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深入推进“五大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着重强调发展保障:

经济与社会发展范文第6篇

摘要:统计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整个国经济健康运行的主要监测手段,是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主要信息渠道,统计数据反映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准确、全面、及时、系统的统计数据,是各级党委政府在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制定宏观调控措施,做出科学、合理、正确决策的必要依据。准确及时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实事求是是统计工作的核心。基层单位的统计工作是整个宏观统计的源头,是整个统计工作的起点,要确保统计信息的质量,必需重视基层,夯实基层,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保持,协调、稳定、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统计工作问题原因对策

1基层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统计工作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1.1统计指标体系滞后,缺少应变对策,难以适应当地政府部门的需要

1.2领导不重视,统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比较严重

1.3向主管部门报送统计资料与向政府统计部门报送统计资料重视不够程度之间的矛盾

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基层统计工作,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了必要的决策依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

2.1基层统计工作薄弱,队伍不稳定由于基层统计员调换频繁,队伍不稳定,给统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是新的统计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业务不熟,缺乏工作经验,法律意识不强。二是部分领导对基层统计工作重视不够。部分领导从思想上对统计工作认识不到位;三是基层统计工作任务太重。有的乡镇统计员仅有一人,但身兼数职,影响了统计信息的质量;四是基层统计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低,难以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五是是在队伍建设方面,有的统计员业务刚熟悉就被调换掉了,有的是刚培训完又被调换掉,培训没有换的快,形成了年年培训年年新。

2.2统计工作重视不够,统计经费严重不足大多数基层县乡财政主要依靠中央转移支付才能勉强保证工资的发放和机构运转,因而也就没有多余的财力来增加经费。因而基层统计经费只减不增,连一些必要统计调查都难以开展。每次机构改革对统计部门不是撤并机构就是减少编制,造成结构不合理,与其它部门相比统计队伍从数量到质量整体下降。多年来,由于经费紧张统计部门很少对下级进行业务培训,这就造成了社会上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极大的降低了统计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功能的发挥。

2.3行政干预太多,依法治统,依法兴统的法制化道路任重而道远近年来各种项目繁多的考核奖惩责任制,在肯定成绩,促进工作的同时,不得不看到对数字的负面效应。导致了“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的产生。使统计信息失真。

2.4对GDP的过分关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当前,反映一个地方经济综合实力的最主要指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GDP),由于社会上很多人,包括绝大部分领导缺乏对GDP的具体含义及其核算原理的认识,只强调比较其增长速度,而忽视了其核算方法,这样就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因此,目前对GDP的增幅及内涵的认识偏差、对统计数据质量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3解决统计工作问题的对策

针对统计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诸多矛盾,问题及原因。这即受客观原因(全国依法治国刚起步,经济体制是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也受主观原因(统计理论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各社会阶层需要;统计队伍素质低,变化大;社会对统计重视不够,经费不足),当前必须在正视现实和矛盾的前提下,要用科学、系统的方式和方法来配套推进统计改革,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首先,领导者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特别是各级领导和统计人员要彻底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会使用数字的领导是不会工作的领导,不重视统计的领导者是一个不称职的领导;其次,统计人员应树立以统计服务质量求生存的观念。克服消极思想,不思进取、因循守旧、阻碍统计事业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所以必需下大力度,真正地解决好领导的认识问题,这样统计工作实施起来就有了基础。

3.2稳定队伍,增加统计经费首先,提高基层统计队伍。一是应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使默默无闻的工作者有声有色;二是用政策的方式规定哪一级统计人员应参加哪些生产、经营和决策活动,应享受那一级的政治和生活待遇,从政治和物质上提高其地位;三是基层领导人员要支持统计人员的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困难;四是统计人员要树立信心,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不息,用自己优秀的工作来提高地位,相信“有作为就一定会有地位”;五是认真抓好培训工作,特别是职称考试工作、计算机技术和英语学习鼓励统计人员全脱产和半脱产培训,使统计人员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提高队伍素质,稳定队伍,增强动力;其次,增加经费投入。目前,在基层,特别是经济欠发地区,地方财力只能保工资发放,做好上述工作只有依靠中央增大统计业务、事业费来解决经费困难问题。因此必须,一是从上到下争取统计经费,确保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建立专项经费;三是积极向各部门筹措资金。这样,在开展统计工作中,就不会产生,经费紧张的状况,就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统计信息的质量。

3.3依法治统、依法兴统一是应加强统计法的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开展统计普法宣传活动,使一切有接受能力的公民都能了解统计法;针对县、处级以上管统计的领导干部,通过讲座、报告会等形式进行统计法的宣传教育;对各级统计工作人员,采取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组织他们进行系统的统计法律、法规的学习。通过以上的途径使大家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二是应加强执法检查,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乡镇企业产值,人口出生、计划生育、小康监测等指标要定期检查。统计也要打假“拧干数字水分”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是要对违法案件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从重从严从快查处,特别是对违法单位和单位领导查处后要在新闻界公开曝光;四是要成立执法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真正从组织上保证落实好。只有这样统计才能有了法律保障。

3.4完善统计制度及核算体制统计制度的滞后,已直接影响地方政府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对其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完善统计制度。一是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制度,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制度,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二是确立以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签署或盖章的统计资料为准的制度,各级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计划,检查政策、计划执行情况,考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工作成绩,进行奖励和惩罚等,如需要使用统计资料时,必须依照《统计法》规定,以各级统计机构或者统计负责人签署或盖章的统计资料为准;三是统计资料定期公布制度,使社会各界能够及时收集到统计信息。四是建立健全统计保密制度,对国家、私家庭和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要保密。 新晨

经济与社会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社会经济发展;民商法;变化与发展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贸易交往频繁,民商法在经济贸易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引起来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为了适应当前日益激烈的经济贸易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民商法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从而使其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纵观各项法律法规,可以探寻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和发展。

1 社会发展中民商法在价值体系上的变化与发展

当前经济发展迅速,使得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关系由此变得日益复杂。民商法的意义和价值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也日益突出,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民商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以便更加有效地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商法的价值体系也随之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传统的民商法价值主要体现在安全价值上,由于传统的交易大都是现金交易,所以安全性价值并没有较大的空间来发挥它的作用,仅处于从属地位。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民商法的安全价值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大都体现在其交付安全、信用安全、信息安全等过程中。在社会经济发展下,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当前大部分交易都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由于网络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环境,有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导致了网络环境复杂且不安全,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对民商法中的安全价值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民商法的价值体系内容主要包括自由、平等、公平、安全、效益等,自由是民商法制定的目标,正是为了人们之间的贸易经济、沟通交往自由才制定了民商法中的相关规定。平等价值传统上主要是体现在其目标意义上,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更大的作用价值是它的工具性,指导着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易。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越来越重要,它起着维护交易、交往环境的作用,为经济往来营造了稳定的环境。效益是民商法一直追求的最大价值,不管是传统时期还是当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民商法中的效益价值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从以上来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价值体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发展,其目的是紧跟时代潮流,维护时代环境。

2 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在基本原则上的发展与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商法的基本原则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发展和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思自治原则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民商法的意思自治原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是意思自治原则的范围得到了扩大,内容也更加充实。当代网络发展迅速,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在意思自由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民商事行为,不会受到限制与强制,在网络环境中意思自由地与人沟通交流或进行相应的经济贸易。这样的情形完美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二)在平等原则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这样的环境背景对平等原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赋予平等原则的内容是在民商事行为的过程中每一个参与主体的条件是平等的,其地位是平等的,其所受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平等的。当前,经济贸易交流日益频繁,交易范围逐步扩大,交易方式也多种多样,交易参与的主体也逐渐增多,涉及的内容也日益复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平等原则的内容也扩大了,涉及到技术平等、交易条件平等、实施标准平等、保护平等等。

(三)在安全原则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安全原则是民商法原则之本,它是确保民事行为正常进行的重要原则。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安全原则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对安全原则的理解和范畴上。当前社会,经济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而确保虚拟网络世界的安全是重中之重。虚拟的网络世界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比如在网络设置上就容易引发安全性问题,个体的信息和相关的关键内容很容易被盗、泄露、丢失。网络世界还有另一个弊端就是很容易遭到网络黑客、病毒的攻击,保存的信息或者是正传输的信息都会被破坏或修改。鉴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为了保护社会经济安全,所以对民商法的安全原则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来防止信息的丢失、破坏,避免经济交易风险。

3 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在制度和范畴上的发展与变化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复杂,险象叠生,所以民商法仅仅在价值体系与基本原则上发生变化是远远不够的,其民商法范畴和制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一)拓展了民商事权利的范围

传统的民商事法律体系主要包括法律事实和社会生活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民商事法律体系的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首先,在信息库专用权方面,由于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各种社会信息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民商事行为,信息成为了民商事活动的主要内容。所以在民商事立法的过程中赋予了信息库投资和开发主体适当的民事权利,能够让他们在权利受到侵犯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样也在无形之中激发了信息库投入者和开发者创造的积极性。另外就是网络用户对信息数据的控制方面,民商事立法赋予用户在自己的作品和网络信息上更多的保护权利,当作品或网络信息受到侵犯时,有相应的民商法来支持自己的诉讼,从而保护个体的利益。

(二)对民商法调整对象进行了有效扩大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当代环境,民商法扩大了其调整对象。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滋生了许多新的信息关系,被纳入到了民商法调整的范围内。网络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各种信息在这个平台上交流,为了维护虚拟网络世界信息交流的安全,民商法将传统没有的信息关系纳入到了民商法的调整范围内,以期改善、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信息交流安全,确保经济效益。当前的网络信息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民商领域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当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因此,民商法扩大了调整的对象,这样就能够使民商法解决更多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保障经济秩序的稳步发展。

4 结语

近几年来,世界各国社会经济都在快速发展,尤其是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之快。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社会纠纷随之产生,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如果民商法一直稳定,毫无发展和变化,那么其难以解决新出现的现实题。为了解决出现的民事纠纷,民商法就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变化。当然我国近几年不止一贯的追求社会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也不断追求民商法的变化和发展,其在价值体系、基本原则以及制度和范畴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推进了我国民商法改革和完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巴于茜,任先行.商业信用原则在我国商法中的缺失与补正[J].兰州大学学报,2014(01).

经济与社会发展范文第8篇

经济发展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从“量”上看,是经济增长。从“质”的方面,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不仅指社会财富量的增多,还包括社会财富质的提升。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进程和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和文明化的过程。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各个国家经济增长率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微观生产技术进步的差异,是由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另一方面是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生产要素在不同的企业、部门或地区之间流动的差异)。如果外部环境因素如制度因素阻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那么会降低全社会的生产率。这体现了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20世纪60年代初,众多的经济学家就已经提出从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转变为内涵式扩大再生产,1987年中国提出从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07年,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十二五”规划明确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些体现了外部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的假设:假设1:良好的市场环境对经济发展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

市场规模的大小是决定规模经济的主要因素。市场范围的大小决定社会分工的精细程度,市场范围和社会分工呈现同方向变动关系。这是斯密“市场范围”假说的内容。经济是一个不断演化和报酬递增的过程:社会分工和市场范围相互决定。市场规模在经济发展从传统不变技术的低水平均衡走向现代递增技术的高水平均衡的“大推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内生增长理论的不完全竞争假设把市场规模和技术进步共同考虑进来。跨国经验研究验证市场范围假说,认为市场规模的大小决定了经济增长的快慢;国外和国内市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相互替代的,对外贸易可以弥补国内市场狭小的不足。许多学者证实了市场规模和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基于此,我们得到两个子假设1a和1b。假设1a:市场规模的扩大会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假设1b:开放程度越大对地区经济发展越能产生推动作用。

在社会的发展方式中,体现着公共行动和市场机制的结合。在社会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分配中,公共行动为主导,市场机制为运行的模式。一方面,市场经济仍将为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市场机制能够提高社会福利机构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约束不合理的和过度的服务需求,并且使居民在获得服务方面享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由此,本文得出假设2:假设2: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市场环境的改善。假设2a: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假设2b: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地区的开放。

经济增长的状况和社会发展的状况是密切相关的。如果经济增长的状况情况不好,社会发展的状况也不会好,但即便经济增长的状况较好,社会发展的状况也未必就好。从这种意义上说,社会发展的状况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和社会福利增量的基本方面。前文的分析可知市场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推动作用,因此,可得出假设3:假设3: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市场环境的改善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即市场环境是社会发展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中介变量。假设3a: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市场规模的扩大进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市场规模是社会发展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中介变量。假设3b: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地区的开放进而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地区开放程度是社会发展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中介变量。

二、模型和变量

1.样本和数据来源本文选取中国2001—2010年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年度数据。最终的面板数据涵盖31个截面单位和10年的时间长度,样本规模包括310个观察值。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查询与辅助决策系统。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均GDP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地区财政教育投入支出这些指标都来自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每万人中高等本、专科学校在校生人数来自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2.变量和模型的设定在变量的设定方面:经济发展指标选择二级指标经济运行质量下的人均GDP指数来衡量。市场环境选择二级指标市场规模中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二级指标开放程度中的外商投资总额这两个变量来衡量。社会发展选择衡量生活质量方面的指标恩格尔系数来衡量。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物质、人力和教育投入水平。具体的变量定义和统计性描述见表1所示。本文使用的分析软件为STA-TA11.0。在模型设定方面,主要建立回归方程来验证前文的假设。根据Baron和Kenny(1986)的三步法:第一步,自变量到因变量,系数显著;第二步,自变量到中介变量,系数显著;第三步,将自变量与中介变量一起放入方程,这时,中介变量系数显著,自变量系数如果变为不显著,则说明是完全中介,如果自变量系数仍然显著,但比第一步的效果要显著地减小了,则说明是部分中介。设定模型如下:模型中变量下标中的i和t分别代表地区和年份。ED代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ME是市场环境;市场环境可以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数lnSR和进出口总额对数lnTEV衡量;SD是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可以用生活质量的指标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enr来衡量;ε是标准误差项,表示未观测到的但是影响因变量的其它因素;u是特定地区效应系数。方程(1)用来检验假设1,衡量市场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方程(2)验证假设2,社会发展对市场环境的影响。方程(3)验证假设3,查看市场环境对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中介作用是否存在。

三、实证分析

下面使用面板回归方法对中国2001—2010年的省际数据对假设进行验证。首先,根据模型的设定进行估计方法、异方差和序列相关的检验,具体结果见表2所示。模型设定检验的结果表明存在组间异方差,考虑到样本规模310个,回归分析采用Bootstrap稳健估计,抽样1000次来进行,得到结果如表3所示。从回归结果来看前面的几个理论假设,模型(1)和模型(3)是用固定效应回归的结果。模型(2)和模型(4)是用Bootstrap回归的结果。对假说2,具体涉及两个假设:(1)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市场规模的扩大;(2)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地区的开放。模型(1)中分别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对数、进出口总额的对数为因变量,以恩格尔系数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在表3中,模型(1)是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当市场环境为因变量时,社会发展的三级衡量指标恩格尔系数为负,且在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表明恩格尔系数越低人民生活质量越高,社会结构越合理,而良好合理的社会结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假说2a和2b得到了实证结果的验证。其次,对假说1进行验证。考察市场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人均GDP年增长率作为因变量,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对数、进出口总额的对数为自变量,进行回归,估计结果在表4的模型(1)和模型(2)中。从表4可以看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对数和进出口总额的对数的回归系数都是正值,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无论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加还是进出口总额的扩大都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假说1a和1b都得到了较好的验证。最后,验证假说3,即市场环境是否是社会发展影响经济发展的中介变量。根据Baron和Kenny三步法第三步,表4中运用4个回归方程来验证假说3。先以地区人均GDP增长率作为因变量,把恩格尔系数和控制变量分别纳入模型进行回归,得到模型(3),在此基础上加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对数和进出口总额的对数得到模型(4)和模型(5),最后,对所有的变量进行回归,得到模型(6)。从模型(6)的结果来看,恩格尔系数的值变小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对数和进出口总额的对数分别在1%和10%的水平上显著,依据中介变量的判断原则,假说3a和3b都是成立的。总的来说,市场环境是社会发展影响经济发展的中介变量,但是只是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经济与社会发展范文第9篇

1.1数据收集与指标选取

基于结构方程分析法,借鉴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统计年鉴相关统计指标,在指标选取时,遵循全面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原则,本研究采用2000—2011年《青岛市统计年鉴》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Cranach’salpha系数对全部数据做信度检测。结果显示,总体Cranach’salpha为0.831,表明所采用数据具有很好的信度,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

1.2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及求解

为探究经济发展内在结构和社会发展内在结构之间的关系,在综合相关决策影响理论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所选指标体系,进行如下假设。

假设H1:经济结构对社会结构存在负向影响;假设H2:经济发展对生活质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3:经济收益对生活质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4:收入分配对生活质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5:收入分配对社会秩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6:社会结构对人口素质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7:社会结构对社会秩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8:人口素质对社会秩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9:生活质量对人口素质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10:生活质量对社会秩序存在正向影响。运用AMOS7.0软件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以上模型进行运算,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潜变量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以及模型不显著性概率值P,说明本模型各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及观测变量与对应的潜变量的路径系数在95%的置信区间显著,指标选取合理,各指标对模型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模型假设成立。绝对适配度指数中,统计值为4.18,小于模型可接受所需要的参考值5.0;近似误差均方差(RMSEA)为0.076,符合参考标准;GFI的指标为0.814,略小于模型可接受所需要的参考值0.9。增值适配度指数中,NFI的统计值0.901,高于理想模型的参考值0.9;IFI的统计值为0.815,高于模型可接受所需要的参考值0.8;CFI的统计值为0.71,略小于参考值0.8;简约拟合指数PNFI和PCFI符合大于0.5的参考标准,整体来看,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因此认为经济发展因素对社会发展因素影响显著。

2结论

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变量,目前第二产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作用亦是越来越强。因此,在日后发展中,青岛市应有效推进工业化,支持海尔等龙头企业产品创新。经济收入直接影响人民生活质量,衡量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可用其“生活质量”的状况来表示。收入水平过低,会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经济与社会发展范文第10篇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省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年,全省上下在中共**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外,其它目标均顺利完成。

(一)综合实力继续提高,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省生产总值18640亿元,增长14.5%,增幅比上年继续提高;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增长2.8%、15.4%和15.1%。

三大需求增长趋向协调。消费增长快于投资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1%。外贸出口较快增长,出口1283亿美元,增长27.2%。三大收入稳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稳定提高,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5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6.3%;工业企业利润继续快速增长,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9%;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分别增长8.4%和8.2%。

(二)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迈出新步伐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粮食产量保持基本稳定,主要经济作物产量继续增加,畜牧业生产增势较好,渔业生产结构改善,“强龙兴农”工程加快实施。工业结构进一步调整,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装备制造业持续快速增长,高技术产业发展加快,落后生产能力淘汰力度加大。服务业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批零贸易、金融保险和旅游等保持较快发展。

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投入不断增加,预计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52%。新产品产值增长40.3%;新产品产值率达15.5%,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自主知识产权申请量和授权量持续增加,专利授权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为42069件和2213件,分别增长36%和55.4%。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结构有所优化。建设用地供给结构进一步改善,市场化配置比例显著提升,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全省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2.5万亩,其中工业用地供应18.6万亩,工业用地中招拍挂出让比例达到42.8%。信贷结构更趋合理,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20.2%,其中工业、农业和欠发达地区贷款增幅均高于贷款平均增幅。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得到加强,培养高技能人才9.2万人,一批海内外高技术人才来我省创业。

资源节约和污染减排取得积极成效。循环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全社会能源、水等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预计全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工业重复用水率达到58%。环境污染整治力度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保持双下降,全省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67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257万千瓦,预计全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4.5%和4.6%。

(三)统筹发展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得到加强

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继续改善。通村公路新改建和河道整治分别完成8215公里和2420公里,解决和改善305万农民饮用水条件,行政村垃圾集中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的覆盖面分别达到66.4%和15%,累计建成示范村1181个,环境整治村10303个,超额完成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目标。

区域发展更趋协调。欠发达地区和海岛地区发展势头良好,衢州、丽水、舟山市工业总产值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下山脱贫工作力度加大,完成下山搬迁2.45万户、9.03万人。“山海协作”工程加快推进,新签协作项目776个,到位资金141.5亿元。

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全省财政支出中,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支出分别增长23.5%、30.2%、27.4%、22.3%。落实提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政策,进一步完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政策,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城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

民生状况继续改善。全省新增财力的70.3%用于改善民生。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适时增加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全省有70万名困难群众及时领到了物价补贴。就业形势稳定,全省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7%;城镇零就业家庭基本消除,农村5.02万户低保家庭得到就业援助。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企业职工养老、基本医疗、工伤保险人数分别净增112万人、124.4万人和399万人;77个医保统筹地区中已有41个开展了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内容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所有县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人均筹资水平都达60元以上;有291万名被征地农民参加了生活保障。廉租房制度建设力度加大,符合“应保尽保”条件的申请家庭廉租住房保障率达到100%;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完成11032户。安全生产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保持“三下降”态势。

(四)“五大百亿”工程圆满完成,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五大百亿”工程投资计划超额完成。2003—20**年,“五大百亿”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965亿元,比五年计划总投资多完成472亿元。其中,“百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投资2192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完成投资563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13%;“百亿科教文卫体建设工程”完成投资344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55%;“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完成投资401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00.5%;“百亿帮扶致富建设工程”完成投资465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39%。“五大百亿”工程的60个单项或打捆项目均建成投产或完成五年建设目标任务。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57亿元。交通邮电项目完成投资396亿元,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48公里(其中拓宽80公里),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7个;衢常铁路、温州港状元岙港区(8号、9号泊位)、杭长高速公路(一期)、申嘉湖高速公路等建成投入使用。能源项目完成投资204亿元,浙能兰溪电厂二期工程(2×60万千瓦)、华能玉环电厂2号和3号机组(2×100万千瓦)等建成投产;新增重大统调发电装机容量614万千瓦,全省6000千瓦及以上装机容量累计达到4315万千瓦;建成110KV及以上高压输变电线路2699公里。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57亿元,宁波钢铁项目(1号高炉,200万吨炼铁炼钢)建成投产,**德创环保设备公司大型脱硫设备生产线项目、宁波大安化学工业公司二醋酸纤维素及醋酐项目、**万向硅峰公司硅单晶抛光片项目等投入试运行。社会发展项目完成投资61亿元,其中高教园区建设完成投资20亿元;“一校两院”迁建工程已进入室内外装饰阶段,省疾控中心、**美术馆等一批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80亿元,列入“811”的27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并通水试运行,我省成为全国首个县县建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省份。

(五)经济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新一轮省属国企改革基本完成。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全面推行。杭州、嘉兴、绍兴等地积极探索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制度改革。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县级政府扩权改革试点取得积极进展。中心镇培育工程全面启动。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展开,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农村风险防范体系不断健全,32个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大户参保面达72%,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参保面达53%,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面达96.1%。嘉兴、慈溪两地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对外开放取得新成绩。外贸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进口增幅快于一般贸易出口增幅7.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43.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外资质量明显提高,新批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合同外资占比达89.5%,其中3000万美元以上重大项目合同外资增长29.6%,一批高技术、环境治理和现代服务业的外资项目加快引进。“走出去”步伐加快,全省新增境外投资中中方投资达6.1亿美元,增长1倍,境外投资项目质量进一步提高。

在充分肯定20**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良好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节能减排工作的压力较大。主要表现在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仍然较快;促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仍不完善,企业主动淘汰落后产能的动力还不足;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依然滞后;违法违规排污现象仍然存在。二是保持物价稳定的压力较大。主要表现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攀升,尤其是一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价格,如食品和居住类价格过快上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加快。三是企业经营压力较大。主要表现在资金、能源原材料、劳动力价格持续上升;出口企业还面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人民币持续升值、国际贸易摩擦频发等方面的压力。四是改善民生的压力较大。主要表现在就业压力仍然较大;教育、医疗、社保、收入分配、住房保障等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仍然较多;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仍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还存在不少隐患。

20**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在本届政府的五年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1%;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连上2000、3000、4000美元三个台阶,20**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37130元(折合4880美元)。20**年,地方财政收入1650亿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8%;城市化率57.2%;非农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7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7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65元。五年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23万人;新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41万人;新增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56个;新增和拓宽高速公路1566公里,建成乡村康庄工程6.58万公里;新增6000千瓦以上发电装机容量2482万千瓦。

二、20**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目标

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安排,建议20**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目标如下:

上述主要目标是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发展态势和省内发展环境后提出的,体现了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与“**”规划主要目标进行了衔接,兼顾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可能,淡化了一些预期性指标,强化了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社会发展、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指标。现对有关主要目标作重点说明:

(一)关于全省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

全省生产总值预期增长10%以上。近几年,我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效应将逐步显现,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支撑条件明显改善,经济运行的总体环境进一步优化;我省企业更加注重技术、管理创新和品牌经营,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继续提高,这些都有利于我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的目标是有基础的。同时,为了引导各方面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切实转到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2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不宜安排过高。把20**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安排为10%以上,充分体现了“好字优先、稳中求进”的新的发展要求。

根据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的预期目标,三次产业增长的预期目标分别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

为了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将继续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积极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大对农业主导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建设一批规模化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继续深入实施三大产业带规划,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实施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进一步推进技术改造“双千工程”和“958”行业龙头企业技术赶超计划,加快培育现代产业集群。推动建筑业进一步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引进和培育优势服务企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软件外包、创意设计等新兴服务业和生产业,进一步提升金融、保险、旅游、商贸等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制定实施港航强省建设规划;加强港口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深入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完善集疏运体系;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积极发展临港产业和海洋新兴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关于地方财政收入预期目标

地方财政收入预期增长12%。近年来我省经济的较快发展为财政收入的平稳增长奠定了基础,改革资源税和耕地占用税制度、加强税收征管等也将促进财政增收。但新企业所得税法、支持节能减排和促进就业等税收政策实施将不同程度地减少财政收入。

为保持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将积极应对各项财税改革,密切关注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增值税转型对财税收入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优化财政收入结构,促进地方可用财力的稳定增长。完善税收收入征管机制,及时掌握新的税源增长点,继续规范税收征管秩序,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重视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拓宽政府非税收入的征管范围,切实增强地方政府财政实力。

(三)关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预期目标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预期达1.6%以上。2006年、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共提高了0.3个百分点,今年全省在“两创”总战略的推动下,创新环境将不断改善,自主创新投入的力度将继续加大。

为此,将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畅通技术、资本、人才等创业创新要素的对接渠道。综合运用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手段,加快建设“六个一批”创新载体、公共科技基础平台、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启动建设科研院所创新基地,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项目。加大对创业风险投资的支持,大力发展技术市场,加强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支持企业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核心技术和标准体系,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四)关于三大需求增长的预期目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0%。今年国家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我省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的高峰期已过,房地产投资面临新的调整;企业受投资预期的影响,对实体经济的投资比较谨慎。综合以上因素,今年我省投资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仍将保持适度平稳增长。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稳步推进,我省投资增长仍有一定空间,而且要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必须保持与全省生产总值增速大致相当的水平。

为此,将进一步精心组织实施“**”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和新一届政府“三个千亿”(“千亿基础网络”、“千亿惠民安康”、“千亿产业提升”)工程建设,着力抓好优化发展环境、调整经济布局、增强发展协调性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项目,加大新农村建设、欠发达地区、海岛地区和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等惠民方面的投资力度,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传统行业改造、临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一批产业提升项目的实施。切实做好项目前期论证、规划协调和要素保障,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前期推进和实施联动机制,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促进投资适度稳定增长,为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协调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实际增长12%以上。近几年,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困难群众保障水平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倾向有所增强,消费需求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农民增收难、城镇中低收入家庭收入水平不高、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也将制约消费快速增长。

为促进消费持续较快增长,将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收入,进一步完善大社保体系建设,改善居民支出预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在提高传统消费领域服务质量,促使其持续旺盛的同时,加快发展社区综合服务,扩大文化、教育、旅游、体育、健康护理等消费领域。积极推进连锁、配送和电子商务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销售服务网络。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商业欺诈等行为,规范市场秩序。

外贸出口预期增长15%以上。20**年外贸出口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贸易壁垒增多以及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增速将会有所回落。但我省出口企业应对能力较强,竞争优势仍然比较明显,出口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为保持外贸又好又快发展,将着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鼓励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农产品出口,大力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产品出口。进一步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做好国际贸易摩擦预警和应对服务工作。鼓励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的进口。完善“大通关”体系,健全对外开放的服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合作。

(五)关于价格总水平的预期目标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2%以内。国家采取促进生猪生产等措施、部分生产资料与消费品产能过剩等因素将抑制价格上涨。但国际有色金属和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政府调价项目面临较大上调压力,通胀预期较强等,都将推动今年价格总水平继续上涨。

为实现价格总水平调控的预期目标,将进一步健全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制度和应急机制,增强价格调控手段。加强农资价格监管,规范农村基层组织的价格和收费行为,严肃查处各种涉农价格违法行为,加快建立健全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补偿要求的价格形成机制和配套措施,妥善把握政府调价项目出台的时机和力度。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价格热点难点问题,继续推进医药价格改革,完善教育收费政策,加强房地产价格监管。切实整顿市场价格秩序,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加大查处各种价格违法行为的力度。及时根据市场价格变动情况落实低收入群众的价格补贴。

(六)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预期均实际增长7%。随着经济较快增长、企业效益继续改善、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的实施、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将持续增加。但要较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仍面临较多困难和制约因素。

为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将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采取综合措施提高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完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税收、价格、补贴等政策,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各种类型的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培养各类实用型专业人才,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海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七)关于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目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以内。由于计划生育二胎生育间隔期政策的调整,预计今年全省出生人数将有所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将有所提高。为此,将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推进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建设。进一步重视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工作。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城镇就业人数65万人。今年被征地农民、城镇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但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大力做好零就业家庭、农村低保家庭人员的就业工作,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以及服务业在增加就业中的作用,促进就业人数稳定增加。

新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0万人,新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0万人,新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0万人,新增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0万人,新增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00万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继续推行“五费合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健全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稳步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建立面向城镇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全面推进以农民工为重点的工伤保险参保工作。稳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额度,积极推行大病住院统筹为主、兼顾门诊统筹的保障模式,不断扩大受益面。探索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认真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以及教育、医疗、住房等救助制度和政策,逐步提高救助和保障水平。加快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和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

(八)关于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的目标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左右,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左右。我省经济发展仍处于转型升级阶段,节能降耗措施见效需要一个过程,完成上述约束性指标的难度较大。据省有关部门测算,今年污水处理厂有望新增化学需氧量削减4万吨,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方面也可产生一定的削减量,预计今年化学需氧量将继续保持下降趋势。今年二氧化硫的减排主要依靠电厂和热电厂的脱硫,由于去年开工建设的部分电厂脱硫工程要到今年底才能陆续建成投产,预计今年二氧化硫减排形势比较严峻。

围绕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将继续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年”活动,积极实施“十百千节能行动”。大力发展能耗低、污染少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继续实施循环经济“991”和工业循环经济“4121”示范工程。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实行项目区域限批,坚决控制新的高耗能项目,全面禁止新的高污染项目,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组织实施重大节能减排技术专项,引导和鼓励用能排污单位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快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污染治理进度,确保达标排放。全面开展“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加大江河水系源头生态建设力度,大力推进水系的污染控制和整治工作,不断完善流域排污总量控制实施机制,着力推进重点城镇、钱塘江流域临江城镇和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进一步落实《全省工业项目新增污染控制的若干意见》,加快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做好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建立和完善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公报和评价考核制度。加强环保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环保执法力度。

(九)安全生产目标

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0.39人。20**年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41人,比上年下降5%,今年全省将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力争将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0.39人,下降3%,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为此,将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完善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大力推进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加强对公共安全的监督检查,推动社会应急服务联动机制的建立。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努力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为实现上述主要目标,我们将全面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实施,紧紧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关键,注重规划引导,突出抓好以“三个千亿”工程为主体的重点项目建设,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力度,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和综合协调,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大力推进“**”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实施,进一步落实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开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引导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公共服务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创新规划综合管理和衔接协调的体制机制,推进规划工作法制化,逐步形成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以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与社会发展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社会经济发展;商品生产;商品交换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016-03

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理论的成熟和行动的自信,都意义重大。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的这一名言,指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道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经济是人类经历的第一种经济形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人类从单纯维持生存到期望优质生活,需求的多样性、生产的单一性和利益主体的独立性催生了商品经济。于是,商品经济在自然经济的夹缝中孕育、成长、成熟。

当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分工将愈发精细化、专业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成为社会主导经济形式,一切人类行为和物质产品纳入市场之中,形成一个无处不在、无所不囊括并受市场机制广泛调解的市场体系,由此便形成了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即有联系又有所不同,简言之,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内容,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表达形式。就两者的联系来看,一致性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产生条件相同,均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以市场为载体;二是内在作用机制相同;三是都需要成熟、完善的市场体系,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断发展的过程,最终将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可见市场体系的建立是商品经济的终极发展成果,同时还是市场经济形成的重要标志。就两者的区别来看,区别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内涵和要说明的问题不同。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的经济形式,是列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的经济形式,说明的是一种经济属性,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而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中心的资源配置方式,说明的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表达的是运行机制中如何分配资源。二是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发达商品经济的外在体现形式。市场经济包含于商品经济,可是说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但不能说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只有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才会形成市场经济。

人类社会历史上,根据获取物质资料方式的不同,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等五种社会形态。人类这种获取物质资料或者说占有与创造物质资料的方式就是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人类适应自然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生产的社会形式,表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的社会性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总是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呈渐进式连续发展,相对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呈阶梯式跳跃发展。两者之间的适应是一种弹性的适应,生产力允许生产关系在一定限度上落后或超前于自己,但是这样的弹性适应是有限度的。当生产力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时,会促进生产力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进步,生产力水平开始发生量变,当对应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生产力作用尚未全部发挥出来以前,该生产关系仍保持不变,但在逐步落后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开始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力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形成新生产关系所需的物质基础时,促使生产关系发生质变,催生新的生产关系,产生新的社会生产方式。就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样循环往复地矛盾运动中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对立统一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与生产关系相比,生产力是更为基础、根本性的因素,它对生产关系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可以说,一切经济形式和社会形态的产生与存在,其客观根源都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只有生产力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我们可以通过图例了解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形式、社会形态之间的具体联系及其各自的发展特征。

图1中,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视为人类历史发展的纵坐标和横坐标,图1中,横坐标表示生产关系的变化情况,自然经济、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作为坐标尺度,以经济形式记录生产关系进步的足迹。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形式是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外在形式。新的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从原始、贫穷、愚昧走向自由、富足、文明的共产主义社会。图中,纵坐标表示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包含三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在生产中,人是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但选择生产工具作为坐标尺度,理由有三:一是生产工具是划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有同样地意义。各个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资料进行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二是生产工具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并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内在地联系起来。以旧石器时代为例,人类使用石块、树枝等作生产工具,尚不能进行进一步加工,使用这样简单粗糙的生产工具只能形成较低的生产力。这样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使人们朝不保夕,迫使人与人之间结成团结互助的生产关系共同对抗自然的压迫,因而只能是原始共产主义公社这种生产关系,这就是原始社会。随着青铜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人的劳动有了剩余,由于青铜器的粗笨,奴隶劳动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压榨奴隶的劳动成为有利可图的事情,进入奴隶社会。铁器工具的出现,相对轻巧的手工工具给单家独户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产生了小私有制,于是封建社会成为铁器时代主流的社会形态。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一个巨大进步。它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为其他机器的运转提供了动力来源,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水力千百年来的依赖。利用机器创造物质资料的效率,大大超过了以往一切社会的劳动效率。由于大机器需要比较雄厚的资金,以及多人分工协作,用生产过程社会化的现代企业组织生产,机器作为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同时机器、电气、智器的继续发展和变革也影响着资本主义的未来,推动人类走入共产主义的自由王国。三是生产工具是物质生产资料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生产工具是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的中介,是劳动者的延长的自然肢体。人类正是借助自己制造的生产工具,延长了自己的肢体,摆脱了动物那种完全受自然界奴役的被动地位:正是借助于创造和使用新的生产工具,才把自己同自然界作斗争的能力提高到新的高度。可见,生产工具的发展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沿着自然经济、商品经济、计划经济(生产关系)和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两条主线发展起来的。纵观历史,在个别国家或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生产方式发生过跳跃式发展,如4~5世纪,尚属于原始社会的日耳曼民族,入侵罗马帝国后,跳过奴隶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18世纪,尚属于原始社会的南部非洲,被西方列强的殖民铁蹄带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战场。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而首先在苏联、中国等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或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建立起来。但是作为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特点具有连续性,不可能一蹴而就,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生产关系前行历程的不可逾越性。马克思说:“人民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全部的历史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所以生产力是人民的实践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了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战争、革命可以消除旧的社会制度,但无法脱离原有的生产力水平,并且只能在原有生产力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经济社会的历史任务,社会形态的变更只是改变社会的特殊性质,而不会取代生产关系发展自身,只有当旧生产关系所容纳的生产力全部发挥出来,新的生产关系才会出现。

商品经济作为连接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的重要经济形势,历经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见证人类数千年发展历程,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作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更加显著,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并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的强化力量,市场经济作用下的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所必需的物质基础。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既以社会分工为前提,又促使社会分工发展,而精细化、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大生产间的协作必然会产生新的生产力;市场经济是平等、法制、诚信、竞争、有序的经济,推动社会法制建设不断深化,涤荡经济环境,完善经济体系,为生产力的加速提高营造好的经济环境;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遵循节约原则,追求效率最优,通过竞争机制,推动社会资源流向效率最好的企业,提高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和交换,提高社会生产力。总之,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也就意味着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社会愈发现代化,从生产力层面看,日趋先进,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走向信息化、智能化。从生产关系层面看,日益进步,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现代市场经济到世界经济一体化。总之,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也就意味着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为商品经济向计划经济飞跃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历史与实践都证明: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可逾越性。

人类社会从原始、愚昧、贫穷走向先进、文明、富足的历史,是一部社会生产力不断繁荣的历史,是一部生产工具不断演进的历史,从原始石器到青铜器,从陶器到铁器,从机器到电器,从物化工具到智能工具。从原生态工具的发展考察,支撑生产工具发展的自然基础是火,决定生产工具变革的客观根源是人对火的认识以及对于温度的掌控。人类从不知火为物,到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环境下创造4万亿摄氏度的高温纪录,人类在对温度的不断提高中,认识自然,改造自己,创造与改造工具,进而促进生产力的进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前行。可见,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可逾越的客观根源,生产工具进步的渐进性是生产力发展连续性的客观根源,而人类对火的掌控以及温度的逐步提高是工具进步渐进性的客观根源。人类真正的劳动,是从能够制造工具开始的。最早制造的工具,不外是稍加敲击的石块、骨头以及木棒,在考古学上属于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对温度的需求为常温。进入新石器时代,随着温度的不断提升,新石器时代最具特色的生产工具陶器产生了,陶器对温度的需求较高,有的达到900℃以上。温度的提高、陶器的产生推动了原始农业的产生,同时,磨制石器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原始手工业的发展。人们逐渐改变了旧石器时代只能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生活资料的摄取性经济,发展了生产型经济、磨制石器的使用,陶器的制作,促成原始手工业、原始农业的分工,使手工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推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飞跃。随着对可控温度的逐渐提高,人类已具备了熔炼金属的技术基础,人类早期使用金属生产工具的材料有自然铜、青铜、铁等。人类在仰韶文化前期,陶器的烧成温度就已达到了900℃~1000℃,在制陶实践中对火的温度的提高为冶炼青铜器提供了技术基础。青铜器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物质生活条件也渐渐丰富,促进社会向前发展。青铜铸造术的发明,与石器时代相比,起了划时代的作用,推动中国历史走进夏商时期的奴隶制国家。到了商朝,青铜器冶炼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铸造青铜器的工艺程度很复杂,分工精细,工具的进步继续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分工与协作。铁器时代是继青铜时代之后的又一个时代,它以能够冶铁和制造铁器为标志,生产工具对温度的需求为1537℃(纯铁的熔点)。而温度的提升以及制陶技术的分享,使人们在春秋时期探索到在较低温度(800℃~1000℃)下还原铁矿石的方法,铁的发展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光辉里程碑,它把人类从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带到了铁器时代,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铁制农具的大规模使用,促进了我国由奴隶制向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封建经济制的过渡。在中国随后的封建社会时期,铁器的使用更以空前规模在各地推广,铁制农具的供应程度决定了个体生产发展的速度,促进水利交通的兴起及工具的升级改进,铁工具的普遍使用,给封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18世纪,技术进步孕育了工业革命,科技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随后不到两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在实验室将温度提高到4万亿℃的高温,生产工具从手工具到机器到电器再到智能机器,生产工具神迹一般的进步推动生产力爆发式的发展,人类在这两百年里创造的生产力超过了人类有历史以来的总和。

可见,市场经济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于:市场经济进步决定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其中,市场经济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关键在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亦即工具使用与进步的不可逾越性。

参考文献

[1] 武.市场经济学——中国市场经济引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武,康星华.现代市场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3] 武.政治经济学原理[M].海南出版社,2011.

[4] 李邦君.政治经济学原理[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5.

[5] 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6] 马克思.马克思选集(第4卷)[M].

[7]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204.

经济与社会发展范文第12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进程的加快,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机制紧密相连。经济发展决定着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说经济发展是基础,同时社会保障又反作用于经济发展,不断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而且,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也是相互制约的,社会保障既能促进经济发展,也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从而间接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本文将对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进行简要研究与探讨。

关键字:

社会保障;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研究

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和保证,正确处理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

一、经济发展决定着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它既不可以赶超经济发展速度也不能滞后于经济发展。

1、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之一就是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工业革命后资本社会主义发展的结果。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由于长期以来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斗争始终持续不断,资产阶级为了阶级统治,于是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来缓和这一局面。德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可以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2、社会保障的结构

一个国家的政治、人口、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但经济发展水平才是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根本因素。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能力和政府的支付能力等都由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以欧洲国家为例,欧洲的高标准社会保障制度是以雄厚的物质作为基础的,究其原因还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再以日本为例,在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较为丰厚的物质基础,让日本成为了一个富裕社会,这也使得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保障制度的设置和完善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并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国民经济和国家财力不断得到增强,社会保障事业才能顺利发展。相反,如果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国家所提供的社会保障也只能是低水平的,同时也就反映出社会保障制度的低层次和不完整,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国民需求的增长。

3、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在遭遇国际性的经济危机时,经济会出现发展缓慢或者停滞的现象,然而社会保障却需要庞大的开支,面对此种情况,各国政府不得不对社会保障制度做出重新部署。一些国家会把完全公费医疗改为国民支付一定费用比例的医疗保险制度,从而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显而易见,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发展所决定的。

二、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当然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因此,社会保障制度项目的设置健全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经济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社会保障制度,它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稳定发展,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社会保障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由于社会成员的自身条件、劳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都不同,有些劳动能力弱的群体收入相对较少甚至是没有收入而生活贫困,而有些社会成员则收入颇丰,生活富裕,长此以往就会产生贫富差距,激起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第二,社会保障在调节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调控作用,帮助促进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此外,社会保障制度是扩大总需求规模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经济工具之一。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消费结构与社会需求进行合理调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三,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不仅可以起到调节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同时也为劳动者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为促进劳动者技能素质与自身素质提供了有效保障与重要途径,从而实现直接促进着经济的发展。第四,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对解决当前就业难的局面也有很大帮助,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就业率。社会保障事业既可以解决社会成员面临的生活困境,同时缓解了当前就业难的局面,因此社会保障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保障和良好条件。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保障力度与经济发展应当在同一水平线上,社会保障力度发展过快,必然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担,从而会破坏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但是如果社会保障发展过于滞后,就会阻碍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自由流动,影响社会稳定,进而制约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总之,从总体上讲,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相互促进发展的。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就需要保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与发展的可持续性。但不可否认,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承受力弱,所以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还需要从我国国情以及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大局出发,进而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换言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共同推进了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保障制度需要与其他经济制度相互呼应,共同协作,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波.论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2]杨亮;丁金宏;郭永昌.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4(04)

[3]孙祁祥;肖志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中国经济内外再平衡[J].金融研究.2013(06)

[4]丁建定.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几个问题的理论思考——兼论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启示[J].学习与实践.2009(11)

经济与社会发展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社会的主体是人,社会和谐说到底是人的和谐。只有实现人的和谐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我国跨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9年的世界金融危机,面对严峻挑战,通过创新机制、拉动内需等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拓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只有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才能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和谐社会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民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点,妥善协调好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和谐的环境;反之,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出现徘徊不前的现象。因此,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只有保持经济和谐发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只有在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物质条件。所谓的和谐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相对富裕的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为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我国2009年GDP虽然已经突破33万亿,但人均仍排在世界108位。因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对经济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坚持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经济发展不能只重数量而不顾质量,只要速度而不讲效益。没有质量和效益的保证,再多的数量、再快的速度也不能实现经济和谐与社会和谐。经济发展要实现统筹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国际空间的拓展,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地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和谐的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推进经济健康地发展。

(一)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社会不和谐,人们就会产生不满情绪,机会出现不安定的因素,和谐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相对宽裕,因为物质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物质财富匮乏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由于社会生产的剩余产品数量极少,根本满足不了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那些拥有经济特权和政治特权的剥削者就要侵吞被剥削者的生活必需品,相互争夺剩余产品。而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件,就要与剩余产品的占有者展开殊死的斗争,于是社会处在严重的对抗和冲突之中。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时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因此,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贫穷的基础上更不会构建和谐社会。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也要防止离开生产力发展抽象谈论和谐社会的历史唯心主义倾向。要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消除经济发展不和谐因素,解决各种矛盾,平衡利益关系,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才能健康发展。

(二)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

经济是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根本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不能凭空想象,更不能刻意求新,要有强大的经济支撑。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

如果没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建设和发展上取得的成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没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必然,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只有不断发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对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我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抓住经济发展不放松,要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只有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才能确保经济发展健康稳步推进。

(一)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是在价值规律作用的基础上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家摆脱自然经济的束缚而走上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在自然经济社会,社会生产最基本的细胞是家庭,这是由血缘关系组成的经济组织,是为消费目的而进行的简单再生产;而在市场经济社会,社会生产最基本的细胞是企业,这是突破血缘关系限制而靠资本、技术、人才等组成的经济组织,是为交换目的而进行的扩大再生产。

目前,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还没能建立起来,地方垄断盛行使市场竞争难以做到公平导致产品供需严重失衡,拉大了地区间、城乡间经济利益差距。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将更加开放,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扩大,带来经营的机会增多,风险也更多,竞争也更加激烈更加理性。这样的经济环境不仅要求企业要有更加开阔的经营视野,更高的经营智慧以及更加灵活高效的管理系统,同时要求企业实现企业文化的全面创新。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以发展本地区经济,缩小区域间的差距。

第二,培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基因,如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自主经营,敢于竞争和承担经营风险,强化质量、服务、效率意识,积极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依法经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从自身做起,不断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严格依法程序,才能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才能确保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中之重的任务。加快经济发展,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原则,以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产城一体、产城融合,加强农业基础,重视解决好“三农”间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其次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低碳产业为先导、绿色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积极发展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其对经济整体发展的领军作用;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不断提升品牌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再次是通过资产重组,采取跨行业,跨区域的强强联合,重点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确定合理地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制度保证。为此,十七大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要求,并明确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第一,“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原则的不断完善,有利于逐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合理的分配格局应该是一个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格局。但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中等收入者数量较少,在全社会比重过小。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关键是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使人们劳动付出的多少、资本配置效率的高低、技术的先进程度、管理的优劣等,能够根据统一市场经济规则,按照对价值形成的贡献大小,获得相应的收益分配。

第二,“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规范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异地转续工作。”要加强监督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最低工资标准,完善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使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得到逐步提高。再者要“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规范灰色收入,严厉打击非法收入。”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民的合法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进行掠夺和侵占。对一些借助于权力、垄断和不平等竞争手段获取高收入的行业,有必要引进并完善竞争机制,对过高收入的人员进行有效调节,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现税负公平,才能逐步实现收入的合理分配。

(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我国的传统行业大部分是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的“三高一低”型的产业,不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为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以低排放、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能源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有利于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碳排放、提高生产率,从而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增加、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有利于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努力创造一个安定有序、法制健全、管理规范、秩序良好,人们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扬炳忠.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N].广西日报,2008-01-24.

经济与社会发展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看待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和谐社会作为多方面、多层次与广范围的系统工程,无疑需要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和谐与深入发展。要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点,妥善协调好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和谐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一、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和谐的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

(二)社会和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如果社会不和谐,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显然,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的秩序才可能稳定。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发展。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因此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解决经济发展的对策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经济发展和谐入手,要协调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得彼此要相应适应,相互促进,经济发展进程要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近年来我国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对公有财产的掠夺和侵占,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权力参与分配、既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扭曲了资源的配置,也加大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以发展本地区经济,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其次,必须尽快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取消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上下游产业间产品形成合理的交换价格,以缩小上下游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征收垄断利润税,并逐步放开竞争,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最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严格依法行事,保证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的起点公平和过程的规则公平。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主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中之重的任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要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加快发展现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其次,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再次,要通过资产重组,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增强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

和谐社会必须确定按贡献分配的基本原则,在生产劳动领域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既要保证不同性质的劳动投入得到不同的报酬,又要保证同工同酬。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收入,要确保各地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线得到执行。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调节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勤劳致富,保护投资者以及高级人才的合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各收入阶层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收入调节方面,加强和规范国家对企业的税收征管,尽可能减少企业偷税、漏税现象;限制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现税负公平,对高收入者应实行重点监控。如果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社会改革举措使某些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要制定合理的补偿原则,确保每个主体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不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特别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

综合上述,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经济与社会发展范文第15篇

一、社会发展思想的历史考察

本世纪中叶以来,社会发展作为一种运动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展开,但是作为一种思想、理想和意识形态却有悠久的历史,人类始终不渝地追求着这种理想,但是不时以自己的现实行动对之予以冲击,并在各种偏离之中寻求现实的理想目标。

(一)社会发展是人类的理想

尽管社会发展是当代人的行动纲领和旗帜,但是人类很早就有追求这种进步状态的思想,并针对这种理想所遭受的挑战和裹读做出批判性反应。在东方文化中,儒家的“大同思想”是对人类理想状态的精致描述,可以视为古代关于社会发展的理想,其实现手段是人的道德行为。在西方传统文化之中,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是由“博爱”来粘接的,而资本主义的兴起则无情地摧毁了这座道德大厦。社会有机论者斯宾塞(H.SPenser)则用“进化”说明了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马克思(K.Marx)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基础上,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几十年来,我国几代人大多是在马克思所揭示的意义上来认识社会发展的涵义的。

(二)社会发展是现实的世界性运动

如果说上个世纪的社会发展理念大多是以社会哲学的讨论展开的话,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发展则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运动。这个运动的兴起至少有两个背景: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独立的国家极力摆脱落后的状态而主要致力于发展经济;第二,发达国家在对经济增长的追求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带来了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新的依附,也带来了贫富两极分化并积攒了社会冲突,而这些是它们始料不及和不愿意看到的。对发达国家而言,经济增长带来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准的提高,但贫富悬殊日益扩大,环境污染等社会公害日益严重{从而使西方社会认识到“富裕并不等于幸福”,正是这些未预期后果的出现,才使人们反思以往的发展策略,于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有从“传统发展战略”(经济增长第一战略)向“基本需要战略”的转变,发达国家则兴起以提高生活质量为核心的社会指标运动。于是新发展观取代了传统的增长观,社会发展既作为一种意识形势,又作为一种现实的运动在整个世界蔚然成风。实际上,用一种新观念设计的社会发展的兴起还早一些。20世纪50年代初,联合国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设计的社区发展运动就是地道的社会发展运动,社区发展不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实质,而且指出了实现发展的途径。遗憾的是,社区发展运动并未得到世人广泛而充分的关注,而只是作为一种试验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

二、社会发展的涵义

(一)社会发展的多层涵义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社会发展的理解是不同的。本世纪以前的社会发展或社会进步基本上是对人类理想状态的憧憬及描述,由于行为层次的缺失,社会发展基本上是在道德和社会哲学的层次上进行的,也是在人类社会形态的层次上讨论的。现代的社会发展与传统的讨论已有明显不同,它基本上指的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现实发展,是指的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社会性发展,然而它又有复杂的结构。对于社会发展涵义的广狭理解,韩明漠归纳出它的三个层次:第一种社会发展涵义主要指人们的健康、卫生特别是社会福利的增长。第二种涵义是指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生活的发展,如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第三种见解是从社会整体进行考虑的,它指的是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发展。不难发现,上述界定是从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即从社会变迁的结构安排上来描述的,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要谋求社会发展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这种对社会发展的考虑可见诸于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以来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之中。其中尤以前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计划最为明显,而法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也有典型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上述社会发展实际上更多地具有计划、战略等方面的涵义。

(二)社会发展的微观涵义

整体性具有计划意义的社会发展概念对于指导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对于社会运行方面的纯粹自由主义观点、对关注物质增长的经济主义观点都是一种进步。因为它考虑了一个最基本的命题—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幸福。毫无疑问,当一个国家、社会和地区的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时,我们会认为它在进步、在发展。因为这里展现的是一种整体性进步。然而,我们还应该指出,这种宏观的、整体性的社会发展概念缺乏对社会发展的目的或结果的关注气或者说它没有顾及到社会发展如何落实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社会成员如何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如上所述,宏观的整体性社会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毕竟反映了一个地区及人口可以享用的成果。但是,当这种可利用的成果还没有被实际利用时,社会发展就仍然是潜在的、被悬空的。这就是说,只有社会发展的成果被人们所享用时,社会发展才是实际的。于是,社会发展就有一个微观化、具体化的过程,即使每一个应该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人真正享受到这种成果。这样,社会发展就有一个分配性问题,即社会、社区中的哪些人可以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享受了多少,这种享受对于他的现实生活和发展意味着什么。在这些方面的改善我们可视为发展,即以人的发展表征的社会发展。本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的社会指标运动、生活质量运动实际上是这种理解的表现。人们不再陶醉于国家、地区的一般发展指标,而是注视人们在这种“发展”之下实际得到了什么,及他们对获得物的满意程度。这样,用人的发展与享受,用人对发展效果的占有及感受衡量社会发展就成为必然。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尝试地提出如一I;’社会发展的概念:它是以人的潜能的发挥为基础,以人的发展和幸福为标志的社会状态。这一概念包含着这样一些预设:第一,社会是为人而存在的,.社会发展应该落实为人的发展和人的幸福;第二,人的发展和幸福既是客观的表现又是内在的体验,它是他的价值观同获得物的综合;第三,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发展是由人的努力实现的,人对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负有责任和权利。同时,对社会发展我们还需有更宽阔的认识:第一,社会发展是人们的合乎人类理想的努力的结果。没有人的努力或能力的发挥,谈不上真正的发展。即使是他人宽宏的赐一子,如果舍弃了自己的努力.也谈不上发展。第二,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只有在同他人的关系之中才能发展自己。因此,社会发展同人的发展是一致的。这样,我们把社会发展同人们的合乎情理的目的和社会利益的努力及对努力结果的分享联系在一起,尽管其中的关系和联系十分复杂。

三、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近代以来人类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处理通过_L述追溯,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关于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原始的统一性和后来产生的对立。特别是近、现代以来,由于世俗主义价值观的增长和建立在经济实力基础_L的国力、强权政治的昭示作用,使经济增长对于国家、地区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反映在无论计划经济国家还是市场经济国家,都毫无例外地把发展经济置于优势地位,而在相当程度上忽视社会发展。本世纪6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的发展计划单列出“社会发展”部分,表现出对社会发展的重视。随着新的发展观的确立和以效果衡量社会发展思路的出现,人们越来越把经济发展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当作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手段,把社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实现经济发展的保障因素。人们在追逐经济增长目标,但也日益重视经济增长的后果。发展中国家早就提出不再依附的发展理论,非洲国家的“阿鲁沙宣言”则把“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置于价值的中心,而后关于“效率与公平”、“增长与发展”及发展社会学的讨论都在理论上推进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整合。人类已经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必要性。但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毕竟是有区别的。简单地说,经济发展以“物”为中心,社会发展则以“人’,为中心。传统的经济学讨论资源的合理配置,关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产品流通及消费问题,它的视点一直是随着物的流动(原料,加上一,制成品~分配)而转移的。而社会发展一直关注于人,关注于各种现象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可以说,除了宏观的整体性社会发展观之外,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论在关注的中心问题方面,还是在手段与目标的关系方面都有某种矛盾存在。只有在整体性社会发展中,二者关系才整合起来。但这里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