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范文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范文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范文第1篇

一、破解卢卡奇社会理论的两维度

卢卡奇在 《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以及对社会问题路径上的解决,不仅在广义上,以人与人交往所形成的现实社会来看待人以外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且在狭义上,以无产阶级辩证性理论看待资产阶级直接性的社会理论。这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卢卡奇较为在意的总体性理论思路。

( 一) 以现实社会来规定自然界的维度

卢卡奇以现实社会来规定自然界的理论思路思考社会问题,源于他认为自然界存在着僵硬、固化的规律被资本主义生产所利用,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本身也是有两个自然概念的。“即作为 ‘自然规律总和’的自然 ( 现代数学科学的自然) 和作为心境、作为被社会 ‘败坏的’人的榜样的自然( 卢梭和康德伦理学的自然) 背后,看到它们的社会统一。”[1]( P333)自然界和资本主义社会不仅是这种资本主义社会与自然界的承接与被承接关系。而且在卢卡奇看来自然界固有的规律和资本主义理性规律还具有同一性,“把资本主义看成是由自然界和理性的永恒规律注定永远存在的东西。”[1]( P60)卢卡奇认为自然是社会的范畴,所以自然界和资本主义社会都应被我们所摒弃。“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什么被看作是自然,这种自然同人的关系是怎样的,而且人对自然按照形式和内容、范围和对象性应意 味 着 什 么,这 一 切 始 终 都 是 受 社 会 制 约的。”[1]( P330)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卢卡奇认为社会范畴比自然范畴要大,而在社会的范畴中,卢卡奇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采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来看待社会问题。也正是基于此思路,卢卡奇对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中的辩证法加以批判。他指出恩格斯的辩证法虽然是一种流动的概念,而这种流动因为缺少了 “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即卢卡奇认为恩格斯仅仅停留在 “思考的对象上,没有对其触动和改变。因而思考本身始终只是直观的,而不能成为现实”.对卢卡奇革命的辩证法来说,卢卡奇肯定是要反对恩格斯的辩证法。从这点上来看,卢卡奇对马克思的辩证法旨在把社会作为总体来认识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而这种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受到其所处社会背景的影响,并没有以社会现实为基底对未来社会 ( 不仅仅局限于无产阶级社会) 的发展展开讨论。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卢卡奇以现实社会来规定自然界在他的理论来源于他这一思维的理路。

( 二) 以无产阶级辩证性理论看待资产阶级直接性的维度

卢卡奇是以无产阶级辩证性理论为立足点对资产阶级直接性的社会理论进行评说的。而资产阶级直接性的社会理论又是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为基础,从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物化背/!/后的深层次地分析资产阶级直接性的社会理论。所以对资产阶级直接性的社会理论,我们可以从个人机械化和数量化存在、资本主义的永恒性以及资产阶级无中介三方面来理解。

首先,个人机械化和数量化存在。商品拜物教是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个特有的问题,而现在人自己虽然认识到商品形式结构的奥秘,但是我们却被这种奥秘所困。卢卡奇认为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来理解现在的人们自身所处的商品时代。客观方面: 物与物之间的使用价值、价值以及交换价值等规律在今天虽然被人们所认识,卢卡奇认为人是被这种同自身力量相对立的规律世界所压制与服从。

主观方面: 人的活动被局限于制造的商品中,使人被客体化即变成了一种商品。由于受到在被这种主客事实制约,人被纳入到了合理计算的劳动过程中。正是由于阶级利益的推动,使资产阶级反思的范畴都局限于数量化的无限进展来掩盖日常生活中历史过程的辩证结构,即资产阶级就被禁锢在社会存在的直接性中。而无产阶级也只能通过资产阶级的直接性生产方式维持自己日常生活最基本的需要。“客体的数量化,抽象的思维范畴对它们的规定,在工人生活中直接表现为一种抽象的过程,这一抽象的过程是在工人自己身上完成的,它把工人的劳动力从他那分离出来,并迫使他把这种劳动力作为他拥有的商品而出卖。”[1]( P257)简单地说工人的肉体存在和被商品化的存在被一同放到了资本主义商品消费的合理和机械化的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他是一个被简化为量的数码,是一个机械化了的、合理化了的零件。”[1]( P258)其次,资本主义的永恒性。“政治适应经济是必然要发生的,但是不会一下子发生,不会顺利地、简单地、直接地发生。”[1]( P383)而对经济有意识、有组织的计划实现,卢卡奇把依靠的力量赋予了无产阶级国家。资产阶级没有想到他们的政治堡垒会被无产阶级所攻陷,在此之前资产阶级因为完全摒弃了历史过程,并把现存的组织形式看作永恒的自然规律。卢卡奇认为资产阶级正是运用了资本主义的自然规律的思维理路,导致了资产阶级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到它自身的最终危机。这也就是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最深刻的差别。

再次,资产阶级无中介。卢卡奇指出 “历史现实性本身只能在复杂的中介过程中才能被达到,被认识和被描述,然而不能忘记,直接性和中介本身都是辩证过程的因素。”[1]( P244)而资产阶级恰恰是缺少了直接性和中介之间的辩证关系,仅仅停留在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直接性层面上。资产阶级没有看到在直接性和中介之间,应该是由这种中介创造出来的对象性采取直接性的形式。依卢卡奇所说“由于不可能看到更多的中介,由于不可能把资产阶级社会的存在和产生把握为那个曾 ‘创造’了已被把握了的认识总体的同一主体的产物,资产阶级思想的最终的、决定整个思想的立场就变成纯直接性的立场。”[1]( P245)也正是因为资产阶级没有这种中介,无产阶级恰恰拥有这一中介,而且还认识到这一中介与直接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使得卢卡奇更加坚信无产阶级会必然战胜资产阶级。

二、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发展

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和理解卢卡奇在 《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社会理论,而是要看到这一社会理论形成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我们应当承认卢卡奇的社会理论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

首先,物化理论上。卢卡奇认识到商品结构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获得物的本质。资产阶级正通过隐藏人与人的这种关系实现其经济上的控制,从而再达到政治、生活和意识等方方面面的统治。卢卡奇在物化理论不同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因为他受到西美尔和麦克斯·韦伯的社会理论的影响。

他自己在新版序言中就指出: “当时,引起我兴趣的是作为 ‘

社会学家’的马克思: 我通过在很大程度上由西美尔和麦克斯·韦伯决定的方法论眼镜去观察他。”[1]( P2)例如卢卡奇指出: “这种可计算性形式必然成为这种商品性质真正直接性的表现形式,这种商品性质---作为物化的意识---也根本不力求超出这种形式之外; 相反,它力求通过 ‘科学地加强’这里可理解的规律性来坚持这种表现形式,并使之永久化。”[1]( P161)在卢卡奇的社会理论中机械化、数量化和可计算性在物化分析中比比皆是,从一个侧面来说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社会学的物化理论不是真正的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但是我们要看到这种社会理论分析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透视社会问题的视角。 其次,阶级意识上。卢卡奇的阶级意识是一种中介化的意识。资产阶级是无法拥有这种中介化的意识。卢卡奇指出 “资产阶级思想的根本问题,即自在之物的问题。这是因为,如果认为直接既定的东西之变成为真正的认识到的 ( 而不仅仅是直接感知的) ,并因而是真正的客观现实性,即中介范畴对世界图像的影响。”[1]( P237 -238)因为资产阶级只是停留在了直接性思考的范围没有达到卢卡奇所认为以总体性思维基础的中介化意识。在分析阶级意识方面,除了我们以前所理解的直接性意识和抽象性意识的第三条思维路径即中介化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细化了马克思的思维方式和理路途径。

再次,组织策略上。一方面,现阶段的无产阶级的大部分在思想上受到资产阶级的影响甚至在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时无产阶级也不曾放弃资产阶级的影响。资产阶级雄厚实力是现阶段无产阶级无法企及的,但是不能说明资产阶级是无法攻破的。另一方面现阶段的无产阶级虽然有自己的组织,但是这些组织仅仅停留在纯粹自发的运动中。卢卡奇在关于组织建设中指出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其一是组织统一的因素的纪律,通过纪律党才能把集体的意志付诸实现; 其二是要有不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毫无影响的党纲; 其三是组织共同体的行是每个参与者关心的事情即与群众相联系才可能对群众产生影响,最终 “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已经有不再是仅仅事后认识自己的阶级地位以及与之相应的正确行动的客观可能性。”[1]( P423)我们不难发现卢卡奇在组织策略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具体化,并且对现实行动指明了方向。

三、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误解

由于卢卡奇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导致了其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理解上的偏差。所以导致了卢卡奇在 《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社会理论存在某些对恩格斯和马克思在社会理论方面的误解。

( 一) 以现实社会来规定自然界存在的偏差

卢卡奇认为 “人与自然关系作为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最基本的形式,从最初起就是一个社会的概念。卢卡奇让社会‘吞并’自然界。”[2]并指责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没有提及 “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对社会和历史中的主客体展开辨证关系的讨论。恩格斯指出:

“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辩证法的规律不是别的,正是历史发展的这两方面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3]( P484)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立足点是自然界,但是他并没有停留在自然界,而是看到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转换。“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使自然界改变; 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3]( P517)而马克思以社会为立足点同样指出: “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4]( P53)即便人类社会对现在我们的存在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并不等同于说我们可以忽视自然界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指出 “自然界,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都不是直接同人的存在物像适应地存在着。”[4]( P107)同一个世界是由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两重关系存在的。所以社会历史是不能就属人的世界即卢卡奇以现实社会基础点全面否定自然世界。应该看到社会历史是自然因果必然性与属人目的的应然性相统一的。

也就是说自然因素必然性作为前因,而以人的意识观念为中介进行承接,然后才能达到所谓的属人目的的应人性即人类现实社会的发展。“虽然人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周围世界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不断地把社会存在方面的规定性覆盖到自己的自然属性上去,但这种自然属性在人身上是不会消失的。”[5]

( 二) 以无产阶级辩证性理论看待资产阶级直接性社会理论存在的偏差

卢卡奇以无产阶级辩证性理论的视角来来看待资产阶级直接性社会理论,无形当中就把社会理论固化到卢卡奇所属的阶级范围之中。虽然资产阶级社会中存在压制和支配无产阶级的现象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在消灭了资产阶级之后,自由王国就是由无产阶级意识站上支配的统治地位。卢卡奇在 《关于组织问题的方法论》上看到了自由王国的存在,但是我们不得不指出卢卡奇的自由王国是有一定范畴的。他仅仅看到了自由王国在无产阶级内部是实现所需要的因素,而没有站在真正总体性的高度上透视现存两大对立阶级在未来的走向,而又仅仅停留在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取得一极阶级自由王国的走向。从这一点来看卢卡奇是误解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阶级问题上的认识。

首先,马克思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 “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从宣布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出发的解放……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a class="insidelink" href="/html/jiaoyulw_tag/zhexue/" target="_blank" title="哲学">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 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马克思所认为的阶级斗争并不是局限在一方战胜另一方的阶级存在,马克思曾在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所以一定程度上不认为阶级斗争是以后社会存在的主要形式,也正是基于此,沿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路径,马克思寻找到真正自由王国的出路。而不是卢卡奇所指的阶级局限内的 “自由王国”.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范文第2篇

一、评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具体方法

评价历史人物需要用他们的具体言论、行为评述其是非功过。而阐述人物事迹时应当注意掌握适当方法。一般地说,评述人物事迹大体上采用分类法和分期法。

1.分类法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一般可分为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经济(实行宽舒政策,发展生产)、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如汉武帝的事迹可概括成:

①政治上:a、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

②经济上: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经济发展,国家富裕。

③民族关系上:a、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b、派张骞出使西域;c、派人在西南设郡县。

④文化上:在中央设太学,郡国设学校。

评述近代历史人物如林则徐、李鸿章、那拉氏、袁世凯等也可用此法。如林则徐事迹可分为禁烟、抗英、学习西方三大类。李鸿章活动也可分为三大类:

①参加洋务运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设立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创建北洋水师。

②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组建淮军,伙同戈登洋枪队进攻太平天国控制的苏州、常州。

③投降卖国:a、中法战争中奉行“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政策,致使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损失惨重,战后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进一步打开了西南门户;b、甲午中日战争中,奉行“避战自保”方针,推行“保舰”政策,致使威海之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战后又订《马关条约》;c、1896年同沙俄订立《中俄密约》出卖东北。

世界近现代史人物也可用此法评述,如评析拿破仑可分为:

①政治野心家:a.1799年发动雾月,夺取法国政权;b.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②大资产阶级的代表: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略)。

③资产阶级军事家:a、发动带有反封建性的战争,多次打败反法同盟,防止了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b、对英、俄战争带有争夺世界殖民霸权和欧洲霸权的一面;c、对埃及、西班牙、葡萄牙的战争是侵略性战争。

2.分期法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近代史上人物大多适用此法。如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①辛亥革命前:a、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b、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制定革命纲领“三民主义”d、领导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冲击封建统治。

②辛亥革命中:a、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b、《告各友邦书》承认不平等条约,不敢反帝;c、颁布《临时约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d、妥协退让,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使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③辛亥革命后坚持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a、1913年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b、1914年建立中华革命党,1915年发动护国运动;c、1917年发表《讨逆宣言》,反对张勋复辟;d、1917年秋发动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独裁统治;e、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由于资产阶级局限性,孙中山没有广泛发动群众,而只依靠一派军阀打另一派军阀,屡次革命大多以失败告终。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a、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决定改组,与中共合作;b、1924年1月召开“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c、1924年5月建立黄埔军校。

再如、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大的方面可分为中共创立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等阶段进行叙述。

二、评价历史人物涉及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

在历史人物的评价中,一般应注意这样几个观点:

1.决定历史发展的不是某个英雄人物而是人民群众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如果没有这种自耕农和城市贫民,单单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也决不会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试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具体史实分析这一观点。(解题思路:分析人民群众在英国革命中作用的表现,如支持新议会代表、保护议会、保卫首都、新模范军等。)

再如:陈寿《三国志》中桥玄曾这样评述曹操:“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试结合东汉末年有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解题思路:①分析东汉末年社会状况说明乱世需出英才;②曹操的主观努力使他得以统一北方,说明他确是“命世之才”;③以曹操力图统一而南征失败说明他的作用有限;④陈寿观点错在夸大了个人的作用。)

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人物作用的辩证关系的观点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就是说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而个别英雄人物的出现只是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的产物。如恩格斯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试结合18世纪法国的具体史实分析恩格斯这一观点。(解题思路:①热月后法国政局动荡,资产阶级要求建立强有力政权保障利益;②拿破仑个人才能,发动夺权;③因此拿破仑上台是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历史的需要。)

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在强调“时势造英雄”时,也必须让学生明白,当历史处于紧要关头时,个别英雄人物的决策和行动可以改变历史的航程,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一点也不否认卓越历史人物的作用,或者说,一点也不否认人们创造历史,……正是人们创造历史,但是只有当他们正确地认识他们所碰到现成条件时,只有当他们懂得怎样改变这些条件时,他们才能创造历史。”试结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有关史实,评述同志在中国革命关键时刻的作用。(解题思路:作用表现于:①1927年“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②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③长征途中提出改变去湘西,转向贵州进发的主张,遵义会议上努力纠正“左”倾错误,挽救了革命;④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⑤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使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历史发展规律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人的活动总要受到规律的制约。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不仅个人而且人民群众也只能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如果违背规律则必将被历史遗弃。但有人认为“如果没有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狂妄野心,善良的欧洲人就不可能卷入那场可怕的令人胆颤心惊的战争。可见,人类历史的道路是由人们的动机、欲望和实现这种欲望和动机的努力决定的。”试结合有关史实评析这一观点。(解题思路:①观点错误;②分析“二战”起因说明爆发的必然性;③观点错在过分夸大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在强调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个人主观意志对历史发展的能动作用,有时甚至起扭转历史航向的作用,片面夸大规律的决定作用而否认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将会犯历史唯心主义“归诸于天命”的错误。如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是宋之为国,始终以和议而存,不和议而亡,盖其兵力本弱,而所值辽、金、元三朝皆当勃兴之运,天下所兴,非人力可争,以和保邦,犹不失图全之善策。”结合你对宋与辽、金、夏议和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这一观点。(解题思路①观点错误;②议和原因在于两宋政治腐败,无心抵抗;③宋朝兵力并不弱,曾多次击败辽、金、夏的进攻;④错误在于没有看到议和的本质原因,所谓“天下所兴,固非人力可争”是一种唯心史观,看不到本质,只能归于天命)

4.历史人物的阶级局限性观点历史人物是时代的产物,他们的活动必然受到时代制约。在阶级社会中,他们还要受到其所在阶级的局限,他们的主观愿望、实际行动都是他们阶级属性的集中反映,因此,不可避免地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在反对旧制度即封建制甚或奴隶制时表现出一定的革命性,但他们的资产阶级属性决定他们只会为资产阶级利益着想,而绝不会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如克伦威尔领导反封建斗争,但又实行独裁统治;华盛顿领导反殖民统治斗争,但又保留种族歧视弊端;罗伯斯庇尔完成反封建任务但没有满足农民无偿分配土地要求,且又限定工人最高工资等等,都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两面性,而这正是他们的阶级局限性。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范文第3篇

所谓历史人物,它不是指历史长河中的任何一个个人,而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历史进程或重大历 史事件有突出作用的、影响较大的、留下明显痕迹的人。他们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有时甚至还会起决定 性作用。因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一向是史学界争鸣的热门话题之一,在历年高考试题中也屡见不鲜。如1985 年高考题对李鸿章的评价题;1992年“杨贵妃”题;1995年秦皇、汉武三大事迹比较题等。笔者从中学历史教 学和高考能力要求的角度出发,对近年来出现的这类题目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总结整理,获得了一定的信息 和经验,现诉诸文字,以飨同行。

一、评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具体方法

评价历史人物需要用他们的具体言论、行为评述其是非功过。而阐述人物事迹时应当注意掌握适当方法。 一般地说,评述人物事迹大体上采用分类法和分期法。

1.分类法 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一般可分为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经济(实行宽舒政策,发展生产)、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如汉武 帝的事迹可概括成:

①政治上:a、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 统一和政治统一。

②经济上: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经济发展,国家富裕。

③民族关系上:a、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b、派张骞出使西域;c、派人在西南设郡县。

④文化上:在中央设太学,郡国设学校。

评述近代历史人物如林则徐、李鸿章、那拉氏、袁世凯等也可用此法。如林则徐事迹可分为禁烟、抗英、 学习西方三大类。李鸿章活动也可分为三大类:

①参加洋务运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设立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创建北洋水师。

②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组建淮军,伙同戈登洋枪队进攻太平天国控制的苏州、常州。

③投降卖国:a、中法战争中奉行“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政策,致使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损失惨重, 战后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进一步打开了西南门户;b、甲午中日战争中,奉行“避战自保”方针,推行“ 保舰”政策,致使威海之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战后又订《马关条约》;c、1896年同沙俄订立《中俄密约》出 卖东北。

世界近现代史人物也可用此法评述,如评析拿破仑可分为:

①政治野心家:a.1799年发动雾月,夺取法国政权;b.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②大资产阶级的代表: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略)。

③资产阶级军事家:a、发动带有反封建性的战争,多次打败反法同盟,防止了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b、 对英、俄战争带有争夺世界殖民霸权和欧洲霸权的一面;c、对埃及、西班牙、葡萄牙的战争是侵略性战争。

2.分期法 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近代史上人物大多适用此法。 如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①辛亥革命前:a、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b、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制定革命纲领“三 民主义”d、领导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冲击封建统治。

②辛亥革命中:a、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b、《告各友邦 书》承认不平等条约,不敢反帝;c、颁布《临时约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d、妥协退让,辞去临时大 总统职位,使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③辛亥革命后坚持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a、1913年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b、1914年建立中华革 命党,1915年发动护国运动;c、1917年发表《讨逆宣言》,反对张勋复辟;d、1917年秋发动护法运动,反对 段祺瑞独裁统治;e、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由于资产阶级局限性,孙中 山没有广泛发动群众,而只依靠一派军阀打另一派军阀,屡次革命大多以失败告终。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a、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决定改组,与中共合作;b、1924年1月召开国民 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c、1924年5月建立黄埔军校。

再如、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大的方面可分为中共创立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 争时期(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等阶段进行叙述。

二、评价历史人物涉及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

在历史人物的评价中,一般应注意这样几个观点:

1.决定历史发展的不是某个英雄人物而是人民群众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是促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 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如果没有这种自耕农和城市贫民,单单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也决不会 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试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具体史实分析这一观点。(解题思路:分析人民群众在 英国革命中作用的表现,如支持新议会代表、保护议会、保卫首都、新模范军等。)

再如:陈寿《三国志》中桥玄曾这样评述曹操:“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试结合东汉末年有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解题思路:①分析东汉末年社会状况说明乱世需出英才;②曹 操的主观努力使他得以统一北方,说明他确是“命世之才”;③以曹操力图统一而南征失败说明他的作用有限 ;④陈寿观点错在夸大了个人的作用。)

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人物作用的辩证关系的观点 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 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就是说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而个 别英雄人物的出现只是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的产物。如恩格斯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 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 他的角色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试结合18世纪法国的具体史实分析恩格斯这一观点。(解题思路:①热月 后法国政局动荡,资产阶级要求建立强有力政权保障利益;②拿破仑个人才能,发动夺权;③因此拿 破仑上台是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历史的需要。)

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在强调“时势造英雄”时,也必须让

学生明白,当历史处于紧要关头时,个别英雄 人物的决策和行动可以改变历史的航程,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马克 思主义一点也不否认卓越历史人物的作用,或者说,一点也不否认人们创造历史,……正是人们创造历史,但 是只有当他们正确地认识他们所碰到现成条件时,只有当他们懂得怎样改变这些条件时,他们才能创造历史。 ”试结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有关史实,评述同志在中国革命关键时刻的作用。(解题思路:作用表现 于:①1927年“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②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 地,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③长征途中提出改变去湘西,转向贵州进发的主张,遵义会议上努力纠正“ 左”倾错误,挽救了革命;④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⑤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使十年内战基本 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历史发展规律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 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人的活动总要受到规律的制 约。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 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不仅个人而且人民群众也只能遵循 历史发展规律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如果违背规律则必将被历史遗弃。但有人认为“如果没有希特勒、墨索 里尼的狂妄野心,善良的欧洲人就不可能卷入那场可怕的令人胆颤心惊的战争。可见,人类历史的道路是由人 们的动机、欲望和实现这种欲望和动机的努力决定的。”试结合有关史实评析这一观点。(解题思路:①观点 错误;②分析“二战”起因说明爆发的必然性;③观点错在过分夸大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在强调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个人主观意志对历史发展的能动作用,有时甚至起扭 转历史航向的作用,片面夸大规律的决定作用而否认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将会犯历史唯心主义“归诸于天命”的 错误。如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是宋之为国,始终以和议而存,不和议而亡,盖其兵力本弱,而所值 辽、金、元三朝皆当勃兴之运,天下所兴,非人力可争,以和保邦,犹不失图全之善策。”结合你对宋与辽、 金、夏议和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这一观点。(解题思路①观点错误;②议和原因在于两宋政治腐败,无心抵 抗;③宋朝兵力并不弱,曾多次击败辽、金、夏的进攻;④错误在于没有看到议和的本质原因,所谓“天下所 兴,固非人力可争”是一种唯心史观,看不到本质,只能归于天命)

4.历史人物的阶级局限性观点 历史人物是时代的产物,他们的活动必然受到时代制约。在阶级社会中, 他们还要受到其所在阶级的局限,他们的主观愿望、实际行动都是他们阶级属性的集中反映,因此,不可避免 地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在反对旧制度即封建制甚或奴隶制时表现 出一定的革命性,但他们的资产阶级属性决定他们只会为资产阶级利益着想,而绝不会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如 克伦威尔领导反封建斗争,但又实行独裁统治;华盛顿领导反殖民统治斗争,但又保留种族歧视弊端;罗伯斯 庇尔完成反封建任务但没有满足农民无偿分配土地要求,且又限定工人最高工资等等,都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 两面性,而这正是他们的阶级局限性。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范文第4篇

一、历史人物的阶级性

一般来讲,历史人物是生活在阶级社会之中的,因此,对历史人物还应进行科学的阶级性分析。这就要求评价历史人物时,既要看历史人物的出身,更要看历史人物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对哪个阶级有利,同时还应注意历史人物的复杂性。绝不能简单化,唯成分论,一刀切。如对封建统治阶级中的历史人物全盘否定,对农民阶级中的历史人物完全肯定。要避免这种错误,教师就应向学生讲清两点:①阶级是不会改变的,但个人是可以转变的。列宁说“阶级是各不相同的”,但“个别人可以从一个阶级自由地转到另一个阶级”。例如,佃农出身的朱元璋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后来他领导这支队伍,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了明朝,做了皇帝。朱元璋本人也就由农民阶级转化为地主阶级了。②相同阶级出身的人可以走完全不同的政治道路。例如,郑芝龙曾拥立过南明唐王政权,后来又投降了清军,而他的儿子郑成功却在东南沿海继续坚持抗清斗争。

二、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

1.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决定历史发展的不是某个英雄人物而是人民群众。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如果没有这种自耕农和城市贫民,单单资产阶级绝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也绝不会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2.英雄人物的出现只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就是说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而个别英雄人物的出现只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但是,我们在强调“时势造英雄”时,也必须让学生明白,当历史处于紧要关头时,个别英雄人物的决策和行动可以改变历史的航程,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3.历史人物的局限性。历史人物是时代的产物,他们的活动必然受到时代制约。在阶级社会中,他们还要受到其所在阶级的局限,他们的主观愿望、实际行动都是他们阶级属性的集中反映,因此,不可避免地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在反对旧制度即封建制甚或奴隶制时表现出一定的革命性,但他们的资产阶级属性决定他们只会为资产阶级利益着想,而绝不会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如克伦威尔领导反封建斗争,但又实行独裁统治;华盛顿领导反殖民统治斗争,但又保留种族歧视弊端等等,都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两面性,而这正是他们的阶级局限性。

三、指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复杂多样的,具有阶段性和多重性。在历史人物教学中,除采用多种方法讲授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正确评价。在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在历史人物评价中,通常采用下列方法进行评价:1.功过评价。凡需评价的历史人物,都具有两面性,即功过兼有,所以评价历史人物须从功与过两方面考虑。有的历史人物的功与过并存于同一时期的不同方面,有的则分别存在于不同时期,呈现前后变化的趋势。教学中要将其活动分解为几个方面,实事求是地进行评论,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例如:康熙皇帝是清朝杰出的君主,一方面重视农业生产,为巩固清朝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仍兴文字狱,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前者是进步的,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后者是消极的,表现了清王朝的腐朽没落。2.阶段评价。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也随着变化。或由好变坏,或由坏变好,好坏相间。评价跨越不同阶段的历史人物时,应引导学生应用阶段论,根据历史人物一生的主要活动,分为几个不同阶段,结合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历史环境去评价其功过是非。例如:陈独秀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为阵地开展新文化运动;1920年,在中国建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陈独秀对一再妥协退让,对大革命的失败负有重大责任。在历史教学中用阶段评价法评价历史人物,既可避免对历史人物不分阶段、不分功过地一概否定或一概肯定的片面性做法,又可培养学生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3.定性评价。历史好比是个大舞台,历史人物好比舞台上的某个角色。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多方面的,社会的曲折发展变化,决定他们活动的复杂性,但这些活动有其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抓住主要方面,给予总的评价定性,然后围绕这一定性对人物活动的叙述具体化、形象化。如南宋时的岳飞,他的活动表现为多方面:写过诗词,忠于皇帝,还镇压过农民起义,但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矛盾分析,岳飞首先是一个抗金将领。所以对具体人物要具体分析,在功过之间,抓主要方面作定性评价,不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范文第5篇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在人类历史研究领域的成果体现,涵盖“世界历史”概念、世界历史产生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其最终走向等丰富内容。概括起来,对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如下三方面是其最基本内涵:1.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动力。马克思认为,唯物史观的根本前提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同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1]42-43。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入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开创了世界历史,“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1]68。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具体描绘了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例如,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2]88-89。这就告诉我们:其一,以近代大工业生产为标志的生产力的普遍发展是世界历史形成的首要前提;其二,生产力的世界化是促使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根本推动力量。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得“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1]39,“单独的个人才能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1]42。可见,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要素有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交往活动等,而生产力的普遍发展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决定性力量。2.世界历史的形成是一个客观的自然的历史过程。首先,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马克思指出,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受落后的生产力所限,自然形成的地域阻碍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由于普遍的交往……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1]39-40。因此,“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3]48”。其次,世界历史的形成是自然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2]89。对于从民族历史到世界历史的转变,马克思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1]25。一方面,马克思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探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全面、科学考察各民族、国家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力的基础上,为我们描绘出科学的世界历史发展图式;另一方面,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形态中抽象出普遍的生产、交换、消费和交往关系,并把这种普遍性的产生、发展看成是“世界历史”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要求,从而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中揭示了世界历史发生发展的一般过程。由此,马克思指出,“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三,应客观看待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在阐述其世界历史理论时,客观评价了资本主义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所发挥的作用。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马克思指出,历史中的资产阶级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就是“要造成以全人类互相依赖为基础的世界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4]252。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很好地完成了这一使命。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的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这样的生产力呢?”[2]277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2]114。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2]276;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2]276。马克思在指出世界历史是由资产阶级开创的并肯定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的同时,对资本主义在全世界造成的种种罪恶进行了抨击和揭露。马克思指出,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产生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284。3.世界历史的最终发展方向和目标必然是共产主义。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人类历史向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转变,第二层含义是人类普遍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马克思指出,世界历史的形成为共产主义的生成创造了物质条件、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而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方向和最终目标。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2]284,“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2]277-278,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2]278,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太狭隘了,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2]278。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是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历史主体,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2]278,“这个阶级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同样的利益,在它那里民族独特性已经消灭,这是一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并与之对立的阶级”[1]68,“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2]87。马克思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认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294。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历史普遍性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内在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特性。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具有普遍性,然而历史普遍性并不能脱离特殊性而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演进过程,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所揭示的普遍规律,但作为历史普遍规律的实现方式,具体民族、国家所走的社会发展道路则是各式各样的,这也就构成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普遍性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之间的内在逻辑。从整体上看,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在考察世界范围内各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状况基础上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的最终发展方向和归宿。马克思从人类社会作为“类”的整体角度出发,指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2]89。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就是要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当我们站在这样的视角看问题时,就会得出世界历史发展的最终趋势一定是走向共产主义的结论,因为只有“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294。从个体来看,各国如何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则具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5]370。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普遍性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之间的内在逻辑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去把握各个民族和国家的社会历史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各个民族和国家社会历史发展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直接的或间接的、纵向的或横向的)去把握世界历史的整体[6]74-75。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生产力发展阶段的超越问题。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由于世界历史的出现,由于科学技术与生产日益国际化,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产力发展就不仅受本国生产状况的制约,而且也受到全球科学技术和生产状况的影响。这种国际的相互作用便有可能造成不同国家、民族在生产力发展上的独特道路,即有可能使某些国家、民族利用世界先进技术的成果来实现生产力个别发展阶段的超越。这种超越之所以能够实现,一方面是因为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广泛联系改变了生产力发展的重复性,“某一个地方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当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方都必须重新开始……只有在交往具有世界性质,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保存住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1]61-62;另一方面是因为世界历史使得单个人得以“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2]89,从而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2]89。正是由于在世界历史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封闭状况被打破,才使得落后国家有机会直接引进、借鉴和吸收先进国家最新的生产技术,实现其自身生产力发展阶段的跳跃。

2.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社会发展都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然而,这一普遍规律在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却是丰富多样的。就单个国家而言,其社会发展是由本国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状况决定的。然而,在世界历史条件下,情况变得更为复杂。在世界历史条件下,“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此外,对于某一国家内冲突的发生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等这种矛盾在这个国家本身中发展到极端的地步。由于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必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例如,英国工业的竞争使德国潜在的无产阶级显露出来了)。”[1]83马克思明确指出,“当然,在一个国家里,大工业不是在一切地方都达到了同样的发展水平。但这并不能阻碍无产阶级的阶级运动:大工业所产生的那个无产者阶层走在这个运动的前面,并引导着所有其余的群众,而没有卷入大工业的工人,则由于大工业的过错而处于比在大工业中做工的工人更糟的生活境遇中。同样,大工业发达的国家也……(或多或少)影响着非工业国家,因为非工业国家由于世界贸易而被卷入普遍竞争的斗争中。”[1]69在世界历史条件下,随着各个国家和民族间的联系的增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运动已经超越了“民族性”而具有了“世界性”,“仅仅因为这个缘故,各个单独的个人才能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1]42可见,在世界历史条件下,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必然受到国际社会基本矛盾的影响和制约。世界历史时代的国际历史环境赋予了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各民族走上富有自身特色的社会发展道路的条件。

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共产主义事业。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范文第6篇

一、加强历史概念教学

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内涵,是理解和掌握史实,阅读历史教材的前提条件,教学中对教材尚无明显注释的概念要先作一般性解释。

大部分历史概念是可以随课堂教学凭借历史教材理解的。如“势力范围”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强行划定直接进行殖民统治的地区。课文中虽然无这样完整概括,但有帝国主义“直接进行殖民统治”一句,已经画龙点睛了。当然,有些历史概念不是一、二句活可以说清,如“门户开放”政策,要知道这一政策的目的是美国要分享侵略权益,美国向六国提出照会的内容是“机会均等”、“利益均沾”,其影响是美国侵华政策新阶段的标志,使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把目的、内容、结果、影响完整地结合起来,形成正确概念。

有些概念忌表面解释。如“1991年是辛亥年,这一年的革命是辛亥革命”。

这样解释缺乏概念内涵,无法形成真实意义的历史概念,必须在《辛亥革命》一章教学完成后,进行归纳概括,形成完整正确概念。

二、重视历史的因果分析

历史发展的困果性是历史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历史条件是相互联系的。

波兰史学家托波尔斯基指出“社会中每一种变化都是特定原因作用的结果……因果论原理因而也成立了论述世界规律性的基幢。故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会是偶然的,一定受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因素的影响,“诸因素”是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历史事件就是“诸因素”的结果。

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传播,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路易十六的挥霍无度,第三等级人们处境艰难等等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1789年爆发了。历史的因果关系是复杂的,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互为因果,这是历史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但许多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切社会革命,无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结果,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共同的根本原因,即王朝的专制统治(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虽然主要表现为美利坚民族与英国的民族矛盾,但同时存在英国殖民压迫掠夺(生产关系)与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美国独立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

中学教科书中,原因常常不是开宗明义提出的,其代名同很多,“历史背景”、“目的”、“条件”、“前提条件”、“形势”等,但准确地说也是有区别的。

“历史背景”应包含所有方面的原因,“形势”则侧重具体原因,客观原因,“目的”是主观原因,“条件”是客观原因,“前提条件”是主要原因。也有把“导火线”、“借口”认作原因的,但借口与历史事件的发生在理论上不一定有因果关系。”中山舰事件”是打击、排斥共产党,篡夺革命领导权的借口,它不是进行反革命的原因。

历史教学中重视因果分析,揭示历史现象、本质、规律,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系统化,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应试能力。

三、重视对历史事件发生后有关问题的分析

每一历史事件都会对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重大历史事件后有关问题的判断和评价,主要包括性质、胜败原因、经验教训、历史意义、局限性、危害等。性质是某一历史事件区别于其它历史事件的根本属性,对历史事件作出定性分析,是揭示事件本质。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辛亥革命发生的时代、革命任务、领导阶段、历史功绩、结果等方面的具体史实归纳揭示出来的。

“经验教训”是对事件发生过程中或胜或败作客观分析,总结发现的。胜利了的有胜利原因,总结出经验;失败了的有失败原因,总结出教训。有的事件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就要实事求是。“以史为鉴”就是要我们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历史意义”是对历史事件的正面评价,主要包括历史地位、作用、影响、功绩等。有的历史事件同时具有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要结合中外历史来理解。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而且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的胜利具有国内和国际的历史意义。

“局限性”是历史事件表现的不足之处,往往是由时代、社会、环境等方面制约事件的结果。局限性是潜伏着的,很难被人为排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天生地具有两重性,在革命的危机时刻,它的软弱妥协性就表现出来,导致革命失败,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危害”是历史事件本身产生的副效应,即消极影响,它削弱历史事件在历史上的地位。近代史上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无不是丧权辱国,加重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危急。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现代社会;资本生产;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社会批判;社会革命

中图分类号:B03/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1-0122-07

如马克思所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同步发展起来。”以我个人的研究,马克思的这段经典论述不仅一般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三个阶段的基本特征,而且特别地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第二个阶段”即“现代社会”的历史起源、现实意义与未来归宿。具体来说,当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看做是与“传统社会”相区别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并认为它将“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的时候,他实际上已经从现代社会发展图景的历史叙事中揭示了现代社会所处的资本逻辑的发展语境及其“由何而来”、“因何而在”、“向何而去”的生成与发展路径。显然,在现代社会发展日益深入和现代化、现代性理论研究日趋广泛的当今时代,对现代社会及其资本逻辑发展图景的深入解读本身就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历史唯物主义问题。

一、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资本的伟大文明面

在社会发展的角度上,当马克思说“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的时候。他实际上已经承认了现代社会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第二个阶段”之所以负有“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的“历史使命”,乃在于它自身所蕴涵的资本的“伟大文明面”与“历史意义”。马克思说:“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

首先,资本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具有无限发展生产力的历史趋势。这是资本的最为突出的文明作用和历史意义。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作为“生产和流通的直接统一”,它对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历史意义也就体现在资本的生产与资本的流通这两个方面。一方面,就资本的生产来说,以赚钱为第一目的的资本生产的本性,作为推动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大动力,必然造成资本发展生产力的内在冲动和历史趋势。这种追求剩余价值的财富动机在客观现实中表现出来,就是资本生产的社会性发挥或者说资本的社会性生产功能,使得现代社会生产以过去任何社会所无法比拟的形势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这种发展生产力的倾向既是“永不停息”的也是“无孔不入”的。这是因为,资本作为一种社会要素和社会力量,它能够将社会生产过程的多种要素结合在一起,由此不仅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生产要素原有的力量,而且发挥由资本的社会结合而产生出的新的力量。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从“资本关系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的原则高度揭示了现代社会的资本建制:“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另一方面,就资本的流通来说,资本力图全面地扩展其生产内容的动机的趋势必然表现为资本的流通的全面性和普遍性。这是因为,资本“流通”作为在资本“生产本身”中发生的各种活动、能力和产品的交换,它不仅“直接属于生产”,并且“从本质上组成生产”。因此,资本无限扩大生产力的趋势,也就内在地包含着资本扩大流通与创造世界市场的历史趋势。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按其本性来说,力求超越一切空间界限。”“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征服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在马克思看来,正是资本在其自身的生产与流通的统一中无限发展生产力的趋势和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才赋予了资本双重的文明意义:一是资本相对于以往生产方式而言的特有的“传播文明的趋势”;二是资本以自身生产为基础所创立的特殊的社会历史阶段。马克思说:“只有资本才创造出资产阶级社会,并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由此产生了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它创造了这样一个社会阶段,与这个社会阶段相比,一切以前的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显然,资本无限发展生产力的伟大意义及其创造世界市场的作用,把人类社会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其次,资本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发展,因而为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历史条件。这是资本对于人的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说:“生产力――财富一般――从趋势和可能性来看的普遍发展成了基础,同样,交往的普遍性,从而世界市场成了基础。这种基础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而个人从这个基础出发的实际发展是对这一发展的限制的不断扬弃。”在这里,资本生产给个人的全面发展带来的“限制”和“基础”同时并存的现实恰恰说明了资本对于人的发展的历史辩证法:个人的全面性作为“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现实性”,不可能是“想像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只能是从现实的基础出发的“实际发展”。这种实际发展不仅是在先前的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也是在现有的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最终结果就是要达到这样一点:“它能和生产力的最高发展,因而也和个人的最丰富的发展相一致”。由此出发,马克思不仅认为资本所创造的无限生产力能够给人的发展创造出直接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而且认为资本的生产和流通本身就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功能。对此,马克思既从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角度也从人的需要的广泛性角度分析了资本之于人的“丰富的个性”的重要意义。他说:“资本作为孜孜不倦地追求财富的一般形式的欲望,驱使劳动超过自己自然需要的界限,来为发展丰富的个性创造出物质要素,这种个性无论在生产上和消费上都是全面的,因而个性的劳动也不再表现为劳动,而表现为活动本身的充分发展。”很显然,资本生产不仅能够创造出以前社会所无法创造的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能够解除以前社会的种种人身依附关系,从而为人的需要的发展和人的能力、人的关系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正是在这种意

义上,马克思才对资本生产创造出来的剩余劳动和自由时间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伟大的“历史使命”给予了充分肯定――资本生产能够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为整个社会以及社会的每个成员创造出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由此“为个人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因而也为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创造了广阔余地”。在这里,说资本生产为个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广阔余地”,实际上就是从发展人的个性、开发人的潜能、把人作为丰富的完美的人生产、创造出来的意义上肯定资本生产之于人的发展的社会历史意义。

最后,资本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关系的发展。这是资本对于促进人类制度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贡献。

现代社会的资本生产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化生产,它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能够促进以物的社会关系(商品关系、货币关系和资本关系等)为表征的人的“物化了的社会关系”的极大发展。相对于传统社会的自然血缘关系、狭隘地域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等“人的依赖关系”,一方面,这种“物化的社会关系”能够把一切封建宗法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掉,把人格从属的等级关系、奴役关系和依附关系都融解掉,从而使得社会关系对个人来说不再是不可改变和与生俱来的命运――个人由于获得了人身在时间、空间、居留地点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独立性,因而能够自主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自愿地选择自己的工作,自由地从事自己的事业。另一方面,这种“物化的社会关系”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人们生产和交往的活动范围,把传统的自然性联系变成现代的普遍的社会性联系,因而淡化了人们的原始自然共同体意识(如家庭意识、乡土观念等),培养和强化了人们的社会意识和主体意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把“商品交换领域”称为“天赋人权的真正伊甸园”,并提出了“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的睿智思想。不仅如此,由于资本文明本身能够把它在经济领域中确立的以交换价值为核心的平等和自由理念拓展、辐射并贯穿到社会政治生活的其他领域,为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等等现实生活领域奠定自由平等的现实基础,由此形成了与传统政治国家相区别的、人们共同生活的健全发展的社会生活领域――现代市民社会。这种社会因其强调对个人权利和财产的保护、抵抗国家权力对个人事务的干预和对公民权利的侵犯而培育了文化、孕育了法治精神,因其注重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和支配力量、使大量的以前属于国家的事务转化为私人的事务而形成了社会权力、消解了国家压力。正因此,马克思对资本生产所催生出的平等与自由观念这一“现代文明的土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作为纯粹观念,平等和自由仅仅是交换价值的交换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作为在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平等和自由不过是另一次方上的这种基础而已。”因此,如果说现代社会的一切政治尝试和制度文明都是建立在平等和自由这两个基本理念之上的,那么这也恰恰说明了建立在以交换价值为特征的“物化关系”之上的资本生产,具有非常强大的促进社会关系发展的文明作用。

二、从社会批判角度来看资本的历史狭隘性

利之所在,弊已随之。站在社会批判的角度上,当马克思说“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的时候,他实际上已经坦承了现代社会的历史狭隘性与局限性:“第二个阶段”既然负有“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的“历史使命”,就说明了它本身并不具有历史的永恒性,它不过是历史地产生也历史地消亡的东西。因此,资本在彰显其伟大“历史使命”和“文明作用”的同时,必然暴露出其自身的“历史狭隘性”与“历史局限性”:资本无止境地追求发财致富的欲望,导致了它在质上的无限性(使用价值的丰富性)始终是与它的量的有限性(交换价值的单一性)相矛盾的,由此形成了资本生产中无限和有限、生产与市场、扩张与约束之间的经常的矛盾运动,使得资本在增值自身的同时也为设置了自身增值的界限,从而导致了“资本是一个活生生的矛盾”这样一种奇特的社会发展景观。马克思将资本的这种特征称之为资本的“狭隘性”。他说:“按照资本的本性来说,它本身是狭隘的”,因而必然创造出与它自身的狭隘性相匹配的“生产力的狭隘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创造财富的方式的狭隘的历史发展阶段”。

首先,资本既有“无限度地提高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趋势,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具有“限制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趋势。这是资本狭隘性最为突出的表现。

资本作为以交换价值为基础并受其支配、控制的生产方式,其目的毫无疑问是以狂热地、不停顿地扩大剩余价值生产的方式来提高原有价值的价值额而无限度地增加剩余价值。然而,资本的这种目的只有在它自身的矛盾运动中才能实现。这种矛盾运动,从资本的生产过程来看,表现为资本既要肯定必要劳动时间又要最大限度地否定必要劳动时间;从资本的流通过程来看,表现为资本既要在空间上扩大流通领域又要在时间上缩短流通时间;从资本的生产与流通相统一的总过程来看,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和价值增值之间的矛盾这样一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的这三个方面的矛盾运动说明,资本既是现代生产的“主体力量”,也是现代生产的“内在界限”――资本本身“只有当生产力需要外部的刺激而这种刺激同时又表现为对生产力的控制的时候,才表现为生产力发展的条件”,否则,它会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完全像行会等等那样成为多余和累赘”。更为诡异的是,资本的发展程度越高,它就越是成为生产的界限,从而也越是成为消费的界限和交往的界限。资本生产的这种矛盾运动虽然被不断地加以克服,但也不断地被重新产生出来,由此,“资本不可遏止地追求的普遍性,在资本本身的性质上遇到了限制,这些限制在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使人们认识到资本本身就是这种限制,因而驱使人们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

其次,资本在促进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物化的社会关系和人的发展的片面化和外在化,因而使“主要生产力,即人本身”片面化,受到限制等等。这是资本在人的发展方面的二重性后果。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在无限地提高生产力的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物化的社会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虽然说“这种物的联系比单个人之间没有联系要好,或者比只是以自然血缘关系和统治从属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联系要好”,但是无论如何,这种物的社会联系都只能是“各个人在一定的狭隘的生产关系内的自发的联系”,因而只是“同个人相对立而存在的异己性和独立性”。既然如此,那么很显然,这样的社会关系其实依然属于一种“依赖性”关系,它只是将古代社会的那种“表现为人的限制”的依赖性关系转化成了“表现为物的限制”的依赖性关系,并且赋予了这种物的关系以“普遍形式”而已。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看到了资本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物化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才对资本促进人的发展的历史作用进行了有保留的批判和理性的审视。就是说,尽管资本在无限度地提高生产力发展的同时,的确促进了人的发展特别是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发展,但是,由于资本的本性就是追求剩余价值的无限增长与

抽象财富的无限扩大,因而资本之提高生产力的方式方法,却恰恰是以牺牲个人的发展为代价的。这种个人发展的代价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发展相对于物的发展的异化性。这不仅因为从资本的生产过程来说,它无限度地提高生产力发展的方式、方法始终是以对工人的身心健康的残酷压榨为条件的,而且因为从资本的生产后果来说,它无限度地提高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总是表现为人的“全面的异化”与“完全的空虚化”。正如马克思所说:伴随着生产力的最高度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最大程度的扩大而来的,是“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的正比”,是“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一些人(资产阶级)的发展相对于另一些人(工人阶级)受剥削、受奴役的对抗性。就是说,以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为其社会形式的现代生产,必须使这一对立的社会形式不断地发展下去它才不至于丧失自身的生产能力,由此必然产生出现代社会财富生产的极化效应以及建立在其上的社会关系的对抗性质(工人把生产财富的力量让渡出去而资本则把这种力量作为它发家致富的手段占为己有)。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明白于此,也就会明白马克思何以会在“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的人权”这一特别的感悟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发出这样的一般悲叹了:“只要存在着一些人不劳动(不直接参加使用价值的生产)而生活的社会,那么,很清楚,这个社会的整个上层建筑就把工人的剩余劳动作为生存条件。……不劳动的社会部分的自由时间是以剩余劳动或过度劳动为基础的,是以劳动的那部分人的剩余劳动时间为基础的;一方的自由发展是以工人必须把他们的全部时间,从而他们发展的空间完全用于生产一定的使用价值为基础的;一方的人的能力的发展是以另一方的发展受到限制为基础的。……迄今为止的一切文明和社会发展都是以这种对抗为基础的。”

最后,资本生产的社会性在提高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产生出了一种资本自身的权力(话语权力与意志权力),进而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这是资本生产在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必然后果。

在马克思看来,现代社会生产在形式上之所以能够表现为受资本逻辑支配的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恰恰在于资本生产自身所包含着“劳动一般”和“财富一般”等能够“抽象”出来“统治个人”的现实的“物化的社会关系”。由此,资本之无限发展生产力的趋势和扩大流通的趋势,必然也创造出以“对物的占有和支配”为形式的资本的社会权力,以此维持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生命意志”和“生活本能”。马克思说: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以及资本积聚的增长而来的,也是资本权力的增长,在这里,“每个个人”所以能够“以物的形式占有社会权力”从而从而行使其“支配别人的活动或支配社会财富的权力”,从根本上就在于“他是交换价值的或货币的所有者。他在衣袋里装着自己的社会权力和自己同社会的联系”。更为重要的是,资本权力不仅渗透到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还反映在社会意识形态上,以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等隐蔽的形式――赋予这些实体形式以“神秘感”和“物象性”的拜物教观念,即“被歪曲了的观念”和“颠倒了的意识”――表现出资本自身的意志权力和话语权力,从而颠倒了这些实体形式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及其物的关系。从原则的高度来认识,这些拜物教观念所揭示出来的,其实正是资产阶级思想家赋予资本主义以自然必然性和历史永恒性的本能性社会心态与自足性阶级心理。因此,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一切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都是为资本的生产直接服务的,它是把资产阶级制度看成了一种有利于财富积累与创造的所有权制度,看成了一种追求利润与拜物教文明的社会意识形态。很显然,马克思已经从现代社会的生产灵魂和能动主体角度确认了资本权力的历史性存在:“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

三、从社会革命角度来看资本的历史过渡性

站在社会革命的角度上,当马克思说“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的时候,他实际上已经揭示了现代社会的历史阶段性与过渡性:“第二个阶段”既然只是“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那么,随着资本的文明作用的充分发挥与它的社会职能的历史临界,“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会以现代资产阶级社会这种“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而“告终”,并由此开始“真正的人类历史时期”。

首先,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既决定了它具有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机缘,同时也注定了它无法摆脱私有制的制度架构而被终结的历史宿命。这种二重性存在决定了现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客观性。

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成着的人的社会存在。由于“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而这种生活过程只有依赖一定数量的物质财富才能延续下去,因此,社会发展的历史在实际上也就表现为一部财富生产从无到有、从贫乏到丰裕的发展过程;由此,当马克思站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指认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并且认为建立在阶级斗争基础上的无产阶级“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这一历史事实时,他实际上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的一种历史承诺:当低下的社会生产力还不能创造出更多剩余产品时,人类就只能停留在原始文明阶段;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能够创造一定的剩余产品但社会总体还处于匮乏状态时,阶级社会便应运而生;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能够使社会财富极大地涌现出来的时候,全人类才会进入丰裕社会。站在这种历史唯物主义高度来看,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在本质上乃是一种由资本关系所决定和支配了的雇佣劳动制度,即一种与以往“直接的强制劳动”(如奴隶制)相区别的“间接的强制劳动”,它虽然能够把财富从古代的“享乐的意义”提升为现代的“生产的意义”(即“财富本身的意义”),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资本的社会性生产功能,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资产阶级的狭隘阶级本性就是发财致富,因而资本愈是通过“掌握全部生产”而生产出更多的财富,它就愈是“使财富具有资本的性质”;由此,资产阶级生产制度就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资产阶级生产并不是为生产者生产财富,因此资产阶级财富的生产者完全不是为‘充裕’而生产,不是为生产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的人生产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正是看到了资本虽然能够最大限度地“创造财富”但却无法“实现财富”的历史悖结,马克思才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在它自身生产的手段(即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发展)与有限目的(即资本自身的增值)的“反复的冲突”和“经常的矛盾”所引起的一次强过一次的经济危机中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其次,现代社会生产作为以资本为基础或者说由资本所推动的生产时代,本质上是一个资本“自己确立自己并扬弃自己”的发展过程。随着资本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社会革命的时代也必然到来。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既不是创世之初就有的,也不是能够永世长存的。随着资本生产的历史使命的完成及其社会职能的最大化发展,随着资本掌握历史进步而为财富服务的历史意义的完成,资本必将退出历史舞台。这一时代到来的标志,就是资本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这样一个“历史拐点”。马克思说:“资本本身在其历史发展中所造成的生产力的发展,在达到一定点以后,就会不是造成而是消除资本的自行增值。超过一定点,生产力的发展就变成对资本的一种限制;因此,超过一定点,资本关系就变成对劳动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限制。一旦达到这一点,资本即雇佣劳动就同社会财富和生产力的发展发生像行会制度、农奴制、奴隶制同这种发展所发生的同样的关系,就必然会作为桎梏被摆脱掉。于是,人类活动所采取的最后一种奴隶形式,即一方面存在雇佣劳动,另一方面存在资本的这种形式就要被摆脱掉,而这种脱皮本身是同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结果。”在这里,马克思用类似经济学上的“倒U型理论”(盛极而衰)以及生物学上的“脱皮”现象(孕育新生)这两个非常形象的说法,历史而辩证地论述了资本生产的历史后果:历史的发展不仅不会终结于资本主义社会,恰恰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为自己开辟走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道路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

最后,资本孜孜不倦地追求剩余价值的生命意志和生活本能,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暴露出它的社会对抗性和历史反动性。为此,无产阶级革命要想获得最后胜利,就必须选取既符合历史辩证法又富有政治灵活性的具体的社会革命方式。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历史教材;阅读能力;阅读方法

现代教育理论表明,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客体,但又是教育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必须通过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实践。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将前人的知识经验及社会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知识财富、能力及思想观点。要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该也必须从思想上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主体性贯穿在阅读历史教材的全过程,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每一个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美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找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佳途径,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提供全体学生参与的条件,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一、 知识结构阅读法(以世界近代史为例)

善读历史教科书者,必先善于从整体到局部的认识教材,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如读世界近代史上册,首先,了解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至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其次,认识教材中涉及的四个方面的内容: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全面战胜封建主义,并逐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兴起和发展;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斗争。

贯穿于世界近代史的四对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宗主国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再次,认识历史的发展阶段:例如将世界近代史分成的四个阶段:14、15世纪至17世纪早期,欧洲正处于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的阶段;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至19世纪早期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9世纪初至70年代初,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时代,也称作“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过渡的时代,也称作“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

二、 分章、节、目阅读法

我们所使用的历史教材有比较完善的目录体系,要从容对付高考,必须熟练地掌握课本章、节、目知识的安排顺序,沿着历史教材的章节编排顺序、认识、理解历史问题的形成过程。

如世界近代史下册目录:第四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五节内容归纳起来就是两极格局下世界的基本线索,构成了第四章完整的知识体系。理解雅尔塔体系确立,两极格局初步形成,后发展为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两极格局在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演变为美苏争霸的局面;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国际关系等四个方面的横向体系。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记忆容量较少的纲而将系统化的知识掌握了,从而学到书本上分析问题的方法,把书本上的知识体系内化为一种思维方式,能根据史实之间内在联系组织材料,论证和探究历史问题。

三、 整合阅读法

整合阅读法就是打破教材原有的章、节体系,以问题为中心,重新整合知识结构,整理主干知识,就是所谓的创新过程。所谓创新,就是将提炼的信息经过重组和改造内化成新的认知结构。只有扎实的掌握基础主干知识,才能使能力有所依托;只有创造性地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使学生在高考中处于有利地位。只有这样,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活的知识。

例如:通过对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至19世纪早期拉美独立运动这段历史的阅读,将发生在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全方位的加工整合、归纳概括得出:政治上,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领导革命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权。美国资产阶级与种植园主(资本家)联合,领导北美独立战争,了英国的统治,是资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法国资产阶级与人民结成联盟,了波旁王朝的统治,建立君主立体的政权。同时,英、法、美又运用法律手段巩固了革命的成果。

四、 问题阅读法

通过习题练习、考试试卷中发现的问题,针对问题去阅读教材。对历史事件形成的原因、性质、标志、目的、特征等的认识会更深刻,把握的会更准确,会进一步澄清有关内容,更会提高阅读教材的目的性、实效性。

学生对问题的正确认识,往往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过程。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温故知新、推陈出新。循环往复,对教材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

五、 合作阅读法

“参与”有“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之分,而“主动参与”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标志。激发兴趣则表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方面,是指教师利用各种方式方法提供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氛围,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高中生能够认识别人对事物或对人的不同看法,进而能够从他人的立场来分析思考问题,同时中学阶段也正是青少年由自我中心的认识阶段,向客观性认识阶段迅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增加课堂讨论、辩论。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疑惑,穷思竭虑之后,仍不得其解。此时,师生、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切磋、启发诱导;合作学习、资源共享,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促进对问题的解决。创设情境,贯穿阅读教学全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激发兴趣”。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利用教材优势,创设情境,让学生始终处于情境之中,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规律,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告知学生阅读历史课文的规律,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便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在阅读历史教材过程中,坚持“五”步阅读法,主动探究历史问题,全面、准确、熟练、扎实、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对提高历史成绩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范文第9篇

材料:(按:美国独立战争后,农民的债务增加。终于导致了1786年谢司领导的农民起义,在起义被镇压后。)华盛顿说:天呀,人的行为为什么竟然这样反复无常,出尔反尔!前些日子为了建立我们今天的制度,为了建立我们自己选择和创立的制度,我们还在流血牺牲,可是现在我们又拔出刀来,想要这些制度,这件事真难以解释如无道理,就要马上运用政府的力量,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世界近代政治思想史》

问题:(1)华盛顿难以解释的历史现象实质是什么?

(2)华盛顿对“以前共同奋斗,而今又反对”的这种制度认识上的缺陷在哪里?

(3)华盛顿的立场是什么?从他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上看,其阶级实质是什么?

学生在做题时感到很迷惑,因为课本上都是从华盛顿的优秀品质和其对美国历史发展的积极方面进行评价的,对阶级立场未做太多阐述,而本题恰恰是考人物阶级性的。像这样类似的题型在历年高考中也屡见不鲜。新课改在历史选修中专设了一门《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说明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对人物进行正确的评价呢?下面就本人教学感悟,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一、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

所谓历史人物,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历史进程或重大历史事件有突出作用、影响较大、留下明显痕迹的人。他们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有甚至还会起决定性作用。

因此评价历史人物,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而予以肯定或否定,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

二、评价人物的方法

历史人物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活动多种多样,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只有教给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观点和方法,才能使他们对复杂的历史人物做出正确的评价。

(1)要确定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在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时,都要把他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考察,即寻找该历史人物个人活动与当时社会条件之间的关系。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都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舞台,个人的思想和活动受众多条件的制约。只有考察历史人物个人背后的社会条件,历史规律,才能了解历史人物活动的实质。如评价秦始皇就涉及到怎样认识他残暴的原因。如果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就会发现他的残暴是秦统一六国后经济迅速发展加速了统治阶级腐朽的结果,是权力过分集中于君主一人的结果。如果不考虑当时的历史条件,很容易把由根本制度带来的问题让人们误认为是皇帝个人的品质问题,从而掩盖了历史真像。

(2)要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恩格斯说:“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历史人物是时代的产物,他们的活动必然受到时代制约。在阶级社会中,他们还要受到其所在阶级的局限,他们的主观愿望、实际行动都是他们阶级属性的集中反映,因此,不可避免地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在反对旧制度即封建制甚或奴隶制时表现出一定的革命性,但他们的资产阶级属性决定他们只会为资产阶级利益着想,而绝不会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如本文开头所举例子中的华盛顿就直接反应了他代表的资产阶级和大种植园主的利益,面对农民要求他“要马上运用政府的力量,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3)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而个别英雄人物的出现只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教学时我们在强调“时势造英雄”时,也必须让学生明白,当历史处于紧要关头时,个别英雄人物的决策和行动可以改变历史的航程,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同志在中国革命关键时刻的作用:1.1927年“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2.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3.长征途中提出改变去湘西,转向贵州进发的主张,遵义会议上努力纠正“左”倾错误,挽救了革命;4.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等等。

(4)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活动对其做出应有的评价。在总结归纳历史人物的活动时,可采用两种方法:

1.分类法。即把历史人物的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如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可以从以下及各方面概括:

(1)制度建设(2)重用人才(3)从谏如流

(4)慎用刑法(5)轻徭薄赋,修养生息 (6)力倡节减

(7)民族政策;由此按类别进一步归纳评述答题。

2.分期法。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近代史上人物大多适用此法。如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1)辛亥革命前:a.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b.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制定革命纲领“三民主义”。d.领导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冲击封建统治。

(2)辛亥革命中:a.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b.《告各友邦书》承认不平等条约,不敢反帝。c.颁布《临时约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d.妥协退让,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使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3)辛亥革命后坚持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a.1913年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b.1914年建立中华革命党,1915年发动护国运动。c.1917年发表《讨逆宣言》,反对张勋复辟。d.1917年秋发动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独裁统治。e.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由于资产阶级局限性,孙中山没有广泛发动群众,只依靠一派军阀打另一派军阀,屡次革命大多以失败告终。

(4)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a.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决定改组,与中共合作。b.1924年1月召开"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c、1924年5月建立黄埔军校。

(5)要确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性结论。对历史人物,不仅要一分为二,还要有一个总结论,即对历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断。如评价拿破仑:

1.功:①对内: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②对外:a.打击封建复辟势力,捍卫革命成果,使革命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b.《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影响巨大。

2.过:①对内:专制独裁,取消民主,镇压人民②对外:后期侵略战争,争夺霸权。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范文第10篇

那么,如何洗尽铅华、还原历史人物一个真实的历史面目呢?我个人认为,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标准。

第一,必须尊重历史,客观、公正的去评价,体现人物的时代性。因为时代不同,阶级属性不同,所以,我们就得按照这个时代的价值尺度来理解、评述历史人物。实事求是,尊重史实真相,是评价历史人物最基本的原则。如,在评价华盛顿、拿破仑时,除了从表面上把握他们的行为推动了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历史的进步之外,还要看到他们阶级属性的局限性,他们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因此,他们的任何做法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如美国独立战争后不久,就将黑人歧视明确写进了《1787年宪法》这点,就体现出了资产阶级为自己着想、时刻维护自己本阶级利益的局限性。

第二,看主流。俗语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所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要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上,注重看他的主流,就是看他对历史发展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如对秦始皇的评价,我们必须抓住秦始皇“结束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国,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具有推动作用”这一巨大的历史贡献,虽然他的暴政统治,引发了农民起义,最终将自己的国家大业葬送在了农民起义手中,使秦朝成了短命王朝,但这并不能抹杀秦始皇“千古一帝”的功名;再如对武则天的评价,我们必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上,客观分析她在唐朝出现繁盛局面———“开元盛世”中的桥梁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武则天时期,没有继续推行唐太宗时期那些发展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那就很难会有后来的“开元盛世”,所以,郭沫若先生给予武则天很高的评价,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至于她任用酷吏、对反对她的大臣们施以酷刑这一点,就成了瑕不掩瑜了。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辛亥革命;历史功绩;局限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它的导火线是当年5月9日清政府所推行的铁路干线收归国有的政策,清政府希望借此把铁路利权卖给帝国主义来换取“短暂的安宁”。清政府的“卖国求荣”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和抗争,人们发起保路运动,由最初的请愿、示威走向武装斗争,革命党人抓住时机在武汉发动起义。在1911年10月10日,革命军占领武昌城,随后控制了汉阳和汉口。各地革命党人也纷纷响应,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实施独立。很快,全国成为了“中华民国”的天下。这就是享誉中外的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胜利的标志就是:了清王朝,终结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使得帝国主义失去了在中国继续统治的稳定的基础,使得延续数千年的“君臣观念”变成了“国民观念”,这是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

辛亥革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君主制的不仅是一种制度的终结,更是一种权威的终结。君主由原来的“天之子”,不可动摇和不可侵犯的神圣地位变为如今陈腐,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这就告诉人们只有经得起历史检验,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东西才具有权威性。这就为后来符合历史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可能,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营造了社会条件。

辛亥革命还引起了社会经济和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变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辛亥革命之后,人们纷纷开始大力兴办实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从而为中国进入现代化,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在社会风俗革新方面,辛亥革命去除了社会中封建保守的方面,出现了近代化的新风尚、新气象,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有助于人们精神的解放。

二、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

对辛亥革命历史局限的认识是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正是由于其历史局限性使得辛亥革命的结果事与愿违。其历史局限具体表现在:

首先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他们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因此与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阶级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决定了他在政治和经济上要受到双重的压迫与剥削,所以具有不可避免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进行坚决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因此,他无法提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也不敢触动封建的地主土地私有制。同时由于同盟会内部组织松懈纷杂,缺乏一个稳定和统一的领导核心。

其次,由于不敢触动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这就决定了辛亥革命难以获得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支持,使得革命丧失了最根本最雄厚的革命力量。

再次,作为辛亥革命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根基深厚。西方帝国主义不希望中国实现独立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失去中国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的原料和劳动力市场,于是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破坏,并积极扶持袁世凯作为新的人。中国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历史由来已久,封建士绅以及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积极瓦解革命,在革命过程中还假意投靠革命从内部对革命党进行瓦解和分化。

然后,从辛亥革命取得的结果来看,辛亥革命之后虽然建立起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但是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所窃取,进入了军阀割据与混战的时代,共和意义不大。后来袁世凯复辟帝制,使得人们误认为辛亥革命仅仅成为了一场排满的斗争而非取消帝制的革命,民国也成为了因为缺乏汉族皇帝来名正言顺继承大统而出现的暂时的结果。

最后,在辛亥革命的成果取得过程中,谈判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际就是一种妥协。正是在清政府官员与同盟会革命党人不稳定的妥协过程中,巩固了共和政体革命党人的最低要求即:帝制和建立民国。但是,新建立的政体并非理想的政体,革命者与袁世凯的愿望大相径庭,袁世凯虽然受到《临时约法》和内阁会议的限制,但是袁世凯自身并没有承担为革命和共和献身的义务,再加上后来临时政府的北迁以及革命党人被排除在财政、军事等重要领域之外,作用的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些都使得辛亥革命的影响大大降低。再加上革命党人从未真正完全的掌握革命形势,与各省份联系较少,缺乏对革命过程中力量的整合,害怕因为长久的分裂和内战导致外国的全面干涉,在战略和心理上都完全没有准备好,所以革命党人愿意以妥协来结束混战实现短暂的统一。

但是这种统一仅仅停留在表面。辛亥革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保卫领土的完整,实现统一。但是辛亥革命之后的军阀割据以及混战,使得中央与地方的联系隔断,有些省份因为对袁世凯的不信任以及敌对,不仅要求拒绝与中央恢复联系,甚至还要求脱离中央而独立,进而实行地方自治。由此可见,统一仅仅是革命党人的期望。

关于辛亥革命历史作用的评价有很多,从人们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出发可以看到,辛亥革命出于实现国家独立的目的而发生,虽然了封建帝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由于其历史局限性注定辛亥革命的结果是不彻底的,是革命势力与封建反动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把握现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1840―194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8.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3] 盖军.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历史简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1.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辛亥革命性质;时代共振;历史本真;复杂性

回望辛亥百年,历经令人激动的“2011年双十纪念”,纪念辛亥百年成为继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年大庆后的另一盛典,足可见百年前这场空前的变革对在21世纪努力实现全方位改革来完成社会转型的中国来讲意义是非凡的。今天的中国人仍在探索百年前的民族复兴之路,可喜的是,今天的中国探索者坚持努力向西方学习,却超越了百年前中国知识分子们游学海外时接受西学的痴狂(1),吸收和内化大量的西学后眼光向内进行选择性反思和批判,更多的思索中国自身的传统性因素和中国历史的独特性。回顾学界对辛亥革命性质的探讨,可以展示学术与政治的互动和历史书写与回归历史本真之间的关系。

一、回顾学界对辛亥革命性质的探讨

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这是大陆学界长时间内的统一认识。(2)辛亥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则是普通大众通过科普教材获得的知识。以下是学界对这个问题长达半个世纪学术探讨的回顾。

(一)50年代:分歧中的共识

一词之差的争论,即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54年以《历史教学》杂志为载体,耿孟夫以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不同历史范畴为依据,对两者发生的时间和革命任务进行厘定,从而提出“中国辛亥革命则是资产阶级革命,而不能称之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的说法,引起了三种回应:一是汪咨训提到政治立场问题的观点:认为耿孟夫的提法“是和关于中国革命性质指示相违反的”(4),因为曾明确提过:“辛亥革命,……按其社会性质来说,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5)二是孙守任和王永康则提出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三是李茜1960年的《略论辛亥革命的性质与类型》一文深入讨论了这个争论,将该问题由争议引向了共识:即“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性质上的本质差异,而是可以通用的两个概念。(6)作者回到马克思、列宁和苏联学者康士坦丁诺夫对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定义,结合中国现实提出:“就性质而言,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性的革命,习惯上称之为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类型而言,辛亥革命属于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并不具有人民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特点,更不是可以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特殊类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新民主主义革命。”(7)两种说法只是居于经济层面性质和群众在革命中地位和作用的类型两种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的结论而已。

(二)60年代:共识中的分歧

60年代争论焦点是辛亥革命的实质问题,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还是革清王朝的命?1961年10月16-21日,在武汉举办了辛亥革命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对有关辛亥革命的若干重要问题展开了讨论。此时对辛亥革命实质的关注都带着较强的革命话语色彩,学者们达到的共识是:“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8)学界论证该问题时回避不了一个共同的政治背景:和列宁对于辛亥革命的论断。(9)然而在基本共识的关照下,学者们又对辛亥革命的具体实质特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值得关注的有三种提法。

胡绳武、金冲及在《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中,从社会各种矛盾状况出发,对辛亥革命发生和发展的基础进行分析,提出革命实质是“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中国人所以要革清朝的命,是因为清朝是帝国主义的走狗。”(10)这是代表性的观点,也是当时学界的共识。

李时岳的《辛亥革命与帝国主义——兼谈辛亥革命战争的主要矛盾》中,在承认同志的“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这个论断既说明了革命的性质,又反映了革命的形式的前提下,提出“辛亥革命是国内革命战争,不是对外的民族战争;革命斗争的矛头集中指向国内反动派,即帝国主义的走狗而不是直接指向帝国主义。”(11)

吴雁南在《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一文中,则认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影响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的论断,人民之所以要革清政府的命,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走狗”。文章从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双重矛盾和任务出发,提出“不能忽视‘辛亥革命是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但由于反帝国主义的特点,又不能等同于法国式的资产阶级革命。”(12)

(三)80年代:学术大争论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资产阶级革命论”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论点的交锋。

20世纪80年代是新中国建国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代,在短短的十年里,对内是“”的结束,随着而来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步入正轨和新发展,社会各层面既有30年前建国的欢欣热情,又带着欲急速前进不想倒退的情绪;对外开放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性时代主题的大环境,让封闭了很长时间的学术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交流和接触,开始关注国外学者对中国史尤其是辛亥革命性质的研究成果(国外和中国港台学界对此问题的看法可归纳成: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13);辛亥革命是国内民族革命(14);辛亥革命是中国对外革命(15);辛亥革命是一场绅士革命;辛亥革命是全民革命(16);辛亥革命算不上革命(17);辛亥革命算不上资产阶级革命(18)等)。

这股外来的学术挑战主要是对前30年国内主流学术共识的颠覆,国内的学者们通过各种有针对性的回应再次达成共识:肯定辛亥革命是革命,并且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现将其进行简单梳理。

重新运用马克思主义史观对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性质进行学理上的论证,是本次国际学术交锋的最大特征(19)。比较有影响力的学术观点是:

1. 中国社会科院的黎澍、黄真和中央文献研究室的胡绳等学者,以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的一系列学术论文为代表,有意识地针对海外学术界提出的“辛亥革命不是一场革命”之说进行澄清。(20)1982年12月5日在长沙举行的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青年研究工作者学术讨论会上,以邱捷的《辛亥革命时期的粤商自治会》为代表的一些论文就中国资产阶级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能量和动向进行了深入研究。更开阔的研究视角既推动了研究的深入,也有利于肯定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21)

2. 李时岳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化和辛亥革命》(22)中,对横山英的“政治变革”论(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过程”和“反帝反封建过程”是两个“变革过程”)进行批判,提出近代中国存在帝国主义主导的“向下沉沦”和人民大众主导的“向上发展”两个过程,为他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论奠定理论基础。“两个过程”的新提法也成为人们重新解读近代中国的一种新视角。

3. 刘大年在1981年的《赤门谈史录》一书中,一是系统地结合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革命领导者、革命纲领、革命的主力军四个方面,肯定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是剖析了横山英的“政治变革论”和白吉尔的“非革命论”,并对“国内民族革命”论、“中国对外国革命”论进行批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可以有助于认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多样性和共性,有助于了解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特点。(23)

4. 章开沅先生在1981年的《就辛亥革命性质问题答台北学者》一文中,主要与台北学者中以张玉法为代表的史学家进行学术对话,(24)认为台湾学者与大陆学者由于对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发展水平评估的不同和对同一问题研究方法论的不同,对辛亥革命的性质认识也不同。提出一是不能因为当时中国资产阶级幼弱,而贬低和否定当时中国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和成为一个独立的阶级力量,进而否定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二是考察辛亥革命性质问题必须结合当时国际资本主义发展背景和20世纪初中国独有的两半社会性质,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分析方法,“判断一次革命的性质,不能仅仅根椐领导革命的党派团体的宣言和领袖人物的主观愿望,而是要认真考察其主要的社会实践和由此产生的主要社会效果。”代表资产阶级诉求的新式知识分子构成辛亥革命的领导层,并草拟了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和趋势的革命纲领和方针政策,从而决定了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25)

(四)90年代:摆脱一元化的征兆

学界在90年代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讨论出现了新的征兆:努力摆脱政治性阶级论看问题的扁平化、笼统化局限,回归揭示历史面貌的复杂性。

安徽社科院历史所的王彦民提出“性质分期论”(26),一方面论证早期辛亥革命是民族革命,以此反驳一些苏联学者(27)“辛亥革命是中国人反对非中国人”的观点;另一方面用“性质分期论”来关照以往对辛亥革命中被人忽略的一些民族、民主的努力,带有一种摆脱阶级论来关注问题复杂性的意识。作者注意到,即使是在同一个革命活动中,随着革命内外部形式的不断变化,革命任务和活动诉求会有所调整变化,并且提出“辛亥革命是许多人领导的,从革命全过程来看,最重要的领导人是孙中山,从具体来看直接领导人则是熊秉坤和蔡济民等人。”(28)而不是笼统地用资产阶级来定义。

1992年郭世佑的《辛亥革命阶级基础再认识》依然用马克思主义史学,来对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进行阶级基础的再解读(29)。切入点仍是资产阶级,一是反对学术界的“革命派只代表资产阶级中下层的利益,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是辛亥革命的阶级基础”。认为这是政治环境影响和左倾“唯成分论”影响历史研究的表现,他进而提出:“从广义的资产阶级和革命党的阶级属性而论,辛亥革命的阶级基础可以说是资产阶级,就狭义的资产阶级即资本家而言,辛亥革命是一场缺乏这种阶级基础的革命。”(30)革命党是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言人,肩负整个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一般资本家要区分开来。二是指出海峡两岸学者由于判断革命性质的标准不同,大陆学者侧重辛亥革命的阶级性,台北学者侧重社会性,以至于产生两种不同的结论,为此提出一个新标准:革命性质应看革命纲领和实际效果体现了哪个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利益要求,肯定了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

(五)21世纪的跨越性展望

世纪之交,继往开来,学界对辛亥革命性质的探索在延续上世纪90年代跳出革命史范式看问题的努力,并有所深化,讨论的焦点逐渐从社会矛盾、革命对象、阶级基础移向革命大众和革命达到的效果,观察视角逐渐从上向下移,一些新的标准在浮现,代表性的观点有:

一是部分学者提出用新的标准来看辛亥革命的性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朱宗震将辛亥革命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发展水平与西方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洗礼的国家如英、法、日进行比较,认为辛亥革命的实践根本达不到资产阶级革命的水平,“辛亥革命尽管具有共和思想的光环,实质上并未跳出王朝更替的循环。”(31)文章虽然带有用西方理论来衡量中国革命的问题,但是提出用革命达到的效果来定性是一种突破。华中师范大学的彭剑提出要超越以往从领导者入手的局限,认为“从政体转型的角度来看,辛亥革命在本质上是一场共和制和君主制的较量。”(32)

二是有些学者对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进行新解读。辛亥百年纪念之际,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杨天石提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一批青年学生即新型知识分子,辛亥革命的性质是民主共和革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共和知识分子或平民知识分子。”(33)共和、平民字眼的使用可以看出新世纪的学术解读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34)

三是还有部分学者提出先不下定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赵炎才对辛亥革命性质的回顾另辟蹊径,从方法论的角度思考学者对辛亥革命的定性问题,提出辛亥革命性质研究体现出“整体考察与本质互动的理性追求特征”,(35)无论是以往源于的社会性质判断论(36)、革命纲领和实际效果决定论(37)等自觉地用唯物史观考察法,还是新时期学者运用的系统考察法、近代社会史方法、阶级分析法、综合分析法都是追寻历史真相的手段和工具,“正是如此诸多方法的融合运用,史学界对辛亥革命性质的认识愈来愈接近其历史本来面目”。认为应以尊重历史的态度转换视角和更多的实证开拓去探讨出今天的学界公认的辛亥革命性质(38)。

二、学界的思考发生变化的原因

纵观50年来学界对辛亥革命性质的研究与思考:从50年代的分歧中有共识、60年代的共识中有分歧、80年代的学术大争论、90年代摆脱一元化的征兆再到新世纪的跨越与展望,我们可以看到学者们对辛亥革命性质的思考无一不与时生紧密的共振,究其原因,笔者浅陋,认为有三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社会大环境和时代主题的转变。历史是时代的反映,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时代主题从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到和平与发展、再到21世纪金融危机后的反思与呼吁国际合作与共识,国内我们国家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经了从建国后对苏联意识形态的模仿到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这些都影响到了学术界的思考与探索。从50年代汪咨训等学者对辛亥革命性质是否和关于中国革命性质指示相违反的担心到今天学者期待用新视角来更接近历史本来面目,我们可以看到学术思考与时代脉络的紧密相联。正如学界指出“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是21世纪之后第一个十年历史研究的突出特点(39)。

二是史料的不断开拓和使用也深刻影响了学术研究的视角和深度。从50到70年代反复使用的《选集》《列宁选集》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等一系列社会主义理论纲领性材料,到80年代以后一些新史料如汪敬虞的《中国近代史工业资料》、金冲及和胡绳武的《辛亥革命史稿》、地方性报刊杭州的《商业杂志》、地方县志如《吴县志》、个人传记如《孙中山全集》和《黄兴传记》等,再到90年代国外资料的开拓如日本中村义的《辛亥革命史研究》等,不同类型史料的开拓和挖掘也有助于对辛亥革命性质的观察摆脱一元化视角的局限。

三、政治环境与学术研究的互动。如学者所言“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40),它的承上启下地位是透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国家发展方向的绝佳方位,因而对它的定性也就不可避免与国家政治大环境有紧密关系,甚至出现“政府、政党纪念辛亥革命的目的是建构自身的合法性与正当性,辛亥纪念本身也是建构国家认同的过程”的现象(41)。随着中国政治民主化趋势的发展,对辛亥革命性质的研究也逐渐多元化、学术化,回归历史本真。

三、问题与思考

透过辛亥革命性质之争论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学人们的两个思考:学术与政治之间千丝万缕的互动和如何书写历史才能尊重历史、回归历史本真。这些思考也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和基点:历史是什么?我们需要怎样的书写与真实?

1. 理性跨越意识形态,追求学术与政治的良性互动。历史是什么?“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于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42)。葛剑雄先生的这个定义揭示了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现象,任何历史都是人与史实的互动,也带来意识形态与史实的互动。然而,引发我们思考的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化价值、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影响甚至是决定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尤其是依托国家政权的意识形态的渗透,控制人们的历史记忆,这种情境下的历史建构,出发点不是历史真相是什么,而是历史应该是什么。”(43)还有学者关注到实体地域文化构建过程中的权力与资源定义者与历史本身的互动,如程美宝用“现实建构”分析框架对广东文化命题建构与时代、人事的互动关系(44)。

基于这种反思,新史学的追随者们提出历史研究应眼光不断向下和吸收其他学科的养分来还原多维度的历史。笔者却认为历史真相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而多维的,无论我们想从哪一个角度去切入都不能回避历史复杂多维的特征。即使我们无法做到奥克肖特要求的那样,历史学家应以各种完全与他通常思考现在的方法毫无瓜葛的方式来思考过去,(45)因为在他看来,“历史事业的概念是雄心勃勃的,它要求历史学家抵制所有时代,特别是现时代的压倒性趋势。”(46)但我们可以追随一些学者的思考,杨念群提到目前不少学者已意识到并力图回避两种倾向的影响:一是不像老一辈汉学家那样出于热爱中国文化的感情而按西方语式有意无意拔高中国历史的固有特质;二是防止出于政治话语的制约而采取非历史的态度使研究变为意识形态目的论的产物。(47)历史原貌是复杂和多维的,今天的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置身时代大背景,理性跨越意识形态,追求学术与政治的良性互动,揭示历史与时代背景发生的紧密共振和复杂多维性。

2. 置身百年民族复兴的大方向和环境,关注中国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变化的双重主题,对辛亥革命性质研究不能脱离民族复兴之大方向和环境,应思考其在民族复兴大业中的特殊地位。钱穆先生说,研究历史会随着时代而变化,时代变了,治学的种种也会随之而变,我们今天所需要的历史知识与前人所需要的可有不同,我们需要获得适合于我们自己时代所要求的知识(48)。也有学者提出学术研究要立足国情和为现实服务。(49)的确,我们无法抹去民族性带有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笔者认为这恰恰是一个历史事实。即便如锐进的法国史学家西奥多·泽尔丁于20世纪80年代便说真正自由的历史,必定完全是个人主义的和原子主义的,不是民族的,不是经济的,不是社会的,而是个人的历史,唯有通过自下而上地重构社会图卷,方能领会隐藏于民族定式后的复杂性。(50)然而我们也不能无视一些学者的高远情怀:“尽管不同政府、政党建构的国家认同并不一致,辛亥革命所带来的中华民族认同却超越于政府及其党派之上,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记忆。”(51)百年近代中国其民族复兴是一个连续性的主题,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与书写都离不开这个主题,社会史之父马克·布洛赫曾说:“我生于法国。我喝着法国文明的汁水。我认为她的过去也是我的,我只有在她的怀抱中方能自由呼吸,我和其他人竭尽所能捍卫她的利益。”(52)笔者想,这是任何一个书写历史者都无法也不应该抛弃的永恒情怀,有了这样的底色,才使追求尊重历史真实面貌的努力保持鲜活的魅力。

注释:

(1)梁启超在后流亡日本,接触了大量的日文报刊图书后兴奋致极地感叹:“读日本之书,畴昔所未见之籍,纷触于目,畴昔所未穷之理,……如幽室见日,枯腹得酒”。梁启超.《论学日本文之益》,《饮冰室合集. 文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81。

(2)刘伟.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诠释(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01。

(3)历史教学.1954(10):58-59。

(4)刘伟.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诠释(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02。

(5).选集(二).人民出版社,636-638。对于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性质,同志在其作品中曾不止一次地提及:1939年5月4日在延安青年群众的五四20周年纪念会演讲中提到:“我们现在干的是资产阶级性的民主主义的革命,……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青年运动的方向.选集(二).人民出版社,1960:562-563;1954年9月14日在评价辛亥革命时说:“有相当一部分朋友对我们讲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觉得不妥,……,但从社会发展历史上说,辛亥革命确实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文集(六).人民出版社,1999:344。

(6)李茜.略论辛亥革命的性质与类型.史学月刊,1960(8)。李茜认为孙守任的论据是不充分的,因为仅从劳动人民的热列参加和民生主义部分反映农民的要求而否定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者地位和主要利益诉求是不科学的,无法作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种论点的有力支撑。对于王永康的观点,作者则认为他陷入概念混淆和不能自圆其说的境地,在辛亥革命时期,劳动群众还只是资产阶级反专制的软弱的政治助力,还无法提出独立的诉求,辛亥革命还无法向前发展获得“人民”革命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特点。

(7)李茜.略论辛亥革命的性质与类型.史学月刊,1960(8):35。

(8).唯心历史观的破产.选集(四).人民出版社,1960:1517。

(9).唯心历史观的破产.选集(四).人民出版社,1960:1517。该文中提及“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中国人所以要革清朝的命,是因为清朝是帝国主义的走狗。”

(10)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华书局,1962:645-658。文章认为“学界对辛亥革命的实质还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还有着一些混乱的看法”。

(11)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华书局,1962:659-674。该文章认为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种提法太笼统,不足以显示当时清朝政权既是封建的朝廷又是“洋人的朝廷”这种“二重性质”,同盟会革命势力和清朝政权之间的矛盾才是辛亥革命战争的主要矛盾。

(12)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华书局,1962:676-696。

(13)持此观点的是少数学者如日本学者岩村三千夫和野泽丰等。

(14)60年代的中国学者李时岳也曾持这种观点,欧美学者克劳斯持此观。

(15)以苏联学者齐贺文斯基为代表持此观。

(16)台湾学者张玉法是该观点的代表。

(17)日本学者横山英提出“政治变革”论也称“两种变革论”,、美国学者马士在《对外关系史》(中译本,第三卷,第471页)中提出认为辛亥革命与其说是革命,毋宁说是总罢工性质的运动。

(18)法国历史学家白吉尔(或译贝吉瑞)认为中国在20世纪资产阶级人数有限且不具有同质性,未形成一股阶级的力量,以此为基础判断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是脆弱的;美国的芮玛丽认为中国资产阶级在二十世纪初的辛亥革命中是“辅”的力量,不能以此判断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

(19)刘大年.赤门谈史录.人民出版社,1981:19-20。刘大年在该书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实意义与指导思想题》一文中谈到:“我将要讲的主要内容是辛亥革命,……我的讲述不免要对一些作品,包括日本学者的作品有所评论,这样做只是为了分清哪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叙述”。

(20)中华书局编辑部.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中华书局,1983。黎澍的《辛亥革命几个问题的再认识——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黄真的《月异岁新,与时俱进——学习关于辛亥革命的论述》分别从不同角度强调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它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山大学的陈锡祺的《孙中山为创建共和国而斗争的伟大功勋》(第63-99页)和张磊的《列宁论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第1-19页)都从列宁对辛亥革命的世界意义的肯定和对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评价入手强调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胡绳的《辛亥革命中的反帝、民主、工业化问题》第139-156页,文章认为不能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弱点而否认其反帝性质和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此类论文还有中国社会科院经济研究所张国辉的《辛亥革命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第184-218页,华东师范大学的黄逸平的《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推动作用》第157-170页,阎志强《试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评价辛亥革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4期等。

(21)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中华书局,1983。邱捷的《辛亥革命时期的粤商自治会》(第373页-400页)以广东资本家的政治性组织粤商自治会为切入点考察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和立宪运动中的动态与联系,较有力地回答了国外学者否认辛亥革命的资产阶性质的议论;吴桂龙的《清末上海地方自治运动述论》(第401-446页)以清末上海地方自治个案为视角观察资产阶级参政的积极性和反帝活动,以论证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相关论文还有鲜于浩的《试论川路租股》(第347-372页)等。

(22)中华书局编辑部.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中华书局,1983:171-183。

(23)刘大年.赤门谈史录.人民出版社,1981:21-121。

(24)台北以张玉法为代表的学者提出辛亥革命是全民革命,否认其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25)章开沅.就辛亥革命性质问题答台北学者.近代史研究,1983(1)。

(26)王彦民.关于辛亥革命的性质和领导问题.大庆社会科学,1991(1)。文章认为辛亥革命的性质可以分期来看,武昌起义胜利前主要是民族革命,武昌首义胜利到1912年清帝退位期间,辛亥革命具有民族、民主双重性,清帝退位后辛亥革命主要是民主性。

(27)主要是以齐赫文斯基为代表的学者。

(28)王彦民.关于辛亥革命的性质和领导问题.大庆社会科学,1991(1)。

(29)郭世佑.辛亥革命阶级基础再认识—兼论海峡两岸学者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意见分歧.中国社会科学,1992(3)。文章认为革命性质的判断依据主要看革命纲领和实际效果体现哪个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利益要求,革命党作为整个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言人,代表的是整个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因此辛亥革命是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30)郭世佑.辛亥革命阶级基础再认识—兼论海峡两岸学者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意见分歧.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3)。

(31)朱宗震.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新探索.浙江社会科学,2002(4)。

(32)彭剑.从政体转型的角度看辛亥革命的性质.河北学刊,2011,31(4)。

(33)杨天石.辛亥革命的性质和领导力量.河北学刊,2011,31(4)。

(34)相类似的观点其实早在十年前2001年就有学者提出,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的刘有源认为辛亥革命是“一场由中国近代先进的知识分子领导的社会各阶层人民广泛参与的反对腐败卖国政府的人民民主革命。”

(35)赵炎才.辛亥革命性质研究的历史透视.河北学刊,2011,31(4)。

(36)赵炎才.辛亥革命性质研究的历史透视.河北学刊,2011,31(4)。文章认为日本的狭间直树、岩村三千夫、国内主要学者如吴玉章、蔡少卿、李新、章开沅等都属使用此类方法的学者。

(37)郭世佑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此方法论。

(38)持类似观点的文章还有杨天树:《从百家争鸣到求同存异—辛亥革命性质讨论》,《鄂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2卷第4期。

(39)汝信,赵士林.中国学术年鉴(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94。

(40)杨天石.重议辛亥革命的性质与特点.河北学刊,2011,31(4)。

(41)刘伟.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诠释(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42)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3。

(43)王敏.苏报案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54-155。

(44)程美宝.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5)[美]格特鲁德·希梅尔法布,著.余伟,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231。

(46)[美]格特鲁德·希梅尔法布,著.余伟,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232。

(47)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136。

(48)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1。

(49)彭剑,周波,段君峰.首届辛亥革命研究青年学者论坛综述.湖北社会科学,2008(3)。

(50)[美]格特鲁德·希梅尔法布,著.余伟,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155。

(51)刘伟.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诠释(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52)[美]格特鲁德·希梅尔法布,著.余伟,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164。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文集[C].中华书局,1962.

[3]刘大年.赤门谈史录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中华书局编辑部.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上海:中华书局,1983.

[5]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上海:中华书局,1983.

[6]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M].上海:中华书局,1989.

[7].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9]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10]汝信,赵士林.中国学术年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是什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程美宝.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3][美]格特鲁德·希梅尔法布,著.余伟译[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14]王敏.苏报案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马克思思想;科学性;意识形态性;当代价值

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高度统一是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本文想从源头上理清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统一性,以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

科学性重在求真、求知。尽管人类对科学的求真、求知精神的认识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但其核心一是强调其客观性、精确性,一是强调其价值中立性。可这两点都不适用于马克思主义。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了其价值取向,其科学理论中内涵着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强调了真理的价值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不是公式,而是方法论,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说,规律具有重复性,但马克思主义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重复性。那么,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呢?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源于其彻底的实践精神。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群众的行动,才能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它至少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2)一切历史的冲突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即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的主体;(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主义既不是伦理主义,又不是集体主义,而是实践唯物主义。正如马克思所说,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解释世界算不算改造世界,改造人的思想观念是否是改造世界。例如,文艺复兴、启蒙主义、青年黑格尔学派都是在解释世界(改造人的思想观念)中起到了改造世界的作用。可见,一切真正的哲学都具有改造世界的功能。那么马克思在哪种意义上去阐述这一点的呢?马克思认为,一是以往的哲学家都是沉浸在意识形态的幻想中,把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看成是历史的起源,不去研究观念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而是从永恒的理念出发,因而不能真正理解历史。二是以往的哲学家没有把观念看成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忽视了思想观念的历史选择和实践基础,不能解释观念被传播和认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因而不能找到实践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和群体,不能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马克思认为,思想什么都不能改变,它只有掌握群众,并在群众的实践中才能变成现实的力量。因此,真正的哲学一方面要了解具体的历史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具体的社会历史特征和条件性;另一方面,要找到实践自己思想的现实的人———历史主体,才能科学揭示自己时代的本质和规律,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促进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实践基础上的彻底的批判精神:一是从变化发展中把握事物,不承认任何事物的永久性。正如马克思所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二是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彻底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不盲从权威和权贵,对任何重大问题都要经过理性思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决定着和体现在其理论的前瞻性和预测性,而历史的变化具有多元性,理论的预测性不能仅仅建立在主观上,建立在自由精神上。黑格尔认为哲学是对历史的思索,其保守性表现在不想超越现实,认为历史是有终点的,否则无法确定绝对真理;但黑格尔认为绝对真理是通过绝对的精神反思获得的,故西方的民主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点。同时,黑格尔哲学又具有合理性,它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历史是感性的、偶然的、单一的;而逻辑是理性的、必然的,历史只在过去的意义上是单一的,而在面向未来时,它是多元的、是有多种可能性的。对历史的反思只能提供认识的主要依据,否则历史只是苍白的、无力的,学史不能使人变的更明智,但反思历史能够使人少犯错误、更好地把握未来。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把未来看成是过去历史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仅仅是反思历史,而是把社会历史看作是人类实践基础上不断生成的过程;因此,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在对现实历史的总体性批判中,特别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反思中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无产阶级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即“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的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2]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本质所在。马克思提出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当资性的资本远远大于物质性的资本,加剧了资本的过剩和生产力的相对过剩所引发的社会危机,这意味着失业人口的长期的绝对存在、失业率上升,人的异化问题、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等在资本主义社会体系下是无法根本解决的。可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和批判总是内涵着明确的意识形态,即总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

指导和正确的价值指向。三是不怕自我否定的反省意识,这也是马克思思想科学性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不仅对事物、现实,而且对自己的学说也是采取批判的、革命的态度的,因此,它以实践性为主,强调开放性和自我否定性。正是由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现实存在的深刻反思,才得出了社会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但他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看成是绝对真理,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总是在自我否定的反省中不断吸取新成果,以丰富、深化自己的理论内容及其相应的理论形式。正如恩格斯指出:“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展,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马克思思想的意识形态性

认清了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我们就要进一步探讨马克思是如何科学分析和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而揭示出意识形态发展的本质特征的。应该说,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概念,而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封建主义的残余,进而揭示出这些意识形态的虚伪性:

1、颠倒性:这些意识形态颠倒了观念和现实的关系,认为不是生活决定观念,而是相反。马克思分析了人们为什么会把这种颠倒的关系和观念内化进思想并产生认同感,因为意识形态的虚伪性不是有意的,而是无意识的,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颠倒性,进而分析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颠倒性是把使用价值和价值颠倒,把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颠倒,在这种颠倒的意识形态中,工人要产生自我意识(阶级意识)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故而这种自发的唯物主义的结局只能是唯心主义,没有唯物辩证法就不可能摆脱资产阶级的意识,获得自我意识。

2、神秘性:指这些意识形态的非逻辑性、非理性。它产生的情感共鸣是利益,利益能蒙蔽真理;表现形式是情感,其神秘性表现在用理性的外衣蒙蔽非理性的利益既得形式。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是理性化的、逻辑化的,实质是对既得利益集团的维护。马克思分析了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是如何把本阶级的利益说成全人类的利益,并用抽象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来号召人民起来革命;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又是如何把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抽象的原则上升为法律来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维护资产者对无产者的合法统治的。

3、伪批判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总是宣称自己是中立的、超阶级的;但其立足点是为现实辩护,而不是超越现实,因而其标榜的人民性、普遍性、永恒性都只是意识形态的谎言和谬谈。马克思主要是从历史的虚伪性上来讲意识形态,从一般意义和特殊意义两个角度来批判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强调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有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积极和消极之分,对此要做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才能揭示其本质,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不自觉的虚假性和伪批判性中解放出来。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概念,而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封建主义的残余,强调社会主义思想与人民概念是一致的,无意识形态的虚假作用;但马克思恩格斯晚期提出了无产阶级国家的思想,因为国家是实体和观念的总体性。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其合乎逻辑的延伸。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这是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必然逻辑,更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内在要求。可见,揭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伪性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一个生长点。但马克思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并没有言尽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探索,虚伪性只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之一,不等于说没有科学的真正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没有堵塞后人之路。固列宁鲜明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概念和思想,这是对马克思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更强调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批判时所使用的方法,特别是阶级分析的方法,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是超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和批判一个旧世界,旨在建立一个新世界。邓小平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维护功能和建设功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可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包括革命主题和建设主题。今天要着重研究建设主题,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维护和建设功能。

总之,由马克思开辟的作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成为意识形态,一是因为它的价值观是无产阶级的,即消灭剥削和压迫,解放全人类,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这种价值观有其科学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也主要是其历史观和价值观;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意识形态就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方式。比如,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无阶级性)有科学性,历史唯物主义有阶级性和科学性,都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而且是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三、马克思思想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当代价值

“冷战”结束后,面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全球化进攻,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无法作出有力反驳,反而在多方面认同,主要是我们不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正确揭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及其虚伪性、神秘性和伪批判性。因此,我们要用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来分析当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深入挖掘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当代价值,才能在意识形态领域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首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指导。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但实际生活中,出现了意识形态多元化现象,要善于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指导作用,即发挥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一元论的指导作用。影响中国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主要有:西方自由化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儒家学说)和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不是一般的意识形态,而是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角色是占统治地位、具有指导作用的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把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仅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更主要是因为它是科学的知识体系,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任何一门学科的科学知识,它的科学性是其发挥指导作用的前提,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建学说等各学科组成的科学知识体系,科学性是其能够发挥指导作用的内在依据。当然,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和作为科学体系是有区别的,因为意识形态与科学是有区别的:一方面,二者具有本质上的差异性,前者是制度化的、规范化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可操作的;而科学是一种知识,它不能制度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二者更新的方式不同,科学要破旧立新,推陈出新,意识形态则是不断的修整,是返本开新,越是离现实近的,越是需修正、需退让,因而是从未来出发去吸收面对现实的东西;科学会过时,而意识形态不会过时,它可以通过修补来适应新形势,具有不可否定性,而科学则可以自我否定、自我证伪。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指导和坚持其科学性上要有区别的对待。应该说,成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它的具体结论,而是它的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即它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例如:消灭剥削、压迫、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等等)。当然,意识形态的指导也有历史阶段性,但无论何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都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基本指导思想。反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还体现在根据其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制定的党在各历史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等制度化的东西,这些东西必须是正确的,才能坚持;如果有失误,就必须及时纠正,使理论与实践相一致,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内在要求。

当然,作为知识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是可以争鸣和讨论的。应提倡丰富、发展和补充马克思主义,提倡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具体理论观点进行挑战和完善,才能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历史教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唯物史观

历史教学应当通过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讲授,以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来 教育青年一代,培养他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观察 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把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贯穿其中。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就必须讲清楚“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 、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唯物史观 认为,劳动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没有劳动人民从事生产活 动,就不能解决人们的物质生活问题,人类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社会历史的发展。因此,社会发展史归根到 底是生产力、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者即劳动群众的历史。

有了这个基本认识,再进一步结合史实引导学生认识,劳动人民从事生产活动所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是创 造精神文化财富的物质基础,一切科学文化艺术的创造和发展,追根溯源,都来自群众的实践。

历史上,劳动人民直接创造了大量光彩夺目的精神文化财富。语言和文字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发 展的;历史上许多优秀的建筑、雕刻、绘画、诗歌、音乐、舞蹈的创造,都出于劳动人民之手。同时,在劳动 人民中,还涌现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发明家、文学家、艺术家。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这些生动的历史 事实,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群众是科学文化的真正主人。

在历史教学中,还必须结合史实,着重指出劳动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这种“决定”作用,在社会大变革时 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和突出。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代谢,总是 通过人民群众社会革命来实现的。尽管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新兴剥削阶级也加入革命运动,甚至成为革命的领 导者,但革命的根本力量,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力,始终是广大劳动群众。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顺应时代的需要、阶级的需要、群众斗争的需要而出现的。随着社会 生产实践和阶级斗争的发展,当历史进程提出要求,特别是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任务时 ,代表历史发展方向或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同维护旧制度的反动阶级作斗争, 需要在先进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这就要求有杰出的领导人物把这个 发动组织和领导群众斗争的任务担当起来,而这样的杰出人物必然会或迟或早地应运而生。

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起重大作用,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活动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 ,代表着先进阶级和集体的利益,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或客观上符合了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任何杰出的人物 ,不管其个人特点如何,也不管其作用多大,都不能超越一定的历史时代,不能脱离所属的阶级,不能脱离群 众斗争的实践,更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在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历史观点,坚持辩证的分析方法。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历史人物进行具体的、深入的、全面的分析,对于以往的杰出人物,要分清其成绩与缺点、主流和支流,把握他的主要倾向。既要肯定他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同时又要指出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只 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对历史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马克思思想;科学性;意识形态性;当代价值

   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高度统一是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本文想从源头上理清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统一性,以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

   科学性重在求真、求知。尽管人类对科学的求真、求知精神的认识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但其核心一是强调其客观性、精确性,一是强调其价值中立性。可这两点都不适用于马克思主义。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了其价值取向,其科学理论中内涵着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强调了真理的价值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不是公式,而是方法论,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说,规律具有重复性,但马克思主义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重复性。那么,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呢?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源于其彻底的实践精神。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群众的行动,才能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它至少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2)一切历史的冲突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即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的主体;(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主义既不是伦理主义,又不是集体主义,而是实践唯物主义。正如马克思所说,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解释世界算不算改造世界,改造人的思想观念是否是改造世界。例如,文艺复兴、启蒙主义、青年黑格尔学派都是在解释世界(改造人的思想观念)中起到了改造世界的作用。可见,一切真正的哲学都具有改造世界的功能。那么马克思在哪种意义上去阐述这一点的呢?马克思认为,一是以往的哲学家都是沉浸在意识形态的幻想中,把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看成是历史的起源,不去研究观念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而是从永恒的理念出发,因而不能真正理解历史。二是以往的哲学家没有把观念看成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忽视了思想观念的历史选择和实践基础,不能解释观念被传播和认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因而不能找到实践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和群体,不能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马克思认为,思想什么都不能改变,它只有掌握群众,并在群众的实践中才能变成现实的力量。因此,真正的哲学一方面要了解具体的历史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具体的社会历史特征和条件性;另一方面,要找到实践自己思想的现实的人———历史主体,才能科学揭示自己时代的本质和规律,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促进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实践基础上的彻底的批判精神:一是从变化发展中把握事物,不承认任何事物的永久性。正如马克思所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二是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彻底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不盲从权威和权贵,对任何重大问题都要经过理性思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决定着和体现在其理论的前瞻性和预测性,而历史的变化具有多元性,理论的预测性不能仅仅建立在主观上,建立在自由精神上。黑格尔认为哲学是对历史的思索,其保守性表现在不想超越现实,认为历史是有终点的,否则无法确定绝对真理;但黑格尔认为绝对真理是通过绝对的精神反思获得的,故西方的民主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点。同时,黑格尔哲学又具有合理性,它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历史是感性的、偶然的、单一的;而逻辑是理性的、必然的,历史只在过去的意义上是单一的,而在面向未来时,它是多元的、是有多种可能性的。对历史的反思只能提供认识的主要依据,否则历史只是苍白的、无力的,学史不能使人变的更明智,但反思历史能够使人少犯错误、更好地把握未来。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把未来看成是过去历史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仅仅是反思历史,而是把社会历史看作是人类实践基础上不断生成的过程;因此,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在对现实历史的总体性批判中,特别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反思中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无产阶级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即“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的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2]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本质所在。马克思提出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当资性的资本远远大于物质性的资本,加剧了资本的过剩和生产力的相对过剩所引发的社会危机,这意味着失业人口的长期的绝对存在、失业率上升,人的异化问题、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等在资本主义社会体系下是无法根本解决的。可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和批判总是内涵着明确的意识形态,即总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

   指导和正确的价值指向。三是不怕自我否定的反省意识,这也是马克思思想科学性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不仅对事物、现实,而且对自己的学说也是采取批判的、革命的态度的,因此,它以实践性为主,强调开放性和自我否定性。正是由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现实存在的深刻反思,才得出了社会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但他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看成是绝对真理,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总是在自我否定的反省中不断吸取新成果,以丰富、深化自己的理论内容及其相应的理论形式。正如恩格斯指出:“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展,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马克思思想的意识形态性

   认清了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我们就要进一步探讨马克思是如何科学分析和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而揭示出意识形态发展的本质特征的。应该说,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概念,而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封建主义的残余,进而揭示出这些意识形态的虚伪性:

   1、颠倒性:这些意识形态颠倒了观念和现实的关系,认为不是生活决定观念,而是相反。马克思分析了人们为什么会把这种颠倒的关系和观念内化进思想并产生认同感,因为意识形态的虚伪性不是有意的,而是无意识的,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颠倒性,进而分析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颠倒性是把使用价值和价值颠倒,把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颠倒,在这种颠倒的意识形态中,工人要产生自我意识(阶级意识)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故而这种自发的唯物主义的结局只能是唯心主义,没有唯物辩证法就不可能摆脱资产阶级的意识,获得自我意识。

   2、神秘性:指这些意识形态的非逻辑性、非理性。它产生的情感共鸣是利益,利益能蒙蔽真理;表现形式是情感,其神秘性表现在用理性的外衣蒙蔽非理性的利益既得形式。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是理性化的、逻辑化的,实质是对既得利益集团的维护。马克思分析了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是如何把本阶级的利益说成全人类的利益,并用抽象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来号召人民起来革命;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又是如何把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抽象的原则上升为法律来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维护资产者对无产者的合法统治的。[论-文-网 LunWenData-Com]

   3、伪批判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总是宣称自己是中立的、超阶级的;但其立足点是为现实辩护,而不是超越现实,因而其标榜的人民性、普遍性、永恒性都只是意识形态的谎言和谬谈。马克思主要是从历史的虚伪性上来讲意识形态,从一般意义和特殊意义两个角度来批判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强调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有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积极和消极之分,对此要做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才能揭示其本质,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不自觉的虚假性和伪批判性中解放出来。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概念,而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封建主义的残余,强调社会主义思想与人民概念是一致的,无意识形态的虚假作用;但马克思恩格斯晚期提出了无产阶级国家的思想,因为国家是实体和观念的总体性。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其合乎逻辑的延伸。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这是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必然逻辑,更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内在要求。可见,揭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伪性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一个生长点。但马克思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并没有言尽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探索,虚伪性只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之一,不等于说没有科学的真正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没有堵塞后人之路。固列宁鲜明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概念和思想,这是对马克思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毛泽东更强调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批判时所使用的方法,特别是阶级分析的方法,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是超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推翻和批判一个旧世界,旨在建立一个新世界。邓小平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维护功能和建设功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可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包括革命主题和建设主题。今天要着重研究建设主题,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维护和建设功能。

   总之,由马克思开辟的作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成为意识形态,一是因为它的价值观是无产阶级的,即消灭剥削和压迫,解放全人类,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这种价值观有其科学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也主要是其历史观和价值观;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意识形态就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方式。比如,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无阶级性)有科学性,历史唯物主义有阶级性和科学性,都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而且是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三、马克思思想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当代价值

   “冷战”结束后,面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全球化进攻,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无法作出有力反驳,反而在多方面认同,主要是我们不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正确揭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及其虚伪性、神秘性和伪批判性。因此,我们要用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来分析当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深入挖掘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当代价值,才能在意识形态领域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首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指导。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但实际生活中,出现了意识形态多元化现象,要善于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指导作用,即发挥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一元论的指导作用。影响中国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主要有:西方自由化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儒家学说)和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不是一般的意识形态,而是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角色是占统治地位、具有指导作用的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把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仅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更主要是因为它是科学的知识体系,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任何一门学科的科学知识,它的科学性是其发挥指导作用的前提,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建学说等各学科组成的科学知识体系,科学性是其能够发挥指导作用的内在依据。当然,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和作为科学体系是有区别的,因为意识形态与科学是有区别的:一方面,二者具有本质上的差异性,前者是制度化的、规范化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可操作的;而科学是一种知识,它不能制度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二者更新的方式不同,科学要破旧立新,推陈出新,意识形态则是不断的修整,是返本开新,越是离现实近的,越是需修正、需退让,因而是从未来出发去吸收面对现实的东西;科学会过时,而意识形态不会过时,它可以通过修补来适应新形势,具有不可否定性,而科学则可以自我否定、自我证伪。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指导和坚持其科学性上要有区别的对待。应该说,成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它的具体结论,而是它的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即它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例如:消灭剥削、压迫、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等等)。当然,意识形态的指导也有历史阶段性,但无论何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都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基本指导思想。反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还体现在根据其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制定的党在各历史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等制度化的东西,这些东西必须是正确的,才能坚持;如果有失误,就必须及时纠正,使理论与实践相一致,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内在要求。

   当然,作为知识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是可以争鸣和讨论的。应提倡丰富、发展和补充马克思主义,提倡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具体理论观点进行挑战和完善,才能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