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范文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范文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改;音乐课教学;创新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是我国校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全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全面发展学生德智体能力,将其培养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音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新课改下,积极探索有益于学生学习的创新课程。

一、创新对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

创新是时展的主旋律,作为音乐教育而言,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经给我国的音乐教育带来极大的影响,不仅从音乐课程教学方法,还是学生学习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从音乐教学方法分析创新教育的重要作用。新课改的宗旨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1]在此环节下,一个和谐、充满生机的课堂环境将是创新教学方法的奋斗目标。著名的卡尔.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就是一个非常讲究音乐教学的创新思维的训练的实践方法,这是一个平等的舞台,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音乐教学创造,在观点的碰撞下,产生一些新的想法,进而将其实践,形成新的事物。另外柯达伊教学法,它主要透过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水平,也就是注重培养传统音乐语言思考、演唱及创作方面的能力,进而提升全民族的素质等。这些音乐方法均强调教育创新,推动了音乐教学的发展。

第二,发挥学生参与音乐教学主体地位。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上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探究音乐问题的欲望。在这一环节上,教师应当抛弃先前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围绕学生而开展教学活动。此时的音乐教师应当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推动学生与音乐开展沟通,让学生自主发现音乐的美,以此提高音乐课堂效率。[2]在这一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开展互动、民主、宽松的师生关系,将音乐课程创造成一个充满人间美的环境,学生也会再次积极探究音乐问题,充分展示创新精神与动力,逐渐完善自己的创新意识,为音乐课程有效教学保驾护航。

二、新课改下音乐课创新教学的途径

“教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当前教育改革大形势下,创新教育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效率,在新课改这一时代背景下,音乐教师就应当充分捉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自己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比传统教学更为优越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以探究问题的形式而形成的自主学习过程。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素质教育下的音乐课程,要求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意识,在自己努力下,得出所需要的结论。在问题意识教学中,音乐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有所创新,推动全部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在这一环节上,音乐教师也应当转换自己的教学思维,从“知学生所思所想”方面提出问题,强调问题应与课本知识点相结合,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依照学生的学习思路,循循引导,真正起到,改变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3]在问题意识的指引下,学生自然的会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知识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切实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学习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设置小组讨论,让每一个问题经过千百次的讨论、验证,这样自然提高该答案的科学性、精确性,同时在这种学生互动的模式中,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也容易创造出结果。

(二)导入的艺术,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

在音乐课之前,音乐教师应当本堂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一个开心的笑话或精彩的开场白,以博取这些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吸引他们继续听课,以此引出该堂课讲解的内容,为激发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打下基础。如音乐课上,老师演奏了一首贝多芬的曲子,小张问小五:你懂音乐吗?小五:是的。小张:那老师弹得是什么。小五:琵琶。学生一听,大多会哈哈大笑,就立刻活跃了课堂气氛,师生间的距离在此时也被拉进了,同时学生也明白今天音乐课学习的主要内容――钢琴。相信学生在这一极具艺术性的导入下,可以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钢琴的兴趣。[4]在这一好的课堂气氛下,音乐教师应当捉住时机,向学生讲解钢琴相关的知识,以此充足学生的知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教学生现场弹奏钢琴,这样学生学得更快,进而提高了他们动手操作能力。这样音乐教师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教师合理运用情感与学生展开学习互动

师生间的交流是相互、彼此感染交融的过程,音乐教师情绪上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此,在音乐课程中,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当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失控影响教学。同时音乐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及生动的语言等,以此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5]在教学环节上,教师应当充分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变化紧密相连,将学习中注入情感因素,尊重学生学习主人翁的态度,让他们在音乐学习、音乐欣赏中获得情感上的认知与升华,这本是音乐课内在的要求。音乐课的教学实践也是情感流露的过程,每一个曲子,每一首歌,每一个演奏者,都是抒发自己情感的历程,期间有着丰富的情感经历,这也就让音乐充满艺术性、情感性,对此,音乐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看待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 谷晓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02)

[2] 朱艳;音乐创新教学中的感思与实践[J]. 音乐天地. 2007(04)

[3] 胡振邦;声乐“传帮带”教学模式的设想[J]. 中国音乐教育. 2008(11)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范文第2篇

一、更新观念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教学宗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一定要具有音乐审美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生理特征,让学生"动"起来。必须克服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因此,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首先应重视自身角色的转换,教师应始终保持知识的领先地位,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内容,了解掌握最新科学知识,胜任一人一科的分科教学至跨学科门类的教学。

1、教师教法的转变。

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显然已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激发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多角度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猜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音乐教学中,用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有趣知识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渗透一些审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知识。鼓励学生大胆说唱、表演,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2、教学手段的转变。

信息时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给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发展天地,要激活学生这一主体,就要使教育手段常用常新,现代教育技术,他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快捷简便,直观形象等特点,他通过图像、文字、音响等来刺激人的感官,从而产生想像和联想,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形象思维的展开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优于其它一切教学手段,音乐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刻不容缓,他能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一切弊端,优化于教学。他能提供在当时当日无法看见和看清的事物、现象和过程或无法听到、听清的各种音响,如欣赏《茉莉花》这首歌曲使用了电教媒体手段,效果特别好,具有营造气氛和激发兴趣的功能。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恰当选择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引导学生在情境交融中感受音乐。

二、建立以活动为主的课堂结构

我们知道以往的音乐课沉闷乏味,一般是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学生想像力、创造力受到了压抑,因此,要推出新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由以前的旁观者变为积极参与者。它通过教学内容的充分活动化,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自然唤起学生的想像力;通过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从而有效地达到音乐教育目的。

想像是在实践中发生,音乐的所有能力也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才能获得。组织学生进入以活动为主的教学结构中去,教学活动包括欣赏活动、演唱演奏活动、游戏律动活动、思维辨析活动、创作想像活动;活动的形式有个人的、小组的、集体的。如在音乐欣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主题音乐时,各个学生就有不同的感受,有的学生认为这主题音乐旋律凄楚哀婉,有的则认为这旋律中除了凄楚哀婉外,更溶入了优美的抒情情调,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旋律明快优美,没有太多的哀伤成份,只不过较为低沉。悲切、凄美、优美三种回答都各有道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参照学生大致能把握乐曲凄美上作谆谆诱导,激发思维想像,鼓励求同存异,尊重感悟创新,提倡一题多解。充分发挥音乐的抽象思维功能,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增强能力,享受成功。

三、授之以渔

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习需要方法,运用正确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激发音乐兴趣。

学习中"入门"必先"入迷",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首先由浓厚的学习兴趣开始,学生产生好学之乐,享受学习之乐,享受钻研之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这个过程,教师在教学上也应采取相应的教学过程。即:巧妙导入,使学生好学,创设情境教学,进而引导学生探索,使学生从享受之乐,到更进一步的享受攀登之乐。

2、学会学习。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音乐课程 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09-02

随着我国新音乐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行,使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以及更加理性的角度来审视我国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我们深知教学改革无论在什么时候进行颁布?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而要想尽快达到目标,必须进行学科的有效性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可能还会阻碍教师的积极性与学生的主动性,教学目标最终无法达到。如何切实使音乐教师掌握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方法,使音乐教师树立有效的教学理念,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使学生真正意义上“需要学习”,这也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一大重要难题。

2001年,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音乐基础教育更是有着深刻的影响。新课标在许多方面都进行了重大调整,包括:教育理念、教育主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评估准则等。我们深知音乐新课程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作为一种新的事物必将不断发展和完善。有效的课堂教学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0世纪50年代,教学科学化运动下产生了有效性教学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效性教学逐渐发展为一种较为系统的教学理论。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以此改进,促使教学在课堂中有着根本性变化。其发展下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原则有:

1.面向的对象――全体学生

课程教学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是一个个体,然而教师在教学行为中,面对这么多个体是否能面面俱到呢?音乐教育中,每个孩子在学习、接受音乐知识内容以及个体的体会也是不同的,不能一味地依附天赋,其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参加音乐活动,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

在我们音乐教学过程中,是否真正顾忌到每一位学生,把注意力也播撒到每一位学生身上,使他们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教师是否针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采取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优点呢?在面对“差生”也是理解不一,单凭学习成绩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公平?以及如果音乐教师本身的教学失误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与进取心那会在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给他们带来怎么样的后果?而今天谈到“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理念绝也不仅仅是一个理论观念的形式问题,它将形象地反映在音乐教育教学当中,使得我们的音乐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他们的发展机会也应该是均等的,这样才真正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有效性教学。

2.音乐教育的核心――音乐审美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把音乐审美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这是北京八级音乐教师李存一直遵循的教学原则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她认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授课之前反复聆听音乐以感动自己本身后再进行对学生的音乐熏陶感染,这种具体的体验逼真地陈述了学生、教师同音乐教材之间的关系,最终得益于教学的认知心理――音乐审美的重要性。音乐教师能够挖掘出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这也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同时,有了音乐审美体验,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及其合理的处理也是对学生音乐学习的理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审美教育学认为组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施教。而一名音乐教师优雅的仪表以及真诚的交流,把学生带到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这是为一堂具有审美情境的音乐教学课堂所具备的首要前提。

3.时代的需要――学科综合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无论在文化领域还是艺术领域,又或者是教育领域,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艺术“家族”里,它也是主要成员;当今社会迅速的发展,大批人才不断涌现,竞争力也逐年飙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一味停留在传统音乐教学中,不注重音乐与史地学科的综合。其实学习音乐过程中同样可以了解一些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古典音乐的课程设置中,教师就可以联系到古典音乐的起源以及发展,欣赏古典音乐的同时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学习古典音乐的好处,研究显示,正统的古典音乐对人的身心、精神都是有益处的,听莫扎特的古典音乐,能使人心情平静,能给人们带来喜悦。另外,音乐同其他学科也有着必要的联系,近些年国内外也出现了音乐治疗法,利用音乐来治疗一些心理疾病,可以说对医学界的有些病例也有着一定的联系。音乐无处不在,在分析和整合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的同时,课堂教学也不妨利用一些其他学科的优势,例如以散文式的表达来描述音乐的情境,营造浓郁的课堂艺术氛围。又例如在学习爵士乐的课程设置中,教师除了让学生了解爵士音乐的风格、特点之外,其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民族情结和文化也是一大授课要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尊重与理解,本着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黑人爵士文化,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使学生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也是有效性教学过程中的一大优势亮点。

当然,音乐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原则特点还有很多,所谓有效的教学其实就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给予有效的学习帮助,师生集体创造出一定教学实效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为有效的教学。著名学者陈厚德先生认为,有效性教学的问题根本是有效教师的问题。新课程标准课程性质和价值观的转变决定了音乐教师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将自己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音乐教师,适应课程有效性教学的需要,以适应当今整个音乐教育改革的大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毕武胜. 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构建[J],中国音乐教育2005年第一期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范文第4篇

代教育的要求,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审美认识的规律,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

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

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10个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育的效果

决定着学科教育的效果。所以,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将创新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学中,我改变了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这就使教师的传统观念受到挑战,使

传统课堂价值受到挑战,教师不再是科学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学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多种学习

方法,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因此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参与者"。而不是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挖掘教材中的潜在因素,设

计一些具有探索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给学生一个充分的思考空间,以培养学生肯钻

研,善思考,勤探索的创新精神。

二、重视评价、更重视过程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教师要

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及时性评价,不断鼓

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活动,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行为,教师应当有正确的认识,因为这些行为是学生

表现出来的最真实的自我状态,教师不应简单的给予否定,而应教育学生如何去做,如何做的更好,还

应给予学生所表现出的创造性、合作性进行积极评价。重视评价的多样性,不要单一的评价。

三、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要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

且是智力进化的源泉。"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为重要。创造想象是创造

思维的一大支柱,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思维,而创造思维是一切活动的核心部分,因此只有发展学生的

创造想象力,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四、以审美为核心,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在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性格。因此,教师创设美的

情境时,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体验相联系,创设有关美的画面、美的音乐、美的故事等等。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运用清晰、规范、激情、流畅、生动的语言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养成

良好语言习惯的重要因素和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环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想象思维和陈述

教学内容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情绪处理语言的速度和力度,使语言表达声情并茂,富有深刻的感染

力和强烈的吸引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范唱应以饱满的热情以及音乐特有的表现手段,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

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在进行音响的选择时,努力给学生塑造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是培养

学生审美兴趣的重要环节。

五、对学生德育的渗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

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

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

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学应通

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

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六 、面向全体学生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别于专业音乐教育。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

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理想价值观。基于这种教育理念,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必须面向每一位中小学

生。其中包括那些对音乐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音乐课应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受益,都能得

到发挥潜能的机会,也都能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的享受。为此,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

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

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用新的教学观念冲击陈旧的教学方法,加快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的步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范文第5篇

一、营造融洽学习氛围,培养创造性想象力

创造力是一种潜在能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心情,有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二十一世纪音乐教育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的民主和开放意识、参与和自主意识,应当让每一位学生用音乐的方式进行自我表现,在宽松的气氛中自由地参与,这既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放下“架子”,跟学生一起欣赏、一起唱、一起跳,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语言上,教师可用“让我们一起来……”、“请”、“你能行”、“你的想象比老师还丰富”等语言,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形一式上,可提倡课堂讨论,提倡七嘴八舌,提倡标新立异,提倡“优点+鼓励”。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表现内容、创作思想等方面加以引导,引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敢于发言、敢于想象、敢于创新。

二、结合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升华创造性想象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把音乐作品的背景、内容、特点、思想等,直接介绍给学生,这种做法往往使得学生的感知局限在教师所讲的范围内,难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创造性地联想。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快捷简便,直观形象等特点,它通过图像、文字、音响等来刺激人的感官,从而产生想象和联想,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形象思维的展开起了重要的作用。

如:在《中国民族乐器分类欣赏》这一课,本人选用了十多种乐器的图片及相关的音响资料,让学生通过视听结合的欣赏,加深对各种独奏乐器音色的记忆。如介绍笛子选用了《早晨》、《脚踏水车唱丰收》、《牧民新歌》,还有打击乐合奏《渔舟凯歌》等,学生通过介绍欣赏不但了解了各种乐器,同时又浏览了许多中国名曲,丰富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对中国传统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样,不仅培养了情感,而且陶冶了情操。

三、重视交往合作效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音乐学科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需要学生的各个器官都积极参与,而且更需要学生形成一股合力,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的人。”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都有所不同。如何让个性不同的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个性优势,共同创造?我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广泛开展交往、合作。

四、以“寓教于乐”为宗旨,不知音乐作业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新课改 中学音乐教学 教学反思

自实行新课改以来,人们对教师的地位和角色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强调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垄断者,而是真理的追求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中学音乐教师要改革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以学生发展为本,激活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愉快地学习、主动地发展,从根本上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一、新课标下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不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仍然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音乐课被视为“副科”,一些乡镇学校的领导仍然把音乐同美术、体育一起称为“小三门”,打入冷宫。稍好一点的学校,音乐课程也开,但挤占现象严重。

2.相当一部分音乐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不高,教师资源匮乏。“我国初中音乐教师学历合格率为56%”,多数音乐教师教学过程缺乏创新性,上课死板,不够灵活,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没有发散,没有扩散。一些学校没有专职音乐教师。由于中学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音乐教师待遇不好,而不愿意做中学教师,这使得中学音乐教师人才匮乏。

3.“一专多能式”综合型音乐教师缺乏。相关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唱歌、感情处理得好;能弹一手好钢琴,还会一两件其他乐器,能伴奏好,能自弹自唱,能指挥学生处理好歌曲,希望老师能为学生编排简单舞蹈。事实上,音乐老师是不能满足学生这些要求的,“一专多能式”综合型音乐教师非常缺乏。

4.教学方法和模式的不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填鸭式”“、接受式”教育教学模式仍然严重。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对音乐的兴趣。有的教师甚至仍然以培养一两个高考生而沾沾自喜。有的教师甚至仅以能否参加地方文艺演出衡量教师水平的高低。这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

二、提高中学音乐教学质量的对策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文化素质和音乐专业技能。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可以概括为“五能”、“三台”。“五能”即能唱(声乐)、能奏(器乐)、能舞(舞蹈)、能创(创作)、能教(上音乐课);“三台”即上得讲台、登得表演舞台、能被社会舞台所接纳(就业能力)。

2.现代信息媒体技术是拓展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信息时代,高科技腾飞。中学音乐教师要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完成教学工作与教育任务,借助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音乐教师要上好音乐课,就必须搜集大量相关的音乐资料,如音响资料、录像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许多资料都要靠教师平时认真积累,比如:经常注意市场上销售的磁带、录像带、VCD等音像制品,从中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制品;经常收听广播、看电视等媒体中播放的相关音乐节目,并将有用的材料进行复录;关注音乐图书中相关的文字材料,如音乐作品分析、音乐故事、音乐名言等;搜集古今中外音乐家的画像、各种乐器及与音乐有关的材料等;外出旅游注意搜集各地极具特色的地方民歌或戏曲、曲艺等资料;关注新的音乐载体和音乐软件等。

3.突出以音乐欣赏为主的审美教育功能是音乐教学的核心。现在美国国民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对每个公民或者在校学生进行音乐史的教育。我国虽没有必要借鉴,但应该系统地向学生介绍我国各个时期的音乐作品,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音乐观,提高对音乐教育功能的认识是提高中学音乐教学质量的保证。21世纪是一个尊重个人创造和自我发展,强调合作、强调沟通、互通有无的世纪。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为学生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组合,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奠定了基础。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对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树立理想、陶冶情操产生重要影响,还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4.注重学生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要在现代社会生存,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音乐教育把音乐课放在专业角度,对学生进行音乐理论和技能的训练。这种方式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求异思维,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窒息了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成功的音乐教育应该大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沉着应付未来的社会挑战。

显然,存在的问题不能掩盖中国中学音乐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但是,我们确实应该清晰地看到,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下,中学音乐教育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基本问题。这甚至根本不是理论问题。在考虑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学音乐教育接轨时,不能仅考虑与先进地区接轨,更多的要考虑农村地区音乐教育的接轨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理论落到实处,政策走向基层。

参考文献:

[1]尹爱青.对音乐课程标准实施的冷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2(07).

[2]马兰.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J].甘肃教育,2006(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范文第7篇

新课改高中音乐教学改革一、当前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当前,在很多高中院校的音乐教学中,都缺乏一个明确、科学的教学目标,而是单纯地以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来考量音乐教学效果,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其个体的需求。此外,当前一些高中院校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音乐教材并没有有效地融入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从而造成学生对音乐学习缺乏热情,学习积极性较低,而音乐教学也变成了一种应试教学。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在当前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大都数的音乐教师仍旧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一味地讲,而学生在台下比较被动地听,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使其觉得音乐学习索然无趣。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按照课时规定把教学内容进行划分教学,但是却尚未将其与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缺乏连贯性,这样就会使得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音乐教学目标无法有效地实现。

(三)评价方法不够完善

长时间以来,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高中音乐教学所采用的评价方法都是单一的考试法,即学生的考试成绩最终决定着学生的评价结果。

但是却没有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音乐鉴赏能力以及音乐审美能力等进行评价与考核。考试成绩只是能够有效地检验学生对高中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却无法考核学生在日常教学中的实际表现。因此,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评价方法,必定会影响到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其音乐素养的培养,影响到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等。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改革的对策分析

(一)因材施教

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因材施教,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的音乐基础、音乐素养、实际需求以及学习情况等,采取合适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有效促进其个性发展。由于每位学生的发展情况不同,因为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要充分尊重学生,要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不要根据成绩的高低来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进行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有效地提升全部同学的音乐审美与音乐鉴赏能力等。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要努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充分重视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与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采用更加科学、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例如点拨式、启发式以及讨论式教学等。除此以外,还要采用选择法、重组法以及对比法等音乐教学方法等。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对学生存在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而存在的弊端,进而有效活跃音乐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三)充分利用音乐资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能够充分顺应新课改的发展需求,高中音乐课程也要不断地优化音乐教材,使其内容能够更加顺应教育环境的变化,顺应时代的发展,从而充分满足新课改的发展需求。除此以外,还要配备完备的教学设备以及相关的教学辅助资源,从而为高中音乐教学工作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而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围绕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还要充分的利用各种音乐资源,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与乐器接触的机会,使其能够亲身体验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发音规律等,深刻体会到音乐的魅力。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要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以及声音等为学生展示音乐作品,使其能够身临其境地感悟音乐作品的魅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音乐审美能力等,并且提高高中音乐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生动形象的音乐情景

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有效调动音乐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使其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而需要注意的是,创设的音乐情境必须要和音乐教学内容相辅,比如,在学习《十面埋伏》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十面埋伏》歌曲,汲取其精华部分,来为学生补充更多相关的知识,不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其掌握更多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即为摒弃对流行音乐的偏见,而是持有一种中立的态度。此外,音乐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得教学资源更加的丰富多彩,使得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深刻。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以及指导者,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会直接影响到高中音乐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所以,为了能够充分顺应新课改的发展需求,各大高中院校就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建设出一支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学校要制定完善的薪资福利制度,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音乐专业人才来本校任教,同时还要对本校的在职教师提供更多的到国内外其他院校或音乐机构等学习、培训与深造的机会,进而有效地提高高中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其音乐素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际与需求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且,教师还要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创设生动有效的音乐教学情境以及充分利用各种音乐资源等,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而学校也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音乐教师的教育与培训,努力提升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高中音乐教学质量,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海蓬.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改革措施[J].音论乐访,2011,08(13):201.

[2]陶虹.扎根经典弘扬传统尊重个性以生为本――高中音乐审美教育的点滴感悟[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09(06):123-132.

[3]方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方法研究[J].学科究,2011,02(01):145.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音乐;教学模式

新课改理念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各

种教学方式得以产生,促进了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发挥。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应该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改下音乐教学模式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和组织作用,促进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得以提升。笔者对此提出了两点看法:

第一,初中音乐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认真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传统音乐课被认为是唱歌课,这主要是由于单一的教学模式引起的。新课改下,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教学策略,让新课改中的各种教学理念在音乐课堂中得以实现。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的重要性,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文化和情感,进而实现新课改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目标。例如,在学习《亚洲之声》时,教师应该先从亚洲在地球中的地理定位出发,然后从几个亚洲国家的代表性节日或者风俗习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再进入亚洲之声的学习,整个教学活动就显得比较精彩了。

第二,初中音乐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积极地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音乐情感世界,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强烈认知,强化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音乐艺术的感悟,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在当前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力

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文化情境,让学生融入生动而具体的音乐情境中去。例如,在学习《锦绣山川》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祖国大地的各种锦绣山川,如太行山、泰山、青藏高原、大兴安岭等等,让学生在各种秀丽的自然环境中如痴如醉地感知祖国的壮丽,这对于之后的课文学习能做好铺垫,学生很容易融入音乐学习中。此外,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还应该做好引导工作,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课堂有效性得以发挥。例如,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进一步为学生诠释,引导学生去关注、观察、倾听和感受等。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新课改;教学方式发方法

一、立足教学实际。设立科学、开放的教学目标

我国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教师把音乐课教学目标的重点都放在了对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的训练上。在许多人看来,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看学生在这节课掌握了多少乐理知识,学会了多少歌谱。但这并不利于学生综合索质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以一种传统的条条框框禁锢了学生的各种创造能力与学习兴趣。我们站在教育学、心理学角度从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学大纲要求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与创造力。使其在感悟音乐的过程中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这才是小学音乐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因此,虽然培养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技能训练活动虽然是必须的课程内容,但不能成为唯一而绝对的课程目标。我们应站在小学生学习主体的角度,立足教学实际,设立科学、开放的教学目标,在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也达到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二、要适应教学方式的转变

1、从课内到课外 在音乐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也可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等。比如:在《走进大自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在大自然中找音乐中表现内容、也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语汇表现自己生活中的音乐。

2、从本学科到跨学科 实践证明,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小学各门课程中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便都成为,也应该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

三、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1、是听觉能力的培养。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进而听旋律、听和声、听辨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提高学生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

2、是视觉能力与唱歌技巧的培养。在发声练习、视唱中就初步要求学生视谱歌唱了。视奏也同样要“一目数行”。这都要坚持培养学生的速视能力。

在教学中还应特别注重讲练结合、学用一致,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逐步具有识谱、唱歌的能力。教师应做到讲一点,练一点,切莫只讲不练。如讲了切分音符,就要唱有切分音符的乐句,应把识谱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唱歌教学中,教唱新歌时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唱好曲谱。在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音符的时值、高低后,不要一句句带唱,这样会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学无长进。可从曲谱中选出难唱的乐句或乐段,重点指导。难点突破后,其余部分让学生独立练习视唱,使学生在视唱中有所收获,激发兴趣,提高视谱能力。

四、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中来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成功地创造和运用教学方法的重要条件之一。反之,一个自身素质较差的教师,就是有了很好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运用自如。

我认识一位中年教师,她为了教学生唱好三部合唱,练就了一手绝招:自弹自唱,能一人同时演唱、演奏出三个声部来,口唱第一声部主旋律,右手用钢琴奏出第二声部,左手同时奏出第三声部。三个声部同时出自一身,给了学生一个很好、很清晰的合声效果,更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它说明了:合唱并不难,一人能做到,多人更能做到。所以她的合唱教学一直在当地名列前茅。

五、范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范唱是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说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一首歌曲学生能否完全接受、学会,与教师的范唱有着一定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范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自我情感以声音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形成学生情感上的共识,而这是无法用乐器、高科技设备等音乐器材来代替的。范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作用如此的重要,原因在于:

1、范唱在教学过程中属于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方式,对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2、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一般将范唱安排到新歌学习之前,旨在以教师的声音和形象来引导学生认知、了解歌曲的内容、风格,体验、感受歌曲的情感,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课改 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226-01

随着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施,笔者逐步树立了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彻底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努力改革课堂教学,力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研员、校领导的指导下,经过自己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深刻地感受到新课改、新教材、新教法带来了课堂新气象。

1 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我们欣喜地拿到“新课标”和“新教材”的时候,我们的脸上并没有洋溢出喜悦的笑容,因为对于“新标准”和“新教材”的大变革,我们一时还无法领悟,教学中感到无所适从。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新标准”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于已习惯了传统音乐教学的广大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挑战。

为了尽快尽早适应和执行“新课标”的精神,我学习了大量的新课改理论,进行了反复多次的研讨活动,尤其是对音乐的新课标多次学习理解消化,逐步树立了正确的教学观,明确了音乐教育不应仅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狭隘的范畴内理解,而是要把“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的素质教育想。

2 全面贯彻精神,改革课堂教与学

有了充分的理论作指导,教学实践就有了一定的方向性。我注意用新思想、新理念来支配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力求全面贯彻课改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积极有效地引导下,都生动活泼地学习,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2.1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习兴趣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让学生的身体和思维真正地“动”起来。也就是说,只有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心理气氛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尝试对学习环境与氛围的创设,取得较好的效果。

2.1.1设置开放座位

座位模式是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有着深刻影响。笔者为了让学生在每堂课走进教室都能感受到强烈的音乐气氛,唤起学生们的学习愿望,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半圆形、方形、台阶形等座位模式,有时因活动需要,干脆移开凳子,师生围圈坐在地中央,尽情地唱啊、跳啊,从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学习中,我知道他们非常喜欢这种全新、自由的座位编排方式。

2.1.2注重板书设计

音乐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运用独具匠心的板书设计,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还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板书中感受到音符的形态美、结构美。在新一轮教改中,起初是逼迫自己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板书设计,创设情境,逐渐尝到了图文并茂的板书为音乐教学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2.2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学生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可如果总是单调呆板地教学,就违背了孩子的年龄特征与认知特点,时间长了,孩子的兴趣就会丧失。大部分的孩子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勉强配合老师完成教学活动,长此下去又怎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呢?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恶性循环,笔者在备课中注重备学生、备教法,采用灵活可行的教学形式来组织进行课堂教学,把愉快教学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

2.2.1师生互动,主动参与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定学,即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让学生配合教师的教。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笔者在课堂中主动自觉地做好角色转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欣赏课《玩具兵交响曲》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先感知整体音乐,让学生听出音乐中都有哪些“玩具”发出声音,然后进行模仿与创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教材来让学生看图想象编讲故事。教师和学生共同准备一些道具与乐器,并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编声音时,学生邀请我也来参加,我欣然加入了他们的表演行列,和他们一起忘情地表演起来。由于教师的参与,学生积极性高涨,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表演着,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2.2.2合作学习,鼓励创造

音乐学科是一门综合艺术,尤其是处在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道德课堂理念的今天,如何在课堂上给学生留点“交往”、“合作”空间,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进行良好的交往与合作,共同去探究新知、获得新知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教学中抓住教材中生动有趣味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地合作创造,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集体学习的乐趣,都分享集体合作成功的喜悦。例如,在一年级歌曲《在动物园里》短小的四乐句,欢快上口的旋律唱出了狮子、猴子、小鸟的形态动作特点,学生们非常喜欢唱。

2.2.3重视实践,培养能力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新课改 中职音乐教学 改革策略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047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音乐对于学生来说作用不仅于此,学生通过音乐还可以获得知识,吸纳艺术的气息,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1 中职音乐教育的目的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中职院校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成为了中职院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情趣得到充分的培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新课改倡导的是新型的学习方式,在音乐教学中,把音乐审美作为教学的核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转变教师的角色,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 中职音乐教学改革策略

学生对于音乐有着很高的热情,但对于音乐教学却呈现出排斥状态,新课改让音乐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又重新活跃起来,学生不再喜乐而厌乐教。新课改以学生为中心,与传统教育的以教师为中心相比较,角色已经转换,让学生主动地感悟和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也是素质教育的一大主题。

2.1 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大多是说教式教学,但是,新课改摒弃了这种教学方法,教师角色发生了改变。新课改下倡导课程共建,对于好的建议都会积极吸纳,设计出更适合学生的课程。教师传统的说教方式在新课改下变为了引导,中职音乐教学中教师不再把重点放在纠正音的准确与否上,而是更多的放在如何挖掘学生的潜质,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出自己创造性上。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从音乐权威转变为与学生具有平等的地位,教师和学生朋友成为朋友,并进行有效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2 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倡导要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开放式教学方法的实现,必须要有科学、新型的教学方法做指导。中职音乐教育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其中有两种学习方法对于中职音乐教学起到很好的作用,即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对于中职音乐教育来说,研究型学习可以开启学生的音乐之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得当,一定要选用学生感兴趣的、适合学生的选题。合作式学习就是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即参与和指导的关系,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中职音乐教学的课堂呈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的享受。

2.3 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

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现代化的手段,例如多媒体的运用,营造出一种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氛围,创设教学情境,从而达到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欣赏某一首歌曲的时候,不妨放一下有关这首歌曲的电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所呈现的社会影响力,相信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更感兴趣,也会学得更快更好。

3 中职音乐教学的发展策略

3.1 提高教师素质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这个理念也体现在音乐教学中,新教学方法运用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因此,音乐教育者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适应新课改的时代要求。

3.2 优化教学内容

中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是以音乐鉴赏为主,在新课改条件下,根据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还加入“歌唱”与“音乐与学生专业方面的综合”这两个模块。另外,考虑到流行音乐对现代学生的深刻影响,以及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浓厚兴趣,将流行音乐视为中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模块之一,最终形成以音乐鉴赏为主,其他模块为辅的内容[1]。因此,对于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音乐教育真正做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3.3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教师应及时对学生作出评价,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对学生适时地作出评价,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中职音乐院校真正做到适应新课改时代要求,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完善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及时评价、阶段评价、综合评价,其中,及时评价要贯穿到教学的始终,通过及时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学方法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调整;阶段性评价就是单元结束后让学生做出小结汇报,检验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综合评价就是学期末评价,对学生在音乐课程的学习和音乐活动中的表现进行量化考核,使学生看到自己一学期的成绩和不足。评价体系的建立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及时调整自己,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4 结语

音乐教学任重而道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注意因材施教,转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相信中职音乐教学一定会迎来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范文第12篇

传统的音乐教育,强调的是基本音乐知识的传授和基础音乐技能的培养,这个“双基”落实在大多数的音乐课上,特别是低年级音乐课上要求“齐、准、象”,教师比较满足于唱歌教学标准化、模式化,教师教、学生学,要求整齐划一,音调准,节奏稳,动作齐,老师一遍遍教,学生一次次练,教师死扣教材,学生机械模仿,忽视了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形象思维的个性化特点,阻碍了学生思维空间的扩大。正因为许多传统的音乐教育过于偏重艺术音乐教育的使命,致使教师们往往看不到孩子进行创造性音乐活动的潜在本能。那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该怎样做呢?

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面临新课程改革,除了接受有关培训,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外,更应该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渗透新课改的精神与理念,实践新教法。音乐鉴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上音乐鉴赏课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影响。它为青少年智力的全面发展,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那么,怎样才能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呢,我的体会如下:

一、鉴赏教学要循序渐进

音乐鉴赏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我们的音乐前辈黄自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时,欣赏者要经过这样一个心理反应过程:感知外部音响开展想象联想得到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鉴赏教学时必须遵循这一心理反应过程,引导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直觉鉴赏向高层次的情感鉴赏、理智鉴赏方面发展。这样,既符合心理过程,也有利于鉴赏教学的逐步提升。

二、鉴赏教学要精讲多听

理解音乐作品,首先要对音乐表现手段有灵敏的感知能力。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通过大量的音乐鉴赏才能完成。语言是不可能代替音乐并且表现作品的,因为音乐作品可以从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领悟。我们知道,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同一听众,由于场合和心境的不同,对作品的感受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离开音乐的艺术形象而做繁琐冗长的讲述,因为如果讲述过多,必然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识介绍应该主动、精练、富有启发性,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听赏等共同活动,使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为此,音乐鉴赏教学要精讲,让学生多听,引导学生在学会聆听的基础上学会鉴赏。

三、鉴赏教学要注重因材施教

高中新课改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素养,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动力,突出每个学生的爱好和优势,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所以我认为,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我们应该实施个别化教育,充分发挥因材施教的优势。在《音乐与舞蹈》的选修中,有的同学喜欢街舞,有的同学喜欢民族舞,有的同学喜欢形体训练等,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他们都能喜欢这门选修课呢?这使我想到了个别化教育教学方式。以10分钟为单位时间,把一节课分成几个时段,把这些学生分成几组,分别练习自己所喜欢的舞蹈;或者放一段比较中性的音乐,让学生用不同的舞蹈语汇来表演。分组因材施教,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

四、鉴赏教学要求音乐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游戏;浅谈

德国教育家福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在游戏中我们所获得的轻松和愉快,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然而,游戏却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游戏活动。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快乐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在游戏中,儿童的运动器官,感知记忆力都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我们这里所说的游戏不是纯粹的游戏,而是融入了具有音乐性特点的游戏。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称之为“音乐游戏”。音乐是音乐游戏的灵魂所在,音乐游戏只是学习音乐的手段.音乐游戏必须伴随音乐,,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在我读小学时,音乐课还没有让老师完全重视,就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对课堂效率究竟有多高也没有认真研究过。我是一名刚走上讲台的农村音乐教师,教学条件相当于城镇学校还是薄弱了一些。学校以前也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学生对于音乐课的理解就是唱歌,他们甚至把音乐课改名叫唱歌课。对于一群无知的孩子,我显得力不从心。开始我尝试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完全进行不了,我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讲,一堂课乱哄哄的。课后经过反思,反复实践,发现了在音乐课堂中适当采用游戏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非常高。通过走进学生的心里,我发现他们非常爱上音乐课,只是他们不知道音乐课除了唱歌外还会学到节奏、节拍、速度等音乐的基本要素。

经过一学期的反思和探索,总结出音乐游戏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游戏,它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在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它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学习者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所以,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首先我们要清楚音乐游戏具有哪些意义:

一、相对于其他学科,音乐课具有独特的学科性。活泼、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非常喜欢。它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比如学生在认识1、2、3、4、5这五个音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小猴子摘桃子”的游戏教学。让学生扮演小猴子,将1、2、3、4、5五个音符写在形象可爱的“桃子”上,小猴子摘“ 1” 桃子时,让学生长“ 1” ,在“ 2” 桃子时,就让学生唱“ 2” ,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能识别这几个音符了。

二、音乐游戏的课堂教学可以真正的实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教学时可以设计《智慧豆快快长大》的游戏。在黑板上“种”下智慧豆。当哪一组的同学表现最好,老师就让哪一组的知会豆发芽,在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就让智慧豆长叶,最后看哪组同学的智慧豆开花结果。这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在音乐游戏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主动探究的精神。老师做的事就是要创设良好的音乐游戏情景,让学生感受音乐;设计好音乐游戏,让学生扮演好游戏角色去学习音乐。如在《蜗牛与黄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单独或合作扮演蜗牛、黄鹂、葡萄架等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体现自己的价值,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都能得到提高。

如果你是一位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的老师,那你一定会去细心的探究: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该怎样去运用音乐游戏呢?总不能让整个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的,为了游戏而游戏,最后学生只感觉到好玩儿,真正的教学目的却没有达到。我个人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你必须要探究音乐游戏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并且要求他们必须遵守这些规则,服 从 老师的指挥。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音乐 改革 目标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17-01

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音乐教学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还是不能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多的缺点,比如说,音乐教学还是过于强调对知识的传授,不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课程结构过于死板,学科的本位要求过高,而没有综合性与选择性。教科书的中的内容过多,学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消化;而且知识偏重,过于机械化,不能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主人上过于死板,还是只是注重对学生课本知识的掌握,而学生的心理、创造性、审美情趣等没有涉及,导致评价过于单一。所以说,我们应该更新观念,对音乐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把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从多视角看音乐教学

新时代新时期的音乐教学应该不拘泥于形式,从视角来看音乐教学,音乐教学让学生学会音乐知识重在生活中的动作,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审能力的人,会在生活中用音乐来调节自己。所以音乐教学与要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能在社会生活中用音乐来解决问题,所以,音乐教学就查转变观察,重审音乐的价值,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

音乐在社会中的动用越来越广泛,比如广场舞、礼仪等。这些都与人们的生活有关系,而且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音乐教学设计时,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从此入手,把社会生活与音乐现象联系在一起,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对于人的影响,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而又具体的活动。例如:在教学中,我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手做感兴趣的事,我把学生带到电脑房上了一节音乐课,先让学生欣赏flash,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给里面的人物配音或者重放声音,学生对这个很好奇,因而学习操作时也有极高的兴趣,这节课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到音乐学习中去了。

二、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单一的教学方式只让学生接受受到限制的知识,而如果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学,解放学生的学习方式,那么,就会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获取知识。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经过让学生在课堂外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搜集与音乐有关的知识,当然也鼓励把课堂上的音乐知识运用到课外。例如:在《走进大自然》一课的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在回家在网络上查找与之有关的知识,并到大自然去中寻找与本课有关的素材,让他们大胆地把自己的音乐语汇与自己的生活遇到的音乐想联系展开联想。所以说,我们对于初中学生的音乐教育有着很多的方式,老师要从自身做起,开拓自己的视野,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起来,挖掘其他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的音乐学习。在课外,经常举行音乐活动,制造一定的音乐环境,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下熏陶,这也是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音乐教育要关注重点性与人文性

由于音乐具有一定的自由性,而且还具有模糊性以及不确定性,所以这也正是培养人们的想象力的最好学科,带着学生们对于音乐的理解与表现去展开丰富的联想,让学生在宽阔的空间飞翔。因此,音乐的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音乐更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学科。在音乐学习中,音乐的创造性是一种很独立的学问,应该单独进行教学不能与其他的音乐教学内容混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音乐创作学习,应该成为中学生一项重要的内容独立的教学,这是体现以人文本的表现,也是突出重点的体现。不仅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形成过程,还要不断地创新音乐教学方式,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探索精神。

音乐本身是一门社会科学,具有一定的人文属性。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对学生的精神培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使用精神。比如:合唱是一个集体的活动,在排练时,要把学生的声部明确清楚,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声部所处的地位,在这一位置应负什么样的责任,而要把握自己声部在什么时间进入与退出最为合适,在合唱时要把握力度等等。所以,在合唱活动中,学生要有一个集体的观念,能力合作,明确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齐心协力把歌唱好。另外,在合唱的组织、服装、化装等一些琐碎的小事上都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多样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之后都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评价,这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音乐教学的主要手段。新课程标准对于评价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素质教育为前提,对学生学习音乐要以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主要评价依据,并以此为出发点,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所以说,这种评价方法就不能单纯以学生的“成绩考核”为主要内容,而在评价内容更为广泛。不仅有学生的学习音乐成绩,还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情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下,我们要充分地了解新课程标准,把其中的理念进行深入的钻研,理解内涵,有创造性地学习,在教学中实践,课后不断反思,认识到,我们的初中音乐教学应该是与时代的进步相一致的,而且要做到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都要灵活,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

参考文献:

[1]张春生.互动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

[2]高晓宇.浅析中学音乐教学改革中的继承与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4-074-1

一、教师要创设恰当的情境

初中音乐学习中,实践和练习是基础。因此,我们老师要让课堂生活化,情境化。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多参与、多思考。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捕捉音乐形象,领悟作品所表达的真谛,从根本上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和欣赏音乐的基本技能。要知道,光靠简单的唱歌和浅显的欣赏,丝毫没有实效。

比如,在带领学生欣赏《黄河大合唱》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先让学生进行讨论,激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还学生一个真实的音乐学习课堂

我们这里所说的真实音乐学习课堂是指要让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是有别于传统的音乐教学――一台收录机和一架手风琴;是要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了解美,认识美,接受美。视野开阔的人,总会得益于自己站得更高,而站得高无疑更提升了自己的境界。初中生比较满足于表层的认知兴趣,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

我们要有效整合教学资源,精心设计问题,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联系生活,启迪思维。教师要抢抓机遇切实推进初中音乐课堂中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音乐背景知识,让学生朗诵歌词等手段把简单的、生硬的说教变为亲切的、自然的感染。教师可以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用“心”去体验,去领悟音乐作品中的真谛。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高效课堂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要弯下腰,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和谐的关系中,学生才会产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也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中,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才会增加。教师说话要幽默风趣,要富有艺术性,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放松紧张的学习心态,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意识中改变教师的古板的形象。教师要增强亲和力和感染力,要对学生始终充满爱心,给学生以大爱,用爱的纽带联结师生关系。同时,应巧妙地组织教学内容,它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延缓学习疲劳会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活泼好动是初中学生的天性,要想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首先应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这样,和谐积极的师生关系就会得以培养。

四、初中音乐的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师要把情感教育融入到合作探究性学习中去,作为新课程要求之一的合作学习是初中音乐教育教学的一个部分。合作学习体现为学生能够互帮互学,养成合作习惯,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同时,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尊严,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塑造人格、提高教养和素养。

学生的相互管理,相互督促,是合作学习的具体体现。在合作的活动中,让组长负责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感受到作为小组一员的责任。比如,让学生探索本土的民歌,采集民歌,并用互联网查阅这些作品的内涵。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的有效性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也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新课标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就是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本所在。作为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运用已有能力去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投入是能力和倾向的统一。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创设各种情境,挖掘和依靠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积极因素,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打开思考的闸门,发掘创造的源泉。

六、指导学生及时评价学习效果,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