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篇

一、世界经济的再平衡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根源

多位学者都指出,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收入分配差距的加大。从发达国家来看,以德国为例,在加入欧元区《稳定和增长公约》后,其财政政策的反应性降低,从而导致国内收入再分配向高收入人群倾斜,结果造成国民储蓄增加和增长遭到压抑,最终不得不继续依赖出口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而美国的消费模式则是建立在借债消费基础之上,这种缺乏实际收入增长的过度消费模式最终导致危机的爆发。同时,危机的影响也可能进一步扩大收入分配差距,以南非为例,危机造成南非失业率高企,而从特定产业部门分析来看,在农业以及非正式部门就业的人员失业率更高,而这些领域的就业人员往往是低收入阶层。其次,危机之前金融产业规模的过度扩张也是造成全球失衡的原因之一,须要注意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合理适度和成比例发展。最后,由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固有缺陷也不可忽视,因而危机之后须要推动货币体系改革,推动实现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

(二)世界经济的再平衡问题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体现为发达国家消费增长速度下降、债务负担沉重、金融市场内在缺陷依旧存在以及全球投资规模缩减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要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关键问题之一在于是否能够出现新的全球消费者,亦即承担起美国在危机前所扮演的全球最终消费者的角色。有的学者指出,基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全球中产阶级规模也将迅速扩大,据估计到2030年人均日收入10-100美元的人口数量将从目前的18亿上升到49亿,其中85%的数量增长源于亚洲,而届时全球个人消费额也将由目前的21万亿美元上升到56万亿美元,这将有望为推动世界经济前行作出贡献。然而,从2008年的个人消费规模来看,美国的个人消费达到10万亿美元,而中国和印度两国个人消费之和仅有2.5万亿美元,因而短期来看,美国个人消费的减少还很难由新兴市场国家增加的消费加以替代。

(三)中国在世界经济再平衡中的作用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再平衡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特别是对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对于中国经济的依赖度在不断提高,一些新兴大国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度已经超过对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经济的依赖度。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性的,源于全球制造业分工、国际贸易模式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性特征,因此,人民币汇率并非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关键因素。有的学者指出,由于人均国民收入较低,所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货币汇率都存在价值低估的情况,其中有很多国家存在经常项目逆差,这说明汇率和贸易差额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同时,由于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较低,而且企业储蓄占国内储蓄中的很大份额,因此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国内货币价值上升的效应将很小,从而很难大幅推动国内消费的增长。

二、绿色经济的新发展

关于绿色经济对于经济复苏和增长的贡献,有的学者指出,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所推出的经济刺激措施中,都有一部分投向绿色产业,根据汇丰银行环球研究所的估计,就全球而言,针对绿色产业的投资大约占到16%。同时,从2007年到2009年的三年期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规模都在1400亿美元左右。2009年12月30日,日本出台了《新增长战略》关于基本政策的部分,其中将环境与能源产业的发展作为展示日本实力的战略性产业。因此,这一“绿色增长”的路径有利于将世界经济的复苏导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之相应,绿色产业部门所提供的“绿色就业”也在不断扩大。同时,对于传统工作方式和流程的改造,以及传统工业成为绿色产业的供应链都有可能增加“绿色就业”的人数。因此,各国政府应该对此采取扶持政策,加大在绿色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公共投资,鼓励增加在能源和材料利用效率方面的研发活动,并加强对于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有的学者则认为,所谓的“绿色复苏”概念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就说明了这一点。哥本哈根协议体现出一定的成果,这主要包括将全球升温两摄氏度确定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提出自愿碳减排计划以取代原先的减缓模式;发达国家承担向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行动提供资金援助的义务。但是,哥本哈根协议未能达成有拘束力的碳减排计划是对“绿色复苏”愿景的一个沉重打击。它说明,针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适应措施,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但是适应措施所引致的成本可能要远高于低碳产业带来的收益。就中国而言,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也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延缓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危机之前面临调整的低端或产能过剩的产业在经济刺激政策之下又得以扩张,这使得危机之后的产能过剩问题更加严峻。这也影响到中国的产业结构向绿色产业倾斜的发展进程。

三、全球治理新架构与G20的发展前景

(一)G20机制化发展前景如何

关于机制化,有的学者指出,机制化有三个构成要件,一是定期举行会议以及制定有关主席国和举办国的规则;二是具有拘束性的规章制度并经由成员国批准;三是常设秘书处。危机之后,G20的机制化面临着以下障碍:紧迫性减弱、成员国对让渡的关注以及维持秘书处的费用负担等。在G20之外,也存在着对其影响力的担忧。一方面,非G20成员国担心它成为另一个大国俱乐部,从而对多边主义进程形成威胁。另一方面,现有国际组织也担心G20僭越其管辖领域,并可能导致G20与相关国际组织形成某种等级关系。关于今年将要召开的两次G20领导人峰会的议题设置,有的学者区分了三种议题类型,一是与当前危机直接相关的议题;二是与当前危机存在间接联系的议题;三是主要为推动G20持续运转而提出的议题。最后一种类型的议题中较为重要的是多哈回合谈判,G20应当为推动多哈发展回合谈判作出贡献,特别是可以在G20领导人峰会之前召开商务部长会议。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生态文明;工业文明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和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石山、刘国光等都认为,当今人类文明发展正在“进入生态时代”。“我所说的生态时代,是指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发展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可持续发展文明观正是人类文明发展从工业文明时代走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的思想理论表现,其主旨是要解决当今世界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现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世界现代文明发展的战略纲领。因此,2001年4月,由23名世界著名学者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可持续性学科》论文,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升为可持续性科学,希望综合现有各学科及领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促进可持续性科学建设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观是可持续性经济发展观,它的学理表述是可持续性经济科学,或者说可持续性经济的理论形态就是可持续性经济科学,这是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时代的必然的理论表现。随着2007年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在中国正在从非主流经济学科走向主流经济学科。本文就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建设谈几点意见。

一、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主要特征

2001年,我曾在《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与展望》一文中指出:“从世界经济学说史来看,20世纪末期传统经济学理论危机有两个基本特点,其中一个特点是经济学的新兴学科的产生和原有新兴学科的发展,使新兴经济学理论获得的突破性进展,从经济理论危机中找到通往21世纪经济学发展的新道路。”正是在这种理论背景下,服务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以至网络经济学等一大批新兴、交叉经济学科开始产生与兴起,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则是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理论形态。在国际上,20世纪中后期,美、日等发达国家学者出版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其中,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e·戴利著的《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在1996年出版,影响较大。次年,笔者主编的中国第一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教科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问世。目前,中国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已基本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已屹立于世界可持续性科学与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研究之林。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并被不断赋予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在此,本文强调三点:

(一)在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研究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理论体系,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新兴的、交叉经济科学。在以往的研究中,有三点历史经验值得借鉴: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可持续性经济研究。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可持续性经济研究。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与生态经济理论进行可持续性经济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观,不仅表现了可持续性思想,而且反映了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即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性发展观。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了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性发展观的先河,是中国特色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理论来源之一。

(二)立足中国国情尤其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赋予可持续性经济科学鲜明的民族特色。“人口大国、资源小国、生态弱国”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此,我在20世纪80年代的论著中特别强调了两点:一是这种国情使我国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生态基础很脆弱,是制约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因素;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态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支配和决定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发展尖锐和突出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长期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在近些年来保持10%以上的超高速增长,使我国很快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不和谐、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生态经济发展理论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面临的各种不可持续性经济社会问题,通过认真总结人民群众经济社会实践活动与他们协调自然生态相互发展关系的独创性经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与协调发展提供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顺应当今人类社会经济“三重转变”的时展客观要求,赋予可持续性经济科学鲜明的时代特色。任何学说与学派都是时代变迁的产物与标志,并服务于时代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巨大变革的历史时期。“它有三个主要标志:即现代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现代经济形态由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现代经济发展道路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我们把它称之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三重转变’。这是新世纪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时代洪流。”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需要研究回答的问题。“21世纪必然是生态文明、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三位一体’的新时代”。站在这个新时代的高度,推进中国特色可持续性科学建设,它的时代特色就体现为对“三位一体”新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这个新时代精神的把握,并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三重转变”。因此,坚持与时俱进,把发展中国特色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同“三位一体”新时代及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现代经济“三重转变”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解决“三位一体”时代课题,不断赋予中国特色可持续性经济科学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当今世界与当代中国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论根源

发展中国特色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当今世界与当代中国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论根源。20世纪的100年以来,极端的经济主义(又称极端发展主义)、贪婪的功利主义、腐朽的享乐主义在世界各国的蔓延和泛滥,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正像弗朗索瓦·佩鲁曾指出:当初穆勒用功利主义伦理学取代勤奋和义务伦理学的时候,是有各种高尚的道德意图的,但后来蒙受了真理衰退之难,被后人退化为把发财致富、追求物质享受作为目的的经济主义、粗制滥造的功利主义、腐朽的享乐主义。这就导致两个方面的苦果:一是在传统经济学的价值观和发展观指导下,工业文明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享受、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即两者统一的人类的生存方式具有“反社会”和“反自然”的性质。这是当今世界包括生态危机在内的不可持续发展危机的直接根源。二是工业文明发展到当代,在整体上已经堕入极端的经济主义、贪婪的功利主义、腐朽的享乐主义,标志着工业文明发展进入了衰落的阶段。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作为工业文明时代的理论表现的传统经济学,必然从兴盛走向衰落,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以适应当今世界“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经济第一主义、经济功利主义和物质享乐主义是与现实世界系统即“生态——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相背离的行为规范,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带来不可持续发展危机的严重结果,故可以称之为“不可持续发展陷阱”。所谓“不可持续发展陷阱”是指人们经济活动无限制地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和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利益与物质财富占有过程中,生态与经济、人类的个体与整体、部分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现在与未来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这就是当人们经济实践的终极价值选择时,作出的决定依据是一种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只顾经济牺牲生态、只顾个人牺牲整体、只顾眼前牺牲长远、只顾现在牺牲未来的“路标”,如以自然的不可持续性为代价谋求人的可持续发展,以生态的不可持续性为代价谋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他人的不可持续性为代价谋求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以整体的不可持续性为代价谋求局部的可持续发展,以长远的不可持续性为代价谋求眼前的可持续发展,即以后代人的不可持续性为代价谋求当代人的可持续发展。按照这种“路标”前行,“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运行落入“不可持续发展陷阱”之中,使现代人类文明面临着空前的危机,有的人甚至断言,“人类正在走向自我毁灭”!

工业文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可持续发展危机,其深刻根源就在于传统经济学的价值观与发展观及其指导下的极端经济主义、贪婪功利主义、腐朽享乐主义盛行,使当今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已在逼近地球承载能力的总量极限,在许多方面甚至超越了地球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极限。时至今日,世界多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和发展行为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反自然”的性质,继续在朝着通向生态灾难的深渊飞奔。正如保罗·霍肯所说的那样:“我们没有去面对生态系统极限所提出的产出力的挑战,而是暂时地绕过了这个问题,用更快的速度掠夺资源……这样做不仅是借用了将来的资源,威胁到人类社会的长远未来,而且还对这些生态领域中依赖同样的资源生存的其他物种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而,“今天世界上的每个自然系统都在走向衰落。”这是传统经济学转向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深刻根源,从而决定了发展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重要性。

三、发展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理论创新

21世纪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是经济系统的输入输出没有生态环境限制的世界系统,转向输入输出受到生态环境限制的世界系统,使经济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已从物质资本是经济发展限制因素的时代,进入到生态资本是经济发展限制的时代。因此,引起传统经济学走向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几个重大理论的变革与创新。

(一)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理论前提是地球有限论。过去所有的东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前提是自然资源供给能力是无限的,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无限增长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存量取之不尽,可以无偿索取和利用,是不受限制的;自然环境消纳废物能力是无限的,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排放所需要的环境容量纳之不尽,也是可以无偿利用不受限制的。建立在这种地球无限论基础之上的工业文明发展,必然相信物质财富可以无限增长,经济可以无限增长,消费和人口可以无限增加。传统经济学理论就是为经济无限制增长指明道路和提供手段,整个工业文明时代的经济是在没有生态环境限制的世界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所以,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形态,既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又是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发展的理论表现。

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理论前提是自然资源供给能力是有限的,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增加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存量不仅存在极限而且存在总量极限,对它的索取受到极限制约并给予相应的补偿;自然环境消纳废物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排放所需要的环境容量也是存在着通量极限和总量极限,对它的利用受到极限制约并给予相应的补偿。建立在这种地球有限论基础上的生态文明发展,必然相信物质财富增加是有限的,经济增长是有限的,消费和人口的增长也是有限的,它们都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因此,我们可以说,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就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发展绝对不能超越地球或本国、本地区生态系统承载力极限的发展。所以,可持续性经济科学作为21世纪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形态,既是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变进程中的产物,又是生态文明时代经济发展的理论表现。

(二)从传统经济学走向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首要问题是实现生态环境从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向内生变量的转化。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产生之前,国内外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内一个积习难改的特性,就是从不作生态环境内生化及创新分析,生态环境一直被作为经济增长或发展过程的外在因素对待。而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等,虽然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基础作用,着重探讨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一般的协调发展关系,指出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制约因素,这些就为生态环境内生化及其创新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但还是没有将它作为决定经济发展及其可持续性的内在力量来对待。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内,才作生态环境内生化及创新分析,从而将生态环境假定为经济系统运行与发展的内生变量而纳入经济分析过程,真正成为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核心因素。对此,通过世界经济学说发展史考察可以看到,世界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发生过多次内生化的过程,现在只有确立生态环境内生化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才能摆脱传统经济学的困境。从物质资本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到技术创新内生化经济增长理论,再到制度创新内生化经济理论等,都是生态与经济相脱离的经济增长理论。生态创新内生化经济发展理论是过去所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的根本变革。’因为,长期以来,反生态环境决定论的传统理论,把生态环境从现实的世界系统中分割开来,对人类经济社会完全孤立地考察,把生态环境仅仅看成是一种“社会的世界”的外在力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外在因素,于是“自然的世界”和“社会的世界”的发展史就好像是互不相干的东西。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在工业经济时代的二三百年,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东方经济学,先是经济增长理论,后是经济发展理论,都把生态环境看作经济增长或发展的外在变量,是生产力发展的外部条件,这就是传统经济发展观念的“生态环境外因论”。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克服了过去所有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关于生态环境外生假定的根本缺陷,转向在生态环境内生假定下考察现代经济发展及可持续性的源泉,将生态变迁、生态创新这一长期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基础的决定因素视为可持续发展经济系统的内在力量,突破了当今国内外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框架,形成了生态创新内生化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它的核心内容是生态变迁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决定作用和生态创新内生化及同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一起构成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的三大支柱。事实表明,20世纪的生态灾难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生产力运行与发展的实践表明,生态环境不仅是现代生产力运行的外部环境,而且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因素,成为现代生产力稳定运行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素。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形成一种新型的关系,环境变迁、生态发展将日益决定现代经济发展模式、道路方向和发展趋势,使生态环境日益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这就是“生态环境内因论”。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的确定,为把生态环境内化为独立的现代经济发展要素提供了基本经济框架,21世纪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将会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三)从传统经济学走向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的内在统一。工业文明发展时至今日,无论是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还是当代新古典主义的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发展理论,都向人们经济活动与发展行为提供无限制地追求经济增长或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发展的理论原则和实现途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所创立的地球有限论已科学地阐明了现代经济发展既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也不能超越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要求人类经济活动与发展必须限制在地球资源环境系统的生态容许限度内,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性,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换言之,人类经济活动和发展行为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不能越过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污染物排放量在生态系统的容纳能力范围之内,这样的经济发展就具有可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

(四)从传统经济学走向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关键是市场原则、技术原则和生态原则三者紧密结合与成功协调。21世纪现代经济发展,必须正确地把市场机制运行——技术进步推动——生态环境支撑三者紧密结合、有机统一、成功协调,充分发挥三大原则的协同作用,这是21世纪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原则。当代主流经济学的缺陷是不能适应这种客观要求的。因此,直至今日,国内外主流经济学仍只是强调市场机制和技术进步能够解决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一切问题,极端相信市场原则和技术原则而否认生态原则对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这是传统经济学的中心原则。市场机制和技术进步确实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两个基本工具。但由于市场力量和技术力量都是把无限制地追求经济效率作为惟一目标,而忽视生态上的要求,这种在生态上的巨大缺陷不仅不能实现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而且还成为当今生态危机的经济和技术根源。在此,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市场机制和技术进步即使可以解决资源环境的某些具体问题,但它们最终都不能也不会克服地球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因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环境全球化相互融合的大趋势下,对于环境修复或生态恢复方面,市场和技术只是个配角,必须依靠它们与生态原则的紧密结合与成功协调的协同作用,才能终止当今不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这是21世纪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也是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最基本原则。“现代人类实践活动就应该也必须首先遵循生态优先规律;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要根据生态系统安全优先的原则,构建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安全体系。”这就是说生态优先是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等一切发展的最基本原则。因此,必须尊重自然生态极限的原则。尤其是用生态原则矫正市场原则和技术原则导致的生态环境负效应,规范2l世纪现代经济的发展,使现代经济运行朝着生态化的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五)传统经济学走向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理论假设是经济人向社会生态经济人的转变。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假设,这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基本范畴或理论基石。所谓经济人或理性经济人作为经济行为主体,在工业革命以来的几百年间是在不断地变换自身存在的形态,但在经济社会活动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个本质是不变的。因此,按照理性经济人行为假设,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所有的行为主体惟一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实现当代人自身的经济利益,就可不惜牺牲自然的利益,牺牲他人或他民族的利益,尤其是涉及代际资源配置问题时,这一假设就只会起负作用,只能牺牲后代的利益,从而产生对自然、对他人或他民族、对后代的不公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看,当今不可持续发展危机是理性经济人造成的。换言之,建立在理性经济人行为假设基础上的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不可持续发展危机的经济根源。这种经济根源反映了当今全球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市场竞争机制在生态上的巨大缺陷。在西方经济学演变和发展过程中,西方学者不断对理性经济人进行尖锐的批判,并作了一些补充和修正。但因西方经济学天然存在着一个致命弱点,即不承认人的自然本质是生态人,忽视了人的生物性和环境性,错误地把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一个外生变量,是人的征服、掠夺和占有的对象,经济行为主体为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既可以无节制地消耗地球资源环境,又可以不计算生态成本和环境代价,也就必然形成“公有的悲剧”。哲学家余谋昌认为,“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当代环境问题是理性经济人造成的。”①美国生态后现代主义奠基人查伦·斯普瑞特奈克认为,“在经济领域,生态社会的视角拒绝把人看作‘经济人’,还反对把经济当作社会的核心焦点和驱动力量。”在10年前,笔者就明确指出,“鉴于经济人假定不仅在涉及代内公平问题研究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而且在涉及代际公平问题研究时存在着致命的缺陷,不应该将它视为生态经济学或环境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更不能作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因此,我们必须把新兴经济学理论引入现代经济发展理论,拓展和修正经济人假设与新经济人假设,确定社会生态经济人的新观念,将现代经济行为主体视为社会生态经济人,使其行为规范建立在社会生态经济人理论假设基础之上,推动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从经济人向社会生态经济人转变。

所谓社会生态经济人,是指现代经济行为主体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的偏好仍是现代经济生活的一个基本事实,但其在维护人的利益的同时必须同等地维护自然的利益,必须促进个人与社会、微观与宏观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相统一,必须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并不使后代人福利减少的代际公平获得实现。在21世纪的生态文明时代,经济人、社会人和生态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统一的。经济人是社会人,也是生态人,每个人在现实世界“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是集多种生态、经济、社会关系于一身的,既是个体人同时又是多种生态、经济、社会关系主体,即人在经济系统中是经济关系主体,在社会系统中是社会关系主体,在生态系统中是生态关系主体,因而,在现实世界“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现代经济行为主体就是生态人、经济人和社会人的有机统一整体。只有这种有机体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因此,社会生态经济人假设是经济人、社会人与生态人假设的有机统一论,必然成为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新兴经济学即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假设。

四、加强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综合的理论平台建设

(一)以西方主流经济学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在本质上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一是过去所有的东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前提的非持续性,即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的无限性,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无限性,地球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无限的,并把经济看作不依赖生态环境的孤立系统,是可以无限制增长的。二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基本理论假设的非持续性,即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经济活动与发展行为,是与可持续发展相背离的行为规范,必然造成资源的耗竭和环境的退化,极大危害后代的发展。三是当今世界主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的非持续性,尤其作为发展经济学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资源配置理论,它所关注的是在资源数量一定条件下,如何配置资源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即只是资源利用方式的优化配置,无视自然资源的稀缺与极限,甚至认为经济增长或发展不可能受到自然资源的绝对短缺所阻碍,也不会构成经济增长或发展的限制条件。四是当今主流经济学研究目标的非持续性,它们始终是以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的无限增长及追求物质财富的无限增加为根本目标。因此,这种理论的经济增长本身就是目的,强调以物为中心、以物为本,人和自然都工具化了,完全不符合可持续性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根本目的。

(二)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为代表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在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20世纪中后期经济学的新兴学科产生和原有新兴学科的发展,使非主流经济学理论获得突破性进展,这表现在对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经济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对知识经济问题的认真探讨,成为21世纪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基本走向。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就作为可持续性经济学的典型学科,是传统经济学走向可持续性经济学的基本标志。它不仅在理论前提、基本理论假设、核心理论、研究目标等基本理论问题上都具有可持续性,而且它能保证现代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性的内在统一,达到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发展的“双赢”目标。因此,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经济学科的产生与形成,完全可以称之为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变革的重大成就。它是对当今世界主流经济学的一种突破,是对现存的东西方经济学的一种创新,标志着工业文明时代传统经济学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重大转变,在世界经济学说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世界经济失衡;产业转移;资本流动;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F1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6-0005-05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间经济失衡现象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学术界、决策部门和企业界都日益关注世界经济失衡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目前对世界经济失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什么是世界经济失衡?即世界经济失衡的实质;世界经济失衡产生的原因;世界经济失衡是否可持续。

一、世界经济失衡的实质

2005年2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托(Rodrigo de Rato y Figaredo)首次正式提出并界定“世界经济失衡”(global imbalance),认为:世界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为代表的一方拥有大量贸易赤字,而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一些经济体,即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Aheame等(2006)进一步指出,目前世界经济失衡的实质是:一方面美国存在巨额贸易逆差,另一方面,亚洲和一些产油国有巨额贸易顺差,而欧元区国家加上英国基本实现了经常项目的平衡。张燕生(2006)则认为,世界经济失衡的特征是结构性的,而不是周期性的,它是世界经济内在的总量失衡、系统失衡和制度失衡,而不是暂时性的市场失衡。Gruber等(2005)则认为此次世界经济失衡除经常项目收支失衡外,还包括其引发的各主要经济体间的跨国资本流动,使其资本与金融项目也出现失衡。从上述定义看,此次世界经济失衡起源于美国,且主要存在于美国与亚洲主要发展经济体之间,各经济体间的贸易失衡及由于收益率差异导致的资本流出流入不平衡。

在许多学者探讨世界经济失衡实质的同时,一些学者也对世界经济是否真的失衡提出质疑。Hausmann等(2006)认为:世界经济失衡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它是不存在的,世界经济是均衡发展的。

总体而言,当前的世界经济失衡是美国与亚洲主要经济体和产油国间的货物贸易的结构性失衡,而非货物与服务贸易的总体失衡,以及由其引发的各主要经济体在资本流动、储蓄与投资上的失衡。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7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总额为7909.91亿美元,其中美国对亚洲地区经济体的货物贸易逆差高达4147.25亿美元,占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总额的52.43%;对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贸易逆差则达到1273.82亿美元,占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总额的16.10%,二者对美贸易差额之和占美国对外贸易逆差总额的比重超过2/3(见表1)。其中尤以美中贸易失衡最为突出,2007年中国是美国货物贸易逆差的第一来源国,高达2562.59亿美元,占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总额的32.40%。而美中贸易失衡的持续存在同时也是美中两国在资本流出人、储蓄总量与投资方向上不平衡的反映,例如2006年美国的储蓄-投资差额为-861.6亿美元,而2005年中国的储蓄-投资差额已高达52277.4亿元人民币(约合6534.68亿美元)。

二、世界经济失衡形成的原因

对当前日益突出的世界经济失衡形成的原因,各国机构与学者从储蓄、投资和汇率等不同视角提出了众多观点,正如艾琛格林(Eichengreen,2005)所评述的,我们现在对世界经济失衡的认识就像是盲人摸象。这深刻揭示了当前对世界经济失衡原因的认识尚处在初级阶段。

1、储蓄论。一类观点认为世界经济失衡是亚洲过度储蓄的结果,全球储蓄过剩是当前世界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Bemanke,2005;Greenspan,Kennedy,2005);另一类观点认为全美储蓄率的下降是造成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主要原因,由于美国国内的过度消费,导致其国内出现严重的储蓄不足,并使得美国必须大量吸收国外储蓄以维持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从而形成美国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最终导致美国与其他国家间的贸易失衡(Roubini,Setser,2004)。

2、投资论。一类观点认为由于国际分工进入要素合作阶段,产生“要素合作国际专业化”,要素的流动、集聚和要素流动的体制偏向性带来了生产出口在亚洲国家集中和资本向发达国家流动,使得世界经济运行方式发生实质性改变,从而造成亚洲出口顺差、美国消费过度和贸易逆差(张幼文,2006);另一类观点认为世界经济失衡是全球投资不足以及由此引致的储蓄一投资不平衡的结果(Rajan,2006);还有一类观点认为金融资产的短缺是世界经济失衡问题的核心(caballero,2006),新兴经济体中不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多样的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缺陷加剧了世界经济失衡(Rajan,2006)。

3、汇率论。一类观点认为人民币汇率的低估是当前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之一。根据美国部分学者的研究,人民币币值在2000年被低估了大约35%(Frankel,2004),在2003年被低估了15%~30%(Goldstein,2004),由于人民币币值被低估,使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上具有很强的价格优势,进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美国经常项目的巨额赤字,从而导致当前世界经济的失衡。另一类观点则认为,汇率变动只在短期内对资本流动有着较大影响,而在长期则主要通过贸易效应来调节世界经济失衡(Gregorio,2006);尤其是人民币汇率不是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刘伟、凌江怀,2006);人民币升值将对减少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没有什么帮助(王胜,陈继勇,吴宏,2007),而对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出口亦影响甚微。

此外,部分学者还从其他角度阐述世界经济失衡形成的原因。如Chinn(2005)认为,21世纪初以来美国财政赤字的恶化与前期的低利率政策降低了美国政府和家庭的储蓄,使其消费与进口能力持续提升。Kamin(2005)指出,1996-2004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比重增加的4.1个百分点中,有1个百分点是石油价格上涨引起的。㈣豪斯曼等(Hausmann et a1.,2005)提出世界经济失衡还应归因于统计机构对于经常账户部分失效的统计,譬如美国黑市上出口货物的统计。然而,这些观点仅能解释世界经济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的失衡原因,不能完整解释自21世纪初至今世界经济失衡形成的一

般原因。

我们认为世界经济失衡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单纯从某一个或几个现象出发并不能抓住世界经济失衡的本质,而应采用结构主义的思想,应用系统论的方法展开研究,才能较好地解释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中两国储蓄一投资余额向相反方向发展,使美国自华进口大幅增加,尤其是制成品进口逐年增加,2007年美中制成品贸易逆差高达2688.09亿美元。但同时自1994年以来,美中初级产品却呈贸易顺差,2007年达到125.40亿美元(见表2),这种相反的发展趋势是储蓄论无法解释的。而结构论却可以充分阐释这一难题:由于美国和亚洲其他经济体对中国加工装配类制造业FDI的增加,使中国对原材料、矿产等初级产品的进口需求扩大,同时外资在华企业制成品的加工出口贸易也随之增加,最终形成美中两国间现有的贸易结构。因此,世界经济失衡的实质是一种美国与亚洲经济体间的结构性货物贸易失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全球产业转移的驱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在亚洲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集聚,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发达经济体集聚,带来了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与亚洲发展经济体间互补贸易的迅速发展,最终形成当前的世界经济失衡。

三、世界经济失衡的可持续性

从近年来世界经济失衡的发展看,失衡趋势始终存在并日趋恶化,这种日益扩大的贸易失衡是否可持续也因此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Dodge(2006)认为:由于非弹性的劳动力市场、不适宜的财政政策、各国现存的贸易壁垒、功能不全的资本市场以及市场均衡机制无法按其正常的运行机制和方式运行,全球经济范围内的经常账户失衡有可能将持续下去。Roubini等(2005)则认为,在美国对外债务越来越高的背景下,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将持续增长。这一观点实质强调了资本流入对世界经济失衡可持续的重要作用,由于从2002年开始美国经济重新恢复增长,在美元金融霸权的影响下,2002-2005年美国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外来资本流入,持续扩大进口,这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的持续,使世界经济失衡得以延续。

但是,更多的政府机构与学者则赞成“世界经济失衡将在未来不可持续”。Taniuchi(2006)提出,伴随美元资产收益的下降,外国资本将逐步转投日本、欧盟等经济体,资本流人的减少将使美元逐步贬值,对外进口减少,出口增加,经常账户逆差将向相反方向发展。Gregorio(2005)也赞成:由于美国不能永久从国外借入资金,美国的外部失衡是不可持续的。姚枝仲(2006)则认为:美国的贸易逆差和对外债务/GDP是不稳定的,且是不可持续的;同时,从资本的流入意愿看,即使对外债务/GDP能收敛于94%的水平,美国的贸易逆差和对外债务也很可能是不可持续的。从这些观点看,他们几乎均赞成世界经济失衡是否可持续取决于美国贸易逆差是否可持续,而决定美国贸易逆差是否可持续的关键因素是外国对美国的资本流入是否可持续。只有外部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才能保证美元霸权地位和对外进口扩大的持续。

我们认为,影响当前世界经济失衡是否可持续的关键因素有两点:

1、国际贸易中的结构性差异是否持续存在。如果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对中国等亚洲经济体的产业转移始终持续,那么国际贸易中的这种结构性贸易失衡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失衡将不会逆转;反之,伴随各主要经济体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来的贸易结构差异的缩小,世界经济失衡将可能逆转。具体到美中贸易失衡,有三大因素将可能导致其难以持续:首先,中国对外资流向引导政策的逐步改变,如近年来中国开始实施的取消对多数加工装配类制造业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实施“国民待遇”,将使外资逐步从加工装配类制造业向仍在实施“超国民待遇”的高技术产业转移,使中国逐步形成与美国的一种竞争性贸易结构。其次,人民币升值效应的不断累积,将使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最终抑制美国等对中国的持续产业转移。最后,中国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与保护知识产权力度的加强,将使中国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到以自主研发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为主,也将进一步抑制外商对中国的加工装配制造业FDI增加,最终改变中美两国间互补型的贸易结构,使美中两国间的结构性贸易逆差难以持续。

2、美国国内是否有持续的外来资本流入。当前世界经济失衡局面的维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来资本对美国的可持续性流入和美元强势地位的持续存在。然而,资本的大量流入也带来了美国乃至全球许多国家房地产、股市等领域泡沫经济的出现。如果这些资产泡沫能顺利软着陆,那么美国国内的资本流入将持续进行,失衡局面将继续维持;反之,如果各主要经济体的资产泡沫破灭,世界经济失衡将会得到遏制,但泡沫的破灭,将抑制其他国家对美资本的流入,使这些本应流入美国的美元储备用于维护各国国内金融稳定。尤其是从2005年至今美元汇率的演变看,美元贬值已逐步形成趋势,当美元资产的收益下降时,许多国家或地区将很可能减少对美国的资本流入。

四、主要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从下列五个方面重新理解世界经济失衡的实质、成因及其可持续性。

1、世界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单个国家和单个地区间的经常项目失衡。此次失衡最大的特点是全球经常项目逆差主要集中在一个国家――美国,以往的主要逆差地区,如欧洲,则不在此次经常项目逆差的地区范围内。这使得美国成为要求缓解世界经济失衡的主要发起国,由世界经济失衡带来的国际经贸摩擦也主要围绕美国发生。

2、在短期趋势下,首先是由中美两国间结构性的货物贸易失衡对世界经济失衡产生重大影响。此次世界经济失衡的中心集中体现在中国与美国间货物贸易的结构性失衡,即中国对美国呈初级产品贸易逆差,制成品贸易顺差,这种互补型的贸易结构导致美中乃至全球经常项目的持续失衡。

3、世界经济失衡在贸易失衡的基础上,通过汇率传导机制进一步延伸到国际资本流动、投资与储蓄的全球性失衡。由于美元霸权在亚洲地区的长期影响,亚洲经济体普遍实施的是本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为了避免美国长期贸易逆差可能导致的美元贬值,进而引发亚洲地区经济体货币的竞相贬值,再次发生货币危机;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经济体被迫将过剩储蓄用于购买美元债券,导致美国与亚洲经济体之间出现与双边贸易失衡相反趋势的资本流动失衡,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美国的国际收支项目余额整体是均衡的,而美国关注的世界经济失衡主要集中在贸易领域。

4、从长期趋势来看,世界经济失衡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快速发展背景下,新一轮产业转移带来的各国互补性分工格局形成后的必然产物,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企业在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场机制的推动下,将自身比较劣势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经济体而引致的,市场机制的驱动是世界经济失衡产生的内在动力。

5、由于多种因素长期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使当前的世界经济失衡很可能难以持续。虽然此次世界经济失衡在短期内持续发展并有不断恶化的趋势,但从长期趋势看,由于美国及亚洲经济体对华加工装配类制造业直接投资难以持续导致的中美贸易逆差不可持续、外国对美资本流入存在转移的可能、亚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导致美亚互补型贸易结构正逐步改变等影响,此次世界经济失衡将很难持续。而一旦失衡“崩溃”,其带来的美国及全球许多国家房地产与股票市场的资产“泡沫”的破灭,不仅将使美国的消费与投资需求降低,而且世界经济也将因为美国经济减速及资产泡沫“硬着陆”带来的紧缩效应,陷入长期经济衰退。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第4篇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汲取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现代综合性、开放性、全局性思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上的成功运用,不仅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体现了宽广的世界视野。

科学发展观是以世界眼光谋发展的发展观。发展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需要不断地同外界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离开外部世界求得发展。科学发展观在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发展的开放性,要求以开放的思维方式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把经济社会发展置于一个开放性的视域来考察;要求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把我国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放在全球视野中去思考;要求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以宽广的世界眼光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继续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科学发展观这种以世界眼光谋发展的开放性思维,进一步拓宽了我国发展的总体思路。

科学发展观是对世界高度负责的发展观。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的今天,发展的可持续性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人类社会发展正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以及贫富差距拉大和跨国犯罪增多等重大而紧迫的全球性问题。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推进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坚持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努力对人类追求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科学发展观强调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实际行动,为改善全球生态环境、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贡献力量。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求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国际社会主张和平、发展、合作,建设和谐世界。它强调利用世界和平的有利时机发展自己,同时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强调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和改革创新,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强调将中国的发展繁荣融入地区和世界的发展繁荣之中,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的一贯主张、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对内坚持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的有机统一,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潮流,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科学发展观是积极为人类作贡献的发展观。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13亿人口的中国如果经济长期不发展或者发展太慢,对世界来说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很大的政治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立足国内,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中国才能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是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不仅为各国投资者提供了商机,而且成为世界经济尤其是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我国已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经济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保持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我国必将对世界经济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第5篇

一、世界经济形势与特点

一)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近几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持续高于预期。IMF2006年9月份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分别将2006年和2007年的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从4.9%和4.7%上调为5.1%和4.9%,均上调了0.2个百分点。照此计算,从2003年开始,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连续五年达到4%以上,平均增速接近4.7%。

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在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下,在国际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的促进下,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得到加强;二是美国、中国等一些主要经济体实现了快速增长,中国为世界市场源源不断的提供了大量质优价廉的产品,同时其进口的迅速扩大也拉动了对其他国家产品的需求,对世界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形成带动作用;三是近几年来的发展证明,世界经济在抵御外部冲击方面的能力明显增强。例如对持续上涨的油价冲击的影响、对地缘政治冲突和恐怖袭击的影响,以及SARS、海啸、飓风等突发事件的影响等。

但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持续能力正在受到愈来愈多人的质疑,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系统性风险值得关注。全球房地产市场的迅速降温、利率上升而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使通货膨胀呈现从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消费者价格传导的状态、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蔓延、发达国家财政赤字依然庞大,使得世界经济增长出现迅速下降的可能性比2001年恐怖袭击以来的任何时候都强。同时,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全球化收益和全球资源的分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等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此外,国际安全问题不断,不利于人们对经济长期增长前景的预期。因此,世界经济在经历了持续的强劲增长之后,2007年增长明显放缓的风险加大,但从总体看,虽然受美国经济影响,世界经济出现放缓迹象,但不会出现衰退,发展仍会较为平稳。

(二)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增强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额与全球GDP之比持续上升。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以及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既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受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使全球贸易自2002年2季度开始走出衰退,并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0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达到10.9%,是自2001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伴随着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将为9.4%和7.8%,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了1.4和0.3个百分点,增速均高于2005年7.5%的增长水平。

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带动,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也高于预期。继2003―2005年出口持续快速扩张之后,2006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了出口的较快增长。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的货物出口额增长率都达到20%以上,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和台湾地区等的出口增长率都在10%以上。预计2007年这些经济体仍然是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迅速增长,但世界贸易发展失衡加剧、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将国内就业增长乏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归因于贸易问题,并在重要贸易领域设置壁垒,使美欧、美中等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不利于世界贸易的稳定发展。特别是,持续近五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被迫中止,使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困境,给世界贸易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三)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继续上升

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国际市场需求转旺,使得初级产品供需关系紧张,再加上地缘政治和投机因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呈现大幅上升的态势。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2002年开始从谷底回升,2004年2季度开始,增势曾出现放缓,但是2006年继续大幅度上升。与2005年同期相比,2006年1―3季度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分别上升16.8%、26.2%和29.1%。其中以金属和矿产品的价格增长幅度最大,2006年1―3季度,金属和矿产品价格分别比2005年同期上升28.4%、57.7%和62.4%。相对来讲,农产品和食品的价格相对上升缓慢,但也接近了1995和1996年的前期高点。

国际市场产品价格提高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一些主要商品的供应较紧而需求大幅增长。例如由于金属矿石产品的开发受到资源储量、资金、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开发建设周期较长,因此金属矿石的供应大大滞后于价格的变化。而亚洲,特别是中国2003年以来对天然橡胶、有色金属、钢材和一些石化产品等需求大幅增加。同时罢工、生产事故以及政治局势等一些临时性突发因素的刺激和影响,市场对供应减少或中断的担心,更加剧了市场炒作气氛。

2006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延续了2003年以来持续攀升的态势。国际油价高开高走,在4月份大幅飙升,一举突破每桶70、75美元两个关口,受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影响,国际油价波动加剧,7月继续震荡攀升。纽约市场油价7月14日盘中曾经达到每桶78.40美元的高点。8月份后国际油价一路回落,至10月初回落至60美元以下,此后继续有所下跌,但仍然保持在50美元以上。

全球经济增长将趋于放缓是近期油价下跌的根本原因。但是此轮油价的上涨呈现持续性的特点,这是由于油价上涨主要反映的是强劲的持续性需求增长。由于市场对国际原油供应紧张担忧的缓解,对伊朗、朝核问题的反应更为平和,不再像早些时候地缘政治局势任何风吹草动都引发油价剧烈波动。同时,国际市场原油供应充足也大大降低了投资基金炒作抬高油价的空间,一些投资基金因此撤出油市转向股市等其它投资领域。这些因素均促成了近期国际油价的较快回落。近年来,世界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明显提高,高油价虽然给世界经济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总体上高油价到目前为止给世界经济和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比预期的要小,需要关注的是原油价格持续处在高位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深化。

二、主要热点问题

(一)利率全面上升

2006年,全球利率呈现全面上升态势。发达国家当中,英、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是最早进入此轮升息周期的国家。欧元区经济复苏的基础日益稳固,而另一方面通胀率却长期高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的上限。因此,欧洲央行连续6次加息25个基点至基准利率3.5%。日本央行于2006年3月9日宣布结束实行了5年之久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并于7月14日将基准利率提高到0.25%,结束了零利率政策。

目前美国利率调整已经达到前期所确定的5-5.5%的中性目标,在私人投资率持续过低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低增长与通胀风险依旧,使美联储处在一个困难的决策阶段。过度紧缩有使美国经济增速大幅下降的可能,也会使全球利率水平进一步上升,不利于世界经济稳定增长。

(二)房地产市场降温

受连续加息的影响,美国、法国、西班牙、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等全球许多国家房地产市场几乎都开始出现下跌。房地产是支撑这些国家经济繁荣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例如美国的房地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美元,占美国家庭整体净资产的1/3以上,已成为美国金融、零售和建筑等诸多行业最重要的“晴雨表”。

2006年二季度开始,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更趋明显。受连续加息的影响,美国长期利率特别是房贷利率逐渐上升,使消费者贷款发放速度下降。在货币政策调控下,房地产市场降温可以使房地产业许多已达到历史高水平的指标下降,挤出其泡沫成分;但在另一方面,房地产业的社会财富巨大,房地产价格上升使得财富效应增加,是许多国家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实际住房价格下跌也将直接影响居民消费增长,而后者正是美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三)通胀水平依然较高

经济增长放缓,而通胀预期上升,是当前对发达经济体未来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之一。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发达经济体通胀率将为2.6%和2.3%,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了0.3和0.2个百分点。其中美国、欧元区通胀预期上调较大。2006年和2007年美国通胀率预测分别从3.2%和2.5%上调为3.6%和2.9%;欧元区通胀率预测则分别从2.1%和2.2%上调为2.3%和2.4%。

近期,随着经济增速的减缓,特别是能源价格回落,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是核心CPI依然保持在高位。另一方面,2006年以来,许多国家呈现物价上升从上游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价格开始向下游消费者价格传导的状态。这表明原油价格持续处在高位对经济的影响已经逐步深化,同时一些初级产品价格呈指数式上升也成为推动价格开始向下游传导的重要因素。

(四)全球经济失衡加剧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第6篇

在9月13日至15日的三天时间里,夏季达沃斯论坛围绕“推动可持续增长”的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共同寻求答案,向世界传递出信心和力量,必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向世界传递信心和力量

联合国贸发会议日前报告显示,2010年,由于世界大多数区域的产出增长重新加速,全球实际GDP可望增长约3.5%。但全球经济复苏依然不稳定,如果找不到新的动力源,大多数国家的增长率很可能会在2011年再次下跌。

显然,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关键时刻,本次论坛以“推动可持续增长”为主题,探寻未来发展之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两年来,中国通过实施“一揽子”计划,不仅保持了本国经济稳定和较快增长,也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当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出现负增长之时,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经济迅速回稳并保持增长,极大地增强了国际社会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

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多家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环境作出积极评价,表达了继续在中国投资的愿望。他们表示,中国市场对公司的未来越发重要。

而总理在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也稳定并极大地增强了与会人士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重视增长的可持续性

全体会议、早餐会、导师会、互动会议、电视辩论会、创想研究室……3天里论坛密集安排了80多场讨论会,有近9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500名代表聚首天津,密集上演“头脑风暴”。

国际金融危机也暴露出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弱点和不可持续性。本次论坛上,“如何寻找和利用可持续的方法和手段推动经济的增长”成为与会代表普遍关心的问题。

几天来,“在下一前沿市场开展业务”“20国集团和全球经济治理”“下一次经济危机”“增长与可持续性”等为议题的分论坛上,与会代表就其中颇有挑战性的问题交流意见,充分互动。

瑞士雀巢公司董事会主席包必达,杜克能源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杰斯,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等,针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纷纷提出真知灼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未来持续发展的资本”“未来的工业革命,应该是在新能源领导之下的能源革命”……

此次论坛更多关注环境保护和发展问题,增强多元化和包容性。“亚洲文化中的音乐”“21世纪的中医”……艺术设计师、音乐家、科学家、医学教授,走进了达沃斯论坛。

达沃斯论坛与普通百姓进行了亲密互动,此次夏季达沃斯论坛首次迎来了5位“市民代表”和两位网民代表。让市民、网民走进达沃斯,彰显了普通人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论坛主题契合中国发展理念

近年来,达沃斯论坛中的“中国元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届达沃斯论坛设置了多场以中国为话题的分论坛:“中国的自主创新”“重新思考中国的竞争优势”“中国与全球复苏”……

顺应时代的要求,近年来,世界经济论坛把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议题,把未来寄托在年轻人和科学进步上,更多地关注发展问题和民生问题,愈加契合中国的发展理念。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第7篇

2011年世界经济发展特点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道路曲折。2010年和2011年世界经济都经历了因复苏步伐加速所带来的欣喜,之后又因复苏势头放缓而可能再次陷入衰退的担忧。2011年,世界经济总体走势经历了一个由较快增长到明显减速的变化。5月以前,世界经济延续上年底的较强走势,显示出可持续复苏的态势。进入6、7月后,世界经济坏消息频传,欧洲债务危机深化,发达国家经济基本面数据再现疲态,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明显走弱,市场避险情绪不断高涨,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全球经济新衰退风险的警告不绝于耳。目前世界经济前景比2011年年中时明显黯淡了许多。

世界经济复苏一直延续“南高北低”的双速格局

2011年是发达国家的又一个失望之年,发达国家经济整体增长疲弱,拖累了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国际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相比历史水平大幅萎缩。在随后的经济复苏中,多数发达国家经济恢复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疲软,财政赤字和债务大幅上升。2011年发达国家经济受到诸多重大不利因素打击,从自然灾害的影响到政府预算、银行信贷和债务危机等问题的困扰,导致经济复苏依然脆弱,经济增长维持低速。

2011年美国经济虽未脱离正轨,但复苏乏力,复苏速度之慢前所未有。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不断膨胀的财政赤字和巨额债务等因素综合在一起,对美国经济复苏构成非常大的政策难题。3月份日本遭遇了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灾难,日本经济复苏进程逆转。随着震后消费的复苏以及产品供应链的恢复,日本内外需均有所增长,但在欧债危机加深、日元保持强势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灾后的日本在面对种种经济困境时显得无能为力。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蔓延速度和恶化程度远超预期,不仅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威胁,而且影响了欧洲经济增长。许多欧元区国家被迫启动严格的紧缩计划,以规范国家财政。由于财政开支急剧减少,部分欧元区国家经济重新陷入衰退。

2011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继续主导全球经济复苏。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全球经济增长重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进程。在经济复苏中,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领先于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上升,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引擎。2011年,受发达国家经济减速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在高位放缓,但总体仍保持较强劲的增长态势,整体经济增长率继续快于发达国家。在2011年,新兴经济体面临着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为应对通货膨胀和信贷增长过快,许多国家采取了宏观经济政策调控,致使经济增长放缓。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将来自于新兴经济体。

2011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最为强劲,该地区正在更多地注重内需驱动型增长。中国的强劲经济增长对全球贸易和商品价格的反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来自日本投资银行野村证券的数据表明,2011年中国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40%。2011年北非中东许多国家经历了政治动荡,经济增长明显下滑。随着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跌,2011年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墨西哥经济也在减速。俄罗斯经济在2011年保持了较好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将恢复到危机前最好水平,同时俄罗斯在上年年底正式获准成为WTO新成员,迎来对外经贸合作和自身经济发展的新起点。2011年非洲经济在逆境中保持高速增长,但该地区仍极易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

国际贸易增速明显回落

由于全球经济活动放缓,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回落。世界贸易组织(WTO)9月预测,将2011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率的预估值由4月预测的6.5%下调至5.8%。若这一预测成为实现,表明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将低于1990~2008年6.0%的长期年均增长水平。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低于预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北非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对全球石油供应构成威胁,日本大地震使全球供应链突然中断等,这些突发事件、短期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抑制了各国经济活动,影响了世界贸易走势。更重要的是,全球经济增长再次减速严重影响了各国的进出动,使世界贸易失去持续增长的势头,重新出现下滑。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放缓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使国内消费难以有较强劲的反弹,并抑制了收入增长,减弱了进口需求。久拖不决的欧洲债务危机使欧洲各国经济活动日趋疲弱,影响了欧洲及全球贸易增长。

延续2010年的持续涨势,2011年前几个月世界初级产品价格继续大幅攀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编制的初级产品价格指数在2011年4月达到国际金融危机来的最高点。而随着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投资者的情绪转向消极,对国际商品价格形成压制,导致世界初级产品价格自5月以来呈现震荡下跌态势。截止2011年11月,IMF的初级商品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13.1%,比2011年4月的高点下降11.3%。未来欧债危机形势的演变、全球流动性释放的状况、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以及美元汇率的波动将是影响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在不同时间段产生的影响不同,将牵引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行情及波动趋势。

2012年世界经济展望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历时3年多,其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旧疾未愈,又添新伤,更加凸显了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欧洲债务危机的解决并非在朝夕之间,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将会经历一个较长的低迷期,预计世界经济在今后几年只能维持低速增长且时有波动。

展望2012年,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从发展态势看,欧洲债务危机仍有可能深化,甚至拖累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但只要相关国家携手有效应对,世界经济仍有望维持低速增长态势。迄今,国际经济组织和主要研究机构纷纷下调对2012年世界经济前景的预测,认为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不会高于2011年。联合国2011年12月《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受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疲弱、欧元区债务危机、财政紧缩措施以及各国应对危机的政策缺乏协调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在未来两年将继续减速,甚至有可能再度衰退。联合国预计,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从2011年的2.8%下滑至2.6%,更低于2010年的4.0%。

美国经济有望实现温和复苏 2011年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信用评级遭降,国会两党谈判缠斗不休。但近期美国重要经济数据向好,显示经济呈现缓慢扩张势头。2012年,欧洲经济衰退和美国国内财政紧缩或将对美国经济构成冲击。欧洲在贸易和金融方面与美国有着紧密联系,欧洲经济衰退及欧债危机的后续影响是影响美国经济的重要因素。欧债危机加深使银行更加惜贷,这可能需要美联储向市场多提供流动性。另外,2012年美国将迎来总统大选,经济和就业议题对美国总统奥巴马争取连任至关重要。奥巴马政府正千方百计地提振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也将注重财政政策扩张对经济复苏的有利作用,避免快速的财政紧缩。为刺激美国就业和经济复苏,美联储选择了继续维持宽松政策,已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水平至少到2013年中期不变。2012年美国经济预料能够实现温和增长,通胀率维持在低水平。美联储预测,2011年美国经济增速将在1.6%~1.7%之间,2012年美国经济增速将在2.5%~2.9%之间。

欧洲继续深陷债务危机的泥潭 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撼动了全球金融市场。迫于应对危机,各成员国不得不紧缩财政,这既制约了经济复苏,又不可避免地影响社保、养老等福利支出,削弱了投资者信心和消费者支出意愿,引发社会动荡,令经济增长陷于停滞。2012年欧债危机的局面还将延续,其形势如何演变需要密切关注。而欧盟峰会推出的各项新举措能否奏效尚待观察,近期欧元区成员被下调信用评级的压力犹在。经济增长前景暗淡和债务危机加剧降低了人们对欧元区经济增长的预期。欧洲央行预计,2012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将只有0.3%。联合国报告称,2012年欧洲经济增长仍将十分低迷,多数国家经济处于萎缩边缘,而债务问题深重的欧元区边缘国家则可能陷入较长时间的经济衰退。2011年11月和12月,欧洲央行已连续两月两次下调利率,并推出一系列应急措施来支持财政系统,凸现其对欧元区经济前景的忧虑。如何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整顿财政之间寻求平衡,考验着欧盟领导人的政治智慧。从目前看,2012年欧洲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欧元区经济衰退将加剧债务和银行融资市场的压力,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连锁效应,拖累世界经济放缓增长。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第8篇

一、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1、2007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将趋缓

2004年以来,在发达国家经济持续攀升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共同推动下,世界经济增势良好。但2006年下半年,美国经济由于房地产市场降温、私人消费增长转弱而明显放缓。欧洲经济增长虽可望持续,但增速也将有所减弱。这是因为世界经济已处于一体化状态,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连动影响十分明显,进而还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根据野村证券的有关研究,美国经济增长率每减少1%,日本GDP要下降0.6%,欧元区与其他地区经济也是如此。总体上看,世界经济仍有望进一步增长,但增长势头将难以保持2006年水平。联合国预测报告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3.2%,比2006年减少0.4个百分点。在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长均适度放缓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扩张也将受到影响。

随着经济增长的减缓,全球需求上升势头也会减弱,世界贸易增长也将相应放慢。据联合国预测,2007年全球贸易增长7.8%,比2006年减少2.3个百分点。

2、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增强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额与全球GDP之比持续上升。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印和东亚等表现尤为突出。我国的进出口额已占GDP的70%。世界贸易从1988—1997年的13.2%上升到2005年的16.7%,使其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迅猛扩张,以及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既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受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使全球贸易自2002年二季度开始走出衰退,并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0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达到10.9%,是自2001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伴随着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将为9.4%和7.8%,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了1.4和0.3个百分点,增速均高于2005年7.5%的增长水平。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带动,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也高于预期。从进口需求来看,2006年,受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带动,美国进口增长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一至三季度进口分别同比增长13.4%、13.2%和13.9%,基本保持2005年全年增长13.7%的水平。由于经济增长加快,自2005年开始,日本和欧元区进口需求明显提高,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2006年以来,日本进口增长继续提高,一、二季度,日本进口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7.5%和19.1%,三季度又增长16.8%,均高于2005年全年15.6%的增长速度。从出口来看,由于外部需求强劲增长。继2003—2005年出口持续快速扩张之后,2006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了出口的较快增长。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的货物出口额增长率都达到20%以上,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和台湾地区等的出口增长率都在10%以上。预计2007年这些经济体仍然是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迅速增长。但世界贸易发展失衡加剧、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国家将国内就业增长乏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归因于贸易问题,并在重要贸易领域设置壁垒,使美欧、美中等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不利于世界贸易的稳定发展。特别是,持续近五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被迫中止,使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困境,给世界贸易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3、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扩大

2007年,受美国经济增长减弱的影响,发达国家(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望保持强劲增势,将成为拉动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发达国家内部,主要经济体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显著变化。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后,私人消费上升势头趋弱,由于目前尚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幅度将明显减缓。2006年以来,欧元区内需明显复苏,尤其是企业投资增势良好,呈现出新一轮增长的迹象。2007年,虽然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个别国家政策调整(如德国提高税收等)影响,增幅略为放缓,但总体增势依然强劲。日本经济则将继续维持缓慢回升态势。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看,中国和东亚地区经济有望持续快速增长,俄罗斯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拉美地区多个国家政府换届后,有望推出新的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显著扩大。受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长减缓的影响,2005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仅为2.6%。根据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3.1%和2,7%。2006年二、三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的增长率分别仅为2.6%和1.6%,增速明显低于一季度的5.6%。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油价上涨、利率上升以及住房市场降温,国内消费受到影响等。但是总体上看,美国经济增长虽然会有所放慢,但是实现“软着陆”的可能性较大,不至于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住房市场放缓将使2006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减少1个百分点,并将继续影响今年的经济增长。房地产市场降温是抑制消费者支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另一方面,近期原油价格下跌将会给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带来正面影响,有助于美国经济稳定。在经历了二季度的较快增长后,欧元区三季度表现依然强劲,根据IMF的预测,欧元区经济2006年和2007年预计分别增长2.4%和2.0%,其中2006年的增长率将是过去六年来的最高纪录。至2006年10月,日本从2002年4月开始的本轮经济景气周期已经持续了57个月,平了二战后景气周期的最长纪录。受国内需求扩大的支撑,日本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但是日本经济总体上看是处于恢复状态,如果世界经济增速大幅减缓或是国内政策应对不当,日本经济仍有再度陷入通缩的可能。

在另一方面,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自2002年世界经济开始重新加速增长以来,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持续较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而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强劲增长。IMF预测亚洲发展中经济体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8.3%和8.2%。其中印度经济将分别增长8.3%和7.3%;印尼、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东盟4国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和5.6%;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4小龙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和4.4%。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正在经历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最强劲的经济增长,2006年该地区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2%,2007年将进一步增至6.3%。该地区的石油出口是经济强劲增长的重要原因。虽然该地区经济发展有所改善,但是,拉美地区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中,经济增长较为缓慢的地区,预计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将分别为4.8%和4.2%。

除外部环境的改善之外,近年来发展中经济体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内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宏观经济政策所作的相应调整。如贸易自由化和灵活的汇率体制、财政及赤字的减少、投资和外贸环境的改善,私有化和鼓励私营发展措施完善等。但是,持续高油价、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禽流感疫情以及美国等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将对发展中经济体带来影响。

4、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继续上升

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国际市场需求转旺,使得初级产品供需关系紧张,再加上地缘政治和投机因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呈现大幅上升的态势,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2002年开始从谷底回升,2004年二季度开始,增势曾出现减缓,但是2006年继续大幅度回升。与2005年同期相比,2006年一至三季度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分别上升16.8%、26.2%和29.1%。其中以金属和矿产品的价格增长幅度最大,2006年一至三季度,金属和矿产品价格分别比2005年同期上升28.4%、57.7%和62.4%。相对比较,农产品和食品的价格上升缓慢,但也接近了1995和1996年的前期高点。

国际市场产品价格提高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一些主要商品的供应趋紧而需求大幅增长。例如,由于金属矿石产品的开发受到资源储量、资金、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开发建设周期较长,因此金属矿石的供应大大滞后于价格的变化。而亚洲,特别是中国2003年以来对天然橡胶、有色金属、钢材和一些石化产品等需求大幅增加。同时由于政治形势、局部动乱、罢工、生产事故等一些临时性突发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以及对市场供应心理预期等,减少或中断的担心,更加剧了市场炒作气氛。

2006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延续了2003年以来持续攀升的态势。国际油价高开高走,在4月份大幅飙升,一举突破每桶70.75美元两个关口,此后基本稳定在每桶70美元左右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第9篇

人类如何实现在各个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被联合国的一项“跨千年全球展望研究”列为新千年全球所面临的15大挑战之首,显示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空前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是人类面对生存环境危机对自身发展道路进行反思的结果。可持续发展自提出到今天,经过2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其战略构想已基本在全世界范围及国家层面上形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严峻的人口、环境和资源形势,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可持续因素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要突出。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引起中国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也逐渐从生态学、环境学向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领域扩展。中国学者根据中国国情特点,在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资源和法制等众多领域,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所面临的问题和许多有实践意义的观点。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从概念、主要内容、特点、主要措施及新领域与新课题等方面进行一番梳理与简略的述评,并就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浅见。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有两个层次。首先是可持续发展提出的理论基础问题。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研究比较多:

1、有学者认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源于18世纪“自然的平衡”的思想。

2、有学者认为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在深刻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和人关系的同时,也分析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这种物质变换理论是同当今全世界的热点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密切相关的。可以说,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早期探索。

3、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可持续性的概念源远流长,我国秦朝(公元前2世纪)的田律清晰地体现了可持续性的思想。并认为这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环境法律。但多数学者肯定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观演变的最近结果,是新的发展观。[1]

其次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问题。

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学术界争论也比较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为全球范围的共识。主要观点有:

1.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讨论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江泽民同志就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2]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步被接受和认可,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3]

2.可持续发展是在80年代中期由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提出来的。当时定义有10种以上,甚至包含了有些旨在限制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定义”和“指标”。而对此比较有针对性的共识是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4]

3.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形成与发展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1987年《我们的未来》的报告,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与形成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理论深化与完善时期;此后几年间,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导原则,人类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5]

(二)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

《中国21世纪议程》通过之前,中国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有关文件,均使用“持续发展”概念。1994年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此后,人们普遍接受并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在普遍认同《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的定义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做了不同的表述。

1、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6]

2、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出发,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能动地调控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提高生活质量。[7]

3、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人类社会的运行中,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够保持社会进步、体制优化、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8]

4、江泽民同志概括的:“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它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必须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否则他们就无法生存;二是今天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9]

由此可见,中国学者在描述从传统的发展观到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的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基本上接受了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概念,进而从不同角度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表述推进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

二、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思想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这是学术界的共识。但是在内容的具体上也有不同观点:

1、可持续发展是指改善和保护人类美好生活及其生态系统的计划和行动的过程,是多个领域的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10]

2、可持续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逐步将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和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成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11]

3、可持续发展理论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即人与自然必须互相协调,协同进化,特别强调应把人类需求的不断满足同资源消耗、环境退化、生态胁迫等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二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发展、利己利他的平衡、当代与后代的公正、自助互助的公信、自律与他律的制约。[12]

4、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维度,人与社会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维度,人自身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维度。三个维度内在地构成循环路径,架构出自然、社会和人的立体图景,形成了可持续发展内在整体性的“和谐三维度”。[13]

由此可见,由于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广,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许多内容还有待充实。

三、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贯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条红线,是发展理论的实质所在。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坚持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意义。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邓小平、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和科学发展观的研究

转贴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日益得到学者的关注,学术界主要从概念的提出、主要内容、特点、主要措施及新领域与新课题等方面对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研究。学术界认为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自然环境在内的综合的社会发展观,它是在环境问题已成为发展重大课题的时代背景下,在对中国国情现实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宏观战略思考,它体现了邓小平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深刻理念,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贯穿在他的整个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他站在世界与时展的前列,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不断实践,又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高。我们应当在具体的实践中努力贯彻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来源、主要内容、实施措施等方面,分歧不大。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来源,学术界认为江泽民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顺应世界潮流、适应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口、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对邓小平“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继承和发展。它的现实来源就是江泽民同志长期的工作实践。江泽民本身是一名科技工作者,这种职业背景使他不仅能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使他对人口资源环境对当今世界发展的影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学术界认为是十分丰富的,核心内容就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四位一体的总协调,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主要是围绕核心内容展开,认为他提出并采取了五大战略对策:第一,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结合起来;第二,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结合起来;第三,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起来;第四,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消除贫困及扶贫工作结合起来;第五,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这五大战略对策既是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

关于科学发展观问题的研究是现在的一个热点,成果也有很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对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和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丰富和深化,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创新,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总体评述及关于今后研究的两点意见

(一) 总体评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目前在国内外都处于创建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在中国被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提出后,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法制学等各个领域都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研究仍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而且—般性的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可持续发展是—个综合性、交叉性研究课题,其理论发展依赖于道德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地理学、资源环境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要上升到理论体系,一方面,需要有严密的方法论;另—方面许多理论观点还需要充分论证,要加深理论研究的深度。同时需要研究者具有更广博的知识背景,还要多学科协调研究,各学科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进行研究,拓展研究的广度。

总体来说,学术界对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问题重复论述比较多,缺乏新意;还有些方面的研究才起步,对于一些问题的研究尚未涉及等,这些都是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加以注意和不断克服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只是开了一个头,还需要进一步深入。[14]

(二)关于今后研究的两点意见

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总体来说,成果比较多,也有相当深度。但是笔者认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相对照,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还应该大力加强与深入,应该注意视角的转换与方法论的创新。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理论创新与发展。理论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不竭动力,是指导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的力量源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密切联系新世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研究工作的重点,这是深化研究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应当加强对薄弱环节和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把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贡献,同总结历史经验,研究现实问题三者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研究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最主要的是以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将会层出不穷,理论创新的任务会越来越繁重,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孜孜追求、不断探索。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观察社会问题要有超前性和预见性,不断提出新思路、新观点、新见解,努力推出符合时代和实践要求,高质量地开展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提供学理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0篇

在诸多不利因素打击下,201 1年世界经济增长慢于预期,并且正在遭遇一系列新挑战。展望2012年,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仍将严峻复杂。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态势尚不稳固,欧洲债务危机影响日益加深,这都给世界经济前景增添了不确定性。世界经济何去何从,将取决于发达国家能否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全球经济不断增加的下行风险。

 

一、2011年世界经济发展特点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道路曲折。2010年和2011年世界经济既经历了因复苏步伐加速所带来的欣喜,也因为复苏势头放缓有可能再次陷入衰退而忧心忡忡。2011年,世界经济总体走势经历了一个由较快增长到明显减速的变化。5月以前,世界经济延续上年底的较强走势,显示出可持续复苏的态势。进入6月和7月后,世界经济的坏消息接连不断: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深化,发达国家经济基本面数据再现疲态,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明显走弱,市场避险情绪不断高涨,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全球经济可能重新陷入衰退的警告声不绝于耳。目前世界经济前景比2011年年中时明显黯淡了许多。

 

2011年世界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世界经济复苏延续“南高北低”的双速格局

2011年再次让发达国家备感失望,发达国家经济整体增长疲弱,拖累了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国际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相比历史水平大幅萎缩。在随后的经济复苏中,多数发达国家步伐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疲软,财政赤字和主权债务大幅上升。2011年发达国家经济受到诸多重大不利因素打击,从自然灾害的影响到政府预算,从银行信贷到主权债务危机,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导致经济复苏依然脆弱,经济增长维持低速。

 

2011年美国经济虽未脱离正轨,但复苏乏力,复苏速度之慢前所未有。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不断膨胀的财政赤字和巨额债务等因素综合在一起,对美国经济复苏构成非常大的政策难题。3月日本遭遇了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灾难,日本经济复苏进程逆转。随着震后消费的复苏以及产品供应链的恢复,日本的内需和外需均有所增长,但在欧债危机加深、日元保持强势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灾后的日本在面对种种经济困境时显得无能为力。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蔓延速度和恶化程度远超预期,不仅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威胁,而且影响了欧洲经济增长。许多欧元区国家被迫启动严格的紧缩计划,以规范国家财政。由于财政开支急剧减少,部分欧元区国家经济重新陷入衰退。

 

2011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继续主导全球经济复苏。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全球经济增长重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进程。在经济复苏中,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领先于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引擎。2011年,受发达国家经济减速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在高位放缓,但总体仍保持较强劲的增长态势,整体经济增长率依然快于发达国家。在2011年,新兴经济体面临着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为应对通货膨胀和信贷增长过快,许多国家采取了宏观经济政策调控,致使经济增长放缓。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将来自新兴经济体。

 

2011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最为强劲,该地区正在更多地注重内需驱动型增长。中国的强劲经济增长对全球贸易和商品价格的反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投资银行野村证券的数据表明,2011年中国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40%。2011年,北非、中东的许多国家经历了政治动荡,经济增长明显下滑。随着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跌,2011年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墨西哥经济也在减速。俄罗斯经济在2011年保持了较好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将恢复到危机前最好水平,同时俄罗斯在年底正式获准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新成员,迎来对外经贸合作和自身经济发展的新起点。2011年非洲经济在逆境中保持高速增长,但该地区仍极易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增速明显回落

由于全球经济活动放缓,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回落。世界贸易组织在2011年9月预测,将2011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率的预估值由4月的6.5%下调至5.8%。若这一预测成为现实,表明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将低于1990-2008年6%的长期年均增长水平。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低于预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北非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对全球石油供应构成威胁,日本大地震使全球供应链突然中断等,这些突发事件以及一些短期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抑制了各国的经济活动,影响了世界贸易走势。更重要的是,全球经济增长再次减速严重影响了各国的进出口活动,使世界贸易失去持续增长的势头,重新出现下滑。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放缓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使国内消费难以有较强劲的反弹,并抑制了收入增长,减弱了进口需求。久拖不决的欧洲债务危机使欧洲各国经济活动日趋疲弱,影响了欧洲及全球贸易增长。

 

延续2010年的持续涨势,2011年前几个月世界初级产品价格继续大幅攀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编制的初级产品价格指数在2011年4月达到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点。而随着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投资者的情绪转向消极,对国际商品价格形成压制,导致世界初级产品价格自5月以来呈现震荡下跌态势。截至2011年11月,imf的初级商品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13.1%,比2011年4月的高点下降11.3%。未来欧债危机形势的演变、全球流动性释放的状况、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以及美元汇率的波动将是影响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在不同时间段产生的影响不同,将牵引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行情及波动趋势。

 

(三)外国直接投资缓慢复苏

国际金融危机后,受全球产能过剩、国际市场需求不稳以及新的投资热点尚未形成等因素的制约,全球跨国投资复苏步伐总体上滞后于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不过,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市场需求恢复、企业资金紧张有所缓解,跨国投资也在逐步复苏。联合国贸发会议组织(unctad)的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人量小幅回升5%,达到1.24万亿美元,仍然比危机前的均值低15%,比2007年时的最高值减少了近37%。2010年,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作为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和对外投资来源地的重要性都进一步增强,而且这些经济体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首次达到全球总流量的半数以上,同时这些经济体的对外直

接投资额也达到历史最高值。相形之下,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依旧在下滑。

2011年,受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新兴市场通胀压力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增速将有所放缓。unctad初步估计,201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将恢复至危机前水平,上

升至1.4万亿到1.6万亿美元,2012年有望进一步增至1.7万亿美元,并于2013年接近2007年时的1.9万亿美元最高值。但同时unctad也提醒,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商业环境仍然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全球经济治理的不可预测性,可能蔓延的主权债务危机,一些发达国家财政和金融部门的失衡,以及通货膨胀上升和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过热的迹象等危险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外国直接投资的恢复。

 

二、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步履蹒跚,一方面还没有脱离艰难复苏的轨道,另一方面复苏的基础也十分脆弱,而且还在遭遇一系列新挑战。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欧洲债务危机可能激化,银行金融系统尚脆弱,高失业率和紧缩政策导致需求疲弱,更多的企业因消费疲软减少库存,一些发达国家的政治僵局及机构效率低下造成决策机制瘫痪,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增强等。如果这些因素进一步恶化,将阻碍世界经济的复苏。

 

(一)欧债危机风险难以消除

欧洲债务危机是欧元区、欧盟乃至世界经济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风险。欧洲问题国家债务规模史无前例,而且债务危机尚在持续发酵,市场信心极其脆弱,引发金融市场持续震荡。由于各成员国经济联系紧密、债务链相互交织,因此危机加深并拖累银行系统和实体经济的可能性在不断上升。随着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陆续进入偿还高峰期,如果不能及时出台有效的救助措施,一旦欧洲银行业风险集中爆发,将对世界经济及国际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冲击。2011年以来,欧洲领导人已采取多项措施应对危机的蔓延,如加强欧洲金融稳定安排(efsf)的作用,由欧洲央行出面购买主权债券,实施欧元区深度整合计划等。但欧债危机风险远未消除,短期内明显缓解的可能性很小。欧债危机还要持续多久,还会恶化到什么程度,最终会是怎样的结局,目前难下定论。

 

若从根本上解决欧债危机,涉及改革欧洲治理方式的问题。欧洲国家解决债务危机,不仅仅是救助和财政紧缩的问题,深层次问题是欧元区内在体制的缺陷,需要改革欧元区内在的运行机制,包括建立统一的财政政策、完善公共援助稳定机制,以及建立严格的财政约束机制等。在2011年12月的欧盟峰会上,欧盟国家就加强财政纪律同意缔结政府间条约,即《财政契约》,同时决定提前至2012年7月启动欧洲稳定机制(esm)稳定欧洲金融形势。峰会所取得的成果标志着欧债危机真正开始治本,是欧盟一体化的新进展。当然,欧洲要建立更强的财政秩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短期内很可能还将遭遇更多的市场动荡。因此,在应对欧债危机过程中,欧洲领导人必须发挥领导作用,提高欧元区管理和危机处理的效率,让人们相信它有能力、也必将解决自身的危机;同时要采取更有力的行动,让欧元区保持完整,以稳定投资者信心,重建投资者对欧元区公共财政的信心。

 

(二)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

从目前情况看,世界经济复苏的动力比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有所增强,但总体呈现政策支撑效应减弱、传统增长动力仍较疲弱、新增长动力尚未形成的格局。在许多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投资需求疲弱,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新增长点尚未形成。为应对债务风险,减少财政开支、增加税收以及家庭和企业的偿债努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相对强劲的经济增长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经济减速的影响,新兴经济体则面临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总之,发达经济体要从金融危机中完全恢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兴经济体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自我持续型增长也存在着不确定性。

 

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陷入政策上的两难境地。对发达国家而言,财政金融政策空间已十分有限,为应对债务问题而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会削弱经济增长动力。鉴于经济复苏依旧脆弱且失业率高企,发达国家在进一步采取紧缩政策时必须非常谨慎,要处理好经济复苏和应对债务危机的关系,在刺激经济复苏和防止政策不可持续之间寻求平衡。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需要严防外部环境趋紧的冲击,另一方面仍应强化经济结构调整以实现可持续增长目标。同时要注意的是,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不散,正影响着相关国家的社会稳定。一些国家通胀、失业、社保等问题和两极分化加剧相互叠加,导致政局不稳、社会矛盾冲突加剧,各种风险触发点增多,都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难以预料的冲击。

 

当前,世界经济尚未从金融危机的重创中完全康复,各国当务之急仍然是促进经济增长。要使世界经济重获动力,重要的是加强国际协调、保持金融稳定、在紧缩与增长之间寻求平衡。这需要采取强有力的经济政策措施,恢复和重振市场信心,制止并扭转经济下滑趋势。在世界经济的众多困难和矛盾中,美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经济增速下滑和企业新增就业岗位不足,为此应着力促进增长和就业;欧元区应致力于支持金融部门和解决主权债务危机,阻止债务危机风险外溢;日本主要是加强灾后重建。这是发达国家对全球经济复苏所能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

 

(三)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增大

世界经济需要较长期的调整才能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而与危机相伴而生的贸易保护倾向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特别是世界经济贸易增速再次下滑,使一些国家维持自由贸易的意愿降低,诱使它们寻求更多的贸易保护。首先,发达国家经济低速增长,国内消费和投资疲弱,需要通过国外需求的增加来弥补国内需求的低迷,为此各国都在强化出口支持政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其次,经济低迷、失业率走高、财政紧缩、贸易失衡、汇率问题等将继续成为一些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在实施以出口促就业的同时,限制海外竞争成为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使用的重要政策之一。第三,部分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与选举政治周期叠加,为转嫁危机和转移国内矛盾,经贸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可能采取更多的保护本国产业的措施,以满足国内各种利益团体的保护主义诉求。凡此种种,都增加了人们对贸易保护的担忧。

 

如果各国都加大采取贸易限制措施的力度,无疑将恶化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的环境。为了确保贸易能够继续推进全球经济复苏,各国政策制定者应对全球保护主义保持高度警惕,坚决抵制

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过程中,需要各国加强合作、重建信心、维持贸易开放性,推动贸易成为支持全球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方式,推动世界经济重返快速复苏轨道。为此,要积极维护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继续发挥wto贸易措施监督机制的预警和监督作用,防止成员国的贸易政策立场发生进一步扭曲。

 

三、2012年世界经济展望

国际金融危机已历时三年多,其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旧疾未愈,又添新伤,更加凸显了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欧洲债务危机的解决并非在朝夕之间,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将经历一个较长的低迷期,预计世界经济在今后几年只能维持低速增长且时有波动。

 

(一)2012年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从发展态势看,欧洲债务危机仍有可能深化,甚至拖累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但只要相关国家携手有效应对,世界经济仍有望维持低速增长态势

。迄今为止,国际经济组织和主要研究机构纷纷下调对2012年世界经济前景的预测,认为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不会高于2011年。联合国2011年12月《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受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疲弱、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财政紧缩措施以及各国应对危机的政策缺乏协调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在未来两年将继续减速,甚至有可能再度衰退。联合国预计,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从201 1年的2.8%下滑至2.6%,更低于2010年的4%。

 

(二)美国经济有望实现温和复苏

2011年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信用评级遭降,国会两党谈判缠斗不休。但近期美国重要经济数据向好,显示经济呈现缓慢扩张势头。2012年,欧洲经济衰退和美国国内财政紧缩或将对美国经济构成冲击。欧洲在贸易和金融方面与美国有着紧密联系,欧洲经济衰退及欧债危机的后续影响是影响美国经济的重要因素。欧债危机加深使银行更加惜贷,这可能需要美联储向市场多提供流动性。另外,2012年美国将迎来总统大选,经济和就业议题对美国总统奥巴马争取连任至关重要。奥巴马政府正千方百计地提振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也将注重财政政策扩张对经济复苏的有利作用,避免快速的财政紧缩。为刺激美国就业和经济复苏,美联储选择了继续维持宽松政策,已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零至0.25%的水平至少到2013年中期不变。2012年美国经济预料能够实现温和增长,通胀率维持在低水平。美联储预测,2011年美国经济增速将在1.6%至1.7%之间,2012年美国经济增速将在2.5%至2.9%之间。

 

(三)欧洲继续深陷债务危机的泥潭

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撼动了全球金融市场。迫于应对危机,各成员国不得不紧缩财政,这既制约了经济复苏,又不可避免地影响社保、养老等福利支出,削弱了投资者信心和消费者支出意愿,引发社会动荡,令经济增长陷于停滞。2012年欧债危机的局面还将延续,其形势如何演变需要密切关注。欧盟峰会推出的各项新举措能否奏效尚待观察,近期欧元区成员被下调信用评级的压力犹在。经济增长前景暗淡和债务危机加剧降低了人们对欧元区经济增长的预期。欧洲央行预计,2012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将只有0.3%。联合国报告称,2012年欧洲经济增长仍将十分低迷,多数国家经济处于萎缩边缘,而债务问题深重的欧元区边缘国家则可能陷入较长时间的经济衰退。2011年11月和12月,欧洲央行已连续两月下调利率,并推出一系列应急措施来支持财政系统,凸现其对欧元区经济前景的忧虑。如何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整顿财政之间寻求平衡,考验着欧盟领导人的政治智慧。从目前看,2012年欧洲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欧元区经济衰退将加剧主权债务和银行融资市场的压力,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连锁效应,拖累世界经济放缓增长。

 

(四)日本经济面临着“内忧外患”

随着大地震造成的供应链中断约束的逐渐消除,以及灾后重建的逐步推进,日本经济正逐渐呈现好转迹象。2012年,灾后重建带来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释放,有望对日本经济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日本经济有望逐步缓慢复苏。但日本经济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诸多挑战。从国内看,电力供应紧张、震后重建预算缺乏财源、超宽松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等将制约其经济增长。为促进灾后重建,日本政府在2011年已通过多个补充预算案,规模接近20万亿日元,但面对财政状况之窘迫,如何筹集重建资金是个问题。从国外看,日元持续走强、欧洲债务危机加深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都对日本的出口依赖型经济增长构成威胁。为降低日元升值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防止产业空心化,进一步拉动内需,日本政府出台了“日元升值综合经济对策”方案,还数次采取市场干预措施,但全球避险情绪持续高涨,资金加速流向日元的势头持续,目前日元对美元汇率仍在高位运行。日本央行最新预测,2011年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为0.3%,2012年度将增长2.2%。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1篇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2004年的强劲增长之后,2005年增速有所放缓。虽然受到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和美联储连续提高利率等因素的影响,但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仍保持着相对较快的增长,并且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有所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5年9月发表的秋季《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将达到4.3%,虽然低于2004年创纪录的5.1%,但仍高于2003年的4.0%和1995-2002年3.6%的年均增长。

从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情况看,美国经济受石油价格上涨和美联储连续提高利率的影响增速有所放缓,但在个人消费支出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的带动下仍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就业形势继续改善,通货膨胀温和,预计2005年仍将增长3.5%;日本经济在企业设备投资和居民消费的带动下呈现出较快增长,就业形势趋于改善,通货紧缩进一步缓解,银行不良贷款显著下降,以内需为主导的复苏势头不断得到巩固,预计2005年将增长2.0%;欧元区经济由于内需疲软和净出口贡献下降而增长缓慢,失业率2005年仍然居高难下,通货膨胀率受石油价格上涨而有所上升,主要经济大国财政赤字继续超标,预计2005年的增长将降至1.2%。

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看,亚洲经济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中国和印度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东南亚地区经济则由于出口增速回落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势低落而增长明显趋缓,预计2005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将分别增长7.8%和4.0%。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经济由于生产能力不足而增速放缓,但石油收入的大量增加使得财政金融形势和对外支付能力继续改善,预计2005年将分别增长5.5%和6.0%。中东欧地区经济继续保持相对稳定的较快增长,但受欧元区经济增势疲软的影响而增速下降,经常项目逆差有所增加,预计2005年的经济增长将回落至4.3%。拉美地区经济在2004年出现强劲的恢复性增长之后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着较快的增长,经常项目盈余的增加使得财政金融形势进一步好转,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增强,预计2005年将增长4.1%。非洲地区经济也继续较快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预计2005年将增长4.5%。

总之,虽然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比2004年的强劲增长有所放缓,但由于国际金融市场总体保持稳定,长期利率仍处于历史上的较低水平,全球通货膨胀压力不大,各国财政货币政策依然相对宽松,因此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继续保持稳定的较快增长态势,并且这种趋势将延续到200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期,2006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增长4.3%;其中,美国、日本和欧元区将分别增长3.3%、2.0%和1.8%,亚洲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将分别增长7.2%和4.7%,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将分别增长5.3%和5.7%,中东欧地区将增长4.6%,拉美地区将增长3.8%,非洲地区将增长5.9%。

虽然目前世界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但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构成威胁。首先,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发展不平衡,世界经济增长仍然过分依赖美国,虽然中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增大,但由于其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靠出口带动,而出口市场又主要集中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因此在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依然缓慢的情况下,一旦美国经济增速下滑严重,势必将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其次,全球经常项目不平衡进一步加剧,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继续扩大,预计2005、2006两年将达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1%,占全球总逆差的70%左右,而顺差则主要集中在日本、德国、中国等国家,以及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石油出口国,经常项目收支结构失衡不仅会影响到国际汇率关系和资本流动的稳定,而且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增强,不利于世界经济和贸易的稳定增长;再次,国际石油价格继续在高位徘徊,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而且也会加剧石油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的经济不平衡,导致亚洲等石油净进口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条件恶化、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和贸易盈余下降,而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也会因此扩大,从而加大世界经济增长下滑的风险。

二、世界贸易增长明显趋缓,经常项目收支严重失衡

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2005年世界贸易增长明显趋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5年世界商品和服务贸易量增长将从2004年的10.3%回落至7.0%。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是导致世界贸易增长趋缓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所造成的进口需求减弱,不仅直接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增长,而且还进一步影响到发达国家的出口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发达国家的进口增长将从去年的8.8%降至5.4%,而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则将从2004年的14.5%降至10.4%。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出口增长将从2004年的8.3%降至5.0%,而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增长将从2004年的16.4%降至13.5%。此外,国际市场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对需求的制约作用,电子信息类产品需求的周期性下降,以及全球多边贸易谈判进展迟缓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增强等,也都世界贸易的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

当前,全球经常项目收支失衡日趋严重。2005年,发达国家的经常项目逆差将从2004年的3140亿美元扩大到4511亿美元,而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常项目盈余则从2004年的2277亿美元增加到4101亿美元。在发达国家内部,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将从2004年的6681亿美元继续扩大到7590亿美元,而日本和德国的经常项目盈余仍将分别高达1531亿美元和1211亿美元;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内部,经常项目盈余主要集中在亚洲发展中国家、独联体国家和中东地区,预计分别高达1097亿美元、1053亿美元和2176亿美元。全球经常项目收支严重失衡集中反映出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会影响到世界贸易的健康增长,而且还有可能引起国际汇率关系的剧烈调整和国际资本流向的重大改变,影响到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从而破坏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条件。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由于2006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2005年的增长速度,而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形势有望好转,发达国家的进口需求将有所增加,因此世界贸易增长预计会有所加快。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6年世界商品和服务贸易量将增长7・4%,略快于2005年;其中发达国家的进口增长将提高到5.8%,出口增长将加快到6.3%,而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

中国家的出口增长仍可维持在10.3%,进口增长减缓至11.9%。与此同时,贸易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预计发达国家的经常项目逆差将进一步扩大到4990亿美元,而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常项目影响也将继续增大到4936亿美元;其中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将继续扩大到8052亿美元,而日本和德国的经常项目盈余仍将分别高达1405亿美元和1219亿美元,亚洲发展中国家、独联体国家和中东地区的经常项目盈余将分别增加到1134亿美元、1220亿美元和2727亿美元。

三、跨国直接投资趋于回升,国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在连续三年大幅下降之后,2004年终于开始止跌回升,按流入量统计达到6481亿美元,略高于2003年的6326亿美元,但仍比2000年创纪录的13880亿美元低50%多。并且,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继续下降,从2003年的4422亿美元继续降至2004年的3800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的国外直接投资流入量则从2003年的1663亿美元继续回升到2004年的2332亿美元。这种情况反映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和中东欧新兴市场地区正日益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重要目的地,而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有所下降。2005年以来,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回升趋势,跨国公司继续调整全球生产和投资布局,跨国并购活动日趋活跃,对有成本和市场优势的新兴市场地区的投资随着产业转移的加快继续增加,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也在显著增加,预计2005、2006两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仍将保持恢复性增长。

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重新恢复增长的同时,其地区和产业投向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虽然发达国家仍是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但其占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79.8%降至2004年的58.6%,而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则相应地从20.2%增加到41.4%,显示发展中国家正日益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重要场所,特别是亚洲、中东欧和拉美等新兴市场地区由于经济增长较快、财政金融形势较为稳定,以及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其成本和市场优势日益凸显,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而发达国家由于经济缺乏活力、股市时好时坏、公司财务丑闻不断,以及产业结构面临深刻调整等,对外投资动力远大于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由于全球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以及发达国家的传统制造业已基本向外转移完毕,跨国直接投资越来越多地投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保险、电信、商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而且各种形式的服务业离岸外包正方兴未艾,流向传统制造业的势头则明显减弱。目前,服务业吸收的跨国直接投资存量已从1990年的49%上升到60%多,而制造业所占比重则从42%降至34%。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全球生产体系日渐形成,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发达国家在向外整体转移传统产业的同时,也将新兴产业分解为不同的独立部分和环节向外转移,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制造乃至部分研发活动也以委托加工和外包等形式大量转移到有成本和市场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并通过制定产品和技术标准、掌控关键技术和核心业务,以及垄断全球营销系统等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大规模产业转移的同时,其自身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进步较快的国家也开始通过对外投资向进步较慢的国家进行产业的梯度转移。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金融、保险、电信、商贸等服务业也开始大规模向外转移,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也呈现出加快发展趋势。

四、国际金融市场保持稳定,汇率关系调整趋于平稳

2005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继续保持稳定,总体上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尽管美联储连续12次调高短期政策利率,但欧元区和日本的短期政策利率仍保持较低水平不变,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短期政策利率调升幅度也十分有限,长期利率虽有所波动,但仍处于历史上的较低水平,反映出全球通货膨胀预期依然较低。由于上市公司业绩和资产负债情况转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公司利润处于历史上的较高水平,全球股市获得有力支撑,主要股市运行平稳,没有出现太大的涨落。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关系调整也趋于平稳。由于美国的经济增长继续领先于欧元区和日本,美联储连续提高利率后美元的短期利率明显高于欧元和日元,以及欧盟宪法在法国和荷兰公投失败影响到对欧元的信心,欧元和日元汇率有所贬值,而美元对主要国际货币汇率的下跌趋势得到扭转,实际有效汇率上升。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虽然有升有降,但除东盟国家外,多数国家和地区货币的贸易加权汇率有所升值,特别是拉美地区货币升值明显。中国在小幅调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稳定。

从目前的情况看,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态势总体上有望继续得到保持,但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依然存在。首先,全球经常项目收支的严重失衡,特别是美国不断扩大的庞大经常项目逆差,始终对美元构成巨大的贬值压力。虽然目前由于美联储连续提高利率使得美元资产暂时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国际资本大量流人美国不仅弥补了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而且使得美元汇率暂时获得支撑,但是,一旦欧元区和日本的中央银行开始提高利率,美元与欧元和日元的利差就会缩小,国际资本流向就可能发生变化,美元汇率可能再度大幅贬值。其次,在国际石油价格高涨导致通货膨胀压力上升和美元短期利率水平已经明显调高的情况下,新兴市场国家的中央银行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升息压力。一旦各国中央银行相继调高短期政策利率,长期利率水平将趋于回升,不仅会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国际金融市场可能因此出现较大的波动。最后,诸如恐怖袭击、地区冲突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等难以预测的突发事件也有可能影响到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国际金融市场的各种潜在波动风险始终存在。

五、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世界经济稳定增长

从2005年初开始,国际石油价格一路飙升,到8月底由于美国的主要石油生产加工基地受到“卡特里娜”飓风的袭击而严重受损并造成停产时,原油期货一度突破每桶70美元大关。此后,虽然由于美国政府释放了近3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而使得原油期货价格有所回落,但原油期货价格直到9月底仍保持在每桶65美元左右,而前三个季度的平均原油价格高达每桶52美元,比2004年的全年平均价格上涨了38%。进入第四季度后,国际油价继续有所回落,但原油期货价格仍处于每桶55美元以上的高位。据世界银行的估计,2005年西得克萨斯、布伦特和迪拜三个原油市场的平

均价格将高达每桶53.6美元,涨幅达到42.1%,而2004年的平均价为每桶37.7美元,涨幅为30.6%。

2005年以来,虽然由于世界经济增速的放缓使得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从2004年的3.5%以上放慢到2.2%左右,并且由于欧佩克组织增加产量使得国际市场原油供应增长实际上还略快于需求增长,但由于原油库存仍处于较低水平,并且闲置生产能力每日不足200万桶,这就使得原油期货市场始终处于脆弱的平衡状况,对可能导致石油供应中断的各种因素和事突发件极其敏感,投机易异常活跃,不断推动油价振荡上涨,国际油价中的风险溢价高达每桶15美元左右。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2006年世界经济仍将以2005年的增速继续较快增长,石油需求不会显著下降,而产能增加需要时间,因此2006年国际油价仍将继续处于高位。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06年的平均油价预计还将略升至每桶56美元;此后,随着产能的增加和需求增长趋缓,国际油价有望逐渐回落,预计平均油价在2007年将降至到每桶52美元,到2010年有望回落到每桶40美元。

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首先,石油价格上涨已经造成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和部分国家通货膨胀压力增大。2005年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都有所放慢,并且美国和亚洲等石油进口较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相互抵消作用后,假定通货膨胀预期仍然保持稳定,国际石油价格因需求拉动而持续上涨10%,世界经济就会相应少增长0.1%至0.15%,而2003年以来的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在1%至1.5%之间。而且,如果国际石油价格继续上涨并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各国中央银行还可能被迫显著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从而进一步制约世界经济的增长。其次,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严重依赖石油进口的亚洲等新兴市场地区经济可能会受到更大的不利影响。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不仅导致这些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和国民收入流失,而且导致各类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全面上涨,使得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在国内成品油价格尚未完全放开的国家,继续维持政府定价势必要被迫增加油价补贴从而导致财政负担加重,放开价格和取消财政补贴又会使经济面临高油价的剧烈冲击,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水平的稳定。再次,持续的高油价还会导致世界经济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美国的贸易逆差将进一步扩大,全球国际收支的失衡将更加严重;日本经济脆弱的复苏势头可能受到打击,欧元区经济可能更加不景气,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不平衡将进一步增大。最后,高油价也孕育着巨大的金融风险,高油价一旦崩溃将使得参与原油期货交易的众多金融机构陷入困境,期货市场的动荡势必将波及到其他金融市场,对全球金融的稳定造成巨大冲击,进而影响到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六、国际经济环境总体有利,但不利因素和风险增加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进口的不断增加,已经成为拉动周边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不断融入世界经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也在不断加深,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也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

从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及其发展趋升看,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总体依然看好,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贸易保护主义增强,以及国际石油价格继续在高位徘徊等,也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首先,世界经济和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总体上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有利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努力改善进出口产品结构,在继续扩大出口的同时适当增加进口,特别是国内短缺的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性产品以及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口,缓解今年贸易顺差过大带来的种种压力,减少贸易摩擦和纠纷。

其次,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继续进行并出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加快的新趋势,以及跨国直接投资进一步回升并重点流向有市场和成本优势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我们应抓住跨国直接投资回升并继续流向我国的机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稳定我国吸收外资的规模。同时,也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鼓励有条件和竞争优势的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贸易顺差的增加,对我国存在较大贸易逆差的美国和欧洲国家还可能继续采取反倾销、特殊保障以及技术壁垒等方式限制我国部分产品的出口,同时也会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市场准入等方面继续对我国施压。对此,我们既要积极应对、有针对性地做好矛盾和纠纷的化解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要深化涉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规模进出口贸易秩序,加快推进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努力实现对外贸易的市场多元化,避免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所带来的风险。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中国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挑战;里约+20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5-0001-04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是世界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标志着人类发展观的根本转变,是工业革命以来对人类影响最深、最广的一场变革。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积极地推动这场历史性的变革,投身于全球可持续发展行动,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中国伴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行动一路走来,经历了20年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年是联合国环发大会召开20周年,联合国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可持续发展大会,大会将成为继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和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之后,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又一次大规模、高级别的盛会。围绕“在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框架”两大主题,大会将评估全球可持续发展取得的进展、存在的差距,积极应对新挑战,并努力推动形成新的政治承诺。我有幸参加了我国筹备1992年环发大会的相关工作和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峰会,参与了《中国21世纪议程》的制定与实施。在“里约+20”即将到来之际,回顾20年来《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进展,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深入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并就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1 《中国21世纪议程》产生的背景

1.1 1992年《21世纪议程》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发展理念与方式的历史性转变工业革命以来,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区域、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从20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行理性反思。《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人类环境宣言》等重要报告,有力地唤醒了人类的环保意识。但此后的20年,各国在处理环境问题方面仍就环境论环境,没有妥善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抑制,反而还在不断加剧。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定义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它标志着人类开始从对环境问题的思考转变为对发展方式的反思。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21世纪议程》制定了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行动计划,首次把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看成是一个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强调世界各国应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加强合作,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走一条环保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21世纪议程》的制定与实施,也标志着人类发展理念与方式的历史性转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防治荒漠化公约》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行动的重要方面。

1.2 以发展为核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必然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把发展摆到了国家战略的核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最短的时间解决了10亿人的温饱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环境与发展相矛盾的世界性难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各种环境问题集中显现,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由于人口多、底子薄,人均拥有的水、矿产等资源相对较少,中国很快意识到必须跨越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作为后发展国家,中国不具备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获取全球资源的优势,必须以自身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参与全球竞争,实现长远发展,需要寻求一条使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持续、稳定、健康,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之路,这就是可持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联合国环发大会召开后,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原国家科委、原国家计委会同50多个部门,组织300多名专家启动了《中国21世纪议程》的制定工作,历时两年,于1994年3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了全球第一个部级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制定了中国跨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目标、政策和措施。《中国21世纪议程》所确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现了中国国情和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兼顾了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充分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立足国情的战略选择之举,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之举。

1.3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体现了负责任大国形象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世界经济正呈现快速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把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中国以自身有限的资源环境承接了国际产业的转移,承担了“世界工厂”的角色。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全球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站在全人类的角度,以更积极、更开放的姿态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合作。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人均GDP仅为全球平均的1/10。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差距大,经济发展任务又十分艰巨,中国主动落实里约精神,第一个制定和实施部级《21世纪议程》。作为一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克服困难、付出巨大努力,既是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对世界的贡献。正像时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斯佩思指出的:“中国在推动《21世纪议程》实施中发挥了旗舰作用。”

2 二十年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世界上没有经验可循。《中国21世纪议程》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中国开启了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与实践。

2.1 坚持理念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中国21世纪议程》制定后,根据世情和国情,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要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即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提出了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面对国际上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和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的现实,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随着发展中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系统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靠谁发展,为谁发展和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等重大问题,从政治高度和科学的角度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2.2 坚持宏观调控,努力解决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协调问题为了切实转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我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宏观调控能力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着眼长远和大局,大力加强结构调整,切实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在“九五”时期,就开始研究把《中国21世纪议程》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中。从“十五”以来,陆续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如关闭“五小”、实施极为严厉的土地和水资源等管理制度、制定约束性的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指标、强制淘汰落后产能等。其中,仅“十一五”期间就强制关停了7 210万kW小火电机组、淘汰了近4亿t落后炼钢和水泥产能。进入“十二五”以来,国家除继续制定约束性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指标外,将GDP增速调整为年均7%,并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等一批关系可持续发展全局的战略措施。我国持续实施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累计少生4亿人,对全球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3 坚持能力建设,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环发大会后不久,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领导小组(2001年更改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领导小组)。成立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具体承担推进《中国21世纪议程》实施的日常管理工作。为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展了领导干部和公众的可持续发展宣传培训, “十一五”期间,仅中国科协组织的主题科普活动就达123万次,参与公众超过9亿人次,增强了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在体制机制方面,不断建立健全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实施环保产品认证制度,建立节能减排责任制,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等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考核体系。国家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从“九五”开始就在国家科技计划中不断增加资源开发与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制定并《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2001-2010)》,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突破了一大批核心技术,是世界上水电、风电装机和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最大的国家。在减灾防灾方面,不断强化防灾抗灾基础能力、完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有效地应对了南方冰冻、长江洪涝、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地区特大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在试点示范方面,组织开展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近年来,又陆续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低碳城市”、“低碳交通”、“生态示范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试点示范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符合区域和行业特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机制。在国际合作方面,先后推出两批国际合作优先项目计划,以开放、合作、共赢的姿态,广泛吸引国外政府、企业和研发机构参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总之,过去2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步伐最快的20年,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20年,是成功应对国内外一系列重大风险和挑战的20年,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的20年。在这20年里,我们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例如,在经济发展方面,GDP总量从全球第11位跃升至第2位,脱贫人口占全球脱贫人口的近2/3;在社会进步方面,城镇化率由26.41%提高到49.95%,覆盖城乡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全面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单位GDP能耗降低了57.9%,单位GDP水资源消耗下降了84.5%,森林覆盖率由12.98%增加到20.36%。

3 新时期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20年来,虽然国际社会为促进可持续发展付出了努力,但是全球可持续发展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2011年全球人口已经超过了70亿,其中超过10亿人口没有摆脱贫困,将近三分之二的国家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刚性需求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还将继续加大。此外,相比20年之前,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环境风险、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重大自然灾害、全球公平、贫富差距等全球性问题仍然突出。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兑现自身承诺意愿下降与执行意愿不足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这些全球性问题的压力。在这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背景下,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还将面临新的挑战。

3.1 中国的发展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尽管中国GDP总量已跃升至全球第2位,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十分明显,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中国人均GDP仍排在全球百位左右,根据世界银行2009年统计数据,人均GDP不及全球平均的1/2和发达国家的1/10;我国还有贫困人口1.22亿,且大多生活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区域,消除贫困任务仍然艰巨;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内需与消费性需求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重化工业比重偏高、服务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薄弱,以低端价值链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结构没有根本转变;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仍未真正建立起来。中国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刚刚建立,其中城镇基本养老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覆盖的人口在2010年仅为384%和15.3%,保障水平还较低。劳动力的技能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压力较大。

3.2 中国自然资源与环境对发展呈现刚性约束

中国占52%的国土面积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环境脆弱。淡水、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的人均赋存量仅为全球平均的28%、7.7%和17%,而且大部分自然资源、能源主要分布在地理、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开采、利用与保护的成本较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我国资源和生态承载能力的挑战将加剧,且压力会长期存在。

3.3 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

中国未来的发展将面临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不曾遇到过的压力,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在能源资源价格较低的情况下实现了工业化、现代化,而我国是在世界能源资源价格持续高位、与环境相关的贸易壁垒与日俱增的条件下来进行工业化过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还在继续。同时,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外部压力,国际社会期望我们承担更多的责任,甚至强加给与我们能力和发展阶段不相称的责任和义务。

4 弘扬里约精神,迈向共同的未来

里约精神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集中了人类共同的知识和智慧,反映了人类未来发展的趋势,国际社会应坚持来之不易的共同理念。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共同的未来。国际社会应大力弘扬里约精神,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里约环发大会确定的各项原则,坚持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大支柱同步建设、同步发展,推动实现人类的全面、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4.1 坚持合作共赢理念,构建多样性、包容性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框架随着全球化进一步深入以及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世界已经融为一个整体。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任何一个国家。在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等重大全球性问题面前,国际社会应化纷争为合作,通过合作实现共赢。只有坚持共赢的理念,才能实现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同步。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和具体国情各不相同,应尊重各国可持续发展的自,由各国自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发达经济体作为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者,应切实担负起历史责任,为构建多样性、包容性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框架提供支持并创造有利的条件。

4.2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探索和实践。加强科技进步和创新,深化对外开放与合作,大幅度提高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着力推动区域、城乡以及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均衡发展,努力实现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的发展目标,积极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邓楠.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1-3.

[2]王伟中. 冲突与融合[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32.

[3]周生贤.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4-5.

[4]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发展的基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生态基础评价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70-280.

[5]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发展的影响力: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角色[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39-163.

[6]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繁荣与代价:对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展的解读[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58-279.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3篇

第一,我们决心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我们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仍然乏力,增长动力不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以及全球性挑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环境至关重要。我们要继续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和协调,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伙伴精神,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我们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进一步明确了二十国集团合作的发展方向、目标、举措,就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达成了杭州共识,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描绘了愿景。

我们认为,面对当前世界经济的风险和挑战,需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运用好财政、货币、结构性改革等多种有效政策工具,既要做好短期风险防范和应对,也要挖掘中长期增长潜力;既要保持总需求力度,也要改善供给质量。这将向国际社会传递二十国集团成员共促全球经济增长的积极信号,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稳定。

第二,我们决心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我们一致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决心从根本上寻找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之道,紧紧抓住创新、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要素新业态带来的新机遇,并制定一系列具体行动计划。我们支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创新,推动创新成果交流共享。我们决定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制定了优先领域、指导原则、指标体系。《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的达成,将使我们在理念上有共识、行动上有计划、机制上有保障,有助于为全球增长开辟新路径,全面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

第三,我们决心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我们同意继续推动国际金融机构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强化全球金融安全网,提升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和韧性。我们决心加强落实各项金融改革举措,密切监测和应对金融体系潜在风险和脆弱性,深化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气候资金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我们决定深化国际税收合作,通过税收促进全球投资和增长。我们就能源可及性、可再生能源、能效共同制定了行动计划,以提升全球能源治理有效性。我们就继续深化反腐败合作达成多项共识,决心让腐败分子在二十国乃至全球更大范围无处藏身、无所遁形。我们期待通过上述成果和举措,全面提升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结构的平衡性、机制的可靠性、行动的有效性,为世界经济增长保驾护航。

第四,我们决心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的作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我们同意充分发挥贸易部长会和贸易投资工作组的作用。我们共同制定《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促进包容协调的全球价值链发展,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制,重申反对保护主义承诺,以释放全球经贸合作潜力,扭转全球贸易增长下滑趋势。我们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这是全球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填补了国际投资领域空白。期待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在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推动下,世界经济将重新焕发活力,经济全球化进程将继续蓬勃发展。

第五,我们决心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让二十国集团合作成果惠及全球。我们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具有开创性意义。我们同意在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方面发挥表率作用,推动《巴黎协定》尽早生效。我们发起《二十国集团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制定创业行动计划,发起《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决定在粮食安全、包容性商业等领域深化合作。这些行动计划和务实成果,将着力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问题,为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重要努力,为全人类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4篇

联合国5月16日发表的《LINK全球经济展望》认为,2004年世界经济实现不同寻常的3.9%的高增长,全球经济活动在2004年底达到高点。但是随后世界经济从2004年11月开始放慢增长,时间、速度都比预期的更早和更快。预计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为2.9%,而不是此前预计的高于3%。但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不会进一步放慢,2006年世界经济可望实现3%左右的增长。同时,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系统性风险值得关注。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其中日本最为明显,2005年和2006年日本经济预计将分别增长0.7%和1.5%,而此前对2005年预测为增长2.0%。同时,欧元区经济增长也有一定程度放缓,2005年经济增长预测从2.1%下调为1.6%。2005年美国经济增长将为3.1%,高于此前3.0%的预测。

2004年,发展中经济体除非洲之外,增长速度都达到6%以上。发展中经济体的良好表现归因于内部和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善,首先是财政和国际收支状况的明显改善,一些经济体实现了国际收支的顺差,同时通货膨胀也被控制在了较低水平。这些使经济环境和信心得到提高,国内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4年和2005年发展中经济体的良好表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美国和中国经济增长的互补性影响。美国国内需求增加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制成品出口增加;中国制造业带动了全球需求和价格上升,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仍然依赖于初级产品和原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穴IMF?雪 《世界经济展望》

IMF《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4.3%,继续保持较为强劲的态势,但仍过度依赖美国和中国。如果美国和中国经济同时疲软,全球经济将显著放缓。多数工业化国家200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2004年,2006年情况略有好转。大多数经济指标显示,美国经济2005年将继续强劲增长,2005年和2006年增速均达3.6%,但低于2004年的4.4%。由于出口表现欠佳,欧元区经济增速2004年下半年明显放慢,虽然已有一些恢复增长的迹象出现,但2005年的增长情况可能比原来预想的要差得多。欧元区2005年的经济增速为1.6%,低于2004年的2%,但2006年可能达到2.3%。自2004年第二季度以来,日本经济增长因出口、投资和消费疲软而停滞。尽管最近的数据总体上预示着日本经济增长正在恢复,但2005年和2006年的增长速度估计分别只有0.8%和1.9%,远低于2004年的2.6%。对于欧元区和日本经济来说,其货币急剧升值是一个重要风险。

几乎所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2004年都超过了预期,2005年将继续增长,但总体速度会有所放慢。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2004年增长8.2%,2005年和2006年预计分别增长7.4%和7.1%。拉美经济2005年和2006年分别增长4.1%和3.7%,低于2004年的5.7%。中东地区经济2005年和2006年分别增长5.0%和4.9%,低于2004年的5.5%。独联体经济今明两年分别增长6.5%和6.0%,低于2004年的8.2%。

IMF认为,富国和发展中国家都未能采取必要步骤,减少日益严重的全球失衡现象。IMF认为美国应增加国民储蓄,包括削减财政赤字、实施结构改革以消除欧洲和日本经济增长的阻碍。亚洲国家应增大汇率灵活性,以提升国内需求。美元存在无序下跌的可能,通胀压力可能导致美国利率走高,加上油价高企并出现波动,这些都是全球经济前景面临的重大风险。

世界银行《全球发展金融》

受美国经济稳定增长和中国、印度、俄罗斯迅速发展的推动,2004年全球经济强劲增长,增长率达到3.8%,为近年来最高。发展中国家更是以6.6%的增速一马当先,创30多年来的最高纪录。同时,稳定的经济增长及活跃的金融市场对各国的收支平衡构成了支撑,全球金融系统的弹性也得到持续改善。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的世界经济放慢的趋势将持续到2005年和2006年。油价持续维持高位,货币紧缩导致利率不断提高,应对上一轮经济衰退而采取的刺激财政政策逐步淡出,以及欧元实际有效升值25%等因素,将削弱高收入国家的内需并降低其经济增长速度。加上发达国家进口需求减弱,预计将降低中低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

虽然世界经济增速有所放慢,但世界银行对此并不担心,因为世界经济可以回归到更具可持续性的增长水平。目前全球商品价格持续走高,通胀开始出现加速的迹象,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这是世行不担心经济一蹶不振的一个原因。同时,全球经济失衡和世界主要货币汇率都正在趋于稳定。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5篇

表示,尽管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多,但世界市场有潜力、人类有智慧攻坚克难。各方要坚定信心,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把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作为一致努力的目标。世界经济稳定复苏要标本兼治,统筹兼顾短期和中长期问题,适度扩大总需求,按照放松管制、支持创新、改善就业、促进包容性增长的方向推动结构性改革。保持财政政策灵活性,发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指出,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是各方的共同责任。应当倍加珍惜和努力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坚定支持全球化进程和多边贸易体制发挥主渠道作用,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审慎使用限制性贸易措施。各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充分考虑政策的外溢性影响。国际组织应为此发挥更大引领和协调作用。中方愿同各方共同推动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取得成功,促进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强调,当前中国经济形有波动,势仍平稳,继续向好。我们适度扩大总需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增量崛起,存量调整,结构转型。但我们也看到,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将努力攻坚克难,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简化行政程序,更大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壮大新动能,改造和提升传统动能,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结构不断优化。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稳定锚”。我们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本身就是对世界发展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