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世界文化论文范文

世界文化论文范文

世界文化论文

世界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我国比较有影响力的杂志期刊大部分是文摘杂志、妇女杂志、娱乐杂志、健康杂志和时尚休闲杂志,此类杂志难以在涉及重大问题的领域内发挥作用。

我国的大部分杂志期刊缺乏的是精英文化视角,往往不能从提升文化精神的高度探讨套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以不流俗、不媚俗、坚持“可以呼唤出人的崇高感情、激发人的创造性”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有影响力的杂志,这种操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中已经变得两难。那种仅仅迎合于人的情感泛滥、麻醉人的智力而获得“成功”的杂志比比皆是。而对消费文化的处理应有的合理吸收和处理,也变为一味的盲目迎合、推崇甚至倡导。是提升还是迎合?成了我国杂志期刊文化定位的难题。

二、非现实而又胜似现实的生活世界

从内容层面讲,杂志的影响力源自于它营造的时代价值和生活方式是否代表了社会的发展;它所书写的生活与生存、价值与观念、趣味与审美、情感与故事具有什么文化属性;对现代社会的特征如何体现。作为较有影响力的综合文化类杂志在内容层面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三大特征:流行文化特征、商业特征、消费特征。

人们对于杂志的消费主要是文化的消费。这里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包括了社会的思想、观念、科学、道德、政治、法律、宗教、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等内容。而综合文化类期刊传播的更多的是流行文化。比如其中的时尚休闲类杂志,它的内容充斥了连篇累牍的流行文化,好莱坞的“影视文化”、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文化”、夏奈尔的“服饰文化”。它们营造出来的热点人物、top排行榜、各式明星,以及围绕这些生活生存的价值观念、审美品味、情感故事无时不在影响着时代价值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中国社会结构正在经历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变,人们的需求正在向多元化与个性化方向发展,综合文化类杂志正好顺应了这种需求。《三联生活杂志周刊》响亮的提出了办刊口号“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城市画报》的办刊定位是“体现知性而有品味的都市生活”。此类办刊宗旨反映了我国正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时期的特色:过去的生活范式正在被质疑,应该倡导一种新的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来代替。不可否认,综合文化类杂志提供关于生活的有用信息、提供文化享受、提供娱乐,但最关键的还在于创造了另一种生活,这种生活是现实没有达到但又似乎唾手可及的,在这种非现实而又胜于现实的生活中,有一种强有力的改造力量,对现代人的意识、行为、语言、观念、价值、生活发挥、生活观念产生着重要影响。经过综合文化杂志提倡引导的流行文化现象,完全体现了这种虚拟现实世界的内涵,它们很快变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实,成为现代人思考、行为、生活的规范准则和价值参考。就像新闻出版署报刊司助理巡视员张泽青所说:“杂志对生活的影响甚至已经进入了法治建设的层面,前一阵关于江苏省取消男女混住禁令的讨论,其起源就在于前两年杂志做的两性合租的话题。”从综合文化类杂志的内容,比如《吃出爱情》、《不需要男人负责》、《秋季彩状新色图鉴》、《减肥食品的NG和OK》等,不难看出综合文化杂志热衷的是传播流行文化。①

其次,大众媒体的生存状况决定了杂志文化的商业性。仅仅依靠杂志的销售是无法实现盈利和发展壮大的,杂志的生存与其他大众媒介一样必须依靠广告。任何一种杂志,最醒目最引人注意的版面无不是品牌广告,而且时尚休闲类杂志的广告比重占全刊13%以上,最高达到26%。②读者在接受杂志倾心打造的各种新观念、新主张时,对各种品牌广告营造的消费文化氛围不可能无动于衷,尤其时许多广告都是国际大公司的广告,往往站在国际、全球的视野背景上进行讨论宣传,在精美、华丽、宜人的图片和极富诱惑性的广告语言中,新鲜事物、新颖生活、全新理念与流行资讯、流行意识相配合一一传到受众,而且更具影响力。

最后杂志还传达了消费文化的特征。以《时尚》杂志为例,在发刊词中它表示,它将是时代的风尚,努力反映生活方式给人们的观念带来的冲击,侧重体现消费文化的传播……是消费领域足以折射人的全方位的关照。它表达了一种历史合目的性发展的深切愿望,不仅从一个方面表达了对改革开放、对“计划”向市场转变的具体支持,同时也以文化的方式在实践层面相应了走向市场的雄心壮志。③应该说《时尚》确实践约了当年的承诺。并且在另一方面,又实现了它引领消费和时代风尚的初衷。它与当前方兴未艾的商业主义意识形态不谋而合,与主流意识的不期而遇使得时尚休闲杂志获得了合法性。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认为,现代社会是消费社会,大量生产的同时又大量消费,物品的使用性价值已经超过了物品的交换性价值,生产不再是由物品的交换性来引导,而是由使用性的消费所获得的利润来引导,消费性已经毁灭了交换性,社会成了消费社会,人的奋斗是为了物的消费,某种夸饰性的生活形成了社会的规则,这种夸饰性的消费完全越过了个人的生活需要,成为某种时尚,引导人无限的追求。④时尚休闲类杂志所体现的就是一种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即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的需要,而是在满足被制造和刺激出来的欲望,引领大众不断地追求它们倡导的时尚生活,追求个性,追求与众不同。众多的时尚休闲杂志的内容中,其资讯性,指导性、实用性、操作性和服务性越来越强,不断地制造流行语和流行话题,配合刊登的各种品牌产品的信息,打造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理念,一种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而又神似日常生活的情景,从而在社会与读者中形成一种新的符号、新的意义、新的消费文化。

三、虚拟世界中欲望的满足

从当代杂志文化的特征,可以这样认为,现代杂志的内容诉求已经不仅仅是编辑的艺术,不仅仅是拥有独有的视角、独特的审美就能观察和表达世界,而是编辑、广告、发行等相关专业人员,与社会和市场进行碰撞和调和、妥协与反抗的艺术,甚至可以说是编辑与市场合谋的艺术。

因此,对杂志传播的文化,大众的接受方式已经异于对传统文艺传达的文化的接受方式。对传统文学艺术的接受是一种审美的方式,它的关键在于对世界的总体关照、对人心灵领域的透析、对精神境界的提升,是一种由距离感而获得的美感。人们对杂志文化的关注,主要却是对自身欲望的关注。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当前信息过于丰富的时代和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人们看杂志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得休闲娱乐的满足。⑤具体可这样说,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是“反映”式的,欣赏对象是通过过滤的现实的结晶,是与现实世界保持一定距离的,有相对完整而统一结构的世界;而对杂志文化的接受是“反应”式的,接受的对象是现实的延伸,这种内容不再是现实的提炼结晶,而是真实的现实世界在虚拟空间中的展示,读者可以凭借幻想跻身其中来获得享受。

例如,综合文化类杂志的成功,是因为走情感路线定位而获得大量读者群的,无论是大人物的琐事,还是小人物的不平凡,都是俘获读者忠诚的妙方。对此类文章的阅读,无疑起到一种情感补偿性的作用,因为作品表现的生活与读者现实中的生活同质同构的,读者在阅读之时,完全是一种同步的心理,他们关注的是自身的情感是否在同质同构的虚拟世界中得以实现,或者自身被刺激出来的欲望能否在虚拟场景中得到满足。后一点在时尚休闲杂志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即使不能拥有杂志所传达的生活观念与方式,不能占有杂志刊登的名牌消费品,但是通过阅读,可以体会身临其境的感受,可以在幻想中经历自助欧洲旅游的最佳路线,了解名牌给自己带来的身份地位的满足。此类杂志文化的接受是一种直接刺激性的满足,不再是通过观照客体来拓展个人经验过程的求知,不再是通过观照客体,获得知识和修正内心即成认识图示的,人们不再抽身其外,与之保持适当距离,获得审美的享受,而是列身其中,通过对杂志传播的文化反复消费,将隐抑的欲望释放出来,获得当下的强烈刺激与一种替代式的满足。

注释

《论时尚杂志畅销的时代特征》,红尘著,《新闻界》,2005年第1期。

《中产阶级的文化符号:<时尚>杂志解读》,孟繁华,河北学刊,2004年7月,第4期。

参见《消费社会》,鲍德里亚(法国),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期刊与它引导的生活》,孙聚成、张泽青,《中国出版》(京),2005.2.24-31。

参见《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潘知常、林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436-437页。

世界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庐山文化遗产主要分为有形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表达、民间科技、社会习俗、认识记录几个方面。有形物质文化遗产中又包括:遗址遗迹、建筑物、纪念性景观、地方土特产品、文献与遗物几方面,具体有形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下:庐山遗址遗迹中包括古人类生活遗址(如亭子墩新石器晚期村落遗址)、军事遗址、古战场(如庐山植物园内的日军轰炸弹坑)等。建筑物有宗教庙堂(如东林寺、罗汉寺、白龙坛、广佛寺、天王庙、太乙宫等一百多个)、佛塔(如舍利塔、天池塔、普超塔等十几个)、碑林(如白鹿洞碑刻等六处)、历史建筑小品(如琵琶亭、静观亭等几十处)、传统建筑(如匡庐诗社等)、桥梁(华封桥等十多处)、近现代建筑(如波黎公馆等十多处)等。纪念性景观包括洞穴(如莲花洞等十多处)、泉(如墨仙泉等十多处)、水井(如金井、修井炼丹井)、岩石(如刘仙石等)、潭池(如出木池等十多处)等。地方土特产品包括菜品饮食(如石鱼、云雾茶、石鸡、石耳)、手工艺品(如星子金星砚)等。文献与遗物包括古旧图书资料(《庐山志》等)、宗教典籍(《华严经》等)、书画(五百罗汉图、唐伯虎《庐山图》等)。

2庐山文化遗产保护

2.1庐山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2.1.1法律不健全。虽然2006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说明了我国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可是仍然没有达到法律高度。另外关于江西省下达的关于文物保护的文件,没有制定详细的符合当地现状和地方特点的措施,《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内也没有具体指出文化遗产的损坏惩罚及处理办法。

2.1.2管理体制混乱。从古至今,庐山在直属管辖范围方面一直比较混乱,近代以来,前前后后调整多达20次。“一山多治”的尴尬局面,把庐山从一个整体变得支离破碎,导致资源浪费,并且损害了人们对庐山的地理认知。

2.1.3人口压力问题。山上常住人口,加上外来人口和游客,给庐山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且人们的遗产保护意识薄弱,使得资源上的损耗及环境污染等方面都不容小视。庐山周边区域的城市化发展也在逐年提高,山上和周边人口数量带来的压力已经非常之大,人们生活用地比如农田菜地的开垦,工业上工厂的建立及污染物的排放都不同程度地给庐山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负面影响。

2.1.4旅游业的影响。旅游虽然在很多方面能为城市带来很大的正面影响,但是旅游业对于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也不容轻视,游客对于文物的直接破坏表现在:攀爬拍照、乱写乱涂鸦乱刻字、乱扔垃圾、折损植物等等方面;间接破坏表现在:汽车尾气污染、白色污染、水污染以及生态环境平衡被打破等。

2.1.5自然因素影响。如2005年9月受台风影响,庐山出现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暴雨,使得多处景点遭到洪水、泥石流的破坏。对于自然界来说一些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如风化现象、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的变化、风雨、湿度等等,但对于文化遗产而言可能是慢性毒药。

2.2庐山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针对上面谈到的关于遗产保护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对策:

2.2.1普查文化遗产。关于庐山世界文化遗产普查,是由主管部门组织对庐山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的大调查运动。这样不仅能系统地认知,更可能深入发掘一些未知的文化遗产,甚至还能更加详细地获悉每个资源每件遗产的说明,统筹规划,查漏补缺。庐山遗产种类繁多,这样能使我们对它有一个通透的了解。

2.2.2完善法律法规。关于这点,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比较成功的案例。比如意大利,一直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早就颁布了许多法令来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不得不认真学习。从专业的角度来说,立法体系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两方面问题。首先国家层面上,我国对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相对落后,至今连一套完整的“国家文化遗产登录法”都没有定制。其次在地方层面上,可效仿四川省颁布的《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针对庐山区,江西省也可颁布类似“江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规,对庐山风景区的所有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保护。

2.2.3平衡各主体利益。文化遗产保护中利益相关群体很多,从政府各部门到当地居民、企业、个体经营户、游客等等,都是风景名胜区的利益关系者。各利益主体所关注的问题不同,他们有的注重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有的是关注旅游业带来的利润最大化,有的是关注自然风光,如何权衡各关系之间与文化遗产的利益关系,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2.2.4优化管理体制。庐山的管理是“一山多治”的混乱局面,必须统筹规划。从上级到下级系统的管理,从大局出发,摒弃私念,加大政府部门的管理力度,多方配合,一起共同创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和庐山风景区现状的合理的管理制度及体系,是当下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2.2.5研究保护技术。不光是从立法和管理体制上说,我们还应加强技术层面上的保护措施。技术保护的话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需要培养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利用教育资源优势,多方位培养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科技学科专业人才;其次要运用传统保护技术的同时开发新型现代的保护技术,比如在遗产保存方面互联网、3D立体模型、数字图像技术等等。

3结论

世界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禹青植教授是享誉当代世界著名的画家,文艺理论家,国际美术活动家。联合国新闻境外记者、联合国非政府组织授予世界和平大使、联合国世界和平美术展评审主任委员、韩国“国际美术展、综合美术展”中国艺术总-多年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中国美术走向世界,向全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绘画新的显著成就,让全世界人民通过了解和热爱美术表现出的真、善、美来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热爱中国,进而营造出全人类共同热爱和平、和睦共处的和谐环境。提高中国美术在国际上的地位,作出不懈的努力奋斗,作出卓越的跨世纪的历史性的贡献,组织七大洲联合国成员国数以万计的著名画家的艺术品,经过严格的评选,择优具有代表各民族、各流派、各种风格的美术精品,以精堪的艺术精品参加1998年以来联合国世界和平教育家国际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联合国经济发展委员会、联合国非官组织、联合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等组织举办的每年一次世界上高档次、权威性的“世界和平美术展”。1998至2004年,数次他作为中国代表和联合国世界和平美展主任委员、联合国和平大使的身份每年一度被缴参加和联合国教育家国际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的负责人出席开幕剪彩和执行工作。一百多个国家的著名画家艺术精品参展,有白俄罗斯、巴西、法国、英国、加拿大、智利、中国、日本、摩罗哥、苏丹、波兰、墨西哥、新加坡、乌兹别克、韩国和委内瑞拉等,世界和平美术展突出贡献在于使人们认识到我们共同生活的一个大地球村,世界各地区、各民族跨越国界、和平共处。用画可以表达人类各种思想的沟通和各种慈善事业互相关心的和谐地生活。联合国新闻署和一些国家的首相、副总理及国家知名的权威学者、教授、艺术家及许多国家的外交文化使馆工作人员出席开幕式。联合国新闻报多次图文并茂报导了“世界和平美术展览”轰动世界的美术盛会的消息。许多国家在政府任职的官员们,有著名的联合国王于查尔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约旦王后、NOOR等都对热爱和平的美展非常赞赏。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几次为展出写出热烈的祝贺词:“……高度评价展览成功,是轰动世界的美术盛世,世界和平美展极大地促进世界和睦与和平,美术家们在争取世界和平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对为和平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的艺术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美术与世界美术的走向,是一个大题目,大题目是数百年也不会转头空的题目,那就是国际一体化,即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追求和平、和谐、吉祥、富贵、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去表现21世纪世界美术应该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提供具有全球化价值的生态美学与人文精神-越有民族性,越有世界性,中华民族当代艺术必须具有“中国特色”,才能在世界艺术格局中群雄并居、才能在世界灿烂的艺术中独放清香。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巴比伦、埃及和印度的古文明早已消亡或断裂,唯有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从未间断,具有无比稳定性,有着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美学思想有着超前性、先进性和开放性。当今中西文化美术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眼光加以审视,向全世界弘扬中国先进文化和努力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风格与东方气派的美术作品。

他凭着那纯朴、虔诚的中国关东的忠肝义胆,精通中国文化的内涵艺术才华,海纳百川的胸襟,放眼全球大视野。深知有5千多年优秀文化的中华民族,离不开世界潮流的影响,一个民族的本身就是整个世界潮流的一部分,自然会在世界艺术格局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当今世界一体化,全球化的舆论呼声极为强烈,全球化是世界艺术必然去向。中国美术如何融入世界艺术之林和谐迅速共同发展,是禹青植心中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他深悟,人生是奉献,要利用绘画艺术在世界上的交流,相互了解,是构造全人类和谐社会的好途径,发挥美术家特殊的作用,独有的优势,为联合国世界和平美术展的成功举办,濒奔于许多国家和地区?他被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使者,肩负着弘扬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的重任。为全世界各国家、各民族的众多风格、流派的艺术交流合作和繁荣发展而努力工作,为世界人类相互了解与世界和平执著的神圣伟力的精神业绩,正如他深入生活的基地――巍巍长白山的雄姿一样横空出世,雄拨万丈,耸立于浩瀚莽莽的天际之间而环绕着雨后彩虹散发出迷人的绚丽灿烂的光环。

他扎根东北关东塞外,银甲玉龙的长白山群山峻岭、那银妆素裹、玉树凌空、琼花烂漫、晶莹璀璨、生机勃勃的美景,给他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创作源泉。他饱蘸激情,通天地之灵气,累取万物之情,满怀着对赋予他才华和灵性的长白山川无限热爱之情,浓缩着传统山水画家的笔墨神韵,用心灵与山川对话,用画笔写山川之魂魄。通过对锦绣山河的深刻领悟,用手中画笔任意挥洒、笔意纵横、毫锋颍脱,描绘长白醉山雪影,千姿百态。把林海雪情人格化,表现一种追求天地之间凛然正气,自然纯美和谐,展示自然万物精神升华与超越。观其酣畅娴熟的笔墨、被恣意挥洒出的一幅一幅赏心悦目的美景情韵所吸引,得到无限的美好享受而引起观者无限的遐想,油然而升起强烈的共鸣。抒写心意,发挥灵性,豪情如东海波涛中耀然腾升的旭日,把魂与自然共鸣和谐,他把人格和冰雪文化内涵神韵之美融于自然。妙手造化的山水画为世人称道,表现出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长白山在雪雾冰霜中雄拨,大兴安岭山脉上雪影冰倩、虬松翠柏托起的银枝玉花的神韵之美,将太极神奇自然造化馈赠他营造出的诗一般的雄拨万丈的天籁罡气,将山石皴法融入意笔情趣之中,把河山表现得如此娇美,伟哉!其艺术魅力震撼人们的心灵与海天长呜!其笃厚诚恳,淳朴、执著艺术、博大情怀涵养着他浩然正气。气韵本呼游心,神采生于用笔,体现其生生不息,吞吐万象玄妙的变化,借山川流水抒豪情壮志。妙哉!这是画家极难得的。他对江山热爱的激情,对山川、河流、烟云、林莽自然的观察和灵 感,他有着独具慧眼和开阔的艺术视野,纵观世界而按照自己的心胸激发出的灵感一挥长虹巨笔,造化抒神秀写醉山情趣,充分发挥他的天赋、灵性才气和气质,意笔相生,气韵生动,得心应手的熟练的驾驭着写思想、写情感、浑然天成,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心灵中的江山娇美与情思:把中国画技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从而攀登世界绘画艺术高峰。

他的中国画“峥嵘”、“自然之曲”又分别荣获1998年联合国ACADEMR大奖。

“冰雪战长白”,知白守墨中巧妙用笔顺侧逆转,秃笔开皴,沉雄稳健,洁白醉雪形成闪亮的“碎玉”镶嵌在峭壁山峰之巅各处凸凹不平的山岩上。塔状的苍松翠柏树上落雪,银白浑为一体,白雪镶嵌在杉杂树似玉雕、象珊瑚奇妙壮观。山情雪醉的冷逸之美清幽高格,岩轴杏冥,可悟化境的奥妙。在冰花雪洁情趣中揭示生命的意义,在晶莹明亮处显露冰雪文化内涵正是洁白仙韵之美。“素以为绚兮”,素为绚而增灿烂之光彩,得其玄妙,画赋予“留白”非常丰富的内涵,知白守黑,空灵透气。在一块凝重深沉的苍山中,数处留白的“画眼”,空间的成功利用,虽然满幅曲折盘旋,纵横交错的山岩物景,全无沉闷憋气之感,晴空雪野,更显神韵灵气,画小乾坤大,咫尺千里遥。利用宣纸的自然渗化作用使画画透气,确有一番令人心旷神怡情趣。给观者浮想联翩,玩味无穷,胜听一曲美妙的歌曲,雪韵映雅兴,秀色照清眸。

“长白雄姿”,气势雄伟、高拨万丈、重岩叠嶂、莽苍群峰耸立,山欲高,烟霞锁起腰,仰望莽峰耸入天空,在缭绕的云雾中若隐若现,欲与天公试比高,画面借烟雾‘藏’山,借有限的画幅,藏’景,将有限的物象隐去一部分,‘露’才使画面有限无限,使无限的景色处似有景色,使形不见而景见,味中有味,余味无穷。利用‘藏’与‘露’含蓄的美表现“长白雄姿”画中万象中更多的美。在率意的性情中运笔施墨,层层微妙的墨气写出长白雄姿的丘壑和冷逸之美华滋神韵。这种对生活真实的感受、借对山川写照表现精神的画风,成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意形相结合的杰出典范。

“山水图”构图奇崛,笔墨精妙,墨韵夺魂。把泼墨、破墨、积墨三法联合并用,神而明之,骈臻百彩。在磅礴气势中追求复杂密实,把枯辣和湿韵意趣相互渗用,空灵韵爽,枯、焦、浓、淡、湿之变化。淡而不飘浮,浓而不板滞,枯而不浮涩,湿而不漫漶,独到之处的高手用墨,苍老雄健的用笔,表现出“山水图”的秀美神韵,用墨的神韵之机,把中国画笔墨技法又向前演变了一大步。

“峥嵘”、“高峰入云”、“故乡延边景色”、“图门江”、“秋恋”、“长白初雪”、“自然之曲”、“山村震雾”、“山那边之春”等佳作多为国际名家推崇,又分别数次荣获联合国举办美展金奖、银奖、国际文化学术奖、世界和平教育奖。“高峰入云”参加中国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书画研究院、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共同承办的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优秀作品展中获金奖。“历史不容重演”分别获中国文化部“群星奖”。

纵览画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都达到世界当代艺术很高品位。一览海内外诸大师的功力学养,他深谙人类艺术的真谛,黄宾虹的浑厚华滋、老辣灵韵,潘天寿的峻健奇崛、气势磅礴,毕加索的博大和谐、格调高华,无不融于他的画中、作品和传略并编入《世界美术集》、《世界美术家传略》、历次联合国世界美术展作品集等数部艺术精典中和2004年中国邮政出版《中国书画百杰禹青植作品选》等。被“联合国新闻报”、海外“世界论坛报”、“菲律宾商报”、韩国“铁道报”、日本“新世纪报“、“人民日报”、“中国书画报”、“北京晚报”等多家报刊刊登。曾组织策、策划、出版、1996年至1998年《天池中韩国际书画交流展》、《韩国汉阳综合美术作品展集》、《韩国9至13届国际美术展作品集》、韩国10至13届《汉阳综合美术展》和历届《国际美术展、作品集》、《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作品博览》、《中日现代美术通鉴》的编辑工作,2003年翻译完成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对韩国教学的韩文教科书5册,97年编辑出版《庆祝香港回归书画展作品集》、《天池国际美术邀请展作品集》,12回、13回《大韩民国国际美术展作品集》等。从1999至2004年,他作为中国代表编辑与国际合作完贼NGO,VN IAFWP》、《联合国世界和平美术展览作品集》,由联合国新闻出版社分别连续出版7集。为联合国的美术事业发展作出非凡的贡献。

名扬世界的文化名人――禹青植心系祖国,为弘扬展示民族伟大精神,歌颂改革开放,设计制作完成大型雕塑――“腾飞”(雕塑高9.85米)耸立在华夏中原大地。他心系养育他的中国群众文化的源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要求高、层次多的鲜明特点,因此,如何创造出新世纪人类所需求的富有魅力的艺术品,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中国神州大地是一个文化积淀很厚的地方,历史赋予我们神圣的使命,放眼世界,要面向未来,使中国文化成为世界强国的典范。从1992年至1997年,为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50周年,他几次组织辅导国际青少年书画大展赛,举办“地名杯”、“曙光杯”、“北市杯”,使世界上出现更多的中国通,让全世界青年更加熟悉中国的名人、名地、名胜、名言、名产……;了解道家老子、儒学孔子以及无数文治武功彪炳史册的先哲名流、历代政治、科学、文化有杰出贡献的名人的业绩,举办“地名杯”让全世界青少年更加深刻的了解牢记创造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用美术绘画来表现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富饶大地上的名人、名地、名胜、名产,让数以万计的世界青少年通过热爱和平的绘画来参展,增进了各国相互了解、友谊取得了奇效,“地名杯”象苍穹中的启明星一样闪光,为世人所仰望。他还亲自任书画函授大学辅导站站长,从西洋绘画的素描、色彩、构图到中国画的用笔用墨认真表演,谆谆善诱,边讲解边做图示范,培养了数批老、中、青年美术人才,还编写了《中国小书画家大辞典》、《关东少儿书画大观》,2001年,他在联合国论坛(64个国家参加),宣读了他的论文“通过书画教育,培养健康青年”。为关心中国老人文化生活,多次为中国文化部离退休中心卿云书画社组织画展出版画刊,又在该画刊多次发表了他介绍联合国美展和西方美术的当前状况,丰富了文化部老人的文化生活。他还在联合国新闻报上发表(中国老人健康文化)等数篇论文。他置身于世界大文化名人,又为中外文化的融通,为繁荣发展群众美术事业,普及和提高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世界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1.综合性的体制管理模式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在保护管理体制中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综合性组织模式。其中,历史苏格兰(HistoricScotland)是苏格兰政府的执行机构,6代表苏格兰部长7对苏格兰的历史环境进行相关的宣传、推广及保护活动。它不仅负责苏格兰所有的世界遗产地管理,同时也负责与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相应的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爱丁堡市政府(EdinburghCityCouncil)是国家、中央政府的延伸和代表,它主要负责规划开发、土地使用,直接管理、监督和协调各种遗产保护,颁布城市范围内建筑遗产以及世界遗产地的特殊法令等。在市政府机构内部有专门的世界遗产官员来处理与世界遗产相关的各项事务,并在进行城市规划系统的审批阶段起到关键的作用。8这两者作为主导,负责了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宏观层面的政策法规与大部分资金拨款。同时,爱丁堡老城新城还设有相对独立和专业的咨询执行机构爱丁堡世界遗产信托(EdinburghWorldHeritageTrust)9,它作为第三方中介,专门处理与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有关的具体性事务,其与行政机构的紧密联系,内部以职业专家学者为核心组建技术团队,确保可以对各项保护管理项目提供经费保障和实际的技术支持,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政府因缺乏专业经验而对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此外,还有科本协会(CockburnAssociation)10、苏格兰建筑遗产协会(ArchitecturalHeritageSocietyScotland)11、苏格兰城市信托(ScottishCivicTrust)12、苏格兰国家信托(NationalTrustforScotland)13等民间社团组织,共同对爱丁堡老城新城进行重要的监督、教育和推广作用。这种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专家咨询机构、民间私人团体同时参与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运作体系模式范围广泛、执行严格,且较为完善,确保了在爱丁堡老城新城保护管理过程中的相对开放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2完善具体的法律保护体系爱丁堡十分重视在规划系统和调控方面对老城新城的建筑、历史环境进行严格保护管理。其规划政策法令、古迹保护法令、历史环境政策条例主要来自国家、区域、地方三个不同的层级。在国家宏观层面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作为区域和地方的规划政策框架的基本法《1997年城市与乡村规划法(》苏格兰()TheTownandCountryPlanning(Scotland)Act1997)、《2006年规划法》(苏格兰)(ThePlanningetc(Scotland)Act2006);专门针对单体建筑、纪念物以及具有独特考古和历史价值地区的保护法律《1997年规划(登录建筑物及保护区)法令》(苏格兰)(ThePlanning(ListedBuildingandConservationAreas)(Scotland)Act1997)、《1979年古迹及考古地区法令》(1979AncientMonumentsandArchaeologicalAreasAct);苏格兰历史环境保护管理基本政策的指导文件《苏格兰历史环境政策》(ScottishHistoricEnvironmentPolicy)(SHEP)14(2008);苏格兰政府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政策法规《苏格兰规划政策》(ScottishPlanningPolic)(SPP)15。在区域层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发展规划》(TheDevelopmentPlan)、《爱丁堡与洛锡安区结构规划》(EdinburghandtheLothiansStructurePlan)。与苏格兰政府国家、区域政策法令相比,由爱丁堡市政府颁布实行的一系列地方性政策法规则更为详细,如《爱丁堡城市地方规划》(EdinburghCityLocalPlan)(ECLP)16、《爱丁堡保护区特色评估》(ConservationAreaCharacterAppraisals)等,它们十分有效地对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建筑以及整体景观环境进行保护,同时也更具有实际操作性。由以上分析可见,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从国家、区域、城市的不同层面,构成相当完善具体的法律保护体系,从根本上保证对世界遗产地建筑环境原真性和完整性的保护,法律内容较为细致、规范,并且具有量化标准,例如,在《规划法》中,不但明确规定了列入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四个要素“必须具有建筑学价值、历史学价值、普遍价值和与国家重要人物或重要时间相关”,而且还细分了相关的时间标准,因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17其次,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均将文化遗产纳入城市规划的范畴,通过对规划开发进行评估控制,来防止对区域内的历史文化遗产造成破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值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加以学习。此外,在其法律法规中“保护区”的特色评估政策也十分具有借鉴性,目前爱丁堡共有39个保护区,其中的中世纪旧城保护区、乔治亚新城保护区、迪恩村庄保护区(DeanVillage)以及西端保护区(WestEnd)构成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区域的大部分,对爱丁堡世界遗产地提供了较为完整的保护。一旦世界遗产地内有新开发项目进行申请,保护区的特色评估就可以与现有法定规划政策,具体导则以及特定场地的发展要求等一起,共同建立起框架,来严格评估和控制新项目对保护区特色和形象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对遗产地规划政策以及开发控制决定的建议提供了合理的基础。

3多元化的保护方法策略在完善的体制安排与法律体系基础上,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地还通过多元化的方法策略,积极保护老城新城的历史建筑及景观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遗产地投资、旅游环境,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寻求更大的空间。为了复兴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的历史价值和提高公共空间景观环境品质,爱丁堡进行了“首都街道”计划(CapitalStreetsProgramme),CastleStreet、St.AndrewSquare、Grassmarket以及RoyalMile、SouthBridge等世界文化遗产地老城新城中的街道广场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整治和改善(图2)。爱丁堡还进行了店面标志和广告视觉景观控制的项目尝试,即在爱丁堡老城新城最主要的街道RoyalMile沿街区域范围内,所有新店铺采用的标志都需要得到苏格兰政府的规划审批许可,而原有店铺如果会对保护区的特色和形象产生明显的破坏,政府也能够要求其进行去除。同时,爱丁堡也十分注重处理好城市建设发展和文物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取得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共赢。目前,爱丁堡老城新城中约有75%的建筑为A,B,C级登录建筑,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以及职业保护专家提供的建议保证了众多法定登录建筑在单体结构、建筑环境、庭院、建筑室内等方面进行整体性保护。18为确保保护工作与新建筑建设之间的协调共生,相关政策从原先登陆建筑以“最佳的使用方式是延续原建筑的设计功能”为主导过渡到以持续合理发展为标准的改建方式,改建中应尽量减少变化,并适应新的抗震、防火、卫生、结构规范等建筑标准,符合无障碍设计标准,使建筑利用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具有适应性。在老城区,一些新建建筑在尊重历史文脉的原则下,采用新技术、材料、建筑语汇反映时代特征,在设计中都很好地参考了老城传统建筑的形式与特色、保存了文化价值的理念,并有机融入其周围环境,保持与历史、景观的紧密联系。它们与老城区历史建筑相互辉映,共同构成爱丁堡独特的城市特色。比较成功的案例如苏格兰国家博物馆、Canongate112、苏格兰诗歌图书馆等(图3)。

4多方位互动式公众教育爱丁堡通过多方面资源的整合,确立了世界遗产层级化教育的原则,在大学、中小学、普通民众等不同年龄段、教育背景层面,构建起一个互动性强、立体多方位的世界文化遗产公众教育网络体系,以此推广世界文化遗产,提高城市历史遗产保护意识和价值观,增强城市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对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产生了十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在高校教育和学术研究方面,爱丁堡大学的苏格兰遗产保护中心(ScottishCenterforConservationStudies),设有专门的遗产保护硕士学位。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理论与研究是其中开设的必修课程之一。同时,有关爱丁堡遗产保护管理的研究不断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世界遗产历史、考古、环境监控报告、气候变化影响、项目保护报告、城市经济发展、游客分析等。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爱丁堡还针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每十年召开一次国际性的系列学术会议。以上研究为《爱丁堡世界遗产管理规划》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并正确有效地指导了爱丁堡世界遗产教育的实践。针对青少年为核心开展遗产教育也是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爱丁堡在中小学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课程、讲习会、设计竞赛等推广工作,例如CurriculumforExcellence、AuldReekiesession、LOOKINGuP!19等,以此来提升青少年对世界遗产及其价值的认知。这些项目目标鲜明、可操作性强、形式多样生动,通常以爱丁堡世界遗产地研究的某个特定主题为目标,在过程中不仅局限于建筑或历史单一细节内容的讲述,而是将世界遗产地的研究内容与学校实际课程内容相结合,丰富有趣的项目整体策划在读写、艺术、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均提供了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技巧的可能性。在普通大众层面上的教育则更为社会化和日常化。爱丁堡主要通过主题展览、大众传媒(电视节目、网站)、导游线路、城市活动、宣传出版物等多种方式途径,来提供多样化信息,增强民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度和热爱感,培养人们自觉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其中的“爱丁堡开门日”(EdinburghDoorsOpenDays)活动20已成为爱丁堡每年一度最盛大的建筑、遗产、文化节日,DOD其实是欧洲遗产日(EuropeanHeritageDays)21的一部分,在爱丁堡已举办20年,由科本协会组织,与爱丁堡市政府合作,每年向公众免费开放一些最好的,现代的或历史悠久的建筑,其中的许多建筑在平日是不向公众开放或是需要收费的。这些建筑遗产大部分位于爱丁堡的老城和新城,活动历时两天,包括导游、文化活动、展览、讲座等,大大增强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二、结语

世界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公约》自颁布之日起一直保持稳定,尚没有颁布过修订版,相反,《操作指南》的修订工作却持续不断。到目前为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 产委员会先后了25个版本的《操作指南》,提出过多种世界文化遗产类型及其相关概念。世界文化遗产类型经历了从《公约》规定的三种基本类型到《操作指南》提出的多种具体或特定类型的演变历程。

1.从“建筑群”到“城市建筑群”、“历史城镇和城镇中心”的演变“城市建筑群”(groupsofurbanbuildings)(有学者译为“市内建筑群”)的概念首次出现在1987年《操作指南》中,它是从《公约》“建筑群”基本类型中演变而来的。在2005年《操作指南》中,“城市建筑群”进一步演变为“历史城镇和城镇中心”(historictownsandtowncentres)。“历史城镇和城镇中心”遗产包括三类:第一,现已无人居住但保留了考古证据的城镇;第二,尚有人居住的历史城镇。评估这种城镇的真实性更加困难,保护政策也存在更多问题;第三,20世纪的新城镇。《操作指南》关于“历史城镇和城镇中心”的规定中提到了“历史中心”(historiccentres)和“历史地区”(historicareas)的概念,指的是包围在现代城市之中的古代城镇区域,它们是“历史城镇和城镇中心”遗产类型的具体形式。

2.从“遗址”到“文化景观”的演变“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s)类型是从《公约》规定的“遗址”基本类型演变而来,代表“人类与自然共同的杰作”。1992年12月,世界遗产委员会决定将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景观纳入《世界遗产名录》,1994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类型的“文化景观”首次出现在《操作指南》中,并延续至今。文化景观包括三类:第一,人类刻意设计和创造的景观(包括园林和公园景观);第二,有机演进的景观。此类文化景观一般最初源于社会、经济、行政或宗教的需要,通过与自然环境相联系和相适应而发展成目前的形式;第三,关联性文化景观。

3.从“文化景观”到“遗产运河”、“遗产线路”的演变“遗产运河”(heritagecanals)是人类建造的水路,“遗产线路”(heritageroutes)是人类迁徙、流动与交往形成的路线[9],二者都是从“文化景观”演变而来的遗产类型。1994年,文化遗产专家会议在西班牙召开,讨论了“线路”和文化路线(culturalitineraries)的概念。同年,《操作指南》在阐述文化景观时,指出:长距离线性区域是指文化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交通运输和沟通交流网络,是文化景观的一部分。1995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柏林召开会议,讨论了关于“遗产运河”的专家会议报告。2005年,“遗产线路”和“遗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类型特定,正式写入《操作指南》。

4.“跨境遗产”、“系列遗产”类型的演变1972年《公约》规定的基本类型,一般是指位于一个缔约国境内或独立地理空间的遗产。1984年的《操作指南》规定:位于不同地理空间的一系列文化财产可以作为一项遗产申报,当文化财产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缔约国境内时,这些缔约国可以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5年,“系列遗产”(serialproperties)和“跨境遗产”(trans-boundaryproperties)作为世界遗产类型正式出现在《操作指南》中。“跨境遗产”是指位于几个接壤的缔约国境内的遗产,位于一个缔约国境内的现有世界遗产的扩展部分也可以申请成为跨境遗产。“系列遗产”是指包括几个相关组成部分、具有某一地域特征的同类遗产的集合或属于同一历史文化群体的遗产集合。数十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机构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建议、宣言等,对乡土建筑遗产、历史园林、20世纪遗产、考古遗产、木结构遗产、水下遗产、工业遗产等文化遗产类型进行了阐述和规定。上述遗产类型虽然没有列入《操作指南》,但也同样反映了文化遗产分类逐步细化和具体化、文化遗产保护逐渐专门化和深化的趋势。

二、世界文化遗产认知动向

《公约》和《操作指南》呈现出的世界文化遗产类型从三种基本类型到六种具体或特定类型(历史城镇与城镇中心、文化景观、遗产运河、遗产线路、系列遗产、跨境遗产)的演变,反映了国际遗产界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知动向。1.更加关注大空间尺度、整体性的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类型演变历程表明,在大空间尺度内具有整体性的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重视。“历史城镇和城镇中心”类型的提出,说明世界文化遗产的关注重点,从单体或连接的建筑群转向城镇或区域整体。《操作指南》关于“历史城镇和城镇中心”的具体规定中指出,只有当历史中心和历史区域包含大量具有重大意义的古建筑,能够显示一个具有极高价值的城镇的典型特征时,才有资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若干孤立的和无关联的建筑,不应被列入。遗产线路是“线性的文化景观,或者是具有整体性的由若干组成部分构成的文化景观的综合体”。这一概念强调,遗产线路不等于各组成元素的简单相加,线路整体的价值高于各组成元素之和,整体性是该类型遗产的重要特征。

“系列遗产”类型的出现,说明世界文化遗产更加关注属于同一群体或地域的同类遗产的整体性,在系列遗产中,每一处独立的单体遗产都不能代表该系列遗产的整体价值。“跨境遗产”把位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缔约国境内的遗产作为一个整体看待,鼓励不同的国家联合申报。在系列遗产和跨境遗产申报中,经常通过扩展项目的方式,实现遗产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保护。意大利“瓦拉迪那托的晚期巴洛克城镇”(LateBaroqueTownsoftheValdiNoto)遗产,包括8个晚期巴洛克城镇,200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符合“系列提名”的要求,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意大利的“皮埃蒙特及伦巴第‘圣山’”(SacriMontiofPiedmontandLom-bardy)遗产包括9座小教堂建筑群,分布在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地区和西北部皮埃蒙特地区的8个省。波兰的南部小波兰木制教堂(WoodenChur-chesofSouthernLittlePoland)遗产包括6座教堂,分布在波兰东南部6个城镇之中。2003年,两项遗产均作为系列项目申报,受到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肯定并双双入选。1987年,英国申报的“哈德恩城墙”(Hadri-an’sWall)遗产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亚边界墙”(Up-perGerman-RaetianLimes)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把两者合并为一项跨境遗产:“古罗马帝国边境线”(FrontiersoftheRomanEmpire),2008年,位于苏格兰的“安东尼城墙”(AntonineWall)以扩展项目列入。全盛时期的罗马帝国曾扩展到三大洲,通过跨境遗产及其扩展项目,古罗马帝国边境线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得以实现。1999年,印度的“大吉宁喜马拉雅铁路”(DarjeelingHimalayanRailway)成为世界文化遗产,2005年,世界遗产大会决定把“尼尔吉里山地铁路”(NilgiriMountainRailway)作为扩展项目列入,并重新命名该项遗产为“印度山地铁路”(MountainRailwaysofIndia),2008年,“喀尔喀—西姆拉铁路”(Kalka-ShimlaRailway)作为扩展项目列入。19世纪至20世纪初英属印度时期,印度共建成了5条类似的山间铁路,至此,其中的3条已经列入“印度山地铁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第四条也正在酝酿申请列入。2014年6月,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跨境遗产项目“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它经过的路线长度大约5000公里,包括各类共33处遗迹,申报遗产区总面积42680公顷,遗产区和缓冲区总面积234464公顷。2.更加重视跨区域、跨群体交流形成的遗产1980年版《操作指南》中世界文化遗产评选标准第2条规定:“在一段时期内或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从1996年开始,该条标准增加了“体现人类价值观的重要交流”内容。世界文化遗产趋向于更加注重跨区域、跨群体之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而形成的遗产,“遗产运河”与“遗产线路”类型的提出,就体现出这种趋势。

遗产线路是建立在交流的理念之上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交流和对话的精华与集中体现,构成遗产线路的各种有形要素的文化意义来自于跨区域的交流与多维对话。经济方面,运河通过货物、人员运输等途径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社会方面,运河促进了财富和社会、文化成果的再分配,促进了人类的迁移以及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遗产线路最初的目标或许是单一的,但其后来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管理以及宗教、价值观等不同方面的交流与发展。世界文化遗产“大吉宁喜马拉雅铁路”,连接了孟加拉的印度教文化和山区的佛教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促进了两种文化之间的交融。200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乳香之路”(LandofFrankincense),是北非著名的乳香贸易线路,通过乳香贸易,从地中海、红海到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中国等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联系得以加强。2002年,德国的“中上游莱茵河河谷”(UpperMiddleRhineValley)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是狭窄河谷中发展传统社会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的典范,两千年来,作为欧洲最重要的运输线路之一,它一直在促进着地中海和欧洲北部之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2004年,日本“纪伊山地的圣地与参拜道”(SacredSitesandPilgrimageRoutesintheKiiMountainRange)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是来自中国、朝鲜半岛的佛教和日本本土的神道教之间相互融合的见证。2005年,“熏香之路—内盖夫的沙漠城镇”(IncenseRoute-DesertCitiesintheNegev)申遗成功,“熏香之路”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间的香料贸易路线,它促进了阿拉伯南部和地中海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带动了地区间文化的碰撞与交融。2014年,作为“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和“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丝绸之路”申遗成功。3.更加关注遗产的活态性与动态性文化景观遗产反映了在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内外作用下,人类社会及其居住地的演化。在传统生活方式与当今社会的密切交融中,文化景观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既是历史演化的重要物证,自身又处于演变过程之中。文化景观处于不断进化与更新过程中,具有时间上的承继性。1999年成为世界遗产的“霍尔托巴吉国家公园”(HortobgyNationalPark-thePuszta)文化景观,其最重要的价值是霍尔托巴吉草原自由放牧(无围墙)的传统土地利用形式,这种传统家畜牧养方式已经保持了2000多年[10]。201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哥伦比亚咖啡文化景观”(TheCoffeeCulturalLandscapeofColombi-a),是当地农民为了克服高山环境的不利影响而创造出来的咖啡种植模式,这种独特的坡地和高山生产模式,持续生产着世界上著名的哥伦比亚优质咖啡,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其“是可持续的并且富有生产能力的”。上述两项文化景观遗产,不同于静态景观,它们是至今仍存在和延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有生命力的活态遗产,此种类型的文化遗产正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景观遗产往往既包括物质要素,还包括具有很强活态性的非物质要素,两者不可分割、相互作用。例如2009年申遗成功的我国五台山文化景观,丰富的宗教活动和仪式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活态的非物质文化(宗教仪式与朝拜路线)影响了相关遗址、遗迹的分布,丰富和发展了遗产的环境特征。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五台山是伴随寺庙发展起来的山岳宗教传统文化的杰出见证,其文化传统至今依然生机勃勃。

关于“遗产线路”类型,《操作指南》指出,遗产线路可以被当作一种特殊的动态性文化景观,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是遗产线路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关于“遗产运河”类型,《操作指南》强调,运河的特征在于它动态的演变过程,运河的重要性体现在:运河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运河曾经对自然景观造成了并将继续造成重要影响。迄今为止,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运河,如法国“米迪运河”(CanalduMi-di)、加拿大“里多运河”(RideauCanal)、英国“旁特塞斯特引水渠及运河”(PontcysyllteAqueductandCanal)、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7世纪同心圆型运河区”(Seventeenth-centurycanalringareaofAmsterdaminsidetheSingelgracht),虽然有的遗产原初功能已经改变,但大都至今仍在使用,是“活”着的遗产。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作为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大运河历经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作用,依然是沿线地区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4.更加关注人类与自然互动融合形成的遗产1980年版《操作指南》中世界文化遗产评选标准第5条规定:“代表某一文化的传统人类聚落的突出范例。”1994年,该条评选标准添加了“土地利用”的内容,2002年,再次添加了“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海洋利用”的内容。世界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人类与自然互动融合形成的遗产,文化景观遗产类型的出现,就是这种趋势的反映。文化景观遗产强调人类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通常反映人类持续利用土地的特定技术以及人类与大自然特定的精神关系,是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复合体,体现了“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与以往单纯层面的遗产相比,它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第八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指出:“应将‘文化’与‘自然’同等看待,力求避免两极化;《世界遗产公约》目的不是‘选定’景观,而是在一个动态的和演变的框架中保护遗产地的和谐与稳定,更深层次的含义就是使人们逐步意识到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13]文化景观遗产反映了某种特定自然环境中人的创造和生存状态,其遗产价值主要反映在人地关系以及独特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等方面[14]。近年来,文化景观类型世界遗产数量呈加速增长的态势,1998年,全球仅有12项文化景观世界遗产,2003年,这一数字上升到38项,2010年,为65项,2014年,文化景观世界遗产项目总数已经达到89项。越来越多的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表明世界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产生的杰作。新西兰“汤加里罗国家公园”(TongariroNa-tionalPark)里有活火山、死活山和丰富的生态系统,1990年,该项目以自然遗产类型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3年,经过重新评估,人们发现地处国家公园中心的群山对毛利人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宗教意义,公园重新以文化景观类型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87年,澳大利亚“乌卢鲁—卡塔曲塔国家公园”(Uluru-KataTjutaNationalPark)因其壮观的地质构造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后来,人们发现,公园中的巨石及其周围环境对土著人具有神圣的意义,是当地人的信仰崇拜物。1994年,公园被重新认定为文化景观类型世界文化遗产。2004年,挪威的“维嘎群岛文化景观”(Vegayan———TheVegaArchipelago)成为世界遗产。1500年来,在靠近北极圈极地的恶劣环境下,当地海岛居民依靠捕鱼和加工鸭绒毛,创造了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人类对海洋的利用,是海岛居民与自然长期互动形成的独特景观。2012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格朗普雷景观”(LandscapeofGrandPré),是阿卡迪亚人和普兰特人农耕文明发展的见证,反映了北美大西洋沿海区域的欧洲定居者适应自然环境的历程。2013年,位于我国云南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在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中,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完美融合,是人类有效利用社会和环境资源进行土地管理的典范,从精神、生态和视觉上都体现了人类与环境令人惊叹的和谐。通过相互依赖的“天人合一”系统,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体现了对自然、个人和社区的尊重。

三、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策略

世界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立足新媒体技术,让文学创作在文化原力的提升、公共文化发展方面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是文学之都成功的基本经验。纵观世界七座文学之都,其发展模式和经验除了上述的基本特点,亦有各自的独特发展理念和规划侧重点。

(一)以阅读和写作工坊为基本形式,开发立体化的文学创意产品,丰富市民公共文化生活,普遍提升文化创新意识。在文学之都,以阅读、写作工坊为基本形式,形成了具有多层次、成体系、有效结合市民城市生活开展文学创意活动,成为其发展模式中的鲜明特点。该模式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两点:1.以工坊为基础形式,立足于文学价值的重新发现和生活化运用,为当地市民提供丰富的、充满创意的配套文化服务产品。例如,爱丁堡以工坊为基础形式,衍生设计的文学创意活动按照类型划分,包括阅读团体(BookGroup)、儿童文学活动、文学竞赛(Competition)、课程(Course)、展览(Exhibition)、文学节(Festiva)l、讲座(Lecture)、故事讲述(Storytelling)、戏剧(Theatre)、工坊(Workshop)等多种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居民。另一座城市都柏林,文学发展侧重本土文学资源的多元化管理、培养、扶植和创造性开发。丰富的文学资源构成了都柏林文学生活的基础,通过文学生活,城市文化生活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模式也不断完善,而既有的文学历史、遗产也得以可持续发展。雷克雅未克则是把文学作为城市发展和国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正如市长JónGnarr在提交UNESCO文学之都的报告中所言,“雷克雅未克的很多项目都与传播知识和文学的热情有关”。[3]2.通过文学创意,赋予工坊公共文化产品属性,让它成为公共文化发展中的第三方社会化有生力量,实现文学研究与创作和高品质文化产品输出的双向可持续发展。在爱荷华,以工坊为基本形式,形成了层次清晰、内容丰富的文学创意活动,成为公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爱荷华的阅读、写作工坊类型众多,除了为公众熟悉的爱荷华作家工坊之外,还包括了翻译工坊(TranslationWorkshop)、戏剧工坊(Pla[!]ywrightsWorkshop),以及非虚构写作项目(NonfictionWritingProgram)和夏季作品节(SummerWritingFestival)上的工坊活动。这些活动由不同的工坊组成,面向公众开放,注重通过具有创意的文学活动策划丰富市民城市生活,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创意能力水平,这是其发展模式能够取得成果的基本经验。

(二)善于整合、运用新技术和第三方力量,促进文学创意向文化产品转化,注重文学资源的保护,使其在城市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该模式成功的主要原因和经验,主要体现在重视对新媒体技术与文学创造的整合,进一步推动文学创意活动与城市生活的融合。其次,还体现在立足于新媒体,从产业链的角度为文学创造和城市生活建立具体的链接。以墨尔本为例,其发展模式特点在于文学产业与城市经济的协同发展,并广泛利用新媒体技术,吸引社会公众的参与文学创意活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和体验形式。2013年,澳大利亚提出“创意澳大利亚”(CreativeAustralia)战略。在此背景下,墨尔本从文学创造出发,加快整合相关产业链的路径,促进文学创造并鼓励公众参与。其下属的文学活动的设计体系完整,层级分明,经过规划呈现出品牌化、立体化、系列化,服务对象和宗旨明确,构成了完整的价值链。一方面使文学的价值融入城市生活,一方面既有的文学组织开始转型、提升自身效率,有针对性地为民众参与文化创造提供了软硬件,从而达到鼓励民间多元主体力量参与社会文化创新、融合的目的,这与UNESCO对创意城市网络下的文学之都的认定要求是一致的,即“文学能够在城市中扮演整合的角色”[4]。

(三)大力发展创意写作教育,重视具有创意能力的高级写作人才培养,为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创意写作学科的发展,在文学创造与文化原创力培育和公共文化发展的理念下,重视培养高级创意写作人才,是该模式最为突出的特点,也是其成功经验所在。在七座文学之都中,多个城市的大学都有高质量的创意写作学科。以爱荷华为例,在向UNESCO提交的官方申请报告之中,首先被提及的正是文学创意写作学科的鼻祖———爱荷华大学的作家工坊。爱荷华大学于1934年创建了全美第一个创意写作艺术硕士(MFA)项目,拥有世界知名度最高的作家工坊———爱荷华作家工坊(IowaWriters’Workshop),以及享誉世界的国际作家项目(InternationalWritingProgram)。另据爱荷华大学官方的资料显示,爱荷华大学城人口虽然不到7万,然而早在2003年之前,爱荷华每年从创意工作(CreativeWorks)中获得的收益达169亿美元,并且带动相关就业高达195464个[5]。无独有偶,诺威奇也拥有世界顶尖的创意写作教育———东安格利亚大学创意写作学科。在UNESCO文学之都的申请报告中,东安格利亚大学被称为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创意写作学科之一[6]。作为UNESCO全球现有文学之都体系中唯一的非英语城市,雷克雅未克则从2008年也开始提供创意写作专业教育,并在2011年开始提供创意写作研究生学位,如冰岛大学的创意写作教育,这对雷克雅未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文学创造、创意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雷克雅未克向UNES

CO提交的官方报告中还对该市创意写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陈述。此外,雷克雅未克的文学发展主要目标之一还包括通过文学来挖掘青年一代的创意能力。[7]另外,波兰城市克拉科夫对创意写作也非常重视。在给UNESCO的官方报告单独列出创意写作教育(EducationforCreativeWriting)进行阐述:“创意写作方面的研究,将允许学生们获得文学能力,以及语言写作、修辞能力,这些将是克拉科夫文学相关的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启示:上海文化原创力培育与公共文化发展路径

文学之都的成功经验对上海的启示,主要集中在文学创造对文化原创力培育与公共文化发展促进两条路径。重视具有创意能力的高级写作人才培养,提升文化原创力,可以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大扶持文学发展,能够发挥文学创造在公共文化领域的重要作用。这两者对上海文化原创力培育和公共文化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根据《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规定》以及相关政策、文件,以及文学之都发展个案研究,促进上海文化原创力培育与公共文化发展的现实路径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

(一)发展上海的创意写作教育,培养高层次的具有创意能力的写作人才,提升文化原创力文学之都的发展策略,可以启发上海通过发展创意写作学科,发掘文学创意力量、人才,提升文化原创力量。爱荷华等城市的发展表明,创意写作学科方面的高度繁荣,可以为社会相关领域提供读写能力的教育支持,对市民文化素养、文化原创力的整体提升有可量化的促进作用。1.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立足于上海市高等院校高质量的文学学科基础,鼓励创意写作教育的创建与发展,采取国际主流的创意写作艺术硕士(MFA)专业化教学模式,培育上海创意产业需要的高质量的具有创意能力的写作人才,能够有效提升文化原创力。在美国创意写作学科发展与战后国家创新力量的发展视野中,创意写作的学科目标之一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文化创意能力的高端写作人才。对创意产业飞速发展的上海来说,具体的着眼点在于大力发展创意写作学科,建立起完整的创意写作学科教学研三位一体的机制,通过文学教育的改革来确立创意写作的学科高地,为上海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具备文化创意能力的新型人才。目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中山大学等院校都在加快创意写作学科建设。其中,上海大学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是中国首家致力于创意写作理论研究并将之与创意写作教学、创意产业实践结合的科研单位。中心以创建中国化现代创意写作学科为目标,致力于欧美现代创意写作学科的整体引进和中国传统写作学的现代化改造,改革中国高校中文教育教学培养机制,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专业创作人才及具有原创写作能力的创意产业核心从业人才。上海大学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的相关探索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2.立足于创意写作学科建设,开发社会化的创意写作教育产品,推动创意写作学科与文学创意的社会化、生活化运用。目前,国内有北京大学、上海市华文创意写作研究中心等高等院校和社会力量都开始了面向创意经济发展的社会化创意写作教育探索。以上海市华文创意写作中心的发展模式为例,在实践步骤上,注重基础理论,潜能激发、写作能力量化评估、工坊制教学方法、创意活动的组织管理、产业、文化公益等创意写作教研成果导向社会化教育。通过组织社会化的创意活动,向公众开放,并为有特定的公众、团体、社区或部门服务。另外,针对创意写作课程再造对培育上海文化原创力量也是重要的实践。该中心注重在创意写作教育的框架下,强调相关的课程,如影视剧本、小说、故事、非虚构等课程要能培育具有创意能力的高层次写作人才,要求能出优秀作品,并开发社会化课程面向EMBA等受众的精品课程。这些措施不仅可以帮助有抱负的学员知晓并运用国家的公共文化政策,了解及把握文化创意的规律,还可以学习并掌握文学创意的技巧,为企业文化和营销策略开辟一块新的天地。这些实践将创意写作课程、工坊与公共文化服务节点衔接,能够孵化更多的公共文化产品、服务模式,是在社会范围内广泛地提升文化原创力的有效途径。借此途径,可以让创意写作成为上海市文化与创意产业的强大助推力量。在发展创意写作学科的基础上,把相应的研究成果导向提升文化原创力的培养,加速将创意写作理论、实践成果,转化为促生文化原创力的养分。

(二)探索文学发展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互为支撑的模式,促进公共文化发展1.在UNESCO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理念下,文学之都的发展模式和经验,证明文学创造与城市创意经济、公共文化发展可以互相促进。文学之都的多种创造性文学活动,不仅为公共领域的文化服务带来了新的模式,还由此发展出了新的公共文化产品,以及新的文化体验。以爱丁堡、都柏林等上述文学之都为例,其发展模式和经验,对上海的启示主要在于,如何有效地将文学创造和城市公共文化发展衔接。在城市发展的层面,注重文学创造对社会公众参与文化创造的积极性的巨大带动力、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力,从而在实现公共文化发展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体验模式的丰富与完善。与UNESCO文学之都相比,上海本身就是其创意城市框架下已认定的世界设计之都,上海的创意城市发展主要目标即在于“整合文化、技术和经济来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活质量”[9]。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同样拥有丰富的文学资源以及发达的文化与创意产业,其中徐汇区名列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市范围内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也在飞速发展中不断完善。文学之都上海的启示正在于,应着手加大鼓励文学发展,借助文学创意激活上海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产品和体验模式。上海可以加强以文学创意为驱动的文化公益服务创新模式与公共文化示范区域文化活动体系的连接,通过活动配套与服务产品开发,让文学创造力量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新产品、新体验。以上海市华文创意写作中心为例,作为国内首家创意写作公益机构,主要提供文化与创意产业发展中急需的创意写作人才培养、孵化服务,以及社区文化公益服务。该中心立足文化公益服务,吸收并立足于上海本土,发展了UNESCO文学之都文化公益模式和理念,借助新媒体,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服务和便捷的学习体验。

世界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在论坛上,论坛组委会授予丽江市“国际精品文化旅游城市”荣誉称号,授予中共丽江市委书记王君正“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影响力人物”荣誉称号。

世界旅游文化论坛由国际旅游营销协会创办,2008年和2009年分别在中国上海和西安举办。其宗旨是关注文化旅游产业进程,并结合当今世界旅游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文化元素与旅游资源的结合,进而推动世界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丽江参加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

近日,丽江组织民族歌手、演员等人员参加了以“神奇宁夏,激情中国,和谐世界”为主题,为期一周的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

“宁博会”期间,丽江积极把握宣传机遇,通过发放旅游宣传资料、现场解答咨询、民族歌舞表演、纳西打跳等独具丽江特色的宣传方式,吸引来了众多观众,使云南展区成为了倍受关注的热点展区。本次“宁博会”共赠发丽江各类旅游宣传资料2000余份,全方位地宣传了丽江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加强了与各参展旅游同行间交流与合作。

九子海拟建“世界报春园”生态旅游景区

从近日举行的“首届九子海报春花节”暨“世界报春园”前期规划中期汇报会上传来消息,九子海拟建“世界报春园”生态旅游景区。

报春花是世界三大园艺植物之一,也是中国三大天然名花之一,丽江是我国报春花集中分布的区域,其境内分布有40种报春花(包括亚种与变种)。九子海有5种报春花。九子海位于丽江玉龙雪山甘海子以东,距古城约26公里。因坝子内有9个天然形成的大小水潭而得名。九子海四面青山环抱,终年不化的玉龙雪山如屏相列,高山、村庄、草地、池塘和盛开的报春花构成了一幅使人流连忘返的唯美画卷。

华坪芒果产业发展推介会在昆明举行

近日,华坪县委、县政府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芒果产业发展推介会,扩大芒果产业在省城的影响,吸引全省知名企业来华坪投资兴业、参与发展产业。

“华坪芒果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晚熟。”据介绍,国内其他产区的芒果生产期大都集中在4至7月,华坪县是全国纬度最北端的芒果产区之一,大部分芒果成熟期在8至10月,同一品种比海南三亚晚熟4至5个月,比广东湛江晚熟2个月,比广西百色晚熟1个半月,比我省元江、永德晚熟2个月,比四川省攀枝花市晚熟20天左右。这个时间,正好避开了全国芒果集中上市的高峰期,弥补了8至10月国内乃至亚洲市场没有芒果上市的空缺。

推介会上,签订了《华坪县芒果系列化产品精深加工开发项目框架协议》。同时海南客商与华坪县芒果协会代表刘宗顺签订《华坪鲜芒果销售意向协议》。与会的客商参观品鉴了芒果粉、芒果咸菜等芒果产品。推介会还展示了多种华坪出产的优质鲜芒果。

“印度文化节”亮相丽江

为庆祝中印建交60周年,中印两国共同举办的“印度文化节”活动近日在丽江国际民族文化交流中心举行。由印度驻华大使苏杰生带队的印度“宝莱坞”艺术团的演员们以精彩的表演,为上千名丽江市民再现了印度孟买影视工业基地中最为恢弘奢华的歌舞场面。

此次“印度文化节”系列活动由中国文化部和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共同举办,活动将在北京、广州、丽江等全国48个城市展开,期间将举办一系列文化、经贸活动,以加深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印度“宝莱坞”艺术团90分钟的演出完美地浓缩了宝莱坞电影工业40年的成就,再现了宝莱坞电影歌舞的盛大场景。该部作品由印度古典舞蹈、民间节庆舞蹈及现代盛大婚礼舞蹈三部分组成。《孟买之恋》、《天生一对》、《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一首首宝莱坞电影歌曲贯穿始终,为现场观众充分展示了印度亮丽的艺术画卷,奉献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活动中,玉龙县歌舞团、丽水金沙演出团也为远道而来的客人表演了《热美蹉》等独具丽江本土特色的节目。

世界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在历史刚刚迈入21世纪之际,回顾和总结20世纪的世界历史进程,是历史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现实需要的不同,回顾和总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而现代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视角。

已故著名历史学家罗荣渠先生提出了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并依据这一历史观把现代化确定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指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进程①。

现代化研究最早兴起于60年代初的美国,以后逐渐传播,但它长期是作为发展理论而受到重视的。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现代化作为专题研究也一直持续不断。罗荣渠先生创立的现代化理论建立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又不局限于已有的研究,而是把现代化作为观察人类历史发展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使史学研究突破了僵化教条的束缚,大大扩展了历史研究的领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如今,现代化研究在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一个重要的史学流派。

遗憾的是,罗荣渠先生早逝,有许多问题的研究没有来得及深入和展开,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就是其中之一。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关于20世纪现代化研究集中于后发现代化国家,而没有包括原发现代化国家,也没有从总体上给20世纪世界范围的现代化总结定位。

本文认为,20世纪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继承了工业革命以来的成果,把现代化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且,原发性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并没有结束,而是在进一步发展。

二、现代化在全球范围的展开

现代化进程最早开始于西欧,并不断向全球扩散,到19世纪末,经历了四百年的时间。但是,此时真正走上现代化道路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国家主要局限在欧洲、北美和东方的日本,处于亚、非、拉地区的绝大多数国家的现代化尚未启动。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亚、非、拉地区自身现代因素不充分,完全依靠内部因素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条件尚不成熟,其动力源于对欧美现代化挑战的回应,源于向西方学习挽救民族危亡的愿望。因此,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现代化面临着两大障碍:一是本国竭力维护传统、反对变革的强大的保守势力,二是欧美原发性现代化国家的破坏和阻挠。欧美现代化的扩散,虽然一方面客观上刺激落后国家模仿欧美的现代化,但另一方面现代化扩散是以殖民主义为载体的,殖民统治又阻碍落后国家的独立富强。对于落后国家来说,建立民族国家是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前提条件。正是在上述诸多因素的作用下,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得以产生并不断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亚、非、拉地区的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是全球现代化进程的产物,以殖民主义为载体的现代化扩散孕育着殖民体系的瓦解。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亚、非、拉地区自身现代因素的增强,民族民主运动持续高涨。20世纪上半期,东欧和亚、非、拉一些国家经过艰苦的斗争,取得了民族独立,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其中较有影响的有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不过,在这一时期,大多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仍然处于殖民统治之下,现代化的启动仍然举步维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运动汹涌澎湃,不仅殖民主义体系彻底瓦解,而且东亚、东南亚、北非和拉丁美洲一些民族资本主义较发达的国家了封建制度,建立起现代政治体制。获得独立的新兴国家无不致力于发展本民族的现代经济,以赶超发达国家为目标。到20世纪末,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主动加入或被动卷入了现代化的历史潮流,这也充分证明了“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必然进程”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三、多种现代化模式的诞生

20世纪以前的现代化虽然不同国家各具特色,例如从动因的角度分类,西欧被称为原发性内发型的现代化,日本被称为传导性外发性现代化,但这些国家的现代化从社会制度来说,都属于一种模式,即资本主义模式。20世纪的现代化彻底打破了资本主义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首先必须提出的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尽管如今苏联已经解体,但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必然性和伟大意义是不能否定的,它在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具有开创性的划时代的意义。

马克思关于社会演进的理论指出,在生产关系还能够容纳生产力发展的时候,这种生产关系会继续存在。20世纪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尚能够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还没有达到生产力必须“炸毁”生产关系的地步。那么,十月革命的原因和意义又在哪里呢?列宁在晚年概括总结十月革命时说:“遇到过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时所造成的那种革命形势的人民,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挺身起来斗争”,“这种斗争至少会使他们有一些机会为进一步发展文明争得并不十分寻常的条件”,“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基本条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追上别国的人民”②。列宁的这段论述对于历史地认识十月革命的意义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因此,十月革命不同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客观经济前提尚不成熟的特殊情况下,面临现代化严重受阻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俄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以推进文明进一步发展而进行的一次尝试。从现代化进程的角度来考察,我们就可以看出,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它通过在俄国这块土地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在20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表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一些落后国家难以按照资本主义模式达到富强的目的,纷纷选择了社会主义模式,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跃出了一国的范围。

作为一种现代化模式的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以社会主义方式推进现代化。能否把握这个中心,关系到社会主义模式能否存在下去的根本问题。遗憾的是,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没有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的特殊性,错误地认为资本主义进入最后灭亡的总危机阶段,改变了列宁时期极其有益的探索,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最终导致苏联的剧变。

可喜的是,中国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明确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方针,不断进行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多种现代化模式的诞生还表现在新兴独立国家的探索上。亚、非、拉地区的大多数国家独立以后,采取了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它们所走的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完全仿效重复欧美国家,在发展战略、国家干预等许多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与原发性现代化国家有很大不同的传导性现代化,或者说赶超现代化的模式,其中东亚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社会主义模式和资本主义赶超模式本身也不是单一的,内部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多种现代化模式的诞生反映出历史发展既是统一的,现代化是必由之路,同时又是多样的,各个民族有必要、也有权利根据本民族的特点,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四、现代化进入新的高级阶段

生产力是现代化最根本的动力,也是衡量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的程度不断提高。生产力的重大变革也引起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社会全方位的适应性变化,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因此,现代化是生产力推动下的全面社会变革,是一个不断深入的历史进程。

现代化从16世纪开始启动,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诞生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由此带动了整个社会结构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迁,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将人类文明的进程大大地向前推进。尽管如此,和20世纪的现代化水平相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也许只能算作现代化进程中的初级阶段。

20世纪现代化呈现出以加速度发展的趋势,它的发展水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学技术经历了两次巨大变革:第二次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虽然兴起于19世纪末期,但它的广泛应用和普及是在20世纪的前三十年,以至有人称20世纪20年代奠定了现代人生活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至今方兴未艾。当前,又兴起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虽然对它作出全面的论断为时尚早,但它已经显露出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以及对社会生活全面的深刻的影响。

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产生的产业部门主要是煤炭业、钢铁业、纺织业等,进入20世纪后,先是电力、汽车、化工、航空等部门,后是计算机、航天、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部门兴起,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再转向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取代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增大,成为经济的增长点。

经济结构的变化带动社会结构的变化。所有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农业人口减少、工业人口和城市人口增加的过程。由于社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增多,体力劳动者减少,世纪之初为数尚少的所谓的“白领阶层”在扩大,传统的金字塔式社会结构逐渐转向“两头小,中间大”的枣核型结构,中间阶层日益成为社会的主体。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马克思在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曾说时,工业革命创造出的生产力超过了有史以来的生产力的总和。其实,马克思的这段评价用于20世纪科技革命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更为贴切。由于社会财富的增加和各国政府普遍采取了有效措施,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美国学者罗斯托提出的现代化发展的后两个阶段“大众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正在逐渐变为现实。

政治民主化的深入。从国家政体上看,专制君主制一个个被,大多数国家采取了民主共和制,即使保留了君主制的国家也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从民主制的内容来看,尽管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有很大区别,但不论在哪类国家中,民主的内涵和享有者范围都显著扩大。

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更新。人们越来越多地从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运用理智和科学进行思考,人的独立性和权利日益受到尊重。传统的家族家庭逐渐解体,社会生活出现同质化的趋向,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不断增大。

无庸讳言,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并不平衡。现代化兴起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绝大多数首先产生于欧美原发性国家,然后逐步向外扩散。20世纪现代化的进程也不例外,欧美国家的现代化居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前列。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先进国家向落后国家展示的是后者的前景,因此,后进国家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

但是在另一方面,欧美国家的现代化是原发性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原发性现代化的许多特征并不适用于后发现代化,资本主义现代化也只是现代化的一种模式,本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固有矛盾。因此,后发现代化国家只能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开创适合本国情况的现代化道路。

五、现代化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近年来,一些学者从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来把握20世纪的世界历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我国研究世界史的一个重要流派。

我国整体世界史观的创立者、已故著名史学家吴于廑先生指出,世界历史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吴于廑先生的观点表明,整体世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世界历史纵向发展的产物和结果。因此,完全可以把整体世界纳入到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之中去。换言之,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表现。

在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虽然已经形成,但仍然属于自发阶段,人们还没有自觉地认识到它的存在及其重要性,更没有采取顺应整体世界形成的措施。两次世界大战和30年代大危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违背整体世界发展规律所造成的恶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20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世纪整体世界的发展首先表现在经济的全球化,资本、商品、技术、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日益频繁,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增多。同时,在国际政治中呈现出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趋势,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民族自决权由理论变为现实,民族国家成为国际关系中的相互平等的主体,少数大国主宰世界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不同文化越出民族的范围接触交流,相互吸收融合。整体世界的发展也带来了资源、环境、战争与和平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协商解决。

但是,由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居于世界前列,在整体世界居于主导地位,由此形成了不合理、不平等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这种状况阻碍了整体世界的发展,也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进展,必须予以改变。

回首20世纪,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这是人类历史上进步最快的一个世纪。人类取得这些伟大的成就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付出了许多沉重的代价。现代化是在曲折中前进,而且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通过总结20世纪现代化进程,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进步,认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将人类历史推向新的进程。

世界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马克思曾举例证明,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人类超越地域性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已然是事实,“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同样,砂糖和咖啡是这样来表明自己在19世纪具有的世界历史意义的:拿破仑的大陆体系所引起的这两种产品的匮乏推动了德国人起来反抗拿破仑,从而就成为光荣的1813年解放战争的现实基础”②。马克思所谓的世界历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整个人类的历史发展,而是相对于分裂的地域性历史而言,是将各民族、各区域的历史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历史。如果说《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还只是一个相对单一的概念,那么到了《共产党宣言》阶段,世界历史则成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与资本主义时代是交替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成就了世界历史的形成,而世界历史又为资本主义的进步提供了匹配的时代背景。《共产党宣言》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③以上的文字,我们可以理解为马克思对世界历史外部条件的论述。可见,世界历史的外部条件形成与地理层面的扩疆不可分离。至于探讨世界历史的内部条件,我们就不得不着眼于那具有跨时代意义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④纵观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第一,世界历史理论是基于资本主义向全球的全面扩张这一前提条件的;第二,世界历史理论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即全面工业化作为关键词的,由于工业化的发展,产品需要原材料和拓展世界市场;第三,世界历史理论也是以世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发展作为核心内容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世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也同时得到了发展,这就成了世界共产主义的实现的条件。因此,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我们理解当代全球资本主义发展的方法。

二、世界历史理论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理论表征

马克思的一系列深远思想总是离不开他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历史观———唯物史观,而世界历史这一重要理论依然如此。可以说,唯物史观依然为马克思分析探讨世界历史提供了内在严密的逻辑基础与外在辩证的理论原则。从思想体系的逻辑结构层次上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作为一个饱满且立体的层次性思考,是马克思运用其创立的唯物史观并结合剩余价值理论,全方位地分析19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与全球社会的运动及其发展趋势的成果;也是马克思在具体地运用多种经济学原理,分析当时的全球经济形势以及走向规律的基础上而形成的。黑格尔认为,“哲学的世界历史”是理性所掌控的历史,世界性理性构成了人类理解历史的最高原则。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思想持一致性的基础就在于,马克思也把“世界历史”从历史编纂学的狭隘层面脱离出来,而赋予其以哲学历史观的意义。但分歧是,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观绝不能完全忽略物质生产及生活的现实基础,或者只是将前者作为某种附带因素,“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①。如果说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只是在“纯粹精神”的领域里兜圈子,那么,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正是紧紧抓住了物质生产的现实基础,从唯心史观的圈子中跳跃出来,实践性地赋予了世界历史以哲学历史观意义。马克思通过对物质生产生活这一现实基础的历史演变的深入研究,发现“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②。一些历史学家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的发端,可追溯到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以致于他们都直观地将地理大发现看作世界历史时代的起点。的确,地理大发现打破了人类的狭隘眼界,形成了实际上的“世界”概念和视野,马克思也是在这之后创作了关于“世界历史”的著作,但事实上,马克思超越了这种表层的事实,他认为地理大发现绝非历史进程中偶然的、独立的事件,它背后一直积蓄着能量的是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经济原因。首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世界历史形成的物质基础与内在条件。马克思在分析资本的本性时提到:“作为财富,作为财富的一般形式,作为起价值作用的价值而被固定下来的货币,是一种不断要超出自己的量的界限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过程。”③资本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增值,不断前进与发展。同时,为了这样的目的,资本一方面不断扩大流通范围,一方面把所有地区的生产都转变为资本推动的生产。资产阶级在剩余价值的不断趋利下,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进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资产阶级通过资本将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资产阶级所到之处,资本的利刃都在无情地斩断束缚人们天然尊长的封建羁绊,迅速的消除生产资料的分散状态,进而集中财产,招拢人口,使世界逐渐形成经济、政治的统一体。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大工业化使得资产阶级的生产能力越来越强,社会生产能力在不断提升。只有当生产力大力发展,并从而引起生产方式的跨越性变革后,才能将原本贫穷、落后、闭塞、禁锢的局面打破。当人们的交往变得更为普遍以后,才能使某一个民族更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化与发展。马克思高度意识到了人类生产中的分工与交往对于推动生产关系发展的意义,“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④。伴随着一个民族分工的程度提高,必将增加人们的交往与联系,从而扩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间的交往。分工与交往的扩大对世界历史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⑤,“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⑥。总之,“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⑦。其次,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背景下形成的世界市场,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基本方式之一。马克思在1858年10月致恩格斯的信中提到:“资产阶级社会的真正任务是建成世界市场(至少是一个轮廓)和确立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随着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殖民地化,随着中国和日本的门户开放,这个过程看来已完成了。”⑧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资产阶级对资本欲望的无限膨胀,驱使资产阶级不断向外开拓,不断侵略弱小民族,以使他们成为其创造剩余价值的附庸。这种开拓既包括了对市场的探寻,也包括了对原料、产地等生产要素的渴求。生产社会化使得资产阶级不知疲倦地奔走于世界各地,同时,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生产工具的不断革新,提升了交通的多方面便利,于是,出现了东印度公司,出现了中国市场,美洲土地被开拓,出现了各国殖民地,而以上这一切,使得世界市场得以形成,从而表征着世界历史在这些不断扩大的交往和联系中日益演进。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得各民族、各区域的人们有了更多的需求与联系,世界市场这只全球背景下的微观无形手,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拉越密切,把区域、民族等限制性的概念越减越模糊,“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统一的民族”①。最后,整个地球上的相对独立的各区块市场,都将融进世界市场这历史必然的洪流中。再次,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充满了资本主义的复杂矛盾,要用复杂多元的眼光来对待世界历史这一绝非太平的过程。如上所述,世界历史的内在形成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因此,可以说,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大工业变革下的时代产物。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是与资本的原始积累,与早期殖民主义统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囊括四大要素,即资金、原料、市场和劳动力。为了这四大要素,资产阶级开始了各种疯狂的暴力行动,于是,圈地运动肆虐,殖民掠夺横行,海盗行径残暴,奴隶贸易盛行。资产阶级以上这一系列不太平的问题尖锐且刺目,而这一切都是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不断突显的矛盾的衍生品。马克思分析了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首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简化了阶级矛盾。马克思指出:“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②其次,在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中,由于资本主义的强势与主导,国际关系呈现明显的不平衡,“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③。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需要建立起这个发展中的世界,因此,世界历史绝非是一个公平的蓝图,它时刻都映照着这个在资本主义大国左右下的主次世界。马克思还着重指出了不平等的世界历史过程中产生的不等价交换问题,正如大家所了解的,强者民族和弱者民族间,通过不等价交换的劣行,财富更急速地流入西方列强手中。“当我们把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体面的样子,而在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④世界历史就这样被资本主义国家强行造就了福音之于强者、悲乐之于弱者的失衡画面。资产阶级在全球范围内追逐剩余价值的欲望是无限的,这种欲望促使资产阶级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再生产。于是,世界市场的有限性与资产阶级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必然会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矛盾越来越尖锐。而解决这些矛盾的最终出路就是资产阶级相互间掠夺性的世界市场战争。此外,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间也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机器大工业时代的高生产能力与强社会生产力遭遇了无序化、无政府状态的阻碍。其必然的结果就是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甚至是周期性的爆发。值得注意的是,揭露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的确是马克思一生批判性理论工作的主线和重心,但我们不能被其简略的、一笔带过的表象所障目。若是盲目地认为马克思并不强调或不重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只是一味地揭露它的剥削性、残酷性和非人性,那么这会是对马克思的重大误解。实际上,在马克思眼里,资本主义始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要环节,倘若没有资本主义大工业创造的发达生产力,以及加强的社会普遍交往,社会主义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后,世界历史的形成并非否定民族历史,而是以之为前提。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性发展在俄国农村公社的发展道路上出现了另类的变化。晚年的马克思开始更多地关注东方社会的发展问题,俄国的历史轨迹恰恰是民族历史的标志性案例。“如果俄国是脱离世界而孤立存在的,如果它要靠自己的力量取得西欧通过长期的一系列进化(从原始公社的存在到它的目前状态)才取得的那些经济成就,那么,公社注定会随着俄国社会的逐步发展而灭亡这一点,至少在我看来,是毫无疑问的。可是,俄国公社的情况同西方原始公社的情况完全不同。俄国是在全国广大范围内把公社所有制保存下来的欧洲惟一的国家,但同时又生存在现代的历史环境中,同较高的文化同时存在,和资本主义生产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俄国吸取这种生产方式的积极成果,就有可能发展并改造它的农村公社的古代形式,而不必加以破坏。”⑤俄国公社的发展道路虽然只是个特殊的例子,但马克思对这个例子却是保持着特殊对待的思想。马克思认为,俄国的发展,区别于西方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从而成为共产主义的起点。俄国这个特殊的民族国家离不开世界历史这个广泛交往、联系交错的大环境,但它又凭借着自己民族发展的特殊性在世界历史的范畴中有着独特的偶然性。

三、全球化资本主义

世界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吸收;世界先进文化

各个国家和民族有打上自己烙印的文化,甚至各个时代也为各自的文化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因此文化广泛地具备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因此,实现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文化间的互相交流,吸收各种世界先进文化,是文化得以保持生命力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我们需要谦虚地大胆地借鉴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制定文化发展的战略计划,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文化的世界化,也推动世界文化的中国化进程。

一、世界先进文化的内涵

世界先进文化涵盖了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所有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不同的历史时期,世界先进文化的内容不同。

世界先进文化是指能突破时空的限制,经过历史的洗涤和实践的验证,能够流传下来并在新的历史时期仍能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文化。时代的变化,也会赋予世界先进文化以新的内容,这些内容也将在今后的实践中受到反复检验,经受时间的洗涤,在这一过程中,有的文化在某一时期是先进的,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就只能被淘汰,仅仅留下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先进文化。

二、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客观诉求

21世纪,文化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全球化的浪潮也要求我们进行文化的全球化,因此,融入世界文化发展潮流,博采世界各国文化之长,丰富中国先进文化的内容,增强中国先进文化的实力,已经成为我国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环境的必然选择。

(一)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文化日益广泛交流

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使世界各国的关系日益紧密,国与国的交流日益增强。更为频繁的交流对世界先进文化的有效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信息交流、相互借鉴的作用,有利于推动各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发展,世界文化的广泛交流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日益壮大有利于实现文化的繁荣,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交流有助于实现文化的合作与融合。从时间维度看,从古就有各个民族进行商品交换从而刺激和带动了文化交流的例子,从空间维度看,世界文明正是在世界各国相互借鉴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通过与世界的沟通交流实现发展,中国文化业需要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发展,通过更好地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世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世界先进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中国先进文化是汲取世界先进文化精髓而成。世界先进文化是世界各个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人民实践种形成的文化,是继承和发展世界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另一方面,中国先进文化也为世界先进文化增添了重要的内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结合时代要求和民族特性形成的具有社会主义内容的新文化,丰富了世界先进文化的内容,实现着它的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彰显了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开放性和创新性,与世界先进文化发展潮流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世界的先进文化不能没有中国先进文化,中国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积累的文化精髓,经受了五千年的历史洗礼和时代更新,这种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决定了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地位,中国先进文化以自身的独特感染力丰富着世界先进文化的宝库,缺少中国先进文化的世界先进文化是不可想象的。

三、科学吸收世界先进文化

(一)加大对世界先进文化研究力度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全球化的时代和环境中与世界先进文化,尤其是与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占据优势地位的西方各国文化始终处于交流互动之中。加大对世界先进文化研究力度,合理借鉴与科学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品格和机制。总书记在2003年8月的讲话中也指出了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必要性①,这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他指出的借鉴吸收国外文化包括西方文化的指导思想或者说方法论,即从国情出发,以我为主,辩证取舍,为我所用,是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使先进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保持新鲜活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西方文化发展的道路并不具有普遍性,我国的先进文化建设,不会也不能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但是,只有以开阔的视野,加大对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研究力度,大胆借鉴世界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巨大的活力和卓越的建树。

(二)有针对性地学习世界先进文化

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并非全盘接收,应采取科学的方法,避免盲目跟风。首先,要明确目的,世界先进文化内容繁复,要有选择地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中符合我国国情、能为我所用的部分加以学习,选取最有价值的部分加以借鉴,有的放矢。其次,要加以创新,使世界先进文化本土化,真正地切合中国的实际状况,要对吸收过来的世界文化进行创造性发展,使之能够在中国大地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再次,要敢于批判世界先进文化,我们要用唯物辩证的眼光审视世界先进文化,不可一味奉承,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值得商榷的内容进行考证,大胆地堆世界先进文化进行批判性吸收。最后,世界先进文化不是某一国的产物,产生于某一国的文化必定有自身得以产生的土壤,那么,经过移植来到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否能找到合适的土壤是学习世界先进文化是否成功的关键,切忌生搬硬套和“本本主义”的错误。

(三)坚持在吸收中创新

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文化领域更是如此。世界的不断发展有赖于创新的思维,脱离了创新意识世界的发展将举步维艰。世界先进文化同样是在创新中得以传承,那么,我们在借鉴和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同样不应放弃创新的科学方法。已经形成的世界先进文化有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时代和社会状况是不断变更的,要使世界先进文化能够继续保持生命力和活力,则必须在创新中吸收世界文化。我国文化建设要想走在世界前列,离不开用创新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提升创新能力,推陈出新,坚持探索,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的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加以创造性发展,用敢于质疑的态度丰富、发展和运用世界先进文化,推动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作者单位:武警警官学院政治法律系)

参考资料:

[1]《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美]塞缪尔﹒亨延顿著 新华出版社

[2]《文化的力量》陈少峰著 华文出版社

[3]《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许倬云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文化论文范文第11篇

【关  键  词】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流派

【  正  文】

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  education),  一般是指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一种教育。 在英语当中, 与之相近的词汇还有“cross-  cultural education  ”(多种文化的教育)和“trans- culturaleducation”(异文化的教育)等。  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看,人类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建立在某种特定文化基础之上的,教育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换言之,每一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所属,而每一种教育也都与特定的民族文化密不可分。按照教育的民族属性,它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单一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教育”两大类。前者是指受教育者所受教育基本上仅局限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具有单一的民族属性,如早期的美洲印第安民族教育等。而后者,则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如移民教育、殖民地教育、留学生教育、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等,均属于跨文化教育的范畴。也就是说,在单一层民族教育的背景上实施异文化教育的现象,都可以视为跨文化教育。

跨文化教育的实践,在人类历史上久而有之。但人类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则始于本世纪。特别是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里,各界学者自20世纪上半叶起对跨文化教育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并从不同的立场、目的和学科角度提出各自的观点和主张,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派流。时至今日,跨文化教育研究已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扩展到加拿大、前苏联、澳大利亚、日本、东南亚及中国等诸多国家。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择选一些影响较大的跨文化教育及相关理论流派作一简略介绍,供我国有关教育研究人员借鉴和参考。

一、文化变迁论

1、文化人类学派的观点 本世纪初期,  伴随西方殖民地的扩大和传教士的布教等活动,西方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入世界各地。许多非西方国家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后,其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迅速瓦解崩溃。以此为背景,有关文化变迁的研究进一步引起世界各国人类学界的强烈关心。在早期的进化论学派、传播学派、功能学派、历史学派等研究的基础之上,美国人类学会于1935年在其下属的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ssrc)当中,  指派罗伯特·莱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赖福·林顿(ralf  linton)、米尔维勒·赫斯克维兹(melville  herskovits)3名人类学者负责成立了一个专门从事“文化变迁”(或称“涵化”)研究的委员会,对有关文化变迁的概念、研究课题、研究方法等进行研究经过1  年左右的细致深入研究,于1936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文化变迁研究备忘录》的研究报告。虽然该报告仅有4页,  但却给文化变迁下了一个非常精辟的定义,并将到当时为止的有关研究课题和涉及领域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对后来的文化变迁研究产生很大影响。

该报告书主要由五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首先,  他们将文化变迁(acculturation)定义为:“不同文化集团持续而直接接触的结果,  使其中的一方或双方的原有文化发生变化的现象。”(注:江渊一公著:《异文化间教育学序说》,第68页,日本九州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2版。)其次是研究的路线,包括有参考价值的论文索引、资料的分类、分析的方法。第三是对文化变迁问题的分析,包括民族间接触的类型划分、文化变迁的状况、文化变迁的过程。第四是在文化变迁过程当中文化选择和融合的心理结构,包括个人的作用、对相异文化采取接受或拒绝态度,人们的人格类型特征、因性别及社会地位、信仰、职业等不同所导致的态度差异、在文化变迁过程的初级阶段时的反抗与妥协心理、伴随抛弃固有行为方式所引起的精神上的忧虑。第五是文化变迁的结果,包括接受、调整和拒绝。

这一研究虽然还不能构成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但却在相当程度上为以后的文化变迁学说及跨文化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基础的理论框架。例如,指出不同文化集团持续而直接接触所导致的文化变迁,并不一定局限于一个文化集团,可能会导致双方都发生某种变化。也就是说,文化接触的作用和影响往往具有双向性。而且,接触的结果除同化、拒绝同化外,其中所说的“调整”实际上指出了文化融合及创造一种新文化的可能性。另外,正确地指出了对待异文化的态度还会因个人的人格特征和具体情况而产生差异。而在研究报告中出现的许多术语,如传播(diffusion)、选择(selection)、  适应(adaptation  )、变迁(acceptance)、调整(adjustment)、融合(integration)等,  至今仍被学术界所广泛使用。

但文化变迁学说的真正形成,是距此约20年后由文化变迁研究专门委员会的一些新成员,在过去的基础上通过进行大量新的调查研究来完成的。他们于1954年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报告。它与1936年的研究报告相比,除强调系统的理论体系构成外,还具有如下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与前者以西方以外的不发达民族和国家为研究对象不同,新研究报告侧重于研究美国国内的移民和少数民族集团的文化变迁;其二,与前者强调文化变迁的消极变化过程不同,后者更侧重它创造新文化的积极的一面。

首先, 新研究报告认为文化是一个具有“自律性的体系”(autonomous  cultural  systems);继而,  提出文化变迁是“通过两个以上的自律性的文化体系的结合”而产生的文化变迁。将文化看作为一种体系,对于把握文化变迁的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认识和判断处于变迁过程中各个文化体系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如对外部的“开放性”或“封闭性”;在内部结构上的“僵硬性”或“柔软性”;以及在文化环境变化情况下的体系恢复能力等。他们认为,在文化的接触和变迁过程当中,传统文化的“放弃”和“丧失”,决不是通向一种“虚无”的过程,它必然

要被新的文化所“补偿”。因此,对传统文化的主动放弃,实际上意味着对新文化的选择。而在多数情况下,当把某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因素引入到另一种自律性的文化体系中并与之结合成为一体,便会导致一种新文化的创造。另外,该研究报告中出现了一个叫做“反向适应”(reactive  adaptation)的概念。  即当来自另外文化集团的排斥威胁过大时,

有时会产生与同化恰恰相反的“撤退”(withdrawal)过程,从而对自身集团的诸种文化形态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并予以强化。他们认为,这种反向适应是一种“后向”的适应;而“融合”和“同化”是一种“前向”的适应。融合(fusion)是指两种文化处于大致对等的关系, 是一种双向过程(bilateral  )。 同化(assimilation),则处于与融合完全相反的一极,即一个集团接受另一个集团的文化的单向过程(unilateral)。融合与同化,分别处于一个连续体的两极。但无论是融合还是同化,其结果都是使一方或双方的原有文化丧失。而既不完全融合和同化,又在相当程度上使各文化体系保持相对的自律性,

则成为所谓的“共生的多元主义”(stabilizedpluralism)。

2、心理人类学派的观点   与上述文化人类学派注重文化变迁中文化集团的质的变化不同,二战后兴起的心理人类学派的文化变迁研究更侧重于不同文化接触过程中个人的认知、适应途径、行为方式及人际关系等的定量分析。如作为其代表人物的哈勒威尔(hallowell),  于50年代开始将文化变迁的过程划分成若干个阶段,并采用心理测定法对文化变迁的程度进行测定。几乎与此同时,另一名学者沃盖特(voget  )认为,将文化的变化作为同质的单位来处理是不正确的。作为一个“变化着的连续体”中的变异形态,他将之划分为土著型(native)、土著改良型(native-modified)和白人型(american-marginal)。与此相似,布鲁那(bruner)提出了非文化变迁型(unacculturated)、境界型(marginal)、文化变迁型(acculturated)。紧接着,著名学者斯宾德勒(spindler)又使用心理人类学的方法,对向异文化(白人文化)适应过程后的不同结果,即不同人的行为的变化进行了他认为这种“变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划分为保守的传统倾向派、部分传统信仰保持派、过渡中间派、被白人文化同化了的文化变迁上层派及其下层派五种变异。进入60年代后,斯普拉德利(spradley)在参考斯宾德勒的类型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将不同人们划分为五种行为类型:①固守传统文化,对西洋文化持完全拒绝态度类型;②对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均采取拒绝态度创造出全新的信仰和价值体系的类型;③拒绝传统文化而被西洋文化的价值体系同化了的类型;④立于两种文化中间摇摆不定的类型;⑤能创造性地并有效地适应复数文化环境的类型,即所谓的“双文化人”。

二、文化同化论

其最具代表性的是本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研究。在思想基础上,它与19世纪以来美国盛行的同化主义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即占据社会支配地位的所谓美国白人“开拓者”,强制要求新移民和少数民族等采用与自身集团相同的语言和文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盎哥鲁文化同步主义”(anglo-conformity)或所谓的“美国化”(americanization)。其核心理论,可以列举20  年代由帕克(park)和巴杰斯(burgess)提出的“民族同化周期说”,  也称做“接触理论”。他们认为,民族的同化必须要经历一个互相接触和较量的过程,也就是说有一个周期。一般这个周期由接触(contact  )—竞争(competition  )—冲突(conflict  )—调整(adjustment  )—同化(assimilation)几个阶段所构成,最终被支配集团的文化所同化。用美国社会学者纽曼(newman)的评价,同化理论的公式可以用a+b+  c=a来形容。

到了60年代,美国学者对同化理论的研究开始转向少数民族和移民的民族同化意识以及如何被同化等方面。如1964年高顿(gordon)的“同化七阶段说”:①移民和少数民族集团表现出向主流民族(移民和少数民族所处社会的支配民族)的靠拢倾向;②与主流民族的成员建立密切关系(工作、学习、娱乐等伙伴关系);③增加通婚;④民族属性的改变(产生对主流民族的归属意识);⑤减少对主流民族的偏见;⑥消除差别意识;⑦放弃与主流民族之间的权力斗争。

70年代,美国移民社会学者葛瑞利(greeley  )从分析移民的内心世界入手,提出“同化六阶段说”:①主流文化对移民的冲击;②因异文化冲击所引起的对本民族的感情强化;③随着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恢复,开始正视和吸收主流民族的文化;④一部分趋向同化并获得一定权力的领袖人物从移民集团中脱颖而出,他们在设法消除本集团的偏见和差别意识的同时,为提高本集团的社会地位也必须与其民族集团进行抗争。然而这些人所采取的对抗态度往往受到主流民族的警惕和压制,从而常常驱使他们的偏见和差别意识重新得到强化;⑤挫折与反省使他们对两个民族都加深了认识,开始思索能使双方共同生存的第三条道路;⑥最终形成可以在两个世界自由转换的概念体系。也就是说,他认为同化的结果并非肯定是沿着一条直线进行的。

三、文化融合论

也被称做“熔炉”论(melting-pot  theory)。其代表人物为美国历史学者亨利·塔纳(henry j.

turner  )等。 这一融合主义(amalgamationism)的核心思想,  是主张不要完全排除各少数民族固有的宗教及文化等背景,在互相吸收其他民族包括主流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同时,部分地放弃或修正本民族的文化,将各民族的文化融合起来,从而共同创造一种综合的、新的第三种文化。用纽曼(newman)的公式来形容的话,则应是a+b+c=d。

“熔炉”论的提出,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美国建国后,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等所谓的早期西欧白人“开拓者”占据着支配地位。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从南欧的意大利、东欧的波兰,以及亚洲的中国和日本等移民大量移入。在严酷的环境当中,各民族集团共同努力使美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1908年在华盛顿公演的由英国籍犹太人作家詹克威尔创作的舞台剧《熔炉》(the  melting  pot),  当时被人们普遍认为是美国历史发展的生动写照。剧中唱到:“美国是上帝赐予的熔炉。来自欧洲的所有人种熔化在一起……这片土地上的有着五十种不同语言和不同历史的集团,反目为仇。然而并非永远如此,因为有上帝的火焰。

争斗与复仇正被焚烧。德国人、法国人、爱尔兰人、英格兰人、犹太人、俄罗斯人,都将被投入熔炉。美国人将由上帝来创造。这里还没有真正的美国人,他们还在炉中。即将诞生的是融合了所有人种的超人!”(注:平治安政著:《アメニカの多文化教育に学が》,第25页,明治出版社,1994年。)

但是,这种融合主义的理想并未能如愿以偿。正如美国籍犹太人哲学家喀兰(kallen)指出的:“人或多或少可以改变自己的服装、政治观点、配偶者、宗教、哲学,但是却无法改变自己的祖父。”(注:平治安政著:《アメニカの多文化教育に学が》,第27页,明治出版社,1994年。)他认为“熔炉理论”不仅在现实上难能实现,就是在理想上也有失妥当。他以管弦乐队为例,  倡导“统一体中的多样性”。  并于1915年发表题为《民主主义与熔炉》的论文,首次提出“文化的多元主义”(cultural  pluralism)的概念。但须指出的是,与倡导融合主义的主要来自南欧和东欧的白人少数民族集团同样,喀兰当时所讲的“文化的多元主义”,实际上是限定在欧洲白人集团的范围内,并不包括黑人和土著的印第安人。即使是“熔炉理论”,实际上也同样是将欧洲白人集团以外的有色人种排除在外的。

四、跨文化适应论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在对异文化适应中的心理反应和变化过程。其中包括个人的文化态度、思维方式、信念、动机、民族归属意识、文化摩擦、人际关系、文化调整、文化交流能力等诸多因素。心理学家博瑞(berry)根据对本民族的归属意识和对主流民族的态度,  在跨文化适应方面将人们划分为四种类型:①文化迁移型(acculturation)。  否定对本民族的归属意识,   与主流民族保持积极的关系; ②拒绝型  (rejection)。具有强烈的本民族归属意识,  对主流民族集团采取消极态度;③平衡型(integration)。在持有本民族归属意识的同时,  与主流民族也保持积极的关系;④文化放弃型(deculturation)。  对本民族的归属意识和与主流民族的交往上均采取拒绝态度。另一位心理学家阿德勒(adler)则根据对异文化适应的心理过程,  提出了五阶段说:①接触。接触异文化后,对该文化中的某些新的特征产生好奇和兴奋;②崩溃。新鲜感消失,并出现隔阂、迷惑、混乱、乏力感;③摸索。开始尝试建立新的文化观;④自律。对两种文化的异同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并从迷惑中逐渐走出来;⑤确立。对两种文化的理解赋予新意,使自己更加丰满和成熟。而阿特津森(atkinson)则侧重研究在主流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偏见和歧视的环境下少数民族的异文化适应心理。他的跨文化适应五阶段说是:①对异文化采取积极适应的态度;②因两种文化在价值观、信仰等方面的差异,陷入混乱、动摇和苦恼当中;③在民族自尊心的驱使下,对异文化产生抵抗并强调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之点;④在民族自尊、民族忠诚与理性之间寻找平衡点;⑤协调两种文化,能恰当地处理情感与理智的关系,对问题采取更灵活的态度。

另外,噶勒浩恩夫妇(gullahorn  )根据对留学生的异文化适应过程,总结并提出了跨文化适应曲线,简称w.曲线。这种跨文化适应曲线反映了多数人在接触异文化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基本样式。以青少年到国外留学的文化体验为例,该曲线共分为7  个阶段:密月期——所见所闻都感到十分新鲜,觉得周围的人也很亲切;斗争期——面对日常生活及工作上的种种困难出现无力感,常常在斗争与脱逃两者之间徘徊;纠葛期——困难和问题无法顺利解决,而使情况更加恶化;适应期——逐渐适应当地社会和日常生活;再纠葛期——自以为对异文化已经了解,但对复杂的问题仍不能明澈地把握;归国前期——喜悦地期待着归国,精神振奋,有恋恋不舍之情;归国后的冲击——与所期待相反,在生活及与人接触当中,有疏远之感,必须进行文化的再适应。

五、跨文化交流论

文化与交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人与其他动物一个本质的区别是人类持有文化。而文化又是通过交流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因此,交流是文化的一个特有功能。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文化即交流,交流即文化。所谓交流,一般是指人们通过言语与非言语媒体以传达知、情、意的相互作用的总称。但不同学科对文化交流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如日本的辞书和百科事典有关交流的定义就达到100多条。其中,  比较有代表性的可以列举:(1  )相互作用过程说:主要是把人际之间的交流看作是构成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的基础。通过这种交流,可以使人相互发生作用。认为“交流是一个理解对方,并被对方理解的过程。它是根据情况的总体的运动而经常发生变化的一种动态过程”(注:石井敏等:《异文化コミユニケ一ツョン》第24页,有斐阁出版社,1996年。)。(2)刺激—反映说:主要是从学习理论的观点加以考虑的。  通过刺激—反映的实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说服效果。该类型主要是把交流作为社会调节和管理与说服的一种手段。认为“交流即对刺激的一种生物体的特定反映。”“人类的交流是通过言语象征以引起反应的一种过程。”(注:石井敏等:《异文化コミユニケ一ツョン》第24页,有斐阁出版社,1996年。)(3)附加意义说:是在上两种学说的基础上,  将作为媒体的记号附加上一定的意义,然后把这种意义传达给对方的一个过程。认为“交流即将某种意义从一个人移到另一个人的过程。”“是通过选择、创造和传达记号将传达者心中的意图让对方能够知觉的一种过程。”(注:石井敏等:《异文化コミユニケ一ツョン》第25页,有斐阁出版社,1996年。)(4)修辞(逻辑)说:是根据古希腊、  罗马时代的古代修辞的观点来加以定义的。认为口头交流是由讲话人、特定语言、目的、听众及讲话的特定时空这五个要素所构成。而现代则进一步将之概括为:行为、情景、行为者、手段、目的等五种因素。

由上可见,跨文化交流(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是在某种文化的信息输出者和不同文化的信息接收者之间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跨文化交流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当中通过信息传达所进行相互作用的一种象征性的过程。此外,与跨文化相近似的概念还有“国家间交流”、“国际交流”、“异人种间交流”、“异民族间交流”等。正如文字所述,国家间交流是指在国家间和政府之间直行的交流,主要是以外交和政治宣传为目的:“国际交流”是指不局限于某一特定国家的多国间的文化交流。而异人种间的交流是指在人种上具有不同体质特征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异民族间的交流通常是指在同一国家内属于不同民族者之间的交流。概括起来,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不发达民族向发达民族学习,期望将外民族的先进文化等引入到自己的民族中来,通常带有“

文明开化”的性格特征。如日本在古代向中华民族学习文字、宗教、政治制度等。第二种是对自身民族的文化持有一种优越感,企图将自己的文化移植和普及到其他民族当中,常常与“文化输出”或“文化侵略”等字眼相伴。如历史上大英帝国等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和文化拓展。第三种是对自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异同,能够较为平等和客观地加以看待并互相理解,即所谓的“文化相对主义”。目前世界一般所倡导的是这种以互相尊重为前提的多文化共存的文化交流。

六、跨文化理解教育

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对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而是作为一种完整和可操作的教育过程,包括知、情、意各个方面。首先,须了解文化与他文化的异同,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来增加有关的知识和信息,即所谓的认知过程;其次,是情感的转变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应学会心胸宽广和平等对待不同文化;最后,是将这些知识和情感等付诸实践。

应该说,平等的跨文化交流的前提条件是跨文化理解,而文化上的偏见则是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流中的最大障碍。社会心理学家波利斯林(brislin  )在所著《跨文化交流中的偏见》(《prejudice

  i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一书中曾将偏见分为六种类型:①“基于极端人种差别主义基础上的偏见”(red-neck  racism)。  根据某种主观上的标准,将特定的人种判定为低劣人种,是一极具主观色彩的偏见;②当感觉到其他文化成员对自己的文化有所威胁时,对其所持有的一种“基于象征的民族差别主义上的偏见”(symbolic  racism  );③对其他文化集团虽然下意识地怀有非善意的感情,但自己并不自觉的“名目主义的偏见”(tokenism);④根据其他文化成员的情况采取不定的态度,

  这种偏见被称之为“保持一定距离的偏见”(arms-length  prejudice  );  ⑤“基于好恶基础上的偏见”(real likesand  dislikes);⑥六种偏见中最轻的一种,称做“基于熟悉与否基础上的偏见”(the  familiar  and  unfamiliar)。  (注:石井敏等:《异文化コミユニケ一ツョン》第118页,有斐阁出版社,1996年。  )这些偏见尽管程度不同,但对跨文化交流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波利斯林认为,对这些应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加以克服和改进。为此,他充分地对教材指导人员、参加者、时间、场所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六种教育方法:①以情报及事实为中心,首先必须就有关当地的文化等通过授课、讨论、照片、录像带、文献等,使当事人获得必要的知识;②从当地文化的观点对这些文化现象的原因加以阐明,并指出因为行为方式不同而易带来误解,尤其要摆脱自文化中心的评价和判断;③树立正确文化观,要对当事者指出自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特征;之后,阐述当地文化的这些特征,从而使其了解在进行文化交流时所产生的文化上的差异;④修正认识上的偏差,将心理学的原理应用到跨文化的研究中。如利用赏与罚的心理学原理,使当事者更容易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做出适当的修正;⑤经验学习的方法。其特点是在指导人员的帮助下让参加者进行跨文化体验,或通过模拟体验使当事人理解跨文化的特征;⑥相互作用的方法。与经验学习相似,但要求与当地文化的出身者或者具有这方面丰富经验的人一起行动,使其能够在直接的相互作用中克服不安与不快感。这种学习和训练的方法,一般至少需要2、3天至1周。

七、多元文化论与多元文化教育

1  、  多元文化论

如上所述,  “文化的多元主义”(culturalpluralism)的概念,是早在1915年由美国学者喀兰提出的。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谓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没有社会制度上的保障,这种理想只能停留在议论上。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多元文化论”,一般是指本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产物。这场席卷美国的“黑色旋风”,既是一场反对种族歧视和差别、要求平等和民权的政治运动,也是一场反对同化主义和融合主义的文化运动。这一反过去的白人文化同化思潮,认为黑人文化有着与白人文化不同的和独自的价值标准,旗帜鲜明地喊出“黑色也是一种美”的口号。作为当时黑人民权运动著名领袖之一的杰西·杰克逊,把用白、黑、黄、棕(墨西哥人)、红(印第安人)等颜色共同组成彩虹,来作为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教育的象征。随着运动的不断深入,1964年美国颁布了公民权法;1965年颁布了初等中等教育法、投票权法;1969年颁布公正居民法;1972年颁布雇佣机会均等法等。与此同时,在美国开始出现了一个由“白人化”转向“黑人化”的文化倾向。黑人歌曲、爵士音乐、黑人舞蹈和美术等的独有价值被重新发现;“黑人研究”、“黑人民族史”、“黑人文化史”等课程和研究机构在大学中出现。这一风潮很快波及到其他少数民族。要求重新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尊重各民族的独自特征和民族感情,实现社会的多样一体,成为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念。用纽曼的公式来形容的话,便是a+b+c=a'+b'+c'。

2、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一般是指在多民族国家当中,为保障持有多种多样民族文化背景者特别是少数民族和移民等的子女,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并使他们独有的民族文化及其特点受到应有的尊重而实施的教育。其代表论者为美国的班克斯(james  a.banks)。  他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属于不同文化、人种、宗教、社会阶层的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互相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共生”。   (注:james

a.   banks:   《anintroduction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日文版第2页,  simul出版社,1996年。)但多元文化教育并非只是一种理念或口号。要成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活动,必须进行切实的教育改革。这一改革至少涉及三个方面:首先是教育课程的改革,要在所有学校和大学的课程内容当中,真实反映各少数民族集团、文化集团和被歧视集团的呼声、成就和斗争历程;其次是充分保障所有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特别为使那些低收入阶层的子女、非白人儿童、女学生和残疾青少年能接受教育并完成学业,要采取种种有效措施;再次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对属于不同人种、文化和集团的成员持积极和

肯定态度。也就是说,它是一场从教育内容、制度体系到思想观念的全面的教育改革运动。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多文化教育学校应具备的8  个基本特征:①教职员要对所有学生寄以厚望并持肯定的态度,关怀学生;②学校的正式教科书当中,要正确反映男女性别以及多种多样的文化和民族集团的贡献、文化和观念;③教师的教学要与学生的学习、文化和动机相一致;④教职员要尊重学生的母语和方言;⑤学校所用教材要立足于多种多样的文化、阶层和人种集团,在记述上必须公正和客观;⑥学校的学生评价及考试活动,要注意文化上的区别和标准掌握的适当;⑦学校文化及其活动要反映文化和阶层的多样性;⑧学校的培育方针,要指向不同的人种、社会阶层和语言集团的全体学生,要制定积极的进取目标并尽力帮助他们得以实现。他强调多元文化教育的教育对象并不仅是少数民族和移民等,也包括主流社会的白人青少年,是对所有学生的教育。另外,多元文化教育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科目,必须浸透到所有有关科目当中。与此同时,他又进一步将文化的概念分为宏观文化和微观文化两种。而所谓的多元文化教育并不是要削弱或者取消平等、人道主义、自由竞争等代表全民意志的宏观文化,其主旨在于强调对弱小民族和文化集团的尊重,使所有民族的儿童都能真正受到平等的对待。

多元文化教育的提出,在美国社会各界引起很大反响。有人担心实施多元文化教育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统一,甚至最终容易导致各民族和文化团体之间的对立以至分裂;也有人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主张只是一种理想,要付诸实施决非易事。另一方面,有很多民间团体、各级政府和各界人士对多元文化教育,持积极和赞赏态度。有的大学开设了多元文化教育的讲座和课程;有的地区和学校开始进行认真的实验;全美国社会研究协议会(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等一些全国性的专门组织将之列入正式的指导方针当中。1989年纽约市教育委员会还就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导入,发表了正式的声明。声明之首明言:“所有学生都持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能力、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们,来自世界各地。为加深对不同集团之间的认识和理解,使所有青少年都能获得在这个多彩的社会里发挥出色作用的能力,有必要实行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不是要消除学校中的文化差别或者仅满足对文化多样性的宽容,而是基于多元文化主义的精神,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进而使之成为有价值的资源。”就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提出了九个明确的目标。

世界文化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流派

【正文】

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education),一般是指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一种教育。 在英语当中, 与之相近的词汇还有“cross-cultural education”(多种文化的教育)和“trans- culturaleducation”(异文化的教育)等。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看,人类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建立在某种特定文化基础之上的,教育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换言之,每一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所属,而每一种教育也都与特定的民族文化密不可分。按照教育的民族属性,它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单一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教育”两大类。前者是指受教育者所受教育基本上仅局限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具有单一的民族属性,如早期的美洲印第安民族教育等。而后者,则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wWW.133229.cOM如移民教育、殖民地教育、留学生教育、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等,均属于跨文化教育的范畴。也就是说,在单一层民族教育的背景上实施异文化教育的现象,都可以视为跨文化教育。

跨文化教育的实践,在人类历史上久而有之。但人类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则始于本世纪。特别是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里,各界学者自20世纪上半叶起对跨文化教育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并从不同的立场、目的和学科角度提出各自的观点和主张,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派流。时至今日,跨文化教育研究已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扩展到加拿大、前苏联、澳大利亚、日本、东南亚及中国等诸多国家。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择选一些影响较大的跨文化教育及相关理论流派作一简略介绍,供我国有关教育研究人员借鉴和参考。

一、文化变迁论

1、文化人类学派的观点 本世纪初期,伴随西方殖民地的扩大和传教士的布教等活动,西方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入世界各地。许多非西方国家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后,其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迅速瓦解崩溃。以此为背景,有关文化变迁的研究进一步引起世界各国人类学界的强烈关心。在早期的进化论学派、传播学派、功能学派、历史学派等研究的基础之上,美国人类学会于1935年在其下属的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thesocialscienceresearchcouncil=ssrc)当中,指派罗伯特·莱德菲尔德(robertredfield)、赖福·林顿(ralflinton)、米尔维勒·赫斯克维兹(melvilleherskovits)3名人类学者负责成立了一个专门从事“文化变迁”(或称“涵化”)研究的委员会,对有关文化变迁的概念、研究课题、研究方法等进行研究经过1年左右的细致深入研究,于1936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文化变迁研究备忘录》的研究报告。虽然该报告仅有4页,但却给文化变迁下了一个非常精辟的定义,并将到当时为止的有关研究课题和涉及领域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对后来的文化变迁研究产生很大影响。

该报告书主要由五个方面的内容构成。首先,他们将文化变迁(acculturation)定义为:“不同文化集团持续而直接接触的结果,使其中的一方或双方的原有文化发生变化的现象。”(注:江渊一公著:《异文化间教育学序说》,第68页,日本九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版。)其次是研究的路线,包括有参考价值的论文索引、资料的分类、分析的方法。第三是对文化变迁问题的分析,包括民族间接触的类型划分、文化变迁的状况、文化变迁的过程。第四是在文化变迁过程当中文化选择和融合的心理结构,包括个人的作用、对相异文化采取接受或拒绝态度,人们的人格类型特征、因性别及社会地位、信仰、职业等不同所导致的态度差异、在文化变迁过程的初级阶段时的反抗与妥协心理、伴随抛弃固有行为方式所引起的精神上的忧虑。第五是文化变迁的结果,包括接受、调整和拒绝。

这一研究虽然还不能构成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但却在相当程度上为以后的文化变迁学说及跨文化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基础的理论框架。例如,指出不同文化集团持续而直接接触所导致的文化变迁,并不一定局限于一个文化集团,可能会导致双方都发生某种变化。也就是说,文化接触的作用和影响往往具有双向性。而且,接触的结果除同化、拒绝同化外,其中所说的“调整”实际上指出了文化融合及创造一种新文化的可能性。另外,正确地指出了对待异文化的态度还会因个人的人格特征和具体情况而产生差异。而在研究报告中出现的许多术语,如传播(diffusion)、选择(selection)、适应(adaptation)、变迁(acceptance)、调整(adjustment)、融合(integration)等,至今仍被学术界所广泛使用。

但文化变迁学说的真正形成,是距此约20年后由文化变迁研究专门委员会的一些新成员,在过去的基础上通过进行大量新的调查研究来完成的。他们于1954年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报告。它与1936年的研究报告相比,除强调系统的理论体系构成外,还具有如下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与前者以西方以外的不发达民族和国家为研究对象不同,新研究报告侧重于研究美国国内的移民和少数民族集团的文化变迁;其二,与前者强调文化变迁的消极变化过程不同,后者更侧重它创造新文化的积极的一面。

首先, 新研究报告认为文化是一个具有“自律性的体系”(autonomousculturalsystems);继而,提出文化变迁是“通过两个以上的自律性的文化体系的结合”而产生的文化变迁。将文化看作为一种体系,对于把握文化变迁的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认识和判断处于变迁过程中各个文化体系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如对外部的“开放性”或“封闭性”;在内部结构上的“僵硬性”或“柔软性”;以及在文化环境变化情况下的体系恢复能力等。他们认为,在文化的接触和变迁过程当中,传统文化的“放弃”和“丧失”,决不是通向一种“虚无”的过程,它必然

要被新的文化所“补偿”。因此,对传统文化的主动放弃,实际上意味着对新文化的选择。而在多数情况下,当把某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因素引入到另一种自律性的文化体系中并与之结合成为一体,便会导致一种新文化的创造。另外,该研究报告中出现了一个叫做“反向适应”(reactiveadaptation)的概念。即当来自另外文化集团的排斥威胁过大时,

有时会产生与同化恰恰相反的“撤退”(withdrawal)过程,从而对自身集团的诸种文化形态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并予以强化。他们认为,这种反向适应是一种“后向”的适应;而“融合”和“同化”是一种“前向”的适应。融合(fusion)是指两种文化处于大致对等的关系, 是一种双向过程(bilateral)。 同化(assimilation),则处于与融合完全相反的一极,即一个集团接受另一个集团的文化的单向过程(unilateral)。融合与同化,分别处于一个连续体的两极。但无论是融合还是同化,其结果都是使一方或双方的原有文化丧失。而既不完全融合和同化,又在相当程度上使各文化体系保持相对的自律性,

则成为所谓的“共生的多元主义”(stabilizedpluralism)。

2、心理人类学派的观点 与上述文化人类学派注重文化变迁中文化集团的质的变化不同,二战后兴起的心理人类学派的文化变迁研究更侧重于不同文化接触过程中个人的认知、适应途径、行为方式及人际关系等的定量分析。如作为其代表人物的哈勒威尔(hallowell),于50年代开始将文化变迁的过程划分成若干个阶段,并采用心理测定法对文化变迁的程度进行测定。几乎与此同时,另一名学者沃盖特(voget)认为,将文化的变化作为同质的单位来处理是不正确的。作为一个“变化着的连续体”中的变异形态,他将之划分为土著型(native)、土著改良型(native-modified)和白人型(american-marginal)。与此相似,布鲁那(bruner)提出了非文化变迁型(unacculturated)、境界型(marginal)、文化变迁型(acculturated)。紧接着,著名学者斯宾德勒(spindler)又使用心理人类学的方法,对向异文化(白人文化)适应过程后的不同结果,即不同人的行为的变化进行了他认为这种“变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划分为保守的传统倾向派、部分传统信仰保持派、过渡中间派、被白人文化同化了的文化变迁上层派及其下层派五种变异。进入60年代后,斯普拉德利(spradley)在参考斯宾德勒的类型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将不同人们划分为五种行为类型:①固守传统文化,对西洋文化持完全拒绝态度类型;②对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均采取拒绝态度创造出全新的信仰和价值体系的类型;③拒绝传统文化而被西洋文化的价值体系同化了的类型;④立于两种文化中间摇摆不定的类型;⑤能创造性地并有效地适应复数文化环境的类型,即所谓的“双文化人”。

二、文化同化论

其最具代表性的是本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研究。在思想基础上,它与19世纪以来美国盛行的同化主义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即占据社会支配地位的所谓美国白人“开拓者”,强制要求新移民和少数民族等采用与自身集团相同的语言和文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盎哥鲁文化同步主义”(anglo-conformity)或所谓的“美国化”(americanization)。其核心理论,可以列举20年代由帕克(park)和巴杰斯(burgess)提出的“民族同化周期说”,也称做“接触理论”。他们认为,民族的同化必须要经历一个互相接触和较量的过程,也就是说有一个周期。一般这个周期由接触(contact)—竞争(competition)—冲突(conflict)—调整(adjustment)—同化(assimilation)几个阶段所构成,最终被支配集团的文化所同化。用美国社会学者纽曼(newman)的评价,同化理论的公式可以用a+b+c=a来形容。

到了60年代,美国学者对同化理论的研究开始转向少数民族和移民的民族同化意识以及如何被同化等方面。如1964年高顿(gordon)的“同化七阶段说”:①移民和少数民族集团表现出向主流民族(移民和少数民族所处社会的支配民族)的靠拢倾向;②与主流民族的成员建立密切关系(工作、学习、娱乐等伙伴关系);③增加通婚;④民族属性的改变(产生对主流民族的归属意识);⑤减少对主流民族的偏见;⑥消除差别意识;⑦放弃与主流民族之间的权力斗争。

70年代,美国移民社会学者葛瑞利(greeley)从分析移民的内心世界入手,提出“同化六阶段说”:①主流文化对移民的冲击;②因异文化冲击所引起的对本民族的感情强化;③随着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恢复,开始正视和吸收主流民族的文化;④一部分趋向同化并获得一定权力的领袖人物从移民集团中脱颖而出,他们在设法消除本集团的偏见和差别意识的同时,为提高本集团的社会地位也必须与其民族集团进行抗争。然而这些人所采取的对抗态度往往受到主流民族的警惕和压制,从而常常驱使他们的偏见和差别意识重新得到强化;⑤挫折与反省使他们对两个民族都加深了认识,开始思索能使双方共同生存的第三条道路;⑥最终形成可以在两个世界自由转换的概念体系。也就是说,他认为同化的结果并非肯定是沿着一条直线进行的。

三、文化融合论

也被称做“熔炉”论(melting-pottheory)。其代表人物为美国历史学者亨利·塔纳(henry j.

turner)等。 这一融合主义(amalgamationism)的核心思想,是主张不要完全排除各少数民族固有的宗教及文化等背景,在互相吸收其他民族包括主流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同时,部分地放弃或修正本民族的文化,将各民族的文化融合起来,从而共同创造一种综合的、新的第三种文化。用纽曼(newman)的公式来形容的话,则应是a+b+c=d。

“熔炉”论的提出,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美国建国后,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等所谓的早期西欧白人“开拓者”占据着支配地位。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从南欧的意大利、东欧的波兰,以及亚洲的中国和日本等移民大量移入。在严酷的环境当中,各民族集团共同努力使美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1908年在华盛顿公演的由英国籍犹太人作家詹克威尔创作的舞台剧《熔炉》(themeltingpot),当时被人们普遍认为是美国历史发展的生动写照。剧中唱到:“美国是上帝赐予的熔炉。来自欧洲的所有人种熔化在一起……这片土地上的有着五十种不同语言和不同历史的集团,反目为仇。然而并非永远如此,因为有上帝的火焰。

争斗与复仇正被焚烧。德国人、法国人、爱尔兰人、英格兰人、犹太人、俄罗斯人,都将被投入熔炉。美国人将由上帝来创造。这里还没有真正的美国人,他们还在炉中。即将诞生的是融合了所有人种的超人!”(注:平治安政著:《アメニカの多文化教育に学が》,第25页,明治出版社,1994年。)

但是,这种融合主义的理想并未能如愿以偿。正如美国籍犹太人哲学家喀兰(kallen)指出的:“人或多或少可以改变自己的服装、政治观点、配偶者、宗教、哲学,但是却无法改变自己的祖父。”(注:平治安政著:《アメニカの多文化教育に学が》,第27页,明治出版社,1994年。)他认为“熔炉理论”不仅在现实上难能实现,就是在理想上也有失妥当。他以管弦乐队为例,倡导“统一体中的多样性”。并于1915年发表题为《民主主义与熔炉》的论文,首次提出“文化的多元主义”(culturalpluralism)的概念。但须指出的是,与倡导融合主义的主要来自南欧和东欧的白人少数民族集团同样,喀兰当时所讲的“文化的多元主义”,实际上是限定在欧洲白人集团的范围内,并不包括黑人和土著的印第安人。即使是“熔炉理论”,实际上也同样是将欧洲白人集团以外的有色人种排除在外的。

四、跨文化适应论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在对异文化适应中的心理反应和变化过程。其中包括个人的文化态度、思维方式、信念、动机、民族归属意识、文化摩擦、人际关系、文化调整、文化交流能力等诸多因素。心理学家博瑞(berry)根据对本民族的归属意识和对主流民族的态度,在跨文化适应方面将人们划分为四种类型:①文化迁移型(acculturation)。否定对本民族的归属意识, 与主流民族保持积极的关系; ②拒绝型(rejection)。具有强烈的本民族归属意识,对主流民族集团采取消极态度;③平衡型(integration)。在持有本民族归属意识的同时,与主流民族也保持积极的关系;④文化放弃型(deculturation)。对本民族的归属意识和与主流民族的交往上均采取拒绝态度。另一位心理学家阿德勒(adler)则根据对异文化适应的心理过程,提出了五阶段说:①接触。接触异文化后,对该文化中的某些新的特征产生好奇和兴奋;②崩溃。新鲜感消失,并出现隔阂、迷惑、混乱、乏力感;③摸索。开始尝试建立新的文化观;④自律。对两种文化的异同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并从迷惑中逐渐走出来;⑤确立。对两种文化的理解赋予新意,使自己更加丰满和成熟。而阿特津森(atkinson)则侧重研究在主流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偏见和歧视的环境下少数民族的异文化适应心理。他的跨文化适应五阶段说是:①对异文化采取积极适应的态度;②因两种文化在价值观、信仰等方面的差异,陷入混乱、动摇和苦恼当中;③在民族自尊心的驱使下,对异文化产生抵抗并强调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之点;④在民族自尊、民族忠诚与理性之间寻找平衡点;⑤协调两种文化,能恰当地处理情感与理智的关系,对问题采取更灵活的态度。

另外,噶勒浩恩夫妇(gullahorn)根据对留学生的异文化适应过程,总结并提出了跨文化适应曲线,简称w.曲线。这种跨文化适应曲线反映了多数人在接触异文化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基本样式。以青少年到国外留学的文化体验为例,该曲线共分为7个阶段:密月期——所见所闻都感到十分新鲜,觉得周围的人也很亲切;斗争期——面对日常生活及工作上的种种困难出现无力感,常常在斗争与脱逃两者之间徘徊;纠葛期——困难和问题无法顺利解决,而使情况更加恶化;适应期——逐渐适应当地社会和日常生活;再纠葛期——自以为对异文化已经了解,但对复杂的问题仍不能明澈地把握;归国前期——喜悦地期待着归国,精神振奋,有恋恋不舍之情;归国后的冲击——与所期待相反,在生活及与人接触当中,有疏远之感,必须进行文化的再适应。

五、跨文化交流论

文化与交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人与其他动物一个本质的区别是人类持有文化。而文化又是通过交流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因此,交流是文化的一个特有功能。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文化即交流,交流即文化。所谓交流,一般是指人们通过言语与非言语媒体以传达知、情、意的相互作用的总称。但不同学科对文化交流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如日本的辞书和百科事典有关交流的定义就达到100多条。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可以列举:(1)相互作用过程说:主要是把人际之间的交流看作是构成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的基础。通过这种交流,可以使人相互发生作用。认为“交流是一个理解对方,并被对方理解的过程。它是根据情况的总体的运动而经常发生变化的一种动态过程”(注:石井敏等:《异文化コミユニケ一ツョン》第24页,有斐阁出版社,1996年。)。(2)刺激—反映说:主要是从学习理论的观点加以考虑的。通过刺激—反映的实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说服效果。该类型主要是把交流作为社会调节和管理与说服的一种手段。认为“交流即对刺激的一种生物体的特定反映。”“人类的交流是通过言语象征以引起反应的一种过程。”(注:石井敏等:《异文化コミユニケ一ツョン》第24页,有斐阁出版社,1996年。)(3)附加意义说:是在上两种学说的基础上,将作为媒体的记号附加上一定的意义,然后把这种意义传达给对方的一个过程。认为“交流即将某种意义从一个人移到另一个人的过程。”“是通过选择、创造和传达记号将传达者心中的意图让对方能够知觉的一种过程。”(注:石井敏等:《异文化コミユニケ一ツョン》第25页,有斐阁出版社,1996年。)(4)修辞(逻辑)说:是根据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古代修辞的观点来加以定义的。认为口头交流是由讲话人、特定语言、目的、听众及讲话的特定时空这五个要素所构成。而现代则进一步将之概括为:行为、情景、行为者、手段、目的等五种因素。

由上可见,跨文化交流(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在某种文化的信息输出者和不同文化的信息接收者之间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跨文化交流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当中通过信息传达所进行相互作用的一种象征性的过程。此外,与跨文化相近似的概念还有“国家间交流”、“国际交流”、“异人种间交流”、“异民族间交流”等。正如文字所述,国家间交流是指在国家间和政府之间直行的交流,主要是以外交和政治宣传为目的:“国际交流”是指不局限于某一特定国家的多国间的文化交流。而异人种间的交流是指在人种上具有不同体质特征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异民族间的交流通常是指在同一国家内属于不同民族者之间的交流。概括起来,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不发达民族向发达民族学习,期望将外民族的先进文化等引入到自己的民族中来,通常带有“

文明开化”的性格特征。如日本在古代向中华民族学习文字、宗教、政治制度等。第二种是对自身民族的文化持有一种优越感,企图将自己的文化移植和普及到其他民族当中,常常与“文化输出”或“文化侵略”等字眼相伴。如历史上大英帝国等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和文化拓展。第三种是对自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异同,能够较为平等和客观地加以看待并互相理解,即所谓的“文化相对主义”。目前世界一般所倡导的是这种以互相尊重为前提的多文化共存的文化交流。

六、跨文化理解教育

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对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而是作为一种完整和可操作的教育过程,包括知、情、意各个方面。首先,须了解文化与他文化的异同,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来增加有关的知识和信息,即所谓的认知过程;其次,是情感的转变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应学会心胸宽广和平等对待不同文化;最后,是将这些知识和情感等付诸实践。

应该说,平等的跨文化交流的前提条件是跨文化理解,而文化上的偏见则是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流中的最大障碍。社会心理学家波利斯林(brislin)在所著《跨文化交流中的偏见》(《prejudice

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一书中曾将偏见分为六种类型:①“基于极端人种差别主义基础上的偏见”(red-neckracism)。根据某种主观上的标准,将特定的人种判定为低劣人种,是一极具主观色彩的偏见;②当感觉到其他文化成员对自己的文化有所威胁时,对其所持有的一种“基于象征的民族差别主义上的偏见”(symbolicracism);③对其他文化集团虽然下意识地怀有非善意的感情,但自己并不自觉的“名目主义的偏见”(tokenism);④根据其他文化成员的情况采取不定的态度,

这种偏见被称之为“保持一定距离的偏见”(arms-lengthprejudice);⑤“基于好恶基础上的偏见”(real likesanddislikes);⑥六种偏见中最轻的一种,称做“基于熟悉与否基础上的偏见”(thefamiliarandunfamiliar)。(注:石井敏等:《异文化コミユニケ一ツョン》第118页,有斐阁出版社,1996年。)这些偏见尽管程度不同,但对跨文化交流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波利斯林认为,对这些应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加以克服和改进。为此,他充分地对教材指导人员、参加者、时间、场所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六种教育方法:①以情报及事实为中心,首先必须就有关当地的文化等通过授课、讨论、照片、录像带、文献等,使当事人获得必要的知识;②从当地文化的观点对这些文化现象的原因加以阐明,并指出因为行为方式不同而易带来误解,尤其要摆脱自文化中心的评价和判断;③树立正确文化观,要对当事者指出自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特征;之后,阐述当地文化的这些特征,从而使其了解在进行文化交流时所产生的文化上的差异;④修正认识上的偏差,将心理学的原理应用到跨文化的研究中。如利用赏与罚的心理学原理,使当事者更容易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做出适当的修正;⑤经验学习的方法。其特点是在指导人员的帮助下让参加者进行跨文化体验,或通过模拟体验使当事人理解跨文化的特征;⑥相互作用的方法。与经验学习相似,但要求与当地文化的出身者或者具有这方面丰富经验的人一起行动,使其能够在直接的相互作用中克服不安与不快感。这种学习和训练的方法,一般至少需要2、3天至1周。

七、多元文化论与多元文化教育

1、多元文化论

如上所述,“文化的多元主义”(culturalpluralism)的概念,是早在1915年由美国学者喀兰提出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谓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没有社会制度上的保障,这种理想只能停留在议论上。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多元文化论”,一般是指本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产物。这场席卷美国的“黑色旋风”,既是一场反对种族歧视和差别、要求平等和民权的政治运动,也是一场反对同化主义和融合主义的文化运动。这一反过去的白人文化同化思潮,认为黑人文化有着与白人文化不同的和独自的价值标准,旗帜鲜明地喊出“黑色也是一种美”的口号。作为当时黑人民权运动著名领袖之一的杰西·杰克逊,把用白、黑、黄、棕(墨西哥人)、红(印第安人)等颜色共同组成彩虹,来作为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教育的象征。随着运动的不断深入,1964年美国颁布了公民权法;1965年颁布了初等中等教育法、投票权法;1969年颁布公正居民法;1972年颁布雇佣机会均等法等。与此同时,在美国开始出现了一个由“白人化”转向“黑人化”的文化倾向。黑人歌曲、爵士音乐、黑人舞蹈和美术等的独有价值被重新发现;“黑人研究”、“黑人民族史”、“黑人文化史”等课程和研究机构在大学中出现。这一风潮很快波及到其他少数民族。要求重新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尊重各民族的独自特征和民族感情,实现社会的多样一体,成为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念。用纽曼的公式来形容的话,便是a+b+c=a'+b'+c'。

2、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education),一般是指在多民族国家当中,为保障持有多种多样民族文化背景者特别是少数民族和移民等的子女,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并使他们独有的民族文化及其特点受到应有的尊重而实施的教育。其代表论者为美国的班克斯(jamesa.banks)。他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属于不同文化、人种、宗教、社会阶层的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互相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共生”。 (注:james

a. banks: 《anintroductiontomulticulturaleducation》,日文版第2页,simul出版社,1996年。)但多元文化教育并非只是一种理念或口号。要成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活动,必须进行切实的教育改革。这一改革至少涉及三个方面:首先是教育课程的改革,要在所有学校和大学的课程内容当中,真实反映各少数民族集团、文化集团和被歧视集团的呼声、成就和斗争历程;其次是充分保障所有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特别为使那些低收入阶层的子女、非白人儿童、女学生和残疾青少年能接受教育并完成学业,要采取种种有效措施;再次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对属于不同人种、文化和集团的成员持积极和

肯定态度。也就是说,它是一场从教育内容、制度体系到思想观念的全面的教育改革运动。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多文化教育学校应具备的8个基本特征:①教职员要对所有学生寄以厚望并持肯定的态度,关怀学生;②学校的正式教科书当中,要正确反映男女性别以及多种多样的文化和民族集团的贡献、文化和观念;③教师的教学要与学生的学习、文化和动机相一致;④教职员要尊重学生的母语和方言;⑤学校所用教材要立足于多种多样的文化、阶层和人种集团,在记述上必须公正和客观;⑥学校的学生评价及考试活动,要注意文化上的区别和标准掌握的适当;⑦学校文化及其活动要反映文化和阶层的多样性;⑧学校的培育方针,要指向不同的人种、社会阶层和语言集团的全体学生,要制定积极的进取目标并尽力帮助他们得以实现。他强调多元文化教育的教育对象并不仅是少数民族和移民等,也包括主流社会的白人青少年,是对所有学生的教育。另外,多元文化教育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科目,必须浸透到所有有关科目当中。与此同时,他又进一步将文化的概念分为宏观文化和微观文化两种。而所谓的多元文化教育并不是要削弱或者取消平等、人道主义、自由竞争等代表全民意志的宏观文化,其主旨在于强调对弱小民族和文化集团的尊重,使所有民族的儿童都能真正受到平等的对待。

多元文化教育的提出,在美国社会各界引起很大反响。有人担心实施多元文化教育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统一,甚至最终容易导致各民族和文化团体之间的对立以至分裂;也有人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主张只是一种理想,要付诸实施决非易事。另一方面,有很多民间团体、各级政府和各界人士对多元文化教育,持积极和赞赏态度。有的大学开设了多元文化教育的讲座和课程;有的地区和学校开始进行认真的实验;全美国社会研究协议会(nationalcouncilforthesocialstudies)等一些全国性的专门组织将之列入正式的指导方针当中。1989年纽约市教育委员会还就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导入,发表了正式的声明。声明之首明言:“所有学生都持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能力、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们,来自世界各地。为加深对不同集团之间的认识和理解,使所有青少年都能获得在这个多彩的社会里发挥出色作用的能力,有必要实行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不是要消除学校中的文化差别或者仅满足对文化多样性的宽容,而是基于多元文化主义的精神,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进而使之成为有价值的资源。”就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提出了九个明确的目标。

世界文化论文范文第13篇

在谈论全球化时,我们常常注意到一种貌似中立的观点,即,全球化虽然会带来两极分化,但却能使世界经济增长,因此只要注意更加公平的财富分配,全球化将给所有人都带来好处。然而,在我看来,全球化不但会造成全球两极分化,而且会使世界经济衰退。在本文中,我将试图阐述以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资本流动自由化为核心的全球化如何导致世界市场需求萎缩,进而使世界经济全面衰退的历程。本文还进一步论证,未来十年将是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十年,其烈度将超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以2000年4月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崩盘为标志,大萧条已经到来。本文的观点是以对竞争和危机关系的全新理解为基础的。 一、竞争激烈导致经济危机 在西方经济学词典中,没有一个词比竞争更好的了。完全竞争的市场是最有效率的市场,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经济需要。在这一视野中,供给自动产生需求,或者说供给和需求自动平衡,经济像一架精密的机器运行良好,不会产生经济危机。 然而,事实上,竞争恰恰是危机的来源。历史上每一次经济危机的酝酿、爆发和解决过程,都是主导产业投资过度,竞争激化,以致主导产业原材料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下跌,利润萎缩,大量企业破产倒闭,酿成危机。而随着企业大量破产,加以新的主导产业的出现,或新的市场的开发,市场重新供不应求,同业竞争缓和,经济危机才能得以解决。 竞争的核心是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人或企业争夺同一资源。在亚当·斯密开创的经济学中,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将自动导致社会利益最大化。然而,在争夺同一资源如目标市场、待分配利润、原材料等的竞争中,一方利益的最大化便是另一方利益的最小化,换成戏剧性的语言便是“你死我活”。因此,竞争也可以看作是战争的日常化。我们知道,战争最激烈的时候是双方人员伤亡和武器损失最大的时候,相似地,竞争最激烈的时候是各方利润大量萎缩,企业大量破产倒闭的时候。然后优胜劣汰,在大量资源被浪费掉以后,剩余资源才被配置到竞争力最强而且最善于运用竞争谋略的企业或个人手中,该产业将形成相对垄断格局。由于相对垄断,企业的利润率上升,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招工人数增加,并吸引新的竞争者来抢夺垄断利润,该产业将再一次出现生产过剩,竞争再度激化,产业再度陷入危机。就这样,每一次危机结束,垄断程度都将上升,垄断范围都将扩大。事实上,二百多年经济竞争的结果,是《财富》杂志500强在世界范围内垄断了煤、石油、钢铁、汽车、飞机、船舶、化工、机床、发电设备、半导体、计算机、软件、电信、传媒等各主要行业。最近十多年来,在发达国家出现了所谓强强联合的大规模兼并潮,以案值3500亿美元的美国在线购并时代华纳案为最高峰。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产业陷入危机并不意味着全局的经济危机,反过来,全局经济危机也不意味着任何一个产业都陷入危机。但是,一旦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如十九世纪初期的纺织业,十九世纪中后期的铁路,二十世纪初期的汽车、化工,二十世纪后期的半导体和计算机、电信等,陷入危机,则常常意味着全局性的经济危机。那些非主导的产业在某个局部地区陷入危机,例如纽约的旅馆业,或东京某区的餐饮业,即使在经济繁荣时期,也可能因为投资过剩、竞争激化而陷入危机。在经济危机时期,某些新的产业可能在悄悄生长,例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铁路危机导致全局经济危机时期,石油工业却由于洛克菲勒完成托拉斯化而利润丰厚。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竞争缓和导致经济繁荣,而竞争激化导致经济危机。由于金融业的存在和发展,繁荣会被延长,而危机也会被加剧。在竞争缓和时期,金融业发放大量贷款,扶植新竞争者进入利润丰厚的行业,由此带来相关设备和原材料行业的发展,使就业增长,消费旺盛,从而给利润丰厚的下游产业扩大市场,形成良性循环。随后,由于需求增长跟不上投资扩张,到某一点良性循环就终止,而恶性循环却开始了。企业纷纷打价格战,降低成本,削减工资,从而缩小了市场,为争夺缩小了的市场 ,只好进一步打价格战,进一步降低成本,削减工资,直至大量企业破产倒闭,陷入全局性经济危机。 二、竞争缓和是二战后黄金时期的原因 二战结束以后直至七十年代初期,西方世界有一个所谓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发达国家作为整体,年均经济增长高达4.4%,是其后二十年(从七十年代初到九十二年代初)的年均经济增长率2.2%。这使经济学界产生过很多乐观想法,例如劳资矛盾解决了,经济危机被熨平了甚至是消失了,经济将实现自动和无限的增长。这段黄金时期也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中引起广泛注意,在中国,人们认为这是生产力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自我调节的产物。 然而,从竞争与危机的角度看,这一黄金时期无非是西方各大国经济竞争缓和的表现。众所周知,二战后美国拥有世界50%的生产能力和70%以上的黄金储备,其竞争实力远在欧洲各国和日本之上。1950年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为英国的3倍,德国的4倍,是日本的更多倍。美国制成品的生产为西德的6倍,为日本的30倍。美国煤矿的生产率比英国、西德高3-4倍,是法国的7倍。因此,战争刚结束时,美国的政策是利用美国统治的全部优势,为美国资本取得最有利的地位,迫使各国开放市场,接受价廉物美的美国货,摧毁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的经济,夺取这些国家对殖民地的统治和影响,从而实现美国独霸西方世界的美梦。为达此目的,美国对盟国援助只用于救急,不是帮助盟国重建生产体系;援助都附有“排除国际商业中的一切歧视待遇的协议”,并且在货币和贸易体系计划中,美国不让各国为平衡支付而限制贸易。最重要的是,美国以防止德、日再次侵略他国为名,制定了拆毁德国、日本军事工业的计划,从根本消灭这两个新兴工业强国的竞争能力。如果这一切都成为现实,则美国将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而欧洲和日本将成为美国的原材料及初级产品加工地,那里的经济需求将无法增长,一个长达二十多年的繁荣期也就不可能出现。 事实上,美国的这一商业野心并没能实现。随着美国商品大量输入各国,随着拆毁德、日两国军事工业的进程的开始,欧洲和日本国内失业工人大量增加,各国共产党势力迅速壮大,美国不得不更弦改张。美国统治精英终于发现,他们的头号敌人是苏联社会主义阵营,而不是欧洲和日本,因此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变消灭竞争对手为扶植竞争对手。主要措施有三,一是著名的马歇尔计划;二是停止拆毁德国和日本的军事工业;三是允许日元、英镑、马克等货币贬值,例如日元贬值到1美元兑360日元,从而减少美国货对各国市场的冲击,并使各国有能力对美出口。此后,由于朝鲜战争爆发,日本又成为美国军火的前线供应商,发了一笔战争财。这些措施从效果来看,可以一言以蔽之,即美国采取了单方面自由贸易,而允许各国贸易保护的友好态度。此后,欧洲和日本生产能力得以重建,内需扩大,给美国商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场;欧洲和日本产品输出美国的数量不断增长,但却仍不足以平衡来自美国的进口,美国进出口仍然保持大额顺差,世界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美国之所以能够采取扶植竞争对手的作法,客观上是由于美国工业的竞争力远高于日本和欧洲各国。然而,由于高工资成本和低积累率,美国的优势逐渐在丧失。1955年到1970年间,美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总额增加了57%,西欧主要国家增加了116%,日本增加约500%。1960年,美国制造业每小时劳动成本约相当于西欧的3倍,日本的10倍。如此巨大的成本差距造成美国外贸顺差不断缩小,黄金储备不断下降。到1971年时,首次出现贸易逆差。美国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1955年为36.3%,1960年为33.7%,1965年为31.3%,1970年为30.2%,1975年为24.5%。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为标志,美国竞争力已经衰落到与欧洲、日本平起平坐的地步,而且其衰落趋势还在进一步发展。 也就是说,为了应对冷战需要,美国做出了重大的战略牺牲,培养了自己的经济竞争对手。然而,恰恰在这一 段培养竞争对手的竞争缓和时期,世界经济经历了大繁荣。 三、竞争激化造成世界经济螺旋下降 美元与黄金脱钩的同时便是美元贬值。从那时起,美元和日元的比值从1:360曲线跌至1:120左右,与英镑、德国马克等主要货币的比值也一路下跌。美元贬值一方面使世界各国手中的美元储备购买力降低,能购买的美国货物减少,另一方面则是增强美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削弱各国对本国市场的保护,并增加向美国出口的难度。同时,美国企业以更大规模、更快速度向海外转移生产基地,降低成本中的工资比例,从而使美国对欧洲和日本的成本劣势得以减轻。第三,美国迫使各国更大程度地开放市场,但与此同时,却用特别301条款加强对本国市场的保护,实行超级贸易保护主义。 这三条措施实际上是七十年代的各国经济停滞膨胀的根本原因。由于采用浮动汇率制,美元贬值引发了一场汇率大战,日元、马克、英镑争相贬值,造成难以抑制的通货膨胀;同时,由于美国实行超级贸易保护主义,各国对美出口减少,而进口增加,经济增长自然放慢;美国的处境则是略有改善,贸易逆差增长放慢而己。第三,不仅美国,而且日本、欧洲各国都竞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造成国内外需求萎缩,这是最具破坏性的。当美国将汽车生产线转移到墨西哥时,本国失去一个30000美元的工作岗位,而墨西哥增加一个3000美元的工作岗位。27000美元成为汽车公司的收益,该收益将用来降低车价,增加高级雇员薪水,增加企业利润。由于工资是消费需求的来源,而利润则是投资的来源,就世界范围而言,需求减少了,投资却增加了,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了。就墨西哥而言,得到一个3000美元的工作机会似乎是好事,然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技术和品牌加墨西哥的工资,可以使墨西哥本国汽车业破产,使墨西哥的需求不是增长而是萎缩。 从理论上说,如果没有新的产业革命,随着美、日、欧三大经济区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滞胀将持续下去,直至各国企业大量破产,演变成世界经济大萧条为止。但是,有一个办法可以使大萧条推迟到来,那就是寅吃卯粮,赤字消费。 从里根上台起,美国一方面减税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又扩大军备以增强内需。这一增一减所造成的财政赤字由发行高利率的国债来补偿,使里根任内美国国债大规模增加,形成八十年代的“赤字繁荣”。布什总统萧规曹随,继续赤字财政。到1994时,美国政府债务即高达4.6万亿美元,每年仅支付国债利息就需要3000亿美元。这还仅仅是狭义债务。如果算上由联邦政府担保的广义债务,则债务数量更加惊人。政府债台高筑的同时,公司债务和个人信贷消费的数额也不断膨胀。1980年,全美工商企业负债总额还只有1.4万亿美元,到1991年3月,已达3.5万亿美元。同期,全国居民负债总额从1.4万亿美元上升到4.1万亿美元。九十二年代以来,美国的各项负债继续上升,截止到2001年第一季度为止,美国政府、企业和居民负债总额已高达31.6万亿美元,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倍,其中政府债务7.08万亿,企业债务15.18万亿,居民债务7.23万亿。不仅美国如此,日本以及欧洲各国都债台高筑。日本国债已高达国民生产总值的130%,企业和居民负债也数额惊人,特别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负债,已经达到使日本金融体系全面崩溃的地步。欧洲各国的政府债务比美、日都少,因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各国总负债不得超过60%,其代价是欧洲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增长缓慢。但欧洲企业和居民的负债却不低。例如,在九十二年代后期的电信投资热潮中,银行向电信企业发放了数千亿美元的贷款,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消息,这些贷款只有1%能够收回。 在发达国家债务惊人的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债务也在继续上升。从1982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来,发展中国家已经多次爆发大规模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危机。墨西哥、巴西、东亚、俄罗斯、土耳其、阿根廷这些被西方国家视为经济自由化模范生的国家一个个在金融危机中倒下,被迫接受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的结构调整方案,出售国家的土地、矿产、电信、铁路等有垄断利润的主权性资产,紧缩财政开支,削减福利措施,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早已被视为第四世界,除了饥荒、战乱的消息,已经没有什么能引起外界的兴趣了。1987年时,第三世界债务总额升至10000亿美元,约占第三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5%,各国经济增长几乎全部被债务本息吸干。然而到1996年时,这一债务总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增长至将近20000亿美元。 如果说,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家、企业、居民的债务都已高得惊人的话,那么谁是债权人呢?债权人是一小部分控制垄断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大财团。换言之,八十年代以来的发展是这一小撮大财团发放贷款,维持了微弱的世界需求增长,使本来可能于八十年代初期、最晚九十二年代初期就爆发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得以拖延至今。 九十二年代初期美国和世界经济的衰退已经十分严重。从1987年股市大暴跌开始,美国经济就走下坡路,至1990年正式进入衰退,企业破产倒闭的数量不断扩大,失业率不断上升,几经反复,于1993年第二季度才出现强劲回升,开始所谓九十二年代的新经济繁荣。然而美国九十二年代繁荣的国际背景却十分暗淡,欧洲低速增长,日本零增长,中南美洲、东南亚经济危机,前苏东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降低。在这个全球经济互动十分密切的时代,美国经济何以能一枝独秀呢?难道美国的国际竞争力重新恢复了吗?事实并非如此。伴随着美国新经济的是贸易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巨额逆差。贸易逆差在1999年高达3389亿美元,2001年更将高达4500亿美元。与此同时,则是日本、欧洲、中国、俄罗斯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巨额资金流入美国。日本的零利率政策不但没有启动国内投资,反而促使其流向高利率的美国追逐高额利息。欧洲经济的低增长也使欧洲金融投机家把资金注入美国。经济总量只及美国十分之一的中国所购买的美国国债就有800亿美元,俄罗斯经济垮台后大量资金也涌入美国。据估计,仅1997年金融风暴后,从东南亚地区流入美国的资金就高达8000亿美元。 这就形成一个奇怪的循环,各国出口赚美国人的钱,然后又购买美国股票和债券,借钱给美国人花,美国人花钱又支撑了美国和各国经济的增长。美元源源不断流向世界,世界又把美元送回美国的债市和股市。如此恶性循环,美国的债务越来越多,贸易逆差越来越大,世界经济的总需求越来越低迷,股市却越来越高。这一循环的唯一可能结果就是一场世界经济大萧条。由于这场大萧条八十年代初和九十二年代初两次被推迟,一切可用的财政和金融手段都已用尽,其烈度将超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与三十年代不一样的是,这回再也没有财政和金融手段可以施展了。 四、全球化为国际经济竞争的加速激化铺平了道路 七十年代美国应对竞争力相对衰落和经济滞胀的三大措施意味着新自由主义的崛起,也意味着所谓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为了灵活地运用美元的贬值和升值,这就需要资本流动自由化;为了顺利转移生产基地,需要第三世界各国的配合,这就有投资自由化;为了加强美国商品的出口,这就有贸易自由化。这是七十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三大支柱。 资本流动自由化使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不再局限于技术、成本的竞争。一国汇率贬值意味着该国的全部商品对外出口竞争力增强,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则意味着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不仅如此,资本流动自由化还使一国调控经济的货币杠杆失灵,使国家的货币主权受到严重威胁。资本流动自由化还有一个加严重的后果,就是使世界市场需求萎缩。1966年美国的全部外汇交易额中,商品进出口额所占的比例为80%以上,采用“浮动汇率”制度近三十年后,这一比例降到了1-2%。这意味着大量资本停留在外汇市场,投入实际生产的资本下降,投资需求萎缩。 由于投资自由化,跨国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求最低成本、最低税收,迫使各国争相向跨国公司减让税收、压制劳工运动、减低工资。发达国家的 工人面临工厂关闭、转移的威胁,被迫接受资方裁减员工、降低工资、增加工作量的要求,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则在跨国公司的打击下大量破产倒闭。其结果则是世界市场的消费需求萎缩。 由于贸易自由化,各国中小企业和农业跨国界相互竞争,价格不断下降,工资成本不断被压缩,大量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纷纷倒闭,造成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进一步萎缩。 因此,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既是发达国家国际竞争激化的产物,反过来又系统地加剧了国际竞争,为国际竞争的空前激化铺平了道路,一步步将世界经济推向大萧条。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全球化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呢?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到,全球化是以各国跨国公司为动力,以美国为主导,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为组织实施者,以新自由主义为旗帜,国际政界、商界、学界精英共谋的人为过程。所谓华盛顿共识即是共谋存在的证据。 人们常常混淆市场经济与新自由主义的关系,以为一国范围内无障碍市场经济行得通,国际范围内的无障碍市场经济也应该行得通。然而一国范围内的市场经济成功的前提是政治上的一人一票可以制约经济上的一钱一票,使该国的地区差距与贫富差距得以有效调节,有足够的财政资金建设道路、桥梁、港口、机场,能实施内在协调一致的经济和民事、刑事法律,并且可以用凯恩斯主义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周期。失去这一前提,市场经济将带来两极分化,假冒伪劣盛行(劣币驱逐良币),经济动荡,秩序混乱,以致社会无法存在下去。在缺乏一个由全世界人民投票选举的世界政府的前提下,在跨国公司不受民主力量制约的前提下,拆除各国对本国经济的保护,取消各国的经济主权,听任弱肉强食的经济逻辑无障碍通行,只能导致世界范围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 五、结束语 有可能使这场危机程度减轻或时间缩短的可能因素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然而,在上个世纪最后二十年,电信、互联网、计算机和软件业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已经释放完毕,并在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中转化为危机因素。生物和医药技术似乎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源泉,但是由于该项技术高度垄断,既不能迅速扩散形成投资繁荣,又不能产生类似铁路带动钢铁、机车、煤炭业那样的连锁反应,反而会加速财富向这些生物、医药公司集中,难以成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新能源开发是不是有可能担负起此重任呢?如此新能源开发在经济上有利可图,一定是石油供应发生严重短缺之时,而后者常常意味着加剧经济危机。 所以,我看不到摆脱大萧条的经济和技术可能。预测未来是危险的。有的学界朋友告诫我,不要把话说得太满,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世界上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的衰退只是普通的周期性衰退,明年或后年某个时候就会复苏。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这次美国经济的衰退比较严重,可能走出衰退的时间会长一些。只有极少数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衰退可能会象九十二年代的日本经济一样,进入漫长的零增长时期。至于预见一场超过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萧条的人,则更是寥若晨星了。你就那么自信?不怕出错,毁了自己的学术声誉? 我不是赌徒。无论做事还是做学问,我都会作两手准备,从最坏处打算,争取最好结果。所以如此自信,是基于与经济学两大范式都不同的竞争和危机理论,而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在这两大范式内思考。通过阅读二百年来西方各国的经济危机史,我有把握地说,我的危机理论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如果说,未来十年世界经济居然没有陷入大萧条,我将反思自己的危机理论,反思自己全部的经济学理论。

世界文化论文范文第14篇

中国的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数千年来,产生了灿若群星的书法家和浩若烟海的书法作品,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精湛的艺术珍品,为祖国的艺术宝殿增添了光彩,为人类的艺术宝库增加了财富。

我国的书法,自先秦时期就形成了百花争妍的局面,秦代李斯为全国书写了不同于原六国大篆的小篆范本,程邈整理了隶书,他们都是古代杰出的书法家。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北方的魏碑体日臻成熟,而南方东晋时期的王羲之经过刻苦努力,终于登上了当时书法艺术的最高峰,创立并完善了楷书和行书,被人尊称为“书圣”。而陈隋间大书法家“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第七代孙,继承祖法,精勤书艺,成为一代草书大家。

唐代,更是书艺发展,书法家辈出的黄金时代。著名杰出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史称“唐代六大家”。而唐代张旭、怀素的草书更是风格独特,潇洒飞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由于这些书法巨匠们的努力,将我国书法艺术推向了历史的顶峰。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端庄浑厚,各臻妙境,成为后世之宗,他们的作品,成为历代青年学子们临摹学书的范本,直到现当代,还对我国的书法艺术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宋代,是我国书法艺术在写意方面的又一发展时期。著名“宋代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成就极为辉煌。元代是以复古而开新的文人书风发展时期,其代表人物是赵孟。他真、草、隶、篆皆精,独创一种柔和流畅潇洒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明代是个性化文人书风时代,文征明、董其昌的书法较为著名,其“淡墨书”在日本书道界颇有影响。清代的邓石如,郑燮、何绍基等人的书法较有影响。现当代书法也是百花齐放群星闪烁。如沈尹默、张大千、启功等人的书法就很著名。

我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独创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随着历史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着自己的精神风貌。书法作品的创作,书法形象的塑造,更是一种造型活动。先是以文字的点画、线条为主,而后融合进各种江河山川草木,飞禽走兽的形象美,借鉴音乐、戏曲、舞蹈的旋律美、节奏美,在吸取这些美的因素的同时,糅合进人的主观意念,从而使文字的形象与人的表现能力化为一体。自然美在这里被加以改造、变形,抽象化而成为一种“神态”和“意象”。所以,中国书法就是一种似画非画,而又充满哲理性的、动态活泼的“意味”形象。

长久以来使世界各国、各民族对它产生了仰慕、神奇的感觉。中国书法对日本、韩国、朝鲜、越南、新加坡等东亚、东南亚、东北亚国家的影响最大。尽管各国语言各有不同,但却共同以汉字为基础,开拓出世界东方的书法园地。直至今日,书法在日本、新加坡、韩、朝等国,依然是艺术门类中具有高尚情趣的艺术。

在日本,人们以中国汉字的偏旁部首为基础,创造了日本的片假名,以中国汉字的草书为基础,创造了日本的平假名,加上直接使用中国的汉字,这就创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文。日本学者伊东参州就指出:“一部日本的书法史,就是中国书法不断影响日本的历史……我国书法不断发展变迁到今天,是在中国书法的不断影响下造成的。”日本汉字学家、书法史学家中田勇次郎说“中国书法的流变,随着王朝的更替,如同一股波浪似的向日本蜂涌而来。”

从历史的记载来看,几乎每个时代的日本书道的代表人物多数得到中国书法的直接熏陶,受到中国书法家的影响。不是如此,很难想象日本书道能有今天的巨大发展。例如:我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就随船带去了许多王羲之及其他书法家的墨宝真迹。而同时代的日本遣唐僧海空和尚就将中国孙过庭的《书谱》这一有高度美学价值的书法专著传入日本。宋、元、明时期的中国书法继续因中日僧人的相互来访而传入日本。中国的名僧隐元和尚应邀去日本定居,在京都宇治建了万福寺,把明代文人书风带到了日本。日本翻刻过大量字帖,其中的赵子昂、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等的墨迹为最多。这一时期给予日本书法的影响十分巨大,以致日本的书法家将之称为“江户时代唐朝体”,或称“中国样式书体”。清朝时期,中国书法界由于碑学派的产生,而导致与“馆阁体”――帖学派的对峙。这一时期在书法上的复古趋向,注重金石气味,也深深地浸染了日本书道界。

近年来,中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书法家互访也很活跃。象日本方面的饭岛春敬,柳田泰云,渡边寒鸥等代表团体和个人都曾到中国访问。中国书法家和日本书法家还相互举行集体和个人书法交流展,轮流在中国或日本巡回展出。日本举行中日政治家书法展览,中曾根首相和许多大臣以及众参两院议长等负责人出席参观,盛况空前。

中国书法对朝鲜、韩国的影响也很大。我国唐代一些最有影响的书法家的字迹就很受到朝韩人民的热爱。欧书作为楷书的范本在朝韩被学习,吸收和流传。如江原道原州郡就有安民厚书作碑刻,碑文端庄,刚劲险劲,法度森严,完全得力于欧书,其本人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朝鲜李朝时代的李齐贤曾出使中国,他喜爱金石文字,曾造了一座“万卷楼”。经常与赵孟交往,书风饶有晋唐风味。朝、韩书法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在研习晋唐书风的传统下,又及时吸取中国书法的最新成果。如元代赵孟,明代文征明、祝允明等都成为对朝韩古典书风最有影响的书法家,使朝韩书法形成了气象清新,规矩严谨,重在气韵,擅长行草的书风。

中国书法对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也有巨大影响。如越南最高领导人胡志明、黄文欢等就十分喜爱中国书法。胡志明对中国书法造诣很深,经常研究和挥毫中国书法。在中国安徽黄山人字瀑前,就留有胡志明亲笔所题“观瀑亭”几个古朴苍劲有力的毛笔大字。而在新加坡,中文是法定文字,中国书法更被视为高雅艺术,中新两国书法界人士经常互访和举办书法展,交流书法技艺。

中国书法对欧美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从十九世纪后期到二

十世纪初,到过中国的一些欧美考古学者、汉学家,将书法作品当作考古文物携运回去。一九一三年,美国的艺术史学者费内洛沙就撰写了《东方艺术史》一书,介绍中国书法并注意到东方书法艺术的独特性。而西班牙著名艺术家毕加索就曾经向我国著名书法家张大千讨教过用笔技巧。而后,他成功地运用中国书法的提、按、顿、挫、转、及笔断意连的运笔技巧做艺术创作。

世界文化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产过程、消费环节、分配环节、交换过程的范围拓展,现代世界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化与特征。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成为与现代世界市场接轨的市场经济,以促进自身发展。 【论文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世界市场 新发展 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考察了世界市场的历史意义,《共产党宣言》系统阐述了以世界市场为特征的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他们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使生产、交换和消费在世界范围内展开。“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化与特征。 一、生产过程的范围拓展 在世界市场总体的发展初期,资本仅在个别国家出现,资本主义生产还处于较低级阶段。建立世界市场,以及与此相应的世界性生产体系以获取更多的超过国际价值以上的超额利润的动机驱使资本越出国界,这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便以充分发展的形式表现出来。资本主义生产成为了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生产体系获得世界范围的整体存在,形成了生产过程的国际化,建立起了“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商品生产” 。新的国际分工使生产成为了专为对外贸易而进行的生产,分工的大规模发展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与国际交换。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全球生产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全球化,国内生产在空间上全方位突破国界,生产活动由本国市场自发机制力量主导而转变为企业(主要指跨国公司)主导,国际分工的形式由垂直分工逐步转向水平分工。因此,传统的生产概念在延伸,既包括有形产品的制造,也包括无形产品(服务)的形成过程;生产过程的范围也在扩展,从单一厂点生产到多厂点生产。 在经济全球化下,传统意义上的“国家经济”、“本国产品”、“本国就业市场”等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迁,资本按照利益最大化的逻辑形成了全球的产品利益链条,每个链条上的企业、地区和国家都是跨国公司全球超级生产机器上的一个个环节。产品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某个民族国家的工业产品,其中的各个生产过程却可能是在全球不同区域完成的,在某一个特定的民族国家完成的只是整个产业链条的一部分,各国之间在生产上的联系和相互依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过去主要是不同产品在不同国家中分工,而20世纪60年代以后,特别是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初实行一个促进外包的9810关税条款之后,变成了不同工序在不同国家中分工。也就是说,贸易、投资的全球化正在被生产的全球化所取代。 二、消费环节的范围扩展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的国际化使消费也呈现国际化趋势。一个国家所生产的产品不仅供应本国的消费,而且供应世界各地的消费,从而引起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列宁指出:“生产规模越大,它所依靠的消费者范围越广。”不仅奢侈品,一些生活用品、工业品的生产也是为了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消费,形成了范围广泛的需求。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经济在消费环节也出现了全球一体化趋势 。经济不仅由市场来决定,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由消费来决定。也就是说,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同样是重要的。只管生产而不重视消费的时代已不复存在。与此同时,发达的电信网络、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活动,更是导致了消费等经济活动的范围被扩展到全球规模的水平上。电子商务化可以提高消费效率,点对点的消费将会取缔现在的传统销售,以及直销。消费者可以透过互联网直接与生产商交易,生产商也透过网络物流直接把交易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上。更重要的是,消费者不必要出门也能轻松地购物,实现足不出门万事可成。在这个过程中,消费品的不必要消费减免了,消费者的购物便利了,从一定程度上消费的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三、分配环节的范围拓展 分配是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生产的国际化也引起分配的国际化。在马克思时代,世界市场的生产结构是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 和落后地区的农业生产,它所决定的分配就是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奴役。马克思指出:“正像它使乡村依赖于城市一样,它使野蛮的和半开化的国家依赖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依赖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依赖于西方。” 当前的新技术革命逐步改变传统的经济形态,促使产业链不断延伸,增值环节和利润分配发生转移。财富分配已经从按劳分配向要素分配过渡,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而资本和技术已经成为这种分配方式的最大赢家。同时,电子商务和数字贸易给了消费者参与利润分配的机会,互联网最大限度地减小了个体和法人公司之间的差距,企业可以在网上做生意,消费者一样可以通过低廉的互联网信息费用参与到网络贸易里来。贸易公司在自身的数字化平台上拥有了大量的消费者群体,形成在某一个区域内对商品流通终端的掌握,以这种资源来和想要进入这个市场的生产商、中间商合作,然后在公司提供的平台上进行大量的商品交换,在商家对商家的合作中进一步减少中间环节,在大范围的商品交换中创造出流通过程的财富,也在大范围的资源调配中重新分配这部分流通环节的财富。与此同时,每一个消费者所消费的金额公司都会有所记录,那么在大范围的资源调整中,公司留住了一部分原本属于中间商的利润,再把这部分利润分批按照消费的比例返回给相应的消费者。对于消费者而言,单个的个体消费依然按照价格支付货币,一如原来的消费方式,但是其背后大量个体的联合就可以让公司作为这个群体的代言人而获得与中间商相对等的地位,甚至可以直接和生产厂商合作,减少中间环节,每个单个的消费者在享受到越来越低的商品价格的同时,还可以因为有这样一个群体的力量而获得进入商品流通财富分配之门的钥匙。 四、交换过程的范围拓展 近代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追求财富的驱使下,改进航海技术,发展跨海贸易,创新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最终确立起交换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大工业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关系也引起产品的精致和多样化。不仅有更多的外国消费品同本国的产品相交换,而且还有更多的外国原料、材料、半成品等作为生产资料进入本国工业。随着这种世界市场关系的发展,运输业对劳动的需求增加了,而且运输业又分成许多新的下属部门。” 在经济全球化下,国际交换过程不断深化与细化,跨国公司直接组织公司内部的全球生产配置和贸易交换。国际间的分工与协作,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使国际生产和交换关系绕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从而减少了各种壁垒和障碍对国际分工的阻碍。 随着国际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了交易范围,使得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电子商务改变着工业化社会传统的、物化的营销模式,缩短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商品在流通中经历的诸多环节。 置身于世界市场的新发展和跨国公司为标志的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市场经济必须成为与世界市场接轨的市场经济,才能实现市场经济要求的普遍性交往和世界性联系,突破民族界限和区域界限,使各种生产要素、商品和服务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与组合。马克思早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就已指明了进行社会革命的落后国家应当通过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中国特色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不仅要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而且要与世界经济、世界市场相结合。其目的是通过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快吸收和占有资本主义创造出来的一切积极成果,借以促进自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