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劳动教育的研究背景范文

劳动教育的研究背景范文

劳动教育的研究背景

劳动教育的研究背景范文第1篇

>> 浅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对策 江西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市场互动研究 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对接问题研究 试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对接现状 高职土建类BIM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衔接问题研究 慕课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农民进城受阻的劳动力市场因素及应对策略 “新常态”下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校园网面临的安全挑战与应对策略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吸纳与转移对策 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挑战与出路 对县域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的调查 劳动\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 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的挑战与策略 新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协调发展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6-05-28.

[5]Fine, D., A. van Vamelen, S. Lund, A. Cabral, M. Taoufiki, N. Dorr, A. Leke, C. Roxburgh, J. Schubert, P. Cook. Africa at Work: Job Creation and Inclusive Growth[R].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2012.

[6][13]Dobbs, R., A. Madgavkar, D. Barton, E. Labaye, J. Manyika, C. Roxburgh, S. Lund, S. Madhav. The World at Work: Jobs, Pay and Skills for 3.5 Billion People [R]. MGI Report, 2012.

[7]OECD ,OECD Employment Outlook 2012 [R]. OECD Publications, 2012.

[8]OECD, ed. Inequality. Recent Trends in China and Experience in the OECD Area[R]. China in Focus, Lessons and Challenges, 2012.

[9]OECD, Risk and Regulatory Policy. Improving the Governance of Risk [R]. OECD, 2010.

[10]OEC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utlook. Renewing the Skills of Ageing Workforce[R]. OECD Publishing, 2012.

[12]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Global Employment Trends for the Youth[R]. 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2012.

[15]Manyika, J., S. Lund, B. Auguste, and S. Ramaswamy, Help Wanted: The Future of Work in Advanced Economies[R].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2012.

[16]O诚,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257.

劳动教育的研究背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民工;教育培训;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汪传艳(1984-),女,湖北省襄阳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农村教育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教育变迁研究”(编号AHA090003),主持人:雷万鹏。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8-0035-06

一、引言

城乡收入差距及地区收入差距是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持续动力。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解决农村劳动力收入问题和转移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而教育和培训是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已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2003年农业部、教育部等六部委颁发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将农民工教育培训提高到了战略高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再次强调了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战略地位。因此,探究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作为一个“发展问题”成为继农民工“准入问题”及“权益维护问题”之后的又一前沿课题,已引起学者的关注。De Brauw等人(2002)的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人力资本状况是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及其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1]国内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教育投资在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具有较高的回报率(罗忠勇,2010[2];刘万霞,2011[3])。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差别待遇也使农民工意识到个人素质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参加教育培训的主观意愿强烈(刘平青等,2005[4];刘长海等,2009[5])。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学者运用不同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民工参与教育培训的影响因素,如杨晓军等人(2008)的研究指出性别、年龄、打工年限和培训经历对城市农民工技能培训意愿有直接影响。[6]黄乾(2008)利用上海等5个城市的调查数据表明,农民工培训需求受年龄、婚姻、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行业和所有制、进城就业年限、劳动合同和培训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7]张秋林,张晔林(2008) 采用赫克曼两阶段估计法将农民工参加培训的决策过程分为“是否愿意接受培训”和“愿意投入的规模”两个阶段,指出农民工是否接受培训受农民工自身特征、家庭特征和培训项目特征等因素共同的影响。[8]丁煜等人(2011)的调查发现,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和家庭收入对农民工是否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具有显著影响。[9]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有的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中,绝大多数文献的被解释变量是“职业技能培训意愿”,但农民工的需求是多样性的,在文凭社会里,学历成为农民工进入主流职业的主要障碍,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对学历教育表现了较高的需求,所以本文的解释变量“教育培训意愿”包括参与学历教育或技能培训意愿两类。此外,已有研究在自变量的选择上存在差异性,缺乏科学的标准。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受到劳动者个体特征等因素的显著影响[10]。另一方面,许多社会学研究结果认为,社会身份背景是决定每个人教育意愿的重要因素。[11]鉴此,本文从农民工个体特征和群体身份特征角度探析农民工特征因素对教育培训意愿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1年10月对东莞市农民工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此次调研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32份,有效问卷为409份,有效回收率为90.9%。从调查对象户籍所在地看,覆盖了全国23个省、直辖市地区。从所属行业看,调查对象来自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各个行业。农民工来源的多元化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

表1给出了农民工的基本情况描述信息。可以看出,目前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以年轻一代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主力军;绝大部分农民工拥有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多数人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城务工,对农业生产不熟悉,没有自己名下的责任田,与农业相脱离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们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行业、在外务工时间长、工作流动性大、大部分农民工对工资收入不太满意。可见,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在诸多指标上表现了较高的趋同性。

(二)变量设定

1.因变量。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意愿可分为

“有需求意愿”和“无需求意愿”两种情况。本文以“农民工是否愿意参加学历教育或培训学习”为因变量,即0-1型因变量(有意愿,定义为Y=1;没有意愿,定义为Y=0)。设Y=1的概率为P,Y的分布函数为:

F(Y)=py(1-p)1-y;Y=0, 1

本文采用Logistic模型,将因变量的取值限制在[0,1]范围内,并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其回归系数进行估计。Logistic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pi=F(?坠+■βjxij+μ)=1/1+exp-(?坠+■■βjxij+μ)

其中,pi是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意愿的概率,i为农民工编号,βj为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j为影响因素编号,m为影响因素的个数,xij是第i个样本的第j种影响因素,a为截距项,μ为误差项。

2.自变量及研究假设。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从事非农业产业的劳动者(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2006[12])。依据农民工的定义,本文通过农业背景、务工背景等指标来衡量农民工群体身份特征。农民工个体特征包括人口学特征及社会特征。纳入解释变量的因素有:

人口学个体特征。包括实际年龄、初次外出务工年龄、性别等指标。(1)实际年龄。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生命周期理论,年龄的增加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回收时间的减少,所以随着劳动者的年龄增加,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需求将下降。因而假定,年龄越大的农民工参与教育培训的意愿越低。(2)初次外出务工年龄。初次外出务工年龄越大,意味着个体走进社会时较为成熟,更加愿意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更为强烈。(3)性别。一般来讲,女性较少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更倾向追求文职等稳定工作。研究假设认为,女性的教育投资意愿更强烈一些。

社会学个体特征。包括受教育程度、婚姻、月工资水平、工资满意度等指标。(4)肥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工竞争力也高,研究假设认为,为提高劳动力市场竞争力,受教育水平低的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强烈一些。(5)婚姻。已婚者面临更多的家庭压力,因而假定,未婚者比已婚者的教育需求强烈,而遭受婚姻挫折的人教育需求最小。(6)收入状况。农民工拥有较多的物质资本,为教育投资提供了必备的条件。本文假定,收入越高、对工资满意度越高的农民工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就越高。

农业背景。包括是否拥有自己名下的责任田、对农业劳动的熟悉程度等指标。(7)是否拥有自己名下的责任田。在某种程度上,是否拥有自己名下的责任田决定了处于边缘地位、具有双重身份的农民工是回归农村还是脱离农村成为市民。研究假设认为,没有自己名下农业田的农民工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更强烈。(8)对农业劳动的熟悉程度。研究假设认为,从未从事过农业劳动的农民工更易脱离农村,为适应外界生活对新知识的渴求会更强烈。

务工背景。包括行业、务工年限、换工作次数等指标。(9)行业。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对农民工的素质要求相应较高。本文假定,高技术含量行业的农民工参与教育培训的意愿更强烈一些。(10)务工年限。进城务工年限长的农民工受城市文化的熏陶较多,会更加重视教育。研究假设认为,进城务工年限越长的农民工对教育培训的需求也越大。(11)换工作次数。一般来说,换工作次数越多意味着工作越不稳定,会给农民工接受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因而假定,换工作次数越多的农民工对教育培训需求越低。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描述信息

从教育培训需求意愿看,89.3%的农民工认为需要接受学历教育或培训,10.7%的农民工认为不需要。从支付意愿看,8.6%的农民工表示不会投资,18.7%的农民工表示愿意每年投资1000元以下,23.9%的农民工表示每年愿意投资1000-2000元,48.8%的农民工每年愿意投资2000元以上。可见,绝大多数农民工认为有必要参加教育培训且愿意投资教育。

从实际参与情况看,51.5%的农民工务工前参加过学历教育或培训,58.3%的农民工已经参加过企业单位组织的培训,45.4%的农民工参加过高校或培训机构组织的学历教育或培训,14.5%的农民工参加过政府部门组织的培训。由此可以看出,半数左右的农民工已付出实际行动参与各类机构组织的学历教育或培训项目。在这种背景下,探求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对有关部门顺利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二)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结果分析

Logistic模型的回归结果见表2。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各因素对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的影响呈现明显差异:

第一,年龄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具有复杂影响。17-21岁年龄段的回归系数为正,且在0.0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了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处于17-21岁年龄段的90后农民工群体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更加强烈。17-21岁年龄段的教育培训需求发生比率为12.833,表明90后农民工群体教育培训需求的发生比率比老一代农民工上升了约11倍。处于22-31岁年龄段的80后农民工群体与老一代农民工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前面的研究假设基本一致,但年龄与教育培训需求之间并不是呈线性关系。

第二,初次外出务工的年龄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具有显著作用。初次外出务工年龄的统计检验结果在0.05的水平显著,回归系数为0.390,说明初次外出年龄越大的农民工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就越强烈。结合第一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对教育培训具有强烈需求意愿的农民工主要是实际年龄小而初次外出务工年龄大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

第三,性别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的影响显著。性别的显著性水平为0.012,回归系数为1.301,表明女性比男性的教育培训需求更强烈,这与研究假设一致。女性的教育培训需求发生比率为3.673,意味着女性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发生比率比男性提高了2.67倍。

第四,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没有显著影响。相对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学历的显著性水平为0.990,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显著性水平为0.967,这表明了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对参与教育培训的意愿并没有显著性影响。这与前文的研究假设不一致。一个合理的解释是,所调查的农民工的教育程度以高中或中专学历为主,所占比例高达70.2%,表现了较高的同质性,可见,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意愿并没有明显的学历差异。

第五,婚姻状况对教育培训需求的影响比较复杂。统计结果显示,未婚的农民工与已婚的农民工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离异或再婚的农民工与已婚的农民工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回归系数为负值,这表明离异或再婚的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的意愿较低,婚姻上的挫折对农民工参与教育培训具有负面影响。

第六,农业背景对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没有显著影响。统计结果显示,是否拥有责任田及对农业劳动的熟悉程度等指标均没有显著性影响。这与研究假定不一致。

第七,务工背景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没有显著影响。务工背景包括“外出务工年限”、“换工作次数”、“行业”等指标。统计结果显示,这三个指标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意愿均没有显著影响。这与研究假设不一致。从前文农民工的特点可以看出,农民工在外务工时间较长,换工作频率较高,所从事的工作一般属于低端行业,这说明了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几乎处于同等地位,务工背景极为相似。因此,农民工是否参与教育培训并没有显著的务工背景差异。

第八,收入状况显著影响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从月收入水平看,处于2001-3000元、3000元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05和0.027,回归系数分别为2.275和2.144,这说明了收入对农民工参与教育培训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月收入处于2001-3000元之间的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的发生率为9.725,表明这个收入段的农民工其教育培训需求发生率比月收入处于1000-1500元收入段的农民工提高了约8倍。月收入处于3000元以上的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发生率为8.530,表明这个收入段的农民工其教育需求发生率比月收入为1000-1500元收入段的农民工发生率提高了7.5倍。

从工资满意度看,对工资满意的显著性水平为0.029,回归系数为1.504,这表明对工资满意的农民工与对工资很不满意的农民工之间的教育培训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对工资满意的农民工参与教育培训的意愿更强烈。对工资满意的农民工教育需求发生率为4.499,表明对工资满意的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发生率比对工资很不满意的农民工提高了约3.5倍。

可见,收入因素是影响农民工是否参与教育培训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民工收入的增长对提高农民工教育培训参与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实际年龄、初次外出务工的年龄、性别、婚姻、收入状况等因素对农民工是否产生教育培训需求具有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是否拥有自己名下的农田、对农业的熟悉程度、务工年限、换工作次数、所处行业等因素没有显著性影响。不难看出,影响农民工参与教育培训意愿的因素主要是一些个体异质特征因素,而农民工身份识别特征及个体同质特征如教育程度等因素对是否接受教育的行为没有产生显著差异,这表明固有的群体结构特征对教育行为的选择产生了高度的趋同性。本文在对农民工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完整把握的基础上得出的两类不同特征的差异影响,这一结论是较之已有研究的新颖之处。

同质群体(homogeneous group)是由特点相似的个体组成的群体,这种相似性包括生活背景、受教育程度、职业、价值观念、种族传统、行为习惯等内容。群体的同质化会影响组织的行为, Schneider等人通过对美国142个组织的13000个对象的经验研究证明了这种现象在组织内普遍存在[13]。群体成员在共同经历中形成的习惯、惯例、规范和路径依赖等行为在时间上和彼此间具有稳定性和规律性,前者指个体行为在时间上的可预测性,后者指不同个体的行为在相同情景下的可预测性和相似性[14]。如前文分析,我国农民工具有相似的文化程度、相似的身份背景,表现了较高的同质性。农民工作为一个高同质性群体的产生,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合乎一种逻辑的社会结果,是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体制的产物。人力资本在城市体制与农村人口的社会流动之间担当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但农民工是否愿意参与教育培训受到现行体制的制约。在共同的环境下,农民工群体的教育选择行为具有高度的趋同性。因此,群体身份特征对农民工的教育意愿没有明显的差异。

然而,无论从短期改善农民工生存条件的角度看,还是从长期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角度看,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都是有必要的。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农民工收入

教育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农民工收入的增加对教育培训需求的增加具有较高的乘数效应,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才能使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首先,建立健全的工资支付、增长、公决和保障机制,规范用工合同管理,加强对农民工工资的监察力度。其次,扩大农民工参保面,实现社保关系的跨区域转移和接续,使农民工真正受惠。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客观上也等于增加了农民工收入。再次,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及政策咨询等信息服务,建立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用工协调机制,帮助农民工顺利就业。

(二)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

在某种程度上,知识的普及化及多元化有助于促进劳动者内部分化和多样化,使各个行业、社区成员的同质性逐渐消失,使社会的流动成为一种正常现象。因此,有必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在管理体制上,应由专门部门统筹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将农民工教育培训纳入常态管理,推动长效机制的建立。在学习内容上,注重教育培训内容的层级性和多样化,以满足农民工对高层次知识的需求。在教育机构上,应积极推进成人教育院校和职业教育院校的改革,使其成为农民工接受高质量教育的主场所。同时,建立规范的准入和考评机制,规范培训机构的管理。在教育形式上,采取开放性、分散性的形式,以适应农民工的特殊需要。

(三)进一步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

政府组织农民工培训工程,本意是为弱势群体提供帮扶,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差距,但从现有地方政府有关农民工培训的政策文本看,本地户口仍是不少地方政府提供培训服务和补贴的先决性条件。在这种体制下,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必然受到压制,也必然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因此,必须深化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体制改革,让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受一样的就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待遇,为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消除制度。

参考文献:

[1]De Brauw,Alan,Jikun Huang,Scott Rozelle ,Linxiu Zhang and Yigang Zhang,The Evolution of China’s Rural Labor Markets During the Reform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30(2),2002:329-353.

[2]罗忠勇.农民工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研究——基于珠三角农民工的实证调查[J].教育与经济,2010(01).

[3]刘万霞.我国农民工教育收益率的实证研究——职业教育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05).

[4]刘平青,姜长云.我国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与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5(09).

[5]刘长海,杜时忠.转型期低学历农民工教育需求与供给调查报告[J].教育与经济,2009(01).

[6]杨晓军,陈浩.城市农民工技能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11).

[7]黄乾.农民工培训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8(04).

[8]张秋林,张晔林.需求视角下的农民工两阶段主动培训投入影响因素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8(08).

[9]丁煜,徐延辉,李金星.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学刊,2011(03).

[10]西奥多·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8-13.

[11]Duncan O D.Featherman D L. Duncan B 1968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and Occupational Achievement: Extensions of a Basic Model.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Washington.DC.

[1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

劳动教育的研究背景范文第3篇

谢周亮(1974―),男,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开封,475004),副教授。研究方向 :人力资本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家庭背景是通过三种途径影响个人收入水平的,一是上代人的竞争结果影响下代人的可观测 能力,例如影响下代人的受教育水平,父母的收入水平较高,就有能力支付教育费用,不至 于因为交不起学费或因为需要子女尽早挣钱补贴家用而辍学;二是家庭背景能通过生活和学 习习惯影响下代人的内在特征,如毅力、勇气、气质等等,这也能影响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 工作效果,但是个人的内在特征往往是难以测量的;三是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往往 具有较高层次的社会关系网络,在子女求职或晋升过程中可以被利用。这三种途径都能够强 化收入阶层的代际传递性,前两种途径有其合理合法的一面,每个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 一般都会首先保证自己的子女接受较好的教育,督促后代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第三种 途径往往是在就业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使用,当子女的人力资本水平一定时,有“ 关系”的父母能够为子女安排较好的工作,获得较多的晋升机会,这种情况既有损于社会公 平,也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

根据上述家庭背景影响收入的特点和途径,本文主要研究以下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在控制了教育水平和父辈有关特征等变量时,不同性别、户籍等人 群中收入差异的特点;与本人教育水平相比较,家庭背景影响收入差异的程度。

二、相关研究简述

英国学者Albert和Wayne[1]在研究中首先提出父母所处的职业、行业和学历将对年 轻人就业 产生重要的影响。Linda Datcher[2]认为利用父母的社会资源可能更直接的获得工 作推荐或 工作机会的信息,他用父母的教育水平、兄弟姐妹个数、家庭收入等指标来衡量家庭背景。 David和Robert[3]利用巴西的调查数据,发现在工资决定方程中加入父母的教育水 平因素, 会使估计的私人教育收益率下降1/4到1/3,他认为,这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代际流动性较低 , 家庭背景在决定个人收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Heckman和 James[4]的实证结果也表 明父母的 教育水平每提高一年能使子女的收入增长3%-5%。与就业有关的信息和机会并不只是通过劳 动 力市场来流动和传递,相反的,它们更多的是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来传递的,家庭社会 关系有助于解决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信息流动,帮助个人获得就业的 信息和机会。[5]

国内学者也就家庭背景对就业或收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岳昌君等[6]利用北京大 学“高等 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回归结果显示,父亲受教育年限对毕业生的起薪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文东茅[7]利 用同样的 数据,以父亲的职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指标,发现我国不同家庭背景子 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受教育结果均有明显差异,父母的社会地位越高,则拥有的权力越 大,社会关系越多,动员和利用这些资源为其子女更快捷、准确地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信 息,甚至直接通过关系和权力决定子女的就业。张世伟等[8]使用的数据来自2005 年吉林省 人口抽样调查,他认为,家庭背景是个人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忽略家庭教育背景会导致个 人教育回报的高估,母亲的教育背景比父亲的教育背景对个人的收入更具正面的影响。

可见,人力资本和家庭背景都可以通过就业机会影响个人收入水平。总体来看,精确比较家 庭背景因素和人力资本因素对个人收入的影响程度的成果并不多,本文利用有关调查数据, 借鉴相关研究对家庭背景的定义和测量方法,以及基于回归方程的收入差异分解方法,就家 庭背景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个人收入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家庭背景对子女收入的影响 程度以及减少个人收入差异的着力点。

三、实证研究及结论解释

(一)各因素对收入的边际影响比较 本文利用的数据来自于李路路教授和边艳杰教授主持的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解释变量为个人月收入的对数,影响因素包括个人人力资本因素和家庭背景因素。其中,人 力 资本因素包括三个变量,一是个人教育水平,用实际受教育年限表示;二是工作年限,用年 龄减去受教育年限再减去5表示;三是健康程度,用自评健康等级表示。家庭背景因素也包 括四个变量,一是父亲受教育水平;二是母亲受教育水平;三是父母的职业地位等级;四是 户籍类型,城镇赋值为1,农村赋值为0。结合以往学者对于职业地位的研究成果,本文把职 业分为五个等级,最高等级为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赋值为4;中级干部、中 层领导和军人次之,赋值为3;专业技术人员再次之,赋值为2;各种服务业工作人员再次之 ,赋值为1;一线生产人员、体力劳动者和农民为最低等级,赋值为0。将父亲的职业等级和 母亲的职业等级合并为父母职业等级,取值为父母职业中较高者的等级。由于性别也是影响 收入的主要原因,本文还加入了性别变量,其中男性赋值为1,女性赋值为0,

首先采用Mincer的半对数收入决定模型分析各因素对收入的边际影响,经检验模型不存在共 线性问题,但具有异方差现象。以预期残差序列绝对值的倒数为权数,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 ,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半对数收入函数估计结果 月收入对数回归系数t检验值Beta值 教育年限01145376076 工作年限00112139028性别02162512023 户籍类型02451215013 健康水平00481645012 父亲受教育水平001587009 母亲受教育水平00131017011 父母职业地位0076472009 常数项4155583调整的R2072 样本数2723

注:所有回归系数都在1%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

回归结果的偏回归系数显示,个人教育年限增加1年,平均来说可以使个人收入增加114% 。 以往关于教育收益率的研究结论一般在10%以下,[9][10][11]相比较来看,本 文得到的教育 收益率稍高,这可能是由于本文所利用的收入数据包括工资、各种奖金、补贴、分红、股息 、保险、退休金、经营性纯收入、银行利息、馈赠等,范围较广,差异会明显拉大;也可能 是由于近些年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在同样的家庭背景前提下,教育对收入的解释力度不 断增强,以至于使用的调查数据越新,教育收益率相对越大。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教育是解释收入差异的最重要因素。健康水平在调查数据中被分为5个等级,每提高一个 等级可使收入提高5%,可见,全面提高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也有利于减少收入差异。

从回归结果来看,男性比女性的收入平均高24%。以往的研究也表明,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上 存在男性工资率高于女性的普遍现象,并且有逐渐拉大的趋势。[12][13]性别工 资差异并不 完全是人力资本差异造成的,学者们大都认同性别歧视是形成性别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在 经济结构调整的今天,与男性相比,女性面临着更高的失业概率、失业女性面临着更低的再 就业概率以及更长的失业持续时间,而再就业女性中,她们还面临着不利的职业选择条件和 相同职业内更低的工资待遇。因此,消除对女性的歧视,是缩小工资性别差异的重要途径。

当受教育水平和父辈特征相同时,城镇户籍人口比农村户籍人口的收入平均高278%。在中 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扩大。如果将城镇居民的实物补贴归 入城镇居民收入的一部分,那么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还会变得更大。[14]事实上, 农村居民 没有享受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医疗保险、住宅津贴、企业养老金、失业保险、最低工资保障, 以及对学校的财政补贴、教育投资等福利和社会保障待遇,如果考虑上述因素后再来测量城 乡差距,则其倍数可能在6倍以上。[15]不断增强的城市偏向政策使得上世纪90年 代以来的 经济增长失去了收入均等化效应,高增长创造出来的经济福利并没有通过收入扩散机制,让 城乡居民平等地分享这个成果。[16]造成城乡收入差异的原因主要与一些不平等政 策有关, 如劳动力迁移、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差异。从社会资本角度来看,城市 居民能够使用到更多的社会资源,可以认为比农村居民拥有更优越的家庭背景。

父母的教育水平对调查对象收入的边际影响并不大,大约在1%左右,而父母的职业地位对该 调查对象收入的边际影响较大,每提高一个等级,可使收入提高79%。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 即使在欧美等劳动力市场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人们在就业过程中还是会依靠家庭的社 会资本和社会网络关系,通过这些来获得相关的信息和帮助,克服劳动力市场上信息流动的 障碍,从而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

标准回归系数的Beta值是指在假设其他变量不变时,某解释变量变化一个标准差而因变量 变化的幅度。从标准回归系数Beta值来看,教育的边际效应最大,其次是工作年限和性别对 收 入的影响。家庭背景因素对收入的边际影响和健康水平的边际影响比较接近,说明家庭背景 也是影响收入的重要因素。

(二)各因素对收入差异的影响程度分解 关于个人收入影响因素的分解方法,尽管各因素之间必然会存在相关性,完全分离各因素的 影响很困难,但学者们也做出了许多较成功的尝试。Graham Pyatt 等[17]在Fei,

Ranis,

Kuo[18]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回归方程对收入基尼系数进行了分解。本文利用F-R- K影响因素分解方法,计算每个变量在解释因变量的变异中的相对重要性。

上面的半对数模型容易解释边际效应的经济含义,但半对数模型排除了在劳动年龄内收入为 0的样本。考虑到暂时性失业的情况,上月收入为0 ,年收入也不一定为0。一个人可能临时 失业,一般无法忍受长期失业,会努力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关系去找工作。因此,为了分析各 因素对总体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的大小,可以把个人年收入的原始数据作为被解释变量,解 释变量与上同。由于仍存在异方差现象,先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再利用基于 回归模型的分解方法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分解,回归及分解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年收入的影响因素分解分析 年收入回归系数t检验值对基尼系数的解释贡献率(%) 教育水平958257290143263 工作年限13362117-0105 -28

性别23402976001629 户籍类型249920180038708 健康水平48115470005101 父亲受教育水平15312390016299 母亲受教育水平14410450014259 父母职业地位1745700006111 常数项-3532-1009 0067125 影响因素合计0223412残差项0251463 总计054100 调整的R2079 样本数5048

注:各解释变量在1%的水平上均通过显著性检验。

结果显示,各因素对收入差异的解释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个人教育年限、户籍类型、父母的 受教育水平、性别、父母的职业地位和健康水平。

个人教育水平能解释个人收入差异的263%,说明教育不平等仍是当前个人收入不平等的最 主要原因,减少受教育水平的差异,提高低收入者的教育水平,是减少收入差异的有效办法 。另外,工作年限指标对收入差异的解释为负值,这是由于样本中工作年限与收入的秩相关 系数为负值,这说明工作年限已不是造成收入差异的重要原因,年龄越大的人越缺乏在市场 经济环境中获得高收入的机会和能力,工作年限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逐渐弱化。

在家庭背景因素中,父母的教育水平可解释收入差异的558%,说明父母的教育水平对收入 的影响具有代际传递现象,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不但影响当代人的收入分配,也会影响下一 代人的收入分配。由于城镇户籍人口比农村户籍人口具有更多的制度特权、更丰富的信息和 广泛的社会关系,户籍类型可解释收入差异的708%,则家庭背景共可以解释收入差异的13 78%。因此,父母特征变量也是影响收入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子女较年轻的时候,在激 烈的就业竞争中,父母利用手中的资源影响着子女的就业和晋升。

四、政策含义

家庭背景能够显著地影响一个人的收入水平,特别是市场竞争不充分,就业制度不完善的时 候,招聘或晋升的决策人可以为“熟人”谋取好处,家庭背景对个人收入差异的影响程度就 会更大一些。当一些人感到没有希望提高社会经济地位时,或者悲观失望,影响个人劳动积 极性和整体经济效率,或者对社会产生抵触情绪,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可见家庭背景因 素对收入差异的影响不容忽视,应尽量健全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促进信息的畅通透明,尽 量减少与市场效率相悖的因素对收入差异的影响。

教育水平是当前影响收入差异的最重要因素,社会对教育投资的回报正在逐渐提高,受教育 水平越高越有机会进入高收入水平的工作岗位。因此,加强基础教育质量,特别是通过加强 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使更多的农村居民获得更多的受教育机会,能有效地减少个人收入差异 。让人力资本对个人收入发挥决定性作用,不但能减少总体收入差距,还能提高经济效 率,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般认为,人力资本差异通过劳动效率必然引起收入差异,符合多劳多得的公平原则和激励 机制,因此,对于人力资本因素造成的收入差异,过程和结果都不需人为干涉,通过人力资 本调节收入差异只能从起点上做文章,尽量缩小人力资本本身的差异,让愿意接受教育的人 都有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提高全民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健康水平也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和减小收入差异的方法。在一定的人力资本差异条件下,所引起的竞争过程和竞争结果的差 异,只能靠市场机制来调节。而家庭背景对收入差异的影响方式是复杂的。家庭背景是上代 人竞争的结果,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很难受到国家政策的调节,因此,通过家庭背景调节 收入差异的方式一般要在影响过程中做文章,健全有关法律政策,使人们在就业和晋升中尽 量少受家庭背景的影响,人人都依赖自己的劳动能力公平竞争,这样也会提高人力资源配置 的有效性。父母特征和户籍等先赋性因素是后天努力很难改变的,他们对收入差异的解释程 度越高,说明市场经济的运行越不完善。随着市场转型过程的推进,对收入分配起决定作用 的应该是个人能力和工作经验等后致性因素,而当转型过程中出现制度衔接漏洞时,可使家 庭背景具有更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当然,家庭背景对信息传递和信任关系的建立也会起到 正 面作用,因此完全消除家庭背景的影响是不现实的。但是,尽量减少家庭背景因素对收入差 异的影响,把它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也是有意义的努力方向。主要参考文献:

[1]Albert R and Wayne G Family effects in youth employment[J]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1979, No 0396

[2]Linda Datcher Effects of Community and Family Background on Achiev ement[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82,(1)

[3]David Lam and Robert FSchoeni Effects of Family Background on Ea rnings and Returns to Schooling: Evidence from Brazil[J] The Journal of Poli tical Economy, 1993,(4)

[4]Heckman, James J, and Hotz, V. Josep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Lab or Market

Earning of Panamanian Males:Evaluating the Sources of Inequality[J]. The Jour nal of Human Resources , 1986,(21).

[5]Granovetter, Mark.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91).

[6]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 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J].管理世界,2004(11).

[7]文东茅. 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 育评论,2005(3).

[8]张世伟,吕世斌. 家庭教育背景对个人教育回报和收入的影响[J]. 人口学刊,2008 (3).

[9]Parish, William, Xiaoye Zhe and Fang Li. Non-farm work and marketiza tion of the Chinesecountryside[J]. The China Quarterly, 1995, (143).

[10]李 实,丁 赛.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 2003(6).

[11]张车伟.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J]. 经济研究,2006(12).

[12]古斯塔夫森,李 实. 中国变得更加不均等吗[A].赵人伟,李实,李思勤.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13]奈 特,宋丽娜. 中国的经济增长、经济改革和收入差距的扩大[A].赵人 伟,李 实,李思勤.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14]魏 众.协调各阶层利益关系必须注意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J].中国党政 干部论坛,2005(10).

[15] 薛进军.我国的失业、贫困与收入分配差距[J].中国人口科学,2005(5).

[16] 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能消除城乡收入差距吗[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4).

[17]Graham Pyatt, Chau-nan Chen, John Fei.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b y Factor Components[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0, (3).

[18]Fei J. C. H., G. Ranis, and S. W. Y. Kuo. Growth and the Family Dis tribut ion of Income by Factor Components[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 8, (1).

Family Background, Human Capital and Personal Income Disparity Xie ZhouliangAbstract: Adopting the methods of decomposing Gini index based on regression equation , this paper comparatively analyzes the factors causing

indifference of individual income and its affecting extent on account of the CGSS dataset of 200 5.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amily background is the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d ifference of income, in addition to educational level. The perfect employment sy stem would reduce the operating scope of family background, so as to narrow the

劳动教育的研究背景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筛选假设理论,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就业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率持续走低。2009和2010年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8%和74%。据此推算,2010年尚有160多万毕业生未能按时就业。文章旨在从教育经济学筛选假设理论的视角审视农民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及其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一、筛选假设理论

筛选假设理论视教育为一种装置,本质上是一种信号,其主要作用是帮助雇主识别能力不同的求职者,以便把他们安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筛选假设理论的前提是不完全信息,即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当雇主要从求职者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人去填补空缺岗位时,他对求职者的能力并非完全了解,在短暂的招聘过程中,只是通过简历或交谈了解求职者的显性情况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如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用人单位为了招到合适的员工,主观上往往更注重毕业生的学历、所学专业、毕业学校等,据此来鉴别、筛选和录用大学生,因此,毕业证书的作用尤为凸显,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是一种身份、能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和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素质和能力的基本依据。高校的层次和水平显著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与一般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相比,用人单位更青睐于前者。“211”院校的毕业生是企业招聘的主要对象,占80%,而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仅占20%[1]。

二、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机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入学率;二是高等教育层次。近年来高校扩招主要集中于地方普通院校,他们在大众化过程中扮演了“主角”。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正从数量上的显性不均转向质量上的隐性不均,主要表现为城乡学生就读院校的类型与层次上的差距。统计数字显示,重点大学农村生源比例逐年下降,且主要分布在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非重点地方普通高校。杨东平教授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研究表明,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地方普通院校与专科院校,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呈下降趋势[2]。“中国农大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2011为28.26%,比2010年减少了5.98个百分点,近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3]

学界通过研究发现,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就读高校的层次和类型的可能性亦不同。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丰富的社会上层子女进入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高于社会底层子女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社会底层子女考虑到入学风险和就学成本,往往选择学费较低或相对冷门的专业,而上次社会子女更多地选择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

曾满超研究发现:农民阶层与非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整体可能性之比为5.6,进入全国重点高校可能性之比是9.2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其中与党政干部子女的差距则分别达到17.9倍和31.7倍[4]。低社会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内部分化中更多集中于低层次学校中[5]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子女进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子女的18倍[6]。

“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所处的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准入与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较多就读高职高专院校,管理阶层子女较多就读“211”院校[7]。文东茅研究指出:父亲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的子女进入“211”大学的比例为32.8%,父亲中只受过小学或以下教育者的子女比例为15.3%[8]。高学历父母子女与低学历父母子女进入“211”院校的比例悬殊较大,二者相差10个百分点[9]。

(二)原因分析

1.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长期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距的主要原因。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造成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机会、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等严重不均衡,存在显著差距,导致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在高校入学机会竞争中处于劣势。

2.城乡教育观念差异

农村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短视行为,多从投资—收益角度考虑子女受教育问题。由于大学学费高昂,四年大学费用对于农民而言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支出,有的甚至“因教致贫”;加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或失业,就业后工资较低,甚至低于农民工工资。在权衡成本与收益之后,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认为上大学还不如外出打工实惠,进而不重视子女教育,“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导致农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其高考成绩和高等教育机会。

3.高考选拔制度隐性不公

近年来一批重点大学采取多元招生改革,如保送招生、自主招生、艺术招生以及高考加分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招生过程不透明,不同程度存在人为操作的制度空间,优势阶层往往可利用其所拥?械娜Α⒕煤蜕缁岬茸试炊哉庑贫燃右陨福佣苯踊蚣浣拥鼗竦谜庑┤胙Щ幔褰撞阍蛞蛉狈Υ死嘧试炊τ诹邮啤B蘖⒆2捎帽急燃唇鞘?(农村)子女所占比例与城市(农村)子女高考报名比例相除,研究表明城市子女在保送招生制度中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17.2倍。对2010年某“985”大学自主招生数据进行统计显示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城市子女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8.2倍[10]。另一方面,不同阶层家庭背景、经济、文化及教育资源差异较大。优势阶层家庭收入高,经济殷实,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投入也较多,其子女可以参加各类培训班、特长班。一是可能其综合素质,可以拿到多种技能证书,从而获得更多加分因素;二是可能提高学业成绩,获得高等教育机会较大;农民阶层则相反。结果导致“家庭背景、收入差异—家庭教育投资差异—教育投资质量差异—就业差异”恶性循环的现象。

三、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自我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均处于劣势的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如何呢?

闵维方等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态存在差距。“211”院校的就业率为84.8%;普通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为70.9%;而专科学校的就业率为58.9%。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家庭经济状况好、社会资本丰富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公务员子女的就业率与农民子弟的就业率相差14个百分点[11]。李炜,岳昌君研究发现:“211”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比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概率大;家庭经济条件好,家庭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起薪较高的好工作 [12]。

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高等教育之后的结果亦有较大差距。家庭背景越好,就业率和起薪越高;行政管理人员和经理人员的子女大学生毕业时平均月工资高于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400元和300元[13]。“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从学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状况来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中分别有35%和2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15%的比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在就业质量上也处于弱势,2008、2009两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在各阶层中分别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14]。

杨钋等对麦可思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由于工作转换成本较高,弱势群体学生的就业流动性小于其他学生。“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子女就业流动性远高于非“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子女的就业流动性。同时不同流动模式的实际收益也存在较大差异[15]。

郭丛斌,丁小浩研究表明,父母从事主要或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其子女从事相同劳动力市场工作的可能性比较大;代际之间,从次要劳动力市场流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比由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大[16]。马莉萍,岳昌君认为,家庭背景显著影响毕业生进入主、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家庭条件好,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高、家庭社会资源丰富有利于毕业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17]。主、次要劳动力市场收入存在差距。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已扩大到15倍,跃居世界之首[18]。

四、对策与建议

1.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重要举措。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和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打破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2.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万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管理与教育的落后等原因,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一般不理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一般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或相比较薄弱的学校,由于存在户籍等制度性障碍,农民工随迁子女尚须回原籍参加升学考试,因所学教材课程的差异,影响其升学考试成绩,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制订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以及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3.规范高校招生程序

高校招生应遵循公平原则,规范招生程序;加强自我约束,实行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在采取多元录取机制时应考虑社会现实和公平保障条件,加大考测能力比重宜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在考测能力与公平客观之间寻求平衡点。“当高考日益侧重于考测能力的时候,应该承认勤奋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下降,而受教育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在有所上升。”[19]

4.培养和拓展社会资本,提高综合素质

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应建立良好的同学、校友及师生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交往领域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和配置社会资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能力。如社会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等。

5.消除体制性障碍,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打破就业市场分割局面,推进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放宽政策限制,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规范就业市场,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环境,加强就业立法,禁止并监督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现象,规范招聘程序、公开招聘过程、接受社会监督。

6.建立就业援助制度,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一部分,理应被纳入到政府的就业援助体系之中。政府应该从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服务以及失业保障等方面对其进行就业援助。

参考文献:

[1]王霆,杨玉梅,张瑾.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93-97.

[2]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比例下降[EB/OL].people.com.cn/GB/jiaoyu/1055/3178564.html.

[3]寒门果真难出贵子?国内多所大学农村生源减少[EB/OL]. edu.cn/te_bie_tui_jian_1073/20110829/t20110829_676296_1.shtml.

[4]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78.

[5]武毅英,吴连海.高等教育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J].复旦教育论坛,2006(2):60-65.

[6]谢作栩,王伟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2):65-74.

[7][14]35%农村生未就业家庭背景对就业影响渐明显[EB/OL].edu.cn/gao_jiao_news_367/20100812/t20100812_507500_1.shtml.

[8]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9]杜桂英.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基于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78-84.

[10]罗立祝.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1(1):32-41.

[11]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1-37.

[12]李炜,岳昌君.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88-94.

[13]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15]杨钋,门垚,马莉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75-80.

[16]郭丛斌,丁小浩.职业代际效应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教育的作用[J].经济科学,2004(3):74-82.

[17]马莉萍,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7.

[18]中国行业收入差距世界最高[EB/OL].chinanews.com/cj/2011/02-10/2833461.shtml.

劳动教育的研究背景范文第5篇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1年10月对东莞市农民工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此次调研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32份,有效问卷为409份,有效回收率为90.9%。从调查对象户籍所在地看,覆盖了全国23个省、直辖市地区。从所属行业看,调查对象来自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各个行业。农民工来源的多元化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

表1给出了农民工的基本情况描述信息。可以看出,目前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以年轻一代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主力军;绝大部分农民工拥有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多数人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城务工,对农业生产不熟悉,没有自己名下的责任田,与农业相脱离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们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行业、在外务工时间长、工作流动性大、大部分农民工对工资收入不太满意。可见,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在诸多指标上表现了较高的趋同性。

(二)变量设定

1.因变量。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意愿可分为“有需求意愿”和“无需求意愿”两种情况。本文以“农民工是否愿意参加学历教育或培训学习”为因变量,即0-1型因变量(有意愿,定义为Y=1;没有意愿,定义为Y=0)。设Y=1的概率为P,Y的分布函数为:本文采用Logistic模型,将因变量的取值限制在[0,1]范围内,并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其回归系数进行估计。Logistic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其中,pi是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意愿的概率,i为农民工编号,βj为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j为影响因素编号,m为影响因素的个数,xij是第i个样本的第j种影响因素,a为截距项,μ为误差项。

2.自变量及研究假设。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从事非农业产业的劳动者(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2006)。

依据农民工的定义,本文通过农业背景、务工背景等指标来衡量农民工群体身份特征。农民工个体特征包括人口学特征及社会特征。纳入解释变量的因素有:

人口学个体特征。包括实际年龄、初次外出务工年龄、性别等指标。(1)实际年龄。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生命周期理论,年龄的增加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回收时间的减少,所以随着劳动者的年龄增加,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需求将下降。因而假定,年龄越大的农民工参与教育培训的意愿越低。(2)初次外出务工年龄。初次外出务工年龄越大,意味着个体走进社会时较为成熟,更加愿意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更为强烈。(3)性别。一般来讲,女性较少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更倾向追求文职等稳定工作。研究假设认为,女性的教育投资意愿更强烈一些。社会学个体特征。包括受教育程度、婚姻、月工资水平、工资满意度等指标。(4)肥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工竞争力也高,研究假设认为,为提高劳动力市场竞争力,受教育水平低的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强烈一些。(5)婚姻。已婚者面临更多的家庭压力,因而假定,未婚者比已婚者的教育需求强烈,而遭受婚姻挫折的人教育需求最小。(6)收入状况。农民工拥有较多的物质资本,为教育投资提供了必备的条件。本文假定,收入越高、对工资满意度越高的农民工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就越高。农业背景。包括是否拥有自己名下的责任田、对农业劳动的熟悉程度等指标。(7)是否拥有自己名下的责任田。在某种程度上,是否拥有自己名下的责任田决定了处于边缘地位、具有双重身份的农民工是回归农村还是脱离农村成为市民。研究假设认为,没有自己名下农业田的农民工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更强烈。(8)对农业劳动的熟悉程度。研究假设认为,从未从事过农业劳动的农民工更易脱离农村,为适应外界生活对新知识的渴求会更强烈。务工背景。包括行业、务工年限、换工作次数等指标。(9)行业。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对农民工的素质要求相应较高。本文假定,高技术含量行业的农民工参与教育培训的意愿更强烈一些。(10)务工年限。进城务工年限长的农民工受城市文化的熏陶较多,会更加重视教育。研究假设认为,进城务工年限越长的农民工对教育培训的需求也越大。(11)换工作次数。一般来说,换工作次数越多意味着工作越不稳定,会给农民工接受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因而假定,换工作次数越多的农民工对教育培训需求越低。

实证结果分析

(一)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描述信息

从教育培训需求意愿看,89.3%的农民工认为需要接受学历教育或培训,10.7%的农民工认为不需要。从支付意愿看,8.6%的农民工表示不会投资,18.7%的农民工表示愿意每年投资1000元以下,23.9%的农民工表示每年愿意投资1000-2000元,48.8%的农民工每年愿意投资2000元以上。可见,绝大多数农民工认为有必要参加教育培训且愿意投资教育。

从实际参与情况看,51.5%的农民工务工前参加过学历教育或培训,58.3%的农民工已经参加过企业单位组织的培训,45.4%的农民工参加过高校或培训机构组织的学历教育或培训,14.5%的农民工参加过政府部门组织的培训。由此可以看出,半数左右的农民工已付出实际行动参与各类机构组织的学历教育或培训项目。在这种背景下,探求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对有关部门顺利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二)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结果分析

Logistic模型的回归结果见表2。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各因素对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的影响呈现明显差异:

第一,年龄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具有复杂影响。17-21岁年龄段的回归系数为正,且在0.0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了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处于17-21岁年龄段的90后农民工群体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更加强烈。17-21岁年龄段的教育培训需求发生比率为12.833,表明90后农民工群体教育培训需求的发生比率比老一代农民工上升了约11倍。处于22-31岁年龄段的80后农民工群体与老一代农民工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前面的研究假设基本一致,但年龄与教育培训需求之间并不是呈线性关系。

第二,初次外出务工的年龄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具有显著作用。初次外出务工年龄的统计检验结果在0.05的水平显著,回归系数为0.390,说明初次外出年龄越大的农民工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就越强烈。结合第一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对教育培训具有强烈需求意愿的农民工主要是实际年龄小而初次外出务工年龄大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

第三,性别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的影响显著。性别的显著性水平为0.012,回归系数为1.301,表明女性比男性的教育培训需求更强烈,这与研究假设一致。女性的教育培训需求发生比率为3.673,意味着女性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发生比率比男性提高了2.67倍。

第四,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没有显著影响。相对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学历的显著性水平为0.990,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显著性水平为0.967,这表明了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对参与教育培训的意愿并没有显著性影响。这与前文的研究假设不一致。一个合理的解释是,所调查的农民工的教育程度以高中或中专学历为主,所占比例高达70.2%,表现了较高的同质性,可见,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意愿并没有明显的学历差异。

第五,婚姻状况对教育培训需求的影响比较复杂。统计结果显示,未婚的农民工与已婚的农民工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离异或再婚的农民工与已婚的农民工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回归系数为负值,这表明离异或再婚的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的意愿较低,婚姻上的挫折对农民工参与教育培训具有负面影响。

第六,农业背景对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没有显著影响。统计结果显示,是否拥有责任田及对农业劳动的熟悉程度等指标均没有显著性影响。这与研究假定不一致。

第七,务工背景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没有显著影响。务工背景包括“外出务工年限”、“换工作次数”、“行业”等指标。统计结果显示,这三个指标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意愿均没有显著影响。这与研究假设不一致。从前文农民工的特点可以看出,农民工在外务工时间较长,换工作频率较高,所从事的工作一般属于低端行业,这说明了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几乎处于同等地位,务工背景极为相似。

因此,农民工是否参与教育培训并没有显著的务工背景差异。第八,收入状况显著影响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从月收入水平看,处于2001-3000元、3000元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05和0.027,回归系数分别为2.275和2.144,这说明了收入对农民工参与教育培训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月收入处于2001-3000元之间的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的发生率为9.725,表明这个收入段的农民工其教育培训需求发生率比月收入处于1000-1500元收入段的农民工提高了约8倍。月收入处于3000元以上的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发生率为8.530,表明这个收入段的农民工其教育需求发生率比月收入为1000-1500元收入段的农民工发生率提高了7.5倍。

从工资满意度看,对工资满意的显著性水平为0.029,回归系数为1.504,这表明对工资满意的农民工与对工资很不满意的农民工之间的教育培训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对工资满意的农民工参与教育培训的意愿更强烈。对工资满意的农民工教育需求发生率为4.499,表明对工资满意的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发生率比对工资很不满意的农民工提高了约3.5倍。可见,收入因素是影响农民工是否参与教育培训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民工收入的增长对提高农民工教育培训参与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结论与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实际年龄、初次外出务工的年龄、性别、婚姻、收入状况等因素对农民工是否产生教育培训需求具有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是否拥有自己名下的农田、对农业的熟悉程度、务工年限、换工作次数、所处行业等因素没有显著性影响。不难看出,影响农民工参与教育培训意愿的因素主要是一些个体异质特征因素,而农民工身份识别特征及个体同质特征如教育程度等因素对是否接受教育的行为没有产生显著差异,这表明固有的群体结构特征对教育行为的选择产生了高度的趋同性。本文在对农民工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完整把握的基础上得出的两类不同特征的差异影响,这一结论是较之已有研究的新颖之处。

同质群体(homogeneousgroup)是由特点相似的个体组成的群体,这种相似性包括生活背景、受教育程度、职业、价值观念、种族传统、行为习惯等内容。群体的同质化会影响组织的行为,Schneider等人通过对美国142个组织的13000个对象的经验研究证明了这种现象在组织内普遍存在。群体成员在共同经历中形成的习惯、惯例、规范和路径依赖等行为在时间上和彼此间具有稳定性和规律性,前者指个体行为在时间上的可预测性,后者指不同个体的行为在相同情景下的可预测性和相似性。如前文分析,我国农民工具有相似的文化程度、相似的身份背景,表现了较高的同质性。

农民工作为一个高同质性群体的产生,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合乎一种逻辑的社会结果,是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体制的产物。人力资本在城市体制与农村人口的社会流动之间担当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但农民工是否愿意参与教育培训受到现行体制的制约。在共同的环境下,农民工群体的教育选择行为具有高度的趋同性。因此,群体身份特征对农民工的教育意愿没有明显的差异。然而,无论从短期改善农民工生存条件的角度看,还是从长期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角度看,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都是有必要的。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农民工收入

教育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农民工收入的增加对教育培训需求的增加具有较高的乘数效应,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才能使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首先,建立健全的工资支付、增长、公决和保障机制,规范用工合同管理,加强对农民工工资的监察力度。其次,扩大农民工参保面,实现社保关系的跨区域转移和接续,使农民工真正受惠。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客观上也等于增加了农民工收入。再次,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及政策咨询等信息服务,建立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用工协调机制,帮助农民工顺利就业。

(二)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

在某种程度上,知识的普及化及多元化有助于促进劳动者内部分化和多样化,使各个行业、社区成员的同质性逐渐消失,使社会的流动成为一种正常现象。因此,有必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在管理体制上,应由专门部门统筹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将农民工教育培训纳入常态管理,推动长效机制的建立。在学习内容上,注重教育培训内容的层级性和多样化,以满足农民工对高层次知识的需求。在教育机构上,应积极推进成人教育院校和职业教育院校的改革,使其成为农民工接受高质量教育的主场所。同时,建立规范的准入和考评机制,规范培训机构的管理。在教育形式上,采取开放性、分散性的形式,以适应农民工的特殊需要。

劳动教育的研究背景范文第6篇

关键词:代际传递效应;代际公平;教育机会均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271-02

中国经济在转型与发展过程中,不同阶层之间的代际继承效应已经明显增强。由于各阶层在经济、权力、地位、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代际传递效应必然会对不同家庭背景的子女在实际获取教育机会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这种代际传递效应对教育机会的获得究竟有什么样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又是什么?对于该问题,本文首先解释相关重要概念,然后对代际传递的相关理论解释与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总结与述评。

一、相关重要概念

(一)代际传递效应

代际传递的概念是从阶层继承和地位的获得的研究范式中发展出来的。简明地说,就是指上一代的富裕或贫穷传递给下一代,即富人的后代仍然是富人,穷人的后代仍然是穷人,使得贫富差距无法缩小甚至扩大。这种继承性就是“代际传递效应”。

(二)代际公平

“代际公平”这一概念目前主要用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保障等问题的研究中,其实该概念可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代际公平倡导对不平等的各种“遗传优势”的消除以及对于代际之间机会平等条件的形成。在本文中主要指各种资源包括社会资源、物质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等在代际间的分配与传递是否公平。

(三)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机会均等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教育机会均等就理论意义而言,是指不同人群所获得的教育机会与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大致相等,教育机会的获得不因性别、种族、地区、阶层而不同。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其价值取向是要改变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阶层的教育状况,机会平等的原则意味着任何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或文化方面的低下状况,都应尽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偿。

二、理论解释与研究现状

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都对代际传递问题有相关研究,本部分主要从代际收入传递理论、社会流动和阶层背景角度、制度安排与公共政策角度分析总结了各自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一) 代际收入传递理论

Becker and Tomes(贝克尔和汤姆斯)运用代际收入弹性系数的概念,以人力资本为中心展开,建立代际传递经济模型,为收入不平等的代际转移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思考框架。他们认为,父母的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子女的收入水平。一方面,父母的收入水平决定子女的人力资本水平;另一方面,父母通过不健全劳动力市场影响子女的就业。父母为子女提供了与劳动力市场联系的通道,也为子女找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支持。

自Becker and Tomes(1979,1986)建立代际传递的经济模型,很多研究者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对代际传递进行解释,主要集中于教育的研究。研究基本都是在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的前提下,从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回报率等方面进行的。

Banerjee和Newman(1993)认为在资本市场不完善的前提下,收入不平等将会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到不同收入阶层的职业选择,而职业选择又会对自身或下一代的收入分配产生影响。Coleman(1988)认为,有三种家庭资源影响到人们的教育获得: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而教育系统作为筛选机器很明显地有利于较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出身的人。Eide and Showalter(1999)发现将教育年限纳入回归方程后,家庭收入的系数降低了50%,表明教育解释了很大一部分的代际收入相关性。

国内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姚先国、张海峰(2004)利用抽样调查数据估计了中国的教育回报率,发现中国教育回报率有所提高,但还不是很高,城乡之间的教育回报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谢勇(2006)构建了一个分析模型,认为收入不平等会形成一种代际间的传递机制。郭丛斌和闵维方(2007)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存在较为明显的传递效应,但具有明显的分割特征;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代际流动机制,有利于促进代际流动的功能。

(二) 社会流动与阶层背景角度

社会分层理论认为,一个阶级或阶层的社会地位是基于职业地位、教育水平、财产、收入、权力等基础上形成的,并且处于不同社会阶级或阶层的收入存在较大的差异。社会流动表现为个人在不同阶层背景的变动。

那么,教育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中到底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呢?冲突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一种代际传承的主要机制。拥有较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资本的优势群体,总能通过使子代获得较好的教育而将自身的优势一代代传递下去。而功能主义者认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流动机制。劣势阶层背景的群体总是有着让子代追求更高更好教育的迫切要求,从而使他们跳出自身的劣势阶层地位,获得较好的社会地位。

这方面的定量研究当推美国社会学家布劳(Blau)和邓肯(Duncan)。在两人合著的《美国的职业结构》(1967)一书中,两人设计“地位实现模型”用来反映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对子女成人后所取得的社会地位的影响程度。并推断,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教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家庭背景的作用依然显著。James利用澳大利亚1991―1997年学生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规模在过去的十年间有了较大规模的扩展,但弱势社会阶层的子女占用高等教育机会的比例却相对减少,并且弱势群体的子女主要进入一些新建的较低层次的高等院校。

在阶层背景对高等教育机会影响这一问题上,中国学者也有很多研究。李路路(2002)强调中国社会的阶层继承性与阶层间流动的社会封闭性。指出,中国改革前后的阶层的继承性或复制能力远强于它们的流动性。刘精明(2005)指出个人教育资源的获得既取决于国家的制度设置,又取决于国家和社会阶层的关系模式。郭从斌、闵维方(2006)研究发现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占有量居前列的优势社会阶层其子女接受的教育层次主要为高等教育;而文化、经济资本占有量均处劣势的其他社会阶层子女主要接受的为初、中等教育。

也有学者从高等教育专业选择的阶层分化方面进行分析。余小波(2002)、钟宇平、陆根书(2003)等人的调查显示,热门专业中的干部子女明显多于工农子女。学生在不同学科专业的分布上,越来越具有阶层属性。

(三)制度安排与公共政策角度

制度安排与公共政策对代际传递效应与教育公平问题有重要影响。了解哪些因素有助于减缓代际效应对于公共政策来说很重要,可以为政府提供公共政策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Becker and Tomes(1979,1986)通过对各国数据进行分析,认为教育补贴的差异是国家间代际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帕金(Parkin,1971)认为,在给定的科技发展水平下,国家政策影响下的制度设计决定着社会流动的数量与形态。政策干涉可以削弱家庭背景在代际不平等传递中的作用。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研究不同阶层背景子女的地位获得问题时,研究的一个共同趋向就是把以往忽略的社会结构、制度因素纳入分析模型中。这对于我们研究代际效应对教育公平的影响时也可以进行借鉴。如陆学艺(2004)引入户口类型这一变量研究户籍制度对地位获得的影响;林南与边燕杰(2002)将“工作单位部门”、“党员资格”等具有国家社会主义特色的指标作为中介变量,考察城市地位获得过程。李春玲(2003)指出政府相关政策以及意识形态的变化对教育机会分配机制有显著影响。教育产业化改革之后,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力不断上升。杨东平(2004)通过分析1949年以来中国的教育政策,指出面对巨大社会不平等,必须采取向弱势群体倾斜的补偿性原则,才能有效减少不公平。

三、总结与分析

不同家庭背景的子女在获得高等教育机会方面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代际传递效应对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究竟有什么样的作用?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子代,有多少机会能通过教育走出父代在社会中的不利地位,从贫穷变为富有。学者们研究的初衷与目的大都如此,但其深层的理念是寻求一种平等机会与公平正义的社会实现。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本部分做进一步的总结与述评。

首先,从代际传递视角研究教育公平问题,促进了对教育公平问题从静态的研究转向动态的研究;同时扩展了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角度,从单一的角度转向注重把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相结合进行研究。

其次,目前国内关于代际收入不平等问题的研究较少,其中大部分原因是数据缺乏。但这不应该成为研究的最大障碍。美国的最初研究并不是从丰富的数据开始,其研究数据亦是从缺乏到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中。而且,美国的研究在深入分析及纠正估计结果偏误过程中所总结的经验可供借鉴。目前,完全可以在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尝试对中国问题的研究,这种研究不仅可以推动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的后发性进展,推动国内代际研究数据的逐步生成,而且可以增加国内外研究的可比性。

最后,从目前有关代际传递的研究来看,中国学者更多的是采用西方的理论和模型直接应用到中国的经验分析上,结合中国国情的原创性研究较少。特别是对教育公平的分析,多从人力资本角度,家庭背景角度来分析。但是处于转型与发展中的中国,有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中国的代际传递效应与教育公平问题应该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对该问题的研究我们应该重视对背后更深层原因的挖掘,如户籍制度、教育政策等。不仅对中国的社会现实具有更深入的解释力,而且可以做相应的跨国差异的比较,从而推动相关研究领域理论与经验研究的进展。

参考文献:

[1]Banerjee,A.and Newman,A.Risk-bearing and the theory of income distribution[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1,(58).

[2]Restuccia,D.and Urrutia,C.Intergenerational Persistence of Earnings:The Role of Early and College Education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5).

[3]郭丛斌,闵维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J].教育研究,2007,(5).

[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劳动教育的研究背景范文第7篇

据教育部2013年的《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已经高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1]尽管中职生就业率高,但与社会的低认可率还有很大的反差。究其根源,可以归结为: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进而引起社会群体对中职生的整体劳动素质认可度不高的现象。相反,德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却因劳动素质相对较高而备受企业的青睐和社会的欢迎。追根溯源,可以归因于:首先,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是一个比较完善、相对成熟的职业教育制度。其次,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不仅是支撑德国经济发展的基石,而且还是减少德国青少年失业率的有效保障。因此,引入和借鉴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1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历史文化透视、社会背景分析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根植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之中。基于此,探究“双元制”培养模式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因子,应分别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入手。

11历史文化透视

纵观德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可以发现,在探索其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德国继承和发展了“日耳曼民族”传统的“重实用、崇平等、尚合作”的现实主义思想和精神,并将传统现实主义思想和精神进一步开拓和创新为“双元制”培养模式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随之,在“双元制”培养模式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一个比较完善、相对成熟的职业教育制度――“双元制”培养模式便应运而生。

12社会背景分析

从社会背景看,长期以来,德国一直存在着内隐的社会分层现象,即德国的社会结构,可以划分为四类社会阶层:“上层、中层、劳动阶层、下层。”[2]但在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德国各社会阶层间的内隐差距正实现从逐步缩小到最终消失的转变。这种转变突出的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德国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层级意识被逐步淡化,并最终被遗忘。另一方面,各阶层成员间的交流不断扩大,彼此的心理隔阂也被慢慢融化。

据研究资料表明,“就阶层属性而言,现代社会的大多数德国人倾向于把自己归类为劳动阶层”。[3]据此,可知:德国各社会群体,表现出认可职业技能、支持职业培训的社会心理。无论是15岁的中学毕业生,还是企业的在职雇员,他们都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人能力、劳工市场的要求,选择相应的职业学校或企业,进行职业技能学习或职业技能提升训练。在此背景下,德国的职业培训和教育,不仅获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也为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2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雏形、兴起、发展

为德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德国“双元制”[4]培养模式,其萌芽、形成和发展是德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最早萌芽于中世纪的德国行会学徒制。中世纪时期,德国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发达,急需大批具有简单操作技能的手工工人。在此背景下,获得官方认可的手工业行会,采取“学徒制”的职业培训形式来大批量定制式地培养手工行业急需的手工工人。手工业的“学徒制”职业培训,指手工作坊中的具有丰富技能经验的手工师傅,对新手手工工人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和品德教育的过程。具体地说,手工业行会不仅严格地限制手工业学徒名额,还将手工业者分为师傅、帮工和学徒三个阶第,也对“学徒制”职业培训的期限作了明确规定。通常,手工业行会规定:“‘学徒制’职业培训的期限一般为三至七年”。[5]期满后,学徒向手工业行会申请,升格为帮工,而帮工两年后则可申请升为师傅。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兴起于以“新兴工业”为主的新行会职业培训。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随着机器大工业逐步取代工场手工工业,德国的职业培训也逐渐地从传统的“学徒制”职业等级培训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并慢慢地实现了向以“新兴工业”为主的新行会职业培训的转变。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新兴的工厂雇主,依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对企业雇员进行职业培训,从而提升其雇员的劳动素质。一般而言,影响企业效益的“雇员劳动素质提升培训”,主要包括培训雇员的任务能力、一般能力、整合能力和关键能力。但需要指出的是,新兴企业的“雇员劳动素质提升培训”活动,受到了手工业行会的强烈反对和抵制。手工业行会的反对和抵制行为,主要体现为其采取方式多样的措施破坏新兴企业的“雇员劳动素质提升培训”活动。例如,手工业行会,通过缩减“学徒制”职业培训的期限和改善学徒的生活环境和待遇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手工业的“学徒制”职业培训活动。尽管手工业行会百般地阻挠“新兴工业”为主的新行会职业培训,但最终以“新兴工业”为主的新行会逐步承担了职业培训的使命,并获得了学徒结业考试的权力。20世纪30年代,德国颁布的《国家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作为企业培训的补充”[6],这既促使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承担职业培训的任务,也标志着德国的“双元制”培养模式的正式形成。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鼎盛发展,始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并延续至今。较以往相比,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其职业培训的对象与过程均有所改变。现阶段,其职业培训的对象,主要是15~16岁的中学毕业生。中学毕业后,初中毕业生面临着分流的现象。其中,部分中学毕业生选择接受普通教育,其他部分中学毕业生则会选择接受职业教育。从其职业培训过程来看,接受职业教育的中学毕业生,首先依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然后向相应的企业提出要求培训的申请,经过企业考核后择优录取,最终企业与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生签订合同。根据企业和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生之间签订的契约,企业的主要责任是为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联系相应的职业学校,支付其相应的职业培训费用,并给予其适量的生活补贴。而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他们的职业培训安排通常是“每周一天在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理论课程,五天到企业由培训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职业培训期满后,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既可以留在企业工作,也可以离开另找工作。

3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在我国中职教育中应用的探讨

由于德国和中国在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探究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在我国中职教育中的应用时,必须斟酌、考量一个核心问题: “怎么借鉴。”要对 “怎么借鉴”的问题做出解答,须从理论层面对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理论再解读。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指“私人办的企业与国家办的学校,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制度”[4],其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分别是“以育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培养模式的“双元”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在技能培训地点层面,中学毕业生或在职雇员每周“3~4”[4]天到企业进行职业技能实践培训,每周“1~2”[4]天在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理论知识。第二,在经费投入层面,企业承担职业技能学习和提升训练费用的“2/3”[4],职业学校则承担相应费用的“1/3”。[4]第三,在身份类属层面,申请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中学毕业生和企业在职雇员,具有双重身份:职业学校学生和相关培训企业的学徒。第四,在培训内容层面,一方面,职业学校,侧重受训者职业基础理论的传授。另一方面,企业,则强调受训者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培养训练。第五,在受训教师层面,实训教师,主要指导受训者在企业教学车间和生产实习过程中提升操作技能。其中,大多数实训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娴熟的职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

劳动教育的研究背景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家庭社会经济背景 学业成绩

一、前言

学生的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而且是家庭的责任。从美国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曼(Coleman)开始,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就指出,学生的家庭背景,尤其是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与其学业成绩有相当大的影响之外。科尔曼之后,一大批学者对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影响学业成绩进行了研究。除了研究家庭经济条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还逐渐把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作为变量,引入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函数中。目前大多数研究把父母的职业性质、家庭财富与受教育程度作为决定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重要因素。

Hanushek发现,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其子女的学业成绩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影响,即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孩子的学业成绩就越好。学生能力国际评价(PISA)指出,学生家庭的社会和经济地位高,他们的学业成绩也较好。[1]但长期以来,学者们在分析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时主要以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几乎没有学者专门以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为对象研究此问题。

相比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已经成年,且大部分离开家庭独自在大学里学习、生活,也更多地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那他们的学业成绩是否会因此而不受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呢?如果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会对学生学业成绩产生影响,那么又是哪些变量对其学业成绩产生了影响呢?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影响帮助学生获得更高的学业成绩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本文主要讨论不同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差异,找出学生学业成绩产出与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调查对象为湖南高校学生,调查内容为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与学业成绩两部分。其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包括高校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质与家庭财富三方面。受研究可行性的限制,高校学生学业成绩的操作性指标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加权平均分。本研究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8.0,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分析高校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各因素是否能影响学业成绩。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湖南省随机选取9所高校,并在每所高校随机选取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900份问卷,回收810份,回收率为90%;剔除无效问卷,获有效问卷801份,有效率为89%。调查有效样本包括我国湖南、广东等26个省的生源,涵盖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学生共计801人。调查样本的具体情况见表1。

如表2所示,以学生所有专业课程的加权平均分为学业成绩操作性指标。根据学业成绩四分位数统计,将学业成绩采用三级反应形式分类。成绩在82.27以上的学生归口为好生组,成绩在74.95-82.26分的学生归口为中生组,成绩在74.94分以下的学生归口为后进生组。

1.父母文化程度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本部分的因变量为学业成绩,自变量为父母文化程度。文化程度分为五个层面: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判定父母文化程度变量对学生学业成绩是否产生影响。

Link function:Logit.

a.This parameter is set to zero because it is redundant.

表3给出了参数估计值及其检验结果,具体解释如下。父亲学历变量对应的回归系数为1.843,是正值,且假设检验P值小于0.05。结果表明,与父亲学历为小学的学生相比,大学本科及以上的优势比为exp(0)=1,大专父亲的优势比为exp(0.011)=1.01,高中(中专)父亲的优势比为exp(0.035)= 1.04,即父亲学历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生的学业成绩是父亲为小学学历的学生的1倍,父亲学历为大专的学生的学业成绩是父亲为小学学历的学生的1.01倍,父亲学历为高中(中专)的学业成绩是父亲为小学学历的学生的1.04倍,初中学历的学生成绩与父亲为小学学历的学生成绩无显著差异。总之,父亲学历越高,其孩子的学业成绩越好,即父亲文化程度与学生学业成绩呈较显著的正相关性。

Link function:Logit.

a.This parameter is set to zero because it is redundant.

表4给出了参数估计值及其检验结果,假设检验P值大于0.05,说明母亲文化程度与学生学业成绩无显著的相关性。

2.父母职业性质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本研究的自变量为父母职业性质,其包括两个层面: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因变量为学业成绩,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父母职业性质变量对学生学业成绩是否产生影响。

a.This parameter is set to zero because it is redundant.

表5给出了参数估计值及其检验结果,具体解释如下。假设检验P值大于0.05,说明父亲工作性质与学生学业成绩无显著的相关性。

a.This parameter is set to zero because it is redundant.

表6给出了参数估计值及其检验结果,具体解释如下。假设检验P值大于0.05,说明母亲工作性质与学生学业成绩无显著的相关性。

3.家庭经济条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本次研究的自变量为家庭经济条件变量,主要为家庭人均年收入。主要分为低收入家庭,中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中高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五个等级。因变量为学业成绩,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判定家庭经济条件变量对学生学业成绩是否产生影响。

a.This parameter is set to zero because it is redundant.

表7给出了参数估计值及其检验结果,具体解释如下。家庭经济收入变量对应的回归系数为0.926,是正值,且假设检验P值小于0.05。与低收入家庭相比,高收入家庭的优势比为exp(0.926)=2.52,中高收入家庭的优势比为exp(2.173)=8.78,即高收入家庭学生成绩的优势比是低收入家庭学生的2.52倍,中高收入家庭学生成绩的优势比是低收入家庭学生成绩的8.78倍。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收入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较显著,即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学生学业成绩越好。

三、分析与讨论

通过上文的实证调查与分析,本研究初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父母的文化程度对会学生学业成绩造成影响。其中,父亲的文化程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的影响,而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孩子的学业成绩则无明显影响。家庭背景影响中的父亲角色差异显现。父亲学历越高,学生的成绩越好。父亲学历影响其孩子学业成绩的表达式为:学业成绩>学业成绩>学业成绩>学业成绩>学业成绩。其中原因主要是高学历父母的收入一般相对较高,能对孩子的学习提供相对充裕的经济保障。此外,高学历的父母通过相对较合理的教养方式,期望水平和家庭氛围等因素直接对孩子的学习品性及个性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促进了孩子学业成绩的提高。

第二,父母的职业性质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无影响。不管父母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对孩子的学业成绩都无显著影响。

第三,家庭经济条件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较显著的影响。高收入家庭和中高收入家庭学生的学业成绩都显著高于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学业成绩>学业成绩>学业成绩,而来自中等收入及中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学业成绩与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学业成绩没有明显差别。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家庭经济收入多,家庭生活水平高.能为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其次,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父母一般会忙于生计,无暇照顾、监管孩子。此外,有学者证实家庭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将有助于人们对优势教育资源的选择,而优势教育资源则有益于人们取得较好的学业成绩。[2]

四、建议

本研究证实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会对其学业成绩产生影响。那么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高校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积极影响。家长方面,家庭背景影响中的父亲角色差异已显现。父亲对学生的影响比母亲更大一些。应当增加父亲在家庭角色中的回归,防止父亲为了工作等而忽视孩子的教育。对于父母离异和家庭变故的家庭,尽量降低此类事件对孩子的影响,更加关心孩子,在心理上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在物质上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一定的保障。学生方面,对于家庭贫困、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等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与困惑应及时调整心态,平时多与同学、教师交流、谈心,在必要时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指导,及时解决心理问题。高校方面,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学生工作要做深、做细,对学生基本信息详细掌握,并及时获取学生家庭变化情况。对家庭贫困的学生采取增加勤工助学的岗位、开通心理辅导等措施以提高贫困学生生活条件,培养贫困学生自立、自强、自信的积极心态。对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关心、留心他们的心理变化,适时开导,增强他们的抗打击能力,对他们的积极心态的形成进行引导。此外,有研究证实,家庭与学校合作会对孩子的学业成绩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必要密切家庭与学校间的合作交流,以促进高校学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的研究背景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家庭背景 高等教育 公平 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Schools and Professional Weaving Society

――Family Background and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Unfair

HAO Panpan

(Facult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Through critical pedagogy perspectiv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academic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background and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hoice, reveal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unfair underlying causes behind in order to draw attention to the function of re-education thinking, offer new perspectives and paths for us to think and solve inequities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family background; higher education; fair; review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适龄人口的比例也逐年增长。由于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和劳动力市场紧密相关的专业性人才,因此,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增多,社会劳动力也必然越来越多地由受过高等教育培训的人员来提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正逐渐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为社会带去新的思想观念和技术技能,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发展,一个由高等教育型塑的社会正在形成。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有权利和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同样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在社会中的职业和地位却千差万别,导致差异的表层原因是高等教育本身的两个重要影响要素:专业选择的好坏和学校水平的高低,专业的不同导致了职业的差异,学校水平的高低则影响了人们在社会上的起点,因而,看似专业和学校共同塑造了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职位和地位,但是,批判教育学者却透过表象看到了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布迪厄为代表的西方批判教育学者基于对高等学校学生所做调查的实证研究,颠覆了人们基于日常经验判断所认为的高等教育是推进社会公平和实现社会公正的强有力手段和途径的观念,引起人们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反思,让人们认识到高等教育并不像感觉直观那样合理,相反,它是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合法有效的维护者,是造成社会阶层渐趋固化的根源。根据批判教育学流派的观点,高等教育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是在社会中占优势的群体把他们的文化通过高等教育进行复制和传递,以使他们的子女通过高等教育的合法途径,继续维持他们在社会上的优势地位,下层人家的子弟和文化处境不利者的子女很少能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取得成功。看似由学校水平高低和专业选择好坏导致的高等教育成就差异,实质是由家庭背景差异导致的高等教育不公平。

我国的学者参考批判教育学者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反思认知,对我国高等教育中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高等教育专业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也发现了家庭背景是导致高等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对学者所做研究的述评,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高等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反思高等教育在现实社会中的功能作用,为解决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和策略选择。

1 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高考公平的一个重要准则,也就是说,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因性别、年龄、地域、家庭背景的不同等而有所差异。但众多学者的研究以及笔者对众多学者所做研究进行的分析都发现家庭背景是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背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的公平性。

文东茅(2005)使用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得来的数据,分析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背景对子女的高考成绩和入学机会有显著影响,父亲的学历越高子女的高考成绩越高,父亲的学历越高、职业越好的子女进入高等教育和好大学的机会也就越多。①

丁小浩(2006)研究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规模扩大与高等教育入学均等化的问题,研究表明,获取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与父亲职业状况、家庭经济背景都有显著的相关性,如果父亲职业是农民或普通工人,其进入重点高等院校的机会就非常小;而父亲职业是单位负责人或高级技术人员的,其进入重点高校的机会明显大于其他家庭出身的人员;家庭经济收入对子女进入重点高校有显著性的影响。②

杨东平(2006)对部分高校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高等教育扩招之后,农村学生在重点高校中的人数比例明显下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阶层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中高级管理技术人员阶层子女更多集中在优势高校,而农民、工人和下岗失业人员阶层子女更多集中在普通院校和大专院校。③

侯龙龙等(2008) 利用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与就业行为”课题组的调查数据,考察父母亲的教育背景对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父母亲的受教育情况尤其是母亲的受教育情况对于子女高等教育的数量获得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父母的受教育年限越高,子女越有可能跨越专科层次而获得接受本科教育的机会;母亲的受教育年限越高,子女越有可能在重点大学接受本科教育。④

杜桂英(2009)采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课题组于2009年6月进行的第四次问卷调查结果对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来自低收入家庭、父母学历较低、父母职业为非管理技术类的学生入读“211”学校的比例低于高收入家庭、父母学历较高、父母职业为管理技术类的学生。⑤

黄四林等(2014)基于北京某重点大学2007-2012年的调查,研究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关系,调查结果发现,相对于社会经济文化地位低的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高的家庭的子女在高校学生构成中占主要成分,在获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上具有明显的优势。⑥

此外,孟东方(1996);钟宇平,陆根书(1999);郭丛斌,闵维方(2006);刀福东(2007);杨倩(2012);杨丹宇(2012)等学者的研究也都证实了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影响的不公平,优势家庭背景的学生获得了更多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

李春玲(2003)指出,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高等教育机会供给量的增加,有助于平抑精英化的发展趋势,但由于社会分层与家庭背景差异导致的机会分配的不公平已经严重影响了弱势家庭背景学生的发展和上升流动机会。同时,教育机会不平等也会促使社会朝着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增强人们的不公平感,影响社会的整合度。⑦

2 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专业选择

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在大学中就读的专业与将来在社会上的职业有很大的关联性,特别是与专业化很高的职业之间。社会上由于工作环境与工资待遇等所形成的职业好坏之分,相应地投射到大学中来就形成了专业的好坏之分。在社会中占优势地位的家庭,不仅帮助其子女进入更好的大学,也帮助他们选择更好的专业。很多学者的研究证实了家庭背景与专业选择之间的关系:优势家庭背景的学生更容易选择好的专业,这体现了家庭背景对大学生专业选择影响的不公平性。

孟东方等(1996)于1996年时重庆市八所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的本科学生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旨在揭示不同专业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差异、学生父母职业对专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学生考入热门专业的比例远高于农村学生,能就读热门专业的学生其父亲大多是事业单位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党政机关干部。⑧

钟宇平,陆根书(1999)对中国3个城市14所高校13500多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选择高校与专业时,与其社会经济地位存在着显著的关系。父亲教育程度低、父亲的职业是工人或农民;家庭收入水平低以及家庭居住于农村的学生,更多地选择教育、农林和地矿工程等专业。而父亲教育程度高、父亲的职业是党政机关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或大中小学教师;家庭收入水平高和家庭居住于大中城市的学生,则更多地选择了新闻传播、艺术、经济管理与法律等专业。⑨

余小波(2002)对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村考生入读排在前5位的专业分别是:物理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供用电技术、汉语言文学、热能动力工程,这些专业,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般专业。而城镇考生入读排在前5位的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财务管理、经济学、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这些专业恰好是当前社会上较热门,毕业后待遇较优厚的专业,大都是该院学生入读的首选专业。⑩

刀福东,丁小浩(2008) 利用《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2005(CHUHEES-2005)》调查数据,发现大学生专业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受家庭背景的影响,家庭经济背景较好的学生偏爱文科和管理学科,而对工科、理科和经济学科的偏好相对稳定,父亲职业较好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工科、理科和文科,而不喜欢选择管理学科和经济学科,父亲是党员身份的学生更多地选择了经济学科。

此外,殷红霞(2006);樊明成(2012);曹雯瑜(2013)的研究也都表明,家庭背景好的学生更多地就读于大学中的热门好专业。

根据有效维持不平等理论,当某个特定的学校教育层次还没有普及时,优势社会阶层将利用其固有的优势帮助自己的子女获得该层次的学校教育,一旦该层次学校教育接近普及时,优势社会阶层会继续利用其优势确保自己的子女获得数量相同但质量更高的教育。毫无疑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背景好的家庭将继续帮助其子女维持甚至扩大在专业上的优势,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3 学校与专业编织社会

尽管高等学校都在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而努力,但不同大学由于教育理念、师资水平、资源存量、名气大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社会对其毕业生的认可度也存在差异,导致它的毕业生在社会层级中就业的起点不同。进入好的大学不仅意味着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同时也预示了将来工作的高起点。例如,清华、北大等国家重点大学的学生更多地进入到国家部委、省市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知名跨国公司、知名高等院校等工作,但地方普通高校的学生更多地进入到乡镇机关、中小企业、中小学校等工作,学校的类型(重点/普通)、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社会层级中的起点,学校越好,起点越高。

但即使相同的社会层级中,由于职业声望、职业待遇、工作环境等的差异,也有职业类型和职业地位的差异。比如同样是在国家部委工作,财经部门与政法部门中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明显高于农林部门和教育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即使在普通中小学里,语数外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也要高于政史地老师。而在社会中从事的职业类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所学的专业,因为在职业专业化的时代,专业与职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所以,大学中所学专业的冷热和好坏决定了人们将来在社会上的职业类型和职业地位,专业越好,职业地位越高。

根据高等教育中学校和专业两个方面的重要影响因素,笔者建构了学校与专业编织社会的九方格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在学校与专业两个维度上,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中,如果学校和专业都好,那么他们将处于社会优势地位,如果学校和专业都不好,那么他们将处于社会劣势地位。学校和专业共同影响了人们在社会上的起点和地位,也即学校和专业编织了人们所处的社会。

图1 学校与专业编织社会的九方格理论模型

通过对学者所做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高等教育专业选择都存在很大关系,家庭背景好的学生获得了更好的高等教育机会和更优的高等教育专业。更好的高等教育机会意味着家庭背景好的学生通过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获得进入社会高层级的资格,更优的高等教育专业意味着家庭背景好的学生通过高水平的专业学习进入职业地位高的领地。家庭背景作用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和高等教育专业选择,优势家庭背景的学生通过高等教育合理合法筛选后继续维持其家庭在社会上的优势地位,阻抑了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反思,同时,也为我们思考和解决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

注释

① 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3):58-63.

② 丁小浩.规模扩大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2):24-33.

③ 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19-25.

④ 侯龙龙,李锋亮,郑勤华.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获得的影响――社会分层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08.10:39-45.

⑤ 杜桂英.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基于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78-84+5.

⑥ 黄四林,辛自强,侯佳伟.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关系及其趋势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关系及其趋势[J].中国青年研究,2014.3:46-52.

⑦ 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J].中国社会科学,2003.3:86-98+207.

⑧ 孟东方,李志,周顺文,朱勋春,苏玲.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高等学校类 型及专业选择的相关性研究(下)[J].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65-79.

⑨ 钟宇平,陆根书.收费条件下学生选择高校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9.2:34-40+44-45.

⑩ 余小波.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对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2:44-47.

劳动教育的研究背景范文第10篇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保障专门人才的需要,1998年教育部在新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随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高校迅速发展。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截止2015年12月,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157所。从培养院校来看,不仅有综合类院校,还有财经类、理工类、农学类、师范类、医药及政法类院校,其中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医药类院校为15所。随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学者们日益关注本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学者以某校为例或基于院校的优势学科背景提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但关于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比较我国15所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异同点,总结医学院校本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适合符合医学院校特点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方面

我国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医学院校大多以培养从事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背景突出与医学相关的特色。总结人才培养特色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医疗保险特色、商业健康保险特色以及健康管理特色。也有医学院校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综合类院校相近,没有明显的特色。

(二)主干学科与课程设置方面

与上述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医学院校该专业的主干学科均以公共管理学为核心,又分别设置与人才培养特色对应的主干学科,如医疗保险学、金融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管理类课程、社会保障学课程群、经济类课程以及与特色学科对应的课程。其中医学相关课程是该专业在医学院校发展的一大特色。大多数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通过开设基础医学概论和临床医学概论完成该专业学生医学背景知识的培养。也有部分院校开设了详细的医学课程,如生理、生化、内外妇儿等医学课程。

(三)实践教学体系方面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课程实践、专业社会实践、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其中少数医学院校在学生学完医学相关课程后安排学生到医院临床科室实习。大多数院校的学生实习安排在大四下学期,主要分布在医院医保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机构以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等。

(四)讨论

通过比较分析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看出,医学院校均依托医学背景突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以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特色为主。同时各所院校的培养目标、主干学科、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又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知目前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培养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学特色不突出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力求突出医学背景特色,但是从学生实际就业情况分析,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工作的毕业生凤毛麟角。分析原因有两点:一是人才培养特色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和医院医保部门招聘医疗保险工作人员的数量较少,而且医疗保险岗位对医学的要求又较高,用人单位一般选择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从事该岗位,对非医学专业的社保人才拒之门外。二是学生医学知识不足。由于学制有限决定了该专业不能开设全面的医学课程,大多数院校以医学概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医学背景知识。而本专业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在学习医学相关课程时普遍存在较大困难,往往丧失信心,只是应付考试,这就直接导致该专业毕业生的医学知识严重不足。

(二)课程设置缺乏标准

比较各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看出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同类院校之间差异大。各医学院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普遍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但各院校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设置数量和课程内容差异非常大。二是课程设置思路不清晰。很多院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由管理类、社会保障类、医学类、保险学类、经济学类等等课程构成,但课程设置缺乏明显的主线逻辑,主要课程都有涉及,但各门课程之间融合性较低。

(三)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但是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实践教学环节少。很多医学院校仅以毕业论文和毕业见习实习作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部分;部分学校要求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但大都由学生自主完成。二是实践教学设备少。该专业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往往以课程讨论和案例分析的形式开展,大部分学校没有该专业的独立式实验室,更没有实验设备和软件。三是实践教师缺乏。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起步较晚,师资队伍普遍缺乏,大部分教师仅仅完成理论授课,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时间较少。同时专业教师也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基于社会需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推进,由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商业健康保险构成的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完善,这为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创造了契机。医学院校在确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充分调研各级社会保障机构、医疗保险机构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科学确定本专科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二)基于统一规范基础上坚持特色发展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为依据,首先保证本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在此基础上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色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医学背景优势,围绕国家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以服务健康中国的建设为目标,突出医疗保险特色。

(三)基于岗位胜任力构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应根据学校实际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为了进一步增强本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性和融合性,通识教育课根据学校实际进行系统安排。专业课应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提炼社会保障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依此进行课程设置。同时课程设置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

(四)基于行业需求设计多元化课程

由于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存在与政府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不同行业中,因此针对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本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多元化设计。多元化设计可在上述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方向课中体现。根据专业特色可自主设置社会医疗保险方向、商业健康保险方向、健康管理方向、老年社会保障方向等多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既突出个性化人才培养,由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

(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鉴于目前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的现状,医学院校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一是开设专业实践课程,强化校内实验。通过开设《社会保险经办实务》、《综合管理实验》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校内社会保障专业实验室建设。二是加强校外实践。通关系统指导和培训,要求学生在大二大三期间到基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保险公司或医院医疗保险部门开展实践与调查活动,计入必修学分。三是加强专业实践教师队伍的培养。要求教师指导本专业学生参加学校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参与教师科学研究等。四是进一步强化综合实践环节。综合实践除包括专业见习、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外,还应强化低年级学生的综合实践环节,通过课程实习的形式安排学生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卫生机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等部门进行见习实习,强化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实践认知。

作者:李华业 单位:滨州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长远.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基于对六所高校的调研,社会福利(理论版),2014(12):59-63.

[2]王玉枚,李晨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优势学科交叉发展的问题研究——基于中央财经大学的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11(1):84-86.

[3]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探讨——以财经类院校为例,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04):30-33.

[4]林建鸿.农林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探析,高教论坛,2014(10):57-60.

劳动教育的研究背景范文第11篇

专业理论研究人才需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综合性、交叉性较强,需要对国内外的财政金融形势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充分的了解和敏锐的判断,而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从一开始就是效仿别国建立,直到2010年才出台《社会保险法》,在理论研究上起步晚而发展慢,所以我国急需培养出具备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储备的高级理论人才,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用理论指导实践,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多重功效。

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情况

从人才的培养数量来看,如果按每所高校每届100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来计算,全国大概每年输送的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为1.4万人左右,供给明显小于需求。从人才的培养方向上来看,在我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中,大多数高校根据自身依托的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选择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主要专业方向有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人力资源、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等,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1经济管理类特色培养方向。财经类院校大多依托其经济学背景,偏重于政策研究,具有明显经济学专业特色。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院校凭借其良好的金融、财会和经济学学科优势,培养能从事保险精算、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实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1.2公共管理类特色培养方向。综合类大学依托社会学背景,偏重于社会保障基础理论研究和公共管理政策研究,具有公共管理专业特色。例如苏州大学以雄厚的社会学和历史学背景为支撑,进行具有社会福利和慈善救助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

1.3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理工类院校依托自身的理工科优势,偏重于医疗保险研究,例如东南大学的医疗保险方向。法学类院校依托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背景,偏重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研究,例如西北政法大学的社会保障法律方向,培养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实务操作和法律实际操作的专门人才。

2、中南民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现状

2.1专业依托的学科背景。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以民族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多学科、综合性民族大学,以服务于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办学宗旨,以建设特色突出人民更加满意的民族大学为奋斗目标现有涵盖文学、法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教育学、医学9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55个。其中,民族学作为学校的特色学科,有丰富的学术积淀和优良的学术传承。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于2001年批准建立,2002年正式招生,是全国第二批拥有该专业的高等院校,也是第一个建立该专业的民族院校。十年来,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本专业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始终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形成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一体的完整培养体系。

2.2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主要由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原公共管理系)的教师承担。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有专业教师8人,包括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3名,已获得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已经形成了一支由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及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学与研究师资队伍。专业教师来自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和社会保障专业理论基础。本专业将理论研究的目标集聚在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方面,目前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9项;市厅级、校级及横向课题等其他项目10项,在科研成果的应用方面也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

2.3专业人才培养及就业情况。一方面,我们针对该专业的特点与要求,开设了诸如会计学、货币银行学、保险学、社会保障精算等财经类课程;另一方面,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及对人才的要求以及该专业的需要,添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相关系统课程。近年来,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本专业就业人数的主要流向是升学、企业、事业单位、自主创业,90%以上的学生都在大中城市的教学、科研、企业等单位学习与工作。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投身于西部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中南民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定位

3.1专业基础定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我校大管理的资源整合优势,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为依托,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的宗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一般应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基础知识,尤其是经济学理论知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外语、计算机等相关知识。要求该专业学生具备坚实经济学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拓宽知识面,达到一专多能的效果。

3.2专业特色定位。

3.2.1人力资源管理方向。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外资企业不断涌入中国市场、激烈的竞争和先进理念的渗透,国内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要求已提到了日程上,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更是重中之重,而人力资源专业管理人员则是其核心。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设立之初,就十分注重学生的经济学基础和管理学基础,开设了多门经济学、管理学课程。从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除少数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外,大部分的学生就业的主要领域仍是企事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

3.2.2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方向。民族学是我校优势学科,学生大多为少数民族,很多学生毕业之后仍会回到家乡工作和生活,培养适应民族地区市场需求的社保人才,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和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围绕当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问题,形成多视角下的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理论体系研究,根据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的优先序安排,将研究的重点集聚于民族地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研究、民族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等方面,为民族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3.2.3金融保险方向。由于保险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保险市场激烈竞争日益加剧,保险行业急需管理型及操作型的专业人才。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在某些地方是相通的,尤其是补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机构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也有保险学、保险精算等相关课程,可扩大学生的就业选择面。

劳动教育的研究背景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 工匠精神 职业素养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101-01

“工匠精神”即在工作过程中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在本职岗位上追求完美的精神[1]。总理在2016年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促进制造业升级,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我国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以实现我国产业由“中国制造”向“优质制造”的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很多领域严重缺少工匠型人才,直接导致“优质制造”的困境,其背后折射出优质的工匠型技能型人才的缺失[2-3]。本文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工匠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工匠型人才培养的途径与策略,为现阶段职业教育工匠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一、工匠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中国制造”转向“优质制造”需要“工匠精神”

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需要大批服务于社会建设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人才市场现状并不乐观:需要大批劳动力的基础性建设行业劳动者文化素质低下,甚至是没有受过系统教育的农民工;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劳动者在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受传统习惯影响或各种压力),进入职场的职业劳动者并非热爱自己的职业,不能脚踏实地的培养精益求精的精神。2.职业教育变革需要“工匠精神”

传统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为了保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当前社会需求、满足“中国制造2025”需要,职业教育必须注重职业劳动者精神的塑造与培养,尤其是“工匠精神”的培。

3.职业劳动者需要“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技术应用型人才已不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应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从业者在从“成才”到“成人”的培养过程只能使从业者产生从“就业”到“敬业”、从“敬业”到“爱业”的转变,以适应未来各行业工作岗位的需要。

二、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工匠型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从技术型向技能型的转变。目前,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才培养过程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使职业教育在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过程中片面注重技能培养,满足于学生具有“一技之长”,忽略了学生职业素养与人文修养的培养,主要表现在:

1.人才培养中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不足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中工匠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在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教育者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不足,难以满足工匠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养的机制尚需完善

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中,脑力劳动者(管理人员)较体力劳动者(技术工人)更受重视,必然影响包括技术工人在内的体力劳动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了保障“中国制造2025”的顺利实施,建立科学的“工匠人”职业发展规划,完善其技能评价体系,提高工匠型技能人才的福利与薪酬待遇,构建完善的工匠型人才培养机制势在必行。

三、职业教育过程中工匠型人才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1.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教学的全^程

职业教育的特点使得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包括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修养、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职业作风、职业道德以及职业态度)等方面的教育。为此,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技术技能”和“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融合,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工匠精神”,在工作过程中追求职业技能的优质化、极致化,坚持专研、专注和坚守的良好作风,缔造我国未来的“中国优质制造”。

2.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硬技能”与“软技能”的融合

“中国制造”对职业教育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全新要求:劳动者不仅要拥有一定的对复杂性生产的掌控能力,还要求劳动者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灵活的领导能力,以及生产过程与产品的精益求精精神。这种“工匠精神”将体现在现代制造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与熏陶,改革传统片面重视技能培养而忽视职业素质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培养贯穿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学生“硬技能(看家本领)”与“软技能(发展潜质)”融合培养。

3.建立“工匠型”人才培养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

为了培养适合“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新型劳动者,单靠职业院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现阶段,职业院校虽然具有完备的软、硬件教学与实训条件,但真正的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还有一定差距,更缺少企业文化的熏陶。开展校企合作,建立适应“工匠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体系,让学生定期深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践,感受企业文化,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良好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14-17.

劳动教育的研究背景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 大学生 考研

一、引言

据资料显示,全国报名参加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达到140万人,比2009年增加了13%。而据教育部网站显示,2010年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应届招生数为30.9万人与2.3万人,共计33.2万人,占报考人数的23.71%。而在同期,2010年高考的全国平均录取率为68.65%。相比之下,考研的录取率仅有高考的近三分之一。

由于近年来研究生扩招现象明显,且存在高校培养体制等一系列因素,因此有人认为“硕士与学士没有完全体现出层次上的差异性”,因而导致了高学位与低收入并行的状况。

而在传统经济学中,人是“理性的”,是可以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理性分析的。大学生对考研的大量人力与物力的投入,是基于对更高回报的基础上的。但是,研究生就业问题早已凸显,较高的薪酬回报难以实现,而“考研热”依旧没有降温,因此,人的行为不完全符合传统经济学假定。

行为经济学是“以人类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它研究的是在非理性情况下人的选择问题。因此,本文将应用行为经济学对大学生考研现象进行解读。

二、文献综述

在对就业与考研的选择问题上,徐体高、胡效亚(2006)通过对考研与就业的利弊关系分析,认为考研无法完全规避就业压力,而且在务实精神的日益盛行下,学历在就业中的砝码不容乐观。

而在考研成因的问题上,李冰仙(2007)通过对2006年硕士研究生的调查分析发现,“就业难”问题并不是大学生“考研热”的最主要原因,而是由于信息社会来临下精英阶层标准的上升为大学生考研指引了方向,因此,为了成为上层阶级,大学生选择进一步接受教育。

另外的学者则有不同的观点。郑军、阳光(2005)也认为,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生存理性”导致了大学生选择考研,即就业与生存的双重压力导致了“考研热”的状况,是一种理。除了个体理性之外,考研趋势的形成也导致了社会理性选择的出现。

而对于如何解决当下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黄敬宝(2007)认为,应该通过控制高等教育的扩招速度,调整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的方式解决问题。除此之外,路瑞峰(2008)则认为应该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职业规划来合理引导与指引大学生未来的道路。如果有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则大学生的行为将更趋于理性。

而张宝英(2010)则基于行为经济学对大学毕业生的考研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有限理性是考研抉择的重要约束条件,而非理性心理因素是考研决策的关键桎梏。

三、考研现象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行为经济学是基于心理学与社会学的新兴经济学分支,其学科的出现对传统经济学理论产生了挑战。由于基于人的行为研究,因此,行为经济学较其他经济学分支具有更强的实用性与较少的抽象性理论。对于大学生考研热现象,行为经济学可以用背景关联理论、心理账户理论、前景理论、锚定理论与拖延理论对该现象进行解读。

第一,大学生由于其背景信息的影响产生了对更高学历的选择性偏好。背景关联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与自身的行为背景有很大的相关性。从心理动机来说,大学生通过高考选拔进行大学学习这一行为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与更多的技能,从而提升自身的价值。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在成长的历程中,大部分家长与老师都一直在强调进入大学学习与自身成就和发展的相关性。因此,教育与成就的单调递增关联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学生,这就构成了中国学生的背景信息。即:

而在大学文凭日益普及的现状下,由于自身的背景信息影响,大学生会或多或少地偏向于进行进一步的学习,通过考取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认为这样可以使自身实现更好的发展与成就。

第二,心理账户理论认为消费与付出有些时候是不可替代的,也就是说,人们付出相同的成本,其带来的意义是不相同的。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教育的投入可以被认为是对于劳动力提升的投资,其带来的效用远大于一般意义上的投资。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是经过了十余年的学习,才使他们能够一步步地迈向精英阶层的。虽然目前,部分服务类行业出现了工资明显上升的情况,有些地区的服务员收入甚至超出了低收入大学生的薪酬标准。但是总体来说,低学历群体所从事的主要是体力与无创造性的工作,其向上发展的空间较小。所以,大学生们对教育所带来的投资回报是深有体会的。因此,选择继续读研所带来的费用上的增加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有相对较少的痛苦感。

第三,人们处于对风险的普遍性厌恶导致了考研需求的增加。行为经济学认为,人对风险是厌恶的。由卡尼曼和特维斯提出的前景理论表明了人的主观感受的差异性。

前景理论认为,“一定量的财富减少产生的痛苦与等量财富增加给人带来的快乐不相等,前者大于后者”。由于近年来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持续报道,对于目前流动性较大且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的劳动力市场,大学生选择就业是存在着较大的失业风险的。而一旦失去了工作,大学生就将面临着生活困境的问题,由前景理论可知,这种失业所带来的痛苦远远大于得到工作时的快乐。相比之下,研究生的学习虽然要付出一定的费用,但是可以给大学生提供数年稳定而无风险的生活。出于对稳定的需求,大学生对考研有更大的偏好。

第四,大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较高锚定导致了对更高学历的需要。锚定理论主要是关于参考系的理论。在已经考上大学的基础上,在经验性环境下,大学生对自身的价值会自然而然地锚定在较高的位置,希望获得高额薪酬回报。而在目前的劳动力市场上,由于中国经济仍处于发展时期,劳动力需求者难以实现大学生所期望的锚定位置,因而大学生会选择暂时性放弃就业,而追求进一步的自身提高。因为在大学生看来,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升一个人的竞争力,使其可以从事知识性的高回报工作。如果大学毕业后仍然为了就业而勉强选择较低水平的工作,则导致了自己未能达到自身的心理预期,从而无法满足自身的锚定目标。

第五,拖延理论也可以解释大学生在对未来偏好时的状况。拖延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将事情进行拖延完成,因为拖延可以产生一种自我欺骗,从而可以暂时性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我们可以通过董志武(2008)的修正标准贴现效用模型来更好地说明这个理论:

建立模型:

在模型中,U是总效用,Ut是某一时期的效用,系数δ是标准贴现率,系数β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的偏好程度。当β1时,表明相对现在而言,人们对未来有着偏好。

就一般意义上而言,因为就业后将面临着工作与生活上的双重压力,相对于大学生活而言,就业所带来的效用是负值。假设对于大学生而言,毕业后就业和在研究生毕业后就业的Ut是相同的,只是其时期不同,即:

现在就业:U1=-2,U2=0

将来就业:U1=0,U2=-2

而由拖延理论,我们可以假设,当δ=1,β=0.5时,即大学生对现在有偏好时,则效用U为:

U(U1,U2)=U1+0.5U2

因此大学生将选择在将来就业,因为U=0.5×(-2)=-1,而在现在就业时U=-2,因此现在就业将给大学生带来更多的痛苦。

四、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大学生考研热对策

1.应该进一步推广大学生失业保险机制。保险机制的存在就是将不确定的事件通过个体对保险公司进行保费的支付使其变为确定性事件。大学生对就业问题较为排斥是由于其不确定性所导致的。由于人是追求稳定性的,因此如果推广失业保险机制,不管大学生是否失业,大学生都将在一定时期内得到有保障的生活。这样,相对于没有保险时的巨大就业风险额度,大学生就业的风险度将大大下降,从而降低了大学生对就业的厌恶程度,从而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量,“考研热”就可以适当降温。

2.改善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厌恶态度。由于中国的教育体制问题,我们一直注重知识的积累,而对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则较少涉及。因此,出于对学校教育的依赖,许多大学生都对进入社会有着本能的抵触心理。但是就业问题是终究要面对的问题,拖延与抵触是无益于事情的解决的。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如果能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问题的辅导,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实习与培训,让他们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这样就能在心理上减少大学生的排斥感,使更多大学生能依据自己的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而不是盲目的恐惧而选择考研的道路,没有自我的思考。

3.加大对实用型人才的宣传,减少社会上对于学历的盲目崇拜心理。人们的决策不仅是受自己影响,也受到身边人与媒体的影响。如果政府能积极宣传正确的人才观,弱化薪酬与学历的关联度,扼杀不合理地追逐高学历之风,做到人尽其用。那么许多大学生也将因为背景关联现象而减少自己对考研的迫切性。思考合适自身的发展之路。在西方发达国家,学历固然重要,但是并非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与苹果创始人乔布斯都是大学辍学生,但是依旧凭借自身的努力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正是因为社会给予他们一个相对宽松的学历限制,才能使他们有机会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学历与职位的相关度愈发紧密,以至于劳动力需求者很多时候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在这种社会下,“考研热”现象自然会进一步加剧了。

总之,缓解“考研热”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在行为经济学的指导下,通过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心理与行为上的分析,制定出合乎大学生与社会两者需求的规章政策,使我国劳动力市场能够公平、合理、高效地运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京.怎么就“被考研”了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1:32

[2]平,张建兵.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探析[J].高教探索,2005,2:87

[3]李树.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及其评析[J].探索,2003,5:51

[4]徐体高,胡效亚.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63

[5]李冰仙.从就业难看大学生考研热的原因——基于职业地位获得目标的理性选择视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5(5):604-610

[6]郑军,阳光.当代中国大学生考研动因的社会学分析——以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05,2:149

[7]黄敬宝.教育扩展与大学生就业率的变化[J].北京社会科学,2007,3:42

[8]路瑞峰.对大学生考研或就业的理性思考[J].职业与教育,2008,6:171

劳动教育的研究背景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特点;模型建构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4-0027-04

【作者简介】李俊刚(1980-),男,陕西成阳人,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11级在读硕士;郭苹(1983-),女,山东禹城人,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

一、问题的提出

1978年和1983年Hochschild分别提出情绪商品化和情绪劳动的概念,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情绪劳动”这一研究领域。情绪劳动概念的提出,揭示了以人为劳动对象的工作中的一种特殊的劳动形式(区别于以物为对象的劳动,比如操作机器的生产劳动)。个体工作中的情绪需要管理,为了为组织或者某些固定团体取得预期的利益,个体必须保持颜面的亲和度和适当的肢体语言,从而为别人(通常是服务对象)营造愉悦、安全的氛围。可以看出,这样的情绪劳动是和体力劳动、智力劳动一样的,可以为本团体获得收益,同时也需要耗费个体的精力。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这就指明了,该职业需要付出情绪劳动。目前仅有的关于教师情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师,同时也有一些以高校教师和辅导员为被试的研究。但是关于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却屈指可数。大陆地区仅有的一些研究无论从研究工具上,还是在研究讨论上,都采用企业或者服务行业的研究模式和理论建构,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归根结底,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关于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的特点没有厘清,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构成没有框架的建构,本文拟对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特点进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对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结构进行理论建构,以期促使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相关研究顺利展开。

二、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特点

江文慈在中国台湾地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教师情绪劳动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将教师的情绪劳动作为教师成长的问题进行讨论,对教师情绪劳动的意义,教师行业与其他行业工作者情绪劳动的规则进行了分析,这些成果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建设性启示。各级各类教师的情绪劳动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爱的付出”。江文慈(2001)指出“服务业中的情绪劳动多为了金钱交易的商业考量,然而教师情绪心力的付出,多是为了教导学生、感化学生的。”

Hargreaves(1998)认为,“爱的劳动”是教学活动的基调,与其他处理他人负向情绪的工作相区别,教学中体现的情绪劳动是正向的,应以积极情绪的传递为根本出发点。郑石岩(1994)指出,教育工作需要一种无条件的爱,爱是教育工作的原点与归宿。“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悔乎?”孔子的这句话道出了为人师表的根本就在于爱学生,就意味着为他们操劳;忠于教育事业,就应无怨无悔地教育学生。可见,教师职业需要爱的付出,也就自然充满了情绪劳动。

Hochschild在进行情绪劳动职业类型的研究时,认为“幼儿看护人员”属于高情绪劳动职业,这是已有文献中最早的关于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论述。不过这种阐述过于表面化,只停留在现象研究层面。虽然Hochschild的研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但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思考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方向。比如,为什么“幼儿看护人员”是高情绪劳动职业?这体现了幼儿教师与其他类型的教师所表现出的情绪劳动特点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在:

(一)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直接对象――幼儿,最具特殊性

幼儿教师直接面对的教育对象是3岁~6岁学龄前儿童,他们这时候在面对情绪交流时,往往都是以情绪应付情绪。比如当成人微笑时,他们也笑了;当成人悲伤时,他们会产生怜悯,也随着哭泣;当成人愤怒时,他们便出现退缩、沉默,凡此种种现象显示出幼儿教师情绪表现对幼儿的影响极大,也就决定了在面对他们的教育对象时要注意管理自己的情绪,也就需要幼儿教师付出更多的情绪劳动。

(二)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间接对象――家长,最具复杂性

教师的情绪不仅仅产生于教师的内心,在人际互动和人际关系中也存在情绪。但是幼儿教师在人际互动和人际关系中,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情绪劳动,这也是由他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所决定的。幼儿教师与家长的人际沟通可能是最复杂的情绪劳动。因为幼儿家长是一个教育背景、工作背景、成长背景等各个方面都非常复杂的人群。幼儿教师每天都在面对这样的人群,他们不知道自己下一个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家长,如果孩子不出事还是可以应付的,但是一旦幼儿出了安全等方面的事故,家长的表现就很难预料了。因此,幼儿教师每天都可能需要和这样的家长进行沟通,需要应付各种突发事件。

(三)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产生者的性别――女性,最是情绪化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最大的不同可能来自于性别方面。幼儿教师中最普遍的是女性,这也是在研究中需要关注和着重考虑的。因为女性的情绪丰富,通常女性在生活中比男性更加细心,她们更注意细节,这种普遍的性格特点也造就了女性在情感方面敏感的特点。女性在遇到问题时更容易发生情感的波动,极端的例子就是林黛玉类型的,因此她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情绪劳动完成当前的工作。

有研究指出,教师职业是情绪上极易耗损的职业。Hargreaves(2000)指出对情绪的要求,人们在工作场所中能善用情绪,除了个人本身的情绪能力外,还依赖两个方面:一是职业对情绪的要求;二是所在组织中员工之间如何互动,以帮助或隐藏情绪的表达和理解。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的运用,可能为幼儿提供宽松、舒适的良好心理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也可能抑制其心理、行为的发展。其情绪的运用可能会创设适宜的情绪距离,使教师与幼儿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密切互动,相互关怀;也可能造成时空和心理上的疏离,影响沟通。

三、幼儿教师情绪劳动模型的初步建构

(一)情绪劳动结构研究现状

最初对情绪劳动结构的研究是将其分为情绪失调和情绪努力,前者包含了表层伪装的概念,后者则包含了深层伪装的概念。Ashforth和Humphrey(1993)指出,除了伪装以外,真实的表达需要耗费精力,也是一种情绪劳动。Diefendorff等(2005)编制了包括表层伪装、深层伪装和真实情感表达三个维度的量表。Schaubroeck与Jones(2000)则提出一般情绪劳动的要求都是表达正性情绪、克制负性情绪。

Morris与Feldman(1996)引用情绪交互作用模式,将情绪劳动区分四个维度。1.情绪表现的频率;2.对展示规则留心程度;3.情绪表现的多样性;4.情绪失调。不过这仅仅是理论推导,缺乏实证的支持。Brotheridge与Lee(2003)经过因素分析得到四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涵盖情绪失调与表层伪装,第二个维度包含强度、多样性、及持续度,第三个维度是深层伪装,第四个维度是情绪表达的频率。

Hochschild及其引发的研究更强调情绪劳动过程中个体的心理历程,包含了表层伪装与深层伪装。而Morris与Feldman的理论及其引发的研究则更强调工作中情绪劳动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分为人际工作要求(情绪表达的频率、持续度、多样性、强度)与情绪控制(两类情绪规则:表达正向情绪与隐藏负向情绪)两类。Brotheridge与Grandey(2002)据此将所有的情绪劳动研究分成员工聚焦的情绪劳动(employee-focused emotional labor)和工作聚焦的情绪劳动(iob-focused emotional labor)两大类。

(二)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结构的建构

对于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来说,最重要的一点不是对于家长的情绪表现,也不在于对幼儿园领导的情绪表现,而在于对工作、对幼儿、对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对自己的一种情绪监控和管理,是目前所有情绪劳动理论或实践研究的盲点。尹弘彪(2011)曾撰文指出了一个相关概念――“自我表演”,情绪劳动时教师运用情绪的自我表演。其实表演的比喻不太贴切,因为舞台上再有表现力的演员表演完之后就能恢复平静,而幼儿教师在进行过情绪劳动之后,这种情绪影响可能会持续,对自己产生一定影响,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以后的相同情境下的情绪劳动表现。因此在考虑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结构模型时,应考虑这个因素。

借鉴以往情绪研究成果,并结合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建构幼儿教师情绪劳动模式图如下:

情绪表达模式:是幼儿园对于教师的情绪要求,在这样的要求下应表现出的情绪表达模式。

情绪状态包括两种情况:情绪一致、情绪差异。情绪一致就是幼儿教师的情绪与当前的事件相匹配;情绪差异就是幼儿教师的情绪与当前事件不匹配,甚至相背离。二者都属于情绪表达模式,情绪一致导致自然伪装,情绪差异导致深层伪装和表层伪装。

情绪调节包括三种情况:自然伪装、深层伪装、表层伪装。按照Ashforth和Humphrey的理论,自然伪装是一种真实情绪支配下的情绪调节形式;表层伪装是当感受到的情绪和表现规则不一致时,使情绪支配下的行为按照当前的规则体现出来,而自己内部的情绪体验没有改变;深层伪装就是当面对情绪和表现规则不一致时,个体外在行为和内部感受同时有了改变的行为。

情绪表达行为包括两种:正向情绪表达、情绪偏离行为。无论是自然伪装、表层伪装还是深层伪装,虽然付出了情绪劳动,但最终都能达到正向的情绪表达,还有利于工作的正常开展。另外的情绪偏离行为是当面临情绪与现实存在差异,而幼儿教师没有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将内部的情绪直接表达出来,就出现了情绪失调和情绪偏离,影响工作效果。

情绪劳动后果包括三种情况:情绪协调、情绪失调、情绪偏离。情绪协调是指个体内在情感与组织要求的情绪规则一致。情绪失调会使个体的情绪功能受到损害,甚至产生障碍。情绪失调在情绪劳动中内在情感与情绪规则间的冲突最大,所付出的心力也最大,长此以往必然有不良后果。情绪偏离是指工作者的内在情感与组织要求的情绪规则不一致而仅表现出个人的真实情绪。而这些行为后果都会潜在地影响幼儿教师今后的情绪表达模式。

四、今后研究重点与前景展望

(一)今后研究重点

1.整合情绪劳动的概念,促进该领域更好发展

目前关于情绪劳动的概念仍旧五花八门,有研究从职业要求本身进行界定,有研究从情绪劳动的心理加工性进行界定,还有研究从行为方面进行定义。每种定义都能揭示情绪劳动的某个方面,应该有一个最佳的契合点将这些概念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最能完整展现隋绪劳动的概念。可能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概念会走向融合的。情绪劳动的概念认识问题直接决定了与之相关的各个领域的情绪劳动的研究,当然也包括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

2.发展适合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测量工具

幼儿教师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包括中小学、高校工作者的情绪劳动特点和结构是不同的,因此决定了在测量幼儿教师情绪劳动时,需要专门的测量工具,但是这个工具还没有研发出来。

此外,幼儿教师情绪劳动与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工作压力、职业动机等的相关,以及与之相关的因素中,哪些是保护因子,哪些是危险因子,都是需要关注和区别对待的。这关系到幼儿工作的顺利进行,关系到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成长,关系到幼儿教育质量的高低,不容忽视。

劳动教育的研究背景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城市化 家庭

一、研究背景

1、城市化的历史必然性。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大规模由农村向城市人口流动,这大批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村中活跃的劳动力。人口流动的理论支持主要有两种:一是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的经济学理论指出了人口流动原因,认为比较利益差异的存在促使了社会劳动者从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二是经济学家舒尔茨人力资本论,国内或国际迁移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其目的在于获得更好的人力资本配置收益。

2、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制”发展模式。长期的城乡户籍制度安排使得公民权利实现“属地化”特征,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的权利缺乏制度保障。义务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权利是以地方户籍身份为凭证的,在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的背景下,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义务教育管理制度已经捉襟见肘。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表现及其现状

国内研究者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1994年上官子木发表《“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一文率先提出了“留守儿童”问题。至2013年,据全国妇联当年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000万。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家庭教育、学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1、家庭教育。虽然从法律意义上,留守儿童拥有完整的家庭,但是实际生活中,他们往往生活在临时的单亲家庭或者隔代家庭中,即拆分型家庭模式。2010 年以来,根据大量的调查表明,家庭关爱不全或破碎、家庭功能的弱化或者缺失等,都会严重地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2、学业教育。由于留守儿童年龄较小还属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另一方面学校的教育单一,导致学习较差。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得出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偏高,其中与母亲一起留守的孩子,教育机会才得到改善。另外女童教育机会明显低于男孩。段成荣则把教育分成了学前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经过在重庆的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进度滞后、超龄就学现象突出。

3、心理健康教育。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有一定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他们不同程度地形成焦虑紧张、自卑内向、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留守儿童在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适应性差、心理不平衡、情绪失调、焦虑、抑郁、敌对、偏执、躯体化等方面有问题的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

4、安全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督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报端。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伤害和伤害他人,前者是指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自身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后者主要指由于心理扭曲造成的违法犯罪行为,从而伤害他人的现象。实质上后者也是一种自我伤害。

5、思想道德教育。外出打工的父母大多采取“ 物质( 金钱) + 放任”的方式来补偿,从而导致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 拜金主义”等思想。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因缺乏有效监管,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说谎、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小偷小摸;在家里不听监护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恶语伤人,其行为问题较其他学生要多。

三、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原因

范方通过对隆回县实证调查指出“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的替代导致了家庭环境的恶化;不良的家庭环境引起或诱发了儿童不良人格因素;不良人格因素表现为或导致了儿童行为问题和学业不良,且三者互相影响,恶性循环。

四、政策建议

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干预不仅要进行行为矫治和心理辅导,而且要整合社区、学校、家庭的力量,改善其家庭环境和心理氛围,为“留守儿童”建构有效的支持系统。在农村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可以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在城市重点解决流动儿童的上学贵和上学难的问题;另外广泛推广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功经验,如在学校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增加特色课程。在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积极鼓励城市公办中小学降低入学门槛,尽可能地接纳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入学。从学校教育视角要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灵关怀,这种关怀在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表现为:闭锁心扉的打开尊重感、平等感的获得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希望。

参考文献:

[1]莫丽娟,袁桂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个基本判断

[J].上海教育科研,2010(1).

[2]郑磊,吴映雄.劳动力迁移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影

响―来自西部农村地区调查的证据[J].北京师范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4(2).

[3]任运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的进展与缺失[J].中

国教育学刊,2007(12).

[4]段成荣,吕利丹.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与学校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3).

[5]张文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甘肃省农村留守

儿童教育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4).

[6]刘明华,李朝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报告[J].西

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7]杨菊华,段成荣.农村地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

教育机会比较研究[J].人口研究,2008(1).

[8]李佳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关于鄂东

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J].教育探索,2011

(12).

[9]张俊良,马晓磊.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的探讨[J].农村经济,2010(3).

[10]殷世东,朱明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

建―基于皖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