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第1篇

一、OECD技能战略的目标指向:技能的投资与使用

(一)技能政策以及与其目的相符合的战略指向OECD制定的技能战略旨在促使技能政策产生更有效的结果。OECD报告指出,技能开发能够为经济繁荣、社会和个体的发展做出宝贵贡献,但只有当政策符合其实际目的时,其影响才能实现最大化。因此,对技能体系的设计、开发和管理采取一定的战略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有助于形成一个连贯的体系,确保所投入的公共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防止技能政策的执行限制在潜在的不相关联和不协调的行动当中。[5]OECD倡导国家层面的技能战略与本国经济和社会情况相符合。据调查,在OECD及伙伴国中,有25个国家(80%以上)具有国家层面的技能战略。[6]虽然不同国家制定技能战略的驱动因素不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不同,但均是源自大量实证数据的支撑,源自对本国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分析。因此,不同国家技能战略所涉及的覆盖面和政策行动是不同的,在落实战略的计划和步骤上也存在较大差异。OECD技能战略鼓励雇主将企业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实践和劳动力技能开发相匹配,并促使政府制定培养创新、竞争和企业家精神的技能政策。该战略认为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是有效的技能政策的重要特征,支持政府收集不断变化的技能需求方面的信息并充分加以利用,促使技能培训机构和学校与企业界合作开发课程和培训项目,与此同时,通过政策刺激更多高技能和高附加值工作的产生,从而在全球经济中更有效地参与竞争。

(二)技能战略要嵌入整个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中将技能战略嵌入整个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是技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IrinaBokova)提出:“要把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纳入到一个更广泛的背景下,扩大教育与培训对所有社会成员的影响。把政治意愿、地区需求及所有合作伙伴的需要都有机结合,纳入到国家政策战略中。”[7]欧盟的《欧洲2020战略》(Europe2020)是将技能战略嵌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战略,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框架和发展议程,建立了欧盟层面和国家层面的重点发展目标,以此帮助不同国家进行政策调整。欧盟委员会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旗舰活动,如“创新联盟”、“青年在行动”、“全球化时代的产业政策”和“新技能和新工作议程”等以确保目标的实现。[8]国际劳工组织(ILO)为20国集团开发的技能培训战略由一个战略框架和一组模块组成。该战略将技能与就业问题联系起来,以推进灵敏响应的制度安排,增加政策协调的有效性。[9]此外,德国、奥地利、挪威和捷克共和国的终身学习战略,波兰的人力资本发展战略,澳大利亚、新加坡和美国州级劳动力发展战略均基于更宽泛的平台开发技能。

二、OECD技能战略的协调:保持其连贯性的制度和工具

技能战略实施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能否处理好计划、目标、政策、行动、激励机制、制度和资源配置等之间的机制和关系。在技能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组织和管理以确保技能战略的有效性。

(一)确保政策和实践的一致性和协同效应OECD技能战略涉及一个互相牵连的、广泛的政策领域,包括教育、科学、技术、家庭、就业、工业和经济发展、移民和融合、社会福利和公共财政等方面,因而需要在不同政策领域之间建立各种联系,以确保技能战略的实施效率。采取协调的方法有助于政策制定者进行政策权衡和取舍。政府实现技能战略的方式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大部分的经济关系通过市场而发生,但技能战略涉及对市场进行干预,即通过计划、目标、政策、行动、激励机制、制度和资源配置等协助市场运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如何协调这些机制和关系是战略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此外,战略范围内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协调以确保一致性,同时,狭义上的技能战略的政策也很重要,例如,创新、劳动力市场或移民政策,以及地方和行业层面的技能政策等。

(二)明确技能战略的组织和协调机构广义上,大多数OECD国家技能战略的着力点均明指或暗指职业教育与培训,包括初始的和继续教育方面。[10]因而,技能战略的制定通常是由教育部门负责,并直接对职业教育与培训负责;有的国家是由劳工部门负责,或赋予一个具有广泛责任的部门相应的职责,如澳大利亚的教育、就业和劳资关系部门(DEEWR);有的国家是由跨部门负责,采用整体的政府部门做法,设置一个相关的咨询机构或委员会来开发技能战略;还有一些国家的技能开发由专门的机构负责,比如韩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KRIVET)和匈牙利的国家职业教育与成人学习研究所。国家层面的技能政策协调一般是由一个具体的机构负责。澳大利亚专门设置了一个独立的法定机构负责技能政策的协调,对行业利益相关者进行评估,协助政府作出技能培养的决定,促进教育和培训部门不断改革;英国的就业与技能委员会(UK⁃CES)负责评估技能战略目标的进展情况,在策略、目标和政策上提出建议,监控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并监督行业技能委员会。

(三)重视技能战略的多层级参与者技能的需求和供给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OECD技能战略提出应当注意整合国家、区域和地方层面的技能政策,协调不同的公共管理部门并使各级政府保持一致。同时,也要注意分析技能战略中的非政府参与者,尤其是教育与培训机构、雇主、专业行业协会和商会、工商业界、工会和个人等在技能的形成、技能的需求和使用中所承担的角色。向社会伙伴与跨政府机构进行战略发展咨询,有助于建立协作的方法,实现技能战略更高的一致性和整合。通过识别不同的政策领域的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有助于避免政策“孤岛”,将技能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技能的开发、匹配、需求及其使用整合在一起。采取协调的、整合的方法,可以使政策的潜在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并且在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获得价值的提升。但最重要的是,任何的制度安排均需要采取一个战略方针,将狭义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技能战略与高等教育、就业、生产力、包容性和经济发展等战略相连接。[11]

三、OECD技能战略的选择: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

OECD技能战略强调了技能发展的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即技能的需求、技能的供应和技能的使用。技能的需求是技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政策也可以影响技能的需求;技能的供应是要确保技能的存量和质量以满足当前和新兴市场的需求,是技能战略的关键目标;技能的使用是指成功的技能战略需要确保现有的技能能够被有效地使用,从而避免投资被浪费。

(一)提升技能的需求:刺激雇主参与技能的开发刺激雇主对技能进行投资的具体措施集中在培训税款、雇主之间的合作、税收优惠政策等。其中,培训税款是最普遍的政策杠杆。在国家层面采取这一措施的主要有法国、比利时、西班牙和南非等国,而基于行业层面使用的有荷兰、丹麦和英国等;一些国家还制定了休假培训条例;质量标准诸如ISO9001培训条款、英国人力资本投资者等的引进,有助于提升质量和树立独特形象,进而增加了雇主的投资。[12]雇主与同行在行业层面和地区层面展开合作是提升雇主技能需求的途径之一,所形成的合作网能够促进更高集体标准的产生,从而改善组织、发展规模经济并激发更广泛的雇主参与。众多OECD国家通过集团培训协会、行业协会或供应链在培训设计和技能提供方面进行合作,形成了一种技能培训与学习的文化。比如在加拿大,由2014年第6期外国教育研究第41卷总第288期400多家商会组成的商会网鼓励包括雇主、教育工作者、工会和地方政府在内的人员积极参与到每个社区的活动中。税收优惠政策是降低雇主投资成本的途径之一。奥地利、韩国、日本、西班牙和法国等国施行了税款抵减政策,减免额依据所承担的培训量计算;对培训项目的补贴也降低了雇主的成本,如英格兰为雇主提供培训获益的项目。

(二)提升技能的供应:增加学习者的数量和提高参与度提高技能的供应的主要指标是学习者的数量和社会群体的参与度。相关群体主要涉及工作技术含量低的员工、大龄员工、兼职人员、非工会组织企业和小企业的员工、失业人员以及既不工作、也不求职者。增加个体对技能参与和投资的主要措施包括:通过学徒制以及高等教育使青年更多地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除财政支持外,推进成年人参与技能学习的措施包括:意识、动机和信心的建立;赋予学习的权利,提供下班时间学习、带薪或不带薪脱产学习的机会;基于工作场所的举措;以社区为基础的方案。[13]英国提升学习者数量和参与度的措施是加强工作场所学习,由工会联盟(TUC)建立联合学习(UnionLearn)的方式进行,成本由国家、雇主和个人共担;鼓励老员工参与培训是芬兰吸引众多学习者参与的主要举措之一,芬兰的《提高成人教育标准的方案》(NOSTE)目标群体为缺乏基本职业技能的成年人;爱尔兰将培训与发展和企业发展计划相连接,由培训与就业管理局(FAS)推出的培训支持方案(TSS)旨在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SMEs)培训以提高不同水平员工的职业技能;澳大利亚建立了集团培训协会(GTOS),通过联合农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的小型雇主共担培训成本。[14]

(三)鼓励技能的使用:重视创新和技能网建设1.重视影响创新效绩的“因素和参与者”技能的开发以及现有劳动力技能的有效使用,实际上是通过雇主的企业和人力资源战略得以实现的。对20个国家的一万多家机构的详细调查显示,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技能状况均与更好的管理实践、卓越的企业效绩有关。[15]提高雇主和政策制定者志向的关键,是使其认识到技术和创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经合组织的创新政策呼吁行动的侧重点要从强调(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供方政策转向重视影响创新效绩的“因素和参与者”。该创新战略建立在5项重点行动的基础上,其中包括:人力资本是创新的根本,因此人应当被赋权去创新。它强调技能的价值,如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和创业技能,同时也承认工作场所本身的重要性。[16]因此,设计有助于创新的组织和管理实务十分重要。2.鼓励在组织中进行“高效绩工作”劳动力市场是动态的,政策不仅仅是响应技能的需求,而且能够“塑造”技能的需求。尤其是那些有着发展雄心和可持续复苏目标的国家,均致力于通过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提升价值链和重新平衡经济结构,以及使劳动力市场向更好的、具有较高收入的工作发展来改善经济。其中,重点关注的领域是提高员工在工作组织中的参与度,并确保高水准的效绩。芬兰开展了“高绩效”的工作场所实践(HPW),在新西兰和爱尔兰等地也开展了一些试点项目,如协同计划、工作场所的生产力项目和工作场所创新基金。这些行动的目标是促进团队合作、提高雇员的参与和使工作组织更充分地利用员工的技能,并处理技能不足和就业不足问题。3.构建一个积极的技能生态系统网络技能生态系统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区或行业范围内,在企业、技能培训机构、人力资源、行动方案和政策之间建立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网络。构建技能生态系统旨在将外部环境融入企业的运营当中,在一个更广阔的企业发展议程内整合技能发展。美国硅谷的高技能生态系统(HSEs)内的交互联系,使得企业之间形成“知识共享网络”,可以频繁地与其他企业进行专长互补;[17]2003年以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同新南威尔士州政府联手引进九项示范项目,聚集了众多行业,通过供应链和力求重塑工作的性质以提升质量;芬兰和丹麦将工作组织建立在国家工作场所发展和创新项目的基础上,聘请专家和顾问鼓励社会革新并支持智能化的工作方式。[18]

四、OECD技能战略的支柱:供需匹配与平衡

OECD技能战略是以推进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善和有效传播、增加劳动力市场的流动和资格的透明度、将学习与工作联系起来为三大支柱,形成确保技能的供需匹配与平衡的机制,从而实现技能战略的有效运行。

(一)推进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善和有效传播建立面向个体、雇主、技能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公共机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并促使其有效地传播,有助于引导技能发展的方向,推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一致性,为技能体系中的所有参与者提供可视度和保持信息通畅,将所有参与者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形成合作的基础。尤其是关于就业、收入和学习结果方面的信息资讯,提供了市场信号和一种解决现实技能问题的路径。[19]在英国,全国雇主技能需求调查(NESS)自1999年开始实施。英国就业与技能委员会定期“工作的未来”,对职业、行业和区域变化等一系列因素进行预测;[20]美国已形成由三大支柱组成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美国职业信息网站(O*NET)、职业就业统计调查(OES)和美国劳工统计局(BLS);[21]捷克共和国成立的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信息系统网站提供关于教育选择的信息和地方的劳动力市场结果;在瑞士,职业信息中心(BIZ)为各个层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提供信息和指导;墨西哥教育部开发了一个采用新技术的、人性化的、交互式的职业信息与指导工具;巴西的国家培训机构——全国工业企业培训中心(SENAI)开发了“预警模式”,基于新兴技术和新工作组织形式的吸纳率分析来调整培训条款。[22]

(二)增加劳动力市场的流动和资格的透明度劳动力市场的技能供应与雇主的技能需求之间匹配程度的提升,可以通过制定增加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和确保资格透明的政策得以实现。欧盟国家建立了一系列基于学习结果的共同工具以认证和记录培训者的知识、能力和技能。[23]其中,欧洲资格框架(EQF)基于共同参考的资格框架,使得国家资格证书(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能够互相比较并与其他国家的资格证书相比较,支持终身学习和流动;欧洲通行证(Europass)通过一个文档组合包,记录个体通过教育、培训或工作经历以及非正式环境下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特质,并与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格证书和高等教育文凭相连接;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学分制(ECVET)有助于验证、认可和积累在另一个国家或在不同情境下所获得的工作相关的技能和知识,便于职业资格的获得,促进地域和专业的流动性;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保证框架(EQAVET)旨在帮助各国提高其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质量,提高资格的透明度、市场相关性、一致性和可转移性。

(三)推进学习与工作的紧密联系教育与工作场所相结合的学徒制不仅是青年和成年人提高技能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有助于在技能供给和需求之间保持一个更好的平衡。在德国、瑞士和奥地利,至少有40%的毕业生参与了雇主提供的三年学徒制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24]在瑞士,双元制将职业学校的部分学习与合作公司的兼职学徒结合在一起,由国家层面操控,并与联邦、各州和专业团体形成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共有250多种职业可提供双元制学习;在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课程(基于工作场所和学校)涵盖了350多个行业,学习期限为2~3.5年。学徒每周有3~4天在公司接受培训。不能提供综合培训的小企业则与其他企业结成“培训联盟”,由部分时间制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校提供实践训练的补充,每周约12小时。2007年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循环”(innovationcircle)对该制度的结构进行了改进。由国家建立基准,雇主招收学徒并承担工作场所的主要成本,通过征税控制成本,每年约提供60万个学徒职位。

五、OECD技能战略对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战略启示

技能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并将其看做是一个国家经济成就和生活标准高低的关键指标。职业教育是技能发展的重要途径,不仅应当成为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而且应当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一)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顶层设计需要广阔的战略空间1.从国家战略和制度上谋划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是国家技能开发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应将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以一种开放的视野,关注经济发展的需求,关注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价值,确立连接教育与经济的核心纽带。对每种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利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顶层设计。3.从行业和地方的维度思考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考虑不同地区的技能基础和生产力差异,关注技能的供应、技能的需求和技能的使用等方面。由此,劳动力市场信息、资格的透明度以及工作场所的学习成为影响和推动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运行机制需要政策间的战略协同1.需要全过程的整合性和一致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需要构建一个连贯的政策框架,集中力量在教育界、培训界和工商界之间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形成并使用“技能生态系统”。广泛的社会伙伴的有效参与,有助于提升认同感和保障自。2.激励各种要素的积极性以协调不同的政策领域。财政激励措施或法规可以刺激或抑制相应的行为,比如,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资助、对个人或雇主技能投资的补助金以及设立质量标准。以更适当的、合理的推进方式去影响行为,重视影响现实世界的人和机构的机制。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试论课改提高劳技教学质量

党的十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向全党全社会发出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的动员令。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把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极大地振奋了党心,鼓舞了民心。在最近一系列重要论述中,深刻阐明了对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殷切期望,并对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教育、教育系统更加办好教育、社会各界更加支持教育,做出了新的重大部署,意义十分深远。结合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共同构成了一门新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重点、热点和难点,因此,劳动与技术课教师就需更新教育理念和内容,重新定位,找准教改中的着力点,上好新课程背景下的劳技课。在新课程背景下上好劳技课有哪些具体要求呢?

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上好劳技课的基础。

过去的劳技课是独立设置的一门课程,新课程标准下的劳技课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这是新课程形态的重大变化。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亲身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本特征,学生通过人对物的程序性、技能性的运作,通过人与人的互动获得丰富的体验,实施操作性学习。它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但劳技教育并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操作技能训练上,还应注重学生对技术原理、科学方法的追思,对技术学习方法的体悟,对良好劳动习惯与技术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力求达到技能掌握、态度养成、能力发展的有机统一。新课程应有新面孔,因此应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综合各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劳技课的兴趣。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新性,使所有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活动的受益者。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注重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指导,充分利用学生内部人际关系及学生群体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分工与合作,相互交流、观摩与学习,加强巡视,做到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注意指导过程的科学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个性,注意劳动卫生、劳逸结合,确保学生的安全,认真做好评价工作,方式应灵活多样,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三、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劳技教师要更好地走进新课程,适应进行素质教育教学的需要,改变现有的工作方式,必须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并不断学习新的技能。现代的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并要注重加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向综合型的教师、多面手努力。我校一直重视教师在业务理论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工作。每两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每学期都组织一次专业教师说课、汇报课、教案设计竞赛。并由教学主任和骨干教师,根据教师的工作、学习需要,组织专题讲座,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教师在各自的教学中积极进行创新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优化教学过程设计,研究劳技课教学实施的策略。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素质化的重点。课堂教学设计的本质是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设计和在此基础上的教师教学行为和学习环境的设计。其具体内容包括了确定总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评价等。劳技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入手,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学校现有教学条件及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有所侧重地进行。教学策略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程序、方法、组织形式和对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的总体考虑。包括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媒体和交互方式的选择策略以及教学资源管理策略。教学设计者在制定教学决策时除了要考虑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习者特征。

五、掌握学科特点,探讨劳技课的一般教育规律

掌握学科特点,探讨劳技课的一般教学规律,对加强劳技课的教学管理、提高劳技质量意义十分重大。

1.注意知识性,坚持培养技能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劳动技术课,它有自身内在的知识结构,组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知识体系,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但这门课程绝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与技巧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教书不忘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克服单纯的劳动观点,也要克服“为了钱而劳动”的思想认识。只有坚持劳动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

2.注意实践性,坚持传授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劳动技术课不同于单纯的文化课,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所以,我们必须拓宽和延伸劳技课的课堂教学形式。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就远远完成不了劳技课的教学目的,劳技课常常以校办工厂,校办农场、果园或挂钓厂以及手工作坊、养殖场、试验田等处为课堂。只有充分利用这些劳动基地来组织教学和进行劳动实践活动,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3.注意趣味性,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第3篇

1实证分析模型及数据处理

1.1实证分析模型

为了验证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对于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有无作用及其在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缩小方面的有效性,本文借鉴学者们估计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地区差距时经常使用的β收敛方程,该方程是基于由新古典增长模型所得到的Barro式回归方程。同时,借鉴邦德、霍弗(Ho-effler)与坦普尔(Temple)对索洛增长模型进行的动态面板分析模型[1],本文采取的实证模型其形式如下:yit=Υt+αyi,t-1+βyi,t-1+Χitλ+ηi+εit(1)其中,被解释变量yit为对数差分形式的劳均GDP①;yi,t-1为滞后的被解释变量;yi,t-1是对数形式的初始的劳均GDP;xit表示t时期的其他变量;yt是时间虚拟变量;ηi是个体效应;εit为干扰项;下标i与t分别表示地区和时间。该模型兼有动态增长及条件β收敛模型的特征,这一模型也是刘生龙、王亚华、胡鞍钢(2009对西部大开发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时使用的基本模型[2]。为了检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有效性,我们对(1)式进行修改,最终使用的回归模型形式如下:yit=Υt+αyi,t-1+βyi,t-1+Χitλ+δ1dmid+*d2006+ηi+εit(2)式(2)中变量含义与(1)式中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式中增加了区域与时间虚拟变量的交叉项dmid*d2006,其中当dmid=1时,代表中部地区;当dmid=0,则代表除中部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时间虚拟变量d2006代表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时间,2006年以前d2006=0,2006年及以后年份d2006=1。此处的参数值δ1即表明了在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前后中部地区增长速度的变化与其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之差,从中可以看出前者是否明显高于后者,以此可以对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1.2变量选择

丹尼•罗德里克(DaniRodrik)曾将影响增长的因素划分为直接因素和基本因素两大类[3]。直接因素主要包括:要素禀赋(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生产率(技术、分配效率);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一体化和制度。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区域政策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区域政策的主要目标确定为缩小区域收入水平与就业水平差距。因此,本文依据丹尼•罗德里克的增长决定因素的分析框架,借鉴学者们在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及收敛过程中的研究成果[4-7],考虑到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现实,本文选取的变量主要涉及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基础设施、产业结构转换等几个方面。同时,由于中国目前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在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还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在实证分析时我们也选用政府规模作为重要的解释变量。物质资本投入我们选用各地区资本存量进行度量;人力资本投入我们选用劳均受教育年限进行度量;基础设施状况我们主要选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指标进行反映。同时,为了分析产业结构转换效应,我们增加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作为变量。对于政府规模的度量,我们采用樊纲、王小鲁、朱恒鹏(2007)[8]的方法,用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年底职工人数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进行度量。

1.3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的数据来源为:1997-2008年数据主要来自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部分缺失数据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进行补充。2009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交通基础设施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交通年鉴》。劳均GDP使用劳均实际GDP进行度量,计算方法是先将各地区GDP根据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折算为1978年价格,然后再以实际GDP除以年平均就业人数总数(即:以上年年底数与本年年底数之和除以2)得到;各地区的资本存量数据计算主要依据张军等(2004)[9]提供的方法计算;分三次产业资本存量依据徐现祥、周吉梅、舒元(2007)[10]方法进行推算。并以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将资本存量折算为1978年价格,个别省份、个别年份缺少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替代。同时,在实证计量分析时用对数形式的劳均固定资本存量作为替代指标;劳均受教育年限的计算方法使用陈钊、陆铭、金煜[11]及多数学者曾使用的方法,本文对劳均受教育水平指标的计算方法是,首先将每一种受教育水平按一定的受教育年限进行折算,然后乘以该教育水平的人数,再加总,最后除以相应的总人口。为了增加可比性,我们在度量交通基础设施综合能力时依据运输能力,依据二级公路为标准把不同等级的公路、铁路里程折算为准道路里程。并采用其与人口的比率来度量交通便利程度。各变量的描述见表1。

2实证结果及分析

2.1中部崛起战略与中国区域经济

整体差距实证模型估计结果分析为了克服动态方程中滞后因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YSGMM)对回归方程进行估计。为了判断残差项是否存在序列相关,本文进行了自回归(AR)检验,并报告了AR(1)、AR(2)检验的P值。为了检验SYSGMM的工具变量是否有效,我们对模型进行了萨甘(sar-gan)检验,并报告了萨甘(sargan)检验的P值。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效应实证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首先,我们在解释变量中使用了劳均受教育年限、劳均资本存量、人均标准道路里程及政府规模变量,估计结果报告于表2的第(1)列。从各参数估计结果来看,滞后一期的被解释变量前面的系数为正,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表明了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初始劳均GDP前系数为负,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表明在控制了一定变量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着明显的条件β收敛趋势;劳均受教育年限前系数为正,且通过了10%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劳均受教育年限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经济增长,同时表明了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劳均资本存量前系数显著为正,且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劳均资本存量水平对于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交通基础设施与政府规模变量前系数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令人困惑的是,我们关心的区域与时间虚拟变量交叉项dmid*d2006前的系数显著为负,通过了10%显著性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对中国经济的增长没有起到促进增速作用,反而是降低了其应有的增长速度。dmid*d2006前的系数表明,2006年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中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比应有的速度降低了约2.2个百分点。2006-2009年,中部地区应有的劳均GDP的年均增长速度应为14.5个百分点,而实际增长速度为仅达到了12.3%,比预期的降低了2.2个百分点。究其原因,本文认为可能是由于中部崛起战略实施较晚,既晚于沿海优先发展战略,又晚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也晚于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崛起战略,使得“中部塌陷”形势严峻。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于2006年,而各种政策从制定、实施到起到一定的效果,都有一定的滞后期。也就是说,从本文所涉及的时间序列来看,可能中部崛起战略效应并未完全显现。同时,中国目前的许多区域政策仍然停留在战略层次,政策的可操作性不足(张可云,2009)[12],这也制约了中部崛起战略各项政策效应的发挥。如果考虑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均会影响到中部崛起战略政策效应的发挥,影响到中部地区经济的增长。既然中部崛起战略在短期内并未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那么在长期内是否也如此呢?为此,我们对被解释变量的2年期平均增长率进行估计分析,估计结果列于表2第(2)列,其结果与第(1)列相似。所不同的是,政府规模变量前系数具有了显著性,而区域与时间虚拟变量交叉项dmid*d2006前的系数依然为负,且显著性水平有所提高,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即使考虑滞后二期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也没有预期的增长效应。为了进一步检验在控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时间以后,究竟是三次产业中哪一次产业的投资更为有效、哪一类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了经济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的收敛,以及产业结构转换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分别将资本存量分解为分三次产业资本存量,并以劳均水平作为其变量;将交通基础设施细分为国家铁路营业里程、内河航道里程、高速公路里程、等级公路里程、等外路等五种类型,并以其与人口比值作为替代指标,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作为产业结构转换效应变量。我们将这些分解后的变量纳入实证方程,其估计结果见表2的第(3)列。与第(1)列的估计结果相同,当细分了各类解释变量之后,交叉项dmid*d2006前的系数依然显著为负,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从细分后的各类解释变量来看,就分三次产业资本的有效性来看,一产资本存量前系数虽然为正,但不具有显著性;三产资本存量前系数甚至为负,同样不具有显著性;而只有第二产业劳均资本存量前的系数为正,且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与一产、三产相比,二产的物质资本使用效率较高;就交通基础设施估计结果来看,等级公路、高速公路对于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有利于区域经济的收敛。相比之下,等外路则与经济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前估计系数虽然为正,但均不具有显著性,表明产业结构转换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2.2解释变量二次差分估计结果分析

二次差分方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DD)是进行政策效应评价的有效方法,其思想就是对处理组的简单差分与控制组简单差分的差值(王志刚,2008)[13]。为进一步检验中部崛起战略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本文使用二次差分法估计了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前后影响中部地区及其他地区经济增长的解释变量的变化及影响。各变量二次差分估计结果列于表3。总体来看,与其他地区相比,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在物质资本存量、公路基础设施的某些方面得到较快发展,而在其他方面相比于其他地区的发展并不具有优势,甚至明显滞后。在人力资本的教育方面,中部地区劳均受教育水平的变化略好于其他地区,但这是主要由于其他地区这一指标的增长也处于下滑趋势,只是中部地区增长的下滑速度较慢。在物质资本投资方面,不论是总体水平,还是分三次产业形成的物质资本水平,中部地区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劳均资本存量水平增长率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比该战略实施前提高了8.4个百分点,其变化均值高于其他地区4个百分点。而前面的实证分析表明,物质资本存量水平的提高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比较显著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劳均资本存量方面的优势,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虽然中部地区的铁路、内河航道、高速公路、等级公路以及等外公路的里程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展与提高,但相比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前,增长速度优势整体不明显。虽然等级公路增长速度提高了16.6个百分点、等外公路增长速度提高了49.1个百分点,但高速公路增长却降低了26.9个百分点;铁路营运里程增速略有提高,而内河航道里程增速略有下降。与其他地区相比,中部地区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前后仅有等级公路、等外路的增长变动幅度超过其他地区的增长变动幅度,铁路运营里程、高速公路增长速度的增加幅度均小于其他地区。而从实证模型估计来看,高速公路、等级公路里程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等外路里程水平则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因此,加强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积极提升公路等级,加强高等级公路建设是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从产业结构转换方面来看,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前后,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占比增速平均提高了1.7个百分点,略高于其他地区的增速提高水平;而第三产业比重增速则有所下降,并且下降速度的幅度超过其他地区。表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方面的效应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上。从政府规模的改变来看,中部地区的政府规模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比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前的平均增长速度增加了3.9个百分点,而其他地区则仅增加了2.5个百分点,前者高于后者1.4个百分点,而政府规模的扩大并没有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甚至还起着抑制作用。因此,有效控制政府的合理规模,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有助于中部地区及中国经济的增长。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第4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发展性教育,所以其策略应该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以下几个策略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一、兴趣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兴趣对于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更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兴趣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突破口,兴趣策略应该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首选策略。兴趣策略的要求是:学校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认真调查学生的心理现状,研究学生的心理兴趣,想方设法地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正当兴趣爱好,进一步形成其良好的个性特长。比如,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可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穿插一些游戏节目;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组织适当的竞赛性活动;考虑学生对新事物好奇的心理需要,可以在教育教学内容中挖掘和增加“佚事”之类新奇有趣的内容。

二、价值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不是唯一的老师,我们激发、培养、维护学生的兴趣也不是唯一的教育目标,而是要在兴趣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事实上,在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中,也不可能事事如人意,但是许多人们不感兴趣的事,对人类是有价值的,必须去努力做好。因此我们在采用兴趣策略的同时,应该重视使用价值策略,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价值策略时,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用现实的事例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丰富学生的价值体验,让学生逐步认识学习、生活、工作等的价值所在;在选择活动内容主题时,除了一般的人生观、世界观的课题外,应当注意社会基本道德价值和科学知识价值的课题;在选择活动方式时,根据现在独生子女较多而他们的劳动实践较少的客观实际,可以开展能增长劳动经验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可以在学生中开展“一分钱、一张纸、一本书、一节课、一天、一个人、一棵树、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的价值”为主题的活动,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科学、爱集体、爱祖国、爱生命的积极情感。

三、态度策略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另外,学生对待当前事物的态度又是其心理特征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是学生心理状态的“晴雨表”,关注学生的行为态度既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又有利于我们帮助学生及时调控自己,以保持良好的积极心态。所以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积极求知和不断探索的态度是引导学生成才成功的关键性策略。我们在实施态度策略时,除了教育学生有认真、勤奋、谦虚、谨慎、合作等态度外,特别要重视培育学生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开拓进取,勇于争先的积极态度。例如,学生除了完成教师的计划任务后,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寻找新的学习问题,确立自己的学习计划目标,扩展学习范围,提高学习层次;完成教师的作业时,不是敷衍了事,而是认真领会老师的训练要求,以“训练即创造和体现自我价值”的态度,努力达到老师的训练目标。

四、群体策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象的表达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环境塑造人”深刻地表述了环境对人的作用。现在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已越来越深入越来越重视,从教育来讲,大的方面要建设教育的大环境,包括教育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等许多内容;小的方面要营造学校教育的小环境,包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班级体建设等诸多内容。在此,所要论述的是对学生影响最直接最大最深刻的班级体建设方面的一些策略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培育所在班级的团结奋进、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因为在这个集体中迅速健康成长;应当旗帜鲜明地鼓励宣传班级的优势、正气,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因为在这个集体里大有前途;必须有效地抑制班级的劣势影响和非正式群体的负面影响,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班集体在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五、余暇策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既表明了学习的成功道路,也说明了学习的艰辛。在中国历史上,自开科取仕以来,不知有多少学子在书海里浩首穷经,耗尽毕生精力。于是,学习就是“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的必修课,“学习就要吃苦”成了天经地义的事。现在,我们的学生因为应试而苦苦煎熬,许多幼儿园里活泼、聪明的儿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教育后,变得僵化、缺乏灵气。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如此严重的压抑,要实施真正的创新教育,就必须解放学生,还给学生学习自,留给他们自学时间。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余暇策略极为重要。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以培育学生的自学精神、自学习惯、自学能力为目标;以学生最进发展区为出发点,学生能独立完成的,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老师也只能引导为本;以学生的承受能力为基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避免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忙于应付的局面出现;让学生有时间有精力有条件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

上述策略各有侧重,兴趣策略重在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解决教育的“突破口”问题;价值策略侧重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处理学生发展的原动力问题;态度策略着眼学生现实中求发展的行为习惯,调整学生现实与未来的关系问题;群体策略立足于学生发展的人文要求,处理学生个人发展与集体进步的关系;余暇策略是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根本,处理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关系。因此,教育中应根据学生发展实际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策略。

【参考文献】

[1]李伯黍主编.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王道俊主编.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3]张世富主编.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4]云南教育委员会编.现代教育理论[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3.

[5]丁志强主编.教育管理心理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6]赖志奎主编.现代教育论著[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第5篇

《教育规划纲要》确定了继续教育的新内涵,指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在国家教育体系层面,我国将继续教育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并列,将继续教育定位为整个终身学习体系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与学校正规教育相衔接纳入教育政策的调控范畴。通过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在终身学习的视角下重新认识和评估继续教育发展的意义、作用和功能定位,形成开放的社会化的继续教育体系和连贯、综合的政策框架。

(一)功能定位:从学历补偿教育转变为真正满足脱离正规教育后的所有社会成员更新知识、拓展技能、提高素质的广泛需求在转向终身学习的过程中,国际上对成人学习的目的和益处有着新的理念,全球的复杂性要求继续教育既要有一个工具性的理由,还要有一个赋权的理由。在人力资本的框架下,受经济利益驱动,继续教育的重点集中于与就业相关的、出于职业资格的更新和提升的目的,但随着一种更为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的出现,继续教育的首要目标则是人的能力的提高,继续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个人和社会的作用,使人们能够对他们生活中所遇到的社会、政治、文化和技术挑战进行反思并做出恰当的反应,不仅仅是为竞争性经济服务,而且在确保追求社会公正和公平,维护民主和人的尊严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依靠市场化改革和具备识字能力的廉价劳动力,快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教育初步满足了快速工业化对技术工人及能够创造知识和利用新知识的劳动力的需求,通过普通学校和成人学校提供的“补学历、补文化”的“双补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弥补了正规教育资源不足,满足了社会成员错过学校教育机会的学习需求,从而更多地被视为学历补偿教育。但是,企业教育作为“企业办社会的包袱”予以脱离或关闭;“继续教育”也仅限于大学后的再教育。21世纪初期,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迈向发展型社会和消费结构升级产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都将使继续教育从一个相对于正规学校教育(初始教育)而言的边缘位置转为终身学习体系中的支柱角色,这必然要求大力发展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的职业导向的非学历教育,从而满足结束正规学校教育后的所有社会成员更新知识、拓展技能、提高素质的广泛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体系构建:从初始教育和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的封闭隔离的双轨教育体系,向衔接沟通和并轨融合的终身教育体系转变,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在终身教育概念发展的初期,人们比较多地把它看作与人生早期教育或学校教育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其概念同“成人教育”、“社会教育”等相近。近年来,国际上已将终身教育视为广义教育与学习有机整合的综合性概念,是指初始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一体,包括各个年龄阶段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各种方式的教育。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许多国家越来越普遍地承认通过非正规教育或非正式教育的学习获得的技艺、知识和能力,与成功完成正规教育课程所得的技艺、知识和能力相类似,通过国家学历资格框架对个人的学习与培训成果(实际知识、技术水平和能力水平)进行等级评定,而不是拘泥于学习与培训的时限和形式,使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初始教育与继续教育等之间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架起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改革开放之初,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我国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扩大普通学校教育规模,发展成人教育,两个并行的教育体系在发展中呈现出快速和不平衡的特征,成人教育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提供与正规教育相当的教育机会,成人教育的正规化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人教育改革的组成部分,涉及招生、毕业和证书制度等多个环节,且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割裂是中国教育体系的典型特征。终身学习包含了一种系统的观点,它将学习者置于中心地位,并要求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学习和非常广泛的各种不同机构及组织中的学习之间建立强有力的联接。建立终身学习框架下的继续教育体系,要求破除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之间的壁垒,增强学校教育的开放性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通过对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的认证、评估、积累和转换,在继续教育和正规教育之间建立相互承认、部门流动和资源共享的机制,构建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终身学习体系,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次学习机会、多样学习途径和多种成才途径。

(三)政策管理:从以收入支持和就业补偿为重点的消极措施转向以终身学习为重点的积极措施,从主要依靠应急项目和临时手段推动向战略性制度保障转变劳动力市场政策可以分为消极和积极两种措施。消极措施是资助失业者和提供各种层级的补偿,包括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运用失业救济金、裁员赔偿、裁员后的工资保障、提前退休安排以及其他类似的补偿计划;积极政策则是确立“投资于人”的国家福利战略,把就业培训路径和求职资助作为减少失业人数的主要方式,其着眼点是在终身学习的条件下,更多地通过技能升级、再培训和知识发展提供机会加速劳动力结构的调整,通过扩大机遇和机会减少社会排斥。终身教育实践走在前列的国家,培训和再培训计划在有关的劳动力市场措施的支出中一般占有显著的份额,通常在40%和60%,更多地注意将教育政策与劳动力市场政策及社会政策整合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政策已从比较消极的收入支持政策转向以鼓励就业为主要内容的积极就业政策,通过实施就业服务、就业培训和补贴项目,在促进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积极就业政策中教育和培训的力度还不够大,而且有关的职能分散在许多不同的部门,存在多头管理和相互掣肘现象。就业是民生之本,加大对提高就业能力的教育培训和提供改善资格机会的继续教育投入应被视为一种战略投资,并整合教育、劳动力市场和福利政策,将劳动力“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统一起来,使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经历和成果与岗位聘任(聘用)、职务(职称)评聘、资格注册等人事管理制度相衔接。建立高层次、跨部门的终身学习领导机构,统筹规划和指导全国终身教育工作,改变部门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同时在教育培训供给、标准、职业资格、证书和监督等方面更加协调和一体化,特别是要通过制定《终身学习法》,依靠法律的强制和规范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四)经费筹措:在突破传统福利体制的同时防止过度市场化陷阱,完善使人们能够持续学习的制度安排和多方筹资战略相对于初始教育,继续教育在教育成本及其利益分配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教育,至少是义务教育被认为是公共产品,相关的投资大量来自于公共领域,但投资于义务教育之后各阶段的教育和针对成人的终身学习打破了这种模式,因为其能够提高个人的就业能力和企业的竞争力,因而企业和个人被要求在学习和培训计划的投资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继续教育的财政分担有着广泛的途径和机制。同时,继续教育是公平与效率之间矛盾最为激烈的阶段,尽管在总体上属于准公共产品,但对于不同的教育对象的不同阶段而言却带有不确定性的特殊性,需要充分而适当地发挥政府和市场在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的不同功能,确保市场导向的激励机制与公平导向的公共支持相匹配,政府在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尤其是不利环境下或者易受结构性调整影响的群体上弥补市场对技能培养的投资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和企业改革传统的福利体制,继续教育投入不再被看作一种消费,而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实行多元付费机制。但从执行情况看,继续教育投入不足,政府和企业付费比例偏低,个人付费比例逐年增加。2010年,全国各级各类成人学校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其教育经费总支出的57.9%,占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0.82%,财政预算内拨款占公共财政预算经费的0.9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成人教育是教育权利的基本组成部分”,建议成人教育应得到教育预算的“公平份额”即3%,“让政府把至少3%的国家教育预算用于成人扫盲项目”。为了有效解决经费问题,政府应创造条件使个人、企业和社会更容易参与成本分担机制和共同筹资战略,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支持终身学习,并确立政府对公共的继续教育所担负的基本职责,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应最优化地促进个人终身学习,加大对公益性和普惠性继续教育项目的经费支持,保证所有人获得基本技能的机会,特别是向社会弱势人群(包括受教育程度偏低人群、失业者、妇女、老人、农民工、贫困地区劳动者、残疾人等)提供成人基础教育和培训,以实现更大程度的社会公平。

二、发展继续教育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策略

通过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除了在终身学习的视角下重新正确认识和评估继续教育发展的意义、作用、功能、价值和定位,使继续教育成为国家和政府教育政策中的重要优先事项,在实施和推进策略上需要特别关注以下方面。

(一)完善规划:细化实化目标任务,开展监测评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大力发展成人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推动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全国从业人员年参与率达到50%。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和逐步提高的过程,从实施的角度看,重点是加强以成人教育为主阵地的终身学习,以及开发与就业相关的学习机会,更加细致地关注如何将规定的目标转化为行动方案和对实施结果进行系统的评估,建立符合国情的评估指标体系,落实对地方推进终身学习政策的基本要求,以保障统一的最低水平与目标实现,同时又能够为地方监测因地制宜的实施留有一定的空间。评估的标准包括:有参与终身学习的平等机会和权利(不同年龄阶段成人一定时间内的教育和培训参与率);基本的学习时间长度或成果(如学分);一定的人均终身学习经费等,目的是衡量各地终身学习发展情况与成效,检查既定目标的达成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总结和发现取得的成就和出现的问题,从而为终身学习的持续发展指引方向。

(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采取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化合作模式终身学习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和事业,需要利益相关者和参与者的共同努力。《贝伦行动框架》强调成人学习和教育所有利益相关方的代表权和参与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创建并维持使各级公共行政当局、民间社会组织、社会合作伙伴、私营部门、社会、成人学习者以及教育者组织参与制定、实施和评价成人学习相关的教育政策及计划的机制。拥有比较强大的国家和政府力量是我国实施终身学习政策的优势,但即使全能的政府也不能单独地完成这一复杂的任务。从实践来看,国家在资源、财政、制度等重要方面缺乏实质性支持,地方政府主导的创建学习型城市、社区、组织常以“运动”方式推进,并以政府工作进展和政绩为主要评估内容,忽视了“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组织”的本质要义。政府在发展继续教育、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过程中,要从继续教育的主要提供者向终身学习制度的设计者、推动者、监督者过渡,其具体职能包括完善政策法规、制定发展规划、加大经费投入、强化统筹管理、协调推动资源整合共享、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督导评估和提供信息服务等工作。积极培育并引入各种社会力量,社会各部门和各行业负责制定本部门本行业的发展规划、政策制度建设、行业标准和机构管理办法;同时,推动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社会组织、地方社区、大众媒体及作为用户的学习者等更大范围地有效参与,形成个人、社会和政府共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合力。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第6篇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德国、瑞士、澳大利亚等重要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治理理念和实践的梳理,对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改革提出建议。

一、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基本理念

(一)教育治理的基本理念

治理(governance)一词,由世界银行于1989年率先使用,已经成为政治和管理领域中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召开了主题为“教育治理:透明性、实施性和有效性”的国际会议,会议特别指出,教育治理主要是指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和组织统筹合作、各尽其能,从而实现对公共教育事务更好地进行控制和引导。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管理相比,教育治理的内涵更为广泛,其不仅包括政府维度的教育行政,更包括非政府机制,特别是各种相关的全球性和区域性教育组织的管理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补与合作。在此基础上,UNESCO的《2009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将“教育治理”作为世界全民教育发展新的关注点。报告提出,教育治理问题是全民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相关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资助治理、学校管理治理、师资治理以及教育治理规划等方面。优化教育治理与切合实际的教育政策有助于加强问责,扩大参与,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教育治理的路径是,加强教育政策性引导,重视教育投入的数量与公平;学校要保证并提高教育质量,妥善处理公私合作关系;加强教师治理,支持学校发展;在教育治理规划与发展战略间形成一体化措施[1]。

2011年,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启动了“治理复杂教育体系”的研究项目,项目指出,所有OECD国家的政府都面临管理日益复杂教育体系的挑战,因此,需要发展一种有效的治理体系来应对这种复杂性,并为治理主体提供相关知识,使其作出科学决策。项目指出,从概念的角度来说,治理是指在一种没有一个单独主体进行绝对统治的背景下,共同治理社会的过程。教育治理包括国家和机构层面的,对教育政策发展、实施和评估的结构、关系和过程,其由一个复杂的网络组成,这一网络包括法律框架、教育机构及其与整个体系的关系、分配给教育机构的经费以及这些经费怎样以一种有效的方式支出,还有控制和影响相关教育行为的一些不正式结构和关系。

对于OECD国家来说,怎样在日益复杂性的背景下,实现教育体系的国家目标,是教育治理的关键因素。对此,这一项目主要关注如下两个关键环节:治理机制和知识选择。其研究重点集中在如下两个问题上:一是什么样的治理模式对于复杂教育体系是有效的?二是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对于实现复杂教育体系的有效治理是必要的?

在此基础上,如图1所示,OECD提出了治理的三个关键因素:确定优先领域,制定政策发展领域,落实责任,这三个要素都是由非线性模式联系在一起的独立现象。这一研究项目主要关注如下三个问题:中央水平的政治决策者怎样在国家、地区和地方层面设计、组织及实施对教育体系的管理?多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怎样在多层面背景下组织、促进教育政策的实施?中央和地区及地方层面的利益相关者怎样在对教育体系的管理中进行互相交流[2]?

图1 OECD“治理复杂的教育体系”项目提出的治理框架

(二)职业教育治理的基本理念

瑞士教育、研究与创新部指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治理是指将政策、机构和人聚到一起,在多个主体间促进协商过程的一种战略管理体系。换句话说,每个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政治治理都是社会和经济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制定者、公民社会和私立部门都对不断变化的培训条件实施稳定的影响。职业教育治理体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尽早发现各个主体间利益的不平衡,并使职业教育体系适应不断变化的背景[3]。

非洲教育发展协会(ADEA)认为,职业教育治理需要解决如下三方面问题:政府机构怎样共同承担对于职业教育的责任;为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协调发展及职业教育机构与外部利益相关者间的交流与合作,政府机构设立了哪些国家交流、合作与协调机构;是否形成了对整个国家职业教育总体供给情况的衡量指标体系[4]。更明确地说,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关键要素包括职业教育职责的分配、交流、合作与协调框架,以及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一致性和衔接性。

201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中国上海召开了第三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大会工作报告《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提出,善治是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进行成功改革的一个明确先决条件。职业教育善治的关键是如何改进协调,让广大利益相关者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并且根据充足的信息确定优先事项和确保问责。

总体来看,从概念的角度来说,“治理”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条件下,多元利益主体围绕共同目标协调互动的过程。区别于传统自上而下、一元单向的政府“管理”理念,治理的要点在于多元主体合作共治,各主体通过平等协商达成一致目标及行动方案。因此,在治理理论视野中,不仅要求中央政府而且要求地方政府、各级教育行政官员、职业教育专家、行业企业、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都参与到职业教育决策之中。

二、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模式与实践策略

(一)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主要模式

根据目前相关学者的研究,西方公共教育治理经历了“规制型”“市场型”“服务型&rd quo;三种治理范式的演变,每种范式在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工具、治理能力方面都有所不同。“规制型”治理范式遵循国家逻辑,强调教育公平,主张政府全程控制教育发展过程;“市场型”强调市场是公共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只有通过市场竞争和激励,才能提高教育绩效,并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服务型”治理范式强调通过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逐步建立一种新型的公共教育市场,严格界定政府在公共教育领域的干预范围,通过政府解制以推动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教育服务[5]。

图2 欧洲培训基金会提出的职业教育多层治理模式

欧洲培训基金会通过对国际社会职业教育治理实践的研究表明,基于利益相关者间有效、包容、横向和纵向交流的多层治理模式,非常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和体系的效率、效力、一致性、透明性和落实性。让一些国家层面之下的实体或地区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管理,以及确定市场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更加有利于促进地区层次的经济增长,并实现地区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匹配。这一模式的具体机制如图2所示。

图3 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四种治理模式

英国行业协会的研究认为,从实施的角度来说,职业教育治理机制的建立是在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及特定主体间建立明确交流及合作机制的过程。这些主体包括政府或教育管理者、教育与培训机构、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合作伙伴(雇主或工人利益组织,如雇主组织或行业协会)等,这些主体的一方是职业学校和教育管理者,另一方是以雇主和员工组织为代表的社会伙伴,其关键是在这些主体间形成有效的交流方式。从这一角度而言,如图4所示,职业教育的治理模式分为如下四种:一是自由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利益相关者间的协调机制较弱,职业教育机构和劳动力市场间通过市场信号进行直接反馈;二是计划模式,其主要特征是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间的正式联系或交流较弱,并主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进行交流;三是参与模式,主要特征是职业教育的各利益相关者或社会合作伙伴间已经形成特定的交流与作用机制;四是协调模式,主要特征是社会合作伙伴是职业教育更新过程的重要驱动者,并全面参与职业教育的实施。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和学前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

从实践的角度来说,研究指出,奥地利、丹麦、德国、荷兰等北欧国家实施的以“集体技能形成体系”(collective skill formation systems)为特征的协调性治理模式(coordinated model)是最有效的职业教育治理模式,这一模式注重社会合作伙伴对职业教育实施的参与,积极加强相关治理主体间的交流对话。其主要具有如下特征:有效、透明的交流过程;利益相关者(社会合作伙伴:包括政府,以雇主协会、行业协会为代表的社会合作伙伴,职业学校,企业等)间广泛参与、包容性与合作机制;研究本位的决策过程;开放性、反应性、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调整职业教育的供给模式、课程和资格等,实现职业学校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的有效匹配。

图4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协调性治理模式

德国波恩大学Werner Eichhorst等对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后也提出,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治理模式运行效率是最高的,具体如图4显示。其主要特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社会适切性,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雇主、社会合作伙伴和教育机构都参与到课程开发中。二是与劳动力市场建立并维持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了雇主对职业教育体系的持续反馈机制。三是职业教育机构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具有必备的教学设备设施及受过良好培训的教师。四是在培训机构间创立了有效的竞争机制,激励职业教育机构的有效运行。五是建立了完善、严格的资格认证和质量保障机制,能够维持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六是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开放、逐级晋升的教育路径,在职业教育机构中获得的能力和资格与在学术教育路径中获得的资格具有可比性,学生可以在两个体系间实现有效转换[6]。上述因素也都是高效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基本特征。

(二)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实践策略

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主题为“教育治理:透明性、实施性和有效性”的国际会议,在会议最后形成的建议中,为各国改善教育治理、实现更好的教育结果提出了十方面建议:把政府权威部门的教育管理责任下放到地方和个体机构水平上;在利益相关者间建立有效的政策协商机制;形成教育发展的综合性法律体系;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配备充足的资源;发展不受政党政治约束的教育治理体系;把学校作为行动的核心;促进专业治理能力的发展;支持教育专业发展及其收入的提高;增强所有层次利益相关者的声音;加强伙伴关系的构建。

2008年,澳大利亚技能署《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未来治理》的报告。报告提出,为确保对技能挑战作出有效回应,在发展有效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如下几点:一是形成明确的国家目标和政策领导力,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在一个全球竞争的环境下运行,为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加强一种集体性的国家目标发展,形成国家标准、劳动力规划、与行业新的合作关系,以及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路径。二是确定或分析技能需求,形成经费拨款框架。三是有效管理和分配公共经费。四是运用系统的信息进行体系改革和发展。五是建立高质量的国家数据基础,促进相关决策。六是加强优异性、一致性和无缝的规范管理。行业和消费者参与对于国家培训体系的主流化、一致性和优异性是非常关键的,要通过这一点促进对于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的机会、信心和适切性[7]。

根据相关国际学者的研究,美国职业教育治理的基本架构是:地方教育机构负有治理公共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要责任。但地方教育机构要在州立法和规定的框架下运行,而州的相关立法又受到联邦立法的严重制约。联邦政府向州提供支持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的资金。为获得这些资金,州必须向联邦政府提交相关计划,明确为实现联邦法律的目标,怎样运用这些经费。然后, 州再要求地方机构提交运用这些经费的计划。此外,政府资助之外的技能培训主要由由联邦劳工部下设的学徒制办公室等部门实施[8]。

欧盟用高质量、有效、吸引力和适切性来描述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良好发展状态。欧洲培训基金会提出,治理与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的总体运行绩效高度相关,治理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011年,欧盟的工作报告《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领导力》提出,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治理呈现如下趋势: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通过一系列广泛的活动及责任分配合并成更大规模的机构;中央政府的管理职能下放到地区或地方政府、学校委员会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努力增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自主性;从关注输入因素(注册和参与、项目的学制和性质)转向日益关注质量保障、学习结果或成果[9]。

英国行业及技能协会的研究认为,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普遍策略有:一是通过建立行业组织,在雇主、地方政府及教育机构间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在地区水平上为企业及雇主提供一个参与职业教育的平台,帮助发展相关的培训策略,以有效应对地区产业需求。二是建立对职业及相关技能进行认证的明确指标,并使这些指标获得广泛认可,从而吸引更多的学习者参与职业教育。三是政府提供对劳动力培训的经费激励,加强对与重点产业相对应职业教育领域的投资,鼓励职业教育机构和大学在重要行业采取集群行动,促进相关行业的创新和就业。四是加强对学生的生涯支持和指导,并使雇主积极参与,帮助学习者实现特定的就业目标。五是政府制定积极的产业发展战略,把教育及人力资本作为产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特别重视对中等后职业教育机构的投资。

2012年,UNESCO通过对世界各国若干旨在改善管理的政策办法进行梳理认为,如下策略是各国职业教育治理的普遍策略: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纳入一项战略;使利益相关方结成积极的伙伴关系;决定是否下放权力,以及如何下放;审查并改革资历认证制度;开发质量保障程序;为制定政策改善证据基础;将政策框架与实施战略挂钩,以实现改革。

总体来看,密切联系企业和地区经济体,与地区经济体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劳动力组织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设计及实施,这些是实现高效职业教育治理的关键。

三、结论与启示

总体来看,虽然各国对职业教育治理概念理解和具体实践策略上有所差异,但建立社会合作伙伴多元参与的协调性治理体系是国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和趋势。如欧洲培训基金会认为,“职业教育治理”是基于各个层次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设定目标体系、实施并进行监控的职业教育决策管理的一种模型。职业教育治理的目的在于加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改进政策的问责制、透明度、一致性、效率和有效性。OECD提出,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立的关键是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及特定主体建立明确交流及合作机制的过程,其主要特征包括:高质量的教学及培训水平,积极的产业政策,灵活的培训和生涯路径,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积极投资。根据国际社会的相关经验,这一高效治理机制建立的关键有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政府层面形成明确的法律规定,对职业教育决策或咨询中相关利益主体的作用给予明确界定,在此基础上,加强职业教育机构间及其与工作组织、行业企业的交流对话,形成关于未来技能需求的有效、透明、灵活、开放的交流传递机制。

其次,从职业教育自身的特征来看,作为与劳动力市场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行业企业参与是职业教育治理的重要特征,职业教育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行业企业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平台来参与职业教育治理,在实质上影响着职业教育从决策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因此,准确定位各级政府、高职院校和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权责和职能,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国际高效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共同特征。

根据国际社会高效职业教育治理的标准,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主要存在如下两方面问题:一是仍然以政府的行政管理为主,职业教育的法律保障体系,特别是行业企业等社会合作伙伴参与职业教育治理的机构和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社会共同治理的基础;二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基本制度建设不完善,如招生制度、资格框架制度、经费拨款制度、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和反馈制度等,不利于职业教育综合治理能力的提高。

基于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发展面临的问题,借鉴国际社会的经验,现代职业教育治理是一个系统的战略发展和制度设计方面的问题,必须要有一整套完善的国家政策、制度加以支撑。因此,未来急需设计和建立一整套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具有强制性、规范性、操作性,保障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和实施的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安排,促进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社会合作伙伴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治理,以实现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职业教育的格局。

参 考 文 献

[1]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08[R]. Paris: UNESCO, 2007: 21.

[2]Governing Complex Education System: Framework for Case Studies[Z].OECD,2011.

[3]Federal Department for Economic Affairs, Education and Research EAER,State Secretariat fo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SERI Project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Call for Tenders for Leading House “VET Governance”[Z]. Bern, 16.9.2013.

[4]ADEA. Governance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Z]. Background Document Prepared for the 4th SADC Annual TVET Conference Swakopmund, Namibia 7 to 10 November, 2006.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第7篇

〔关键词〕心理疲劳;干预模式;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4-0010-03

一、课题背景

当今社会,心理疲劳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一个明显标志是学习与工作效率的降低。长期的心理疲劳会使人感到心情压抑、精疲力竭。在心理疲劳的研究对象中,学生群体一直受到忽视。在心理疲劳状态下,学生的心理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调,如认知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手脑协调性降低、情绪异常等。心理疲劳对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学习的效率造成了消极的作用。同时,它还将影响学生的体质,造成其能量枯竭,出现神经衰弱等症状。

奉化中学作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近年在德育,特别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升学的压力,我们还是感到部分学生的心理负担不轻,心理健康程度并不高,学习疲劳的现象也有发生。显然,这种状态对学生的长期学业能力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如何客观地执行新课程标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降低学生的疲劳感,自然成为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2009年3月,我校校长室、教科室及相关部门统一了认识:必须采取务实的措施,降低学生的学习疲劳感。于是,学校经过和市县科研专家的讨论,申请了宁波市的教育规划课题,并成立了学生心理疲劳干预小组,对学生的心理疲劳现象开展研究,并逐步构建和实施 “1234”干预模式。该项研究具有很强的原创性与实用价值,是富有创新色彩的校本研究活动,其意义在于不仅能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能促进教学绩效与教学管理,还能帮助年轻的心理教师更好地成长。

二、课题实施过程

通过近一年的研究,我们从 “构建心理疲劳框架”“编制心理疲劳量表”“调研心理疲劳程度”“系统干预模式的开发与实施”四个过程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

1. 构建心理疲劳框架:理论上探究核心概念的内涵

这是本研究的第一阶段。课题组成员通过研读文献、合作探究、走访兄弟学校,和高校心理系专家的探讨,初步认为学生的心理疲劳是一个多维度的中介变量。接着,通过对学生的深度访谈, 我们了解到了学生眼中的心理疲劳。鉴于某些客观原因,访谈时间选择在午休与周日下午时段,地点在心理咨询室或寄宿生寝室。访谈都使用了较齐备的记录设备,对结果进行了编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心理疲劳是一个渐进的、积累的、变化的过程,是长期伴随学生的可预测的现象,可由身体倦乏或压力、目标设置、个性等因素引起或加剧。它分为由生理疲劳引起的心理疲劳与其他因素引起的心理疲劳两类,其症状包含情绪波动、学习效率低下、厌学、生理感受差四个方面(见图1)。

图1 学生心理疲劳内涵框架图

2. 编制心理疲劳量表:开发测评工具,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从文献看,国内并无直接测量学生心理疲劳的工具,这给我们后续的工作造成了困扰,所以开发测评工具就成了当务之急。从心理疲劳的测评历史看,人脑生物电的测定是主流,但对学校而言,测评医学实验指标并无可行性。所以,课题组参考国外经验,利用学校资源,结合专业心理学的统计技术,开发适合测量区域性的高中生心理疲劳量表。我们先编制了开放式问卷和访谈提纲,随机选取高中生进行问卷作答与访谈,然后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提出学生心理疲劳的单维四因子模型。我们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编制了预试题目,然后对宁波和奉化的高中生进行抽样性的测评,对结果进行了一系列的项目指标分析,得到了区域性的高中生心理疲劳量表,结果也显示量表的信效度理想。最后,我们和一些心理学教授对问卷进行了修订,提高了科学性。

3.调研心理疲劳程度:区域性揭示学生的疲劳现状

课题组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宁波市3257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意欲摸清现在高中生的心理疲劳程度与差异。此期间,我们得到了很多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尽管也遇到了学生合作意愿差、问卷统计工作量大等实际困难,但我们还是克服了困难,揭示出区域性高中生心理疲劳的现状。调查显示:三类疲劳在高中学生中比较常见,分别是睡眠状况不佳、对考试感到焦虑与听课效率降低。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自农村与选修理科的学生疲劳症状明显。导致学生心理疲倦的诱因涉及三方面:首先是自身主观感受的压力太大,心理矛盾冲突大;其次是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存在缺陷,效率太差;最后是学生自己不够自信,性格有缺陷,无法与他人和谐交流。

4. 系统干预模式的开发和实施:核心价值成果的体现

根据调研结果和学校情况,我们开发了“1234”网状系统干预模式,其直观图(图2)如下:

该模式体现了干预体系的“1234”,即一个中心、两条原则、三个层面、四个阶段。“1”指一个中心,即为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增进身心健康。“2”指两个原则:(1)实操性,每个阶段的每一个策略设计都有较为详细的操作程序;(2)灵活性,由于心理疲劳的原因较多,个体和团体间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故干预时将采取不同的方法,策略的实施较灵活。“3”指模式开发涉及三个层面,即学校层面、学生团体层面和个体层面。学校层面包括学校德育策略实施和媒体宣传、校风建设;个体层面包括个体评价、个体反思、个体咨询、个体调节与个体治疗;团体层面包括团体辅导、团体授课等。 “4”表示心理疲劳的干预根据学生疲劳的程度分为四个阶段,即预防期、初步干预期、巩固期与深化治疗期。实施过程如下:

(1)第一阶段:心理疲劳预防阶段

由于心理疲劳的发生是可避免的,所以在干预的第一阶段首先要做好预防。课题组首先将前期的研究结论呈报校长室,得到校长支持,然后召开了德育部门会议、班主任会议、学生代表座谈会等,布置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任务。在班主任会议上,学校指出班级的文化建设对学生的疲劳有很大影响,必须在班中建立精神振作、身心愉悦、高度信任、人际关系和谐的风气,增强学生内在的激励因素,倡导良性的竞争。在会上,学校还指出班主任的作风必须民主,能鼓励学生增强其自觉性、主动性。学校还建议,为惩戒歪风、激励后进,在班上应形成一套以学生自主诊断性评价为主、班委成员集体诊断性评价为辅的评价机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肯定与激励的评价机制中成长。与此同时,学校层面上的德育工作也全面铺开,以期缓解学生的学习倦怠。学校现正努力逐步为师生提供一个满意和愉快的生活工作环境。利用现有的设施或新建、改建健康教育宣传场所,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心理咨询室,保证学校运动场的设备、建筑物的安全,保证足够的卫生设备和水、营养餐供应,全力保障学生的学习环境、就餐环境,使师生都能有一个良好的身心环境。最后,由于校园的媒体宣传作用较强,我校也加强了媒体对于心理方面的宣传。特别是教科室编印的《心灵驿站》深受师生喜爱。此外,我校也十分重视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故而开办了校园网络心理教育专栏,由我们学校的心理教师定时对栏目进行内容的填充,及时反映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且进行在线的疏导与干预。策略实施后,学校的健康氛围更加浓厚,学习疲劳现象有所缓解。

(2)第二阶段:心理疲劳初步干预阶段

经过学校层面的预防措施,学生的疲倦有所降低,但仍有部分学生感到压力很大,故我们选出一百余名学生进行了针对性的初步干预。这些学生的特点是:学习精神状态较差,学习效率不高,平时学习付出很多努力,但成绩不理想,上课容易睡觉,作业不认真做。该阶段我们采取同时段分批次干预的方法,在一个半月约六周的时间内上课,地点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或画室、体育馆,授课形式为心理选修课,教师为三位心理老师与体艺组老师。授课的内容都和学生疲劳的诱因相关,如调整过强的学习动机、学会合理运用高中学习策略等。课题组还创新性地将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课和心理课相结合开设跨学科课程。在课上,教师还教授学生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如按摩穴位、自我心理暗示等。从实践看,多数学生能够从课上有所收获,如一些学生学习疲劳的根本原因是自己对成绩和名次太过重视,所以他们在调整学习动机这堂课上收获颇丰;有些学生疲劳的原因是无法有效学习,那么对他们而言,提供学习策略课就是重头戏。但是,由于筛选出的学生疲劳的严重程度不一样,故尚有部分学生感觉课程对他们并无实质性的效果,他们也只是象征性地参与。我们也对他们进行了个别的咨询,并对他们说明下一步的巩固性的心理教育计划,他们也表示会继续参与。

(3)第三阶段:心理疲劳巩固阶段

通过课程的设置,学生对学习的非理性追求意识下降,且会有意识地开发对学习的兴趣,学习也更有策略性,学习效率开始提高,倦怠感渐渐缓解。但是,部分学生仍感到学习很无聊,主动的学习意愿差,故我们采用进一步的巩固策略。该阶段将持续两个半月,参加人群基本上也是参与课程的学生,但有极少数学生中途选择退出。本阶段巩固性策略也涉及了学生、家长与任课教师。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也丰富,主要有心理讲座、校园社团活动、团体性辅导等。由于学生心理疲劳的原因和对象的复杂性,我们组织了面对不同群体的教育性讲座:有的面向家长,谈谈在家中如何帮助孩子放松;有的面向教师,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教学进度,合理分配学习任务与控制作业量;有的面向学生,谈谈如何在备考时段防止疲倦效应,注意睡眠与营养。另外,学生在这段时间内还能积极参加校园社团活动,放松身心,从点滴的娱乐中获得学习外的放松。我校三名心理辅导老师也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团体性辅导,辅导主题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团体辅导中的讨论分享,增强了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压力与心理疲劳感的自我认识、自信自尊,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理解。

(4)第四阶段:心理疲劳深化治疗阶段

在前三个阶段的干预活动后,仍有几个学生感觉学习是一个负担,学习很痛苦,这样我们就需要进行个案层面的干预,建立个人辅导的档案,针对个体而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联系了这些学生的班主任和家长,将情况告之,请他们配合干预计划。在这些典型案例中,有涉及睡眠焦虑的,有涉及学校恐惧的,还有涉及神经性强迫的。这些个案的辅导策略除了前些阶段所涉及的内容外,我们还应用了生理学的技巧,从医学模式出发,帮助学生进行身心双方面的治疗。

三、课题效果与反思

1.课题促进了学校、学生和教师各方面的成长

通过课题,学校创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建立了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通过课题,奉中的家长们也开始了解学生应在家中得到更多的休息,自己应在心理上更加地关注学生。通过课题,学生的心灵更加阳光,学习疲劳程度缓解,干预的100名学生效果尤其显著,症状减轻最多。课题研究促进学校教师的团队成长,三位心理教师在做课题期间,撰写学术论文数篇,且在部级核心期刊上两篇,相关成果也在省市科研成果与论文等评比中多次获奖。两位年轻老师也因参与研究而迅速成长,并获得相关教研员好评。

2. 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丰富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第8篇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志们:

正当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际,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一个教师节。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向今天受到表彰奖励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我县各级党政组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和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城镇化带动三大战略,主攻教育、旅游、房地产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团结一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苦干,锐意进取,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教育工作,在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努力下,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稳步提高,普、职、成综合教育质量跃居全市前列,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大办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尊师重教、兴学育人的风气日益浓厚,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成就。今年,我县高考又攀历史新高,高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教育工作实施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结果。正是有了这样一支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教师队伍,才使得我县的教育事业年年有进步,年年上台阶!你们的业绩,你们的形象,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前,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稳步推进,我县教育事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多出人才、多出高质量的人才,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下面,我就今后教育工作,结合联系会议所初步形成的共识,讲几点意见: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重要性的认识。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科学技术、劳动者文化素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知识已成为发展中的最重要的资源。我县地处西部边远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相对薄弱,劳动者素质不高、人才非常短缺,严重阻碍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既是加快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牢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按照县委、县政府对教育工作发展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在全县上下形成围绕发展抓教育、抓好教育促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尊师重教、科学育人的社会风尚,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要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近年来,随着国家税费改革的深入进行,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一些学校债务缠身,已严重影响教师的日常生活和正常的教学活动。这一问题,一定要引起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加大项目争引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继续坚持“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方针,认真研究国家政策,用足、用活、用好国家政策,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通过“一事一议”、“投工投劳”等办法,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把农村基础教育办好,绝不能因此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要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在确保“两基”目标的前提下,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要创造条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本科毕业生到一中任教;从实际出发,采取“一校两部”的模式,逐步扩大高中教育的规模,努力提高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普及高中教育。

三是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我县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我们要从“科教兴县”的战略高度出发,因地制宜,联系实际,以县职教中心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广泛实施联合办学,多层次、多形式地探索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积极适应目前形势和发展的需要。要进一步改革课程设置,在设置普通高中课程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开设高效种植、科学养殖、果蔬园艺、小型加工、装潢、设计等职业技能课程,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促进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着力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富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振兴县域经济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第9篇

作者简介:周云(1978- ),女,江苏泰兴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投融资和财务管理。

摘 要:“富民优先”战略在江苏理论界和决策层中已逐渐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论共识。实施“富民优先”战略必须将加速经济发展作为富民灵魂、将实施就业工程作为富民关键,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富民难点,将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作为富民杠杆,将完善社会保障作为富民强盾,将促进消费转型作为富民亮色,并且形成有效的政策保障机制、创新保障机制、科技保障机制、人才保障机制和教育保障机制。

关键词:富民;优先;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11-0069-04

一、“富民优先”战略思路的理论共识

“富民优先”战略首先应该在理论上不断得到熔炼、升华,在江苏省理论界和决策层中逐渐形成共识,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富民优先”的衡量标准

富民优先作为一种发展观,要求江苏必须十分重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住房面积、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最能说明发展程度、最贴近人民群众的主要指标,体现让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富民优先”的核心是“富民”,“富民”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寓富于民,走富民之路最终就是要建设一个寓富于民的时代。而居民收入状况则是衡量“富民”成效的核心指标,因为没有居民收入的提高,就无法摆脱贫困,就难以实现消费层次的提升,更难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将“富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以新的考核指标和责任制使各级党政干部的政绩观切实转变到以人为本、富民优先上来。

2.“富民优先”的发展进程

从富民的内容来看,全面小康不仅是物质文明的提升,而且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提升。从富民的主体来看,全面小康就是要通过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提高人民的健康卫生素质,同时提高人民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富民的结构来看,全面小康就是要通过缩小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步实现城乡富裕的相对协调,通过缩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逐步实现不同地区富裕的相对协调,通过缩小贫困人口与富裕人口的贫富差距逐步实现不同人群富裕的相对协调,从而在2010年建成全面惠及7400多万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10年,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江苏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经济强省,更高程度地实现共同富裕。

3.“富民优先”的要素手段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江苏应该把这作为“富民优先”的指导思想。富民要靠劳动致富,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江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富民也要靠知识致富、技术致富、管理致富和资本致富。所以,富民就必须确立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让不同要素的主体按照要素贡献程度从社会财富分配中获得自己应有的份额。鉴于知识、技术、管理等个人素质已成为收入高低的重要原因,而且江苏民众具有明显的个人素质优势,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让这种优势在“富民”进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4.“富民优先”的具体路径

经过28年的改革开放,江苏已经实现了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在苏南的一些地方,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相对而言,在苏北,低收入者的数量和比例仍然过大,因而继续推进富民道路,必须让低收入者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再达到一定的富裕程度,从而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使一大部分人走向共同富裕。按照边际效用递减的法则,一元钱在富人手里比在穷人手里的效用要低得多,而且过度的贫富差距还会造成社会的紧张和冲突。因此,应该深化和发展走向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让富民的过程成为一个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过程。走江苏特色的富民道路,必须从多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为低收入群体中更多的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创造条件,促进中等收入阶层的成长。

5.“富民优先”的体制机制

在推进“富民优先”的进程中,全体人民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不同情况的个人、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在致富的时序、致富的程度、致富的速率、致富的手段等方面是有利益区别和差距的,这就需要以相应的机制进行调节。江苏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形成多维度、立体式的富民调节机制,包括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体制调节,坚持效率优先、初次分配注重效率的市场调节,规范分配秩序、抑制少数垄断性行业过高收入的规制调节,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社会安全网调节,等等。要通过各种调节机制的协调作用,使不同情况的个人、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在江苏特色的富民道路上各得其所,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6.“富民优先”的实施重点

江苏推进“富民优先”,要在发展区域、对象、途径上突出重点。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造成了江苏经济明显的南北区域差异,江苏要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最重要的就是加速苏北的发展。因此,在区域发展上,要重点推进苏北大发展。从富民的对象看,江苏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推进“富民优先”,难点在农村、在农民。所以,要把农民致富摆到突出位置,要重点增加农民特别是苏北地区农民的收入。在富民途径上,激发全民创业恒久内动力对于“富民优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要将发展民营经济、充分激发民众的创业热情作为富民的重点途径。

二、实施“富民优先”战略的对策思路

实施“富民优先”战略必须将加速经济发展作为富民灵魂、将实施就业工程作为富民关键,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富民难点,将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作为富民杠杆,将完善社会保障作为富民强盾,将促进消费转型作为富民亮色。

1.加速经济发展

发展是加快“富民”的火车头,是居民财富增长的引擎,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江苏应该全省上下铆足劲,提出“与最好的比,向最近的赶”,奋勇抢抓新的机遇,大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寻找新的切入点和带动点,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富民强省,保持在全国“第一集团军”中的地位。

江苏以经济发展作为居民财富增长引擎,特别要大力推进苏北大发展。2001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的决策,各地、各部门应该根据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和部署,把加快苏北发展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首先,苏南市、县要真心实意相帮,省级机关要同心协力扶持,从而让“外部因素”对加快苏北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苏北人民要对“外部因素”依靠而不依赖,始终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创新的思想观念,自强自立,艰苦奋斗,迎难而进,埋头苦干,坚持走符合本地实际的路子,结合各地实际谋发展、致民富。

2.实施就业工程

从国内外“富民”的成功经验看,没有城乡居民的充分就业,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预期就难以稳定,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民”。从江苏的情况看,80%以上城镇居民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就业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因此,城镇居民就业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体收入是否能持续稳定增长。面对下岗人员增多和新生劳动力高峰到来的双重压力,应该把扩大社会就业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和优先的工作目标,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拓宽城乡劳动力就业渠道。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注意发展吸纳劳动力容量大的产业和企业,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将发展民营经济当作江苏扩大就业、加快富民步伐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放手让人民群众创业致富的聪明才智充分释放出来,以创业带来的就业乘数效应促进民众致富。江苏应该在全省推开全民创业活动并努力做到:第一,解放思想,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第二,深化改革,打造全民创业的体制与机制;第三,优化服务,全面落实鼓励、扶持全民创业的政策;第四,强化领导,营造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建立失业预警机制,降低失业对富民的负影响。要重视开发应用失业预警系统,及时反映劳动人口的增减和就业状况,并根据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对就业形势走向进行分析、预测,建立起失业预警机制,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3.解决“三农”问题

推进“富民优先”,难点在农村、在农民。在农业比重逐步下降的情况下,农业、农村工作决不能放松。要以富裕农民为重点,走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跳出农业调整农业,跳出农民致富农民,跳出农村发展农村,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

多方面挖掘潜力,使农业收入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实现恢复增长。要特别重视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让农民在流通中增收;大力发展“三资”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实施品种、技术、知识更新工程,全面推进科技兴农。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促进农民充分就业。重点坚持“内转外输”并举,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坚持在体制创新和结构调整中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恢复和扩大乡镇企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变农村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在农村人口一时还难以大规模减少的情况下,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调整完善政策,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4.完善分配机制

建立正常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全面提升职工工资水平。应该将政府促进富民、加快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重点放在提高企业职工工资上面,并以鼓励性让税政策作为支撑,在调整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上,迈出实质性的一步。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将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适当范围。靠市场的自发力量来收敛收入差距短期难以见效,必须通过一整套的体制和收入政策才能抑制收入差距扩大过快的趋势。

5.健全社会保障

江苏各地都要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工作的力度,推出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措施。要在坚持“两个确保”的同时,大力推进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争取尽快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

6.促进消费转型

鉴于现阶段消费需求是“富民”的重要力量,江苏各级领导都应重视建立明晰的消费增长政策,改变那种注重生产决定消费、消费被动服从于生产的传统观念,将鼓励消费政策作为居民消费政策的基本取向,重视从多方面拓展城乡居民的消费空间,为“富民强省”、“富民优先”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做的工作主要包括: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不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努力拓展消费空间;构建多元消费体系。

三、实施“富民优先”战略思路的保障机制

江苏“富民优先”战略思路要能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跨越障碍、不断以新的突破开创新的局面,必须在全省上下形成较有效的多方位、多角度的保障机制。

1.政策保障机制

政策保障机制的根本要求是以一系列富民促进政策为“富民优先”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在推进“富民优先”过程中充分放大政策位势。(1)以促进富民的各种具体政策措施直接夯实全面富民的基础。一是要广泛采用增加劳动报酬的政策措施。二是要从上到下狠抓社会保障,加强社会保障体制体系的改革重建,形成对全省经济社会运行与发展及改革开放的强有力的安全网络支持。三是要通过颁发就业再就业文件和召开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努力促进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四是要帮扶社会困难、弱势群体,加大省级财政对苏北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五是要通过实施农村税费改革、扩大劳务输出和鼓励市县发展百姓经济、建设富民工程,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2)以向“三农”倾斜的政策破解富民的难点。在以政策解决“三农”问题、破解富民的难点方面,应该突出反歧视与偏重保护相结合的政策精神。反歧视就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实现农民与非农民之间的形式平等;偏重保护就是把农民视为弱者而给予倾斜政策,实现农民与非农民之间的实质平等。(3)用“雪中送炭”的政策提升苏北走出“经济洼地”的信心。江苏要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最重要的就是加速苏北的发展。没有苏北的全面富强,则没有江苏的全面富强。

2.创新保障机制

发展理念的跃升和发展思路的创新,对一个地方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已被江苏的发展历程所证明。在高起点上创新发展路径,在科学发展的创新平台上跃升,这是江苏“富民强省”、“富民优先”战略思路的强力推进器。(1)确定新的参照系和奋斗目标。江苏应该以发展更快的兄弟省市作为横向比较的参照系,清醒地看到“强中自有强中手”的严峻挑战,使“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受到强烈的冲击。要不断消除影响奋发有为的思想障碍,在继续“放眼全国看江苏”的同时,注重“面向未来看江苏”,以“率先”这一新的奋斗目标作为更高的参照系,进一步激发全省干部群众奋发有为、创新求富的精神状态。(2)在高起点上创新发展路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突出“转型、加速、协调”的主题,走基于资源紧缺的高效发展路径,以创新来凝聚恒久的富民内动力。(3)从多方位、多角度以创新的措施、方法加速富民进程。

3.科技保障机制

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江苏“富民优先”战略的强有力保障。作为全国最早提出和全面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的省份之一,江苏应该让“科教兴省”战略发挥突出的作用,使科技进步成为“富民优先”战略强有力的保障器和助推器。江苏的实践表明,星火计划是依靠科技进步繁荣农村经济、富裕广大农民的一面旗帜,培育和壮大科技先导型区域支柱产业是星火计划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发展、实现富民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所以,在富民的科技保障机制上,关键是要以星火计划照亮农村科技富民之路和苏北科技富民之路。

4.人才保障机制

江苏要率先发展,实现“富民优先”,依靠人才领先是最佳选择。江苏人多地少、资源禀赋不足、环境承载力有限,但科技和教育比较发达,知识人才丰富,劳动力素质较高,人才资源成为江苏当前和未来发展真正的第一资源。截至2005年底,全省拥有各类人才总量已达46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8万人,“两院”院士86人,人才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这是江苏的最大比较优势,是江苏发展最重要的潜力所在。因此,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在“富民强省”、“富民优先”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不断地提升人才工作的地位,既重视物力资本更重视人力资本,既重视招商引资更重视招才引智,下工夫把科技和教育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富民优先”的发展优势。

5.教育保障机制

江苏的教育资源具有较突出的比较优势,全省普通高校数、在校生数均排名全国第一。在实施“富民优先”战略的过程中,教育也应凭借其较科学的机制发挥明显的保障作用。(1)以普及教育来提升全民文化素质。为了发挥教育对于富民的特殊作用,江苏必须十分重视普及教育,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质。(2)继续实施“5112”教育富民工程。实施“5112”教育富民工程的重点是要依托100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28000多所包括乡镇中心成人校在内的各级各类成人培训学校,通过政府投入、社会参与、股份合作等途径,逐步发展规模化生产基地,通过建立各级各类市场,为农民和下岗职工提供生产、技术、信息服务,带动农民和下岗职工科技致富。(3)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这一工程要围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着眼于开启民智、激活民力、凝聚民心、推动民富,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重点,以乡镇为依托,以部门、行业为支撑,以网络、阵地为抓手,以教育活动为载体,分启动、推进和深化三个阶段组织实施,使全省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农民的市场主体意识、开拓进取意识和现代文明意识显著增强,农村的文化生活环境、社会治安环境和综合卫生环境明显改善。(4)开展学习型团队的建设活动。应该遵循“以培育创业冲动为主题、以提升创新本领为主线、以增强创造能力为落脚点”的原则,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开展学习型团队的建设活动,既使人力资源的含量得到全面提升,又为富民强省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季建业.富民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宋林飞.当前实施富民优先战略的重点.新华报业网,2004-06-29.

[3]吴先满.江苏富民强省:“十五”前期的努力和“十五”中后期的任务[J].苏州大学学报,2004(2).

[4]洪银兴.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统筹区域发展的衔接[N].新华日报,2004-08-22.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第10篇

普通教育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健全人格全面发展发展为宗旨,以学习基本知识为导向,在新一轮的教育体制的改革下,21世纪,我国普通高中大发展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大滑坡。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构呈现了明显改变的趋势,普通高中招生人数由2009年的830万人降低到2013年70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由2009年869万人降低到698万人,而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由2009年640万人增到823万人。具体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变化如表1如上所述,从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招收人数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自2009年以来经过几年的大力调整,基本实现了高中阶段普职比例相当,但高等教育却却普职发展不协调,在普、职沟通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保障。综合来看,普、职教高等教育之间在办学的质量和效益、有效沟通等方面仍存在不协调的现象。

二、如何推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2004年6月,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曾经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两个支柱,必须协调发展,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国家对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度的提出,传统文化观念等一些社会外在因素的影响,对于推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提出战略性的策略。

(一)转变思想观念,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价值观层面保持一致

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在追求个人主体性发展的同时,还重视对科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也是以培养人为目标,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发展职业教育应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长期政策。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更好地衔接起来,更好地为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政府部门作出对职业性人才的培养指示,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共生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劳动保障部提出八项关于培养适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措施,其中,第二项措施指出: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实施“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第三项措施指出:组织开展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活动,完善高技能人才选拔机制。第四项措施指出,改进高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第五项措施指出:建立高技能人才开发交流机制,促进其发挥更大作用。第六项措施指出: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引导更多的技能劳动者岗位成才。

(三)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促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衔接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示范高职 方案设计 决策标准 反思考量

在高等职业教育开始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的关键期,作为导航,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有28所高职院校经评审成为2006年度立项建设单位。目前,已有26所学校的“建设方案”和“项目建设任务书”正在网上公示。成为高职领域较受瞩目、同行点击率不断攀升的热点。反复学习领会后,有几点想法与同仁交流。

一、“设计壁垒”要正视

审视正在公示的各个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设计方案的行为过程,不难看到,从上致下,对于建设方案非常重视,特别是高职学院,更是致力于方案的策划和关键环节的设计。研读各建设方案,几乎开篇都是总结和提炼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自身办学的探索和实践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此基础上,明确具体的指导思想,彰显领军们在高职院校管理决策、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等层面的能力;然后围绕上级提出的示范院校要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重点抓好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等主要工作,竭尽全力予以铺陈。真切地认识到国家引领的必要、及时和意义深远;也感慨于高职院校的审时度势。

但是,长期以往的思维习惯,迫使自己从“方案”的两端思辨、就方案本身比较,庸人自扰中一些问题不断萦绕:为什么要准备建设方案?依据是什么?应该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方案?方案目标和评价标准定位在哪儿?这些方案真的切实可行吗?操作中将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高职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反思中发现需要从决策标准予以考究。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央财政将设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百所院校改善教学试验实训条件,兼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课程体系改革,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等。能否满足这些主要约束条件便也成为建设方案设计们的主要应对目标。结果是:一方面,在方案的创建中,高职学院规划的能力得以提高,管理团队理解政策的水平得以提升,学院的工作重点有了明确的指向。而另外一方面,由于决策标准的引导,创建方案中的认识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

1、真正的服务对象被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就业方式变化面临的实际问题无人关注;

2、方案中关于专业前景的可行性分析,仅从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出发,忽略对劳动力使用情况和来源情况的剖析;

3、强调“产学结合”只站在己方的立场,未能考虑劳动力市场和企业的具体条件,特别是方案操作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4、而就方案本身而言,更多的局限于确定目标,忽略了更重要的步骤是确定工作方法和对将来预见性的判断及其抉择。

可见,“一柄双刃剑”使国家示范性高职的建设工作未能赦免囿于自身的“设计壁垒”。

二、“决策标准”须考量

决策是管理者面对实际问题,制订和选择行动方案,做出决定的过程。决策标准就是在一定价值观念指导下满足需求的行动准则,它发挥着指导和约束作用。它应具有目的性(针对)、前瞻性(预测)、选择性(优化性)、实施性的一般性特点。

近年来,已拥有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1100所高职院校,在减轻升学和就业压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先天的不足、后天的营养不良,加之规模的急剧膨胀,高职院校的发展中的不足和缺陷、发展的不平衡、区域性差异带来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专业建设雷同、师资力量不足、实验实训条件缺失、不容乐观的就业率、管理的失范和低效能等,构成了高等职业教育最为明显的现状。

已被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它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因此,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和示范性院校的入选条件,在选择和确立建设方案时,决策标准应有两个层次的考虑,即方向层次和在操作层面的具体标准,这是与问题相关的行动和后果标准。

从管理科学的角度分析,还需要对事实标准、价值标准、效率和效能标准以及溢出标准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后再做最后的选择。而且在选择时,还需对具体操作阶段的特殊价值标准进行选择,是“最优决策”?“满意决策”?还是“渐进决策”?都须结合具体情况讲究策略。

从公示的建设方案分析,设计者们仅仅注意对“国家设定目标”的要求保持一致,只注重少数几个重要决策变量,忽略了现实和价值的交互作用,将方案建立在一种想象中的理想状态,简化了现实,忽略它的复杂性,有些一相情愿。

尽管一些方案中,考虑了一定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相关性;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但对于决策的先进程度、决策的可行程度、决策的效率、决策过程所付出的代价、风险问题、不确定性等问题没有给予关注。许多方案中缺乏相关因素分析,只是将学院作为一个独立存在体进行自我设计。

三、“路径选择”得要领

查阅资料,对一些高校进行效益分析不难发现,高效益的院校都有很清楚的标准,同时能够适应社会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制定出具有挑战性的目标。高等职业教育需要一个更好的规划、更高的管理标准和更新的视野。作为示范院校需要更清晰的策略分析,需要一种系统的、理性的管理高等职业教育的方法。在对各个建设方案进行论证的过程中,2007年初,教育部高教司、财务司和财政部教科文司成立专门机构,启动运行绩效与监控信息分析项目。定期“网站观测简报”,建立信息采集与绩效监控分析系统,这一举措本身就是绩效管理的最好体现。

教育为经济服务、与地方经济联系的问题是各个建设方案都特别提及并在专业(群)、课程(群)建设中着力描绘的,但教育为经济服务、与地方经济联系并不是简单的,内涵建设离不开产业、企业的需求,教育质量具有波动性,劳动形态具有模糊性、活化性、灵活性和效益滞后性。教育管理决策要从‘差异’状态出发,具有批判性的精神。

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更需要鼓励和开发人(教师、学生、管理者)的潜能。要由重视教育管理过程的监督、检查的职能转向到赋予教职工(学生)以强烈的工作(学习)动机、责任感和成就欲。而事实上,恰恰就是这些更为重要的部分却被我们忽略掉了。

牢记:教育不是把一桶水注满,而是点燃一堆火焰――W.N叶芝(1865-1939)。

参考文献

[1]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冯晋祥.中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张远增.可持续发展的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4]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6/11/3.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日伪教科书;奴化教育;高校低能;罪证

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长达14年,其施行的奴化教育作为教育侵略的主要内容贯穿始终,是整个侵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932年3月1日,以溥仪为“皇帝”的傀儡政权洲国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植下成立,东北彻底沦为日本殖民地。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文化教育系统被统治机构严密监管,决定了其具有垄断独裁、高度集中的特征。日本侵略者在洲国建立完善的殖民奴化教育体制,通过学校等教育机构大力推行殖民地奴化教育政策,推行日语、篡改中国历史,给中国东北青少年和儿童造成了深重灾难,而由日伪政府拟定编撰的教科书作为学校教育主要教学材料,直接成为日伪政府推行奴化教育,泯灭东北少年儿童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的重要载体和工具。日本殖民者把教育作为扩张侵略和殖民统治的工具,是有组织有预谋实施的思想侵略行为。教科书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教学材料,编审官室和编审委员会由日本人直接控制,编纂职权一直被日本殖民者集中在中央政权。日伪教科书是客观现实与侵略政策相结合的产物,是日本殖民者进行教育侵略的重要载体和绝对罪证,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教育意义。

本文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藏日伪时期国民高等学校和女子国民高等学校教学课本《(满语)物理》为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将日伪统治者奴化愚弄中国学生,美化殖民统治的丑恶目的揭示出来。《(满语)物理》是日伪时期高等学校教学课本。该书封面印有“国民高等学校,女子国民高等学校。松尾俊市,樱谷清太郎共著。满洲图书株式会社发行”,为日伪时期高等学校课本。扉页上部印有“康德七年(1940年)十月十五日,民生部检定。国民高等学校,女子国民高等学校理科用”。

1 教育目的低等,教学内容简单

该书发行于1940年10月之后,为政府推行“新学制”的中期阶段。国民高等学校、女子国民高等学校为中等教育机构,属于学制系统的第二阶段,也是“新学制”改革的重点。在“新学制”规定中国民高等学校、女子国民高等学校修业年限由6年缩短至4年,教学目的仅是“以涵养国民道德,修炼国民精神,锻炼身体,置根于实业教育,授予所必需之知识技能,培养劳作习惯,养成勘为良妻贤母者为目的。”其宗旨是强调一般“知识技能”教育,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以使青少年成为掌握一般劳作技能的廉价劳力和“良妻贤母”。按其要纲所示,《(满语)物理》中知识类课程被进一步压缩。在该书目录下印有“教材分配上的注意:以商业为实业科的国民高等学校及女子国民高等学校使用本教科书时,因理科的教授时间较少,对于本书的全部,宜简易教授,而可省略下列的教材。1、ボイル氏法则;2、比热和热容量,比热的测定;3、ボイル、シャール氏法则;4、波的干涉;5、音波的干涉;6、唸,共鸣;7、凹面镜的球面收差;8、分光器,光带的种类;9、光的干涉;10、赤外线及堇外线;11、偏光兴复曲折;12、电波”。教学内容所剩无几,仅有“ 1、绪论,2、物性,3、热学,4、力及运动,5、波动及音,6、光,7、磁气和电气”等十分浅显的物理知识。

政府受日本殖民者实际操控,先后制定《国民精神总动员实施要纲》、《国家总动员法》等一系列法令,打着“日满亲善”、“一德一心”的旗号,强迫和奴役东北人民为侵略战争服务。当时东北地区教育体制对日本侵略者来说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东北原学制修业年限过长,所培养人力不能适应战时急需;二是原学制注重基础教育,没有将职业教育放到主要地位,满足不了日本为扩大侵略战争而急需大批具有中等水平技术工人的需要。

1938年1月,日本侵略者假手日伪政府,正式制定并施行殖民地奴化教育政策“新学制”。实行愚民政策是“新学制”的主要目的之一,其主要措施为缩短中等和高等教育的修业年限,从而降低教育水平。按照其规定,中等教育由6年缩短为4年,高等教育由4年改为3年。加上初等教育6年,全部学程13年,比当时日本学制缩短了整整5年。“新学制”中规定,国民学校培养目的是:“留意学生身心之发达,培植国民道德之基础,授予国民日常生活上所必须之普通知识、技能,培养劳作习惯,育成忠良国民之性格”。国民优级学校培养目的是:“留意学生身心之发达,涵养国民道德,主授关于实务普通知识、技能,培养劳作习惯,提高其为忠良国民之资质。”由此可见,两个重要教育学段的教育目的都是以教授“普通知识、技能”、“培养劳作习惯”为主,旨在剥夺中国学生受教育的权利,遏制殖民地人民提高文化科学知识水平。日本殖民者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行愚民政策,使东北青少年学生成为只粗通文字、掌握一般劳作技能的廉价劳力和供其驱使的“顺民”,从而满足他们扩大侵略战争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

2 日文片假名的大量使用

1938年日伪政府推行“新学制”的另一个主要措施是将日本语列为“国语”,强制东北学生学习日语和使用日语,并把中国语改称为“满语”。日语教学与普及作为灌输“日本精神”、亲日思想的重要手段,被视为“同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洲国《学校教育要纲》中规定:“任何学校均须列日语为必修的国语科之一,而将来满洲国的共通语言,决限定用日语。”日伪时期学生毕业时都要经过日语考试,考核不合格就难以就业和升学。1941年左右,日伪政府管治下的学校里学生日常用语已经要求全部日语化。曾经接受殖民教育的徐德源老人曾回忆:“1945年我在‘建国大学’读书时,几乎所有的课程都用日语授课。所以‘国高’毕业的学生有不少都可以达到日语三等的水平,大学生一般的可以达到二等水平。”

《(满语)物理》书中使用文字多为汉语和日文对照,甚至多处根本没有汉语直接冠以日文名称,反映出“满语”和日语同为“国语”的殖民语言政策。“新学制”推行后,在“满语”编写的教科书中大量使用日文片假名已成为普遍现象。日本殖民者逐步用日语完全取代汉语的计划被广泛施行,通过这种对文字“嫁接”式的教学方式,破坏中国语言文字纯洁性,变相渗透,让学生逐渐习惯在学习中接触日文,最终达到通过语言同化来混淆国家观念的目的。日本殖民者强制推行日语教学,逐步提高日语普及在教育中的地位。时任洲国民生部编审官、民生部国语调查会委员的福井优说:“迅速以日语传播日本文化,从而改善生活,是满洲国的当务之急……其根本的目的是:用日语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教育满洲国人,用日语重塑他们的感情世界。……将来不妨逐渐不再使用当地语言……这与朝鲜发生的逐渐废除朝鲜课本是一样的。” 日本侵略者大力推行日语教育,强迫东北青少年学习日语,实质上是一种强制语言同化行为,这种行为最终将导致日语取缔汉语,变身成中国东北地区的“国语”,再进而达到用日语所代表的“大和文化精神”取代中华民族悠久文化思想、民族精神的目的,使东北百姓彻底沦为日本殖民者的奴隶。

举例:

第4页:

第9页:“フック氏法则”;第14页:“パスカル的原理”;第15页:“アルキメデス的原理”。

第85页:“凡是存在宇宙间的物体,不论其距离远近,均具有一定的引力,互相吸引,这便叫做万有引力。关于万有引力,由ニュートン氏发现如下列的法则。”

第89页:“ピサ的斜塔:イタリヤ人「ガリレイ氏,以同大的空球与实球,由ピサ的斜塔上,使之落下而实验之,结果两球同时达于地面。”

第105页:“物体在能作一种工作的状态时,便与该物体具有エネルギー,亦就是说该物体就有能做工作的能力。”

3 日伪政府统治东北期间施行奴化教育的目的和影响

洲国推行的奴化教育是日本帝国主义殖民教育的一部分,其实质就是法西斯专制与愚民教育。奴化教育的推行给东北带来沉重灾难,其影响不仅限于教育,东北政治、经济、科技等各方面发展都遭到破坏,损失严重。

3.1 日本侵略者统治东北期间进行奴化教育目的

日伪统治时期,东北教育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教育发展进程严重滞缓。为了侵略和殖民统治的需要,为了实现彻底的目的,日本侵略者采用各种手段,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强行推行奴化教育。其根本目的是要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培养服从于日本侵略、殖民统治的顺民和为其掠夺我国资源服务的劳动力,用效忠日本天皇的军国主义文化取代中华文化,使中国永远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

少年儿童是民族未来的希望,是国家的继承者和创造者,东北青少年学生因此成为日本殖民者实施奴化教育的目标。日为政府通过学校教育向东北学生强制灌输 “日满一体”、“共存共荣”等亲日思想,宣扬“满洲非中国本土”,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是“解放东北”、资源掠夺是“开发”等侵略谎言,对东北学生进行精神摧残,借此泯灭东北青少年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

3.2 日本在东北推行奴化教育影响

首先,东北教育发展遭到严重破坏与滞缓。东北的教育事业在民国初期已经有了一定规模。仅辽宁地区,高等教育中的东北大学、冯庸大学等在全国已具有较高知名度,中等教育如同泽中学、奉天省立中学等都有较好的升学率,初等教育如扶轮小学、模范小学等都是各具特色的名校。“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初期便强令所有中国学校一律停办,并对东北原有的教育设施进行彻底破坏。东北大学被强改为日本军营,成为汉奸、日伪警特的活动场所,冯庸大学变成日本军用机场,各地各类学校的设备、器械也多被劫掠破坏。初等教育方面,东北少年儿童的就学率始终处于递减的状况。据伪文教部统计,到1933年末,仅恢复小学9100余所,学生仅为502100余人,就学儿童率1935年仅占23%,1937年也没有超过30%。并且,由于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地区文教事业大肆摧残,将大批教师杀害或抓捕,东北地区师资力量受到严重削弱。

其次,东北青少年儿童精神意识倍受摧残。日伪政府竭力推行的殖民主义奴化教育,给东北青少年儿童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深重影响。日本殖民者在教科书中植入“日满亲善”、“一德一心”、“王道政治”等奴化思想,在学校里讲授“修身”课、“国民道德”课,提倡“尊君”、“孝行”、“礼仪”,并强化日语教学,使东北青少年陷入迷茫、无知、混沌的境地。奴化教育亲历者周峄在回忆中提到:“在一次‘迎新生’大会上,我第一次听说我们都是中国人,第一次听说我们还有自己的国家,这个国家并不是日本,也不是洲国,而是中华民国。”日本侵略者通过施行奴化教育来泯灭中国学生民族意识、改变民族文化的目的已经初步达到。

第三,民族文化遭受严重摧残。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后,对一切有关中国历史、地理的教科书,文化典籍和具有抗日爱国思想的进步书籍进行搜缴和焚毁,此做法给东北民族文化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推行的奴化教育手段多样,其强制性和诱导性产生的作用不容忽视。日本侵略者先以强制手段遏制住民族文化的传播途径,再辅以社会宣传、日语教学、教育渗透等方式诱导学生产生亲日思想,这些奴化宣传手段皆反映出日本殖民者企图通过混淆东北民众和学生视听,来达到其潜移默化施加奴化思想的目的,一步步奴化东北民众和学生的精神和心灵,最终使东北地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遭受严重摧残。

日本殖民者统治期间对东北地区实施的奴化教育政策,在长期高压政策的威逼下直接导致青少年学生奴隶意识的形成,使东北教育原有的发展成果遭受严重摧残,给东北人民造成了永久性伤害。日伪时期编撰并强制推行的教科书背离了增进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教育宗旨,成为日本殖民者向东北青少年儿童灌输奴化教育思想的侵略工具。60多年后的今天,日伪教科书作为日本侵华时期奴化教育的罪证陈列于博物馆,其职责转变为宣传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真相不应被遗忘,对日伪教科书这一特定时期历史文物的研究工作意义重大,我国作为殖民统治下奴化教育的受害者,更应该提高对日伪教科书搜集保护和研究状况的重视程度,对当今生活在安逸环境中的人们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学校要纲》,《满洲教育》,第三卷第六号,帝国教育会1937年发行。

[2]《满洲帝国学事要览》,伪民生部教育司1941年编。

[3]《满洲帝国学事要览》,伪民生部教育司1941年编。

[4]王宏志编,中国近代现代史(高中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5]齐红深主编,《日本对华教育侵略》,昆仑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第119页。

[6]《满洲国的日语教育问题》,载《国语运动》,第3卷6期,1939年。转引自矶田一雄:《东北的教育权回收运动与日本的反应》,《北京教育史志研究》1997年,第2、3期合刊。

[7]齐红深主编,《日本对华教育侵略》,昆仑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第3页。

[8]《辽宁省人民政府网》第四节《奴化教育》。

[9]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五卷,第390页。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示范性高职院校;方案设计;决策标准;路径选择

在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的关键期,作为导航,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有28所高职院校经评审成为2006年度立项建设单位。目前,这些院校的“建设方案”和“项目建设任务书”已在网上公示,成为高职领域倍受瞩目的热点。反复学习领会后,有几点想法与同仁交流。

一、正视“设计壁垒”

审视正在公示的各个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设计方案的行为过程,不难看到,从上至下,对于建设方案非常重视,高职学院更是致力于方案的策划和关键环节的设计。研读各建设方案,几乎开篇都是总结和提炼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自身办学的探索和实践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明确具体的指导思想,彰显领军者们在高职院校管理决策、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等层面的能力;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重点抓好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等主要工作。

但是,长期以往的思维习惯,迫使自己从“方案”的两端思辨、就方案本身比较,一些问题不断萦绕:为什么要准备建设方案?依据是什么?应该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方案?方案目标和评价标准定位在哪儿?这些方案真的切实可行47操作中将会遇到什么问题呢?高职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反思中发现,许多问题需要从决策标准予以考究。示范性院校建设中,中央财政将设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百所院校改善教学试验实训条件,兼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课程体系改革,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等。为此,各推荐院校基本就是围绕几个关键点对建设方案竭心进行设计。这几个关键要素也就成为各个已被推荐和正在准备参加下一轮竞争院校选择决策的行为核心。能否满足这些主要约束条件便也成为建设方案设计者们的主要应对目标。结果是:一方面,在方案创建中,高职学院规划的能力得以提高,管理团队理解政策的水平得以提升,学院的工作重点有了明确的指向。另外一方面,由于决策标准的引导,创建方案中的认识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

一是真正的服务对象被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就业方式变化面临的实际问题无人关注;二是方案中关于专业前景的可行性分析,仅从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出发,忽略对劳动力使用情况和来源情况的剖析;三是强调“产学结合”只站在己方的立场,未能考虑劳动力市场和企业的具体条件,特别是方案操作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引发的问题;四是就方案本身而言,更多的局限于确定目标,忽略了更重要的步骤是确定工作方法和对将来预见性的判断及其抉择,可见,“一柄双刃剑”使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未能避免囿于自身的“设计壁垒”。

二、考量“决策标准”

决策是管理者面对实际问题,制定和选择行动方案,做出决定的过程。决策标准就是在一定价值观念指导下满足需求的行动准则,它发挥着指导和约束作用。它应具有目的性、前瞻性、选择性、实施性的一般性特点。其中如何选择定位目标十分关键。

部级示范校的人选条件定位在:达到领导能力领先、综合水平领先、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专业建设领先、社会服务领先,可谓高屋建瓴。因此,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和示范性院校的人选条件,在选择和确立建设方案时,决策标准应有两个层次的考虑,即方向层次和操作层面的具体标准,这是与问题相关的行动和后果标准。

从管理科学的角度分析,还需要对事实标准、价值标准、效率和效能标准以及溢出标准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后再做最后的选择。而且在选择时,还需对具体操作阶段的特殊价值标准进行选择,是“最优决策”,“满意决策”,还是“渐进决策”?都须结合具体情况讲究策略。

从公示的建设方案分析,设计者们仅仅注意对“国家设定目标”的要求保持一致,只注重少数几个重要决策变量,忽略了现实和价值的交互作用,将方案建立在一种想象中的理想状态,简化了现实,忽略了其复杂性,有些一厢情愿。

尽管一些方案中考虑了一定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相关性,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但对于决策的先进程度、决策的可行程度、决策的效率、决策过程所付出的代价、风险问题、不确定性等问题没有给予关注。许多方案中缺乏相关因素分析,只是将学院作为一个独立存在体进行自我设计。

三、明晰“路径选择”

查阅资料,对一些高校进行效益分析不难发现,高效益的院校都有很清楚的标准,同时能够适应社会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制定出具有挑战性的目标。高职教育需要一个更好的规划、更高的管理标准和更新的视野。作为示范院校需要更清晰的策略分析,需要一种系统的、理性的管理高等职业教育的方法。笔者认为,许多高职院校的建设方案更多体现的还是功能管理思路和策略,如果系统地考量示范性高职学院的评价标准,就会觉悟到这是在全球视野下,立足我国实际引领高等职业教育迈向效能管理的航标。在对各个建设方案进行论证的过程中,2007年初,教育部高教司、财务司和财政部教科文司成立专门机构,启动运行绩效与监控信息分析项目。定期“网站观测简报”,建立信息采集与绩效监控分析系统,这一举措本身就是绩效管理的最好体现。

教育为经济服务、与地方经济联系的问题是各个方案都特别提及并在专业(群)、课程(群)建设中着力描绘的,但这种联系并不是简单的,内涵建设离不开企业需求,教育质量具有波动性,劳动形态具有模糊性、活化性、灵活性和效益滞后性。教育管理决策要从“差异”状态出发,体现一定的批判性精神。

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更需要鼓励和开发人(教师、学生、管理者)的潜能。要由重视教育管理过程的监督、检查的职能转向到赋予教职工(学生)以强烈的工作(学习)动机、责任感和成就欲。而事实上,恰恰是这些更为重要的部分被我们忽略掉了。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冯晋祥.中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张远增.可持续发展的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第14篇

1、人口素质和受教育水平低

贫困地区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科技素质普遍较低。在甘肃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一些山区受过初中教育的青年屈指可数,文盲、半文盲高得惊人,不懂科学文化知识、不懂法律成为贫困地区普遍现象,而文盲率与贫困率之间存在着高度正相关关系。以笔者工作过的康乐县为例,全县总人口为24.13万人,文盲人口为80065人,粗文盲率(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4.9%,一般文盲率(文盲人口占巧岁及以上人口)为50.0%。文盲率远远高于甘肃省平均水平,甚至比临夏地区高出3.88个百分点。劳动者素质低已严重制约着康乐经济的发展。人才奇缺又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屏障。康乐全县人才总量为2643人,其中大专以上为920人,分别占全县总人口的1.1%和0.38%,全县有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396人,特别是教育医疗方面人才奇缺,造成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滞后。许多人看病就医和孩子上中学宁到临眺不到康乐,落后乡村没有一个正规医生和一家像样的卫生院,农民看病就医成很大问题,身体健康难以保证。由此可以看出,由于教育水平低,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落后,造成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素质差、人才缺、社会发展中的科技含量少,致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2、人口增长过快、资源紧缺

与经济落后和增长缓慢相反,少数民族地区又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据统计,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平均亩产的增长速度,1949年粮食平均亩产51.7公斤,经过40年的艰苦努力,亩产只提高到130.8公斤,增长了巧3.1%,但人口却增长了近一倍。康乐近几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左右,但在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下,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偷生超生现象时有发生,贫困户依靠增加劳动者数量来代替经济积累提高生产能力,造成了“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怪圈,贫困户没钱也不怕罚款,还要靠国家救济,使计生部门和民政部门工作难度加大并处于对立之中。在有限的土地和生活资料下,人口的过度增长使人均资源减少,生存条件恶化,社会负担加重,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减慢,严重地影响到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

3、农业人口过多,产业结构不合理

农业人口多、第一产业比重大是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再以康乐县为例,全县农业人口23.n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5.8%,2002年第一产业的产值占到全县GDP的50.23%。多年来,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下,绝大多数农业人口主要从事小麦、包谷、豌豆、油菜等传统种植业,受国家价格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种植业是增产不增收,农民收人低微,种粮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再加之受到地域偏僻封闭、思想保守、资金匾乏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只能围绕土地作文章。劳动力多的能维持温饱,劳动力弱的连肚子都是吃不饱,长期靠国家扶贫和社会救济。到目前为止,康乐仍然是部级贫困县,全县16个乡镇均为重点乡,152个行政村中有93个村为重点村,绝对贫困人口2.34万人,绝对贫困面为9.86%,低收人人口为7.55万人,占农业人口的31.8%,个体贫困与区域贫困并存。因此,农业人口多、第一产业比重大,而农业经济又表现为一种非集约的农耕或种养型经济,并不是集约型和农工商复合型经济,造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二、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

1、国家政策倾斜度不够

国家政策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作用极大。东部地区经济迅猛发展是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撑。20(犯年初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其目的是通过政策的支持,加速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以缩小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差距。这对西部而言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从四年多的实践来看,西部大开发政策并没有使西部开发起来。“开而不发”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政策的适用范围过宽,原则性多,量化少,可操作性差,优惠效应不明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东部开发区享受税收返还政策,而到了2000年西部开发区成立后,该政策已经取消。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和2002年的所得税改革,只是减少了地方税,地方积极性并不高。在国家制定的《外商投资中西部地区产业目录》中,高风险、高投人、低回报的产业居多,而且政策只是产业倾斜,不是地区倾斜。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并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数,说明投资并没有向西部倾斜。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在各方面都处于略势地位。对西部而言,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来说,要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是关键。

2、已发展地区对落后地区的冲击

如果说东部的经济已经在由工业型向“后工业时代”转变,甘肃则是在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而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在这一转变中却举步为艰。要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腾飞,必须建立相应的工业来支撑。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市场一体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发展要因循市场规律发展。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之初,声势很大,似乎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转眼之间就要向西部转移。西部各地,包括少数民族地区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以迎接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的转移。事实上,规模“转移”并没有出现,长江流域的互利合作也没出现。经济均衡发展的大变革尚没有出现。在市场经济时代,东部的产品进来得比资金、技术、人才多,进来得快。近年来,我们过多地乐观地期待发达地区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带动,却忽略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市场竞争。

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综上所分析,甘肃少数民族目前存在着人口多、农业人口比例过大、受教育水平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正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最大的内在困难。而在外部则期待国家给予更大更宽的政策幅度,以进一步适应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竞争。甘肃少数民族所表现出的这一系列间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必须以改革开放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目前面临的问题,以积极、客观的态度来解决这些问题,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实现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社会。为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我们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在少数民族地区需加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虽然甘肃各级党委和政府对计划生育工作非常重视,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层层抓落实,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一些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影响,计划生育工作的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困难较大。尤其是受亲属关系和裙带关系等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给计生工作带来较大难度。个别乡村计生工作长期停滞不前,只做表面文章、玩数字游戏,应付上级检查。因此,要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当前计生工作存在的问题,调整相应的政策措施,改变工作思路,注重实效性。要加强计生专干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提高他们的工作报酬,增强其责任感。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过程中应采取处罚与奖励并重的原则,通过宣传和引导,让群众从思想上接受计划生育政策和现代生育文化。同时要将计划生育工作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多方面、多角度,形成合力做好计生工作。

2、根据目前甘肃少数民族文化素质特点,加大智力投资

首先要加强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投人,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人学率、合格率和巩固率。其次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扩大初、中、高级职业教育的规模,使不同层次的劳动者都有受教育和再教育的机会。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技术和业务骨干。第三,要努力培养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质。要稳定教师队伍,引进外来人才,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第四,必须解决教育观念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除了教育设施落后和师资队伍缺乏外,还与当地群众认识不到教育的重要性有关,教育科技的贡献率不大,直接影响着受教育的观念。即使许多家庭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教育投人与产出反差太大,甚至为了投资教育背了一身的债务,生活条件仍未改善,而对教育失去信心,形成了不读书、不上学、照样赚钱的观念,把接受教育当成了一种负担。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把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科技在生产生活中的回报率和贡献率,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教育科技的重要性,自觉接受教育。

3、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要实现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人的稳步增长,结合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人口多、第一产业比重大的特点,必须在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方面下功夫、做文章。首先要调整传统种植业结构.将以种植粮食为主,逐步调整为扩大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种植业结构,紧跟市场,开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其次要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远山区,自然环境优越,天然草场丰富,民间也早有“无牛无羊不成家”的传统,发展畜牧业具有自然、历史、人文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在种植业遭遇困境的情况下,畜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第三、大力发展多品种、高品质、无公害的农产品。现在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农作物品质育种,正在利用常规育种手段和农业生物高新技术措施,不断培育农业良种,而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因具有相对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比较丰富的农业资源,生产的粮、蓄、果、菜等农产品无污染、品质好,特别是很多地区营养型、保健型野生绿色食用植物资源丰富,备受消费者青睐,产业开发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第四,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中,还应注意运用科学技术对传统产业实行技术改造,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份额,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4、积极争取国家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试点权

2004年4月,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且要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政策,落实各项措施,积极有序地推进。2005年2月总书记就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发表重要讲话,表明国家已在着力消除东西部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我们要充分争取和利用国家的政策倾斜。

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范文第15篇

Abstract: In view of constructing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colleg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facing with changi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high-end leve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thesis tries to use strategic dynamic analysis tool to carry out strategy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in the framework of playing leading role for colleg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o as to optimize colleg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ersistently, promote the high professional skills upgrading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serv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rategic decision.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引领作用;策略分析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leading role;strateg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6-0007-02

0 引言

我国陆续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规划纲要以及首个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迫切要求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迫切要求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要站在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推动高端职业技能提升和产业升级的高度,深入剖析、研究策略有效推进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

1 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1.1 扶持高职院校创业青年的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其主要表现为扶持创业政策层面硬环境、软环境的合力不足,出现贷免资助额度与还贷风险共担权责模糊、项目评估周期与资金到位时间滞后等现象阻碍创业起步。

1.2 高职院校青年学生对个人职业发展目标界定不清晰 其主要表现为青年学生对创业教育作用层面认知不足,出现成为技能人才与成为有引领作用的高端技能人才认识上的错位,片面学习单一操作技能与掌握全面技能和创业能力行动上的偏差。

1.3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本身吸引力不足,创业计划落实强度不够 其主要表现为创业教育实效认同度不高,出现创业教育师资影响力与创业教育教材本土化进程亟待提高,创业计划书拟定的创业产品与市场可行性差距较大。

1.4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创业精神培养、心理弹性训练课程亟待理性加强 其主要表现为创业教育的核心环节薄弱,出现实施创业盲目胆大导致失败与惧怕创业失败导致胆小退缩,创业失败的社会容忍度较低与个人的耻辱感较高形成反差。

1.5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与企业的对接有待进一步引导延伸 其主要表现为创业教育的实践评估与企业脱节,出现创业教育实践校内循环与企业缺乏创业型技术人才支撑,创业教育产学实践分离与推动产业升级缺乏原动力。

2 动态战略的要素分析

全球经济格局的一体化进程强化了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竞争力,明显增加了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世界五大经济体有三大经济体经济衰退的形势日趋显现,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也不同程度受到波及,全球化的战略性竞争已经逐步形成。据调查,我国高端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比较严重的U-V现象,一面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面是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极其不对称。失业问题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议题,如果工资性就业岗位不能满足就业需求,创业作为解决就业一个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共识,但创业的意义不仅仅是解决就业,故而世界各国也愈来愈重视研究创业教育。

从动态战略的角度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高端技能的企业家后备人才领域保持引领地位,将主要通过与相关优势行业企业联盟的方式来快速获取创业教育外部资源所需的优质实践平台,利用内部开发推动这些优质平台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中的应用;将设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相关工作的机构,专门负责协调理论研究、开发创业教育产品、培训师资、实践应用形成本土化的专有资源,并陆续在全国高职院校推广;将在优势专有资源和实践平台的支持下,为社会提供集中于职业教育高端层面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为区域经济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服务,并由此增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活力,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培养更多的创业型高端技能人才,形成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和服务社会的良性循环机制。

3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策略分析与建议

3.1 遵循教育和商业规律,避免急功近利,杜绝短期行为 我国在经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过程中,出现了经济增长快、就业难度高并存的现象,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严重影响改革与持续健康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实际GDP的平均增长率高达9.4%,比世界同期发达国家的增长率高出近3倍[1]。根据官方统计,包括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高增长率国家的失业率都在7%左右或超过7%[2]。我国人口基数较大,登记的失业率是4%左右,失业已影响到社会个体的“生存”问题。

为提高国民生存质量各国相继实施创业教育。从国内外的实证研究结果看,接受创业教育到真正实施创业行为大约存在10年左右的时滞。不论机会型创业者、生存型创业者,年龄段在35至44岁的创业者最多,倒推回去看从接受创业教育到实际创业之间,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延滞[3]。

可见,当前应该让青年学生充分认识到并不是毕业就要立即去创建自己的企业,而是依据不同状况培养创业能力灵活选择职业规划,既可以先就业逐步实现“在就业中再次创业”,也可以成为理性的创业者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3.2 明确高职院校高端引领定位,发挥特色优势,强化人才战略,坚持长期引导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重点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到2009年底我国高技能人才达到2631万人,比2004年底增加771万人,增长约40%。国家实施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坚持相互协调产业政策与高技能人才开发政策,有机结合高端带动与整体推动,高技能人才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每年实际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新成长劳动力规模呈下降趋势。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将长期存在,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形成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必须坚持不断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逐步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3.3 全力加速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本土化产品、教材、师资等直接环节的支持和培育 我国政府的鼓励创业是重要的政策取向,并不是对发展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创业活动给予简单支持的工程,也不是盲目地鼓动全民创业。根据全球创业观察GEM2005中国报告,定义中国创业活动的适龄人口为18岁至64岁的成年人,提示我国受教育程度越高,创业积极性越低;我国创业者的学历主要是高中及其以下[4]。可见,我国创业文化和创业者素质都有待提高。

研究表明,大多数组织和个人都具有超越现有资源的限制而追求机会,善于创造性整合资源,持续创新与变革,注重价值创造、超前行动的创业导向。目前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缺乏本土化产品和教材,师资队伍亟待加强,缺乏实践运作平台和团队等,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有效性,迫切要求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要把科研成果融入教材、带进课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真正体现黄炎培先生“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这一名言的精髓。

3.4 政府和社会应考虑创业失败的风险共担,开展心理弹性训练健全抗压能力 创业教育政策是国家创业政策体系的现实路径之一,应引导创业教育创业文化的发展,任何创业都可能失败,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先锋,培养创业者及其创业精神,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从目前研究的结果来看,心理弹性来源于个体先天、早年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接受心理辅导中个人学习经验。对于创业者来说心理弹性与能够承受的压力是正相关关系,遇到挫折后心理恢复得快,理智性强,可以采用课堂教学、团体心理辅导、箱庭疗法等形式制定并实施干预方案。

3.5 针对岗位群和个人特质分模块培训,促使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与相关产业提前对接 我国目前处于产业经济价值链的低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变化宏观层面的驱动力是产业周期、技术跃变与全球化。先导产业集群是产业体系健全且具灵活性的、充满创新活力的有机体[5]。中华职教社马培华副理事长提出在全球前10大经济体中有6成表示招聘熟练技工已成为首要难题;参与调研的17个欧洲国家有10个国家面临技工短缺,即使在素以培养技术工人著称的德国,也有70%的企业正面临缺乏专业人才的难题。据预测,到2015年和2020年我国高技能人才需求将分别增加约540万人和990万人。

各国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富有创新性,是推动大企业创新的原动力,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主要形态。新修订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明确包括了个体户、小微企业。目前我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1000余万户,占全部企业户数的99%以上,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产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GDP的60%左右,提供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为城镇劳动力创造80%的就业岗位。为提升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改善创业能力与发展环境,要推动创业教育扩大创业资源获取渠道,提前与相关产业对接,全方面发展本土创业经济,形成“有根”创业的可靠动力,要发挥本土创业企业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本土化创业投资较好示范作用。

4 结语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是一项开创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深入研究其基本问题和关键问题,找到相应的定义和策略,才能有效地指导和优化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挥引领作用,才能增强职业教育的活力和吸引力,才能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促进产业提升和转换,为服务中国创造战略规划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张茉楠.当前全球创业经济发展的成因、态势及主要特征,http://.cn/info.shtml.2009.

[2]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81页.

[3]沈超红,陈彪,陈洪帅.创业教育“时滞效应”与创业教育效果评价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