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

区域规划设计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天然气;天然气区域管网;设计;规划

前言:天然气与煤气相比,对空气的污染程度小,而且在输送的过程中,能源损耗比较低,燃烧的利用率较高,现被我国广泛使用。天然气区域管网的规划设计,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人们的生活水平意义重大,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重要能源,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以及天然气区域管网的发展符合我国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要求。

1我国天然气管网规划理论的研究现状

1.1天然气输配管网规划的决策理论

天然气输配管网规划的决策理论的天然气区域管网得以顺利实施规划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现阶段,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天然气能源供应系统的规划决策在很大一部分是对天然气输配管网的规划决策,在天然气应用广泛的今天,这种理论已在我国广泛利用,并取得了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利用天然气的时候,需要相对应的天然气输配管网决策理论进行支持。目前,我国的天然气输配管网的规划决策理论向技术型的决策发展,是城市天然气规划过程的参考依据[1]。

1.2天然气管网规划优化理论

优化理论是目前我国天然管网规划设计中应用的最为广泛的一个理论,以此理论为依据进行的天然气管网规划设计取得了一些技术成果。目前为止,我国研究出了很多天然气输送管网的优化方法,例如综合优化法、层次分析法等,这些方式的研究和使用适用于天然气输送管网的特点,且方法的创新点多,使得我国天然气管网规划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2天然气区域管网的概念

现阶段,天然气管网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天然气管网最初是有一个个的天然气输送地点,一步步扩展到现在的天然气的管网,在这个管网中,人们可以使用天然气供应部分输送的天然气资源,方便天然气在管网内进行传输。随着天然气的不断发展,天然气推进了城市天然气的普及和天然气区域管网的建设,天然气管网的规划和和设计从城市逐渐的普及到了农村,天然气区域管网则成为了天然气供气方、城市天然气用户和农村天然气用户三者之间输送天然气的重要通道,极大的提高了天然气的使用效率和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随着设计和规划天然气管网技术的发展,天然气管网不断的扩大,天然气的利用范围也更加的广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天然气区域管网的不断发展能够实现我国天然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

3天然气区域管网规划的设计理论

3.1天然气区域管网储气设计理论

天然气区域管道的设计要使天然气管道具有一定的储气能力。天然气管道储气的设计理论来源于天然气输气理论的分析与描述,将管道的输气末端与各个地区输气站的输配管道进行连接,当管道的进来的天然气含量和出去的天然气含量在固定的时间内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时,但是各个时刻的进气量与出气量的数值不相同,管道内的储气量就是最大天然气质量存量与最小天然气质量存量之间的差值。在进行天然气的区域管网的设计和规划时,要考虑到天然气管道内的质量守恒定律,即进气量和出气量要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以此保障天然气区域管网的储气功能。根据天然气区域管道储气设计理论规划的天然气管网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所设计的管道要具有输送气体的功能,若没有输气功能,那么管道只是作为一种储藏气体的容器,就不能实现区域天然气资源的合理调配;第二,要具有调峰作用。如果设计的天然气区域管网不具有调峰作用,管道内储藏的天然气气量较小,小到几分钟就“取”完的程度,那么所设计的天然气区域管网就没有很大的工程价值。

3.2天然气区域管网流动性设计理论

天然气区域管网流动性的设计要建立在区域管道的流动理论的基础上,还要遵循天然气流动的基本理论,而天然气的流动基本理论可以描述为天然气的损耗能量克服流动阻力的过程。天然气的管道内的流动性理论包含了很多物理学上的理论知识,除了质量守恒定律,还要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热力学定律,天然气流动的动力是源于一种机械能,这种机械能来自天然气气井的压能或者天然气的气源压缩机提供的能量,当这些机械能提供的能量能够促使天然气进行流动时,就实现了天然气管道流动性设计的目的。在设计师进行流动性设计的同时,要以天然气管道流动基本方程为基础,当促进天然气流动的压能不足时,要进行适当的加压。一般情况而言,天然气区域管道的接气点具备的压能与其他位置比相对较弱,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重点考虑管道接气点的压能问题[3]。

4天然气区域管网的功能设计

4.1共设计

天然气区域管网的规划和设计要使天然气管网具备调质、调峰、供气等功能。天然气管网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接收天然气的气源,天然气的供气源主要是天然气输气站和天然气分输站,还有LNG气源以及当地的页岩气等,在规划天然气区域管网的过程中要注意这些功能,合理的选择建设天然气区域管网的材料。天然气的质量要满足国家制定的天然气气质标准,因此在设计天然气挂管网的时候要注意管道的调质功能是否得以有效发挥。天然气区域管道设施要具备一定的调峰功能,能够保证天然气用户充足的使用天然猓为用户配气管网系统提供季节、月、日、小时调峰气量。

4.2特殊功能设计

天然气区域管网的设计要体现天然气区域管网的特有功能,首先,设计或者规划的天然气区域管网要具有集散天然气的功能,能够汇集、整合和输送不同地区的多种可利用的天然气资源,同时将汇集、整合而来的天然气输送到各个城市或者乡镇,为广大用户提供充足的天然气气源。其次,设计和规划的天然气区域管网要具备区域网络功能,这种功能能够使得区域内的气体能源的输送覆盖面扩大,输送的方式也更加的便捷,输送的过程也更加的灵活,能够促进城乡的天然气事业的发展。最后,设计或者规划的天然气区域管网要具备区域调峰辅助功能,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城镇以及中小城市天然气管道的储气能力,进行管道的合理规划,当用户需要较多的天然气资源时,将天然气资源多的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调节到用户需要的地区,反之,亦然,以此辅助区域供气系统完成区域的天然气全面调峰[4]。

5城市天然气区域管网的实践

近年来,强化天然气管网的规划逐渐成为了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然气区域管网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不仅如此,我国还建立了一些大型的天然气区域管网的示范基地,这些示范基地主要是在一些发达的城市,例如,上海市的高压管网、深圳市的高压管网以及重庆市的高压环线等工程,天然气管网在城市区域的成功试验,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天然气区域管网的发展水平,使得天然气管网的功能更加的先进化和完善化。

结论:对天然气区域管网进行规划和设计理论的研究,加快我国大型天然气输气管网的形成进度。但是,我国天然气区域管网是规划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相关人员要加大对天然气区域管网设计理论的研究力度,让天然气区域管网促进我国地区之间的能源调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孔川.天然气区域管网规划设计理论研究[D].重庆大学,2016.

[2]代h.基于水力工况的天然气干线管网供气可靠性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e regional economy has spatial characteristic. Due to its powerful capabilities of spatial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abilities of intuitive image,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has been gradually introduced to the analysis of regional economy in order to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s. A regional planning system based on GIS will be designed in this article. It provides conveni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ervices for regional planning makers through the data query, statistical analysis, spatial analysis,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analysis and results of graphical output.

关键词: GIS;区域规划;系统设计

Key words: GIS;regional planning;system design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194-02

0 引言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能够综合采集、存储、管理、检索和分析各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并能够进行数据和图形的传输和接收。这种系统能够将地理位置和空间数据相互结合进行分析,实现经济和空间的结合,对经济信息从空间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数据表达。GIS与区域经济分析的联系主要有几点:首先,区域经济的各项数据由GIS的分析产生结果,这些数据对区域经济的未来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经济信息和空间信息融合的产物;其次,GIS通过对区域经济的综合分析,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模型集成平台,可以更加便捷的对各种模型进行分析和集合;最后,基于GIS具有强大的可视化功能,这样就能够将分析的结果更加直观的展现在用户的面前,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因此,GIS在区域经济的研究中是有很大的利用价值的,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学者利用GIS可以对区域经济的未来规划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方面。本文就主要设计了一种基于GIS的区域经济规划系统。

1 系统的目的

区域规划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区域发展的战略策划和产业发展与布局的方案设计及其实施对策的总和,是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解决区域发展方向问题的重要手段。区域规划的制定者可利用基于GIS的区域规划系统,对地区的实际自然、经济、社会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对提出的发展目标进行预测,得出、比较和评价规划方案,最终确定规划方案。

2 系统的功能

2.1 GIS基本功能 本系统具有GIS的基本功能,如文件、编辑、视图等。文件功能可以进行文档的打开、新建、保存、另存,对各类地图图层的打开、保存、退出等,支持地图分层管理。编辑功能可以进行撤销、复制、粘贴等基本操作。视图功能可以对各类地图图层的文件进行缩小、放大、移动等操作。

2.2 数据查询功能 要设计一套区域规划方案,首先要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规划任务的要求考察区域发展的现实基础、环境条件和可能前景,以找到并明确区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传统的方法是进行实地调查,获取区域经济、社会、科技、自然等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专题研究,为规划的编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通过本系统的数据查询功能,既可以实现空间数据的查询,如属性查询、位置查询、空间位置和关系查询、邻接多边形查询、缓冲区查询、距离查询等。例如,通过位置查询,能够从一定条件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具有完善基础设施的多个图层中查询出满足空间位置条件的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也可以实现区域经济数据查询和编辑,如不同年份的行政区划、人口、文化状况、资源、工业、农业等各种统计数据,种类很多且数据量巨大。系统可根据用户的设定,将区域经济、社会、科技、自然等各方面的数据自动编制成专题图表输出。

2.3 统计分析功能 本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包括基本的统计分析功能和统计模型分析功能。基本统计分析功能可以实现某个地区、某个时段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均方差等基本的统计分析计算。而统计模型分析功能是从区域经济的特性出发,运用区域经济领域中常用的经济方法,如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趋势外推等,以完成不同种类的区域经济方面的分析,并能根据不同因素的影响,在因素变动的情况下,做出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的预测,建立预测方案供用户选择。通过预测模型计算指标数值,确定区域发展的目标。

区域规划最终要将各种分散的因素综合成一个统一的规划方案,利用本功能可以对各种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和优选,综合规划模型和预测模型,制出规划的文本方案。

2.4 空间分析功能 为了使区域规划方案能够落实并实施,确定区域空间结构十分重要。这实际上是确定推动整个区域发展的空间增长极点,使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能够集中起来,发挥更大的集合性作用。

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弥补当前传统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在空间分析能力方面的不足,使其实现经济布局的分析、缓冲区分析等。

2.5 区域经济差异特征分析功能 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基础、资源、政策、人口、教育状况、资金、资本等各方面的差异,造成各个地区区域经济之间的发展水平、发展阶段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区域规划的作用是优化空间结构,解决区域不平衡发展的问题;调整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综合开发优势资源,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系统的区域经济差异特征分析功能可以实现对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和发展阶段进行分析,用图形方式表现出来,并且实现对区域经济的分区。例如,可以设定不同的区域经济评价指标,利用系统生成类型区或系统区,行政区或经济区,核心区、区和过渡区,优化提高区、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等,按照不同区域构建区域发展格局。

2.6 制图功能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制定供选方案,绘制规划图,编写规划报告及相关说明。这里首先需要专题研究,其次是综合研究。本系统的制图功能可以实现区域经济图形的生成、区域经济专题地图生成、区域经济专题统计图表和综合规划图的制作。这样就将区域经济分析的结果以图形、统计图表或者专题图等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在有需求的各类用户面前,更加形象地展示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并且预测其发展趋势。

3 系统的数据分析

按照系统应用上的需求以及所存储数据的性质,本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在逻辑上分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部分。空间数据(也称图形数据),是指和地理空间相关的各种数据,以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的形式在二维空间上描述区域地形、地貌、各级行政区域界定,以及与经济开发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和能源设施等要素的地理分布,可以将其抽象为点、线、面三种类型,并用不同图层来表示。而属性数据,是与各空间地理区域单元相关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特征数据,以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共同说明要素的名称和性质。区域经济统计数据数量繁多,如土地资源背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聚集规模等,表现形式是字符串及统计数字,它是本系统主要用来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数据。

地理空间数据(即图形数据)在图形上包含有不同种类的大量信息。通常利用“层”来组织并且管理数据,地图上的所有要素都可以被抽象为:点、线、面几个要素类,然后把不同专题的图层分别归类到点、线、面几个要素类中(表1)。系统属性数据包含历年的经济统计数据,经济数据量大并且种类多,用数据表会满足我们的功能需求,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在进行表结构设计的扩展。如地区生产总值信息表(表2)等。

结合研究需要,在建库时对数据进行分层处理,根据数据的性质分类,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归并为一个数据层,这样GIS对单幅或多幅图层进行分析和指标量算,以原始图层为输入,而查询和分析结果则是以经过空间操作后生成的新图层表示,有利于GIS空间分析功能的发挥。

4 系统的总体结构

基于GIS的区域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为:调查研究建立数据库数据的分析预测规划方案的输出,基本结构如图1。

5 系统提供的服务

通过基于GIS的区域规划设计系统,可以为区域规划的制定者提供如下便利的信息管理服务:

首先,制定区域规划所需要了解的区域经济的数据纷繁复杂,而本系统数据库中各种数据信息经过一系列的筛选、归纳、分类、整理,形成标准的数据文档,利用数字化手段结合区域电子地图,转化为所需的空间数据,针对不同类型的管理内容,按层进行地图编辑。用户在查询数据时,通过对数据类型的设定,可以得到规范化、标准化和数字化的数据。

其次,系统内设针对区域规划的分析方法和预测模型工具,根据用户的需求,可对区域信息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科学分析与处理,为区域规划提供详尽的数据分析以及多种预测方案,并可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与选优。

最后,系统利用GIS强大的可视化分析、空间分析及制图输出功能,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所需的专题图、专题统计数据表以及综合的规划图。数据以地图的形式数据输出出来,更加直观,为最终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斐,郭朝辉等.基于GIS的区域经济分析与决策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2002,17(6):77-80.

[2]史嵘,肖龙阶.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应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54-56.

[3]黄芳芳.基于GIS的区域经济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以江西省为例[D].江西理工大学,2011.

[4]孙久文.区域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5]邱友良,叶舜赞等.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研究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热带地理,1998,18(4):361-366.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综合服务片区;地域性设计;道路;通廊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5-0068-04

1 地域性视角的理解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全世界建筑正遭受着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西方建筑设计思潮的强烈影响,各地建筑设计的地域文化理念遭受着强烈的冲击。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师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对地域性设计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来讲,首先受区域地理气候的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的气候环境。建筑的地域性从狭义来讲,是指建筑地段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建筑周边的城市环境以及地方建筑材料和技术,这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形式。在规划设计上也是同样,规划设计的地域性设计主要体现在对规划区用地布局、道路组织和景观设计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而并非盲目的应用已经形成固定模式规划设计思路。

本文主要结合巩义市豫联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片区所处区域的气候、地形、地貌条件,从道路组织、天际轮廓线塑造、户外空间等方面探讨了具有地域性特色的规划设计。

2 项目概述

2.1项目背景

巩义豫联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定的巩义市2个产业集聚区之一,大力推进它的建设将对巩义市整体的产业发展起到统领性的作用。随着相关政策的确定和规划的完成,集聚区即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位于集聚区内部的村庄如何发展、村民如何安置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豫联产业集聚区的工业大多为二、三类工业,未来的发展会对产业集聚区周边村庄的居住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所以结合产业集聚区的综合服务片区建设,将所涉及的8个村庄全部迁并至综合服务片区中建设。

综合服务片区西起现管委会东侧道路(连接县道七大路与豫联集团南环路),东至岳岭村,北起集聚区南环路,南到片区规划环路。总用地规模39.62hm2,地形复杂,东西方向长约1900m,相对高差约为90m;南北方向长度约为300m,最窄处约130m,相对高差约30m。

2.2项目概况

豫联产业集聚区位于巩义市中心城区的东北侧,北部与河洛镇相接,南部与大峪沟镇相连。集聚区的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我国东西向的重要交通动脉连霍高速公路和陇海铁路从集聚区北部穿过,焦桐高速从西侧经过,集聚区向西经河洛路与中心城区相连,向南通过七大路与国道310相接。

综合服务片区位于集聚区的南部,北侧为铝电产业片区;西侧为物流服务片区,并且与站街镇区相距较近;东部位于岳岭上,地势较高,呈台地分布;南侧为生态山体,视野开阔。综合服务片区的地形地貌按成因类型属于黄土台塬地貌,海拔高程在120~222m之间,地势大致呈东南高西北低之势。整个综合服务片区呈台地分布,台地呈现出水平延展之势,东西长南北短,且南北方向台地之间高差较大。(图1)

2.3现状建设情况

综合服务片区现状中的居住用地主要是寺沟村的安置小区和驻驾河村的部分安置用地。寺沟安置小区为多层住宅小区形式。驻驾河村有部分窑洞和独户住宅以及少量多层住宅楼;岳岭上现有工业企业一家。

3 地域禀赋空间要素分析

3.1符合地域特点的道路结构

综合服务片区东部村民自建住宅前道路路线蜿蜒曲折,虽硬化情况较差,路面宽度仅有2米左右,但能够较好的连接综合服务片区南北两个方向,成为北部台地与最南部台地联系的有效通道,较好的解决了南部和北部的高差问题。综合服务片区西部地势变化相对较少,道路已经硬化,道路路面宽度约10m,联系集聚区南环路与县道七大路。

3.2城市形象

正在修编的巩义市城市总体规划已将豫联产业集聚区纳入到巩义市城市综合服务片区范围内,豫联产业集聚区位于巩义城区东北部,且由于巩义独特的地势,综合服务片区在七大路(县道)与南环路交叉口隔沟相望,十分突出,而且成为整个豫联产业集聚区人口形象地带,故而其整体空间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综合服务片区南侧有较高的山体,整个区域北高南低视野比较开阔,且由于豫联产业集聚区的组团式布局特征,综合服务片区南部是结构性生态绿地,具有较好的景观视野。

3.3趣味和谐的传统户外空间

综合服务片区内现状建设较少,仅有的几家村民自建住宅,每家户外都有一个平台(入口处),平台依靠旁边高大树木而设,且有石凳、石桌等简易的小品设施,形成十分有趣且与周边环境和谐的户外空间。

4

基于地域性视角的设计策略分析

地域性设计主要针对综合服务片区内部的禀赋空间要素,借鉴其形成原理和空间特点,一方面使规划设计方案能够较好的与规划区域相适应,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保留或延续村民已经形成习惯的空间形式、场所精神。

4.1延续基地肌理的路网组织

本次规划设计在对现状地形地势进行充分分析和实地踏勘的基础上,对规划区的路网进行有效的地域性设计的探索;不局限于北方传统的方格网式路网组织结构,根据整个综合服务片区西、中、东部不同的地形特征,积极探索与综合服务片区地势相结合的路网组织。

综合服务片区东部地形高差较大,地势变化较多,以弓形道路结合地形形成东部南北向主要联系的道路,并在弓形道路上延伸出两条折线形道路加强与北部东西向干道的联系。(图2)这些弓形道路、折线型道路借鉴规划区内蜿蜒曲折道路的组织原理,在相对高差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有效延长道路长度,减缓了道路坡度,有效的解决了地势高差较大的问题。

综合服务片区整体道路网设计呈现出路网密度大,道路红线较窄的特点。道路红线较窄便于利用综合服务片区内地形,规划的操作性较强,易于实施;另一方面由于道路路网密度大,使每个地块面积较小,便于对8个村庄村民安置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划分。(图3)

步行交通则有效利用好地形地势的特点,结合开阔的视野和南侧生态的自然环境,建立多条与南边方向直接的步行联系。步行交通结合支路和公共绿地布置,步行系统深入到各地块内部,将地块内的绿化用地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规划区内丰富的步行路网体系。公共绿地作为步行系统的节点,是居民休憩娱乐的良好场所;且充分利用良好的地形高差关系,为居民营造优美的观景平台,成为综合服务片区的景观特色。(图4、5)

4.2传承地貌特色的地形处理

整体综合服务区竖向设计强调尊重现状地形地貌,避免大填大挖;场地设计尊重台塬地貌的特征,形成丰富的错落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以台地为主。道路高程设计结合建筑高程、主要场地标高设置,局部用坡道、踏步等步行通道联系上下两台地。局部道路高程与建筑室外高程差别较大,考虑设置二层或三层入户。道路竖向设计是竖向设计的主要内容,应综合考虑基地的现状地形地貌、防洪防涝、以及工程管网的布线要求。(图6)

4.3山城融合的整体形象设计

综合服务片区整体城市形象设计主要考虑一些主要的视点综合片区天际轮廓线的塑造,主要考虑综合服务片区给的视觉形象要求,特别是七大路与产业集聚区交叉口等重要视觉观察点的视觉形象,避免形成一堵“高墙”视觉形象。故而规划设计过程中对居住建筑布局,特别是小高层住宅布局留出一定的视线通廊,形成综合服务片区内建筑与山体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视觉形象。(图7)

4.4丰富有趣的户外空间组织

景观视廊的设置结合综合服务片区内地形高差及道路对景设计,形成7条南北向贯通的景观视廊;同时在每个小区内部形成多条非南北贯通的景观视廊,给小区内部居民提供了十分开阔的景观视野。景观视廊主要考虑提升居住区内品质,给小区内部形成良好的视觉景观;景观视廊的设置考虑将小区内部核心空间组织起来,形成有机联系的景观系统,并形成空间丰富、层次错落的小区内部公共空间。(图8)

5 结语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

水利风景区是属于旅游景区近年新增的一种类型。很多水利风景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未能充分挖掘自身特色,盲目照搬其他景区的规划模式,表现出很大的雷同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合理规划水利风景区的建设,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1.充分考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我国地域广阔,各种地理环境及气候类型丰富而齐全,这决定了各地的水利风景区景观都有其明显的地域文化景观特色,必然要反映到景区的规划建设中来,从而形成种种地域文化特色。一方面,景区中如游客中心,水工建筑等建筑的选址、朝向、建筑风格、植物的选址配置,地形坡度及其景区景观营造都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有着万千变化的自然环境及气候呈现的景象本身就是水利风景区的重要景象:飞流直下的瀑布、一望无垠的沙漠、宽广无际的草原、四季变化的植物景观等。因此,我们在规划建设水利风景区时,要以景区的体验者和创造者双重身份来感受水利风景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这些自然环境因子不仅可作为我们规划设计中借用、强化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而且特殊的地理及气候条件也是景区规划设计的限制因素或规划设计依据。因此,我们应该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融入与景区的规划建设之中,结合地形地貌开发出相关的旅游产品,如草原的滑草运动,赛马运动,沙漠的越野运动。

2.充分利用乡土植物树种资源

乡土植物作为本地区的土生物种,投资少、抗性好、绿化效果好、适生于当地环境等优势倍受重视。在水利风景区植物景观规划建设中,充分使用乡土植物不仅能够有利用植物的正常生长,又能表现其地域文化特色。例如武汉的市树是水杉,市花是梅花,济南的市树是柳树,市花是荷花,长沙的市树是香樟,市花是杜鹃花等,都是各地最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这在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的规划设计中最为明显,因为此类水利风景区与城市的联系最为密切,是一个城市的形象,最能够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

3.遗留物质文化的保留和保护

地域文化作为特定地域的历史积淀,常常以各种形式显现于水利风景区景观中,如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它伴随了城市的发展而发展,见证了整个城市兴衰演变的历程,沉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其含有的古堤坝、古亭、古桥梁、古寺庙等等都代表着一段历史时期的文化符号,所以在进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时,应尽力将这些历史构筑保留下来,以提升水利风景区的文化内涵和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4.历史文化场景的挖掘和展现

在水利风景区中,有些景点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且具有重大意义,它们或记载于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随笔散文中,或仅仅是靠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这些都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等,是体现一个地方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内容。所以,在规划设计水利风景区时,应充分挖掘场地已消失或遭到破坏的有价值和意义的历史文化场景,对其进行经济价值、美学价值、历史价值等各个方面的分析评估,以展现水利风景区的地域文化特色。

5.地域文化与景区旅游的融合

不同的民族和地区经过多年的不断演化,因为自然环境、气候、生产方式、社会经济等的不同,总会形成一些本民族或地区特有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具有稳定性、社会性、集体性与地域性,如泼水节、放河灯、赛龙舟、游灯、地方戏曲等。在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中,应将此类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与水利风景区的旅游规划相融合,规划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观光项目,同时利用当地特殊的手工艺,开发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为这些民俗活动和手工艺等提供持续发展的空间。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第5篇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区域旅游规划综合集成技术方法的定义和渊源,其次在总结旅游系统的特点以及已有的一些规划模式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旅游规划综合集成方案,从数据的录入与编辑、维护与管理、查询与分析以及输出等方面介绍了其系统结构;最后从区域旅游规划的应用角度指出综合集成技术对规划系统实现其功能都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区域旅游规划 集成 系统

区域旅游规划中综合集成技术的引入

旅游规划可以按地域范围划分为地方性规划、区域及区域间规划、全国规划、国际性规划,按规划时期划分为短期规划(1-2年);中期规划(3-6年)、长期规划(10-25年);按组织结构划分为部门规划、项目规划、综合规划等(何光炜,1997)。其中区域旅游规划是指在区域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布局、项目技术方案设计和具体实施的过程。

方创琳(1999)在区域发展规划系统集成方法论中,总结区域发展规划中的定性方法主要包括野外调查法、统计图表法、地图描述法、对比论证法、专家咨询法、头脑风暴法、反头脑风暴法、提喻法、推理法、问卷函询法等等,而这些方法在规划中分析问题时,一般遵循收集资料整理加工分析资料综合归纳形成理论体系的思路。除了以上提及的定性方法,区域发展还可用定量方法进行规划,它是以逻辑演绎为推理方式的量化方法,大多数定量都是定性分析思维的归纳和经验积累,定量和定性方法都是为了更好的区域发展规划目标服务的。

区域发展规划的综合系统集成技术是针对区域发展规划的多主体、多层次、多目标、多时段特点,通过科学理论、经验知识型和专家判断相结合,提出经验性假设,然后通过经验性数据和资料以及参数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思路与实证研究一致,其实质是将理论模型、计算机仿真技术、专家群体和智能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把各种学科的科学理论与政府决策者的经验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官、商、产、学、研“五位一体”的系统集成环境,并通过政府意志、科学理论、专家经验集成的整体优势,寻求区域发展规划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区域旅游规划必须在遵循区域发展规划方法论的大框架下,结合区域旅游业的特点设计集成系统,以此提高规划的效率和成效。

区域旅游规划综合集成技术系统设计

(一)区域旅游规划过程

从我国产业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工业逐步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必然取代工业成为主导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朝阳产业”的旅游业近年来得到了大力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域广阔,很多旅游资源亟待开发,而这些资源的区域性又很明显,所以对旅游规划和旅游信息的管理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区域旅游规划要求处理协调好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关系,使之能够可持续发展。由于旅游规划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空间数据,为了提高规划效率,其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结合成为必然。“3S”技术一体化的发展也使这在技术上完全可行。因此,与会计信息系统一样,区域旅游规划也必然走上信息化道路,而在此过程中区域旅游规划综合集成技术的系统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建立在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旅游规划的对象是旅游系统,具有综合性、模糊性、开放性、动态性、层次性等特点,所以对旅游系统的认识和把握是旅游规划的核心和关键。从本质来看,旅游规划是一种战略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它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旅游规划的过程如图1表示。

有些学者根据区域旅游规划的实践经验,设计出一套三段式流程设计模式的区域旅游规划技术方法,其由地脉文脉梳理理念认定与提炼、理念渗透与扩散三部分内容组成,是一个脉络相连、互相照应的组织结构。其中地脉文脉的梳理是对地方分散的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加以凝练的概括,理念认定与提炼是以地脉文脉为本源,以旅游地为载体,进行理念认定与提炼,构建支撑整个规划的战略理念。这种战略理念既具有产品形象性,又具有战略方向指导性。理念渗透与扩散则主要包括产品开发和市场规划两个方面,产品开发包括景观创意、城市设计、旅游商品设计、特色餐饮规划、旅游交通创意、地方节事策划、服务设施建设、代表娱乐项目创新等内容,市场规划包括旅游形象市场定位、促销口号、旅游标志、地方名称、营销方式等内容。笔者认为若在实践中运用它,将能使规划用地很好地展现地方个性与特色的效果。

(二)区域旅游规划的关键点

在旅游规划的过程中,以下两个方面是最为关键的步骤,其实施的好坏程度关乎到整个系统的水平。基于此,笔者对其做一较为详细的阐述。

1.战略决策研究。战略是指相对较长时间对全局的决策,战略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风险性的特点。因此,在区域旅游规划的战略决策研究中,方案制定必须遵循以上几个特点。从指导性而言,是在决策中需要强调方向性,而不是要做到细致入微;从全局性而言,在决策中要强调方案的面面俱到;从长远性而言,是需要决策方案具有前瞻性,预见性;从系统性而言,是需要决策方案的内部有整体性,相互勾稽,相互支撑;从风险性而言,是需要在决策方案中考虑整个决策的风险性,并与此同时做好风险应对措施。

2.与外部系统和谐发展。根据巴纳德的组织平衡理论,任何组织和系统的良好发展,需要处理好组织内部、组织和环境之间两个方面的平衡,即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组织的对外平衡是指组织通过外部环境保持平衡,以提高组织效力的过程。而在区域旅游规划中,必须注意系统的外部平衡,即与外部系统和谐发展。但是外部系统不断变化,所以这就要求在规划中留下一定政策弹性,使得在外部环境在发生变化时,能自动调整或者不用对内部系统做出大的调整便能适应新的环境,从而使得规划系统迅速从与外部环境不和谐纠正过来,以实现新的和谐和平衡。

区域旅游规划综合集成技术的应用

文章对区域旅游规划综合集成技术的讨论主要是基于系统结构模块。而从功能结构模块来看,其一般由四个方面组成:基础资料子系统、现状分析子系统、旅游产品设计子系统和环境建设支持子系统。对区域旅游规划系统有了全面的了解后才能更好地应用它。

区域旅游规划集成技术的应用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一般产品不同,旅游产品的开发及销售只能在资源所在地进行,必须依靠旅游者自行前来购买才能实现旅游经济运转,因此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并不完全取决于旅游资源的丰富度,更在于客源市场的可靠度。其次是旅游设施的选址。旅游设施主要包括旅馆、餐饮、购物、会议、展览、医疗保健、邮电服务及观光、游憩等设施,而选址问题涉及人类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因此,科学选址、合理布置旅游设施对旅游区开发建设至关重要。再次是旅游路线的选择及组织。旅游路线应该有机穿插游赏空间和过渡空间、连接最具风景特征的空间形象且要主体鲜明,既有统一感,又有层次感和变化感为最佳;最后是旅游环境容量的计算。要研究旅游环境容量和游人规模,并且要根据供需匹配的原则,使二者实现动态平衡。

综上所述,综合集成技术系统可以定量研究旅游问题,不仅可以将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起来,而且提供了综合分析的工具,为旅游业发展规划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持。它有助于促进区域旅游规划思维的创新,综合集成技术为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更科学的思维方式。它有助于促进区域旅游规划技术的创新与规范,在区域旅游规划过程中,一些规划人员逐渐将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其中,不但有利于提高区域旅游规划成果的科技含量,也有利于大幅度地提高旅游规划工作效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技术减少规划的主观成分,也实现了规划技术与方法的创新;它还有助于促进区域旅游规划管理的创新,区域旅游规划系统是一个多要素的复杂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高度的关联,任何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系统的变动。综合集成技术集成了规划各个阶段、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对以旅游系统为规划对象的区域旅游规划系统树立全过程地动态管理和监控。这些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助于促进我国区域旅游规划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伟强,陈文君.旅游规划原理[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刘滨谊.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理论与实践[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宁淼,王奇,叶文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3)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景观规划 视觉识别 城区 地域性

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呈现高速的发展趋势,从而使大城市的扩张达到空前规模,但由于设计人员的水平有限,相关城区规划行业不完善,导致我国大城市在进行城区重新规划的过程中,容易丢失当地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出现大城市布局普遍雷同、甚至是不合理的现象。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的目的

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抛弃,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当地城市的文化竞争力,尤其在当前大城市的发展阶段,文化软实力跃然成为整体规划的重点。而城区作为大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是整座城市所能体现的聚集点,也是对外宣传该城市所特有理念的最佳平台。在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于城区景观设计的要求,日益提高,使得城区景观规划与设计成为一项规划难题。因而笔者以广州的城区规划为例,结合这十几年的珠三角城市发展情况,对城区景观规划与地域视觉识别设计进行一项针对性探讨。

1.2 研究的意义

近几年,随着人们的视野逐渐开拓,城区景观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尤其在表现该城市独特地域文化时,如何从简单的图形图案里组合成一个具有内涵的景观,如何从单调的色彩模块里构造出一个具有多彩的视觉标识,这些都需要相关的理论研究。因此本课题的城区景观规划与地域视觉识别设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 城区景观规划与地域视觉识别设计的基本理论

2.1 城区景观规划的概述

景观指的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空间单元;具有异质性空间结构和相应功能关系的生态单元嵌块体;为人类或生物所感知的地面可见景象的综合[1]。而本文所论述的景观便是最后一种解释,从景观所表达的视角来看,城区内的公共建筑布局,包括城区的公路、铁路、河道以及相关的公共服务建筑,都属于城区所在的外貌景观。

2.2 地域视觉识别设计的概述

视觉识别最早出自企业CIS视觉设计理念,“企业为了塑造企业形象,通过统一的视觉设计,运用整体传达沟通系统,将企业的经营理论、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活动传达出去,以显示企业的个性和精神,与社会公众建立双向沟通的关系,从而使社会公众产生认同感和共同价值观的一个战略性活动和职能”。视觉识别在20世纪后期发展迅猛,尤其在国外企业方面,就像在街上走进一间街边的肯得基快餐店,你也永远不会怀疑这到底是不是肯得基、会不会走错了。因为肯得基的视觉识别个性鲜明、深入人心,让你可以从密密麻麻的店铺里,一眼就可以发现它的存在。而在城区规划的过程中,同理,人们的记忆总会对规划良好、鲜明独特的城区景观有着更深的好感,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记忆在脑海里。

3 影响城区景观规划与地域视觉识别设计的因素

3.1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发展历程的积累和体现,历史遗迹作为特殊的文化载体,凝固和浓缩了人类各个时期的文明,以物质形态展示了城市演变的轨迹,融合了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特征[2]。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各大城市的历史发展轨迹大多可追溯到上千年,由此而沉积的历史文化,颇为丰富,且又富有极大的差异性。

3.2 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因其地域经济与民族历史文化构成的原因,形成自成一体的文化特征。其主要特征有多元性与复合性、阶层性与地方性、神秘性与实用性、稳定性与变异性。这种民俗文化特征在民间至今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从城区规划的角度来看,民俗文化的植入往往是当地规划者最为缺少的,因为在我国的城区规划上,规划者往往直接国外挑取优秀城区规划设计的案例,以此形成长期照搬照套的陋习。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用最快的速度改变了一个城市的城区规划,且具有一定水平的审美效果。但却缺失一种所特有的民俗文化,如同有了躯体,但没有灵魂,这是极不科学的,理应被否定。

4 城区景观规划与地域视觉识别设计的具体表现

4.1 公共服务系统

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团体和私人机构等为补充的供给主体,为公民及其组织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为主要目的而研究建立的一系列有关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机制、服务政策等的制度安排,最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体制创新。应该说在整座城市的城区景观规划与地域视觉识别设计当中,公共服务系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譬如公路的指示牌、公园的长条坐椅、街道边自行车存放的条框等等。这些简单而又实用的设施,所需要的视觉设计却又不那么简单,除了实用之外,还须避免呆板、普通、单一的形式,力求创新,要注意所在城市的公共服务系统风格的统一,形成一个良好的体系,便于管理之余,也较为美观。

4.2 城区园林景观

除了公共服务系统,城市里还存在的大型景观就只有城区园林,具体表现为城市里普遍存在的公园,特别是在当前全民健康的号召下,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身体素质,每天到公园里散步、跑步的人,逐渐增多。因此在对城区园林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公园给人带来的愉悦性和舒心性,讲究精巧,切勿大刀阔斧。而就广州的城区园林景观而论,格调分明,错落有致,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城区园林规划典范。

4.3 色彩布局

色彩布局在城区景观规划与地域视觉识别设计里是一个新命题,因为此项设计不仅在国内城市少见,在国外城市的视觉设计也为数不多,主要是运用光、色、声系统营造出一个令人舒心的环境,尤其在对人的情感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的色彩布局,能够极大提高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同时,还加强人与环境的联系。

5 结语

我国城市的发展有其特殊性,大多数城市拥有一定的历史,因而与国外的空白城市规划不同,我国在对城区进行规划之时,多数考虑的是局部的改良,而非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这就需要考量多方面的因素,笔者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点。(1)充分利用历史文化沉积;(2)努力挖掘所拥有的地域性特点;(3)创新设计,追求人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桥景合一、技术美学,区域规划,地域特点,飞雁式梁拱组合桥;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所谓桥梁“景观”即在桥梁设计中要考虑桥梁周围的自然景色和桥梁建筑本身的人文造景,形成“景”,“观”。桥梁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共同构成我们生活空间的整体景观。因此桥梁景观不但指桥梁本身的造型结构优美,还需要桥梁周边区域的大环境相协调。一方面桥梁要融入周围的环境,另一方面精心设计的桥梁可以更好的提升和诠释周围的景观,与其相得益彰。

二、.桥梁景观的特点

1、桥梁景观的技术美学特征

桥梁景观设计必须符合桥梁功能、技术、经济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对桥梁进行美学设计。如桥型方案的美学比选,桥梁主体结构部件的大小比例调整,桥梁外形轮廓尺寸与城市景观的和谐等。桥梁景观的这种以功能和技术为重的特点即为桥梁技术美学。

2、桥梁景观的时代特征

我国的桥梁之桥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如50年代木桥,60—70年代拱桥,80年代梁桥,90年代斜拉桥,20世纪末悬索桥、立交桥。 每个时代的桥型高潮均是其结构技术突飞猛进的结果。桥梁结构技术的科技特征及结构技术的不断更新使桥梁景观有深刻的时代烙印。由于桥梁在城市中的战略性地位,其时代特征又会感染城市,从而产生以点击面,一俩拨千斤的作用。

3、桥梁景观的地域性

桥梁的空间跨越使交通立体化,而桥梁所跨之处的地理、地貌或城市空间环境均有其特指性,桥梁与特定地点的地形、地貌配合成为桥梁景观设计需重点考虑的方面。桥梁与城市的伴生使其复合景观成为标榜城市独特性、唯一性的象征,如悉尼大桥与悉尼歌剧院的景观伴生成为悉尼甚至澳大利亚的标志;武汉长江大桥与与龟蛇两山的景观伴生一直为武汉城市的骄傲等。

三、桥梁设计中如何结合地域特点和区域规划做到桥景合一

桥梁设计中如何结合地域特点和区域规划做到桥景合一,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在拟建桥梁方案时先了解桥梁所在区域的背景及总体规划,结合规划特点确定桥梁的景观定位。对于没有景观要求或景观要求比较低的区域,从节约造价的角度考虑采用一些预制结构的桥型方案。对于景观要求比较高的区域,可以根据该区域的景观设计考虑与周围环境、建筑风格相协调的桥型方案。

例如:在做西漳站区几个桥梁方案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项目研究背景及总体规划:整个西漳站区规划成“一轴三带,一廊三心”总体景观结构。一轴:依托凤宾路轨道交通所带动一条城市景观轴;三带:规划区内沿东侧主干道惠山大道、西侧快速路凤翔路及东西向等级公路北环路形成的三条绿化景观带;一廊:新开河段形成的南北向滨水景观廊道;三心:西漳站点区形成生活化的生态型景观核心,天一及刘谭站点区分别形成具有商业休闲特色及商务特色的活力型景观核心。西漳站区的西石路、西锦路、西昌路、西青路桥梁位于地铁1号线西漳站点附近,既位于“一廊”新开河景观廊道的中心部分,又位于“三心”中西漳站点生态型景观核心带内,是整个地铁西漳站区的景观中心。

2、根据桥梁所跨越河道的现状特点和周围景观设计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桥型方案。对于有航道要求的河道,桥梁跨径必须满足航道要求。在此基础上,考虑河道沿线的景观和周围地块的建筑特点,选择受力合理、造型新颖的桥型。新建桥梁要参考河道上下游已建桥梁的桥型方案,对已建桥梁的实际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新建桥梁遵从以下原则:同一条河流上的多座桥梁,在总体风格较为统一的基础上,相隔一定距离桥型结构宜于多样化。

由于新开河是西漳高铁站区一条重要的水上走廊带,规划河口宽35米,由于桥梁河道没有航道等级,河口相对较窄,桥梁跨径比较小,并且梁底标高低,桥梁结构相对较矮,因此不宜采用复杂的桥梁形式,推荐桥型主要采用小跨径的梁桥、刚构或拱桥为主。 西石路、西锦路、西昌路这三条道路南北向距离较近,在桥型选择上要总体风格、尺度要统一,但每个桥梁又要体现不同的风格。

3、根据桥梁所在区域的用地规划来考虑桥型方案。例如在以行政中心和高档办公区为主的地块,桥梁宜选择现代感较强的桥型;对于以商业、文化建筑为主的地块,桥梁宜选择造型活泼、色彩亮丽的结构形式,使其融入周围的氛围。对于以住宅为主的地块,桥梁宜采用简洁明快的桥型,同时要搭配一些精致的细节处理来提升桥梁景观,并结合周围水体,给居民营造出和谐宁静的居住环境。对于以公园、水体景观点及休闲生活带为主的地块,桥梁可选择具有园林风格的桥型,使其与自然环境相匹配。一方面体现桥梁的存在,另一方面使公园风景因为桥梁的存在更为生动、饱满。

例如:西昌路北侧是商业用地和住宅混合用地,南侧以住宅用地为主。综合考虑道路功能和河道两侧的地块规划,桥型方案采用三跨连续刚构,该桥型可以很好的平衡交通和景观功能。在桥梁外侧设置观景平台,通过精致的细节考虑,结合周围人工水体造景,能给周围的居民营造出和谐、宁静的居住环境,将该河段打造成亲水性和休闲生活的生态景观区。

4、在考虑桥梁方案时,结合该区域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背景,给桥梁赋予一定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底蕴,让桥梁更具有生命力。

例如:西锦路跨新开河桥梁位于西漳站点生态型景观核心区,同时也是滨水景观廊道正中央。因此,该处桥型选择考虑一些无锡的文化底蕴,采用飞雁式梁拱组合桥:无锡,江南著名的鱼米水乡,杨柳垂岸、雨燕翩翩,是典型的映象。在本桥桥位处,西漳景观廊道一旦建成,将成为两岸绿树成荫、林间鸟鸣清脆的美妙场景,以翻飞的雨燕双双飞临水面为灵感,形成该桥型。同时在桥梁头和桥位设置人行踏步以便于周围的居民走进河边亲水。该桥型结构轻巧、简洁,富有现代气息。虽立面为拱形,但毫无厚重感,与西漳站区打造的现代化的城市生活风尚区的格调呼应。

五、结束语

近年来,由于桥梁结构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桥型不断产生和应用。现代桥梁已不纯粹以满通功能为目的。随着人们审美意识、景观概念不断增强,桥梁景观设计愈来愈受人们的关注。桥梁这种大型的工程既要注重质量又要重视景观不但满通功能的要求,而且要与周围环境协调和整体城市融为一体,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品”。

桥梁是一座城市的血脉,更是一个城市精华和标志。因此,作为一名桥梁设计师在以后的工作中对桥梁结构进行科学的、规范的、系统的设计,同时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美学素养,在设计中把美学艺术充分运用到设计中去,设计出更具有安全性、耐久性、观赏性、时代性的桥梁。

参考文献

[1]杨士金、唐虎翔. 景观桥梁设计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盛洪飞. 桥梁建筑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3] 张先勇. 道路与桥梁工程美学.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河道整治;问题分析;整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TV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河流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关键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载体,我国古代就形成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河流关系和制约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对于防汛排涝,美化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山区河道治理与管护随着社会的发展显得日益重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发展水平不断加快,山区河流还担负着供给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作用,建设人水和谐的水环境逐渐成为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河道治理理念落后、缺乏全面规划等原因,山区河道整治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依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为例,该县位于广东省的北部,地处南岭山脉南麓,是一个典型的多山多水少田的山区农业县。境内山大沟深,沟壑纵横,主要河流有由乐昌流入县境东北角,经桂头镇流向韶关的武江河;发源于县境西北与阳山交界的丫叉顶,乳源瑶族自治县由西向东流入南水水库,穿过县城,汇入北江的乳江河(又称南水河);发源于县境西北面与湖南省宜章县交界的猛坑石东麓,由西北向东南经大坪、大桥、必背、桂头流入武江的杨溪河;发源于天井山北麓的蚁岩,由北向南流经洛阳、大布汇入英德市的大潭河。大潭河:大潭河发源于县境西部天井山,贯穿洛阳和大布两镇,距县城51公里,全长44公里,集雨面积411平方公里。桥甫电站与大潭电站之间水面开阔,最宽处可达30米。密集的河网,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水资源,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山区洪水灾害的突发性、破坏性大,也给乳源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乳源自古水灾频繁。近年来,乳源县相继实施了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项目,荒山荒坡、陡坡地基本得到治理。洪水挟带下泄河道泥沙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河道的行洪能力。2011年启动了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县城周边堤防和重点乡镇堤防得到修建,全县多座小型水库得到了除险加固,全县防洪保障能力得到基本改善。但全县总体控制性水源工程缺乏,待改造提高的堤防还很多,尾矿坝和地质灾害面广量大,防洪保安形势依然严峻。加之,近几年粤北移民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大,大多移民村庄都是傍河而建,这给山区河流治理和防洪安全安提出了更高的现实需要。

一、山区河道治理

1.山区河流形态和现状

山区中小河流的形态多为“U”字形或“V”字形,河床纵断面一般比降陡峭,绝大多数都在0.1%以上,其河岸线非常不规则,且河道水的流态极为复杂。山区河流的水文特点是降雨强度大、汇流时间短、径流系数大,洪水来势迅猛。山区河流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其流态受非常不规则的河床形态的影响,十分混乱,常有回流,横流、水跃,旋涡跌水等出现,流象极为险恶,常会产生冲刷,吞食农田、道路等,对山区农业基础设施破坏性极大。加之,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大多数基础性水利设施建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存在着防洪标准低,不尊重自然规律,不考虑防洪要求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等现实,盲目围垦河沟、侵占洪水和调蓄空间、河流开发失衡导致洪涝灾害时有发生。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河道天然砂石的需求越来越大,河道采砂管理难度加大,乱挖滥采、过度采砂、毁田采砂、破堤采砂等现象还比较突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给河道治理带来了严重影响。

2.河道整治的原则

河道治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势利导,重点整治。二是因地制宜,治管结合,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当前与长远关系。三是除害兴利、治理与开发并举。四是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河道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清除行洪障碍物与修建治河工程相结合。

3.认真做好河道治理的规划

对于山区河流,在进行治理前需要编制河道整治规划,明确整治的任务和要求,并对河道特性进行分析,选定设计参数,分析比较不同方案,论证每一个方案的经济效益和工程效益,经过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比较,最后选择其中的最佳治理方案。设计参数是实施河道治理的主要依据,主要有:设计流量、设计河宽、整治线等。洪峰流量是威胁工程安全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其设计洪水的计算,主要以确定洪峰流量为主,并充分考虑造床流量、河相关系,最后确定整治线。整治线的设计内容一般包括整治线位置的确定、整治线宽度的计算、线型的选择等。整治线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按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充分考虑水流运动的规律,尽可能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在最大限度扩大效益的同时,力求节约投资,合理布置整治线,整治线宽度按照设计洪峰流量推求,固定整治线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两种形式,山区中小河道整治线一般情况下布置成直线式。

4.治理措施的选择

山区河道的堤防现状和水流特性,大部分河道狭窄,比降大,人为挤占河道严重。水流急,产生洪水历时短,来势凶猛,对堤体的冲刷较大,极易造成淘刷。又因为山区沿河两岸是村庄和农田的主要聚集区,房屋和建筑物临河而建,工程占地和拆迁量大。因此,山区河道堤防形式一般采用挡墙式浆砌石或干砌石筑堤为主,抗冲刷能力强,稳定性好,减少占地,就地取材方便。当山区下游河道比降较小,水流相对缓慢,河道两岸一般为淤积沙土时,也有采用沙土护坡筑堤身,但该形式占地量大,抗洪水能力差,不宜采用。

二、山区河流治理应注意的几点

当河堤修建后,堤身的作用是保护村庄,控制河势。但堤防同时也束窄了天然河道,改变了原来的水流状态,必然引起河床的冲刷。根据山区堤防毁坏现场的多次观察和调研,山区堤防脆弱点主要在堤基础的淘刷垮塌而导致堤防损坏。因此,在堤防建设过程中:(1)筑堤前必须进行基础处理。目前,对于山区中小河流基础的处理还没有比较可靠的确定基础冲刷深度的公式,一般是按照推移质输沙公式来推算,但只能是初步估算。在河流治理中,一般按照公式加经验的方式,依据已建工程的运行情况确定。根据已往的治河经验,山区顺直河道基础深度一般为2m,应避开软弱地基和冲刷地带,保证在稳定基础上。凹岸河段可根据该弯道的曲率半径及顺直河宽等因素综合确定。(2)变缓河道天然比降。在河床比降超过0.1%的重点堤防段,宜采取修筑拦河坝等工程措施来抬高河床,变缓天然河道比降,防止河床下切,淘刷堤基础。(3)严加河道采砂管理。由于近几年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实施,河道上游的天然来砂量逐年减少,而河道的采砂却不断加大,造成了河道天然砂石的不平衡,极易改变河流的水流形态,加剧洪水冲刷,造成堤防基础悬空、垮塌。(4)加强已成堤防的日常管理和监测。河道管理机构和收益镇村因共同承担起此项责任,落实管护机构和人员,落实管护经费。

结束语

山区河流治理工程保护范围广,涉及面宽,是保护山区人民生命财产的生命线工程,意义重大。因此,在山区河道治理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河道特性、地形地貌、工程现状、施工条件、经济能力等综合分析,要合理的选择治理形式,达到既经济又安全的目的。治理效果达到后,更应强化后期管理,加强工程维护,确保山区人民的生命线工程长久发挥效益,为日益迅猛发展的城市提供生命的血液。

参考文献: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第9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区域电网;规划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不断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加大信息化控制技术在电网建设的作用,建设智能电网,是当前电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对智能电网的发展要求和区域电网的规划体系设计建设进行探讨,具有实践性的意义。

一、智能电网概述

智能电网概念首先由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在2001年首先提出,并在2003年启动了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我国在2009年提出了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同年即启动了相关的标准编制、研究计划、专项技术研究和试点工作,我国的智能电网以建设特高压电网和实现各大电网之间的协调发展为重点。根据我国国家电网对智能电网的定义,智能电网是指以特高压为电网主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和控制现代化技术,实现电网的自动化、信息化和互动化的电网技术。智能电网较于传统的电网技术相比,具有自愈性、交互性、智能性、兼容性和优化性等多个特点。

二、智能电网的性能要求

智能电网技术对传统的电网提出了新的性能要求,主要体现在自愈能力、互动性、兼容性、优化性和多元性几个方面。

1、自愈性

智能电网利用信息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整个电网的实时监控,在发现问题时快速的进行判断并作出保护动作,如将发生故障的线路或者电气元件隔离,及时的进行恢复供电,保证不发生大面积的停电现象。此外,实时监控系统还可以根据数据对电网的运用状态进行预测,如将大电网按照风险隐患的等级划分,对不同的等级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控制的手段。

2、兼容性

智能电网要求可以实现多种发电模式的接入,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在分布式发电和可再生新能源发电等多种发电形式发展的形式下,传统的电网难以实现这些电力的兼容和接入,但智能电网可以实现。智能电网可以同时将集中式发电、分布式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染料电池发电,这一技术有其是对于可再生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光伏企业并网发电,即极大的促进了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智能电网的兼容性有助于改善电力结构,促进电力发展的绿色、环保和高效利用,符合和谐发展的理念。

3、互动性

新的电力发展形势对电力企业与用电者之间的电力营销工作提出了新的互动要求,包括友好的信息显示界面和及时的信息传递和用电需求管理等。与传统的电网相比,智能电网依靠其通信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双向的互动,这对于改善用户的用电体验,具有很好的效果。电力企业通过与用户之间建立双向的通信系统,企业可以对的用户的用电情况、成本、安全用电情况、电费收缴情况等进行了解,用户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合理的用电方案,从而实现的供需双方的有效沟通,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率。

4、优化性

智能电网技术包含智能化的电力调度系统,可以根据对电网运行数据的分析,根据电网电源分布、用电时间段的分布、电网荷载传输情况等对电力进行调度,实现以最小化的电网运行成本实现最大的优化运行效率。智能电网还能实现对电网损耗的有效控制,识别无论是自然状态下的能源损耗还是人为破坏的能源损耗,通过与现代化建筑物智能电气系统之间的联系,将整个电网的电力损耗降到最低,实现电力资产规划、建设、运营、维护等多个环节的优化。

5、多元性

智能电网可以有效的调节供需关系,通过对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和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促进电力企业的市场化运行,实现电力市场的公平竞争。智能电网以物理的输配电网络作为主体,以双向、集成、高效的信息控制系统作为平台,实现对电网的监测、控制、调度、市场运营和维护处理等多种业务,实现电网业务的多元集成化。

三、智能电网发展对区域电网规划体系设计建设要求

智能电网和电力环境的发展,对区域电网的规划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智能电网的的场网分开对发电和输电环节的新要求;新能源接入的要求;电力市场改革的要求;能源环保的要求;潮流电力需求对电力调度的要求;区域的电力资源配置要求;电网主网架需要适应不确定的负荷变化的要求。对于区域性的配电规划,还要实现电动汽车、自行车等公共充换电设施、光纤入户、智能变电站、故障诊断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智能抄表和收费等自动化的建设。现行的电网规划体系几经难以满足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新的区域电网规划体系设计建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即电网性能、电网效率、成本和社会效益四个方面。

1、电网性能

围绕电网的可靠性展开设计,进行预想事故集的研究,是智能化的区域电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为适应智能电网新的性能要求,必须对传统的电网进行完善和升级,建设多适应性的智能电网规划体系,其中对区域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和处理措施以及区域电网的预想事故集等研究,是规划新体系中重要的基础工作。

2、电网效率

区域电网协调规划、节能调度规划和电网灵活规划是智能电网实现新能源接入和节能降损、提高电网整体效益的基础保障。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改进就是引入了新能源的接入、信息化的通信和控制方案、智能化的决策系统等。这些新技术的引入对本来就受到市场、政策等因素影响而产生不确定性的电网规划变得更加的复杂。灵活化的智能电网建设规划,可以具有较强的抗扰动能力。区域电网协调规划是解决新形势下区域电网所面临困难的重要措施。在我国电力规划中,特高压建设是建设的必然选择,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对区域区域500kv电网的建设规划和运行方式、作用功能定位等造成影响,研究500kv区域电网与特高压电网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智能电网区域电网配置、网内调峰电源、网内电源与区外电源的协调发展、调峰资源的统筹管理和优化等具有重要的作用。输电线走廊问题也是当前电网建设的关键问题,需要通过新技术来提高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

3、成本要求

当前的电网规划,对成本要求的控制只要集中在前期电网建设的环节的资本投入上,对于电网后期运行、维护、修理和报废处理等诸多环节的成本管理没有进行规划。缺乏系统完整的成本控制,是由于电网规划与工程施工、电网运行和维护以及设备处理等多个环节之间联系不紧密的问题造成的。新一代智能化的区域电网规划体系需要考虑到电网建设可靠性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是当前电网规划体系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4、社会效益

电力资源作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利用形式,在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的经济发展理念下,在电网建设中注重社会效益的发挥,是必要的内容。以风电和太阳能等新型能源接入为主要形式的新能源,具有间歇性、分散性等特点,实现这些新能源的接入,对智能区域电网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风电为例,需要建立风电发动机仿真模型,根据风电的特点以及接入会对电网产生的影响,构建适应大规模风电接入和运行优化的电网结构。

四、总结

智能电网的发展解决了传统电网存在的弊端,也对传统电网的规划和调度模式等提出了新的升级和建设规划要求。本文分析了智能电网发展需要的性能要求和在区域电网规划体系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第10篇

结合相应的设计理念,对规划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统一规划,促进生态开放空间与城市建设空间的协调发展,在城市中倡导水文化,利用规划区域内存在的大小水脉,营造出“近水、亲水、赏水、嬉水”的城市环境,打造具有浓郁水环境的亲水城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该城市新区的设计目标为:对特色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结合先进的规划理念,将该城区定位为信息、服务、交流、设计、文化等综合性商务平台,创造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中心区域,营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环境,集商业、娱乐、休闲、居住等为一体,打造出新的城市中心。在该城区的设计过程中,遵从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均衡、人地和谐的设计规划理念,需要遵循以下几个设计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有效指导,结合相应的设计目标,创造出高品质的生活空间环境和生态环境;(2)要建处“六个结合”,保证城市设计规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六个结合”主要包括:①中心城区建设与郊区城镇建设的结合;②城市景观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的结合;③重点标志性建设与普适性环境质量建设的有机结合;④新城区建设与旧城区改造的结合;⑤质量效益与开发成本的结合;⑥近期建设与长远规划的结合。(3)做好城市要素的规划。从城市整体方面考虑,对城市环境、文化、经济等因素进行规范和策划,树立精品意识,强化城市品牌建设,从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4)对新城区良好的生态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景观的建设有机结合,塑造出优美的环境景观,实现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高度统一。(5)对于中心城区的设计,要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城市的开发设计成本,对有效的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规划设计,实现紧凑型城市布局,尽可能做到低投入、高收益。

二、设计规划

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土地资源规划该新城区的设计规划,一方面需要满足城市的综合,另一方面,要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因此,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时,需要体现出社会化、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生活化等发展趋势,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为城市的居住、服务、工业、娱乐等活提供充足的空间。2.城市整体布局结合人地和谐和生态的城市设计理念,在对城市进行总体布局时,要以自然、生态、和谐等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运用“先底后图”的规划路径,对规划区域内的水体、植被等自然因素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构筑“X”型生态内核以及东部生态区为重点,以生态屏障的建设为辅助,形成符合城市设计理念的生态格局,对旧城区的经济、功能、景观等进行有机延伸,采用多元化的手段和措施,形成人地和谐、生态优先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做好居住区域、生态区域、亲水区域等的设计和规划工作,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3.空间系统设计城市中的开放空间是城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促进城市生态空间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确定有效的发展目标,对规划区域的水环境和绿地空间进行优化和完善,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管理措施。(1)水环境的规划:对规划区域内的水体环境进行充分设计和规划,对水体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不仅可以提升城区的开发和改造速度,减少陆上交通运输的压力,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亲水空间,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2)绿地环境的规划:绿地环境的规划,主要是在该城区自然体征的前提下,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化的生态结构体系,形成安全合理的生态格局。4.空间景观设计在该城区的规划设计中,中心湖区作为整个城区的重要景观空间,对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城区开放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帮部分,属于综合性的城市开放空间,集观景、休闲、运动、娱乐功能于一体,从而满足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需求,形成带状绿色网络的景观结构,最大限度地创造出良好的绿色生态空间,实现人地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5.核心区功能设计城市核心区不仅是指城市用地的中心区域,同时也是城市功能的集结点,是城市服务行业和公共建筑的集中区域。在该城区的规划设计中,核心区可以分为几个主要功能区:(1)综合商业区:综合商业区是城市核心区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具活力和生机的区域,在进行设计规划时,要采取集约化的策略,设置丰富的立面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温馨的生活环境,创造出合理有序的公共空间和半公共空间,通过与居民私密空间的结合,确保城区功能的有效实现。(2)行政办公区:行政办公区主要是城市行政单位的办公场所,在该新城区的规划设计中,要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扩大公共空间的范围,强化亲民氛围,切实做好城市管理工作。

三、结语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室外;风环境;CFD模拟;建筑规划

0.引言

CFD具体指的是计算流体力学的一种模拟测算与设计方式,这种方式近似于方程求解的计算方式。随着我国商用软件的不断开发与应用,CFD模拟计算技术在工程界逐渐发挥出越来越大的实际作用。本文主要对室外风环境下CFD模拟的建筑设计要素进行探究,结合CFD模拟设计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为我国今后的室外风环境CFD模拟规划与设计工作提供可行性参考。

1.室外风环境下的CFD模拟建筑设计机理

1.1选取有效的数学参考模型

在我国常见的建筑小区内部,室外风环境的流动特征具有不可压缩性与低速湍流性。常用的数学模型具体分为大涡模拟模型及标准k-ε模型等多种形态。其中大涡模拟模型旨在利用非稳定状态的NS方程式来直接模拟大尺度涡,通过这种方式对区域环境内的CFD模拟情况进行准确测算与记录[1]。大涡模拟模型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直接计算小尺度涡,对计算机的速度与内存要求较高,往往还需要计算很长时间,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准确选择。标准k-ε模型的使用成本较低,其数值波动较小,但计算结果以及精密度较高,在低速湍流数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建筑规划设计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应根据不同模型的实际特征,准确选择相应的数学参考模型进行计算。

1.2选择正确的计算区域及物理模型

随着我国建筑形式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当下社会在建筑风格设计的多样性与功能性上出现了极大的改变,小区建筑在正常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更需要切实满足住户的是要求,在规模形态的设计与要求上更需要符合整体区域环境的特征,切实保证小区建筑的整体性与功能性[2]。小区建筑在使用过程中风场作用的范围较大,因此,建筑规划设计人员在实践过程中应对小区建筑的整体区域环境进行准确判断与计算,如果过分增大计算区域,则会相应的增加计算成本,但是如果计算区域不足,则会严重影响规划设计的质量及准确性,因此,如何选择计算区域逐渐成为建筑规划设计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样,建筑规划设计人员在选择小区模型的过程中,一般都应该选用AUTCAD来进行设计,以此提高建筑模型的精准程度,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减小计算的节点、加快模型制作的速度,建筑规划设计人员往往需要忽略实际建筑群当中的微小凹凸处,直接选用与实际建筑接近的模型,通过计算结果进行准确分析。

1.3确定CFD模拟计算的边界条件

建筑规划设计人员利用CFD进行小区风环境建筑物模拟试验的过程中,首先应确定CFD模拟计算的边界条件,通过对风环境图进行准确分析,根据风速风向等情况,确定区域环境内的风环境情况。建筑规划设计人员应明确建筑入口处的风速分布情况,根据气流穿过不同区域环境地带的情况,准确判断气流与风速降低的数值。在明确建筑入口处风速分布情况的过程中,建筑规划设计人员应对地面以上300M范围内的风速及风向情况进行统计,根据风的实际变化做出指数分布统计。

2.室外风环境下CFD模拟的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结合2014年8月深圳某小区室外风环境下的建筑规划设计情况进行分析,该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由16栋商业用房、高层建筑以及小学所组成,其中商业用房层高16.5m,会所层高15.4m,高层住宅层高3.5m。在小区建筑的西南方有约40m高的山体结构,在东边与南偏西有若干10层左右的建筑物。本文主要对该建筑设计案例进行分析,省略既有山脉与建筑。

2.1小区建筑设计的分析结果

案例区域属于深圳南部某小区,该地区处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夏日较长,冬天时间较短,该地区的平均气温始终、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约为23.1℃,区域内最高气温约为39.7℃。小区环境内的年平均风速约为2.9m/s,主导风向以东南风居多,受区域环境及气候特点的影响,室外风在夏季较为明显。

通过上述分析探究可知,该小区的室外通风情况受小区建筑群的影响,小区内风速在2m/s-4m/s的区域内较小,小区北侧建筑群内的风速普遍在1m/s以下,由此可知,该建筑的整体通风情况较差,建筑设计人员应对小区的整体建筑规划设计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

2.2小区建筑设计方案调整

通过对该小区的设计方案调整情况进行探究,可以清晰的看出各部分建筑的不同之处,根据图中建筑的实际情况,准确判定不同建筑之间的调整距离与调整位置。

(1)在不影响小区通风情况的前提下,对中间低层会所与高层商业用房的位置进行调整,通过增加高层的方式,进一步改善小区内的通风情况。

(2)在小区建筑的优化设计过程中,应对区域内的建筑进行适当的调整,齐排建筑改变为带有弧度的建筑型体,有效增加建筑之间的距离差。

(3)在小区建筑的优化设计过程中,应对区域内的建筑进行相互调整,有效增加建筑之间的距离,改善建筑之间的通风情况。

在整个设计方案中,该小区的建筑高度调整变化不大,主要是对商业用房以及学校建筑的体型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此满足合理性建筑设计的实际需要。在调整的过程中,对于每栋建筑的架空距离都有严格的要求与规定,通常约为4.5m。为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物的通风效果,建筑规划设计人员应重点对高层建筑的体型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对高层建筑低层进行架空处理,充分发挥优化设计的作用。

2.3小区建筑设计结果对比分析

根据该小区建筑群内不同区域内的室外风环境,在小区内室外通风较差的区域设置A、B、C、D、E5个标记点,分别在5个标记点进行风力测算,根据风力的等级以及区域内的空气情况,有效评估小区整体的室外空气质量状况。

通过对该小区实际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不难看出该小区的室外通风情况经过建筑规划设计调整后得到了明显改善(A、B、C、D、E等区域为建筑群区域,区域内室外空气流动性较差)。在优化设计方案当中,小区2m高度的风速获得了明显的提升,这一情况充分说明了该小区建筑群内的室外通风情况已经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与提高,相较于调整之前的情况,现阶段该小区的室外空气流动性较好,空气品质获得了较大的改善,更加适宜人们居住与生活。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室外风环境下开展CFD模拟的建筑规划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群的整体功能特性,提高建筑物之间的空气质量,为住户营造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M727.2;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283-02

随着用电规模的不断扩大,新时期配电网规划设计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必须针对我国目前配电网发展实情确立配电网规划设计思路,区分配电网规划设计重点,选择配电网规划设计方法,以促进配电网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前瞻性及有效性。

1 新时期配电网规划设计面临的挑战

21世纪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的配电网。既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又要适应新形势带来的深刻演变,其规划设计也将面临着更多挑战: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带来了新的挑战;用电负荷迅速扩大带来了新的挑战;用电需求多样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分布式发电迅猛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带来了新的挑战;配电网外部建设环境日益严峻带来了新的挑战。

2 新时期配电网规划设计思路

针对配电网的特点以及新时期配电网规划要求,目前配电网规划设计遵循如下思路。

1.统一规划、协调发展。统一开展配电网规划,与主网架、其他各专项规划有机衔接、协调匹配,避免规划成果重叠、交叉和遗漏。

2.城乡统筹、全域覆盖。落实“横到边、纵到底”的工作要求,实现城乡电网规划范围和规划内容的全覆盖;深化配电网规划,满足城乡发展需求,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3.标准统一、差异分区。统筹城乡电网规划标准。同类型区域采用统一的规划技术标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用电需求,采用差异化策略,对不同类型区域有针对性的制定发展目标和规划技术原则。

4.安全可靠、运行灵活。加强配电网建设,消除薄弱环节;提升配电网供电能力,优化配电网结构;提高配电自动化水平,构建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的配电网络。

5.智能环保、适应性强。适应电网智能化要求,采用技术先进、节能环保、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提升信息化水平,完成智能配电网阶段建设目标;综合考虑各类用户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需求,使配电网具备满足各类负荷用电需求、适应各类分布式电源接入的能力。

3 新时期配电网规划设计重点

新时期,配电网规划在满足负荷增长的前提下,结合智能电网发展需求,针对当前配电网薄弱环节,统筹建设改造配电网。新时期配电网规划设计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提高配电网整体供电能力,满足负荷用电需求。

2.解决县域电网与主网联络薄弱的问题,建设县域电网与主网第二回联络通道,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防止全县大面积停电。

3.通过新增变电站布点、优化供电范围、增大线径等措施,基本解决配电网“卡脖子”问题。

4.加强中、低压配电网建设,增加中压线路联络比例,提高转供能力,优化供电分区,提高供电可靠性。

5.提高供电质量,通过合理布点、缩短供电半径、增加无功配置,基本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

6.落实电力普遍服务,通过电网延伸、户用光伏发电等措施,基本解决无电地区用电问题。

7.适应电动汽车充(放)电站等多元化用电需求和分布式电源接入,满足重要用户的高可靠性要求。

8.提升配电网装备水平,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降低电网损耗。

4 新时期供电区域划分

针对国家电网公司各区域配电网的差异性,按新时期《配电网“十二五”规划设计指导意见》所提出的配电网规划思路,将配电网划分为A、B、C、D四类。其中,A类标准用于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的政治或经济中心区、部级经济开发区或高新科技工业园区(以下简称为A类供电区域);B类标准用于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生产生活集中区、省级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以下简称为B类供电区域);C类标准用于对供电可靠性有一定要求的生产生活相对集中区(以下简称为C类供电区域);D类标准用于农业经济活动区(以下简称为D类供电区域)。根据城乡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对供电可靠性的不同要求,各级规划区供电区域划分如表1所示。

5 新时期配电网规划设计目标

新时期配电网规划的总体目标为:基本建成结构合理、运行可靠、经济高效、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的配电网,扭转配电网发展滞后的局面。A、B、c、D四类供电区域的供电可靠率目标和综合电压合格率趋向99%甚至是100%。

6 新时期配电网规划设计主要技术原则

新时期配电网规划主要技术原则是指导各级供电企业合理进行配电网规划的重要原则。国家电网公司在现有城网和农网规划设计导则基础上,提出了供电区域分类,并对四类供电区域的基本参考建设标准进行了规定;对供电可靠性、容载比、高中压配电网结构、建设型式、设备选型、导线截面选择、无功补偿、中性点运行方式、重要用户供电、分布式电源接入等方面的技术原则进行了规定。

6.1 不同类型供电区域基本建设标准

按照A、B、c、D四类供电区域,差异化地选择配电网规划的安全准则、线路、变电站等建设标准。A、B、c、D四类供电区域的基本参考建设标准如表2所示。

6.2 高压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高压配电网接线应根据负荷水平、供电可靠性要求和电网发展目标因地制宜选择,并与输电网和中压配电网结构统筹规划,实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同一地区、同一电压等级、同类供电区域的网络接线方式应尽量简化并标准化,以实现同类型地区高压配电网结构的清晰化、简洁化和标准化。不同类型供电区域应采用不同的网络接线方式。A类供电区域供电可靠性要求高,推荐采用双侧电源双回链式、双侧电源三T形接线方式以及双侧电源三回TT形接线方式;B类供电区域相比于A类供电区域可靠性要求要低一些,除上述接线方式外还可选用双侧电源单回链式、双侧电源双T形接线方式、双侧电源双回TT形接线方式;C类和D类供电区,电力负荷水平较低,供电可靠性要求也不高,电网建设以满足供电需求、提高供电能力为主要任务,接线以单侧电源供电的方式为主。

变电站布置应因地制宜、紧凑合理,尽可能节约用地。主变压器台数最终规模不宜少于2台,不宜多于4台。不同类型供电区域的变电站主变压器应配置不同的容量推。以110kV变电站为例,A类供电区域主变压器台数推荐为3~4台,单台容量为63、50MVA;B类供电区域主变压器台数推荐为2~3台,单台容量为63、50、40MVA;C类供电区域主变压器台数推荐为2~3台,单台容量为50、40、31.5MVA;D类供电区域主变压器台数推荐为2~3台,单台容量为40、31.5、20MVA。

在同一高压配电网内,每个电压等级高压配电线路导线截面可选用2~3种规格。高压配电网主干线截面和所串接的主变压器容量应相匹配,宜根据规划区域内饱和负荷值一次选定。不同供电区域架空线路及电缆线路导线截面也有所区别。

6.3 中压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中压配电网规划应充分考虑现状电网结构,结合各类供电区特点、可靠性要求和远景电力负荷水平,选择结构合理、简洁清晰的网络结构,满足用户用电需求。对于有特殊供电安全需要的重要用户和高危用户,中压配电网结构可根据重要用户的级别选择。根据不同类型供电区的建设型式和可靠性标准,中压配电网的主干网一般采用如下目标网络接线方式:A类供电区域架空线网推荐多分段适度联络,电缆网推荐双环式、单环式、双射式、n供一备(n≤4);B类供电区域架空线网推荐多分段适度联络、单联络,电缆网推荐单环式、双射式;C类和D类供电区域架空线网推荐多分段适度联络、单联络、单辐射。

中压线路应有较强的适应性,主干线截面应按远期规划一次选定。导线截面选择应标准化,主干线导线截面不宜超过3种。中压线路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A类和B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2km;C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4km;D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15km。

6.4 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低压配电网实行分区供电的原则,低压线路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低压配电网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一般采用放射式结构,当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或有其他特殊情况时,可采用双电源供电。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A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150m,B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250m;C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400m,D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500m。

7 结语

随着电力负荷的不断增加,目前配电网规划设计方法已无法满足电力电力系统发展需要,因此对配电网规划方法的完善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目前我国配电网实际,基于配电网差异性视角所分析的分类配电网规划设计方法无疑具有一定的实际借鉴价值,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配电网规划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S6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范GB50318-2000《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规范》作为我国重要的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依据文件,对工程相关的内容范畴作出了规划,主要内容有:对市政排水范围进行划定,对排水量进行预估并确定排水体制,布局设计污水污泥处理程度和出路,确定排水枢纽工程地理位置,建设用地以用建设规模等。

2 宏观、微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2.1宏观分析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给排水规划设计宏观层面所面对是大范围的思考,涉及到规划区范围以外甚至跨地区的区域性问题,影响深远,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给水方面,主要体现在水源及其保护,区域水资源平衡及区域供水规划;在排水方面主要是防洪排涝规划设计以及河网区域污染控制,它要求我们必须有宽阔眼界与系统创新的思维。

2.1.1防洪排涝规划

近些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严重破坏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财产安全。为减少灾害的损坏适度,市政建设中严格做好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以警觉的防洪意识和完备的排涝设施应对险情,使人们的健康安全以及城市的经济利益获得保障。防洪排涝是城市的生命线, 防洪排涝规划主要针对对象是外洪和内洪, 外洪以防为主, 如防洪堤、水库等, 而内洪则是排蓄为主。针对于市政防洪排涝的规划与设计,重点应注意排水重现期标准的有效衔接,要全面了解城市的地域特征、洪涝面积、建设规模等信息,并结合实地的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前期设计,来规划适用于城市自身特性的给排水工程项目施工。

2.1.2 污水处理方式

我国目前较普遍采用的污水排水方式为集中式,即以大型的污水处理厂来实现集中式、一体化管理,使污水处理达到高效、有序。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具有效率高, 污水厂运营成本低, 处理出水水质有保证等优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现有的污水处理方面也出现了以下的问题:①远程输送和持续性运输供应不足,导致产生运营的高成本和高能耗,②无法进行中水就近利用,③巨额管网投资(越下游管径越大, 投资巨增)。这就需要在现代的市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过程中重新树立污水处理观念,根据区域性的具体需求量设置分散点,在整体的以面分面相应的管理和处理体系,以便于局的及时管理与反馈,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效率,从而提升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效益及适用性。

2.1.3 区域水资源规划

区域水资源规划设计:如市区给水系统规划、中心城镇给排水规划设计、污水水厂外管网规划设计等, 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水资源的区域性供应需与区域性的使用达到平衡性,这样才能够既不浪费,又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需要。要实际平衡性,就必须在给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阶段注意对区域性水需求量的估算,以科学的实地考查、检测,探讨和汇总包括农、林、牧、消防、渔业、生产、生活用水等需求在内的各类信息,并以此作为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2.2 微观细化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2.2.1 给水系统规划设计

随着变频供水设备大量使用, 特别是利用城市给水管网压力智能直接供水装置的推广应用(取消屋面水箱) , 高峰供水量增大, 从而相应加大水厂供水规模。因此在这背景下,城市供水系数应考虑设置对置水塔或高位水池的方式来降低日变化系数, 同时也提升供水安全度。同时给水系统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近远期结合, 为未来留下发展空间, 譬如道路管线综合时给水管位的预留,给水管径合理确定等等, 避免重复投资, 争取效益最大化。

2.2.2 雨水系统规划设计

市区内河设计标准采用五年一遇不漫溢(水利标准, 相当于城建一年一遇标准),而相应道路排水重现期P=1年情况下,两者洪峰相遇是经常性的,雨水管道出口经常是压力出流,因此雨水系统要进行必要的压力流校核,同时与竖向标高相协调,避免在重现期P=1情况下,雨水溢水路面。

一些城市交通道路,若存在较短的排水重现期,即路段洪峰发生频率高,给雨水排水管道的出口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该类排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应首行进行多次慎重的压力检测,针对路段的实际情况设计有利行雨季快速排水的管道系统,以免影响交通通畅。

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较深区域, 尽量使雨水不排入下水道, 尽量通过设计施工, 将雨水渗透掉。一则减少排水负荷, 减少雨水管道投资, 二则增加地下水补给, 涵养地下水, 进行水生态修复。另外也可以设置雨水贮水池截留雨水作中水使用, 但同时也要因地制宜, 譬如地下水位高,下雨后地面充分湿润, 地下径流很大, 则不宜采用渗透法。

三、市政给排水规划存在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3.1 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不相协调

3.1.1工程实例:

某沿海城市滨江路道路工程设计,该道路位于规划新区内,新区规划面积10m2是该市新的行政文化教育中心,规划新区内主体河流内江由北往南流入大海,该市海岸潮汐属于不正规日潮为主的混合潮型,最高潮位3.75m(标高采用黄海基准,以下同),多年最高潮位平均值为3.55m低潮位平均值为-2.30m,20年一遇高潮位3.63m,50年一遇高潮位3.82m,规划新区内水面平均高程0.91m。

规划新区整个场地北高南低,两侧高,中间低地形起伏较小,高程小于11m的区域占84% , 小于5m的区域占54.4%,规划新区防潮保护标准采用50年一遇的实测潮高3.9 m整个场地最低控制标高4.2m规划的道路最大纵坡≯315% , 最小纵坡≮013%。

按上述的规划, 滨江路的道路设计为:路线L为1.7km,全线最大纵坡0.581%最小纵坡0.300%,道路中心线设计路面高程4.2m~6.1m。相应其道路两用地高程为4.5m~6.4m。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城镇体系;规划;建设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market economy in our country's rapid development,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fe.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city, city and between the region are increasingly linked, urban system to study more and more, combining with their own work experience on urban plan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in urban system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hop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Keywords: market economy; Urban system; Planning;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市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市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因此研究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1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的定义

我们所说的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所谓城镇体系规划是一种政府行为,是国家或—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就政府行为而言,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影响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投资成为区域开发资本的主要来源,因此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对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内容研究不充分,对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城镇体系规划的建设建议

2.1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2.1.1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如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1.2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共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2.1.3要适应改革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2要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

2.2.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来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部门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部门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部门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2.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有—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为协调部门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2.2.3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市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2.2.4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2.2.5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2.3要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协调的目的是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协调的重点是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协调的内容是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对于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陛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同时注意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2.4要提高规划的弱性和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雾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2.5要特别重视城市规划政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实施规划得到保障。

3结语

总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与现代化,中国城镇体系必然要与世界城镇体系接轨,因此要深入对世界城镇体系特点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城镇的体系,促进我国建设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亭,何深静,魏立华.论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框架的新走向 .《城市规划》,2008,3.

[2]耿纯,陈巧凤.浅议城乡统筹背景下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

[3]安蕾,张沛.城镇体系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安徽农业科学》,2010,18.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绿道规划;原则;方案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140

1 青州市绿道规划设计需求

本次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以青州市为例,对生态旅游特色下城市绿道规划设计的需求进行分析,结合具体数据深入研究了城市绿道规划设计的主要方向。

青州市地处于山东半岛东部,东临昌乐县,西靠淄博市的淄川、临淄两区,南接临朐,北与东营市的广饶接壤,东北与寿光市毗连,是我国著名的自然景观城市,非常适合绿道的建设。该市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底,其农田、山林、河滨等均可作为绿道建设的景观要素,绿道发展具有非常好的前景。从生态旅游特色角度而言,青州市绿道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各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把握,要借助绿道将分散的旅游景点联系在一起,形成良好的生态旅游空间体系,从而全面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与此同时,青州市绿道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绿道品牌的建设,为区域特色形成特色产业,使其能够与青州市旅游融合在一起。

2 生态旅游特色下绿道规划设计原则

青州市绿道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把握好生态化原则、本土化原则和人性化原则3方面内容,要围绕生态旅游特色需求形成有针对性的绿道体系,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绿道应用效益,使其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2.1 生态化原则

绿道规划设计时要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低碳经济基础上形成相应的设计内容,形成相应的设计体系。尤其是要符合区域的地形、水质、植被、气候等自然特征,能够充分借助自然资源且将资源整合,在不影响原生态的基础上实现区域空间的优化。

2.2 本土化原则

绿道规划设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能够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与区域生态环境需求相协调。与此同时,还要保证其符合当地的人文特色,能够真正在生态旅游基础上形成特色的人文体系,尊重区域文化,突出民族景观特征,这样才能够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2.3 人性化原则

绿道规划设计要满足人性化需求,能够以人为本,围绕人员需求形成相应的设计内容。如在设计过程中以慢行道为主,设置好人性化标识和标语,做好相应的急救装置设置,形成配套的保护装置等。

3 生态旅游特色下绿道规划设计方案

3.1 绿道规划设计定位

依照青州市发展方向,在对其绿道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围绕生态旅游特色构建以生态宜居为主的绿道体系,借助该绿道拉近城市生态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纽带;可以在民族特色基础上构建相应的旅游特色路径,带动区域人民增收;可以依照生态发展需求形成绿色、环保空间,为区域人员提供良好的健身场所。

3.2 绿道规划设计内容

为了满足上述需求,在青州市绿道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城市区域特色、人口分布状况、城市交通状况等科学选取区域的廊道设计和慢行道的选择。青州市绿道设计过程中可以在山丘、山体等区域设置绿道,借助自然资源形成良好的生态空间,全面优化绿道环境体系;可以对二线巡逻道加以利用,依托二线巡逻道中的各项装置形成走廊或慢行道,将其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从而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投入,从根本上提升青州市绿道的实用价值。

除此之外,绿道规划设计时还要做好点、线、面的结合,即构建兴趣点,设置慢性线,形成区域面。选取点尽量要依照青州市的自然景观进行选取,围绕城镇构建之间的生态资源或道路路径等合理设置慢行道,将人们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空间紧密融合,借助公园区域、自然景观区域形成绿道面,从而构建以绿道为核心的生态格局。尤其是在线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走廊线路设计,依托植被、土壤等生态资源状况及自然环境走向趋势形成相应的绿廊。这种绿廊要适当设计缓冲区、控制区和禁入区,在禁入区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对生态或绿道进行保护,从而提升绿道的安全效益、生态效益,改善其保护效果。

4 总结

绿道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已经开始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将绿道这一低碳环保道路体系纳入到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形成了针对性建设体系且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为我国生态城市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雷.对绿道景观及配套设施控制性设计方法的认知――以晋城市环城生态圈总体规划的实施为案例[J].江西建材,2016(10):31-32.

[2]王喜勇.中小型生态旅游城市的绿道规划设计探讨――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J].建筑知识,2012(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