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德育;爱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06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0.038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主要是靠思想品德课来完成的,再就是班主任的平常教育工作中也在进行德育教育。其实,德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几乎无处不在。那么,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谈一些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爱是根本

同志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一切。”师爱是人类最美好、最神圣的一种爱,是沟通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为此,作为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则更需要阳光、雨露,少一些说教,多一份爱心,哪怕只是一声赞美,甚至一个微笑。

提及本届学生,其中有个叫徐超的孩子,每每提起他,我的内心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一阵酸楚,因为阳光、高大、帅气、懂事的他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未满三个月时,母亲离家出走,父亲接受不了这一现实得了精神分裂症,可怜的孩子只能和年迈的奶奶以捡破烂为生,后来65岁的奶奶改嫁后孩子的生活才算基本有了保障,可日子仍过得不尽如人意。于是在这一年半的时间中,我想方设法地去帮助他。终于开学初时,“闫桂珍助学基金”理事会对其救助了三千元钱,每每提及此事,孩子的眼中总是闪着泪花,甚至还在《我的独白》一文中这样写道:“提起闫老师和陆老师,我应该感谢上苍,因为是它让我遇到了这两位老师,但就我现在的状况所能报答她们的方式只有好好地学习,可不知为什么每当回到家看到奶奶我就想赶紧找份工作快点挣钱。因为这个思想一直在作祟,导致我一直静不下心来,至于我将来会是一种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这两个人我会一直铭记于心。”看完这个孩子的习作以后,我深受感动,决定遵从恩师的建议:想法设法帮助他。

有人说:做不了伟大的事,就用伟大的爱去做平凡的事。教书育人注定了一名人民教师的工作平凡而美丽。学生都是待放的花朵,而教师能有幸伴花成长,聆听最美的花开的声音,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二、知是前提

知,就是教育者全面了解、研究学生、综合掌握学生情况,对所有的教育对象要有一个全貌的认识。想要教育好学生,就得先全面地了解和研究学生。由于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所受教养、熏陶不尽相同,方方面面都存在差异。而且他们也非生活在真空中,因此社会及其各种文化媒介的影响都会作用其思想意识。

为此,学生的家庭情况、体质状况、智力水平、学业成绩、思想品质、来往朋友及其个性心理特征等,都应是教育者所了解的。而对于班中的那些学困生,教育者尤其需要下苦功、花力气,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发现其闪光点,找到教育突破口,从而确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三、理是通道

教育工作者以“理”育人,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必须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为此,我们在平日的工作中,一定要让学生懂得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能做出正确的是非判断。

讲理,须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不落俗套、敢于创新,让教育对象能够领悟并欣然接受。“理”涉古今中外,分粗细纵横,然而更重要的是联系当前国内外实际,摆事实讲道理,巧设情境,循循善诱。也可利用班会、团队会等形式讲身边的英雄模范、新人新事,就事论理,以理晓事,从而让学生心悦诚服。当然以理育人不拘泥于形式,寓教于乐、寓理于情更佳。学生置身其中,方可受到“理”的熏陶。

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觉悟,加强自我修养,这样才可增强说理育人的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拼搏进取精神是永远不可枯竭的!

四、行是关键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工作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由此可见,以“行”服人、以身作则便是我们做好育人工作的关键。为此,就要求我们一言一行都要严格自我约束,以自己高大的形象作为生动的教材,让学生从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悟出立身做人的道理。

譬如与学生一起做操;一起参加升旗仪式;爱护环境,能亲手捡起地上的垃圾;生活简朴,不讲究吃穿;遵守纪律,上课不迟到,下课不拖堂等等。至于不酗酒、不、不违法则更须做到。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每日三省吾身”,经常检点自己的言行乃是十分必要的。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新一轮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并使用新的德育课教材.本文就如何适应德育新课改需要,提高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实效,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予以简要阐述.

2008年12月l0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捧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自2009年秋季入学的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新生开始执行,标志着新一轮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新时期如何抓好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上好德育课、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等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一、认真领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精神

1.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过程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在2001年之前称为政治课。1986年、1990年国家教委先后下发了《发试行关于制订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和《于颁发通知》,规定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为政治课、文化课、专业课和实习课,要求职业高级中学的政治课参照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并加开职业道德课。1993年l0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程设置的意见’。此意见明确指出,政治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国情和近代史教育、法纪观念和职业道德教育,弓l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开设的政治课有:经济政治、世界观人生观、法律、国情、职业道德。

1996年2月,国家教委下发《等职业学校财经、政法类专业政治课课程设置的意见》,要求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财经类专业开设的政治课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常识、世界观人生观、法律、国情、职业道德;政法类专业开设的政治课有经济政治、哲学基础、法律、国情、职业道德。

1999年初,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把德育课程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其中。2001年,教育部印发《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1]2号),规定德育课程包括: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哲学基础知识、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等四门课程。并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更名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使课程名称与课程内容更加相符。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认真总结2001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后德育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

2.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任务和目标

新一轮课程改革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意见》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要求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二、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途径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为更好适应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树立科学教育观

首先树立有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观。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力量,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将实践教学、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社团建设等渠道有机结合起来,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德育人人抓,事事与德育相联的德育教育大环境。

其次,树立开放性德育教学观。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就业,坚持以服务的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方针,适应中等职业学校“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和一年在县级职教中心、一年在城市职业学校、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以往防范型的德育教学旧俗,不放弃“问题学生”的转化,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主动选择,主动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在实践中感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自觉把社会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我道德需要。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2.巩固德育工作网络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德育的三大支柱,优化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是德育的重要一环。对学校而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既有可控的一面,也有不可控的一面。学校要发挥学校德育教育的主导作用,积极主动争取家庭、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减少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负面影响,从不同角度落实德育目标。

3.加强实践性教学

道德的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实践教学是解决从他律到自律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两个“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对实践性教学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职校生的思想特点,在德育课教学中采取单纯的说教式教学方式,学生不易接纳,还可能产生德育逆反心理。因此,在新课程下,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方法,加强德育实践形式的探索,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既生动活泼,又扎实有效,体现德育的实践性本质。

4.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德育

职业学校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具有德育功能,不能孤立地认为学校德育是德育课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传授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善于捕捉德育机遇,积极创设德育情境,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各学科教学活动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专业实习操作课教学,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

5.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健康的心态是成功的基础。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寻找对策,并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和交往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使之正确对待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变消极为积极,正确认识自己,接受现实的自我。

6.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选择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德育师资队伍是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保证。首先,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事业感,增强广大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律己意识,使教师思想深度、道德品质、业务水平等成为学生的表率;其次,对德育师资队伍实行科学的分层管理和培养,采取有效措施,支持、鼓励德育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学习和运用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改进管理模式,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善于运用科学辩证的分析方法去剖析。寻找更符合实际的教育对策,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第3篇

1 高职院校德育途径具有其特殊性

高职德育应建立完整的体系已是目前德育界的共识,高职德育体系构建中的要问题无疑是确定德育目标,因而也最为研究者关注,但在德育工作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仅确定了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德育途径是德育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人们往往会把德育途径和德育方法混为一谈,尤其是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确定了德育目标后,往往是先思考德育内容,紧接着就思考德育方法。有了内容和方法就可以去操作了,不必去想途径问题。实际上德育途径是德育工作中一个相当“物质化”的存在。它是为了达成一定的德育目标,采用一定的德育方法进行一定德育内容的教育所必须使用的渠道。它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过程的承载体。德育途径是客观存在的,在整个德育体系中,德育途径是最实在的。没有途径,内容、方法、过程都无所附着。加强对德育途径的研究,更好地把握其规律的特殊性是德育取得良好效果必然要求。

德育途径丰富多彩而且差异很大,它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客观性指德育途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教育现实中的一种实实在在的重要德育因素。但是这种客观存在不一定被德育工作者完全认识,德育工作者往往根据自身不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对德育途径的不同认识,因此它也就具有了主观性。高职德育工作者自觉地,力求科学地认识德育途径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当德育工作者对德育途径及体系有了整体把握之后,势必增强在德育工作中对德育途径进行选择的自觉性。根据不同的德育内容选择适合的德育途径,这肯定有利于提高高职德育的实效性。

整合并构建高职德育途径体系有利于发挥德育途径的整体效能。高职教育及其任何一个学段,都有其相对固定的德育途径,高职德育工作者把握了这些途径,可以在德育工作的整体计划中,结合不同的德育内容、方法使用不同的德育途径,使其所有作用都发挥出来,没有由于缺乏认识而被闲置的途径。这对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当然是有利的。同时德育工作分别考虑使用各个德育途径的时候,必然会进一步对德育内容、方法及过程深入审视,思考其整体运作的适应性,合谐性,使德育工作更符合客观,增强其实效性。

2 高职德育七大途径的特殊性

德育途径一般从总体上按空间特点分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基本途径,以学校德育途径为主,但这三大途径的分类过于概括、笼统,缺乏具体的实践意义,因此需要进一步按德育途径的性质特点对学校德育所经常运用的途径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类,目前成熟的分类方法提出了包括课程、实践、组织、环境、管理、咨询和传媒七大类途径。

2.1 课程类途径

就课程类途径来说,高职的德育课程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课,这一点与其他普通高校并无不同,但从高职德育目标的职业性出发,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裁减、增删,突出职业性特点,思政课程分别对应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和心理教育,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有重点,如思想教育主要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职生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通过这一途径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法纪和守纪观念、良好的职业心理等。

学科教学课程指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的学科课程,这也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其中各门学科都包含着许多德育因素,要树立全员德育的思想,在进行学科知识教学中挖掘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明确每次课的教育目的,准确提炼和寻找学科德育的切入点,发挥德育的间接性、渗透性优势,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实践证明这是取得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2.2 实践类途径

实践类途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接受教育的渠道。高职德育中必须充分发挥好高职优势,紧紧抓住实习这一高职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不放。

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要胜任岗位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而实习正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渠道。实习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着眼于巩固理论知识,培养操作技能,形成熟练技巧,完成“授业”任务,同时也是一个通过实践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的综合教育过程,具有“传道”功能。通过实习,可以增进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专业的思想情感和学好专业本领的坚定信心,可以使学生形成热忱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情感,养成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习惯,一丝不苟履行职业职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环境设施与实习内容中产生美感体验,直接受到美的陶冶和感化,培养起丰富的审美想象力,以及对美的造型、结构和组织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在高职德育工作中,依照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和亲身体验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独立自主地学习探索,从而提高思想觉悟、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兴趣爱好,锻炼意志品质,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它包括由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公益劳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共建活动等,也包括家庭实践活动,还包括社会中的实践活动如勤工俭学、德育基地开展的活动、社区服务等。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几个与课堂教学不同的特点,第一是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性,第二是活动内容的广泛选择性,第三是活动主体的参与体验性,第四是活动系统的社会开放性。通过社会实践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是德育的十分有效的途径。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明确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江泽民2000年3月1日《光明日报》)“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

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无论是教学和教育都不得不十分重视实践的途径,这是一个仍有待开发的极其重要的领域,是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长期关注并探索的领域。

2.3 环境类途径

环境类途径指充分体现德育意识、影响学生个体品德形成的客观存在的德育环境。大致可分为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

人际环境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交往的氛围。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级与班级间的关系,不同专业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环境因素都是学生品德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平等、合作的关系是影响学生潜能发挥和道德品质发展的制约因素。例如教师学生关系是师生形成团结向上具有凝聚力的集体的纽带。众多实践研究表明: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师生关系模型。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目的,富有教育民主和人道主义,它强调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成长负责,民主、平等合作的与学生交往,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符合他们发展特点和教育要求的灵活多变的有效方式。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教育观念和素养的综合反映,是提高德育质量的基本保证。

文化环境指学校、家庭、社会(社区)的文化氛围,它包括两种相互融合的物质和精神的存在。其中,精神存在往往通过物质存在而传递,而物质存在又通过其意义体现精神的价值。高职院校要特别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这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设施建设:教育教学设施建设和规划;二是净化,通过劳动使校园干净整洁;三是绿化;四是美化,有花坛草坪,假山喷泉,雕塑外还包括布置的环境。如宣传橱窗、校训校歌、名人肖像、广播室等,都具有无声的教育作用,有利于树立榜样,弘扬祖国传统美德和科学的价值观念;五是风气:学校安静的学习环境、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有条不紊的教学秩序等等,这些,必然对学生发挥感召力,身在其中的学生受到道德文化的熏陶。

2.4 组织类途径。

所谓组织类途径即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所组成的集体。它包括高职院校中的政党及群众组织。

(1)党组织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中,党的工作具有突出作用,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力量。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人才,而人才的核心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这就必须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因此,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工作是极其重要的渠道。在高职院校中,普遍设立了党委,各系建立党总支或支部,以保证办学方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党在学生中发展党员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措施。

(2)学生的群众团体组织

①共青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基本任务是配合党组织和学校行政组织,团结全体学生开展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活动。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发挥在德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②社团组织,一般是高职学生为培养各种能力、挖掘潜能、发展兴趣特长、开拓知识面,以自愿的原则组成的学生群体组织。包括服务型、学术型、艺术兴趣型等,大多是学生自觉、自愿、自主的开展活动,是他们施展才华、自我表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好场所,作为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当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③学生党校,是在高职院校党组织的领导下,由共青团支部推荐优秀团员和申请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的学校,对于培养青年骨干力量、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十分有益。

2.5 管理类途径

管理类途径即把影响德育根本任务及其质量的诸要素加以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

(1)学校德育管理

学校德育管理指学校领导对学校德育系统、各类德育组织及德育过程进行预测、规划、组织、指挥、监控,合理配置德育资源,改善德育条件使德育活动顺利进行,从而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德育质量的过程。学校德育管理的特点第一是整体性,包括组织协调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保证德育的顺利进行。组织协调各德育要素的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保证德育的有效性,组织协调德育各途径的关系及人、财、物的合理调配;第二是教育性。管理也是育人的一种特殊形式,管理过程是德育过程的管理,因此要根据德育目标来进行,管理人员的思想言行和态度都应做到对学生有教育意义。

(2)班级德育管理

班级德育管理指辅导员班主任实施教育教学计划,落实学校各项管理措施、协调本班任课教师的教育工作,协调教师与学生及学生干部的关系,沟通学校与家庭和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它包括班主任辅导工作和学生的自我管理工作。

2.6 辅导咨询类途径

辅导咨询类途径即教育工作者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与技术,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介,与教育、咨询对象进行信息交流并建立某种人际关系,帮助教育,咨询对象解决认知过程中知与不知的基本矛盾,消除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有效适应环境的过程。辅导咨询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辅导咨询这一特定方式,将心理教育的方法――情绪疏导、认知调整、行为矫正与德育方法――正面引导、典型示范、舆论导向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咨询辅导包括集体咨询辅导和个体咨询辅导。

2.7 传媒类途径

传媒类途径即以不同方式传播一定社会信息的媒体渠道。广播、录音、书籍、报刊、影视、录像、图像等均属于传媒。根据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传媒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调查研究》课题组调查结果得出结论:第一,影响青少年品德发展因素的结构程式发生了变化,由“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变成“大众传媒、同辈群体、学校、家庭”,其中大众传媒成了青少年信息来源最广,对思想品德影响最深刻的第一影响源。第二,青少年的文化空间大体上是围绕传媒的范围。第三,高职学生中拥有电脑率,已经上网率和会上网率均大幅上升,占被调查青少年中的绝大多数。以电视和电脑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构成了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巨大影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网络中信息超载引发的思想观念的偏差;信息垃圾引发的道德伦理问题;信息沉溺引发的人格缺损;眷机情绪引发的认知惰怠等消极因素的蔓延。我们应该重视大众传媒影响的正负效应,着眼于创造有利于学校德育的传媒环境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控。

3 结论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德育途径问题策略

进行德育,不仅要有正确的内容,而且要有恰当的途径。常有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所讲的内容是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但实际上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就与德育途径选择不当或不畅通有关。为此,必须针对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策略,以确保德育途径畅通,顺利实现德育目标。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的重点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途径规定了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所必须经过的基本通道或路径。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德育途径:第一,教学途径。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第二,活动途径。包括课外与校外活动(含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学途径统一要求缺陷的弥补者,是活动途径的主要组织或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德育延伸的搭桥者。第四,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社会的各种事件、变化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全方位途径。

上述四个途径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寻求优化的策略。

二、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1.教学途径不畅通,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

教学途径不畅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在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成为其他所谓“主课”的牺牲品,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内容陈旧僵化、教学方法单调死板、教学评价重知轻行。二是其他各科教学未能做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顾教书,忘了育人,认为那是德育课老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的事;有的教师则游离于教材之外生硬添加或简单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反感。这些均导致教学途径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让学校德育的实施丧失了主阵地。

2.活动途径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

由于活动途径有着特殊的外显魅力,所以活动被很多学校、老师所青睐,但实践中许多活动途径只是走过场并未取得预期的实效,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搞起计划来相当正规和庞大,似乎很受重视。诸如:搞多少次主题班会、主题队会,请名人做多少次报告,搞多少次参观、访问、调查等等。当然这些活动本身是好的,但若只追求形式和数量,就会使这些活动徒有虚表,而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中存在的很多具体、实际的问题则不一定能解决。

3.班主任工作急功近利,智育重于德育

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外在歪曲的评价、物质的诱惑,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往往落在短期内能够抓出成效的智育上来,而不大钟情于吃力不讨好的德育。其实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并不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说极端点它都不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班主任工作的副产品。“班主任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很多,其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应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较为深层的有关思想认识领域的规范与引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是各科教师优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态度端正的必然结果,这并不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追求,更不能成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

4.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相分离,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有人曾形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是强调奉献的教育,强调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家庭德育是实惠教育,强调自家的孩子在与外界交往时不吃亏;社会德育是利己教育,突出自我发展,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痕迹。这些说法也许是不恰当的,但却也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相互分离,各自为政,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共同地作用到未成年人身上。学校是高处不胜寒,孤掌难鸣;家庭钟情于孩子能否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将来出人头地;社会不太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影响,“社会教育对我们所说的,把父亲和师长所教育的思想全部推翻。”这种分散的、甚至有点相悖的德育影响阻碍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

三、优化中小学德育途径的策略

1.恢复教学途径的主渠道地位

(1)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同时改革德育课的教学与评价,真正发挥德育课专门的教育、养成作用。第一,确保专门德育课的教学时间,不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第二,及时更新并不断吸收新的德育素材,让学校德育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现实。第三,改革德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校其他各科的教学都在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而作为专门培养人思想品德的德育课本应该是这场变革的先导,更不能落伍了。小组讨论与合作、采访或追寻身边先进人物、参观、辩论、社会实践、主题演讲、情感体验等都可以成为德育课教学的策略。第四,打破以试卷、笔试、背诵有关道德条款等以考查德育知识为主的德育课评价体系,构建融面试、道德实践活动、义务劳动、爱心体验等为一体的,以考查知行统一为主的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

(2)必须明确德育“工作”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门工作,也是学校全体员工的工作,只是科任教师在学校里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所施加德育影响的方式有别罢了。“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任何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利,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利放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义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还活动以育人的本真面目

(1)开展活动之前必须明确活动的育人目的,并依此来检验活动的成败。有的时候也可能需要活动来“做做秀”,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应该通过活动达到其他途径所不能达到的最佳德育效果。

(2)活动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活动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所以对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事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等都要加以认真对待。正所谓成功的活动必须考虑到所有方面,但失败的活动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则足以导致。

(3)活动的数量、类型应因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定,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不是活动越热闹越好。如对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友爱之心来说,一个贫家子弟发奋成材的现身说法,可能比声势浩大的向灾区人民捐款要来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3.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教育’最本源的意义就是‘引导’,教育者在本真的意义上就是一个‘引导者’。”必须明确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职责,让班主任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不能立竿见影的,需长期抓、抓长期的德育工作中去,促进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和踏实学习态度的形成。“野心人人各不相同,同一个事件或对象也不会满足两个人的野心;但人道人人相同,同一个对象触动所有人的这种激情。”班主任就是要不断激起学生这种充满人性的激情,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德育途径问题策略

进行德育,不仅要有正确的内容,而且要有恰当的途径。常有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所讲的内容是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但实际上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就与德育途径选择不当或不畅通有关。为此,必须针对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策略,以确保德育途径畅通,顺利实现德育目标。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的重点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途径规定了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所必须经过的基本通道或路径。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德育途径:第一,教学途径。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第二,活动途径。包括课外与校外活动(含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学途径统一要求缺陷的弥补者,是活动途径的主要组织或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德育延伸的搭桥者。第四,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社会的各种事件、变化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全方位途径。

上述四个途径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寻求优化的策略。

二、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1.教学途径不畅通,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

教学途径不畅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在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成为其他所谓“主课”的牺牲品,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内容陈旧僵化、教学方法单调死板、教学评价重知轻行。二是其他各科教学未能做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顾教书,忘了育人,认为那是德育课老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的事;有的教师则游离于教材之外生硬添加或简单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反感。这些均导致教学途径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让学校德育的实施丧失了主阵地。

2.活动途径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

由于活动途径有着特殊的外显魅力,所以活动被很多学校、老师所青睐,但实践中许多活动途径只是走过场并未取得预期的实效,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搞起计划来相当正规和庞大,似乎很受重视。诸如:搞多少次主题班会、主题队会,请名人做多少次报告,搞多少次参观、访问、调查等等。当然这些活动本身是好的,但若只追求形式和数量,就会使这些活动徒有虚表,而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中存在的很多具体、实际的问题则不一定能解决。

3.班主任工作急功近利,智育重于德育

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外在歪曲的评价、物质的诱惑,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往往落在短期内能够抓出成效的智育上来,而不大钟情于吃力不讨好的德育。其实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并不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说极端点它都不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班主任工作的副产品。“班主任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很多,其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应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较为深层的有关思想认识领域的规范与引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是各科教师优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态度端正的必然结果,这并不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追求,更不能成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

4.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相分离,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有人曾形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是强调奉献的教育,强调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家庭德育是实惠教育,强调自家的孩子在与外界交往时不吃亏;社会德育是利己教育,突出自我发展,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痕迹。这些说法也许是不恰当的,但却也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相互分离,各自为政,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共同地作用到未成年人身上。学校是高处不胜寒,孤掌难鸣;家庭钟情于孩子能否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将来出人头地;社会不太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影响,“社会教育对我们所说的,把父亲和师长所教育的思想全部。”这种分散的、甚至有点相悖的德育影响阻碍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

三、优化中小学德育途径的策略

1.恢复教学途径的主渠道地位

(1)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同时改革德育课的教学与评价,真正发挥德育课专门的教育、养成作用。第一,确保专门德育课的教学时间,不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第二,及时更新并不断吸收新的德育素材,让学校德育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现实。第三,改革德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校其他各科的教学都在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而作为专门培养人思想品德的德育课本应该是这场变革的先导,更不能落伍了。小组讨论与合作、采访或追寻身边先进人物、参观、辩论、社会实践、主题演讲、情感体验等都可以成为德育课教学的策略。第四,打破以试卷、笔试、背诵有关道德条款等以考查德育知识为主的德育课评价体系,构建融面试、道德实践活动、义务劳动、爱心体验等为一体的,以考查知行统一为主的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

(2)必须明确德育“工作”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门工作,也是学校全体员工的工作,只是科任教师在学校里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所施加德育影响的方式有别罢了。“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任何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利,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利放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义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还活动以育人的本真面目

(1)开展活动之前必须明确活动的育人目的,并依此来检验活动的成败。有的时候也可能需要活动来“做做秀”,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应该通过活动达到其他途径所不能达到的最佳德育效果。

(2)活动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活动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所以对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事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等都要加以认真对待。正所谓成功的活动必须考虑到所有方面,但失败的活动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则足以导致。

(3)活动的数量、类型应因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定,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不是活动越热闹越好。如对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友爱之心来说,一个贫家子弟发奋成材的现身说法,可能比声势浩大的向灾区人民捐款要来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3.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教育’最本源的意义就是‘引导’,教育者在本真的意义上就是一个‘引导者’。”必须明确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职责,让班主任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不能立竿见影的,需长期抓、抓长期的德育工作中去,促进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和踏实学习态度的形成。“野心人人各不相同,同一个事件或对象也不会满足两个人的野心;但人道人人相同,同一个对象触动所有人的这种激情。”班主任就是要不断激起学生这种充满人性的激情,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第6篇

[关键词]德育途径问题策略

进行德育,不仅要有正确的内容,而且要有恰当的途径。常有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所讲的内容是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但实际上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就与德育途径选择不当或不畅通有关。为此,必须针对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策略,以确保德育途径畅通,顺利实现德育目标。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的重点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途径规定了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所必须经过的基本通道或路径。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德育途径:第一,教学途径。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第二,活动途径。包括课外与校外活动(含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学途径统一要求缺陷的弥补者,是活动途径的主要组织或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德育延伸的搭桥者。第四,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wWW.133229.coM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社会的各种事件、变化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全方位途径。

上述四个途径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寻求优化的策略。

二、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1.教学途径不畅通,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

教学途径不畅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在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成为其他所谓“主课”的牺牲品,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内容陈旧僵化、教学方法单调死板、教学评价重知轻行。二是其他各科教学未能做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顾教书,忘了育人,认为那是德育课老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的事;有的教师则游离于教材之外生硬添加或简单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反感。这些均导致教学途径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让学校德育的实施丧失了主阵地。

2.活动途径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

由于活动途径有着特殊的外显魅力,所以活动被很多学校、老师所青睐,但实践中许多活动途径只是走过场并未取得预期的实效,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搞起计划来相当正规和庞大,似乎很受重视。诸如:搞多少次主题班会、主题队会,请名人做多少次报告,搞多少次参观、访问、调查等等。当然这些活动本身是好的,但若只追求形式和数量,就会使这些活动徒有虚表,而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中存在的很多具体、实际的问题则不一定能解决。

3.班主任工作急功近利,智育重于德育

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外在歪曲的评价、物质的诱惑,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往往落在短期内能够抓出成效的智育上来,而不大钟情于吃力不讨好的德育。其实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并不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说极端点它都不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班主任工作的副产品。“班主任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很多,其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应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较为深层的有关思想认识领域的规范与引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是各科教师优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态度端正的必然结果,这并不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追求,更不能成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

4.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相分离,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有人曾形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是强调奉献的教育,强调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家庭德育是实惠教育,强调自家的孩子在与外界交往时不吃亏;社会德育是利己教育,突出自我发展,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痕迹。这些说法也许是不恰当的,但却也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相互分离,各自为政,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共同地作用到未成年人身上。学校是高处不胜寒,孤掌难鸣;家庭钟情于孩子能否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将来出人头地;社会不太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影响,“社会教育对我们所说的,把父亲和师长所教育的思想全部推翻。”这种分散的、甚至有点相悖的德育影响阻碍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

三、优化中小学德育途径的策略

1.恢复教学途径的主渠道地位

(1)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同时改革德育课的教学与评价,真正发挥德育课专门的教育、养成作用。第一,确保专门德育课的教学时间,不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第二,及时更新并不断吸收新的德育素材,让学校德育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现实。第三,改革德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校其他各科的教学都在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而作为专门培养人思想品德的德育课本应该是这场变革的先导,更不能落伍了。小组讨论与合作、采访或追寻身边先进人物、参观、辩论、社会实践、主题演讲、情感体验等都可以成为德育课教学的策略。第四,打破以试卷、笔试、背诵有关道德条款等以考查德育知识为主的德育课评价体系,构建融面试、道德实践活动、义务劳动、爱心体验等为一体的,以考查知行统一为主的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

(2)必须明确德育“工作”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门工作,也是学校全体员工的工作,只是科任教师在学校里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所施加德育影响的方式有别罢了。“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任何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利,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利放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义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还活动以育人的本真面目

(1)开展活动之前必须明确活动的育人目的,并依此来检验活动的成败。有的时候也可能需要活动来“做做秀”,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应该通过活动达到其他途径所不能达到的最佳德育效果。

(2)活动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活动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所以对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事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等都要加以认真对待。正所谓成功的活动必须考虑到所有方面,但失败的活动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则足以导致。

(3)活动的数量、类型应因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定,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不是活动越热闹越好。如对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友爱之心来说,一个贫家子弟发奋成材的现身说法,可能比声势浩大的向灾区人民捐款要来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3.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教育’最本源的意义就是‘引导’,教育者在本真的意义上就是一个‘引导者’。”必须明确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职责,让班主任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不能立竿见影的,需长期抓、抓长期的德育工作中去,促进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和踏实学习态度的形成。“野心人人各不相同,同一个事件或对象也不会满足两个人的野心;但人道人人相同,同一个对象触动所有人的这种激情。”班主任就是要不断激起学生这种充满人性的激情,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主导;理论课;社会科学课程

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是最有价值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关注的话题,它有助于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论断下,凸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主导途径的地位。而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能离开高校大量的哲学社会科学(特指不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下同)与自然科学课程而独自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在强调其主渠道的同时,亦应对其他学科课程予一定的重视。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常规教育形式,而课堂教学又是教学的主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亦当如此。故,我们应当将课堂教学形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而将其他教学形式作为非主导途径。

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是指大量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并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起引导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一方面,它在数量上占优势;另一方面,这种途径有特别的价值,即其具有引导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功能。从外延上看,它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及自然科学课程,也就是说,它包括了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体现了我们将课堂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的意图。以上课程可分为2类: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二是学科课程(不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下同)。鉴于形势与政策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似,强烈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它具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性,是准思想政治理论课,故而,它可归为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之一是公认的结论。该途径系统地传授社会主义主导价值的思想政治。为充分发挥其作用,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并规定该课程为大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具体落实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做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的灌注到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头脑之中,使人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1]。”可见,它体现了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意图,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因此,它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之一,更是主导途径中的主渠道。

自赫尔巴特以来,学校确立的教学基本原则—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亦称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原则,揭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即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功能)这一事实。美国课程论专家杰克逊提出的“隐蔽课程”概念的研究蓬勃发展,进一步向人们展示了学科课程对学生思想品德影响的广泛性与深刻性。我们可以将人们对现代德育途径认识的历程形象地描绘为:渗透在古典人文课程中的德育被自然科学课程从前门驱赶出去,但它却以教学和隐蔽课程的名义又从后门溜了回来。可以说,现代学校缺少的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眼光。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学校到处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这种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在数量上产生最大影响的途径,理由是:(1)各学科(包含自然科学)教材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2)学生在各学科的智力劳动中,在教师指导下可掌握一系列的优良品质;(3)学科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在为人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4)教学是一种班级集体活动,有助于学生在集体中成长。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并形成道德品质。从学校的工作时间特征看,教学工作所占的时间最多,涉及的知识面最广。

与非主导途径意识形态是一种复杂的思想体系,通过政治法律思想、哲学、宗教、艺术和道德等形式表现出来,因此,绝大多数哲学社会科学课程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为保证国家正常秩序,任何政府都要维护其意识形态。我们要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根本不是什么“纯粹”的学术、 “纯粹”的知识,因此,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成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战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师应自觉执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意图。由此可见,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因而它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之一。

2 思想政治教育的非主导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非主导途径是指承担一定数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并能配合主导途径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它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数量上不占绝对优势而主要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同时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从外延上看,它包括以辅导员为主体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非主导途径分为如下4类: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开展课外活动和班级集体生活。

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网络正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争夺的新战场。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发挥这一新事物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正面作用,加大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步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可以通过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要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首先要将校园网建设好、管理好,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其次,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途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一个学校的精神是该校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优良的学校精神是塑造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基础。反之,萎靡不振或者充满反叛精神的学校精神不可能引导学生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因此,以校风建设为核心,推进教风、学风、干部作风建设和校园育人环境的建设,促进学校精神的形成是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的重要举措。校园文化分为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就物质方面而言,学校的物质环境包括各类建筑、校园美化、课室设置等物质与空间的布局,通常称为校舍。人类在学校教育出现的时期就已认识到校舍对学生的影响,现代教育学家对此作过不少精彩的论述。如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指出,物体在空间中的摆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以其物理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机构的精神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由此可见,校舍的建设往往体现了教育主体的教育思想、教育要求、教育内容、教育风格等,它们是物化了的学校主体精神。故而,长期生活在此种环境中的学生,对这一人化物质环境所包含的精神因素必然会有所感受,从而受到影响。因此,不能因客观物体不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如其他各类活动主体那样对学生主动施加思想品德影响而否认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课外活动即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以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途径。它与教学活动相对,主要不是从活动空间上,而是从教育内容的结构上把两者区分为课内与课外,前者以课程中的学科为单位,内容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后者不受教学计划即可调整,内容也不受大纲限制,也不一定以学科为核心开展活动。因此,课外活动的“课”指的是课程(学科课程),而不是课堂。故而教学计划内的专业课实习活动属于教学活动,此处不将其作为课外活动。它可分为日常与非日常课外活动两大类。前者是指学校或学生在通常情况下开展的课外活动,如文体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传统的节假日活动。后者指大学生社会实践。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培养。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服务他人和尊重他人的意识,提高其公民责任感和义务感;组织大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结合各自专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交流心得体会,写出调查总结报告。这类活动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班级集体生活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班级集体生活是指为建设与发展班级集体而开展的各种活动。这是从目标的角度来界定班级集体的,而不是把是否以班组为单位活动作为标准。我国学校目前普遍采用班级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是学生的基层组织。同一年级学生,年龄相近,学业程度相同,有共同的目的和任务,有一致的需要。同班学生学习、劳动、活动等都在一起,相互影响,共同成长,逐步形成有共同思想基础、有统一纪律、有严密组织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不仅具有鲜明的伦理价值,而且具有心理价值。好的班级集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来自群体的推动与制约的力量有利于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由此可见,班级集体生活一方面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另一方面它又是教师对学生产生思想品德影响的重要助手和中介因素。因此,班级集体生活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杜威看来,学校本身就是社会的一部分,是社会的缩影,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一个机构。因此,不能有两套伦理学原则,一套为校内生活,一套为校外生活[2]。可见,学生班级集体生活包含了社会道德,学生从中进行道德实践。在加强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下,该集体的伦理特征更加明显。集体生活中的行为模式、行为规范,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因此,应当重视这一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由此可见,以上4种途径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但是与主导途径相比,它们处于非主导途径的地位。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分为2类: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含形势与政策课),二是学科课程(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导途径中的主渠道,学科课程是主导途径中的非主渠道。非主导途径分为4类: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课外活动、班级集体生活等。我们在强调主导途径的同时,亦应对其他非主导途径予一定的重视,两者结合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思想教育 方法 途径

教育应以德育为首已成人们的共识。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从国运盛衰,民族兴亡的角度高屋建瓴地指出“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尤其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更使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日益明显、突出。本文拟就思想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的构建作一浅层次的探讨。

广义上的思想教育内容是非常宽泛的。这里我们主要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个方面来阐述。之所以这样界定是因为我们考虑到中师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认识和建立的过程中。而这三观的认识、确立的正确与否,不只关系到学生当今的学习和生活,更与学生将来的人生之路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我们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我们的德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个目的达到了就可以对其它各种正确观念诸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观念等的正确确立起到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在方法和途径方面作了一定的研究与尝试。所谓德育方法就是为完成德育目的任务和实施德育内容所采用的具体手段,或者说德育方法是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采取的各种影响方式的总和。顺而言之,思想教育的方法,我们把它定义为为完成思想教育目的任务和实施思想教育所采取的具体方式和具体手段的总合。根据我们的实践和研究以及参考其它德育研究的学术研究资料,认为以下的方法比较适用。

一般说来,思想教育的途径有八个:政治课途径、班主任途径、学科渗透途径、校园文化途径、社会实践途径、党团途径、德育基地途径、学校 家庭 社会相结合途径。这里我们以学科渗透为重点。所谓学科渗透途径就是教师在各学科专业知识的讲授过程中,适时地自然的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方式。之所以把学科渗透途径作为重点是因为学生毕竟以学习为主,学生当以听课接受知识占主要地位,而作为德育的传授者――教师的主要工作场所,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场所也是课堂。课堂既是我们传授知识的主阵地,更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具有得天独厚优越条件的主阵地。所以,学科渗透的优势可归结为两点。一是认知上的优势。第二是情感上的优势。只有在情感上学生愿意接受了,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课堂是师生结合的主要方式,学生与教师的感情共鸣容易产生。

学科渗透思想教育又因学科的性质不同而各有其特点。学生学的科目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音乐、美术等十几门之多。可以说每门学科都可以渗透思想教育,限于篇幅,采用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方法,我们主要从语文学科来阐释之。

关于人生观的教育。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正确理解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中师生来说是十分重要而又现实的问题。正确的人生观,摧人向上,积极进取;错误的人生观则使人沉沦,颓废,消极。中师生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比大学生单纯而自卑,比一般的中学生成熟而有优越感。他们对社会有所了解又知之不多……自己的一生向何处去,他们正处于迷惘之中。这个时期,除了其它学科外,利用语文课的教学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人生观的教育是重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

语文课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优美的诗歌、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戏剧等学生很喜欢。这是我们进行思想教育的很难得的契机。那么,从何角度切入呢?

首先,可利用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对学生进行教育。语文课中的一些课文很可利用。其次,设计优美精彩的小结,用课文的实际内容引导学生,感染学生,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信心。再次,还可以通过分析人物的形象及归纳中心思想进行人生观教育。

至于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认为他们必须以人生观为基础。价值观就是人对一件事 ,一种现象、一种态度的价值判断的观点的总合。世界观是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比较而言,价值观、世界观必须以人生观为基础,时间上也比较长。所以,对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必须贯穿在人生观的教育中。我们认为学生真正地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还在毕业以后。所以,在中师阶段我们需要做的还是辅的,基础性的人生观教育,切不可不切实际,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在实践中要真正把思想教育落实到学科教育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教师的主动意识性。一般来说,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把握和主动钻研是不成问题的,但每次上课时能主动意识到要渗透思想教育就不那么容易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教师有“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精神才可以实施。

第二,学科渗透的有机性。作为有机性就是指教师在学科渗透德育时要注意适时、适地,从学科教学到德育渗透要过渡自然甚至天衣无缝。实践中,有的教师虽然意识到了要渗透德育,但时机没有把握好,让人一听就是一种生硬之感,再加上语言的枯燥,表情的不自然(一般理科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好象是为“渗透”而“渗透”,就连学生也觉得别扭难耐。

第三,长期性。学科渗透德育时教师有了主动意识,也注意了有机性,但如果浅尝辙止,不能长期坚持,那么这条途径就会半途而废,功败垂成。

思想教育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还很多,以上所述,挂一漏万。只要我们不断地摸索研究。我们的思想教育乃至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都会在实践中放出理性的光辉,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第9篇

关健词:中国;美国;德育模式

一、美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特点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审视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普遍经历了无疑是几千年来教育发展史上一次最重要的教育变革。那场被称为“新教育”、“进步教育”的教育变革,推动、促进了美国学校德育的根本变革、在德育模式的选择上,由于不断进行发展、完善,使美国学校德育在实践中呈现混合德育模式的特征。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经济发达,号称“自由乐土”和“民族熔炉”的多民族国家。美国的现代学校德育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以前的美国学校德育从内容、方法、途径到管理措施仍然是德目主义模式占主导地位。至20世纪前50年,学校传统德育模式的功能明显下降,杜威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实用主义哲学对学校德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的德目主义受到了极大冲击,全面主义德育模式倍受青睐。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至70年代,学校更加放松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控制和管理,学校德育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这就成为导致60-70年代以来的学校德育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之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呼吁加强学校道德教育。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美国学校德育实施体系就具有了既包含德目主义模式的特征,又包含有全面主义的特征,即在德育实践中呈现混合德育模式的特点。

所谓混合德育模式,是指学校德育既开设相对独立的德育课程,向学生传授既定的德目系列,又充分利用各学科和全部教育活动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德育体制结构的多元性。美国作为实行混合德育模式的主要代表国家,在德育体制方面,因州而易,全国没有统一的德育内容和管理措施,有些州制定大纲,按大纲进行道德教育,有些州编制系统的德育教材,并有严格的考核标准;有些州既没有大纲也没有教材,不采取任何道德教育措施。但是美国最高法院利用司法体系直接裁决有关教育的事务,司法裁决的目的主要是要确立一种全国性的政策作为各州制定教育政策的依据,以及各个学校实施德育的依据。

相比之下,我国的德育模式表现出综合性的特点。在德育实施体系方面,有全国统一的德育教学大纲,学校开设独立而又系统的德育课程,将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编制德育教材,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德育知识和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注重养成教育。所以,我国的德育模式为综合性德育模式。

第二,德育目标和内容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结合,是混合德育模式的基本特征。其复杂的德育目标结构中追求两个基本目标的结合:一个是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民品质,另一个是培养学生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是价值观;而在德育内容方面,范围也是广泛而复杂的,包括伦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政治教育、国家宪法、社区服务教育以及协调人际关系教育、自由、平等、人权、人的尊严等人文主义教育等。在所有这些复杂的内容结构中,都是围绕着两个基本内容即公民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而进行的,体现出一致性。所以说,在美国尽管赋予人们信仰和价值选择的自由,但从以上的现实状况中说明了美国不仅有比较明确的德育目标,而且这些目标所反映的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非常明确和强烈的。

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学校德育有统一的德育目标,就是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国家教委于一988年和一992年,先后制定和颁发了《中小学德育大纲》和《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分别对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德育目标和任务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提出了统一的德育要求规定了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及法律教育等要素为基本内容,构成了我国德育内容结构体系。我国德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内容非常丰富,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性。但是,由于我国综合德育模式是适应和项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而建立的,因而,德育教育的目标取向带有浓厚的政治功利性。学校德育呈现出“重大德”(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世界观),“轻小德”(道德品质、人生修养)。过分强调德育目标的同一性、整体性和先进性,忽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广泛性,这就使得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走上形而上学的轨道。

第三,德育实施途径和方法的综合性。混合德育模式在德育目标途径和方法方面吸收了德目主义和全面主义的积极因素,采用直接性德育途径和间接性德育途径、潜隐性德育模式相结合。其中,课堂正面教育是混合德育模式的主要途径。在德育实施的方法维度上,一方面给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给学生充分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又有教师的正面指导。同时,混合德育模式把注重传授道德知识与培养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他们更多地注重通过对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活动、交往和环境影响等途径实施德育,突出德育工作的渗透性、活动性和实效性,这是美国德育途径的基本特点。此外,美国德育途径还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例如,美国纽约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区的中、小学校纷纷开设法制课和公民教育课,供中、小学生选修,学习美国行政管理和民主社会的准则。美国高等院校既开设专门的伦理道德课和公民学课程,也通过大学的核心课程—人文学科、专业课程—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以及全部教育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德育的层次性和各级学校德育内容的衔接性问题。

我国的综合德育模式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作为德育实施体系的基本途径。讲究多渠道、全方位和综合性德育机制的有效运作,注重德育的课堂途径和课外途径并举。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即“2课”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第一课堂”—理论课教育相配合的是我国学校德育的课外途径,即“第2课堂”主要有:⑴少先队、党团组织活动;⑵营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⑶心理咨询;⑷自愿者活动、军训、社会调查、“3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学校德育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令人担扰的问题,特别表现在:⑴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指导;⑵德育内容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忽视与学生现有道德水平相联系;⑶普遍存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脱节,学科教育渗透不足;⑷过分强调德育的育人功能,忽视对学生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认识、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四.德育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混合德育模式的操作方法具有内容系列化、教育策略成体系、教学手段较先进的特征,它比较符合社会需要和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例如,美国品德教育学院编制的品德教育教程及其实施方案在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中颇有影响。它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和接受水平,向教师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说明、具体教学安排、教学建议、实施办法以及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策略和手段。具体有:一.教师的态度;2.课堂讨论;3.不使用真实姓名4.利用各种角色扮演;5.小组活动制。

相比之下,我国在德育目标内容及具体德育方案的实施上,可操作性不强。我国许多地区,学校创造出许多有开发前景的德育方法,但有些研究成果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而无法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而难以被普遍接受并得以推广。

二、美国学校德育模式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

从对美国学校德育模式——混合德育模式主要特点的介绍中,明显地看出其学校德育发展趋势:即德育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趋于一致,而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和具体内容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根据学生品德的发展特点呈现多样化。在德育途径和方法方面,注重发挥德育综合目标因素、德育场的作用,注重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桔合。因此,对于美国混合德育模式,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借鉴他们一些成功的经验,以促进我国德育实践和改革。

㈠确立层次分明的德育目标

由于我国德育目标、内容的确立在过去曾经追求“高、大、全”,对于大、中、小学生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的特殊性缺乏明确的界定,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德育效果下降。因此,在我国德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从我国国情、民族文化传统、本地区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来制定总目标和阶段发展目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来充实德育的具体目标和阶段性内容,并相互衔接,建立较完备的操作系统,这是我国德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㈡重视德育模式的研究,丰富德育模式,拓展德育途径和方法

美国学校混合德育模式的实践表明,多元丰富的、博采众长的德育模式是德育取得实效、获得生机的有效保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必然会趋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德育模式的实施如果仍然沿着简单、生硬的方式来进行,势必会出现学生价值观的混乱而无法控制的局面,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给社会带来危害。所以,丰富我国现有的德育模式,改革单一的知情意行等德育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势在必行。

同时,在德育实施的具体方法上,我国学校德育既要重视正面传授知识,重视行为规范的教育,也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体能动性,重视道德能力的培养。另外,注重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各科教学、各种活动、各类情境中去,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陶冶,春风化雨中得到道德升华。

㈢促使德育与社会现实接轨,培养为社会实际服务意识

我国学校德育历来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育人目标十分重视,相对来说,德育对如何适应社会变化与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实际则重视不够。因而面对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德育有时却表现得苍白无力。实际上,德育立足于为社会实践服务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是一致的,育人是德育的根本目的,服务社会也是德育的重要任务。所以我国学校德育应借鉴美国德育模式的成功经验,注重学生自主意识、道德选择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便有效地应付和面对多元多变的世界和社会形势。

参考文献:

⑴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一997

⑵王玄武等著.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⑶李冬梅.中外道德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2003,(3):90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第10篇

1.1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的全程医德教育途径

西方国家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通过医学人文教育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医学教学改革的强劲趋势。1999年成立的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IIME)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该要求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应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作为对毕业生“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将医学伦理学、医学史、医学法学、行为医学以及医学社会学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这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卫生发展和医学教育的需要,也为医学人文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1]。1995年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人文课程。1978年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建议把心理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社会学和医学法学等学科列入医学院必修课,而且人文课程的讲授从开始一直延续到医学教学全过程。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医患关系课程从第2学年开设,贯穿4年时间。1987年英国的医学院校就将医学伦理学贯穿在整个医学教育全过程中,并在临床见习、实习中按一定时间间隔由医学以外的专家进行跨学科的伦理教育。因此,从整体上看,西方的人文教育以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为特征。西方人文课程突出实用性。认为人文教育应当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实现医学和人文教育的一体化,其突出特点表现为“轻理论、重行为”。为了达到医德教育的目的,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如伦理评议、伦理讨论、教学辅导、扮演角色和直接阅读等。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中心,鼓励并创造机会使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提高医学生的道德辨析能力[2]。

1.2通过多种活动,以参与方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西方国家医学院校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利用课外活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其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些活动包括讨论会、社会活动、角色扮演等。德国的医学院校让学生走进医院、走近病人,开展“关爱生命”义工活动。深入到医院为病人提供一些自我保健的基础知识和心理陪护服务,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让病人在快乐中痊愈。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医学生的医德情感。美国的医学院校都有相当规模的学生活动中心,许多学生参加社区义务服务工作。如帮助移民子弟补习英语,到医院为病人服务,帮助残疾人,救济无家可归者等。哈佛大学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来加强医德的课外教学,成立了“哈佛医学院道德期刊编辑部”,学生可以就涉及医学道德的话题进行热烈讨论,并由医学道德教研室为该编辑部提供指导和资助。为了激励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科的兴趣,1998年设立了“亨利•比车从医道德奖学金”,奖励那些对医学道德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作者。

1.3设立专门辅导机构,对学生日常品德进行引导的道德教育途径

美国的医学院校,几乎都设有学生辅导中心。由一名副校长主管这方面的工作。辅导中心工作的人员大多是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有专长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道德教育及心理咨询。辅导的方法可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座谈、个别谈话、个别咨询,还辅之以电影、电视教育。美国俄亥俄州医学院设有道德咨询,他们认为这种方式是最有效的。最初是由导师讲解,并做咨询,让学生观察,然后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逐渐参与到道德咨询中,并对咨询的案例进行跟踪。加拿大一些医学院校通过网络创办了“道德教育社区”。定期各类医疗道德事件,围绕着这些事件建立“道德聊天室”,“主持人”在学生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具有正面导向性的观点,这无疑使道德观点的交流具有真实性和及时性,使道德教育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从而大大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

1.4通过早期接触病人,临床医德实践加强医德教育的途径

西方医学院校明确规定:早期接触临床的中心任务是医德教育和实践,培养未来医生对病人的责任感,把课堂医学教育内容运用于实际,把课堂理论教育、医德实践和医疗实践有机结合,注重“床边教学”。西方伦理学家认为对医学伦理学理论内容的理解只是起点,体验和实践才是深入核心的根本途径。让学生早期参与临床医德实践是国外医学界和医学伦理学界医德培养的重要途径[3]。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学生要想进入医学院学习,必须先花半年时间学习为病人擦身、剪发等生活护理工作,目的是使他们真正了解病人的需求和心情,知道如何尊重生命,以及作为医护人员应有的态度。加拿大多伦多医学院在课堂传授的知识,是学生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面临的道德矛盾问题,并通过临床实习这种非正式的道德教育方式来解决这些实际的道德问题,从而提高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医学院校发现学生们在早期见习和临床实习中经常会遇到道德难题,因此,学校派伦理教师在教学医院进行伦理学查房,予以帮助指导和解决难题。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在医院里设病房伦理小组,小组由学生、实习生和高级住院医生组成,每天早晨巡视病房,将诊疗活动中遇到的道德问题每周讨论一次,并规定参加此活动可获得15个学分,如果通过了犹他大学医学院和临床道德委员会的演讲,可再得一个学分。并且每月还开展一次午后活动,让学生与在各种环境下工作的医生讨论伦理道德问题,活动规模为每次5~12个学生。通过以上几种方式调动了医学生主动、自觉、创造性地学习医德理论的积极性,并在医疗实践中进一步掌握医德理论,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3]。

1.5强化专业课职业道德教育功能的道德教育途径

西方伦理学者认为,随着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单独、刻板的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排斥,因此,必须发挥专业课的“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在专业教育中拓展道德教育的空间。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医学院校都把道德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之中。在专业课学习中学生会获得解决医德冲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道德辨析能力,并使其意识到医德对每天医护工作的重要性。例如,在教授关于脑死亡和人处于植物状态的相关伦理问题时,最好是在学生学习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课程的过程中传授。同样地,在解剖学讲解过程中也提供了一次与众不同的、对死者尊重及死亡教育的医德教育机会。在学习医疗诊断的课程时,如果很好的融入一些例如医生与病人之间关系,对真相的告知,保守秘密等相关的伦理知识,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拿大多伦多医科大学在医学生学习和实习的4年内,穿插了总学时为50小时的道德教育课程,这样在重要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给与更多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确保医学毕业生具备道德医师所应具备的技能和道德素质。

2完善和健全我国医学生道德培养教育途径

2.1实施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的全程医德教育的途径与国外医学人文教育相比,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偏少,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力度不够,以至于我国的医学生文化底蕴薄弱,医德素质不高。医学人文课程的内容应以实用性为主,把人文课程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去,达到医学与人文课程一体化,体现出“以病人为中心”、“密切联系实际”、“最终提高道德水准”的基本思想,避免我国教学内容比较注重理论,普遍侧重于范畴、体系的教授,而对实用性、实效性关注不够的问题,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学科的基本内容,力求知识的完备。改变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现象,采用西方的评议、讨论、教学辅导、扮演角色、直接阅读、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医德教育。

2.2医疗扶贫实践是医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借鉴西方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可采用医疗扶贫来加强医学生的道德实践。我国是以大多数尚不富裕的大众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去贫困地区义诊,为他们服务,强化了治病救人乃医生义不容辞的职责,对病人一视同仁的医德观念,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利他主义。通过医疗扶贫实践可以使学生接受生动而又深刻的医德教育。这种体验将是刻骨铭心的、不易被遗忘。

2.3通过建立“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网”加强医德教育的途径

借鉴西方的经验,我们应建立“医学生医德医风资料库”。以文字、图片和多媒体资料的形式展现医德医风现状、医患关系、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国医疗卫生状况及医学最新进展等多方面内容,再逐步建立“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网”,并开展网上咨询、辅导和讨论。

2.4开辟学生自我道德能力培养的途径

长期以来,我们学校德育教育一直将德育的价值趋向与德育过程混为一谈,认为只要教师把道德观念和价值概念讲给学生,学生就能获得相应的品德。实际上受教育者从接受道德观念到形成道德行为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必然伴随着道德思维水平的提高和道德能力的养成,这样才能保持受教育者自我道德素质的形成,否则就会使受教育者只会背记大量的理论、条例,而在道德实践中表现出不道德。因而,我们应借鉴西方的经验,注重道德能力的培养和注重学生道德的自律。通过自我道德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单纯的教育客体即受教育者转变为双重角色,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这样,学生就由被动接受道德转变成主动生长道德,由“要我”的服从式转变成“我要”的追求式。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中学 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初级中学课程体系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在教育理念、思想观念与学习态度等诸多方面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以及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成为社会、学校和家庭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以课堂为途径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其中,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的德育针对性,使其成为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用系统、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使命。当今中国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但这不能成为学校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理由。学校应树立德育优先的教育理念,在“以人为本”的高度上,切实把思想政治课重视起来,抓好课堂教学,重视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学研究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和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决定了在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教育的同时,也要发挥好其它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的的德育功能。可以说,其他学科的教师既有利用和结合他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不同层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同时这也是他们作为教师的责任。

二、以实践活动为途径

马克思主义是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强调意识和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也决定了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不是仅靠课堂灌输就能形成的,学生只有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经过情感体验、自我修养、意志锻炼、行为践行,才能把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内化,形成信仰,并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教育部颁发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理论联系实际为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并把课堂的知识教学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作为基本教学方法之一。这就要求我们的中学教育机构要重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平衡,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环节是不可以被忽视的。中学的实践活动的具体方式有很多,如学习活动、社团活动、共青团活动、文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可以说,实践活动不仅是课堂的延伸,起到辅助课堂教学,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同时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力衔接,有助于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信服力。

三、以文化建设为途径

文化具有陶冶情操、涵养品德的功能。面对当前多元文化对校园的冲击,中学要努力营造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校园氛围,占领中学生的思想阵地。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以文化建设为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里的文化建设主要是指校园文化的建设。文化具有育人养德的作用,以校园文化为德育途径就是指教育者寓德育内容和信息于校园环境建设之中,使教育对象在优美的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中受到熏陶,不断调节和规范自我行为,提升其自身的道德素养。孔子就十分重视以美好的事物来促进学生的美好品德的形成,后人把其思想称为“以美储善”。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很好地激发人们欣赏美、创造美的欲望,起到陶冶情操的独特作用。当然,学校更应该重视校园软性环境的建设,也就是精神文化环境的建设。它包括校园的人文环境、学校精神环境和舆论环境等。首先,挖掘和确定校园的文化内涵,用主旋律文化引导校园的其他文化,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处处能被优秀的文化所感染和激励。其次,以学校的精神为指导,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核心,深入开展校风建设。再次,发挥舆论导向育人的作用,创造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端正教育对象的态度。

四、以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设为途径

人际关系途径也可以被称为情感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情感是贯穿教育的因素,是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行为上独立、叛逆,但心里孤独,渴望认同、理解和关心的特点。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重视、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建设,着眼于人与人的情感相容。这也是由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首先,在师生关系的建设中,应强调营造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真诚、平等、和谐的氛围,强调教育者要处处以良师益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这样才能做到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晓之以理”、“服之以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更多的重视以自己的人格形象、思想品德、精神境界、知识底蕴、人生态度、行为习惯等内在素质去影响受教育者,切实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其次,我们要重视营造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重视以友辅仁,注重学生群体对个体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作用,通过集体活动等方式积极建设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五、以学校管理为途径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台湾 大陆 学校道德教育 比较

台湾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同宗同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由于一些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使得两地在社会制度、经济、文化上又有很多差别。同样的,两地的学校道德教育在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也必定表现出一定的共性和特性。面对具有相同文化积淀和历史的现实,对两岸的学校道德教育进行比较,以促其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一、两地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比较

1.两地学校道德教育目标之共性

(1)讲究统一性和指导性。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在学校道德教育方面都严格遵照政府统一的道德目标定位来进行教育。大陆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执行的道德教育目标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以党的决议、教育法规、文件形式加以规定,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台湾学校道德教育目标通常在台湾“教育部”统一颁发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标示,一般借助各学段的“课程总目标”、“道德课程目标”及“生活规条”的形式体现。

(2)体现层次性和针对性。大陆的学校道德教育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具有针对性的专门目标。新的课程改革下,台湾在实施学校道德教育时,他们也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了适合该学段的德育目标。

2.两地学校道德教育目标之差异

(1)德育教育的政治目标不同。现阶段,大陆的学校以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德育的总目标。

台湾学校道德教育目标体现阶级性、政治性的方式则比较隐蔽。台湾学校道德教育以“育成堂堂正正的国民”、“培养具有道德素质的公民”为总目标,深究其实质,就是为当局的政治服务。

(2)道德能力培养侧重点不同。大陆地区学校的道德教育重视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把知识的传授提到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基本都设立专门的课程,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规范,并且作为必考科目,这在无形中加重了道德认知的重要性。而台湾的学校道德教育目标则从过去的注重道德知识转向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两地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比较

1.两地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之共性

(1)继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内地,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基础,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台湾,各级学校的道德教育都以传统文化、传统道德要求为基本。

(2)与时俱进,增添新的道德因素。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如同社会各种事务一样,道德教育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将一些新的由于社会发展出现的道德因素增添到道德教育中来。如环境道德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道德观念都被两地学校引入教育范畴。值得关注的是,台湾由于相对自由、开放的特点,学校道德教育在注重儒家道德规范教化的同时,还广泛吸纳西方学校道德教育的先进观念。

2.两地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之差异

(1)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同

大陆学校道德教育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形态道德教育和革命道德教育。社会形态道德教育是中国的社会性质所决定,革命道德是在中国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所形成的优良道德,是当今中国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大陆学校道德教育的一大特色;台湾为了大力而广泛地建立对政权认同的社会心理和信仰,为了证明其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正统地位,尤其是为了加强将青少年一代对其当局政府的信任,大力标榜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的正统地位,试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全面阐释来安定政局,结果是儒家文化的大量内容被学校道德教育所吸收。

(2)道德教育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大陆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更侧重于与社会发展方向保持紧密联系。其道德教育内容基本都是为确保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共产主义方向。台湾学校道德教育内容重视可操作性,表现在:一方面,重视道德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另一方面,重视道德教育内容的具体化,将笼统、抽象的道德教育内容进行具体分解,更可操作,更易为学生接受。

三、两地道德教育途径的比较

1.两地学校道德教育途径之共性

(1)开设与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实施道德教育

在大陆,各级各类学校主要通过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进行道德教育。比如,小学和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这些课程主要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系统地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行为规范的教育。在台湾,道德教育被融合进社会学习领域,教育由单科走向了综合,这一教育任务虽然融人到了各个学科教学中,但基本还是通过课程的方式来的达到德育的目的。

(2)通过实践活动实施道德教育

两地为了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除了开设相关课程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之外,基本都会通过一些道德实践,道德活动来践行、检验学生的道德能力。虽然实践的具体形式、方式和内容上有所差异,但“实践”这一作为和途径却二者的共通之处。

2.两地学校道德教育途径的差异

(1)在课程实施设置上的差异

两地都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来实施道德教育。但是,大陆基本还是通过专门的德育课程来落实道德教育达到德育目标,其他学科很少设计道德教育的成分和任务,这就使得道德教育没法全面铺开、时时感悟和实践。而台湾新课程改革以来,取消了专门的道德教育科目,将德育的内容和任务融入、分配到各个学习领域、各个科目的教学中去,这就使得道德教育可以全面的开展。

(2)在教育途径上的差异

大陆学校道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一是注重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其健康成长的主要途径;二是重视团队活动和党团建设。这是学校德育工作重要的组织体系和保障。台湾学校道德教育途径主要有两方面特色:一是注重心理辅导;二是注重隐蔽课程建设。它对学生的品格和待人处事态度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3)在教育方法上的差异。在大陆,学校实施道德教育主要采取的是灌输教育法,即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系统地传授某种思想理论的方法。台湾学校道德教育的一大特色是提倡隐性教育,重视渗透教育。一方面,将道德教育渗透在正规课程中;另一方面,将道德教育渗透在学生的各类活动和学校管理之中。这种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和管理中的全方位渗透式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台湾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台湾在德育方法上,还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的特征。

参考文献:

[1]王玄武.比较德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郑杭.台湾九年一贯课程中德育课程的转向及其启示.教育科学研究.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第13篇

加强自我修养的途径有:重学、慎独、内省、力行。

第一,重学。重学是实现自我修养的首要途径。重学的程度越高,修养的质量就越好,对自我修养的实践就越有益。重学,简单讲就是对学习的重视和自觉。一是知之,这是克服愚昧、求得知识的行为过程;

第二,慎独。慎独是进行自我修养的又一重要途径。慎独的基本内核是:作为一个人,一定要有坚定的道德信念,不因他人监督而行善,也不因无人监督而作恶,即不管处在明与暗,还是显与幽,都不做坏事,它要求人们必须有高度的自觉性。xx在《论共产党员的倍养》中强调对于一个有修养的共产党员来说,他"投有个人的得失和忧患,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第三,内省。内省是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内省亦称自省或自我反思。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人有两个自我,一个是事实上的自我,一个是自己认识上的自我,这两个自我往往差距较大,因此人们经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心理学上把它称为人的自我知觉。这种自我认识的途径,就是我们强调的"内省"。

第四,力行。力行是进行自我修养的实践途径。力行也称身体力行。"身体力行"能克服大学生自我修养认知的不足,通过与社会交流、互动,使大学生的自我修养认知更具有全面性、深刻性和准确性。

加强自我修养的科学方法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也是进行自我修养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实践,提高认知能力,磨炼意志,培养丰富的情感,完善自我。

第二,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教育按照作用于教育对象的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社会教育是一种外在教育,自我教育是一种内在教育,并以自律或自育的形式表现出来。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能促使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第三,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方法。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大学生进行自我修养的重要方法。大学生作为一个尚未步人社会的青年,社会阅历和人生经历都显不足。因此,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大学生自我修养来说尤为重要。

第四,学习先进与陶冶情操的方法。

历史上许许多多的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仁人志士以及时代英模,在个人道德品质、为人处事、理想情操、学习求知、勤奋成才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等修养方面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财富。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校 生态文明素质教育 德育

生态文明时代的背景下,高校义无旁贷地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担。作为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又提出了新的社会道德规范,即自然也是有道德存在的。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纳入可以促进学校德育的发展,也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实效。

1 学校德育的概念

本文认为,德育是指德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对道德价值理解、道德品质素质体系建构和道德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一种促进德育对象个体素质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1】

2 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对德育体系的影响

学校德育体系涉及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作为德育内容的丰富,对德育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得以重新建构。下面主要论述德育目标、方法和途径体系的重新建构。

2.1 德育目标体系的重新建构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确定德育目标,要从中国的社会实际出发,遵循受教育者对象的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在生态文明社会背景下,既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按照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要求,又要遵循受教育者自身道德品质发展的规律,来重新确定德育的目标。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德育也要遵循这一总目标,为社会培养包含生态道德素质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接班人。

而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又是分层次的,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每个阶段的德育都有各自的内容和目的。高校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不同发展状况,又可以把德育的目标有所区别,有针对性地开展。使德育目标最终、一步步得到实现。

德育的目标是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公民。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成熟,而且确立了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更加全面,也更容易理解接受。那么在生态文明时代,新的社会发展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要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有所提高,更要确立其正确的自然观。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纳入到德育体系之中,高校要积极挖掘利用自然界中有审美价值的德育资源,使受教育者在欣赏自然风光、感受自然美景、滋生保护自然环境意识的同时,获得大自然丰厚的道德滋润和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的洗礼。

新时期学校德育的目标具有新的内容:使大学生掌握有关生态和环境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和意志,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并且能够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并通过自身实践行为使大学生成为具有生态道德素养的人,最终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做出贡献。

2.2 德育方法和途径体系的重新建构

德育途径体系是以完成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以我国的国情和各级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而提出的。学校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很多:通过高校公共政治课、学校工作、社团活动、结合家庭与社会德育等等。而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新时期,德育的方法和途径需要创新。

德育的途径要对应德育的内容,且一个内容可以对应多个途径。对于生态科学知识教育,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可以通过高校公共政治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其他各科教学进行教育,也可以通过讲座、知识竞赛、校园广播宣传等途径,并且在此过程中来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情感、信念、意志等,已达到内化的结果。而对于生态实践教育,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学校工作、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并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与家庭和社会德育相结合、整合多种教育资源等途径来进行。

德育的途径要有重点,针对大学生的特殊性,重点在实践教育,让大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摒弃过去的消费观念、有节约意识,最终将理论知识消化并内化,对此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了解。另外要与其他德育途径进行结合,重点有分工,对低年级学生适当地进行理论教育,而对高年级学生重点在实践,最终实现分工协作,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生态道德养成教育作为生态道德理论转化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关键性环节,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职业行为的养成教育;识别“绿色标志”意识的养成教育,它既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明程度,也标志着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教养。【2】

除此之外,对于德育内容,要在大学生原有的生态科学知识基础上,强化他们的基本知识,让大学生了解支撑生命的基本系统,以及掌握认识、利用、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使他们懂得,世界上的一切生灵都是千丝万缕地联结在一起的,个人的幸福与整个地球的幸福密不可分的。【3】

总之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被纳入到高校德育之中,是顺应时展的结果,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要求;也是高校德育发展的需要,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最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路琳,康月磊. 论新时期先进文化建设中学校德育的走向[J].教育探索,2009,(1):106-108.

【2】鄢本凤,宋锡辉.生态文明观教育内容及其实施[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73-77.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手机短信 移动“飞信” 德育信息 传播 途径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来实施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如何突破刻板的教育模式,得到最佳化运用已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笔者将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应用于高校德育工作中,构建了一个基于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相结合的高校德育信息传播新途径,并在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进行应用与实施,最后对应用效果进行了调查与评估。

手机短信、移动“飞信”及其功能

手机是一种新兴媒介。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互动方式,使用广、影响大,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和思想宣传阵地。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使用手机短信的人群中,20~25岁这个年龄群体使用手机短信的比例最高,达89%。而我国的在校大学生正处于这一年龄阶段,是手机短信使用的主流应用群体。学者刘幼昕对重庆几所高校的调查显示,75.55%的人使用手机,其中98.8%的人使用过手机短信功能。谢小刚对江西省高校调查得出,100%被调查者都使用过手机短信功能。56.3%的人认为自己频繁地使用短信功能。随着手机的普及,高校教辅人员常常需要提前安排工作,这些工作大多都是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分发下去。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及时准确地各类会议通知、各种讲座信息、勤工助学信息、就业工作信息以及突发事件等权威信息。因此,手机短信在高校德育信息传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飞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综合通信服务”,即融合语音(IVR)、GPRS、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覆盖三种不同形态(完全实时的语音服务、准实时的文字和小数据量通信服务、非实时的通信服务)的客户通信需求,实现互联网和移动网间的无缝通信服务。

易观国际监测数据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飞信的活跃账户数达到1600万,跃居市场第三位,排在QQ、MSN之后。易观国际的研究结果显示:2008年中国飞信用户数量增长迅速,活跃用户数由一季度的1600万增至四季度的2921万,环比增幅达到82.6%。活跃账户数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信的免费短信及其他促销活动吸引了大量对通信费用敏感的人群。如飞信在中国在校大学生中的渗透率已经在30%以上。

移动“飞信”的出现,为手机短信作为大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构建了一个更好的平台。移动“飞信”可以使用手机或计算机与对方进行手机语聊、信息交互和发送文件;移动“飞信”具有免费短信无限发送功能,通过计算机可以给飞信用户快速、便捷地传送信息;如果对方不在线,信息将以短信形式自动转发到接收者的手机上,保证信息即时到达不会丢失;另外,移动“飞信”具有快捷群发功能,可以将信息一次性地发送给需要该信息的所有学生。因此,移动“飞信”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信息的传递”方面与其他传播媒体相比有多方面的优势。

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联姻,建构高校德育信息传播新途径

传统的高校德育信息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当面口头、纸质通知两种方式,这两种德育信息传播途径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当面口头必须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传者)与学生(受众)面对面,学生才能够接收到德育工作者所传播的德育信息;纸质通知虽然能够实现高校德育工作者与学生时间分离,但不能实现空间分离,学生还必须到张贴通知的地方才能够接收到通知上的德育信息。然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话的普及,高校德育信息的传播可以通过高校网络与电话进行,传播途径出现多样化。高校网络传播能够实现时空分离,但是要求学生上网才能接收到德育信息,学生是否有电脑、是否能够随时上网是网络传播的最大障碍,德育信息是否能传播到每个学生依然是制约网络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电话进行传播德育信息,只能是一对一地进行传播,非常费时,而且费用也很高。高校德育信息传播途径中,传统的当面口头、纸质通知,相对比较新的通过高校网络与电话进行,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

近年来,随着手机在高校的普及,一些高校德育工作者开始探索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来德育信息。然而,德育信息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进行传播。对于德育工作者来说,工作量依然很大,而且也需要一定的费用。本研究充分考虑到现在大学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其大多数是在网络化的办公环境下工作,移动“飞信”的出现,给大学德育工作者利用手机短信进行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便捷。另外,学生通过手机短信能够及时地收到有关教学、学习、生活、家庭与社会的各种有用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教学动态,班级、学院与学校的各类通知。

综上所述,高校德育信息可以通过以下六种途径进行传播:当面口头、纸质通知、网络、电话通知、手机短息、飞信。这六种方式在高校德育信息传播中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传播范围、有效性、时空分离、人力成本、经济成本等特点上,每一种传播方式都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一些缺陷。各种传播途径之间优缺点的综合比较如表1所示。

本研究综合考虑各种可利用的德育信息传播途径(如图1所示),充分利用高校德育工作者办公室便利的网络媒体,将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相结合,应用于高校德育工作,进行高校德育信息传播。这样,既可以保证高校德育工作中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使高校教辅人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为广泛与顺畅,又能使高校德育工作的渠道和途径更加多样化,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德育信息传递与交流的不足。

应用研究――以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

本研究将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技术应用于高校德育工作中,与传统的传播途径有机地结合传播高校德育信息,并以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将新的传播方式(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技术)应用于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经过实际应用,为了验证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相结合在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应用效果,本研究最后对使用此方式的教师进行了实地访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教师和学生基本信息。移动“飞信”与手机短信有机结合应用于高校德育工作,使用者的手机服务必须是移动网,并开通“飞信业务”。通过统计,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专职辅导员共有8人(3男5女),为了配合研究,这8位教师都采用了移动网,并且开通了“飞信业务”。学生中(本研究只选择了大=、大三、大四学生),学生基本信息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手机普及率很高,达90%以上,其中,

大多数学生采用移动服务,也达80%以上。因此,非常适合应用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技术开展高校德育工作,进行高校德育信息传播。

调查结果与分析。本研究将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技术应用于高校德育工作中,与传统的传播途径有机地结合进行传播高校德育信息,在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进行了实际应用,最后对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能否应用于高校德育工作、能否及时地传播德育信息、能否准确地传播德育信息、能否有效地弥补传统德育信息传播途径的不足、是否能成为今后高校德育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教师调查结果与分析。8位老师都认为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能有效地应用于高校德育工作中,能够将高校德育信息及时、准确地传播到所有被通知的学生。教师普遍反映过去如果采用当面口头的话,需要将学生聚集在一起,工作难度非常大,太过频繁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如果采用纸质通知或网络。不一定能使所有的学生都及时地收到这些德育信息,一些学生也会抱怨没有及时地通知他们,传播效果差。采用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传播高校德育信息,教师普遍认为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德育信息传播途径的不足,教师不再会为一件小事而让学生集合在一起而发愁,不再会为用纸质通知或网络将使一些学生不能及时地收到这些德育信息而担心。教师们认为采用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传播高校德育信息,能够明显提高德育信息传播的效果,做到以“学生为本”,应该成为今后高校德育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学生调查结果与分析。调查显示,94.36%的学生认为应该将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应用于高校德育工作中;95.21%的学生认为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能够及时地传播德育信息;94.32%的学生认为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能够准确地传播德育信息:96.86%的学生认为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德育信息传播途径的不足;大部分学生认为,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应该成为今后高校德育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对于大四学生来说,他们的观点更加肯定,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大四学生的事情比较多,一方面要忙于找工作,还需要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在学校的时间不确定:另一方面,大四毕业生需要办理的各种事情很多,各类信息通知也很多。因此,大四学生对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进行传播德育信息都持有积极的态度。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