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劳动教育的途径范文

劳动教育的途径范文

劳动教育的途径

劳动教育的途径范文第1篇

我国是一个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积存的农业大国,21世纪农民将面临耕地减少、人口增加、就业困难三大挑战,集中表现为如何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这一问题在西部农村贫困地区表现尤为严重,亟待解决。本文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例,并结合其他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简要论述一下发展职业教育在西部农村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强化途径。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实现有序转移的重大障碍

劳动力的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关键性作用。实践证明,劳动者素质越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越小,转移的稳定度越高,相反,劳动力素质越差,可供选择的就业空间越窄,转移难度越大,稳定度也越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的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比重依然高达87.8%。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具体结构分布是,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7.4%,小学程度占31.1%,初中程度占49.3%,高中程度占9.7%,中专程度占2%,大专及以上程度占0.5%。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的提高。

据互助县劳动就业局的监测统计,2003年劳务输出人数达95018人,占其劳动力总人数的51.27%。劳务输出人数比重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在我们调研中发现,同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一样,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剩余劳动力文化科学技能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比较突出的人才却很缺乏,因而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互助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内部素质结构很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高中文化甚少,初中、小学文化居多,文盲、半文盲比重大。这些剩余劳动力中的很多人由于文化素质低,既难以接受农业科技知识,又难以接受国民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新技术、新知识。现今农村大多数地方仍停留在建国以来传统的耕作模式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动力文化素质低,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

从我们课题组的调研统计资料来看,互助县外出打工者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绝大多数(87.33%),这就决定外出人员只从事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要求不高的工种(如从事建筑业的外出打工者占43.38%)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只求能干活,难求合理的报酬(月收入300元以下占54.77%)。

2 .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难以适应工作的要求,转移出去后又回流到农村。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从业人员素质低将会影响到劳务输出的总量和务工收入。据我们调查结果表明,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员年收入为9226元,比无技术的外出打工的高出2787元。可见,专业化、技能型外出人员不仅就业稳定性好,而且收入相对较高。

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曾出现过高速度,但是现阶段由于各地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景气,机构改制和人员的裁减,使得一部分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又回流到农村。从深层次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劳动者文化素质不适应转移的要求所致。

3. 出外打工农民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加之劳务输出无序分散,自发性强,上当被骗现象时有发生。没有法律的保障造成与用人单位的不平等性,工资讨要受到一定困难,给待外出者造成了恐惧心理。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在获得劳动报酬上,有的工种实行计时工资,有的为计件工资。在建筑工地做杂工的工资一般在每月1000元左右,有一定技术的每月1500元。而大部分工地每月只预付农民500元到700元,有的每月只预付100元,有的按工作量支付工资的50%到70%。工头们多向工人承诺,剩余的工资到年底一并发给,好让农民工有“一大笔过年费”。可是到了年底,工头们又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拖欠工资,致使许多农民工到了要回家过年的时候,手里握着欠条无处拿钱,空等一场。更有甚者,有的人白干几年,一分钱拿不回来。还有的在劳动中致病、伤残、死亡,由于没有法律合同保障,老板不闻不问。

二、加强职业教育对西部农村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重要作用

在农村剩余劳动转移过程中,职业教育能够发挥其重要功能。因为“具有技艺的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比为有技艺的人要大,而技艺必须通过教育和训练才能获得。” 20世纪80年代,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或进人本地乡镇企业)务工,主要以“体力型”输出为主,但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推动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输出为主迅速向“技能型”为主转变。越来越多地方出于适应非农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需要,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要求对劳动力进行全面的培训。这种现实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对接受更多的教育与培训有着强烈的要求和愿望,他们特别希望在转移之前就能接受到必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一是希望可以降低转移成本,因为转移到城镇后,日常开支会相应提高,而且流动的盲目性也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二是希望加强转移的方向性和就业的针对性。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后,可能的话,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资格证书,不仅可以提高求职的能力,而且还将树立就业的自信。

但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目前的情况下,除了切实贯彻实施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基本国策,消除新文盲外,强化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建构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相适应的新机制是当务之急。

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教育内容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课程建设要多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职业岗位需要,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以职业标准为导向。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国务院前总理李岚清同志指出:“职业学校则属于‘订单教育’,除了向学生教授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之外,大量的是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主要是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和用人单位开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尤其是一些具有特色的民办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具备相应条件并有创业意向的劳动力开展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指导。

2. 职业(就业)指导培训。即职业道德、劳动保护、安全生产、职业选择等,提高求学者的心理素质和对城镇生活的适应能力。为他们在新环境下生存、创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这种培训主要由各级政府,尤其是剩余劳动力输出地政府统筹组织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和社会力量来开展。要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等手段多形式、多途径灵活开展。

三、加强西部农村职业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1. 加大培训的资金投入,加大政府对农村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覆盖范围,把更多的农民和农民子女纳入到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中去。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由于人多地少,经济落后,生产力极不发达。现实国情决定了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经济状况连农村自身的基础教育问题都难以解决,乡政府和村组织哪里还有钱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呢?尽管我国现阶段己经决定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主要由县级政府负责,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格局基本没有变,乡级财政承担不起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局面很难保证不会在县级政府重演,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也很难落实到位。因此,必须改革农村教育投资体制,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教育体系,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综合改革。加强政府统筹,有效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 要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同步推进“普九”与普及初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素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包括普及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普九”的任务十分艰巨,教育的重心仍在初中和小学,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条件和能力接受高中阶段以上教育。他们在完成小学或初中学业后,只带着一般的语文和数、理、化知识回到农村,直接进入生产或工作岗位。所以,西部农村提高劳动者素质,绝不可忽视对他们的职业教育。要结合西部各地方的经济发展特点,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强职、普结合,在大力“普九”中普及初等职业教育。职业学校要调整办学结构,适度降低教育重心,主动面向不准备升学的小学和初中毕业生办学;进一步灵活办学形式,校内、校外结合,岗前、岗位结合,既可举办初二分流后的职高预科班,也可举办初、高中一贯制职业教育班,还可举办不同方式的职业技术培训,教会一、两项或几项实用技术,使学生初步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

3. 加强职业教育,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劳动预备制度是国家为提高青年劳动者素质,培养劳动后备军,促进青年劳动者就业而建立和推行的一项新型培训就业制度。《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推行劳动力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的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属于一般职业(工种),必须从取的相应的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培训和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也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应该组织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人非农产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必要的转移就业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用人单位招收农村劳动力,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应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

面向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每年有许多名的初、高中毕业生不能进人高中阶段或大学继续学习,他们以自然劳动力的形式直接进入社会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劳动。他们中的大多数己经或准备从事二、三产业的职业。按照劳动预备制度中“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他们在从业前应得到必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为此,要狠抓初、高中毕业生的培训工作,为他们向第二、三产业的有效转移做好充分准备。要大力开展初三年级学生的职业培训工作,实施早期分流。

4. 以市场为导向,加大订单、定向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职业培训的水平和层次。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涉及第二、三产业的专业建设是否有生机和特色,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水平和层次。各职业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定向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的,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和培训方式。因为“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与现实的而不是未来的劳动力市场的条件密切地挂上钩。“......职业教育与培训主要以发展年轻人应用于工作上的技能为目的,如果没法应用,这些技能和培训就毫无意义和价值可言。”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以订单、定点和定向培训为重点,引导和鼓励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派遣)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出协议,约定双方责任和权益,实现培训与输出(派遣)的良性互动,促进学员就业转移。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实行培训就业资源共享利用,逐步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领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劳动教育的途径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活自理;劳动教育;智障

【中图分类号】G764

智力障碍儿童要实现自立或半自立于社会,就必须获得生存的能力,而生活的自理是生存的前提。由于家长的溺爱和不信任,低年级智障生大都缺乏劳动的锻炼,致使多数学生表现出家庭依赖性强、劳动意识淡薄、生活自理能力差等现象。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在智力障碍儿童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学会劳动是走向生活的基础,也是开端。

一、通过劳动技能课的学习可以补偿智障儿童生理缺陷

智障儿童大多数都具有感官方面的问题(器质性的或者机能型的)如听力减退、视力降低及触觉和运动感觉方面的障碍。任何功能都是在活动过程中逐渐形和发展起来的,在各种劳动活动中,对各种感官功能形成也最容易。丧失了的功能也可以得到恢复,有缺陷学生的感官功能可以得到补偿。在劳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感觉器官都要积极地参与,而且彼此之间要经常反复的协作与配合,通过劳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能使智障儿童的各种感觉器官受到锻炼,使其功能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还会在它们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从而协调完成各种在劳动活动过程中智障儿童和各种各样的人、物相接触。当他们面对这些人、事、物就会产生交流和学习,对事产生看法,对物便产生了表象认识。在人、事、物的刺激下,智障学生就会提高各种能力。

二、劳动教育内容,服务自我生活入手

智力障碍学生的劳动技能课是劳动教育的“起步”阶段,更多的是承担着“自我服务”等基础性劳动技能的学习任务。自我服务是最简单的日常劳动,是一个人生存、生活必须具备的技能;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自理、学习自理,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等。在劳动技能课的教学中,我以智障生的生活为中心,选择围绕吃、穿、生活起居等方面的劳动内容。在内容的安排上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保证教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生活自理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的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和社会生存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所以,根据生活教育目标,要求我们生活自理的教育,不是教师教,学生听、记,而且要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生活实际当中。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教师的讲解为辅,做到少讲多练。比如个人卫生方面的教育训练,应将这一教育内容分为多个实践训练。利用学校有住校的条件,将他们带到宿舍中进行如何洗手、洗脸、洗脚、刷牙、剪指甲、整理衣服、整理床铺等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老师先要进行讲解分析,示范后让学生进行练习,老师再进行操作指导,以满足班级中不同儿童个体需要。同时老师应天天检查督促,让爱清洁,讲卫生在每天的生活中进行,逐渐养成习惯,真正做到适应生活。又如班级卫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动手打扫教室,擦黑板、门窗、桌椅板凳等等,并轮流进行值班负责,增强他们的责任心,让他们在生活劳动中学会怎么增强自己的生活能力,在生活中不断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有自我调节能力,有自我提高意识的人。通过反复的强化,逐步养成学生生活自理方面的习惯、技能。

三、培养劳动习惯,具有独立生活能力

要想提升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质量,就得从培养他们良好劳动习惯开始。我们不仅要让智力障碍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一些生活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思想、吃苦耐劳的精神、自主自强的精神。有了这些良好的思想品质,就可以“迁移”到学习、工作、事业等方面,对他们一生成长都有好处。由于智力障碍儿童自觉性较差,因而劳动习惯的培养需要长期有计划的训练,而无法通过几节劳动课,几次活动或一时一事就能得以实现。所以,对于智力障碍儿童的养成教育既要有信心,又要有恒心。

1.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

在平时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智障生树榜样:穿戴整洁、教学用具排列有序、不随手扔垃圾等,让智障生在耳濡目染中深受教育。

2.让学生学会劳动

看似简单的穿衣、整理书包等劳动技能,有的智障生却很难完成。这时候,我会采用任务分析法,将技能分成几个组成的环节和步骤,一步一步的进行教学。还有就是教学过程中多以“直观教学法”为主,多示范和给予身体协助,尽量避免简单的说明和描述。

3.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懒惰、遇事退缩、畏惧困难是智障生养成劳动习惯的最大障碍。我会从简单的劳动技能入手,逐渐培养智障生的自信心。当他们遇到较难突破的障碍时,多一些鼓励,并且通过分解劳动难度、反复训练等手段来帮助他们。直到他们不断克服困难,坚持到底,最后获得成功。成功的喜悦及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不仅磨练了智障生的意志,而且也会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4.常规要求,促进劳动习惯的形成

根据智障生的劳动能力,提出生活的常要求:自己洗脸、刷牙、铺床、打扫教室等,并学着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我会天天检查督促,并及时纠正智障生的不良的劳动习惯。时间久了,学生就会“习惯成自然”了。

四、结束语

劳动教育课是智障儿童的一门必修课,同时关系到学生今后回归社会,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根据智障学生自身特点学到一定的知识技能以外,还坚持加强有效的技能强化练习,并注重智障儿童劳动成果的评价。就是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并及时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运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有效、科学的技能康复训练手段,使他们变得更健康、更自立。

参考文献:

[1]陈云英.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研究.华夏出版社,2012.

劳动教育的途径范文第3篇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领域,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劳技教育特别是它的基本渠道――劳动技术教育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劳动技术教育课作为以理论学习相实际操作结合为主要特征的课程,其培养创新人才的独有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劳动技术教育课是指导学生生活、生产的技术教育,而创新往往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产。

其次,劳动课中技术思维占主导地位。技术思维的特点是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而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在创造力的开展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故而劳技课的开展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开发。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制约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开展的几个问题:

1.现有的小学教育教学评估管理制度制约了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开设。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对于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开设与不开设一个样,满脑袋的成绩,分数至使劳动技术教育课和其它艺体学科无法正常开设,加上对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管理上的薄弱也是劳动技术教育课得不到有效开设的主要原因。

2.很多学校在劳动技术教育课开设上的专业师资匮乏,其任课教师多为其它学科教师兼任或接近退休的老教师担任,由于劳技课程内容涉及面很广,且专业性强,此类教师很难胜任教学任务,造成质量不高。另外,经费设备不足,实践基地缺乏,无法适应教学的需要,这些都是严重制约着劳动教学的正常开展的原因。

3.劳动技术教育课教学的教改力度不足,很多人认为劳动技术教育课就是“干活课”,落后的课堂教学无法发挥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固有价值。

为加强劳动技术教育课在小学的正常开展,我们社会、学校、家庭要提高对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认识,特别是各级教育、行政、装备部分,要加大对劳动技术教育课开设、管理、投入、研究力度,使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开设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在劳动技术教育课课堂教学上,我认为还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劳动技术教育课的教学中,要以劳动实践为主,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把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劳动技能的训练,增强动手能力。既不能以讲授示范代替学生的操作训练,也不能以单纯的劳动代替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

2.注意加强现场教学、直观教学,特别是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操作要领。根据学校条件或教学需要,可实行分组教学,分散或集中使用课时。

劳动教育的途径范文第4篇

调查结果1主旋律教育卓有成效,与学生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教育薄弱

研究者列出12项学校普遍进行的德育内容,即劳动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让教师和学生分别对这12项内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和学生对学校12项教育内容实施效果的评价位次大致相同,80%以上的教师和学生都把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排在前三位,充分说明近几年学校在主旋律教育方面卓有成效。而被排列在最后三位的内容,教师和学生也基本一致,它们是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反映出这三项内容是学校德育的弱项。

在与此相关的教师和学生对学生思想品德状况满意度的评价调查中,也得到基本一致的结果。研究者列出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集体、尊敬师长、文明礼貌、诚实正直、助人为乐、关心国家大事、心理调节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共10项内容,结果是教师和学生的排位基本一致,教师、学生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是尊敬师长、文明礼貌、热爱祖国、热爱集体;而被教师、学生排在后三位的师生不大满意的是心理调节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关心国家大事。在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对学校德育内容需求的调查中,研究者列出交通规范、文明公约、行为规范、自我保护常识、个人修养、竞争与合作、劳动态度习惯、时事与政治、择业指导、家政指导、法律常识、环境与生存等12项内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排列前三位的依次为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和文明公约。其中,初中生的排位与学生总体相吻合,小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与学生总体的不同之处是排列前三位的有交通法规;高中生与学生总体不同的需要是法律常识。

分析与建议

这些年来,学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调查反映出比较薄弱的是心理品质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是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和文明公约。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又各有侧重,小学生是交通法规教育,高中生是法律常识,初中生是自我教育。可以看出,这些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各自生存发展中急需要指导的,而这些内容在学校德育中却是欠缺的。由此可知,学校德育的内容应依据社会教育目标和德育目标进行系统教育,以保证实施内容的完整性、稳定性,防止随意性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依据学生品德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可能,使内容与学生的品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才是学生可接受的、发展性的德育。在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德育的功能除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外,还应有促进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功能。学校德育也应增加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容,诸如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儿童消费、权益保护等,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促进其健康成长。

学校德育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三观”教育,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

调查结果2教师、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别,学生列于首位的是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则是班会

研究者列出大型教育活动、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班会、团队会、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各科教学渗透、个别学生教育共8个学校普遍运用的德育途径,让教师、学生对这些德育途径所起的教育作用进行评价,结果是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发挥作用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别。学生认为所起作用很大、较大的途径排列前三位的是社会实践活动、大型教育活动和课外活动,而教师排列前三位的是班会、大型教育活动、个别学生教育。其中差别比较大的是社会实践活动、班会和个别学生教育三项。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作用最大,而教师却将其排列在第四位,相差3位;教师认为班会作用最大,而学生却将其排在了第四位,同样相差3位。对个别学生教育教师排在第三位,而学生排在了第七位,相差4位。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对军训、参观访问、郊游野营、文艺联欢、体育竞赛、公益劳动、兴趣小组、科技活动这些学校常用的德育活动形式哪个最喜欢呢?各年级学生一致最喜欢的是郊游野营,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共有1243人选择了它,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4.6%,明显高于其他活动形式,经统计分析,此项活动与其他7项活动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调查也反映出,在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中,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被教师排在了末位,学生则把团队会排在了末位,思想政治课也只排在第六位。在对学生关于学校德育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中,研究者列出校园环境、校风、班主任工作、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团支书辅导员工作5项内容,学生相对不太满意是后两项内容,其中高中生对团支书工作满意度最低,仅为36.7%。在关于学生对德育活动形式喜欢程度的调查中,公益劳动成为学生最不喜欢的活动形式,喜欢的人数只有24人,仅占被调查总人数的0.87%。

分析与建议

调查反映出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情有独钟,而教师对它的作用却认识不足,在这一点上反映出教师和学生在认识和感受上的差别,如果这种差别不断扩大,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德育实效。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不够,活动单一,只重讲授和理性理解,重知识灌输,忽视实践体验,这恐怕是德育的失误之一。因此,学校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当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讲究真实性、针对性和学生可接受性,坚决避免形式主义和盲目性。像学生之所以最不喜欢公益劳动,一方面原因,反映出学校、家庭、社会对公益劳动不重视,另一方面原因,有些学校组织公益劳动单纯为完成任务而劳动或为宣传而劳动,没有把它纳入学校德育计划,没有作为学生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桥梁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形式,这是学生不喜欢公益劳动的主要原因。

教师、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存在如此明显的差别,反映出教师教育观念上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的主体性问题。教师对班会、个别学生教育这种自己主导下所实施的教育途径或方法评价较高,而没有注意学生的感受,没考虑到外在的教育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在调查中,问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回答“喜欢自己组织的活动”的学生有1925人,占总人数的69.3%,而“喜欢班主任组织的活动”的学生只有225人,仅占总人数的8.1%,说明学生喜欢自己搞的活动,不喜欢教师主导下的说教式的途径和方法,他们喜欢开放式的、活泼的教育,不喜欢封闭式的、死板的教育。而我们的德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内容脱离实际、方法简单的问题,反映出德育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严重忽视学生主体需要的问题。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还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教育,这样的德育学生怎能乐意接受呢?在调查中反映出的,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团队工作不满意,以及对班会、个别学生教育比较低的评价,恐怕都有这方面的原因,并且可能是主要原因。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首先要解决的不是途径、方法问题,而是观念问题,观念更新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现代德育观念强调发展人的潜能,焕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只有学校德育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德育的实效性也就会不断增强。

调查结果3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对教师遵守师德规范的评价高于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评价;“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和“了解学生”的德育能力得到学生相对最低的评价

研究者列出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举止文明,团结协作,遵守纪律,廉洁从教,尊重家长8条教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让教师、学生对教师遵守这些规范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无论是教师自评,还是学生他评,都对教师遵守这8条师德规范给予一致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平均满意度在86%以上,教师的满意度每项都在93%以上,学生的低些,也都在82%以上,其中评价最高的是“爱岗敬业”这一条,教师、学生分别为98.1%、92%,经统计分析,二者无差异;评价最低的是“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经统计分析,二者也无差异。

在教师问卷中,研究者调查了教师群体对自己11项德育能力的评价,认为很符合、基本符合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是,了解学生的能力占84%,把握德育内容的能力占76.3%,灵活运用德育方法的能力占67.9%,组织活动的能力占73.6%,语言表达能力占76.1%,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占61.6%,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能力占76.4%,创设良好德育环境的能力占67.7%,个别谈话能力占79%,转化后进生能力占65.9%,教科研能力占54.3%。教师对自己德育能力的评价明显低于遵守师德规范的评价。相对比较弱的能力是教科研能力和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虽然学生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评价认为很符合、基本符合的均超过60%,但是普遍低于学生对教师师德规范的评价。在“了解学生”这一项,教师自己的评价和学生对其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教师的百分比为84%,在11项中比例最高,而学生的平均百分比刚刚超过60%,其中高中学生仅为45%。

分析与建议

调查反映出,教师普遍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特别是在“爱岗敬业”这一条上,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说明教师很热爱自己的工作。但调查也同时反映出,“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这一条,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评价在这8条里都是最低的,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热爱、尊重、了解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基础,调查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教师在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上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增加对学生的情感投入,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德育能力是实现德育目标的现实基础。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青少年学生自身的发展变化,都对教师的德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知其“心”,才能恰当地运用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德育才能有针对性。调查反映出的学生对教师了解学生能力很低的评价,应引起教师的重视,要从转变观念入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调整心态,改进方法。

调查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相对较低,这是客观实际也是教师的需要。面对德育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行研究探索,揭示规律,寻找新方案。教师参与教科研是使自己工作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的重要途径。心理诊断与辅导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新世纪人才素质的要求,但是学校缺乏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德育干部自然就担负起了这个责任,因此,需要加强培训指导。同时,所有德育工作者都应掌握一定的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这对了解学生,提高德育工作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调查结果4学生对德育的评价与需求存在明显的年龄阶段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对德育内容、德育途径还是对学校、教师工作,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评价都有显著差异。他们的年龄不同、年级不同,评价的水平也不同,对德育的需求也不一样。在对学校12项德育内容实施效果很大、较大程度的评价方面,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小学生对各项内容实施效果很大、较大程度的评价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5.9%,初中生为47.2%,高中生为36.5%,高中生与小学生相差19.4个百分点,与初中生相差10.7个百分点。除第11项青春期教育、12项民主与法制教育外,前10项内容都是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呈阶梯状递减趋势,年级越低评价程度越高,年级越高评价程度越低。青春期教育初中高于小学和高中,这是初中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的。民主与法制教育初中生与小学生持平。

在对8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上更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差异。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年龄段学生对德育途径所起作用很大、较大程度的评价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呈阶梯状、递减趋势。年级越低评价程度越高,年级越高评价程度越低,小学生对学校各项德育途径作用评价最高,平均达78.2%,其次为初中生58.8%,高中生仅为44.6%,高中生与初中生相差14.2个百分点,与小学生相差33.6个百分点,经过对各项途径进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极显著,可以说,学校德育途径的作用与学生的年级、年龄呈反比。

学生对教师德育能力以及对学校德育工作总体满意度的评价也都同样呈现出这种差异。

劳动教育的途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校;德育;途径

德育的基本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有针对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代历、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有:

1、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将德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尤其是思想政治课。要加强时事政策教育、国情教育和相关专题教育。时事政策教育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生动活泼,坚持正面引导原则。各学科渗透德育,是各科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最经常,最稳定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德育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科教师要发挥师表作用,主导作用,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要求,结合各学科特点,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育过程之中。各学科的教材、大纲和教学评价标准都要坚持德育导向。

2、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

劳动与社会实践也是学校德育一个重要途径和根本措施。学校要把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指导学生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切实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行为习惯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要积极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远足、进行社会调查,参加社会服务和军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开阔眼界,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3、课外、校外活动

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学校和班级应保证活动课程的时间,通过各种形式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活动,开展课外兴趣小组、各种进步社团活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和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共青团、少先队的活动

共青团、学生会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支最有生气的力量。团、队、学生会应根据各自任务和工作特点,充分的发挥组织作用,通过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把广大青少年组织引到自己周围,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继承革命传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要通过举办业余团校、党校、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小组活动,培养提高学生中的优秀分子。

5、心理咨询活动

《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其中“心理品质教育”就是要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德育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事实上,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往往是交叉进行的。然而,传统德育具有明显的政治化倾向,忽视了学生道德心理的培养,过于说教和灌输,致使德育效果欠佳。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结合是必要的,也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是促进品德内化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方式,是破解德育低效难题的有力措施。学校德育工作究竟应该怎样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呢?(1)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的正面引导和熏陶。(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4)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专题讲座。(5)努力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序列化。

6、班主任工作

班级是学校进行德育的基层单位,班主任工作是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根据学德育大纲的内容要求,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有计划的开展德育活动;组织建设好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要协调本班、本年级各科教师的德育工作。密切联系家长,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配合。

7、校园生活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形成整体性德育氛围不可缺少的条件。学校要合理设计,科学布局,积极进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管理,使之达到绿化、净化、美化、富有教育意义,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和影响。充分发挥校歌、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认真抓好黑板报、壁报、橱窗、广播、图书室、荣誉室、德育活动室、文体艺术等多种专用场所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劳动教育的途径范文第6篇

【关键词】认识;素质目标;途径;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278-01

在实施“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轨的当今,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渠道作用,通过各个学科的协调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已成为今后教学的方向。劳动课以它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融为一体的独特优势,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劳动学科的自身特点,劳动学科能更好的体现出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出发,构建起“以自学为基础,以思维为主线,以训练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动脑的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体力劳动对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智力、审美的情感”由此看出劳动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在劳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呢?

一、以提高素质为目标

劳动教育是教育内容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不可偏废的一个方面。目前,学生中有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宠爱条件优越,几乎没有劳动知识和能力,更缺乏劳动实践。在这样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不热爱劳动。所以,开设劳动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课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方面是利用劳动课要劳动的特点,通过学生动脑、动手、付出体力、创造成果的过程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培养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在劳动实践中发展智力,陶冶情感,磨练意志。简而言之,要寓智能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于劳动教学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开设好劳动学科将推动学校劳动学科整体育人功能。由此可见,上好劳动课,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将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劳动课教育必须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立足于素质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二、以课堂教学为途径

为了达到设计劳动课的目的,使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必须以课堂教学为途径,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我在劳动课的教学中,对课堂结构做了如下的构想与尝试。

2.1 激情导入,引入新课。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而又轻松地学习是一节课良好的开端。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可因人因时因课而异,常见的有展示直观教具,创设问题情境,组织相关活动等方法,精心架设“兴趣”的桥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对课堂教学有一个很好的设计。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及传输信息,并通过信息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在反复调控中使教学系统的工作状态达到最佳点。因此,抓住两条线,即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重点在教学准备、原则、内容、方法及模式方面提出标准蓝图。如用展示直观教具的方法,在新课讲授之前把本节课的劳动成果展示给学生看,以此来激发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欲望,从而进入积极学习的状态。

2.2 讲解示范,传授新知。劳动课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则的重要体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实践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所以新知识的学习安排应该是从理论到实践。学生了解了劳动的步骤和方法,但每步具体该怎样去做,还需要教师给做出样子。教师的示范操作一要具备规范性,即准确无误;二要具备可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如讲《西裤的缝制方法》时,为了让学生清楚的看到科学标准的操作过程,我在课前认真练习多次,制成录像带并配有解说词,课堂上放出后,每步做什么,怎样做的,图文并茂,学生边听边看,效果非常好。

2.3 实际操作,掌握要领。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劳动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形成熟练技能的最佳途径。学生的实际操作要在教师的组织安排下进行,教师要巡视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特别是重点部分更应多强调,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要领。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教师在课堂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向实际操作,掌握要领的舞台。

四、以社会实践为目的

中学劳动课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离开了社会实践,即使教师讲得再透彻,学生听得再明白,不进行社会实践,要达到劳动课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也是一句空话。为此,中学劳动课必须以学生的社会实践为目的。我认为应该做到三个结合。

4.1 劳动课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以生产程序为序,安排授课内容,做到课堂学理论,基地搞实践。如在学习《西裤的缝制方法》时,从裤子的面料分析,缝制用线的选择、裤子各部位的熨烫等等,在教师的指导下,样样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基本的劳动技能。

劳动教育的途径范文第7篇

一、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经济建设

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为“三农”服务。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和教育的作用越发举足轻重。在农村靠勤劳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而致富则要靠科技、教育解决问题。农民受教育是调整支持方式提高支持力度的基本前提,而且是支撑、接受其它各种支持方式的支持力度的必要前提。通过教育途径使农民从劳动力向人力资源转化,是调整支持方式提高支持力度的厚重体现。教育、科技、市场、法律等各方面知识的普及与运用,使农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边学边干、边干边学”,使农业劳动力在区域性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现实冲击中受到启蒙、锻炼和提升,使数亿农村劳动力一部分一部分地进入国家人力资源层面,但当前我国农村教育未能突破升学教育模式,仍然是一种升学机制,一切为了升学,升学就是一切。不能升学的小学、初中毕业生,相当多的人由于缺乏劳动技能和致富本领,就业无能,致富无路。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引起农业劳动生产率几十倍的提高,使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使农业劳动人数大幅度下降。生物工程技术运用于农业,可以培育出耐旱、抗寒、抗病虫害、省水、省肥、缩短生长周期的高产、优质、高效的新物种。由于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将从机械化、化学化时代进入无污染公害的生物过程技术化时代。因此,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吸收和利用知识、技术和信息的能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它包括教育、人口、卫生、生态环境、社会福利、社会风气、社会保障、社会秩序和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社会发展的功能主要是提高人们的素质,优化社会运行机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协调各个社会利益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当代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各个角落,不仅是发展经济的杠杆,而且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在当前,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职业技术教育对人们工作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通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将大大节约时间和空间,又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时间的节约意味着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为整个社会和每个成员创造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使人们得以按照自己的志趣与才能开展各种艺术、科学、体育以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从而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2.职业技术教育对城乡差别的影响。十六大报告指出目前的小康只是总体上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很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不平衡,突出地表现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东西部之间的不平衡,但整体上看还是表现在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城乡差别的产生曾经是科学技术、经济社会进步的结果;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又为城乡差别的消灭创造了条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农村发展成为现代城市,就是最好的例证。

3.职业技术教育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当前农村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收入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其中教给农民实用技术和致富本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一环,而职业教育在此方面大有可为。通过大办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广泛吸收对于不能进入高等教育行列进行学习的城乡学生和其他群众,使他们得以学习和掌握一门或几门生产技术与管理、服务方面的技能;而不是使他们只是带着一般的语文和数、理、化知识回到农村和城市。由于所学的这些一般的基础知识还不足以使他们在农村和城镇的生产活动中进行新的创业,不少人就加入四处流动的求职大军,以至带来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使他们能学到一门或几门实用的专业机能,就拓宽了他们的立业创业之路,这必然对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与稳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晏阳初先生曾提出,职业教育主要是治愚、治穷、治弱、治私等,这主要表现在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思想在潜移默化地对人和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以严格的科学程序或方法来规范人的行为,另一方面又内化为一种潜在的、深层次的人格,构成人们的科学认识的要素和行为规范的基础。事实上,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尺度、审美态度、法制观念和行为准则,无不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获得。职业技术教育使人们实事求是地判断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原则;职业技术教育使人们通过理性思考来处世待物和决策,而不盲目迷信、浮躁和从众;职业技术教育使人们理性地对待社会和自我,摆脱愚昧和野蛮,遵守法纪,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明确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选择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职业技术教育越发展,职业观念、科学技术观念、科学思想对人及社会的影响越深。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因此,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劳动教育的途径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教育工会;创新发展;新思路

0 引言

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项事业都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教育工会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改革创新是群团工作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各级群团组织要把握时代脉搏,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不断推进群团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这为新形势下教育工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各级教育工会要紧密结合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亮点,使工会工作达到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闷、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的新要求,增强教育工会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

1 新形势下教育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1.1 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日益深化

绩效工资的全面实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为学校的劳动人事关系注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使工会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一是,引入人事新机制后,教工利益关系呈现出全新的格局,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发生重大调整,劳动关系更为复杂,非在编人员的福利待遇明显低于在编人员,工会维权任务更加繁重。二是,学校用人形式多样化后,教师职业不再是“铁饭碗”,在当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教工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合法权益易受侵犯,工会维权难度增强。三是,教师劳动成果的考评不同于企业,不以经济效益为主要标准,质的考核远大于量的考核,具有复杂性和主观性。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考评结果直接与教工的聘任、待遇及奖惩挂钩,使得学校和教工之间矛盾增加,乃至影响日常工作,工会维权复杂性增大。

1.2 教工民主意识日益增强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大幅提高,其管理能力和参政议政意识和水平有了进一步增强。随着办学规模的持续扩大,民主管理的加速推进,教职工参与管理和决策的机会更多,民主意识更强。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整个社会的民主氛围和意识越来越浓郁,教师参与管理与决策的意识和维权的意识随之提高。工会参与民主管理和维权的要求更高。

1.3 学校腐败与不公对教职工影响加深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校已不再是“净土”一片,近年来学校在招生、后勤、基建、科研项目争取等方面腐败案件频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现象不断,对教师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教师对学校教书育人的崇高性认识淡薄,对自身的要求降低,为人师表的作用弱化。这对工会参与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师德教育增加了难度。

1.4 教工心理压力日益增大

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大锅饭”,引入了竞争机制和考核制度,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为广大教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队伍庞大的青年教师,他们的收入低、生活负担重,学历、职称、科研要求高、任务繁重,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因此,近年来,心理问题已成为教工队伍建设不容忽视的难题。加大对教工尤其是青年教工的关怀和引导力度,成为摆在学校工会面前的现实任务。

2 教育工会工作改革创新的对策

针对新时期教育工会工作出现的新挑战,教育工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探索新路子、开辟新途径、扩大新载体、建立新机制,在创新中求发展,主动有为地发挥好教育工会应有的作用。

2.1 创新教工素质提升途径,在推进教工全面发展中发挥引导作用

教育工会可以发挥教育培训“大学校”的职能优势,不断开辟教工素质提升新途径。一是,开设“教工讲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弘扬核心精神,提升政治素养;二是,开设“道德讲堂”,开展师德教育,弘扬敬业精神,树立崇高师德;三是,组织“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开展先进人物事迹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发挥榜样作用;四是,组织文明礼仪普及活动,开展“讲教师礼仪、塑儒雅形象、重师德规范”教育,弘扬儒雅精神,展示文明形象;五是,建立“教工俱乐部”,通过读书学习、技能比武、讲课比赛、岗位练兵、“青蓝工程”等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劳动竞赛,弘扬钉子精神,提升业务素质。以切实有效的工作,协同行政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师能高强、适应学校发展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学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2 创新民主监督途径,在促进学校公平正义中发挥推动作用

教育工会可以发挥组织体系健全、联系教工广泛、熟悉基层情况、了解教工意愿等职能优势,不断开辟民主管理和监督新途径。一是,充分利用好教代会载体。积极探索建立教代会代表巡视制、述职制,建立健全教代会提案制度,提高教代会提案质量和回复工作的效率。通过专题讲座、校际交流、理论研讨、巡视督察等形式,加强对代表主体意识、参政议政能力、依法科学维权水平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代表素质和履职能力。使教代会真正成为最能体现广大教职工意愿、最能集中广大教职工智慧、最能凝聚广大教职工人心的可靠平台。二是,根据新的形势要求,进一步探索民主恳谈会、协商会、校长接待日等其他有效的民主管理形式,切实维护教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学校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三是,推进校务公开创新。健全完善“党政齐抓共管、行政主体到位、工会积极配合、教工积极参与”的校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拓展校务公开手段,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推行政务公示和校务公开网络化。

2.3 创新工会维权手段,在保障教工合法权益中发挥维护作用

教育工会可以发挥“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职能优势,不断开辟维权新途径,维护好教职工在政治上的民利,经济上的劳动权益,文化上的精神权益。一是,创新维权机制,建立推广校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公开机制,健全非在编人员权益的联动协调机制,落实教职工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二是,创新维权形式,做到政策维权、法律维权和科学维权相统一,教育工会主动维权和借党政之力维权相统一,借势、借力、依法、聚力维权,形成对外借力、对内聚力、内合外联、上下互动的维权格局,切实保障教工的合法权益。三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工会法律援助工作,将劳动关系矛盾最大限度地在基层、在第一时间实现调解,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学校全面和谐,以教工队伍稳定促进学校稳定。

2.4 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整合发挥教育工会组织活动的职能优势,不断开辟校园文化建设新途径。一是,积极构建以“利益共同体”为核心价值的和谐校园文化,激励教工实现自我超越,促进学校跨越发展。二是,着力塑造学校文化精神,强化教工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伟大品格,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更好地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养文明风尚。三是,着力建设教职工文化品牌,以铸就一种精神、建立一套制度、搭建一个平台、建设一片阵地、培育一支队伍的“五个一”为主要内容,体现学校特色、时代特色、工会特色,推动教工文化建设。四是,积极开展创建幸福校园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努力提高教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从政治生活层面提高教工幸福指数;进一步关心教工工作学习生活,努力营造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从物质生活层面努力提高教工幸福指数;进一步加强工会文体协会建设,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满足不同类型教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从精神生活层面提升教工幸福指数。

2.5 创新教育工会组织建设形式,在协同学校管理上发挥示范作用

教育工会可以发挥自我提升的职能优势,以创建“模范职工之家”为抓手,以建设“六型”工会为目标,不断开辟工会组织建设新途径。一是,建设学习型工会。通过学习全面提高工会干部思想理论素质和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依法维权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建设民主型工会。充分发挥工代会的民主管理作用,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干部的作用,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三是,建设服务型工会。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真诚倾听呼声,真实反映意愿,真情关心疾苦,真心服务教工。四是,建设智慧型工会。积极探索建立“互联网+工会服务”的智慧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实现工会服务和管理的精细化、动态化,实现工会与教工、工会与社会的“链接”。五是,建设创新型工会。积极探索工会自身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新思路、新举措、新途径,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中提升引领力,在组织教职工建功立业中增强凝聚力,在推进构建和谐校园中加大服务力,在深入建设教工之家中提高创新力。六是,建设廉洁型工会。不断加强工会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不断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把工会建成“党委靠得住、行政离不开、职工信得过、学校有影响”的群众组织。

【参考文献】

[1]袁晓春.高职院校工会协同行政管理创新的策略研究[J].赤子,2014(4).

劳动教育的途径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新农村职业教育;新农村建设;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2-0018-02

随着2012年全国两会的焦点共同指向职业教育改革,新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但是甘肃省河西地区由于资源、气候、历史条件等原因,使农村的职业教育未能得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脱离经济、脱离生产、脱离社会实际的问题还相当严重,迫切需要探索一条适合河西地区新农村职业教育的新模式。2013年4月—10月,笔者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就当前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新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提出对策和建议。

1 新农村建设中甘肃河西地区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分析发现,近几年甘肃省河西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下,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甘肃省河西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职业教育还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根深蒂固的偏见

一是部分领导对职业教育切实提高农村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没有正确认识,一味注重高中阶段教育,不论是从资金、设备还是师资,都往往侧重于高中教育,造成了高中热、农村职教冷的局面。

二是农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是狭隘的。农民群体由于生活环境条件有限,获取生活居住地以外的信息来源渠道单一,接受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就是“鲤鱼跃龙门”的典故,很多农村的家长和学生都只是希望通过考取高中再努力上大学的途径来改变命运,从而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看不见职业教育对于他们的现实意义。

文化程度不高,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 根据甘肃省2011年5月14日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告显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省文盲率由14.34%下降为8.69%,下降了5.65个百分点。尽管如此,小学和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口占全省人口高达48.58%。因此,甘肃省人口整体文化程度不高、劳动力素质低,加之河西地区地域的局限性,使得农村现代化起步较晚,平均受教育水平偏低,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较少,职业技能普遍较差。

教育资源不均衡 甘肃省河西地区从东到西长达945.5公里,地域狭长,城市教育相对集中且数量上也远远超过农村,使得农村职业教育不仅受到地域、地理位置的局限,而且由于条件、道路、设施等因素也不及城市,严重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在调查中,笔者从酒泉出发到达酒泉玉门独山子乡,其中的路程长达276公里,驱车大约需要7小时,如果选择乘坐班车就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这样一个现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农村劳动力走不出去,外面的、接受教育的好机会也由于种种原因进不来,使得本来教育资源就匮乏的农村根本谈不上接受专业的职业教育,对于农民子弟或是剩余农村劳动力都是摆在现实面前无法横越的难题。

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由于历史积淀、技能知识传播途径有限,农村劳动力对市场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当地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更不能满足劳务输出的切实需求。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虽有富裕,但是由于其实际掌握技能的匮乏,根本不能满足实际岗位的技能要求,导致了供应市场的数量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政府虽花了大量资金在农民工培训上,但由于所设置的专门培训机构和组织多为个体、零星的,尚未真正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机构,提供的专业培训服务质量不高、规模有限,农民的就业技能相对较差。

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本身实践技能缺乏 目前,河西地区专业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较少,从事专业的职业教师队伍、培训人员不论在人数上,还是在教师素质方面,都严重匮乏。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或是培训机构的培训人员大多是生活在城市里,且多数人所接受的知识来自于教材或间接经验,没有从事岗位的直接技能,这样导致所培训的课程与用人单位脱节,培训的内容缺乏实际技能操作水平,使得一些农村劳动力即使接受了培训仍然不能上岗或是再就业。

2 针对上述问题的合理化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河西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以下合理化建议,寻求适合甘肃河西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途径。

对农村职业教育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支持 增加农民收入是党和国家重视的“三农”问题之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顺利与否更是关系到城镇化建设的成效问题,这就需要强化政府职责,加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政府官员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引导农民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一方面,党和政府应采取措施,端正政府官员思想,通过政策、指令给予职业教育充分重视,加大宣传力度,给予因地适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服务功能,培训机构要与市场挂钩,与广大农村群众紧密联系,扩展农民群众就业思想,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现实作用。在实地调查中,利用农民休息时间,并将农村子弟作为重点传授对象,通过投影仪、广播、传单、交流等形式展示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并积极挖掘适合地区、乡县发展的职业技能。

寻求有效途径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 通过职业培训方式的不断丰富,使农民掌握劳动技能,帮助农民找到适合的岗位,或是通过个人技能的推广,使贫困家庭尽快摆脱贫苦,提高年收入水平,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作用。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近几年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东部江浙一带发展迅速,构建和创新了“学校、公司+农户”模式和“联合办学”模式。这些模式适合于东部地区农村职业发展需要,是倾向城市化的职业培养模式。甘肃河西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的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分阶段、分季节的培训方式,也可专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甚至于岗前、岗后培训等;另一方面也要开展学历培训、学分制培训,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加强文化教育,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二者相互推动,形成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通过建立多元化、多途径的方式均衡教育资源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要统筹城乡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要求,就必须更新农村职业教育观念,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城市职业学校积极吸纳农村生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创造条件,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均衡发展。现阶段,在河西地区的职业中专类学校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动农村职业的培养,提出了农民子弟免交学费的好政策,并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寻求多元化、多途径的方式均衡教育资源。

增强农村劳动力供应市场的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从当前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来看,农民工是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大多数人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工作,相对的工资待遇就低,而对于一些需要一些技能或是较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就没有人能去做,农民工在就业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因此,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工、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根本办法就是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对他们进行劳动技能培训。这就需要对产品品种更新、农资供应、资金融通、产前技术准备、技能需求等一系列方面的内容都要进行产前产后的培训。针对不同的需求内容开展不同层次的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面授、入户技术指导等方式的转变,确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实践技能,增加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提高职业培训机构培训人员和职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为职业培训机构培训人员和职业教师创造和增加技能培训机会,加强与外界行业的交流;通过鼓励职业教师和培训人员参加社会实践和企业锻炼,从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实现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加强联络,将培训课程、培训内容进行准确定位,有针对地对农村劳动力开展技能服务,提高农民工的实践技能操作水平,增加就业机会。

3 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中各省、各地区都积极踊跃探索出了适合其发展经济的方式和途径,甘肃省河西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资源条件等因素,使得该职业教育发展和其他地区还有很大的差别。这就需要认真总结和分析河西地区的职业教育的现状,通过对发展途径和方式进行有益探索,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河西地区资源建设和职业发展的新对策,开辟河西职教发展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EB/OL].光明网,2005-11-8.

[2]马树超.《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思考》的专题报告[R].2009.

劳动教育的途径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培训 政策

荷兰是北欧的一个工业化国家,也是欧盟成员国之一,其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都比较高。在荷兰,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荷兰政府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积极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持,形成了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同时,职业教育也为荷兰培养了各种不同层次的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一、荷兰的经济、劳动力和失业率概览

2000年以前,在欧盟范围内,荷兰的人均GDP—直是排在卢森堡、丹麦、爱尔兰、澳大利亚之后,名列第五位。但是馥郁2000年之后,GDP的增长一度受阻,增长速度比较缓慢,低于欧盟的平均水平。到 2003年的第一季度,荷兰GDP的增长率出现了负值,为-0.7%,低于欧盟1.0%的平均水平。截至2002年,荷兰的劳动力人口数量达到74.44万人,其中在 15—24岁年龄段,荷兰男女劳动力比重之高令人震惊。近几年,荷兰政府加大对失业人员的关注力度,使失业率一直不断下降。截至2003年第一季度统计,荷兰的失业率在整个欧盟25个成员国中是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仅为3.6%(欧盟成员国的平均男性失业率为8.2%,女性失业率为10%)。荷兰的年轻人失业率在2003年一季度的统计中也位于全欧盟最低,仅为6.8%。从2003年到2004年4月,欧盟有12个成员国的失业率上升,11个成员国的失业率下降, 2个成员国保持不变。荷兰、卢森堡、瑞典、丹麦是失业率增幅最大的几个国家。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2003年出版的“教育一览”中的数据显示,与其他邻国相比,荷兰20—24岁的年轻人受教育比率相对比较低。2001年统计,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比例仅为35%,其余大部分都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已经毕业的和现有直接进人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比例低于10%。其中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比例相对较高,超过55%。荷兰劳动力失业率的起起伏伏,使其深感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也因此孕育了荷兰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的发展与成熟。

二、荷兰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

1.职业与成人教育法。荷兰政府早在1987年就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改革职业技术教育。这项改革历时三年,于1991年完成,改革的重点主要涉及中等职业教育。1993年8月1日政府又颁布了业余职业教育课程培训法,为学徒制、在职人员以及特殊行业培训建立了规章制度。1996年1月1日,荷兰政府颁布了职业与成人教育法。这是首部将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包含在内的法案,首次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开,目的在于加强和进一步整合初等及初等后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在许多小规模职业学校之外,创建了少量大规模的区域培训中心,这一举措对于荷兰的职业教育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法案另一个积极和成功的举措就是出台了国家职业资格体系。当然,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以能力为基础的新的职业资格体系目前正在:开发和建设中。从2006年开始,荷兰教育文化和科技部对成人教育的预算及财政支持,仅限于对较高层次的、以荷兰语为第二语言的课程提供资助。对于较低层次的职业培训的资助则转由移民局管理(隶属司法部)。

2.就业和薪酬法案。就业和薪酬法案(简写为 SUWI)于2001年11月29日正式实施,主要针对失业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一个法律保障。此法案的一个主要特征是除了要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薪酬以外,更强调就业。为此还专门组建了由雇主、雇员和市政当局人员组成的就业和薪酬委员会,负责就业和薪酬等法规的制定。改组和重建了一大批面向本地区的职业或就业中心,这些旨在为失业人员就业提供良好的保障与支持。由于荷兰政府有效的政策支持,以及相应专业机构的改组和重建,给荷兰的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鲜活力,但政策的透明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此政府还开发建立了质量标准体系。除此之外,作为一个专门的协调组织——雇员保险方案实施机构(简写为UWV)与求职者签订合约,实施100%的“不成功,不收费”的承诺。

三、荷兰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1.荷兰的教育体系。荷兰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非常的自由和民主,这种自由包括办学的自主化,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原则和指导思想建立私人学校,进行自主化管理,而公立学校则由地方政府来管理。两类学校均是由国家财政资助,并且必须符合办学的基本的标准以及必须遵循教育部颁布的相应法规。在对荷兰教育体系进行研究的同时,我们发现荷兰教育呈现出两个明显的分支,即普通教育分支和职业教育分支。荷兰的教育培训体系中,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区分非常明显。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这两种教育类型。荷兰实行12年义务教育.孩子5岁开始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但绝大部分孩子从4岁开始就上小学,小学为8年,小学毕业后,根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兴趣愿望和小学教师的评价进行分流,分别进入中等教育阶段的大学准备教育班、普通高中教育班和职业准备教育班。第一类选择是大学前预备教育,学制6年,毕业后可以升人大学接受教育,当然也可以选择到高等职业院校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第二类是选择升人普通高级中学,学制5年,毕业后可以升入高等职业院校,也可以选择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第三类是选择升人初等职业教育学校,又称职业教育预科,学制4年,它主要是为普通中学教育的学生学习职业能力提供一个准备学习的环境。

2.荷兰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荷兰的职业教育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三部分。(1)初等职业教育,又称职业教育预科,是职业教育的准备阶段,学制4年,面向的是12—16岁的学生。前两年的课程是基础理论课,与前面介绍的大学前预备教育和普通高级中学的课程是完全一样的,学生学完了两年基础课程后可以进行专业课程的选择。后两年则开设了相关的职业课程和训练,为将来继续接受职业教育作准备。学生毕业后可以升人中等职业学校,也可以参加各种短期的职业培训。初等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4种学习途径,即理论学习途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途径、为接受长期中等职业学校做准备以职业为导向的学习途径和为接受短期中等职业教育做准备的以职业导向的学习途径,每种途径都可以提供4个领域的学习,即技术、社会救助与福利、经贸和农业。(2)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完整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共有四级:第一,助理级,学习时间0.5—1年,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执行性任务;第二,基本职业级,学习时间2—3年,学生能够进行一般执行性任务;第三,职业级,学习时间2~4年,使学生能够完全独立完成任务;第四,中层管理级和专家级,中层管理级学习时间4年,专家级必须在完成中层管理级学业之后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再学习1—2年,也就是说,“专家级”课程是已经就业的人员才可以修的课程。荷兰政府提供56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教育,学生拿到了“基本职业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就能进人劳动力市场就业。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有两种学习途径:工读结合途径和职业培训途径。第一,工读结合途径对实训的要求较高,要求至少有60%的培训是在一家公司内完成,其余部分在学校里完成。第二,职业培训途径则更侧重于理论性的学习,职业培训的实践环节的比例要求在20%—60%之间。(3)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由高等职业院校实施,学制4年。毕业的学生既可以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也可以和接受普通大学教育的毕业生一样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高等职业院校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全日制的学习,又可以提供业余课程。学生在高等职业院校第一年的课程是基础课,主要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第一年结束后,有—个考试,考试通过的学生可以继续升学,第二年开始分专业,第三年为实习期,有些学生在某一公司实习后,愿意留在公司工作,则可以采用业余的方式继续完成学业,一般来说,高等职业院校的最长学制为6年。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主要面向普通高级中学教育、大学前教育或长期中等职业教育中获得文凭的学生。目前荷兰的高等职业院校有80多所,其中30%是公立的,70%是私立的。教育和培训共涉及7个领域:农业、技术、商业、医疗卫生、社会科学、艺术、教育学(主要是教师和培训师培训)。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的途径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及对策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影响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超过劳动力需求量的部分。在投入与产出关系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表现为新增农业劳动力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即使把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去,也不会影响农业发展。

2000年,杜鹰主持的农业部课题组以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进行了预测:“十五”期末,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1.8亿人。

规模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表现在: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业内部,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与工业化进步的程度不相称;三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有差距。

二、城市产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因及其转移的制约因素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落后,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贫富差距,增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识;“三农”政策的实施,给农村人口转移带来机遇。

但是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包括传统的户籍制度、差异化的城乡教育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土地产权制度等。加上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乡镇企业发展程度不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极为有限;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竞争就业能力较差,多集中在城市传统部门等多重因素,共同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总的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渠道包括:农业内部吸纳;就地或者就近向乡镇企业转移;向小城镇转移;向大城市转移;积极开拓国际劳务输出市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关键在于做好以下三篇文章:一是将发展乡镇企业与建设小城镇相结合,以此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根本途径;二是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合理流动,作为解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重要途径;三是继续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有效发挥农业作为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

具体来说,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存问题,其转移途径和对策选择有以下几条。

(一)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城乡分割体制

首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允许自由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可以采取国际通用的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办法,以身份证取代户口簿,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为主要依据申报城镇户口的制度,尽快以导向性的准入条件替代硬性的进城人口指标控制,相应改变就业、入学、住房等规定,在权利义务方面平等对待新进城镇落户的居民。

其次,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扩大医疗保障、劳动保障、生活保障等社保制度在农村的覆盖面。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科学划定最低生活保障线及制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并将农民工以及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者,如个体商贩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农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尤其对于农民工在跨省、跨县市流动就业时,社会保险转移的可操作性较差,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这一问题。

(二)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小城镇建设

加快建设中小型城镇,升级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合理调整城镇结构,尤其是发挥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密集型优势,广泛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

(三)增强乡镇企业活力,提高其劳动力吸纳能力,鼓励农民回乡创业

国家应在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信贷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让其享有和城市同等的待遇。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开辟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增强乡镇企业的活力。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大力扶持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具有地区资源优势、传统工艺优势、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优化乡镇企业结构。大力鼓励和支持农民回乡创办中小型乡镇企业,自主经营,解决就业问题。

(四)尽快建立和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改善劳动就业环境

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管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提供有效的劳动力供求信息,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引入就业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准入资格,做好岗前培训,打破城乡流动界限,促进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和有效性转变。

(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加大科教投入力度,增加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扩大农村教育规模;改革农村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让农村的孩子真正学到能够安身立命的知识和本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口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重点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农民企业家和回乡知识青年的素质,让他们起到领头羊和先锋模范的作用。

(六)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内部转移

建设现代农业,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发展。引进最新科学技术、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经营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第一产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林业以及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发展和推广劳动密集型农业,以扩大农业内部的劳动力总量。加大农业产业化的力度,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组合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实行种植养殖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经营,把三大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在大力扶持乡镇企业和促进农村传统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的科技服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旅游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如农村的观光旅游业等。倡导以工业反哺农业,减少“剪刀差”带来的工农不平等。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农民“兼业”,即“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让农民在农闲时通过打零工等方式输出劳务,补贴家用,但又不必真正离开农村,这样保证了农忙时家中有足够的劳动力。

(七)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政府应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以促进就业,并通过发展适当比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等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社保制度等,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享受到公平的待遇,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就业环境。加强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服务。政府可依据失业率、长期失业者比例和不充分就业率等相关的社会经济指标,抓好农民工失业监测工作,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及时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如财政货币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工资成本控(八)降低情感成本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牵涉到众多农村家庭的社会现象,它关系着每一个相关家庭成员的情感体验。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高待遇,促成剩余劳动力的举家迁移,做好留守人员的安抚工作,真正落实休假、带薪休假制度,并做好劳务输出者回家探亲的交通工作等,尽量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心理和情感成本,维护相关家庭的稳定与整个社会的和谐。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及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的一体化进程、改善区域人口结构、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能带来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等转移效应。

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留守妻子、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问题,造成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智力结构的严重失衡,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滞后甚至出现断层,导致农业大幅度减产,造成城市生活的过分拥挤和治安水平下降,引发城乡文化冲突,金融危机下出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回流的现象等。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问题,积极引导其向着有利于农民自身发展和家庭幸福、社会公正和谐的方向发展,同时注意化解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太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路径[j].三农问题,2009(1).

2、王一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9(2).

3、任贵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1).

4、陈玉浩,谢惠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9(1).

5、李岩岩.多元化、分层次引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和对策问题[j].科技风,2009(8).

6、蔡承荣.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研究[j].现代商业,2009(2).

7、任钢.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9(3).

劳动教育的途径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及对策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影响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超过劳动力需求量的部分。在投入与产出关系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表现为新增农业劳动力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即使把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去,也不会影响农业发展。

2000年,杜鹰主持的农业部课题组以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进行了预测:“十五”期末,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1.8亿人。

规模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表现在: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业内部,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与工业化进步的程度不相称;三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有差距。

二、城市产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因及其转移的制约因素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落后,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贫富差距,增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识;“三农”政策的实施,给农村人口转移带来机遇。

但是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包括传统的户籍制度、差异化的城乡教育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土地产权制度等。加上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乡镇企业发展程度不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极为有限;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竞争就业能力较差,多集中在城市传统部门等多重因素,共同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总的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渠道包括:农业内部吸纳;就地或者就近向乡镇企业转移;向小城镇转移;向大城市转移;积极开拓国际劳务输出市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关键在于做好以下三篇文章:一是将发展乡镇企业与建设小城镇相结合,以此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根本途径;二是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合理流动,作为解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重要途径;三是继续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有效发挥农业作为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

具体来说,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存问题,其转移途径和对策选择有以下几条。

(一)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城乡分割体制

首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允许自由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可以采取国际通用的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办法,以身份证取代户口簿,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为主要依据申报城镇户口的制度,尽快以导向性的准入条件替代硬性的进城人口指标控制,相应改变就业、入学、住房等规定,在权利义务方面平等对待新进城镇落户的居民。

其次,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扩大医疗保障、劳动保障、生活保障等社保制度在农村的覆盖面。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科学划定最低生活保障线及制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并将农民工以及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者,如个体商贩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农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尤其对于农民工在跨省、跨县市流动就业时,社会保险转移的可操作性较差,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这一问题。

(二)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小城镇建设

加快建设中小型城镇,升级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合理调整城镇结构,尤其是发挥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密集型优势,广泛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

(三)增强乡镇企业活力,提高其劳动力吸纳能力,鼓励农民回乡创业

国家应在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信贷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让其享有和城市同等的待遇。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开辟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增强乡镇企业的活力。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大力扶持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具有地区资源优势、传统工艺优势、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优化乡镇企业结构。大力鼓励和支持农民回乡创办中小型乡镇企业,自主经营,解决就业问题。

(四)尽快建立和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改善劳动就业环境

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管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提供有效的劳动力供求信息,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引入就业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准入资格,做好岗前培训,打破城乡流动界限,促进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和有效性转变。

(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加大科教投入力度,增加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扩大农村教育规模;改革农村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让农村的孩子真正学到能够安身立命的知识和本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口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重点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农民企业家和回乡知识青年的素质,让他们起到领头羊和先锋模范的作用。

(六)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内部转移

建设现代农业,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发展。引进最新科学技术、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经营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第一产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林业以及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发展和推广劳动密集型农业,以扩大农业内部的劳动力总量。加大农业产业化的力度,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组合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实行种植养殖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经营,把三大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在大力扶持乡镇企业和促进农村传统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的科技服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旅游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如农村的观光旅游业等。倡导以工业反哺农业,减少“剪刀差”带来的工农不平等。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农民“兼业”,即“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让农民在农闲时通过打零工等方式输出劳务,补贴家用,但又不必真正离开农村,这样保证了农忙时家中有足够的劳动力。

(七)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政府应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以促进就业,并通过发展适当比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等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社保制度等,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享受到公平的待遇,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就业环境。加强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服务。政府可依据失业率、长期失业者比例和不充分就业率等相关的社会经济指标,抓好农民工失业监测工作,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及时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如财政货币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工资成本控(八)降低情感成本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牵涉到众多农村家庭的社会现象,它关系着每一个相关家庭成员的情感体验。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高待遇,促成剩余劳动力的举家迁移,做好留守人员的安抚工作,真正落实休假、带薪休假制度,并做好劳务输出者回家探亲的交通工作等,尽量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心理和情感成本,维护相关家庭的稳定与整个社会的和谐。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及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的一体化进程、改善区域人口结构、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能带来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等转移效应。

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留守妻子、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问题,造成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智力结构的严重失衡,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滞后甚至出现断层,导致农业大幅度减产,造成城市生活的过分拥挤和治安水平下降,引发城乡文化冲突,金融危机下出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回流的现象等。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问题,积极引导其向着有利于农民自身发展和家庭幸福、社会公正和谐的方向发展,同时注意化解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太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路径[j].三农问题,2009(1).

2、王一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9(2).

3、任贵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1).

4、陈玉浩,谢惠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9(1).

5、李岩岩.多元化、分层次引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和对策问题[j].科技风,2009(8).

6、蔡承荣.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研究[j].现代商业,2009(2).

7、任钢.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9(3).

劳动教育的途径范文第13篇

一、市民化的内涵

国外研究中,早期的研究集中于对城乡迁移现象的研究。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1969)在对农业劳动者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现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农业劳动者在做出是否迁入城市的决策时,重要的影响因素有迁入城市后的就业状况以及收入的提高情况等,在此基础上,托达罗构建了人口乡城迁移模型。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明塞尔(1986)认为,家庭在劳动力从农村迁入城市中起决定性作用,做出迁移决策的不是单个人,而是一个家庭。Schwarz Weller H.K.(1964)认为,社会融入是指不同个体或群体与某个群体之间的内聚性,表征的是个体在某群体中参与程度、认同程度及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程度。当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之后,其去留问题也受到较多关注。Zakharenko(2008)通过对已婚者的研究发现,已婚者的迁移意愿较小,尤其是女性已婚者,更趋向于稳定的生活。Vadean等(2009)在研究中发现,文化程度对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去留影响较高,文化程度高的农村劳动力留在城市的意愿更强烈,其在城市获得一定劳动成果后回乡创业的热情更高。Portes(2001)认为,社会网络是农村劳动力在迁入地获得工作以及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

国内研究中,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农村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马建富(2014)认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是农村劳动力逐渐转变为城市市民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属于社会再生产的范畴。具体来看,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静(2014)从三个方面归纳了市民化的内涵:一是身份和职业市民化,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入城市之后获得城市户籍,在职业上有农村劳作的农业劳动者转变成城市的打工者;二是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市民化,农村转移劳动力在生活中摈弃先前农村生活的习惯,为适应城市生活而自觉融入当地的生活从而养成城市生活习惯; 三是自身素质和文化心理的市民化,农村转移劳动力转变思想意识并逐渐形成现代城市的价值观,并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传江(2010)认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首先是指获得居民身份,并享受相应的市民权利,其次是进入城市之后会伴随着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自我认可上与城市人的趋同。

二、市民化的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就目前情况看,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农村转移劳动力面临着权利缺失,在城市谋求发展缺乏有效保障等问题。另一方面,Roberts K.D.(2001)认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因为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大多数人从事的是脏、险、累工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叶鹏飞(2012)提出在城市工作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具有自卑心理,形成自我封闭自觉选择与社会隔离。尽管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缩小农村转移劳动力与城市市民的差距,但短期内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因此,推进市民化的机制创新是关系到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重要问题。

(一)户籍制度上的制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云新等(2016)认为,由于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农业转移人口即使进入城市也无法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务,同时存在缺乏社会支持,因此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融入。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农村转移人口在适应大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尽管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并努力适应城市生活,甚至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但最终却被户籍制度“拒于门外”。

(二)社会成本的制约

Richardson模式创始人、著名经济学家Richardson(1987)认为,城镇化成本历来是发展中国家推进社会转型面临的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魏后凯(2010)根据未来的中国城镇化率,综合考虑城镇化的人口,测算出了到2030年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高达40亿至50亿左右。北京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陈雪原(2015)从农村转移劳动力自由资产的角度剖析了市民化成本,认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进入城市之前有资产,但是鉴于是“集体所有”,因此这些农民是无法自由处置的,即如果不集体处置那么转移到城市的这些劳动力便无法将农村的个人资产携带进城,进入城市之后又面临着高昂的城市生活成本,这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来说无疑是一种两难的局面。

(三)其他方面的制约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朱冬梅(2013)通过近年来对农村转移劳动力消费习惯的研究发现,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工作的收入虽然得到了大幅的提高,但是他们的消费率却大幅的下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迁入的城市没有为其提供配套的公共服务,城乡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享有权差距很大,导致农村转移劳动力即使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也不敢消费,偏向于预防性储蓄,从而降低了农民工的消费欲望。此外,教育也是制约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国的社区教育流于形式,在配套、机制、成本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相应的短缺,无法满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能力提升的需要。还有,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后,土地财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始终是阻碍其在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陈雪原(2013)认为,土地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行的,随着城市资本开始向农村地区转移,部分农民工开始回流农村;同时,农村土地资源供给开始由全弹性转变为缺乏弹性,农村土地市场与城乡劳动力市场价格同时上涨,将同时体现到土地市场,进而会带动农村集体资产规模的迅速增长。

三、市民化的路径研究

早期国内研究主要有两条研究路径。在农村转移劳动力面临的问题方面,信阳师范学院教授杨云善(2014)认为现有土地制度由于缺乏合理的退出机制,即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使得农民工在进入城市工作以后无法独立的处置其遗留在农村的土地财产,在迁入地,又面临着收入不公平、社会地位低等问题,因此,应从着力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面临的问题的角度研究推进其市民化的路径。浙江纺织服装学院副教授韩世强(2012)则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子女接受教育、医疗服务等角度入手,通过研究发现现有的保障机制存在严重的缺位现象,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生存及未来发展无法得到基本的保障,应加强保障机制的建设。

在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机制的对策研究方面,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徐增阳(2010)认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机制,使城市公共服务均等服务农业转移人口,将对其市民化起到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余传杰(2014)认为,应充分发挥市民化进程中政府的主导和推进作用;石伟平和陆俊杰(2014)认为,应加快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职业教育机制。

现阶段,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已进入中后期,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路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入城市后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此阶段,应重点关注的是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的提升、创业等问题,从而帮助其更好地融入城市,实现高质量的市民化。在职业教育培训方面,现有研究数据表明,职业教育对中国市民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因为市民化归根到底是“人”的市民化,因此将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即由农村迁入城市的农民作为研究对象,加强对其教育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李力行研究得出结论: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加1年,城镇化水平会提高超过2个百分点。

如今的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面对的问题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培养人的问题,将“社区教育”引入职业教育培训体制,是着力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顺利进行市民化社会身份转变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静(2014)提出,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自身素质的建设,致力于农民工职业能力的提高是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途径,以便使得农民工获得更多的求职技能,拓宽其就业途径,能够解决其在迁入城市的基本生存需要;此外,培养其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城市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社区活动等途径吸引农民工融入社区,从而更好地开导其融入社会,成为城市的新市民。因此,在教育培训方面,不仅需要社会的支持,同样也需要农民工的自我完善。

在做好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培训工作的同时,适当、适时的加强对其创业意识的引导也是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重要途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房冠辛(2016)在对国外文献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发现,国外学者对印度的农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后,提出将互联网作为推进乡村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的观点。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城市电子商务无法比拟,鉴于这种情况,国际的学者提出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构思,但目前还没有学者完整的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此项研究提出进一步的探究。同时,房冠辛(2016)深入开展了对目前新兴发展的“淘宝村”的实地调研,认为“淘宝村”已经成为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乡村现代化转型路径,但其背后的逻辑以及对乡村城镇化的启发却值得进一步思考。为此,必须首先对既有相关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淘宝村”现象进行总结,探索这一模式所蕴含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劳动教育的途径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农业院校 应届毕业生 劳动合同意识 现状 问题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25-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尤其是劳动合同意识要求越来越高,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理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一、应届毕业生劳动合同意识的基本内涵

合同意识即契约意识,是指合同双方按照自己的意思依法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时,其合同必须得到遵守,此时合同即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这也是“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的基本要求。当然对于合同意识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合同意识和契约意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例如宫艳锋在《大学生择业的法律意识及培养》一文中,分析大学生择业法律意识的现状时,就分别阐述了大学生择业中缺乏契约意识以及缺乏合同意识[1];戴伶俐、章毓林在《分析大学生就业法律盲点加强就业指导中法律意识的培养》一文中,就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分别分析了契约意识盲点和合同意识盲点等[2],把契约意识与合同意识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又没有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具体界定,作具体分析。因为契约本身具有法律约束力,它被国际惯例和本国法律所确认。所以笔者认为,契约意识即合同意识。

应届毕业生的劳动合同意识,就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对劳动合同法及其相关的法律了解的基础上,在自己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法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时,对于劳动合同得到遵守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

二、农业院校应届毕业生劳动合同意识现状

对吉林农业大学的500名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际有效问卷492份,回收比例98.4%。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包括男生256人,女生236人,女生的对劳动合同的了解占21.14%,男生的了解情况占29.42%。总体上来看,男生对劳动合同的了解略高于女生。调查问卷也从文理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文科生对劳动合同的了解为27.95%,略高于理科生对劳动合同的了解。

以下是调查问卷涉及到的具体内容:

另外,问卷还就大四学生了解劳动合同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途径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在对劳动合同了解的学生中,其中121人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59人的了解途径为报纸、杂志,35人的了解途径为家庭的影响,25人的了解途径为学校教育。

从问卷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农业院校的大四学生对于劳动合同法律法规有一定的感性理解,如都认为应该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对于劳动合同的具体内容所知不多。例如,关于试用期,关于劳动合同的七项条款,关于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等等。通过对农业院校应届毕业生对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途径的调查知道,学校教育在对大四学生的劳动合同意识的影响方面所占比例最小。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农业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劳动合同意识有一定程度的感性提高,但是农业院校应届毕业生对劳动合同的理性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也需要农业院校进一步加大其对大学生的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的教育。

三、农业院校应届毕业生劳动合同意识淡薄的原因

(一)传统观念的影响

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的影响,从古代人们就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因此很多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宁愿选择忍气吞声。而许多用人单位也抓住了大学毕业生的这一心理,不断侵害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合同法是一个新发展的法,发展时间不长,因此还没有深入人心。这也导致了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劳动合同意识淡薄。

(二)用人单位的因素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毕业就等于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口头语,大学毕业生工作难已经成为全国普遍的问题,国家也正在积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个别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的时候,利用大学生找工作难的现状以及大学生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不签劳动合同或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制定不利于大学生的格式合同或霸王条款,大学毕业生在无奈之际为了工作只能接受。这也使得大四学生从师兄师姐的找工作经验中感觉到学习劳动合同法律法规也没有用,所以懒得积极主动学习。

(三)学校因素

首先,农业院校的学生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在农村教师资源以及信息资源较贫乏,所以在以前的初高中接受的法律知识教育相对较少。其次,学校在大一、大二讲授法律知识,学生普遍存在着片面的看法,即法律与己无关,至于将来那是四年以后的事情[3]。同学们到了大四毕业的时候早就忘记以前所讲的知识,而且大部分教师重视的是理论知识的讲授,根本无法让学生形象地接受,学生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再次,学校的就业指导也不会主动讲授法律知识,在大学生的就业中起的作用不是太大,这也是应届毕业生劳动合同意识低的重要原因。通过调查发现,对于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有一定了解的大四学生中,50.4%的学生的关于劳动合同法律相关的知识来源于电视、网络等媒介,另外24.6%的学生的劳动合同意识来源于报纸、杂志等,14.6%的学生的劳动合同意识来源于家庭的影响,10.4%的学生的劳动合同意识来源于学校教育。

(四)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毕业生由于其心理尚不成熟,对社会容易产生消极的看法。对于劳动合同意识,很多面临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而且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认为企业不会为了这么点小事而故意设置陷阱。殊不知,很多违法组织伪装成合法企业的形式欺骗大学生,有的大学生刚迈入社会就进入了传销组织。

四、提高农业院校应届毕业生劳动合同意识的途径

提高农业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劳动合同意识,对于维护农业院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学校方面

首先,农业院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对心理不太成熟的大学生,学校应该定期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讲座,让大学生知道个别司法腐败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怀疑整个法治社会的建设,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不要选择私了、忍气吞声等方式,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吉林农业大学对此就做得很好,学校设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和专业教师,每周固定时间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或心理问题。

其次,农业院校应该专门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劳动合同法律法规教育。通过对大四学生进行此种教育,可以更好地引起大四学生的兴趣,而且记忆更加深刻。此阶段的教育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使大四学生更深刻地意识到劳动合同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最后,农业院校要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中心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作用。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要加强对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帮助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中的疑难问题。对于签订劳动合同中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帮忙解答一下,帮助大学生认清正规企业和非法组织的区别,从而让大学毕业生找到满意、称心的工作。

(二)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注意,要给自己的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当孩子遇到心理问题时,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对于孩子在签订劳动合同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多种渠道尽量对孩子进行指导,帮助孩子分辨劳动合同中的就业陷阱、用人单位的违约等,积极支持他们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社会方面

针对社会的个别司法腐败现象,要坚决地打击,树立良好的司法、执法形象,净化社会风气,让大学生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增强大学毕业生的维权意识。对于违规招聘大学生的企业坚决予以查处,对于制定不合理条款的企业也要公正地运用法律给予处罚。严厉打击违规企业,为大学生的择业创造良好的、安全的社会氛围。

(四)学生自身方面

大学毕业生已经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其行为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对其作出的行为也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要提高大学生的劳动合同意识,最重要的就是大学生自身。大学生应该主动学习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自身的劳动合同法律素质。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遇见霸王条款应该主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真正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劳动合同意识,树立对法律的信仰。思想家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的,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真正的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4]所以提高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劳动合同意识关键要看大学生自身对法律的信仰,对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的接受和认识。

提高农业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劳动合同意识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程,这需要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还需要大学毕业生自身的不断努力,最终树立对劳动合同乃至整个法律的信仰。

【参考文献】

[1]宫艳锋.大学生择业的法律意识及培养[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

[2]戴伶俐,章毓林.分析大学生就业法律盲点加强就业指导中法律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

[3]关新.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教育探索,2010(1).

[4]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70).

The Study for the Labor Contract Consciousness of Seniors Students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ke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

劳动教育的途径范文第15篇

    缺乏对未来前景的美好希望。很多职校学生由于觉得自身家庭不能为之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以及对自身能力的否定,往往会觉得自己的未来没有希望,对就业前景持一种悲观态度。因此,他们缺乏追求事业有成的动力,没有更高的职业诉求。中职生的以上几个特征都表明了在中职院校开展有关《劳动法》课程的必要性。首先,由于家庭环境和教育的缺乏,很多学生没有基本的法律常识,往往在遇到劳动纠纷的时候找不到正当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而偏偏对这些学生和家庭来说,这种利益的维护恰恰比其他家庭来说显得更加重要。其次,对于缺乏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中职生来说,未来通过自我教育方式来学习《劳动法》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学校教育中添加《劳动法》的内容可能就是他们接触《劳动法》的唯一途径。最后,《劳动法》的内容往往会让学生看到自己就业的基本保障,增加他们的职业安全感,激发他们努力工作的信心。

    确立符合中职学生特点的劳动法的教学内容

    在为中职学生设计《劳动法》教学内容时,只有结合中职学生的特征,才能使这门课程不流于形式,让他们真正受惠。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该作为教学重点内容来讲授:第一,有关劳动合同方面的内容。职业学校中学生毕业后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目前,很多企业出于各种原因,存在一些用人合同不规范的情况。因此,就必须对中职学生进行有关劳动合同方面的普及教育。

    第二,有关试用期的内容。试用期是学生正式工作前必经的过程。面对目前很多企业存在的随意延长试用期时间、降低试用期劳动报酬等问题,让学生对劳动法中有关试用期的规定有所了解,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内容。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大多是基层单位中的技术岗位,很多工作内容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是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性决定的。因此,对职校学生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方面内容的教育对其日后有意识地保护自身安全和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有关社会保险和福利的内容。目前,社会上因病致穷、因伤致穷的事例层出不穷。中职学生很多来自于社会底层家庭,经济条件本来就差,而疾病或伤残无疑会使他们原本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社会保险和福利能够有效规避疾病和伤残带来的风险。

    第五,有关劳动争议解决的内容。《劳动法》中对劳动争议的解决的规定,一方面对劳动者个人维护正当权益提供了法律途径;另一方面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提供了法律保障。对中职学生进行有关劳动争议解决内容的教育,能够使他们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选择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来设计课堂教学。针对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意志力欠缺等特点,笔者认为应该多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法律规范中的条款是非常枯燥的,如果能够将《劳动法》中相关内容通过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案例表现出来,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在案例中自己开动脑筋,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从而想出解决之道,这个过程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要远远优于单纯地讲授法律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