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措施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措施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措施

区域经济发展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区域物流;发展趋势;应对措施

一、经济全球化下区域物流的发展趋势

随和我国区域物流服务的快速发展,区域物流也呈现出新兴的发展势头。

1.物流规模在扩大,物流市场逐渐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家本身的物流中心以及配送中心在实际的运作期间不仅仅是要服务本国,同时,也要考虑到其余国家对物流提出的要求。为了推动本国的经济发展,每一个国家都希望自己能够占据世界前茅,能够成为中心所在。此外,为了能够让物流服务全球化、区域化,企业就应该考虑到自身的规模,以此来提升规模效益。在扩大规模的模式选择上,可以使兼并,也可以是重组,同样也可以是联盟与合作。

2.服务功能在延伸,物流服务逐渐优质化

随着现代社会倡导高效化、荣兴华以及过氧化的趋势,在选择物流服务上,客户已经不再将物流成本看成为唯一的标准,质量与服务的重要性凸显了出线。为了占据主动,获取优势,就需要企业做好服务功能的拓展,能够将服务质量提升到更高的台阶上。

3.多式联运成为区域物流活动的特点

在拓展一体化区域经济的活动范围的时候,就应该将以往不满足物流要求的方式摒弃,采取多式联运的模式,这样不仅可以让物流活动降低成本,同时也具备了提升物流活动效率的优势,因此,在运输中,多式联运已经成为了首先方式之一。

4.绿色物流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虽然物流发展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城市环境产生影响,比如噪音、污染物排放等,也包含了生活与生产当中不能正当处理的废弃物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许多国家尤其是受到严重污染的(pm2.5)中国在治理环境提出了新要求,也就是所谓的绿色物流。对于绿色物流而言,主要包含了:第一,对于物流系统的污染做到有效的控制,在物流方案的选择上,应该根据物流系统与活动的规划与决策选择污染相对较小的方案,比例:近距离配送方式的选择、夜间运输等;第二,建立生活废料和工业废料的物流处理系统,针对交通流、交通量以及污染的发生源来制定相应的政策,形成相对应的绿色物流体系。

二、经济全球化下区域物流的应对措施

就上述区域物流发展趋势的分析来看,除开政府恰当的引导外,还需要市场化的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同样,物流协会的协调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区域物流,其应对措施如下:

1.政府的作用在于管理和推动

第一,政府部门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部门和权威机构,负责物流产业发展的研究、制定与协调等,促使各个部门和谐发展。建立出与贸易标准像负荷的环保标准,并且衔接到国家物流通用的标准体系之上;第二,以实现国家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为契机,加快对现代物流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才有利于仓储业和运输业转变成为现代化的企业模式,从而将物流的供应能力提升。另外,国内、国外物流经验的借鉴,也可以针对性建立评估体系,但是,目前的国内物流发展还需要国外先进经验的强大支持,同时也不可以忽视区域内的经验。无论是机构制定的决策,还是政府的决策,都应该注重实施之后所取得的评价与反馈效果,才能够在实践环节做好经验的总结,然后将区域物流发展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最大限度的提高。

2.企业作用在于运作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企业才是物流运作的主题,而物流的需求也来至于企业,并且也关系到其市场的成熟性,并且推动物流运作的还是企业,所以,区域物流发展提速的实现,就需要物流企业制定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拓展物流服务市场,努力提升物流服务的整体水平;建立出战略性联盟,实现网络资源之间的共享;开展信息化建设,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做好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等。

3.物流协会的作用在于协调

充分发挥物流协会的作用要紧跟形势,非政府间的横向协调机制的建立健全,做好区域物流行业协会的组建,推动物流协会之间的相互合作。同时,还需要在物流协会增强本身的操作能力外,也需要强化自身同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另外,与企业的合作对于物流协会本身而言,其作用也不容忽视,所以,企业成果就应该成为成败的唯一检验标准,如此,才能够帮助企业成长,将其转变成为企业物流所需要的生产力,从而服务于区域物流。

参考文献:

[1]敦蕾.经济全球化的区域物流研究----以河北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2:23-34

区域经济发展措施范文第2篇

尽管如此,但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自身定位不准确、办学特色不明显、专业与课程设置不合理,及社会的“偏见”和“歧视”等,致使学校培养的人才在数量与质量上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仍有一定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具体可从社会和高职院校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从社会层面分析

1、转变传统观念。我省自改革开放初试办职业大学、1996年试办五年制高职教育、1999年独立设置职业技术学院以来,高职教育获得快速发展,已居全国领先地位。但由于受传统的重文轻理,重学轻术、“学而优则仕”及学历本位等观念的影响,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产生了偏差,认为它只是一个教育层次,即是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而不是一种教育类型;认为高职就是职高,是不正规的“二流教育”;甚至认为“高职”是比专科还低一层次的“三等教育”,等等。正因如此,有些考生被高职院校录取后觉得没脸见人;用人单位认为高职生是“劣等大学生”,不愿录用;甚至教育管理部门嘴上虽说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并重,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对高职的轻视。这种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偏差,是制约当前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高职教育要继续发展,要做大做强,就必须从思想上彻底改变这种观念,认识到它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都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而非一种教育层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与经济发展联系最密切、最直接的部分,是我省实现“两个率先”和“高教强省”目标的重要推进器;它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作用是其他类型教育不可替代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职教育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克服和改变对高职教育的各种“歧视”,给予其特殊扶持,并在师资培养、职称晋升、事业经费和投资拨款、办学水平评估等方面充分考虑高职特色,尽力完善高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保障制度;同时,建立有利于产学合作的社会激励机制,以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快速和健康地发展。

2、完善高职体系。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类型上,还体现在层次方面。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许多行业、岗位(群)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工作在一线的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3年制的高职教育已很难满足行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需求,而目前我省高职教育主要还停留在专科层次上,这虽然是由现阶段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本科、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必然要提上议事日程。以苏南为例,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就十分迫切。又据去年初派给省政协提交的一份《关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江苏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议》的提案显示,江苏目前技术型人才缺口达40%,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缺口更高达70%。因此,我们要把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作为江苏发展高职教育的一大战略举措,促进大部分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发展,按照应用型人才岗位要求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调整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规格。大力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首先要把本科院校的应用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办出本科高职特色。

3、深化体制改革。目前,我省高职高专院校管理体制事实上存在省管、省市共建、市管这三种模式并行的格局,其中以省管为主。在55所独立设置的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省管的有36所,占总数的64%。江苏以省属高职学院为骨干的高职院校群体在全国有明显优势和特色。为了使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区域或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应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应进一步发挥市县政府举办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及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并实行分类指导。具体地说,就是水平较高、行业性较强、带有明显的示范性的、服务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高职院校由省里统一管理,而位于经济发达地区,面向当地,行业性不太明显、综合性较强的商职院校则可下放给市里直接管理,这既有利于全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又能够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在坚持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在招生、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自,以利于充分调动高职院校办学的积极性,使它们能更好地根据自身的现实情况及经济与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的高素质应用性技能型人才。

二、从高职院校层面分析

1、办学定位准确。高职教育是在产业革命的直接拉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教授应用科学,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职业型、技能型人才。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很多高职院校似乎都“忘记”自身的主要任务,而一味地追求升格,中职升高职,高职向本科迈进。例如,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家长的需要,使更多的学生考上本科院校而调整教学计划,成立各种补习班,并以考上本科院校学生的多少来评价高职的教学效果,致使培养目标发生严重偏离,重新回到应试教育的轨道,从而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特色形成,使高职教育名不符实。因此,要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直接推动和促进作用,就必须找准位置,充分发挥自身的自然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优势,办出成效,办出特色。当然,对于极少数学习成绩相当出色的学生,确实应该为他们疏通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沟通相衔接的渠道,但切忌舍本求末。正如周济部长所指出的:“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绝不能是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也不能盲目转向普通教育。“高职教育的定位,就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技能人才。”

2、调整专业结构。在专业结构上,由于高职教育主要承担的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性应用型人才,因此,它必须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需求“,坚持立足地方(行业)、面向地方(行业)、服务地方(行业),主动适应江苏省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生产一线人才的需要;以社会调查和人才需求预测为基本依据,按岗位或岗位群(技艺、工程对象)划分和设置专业”;必须大力加强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为“三农”服务、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服务的专业,坚决压缩社会需求饱和的专业,优先在化工、建筑、护理、纺织服装、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10个专业领域加快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于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所以课程方案必须是开放的,面向市场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深入实际,与企业、社区等用人单位共同构建开放的课程方案,其课程既要充分体现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也要整体考虑所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平等;既要有相当比重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也要有适当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课程。也就是说,其课程设置必须以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实际、实用、实践、实效”为原则,应经常开展职业岗位知识、技术结构、能力结构的需求分析,合理确定专业技术教育内容,同时加强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等教育,以在“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的课程结构上实行专业渗透与交叉构建,使课程设置既有职业性又有适应性。

3、加强师资建设。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技术应用特征决定了其师资队伍必须具备“双师”特色,即他们不仅要具备各类教师都具有的素质,而且还应具备技术型人才的各种素质,这是高职教育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没有“双师”型的教师,就很难培养出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既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又有较高经验技术含量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工作者。这也是近年来我省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所追求的一个共同目标。但事实上,目前的师资离“双师”型要求差距还相当大,这已成为高职教育显现其自身特色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对此,高职院校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定期派其现有专任教师出去进修,对其进行强化培训,使他们尽量达到“双师”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广开渠道,从其他高校、企业和社会聘请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兼职教师,实行“借脑育才”,及时将新技术、信息引到学校,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推进校企合作。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一线与工作现场的技术性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要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内部资源的重组和优化,更要着眼于开辟和利用外部的企业和社会资源,走“校企联合”的康庄大道,变“单兵奋斗”为“兵团作战”,变“个体效益”为“整体效益”。走依托行业,校企合作的道路,是发展高职教育,打造社会急需的“银领”人才的有效途径。因为:一方面企业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是高职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也是学生实践教育与岗位实践的重要基地,是一些新工艺、新技术等的学习场所,而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人员还是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重要来源。当然,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自然资源、人才资源等为其人才的培养和再培训服务。不如周济部长所说,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不仅能切实加强学校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也能使职业学校成为企业继续教育的基地、员工学习与岗位培训的平台,以实现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当前我省的高职院校在这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多方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但力度仍然不够,还需再接再厉。在加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具体实践中,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在保证基本理论教学时数的情况下,增加实训和综合实习课程,但实训和实习课程的增加,并不是单纯增加每门课程的总课时,而是通过内部调整,适当减少理论课时。值得注意的是,因实训和综合模拟实习终究不能代替实际,所以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二是校企合作不仅要跟国内企业合作,还要加强与国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因为中国加入WTO后,我们的教育也将陆续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而只有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培养更多的符合国际经济发展需要的适销对路的人才,才能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在更加激烈的国际人才市场竞争中找到一块立锥之地。

5、组建职教集团。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由于其定位不准、投入不足、教学设施设备和实验实训基地有限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必要组建由职业院校或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契约或资产为纽带而组成的职教集团,实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因为职教集团办学不仅有利于扩大职业教育校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融通和共享,实现职业教育在资金、设备、人才、学校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也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密切和强化职业教育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推进职业教育与企业的有利互动,进而促进校企双方的共同发展,以达到“双赢”的目的;还有利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加强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育管理,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区域经济发展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神农架 发展 绿色经济 战略措施

一、神农架独特的生态资源

神农架是大巴山东段余脉,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神农架山系呈叶脉状向四周延伸,东接荆山,西依秦岭,南滨长江,北临汉水,纵横千余里,构成高山大谷的地貌,覆盖整个鄂西北,囊括兴山、宜昌、秭归、远安、荆门、南漳、保康、房县、竹山、竹溪等十多个县市。其人口相互流动,有着共同生产生活方式和区域文化习俗。其高山原生态文化群落,形成独具特色的大神农架自然生态文化圈,对华中地区生态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神农架山脉将武当山和三峡工程库区左右连成一体,与恩施自治州隔江相望,其独特的生态群落、物种遗传和地质地貌价值难以估量,更不可复制。

1、古老的地层、地质构造和独特的地貌

神农架保存着古老的地质演变史,其地质地貌是一座天然的古地质地貌博物馆。神农架露出最老的地层距今约19亿年,厚度达到1.27万米,构成古老的基底,其中含有古生物、植物化石和微藻类化石。神农架林海茫茫,层峦叠嶂、沟堑纵横,地貌类型主要有山地、流水、岩溶和冰川地貌。其冰川地貌是第四纪冰川留下的遗迹,弥足珍贵。

2、多样的动植物及原始生物资源

作为华中地区唯一的原始森林,神农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多样的地貌类型,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衍场所。它是第四世纪冰川时期各种动植物的避难所和栖息地,是生物物种天然基因库。

根据朱兆泉、宋朝枢1999年的神农架科学考察集,仅神农架保护区内共有兽类75种,鸟类308种,两栖动物23种、爬行动物40种,鱼类资源47种,昆虫资源560种。有金丝猴、猕猴、华南虎、豹等部级保护动物14种。保护区内植物资源更为丰富,有高等维管束植3183种,蕨类植物297种,裸子植物30种,被子植物2435种,占中国植物总数的56.7%。古代特产单种属植在神农架的分布多达10种,其中银杏、珙桐是我国经过冰期严重考验而保存下来的孑遗植物。神农架还是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宝库,拥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4种,占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9.5%。神农架植物区系的丰富性、古老性和特殊性,使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为丰富的天然植物园。

3、丰富的自然景观

神农架毗邻武当山和长江三峡,是长江和汉水上游的分水岭。这里高山台地和“v”形河谷构成奇山秀峰、沟谷纵横的地貌景观。山间溪流密布各条沟谷,深潭、激流和瀑布展示出不同的水域风景。由于地处动植物南北区系交汇过渡地带,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孕育了神农架独具魅力的神奇的生物景观。

二、历史的经验教训与未来发展之路

在神农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对它的科学考察和研究非常有限,最早的神农架科学考察始于1943年贾文志编撰的《神农架探察报告》,新中国成立以后比较全面的考察研究资料是朱兆泉、宋朝枢主编的《神农架科学考察集》。神农架的孕育发展历史,为我们探索其未来发展之路提供了科学的借鉴。

1、历史的经验教训与现实生态环境状况

神农架的演化发展既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杰作。根据贾文治的《神农架探察报告》,1943年的神农架是一座广袤神秘、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其古木参天、翼蔽如城,万山环列,既无人迹,成为野兽生聚之渊薮,造成种种玄妙之神话。谓其地产六足兽、野人、宝贵药物、毒蛇猛兽者均有之。从这次考察记载中可以看出,是我们祖先秉承中华传统文化,予大于取,才使得神农架的自然遗产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当然,这也跟当时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工业和科技的不发达有关系,当时的人们还不具备当今征服和驾驭生态自然的能力。而其生态环境处于自我繁育、自我修复和相互制约的状态。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征服能力,对自然的驾驭和破坏能力不断增强。神农

的生态系统开始随着人们经济活动的发展而受到严重的影响和破坏。仅仅以神农架的核心部分神农架林区为例,从1962年开始的神农架林区开发,开始20年以林业伐木为主,木材源源不断输往全国各地,森林覆盖率由当年的76.4%下降到1982年的63%,原始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982年后,神农架林区确立“加强保护”的发展方针,申办了部级自然保护区,加入了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经济发展逐步由伐木为主和工业为主过渡到以生态旅游为主,其他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模式,并纳入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的总体规划。虽然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但生态环境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例如矿山开发依然是神农架林区一项重要经济收入来源,许多珍贵的地质地貌形态和生态由于矿山的开发而被严重破坏。还有神农架的小水电开发,也改变了水流路径,使神农架珍贵特殊的鱼类失去了生存的环境而濒临灭绝。

在当今神农架旅游开发热潮中,该地火车即将开通,机场也已建成,在铁路、公路、机场、网络交通立体化的条件下,神农架的旅游市场很快会面向全国和世界,而保护好19亿年逐步形成的古老地貌地质和生态群落,保护好神农架生态经济发展的根基和源泉是当前最主要的任务。神农架一旦遭受破坏,这座绿色宝库就难以恢复原有的自然风貌。

2、探索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从神农架孕育发展的历史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神农架是大自然经过19亿年造化孕育的产物,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无为而治的结晶。神农架的发展也要秉承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中华传统文化,顺其自然地发展,要在保护和发展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利用神农架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使生态与经济共同发展,走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绿色经济的核心理念是保护而非建设。要尽量减少人工项目和游乐设施,杜绝与生态无关的任何建设。一切发展项目都要以地质地貌和生态环境为前提,不打扰大自然的自我生息。要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使各种地质地矿得以安详沉睡和演变;使各种地形地貌、山川河谷得以世代保留和延续;使各种生物物种得以繁衍生息和繁荣发展。如澳大利亚大蓝山世界遗产保护区,在保护区内没有任何新的人工建筑和大型游乐设施,更没有任何工厂、矿山、水电等工业设施。大蓝山区居民保持原有居住建筑环境和生活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大蓝山主要交通工具是火车和公共汽车,更多的保护地带连公路都没有修建,为动、植物留下了一片安宁的地域。这样不投资,反而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由于自然遗产得到了很好保护,大蓝山的自然价值和文化旅游价值不断增加,享誉国际,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比澳大利亚蓝山,神农架具有更高的保护价值,应该采取更为严厉的保护措施。要下决心停止所有矿山开发活动,撤除所有与生态建设无关的工业设施。要断然停止神农架所有水电站的运行和开发,不能留有任何可以规避变通的空间,彻底恢复神农架水生态环境,还鱼类以原有的生存繁衍环境。要发展生态旅游,建立更严厉的生态保护制度,旅游规模和设施的建设要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要以绿色gdp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而不能以目前通行考核的gdp为目标,更不能以破坏天然环境为发展代价。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以森林资源和生态资源为发展中心发展绿色产业。例如,神农架相传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采尝百草,救民疾苦的圣地,是一座天然的药用植物宝库。作为中药材的种植、培育、繁殖、生产和出口基地,神农架可作中草药的植物有1800多种,这些都是建设天然中草药培育发展基地的优势。可以通过科技投入和市场运作,形成国际优质中药材品牌生产、加工、市场开发一条龙产业。

三、神农架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

1、实施神农架大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搬迁战略

神农架自然区域跨越鄂西十多个县市,而神农架林区行政区域只是大神农架实际山脉的一部分。虽然林区政府是直属省政府管辖,但经济规模和区域面积明显过小,其区域地理范围、经济财力、科教实力都不足以承载整个大神农架自然区的保护和发展职能。考虑到妥善协调好神农架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应该将全部神农架自然区域实施整体的大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将神农架林区定位为生态核心保护区域,禁止任何工业的开发和生产。现有神农架林区工业、厂矿应迁出核心保护区域,林区行政管理机构也

要考虑向外迁移,有计划地实行林区生态移民和工业搬迁,为动植物的生息繁衍留出足够空间,使神农架在较大区域内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发展。

2、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神农架与其他世界自然遗产相比,其自然遗产更加丰富多样,地质地层更为远久,生态环境更加复杂神秘,具有更高的遗产保护价值。因此,要加大现有世界遗产保护和申报力度。在认真抓好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的同时,按照世界自然遗产的要求,严格各项保护措施和管理制度,将起源于神农氏的世界独有的中医药文化与神农架独有的地质地貌自然生态遗产结合起来,申报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让神农架这颗华中地区的绿色明珠及早走向世界。

3、建立国际科学考察和教育基地

神农架的历史古远神奇,有太多的奥秘还不为我们所知,有太多的宝物还没有被我们发现,有太多的孑然遗产基因为我们及后代所必须。我们对它的了解还只是刚刚起步入门,更多的天文地理,生态文化的奥秘有待于我们和子孙后代继续考察和研究。如野人的考察、许多生物基因价值等,现在都无法预测和预知,其历史价值和科学作用不可替代。因此,有必要建立国家生态地质科学考察和教育基地,向世界科学和教育界敞开大门,让这颗华中地区的绿色宝库,为人类科学和教育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兆泉、宋朝枢:神农架科学考察集[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2] 王希群、马履一、陈发菊、郭保香、贾文志:神农架探察报告[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 曾祥惠、黄中朝:当好看林人—神农架林区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n].湖北日报,2004-07-11.

[4] 尹伟伦:拥有绿色gdp时代—思考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j].科技潮,2011,(6)5.

区域经济发展措施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结合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就发展动力、基础设施的配置和逆向城镇化进程作了进一步的思考,继而提出了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对策,以求在城镇化进程中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003年4月,砀山县政府聘请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砀山县城总体规划重新进行了修编,现该规划已经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但对规划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1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特征

安徽省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砀山县又位于安徽省最北端,该地区小城镇发展呈现出滞后于其他地区的明显特征。

1.1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来,砀山县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增长后劲不足;经济总量偏小,综合实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质量和效益都不太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深加工业发展不足,优势资源转换不多;企业组织结构不够优化,大企业、龙头企业少,只能依靠中小企业维持着经济发展;地方财力十分紧张,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城镇和升级产业。简单地说,砀山走的是一条农业主导型的经济发展之路。随着农业弱质性的进一步显现以及农副产品特别是水果市场供求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这一发展的低效性已经暴露出来;同时,随着周边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这一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1.2要素资源短缺

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尚处在原始的资金、技术积累的阶段,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由于发展相对落后,砀山的要素资源积累能力低。2003年,砀山县的地方财政收入位居全省61个县市第46位;人均财政收入不足百元,位居全省倒数第5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2194元,仅是安徽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人才、技术短缺。全县工业企业中,科技工作人员不足百人,其中拥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只有1O多人。产业结构的表面合理性掩盖了产业结构深层次的不合理。按当年价计算的砀山县的三次产业增加值之比由1995年的54.7:25.4;19.9调整到2003年的45.7:22.6z31.7符合世界模型的一般规律,有其合理性。但深层次地看,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带来深层次的质量提高,最突出的问题是产业链条较长、附加值较高的对工业经济特别是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带动作用的制造业比重过低,仅为19.78。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的技术基础薄弱,主要为由第一产业延伸出来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的层次和效益低下,主要是个体经营的小规模服务业,功能局限于每月传统的固定时日的简单集市贸易,辐射范围也仅是城镇附近的乡村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呈现出要素资源短缺、产业结构低度的特征。

1.3城镇化水平低下

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分布密度较小,开发强度偏低,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也较小。2003年底,砀山县城市化水平约为20.6,远低于全省水平。由于产业、技术与人才的集聚度不够,小城镇功能薄弱,对乡村地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较弱目前由于砀城小城镇核心度低,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较松散,呈现小城镇与乡村发展相对均衡及城镇体系结构等级弱化的特征。因此,小城镇发展带有明显的农村集镇特征,仍处在缓慢的城镇化积累的初期阶段。另外,由于教育支出不足,小城镇中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城镇化水平存在着质与量的低下。

2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不足

2.1中心城市经济薄弱

区域经济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表明,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域内的中心城市的发展状况。如果中心城市竞争力强将有利于其集聚周边的要素资源,并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经济及产业腹地,一旦其要素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区域经济产生强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否则,缺少中心城市辐射,区域经济就有可能被临近的城市所覆盖蚕食、分割。

2.2推动发展的动力不足

砀城小城镇发展不仅内部动力不足,外部动力也相当匮乏。尽管国家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有政策上的倾斜,每年有定期相应扶贫款的财力支持。但是由于小城镇发展尚未形成有效的动力机制,这些资助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不足以使经济发展出现质的飞跃。一方面,尽管经济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小城镇的发展仍然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与技术的推动。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区域经济中经济同构现象严重,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往往限制在少数技术含量低、有资源利用优势的项目上,造成乡镇企业的发展缺乏广阔的空间和有效的推动力。

2.3基础设施的制约

城镇物质空间环境作为城镇经济发展的硬件支撑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容量与空间。而目前经济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的巨大缺口是制约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瓶颈。以交通设施水平发展为例,在砀山县范围内无一条高速公路通过。而作为刚起步的加工工业的发展,对对外交通条件有较强的依赖性。落后的交通状况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2.4逆向的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动力是经济,而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工业发展普遍力度不足。工业企业的低层次组织不仅使小城镇对周遍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力缺乏吸纳力,甚至小城镇中的一部分居民也亦工亦农,呈现不彻底的城镇化的倾向口]。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向周边乡村地区的经济辐射还相当肤浅,城镇化的推动力也十分有限。

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还呈现出一种逆向趋势,砀山县由于经济落后,有很大一部分农村人口流人经济发达地区谋求职业,他们每年带回的资金中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在集镇中买地建房,发展个体经营的服务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小城镇周边农村地区的人才与资金在推动着小城镇的发展和地区城镇化的进程。

3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措施

3.1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5%左右提高到2002年的39左右,比世界平均城镇化率提高的速度快一倍多,但是目前还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有关方面测算,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我国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时期,由此将创造大量的新兴城镇市场,给城镇经济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小城镇首要的基本职能是为农村非农业经济活动提供场所,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是挖掘经济发展的潜能,以此为可能出现的跳跃式发展做好准备。

对于砀城,它首先缺乏明确的投资项目和吸引力,无论是乡、镇的或县的决策者,对其未来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缺乏具体的设想,并且认为发展的困难和阻力都相当大。因此,在规划中将小城镇发展条件划为三个层次:(1)优先建设县域中心城市,使之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县域城镇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重点发展中心镇。选择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的镇,逐渐培育为新的中心镇,使中心镇成为所在辐射区域的产业、经济的核心,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3)合理发展一般镇,因地制宜撤并乡镇,引导一般城镇合理、有序、健康发展。

3.2基础设施的选择性建设

由于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往往受到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瓶颈的制约,因而在城镇化初期全面建设城镇基础设施网络是不现实的。鉴于有限的投资能力,只能对基础设施的各项缺口以及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度作出分析评价,着重于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区域中宏观基础设施骨架的构建,以使小城镇在未来发展中保有进一步完善细化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的可能。

在砀城县域规划中,县域交通网的规划建设与城镇体系的发展在空间布局上统一和建设时序上相互协调,并适当超前;建设与城镇规模结构、空间分布相适应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城镇之间的快速联系干道;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力度,拉动经济发展。近期拓宽与连霍高速相联接的101省道;远期与周边地区相协商,建成与商毫、连霍、京福高速公路相连接的快速干道。

3.3城镇体系的合理规划

经济落后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的松散及小城镇间孤立、单向的经济联系不利于城镇化的进程。国家的小城镇建设政策要求将小城镇建设纳入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轨道。加强小城镇在村镇地域的经济、技术、政治、人口、信息等的集聚。因此,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首先需要培育自身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利用资源的稀缺性发展特色产业,谋求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使在区域中拥有多向经济联系。恰当的职能分工和产业互补有助于区域小城镇化进程,也为小城镇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区域环境。

砀山县域城镇体系发展可分两步走。

近期: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并重,通过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强化,把砀城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小城市,提升其县域城镇体系的首位度,使县域中心镇的建设得到加强,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县域城镇体系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措施范文第5篇

2003年4月,砀山县政府聘请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砀山县城总体规划重新进行了修编,现该规划已经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但对规划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1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特征 

安徽省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砀山县又位于安徽省最北端,该地区小城镇发展呈现出滞后于其他地区的明显特征。 

1.1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来,砀山县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增长后劲不足;经济总量偏小,综合实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质量和效益都不太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深加工业发展不足,优势资源转换不多;企业组织结构不够优化,大企业、龙头企业少,只能依靠中小企业维持着经济发展;地方财力十分紧张,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城镇和升级产业。简单地说,砀山走的是一条农业主导型的经济发展之路。随着农业弱质性的进一步显现以及农副产品特别是水果市场供求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这一发展的低效性已经暴露出来;同时,随着周边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这一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1.2要素资源短缺 

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尚处在原始的资金、技术积累的阶段,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由于发展相对落后,砀山的要素资源积累能力低。2003年,砀山县的地方财政收入位居全省61个县市第46位;人均财政收入不足百元,位居全省倒数第5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2194元,仅是安徽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人才、技术短缺。全县工业企业中,科技工作人员不足百人,其中拥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只有1O多人。产业结构的表面合理性掩盖了产业结构深层次的不合理。按当年价计算的砀山县的三次产业增加值之比由1995年的54.7:25.4;19.9调整到2003年的45.7:22.6z31.7符合世界模型的一般规律,有其合理性。但深层次地看,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带来深层次的质量提高,最突出的问题是产业链条较长、附加值较高的对工业经济特别是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带动作用的制造业比重过低,仅为19.78。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的技术基础薄弱,主要为由第一产业延伸出来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的层次和效益低下,主要是个体经营的小规模服务业,功能局限于每月传统的固定时日的简单集市贸易,辐射范围也仅是城镇附近的乡村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呈现出要素资源短缺、产业结构低度的特征。 

1.3城镇化水平低下 

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分布密度较小,开发强度偏低,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也较小。2003年底,砀山县城市化水平约为20.6,远低于全省水平。由于产业、技术与人才的集聚度不够,小城镇功能薄弱,对乡村地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较弱目前由于砀城小城镇核心度低,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较松散,呈现小城镇与乡村发展相对均衡及城镇体系结构等级弱化的特征。因此,小城镇发展带有明显的农村集镇特征,仍处在缓慢的城镇化积累的初期阶段。另外,由于教育支出不足,小城镇中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城镇化水平存在着质与量的低下。 

2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不足 

2.1中心城市经济薄弱 

区域经济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表明,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域内的中心城市的发展状况。如果中心城市竞争力强将有利于其集聚周边的要素资源,并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经济及产业腹地,一旦其要素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区域经济产生强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否则,缺少中心城市辐射,区域经济就有可能被临近的城市所覆盖蚕食、分割。 

2.2推动发展的动力不足 

砀城小城镇发展不仅内部动力不足,外部动力也相当匮乏。尽管国家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有政策上的倾斜,每年有定期相应扶贫款的财力支持。但是由于小城镇发展尚未形成有效的动力机制,这些资助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不足以使经济发展出现质的飞跃。一方面,尽管经济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小城镇的发展仍然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与技术的推动。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区域经济中经济同构现象严重,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往往限制在少数技术含量低、有资源利用优势的项目上,造成乡镇企业的发展缺乏广阔的空间和有效的推动力。 

2.3基础设施的制约 

城镇物质空间环境作为城镇经济发展的硬件支撑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容量与空间。而目前经济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的巨大缺口是制约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瓶颈。以交通设施水平发展为例,在砀山县范围内无一条高速公路通过。而作为刚起步的加工工业的发展,对对外交通条件有较强的依赖性。落后的交通状况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2.4逆向的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动力是经济,而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工业发展普遍力度不足。工业企业的低层次组织不仅使小城镇对周遍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力缺乏吸纳力,甚至小城镇中的一部分居民也亦工亦农,呈现不彻底的城镇化的倾向口]。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向周边乡村地区的经济辐射还相当肤浅,城镇化的推动力也十分有限。 

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还呈现出一种逆向趋势,砀山县由于经济落后,有很大一部分农村人口流人经济发达地区谋求职业,他们每年带回的资金中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在集镇中买地建房,发展个体经营的服务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小城镇周边农村地区的人才与资金在推动着小城镇的发展和地区城镇化的进程。 

3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措施 

3.1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5%左右提高到2002年的39左右,比世界平均城镇化率提高的速度快一倍多,但是目前还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有关方面测算,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我国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时期,由此将创造大量的新兴城镇市场,给城镇经济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小城镇首要的基本职能是为农村非农业经济活动提供场所,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是挖掘经济发展的潜能,以此为可能出现的跳跃式发展做好准备。 

对于砀城,它首先缺乏明确的投资项目和吸引力,无论是乡、镇的或县的决策者,对其未来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缺乏具体的设想,并且认为发展的困难和阻力都相当大。因此,在规划中将小城镇发展条件划为三个层次:(1)优先建设县域中心城市,使之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县域城镇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重点发展中心镇。选择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的镇,逐渐培育为新的中心镇,使中心镇成为所在辐射区域的产业、经济的核心,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3)合理发展一般镇,因地制宜撤并乡镇,引导一般城镇合理、有序、健康发展。 

3.2基础设施的选择性建设 

由于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往往受到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瓶颈的制约,因而在城镇化初期全面建设城镇基础设施网络是不现实的。鉴于有限的投资能力,只能对基础设施的各项缺口以及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度作出分析评价,着重于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区域中宏观基础设施骨架的构建,以使小城镇在未来发展中保有进一步完善细化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的可能。 

在砀城县域规划中,县域交通网的规划建设与城镇体系的发展在空间布局上统一和建设时序上相互协调,并适当超前;建设与城镇规模结构、空间分布相适应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城镇之间的快速联系干道;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力度,拉动经济发展。近期拓宽与连霍高速相联接的101省道;远期与周边地区相协商,建成与商毫、连霍、京福高速公路相连接的快速干道。 

3.3城镇体系的合理规划 

经济落后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的松散及小城镇间孤立、单向的经济联系不利于城镇化的进程。国家的小城镇建设政策要求将小城镇建设纳入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轨道。加强小城镇在村镇地域的经济、技术、政治、人口、信息等的集聚。因此,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首先需要培育自身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利用资源的稀缺性发展特色产业,谋求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使在区域中拥有多向经济联系。恰当的职能分工和产业互补有助于区域小城镇化进程,也为小城镇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区域环境。 

砀山县域城镇体系发展可分两步走。 

近期: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并重,通过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强化,把砀城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小城市,提升其县域城镇体系的首位度,使县域中心镇的建设得到加强,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县域城镇体系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措施范文第6篇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农村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发展壮大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增强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活力,对于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村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村集体经济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

由于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过程中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几乎全被“分光”,从而导致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出现“空壳”,拥有农村集体经济的村子寥寥无几,即使是在拥有农村集体经济的村子,其集体经济也是规模不大、效益不佳,在整个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很小。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

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村基层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农村基层组织就是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组织。目前,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空缺”,农村基层组织很难拥有“富裕”的资金来为村民办些诸如修建村道、整治河道、修建文化书屋、修建体育设施等实事,也无力发展诸如免费教育、医疗、保险和各种救济等

多项公益和福利事业,也无力从根本上消除由贫富差距拉大而潜伏着的不稳定因素,不能确保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农村基层组织不仅使其自身的威信、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降低,而且往往造成干群关系紧张,长此下去甚至还将会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基础。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困境

目前,农村集体发展滞后面临困境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生产发展的基本生产要素严重匮乏,农村集体经济做不强、做不大;二是基层各级政府重视不够,在政策和金融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持续性;三是农村集体经济竞争力不强,人才匮乏,管理、设备、技术严重落后。

二、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1、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够。各乡镇往往只强调村干部的带头致富作用而忽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没有认识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2、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要素匮乏。贫困地区农村几乎所有的村都把土地及生产资料分给了农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仅缺少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且农民也不愿把其他生产要素投入到集体经济组织中来,生产要素的匮乏极大地限制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3、村干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识淡薄,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主动寻找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能力不强。

4、缺乏对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的探索。在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存在着决策不科学、创业观念淡化、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产品科技附加值低、竞争力弱等现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往往是束手无策。

三、发展壮大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具体措施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是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新任务,要发展壮大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就必须因地制宜、准确定位、科学规划,探索出一条适合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一)提高认识、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主要经济成份,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

农村集体经济对推动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大发展,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村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才能真正兑现为民办事的承诺,基层党组织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农村基层政权才能得到巩固;才能带动大部分农民致富,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建设,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担负起组织、引导、支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核心作用。

(二)以联产承包经营为核心深化农村集体经济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坚定不移地长期坚持。同时,为适应新形势要对农村集体经济不断改革,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明确如何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效益,如何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的职能和作用,用改革的手段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营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很重要的原因是现行政策环境有待完善,这就要求我们优化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环境。一是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纳入当地整体经济发展规划,常抓不懈,一抓到底;二是建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责任制,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和奖惩措施,把乡镇领导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工作实绩考核内容;三是制定扶持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相关部门要在财政资金、土地使用、银行贷款、税收优惠、结对帮扶等方面,按照各自职责,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政策环境。

(四)以市场为导向选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善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创新优化经营机制,更新观念,拓宽思路,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原则,结合各村实际,寻求适宜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贫困地区农村区位条件差异大,在选择发展路子上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鼓励集体和农户以资源、土地、资金等入股,发展股份合作经济;根据当地资源与市场需求,进行资源开发型发展,通过培植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强村集体的服务意识,引导农民围绕本村优势发展经济,组建行业协会,引导农民闯市场。

四、结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发展措施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辽宁彰武

彰武县地处辽宁省西北部,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全县总面积为3 640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1 047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8.8%。地形地貌为东低山、西丘陵、北沙荒、中南平洼,其中丘陵占30%、沙荒占3%、平洼占40%。全县水土流失类型为水蚀和风蚀,水蚀分布在东、西部低山丘陵地区,风蚀分布在北部风沙区和柳河流域,水土流失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为彰武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

1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根据彰武县水土保持部门多年治理经验和地形地貌特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以从2方面进行:一是东、西部低山丘陵区,可安排经济林为主的治理项目,结合坡耕地治理,通过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生态综合治理的目的;二是北部风沙区,可安排生态林为主的沙漠化治理项目[1]。自2008年以来,彰武县把农业综合开发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结合,以项目整合、资金整合的形式进行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弥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资金不足,突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成效。

1.1低山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

1.1.1区域概况。该区域包括彰武东部的大四家子乡、后新秋镇、苇子沟乡、东六镇和二道河子乡,及彰武西部的平安乡、哈尔套镇、满堂红乡和四堡子乡。区域总面积为1 342.21 km2,水土流失面积361.4 km2,水土流失类型以水蚀为主,兼有风蚀,主要分布在坡耕地、侵蚀沟及荒坡上。

1.1.2治理措施及规模。根据区域地形特点,治理措施以发展经济林为主,经济林应选适合当地的大扁杏。其次对坡耕地进行治理,措施为梯田。对坡度>15°、<25°,且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进行坡改梯。在植被覆盖较低的坡荒上,首先进行截水沟整地,之后栽植大扁杏。除了栽植大扁杏外,还可以做一些辅助措施,如打井、谷坊、作业路等。具体为:梯田2 153.3 hm2,截水沟整地3 166.7 hm2,栽植大扁杏3 166.7 hm2,其他辅助措施根据实际投资情况定。

1.1.3治理效益。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以发展经济林为主,措施实施后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栽植3 166.7 hm2的大扁杏,3年后达到盛果期,年增加经济效益3 206万元。对2 153.3 hm2的坡耕地进行梯田改造,年增加粮食产量5 814 t,增加经济效益697.68万元。在生态效益方面,增加3 166.7 hm2的林地面积,林地覆盖率提高2.4个百分点,年涵养水源380.68万m3,保土11.17万t。

1.2北部风沙区生态综合治理

1.2.1区域概况。北部风沙区包括四合城乡、冯家镇、章古台镇、阿尔乡镇、大冷乡、大德乡6个乡镇,区域总面积为1 115.55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390.4 km2,水土流失类型为风蚀。从2005年全省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是全省最严重的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环境恶劣,需集中连续治理。

1.2.2治理措施及规模。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应以植物措施为主,植物措施对防沙治沙有较好效果,是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因此综合治理应以生态林为主,辅以发展适量适合沙地生长的经济作物,以提高防沙治沙的经济效益。根据彰武县长期以来的防沙治沙经验,生态林栽植形式为乔灌混交,乔木选杨树、樟子松,灌木选柠条、紫穗槐,沙棘等。具体为: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其中乔木6 500 hm2,灌木700 hm2,发展林间隙地经济作物3 333.3 hm2。对植被覆盖率的疏林地、残次林实行生态修复,规划面积为2.82万hm2,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进而改善生态环境[2-3]。

1.2.3治理效益。风蚀沙化区发展生态林,以生态效益为主,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和实施生态修复2.82万hm2,植被覆盖率可提高6.5%,减少土壤风蚀量22.7万t,蓄水96.52万m3。营造生态林是防沙治沙的有效措施,生态效益显著,其经济效益表现为活立木效益,即树木材积量的增加和林间隙地种植的经济作物[4]。据测算,发展生态林7 200 hm2,年平均增加木材蓄积量1.944万m3,增加经济效益1 166.4万元,林间隙地种植经济作物3 333.3 hm2。以菊芋为例,年效益为22 500元/hm2,种植3 333.3 hm2菊芋,年可获利7 500万元。

2小结

彰武县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治理区域逐年扩大,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群众的生态意识逐步增强,在做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发展生产,提高了经济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参考文献

[1] 姚冬梅.淮南市秋菊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108-110.

[2] 郭海荣.谈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4):9.

区域经济发展措施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辽宁彰武

彰武县地处辽宁省西北部,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全县总面积为3 640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1 047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8.8%。地形地貌为东低山、西丘陵、北沙荒、中南平洼,其中丘陵占30%、沙荒占3%、平洼占40%。全县水土流失类型为水蚀和风蚀,水蚀分布在东、西部低山丘陵地区,风蚀分布在北部风沙区和柳河流域,水土流失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为彰武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

1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根据彰武县水土保持部门多年治理经验和地形地貌特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以从2方面进行:一是东、西部低山丘陵区,可安排经济林为主的治理项目,结合坡耕地治理,通过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生态综合治理的目的;二是北部风沙区,可安排生态林为主的沙漠化治理项目[1]。自2008年以来,彰武县把农业综合开发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结合,以项目整合、资金整合的形式进行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弥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资金不足,突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成效。

1.1低山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

1.1.1区域概况。该区域包括彰武东部的大四家子乡、后新秋镇、苇子沟乡、东六镇和二道河子乡,及彰武西部的平安乡、哈尔套镇、满堂红乡和四堡子乡。区域总面积为1 342.21 km2,水土流失面积361.4 km2,水土流失类型以水蚀为主,兼有风蚀,主要分布在坡耕地、侵蚀沟及荒坡上。

1.1.2治理措施及规模。根据区域地形特点,治理措施以发展经济林为主,经济林应选适合当地的大扁杏。其次对坡耕地进行治理,措施为梯田。对坡度>15°、<25°,且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进行坡改梯。在植被覆盖较低的坡荒上,首先进行截水沟整地,之后栽植大扁杏。除了栽植大扁杏外,还可以做一些辅助措施,如打井、谷坊、作业路等。具体为:梯田2 153.3 hm2,截水沟整地3 166.7 hm2,栽植大扁杏3 166.7 hm2,其他辅助措施根据实际投资情况定。

1.1.3治理效益。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以发展经济林为主,措施实施后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栽植3 166.7 hm2的大扁杏,3年后达到盛果期,年增加经济效益3 206万元。对2 153.3 hm2的坡耕地进行梯田改造,年增加粮食产量5 814 t,增加经济效益697.68万元。在生态效益方面,增加3 166.7 hm2的林地面积,林地覆盖率提高2.4个百分点,年涵养水源380.68万m3,保土11.17万t。

1.2北部风沙区生态综合治理

1.2.1区域概况。北部风沙区包括四合城乡、冯家镇、章古台镇、阿尔乡镇、大冷乡、大德乡6个乡镇,区域总面积为1 115.55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390.4 km2,水土流失类型为风蚀。从2005年全省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是全省最严重的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环境恶劣,需集中连续治理。

1.2.2治理措施及规模。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应以植物措施为主,植物措施对防沙治沙有较好效果,是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因此综合治理应以生态林为主,辅以发展适量适合沙地生长的经济作物,以提高防沙治沙的经济效益。根据彰武县长期以来的防沙治沙经验,生态林栽植形式为乔灌混交,乔木选杨树、樟子松,灌木选柠条、紫穗槐,沙棘等。具体为: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其中乔木6 500 hm2,灌木700 hm2,发展林间隙地经济作物3 333.3 hm2。对植被覆盖率的疏林地、残次林实行生态修复,规划面积为2.82万hm2,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进而改善生态环境[2-3]。

1.2.3治理效益。风蚀沙化区发展生态林,以生态效益为主,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和实施生态修复2.82万hm2,植被覆盖率可提高6.5%,减少土壤风蚀量22.7万t,蓄水96.52万m3。营造生态林是防沙治沙的有效措施,生态效益显著,其经济效益表现为活立木效益,即树木材积量的增加和林间隙地种植的经济作物[4]。据测算,发展生态林7 200 hm2,年平均增加木材蓄积量1.944万m3,增加经济效益1 166.4万元,林间隙地种植经济作物3 333.3 hm2。以菊芋为例,年效益为22 500元/hm2,种植3 333.3 hm2菊芋,年可获利7 500万元。

2小结

彰武县经

过多年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治理区域逐年扩大,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群众的生态意识逐步增强,在做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发展生产,提高了经济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参考文献

[1] 姚冬梅.淮南市秋菊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108-110.

[2] 郭海荣.谈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4):9.

[3] 王增亮.龙口市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研究[j].中国水利,2008(13):35-36.

区域经济发展措施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辽宁彰武

彰武县地处辽宁省西北部,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全县总面积为3 640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1 047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8.8%。地形地貌为东低山、西丘陵、北沙荒、中南平洼,其中丘陵占30%、沙荒占3%、平洼占40%。全县水土流失类型为水蚀和风蚀,水蚀分布在东、西部低山丘陵地区,风蚀分布在北部风沙区和柳河流域,水土流失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为彰武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

1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根据彰武县水土保持部门多年治理经验和地形地貌特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以从2方面进行:一是东、西部低山丘陵区,可安排经济林为主的治理项目,结合坡耕地治理,通过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生态综合治理的目的;二是北部风沙区,可安排生态林为主的沙漠化治理项目[1]。自2008年以来,彰武县把农业综合开发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结合,以项目整合、资金整合的形式进行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弥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资金不足,突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成效。

1.1低山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

1.1.1区域概况。该区域包括彰武东部的大四家子乡、后新秋镇、苇子沟乡、东六镇和二道河子乡,及彰武西部的平安乡、哈尔套镇、满堂红乡和四堡子乡。区域总面积为1 342.21 km2,水土流失面积361.4 km2,水土流失类型以水蚀为主,兼有风蚀,主要分布在坡耕地、侵蚀沟及荒坡上。

1.1.2治理措施及规模。根据区域地形特点,治理措施以发展经济林为主,经济林应选适合当地的大扁杏。其次对坡耕地进行治理,措施为梯田。对坡度>15°、<25°,且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进行坡改梯。在植被覆盖较低的坡荒上,首先进行截水沟整地,之后栽植大扁杏。除了栽植大扁杏外,还可以做一些辅助措施,如打井、谷坊、作业路等。具体为:梯田2 153.3 hm2,截水沟整地3 166.7 hm2,栽植大扁杏3 166.7 hm2,其他辅助措施根据实际投资情况定。

1.1.3治理效益。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以发展经济林为主,措施实施后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栽植3 166.7 hm2的大扁杏,3年后达到盛果期,年增加经济效益3 206万元。对2 153.3 hm2的坡耕地进行梯田改造,年增加粮食产量5 814 t,增加经济效益697.68万元。在生态效益方面,增加3 166.7 hm2的林地面积,林地覆盖率提高2.4个百分点,年涵养水源380.68万m3,保土11.17万t。

1.2北部风沙区生态综合治理

1.2.1区域概况。北部风沙区包括四合城乡、冯家镇、章古台镇、阿尔乡镇、大冷乡、大德乡6个乡镇,区域总面积为1 115.55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390.4 km2,水土流失类型为风蚀。从2005年全省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是全省最严重的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环境恶劣,需集中连续治理。

1.2.2治理措施及规模。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应以植物措施为主,植物措施对防沙治沙有较好效果,是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因此综合治理应以生态林为主,辅以发展适量适合沙地生长的经济作物,以提高防沙治沙的经济效益。根据彰武县长期以来的防沙治沙经验,生态林栽植形式为乔灌混交,乔木选杨树、樟子松,灌木选柠条、紫穗槐,沙棘等。具体为: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其中乔木6 500 hm2,灌木700 hm2,发展林间隙地经济作物3 333.3 hm2。对植被覆盖率的疏林地、残次林实行生态修复,规划面积为2.82万hm2,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进而改善生态环境[2-3]。

1.2.3治理效益。风蚀沙化区发展生态林,以生态效益为主,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和实施生态修复2.82万hm2,植被覆盖率可提高6.5%,减少土壤风蚀量22.7万t,蓄水96.52万m3。营造生态林是防沙治沙的有效措施,生态效益显著,其经济效益表现为活立木效益,即树木材积量的增加和林间隙地种植的经济作物[4]。据测算,发展生态林7 200 hm2,年平均增加木材蓄积量1.944万m3,增加经济效益1 166.4万元,林间隙地种植经济作物3 333.3 hm2。以菊芋为例,年效益为22 500元/hm2,种植3 333.3 hm2菊芋,年可获利7 500万元。

2小结

彰武县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治理区域逐年扩大,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群众的生态意识逐步增强,在做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发展生产,提高了经济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参考文献

[1] 姚冬梅.淮南市秋菊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108-110.

[2] 郭海荣.谈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4):9.

区域经济发展措施范文第10篇

大事件之一:“十一五”规划圆满收官,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收官之年,5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形成确立,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显著增强。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完整地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十一五”期间,中央相继出台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措施,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地区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各地区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科学性不断提高,重点地区开发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区域合作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据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GDP年均增速约为12.6%、13.0%、13.6%和13.4%,发展速度均比“十五”期间增速提高,其中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增幅均在2个百分点以上,各个地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区域发展差距趋于缩小。除了经济快速发展外,五年来,各个地区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均取得巨大成就,比较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区域调控手段更为完善,区际关系更加协调,整个地区经济总体上呈现出趋于协调的良好态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稳步实现。

大事件之二: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区域发展做出重大战略部署,区域发展战略体系更为完善。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用了一章的篇幅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等一系列具体要求。与以往相比,十七届五中全会在促进区域发展战略部署方面呈现出三大亮点:一是全面阐明了未来五年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方向和重点,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四大战略更为具体的任务目标,进一步完善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二是把主体功能区思想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的范围、开发原则和政策取向,阐明我国区域空间开发的秩序与方式,进一步奠定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基础;三是围绕科学推进城镇化,提出了完善城市化布局与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等方面富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刻画了国民经济空间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和重点,丰富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手段。总体来看,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区域发展的战略部署,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一步明确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为新时期全面推进地区经济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大事件之三: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区域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明显。2010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外的复杂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带领全国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3%,保持了比较平稳较快的发展,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过热苗头,也避免了“二次探底”。一年来,各地区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经济形势普遍好于预期,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据初步估算,2010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均比2009年有较大幅度提升,同比分别提高了1.6、2.2、0.8和1.0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提升幅度最大,显示了强劲的上升势头。从各个地区增速对比来看,2010年前三季度,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12.7%、14.1%、14.1%和14.2%,继续保持2009年以来形成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超过东部的发展格局。从全年的预测情况来看,上述格局继续保持,且西部地区增长速度在各大地区中居首,其次是中部和东北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日益形成。

大事件之四:中央批复实施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重点地区开发开放力度继续加大。2010年,着眼于细化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在近年来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出台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有关区域性文件对促进地区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年来,为促进东部地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国务院批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沿海地区的规划体系和层次更为完善,空间开发格局更为优化。围绕进一步加大对中部地区崛起的支持力度,国务院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向纵深层次积极推进。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准设立了重庆两江新区。为进一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积极推动资源型城市和地区转型,制定并组织实施东北地区建设现代农业的指导意见。随着诸多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的深入实施,重点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开发开放力度加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加强。为确保中央出台相关规划和政策能够落到实施,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还牵头对珠江三角洲、江苏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等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实地督查,进一步促进了规划与政策作用的发挥。

大事件之五:中央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为其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10年,在已经制定实施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政策的基础上,中央进一步加大对新疆、、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为加快有关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央于2010年召开了第五次中央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了新时期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党中央、国务院还专门印发了《关于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和《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措施。召开了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研究了重点地区开发开放等重大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务实推进对口、援疆、援青等有关工作。与此同时,组织有关部门着手进行了内蒙古发展调研活动,推动内蒙古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明显提速。据统计,按可比价格计算,2010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6%和12.3%,分别比全国平均增长速度高0.3和2个百分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大事件之六:全国海洋经济试点工作全面展开,海洋经济成为区域发展的新亮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工作,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分别提出“实施海洋开发”和“发展海洋产业”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用了一节篇章专门部署了“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任务,海洋经济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0年,国务院同意开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对进一步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资源持续利用、完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具有重大意义,其目的是围绕海洋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国家在战略规划、重大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对试点地区给予特殊支持,将之尽快建设成为我国海洋经济率先发展区、高新海洋产业密集区、海洋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和海陆关系协调区,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海洋经济发展之路。一年来,山东、浙江、广东作为试点地区,有关试点工作迅速展开,相关规划已完成报批程序。加快推进相关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海洋经济已成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任务。据统计,目前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近10%,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大事件之七: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取得辉煌成绩,新时期加快发展获取了新动力。1979年7月,党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出口特区,后改名为内涵更丰富的“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宣布创办经济特区。30年来,经济特区借助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和经济活动的自,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外资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充分发挥了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作用;经济特区率先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重大领域先行先试,充分发挥了体制改革试验田的作用;除此之外,经济特区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方面作用显著,对珠三角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区形成发展发挥了带动作用,为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和保持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充分肯定特区成绩、总结30年特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2010年中央又出台了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从拓展特区发展空间、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的需要出发,国务院相继同意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积极推进汕头经济特区范围延伸至全市有关工作;为深化特区与港澳台更紧密合作、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继出台《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之后,国务院批复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建设前海深港合作示范区。这些措施,为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壮大注入了强大动力。

大事件之八:区域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广度深度明显拓展。2010年,我国国内区域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合作载体明显实化。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全国对口支援、新疆、青海等方面工作顺利展开并取得实质性效果。为积极引导产业跨地区转移,国务院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部级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加强对产业转移的政策扶持,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鼓励产业转移与区域联合的具体措施。按照有关规划文件的要求,有关部门积极推进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等方面试点工作。一年来,重点区域一体化深入推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西咸、乌昌等地区在战略规划、产业发展、政策法规、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市场体系、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合作深度不断加大,合作机制不断完善。2010年,国际区域合作得到积极拓展。沿边地区开放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启动了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政策制定工作,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向北开放步伐加快;我国与东盟、东北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积极推进,对外国际通道、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规划建设进程明显加快,我国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大事件之九: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农民收入增速首次超过城镇居民。2010年,国家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对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加大了投入力度。2010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继续增长,达到222亿元;地方各级政府也加大了投入力度,达到130亿元。扶贫开发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共完成1900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任务。围绕“三农”建设,全年用于农业和农村建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近2000亿元,加强粮棉油糖基地建设,支持生猪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建设,加大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发展了一批农村沼气用户,改造农村危房120万户,乡镇、建制村的油路通畅率分别达到96%和75%。强化政策支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落实大豆、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制定部分粮食品种临时收储预案,保障化肥供给,促进农民稳定增收。2010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多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首次快于城镇,展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发展措施范文第11篇

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广东分署主任 孙松璞:

去年年底,总书记视察广东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给予充分肯定,强调指出:“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对各方都有利,要搭建并利用好这个平台,注意搞好战略规划,务求实实在在的成效。”海关总署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对于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内的海关合作十分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批示海关:“建议海关广东分署认真研究海关系统在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并指示要“从具体项目做起”。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在综合调研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海关积极参与和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十项措施》(以下简称《十项措施》)。牟新生署长对广东分署提出的《十项措施》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泛珠三角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大战略、大决策,海关应全力支持、热情服务。总署授权广东分署负责全权协调、处置围绕泛珠三角的所有海关工作……重大事项报告总署党组决策。”总署党组的决定,充分体现了海关积极适应新形势,坚决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的决心,标志着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合作的正式启动,掀开了泛珠三角区域海关进一步整合、创新和加强把关、服务能力建设的新篇章。

今年2月,经海关总署批准,首次“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关长联席例会”在广州召开,并向社会正式公布《十项措施》,标志着泛珠三角9省(区)16个直属海关的区域合作机制正式启动。《十项措施》的核心理念,一是协调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二是整合创新通关模式,营造守法便利的通关环境。《十项措施》旨在简化泛珠三角区域海关进出口通关环节的有关手续,全面提高口岸通关能力和效率,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为泛珠三角地区间货物运输的快速便捷通关提供有力保障,有利于泛珠三角物流业的发展和进出口货物快速转关通道的建立,这对于促进9省(区)与港澳之间的经贸合作,保持内地与港澳共同繁荣稳定,并带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广东分署副主任 南:

2003年7月,根据中央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广东省率先提出了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战略构想,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持和内地八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积极呼应、主动参与。经国务院批准,2004年6月,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省(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9月,在广州举行的首届“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市长论坛”又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省会城市合作协议》。两份协议的签订,掀开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序幕。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有利于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有利于“9+2”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利于进一步落实CEPA,促进港澳繁荣稳定;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和亚洲合作的发展。

泛珠三角9省(区)面积占全国的20.9%,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进出口商品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30%,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区域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十分突出。 泛珠三角内地9省(区)依托港澳,以地理上的优势,在全国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2004年泛珠三角区域内地9省(区)的进出口总值为4334.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7.5%。其中,出口2366.1亿美元,占全国出口的40%;进口1968.5亿美元,占全国进口的35%。2004年泛珠三角内地9省(区)与港澳贸易总额达到823.2亿美元,占9省(区)外贸总额的19%,占全国与港澳贸易总额的72%,由此可见,泛珠三角内地9省(区)与港澳的贸易往来十分活跃。

根据总署党组的决定,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在2004年牵头组织泛珠三角区域内16个直属海关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专题调研,并组织专门的工作班子研究拟定海关积极参与和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施措施。在借鉴近年来广东海关探索构建“虚拟大关区”模式的实践经验和吸收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反复酝酿并向区域内省区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广泛征求意见后,经历了“初步构想和探讨”、“方案设计和研究讨论”、“方案确认”三个阶段,最终形成了《海关积极参与和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十项措施》, 于去年年底报请海关总署批准同意,并在首次“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关长联席例会”上正式向社会公布实施。

广东分署副主任 沙少娟:

《十项措施》公布实施后,广东分署和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将在海关总署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加强与9省(区)地方政府的密切联系,加强与港澳海关的协调配合,齐心协力、互相尊重、合作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务实地推进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合作工作的深入开展。

我们将本着“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从具体项目做起,逐步扎实地推进各项具体工作,务求实效。在首次“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关长联席例会”上,通过了落实《十项措施》的主要项目,提出了详细的工作思路和实施方案,同时将《十项措施》分解为年内可以启动并适时推广的实施项目和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明确需求和实施方向后组织实施的调研项目,其中既有短期计划,又有中长远目标。年内准备实施的项目包括:逐步推行“多点报关、机场验放”的海关监管新模式;进一步简化铁路转关作业手续;加大泛珠三角区域水运监管改革和网络建设的力度;推动区港联动工作,增强区域物流服务功能;以粤港快速通关系统为核心,推进9省(区)与港澳间的贸易便利化;简化企业异地备案等相关手续;明确企业生产设备搬迁或结转办理手续;加大整合泛珠三角海关关税资源区域的力度;建立并完善泛珠三角区域进出口贸易统计通报机制、缉私部门配套工作机制及海关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

考虑到区域内海关的业务现状,我们确定了各有关项目的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提出了“既要改革创新,又要求真务实,体现把关与服务的统一,并尽可能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实施”的要求。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一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相信,有总署各司室的指导和支持,有区域内各个海关的共同努力,《十项措施》必将得到深入全面、扎实有效的贯彻落实,必将有力地促进区域内物流和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可以预言,未来的三、五年内,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效益将在中国乃至亚洲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显现。

广东分署业务处处长 王侃:

《十项措施》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海关业务的多个方面,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措施是提高通关效率,加速泛珠三角区域物流发展,促进货畅其流。对泛珠三角区域内企业途经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出口货物,实现在所在地海关就近办理报关手续,直接经由新白云机场出口,以减少企业往返报关次数,进一步降低企业通关成本和物流成本;逐步将广州海关试行的“多点报关、机场验放”通关模式推广到泛珠三角区域9省(区)省会城市及厦门,使进出口货物跨省区流转手续更为简便;以新白云机场航空枢纽实施“多点报关、机场验放”通关模式为契机,充分发挥9省(区)机场与港、澳机场航空资源的互补作用,为三地机场跨境货物通关提供便利;简化泛珠三角区域之间铁路转关作业手续,加快铁路运输货物的流转;加大泛珠三角区域水运监管改革和网络建设的力度,逐步将来往港澳小型船舶中途监管模式改革推广到南宁等关区。

第二类措施是深化业务改革,支持促进区域外源型经济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功能,积极推动深圳盐田、厦门东渡的“区港联动”试点工作;推动在进出口物流发展枢纽地区设立“保税物流中心”的工作;采取措施引导区内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产业转移和调整,推广加工贸易联网监管,便利企业办理备案和纳税手续等。

第三类措施是认真落实CEPA,促进9省(区)与港澳之间的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与港、澳海关的合作,统一并简化粤港、粤澳进出境监管单证,促进贸易便利化,认真配合深港“西部通道”建设,积极参与“泛珠三角横琴经济合作区”和珠澳跨境工业区建设等措施。

第四类措施是建立健全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合作平台和联络机制。建立和完善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协调配合机制;加强统计分析工作,探索建立泛珠三角区域海关数据分析平台,为9省(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建立区域内缉私部门的配套工作机制;加大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力度。

孙松璞:

区域经济发展措施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小流域 综合治理 治理模式 治理策略

引 言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一个边疆、山区、民族、贫困四位一体构成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辖区内13个县(市),总人口44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9.8万人。境内以哈尼、彝族为主,汉、苗、壮、瑶、回、傣、拉祜等10多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5.46%。生产总值514.7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149.55亿元,粮食总产133.73万吨,人均纯收入3023元。据2004年省水科所遥感调查,全州总面积32181.12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3344.31km2,占总面积的41.47%,高于全国38%和全省35.04%的比率。全州土壤侵蚀模数1376t/km2·a,侵蚀量4428万t,侵蚀深1.02mm。严重的水土流失,已制约着全州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西部大开发和拉动内需的前提下,我州开展了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小流域专项治理,至2009年全州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32.47km2,生态修复面积1844.63km2;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36个。然而大部分小流域属于自给自足的小流域商品经济,其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其流域内产品交换主要限于本地区域内,不具有市场商品性或市场含量低,它虽然可以解决温饱,但难于达到小康水平,更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稍好的小流域,在没有形成区域化经济的强大后盾支柱前提下,产品单一、无市场规模,仍然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为促进我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实现小流域经济与全州区域整体经济的协调统一,形成独特的水土保持新型产业,必须尽快由小流域的小商品经济状态向市场规模化经济状态过渡,是当前小流域治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根据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方向,拓宽小流域治理规划的思路

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确定其规划的方向是小流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相协调的关键。目前的小流域规划是以小流域为独立单元,根据该流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安排农、林、牧各业用地位置、比例、面积大小,并配置治理措施。这种规划从治水和防护角度看是合理的,但从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市场经济要求看,就不大合理,甚至不合理,其根本原因是忽视自然集水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联系,忽视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的关系,造成在治理中广大群众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强、治理效果低等现象,且小流域经济效益不受流域的区域限制,在经济和资源的开发上,小流域与周围地区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孤立对每条小流域治理,就会阻碍小流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仅以小流域为独立单元所作的规划无法满足小流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小流域治理的目的不仅仅是防护和治理,更重要的是结合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进行水土资源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在保障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小流域经济效益。具体工作程序及内容如下:

1.1 以区域总体规划为对象,统筹小流域治理方向

通过拓宽小流域治理规划的思路后,就必须以小流域所属的大、中型流域为规划单元对象,结合当地政府的社会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分析整个流域系统内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市场需求情况等制定区域水土保持总体规划,指导全区小流域治理规划布设,并为每个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明确其措施布置的目标和方向,使小流域经济与当地政府的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和统一。其根本原因在于:(1)能协调配置小流域内外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实现大区域的整体优化;(2)能实行连片小流域规模顺序化治理,形成独具特色的水土保持生产基地;(3)便于组织区域内实施种、养、加工等相互促进和配套的项目,构成产品开发系列化,逐步形成以综合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为龙头的“上连市场,下连基地”的新局面;(4)便于在区域内建立良好的综合服务机制,构成产、供、销一体化的总体性经营格局。

1.2 以区域总体规划为指导 明确小流域治理措施配置原则

在区域水土保持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以小流域为单元配置治理措施:(1)在措施总体布局上,要满足总体平面布局规划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要求,并根据其自然资源状况、条件和开发利用方向,以治理水土流失为基础,极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合理安排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几项措施的比例和规模;(2)在总体规划的指导和要求下,合理布局小流域的植物措施,如要求重点是水源保护区和治理区的,在措施布置上必须是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如要求重点发展干、鲜果品的则在措施布设上,在防治水土流失的前提下,以种植经济果木林为主;如要求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在措施配套布置上就以大力营造用材林为主;(3)要根据该流域的自然特点,布设具有较强抗御自然灾害的防护措施,在规划中真正体现出以治理保开发,以开发促治理的目的。

1.3 选择适宜的种植方案,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小流域的治理措施布局上,总体上遵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土保持总体规划,遵循工程措施为辅,植物措施为主的原则,选择适宜的种植方案,有效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才能保障流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由于种植方案直接影响养殖、加工项目的确定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在植物措施配置上,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土地,保证种植结构在市场多变的情况下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慎重选择适宜的种植方案,即特性种植方案、立体种植方案及特色种植方案,并同时给予满足其发挥最大效益的配水工程。即:在产品杂乱、分散、无竞争能力的地区选择特性种植方案,可以形成一定的产品规模,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并逐 步形成支柱性产业;在区位优势较好的地区选择立体种植方案,可以降低市场风险,实现产品的市场互补性,保证流域经济的发展;在市场条件好、产品多和竞争力强的地区选择特色种植方案,可保证产品富有市场竞争力,竞争包括品种竞争、产品品质竞争和价格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发展独具特色的名、优、特产品,才能有效抵御市场风险。

2 实施连片小流域治理,形成大样板、大示范的生产基地

目前,红河地区的小流域治理方式多属于以各个小流域为单元,且各个小流域之间相对分散、治理规模小,流域内没有形成治理后的支柱产业,而且经济管理上庞杂分散、粗放,不能充分发挥专业服务和科技作用,因而小流域治理必须由分散治理向规模治理转变。按总体规划要求,必须将各个小流域集中连片规划治理,使彼此接壤的小流域形成规模治理成为大样板、大示范的生产基地,这样有利于农业技术指导、培训和预防管护,又有利于治理经费的合理使用,另外,必须打破土地由集体组织内部成员(农户)平均分包、分散使用经营的经营格局,形成以公司和大经营户为主的经营模式,在区域内容易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局面。通过规模治理产生规模效益,即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由调整经营规模而产生效益。因此,规模治理是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纽带和桥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如蒙自、石屏、河口、金平等县的石榴、杨梅、橡胶、龙须草、香蕉等,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地区性的支柱性产业,成为当地财政的主要收入。当前,蒙自县计划发展规模性的100万亩(66667hm2)石榴园生产基地,石屏县已形成10万亩(6667hm2)以上的杨梅生产基地,开远逐步开展实施5万亩(3333hm2)冬桃项目,金平正在实施20万亩(13333hm2)笋、材两用林项目等等。总之,全州各县(市)正在以各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模式发展支柱性产业。因此,全州的小流域治理就必须紧跟这种趋势,在全面整体规划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流域经济为目的、治理水土流失为手段,实施跨流域的规模化和规范化治理。

3 建立小流域良性循环机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开展的单个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小流域市场经济,不仅要和区域经济联系起来,而且要根据小流域自身的立地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和交通地理位置等方面联系起来,选择适宜的综合治理模式,布设科学种植方案与措施,同时还需要与农、林、牧、渔业相互密切联系起来,通过农、林、牧、渔业间及内部能量的循环互补,有机结合和科学利用,建立起小流域良性循环机制,既可降低成本、节约劳力,又能改善生态环境,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如:个旧市乍甸小流域治理正是在这种治理思路的指导下开展治理的,即:合理布设林草的种植比例,首先,大力营造牧草种植面积,发展畜牧业,其经营模式是用种植业生产的产品牧草和农产品余渣加工制成饲料,发展畜禽饲养业;再将畜禽粪便返田还地,促进种植业的发展,其次,以畜牧业为支柱性产业,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和交通区位优势,发展经济果木林(桔柑、梨、橙子),又增加了一条创收的途径,并形成了一套农、林、牧、果等生态农业循环机制。个旧市乍甸小流域“种—养”结合互促治理模式:

4 以搞好流域产品流通为目的,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机制

从前的治理经验告诉我们:仅从防护治理的角度出发,把土不下山,水不出沟当作小流域治理的目的,着眼于治理程度,其结果是高治理低效益,只能生产自给性初级产品。因此,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保持水土是手段,发展流域经济是目的,特别是发展市场经济必然是小流域治理的根本目的。忽视小流域的商品开发,忽视市场商品交换和流通,必然会制约小流域经济的发展。小流域治理的经济效益,不仅取决于它能生产多少产品,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它有多少产品转化为商品被卖出去,为此,必须将治理、开发、经营、效益统一起来,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机制。除搞好市场预测,研究市场供需关系外,还需重视如下两方面的工作。

4.1 为提高流域产品增值效益,发展一定规模的产品加工业

目前,我们红河地区的小流域治理生产的产品多属初级产品,直接进入市场波动反应剧烈,缺乏必要的缓冲体系和保护机制,往往造成效益低而不稳。产品加工业是初级产品转化为附加值高的商品的重要手段,是处于初级产品与市场之间的重要环节,可为初级产品提供贮藏、加工和增强市场竞争力,属于缓冲性、保护性、增值性体系。在小流域治理开发过程中,单纯依靠提高产量、品质,只注重产前、产中技术,已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奔小康的要求,产品加工业作为产后技术是小流域治理经济效益迅速增长的最具活力的生长点,因此,以小流域治理生产的产品为依托,建立加工龙头企业,形成开发系列,是小流域产品转化为市场商品的关键,加工业的发展必然推动小流域市场经济的发展。

例如2000年至2004年之间,蒙自县政府计划发展并已形成的高产、优质的10万亩(6667hm2)石榴园进入盛产期后,忽然发现每公斤不超过0.50~1.00元,甚至卖不出去,种植优质、高产的品种并不比种粮多赚钱,严重地挫伤了广大种植户的积极性,部分农户想砍树。县政府积极鼓励兴办冷藏保鲜库和纸箱厂,把一部分石榴冷藏起来进行保鲜,另一部分装箱出售。不但销入全国各地,而且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4.2 建立培育市场经济体系,使小流域产品直接进入流通领域

随着小流域经济的不断扩大,产品不断增多,扩大产品销售,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可鼓励个体工商户和部分农户进入流通领域,从事农副产品购销活动,开办销售网点。通过这些不同的销售渠道和窗口,不仅把本地产品推销出去,还充分利用他们接触面广,市场信息灵通的优势,积极收集市场信息,传递给流域内的农户,促进流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能真正实现面向市场种植。如我州的河口、金平、绿春等县是云南省的橡胶、香蕉和草果大户。前几年由于渠道不畅,信息不灵,其经营情况是增产不增收,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的鼓励下,有近2000个体工商户和农户开始从事农副产品的购销活动,并有部分人员在外地开办销售网点,专门销售橡胶、香蕉和草果等农副产品。经过他们的大力推销, 这些农副产品打入了全国许多省市,并通过广交会和昆交会进入了国际市场。金平县就是通过这些渠道引进了广东大唐公司香蕉种植大户,从而打开了金平地区的窗口,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5 合理分析资源优势,全方位开发小流域资源

小流域经济发展主要依托于资源。资源是支撑第一产业初级产品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开发全方位的小流域资源。由于小流域资源治理开发是一个资金、土地、劳力、技术、信息等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重新组合的过程,必须深入研究这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问题。对每条小流域都要研究流域内、外资源配置状况,并根据资源余缺采取相应对策及重新组合。一般来说,经济落后地区的小流域,应充分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土地、劳力资源,或采取合作治理的方式和形式,以充足、低廉的劳动力、土地,吸引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共同开发小流域经济,保障其流域产品占有一席之地,在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小流域,必须充分利用该区域的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在资源配置上实行立体或特色配置方式,保证其流域产品富有市场竞争力(即:品种竞争、品质竞争和价格竞争),降低市场风险,实现产品的市场互补性,在市场经济中求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5.1 开发与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建立劳动积累制度

5.1.1 开发劳动力资源,实施劳动积累制度

经济的发展是资源积累的过程,资金积累的初始是劳动积累。目前,我们开展的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仅靠国债和地方配套,区域经济落后,其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是为治理而治理,加之以前的治理模式存在极限性,无法谈到资源积累,因此,当前的首要前提是劳动积累,必须通过开发劳动力资源,建立和完善劳动积累制度,以保证治理工作的劳务投入和弥补资金不足缺陷,是今后小流域治理开发工作中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5.1.2 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实行人员分流

小流域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融生产、技术、信息为一体,要保证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搞好小流域的服务工作,如:治理前的市场预测,苗木、种子、水泥、钢材等生产资料的购买,农耕措施中的整地技术;经营期中水保林、经济果木林等的增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产品的销售、贮藏、加工等多方面的密切配合、协作,要为生产经营者排忧解难,使其专心搞生产经营,逐步使治理开发工作走向专业化道路。如耕地逐步由种田能手集中经营;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果木林逐渐由专业队或专业户管理;善长搞营销的人员专门从事营销工作,并建立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网点等。这些综合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即可保证治理开发工作按规划要求顺利实施,又使劳动力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必将对治理开发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5.2 改变土地使用制度,加快治理步伐

小流域的土地资源要进行其合理开发利用及优化配置,拍卖、出让和联合开发小流域土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变小流域土地使用制度,也是新一轮国家土地承包使用制度的主要内容。使物流形态的小流域转为货币形态的小流域,是加快治理步伐,发展小流域经济的有效办法。拍卖、出让和联合开发小流域者是土地所有者(经营者),购买、接收和联合开发小流域者可以是独户、联户,也可以是经济实力强的企业、机关等。实行这种土地使用制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能使“责、权、利”紧密配合,增强治理者的责任感和安全感,使治理者通过拍卖、出让和联合开发等形式把小流域成为自己家业的一部分,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治理开发小流域的积极性。(2)通过拍卖、出让、联合开发等形式,开掘出一个巨大资金投入源,将这部分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易开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资源开发中去,可发挥最大最佳效果。

5.3 股份合作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形式

目前开展的小流域治理的方式,农户的“责、权、利”是分散的,治理效果较低,这样不利于促进小流域生产力的发展,也达不到发展流域经济的目的,因为综合治理要求的是众多农户“责、权、利”的有机统一和协调,实行股份合作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6 结论

综上所述,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必须以治理为手段,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发和培育小流域经济,要从规划思路、治理规模与措施配置、流域运行机制、流域产品流通、流域资源利用程度等五个方面,找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品生产的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在保障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才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最终目的,才能使我州的水土保持事业走向规模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道路,为全州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奉献,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致谢:

本文撰写得到了红河州水利局、红河州国土资源局、红河州环境保护局、红河州林业局、红河州统计局和红河州十三个县(市)等相关部门和本单位领导、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李怀甫编著,小流域治理理论与方法.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3

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GB/T16453.6—1996

3 王礼先主编,水土保持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7

4 王礼先主编,流域管理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4

区域经济发展措施范文第13篇

一、县域经济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亮点

1、生产总值增长高于全省水平

2008年,全省79个县(市、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大关,达到6018.6亿元,同比增长14.4%,高出全省1个百分点,创下2002年以来新高;占全省GDP的比重由2007年的51.8%提高到53.1%,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1%,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0.8个百分点。21个县(市、区)的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比2007年新增10个,仙桃市、潜江市和曾都区的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最高的仙桃市达233.5亿元。

2、规模工业增长高于全省水平

2008年,全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732亿元,同比增长25.8%,高出全省4.2个百分点;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比重由上年的39.1%提高到45.1%,为应对金融危机、平抑全省工业波动发挥了积极作用。工业企业效益继续向好,前11个月县域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553.3亿元、利润220.04亿元,分别增长42.7%和46.9%,高出全省工业26.4和38.2个百分点。

3、财政收入增长高于全省水平

2008年,全省县域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86亿元,增长28.4%,高出全省8.1个百分点;对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4.3%,比上年提高了7.3个百分点。其中,江夏、黄陂、新洲、大冶、夷陵、潜江的财政总收入超过10亿元,最高的大冶市达18.02亿元;21个县(市、区)一般预算收入过3亿元,最高的江夏区达7.26亿元。

4、部分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黄冈、襄樊、咸宁、十堰、恩施州等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明显加快。2008年,黄冈县域GDP增长15.5%,高出上年同期增速1个百分点;十堰县域GDP增长14.2%,高出上年同期增速4.1个百分点;恩施州县域GDP增长12.4%,高出上年同期增速6.4个百分点;襄樊县域GDP增长14.5%,高出上年同期增速0.3个百分点;咸宁县域GDP增长14.9%,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5、武汉城市圈县(市)领军作用突出

2008年,武汉城市圈内的35个县(市、区)实现生产总值2995.1亿元,同比增长14.7%,高出全省县域0.3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102.6亿元,增长30.4%,高出全省县域2个百分点;完成投资1377.9亿元,增长50.3%,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4%以上,支撑和拉动作用明显。

二、支撑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

1、扩权强县的政策措施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县域经济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坚持“一主三化”方针不动摇,连续7年召开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扩权县市扩大到所有县市,实行了省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和激励性的财政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一年一考核、一年一排位、一年一公布、一年一奖励。各地、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这些重大举措。

2、投资的较快增长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强的拉动作用

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全省各地在“两个对接”(对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对接武汉城市圈)中,抓住当前产业转移的良机上项目。2008年,全省县域招商引资额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了1000亿和2000亿大关,分别达到1092.9亿元和244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8%和51%;实际利用外资12.9亿美元,增长35.3%,投资增幅创县域经济近年来的新高。全年县域新开工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2500多个,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398个,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成为县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3、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明显增强

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特别是城乡人民收入稳步增长,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县域城乡成为我省拉动内需的重要增长极。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56.4元,增长16.5%,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609.9亿元,增长25.2%,其中县以下农村消费增长22.8%,高出上年同期增速5.9个和5.5个百分点。县域消费增幅创近年来新高,对全省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比上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县域城乡消费市场持续活跃,消费升级进一步扩大,对经济的拉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我省县域服装、建材、农产品、医药、化工等一般性产品生产企业规避金融危机冲击、扩大内销发挥了积极作用。

4、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了市场主体的快速发展

省委、省政府不断强化“工业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意识,一手创新服务方式,启动大企业直通车服务,促其做大做强;一手以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为抓手,完善和强化目标工作责任制,加大财政投入,引导中小企业发展。在全省组织开展《中小企业促进法》和《湖北省〈实施办法〉》执法检查,进一步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全力优化全民投资创业的软环境,一批小企业迅速成长起来。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万家,达到10660家,比上年新增1632家,其中县域规模企业发展到7198家,新增903家。

5、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促进县域优势产业向集约集群化发展

近年来,各地一方面将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统筹规划,集中资金,完善配套设施,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企业向关联产业链发展,提升了园区的聚集效应和产业的关联度。在积极主动地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过程中,针对重点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创新招商方式,策划系列项目,利用“会”、“鄂港粤洽谈会”、“湖北台湾周”、“华创会”等各种平台进行宣传推介,切实抓好项目引进,增强和完善产业链的配套能力。省政府安排了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省重点产业集群的骨干企业发展和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对县域产业聚集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52家省重点产业集群聚集规模以上企业1621家,同比新增285家,实现销售收入1485.3亿元、上交税金35.4亿元,分别增长34.8%和29.6%,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

6、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为保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金融危机,省委、省政府及时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出台了《关于加大投资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与中央措施对接,争取国家项目多投向湖北;安排1亿元产业集群专项资金,促进企业向园区聚集发展,向关联产业发展;从2008年8月起,先后安排20亿元财政间歇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帮助县域重点企业缓解了流动性不足的问题;积极化解土地供求不足的突出矛盾;省财政预拨县域省集中税收增量返还2.5亿元充实各地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资本金,加强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这些措施都有效地缓解了县域经济瓶颈性制约因素。

三、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从总体上看,2008年是我省县域经济实现新发展的一年,也是新情况、新困难较集中的一年。县域经济规模不大、工业实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外开放不够、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改变,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不断加深和显现,又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新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在增多。一是全球金融危机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逐次传导,导致近期县域工业出现大幅波动,下行压力增大。二是在国际市场疲软、生产要素价格剧烈波动、环保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以及房地产低迷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下,冶金、纺织、汽配等传统行业整体形势转弱,塑材、包装材料等一些行业增长放缓。三是在高价库存原材料、不断走低的产品价格、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和流动资金被占压等多重压力,企业经营困难增多,一些原本资金状况较好的重点企业也出现不同程度资金紧张,更有少数企业资金链断裂,生产难以为继。

四、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是实现“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攻坚年,也是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措施集中实施和湖北抢抓机遇、提档进位的关键一年。省委、省政府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的首要任务,全省县域经济工作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中央和我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机遇,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对内对外开放为先导,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招商引资和鼓励全民创业为突破口,以优化发展环境为重要抓手,坚持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强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培育特色产业,办好工业园区,壮大产业集群,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1、坚定信心,保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全省上下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清醒地认识到危机蕴藏着的机遇,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加大措施,宣传典型,激励先进,将危机转化为机遇,保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要抓住国家和我省应对金融危机、实施扩内需等政策措施的机遇,把解决当前困难与谋求长期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引资投资规模;利用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县域经济高效发展。

2、在落实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加快工业结构调整

当前国家宏观调控促增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是调优结构上项目的大好时机。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先导战略,重点推进产业招商,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争取金融资金支持,加强园区建设,提高园区产业集中度。加大财政投入,突出发展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特色鲜明、市场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使一批产业集群跨入百亿元行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围绕支柱产业、大型企业、大型项目,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形成配套网络,打造产业板块,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品牌,加快县域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3、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市场主体的发展

以“成长工程”为抓手,力争2009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600家以上,培育一批税收过1000万元的县域重点企业。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创业门槛,加强协调服务,加大扶持力度,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加快私营企业的发展。抓住产业转移的良好契机,打好“中部牌”、“特色牌”、“资源牌”,积极主动地承接沿海地区和周边大中城市资本和产业转移,引进“回归”一批企业。用好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好一批县域工业的“领头雁”。

4、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县域产业集约集聚化步伐

围绕我省加快实施“千亿元产业计划”,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加强规划引导,强化工作措施,在形成特色、培植龙头、打造平台、配套服务上下功夫,培育壮大一批特色鲜明、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特色板块经济,打造区域品牌,不断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要以延伸产业链与建设开发区、工业园区为主导,鼓励各地依托优势和特色产业,加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科学规划指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以推进产业向集约集群方向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形式,促进企业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努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领军企业。

5、围绕“两圈一带”战略部署,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根据省委、省政府推进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战略决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武汉城市圈的项目对接和产业融合,引导武汉市区传统制造业向圈内县(市)转移,异地办产业园;大力开展创建旅游名镇名村活动,开拓旅游市场,促进鄂西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依托湖北支柱产业优势和沿江地区的资源禀赋,以及“黄金水道”和区位优势,加大船舶、磷化工、钢产品延伸加工等产业密集带建设的支持力度,把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与长江经济带建设融为一体,整体推进。

区域经济发展措施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近几十年来,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工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治理起来难度很大,因为水土流失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在农村中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如果不能有效治理,水土资源就不能有效地得到保护,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也不能得到有效发展。

1.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的作用

1.1减弱灾害程度

经过本次研究,对坡面采取了修梯田、栽植经济果林、植树、种草等处理措施,保持了区域内充足的水资源。在流域中上游布设谷坊、蓄水池(窖),对水资源的使用起到了控制效果。治理措施的实施使得各项工程在蓄水减沙、防洪抗旱等方面都有所改善。

1.2改善农村生产环境

对流域展开综合治理时积极建立经果林,绿化了各个地区的环境,改进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了土地的合理作用。对于单一的粮食生产格局起到了优化的作用,这就促进了农林牧副各业综合经营、协调发展的趋势。

1.3改善水土流失问题

在采取措施后进行了相关的效果监测,结果显示,不同措施年有效拦蓄径流191.25 万m3,减少土壤侵蚀量8.47万t,减蚀率在80%左右。早期的水土流失得到显著控制,降低了自然灾害的发生率。

1.4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在实施综合治理措施后,各地区在水资源的使用上得到了很大的帮助,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用水问题,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建立科学的农业发展格局。让更多的水资源被有效的利用起来,这将对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水土保持小流域的治理问题研究

2.1提高对小流域治理的群众积极性

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的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农村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更是小流域治理工程的一项巨大工程,需要大量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关键是要调动起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要靠政府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

2.2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各个区域要结合本地不同的经济状况来进行在小流域治理工作的开展。特别是要结合区域的各种产业来开发,通过农业部门的指导,围绕各地的水果、药材、蔬菜及畜牧等特色产业进行市场分析、提供综合信息。在推进小流域治理的过程中,要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更重要的是要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让小流域的有利资源转化成经济利益,让群众在配合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3农田基本建设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首要问题就是要保证农业高产、稳产,让农民的粮食能够自给自足。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更好地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村山区生态的良性循环。让每家每户都能建好、种好和管理好自己的基本农田,建设基本农田,不仅能够解决农村的基本温饱问题,还是水土保持各项治理措施的核心。

2.4对小流域水土保持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

注重精品建设,建立生态经济型流域,提高水土保持的工程效益。要注重提高水土保持的工程质量和效益,降低治理成本,因而要因地制宜地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要根据生态农业的先天条件,加强种草的研究,做到草蓄同步,打破区域界线,建立完整的工程体系[3]。

2.5增加对水土保持小区域资金的投入

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利国惠民的公益性事业,小流域的建设是涉及到林业、农业及国土资源等很多部门的项目,这些涉及到的部门要联合起来,把对水土保持的资金投入列到财政预算中来,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进行治理。要派专人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给予提供低利息小额贷款的支持,鼓励农民购买荒山、荒沟进行治理。

3.治理小流域的综合措施

3.1构建生态系统模型

采取梯田、水平台、水窖、沟头等必要的预防措施,增加土壤内部的养分,让整个土壤生态系统有所改善。同时结合当前的地理位置条件来种植不同的植物,以形成一道适用的绿色保护墙。针对沟道,则可以维护措施为指导,科学设置沟头防护、谷坊、淤地坝。

3.2保护原始的林草植被

依靠当前现有的生态植被做好处理,让水分得到充足的涵养。并且安排人员管理,防止出现砍伐林木和人为扰动。在对植被进行保护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于人为因素,还要充分发挥植物的作用,改进封林质量和林种结构。

3.3天然次生林和灌木林的保护

对于生态交错带、潜在水土流失地区以及陡坡耕地中受影响较大的地区,通过对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的优良沙棘树种进行维护和推广,提高林草的覆盖率。

3.4加强全方位管理

环境治理工作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样才能将大家的力量聚集到一起,更好地开展治理工作。各地区的领导应积极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且以点带面示范,优化资源配置。

4.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前景展望

小流域治理工作今后要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必须建成质量高、效益好的精品流域,这就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在更高层次上开展治理。针对当前小流域治理工作实际,要从多方面入手提高科技水平。 首先要有重点地开展一些重大课题研究,使小流域治理开发的效益能有一个较大的突破。二是要加大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 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技术服务和推广体系,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三是搞好各类流域示范区建设,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四是运用小流域治理的理论指导生产实践,并进一步完善小流域治理的理论体系。五是加速推进小流域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不断提升小流域的建设管理水平。

5.结束语

防止水土流失,为改良保良、保护与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做进一步的发展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的。通过人工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完美结合,真正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协调。 [科]

【参考文献】

[1]李乃联,张吉锁.治理流域搞突破,开发荒山求发展[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1,(3):40-43.

区域经济发展措施范文第15篇

大家好!

我代表商务部对本届论坛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从2004年第一届泛珠论坛召开以来,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促进了内地东、中、西部的经济互动和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水平的提高。

今天,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在此深入探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充分利用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签署7年来创造出来的巨大商机,促进内地九省区与港澳地区的经济融合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首先,内地港澳经济持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

2007年以来,中央政府及时调正宏观经济政策,先后出台了扩大消费和加强内地服务业开放等一系列措施,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把国际金融危机对港澳的不利影响减到最低,保持了港澳经济地稳定发展。2009年内地经济在世界率先回升向好,实现了预期工作目标。

今年以来,内地继续实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的态势,港澳经济各项指标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亮点。

内地将长期实施扩大内需和提升消费需求、继续扩大开放、吸引外资,实施"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等政策战略。内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香港、澳门在提升经济竞争力和实行经济多元化方面的各项政策措施,将为进一步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内地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升了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的规模与水平。

2009年,泛珠三角区域内地九省区九省区GDP总值超过10.5万亿元人民币,在全国GDP中所占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其中已有4个省GDP总量突破一万亿元人民币。同期,港澳经济也获得较快发展。泛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实力的不断增强,有力地推动了内地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升了泛珠三角地区内地九省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规模与水平。

2009年内地与港澳贸易总额为1771亿美元,比第一届泛珠论坛召开的2004年增长了55%。其中,泛珠三角地区内地九省区与港澳的贸易总额为1310亿美元,约占内地与港澳贸易总额的74%,比2004年增长了58%。

今年上半年,泛珠三角地区内地九省区与港澳的贸易总额为717亿美元,约占内地与港澳贸易总额的72%,比2004年同期的贸易额大幅增长了103%,比2009年同期增长了31%。

截至2009年年底,内地累计实际使用港澳资金4046.9亿美元,约占内地累计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42.9%。2009年,泛珠三角地区内地九省区吸收港澳实际投资金额为165亿美元,约占当年全国吸收港澳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强,比2004年的86亿美元增长了近一倍。今年上半年,泛珠三角地区内地九省区吸收港澳实际投资金额为100亿美元,约占今年上半年全国吸收港澳投资总额的35%,比2004年同期的43亿美元更是增长了133%。

港澳地区作为内地泛珠三角九省区重要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地,将继续发挥作为该区域对外合作桥梁的重要作用。

第三,CEPA的不断开放和实施为进一步加强内地与港澳经贸关系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2003年以来,内地与香港、澳门陆续签署了CEPA及其七个《补充协议》。内地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逐步对港澳扩大了开放。

其中,在货物贸易方面,自2006年1月1日起内地对原产于港澳的产品全面实施了"零关税"。在服务贸易方面,内地在金融、物流等领域对港澳服务提供者采取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放宽股比限制、放宽经营范围和经营地域、简化审批程序等优惠措施。目前,该领域对香港开放的领域已达44个,优惠措施累计达277项,对澳门开放的领域已达43个,优惠措施累计达261项。同时,内地与港澳在金融合作、旅游合作及专业资格互认等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在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内地与港澳在贸易投资促进等10个领域积极开展合作。

今年内地与香港、澳门签署的《CEPA补充协议七》,涵盖了服务贸易开放、金融合作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内容,其中,对香港共采取34项具体措施,对澳门共采取30项具体措施,增加了教育、文化、环保、创新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明确了合作机制与合作内容,来支持香港推动六大优势产业的发展,支持和配合澳门产业结构适度多元化。

截至今年7月底,内地累计进口港澳零关税产品31.5亿美元,免征关税18.6亿元人民币;2600多家港澳企业按照CEPA的优惠条件投资内地;港澳银行有92家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人民币存款总额逾930亿元;内地赴港澳"个人游"十分踊跃,截至6月底,累计达8935.4万人次,占同期内地赴港澳游客总人数的48.9%。

CEPA的实施,极大地减少了内地与港澳在经贸交流中的体制,加快了相互间资本、货物、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对港澳经济的复苏,促进港澳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对两地经贸交流,特别是泛珠三角地区区域合作,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此背景下,我认为泛珠三角地区应进一步抓住机遇,强化合作机制。在这里,我想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第一,进一步发挥泛珠三角地区内地各省区的比较优势,实现科学协调发展。泛珠三角各省区要根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力争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要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积极配合国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继续引导产业梯度转移,进一步发挥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作用,推进东、中、西互动,并为改革和创新经济管理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经验。泛珠三角各省区作为沿海开放地区,也应拓展对外开放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建立与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对内地其他地区的科学发展和改革开放起到示范与带动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和坚持对港澳地区的开放,推动与港澳地区开展深层次、宽领域、多样化的合作,促进两地经济的深度融合。

第二,充分落实CEPA的各项措施,不断深化泛珠三角内地各省区与港澳的经济合作。

CEPA是内地对外签署并全面实施的开放程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协议,并将根据内地与港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充实和深化。

落实CEPA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地与港澳经贸工作的重点。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研究CEPA落实的具体有效措施,加强宣传与推介CEPA。我们要在CEPA已开放的44个领域、277项优惠措施的基础上,更新观念、创新方式,结合内地和港澳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深入研究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三地融合的政策措施。希望内地九省区认真研究CEPA开放内容,积极充分利用CEPA的优惠政策,利用本地区毗邻港澳地区的地理优势,扩展本地区与港澳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将泛珠三角地区的合作引向深入。

第三,充分发挥9+2的机制性作用,实现内地九省区与港澳间的优势互补,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

泛珠三角内地各省区与港澳经济结构差异明显,具有很大的互补互利性。内地九省区腹地广阔,在市场、资源、劳动力等领域具有优势;香港、澳门具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发达的国际营销渠道和先进的服务业。如何将港澳服务业优势与泛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优势多层次、多样化、宽领域地结合,实现共同发展,是未来泛珠三角地区深化合作、加快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各省区要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与规划,进一步发挥9+2的机制性作用,认真务实地充实9+2合作内容,研究充分利用港澳现有优势,发挥港澳在各省区"走出去"与"引进来"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区内外两个市场与两种资源,发掘新的合作机会,特别是协助泛珠三角地区企业通过运用港澳服务业优势,在相互让渡、开放各自市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货物贸易的零关税和服务贸易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促进内地九省区与港澳间经济融合,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我们也希望通过利用内地、港澳联手后的体制、机制优势,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扬长避短,整合资源,共同承担各种经济合作项目。新晨

泛珠三角地区与台湾地区经贸关系密切。随着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我们相信,必将为进一步加强泛珠三角地区与台湾地区的经贸合作,提供历史性的契机。

女士们,先生们

国家正在制订的十二五规划,将继续积极支持港澳经济的长期繁荣稳定与发展,继续支持港澳与内地省区的经济合作。正在实施并不断充实的CEPA为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提供了机遇,内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我希望并且相信,在论坛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发挥论坛的平台作用,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