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学校数字化管理范文

学校数字化管理范文

学校数字化管理

学校数字化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教学 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021-01

近年来,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校园网上运行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系统、综合信息服务等,初步实现了“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服务”的目标。这些信息管理系统不仅为学校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同时也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素质,改变了人们的管理观念,也给高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课题。衡水学院作为衡水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具有其特色的信息技术建设,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将为深化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新的契机和动力。在软硬件建设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因此,加快学校的信息化管理进程,才能适应当前高校蓬勃发展的信息化教育的新形势。

一 树立先进的教学管理思想

数字时代的高校教学管理要求管理者除了具备已有的教学管理思想外,还要注入先进的管理思想。教学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使教师和学生在工作、学习过程中,在参与管理活动的同时,得到素质、身心、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极大地发挥,对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此,教学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要以提高教师各方面的素质为主,应以调动、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另外,教学管理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要以教学工作为服务对象,实施和改进教学,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管理人员应明确目标和职责,把服务落实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功与否,并非单纯的技术问题,还与学校领导、全体师生的观念、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学校管理模式等有着紧密的关系,必须要认识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性。

二 优化教学管理的过程

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反馈调节工作,及时收集各个环节上管理行为和管理效果方面的信息,保证各个环节中信息的畅通无阻。以校园网络平台为技术支撑推进教学管理数字化,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行政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把网上办公、教务公开作为建设的重点,规范业务流程,简化工作环节,提高效率。我校在普及运用常规教育媒体,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全面推进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数字化校园”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建立计算机和网络教育技术平台,建构共享、开放的信息资源库,拓展和丰富网络教学环境,完善综合教务系统,充实实践教学管理系统。

三 营造数字化管理环境

校园综合信息平台以校园网和互联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实验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信息化管理,是在现实校园基础上构建信息化空间,拓展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提升管理的效率,扩展管理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为了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加强校园网建设和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制度。重视教师和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的作用,制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信息技能的培训政策。对全体中青年教师开展以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培训活动,包括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精品课录制教室的使用等,并将计算机应用技术列入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范畴。通过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运用网络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学校鼓励教师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特别是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尝试。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当把计算机引入每一间教室时,就为教师提供了网络教学的新环境,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相接的辅助教学环境,越来越多地为教学所利用。

四 建设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首先是具备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能力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数字时代的教学管理需要一支既有一定专业知识又懂教育理论的高素质管理队伍。管理者应具有与岗位相适应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设备的现代化并不等于教学管理的现代化,而人员素质的现代化才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所在。其次是信息化管理队伍,参与教学管理的人员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悉管理的各个环节,能沟通各部门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再次是信息化技术维护和管理机制执行和监督队伍,对网络平台的运行进行管理,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保证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的正常运行。最后是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理论研究队伍,对全校网络平台的运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供理论上的保障,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总结、研究、探索,为教学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和指导。

学校数字化管理范文第2篇

近年来,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校园网上运行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系统、综合信息服务等,初步实现了“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服务”的目标。这些信息管理系统不仅为学校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同时也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素质,改变了人们的管理观念,也给高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课题。衡水学院作为衡水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具有其特色的信息技术建设,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将为深化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新的契机和动力。在软硬件建设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因此,加快学校的信息化管理进程,才能适应当前高校蓬勃发展的信息化教育的新形势。 

一 树立先进的教学管理思想 

数字时代的高校教学管理要求管理者除了具备已有的教学管理思想外,还要注入先进的管理思想。教学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使教师和学生在工作、学习过程中,在参与管理活动的同时,得到素质、身心、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极大地发挥,对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此,教学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要以提高教师各方面的素质为主,应以调动、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另外,教学管理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要以教学工作为服务对象,实施和改进教学,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管理人员应明确目标和职责,把服务落实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功与否,并非单纯的技术问题,还与学校领导、全体师生的观念、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学校管理模式等有着紧密的关系,必须要认识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性。 

二 优化教学管理的过程 

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反馈调节工作,及时收集各个环节上管理行为和管理效果方面的信息,保证各个环节中信息的畅通无阻。以校园网络平台为技术支撑推进教学管理数字化,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行政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把网上办公、教务公开作为建设的重点,规范业务流程,简化工作环节,提高效率。我校在普及运用常规教育媒体,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全面推进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数字化校园”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建立计算机和网络教育技术平台,建构共享、开放的信息资源库,拓展和丰富网络教学环境,完善综合教务系统,充实实践教学管理系统。 

三 营造数字化管理环境 

校园综合信息平台以校园网和互联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实验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信息化管理,是在现实校园基础上构建信息化空间,拓展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提升管理的效率,扩展管理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为了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加强校园网建设和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制度。重视教师和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的作用,制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信息技能的培训政策。对全体中青年教师开展以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培训活动,包括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精品课录制教室的使用等,并将计算机应用技术列入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范畴。通过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运用网络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学校鼓励教师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特别是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尝试。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当把计算机引入每一间教室时,就为教师提供了网络教学的新环境,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相接的辅助教学环境,越来越多地为教学所利用。 

四 建设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首先是具备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能力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数字时代的教学管理需要一支既有一定专业知识又懂教育理论的高素质管理队伍。管理者应具有与岗位相适应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设备的现代化并不等于教学管理的现代化,而人员素质的现代化才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所在。其次是信息化管理队伍,参与教学管理的人员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悉管理的各个环节,能沟通各部门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再次是信息化技术维护和管理机制执行和监督队伍,对网络平台的运行进行管理,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保证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的正常运行。最后是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理论研究队伍,对全校网络平台的运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供理论上的保障,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总结、研究、探索,为教学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和指导。 

参考文献 

学校数字化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校园管理平台 技术特点 应用实例 成效

在中小学校实施信息化教学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促进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速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以及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衍生的“数字化校园”概念也越来越为大家所关注和重视,“数字化校园”就是信息化的学校,是以学校为对象的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信息集成及应用系统,它将学校各部门、各学科、各领域的信息通过数字化和计算机处理,并最大限度地集成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快速、完整、便捷地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实现学校教学和管理的数字化。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

“数字化校园”的核心内容是应用。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配套的数字校园应用软件来解决学校内部的管理与工作时的问题,实现学校管理的数字化便成了关键。下面,我便以宁海县西店镇初级中学运用校园管理平台的实例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校园管理平台简介

西店镇初级中学所采用的是磊博校园信息管理平台软件,该软件是上海磊博公司为适应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学校校园网络的功能,实现对学校日常事务的信息化管理而自主开发的一套软件。磊博校园信息管理平台软件将学校日常的行政管理、教学教务、考务、成绩管理等工作通过网络来运行实施,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信息的共享,实现了信息化的管理。

该软件采用基于B/S构架进行开发,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基于TCP/IP网络传输协议可以在Intemet上进行浏览操作。同时扩展性能良好,可以灵活按照学校的特点对功能模块进行修改和增加。操作、使用非常简单,教师可以很快学会使用。

二、校园管理平台的技术特点

磊博校园信息管理平台软件采用B/S,结构,客户端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只需要通过IE浏览器即可进行操作,使用简便,优点很多。

1,高度模块化。所有的模块都相对独立,不同学校所要求的管理内容也不同,用户可从自身需求出发。从所有模块列表中灵活挑选、定制符合自己学校的功能模块自由组合。

2,网站动态生成。通过后台可以动态生成网站数据库表结构,动态生成信息页面,调整功能树结构。

3,良好扩展性。可作为独立的系统使用;亦可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增加新的模块,如招生管理,收费管理,教师考评等;并可与原有的系统灵活地结合起来,如校园一卡通等。系统与外界数据的兼容性强,可以方便地导入、导出数据,这样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学校前期工作所准备的数据。

4,用户权限层级化。权限控制采用一目了然的树状结构,范围从模块级到界面级,层层设置,满足学校细分权限的需求。用户账号管理实现了自动化,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系统根据教职工信息和学生信息自动生成用户账号和初始密码。系统管理员无需介入繁琐的账号管理中。

5,工作室个性化。每个用户都有个人工作室,登陆后就能管理自己的教学资源,浏览共享的优秀资源,并能通过短信服务与其他用户沟通。

三、校园管理平台的成效实例

西店镇初级中学自2008年开始应用校园管理平台以来,大量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都通过管理平台来实施。

1,行政管理方面信息化

(1)就教师个人信息而言,如要查找某个教师在什么时间开过哪个级别的公开课,某个时段有什么进修,有哪些科研成果等,在管理平台应用之前,就必须去档案室查档案,费时费力,现在通过网络管理平台就可以得到解决。

(2)以往的通知都写在教学楼大厅,很多教师可能看不到,造成工作的被动,许多阶段性工作安排和文件精神的传达往往是通过开会来解决的,现在使用了网络管理平台的通知功能,给通知对象发个邮件,对方只要一登陆管理平台就能得到提示。现今,全体教师到校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校园管理平台,查看自己的工作安排。

(3)文件管理者只要输入文件内容,传阅范围,接收者在登陆平台的时候就会弹出新公文的通知页面,接收者只要点击“我的公文”就能浏览该文件,还能随时查阅该文件。文件传阅功能,不仅能提高学校校务公开的透明度,而且提高了对校务工作的执行力度。

2,教学管理智能化

(1)教务工作的排课是一项繁琐工作,每天的代课通知及月底的统计工作很费时费力,从而造成教务处忙于应付。现使用网络管理平台以后,排课由智能排课系统完成,教师课表不必打印分发,只要在“我的课表”中查看就行,每天代课通知只要在“代课管理”中依次点击就可以了。教师各种工作量的统计也只要在“计算工作量”中操作一下就可以自动完成,大大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减少了人工操作带来的失误,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2)学校扎扎实实开展“教学五认真”工作,重点抓好备课、辅导等环节,要求提前备课,倡导集体备课与无纸化备课,要求上课前将教学设计或课件用电子稿形式传至“教学资源管理”中的“我的教案管理”或“我的课件管理”,教务处可以在校园网上及时检查、公布结果。

(3)网络管理平台为教师提供了广泛的交流平台,教师间的联系更为密切。教务处与教研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接触极为频繁,真正做到上通下达。教师间的互通信息更为便捷,有了疑难可求助,写的课后反思可传阅,有了优秀课件可放在“共享课件库”中,达到资源共享,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3,后勤管理人性化

各教室、科室设备报损可以通过管理平台在第一时间传送给后勤部门及维修人,缩短设备维修时间,提高设备管理效率。此外教师能在管理平台上查询到自己每个月的的工作量和病、事假以及奖惩情况,使学校的管理更显得透明化和人性化。

四、校园管理平台应用收效显著

学校数字化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学生公寓;数字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3-0210-02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时代的世纪,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效率、高质量的现代化管理已经成为管理部门的迫切要求和目标。高校学生公寓既是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的地方,又是学生交流思想、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公寓成为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良好的宿舍环境能给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不知不觉地接受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应以高效、优质的管理和服务面向社会、面向学生。本文将企业数字化管理模式引入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将科学与管理相融合,给学生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

一、高校公寓数字化管理的概念、本质和内涵

1.数字化及数字化管理的概念

在了解“数字化管理”之前,首先应了解何谓“数字化”。所谓“数字化”是指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数字化管理”是指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学生公寓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传输和运用,使学生公寓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管理模式。

2.高校公寓数字化管理的本质

高校学生公寓数字化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较,克服了指标化与物本主义化,改变了传统管理的价值取向,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高校学生公寓数字化管理在管理方法、内容、模式等方面不仅体现出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更体现了高校公寓管理的人本思想和文化底蕴。

3.高校公寓数字化管理的精髓与内涵

数字化管理的最优点是在管理和跟踪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方面的高效性。在高校公寓管理过程中存在两类运动过程,一类是人流和物流,另一类是信息流。其中,人流是指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的活动情况。物流是指各种生活、教学、管理器材的输入到辅助合格人才输出的变化过程。伴随着人流与物流,在高校公寓管理中要执行决策、计划指挥和调节等职能,而这些职能的实现都是借助固定信息与流动信息来实现的。这些信息在各个环节间的传递过程形成了高校学生公寓数字化管理的信息流。

传统的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主要是管理部门和管理者,通过自身所拥有的对资源的支配权行使管理职能,突出的是权利和管理,轻视了人性与效率。数字化管理则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思想,强调管理部门和管理者对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合理利用,更好地为广大学生服务,重点突出的是效率和服务。没有效率和服务理念,就没有数字化管理,这就是数字化管理的精髓和内涵。

二、高校学生公寓数字化管理的内容和构建

1.高校学生公寓数字化管理构建

(1)高校公寓数字化管理首先涉及的是数字化网络办公系统,即以基于校园网络载体上的网站作为管理服务的平台。

(2)数字化监控与核算系统。主要涉及水电用量、材料消耗、工作岗位编制、应聘人员竞聘上岗等方面的监控,涉及工作人员的上下班考勤、工作业绩考评、劳动薪资管理、月薪上报、月薪考核与发放、书写工作日志等重复性计算的核算、统计与归档。

2.高校学生公寓数字化管理的内容

利用网络摄像机视频系统监督公寓楼道安全情况,及时提供学生所需的信息查询和管理,包括房屋分配、住宿管理、统计报表等学生的基本信息查询和管理,形成公寓信息共享、床位分配自动化、门禁管理智能化、管理报表系列化的实时管理机制。

(1)公寓信息共享。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对学生公寓实施网络化管理。使得管理者根据不同的权限实现公寓信息资源的共享。只要得到系统管理者的授权,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系统查询房间数量、床位数量、用水用电情况、风扇门窗破损情况。只需轻松点击鼠标便可查知每位学生的具体在校情况。

(2)床位分配自动化。数字化管理可按照预先输入的指令计算机网络系统便可科学、快速地将学生自动分配到相应的公寓和床位 ,可达到高效、优质的效果。

(3)门禁管理智能化。数字化管理系统具备刷卡门禁功能,所以学生出入公寓需使用视频卡刷卡,值班人员可根据计算机屏幕随时显示刷卡人照片、姓名、院系、年级等相关信息。亦可防止不法分子入室偷盗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4)管理报表系列化。数字化管理系统具有强大的统计报表功能。如:学生信息报表、公寓信息报表、公寓人员出入表、个人出入公寓统计表、外来访客出入报表、夜不归宿学生报表、退房报表、各院系违禁情况评比表、寝室环境评比表、毕业生信息查询表等。数字化管理系统对于解决长期以来学生公寓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有较好的作用。

三、高校学生公寓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

1.有利于建立预警机制

学生公寓是学生生活、学习、休息的重要场所,公寓服务包括饮食、住宿、消费、水、电、暖等各种服务,任何一项服务出现问题都关系万千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会对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避免事态的发生,采用数字化管理,可起到及时调控、合理监督、防微杜渐的效果。

2.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学生公寓管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大的管理有水电、房屋等基本建设,小的管理有日常生活必须。数字化管理不仅提供管理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和校园网络化服务,更使得管理工作比传统管理模式更为方便、快捷、准确。各个情况数据汇总统计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大的提高上报时间和准确率,避免了人工失误,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节约了管理成本。

3.有利于实现人性化管理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有资料显示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生公寓度过,因此,学生公寓管理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他们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服务的对象。实现学生公寓数字化管理不仅可以向学生提供快捷、透明的服务,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实现管理的双向互动,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单向管理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

4.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

好的学生公寓会给人的视觉留下美好的印象,但如果管理跟不上,就会使学生逐渐淡忘这些美好的印象,甚至怀疑学校的办学水平,然而,如果学校公寓实现了数字化的管理,不仅能说明学校走在了社会发展的前头,也能充分体现大学的先进文化和育人本质,当然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显现。同时,学校公寓的数字化也会大大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等环节的数字化管理,进而使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四、高校学生公寓实施数字化管理的现实与困境

1.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体制需要改革,数字化管理的配套政策尚未出台

学生公寓数字化管理是一项广泛而又复杂的工作,涉及的相关因素很多,影响的范围很大。公寓数字化管理的开展需要相关学校部门的协调配合。目前,高校存在单一行政化的管理需求与多元管理主体的矛盾。在协调各个部门时存在很大的难处。在实践中由于利益和服务上的多重矛盾,各执行主体参与意识不够,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严重阻碍公寓数字化管理的执行。由于公寓数字化管理建设在我国刚刚起步,法制建设还没有跟上,许多相关政策和法规还没有出台,缺乏法制的保障和约束,投资上容易造成盲目,管理执行也将严重受阻。

2.资金的短缺和设施落后限制了公寓数字化管理的发展

数字化管理需要的投入很大。架设专门的通信线路、购置网络管理的硬件、软件和红外线报警设备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学校财政主要用于购置教学设备和教学相关事务,在国家尚无很大财政补贴情况下,普通高校很难有雄厚的资金对公寓进行数字化管理进行物质保障。因此,资金和设备的落后决定了高校数字化管理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高校公寓数字化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原本没有数字化管理专业,而数字化管理有属于新生事物,这使得学生公寓数字化管理的专业人才缺乏。近年来,虽计算机技术知识普及较快,某些学校公寓管理员略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但离数字化管理人才的要求毕竟太远。绝大部分传统公寓管理员计算机操作比较生疏,根本无法解决学生在数字化设备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因此,高校公寓实施数字化管理还需大力培养一批专业知识笃实、综合素质过硬的公寓管理员。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高校公寓管理中存在管理不够精细、随意性强的特点,而数字化管理必须建立在管理标准明确,业务流程清晰的基础上。如果在基础建设和相关管理远见尚未成熟时盲目实施数字化管理,就会遇到强大的阻力而走弯路,造成管理不力甚至导致管理完全失败的结果。

五、结语

尽管高校学生公寓数字化管理的实施尚不完全具备条件,但“以人为本、高效优质”的管理理念却指明了今后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实施高校学生公寓数字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是以成熟和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工具,以现代管理思想为指导,对传统管理的各项内容与活动进行重新整合。推行公寓数字化管理是高校适应信息社会化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高校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的需求,是一流大学进行现代化社会建设的必经之路,也是历史发展是必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高等院校应本着“以人为本、高效优质”的管理理念,尽快扫清阻碍实施高校公寓数字化管理实施的障碍,为学校和学生的稳定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公寓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彩云.当前高校公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J].大众文艺:理论,2009,(14).

[2]李航舟.社会化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3]丁恒道,黄玉良.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构建研究五点网络[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4]侯建设.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5]李俊鹏,黄春蓉,等.高校后勤社会化背景下学生公寓管理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

[6]欧仁侠,陈洪斌,等.高校宿舍管理系统中电子设备的应用研究[J].信息传媒,2003,(18).

[7]林诗达.现代高校数字化管理的设想[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

学校数字化管理范文第5篇

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对高校各方面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面临很大的挑战。高校招生人数增加,学籍档案数量也大幅增加,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加强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显得比较重要。本文主要就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的重要性及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并就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

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

高校学籍档案是学生入学到毕业期间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及生活状况的记录,这些记录对学生以后就业和升学都是比较重要的证明,所以加强对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就很重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其在学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比较关键,从而提高学籍档案管理效率。

1.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重要性及主要特征

1.1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重要性分析

对高校学籍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力劳动的投入。由于高校学生学籍档案中存有学生比较丰富化的信息,加上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自然在学籍档案管理上带来很大麻烦,而数字化管理下能将管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不仅如此,在数字化管理方式下对学生学籍档案在信息的完善性层面得到增强,数字化管理将不同学习信息内容进行集中呈现,让学生的档案信息更完整。另外,学生的学籍信息共享成为可能,实现对档案的科学化管理,让学生的学籍档案为学生和学校及社会服务。

1.2高校学籍档案主要特征分析

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有比较鲜明的特征体现,首先是在学生学籍档案形成过程中较分散化,是从各项活动及教务处和学生处等层面进行收集的,材料的分散性在具体搜集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在人工劳动上的付出相对较多。再者就是学籍档案内容较广泛,从学生学籍档案的内容层面看,主要有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奖惩情况等[2],而电子学籍信息则包含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期间的所有基本信息内容。基于学籍档案的内容广泛性及材料搜集的困难性,使得档案形成在周期性问题上比较突出。

2.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问题及优化策略探究

2.1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问题分析

从实际发展情况看,我国高校学生的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籍档案数字化基础设施方面相对比较薄弱,主要是多媒体技术及通信网络的传输数据在速度上达不到标准要求,存在安全性问题,数字化程度还不是很充足,当前高校使用的数据库及网络技术和时代的发展步伐无法紧密结合。学校对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存在重视硬件轻视软件的现象,这些方面对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再者,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不强,在对学生的学籍档案收集整理过程中不积极,在信息上没有完善化,尤其在时间编排和材料分类层面较混乱,以及在组卷装订方面没有得到规范化。另外,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系统层面没有得到完善,以及在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自身对计算机操作的水平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因为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相对比较复杂化,工作内容不容易量化,造成档案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管理队伍不稳定等[3]。除此之外,高校学籍档案的信息保密性及安全性需得到加强。

2.2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优化策略探究

第一,针对高校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要从多方面考虑,在管理过程中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将数字化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就是将协调统一的原则得到充分体现,学籍和成绩管理是重点管理内容,在学籍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与学校整体发展相结合,建立独立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学籍档案的科学收集及管理和共享[4]。另外,还要遵循学籍档案数字化的标准规范管理原则,确保数据格式及数据库建立的规范统一,在兼容扩展的原则层面得到显著体现。第二,对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加强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层面着手,从具体措施实施来看要配置高容量及高服务器和刻录机、扫描仪的学籍档案管理软件,并要对学籍档案的资源网站等服务系统的建设进行完善化。还要将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及管理工作得到完善,在相关制度建立上进行加强和完善,使电子文件的归档安全性得到保障。第三,高校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员,所以要加强管理软件的开发人员及学校学籍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结合实际开发出适合学校学籍档案管理的软件,这样才能真正将数字化效果良好呈现[5]。不仅如此,在信息技术高水平的学籍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层面要加强,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在专业化培训及考核层面严格按照要求,培养适合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人员,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目标实现。

3.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的策略实施,要和实际相结合,不断增强管理人员在这一领域的管理能力,学生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是发展趋势,所以要充分重视。

作者:戴雷雷 单位:应天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秦芳远,刘环琼.学生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方法研究[J].兰台世界,2015(23).

学校数字化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校 学籍档案 数字化管理建设

高校学籍档案是学生入学到毕业期间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及生活状况的记录,这些记录对学生以后就业和升学都是比较重要的证明,所以加强对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就很重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其在学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比较关键,从而提高学籍档案管理效率。

1.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重要性及主要特征

1.1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重要性分析

对高校学籍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力劳动的投入。由于高校学生学籍档案中存有学生比较丰富化的信息,加上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自然在学籍档案管理上带来很大麻烦,而数字化管理下能将管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不仅如此,在数字化管理方式下对学生学籍档案在信息的完善性层面得到增强,数字化管理将不同学习信息内容进行集中呈现,让学生的档案信息更完整。另外,学生的学籍信息共享成为可能,实现对档案的科学化管理,让学生的学籍档案为学生和学校及社会服务。

1.2高校学籍档案主要特征分析

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有比较鲜明的特征体现,首先是在学生学籍档案形成过程中较分散化,是从各项活动及教务处和学生处等层面进行收集的,材料的分散性在具体搜集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在人工劳动上的付出相对较多。再者就是学籍档案内容较广泛,从学生学籍档案的内容层面看,主要有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奖惩情况等[2],而电子学籍信息则包含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期间的所有基本信息内容。基于学籍档案的内容广泛性及材料搜集的困难性,使得档案形成在周期性问题上比较突出。

2.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问题及优化策略探究

2.1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问题分析

从实际发展情况看,我国高校学生的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籍档案数字化基础设施方面相对比较薄弱,主要是多媒体技术及通信网络的传输数据在速度上达不到标准要求,存在安全性问题,数字化程度还不是很充足,当前高校使用的数据库及网络技术和时代的发展步伐无法紧密结合。学校对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存在重视硬件轻视软件的现象,这些方面对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再者,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不强,在对学生的学籍档案收集整理过程中不积极,在信息上没有完善化,尤其在时间编排和材料分类层面较混乱,以及在组卷装订方面没有得到规范化。另外,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系统层面没有得到完善,以及在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自身对计算机操作的水平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因为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相对比较复杂化,工作内容不容易量化,造成档案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管理队伍不稳定等[3]。除此之外,高校学籍档案的信息保密性及安全性需得到加强。

2.2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优化策略探究

第一,针对高校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要从多方面考虑,在管理过程中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将数字化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就是将协调统一的原则得到充分体现,学籍和成绩管理是重点管理内容,在学籍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与学校整体发展相结合,建立独立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学籍档案的科学收集及管理和共享[4]。另外,还要遵循学籍档案数字化的标准规范管理原则,确保数据格式及数据库建立的规范统一,在兼容扩展的原则层面得到显著体现。

第二,对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加强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层面着手,从具体措施实施来看要配置高容量及高服务器和刻录机、扫描仪的学籍档案管理软件,并要对学籍档案的资源网站等服务系统的建设进行完善化。还要将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及管理工作得到完善,在相关制度建立上进行加强和完善,使电子文件的归档安全性得到保障。

第三,高校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员,所以要加强管理软件的开发人员及学校学籍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结合实际开发出适合学校学籍档案管理的软件,这样才能真正将数字化效果良好呈现[5]。不仅如此,在信息技术高水平的学籍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层面要加强,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在专业化培训及考核层面严格按照要求,培养适合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人员,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目标实现。

总而言之,针对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的策略实施,要和实际相结合,不断增强管理人员在这一领域的管理能力,学生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是发展趋势,所以要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秦芳远,刘环琼.学生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方法研究[J].兰台世界,2015(23).

学校数字化管理范文第7篇

(一)有利于提高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将学生学籍档案数字化对于提高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减少劳动成本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籍档案中有着丰富的信息,里面包含有学生在学校期间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同时还包含有学生在学校的教训和管理活动所形成的具有参考、利用价值的资料,而且其所记录的时间跨度相当的长,信息量是否的庞大。同时,随着现在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在高校中接受教育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数量,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进行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不仅仅能够减少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能够减少他们出错的几率,从而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有利于完整学籍档案信息

学籍档案中需要记录许多的信息,然而现在的学籍档案管理基本上是将这些信息分开来存放的,通常都是以院系、专业、班级为单位来装订成册的,有的学校还会将学生的学籍发生变动时的信息在与这些信息分开来进行存放,学生所得到的各种奖惩、任职情况、党员信息、综合评价也有可能在其他卷宗里面。总之就是将学生的各种学籍信息来进行分开的存放,而不是统一存放管理的。这种信息的分割管理,很容易让想要了解信息的人无法获得全面的信息。但是如果将这些信息进行数字化存放到统一的数据库中,虽然学生的信息是由不同的部门的人分别进行录入的,但是在数据库中的存储却能够让这些信息统一的呈现出来,从而让学生的学籍信息更加的完整。

(三)实现资源共享,方便管理

学籍档案信息数字化是各个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将学籍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可以有效的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学籍档案的管理,同时还能够对学校的管理环境进行优化,使得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真正的为学生、学校,乃至整个社会服务。

二、当前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化程度不足

高校虽然将学籍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当中工作中的重点,但是当前仍然存在着数字化程度远远不够,现行使用的数据库与网络技术还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长期以来,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都是依赖人工完成的,而并非是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手工操作面对如此巨大的信息量,其工作量之巨大不言而喻。同时使用人工进行管理还存在着许多的不可控因素,使得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很多地方都不规范,不规范的管理工作大大的降低了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而现在一些已经采用了先进的网络硬件设备的高校却有存在着“重硬轻软”的现象。这些高校只注重了硬件设备的建设,忽略了各种应用软件的开发,学校还没有意识到要在网络硬件平台上搭建一个更加合理的信息化软件环境,使得先进的硬件系统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二)当前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无法满足学籍工作的要求

有很多高校为了能够改善本校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或自己开发或者和其他公司合作进行开发了一些教务管理系统,这些软件的开发对学籍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在这些软件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例如适应性不强,每个高校的具体情况各部相同,而这些软件都是结合每个高校的自身当前的情况所开发的,因此就不具备很强的适应性。功能不够完善,有很多的软件都不能很好的涵盖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三)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不够高

现有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基本都只是对自己的业务知识很熟悉,却对各种计算机技术不怎么了解。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存在着这个问题。现在的高校都急需既精通学籍档案管理业务又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之所以现在很多学籍档案管理系统或者软件存在着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软件开发人系统的却又不高所造成的。

三、高校加强学籍档案数字化的措施

(一)引进功能较为齐全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或者晚上现有系统功能

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网络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可以跟系(部)、处室、班级相连,进行数据共享。为此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现有的软件系统功能进行完善,使之能够完全的适应学校学籍档案管理的要求。或者学校去引进符合学校现状的先进学籍档案管理系统,以此来积累经验推进学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的进程

(二)加强学籍档案管理软件开发人员与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

为了能够真正的开发出符合学校自身情况的学籍档案管理软件,开发人员必须要深入到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第一线,以此来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同时还必须要与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沟通,对他们的需求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对国家高教部学籍信息化管理的工作要求进行认真的学习,在此基础才能着手开发学籍档案管理软件,同时在开发的过程中要随时与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以便于做到有错误及时的改正。

学校数字化管理范文第8篇

1.1有利于完善学籍档案内容

学籍档案记载着学生的重要信息,传统的学籍管理是分开存放这些信息的,往往是按照班级、专业和院系进行装订成册,有的学校还会将学生的学籍发生变动时的信息在与这些信息分开来进行存放,学生所得到的各种奖惩、任职情况、党员信息、综合评价也有可能在其他卷宗里面。总之就是分开存放学生的各类学籍信息,而不是采用集中统一的方式进行管理。采用分割的方式管理学籍信息,则在查找学生的全面信息时有一定的困难。但如果采取数字化的方式集中处理这些繁琐的信息,则可以用数据库存储这些信息,虽然录入学生信息的部门不同,但是通过数据库存储,可以统一的显示出这些信息,从而更加方便全面的管理学籍信息。

1.2通过资源共享使管理更加方便

各个高等院校在进行档案的管理工作时注重学籍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对纸质的学籍档案、照片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计算机网络,使高校档案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使资源能够得到共享,通过管理学籍档案,还能够优化学校的管理环境,从而使学校的管理工作不仅仅服务于学生、学校,更服务于社会。

2学籍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数字化程度偏低

学籍管理长期以来都是采用传统的方式,利用人工来完成的,而现阶段的学籍管理则采用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学籍管理繁琐信息量大,人工管理容易出错。而现在一些已经采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学籍的高校,存在着重视了硬件的建设而忽视了软件的建设。这些高校只注重了硬件设备的建设,忽略了各种应用软件的开发,以及人员素质的培养。学籍信息数字化管理程度越高,学籍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就越高。

2.2现使用的学籍管理软件无法满足学籍管理的需求

一些高校为了更好的对学籍进行管理,与某些商业公司合作或独立开发了相应的教务管理软件,这些软件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籍管理的信息化。但是,这些软件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例如,适应性不强,不够全面。每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而这些教务系统都是结合每个高校的自身情况所开发设计的,因此适应性不强。另外,有一些软件由于功能不全面,不能够很好的渗透到学籍管理中的基础部门和各个环节,达不到学籍管理的需求。

2.3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现代化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最近几年,高等院校不断的提高学籍管理的信息化程度,相应的,学籍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提高。也就是说,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应该逐步的进行提高,从而使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更好的得到实现。

3实现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几项措施

3.1强化认识,打造良好的氛围

现今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高校开始采取改革,校务信息逐渐公开,因此高等院校学籍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成为不可避免的项目。特别是现阶段的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着大量的不足,同时没有强烈的管理意识,因此必须提高学校的工作人员和管理部门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同时,还需要认识到信息交流、科研和教学在学籍档案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大力的宣传,可以为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另外,各高校应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与时俱进、分清主次、明确任务,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情况、形成新认识、树立新观念,有计划、有步骤的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3.2引进先进的学籍管理系统或者完善现有系统的功能

高校应该依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建设一个与自身情况相符、具有自身特色且比较完善的网络学籍管理体系,与各二级学院、班级相连,进行学籍数据信息共享。

3.3加强学籍管理软件开发人员与学籍管理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

之所以现在很多学籍管理系统或者软件存在着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软件开发人不熟悉学籍管理业务造成的。为了开发的学籍管理系统能够真正的符合学校自身的情况,开发人员应该深入到学籍管理工作的第一线,从而可以更加直观、全面的了解学籍管理工作。同时还必须要与学校学籍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沟通,对他们的需求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对国家高教部学籍信息化管理的工作要求进行认真的学习,在此基础才能着手开发学籍管理系统,另外在开发过程中还应该加强与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沟通,以便于做到有错误及时的改正。

3.4加强高校学籍管理人员的培训

学校数字化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学生档案 管理 数字化

高职院校学生档案数字化产生的背景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它的价值逐渐被社会所认同,档案的信息化己经成为档案事业应对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是指:通过一切有效的手段和途径,把潜在于档案中的信息资源挖掘出来,形成用户便于接受和利用的信息产品,并以之为媒介,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档案信息的社会效益。从国家档案局提出的"以档案信息化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目标",档案信息化已经成为信息服务社会的最佳技术手段和实现途径。目前,高职院校档案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己广泛应用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各项工作,也需要有与其协调发展,先进、科学、高效的档案管理,高职院校若想提高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就必须采用信息化的方式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在于开发利用,开发利用的效果取决于开发的时效和利用的广泛程度,相比较而言,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存储的各种信息,更便于利用和开发,也就能产生更高的社会效益。所以,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提升档案工作社会化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使档案工作与社会发展同步,档案部门也必须大力推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高等院校学生的培养模式由知识传授型向知识技能型人才转变。解放思想,勇于吸收、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勇于创造是高等院校改革的基本模式。加强档案信息转化就成为学校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由于培养模式的转变,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的改革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就是对学生入校学习直至毕业,这段时间内的全部质量考核进行管理,在进行管理时,要遵循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各项相关法规,还要从学校档案管理的实际出发,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及相关的实施细节。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的内容涉及到入学注册、成绩考核,转专业与转学,休学、退学以及毕业资格与授予学位资格的审核及证书发放等。是否能做好学籍档案管理,不仅关乎到学校的教学质量,还与学校在社会中的名誉有直接的关系,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籍管理工作,使学籍管理具有更高的现代化水平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焦点。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这样就必然会出现各个领域的利用者共享档案资源的现象。依托计算机网络,逐渐普及数字化档案管理方式,从档案实体中分离出来的档案信息越来越多,人们得到档案信息的方式普遍运用网络。下面我们来具体介绍一下数字化档案,它是指将传统的用纸张、录像带等进行存储的许多原始档案资料,在进行了扫描、压缩、转化等程序之后,使之以图片、声音和录像形式出现,再运用存储管理技术将图片和索引宇段存贮于磁带库、光盘库等各种大容量的存贮介质上,这样就可以在许多便利的查询手段的协助下,很快的找到要查询的档案资料,不管是谁都可以在信息互联网中任何一点、任一终端的协助下,即很快的找到要查询的档案资料,做到"键盘轻敲,鼠标一点,信息即出",这样我们就能够无论何时何地的利用档案信息,最终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网络的新兴的档案管理技术。

由于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学生档案要全面反映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准、科学创新能力、身心素质、就业技能等个人才华和能力特征,要求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社会信息,健康信息,经济信息,技术信息都要有所增加,这样就为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提供了必要地信息来源,便于施教者做到有的放矢,胸有成竹。心理咨询和辅导员制度的建立,要求高职院校学生档案应包括学校对学生的考察、成长经历和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原始材料,既要涵盖学生素质的全貌,也要体现当代大学生的时代风貌。当前院校学生档案的归档形式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政治表现;二是学籍和学习成绩,包括入学成绩表、学籍变动材料、成绩卡片及各种奖励证明;而身体状况;心理状况;能反映大学生能力、水乎、综合素质及时代特色、学生社会经济情况、生长环境的内容几乎没有。这样,对大学生的教育就会出现缺失,而信息化的建立就为弥补这一缺陷而提供了必要条件。数字化学生档案的优点主要有:资源信息的数宇化使其涵盖的面更广,层次更丰富、资源管理网络化和智能化、用户使用方便化。运用数字化档案进行管理,给档案管理工作又增加了一种载体,这样就存在了纸质档案和数字化档案。数字化学生档案与纸质档案之间是一种既有差别又有一定联系的关系,实际上,前者是后者的另一种存在方式,纸质档案可作为最原始的依据,是最权威的查证依据。而数字化档案为利用者创造了极大的方便,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而数字化学生档案的功能更齐全,利用价值更高、更广泛,所以它的出现是顺应时展需要的,具有不可替代的必要性。纸质档案越来越多的转向数宇化,导致了档案实体与所包含的信息内容高速度的加快,档案工作也不可避免的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这对于档案工作者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他们要将自己已掌握的各种知识与信息化技术邮寄的结合起来,使数字化档案更能够符合实际的需要,从而使档案管理的效率更高,利用率更大。

实现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特征:要求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能源资源等物质投入转变到主要依靠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为此,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思想,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技能大赛,科技创新园地建设,运用数据传输信息的现象明显增多,怎样才能把这些信息以有效的载体保存下来,这就要求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作出新的切合实际的调整。数宇化学生档案主要是依靠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建立计算机网络平台,为学生查询、搜索相关知识提供便利,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具备更高的开拓创新能力。用数字化档案将学生的大赛成果,科技创新、专利发明等记录下来,这有利于我们发现人才,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培养人才。

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学生档案可以更好地让用人单位了解到学生的各方面的情况,同时也是学校全面介绍毕业生个人素质的权威材料。之前比较落后的管理体制并不能保障学生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当下,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体制还存在许多的缺陷。首先,新生档案材料的管理是一种粗放式管理,它是由学生自己将其资料存放到各院系,然后由各院系进行整理存档,这可能会导致某些学生的档案丢失的现象。其次,直至毕业的时候,院系相关人员才把学生的各种档案进行临时的整理和归档,然后由学生处或就业指导中心把这些材料交给用人单位,这样可能会使学生档案材料出现某些错误,不能进行规范化的移交,资料的内容主观性太强,缺少客观真实的评价,不少学生在校期间许多专业技能竞赛、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项目、评先评优材料应该进人学生档案的,由于一些部门疏忽,没有整理和归档,给学生人事档案材料的不全留下隐患。这些做法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认识到学生档案的重要作用,没有引起相关管理人员足够认识。造成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这种情况会使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公平现象越来越严重,让在校生产生更多的消极情绪。这向我们昭示了一个事实,之前的学生档案管理手段己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一定要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由于我校在学生学籍管理方面实现了资源管理网络化和智能化。数字化学生档案能够让利用者进行智能化检索,这样获取信息的速度就会明显的提高,工作效率也就提高了。提取这些档案信息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数字化模块:

总之,在数字化学生档案管理的不断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社会节约了很多资源,为利用者提供了便利。系统化、信息化、网络化将是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学校数字化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一卡通;校园网;管理数字化;教育信息化

一张张兼具身份识别、校内消费、校务管理等多种功能的电子证件已经陆续出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手中,这张IC卡能实现学生证、出入证、医疗证、考试证、借阅证、饭卡、电话卡、上机卡、储蓄卡等多种功能,实现了学生校内生活一卡通,首批使用这种电子证件实现学生校园数字化管理一卡通的高职院校已经出现。

1 学生校园管理数字化

高职院校学生校园管理数字化系统是以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为手段,依托于学校校园网为载体进行建设,是集身份识别、校内消费、校务管理、金融服务为一体的新型数字化校园核心应用项目,常称为校园一卡通建设项目,校园一卡通最关键的功能就是可以实现学生的校园管理数字化,包括学籍管理与考勤管理电子化、教学考试及成绩查询网络化等。

2 校园一卡通证件的功能和用途

校园一卡通证件正面均印有学生所在学校的名称、学生姓名、学号等信息,内有芯片储存着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籍信息、财务信息、奖惩信息等。校园一卡通证件的功能和用途主要体现在校园消费、管理和金融应用等方面。

消费:作为现代化的电子支付工具可直接支付在校内的各种费用,如食堂就餐、校内购物、校车乘坐、上机上网、医院诊疗、资料复印、文件传真、洗衣、洗澡、理发、体育活动等等。

管理:本证件可以作为学生的校内个人身份的证明,可用于身份识别、图书借阅、自行车存放、门禁出入、考勤考绩、教学实习、学籍学分、医疗信息等管理工作。

金融应用:将校园一卡通项目系统与合作银行连通后,实现校园一卡通证件与银行卡在物理上分离,逻辑上一体。校园卡具有校内消费、管理功能,银行卡具有金融应用功能,由合作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可在国内该合作银行各营业网点、柜台、ATM机进行存/取款,也可在设有该合作银行POS的商业、饮食、娱乐场所消费、购物。

3 校园一卡通项目建设

校园一卡通项目是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是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系统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一卡通项目的设计要架构在校园网上,不仅具备消费功能,而且还要具备身份识别和校务管理功能。校园一卡通项目的建设必须满足数字化校园的整体规划设计,要考虑与其它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如数字图书馆、校园无线网、构建远程教育平台、教育资源库等系统建设的实施关系,要有步骤分阶段的逐步实施建设。

校园一卡通建设应该按以下五个步骤实施:物理网络的搭建;系统平台的建设;基础应用信息系统建设;一卡通系统对接建设;人员培训。物理网络的搭建又包括四个方面:结构化布线、网络连通(网络设备的选择)、服务器的选择、终端的选择。系统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网络操作系统、桌面平台、数据库、防火墙等的选择。基础应用信息系统建设指根据学校的需求购买一些适用于学校日常工作和管理的基础应用软件,或对本学校的具体的特殊的需求自行进行二次软件开发,如学院的数据中心建设和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建立,即建设一个为全校服务的数据中心,保证数据实时更新和高度一致,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中心,集中进行身份认证,保证用户电子身份的唯一性、真实性与权威性,提高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基础应用信息系统见表1,各高职院校可根据各自的不同条件有选择的分期完成。一卡通系统对接建设是指正确处理一卡通与已有基础应用信息系统,如图书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的对接和系统数据共享和应用集成等问题,实现学生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一卡通用,一卡多用。如果能够实现各系统的无缝连接,例如一卡通系统与学校课表联动,自动通过课表设置智能IC卡钥匙,能够打开将要使用的多媒体教室的电子锁,并可用于实验实训设备的开启。校园一卡通电子证件可以作为学生证、考试证、借阅证、饭卡、电话卡、上机卡、就餐卡、医疗收费卡、储蓄卡、洗澡卡、购物卡、门禁卡、存车卡、乘车卡等多种功能,要分期完成,逐步扩充各项功能。培训从人员角度,培训可分为四级:院长的培训、校园网管理员与终端操作员的培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全院教工的培训,初期首先进行校园网管理员与终端操作员的培训。

高职院校学生校园管理数字化的一卡通建设不仅是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系统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支撑点之一,也是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切入点,校园一卡通系统完成后将会使各高职院校形成一个跨平台、跨数据库的可自我发展的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逐步将我国高职院校建设成一个以计算机辅助教学,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为核心,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计算机校园文化为目标的数字化校园系统。

参考文献

[1]吴应良.教育信息化与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及支持关系[J].管理信息系统,2001,1.

[2]李圣良,王成华.建设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的探讨[J].教育技术,2005,3.

[3]刘锋,吴华光.数字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研究[J].南工科技,2005,4.

学校数字化管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校园管理;数字化;工作流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15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

1 数字化同“工作流”之间的关系

数字化是在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衍生来的,本文将要探讨的“数字化”主要是指办公自动化,其作为新型的一种办公方式,是计算机网络功能同现代化办公体系结合的化身,只要是用于办公业务的新设备、新技术以及新机器等均属于办公自动化的范畴。中职学校为了实现数字化办公的有效性,需要对原有的管理结构进行优化,组建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并从学院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从而使办公效率得到提高。

早在20世纪的70年代就出现了“工作流”一词,其是从办公自动化以及生产组织化等领域中总结出来的。人们为了更好地对工作中的角色和任务进行定义,就在一些行业规章的遵循下提出了“工作流”,其不仅能够监控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在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使生产成本降低,因而被广泛的应用在企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中。

“数字化”的出现,人们对工作流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其必须在“数字化”的应用下使现有的资源利用率以及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并要求工作流程的透明度与规范性不断增强,并且大多数工作者认为只有信任度和沟通效果得到提升,才能确保良好的服务管理质量,对校园管理也应如此。

2 数字化校园管理中有效应用“工作流”的方法

2.1 遵循重要管理原则

笔者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在数字化校园管理中,若想达到“工作流”有效应用的目的,就必须遵循以下几项重要的管理原则。

2.1.1 遵循适用性原则

对中职院校日常的管理工作来讲,数字化管理的有效性必须符合实际工作中的管理流程以及管理习惯,只有将学院管理工作的组织结构以及体系真实地反映出来,才能有效应用“工作流”。

2.1.2 遵循统筹性原则

首先需要重新思考和组织学校整体的管理结构,以此将具体的工作流程确定出来,而要完成这一过程就必须组建一支管理团队,一般情况下,队长是直接由校长担任的,其选定某一个时间将各个部门的管理者组织到一起,重新对校内工作管理流程进行确定、商讨、修正及测试等活动。

2.1.3 遵循规范性原则

中职院校日常校园事务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均取决于“工作流”,此时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下,其需要重新对日常管理记录进行协调和处理,并抛开一切的外界干扰因素,使学校业务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得到保证。

2.2 “工作流”的具体应用

2.2.1 应用在校园日常管理体系中

首先应当将中职院校日常的岗位职责、管理模式以及管理体系等内容确定出来,才能将“工作流”确定。现阶段,经过践调查某些中职院校并没有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下将现代化的院校管理体系构建出来,依然使用着传统的管理手段,即直接负责人是校长,督办人是副校长,落实人是院系的这样一种管理形式。若没有应用到信息化技术,那么所取得的管理效果是较差的。若是在管理中渗透了数字化,那么在信息传递速度增快的同时,校园整体管理效率也能得到提高。另外,各个中职院校应根据自身办学的特点,制定出不同的管理架构。

2.2.2 应用在工作流程中

设计校园管理工作流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管理原则的遵循下,将更多的参与者纳入其中,以便能将某个预期的校园管理目标实现,促进良好管理效果的取得。当在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中应用到“工作流”时,其能够在充分对校园管理体系的考虑下,对各个部门现行的组织架构进行合理分工,随后在设计“工作流”中纳入更多的、有关固定事物处理的工作内容,使其管理工作更加具体、详细。将职能部门作为主管单位这样一种管理形式,不仅能对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责进行明确,还能将更加具备快捷性、科学化与合理性要求的工作管理流程设计出来,促使管理效率不断提升。如:中职院校的学生或教师因事请假,不再需要以纸质的方式获得班主任或上级领导的审批,只需要提交固定的请假申请表即可,图1为请假申请单。

2.2.3 应用在信息化控制中

笔者认为中职院校首先应当根据校内管理实况,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下将OA功能性平台创建出来。OA平台能够对“工作流”相关的控制模块进行完善,如:管理模块和分类管理模块等,完善模块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流程操作的便捷性,诸如:修改、查询或取消等。随后应当在OA平台的利用下设计出具体的“工作流”,而这首先需要对“工作流”应用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如:管理部门、流程名称、运行范围以及说明等,只有在充分掌握工作流程应用实况、工作流程的分析图以及表单信息表的基础上,才能将更加行之有效的、数字化的“工作流”在OA平台上设计出来。且校园管理者只需要在OA平台上登录,学校主页面便会显示出来,当系统显示登录后,登录者便会受到“待办事宜”的通知,此时仅需要通过网络页面便能完成信息的传送操作,若是登录者在手机上下载了APP,在网络状态下也能灵活地控制好工作流程。

3 结 语

对中职院校日常的校园管理而言,管理是否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社会形象的塑造。在社会信息化背景下,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其应用到中职院校日常“工作流”的管理中,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科学化“工作流”的应用会促进校园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助于对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龙.“工作流”在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5(6).

学校数字化管理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教学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领域的信息化应用频率与领域也在不断提高着,在当前的校园建设中,数字化校园的潮流已不可阻挡,而数字化校园的主要建设方式则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等,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众多方面的建设实现数字化,并以此提高学校各项工作的工作效率,使学校建设成为新型的、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机构。

一、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地位

学校的任务便是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因此,检务管理工作理应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以往校园的教务管理系统有着数据信息量极大、数据更新换代较慢、工作较为繁琐且工作效率较低,极易出现不必要的差错而造成一定的损失,而教学管理信息化则能够有效地避免许多弊端,减轻学校教务管理的工作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并广泛应用与各个学校之中,数字化校园能够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与工作效率。

作为学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其主要目的便是教学,而教学的成绩则与教学管理有着重要联系的,在教学管理中进行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与理念,能够大大提高学校教学管理的整体水平,促进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与严谨化,能够避免因数据更新换代慢、工作量大且繁琐等诸多问题,并且, 教学管理的信息化还能够促进整个数字化校园的实质性建设,为校园的数字化做出极大的贡献,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其他系统提供一个十分方便的平台。

二、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设计思路

作为提高教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教学管理能否有效实施是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秩序能否得到保证的关键,只有保证教学管理系统的成功建设,才能够提高整个学校的教学基础,因此可以说,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能够决定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成果与运转效率。

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应有合理的内部构建,叫教学系统的建立,应将现代化的教学管理理念与现代的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技进行融合,将教务管理、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以及考试等多项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务管理的一体化,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

合格的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应分为三大模块。教学运行管理、维护系统以及质量的监控系统,将整个教学管理工作分为三大具体方面,每方面实现各自的不同功能,保证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能够保持高效运行的状态。

教学运行系统:主要包括对于教师对于课程的计划,以及对于学生课程的安排,学生的选课,学生的日常考试与考试成绩的记录与评价,学生毕业资格的评定等多方面的管理操作,是教学管理系统的主要运行系统。

系统维护:包括对于系统权限的分配,如教师与学生的不同权限,领导与教师的不同权限等,权限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于基础数据的具体设置以及对于相关资料的读取查看数量不同等。

质量的监控系统:主要工作任务便是对相关工作的质量进行评定,如通过教学成绩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学生各科的成绩对学生长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估,对于一段时间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等功能。

三、建设以教学管理信息化为基础的数字化校园

(一)推动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

想要建设完善的数字化校园,首先应以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为基础,只有将教学管理系统进行完善,才能够保证数字化校园能够建设成功,作为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的校园网络平台,在校园的信息化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的领导者在对校园网的建设中应保证校园网具有高度的可靠性以及绝对的安全性与实时性,并以此保证校园网的可用性,保证校园网能够满足整个学校对于教学管理的需求。

除去校园网的建设,学校也应重视对于应用软件的建设与数据中心的建设,由于我国数字化校园起步较晚,因此,许多方面仍需不断完善,在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时,学校应制定边用边建的相关理念,在使用中发现不足并加以完善。

当前学校的发展与规模的扩大,使得学校的教学工作日益繁琐,这也就代表着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程度将会不断提高,因此,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是必要的。

(二)推动数字化校园合理结构的建设

我国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经验相对较少,在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时,由于没有科学的建设方法与经验,使得建设时极易出现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随着校园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数字化校园应用的频繁,结构不合理的弊端日益显现,因此,作为学校的领导人应抓住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目标,对于不合理的建设结构,应及时进行改正,利用当前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建设处多层次、多创新、多开放的数字化高等院校,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校教学的信息化、管理的信息化、公共事业的信息化以及科研的信息化。

四、总结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学校教学工作的日益频繁,建设能够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数字化校园已经有了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时当前我国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最为重要的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则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在对学校进行数字化建设时,更加注重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是十分重要且有着实际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郭攀.基于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A].科技广场,1671-4792(2014)01-0049-04.

学校数字化管理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学校管理 小学教育科研 数字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小学教育科研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1.1小学教师进行科研的重要性

教师进行科研是专业成长的需要。在信息化的社会里,为适应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应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

教师进行科研是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的需要。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经过几年的课题研究,养成不断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习惯,并勇于探索、实践。

教师进行科研是形成科研教学意识的需要。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进行反思教学。

1.2小学教育科研数字化建设势在必行

学校管理需求。随着教育现代化改革步伐的加快,计算机在学校管理领域应该被广泛应用,以此来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学校管理主要体现在校长管理系统、教务教导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总务管理系统以及一卡通等。

教学教研需求。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授课效率和密度、远程教学和在线辅导、教育资源共享和开发课件集体化等方面。

2基于学校管理的教育科研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建设理念有偏差。很多学校可能为了达标而创建数字化校园网,重视在硬件上投入,轻视软件资源建设。大部分的计算机教育资金都用在了计算机硬件环境上,软件的资金投入远远低于硬件投入,软件资源非常缺乏,教师培训资金更是微乎其微。

(2)校园网的使用效率低。教师在进行教育科研时,由于对软件资源建设和教师计算机技术培训的忽视,造成校园网设备闲置没人用,也没资源可用,计算机只作为普通的文字处理工具,网络也只是用于文件的传输,大大降低了其使用效率,科研水平也处于低水平状态。

(3)校园网维护管理跟不上。由于缺乏网络专业技术人员,不能保障校园网正常使用,这就直接影响了教育科研的进展。

(4)大多数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不合要求。学科教师从未获得过计算机知识的人占有相当大比例,而能够真正在学科教学中开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比例更小,大多是一个放映员的角色。因此,对一线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是教育科研数字化进展的基本保证。

3基于学校管理的学校教育科研数字化建设――胜利孤岛第一小学课题研究数字化建设

3.1学校申报多种多个课题,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胜利孤岛第一小学近几年申报多个部级课题、省级课题,涉及学科有数学、语文、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比如:2011年11月成功申报国家十二五课题《小学数学优质多媒体教育资源建设及有效应用研究》;与此同时,学校还开展多种多样的校本课题,当一个课题完成时,每位教师都受益匪浅,收获满满。

3.2教育科研的数字化依托于校园管理的数字化

网络平台的有效利用。进行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孤岛一小教师在教育科研时利用学校网络(QQ、ftp)研讨,以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

学生参与网络教育科研。教育科研的最终目的还是提高教学,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师搞科研,应该有学生的价值体现。教师借助于学校网站让学生参与部分教育科研,同时,应用网络加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和管理,促进合作学习,共享研究资料,便捷师生沟通,展示课题成果。

学校管理的“四大系统”的有效支撑。校园资讯系统使学校教师能通过学校网站及时了解学校的动态资讯以及科研进展情况。FTP服务系统实现电子教案资源、课件资源、软件资源、习题资源、测评试题资源的共享。数字化管理平台设有家校通管理平台、资产与技术装备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专题网站方面建立了学校管理网站、课题研究网站、个人网站。教师在进行教育科研时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3.3课题网站的建设为教育科研数字化奠定了基础

孤岛一小建设课题网站是教育科研数字化建设的最为重要的部分,学校建设课题网站做到了“四个一”:一是将学校的课题网站打造成一站式服务平台,集办公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资源系统、师生交流和家校联系于一体;二是明确各板块的任务分工,做到每周至少一次内容更新;三是各研究课题的进展情况一律在网站上,不再印发纸质材料;四是每学期进行一次课题研究屏蔽,对网站、资源建设和课题研究的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学校数字化管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 学籍档案 数字化 管理

一、高等院校数字化档案管理意义和现状

(一)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高等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关系到每一位学生顺利毕业和成功就业。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籍和档案,记录了每个同学在大学四年期间学习生活的各种细节、行为。它包过在校就读期间,学生所获得的各种奖励和证书影印、学校对于学生失当的行为作出的种种惩罚和记录、学生在每一个学年度参加各个课目的考试成绩情况、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各种社团组织和假期进行的各项社会实践成果,以及学生的详细住址、受教育经历、老师和班干部评价等等原始和真实的信息。高校的学籍档案工作能够把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活动真实地表现出来,学籍档案将会成为社会的各个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选择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是用工岗位招聘面试时获得的重要参考指标,同时也是企业使用毕业生人才的基本判断条件。

(二)高校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全球化和办公网路化趋势越发强烈,不断推进的信息化进程对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也要求在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建设方面要做出创新。

传统的学籍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再满足当前信息量庞大和资料繁杂的学籍档案管理,传统的学籍档案管理比较简单,学生的履历可能只是一两张纸的内容,但是,如今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学生在在校活动逐渐地丰富了起来,各种省内省外的学科竞赛活动,甚至与国外友好院校的交流活动多了起来,学生的在校履历不再像以前那样单薄,学生的个人作品和参赛获奖资料等变得多了起来。

(三)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传统的高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是为以前的社会就业形势服务的,上个世纪,由于大学生数量并不多,国家采取的是包分配的制度,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只要拿着自己档案按时到单位报到就行了。如今的社会,流行的是自主择业方式,学生毕业之后,需要频繁的前往就业市场,对于个人学籍档案的携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领导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各大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落实好数字化管理的各项要求。对学籍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就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档案管理专用的软件和网络技术,进行科学和电子化的档案信息管理。相比传统的纸质档案袋管理方式,如今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做到管理方式更加高效,管理手段更加便捷,管理过程更加快速。

二、改进高校学籍档案管理数字化管理措施,创建高效档案系统

(一)发挥数字化管理优势,进行学籍档案管理数字化管理

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档案纸很容易受到虫蛀、水渍泡的影响,由于纸质的特殊性,学生档案如果保存不当,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另外,纸质档案管理,对保存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档案的拿取和整理相当不便,浩如烟海、数量庞杂而笨重的档案资料需要大量的档案管理人员来进行摆放整理和日常维护。

纸质档案在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来进行物品存放,费时费力。相比较传统落后的学籍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档案管理方式就显现出巨大的优势。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日常管理时,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康技术,将不同的档案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数字化形式存在的档案资源,并对其进行数字化的保存,海量的档案信息只需要储存在轻便易携带的网络硬盘中,就能够方便的实现学籍档案的储存。同时,学籍数字化管理还能够实现网络化的资源共享,工作人员调取、学生运送个人档案将会变得十分方便,轻轻点击鼠标就能够完成这一过程,从而实现了档案管理的功能完整和结构有序。

(二)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网络档案管理系统

各大高校要想切实做好本校的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毕业要完善本校的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各个高等院校需要按照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校内的档案管理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系统内部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当前,由于很多高校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仅仅是在学校系统内部联网,并没有连接上外部网络,使得高校档案部门的学籍管理水平程度比较低,无法实现档案管理的远程控制。结合这一现实问题,高校可以建立档案管理办公和网络管理集为一体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可以把以前的网络信息分散化朝网络管理方向发展。

(三)外包网络建设任务给专业的网络公司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将档案管理工作外包给校外网络公司进行管理,将图书馆内部的学校档案内部网络数据库建设外包给其他的公司,可以极大的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这些公司常年从事各种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的建设工作,对于高等院校的档案数据库建设,他们可以用最先进的Dreamweaver技术打造网页更加简洁,让校职工在查找档案资料时更加方便。

打造智能高效的校内网的内部网站,可以方便学生通过Internet检索,轻松的检索到自己档案的录入情况。另外,经过这些网络公司优化过的高效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同时容纳更多的工作人员进行网上在线档案的浏览、整理和分类工作,方便教职员工查找各种需要的学籍档案。经过优化后的数字网络档案管理系统,教职员工可以通过Baidu、Google等外部网络搜索引擎轻松实现档案的访问和搜集工作,真正完善地管理了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系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很多高等院校内部系统的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工作,都还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数字化和信息化程度并不高,相比较于北美、日本、英国等东西方数字化网络强国,我国的学生档案数字化管理还很不足。推进高校数字化管理体系这一任务,是一项浩大而艰巨、复杂而伟大的工程。各大高效的档案部门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步步推进网络化建设进程,切记不可急于求成,建设不可急功近利。在进行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将21世纪最为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数据库系统盘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等科学巧妙地应用到建设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最终实现高等院校学籍管理的数字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林梅珍.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的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5(1)

[2] 林梅珍.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SWOT分析与对策[J].兰台世界,2014,(2)

学校数字化管理范文第15篇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数字化的重要中间环节,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做好文书处理工作则是实现人事档案工作规范化的重要基础工作。日益丰富的工作实践表明,虽然文书处理工作与档案工作各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由于文书是档案的来源,档案是文书的归宿,所以,两者又是文档工作流程中紧密相关的工作环节。因此,我们要强化系统思维意识,树立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与档案工作规范化同行的工作指导思想。

相近公文的重复与立卷组合的无序是阻碍人事档案工作实现规范化的最大问题。实现人事档案工作规范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工作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关键性工作。“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即归档的文件要以本单位形成的文件为主的原则。这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完成现行文件阶段任务的,才能予以立卷或归档,而没有完成的,则不能立卷或归档。二是明确立卷归档的重点和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以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度和信息冗余度,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三要注意有效地维护全宗的完整性。这样在提高档案利用价值的同时,使立卷归档后所形成的档案既完整,又不庞杂,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所依赖的计算机软件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较快。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得以正常运行来源于所依赖的与之相匹配的相关设备、应用软件、操作系统等,这也是人事档案数字化信息在读出和检索等方面的技术基础。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日新月异,计算机升级速度不断更新,从而致使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之间不断的出现不匹配的问题,可能会让存储在u盘和光盘上的信息无法读出,有时新的操作软件和原来的操作软件没法有效转换等等问题,使得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面临着较为严峻的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样的问题和状况,在对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操作系统进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该系统在技术方面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以及是否具有前瞻性。

首先是安全性。即选择操作管理系统时注意该系统相关信息和数据在进行转移的过程中,安全性是否可靠。由于现代人事档案信息在运行的过程中,不同的存储载体的特性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这将会对原有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该系统的操作技术必须要能够考虑安全方面的因素,避免产生数据丢失或者数据失真的问题。

其次是可靠性。即选择操作管理系统时注意该系统在进行更新的时候,必须是安全的和可靠的。操作系统会因其他原因而进行更新,在进行技术更新换代的同时也会因为新的操作系统不稳定和不成熟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从而造成数据被窃取的问题。所以,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要有一个十分完善的操作技术才可靠,避免人事档案信息外泄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