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学校与教育论文范文

学校与教育论文范文

学校与教育论文

学校与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尽管高校认识到体育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并综合采取有效对策,让学生更好学习人文知识。例如,开设体育文化选修课,重视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等。但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师资力量不足等因素制约,目的人文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体系单一。课程内容单一,局限于体育运动技能传授,有关体育文化、体育欣赏等课程设置不足,影响人文教育顺利开展。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方法落后,创新性不足,局限于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不足,影响体育人文知识的有效学习。

2.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改进对策

2.1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推动人文教育顺利进行。要想推动人文教育顺利进行,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要改进教材内容设置,多选用学生喜欢的课程内容,包括高质量、轻负荷的健身、娱乐项目,例如,毽子、瑜伽等,这些项目既可以用作竞技项目,还可以传授学生其中的人文价值和历史韵味,在发挥体育项目健身功能的前提下,还要发挥其在人文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开设高校体育文化选修课,以弥补体育教学活动课的不足,丰富高校学生体育文化知识,增加课程体系的文化含量,提升学生人文修养。选修课程应该是一个动态增加过程,内容要结合时代要求和体育教学趋势,并随着体育学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具体来说,选修课程包括以下内容:人文体育学、体育文化学、体育美学、体育哲学、体育欣赏等。在选修这些内容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计划安排,充分发挥这些课程的作用,提高体育人文教学效果。

2.2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推动教学创新。例如,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式教学法、互助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参与课堂活动。这些方法能更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更好落实和推进人文教育。

2.3构建校外体育文化载体和平台,拓展教学途径。重视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更好发挥其教育导向、娱乐调节、激励凝聚作用。例如,开展运动会,成立体育兴趣小组,开展体育文化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增进相互了解,营造良好氛围,更好学习体育人文知识。又如,开展课余自由活动,通过打网球、练太极拳、组织拔河比赛等,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锻炼意识,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更好掌握体育人文知识,同时也能拓宽教学途径,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4重视隐性课程开发,提高任课老师综合素质。开发隐性课程,更好发挥其作用,推动体育人文教育。隐性课程载体包括体育文化活动、体育竞赛交往活动、体育课余兴趣活动等,它能以不同形式和途径影响学生,让学生掌握和学习体育人文知识。一方面,高校应该重视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工作,还有体育艺术雕塑、体育名言牌建设,展示高校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另一方面,重视隐性课程的行为建设,包括体育学术沙龙、体育知识竞赛、体育俱乐部活动等文化活动,还要增加老师、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交往,养成良好习惯,并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要求,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此外,要注重提高任课老师综合素质,加强任课老师的理论学习和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道德观,自觉接受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培训,掌握人文素质教育基础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教学中注重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启发和诱导学生,更好开展体育人文教育的各项工作。

3结束语

学校与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1.替代的关系。认为远程教育、或借助媒体自主学习方式要取代或部分取代常规的学校教育。这种观念或思潮在当代教育发展史上不止一次地出现过,当年电视出现后,就有人就指望用电视教育取代学校教育,学生待在家中就可以看电视学习,试图以此根除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弊病。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学校教育并没有因之而消失;后来出现了计算机网络,几乎同样的思潮又浮现了,试图以分布式学习和远程协作替代课堂教学,试图用网络学习替代学校教育,学生在家中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无须到学校上课等等。

不容否认,常规的学校教育有着种种弊病,正因为这些弊病的存在,才形成了推动教育改革的动力。但是,简单地以远程教育或借助媒体自学的方式去取代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则是不理智的,也是不现实的。因为,远程教育自身也有弊病,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把远程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看作替代关系是过于激进和幼稚了,把两种教育形态当作相互对立、并加以取代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令人深思的是:每当一个新的信息工具面世后,就有类似的“替代论”出现。究其根本原因,一是“工具至上”的理念在作祟;二是对学校或教育的最基本职能存在着误解。

2.并行的关系。认为远程教育与常规的学校教育是两种互不干涉的教育体系或教育形态,它们可以并行发展。持该论点的学者们认为,远程教育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有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它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也是教育形态的一次巨大的变革。因此,远程教育有其固有的优势和潜力,完全可以独立存在,与学校教育并驾齐驱。这种观点就为那些独立于常规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组织,如英国的开放大学、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等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

“并行关系”的观点,主要是在办学体制或机构组织的层面上分析远程教育机构和学校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试图从理论上论证独立存在的远程教育机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我们认为,远程教育机构或远程教育体制的出现,是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环境制约的产物,也是特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反映,带有自己国家的特色。无论它与常规学校教育存在着并行关系,还是发展成其他的关系,主要取决于具体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对远程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就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急需大量人才,而常规的学校教育又一时无法满足需求的形势下孕育而生的。它不仅独立于普通高等院校之外,而且像政府部门的组织体系那样,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都建立了相应的广播电视大学的机构。这种教育体制适应了当时计划经济的条件,可以有效地组织、实施和管理教育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无庸讳言,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本身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色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常规的学校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近些年来,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不断地遇到危机和挑战,与危机和挑战的斗争,其实就是与计划经济色彩的办学体制和观念的斗争。所以,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也在不断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变化了的外在社会环境。

不难看出,“并行关系”观点的出现有着教育管理体系或办学体制的背景。若以这种管理体制为背景形成相关的理论研究或学科体系,难免带有外在的“行政管理”划分的色彩。那么,远程教育的研究就失去了对其自身发展最自然的探索;在这种观点支配下的远程教育的学术研究就被框定在某种“行政隶属”关系的范围内,而不是在整个教育的大背景下的研究,其研究的出发点和结论就值得商榷了。3.融合的关系。认为远程教育与常规的学校教育是一种融合的关系。认为当今远程教育与学校的面授教育这两种形式正在日益趋同,常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澳大利亚学者史密斯等人认为,远程教育与常规的学校教育的本质是相同的,只有应用教育科学的普遍概念和原理才能解释远程教育和学习。远程教育的最终归宿是与传统的学校教育重新归并和统一。的确,远程教育和常规的学校教育在实际活动中也在相互靠近,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如在教学的层面上,远程教育有课堂面授的教育活动,而常规的学校课堂教学也利用各种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在超越课堂空间的范围上进行教学,越来越倾向让学生自主学习。而在教育组织形态上,越来越多常规的学校教育机构创办了远程教育,如某某大学的远程教育学院等;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远程教育机构也建设了校园和课堂,加强了课堂面授的教学形式。我国目前就面临着这种远程教育的发展形势。

“融合关系”的观点,揭示了远程教育与常规的学校教育的共性,指出了它们在发展中的共有的做法或趋势。但是,两种教育毕竟不是一回事,不能抹去它们之间的区别。远程教育毕竟是以远程的教育活动为主,有着远程教育特有的规律,不能因有课堂的面授而否定它的特色和规律。否则就不是远程教育。同样,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也不能因有自主学习和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就忽视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否定课堂教学的特有规律。两者的特定规律是不同的。当然,“融合关系”的观点要比“替代关系”和“并行关系”更进一步,更加接近对远程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关系的揭示。

4.互补的关系。认为远程教育与常规的学校教育之间,既不是取代的关系,也不是并行关系或融合关系,它们之间是互补的关系。互补关系主要强调两种教育形态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各有特点和分工,从整体的教育发展上看,它们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从整个教育发展的角度看(不是局部的),远程教育的出现,丰富了实施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使教育的途径多元化了,使得教育制度或体制也多样化了。虽然,还没有达到比较理想的程度,远程教育的出现,突破了单一的校园围墙式的教育体系。同时,它与常规的学校教育一起承担着全民教育的任务。所以,远程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也不是互不相干的并行关系,更不是相互“合并”的融合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依托的关系。

严格地说,远程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另一种形式”。从远程教育的最初形态——函授教育到现代远程教育的出现,它们一直是对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它们因学校教育不能满足全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要求而出现,也因弥补学校教育之不足而发展,更因现代视听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而有了自己的特色。正是因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出现,使得“学校”这个传统概念发生了变化。在这层意义上看远程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它们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关系,在事业发展上是融合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基更。远距离教育理论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

[3]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学校与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必然反映在两者的规模上,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的规模会对社会教育的规模产生影响,反之亦然。所以,本文选取了民国时期的学校数量及社会教育数量作为变量来反映两者的关系。文中涉及的数据来源于1934年版的《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及1948年版的《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其中包括1912—1945年社会教育组织、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及小学校的数量。1928年以前部分年份数据缺失,本文事先利用最小平方法得到其估计值,最终得到1912—1945年完整的时间序列,并利用Eviews7.2对所选取的数据进行处理。

(二)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首先,我们考虑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是否存在着相关关系。运用计量软件Eviews7.2,对社会教育组织(SJZZ)、学校教育(XXZZ)、高等学校(GDXX)、中等学校(ZDXX)及小学校(XXX)的时间序列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到它们的相关系数矩阵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具体到各层面,社会教育与中等学校及小学校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小学校与中等学校、高等学校三者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其中,高等学校与中等学校的相关性高于高等学校与小学校相关性,但小于中等学校与小学校的相关性。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教育与小学校的相关系数一样,这主要是因为小学校的数量在学校教育中占了非常大的比例,小学校数量几乎等于学校教育总量。虽然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但它们之间具体相关关系的得出,需要对它们建立合适的回归方程。具体步骤为:第一,检验原时间序列的平稳性。采用ADF(AugmentedDickey-Fuller)方法对小学校、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及社会教育组织,4个变量的原时间序列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在1%、5%、10%三个显著水平下全部包含单位根(见表2),表明原时间序列均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第二,检验一阶差分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对4个变量的原时间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并进行ADF检验,结果显示在1%、5%、10%三个显著水平下都是平稳的序列(见表2),即4个变量都是I(1)过程(即一阶单整),可进一步对它们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

(三)模型的建立及协整关系检验首先,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并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和施瓦茨准则(SC)来确定VAR模型的最佳滞后期,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在LR、FPE、AIC、SC、HQ等5个评价最佳滞后期的指标中,有4个显示最佳滞后期数为3,据此建立VAR(3)模型并对序列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首先计算回归方程的迹值,然后与不存在协整关系、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和存在两个协整关系等假设前提下的迹值比较,如果回归方程的迹值大于假设条件下的临界值时,那么就拒绝其前提假设;反之,则接受其前提假设。Johansen协整关系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知,在显著性水平5%下只拒绝了4个变量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假设,也就是说在5%的水平下有且只有一个协整关系,对于最大特征值的统计量检验也得出相同结论。进行回归分析后结果得到表5所示结果,据此可以写出社会教育与其他变量的协整方程。这个方程是长期均衡方程,u^t是误差修正项。从所估计的方程中可以看出,中等学校和小学校对社会教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可能是由于中小学的数量庞大,分布较广所致。由上文可知,学校主要为社会教育提供师资和场地,因此其规模越大,能够为社会教育提供的资源就越多,就越能促进社会教育发展。在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不变的情况下,小学校增加1%,则社会教育组织约增加78.5%。在高等学习和小学校不变的情况下,中等学校增加1%,则社会教育组织约增加267%。高等教育则对社会教育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高等学校的建立需要太多的资源从而挤占了社会教育的资源所致。在中等学校和小学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增加1%,社会教育将减少22823.35%。不过由于小学数量大大超过中学的数量,所以虽然其增加比率较小,但从总量来看,其对社会教育产生的作用比中学产生的作用要大。而高等教育由于总体规模不大,其对社会教育的总体影响也不大。

(四)Granger因果检验根据Johansen协整检验可知,社会教育组织、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和小学校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并没有得出4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因此需要进一步对变量社会教育组织、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和小学校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选择由VAR(3)模型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得到表6结果。根据检验结果,在5%的显著水平上,小学校是中等学校变化的原因,中等学校也是小学校变化的原因。小学校是社会教育变化的原因,但社会教育不是小学校变化的原因。综合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学校教育对社会教育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又以小学校对社会教育的影响较大,是社会教育的Granger原因。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具有较弱的影响,不是学校教育的Granger原因。这与上述相关系数的检验结果相呼应,也符合两者关系动态变化的事实,即虽然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具有互补性依赖,但是双方依赖的强度是不一样的,社会教育显然更加依赖于学校教育。资源依赖理论认为,对资源决定权控制的集中和资源对组织的重要性共同决定了一方对另一方的依赖程度[4]。社会教育向提供学校教育提供的某些资源并不是关键或必须的,如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等。而有些资源对学校教育来说可以从很多渠道获得,如研究材料的来源和验证的场地、就业和实习机会等等。社会教育仅是社会活动中的极小部分,对学校教育的发展不能起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而学校教育则是社会教育存在的基础,学校教育提供的理论来源、师资、场地和设备等等,都是社会教育所必须拥有的。其中最重要的师资,绝大部分都是由学校培养或直接提供。因此,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依赖程度,要远高于学校教育对社会教育的依赖程度。也就说学校教育对社会教育的影响要远大于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其中又以小学校对社会教育的影响最大,这是由两者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教育的一大任务是要对失学成人开展补习教育。而这些失学成人之所以失学,主要原因便是小学教育不发达,义务教育没有得到切实的实行。从这个角度看,两者应该是一种竞争关系,即小学校的发展会抑制社会教育的发展,但是上述协整方程的结果告诉我们小学对社会教育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小学校与社会教育历年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两者之间也不是一直呈现反向变动的趋势。如图1所示小学校与社会教育的相对规模变化呈现4个比较明显的阶段:1912—1928年,1928—1936年,1936—1940年,1940—1949年。在4个阶段中,只有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符合小学校对社会教育具有抑制作用的竞争性特征,即呈现负相关。但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小学校表现出对社会教育具有促进作用的特征,即呈现正相关。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动态关系变化可知[3],在弱共生阶段,即在1912—1928年和1940—1949年两个时期,小学校对社会教育表现出抑制性,而在强共生阶段,即1928—1936年和1936—1940年两个时期,小学校对社会教育表现出促进作用。根据资源依赖理论,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特别是小学校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小学校是社会教育的Granger原因,而社会教育不是小学校的Granger原因,双方的竞争性与共生性关系的变化趋势,解释了两者的相对规模变化趋势。

二、结论

学校与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同样受到网络以及各种新鲜事物的冲击,其中包括娱乐文化、非主流的意识形态以及文化自卑的心理等社会负面因素。这种因素的产生,影响深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实效,损害大学生价值观的建立。因此,这就需要高校深入剖析大学生思想价值观,探索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寻找合理的教育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大学语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优势

(一)具备隐性教育功能

在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本内容,同时也是德育教育开展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大学生各个方面具有密切联系,能够对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大学语文作为整个大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必修内容,其自身的认识性、审美性以及教育性等功能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并且其中包含着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学语文在进行不同作品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一定的导向性作用,其中还包括育人功能以及启发功能。大学语文当中的作品分析,都是我国古代文化价值的具体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结晶。教师通过大学语文内容进行分析,阐述具体的时代背景、艺术特点等内容,有助于大学生理解不同时代的思想观点、不同作者的人格魅力以及不同文章的深刻内涵。此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这种隐性的思想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认同感与思想共鸣,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

(二)拥有丰富教育资源

大学语文具备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够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性条件。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具体而言就是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进行教育工作的开展,将爱国主义的根本内容作为教育的核心,通过公民的基本行为规范作为基础性内容进行保障。只有在全方位构建全面的机制体系,才能够保证大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魅力。大学语文涵盖的具体内容较为广泛,无论在空间层面还是时间层面都不存在明显的距离与界限,能够保证大学生获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感受不同时代的思想文化精神以及思想内涵。如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孟子的“得道多助”等内容对于大学生人生观的树立具有重要作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能够保证大学生转变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爱国思想的热情,从而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三)营造教学情景

想要使得大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具体内涵,促进学生对于这一晦涩难懂的根本性理念进行理解并掌握,理性与情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的展现语文教学当中的独特魅力。现如今,大学生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自身的个性化逐渐凸显,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而大学语文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不同,大学语文的内容并不是政治家进行单一的论述,而是不同的学者在不同历史时期总结的相关经验以及编写的优秀作品。通过优秀的作品以及具备爱国主义情怀的文章,表现出崇高的思想品质的内容,能够树立榜样作用。并且通过文章内容的深入分析,能够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作家营造出的良好环境,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带入到思想情境当中,更好的理解思想内容,感受语言的魅力。

三、提升大学语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途径

大学语文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并且在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如何将思想政治内容与学科之间进行有效结合已经成为发展必然。而大学语文恰恰具备这一优秀的特点,能够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在大学教育体系当中完善大学语文各项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的提升,满足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

(一)发挥传统文化的激励作用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其中不泛英雄人物的事迹,能够充分的表现出英雄人物的爱国情怀,传达并弘扬先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得到传递。这能够在根本上激励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掌握向先辈学习的精神,不断的提升思想教政治素质,增强服务社会以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在我国优秀传统的影响下,重视当代大学生人才建设德才兼备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在大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激励作用,将优秀的英雄人物作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二)合理编排大学语文教材

大学语文的开展,教材是关键组成部分,合理的教材编排,才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效能产生促进作用。优秀的大学教材,能够合理的通过不同时期的文章以及不同时期的研究思想进行合理编排,保证文章的教学过程是由浅入深,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顺应教材的编排内容感受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学生接受作者的观点、丰富学生情感认知、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从而引发共鸣,激发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欲望。反之,如果将我国传统文学史当中,各种思潮的相互动荡相互影响,以及反动势力通过反动思想的文学作品出现在大学语文的教材当中,将严重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由于当前网络逐渐普及,不良的人物形象以及作品充斥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面对众多挑战与质疑,如何将大学语文教材进行编写,并体现出其中的重要价值至关重要。

(三)创新教学模式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往往采用与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这一方面的内容也是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出现排斥心理的根本原因。因此,想要突出大学语文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在大学语文教学方面需要创新教学模式。而课堂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内容,创新教学模式需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在大学语文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大胆创新,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将语文知识内容与思想政治内容进行紧密结合,保证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合在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当中,展现出思想政治的具体内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最大化。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在一定程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如果主体因素不能够发挥实际的效果,外在因素的效果将难以发挥。只有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作用力,才能够引导学生感受语文教学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应该充分的利用丰富的资源,将大学语文作为基点,实现对内容方面的充分拓展,感受更为广阔的语言魅力。

四、结论

学校与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学校 体育文化 教学改革 需要 价值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成,使社会对所需的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对体育在小学的开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和造就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形成的过程

小学校园体育文化是在小学的特定环境中,根据小学生具体情况,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广大小学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2.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2.1校园体育文化本身的意义

校园体育文化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继承传统,学习外国,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提高学生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2.2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功能

2.2.1教育熏陶,促使身心全面发展。文化环境是一个使人不断地接受新文化滋养、熏陶装备的园地。校园体育文化是存在于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体育文化形态。学校具有专门的体育财富,它把人类创造的体育文化以系统的知识形态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认识体育的价值,逐渐地成熟起来,让学生从“被动”转向“主动”,全面发展自我。

2.2.2强身怡情,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校园体育文化中的意识、行为、物质三个文化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均能有助于学生的心理调节,满足师生员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通过各种体育手段和方法,可以锻炼意志品质,使人奋发进取,培养集体观念,加强组织纪律,协调人际关系,消除精神烦恼,给人带来欢愉,使人身心得到和谐健康。

2.3教育改革及社会发展需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我国教育工作重点是加强基础教育,确立了基础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原则。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小学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培养适合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竞争与开拓精神,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小学教育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给予良好发展环境和正确发展方法,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潜能和引导学生向正确方向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在这方面能起到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3.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性建议

3.1加强学校运动设施建设

运动设施建设主要是对小学运动环境的改造,增加创新,运动环境合理、舒适、多样、有特色能使学校体育教学能多样性开展,增加学生运动项目的选择性。如绿色的足球场能满足学生尽情奔跑的欲望,五颜六色的田径场及器材能减轻训练的枯燥,新型的运动项目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挑战自我,多种多样的运动场所能给不同心理、生理需要的学生得到运动的满足,使学生在强烈的运动氛围中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感受体育运动。

3.2深化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当代体育教师应具有终身教育和促进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确立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培养学生树立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提高锻炼能力的指导思想。

3.3加强体育文化宣传力度

经常运用标语、图片展、广播、录像等媒体,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开设体育专样版,传播体育知识与体育信息,运动场设立体育标语,如“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人人参与体育,人人享受体育”等向上的标语,校园广播每天都有小学生喜欢的体育新闻,大力渲染小学校园体育气氛,使师生员工真正认识到强健身体的意义。

3.4重视课外体育活动及有效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小学要考虑校园体育的全面开展,把以往只有少数人参与竞赛的校运会转变为有特色的“体育周”或“体育节”始终围绕校园体育全面开展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节日的气氛,体育节的项目要丰富多彩,要满足学生要求,在传统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增加新奇的、趣味的怡情的健身项目,还可以让学生自编体育活动比赛,体育骨干的表演赛,多增加比赛奖项,让校园体育达到人人参与,人人享受,这样可以培养学生集体精神、竞争能力、增进感情、增强集体学习的凝聚力,发掘学生体育潜能。

3.5组织体育知识讲座及体育知识竞赛

体育知识讲座是丰富学生体育知识的重要手段,可以请校内外体育专家、运动员配合体育教学任务进行讲座,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知识竞赛可让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知识,知识竞赛的奖罚对学生学习的激发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3.6组织观摩体育比赛

观摩比赛可分为录像、电视实况转播、现场观看等形式,组织学生观赏比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欣赏体育美的重要手段。

3.7加强小学学校运动队的建设

运动队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体育传统学校的运动队是学校对外的一个窗口,同时对全校师生员工有很强的凝聚力,增强校园体育氛围,是校园体育的一面无形镜子,带动学校体育发展。

学校与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学生主动参与高校管理的意识逐渐增强。从微博、微信互动到舆论导向,无不活跃着学生的身影。他们利用新媒体的平台,自由地发表言论,并形成一定的行为意识,在实际中参与学校的管理中来。但事实上,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学生参与的范围和深度受到一定限制。民办高校为了确保学生安全和教学管理秩序的稳定,确保学校顺利快速发展,只在某些方面,如图书馆管理、餐厅管理、参与教学过程,以及参与教职工的选聘等。而更深层次的如学校的政策制订、决策管理、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参与度不够甚至没有参与权。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参与学校管理有很大兴趣,但有大部分学生认为由于受自身能力的限制,在某些方面并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对自己参与学校管理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自信心不足,而在参与学校座谈活动中,参会的大多为学生干部,不能完全代表学生利益反映大家心声。而团学组织被认为是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首要途径,学生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并在这个平台上提升自己,煅炼自己,从而在参与过程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因此,在实行参与式管理中,就需要高校管理者积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其参与能力,形成较为成熟的个性心理,提升其阅历和知识面,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实践机会,使学生的参与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升其主人翁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等,促使学生成长成才,并在学校的民主管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引入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的途径

“参与型”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旨在鼓励学生参与、激励学生参与、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提供服务、创造平台,使外化的力量逐步内化成学生自主、自觉的参与行为,从而实现学生个人需求。参与型教育管理的途径的前提是尊重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并提供意见或信息反馈渠道。在引入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中,通过对学生骨干合理化授权;通过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或二课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参与平台,提升了参与的管理效果;通过课堂参与,力促师生平等,共同营造参与氛围;通过多渠道的反馈途径,广开言路,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等途径,使学生有使命感和追求公平的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参与度。

三、民办高校参与型管理的参与内容

1.主动参与校园管理。

结合学生社团组织,根据其不同社团的性质,组建不同职能的学生队伍,由学生骨干管理学生队伍,并由指导老师结合学生的意见和学生队伍性质,建立参与制度,从不同层面、领域给予指导,并形成长效机制,形成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管理队伍,不仅在管理中实现了育人功能,也在参与过程中提升了参与度,实现了学生的权利与义务,使学校的发展更加科学和谐。大学生思维活跃,易接受新的思想和理论,更容易有创新的做法和创意,比如,在参与校园管理中,主要借助各种学生组织进行具体参与,通过座谈会、新生参议会、微博、微信等多媒体手段表达自己的诉求,学生组织收集到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后,反馈给相关负责人并在后期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答复和回馈,从而优化学校管理,更能实现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

2.参与教学过程。

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即利用课程的实践性、趣味性、综合性,在老师的组织、策划和设计下,学生参与课程设计、进行课题讨论、课件制作、学生主讲、教师补充的形式完成课堂授课。这种方式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成为学习主人的真正乐趣和与老师、同学共同探求知识的幸福,是对以往“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彻底颠覆;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和能让参与行为成为现实的条件,与此同时,保持反馈渠道的畅通,通过评教等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3.参与学校组织。

在校园文化组成中,学生组织是最活跃的组织,也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校学生会、校团委,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根据上级下发的文件,积极主动地开展系列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组织活动中,对校园的稳定和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有重大意义。从学校到各二级学院,都有学院的学生会和分团委(团总支),大到活动的策划,小到活动的场地的选择,对活动各个环节的设定与协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活动中融入了学生的心血和才智,在参与过程中建设着校园文化,丰富着校园文化的内涵。

四、民办高校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的运行机制

民办高校在构筑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有效运行机制的重要性,着重在激励、保障、监督和约束机制上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参与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尤其要重视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这样才能使机制进入良性循环。

1.激励机制。

构建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需要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才能保证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有存在感、有成熟感,才能激励更多人付出更多的热情主动参与到管理活动中去。应根据不同学生群体,出台相关的激励制度,使学生在参与管理中受到关注和重视,且确实在参与中受益,在参与中真正促进学校管理的健康发展。

2.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参与式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顺利实现的前提条件,需要为营造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良好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参与提供条件和搭建平台。作为民办高校,学校要把“参与型”在各单位的落实情况作为该单位学生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各学院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员和各系部主任或负责人要成为本单位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直接责任人,并将此纳入绩效考核的范围。这样,从上到下,各个部门都能重视参与管理,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负责。并且,在学校新生入学教育中,安排专门环节介绍学校“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并且让学生做军训教官,或军训助教,为新生军训服务,激发学生参与愿望和热情,并拔发相应的经费提供保障。

3.约束和监督机制。

在推行学生参与学校教育管理中,避免流于形式,形成诟病,学校还应该健全约束和监督机制,着重落实与督促,形成专门的考评小组,通过定期不定期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各二级学院在实行中存大的问题,吸纳大家的意见,特别要关注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评优推优、奖助学金发放、后勤服务等重点环节,做到透明公示、渠道畅通、反馈及时,鼓励学生参与到推进学校管理的民主进程中来;在制订与学生有关的管理制度前,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充分发挥学生代表大会和学生会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更好地维护学生成长的合法权益。

五、民办高校采用参与式教育管理的意义

1.丰富了大学生思政工作隐性化策略。

“参与型”学生工作模式通过鼓励学生在“校园管理参与、组织服务参与、教学过程参与、实践历练参与、职业准备参与和文化建设参与”中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真正成为有着自我教育能力的“教育主体”,并在充分自主意识的支配下,自觉自愿或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的内容,最终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目的和手段的潜隐性。

2.是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

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它在人才培养、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与传统的本科高校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在管理模式上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符合民办高校发展的路子。而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在民办高校的管理中是非常实用的、有效的。它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既有利于促进高校民主化管理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又利于学生的自治能力的发展。

3.凝聚教职工的向心力。

促进学校良性发展无论是教职工还是普通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的管理、组织建设、参与教学过程等途径等形式,以主人翁的意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各种有效机制的保障下,能提高教职工的职业幸福感、学生的成就感以及对工作的自豪感,因此,参与管理可以凝聚参与者的力量,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六、民办高校参与式管理的发展前景

学校与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办乒乓特色学校———万年县六0小学体育传统项目(乒乓球)的工作汇报我校创办于1960年,现有师生近3000人,是本县最大、最强的小学。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领导视素质教育为办学的“第一生命”,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深入领会第三次全教精神,结合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和我校实际,决定创办乒乓特色学校,并于2000年9月付诸实施,自此我校乒乓球教育教学工作便如鱼得水、蒸蒸日上。一、立项促发展、条件迅速改善我校最初只有二张水泥乒乓球桌,用砖头、木棍做球网,条件非常差,但仍然有不少爱好乒乓球的师生乐此不疲的挥耍着球拍。2000年9月,一个天晴日丽的日子,我校一次性购进了十张红双喜牌乒乓球桌及相应的乒乓球训练器材,占用了新建的体育楼整整一层。顿时,全校师生为之一动,为之震撼,感觉到不仅仅是学校花这么多钱购买乒乓球训练器材,而是学校领导的决心及这个决心带来的变化,一个实实在在朝素质教育迈出一大步的变化。这个变化可能有些人不觉得有什么,但我们教育工作者却深深的知道,在高考指挥棒下这太不容易了。当然,我们这些乒乓球爱好者更是欢呼雀跃、跃跃欲试。随后,学校便召开开展乒乓球教育教学的会议,会议制定了我校乒乓球发展规划、工作制度,确定了乒乓球主管领导和教练。就这样我校的体育传统项目————乒乓球教育教学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期盼下开始了。同年十一月份,经过短短二个月培训的我校乒乓球运动员便在县教育局举办的全县中小学生乒乓球赛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面对令人欣喜的成绩,学校领导并没有满足,而是想着我校乒乓球以后如何可持续发展,于是提出申报市乒乓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并议定了新的工作规划。2001年4月,我校乒乓球教育教学工作圆满通过了上饶市政府、教育局考核评估,并授予“乒乓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称号。近几年,我校乒乓球教育教学工作稳步发展,乒乓球学员规模不断壮大,参加省市比赛获奖的级别不断提高、人数不断增加。为了适应我校乒乓球的发展,学校又把体育楼二楼腾出来,,先后添置了十张双鱼牌乒乓球桌、一系列配套的乒乓球训练器材,还引进了一台全自动发球机。至此,我校乒乓球训练场地、设施、环境在上饶市乃至江西省都是曲指可数的。二、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工作机制一个好的团队必须有健全的组织管理、完善的工作机制。为了我校乒乓球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为了我校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学校在乒乓球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建设两支队伍。一所优秀的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必须具备两支队伍,即:领导有方、管理有术的领导队伍,业务过关、思想过硬的教练队伍。我校爱好乒乓球的一把手詹从年校长亲自为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的主管领导,年轻有为的副校长饶玉良为常务副主管,体育组长孙占海为总教练,总务主任李和锦为后勤部长,其它体育教师和几位乒乓球打的好的教师为教练。他们本着在政治上互相关心求水平;思想上互相鼓励求进步;业务上互相学习求提高;工作上互相支持求实绩;生活上互相体贴求和睦的原则,凭着“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实实在在、默默无闻”的工作作风,经过几年的奋力拼搏,使我校乒乓球教育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得到上级的褒奖,社会的肯定。2、制订四种制度。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每学期召开二次会议,要求所有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的领导和教练都要参加。会议商讨、议定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各项工作制度,确定领导、教练以及各自的分工,规划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发展蓝图。2003年9月我校乒乓球传统项目会议制定了四种制度:①训练管理制度。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主管领导詹校长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参与研究制定我校乒乓球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审核我校乒乓球教育教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全面指导乒乓球的教育教学工作;副校长饶玉良协助詹校长的工作并负责乒乓球教育教学的日常管理,了解教练和学员的思想状态,协调我校乒乓球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后期部长李和锦主要负责乒乓球教育教学的场地、设施设备等后勤工作;总教练孙占海主要负责提出乒乓球教育教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提议教练员名单,指导乒乓球日常教育教学工作。②训练竞赛制度。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为提高运动水平打好基础。(1)体育课突出乒乓球教学。我校始终贯彻体育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上适当增加乒乓球教材的比重,加强身体素质和乒乓球专项基本技术训练。因此,对体育教师(兼教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掌握乒乓球传统项目的基本技术和专项身体素质,教师必须深钻教材教法,制定教学计划,组内搞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互相取长补短,认真备好每节课,做到了乒乓球课专项技术是重点,其它课渗透乒乓球技术。提高了乒乓球教学质量,使乒乓球技术基本上深入到每节课中,基本上是课上学,课下课外练,充分利用活动日、活动月,提高一般学生的技能水平,对个别素质较好的学生要输送到校队接受系统训练。这就为校队打下了一个坚实的群众基础,学生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普遍的提高。(2)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多年来,我校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使"达标"、体育课、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做到了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课内外结合的群众性"达标"活动。并使之法制化、经常化、合理化。(3)开展乒乓球竞赛活动。经常开展群众性乒乓球竞赛活动,借以推动乒乓球运动水平的提高。校队队员可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组织的每学期一次的全校性乒乓球比赛。为提高班级代表队队员的水平,平时的友谊赛、攻擂赛等,各班代表队队员不再参加,给了其他队员展示才能的机会。大大提高了班代表队队员平时锻炼的积极性,同时带动了大批学生参加乒乓球活动,从而使经常参加活动的人数占全校学生的60%以上。这样就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了我校乒乓球运动水平,对及时发现人才、推动群众体育活动起了一定作用。③奖励制度。为了调动乒乓球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我校设立了奖励制度,工作人员的出勤均和奖励挂钩。运动员参赛获奖,有关教练、班主任、主管领导都能获得相应奖励。④经费保障制度。为了乒乓球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经费是关键,除了爱护训练器材,自制简易器材来节省奖金外,更可靠的是有一定的经费保障。主管领导深明这一点,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了每年不少于全校学生每人4元的经费。三、深化教育科研,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上新台阶、新水平的重要条件,是我校乒乓球教育教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领导、教练从根本上克服教育教学的盲目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创造机会提高教练员的素质,提高教练员的业务理论素养,增强教练员的事业心、责任感,提高训练水平。我们采取了"自学、互学、走出去、请进来、总结"的方法提高教练员的素质。自学,为了提高体育教师水平,学校尽量给教师自学创造机会,购买了乒乓球书籍、乒乓球教学录像带,长年订阅《乒乓世界》以及其它体育理论的书籍,每位教师在学校都可以用自己的电脑,在互联网上了解世界乒乓球发展的情况,学习最新的乒乓球发展技术。互学,我校担任训练的教师经常在一起研究训练方法及手段,尤其注重学习新技术、新打法,并结合现代世界乒坛发展的潮流去指导训练。能够较好的结合儿童生理特点进行训练,对在技术训练中遇到的难点,以集体会诊的方法,分析原因,纠正技术上的错误,扎扎实实的打好儿童期的基本功,稳步提高队员的比赛成绩。走出去,学校经常安排教练员外出观摩各地举行的乒乓球比赛,听乒乓球方面的专家学术报告及乒乓球教学教法讲座,参加省体育局组织的各种训练班,使教练员不断提高训练水平,保证了训练质量。请进来,请有经验的教练员、专家、运动员到学校来给我们的教练员讲学,与我们的教练员交流,从而提高我校教练员的素质。总结,要求教练员把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实战经验以论文的形式写出来,理论、实践互相作用,达到自己提高、大家提高。多年来,在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关怀和支持下,我校乒乓球的训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运动水平在不断提高。这与党和国家对我们的要求还差很远。我们决心与各位同仁一道,共同努力,为国家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最大的努力。作者声明: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原创作者,同意莲山课件园将此作品发表,并向其他媒体推荐。未经莲山课件园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学校与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1.1保障新生安全———安全教育工作

安全教育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包括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全国各地高校每年都会出现大学生人身安全事故,被传销组织骗去做传销,打黑车与学校、家人失联,使用宿舍违禁物品造成火灾等事件层出不穷。班主任在新生入学时,必须要强调班级和宿舍的集体观念,实行大小假期返校登记工作,让新生不论走到哪里都有班干部、教师知道其去向,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有线索处理紧急事件;通过学习相关文件,如学校保卫处印发的安全手册,让新生具备安全意识,知道人走宿舍要断电,不能使用各种烧水棒、“热得快”等;给新生讲解什么是传销,传销组织的特点。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电话诈骗、网络陷阱等逐渐成为防范大学生财产安全的一个重点。大学新生对网络上经常出现的诈骗手段没有清醒的认识,这就需要班主任做正确的引导,教会学生识别常见的陷阱。通过对历年出现的典型网络诈骗案例进行分析,杜绝因使用网银等网络交易工具出现财产安全受损的情况,例如:L学生在通过某购物网站购物后,随即有一位陌生人通过QQ和其交谈,声称她刚定下的货物已经没货,需要退款,但需要通过网银交纳0.1元的手续费,该同学在支付0.1元的“手续费”后,卡中2000多元余额被不法分子转走。严防因新生入学填写兼职申请而造成个人信息泄露,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例如:某位新生家长接到电话,自称某高校教师,声称该新生在校昏迷,住院急需3000元住院费,该家长立即和班主任、辅导员核实情况,避免了损失。同时,要求学生保管好自己的财务和银行卡、银行卡密码、身份证等重要物品。

1.2帮助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专业教育工作

新生在刚入校时,绝大多数同学对专业的认知不够深入。因此专业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该专业的发展历史、科研水平、实验设备、科研成果、师资力量等,让新生对本专业产生认同感,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是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

(2)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包括帮助新生明确目标和定位、掌握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法、毕业去向、结束本科学习可继续深造的研究方向,该层次的专业教育可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提前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生参加各类型学科竞赛热情的同时,鼓励新生积极参加学校、学院活动,进入团委学生会、班委、各种社团,力争全面发展。

(3)学习引导教育,在初入大学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成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意识地适应这种从被动到主动的学习,主动去发现、去探索问题,不断的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是专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

(4)新生心理辅导,大部分新生远离家人,心目中的大学、专业与现实中的大学、专业通常会发生冲突,同时对新的环境、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组成的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同教学角色等产生困惑,班主任应该在入学教育中帮助新生进行角色重新定位,逐渐接纳自我、适应新的环境。

(5)组织学生学习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该方案的学习,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学时与学分安排、学期与周学时等概念,初步了解自己的课程体系框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方向,鼓励学生逐步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业成就感和对学校的教育满意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1.3确保易出问题新生平稳过渡———特殊群体教育工作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班主任应当把握新生殊群体的思想动态、身体状况等,该部分新生包括: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绿色通道学生)、非第一高考志愿学生、留学生等。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且初高中学业质量令人担忧,同时又存在民族生活习惯不同、不同、语言沟通不畅等问题,是班主任入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班主任应当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把握新生的思想动态,同时要在上课伊始设计学业帮扶机制,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特别是涉及到民族生活习惯的,要积极妥善处理。近10多年,国家和社会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关注和资助力度不断加强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班主任在积极、正确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绿色通道认证手续、获得资助时,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适时安抚该学生群体的情绪,疏导心理障碍,既保证他们顺利入学和学习生活,又要减轻甚至消除自卑、焦虑等不良心态。在一些不是特别好的高等院校中,存在非第一志愿学生在某个专业甚至学院扎堆的情况,这类学生没有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或专业,高考失利对他们的负面影响程度因人而异,班主任在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环节,应当有目标、有重点的关怀该类学生,让他们重塑自信,正视、认同自己目前所在的高校和专业,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将高考失利的压力变成在今后学习中的动力。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因各个学校管理机构设置差别而有所不同,如若留学生被编排到中国学生的班级,和中国学生一起学习,则需要班主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要熟悉国家和学校的相关文件,例如:留学生不需参加军训和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在外租房需向当地公安机关和学校报备等,同时要向留学生询问家庭情况经济情况、生活习惯等,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本校的学习环境。

1.4促进班团建设相关文件的学习———和谐集体观教育工作

高校班集体是学校管理者实施学生工作最基本的单位,较初高中具有较高的自治权利,班集体干部是否“给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班级的整体表现,通知的下达、学校和学院活动的参与工作等都需要一个高效而负责任的班委来组织运行,班主任采取正确的方法,科学的引导学生选举出合理的班委,是开展学生工作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班主任在入学教育时,应带领学生认真阅读、学习教育部和学校班团建设的相关文件,逐渐树立正确的班团建设理念,让班委负责而高效,普通学生积极且支持工作;班主任应组织学生学习学校奖惩制度、入党条件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文件,奖惩制度是奖励和惩罚学生的依据,而入党条件是学生观积极争取入党的依据,一般情况下是由班集体组织评议、推荐,让学生在入校之初就明确学校奖惩和入党的条件,能让学生有较强的动力、较明确的目标学习,减少同学之间恶性竞争导致个别学生脱离集体的情况发生。

1.5定规矩,成方圆———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工作

由于家庭教育和高中学校教育在文明礼仪教育工作中的缺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虽然接受的是高等教育,但部分学生缺乏最基本的礼仪素养。开学之初,最为常见的给班主任、辅导员打电话基本礼貌都没有,甚至存在直呼其名的同学,存在与陌生人交往障碍的新生。因此,班主任在入学之初应进行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工作,以利于建立更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塑造其良好的形象,强化文明礼仪行为,在竞聘学生团体岗位时占据优势。班主任在开展新生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时,可参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从新生见面礼仪、言谈举止、仪容仪表、公众礼仪等方面着手,制定班级文明礼仪公约,例如:见到老师站立鞠躬问好、同学见面微笑应答、上课开会提前5min到场、到教室不穿拖鞋等,把文明礼仪教育纳入学生平时考核的范围,可适当进行课堂模拟,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等活动,让文明礼仪成为自己所带班级新生的一个基本素养。

2对班主任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建议

2.1要有合作意识

班主任在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一般情况下负责班级不超过两个,许多工作需要在相关领导、辅导员和高年级同学的配合下完成,例如:想要发挥榜样的作用,需挑选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同学作为切入点。由于个别班主任没有学生工作经验,有教学和科研任务,同时班主任在新生入学教育中也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所以班主任的工作不能脱离其他老师、学生的工作而单独存在。

2.2工作要有前瞻性

班主任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具有前瞻性,分清开展的主次和先后顺序。例如:安全教育工作就应该放在第一位,不要等入室推销等不法手段使得学生利益受损后才开展。落实工作前要明确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不要为了疲于应付学校和学院检查而盲目开展工作。

2.3事必躬亲的态度

事必躬亲的态度是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基本要求。作为班主任要有双“慧眼”,既要委任、选举适合的新生担任班干部,又要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安排适当的人制定帮扶政策,同时了解学生的住宿条件和思想动态,这一切工作都要求班主任必须踏踏实实、事必躬亲的了解学生情况。

3结语

学校与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信”最初是指祭祀时人对上天和祖先说的诚实话,它发达于古代的政治盟约,并成为人的一种重要道德品质当今市场经济,人们虽然十分注重“诚信经济”,但“背信弃义”现象却普遍存在为什么曾经作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信”现在反而成为稀缺资源呢?政治信仰的动摇、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多元文化的冲击、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社会阶层的分化带来经济的鸿沟是直接的原因,但根本的原因是教育长期被“边缘化”。因此,解决社会诚信危机的根本出路除进行社会综合治理外,最终还得依靠教育。

“信”最初是指祭祀时人对上天和祖先说的诚实话,从语言文字上看,“信”古文作人V,从人从言,从人从口,反映“信”体现在言语中。“信”,“诚也”,“诚,信也”,“信”不能离“行”,言行一致,乃可信。古人云:“一言既出,驯马难追”,“一诺千金”。可见“信”体现了责任和义务,“言必信,行必果”。“诚信”源于古代的政治盟约,而非商业活动,如“会”、“盟”、“质”之类行为频繁出现就透露了这方面的信息,故“信”更多地反映了人的一种品质。当今社会,商业活动虽然发达却缺乏道德“诚信”:在经济领域,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统计,我国每年的经济合同有40亿份,履约的只有20亿份,且合同交易只占整个经济交易量的30%,每年因为逃避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2000亿元。在教育领域,2001年全国人口普查、填写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比国家实际培养的人数多出60万人,这意味着有60万人持有假文凭。在日常生活中,“假冒伪劣”产品已酿成不少社会问题。在政治领域,“政府信用”大打折扣……为什么在我国已经存在几千年,曾经作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诚信”观,现在反而成为我们发展的稀缺资源?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政治信仰的动摇。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和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不全面,国门打开后,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一些人便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政治信念随之发生动摇,主张“全盘西化”,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虽然东西方文化最终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但人们对待文化更趋“理性”思维,人们按照各自的价值判断选择其行为。2)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导致道德滑坡。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已发生了根本变化,比如以前耻于言利,“钱财似粪土,仁义值千斤”,现在是要会挣钱,先富起来。间题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使人们在接受新的道德观念的同时,却将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美德丢弃了,对财富的渴望与追求,使得“金钱至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陈腐观念重新抬头。3)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由于法律的不完善,造成判决后执法难、犯罪活动猖撅与伸张正义困惑。4)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社会阶层的分化带来的结构性矛盾。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时间内,东西部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了,多种所有制的形成和发展,使少数头脑敏锐的人抓住机遇先富起来,社会财富差距的拉大(20%的富人占存款额的80%),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利益阶层,而处在“低端”的人口基数最大,他们的收人不稳定,而预期的支付又使之捉襟见肘,因而失落感和不满情绪也就客观存在(仇富心理)。但是,产生诚信危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教育的失误,因此,治理社会诚信问题,除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外,核心是要从学校教育抓起。

教育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人是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和载体,人的素质与学校教育是紧密联系的。2001年4月,朱榕基总理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为该校题写了“不做假账”的校训,从法律、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角度向学生提出“学会做人”的问题。

学校是社会人才的“加工厂”,所有的人将通过学校走向社会。人的一生,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有14至18年左右的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教育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因此,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社会道德水准紧密相连,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这就给学校教育提出了如下要求。

第一,要大大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适应时展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得理解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学会生存是前三个支柱的主要表现形式,四个支柱都与诚信相关。人类进人信息社会和高科技时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联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任何一个个体要单独完成某项任务是困难的,必须学会与人合作,这就要求个体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质,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诚信。美国管理学者对诚信的理解是“信任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第一,信任者愿意处于一种脆弱地位,这种地位有可能导致被信任者伤害自己。第二,信任者对被信任者抱有正面的期待,认为被信任者不会伤害自己”。那么,人们凭什么相信你呢?知识、才能、品德?司马迁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而“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们不期望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圣人”,但至少应培养绝大多数的“君子”,不培养“小人”,更不能出现“愚人”。广东省某市检察机关查处了一批执业律师行贿的案件,涉案律师有23人,涉及到省属、市属等18家律师事务所。行贿律师的特点是:年纪轻(30多岁的有19人),学历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19个,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而且大部分是法律专业毕业的,且是当前律师行业的骨干,对他们而言已不再是进行法律教育的问题。因此,学校教育首先应该是教给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学会生存的基本条件,其次才是教给学生知识。

第二,加强法制和纪律教育。“诚信”既有道德的层面,更有法律的层面。“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知人知面不知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假作真时真亦假”等谚语流传甚广,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对青年学生产生影响。现代传媒把“世界上的事,说是就不是,说不是就是,是也不是,不是也是”搞得家喻户晓。官场中的“说得做不得,做得说不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有广泛的市场。社会文化无不对学校教育产生影响。从少年犯罪上升到研究生杀人,说明到了该真正重视法制教育的时候了。我国加入WTO就会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一方面教育市场准人更开放,对外文化交流更活跃,另一方面由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变化,社会必然会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必然对人才的信用素质(规则意识)引起重视。讲不讲规则、守不守信用,对个人而言,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对企业而言,信用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一个国家而言,关乎国际形象。如今大讲特讲“诚信”,正是因为社会失掉了诚信,不从源头解决诚信危机,一切都是空谈。青年学生对社会负有改革的责任,他们的道德素质决定了社会诚信的程度,教育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我们的教育要注重从小事抓起,从身边的事抓起。比如,国家助学贷款在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一批批贷款进人还贷期,人们预先的隐忧开始凸现出来:如何保证这些贷款学生能按时还贷呢?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兑现自己的承诺,那么,这样的学生走向社会后,还会破坏诚信。古人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致善”,而“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知至,知至而意诚,意诚而心正,心正而修身,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法律和纪律是外在的要求和约束,诚信是内在的品质,如何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品质,这就靠教育。

第三,教育思想和观念要创新。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都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教育观念的革命势在必行。“小学生谈共产主义,中学生谈集体主义,大学生谈个人主义”,这种从小建立在空洞说教基础上的教育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的不协调,很难对学生进行实质的诚信训练和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十分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教育中的缺陷已引起广泛关注,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小学生们经常成为表现突出的急先锋,但是,随着升人中学特别是高中,高考的残酷竞争使学校和家长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抓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来,从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忽视公德意识教育,道德教育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严重脱节。安徽农业大学团委精心策划的情景道德实验,暴露出当今一些大学生公德意识薄弱的现状:一把明显妨碍通行的大扫帚,在两个小时之内有大约35。名学生经过,但只有11人将这个障碍物扶起;在一年时间内,只有两位同学拾到饭卡主动交公,大部分丢了饭卡的同学在报失之前,电脑上都有被别人或多或少用过的记录;在34位学生购物者中,有15位同学没有退回营业员多找的零钱……教育的缺陷十分明显。如果有了道德意识,达到“慎独”的境界,人就能遵守道德。人的思想往往决定人的行为,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问题,人们了解事物是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移的,教育如果重视这一点,加大诚信的教育力度(比如建立个人诚信档案),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润物细无声,久而久之,习惯就成自然,这就是养成教育,我们的教育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第四,教师要以身作则,既教书又育人。教师是教育的关键,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教育工作者来体现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高大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影响,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而青年学生模仿能力很强,因此,教师一定要自己做到诚实守信,才能够达到“身教重于言教”的目的。比如,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由于缺乏实践感受,说假话的现象较普遍,教师如果只注重文章的形式(教书),不注重文章的内容(育人),就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亲身生活体验,讲真话,这实际上就是在间接鼓励学生“说假话、大话”,长此以往,学生可能就会“文如其人”。又如上级来学校检查工作,教师组织学生大搞清洁卫生,做表面文章,上级走后又恢复原状,教育工作者本身可能没有想到问题的严重性,潜移默化的影响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不仅是在“训练学生做假”,而且是“身体力行”了。因此,凡是与学生打交道的部门,都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误导学生,不失信于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学校与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音乐教育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过程中汇集成的一种能够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不竭源泉。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其独特性与潜在价值,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学校的音乐教育。

一、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

(一)民族音乐文化的定义

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长期的音乐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断总结而逐渐积淀下来的各种音乐元素,包括乐律、乐器、乐谱、乐理、调式、节拍以及该民族的习惯、观念、语言、气质、风格等的集中反映。

(二)民族音乐文化的特征

1.民族文化能够体现爱国主义精神。民族音乐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与精神食粮。民族音乐是社会思想与艺术高度发展的历史积淀,民族音乐可以使人们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前途联系在一起,能够激发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尊心等,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美德。

2.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包容性。民族音乐文化所蕴含的文化的情结,其涵盖的情感和精神也是这个民族的灵魂、思想与智慧,民族音乐文化是最优美、最富有人性内涵、最富有生活气息和民个性形象集合体,充分的把民族本质以最完美的音乐形式表现出来。

(三)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方式

1.传统音乐的传播方式划分为无意识传播与有意识传播。其中无意识传播是民族音乐传播的最主要方式,是指民歌、民间歌舞、民间乐曲、戏剧声腔、曲艺音乐等,通过民歌手、民间乐手、民间艺人等民间音乐家的演唱演奏的方式流传下来的。无意识传播主要是传播者出于自娱自乐、谋求生计的目的,是一种无序的、顺其自然的状态,无意识传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这种方式也是最普遍的。有意识传播主要是指师傅传授徒弟技艺,例如少数俗字谱和工尺谱刊行流传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针对性。

2.现代民族音乐传播更注重有意识的传播,主要是以学校为载体,通过音乐教育的方式向青少年一代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已经成为有意识传播的重要途径。例如运用民间曲调与现代作曲手法相结合编创的学堂歌曲在学校中广为传唱,还有的学校在音乐教育中,把传统音乐及现代作曲家的民族音乐作品编写进音乐教材中,这种有意识的音乐传播方式为现代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也为民族音乐走向世界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的融合

民族文化是国家、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民族文化传承有着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在全面推行素质的时代背景下,民族文化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民族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融合了各种文化形式,涵盖了人们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不同的民族音乐能够直接反应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文化、风俗、语言、审美价值、审美观念,民族音乐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学校教育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程度的直接体现,学校教育包含多样的社会功能,因此,学校音乐教育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途径,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时展赋予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使命。学校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逐渐成为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能够营造民族传统文化氛围,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也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

(二)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宝贵资源,民族音乐在学校教育中占主体的地位,既能够为学校音乐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又能够为学校音乐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经验。民族音乐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有益于构建新的学校音乐教育模式,有利于学校培养以开放心态吸纳人类一切优秀的多元音乐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其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三)学校的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发展是互为基础的关系,学校音乐教师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队伍,在学校音乐教育过程中应坚持“我为主、外来为辅”的原则,学校教育把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放在首位,树立华本土音乐的主体思想意识,正确看待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学校教育作为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重要基地,要对学生进行民族素质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教育,在传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也要从世界各国音乐中吸取营养,要培养学生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让中国音乐教育立足于自身,更放眼世界。

三、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首先,学校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能够促进音乐教育的改革,打破传统音乐教育的局限性,能够在教育发展的新时期实现音乐课程的价值与教学目标,能够促进学校的美育和德育。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融入学校音乐教育中,有利于音乐课程资源的整合,拓展和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发展历史的了解,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乐曲的不同变化,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民族音乐中体验和感受民歌的不同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形式,学生在民族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是一种美的体验更是精神的洗礼,同时提高了学生对祖国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又能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和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

其次,学校音乐教育中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时展的必然趋势。21世纪是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日趋频繁。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尊重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才能获得文化在世界上生存的权利,因此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首先要树立起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坚定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基本立场,重视民族音乐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才能创造与时俱进的新民族音乐文化,才能促进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第三,民族音乐文化具有独特价值,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民族音乐传承能够为21世纪学校音乐教育体系构建打下坚实基础。1994年在音乐教育领域对音乐教育改革提出“文化意识、文化传承、文化发展以及文化策略”的改造建议,将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引进到学校音乐教育之中,将“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教育”这一理论指导学校音乐教育实践,构建“音乐理论体系和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以推进民族音乐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四、学校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措施

民族音乐教育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学生民族音乐教育,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理解,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能够提高学生的民族素质,也能提升学校音乐教育的水平,进一步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一)营造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客观环境

1.社会环境

社会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大环境,国家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政府制定的相关文化政策是民族音乐文化生存的精神土壤。因此,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制定和完善文化保护政策、法律法规等。例如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无形文化财宝”保护法等,以及加大对非物质文化保护资金投入,如筹资建立“中国无形文化财宝博物馆”等,而且政府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财宝”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营造一个有益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的社会环境。

2.校园环境

学校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学校要加强利于文化传承的校园环境建设,一方面,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要深刻认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树立现代的音乐教育观念,组织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音乐教育活动,以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同时学校要鼓励音乐教师进行音乐教学科研活动,促使教师创新音乐教育的方式,更好的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为民族音乐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完善中国民族音乐理论体系

我国的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创作方法、音乐观念、形态特征和表现形式,在美学、史学、形态学等方面已经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学校的音乐教学要摒弃以往的“中轻西重”、“ 技重论轻”的观念,形成涵盖中国传统的语言、美学、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理论体系,以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加强民族音乐教材的改革与课程结构优化

我国的民族音乐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涵盖的资源也十分丰富。而学校的音乐教材是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教材的系统化、规范化与科学化程度直接决定音乐教育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因此,学校的民族音乐教材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把中国民族音乐理论成果直接转化成学校音乐教材。另一方面,依据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编写民族音乐教材,教材体系要依据“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原则,在教材内容上要体现出“经典性”、“文献性”。 民族音乐教材的改革与创新能够使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能力。学校在设置民族音乐的课程结构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民族音乐概论、民族音乐学基础、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乐理课、中国音乐风格课、中国音乐史、中国艺术美学课等课程,以完善中国民族音乐理论体系。

(四)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教师要具有多元文化知识和丰富民族文化知识,才能在音乐的审美和文化传承教育中发挥关键作用,才能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其次,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利用多媒体网络,给学生介绍民族生活地域、风俗习惯、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及民歌风格的相关知识,还可以通过播放影音资料,让学生鉴赏民族音乐,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体验和感受,养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第三,教师还可以组织音乐活动,例如民族音乐歌唱、民族音乐舞蹈、民族音乐演奏为主题的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热情,通过组织这些丰富的音乐活动,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民族音乐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五、总结

弘扬民族音乐、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将是学校音乐教育担负的历史使命。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与传承,能够使学生欣赏、学唱民族音乐,吸收民族音乐的精华,更好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也能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磊.论学校音乐教育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大家,2010,(13)

[2]吴洁.论当代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学科教学・音乐,2008,(6)

[3]范立芝.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4]苗秀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5)

[5]陈培刚.论我国民族音乐传承模式的当代意义――《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随感[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0,(2)

[6]杨静.论中国民族音乐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文化传承[J].煤炭高等教育,2007,(6)

[7]王文韬 .学校教育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J].音乐探索,2007,(1)

[8]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1)

学校与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谐校园的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校园文化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人的教育,是着眼于人的人格塑造和精神境界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类教育过程的始终,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格和创造性思维。创造心理研究表明,形象思维,特别是想象,是创新的源泉,而丰富的想象正是通过文学、艺术等培养起来的。①人文素质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完善其人格,塑造其精神。

就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来看,其主流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但目前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也是显而易见:个别大学生虽然谈古论今滔滔不绝,但思想素质较低,道德修养较差,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严重的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例如,简历造假、考试作弊,因生活琐事就拿起斧头砍杀自己的同学,拿过钱来遗弃生身父母,走出校门遗忘赞助自己的恩人等。这说明少数大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严重倾斜甚至颠倒,说明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严重缺失。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使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落不到实处,其影响是潜在的、深远的。当前,大学生中还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实用主义倾向,诸如重科技教育,轻人文教育;重专业教育,轻普通教育;重技能教育,轻素质教育;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功利,轻道德等。这些问题小而言之,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大而言之,将影响到整个民族人文精神的弘扬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高校如何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建人文精神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②

教育部在下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一文中强调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人文学科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其他学科教育的发展,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而且还关系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因此,加强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需要,也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③当代社会,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独立自主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而传统教育下的大学生恰恰缺乏这种精神,所以,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功能的必要条件。高等教育具有双重功能: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社会功能即高等教育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育人功能即高等教育要培养高级人才。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依靠人的力量来推动的,所以,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必须通过育人功能来实现。因此育人功能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要通过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了,进步了,反过来又能更好地促进个体的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所以,高等教育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辩证统一,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整体功能。④

二、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而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大型的多功能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单元。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和谐校园建设,内涵十分丰富,需要用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观点全面把握和深入研究。

(一)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

第一,优美的校园环境。雅致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校园文化,绿色的校园生态,以及和谐、合理的校园空间,宽敞、明亮的教室等。

第二,优质的学习环境。校园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为大学生提供安全、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和完备的配套教学设施,满足大学生学习的需求。大学生要爱护学习环境,真正做到“校园是我家”。

第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校园风气。有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开拓创新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校园文化,良好的学习气氛等,就能引起大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大学生的性情。

第四,完善的管理体系。有科学健全的规章制度、文明人本的规范公约等,通过制度的形式规范师生的行为,打造和谐校园。

第五,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以教育任务为中心的,而社会的教育价值观决定着学校的教育目的与任务。因此,和谐校园中的师生关系总是随着社会教育价值观及教育目的不断调整而变化。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最好的“教材”和“范本”,是师生关系的重要剂,对和谐师生关系起着积极作用。

概括地讲,和谐校园具有如下特征:更加注重教育的人文性。树立教育的生命性、未来性、社会性价值,坚持人性化架构、人文化建设、人格化塑造,培养人格健全、具有文化素养的生命个体;更加注重教育的协调性。强调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加强教育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实现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更加注重教育的持续性。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和社会承受力;更加注重教育的多样性。强调教育体制多样化,教育类型多样化,办学模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学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整个国家和民族所需要的人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学校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也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所以,构建和发展和谐校园至关重要。

第二,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所以,建设和谐校园正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第三,构建和谐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素养、艰苦奋斗精神、人文素养、团队精神、理性意识、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和开发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其个性、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

在和谐大学这个办学目标下,应该使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充分地凝聚,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知识的源泉充分涌流。和谐校园构建好了,就能无形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就能充分发挥其良好的示范作用,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宏伟的目标,需要全体师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三、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的辩证关系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和谐校园的构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全面、细致,周到、扎实,大学生人文素质就会提高,就会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也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另一方面,和谐校园的构建,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优越的环境,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民族、国家的进步。校园人文环境,是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硬件之一。强化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渠道之一。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和谐校园,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就必须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创造作用。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爱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弘扬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寓教育于文化娱乐活动之中,大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全面细致、周到扎实,就会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就会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也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⑤

目前,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仍然要发挥课程课堂教学的优势和主渠道作用。要优化课程体系,建立人文素质教育模块。应从改革课程结构入手,改变以往选修课随意、零星的状态,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选修课有计划地纳入到高校的日常教学中。应根据高等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建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具体地讲,应将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模块确定为:(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块。开设中国传统美德概论、中国古代史专题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等。(2)中外艺术模块。开设中外美术简史、中外影视赏析与评论、中外音乐简史与欣赏等。(3)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模块。开设西方思想史、西方文明史和世界优秀文学作品赏析等。(4)形势与政策模块。开设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内政治经济动态专题等。(5)现代市场经济管理模块。开设市场经济导论、行政法律及民事法律专题、当代管理理论等。人文素质教育系列选修课程,一般每门课程开设30~40学时,面向全校由学生自由选课。在教学管理上,可采取考查、撰写小论文等灵活的方式进行考核,以促进学生积极选课。在保证课程门类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文化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⑥

(二)和谐校园的构建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优越的环境

大学校园环境,尤其是校园的人文环境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硬件之一。一所优秀的大学,常常使人一进校门就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气息。环境优美、秩序井然、行为文明、精神高尚的校园,对于大学生情操的陶冶、人文素质的提高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在大学社区生活的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及其在精神上具体化的文化形态,是培养人才的教育资源。它通过文化活动所营造出来的环境和氛围对人的心理的辐射作用,在较高层次上软性规范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特别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创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精神基础,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高校和谐制度建立,有利于协调师生身心和谐发展,有利于加快高校有序发展,有

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有利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谐发展。

要正确把握文化、校园文化、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正确理解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功能。要丰富和繁荣校园文化,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培养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学生,需要有充满着自由、平等、博爱,充满着开放、宽容、尊重,充满着求真、竞争、批判的校园风气和精神;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强化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渠道之一。⑦

要在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优化和谐的育人环境,在潜移默化的氛围里,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从而陶冶其情操,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造就出大批合格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注释:

①刘吕,高吴冬.网络背景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1).

②⑤乔潮.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理性思考[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7,(1).

③⑦杨禹.论加强大学生人文人文素质的重要性[J].中国科技创新导报,2008,(1).

学校与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摘?要: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企业招聘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除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要在德育方面培养人才。职业院校可以借助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利于学生长远的工作发展。学校、教师应调整人文教育的教学理念,善用人文教学内容,实行针对性教学,学校与社会联合,共同实现技术与人文的结合。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发展,培养技能与道德并存的高级人才成为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人文教育迫在眉睫。高职人文教育只有做到以能力为本位,结合社会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培养出能力全面、心态积极向上的新型人才,为学生就业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一、高职院校借助人文素质教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所谓“教书育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积极向上、善良纯洁的人性,即便在以培养技术为本位的职业学校中,依然不能忽视育人的教学任务。人文教育不但使学生获得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而且带来的社会意义也同样深刻而丰富。

1.借助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技能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点,但是在就业中,企业和社会往往更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意识、服务意识、法律观念、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等很多方面。在企业招聘考试中,综合素质所占比例也越来越重,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不断全面化。对此,全面的人文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人文道德修养,并用其来引导所学专业,开启创新思维,从思想境界、专业综合能力和文化教养等多个方面得到升华,指导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合理合法地解决每一个问题,脚踏实地地向前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2.借助人文教育指导学生的工作和生活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希望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长远。如果学生仅仅具备专业素质,无论技术能力多高,都脱离不了技术人员、工人的限制,人文教育恰恰可以弥补技术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应对职场生涯中的各种问题,突破瓶颈,寻求发展的新高度。

不仅如此,学生步入社会后,在工作之余也要面临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学校的人文教育在此就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家庭,和谐的生活也为学生的工作提供了动力和支持,成为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助力。

二、对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的理性思考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但是我国职业教育多年来追求专业技术的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使得人文教育成为高职教育的短板。随着社会人才竞争的白热化,高职人文教育的缺失愈发明显,正视高职人文教育的现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改革高职人文教育的当务之急。

1.人文教育观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

(1)高职学校人文教育观念落后。高职院校向来是将技能教学放在首位,但是过度重视学生的职业技术而缩短人文教育课时、人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成为高职院校的普遍问题。很多学校认为,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职业技术,人文教育并不重要,认为其作用不大,仅仅把人文教育作为被动的教学任务,甚至当成教学的负担。因此,在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中,人文教育仅仅是作为选修课出现,即使是必修课,所占课时也非常少,甚至会被专业课占用,大大减小了人文教育的比例。

(2)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内容陈旧。从学校和教师的种种表现来看,其对人文教育内容的认知出现了很多问题:在人文课堂上,教师不愿深入思考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态度消极,一些教师对人文教育的内容产生了误解,认为教授简单的书本内容即可,并不重视全面的人文教育,因此造成教学内容空泛和狭隘,无法指导学生更好地立足于社会。而在专业课堂上,教师也没有恰当地融入人文教育,认为人文教育与专业课无关,因此课堂上只进行单一的技术教学,学生教育靠“管”而不是靠“教”等状况比比皆是。

2.人文教育内容实践指导性不足

(1)人文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在社会的压力下,很多高职院校按照国家要求设置了人文课程,但是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文课程形式化,内容空洞,大篇幅地进行理论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照本宣科。而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社会上立足,如果人文理论教学没有很好地联系实践、与社会接轨,没能真正指导学生工作、学习的具体内容,就势必会削弱对学生成长的指导意义。

(2)缺乏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板块。根据对多所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虽然高职院校普遍设置了人文教育的相关科目,但大多使用的是统一的教材和内容,课程设置方面缺少整体细致的规划,很少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需求设置专门的职业道德教学内容。由于人文教育缺乏具体的职业道德内容,在很多情况下,高职的人文教育只是泛泛的教学,并不能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作用,不但浪费了时间,而且加深了师生对人文教育的错误认知。

3.教育体制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社会各界不配合

在高职学生的培养中,教师和校方主要依靠技能等级考核来评定学生的职业素质,而等级考核中几乎没有关于人文素质、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内容,即使在人文考试中也会出现押题、开卷等情况,缺乏合理的考核标准,学生的人文素养很难得到正确的评判。

不仅如此,社会对高职人文教育的忽视也是导致教育体制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社会虽然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评判标准,直接导致了学校缺乏人文教育的具体思路。

三、实现高职院校学生人文教育的回归

在社会需求下,高职院校进行人文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但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和社会多个方面共同合作,促进人文教育的回归。

1.学校、教师调整人文教育的教学理念

促进人文教育的回归,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还需要学校和教师从根本上调整心态,重视人文教育,将人文教育提上日程,将人文教育确定为重要的教学任务。

首先,高校各部门要正视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意义,深刻认识到在培养学生技术能力之余,不能摒弃教育育人的重任,在强化知识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同时,只有升华灵魂才能真正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才,真正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其次,在学校重视人文教育的基础上,教师也要调整观念,不但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做到在课堂上教授丰富的教学内容,更要注意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切实体会学生的需求和心态,做到人文课堂教学以人为本,教师以身作则带领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2.完善人文教育的内容,培养综合型人才

在学校和教师调整教学心态的基础上,面对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更要根据需求理清思路,结合传统的人文教学和当下社会的需求,教授学生基础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人文思维和高尚道德。

从人文知识的角度来看,高职人文教育要包含基本的社会法规和道德伦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丰富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将人文知识扩展到管理、政治、经济、环境、社会等多个领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不仅如此,在人文思维方面,可以开展相应的文学、艺术学科,培养学生的情操和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开阔视野,以便使学生更好地观察世界、思考问题。

在精神方面,教师可以在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中指导学生形成健全而独立的人格,在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解放个性,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理想。

3.实行针对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高职的技术教育具有工具性,因此需要融合人文教育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不过,由于学生专业的不同,在学习人文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所学的人文知识是否能与专业技术相辅相成,是否在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实际指导意义,因此,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

第一,合理地综合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在内容方面,不要局限于仅仅在人文课堂传授知识,在职业技术课堂上,教师也要针对不同的环节向学生传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将技术和人文紧紧联系到一起,用人文知识来指导专业技术,提高人文学习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第二,在设置人文课程时,可以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弹性设置课程结构。例如,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安排讲座和参观;在学习技术之余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融入社会;还可以开展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要求选修文学、艺术等人文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学校与社会联合,共同实现技术与人文的融合

在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后,关于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核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形成一个校内、校外联合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地评价学生的人文学习成果,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指明方向。

从学校角度来说,学校各部门要严格考核人文教学,既要有针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笔试考核,又要有针对学生日常行为和学习态度的评价,二者综合对学生的人文综合能力进行判定。

从社会角度来看,当企业聘用学生时,要同时兼顾学生的技术能力和人文能力,并根据岗位需要进行权衡。企业也可以与学校合作,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观摩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对职业道德等人文知识有基本的认知。

四、小结

综上所述,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而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缺失所带来的隐患已经日趋明显,缺乏人文素养的技术型人才显然已经无法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学校和师生要不断寻找发展的突破口,从人文教育出发,促成人文教育的回归,借助社会力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金雁.高职人文教育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重构[J].高等教育研究. 2012(1).

学校与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专业教师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多年的扩招之后,开始过渡到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的发展阶段。从重知识的传授到重能力的培养再到全面素质教育,这一发展过程,体现了高等教育认识上的深化,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起来的新理念成为不少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难能可贵的是探索没有停留在理念层面,而是进一步的衍化为了一系列具体、细化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人们从课程体系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教学改革动力机制研究等多方面入手,取得了行之有效的改革实绩。本文拟从理工院校落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时专业教师的作为这一微观视角进行探讨。

1 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认识。李政道先生曾说过:科学、艺术、人文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他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追求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关联和均衡,是人的创造力的本能。如何将青年学生的这种潜在的本能发掘出来,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任务。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各有千秋,两者的融合是由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的;自然科学教育侧重培养科学素质、创新能力,人文教育则熏陶人的高尚情操,培育人的文化功底。科学技术需要人文精神为其提供思想指导,没有人文精神指导的技术不但得不到长远的发展,而且有可能违背人类的初衷而伤害人类自身:而缺乏科学精神和技术能力的人文工作者,也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新时期的人才,应该是贯通文理,拥有更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务实态度的复合型人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配合可以一定程度消解作为双刃剑的科技发展对人性的扭曲。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逻辑关系表明;高科技与人的高素质必须协调发展才能真正为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因此,现实中,构建“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中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往往没能很好融合,而是相互游离,甚至有所偏废。在一些单科门类的学校中,这种状况似乎更令人担忧。

从理论上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非对立的,“因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实践的结晶,同时也是人类精神的组成部分。科学精神追求‘真’,人文精神追求‘善’和‘美’,而‘真’、‘善’、‘美’都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向往和社会实践指向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应该有机融合。”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看,科学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人文教育对于人的培养更具有根本性意义。因为,科学技术最终是为人类服务的,科学技术掌握在什么样的人手中,比人掌握什么样的科学技术显然更为重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看来,释迦牟尼、摩西和耶稣对人类所作的贡献远远超过那些聪明才智之士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2 目前理工院校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认知上存在的几个问题。

2.1 长期以来,我国理工院校的人文教育只由人文课教师来承担,故在专业课老师头脑中逐渐地形成这样一种误解:人文教育应当由文科教师担当,而与理工科专业课教师无关。受此影响,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只管“专业”教育,而很少涉及对诸如因各专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带米的环境、伦理、道德、法律等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原理、问题的学习和思考。其结果,文科教师和理工科专业教师面对同一教育对象,进行互不相干的教学,即在教育主体和教学内容上都未达到有机融合,因此结合专业教育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2.2 把出现在理工类专业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问题看成是文科教师人文教育的失败,与专业课老师的教育教学没有任何干系。在这里,“教书”和“育人”被悄然割裂,“教书”是专业课老师的任务,“育人”则是人文课老师的责任。其实很多问题会出现在理工科大学生中,同样也会出现在文科大学生中,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育人也同样是所有老师的责任。

2.3 认为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主要原因是人文教育的课程时数太少,主渠道作用有限。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不足矫枉过正地强求文理知识的教育对半开,其整合过程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片面主张增加理工类专业的人文学科的教学总时数,增加学生课程负担作为弥补人文教育缺失的最终手段,这种以量取胜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其实,加强理工类专业的人文教育,其最根本的努力方向在于提高整个育人过程中人文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包括在理工科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

在2002年7月教育部主办的“中外学校校长论坛”上,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Colin Lucas)在演讲中指出:“独立思考、心境澄明、想象力、领导能力、决策能力、个人责任感、社会良知、同情心,所有这些一个成功社会所需要的社会美德和个人美德都应在包含所有学科的这一学习环境中成长。”

这些年来,不少理工院校加强“两课”建设,增设人文选修课,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对强化人文教育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时间分配毕竟是有限的。我们认为,从资源配置优化的角度分析,如何在占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专业教育中,贯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将两者有机融合,使科学教育人文化,不失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3 理工院校的专业课老师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上可以大有作为。学生以学为主,课堂教学始终都是实施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在理工科院校中,专业课(科学教育)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发挥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人文教育中重要方面军的作用,不仅仅是解决人文教育课程时数较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将人文教育真正浸润到育人的全过程,使科学知识的传授中也包含做人的道理,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当然,这就给理工科院校的专业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 转变专业教师认识,全面提高专业课程教师的人文素养。大学教师自身素养不高,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瓶颈;理工科院校专业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则是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的突破口。

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思想,多么完善可行的制度,其作用最终须由教师体现出来。相当一部分大学教师在学术水平、教育思想境界及具体教学方法、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上的欠缺,直接导致了在教育教学改革上的主动性与自觉性的欠缺,这是大学素质教育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

“人文素养”主要是指除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的其它文化修养与素质。它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综合表现,它的有无是工具理性人格与健全人格的重要分界线。学生在四年的本科学习期间,有近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学习专业课,与专业课老师打交道。专业课教师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科学真理追求、人生道理感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在毕业多年后,对学校里面印象最深的老师通常是专业课老师。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的人品、学问、胸襟、气质以及创造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专业课教师应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使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和。

专业课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真正领会“教书育人”中“育人”的含义,充分认识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处理好与他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既要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把行为规范,做人的准则教给学生;既要善于做经师,还要善于做人师,使学生既有学问,又有德性!

其次,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要表现出对科学的极大热情,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并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学生平等相待,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如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等,会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再次,加强对理工科教师人文素质的培训。目前专业教师身上集中表现为:人文知识薄弱,艺术修养缺乏。如何提升理工院校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

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一个专业教师提高对“两融合”教育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对专业教师进行“两融合”教育培训。当前理工院校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因扩招、评估、发展需要,师资队伍建设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新人辈出,高学历者所占比例逐年增大,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必要。

教师继续教育的经验显示,可做好几类培训:

第一类培训打破学科界限,将教师按能力分成新上岗老师、一般教师、骨干教师几种类型进行不同的培训。如对新上岗教师重点进行教学基本功强化训练、教学过程分析与指导、教师角色意识的认同与培养、班级的行为分析和控制、电教手段的运用等;对合格教师提高其教学艺术水平,强调课堂设计与实施,并从思想境界、教育科研、教育哲学等方面对他们进行提高培训;对骨干教师送其参加各层次的高教骨干培训班,充分发掘其对课程的整体研究能力,提炼其有效教育方式并着力推广,同时让其在相互切磋、交流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教育哲学素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近两年对新进教师进行岗前集训,收到良好效果,缩短了新教师的适应期。骨干教师频繁参加各种研讨会,取长补短,带回经验或启示供同仁借鉴,很好的带动了整个教研室或学科备课组群体的教学。

第二类培训是按学科分类进行,重点放在课程、教材和教法的研究上。提出教师素质目标,在培训方法上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取专题讲座、理论研讨、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探讨融实用与超越为一体的教学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理论、教师发展心理、中外教育家、科学发展简史、课堂教学计划的设计、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学习的测量、交往艺术、生命哲学、哲学方法论等。

另外还可以形成松散的沙龙形式,如华中科技大学面向全校教职员工,利用周末,举办系列经典名著读书班,邀请著名专家讲授,有兴趣的教职员工都可以自愿参加。通过自由论辩和不同学科思想的碰撞,很多老师都觉得开阔了自己的思维和视野,跳出了专业的圈子,对自己进行学术研究和专业教学都有很大促进,达到了多学科交融的目的。

第三,在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价中设立“人文教育效果”项目,比如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思维、创新、表达,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和精神面貌,注意选用能体现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例证来阐发相关原理;要求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启迪和提炼等等。

3.2 在课堂教学每个环节渗透,使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在专业课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当然也是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做人道理的重要途径。

3.2.1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几方面来进行探索。首先我们要善于挖掘专业课本中的人文精神。任何一门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都离不开科学家的执着追求。因此,担任理工科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如果能善于发掘教材,讲出自然科学的人文内涵,这种人文素质教育可能更为深刻具体,更具说服力,往往给学生留下很深印象,从而也使学生更容易掌握专业知识。

其次,把专业课教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在专业课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充分结合起来。

最后在专业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结合时事及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3.2.2 在试验课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专业课教学中,试验教学是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

首先,在实验课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经受挫折、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知有利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进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实践教学使学生得到观察和操作实践方面的训练。

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人文素质本身不仅是一套知识体系,而且还是一种精神。在自然科学领域,最重要的体现为一种创新精神。知识获取是知识创新的基础,教学实践是知识及时应用的前提。这两者都离不开创新。在试验课环节增加创新试验内容,鼓励学生把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应用到实验中来,每学期把学生的创新试验汇编成册,作为实验成果展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华中科技大学的做法就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华中科技大学数、理、化、外等基础课量大、面广,对学生的影响深刻,他们首先在这些课程里选择一、二进行试点。物理系在研究过程中,着重探索在实验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为了让学生自由地进行科学实验的探索和创新,他们进口组合式教学仪器,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能随意搭配的仪器,设计新的实验和装置。物理系李元杰教授在此基础上摸索出一套新的大学物理教学体系――CCBP创新教育,其指导思想就是全面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式和研究式学习。几名大学生给李元杰老师的信中说:“您和您的《大学物理CCBP》对我们的学习和思维方式进行了一番彻头彻尾的改造。您不仅将物理的浩瀚、神奇、风趣赠予我们,更用您对物理的见解、执著感染着我们。”“热是同生命相连的,热是生命的象征――连热都没了,还有生命吗?因此,研究热的问题,实际上是对生命的关注,对热增加一点理解,就是多了一步向生命意义的接近!”

最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因为科技的攻关,不仅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好的个体素质,而且要有较强的合作协调能力。当今许多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多学科的共同协作才能顺利完成。不同单位、学科、行业的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完成科技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验课中,采用分小组进行实验,大家分工合作,互相配合,荣辱与共,让学生自己通过亲身经历去认识在合作过程中的得与失。在这方面黑龙江大庆石油学院教师刘霞颇有心得,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

3.2.3 课后继续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课后答疑以及作业批改是专业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答疑及作业批改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和关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且可以融洽师生关系。对学生要给予信任和期待,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期待值与成功率成正比。期待的话语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正视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会在教师的期待和鼓舞中获得信心和力量。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赞赏、信任和鼓励。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有助于学生的成功。

学校与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明确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里所说的“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不仅局限于学习地道的英语,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传统,还应以英语为媒介传播中国文化。因此,英语教学不仅是对学生外语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种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双向的,意味着不仅要吸纳国外的文化,还担着传播本国先进文化的重任。目前,民族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育中多以介绍英美国家文化为主,缺少中国文化内容,对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宣扬和教学内容几乎没有,与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现实需求不符。民族院校的大学英语教育必须肩负起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神圣使命。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在多元文化教育的模式下获得外语能力和文化素养的能力,使其在了解主体文化和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继续发扬和保持民族文化,并且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语言文字工作及文化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就包括西方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所以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在推进外语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并将其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包括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对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国际传播能力需求调查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为中央民族大学2012级和2013级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两个年级总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每个年级各1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其中,男生56人占28%;女生144人占72%。汉族学生84人占42%,少数民族学生112人占58%。

(二)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李克特五点数据量表(Likertscale)进行问卷设计。本问卷共计20道题,每道题分别有1完全不同意;2基本不同意;3不确定;4基本同意;5完全同意五种计分。问卷运用SPSS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并获得相关数据和结果。

(三)问卷调查统计结果从表1的统计结果来看,每道题分值的平均数都在3分以上,其中最小平均数为3.54分;最大平均数为4.48。标准方差值中最小方差值为0.336,最大方差值为1.373,方差值较小的题为第15题、第2题、第11题、第14题和第20题。此数据结果表明,学生对这几个题目在基本同意和完全同意选项选择是最多的。这几个选项分别是第5题有必要在英语教材中加入中国民族文化的内容,基本同意占44%,完全同意占52%;第2题有提高和学习用英语表达中国民族文化的愿望,基本同意占58%,完全同意占30%;第11题在上大学英语课时,有必要学习中国民族文化的知识,基本同意占54%,完全同意占36%;第14题希望自己能用英语流利地表达我们中国的民族文化,基本同意占40%,完全同意占50%。第20题民族院校大学生在民族文化方面应该具有国际传播能力,基本同意占40%,完全同意占54%。这几个选项的结果已经充分说明,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有强烈的愿望希望用英语能够表达中国的民族文化,并且希望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和教材中增加民族文化的内容。在其他的选项中,如第1题在和外国人进行交流时,有必要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本同意占32%,完全同意占56%;第7题在用英语表达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时较吃力,基本同意占40%,完全同意占50%;第8题对于中国民族文化方面的英语词汇较少,基本同意占38%,完全同意占46%。第13题现有教材中包含有中国文化的内容太少,基本同意占52%,完全同意占26%。这四项数据结果充分表明绝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对自己目前的民族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不太满意,认为自己在民族文化方面的英语词汇过少,并且英语教材里面包含中国文化的内容过少。再如,第16题需要在大学英语课上能够补充一些中国民族文化的内容,基本同意占48%,完全同意占38%;第17题需要有一门选修课或通识课用英语讲解中国民族文化,基本同意占38%,完全同意占38%;第18题希望能有一本专门的关于中国民族文化的英语学习教材,基本同意占42%,完全同意占42%。这三项数据表达了学生有愿望在英语课堂中补充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这部分内容,且希望有专门的教材和专门的选修课。最后,在第19题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有责任用英语向世界宣传我们的民族文化,基本同意占36%,完全同意占52%。这道题完全同意的比例很大,表明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大学英语教育中不仅要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的同时,还肩负着用英语向世界宣传民族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三、民族院校民族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培养途径

(一)民族文化英语课程的设置民族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开放性的多样化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在后续课程、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等方面增加中国民族文化方面的课程,如民族文化阅读课和口语课等。如果课程设置方面有困难的话,可以在教学内容方面,合理利用教材的同时,把中国民族文化的英语表达教学内容贯穿到各层次的英语教学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作为补充,提高各民族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例如,口语课程内容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相关话题为单元,通过情境导入、词汇认知、主题阅读、讨论练习、拓展话题等环节串联各单元学习内容,使学生基本掌握中国民族文化的英语词汇及相关表达方法,进而能用较为得体的英语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华民族文化相关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以及文化现象等。

(二)校园民族英语文化的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可以将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用英文标识;在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和宣传中注入英文元素;学校英语广播电台可以在内容上增设学生感兴趣的民族英语活动和民族英语新闻广播;组织各项民族文化英语活动,如民族文化英语演讲和翻译大赛;开展民族地区英语导游和模拟对外交流接待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各民族大学生创办以弘扬民族文化为特色的学生社团;定期出版校园民族文化英语刊物,利用节假日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调研等。这些丰富而多彩的活动以多种形式弘扬民族文化,且适合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对民族英语文化学习的热情,使校园民族英语文化建设落到了实处。

学校与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人文素质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从事科学文化事业的社会实体。是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基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总则第二条再次规定了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中的任务:“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明确了高校图书馆要对大学生进行品质塑造和扩大知识面的教育。可见,高校图书馆不仅是教学和科研的服务基地,更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它对大学生的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人文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内涵

“人文素质指的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态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这是形成人文素质的基础,包括文、史、哲、艺术、科学技术史、伦理史等;二是对人类、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意识;三是高尚的人格要素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人文素质是人的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人的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品格。”_2J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2 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分析与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2.1 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分析

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高等教育存在着趋向于实用技术教育。“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培养”,导致了我国大学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严重不协调的弊端,使之呈现出“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局面。商业主义对大学的入侵,大学的扩张,学生人数的剧增以及社会商业文化的泛滥使大学失去了象牙塔的氛围。许多大学的教育仅是为了把学生塑造成满足社会利益的有用工具,专门化、专业化、职业化已成为当今大学教育的主流,其结果造成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严重缺失。

2.2 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当前大学教育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需要。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科学研究、人文探索能力的高级人才,不仅是自然人、经济人,更是文化人,他们理应热情地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命运。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时,不仅仅要引导他们认真学习,还须教育他们注重自己知识的合理结构,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爱因斯坦曾经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的人,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现代教育呼唤一种能提高人的素质、陶冶人文精神的人文教育来与科学教育相互补充,我们必须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来缓解科技发展对人性造成的缺憾。

3 图书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优势与作用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重要信息源的发掘者、传递者、支撑力量和载体,可以说,它既是文化传播的集散地,又是文化创新的策源地。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高校图书馆文化氛围的营造,充分发掘图书馆文化景观,发挥其在人文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3.1 图书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优势

3.1.1 具有丰富人文底蕴的馆藏资源。“一个历史意识、人文意识觉醒较早的民族必定也是图书馆意识觉醒较早的民族,这种图书馆意识不仅应当是一切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人的事业,也应当是每个有文化教养的人必不可少的文化意识。书籍的可贵在于书籍中所载的人的心灵探索、创构或升华的可贵,这一点是所谓图书馆意识或图书馆精神的意义所在。”高校图书馆凝聚着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灵之气,这座人文宝库中记载了人类悠久的历史,荟萃了中华民族古老而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保存着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源,这些古籍善本图书、名人字画及社会各界名人捐赠的资料等,具有较高的人文内涵和艺术欣赏价值的特藏珍品所独具的人文魅力,往往会给大学生以内在的鼓舞和启迪,对他们身心有意无意间产生深远的影响。

3.1.2 具有“绿色”的人文环境。高校图书馆有着独特的文化气息和文明氛围,它反映着学校的精神面貌,反映着校园文化品位和校园的人文景观,体现着学校浓郁的书香特色。高雅、宁静、舒畅的阅读环境,能使学生自觉地受到教育。优化的人文环境,如馆内条理清晰的规章制度,有序的借阅秩序等,对大学生形成一种约束力。馆内名人格言与字画点缀,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习氛围,再辅以人性化的管理措施,能使学生建立起自觉学习的意识,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绿色”的人文环境促使学生思考和感悟,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从而提高精神品位,升华精神境界。

3.2 图书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3.2.1 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善于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至关重要。如高校图书馆中优美的文学作品能引导读者走入诗情画意般的境界,并逐步领悟其作品所蕴涵的情感艺术。阅读人物传记类作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主人翁优良品质所感染,会在思想领域里与主人翁达成共鸣。为此,高校图书馆应密切关注大学生读书倾向并及时加以引导。如我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在阅读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给予直接指导和帮助:首先在文献采集上调整购书比例,由原来医学专业书籍占60%、人文社科类占40%的比例结构,调整为专业图书占40%、人文社科类占60%;其次,选购中外历史名著和现代名著、艺术鉴赏、名家书画作品和有关励志、礼仪、人际交往、人格教育、心理健康等类型书籍供大学生阅读,并编写“新书目”“推荐书目”“导读专栏”等,通过校园网及板报专栏推荐给大学生。让大学生通过阅读吸收书中精华,使他们能够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3.2.2 熏陶作用。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继承前人文化遗产,丰富完善自身精神文化修养乃至创造精神文化新成果的集聚场所,它具有强烈的文化辐射功能,这种特有的文化功能,使图书馆成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场所。环境的熏陶是无言的教育,潜在的影响,大学生身处图书馆的文化氛围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气息的熏陶,并可通过艺术作品给大学生以力量和启迪,如我校将图书馆与艺术馆融合在一起,使图书馆既有丰富人文内涵的文献资源,又具有观赏性很强的立体艺术作品。现有的466件艺术藏品,为我校大学生提供了人文精神食粮。艺术馆为大学生提供直接参与艺术活动的机会,使大学生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