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形式范文

经济发展形式范文

经济发展形式

经济发展形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林业经济;发展形式;分析

林业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其中一项,但林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离不开的。林业经济是一体的,只有当林业经济自身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才可以支持林业的发展,文章具体分析林业经济发展的形式。

1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林业经济现在虽然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仅影响林业经济的发展,还会妨碍生态问题的改善,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1.1观念转变至关重要。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人们对于各类经济体制的了解都比较少,而且对于传统的经济体制、市场都已经非常熟悉,已经形成一种习惯。各种经济体制已经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但是这些经济体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难以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如果国民对于市场或者经济体制观念不能转变,各种新型的思想或者方法很难应用到实践中。这对于林业经济适应当今社会,并得到一定的发展非常困难。1.2林业经营存在问题。林业发展要经过经营,才能拥有一定的市场并盈利。但是林业经营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我国林业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匀,有的地方林业资源非常丰富,但有的地方林业覆盖率非常低。除此之外,林业资源分布不同,有的地方树木多,但种类单调,而且树木的质量也不能保证,主要是没有考虑到树木本身生长所需要的环境特点。这非常不利于林业的发展,更不可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应。1.3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林业发展中管理工作的质量非常重要,管理水平的提升除了涉及到相关工作人员的观念转变外,还有可能涉及到林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如果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对于自身的工作不够负责或者对于管理工作的业务不太熟悉,很难完成这份工作,最终林业经济的发展也非常难。

2林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社会发展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很多行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也有一些行业开始落寞,所以是一个两面性的时期,它可以为林业发展带来一定的机遇,也有可能为林业发展带来挑战。2.1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机遇。为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得人们开始重视我国的林业发展,因为林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我国的经济发展。这一政策体现了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国家政府对于林业发展也提供了一定的支持。2.2生态问题带来的挑战。我国的生态问题因前期的工业发展已非常严重,只能通过林业发展来控制环境的进一步污染。生态问题的存在使得现在林业发展主要以控制环境污染为主,大大限制了林业发展。因为林业发展更大的市场应该是美化环境,但是生态问题阻碍了这方面的发展。

3发展方向与措施

我国林业发展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必须探讨林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应对问题的措施,进一步以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3.1借鉴其他行业的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林业发展是近些年来才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林业发展的经验比较少。但很多行业都有共通之处,所以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发展。在林业发展中应用一些其他行业的发展战略,但是不能原搬照抄,必须适当改变战略,密切地与林业发展联合起来,形成林业发展的一种特色。3.2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发展林业经济。我国林业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其中包括观念转变、林业经营和管理水平,所以要想发展林业经济,必须要先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对人们进行一定的培训教育,逐步提升公民的思想素质。林业经营中的问题,国家应该给予一定的帮助,帮助克服地域不平衡问题,以及林业发展中质量控制问题。

4小结

林业发展现在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而且正好响应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非常具有发展前景。根据上文的分析,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形式仍不容乐观,必须更加重视林业经济发展投入,这样林业经济才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民洲,张林静,叶尔凡,中国林业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变-必要与可能[J].林业经济问题

2刘楠,马平,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瓶颈制约”与对策研究[J].宁夏农学院

经济发展形式范文第2篇

1.车站经济圈加快城市化进程铁路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车站这个节点来体现的。正是因为有了车站,才加速了这一地区人流和物流的聚集。由于既有线车站能力已经饱和,在综合考虑征地、拆迁以及其他成本的基础上,目前我国铁路新线车站规划基本上定位于市郊,这与当地政府城市建设规划是吻合的,因此调动了地方政府参与铁路建设的积极性。车站经济圈的形成一方面使城市的范围得到了快速延伸,城市的规模在短期内能得到有效扩大。比如,处在京沪高铁线上的杭州火车东站站房设计一亮相,就“俘获”了很多杭州市民的心。目前,火车东站广场综合体的设计方案延续了简约大气的“钱江潮”风格,也将带动周围总面积约为9.3平方公里城东新城的开发建设。城东新城引导着杭州新城的建设,打造上海-杭州的40分钟生活圈、工作圈和经济圈。另一方面车站经济圈给周边农村提供了很多商业机会和就业渠道,加快了农村生产要素向城市的转移。就北京南站经济圈而言,北京南站通车后,其自身规模和输送客流的能力均大大超过了北京站和北京西站,已成为南城最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北京南站的改扩建为南城建设创造了机遇,一个以南站为中心而蕴育的新商圈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北京南站周边将会形成以中档写字楼、酒店为主的商业地产的聚集区,而这一趋势在其周边商务写字楼开发上已经表现较明显。目前在南站周边区域已聚集了包括搜宝商务中心、立业大厦、正旗大厦、未来假日大厦、玺萌中心、富力摩根中心等一批商务写字楼,区域商务写字楼项目总量已经超过了70万平方米。酒店、写字楼等商务设施的进驻,在提升南站周边整体商务氛围的同时还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大量从业人员的到来反过来又会带动周边零售业和商业的崛起。商业、酒店服务、写字楼整体的发展态势就会形成,相应地就会有大量的从业人员选择在离南站较近的南城居住、购房。如此良性循环下去,南城整体房地产的发展将得到迅速提升。对于未来南城的发展,很多业内人士寄希望于依托南站所带来的附带效应。再如,湖北十堰火车站经济圈。该经济圈已规划了五大功能区,其中之一的建陶板材批发区,初步规划分四期进行整体建设,计划投入2.4亿元,开发门面50000平方米、居住房屋150000平方米,新市场建成后可吸纳入驻陶瓷经营商500多家,年销售额达到5亿元。湖北另一个车站经济圈“襄樊经济圈”的建成也拉动了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成为襄樊市的黄金地段。目前,以襄樊站为中心,逐步衍生出小商品批发商贸圈、餐饮服务商圈、房地产商圈等,区域内国民生产总值近3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车站经济圈催生城市副中心围绕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的车站建设,很多城市纷纷借势打造城市副中心。在武广专线的沿线,以高铁火车站为中心的现代化商圈逐渐涌现,成为中国经济中的一个新动力。作为武汉“1+8”城市经济圈的龙头,武汉制定了发展轨道交通、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和纺织业等产业的规划。按照规划,武汉火车站周边的杨春湖地区,将被打造成城市副中心,形成副中心核心区、高速铁路站区、中央景观休闲带、文化旅游服务区和综合居住区等5大功能区。长沙市在长沙南站周边制定了“武广新城”战略规划,计划总投资295.5亿元,规划居住人口约40万。武广新城规划开发340公顷左右,主要开发建设商业地产、住宅、旅游及文化娱乐设施。长沙将变成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城市。长沙南站所在的这个城市副中心,是长株潭城市群共同的城市副中心。武广新城之于长沙,将如同浦东之于上海、中环之于香港。除武汉、长沙外,岳阳、郴州、韶关等二、三线城市也有类似的规划。在新郴州火车站的周边,当地政府专门以此为中心,新开发了“福城新区”。

3.车站经济圈促进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现代交通运输规划理念强调的是综合交通运输的配套发展。作为交通枢纽的铁路车站,尤其需要其他交通方式如公交、地铁等配套发展,形成客流的快速聚集和分散功能,有效解决铁路“两头交通问题”。相对于一般铁路,高速铁路由于速度快、密度大等特征,更需要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与之配套。因此,围绕着高速铁路车站而形成的经济圈首先需要加快市内公交以及轨道交通的发展。以北京南站经济圈为例。当初为了配合南站经济圈的建设,南站周边的站前街路、永定门车站路、马家堡路北段、凉水河南侧路、万芳亭公园东侧路、京山铁路南侧路和四路通中路等7条道路都已在奥运前完成建设。这些道路与其他主要道路之间,还设立7处立交节点,以减少拥堵。通过立交,北可以直接上南二环,南可以直接上南三环,这将使得南站周边的交通非常便利。而作为中国铁路车站建设突出功能性的标杆,北京南站集铁路、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市政交通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大型的综合交通枢纽。在这个大型建筑内部共分为五层,且按照运营的要求划分出每层应有的功能,包括有能容纳一万多人的候车区域、铁路公共综合区域、地下换乘大厅、地下汽车库、两条地铁换乘车站等设施。再如,杭州东站广场综合于城东新城的核心区域,东站枢纽集中了除飞机之外的所有的交通工具。杭州东站广场综合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以车站为核心的“东站交通枢纽综合体”;二是以运河公园为核心的“运河文化商旅综合体”。由于东站广场综合体的换乘交通组织是围绕站前架空层广场的两个换乘核心进行,因此无论是国铁与地铁、公交、市域短途、旅游大巴和出租车及社会车之间的换乘都在室内进行。同时,公交、市域短途和大巴车场均有上盖,其上下客也均在室内进行。建成之后,站场规模将从现在的4台7线扩建至15台30线,再建设磁悬浮3台4线,连接沪杭、宁杭、杭甬、杭长等方向,成为全国最大的客运中心之一。

二、车站经济圈成为城市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节点

事实上,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需要通过彼此之间相邻的关键节点直接对接,进而延伸至区域内部而实现的。交通的便利使得车站经济圈迅速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节点,承担着生产要素交换及将影响力向周边地区辐射的功能。北京南站的修建不仅使北京市重要交通枢纽南移,也将使丰台区成为北京参与京津冀经济圈和更大范围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关键节点。北京南站的修建能进一步促进京、津两地之间的互动,从而实现京津冀经济圈的快速发展。北京南站经济圈的建设是以北京南站改扩建为契机,着眼于扩大对外交流和经济合作,筹划的经济圈,以便形成与其他重点区域优势互补、功能衔接、联动发展的新区域。目前,丰台区正抓紧编制“北京南站周边地区建设规划”。这一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后,北京南站经济圈的区域范围、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都将明确,将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产业规划与南站改造并举。

经济发展形式范文第3篇

一、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

无论我们是否即将迎来“亚洲世纪”,有一件事很明显:全球经济的地理中心已经发生了显著的转移。如今,中国正处于前沿和中心位置,而且发挥着经济领头龙的作用,引导世界经济爬出泥潭一路前行。

(一)务实的经济政策,蓬勃的后发优势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党掌握了经济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巨大风险,体会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极大冲击,锻炼了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把握航向,搏击风浪的能力。因而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关键时刻,能镇定自若,泰然处之,运用宏观调控和强有力的务实的经济政策,使经济依然快速发展。2011年,我国GDP收入突破10万亿大关,经济增长率为9.8%,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对世界经济GDP贡献率为4.5%,对中国经济贡献率为16.7%。除此之外,中国民间储流资金(储备和流动资金含境外流入资金)保守估计也在400万亿以上,全国国控经济总量47万多亿元,这笔庞大的资金,是推动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和后发优势的基本保证和巨大动力。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最大的商品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出口份额占全球的9.6%,紧随其后的依次是德国、美国和日本。以当前的美元购买力计算,中国年平均人均收入为4,400美元,已经成为一个中高等收入的国家。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之最。另美国尚欠中国3万多亿美元,这样中国总储备量为6万多亿美元,也成为世界最有钱的国家之一。中国具有继续强劲增长30年的潜力。主要原因:一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尚未开发完毕,区域性发展不平衡,开发潜力很大;二是资金、人才技术优势还没有完全显示出来,发展后劲显著;三是“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方针刚刚起步;四是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还待进一步加快;五是中国把握好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到目前为止,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主要还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如长江三角、珠江三角、环渤海湾等地区,中西部还有很多没有开发的“处女地”,即使开发了,改革开放的纵度、深度仍然不够,效益不佳,低碳节能的科技含量还不高,处于低、初级的工业化水平,更大的经济效益尚未量化,还有待更深层次的开发和深化。在主席主持中央工作时期,中央就提出开发大西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决策,这一条条令人鼓舞的英明决策,到了今天似乎变成了“纸上谈兵”。十几年过去了,我们没听到大西北开发的惊天战鼓;没有看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旧貌换新颜”的累累硕果;没有触摸到中部地区崛起时嘭嘭跳动的脉搏。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够感觉到中西部人民改革开放的勃勃雄心和前进的坚定步伐。因此,国家应加大开发大西北的力度,要拿出革命战争年代那种“十万大军进西北”的宏伟气势,疏通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开辟大西北几条大通道,便捷边疆人民进行广泛的国际贸易。引导中东部地区资金、人才、技术向大西北流动,迅速带动大西北经济的快速发展。党和政府应给予大西北人民群众各种优惠政策,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和帮助青海、新疆等区域的实体企业做大做强。这样,大西北就能像东部沿海一样,得到快速的经济发展,为国家提供新的更大的经济增长点。另外,国家要指导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体制改革。例如企业整合,做到强强联手;调整结构,合理建设重工业基地,上下游协调搭配;人才、技术、资金跨区域联合,利用江苏、浙江等地人才和资金的优势,进行跨行业、跨区域的自由调节,搭配组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再一个就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问题。中部地区的大多数人民群众思想保守,容易满足,错误地认为有吃、有穿、有房住这些简单条件能够满足就足够了。因而一旦满足,便不思进取,认为已是“很幸福了”。实际上,他们还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幸福”。如果有一天,他们觉得向国家纳税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闲暇之时出门旅游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这就说明,他们开始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到那个时候,中部地区才算真的实现了崛起。笔者做了一个比较,比如江苏和安徽两个相邻的省,江苏除了地理位置上优越于安徽,东濒黄海,上接大都市上海,并没有其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况且江苏资源奇缺,人口众多,面积较小,是靠什么来支撑经济的迅速发展呢?一句话,靠人。江苏人吃苦耐劳,敢想敢干,百折不挠的精神,使江苏的GDP是安徽的二十多倍。而安徽资源丰富(有煤、铜、铁、等矿产资源),文化底蕴深厚,人民善良纯朴,面积是江苏的1.5倍,可是安徽的经济增长始终赶不上江苏,为何?同样也是一句话,是人。安徽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落伍了,思想保守,安平乐道地过自己的好日子,所以在同等条件下没能赶上和超过江苏。因此,中部地区(安徽、江西、河南等)的人民群众只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改革创新,奋起直追就一定能够担负起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为国家经济增长添砖加瓦。

(二)资金、人才和技术优势还没有显示出来,经济

发展后劲强势显著。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表现在通货膨胀仍在继续,物价上涨压力仍在增大,经济下降趋势仍然存在这“两涨一降”,在这关键时刻,党中央在2011年12月14日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制订2012年国内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基调、方向和主要任务,并且明确提出“稳中求进”的战略方针,笔者认为,所谓“稳中求进”,“稳”就是要努力保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利用环境变化带来的倒逼机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最终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实惠,这是“进”。由于国内经济形势严峻,2012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提出经济发展调整结构,扩内需,惠民生等重大举措。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应开拓资金、人才和技术流通渠道。可以说,我们国内并不缺资金,前文已经提到,中国经济国控总量为47万亿人民币,民间流动和储蓄资金达到400万亿左右。党和政府应想方设法调动和运用这笔庞大的资金为经济发展铺平道路。比如实行国替民办战略等。总之要大胆地改革创新,灵活运用和调动民间资本。比如,中西部部级贫困县、乡(镇),经济长年不得翻身,人民群众还是极度贫困,针对有的干部怕苦畏难,不思进取,个别领导不作为的现象,要毫不留情地进行整改。考核整个班子,当留则留,当走则走。工资在任期内发70%,停职修养(学习、深造),GDP和人均收入要做到递进增发,这样大胆地实行几任,看看是否能使资金、人才和技术得到充分发挥,这也就可以为政治改革提供多一点尝试。通过这样大胆改革创新,让人才、技术和资金得到最大的开发利用,做到“物尽其能,人尽其才,钱尽其利”的良性循环。

(三)实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

这里的“走出去”,是指带资金、带项目、带目的到海外创办企业,开办分公司,也应当在国内纳税。这种“走出去”实际上是国内企业的海外延伸,既能开拓海外市场,提升企业形象,参与国际竞争,又能获得宝贵经验,了解国际市场的运行规则。当然,最根本还是为了引进资金,使祖国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为国内的经济增长再创佳绩。据报道,目前国内有一种不好的状况,一些富豪携款到国外定居,有的到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还有的到东南亚一些国家。每年有数千亿美元甚至于近万亿美元流向海外,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绝不能让一些心术不正、为富不仁的人,利用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发不义之财,又将不义之财带走外逃,去过奢侈豪华的糜烂生活,这实际上就是“变相洗钱”。笔者在这里大声呼吁:党和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拿出得力的措施,打开“外跑”富豪的行装,看看所带走的款项到底是怎么来的,是勤劳致富,还是为富不仁。是勤劳致富可走可留,假若是为富不仁的拆白党(骗吃、骗玩、骗财、骗色),一定不能放任自由,要追根寻源,必要时要“冻结”资金,不予放行。我们不能提倡这样的“走出去”,这样的“走出去”会拖垮我国的经济,因为他们到国外不是为了赚钱获利,而是为了享受、挥霍。其次关于“引进来”的问题,引进来是指将国外的先进科技人才和领先的管理理念引进来。不是简单的招商引资,而是有选择的不破坏国内经济环境的招引科技人才和项目资金。就目前形势看,我国的引进来战略不尽人意,特别是自愿走进来的项目。比如中国的零售业:沃尔玛超市每年有大量钞票揣进外国人的腰包。沃尔玛超市将中国国内的廉价产品高价卖给中国的老百姓。有时还使用价格欺骗,弄虚作假,以次充好,愚弄和欺骗中国消费者,这是很不道德的。这种商家如果在印度早被勒令退出市场。况且,印度的国内零售业是不准外国人染指的,道理很简单,就是印度人不愿将稳赚不赔的超市这个金饭碗让别人抢走,影响本国零售业和经济的发展。我们说请进来,是指那些科技含量很高的“稳、难、长”的项目,能帮助和支持我国改革开放更深入更彻底的引领国际的先进项目,比如“急”,能否引进几条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以解我国油气之急。“难”,能否引进开发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水开发治理和绿化项目。“长”,能否引进一个大公司与中国政府签订合同,带足够资金来中国开发实体企业,五十年不撤资。到目前为止,这些“急”、“难”、“长”的开发项目都还没有请来海外商贾。也许有人会觉得很不现实,其实并不是如此,而是我们并没有请进真正的外国巨商。况且国人没敢把这些“急”、“难”、“长”的项目列入议事日程。所以说,我们还没有将“走出去,引进来”落到实处,还停留在表象上,只能说“好走则走,易请则请”。在“走出去”、“请进来”的问题上,国人应当动番心思,要有打扮漂亮女儿出阁的走出去精神,要有“摆开八仙桌,全凭嘴一张”的阿庆嫂的请进来精神,真正请进巨商良贾来中国投资创业发展,带动我国经济持久良性循环增长。要有秩序有选择地安排落实“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有关事项。

(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必须加快

俗话说“十农不如一工,十工不如一商,十商不如一科”也可以这样表述,就是说十个农民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不如一个工人所创造的社会财富;而十个工人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又不如一个商人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十个商人所创造的财富又远远不如一个科技工作者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所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刻不容缓,要放到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议事日程安排上。切不可口号式的瞎喊一通,要规划“三化”的时间表,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三化”建设上来,如能做到这一点,我国的经济又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但这三个不同的概念彼此之间又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地区这“三化”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实现,那么这个地区就一定能够结出经济的丰硕成果。如: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所以经济实力很强,人民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已经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就拿笔者所生活的这个城市(江苏盐城)来说,上世纪80年代是个十多万人口的地区级小城市,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通过“三化”的实践,现在市区人口超百万,年均GDP(财政收入)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三十多倍(达500多亿),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00美元。如今,盐城这座英雄而美丽的城市,像一枝盛开在苏北平原艳丽的花朵,像一颗镶嵌在祖国黄海之滨的璀璨明珠。所以说,要想使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伟大复兴,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就必须加快“三化”的速度,实现跨跃式发展,有眼光、有见地、有选择、有秩序地谋划发展,在今后二十年左右,赶上甚至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今年乃至今后若干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就是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前面已讲述过:“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发展,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祥和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利用好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和方法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也就是说,在国际经济形势如此复杂的情况下,要努力保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所以要“稳”。同时,也要利用环境变化带来的倒逼机制推动结构调整。深化改革,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硕成果和发展实惠,这就是“进”。

(一)当务之急乃是“稳增长,控物价”

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第一条就是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的关系。稳增长就是坚持保持进出口贸易的强劲势头,扩大内需,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时果断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财政部门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贷币政策。笔者过去在文章里已反复强调:中国的工业销售税(17%)太高了,是发达国家的三倍,这极大损害实体经济的积极性,影响实体经济的利润和发展,导致很大一部分企业很难做大做强。这一点党和政府应当高度关注。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减税和出台各种针对实体企业的优惠政策。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货币政策要适时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总量的合理增长。事实告诉我们,目前,中国经济增速在回落,这是我们期望的,但要防止回落过快,引发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要稳住经济增长。笔者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赋予新的内涵,更加注重结构性减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货币政策虽然方向不变,但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小企业在建项等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稳定物价的基础是发展生产,保证供应。要坚持不懈地抓好“三农”工作,加强农产品供给和保障能力。要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不动摇。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生产和建立和谐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现在,通货膨胀的最高点已经过去,输入性通胀也下降了,国内宏观调控也已初见成效,这与农产品价格涨幅的周期性也有关系。我们说,物价压力主要来自于农产品,而农产品涨幅则来自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土地成本、运输成本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包括美国、欧盟如果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后,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出现的反复,所以威胁力主要在这方面。要消除这些压力,就必须做到,尽量消化各种成本,打击人为炒作,给消费者适当的副食品补贴,政府控制价格,严控输入性通胀。

经济发展形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常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2-0022-02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常态

2014年5月在河南调研时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第一次正式用“新常态”这个词来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2014年11月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的开幕式上从速度、结构和动力三方面系统的阐述了“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仅仅过了一个月,2014年12月9日,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突出分析了新常态的本质内涵和九大趋势,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015年3月26日亚洲博鳌论坛2015年年会上,进一步全面清晰地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准确内涵:“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干工作、谋发展的大背景、大逻辑。

(一)中高速: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

这是进入新常态的起点和动因。从近十年看,2003年一2007年,我国经济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回落到一位数增长,而2012年和2013年进一步回落到7.7%,2014年7.4%,2015年上半年为7%,经济增速进一步呈现出回稳态势。随着我国消费方式从模仿型排浪式向个性化、多样化特征转变,出口由单纯的低成本快速扩张向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并重转变,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由传统人口红利优势向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优势转变,经济增速出现回落趋势,我们必须理性对待这一变化,用“平常心”对待中高速增长新常态。

(二)优结构:结构调整从结构失衡到优化再平衡

这是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基础。过去的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从产业结构上看,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产能严重过剩,而服务业产能却严重不足,看病难、上学难、融资难问题成为困扰国民福利改善的关键所在。从需求结构上看,政府以GDP为纲的考核机制引发了各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锦标赛,投资和出口超常增长,而消费占比不断下滑。从地区结构上看,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崛起,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大城市尤其是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的城市病愈发严重,而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相对薄弱。而新常态下的结构调整,才能真正使中国经济走上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发展道路,真正实现增长速度“下台阶”,增长质量“上台阶”。

(三)新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这是进入新常态的必要条件。过去三十多年我国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的经济发展路子,目前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经济高速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劳动力成本低的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在发生变化,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在减弱。面对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新一轮浪潮,面对企业主动转型、创新意愿的明显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逐步发生转换。我国经济正在逐步转换增长动力,逐步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转入创新驱动型的经济新常态。

二、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认识新常态是基础,适应继而引领新常态是关键。曾有针对性地指出:“中国将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总抓手。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长方式转变是对投入产出效益的一种新要求,主要指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转变,也就是从“三高一低”向“三低一高”转变,从铺摊子向上台阶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不仅包括了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容,而且包括经济质的方面的改善、各种结构方面的调整。党的十报告提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一个“成”字体现了理论上的创新,表明“转方式”到了质变和飞跃的关键时期。

(一)关键所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要坚持依靠改革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体制机制与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体制机制影响和制约着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式,而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式又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式,体制机制如果不合理,就难以有好的经济发展方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也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难点还是体制机制障碍,没有体制机制上的重大突破,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2015年2月27日,主持召开的深改组第十次会议上,讲到“改革不能撒胡椒面,必须集中火力瞄准要害”。经济体制改革的“要害”即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各有优势,两者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我国三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本质上看就是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进创新的过程。从大一统的计划经济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党的十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再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理论上一次又一次的重大突破,也是实践上的一次又一次的重大创新。明确了核心要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就是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按照这一总体思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包括六项:一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三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四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五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六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二)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解决目前国内发展难题,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性发展契机,我们必须以全球视野谋划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新驱动是适应全球新一轮科技和经济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内生增长道路的核心要求,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最新实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经济竞争中抢占先机、有所作为,为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要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三)主攻方向: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包括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任务。需求结构是重要的经济结构,社会总需求由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合称内需,出口需求称为外需。当前我国最大的结构调整就是扩大内需,要在处理好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关系,增加投资与扩大消费需求关系的前提下,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包括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行业结构和要素配置结构等。优化产业结构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着力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推动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真正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区域协调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是实现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的基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要优化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快培育新的经济支撑带和增长极。

(四)重要着力点: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一脉相承,既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又体现了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所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抓好五大战略任务:一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三是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五是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五)重要途径: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经济发展形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形势;企业管理;发展趋势;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体系一体化的不断形成,市场经济已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同时企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各行各业的企业应运而生,进而也导致企业市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竞争。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企业的文化思想、管理制度也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在新经济时展的形式下,网络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但同时也给企业创造一定的发展机会。因此,实施企业运行应主要从网络和知识两大方面着手,不断加强企业管理,并对企业新时代管理模式提出更严格的挑战,从而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大的机遇。

1企业管理面临网络经济的挑战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式下,网络经济的发展也是时展的需求,它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管理的实施。在当前网络经济运用的市场下,企业已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与外界保持联系的整体,网络经济不仅能够加快企业信息的传播,还能保持信息的时效性,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应将互联网和企业经济相结合,旨在发挥网络经济的更大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

1.1加强企业内外管理

在企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发展的重点已不仅仅是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还应更好地使企业适应外界复杂的环境。在企业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企业内部的环境、内部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如若企业想在社会环境中占有一定的空间及地位,即需要企业积极地加强对外开发活动。企业市场竞争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环境,企业行业、类型也有所不同,但一个独立的企业本身的能力是有限的,其需要从复杂的外界环境中引进先进的技术,并不断强大自己,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此时,运用先进的网络科学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工作环境,增强企业信息的流通量,并且作为企业与外部联系的桥梁,网络技术能够很好地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1.2完善企业运行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时代已逐渐进入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中。相对于传统的企业工作模式,现代化的企业组织形态已逐渐由原先的固定化模式向虚拟化模式进行转变。如今,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运用,实质性的物质已不再是企业运行的基础,企业的优秀人才已逐渐采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并且有效地实现了远距离的运行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业的工作环境,加快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但在运用网络技术工作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困扰,主要是现代企业已不再是经营单一的产品市场,同时也是对资本的经营,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受到虚拟的网络环境影响,对企业原先的经济分配原则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企业在充分运用网络经济技术的同时,应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管理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

随着素质化教育的不断推广,企业经济的发展也伴随着知识经济的管理。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知识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推动企业进步的动力。因此,在新经济形势下,企业管理应从知识经济开始着手,在知识方面进行一定的创新,且为了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知识管理制度应倡导主动去迎接社会竞争,有效地完善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此外,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应对企业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以进一步对知识经济进行深入的创新与研究。

2.1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在对企业进行知识经济的管理模式时,企业应明确管理对象及管理方针。在知识管理的引导下,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是管理的主要对象,只有员工掌握了知识的内容,企业才可以对知识进行一定的管理,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在知识经济中的发展。因此,为了充分达到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企业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方针,并且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将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充分发挥出企业员工的综合力量。此外,工作人员应始终将自己作为企业的主人,充分运用自身的知识与技术,为企业的发展做进一步的努力。在企业市场竞争逐渐增强的形式下,企业的发展便也是员工共同进步的结果,因此企业应对知识经济进行不断地积累与运用,并采用有效的方法更好地发挥出企业人才的作用。

2.2采用创新型的管理战略

在企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采用知识经济对企业进行管理就是将知识作为企业的管理基础和核心,运用一定的知识对企业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与探究,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知识也是在不断地创新,因此企业应对知识进行深入的认识与了解,促进企业管理的有效开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企业可以综合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对产品进行一定的创新,时刻保持与外界的联系,以更好的建立市场经济关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此外,企业应重点关注知识带给企业的创新型产品,如企业本身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以及企业的外界形象,这些都可以采用一定的知识管理战略进行改善。由此可见,企业以知识经济作为发展的基础,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面临着不同的竞争与挑战。因此,为了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企业在管理方面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加强企业资源配置,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优化组织设计,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服务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以及增强知识管理,充分运用掌握的知识与技术等方法,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水平。当前,面对严峻的市场经济状况,企业更应该不断地完善自我管理制度,引进外界优秀企业的管理思想,并与当地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相结合,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现代管理水平及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福林.新经济下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5:299.

[2]王汉君.试论新经济形势下企业管理发展趋势[J].价值工程,2012,34:134-135.

经济发展形式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形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与高碳经济相对的就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循环经济的一种发展模式,通过制度改革、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开发新能源等多种途径,在不对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影响的基础上,减少碳能源消耗,逐步削减C0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它是环境成本和经济成本的最优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低碳经济发晨所面对的问题

1、能源使用效率低下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能源消耗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据统计局2015年1月份统计数据,近十年来我国能源消耗增长达到平均每年2.1亿吨标准煤的量,2014年全年消耗能量已高达41.32亿吨标准煤。但使用能源的效率却明显偏低,相比发达国家而言,大概低8%,保持在37%左右,而我国单位能量产生的GDP与他国的差别进一步扩大了这种差距,中国产生1元经济效益所消耗的能量,不仅比不上消耗相同能量的发达国家,我国是2.4元,欧盟是4.7元,日本是8元,甚至连世界的平均水平2元也相差甚远。此外我国消耗的能源结构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压力更大,由于我国能源主要以煤炭的形式存在,煤炭相比石油、天然气排放量更大,尽管经济成本低下,但造成的温室效应也最大,近年来,我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

2、能源技术落后

由于地方GDP主义盛行,GDP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使得各地对一些技术落后,机器残旧,资源使用率低的中小企业难以下定决心进行整改,致使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模式依然困扰着不少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下定决心进行整改外,还需建立相应的政策支持与补贴制度,鼓励相关企业进行低碳技术,采用资源效率高,污染小的新型设备。

3、主要能源人均含量不足

我国能源总含量大,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煤、石油、天然气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5.4%、11.1%、4.3%,而随经济发展人均能源消耗量却逐年增加,大批资源从国外进口,资源外在依存度高,据统计容易受治于人,能源安全不够。

4、产业结构不太合理

我国产业结构划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及物流业,尽管今年来第三产业有逐渐扩大比例的趋势,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浪潮中,第二产业比例依然太大,而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消耗能耗相比第二产业要低得多,只为其消耗能耗的1/8,据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经济比值分别占1:2:2,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则为1:1:3,第三产业占的比重则是最大的一块,我国人均GDP相当于美国40年的水平,但我们的第三产业相当于美国70年前的水平,明显滞后,改进的空间巨大。

二、新形势下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分析

1、设立低碳经济基金.激励低碳技术研发

为鼓励低碳技术研究,可以专门设立基金筹集经费进行支持。目前低碳经济基金既可以是以社会出资的民间基金,也可以是政府主导出资的政府基金,双轨并下,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需求低碳基金的除了资助进行低碳技术的研究外,还要将相关技术推广到相关企业和公共部门,既减少CO2气体的排放,同时构筑低碳技术的商机,积累资金,反过来推动低碳技术的进一步的研发。同时政府应该鼓励企业采用相关新型技术,予以一定政府补贴或退税政策。

2、积极建设绿色建筑

在新形势下的低碳经济进行发展的进程中,建筑行业也要满足这一需求,实行绿色建筑的发展建设。绿色建筑在这一经济形势下,应该努力向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而针对绿色建筑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首先,要合理的采用空调以及照明等设备,针对建筑中的高能耗设备进行有效的节能处理,从而降低整个建筑的能源消耗量,这样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碳的排放量。其次,针对供暖管网以及冷气管网等进行改建,使得管网的运输效率可以进一步的提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最后,采用可循环使用的可再生建筑材料,实现绿色建筑理念。

3、做好碳排放预防,有计划实施减排工作

在新形势下,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也实现了更新。要想使得低碳经济能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就需要将碳减排工作落实到实处,针对碳排放工作进行的成本进行合理的预算。第一,要签订相应的合同协议,在满足协议要求的基础上,确定减排的目标,并努力的达成这一目标,对每个人可产生的二氧化碳量进行合理的范围划定,然后进行投入预算,最后,就是针对社会中的各个行业都进行有效的预算,这样可以使得预算更加的平衡,进而也可以使得大气中的碳含量趋于平衡。

4、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我国的能源利用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薪柴阶段,第二阶段是煤炭阶段,第三阶段是油气阶段。前两个阶段的能源转换已经实施完成,而在油气资源储备量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实现第三阶段能源结构的过渡就现代尤为迫切,而为了达到能源节约以及绿化环境的目的,利用绿化可再生能源来代替油气能源成为了可能。

现阶段,针对第三阶段能源结构进行转换的研究中,主要是针对车辆应用的燃料生产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同时,也针对一些清洁能源以及节能技术等展开研究。从理论层面上来说,各种各样的能源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很多的能源并不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一些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存在较大的难度。所以,在对第三阶段能源结构进行过渡的过程中,不能够一次性全部过渡,也不能够只单纯的应用一种能源来代替油气能源,而是需要将各种可再生的能源进行整合之后,以取代油气能源。

另外,要针对我国的能源利用率进行有效的提高。合理的对各个产业的能源利用率进行提高,使得能源和资源的浪费情况得以改善,这样也有助于满足新形势下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我国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只有大力的发展工业化,才能够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就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在满足时展需求的新形势下,合理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创新,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工业化发展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可以使得我国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克群.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经济,2009(11)

[2]曾纪发.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J].理论建设,2009(04)

经济发展形式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实体经济;快速发展;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又称本体经济,是有形存在着同时又具有重要作用的机构或者组织,与虚拟经济相反,是对社会财富进行创造的具体经济形态,是生产、销售精神产品与物质资料,并以此向社会提供服务与内容的经济活动,实体经济主要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能源、建筑业以及商业等相关物质产业部门与文化、体育、艺术以及教育等相关精神产品生产和服务部门。所以,实体经济和我国产业资本、商业资本有着密切联系的经济形态,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与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人们在社会中生存的基础。

一、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1.发展实体经济是确保我国经济发展与落实人民需求的需要

因为实体经济一般具有投入高、周期长、利润空间小的特点,所以,需要得到国家与社会的支持与重视。只有对实体经济进行引导、扶持与壮大,将国民经济这一根基树立起来,才会为发展虚拟经济提供相应物质基础,同时也为避免出现泡沫经济,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率奠定基础,只有这样,经济平稳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以及物价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只有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使一个国家经济质量得以提升,才会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方面有所突破与进展,为“稳中求进”发展社会经济奠定基础,进而改善民生,若实体经济生产活动处于停滞现象,人民就会失去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的经济基础。

2.发展实体经济是提升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在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只有将实体经济归于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将实体经济的基础地位打牢,进一步营造出勤劳创业、脚踏实地以及实业致富的经济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资本抗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自从爆发国际金融危机,我国能够度过金融危机的原因,就是我国拥有一定实体经济基础,牢牢掌握工业化进程,金融危机中,我国受到最大冲击的行业是制造业,但是制造业只是减少了部分订单,一些中小企业开工不足或者停产,大多数企业都未与实体经济相脱离,其实体经济并未出现空心化,对国际金融危机所赋予的压力进行了有效化解。改革开放后,我国对比较优势进行了充分发挥,通过对丰富与廉价劳动力进行有效利用,在短期内就处于制造业大国地位,然而,随着不断增强的环境与能源资源约束,要想保持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一定要将发展实体经济重视起来,全民增强实体经济意识,不断优化实体经济内部优势资源,使之健康稳定成长。

二、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1.吸引更多经济社会资源向实体经济转移,实现经济高效合理配置

要想使实体经济得以发展,就一定要将各市场要素尤其是人才与资金聚集到实体行业中。所以,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利,比如:制定相关金融支持政策、财政优扶政策、人才培养政策以及税率调整政策等,使实体企业负担得以减轻,拓宽投融资渠道,开放市场准入,确保发展实体经济所需环境得以改善,使实体经济吸引力得以增强,使经营管理者与投资者投资实业能有前景、有回报、有信心与兴趣。

2.以调整结构使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得以推动

实体经济应该与经济结构调整进行有效结合,这种结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和全球经济结构变化进行有效结合。爆发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受到巨大冲击,造成很多发达国家发生很大的观念变化,其消费需求也有了很大变化,减少了国外进口,并出现了一些新消费热点,特别是对低污染与低能耗消费品需求有了很多新要求,此现象就需要我国在发展实体经济过程中一定要与国际市场形式变化相适应,并做出相应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②与国内市场新变化相适应,调整国内市场结构。随着不断转变的经济发展方式与市场需求,很多传统产业就不可避免产生萎缩现象。此外,随着不断提升的消费与生产力水平,使得很多新消费需求得以形成,这就需要我国市场要不断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需求。

3.将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结合

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是其不断发展的动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培育国内市场核心竞争力,这是发展实体经济的永恒主题,同时也是我国实体竞争力得以不断提升的关键。在发展实体经济的进程中,不断推动科技创新,由传统制造模式逐步向新型创新模式转变,建设实体经济创新机制,最终形成开放式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有效结合产学研用的新型社会化创新机制。

4.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所谓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并非不发展或者弱化虚拟经济,发展实体经济是要对实体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对实体经济基础地位予以巩固,避免出现虚拟与实体相脱离而导致的过度膨胀。只是因为实体经济在一个国家经济中处于实体地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所以,国内生产总值中,实体经济占有比较大的比重。而要想健康发展实体经济,同样少不了虚拟经济相扶持,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适应发展时,虚拟经济就为其创造宏观经营环境,同时为发展实体经济提供资金与相关筹资渠道,为创造与发展实体经济提供必备条件,使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得以增强。所以,在快速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也要对虚拟经济进行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形式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经济形式;煤矿经济;跨越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煤矿业是我国国民生产的一部分,而煤矿经济的发展状况更是对我国的经济有直接影响。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煤矿经济已经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和改变,这与我国的新型经济直接相关。因此,为了促进煤矿经济更好的发展,就要在新型经济下不断加强对煤矿的管理。

一、提高煤矿经济效益的意义所在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企业经济,提高企业效益已经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本文以下几点出发,阐述提高煤矿经济的意义所在。

1.有利于发展国民经济

通过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增加国家的收入,从而促使国家将更多地资金投入到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上去。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这就决定了我国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标,从而最大程度的表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2.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是发展经济的一个专门组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使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从而保证企业稳定的发展下去。并且,根据企业利润可以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因此,在快速发展的经济条件下,煤矿企业想要使自己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从降低成本入手,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1.满足人类需求

我国人口众多,但是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才能获得更多的产品或劳务,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通过生产活动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组成部分。因此,煤矿企业只有紧跟人类的需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促使煤矿企业长期生存发展下去。

二、提高煤矿经济效益的措施

通过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仅可以促使社会的发展,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下面就如何提高煤矿产业的经济效益提出以下措施:

1.加强对成本的预算和管理

为了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加强对成本的预算和管理。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煤炭的需求量也相应的增加。煤炭的价格也逐渐上升,这就为煤矿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当然,由于煤碳的总量是有限的,企业就要加强对煤矿成本的管理。打造坚实的基础和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是煤矿企业扩大自身规模的关键所在。因为,生产成本的高低与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很大的关系。然而,当前我国煤矿企业在生产成本控制和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之处。并且,在企业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对成本管理的力度不足,甚至忽略。因此,必须加强对煤矿企业的成本管理。

所以,煤矿企业就要采用全新的管理方式,摒弃传统管理制度。将企业成本预算和管理在遵守市场经济制度的前提下运用到各个部门中去。从根本上对成本进行控制,为煤矿与基层单位提供有偿服务。另外,还要进行相应的考核和激励,使员工能够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最大限度上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当然,将员工的薪酬与成本管理结合起来也是一种提高员工成本意识的重要手段。

当然,企业还要对企业核算体系进行完善,从而对企业原材料和生产成本进行预算,达到监督和控制的目的。加强对煤矿企业的勘探和生产技术的更新和提升,从而更好的避免损失,降低成本,充分利用企业资源。

2.聘用优秀专业管理人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煤矿企业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聘用优秀的管理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首先,煤矿企业要牢记人才就是效益的理念。因为,优秀的管理人才可以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生产计划和改善措施,将企业利润最大化。其次,根据能力选用人才。人才是企业的一项隐形资产,也是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因此,煤矿企业要加强对相应人才的培养和任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设定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企业要根据应聘者的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这两方面来选用人才。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机构,才能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另外,在选拔人才期间,要严格按照人才选拔流程进行,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避免走后门现象的发生。

3.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管理

煤矿企业是生产型企业,因此,生产设备的好坏与企业的利润直接相关。因此,在日常生产活动中,企业要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保证企业生产能够大致按照生产计划进行。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能源的浪费,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4.有效管理资金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也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原始动力。因此,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活动中的资金管理。只有加强对企业资金的管理,才能做好对企业生产成本等各方面进行核算,从而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用,避免浪费资金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强对资金的控制以及物资供应的管理,充分利用资金资源,发挥资金的作用。

三、结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了使煤矿企业稳定的发展下去,就要对企业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改善。本文首先阐述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意义,进而对如何发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通过阐述这些观点,希望为我国煤矿企业提供借鉴,从而促使煤矿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自然,徐亮.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风险的厚尾性质及其经济含义分析[J].煤炭工程,2012(9):107-109.

[2]王慎,祁文俊,臧继冬等.对任楼煤矿发展低碳经济路径选择的思考[J].北方环境,2011(9):40-41.

[3]吴吟.中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成效与发展方向[J].中国煤炭,2012,38(6):5-10.

经济发展形式范文第9篇

关键词:模式 制度 制度变迁 制度再生

的改革已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改革。然而,中国的改革一开始就不是按图索骥或事前诸葛亮式设计的改革,而是一个不断“试错”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在这种边改革边探索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形成了许多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如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等,凭借这些模式,温州、苏南、珠江三角洲等地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这些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国内的其它地区却“水土不服”。很多不发达地区的干部到发达地区参观,回来之后却找不到感觉,从他处学来的经验在本地区难于生根。经济发展模式为什么不具有普遍性?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与该区域的制度变迁方式是密不可分的。不同区域的制度变迁有其特有的方式,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以下通过对模式形成的制度性回答所提出的。

一、经济发展模式的制度性解释

什么是制度?青木昌彦将制度定义为是在经济中被广泛认可的一定的规则[1]。其具体形式有各种各样的制度以及自发形成的结构,包括组织、风俗、约定、习惯做法等。制度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非正式的,如社会规范、惯例、风俗、文化等;二是正式制度,包括规则(法律、政府管制)、经济规则和契约。正式制度是从非正式制度演化而来,而非正式制度来自民间的创造。

非正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演化过程。制度分析的基本单位是域。域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参与人集合,二是每个参与人所面临的技术和意识上可行的行动集合。每个参与人基于个人经验,对博弈在本域进行的方式形成了一个大致的认识,即参与人无法甚至不需要推断出别人行动决策规则的全部细节,但知道有关参与人在行动决策时可能采取的规则的一些显著特征。参与人依靠这些浓缩的信息得出自己在域的各状态下的行动规则,即策略。所有参与人根据他们对别人行动规则的主观认知形成自己的行动决策规则。当关于他人行动规则的浓缩认知稳定下来的时候,参与人自己的行动规则才能稳定,成为参与博弈的有用指南。当参与人的理念和行动规则形成一致时,称这种状态为纳什均衡。所谓纳什均衡是指有n个人参与博弈,每个人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从而组成最优策略组合,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单个参与人有积极性选择其他策略,从而没有任何人有积极性打破这种均衡。当所以参与人在博弈中形成共享的理念,制度就产生了。

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各地根据自己的习俗、习惯形成的一种发展经济的非正式制度。它是在规范、惯例、风俗、文化等不断的变迁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当一个区域的所有参与人在经济发展的博弈中形成了共享的理念时,达到纳什均衡,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就产生了。因此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制度的形成过程。

二、制度变迁与模式形成

当现存制度安排的社会净效益小于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也就是出现一个新的赢利机会,这时就会产生新的潜在的制度需求,并造成潜在制度需求大于实际制度的供给,于是形成了制度非均衡。对于原先的制度安排,由于对它的需求减少而造成了实际的需求小于实际的供给的非均衡状态,社会博弈各方为了捕捉这种新的赢利机会,就会力图改变原有的制度安排,选择一种更为有效的制度安排。一项制度安排如果出现了制度非均衡,就存在了制度变迁的可能,但这种潜在的制度变迁能否转化为现实的制度变迁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博弈过程,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因素。

从外部来说,一种制度形成以后,因为整体文化氛围之网具有巨大的刚性,不是容易冲破和克服的。如果制度只形同一部法律的话,那它就应该很容易通过立法或政府指令加以改变。但当我们把制度概括为参与人关于博弈重复进行的方式的共有信念系统,它作为共有信念面对环境而连续的变化是固定和耐久的。由于个体参与人的匿名性和大数定理②的作用,制度化一旦实现,个人认知以及相关策略决策的边际和随机变化对参与人总体的预期只会发生一些微乎其微的影响;其次,制度化和参与人能力发展之间的反馈机制也将强化制度的耐久性。制度以特定的方式根据参与人的物质和人力资产的情况而赋予他们不同的内在价值。作为反应,参与人沿着增加其价值的方向积累资产和发展其潜能,反过来又支持了制度的扩大再生产;第三,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初始的制度选择会提供强化现存制度的惯性,因为沿着原有制度变化路径和既定方向往前面走,总比另辟蹊径要来得方便。

正因为制度面对外部环境所具有的固定性和耐久性,导致制度变迁的因素主要还是取决于内部的因素,这样引发参与人开始重新定位主观博弈模型。

经济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人对这个系统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进化博弈论对经济活动的主体即博弈参与人作只有有限理性的假定。按此假定,关于博弈结构的每个参与人只拥有有限的主观认知,这些认知来自过去的经验,只有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认知出现内部危机时才被修改。按照每个参与人对博弈结构的主观认知,青木昌彦构造了一个主观博弈模型[1]。

主观博弈模型的构造由四部分组成:

(1)参与人i的“技术可行”策略决策的客观集合。

(2)关于博弈的内生性规则,参与人共享一个公共信念系统,即制度。除此之外,当博弈的策略组合是,参与人还形成私人剩余信息。

私人剩余信息指的是各参与人所具有的区别于他人的自我维系系统,包括社会规范、惯例、风俗、文化等。从制度的形成过程来看,博弈参与人所面临的有多个时期序列和技术上和意识上多个可行的行动集合。在博弈过程的每个时期,每个参与人只能选择一种行动。在一定时期所有参与人选择的行动加在一起,称为行动组合。每个参与人都试图选择能实现自己最佳结果的行动,但最终结果不能由单个参与人的行动决定。每个参与人的行动决策取决于别人的决策。所有参与人根据他们对别人行动规则的主观认知所形成的行动决策规则就是参与人的自我维系系统。这种自我维系系统是以一种浓缩的形式形成的,也即它不是将参与人所有行动决策规则的详细都包含在内,而是概要地描述了参与人的行动决策规则,根据这些概要描述不会影响参与人作出正确决策,所以自我维系系统又称为概要表征。模型中的就是参与人i的概要表征。

当所有参与人在博弈中形成了共享的理念时,就产生了制度。即制度是所有参与人的中自我维系系统的共同元素。私人剩余信息就是各参与人的自我维系系统剔除制度后的剩余部分。由于在博弈过程中,各参与人对别人行动规则的主观认知的不同,造成各自的自我维系系统各异,从而各参与人的私人剩余信息也各具特色。从概要性私人剩余信息中能反映出各参与人在博弈中的所具有的特点。

(3)给定被认知的制度,每个参与人拥有一个主观后果函数,¢是行动组合的技术可行集到博弈后果集合的函数。e为域的环境,如技术、外部制度等。

根据这个函数,对参与人i的每一项决策,都被分配到一个定义在后果空间上的物质结果即后果函数。后果函数是关于参与人i的私人剩余信息的函数,这个信息还包含参与人对域环境e的主观解释。

(4)给定制度现象,私人剩余信息和主观后果函数¢i ,参与人根据策略集合选择策略,使其效用最大化。即参与人i在中选择,使得最大化,其中是参与人i报酬的预测函数。称由此得出的策略选择为最佳反应决策规则。

如果参与人反复运用同样的规则推断环境、预测报酬和选择最佳反应决策,同时对制度现象的认知也总是一样,这时,我们说参与人的主观博弈是再生的。

为说明制度的再生,先引用一点博弈论的知识。

用A-i 代表除参与人以外所有其他参与人决策集合的乘积,代表参与人i 对其他人决策的预期(i∈N)。

假定参与人每期对其他人行动的预期和后者实际的决策是一致的,而且每个参与人该期所做决策是对本人预期的最佳反映,也就是存在,使得对所有的i,

按照纳什均衡的定义,这时说行动组合a* 是纳什均衡。

对上述定义的主观博弈模型,如果对所有的i∈N ,有

此时策略组合是纳什均衡。也就是说,如果上述(Δ)条件满足,我们就说参与人的主观博弈模型处于一般均衡认知均衡,制度是再生的。而从上面的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到,是否具有充分的私人剩余信息是(Δ)条件得到满足的必要条件。

从制度的变迁可以分析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原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之所以能形成,是因为该地区有满足(Δ)条件的私人剩余信息,导致博弈参与人的主观博弈的再生,使该地区制度产生变迁。而促使主观博弈再生的私人剩余信息,来自不同于其它地区的社会规范、惯例、风俗、文化等。从以下所介绍的温州、苏南、珠江三角洲的情况来看,这些私人剩余信息虽然不能完全概括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貌,但具备上述所说的概要表征的特点。

形成温州模式的私人剩余信息是温州人的高度的市场主体意识。温州人的私人剩余信息既来自于温州“永嘉学派”中提倡的农商并举、义利并重的观点,和“以利和义”,讲究功利实用的主张,又来自于温州人敢冒风险、敢为人先、吃苦耐劳和善于应变的精神,以及较强的“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自主意识,以及改革开放前温州所面临的状况。温州模式形成前,温州面临的情况是:1、贫乏的资源禀赋。温州地少人多,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更没有可供开采的富矿资源;2、由于温州地处对台海防前线,建国后国家对温州投资很少。建国后的30年中,国家对温州的投资总额只有5.95亿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3、温州地区远离大中型城市和全国性市场中心,改革开放之前环境恶劣,运输成本和信息成本较高,发展工业客观上存在着巨大的障碍。

形成苏南模式的私人剩余信息是苏南地区的各类对乡、村行政机构的依赖性。这种私人剩余信息来自苏南上的“副业大省”,草根工业、市场、能工巧匠、务工经商的良好基础。改革开放前,苏南地区的社队企业已有一定的发展,地方政府与社队企业的关系亦十分密切,这构成了苏南地区随后进行的制度变迁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初期,整个国民经济明显具有短缺经济的特征,巨大的市场需求“诱惑”着社队企业迅速扩大生产规模,而这极需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撑。因此,地方政府在为本地企业争取政策支持上便可以大有作为。而且,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地方政府能够更有力地为本地企业争取到更多的银行贷款。这些构成了苏南地区制度变迁最重要的经济和制度环境,同时也酝酿着一项能带来巨大收益的制度安排的产生。

而形成珠江模式的私人剩余信息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外界的“依附性”发展的区域互动关系。作为珠三角中心的广州早在清朝,就以“十三洋行”而闻名于世,英国人甚至将中国把外贸活动限制在广州一地进行的做法称为“广州体制”。即使到了计划经济时代,广州依然保持着自己作为中国“外贸首都”的地位不变,一年一度的“广交会”几乎是外国人与中国做生意的唯一机会。

然而,当私人剩余信息的作用不满足(Δ)条件时,制度的整体性安排是耐久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到底是什么粘住了西部腾飞的翅膀?其原因是西部地区不具有能导致制度变迁的私人剩余信息,从而使西部地区长期形成的“非正式制度”由具有耐久性、稳定性,邹东涛把此称为由“思想观念和旧习的超稳定结构”而引起的“贫穷的超稳定结构”[6]。在西部经济落后地区,长期形成了一种比较保守、守旧的观念和文化氛围。这种保守和守旧的倾向,不是个别人、个别单位、个别阶层、个别团体的现象,而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因而形成了一种整体性和群体性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似乎像一张无形的网,网罩着人们的思想,束缚住人们的手脚。

三、不同模式间的相互

经济发展形式范文第10篇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是转变审计发展方式的思想指引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审计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方面,其重要职责就是经济监督。刘家义审计长多次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审计工作全局,指导工作。因此,各级审计机关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探寻审计工作规律,去认识和把握审计的本质,用科学发展观去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不断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审计发展方式,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之路。要在适应经济形势,转变自身发展方式的进程中,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实点。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依法审计,突出重点,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方式和技术手段,加大审计监督力度,研究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遇到的新问题,并从体制、机制和政策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使审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大局。

二、突出时代特色是转变审计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

审计作为民主政治的工具,主要是为国家政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但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由于服务对象,监督的重点不同,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在封建社会,审计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监督财政的一种工具,专管“勾稽天下财赋”,审查“财用之出入”,具有“考其出入,而定其刑赏”的作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在社会主义社会,审计具有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民主法制的重要作用,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审计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经历了由最初成立时的财务真实性检查,到后期的会计报表合规性审查,再到后来融真实性、合规性、效益性为一体的全面监督。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部署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不断加大民生资金的投入,对这部分资金的追踪问效就成了审计监督的重点。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审计监督的重点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卫生、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项目的审计,促进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积极探索土地、资源、环保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审计,服务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紧紧围绕国家宏观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开展审计调查和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当好参谋。审计模式也要从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向“绩效审计”和“民本审计”转变,在审计监督财政资金真实性、合法性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使用财政资金发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从雁塔区情来说,就是要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政府工作中心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总体目标,继续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民生项目、国有资产经营性收入使用情况的审计力度,不断深化财税管理和预算执行审计,努力做到“财政资金运行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那里”,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和“免疫系统”功能。

三、推行计算机审计是转变审计发展方式的技术支撑

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审计工作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十几年前,一个单位的资金量只有几万元,或者几十万元,都是采用手工记账,也就几本账册,审计人员用很短的时间就能把一个项目审完,而今天,一个单位的资金量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上千万元,一些大的项目资金量上亿元,账册数十本,甚至上百本,加之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频繁,关系错综复杂。如果我们审计人员还主要采用传统的手工查账审计,既费时、费工、费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完成审计任务,更不能保证查深、查细、查透,达到应有的审计监督效果。假如,被审计单位已经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管理,我们的审计人员就会面临着“进得了门,打不开账”的尴尬局面。如果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数据运算、查找、筛选所耗费的时间,让审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查找审计线索,解决审计问题上,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审计质量。因此,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实行计算机审计,既是审计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清醒地认识到审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增强对计算机审计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加强学习培训和实践运用,使广大审计干部的工作理念、审计思路、方式方法逐步从传统的手工审计模式向现代化的计算机审计模式转变,从而实现审计信息化的全覆盖。

经济发展形式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网络经济;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knowledge economy's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increasingly global integration, network economy, knowledge economy highlight s, enterpris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have changed dramatically, enterprise external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open, more competitiv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 article is at present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with the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coping measures related problems are explained and analyzed.

Key word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Network economy; Management innovation

1引言

管理与人类几乎同时产生,它产生人类社会的共同劳动和集体协作。作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管理也是生产力,特别是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作用凸显的年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企业经济环境不同,管理的作用也迥然不同。自20世纪以来,有三种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新经济特性的形成;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经济的出现。在这三种因素的作用下,企业外部环境日趋开放,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加强管理,应对新经济环境下的激烈竞争,这既向我国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文将对这三种因素给企业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2企业管理面临知识管理的挑战

世界经济的发展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也日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的变化将对企业管理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推动着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

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基础向知识资本转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形态的转换,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迄今为止,企业管理经历了以经验管理为特征的第一代管理、以科学管理为特征的第二代管理、以行为管理为特征的第三代管理、以现代管理为特征的第四代管理和以知识管理为特征的第五代管理。(IBM知识管理咨询公司的MarkW.McElroy认为知识管理包括强调技术重要性的第一代知识管理和更多考虑人力资源和过程主动性的第二代知识管理。)

企业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分析企业知识的存在形态和运行规律,以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提高其他资源和资本使用效率的枢纽,以实现各种类型资本同时增值的管理思想、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就一个企业而言,知识有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两种形态,企业可以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公司外部知识网络和企业内部网络,以建立递增收益网络;并通过设立知识仓库、建立专家系统、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和建立知识联盟,有效地管理、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知识资源,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提高其竞争力。

由于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在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方面所起的作用正在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也是决定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从而对企业知识资源的管理即知识管理已上升为企业管理新的重心。而知识管理是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知识化为基础,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干,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

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人才。人对知识的掌控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管理创新,使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把人当作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发掘、科学地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使命。这些变化表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是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如何研究和开发知识密集型产品,如何积累和应用知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战略发生变化。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在投资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投资于厂房、设备、生产线等有形资产,转到大量投资于人才培训、激励创新方面,生产和分配要向知识产品及服务倾斜;在竞争战略上,要注意拿起保护知识产权这一武器,把蕴含在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含量作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在成长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依靠规模经济谋求企业发展,调整到大力依靠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增值来实现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即依靠智力扩张、知名度的提高、信誉的增强、形象的完善和最佳经济效益使企业经久不衰。

3企业管理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企业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此时,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范围将由国内拓展到全球,不能仅靠利用国内资源来谋求发展,而是必须广泛地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发展自己,以求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其生产协助关系也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而且,企业的发展也不仅仅受国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要受到国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必须建立高效、便捷、可靠的全球化要素传输流动网络,采用各种先进的要素传输手段,特别是信息传输手段,否则,企业就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这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管理组织将呈现追求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的发展趋势,21世纪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将一改占主流地位的“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结构形态,中间管理层将失去原有的价值,企业的管理组织将呈现扁平状态,弹性化。这主要是由于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的采用,使得企业的中间管理层减少,中层和基层领导者的管理幅度增大。借助网络与信息技术,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虽然工作岗位不同、工作地点不同,但可以在同一时间与同一管理者直接进行沟通。扁平化的管理组织将直接带来管理费用的下降、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还会极大提高员工的自主性与积极性。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则是指在组织结构上不设置固定的和正式的组织结构,而代之以一些临时性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团队式组织,借助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可以实现企业组织集团化和分权化的统一,稳定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5结束语

总之,面临新经济环境的挑战,我们要分析、明确并把握企业管理发展趋势,把国外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与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管理模式,努力进行管理创新,提高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美]斯帝芬・p・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尹柳营,李敏.国际企业管理:经营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彭壁玉.现代企业管理新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董艳玲.网络经济与管理变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经济发展形式范文第12篇

一、环保与经济对立的思维定势

以往人们谈到环保时总是把它与经济发展和促进对立起来,认为环境保护只会加重经济发展的负担,特别是当经济面临困境的时候,人们往往首先考虑的是牺牲环境利益甚至环境安全来保证经济稳定和经济安全。从以抵御经济危机为善长的美国历史来看,罗斯福新政措施开创了以加大基本建设投资为应对危机手段的先河,小布什政府促进经济的作法是废止克林顿政府环保法案扩大企业开工率,虽然其卸任前做出改善环保形象的一些动作,但一遇到真正危机的来临,就顾不上环保而是把金钱大量投到银行和房地产业上。欧洲在环保上一直喊得震天响,但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时环保方面如何作为只能是噤若寒蝉。这表明人们至今还未摆脱环保与经济对立的思维定势。

二、目前我县主要环境问题

一是大气污染方面:我县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燃煤造成的。纳雍发电总厂每年的煤炭消耗量在六百万吨左右,上脱硫设施后每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也有一万多吨。二是水污染方面:近年来,我县在防治工业污染、加强废水处理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却大幅度增加,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还未建成,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污染环境。三是固体废物方面:要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中,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提升产业层次,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提高发展循环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优化产业结构,继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用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

三、环保是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

面对重大挑战的国际金融危机,并不意味着环保危机。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积极应对复杂多变形势,提出措施,主动转型,可借此时机将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推进,转化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利机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出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开幕式讲话中指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节能减排、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要把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同优化结构、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切实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工作力度。” 据统计,环境污染使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6%左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5%左右。追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建设不但会造成人类生存条件恶化,从长远上看也会极大的拖累经济建设。我国把保护环境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也是充分的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先污染后治理到从源头上减少污染,这是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我国自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不仅在经济增长方面仍然保持着高速,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重的趋势也有所减缓,部分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中再次强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并明确地指出了具体需要重点建设的项目,既反映出我国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也增强了环境建设的可操作性。

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规模较大,废弃物排放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突出,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国务院十条措施中提出的节能减排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果不能摆脱传统发展方式和资源环境利用方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的资源和环境制约将越来越严峻。在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转变发展方式就更要狠抓资源环境问题,以此为契机,淘汰高投入、高污染、高耗能等落后生产方式企业,引导企业采取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同时,在改变发展方式的同时还要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从而促进经济健康增长。

四、保护环境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

作为环境工作者,我们自己通常都是十分自豪的,因为我们的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关系到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整个地球的未来,而且我们的工作受到大多数普通人的支持(主要是当环境问题影响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时);但是在地方决策者和生产者都仅仅考虑经济活动本身的成本和收益而不关心它的外部性时,实际上环境保护工作总是受到方方面面的阻力。即使是政府也常常有这样的错误认识:一方面拿出大量资金来治理环境,一方面却抱怨他们是被迫这样做的(否则我们就不能生存下去了),如果可以不管环境的话,这些钱可以建多少个新工厂啊!他们从来不把环境因素考虑到经济当中去!事实上,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相当巨大的。现代经济活动越来越多的依靠与要求是良好的环境质量,比如空气和水——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资源——不同的品质和供应量可能有助于我们提高几个百分点的GDP,也可能让工厂完全停产!同时也由于现代经济活动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创造与高科技劳动力,为了吸引高素质人力资源,必须有良好的居住与生活空间,这也需要良好的环境来支持。而我们却从来不把环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计算进去。

经济发展形式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适度规模经营;农村经济;土地流转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1-0043-0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党中央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新形势,顺势而为,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邓小平同志“两个飞跃”思想的具体实践,为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了进一步摸清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现状,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新路子,近期,笔者在某市对目前的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农村土地流转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发生、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农民拥有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参与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从目前的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从流转形式看,以户间流转居多。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以农户之间自发流转使用权为主,主要包括转包、转让、互换、出租等形式。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农村土地流转主体是承包方,以何种方式流转、流转给谁、流转价格等由双方协商,这些流转户大都私下达成协议建立流转手续,有的甚至是口头协议,一般不通过村合作经济组织办理流转手续,因而也常常出现承租户到期不愿退田,转出户因回乡务农等原因要田要不到,双方常常发生扯皮现象。从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案件看,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土地流转操作不规范而引发的矛盾纠纷。 从流出户类型看,以外出打工和从事二、三产业者居多。土地流出对象大致有五种类型:一是完全从土地中脱身出来的,且二、三产业经营效益较好,有固定保障的农户;二是从事劳务输出的;三是因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等原因而流转土地的;四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实行规模化经营的;五是加快工业兴市而向农户征占用土地的。从面上看,呈现集镇周围的农民比乡下农民流转快,产业结构调整快的镇比传统农业镇转移得快。

从流转收益看,以收入盈利的居多。近两年来,由于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家实行“一免三补”惠农支农政策,种田效益明显提高,广大农民要田心理非常强烈,因而土地流转相对出现买方市场,部分土地流转收益出现盈利现象。如苏北某市的东部地区的大蒜经济效益较高,每亩收入达到3000元左右,一旦土地流出后,承包户每亩可得到500-600元的出租收入;西部紧靠204国道,人多地少,加之因国家建设需要,相当部分农民转农为工,不但将土地承载的负担由转让户承担,每户还能得到300元左右的收入。

二、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

1.完善土地承包,夯实土地流转基础。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国家对农民种植实行“一免三补”惠农政策,种田由过去的亩均150元负担变为零负担,一些原来不要承包地的农户纷纷要求承包土地,一些流转户因政策调整认为当初流转约定吃亏较大要求毁约,等等。这些问题,导致土地纠纷大量增加,制约了土地流转速度。为规范土地流转,一是制定出台土地流转工作意见。出台土地流转办法,并以广播、宣传手册等方式,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积极意义和操作流程,使广大农民准确理解土地流转的政策规定,引领农民自觉流转;二是建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对达成土地流转协议的农户,实行“一条龙”的快捷服务,并推行免费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免费提供土地流转合同、免费为双方提供鉴证等四项服务,为土地流转充当“土地红娘”;三是规范土地程序。在对农民承包田确权发证、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的基础上,统一制订流转合同文本,做好农户之间的土地合同的跟踪签订工作,避免因时间过长、原因不明导致土地纠纷的发生。

2.在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坚持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农户是土地流转的主体,在自愿、有偿、依法的前提下,近年来,基层探索出了多种土地流转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转包。承包方在一定期限内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让与第三方,发包方与承包方双方权利义务不变,这是目前全市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转包对象一般为二、三产业发达和外出打工人数较多的农户,避免土地半荒半种、广种薄收甚至“休田”现象的发生,解除种田户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可收取一定的出租收入;二是转让。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全部转让给他人,承包方与发包方双方关系完全终止。随着土地种植效益的提高和土地增值,流转速度将逐步趋缓。转让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工业园区征用土地;二是长期在外打工并有固定收入的农户,他们已经根本上从土地中脱离出来;三是田随房走,无偿转让。农户在买卖房屋同时,也将土地完全转让出来;三是互换。由于农户田块零碎,加之产业结构调整,种植品种不一,常常发生农药中毒现象。基于连片种植需要,实行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农户自发互换土地,各得其所。

3.创新土地流转理念,引导农民向高效现代农业发展。土地流转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性工作,农业要想从根本上摆脱弱质产业,只有转变流转方式,实行集约经营,提高土地种植效益。一是建立土地流转激励机制,推动土地流转。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示范、引导、协调、利益调节等办法,鼓励农户通过转包、转让、入股、租赁、互换等方法,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利用水平;二是培植农村土地股份合作试点,带动土地流转。农户为发展农业生产需要,将各自承包经营权入股,并以入股的股份作为分红的依据,将土地资源变为土地资产;三是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拉动土地流转。对农村学校、窑厂等闲置土地和水面、圩堆、“四荒地”,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价拍卖,招标承包,盘活集体存量资产。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农村闲置土地得到合理流转,充分利用,也能使集体增加收入,有效化解村级债务。

4.建立农村纠纷调处机构,服从服务于土地流转。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办公室,负责受理农村土地流转纠纷案件的处理。切实引导农户做好土地流转合同签订工作,完善土地流转手续,规范操作流程,保证承包户放心流出土地,流入户放手经营土地。

三、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土地流转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阻碍土地流转的问题依然不少,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流转速度缓慢。二轮承包以来,某市流转面积仅占农户承包面积的5.2%,随着农田种植效益的提高,今后土地流转速度还将减慢;二是行政指导作用不太明显。由于农民具有土地流转自,农民传统的种植观念还根深蒂固,政府单纯依靠行政措施和经济激励机制还不能使农民放下包袱,真正从土地流转中走出来;三是农户私下流转现象比较普遍。口头协议、口头合同已成为土地流转突出问题;四是“三资”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往往因无“土”生根,难以在本地开花结果。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不得在农田作业区建房,给该市“三资”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带来诸多困难。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症结,归纳起来有六个方面:

一是农村土地流转缺少必要的法律规范。由于《农村土地承包法》到2003年3月1日起才正式实施,因此,在以往的长期发展中较少考虑法律因素。农村土地流转带有明显的自发性、盲目性与随意性,从而导致土地流转内容的不完整性、土地流转价格的不确定性、土地流转目标的非效率性以及土地流转格局的不稳定性,最终无法培育出适度规模的符合市场要求的经营主体。从而使土地纠纷日渐增多,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司法机关及有关行政部门处理这类问题常常感到无法可依。

二是小农思想束缚影响流转。土地与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亲和力,使得土地不易从农民手中转移出来。当前土地流转中一个惹人注目的现象是绝大部分农民都迫切要求承包土地,真正自愿放弃承包权的农户几乎没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流转的速度,根本原因在于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和就业功能,农民把它作为命根子来看待,认为有了土地就有生活退路,即使外出打工赚不到钱还可以回来种田,心里踏实;也有少数农民对土地私有化抱有幻想,认为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延长30年后,土地就是自己的,如果现在不争取承包地,将来遇到特殊情况,可能后悔莫及。所以相当一部分农民都把土地看得很重,宁让土地荒芜也不愿流转,土地承包权更不愿放弃。

三是流转机制不完善。当前,土地流转的市场中介组织相当匮乏,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大户为数甚少,推动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领头羊”数量还不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发挥极为有限,影响了土地流转的速度、规模和效益,不利于土地的优化配置。少数村组对农户之间的流转撒手不管,部分农户把承包地当作私有财产,“暗箱”操作,常常引发难以解决的“后遗症”。

四是土地的固定性使土地流转发生困难。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土地接受方都要求土地能集中连片,以便于种植,取得规模效益,但由于在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工作中,少数村组采取平均分地的办法,承包土地相当零散。一部分农户愿意让出土地经营权,但还有一部分却不愿让出,造成愿意转移出来的土地不能连片,这样土地在出让方与受让方之间就很难达成协议,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效转移。少数村为实施农业高效化,推行先进的设施栽培技术,进行规模种植,做了大量工作,但就是有个别农户不愿让出承包地,最终使得土地流转化为泡影。

五是农民社会保障滞后影响流转。由于农村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农民主要还是依靠土地收入解决看病、上学、养老等问题,普遍把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对待,对于流转土地存在后顾之忧。特别是部分年龄较大的农民,尽管已经没有精力和能力经营好承包地,但宁肯粗放经营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

六是土地流转难成规模。土地使用权流转具有不稳定性,主要是因为非农产业的不发达和非农就业机会不多,外出务工就业相对不固定,经商风险较大,农民创业本领不强,技能素质不高,年龄结构偏大,农业收入仍是许多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形式,由此,许多农民不愿放弃承包土地,分散种植与规模经营成为一对鲜明的矛盾。另外,许多土地流转是在农户间自发进行的,缺乏专业组织引导,组织化规模经营机制不健全,难以改变土地分散种植经营的局面。

四、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留在农村从事土地经营的农民大多为中老年劳动力。因此,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因此,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加强对土地流转必要性的宣传。要让基层干部群众认识到,土地不仅仅是农民就业和生存的手段,更是一笔庞大的资产,加快土地流转正是合理利用这一资产、增加要素收入的有效手段。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和通过流转土地增收致富的典型,让农民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进一步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承包经营权主体、经营管理者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明确集体土地流转的范围、主体,让农民了解政策,消除误解,放心流转。同时,要提高基层干部“以地生财”的意识,引导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集中土地、运作土地的能力。通过宣传发动,典型带动,让更多的能人成为引领农村土地流转、进行高效规模种植的“领头羊”。

二要加快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的目的是为了发展高效规模农业,让土地增值,农民增收,需要项目支撑。寻求高效农业项目和选准承租人是推进土地流转的前提和关键。没有能人统一开发和经营,没有好的农业项目,不能真正让农民受益,土地流转就是一句空话。必须坚持“政府引导,法人投资,企业经营,产业化开发”的方向,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规模化、集约化。要加大农业招商的力度,创新招商的方法,提高招商质量,积极寻求更多的“三资”投入农业开发。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实现土地资源与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长足发展。

三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机制。要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土地流转必须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实行登记制度,由村委会备案,镇土地承包管理部门登记。要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市级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镇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农民信箱平台,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土地评估、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村级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接收农户申请托管的土地,合理利用抛荒地,由合作社进行规模种植或通过市镇调剂和网上招租等形式,把土地承包出去,解决“我想转包,谁要”和“我想承包,谁有”的土地使用供求矛盾和土地抛荒问题,使土地流转进入有序的市场化轨道。

四要制定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要出台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激励机制,政策上要积极引导,经济上要给予奖励,刺激和调动承包户和流转大户搞好土地流转工作,营造良好的土地流转氛围。要进一步明确土地权属,允许农户把土地作为要素在市场上依法自由流转,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保障农民权益。要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支持专业户、专业村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土地流转扶持资金,对于全部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助,扶持其进城务工创业;对于引导农户流转土地较多、增收效果显著的乡镇和行政村给予适当奖励;对于通过采取土地流转合作方式集中农户土地进行规模经营,并能切实带动农户增加收入的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进行重奖,并从资金扶持、税收政策、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

经济发展形式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形成机理;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1-0029-05

区域经济是一种在社会劳动和地域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是在长期的物质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地理、历史、民族文化、社会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特色经济区。从其形成的历史渊源和形成基础上分析,区域经济具有绝对经济优势和比较经济优势,凭借这些不同的优势,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的模式。因此,本文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并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等维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类型作了归纳和比较分析,以便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和变迁认知提供有益的借鉴。

1.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及特征认知

1.1 基本内涵。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特定的地域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区域内外的基本条件,确定一个共同经济发展战略以及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而采取的方法、路径和机制的抽象概括[1.2]。黄鲁成(1995)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由以下具体内容构成: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二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国际分工;三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协调机制;四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贸易与投资如何匹配;五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增长点”与“增长区”的确定[3]。从空间结构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反映区域内生产力空间配置的总体格局,这种总体格局与区域内部的资源空间分布格局、优区位配置格局、市场配置格局相吻合。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不同地区、资源、市场与区位等综合开发的先后顺序和开发强度,也决定了特定区域何时崛起、如何崛起以及崛起方式等这些事关全局的问题。然而,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可变性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内涵的可变性,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依赖于一定的经济发展条件,条件的不同,相同的模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条件是可变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也处于不断的动态演变之中,没有或很难存在永恒有效的发展模式。一般而言,模式可供研究和借鉴,不可以完全的模仿和移植。

1.2 基本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范式,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够称为一种模式,必然是其对经济发展的正向效应占主导,从某种意义上,对其他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示范性和一定的模仿性。结合方创琳(2002)的研究,本文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概括为差异性、互补性和渐进性等三个方面。

1.2.1 差异性。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千差万别,发展的基础、潜力、条件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机遇与困难更是无一类比,这就决定了不可能存在两个或多个区域采取同一经济发展模式,即使同一区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采用的经济发展模式也不一样,这就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绝对差异性。因此,不同的区域应选择最适合本区域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搬硬套国内外现成的模式且不加以修调,不但不会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而会将区域经济发展引入歧途。

1.2.2 互补性。任何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有其优越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承认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性并不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之间“水火不相容”。为了使特定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可以考虑在模式的选择与使用上,以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为主导模式,以其他几种可行模式作为辅助模式,主导模式与辅助模式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对接。

1.2.3 渐进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不是一蹴而就地形成,它产生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之中,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呈现时间上的渐进性特征。同时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表现是空间的形态,这种空间形态总是处于从初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不断置换和演变之中,呈现形态上的渐进性特征。比如,区域经济在发展初期,首先需要增长极的带动作用,可以采用点状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考虑采用点轴发展模式,通过经济发展带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带集聚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可以采用网络发展模式,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

2.1 基本要件。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往往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用函数可以表示为:M=F(E,L,K,T,H, S,P, R), M 表示区域经济发展所呈现的模式,E表示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状况,L表示人口与劳动力量(数量和质量),K表示资金状况,T表示技术条件,H表示历史文化传统,S表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P表示政策环境, R表示与其他区域的互动关系。其中,E、L、K、T、H和S是内生变量,P和R是外生变量。通过这些变量的作用,不同区域有特色的发展模式才得以形成。

2.1.1 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状况。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由于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自然资源的异质性,它们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经济效益以及区域的产业结构,所以,它也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2.1.2 人口与劳动力量。区域人口的数量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区域的生产规模、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和用作区域发展的投资和积累水平,所以,区域人口和劳动力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1.3 资金状况。资金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投入,它是一个使自然条件、人口和劳动力、技术条件得以充分利用的重要中介。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具有非常意义十分重大,不同的资金状况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2.1.4 技术条件。技术条件的进步意味着以较少的投入可以获得较多的产出,技术进步能改变自然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所以,技术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的影响因素。

2.1.5 历史文化传统。历史文化传统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在不同的区域,从属于主体文化的亚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2.1.6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区域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对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以及实现总目标、总任务的关键性对策所作的全局性的谋划。区域经济发展在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和推动下,一定会呈现不同的生产力要素组合和空间配置形态,并具有符合区域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可以将其抽象概括为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对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现有模式的调整和转型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和推动,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也要依据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现有模式并借鉴它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模式,创新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4.5.6.7.8]。

2.1.7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政府行为、政治走向,是资源配置和规范人们经济活动的“看得见的手”,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1.8 与其他区域的互动关系。一个区域的发展不可能与其他区域割绝开来,相互之间必然发生各种联系。区域之间的资源禀赋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是相比较而言的,这因为区域之间的这种不同,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也不同。但是区域之间发展模式的示范效应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有了可能。

2.2 表现形态。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看,主要有自然形成、渐进形成和突变形成等三种形态。

2.2.1 自然形成。自然形成的机理在于依托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劳动分工状况,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比如,依托草原和牧业形成的牧区经济模式;依托水资源优势形成的渔业经济模式;依托林业资源形成的林区经济模式等等。

2.2.2 渐进形成。渐进形成是指经济发展模式从自然形成的模式中转型时,内生的推动力和外部的促进力相对较弱,转型是在比较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我国大多数区域发展模式的形成属于这种情况。

2.2.3 突变形成。突变形成是指通过战略的引导或经济危机、政治事件等其他原因,剧烈的改变过去,用重新设计来替换现有系统的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如,深圳经济特区的外向型经济模式。

3.不同视角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可能是一种模式分类,按照空间形态、开放与封闭和模式基础等不同视角,就存在多种分类方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按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归类分析[9.10.11.12]。

3.1 空间形态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按照空间形态的不同,可以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据点经济发展模式、点轴经济发展模式、梯度经济发展模式、网络经济发展模式和全面经济发展模式五种。

3.1.1 据点经济发展模式。据点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据点经济发展理论。据点经济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它是增长极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运用和发展。这一理论认为,集中了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的工业中心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吸引资金、人才、技术、产品和某些建设项目到极点上来,从而使极点的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迅速扩大,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和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美国学者尼科尔斯主张,增长极就是经济活动密集的中心城市。这种主张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一些新发现的资源密集区和占有区位优势的区域也极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据点经济发展模式,又称点状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区域的经济发展的重心是区域内几个中心城市或新增长极。发展的任务是进一步扩大中心城市的规模,使之达到最佳规模。此时,极化效应将大于扩散效应。其经济活动以发展集聚经济为主,通过提高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来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这种模式的优点:一是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区域的资源,重点投入,极点突破,并以其示范和带动效应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二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较高。三是适合区域经济实力不强或欠发达地区的开发。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散点分布,造成区域内协调和互动性差,极点和非极点的经济落差太大,造成除极点外的区塌陷,区域内其他地方为极点发展提供的支持有限。二是造成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或产业畸形,影响区域发展的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1.2 点轴经济发展模式。点轴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点轴经济发展理论。点轴经济发展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过程看,随着区域工业化的进程,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非农产业,先在增长极得到发展。以后随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工业点不断增多,点与点之间,由于交通通讯线路使其联系进一步加强,这些线路即为“生产轴”。这些线路首先是为点服务而产生,但它一经产生,对人口和产业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吸引企业和人口向轴线两侧聚集,并产生新的极点,点轴结合,经济聚集效应增强。

点轴经济发展模式是指根据区域经济由点及轴发展的空间运行规律,合理选择增长极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具有发展优势的轴线地带,并使产业有效的向增长极和轴线地带集中布局,从而以点代轴、由轴及面,逐步形成产业密集带,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点轴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期和工业化中期的区域。这种模式的优点:一是可以发挥集聚经济的优势,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较高。二是这种带状发展模式的区域经济密度加大,比据点发展模式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更为有效。三是这种模式适用于发展程度较低的区域。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一是对不同能级轴线的划分缺乏比较明确和合理的标准和原则,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二是利益导向性和要素趋利性,可能会造成非轴线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3.1.3 梯度经济发展模式。梯度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梯度经济发展理论。梯度经济发展理论是强调不同经济断面的差异性,即存在梯度,认为区域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经济技术发展和基础条件是不平衡的,地区间客观上已形成一定的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有生产力的空间推移,先高后低,依次推进发展。

梯度经济发展模式是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技术,先发展起来,然后逐渐向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等地区逐渐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推移的速度逐渐加快,这样就可以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差距,最后实现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如我国改革开放后实施的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梯度发展模式和沿边发展模式等。这种模式的优点:一是充分利用高梯度现有的经济基础和环境条件,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比较好,符合经济效率法则。二是高梯度的发展投入的资源量相对较少,区域有这样的实力和可能。三是经济发展领先的高梯度面对低梯度面的带动效应比点或轴线带动效应显著。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一是行政区划对梯度划分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二是如果梯度转移的时滞长,可能会造成低梯度区的经济塌陷。三是资源的利用效率没有据点和点轴发展模式高。

3.1.4 网络经济发展模式。网络经济发展理论认为,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区域,其空间结构都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一是节点,即各级各类城镇,或不同范围不同等级的增长极。二是域面,几各级节点的吸引范围。三是网络,即连接节点与节点之间及节点与域面之间的各种交通通讯网络。这些点、轴、面和网的连接和放大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网络经济发展模式是点轴经济发展模式的延伸。它是指区域的经济开发一方面要广泛地培植一些新的增长极点,大量开发新的和原有增长极点之间的轴线地带, “以线织网”,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这种模式的优点:一是主要用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区域以及更发达的区域。这些区域的经济实力已较强,经济密度高,交通通讯发达,城镇体系比较健全,开发的范围可以广一些,其经济活动应走集聚经济与消聚经济并举的道路,通过大量的轴线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区域内发展的平衡性和联动性增强,有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一是区域发展的投入很大,可能会超过区域的承受能力,存在较大的缺口,需要外部资源的弥补。二是区域内一些地方可能存在的投入低效率,造成资源的利用效率下降。

3.1.5 全面经济发展模式。全面经济发展模式是网络经济发展模式的延伸。它指区域的经济实力已相当强大后,区域经济的发展重点应是消除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区域发展可全面铺开。其经济活动应走消聚经济的道路,通过区域全面经济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在进行区域全面经济开发的同时,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3.2 封闭与开放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封闭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以区域内自身资源与生产要素组合实现封闭式发展模式,具有有效保护资源与生态平衡和永续利用,避免外来冲击,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优点。但是从长期看,其缺陷也是明显的,即经济增长的低速低效和与发达地区差距的拉大。另外,利益的驱使和经济运转的需要,使得绝对的封闭是难以维持的。开放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与外界的紧密联系和资源的区域间自由流动和配置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利用效益最大,从而提高区域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多数区域发展采取了后一种战略,这样可以克服资源能力的单一性,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3.3 其他类型。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国际分工为标准,可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垂直分工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水平分工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由垂直分工型向水平分工型过渡的发展模式三种[3]。还有,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协调机制为标准,可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紧密型的发展模式、半紧密型的发展模式及松散型的发展模式等。

4.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解析

4.1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国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依据不同时期主导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战略采取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比如,相对落后的区域而言,一般采取了倾斜式开发的战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功的模式。对于其他区域,采取的发展战略完全不同于针对落后区域的战略,可能更强调均衡发展,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就不一样。一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4.1.1 落后区域的倾斜式开发模式。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了加快落后区域的开发与发展,美国、日本等国都采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开发模式。如,美国“西部”最初只是指阿巴拉契亚山到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地带,以后随着美国领土的扩张,其范围逐步扩大.以至包括至太平洋沿岸的整个地域。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美国人对广袤的西部进行了拓殖与开发。这种开发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大规模人口迁移为基础,为区域开发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资源。二是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为区域开发与发展提供必要的要素流动的基础条件。三是大力发展农牧业,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岗位和为下一步的工业化提供必要的积累。四是美国政府的参与和主导。1784年、1785年、1787年,联邦政府连续制定了三个土地法令,确定了处理西部土地的三条原则。林肯政府于1862年颁布了宅地法,这一措施调动了广大农民西进的积极性。五是城市化带动西部开发。人口向西部的城镇集中和资源性产业的开发,加快了西部城市化的进程,也推动了西部的开发。如,日本1962年制订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中将全国分成“过密地区”、“整治地区”和“开发地区”三种类型地区,对“过密地区”政策实施重点是限制新企业和城市规模的扩充,对迁出的企业给予优惠;对“整治地区”进行大规模工业开发和配置、建设教育、行政等职能,使其起到分散过密地区人口和转移过密地区生产机能的作用;对“开发地区”重点实行基础设施的完善化,以利于诱导大工业的开发[13.14]。

4.1.2 城市群发展模式。如美国、日本等国家以城市化和城市群的发展为基础,采取城市化带动模式,逐渐实现城乡一体化。美国东北部和中北部十四州,是美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以纽约、芝加哥、费城和底特律等大型城市为主的城市群,虽然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11.5%,人口却占全国的50%以上,而且集中了全国制造业从业人数的2/3、制造业产值的3/4以上,被称为是美国的“制造产业带”。日本在工业化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三大都市圈,即东京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阪神都市圈。1985年,三大都市圈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1 .7%,却集中了全国63.3的人口和68.5%的国民生产总值。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一是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动力源,城乡一体化程度高。二是城市的工业体系健全、服务业占有很高的比重,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等。三是主要具有内源性经济发展的特征,靠城市需求的拉动形成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与此同时,快速的城市化带动战略也产生农村贫困向城市空间位移的问题,如拉美国家的贫民窟现象[13.14.15]。

4.1.3 外源性经济发展模式。如新加坡、香港等国或地区,依靠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通过外源性经济,特别是加工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一是具有沿江、沿海和沿边的独特区位优势。二是具有资金、人才和技术等优势,劳动生产率较高。三是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很高。但容易受外部金融等危机的冲击和影响,经济的不稳定性大。

4.1.4 经济特区发展模式。从1547年意大利里窝那自由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特区起,先后有德国的汉堡和不来梅、法国的敦科尔克、丹麦的哥本哈根等陆续宣布成为自由港。近入20世纪中后期,工业型、综合型、金融型和科技型经济特区发展很快。如1959年爱尔兰在建立香农工业型经济特区,1967年巴西建立集贸易、加工制造、旅游业等的马瑞斯综合型经济特区,1980年台湾建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1979年新加坡建立肯特港科学工业园区,还有美国的硅谷、英国的剑桥科学院区、日本的筑波科学城等。目前,全球100多个国家建立了不同类型的经济特区。发达国家主要以贸易型、科技型和工贸结合型为主;发展中国家主要以工业型、贸易型和综合型为主。这种经济特区模式的特点是:一是经济特区享有多种优惠政策,有利于各种经济要素的聚集。二是这些特区一般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设施条件,有快速发展所需的人才、技术和资源的支撑。三是符合经济发展的潮流,它对周边区域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更强。

4.1.5 其他模式。比如,产业集群带动模式、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等。总体而言,国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其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相联系,多种多样,各有优劣势,基本都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方面。

4.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典型模式。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利用各自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的模式。产业、市场、技术和品牌等特色优势的发挥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一些典型和示范型的模式有[12.16]:

4.2.1 北京模式―总部经济型模式。北京作为区域中心城市,通过利用现有的优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大规模吸引内、外资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中心、管理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物流中心等新式的中国总部、亚太总部、全球总部,而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运营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这种模式具有同周边地区的联动性和开放性。

4.2.2 东莞模式―产业转移型。东莞是广东的一个地级市,通过产业集群,电子产业在全球电子制造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制造业基地之一。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为:一是以外商投资为主。二是区域内专业镇的特色经济鲜明,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三是运作模式为“外商接单、大陆生产、产品全部或部分出口”,形成区域内大中小企业配合、上下游联动的模式。

4.2.3 义乌模式―市场与成本优势推动型。义乌是浙江的一个地级市,目前,已形成了服装、印刷包装、文具用品、家具、纺织等优势产业簇群,在全国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一是市场培育完善、流通体系健全。二是属于低成本和低技术扩张。每件产品价格低廉,产品成本和技术含量低,产品生产的模仿性强,企业的投入资金不大,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不高。企业通常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但专业化程度高。三是非公有制企业占主体。

4.2.4 宁波模式―品牌优势带动型。宁波是浙江的一个地级市,目前,共有服装企业2000多家,年生产服装能力达13亿件,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12%以上,形成多个世界和全国品牌,并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城,服装业成为宁波市的主导产业,宁波市成为我国服装大市。这种模式的特征是:一是品牌服装带动服装簇群的快速发展。二是一批重点服装企业培养了一支庞大的市场营销队伍和网络,建立了良好的市场营销机制。三是有市场、资金和技术优势,为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2.5 寿光模式―农业产业化型。寿光市是山东省的一个农业大市。目前形成了以8个乡镇的蔬菜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完善的农副产品市场体系。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蔬菜之乡”。这种模式的特征是:一是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促进蔬菜产业簇群的形成和发展。二是形成一批信息传递、技术推广、贮存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龙头企业,连接农户和市场。

4.2.6 苏州模式―高新技术园区型。苏州是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该市通过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引入集成电路、IT产业、光电企业等众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外资企业入园,近几年经济发展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这种模式的特征是:一是以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经济发展平台。二是积极参与全球产业的水平分工和产销策略。三是以人才、资金、技术和产权为支撑,凸现资源配置的“高地效应”。四是园区经济的产业联种各环节专业化分工与产品整合能力增强等。

5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状况、人口与劳动力量、资金状况、表示技术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政策环境和与其他区域的互动关系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多样性、复合性和变迁性。不同的区域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要选择和调试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切不可盲目移植,产生“排斥反应”,欲速则不达。

参考文献:

[1]李丽.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及其优势定位[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3):158-160.

[2]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科学出版社,2002:55-74.

[3]黄鲁成.论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J].东北亚论坛,1995,(2):17-19.

[4]李成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要素和准则[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5):57-60.

[5]冯之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24.

[6]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25-126.

[7]李树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刍议[J].社会科学家.1998,(6):21-27.

[8]杨秋宝.新世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要[J].桂海论坛.2000,(3):51-53.

[9]张云龙.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重新选择[J].经济问题探讨.2000,(2):19-23.

[10]廖良才,谭跃进.点轴网面区域经济发展与开发模式及其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0,(10):80

-82.

[11]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325-328.

[12]樊荣强.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研究[M].中国营销传销网,2004年11月12日.

[13]王建.美日区域经济模式的启示与中国“都市圈”发展战略的构想[J].战略与管理.1997,

(2):1-15.

[14]张卫岭.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关于美国城市化研究综述[J]历史教学研究.2001,

(1).

[15]宁越敏,李健.让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J].求是.2005,(6).

[16]梁香青,魏浩.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与战略构想[J].中国软科学.2005,(6).

[作者简介]

李岳峰(1968 -),男,经济学博士,副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后。主要从区域经济和卫生经济研究。

经济发展形式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形式 特点 发展趋势

一、引言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尤其是国家倡导建设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以何种方式存在在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我国在经历传统的资产承包和租赁经营外,逐渐扩大农村集体经济形式范围,兴起了以村办集体企业、村办股份合作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经济形式。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增加农民的稳定收入,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增强农村的综合实力和凝聚力,降低城市和农村经济收入差,促进农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但是对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专家学者们并没有给出一个详细的总结,因此,本文结合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特点,客观地提出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建议。

二、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制度逐渐展开,农业合作运动把小农经济推向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高潮,该种集体经济方式,迅速将落后的农村经济建立起来,并逐渐以整体的形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1958年,化进程的推广,农村集体经济形式转变为单一的农村集体公有制经济,全方位地控制了农村的生产、劳动、生活等领域,形成了农村一元化的局面。农村作为集体,通过所有制形式的转变,让小农经营更加具有凝聚力和社会性,该时期的农村经济实现了平均分配的原则,但是经济效益低,过多的政治运动一直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后解散,我国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实行多年的家庭联产的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并没有原先设想中的持续增长,而是进入了停滞期,直到国家惠农政策的连续出台,农村经济才开始回暖。

三、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特点

农村改革和发展,对农村集体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经历“大锅饭”时代、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时代后,当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形式。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家庭分散经营对立却又统一的结合,由村民委员会、村党支部成为单独的经济组织。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一)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多样化

当前的农村集体经济形式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在农民群众共同合作的情况下,实现资源、土地、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整合,形成农村合作社、股份合作企业等集体经济实体,呈现了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在生产力水平较高,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通过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整合,开展了统一经营的经济体制,如最为著名的江苏华西村等。农村改革过程中,中央政府延长土地承包期,为农村家庭的承包经营带来了切实收入。同时,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紧跟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农村为以集体,突破传统的农村社区的发展瓶颈,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以及劳动力优势,实现合作社、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经济形式,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和村民的经济收入。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

农村集体经济包括家庭分散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家庭分散经营相较于农村集体经营占有较大的比例,从村组集体经营收入、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等一系列收入显示,农村集体经济内部发展不平衡。另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是各个农村农民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2011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已达到0.3949,以接近国际0.4的警戒线。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的《中国农民经济状况报告》调查中显示,收入最高的20%农户与收入最低的20%的农户差距有10倍之多。农村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已经逐渐扩大,尤其是西部和东部农村差距纸笔,已经成为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障碍,甚至这种差距和分层已经不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暂时现象。

(三)农村集体经济的社会化程度低,市场效益不高

农村集体经济在市场机制建立后,农村经济开始出现了新的转机,优势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今天,农民经济独立性大大增加了经济资源从城乡、地区之间的流动,从而形成了农民经济和村集体经济的分层。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农民经济降低了对合作社和集体经济组织的依赖性,转变为自主寻求发展机会。尤其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管理不善,腐败现象频生,导致实体经济在村民中的可信度不高,缺乏村民的支持力度,导致农民和农级集体的组织作用和桥梁作用的匮乏。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区的集体经济由于地域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发展集体经济,不能良好地适应市场,社会化程度低,市场效益不高。

四、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将所有制专制后,村民、职工、企业参股等形成了多样化的联合所有制经济。在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以及我国集体经济的制度变革,规范了责、权、利的分配后,使得集体经济的资产运作和价值处置后在公平的原则上产生了更大的效益,激发农民的兴趣和积极性。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制度上的创新多产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化程度相对较低,其他诸如西部农村经济形式无法与发达农村相比,集体资产的利用率不高。结合我国东部经济发达的农村集体经济形式而言,我国总体的发展趋势会在于以下几种形式。

(一)农民自主模式

该种模式适合与发展现代化农业,想要实现规模经营的村庄。政府大力出台扶持农业建设,退更换林,改造山地的集约型经营模式,将土地承包给农民受众,并形成规模化经营模式,科学地管理和利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实现农户的农业发展之路。当然,农民自主模式应在当地村委会积极努力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先进农村集体基尼形式的发展,出台适合与村落的经营模式。村委会通过发包和竞价的方式,将集体资产委托给本村村民或者通过招商引资租给有能力的外部企业或个人,取得相应的承包费以及管理费后实现集体经济,此种是较为普遍的农村集体经济形式,也为适合全国推广的农村集体经济形式。农民自主欧式实际上是承包和租赁经营,通过资产委托经营,实现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避免集体经营的高成本、低效率。通过村集体的协商和安排,村集体在利用原有的土地资源或者其他资源时,按照国家政策给予补助,并帮助农户获得收益,从农户手中获取低廉的服务管理费,从而现成各种形式的产业基地。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

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服务提供者,以自愿的方式,共同建立起自制的互利性经济组织,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自愿为原则,通过集体活动,按照交易量以及各个农户的数量比例进行返还,并向成员提供农产品技术、生产资料、买卖信息等。资产和劳动的联合,成员之间的相互团结,民主自治,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形式。尤其是蔬菜、花卉、养殖领域更是建立了各种各样的专业合作社。当然,新世纪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当地政府牵头,农业、经济、科技等管理部门辅助,由专业技术能人和当地经营大户的具体指挥下,农民合作社得以良好的展开。

(三)股份合作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包括村级股份合作企业和社区股份合作企业。村级股份合作企业利用本地的资源、特色文化、环境特点进行招商引资,从而促进投资开发,成立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以及资源环境后形成农村产业链,吸引外部企业或个人投资参股。当村集体的股份合作企业形成一定吸引力后,外部运作良好的企业就会取得村集体的投资经营权,并与协作发展,逐渐同工技术注入想股份合作企业加入新的技术资源。社区股份合作企业则是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村民变市民后如何享有自身合法权益而产生的一种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社区股份合作社将其中一部分资产收益用于创办自己的企业或者事业,允许个人或者其他具有相关资质的人股权对外流动。同时按照村组等建立较小的股份合作社,增加集体收入,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

(四)农户和公司联合模式

农户和公司合营模式,主要是农户和公司签订生产、销售合同,并按时按需提供农产品。联合模式并非村民自由模式成员共有,民主管理,它是以公司为主体,但利益共享的集体经济。在当前的农户和公司联合模式中,农户过度依赖公司,农户的收益将会受到公司的盈利影响,对农户的收入增幅不大。因此,未来此种经济形式应由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专门针对农户和公司联合的公司进行各项优惠政策,根据公司的盈利情况,合理地给农户返还收益,增加农民对的收入。同时,公司应提供奖励措施,针对一些具有较长年限的农户,可以采取入股的方式成为公司员工。

总之,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明朗的,但也要国家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扩宽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促进了我国农村的发展,承担了基础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人物,为进一步地提高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的共享。因此,政府应该对集体经济组织进一步地实行免税政策,将利民利农的各项服务事业切实落实,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进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振启,郑伟军.村企一体化:农村集体经济 发展模式的思考——对辽宁省凤城市大梨 树村的调查[J].经营管理者.2009,(16).

[2]齐力,梅林海.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条件、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研究[J].南方农村,2009,(1).

[3]薛继亮,李录堂.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新形势:来自陕西的经验[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王德祥,张建忠.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特点及优化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