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育学研究范文

教育学研究范文

教育学研究

教育学研究范文第1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Edition)

主管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成都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9144

国内刊号:51-1720/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教育学研究范文第2篇

(一)教育叙事研究资料来源的多样性。

教育叙事研究以教师的生活故事为研究对象,这从资料收集的来源上可以看出,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在收集资料时主要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捕捉研究对象的深层信息。日常中平淡的教育故事也许就隐藏着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和教师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周围环境、气氛、教师的行为动作也许就隐藏着个人的某种价值观念和理论修养水平,这都需要研究者仔细观察。另外,教师的“教育日志”、自传或传记、各种活动的图片、相关的学生的作品和日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也为教育叙事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内容的情景性。

教育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它总是在特定的背景或情景下发生,教育叙事研究并不是对教育活动进行简单地描述与记录,而是将研究对象的行为与教育场景、背景相联系,对情景做细致描述,分析和把握处于情景中的个体是如何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事件的,并剖析事实背后所含的意义,将其融于事实讲述之中,只有经过这样的深度描述,才能引起叙述者和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帮助教师、学生、研究者有所发展和提升,促进彼此间的互动。

(三)教育叙事研究所述内容对人的关注。

多数教育叙事研究的研究对象常常是单一的个体,每个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所思所想都是不同的,所以研究者对个体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个人生活经历、所思所想十分关注,通过搜集教育、叙述、重构个体在教育生活中的故事,达到对个体行为和经验的理解。此外,研究者在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时,不仅对事件本身、事件背景做各种记录和描述,同时还对研究者自身的信息做描述。因为研究者所叙之事处处渗透着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是生命中一种独特的亲身经历、体验和感受,有着不可重复性。教育叙事研究所述内容体现了对个体独特性的尊重。

(四)教育叙事研究强调民主平等。

教育叙事研究的主体有两类,一类是一线教师(或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作为叙事研究的主体,目前的很多中小学教师会在研究者的指导下开展教育叙事研究,他们叙述的内容多是自己的课程、教学故事和自己对教育教学事件的理解。另一类是教育理论研究者,作为叙事研究的主体,他们以中小学教师为观察或访谈对象,对其所述内容进行分析和阐释。受“教师成为研究者”观点的影响,目前我国教育叙事研究的主体更多地指向前者,认为教师身处教育情境中,不但容易观察和获取教育情境中的事件,而且在叙述过程中容易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其实我们更倡导理论者与研究者两者共同、平等地参与研究过程,两者之间互相学习、平等交流,才能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才能使教育叙事研究远离平庸。

二、教育叙事研究与学前教育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方法与学前教育研究有密切的关系,将科学的方法运用到学前教育领域中的目的是揭示学前教育教育规律、充实学前教育知识和改善学前教育实践。①将叙事研究方法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使其成为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中的一部分,是否具有适切性?其适切性表现如下。

(一)教育叙事研究有助于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彼此相互靠拢。

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分工的影响,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少部分人从事的活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多数教育工作者不具备幼儿园教育工作经历、经验,不愿意深入到幼儿园实际中,由此导致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往往与教育实践场景脱离,对实际缺乏指导作用,成为学前教育研究中的一大弊病。幼儿园教师与专业研究者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一直生活在教育教学实际现场,在现场中感受教育生活中发生的一切,而教育现场正是产生教育问题的地方。叙事研究通过要求教育工作者深入现场,把幼儿园作为研究基地开展研究,倾听一线教师叙述的产生于真实教育情境之中的故事,体会他们对学前教育最为深切的感受,教育工作者作为研究者,与幼儿园教师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此过程中建成,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学习。教育叙事研究作为沟通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丰富着学前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活动,促进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接轨。

(二)教育叙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科研兴校”、“教师即研究者”等理念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共识。目前,许多幼儿园已开展了许多研究课题,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开展科研,幼儿教师从事研究应当采用什

么样的教育科研方法,广大幼儿教师却不是十分清楚。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之所以鼓励幼儿教师参与科研活动,是因为学前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学前教育向前发展,如不及时解决,将使学前教育陷入难以适应社会和儿童发展需求的困境。那么,什么样的研究才最适合幼儿教师呢?一些幼儿教师对科研抱有畏惧心理,认为无从下手,主要原因是缺少可行的研究方法,而行动研究法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是较合适的,行动研究中的教育叙事研究可称为“叙事的行动研究”,教师更容易掌握,因为这种研究方法与教师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关注幼儿教师日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需要教师把自己的教育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对日常教育生活进行反思。教育叙事研究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大帮助,因为教育叙事研究中的描述和解释的方式本身具有很高价值,对故事的写作过程就是对教育问题的探索过程。当幼儿教师在对某一教育故事进行描述时,会舍去大量的无关信息,然后挑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准备关注和探究的教育问题,并把事件与背景和情境相联系,试图解释自己的认识。在教育叙事研究过程中,教师对日常教育生活的观察能力提高了;有意识地、系统地探究反思能力形成了;倾诉、发泄个人经历和感受的机会获得了;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儿童也有了新的认识。

(三)让学前教育研究回归生活本身。

教育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教育必须回到一定的情境中,回归到具体的生活中,而不是被概括化、统一化。教育叙事研究倡导回归生活世界,重视个体生活史和生活实践的意义,要求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深入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以教师的教育实践和经验为研究对象;要求教育叙事研究的另一主体,教师所陈述的故事不是其主观想象的,而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教育生活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完整的情节、与事件密切相关的人物、事件背后的意义都包含在教育叙述研究中,所以说教育叙事研究是最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给人一种亲近感。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无疑为学前教育研究回归生活本身开辟了一条道路。对于倾听者和阅读者来说,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鲜活生动情节的具体描述,能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他们从多个侧面和纬度认识和了解学前教育实践,理解幼儿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儿童的自然成长发生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许多教育情景都是在没有刻意计划下发生的,掌握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可以让教师更加关注儿童的生活,在儿童生活的背景和环境中认识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从而采取恰当的教育行动。

三、结语

教育学研究范文第3篇

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学校体育教育边缘化的成因。研究发现学校体育教育边缘化成为了家庭、学校、国家的集体意识,在这种集体意识的权威驱使下青少年个性完全被淹没,没有了剩余精力怎么去进行体育游戏,青少年个体完全处于失语状态,个人意识只能依附在集体意识的权威代表家庭和学校身上,剩余的也只能是无耐。研究结果学校体育教育边缘化是社会问题、生育制度、招生制度、教育制度、家庭观念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单单的改变体育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模式等只是纸上谈兵、南辕北辙,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就去行动只能是缘木求鱼。所以提出研究学校体育教育应该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向“教育制度、招生制度与国家政策”转移。

关键词:

学校体育;体育教育;体质测试;边缘化

所谓学校体育教育边缘化,是指学校体育教育在教育系统内成为非主流、非中心,被主流教育所排斥,已成为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集体意识。但是在17世纪、18世纪西方教育就把游泳、赛跑、爬山、跳跃、打猎等列为学校教育,到了19世纪英国在公立学校把橄榄球、板球和足球设为学校的主要运动项目,正如裴斯泰洛齐主张“:体育是教育的基础和初级形式,进行教育首先要进行体育教育。”[1]斯宾塞在西方教育史上认为“:德育、智育、体育应该作为一个统一完善的教育体系。”[1]福泽谕吉提出“:健康的体魄比智力更重要,它是一切的基础。”[1]

现代体育之父托马斯•阿诺德强调“:没有身体运动的教育就不能成为教育。”中国早在先秦时就有礼、乐、书、数、射、御的教学内容,其中御与射就是早期的学校体育教育形式。后来武术、体操成为了学校体育教育科目,统治阶级希望通过学校体育教育为统治阶级培养具有战斗力的领导者,这也说明了早期的学校体育是一种军事训练,如荣禄在《请给武备学堂奖叙折》所说“:所学兵法、战法、算法、枪法、炮法、操法等,都能洞悉窍要”[2],这里讲的是一种军事兵操,这也是体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历史渊源和理由。现在和平年代学校体育教育成为了一种健身强体的功能,已经远离了军事的意义。但是从1985年到2005年的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发现“中国青少年体质一些重要指标正在下滑”[3]“,到了2010年大学生的体质还在下滑”[4]。就此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颁布以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再次为青少年体育工作提出重要的要求“:加强体育课和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但是新版《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降低了青少年锻炼标准,进20年来青少年体质健康形式严峻[5]。为什么国家在提倡减负、阳光体育、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等观点后,学生的体质一再下滑,学校体育教育一如既往的被边缘化?

1家庭、学校、国家的体育教育集体意识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其中,妈妈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爸爸的高度决定孩子的方向,家庭就是复印机,孩子就是家庭意识的复印件。家庭对于国家独生子女政策的贯彻落实(尽管现在可以生二孩),使得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飙升。从传统的“超生游击队”到“4-2-1家庭”,孩子的重要性可见有多重要。他已不是单单仅属于亲生父母的孩子了,他是几代人的唯一希望。幼小的肩膀生下来,就肩负着成龙成凤的任务,肉身就赋予了“龙体、凤体”的意义。对“龙凤”的教育自然很是重视,要上最好的学校,要找最好的老师,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扩大家庭教育的功能,延长“学校教育时间”进行课外各种“培优、补优”。从周一到周五,星期六、星期天比工作日学习的任务还有重。再看学校升学的压力,从幼儿园到高中每个阶段,每个学校无不面对着升学的压力,因为升学率就是招生率就是学校和老师生存的生命线。所以学校、老师每时每刻都不敢对学生成绩有所懈怠,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根本就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常常体育课被其他课占用。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各个阶段好学校招生不考体育,其根源因为“高考不考体育”。而走进大学发现,少了监督和管制,而本身在高中阶段没有形成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一般能力,更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认真对待体育的态度。突如其来的“自由”犹如“灾难”。大学的就业压力时刻就是头上的“紧箍咒”,20多年寒窗苦就在找工作上。拿来的体育锻炼激情,更何况就业单位面试又不看你的体育成绩。国家对于青少年体质下降进行了关注,尽管在2007年中共中央领导就有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提出“要争强青少年学生的体质,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同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于是中国进行了“阳光体育运动”,同时制定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0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强调了“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政策方针,于2011年实施新版的《体育与健康课标准》,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和课外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7]等,这些政策要求学校体育教育也要深化改革“,只有改革,才能扭转学校体育教育的不利局面”[8]。

在个体受教育阶段,来自家庭父母、学校、老师、社会、国家等,对学校体育教育的误识形成了对体育教育边缘化的集体意识,淹没了个体的个性和创造性,完全沦为他们的工具。而集体意识下的学校体育教育被过度工具化、形式化,学校体育教育已经失去了教育意义,体育教育的方式“体育课”早以边缘化,早就被教育制度、考试制度和集体意识合法的淘汰了。只不过体育课的形式还在,但实质的功能全无。在这种情形下,进行体质测试,也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受教育阶段的个体听从于家庭父母和老师,而家庭和老师迎合学校的意识,学校又只能受命于教育制度和高考招生制度,所以教育的宗旨就是“高考”。即使国家高喊教育要“减负”,提倡“阳光体育、终身体育”,主张“素质教育”,在“高考指挥棒”下也只能成为“口号”。学校(指大学教育一下)也是无奈,家庭只好一搏,去“迎合”学校和教育制度以及考试制度,牺牲的只是青少年个体的“身体”和“话语权”。我想“在过去的20年,中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滑”[6]这一结论,家庭、学校、国家都应该明白什么原因所致,这恰恰也是学校体育教育边缘化的原因。正如福柯所说“:在这个巨大的机器系统里,每个人无论他是施展权力者,还是被权力控制的个体,都被套在里面”,就像牧羊犬和羊一养,在教育制度系统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亦是如此。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被国家、学校、家庭固化认为成了“纯粹的体质教育或者体能教育”完全忽略了学校体育教育的“拼搏、竞争、公平、激进、自由、智慧、超越以及成功与失败感”等的教育功能,只看到了“技术整体、技术要领、技术环节、技术细节、练习方法和步骤”等,表层的体育教育功能。这完全毁灭了体育教育的完整性,以至于导致了学校体育教育的边缘化,但是学校体育教育的边缘化问题,如果单单从体育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改变是南辕北辙。没能看到产生的实质是招生制度问题,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对于现在学校体育教育边缘化,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2个体的状态:失语

问题的根源来源于青少年学生,但是整个过程都没有听到学生的声音。假如学生消失了我想这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但是现实是否定的。集体意识完全涵盖了个体意识,个体失去了个性,失去了自由,没有了剩余精力,怎么去做游戏去进行体育锻炼。个性的淹没、认同的被建构、学校体育教育的价值理性,在外力的驱动下演变成工具理性,在教育阶段的受教育者个体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展演。受教育阶段的个体完全处在“自由的监狱”里,即“高考工厂”或者“高分加工厂”“。监狱”的全景为“家庭和学校”,管理模式为“全程监控”,一切与学习有关的活动趋势都在监视之中,如李彬认为“:河南省邯郸市广泰中学实行‘教师全程随班办公’的管理模式,并且班主任通过办公室的窗口可以零距离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动态和规律”。受教育者“个体”沦为工具,成为家庭的“希望”“未来”以及与别人攀比、炫耀的砝码,也成为学校的“升学率”“就业率”和老师的“奖励”等。虽然官方提出“减负”和“素质教育”,但是,高考的门槛和录取方式没有改变,还是“分数”定“学校”,比拼的还是记忆力不是能力,所以,可以说中国的教育还处在应试教育层面。并且达到了极致,这时我想到了“:为了中‘状元’和‘考上大学’,中国的教育发展从孔子的‘各言尔志’到头悬梁锥刺股,再到民国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以至今天‘自由的监狱’中国教育进入了奇葩时代!”

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分数被认为成“生命线”,原本是无生命的数字被建构成了:父母的希望、家庭的希望、学校的升学率和生命线等,成为中国人的面子和事业,已形成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受教育者被教育机构加工成“高分工具”,这一点在衡水中学和毛坦厂中学得到了完全的演展,一个是“高分工厂”,另一个是“亚洲最大的高考加工厂”。爱因斯坦强调“学校的目的应当是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应该始终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把取得专门知识放在首位”;主雷米杰瑟姆在《圆形监狱》里主张“社会生活中权力成为双眼,在个体透明的地方,畅通无阻”;法国哲学家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提出“注视的目光、监视的目光,在目光的压力下,个体建构了自我监禁”。我想学校教育的伊始不会是这个目的,那么是谁篡改了他,使其沦为“监视网”。那些监视者们高高在上,有无限的权力,他们不是别人,就是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等,尽管受教育者个体已经被集体意识湮灭了思想和个性,但是他自己也是建构者,他们也被编织进了学校教育罗网的一丝一线里。集体的意识毁灭了学校教育的真谛,同时也摧毁了青少年的体质,展演过程就是学校体育教育边缘化形成过程。

3结语

不是单纯的从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改革就能解决体育教育边缘化问题,要转向国家政策、教育制度和招生制度上以及家庭面对买学区房压力、高考升学压力、孩子的就业压力等社会问题上来研究。简单的学生体质下降问题,看是只与体育教育有关,事实不然。体育教育边缘化是社会问题、生育制度、招生制度、教育制度、家庭压力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改变体育教育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模式等只是纸上谈兵、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白费功夫,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就去谈改革只能是缘木求鱼。好比谱写了一首优美的曲子给一个聋哑人听,效果可见如何。如果你费劲有牛二虎之力进行改进演出的方式和声音的高低以及参与的乐器多少等,也是无用的。学校体育教育发展工作也应该如此,应该从“压制型行政模式”向“回应型行政模式”转型,受教育阶段的个体学校体育参与行为应该由“工具性”向“个性”转变,实现学校体育教育从“工具理”向“价值理”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孙士杰,冯喜英,仝瑞.外国教育思想精粹[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93,166,189.

[2]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M].上海:山海教育出版社,1992:508-509.

[3]张绰庵.青少年体育综合改革的理性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8):2-3.

教育学研究范文第4篇

2.我国教育政策伦理的缺位与现实对策 刘世清,Liu Shiqing

3.儿童的民主意识与学校的民主生活氛围 朱晓宏,Zhu Xiaohong

4.德育变革中的制度建设问题 刘长海,Liu Changhai

5.儿童提问的本体价值 袁宗金,Yuan Zongjin

6.学校民主评选活动中的问题 上官子木,Shangguan Zimu

7.班级生活中的权力崇拜 方明宝,Fang Mingbao

8.学校改进的历史回溯及其多维发展走向 李保强,刘永福

9.从家校合作的视角关注学校改进 徐建华,Xu Jianhua

10.听评课:指向合作的课堂观察 付黎黎,Fu Lili

11.一个"幸运"留守儿童的成长历程——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叙事研究 何海霞,易连云

12.课程统整中主题内容开发的内涵、模式及策略 高慧珠,Gao Huizhu

13.再谈语文教学的建构性 吴永军,Wu Yongjun

14.中学文学写作教学缺失的隐性逻辑 胡根林,Hu Genlin

15.开展学校德育问题诊断研究的意义 班建武,檀传宝

16.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王振存,Wang Zhencun

17.追寻课堂开放的实践真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李瑾瑜,吴冬华

18.国外合格教师的资格认证及其启示 李瑛,Li Ying

19.课题研究方法的选择(上) 时俊卿,Shi Junqing

20.换一种眼光看"错误" 陈尚达

21.旨在促进中小学学校改进的研究——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学术委员会第10次学术年会综述 张蕾

22.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第18届学术年会综述 郭娅玲,贺轶玲

1.必须的均衡与永恒的择校 《教育科学研究》编辑部

2.为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教育变革 时龙,Shi Long

3.学校改进中的抉择 杨颖秀,Yang Yingxiu

4.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元分析 孙翠香,Sun Cuixiang

5."素质教育"题内题外弹 高金岭,Gao Jinling

6.示范高中之路:究竟走向何方 侯怀银,Hou Huaiyin

7.中小学德育管理创新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观 张香兰,Zhang Xianglan

8.对"心理-道德教育"的探索——兼论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 班华,Ban Hua

9.心理-道德教育的三重视域 沈贵鹏,Shen Guipeng

10.心理-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价值问题的分析视角 王丽荣,刘晓明

11.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基本思路 李松林,Li Songlin

12.合格性评价:品德评价的一种合理选择 叶飞,Ye Fei

13.中美两国精英学生准备"高考"行为模式的比较研究——以北京大学和耶鲁大学为例 钟逸婧,彭凌雨哲

14.实现沟通与交流:课堂提问教学价值新解 黄伟,Huang Wei

15.物理教育的生态化及其对物理课程改革的启示 邢红军,Xing Hongjun

16.中学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朱铁成,张晶

17.教师解放:从制度规约到自由发展 潘洪建,Pan Hongjian

18.论英国中学历史课的史料教学 李稚勇,Li Zhiyong

19.教育叙事:使人"有所感" 刘永和,Liu Yonghe

20.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成绩" 汪茧,张浩宇

1.沉沦与救赎:重申教师职业之天命 朱永新,Zhu Yongxin

2.论教学理解的专业化 刘庆昌,Liu Qingchang

3.规训视角下"差生"形成的批判与教育超越 杨进,王澍

4.探究学习的存在价值及其实践限度 何善亮,He Shanliang

5."教育家办学":应然与现实 周兴国,Zhou Xingguo

6.学校管理的东方思维 方征,Fang Zheng

7."游戏式教学"的教育学批判 李敏,Li Min

8.我国道德教育领域中"比较研究"状况的回顾分析 胡金木,Hu Jinmu

9.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的构建 王云峰,胡进,张咏梅

10.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测验的开发 张咏梅,田一,郝懿

11.北京市2007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测试结果分析 王燕春,郝懿,胡进

12.课堂教学质量的个案研究 何光峰,He Guangfeng

13.北京市2008年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报告——以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为例 刘宇新,王彤彦,李卫东

14.北京市2008年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报告——以小学五年级语文学科为例 李英杰,LI Yingjie

15.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角色、类型与生活方式研究——基于湖北省洪湖市A镇的民族志调查 彭虹斌,PENG Hongbin

16.构建课程监控机制: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王爱玲,WANG Ailing

1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反思——以"温州精神"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为例 肖龙海,宋华伟

18.学校德育之"德"如何适应社会之"道" 沈兆乾,SHENG Zhaoqian

19.将人权教育融入中学德育课程之中 阎乃胜,YAN Naisheng

20.促进综合社会课程对学生的有效评价——来自美国国家社会科课程标准的启示 杨莉娟,YANG Lijuan

1.专业发展共同体:打造教师成长的生态环境 朱永新,Zhu Yongxin

2.教育的公正的发展与城乡教育差距问题——兼论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 周晔,袁桂林

3.实践高于理论——兼与《论教育实践的研究路径》作者商榷 冉乃彦,Ran Naiyan

4.后喻文化时代教师权威论 宋晔,赵丽萍

5.今天的学校和教师应该忙什么? 程方平,Cheng Fangping

6.我心目中的教育学 巴战龙,Ba Zhanlong

7.关于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关系的探讨 孙绵涛,康翠萍

8.学校与政府关系的转型:从国家管理到公共治理 叶忠,Ye Zhong

9.教学交往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 帅飞飞,李臣之

10.如何提炼中小学办学核心理念 李继星,Li Jixing

11.学校变革中的家庭参与问题 杨启光,Yang Qiguang

12.中美母语课程标准评价体系比较 康海燕,谢利民

13.教育局长眼中的学校危机管理 李永贤,Li Yongxian

14.校级领导与课堂教学的距离 张礼永,Zhang Liyong

15.学生认知"失灵"的教学原因及对策 张琼,Zhang Qiong

16.中小学作业改革的新思维 熊和平,Xiong Heping

17.面向生活的英语教学策略 乌焕焕,和学新

18.现代价值困境与道德责任感的培养 梅萍,Mei Ping

19.榜样教育新视角:多元化榜样教育模式及其建构 王雯娜,Wang Wenna

20.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学校教研组改进构想 林岚,汪明帅

21.基于评价的教学改革:美国"跟进计划"的启示 丁朝蓬,梁国立,吴慧云

22.另一种爱 田飞虎

1.专业写作,在反思中成长 朱永新,Zhu Yongxin

2.理解当代学校文化生成的多重视角 杨小微,Yang Xiaowei

3."科尔曼报告"对我国教育公平监测的启示 易进,郑丹

4.信息互联

5.教育公平的测度:内容与原则 沈有禄,谯欣怡

6.社会问题与教育约制 董泽芳,Dong Zefang

7.让儿童意识到成人的问题是"问题" 郑航,Zheng Hang

8.从"彼德原理"看"不胜任" 张新平,Zhang Xinping

9.改革开放30年首都教育回顾与展望 高兵,桑锦龙

10.中小学校长对学校内隐文化施加影响的行为选择 刘云生,Liu Yunsheng

11.专业标准视野下的校长办学规划 魏志春,Wei Zhichun

12.高中模块考试与学分认定中的操作误区及初步归因 王凯,Wang Kai

13.班额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影响 马艳云,Ma Yanyun

14.由"小班额"到"小班化"教育实验的效果与价值分析 韩江萍,Han Jiangping

15.新课程实验的社会传播与理解 王海燕,Wang Haiyan

16.教学对话素养的构成与提升 余国良,Yu Guoliang

17.在超越中适应: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必由之路 班建武,付涛

18.校服的道德审视 陈丽娜,Chen Lina

教育学研究范文第5篇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

在中国式治理模式下践行法治

依法治国进程中的法律文化建设

依法治国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

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理念目标及若干关系

论涉外卓越法律人才的知识构成

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主要问题与反思

欧洲中世纪法学教师群体之角色生成

论经济法的知识特征与经济法教学体系的重构

中国法学教育的职业化与诊所教育的本土化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现状与问题调研报告

我国法学教育质量标准的相关问题研究

卓越法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建构探析

交叉渗透教学模式的刑事疑难案例教学实践

互动教学在《法律史学》课程改革中的植入与践行

论行政法学核心课程地位的失落与回归

全球化下英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日本法学教育和司法考试制度改革效果评介及其启示

牛津法科研究生培养的优势及其可借鉴性

法学院与技术——我们现在何处并将驶向何方

困扰藏区基层司法的民族习惯法及其对策研究

筹划与自觉: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活关键词

深化课程改革中《知识产权法》教材的改革

知识产权前沿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论知识产权法本科实践教学的实施

职业能力提升导引下的法学论辩赛事完善

全面推进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依法治国与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多维度协同创新,立体推动法学人才培养改革

多元创新政法高校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服务新丝路发展战略

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是学术研究永远不变的真理——谈谈学术研究的体会

法科学生法律思维培养问题探究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目标、理念与方法

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多元化的思考

中国国际私法学科体系:由“宏大叙事”向“微观论证”转变

民商法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论台湾地区法学教育情况——以东吴大学法学院为例

多元化法律人对台湾法学教育取向之意义

民法教育基本认识论——兼对法学教育中国模式之检讨

构建“当事人”参与型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

构建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

CEPA条件下跨境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多元一开放”式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大学法学院为例

基于跨学科的创新型法学人才培养——同济大学工程法学教育实践

教育学研究范文第6篇

英文名称:Legal Education Research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西安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法学教育研究》是由西北政法大学主办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以法学教育研究为主的学术刊物,每年出版两卷。

教育学研究范文第7篇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多数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通常以示范型的教学方法进行体育教学。具体地说,教师利用肢体语言进行体育教学,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自己的动作进行模仿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的本质是一种强行的灌输,学生获得的认知并不深刻,所学习的姿势与动作也容易混淆和遗忘。因此,教师需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与摸索,在获得更深层次认知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小学短跑教学为例,教师不再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而是在简单的讲解与示范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并通过分组合作进行短跑训练。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够通过相互的竞技、比赛和合作不断完善自身的短跑姿势与动作,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成绩。在自我的探究以及合作互助的过程中,学生的收获无疑更大,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以趣味性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教育学研究范文第8篇

当前我国体育教育研究领域中许多问题的探讨缺乏深入,从根本上来看是某些学者过于相信科学实证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普遍适用性和重要性。早在20世纪初,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就已经非常理性地察觉了欧洲在哲学和科学研究领域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危机。他对“人之此在”非常关注,最终通过追问“意义”何以可能而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归结为相对于生活经验的形式(意向结构),从而在认识论上给主体性的回归留下了空间。在胡塞尔的现象学那里,除了这种对意向性的正视之外,还包括对现象本身(实事)的尊重,即强调本质直观的重要性。在胡塞尔的思想中,一个基本的信念就是只有通过向直观的原本源泉以及在此源泉中汲取的本质洞察的回复,哲学的伟大才能根据概念和问题而得到探究而得到体现。鉴于此,胡塞尔的现象学非常排斥中介的因素,他把直观的把握或这个意义上的直观看做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和检验一切知识的最终标准。这样一种哲学方法,在面对人类生活经验、心理体验、意识形态等问题时,就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适应性。遗憾的是,在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功能的研究中,许多人表现出了一种过度分析的倾向———将大学体育教育过程“分析”为单体,将单体的价值“分析”为各种不同价值的物理组合。很明显,这样做是不妥当的。而现象学对大学体育教育功能的研究却显示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以它作为对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功能进行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尤显必要。

2现象学视角下的大学体育教育

2.1大学体育教育功能研究过程中两个世界的区隔从现象学的视角来研究大学体育教育的功能,必须从学生的体育体验着手。这就要求我们把以体育体验为内核的大学体育教育过程从日常生活中剥离出来,从而塑造一个“体育教育世界”。这种“体育教育世界”即为大学体育教育活动中所有事件的总和,并与我们平时的“生活世界”相对应,且包纳着诸多的“体育教育情境”。这个独特的“体育教育世界”的构建,可以为我们进行体育体验方面的研究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另外,为了使本课题的研究建立在可靠的逻辑基础之上,我们也需要将大学体育教育现象与日常生活现象加以区隔,以便凸显体育教育的特征,从而得以揭露大学体育教育的实质及功能。在本研究中,我们将生活世界理解成大学生日常所居的世界。它包含了构成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所有事件的总和,但唯独不包含(充量仅仅局部地包含)体育教育世界的事件。根据现象学的理论,大学体育教育是不同于日常生活的一种经验过程。尽管我们知道,在一个人的生活世界当中,个体所经验的各种事件中可能还有比体育教育更具有“特殊”性质的事件,但由于它们不是本研究所关注的对象,因此,我们可以将其归入日常事件当中,并且可以忽略其意义。如此,我们即可得到一个常规性的生活世界的概念,它由大学生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一些偶然事件所构成,这些事件的集合可能形成的对大学生的情感的影响,最终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他们接受体育教育的动力。在现象学的语境中,大学体育教育世界是不同于日常生活世界的一种崭新世界。首先,在空间上,大学体育教育世界总是大学生与生活世界的一种暂时的隔离。他们先是离开它,然后再回归它。在这个背离和回归的过程中,大学生的身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次,在时间上,大学生在体育教学场所所度过的时间,相对于他们日常所据有的完整的时间而言,将是一种永久性的逸出或漏损。如果大学生的全部生存意义由日常生活世界所给定的话,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完全意义上的逸出或漏损。由于大学体育教育不是纯粹的消磨时间,而是借助于体育活动发现意义、培养学生,致使逸出于生活世界的这段时间具有了本体的和发现的意义。

2.2大学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学生体验体验这个概念,在历史上可以溯源到西方的古希腊哲学。除了神话中的“回忆”理论以及关于“酒神”的说法之外,西方最早的有关体验或类似概念的阐述,则是柏拉图的“迷狂”。以后经过中世纪的漫长黑夜,体验这个美学范畴在德国古典学那里又进入了复苏期。在卢梭之后,席勒观察到了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工业文明对人的本性的摧残,痛感人的“完整体”正在被“分”为“断片”,对此,他提出了“通过体验(游戏)这一绝对中介使人的被分裂的感性本能与理性重新融合为完整体”的理论。从本质上来看,大学生的体育教育过程中的体验既是一个心理过程,也是一个物理过程;是一个时间现象,也是一个空间现象;是一种个体的行为,但也属于一种社会行为。由于体育教育体验发生在体育教育世界当中,因此它以体育教学场所的边界为边界。而就其本身而言,它在经过一个物理的时间和空间变换之后,为体验主体带来的是心理上的种种变化。这种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和某些方面是预先所期望的。但在某种程度上和某些方面,它又可能是意外的一种获得。但不管怎样,在体育教育的体验过程中,大学生个体一直在整体地把握着这个体验过程。他们希望通过努力实现事先建立起来的某种期望,或者通过积极地营造并串联各个典型体育行为发生的情境,最终实现体育教育的目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得十分突出,他们不会以物理的目光将体育体验的客体肢解成破碎的断片,因为那不是大学体育教育的目的所在,也不是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意义所在。

3结论

教育学研究范文第9篇

进入“十二五”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后,面对机遇和挑战,人才培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生德育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这对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加强研究生德育教育,本文对医学研究生德育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新时期工作提出了思考。

一、资料来源

调查问卷涵盖了研究生个人信息及50道问题,包括德育教育的内容、形式以及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等内容。

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调查采取无记名,发放给首都医科大学三所附属医院研究生,三所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70份,收回257份,回收率95.1%。调查对象:男生10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42%,女生14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58%;博士研究生83人,占被调查总人数32.4%,硕士研究生174人,占被调查总人数67.6%;入学前,研究生30%来自大中城市,35.6%来自城镇,32.8%来自农村。

二、结果

1.研究生整体素质

在社会公德方面,85%以上者在公共汽车上会主动给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74%以上的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在孝敬父母方面,85.6%研究生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主动打电话问候父母。在奉献精神方面,91.6%研究生乐于参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加社会公益活动。90.8%研究生认为自身道德修养水平还不错,94.7%的学生认为自己具有较好的医德医风。

结果显示,对于我国研究生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水平是否存在差异,10.8%的学生认为无差异,80%的学生认为有差距,9.2%的学生认为差距很大。主要原因是受社会功利思潮的影响(见表1)。

2.研究生德育课程开设情况

调查显示,目前各医院基本都开设了医德医风、学术道德和医患沟通等方面的德育课程(见表2)。

3.研究生德育课程适宜形式

目前,医院的德育课程一般以专题讲座方式开展。通过调查,研究生对部分德育课程的形式提出了建议,学术道德:53.6%选择专题讲座,48.8%选择主题活动;医患沟通:53.1%选择专题讲座,45.2%选择案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56.9%选择专题讲座,55.7%选择主题活动;责任教:58.2%选择主题活动,48.5%选择社会实践。

4.研究生德育教育的主体

调查显示,对于德育教育的执行者,62.3%研究生认为是导师,17.8%研究生认为是教育处老师,11.7%研究生认为是医院党委,8.1%研究生认为是德育课教师。

三、讨论

1.研究生基本素质

通过调查,目前研究生的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的,讲究社会公德、为他人着想、提倡奉献精神。由于研究生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入学前已通过层层选拔,不仅对其学业,更重要的是道德品质都进行了严格的考查,学生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素质。另外,研究生来自大中城市和城镇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也是基本素质明显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研究生德育课程

调查显示,目前各临床医院比较重视研究生医德医风、学术道德和医患沟通方面的培养,对心理健康教育、责任教育和生涯规划关注较少。

研究生作为高学历群体,承载着社会、家庭和自我的较高期望值,有很强的成就动机。 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他们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心理健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医学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现,国外研究多认为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因此,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另外,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持续递增,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明显,研究生就业已经与农民工、下岗职工再就业并列,成为困扰我国就业问题的三大问题。开设生涯规划课程有利于帮学生分析社会现状及自身优势,拟定个人就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尽早走入工作岗位,实现自身价值。因此,生涯规划课程是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3.导师德育教育的地位

研究生在校期间,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导师。导师不仅是学业指导者,更是道德示范、思想引领和人生领航人,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生导师的德育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导师的道德修养水平对于培养研究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衡量指标。

导师在研究生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与研究生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对其思想教育有较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有些导师认为研究生年龄较大,已经有自我教育的能力,不需要再进行德育教育;有的导师则重专业轻德育,这些都不利于研究生全面成长。因此,要不断强化导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让导师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理念融入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使研究生德育工作事半功倍。

教育学研究范文第10篇

教育学是一门以培养未来教师为主的师范类学科,因此,在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明确教育的根本不仅仅在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还在于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所以,在教育学的教学中应该突出教育的文化性。本文以教育学教学应突出文化性为课题展开了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

教育学;文化性;师范类

教育学是师范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与学生未来就业紧密相连的一门课程。在传统的教育学教学研究过程中,主要以科学化研究为主体,以传授学生教育基础知识为主。然而,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并不是静态的,而是根据时代的变化,国家对教育体制的相关要求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传统的教育学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内容乏味,学生学习兴致不高的情况时有发生,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因此,我国的教育学教学体制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突出教育学教学中的文化性。

一、教育学的教学中突出文化性的作用

1.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想。从教育学的教学目的来看,教育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师范类的岗位人才。由于岗位特性的原因,在实际的教学中,单纯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基础知识的培训已经无法施行新时代教育领域的发展,因此,在教育学教学中突出其文化性的作用,并以此为根基,推进教育学教学的发展。从教育事业的发展来看,从事教育事业研究的工作者,对于教育事业具有一种执着性的热爱,这种热爱也是其开展教育工作的动力及源泉,是教育事业精神及价值的集中更体现,为我国教育学教育工作的理想化提供了巨大的贡献。

2.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教育个性。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教师的言谈举止都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学生会习惯性的模仿教师的习惯行为。因此,教师必须要树立优秀的主体人格,为学生的日常行为做出榜样。所谓的教育个性,从知识结构上来看,就是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各类知识的相互融合,知识结构的多样性与知识面的广度是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所必备的条件之一,因此,在教育学的实际教学当中,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与方法,引导学生们自主阅读相关的书籍、杂质,使学生达到未来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水平。

二、从课程的优化入手,突出教育学教学中的文化性

1.课程内容的优化。在传统教育学的课程安排中,课程内容过于单调,主要以课本涉及的相关知识为主,富有文化性的课程教学内容较少,因此,为了突出教育学教学中的文化性,可以从课程的优化改革入手,增加选修课与活动课的课时,课程内容包括:中外名篇赏析、国学经典朗诵、中外传记朗诵等课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内在品质与文化气息得到升华,使学生通过教育学的学习,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与思维理念,学会正确的处理人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

2.张扬人文精神。在教育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张扬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更好、更早的接触社会,使他们可以亲身感受社会、自然带给他们的感受,增长学生们的见闻,陶冶学生们的情操。然而,这些感受都是传统的校园式教学所无法给予的。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努力求解的优秀个人素质以及敢于探索的人格魅力。

三、加强课程资源之间的整合

1.加强课程资源整合。从教育学的角度上来看,课程资源始终是以多元化的形式出现的,作为将要从事教师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正确认识课程资源中的作用及价值,对今后教育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因此,若要在教育学教学中突出其文化性,可以从提升师范类学生的人文素养入手,将教学中设计的科学、艺术与人文等方面的课程资源进行系统化的整合,促进个课程之间的融合,从而弥补现行教育制度中,分科教学所存在的缺陷,将教育学的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获取灵感的源泉,使教育学的课程拥有人文与个性的色彩。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人文精神的培养重在理解与领悟,而并非知识的传授。因此,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同时,要准确的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人文精神逐渐的渗入其中,使其逐渐的渗透到学生的思想理念之中。传统的教学理念中,知识来源于书籍,教学来源于课本。然而,课本中涉及的内容必然是有限的,作为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未来要承担教书育人的工作,仅依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涉猎各类相关的知识内容,丰富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使教学内容更加富有延展性。

3.建立学科内部知识体系。由于分科教学体制的限制,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科目内容的学习,却忽略了各科之间内容方面的联系。从整体上来看,所有知识内容之间都具有相关性,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将这些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还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突出各个学科之间的相关性,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系统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课本入手,将课堂教学视为教学的重心,在传授知识内容的同时,大力发展德育,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人文素质也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使学生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凸显教育学教学中的文化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学教学作为培养优秀教师的摇篮,要充分的展示处民族文化教育的优势,在传授学生相关知识内容的同时,也要体现出民族教育中的优秀成果,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民族教育的历史与特色,突出教育学教学中的文化性,以便在未来的教学当中更好的对其加以应用。

作者:孙锋 单位:菏泽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红卫.内部控制应以文化为“本”、大学为“源”——基于教育学的视角[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1):62-67.

教育学研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改革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它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思想观念下催生出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随着理论研究和教育政策的推进,研究性学习在教育实践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强调学习应带有研究的性质,怎样的学习才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学习?这需要我们对研究活动的特点有所认识。有人对研究活动的特点进行了归纳,认为研究意味着学习已有的知识和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新知识的意识与努力。研究的特点:第一,深刻性,就是以客观存在的事物或材料为依据,对要研究的事物进行本质性的认识;第二,专题性,即对事物进行专题的析理;第三,主体性,研究的过程是主体主动对客体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者的主体性表现得比较鲜明;第四,广泛性,从研究的对象来说,它包括的范围比较广。

研究性学习基本含义大体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关键落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上。即研究性学习实际上是指学生要像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那样来进行学习,其本质是对科学研究的模仿或模拟。

同时,研究性学习也是基于人类对学习活动的不断认识,形成的一种现代教育观和学习观。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了著名的发现学习理念,即不能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而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基本结构的过程。它具有以下特点:研究性学习是主要从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学习生活。研究性学习在结果和过程两者之间更重视学习过程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研究性学习主张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并以个人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依靠学习团体智慧、分工、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在学习与实践中持续产生学习动力。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模式核心就是要改变以往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

因此,作为高校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选题、搜集资料、实施调查或操作实验、撰写研究报告等环节,自主开展学习活动,学生的学是研究性的;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合作伙伴关系,教师与学生对所选课题进行共同研讨,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参考性意见,所以,教师的教也是研究性的;学生学习的形式多以小组合作进行,经过组员的通力合作完成研究任务;学生通过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培养思考能力和创新力;研究性学习是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并重的学习活动,尤其强调研究过程,强调在这一过程中掌握发现科学真理的正确方法,这与现在学生只注意记忆科学结论的学习方式具有本质的区别。

根据布鲁纳对学习的分类,研究性学习属于他所说的发现学习的范畴,与接受学习相对应。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两者常常相辅相成、结伴而行。现代教育中之所以突出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要废除接受性学习,而是因为我国的教育传统中接受性学习一直居于中心位置,而发现学习则被完全忽略或边缘化。

二、研究性学习与大学创新教育

大学的精神内核是创新精神。大学鼓励、倡导人们探索未知世界,是一个思想开放的地方,是追求学问的热土,它为人们提供知识与思想,形成自由气氛,培育一代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从而改变世界,改造人类自身。大学作为文化传播与增殖的重要园地,通过教育培养千千万万继承科学文化知识的主体,并在继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才能形成绵延不断的文化流,促进科学文化知识的繁荣与发展。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阐释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和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不创新,中国就没有出路;只有创新,才能超越历史,超越自我,才能赢得发展、赢得未来。同志还从教育角度阐述了创新这一时代精神,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精神和培育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教育的特殊地位、性质和功能,决定了教育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创新以创新人才为主体,而创新人才必须依靠教育来培养;创新以创新精神为先导,而教育是创新精神的动力源;创新以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为基础,而教育是生产传播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的主要基础。总之,教育是创新的先导和基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之所在。

大学的创新教育必须依靠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性学习是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重要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成为决定经济发展、保持经济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因素。社会发展向高校提出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需求,世界各国都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反应。1998年美国博耶委员会在《重振本科教学: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的报告中提出了“基于研究的学习”。认为基于研究的学习是建立在发现而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基础上的一种学习方法,是在发现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学习过程。其他经济发达国家也都纷纷采用旨在提高大学生研究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我国也先后三次(1999,2005,2007)以文件的方式强调高校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性。因此,研究性学习应该成为全体大学生一种重要而普遍的有效学习方式,唯其如此,大学的创新教育才能卓有成效。

三、研究性学习与大学生素质培养

素质教育是指导当代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素质教育的内容涵盖了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在素质教育中,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是重点,道德素质教育是方向,身体素质养成是前提,心理素质是动力。大学教育注重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是大学目的理想的新飞跃,是指导当代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

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优良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首先,人类的学习是一个自我认知、管理和调节的过程,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交流、合作,完善自己、促进发展,完成知识的社会化建构。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自主性很强的活动,也是合作性很强的活动,因此,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大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在生动活泼的自主活动中,自觉调节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巩固对道德规范及执行意义的认识,形成良好的品格、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其次,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许多问题、困难都是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解决,从中可以得到意志的训练。这些经验对学生的学习、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会大有益处。再次,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大学生选择的课题都是从社会、生活等方面入手,如国际形式、人类和平与战争、饥饿等宏观的问题,又如女童入学、心理健康等微观的问题。通过这些课题的研究,大学生自觉地认识社会,认识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努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是自己的责任。最后,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个体在长期的对科学真理探索、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深化的科学活动中所陶冶和积淀而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它表现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崇尚创新,倡导并体现为有所进步、有所贡献的人生取向与精神追求。通过研究性学习,大学生探索科学真理,认识科学本质,逐渐形成求真、求实、求新的科学精神。

四、研究性学习是大学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之路

近些年来许多大学将塑造“大师级”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也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进行了很多努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在面向大学的各种招聘会和人才市场上,大学毕业生中出类拔萃者稀缺难觅。同时,大学生对当前的大学人才培养现状的评价满意度偏低。据华中科技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对北京、武汉15所大学近28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人才培养现状的满意度不是很高,评价为“一般”的占49%,居首位;“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占21.3%和7.7%;而“满意”和“较满意”合计仅为22%。约50%的被调查者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效果持不置可否的态度,近1/3的学生提出了批评,只有两成学生予以肯定。

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未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与大学现行的人才培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目前的培养方式可以称为“外塑式”的培养方式,这种方式主要强调外在因素(如教师、教材、教育环境)对人才的塑造,因而重教不重学,学生在教育中仅仅被当作教育塑造的对象,把培养学生的过程等同于制作雕塑的过程。但实际上这两个过程存在巨大差异,其中一个最大的差异是用做雕塑的原材料是没有自主性的,雕塑家的意志可以完全地在原材料上得到实现。但是学生却是具有自主性的,外在的塑造仅仅是学生成才的一个条件。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的自我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外塑的结果。传统教学的塑造性与雕琢性使学生成了目的与手段的客体,人为地过分雕琢使学生处于一种畸形发展的状态。因此,有人提出“大学教育的生产与自我生产”的观点,认为大学教育的“自我生产”,是学生基于一定的制度环境和条件,在一定教育“生产”基础之上,自行采取某种或几种相关的形式及方法,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以及通过各种方式接触到的其他相关信息,进行自主消化、吸收、积淀和内化并通过实践进行演练、验证的过程,其特点是学生基于自身原因或环境原因,自觉加工知识和进行自我塑造。

对研究性学习这一教育理念的导入,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研究性学习自始至终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建构。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这种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自我构建的过程,自我塑造的过程或自我生产的过程,通过这种过程才能实现学生的心理发展、能力发展和各方面素质的提升。只有通过这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才能摆脱“被塑造”、“被生产”、为考试而学的被动局面。正基于此,大学人才培养必须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观,积极引入研究性学习这一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实现自我塑造,使大学教育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人才,从而实现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真正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升.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2(5).

2、徐学福.“研究性学习”之我见[J].课程・教材・教法,2001(6).

3、蔡文书,王希辰.研究性学习与理想和现实的大学教育[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3).

4、.论科学技术[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5、.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06-16.

6、刘振天.志当存高远――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大学理想的新探索[N].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2).

7、卫平.大学教育的“生产”与“自我生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1).

教育学研究范文第12篇

幼儿创造性教育实验研究报告

试论主体性教学的基本特征

怎样申报"十五"课题

论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

谈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认识与探讨

探索小学德育新路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试论教学生做人

浅谈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成因分析与鉴定

浅谈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

谈对学生的挫折教育

以科研为先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教育科研工作中的"破"与"立

一本对有神论系统批判的好书──《无神论:公民无神论教育读本》读后感

略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谈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

融美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于地理课教学之中

优化育人环境 育新世纪人才

以创新教育为核心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试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若干对策

关于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高中学分制的理性思考

小学三级课程结构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谈影响儿童心理防御机制的因素

中等生的心理教育不容忽视

谈中学生心理发展需要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课件使用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十五”教育科研应“八化”

谈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吉林省幼儿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学案设计的几点思考

培养学生创新品质是教学的宗旨

初探口语交际教学

游戏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

以读促说 以说助写 读说写结合

迎接市场经济与知识社会挑战的教育理论刊物──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纪要

把幸福观教育作为当前德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幸福观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展开研究

“媒体载动主体互动”模式的运用

在全省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总结过去 规划未来 开创全省教育学会工作的新局面

吉林省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吉林省教育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综述

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导作用

确保基础教育的优先发展

确立“以人为本 以德治教”方略 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中小学校本课程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

为学生打好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关于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

活动教学的基本特征

落实以德治国 弘扬传统美德

优势互补 形成合力 提高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效性

普教中的创新教育

训练数学评价思维 提高数学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中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

阅读过程研究的新视角──读《学生汉语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一书有感

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育学研究范文第13篇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2011年工作要点

2011年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NECPS)报名工作在全国展开

桂诗春教授访谈录(二)

多媒体外语课堂教学预设外信息丢失刍议

语言的形式与理据:语法化研究与外语教学

教师态度、性别差异及外语焦虑与中学生英语学习

农村初中生英语词汇学习观念与策略调查分析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

我国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选择与配置——以NSEFC为例

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利用语言材料,体现语境功能——以“if的虚拟条件句”讲授为例

浅谈初中英语语音教学

结合英语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学习

高中英语名篇名著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

“预测策略”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训练研究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英语教师个性化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现状调查与研究

中学英语教师素质构成与发展研究

全国优秀外语实验学校风采一瞥——烟台一中

在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李宝忱老师访谈录

2010年全国中考英语改革及复习教学研讨会暨第三届全国中考英语总复习教学优秀课例展评会在桂林顺利召开

灌输式教学及其批判

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

美国NCATE外语候选教师专业标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论欠发达地区小学英语教师行动研究的可行性

中国中小学外语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问题与对策

外语教育采用融合学习之商榷(一)

Testingspeaking:narrowviewsandwidehorizons

浅谈语音意识训练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论学情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策略

走出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误区

高三书面表达审题训练应遵循能力发展规律

英语教学当中提问策略的介评与例析

2010年全国中考英语改革及复习教学研讨会掠影

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

黄志红老师访谈录

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第二十二批出国教师将赴英留学

第三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沈阳顺利召开

全国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出国留学教师奖学金项目2009年度全国统一选拔考试顺利结束

2009年全国中学生英语夏令营暨2008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总决赛将在呼和浩特举行

终身学习视阈下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硕果》——中心研究员优秀论文征集、评选

走近教育学与课程理论的西方ELT(上):反思与探索——20世纪60—70年代相关发展寻绎

论外语思维与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思维

对当前中学英语公开课的分析与点评

TranslationandEnglishintwentieth-centuryChina

对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的几点思考

新教材使用中的语法教学初探——高中新教材英语语法“五步”培训策略实验研究

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效率的策略

第十届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暨学习策略研讨会将在南昌召开

试论新课程实施中英语互动课堂教学

关于西部地区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的思考和建议

全国中小学英语学习成绩测试(NEAT)2009年春季测试一级试题

第七届全国外语实验学校校长论坛暨全国外语实验学校年会将在新疆召开

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2009年度全国统一选拔考试顺得进行

聚焦中小学英语教学·之一(回顾与述评)30年:中小学英语课程演绎“和平革命”——英语课程从曲折走向有序

教育学研究范文第14篇

一、取得的成绩:

本期来,在全体教师及教研组的通力合作下,我校其举行全校性教研数次,为紧跟教改步伐,我校本期教研工作以“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为主题” 为宗旨,强化语文、数学、艺体教研”,严格按照教研的要求开展工作。强化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开展教研。

教研课,教师们都充分准备,认真撰写教案中,都设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动手实践,激活学生思维,主动探究促进学习的环节。在教学中注意教学点拨,掌握策略;在听、评、议的过程中,教师结合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找出其中的关键之处进行深入讨论,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反复实践,找到其中的真谛。并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不断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工作,力争早日能编写校本教材。强化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让教师不光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而且要能灵活运用,让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

因此项工作开展较好,使得我校各班学生素质有了明显上升,有的班级在素质测试获得了可喜成绩。

二、不足之处:

在教学工作中,我校开展教育科研的力度不够,加之我校地处边远,师资素质相对不高。师资素质不够到致我校的教育研究受到一定的阻碍,对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上还做得不够,老师们挖掘课程资源的能力还需训练。

教育学研究范文第15篇

中学体育教育是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发展和身心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本文从学生体质现状入手,提出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抓好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课外活动,用爱教育等策略研究,旨在为提高中学体育教育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育;策略研究;教学效果

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1]蔡元培先生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思想,2015年2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第十次深化改革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这些都道出了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首要位置。身心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中学体育是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良好个性和锻炼习惯的最佳载体,中学阶段是否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对学生今后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都很关键。因此,如何从学校体育入手,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是每一位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学生体质现状

青少年时期是决定个体未来健康的重要时期,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然而,近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出现持续下降趋势,其中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肥胖、豆芽菜型孩子和近视孩子的数量急剧增长[2]。对南京市城区中学生体质现状调研结果表明:南京市城区中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总体情况良好,速度、柔韧素质逐渐提高,但是力量和耐力素质呈下降趋势,其中耐力素质下降最明显。缺乏良好的锻炼习惯,不能保证足够的锻炼时间,没有适宜的运动量和必要的运动强度,部分身体素质水平呈下降趋势[3]。为了改变这样的体质现状,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对如何促进体育教育工作开展提出以下策略。

二、提高中学体育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一)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

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把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因为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路向,影响一生。我国古代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未学文而先学文德,未学武而先重武德,学好文武,不光能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报效国民。因此,抓思想教育是关键,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课余经常与学生谈心,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对体育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积极开展体育与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他们做德才兼备的人,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体育内涵修养。如在学生中开展“我锻炼我健康、我锻炼我幸福、我锻炼为祖国”的教育活动,结合南京在2014年青奥运上取得的辉煌成绩,在学生中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多年教学实践证明重视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

不以体育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运动能力。同时,对后进生不急不躁,以一颗真诚的心感化他们、激励他们。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明白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鼓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创新精神,勇敢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挫折和失败,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抓好课堂教学

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在每个学期初期,在课堂上成立学习互帮小组,锻炼分组时,注意将体质好的学生和体质偏弱的学生编在一起,让运动能力好的学生带领体质稍弱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形成浓郁的锻炼学风。其次,注重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所有学生都参与练习。如耐力课一直是学生认为最枯燥、单调的教学内容,但耐力素质锻炼对学生心肺功能提高有很大作用,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了消除学生不喜欢上耐力课的心理,体育教师可以对这些耐力跑项目进行转换,设置一些很有趣的耐力性游戏项目或比赛项目,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下完成耐力素质锻炼。最后,培养班级体育骨干的管理能力,在课堂上放手让他们管理,增强个人的独立能力和管理能力。

(四)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为了扭转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使他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苦学”变为“乐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价值及对自身今后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学习时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其次,把握好教学中的“度”,即教学的深度、练习和考试的难度,课外作业量的适度,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学习乐趣。同时,让学生真正研究学法,认识到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学生在交流中吸收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法,同时明确“最好的方法是适合自身特点的学法”,避免生搬硬套,使学生产生“会学”的强烈愿望。再者,为了进一步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经常收集大量与体育专业相关的最新知识和发展动向,和学生共同交流、探讨,激发他们学习动力,使每个学生都具有高远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标,主动自觉地学习。

(五)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课外活动

在平时教育中,我十分重视对每个学生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积极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每周至少和学生体育骨干联系两次,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尊重他们的地位,尊重他们的意见,倾听、采纳他们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鼓励他们大胆参与各项活动,锻炼自己、展示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能力,磨炼意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在班级中举办各种小型体育活动,比如:举行全班男女生混合的跳绳比赛、立定跳远长龙接力比赛、不同距离跑的接力比赛等。学生参与了这些活动后,不仅提高了身体素质,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王同学是一位性格很内向的学生,但参与了多次体育活动后,性格变得更外向,喜欢和学生一起参加比赛,就如他自己说的,突然发现自己还是很有运动潜力的,自信心更强。

(六)用爱去教育

别林斯基说:“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力量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热爱学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体验,决定着教师的行为选择。我时刻牢记这些句言,要求自己诚实、公正,体贴学生。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身教重于言教”,时刻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处处以身作则,上课从不迟到早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而且做得更好。同时我非常重视对体育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在精神等方面给予他们极大的关心和帮助,经常不定期组织他们锻炼,解决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用火热的心照亮每个学生前进的道路,做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三、结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对体育教育工作持久的爱汇成优美的激荡人心的交响曲,一届届学生健康平安地毕业了,我感到无比欣慰。有什么事业比造就人的事业更伟大?体育教师工作给我的感受就是:爱每一个学生,激发每个学生的内在运动潜力,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作者:王世银 单位: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体育之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