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范文

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范文

乡村旅游发展阶段

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范文第1篇

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指出了我国乡村旅游产业价值的构成及其表现,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内乡村旅游产业价值的内容,论述了乡村旅游产业价值的演进机制及未来发展过程中价值演化的趋势,可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乡村旅游;产业价值;演进机制

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5)05-0153-04

Analysis on Value and Evolution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Shan Fubin1,Wang Gang1,Feng Hongying2

(1. College of Finance and Trade,Bohai University,Jinzhou 121013, China;

2. Management Schoo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Langfang 065000,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value chain, th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value were pointed out, and its the contents at different stages and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evolution trend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value was also put forward. All these could provide practical guidances for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Key wordsRural tourism; Industrial value; Evolutionary mechanism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乡村旅游产业正面临优化升级的挑战,正确认识乡村旅游产业的价值构成及其演进规律对于探寻乡村旅游产业优化升级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从游客消费需求角度看,旅游产业的价值是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消费环节所产生的价值,是旅游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企业在目标顾客选择、产品定位、产品设计与生产、价格制定、渠道选择和形象推广等活动中所创造的。从旅游产品供应角度看,旅游产业的价值是在旅游企业为游客提供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创造的。从旅游体验的角度看,旅游产业的价值包括旅游体验产品设计与生产、环境制造、信息传递与服务、旅游运输服务、旅游产品消费服务等所有相关环节所创造的价值。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对旅游产业价值的构成及其演化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本文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和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乡村旅游产业价值演化机制的讨论,以探寻乡村旅游产业价值演进的趋势,找到推进我国乡村旅游产业优化升级的内在动力和发展规律。

1乡村旅游产业的价值构成及其表现

价值是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而呈现的用途和作用。乡村旅游产业的价值就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生态、文化、农业生产以及土地、资本、技术、人才等多种资源的开发利用,给游客、经营者、管理者、服务者等主体所带来的功能和效用,也就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给相关主体带来的各项收益。乡村旅游业作为融合了农业、旅游业及关联产业的综合性新兴产业,其价值来源于产业内各项经营活动,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惠及游客、经营者、政府、村镇居民等多类主体,产业发展为这些主体带来的收益是多方面的。从价值来源看,乡村旅游产业的价值包括旅游景区(项目)发展所产生的价值、基于产业链的纵向价值和基于产业集群的横向价值三部分。景区或项目所创造的价值指景区或项目运营给各主体带来收益;纵向价值指乡村旅游产业链各环节的经营活动给各主体带来的收益;横向价值指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内各景区或项目相互竞争合作给各主体带来的收益。

从价值表现来看,乡村旅游产业的价值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中,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产业内经营主体的经营收入和政府的收税,包括乡村旅游景区(项目)经营者的收入、农副产品和工艺品生产者的收入、餐饮住宿和运输经营者的收入、旅行社的收入,以及景区和关联企业内员工的工资收入等。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产业竞争力提升和地区发展,以及就业和创业机会增加等,包括村镇的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展,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审美素养的提高和文化体验、知识增加,以及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的知识、技术、信息交流,村镇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生态效益则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改善、动植物保护等。

2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阶段及其价值表现

2.1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深圳市为招商引资举办了荔枝节,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在深圳荔枝节的示范和带动下,全国各地纷纷开办各具特色的观光农业项目,这标志着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兴起。此后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又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内,乡村旅游项目集中在大城市郊区、特色农业生产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是产业发展的主要依托,地方政府则是乡村旅游发展主要驱动力量,旅游项目以农业观光、绿色农产品的品尝和采购为主。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乡村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98年国家旅游局把“华夏城乡游旅”作为该年的旅游主题,农家乐、村寨风情游、农业科技游等乡村旅游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除传统农业观光项目,具有养生保健、休闲度假、感知体验、科普教育作用的乡村旅游项目不断出现。政策驱动和市场需求拉动成为这一阶段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驱动力,产业整体效益不断增强,除游览环节外,乡村旅游产业链其它环节所产生的效益也越来越突出。

进入21世纪,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建设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业进入深入发展阶段。乡村旅游的特色村、特色乡、特色县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推出,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成为此阶段乡村旅游消费的主导需求,游客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综合性的发展趋势。在市场需求的导向下,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加完整、体系化的享受,区域内外的乡村旅游景区(项目)纷纷通过合作来建立产业集群或乡村旅游综合体。

2.2不同发展阶段乡村旅游产业的价值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乡村旅游业以其独特的地方性和乡村性特点,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在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产业的价值构成不断变化,从产业价值来源和构成来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以特色资源为主的发展阶段、以旅游产品创新为主的发展阶段、以区域间合作为主的发展阶段。乡村旅游产业不同发展阶段也是产业价值持续演进的过程,如表1所示。

发展阶段乡村旅游产业的价值

以特色资源为主的发展阶段价值来源:依托乡村内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乡村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实现产业发展。

价值表现:产业的价值结构单一、整体价值水平较低,产业价值主要表现为乡村旅游景区(或旅游村镇)所产生的收益,主要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不明显。

发展机制:公益目标是产业发展的主导目标,政府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主体,政策是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以旅游产品创新为主的发展阶段价值来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被广泛应用,通过对各种特色资源的科学配置以不断创新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

价值表现:产业价值结构逐步完善、整体价值水平逐步提高,产业价值主要表现为乡村旅游景区(或旅游村镇)所产生的收益,同时,乡村旅游产业链逐步完善,产业链形成的价值趋于明显;产业的经济效益强化、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变化较小。

发展机制:除公益性目标外,盈利目标性得以强化,政府和各类经营者是驱动产业发展的主要主体,政策驱动和市场需求拉动并存。

以区域间合作为主的发展阶段价值来源:除传统资源外,人造旅游资源得以开发利用;在区域内外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配置利用,以实现资源的融合开发利用。

价值表现:产业整体价值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产业链价值和产业集群价值所产生的收益越来越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同实现。

发展机制:盈利目标和公益目标并重,经营者和中间服务商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导主体;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是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在经营者内生需求的作用下,区域内乡村旅游景区间、景区和非景区间合作紧密。

3乡村旅游产业价值的演进机制

乡村旅游产业每一次创新都是对原有供给和需求平衡的打破,促使产业生产效率的上升和新型业态的出现,这也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显著标志和基本特征。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价值的演进体现在两个方面:完善价值体系和保障价值实现,即完善产业的整体价值结构、提升产业的价值水平,构建价值实现的组织体系、健全价值实现的保障条件。

游客需求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目标。在不断变化的游客需求和不断增强的市场竞争压力的双重驱动下,乡村旅游经营者和各级地方政府产生变革的动机,期望通过创新以更好满足游客需求,从而获得更高、更稳定的收益回报。

提高乡村旅游产业的收益回报水平和回报的稳定性,首先需要引入新的资源要素,包括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新政策以及知识、人才、资金等,通过新的资源要素引进,以创造乡村旅游的新业态、新项目、新产品。而新的资源要素吸引离不开“中介物”的桥梁作用,在实践中地方政府、龙头企业或乡村旅游合作社通常就是“中介物”。这些主体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将新的资源要素吸引、集聚到乡村旅游产业中,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新资源要素的投入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式产生转变,产生新的“生产函数”,即通过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和组织关系的变革,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产生新的旅游产品。新资源要素的投入和新“生产函数”的作用,提高了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使产业的生产效率逐步提升、产业收益逐步增强,乡村旅游产业的价值也就从低端走向高端,从一个阶段向另一阶段演进,如图1所示。

图1乡村旅游产业价值的演进机制

4乡村旅游产业价值的演进趋势

4.1乡村文化资源将成为乡村旅游产业价值的重要来源

乡村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保持乡村旅游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所在,也是创新乡村旅游产业价值的重要来源和新的渠道。民俗风情、宗教礼仪、民间技艺、地方文艺等将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文化资源;乡村文化节庆、乡村文化主题公园、特色乡村文化小镇(或特色村)、乡村文化博物馆、乡村文化娱乐舞台等将成为乡村文化开发的主要形式。通过塑造“乡村文化旅游精品项目”、“乡村文化精品线路”、“乡村文化旅游目的地”,使乡村文化资源的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

4.2更加注重项目和业态的创新来培育产业的新价值

升级乡村旅游的传统业态、培养新业态,将是乡村旅游产业价值优化升级的必然趋势。将乡村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健身旅游、文化艺术旅游等融合,发展乡村专项旅游产品是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新项目的方向。乡村汽车营地、葡萄酒庄、创意农园、教育农园、乡村酒店、休闲农庄、养生山吧、民族风苑、国际驿站,以及乡村内的各种休闲度假,如温泉度假、森林度假、滨水度假、乡村俱乐部度假、乡村会议度假等,将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新业态,通过对新业态、新项目的培养以增加乡村旅游产业的新价值。

4.3更加强调产业内各项活动的协调以增加产业整体价值

产业价值是产业内相互关联经营主体基于总体目标所创造价值的集合。乡村旅游产业在未来发展中将更加强调不同经营主体间的合作产生联动效应,进而扩大产业收益。经营主体的合作在组织形式上将突破行政界限和产业界限,构建战略合作联盟和产业集群;在功能定位上将更强调差异化和彼此互补;在空间布局上将以“带”、“片”等形式形成乡村旅游聚集区。通过合作使各类资源、知识和信息在相邻地区之间、关联产业之间、不同经营主体之间顺畅流动,从而实现产业整体价值提升,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4.4强化游客体验将是乡村旅游产业价值实现的有效保证

强化游客的旅游感知水平是乡村旅游产业价值转化成产业收益的根本保证。在未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为游客创造体验的途径将集中在教育性体验、娱乐性体验、美学性体验和探索性体验等方面。通过教育性体验活动让游客认识农业、了解农业生产、熟悉乡村生活方式;通过娱乐性体验丰富游客旅游乐趣,创造畅爽感觉;通过美学性体验让游客感受乡村优美风光、感知乡村文化魅力;通过探索性体验让游客在乡村探奇揽胜,获得内心满足。

4.5生态环境在乡村旅游中的基础作用将更加重要

乡村旅游业的兴旺得益于乡村优良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产业优化升级的本质是对产业价值的突破和创新,而优良的生态环境将是价值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在乡村旅游产业未来发展中,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积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杜绝项目开发和运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与乡村生态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丹枫,覃峭,张林.利用品牌延伸整合旅游产业链的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9(1):98-101.

[2]何建民.奥运与旅游相互促进的功能及方式――基于常规旅游价值链与全面营销导向的研究[J].旅游科学,2007(3):7-10.

[3]王保伦,王蕊.会展旅游产业链的本质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76-80.

[4]张朝枝,邓曾,游旺.基于旅游体验视角的旅游产业价值链分析[J].旅游学刊,2010,25(6):19-25.

[5]单福彬,周静.基于价值体系的乡村旅游产业升级路径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7):248-250.

[6]丁培卫.近30年中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1,32(7):114-118.

[7]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 1597-1605.

[8]程巧莲,刘宝巍,马春野.基于价值创新的哈尔滨旅游产业发展战略重构[J].技术经济,2009,28(2):86-90.

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经济影响;感知;开发对策

一、国内外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现状

乡村旅游作为村民参与程度极高的旅游形式,与村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对乡村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感知和态度进行分析,了解村民对旅游开发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感知,有助于地方政府了解乡村旅游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理清旅游者与村民之间冲突的状况,以获得村民对旅游业的支持。关于村民对乡村旅游影响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尝试。

国外学者Jennie Harvey等(1995)分析了爱达荷(Idaho)乡村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和态度,指出不同性别对旅游项目的感知存在差异;David B.Weaver andLaura J.Lawton(2001)分析了城乡边缘地区居民对旅游的态度,指出当地居民的态度可分为三种,支持者、中立者和反对者,支持者中主要是那些与旅游者关系密切的新来的居民,而中立者一方面承认旅游能带来经济利益,另外也对旅游的社会影响持矛盾态度,而反对者主要认为旅游影响当地交通,提出对旅游进行适当管理可产生积极的影响;Peggy Petrzelka等(2005)在对乡村居民对旅游态度的研究中,发现不同性别之间和同性别内部对社区参与、旅游感知存在差异,同时,对于保护当地文化和反对土地买卖持广泛认同态度。

国内学者亦对旅游影响感知进行了研究,徐克帅、朱海森、蒋盈(2006)对乡村旅游开发与老年人环境感知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乡村旅游地老年人环境感知具有较强烈的乡土意识、对游客与旅游开发普遍持积极的支持态度、希望承担旅游地主人的角色、希望更多分享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等特点;李东和(2007)等从旅游影响的空间分异角度对安徽省三河镇旅游影响感知进行了分析,指出居民对旅游收入的分析、成本的承担都呈现区域不均衡性;史春云(2007)等则从个体视角对九寨沟居民影响感知进行了分析,指出年龄、家庭等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影响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主要因素。

从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对乡村旅游影响感知的分析探讨,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对旅游经济影响感知与阶段性开发对策的研究还很有限。基于此,本文选取位于京津走廊的廊坊市永清县杨家营村为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杨家营村居民的旅游感知进行实地调查,并做具体分析,最后针对乡村旅游所处发展阶段,提出阶段性开发对策。

二、旅游影响感知分析

1 区域背景

永清县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带的中心,面积776平方公里,折合116.4万亩,地理位置优越。杨家营村是河北省的十八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该村依据位于廊霸公路沿线的优越交通条件,大力发展以果树种植、农家乐接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现已累计接待来自京津及周边地区旅游者近30万人次。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使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

2 研究方法

2008年7月,我们通过由永清县旅游局统一发放,由村民填写的方式,发故居民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69份,有效问卷365份,有效率98.9%。调查问卷共涉及被调查居民的背景情况、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等共39项。采用5分制来定量测定,分别用I代表非常反对,2代表反对,3代表不知道,4代表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处理。

3 研究结论

(1)被调查居民的具体情况

此次调查共涉及居民365人,被调查对象包括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其中男性占44%,女性占56%,由于旅游业并非多数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多数传统家庭的男性在外务工,使从事旅游业的女性较多,基本符合杨家营村的实际情况;在年龄结构上,以25-55岁的中青年为主,共占被调查者的64%,文化程度上,以初中和高中为主,共占71%,一般来讲,该年龄段的人思想比较成熟,对问题有深刻的见解;在月收入中,1000元以下的居民占到82%,说明居民收入水平整体偏低;从“您家是否正在开展农家乐旅游”一项中,选择“是”的占23%,选择“否”的占77%,说明当地从事旅游业的人较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以间接为主;在开展农家乐旅游的农户中,从事的旅游项目所占比重分别为:果树种植(43.5%)、农家乐接待(34.8%)、大棚生产(24.6%)、林木种植(1%),说明从事果树种植和农家乐接待的农户较多。

(2)居民对乡村旅游经济正、负影响的感知

从表1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居民对旅游经济的正面影响感知较强烈,而对旅游负面影响感知较弱。具体表现在:(1)对旅游经济的正面影响,赞成率平均在78%以上,其中对“乡村旅游能增加就业机会”、“乡村旅游能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赞成率都在96%以上,说明居民能认识到发展旅游业能改变他们的生活;(2)在正面影响中,居民对旅游业的税收贡献较其他正面影响感知度弱,只有38.7%的居民持赞同态度,说明乡村旅游发展之初,其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3)对旅游经济的负面影响较正面影响感知弱,尤其对旅游发展“导致少部分人受益”感知度最弱,只有22%的居民持赞成态度,说明乡村旅游发展之初,居民的收入差异较小,乡村旅游还没有进入规模经营、大户主导的阶段。

(3)村民对旅游发展的总体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与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感知相比,居民对旅游业发展持较理智的支持态度。(1)50%以上的村民认为“开展乡村旅游利大于弊”、“对旅游业发展现状感到满意”、“政府支持发展乡村旅游”,村民对发展乡村旅游持积极的态度;(2)在“开展乡村旅游利大于弊”一项上,有36%的村民持中立态度,说明多数村民对乡村旅游带来的利和弊问题认识不清;(3)在“旅游的经济效益更重要”一项的选择上,66.6%的村民持赞成态度,说明村民对旅游的经济效益更加关注;(4)在“政府支持发展乡村旅游”一项的选择上,有85%的村民持支持态度,此项也是村民感知度最高的,说明政府在支持乡村旅游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4)结论分析

通过对被调查居民具体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村民从事的乡村旅游项目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中从事果树种植(43.5%)和农家乐接待(34.8%)的村民共占到从事乡村旅游经营户的将近80%,说明杨家营村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而且产品档次整体较低。从乡村旅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档次低是乡村旅游初始阶段的主要表现。

在“居民对乡村旅游经济正、负影响感知”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村民对旅游经济的正面影响感知强烈,说明村民希望从发展乡村旅游中获得更多经济收益;而村民对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感知较弱,说明现在村民间的收入差距较小,乡村旅游经营者还未从发展旅游业中获得更多经济效益,这与乡村旅游发展之初,村民经营规模较小、经济收益低有直接关系。

从村民对旅游发展的总体态度一项的调查中可以发现,村民对旅游业发展持理智的支持态度,这一方面说明当地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另外也说明村民认为发展旅游业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对发展旅游业持乐观态度。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杨家营村乡村旅游存在以下特点:第一,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档次低,第二,村民经营规模小,经济收益低;第三,村民对旅游业发展持理智的支持态度。这些特点都符合乡村旅游发展初始阶段的主要特征。

另外,根据多克西(Doxey,1 975)的旅游发展阶段理论,在旅游业发展之初,居民对旅游发展持乐于接触的态度,处于融洽阶段。这也充分说明,永清乡村旅游发展整体处于初始阶段。

三、乡村旅游阶段性开发对策

1 增加旅游项目,提高产品档次

乡村旅游发展之初,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档次低。针对此问题,应逐步扩大产品类型,力争实现多样化。从杨家营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看,主要应与永清其他旅游景点合作,在增加冬季乡村旅游项目上做文章,应逐步加强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将李赢民俗收藏馆、宋辽古战道、辽代白塔与农家乐接待、冬日大棚采摘紧密结合,打造冬日特色文化旅游专线,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档次和文化内涵。

2 重视村民教育,强化参与意识

较低的受教育水平,使村民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存在很大局限性,导致村民对旅游的参与程度较低。因此不断加强居民教育,通过将专家请进来和把村民代表派出去的方式,将短期培训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在不断激发村民参与热情的同时,加强对村民参与能力的培养,使居民在服务技能和管理水平上均有所突破。

3 加强村民合作,提升竞争实力

乡村旅游发展之初,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为主。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以及乡村旅游收益的不断增加,将有外来经营户进入,使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加剧。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将难以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因此逐步加强村民合作,将现有农户进行重组与联合,根据经营项目的不同进行分工合作,逐步扩大市场影响,提升整体竞争实力。

4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旅游规模

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乡村文化 乡村旅游

一、旅游凝视理论的引入

“凝视”,英文词源为gaze,意思是一种观看的方式或者方法,其最初源自社会学思想,后来在文艺学、美学等各个研究领域非常活跃。它的核心点在于凝视主体的强势与被凝视客体的无力和被动性,因此凝视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力的分析。1992年,英国注明社会学家约翰・厄里提出“旅游凝视”理论,以分析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间的权力互动关系,这样将旅游凝视理论与旅游文化和旅游社会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厄里对旅游凝视的特征的看法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不平等性。厄里认为,社会依据代际、性别和族群等因素呈现分层,这使得到访游客与旅游地居民之间的“凝视”与“被凝视”的关系隐含着一种实际的不平等。旅游者的摄影行为以及他们对目的地的视觉表征驯服和规定了凝视的对象,其中包含着权力知识的关系。第二,支配性。在厄里看来,视觉支配或组织了体验的范围,凝视是旅游体验的中心。第三,符号性。厄里认为,旅游就是一个收集照片、收集符号的过程,旅游凝视就是某特定景点意义符号的生产与消费,旅游摄影本质就是旅游凝视的固化。

二、用旅游凝视视角来分析乡村文化弱化原因

(1)乡村旅游中文化交互关系分析。根据“旅游凝视”理论,我们可以推论乡村旅游过程中也存在着“凝视者”与“被凝视者”两类群体。“凝视者”就是是乡村旅游主体,“被凝视者”就是乡村的居民。1、乡村旅游群体的文化动机分析。一般的认为,现代社会的旅游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群体在从事某项旅游活动时,最重要的事进行一种精神消费,而这种精神消费实质上可以归类于文化活动。2、乡村旅游中旅游群体与当地村民交互关系分析。依据厄里的”旅游凝视”的基本观点,在乡村旅游活动中,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交汇、冲撞,并且在差异中追求某种一致。乡村旅游者与当地村民间的关系交互可以从三个阶段来看待:第一阶段:“凝视者”与“被凝视者”两者文化平等交流阶段。该阶段是乡村旅游的起步阶段,少数城市旅游者为了逃避城市文化的喧嚣而到乡间寻找城市没有的静谧。在这一阶段,属于平等阶段,在这一阶段,旅游群体和乡村村民都相互怀着良好愿望和平等意识。因此不存在厄里“旅游凝视”意义上的“凝视者”与“被凝视者”。第二阶段:属于互动的初步阶段。在这一阶段,“被凝视者”主动接受“凝视者”阶段。乡村文化向城市文化倾斜。大规模的乡村旅游群体涌入乡村旅游目的地后,村民逐步体会和意识到他们的日常生活正是乡村旅游群体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或需要体验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为了经济利益,乡村村民主动接受乡村旅游者带来的文化,在一定条件下,一些村民开始迎合相关的旅游群体,甚至还创造一种虚假现实来迷惑旅游者。第三阶段:属于凝视加深阶段。“被凝视者”趋同于“凝视者”阶段。大量乡村旅游者反复多次涌入乡村旅游地后,城市人优越的物质财富和他们携带的文化不断的冲击着乡村村民。但是,文化素质低决定了村民并不能深刻理解市场和城市文化的精髓,同时,他们也缺乏必要的条件去践行这种文化。

(2)乡村文化弱化原因分析。参照厄里的旅游凝视的基本观点,乡村旅游者在整个乡村旅游过程中,会开展各种农家活动,这个过程,两者不断互动,但整个过程中,必须要看到乡村旅游者的心态以及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因此可以将这个活动实际看成是”凝视者”对”被凝视者”的侵入行为。扮演“凝视者”的乡村旅游者作为城市文化的活动载体和扮演“被凝视者”的村民作为“乡村文化”的载体,两者之间的互动,推动着乡村旅游文化向前发展。在这场文化交互过程中,表面上看,城市群体带着一种休假的心态来追求乡土气息,但不能忽视,他们背后所承载的物质的经济实力和城市文化特有的理性和繁荣,是属于主导的一方,必然深深的影响着相对弱势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的活动载体――村民,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迷失在自我文化和它文化间,逐渐走向庸俗化。对经济的渴望使得村民在保持自我文化中不经意的却把文化当做商品来贩卖,使得乡村旅游充满了商业气息。从接待游客的中享受到一些经济实惠后,村民试图通过已换得的经济利益效仿多次反复影响他们的城市居民,甚至在建筑物上也开始模仿城市建筑,以楼房来代替他们原有的乡村农舍,逐步走向城市化。而走向“庸俗化”、“商业化”、“城市化”的乡村却再也满足不了原本希望到乡村寻找乡间野趣的乡村旅游者的旅游诉求。

三、乡村文化保护策略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耦合度;耦合协调度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观念和消费结构的转变,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2018年乡村旅游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8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6%,营业总收入超74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6.2%。葛雪峰和武春友[1]通过离散选择模型证明乡村旅游者会因为个人特征与行为特征不同对旅游产品产生自己的偏好。黄震方等[2]探讨了新型城镇化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上,张颖[3]以文化创意视角思考乡村旅游的开发现状,认为存在对传统文化挖掘不够深入、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单一、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低以及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创意等问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是国内旅游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具有强大的生机和广阔的前景。朱琳、姜卫兵与魏家星[4]指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旅融合的方式能够连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起到延伸产业链的作用,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转型升级。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能够推动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基于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农旅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指标体系的构建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所选择的指标必须能够反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参考国内对休闲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的研究结果,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构建了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原始数据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统计公报等的官方数据,对2013—2017年指标数据构建原始数据矩阵,采用熵值法[5]确定指标的权重,得到的权重值如表1所示。

1.2耦合度模型的建立

利用耦合度模型反映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协调关系,该文参考吴大进[6]的研究方法,计算方法如式(1)~(3)所示。式(1)中G代表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式(2)中C代表耦合度,C值越大代表耦合程度越好。但是单纯根据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度判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可能存在两者发展水平低但耦合度高的情况,为了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两者发展水平,该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如式(3)所示,D代表耦合协调度,其中T为协调指数,α与β分别为待定系数,参考现代农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研究结果,α与β分别取值为0.4和0.6。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等级划分标准参考相关文献确定[7],如表2所示。

2结果分析

利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到2013—2017年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两个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并据式(1)~(3)计算得到两者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如表3所示。从表3可知,2013—2017年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处于稳定上升的趋势,2013年和2014年乡村旅游综合评价指数低于休闲农业,说明此阶段江苏省农业发展水平均高于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此时期内江苏省重点发展农业,乡村旅游并未受到太大关注。而从2015年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开始超过休闲农业,并在2016年和2017年两者呈现同步增长的趋势,说明此时期内乡村旅游业发展速度高于休闲农业的发展速度,主要原因是全国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区域乡村旅游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明显提高。从耦合度C值的变化可以看出,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变化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2013年低度耦合阶段和2014—2017年中度耦合阶段。2013年休闲农业系统中,休闲农业产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业就业人数等指标较高,而乡村旅游业系统中各指标值较低,此阶段耦合程度较差。2014—2017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都得到快速发展,耦合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由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度D可以看出,2013—2017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协调关系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13—2015年两者处于严重失调到中度失调再到濒临失调状态,跨度非常大,结合两者的发展趋势来看,说明此阶段江苏省政府对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在增大,针对两者在发展的不均衡性与矛盾性进行了高强度的调整,从而推动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协调性在两年内快速提高。2016—2017年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关系从失调状态到初级协调状态,得益于一系列关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将两者的内涵进行统一,形成整体性的研究对象与框架,促进了两者的协调发展。结合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数据可以看出,两者整体上呈现良好的协调发展趋势,预计在今后两三年将进入中极协调发展水平。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本文根据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选择有代表性的9个指标进行耦合协调度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2013—2017年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均呈上升的趋势,两者的耦合程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013年两者处于低度耦合状态,主要受到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限制,在2013年后由于政策的影响,乡村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到2014年两者进入中度耦合阶段,2015—2016年一直处于中度耦合状态,几乎没有变化。(2)2013—2017年江苏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从严重失调到初级协调的各个阶段,协调发展程度呈现良好的态势,整体的协调发展程度尚处于初级水平。目前江苏省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已经高于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在今后发展中,在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应大力推进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将会对江苏省休闲农业与旅游业乃至整个三次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 本质特征 文化旅游

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 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 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范文第6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 本质特征 文化旅游

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WWW.133229.CoM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 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 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范文第7篇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 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 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 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范文第8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管理问题;策略浅析

一、我国乡村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乡村旅游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我国乡村旅游初期模式是以个体经营为主的“农家乐”,其经营主体一般为农户,这种“各自为战”的经营方式导致乡村旅游难以管理。二是政府参与投资的景区政企不分,没有真正的融入市场,个别单位管理涣散,吃“大锅饭”现象严重,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和竞争意识。三是乡村旅游管理缺乏全面型。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一个分支,而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产业,涉及面广,行业众多。而各个行业又有自己的主管部门,加之旅游管理部门和各个行业的管理部门在原则上是平级单位,这就导致旅游管理部门的管理力度严重下降。四是管理缺乏法律和政策支持。乡村旅游行业作为一种新兴行业,法律还不够健全,一些政策法规的制定跟不上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造成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重滞后。总之,旅游管理部门基于上述因素,管理范围大,执法权利小,管理手段单一,其管理能力和力度极其有限,导致管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另外,我国乡村旅游在地域、主体等方面也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权利分散,管理矛盾突出,各个方面在利益方面你争我夺,毫不相让,一旦出现问题就推诿扯皮,相互推托,没有紧密的合作与配合,没有“唇亡齿寒”的危机意识。

管理上的种种问题和缺失,早上生态和环境的肆意开发和破坏。一些地方一味追求眼前经济利益,肆意破坏生态环境,这样会减少旅游地生命周期,损害当地旅游长期效益;如果生态造成破坏,乡村旅游就失去了吸引旅游者的最根本因素。一些生态环境还具有不可恢复性,这就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

任何行业的健康发展,都要从管理上先下功夫。因此,我国乡村旅游要想可持续发展下去,必须从制度上进行改革,建立行之有效的旅游管理体制。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策略

现阶段,我国要想发展好乡村旅游行业,就必须要充分发挥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主导和引导作用,通过政府的统筹管理规划,可以宏观调控乡村旅游的总体布局,整合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尽量避开抑制其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关政府部门还应在完善有关的制度规定同时,依法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者、管理者、服务者的经营服务进行系统的管理。第一,环境保护方面。政府要在制度上严格管理,在行动上正面引导。使各个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能够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绿色乡村旅游的重要性,引导其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乡村旅游道路。第二,经济效益方面。有关政府部门要以乡村旅游的大市场为需求导向,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部署,加强乡村旅游区的特色建设,创新思想,树立新颖的市场观念,通过资源特色吸引经济效益。第三,协调方面。外来资金的投资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渠道,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有效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从而使当地村民成为乡村旅游的最大受益者和参与者。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必须要协调好开发企业与当地村民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最终以达到双赢的局面。另外,可以给当地村民一些优惠的就业政策,从而产生经济利益之外的更大的社会效益。第四,就是在基层组织方面。政府也要与村干部做好沟通和配合,使村民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引导老百姓支持乡村旅游,并做好组织宣传,促使全村人民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互助、互利。第五,是在乡村旅游的制度方面。由于乡村旅游才刚刚起步,尚在摸索中前进的阶段,还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地方,这就需要旅游管理部门制定一套权威性的乡村旅游管理体制。这个管理体制要包含乡村旅游发展的各个方面,既要体现其整体性,又要展示出其细致性。有必要时,可以成立一个乡村旅游的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乡村旅游的开发管理协调工作。乡村旅游的开发管理者可以直接通过管理委员会了解到政府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第一手信息,管理委员会可负责帮助乡村旅游企业与其它政府部门做协调沟通,又可对乡村旅游区进行规划管理。这样不仅节约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的繁琐程序,又能够对乡村旅游做出整体的专门的组织安排。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现阶段的乡村旅游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还是充满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因此,我们应首先从规范乡村旅游管理上入手,使我国乡村旅游能够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范文第9篇

在旅游学研究中,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是一个热点问题,应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去分析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旅游地的特点和规律,可以了解旅游地发展阶段过程中的限制因素,能够为旅游地的开发规划提供合理指引,有助于旅游地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帮助更好地促进旅游地的良性且长远发展。

一、旅游地生命周期概述

(一)巴特勒生命周期模型理论

巴特勒(Butler)于1980年提出旅游地演化包括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落或复苏6个阶段,这也是到目前为止一直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且广泛应用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而在旅游地发展的6个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见表1):

(二)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因素

综纳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其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的效应:社会效应,如客源市场的改变、需求反应、当地居民支持度等;经济效应,如政府与旅游经营者的作用、过度商业化、外部投资、旅游发展速度等;环境效应,如环境质量与容量、交通条件、旅游设施等。

二、北仍村旅游地生命周期及营销策略研究

(一)北仍村的“旅游地”蜕变

北仍村是琼海市打造的“官塘乡村旅游休闲区”,即琼海十大乡村旅游景区的第三个景区,是依靠官塘大旅游景区带动乡村旅游的典型示范区。它距离市区8公里,共有48户农家158人,村里风景如画,民风淳朴,地理位置良好,毗邻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官塘温泉休闲度假区和白石岭风景区等景点。

2013年,北仍村在“三不一就”(即不砍树、不拆房、不占田,就地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原则指引下,在保护绿色生态环境和保持原汁原味特色村庄的同时,成功建成了骑行绿道、乡愁味道农家乐、草寮咖啡屋等一批景点。也因此,在短短的时间里,从普通的一个村庄到一个文明生态村,再升级为一个新的旅游目的地,最终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

(二)北仍村的生命周期阶段界定

阶段界定是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的关键问题,正确判定北仍村的旅游生命周期阶段,是提出合理针对性策略的基础。

1、据调查统计,自2014年9月美丽乡村打造好以来,至今年5月,北仍村已接待游客7万多人次,逐渐成为海南省旅游新宠,平均每天接待游客3000人次。2015年,北仍村人均年收入1.2万元,较启动景点建设前增加了2000元。由此看来,游客量规模虽较小,但增长率变化幅度较大。

2、北仍村现已开始了部分景区、景点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总体来讲,北仍村的打造、投资痕迹还很少,旅游设施简单,基本以自然风光观赏、乡村采风、摄影为主;客源市场形成,当地居民为旅游者提供简便农家客栈和农家餐饮,制作广告宣传旅游地;地方政府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综此,根据北仍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动态变化特征和接待游客数量及其增长率等为依据,界定琼海市北仍村旅游发展正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参与阶段。

(三)北仍村旅游地参与阶段营销策略研究

旅游地营销需要一系列策略支撑,通过有效运用市场营销观念和手段,组织开展各方面营销活动,使得旅游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从而延长其生命周期。

对正处于参与阶段生命周期的北仍村而言,其旅游营销的重点是:通过创新营销策略,进一步扩大北仍村旅游地知名度,建立北仍村特色旅游形象。由于旅游活动涉及众多方面因素,单一的营销手段较难取得很好且长远的营销效果,要使旅游营销活动充分发挥作用,则需要优化营销组合。基于此,本研究运用营销理论中的产品策略、品牌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对北仍村旅游地的营销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建议。

1、产品策略

北仍村作为乡村旅游地,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应迎合时代变化和不同目标游客需求。无论是在观光型旅游产品、体验型旅游产品、娱乐型旅游产品设计上,都应紧扣突出北仍村的乡村生态环境及文化内涵。在观光型旅游产品设计方面,注重优化提升现有的资源,如现有北仍村的槟榔、椰树、园林小品和田园绿野,后面可挖掘更多乡村的原始自然景观,如村落历史博物馆、水果种植园等;在体验型旅游产品设计方面,不断开发个性鲜明、定位明确的乡土体验旅游产品,如利用北仍村传统民居,开展品茶(或咖啡)、听戏、赏花等较为传统的休闲体验项目;现有漫步村道或自行车骑行观光体验,今后可开展唱歌、垂钓等较为现代的休闲体验项目;与此同时,可开展播种、耕地、除草、采摘、推磨等农事休闲体验项目等;在娱乐型旅游产品设计方面,设计多种休闲娱乐项目,如童年游戏回忆娱乐场、宠物乐园等放松性娱乐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游客越来越追求旅游中的体验感知,对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基于旅游体验开展营销活动成了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因此在产品策略方面,北仍村应侧重推出具有旅游地特色的多样化体验性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游客的体验需求,从而创造双赢局面。

2、品牌策略

在品牌化的今天,顾客所关注、追求和购买的是品牌,品牌意味着高知晓度、高忠诚度和高信誉度,是乡村旅游地的无形资源。若要维持长期良性的发展,依据自身旅游地的特色,打造自身独特品牌是必然的。对北仍村而言,如可以挖掘本村镇的名人轶事、历史典故,展示乡村的原生态民俗风情和底蕴文化,设计本村镇原生态、绿色、休闲等极具识别力的品牌符号,进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高品位的旅游需求,也能打造属于自身的品牌,提升旅游地的社会影响力、认知度和知名度。

3、价格策略

对于北仍村旅游地来说,制定有效的价格策略是有效实施营销战略的必要条件。北仍村旅游营销可采取以下价格策略:一是刺激定价策略。采取目前普遍流行的团购、会员打折等刺激性定价策略,让游客因感受到满意价格而刺激消费冲动;二是捆绑定价策略。可精心搭配周边的精品旅游景区(如周边附近的官塘温泉度假中心和白石岭,高速路口附近的红色娘子军纪念馆和周士弟纪念馆)进行捆绑销售,既满足了游客多样且优惠需求也利于北仍村旅游地的知名度和旅游产品推广;三是差别定价策略。根据旅游季节性、旅游者的购买数量、旅游市场的供求关系,对北仍村旅游地的旅游产品实施差别定价,分别给予不同的优惠,以促使其旅途产品更具竞争力,从而赢得稳定的市场。

4、促销策略

延长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宣传促销是重要的手段和环节,不仅能有效扩大旅游地知名度,还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促进旅游开发。建议北仍村旅游促销可综合选择网络促销、传统媒体促销、公共关系促销、节庆促销等四种促销手段。网络促销方面,建立功能、内容完善的信息服务的乡村旅游网站,一方面在网站上进行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站作为枢纽做好客户关系的联络和管理工作,吸引新游客的访问,从而有效提高北仍村旅游的重游率和认知率;传统媒体促销方面,可通过海南旅游卫视频道、琼海电视台以旅游栏目或者专题片的方式进行报道,或者借势影视进行植入式营销,融入电影、电视剧场景情节,通过场景再现,让观众留下对北仍村旅游地的印象,达到营销目的,还可以通过车载交通广播、户外广告以及报刊杂志进行媒体促销宣传;公共关系促销方面,可通过举办乡村生物教学课程、野外写生教学会议、博鳌亚洲论坛相关学术会议等推进北仍村的知名度;节庆促销方面,善于结合北仍村旅游地当地民俗一些节庆文化和时代特点,积极创办新型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节事活动,节前通过媒体报道,节庆后继续对游客进行展示,全方位吸引游客,开拓北仍村旅游地客源市场。

(四)北仍村旅游地不同发展阶段策略重点

目前北仍村正处于参与阶段,将优化营销组合,扩大北仍村旅游地知名度作为该阶段的旅游营销重点,其目的是为了让北仍村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到了发展阶段,北仍村的旅游营销策略重点应及时转向为不断强化旅游经营品牌,形成自身的旅游品牌特色,不断扩大自身的竞争优势。到了成熟阶段,其营销策略重点应维持现有市场占有率,要在产品质量、品种方面下工夫,根据游客需求和品位的变化进行旅游产品的重组,尤其是要加强旅游需求和旅游效应的研究,以谋求旅游地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结语

针对北仍村目前的旅游发展阶段、自身实际和旅游市场具体情况,本研究基于产品策略、品牌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的营销策略组合对北仍村旅游地的营销策略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建议,以期为北仍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然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如果旅游地资源较为丰富,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较强,给旅游者留下了积极的印象,则其生命周期会较长;而如果旅游地任何不成熟的发展方式所产生的消极印象,都会使其生命周期缩短,直至衰退。

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范文第10篇

Analysis of the Value of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Brand

LI Qing,SHAN Fu-bin

(School of Management,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Langfang 065000,Hebei,China)

Abstract: The use of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tourism destination brand have become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contemporary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cycle of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is a process from formation, development, maturity, and decline to demise and the value in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is changing gradually. The value of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brand requires outstanding environment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own personality. To improve and promote brand value of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it must have the feature resources to attract tourist attractions. The scientific guide of local government, operators, management and perfect service facilities are important supporting factors.

Key words: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brand; the development cycle; value analysis

如今,参与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在对旅游目的地食宿、吸引物等有形产品关注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对农村生活方式体验的获取。为吸引更多的游客进入本地区游览,各地村镇、景区、企业、农户等纷纷利用自身拥有的特色文化、自然风景和物资或非物质遗产,以及特色的服务、舒适的设施来开发市场、提高本地区的竞争力。培育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已经成为当代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有效路径[1]。

1 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价值

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品牌是凸显目的地自身特点、利益和价值,树立目的地形象的象征物或标志[2]。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构成要素包括旅游地内部的旅游吸引物、旅游产品、经营主体、服务设施、服务人员、生态环境,以及所在地的政府、居民、相关法律和政策等[3]。这些要素是形成目的地品牌价值的内在支撑和外在保障。

旅游目的地的声誉不是凭空而来的,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选择也不是毫无根据的。对今天的游客而言,他们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不仅是他们生活方式的外在体现,更是他们内在利益需求的体现。

当游客把自己的时间和辛苦挣来的钱用来选择到一个村镇进行旅游或度假时,他们必然带有明显的情感诉求,希望借此获取身体上的舒适与内心上的愉悦。因此,对游客而言,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应该具有社会、情感和身份识别的价值。也就是说成功的乡村旅游目的品牌,能够在目的地自身优势与潜在游客感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游客能够真实、深刻地体会到旅游所带来的满足感,并赢得游客的情感归属。因此,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的价值应涵盖目的地品牌的理性价值、情感价值与情感联系[4],体现在旅游目的地对游客利益需求的满足。

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内涵是复杂而丰富的,最强势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是那些个性最为丰富的品牌。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成功取决于目的地品牌个性与游客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要培育或完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价值,必须构建起持久、相关、易于传播、对潜在游客有突出利益的核心价值,需要凸显旅游地品牌与游客之间的相关性、品牌的新颖性和差异性。

2 乡村旅游目的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品牌价值分析

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过程是目的地与游客之间双向作用的过程,其发展周期则是旅游地品牌从产生、发展、成熟、衰落到消亡的过程,这一过程呈现为S型曲线[5]形式。但是,乡村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曲线不同于传统的产品生命周期曲线,不能简单地看成是旅游地在各阶段内接待游客数量的变化,而应该看成是不同发展阶段内目的地与游客之间关系的变化,是目的地品牌价值逐步变化的表现。

2.1 未名阶段的品牌价值

各村镇发展乡村旅游的初期通常是依托其所拥有的地理、人文、风俗、历史、农业生产、农业景观、农副产品等各种特色资源来兴起的,这些资源构成了本地乡村旅游的独特个性与鲜明特征。资源的特殊性是此阶段内村镇发展乡村旅游的核心支撑。在此阶段内,尽管各村镇的推广宣传较少,市场规模也较小,但是,来访的游客大都是追求“新奇感”的消费者,他们选择这些尚未知名的村镇来观光或度假,往往出于自身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这也正是此阶段内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的关键所在。当村镇尚未成为知名的旅游地时,品牌的价值受到这些先期进入游客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他们的推广宣传将直接影响到目的地的知名度的扩大。

除硬件设施外,乡村旅游地提供的服务也是保证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游客正是在与服务接待人员进行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才形成了对目的地的认识和看法。一支拥有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的乡村旅游服务人员队伍会给旅游者留下良好的深刻印象。因此,应结合当地的特点与游客需求,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服务水平,让游客深切体会到真诚、专业和贴心的旅游服务。

4.3 以科学的政策提供引导与扶持

塑造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不仅是经营者与当地居民的责任,更需要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与大力扶持[11]。当地政府需要立足全局,认识并确立本地乡村旅游品牌的本质与内涵,制定科学的宣传推广策略,引导区域内的所有相关主体统一思想和认识,积极参与到本地乡镇旅游品牌的塑造中来。同时,通过适宜政策的贯彻实施、制度的推行,来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积极鼓励参与者,为旅游品牌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各级地方政府还应积极发挥导向作用,鼓励和吸引社会主体广泛参与,立足于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定位,对本地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和推广,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4 以适宜的经营者和本地居民的行为提供保障

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进程中,农户、协会、园区、企业等各类经营者是为旅游活动创造条件,并负责提供游客所需商品和旅游服务的组织工作,也是游客感知旅游价值的最直接接触者。各类经营者的行为直接影响了游客对村镇乡村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体验与感知效果,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情感利益[12]。通过地方政府鼓励与约束,引导各经营者积极创新旅游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给游客留下美好印象。

旅游是一项社会化的活动,游客来到各村镇后不可避免的要和当地村民进行交往。本地村民对待游客的态度、行为直接影响游客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在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时,需要让本地居民对品牌的内涵与价值有清晰的了解,并能够加以准确表达,从而使本地居民在与游客的沟通交流中更好地展示、传递本地乡村旅游的特色与收益。

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分析

乡村旅游规划,是旅游规划的一种。从资源的角度而言,是以村落、郊野、田园等环境为依托,通过对资源的分析、对比,形成一种具有特色的发展方向。近期,乡村旅游往往和新农村建设联系在一起。乡村旅游发展是乡村创新经济学理论下的一个成功实践。在我国广大的乡村地区存在着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自然资源,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市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依据特有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是乡村发展的有效模式之一,因此乡村是比较容易培养出特色经济的。对于提升和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1.乡村旅游目前发展模式

1.1传统农家乐模式

农家乐是一种乡村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满足舒缓现代人的精神。

1.2休闲农庄模式

休闲农庄模式是以休闲农庄作为经营单位的发展一种乡村旅游的模式,休闲农庄是指占地有一定的规模,以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为依托,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利用田园景观为游客提供乡村生产生活休闲体验以及住宿、餐饮等基本服务设施的经营为主

1.3民俗风情模式

民族风情模式是指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以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基础,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引导少数民族农民参与旅游开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模式。

1.4 品牌餐饮模式

品牌餐饮模式是指某一特定乡村旅游地以品牌化的特色餐饮作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从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模式。游客对旅游地的深层体验,“从味蕾开始”。特色餐饮,是乡村基于饮食传统文化,投入最少,最易于经营的旅游服务。比如:生态渔村

1.5创意产业模式

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创意产业模式是指依托乡村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创意产业所形成的氛围,开发艺术家社区等具有鲜明创意产业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并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模式。

2.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经营与管理问题、规划问题、基础设施问题、发展观念问题、品牌问题等,其中这几个问题又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中之重。

2.1缺乏经营与管理能力

由于乡村旅游是在乡村或乡镇开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建立在村民参与的基础之上,这样一来,村干部和乡镇领导就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领导者,这些领导者缺乏现代旅游管理的理念和经营能力。加上村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更是缺乏旅游经营与管理的相关知识,经营观念尚未形成,缺乏旅游服务意识,不懂得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一系列经营与管理。管理人员和村民都缺乏管理能力的时候,造成服务不到位和管理工作的混乱,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影响了乡村旅游效益的提高。

2.2 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

制定乡村旅游的合理规划是发展好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然而有许多的乡村在发展旅游的时候,严重地破坏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不顾客观实际和旅游市场规律,盲目上、跟着上,各自为阵、重复建设。有的旅游开发者只注重规划,根本没有考虑原生态的旅游资源具有的价值,如恬静乡间小路、夕阳西下的田园风光等,就需要我们旅游开发的东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许多乡村就缺乏这样的观念,去效仿其他乡村旅游开发好村落。没有清醒的认识到乡村旅游规划重要的是不仅要保护自身的资源,而且是要开发好自身的资源优势

2.2.1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高 ,乡村旅游服务的提供者大多是当地的农民,他们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服务水平偏低,并且观念比较落后,没有统筹安排,提高服务质量的意识,致使管理比较混乱。

2.2.2缺乏商品意识,产品单一 ,乡村旅游仍然处在“吃农家、住农家”这样一个基础的接待服务阶段,真正农村的本地文化没有得到挖掘,有的已经在开发乡村文化,但也没有上升到商品的层次,使乡村提供给旅游者的服务形式单一,旅游产业链条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真正实现旅游对乡村发展的拉动作用。

3. 乡村旅游的模式发展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农村经济的一种转型,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拉动农村建设,三产带一产,一产三产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势必会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另外, 乡村旅游从单一观光采摘农业型向休闲、度假、体验乡村型发展乡村旅游有待产业的升级,随着大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和旅游者消费心理的成熟,单一的观光采摘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乡村旅游者,旅游者到乡村希望得到乡村的生活体验和心灵的安宁,那么乡村旅游必定也应该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体验旅游转型。

3.2加强管理制度,法律法规建设,规范经营管理

为了实现乡村旅游持续、健康的发展,应制定有关法令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加强科学的管理制度,依据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经营管理条理,提高村民的法制意识,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得以健康的发展。提高乡村旅游管理人员的素质,对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短期的培训,解决人才匮乏的难题。

3.3 乡村旅游从依托城市向依托景区发展

乡村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不再以出游距离作为第一选择,而更多考虑的是旅游过程中的得到的服务和体验。乡村发展旅游要么依托自身资源的吸引力,自身没有资源的只有依靠附近的景区进行联合品牌,打造特有的服务接待。借助景区的客源。

结束语

总之,乡村旅游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前景广阔,面对着这样的有利条件,再加上现在的旅游热潮,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要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如天龙屯堡模式。但不能一味的模仿别人的东西,开发乡村旅游的时候,我们要认识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弱势,对旅游市场认真的做调查分析,毕竟资源是旅游发展的基础,市场是现代旅游发展的手段,效益最终才是旅游开发的目的。

项目来源: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长吉图参与体验式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中期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卢世菊.《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理论与实践理论月刊》2005年第2期.

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乡村旅游是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作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凭借城乡之间的差异性,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观光、疗养等的一种旅游形式。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乡村旅游的概述

1.1、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的涵义主要有两个方面组成: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为旅游吸引物,两者必须同时发生才能称为乡村旅游。乡村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重要标准,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一是土地辽阔,人口密度小,村落点人口少;二是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或林地为主,建筑物规模小,保留乡村自然景观;三是具有传统而保守的社会文化特点。以这种定义方法来说,并不是所有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都能称之为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的定义与纯以生态保护为主的生态旅游也是存在有区别的。

1.2、乡村旅游的发展阶段

乡村旅游的发展阶段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是划分旅游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也是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1)初始阶段:人均GDP在300-1000美元,相当于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人们己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开始参与近郊乡村旅游活动。

(2)发展阶段:人均GDP在1000美元一9000美元,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经流发展水平,人们对乡村旅游需求有很大增长,且能够支付近郊和远郊乡村旅游活动。

(3)成熟阶段:人均GDP在9000美元以上,相当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用于乡村旅游的支出继续增加,能支付远距离跨国旅游,并对乡村旅游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1.3、乡村旅游的特征

当前,乡村旅游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1)乡村旅游的原生性和再生性乡村旅游资源都是当地现有的资源经过开发和规划形成的,保护了资源原有的特色和本质。由于没有过多的加工和整修,既保持了原生性也可以再次开发和再次利用。

(2)乡村旅游分散的空间结构我国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但是受外界客观因素影响较大。然而,乡村地域的分散性、旅游时间的可变性,可以满足游客的多方面需求。

(3)乡村旅游乐的体验性体验性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特点,游乐的体验性是乡村旅游所特有的,让游客参与到乡村生产、生活的过程中。让游客在游乐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体验从中得到愉悦身心的主要特点。

2、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乡村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

服务业和城镇化发展是相互推进的,但我国多数地区的乡村旅游缺少总体的规划,只是在原有的农业经济和设施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游客。基础设施配套不全,缺少服务意识和科学的管理。

1)缺少服务意识一切旅游活动都是以旅游者为主体来开展的,乡村旅游同样必须围绕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乐运行安排旅游活动,所以从事乡村旅游的服务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但他们大都是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自由、不受约束的懒散习惯,与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2)缺少科学的规划和管理目前,各地的农家乐都是由经营者自己规划、自行设计、自主建设起来的,没有合理的规划和相关政策的约束。因此,出现乱开发、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现象。旅游经营的主体是农民,对旅游行业的管理和服务的规范都不能完全把握旅游管理行业的规律,也不能达到旅游行业锁定的标准,管理水平和管理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

2.2、产品老化、特色不突出、内容单一

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旅客要求表现为只要差异于原来生活环境即可,产品只限于吃“农家饭”、睡“农家床”。随着竞争激烈、社会发展和游客需求水平的提高,“农家乐”成了低级旅游的代名词。原生态型的以体验农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受到挑战,缺乏特色,老化单一的产品及项目及同质资源(骑行、采摘等)造成的恶意竞争大大削弱了产品竞争力。

2.3、缺乏服务意识和市场观念

目前的农家接待基本上是原生状态,游客在家中只感受到主人的朴实与热情,但感受不到应有的规范、细致的关照。主人缺乏明显的服务意识,对游客感知质量造成影响。

大部分农家乐接待户缺乏市场观念,不进行产品包装(家庭美化、绿化)和市场营销,基本上采取“守株待兔式”经营。目前大部分山区亦缺乏大力度的“特色乡村旅游”营销措施,不能形成市场流。当然在乡村旅游村户没建设好的前提下,大力度营销会起到负面影响。

2.4、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水平低下

现阶段,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以当地村民为主,其自身教育程度的局限、经营理念和服务观念的落后与游客的要求存在极大反差。农户在经营“农家乐”时,往往是自己一家人提供服务,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服务人员。其服务意识较弱,质量低下,卫生条件差,餐饮品种单一,竞争力弱。与旅游接待服务专业化、规范化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管理人员又多以村干部为主,造成了对旅游工作缺乏必要的指导,影响了乡村旅游的长足发展。

3、乡村旅游良性发展的对策

3.1、建设农村新面貌

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城市居民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感受到了农村生活风貌,同时也传播了城市文明,村容村貌更加干净整洁,环境条件逐步改善,文明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农村经济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对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城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2、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相结合

随着人们出游观念的转变,集休闲与求知于一体的旅游度假方式已成为新的时尚。我国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需要,发动和扶植有条件的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活动,利用乡村特有的文化与独特的生活方式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旅游产品。我国民族众多,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悬殊,特有的生活习惯、民族风情、等呈现出的多样性,深深吸引了国内外游客,使旅游接待大大增加。

3.3、设施逐步完善

我国乡村旅游区接待服务设施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均已具备旅游交通指示牌、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中心、标志牌等硬件设施。公路也连接到各乡各村,交通条件改善。许多乡村旅游点建设起了乡村度假别墅、农家饭庄、售货点等旅游服务设施,餐饮、消费、休憩等服务设施逐渐完善,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个性化需求,延伸了旅游产业链条,增强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后劲。

3.4、提高质量,保持特色

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农村风韵的旅游纪念品馈赠游客或销售,产品宜精宜趣,力求有当地特色。要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各类广告平合促销推广。还可通过推出精品乡村旅游线路、组织有影响的旅行社到乡村旅游景点踩线,以组织旅游团的方式来增加客源。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和个体农家旅馆经营户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取得合法经营资格,并按相关管理规定规范经营,把服务质量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要着重研究产品和服务特色,摸准旅游者的消费心态,创立并保持自己的产品特色与市场形象,实施差异化和细分化的市场竞争策略。

结束语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方面扩展了旅游资源的广度,增加了旅游活动的多样性,满足了游客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农产品的销量,提升了农产品的增值,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晓娜.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探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2:219-220.

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范文第13篇

>>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研究 秦皇岛市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策略研究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比较研究 乡村旅游社区生态意识培养 旅游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影响的态度研究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甘肃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社区增权研究 近十年来国内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社区和谐发展评价探析 乡村旅游社区文化遗产的精英治理 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 城市民族旅游社区的外部认同研究 旅游社区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 基于共同利益的城市休闲旅游社区参与 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角度解读城乡一体化 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社会排斥的多维度感知 古村落旅游社区居民生活满意度及社区建设研究 地方感对旅游社区发展的影响研究 旅游社区参与中的社会性别研究综述 基于文化认同的广西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构建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摘 要:

本文在后现代地理学理论视野下,将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划分为景观层面空间、社会层面空间和制度层面空间,并提出此3个层面空间共同演化的理论框架。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共同演化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路径形成前、路径形成、路径发展及路径停滞或衰落4个阶段,每一阶段机制的作用强度互不相同,并由此形成了复杂的演化过程。本文以上海市崇明县前卫村为例进行研究发现,前卫村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经历了路径形成之前阶段(1970年~1998年)、路径形成和发展阶段(1999年~2010年)以及路径锁定和衰落阶段(2011年~)。

关键词: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 共同演化; 事件分析法; 前卫村

收稿日期: 2013-01-10; 修订日期: 2014-01-08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0ZD&016);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基于生态文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41071093)。

作者简介:

龚伟(1980-),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旅游发展与管理,Email:。马木兰(1983-),

女,博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发展与管理、旅游经济影响以及演化经济地理学。

在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乡村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正日益成为稀缺资源,交通便利、景色优美的乡村社区成为都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8.5万个村庄开展乡村旅游,全国乡村旅游经营户超过17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从业人员达2 600万①。然而,一些乡村旅游社区在经历早期的快速发展之后,就直接面临游客量下滑、旅游收入下降并迅速进入衰退阶段的发展状态,有研究将这种现象称为乡村旅游的“围城效应”(邹统钎,2006)。目前,对乡村旅游社区演化解释的主要理论有“起点-动力”假说(张骁鸣,保继刚,2009)、制度变迁理论(郭华,2007)和权力关系理论(景秀艳,Timothy,2012)等,其研究成果多侧重于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的某一层面,尚未关注各因素之间(如制度因素和权力关系)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化的机制。本文拟在后现代地理学空间的视野下,应用共同演化理论对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的过程和机制进行研究。

1 文献综述

1.1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

空间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20世纪以来,人文地理学经历了“区域差异―空间分析―社会理论”3次重大变革,空间的内涵也不断随之演进(石崧,宁越敏,2005),在“社会转向”的大背景下,空间先后经历了“制度转向”、“文化转向”、“关系转向”和“尺度转向”(苗长虹,2004)。列斐伏尔作为空间转向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认为“空间是社会的产物”,并提出了一个关于空间的一般性分析框架:(1)空间的实践(spatial practice),一个外部的、物质的环境,包括了社会中的生产与再生产,以及其空间区位与配置组合,即感知空间(perceived)层面;(2)空间的表征(representations of space),某种空间的呈现方式,一个概念化的空间想象,且透过知识理解与意识形态来获取对于空间纹理的修改,即构想(conceived)空间层面;(3)表征的空间(representational spaces),透过意象与象征而被直接生活(lived)出来,是人们生活的空间,是使用者与环境之间生活出来的社会关系,即生活(lived)空间层面(包亚明,2003)。

受其影响,有学者将社会体系划分为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3个层次,人类经济社会也相应地形成了经济空间、制度层面空间和象征空间/符号空间(Castells,1972; Soja,1980)。在国内,刘云刚和王丰龙(2011)将城乡结合部空间划分为物理空间、制度要素和社会空间3个层次;朴松爱和樊友猛(2012)将文化空间划分为物质、精神和社会生活3个维度;桂榕和吕宛青(2013)将民族文化旅游空间划分为旅游物理空间、旅游景观符号空间和旅游参与体验空间3个层面。上述研究对空间的划分维度除了在物质(物理)空间上有较强一致性外,对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的理解则存在较大分歧。实质上,列斐伏尔三元空间概念蕴含着二元张力,但二元张力居于何处,则有不同的看法(王志弘,2009)。

对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概念的界定,景秀艳和Timothy(2012)认为,乡村旅游社区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郭文等(2012)将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生产维度细化为资本维、生产维、权力维、阶层维、生活维和社会维6个方面。这些研究均指出了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多维属性。根据列斐伏尔三元空间理论,本文认为,作为一种独特的空间,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可从景观、制度和社会关系3个维度去认知,其分别对应着空间的实践、空间的再现和再现的空间。景观层面空间是可感知的物理意义上的空间,是客观存在的空间,主要形态包括乡村旅游社区聚落景观、土地利用和民居景观等;制度层面空间是一种建构的空间,也是概念化的空间,是规划师和技术官僚等构想出来的空间,具有规训作用,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中央层级、地方层级和乡村旅游社区层级各种正式制度(如土地管理制度、乡村旅游社区管理制度、乡村旅游社区规划)“套叠”形成的制度网络;社会层面空间是居民和使用者的空间,表现为社区内部的各种非正式社会关系,本文主要是指权威、精英及普通村民互动所形成的非正式社会关系等(见表1)。

表1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维度及其主要内涵

1.2 共同演化

1.2.1 共同演化

共同演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生物学研究领域,是指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一个物种的个体行为受另一个物种个体行为影响而产生两种(或多种)具有密切的生态关系但不交换基因的生物联合进化(Janzen,1980)。相对于普通进化论物种单一演化的观点,共同演化理论认为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和共同进化,同时,共同演化理论还强调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复制者和互动者之间是一种相互适应、互为因果的关系(Murmann,2003)。在社会文化和生态经济领域,共同演化是指人类物质、思想和价值观与非人类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交织的变化过程(Norgaard,1984)。黄凯南(2008)认为,共同演化主要有以下5方面的特征。(1)互为因果。互动者和复制者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相互适应。(2)路径依赖。事物原有的发展路径对其演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在报酬递增规律的作用下,即使有更优的演化路径,既定的演化路径也很难改变。(3)复杂演化路径。共同演化的事物之间存在复杂的因果关系,一个事物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其他多个事物发生改变,事物之间的影响是非线性因果关系。(4)自我强化机制。在报酬递增机制的作用下,共同演化的事物之间演化机制具有自我强化的正反馈机制。(5)多层级共同演化。事物之间的共同演化不仅在同一层级发生,而且可能在不同层级之间发生。

1.2.2 旅游目的地共同演化

国内外学术界直接研究旅游目的地共同演化的成果相对较少。在国外文献中,Ma和Hassink(2013)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共同演化的分析框架,并根据这一框架对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旅游目的地产品、组织和制度之间共同演化的过程和机制进行了研究。在国内,尹贻梅等(2006)首先将演化经济学核心概念应用到旅游研究中,鲁明勇和尹贻梅(2009)对旅游研究与区域旅游发展的共同演化进行探讨。张骁鸣和保继刚(2009)提出的“起点-动力”假说认为乡村旅游社区演化的起点是由历史积淀和偶然事件所组成的发展初始状态,而动力则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发展要素之间的复杂关联和相互作用,此观点实质隐含了乡村旅游社区共同演化的思想。

1.2.3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

Lewin和Volberda(1999)指出,判断某一主体的演化是否存在共同演化需遵循如下几个标准。(1)共同演化的主体属于不同种群;(2)目标种群之间的变化同时进行;(3)共同演化的种群相互能够对对方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4)共同演化的种群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由此我们认为,乡村旅游社区空间中的景观、社会关系和制度三者之间存在共同演化。(1)三者分别由不同性质的一组内容组成,如景观形态是由聚落景观、民居景观和土地利用等构成,社会关系则由权威、社区精英和普通村民之间互动所产生,制度是由中央、地方和乡村旅游社区各个层级构成的制度网络,符合种群的概念;(2)三者的演化同时或交替进行;(3)三者的演化彼此能对对方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4)三者的演化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

综上,本文将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定义为:乡村旅游社区景观层面空间、社会层面空间和制度层面空间在同一时段演化过程中所发生的演化动力相互交织,演化机制相互反馈,演化轨迹相互重叠,并且相互能够对彼此演化进程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演化现象。

2 理论框架与演化机制

2.1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的理论构架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制度层面空间、社会层面空间和景观层面空间共同演化,在微观层面上则为各空间内部要素之间互动演化。微观层面上的互动和共同演化推动了宏观层面的互动和共同演化,同时宏观层面上的共同演化亦反作用于微观层面的演化。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就是要分析乡村旅游社区不同层面空间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最终实现共同演化的过程(见图1)。

图1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的思维构架

资料来源:参考Ma和Hassink(2013)文献中的旅游目的地共同演化分析框架,有改动。

2.2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机制

借鉴已有的关于产业技术和环境研究中所提出的共同演化机制分析框架(Nelson,1995),本文提出了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机制分析框架(见图2)。

图2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机制分析框架

资料来源:参考Nelson(1995),有改动。

(1) 多层次嵌入情景。嵌入性(Embeddness)是演化经济学区别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视角(黄凯南,2008)。乡村旅游社区共同演化是在地方和地域两个层次情景中开展的。①地方嵌入。地方嵌入重点强调建立一系列地方制度对地方捕捉全球化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Amin,Thrift,1995)。本文所指的地方嵌入强调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分析必须要注重对社区自身所根植的历史文化和制度等因素的分析。②地域嵌入。如果将地方嵌入看作是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的内部环境,那么地域嵌入则可看作是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的外部环境。在西方经济地理学中,地域嵌入是指全球生产网络嵌入特殊的地方,同时受地方经济活动和社会动态的影响(徐海英,朱国传,2012)。本文所指的地域嵌入是指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演化受社区外部制度、环境变化的影响。

(2) 初始条件。路径依赖被视为演化经济学的“首要法则”(Hall,1994)。在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的过程中,其演化方向受到上一时期演化轨迹的影响,演化路径在自我强化机制作用下被锁定在由某一历史事件所引起的路径上,进而形成路径依赖演化特征。因此,对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的分析必须要明确景观、社会和制度等3个层面空间的初始状态。

(3) 共同演化机理。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发展和生物学的关系极其密切,遵循“生物学隐喻”甚至被视为现代演化经济学的重要标准(Hodgson,1997)。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可以将生物学中达尔文主义范式下的“变异”“复制”和“选择”等物种演化机制转述为“创新”“模仿”和“选择”等社会经济系统演化机制(黄凯南,2007)。由此,本文认为,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的机制主要有创新机制、模仿机制和选择机制。①创新机制。演化经济地理学认为,新奇(Novelty)的产生是经济自身变化的关键动力(Witt,2003)。由此可知,创新机制是推动乡村旅游社区空间不断演化的关键性因素。社区内部的社会关系创新形成新的权力体系和利益格局,通过各主体的互动,推动景观环境和社区制度发生演化;制度的创新将形成新的规则和规范体系,产生持续激励,进而推动景观环境和社会关系演化;景观环境的创新使得社区旅游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旅游收入和游客量发生变化,推动社会关系和制度发生演化。②模仿机制。正如生物具有遗传性一样,乡村旅游社区也存在着很多“惯例”,这些“惯例”具有持久性,但可以通过模仿逐步改变。在乡村旅游社区3个层面的空间中,每一层面的演化都存在内部模仿机制。如乡村旅游社区农家乐“一桌菜从村头吃到村尾”、“一张床从村头睡到村尾”,实质就是模仿机制在起作用。③选择机制。自然选择是指通过淘汰适应性差的互动者而产生差异化的复制分布(Knudsen,2002)。本文中的选择机制是指在市场选择力量作用下,乡村旅游企业(农家乐)优胜劣汰,进而推动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选择机制的作用使得社区内部社会关系紧张而复杂,塑造了乡村旅游社区内部的社会层面空间。同时,选择机制还将推动乡村旅游企业(农家乐)改善自身的形象和景观,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直接推动乡村旅游社区景观层面空间的演化。

Ma和Hassink(2013)指出旅游目的地演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路径依赖过程,并交织着旅游产品、组织和制度之间共同演化的轨迹。由此可见,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共同演化同时也是一个路径依赖的演化过程(如图3)。据此,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可以划分为路径形成之前阶段、路径创造阶段、路径发展阶段以及路径停滞或衰落(路径创新或变异)阶段。乡村社区旅游发展路径的出现与其原有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文化传统等要素有关,环境则为乡村社区旅游路径的形成提供条件。根据Martin(2010)提出的区域产业路径依赖概念模型以及 Ma 和 Hassink(2013)的旅游目的地发展路径依赖演化模型可知,当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进入路径发展阶段后,将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在选择机制作用下,进入稳定状态,选择某种发展模式并不断强化,之后空间出现停滞和衰退;二是进入动态变化状态,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整合,使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出现创新。

图3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路径依赖图

资料来源:参考Martin(2010)、Ma和Hassink(2013),有改动。

(4) 演化结果。在进入路径发展阶段之后,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演化进入稳定状态或动态变化状态,并形成某种发展模式,最终进入 “路径停滞”或“路径衰落”状态,此结果在制约空间互动和创新的环境中自我增强,强化为“锁定效应”,最终导致乡村社区旅游的发展走向衰落。另一方面,当乡村旅游社区的演化进入动态变化状态后,在创新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3 案例分析

3.1 案例地与研究设计

前卫村位于上海市崇明县中北部,面积2.5平方公里,2013年有239家农户,500名村民。作为上海市远郊的一个村庄,前卫村于1970年由围垦而形成。建村以后以农业为主,198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乡镇工业,走上“以工致富”的道路。1990年代中期乡村工业发展逐步衰落,之后走上乡村旅游发展道路。1994年开始对外开展旅游接待,1999年8家农户率先改造自家住房接待游客,开辟了上海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先河。2004年国家领导人视察前卫村,

2012年该村旅游门票收入达500万元,全村旅游营业收入达1 570万元,农家乐接待户年收入数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乡村旅游已成为前卫村主要产业 资料来源:崇明县旅游局提供。。

笔者采用了实地观察、深入访谈等方法以探索前卫村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进程。其中,对前卫村的实地观察于2013年4月至7月陆续完成,深入访谈同时进行,访谈人员共计60人次,涉及前卫村“两委”干部、旅游公司负责人、农家乐开办者及普通农户等,并采取了事件分析法,力求通过特殊事件分析其演化过程。

3.2 前卫村空间共同演化过程和机制

根据乡村旅游社区发展的路径依赖分析框架,前卫村景观层面、社会层面和制度层面空间的演化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每一阶段对应着相应的演化过程和机制(见表2)。

(1) 路径形成之前阶段(1970年~1998年):根据路径依赖规律,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的初始状态直接关系到其以后的演化路径和方向。在乡村旅游社区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景观环境、社会关系和制度构成也在共同演化,演化的结果直接推动其进入不同的发展阶段并走上不同发展路径(见图4)。

(Ⅰ)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自上而下所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直接改变了前卫村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推动前卫村制度层面空间演化,成为社区空间变迁的原动力。(Ⅱ)制度层面空间的创新使得前卫村发展乡村工业成为可能,在乡村工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村书记这一社区权威,社会层面空间进而发生变化。(Ⅲ)制度层面空间的创新推动景观层面空间演化。传统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步转变为以乡村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农业用地明显减少,工业用地增加,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村民房屋由原来的平房变为农家小别墅,改变了前卫村的聚落空间。(Ⅳ)社区权威带动村民致富,进一步推动了乡村工业的发展。(Ⅴ)社区工业化推动乡村社区建立厂村一体化发展模式。(Ⅵ)景观层面空间演化巩固了社区权威的地位,推动了社会层面空间演化。(Ⅶ)社区权威地位的形成及巩固又进一步推动乡村社区形成厂村一体化的机制,由此推动制度层面空间演化。

表2 前卫村乡村旅游景观空间、社会空间和制度空间共同演化分析表

图4 前卫村乡村旅游路径形成之前阶段空间相互作用及演化示意图

可见,在路径形成之前阶段,制度层面空间的创新是推动社区演化的主导力量,在改革开放制度变迁作用下,前卫村社会层面空间和景观层面空间相继发生变迁并且彼此之间也产生了相互作用和影响。这些制度层面、社会层面、景观层面的资源及环境要素的演化,为乡村社区旅游发展路径的出现和形成提供了初始条件。

(2) 路径形成和发展阶段(1999-2010):1999年前卫村村干部带头开办农家乐,8家农户率先开办农家乐这一关键性事件标志着前卫村走上乡村旅游发展道路。从1999年至2010年,前卫村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经历了形成和快速发展阶段(见图5)。

图5 前卫村乡村旅游路径形成和发展阶段空间相互作用及演化示意图

(Ⅰ)创新和模仿机制推动社会层面空间演化。在创新机制作用下,社区权威及社区精英(村干部及党员)带头开办农家乐,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普通村民在模仿机制作用下,积极发展农家乐,农家乐获得了快速发展。(Ⅱ)社会层面空间演化促进了景观层面空间演化。村民发展农家乐改变了民居景观,进而改变了聚落景观形态,形成旅游设施、民居、旧厂房和农田等景观混杂搭配的格局。(Ⅲ)景观层面空间演化又推动了社会层面空间演化。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培育了乡村社区精英,国家领导人视察增强了社区权威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商和权力拥有者进入前卫村抢占资源,截至2010年底已有10多家外来企业入驻前卫村 资料来源:前卫村实地调研数据。。(Ⅳ)社会层面空间演化推动景观层面空间再演化。外来投资商和权力拥有者在前卫村投资改变了该村用地结构,其投资建设的旅游设施城市化痕迹浓厚,与村落原有景观风貌不协调。(Ⅴ)社会层面空间演化推动制度层面空间演化。农家乐的发展使村民之间的关系日益功利化,社会空间出现碎片化的趋势,“四统一”(指“统一接待、统一登记、统一分配、统一结算”)管理制度使村集体成为对外接待的单位,无法充分调动农户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限制了部分农家乐经营户收益最大化,受到强烈反对并最终于2008年被废止。(Ⅵ)制度层面空间演化推动社会层面空间演化。中央层级“黄金周”休假制度的实施刺激了城市居民休闲旅游需求,推动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上海市及崇明县相应出台措施,鼓励规范农家乐发展 上海市出台《上海市地方标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DB31/T 299-2003)》等政策。。乡村旅游社区层级“四统一”管理制度被废止后,村民成为农家乐独立经营运作主体,村民之间的关系更趋功利化,社区权威的影响力受到限制,乡村旅游社区精英成长速度加快。(Ⅶ)制度层面空间演化推动景观层面空间演化。村民发展农家乐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对扩大经营空间的诉求也日趋强烈,农家乐经营户在民居外部乱搭乱建现象逐渐严重,由此改变了民居景观。(Ⅷ)景观层面空间演化影响制度层面空间演化。用地景观和民居景观的演化固化了前卫村现有的经营管理制度,影响制度层面空间演化。

在乡村旅游共同演化路径形成和发展阶段,社会层面空间的演化发挥着主导作用。村干部带头开办农家乐的行动推动了前卫村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并形成社区内部权威、精英和普通村民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3) 路径锁定及衰落阶段(2011-)。2009年10月底上海长江隧桥通车,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同年前卫村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这些事件叠加效应作用下,2010年前卫村旅游接待人次达53.05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2040.49万元,均为历史最高值崇明县旅游局提供数据。。2011年隧桥效应和世博效应减弱,崇明全县旅游接待人次比2010年下降23.25 %,旅游直接收入比2010年增长11.6 %,而前卫村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直接收入均呈现出急遽下降的态势,2011年接待游客量38.25万人次,比2010年下降38.7%,旅游直接收入1423.93万元,比2010年减少43.3% 崇明县旅游局提供数据。,降幅远超全县平均水平,前卫村农家乐的发展开始进入路径锁定及衰落阶段。这一结果是之前前卫村景观空间杂乱化所导致吸引力下降、社会空间碎片化导致管理混乱和制度空间固化所导致缺乏活力的必然结果。在这一进程中,2011年前卫村老书记突然病倒是一个关键性事件,在这一事件的影响下,前卫村内部社会层面空间加快分化和碎片化,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发展逐渐进入了路径锁定及衰落阶段(见图6)。

(Ⅰ)“关键事件”加速社会层面空间“碎片化”。在路径锁定和衰落阶段,前卫村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演化从社会层面空间演化开始,前卫村老书记的突然病倒

是关键事件,这一事件导致社区权威在村中的影响力严重下降2011年3月,前卫村老书记突然脑中风病倒,由于身体及年龄原因,2012年辞去担任了长达43年之久的村支部书记职务,由其推荐及培养的接班人在2012年的选举中失利,前卫村社区权威(即老书记)

在村中的影响力大为减弱。,而社区权威在社

区中地位和影响力的下降导致了社区精英影响力的上升。缺乏社区权威的村庄内

图6 前卫村乡村旅游路径锁定及衰落阶段空间相互作用及演化示意图

部权力斗争激烈,社会层面空间“碎片化”态势加剧。(Ⅱ)社会层面空间“碎片化”加剧导致景观层面空间衰落。社区内部矛盾加剧,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下降,社区对外宣传和营销基本停滞,游客量下降明显,

部分旅游项目停业(如卡丁车、海盗船等)、旅游用地闲置及旅游设施(如公厕、指

示系统等)不能及时得到维护,社区景观空间萧条。(Ⅲ)景观层面空间萧条导致社会层面空间矛盾激化。

社区吸引力下降,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明显减少,村集体旅游收入(景区门票收入及停车费收入)锐减,难以负担普通村民(未开办农家乐农户)基本开支 由于前卫村集体用地基本被出租(售)给外来旅游投资商,农户失去土地保障,因此村集体规定,凡未开办农家乐的农户,村集体有义务为劳动年龄村民提供工作机会并交纳小城镇保险。,导致普通村民与村集体矛盾加深。(Ⅳ)社区权威消失和社区精英的崛起唤醒了村民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村民通过上访等途径争取回部分土地,改变了社区土地利用状况。(Ⅴ)废除“四统一”管理制度后所建立的以农户为独立市场主体的管理制度使得农家乐经营者免费获得村集体所提供的各类服务,但对此却不承担任何责任,在规模报酬递增机制作用下,此制度不断强化并进入锁定状态,导致村集体消极对待社区对外宣传、营销等服务的提供,引起农家乐经营者对村集体的不满,加剧了乡村旅游社区内部矛盾。(Ⅵ)村集体、农家乐经营户及普通村民之间矛盾的加剧导致村民对村集体逐渐失去信任,农家乐经营者依靠自身力量对外开展宣传营销 笔者曾于2013年11月25日10点25分检索百度地图,前卫村近50家农家乐经营户在百度地图有广告推广,占全部农家乐经营户数量的46.3%。,由此强化了以农户为独立市场主体的管理制度。(Ⅶ)以农户为独立市场主体的经营管理制度尽管激励了农户的积极性,但对整个社区来讲,却导致村集体提供相关服务(管理服务、宣传营销及旅游公共设施维护)的动力不足,由此导致前卫村旅游吸引力下降,游客减少,开办农家乐的农户数量停止增长,部分农家乐和外来旅游企业甚至停止营业。(Ⅷ)景观层面空间的萧条导致社区旅游吸引力下降,游客减少,由此进一步刺激农家乐经营户通过加强广告投入等方式吸引游客,减弱对村集体的依赖。

综上所述,在路径锁定及衰落阶段,社会关系的演化发挥着主导作用。社会关系的碎片使得景观环境无法得到维护,同时也使得原有的制度构成更加僵化呆板,制度创新难以形成,进而又反过来影响社会层面空间和景观层面空间。在社会层面空间分化的影响下,景观层面空间、社会层面空间和制度层面空间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共同演化,推动乡村旅游社区空间进入路径锁定阶段并向路径衰落阶段演化。

4 结论

本文探讨了乡村旅游社区景观层面空间、社会层面空间和制度层面空间共同演化的过程和机制,并以前卫村为例对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的过程和机制进行了研究。文章构建了一个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的分析框架,描述了景观层面空间、社会层面空间和制度层面空间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演化的过程和机制。

该框架主要包括多层次嵌入情景、初始状态、共同演化机理和共同演化结果四个部分,其中,共同演化机理包括创新机制、模仿机制和选择机制。同时,指出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共同演化还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路径形成之前阶段、路径形成阶段、路径发展阶段及路径停滞或衰落阶段等,在每一个阶段,各种机制的作用强度各不相同。

通过对上海市崇明县前卫村的案例研究表明,前卫村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经历了路径形成之前阶段(1970-1998)、路径形成和发展阶段(1999-2010)以及路径锁定和衰落阶段(2011-)。前卫村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过程也进一步说明了在路径形成之前阶段,乡村社区制度层面变迁是社区社会层面以及景观层面演化的主导力量,并为前卫村农家乐发展路径的形成和创新提供了初始条件;在农家乐路径形成和发展阶段,社区社会层面的精英、村民以及外来投资商共同创新并模仿了农家乐这一发展路径,改变了社区聚落景观及格局,推动了社区农家乐的形成和快速发展;而在路径锁定以及衰落阶段,社区内社会关系层面的变化对农家乐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目前社会关系的碎片化使得前卫村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依然陷入停滞甚至衰落阶段,因此,前卫村要突破当前的发展状态,关键还在于社会层面空间的创新。通过提升社区精英阶层的影响力,培养其理性发展的能力,逐步营造彼此信任、能达成共识的社会关系环境,进而推动制度层面空间和景观层面空间的创新,最终实现前卫村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的突破和创新。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对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过程和机制的研究还处于初步理论性描述和个案分析阶段。因而,在以后的研究中,有关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理论发展还有待于更多案例研究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758.

[2] 桂榕,吕宛青.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刍论[J].人文地理,2013(3):154160.

[3] 郭华.制度变迁视角的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7:4142.

[4] 郭文,王丽,黄震方.旅游空间生产及社区居民体验研究――江南水乡周庄古镇案例[J].旅游学刊,2012(4):2838.

[5] 黄凯南.共同演化理论研究评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97101.

[6] 黄凯南.企业和产业共同演化理论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7] 景秀艳,Timothy J T.权力关系、社区空间与乡村旅游利益获取――基于福建省泰宁县五个乡村社区的实证研究[J].旅游科学,2012(5):2029.

[8] 刘云刚,王丰龙.城乡结合部的空间生产与黑色集群――广州M垃圾猎场的案例研究[J].地理科学,2011(5):563568.

[9] 鲁明勇,尹贻梅.旅游研究与区域旅游发展的共同演化――基于湘鄂渝黔边区的案例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3):1317.

[10] 苗长虹.变革中的西方经济地理学:制度、文化、关系与尺度转向[J].人文地理,2004(4):6876.

[11] 朴松爱,樊友猛.文化空间理论与遗址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以曲阜片区遗址为例[J].旅游学刊,2012(4):3947.

[12] 石崧,宁越敏.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J].地理科学,2005(3):340345.

[13] 王志弘.多重的辩证:列斐伏尔空间生产概念的三元组演绎与引申[J].地理学报(台湾),2009(55):124.

[14] 徐海英,朱国传.西方经济地理学对“嵌入”的研究及其启示[J].人文地理,2012(3):1822.

[15] 尹贻梅,刘志高,陆玉麒.旅游目的地发展新思维:来自演化经济学的启示[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1):8488.

[16] 邹统钎.乡村旅游发展的围城效应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3):89.

[17] 张骁鸣,保继刚.旅游发展与乡村变迁:“起点―动力”假说[J].旅游学刊,2009(6):1924.

[18] Amin A,Thrift N(1995).Globalization,institutions,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Europ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57260.

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亚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旅游功能区;成都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6-0107-04

一、引言

长期处于“形象遮蔽”状态的亚旅游目的地将面临市场份额不足、旅游吸引力下降等生存问题,而旅游形象强大的主流旅游目的地因为在旅游市场上成功占领了先机,将吸引区域内的主要客源市场,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但由于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主流旅游目的地长期处于游客满载状态,这类旅游景区也将面对环境容量超负荷带来的破坏性经营问题。因此,忽视亚旅游目的地的转型与升级将有可能导致特定区域内的“马太效应”,即“强者越强,弱者更弱”的局面。

从我国各大城市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可知,其客源市场和发展规模都在迅速扩大,但无论是以乡村风情游览为主的乡村旅游地,还是以休闲度假为主的乡村度假区,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城市其他知名旅游地的形象遮蔽,使其处于较为弱势的亚旅游目的地,较难摆脱城市边缘旅游地形象。

二、基于乡村旅游角度的亚旅游目的地内涵鉴定

(一)边缘效应与乡村旅游

井晓鹏(2011)认为,在旅游规划中,边缘效应是指“在异质地域”(含地质、地貌、水文等自然属性与用地性质、权属、活动方式等社会属性的区别)间的公共交接地带,由于社会、经济、生态等各类因子的互补性集聚,或地域属性的非线性相互协同作用,产生超越各个地域单元功能叠加之和的增值效应,赋予并实现边缘区、相邻腹地、乃至整个区域综合效益的现象。此定义主要是从旅游规划层面,从正边缘效应的角度出发,强调边缘效应对旅游地的资源整合与效应叠加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然而,近郊乡村旅游地作为典型的边缘旅游区,如将其简单归纳为城市旅游的延伸地或乡村旅游的拓展地,其旅游功能区划分的不合理性将有可能产生负边缘效应。因此,不科学的旅游功能区划分和定位将会降低近郊乡村旅游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影响力,导致旅游地不能成功地进行资源重组和效应叠加。

(二)亚旅游目的地视觉下的成都乡村旅游

从地理学角度看,近郊乡村旅游地是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和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交界地。从旅游目的地类型看,近郊乡村旅游地介于城市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地之间,是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的交集区域或过渡区域。近郊乡村旅游的边缘区现状决定了其很容易受到边缘效应的影响,成为城市旅游中的亚旅游目的地。

在我国,乡村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是无论其发展规模、市场知名度还是品牌形象,都很难与自然资源品级较高、人文资源独特的风景名胜区相提并论。乡村旅游在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前提下,由于其发展历程较短及地理位置较偏,客源市场具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乡村旅游往往受到城市中心或城市周边大型知名旅游目的地(景区)的形象遮蔽,其客源市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分流。与其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知名景区(点)相比,乡村旅游景区(点)也较难整合到标志性的城市旅游线路中。对于我国大部分城市,乡村旅游地被列为典型的亚旅游目的地代表。

以乡村旅游发展相对成熟的成都市为例,从旅游接待量、市场知名度、市场形象等方面与成都各大旅行社推出的成都市著名旅游线路上的旅游景点(主流旅游目的地)进行对比分析。

由表1和表2得知,与成都常规旅游地相比,成都发展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地无论在景点特色还是旅游资源级别上并不逊色于前者。但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及知名度等方面却滞后于成都常规旅游地的发展。可见,成都乡村旅游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仍然位于同类资源级别的旅游景区“形象遮蔽”中,尚未建立自己的“形象遮蔽”空间。

三、亚旅游目的地背景下成都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瓶颈分析

成都,一座具有浓厚休闲氛围的城市,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无论是郫县农科村、龙泉桃花山等在全国具有示范性和代表性的农家乐旅游地,还是温江花博园、书房村、邛崃平乐花楸村等后起之秀,在面临旅游产业升级和转型时,都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延长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然而,在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品级较高的成都市,乡村旅游正处于发展成熟期向转型升级期过度的阶段,因此,想要延长成都乡村旅游生命周期,必须为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市场形象注入新鲜活力,不断推陈出新,才能避免走向衰退期。但是处于亚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中乡村旅游,在转型升级期将面临产品升级、形象突破等难题,具体表现为:

(一)旅游形象难以创新

早在2006年,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市农家乐已达到592家,比2003年净增1313家,增长了25%,星级农家乐达到300余家(杨小英,2006)。截止2011年底,已超过6000家。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升值及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目前,成都乡村旅游地的旅游形象的塑造主要围绕田园风光、旅游景区、特色产业及民俗节庆四个方面展开(如表2)。

自表3得知,成都发展相对成熟的乡村旅游景区在定位旅游形象上具有依托特色产业、知名景区或民俗节庆的特点,其淡旺季非常明显。随着旅游市场的变化和更替,处于亚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旅游景区面临通过创新旅游形象扩大客源市场的困境。

(二)产业链条深度仍需挖掘

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园”到近几年的乡村度假可知,成都乡村旅游产业链条长度得以延伸,但深度仍有待进一步挖掘。成都乡村旅游产品的丰富度在全国各大乡村旅游地都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从生态美食、农事活动、田野采摘到各类会议、宴会、节庆活动,乡村旅游产品的类型迅速扩大,但其产品文化元素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加大与文化及相关产业融合的行动方针和规划尚未成体系。成都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如何突破其他资源等级高、知名度大的旅游胜地的“形象遮蔽”,提高文化附加值,是其摆脱亚旅游目的地地位的重要途径。

(三)知名度较大,但市场份额难以拓展

以成都精品乡村旅游景区三圣花乡的“五朵金花”为例,“五朵金花”由成都市政府统一规划,包括江家菜地、幸福梅林、东篱菊园、花香农居、荷塘月色五个主题农家园,占地约12平方公里,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年均接待量超过900万人次,年产值1.8亿元,是成都著名的近郊休闲度假地,是全国乡村旅游地的楷模。

客源市场的构成中散客比例大小及本地客源多少是判定该旅游地是否具有亚旅游目的地性质的重要标准。由图1和图2得知,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成都乡村旅游80%以上为本地客源,散客比例很重,占到85%以上,团队客人极少。可见,成都乡村旅游并不是外地客源的主要旅游地,在亚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中,如何分流成都其他知名主流旅游地的客源,扩大市场份额,是成都乡村旅游华丽升级的一大瓶颈。

四、构建乡村旅游区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升级规划

我国近郊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经历了“农家乐”自主经营阶段和乡村休闲规模化经营阶段后,逐步迈入乡村度假产业化经营阶段。这是由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不断提升的城市生活压力及土地集约化发展等因素共同决定的。近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得益于国家现有政策的大力支持外,还取决于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与策划。其中,对其旅游功能区的合理构建则是保证乡村度假差异化发展及乡村产业升级的关键。如果说国家政策扶持是近郊乡村旅游摆脱亚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机遇,那么旅游功能区的构建则是近郊乡村旅游成功升级和转型的关键。

(二)有利于提升乡村旅游市场形象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无论在旅游市场形象、游客构成比例还是旅游产品设计等方面仍停留在亚旅游目的地阶段。我国大部分乡村旅游地呈现出“散、小”的分布特点,大部分旅游者仍将乡村旅游定位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走农家路”的初级阶段。旅游开发商和经营商很难突破乡村旅游在客源市场上的传统形象,导致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遭遇瓶颈。

成都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采取了集中化、规模化的片区开发,如“五朵金花”模式成为全国乡村旅游开发的典范。“五朵金花”实质上可看成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五个不同功能区,能满足客源市场对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需求,借助功能区的划分,巧妙地勾勒出五个主题形象,向外界成功营销了乡村旅游度假产品,这是作为亚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旅游地比较成功的旅游功能区构建案例。

(三)有利于延生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一直是困扰旅游规划界的一大难题。有学者提出,乡村旅游重在乡土气息和原生态,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不应过度包装,应保持原汁原味。但从旅游者角度看,单一原味的旅游产品很难吸引回头客;从旅游规划者角度看,如何通过丰富产品种类,吸引游客消费是其对乡村旅游规划必须考虑的问题;从当地居民角度看,他们势必迫切盼望乡村旅游的发展为生活和环境带来的良好转变。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的延生上。旅游功能区的构建可将乡村旅游地明确地划分为“环境保护区”、“居民生活区”、“游客游览区”、“产品加工区”等区域。在“产品加工区”,允许现代高科技企业入驻,整合当地可利用资源,将当地的经济作物、特色产品、生态美食等经过再加工,形成多样、丰富的产品加工体系,提升产品加工技术,提升乡村旅游新引力和档次。’

五、乡村旅游功能区的构建

近郊乡村旅游的发展在资金、技术、地理位置和人才资源等方面相对滞后于城市旅游。因此,处于相对弱势的近郊乡村旅游要实现从“农家乐”时代到“乡村度假”时代的跨越,首先必须注重打造科学合理的旅游功能区,才能吸引外来资金和现代技术的投入,才能引进相关领域专业人才,才能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形成“乡村风貌+城市特色+新型产业”为一体的现代近郊乡村旅游格局。

笔者认为,近郊乡村旅游功能区的构建应注重对其内部边界区的划分,同时又要重视各区域之间的关联和差异。基于边缘效应的性质和特点,结合“前台、后台、帷幕”理论,近郊乡村旅游功能区可大致划分为:乡村风情体验区、近郊风貌过渡区及新兴产业培育区。

(一)“前台区”一新兴产业培育区

新兴产业培育区将乡村新风貌和城市新技术融为一体,与前两个区域有着本质区别。本区域应以培养新型产业,引进科学技术,开辟创收途径,拓展旅游空间为主要功能,重在吸引有实力的投资商,通过土地集约化,为农村土地转化成资本提供平台。随着现代企业的入住及管理模式的更新,传统生产方式将得到彻底改变和迅速提升,土地资源的规模化经营将使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农民将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逐渐过渡到“与科技相伴”的现代工作模式,当地人均收入和受教育水平也将随着本功能区的发展得以提升。

本区域是近郊乡村旅游的“窗口形象区”,主要以现代科技发展和农民生活转变为切入点,向外界展示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及工作方式的变化与升级。通过资源整合,本区域可以开展现代农作物培育、有机蔬菜观光、新型农产品展示、生态乡村农场、无土栽培蔬果等与新兴技术相关的旅游活动,是依托旅游具有教育意义的示范性展示区。

(二)“帷幕区”一近郊风貌过渡区

“帷幕”,顾名思义,是乡村旅游地“前台区”过渡到“后台区”的桥梁。近郊风貌过渡区是乡村特色与城市文明的结合带,负责对游客情绪的培养,重在引导游客了解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当地居民和环境产生的良性作用。本区域主要展现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生活新风貌,具备餐饮、住宿、游览、购物等功能。本区域可开展季节果品采摘、新农村观光、乡村节庆表演、乡村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本区域是三个区域中游客量较大,停留时间相对较长的区域,起到了旅游集散的作用。同时,本区域还是增加农民额外收入的重要功能区,也是外界了解乡村文化的符号标识区。

(三)“后台区”一乡村风情体验区

近郊乡村旅游发展的三个阶段,不是完全更替的过程,而是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法,保留前一发展阶段的精髓,同时融入新的发展理念,以延续和升华近郊乡村旅游的内涵,达到不断涌现新亮点,扩大客源市场,提升市场形象的目的。

相对于“前台区”和“帷幕区”,“后台区”更注重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强调“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在本区域,重点营造和维护当地居民原生态的生活模式,保护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乡村风情体验区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主要以展示原生态的乡村风貌为主,注重保留“农家乐”时代的精华与特色,以满足游客对大自然的期待和向往。本区域应以乡村观光和农家体验为主线,在开发过程中,尽量保持田园景色和乡村生活的原真性。建议在本区域开展田园观光、生态养殖、农家美食、水车踩踏、土特产经营等旅游活动。在开展乡村风情游的同时,还可通过休闲观光活动提高游客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结语

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范文第15篇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1]。国际上最早的乡村旅游活动可追溯到19世纪中期,代表性的事件就是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的一个到瑞士乡村的包价旅游团,而“这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2]。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步较晚,真正的发展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的乡村旅游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关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许春晓通过对欠发达但资源丰富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旅游资源主体型—旅游先导模式、旅游资源共建型—旅游伴生模式和旅游资源附属型—旅游后继模式3种模式[3]。舒伯阳根据乡村旅游在不同地域上的表现,将其划分为依托自然型和依托城市型两种类型[4]。王云才总结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7种新形态和新模式[5]。此外,马勇等以成都为研究对象,总结出村落式乡村旅游集群式发展模式、园林式特色农业产业依托模式、古街式民俗观光旅游小城镇型4种成功的模式[6]。樊中红等以河北为例,提出景区带动、农业产业基地、农业科技观光园和特色经济模式[7]。罗明义通过对云南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践进行研究,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包括景区带动性、乡村组织性、公司+农户模式和综合开发模式[8]。蒙睿等根据乡村旅游地市场区位特征、资源价值特征和旅游区位特征将乡村旅游地划分为4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的4种典型模式[9]。罗胜枫、黄燕玲等指出,我国乡村旅游主要有景点依托型和都市依托型两种模式,指出了该模式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并以桂林恭城红岩村为例,引进了循环经济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10]。就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而言,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各自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邹统钎回顾了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并比较了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发展历程[11]。马勇等以成都为研究对象,提出中国乡村旅游先后经历了资源特色导向时期、农业产业带动时期、政府政策驱动时期和产品市场导向时期4个阶段,并指出乡村旅游有“大众化发展趋势”,且乡村旅游市场“进一步专门化细分,在原有观光游览的基础功能上出现了具有体育健身、疗养保健、科普教育、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类型的旅游产品”[6]。而一般情况下,从乡村旅游的内容来看,较早期的乡村旅游模式是围绕城市旅游消费市场兴起的都市郊游(农家乐旅游),但是由于这种形式较低级,且“具有明显的家庭管理特点”[12],真正可借鉴的部分不多。随着我国现代化交通工具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和完善,乡村旅游开始逐渐脱离单个的都市消费市场,逐渐向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和景区周边延伸,传统的农家乐形式已上升到现代的乡村旅游模式,这一转变意味着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再审视与再选择。在这个选择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城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以及资源依托型等发展模式,且形成了村寨观光、景区周围沿乡村旅游、农业观光园、旅游型乡镇、乡村特色旅游等多种发展形式。乡村旅游的发展阶段也由最初的以观光游览为主,逐渐发展为以文化体验和康体健身为主要目的。随着我国乡村旅游形式的逐渐成熟,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正逐渐由单因素发展向多因素联合发展的模式转变,未来发展方向也逐渐由依靠某一个大都市转向依靠景区和乡村特色旅游资源[6]。因此,依靠景区和乡村特色旅游资源来发展乡村旅游将会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也是学术界开始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相对于西方,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理论研究深度和广度不足,尚未形成积极有效的理论指导体系。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很多问题,如管理方面的管理不规范、设施不配套、服务水平低等;产品开发上出现了产品雷同、开发观念和思想落后等;旅游消费呈现初级化,旅游收益和效益不佳。本文以黄山乡村旅游为例进行研究,总结出当地以乡村旅游资源和景区为依托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所采用的有效的、具有规律性的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创新和改革思路,为黄山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其他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2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分析

黄山市是新兴的国际旅游城市,位于安徽省最南部,毗邻浙江、江西,1987年建市,面积9807km2,现有人口148万人,现辖3区(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4县(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和黄山风景区;拥有黄山风景区和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两处世界遗产,部级桂冠9大类共114顶。其中,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森林公园3座、国家地质公园3座、国家A级景区52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村)11处、国家历史文化保护街区1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4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黄山市的乡村旅游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西递农民利用当地特色文化开展旅游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黄山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956.02万人次,占接待总量3054.39万人次的64.03%;乡村旅游总收入110.51亿元,占总收入251.02亿元的44.02%。全市从事乡村旅游开发的村达153个,农家乐经营户520家。超过10万农民从事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人均年收入超7000元。据统计,截至2011年12月,黄山市共有113个行政村经营旅游业务。其中,旅游强县7家(部级1家、省级6家)、旅游乡镇38家、旅游专业村10家、星级农家乐127户、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4家。黄山市列入统计景区共52家,39家座落在乡村,成为骨干乡村旅游接待点。黄山市A级景区52家,其中4A级以上景区22家,见表1。乡村旅游已成为黄山市旅游经济的新亮点、新卖点和新的增长点,逐步形成了3个功能板块的乡村旅游区:一是环黄山乡村旅游圈,围绕黄山风景区四个大门,发展景观依托、休闲度假型的乡村旅游;二是沿新安江乡村旅游带,利用新安江两岸乡村旅游资源发展集农事参与、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复合型乡村旅游;三是古徽州乡村旅游片,以黟县、歙县—徽州区两片为重点,发展以文化体验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从黄山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来看,大致经历了:①点状自发探索阶段(1986—1997年)。这个阶段的乡村旅游主要是以农家乐为主的比较单一的乡村旅游接待,主要产品以乡村文化体验为主。②块状规模发展阶段(1998—2004年)。其标志事件是1998年宏村以招商的方式开发乡村旅游。此后黄山的乡村旅游迅速崛起,并现出一大批具有鲜明乡村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乡村旅游地。③面状规范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黄山乡村旅游开始实现从分散粗放的传统“农家乐”向集约精细的乡村度假型转变,从单一的乡村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转变,初步形成了上述三个功能板块的乡村旅游区。

3乡村旅游发展的“黄山模式”解析

由于黄山市地处安徽省南部多山地区,与附近大城市有一定距离,这使黄山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无法依托某一个大城市进行发展,即不具备都市依托型发展模式的基本条件。但黄山市拥有较成熟的景区发展水平、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且挖掘潜力巨大,因此当地乡村旅游逐步发展成一种主要以景区和资源为依托,市场外部化和核心带动式的发展模式,即所谓的“黄山模式”。

3.1独特的资源基础黄山市乡村旅游资源具备一定的独特性:一方面,黄山市位于古徽州辖区,区域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众多,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赋予了独特的文化意境;另一方面,黄山现辖区域内拥有黄山风景区、齐云山、牯牛降、清凉峰、六股尖和太平湖、新安江、率水、横江等众多山水资源,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赋予了独特的自然背景。同时,黄山市乡村旅游资源还呈现出类型效应、等级效应和空间效应。所谓类型效应,是指黄山乡村旅游资源类型相对较齐全,且多因素融合,组合优势十分明显;所谓等级效应是指黄山乡村旅游资源的品位极高,等级优势突出,从部级乡村旅游资源到省、地区级乡村旅游资源均有涉及,这为发展高端乡村旅游资源奠定了资源基础;所谓空间效应,是指黄山乡村旅游资源虽然整体上较分散,但局部却呈现出集聚态势,这为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2强大的动力机制从实际情况来看,其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动力机制,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4种依托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表2)。其中,最主要的是核心景区驱动制,即指随着核心旅游景区(如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等)旅游业的发展,其理念品牌、旅游市场出现“溢出”现象,促进了环绕其分布的乡村旅游点的发展。这种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①黄山风景区和西递宏村等国际知名景点的存在,为黄山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品牌效应,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②黄山知名景区的旅游者本身就已变成山下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客源,为其提供了更加广阔和便利的旅游消费市场。

3.3高端的发展定位在充分学习借鉴各地经验、分析自身优势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黄山市乡村旅游不断寻找自身的产品定位,提出“回归自然、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的开发主题,并积极探索各种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主要是:①以中法合作为切入点,打造国际化乡村旅游项目。通过这样直接的国际合作,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同时借机引进旅游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机制和服务模式,不断完善乡村旅馆评级体系建设、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国际推广及乡村旅游网站建设等项目内容,为黄山市“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创建寻求新的突破点。②积极参与“中国乡村旅游示范区”的申报。乡村旅游示范区的申报既为当地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撑,又为黄山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黄山乡村旅游点的知名度,起了宣传作用,成为我国旅游业大发展的新标杆。高端的发展定位是黄山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所致的一种必然,也是推动黄山乡村旅游与国际旅游发展接轨的一种途径和方式。

3.4广域的目标市场黄山乡村旅游依托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以及徽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了广域的旅游目标市场。首先,从黄山、西递宏村分流出来的国内外旅游者较多,这些旅游者所形成的目标市场,从国内到国外的地域分布广泛;其次,专程到黄山市广大乡村来品味乡村、回归自然、感悟文化、创作写生和休闲度假的国内外旅游者也较多,不论是所处的领域还是旅游的目的,他们所涉及的市场都极其广阔;第三,黄山乡村旅游与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等知名景点在内容和旅游资源的种类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互补性,这使三者的目标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相互重叠、形成程度极高的共享市场。在这三方面高端市场的基础上,黄山市打出了“世界的黄山、人类的家园”主题,提出要努力将黄山打造成“乡村旅游国际品牌”和经典中国原生态乡土文化体验目的地,使黄山的乡村旅游突破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并以此为目标开展了泛其极具成效的营销宣传活动,形成极其广域的目标市场,不断拓展黄山乡村旅游的市场广度。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独特模式见图1。

4“黄山模式”的完善与提升建议

黄山乡村旅游的发展所采用的独特的模式,摆脱了传统乡村旅游仅仅依赖于城市或市场的格局,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趋向成熟化,发展层次有了进一步提升,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由于黄山乡村旅游所表现出来的典型性和独特性,加之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呈现出一些问题,如乡村旅游点之间的孤立发展、产品雷同现象的普遍性、产品创新性严重匮乏等。因此,如何实施更有效的措施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改善已成为当地政府和业界的一项重要课题。

4.1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进行业态创新当前旅游业的发展已不仅仅局限于追求旅游业这一单个产业的发展,而是更多地强调多方面、多产业间的联合,重视产业间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将相关产业的综合发展作为衡量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黄山乡村旅游要实现深远发展,也必然要充分借鉴其他产业的发展经验,不断加强乡村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旅游业态,实现自身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目前,黄山乡村旅游的发展应注重打好生态牌和文化牌。主要是:①生态牌。就是要求当地乡村旅游积极探索与生态产业的联合,努力打造“生态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开展旅游的过程中要保护好生态环境。黄山的乡村旅游点具有很好的生态资源,这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成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依托。在这种情况下,打出生态牌,倡导开展生态游,既可保护当地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又可充分利用这一因素,增强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②文化牌。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深层次延伸和必要补充,“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就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手段”。徽文化作为中国充满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化之一,在当前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更是极具活力和吸引力。黄山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必要注重对徽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在发展中加入徽文化的因素,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乡村旅游”模式,并逐渐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的文化品位,向最高端文化品位进军,为黄山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4.2丰富乡村旅游内涵,发展全要素乡村旅游黄山市乡村集文化与自然景观于一体,复合型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展多方面的旅游活动,“适宜系统构建面向不同层次市场需求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13]。但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是旅游内容和形式较单一且同质化明显,很多地方都停留在最初的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即集中在旅游要素中的“吃”和“住”方面,其他方面一直缺乏实质性的开发与发展。所以,在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单一要素超规模发展,其他要素严重短腿”的现象。而乡村旅游发展至今,已逐渐从单一的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为主的乡村旅游形式向全要素乡村旅游形式发展。所谓的全要素乡村旅游,即指将旅游中的各个环节、六大要素统一结合起来,全面推向乡村,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乡村旅游产品,并逐步延伸产业链,形成乡村旅游的产业集聚区。因此,黄山的乡村旅游要积极采取措施逐步改善乡村旅游发展的依靠因素,既要积极突出“娱”和“购”在黄山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增加互动性项目的比重,让游客真正切身体验到乡村旅游的乐趣,实现“享农家乐”和“购农家物”,又要努力充实“行”和“游”过程中的旅游吸引物的开发,将以村落形态观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乡村旅游推向村外发展乡村度假旅游产品,让游客在旅途或者游玩的路上感受到黄山乡村旅游的丰富内涵和独特氛围。

4.3组建乡村旅游集团,实现集团集群化发展目前,黄山市许多地方的乡村旅游开发还是农民自发的形式,在开放之初就存在小、散、乱等问题,相邻行业之间协作性不强,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不健全,这使黄山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弱小的局面,严重阻碍了乡村旅游的统一协调和管理。因此,规范经营模式,实施集团化的发展战略势在必行。集团化的机制战略强调把黄山市乡村旅游各自为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升级为步调协调统一的集约式发展模式,重点完善区域协调整合机制,推进旅游产品整合,打造整体营销平台,树立统一的品牌形象。首先,引进大投资商,培育大的市场主体,培养优秀的企业,引入市场化的企业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旅游开发与发展过程中的带头作用,同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重视社会监督,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其次,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争取农民的广泛的参与和支持,积极引导农民从事旅游行业,拓宽黄山旅游的人力资源供应,为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保证;第三,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加强旅游企业、旅游景区乃至整个旅游行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和发展的优势互补,促进黄山乡村旅游资源向整体化方向发展。

4.4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构筑乡村旅游集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黄山市乡村旅游点众多,但总体上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各自发展相对独立;开发深度、力度和广度欠缺,停留在“赏农庄貌、住农家屋、吃农家饭”的层面上,很多优势资源都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集群化的空间战略就是在核心带动机制下,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依托黄山风景区、南部城镇群、西递宏村三大旅游发展的中心辐射周边,真正做到带动一片、积聚成团,形成积群化的主题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大格局。具体包括:①联动上下。加强黄山山上风景区与山下乡村旅游的优势互补,一方面借黄山景区之名,为黄山乡村旅游的发展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举乡村旅游之力,为黄山风景区的发展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丰富黄山旅游的内容,从而实现山上山下联动发展,将乡村旅游融入到黄山整个旅游发展的体系中来,丰富大黄山旅游的深刻内涵,构建立体空间旅游体系。②协调左右。积极谋求不同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的合作,实现各乡村旅游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经营、协调发展,降低产品雷同程度,积极支持各乡村旅游点的个性化发展,实现“一村一特色”,甚至是“一户一特色”,做到风格各异,各具特色。集群化的发展战略就是对黄山乡村旅游的固有发展理念的一大突破和承启式发展,不但是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最佳模式,而且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5结语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