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阶段性;大中小学;德育;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182-02

有效的德育衔接是指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德育衔接具有目标的统一性、教育的前瞻性以及协调的保障机制,确保最终德育衔接的有效性,提升德育实效性。[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德育为先”列为战略主题之首。[3]我国德育体系的阶段主要分为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德育要求以及各阶段受教者的身心特征是不同的,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可分割的联系。近年,我国在各个阶段的德育衔接方面存在诸如德育管理阶段性;德育评价不科学;德育途径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德育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面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已成为各级学校在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对德育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富兴更有重大意义。

一、大中小学德育衔接中的阶段性问题

1.管理衔接缺乏阶段性。大中小学在德育管理衔接的过程中,尽管在逐渐深化,但依旧是以三好、四有、五热爱、遵纪守法及行为规范为中心思想在进行。理论和实践水平没有明显的台阶划分,对各阶段德育主体的身心特征过于忽视。所以,在德育主体的管理方面的科学衔接不够系统,或者总是以一套管理条例对各个阶段的德育主体同时实施,使得德育管理方面的衔接紊乱无章序。小学德育大纲认为,培养学生最原始的情感和优秀的德性,严守相关规范和塑造优雅行为,形成优秀的气质人格和爽朗的脾性,坚守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这些都是将来把他们培养成为在理想、道德、文化、纪律上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做好该有的前期准备。中学德育大纲规定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的公民。对比而看这两者的德育严重缺乏层层递进的衔接。中学德育能激发每位学生开始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点点地增强自己的悟性,最后挑选一部分尖子生在未来作为重点培养的共产主义者,这明显是阶段颠倒,这本该是大学阶段该培养的。[4]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规定现阶段党的指导思想及指导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理论性太强,实践性不够,空洞没有根据,更容易把德育主体引入错误的轨道。把他们培养成为在理想、道德、文化、纪律上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与小学的德育既重复又小儿化。德育管理是对德育活动进行的具体规范,是对德育工作质与量的规定。由上述可以看出,目前对我国大中小学的德育管理缺乏阶段性,衔接也不到位,对各个阶段学生的管理目标不明确。

2.评价衔接缺乏阶段性。德育评价是对德育结果的评估与价值性判断。小学生处于儿童期,是行为养成的基础阶段,然而目前小学的德育内容,除了开设一些抽象的不被重视的到期中、期末考试时还被语数外等学科霸占的思想品德等理论课之外,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活动课,所以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上述所学的德育理论课的具体内涵以及怎样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处于初中阶段的德育主体正值发育期,很容易有逆反心理,部分学生的自我控制力极差。现今初中阶段的意识仅仅存在于累计知识的层次上,对德育具体情境的设置极其不够,实践的落实严重滞后于理论的更新。[5]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对学习、生活、择业、做人等方面渐渐的开始有了自己的正主意,但在德育中的指导未能匹及其中所出现的矛盾,导致学生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道路上崎岖潦倒。通过以上大中小学的德育现状来看,出现了严重的重复倒挂现象,缺乏衔接性,较为死板。导致最终德育的结果有所偏移,在对德育进行评价时也就脱离了应有的轨迹,严重影响德育效果的有效呈现。

3.方法衔接缺乏阶段性。德育方法是指实现德育教育要求采用的途径和手段。现在我国对于德育方法的实施集中表现在,充分利用所有的环境条件,在学与教,管与理,服与务方面均得以落实,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纠正养风、混风的风气,加强校内、校外的力量,形成一张密切的网,把落实德育的行动延及家庭社会中。但却冷落了对阶段的划分,而是统一进行教育,完成度与效率合格线严重不搭边,所以对体系的衔接无从涉及。因为个人素养的形成和熏陶是一个多维度相排斥与相吸附的过程,所以德育方法的制定也要以此为依据,通过多方面体现出来。然而现今在教育进行时,小儿化与成人化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未触及到上述特征,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承受力相违背,显得僵化、零散,不成线,不成面。[6]

二、大中小学德育衔接中阶段性问题的解决对策

1.科学管理,增强各阶段的衔接性。德育环境是学生德性人格成长的“生态园”,是学生社会习得的“操练场”,更是实现各阶段德育目标的“软实力”。不管是在学校、家庭,还是在社会中,德育的关键点不能遵照任何价值标准来塑造学生的品德,给他们乱贴标签,而是要以科学规划来设立塑造学生品性的纲纲目目,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激发学生的正当行举。在当今这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创建科学的大中小学的德育管理条例甚是重要。教育者更多的应强调以把关心他人和学会尊重作为依据,把人们的生活情感、德育动机以及善解人意的品质作为前提,让不同生活环境下长大、不同知识背景下成长的主体以标准的社会准则和自己适合的形式去接受德性教育,塑造成高尚的道德感受力、判断是非力、科学选择力并能快乐自然地融入社会的合格人才。[7]对于德育主体来说,他们有自己的理解理念,所以可以通过加强理论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再者给已成年的学生合理的社会实践的时间与机会,让他们感受学校与社会的差别,做好走出校园的准备,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推进受教主体的政治意识、思想水平、科学规划标准、文化知识和心理素质全面发展。

2.有效评价,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隐形工程,在一定社会环境下,德育拥有附属性,它以理论为指导,以完善认知、提高品行为目标,织就出一张相激励而连续走向平衡的衔接网,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建立起完善的德育常识,使得生活德育化。教育工作者应密切、及时的关注国家出台的相关纲要中关于教育方面的内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德育教育评价机制。各个阶段德育主体道德发展的水平对德育评价的设置也起到一定的相关作用,所以德育评价应是来自日常生活中道德实践的真问题,而不是想当然的假问题,它是对人生事务问题的提炼和总结。再者、不分阶段的对德育评价的无限拔高,把高层次或者低层次的道德境界教育作为统一的评价水平,要求人人为尧舜或者使得大多数孩子都变为道德境界的低民都是不科学的。这就需要对各个阶段制定泾渭分明的德育评价机制,培养符合当代社会的与人才。

3.落实措施,探索符合受教者身心特征的德育方法。各年龄阶段德育主体的特点是相互牵连的,所以,务必要加强各受教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任何个体的身体、心理的成长都有一个成熟的关键期,并且存在不平衡性。在此过程中,对每个方面的培训均可取得一定的进步,且充分开发了个体在某一块的潜能。因此,教育教学人员一定要掌控每一个体的关键期,合理进行施教,以求用最少、最省时的力气荣获至上的成就。运用科学的实施方法,探究学生的优缺点,发扬优点,救济缺点,增强学生的成长信心和自我进步的觉悟。根据每一个体的个别差异性,对症施教,因材相对,定要尊重他们的异他性,最大程度的发展每一位受教者,积极向前地探究高效的培养措施。[8]

综上所述,正视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在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既要完善现代化德育衔接体系,加强大中小学各阶段之间的衔接,又要充分考虑到层次性问题,区分对待大、中小学各阶段的德育范畴,各有侧重,形成较为完善的德育衔接体系。必须以多、精、准作为考评准则,还必须合理巧夺天工地加入一些先天的素养基础作考评规范,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植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2]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9.

[3]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25-29.

[4]叶雷.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

[5]徐永赞,陈新亮.当前大学与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1,(30):124-126.

[6]张慧雨,孙昱.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的重要性及其措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德育课教学 学龄段 内容 模式 改进

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教育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我国领导人历来对教育问题高度重视。邓小平曾经谈到:如果教育问题解决不好,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责任。国家国力的强弱和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如果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将是任何国家也无法相比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会清醒体会到,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无论哪一个阶段的德育教育都是最重要的。所以从小学起直至大学的各个读书阶段,德育课都是必学的课程。

德育是学生成长过程必学的知识理论,它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等。德育教育就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沿着正确的人生轨道成长,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国普遍采用的德育课学习模式始终以授课为主。德育课的教学方法简单单调,在很大程度上是“满堂灌”,导致的结果是上德育课时老师在耍嘴皮子,德育课可上可不上,学生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从而遏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尽管不少教师采取了很多办法,如语言说理法、举一反三法、学生上台讲解等方法,但是效果还是不够理想。

德育教育不同与理论教育,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商,更取决于学生的情商。而情商与阅历有关。所以,教育效果是由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等诸多因素来决定的。不是任何阶段都可以讲社会学、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的程度,从客观上要求德育课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除了要做好对不同学习阶段德育课的精选外,对德育课的学习模式必须进行改革;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措施分阶段实施,才能提高德育的效果。

一、小学阶段的德育课模式的改进

小学阶段是启蒙教育阶段,也是一些习惯开始萌生的阶段。这个阶段,小学生开始学习观察、分析、认识周围的一些事情。认识是主要任务,理解尚不具备。在这个阶段,德育的任务是“教事”,即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通过具体的事件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这个阶段的德育课教育内容应该侧重孝顺父母、尊重老师、关爱同学、学会保护自己、热爱知识、崇尚勤劳和节俭等方面。针对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薄弱,德育课教育如果是以上课讲授为主,小学生自然会很茫然,会认为这些内容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对课程内容的接受能力估计只有10%左右,而且大多数小学生可能甚至会从此对德育课程产生抵触心理。如果教师将课程内容编成情景剧,让小学生们参与当主角,最后让写出心得体会,小学生们便会从德育课中悟出很多的道理,效果远胜于说教,会收益终生。所以小学阶段的德育课程应该以100%的情景剧为主,也可邀请家长参与,甚至布置成家庭作业来完成。

二、初中阶段的德育课模式的改进

初中阶段的德育课教育应该是最突出的重点阶段。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要承受高考的巨大压力,不可能有很多的时间进行德育课教育,所以重心就落在初中阶段。更何况近年来初中阶段的学生行为不检点、不规范、缺少公德意识,违法犯罪的势头在上升。

初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发育最快的时期,会产生一些突出的、新的心理问题。这个阶段的学生进入到主动认识世界的自我意识觉醒阶段,对很多事情都会主动思考,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看法,但也常常会自以为是。他们易于接受新观念,但又不够坚持;常常呈现出情绪不稳定和意志力不坚强、好奇多变等心理特点。有好的行为表现,但又缺乏毅力;有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但又不够准确;易随波逐流,易受挫折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如果一味地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式,讲一些概念、原则、公理知识等,例如初中开设的公民常识,心理教育常识,法律常识,社会发展常识,国情常识等内容,学生们会对这些教学内容很不适应,很难取得有效的效果。

由于初中阶段突出性的问题比较多,如因为学习而与父母的冲突加剧,盲目崇拜金钱而失去学习的意志,与同学间的攀比竞争造成矛盾加剧,因为感受到学习的压力而在内心形成逃逸或逆反心理,开始沉迷于网吧,开始关注异性等。因此,德育课的内容应该围绕这些问题来进行学习和研究。

考虑到初中阶段是一个理性正在培育形成和十分薄弱的阶段,“非理性”是初中阶段的一个主要特点,所以初中阶段德育课的内容应该侧重榜样的精神和力量,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学习一些必要的法律知识。由于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也可以结合一定的深入讲解。所以,初中阶段的德育课程模式可考虑采用:50%的情景剧+25%的授课+25%的交流。

三、高中阶段的德育课模式的改进

高中阶段的学生刚刚度过初中阶段的思想敏感期,是思想观念和生活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很多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律能力,开始将精力逐渐转移到学习方面。但是因为高中要经过整整三年,我们也应该深入研究高中阶段到底需不需要这么长时间的德育课程。为了不给高三学生增加更多的负担,高中阶段的德育课程应该重点放在高一和高二阶段。

较大的学习压力常常会使高中学生们建立起来的信念瓦解掉,学生忙于学习而变得冷漠,一些学生借助网吧去解脱,不少学生将压力导致的精神紧张以情绪化的发泄方式带给家长,学生对异性的关注也更多了一些,盲目“追星”也是一些高中生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

寻求“释放”是高中阶段的一个明显特点。所以,高中阶段的德育课教育内容应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意义,懂得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通过体育锻炼和适量的音乐、健身操来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学会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树立追求上进的精神目标,懂得感恩父母,学习认知自身的责任等。这个阶段如果再用说教灌输的方式完成德育课的学习,将完全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高中阶段的德育课如果能变成一种轻松的接受方式,对于此时较大的学习压力将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由于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德育课的学习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情景剧30%+课堂讲授40%+沙龙论坛30%。

四、大学阶段的德育课模式的改进

大学是为社会培养精英人才的殿堂,大学生将代表社会先进的生产力,是高素质的知识群体。但是我们现在培养的大学生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这个阶段的德育问题甚至比前几个阶段更加突出。

首先是学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学生远离了家长,进入了一种与老师接触较少的自我约束式的学习和成长阶段。首先是同学之间的关系问题表现的更加突出。这与大学生的生源地广阔、家庭背景、独生子女、成长经历、文化基础素质有关系。同学间缺少关心和帮助,缺少相互间的理解和包容。此外,不少大学生在高中阶段接受的道德教育较少,社会责任感欠缺,法律知识匮乏,因此也需要补课。第三个问题是大学阶段的学习压力较之前小了很多,因此就会出现不少学生不会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而将把多余的精力用在泡网吧、谈恋爱、打工挣钱等方面。第四个问题是就业。当代大学生对待就业,对待能力的培养,各有各的看法。受到社会功利观的冲击,不少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缺乏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很多学生在为自己的前途忧虑,没有信心,不想就业。有的学生认为学与不学结果一样,有的学生认为学好与学坏前景差不多。面对就业,很多学生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把考公务员看做是自己唯一的出路,即使去扫马路,只要有个事业编就觉得很满意。不少学生急功近利思想较以往更加明显,不肯为社会奉献,不肯为理想奋斗,不肯承担社会责任。

由此可见,大学生应该接受的德育教育应该较之前内容更广和更家深入。但是增加课时又往往行不通,这样就要采用机动式教育。毋庸置疑,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和专业课教师。所以,要让学生上好德育课,大学教师都应该懂得一些德育理论知识。特别是德育教育必须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此学校应该提出具体要求和工作计划。

未来的社会不仅是知识的竞争,更重要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因此大学阶段的德育课学习内容应该侧重:自立教育、信念教育、责任教育、价值观教育、爱情观教育、诚实做人教育等方面。

考虑到大学生在生理、心理认知诸多方面的表现较为成熟,在认识水平和政治觉悟方面有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因此大学阶段的德育课学习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课堂讲授40% + 沙龙论坛60%。

综上所述,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学生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会更好地用知识和能力服务于社会,使自己有更好的人生发展。各个阶段的德育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特性来进行设计和选择,课时上有所不同,内容要与时代问题紧密关联,形式上要灵活多变,要让学生成为主角,促使学生自主、充分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以达到提高品德认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翟楠.大学道德教育的当代困境及可能途径.教育学术期刊,2011,9.

[2]张建政.道德教育的阶段和层次-试析朱熹小学、大学教育思想,2007,30(2).

[3]梁惠玲.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探析.《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

[4]王志平.浅论当前德育教育中的困惑——兼论大、中学德育的阶段性特征.《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第04期.

[5]许红艳.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德育实效.《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硕士论文.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一、中小学德育教育内容衔接

(一)逐渐丰富教育实践性内容

中小学德育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应该体现有效的衔接,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出发,以教育内容为总体规划方向,实现对学生的素质能力的培养。从小学阶段到中学极端教学内容的丰富应该把握一定的原则性,逐渐提升难度,增加知识内容的深度,在价值培养上提升更好的层次。建立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现,制定符合各个阶段学生个性化特点的教学内容。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毕竟有限,需要德育教育下更多的功夫去关注,以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逐渐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实现逐渐的渗透,能够让学生长久的保持对于教育内容的兴趣,从而按照教学安排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德育教育的难度提升应该伴随着学生知识层次的提升而逐渐的增加,从小学到中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实践性探知性的知识内容更多了,学生的思维得到的发散性拓展,对于德育教育内容的理解程度从书本上走向了生活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强度加强了。从小学过渡到中学的德育教育内容实现了从基础性向开放性的延伸,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前提,进行特征性的分析实现知识内容的循序渐进的丰富拓展。

(二)深化学生德育教育的价值认知

学生德育教育注重思想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养,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于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在不断的教育实践深入探索中,学生德育教育理念呈现了多元化的教育特点,从小学阶段学生从家庭教育走向了课堂教育,学生价值认知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在小学阶段应该体现一个理论内容的呈现,学生对于基本的德育教育内容有所了解,在价值认识上形成尊敬父母,尊敬师长的态度,在生活上应该怀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做一个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公民,正确的认识自身的有点和缺点,能够了解到家庭之外的社会、自然、学校的价值观念的判断标准。从小学到中学的德育教育衔接上,学生应该在价值认知的引导下对于自身的人生规划有清醒的认知,了解到自身价值认知的发展方向,能够以价值认知导向在具体的生活学习实践中做出科学的判断,从而为个人的发展,为社会价值的实现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渗透实事教育的现实引导

中小学德育教育实践的教育内容衔接应该渗透具体的实事案例,重视实事教育是实现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的必要阶段。实事教育主要包括对于日常生活礼仪规范的教育,对于行为选择的指导,对于国家时政问题的关注,通过对于德育教育内容的现实性丰富能够广泛的引导学生进行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提升学生对于现实环境的了解和感悟能力。实事教育体现时效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教育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小学阶段学生应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让学生养成关注生活、关注现实的习惯,德育教育和大众日常生活的内容息息相关,小学阶段了解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我们的社会生活,在内心形成初步的社会行为认知。而中学阶段所基础的德育教育内容更加的全面,学生应该在接触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进行思考,通过小学到中学教育实事的深度和广度的扩展实现自我德育认知体系的完善,达到更好的素质能力提升。

二、中小学德育教育手段衔接

(一)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融合

中小学德育教育实践手段的衔接应该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德育教育应该重视从知识内容的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结合,培养中小学生综合性的素质能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实践,学生应该以知识能力为主,掌握基本的德育教育体系,形成整体性的教育认知,在此基础上逐步的扩张,实现对于教育内容的深入了解。而在中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实践应该重视加强实践能力的教育,以德育教育理论具体的分析案例,结合现实生活的实际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上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够通过德育教育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通过对于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的现实体验,提升自身的价值观念和德育理念,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中小学德育教育手段应该重视将知识内容和实践内容实现有效的融合,为学生阶段性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以创造性学习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

(二)多媒体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融合

多媒体教育实践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手段,德育教育应该有具体的实践呈现,让学生从抽象的概念理论中走向具象的实践选择中。多媒体教育手段和传统教育实践各有各的优势性,对于教育者来说应该善于抓住这种优势性实现创新性的教学。中小学阶段学生德育教育实践更注重学生的感受和认知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必要的教育手段,由于小学时期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内容理解不够深刻,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传统的教育引导的手段,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德育教育内容,形成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的阶段性培养,在传统教育方式中应该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设置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能够怀有学习的积极性,而在中学阶段教师的教学环节设置应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更多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认知体系。通过中小学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的不断丰富,实现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注重多媒体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有效结合,提升德育教育课程安排的规划能力,采取有目的性的教育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融入到德育教育的实践活动中。

(三)个性化教育与小组教学相结合

从小学到中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正在不断的显现出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动性的发挥愈发的明显。对于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手段,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通过德育教育的引导性,提升学生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判断的能力。而小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的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的效果,提升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和互助意识,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既能够发挥学生的个性化优势又能够让学生融入到集体的氛围中实现共同的发展,这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对于中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衔接式教育,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时刻的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的变化规律,根据具体的实践情况进行创造性的调整,推动学生向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个性化教育和小组教学实现了学生有个人到集体的过渡过程,对于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教育者而言,一定要把握个性化教育的科学性和规律性,让学生能够形成更加完善的价值理念和德育管理,从而实现自我人生的更好规划。

三、总结与展望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学校教育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学校的德育教育,始终把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作为国家兴盛的奠基性工程。系列重要讲话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反映了新时期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曾强调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一、我国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它依次构成我国基础教育的全过程。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各国教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人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认知特点和能力,遵循因龄施教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学校必须选择适合每个年龄段特点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对中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非常重视,将其看作是人成才的关键,而常常低估甚至是轻视小学教育。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其实,在整个教育结构中,教育的不同层次和阶段各自面临着不同年龄认知能力的教育对象,承担着不同的教育内容和任务,看似各个教育阶段的地位和价值不同,然而它们却是相辅相成、不可替代的。

在小学教育中,人们往往更加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智力教育,而忽视思想品德的德育教育。这其实也是一种对小学教育奠基性地位缺乏全面深刻认识的表现。小学教育的奠基作用,既表现在它是后续智力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表现在它是整个人生全面发展成长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小学教育阶段奠定了思想品质、个性品质、身体素质和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基础,才能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生活和发展打下良好的扎实的基础。这也正是我们党提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切实把立德树人摆在学校教育首位的根本原因。

二、我国小学教育为什么特别强调德育教育

我国小学教育特别强调德育教育,一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和教育目的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要使受教育者既具有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的真实本领,也具有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的觉悟。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和培养目标,通过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我国学校的德育教育体现了整个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对受教育者的成长发展起着定向作用。二是由小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阶段。在一些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能让学生在认知社会的初始时期就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使德育教育收到更好效果。教师应该抓住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三、我国小学德育教育要注意的问题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体组织器官、心理素质和认知能力逐年从发育向成熟过渡的时期。小学的德育教育也要根据学生这种身心变化特点采取对应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概括起来,小学德育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并以形象思维占优势。小学德育教育要注意以感性教育为主,教师要通过具体事例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二是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奠基阶段,是非观念还没有完全确立。小学德育教育要注意以正面教育为主,向孩子灌输正确的是非观念。三是小学德育教育要注意随着学生逐年的成长,在内容和方式上渐进加深和理性化。四是小学生德育教育在学校工作中处于首位,德育工作要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日常生活的各方面,渗透在各门课程和各种活动中,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

参考文献:

[1]《南方日报》2016年9月10日第一版:

《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

[2]《南方日报》2016年9月10日第一版: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社会信任危机的爆发,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中国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使然

几千年来,中国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而与这种经济状态相适应的是以私人关系为基础的人际信任和传统的道德性的社会信任,用一个专业的术语是人与人之间具有“信息的对称性和行为的高度可预测性”。而如今,中国处于经济上的大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全球化状态之中,人的活动范围空前扩大,传统的以私人关系为基础的人际信任和道德性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依赖系统的法律法规来重新构建社会信任,而这样的体系目前在我们国家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

2.转型期的道德体系尚未真正建立

当今的中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急剧转型期,社会各领域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带来社会利益格局的巨大调整、经济成份的多样性、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等,客观上形成了人们思想观念和方式的多元化。在道德建设领域,现代中国也正处于道德体系变革的十字路口,原有的道德规范所依存的社会基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使得传统道德在总体上处于守势,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反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地位上也处于被重新审视和批判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旧的道德体系动摇甚至瓦解,人们道德生活中民族的、文化的、心理的机制还没有找到,出现道德的“断层”,而比较完备的、符合现代化需求的新的道德价值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3.西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给中国的道德、伦理领域造成巨大的冲击。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时代,这种冲击力显得更加强劲。面对这样的冲击,一方面,由于西方科技、经济的领先地位,人们在心理上易于倾向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一般人又很难从整个文化精神体系上对它们进行客观的审视,往往很容易去接受某些具体的,或片面的观念。重点表现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一切以欲望和消费为中心,关注个人欲望的满足、自我中心化等等。这种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极易消解个人的道德主体性,使人放弃对社会共同生活伦理责任,直接导致对自身传统价值心理的怀疑和价值取向的紊乱,导致道德教育的无力感。

二、学校道德素质教育现状及其与社会信任危机爆发的关系

社会信任危机的爆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其表现形式来看,绝大多数都是源于人或社会组织的道德及职业素养出现了问题。要解决这场信任危机,要靠政府和社会多方面的努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正如雨果所说,教育必须对制造社会的黑暗负责。作为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在面临着这场社会危机的时刻,不应该只作为一个旁观者,而应该正视问题,从教育的角度来进行剖析和反思。

1.当前我国学校道德素质教育现状

我们知道,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培养人的知识技能和健全的人格,作为支撑这两大目标的学校教育课程,也普遍开设了知识技能课程和德育教育课程。但如果深入了解我国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课程安排,你会发现,基础知识课程和德育教育课程虽然一直并行存在着,但是目前出现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中学阶段的教育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学校的知识技能课程在教师和家长眼里作为“主科”被无限量放大,而德育教育课程作为“副科”,长期以来作为学科教育的一个“陪衬”而存在着。在很多小学,其德育课程代课教师由教“主科”的教师担任,且德育课程长期被所谓“主科”课程占用的情况在很多学校普遍存在。在德育课程的考核时,教师也是采取“宽宏大量”的态度,甚至爆出某中小学在所谓的“副科”考试时老师把标准答案抄在黑板上让学生照抄填写的行为。在中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德育的主渠道”,现行的思想政治课从1998年开始就已经没有直接道德教育的内容。中学阶段后期,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在这种“高考利益”驱使下,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被当作达成目标的一种手段,学生只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死记硬背,至于道德教育的内容,完全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大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也基本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德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也普遍偏低。由此,不难看出,我国的德育教育从小学至大学阶段一直没有真正实现教育的功能。而对于人的道德品质培养,学校的这一环节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2.学校教育在人格形成阶段的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对于人的道德发展而言,存在着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通过习得自己的父母或养护人的道德行为实现自己道德意识的最初萌芽,这一阶段主要处于少儿时期;第二阶段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对周围的事物做出同情、共享的反应从而逐步掌握价值判断的标准,这一阶段主要处于青少年时期,也即是接受学校教育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人通过前期的学习,实现主动地判断、选择价值标准并长期的持续下去,也即是我们所说的“成人化”时期。从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的家庭教育阶段,少年儿童的德育一般只能依赖家庭成员固有的道德素质的影响去实现。而第二阶段,即是人在不断的社会化且思想观点处于重要构建阶段的青少年时期,学校教育是其接受外部教育的最主要来源,也是对其人格和德性培养的关键时期。经过了第一和第二阶段道德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以后,才能使其在进入社会,作为一个具有独立行事能力的“社会人”之后,也能具备相应的道德素养,在社会活动中选择正向的道德标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校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有现代文明、优良道德素质公民的重要职责,对青少年时期的道德教育,学校责无旁贷。我们不能指望每一个家庭,都会有高尚的哪怕是正向的道德情操,都会将下一代培养成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哪怕是遵守道德底限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再忽视学校教育,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能指望最终从学校“毕业”踏入社会的公民能自己忽然“生长出”良好的道德情操来呢?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如果学校培养不出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人,那主流社会普遍存在信任危机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发达国家对学校道德素质教育的实施状况

对学校德育重视在很多国家有着较为突出的表现。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国际上不同国家的学校对德育教育的实施情况。美国作为现代教育比较发达的一个国家,也是一个非常强调德育教育的国家。美国当代教育家厄内斯特•波伊尔(RrnestL.Boyer)建议,“基础学校”的道德教育应当教会学生诚实、尊重、负责、同情、自律、坚忍、奉献等七项美德。美国的品德教育学院还专门组织编制品德教育课程,并经过长期、大范围的实验,从而建立其德育教育课程体系,并在其大部分的公立学校开设。在亚洲,从1987年起就成立了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为后援的“亚洲国家道德教育研究会”,为参与国的道德教育服务。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也是一直在学校强调和实行直接道德教育的国家。以日本为例,日本现行的中小学课程中直接施行德育教育的课程就有道德课和特别活动时间两种形式。其中小学、初中道德教育课是每学年35课时,特别活动时间每学年35~70课时不等;高中课程中道德教育纳入公民课,占全部课时的1/3。此外,日本等国教育界也同样关心间接的道德教育和隐性的课程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强调全体教育工作者都应承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

四、我国如何加强学校的道德素质教育

通过反思及梳理学校的德育工作及其实施脉络可以看出,在现阶段,我国学校的德育工作可以做出一些调整。

1.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进行合理化设置

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应该是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做出的适应性安排。而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设置的德育课程,不能满足现阶段学校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需求,也不能达到真正的德育教育的目的。因此,要加强中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首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结合青少年特点,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德育课程顺序安排从小学至中学阶段的教学工作。在课时的安排上,建议教育部门做出明确的规定,保证充分的德育教育课时量,确保德育课时不被其它课程占用。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要改变当前过于泛化、过度政治化的德育教学内容设置,转向以道德教育为基础适度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德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适度的德育基础上进行。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要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教育对象的特点,要区分清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对国家公务人员和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接受性强,符合青少年认识事物的规律和特点。

2.加强大学阶段职业道德教育

大学阶段除了进一步探索更深一层次的德育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外,还应将职业道德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层面上去认识。大学阶段是青年人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最后阶段(当然也不排除继续接受教育的人员),大学阶段对职业道德的认知和理解,特别是如何将人本的道德理念与社会职业道德相连结,让青年学生将道德理念深深融入社会职业道德,遵循市场运作规范、遵守行业法律法规、恪守个人道德理念,能够坚守基本的道德底限,杜绝违法乱纪、坑蒙拐骗、为一己私利不惜牺牲他人或公众利益为代价的职业道德行为。

3.改进德育教学方法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中小学;核心价值观;分层培育

青少年存在不同的道德发展阶段,这些阶段的道德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也有其阶段性和层次性。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应该针对道德教育的发展规律,在不同阶段实施差异化的道德教育,才能使青少年更容易接受和内化吸收。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期,中学阶段是伦理道德观形成的最佳期,大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期。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把握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阶段特征、层次规律,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和策略,与学生的最佳发展期耦合,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

一、大中小学生阶段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充分把握学生接受规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我们国家和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全面而系统,但在大中小学校培育过程中没有对不同的阶段进行目标侧重点的界定,忽略了大中小学生在认知水平、知识结构、身心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不强。

2.缺乏整体把握和系统梳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价值真理,其内涵丰富蕴意深刻。当前大中小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性、逻辑性、情感性缺乏整体的把握和系统的梳理,导致学生片面、粗浅、囫囵吞枣的吸收和接纳,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吸引力和价值感染力。

3.培育体系不健全。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来说,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实施和青少年认知水平耦合的培育路径,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与策略在大中小的层次是不明显、不清晰的,几乎都采取相同的策略和手段,没有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路径分析和科学的策略引导。现有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理念传输、课程设置、活动规划、文化熏陶等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培育体系。小中大学生在知、情、意、信、行等方面的阶段性特点,要求我们必须要因材施教。从权威要求下的被动参与到能动参与下的主动组织,从全员参与到部分参与和自由参与,从模式化的周期活动到灵活化的品牌活动,从应试评估到多元评估,从小学到大学的学历过渡中,受教育者对核心价值观的接收方式也需历经被动到主动、刻板到灵活、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受教育主体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兴趣导向等差异迫切要求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阶段性、个性化和差异化。

二、大中小学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层次性剖析

1.目标分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层次。严私德是对个人的道德要求,强调个体的道德自律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是“德性品质”的内化培养,倡导通过“德育教化”促进个体的自我觉醒和人格完善。守公德是从个体层面的道德要求向社会层面的拓展和延伸,要求在自我修身的基础上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约束,并按照社会价值共同体进行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做一名合格公民。[2](P9-11)守公德是“社会风尚”的整体引领,其根本任务在于引导受教育者将自我的内在发展与社会的文明进步相结合,成为一名优秀公民。明大德是超越个体和社会之上的“意识形态”建构,核心点在于引导受教育者把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评判标准、理念融入自己的价值体系,将“实现大我”落实在“完善小我”中,将“自我超越”融合在“家国大义”中。

2.内容分层。

区分价值观内容的层次性是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为教育提供了科学化的路径。[3](P160-16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为大中小学价值观的引领提供了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个人到集体、从意识到信念的递进式发展路径。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视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差异而有所侧重。小学阶段应注重从个人层面进行美德培养和道德教育,中学阶段应注重从社会层面进行公民意识引导和公共行为约束,大学阶段应注重从国家层面进行集体主义激发和爱国主义唤醒。每一个层面的价值观,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教育在内容上应该有所侧重。爱国主义有朴素的爱国主义观、民族主义爱国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观的区别,在小学阶段的爱国观教育更多体现为朴素的爱国主义观,中学阶段要偏重民族主义爱国主义观教育,而大学阶段主要是培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观。

3.途径分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质上是价值观内化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点在于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和引导,促使学生充分认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实现由被动依从到真心认同再到主动践行的知情意行的转变。[4](P58-62)任何学龄段的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纳都可能经历上述三个阶段:首先是基于外界压力在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上的“心口不一”,其次是对价值观选择性接受的“半信半疑”,最后是进行认知结构调整以后的“心服口服”。内化调节机制在从“不信”到“半信”再到“全信”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情感认同、理性认同、行为认同、外显认同、内隐认同等几个阶段和层次。价值观的形成取决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者的综合作用。认知因素表现为“能不能接受”,受制于主体的原有的知识结构,情感因素表现为“愿不愿意接受”,受制于主体的情绪易感性。[5](P189-191)行为因素表现为“值不值得接受”,受制于主体行为以后得到的内外强化。内隐认同和外显认同贯穿于认知、情感和行为内化的整个过程,前者表现为“无意识接受”,后者表现为“有意识接受”。

三、大中小学核心价值观分层培育的路径

1.小学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小学阶段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重点是对私德的要求,强调道德自律和行为养成,从内容层面以偏个人层面的价值观为主,在培育路径选择上主要从情感体验为主的情感认同和榜样学习为主的外显认同。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培育:一是生活事件体验促进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设计与生活事件结合的活动体验课程,如围绕中秋节来历、月饼制作的介绍等,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优良历史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二是观察学习榜样促进核心价值观行为认同。少年儿童的模仿天性决定了在青少年时期以观察学习培育核心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让小学生对榜样进行观察学习的主要途径是:邀请榜样人物,特别是小学生榜样进行现身说法、事迹报告会;通过多媒体和“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和APP客户端)进行形象生动的立体呈现;教育者详细提供有关榜样人物的思想、行为的事实描述,要求小学生进行想象模仿。

2.中学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相对于小学阶段而言,中学阶段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重点应该逐步转向公德的培养,从内容层面以社会层面的价值观为主,在培育路径选择上主要是以核心价值观知识教育的理性认同,思想参与、反省内化的内隐认同为主。首先是知识教育促进核心价值观理性认同。一是对核心价值观进行较为系统的知识教育,引导青少年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二是引导青少年进行自我反思,寻找自己和核心价值观存在的差距,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节,把原有认知图式与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图式进行比对,产生认知失调,从而开展认知图式的重新整合和编码。其次是文化熏陶促进核心价值观内隐认同。即以节日文化增加核心价值观的庄严感和神圣感,以校园文化凸显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

3.大学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大学阶段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重点是建构其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体系,而教育内容主要以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为主。知行合一是大学阶段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终旨归。培育的途径既要继续进行理性认同、内隐认同,也要以实践为落脚点,完成核心价值观的外化。首先,理性认同促进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引导大学生将国家命运与个人理想紧密结合,建立家国命运共同体,通过理性认知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引导大学生将民族使命与个人发展紧密结合,在学习和生活中切身体会个人与国家的互生共长,通过情感共鸣激发促进大学生价值观深入灵魂、根植于心。其次,志愿服务促进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大力开展公益实践、志愿服务等有益于社会的行动,同构社会命运共同体,引导大学生成为一个关爱社会,与社会同呼吸、共命运的一分子,以实际行动践行核心价值观。再次,鼓励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积极发挥先锋模范示范作用,以青年人的青春朝气、昂扬斗志去宣传、影响和鼓动其他群体和个人一起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社会良好向上的主流价值观氛围。

参考文献: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N].成都晚报:2014-05-25.

[2]彭宗祥,汪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层与德育的整体设计[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6).

[3]佘双好.价值观的层次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变革[J].浙江社会科学,2015,(2).

[4]蒲清平,张伟莉,安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机制与实践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0).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一、德育概述

德育是一种针对性强、计划详尽的能够让受教育者在无形中接收教育者想要传达的思想以及社会生存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活动。德育的开展要求教育者能够遵循社会发展原则,将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受教育者个人品质进行充分的结合。

二、小学德育教学开展现状

1.学校对德育开展的重视度不够。长期以来,学校对文化课的重视要远远超过对德育课的重视,将文化课的成绩作为评价一名学生的硬性指标。德育的内容只占据了思想品德课程教育的一部分。尽管一些学校开展了德育,但是在实践上还存在观念的落后,对德育课程的进行缺乏创意,导致德育活动开展浮于表面形式。

2.德育教学方式陈旧。小学阶段各个年纪使用的德育方式、教学内容等是一致的,采用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一些和德育有关的故事,学生被动听教师讲解的故事,没有调动学生主观意识对故事展开讨论。最终,学生也只是了解了几个德育的故事,无法达到小学阶段德育的真正目的。

3.德育目标不切实际。一些小学德育目标设定的较高、较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导致最终德育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三、完善小学德育教学的策略

1.积极转换小学德育观念。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在科技的快速发展下出现了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改善原有枯燥的教学。为此,小学阶段德育教师需要认识到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德育开展的重要性,创新教育理念。同时,在素质教育倡导的今天,小学教师需要认识到德育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将德育内容恰当地融入到教学体系中。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德育教学方式的选择对小学德育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对德育学习的积极性,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为此,小学教育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德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德育教学可以生活为基本切入点,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德育内容进行结合,将抽象化的德育知识变得生动化、具体化。在以“秋天的收获”为内容的德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秋天的印象,还可以让学生和自己的家人、朋友交流在秋天的收获。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将从网络上获得的教学资源向学生进行展示,并根据教学的资源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

3.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教学活动。在小学阶段,学校每周都会组织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为此,小学德育教学可以充分应用这些活动条件,在活动中向学生渗透德育知识,将课堂所学的德育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课外实践中。对于学生之间成绩较大引发的学习心态问题,教师可以开展“一帮一”的活动,组织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结对学习,让学习好的学生带动学习差的学习进行学习,让学习差的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学生之间的友爱。在这种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能够在学生之间培养一种团结互助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4.尊重学生学习成长规律,制定合理的德育教学目标。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较差,还没有形成科学的德育观念,对社会上事物的认知也处于一种模糊的发展阶段。为此,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展德育,重点在于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在开展德育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全面了解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情况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德育方法,引导学生能够进行独立学习思考。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一、前言

从目前小学教育来看,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衡量小学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只有在小学教育阶段重点开展思想品德养成教育,才能有效满足小学教育的需求。基于这一考虑,我们除了要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养成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要重点开展小学生思想品德养成教育,全面提升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从根本上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应结合小学生教学实际,从多个角度出发,认真开展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

二、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

采用社会上的真人真事,自然界存在的现象,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例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品德,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环境。现实生活中,我们知道身边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学生并没有觉得环境污染对自己的生活带来影响,水污染了,我们可以食用自来水;空气污染了,就用空气净化器;电池乱扔,对土地的污染一点儿也看不出;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威胁认识就更加欠缺。因此,我采用多媒体播放了"森林大肆砍伐,污水排放,河水变质,鱼儿死亡,不可分解塑料袋漫天飞舞,垃圾成堆,人类生存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社会矛盾加大......"随着画面的切换,铁的事实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我们要保护环境的意识立即萌发出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爱护环境,共创美好家园的品德情操。

三、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应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

小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多数学生都能保证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生活。老师应利用小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教育中努力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

1、积极开展小学思想品德课程

为了保证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取得积极效果,应在小学阶段设置专业的思想品德课程,保证小学生思想品德养成教育能够有正规的渠道和方式。

2、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积极的心态和心理素质

从教学实际出发,小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用积极的心态影响学生,并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使学生的整体思想品德素质能够得到持续提高。

3、对学生展开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养成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保证小学生思想品德养成教育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应对学生展开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四、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应利用学生集体教育

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养成教育过程中,除了要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之外,还要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学生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模式,提高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整体质量。具体可以从以下入手:

1、认真分析小学生集体特点,做好集体教育

在小学教育阶段,应积极利用学生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集体教育的有效性和满意度,使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开展方式上更加多元化。

2、建立集体教育理念,做好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为了保证集体教育取得积极效果,应在小学阶段建立集体教育理念,将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纳入到集体教育中,提升整个集体教育的成效。

3、提升集体教育的有效性,重视集体教育的成效

基于集体教育的诸多优点,在小学教育阶段,应重视集体教育的有效性,应重视集体教育的成效,应积极开展集体教育。

五、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应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

集体活动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品质,学生在集体中成长,感染集体的力量,从中可以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得到激励,使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文艺比赛,联欢会等活动,都是我们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极好机会,在这些活动中我有意识地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使其感受到集体荣誉跟每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同时鼓励学生齐心协力为班级争光,学生们取得了成功必然会产生自豪和荣誉感,当他们尽情体验胜利时,集体荣誉感便已形成。

考虑到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老师应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尽可能多的活动,使小学生能够在集体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得到全面培养。因此,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养成教育过程中,应从集体感中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

六、家庭、学校相互配合,重视榜样作用,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

考虑到小学教育阶段的特点,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家庭和学校的双重作用,应促进家庭和学校相互配合,同时树立学习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提升整体效果的目的。由此可见,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应对家庭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实现家庭与学校的培养,利用榜样作用提升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思想品德水平。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第9篇

教师教学语文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小学生的道德状况良好是其长大成人之后能够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前提和基础。这就意味着,小学阶段的德育对于个人的道德发展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十分重要。而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依靠教学来完成。在整个小学教学过程中,语文作为人文教育类课程,对小学生的德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以促进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小学阶段教育所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此,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简单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一、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德育功能的必要性1. 是更好地实现小学德育目标、促进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需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指出,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是: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①。从小学阶段德育的目标来看,无论是“五爱”情感、“三种”意识、“五种”良好行为习惯,还是良好的意志品格以及乐观向上的性格,有许多方面与语文教学的要求和目标相一致、相符合,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着十分直接或间接的体现。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根据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语文教学的一些内容进行强化,将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小学德育目标,促进小学德育工作开展。2.是完善小学德育内容、充实小学德育手段的需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指出,小学阶段的德育内容是: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才教育,开展孝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和爱护环境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的爱祖国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②。从小学阶段德育的内容来看,教育部确定的六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是从宏观上对小学阶段德育内容的规定,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加以细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而这些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或多或少有所体现,并且更为具体化、直观化。同时,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一部分内容,虽然不属于小学阶段德育内容的范畴,但可以对小学生的德育起到强化作用。因此,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有助于完善小学德育内容。另外,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小学德育手段,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有助于充实小学德育手段。3. 是解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发挥不够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的德育具有重要作用,一些小学也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就整体状况来说,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发挥仍然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小学不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也就难以意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不注意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二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停留在单纯传授知识的层面,对教材的德育内涵挖掘不深、不透、不够,不能有效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三是有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功底不够扎实,上课方式、教学方法比较简单,在思想认识上不注重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这都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的发挥。面对这些问题,只有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注重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德育功能,才能切实加以解决。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综合素质;重要性

1 当前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应试教育现象较为突出

在当前小学教育中,应试教育现象较为突出是其中存在的一大问题。所谓应试教育就是以考试为目的,学校主要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对学生道德、素质及生活观念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虽然,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这种应试教育体制却一直存在,以及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观念,导致我国教育并不能够全面的发展。在小学教育中,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本来应该是快乐度过童年时光,但是因为学校和家长们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孩子们感到巨大的压力,从而失去了丰富多彩的童年时光,将大部分时间放在补习和作业上,对孩子的个性化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2 小学素质教育并未落实

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素质教育并未落实是当前小学教育中存在的另一问题。现阶段,尽管我国大力在小学推行素质教育,但是要全面落实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对于我国当前的小学教育现状来说,存在一个现象就是说的多而做的少,只是空喊口号,导致小学素质教育并不能及时的落实[1]。例如:教育部多次要求中小学应该减少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和压力,给学生们创造一个有趣高效的学习氛围,将小学教育的重点放在素质教育方面,但是,在学校具体执行相关规定的时候,往往还是以学业为重,学生们的负担并没有减少,学校、老师及家长仍然只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成绩。

2 小学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教育处于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学生的未来素质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更加敏捷,对于事物的好奇心也很大,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他们总喜欢提出各种问题,对于未知的问题都会积极的去寻求答案。由此可见,这个阶段学生们的可塑性很强,因此,应该在小学教育阶段打好基础,加强对这个阶段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推动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为未来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是综合素质的核心体现,创新思维决定了一个国家或者是民族的走向,决定了他们是否强大。创新思维并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与训练逐渐形成,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接触这个世界并不久,他们的很多潜力都有待开发,他们的大脑思维还没有定性,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小学教育时期,学生们的各方面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求知欲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等,能够帮助他们在今后的阶段养成创新思维,以及培养出创新能力。

2.3 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

随着小学阶段学生年龄的不断增大,他们所要接触的事物将会更多,会涉及到各个方面,道德是他们主要注意的方面。要知道,道德是评判一个人的基本标准,因此,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至关重要的。在小学教育阶段,这是培养学生正确道德观的重要时期,小学阶段所接触到的教育将影响到孩子们以后正确道德品质的形成。在小学阶段开展思想道德课程是教育中重要的环节,教师对学生道德观进行正确引导,要求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对他们进行不断的训练,让正确的道德观念烙印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从而为后来的道德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2.4 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养成以及健康人格的完善

心理健康作为综合素质体现的另一方面,会影响到一个人今后的发展,只有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才能形成健康的人格。在小学阶段,这是个关键的学习阶段,不仅是知识方面的学习, 还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面的学习[3]。教师应该及时的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每个学生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当他们犯错时应该给予纠正,使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这些对他们心理健康素养的养成和健康人格的完善都具有很大的帮助。另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也会促进学生其他能力的提高,即使遇到挫折也会有积极的心态,能够激发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5 对学生智力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小学教育阶段是必经之路,这是一个人开始集体性学习的阶段,同时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更重要的是高效培养孩子们智力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们未来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作用。就当今教育而言,小学学校主要是以培养学生们的智力为主,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对学生进行德智教育。在小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能够通过平时的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通过不断的训练提升自己的智力。因此,小学教育对学生智力素养的提升具有重大作用。

结语

小学教育是人们开始学习、了解学习以及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学生们主要是以小孩子为主,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同时,他们的各方面的潜力都有待开发,这是他们学习效率最高的时期。可塑性是这个阶段的重要讨论部分,此时的他们就像海绵一样,等待着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汲取,这些对学生们未来综合素质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吴秀芳.核心素养对当前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分析[J].中华辞赋.2019(03)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小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1

1引言

德育工作一直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品质的关键环节。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高当中。相对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德育工作开展受到的外界因素影响更加严重,其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更加注重实效性,并且要结合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的具体特点。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和落实,是保障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前提。农村地区由于本身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并且师资力量有限,整体小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不尽如人意。

2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作为我们国家的接班人,学生本身需要具有文化知识和道德品格修养。学生必须要对自身的责任有着清晰明确的认识,并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学生成长之路的重要一环,也是保证学生正确成长方向的指路灯。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人格、素质、道德品质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并且逐渐系统地开始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从学生的整个学习历程来看,小学阶段的德育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如果忽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就难以为学生的日后成长打下良好的铺垫,并且更高层次的教育效果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德育工作的良好开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意志品质。小学阶段的学生就好像一张白纸,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成长性与可塑性,合理地开展德育工作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

3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小学德育工作开展还存在着整体条件制约严重,留守儿童较多、家庭教育失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严重脱节等问题。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开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德育工作的投入和教育水平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相对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本身的德育工作开展的效果则不尽如人意,整体教学层次和水平较低,与城市的差距较大。从客观角度讲,农村地区的小学整体办学能力较差,师资力量不足,很多基础教学设施不够完善,难以满足教学工作的基本需求。甚至于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其基本教学的需求都不能得到满足,德育的工作开展就更加举步维艰。现代经济多元化发展,农村地区外出务工的人员数量不断增加,这种就业形势的发展,导致了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群体的数量不断增加。留守儿童受到的家庭教育程度十分有限,很多儿童的父母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大多数的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来监护。受限于思想意识和素质观念的影响,很多家庭对于儿童的教育则只关注于基础的生活物质保障和安全方面,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意识的成长则缺乏足够的关注。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放养特点。学校的教育工作开展中,其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应对留守儿童教育需求的整体措施和对策。在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儿童的身心教育没能得到合理的引导。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思想意识较为落后,其不能与学校进行有效的配合,进而导致了德育教育工作出现了衔接方面的问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难以得到有效的突显,进而德育工作的开展也就缺乏了一个良好的执行环境。

4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思路

第一,学校教育方面。农村地区的小学要在学校内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引。虽然农村地区的学校受限于经济水平,其整体教学设施不够完善。但是文化氛围的建设则与硬件环境的关系不大,学校内部要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且对德育知识进行深入的宣传,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的学习。学校内部也要对学生的行为准则与规范制度进行完善和制定,对于学生的自身思想行为进行合理的约束。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开展,学校要对于自身的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并且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主要的课堂教学设计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相应的实践内容,组织各项实践活动,让学生去对道德文化进行感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第二,家庭教育方面。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本身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并且重视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农村地区由于其环境较为特殊,留守儿童的现象较为普遍。父母要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可能的多与孩子进行联系沟通,并且经常询问教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引导学生勤奋、努力、认真地接受学校的教育,并且互帮互助、不骄傲、不攀比,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自主性。家长的行为对于孩子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要做好自身的模范作用。家长要注意在日常的生活中,提高自身言行的自律性,不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家长自身要多对孩子进行引导,并且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消除孩子的不良习惯。对于孩子存在的问题,家长要多疏通和引导,与孩子讲道理,引导孩子慢慢地接受和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改正。

第三,社会教育方面。现代社会舆论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社会教育已经成为了小学德育工作中所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内容。在农村地区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的过程中,社会力量要予以全力的支持配合。针对于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社会力量可以组织相应的捐助,提高整体教学硬件设施水平。社会教育也要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有效的联合,配合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工作,为其提供良好的德育活动实践平台,扩展学生的眼界,关注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是保证广大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针对于农村地区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现状,我们要提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整体水平,加强联合,打造三位一体化的德育体系,真正的提高农村地区的小学德育开展水平,为农村地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铁,黄美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改进对策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4(03)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第12篇

德育衔接是指不同层级德育的连续性和有序化状态。近年来,不仅德育专家认识到大、中、小学德育之间应该具有连贯性和衔接性,而且中央的有关部门也开始关注学校德育的衔接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这些文件均从政策层面对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提出了要求。其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着重指出,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所提出的“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具体到学校德育,主要体现在小学德育和中学德育以及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的衔接。在目前学校教育分阶段分层次发展的管理模式下,需要将不同阶段的德育衔接作为关键环节来加以考量。如何实现小学向中学德育以及中学向大学德育阶段的顺利过渡和自然衔接,使整个大、中、小学德育过程体现整体性、阶段性、层次性和发展性,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亟待探索与破解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二、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现实意义

“衔接”一般指的是相邻事物的相互联系。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是有关教育机构对德育的一种有顺序的组织,目的是为了减少不同层级德育的隙缝,使教育对象能顺利地从一学习阶梯过渡到另一学习阶梯。实现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首先,它是解决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矛盾的客观需要。

随着学校教育制度改革进程的加快,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中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和矛盾。如大、中、小学德育内容重复度高、德育方法雷同、德育管理条块分割严重、德育评价欠科学、德育工作者之间缺乏合作与沟通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均与大、中、小学的德育系统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有关。只有通过建立大、中、小学德育系统有效衔接的模式和体系,切实掌握大、中、小学德育系统有效衔接的规律,才能解决上述问题和矛盾,推进大、中、小学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发展。为此,各级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将德育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衔接方法、手段和措施等加以总结和提炼,继而将其上升为制度化成果,有次序、有步骤、稳定系统地推动德育衔接的发展。

其次,它是实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提质升级的必然要求。

在学校教育中,中学是小学的延续和发展,大学是中学的提升和飞跃,大、中、小学三阶段本应是有机衔接的连续性的过程。然而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大、中、小学德育断裂、割据甚至各自为政的现象,割裂了大、中、小学德育的内在联系,造成了德育工作的脱节和不能完整的贯彻实施。要改变这种局势,只有通过建立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衔接,全面提高大、中、小学育人环境的整体效能,加强大、中、小学育人机制的一体化建设,实现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辩证统一,才可能实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优化和逐步升级。为此,各级德育领导部门和教育机构要出台一揽子与德育衔接相关的文件、规章、制度。并且为了确保各项制度、政策的贯彻落实,要加强衔接机制的建设,使大、中、小学德育各项衔接工作能够基于制度,成于规范,不断提高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水平,促进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良性互动,相互激励。

最后,它是适应大、中、小学德育主体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内在需求。

20世纪初以来,国外许多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个体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创立了他们各自的理论体系。如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等等。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的德性、思想理论素养、思想道德需求、身心发展水平等会随年龄的增加,有一个由低层次向高水平发展递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的阶段是从前一阶段中发展出来,然后成为旧质与新质的综合体继而又产生新质,如此循环往复,这就包含着新旧阶段的衔接问题,从而为德育衔接奠定了心理学理论基础。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是与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高度契合的。

三、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操作机制

所谓德育衔接机制,是指将不同层级学校德育系统的构成要素互相联系起来、使之相互作用的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方法和措施。具体而言,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机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1.目标机制

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目标机制是指为达到预期德育效果而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在大、中、小学德育实践中,目标机制的运行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目标制定时的“长期目标短期化”现象时有发生。所谓长期目标短期化是指由于短期目标通常比较明确具体、易于分解且见效快,长期目标比较抽象、难于分解且见效慢,因而极易使各层级的学校德育部门及成员陷入一种短视、短期行为的状态。在德育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大、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者仅关注本学段德育具体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德育的长期目标和总目标,这势必影响学校德育的长远效益。中国有句俗话:“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德育工作尤其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期性教育。这就决定了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制定目标时必须具有长远眼光,同时又使各层级的学校德育分目标与总目标相统一,形成上下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目标体系。

2.沟通机制

大、中、小学德育的沟通机制是指开展德育工作所需的上下贯通、前后一致的沟通协调工作。沟通机制主要是围绕大、中、小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双向沟通展开。这就要求:一方面,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增强沟通意识。德育工作者要将眼光从集中于本学段的德育对象、内容、方法、途径、规律、评价、管理等,转向到对相邻阶段德育对象、内容、方法、途径、规律、评价、管理的关注,确保整个德育链的正常链接,整体把握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增强沟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不断鼓励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开展对相邻阶段学校德育状况的考察与调研,弄清相邻阶段德育衔接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求推动德育衔接的路径和方法。例如,大学德育教师应当经常性地深入中学,提前做好大一新生入学前的思想、心理、意识等方面的调查,为制定新生的教育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同时,中学的德育教师也要经常性地到大学进行学习考察,深入课堂,了解大学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为中学生进入大学做好预备教育。

3.制度机制

制度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和制约性特征。针对当前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呈现出的自发无序状况,应当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通过制度的保障作用,学校德育衔接工作才可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不断提高效能。为此大、中、小学应将德育衔接工作纳入整体规划中,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走制度化和规范化路子。一方面,要形成以学校党委全面领导,以各级党组织为政治核心,相关部门如学工部、宣传部、校团委等工作部门密切配合、互相协调、齐抓共管的德育衔接领导体制。另一方面,要增强德育主管部门及领导机构对德育衔接工作的宏观管理力度。学校德育主管部门及领导机构要为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制定切实可行的衔接方案、搭建合作共事的衔接平台、创设对话交流的衔接环境,使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走向长效化。通过制度体系的建设,保障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结果的有序化发展。

4.评估机制

评估机制是指依照一定程序,学校德育主管部门对大、中、小学德育的衔接情况作出分析,得出评价结果,以便管理者对衔接工作进行调整、改进的方法。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评估机制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方面,要确定德育衔接的评估内容。如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目标是否科学制定、衔接方案是否有效执行、德育工作者合作共事的衔接平台是否搭建、德育工作者对话交流的衔接环境是否创设、德育对象是否顺利渡过“磨合期”等。这些都是能够进行评估的内容,而且必须进行评估才能为德育管理者制定衔接制度、落实衔接政策提供客观依据。另一方面,要建立评估反馈指标体系。对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的评价,既要从量上把握德育衔接状况,又要从整体上对衔接工作进行质的分析。例如,对大、中、小学德育教师衔接工作的评估,既要看相邻层级德育教师开展德育工作交流会的次数,德育对象的成绩、分数等量化指标;还要看大、中、小学德育教师参与衔接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高低,学生参加德育活动表现的优劣以及学生是否顺利升学、是否获得社会认可和评价等定性指标。只有将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结合起来,才能对德育衔接的实施过程与实施效果进行准确可靠的评估反馈。总之,德育衔接的操作机制是德育衔接工作实现由虚到实、有软到硬的重要保证,对于实现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的实效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张忠华.改革开放30年来德育目标的研究与反思.教育学术月刊,2011(1).

[2] 马化祥.论本科生德育和研究生德育衔接问题.思想教育研究,2010(7).

[3] 张进清.论复杂性科学的德育一体化.社会科学家,2010(7).

[4] 胡昂.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性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9(7).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小学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指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一、德育教育内容的历史分析

1.习俗性德育内容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指的是早期的原始部落及原始人群时期,德育的内容主要以习俗的传承为主,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儿童通过参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各种活动,如祭祀、歌舞、竞技等,培养其对神灵、部族首领的敬畏,以及尊老、虔诚、勇敢、节俭、自制等美德。此时德育是一种全民的活动,并未独立于生产生活之外,德育内容狭隘,宗教色彩也较浓厚。

2.等级性德育内容阶段

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内容。这一阶段,道德教育的等级性日益明显,德育内容是为上流社会或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服务。由于心理学、教育学的时代尚未到来,德育的内容虽然很多,却未合理分化,理念猜想及经验总结的成分很多,缺乏科学的证明;宗教依然在德育内容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3.变革性德育内容阶段

如果说古代社会以手工工具生产为标志,现代社会则是一种大工业的机器生产,使这一社会阶段的德育内容具有了民主性、科学性、商品性、生产性等特点。德育的内容不再为上层阶级服务,而是注重个体生命内涵的提升,塑造拥有独立人格的民主社会公民。

二、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教育基本内容的梳理

1.理想教育

理想是人们生活奋斗的最终目标,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巨大力量。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基本的理论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生的崇高意义,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实现联系起来。

2.民主与法制教育

青少年学生已是社会的积极成员,开始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应有计划地向学生普及法律基础知识,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教育学生提升民主思想,懂得民利,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3.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有着巨大的感召和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所在,要使学生树立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切的思想。

4.集体主义教育

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历来是道德的基本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个人和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就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通过对学生因势利导,使他们同情和关心他人的困难、疾苦和进步,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能与危害集体的行为作斗争,成为集体的积极成员。

5.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们对待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教育学生认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苦乐观、荣辱观,使学会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学习、工作、理想、事业、友谊、荣辱、幸福和生死等人生课题。

6.社会公德教育

首先,教育学生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引导学生从小懂得尊重人、爱护人、平等待人。其次,培养青少年学生养成讲规矩、有礼貌、爱整洁、尊敬师长、说话和气、举止文雅等文明行为习惯。

三、对中小学德育内容授受过程的思考

1.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学生的道德认识大多来自于前人的道德经验,而道德行为与习惯则需要长期的实际锻炼,因此在现实的德育中,极易出现“假、大、空”的理论说教,言行脱节的现象。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既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行为规范、准则等,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把两者统一起来,做到知行统一。

2.德育内容与学生认知特征相一致

中小学生的发展大致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这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各有特点,教育者必须研究掌握这些特点,使德育要求、内容和方法在保持系统性的同时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只有如此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严格要求与热爱尊重相结合

在教育实践中,要求教师从热爱、尊重学生出发,逐步提出严格的要求,把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学校;道德教育;层次性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1-0245-02

一、学校道德教育层次性的含义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学校教育的层次性是指教育对象由于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社会地位、生活经历等的不同,对教育的内容、方法和传递的信息的接受能力、接受程度和范围等存在差别,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差异进行分层教育。学校道德教育的层次性,要求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遵循层次性原则,要求教育工作从教育对象的特点出发,根据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因材施教,因人利导。体现在教育目标的层次性、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教育方法的层次性等方面。其实质就是承认受教育者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将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情况展开道德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承认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予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前发展。

二、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

以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状况为主题,通过实地采访,电话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分别对当前各阶段学校的道德教育目标,内容及方式等方面的状况进行调查了解,通过对反馈数据的分析,将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存在问题总结如下:首先,道德教育目标过于抽象或教育目标定位过高,高层次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多层次的思想基础不太合拍,忽视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导致道德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道德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递进性,没有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和知识的增长规律,时常顺序颠倒或无规律可循;再者,教育方法上,教育方式单一,以硬性灌输为主,效果不明显。

具体来说,小学阶段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无道德教育目标,或目标明确;教育方式单调,以空洞说教为主;道德教育内容过分偏重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不佳,如采用的品德课学习教材,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社会》三分之二是偏政治教育内容。中学时期道德教育的问题:课本内容陈旧,脱离大众道德,批判扬弃不够,缺乏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创新;重原则规范传授,忽视道德品质培养。大学阶段学校道德教育的情况: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重言传,轻身教;重政治思想的道德教育,轻视基本伦理道德教育;重道德观念的形成,轻视行为习惯的培养;道德实践方式单一,运动会或比赛为主。

综上所述,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的采用上都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忽视了教育对象的层次性、特殊性。针对当前各阶段学校的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家庭、社会等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层次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实现学校道德教育层次性的基本策略

(一)实现学校道德教育层次性的基本规律

1.遵循学生个体的成长规律:童年期和幼年期,人的认知能力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和初步向形象逻辑思维发展,该阶段是根据世界如何影响他自己的利益来理解世界;童年后期和青年初期处于心理发展的矛盾期,较多的是按照社会的或法定的秩序来理解世界,选择的内容应建立在行为能否受到他人的、社会的有关团体,他的家庭的非官方准则,他的宗教或公民法的赞许或谴责的基础上;其后一个阶段中,生理、心理发展达到成熟,形成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个人的思维主要体现在知识的应用上,而其形成的价值观和原则构成了其道德决定或做出判断的基础。由此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年龄成长的不同、生理阶段的发展,道德教育的内容也应随之发生变化。

2.遵循知识的增长规律: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总结,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表及里,逐层推进的认识过程,而知识的增长也是由少到多、由具体到抽象逐步积累的过程。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同样需遵循知识本身增长的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时,使学生在拥有简单知识的基础上,接受相对深化的知识,使之前后有相应衔接和连贯。比如,爱的教育,应以爱的秩序理论(爱自己爱父母爱家庭爱朋友爱乡亲爱同胞爱所有人)为根据,小学阶段,应教育学生如何爱自己,如何爱朋友,爱家人等,由小爱到大爱,由近及远,只有做到爱家人、朋友,才能更好地爱他人、爱国。

3.遵循道德教育自身的规律: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各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是教育过程的基本要求。当前学术界认为道德教育有以下几大规律:一是接受规律,即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接受心理和接受能力;二是合力规律,认为道德教育工作是一个由许多要素和各自的层次构建而成的系统结构,只有协调整合诸要素、诸层次的总体结构作用,才能形成这一项工作的最佳功能和效益合力;三是层次规律,即根据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多层次性,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统一结合起来,又要注意把一元性的价值导向和多元性的思想意识结合起来,不同对象的教育起点、标准及方法是道德教育层次性的基本要求。学校道德教育将根据人的成长规律和知识的增长规律将道德教育规律、人的成长规律和知识增长规律三者相结合,相统一。

(二)实现学校道德教育层次性的基本方法

劳伦斯・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论认为,道德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尽可能充分地认识到一个人实际上所拥有的选择范围,根据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展开道德教育,遵循人的成长规律、知识的增长规律和道德教育自身的规律,做到有层次性、系统性的统一。实现学校道德教育的层次性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学校道德教育体系,道德教育体系中较突出的是建立明确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层次分明的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和针对性强而有效的教育方法。

1.建立层次性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德育目标包括“认识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认识目标是指在该阶段,学生的认识内容和认识能力应要达到什么程度;情感目标是指学生在该阶段情感认识能力应到达什么样的目标,比如对爱的感知能力,爱他人的能力和体会他人感受的能力;行为目标是指学生在某段时期内应成功地做成哪些事情并对其行为应有的正确认识。建立层次性的道德教育体系,要以认知目标为先导,以情感目标为基础,以行为目标为重点,实现各阶段学校目标分层推进。道德教育目标的层次性,要坚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区分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实施道德教育。各阶段学校道德教育目标应根据学生实际明确具体,同时前后两阶段的道德教育目标要衔接一致,实现有效的贯通,从而建立系统性的学校道德教育目标。例如,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集中在具体形象思维向形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初级阶段,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相对较窄,知识内容较简单,道德教育的目标应建立在学生实际基础上,教授其如何去关爱朋友家人,懂得基本的文明礼貌。中学阶段要在这基础上进行深化,同时又要根据中学学生实际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

2.建立层次性的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关键在于建设具有层次性的教材体系。道德教育内容是其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决定了德育内容的层次性。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关键要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品德形成规律,有层次、有秩序地安排道德教育内容,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不同层次的道德教育内容不能简单机械地绝对割裂,要注意互相衔接和有机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基本层次的德育内容,并向较高层次德育内容的方向引导,对高年级和素质较高的学生,要主动实施较高层次的教育内容。

儿童期的伦理关系以与父母的关系为主,其伦理活动主要集中在家庭;青年人的伦理关系以与同辈的朋友关系为主,其伦理活动除家庭外加上了社会伦理和职业伦理。不同的成长阶段、生活范围,其可选择的范围也相应改变,具体来说,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应根据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不同成长阶段,将有偏重地调整道德教育内容,最适应道德层次教育的划分依次理应是: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和劳动教育;其次是爱护公共财物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自觉遵守纪律教育;再是民主、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家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等。

3.采用针对性较强的道德教育方式。单一的灌输教育法是当前学校教育的普遍教育方式,其结果是整个教育过程枯燥无味,效率低。而且当前学校教育模式是偏重理论教育和言传,忽视实践和身教。据调查统计,学生有80%的时间在教室里听课,处于升学阶段的学生更为甚者,约计90%的时间是压在了书本上,应试教育的体制造就了更多考将、分数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忽视真正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道德素质发展的人才教育。转变单一的教育方式是现实的需要,是教育事业取得发展的需要。在物质经济的冲击下,道德教育往往被忽视,置于人们关注的光环之外,对道德教育方法上的问题更加被人们忽视。

道德教育方式是为了完成道德教育的任务所采取的手段和途径,是道德教育目的的具体化。由于教育过程是一个多因素相互影响、多层次的发展过程,决定了道德教育方法也相应地具有多样性。道德教育方法从不同层面有不同分类方法,第一种,从教育主体和客体的角度来划分,可以分为主体外部灌输和客体自我修养两个层次;第二种,根据教育内容权重来看,可以分为理论教育、实践体验两种方式;第三种,从教育的类型来看,可以分为氛围型、渗透型、情感型、审美型;第四种,从教育方法的特点和作用看,可以分为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榜样示范法、修养指导法等。针对当前教育方式的单一和低效性问题,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的同时,应针对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种类的教育方法。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教育对象,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既要发挥教育主体的优势,又要尊重教育客体的需求,在道德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磊.马克思恩格斯论道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活动教学;优化措施

引言

新课标在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不断实行,既对当下我国教育体制中存在的些许缺陷提出了挑战,也对我国在教育过程中全面实行素质教育这一趋势起到了推进作用。其中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对初中阶段学生起到人格塑造以及思维启动的思想品德起步教育,最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课堂效率进行提升以及教学情境、引导方法的优化。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阶段进行课堂活动教学的优化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初中思想品德的内容特点及教学特点

不同于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侧重点、对学生的引导方向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对社会中现象的认知能力不足,对许多事物对错不具备主观的辨识力,同时在事物的对与错、是与非上都不具备清晰的概念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主要以对事物的认识与分析为主。而在初中阶段接受教育的学生,其对事物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具备着独立思考的能力,且在面对事物时喜欢按照自身的思维进行独立行动。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正在进入青春期,思想存在着偏激的趋向,且往往对自身认知较为浅薄,需要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给予正确的引导。因此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观察、认识、分析为基础,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另一方面,不同于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面向生活中的问题,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普遍将教学侧重点置于社会问题的高度。如果说小学思品课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那初中思品课堂则在此基础上更注重对学生世界观的培养。且不同于小学教育的课堂模式,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对课堂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由于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对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灌输,需要在课堂中加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大学生之间的互学习,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进行课堂活动教学对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着较大的积极意义。

二、现阶段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内容的处理不当

现阶段我国课程改革进度不断加深,ρ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新课改的重要目标,在教学教材中也能得到相关体现。为了应对当下社会对全面性人才的需求力度,教学阶段的教材中增添了较多新内容,以达到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这就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较大的挑战。这一大环境下,在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就出现了对教材内容处理失误的问题。统一大纲,多版本教材同行的现状越来越明显,也就直接导致了教材内容不再是教师讲课时的唯一参照。且教材内容的丰富也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很难抓住教学重点,对学生接受教育较为不利。当前苏州地区七年级学生已经又开始使用全新教材了,这更需要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内容的挑选,在教材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并利用现有条件进行教学内容的适度扩充。

(二)教学活动体验流于形式

在我国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就提及了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变革的问题,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模式。为了响应这一标准,全国各地初中都在进行着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互动式教学和体验式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进行着活动式课程的添加,加强着师生互动式教学。然而随着该目标实施的推进,活动式教学课堂由于需要的教学准备过于冗杂,对课件丰富性的要求较高;且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活动式教学课堂无法对学生起到实质性的帮助。频繁的进行活动式教学的开展,不仅无法营造起教师所需的课堂环境,还会引起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厌倦。这就使得当下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教学活动的开展屡屡受阻。

(三)教学评价及指导内容的缺失

教学评价以及指导内容的缺失同样限制了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活动教学的开展。教学评价是教师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大有效措施,而指导内容则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品德学习。但现如今在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中,对鼓励式教学的提倡使得教学评价以及指导内容均无法有效进行,教师不会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见解做出鼓励,对错误不进行指正,对表现优异的学生也不会进行过分表扬。长此以往,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中的积极性将不断降低,使得课堂趋于平淡,活动式教学越来越难进行开展。

三、优化思品课堂的有效活动方案与教学措施

(一)优化情景创设,启动学生学习思维

良好的课堂氛围与情境创设, 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积极性有着较大的积极作用,且在活动教学的开展中能够有效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得课堂气氛有效提升。基于此,教师在进行活动教学的开展时,应对课堂情景创设方面进行重点准备。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展时,可以针对课堂内容进行生活中案例的引入,结合多种实例进行生动化的教学。同时对周边环境的利用也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与内容有关的故事和生活实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进行活动课程时也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表演,开展课堂演绎。同时由于当下多媒体课堂建设的完善程度,教师在开展活动课堂时可以利用现有多媒体设施进行图片、动画以及PPT为载体的课件演示,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人不能选择父母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家庭成员一课开展相关课堂活动。教师可以事先要求学生准备家庭成员的合影或是学生小时候、父母年轻时的照片,利用多媒体设施进行课堂演示,让学生根据照片来个小小演讲比赛――我与爸爸妈妈。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课堂活动的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还起到了对课堂主题的引入。学生学习思维顺利启动,学习呈现活跃性。

(二)优化引导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度

新课改倡导学生学习主体意识,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对教学引导方式进行优化处理,小组讨论探究、同桌检查监督、师生集体交流、教师个别谈话、课堂分组辩论、学生展开质疑等,都是课堂教学重要引导外化表现形式。引导方法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起到极大的协调作用,对于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吸收以及活动教学的顺利开展都有着积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引导方面建设。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适度沟通,能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自我问题的分析反思以及对课堂内容盲点的有效再吸收。同时也能快速提升教学课堂的和谐度以及融洽度,起到全面提升思想品德课堂活动教学的优化目的。

例如在学习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八课民族情、民族魂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课题的宽容性进行讨论话题的开展。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对学生进行适度引导,并要求学生根据我国民族多元文化的特质开展对民族文化的自我探知。例如可以要求学生课下合作收集有关世界各民族节日文化的相关知识来进行课堂演绎,或收集学生家乡中有关民俗文化的相关习俗进行小组讨论。任务下达后,学生快速展开行动,纷纷设计不同表现形式。在成果展示时,有学习小组用不同民族舞蹈动作展示文化特征,有学习小组用不同歌曲表现不同文化特色,还有小组用小品表演进行展示。就这一教学效果来看,这一课节的活动教学就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果,当热这一教学成果的主要成因也是教师的成功引导。

(三)优化实践活动,塑造学生整体素质

一节成功的活动教学课程,不单单需要教师的成功引导以及教学环境、课堂情景的有效布置,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以满足活动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的目的。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是对学生整体素质塑造的一大有力保证。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学习基础,针对学习主题展开。社会调查、走访座谈、搜集资料、整合信息、课堂演绎、引入游戏,以及展开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都可以彰显课堂教学多元化、个性化特征。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相对较为活跃,正处于发散性思维培养的一大关键时期。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阶段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学生这一特性,认识到课堂实践活动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意义以及对课堂活动教学的推动性。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思想品德好习惯受用终身一课中,教师就可以进行相关实践活动的创设。在课堂教学任务开展时,可以利用该课节内容反映生活现象这一特点,设计较为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按小组划分,分别表演不同情境下的习惯行为。教师可以设计成大街上有学习方法、生活习惯、语言习惯等问题以及在公共场合的文明礼让问题等。要凸显不同人物、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特征,做到表情自然,动作设计大方合体。学生对这样的实践活动兴致很高,开始设计排练。在学生n堂演绎时,教师负责整体调度和评价。

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受众学生群体正处于三观培养以及思想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学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存在着重要意义。在进行活动课堂的优化创设的同时,教师还应着重对学科知识的表现形式、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重点难点的筛选与补充等方面进行教学手法上的优化与改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存在着积极意义的同时还对教学进度存在着一定的拖延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进度进行合理安排,实践活动宜优不宜多。直观有效的实践活动能够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作用,而过度进行活动课堂的创设则会起到反效果,使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下降。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的优化实施时,还应着重考虑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与接受能力,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梯度划分,以达到教学目的循序渐进的达成。

结语

当下我国在初中教育中课堂活动教学的相关创设已然得到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一致重视与认同,然而在课堂活动教学的优化措施上还存在着经验不足、指导观念缺失等弊端存在。考虑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意义以及对我国新课改环境下对素质教育建设的重要作用,相关教育工作者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还应对课堂活动教学的优化提升自身认知,以达到提高专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学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薇敏.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活动教学模式初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4,(0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