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范文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范文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全球化;金砖国家;资本;金融

1透析全球化的本质及其特征

1.1全球化的本质

从物质形态来看,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以及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

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的全球化。首先,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本质推动着科技进步,而科技革命的结果是把全球连为一体。14 世纪资本产生以来的三次科技浪潮,促进了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反过来,科技进步又为资本扩张创造条件。交通、运输、通讯等技术的革命性成果拓宽了资本取得剩余价值的时空范围,奠定了世界性的持久联系的基础。

其次,资本使生产国际化和形成国际生产关系。资本的本质决定了它总是千方百计地流向利润最大的地区,这就必然导致资本的跨国投资和国际化生产,从而形成三种资本全球化:商业资本全球化、借贷资本全球化、产业资本全球化。

最后,资本生产的全球化必然同时使商品交换全球化。商品交换的全球化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并使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渐趋相同,从而引发各个层面上的全球一体化。

1.2全球化的特征

到目前为此,全球化表现为市场经济日益成为全球性的经济体系。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指市场经济在地理空间上的扩展。二是指全球性的世界市场。这两方面的表现是通过各国经济内在深层次的有机连接整合而形成的,是市场经济全球化的集中体现。

第一,世界市场的统一性。世界市场是通过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将各个分散的国家市场连成一气,由此形成全球性的统一大市场。其一表现为市场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其二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高度流动性。其三表现为市场的层次性。

第二,世界市场经济运行系统的完整性。世界经济运行机制是由两大调节系统构成,即市场调节系统和国际调控系统。市场调节与国际调控构成了当代市场经济整体性运行机制。

2全球化背景下的金砖国家思考

2.1全球化与金砖国家的崛起思考

这里的全球化我们主要是指目前的经济全球化,也就是市场经济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正是由于这种全球化使资本和技术从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导致了金砖国家的快速增长并使它们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心。

第一,资本和技术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溢出和转移,推动了亚太和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金砖国家经济发展和崛起的第一推动力。

第二,全球资本和技术从美国和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改变了全球经济循环机制。当代以跨国公司和全球公司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将发展中国家作为全球廉价生产基地,然后将产品运回母国,因此美国和西方成为消费型社会。

第三,由于以上的变化导致了全球地缘政治权势和地缘经济实力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金砖国家的发展和崛起表明全球经济中心已从原有中心美国和西方扩散到全球各地,逐渐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消费中心。

2.2全球化与金砖国家的挑战思考

2.2.1 各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

全球化浪潮告诉我们,市场经济的全球扩展具有巨大的经济推动力,但是金砖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扩张。

俄罗斯依靠能源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其国家经济竞争力受到损害。中国主要采用依靠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存在诸多弊端,须加以改变。印度和南非受到教育落后、种族矛盾较多的限制。巴西则受制于拉美的整体政治经济大环境。

2.2.2 受发达国家的长期钳制

全球化的受益者并不只是发展中国家,受益更多的其实还是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凭借资本的全球扩张不断积累财富。不管现在的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实力有多么雄厚,但跟G7比较起来,依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金砖国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会受到发达国家的钳制。

2.2.3 金砖国家之间存在经济竞争

全球化的浪潮导致的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其也造成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出口市场竞争、外资引入竞争和内部能源竞争。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全球化;发展;特征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038-02

一、全球化含义新解

1.国外学者对全球化概念的定义。目前,国外学者基本上是从全球化在各领域各层面所表现出的全球性特征来进行概念界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经济的角度对全球化做了如下概括:“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通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加强”[1]45。马歇尔·麦克卢汉在《传播探索》一书中运用“全球村”(global village)一词来形容人类可以克服自然因素的障碍,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实现全球范围的通信和联系,这是从信息通信的角度来描述全球化的。埃利亚斯、罗伯逊等人则从文化和文明的角度,把全球化视为人类各种文化、文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未来的文明、文化在内容、形式越加一致性的发展趋势。费舍斯通认为全球文化相互联系状态的扩展也是全球化进程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可以被理解为导致全球共同体即“文化持续互动和交流的地区”的出现[2]108。著名的罗马俱乐部从危及人类共同命运的全球性问题角度,认为全球化是人类在环境恶化、核威胁等共同问题下达成的共识。沃勒斯坦认为不平等交换形成了中心—半边缘—边缘结构的世界体系[3]460-465,这是从体制角度解析全球化概念最具代表性的论述。安东尼·吉登斯将全球化的过程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在协调的同时发生碎化的不平衡发展过程,是一种偶然的辩证过程,一种矛盾的过程,“因为它不是把一系列变化总括起来按照一个统一的方向来行动,而是由相互对立的趋势构成”[4]60。可见,国外学者对全球化概念的界定涉及了多个领域、多个层面。实际上国内学者对全球化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

2.国内学者对全球化概念的定义。李慎之可谓是国内最早关注和研究全球化的人物,他认为真正的全球化应该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全球化。周敏凯认为,全球化是各国打破国与国之间的制度差异、地理障碍、文化隔阂、民族矛盾等束缚,达成一个国际社会都认可的、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通行的规则,在这种规则发挥效果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全球性效应。纪玉祥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认为资本主义文明搭乘了经济全球化这趟顺风车,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全球性特征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成果表现出来的,同时资本主义的矛盾也随之扩展到全球,使得全球化成为一个矛盾体,甚至认为全球化是流行于世界的疟疾。还有的学者则简单笼统地把全球化定义为资本主义化,即资本主义制度、生产方式、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等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或者说是以西方为主导的现代化的过程或西化的过程。

综合国外和国内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全球化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全球性问题等全方位、多领域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世界大潮流。同时它是一个整合和分散两种不同状态同时存在的矛盾集合体,它既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化或西化的过程,也不是把全球各种事物简单叠加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产生冲突、在冲突中磨合,在多元差异中通过动态的发展寻求共存与一致的世界性的发展过程。

二、全球化的时代特征

全球化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却概念模糊的时尚名词,它也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多领域的复杂多变的过程,其发展进程呈现出进步与落后、文明与暴力、共性与个性并存的特征。这种全球性特征的出现是长期量变所造成的阶段性质变的结果。本文主要从新时期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全球化的运动属性、全球化涉及的领域、全球化产生的效果与影响四个方面来分析全球化的时代特征。

1.全球化的同一性与多样性可以共存共生。从根本上来说,全球化是经济的全球化,它是各国的经济突破一国和地区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优化整合、资源配置和相互依赖的过程。不同国家的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在全球性的市场中相互碰撞、相互借鉴。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一些有益经验进行了学习、吸收、利用,根据本国国情加以改造,以此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世界已然成为一个可以实时联系、方便沟通的“地球村”,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价值理念进一步交流、交融、交锋,在相互借鉴中一些生活方式(例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信用卡的普及、提前消费的观念、闲暇娱乐的方式等等)、价值取向已经表现出全球性特征,并呈现出日益加强的趋势。许多国家在吸收、借鉴他国经验并为之所用的基础上,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共性和同一性的一面,然而在这个全球化的趋同过程中,他们也保留了本国传统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化理念,表现出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另外,经济的肆意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以温室效应最为突出)、国与国之间军事竞争所埋下的核武器的威胁、世界性的疾病等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也呈现出同一性的特征。

2.全球化发展的动态性更为突出。全球化不等于全球性。全球性是指一种静止的状态,而全球化则主要是指一个逐步走向全球性的过程,是一个时间和空间多维互动的过程。从时间上来看,全球化体现的是一个动态过程。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促使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资本主义从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生产力空前发展,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并且这种趋势还将延续下去;从空间上来看,全球化的动态特征体现在全球化的发展在地理位置上的推移。全球化的发展是先从欧洲、美洲再发展到整个世界的,因此它不是一下子就使世界呈现全球性的现象,而是一个从个别国家或地区走向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动态发展过程;从其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来看,全球化的动态过程体现在它推动了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度、多领域的大发展、大繁荣。欧洲航海者的“地理大发现”促使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些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5]254。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确立,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组织模式、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逐步蔓延至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其他国家竞相学习、模仿的对象。以互联网为主要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目前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打破了地理空间的阻隔,促使经济、政治、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空前发展,并且这种趋势还将不断渗透和深化在全球的各个角落和领域。

3.全球化突破经济领域日益呈现出多维度、多领域的状态。全球化打破了地理空间的障碍,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已经不是原来单一的经济领域的全球化,而是一个朝着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多维度、多领域方向发展的综合体。在经济上,全球化表现为生产资料、资本、服务、技术、产品在全世界范围的自由流动,这种活动方式促使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优化组合,使得世界各国彼此依赖、互相依存,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促进和推动了国家间其他领域的交流和发展,为减少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加深国家间的合作往来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中跨国公司就是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政治上,全球化表现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扩张,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国际政治问题的协商和妥协、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力量并存、核武器的威胁、恐怖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等政治问题、政治现象、政治冲突和矛盾在全球范围的呈现;在文化上,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价值理念等方面的互相交融和整合,呈现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特征,但也存在着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冲突和对抗,同时也有人认为文化全球化是资本主义普世价值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可口可乐化、麦当劳化;在社会层面,全球化表现为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各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利益与共的现实性问题。

4.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全球化既有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加深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与交往、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理解、缓解具有全球性社会问题的冲突和矛盾以及人类利益与共的现实性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消极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国际金融组织制度、规则的制定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表现出对发达国家利益的倾向性;对于发展中国家,则制定了更为严格、苛刻的条约,这种天生的不公正、不公平导致了发达国家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占据相当大的优势。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人均GDP与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的差距从1983年的43倍扩展至2000年的60多倍。可见,经济全球化并不像理论上所说的那样利益均沾,发达国家始终站在经济获益圈的中心位置,而发展中国家则处在半边缘或边缘地带。至于风险,则必须共同承担。发达国家出现的金融危机波及到了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在危机面前,他们不仅要同等、公平地分担风险,还要努力为出现危机的发达国家疗伤。

其次,政治全球化最大的负面效应表现为民族国家的被侵蚀和被削弱。最典型的就是美国打着“人道主义”和“普世价值”的旗号,声称人权高于,用武力干涉他国内政,这种“新干涉主义”的实质其实就是殖民主义的别称和幌子。

再次,全球化在文化层面表现为它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使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价值理念、消费习惯等相互交流、交融的速度和广度大大提高,一些文化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但是其中不乏有一些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腐朽的思想文化,它们通过带有价值倾向性和引导性的大众传媒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多元文化偷换概念,试图淡化意识形态,在文化多元化的幌子下大力推行所谓的“普世价值”,使得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受到了严峻的冲击和挑战,甚至面临沉寂的危险。另外,全球化的发展还会加剧生态环境、传播性疾病、气候恶化等全球性问题,严重影响了和谐世界的构建以及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M.费舍斯通(Featherston).Global Culture:An Introduction[J].Theory,Culture and Society1990,(7).

[3]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范文第3篇

一、经济全球化的界定

1.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与实质。在理论上,目前还没有形成对经济全球化的这一概念的准确界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2.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化、一体化的区别。首先,经济国际化不等于经济全球化。经济国际化是指经济要素的跨国流动,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本的输出,是国内经济活动的对外扩展。经济国际化强调的是“国际”这一特征,即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因此其本质上是以国家为基点的,而经济全球化则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国家的概念,强调的是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相关规则的趋同。虽然经济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内涵有所不同,但这两个概念间却存在一定的联系。具体而言,二者都是国际经济活动的表现形式,只是二者所处的阶段有所不同:经济国际化是国际经济活动的初级表现形式,而经济全球化则是国际经济活动的高级表现形式,经济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前奏和初级形态。其次,经济一体化也不等于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更高阶段,要实现经济一体化首先需要消除生产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实现劳动力、资本、商品的全球自由流动。其次要有超国家的权威性协调机构,协调一体化下的国家之间的关系,消除各国经济立法及政策方面的差异,逐步实现经济活动规则的统一。总的看来,经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及经济一体化是各不相同的概念,但三者间又存在密切的联系:三者代表了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际经济活动大致是从经济国际化开始所,并经由经济全球化而最终将发展到经济一体化这一最高阶段。

二、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对于国际经济法原则的具体构成,学界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根据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将国际经济法的原则概括为国家经济原则、公平互利原则及国际合作与发展原则。

1.国家经济原则。国家经济原则是指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享有永久,包括拥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并得以自由地行使此项权利。

2.公平互利原则。公平互利原则是指所有国家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并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有权充分和有效地参加解决世界经济、金融和货币问题的解决过程,并公平地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这种意义上的公平属于形式公平。公平有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之分,形式公平是指简单和抽象的公平,即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形式公平只是公平原则最基本的要求。现代经济条件下,各国家的实力差异较大,单纯的形式公平往往意味对弱小国家实质上的不公平。因此,国际经济法不仅追求形式的公平,还追求实质公平,这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应该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些优惠待遇和特殊照顾。单纯的形式公平是无法实现互利的目的的,只有实现了实质的公平,才能真正实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互利和双赢。

3.国际合作与发展原则。各国间只有进行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国际合作以谋发展是所有国家的一致目标和共同义务。国际合作与发展原则要求各国间加强合作,严格尊重各国的平等,同时,这一原则还要求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合作过程中,要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目标,而不能为了自身的发展而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三、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对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因基本原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概括而言,这些影响主要表现为经济的弱化、经济公平的深化和经济合作的强化。

1.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原则的影响———国家经济的弱化。国家经济的弱化,是指在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因合作与发展的需要都会接受国际社会对国家的适当约束,这一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因为发展的需要,所接受的对国家主要的约束往往要多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弱化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事实。尽管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单方面有利于发达国家而对其不利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而不懈努力。但是,这种旧的经济秩序在短期是无法根本改变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维护了发达国家国际资本的全球利益,从多方面限制和阻碍发展中家民族经济的发展,使他们继续丧失本国的国家经济,并根本上导致南北经济差距和扩大。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 弊端

前言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会为世界各国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同时也使各国经济的发展面临许多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不平衡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资本主义的制度和体系暴露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弊端。本文着重列举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所诱发的资本主义制度和体系的弊端,并试着提出了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做法。

1. 全球化定义

全球化是跨越民族国家政治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世界经济中各国的经济开放度增加,相互依存、依赖关系加深和推动经济一体化。它不仅伴随着跨国境经济交易规模的扩大和这种现象的日益普遍,也必然带来这种不断向各民族国家边界延伸的经济活动的组织化程度的提高。这一过程是由市场利益的诱惑或竞争威胁所驱动。

全球化是一种运动,是一个过程,它是各国经济都在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世界经济趋向于某种程度的一体化,各国经济贸易相互依存依赖程度大大提高的过程;是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的特征,民族性或地方性在减少的过程。它也是各国普遍推行的贸易、投资及经济自由化的一场运动。这一过程和运动远未结束,它对各国经济及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还难以估量。

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报告称,全球化包括自由市场、投资流动、贸易和信息的一体化。它涉及到诸如运输和通讯成本等自然壁垒,以及关税、配额和外汇管制等人为壁垒的降低,并因此对贸易和投资增长作出贡献,它是经济活动更大程度扩散和劳动分工日益国际化的结果。①

2. 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贸易的全球化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主动与被动卷入世界市场,进行国际交易的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从而使贸易及投资的规模、结构及流向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生产与经营的全球化表现在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最主要的因素。在当地世界经济中,跨国公司所代表的国际化生产规模扩大、重要性日益突出,其中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大跨国公司日益国际化。

金融全球化进程也不断加速。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在规模及地区、产业流向等方面均发生较大变化。国际金融市场交易飞速发展,在近几十年来,以国际外汇交易、证券、股权及借贷为基础的国际金融市场交易发展迅速。金融机构也日益表现出全球化特点。首先是官方性国际机构增多,然后是国际金融机构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其中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地位变得不可动摇。其次,分布在金融业发达的欧美国家的跨国银行力量日益增强。此外,还有一些大跨国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和基金,如美林、摩根斯坦利、高盛、老虎基金、量子基金、长期资本投资基金等,也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3. 发达国家内部经济全球化的分歧

在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人们围绕着经济全球化产生出三种明显不同的观点。经济学家、商界大亨、政治领袖和其他支持全球化的人士都主张“自由市场”,反对严格管制世界经济。许多个人以及诸如加入工会的劳工,面临进口商品竞争的企业之类的利益集团,还有经济民族主义者都持有“民粹主义”的观点,强烈反对全球化,主张对自由贸易和对投资者及跨国公司的活动进行限制。"主张公有社会者"--环境保护主义者、人权鼓吹者以及其他认为全球化造成以环境污染、等级剥削为特征的世界秩序的人--在政治上持左派观点,赞成建立更公平、环境更美、社会更平等的世界秩序。②

4. 发展中国家对于全球化的认识

而从发展中国家角度出发,揭示全球化带来的不平等的观点也很典型。塞拉斯·比纳和贝扎德(1990)认为,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向资本主义的转变,是战后生产资本的国际化和超越国界的生产全球化带来的结果,而且是一个不均衡的发展过程。阿瑟·麦克艾文(1994)认为,全球化、资本主义生产与交换关系的国际扩展,是一个具有破坏性的、痛苦的过程。阿明(1995)反对自由贸易带来增长,他认为是增长引起了自由贸易政策,而贸易保护主义常常是对危机的反应,这样的逻辑才是正确的。阿兰·伯努瓦(1996)认为,全球化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经济不平衡的加剧,同时殖民主义仍然以其他方式继续存在,他强调了全球化的寄生性,中产阶级趋于瓦解,资本主义退回到一种过度剥削的状态。马来西亚的科尔在《全球化对发展政策影响》一书中指出,全球化与发展的关系十分复杂,构成这种关系的主体就是不平等。非洲津巴布韦的雅希·汤顿指出“特别是对非洲,全球化的结果是降低了它养活自己人口的能力。”阿纳森认为,苏联解体完全可以视为一种全球化模式的失败。科摩指出:“事实上,现在的金融体系及其自由化仅使那些已经享有特权并且主宰世界经济的国家受益,代价却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它们当中最穷的国家承担。”③

中国方面的观点认为全球化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由于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差距及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合理,全球化的“红利”并未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公平分配。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都占据明显优势,掌握着制定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主导权,是全球化最积极的推动者和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通过参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虽可能获得一定的外资、市场、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加快经济发展,但受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很大。九十年代特别是近几年,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经济安全面临巨大压力和严重挑战,最不发达国家经济每况愈下。

5. 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把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认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动力是资本扩张,目的是通过剥削剩余不断进行资本积累,认为资本在全球的扩张冲动完全由资本积累的内在逻辑决定。“资本是集体的产物,而且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社会的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才能动员起来。由此可见,资本不是一种个人的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这里的“社会”,并不局限于一个国家之内,而是全球性的。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资本对利润的追求。正如托马斯·杰斐逊所说:“商人无祖国,商人对于其出生和生活所在地的国家的感情,比不上对使其获利的国家的感情。”列宁也曾指出:“只要资本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过剩的资本就不会用来提高本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因为这样会降低资本家的利润。他们只会把资本输到国外去,输到落后的国家去,以提高利润。在这些落后的国家里,利润通常都是很高的。”④

对于发生在当代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同志提出,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贸易自由化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问题,对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总体上对全球经济发展有好处。但也必须看到,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也会给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各国政府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处于“弱者”地位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6. 经济全球化暴露了的发达国家内部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近一些年来,国际社会有一个现象引人注目:反对经济“全球化”的群众性示威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对于反对全球化现象的兴起,本人认为其原因不在经济全球化本身,而是反映了全球化中暴露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反对的地方,而是它的形容词“资本主义的”给它赋予了消极的一面。

经济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推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那么就它的主导者(即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内部来说,这场它们推动的经济全球化正在不断地揭开本国资本主义制度的遮羞布--劳工利益,许多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经济竞争中,不断降低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同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造成了发达国家工人的失业和工资下降。资本全球化的一个结果发达国家出现了贫困化与边缘化,垄断跨国资本为了增加竞争力,而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资,西方原有“福利国家”制度在全球化冲击下开始崩溃,大批合法与非法的外来移民进入西方社会,于是当地居民把自己失业与收入下降的原因归咎于全球化。这恰恰是经济全球化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即在任何情况下资本家的利润永远是处于第一位的,而劳工的利益是随时可以被牺牲的,哪怕是在当代注重劳工福利的资本主义制度中。

7. 经济全球化暴露了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弊端

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下的国际经济政治体制等级日益分明。这个体制以富裕的发达国家为核心,以受剥削、贫困的发展中国家为。在发展中国家,富人阶层进入全球体系,但穷人、弱势群体仍然度日艰难。在西方金融寡头的操纵下,金融危机使得成千上万的人收入大幅下降。

现代资本主义只顾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不关心个人的社会福利,甚至破坏文化和生态。反对者认为,以跨国公司、国际经济组织为代表的全球化进程,不仅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存在的这些问题,而且加剧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反全球化浪潮最先攻击的目标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罪状很多:侵犯劳工权利,破坏生态环境,加剧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影响力超越国家之上。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因为它们被认为是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也被认为是跨国公司的“奴仆”。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被认为是造成世界日益不平等现象的原因。教皇在1998年1月访问古巴期间说,到处是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⑤

世界反全球化的浪潮实际上是国际社会在与不合理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较量。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指出,资本的本质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资本打着"全球化"的幌子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时,必然要寻找成本最低廉的地区投资,垄断资本就出现了全球流动的态势,哪里的投资成本低资本就流向哪里。尽管过去10年,是美国经济发展最顺利的10年,然而数据表明,在过去10年里,美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最富的富豪一人拥有的财富比世界十几个国家的财富总和还要多,而超过半数的美国人,10年间的收入并没有增加。这说明,垄断资本的膨胀,完全是建立在既剥削本国人民,又剥削发展中国家人民基础上的。这正是反全球化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所以随着资本的“全球化”,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论断将更鲜明地体现出来。

8.经济全球化诱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随着全球经济链条日益紧密,能源价格大幅攀升、金融秩序严重失控、大国经济明显衰退诱发全球经济衰退甚至危机的可能性增大。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其传导的速度、影响的深度可能远远超过以往的世界经济危机。

以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为例,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对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埋下了陷阱,如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加剧了金融风险,投资贸易的自由化导致了泡沫经济和出口市场的压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危机传递的加速作用等。因此,东亚金融危机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全球化对东亚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所致。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激发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了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高回报率的次级房贷产品,这在客观上埋下危机的隐患。不仅是美国,包括欧亚、乃至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均参与了美国次级房贷衍生产品的投资,金额巨大,使得危机发生后影响波及全球金融系统。

总结

就当代经济全球化本身而言,它具有一定的进步因素。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后来居上,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发展模式创新,促进生产、资源、人员、贸易、投资和金融等生产要素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经济全球化有可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人类有可能在全球化、全球性问题、全球利益和全球治理基础上,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

但是严重的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暴露出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根本弊端。经济全球化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体系的更多、更难以发现的弊端,反映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规律。然而我们还应看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仍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历史过程。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立足于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我们必须趋利避害,积极参与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动在与资本主义的交往、联系与斗争中壮大和发展自己,提高社会主义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积极倡导改革国际体系的弊端,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作用,才能最终在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全球化较量中占据上风。

注释:

① 世界贸易组织法网站:/display/displayInfo.asp?IID=200207081

723504628.

② [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21世纪的世界经济》,杨宇光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93页.

③ [德]格拉德·博克斯贝格:《全球化的言》,胡善君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33页.

④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 487页.

⑤ [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21世纪的世界经济》,杨宇光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97页.

参考文献:

[1] 诸秀敏.张媛.影响医院会计电算化进程的深层次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07(7).

[2] 刘向红.孙小影.浅谈医院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A].2009年全国医学信息新进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5).

[3] 李莉.刘连海.王丽梅.医院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网络会计[J].中国卫生经济.2010(2).

[4] 周松.张岚.郭洪梁.李希.建立适应会计电算化的财务体系内控制度[A].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5).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全球化;金砖国家;资本;金融

1透析全球化的本质及其特征

1.1全球化的本质

从物质形态来看,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以及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

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的全球化。首先,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本质推动着科技进步,而科技革命的结果是把全球连为一体。14 世纪资本产生以来的三次科技浪潮,促进了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反过来,科技进步又为资本扩张创造条件。交通、运输、通讯等技术的革命性成果拓宽了资本取得剩余价值的时空范围,奠定了世界性的持久联系的基础。

其次,资本使生产国际化和形成国际生产关系。资本的本质决定了它总是千方百计地流向利润最大的地区,这就必然导致资本的跨国投资和国际化生产,从而形成三种资本全球化:商业资本全球化、借贷资本全球化、产业资本全球化。

最后,资本生产的全球化必然同时使商品交换全球化。商品交换的全球化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并使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渐趋相同,从而引发各个层面上的全球一体化。

1.2全球化的特征

到目前为此,全球化表现为市场经济日益成为全球性的经济体系。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指市场经济在地理空间上的扩展。二是指全球性的世界市场。这两方面的表现是通过各国经济内在深层次的有机连接整合而形成的,是市场经济全球化的集中体现。

第一,世界市场的统一性。世界市场是通过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将各个分散的国家市场连成一气,由此形成全球性的统一大市场。其一表现为市场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其二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高度流动性。其三表现为市场的层次性。

第二,世界市场经济运行系统的完整性。世界经济运行机制是由两大调节系统构成,即市场调节系统和国际调控系统。市场调节与国际调控构成了当代市场经济整体性运行机制。

2全球化背景下的金砖国家思考

2.1全球化与金砖国家的崛起思考

这里的全球化我们主要是指目前的经济全球化,也就是市场经济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正是由于这种全球化使资本和技术从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导致了金砖国家的快速增长并使它们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心。

第一,资本和技术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溢出和转移,推动了亚太和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金砖国家经济发展和崛起的第一推动力。

第二,全球资本和技术从美国和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改变了全球经济循环机制。当代以跨国公司和全球公司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将发展中国家作为全球廉价生产基地,然后将产品运回母国,因此美国和西方成为消费型社会。

第三,由于以上的变化导致了全球地缘政治权势和地缘经济实力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金砖国家的发展和崛起表明全球经济中心已从原有中心美国和西方扩散到全球各地,逐渐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消费中心。

2.2全球化与金砖国家的挑战思考

2.2.1 各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

全球化浪潮告诉我们,市场经济的全球扩展具有巨大的经济推动力,但是金砖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扩张。

俄罗斯依靠能源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其国家经济竞争力受到损害。中国主要采用依靠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存在诸多弊端,须加以改变。印度和南非受到教育落后、种族矛盾较多的限制。巴西则受制于拉美的整体政治经济大环境。

2.2.2 受发达国家的长期钳制

全球化的受益者并不只是发展中国家,受益更多的其实还是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凭借资本的全球扩张不断积累财富。不管现在的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实力有多么雄厚,但跟g7比较起来,依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金砖国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会受到发达国家的钳制。

2.2.3 金砖国家之间存在经济竞争

全球化的浪潮导致的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其也造成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出口市场竞争、外资引入竞争和内部能源竞争。

2.3全球化与金砖国家的发展思考

第一,推进经济合作,深化内部发展。

>

全球化的巨大作用在于各国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国家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以优势弥补劣势,以长处抵消短处,实现全球发展。“金砖国家”在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等方面各有优势,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金砖四国”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消除贸易壁垒,有意识地朝建立经济共同体方向努力。

第二,改革金融体制,维护自身利益。

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会自发形成一个金融机制以维持全球的贸易往来,在国与国之间扮演着桥梁连接作用。现行的金融机制主要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于20世纪中下叶由少数工业发达国家主导建立的,仅能反映当时的经济力量分布。金砖国家有必要进一步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在贸易结算时采用双边货币或更多其他货币, 以减少金融风险。

第三,加强经验互鉴,促进共同发展。

“金砖国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困难与阻碍,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国内挑战。每个国家的发展都会积累起宝贵的发展经验财富。这些财富对其他国家发展的帮助是非常重大的。为实现五国的共同进步与发展,五国有必要在诸多领域加大合作研究,进行经验交流,以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开创新兴产业,实现优势互补。

全球化的本质告诉我们市场经济体系的优势在于开放性和自由性,资源能够实现自由流通,促进优劣势的互补。巴西在清洁能源开发方面具有技术和经验优势,印度在it产业和生物制药方面具有优势,俄罗斯在航空航天工业方面具有优势,南非在能源利用和汽车工业方面具有优势,中国在重工业生产方面具有优势。鉴于这些优势,五国可以进行技术互补,合作开辟新的经济和技术产业,以实现经济的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3] 赵汇.马克思资本主义本质理论与当代现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全球化;金砖国家;资本;金融

1透析全球化的本质及其特征

1.1全球化的本质

从物质形态来看,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以及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

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的全球化。首先,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本质推动着科技进步,而科技革命的结果是把全球连为一体。14 世纪资本产生以来的三次科技浪潮,促进了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反过来,科技进步又为资本扩张创造条件。交通、运输、通讯等技术的革命性成果拓宽了资本取得剩余价值的时空范围,奠定了世界性的持久联系的基础。

其次,资本使生产国际化和形成国际生产关系。资本的本质决定了它总是千方百计地流向利润最大的地区,这就必然导致资本的跨国投资和国际化生产,从而形成三种资本全球化:商业资本全球化、借贷资本全球化、产业资本全球化。

最后,资本生产的全球化必然同时使商品交换全球化。商品交换的全球化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并使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渐趋相同,从而引发各个层面上的全球一体化。

1.2全球化的特征

到目前为此,全球化表现为市场经济日益成为全球性的经济体系。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指市场经济在地理空间上的扩展。二是指全球性的世界市场。这两方面的表现是通过各国经济内在深层次的有机连接整合而形成的,是市场经济全球化的集中体现。

第一,世界市场的统一性。世界市场是通过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将各个分散的国家市场连成一气,由此形成全球性的统一大市场。其一表现为市场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其二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高度流动性。其三表现为市场的层次性。

第二,世界市场经济运行系统的完整性。世界经济运行机制是由两大调节系统构成,即市场调节系统和国际调控系统。市场调节与国际调控构成了当代市场经济整体性运行机制。

2全球化背景下的金砖国家思考 1全球化与金砖国家的崛起思考

这里的全球化我们主要是指目前的经济全球化,也就是市场经济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正是由于这种全球化使资本和技术从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导致了金砖国家的快速增长并使它们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心。

第一,资本和技术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溢出和转移,推动了亚太和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金砖国家经济发展和崛起的第一推动力。

第二,全球资本和技术从美国和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改变了全球经济循环机制。当代以跨国公司和全球公司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将发展中国家作为全球廉价生产基地,然后将产品运回母国,因此美国和西方成为消费型社会。

第三,由于以上的变化导致了全球地缘政治权势和地缘经济实力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金砖国家的发展和崛起表明全球经济中心已从原有中心美国和西方扩散到全球各地,逐渐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消费中心。 2全球化与金砖国家的挑战思考 2.1 各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

全球化浪潮告诉我们,市场经济的全球扩展具有巨大的经济推动力,但是金砖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扩张。

俄罗斯依靠能源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其国家经济竞争力受到损害。中国主要采用依靠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存在诸多弊端,须加以改变。印度和南非受到教育落后、种族矛盾较多的限制。巴西则受制于拉美的整体政治经济大环境。 2.2 受发达国家的长期钳制 转贴于

全球化的受益者并不只是发展中国家,受益更多的其实还是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凭借资本的全球扩张不断积累财富。不管现在的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实力有多么雄厚,但跟G7比较起来,依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金砖国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会受到发达国家的钳制。

2.3 金砖国家之间存在经济竞争

全球化的浪潮导致的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其也造成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出口市场竞争、外资引入竞争和内部能源竞争。 3全球化与金砖国家的发展思考

第一,推进经济合作,深化内部发展。

全球化的巨大作用在于各国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国家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以优势弥补劣势,以长处抵消短处,实现全球发展。“金砖国家”在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等方面各有优势,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金砖四国”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消除贸易壁垒,有意识地朝建立经济共同体方向努力。

第二,改革金融体制,维护自身利益。

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会自发形成一个金融机制以维持全球的贸易往来,在国与国之间扮演着桥梁连接作用。现行的金融机制主要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于20世纪中下叶由少数工业发达国家主导建立的,仅能反映当时的经济力量分布。金砖国家有必要进一步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在贸易结算时采用双边货币或更多其他货币, 以减少金融风险。

第三,加强经验互鉴,促进共同发展。

“金砖国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困难与阻碍,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国内挑战。每个国家的发展都会积累起宝贵的发展经验财富。这些财富对其他国家发展的帮助是非常重大的。为实现五国的共同进步与发展,五国有必要在诸多领域加大合作研究,进行经验交流,以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开创新兴产业,实现优势互补。

全球化的本质告诉我们市场经济体系的优势在于开放性和自由性,资源能够实现自由流通,促进优劣势的互补。巴西在清洁能源开发方面具有技术和经验优势,印度在IT产业和生物制药方面具有优势,俄罗斯在航空航天工业方面具有优势,南非在能源利用和汽车工业方面具有优势,中国在重工业生产方面具有优势。鉴于这些优势,五国可以进行技术互补,合作开辟新的经济和技术产业,以实现经济的多样化发展。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赵汇.马克思资本主义本质理论与当代现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范文第7篇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国际金融法;影响

金融全球化的含义和特征

考察晚近的国际经济生活,其发展动向和显著特征表现为经济的全球化。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明确无误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全球化浪潮在经济层面上的表现,经济全球化主要以商品、服务、技术和资金大规模跨境流动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为特征。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延伸和必然要求,反映了世界各国经济依存度的日益加深。从内容上看,经济全球化可以分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和高级发展阶段。这是由晚近世界经济发展的另一特点-经济的金融化所决定的。所谓经济的金融化,是指实物经济被金融经济所取代,社会资产的金融资产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间的经济关系日益深入地表现为国际金融关系,如国际债权债务关系、国际股权股利关系、国际委托关系、国际风险保险关系等;金融因其更适合“数字化”和“终极市场”而成为经济生活中一个核心性、主导性和战略性的要素,对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渗透和影响不断增强。随着经济金融化程度的加深,经济的全球化突出地表现为金融的全球化。

所谓金融全球化,是指国家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市场、金融政策与法律等方面跨越国界而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逐步融合的趋势,表现为货币体系、资本流动、金融市场、金融信息流动、金融机构等要素的全球化以及金融政策与法律制度的全球化等。金融全球化一方面构成经济全球化的应有之义,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投资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自然结果,并与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投资全球化之间交互作用、交互影响。另一方面,金融全球化又因金融的特质和发展状况而具有自身独特的内容和运行规律。

首先,从金融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看,金融全球化并不是晚近伊始的新生事物,而是一个一直处于进行之中的发展过程,是金融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扩展与深化。这一过程不是均匀展开和一蹴而就的,而是具有时间上的阶段性、空间上的地域性、结构上的非均衡性特点。金融全球化趋势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初见端倪,80年代以后迅速推进,90年代至今则因更加充分地展开了其多样化的内容而进入高潮阶段。在空间上,金融全球化可表现为区域化,金融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金融区域化推进和作用的结果。金融的区域化和全球化从先后继起到同步运行,彼此间既融合又排异的互动发展,成为晚近世界金融发展的一道风景线。金融全球化发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涉及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由发达国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扩展。但这一进程是不均衡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参与金融全球化的程度不同,享受到的利益也不同,金融发展速度有快有慢。发达国家及其跨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是金融全球化的规则制定者和主要获益者。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则经常处于被动的、受制约的地位,面临着“边缘化”和“第四世界化”的威胁,一般较少地分享到金融全球化的利益,而较多地受到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其次,从影响金融全球化的因素看,除跨国生产、贸易、投资和科技进步等实体经济因素对金融全球化的推动外,跨国金融机构的全球扩展和全能化运作为金融全球化构造了微观组织基础,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和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支持和发展动力;自20世纪70年代起在世界范围广泛兴起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因打破了资本跨国流动的政策,使金融交易的市场空间进一步突破国家和地域的界限,为金融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第三,从金融全球化的内容看,金融全球化是指国家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市场、金融政策与法律等方面跨越国界而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逐步融合的趋势。金融全球化的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各国的金融资源可以在各个层次上以多种形式转移、划拨、融合和互动,金融创新日趋活跃,全球资金光速流动,金融领域的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可谓是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的最主要领域之一。金融全球化一方面加剧了金融竞争,促进了金融效率、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福利,但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负效应,它使金融风险明显加大,金融波动通过一体化的市场得以迅速传导,局部的金融灾难动辄演化成为地区性、全球性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成为当代国际金融生活的写真。在金融全球化的形势下,每个国家的金融均成为国际金融的有机组成部分,单个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削弱,国际金融市场的失灵现象不时出现。

第四,从金融全球化的运行看,一方面,世界金融发展已经历了中介金融、信用金融和资本金融三个阶段,目前正在步入产业金融发展阶段。从其产业地位看,金融不仅是第三产业中的独立组成部分,而且日渐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与产业化相伴生和相适应,世界金融发展又衍生出工程化、信息化、混业化、网络化等特点,对传统的金融管理体制、金融经营理念等产生强大的冲击。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金融运行不再是简单地从属、外生、决定于实体经济,而是在相融、适应、内生于实体经济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独立、超越、背离于实体经济的特点,表现出强烈的符号性和虚拟性。据统计,目前在巨额的国际资本流动中,只有10%与实体经济有关。而与实体经济运动无关的国际资本流动大量属于投机性资本流动,其全球游荡和肆意攻击成为威胁世界经济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再者,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化,全球金融市场间的相关度提高,经济大国通过金融渠道对世界经济施加影响更为便利和直接,已超出了贸易、投资等传统渠道对世界经济发生的影响。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在经济、金融发展方向和进程等方面往往被迫依从于发达国家的战略利益,致使金融全球化的运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为个别金融霸权主宰的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对国际金融法的影响

显然,当经济全球化发展到金融全球化阶段,其深度和广度已然大大推进。实践证明,晚近世界经济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上述趋势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自然历史过程,并已对或正在对国际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生活发生着广泛的影响。国际金融法作为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际经济生活的调整器和控制机制,植根于国际经济生活并灵敏地回应着国际经济生活。全球经济环境的上述变化对国际金融法势必也会发生重大影响,简析如下:

第一,金融全球化凸显了国际金融法的地位。金融全球化作为经济金融化的结果,深刻地揭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如金融在全球市场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金融在国家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中的枢纽地位和作用等,对于全球的法制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使国际金融法在当代社会经济即金融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成为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最重要的法律部类之一,在国际经济法中逐渐占据核心地位。反映在国际经济法的研究上,表现为学者们研究重心的转移。在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经济法还是以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法律问题为中心,辐射国际贸易、国际货币等领域的研究;到80年代末,学者们的研究重心就开始转向以研究国际金融的法律问题为中心,辐射国际投资、国际贸易等领域的法律问题。从国家层面考察,金融全球化对各国的国内法制也具有深刻的影响:一方面,金融法在各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金融法发达与否已成为衡量现代各国经济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志,以及国家法律、文化乃至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如果一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比较健全,金融法制比较完备,就可以推定该国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推定其经济和社会环境相对安全和稳定,那么该国就可能成为人气旺盛的“网站”,吸引大量国际资金的流入。另一方面,金融全球化使得金融和金融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使金融法成为各国法律体系中最富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金融业所具有的显著的系统性、宏观调节性和时间信用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法律观念和制度设计。相应地,现代金融法较之其他部门法,更加重视维护货币资金的使用权,更加重视鼓励和保障金融资产的跨国流动,更加重视营建信用环境、契约环境、产权环境和会计环境等金融业发展之必要环境。此外,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还呈现出机构国际化、体制混业化、资产证券化、业务创新化等特点,这些特点使金融法成为当前各国法律体系中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法律部门之一。[next]

第二,金融全球化拓宽了国际金融法的范围。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跨国银行及各类金融机构迅速发展,国际信贷和国际证券融资规模持续扩大,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工具和国际金融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发展中国家更多地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国际金融关系无论在主体范围方面还是客体范围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扩展,并呈现出缠结交叉、异化衍生、变幻莫测的特点。国际金融关系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客观上要求国际金融法扩大调整范围、改进调整方法,随着国际金融关系的发展而发展。例如,伴随国际保付业务的兴起,国际保理联合会(FCI)的《国际保付通则》(1987年制订、1997年最新修订)与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的《国际保付公约》(1988年正式通过)相继问世;随着互换、期权、票据发行便利、远期利率协议等金融工具的出现,巴塞尔委员会与国际证监会组织联合了1994年《衍生工具风险管理指南》、1998年《关于银行与证券公司的衍生交易的监管信息框架》等建议案;随着广泛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金融企业集团的出现,由巴塞尔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险业监管协会三方组成的“联合论坛”(theJointForum)于1999年推出了一套《多元化金融企业集团的监管》文件。晚近国际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势必要求国际金融法制度跟进创新,从而导致国际金融法的调整范围不断扩大,迄今已涵盖国际银行、国际证券、国际保险、国际信托等国际金融的各个领域,所管辖的金融市场由传统市场扩大到欧洲债券市场、欧洲货币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等新兴市场。由于全球化使得国际金融关系变得复杂多样,促使国际金融法在调整方法上不断尝试、改进和发展。例如,各国金融监管立法和实践越来越强调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体现在监管思路和方法上就是发生了如下变化:由全局性管制为主向日常性监督为主转变,由质性金融控制机制向质性与量性相结合的金融控制机制转变,由事后监管向涵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监管转变,由针对个案的被动型业务监管向系统性的主动型全面风险管理转变,由东道国当局单一监管向东道国与母国当局合作监管转变。

第三,金融全球化促进了金融法的统一化和协调化。首先,金融全球化所带来的金融业务的规模化与国际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必然要求冲破地域性金融管制的藩篱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冲击了国别金融制度壁垒,推动了各国金融政策和法制的国际化;其次,金融全球化意味着金融交易量增多、金融风险扩大,为了保障金融交易的有序和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和扩大,各国一方面加快本国的金融法治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与交流,参与多边金融谈判和条约缔结,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放弃或让渡金融,由此促进了金融法的统一化。例如,各国金融服务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及其对世界经济的深层次影响,促使跨国金融服务立法纳入法律统一化进程,最终导致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及其金融附件、《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等条约和协议的问世。从此,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金融服务业的市场开放方面必须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必须对照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和其承诺对相关国内法进行“立改废”。我国为履行入世承诺,于2001年底颁布对《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进行破旧立新,就是一个典型例证。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金融竞争,各国在金融实践中还积极移植和引进他国先进立法,竞相采行金融惯例规则,以重塑或改善本国的金融投资环境,促进金融交易安全与发展,并避免本国金融业遭受歧视性待遇而陷入筹资难、进驻难的被动境地。各国的自发行动不仅促进了金融统一惯例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了各国金融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的趋同。研究表明,近20年来,国际金融惯例取得了长足发展,内容广泛涉及国际货币兑换、国际商业贷款、国际证券交易、国际支付结算、国际融资担保等各个领域,特别是催生了一大批金融监管的行业性惯例,如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巴塞尔原则和标准、国际证券业和保险业监管的原则和规则。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在实践中自觉贯彻和推行这些惯例和标准,其结果是各国金融监管制度表现出相当程度的相似性。

此外,近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重大国际经济组织职能和作用的演变、相互间金融交流与合作的加强,以及各类区域性金融组织在推动区域金融法治方面的活跃表现,则为金融法的统一化和趋同化提供了组织基础和制度条件。金融全球化呼唤金融治理的全球化和法治化,作为全球金融法律秩序的主要构建者和维护者,重大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一方面注重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如发展国际金融监管职能,加强对国际金融事务的领导能力,建立和完善多边谈判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为国际金融统一法的形成和实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注重加强组织间的政策协调和信息沟通,例如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集团、国际清算组织在监控私人资本跨国流动方面的金融合作与交流,金融行业性组织在监管规则创制方面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全球性金融组织和区域性金融组织在金融危机预警和救助中的协调行动等,在合作中促进国际金融统一法制度的形成和有效实施。

第四,金融全球化暴露出现行国际金融法的不足并推动其改革。金融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其一方面促进金融资源全球配置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国际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金融风险的全球扩散变得更为容易和迅捷,从而破坏国际金融的稳定、阻碍国际金融的发展;一方面使人类休戚与共从而促进了人类的协同互助,另一方面也使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金融问题日益增多,从而给金融投机势力兴风作浪以及金融霸权国家转嫁风险提供了可乘之机。20世纪最后十年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便是各类国际金融问题的总爆发。惨痛的教训为世人敲响了警钟。分析这些问题的生成,它们固然暴露出某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的种种缺陷,但更重要的是,它们暴露出了现行国际金融法存在的调整真空与软弱性,暴露出了新形势下国际金融体制的落后与低效。而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如果长期缺乏健全有力的国际金融法治,缺乏完善有效的国际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则任何国家难以独善其身。由此,改革国际金融体制、完善国际金融立法呼声雀起,推动了国际金融法制度的变革。在国际层面上,基于货币金融领域的权威地位和职能与业务便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改革使命。世纪之交,基金组织多次组织修订《基金协定》,增加和调整资本份额、改革特别提款权制度、改善决策机制、整肃货币纪律;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研究和试验,根据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调整基金宗旨、完善信贷制度,发展金融风险预警与金融危机救助职能。基金组织所领导的国际货币金融制度改革作为国际金融法对国际金融实践的积极回应,目前仍在进行之中。

在国家层面,晚近,各国金融立法和改革空前活跃。从执世界金融发展之牛耳的西方发达国家,到金融危机重灾区的发展中国家,均采取积极态度,在强化金融法治上大做文章。这一方面是出于各国完善金融法治、保障金融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呼应国际货币金融体制改革的结果。例如《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每一项修改,关涉世界184个国家的货币金融利益和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在金融立法改革中发挥了领军作用。这不仅表现在有关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规范方面,相关的国际法规则和法律秩序主要是几个发达国家国内法律和惯例的境外延伸;而且表现在对国内法的示范方面,发达国家由于在金融全球化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对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往往更为敏感,反应更为迅速,因而金融立法和改革更贴近市场,引领着金融立法现代化的潮流。如日本1992年通过的《金融改革法案》、美国1999年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英国2000年通过的《金融服务和市场法》等,提出了功能监管、并表监管等金融监管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尝试和发展了金融企业集团监管、网络银行监管等新制度,对其他国家的涉外金融立法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示范效应,对金融法的统一化方向也具有潜在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国际金融法;影响

金融全球化的含义和特征

考察晚近的国际经济生活,其发展动向和显著特征表现为经济的全球化。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明确无误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全球化浪潮在经济层面上的表现,经济全球化主要以商品、服务、技术和资金大规模跨境流动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为特征。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延伸和必然要求,反映了世界各国经济依存度的日益加深。从内容上看,经济全球化可以分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和高级发展阶段。这是由晚近世界经济发展的另一特点-经济的金融化所决定的。所谓经济的金融化,是指实物经济被金融经济所取代,社会资产的金融资产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间的经济关系日益深入地表现为国际金融关系,如国际债权债务关系、国际股权股利关系、国际委托关系、国际风险保险关系等;金融因其更适合“数字化”和“终极市场”而成为经济生活中一个核心性、主导性和战略性的要素,对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渗透和影响不断增强。随着经济金融化程度的加深,经济的全球化突出地表现为金融的全球化。

所谓金融全球化,是指国家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市场、金融政策与法律等方面跨越国界而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逐步融合的趋势,表现为货币体系、资本流动、金融市场、金融信息流动、金融机构等要素的全球化以及金融政策与法律制度的全球化等。金融全球化一方面构成经济全球化的应有之义,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投资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自然结果,并与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投资全球化之间交互作用、交互影响。另一方面,金融全球化又因金融的特质和发展状况而具有自身独特的内容和运行规律。

首先,从金融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看,金融全球化并不是晚近伊始的新生事物,而是一个一直处于进行之中的发展过程,是金融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扩展与深化。这一过程不是均匀展开和一蹴而就的,而是具有时间上的阶段性、空间上的地域性、结构上的非均衡性特点。金融全球化趋势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初见端倪,80年代以后迅速推进,90年代至今则因更加充分地展开了其多样化的内容而进入高潮阶段。在空间上,金融全球化可表现为区域化,金融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金融区域化推进和作用的结果。金融的区域化和全球化从先后继起到同步运行,彼此间既融合又排异的互动发展,成为晚近世界金融发展的一道风景线。金融全球化发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涉及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由发达国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扩展。但这一进程是不均衡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参与金融全球化的程度不同,享受到的利益也不同,金融发展速度有快有慢。发达国家及其跨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是金融全球化的规则制定者和主要获益者。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则经常处于被动的、受制约的地位,面临着“边缘化”和“第四世界化”的威胁,一般较少地分享到金融全球化的利益,而较多地受到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其次,从影响金融全球化的因素看,除跨国生产、贸易、投资和科技进步等实体经济因素对金融全球化的推动外,跨国金融机构的全球扩展和全能化运作为金融全球化构造了微观组织基础,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和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支持和发展动力;自20世纪70年代起在世界范围广泛兴起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因打破了资本跨国流动的政策,使金融交易的市场空间进一步突破国家和地域的界限,为金融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第三,从金融全球化的内容看,金融全球化是指国家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市场、金融政策与法律等方面跨越国界而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逐步融合的趋势。金融全球化的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各国的金融资源可以在各个层次上以多种形式转移、划拨、融合和互动,金融创新日趋活跃,全球资金光速流动,金融领域的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可谓是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的最主要领域之一。金融全球化一方面加剧了金融竞争,促进了金融效率、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福利,但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负效应,它使金融风险明显加大,金融波动通过一体化的市场得以迅速传导,局部的金融灾难动辄演化成为地区性、全球性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成为当代国际金融生活的写真。在金融全球化的形势下,每个国家的金融均成为国际金融的有机组成部分,单个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削弱,国际金融市场的失灵现象不时出现。

第四,从金融全球化的运行看,一方面,世界金融发展已经历了中介金融、信用金融和资本金融三个阶段,目前正在步入产业金融发展阶段。从其产业地位看,金融不仅是第三产业中的独立组成部分,而且日渐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 与产业化相伴生和相适应,世界金融发展又衍生出工程化、信息化、混业化、网络化等特点,对传统的金融管理体制、金融经营理念等产生强大的冲击。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金融运行不再是简单地从属、外生、决定于实体经济,而是在相融、适应、内生于实体经济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独立、超越、背离于实体经济的特点, 表现出强烈的符号性和虚拟性。据统计,目前在巨额的国际资本流动中,只有10%与实体经济有关。而与实体经济运动无关的国际资本流动大量属于投机性资本流动,其全球游荡和肆意攻击成为威胁世界经济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再者,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化,全球金融市场间的相关度提高,经济大国通过金融渠道对世界经济施加影响更为便利和直接,已超出了贸易、投资等传统渠道对世界经济发生的影响。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在经济、金融发展方向和进程等方面往往被迫依从于发达国家的战略利益,致使金融全球化的运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为个别金融霸权主宰的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对国际金融法的影响

显然,当经济全球化发展到金融全球化阶段,其深度和广度已然大大推进。实践证明,晚近世界经济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上述趋势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自然历史过程,并已对或正在对国际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生活发生着广泛的影响。国际金融法作为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际经济生活的调整器和控制机制,植根于国际经济生活并灵敏地回应着国际经济生活。全球经济环境的上述变化对国际金融法势必也会发生重大影响,简析如下:

第一,金融全球化凸显了国际金融法的地位。金融全球化作为经济金融化的结果,深刻地揭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如金融在全球市场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金融在国家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中的枢纽地位和作用等,对于全球的法制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使国际金融法在当代社会经济即金融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成为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最重要的法律部类之一,在国际经济法中逐渐占据核心地位。反映在国际经济法的研究上,表现为学者们研究重心的转移。在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经济法还是以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法律问题为中心,辐射国际贸易、国际货币等领域的研究;到80年代末,学者们的研究重心就开始转向以研究国际金融的法律问题为中心,辐射国际投资、国际贸易等领域的法律问题。 从国家层面考察,金融全球化对各国的国内法制也具有深刻的影响:一方面,金融法在各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金融法发达与否已成为衡量现代各国经济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志,以及国家法律、文化乃至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如果一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比较健全,金融法制比较完备,就可以推定该国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推定其经济和社会环境相对安全和稳定,那么该国就可能成为人气旺盛的“网站”,吸引大量国际资金的流入。另一方面,金融全球化使得金融和金融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使金融法成为各国法律体系中最富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金融业所具有的显著的系统性、宏观调节性和时间信用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法律观念和制度设计。 相应地,现代金融法较之其他部门法,更加重视维护货币资金的使用权,更加重视鼓励和保障金融资产的跨国流动,更加重视营建信用环境、契约环境、产权环境和会计环境等金融业发展之必要环境。此外,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还呈现出机构国际化、体制混业化、资产证券化、业务创新化等特点,这些特点使金融法成为当前各国法律体系中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法律部门之一。

第二,金融全球化拓宽了国际金融法的范围。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跨国银行及各类金融机构迅速发展,国际信贷和国际证券融资规模持续扩大,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工具和国际金融服务方式不断创新, 发展中国家更多地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国际金融关系无论在主体范围方面还是客体范围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扩展,并呈现出缠结交叉、异化衍生、变幻莫测的特点。国际金融关系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客观上要求国际金融法扩大调整范围、改进调整方法,随着国际金融关系的发展而发展。例如,伴随国际保付业务的兴起,国际保理联合会(FCI)的《国际保付通则》(1987年制订、1997年最新修订)与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的《国际保付公约》(1988年正式通过)相继问世;随着互换、期权、票据发行便利、远期利率协议等金融工具的出现,巴塞尔委员会与国际证监会组织联合了1994年《衍生工具风险管理指南》、1998年《关于银行与证券公司的衍生交易的监管信息框架》等建议案;随着广泛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金融企业集团的出现,由巴塞尔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险业监管协会三方组成的“联合论坛”(the Joint Forum)于1999年推出了一套《多元化金融企业集团的监管》文件。晚近国际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势必要求国际金融法制度跟进创新,从而导致国际金融法的调整范围不断扩大,迄今已涵盖国际银行、国际证券、国际保险、国际信托等国际金融的各个领域,所管辖的金融市场由传统市场扩大到欧洲债券市场、欧洲货币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等新兴市场。由于全球化使得国际金融关系变得复杂多样,促使国际金融法在调整方法上不断尝试、改进和发展。例如,各国金融监管立法和实践越来越强调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体现在监管思路和方法上就是发生了如下变化:由全局性管制为主向日常性监督为主转变,由质性金融控制机制向质性与量性相结合的金融控制机制转变,由事后监管向涵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监管转变,由针对个案的被动型业务监管向系统性的主动型全面风险管理转变,由东道国当局单一监管向东道国与母国当局合作监管转变。

第三,金融全球化促进了金融法的统一化和协调化。首先,金融全球化所带来的金融业务的规模化与国际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必然要求冲破地域性金融管制的藩篱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冲击了国别金融制度壁垒,推动了各国金融政策和法制的国际化;其次,金融全球化意味着金融交易量增多、金融风险扩大,为了保障金融交易的有序和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和扩大,各国一方面加快本国的金融法治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与交流,参与多边金融谈判和条约缔结,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放弃或让渡金融,由此促进了金融法的统一化。例如,各国金融服务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及其对世界经济的深层次影响,促使跨国金融服务立法纳入法律统一化进程,最终导致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及其金融附件、《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等条约和协议的问世。从此,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金融服务业的市场开放方面必须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必须对照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和其承诺对相关国内法进行“立改废”。我国为履行入世承诺,于2001年底颁布对《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进行破旧立新,就是一个典型例证。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金融竞争,各国在金融实践中还积极移植和引进他国先进立法,竞相采行金融惯例规则,以重塑或改善本国的金融投资环境,促进金融交易安全与发展,并避免本国金融业遭受歧视性待遇而陷入筹资难、进驻难的被动境地。各国的自发行动不仅促进了金融统一惯例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了各国金融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的趋同。研究表明,近20年来,国际金融惯例取得了长足发展,内容广泛涉及国际货币兑换、国际商业贷款、国际证券交易、国际支付结算、国际融资担保等各个领域,特别是催生了一大批金融监管的行业性惯例,如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巴塞尔原则和标准、国际证券业和保险业监管的原则和规则。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在实践中自觉贯彻和推行这些惯例和标准,其结果是各国金融监管制度表现出相当程度的相似性。

此外,近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重大国际经济组织职能和作用的演变、相互间金融交流与合作的加强,以及各类区域性金融组织在推动区域金融法治方面的活跃表现,则为金融法的统一化和趋同化提供了组织基础和制度条件。金融全球化呼唤金融治理的全球化和法治化,作为全球金融法律秩序的主要构建者和维护者,重大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一方面注重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如发展国际金融监管职能,加强对国际金融事务的领导能力,建立和完善多边谈判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为国际金融统一法的形成和实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另一方面注重加强组织间的政策协调和信息沟通,例如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集团、国际清算组织在监控私人资本跨国流动方面的金融合作与交流,金融行业性组织在监管规则创制方面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全球性金融组织和区域性金融组织在金融危机预警和救助中的协调行动等,在合作中促进国际金融统一法制度的形成和有效实施。

第四,金融全球化暴露出现行国际金融法的不足并推动其改革。金融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其一方面促进金融资源全球配置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国际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金融风险的全球扩散变得更为容易和迅捷,从而破坏国际金融的稳定、阻碍国际金融的发展;一方面使人类休戚与共从而促进了人类的协同互助,另一方面也使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金融问题日益增多,从而给金融投机势力兴风作浪以及金融霸权国家转嫁风险提供了可乘之机。20世纪最后十年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便是各类国际金融问题的总爆发。惨痛的教训为世人敲响了警钟。分析这些问题的生成,它们固然暴露出某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的种种缺陷,但更重要的是,它们暴露出了现行国际金融法存在的调整真空与软弱性,暴露出了新形势下国际金融体制的落后与低效。而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如果长期缺乏健全有力的国际金融法治,缺乏完善有效的国际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则任何国家难以独善其身。由此,改革国际金融体制、完善国际金融立法呼声雀起,推动了国际金融法制度的变革。在国际层面上,基于货币金融领域的权威地位和职能与业务便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改革使命。世纪之交,基金组织多次组织修订《基金协定》,增加和调整资本份额、改革特别提款权制度、改善决策机制、整肃货币纪律;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研究和试验,根据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调整基金宗旨、完善信贷制度,发展金融风险预警与金融危机救助职能。基金组织所领导的国际货币金融制度改革作为国际金融法对国际金融实践的积极回应,目前仍在进行之中。

在国家层面,晚近,各国金融立法和改革空前活跃。从执世界金融发展之牛耳的西方发达国家,到金融危机重灾区的发展中国家,均采取积极态度,在强化金融法治上大做文章。 这一方面是出于各国完善金融法治、保障金融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呼应国际货币金融体制改革的结果。例如《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每一项修改,关涉世界184个国家的货币金融利益和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在金融立法改革中发挥了领军作用。这不仅表现在有关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规范方面,相关的国际法规则和法律秩序主要是几个发达国家国内法律和惯例的境外延伸; 而且表现在对国内法的示范方面,发达国家由于在金融全球化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对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往往更为敏感,反应更为迅速,因而金融立法和改革更贴近市场,引领着金融立法现代化的潮流。如日本1992年通过的《金融改革法案》、美国1999年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英国2000年通过的《金融服务和市场法》等,提出了功能监管、并表监管等金融监管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尝试和发展了金融企业集团监管、网络银行监管等新制度,对其他国家的涉外金融立法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示范效应,对金融法的统一化方向也具有潜在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变革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西方学者西奥多·莱维特提出来的,然而,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却众说纷纭,到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来局限于各个不同国家疆域内的诸多经济活动、制度正在冲破国界的局限而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全球化是自由市场、民族国家和信息科技前所未有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相互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这就要求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法必然受到其一定的影响,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动国际经济法变革的几大动力

(一)国家

国家是国际经济法的制定者,在当今它仍是国际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经济全球化要求尽量扩大市场规律的作用范围,尽量减少政府对国际商业交往的限制,这就使国家主权行使的范围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某些在传统上一贯被认为属于各国国内法管辖的事项进入了统一的国际经济法规则调整的范围。例如GATI和WTO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通过谈判来降低关税并约束关税,这无疑就是一种国家经济主权的让渡。其次,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扩大,将越来越多的各国国内政策纳入其视野。WTO协定从货物贸易拓展到服务贸易、投资措施就是国际经济条约调整各国国内政策的表现。最后,经济全球化导致单个国家无法单独对某些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借助于国际性组织协调管理,这样政府间国际组织特别是WTO的作用日益凸显起来。

诚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的确在向市场让步,适当放松了其对国际商业交往的管制。但是,国家对经济全球化也不能采取完全放任的态度,如果缺乏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资本的扩张不一定能带来综合的社会发展,相反地,会使财富的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这是不利于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的。因此,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要积极探求建立某种有效的调节机制,以减少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还应当意识到,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不同,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其在国际组织的发言权也不同。一般说来,国民经济最强大的国家总是要求最迅速、最广泛、最强烈地推进贸易、资本、人员、服务流动的自由化。如果经济落后的国家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则会处于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境地。

(二)商人

在目前的国际经济交往中,商人中影响力最大的无疑是跨国公司。经济的全球化实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那么商人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为了追求最大的商业利润,商人会冲破各种限制,将价值规律推向全国,进而也推动了国际经济法向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商人可以编撰统一的商事规范并使其得到普遍运用和政府的承认;另一方面,商人还可以借助国家的力量,推动国家创设他们所需要的法律规则。为了保障他们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会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来影响国家赋予其更加优惠的投资条件,进一步放松对商品、资金和人员流动的限制,并对本国商人的海外利益给予更为严格的保护,要求本国政府对来自国外的竞争加以限制。

(三)非政府组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非政府组织也得到迅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在国际层面上协商和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影响到国际社会的公共利益及不同群体的利益。于是,代表着国际社会中不同群体利益的非政府组织,为了使这些全球化问题的解决能反映其利益和愿望,就在国际社会上作为“压力集团”来发挥其影响,特别是在国际人权、劳工权利、环境保护等方面。

三、国际经济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基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尤其是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的国际经济法,必须作出相应的回应,有新的发展。

(一)国际经济规则统一的进程不断加快

经济全球化首先意味着跨国经济交易的增多。为了降低交易风险,保障预期利益,就需要为跨国交易设立规则,特别是推动世界范围内规则的统一。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首先,作为国际经济法重要主体的商人(尤其是跨国公司)通过自己的机构创设或统一了大量的商法惯例。国际商会近几十年来,主持修订了各种商事惯例,它们将商人们实践中所形成的习惯做法确定化,成为统一的商事惯例,来便利商人们所从事的跨国交易。

其次,各国国内商事立法的趋同,一些国家制定出与多数国家相一致的商事法律规范,也推动着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国在普遍选择实行了对外经济开放的发展战略的同时,对内也先后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以市场经济作为国内经济运作的基础。这种全球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尤其是有关涉外经济法制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减弱,而趋同性增强。

最后,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还借助于调整跨国交易关系的国际统一规则的迅速发展。最初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只涉及国际货物贸易的政府管理问题,而且主要是规定关税问题。但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总协定条约体系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至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世界贸易组织条约体系已从国际货物贸易扩展到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在贸易管理措施方面,已具体到反倾销、反补贴、政府采购、海关估价等各个领域。同时,WTO已经开始新的“千年回合”谈判,新一轮的多边谈判可能涉及环境保护、劳工标准和竞争政策等议题,从而可能导致上述领域内新的国际统一规范的形成。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范文第10篇

近年来,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05年10月举办的第七届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联合公报强调,不断扩大的全球失衡风险等问题将加剧不稳定性并进一步恶化全球经济的脆弱性,各方应承担起责任,实施必要的政策,加快结构调整,化解风险。

近期,关于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的责任和应对等问题,再次成为讨论的热点,人民银行的2006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以专栏的形式论述了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中国在经济发展内外压力共同作用的前提下,对缓解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

一、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表现

2005年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题为“纠正全球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演讲中对“全球失衡”进行了概括:失衡现象是指一国拥有巨额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少数国家。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基本表现是,美国贸易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等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

目前,美国对外债务总额超过2.5万亿美元,经常账户赤字高达8000亿美元,占到美国国内生产总值6.5%。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亚洲国家外汇储备超过2万亿美元,储蓄率居高不下。2005年,中国居民储蓄存款超过1.7万亿美元。

每年,美国要花费1万多亿美元从其他国家进口各种消费品,由此形成了美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庞大贸易失衡。

这些都是困扰经济学家以及各国金融高官们的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它反映出了一个事实:美国严重依赖海外资金,特别是亚洲资金,来弥补其巨额赤字。

1.全球经济失衡首先表现为全球贸易失衡。

作为失衡的一方,美国2005年贸易赤字总额达到了空前的7258亿美元,占其GDP的比率由10年前的1.2%骤升至5.8%。而作为失衡的另一方,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主要石油出口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贸易顺差则达到1000亿美元的规模。其中,2005年我国贸易顺差达1019亿美元,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1142亿美元。

2.全球经济失衡还表现为全球金融失衡。

在这里,全球金融失衡说的是美国依赖海外资金,特别是亚洲资金,以弥补美国的财政预算赤字。

一方面,美国国民储蓄率自2002年以来一直停留在创记录的低点,相反,亚洲国家的储蓄率却居高不下。亚洲国家不仅国民储蓄率高,而且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现今的外汇储备总额己达到2.5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总和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说,美国有大量的资本流出,流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拿到这些资金一般投入于美元资产,官方机构持有的长期证券不只是美国的国债,还有作为外汇储备的股票、美国的机构债券、公司债和其他的市场债。一边是美国的逆差积累,债务积累,一边是新兴市场国家债权的积累。财政赤字增加及国民储蓄下降,使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

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在2001年陷入不景气,巨大的财政和贸易“双赤字”使美元曾长期处于贬值态势。美元贬值有利于美国扩大出口、纠正贸易失衡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但美国的外债绝大部分是以美元计价的,因此,美元贬值实际上意味着债务负担的减轻,并使其他国家购买的美元债券蒙受损失。

因此,综合上述两个方面,近年来工业化国家储蓄缺口越来越大。新兴市场国家和石油输出国的储蓄不断增长。目前是中国、东亚在补贴美国。这是全球金融失衡的主要表现。

3.全球经济失衡也表现为各国经济结构失衡。

当前经济失衡的更深层次的表现是世界各国储蓄与投资的不平衡。因此,表现在贸易项目上的失衡,事实上反映了全球各国经济的失衡,尤其是储蓄和投资的失衡。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发达国家投资大于储蓄,这不是因为它的投资大,而是储蓄下降了。投资大于储蓄,国内的储蓄不足以平衡国内的经济,所以,经常帐目上出现了越来越大的逆差。而另一面则是新兴市场国家和石油国投资不足,储蓄大于投资,顺差不断扩大。

综上所述,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分层次的,而并非表面上的贸易失衡那么简单。对全球经济失衡表现了解得越全面,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也就认识得越深刻,由此制定的治理全球经济失衡的措施也就越行之有效。

二、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分析

既然全球经济失衡的表象,主要涉及到美国和中国等一些东亚国家,那么,很自然的,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失衡也是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两方面各自的原因共同导致了全球经济的失衡。

1.美国的储蓄率过低,消费过高。

美国的贸易逆差根源于国民消费过高而储蓄过低,而这与美国人的消费观念相关联。

美国是消费信贷十分发达的国家,人们的消费习惯也是使用明天的钱来进行今天的消费。这样,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终端消费市场,其消费能力远远超出美国的生产能力,两者间的缺口是由那些生产能力超过国内需求的国家来补充,美国一年花费一万多亿美元从这些国家进口各种各样的消费品,由此形成了美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失衡,呈现巨额的贸易逆差。

2.中国的储蓄率过高。

造成中国储蓄率过高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利率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人民银行每年做两次调查,结果显示出这一结论。

其次,对未来收入和支出不确定的预期是重要的因素。一方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使得消费者对未来收入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强;另一方面,我国居民在住房、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比较高,以应对这些支出的储蓄意愿很高。

再次,人口年龄结构是重要的因素。从人口的角度来讲,中国人口的劳动力比率现在较高,劳动者时期的人总体上表现为储蓄者,因此,目前中国的高储蓄是理所当然的。中国现在是老龄化社会初期,只有到了中度老龄化社会,劳动力比例下降之后,从这个侧面表现出来的社会总体上的消费需求才会增大。人口专家预言,中国的高储蓄还有十年,十年后随着老年人口开始上升,中国的储蓄率将变低。

3.中国等一些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过于依靠外需,内需不足。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范文第11篇

  一、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外扩张

经济全球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向全球扩张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和推动者。不管资本主义如何发展变化,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向外扩张而实施剥削和掠夺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50年前就曾指出:“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页。)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呢?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确立、占据统治地位并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张的阶段,这种扩张性早在资产阶级的环球航海时就已经为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拉开了序幕。

实际上,欧洲早期探险家航海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东亚的黄金和市场,但他们不经意间发现的新航路为西欧国家向世界各地的扩张提供了条件。即使一些西方学者也认为这段历史对于西欧的意义,“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发生了一次鲜明的‘断裂’,其原因不仅在于1492年和1498年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和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而且主要在于由此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注:[美]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延续了几个世纪。”(注:[美]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页。)这种变化就是指欧洲向全球扩张而将世界其他地区变成了自己的市场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形成了“中心—”结构。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狭小的国内市场不能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扩大的需要,于是,“资本一方面……要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更多地去消灭空间。”(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33页。)按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全球化必然导致其生产关系的全球化,实际上也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进程伴随着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就是资本主义扩张的不同表现。

在早期的殖民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是伴随着军事征服和殖民战争的,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使得西欧资本主义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对这些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造成这些地区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些影响“不仅表现在从沿海贸易商人、航运商和领事的‘非正式影响’到对种植园主、铁路建造人和采矿公司进行更直接控制的各种经济关系中,还表现在对探索者、冒险家和传教士的渗透、西方弊病的传入以及对西方的信仰中。……如果说,‘西方人的影响’,譬如英国在印度建设公路、铁路网、电报装置、港口和土木工程,最后留下的纪念物给人以深刻印象,那么,它在这一时期多次殖民战争中制造的流血、抢劫和掠夺,更令人毛骨悚然。”(注:[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186-187页。)

完成了工业革命走上了工业化道路的各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国内市场的狭小远远不能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要扩大市场,有两种办法,一是向深度发展,即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市场容量不断增大;二是向广度发展,即将“资本主义统治范围推广到新的领土”,(注:《列宁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中文第2版,第545页。)这“新的领土”就是非资本主义环境。于是,进行资本输出,向海外移民,就成为西欧向外扩张的新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走上了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道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武力征服的方式向外扩张已不可能,只能借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之机寻找新的方式和途径。战后迅速发展的跨国公司和资本输出既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又是西方国家对外扩张、维持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重要工具,“战后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向全世界的内涵式的扩张,使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活动内化于资本再生产过程,资本增殖的循环与周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即形成了资本的国际循环。”(注:房宁、王小东:《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6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资本输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重重盘剥,加重它们的债务负担,这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恶化和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注:甄炳禧:《债务:第三世界的桎枯》[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87页。)国际经济组织和机构本来是为维持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和稳定发展而服务的,但由于美国及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实力操纵这些组织,使得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西方国家推行扩张政策和干预别国内政的机器,甚至联合国也不能幸免。正如布热津斯基说的:“人们还必须把全球性的专门组织网,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看作是美国体系的一部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可以说代表‘全球’利益,而且它们的构成成分可以解释为世界性。但实际上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的左右,而且它们本来就是在美国的倡议下产生的,特别是美国倡议的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注:[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在经济上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援助,在政治上影响并控制这些国家的决策,宣扬“人权高于主权”干涉他国内政,向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灌输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这些实际上是新殖民主义的表现。

随着苏联、东欧剧变,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西方资本主义失去了长期与之分庭抗礼的对手,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还会处于主导地位,它们扩张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就如萨米尔·阿明指出的“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中心,拥有资本、生产技术、营销网络并攫取绝大部分利润,其他国家则只是充当全球化生产的劳动力。因此,全球化将资本主义逻辑无情地扩张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第三世界国家追求工业化并不能阻止全球化进程,只是加速自己被中心的金融、技术、文化和军事力量所统治。”(注:[埃及]Samir  Amin,Capitalism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The  Manage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Zed  Books,1997.)所以,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理性地思考,既要坚持对外开放,又要抵制西方国家的扩张和霸权主义,保持中华民族的独立、尊严,稳定地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经济全球化是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

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以推行市场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外扩张,所以它带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的性质,但全球化并不等于全球资本主义化,参与经济全球化并不等于“西化”或“资本主义化”,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它又是世界范围内各个民族和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相互联系的加强。任何民族或国家要想求得发展,都不能回避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能绕过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又是各个民族历史不断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

“世界历史”概念本是黑格尔提出的。他认为,历史的发展具有内在的规律性,世界历史是通过民族精神的阶段更替来发展的,冲破狭隘的民族和地域范围,由民族历史汇成世界历史,是历史演进的规律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的确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随着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以及交往的扩大,封闭的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不断转变。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通过向外扩张,把世界上众多的民族和国家相继卷入到资本主义开创的世界体系中来。

资产阶级创造的大工业“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并进而消灭了各国各民族的特殊性,使一切国家和民族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这样,资产阶级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在这个时期,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都不再可能是狭小的地域性、民族性历史,而是日益被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及世界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马克思、恩格斯进而以实例来论证了发生在一个国家内的历史事件是如何具有了世界历史意义的,并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一切国家和民族都要不可避免地走向世界历史;这种走向是由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的。一个国家或民族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形式的变革,不仅取决于本国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还取决于与它相联系的其他国家内部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受世界历史的制约;世界历史为无产阶级的存在和共产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及其对外扩张,扩大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范围,消除了狭隘的“民族历史”和经济民族化、地域化状态,越来越多的民族和国家加入到世界历史和世界经济进程中来,从世界历史整体的角度看,是符合区域性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的。所以,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既要克服民族界限和民族偏见,又要克服把自然神化的现象,克服流传下来的、在一定界限内闭关自守地满足于现有需要和重复旧生活方式的状况。资本破坏这一切并使之不断革命化,摧毁一切阻碍发展生产力、扩大需要、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人民出版社,第1版,第393页。)历史上的资产阶级负有为未来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就是造成全人类相互依赖为基础的世界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而资产阶级开创的世界历史和经济全球化,就为人类的相互交往提供了重要条件。马克思是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上来看待资本主义和世界历史的作用的,从这一点看,人类的发展一方面在不断地从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另一方面,又是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条件和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所以,任何民族要发展,就必须不断走向世界历史。从这一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也就是民族历史不断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

众所周知,在人类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文明并一度被欧洲各国奉为学习典范的中华民族,即使在17、18世纪还出现了100多年“康乾盛世”的满清帝国,为什么到19世纪40年代以后就迅速衰落了呢?站在世界历史的角度重新回顾这段历史,就不难发现答案了。其实在此时,正是欧洲乃至其他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世界历史和经济全球化形成并日渐明显、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之时,但当时的中国却走着和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相左的道路,对内固守传统,反对变革;对外则闭关锁国、反对开放,盲目排外,最终失去了与世界交流、走向世界历史的大好机会,也失去吸收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为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机遇。

所以,从经济全球化形成发展的轨迹和不同民族发展的道路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就是民族国家不断走向世界、参与世界经济的过程,也就是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经济全球化越发展,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民族和国家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卷进这一进程,尽管经济全球化还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但毕竟已经成为每个民族和国家都要面对的客观事实。所以,我们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走向现代化,就不能背离世界历史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更不能失去历史又一次给我们提供的机会,要主动地、审慎地、不失原则地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面向世界、走向世界,获得更好的外部条件。

  三、经济全球化是充满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我们处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曲折过渡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客观趋势,它的发展带给人类的并非全是福音。作为由西方发达国家开创和主导的、至今众多国家都要参与的客观进程,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又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过程,这种矛盾和冲突除了表现在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扩张而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各种派生矛盾扩散到世界各地外,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与民族化、地区化的冲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制定全球化的游戏规则,并大力推行经济和文化殖民主义、政治霸权主义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及价值观,欲使经济全球化变为“西方化”或“美国化”,这种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和推动的全球化遭到了大多数国家的抵制和反对。同时全球性的加强对民族国家的经济、军事、政治和文化以及国家主权带来严重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必须进一步强化国家权力,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迷失方向。因此在走向全球化的同时,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比以往任何时候表现得都强烈。因此全球化与民族化、本土化之间就会出现冲突,这些冲突在一定条件下还会激化。

另外,在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的同时,地区化也在迅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无论在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还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但还是以北美、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为主的地区化,对他们而言,地区化首先是为了确保自己在这一区域内的各种利益,并依靠地区化从外部世界获取更多的利益,还可以作为讨价还价的政治工具。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他们也要借地区化保护自己的利益,更好地参与世界经济。由于立足于本地区的发展,所以一些地区性经济组织在制定协议和政策、采取行动时就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排他性,它实际上是一种扩大了的“民族化”,难免和经济全球化以及其他地区化之间产生冲突。

第二,国际性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全球化的发展。

从另一个方面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也就是全球性问题的扩散,全球性问题包括很多方面,如人口、资源、环境和贫富差距等,但更重要的是,如邓小平所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和平问题是政治问题,即东西问题,主要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即南北问题,反映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发达国家借助于经济全球化对其他国家进行掠夺和剥削,造成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世界经济的两极分化和全球贫困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的贫富鸿沟和“数字鸿沟”即信息技术差距在不断加大。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不可忽视的。同时,跨国犯罪也成为困扰国际社会的一个全球性问题。总之,与经济全球化同步的两极分化、环境退化、资源匮乏、跨国犯罪等全球性问题的存在注定了全球化不会是一路赞歌的。

第三,经济全球化要求超越国家主权与国家作用加强的矛盾。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它是以经济的市场化、贸易自由化、生产和投资跨国化为基础的、由市场力量所推动的、超越民族国家和地区界限的全球经济的发展态势。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资金、技术、劳务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金融领域的自由化要求各国开放金融市场,减少对金融资本的管制,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追求的是垄断利润,其经济决策要求不受国家边界的约束,一些国际性的经济组织大力推行自由化和私有化,这些都会对民族国家传统的经济管理和控制功能构成严重挑战,从而逐渐销蚀民族国家的权力。“在全球化的中心,各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相互交融正无一例外地在销蚀掉每个国家的权力。国家权力受到全球和地区机构及其规则的限制。……国家权力的被迫缩小令人十分担忧,这对于发展中世界的弱小国家尤其如此。”(注:马来西亚副总理巴达维:《全球化——风险与前景》[N],参见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2000年6月7日。)但是,另一方面,单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往往势单力薄,很难化解风险,加上经济和社会生活越来越复杂,要求各国必须强化政府的作用,加强对本国经济的宏观干预和国际调节的力度,这就与全球化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冲突。

第四,经济全球化的扩散与反全球化的冲突。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范文第12篇

一、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法的关系 

当前,国际经济生活中的发展动向与鲜明特征,突出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全球化。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已全面而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那么,作为全球化浪潮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经济全球化主要是以商品、服务、技术与资金大规模跨境流动,再加上各类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与重组为主要特征。经济全球化作为经济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全面延伸与必然要求,可以说是充分反映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依存度在逐渐加强、加深。经济全球化在内容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是生产全球化,二是贸易全球化,三是投资全球化,四是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与高级发展层次,是由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另一大特点——经济领域中的金融化所引发的。经济金融化,主要是指实物经济已经被金融经济所代替,社会资产的金融资产化程度在逐渐加深,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已经日益深入地表现在国际金融关系上,比如,国际债权与债务关系、国际股权及股利关系及国际风险保险关系等。在经济金融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经济全球化十分突出地表现出金融全球化的趋势。 

所谓国际金融法,是指国际金融关系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应当说,不同时期的国际金融关系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国际金融法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点。金融因为其自身更加适合数字化与终极市场,因而已经成为经济生活当中一个核心性、主导性与战略性的重要因素,对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渗透与影响在不断加强。伴随着经济金融化程度的逐渐加深。经济全球化十分突出地表现为金融领域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就是指各个国家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及金融政策、金融法律等方面跨越了国界,从而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逐步出现了融合的趋向,主要可表现为货币体系、资金流动、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等各个要素的全球化及金融政策、法律制度的全球化等等。金融全球化不仅是构成经济全球化的应有之义,而且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及投资全球化发展的合理要求与必然结果,并且和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及投资全球化之间交互发生作用,并交互影响。与此同时,金融全球化又因为金融的特殊属性与发展状况,因此具有自身独特的内容与运行规律。 

在经济全球下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国的经济与金融的国际化进程已显著加快,在国际金融法律制度上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对全球经济和金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加。同时,随着国际金融竞争的日趋激烈,全球性和地区性的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当前的国际金融体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以上这一切,自然将对国际金融法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从而推动国际金融法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对于国际金融关系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环境的改变,国际社会与各国的立法当局也进行了十分积极的回应,由此,将进一步推进国际金融法律体系的快速发展。 

二、金融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金融法发展途径 

(一)不断完善现行国际金融法律制度 

要在现行国际金融法律制度的基础上,继续整合资源,查漏补缺,使之更为完善。应当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巴塞尔委员会等全球最为重要国际金融机构为核心,全面利用与发展其各自的资源优势,并促进各大资源之间的优势互补,通过加强相互之间的金融信息、金融技术的交流和合作,来促进国际金融监管标准的法制化、统一化进程,建立起包括跨国资本流动监督机制等在内的,具有相当大约束力的国际性金融安全机制。比如,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优势在于其作为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权威性与其下属成员的普遍性、基金协定所具有的约束性、组织机制所具有的健全性、金融分析所具有的全局性、金融监管信息所具有的易得性、与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合作所具有的便利性等。巴塞尔委员会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资源主要包括非政府组织所具有的灵活性、发达国家银行监管信息所具有的易得性、银行监管规则修订所具有的便利性、金融监管标准所具有的市场亲善性等等。假如着重从宏观的角度来关注国际金融形式稳定,为避免再次发生重大金融危机而忧虑的国际性基金组织,和重在从微观角度来关注各国银行日常监管的有效性,为避免发生银行业金融危机而十分忙碌的巴塞尔委员会,如果能够进行携手合作,以共同防范全球性金融危机,那么,其效果自然是十分显而易见的。近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金融危机治理中的实践当中,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利用资源与整合资源的重要意义,开始将成员国银行业所具有的有效监管纳入到金融监督的安排之中,因而提出了介入银行业监管所需要的若干任务及原则。巴塞尔委员会自身也期望借助于货币基金组织之权威地位,以推行其有效的银行监管标准,所以在实践中,十分积极地与货币基金组织进行配合。 

(二)围绕当代全球金融危机之特点进行制度设计 

根据当代国际金融危机所具有的复合性特点,应当着重加强国际金融法律制度的协调性建设,主要包括国际货币法制建设、国际银行监管法制建设、国际证券监管法制建设等国际金融法制内部的相互协调,并与国际贸易法律制度、国际投资法律制度、国际刑事法律制度等开展外部协调,使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联盟等各类国际经济组织的政策制度实施形成正向的叠加效应,而不是反向的抵消效应。根据当代金融危机的区域性特点,要建立与发展区域性的金融监管与协调机制,不断探索与逐步推进区域危机联防的法律合作,比如货币互换和汇率协调;各国监管当局与国际组织之间相互借鉴和交流经验;建立起反应灵敏的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及应急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条件,建设具有危机救援特点的绿色通道;针对当代金融危机所具有的系统性,应当开发与利用国际金融法制所具有的救济功能,赋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金融危机的救助职能,并赋予其相应的制裁能力,根据权利与义务一致原则,建立起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与危机救助当中的责任制度,通过完善危机处理的国际纪律与程序,研究与发展存款保险制度及国家债务重组制度等各项危机处理制度,从而有效地避免金融危机的蔓延与升级。 

(三)明确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所具有的独立性 

国外学者在对西方发达国家二战后长期存在的高通胀现象开展了大量的计量分析,有以下两点发现。一是发现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指数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二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指数和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则不存在相关的关系。这就说明了一个趋向,即一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小,那么该国的通货膨胀率就会越高。与此相反,一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大,那么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也就越低。但是,不管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大小,其对于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并不存在明确的影响。所以,为实现物价与宏观经济的稳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运营的独立性十分重要,这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显得尤为突出。从当前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就连一部分以往最为保守的,其中央银行独立性最差的发达国家或东亚国家,比如英国、日本、韩国等,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之后,都纷纷加大了金融改革的力度,这些国家在金融改革当中一致将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放在首位来抓。日本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以往一直相对比较小,实际上是置身于其大藏省的严格管控之下。但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末那次泡沫经济所带来的惨痛教训,以及随后出现的大量银行呆坏账困扰,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日本政府不得不推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的金融体制改革及相关的行政体制改革,其率先推出的,并取得重要进展的举措,就是加强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明确要求日本银行的独立性不应当低于国际水平。 

(四)不断拓宽国际金融法研究的范围 

经济与金融的全球化,造成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与国际金融等跨国经济活动的相互联系变得日益频繁,对国际金融法律的协调性要求也就变得越来越高,这就为国际金融法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更大的空间。当前,国际贸易组织的管辖与控制范围,已经从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领域全面扩展到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投资及包括金融服务在内的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之中。由此而来,国际金融法当中的一些课题,不但可以与国际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体制、国际贸易法问题及国际投资法问题开始连通,而且也在国际贸易组织的制度框架内实现形成、解决与发展。国际金融法和其他各类国际经济法制度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与协调关系,在法学研究领域也有反映,比如,我国学者提出的将国际金融法分解为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贸易金融法与国际投资金融法三个组成部分,这样就能建立起不仅能反映学科之间内在发展规律,而且又能解决当前国际资金融通中的复杂问题的全新国际金融法学体系。还有学者对传统的国际惯例理论提出了新的质疑,并在进行不断地突破。以上诸如此类的众多学术创新,不仅来源于金融学者们对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对国际金融法领域的实际影响与作用所作出的深刻洞察与分析,而且也反映了学者们在金融全球化视野下,对国际金融法之于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所作出的反向影响与作用的认识及评价。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对国际金融形式的变化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应当给予密切的关注。题,比如,国内金融业的开放和安全问题、如果调整人民币汇率制度问题、国内金融立法如何向国际接轨等问题。在当前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新兴国家代表的中国,应当全力以赴,积极参加到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和相关规则的制定中,从而在推动国际金融法律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扮演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阮翠霞.浅析金融全球化成因.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1). 

[2]何焰.国际金融法晚近发展的若干特点.法学.2005(4). 

[3]刘丰.论金融创新对国际金融法的影响.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5).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全球化 动因 对策 构想

经济全球化概念的界定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全球化概念开始在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学

中使用,并逐渐规范化,到80年代,全球化概念演变成一个概括未来时代的基

本概念。英语中的“globalization”,意即“全球化”或“全球性”,它是由形容词“global”(全球的,世界的)派生而来的。俄罗斯著名的全球性问题的研究专家阿?恩?丘马科夫经过考证后指出,在“词源学上,‘全球性的’这一术语来自拉丁语‘地球”,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出现大动荡、大分化和大改组,特别是70年代石油危机的冲击,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中的全球因素成为社会科学普遍关注的焦点,这样,全球化术语开始在重建的社会科学中得到普遍使用。有人认为,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的发表,引起了人们对于全球性问题的关注。但一般认为,全球化这一概念是1985年提贝多尔?拉维特(有的译为:贝?莱维)在其《市场全球化》一文中首次提出的,其原意是指经济全球化,后来有些人将它延伸到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随即在国际经济学、国际政治学和国际文化学中得到普遍使用。

笔者认为,所谓全球化,它是指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

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尽管这一概括不尽完整科学,还只是一种现象的描述,但它毕竟指出了全球化最为主要的质的规定性,也就是将全球化理解为一种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应该确认全球化绝非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在人类的经济活动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的同时,必然包括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的互动,鉴于其影响的逻辑顺序,经济全球化虽是世界新秩序和人类生活全球化的一个方面,却是最优先且最主要的方面。由此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可抽象为:人类经济活动突破国家、民族的界限,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涵盖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具体经济活动样式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规范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表象

公元15世纪,由于航海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实现了人类史上的地理大发现,开辟了通向全球的道路,给当时处于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强烈地刺激了早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和资本输出,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拓展。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科技革命于首先在英国引发,其显著标志是,人类发明了蒸汽机和纺纱机。蒸汽机和纺纱机的出现与广泛使用,以及机器制造业的建立,标志着近代工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并由此使劳动效率大大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既为世界市场准备了物质条件,也准备了实现的载体。马克思说:“由于交通工具的惊人发展,—远洋轮船、铁路、电报、苏伊士运河,—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场。

始于19世纪中叶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电力在能源、动力、交通运输、通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是对资本主义发展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次重要工业技术革命。以其为强大动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技术发展迅速,大机器工业得以建立。出现了诸如机械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技术更加先进和资本更加密集的新兴工业。这些新兴的重工业不仅要求大规模的生产,而且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寻求国外市场以销售生产出的工业产品。所有这些因素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不断向国外扩张,拓展国外市场。此外,运输革命和通讯方式的变革也使世界大为缩小,有人形象地把世界比喻为“地球村”。这不仅使开辟国外新市场变得容易,而且也使劳动力的国际转移易于进行。再则,资本密集型工业向全球的扩展也扩大并加快了国际资本的输入和流动。

20世纪中期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微电子和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并产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如生物工程、激光技术、空间技术等。自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起,第三次科技革命再呈新态势。其基本特征是信息技术、基因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科技发展迅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手段,世界经济交往十分便捷,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合理的配置。

经济全球化的哲学依据

人类知识浩如烟海,尤其步入信息社会的当今时代,海量的信息使人们应接不暇,疲于应对,现代人如果不具备宏观驾驭整合信息的能力,将会沦为知识的奴隶,导致人格的异化。自然科学以数学的简洁形式给我们提供了清晰控制与预测自然现象的手段,那么在人类主体参与的社会领域,我们可否尝试提炼所谓更普遍、简洁的模式来解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呢?比照自然哲学姑且为社会哲学,那么经济全球化的哲学依据又是什么?或说是哪些基本的动因推动着经济全球化。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实力的此消彼长与现实各种矛盾交汇是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象;追求进步与物质生活的充裕,谋求平等与独立是世界各族人民的梦想,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永恒主题,这是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深层精神动因,而国家以科技为核心的经济实力才是最根本的、最具活力的变革力。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范畴中,内容与形式揭示出现实事物是内在要素及其结合方式的统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和根据,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人类具有共同心理结构,具有要求个性得到全面自由发展的内在需求,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必须遵循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这是人类发展问题的实质。

人类作为特殊的类存在,“文化”是其本质特征的外在显现。作为一定历史和时间的范畴的“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连,基于不同的地理因素、自然人文条件,根源于人的内在心理需求创造的观念系统及物质载体。“文化”的功能:一是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二是优化社会结构,适宜于人类整体发展;三是满足主体内在需要,使人感受本质的丰富性,提升生命质量。由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及各民族所处的地理因素、自然人文条件等原因,各民族当然具有与其他民族所不同的文化模式,在生存问题解决后,人类的本性似乎对已知的时空具有天然的厌倦,由此人类的内在禀赋决定了对未知领域与外在世界的无尽拓展。

全球化已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集中表

现为它以特定的形式促成了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而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和各

种全球问题的出现客观上又反过来向当代人类的全球化社会提出了一种特殊的

价值规范,这就是要求全球化社会中的人们以人类的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来处

理人与世界的关系,以便解决当今社会的各种全球问题,使人类能够继续生存

和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困境与中国的应对之策

全球化不仅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和潮流,而且己经成了无可争

辩的客观存在的现实,几乎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全球化进程。其基

本特征主要有;全球化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过程,世界在多元中共存,

在同一中分异。也就是说,在全球化进程或发展的初始阶段,世界经济、政治、

文化更多的是在多元化发展中,通过彼此的撞击与磨合,才逐渐形成了互相适

应、互相理解、互相提高、互相依赖的动态格局。

人们也正是通过对世界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互相适应,通过对一系列矛盾的协调才发现了全球化这一事实;从资本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看,“全球化”不等于“全球性”,全球化不等于全球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有着全球化倾向。全球性是一个目标概念,而全球化是过程概念,由此可见,目前的世界并没有进入“全球性的世界”,而是处于这一全球性世界的发展过程中。正如现代化一样,人类从近代就开始谈论现代化问题,但直到今天,真正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又有多少?世界的普遍现代化乃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全球化是人类文明的进程,是多种文化、文明共存和竞争的过程。

直面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困境,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总体表现为人类的整体利益与既得利益集团(国家、国家联盟)之间矛盾;全球整体生产力最优化与现实生产力欠优化之间差距;形象概括为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具体表现为性的储备货币具有重大缺欠、美国经济的寄生性、狭隘的民族利己主义、虚拟经济膨胀化等。这种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集中表现为以畸形发展的超强军事实力支撑的美国霸权主义。虽然美国实体经济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实体经济,但由于虚拟经济的高速膨胀,美国经济已经基本虚拟化。美国人的生活已经主要地不再依赖于自己的生产,而是主要地依赖于美元的购买力以及创造更多的货币收入。美国经济的虚拟化主要是在透支他国经济。美国虚拟经济膨胀得越大,需要从其他国家获得的补充就越多。而这种补充过程,又是在不平等的贸易中完成的。发展中国家为了获得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美元和比较领先的技术,不得不低价向美国出口商品、资源和劳务。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以净转移的方式接受了美国消费者的剥夺。也正由于这个原因,众多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都有较快增长,但大都陷入内需不足的困境,从而更加依赖对美国的出口。可以说,美国依靠自己的经济霸权已经在事实上对发展中国家实施了准“绑架”,对世界其他各国形成了次准“绑架”;由于狭隘的民族利己主义,世界各国难以步调一致,这又放纵了这种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真象如此而已,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困境如何破解?

历史的智慧告诉我们,历史只有常规,没有奇迹;历史是动态的、实践的、具体的、现实的;客观史实决定现实的人类无法成为博爱的国际主义者,国家、民族利益左右国家意志已成为心照不宣的秘密,在这个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地球村,既致力于全球共同利益,又坚实捍卫本国人民福祉,在弹性碰撞与磨合中相互妥协,维持动态均衡,让矛盾在发展中融合、化解,将是核大战阴影下未来国际事务的客观、理性的运作程序。

历史是各种力量博弈的平衡,中华民族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千载难逢的历史节点,我们应该深刻反思深厚的历史实践与历史积淀,面对全球一体化国际趋势,我国在稳定好本国政局,以改革进取姿态,处理本国事务的同时,双眼应盯住国际,要以一种俯视全球的眼光看待应对国际事务,宏观战略应明确:1、理清我国与世界各国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危及国家安全意识形态的根本性分歧,在此基础上谈求同存异。2、顺应全球一体化,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环境,谋求最大利益,伺机宣扬阐释我们信奉的价值观念,以此吸引可能的追随者,为必将存在并会交锋的两种意识形态及对应的政治势力较量集结同盟力量。3、充分利用联合国、国际性、洲际性、地区性组织等协调国际事务,解决如:环境污染,恐怖活动,核扩散,泛滥,金融危机、星际探险、航空合作以达成共识,步调一致,进而推动各国沟通、交流,并由此形成代表全球多数国家利益,代表正义与进步的国际主流力量及相应机构、规则与制度,使之成为全球一体化进程秩序的奠定者与引领者。4、美国畸形发展的超强军事实力必然是阻碍新政治、经济秩序不可逾越的坎,美国军事实力的瓦解必然是新秩序诞生的分水岭,如何布局、如何以最小代价破局,如何迫使美国无可奈何花落去接受新秩序,这考验我们的体制及领导者的胆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2《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田素华《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第4期。

3《全球性问题的哲学》阿?思?丘马科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全球化、反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未来》《马克思主义研究》余文烈,2003年第4期。

5《国内学术界关于经济全球化研究的综述》《经济评论》林幼平等,2000年第6期。

6《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宏观经济研究》李杨,2000年第3期。

7《论论全球化与资本流动的双重作用》《世界经济研究》黄仁伟,1999年第3期。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全球化和地方化以及伴随的全球空间和地方空间是新经济时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即全球化过程中的全球体系优势源泉和地方化过程中的地方据点优势源泉。中国城市加速其全球化进程的同时,城市竞争以及城市一区域一体化也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加剧和加速,城市发展取决于其全球性的链接程度以及区域竞争力的高低和地方根植程度。该文分析新经济时代全球化和地方化过程中城市发展和城市竞争的基本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城市的全球化和地方化程度。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全球化和地方化作用相对显著;中西部地区由于区域整体竞争力低、城市区域整合度差,影响了该区域的城市竞争优势。

近年来,我国资本、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经济活动的国际化、技术的全球化和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等也日趋明显,因此面向开放系统的城市全球化过程、全球化程度、对外开放战略分析的研究日渐重要。同时,区域主义日益受到关注,区域竞争力、城市一区域的整合度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外部变量。加入WTO,中国城市加速全球化进程的同时,城市竞争以及城市一区域一体化程度也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快速发展。本文阐述新经济时代全球化和地方化过程中的城市发展和城市竞争优势,并对中国城市的全球化和地方化程度进行实证分析。

1全球化与地方化:新经济时代城市发展和竞争的外部环境

一般城市发展和竞争取决于其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但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城市竞争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产生一定的“激励”或“滞缓”影响。在研究“地方”与“全球”之间的复杂关系后,Thrift和Amin发现即使用最通俗的解释,全球化也要求地方走向全球;而有些地方相反,是全球走向地方。全球化与地方化(或“在地化”)是重塑世界格局的两大潮流,学者将全球化和地方化看成一体关系——“全球地方化”(gloealization):全球化意味着地方/区域之间的连接。波特认为在全球经济中持久的竞争优势日益取决于地方的、竞争对手不能模仿的事物——知识、关系网络、动机等[,3l。全球化、信息化的新经济时代的特征在于网络社会,以全球经济为力量,彻底动摇了以固定空间领域为基础的民族国家或所有组织的既有形式。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产生了一个以全球城市为节点的全球空间或流动空间(space of flows)。与此相对应,基于全球化的区段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区域空间规模尺度的网络空间则为地方空间(space of place)。流动空间、地方空间以及全球化、地方化作为新经济时代城市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对城市竞争潜力发挥提供机遇和威胁,是城市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1.1城市发展的全球化分析:全球化与城市竞争的全球网络优势

全球化是经济开放度、贸易自由度、资本融合度和市场集中度不断发展的过程,以及由这一过程引发的场所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最终融合的不断变化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的革新和跨国金融制度的建立,产业资本主义加速了全球经济的增长。Castells阐述了技术革新,特别是围绕信息技术的革新,重新组织了物质基础的社会。全球化反映在空间上,就是以全球城市为节点的全球空间,也称为地方空间。在评述1990年以后信息化社会所浮现的结构性趋势时,Castells提出当代资本主义在结构过程中的重大转化之一是全球空间逐步取代地方空间,也就是全球跨越实质地理界限的、以全球城市为节点的空间接合取代传统地方发展的自我范畴局限。在全球化过程中,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城市必须透过一些必要条件与全球城市构成网络和体系密切接合。

全球空间是一种网络空间,网络构建有其自身的规则。通过网络结构分析,全球城市体系是一种由节点、路径和流组成的空间结构图式,其中最重要的是节点。构成全球空间网络节点的是那些能够孵化出创新环境,同时又处于地方空间网络体系的顶级位置的全球城市。这些城市都具有悠久的发育史和庞大的人口、空间规模,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跨国公司的总部云集地、创新中心地或生产、加工地。全球城市的空间排列和等级关系决定网络特质。全球城市的竞争关系是网络的空间结构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流是平衡力量,控制流的权力大小决定城市的地位和等级序列。信息时代的城市竞争主要吸引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的资源,而作为具有网络结构的全球空间,资源配置是其功能之一。网络配置资源既不是通过市场的分散交换机制,更不是运用行政手段和国家意志,而是通过网络机制。全球空间的独特功能在于其能对全球资源进行快速、动态的优化、配置,这是任何其它空间组织形式无法实现的。因此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全球空间的网络关系提供了城市竞争的外部环境条件,那些位于网络节点位置的城市有机会接近、吸纳各种机遇和资源,从而创造城市竞争优势、提升城市竞争力。因此,在全球化空间发展模式下,当今城市的张力是镶嵌在全球化脉络下进行的,一般(西欧的一些地区和城市也许因为全球化过程而呈现一定阶段的暂时衰落现象,如欧洲、北美的一些城市)全球化程度高的地区经济增长迅速,新领域得到发展,新网络获得延伸,城市得到重振(如柏林、维也纳等);另一方面,远离全球化的地区、国家、城市和个人的边缘化倾向明显,经济两极分化,其最终结果是全球化导致区域变迁。这种源于全球化和全球空间的城市竞争优势可以称为全球城市网络优势(global networks based advantages)或城市体系优势,即城市的竞争优势与城市在全球城镇体系架构网络的节点、路径、流等密切相关。

1.2城市发展的地方化分析:地方化与城市竞争的地方据点优势分析

1.2.1基于资源要素、交易成本的地方经济资本的高速流动和全球化使得地方或区域经济失去意义,形成O’Brien所谓的“地理学的终结”(the end of geography),该说法一方面假定资本可以随意流动,向有利的地方投资,以及生产的资源因素(如土地、人力、资本、交通运输甚至信息等)不构成限制条件。另一方面也假定各地的生产已经标准化,因此资本可以随意配置,使用当地劳动力、基础建设条件和劳动组织形式,以强化竞争力并占据市场。但一些学者认为,这样的假定有很多问题,首先不同商品资源因素的限制性不相同。其次,交易成本构成资本移动的限制因素。1)资源要素与区域经济。资源要素是区域和城市竞争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城市和区域竞争的主要目标之一。现代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需要很多外在条件的配合,包括劳动力、原料、土地、交通运输,还有信息的获取。有些商品的生产需要特定区域的人力、原料、信息,其受制于地域条件的程度较高。另外,某些商品则不受资源因素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如以简单劳动力为主的制造业,高流动性廉价劳动力就是最主要的成本比较优势来源;而一些高技术产业则需要技术和设计能力,受到资源因素的限制。因此,资源因素尤其是人力并非随地可得,而是相当依赖地区的社会制度、学习机制、网络和地区知识。在全球化阶段,虽然商品或者资本有高度的流动性,但是区域经济的某些商品,由于有一些社会制度特质,并不会失去重要性,“地理学的终结”此种说法被过分夸大。2)交易成本理论与区域经济。交易成本理论是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从该理论出发,资本全球化也不会使区域经济消失。交易成本理论不仅关注生产组织,也关注制度对区域和城市发展、竞争的重要性。“制度为交换提供了结构(加上被采用的技术)而决定交易和转换的成本”。不同的地方,由于不同的文化社会规范,形成不同的制度,决定了不同的交易成本,因而制度促使区域、城市等不同层面的“地方”主体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地域尺度”。许多学者对决定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社会和制度因子作了大量研究,诞生了“新区域主义”(new regionalism)。“新区域主义”注重“规则、作用渠道”以及使“学习”成为可能的组织和合作行为方式。Amin和Thrift引用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全球化进程对镶嵌在“地方”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网络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并将其定义为制度“集中度”或“密度”(institutionalt lickness),凭借其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创造地方强有力的经济节点。

因此,从资源因素和交易成本的角度,地方经济不会因为高度的全球流动而失去重要地位。相反,全球竞争的激烈、知识经济的出现刺激了基于地方、内生资源的相反趋势。技术进步和政治转型使竞争加剧,也促进地方或国家经济脱离各种制约和社会的根植,引入新的自由市场的竞争机制,使区域经济或者地方经济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1.2.2地方经济、地方空间与城市地方据点竞争优势与全球城市为节点的全球空间相比较,基于“区域和地方经济”的地方空间是一种物质性空间,是物质的载体。地方空间规模的扩张是区域经济竞争的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区域中心城市的组织、服务能力及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全球经济特征是国家之间有根本的不对称情形。全球经济的实际运作和结构牵涉的只有经济部门、国家以及区域的部分区段,而其所占比例视部门、国家或区域在国际分工的特定位置而定。这种全球化的区段化(segmentation)特征给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从这方面讲,无论是位于全球城市网络上的区段,还是网络外的区段,它们作为一定意义上的“地方”的空间单元,对区段内城市的竞争优势有很大的影响。上述分析中,地方空间一方面是区域一体化、融合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空间的发展推动地方空间与全球空间的融合过程。

从城市的外部竞争环境角度看,城市竞争优势一方面源于全球城市体系优势,另一方面地方化趋势和过程使城市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所在区域和地方,包括区域竞争力、城市与区域的整合程度等,这可以认为是城市竞争的区域优势或城市竞争的据点优势(1ocation—based advantages)。总之,“一个有竞争力的城市”需要全球化和技术的进步,重视全球链接,更应重视城市与区域所具有的地方发展能力,需要可持续的地方发展。

2中国城市全球化与地方化程度分析

2.1分析理念与指标体系(图1)

当前全球经济提供了有竞争力的城市再结构(restructure)的机会和威胁,然而这只是一个大环境下的趋势,要掌握城市竞争优势的外部环境源泉,还必须透过地方向度加以决定,界定城市发展优势面向,这才是建立与其它城市进行全球竞争的基础条件,也就是所谓的“地方基础”(1oc~basis)。

借鉴意大利的一项相关研究成果中关于城市全球化和地方化程度分析的指标体系以及假设前提,本文关于城市全球化和地方化程度分析指标体系选取参考表1、表2。数据来源于2002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2.2中国城市全球化程度分析

根据表1,本文采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地级以上城市(本研究未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的城市)全球化程度进行分析。将前述关于全球化的指标借助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最终城市全球化程度得分如表3。

2.3中国城市地方化程度分析

关于地方化过程的城市区域整合的实证分析,近几年意大利等国家对其研究比较深入,得出的结论是:全球化过程并不能使城市脱离区域城市网络或者城市发展文脉J。地方化程度的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区域竞争力。地方化深刻、长远地影响城市竞争优势的持续力,影响城市在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作用的发挥。地方化趋势使城市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所处的区域竞争力,尤其是区域在国际范围内的竞争能力。2)城市区域整合度与城市竞争力。城市竞争力除与所在区域竞争力密切相关外,城市与区域的整合关系也不能忽视。一个城市所在的区域竞争力再强,一旦城市与区域关系脱离,区域竞争力也不会有助于城市竞争力的方面:一是区域产业整合发展,主要是指区域产业群提高。城市与区域整合(regionalintegrati0n)包括两的发展;二是区域空间的整合发展程度。

2.3.1区域竞争力分析以中国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基本的区域分析单元,根据表2选取区域人均GDP、GDP总量、地均GDP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中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福建、辽宁、山东等省、市区竞争力最高;其次为河北、黑龙江、湖北、海南、新疆、吉林、河南、湖南、安徽;其余省、市区竞争力相对较低。

2.3.2城市区域整合度分析选取的10个指标经主成分分析后归为3方面的主成分因子:1)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人均GDP、地均GDP、人均批发零售贸易额反映的是城市的生产率;2)市域GDP总量、市域客运总量反映的是城市的总量经济,其中两个反映生产业的指标,金融保险业从业人数和科研综合技术从业人数也被归纳为总量经济中;3)市域客运量和地均客运总量则反映了城市的交通流状况,据此得出全国地级城市的城市一区域整合度。

2.3.3城市地方化程度综合分析区域发展要经历极核发展、点轴发展和网络发展3个阶段。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区域发展阶段可划分为低水平均衡期、极核发展阶段、扩散阶段、高水平均衡4个阶段。一般按照区域竞争力(A)和城市区域整合关系(B)的不同分为4种(表4):A与B均高的属于高水平均衡期(I),城市地方据点优势最明显;A与B均低的属于低水平均衡期(Ⅳ),城市地方据点优势最弱;A高B低的是集聚期(Ⅲ),城市区域关系开始密切,城市地方据点优势尚较弱;A低B高的是扩散期(Ⅱ),城市地方据点优势较强。根据表4将城市区域整合分析得出的结果与区域竞争力分析结果连接起来,得出中国城市的地方化程度(表5)。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范文第15篇

一、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

经济全球化理论在西方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在过去200多年的岁月里,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对经济全球化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内容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流派: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全球化思想。我们可从马恩(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简称,下同)1845年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分析、表述“世界历史”的定义与特征里看出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的最初理解。他说:“……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之所以是绝对必要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使贫困、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会重新开始争取生活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其次,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在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替代。”(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86.)恩格斯在其著作《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个国家的事变的影响。”(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368.)由此可见,最初,马克思把经济全球化寓于“世界历史”之中,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各国人民的普遍交往、彼此紧密联系是世界历史的主要内容。恩格斯则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是导致经济全球化的根本诱因,经济全球化的最根本内容和基础是以世界市场为纽带的世界性的物质生产和消费。1848年,马恩在其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又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与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267.)在马恩看来,只有在各地区、各民族广泛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世界市场,才意味着从根本上消灭了各地区、各民族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从而最终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同时,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其他方面的交往必然也随之发展起来。由此可见,马恩在这里认识到了经济全球化与民族问题、国际分工的关系,并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非经济影响。马克思在其不朽著作《资本论》里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以及它们的影响。他说:“现在,一切国外投资都已采取股份形式…”,(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1030.)“成立国际卡特尔,例如英国和德国在铁的生产方面成立的卡特尔,使得英、德两国的铁产量飞速增长……”(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495.)。可见,马克思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主体:跨国公司的早期形式——卡特尔的性质与作用。后来他又指出,“资本输出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作为支付手段或购买手段的输出,另外一种是作为投资为目的的输出。”(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653.)“资本输往国外……是因为他在国外能够按较高的利润率来使用。”(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285.)“生产的全球化使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代之而起的是使用来自世界各国原料的工业……生产的‘国界’因此被模糊。”(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497.)从以上论述看出,马恩不仅找到了经济全球化执行主体——跨国公司,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运行方式:生产全球化和资本运作全球化(商品资本、借贷资本、产业资本的全球化),而且还指出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对利润的追求以及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工业的影响。

2.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际,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发展的新特点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联系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巴兰在其《增长的政治分析》中认为,不发达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是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即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它一方面攫取了很大一部分生产剩余,为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外来的破坏性竞争摧跨了发展中国家幼稚的民族工业。沙米尔·阿明在其《世界规模的积累》、《不平等的发展》等著作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对外扩张问题。他认为,资本对外扩张的原因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心”(宗主国)的结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它仅包含一种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二个特征是资本积累过程基本上是在宗主国内地产生的,竞争使得内地的利润率下降,使资本不得不寻求距离“中心”越来越远的市场。伊曼努尔在其著作《不平等交换:贸易帝国主义》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生产价格形成问题,论证了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交换剥削欠发达国家。美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伯克特在其题为《第三世界的金融限制和金融自由化:对新古典发展理论的批判》一文中指出,历史地看,全球范围内资本积累的不平衡发展限制了第三世界的工业化,从而妨碍了第三世界国家金融的自由发展,也导致这些国家颁布限制利率的政策。第三世界国家的金融发展及其政策其实是受它们各自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决定的。帕洛依克斯在其《世界范围的资本扩张》、《资本的国际化和社会资本循环》等著作中指出资本的国际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商品资本被国际化,这引起世界市场的出现。第二阶段是货币资本循环被国际化,资本被迅速积累。第三阶段是生产资本的国际化,引起了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3.新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S.Amin、A.Callinicos和S.Gill是该流派的代表。该流派的主要观点是,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就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帝国主义化,他们认为,今天的全球化代表了反动的全球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胜利(Callinicos,1994),其结果必然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贫富两极分化,当今各国政府已经沦为国际垄断资本的人(Gill,1995)。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西方文明(西方体制、西方观念等)的全球性扩张(Amin,1996)。

(二)古典或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1.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喜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首先,斯密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体现在他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里。他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里提出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倡导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他还看到了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对发展资本主义的重要意义。他说:“按照事物的自然趋势,进步社会的资本,首先大部分投在农业上,其次在工业上,最后投在对外贸易上。”(注: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下卷,商务印书馆,1972,349.)他的经济自由主义在国际贸易上表现为主张自由地发展对外贸易,反对垄断和政府限制政策。他指出:“以某种形式把世界上最远的部分连接起来,让他们满足相互之间的需求,增加生活的乐趣,相互推动工业的发展,那么这样的总趋势就会使大家受益。”(注: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下卷,商务印书馆,1972,356.)可见,斯密不仅提倡国内贸易自由化,还主张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并对经济全球化的总趋势及其影响做了预测。其次,斯密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体现在其倡导国际贸易的“绝对成本”理论中。他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而国际分工的基础则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的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增加物质财富。可见,斯密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自然资源或后天的生产条件,并指出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各国节约资源、世界总产品和福利的增加。李嘉图认为,对外贸易是一国经济的重要补充,是一国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他还强调资本主义经济的自由发展与自行调节。在国际经济交往和经济政策上,他认为使国际贸易处于自由状态是最明智的选择,一国的繁荣不是由另一国的贫困来促进的,对贸易的自由不加束缚并制定开明的政策,才能最好地促进每个国家的福利与所有国家的福利。他说:“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于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它使得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注: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2,113.)李嘉图在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优势”理论即相对成本说。他认为,在资本和劳动不能自由流动的假设前提下,即使一国在自然禀赋和生产条件与他国相比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仍然会进口产品,因为每一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产品,而应权衡利弊,按“两优取其更优,两劣取其次劣”的原则进行国际贸易。这样,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可见,李嘉图不仅认识到国际贸易的作用,提倡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还希望国际贸易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他突破了斯密的见解局限,提出了符合国际贸易实际的“相对优势”理论,为后来西方各国国际贸易的增长与经济全球化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赫克歇尔与俄林的经济全球化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只是解释了贸易为什么会给贸易的双方带来好处,但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这个国家在生产这种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生产那一种商品上也具有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与俄林的要素禀赋说则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比较优势的源泉。它从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考察一国的比较优势。根据要素禀赋说,各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种类和质量是不同的;国与国、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商品的价格差是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而产生各国商品价格差异的原因又是各国生产这些商品的生产诸要素的价格与配置的比例不同。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应利用它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其相对稀少的生产诸要素进行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生产和输出前面那些种类的商品,输入后面这些种类的商品。最后,他们指出,国际贸易的一般趋势是可以消除(即使是部分地)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从而使国际间商品价格与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三)当代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

1.新自由主义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K.Ohmae和W.Grieder是该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经济和市场一体化,其市场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正和游戏”,是世界资源的优化组合,绝大多数国家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得到长远的比较利益。他们还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进步的先驱,因为它正促使全球市场与全球竞争的一体化的出现(Ohmae,1995;Grieder,1997)。新自由主义流派还大力赞美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功能,因为它确立了国际贸易的四项普遍性原则:即非歧视性原则、互惠性原则、透明性原则与公平性原则(Sachs  and  Waner,1995)。新自由主义派强调市场的作用,通过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自由流动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贸易、资本、技术、信息等冲出国界,生产国际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他们认为,自由贸易有利于发挥各国比较优势,而国际化生产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最优配置,形成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从而创造更多的利润,推动经济增长。

2.怀疑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其代表人物是P.Hirst和G.Thompson。该流派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神话。首先,怀疑派从经济史的角度提出,20世纪以来的全球化并不是史无前例的,19世纪末的“金本位”时期就已经出现过全球经济、市场和金融的更高度的一体化。如果以商品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标志,那么,1993年的一体化水平与1913年的情况类似(Thompson,1996)。该派认为,如今的全球化充其量是一种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化(Hirst  and  Thompson,1996),或者只是一种区域化而已,因为它只是三大区域(欧洲、亚太和北美)的金融与贸易的合作(Boyer  and  Drache,1996)。而经济区域化却正朝着逆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因为今天的区域经济日益走向排他、封闭与保护。所以,目前的区域化不是全球化的发展,而是阻力(Gordon  and  Weiss,1998)。所以,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完全是一种错误的“夸张”(Hirst,1997)。同时,该派通过大量的定量研究,认为“全球化”学派所认定的国家弱化与消亡完全是耸人听闻、无知可笑的,因为这从根本上低估了国家和政府干预国民经济的持续性力量,目前所有国际间的经济交往只有依靠国家与政府的协调和推动,才能保证经济合作的正常运转。所以,政府决不是国际化被动的牺牲者,而是国际化的主要建筑师和设计师(Gilpin,1987)。

另外,怀疑派认为,国际化并没有使南北差距、不平等消失,相反,它意味着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经济边缘化的发展,因为贸易和资本更多地在发达国家间流动,并由此产生更强大的“排弱”效应(Hiest  and  Thompson,1996)。怀疑派还认为,在经济结构方面,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国际化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世界经济的不平等、不公正的旧秩序和等级结构。所以,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只能导致更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兴起、促进世界文明分解成不同文化、宗教和种族的独立领地,而不是什么世界大同、全球文明一体化的出现(Huntington,1996)。

3.秩序转型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其代表人物是Anthony  Giddens、J.A.Scholte和M.Castells。该学派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推动社会、政治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并正在重组现代社会和世界秩序(Giddens  and  Castells,1996)。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是史无前例的。跨国界的政治和社会正在对世界进行重大的调整,国际与国内、外交与内政的界线已不清晰,所谓的“国内外相交的事物”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意义上的“边疆”,经济全球化正在促使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空间急剧扩大,成为影响一个社会和地区的决定力量(Rosenau,1997)。所以,该派认为,经济全球化正在产生一种强大的“转型”力量,导致世界秩序中的社会、经济与制度的剧变(Giddens,1996)。另一方面,这种世界秩序的剧变又充满着变数,因为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在根本上是一种偶然的历史进程,谁都无法预测它的发展方向与它所构建的新世界政治经济秩序(Ruggie,1996)。

二、对各流派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及我们的观点

(一)对各流派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

1.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本文认为,马恩侧重从生产关系角度来考察经济全球化问题。他们抓住了资本的本质“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并科学划分经济全球化的三个阶段:商业资本全球化、借贷资本全球化与产业资本全球化。因此,他们不但预见了分工、资本、市场全球化的趋势,而且还从商品经济和资本运动的规律性角度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根源。但他们毕竟受制于历史的局限性,无法提出有关经济全球化具体方式的见解,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也分析较少。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较客观地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攫取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剩余”,并使发展中国家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但他们没有看到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新马克思主义派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是有失偏颇的,他们只看到西方文化、体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输入的负面作用,并把这种作用认为是主要的,而无视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发展所起积极的、主导作用,最后得出一个悲观的经济全球化结论。

2.对古典或新古典经济学家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斯密和李嘉图都认识到对外贸易及其自由化的重要性,这无疑具有进步意义。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在当时对指导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他只看到了其对外贸易对各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掩盖了在一个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对外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及其工业化的负面影响。另外,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作为“绝对优势”的自然条件与生产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已退居次要地位。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无疑比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对国际贸易更深刻、更有见地,但他的理论建立在资本和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等一系列假设条件之上,因而大大降低了其理论的可操作性。赫克歇尔与俄林仅从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国际贸易的产生,并认为国际贸易的结果导致各国各生产要素价格趋同,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他们没有揭示国际贸易中资本的作用,以及国际贸易对欠发达国家的不利影响。

3.对当代经济学家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新自由主义派认为,经济全球化从长远来看会使“绝大多数国家”受益,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先驱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从工业革命至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亚洲的欠发达国家仍陷于贫穷、落后之中。所以,这是经济全球化程度不够呢,还是应把“绝大多数国家”改为“少数国家”?本文认为至少应改为“部分国家”。怀疑派的一些观点也值得推敲:他们认为经济区域化阻碍了经济的全球化,其实,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是紧密联系、互为条件的。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一起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经过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邻的两个区域又通过协议实现两个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以此类推,当全球经济都实现了一体化,经济的全球化也就完成了。秩序转型派肯定了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社会、政治的巨大影响,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同时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偶然的、其发展趋势是不可预测的,这就否认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可知性,显然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