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辩论的特点范文

辩论的特点范文

辩论的特点

辩论的特点范文第1篇

一、辩论式教学内涵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辩论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且与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征相契合。具体来说,辩论式教学模式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反向思维、发展性思维作为主要特征,指导学生围绕特定的辩论主题,自主选择观点,形成正方、反方,运用一定的事实进行辩驳。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正反两方各抒己见、相互学习,不仅完成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促使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促进了思维和能力的双向发展。基于辩论式教学的内涵,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区分辩论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法、辩论式教学与辩论赛之间的区别。一方面,讨论式教学法是学生围绕某一个问题而进行的学习方法,辩论式教学则强调了不同观点的碰撞、对话和融合,主要是将有争议的问题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或者是待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疑问时,指导学生经过思考,最终确定自身的观点、立场等,并随即寻求相关资料、理论知识等,以便于学生进行辩论;另一方面,辩论式教学与传统的辩论赛也有所不同,辩论式教学侧重点并非输赢,而是运用自己的观点辩驳对方的观点,最终在越辩越明的过程中理解相关知识,最终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二、辩论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科学设计辩论题目

科学设计辩论题目是开展辩论式教学的基础和关键。结合辩论式教学的内涵,教师在设计辩论题目之前,必须要关注:首先,契合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了“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要求,教师应明确辩论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因此,教师必须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深刻地解读,对教材中的逻辑结构进行梳理,从宏观上把握政治知识体系,明确本章节教学的重难点;同时,对重难点知识中蕴含的思辨性因素进行思考,结合政治教材中提供的情境、问题,科学设计辩题;其次,在设计政治辩题时,还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结合教学内容,广泛搜集近期国内外的热点材料,善于挖掘其中蕴含的辩论资源,将其作为辩论的主题;再次,还应坚持生活性的原则设计辩题。基于高中政治学科的特点,教师在设计辩题时,还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得学生在熟悉的辩题中主动参与其中。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社会环境,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等,最终设计出最“接地气”的辩题;最后,还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由于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丰富的生活阅历、理性思维、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等。教师设计的辩题必须要契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区,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超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范围,才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我国的个人收入的分配”辩论式教学中,教师依据上述原则,给学生设计了一个辩题,即:“个人收入与个人分配有什么联系”,并结合辩题的内容,引导学生想象“假如自己有个人收入的话,自己应该怎么客观分配”,给辩论题目增加了一些趣味性的因素,以便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辩论学习中。

(二)科学设计辩论情境

在以往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下,由于学生深受应试教学理念的束缚,政治学习兴趣低下,学习积极性比较低,严重制约了辩论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基于此,高中政治教师在优化辩论式教学时,还应围绕辩题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辩论情境,不断增强辩论式学习的趣味性。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社会阅历等,灵活借助微课视频、抖音视频等内容,给学生创设出辩论情景,以便于学生在特定的情境吸引下,积极主动参与到政治辩论学习中。例如,在“法治社会”的教学中,教师在开展辩论式教学之前,就给学生设计了“没有法治,社会将会发生哪些改变?如果老人摔倒,你该怎么做”等辩题。接着,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辩论中,教师就运用了视频、图片等方式,给学生设计了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在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契合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参与到辩论题目辩论学习中。

(三)加强引导,保障辩论式教学的顺利开展

在高中政治辩论式教学开展之前,为了保障辩论式教学的顺利开展,促使学生在辩论中促进思辨能力的发展,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之前做好充分地预设,还应及时关注学生的课堂辩论现状,适时调整和引导,帮助学生在辩论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等。首先,针对学生在辩论中常常出现的“跑题”现象,教师必须要在课前明确辩题中心议题时,要求学生提炼出简短的辩论提纲。同时,在辩论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仍然存在“跑题”现象,必须要给予提醒;其次,针对学生在辩论中存在的“参与度不均”的现象,可通过创新辩论赛形式的方式,将辩论赛的参与者和智囊团结合起来,指导其共同准备,在辩论结束之后,由双方的智囊团做进一步的补充。如此,真正提升了学生的辩论参与程度,真正实现了所有学生的参与;最后,针对辩论过程中出现的“冷场”现象,教师可选择在课前将辩题告诉学生,并给其提供搜集资料的时间,以便于学生能够理清辩论的思路,并写好辩论词等。如果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冷场”现象,教师就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价值,以“激将法”进行引导。例如,在学习“人民当家做主”这一部分知识学习中,为了发展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就给学生设计了“权力是福,权力是祸”的辩题。但是在具体辩论的过程中,反方列举了大量的腐败官员实例,在辩论过程中情绪激昂,致使正方被质问得哑口无言,一度出现了“冷场”的现象。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就可借助“激将”法,说道“原来我国的公务员全部都是分子呀”。在这种情况下,正方学生就会立刻抓住“主流和支流”的关键词,由此继续开展。

结束语

辩论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 辩论赛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213-02

辩论赛具有辩题时代气息浓厚、争议性强、针锋相对、自由开放、发人深省等特点,是思维活跃的青年学生普遍喜爱和热衷参与的活动。每年各大媒体报道的大型辩论赛,校园里时常举办的各种辩论赛,都引起莘莘学子的广泛关注。在大学本科教学,特别是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探索多样化和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在上学期的教学实践中,结合所授课程的实际,开展了课堂教学引入辩论赛的改革探索。本文根据笔者所进行的实践探索,总结此次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进而提出大学本科课堂教学引入辩论赛的原则、要求与关键环节,为今后这一教学改革的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课堂教学引入辩论赛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笔者担任《中国公共政策》课程的主讲教师。《中国公共政策》是研究中国公共政策实践的一门课程。该课程考察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若干重要公共政策产生、发展、演变的轨迹,并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这些公共政策,把握中国公共政策的发展走向,以提高政策分析的能力。该课程具有时代性、应用性较强的特点。现实中对各种政策取向经常存在着各种争议,比较适合引入辩论赛的教学方式。因此笔者在讲授这门课的过程中进行了引入辩论赛的教学改革。此次改革探索的基本内容和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辩论赛的发动

首先进行本次辩论赛的发动工作。动员和发动学生积极参加课程辩论赛,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是举办好辩论赛的前提条件。为了提高学生参加辩论赛的积极性,笔者宣布,本课程的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参加辩论赛是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方面,凡是参加辩论赛的学生的平时成绩将获得加分,在辩论赛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加分。通过这种鼓励措施,调动了学生参加辩论赛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辩论题目的确定

接下来的工作是选定和公布辩论题目。辩题的选择十分重要,如同选定一个好题目等于完成了论文的一半,选择一个好的辩题也等于辩论赛成功了一半。根据《中国公共政策》授课的内容安排,在讲授的几个领域的政策中,住房政策是社会公众普遍关注、意见分歧争议较大的领域,因此笔者确定在住房政策领域进行选题。通过考察近年来我国住房政策领域的热点问题,笔者确定了“当前的房地产调控会不会达到预期目标”作为本次辩论赛的辩论题目。关于这个问题,由于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正在进行之中,尚无最终结果,社会各界的意见也是针锋相对,因此比较适合作为辩论赛的题目。而且目前正方和反方两种意见大致旗鼓相当,不存在哪一方因为观点而占据优势的问题,十分适合通过随机抽签确定观点的辩论赛。辩题确定之后就由笔者向全体学生公布。

(三)辩论队的组建

辩论赛题目公布之后,就开始由学生自由组合,组建各个辩论队。笔者宣布,本次辩论赛将就一个辩题举行两场辩论赛,因此将组建四支辩论队。这样可以吸纳更多的学生参加辩论赛,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的机会。每支辩论队由四名学生组成,因此需要16名学生参加辩论赛。辩论队组建的基本方式是学生们自愿报名,经过教师认可后进行自由组合,组成各支辩论队。为了使辩论赛获得良好效果,笔者也进行了一些调控工作。一是在课下动员有独立见解、思维活跃、口才好的学生报名参加辩论赛;二是提出每支辩论队至少要有一名女生。学生们组成辩论队之后,将辩论队成员名单上报给教师。

(四)课下的准备

四支辩论队组成之后,在笔者的主持下,每支辩论队均派出一名代表进行确定辩题正方和反方的抽签工作。通过抽签,四支辩论队确定了自己所辩论的观点。然后笔者留出一星期的时间,让各支辩论队课下进行相关资料收集、人员分工、发言稿撰写等辩论赛举行之前的准备工作。同时,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安排一名组织过辩论赛的学生拟定辩论赛的规则和程序,并且确定一名具有辩论赛主持经验的学生担任本次辩论赛的主持人。

(五)辩论赛的举行

辩论赛举行时,首先由主持人宣布辩论赛的规则和程序,本次辩论赛分为两场,每场辩论赛均由立论陈词(每队3分钟时间)、自由辩论(每队10分钟时间)和总结发言(每队2分钟时间)三个阶段组成。同时,为了调动未参加辩论的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每场比赛都安排了观众互动环节,留出10分钟时间用于观众提问和回答。笔者还邀请了两名研究生和笔者共同组成了辩论赛的评审团,在比赛的最后进行了比赛结果的评定和点评。两场辩论赛均评出了获胜的一方和最佳辩手,同时由笔者为获胜方和最佳辩手发放了奖品。最后,由笔者对两场比赛中各支辩论队表现的优劣、辩论赛的效果等进行了整体的总结和评论。

二、关于课堂教学引入辩论赛的思考

从辩论赛的现场情况看,本次辩论赛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各支辩论队准备较为充分,队员发言有理有据、资料数据丰富、思路清晰而缜密,同时现场辩论气氛热烈,针锋相对,可以说是火花四溅。此外现场观众也积极参与,通过提问与发言等形式与辩论队员进行互动。当然,本次课堂教学的改革探索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对于今后如何在大学本科课堂教学推广这种改革,使课堂教学辩论赛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次改革探索给我们提供了若干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一)课堂教学引入辩论赛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本科课堂教学特别是专业课课堂教学往往习惯于满堂灌、填鸭式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教师居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虽然教师努力讲授,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因而往往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的效果并不好。通过课堂教学引入辩论赛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首先,引入辩论赛可以改变教师位于课堂教学的中心的局面,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辩论赛辩题公布之后,参加辩论赛的学生要主动查找和收集相关的资料,形成自己的论辩思路和文稿,这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未直接参加辩论赛的学生也会查阅资料,思考这个问题。其次,引入辩论赛可以改变学生消极敷衍、仅为应付考试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辩论赛的辩题争议性强、针锋相对、自由开放、畅所欲言、发人深省的特点,使辩论赛对青年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通过辩论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再次,引入辩论赛可以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看待和思考社会问题,了解社会问题的复杂性。辩论赛就一个辩题设立正反两方进行论辩,为了树立自己的观点,辩手们往往从多个视角、多个维度展开充分的论辩,这就会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看待和思考社会问题,使他们认识到社会问题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复杂性。

(二)注意课堂教学辩论赛的特殊性

课堂教学中的辩论赛,整体上采用了一般辩论赛的外在形式,包括辩论赛的基本规则和程序环节等,但同时也要注意它与一般辩论赛的区别,注意课堂教学辩论赛的特殊性。这种区别和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目的追求不同。课堂教学辩论赛的目的是为了启迪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要让辩手和观众听后有恍然大悟之感,所以它并不注重输赢,它所追求的其实是以一种辩论的形式理解一个问题。而一般的辩论赛的本质是一场比赛,它被赋予的目的是赢得比赛,从而为单位或团体争光,顺便在此过程中参加者能锻炼一下能力。第二,后续影响不同。一般的辩论赛主要强调辩论技巧、辩论气势、语言风格等因素,对要探讨的辩题本身却有一定的掩盖作用,虽然观众有时能猜出谁会赢,但对辩题的实质以及所揭示问题的理解仍不透彻。而课堂教学辩论赛的胜负主要看观点的科学性和论辩的充分有力,较少受其他因素影响,观众听后对辩题的实质以及所揭示的问题的理解十分透彻。第三,课堂教学辩论赛的环节程序也要进行若干调整。比如砍掉了一般辩论赛的攻辩环节,延长了自由辩论的时间,目的是为了更充分地进行辩论;给观众互动环节留出更多的时间,是为了促使在场但没上场的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促进辩手和观众之间的思想交流,最终也有利于透彻理解社会问题。

辩论的特点范文第3篇

所谓论辩艺术,是一种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论辩艺术在领导工作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并时时体现在领导工作的各个环节。论辩不等于争辩,更不等于诡辩,它是领导活动中人与人之间思想和语言的交锋,是保证决策科学和有效实施的必要方法。所以领导者在工作中要善于运用论辩艺术,并努力把握好以下几点。

首先,政策法规是领导者论辩的基本依据。领导工作中的论辩在辩题上具有不确定性,它来源于工作实践,在时间上也具有不固定性,随时随地需要进行。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必须以政策法规为依据,以客观事实为准绳。在领导工作中,我们不难看到,在对某一重大问题进行决策、项目引进、投资谈判以及处理群众上访事件时,都要用到论辩艺术。运用好论辩艺术,一是要掌握各项政策法规。领导者要正确理解和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和掌握各项法律、法规,这是论辩艺术的前提和基础。二是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文秘杂烩网果对实际情况不了解、不熟悉,就难以在论辩中掌握主动权。实践证明,论辩者所占据的优势与他的信息占有量成正比,信息占有量越大,优势也越大。三是要平等待人。论辩其实是一个心理沟通的过程,可以改善人际关系。论辩本身是民主的,因为它为论辩双方都提供了阐述自己观点、反驳对方观点的平等机会,也提供了发现自身不足、学习对方长处的机会。此外,论辩双方通过论辩式的对话可以了解各种不同观点和意见,有利于科学决策。论辩能够使领导与群众平等对话、开诚布公,讲真话、说实话,甚至互相批评,最终实现相互谅解、相互信任,进而相互交心。

其次,以理服人是领导者论辩的关键。在论辩中,领导者面对的对象有上级领导,有同事,也有群众;从领导工作论辩的目的来看,通过论辩能够了解政策、解决问题,消除对方的误解,促进政策的贯彻落实。为此,在论辩过程中,切忌以下四点:一本文来源:文秘站 是以势压人。在论辩过程中,论辩一方如果是领导者,尤其应该心平气和,坚持以理服人,切不可起高腔、发脾气、耍权威,要永远记住: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二是歪曲事实。任何论辩都应该以事实为依据。论辩中涉及的事实是一种不以论辩双方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无言的证人。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三是争吵不休。一个人的修养和气度在论辩中可以充分地显示出来。论辩中能否沉着、冷静,直接关系到论题的表述和论辩的成败。因此,在论辩中万万不可情绪激动,甚至大吵大嚷或斥责对方,因为论辩的胜负不是以声音的大小来衡量的。四是揭人之短。有些论辩是为了分清是非而进行的,不管论辩多么激烈,都不能揭人之短,不能搞人身攻击,特别是/!/不能为了取胜而不惜揭人隐私或嘲笑别人的缺陷。这种论辩方法是庸俗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再次,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是领导者论辩的主要技巧。论辩在领导工作中具有突发性、鼓动性的特点。领导讲话时事前可以准备好讲稿,内容是明确的,对象也是明确的,不存在双方观点的交流和碰撞。而论辩则有突发性的特点,一般不可能事先准备。在论辩过程中,论辩者要时刻根据对方提出的观点来进行反驳,并阐述、充分自己的观点,以说服对方接受和执行。这就要求领导者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论辩中能够做到在对方露出破绽时,准确地抓住时机,发起有力的攻击。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不会取得论辩的最后成功。因此,论辩者在论辩过程中必须反应敏捷、灵活。此外,推理要严密,环环相扣、滴水不漏,立论要稳如泰山,反驳要锋芒毕露。论辩中,巧妙运用语言是挽救事物的内在本质、直指对方要害、赢得论辩胜利的有力武器。因此,论辩时所用的语言必须是深刻而清楚的,要生动、精练、形象、幽默,具有感染力、号召力并富有鼓动性。为此,领导者必须有较强的运用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在论辩中做到观点鲜明、内容充分、语言生动,不能废话连篇、言之无物,让听者不知所云,要让对方的情绪和注意力跟着自己转,从而达到就在有的效果。

辩论的特点范文第4篇

一、辩论式教学的特点

辩论式教学打破了以往“填鸭式”“说教式”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时代化,更加注重知识获取和论证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因此具备以往教学方式无可比拟的优点,它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生活性

生活是课堂教学的广阔舞台,辩题的选择要符合实际,特别是学生实际,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也才能更好地发挥才能,搜集素材,丰富辩题。

(二)时代性

辩题的选择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色,这样辩题才具有鲜活力和生命力,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现实,对待社会,打造完善人格。

(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辩论的过程只有具备趣味性,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调动学生兴趣需要综合运用语言、形体、动作、形态等各种因素,调动气氛,增加趣味,推动辩论的进展。

(四)指导性

就辩题的选择而言,辩论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辩题的选择要对学生发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就辩论的过程而言,教师要积极有效地指导,防止辩论脱离辩题。

二、辩论式教学的组织过程

辩论式教学的组织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准备阶段、课堂辩论阶段、辩论评价阶段。

(一)准备阶段

辩论赛的组织阶段一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辩题的选择、课前准备和小组分工、资料搜集。

辩论前,教师要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切合时代脉搏,从学生实际出发,选取合适的辩题,要有一定的思辩度,既能引起学生共鸣,又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例如,正方:实现民族文化创新主要应靠继承传统文化

反方:实现民族文化创新主要应靠学习外来文化

选择合适的辩题之后,教师要把学生适当分组,辩论一般分为正反两方,课堂辩论教师可以灵活机动地确定人数,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确定正反方主辩人数各为4人,同时每方可以有智囊团,智囊团每方人数为16人,记分员2人,监督团8人,这样就基本可保证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辩论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这些资料既可是文字、图片,又可是视频,还可是学生实际调查结果。

(二)课堂辩论阶段

课堂辩论阶段主要有课堂辩论和教师指导两大部分组成。

课堂辩论赛的形式可以借鉴大学生辩论赛的流程,结合学生实际加以补充。首先是一辩阐述本方观点,其次是二辩对本方观点的论证。接着是自由辩论时间,自由辩论时间以每方的三辩为主,其他人员皆可参与,智囊团也可参与其中,丰富辩论,活跃气氛。最后是每方四辩阐述总结时间。在这样的辩论过程中,既能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才能,又能促进每方团队之间的合作。双方积极互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交流和碰撞中提升能力,开阔视野,培养健全的思维方式,体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乐趣。

课堂辩论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对整个辩论过程的引导、调控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宽松、健康、自由的言论环境,为学生展示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教师要尊重学生言论自由,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次,教师要控制好辩论主题和过程,当学生辩论脱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将学生思维拉回主题;当学生辩论出现过多负面影响时,教师要积极进行正面引导,保证辩论赛的正确方向;当辩论赛气氛过于活跃时,教师要严肃认真、恰到好处地控制;而当出现冷场时,教师又要善于调动气氛,适时引导。教师的点拨要精练,言简意赅,“四两拨千斤”,不可喧宾夺主。

(三)辩论评价阶段

辩论评价可采用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方式。好的点评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点评从学生角度,往往更能体现学生特点和想法。教师点评可从学生论前准备和论中表现两方面入手。论前准备包括学生材料准备是否充分、逻辑思维是否严密以及学生参与度、积极性等方面。论中表现主要包括团队合作程度、队员表现力、应变能力等方面。教师要积极肯定学生思维中的创新,肯定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同时指出学生在辩论赛中的不足,从更深层次、更高角度对辩题进行剖析,并与课本理论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和理解,宏扬正能量,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辩论式教学方式的反思

辩论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孟子》;散文艺术;研究;述评

在思想史上,“孔孟”并称,孟子以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而闻名,其思想的犀利和性格的刚烈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孟子》文章议论风发,文辞华赡,气势磅礴,奔放不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是极富感染力的文学散文。20世纪以来,传统经学瓦解,作为儒家重要经典的《孟子》得到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广泛研究,文学研究是其中之一。关于《孟子》一书,研究者认为,今存内七篇其体式虽不脱语录窠臼,但“所记对话,多于独白,对话复以往复辩论之辞为多”[1](P316);成书方式亦与《论语》出于弟子和后学众手“论纂”不同,而是由孟子“与万章、公孙丑等亲炙弟子一次纂成,故全书一致耳”[i2];论说方式与《论语》等春秋之文重在“立意”和“见志”的“陈述”有异,而更多带有战国之文的“论辩”色彩。在先秦儒家之文中,《孟子》素以富于“文学”性而著称。郭沫若将其列为“战国散文四大家”之首[3],刘大杰称扬:“当代的儒家作品以孟子最有文采,他的散文对后世很有影响。”[4](P81)纵观20世纪的《孟子》文学研究,涉及面广泛,从散文艺术的角度看,主要是从语言艺术特色及其修辞技巧的运用、论辩艺术及其气势风格、文章的逻辑性及其文体特征等方面展开的,取得了可观的成绩。本文着重就《孟子》散文艺术,从以上几个方面对百年的《孟子》文学研究状况进行简要回顾,并对其得失和未来的研究趋向作一个粗浅的评说与前瞻,以期为未来的《孟子》及先秦诸子散文艺术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一、语言特色与技巧研究

关于《孟子》的语言特色,一般认为与《论语》基本相同,属语录体,而多由对话所组成,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但比《论语》更有文采和富于气势。柳存仁认为,《孟子》之“记言文字,极见流利丰畅。”[5](P70)刘大杰认为:“孟子的文章不仅文采华赡,清畅流利,尤以气势胜。”[4](P83)谭家健发表于50年代中期的《略谈〈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一文[6]对孟文语言艺术特征作了细致而独到的分析,认为:孟文语言给人的“第一个印象便是明白晓畅”,这是因为它不事雕琢,不用生僻的词汇和蹩扭的句法,加之善于精工刻镂,精辟准确地使用词汇,平实浅近,干净利落,“有一种爽朗明快的风格,给人朴素自然的美感”。谭氏并由人物语言入手,分析了《孟子》的人物形象,认为孟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生动而复杂的孟子形象,他具有“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的个性”,“锋芒毕露、痛快淋漓的风格”,“基本上是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而作为议论散文,既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无法描写繁复的活动,主要是利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通过孟子自己说的话,“塑造一个栩栩如生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在50年代初中期人们大多只注重诸子散文思想内容的评判,而忽视其艺术特征探究的背景下,谭氏之论引人注目,而由人物语言入手?盐章鬯袋a href=//wenxue.7139.com/2914/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亦令人耳目为之一新。杨公骥认为,《孟子》的“语言严谨而流畅,委婉而犀利,雄恣而细致,在生动泼辣的语言中,流露着强烈而鲜明的感情”,使“孟子的性格活现在纸上”,从而充分地表现了孟子的个性特征[7](P354)。一些研究者从修辞技巧运用的角度分析了《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罗星明撰文认为孟文大量地使用排偶句式、重复对比以及实词、虚词的交错搭配,使语言既简洁精炼又概括性强,“以准确、凝练的语言来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8]章沧授认为孟文通过书面语的口语化、引俗语入文、释古语通俗化等方法,形成了“平朴自然,开口见心”的语言艺术风格;加之“具有自如娴熟地驾驭语言的技巧和能力”,从而“准确凝练,辞简义丰”[9]。边家珍也指出《孟子》具有“高超的表达技巧”,其语言“晓畅明白,通俗易懂,确如泛舟中流,优游自如”[10]。贺友龄《漫话〈孟子〉的语言风格》[11],联系具体作品分析了孟文“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认为《孟子》文章朴实通俗而不粗浅俚俗,是因为其极重视“文采”,从词语的锤炼,到句式的选择,以至篇章结构的安排,都是“极见功力的”。此文分析颇有深度,立论平实而新颖,在孟文语言艺术研究方?娼嫌刑厣档米⒁狻?/P>

孟子生当战国中期,激烈争辩的现实需要和策士纵横文风的沾染,使《孟子》与《论语》的“慎言”间拉开了距离,而呈现出雄辞激越和气势磅礴的风格。鲁迅精辟地指出:“孟子生当周季,渐有繁辞,而叙述则时特精妙。”[12]张振镛认为:“大抵孟文以闳肆胜。”[13](P26)郑振铎认为,孟文“沾了战国辩士之风”,因而“辞意骏利而深切,比喻赡美而有趣”[14](P74)。钱基博ii认为:“儒家之文,至《孟子》而极跌宕顿挫之妙。”[15](P33)均含有对孟文由“繁辞”而形成的语言风格认识的意思,对此研究者多从修辞的角度作了探讨。谭家健认为,孟文喜欢运用排偶的句式和反复重叠的句型,“使文章的如长江大河,浪头一个接着一个,造成浑灏流转,滔滔不绝的壮观”[6]。李泽厚指出:“孟文以相当整齐的排比句法为形式,极力增强它的逻辑推理中的情感色彩和情感力量,从而使其说理具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16](P60)贺友龄具体地分析了《孟子》遣辞造句方面的特点,认为其“行文中那种铿锵顿挫的音节,排散结合的错落句式,使人读来朗朗上口,有一种鲜明的节奏性和优美的音乐感,使人感到作者笔端凝聚着的激情,使人受到感染,受到启迪,使人得到一种美的享受!”[11]章沧授把孟子散文的语言风格概括?捌瓢蹴纾劢∮辛Α保浔硐钟腥?、语句排比而起,连贯成篇,“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2、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列尽事理,千言不穷;3、居高临下,势如破竹,水到渠成,迎刃而解[9]。侯爱平、吕玉玲《论〈孟子〉和〈战国策〉说辞的共同特色》一文[17]通过二者的比较认为,战国时期以“辩”为特征的政治文化背景,形成了二者语言上的共同特色,一是善于揣情摹意,引人入彀,以利害打动人心,二是体现出文学性与逻辑性相统一的特色。文章着眼于二者之“同”,而忽略了光明正大的孟子之文与“逆探巧合”的纵横家言之“异”,而二者的貌合神离正是孟文语言艺术特色之所在。

善譬巧喻是《孟子》散文语言艺术的显著特色,对此研究者也从多方面进行了探讨。郑振铎认为,孟子“喜以比喻宣达他的意见”,“比喻赡美而有趣”[14](P74)。刘大杰指出,《孟子》文章在说理论事时,“偶尔举例取譬,时时露出一种幽默”,如牵牛过堂、齐人妻妾诸段,“实在是巧妙,然而又是出色的比喻和讽刺”,“显示出散文的活泼和机智”[4](P83)。谭家健认为,孟子的比喻“浅易而生动有有趣,轻快灵便而又深刻贴切”,“堪称比喻圣手”,他往往以生活常理就近设譬,运用灵活,精辟允当,一语中的,从而引起读者广泛的共鸣;用寓言故事作譬喻《孟子》为开风气者,这类“叙述则时特精妙”的长喻“曲折多姿,生动有趣”,“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短喻则既平易又精练,正喻生动有趣,反喻夸张幽默。因此,《孟子》的比喻“既有高度的艺术性,又结合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充分表现了伟大散文家的艺术匠心”[6]。杨公骥认为,孟子尤为擅长以寓言故事作譬喻,从而使《孟子》更具文学性,虽然这些譬喻有时并不都能恰切地阐明其理论,然而却充分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因而孟子使用譬喻“不是逻辑思维的产物,而是情感联想的产物,因此它也是抒情的”[7](P354)。徐立认为,《孟子》设喻取譬不仅数量多,而且丰富生动,“孟子设喻不拘一格,有的是眼前景物,有的是出于杜撰,有的是当时的故事;有的夸张,有的幽默;有的一语破的,有的妙喻成串。”[18]章沧授分析了《孟子》用喻的具体情况,认为孟文或以物喻理,深入浅出,或以事喻理,情理显豁;或以寓言喻理,入木三分,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可感,化深奥为浅近通达,因此,作者认为:“孟文用喻,自如娴熟,摇曳多姿。”[9]管仁福《孟、荀散文艺术比较》[19]iii,通过比较论析认为,孟文用喻不仅多而广,而且比喻手法富于创造性,作者往往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容设喻,既有针对性,又妙趣横生,同时孟子的比喻富于想象力,并且通过与对比手法结合,以一些超乎常理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从上述可知,对孟文擅长的譬喻手法的研究比较深入,实际上无论是单纯的比喻,还是故事性的长喻,为先秦诸子散文所共有,而孟文为人所称道,是因为有其独特的“个性”,从而形成了孟文特有的风格,管文提供的思路当有某种方法论意义。

二、论辩艺术研究

战国诸子,好辩、善辩为时尚,而孟子尤以知言善辩著称。孟子在中国文学史、美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气”这一概念,并把“养气”和“知言”结合起来,“他所谓知言的本领植根于养气,而养气就是对自己本性中的善端,循乎自然地加以扩充,不断地进行道义的积累”[20](P112),具体运用于在对话和论辩中,形成了孟文刚柔相济而析义极精的论辩艺术,充分表现了《孟子》散文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与风格。在对孟子论辩艺术的研究中,又大致集中在论辩方法技巧与论辩风格两方面。

钱基博认为孟子论辩“开辟抑扬,高谈雄辩,曲尽其妙……一纵一横,论者莫挡。”[15](P33)段凌辰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的《〈孟子〉之辩论术》一文[21],对孟子的论辩技巧方法作了条分缕析的分析概括,奠定了孟文论辩艺术研究的基础。另外,杨寿昌《孟子文学之管见》[22]、李长之《论孟子文章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之地位》[23]等一批早期论文,对孟文的论辩技巧也时有论及。而从文学散文的角度对孟子论辩艺术进行理论研究,当是50年代中后期以后。谭家健从文章结构入手分析了《孟子》的论辩艺术,认为其特征是:(一)抓住要害,突出中心,在论辩中“有如老吏断狱”,一下子就能把握住问题的关键,作集中分析论证以服人;(二)脉络分明,有条不紊,次序极为清楚,“简直是块天成的织锦”;同时(三)又极富于腾挪跌荡,摇曳多姿,在一问一答中逐步深入问题,穿插变幻章法,富于戏剧因素,“真是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6]。李竹君《〈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一文[24],对孟子的论辩风格和论辩方法作了综合研究,认为:孟子其人“堪称一位雄辩家”,“《孟子》几乎是一部辩论集”,作为一个“有血性的汉子”,孟子“嬉笑怒骂,感情毕露,豪爽直率,痛快淋漓,心地正大光明,议论开口见心”,其论辩具有“若决江河”、势不可挡的“气势”和锋芒毕露、万物披靡的“词锋”;行文以畅达详尽取胜,运用了“逐层疏解,不怕反复,多用排语,重言申明”的铺排手法,“具有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气概”;“不得己”而辩的现实所迫,促使孟子“十分讲究辩论技巧”,论辩中往往采取诱敌深入因势利导的欲擒故纵方法,形成咄咄逼人的气势,加之严密的逻辑推理,引导对方,使其渐入彀中,陷论敌于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使其无可置辩,甘心折服。徐立《孟子论说文的特色》一文[18]称孟子在论辩中“表现了自己的论辩技巧,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雄辩滔滔的辩论家”,“有纵横家的特点”,指出:“他擅长纵横家那套‘捭阖’、‘转丸’、‘揣情’、‘摩意’之术,”加上他的长于“知言”,辩论起来“很会揣情摩意,把对方心理摸得很透,使人完全听从他的摆布”,又重视第一手材料,论辩多以事实作基础,所以有理有据,论辩滔滔,有的放矢,言必有中。洪波《孟子散文中的论辩方法》一文[25]认为,孟子散文中所用的论辩方法,形式多种,变化万千,往往因所论辩之事不同而异其方法,“无不理充词沛,说服力强”。章沧授着力分析归纳了孟子“不同凡俗的论辩技巧”:一是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针锋相对地辩驳答难,二是引出话题,抓住要?Γ讲浇舯疲迫绶缋祝嵌员嚷郾纾馊裆羁蹋芾焱纯欤佣纬闪庶a href=//guoxue.7139.com/2722/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孟子“锋芒毕露、剜心入骨”的气势与风格[9]iv。郭预衡通过与《论语》的比较,对孟文的论辩艺术作了阐述,指出:二者虽然都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体,但《论语》是坐而论道的“谈论”,《孟子》却是针锋相对的论辩,而且结构更加完整、富于辞采、极有气势和感情色彩[26](P135—139)]。管仁福认为:“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主要是在人物对话中表现出来”,从论辩主体和读者接受两方面看,对话体的论辩不同于文章论证式的论辩,它是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因而论辩者必须在短时间内对问题做出快速的反应、对答,在这种情境下,由于思想的直接碰撞和语言的激烈交锋,最容易激发起论辩者的智慧和灵感,从而使论辩呈现出灵活、机智、生动的特点,发为文章极具活泼性和可读性,读者阅读时会有亲临现场之感,从中很容易体会到强烈的情感和充沛的 “文气”[19]。杨福生认为,孟子论辩,服膺于自我精神高度,论辩过程呈现一种向心式回归过程,其论辩艺术依托于自己强有力的完善的儒家理论体系,将论辩焦点归结到自设前提上来驳倒对方,既挥洒自如,又能牢牢控制论辩局面,行所当行,止所当止,从而形成了“理懿而辞雅”的论辩风格[27]。

三、逻辑性及其文体特征研究

春秋战国时期也是我国逻辑思辨的发轫时期,《孟子》散文的逻辑性也为人所注目。研究者认识到,孟子论辩之所以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严密的逻辑性是其重要成因之一。谭家健认为孟子虽然不像墨子那样有比较完整的形式逻辑理论,但是“却能普遍而熟练地使用着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其文章都有着严格的逻辑”,在论辩过程中,孟子成功地运用了排中律和矛盾律,从而“无论和谁辩论,孟子都从没有输过”[6]。洪波认为,《孟子》“文章的组织与逻辑推理的规则极相吻合”,作者把孟子论辩中所运用的逻辑方法归结为:(一)逐层推论法,在具体的论辩中,穿插运用演绎法和归纳法,有正有反,有擒有纵,开合自如,引人入胜;(二)破斥两端法,针对论敌用假言推理与选言推理的综合方法进行的责难,孟子从容应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予以有力的破解;(三)提出新论点法,即当论敌用假言和选言推理进行论辩时,采取肯定一面另提新论点,以击破对方隐含的错误观点;(四)例证法,即把例证作为一个前提,使逻辑推理更加严密。文章还认为,与“名辩逻辑学”和“墨辩逻辑学”重在立论不同,“孟辩逻辑”重在驳论,因此作者认为:“辩难体散文,当自孟子始”。[18]

显然研究者已从《孟子》文章的逻辑特征进而到对其文体特性的认识。关于辩难体,50年代中期,罗根泽认为是韩非子所“独创”[28]。到了80年代有研究者认为其“独创”者应为《孟子》。张惠仁《孟子——我国古代辩对文的开元者》[29],从文体的角度考察了孟子的论辩艺术,认为《孟子》的论辩篇什,“把辞章艺术与严密的逻辑推理揉而为一”,形成了“以反驳艺术见长的辩对散文”,孟子以他“量多质高的辩对散文驰名一时”,而“辩对散文,是一种反映人们逻辑思维成果的文体,它以证明、反证明、推理的逻辑方法,阐明基本观点”,主要是“以问对、答辩的方式展开文章,它的针对性较其他‘论’、‘说’体,要求更高,它以驳论为主要的或突出的论证方法。”辩对散文的产生有赖于逻辑学的形成和发展,孟子的“知言”说,提出和解决了“墨辩逻辑学”中所未提出和解决的驳论问题和方法,“自孟子的‘知言’说出现后,不仅使先秦时代我国朴素逻辑学体系从概念、判断到证明、反证明、推理臻于系统化,而且在我国的文章史与逻辑史上,第一次从理论上把文章学与逻辑学合为一体”;在实践上,“他认真地把我国古代逻辑学的成果运用到自己的辩对中来,使用多种逻辑方法,驳论有力,立论有据,从而使文章既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又具有那种高屋建瓴,势不可挡,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赖志明《从孟子“好辩”看其逻辑观》一文[30v]认为:孟子“给儒家的‘正名’学说中注入实际的逻辑内容,把‘正名’主张从政治、伦理领域逐渐地引向思维领域,从而使儒家的‘正名’与论辩这一思维逻辑的领域有了更多的联系”,论辩中“很讲究立论与驳论的论辩艺术,与严密的逻辑推理揉而为一”,“他善于抓住论辩的契机和对方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把反驳的重点放在论敌的‘所蔽’、‘所陷’、‘所离’、‘所穷’之处,在辩论中努力指责论敌的谬误”。

学者们在肯定孟文逻辑性的同时,对其不足亦时有论及。张惠仁认为,孟子对逻辑推理方法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不自觉的,因此“在逻辑上必然有牵强附会之弊,有时甚至还使用一些诡辩法”[29]。徐立亦认为,孟文在逻辑方面“没有墨子、荀子那种‘隆正’、‘察类’、‘明故’的科学态度,而有时是一种‘无故’、‘乱类’的恣意推论。”[18]根据孟文的特点把逻辑学与文学作品结合起来研究,这类“跨学科”研究对拓展研究领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和把握作家作品的风格特色,无疑是有意义的探索。但对孟子逻辑思想的评价,意见尚有较大分歧;对于《孟子》散文逻辑性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回顾百年《孟子》散文艺术研究状况,有创获亦有缺憾。仅从以上所撮要列举的情况看,百年《孟子》散文艺术研究,从起步而蔚为大观,逐渐摆脱了各种束缚与偏见,走上了独立发展的学术道路,其文学价值与地位得到了认识与确立,其散文艺术得到了广泛的探讨。然而相对于哲学思想、社会政治主张的研究来说,《孟子》散文艺术研究只能说是尚处于起步阶段,无疑尚有不少缺憾。揣度未来的研究趋向,笔者认为当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首先是要对理论上存在一些失误作冷静的符合实际的分析。百年中对《孟子》散文艺术性的确认,所使用的评判标准和术语基本上是用欧美移植来的,并不完全符合其实际情况,因为《孟子》以及先秦诸子散文有其独特的内部构成因素,在诸如文体品类、题材内容、形式构造、表现方法等方面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先验的理论模式和僵化的思维方法,将会阉割其丰富性,亦不足以揭示其真正成就。因而,真正从实际出发,不套用某种现成的理论,从中提炼出相关的命题,探索出切合诸子散文自身特点的理论表述,以剖析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而做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把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应成为新世纪诸子散文艺术研究者的当务之急;其次,由于《孟子》自身的特殊性,百年中对其散文艺术的研究过多地受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介入,重思想轻艺术,既造成了众多的迷误,也造成了研究的浮浅和领域的狭隘,甚至有一些“空白”的领域需要去填补。这方面,徐华龙的《孟子对民间文艺的运用和认识》一文[31][4]或能给人以某种启发。徐文探讨了孟子与民间艺术的关系,指出孟子大量运用了民间故事、神话、寓言、谚语、传说等“劳动人民创造的丰富的民间文艺的内容和形式”,并联系孟子的政治哲学思想、美学观点和文章体式对此作了精到的分析,认为所以如此,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孟子有强烈的‘民’的观念”和“为了对话的需要”,这表明孟子“在自觉地肯定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其确有的科学价值。”事实上,在先秦诸子各家文章中都不难发现相同或相似的现象。按照流行的观点,一切文学活动和艺术形式均肇始于民间,因此探讨先秦其他诸子与民间文艺的关系,无疑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因此,进一步拓展包括《孟子》在内的先秦诸子散文的研究领域,加强理论建设,开辟新的研究思路,推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实现新的跨越,将是新世纪《孟子》以及先秦诸子散文艺术研究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蒋伯潜.诸子通考[M].南京:中正书局,1948.

[2]程千帆.先唐文学源流论略(之二)[J].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1,(2):17—37.

[3]郭沫若.十批判书[M],重庆:重庆群艺书社,1945年。

[4]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中华书局,1941.

[5]柳存仁.上古秦汉文学史[M].商务印书馆,1948年。

[6]谭家健.略谈《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N].光明日报,1957,(9,8),(9,15).

[7]杨公骥.中国文学第一分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8]罗明星.《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J].承德师专学报(哲社版),1982,(2):1—7.

[9]章沧授.论《孟子》散文的语言风格[J].安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85,(4).

[10]边家珍.《孟子》文学风格论略[J].河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3):65-68.

[11]贺友龄.漫话《孟子》的语言风格[J].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2):58-62.

[12]鲁迅.汉文学史纲要[A].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3]张振镛.中国文学史分论[M].商务印书馆,1934.

[14]郑振铎.中国文学史[M].朴社,1932.

[15]钱基博.中国文学史[M].前国立师范学院铅印本,1939;北京:中华书局,1994.

[16]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17]侯爱平 吕玉铃.论《孟子》和《战国策》说辞的共同特色[J].天津师大学报,1999,(4):54-59.

[18]徐立.孟子论说文的特色[J].华南师院学报(哲社版),1980,(3).

[19]管仁福.孟、荀散文艺术比较[J].南京大学学报[J](哲社版).1994,(1):132-137.

辩论的特点范文第6篇

什么是辩论?

定义:辩论是人们持不同立场对同一对象展开争论的过程。

辩论常常是一个批驳谬误,探求真理的过程。因此,辩论的意义在于:明理即辩。

辩论的作用:

1.探求真知真理,弘扬价值观;

2.关注社会生活,激发社会责任心;

3.培养科学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式;

4.吸收和郑和多元化的知识和信息;

5.展示语言风采,弘扬口才魅力;

6.提升人际关系的能力,扩大人际交流的范围,培养公众情感。

一、辩论思维:辩论的灵魂和基础

辩论中,对辩题的分析是否透彻,思路是否清晰,反应是否敏捷,想象是否丰富,推理是否缜密,引据是否合理,配合是否默契等等,都是以思维为基础的。

辩论过程是一个充满逻辑推理、演绎论证的过程,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因此,辩论不但带有浓厚的学术色彩,而且是一种滴水不可漏的思辨之战。

1.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

是在思维过程中,通过知识、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方案、设想和解决方法的思维方式,是能够从不同起点、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标准而得出结论,

再由这些不同方式得出的结论交织融合成一个思维体系。

又叫扩散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

发散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特征

1).表现为流畅、变通、独特;

2).流畅是指反应迅速而丰富,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较多信息;

3).变通是指思维方式不落俗套,能够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去创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独特是指对事物有独到见解。

层次:流畅——变通——独特(最高层)

2.思维方式:收敛性思维

定义:将得到的素材在分析、综合、比较、判断的过程中重新组织,从不同的角度,将思维指向唯一正确的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过程。即“收得拢”。

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的配合运用

1).“散得开,收得拢”;

2).发散性思维为收敛性思维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广阔的依据。

3.逻辑推理:常用方法

(1).三段论

(2).归纳法

(3).类比法

(4).反证法

(5).两难法

逻辑推理:典型错误

(1).偷换概念(主动而为之)

(2).概念混淆(被动而为之)

(3).偷换辩题

(4).循环论证

(5).断章取义

(6).以偏盖全或以全盖偏

二、辩论语言

~汉语是辩论的血肉,辩论是汉语语言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辩论者要将自己的思想用语言完美地表达出来

1.辩论语言的特点

(1).精确性

要忠实于信息传递

(举例:《恐韩·韩乔生语录》)

(2).艺术性

#文采中运理,妙用修辞。(比喻、引用、夸张、排比)

#语美中含力,语言要有美感。

*语言秀

过分夸大了语言的作用,辩手成为语言秀的表演者。

缺乏朴实语言。

(3).攻击性

辩论语言是具有挑战性的攻势语言

(4).逻辑性

(5).简洁性

语言精练,清晰明了。

(6).多样性

有声语言+无声语言(人体语言、姿态语言、实物语言等)

无声语言要给人们的感觉:精神饱满、从容不迫、成竹在胸、正气凛然、气势磅礴······

(7).新奇性

指语言的内容要有新意,表达要让人觉得新奇。

(吸引评委注意,活跃赛场,一新制胜,给对手一个意外。)

(8).感染性:幽默

一是鲜明地表达观点;

二是营造场上的气氛;

三是给对方造成压力。

2.辩论语言的要求(有理、有力、有节)

1).口齿清晰

2).言简意赅

3).言之有别

4).言之有物

5).言而有序

6).言之有理

3.语音、语速、语调关系

三、审题与立论

审题

需要掌握的三个要点:

一是判别辩题类型:

1.矛盾型辩题

只需要论证本方的观点即可。

2.对立型辩题

双方的观点都需要论证。

3.比较型辩题

比较标准。

二是界定包括关键词在内的概念

(1).必要性

(2).基本方式

(3).注意事项

(4).关键词的界定:题眼

三是对辩题的价值判断

求真求实、抑恶扬善是基本价值。

立论

~立论的策略

(1).以哲学的眼光审视、分析命题;

(2).立足点高,超凡脱俗,纵揽全局;

(3).认识到双方立论的薄弱点;

(4).立论要做到严、新、奇。

论据

~特点:

(1).准确性(来源也要准确)

(2).典型性

(3).充分性

(4).新颖性和复杂性

(5).简洁性

变向论据

论证

(1).了解和把握论证因果关系;

(2).善于归纳论证的内容。

最佳立论

#能得到队员感情认同,引发观众共鸣,评委得到认可的立论。

#特点:

(1).逻辑性

(2).创新性

(3).攻击性

变向论点

定义:服务对方论点的论点。

出现的原因:对论点分析的不透彻、不到位。

纠正和拯救:再变向。

框架

底线

底线是一方必须坚守的基本立场,是不能更改的防线。

底线特点:(1).精练;(2).易懂易记。

底线一般以二至四条为宜。

寻找对方底线:观点证明。

检验底线: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攻。

其他所有的观点都是由底线衍生并为之服务。

四、反驳与攻辩

反驳是必须进行的阶段。

反驳是反映辩手是否具有快速思维能力,敏锐的洞察力,迅速的语言归纳本领。

1.直接反驳

2.间接反驳

反驳的原则:服从真理。怀疑一切的反驳可能适得其反。

攻辩

注意事项:

(1).目的明确

(2).言简意赅

(3).击中要害

回答:

(1).设定条件回答法

(2).更换条件回答法

攻辩小结

五、自由辩论:核心

核心:形散而神不散。

自由辩论的准备

自由辩论的施行

六、辩论技巧

1.攻其要害

2.穷追不舍

3.利用矛盾

4.引蛇出洞

5.巧设圈套

6.李代桃疆

7.善用逻辑

8.慎用诡辩

七、仪态仪表

仪态:

1.头部

头部表现要沉稳庄重,频频点头或摇头都不适宜。

不能因表现不好而摇头:自我否定。

2.眼神、眼光

辩手目光要亲切、庄重、坚毅,表现出友好、沉稳、自信的风度。

3.笑容

辩手的笑容只能是微笑。

4.手势

原则:贵精不贵多,要适中得体,干脆利落,自然大方,表意确切。

通病:(1).生硬;(2).繁多;

(3).松散;(4).随意。

5.站姿、坐姿

仪表:着装与化妆

~着装

(1).庄重、统一,有特色。

(2).色彩上一冷色为主。

化妆

~效果:养眼(不是作秀)

八、辩风

1.队伍辩风:

1).雄辩: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2).花辩:复旦大学;

3).戏辩:新南威尔士大学;

4).儒辩:武汉大学;

5).正辩:山西大学;

6).文辩:中山大学;

7).整辩:马来亚大学。

2.队员辩风

1).感情型和理智型;

2).权威型和非权威型。

3.培养辩风的途径:

1).端正人生观;

2).博览群书;

3).有意识地进行。

4.有益辩风的整体配合

卡尼曼的“前景理论”:在不失个性的情况下,优编队伍,分享亮点,而不是让一颗星“灼伤”观众的眼睛。

九、辩德

(1).要树立正确的辩论价值观;

(2).要树立正确的辩论道德观。

十、辩论心理

1.适于辩论的心理素质:

(1).成熟的自信;

(2).强烈表现欲;

(3).求胜心强;

(4).从容;

(5).自然的平常心。

2.心理层次

三个层次:

(1).要我辩;

(2).我能辩;

(3).我要辩。

3.心理环境

解决方法:主动了解,提前适应。

(1).宏观环境:比赛大环境;

(2).微观环境:辩手对赛场的心理适应。

4.心理调动

5.心理压力

~印象整饬

~怯场

6.辩论中的自我心理控制

(1).控制紧张

(2).摆脱冲动

(3).控制急噪

(4).避免压抑

(5).摆脱心理障碍

(6).适度控制同情心

对方心理控制

最佳效果:逆认反应

控制对方心理以攻心为主。

观众的心理控制

观众的心理特点:

(1).对信息的棘手具有选择性;

(2).对辩手的态度受自身的影响。

控制观众心理:

(1).以真情打动观众;

(2).用真心理解和尊重观众;

(3).以真本事赢得观众赞赏。

评委的心理控制

辩论中的心理干扰:

(1).用眼神和表情;

辩论的特点范文第7篇

1辩论式案例教学的概念

辩论式案例教学的历史悠久,其雏形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精神接生法”,苏格拉底从现实中的案例开始,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与学生展开辩论,将真理蕴含在辩论中,通过在辩论中取胜让学生信服,将所辩论的问题及其真理传授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苏格拉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及辩论能力,也使得自己成为赫赫有名的雄辩家。本文所研究的辩论式案例教学发展了苏格拉底的辩论教学,更具有系统性与教学针对性。“当人们使用一个含义过于宽泛、内容没有精确界定的术语却未对其中包含的不同意思加以区分时,混淆就产生了,大多数争论皆源于此。”[4]需要界定辩论式案例教学的概念,同时将其与传统教学和一般案例教学区分开来。笔者认为,辩论式案例教学是在一般性案例教学的基础上采用辩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用所学专业知识去辩析案例中的问题,通过教师、正方学生与反方学生的互动来提升能力的教学方式。在辩论式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参与者,围绕着案例展开活动,教师担任主持人,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三个主体以案例为基础形成互动关系。辩论式案例教学活动中三者以案例为基础展开辩论的互动关系使其独特于一般案例教学,通过教师主持与总结、学生展开辩论的方式,增强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考的能力和辩论能力,其效果超越传统教学与一般案例教学。现将传统教学、一般案例教学和辩论式案例教学进行比较分析,如表1。根据对比分析可以总结出,辩论式案例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和一般案例教学,学生的参与度增大,参与主体增多;课堂的教学及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更加具有灵活性;学生以案例为基础展开辩论,提高了思辩能力。辩论式案例教学在辩论与案例教学的基础之上,将其二者相结合,很好地发挥出了各自的优势,达到了“1+1>2”的效果。“案例辩论式教学法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研究,不断补充完善,可以说在大多数经管类专业课程中能够正常应用,而且反应效果非常好。”[5]贵州大学伍国勇将辩论式案例教学法应用到经管类课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相信辩论式案例教学应用到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也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2辩论式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辩论式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教学与一般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笔者将从教学目标、教师能力、学科特性和课程教学4个维度探讨辩论式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和综合能力。在辩论开始前告知赛后评出优胜队一个和最佳辩手一名,以此调动辩论队和选手的积极性,并对辩论赛全程多角度录像,以提高学生的兴奋度和参与精神。在课堂辩论中,学生之间的论辩唇枪舌剑、针锋相对,锻炼了学生的睿智、思辩能力,能在紧张的环境中快速应变是公共管理型人才的应有之义。

2)教师能力: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辩论式案例教学中,教师扮演着教学活动设计者、主持人、仲裁者三种角色。教师策划整个教学活动的能力,主持整个辩论、控制辩论进程与场面的能力,驾驭辩论、应对学生提问的能力都能够在案例教学中得到提升。在辩论式案例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多维度传输,辩论中没有唯一的答案,而是知识、观点的多元化融合。在辩论中产生的思想扩展了教师的思想视野,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辩论式案例教学成为了教师授课的一张“王牌”。

3)学科特性:推动我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公共管理学强调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它相关理论来源的外来性,要求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模式的创新必须满足这些特点。辩论式案例教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公共管理需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概括出公共管理理论,同时也要用公共管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罗伯特•达尔说过:“从某一个国家的行政环境归纳出来的概论,不能够立刻予以普遍化或被应用到另一个不同环境的行政管理上去。一个理论是否适用于另一个不同的场合,必须先把那个特殊场合加以研究之后才可以判定。”[6]因此,对于公共管理学也要本土化,辩论式案例教学要着眼于我国实际本土案例,通过案例辩论概括、总结出管理经验,推动我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

4)课程教学:优化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文化。辩论式案例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团队精神。“使用案例教学法不只是对教育模式的改变,更是对大学校园中教与学文化的优化。”[7]“教学文化可以理解为在教学情境中,师生基于教与学的接触、交流、对话等活动过程而呈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如师生地位、师生互动的文化意蕴,学习方式、思维范式的文化透视等。”[8]辩论式案例教学改善了公共管理学科中的教学文化。从师生地位角度看,将师生对立文化变为参与伙伴文化;从师生互动角度看,将师生孤立文化变为师生合作文化;从学习方式上看,将应试教育文化变为学生思辩文化;在辩论式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扮演着主持人与仲裁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参与到辩论中,形成伙伴交流关系。

3辩论式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辩论式案例教学将辩论法引入到了案例教学中,结合了辩论与案例教学的优势,让学生成为正反两方,基于案例展开辩论。近3年笔者在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和行政管理本科生的课堂中进行了试点教学,选择的题目有“高薪是否养廉”、“小岗村土地的分与合”(本案例为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入库案例,案例编号201512520050)、“‘周口平坟’奈若何?”(本案例为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首批直接入库案例,案例编号201412520226)、“与华西村的发展之路”等,根据笔者个人的辩论式案例教学经验,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横向维度,从准备、总结、反馈三个纵向阶段论述辩论式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3.1准备阶段

首先是做好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就是教与学的准备,教师与学生都要做好准备。在辩论式案例教学中,教师要选择一个好的案例,并结合所讲课程为学生确定一个辩题。“哈佛人认为,一个好的教学案例有五大因素:在教学上的用处;引发冲突;强制性的决定;案例的综合性;教学案例要简洁。”[9]教师在选择案例之前还必须对学生进行需求调查分析。教师应该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点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确定辩论式案例教学的次数以及重点。教师应该在学生感兴趣和知识掌握较差的范围实施辩论式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其次做好配套措施。不应当把辩论式案例教学当做一个小的教学活动,而应当做一种教学方式制度化,要有一定的配套措施给予支持、提供条件与环境,包括学校政策、教师评分以及教学环境。在学校政策方面,主要体现在教务处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应当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提高学生参加辩论式案例教学积极性。辩论式案例教学除了在相关政策,即“软”的条件上准备外,还需要一些“硬”件设施的辅助。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需要以下几个辅助设施:(1)宽敞的教室及可移动的桌椅,学生在进行辩论时可以挪动桌椅分成正反两方;(2)一个清楚的投影仪。播放案例,进行电子记录,学生也可播放文件、视频、图片帮助其展开论证;(3)小卡片,方便学生记录语言、陈述观点。

3.2实施阶段

辩论式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案例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的单一角色,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展开辩论的主席,学生不仅听教师讲授理论,还担任正反方辩论的角色。因此,在辩论活动实施时必须研究参与人员的角色扮演问题。

1)人员角色。在辩论式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操纵者,而是案例讨论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仲裁者”[10]。因此,任课教师充当着活动设计者、主持人、仲裁者三种角色。(1)活动设计者是任课教师从宏观上把握整个课程教学,并对辩论式案例教学的整体流程进行设计;(2)主持人主要体现在控制和引导两个方面。任课教师主持辩论的整体活动,控制时间;从内容上掌握方向,引导学生朝着所讨论问题的方向辩论;(3)仲裁者是任课教师在辩论结束时对辩论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价,并对正反双方的观点在方向上有一个引导,得出一个结论。任课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当着这三种角色,学生也相对应地充当着活动主要参与者、辩论的正反方辩手、活动效果的反馈者。(1)活动主要参与者是指在任课教师的活动设计下,学生积极参与到辩论式案例教学中来,选择辩题,展开辩论;(2)正反方辩手是指学生在辩论式案例教学中充当对阵双方辩手的角色,在实施中为自己所赞同的观点积极辩论,试图说服对方;(3)活动效果的反馈者。任何一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效果如何都是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在活动的实施中,只有明确了参与者所扮演的角色才能根据参与者的情况开展教学活动。

2)课堂辩论。(1)辩论首先选定正反辩手各4名,采取报名方式,由于思想工作准备到位,学生积极性很高;正反辩手入座后,其他同学自由选择支持的辩论队,并坐在自己支持辩论队的后方,以示支持。主持人(任课教师)介绍辩题相关背景资料,简单介绍比赛流程和规则;(2)开篇陈词,正反方代表先后发言,并在3分钟之内做完本方的立论陈词;(3)双方展开攻辩:正方二辩对反方二辩或三辩提问;正方三辩针对反方二辩或三辩提问;反方二辩针对正方二辩或三辩提问;反方三辩针对正方二辩或三辩提问。每一阶段时间为2分钟,提问时间不超过30秒;(4)双方进入攻辩小结环节,限时2分钟。小结结束后进入小组讨论或休息环节,小组在此时可以商量剩余环节的对策,教师分别对正反双方进行指导,对前几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并提出自己对两方辩论策略的建议,指导学生用专业理论知识去辩论说服对方;(5)自由辩论环节,双方轮流站起来自主发言,既可以陈述本方观点,也可以指出对方辩手观点上的错误,或者提出问题让对方辩手回答。每一方限时5分钟,时间用完则不能辩论,双方共计10分钟。自由辩论环节是最能锻炼和体现学生反应能力、辩论能力的,教师也可以在此环节向学生抛出更有价值的问题,由学生回答,此环节教师的参与有利于引导双方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为自由辩环节学生辩论很容易偏题;(6)总结环节,双方代表综合各自意见做此次案例辩论的最终结论陈述,时间限制为5分钟。这一环节是学生总结能力、概括能力的体现,教师应当认真听取双方的总结,对学生能力的改进进行指导。

3)总结反馈。在总结陈词结束之后,辩论式案例教学并未结束,而是进入了总结反馈阶段,包括三个方面:(1)活动总结。在辩论结束后学生应当做总结,一是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总结,二是对本团队以及个人在辩论中的表现做总结,为自己的表现打分。教师也应当进行案例本身总结和学生表现情况总结;(2)效果反馈。教师应当听取学生关于辩论式案例教学的意见,学生谈自己的感悟和能力的增长,通过学生的话语来判定其效果如何;(3)成果体现。每一次的辩论式案例教学都应有一定的成果体现,教师应将辩论的整个过程及学生陈述的总结记录在案,形成一份案例教学报告,并将学生的感悟也纳入其中,形成辩论式案例教学的教学案例,为之后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辩论式案例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双向配合,教师需要调查需求、选择案例、确定辩题、主持辩论、总结评价,学生需要熟悉案例、选择辩题、确定团队、展开辩论、感受反馈,最终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配合,二者都能从中有所得,如图1。综上所述,辩论式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结合了公共管理学科教学实践性、案例性的特点,针对其关注社会管理、公共问题的特征,将现实社会中的真实案例结合辩论的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改善了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4辩论式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应用中的策略优化

成功的辩论式案例教学离不开一个好的、适合公共管理学科的案例,离不开明确的教学目的和围绕公共管理案例展开的辩论,同时还要规避辩论式案例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要使得辩论式案例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选择案例、辩论环节以及规避问题三个方面实现最优。

4.1案例选择:坚持争辩性、针对性、全面性、本土性

从教学应用性上来看,小劳伦斯认为教学的案例是“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习者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后从中有所收获”[11]。教师在做案例选择的时候必须明白什么是一个好的、适合公共管理学科的案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因素:(1)案例中问题的争辩性。从两个方面辩论都各有道理,这样才易于引发学生的争辩,要让学生像在进行军事战争的敌我双方一样用自己的思想去“战斗”;(2)案例有针对性。案例的选择应针对所学课程的专业知识;(3)案例论述的全面性。这样学生在展开辩论的时候就能有所依据,利用案例提供的线索展开辩论;(4)案例并不只是故事,而是以现实为基础。“案例反映的情况要与中国行政管理改革及实践紧密结合,使其具有中国特色,易于理解和分析。”[12]用案例对学生进行培训,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解决现实中的公共管理问题。

4.2案例辩论:坚持专业化、理论化、开放性、效果性

学生在课堂辩论过程中经常出现偏离主题、生活化语言辩论、混合辩论甚至争论的情况。因此,在课堂辩论中教师要向学生们明确案例辩论专业化、理论化、开放性、效果性的原则。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课堂中更强调的是公共性和管理性的问题,所以,学生在课堂中应当更多地用公共行政、公共政策、管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去理解案例、参与辩论,辩论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公共管理专业知识与能力。在课堂辩论中不仅要保证专业化,还要使得辩论观点上升到理论分析的高度,既要用理论去分析案例,又要将案例中总结的观点上升到理论高度。

4.3规避问题:坚持效率性、控制性、协调性、重点评价性

在笔者实施辩论式案例教学过程中,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效率低、时间耗费较长,课堂辩论秩序混乱、过于开放,辩论双方僵持不下、无法得出案例问题解决结论。因此辩论过程中要在教师的指挥下坚持效率最大化原则,学生尽可能地简化语言。教师需要按照辩论规则在时间节点上有效地去控制辩论秩序,指挥正反双方进行辩论,对于辩论混乱的情况要及时制止,让辩论有序进行。对于正反双方僵持不下的局面,教师要发挥仲裁者的角色,协调好双方。教师在评价时由于所评学生较多、标准也是多样的,很难给出准确的评价,因此,教师要坚持重点评价原则,对于所考核项目中重点的项目给予评分,突出学生优势和长处。

5结束语

辩论的特点范文第8篇

一、辩论是挖掘孩子潜力的“挖掘机”

“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的一个亮点,他提出知识建构的潜力取决于一个人。“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最近发展区”的充分发展又依赖于他与周围人和环境的相互交往。由于有成年人的指导和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协作,一个人的技能可以比只靠自己孤军作战高出一筹。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可以用“辩论”这一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发展的环境,因为有教师或学生提供支持、交流、指导和互助。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能完成平时不太可能完成或不能独自完成的学习任务。再者,辩论能真正推动学生与文本进行零距离对话,在虚心涵咏、感悟品味、言语交锋中提高感悟水平,发挥智慧潜能,展现独特个性,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在辩论这一形式中“无痕”地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

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有一个重点句:“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的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笔者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这句话时,一些同学就说了: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的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难道不好吗?现在这个社会,谁不爱外表美,外表美有错吗?外表美不好吗?难道谁都得像花生一样,藏而不露,把果实埋在地里,那岂不累死!我一听,愣在那里,心想:现在的学生想法真奇怪,但是人家说得对呀,没错呀!而且想法特别新颖,应加以鼓励。那么该如何引导呢?于是,笔者让学生以“我们需不需要外表美?”为题,进行辩论。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他们的一些观点还需要商榷,但他们的一些观点还是很有创意的,是应该加以鼓励的。经过一场辩论会,他们对《落花生》一课的理解更深了。

二、辩论是课堂出现争议时的“缓冲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当学生出现一些独特体验,甚至一些偏激想法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辩论。辩论可作为班级出现争议时的“缓冲剂”,通过辩论让大家各抒己见,通过辩论引导大家统一认识,使学生的意见不至于偏颇,甚至可以杜绝一些极端的论点和思想,把学生的“伪求异思维”引导到正轨。在上《舍身炸暗堡》这篇课文教到第七自然段时,突然教室一角传来了一个尖锐的声音“真傻”!整个课堂气氛突然凝住了,傻吗?笔者立即意识到学生的认识出现偏差,如何遏制这种偏差,这时笔者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出示辩题:傻吗?

正方:不傻

反方:真傻

通过辩论,同学们深刻明白了在冲锋号吹响,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许多同志倒下栖牲的万分紧急关头,炸毁暗堡拉导火索是他唯一的选择,这时候已经顾不了家人了,得到了千万人的尊敬,千万人的佩服,他的牺牲很有价值,并不是白白送了性命。

三、辩论是阅读平台上的“助推器”

辩论的特点范文第9篇

PS:以下均为作者听讲座所做的随堂笔记,部分内容不全,敬请各位多多包涵、指正。

什么是辩论?

定义:辩论是人们持不同立场对同一对象展开争论的过程。

辩论常常是一个批驳谬误,探求真理的过程。因此,辩论的意义在于:明理即辩。

辩论的作用:

1.探求真知真理,弘扬价值观;

2.关注社会生活,激发社会责任心;

3.培养科学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式;

4.吸收和郑和多元化的知识和信息;

5.展示语言风采,弘扬口才魅力;

6.提升人际关系的能力,扩大人际交流的范围,培养公众情感。

一、辩论思维:辩论的灵魂和基础

辩论中,对辩题的分析是否透彻,思路是否清晰,反应是否敏捷,想象是否丰富,推理是否缜密,引据是否合理,配合是否默契等等,都是以思维为基础的。

辩论过程是一个充满逻辑推理、演绎论证的过程,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因此,辩论不但带有浓厚的学术色彩,而且是一种滴水不可漏的思辨之战。

1.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

是在思维过程中,通过知识、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方案、设想和解决方法的思维方式,是能够从不同起点、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标准而得出结论,

再由这些不同方式得出的结论交织融合成一个思维体系。

又叫扩散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

发散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特征

1).表现为流畅、变通、独特;

2).流畅是指反应迅速而丰富,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较多信息;

3).变通是指思维方式不落俗套,能够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去创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独特是指对事物有独到见解。

层次:流畅——变通——独特(最高层)

2.思维方式:收敛性思维

定义:将得到的素材在分析、综合、比较、判断的过程中重新组织,从不同的角度,将思维指向唯一正确的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过程。即“收得拢”。

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的配合运用

1).“散得开,收得拢”;

2).发散性思维为收敛性思维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广阔的依据。

3.逻辑推理:常用方法

(1).三段论

(2).归纳法

(3).类比法

(4).反证法

(5).两难法

逻辑推理:典型错误

(1).偷换概念(主动而为之)

(2).概念混淆(被动而为之)

(3).偷换辩题

(4).循环论证

(5).断章取义

(6).以偏盖全或以全盖偏

二、辩论语言

~汉语是辩论的血肉,辩论是汉语语言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辩论者要将自己的思想用语言完美地表达出来

1.辩论语言的特点

(1).精确性

要忠实于信息传递

(举例:《恐韩·韩乔生语录》)

(2).艺术性

#文采中运理,妙用修辞。(比喻、引用、夸张、排比)

#语美中含力,语言要有美感。

*语言秀

过分夸大了语言的作用,辩手成为语言秀的表演者。

缺乏朴实语言。

(3).攻击性

辩论语言是具有挑战性的攻势语言

(4).逻辑性

(5).简洁性

语言精练,清晰明了。

(6).多样性

有声语言+无声语言(人体语言、姿态语言、实物语言等)

无声语言要给人们的感觉:精神饱满、从容不迫、成竹在胸、正气凛然、气势磅礴······

(7).新奇性

指语言的内容要有新意,表达要让人觉得新奇。

(吸引评委注意,活跃赛场,一新制胜,给对手一个意外。)

(8).感染性:幽默

一是鲜明地表达观点;

二是营造场上的气氛;

三是给对方造成压力。

2.辩论语言的要求(有理、有力、有节)

1).口齿清晰

2).言简意赅

3).言之有别

4).言之有物

5).言而有序

6).言之有理

3.语音、语速、语调关系

三、审题与立论

审题

需要掌握的三个要点:

一是判别辩题类型:

1.矛盾型辩题

只需要论证本方的观点即可。

2.对立型辩题

双方的观点都需要论证。

3.比较型辩题

比较标准。

二是界定包括关键词在内的概念

(1).必要性

(2).基本方式

(3).注意事项

(4).关键词的界定:题眼

三是对辩题的价值判断

求真求实、抑恶扬善是基本价值。

立论

~立论的策略

(1).以哲学的眼光审视、分析命题;

(2).立足点高,超凡脱俗,纵揽全局;

(3).认识到双方立论的薄弱点;

(4).立论要做到严、新、奇。

论据

~特点:

(1).准确性(来源也要准确)

(2).典型性

(3).充分性

(4).新颖性和复杂性

(5).简洁性

变向论据

论证

(1).了解和把握论证因果关系;

(2).善于归纳论证的内容。

最佳立论

#能得到队员感情认同,引发观众共鸣,评委得到认可的立论。

#特点:

(1).逻辑性

(2).创新性

(3).攻击性

变向论点

定义:服务对方论点的论点。

出现的原因:对论点分析的不透彻、不到位。

纠正和拯救:再变向。

框架

底线

底线是一方必须坚守的基本立场,是不能更改的防线。

底线特点:(1).精练;(2).易懂易记。

底线一般以二至四条为宜。

寻找对方底线:观点证明。

检验底线: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攻。

其他所有的观点都是由底线衍生并为之服务。

四、反驳与攻辩

反驳是必须进行的阶段。

反驳是反映辩手是否具有快速思维能力,敏锐的洞察力,迅速的语言归纳本领。

1.直接反驳

2.间接反驳

反驳的原则:服从真理。怀疑一切的反驳可能适得其反。

攻辩

注意事项:

(1).目的明确

(2).言简意赅

(3).击中要害

回答:

(1).设定条件回答法

(2).更换条件回答法

攻辩小结

五、自由辩论:核心

核心:形散而神不散。

自由辩论的准备

自由辩论的施行

六、辩论技巧

1.攻其要害

2.穷追不舍

3.利用矛盾

4.引蛇出洞

5.巧设圈套

6.李代桃疆

7.善用逻辑

8.慎用诡辩

七、仪态仪表

仪态:

1.头部

头部表现要沉稳庄重,频频点头或摇头都不适宜。

不能因表现不好而摇头:自我否定。

2.眼神、眼光

辩手目光要亲切、庄重、坚毅,表现出友好、沉稳、自信的风度。

3.笑容

辩手的笑容只能是微笑。

4.手势

原则:贵精不贵多,要适中得体,干脆利落,自然大方,表意确切。

通病:(1).生硬;(2).繁多;

(3).松散;(4).随意。

5.站姿、坐姿

仪表:着装与化妆

~着装

(1).庄重、统一,有特色。

(2).色彩上一冷色为主。

化妆

~效果:养眼(不是作秀)

八、辩风

1.队伍辩风:

1).雄辩: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2).花辩:复旦大学;

3).戏辩:新南威尔士大学;

4).儒辩:武汉大学;

5).正辩:山西大学;

6).文辩:中山大学;

7).整辩:马来亚大学。

2.队员辩风

1).感情型和理智型;

2).权威型和非权威型。

3.培养辩风的途径:

1).端正人生观;

2).博览群书;

3).有意识地进行。

4.有益辩风的整体配合

卡尼曼的“前景理论”:在不失个性的情况下,优编队伍,分享亮点,而不是让一颗星“灼伤”观众的眼睛。

九、辩德

(1).要树立正确的辩论价值观;

(2).要树立正确的辩论道德观。

十、辩论心理

1.适于辩论的心理素质:

(1).成熟的自信;

(2).强烈表现欲;

(3).求胜心强;

(4).从容;

(5).自然的平常心。

2.心理层次

三个层次:

(1).要我辩;

(2).我能辩;

(3).我要辩。

3.心理环境

解决方法:主动了解,提前适应。

(1).宏观环境:比赛大环境;

(2).微观环境:辩手对赛场的心理适应。

4.心理调动

5.心理压力

~印象整饬

~怯场

6.辩论中的自我心理控制

(1).控制紧张

(2).摆脱冲动

(3).控制急噪

(4).避免压抑

(5).摆脱心理障碍

(6).适度控制同情心

对方心理控制

最佳效果:逆认反应

控制对方心理以攻心为主。

观众的心理控制

观众的心理特点:

(1).对信息的棘手具有选择性;

(2).对辩手的态度受自身的影响。

控制观众心理:

(1).以真情打动观众;

(2).用真心理解和尊重观众;

(3).以真本事赢得观众赞赏。

评委的心理控制

辩论中的心理干扰:

(1).用眼神和表情;

辩论的特点范文第10篇

一、什么是“辩论式”学习

所谓“辩论式”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怎样进行“辩论式”学习

(一)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良好师生关系是前提

只有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才能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学中,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和激励;当学生回答有错时,教师更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于质疑,积极思考,无所顾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获得知识,体验情感,获得人格的发展。

(二)选择恰当的“论题”是保障

在语文教学中,辩论题的确定,影响着“辩论式”学习的开展。教学中依据什么来确定辩论题?我们要依据小学语文新大纲,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依据教材的内容,还要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来确定辩论题。那么怎样使论题聚焦呢?我们主要采用以下的方法:

抓住课文中似乎有矛盾的地方进行辩论学习

例如:《苦柚》一课有这样一段话:“孩子,凭着你这颗善良的心,诚实的心,苦柚子也会变甜的”。我们就以“柚子到底是苦还是甜”作为论题让学生展开辩论。学生通过探究辩论,达成了共识:小姑娘的诚实打动了伯父的心。柚子是苦的,但伯父的心里却是甜甜的。不仅统一了认识,还体会到了小女孩美好的心灵。

抓住课文中能产生认识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一课时,我们组织学生围绕“蔺相如以‘璧上有点小毛病’为由,把已献给秦王的和氏璧要回来,这是不是骗?”这个论题,展开了辩论。学生分成了两大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对蔺相如这个人物又有了更高的认识,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题展开辩论

例如:学习《赤壁之战》一课,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辩论题:“在这场战役中曹操该不该输?”这就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题。无论学生站在哪个角度上谈这个问题,他都要谈到赤壁之战的过程,都要谈到赤壁之战双方胜与负的原因,还要谈到人物的性格特点。

还可以于“无疑”处求“疑”,引发学生开展辩论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一课时,学生学习“渑池之会”这一部分,我们就让学生质疑问难,在学生认为没有问题的时候,我们抛出了这样一个论题:在渑池之会上,秦国与赵国是打成了平手还是分出了胜负?学生在辩论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把握“辩论”的时机是关键

在语文课堂中,什么时候开展辩论最好?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愤”、“悱”之际,即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我们引发辩论,往往是最佳时机。例如:《狐狸和乌鸦》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当学生学完课文后,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乌鸦喝水》中,我们知道乌鸦特别聪明,那么这只乌鸦怎么会上当呢?乌鸦到底聪明不聪明?如果课堂上能抓住这个问题。顺势开展辩论,就可以说把握住了“辩论式”的时机。通过辩论学生就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爱听奉承话,再聪明的乌鸦也会上当。这样的辩论才更有价值。因为它不仅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还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真正得到了发展。

三、“辩论式”学习的作用

(一)在“辩论武”学习中,落实了读的训练

在课堂上,当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辩论时,他就需要从课文中寻找论点,这就促使着学生要对课文进行研读。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精读”,在读中揣摩、探究,寻找答案,提炼出自己所需的论点,最后再把找到的论点与同学们一起交流,这样就使“读”在辩论式学习中,得到了落实。

(二)在“辩论式”学习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在“辩论式”学习中,辩论的主要武器就是语言,辩论双方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要通过语言说服对方。当然,辩论双方要更好地说服别人,还必须认真倾听对方的论述,因而辩论式学习还创设了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的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在“辩论式”学习中,课内外阅读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学生为了在辩论中更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渠道查阅大量的资料。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很多同学在分析评点周瑜这个人物时,引用了很多《三国演义》中的故事。通过这场辩论,使全班掀起了读“三国热”。这就使我们的课文的确成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诱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潮,拓展了学生学习的内容,使课内外阅读得到了有机结合。

辩论的特点范文第11篇

一、什么是“辩论式”学习

所谓“辩论式”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怎样进行“辩论式”学习

(一)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良好师生关系是前提

只有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才能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学中,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和激励;当学生回答有错时,教师更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于质疑,积极思考,无所顾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获得知识,体验情感,获得人格的发展。

(二)选择恰当的“论题”是保障

在语文教学中,辩论题的确定,影响着“辩论式”学习的开展。教学中依据什么来确定辩论题?我们要依据小学语文新大纲,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依据教材的内容,还要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来确定辩论题。那么怎样使论题聚焦呢?我们主要采用以下的方法:

抓住课文中似乎有矛盾的地方进行辩论学习

例如:《苦柚》一课有这样一段话:“孩子,凭着你这颗善良的心,诚实的心,苦柚子也会变甜的”。我们就以“柚子到底是苦还是甜”作为论题让学生展开辩论。学生通过探究辩论,达成了共识:小姑娘的诚实打动了伯父的心。柚子是苦的,但伯父的心里却是甜甜的。不仅统一了认识,还体会到了小女孩美好的心灵。

抓住课文中能产生认识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一课时,我们组织学生围绕“蔺相如以‘璧上有点小毛病’为由,把已献给秦王的和氏璧要回来,这是不是骗?”这个论题,展开了辩论。学生分成了两大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对蔺相如这个人物又有了更高的认识,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题展开辩论

例如:学习《赤壁之战》一课,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辩论题:“在这场战役中曹操该不该输?”这就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题。无论学生站在哪个角度上谈这个问题,他都要谈到赤壁之战的过程,都要谈到赤壁之战双方胜与负的原因,还要谈到人物的性格特点。

还可以于“无疑”处求“疑”,引发学生开展辩论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一课时,学生学习“渑池之会”这一部分,我们就让学生质疑问难,在学生认为没有问题的时候,我们抛出了这样一个论题:在渑池之会上,秦国与赵国是打成了平手还是分出了胜负?学生在辩论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把握“辩论”的时机是关键

在语文课堂中,什么时候开展辩论最好?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愤”、“悱”之际,即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我们引发辩论,往往是最佳时机。例如:《狐狸和乌鸦》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当学生学完课文后,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乌鸦喝水》中,我们知道乌鸦特别聪明,那么这只乌鸦怎么会上当呢?乌鸦到底聪明不聪明?如果课堂上能抓住这个问题。顺势开展辩论,就可以说把握住了“辩论式”的时机。通过辩论学生就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爱听奉承话,再聪明的乌鸦也会上当。这样的辩论才更有价值。因为它不仅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还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真正得到了发展。

三、“辩论式”学习的作用

(一)在“辩论武”学习中,落实了读的训练

在课堂上,当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辩论时,他就需要从课文中寻找论点,这就促使着学生要对课文进行研读。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精读”,在读中揣摩、探究,寻找答案,提炼出自己所需的论点,最后再把找到的论点与同学们一起交流,这样就使“读”在辩论式学习中,得到了落实。

(二)在“辩论式”学习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在“辩论式”学习中,辩论的主要武器就是语言,辩论双方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要通过语言说服对方。当然,辩论双方要更好地说服别人,还必须认真倾听对方的论述,因而辩论式学习还创设了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的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在“辩论式”学习中,课内外阅读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学生为了在辩论中更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渠道查阅大量的资料。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很多同学在分析评点周瑜这个人物时,引用了很多《三国演义》中的故事。通过这场辩论,使全班掀起了读“三国热”。这就使我们的课文的确成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诱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潮,拓展了学生学习的内容,使课内外阅读得到了有机结合。

辩论的特点范文第12篇

【正文】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56X(2001)01—0107—06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以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当作出发点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卷,第253页。)是批评、改造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伟大成果。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做了什么样的改造呢?最根本的是把头脚倒置的唯心辩证法正立起来,把辩证法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这一点,马克思多次强调过。恩格斯说过:“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0卷,第13页。)列宁也指出:“必须揭发、理解、拯救、解脱、清洗这种实质(黑格尔主义的实质),马克思、恩格斯就做到了这一点。”(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8卷,第147页。)这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的改造,主要是剥去唯心主义的外衣,吸取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并把它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当然,马克思、恩格斯对辩证法的贡献决不止这些,他们明确提出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提出主观辩证法不过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明确提出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即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立面相互渗透的规律和否定之否定的规律(黑格尔论述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论述了对立面相互渗透,并以否定之否定规律作为构造自己哲学体系的杠杆,但黑格尔并没有明确表述这些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而且在黑格尔那里,对立统一实际上指的是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规律是从属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到恩格斯才把对立面统一规律从否定之否定规律中分化出来,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在辩证法问题上所要解决的,主要是讲清楚唯物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联系与区别,强调辩证法的客观性;同时针对当时自然科学家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强调辩证法思维的普遍有效性。马恩创立了唯物辩证法这一科学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奠定了理论基础,这是功不可没的,谁都不会怀疑的。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穷尽唯物辩证法的所有问题,后人也不是对唯物辩证法无所作为的。事实是,列宁把唯物辩证法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列宁所面临的情况与马恩有所不同。马恩所面临的是公开的反对发展、变化的形而上学观。随着唯物辩证法的传播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公开地否认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愈来愈少了。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产生了庸俗进化论。庸俗进化论承认发展、变化,但认为只有单纯量的变化,否认质的变化;这种量的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是在事物的外部。它的要害是否认事物的自己运动,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庸俗进化论成为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调和阶级矛盾,鼓吹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为了揭露帝国主义的本质,为了同机会主义的诡辩和折中主义进行斗争,列宁发奋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研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深入研究了矛盾学说,提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光辉思想,把唯物辩证法的理论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列宁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可以分两个阶段来考察,有他的两篇著作为标志:即《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和《谈谈辩证法问题》。

列宁在写作《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时,对辩证法的理解产生了一个飞跃,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是紧紧抓住了对立统一规律来阐述辩证法。例如,他写道:“辩证法的东西(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8卷,第97页。)对黑格尔批判康德割裂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形而上学观点时所得出的结论:“这两个规定,如果单纯看来,没有一个是真的,只有两者的统一才是真的。这就是对这两个规定的真正辩证的看法,也是它们的真正结果。”列宁旁批:“真正的辩证法。”(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8卷,第119页。)在回答“辩证法是什么”时,列宁是从矛盾的对立、依赖、同一和转化的意义上来回答问题的。列宁写道:“这里也有辩证法的本质。对立面的统一、同一这个公式正是表现着这个本质。”(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8卷,第285页。)我们可以看到,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无论是摘录黑格尔的话,还是他自己加的批语,只要涉及到辩证法的内容或给辩证法下定义,列宁都是围绕对立、同一、转化来阐明的。最突出的是辩证法十六要素。综观十六要素,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体现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不是把辩证法仅仅看成是客观事物的辩证法,而且也是认识的辩证法,思维的辩证法。二是对立统一观点象一根红线贯穿于辩证法要素十六条中,除第一条讲观察的客观性外,这是前提,其余各条都是围绕对立统一规律提出来的。

在形成辩证法的十六要素以后,至此,列宁关于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的思想是完全成熟了。所以他在写完辩证法要素十六条之后作了总结,明确提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我们把《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里的十六要素与《卡尔·马克思》中的关于辩证法的四个特征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列宁对辩证法的理解,加进了自己的新的研究成果,作出了新的发现。

列宁说,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统一的学说,这样就抓住了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列宁提出了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问题,有没有说明和发挥呢?应该说他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作了初步的阐明和发挥。可以认为,这篇短文是列宁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来阐明唯物辩证法体系的纲要。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一分为二是辩证法的实质,列宁在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普遍性以后,紧接着从两种发展观的高度,阐明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提出了对立面统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阐明了个别和一般的关系,提出了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指出了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认识。很清楚,列宁是准备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来展开辩证法的多方面的内容的。这里,有的做了较多的发挥,有的只是提出了论点。总的说来,列宁还没有对核心和实质问题作系统的说明和发挥。但应该指出,这篇短文已经指明了“说明”和“发挥”的基本点。

考察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历史,中间是不能跳过斯大林的。这并不是因为斯大林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问题上有什么重大的贡献,而是因为他是列宁之后系统写出唯物辩证法基本特点的人,而斯大林关于辩证法的几个特点对中国哲学界影响极大,曾经作为经典在中国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中供党员和群众学习过,现在我国哲学界对斯大林所归纳的几个特点的认识和评价也很不一致。因此,研究一下斯大林是很是必要的。

斯大林哲学的代表作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发表在1938年(比的《矛盾论》迟一年),首先作为《联共党史》第四章第二节发表的。这本小册子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讲了四条,即:(1)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普遍整体;(2)自然界是运动发展变化的;(3)事物发展是量变到质变,是前进的,上升的,而不是循环,不是简单重复;(4)矛盾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斯大林的这四个特征,从总体上看,不仅是对列宁辩证法思想的倒退,而且是对马恩思想的倒退。

说它是从列宁辩证法思想的倒退,这主要是因为列宁的辩证法思想有两个最鲜明的特点:第一,列宁强调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强调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统一,强调把辩证法用于认识过程和思维运动。而斯大林关于辩证法的四个特征只是讲自然界如何如何,根本不提认识和思维的辩证法。第二,列宁明确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他的这一思想象一根红线贯穿在《哲学笔记》中,这一点,斯大林是清楚的。但他关于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却只字不提列宁这一重要思想,他所列的“四条”也没有体现这个精神。另外,列宁不仅讲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而且还讲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而斯大林在讲到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时,却只讲矛盾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就把矛盾动力说变成了“斗争哲学”。这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关于否定之否定,列宁虽然不满意黑格尔的形式主义三分法,但他不是抛弃这个辩证法的重要规律,而是承认这个规律,揭示这个规律的实质: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但在斯大林的辩证法“特征”中却取消了这一规律,他只讲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上升性,而不讲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实际上他是反对曲折性和重复性的。他把事物发展的曲折,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看成是简单重复,是循环而加以反对。这说明斯大林并不理解黑格尔,更不理解列宁。

为什么说“四个特征”甚至是对马、恩辩证法思想的倒退呢?马恩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但他们反复强调,辩证法适合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是以这三个领域的普遍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而斯大林的辩证法却只是适合“自然界”的,适合于人类社会也是从“自然界”推广去的,而不是根据研究社会本身发展规律的结果,更排除了辩证法是关于认识规律、思维规律的重要观点。马、恩在讲到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时,都不是只讲矛盾的某一种属性,而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共同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而斯大林就只讲对立面的斗争,而且把矛盾斗争又简单归之于新事物与旧事物的斗争,抹煞了矛盾性质及其斗争形式的多样性,这种理论势必造成实际斗争的扩大化。马、恩在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时,虽然没有接受黑格尔把“否定之否定”作为辩证法核心、实质的观点,但他们并没有否认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普遍性。恩格斯在几个地方明确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出“否定之否定”是由矛盾引起的螺旋式发展,这和列宁的思想是一致的,这也是被斯大林在讲辩证法的特征时给“遗漏”掉了。

有些同志认为,斯大林关于辩证法的四个特征是“继列宁之后建立辩证法体系的一次初步尝试,是他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辩证法成果的一次积极的综合。它符合列宁的十六要素的精神实质,在其最基本的方面是和十六要素相一致的。”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应该说,斯大林的“四个特征”的某些条文和十六要素一样,但其精神实质是不一样的。它不是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和列宁的辩证法研究成果的积极综合,而是倒退。当然,斯大林把辩证法的特征梳了辫子,归纳成几条,比较通俗,有利于人们学习掌握辩证法,这是应该肯定的;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斯大林的这几条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特别是列宁辩证法思想的精神实质,也给人们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比如,只讲斗争,不讲同一,否认事物运动的曲折前进,会助长人们行动中的“左”倾盲动。

斯大林是看过列宁的《哲学笔记》的,了解列宁的辩证法思想,为什么会有如此倒退呢?我想主要原因可能有两条:第一,是他犯了同费尔巴哈相类似的错误,不懂得黑格尔的辩证法虽然具有唯心主义的局限,但“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却有一个广博的辩证法纲要”(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0卷,第386页。),是“一切现有逻辑材料中至少可以加以利用的唯一材料”(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卷,第121页。),因此,在反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把辩证法一起丢掉了。由于不懂得黑格尔,又怀有极大的偏见,这种状况使得30年代苏联哲学界都认为,黑格尔哲学是德国贵族对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法国革命的一种反动。苏联从1930年底开始,由斯大林亲自发动,在哲学界开始了对德波林派的批判。这场批判运动的起因之一是德波林派过分夸大了黑格尔哲学的意义和作用,在他们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根本的改造,只要把它和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加以综合就可以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德波林派的观点是错误的,批判是应当的。但是在批判中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革命意义却估计不足,批判运动的结果贬低了黑格尔哲学。斯大林对黑格尔哲学怀有戒心,他的小册子就得避开黑格尔的“痕迹”(如“否定之否定”)。列宁说,不读黑格尔的逻辑学就不会懂得马克思的《资本论》;我们也可以说,不懂得黑格尔的辩证法,就不可能懂得马、恩和列宁的辩证法理论研究成果。

第二,斯大林有意违背列宁的辩证法思想,这跟苏联30年代的斗争形势有关。斯大林同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布哈林进行了长期斗争,党内斗争很激烈;特别是30年代中期以后的肃反扩大化,这些不能不影响到斯大林。“实践出真知”,是指对实践要作出科学的总结,如果对实践作出了错误的哲学总结和概括,或者硬要某种哲学理论为错误实践进行辩护,在这两种情况下,哲学理论就不可能是正确的全面的。斯大林“四个特征”中的问题是这两种情况共同造成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是作为联共党史的一节而存在,它当然要总结斗争实际,要为斯大林为首的联共中央的斗争实践论证,这是不言而喻的。斯大林是在30年代苏联政治思想路线比较“左”的背景下来消化、“综合”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的辩证法研究成果的,因此,关于辩证法他写出这样的几个特征来,是可以理解的。

在应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践的过程中,丰富了唯物辩证法的内容,推动了辩证法的理论向前发展。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同志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他指出不仅要研究客观事物的矛盾的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是研究它的特殊性,对于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因此,不能把辩证法看作是可以死记硬背的公式,而必须把它同实践、同调查研究结合,加以灵活的运用。他使哲学真正成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从总体上看,着重发挥了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把它充分展开,形成一个有丰富内容的理论体系。自己说过:“关于辩证法,列宁说过‘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解释和发展。’解释和发展,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要解释,我们现在解释得太少了。还要发展,我们在革命中有丰富的经验,应当发展这个学说。”(1957年)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

第一,在唯物辩证法发展史上,明确提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宇宙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关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问题上,主要是批判机械唯物论的孤立、静止、片面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指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为“两种思维方法”的对立。列宁结合对庸俗进化论的斗争,深刻地揭示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并指出这种对立的本质在于:是否承认并坚持对立面统一的原则。

明确肯定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宇宙观,这就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提到世界观的高度来认识,从而使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了。他又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联系了起来,概括为“两个对子”的思想,这是符合人类认识史的。从人们的认识过程来看,人们认识事物的存在与认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同时的。事实上,人们只有通过联系、运动、变化才能认识到事物的存在,决不是先认识到一个什么存在状态也没有的“事物”存在着,然后再认识到这个“事物”与其它事物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运动、发展变化。从作为认识史的哲学史来看,也不是先有唯物与唯心的对立,然后才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事实上是同时存在的。这两个“对子”都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提到两种宇宙观的高度,提出“两个对子”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贡献。尤其在当代,不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作为哲学的基本对子提出来,就无法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反马克思主义哲学,无法鉴别各种哲学流派。

第二,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结上提出了矛盾“精髓”的思想,对矛盾特殊性作独到深入的研究。关于矛盾的普遍性问题,这从黑格尔开始就有明确的论述。关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作了阐述,他谈了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列宁指出,一般来自个别,一般包括个别,但一般只是个别的部分、方面或本质,而不是个别的全部,任何一般都不能包括全部个别,任何个别都不能全部包括到一般当中去。正是根据列宁的这一思想,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结上,提出矛盾精髓的思想。在看来,研究辩证法要抓住对立统一规律这个实质,而要研究对立统一规律就要紧紧抓住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这才深得矛盾问题的精髓。

研究矛盾的特殊性问题,在认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在《矛盾论》中指出:“对于物质的每一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它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它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认识事物。”他还指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遵守的一个原则。”还就如何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阐述。他在作了具体详尽的阐明以后指出:“由此看来,不论研究何种矛盾的特性——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研究所有这些矛盾的特性,都不能带主观随意性,必须对它实行具体的分析。”象这样重视矛盾特殊性,并就如何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作了如此详尽的研究,这在前人是没有的。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只有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结上,注重对矛盾特殊性的分析,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达到有效地解决矛盾,改造世界的目的。矛盾问题的精髓思想的提出和阐明,标志着对唯物辩证法的研究进入到了第三个层次。版权所有

第三,具体阐明了矛盾是如何推动事物的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个思想在中国古代和古希腊的哲学中就存在。“矛盾动力论”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得到充分的强调。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辩证法时吸收了黑格尔的这一合理思想。列宁提出:“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又说:“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那么,矛盾究竟如何推动事物的发展?应该对“矛盾动力论”进行更具体的考察。

首先把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区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影响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他提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样说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非常准确的。内因和外因都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原因,但起作用的方面、角度和大小是不一样的,而且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不仅解决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问题,而且回答了事物运动发展的外部影响外部条件问题。这样提出问题,在理论上是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是关于矛盾动力的一个经典概括。只有承认内因、外因结合共同决定事物的发展,才能真正划清辩证法在这个问题上同各种形而上学的界限,在实践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无论是内部矛盾还是外部矛盾,它们又是如何通过矛盾双方的作用而决定或者影响事物的发展呢?这就要考察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无论是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是事物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结,也不会有由此达彼的桥梁,就不能实现事物的转化。从《矛盾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是认为,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为事物转化提供“桥梁”和根据(蛋变鸡,石头则不能变鸡的例子);而斗争性能打破旧的平衡,改变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打破矛盾统一体,使旧事物转化成新事物。在谈到他们的作用时,总是强调指出,只有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共同起作用,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他说: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的结合,决定事物的发展。这个思想在《矛盾论》里谈到,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里也谈到,这是他的一贯思想。实际上还提出了,当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割裂时,同一性就会成为事物发展的保守性,斗争性就会对新事物产生破坏性,会阻碍和破坏事物的发展。他在论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充分展开了这方面的道理。

还从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来阐明事物的存在、发展和变化。他指出,一个复杂的事物,包含有许多矛盾,这个事物的性质,主要就是由其中的主要矛盾规定的,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起主要作用,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事物的性质就要发生变化。从长远看,从事物发展的规律看,代表新事物的否定因素,开始弱小,处于矛盾的次要方面,但由于它自身的斗争,和从对立面汲取到有益的东西来壮大自己,同时还得到外因中有利因素的支持,它就会成长壮大起来,由弱到强,由矛盾次要方面转化成矛盾的主要方面,新事物就战胜旧事物。由于事物运动并不是一直都是前进的、上升的,也会有一时的、局部的倒退,这或者是代表新事物的否定因素的过于弱小而又得不到有力的外因支持,或者是代表旧事物的肯定因素过于强大,因而新事物处于矛盾的次要方面,旧事物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能解释事物发展何以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为什么有时也会出现倒退的现象。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是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成为辩证法实质和核心的根本所在。具体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是从根本上对列宁唯物辩证法核心和实质问题的发挥。

第四,把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应用于政治、军事、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把辩证法化为一系列科学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辩论的特点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人大会议;人大代表;辩论

中图分类号:D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288-03

“立法辩论,一般是指在法案审议的过程中,立法机关成员依据议事规则就一项立法动议的内容进行正式讨论、争辩和表决的活动。”[1]起源于英国的立法辩论制度当前已为大多数国家所借鉴和模仿,辩论成了西方议会重要功能发挥的关键机制。反观我国人大立法程序,可以发现,我国人大立法的过程中没有设置辩论程序。尽管一些地方人大在立法中偶尔发生一些辩论,但因不是发生在法案审议会议,也不是在人大代表之间展开,因此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立法辩论。建立人大立法辩论制度能够使代表的不同观点产生碰撞,强化其履职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法案的审议质量,也是创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突破口。

一、我国人大立法缺乏辩论制度的原因

虽然在我国有些地方人大立法过程中偶尔有辩论情况出现,但不是常态性和有序的。缺少辩论制度,不仅难以保障立法质量的提高,而且削弱了人大立法实际运作的民主性和权威性。总体而言,我国人大立法缺乏辩论制度造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历史、制度、观念因素最为突出。

(一)历史原因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建国初期建立的。1989年4月4日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并没有对人大议事或立法进行辩论予以明确表述,而仅仅对人大代表发言做了时间和程序上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入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于1987年11月24日公布实施,并于2009年4月24日进行了首次修改,但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法律条文中也都仅对“讨论”进行了规定。由于人大议事规则没有引入辩论机制,导致人大立法过程中不同阶层群体的意见得不到充分的阐述与论证,对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的推动作用也极其有限,导致一些法律法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遇到各种不可预知的情况。如果人大在立法过程中能够组织辩论,将立法与论证有效地结合,立法草案通过不同利益团体的辩论,再经各方审议后得出的法律法规,在实际实行中就会得倒很好的执行。但事实上,这一点自建国至今一直没有引起重视。

(二)制度原因

1.人大会议的会期较短。按照宪法和相关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应当行使的职权有15项之多,比如选举、立法、审议报告、审查和批准计划执行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等,但立法在诸多事项中所占的比例较少。从外,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全国人大每年举行一次会议,会议于每年第一季度举行,实际上全国人大会期一般为14天左右。随着“从简风”刮起,人大会议的会期也在压缩,甚至一些地方人大的会期压缩到4天、3天,更有的地方只有1天半的时间。人大会期的长短直接影响着人大会议的质量,会期一短,导致一些法案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而草草地通过或被否定,立法程序给人们形成了走过场的印象。

2.人大代表的局限性。首先,我国人大代表是由选举产生的,且大多数代表为兼职,容易出现角色难以置换和角色冲突的情况。人大代表往往多集中于政府机关、军队,其所代表的阶层利益也有局限。人大代表往往多集中于政府机关、军队,其代表多有局限。其次,由于人大代表人员数量众多,且素质参差不一,对议案的提出、议题的调研都难以保障,更何况是发言和辩论。再次,立法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人大代表中法学专业出身的人数比例较小,对法案议题的辩论自然也很难有效展开。

3.人大代表数量多。从第六届全国人大至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每届的人大代表都在3 000人左右,包含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各行业的代表。因人数众多,不要说辩论,就是各个代表发言都需要很多时间。现有全国人大代表的数量较多,每一个代表均进行发言和辩论并不现实,尤其在人民代表大会全体大会上更是如此,所以应当适当减少人大代表的数量。

(三)观念原因

我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中国人传统观念认为辩论是出真理的途径,无论道教还是佛教讲究的是“以和为贵”,从流传下来的俗语 “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讷于言而敏于行”可见中国人传统思想中,公开的辩论不是君子的行径。

从现实来看,西方议会辩论的实况也对我国产生了不利影响。一些西方国家在议会立法辩论时,一方正在发言时,另一方却大声喧哗、指责、抗议甚至发生肢体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西方国家议会辩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性,但仍不能掩盖其虚伪的本质。其党派之间、两院之间虽有一些协商与让步,但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同党派和利益集团之间利用之争,并非真正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正如德国学者卡尔・施米特所说,“各政党并不是面对面地讨论意见,而是作为社会和经济的权势集团,算计着自己的利益和掌权机会”;“辩论变成了空洞的形式” [2]。总体上可以说,西方议会的立法辩论是假民主,其多党制、“三权分立”的特征与我国现实的国情和政情也是严重不符的[3]。

二、建立我国人大立法辩论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建立我国人大立法辩论制度的必要性

在西方国家,立法辩论具有多元形式价值和目的价值,尽管其价值的彰显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阻碍[4]。但作为议会议事程序的核心构成要是,立法辩论制度不仅是一项法定的独立程序,而且是保证法案民主化、科学化、理性化的制度基础。

1.促进立法质量的提高。在立法过程中,每个代表都可以而且有权通过辩论来说服其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变成大多数代表的共同观点。但我国的人大会议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要说没有辩论,就连大会发言也不多,即使是发言也是按顺序的程式化发言,这无疑不利于立法质量的提高。“为提高立法审议质量,从立法技术的角度,应该采取对法律草案提修正案的审议方法和逐条辩论表决的办法,只有这样,对每一法律条文的审议才会认真精细,产生高质量的法律。”[5]

2.实现立法民主,体现立法为民。立法辩论制度可以使人大立法决策更好的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而辩论作为一种体现民主的形式,无疑为人大立法的决策提供了新的平台,能够使人大会议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和代表性。通过辩论,防止出现部分权力群体有目的的保护倾向,使制定法律真正地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立法过程和立法结果都能真正地体现人民的意志。

3.有效协调立法过程中的利益冲突。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已相当丰富,但由于社会结构正在发生着变革,代表不同利益的社会阶层的价值观念也必然发生变化。在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的今天,利益冲突也日趋明显。作为人民代表机关和国家权力机关,人大的重要职责就是通过对国家重要事项的决议反映和代表人民利益,协调社会各个利益关系。在立法过程中也是如此,需要人大对立法利益冲突进行有效协调。在人大法案审议过程中引入辩论制度,不仅可以把社会各阶层和利益团体对立法的意见表达出来,而且能够通过辩论使制定出来的法律法规更符合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推进决策更加科学。科学化的立法决策离不开辩论,辩论能使立法决策符合大多数人们的利益,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把辩论制度引入到我国人大立法程序中,能够促使人大代表在决策法案前能够让不同阶层的代表充分地表达其意见,通过更深入的调研和科学的论证,发现法案深层的矛盾问题和根本,减少决策的失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二)建立我国人大立法辩论制度的可行性

1.理论基础。从法理的角度看,立法辩论体现了议事的民主性和合法性,而且立法辩论制度的符合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精神和内在要求。我国人大代表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的,宪法在赋予了人大代表权利的同时也赋予了人民监督人大会议和人大代表的权力。所以,建立人大立法辩论制度是人大代表落实宪法权利的具体体现和重要途径,对我国政治文明、民主协商和科学立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也是巨大的。

2.实践基础。世界上大多数民主国家都采用了议会立法辩论制度。目前,我国大多数省市都建立了听证制度等制度,扩大了公民参政的途径,民主理念渐入人心。我国致力于建设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并且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多次明确强调“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之人们的文化素质普遍的提高,使人大立法引入辩论机制具有较大的可能性。随着对人大立法引入辩论制度呼声越来越高,近些年一些地方人大尝试在立法环节引入辩论制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2006年10月《福建省物业管理条例(草案)》立法听证会上的辩论、2008年9月《深圳经济特区无线电管理调理(草案)》立法听证会上的辩论、2009年7月《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草案)》的公开辩论会、2012年11月《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条例》网上立法听证辩论会等。事实证明,人大立法过程中引入辩论机制是可行的。

三、我国人大立法辩论制度之构想

要使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工作能够与现有国情与时俱进,与日益增长的民主要求相适应,就应对各级人大会的议事程序进行改革,其中建立立法辩论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借鉴英美等西方议会立法辩论的的做法和经验,进行该制度的移植和整合,使其适合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性质,进而建立中国特色的人大立法辩论制度。

(一)立法辩论的原则

确立立法辩论的原则是提高议事的效率,避免议题过于分散和混乱、议题跑题的重要保障。立法辩论原则是在人大代表在立法辩论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中以下几方面的原则必不可少。

1.合法原则。首先是辩论主体的合法,辩论的组织者、参与人应具有辩论的资格。其次是辩论程序的合法。辩论的流程合法能保证辩论主体的行为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从而保证辩论的结果合法有效的。

2.公开原则。公开可以提升人大立法辩论的透明度。辩论的整个过程应向社会全部公开,不仅允许社会公众依法依程序参与辩论旁听,也允许媒体进行实时报道,辩论的结果同时也公开。

3.平等原则。人大代表中有官员代表和平民代表,在立法辩论中应抛去身份与地位,双方都是平等的,平等是辩论的基础,只有平等的辩论才能最大体现辩论的真正价值。

4.言论免责原则。参加立法辩论的代表在辩论过程中的言论免责,不能追究其法律责任。只有对辩论的代表实施免责,免除了代表的后顾之忧,才能使代表在辩论中把各方的诉求得以充分的表达。

5.一事不再辩原则。同届立法会议辩论过的辩题,无论什么原因一经辩论结束就不再次辩论。一事不再辩原则,有利于提高人大立法的效率和维护立法程序的权威。

(二)立法辩论的范围

确立立法辩论的范围即明确在什么场合就哪些议题可以进行辩论,这需要考虑以下3个因素:首先,中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会期普遍较短,人大代表大部分是兼职的,基于此情况辩论的范围不宜过宽;其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数过多,会议议题比较多,在代表大会上开展辩论也不大现实;再次,根据法案审议的阶段,在大会和专门委员会都可以进行辩论。

当前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人大常委会的辩论制度建立,因为人大的大部分立法都是由其常委会负责完成的。人大常委会立法会议上,容易产生不同意见的主要是立法中的焦点问题,如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可能性和合理性等,而在事项上诸如人们关注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等热点问题都应列入辩论的范围。

(三)立法辩论的规则

立法辩论制度的具体规则设计是一个核心问题,也是保障立法辩论实效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立法辩论制度的规则设计可参照国外议会:以动议作为辩论的开端,以表决最为辩论的终结,以发言内容和时间控制作为辩论的导向,以发言次序和会议秩序作为辩论的要求。具体而言,我国立法辩论制度的规则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辩论次序。发言须经辩论主持人许可,其他人不可随意发言。在辩论的发言阶段,由辩论主持人决定代表的发言次数和顺序,同一时段内只允许有一位代表发言,其他代表一般不得打扰。自由辩论时由辩论主持人根据情况具体掌控,防止辩论一方占用全部时间。

2.辩论形式。辩论人应站立发言而且要脱稿发言,因为坐着发言不能引起大家的关注,照念发言稿与辩论的主旨不符。同时,不照念发言稿虽然对我国部分人大代表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也对辩论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带来了考验,但长久看来这对于有效推进辩论人员整体能力提高大有裨益。

3.辩论内容。辩论一词的基本含义要求辩论的主体必须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发言,自说自话根本无法形成辩论。因此,在人大立法过程中的每次辩论,必须要求人大代表必须围绕一个特定的辩题发言,不能各说各话内容脱离辩题。

4.辩论时间。由于人大代表的人数较多,人大会议的时间不足以保障每个代表都充分发言,因此对发言时间予以限制是必要的。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议事规则中对会议发言时间己有相关规定,辩论发言的时间可以遵守这个规定,但进行细化效果会更好。

5.遵守辩论纪律。在立法辩论中,发言的人大代表必须严格遵守会议纪律,做到文明、有序和相互尊重,即使争论再激烈,也不可直接抑或间接地辱骂或讥讽辩论对手,更不允许用言语进行人身攻击。凡是有违反纪律的人,主持人有权给予其警告、驱逐。

6.辩论表决。表决是立法辩论的终结的表现形式,也是立法辩论之后的一个重要阶段,原则上所有的辩论都应该进行表决,除非出现辩论后一致同意的情况。至于表决的形式,可以采用我国常有的投票方式、举手方式方式,这可以由主持人根据情况予以决定。鉴于立法辩论的特殊性,从严肃性的角度来看,建议采用投票表决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店标,沈赏.英国立法辩论制度及其启示[J].学术交流,2012,(2):48.

[2] 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M].冯克利,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63.

[3] 张卫红.从发言到辩论――试论建立人大常委会辩论制度的必要性[J].楚天主人,2007,(9):15.

辩论的特点范文第14篇

1988年,当复旦四位青年才俊在新加坡英姿飒爽、慷慨陈词的时候,我正是蜗居于某一江南小镇的大四学生。谢雷华女士温文尔雅、气度不凡的一席评论,方使我明白辩论原有其高深莫测、妙趣横生之处,与我本来那种辩论即是强词夺理、声嘶力竭、面红耳赤的设想相去甚远。然而,我丝毫没有半点将来也能在新加坡小试锋芒的梦想,只是不住地望着《半月谈》封面上王沪宁先生那张面着阳光的笑脸,暗下决心:两年后要成为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的学生。

于是,1993年“一不小心”复旦辩论队的行列,进而远征新加坡,朦朦胧胧地被授予了“最佳辩论员”的殊荣。在回答星洲敬业无比的记者提问时曾多次语塞。因为我至今仍没弄懂究竟为什么把这份荣誉给了我。绝不是过分谦虚之词,姜丰的亲切温文、季翔的睿智严谨、严嘉的机敏幽默都是我无法比拟的。电视播映时间安排严格,超时即被“咔嚓”,授奖仪式不能拖沓;我是四辩,距领奖台最近,评委可能为了表达对导播的充分体谅,就……不过,有一点必须肯定的:辩论场上每一个队员的出色表现都是辩论队内外集体智慧的结晶。

据说自人类有语言之始便有了辩论。确实,人是社会的动物,走东或是向西、吃茄子还是啃辣椒,都得辩论一番才有结论。

人类有语言固然可以自傲于动物界,但语言衍生出的辩论极易引发综合病症,大约是第一个产生语言的部落始料不及的,就像会功夫的人从来不会想到,人类多少非正常死亡的惨烈皆出自武门侠客。而辩论如固无际的大海,不同时空的人们前赴后继地演绎其中“沉者自沉、浮者自浮”的历史,有始无终、绵延不绝。惯于言辩、笔辩的黑格尔对人生的许多尴尬的游戏尤为豁达。一句“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便被尽归于这一简单的逻辑程式之中,更何况“辩论”两字呢?大到老美参众两院铿锵有力的辩论,小到菜市场一分一厘争议,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又离得开辩论这出戏呢?

辩论本身有如此这般的是是非非。古往今来,对能言善辩的评议更是莫衷一是。能言善辩者的另几种形容词句就是巧言令色、巧舌如簧、嘴尖皮厚等,从“鲜矣仁”、“颜之厚”到“腹中空”都是能言善辩者漫画肖像。至于其背后为人所指为“耍嘴皮子的、会吹牛的、……”更是司空见惯。的确,能言善辩者如杜维明先生所说不能离开“仁厚”这一核心。否则,犀利的辞锋、华丽的言词失去理趣就只能是徒然的浮华语句的堆砌,宛如一幅抽象装饰拼贴画,只能迷人眼目却没有多少实际内涵。以理据持辩,以平和的心态说理是真正辩道所倡之原则。《史记》有言,“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晏子、管仲又何尝不是以其卓越的辩才,成功辅佐其王成就霸业呢?苏格拉底、柏拉图、黑格尔、马克思、孔子、孟子、朱熹又有谁不是以其卓越的辩才而载入历史的典册?可见能言善辩之于个人、社会、国家之重要。

辩论出输赢决不是辩论本身的宗旨。魏徵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辩论的目的恐怕是以辩论形式充分展开对立双方的观点、相互比照、以利接通趋近真理的线路罢了。故能言善辩者,应以求真、求善、求美为己任。这也是举办大专辩论会的意义之一。对于现代社会的经济人来说辩论意义可能远不在形式上的这些,经济谈判、法庭申辩、公关辞令都与辩论息息相关。据此,尽管善言辩者饱经风吹雨打、历经伤悲苦痛,仍有众人对辩道趋之若鹜、跃跃欲试跻身辩伍之中,大专辩论会也不至于后继乏人。在此,我们满心希望健康、纯真、理性的辩论之花能够盛开在祖国的各个角落。

既然有语言就有辩论,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辩论员。在此意义上谈辩论是无法谈清楚的。我们都知道,世上最说明不了的不是貌似博大精深的问题,而是最平淡的日常事件。这里主要是基于自身参加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会所思所感,依据新加坡举办的数届大专辩论会的基本规则与大家共同商讨有关辩论的一些事宜。

我正式参与所谓严肃认真、正规类型的辩论只有不到四个月的历史。起初的动机不是来自多么宏大的志向,只是为了报答系领导和同学们热情洋溢的推举。初上辩论场,就仿佛是柬埔寨泥沼地赶鸭的农夫面对各位久经辩论场的刘易斯。那时的心情紧张得如死寂一般,这莫非是大凡处于绝路、大势已去的人都有一份貌似冷静的姿态?承蒙上天开恩,允我如段誉般稀里糊涂过关斩将、成为复旦辩论队一名正式队员。校园小报上将我那个灵魂出窍的木然,美称为“从容”,曾几次让我心甘情愿地成为这一形容温柔的傀儡。熟悉我的朋友适时对我响起警告:当心瓶子里的水晃光!也是,我自稍有觉醒于作戏之中,开始从每次都希望辩论早些结束的心态里看到自身知识修养的苍白与贫乏。如此下去,只怕那个美丽的“从容”很快就会变成滑稽的“充聋”了。

十几年沉溺于象牙塔书香氛围里面,自觉肚子里的墨水如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大江大河。有衬衫挂笔处一片片青蓝为证。实际,一切据以自傲的知识库存,如已经风化的土坯,一经反驳便支离破硅、尘土飞扬。语言似闸,知识似水。话语越多就越显知识的贫乏。孔子不断告诫君子“讷言敏行”也不无道理。圣人的知识在那个时代因客观条件所限本来就不多,而大到国际战争,小到夫妻吵架都要为数不多的几个圣人去解决。知识用完了、无以补充的,“讷言敏行”就更为重要。现在不同,印刷业出奇发达,信息传播迅速,又有知识爆炸之势,况且辩论之时,开口是金,沉默是土。知识必经受一次次磨练。悟空受炼成器,事先需承受大山的重压,何况如我般的下品凡人呢?

文化历史学者朱维铮教授在对我们的知识观察把脉之后,处方上赫然跃出两字:恶补!英雄所见略同,政治学教授王沪宁先生对我们的思想稍做听诊,二话没说,径直率我们进入图书馆,尝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滋味。每当我沾沾自喜于方才流出的名言佳句时,年轻的哲学教授,我们的俞吾金教练不失时机顺口引经据典直指我引证不当之处,反应之快,引证之准确,古今之贯通,每每令在座的各位辩手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身教重于言教。见识了知识渊博之“庐山真面目”,青年人难免的血性与自尊促我暗下决心,要以练习瑜伽的那种耐性和长性在知识的海洋中风雨飘摇一番。不料,作为青年学者的顾问与教练为我们开出的第一道知识快餐竟是四书五经。试想一下,杰克逊的摇滚还在耳边缭绕却要即刻转听大秦古音会有怎样的心情?这就如同少年听戏,事先就有油然而生的倦意,我称之为思想过敏。在过敏中求耐性与长性几乎成为不可能。在我搔首皱眉之际,反观周围几位伙伴已是尚未开卷却满腹经纶,一触四书有如迷途于沙漠里的牧师发现一本圣经一样欢声雀跃,我立刻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借此探一探杜维明、刘述先是如何用现代人纤纤之手触动中华文化的键盘,将花果飘零奏成一阳来复,进而响成新的春天的。此时,对知识的欲求似乎已超出辩论输赢之功利需要。这一难得勃然升华之感不失时机地转成催我钻入文化典籍的兴奋剂。虽说人生业已二十多个春秋,心智却仍幼稚,自己的观点见解极易为名人雅士所动,故大谈之乎者也。孔孟之道同时也念念不忘身旁摆上几本萨特与福柯的文章,以求在古今之间求得一个平衡点。学识的中庸绝非由老成练达所铸,是恐为他人左右的堡垒,知识脆弱的屏障。

久而久之,终究也学会了一点中西纵横比较参照,古今上下贯通串联的方法。“唯手熟尔”是卖油老翁谦虚之词,辩论场上的论点应对,引证反驳,词锋相接要做到总体上处于从容自如的境地,在人眼中也算是无他,唯眼熟尔、唯耳熟尔、或唯嘴熟尔!孰不知一个“熟”字该是由多少辛苦酿成!孟子云:“人之有德慧求知者,恒存乎病疾”。

训练场毕竟只是世界小小的一角,推广至社会、国家、国际的空间,人类智慧与文明的提升发展不正是知识的竞争与撞击的结果吗?适者生存在现代社会中不再体现为用坚强的体魄与寒冷、巨兽、顽石作抗争,而是用智商与知识同外界恶劣的环境作搏斗。丹尼尔的科学技术决定论,托夫勒的信息独霸论,王沪宁先生的智商优势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辩论场不是一般的人际交往场。思想、智慧的撞击与反弹尤为直接、激烈。当对方陈词中所蕴含的种种观点、原理、逻辑推导如排山倒海般向你倾来的时候,当然你可以不理不睬自说自话,此种对对方的攻击毫无反应的做法只能算是下品的辩论技巧。真正果敢勇猛、准确、犀利的应对,才能博得评委的青睐,奠定胜局的基础。他谈甲对乙的决定作用,你必谈乙对甲的反作用;他谈孔子云“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你必反诘孔子不也曾如痴如醉欣赏南子的美貌吗;他言康德的善良意志,你必云康德对人之恶性、自私性的肯定;他搬韦政通,你必抬杜维明……对方陈词中的观点、立论、逻辑事先皆在暗处,场上不及一秒的反应时间是谈不上同辩友耳语商榷,或做什么翻书看笔记的把戏的。若不是平时知识积累具一定规模,辩论队员必将会在场上王顾左右而言它,甚至到一时语塞、不知所云的境地。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固然有自命清高的酸味与等级观念的腐气,但辩论立场的依据确不能来自街头巷尾的鸡毛蒜皮之琐谈,或是江湖艺人之谐语,而应出自大家巨匠之鸿篇巨论之中,固要求辩论员具有极高的理论素养和知识功底,也就是个个要是青年才俊。既是才俊则必也是孔子之“中人以上”者。参加辩论赛的各路辩手大多具有任对方古今中外、东西南北之侃侃引证,自己持机滔滔不绝上下纵横,本末源流作反驳的本领,真可谓是任你如何“语上”,我也能接“上语”。辩论赛实际上是知识的较量,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有不慎,犯了将奥古斯丁等同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错误,将自己归依到“中人以下”,任对方恣意拥“语上”之态做反驳,其结果可想而知:非但轻松地成为输家,且过于潇洒地成为贻笑大方的楷模。

心理素质的好坏是运动竞技取胜的重要一环。辩论场队员的心理素质也是辩论取胜的关键。运动场上心理冷静平稳可只管你沉默地如风驰电掣的奔跑就成。辩论场上的心理冷静平稳绝对不是要求你沉默不语,实践“沉默就是最好的反驳”的格言,而是要求你冷静平稳地调动以往的知识资源做有效的回应。“知识就是力量”,则是辩论场遵循的重要原则。说到底,辩论场上心理素质的好坏取决于知识修养的多少。

辩论场上心理素质好坏不仅体现在刀来剑往的应对上,且体现在唇枪舌剑的反驳中队员的风度气质上。凡在必分输赢的场合,总能看到因赛场争雄,同窗好友一夜之间顿成路人的事例。辩论赛有胜方、败方之分,冠亚军之物质奖励也颇为悬殊,其间火药味不会不浓,但辩论赛毕竟必须贯穿以辩会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境界。常言道:“说时容易,做时难”。倘若对方引证一个几乎可置你方立场于死地的观点,你又想不出妙招挡架,便极可能以为对方丝毫情面不讲,从而自己血压升高,语速加快,苛刻挖苦之辞鱼贯而出,原先那个绅士淑女派头荡然无存,落入了谩骂、无端攻击的窘境。反之,当时若能及时调动知识底蕴,行以毒攻毒之招,用避实就虚之计,言词自然可入情入理。将成稳大度、从容不迫之风度气质昭然于众,必令评委和观众赏心悦目。言之以理,晓之以情,驳之有度,辩之有节才是真正辩论之道,否则辩论与街头巷尾的吵架叫骂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组队辩论不但要求每个队员才高过人,更要求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一个人的文化知识底蕴不可能在短期里为其他队员所了解,其深浅厚薄队员之间只能略知一二。辩论场上你来我往的应答不能单靠个别人独领,得靠四人集体智慧联合出击。一辩谈伯夷、叔齐在饥寒交迫之时仍恪守道德,不失高风亮节之君子风度。二辩便要有伯夷、叔齐曾是王子贵族的知识准备,以防对方攻击。二辩谈孟子也有“形色、天性也”的思想,三辩必即刻反应到孟子是即心说性,荀子是即生说性,两者说性之始发不同,以防对方找岔。三辩巧将“争则乱,乱则穷”改为“争则乱,乱则饱”以归谬对方立论的逻辑。四辩必准备应接出“天下大乱才能达到天下大饱”之三辩欲置对方立场于死地的潜词。若没有知识结构与内涵的相互配合、对应,他说康德超验的善良意志,你云良知的经验体会;他论恶的进步意义,你谈善的社会历史性……结果,辩论场上展开辩论的不是正反两方,而是矛盾百出的自己。祸起萧墙,矛盾既出,即使你欲竭力弥补,无奈对方并非酒囊饭袋,早就针对你方矛盾穷追猛打,最终只能痛尝败果。

由于辩论赛正反两方命题都已给定,相互之间战略意图昭然若揭,双方的智慧与机敏就体现在确立立场、组织反驳的战术策略之上。如高考前老师绞尽脑汁猜题一般。双方赛前必费尽心思揣度对方可能摆出的招式与机巧,组织反攻的弹药,准备一些维护自方立场的独门暗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辩题涉面辽阔,经济、文化、哲学、传媒、环保、医药、法律等等无所不包,且又是世人关注的焦点,有些辩题可谓是既白了孔子也老了康德,至今仍尚无定论。因此,可供双方参考的观点可谓是汗牛充栋,不胜枚举。纵使赛前相互之间有千千万万个估计也难保全面。这样,辩论场上如何了解对方所持的理据至关重要。“以学心听”是辩论队员应有的基本素质。辩论会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场争夺桂冠的比赛,输赢得失远胜于四位辩手的切身利益,牵涉到所代表学校的荣誉,更何况是区际、乃至国际的大型辩论会,其关联的方方面面就远不止上述了。辩论队员担负的压力不可谓小,又是倍具血性的青年,一俟辩论场上风雨突变,难免情绪激昂,以感情统摄思维与辞令,从而犯下辩论之大忌:冲动与急躁。荀子之“以学心听”言即要以探讨学习的心境去听。对方虽说与自己共为华族,但毕竟所处的文化环境与自己大相径庭,其观点有中西合璧之妙处,有的或许是自己闻所未闻,虽光怪陆离,却又不失理趣的理论。假使让自己开始就处于以“攻”心听的状态,以绝对斗争性的姿态相对立,必导致心情过于紧张、脑力失调、语言的子弹多却乱飞,反而无法击中要害。“以学心听”要求辩论队员以较为宽厚、平和的心态去聆听对方的论证,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对方陈词中何为直持了当的理喻,何为弦外之音、机巧之设,又何为核心概念,何为逻辑线路……在充分了解对方观点之后,才可将其观点与我方的立场参照比较,听听是否有可供我方用来转换立场的方面、是否有明显的矛盾之处、是否有可将其逻辑推导演绎出荒谬结论之所在,甚至弄清其长处如何,以利实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以上决非是以一种非常焦虑的心态去听所能成就的。待对方言毕,心明耳聪的结果便是你的言辞犀利而不刻薄、反驳有利而不强词夺理、申辩圆满而不偏狭、攻击勇猛准确而不漫无边际……从而让辩论场真正成为一种“真理的探讨”、“智慧的交流”、“感情的交融”之文化交流场。

言辞表达、思维方式、逻辑路线是辩论之别重要的三个方面。不同文化背景之下有其不同特点。有的重定量、重事实、重罗列各家观点,有的重定性、重哲理、重独家之说;有的语句深长、意喻复杂,有的简短明了,中心突出;有的持单线决定论,有的持多元发展观;有的抽象深奥,有的平实质朴……总之,各自充分体现以所处的文化背景为依托而展开的辩论风格。尽管风格各异,但各有各的长处。输赢得失并不意味着在风格上有优劣之分。作为代表中国大陆大学出战,辩论队自然要体现以中华文化为根基的辩论风格。提及中华文化,难免有人会问:在科学与民主的现代社会,以中华文化这一“粗糙”的历史“陈迹”去应对“先进”的西方文化为依托的表达方式,岂不相形见绌?其实不然,操华语辩论本身就无法摆脱中华文化的影响,华语的结构之丰富、表意之精妙、节奏之优美是其它语言不能比拟的。将语言形式作欧化的转换,无疑是重蹈东施效颦之覆辙,复演若真葬花之笑剧。中华文化培育成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与逻辑线路在塑造民族性格、培养社会心理、规定价值取向方面起了巨大作用。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无外乎有这几个特点:整体性思维,对待性思维,辩证性思维,意向性思维,历史性思维,直觉性思维等,而这些思维特点对辩论队员在变幻莫测的辩论场上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大有益处。从几场中国大陆学生参与比赛的辩辞中看,中国学生都能本着对人类整体利益的关切,以对对方立场真理性因素的宽容襟怀,以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以恰到好处深入浅出的比附,以对大历史演绎的观照,以简洁自然的喻意来建构自己的立场,申辩自己的观点,赢得大多数评委与观众的认同。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适当用其来表达相当严谨复杂的理论问题有着独特的妙处,非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更有其意境悠长、耐人寻味之美感,其趣其妙不是其它形式所能代替的。

辩论赛不只是辩论队员之间的辩论活动,而是集辩论员、评委、观众于一体的综合行为。辩论赛不同于专业评定职称的答辩,专业性强,高度抽象,且需辅助于各种图表图象来加以说明。辩论赛是借助辩论员娴熟的语言技巧将自身立场、观点充分展示的比赛,它更多的显要在现场来激发评委、观众对某个论点与事实的直觉与联想,以求他们对某个立场的了解,。因辩题涉及面极广,不可能每个评委或观众对某个辩题有其专业性的见解,需要辩论队员一方面要引证各家学者高度抽象严谨的理论证明逻辑过程;另一方面要求辩论队员能够化繁芜为简明,变抽象为具体,以清楚明了的历史事实或日常行为等来阐明原理与观点。古语云:“谈中知真味,常里知识奇。”辩论表达的语言主要不是诉诸专家,而是诉之于评委与观众。尽管可能两队队员都是学富五车,言必称希腊、罗马,语必出老庄、马克思,势必令四周笼罩灰蒙蒙之理论氛围,多数观点及其论证博大精深,却晦涩难懂,曲高和寡,评委与观众木然观赏,即便是有几个附庸风雅者偶发掌声,也难免其音寥落。最终场上队员也因缺乏相应气氛烘托,盛气转为泄气。辩论赛的观众逃之夭夭,不敢附合,辩论赛的命运也算是到了尽头。为此,辩论评判有语言表达和幽默感这两个重要栏目,皆在于让辩论会不仅要展示各路健儿智慧之美,也要让辩论会成为社会上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说,辩论会表达形式如何、幽默感如何将决定辩论会未来发展的命运。幽默似乎是西方人的专利。其实,孔老夫子就是一位不苟言笑的老师,其一言一语免不了有贯穿历史的沉重感。然而其自身矛盾的种种生活举动则让你忍俊不禁。其实,中国人缺乏的不是幽默,而是没有将幽默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而已。幽默是可以培养的。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社会,及至一个国家都有可能因各种原因做出令人捧腹的事儿,关键要培养发现幽默眼的才能。通常我们不难发现,我们一以贯之的生活常识与逻辑往往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稍稍利用理论与逻辑的力量就可归结出一种荒谬绝伦的结论。辩论也是如此。辩论中双方为了深入浅出说明自身的观点,必采用大量的类比、比喻来解释并攻击对方论点,这极可能造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局面。因为所采用的类比与比喻本身较难做到严密与精确。被攻击一方稍加处理便会反驳出一个高人一筹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高招来。所以,辩论场上幽默的运用从来就不是说出去引起评委与观众开怀大笑就了之的事,大多要瞻前顾后,三思而言之。

辩论不应是导致争斗的序曲,而应是逼近真理的前奏。在多元文化、多元社会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在社会巨变时期,各种理论、观点如潮水般蜂拥而至,精神世界的不确定性,从来就是人类发展的屏障。“以公心辩”,便要求人们有为真知而申辩、而理论的情怀。对事物的认知尽管因地理环境、思维方式、生活形式不同而有所不同,一旦人类能够通过各种符号系统进行信息互换,那就预示着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对话的存在意味着辩论的必然。真知从来就没有打上肤色、语言、国别的烙印。可以说世界上的每个民族都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独特的见解与思考,尽管各自角度不同,立场有异,观点有别,但不失有真理性的因素。民族的未来在于能够走向世界,世界的未来在于能够了解民族。

辩论的特点范文第15篇

雄辩的起源与释义

只要有人与人相处的地方,就有辩论;只要有辩论的地方就有雄辩。雄辩,作为人类语言沟通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寓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寓于人们本能的竞争潜意识之中;雄辩,作为辩论中一种独特的语言交流形式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雄辩在辩论中的特殊地位。

既然说语言是人类沟通的重要形式之一,那么,就可以说“辩”字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雄辩作为辩论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人们的语言沟通中所起的作用也就非常重要了。

俗话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正是人与人在相处之中无法躲避的竞争性、排他性和残酷性的反映。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胜与败的结果大抵是出于谋略加枪炮的对话;而在和平年代,枪与炮似乎不再为人们所崇仰。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因此就没有竞争了,人人都可以高枕无忧地去尽享天伦之乐了。

有赞成就会有反对;有建设就会有破坏;有深度就会有浮躁;有成功就会有失败。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一样东西——语言。

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即使把世界分成无数个具象的分支,那么,这无数的分支也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矛盾体彼此间的互相联系、互相排斥和互相依存中的一种载体。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属性,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导致不同的观点。这一切,都是产生辩论的温床,也都是产生通过雄辩来宣扬某中立场观点的正确性的一种手段。

1.西方之辩

其实,雄辩并不是近几年才发明出来的产物。仅就西方而言,早在古希腊时代,演说和辩论就破手社会重视,乃至连学校的教育也注重了多学生在演说能力方面和背诵名家警句方面的培养。这样,口若悬河者开始逐渐在社会上崭露头角。当时的雅典是比较开明的奴隶制城邦,政治上的民主、经济上的繁荣带来了思想领域的活跃。雅典学派林立,各种学说之间相互论辩极为盛行,因而,对有关“谈说之术”的研究也居于重要的地位。

公元前390年,苏格拉底在雅典创立了第一所修辞学校,对后世影响很大。

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在其《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酥》一书中曾经指出:苏格拉底的一生是“谈话的一生”。这位自诩为“雅典牛虻”的哲学家成天蓬头垢面,到处找人辩论,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记录苏格拉底辩论的一部分精彩的实录。

古罗马人先是传承了古希腊人的论辩风格,并将其推至各种领域,能言善辩、巧言令色者俯拾皆是,后经教育家们去粗取精,自成一体,使得演说论辩发展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不仅如此,古罗马还造就出一大批在语言修辞方面具有很高水平的雄辩家。西塞罗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演说和论辩造就了无数的辩士,辩士所及之处,也从先前的元老院和法庭走向了社会。许多行业在张榜纳贤时还采用了辩论赛这种形式。如此一来,能言善辩者妹妹能征服他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时期,辩论开始在民间中广为人们所接受。不过,尽管有许许多多的智者为辩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辩题的谋划上也涉及了文化教育、人际关系、上层建筑、伦理道德、法律体系、体育卫生等话题,但由于思辩方式的差异,当时的论辩结果很多都是精彩有余,寓味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后人还有舞蹈之嫌。以至到后来,一些场合的辩论还走向了它的反面,竟然出现了诡辩成风的现象。应该说,诡辩也能致胜,这样的辩论就连苏格拉底也是始料未及的。

2.中国之辩

其实,辩论在中国,和西方一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当年雅斯贝尔斯提出“人美的轴心”时代,辩论在东方的发展也已经从萌芽走向成熟了。

与西方所不同的是:西方人早已将辩论社会化,而东方尤其是中国人的辩论却仅作为语言的一种形式而存在,没有形成一种单一的学科,其原因大概在于中国古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相对稳定的缘故吧。

追溯历史,可以管窥中国人对于“辩”的态度发展的轨迹。

中国虽为礼义之邦,但早先在文化方面真正的和外域的交流甚少,且说人治取代一切社会之治,所以,有心利用辩坛的空间赢取爵禄者就更是微乎其微了。老子就曾硕果:“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儒家弟子们也以“孔子于乡党恂恂哪也,似不能辩”为荣。难得“孔门”出了个叫子贡的弟子被人称为辩才,但却因此而被孔子诩“粪土”、“朽木”之类。其实,这些评说本身也就蕴含了价值观、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辩的意味。

对一个问题的看法不同,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同,这一切都始之于思想的相悖,导致争论,而争论反映在语言上,正是今人说起的“诸子百家争鸣”时代。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的辩论已和西方的古罗马文化及希腊文化暗暗地呼应了。上从思辩的层面去分析,中国的辩味似乎比西方更浓一些。

中国人有一种特性——争强好胜:要么不辩,要辩就要赢;要赢就要辩理;要理就要争。于是,凡在辩论的场合无不是为“理”字而辩。从这点上看,中国古人比西方古人无疑是更知辩的内涵了。

辩因此在中国成了“富国强兵”的一种不可多得的语言利器。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述的范睢有“辩才”,齐襄王得知后,特使人赐以重金与酒作为行赏。由国君对辩的重视到网罗天下智辩之士,引发了学究们对辩的热忱。许多人才因而周游列国,以言语推销自己,换取名利地位,也因此有许多具备滔滔辩才者被国君们所重用。

多的不说,且举战国时期就有晏婴、蔺相如等,都是处变不惊的辩才高手。再往下说,有如《三国志》中的孔明说周,才使得孙刘联军抗曹,火烧赤壁;有如汉代刘邦手下的陈平,就是以其高超的辩才而成为《鸿门宴》中真正的“幕后黑手”。过去人没有雄辩的概念,所以,通常把能以理服人的人称之为辩士。像晏婴、蔺相如、孔明、陈平正是他们分别所处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辩士,他们的一些经典的辩词被无可辩驳地流传千古,并影响了后人,成了后人行辩致胜的典范与楷模。

唐代时期,辩则堂而皇之地被列入科举之中,所谓“身、言、书、判”四项,其中的“言”,内容就包括“言词辩正”。不过,当时的“辩”并没有一种规范的定义标准,全凭考官的个人意愿来评分。尽管唐代时期的辩已初成气候,但由于社会等级森严,布衣百姓难有机会和“上等人”平等对话,所以,辩论只能在上层人物中起到阐发思想、启迪智慧的作用,在社会上仍形不成竞技对抗的充分条件。而且,这种对百姓的禁锢在中国长达千年之久。

3.辩的释义

随着历史的进步,东方人也好,西方人也罢,人们的思辩能力和思辩范围都在不断加大,学究们对辩的理解也逐渐地从纯观念意识中开脱出来,如今人们一提起辩字就会悠然地想起辩论。道理很清楚,这是因为后来人们的辩大都是基于理性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人们可以根据各自对某一种事物的视角和理解的不同进行平等对话,这种对话就是辩论。而辩论中谁都想以自己的辩理说服对方,于是有了辩的竞技,于是有了辩的角力。乃至如今发生在辩坛的争斗也变得愈演愈烈。而正口双方的无论哪一方,都是要力求自己能取得胜利的。但胜利并不是说只要去参与辩论就能有的,关键的还看会不会辩论,能不能在辩论中辩出自己的理来。能辩出道理来压倒对方的自然就是英雄,辩不出理而被对方所压倒的要说他是什么那就无所谓了。英雄是受人们所崇拜的,由此,人们心目中将辩场上的英雄喻之雄辩家也就毫不奇怪了。

人是要讲理性的,而理性又离不开对真理的探索。所以人们又将为真理而辩的辩论称之为理性的辩论。其实,在人与人交往中,只要有辩论的地方,就不乏智慧的碰撞,而智慧碰撞的结果,就要应验诚如前面所说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规律。这种规律且莫说在辩论场上,在任何具有竞争色彩的地方也莫不如此。

毕竟,竞争是人的一种本能的潜意识,而辩论只是这种潜意识当中的一种形式而已。从这个意义说开去,在辩场上所能闪耀出的人的理性的光辉,并不在于他拥有多少真理,而在于他能辩出多少真理。再用辩论口才的狭义去理解,则是:能自圆其说者算不上好口才,能把自圆其说者驳扁了才是真正的好口才。雄辩者大多属于后者。

辩论的初衷是探索真理,但今日所说的辩论,则具有两层涵义:一是非竞技辩论;一是竞技辩论。非竞技辩论大都是发生在为原则而为的辩论,为国家民族利益、为大是大非问题而辩,那是为真理而辩。诸如为中性的话题而由人在事先设置出某种话题而发生的辩论,这是一种竞技,这种竞技若也说成是为真理而辩,就未免有些牵强了。说通俗点:前者社带宫廷色彩的,而后者则是带街头色彩的;前者是政治性的,而后者则是技巧性的;前者是权利型的,而后者则是智慧型的。前后二者切不可混淆。

竞技与非竞技的辩论既有不同,也在交叉。其交叉点在于对辩论原理的灵活运用。事实上,人们接触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的辩论。通过辩论赛的语言训练,可以使人们掌握更多的辩论技巧,有助于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辩论的最后无疑都是一种结局: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归根到底是为了战胜对手,要胜就要有取胜的自信,要有取胜的自信就要把握好雄辩之术。

什么是雄辩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