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范文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范文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范文第1篇

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变革。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是近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敏锐地看到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巨大作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是马克思对科学技术在社会有机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准确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对生产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马克思通过近代工业史的考察,认为科学技术不是独立于生产力之外,而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指出:“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①他还说:“科学的力量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②由于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生,才使得自然科学第一次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马克思曾明确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适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③第二,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作用。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践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与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④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他还指出:“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郎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⑤对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和恩格斯也作了许多精辟的分析和论述。

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段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⑥恩格斯也指出:“火器的采用不仅对作战方法本身,而且对统治和奴役的政治关系起变革的作用。”⑦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科学技术革命推动和引起社会变革和发展,不是偶然的、个别的现象,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第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强调,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必将最终导致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恩格斯说:“……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小工业创造了资产阶级,大工业创造了工人阶级,并把资产阶级队伍中的少数选民拥上宝座,可是,这只是为了后来在某个时候更有把握地他们。”⑧列宁也指出:“技术革命既使生产资料和流通资料集中起来,又使资本主义企业中的劳动过程社会化,于是日益迅速的造成以共产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进行社会革命的物质可能性,这种革命是无产阶级的自觉体现者———国际共产党的全部活动的最终目的。”⑨正如科技革命催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诞生和发展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趋势一样,科学技术的革命推动社会主义的胜利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第四,马克思洞察了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因,在现实社会中所产生的负面作用。马克思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一种事物好象不包含有自己的反面。

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了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⑩在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轰轰烈烈展开的起始阶段,马克思就能以犀利的眼光深刻洞察其历史局限性,的确是有深刻远见的。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进步日新月异,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全面展开,一批新技术应运而生,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海洋技术等。各门学科相互渗透,衍生了一系列新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这次新技术革命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以最深刻的力量影响着当今人类社会。“科技发展改变着公众的意识,对发展观念的认识,对财富本质的认识,改变着企业的策略,改变着国家的战略。”

具体地说,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首先,历史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逐渐提到第一位。1950~1970年期间,科学技术所占的比重在发达国家平均为48%。到了20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上升为60%~80%,发展中国家平均为35%。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诸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发展和变革。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科技与劳动者的结合,促进劳动者的结构向非体力、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劳动资料看,科学技术对它的渗透作用和演化作用更为明显。一部生产发展的历史,往往是以劳动工具的改进为标志,而工具的改进主要依赖于科技发明和技术创新。20世纪中期以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现代机器体系向高度智能化方向发展,作为生产要素的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

12执行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职能。并且由于利用科学技术,人们对劳动对象开发的尝试和广度都扩大了。再次,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结构的优化和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仅取决于生产力诸要素的素质和质量的提高,而且取决于生产力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生产要素如何布局,合理的生产如何组织,这些都需要运用科学的最优方法,同时必须涉及科学管理,管理水平的提高必然会使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方法优化。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系统各个要素和层次结构都产生了渗透和影响,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所以邓小平同志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和第一位的推动作用的观点。第二,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经济生活的面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过程,渗透供到生产过程中的实物因素、智力因素和关联因素中去,成为生产过程的先导。其表现是:主体劳动者成为拥有知识和技术的劳动者;技术人才、咨询业人才、服务业人才越来越受到欢迎,科技含量较高的第三产业从业比重越来越大;劳动工具智能化,逐步实现人类生活全方位的自动化,国外称为4A革命:出现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实验室自动化,家庭自动化;人类对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空前扩大。目前,世界上新材料已有几十万种,而新材料又以每年5%的速度在增长。人们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可以把土壤中的沙砾变成半导体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其价值高于黄金,可以说,人类实现了把沙子变成金子的梦想。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极大地提升了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各行业各部门的分工协作和相互依赖日益加强。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每一个国家都对生产关系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在所有制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迅速扩大,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最重要形式,这种调整,既顺应了资本的社会占有与使用的趋势,又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随着科学技术带来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也产生了相应变化,单一阶级结构模式被突破,新兴的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中产阶级,在管理企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工作也创造和实现价值。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管理者。对无产阶级来说,已经不存在绝对贫困化的问题了,他们处于失业和相对贫困时,可以从国家的福利政策中得到补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得到了缓和。另外,知识在经济发展中逐渐成为获得财富的重要手段,也引起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可以按劳分配,可以按资分配,也可以按其技术能力对生产的贡献率进行分配。知识产权技术、专利、新产品、新工艺设计等智力成果和智力因素正在成为决定分配的重要因素。第四,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现代科技革命引起的产业革命,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导致阶级和阶层的新变化。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事第三产业和各种服务业的人数大大增加,直接从事物质生产部门的人数减少。“白领工人”将成为工人阶级的主导力量。

有人预计,2000~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的“蓝领工人”将只占劳动力总数的20%,而美国的“蓝领工人”到2020年将进一步下降到10%以下,略高于现在美国农业人口的比例。随着科技发展,一个新的中间阶层已经崛起。其共同特点是:收入明显高于普通雇佣工人、生产和生活条件优越、依靠技术和管理才能从事高级管理工作、社会地位较高。在美国,高级管理人才约占人口的14%,在法国,专业人员约占自立人口的10%。新的中间阶层在西方国家担任着管理社会、传授知识以及科技创新的职能,是社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有较高的社会声望,且大部分由知识分子构成。所以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作为完全意义上的阶级属性已变得模糊了。第五,现代科学技术导致了社会制度的创新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在本质上使科学从属于资本,为少数资本家的利益服务,“科学对于劳动来说,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13。科学技术的进步“意味着榨取血汗的艺术的进步。”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还表现为资产阶级政党拿去作为推行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工具。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导致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局限性,使科学真正服务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成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在艰难创业的岁月里,集中有限财力、物力,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取得“两弹一星”等辉煌成果。

我们仅用十几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的路程。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还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共产党作为“三个代表”的实践者,必须自觉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自觉地使科学技术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自觉地使科学技术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进一步完善创造条件。第六,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和管理科学化。现代科技革命的中心是信息革命。其最直接的结果是信息传递技术的改进和传递速度的加快。现代化传播媒介的普及,使人们可以更充分、更及时地了解来自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信息以及同自身生活环境的密切关联。这既激发了人们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的要求和愿望,唤起人民关心政治生活的热情,又为人们充分参与社会政治的各项决策,表达和反映自己的政治意愿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要求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之前,要充分估计到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的困难给人们带来的多种后果,这就需要决策科学化。决策科学化不是依靠少数领导者的“拍脑瓜”,而是充分听取和尊重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意见,让更多的人参与决策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错误决策。物质生产的决策是这样,各种社会活动的决策也是这样。这就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动社会生活民主化的进程。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比较多地看到了科学技术对政治领域的消极作用。如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革命化的条件》一文中指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同时也成为压迫人、奴役人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的工具,具有统治职能。科学技术的发展,控制了自然界,又控制了社会和人,使人由原来服从经济领域之外的统治,变成服从经济领域之内的技术统治;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了统治的合法性。马尔库塞也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技术合理性不是中立的,它已成为一种意识形态。

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已成为巩固现存制度的政治手段。法兰克福学派宣扬科技对人类和社会的“单向决定性”,把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产业的消极后果归罪于科技本身,这无疑是偏激的。但是,他们试图从理性和思想的深处揭示工具理性与资本主义统治的关系以及它与科技发展的关系,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科技作用与政治上层建筑关系的认识。第七,现代科学技术提供了科学决策的物质基础。当今时代,电脑、传真、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物质基础。目前,在发达国家许多大公司内部都建立了高速数据传输网络。人们不必亲临车间,就能通过同一网络系统,查看工作进展情况。空间距离的限制被打破了,信息被及时、快捷地传递,成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另外,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决策论、博弈论、电子计算机技术都为领导进行决策,在选择合适的变量进行调节、控制系统态势的运行等方面,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论。第八,现代科学技术开展了“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途径。:

工业文明的发展,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采和对环境污染的加剧,也引发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全球问题”,使人濒临生存的困境。便如,由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与空气中的水结合形成酸雨。酸雨中含有各种致病、致癌因素,能破坏人体皮肤、粘膜和肺部组织,诱发种种疾病和癌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它还危害农作物,破坏森林和水域生态系统,腐蚀和破坏工业、建筑设施。酸雨危害目前几乎遍布全球,仅在欧洲每年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400亿美元以上。如何摆脱生存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开发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科学技术,才能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伙伴”关系。第九,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人类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认识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智力水平。科学技术作为观念和知识,参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首先,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的思想革命化和科学化。恩格斯在谈到工业革命的后果时说:“日益发展的工业使一切传统的关系革命化,而这种革命化又促进头脑革命化。”14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之上的科学技术同迷信思想、宗教观念、唯心主义是对立的,在科学技术的猛攻下,上帝创造世界的神话破产了,迷信思想和唯心主义日益缩小地盘。其次,科学技术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现代科学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繁荣的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旅游等事业将人们带入了开放的多样的生活方式中。科学技术深入到文学艺术领域,不断地开拓出崭新的艺术形式,如电子音乐、网上文学,同时也为艺术传播和欣赏提供了便捷的大众传播方式,如光盘、VCD、多媒体等。再次,科学技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控制论、系统论、突变理论等)和技术手段,增强了人们的识识能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出现了许多边缘和交叉学科。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一方面更加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本质,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哲学问题,成为促进哲学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随着自然科学领域的每一次划时代的发展,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15第十,现代科学技术拓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空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在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人们逐渐超越直接的生产过程而成为生产过程的“监督者”,“三大差别”逐渐缩小。人类有了大量的时间从事精神性的生产和个性化的发明创造,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成为可能。当然在这个进程中,科学技术也会造成人的异化,人在创造更新、更好的方法征服自然的同时,也陷入这些方法的罗网之中,成为实现技术目的的工具。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在于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使科技的发展有利于“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健全发展。此外,还要寻求更合理的实践模式(包括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如果服务于少数人的利益,只能是一种负效应,比如用于核武器竞争或新殖民主义。因此,合理的实践模式将保证科学技术向着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方向前进。概而言之,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他们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深刻的观点。这些观点可统称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技观。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的一百多年时间中,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社会各个层面的作用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即在质上和量上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巨大变化。对于这种变化,需要作出新的概括和总结。

注释:

①③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65年出版,第211页,第217页,第218页。

②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出版,第553页,第57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出版,第315页。

⑤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出版,第3页。

⑥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人民出版社1978年出版,第67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出版,第300页。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范文第2篇

论文摘 要 科技期刊文化力既是科技文化力的组成成分,又是整个期刊文化力的组成成分,是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升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潜在动力。传播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宣传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是科技期刊的重要作用。科技期刊文化力作为一种隐性人文资源,能够实现社会价值的增值。深入研究和探讨科技期刊文化及其作用力,对于科技期刊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 科技期刊文化力的概念和内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整个国家文化力的组成部分。期刊文化力也是整个文化力的组成部分,笔者曾专文进行过论述[1]。科技期刊文化力既是科技文化力的组成部分,又是构成整个期刊文化力的重要成分。

编辑文化是社会大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编辑文化与其他文化系统一样,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编辑文化的表层结构是编辑物质文化,中层结构是编辑事业的体制,而其深层结构表现为观念形态等因素[2]。

“文化力”是与综合国力系统中的经济力、政治力等因素相对而言的,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和建设成果,蕴含着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智力因素,核心是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创造力的充分发挥[3]。期刊文化力是文化力中的重要元素,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期刊文化发展与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既包括这个国家或地区期刊文化的现实水平,同时也包括对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文化形态等方面的作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科技期刊文化力是期刊文化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期刊编辑的使命是创造和建设科技文化力,不断地推动科技文化事业向前发展。科技期刊编辑通过科技文化选择、科技文化积累、科技文化缔构和科技文化传播,将科技文化成果奉献给社会。这些科技文化成果被存储后,一方面,在社会上被广泛传播,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存储下来的成果获得积累,可以为后人的知识创新提供基础,进而转化为促进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促使历史进步[4]。

科学文化是有别于人文文化性质的文化,它使人类获得了一种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变革自然的力量,科学文化以其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加速着人类社会的前进步伐。作为科技载体的科技期刊,承担着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作用。深入探讨科技期刊文化力的内涵,对于科技期刊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过程是作者的科技文化创造、编者的科技文化选择与读者的科技文化认同的过程,作者、编者、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文化制约与文化互动的关系。科技期刊的文化责任在于,既能根据自身的读者定位、内容定位来满足当下人们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文化需求,又能在提升人们的科技文化品位、塑造人们的科技文化品格的过程中致力于人类科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长远目标的实现。

2 科技期刊文化力是提升国民科技素质的潜在动力

科技期刊能够积极主动地引导人们形成开放性的科技文化视野,把我们的科技文化发展纳入到全球科技文化发展的大格局中,积极地推动国内外各种科技文化的对话和交流。科技文化的全球化实际上是形成了一种全球范围内的科技文化对话、交流和整合的机制,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使人类在一些基本的文化价值观念上取得共识,而同时使各民族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因此,科技文化的全球化实际上也是不同科技文化的交流和冲突的过程,是不同文化精神的矛盾运动的过程。只有当世界各国都积极地融会到这种文化整合包括科技文化整合中,才不会使全球的文化世界变成单一文化的天下[5]。

科技期刊可以引导人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形成自觉的现代化视野,积极推动适应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的现代科技文化精神的生成[6]。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科学的启蒙,中国民众的文化精神和行为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理性、科学和创新的思想观念以及各种现代价值观念已经逐步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中。但是,必须看到,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形成的许多阻碍现代化进程的文化观念还在社会生活和社会运行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全球化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助于我们克服传统文化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阻碍,推动现代社会所必备的积极的文化精神的形成。只有积极参与全球化的科技文化对话,不仅要批判其他科技文化的弊端,同时也批判自己科技文化的缺陷,才能形成在全球化的科技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中国科技文化,整个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而科技期刊在其中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3 科技期刊文化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潜在推动力

先进的科技文化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落后的科技文化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先进文化的中国科技期刊文化应以它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传播优势主动担当起引导者的角色。对读者而言,其价值观念的改变、自身科技文化环境的净化、科技文化品位的提升都难以回避科技期刊文化力的引导作用。这种强大的引导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大众型科技文化期刊还是小众型科技学术期刊,实现刊物的科技文化定位既是一个适应读者的过程,又是一个引导与提升读者的过程。

科技期刊文化具有很强的产业属性。科技期刊文化产业经营的范围广泛,它包括科技广告经营、网络经营以及其他相关科技产业的经营,可为拉动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舞台。它必将成为经济建设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新的增长点。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期刊严肃的文化使命与对市场利益的追求,是对立中的统一,是推动期刊发展的相辅相成的双重力量。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科技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市场资源。不论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还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都说明文化与经济是一对可以双赢的统一体。

另外,科技期刊文化力作为一种隐性人文资源,不仅可以驾驭显性物质资源,而且可以实现价值的创造,实现社会价值的增值[7]。凝结于科技期刊编辑身心之上的文化力,包括他们的精神力、知识力、智慧力和创造力,是期刊社创造性增值的力量源泉,它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科技期刊文化力可以在期刊社内部人际之间传递,还可以在行业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传递;借助于科技期刊文化的导向功能、开发功能和规范功能,使得人们的思想、文化和心理,逐步变得科学化、优良化。通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作用,将会展示出科技期刊文化力“水滴石穿”式的潜在力量。

参考文献

[1] 吴成福.漫谈期刊文化力[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8-49.

[2] 何龙.编辑文化论[J]. 编辑之友,2002(6):22-24.

[3] 彭国元.期刊文化新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张春明.编辑与文化力[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9,22(4):394-398.

[5] 李小娟.论全球化时代学术期刊的文化视野[J]. 理论探讨,2001(3):97-98.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历史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D2―0;G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2-0048-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信息技术深刻变革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发展方式研究”(10AZD025)

〔作者简介〕文兴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四川成都610071。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邓小平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2006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明水平的主要标志。”由于这些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等重要思想,并且引导着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故称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笔者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核心是“科学技术动力观”。1991年,江泽民同志讲道:“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1994年,江泽民同志写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这些观点很鲜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并且不是一般的动力,而是“重要动力”、“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这些观点,可以概称为“科学技术动力观”。对“科学技术动力观”作出有系统的论述,是本文的主旨。

一、“科学技术动力观”是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确立的社会发展观

人类社会是一个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自组织系统。从自组织理论的观点看,一个自组织系统的进化过程,就是该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和有序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只要我们沿着这一思路对社会大系统的进化稍作分析,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类社会为实现其历史进化所必需的条件几乎无一不是靠科学技术。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社会越向前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速度也就越快;后来的社会与先前的社会相比,其主要的差异之一,就发生在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不同水平上。例如,在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之所以历时千年而变化不大,其生产和消费都基本上维持着一种准静态的平衡,就因为那时的科学技术不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也不发展。进入工业社会后,以机器大工业为特征的近代生产方式的建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第一次产生了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第一次达到使科学的应用成为可能和必要的那样一种规模”,“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同时也把科学变成“应用于生产的科学”,使科学“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使“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马克思讲的这么多“第一次”所指出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发生的最为重要的变化,就是科学变成了“应用于生产的科学”而生产也变成了“科学的应用”过程。这样,最终形成了科学技术越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发展,而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发展,科学技术本身也越发展的正向良性循环。

二、“科学技术动力观”全面地强调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科学技术与社会自始至终存在着互动,存在着科技社会化进程。所谓科技社会化,是指将科技知识及蕴藏在知识背后的科学方法、科学信念和科学精神等通过一定的渠道渗透到社会之中,为广大公众所理解和接受,并且内化为自觉的社会生活规范的过程。在古代,科技力量不强,科技社会化并不突出,直到近代,科学技术才显示出其知识的力量。在当代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出其生产力功能后,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即科技社会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强大的历史潮流。科学技术那种实事求是、客观而公正的本性,否定迷信、不承认教条的革命精神,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的创新意识,学术自由民主、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科学观念,为真理和正义而义无反顾的科学品格等,对提高社会公众的精神生活质量是非常有益的,是值得借鉴的。

1996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接见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代表时讲道:“我们不仅要靠科学技术提高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而且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社会风气和民族精神,创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社会精神风貌。”1996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进一步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的重要论断。“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这一论断,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搞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搞精神文明建设也要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国民素质。

三、“科学技术动力观”完整地把握了科学技术的多重职能

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后,是科学技术在开发和改造自然的征途上凯歌高奏、所向无敌的英雄时代,也是人类陷入严重忧患和巨大灾难的危机时代: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当今人类生死攸关的全球性问题。科学技术空前放大了人类开发和改造自然的力量,同时也空前放大了人类破坏生态和毁灭自身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和地球的命运。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与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紧密结合,提出并组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使经济增长从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规模扩张转到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在《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武装起来――〈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干部选读)序》一文中,江泽民同志写道:“如果用更多的科技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提高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那末,我们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就能够更好地动员和组织亿万人民,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描绘出更新更美的画卷。”他不仅全面地把握了科学技术“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多重职能,而且明确地提出了“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论断。这一切,标志着“科学技术动力观”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

依据“科学技术动力观”,科学技术的基本职能和价值目标就不只是开发自然、驾驭自然、索取自然,而是“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使社会生产力持续健康发展,人类文明日臻昌盛;只有把科技搞上去,才能不断地保证人民素质的提高;人民的素质提高了,更多的人掌握了知识,掌握了现代的科学技术,才能导致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朝着合理的方向演化。

四、“科学技术动力观”要求树立“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的大科学观

“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这个论断,是邓小平1977年就作出的。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道:“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科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影响、渗透,联系愈来愈紧密,由此产生的综合学科、交叉学科层出不穷,社会经济和科技已经形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自然科学的发展丰富了社会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自然科学研究有重要指导作用。我们提倡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注意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工作者要注意学习社会科学知识,我们要在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加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深刻认识并掌握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指导实践。”

科学是观念地把握对象的特定方式,是通过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对象的特定方式。一般说来,自然科学的功能主要是认识变革“物”,实现物质变换;社会科学的功能主要是研究人和社会,实现行为变换。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科学逐步深化且日益成熟的象征,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构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主要不表现为知识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而表现为各门科学之间既分化又综合的对立统一。一方面,学科越分越细,原来的一门分为两门或多门学科;另一方面,各门学科相互渗透,出现了一大批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间的交叉学科、综合学科,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又重合在一起。例如社会生物学、生态经济学、人口地理学、社会心理学、生命伦理学等等,都是由一门或数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交叉而成。当代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当代任何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等所具有的高度的综合性质,不仅要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主要部门进行多方面的广泛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而且要求把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结合成为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这是当今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2001年8月7日、2002年4月28日、2002年7月16日,江泽民同志先后三次就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发表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既为人们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科学指南,也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此间,他作出了“四个同样重要”的重要论断:“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以及“两个不可替代”的重要论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懈进行探索,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在这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那种认为搞现代化建设只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就可以了、社会科学知识可有可无的想法和看法,是片面的、错误的,必须加以纠正。”

五、“科学技术动力观”是唯物史观的现代拓深形态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通过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者的矛盾运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走向,揭示了生产力是最终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过去,生产力一般是指物质(实物)生产力,至于科技和知识生产力,则是直到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和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后,才逐渐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中明确起来的。江泽民同志从现代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通过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概括、总结、提升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科学技术动力观”,从哲学的高度阐明了科技和知识生产力不仅决定着物质(实物)生产力,并且最终决定和制约着社会历史发展的水平、速度乃至方向。其实,一切社会创造物都不过是人类智力(或智能)水平即科学知识水平的外化物化。只要我们承认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的历史,那么我们也就必须承认人的科学化知识化水平是最终决定和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水平、速度乃至方向的。当今时代是科技生产力即知识生产力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科学实践活动已成为所有实践活动中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实践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必须给予定位和确认,确认科学实践的社会第一实践的客观地位,确认科技生产力即知识生产力的客观支配地位及其主导作用。“科学技术动力观”实现了唯物史观的这个飞跃,为推动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指出了一条基本的实践路线。

六、“科学技术动力观”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统一

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既是“科学技术动力观”历史的传承和逻辑的延伸,又是与时俱进的新发展。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

2003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4年6月,胡锦涛同志作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的重要论断。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意义是十分重大和深远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他告诫人们:“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末,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与伦理的疏离、理性与价值的分裂,在当代西方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西方发达国家今天所面临的科技异化问题,也是发展中国家明天所要着力避免的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这就奠定了避免科技异化的政治基础,推进着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和谐统一。

2.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纲推进科学发展

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令。胡锦涛同志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15〕�

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两个基本方略”及其重要意义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闭幕后,国务院于2006年2月9日、3月20日分别印发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笔者认为:以《科技规划纲要》和《科学素质纲要》为标志,党和国家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实践着“两个基本方略”,即以加强自主创新为主导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方略”和以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为主导的“科学技术普及发展方略”。

应该看到,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深刻地讲道:“要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把科技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紧密结合起来,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使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这就是说,我国的科技进步不仅要“顶天”,在科学前沿和高技术领域有所创造、有所作为,而且还要“立地”,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科技、理解科技、运用科技,充分享用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巨大恩惠。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两个基本方略,是基于“科学技术动力观”的两个重大的科学抉择。

第一,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方略”是应对知识化的全球竞争新挑战的科学抉择。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有自身的政治意愿和战略利益。为了尽快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数万亿元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这对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差距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不能仅仅依靠引进技术满足自身的科技需求,不能指望别人来解决我们自身发展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当前,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正承受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中国能否成功地回应当代科技革命的冲击,成功地在21世纪实现伟大复兴,不但对中华民族本身意义重大,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前景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很显然,如果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垄断,那就谈不到社会主义的兴旺发达,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直至最终胜利。如何把社会主义建设同当代科技革命的潮流更好地结合起来,始终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也是当代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方面。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与实践,在新时期新阶段实现着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效契合。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范文第4篇

1 面向社会、以人为本,“十五”期间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五”期间,我们制定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2001-2010)》,开展了海洋高技术、医药技术创新、中医药现代化、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绿色建筑、食品安全等科技专项行动,推动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能力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工作。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解决了一大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更加密切,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发展科技整体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对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特别是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显著提升;投入有了较大的增加,社会发展科技人才队伍得到锻炼和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得到全面发展,使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在整个科技工作中的地位得到了逐步提高。

“十五”期间,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重点围绕前瞻性战略研究、关键技术突破、综合科技示范、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基础性工作等5个方面推进。社会发展科技的国家投入总经费近62亿元,实施了一批与社会发展相关的科技攻关项目、863项目和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取得科技成果24 000多项(其中获得专利近3 000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850多亿元,建立各类实验示范基地1 100多个,为“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 围绕“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纵深部署,社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

“十五”期间,围绕实施人才、专利和标准战略,形成了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特点、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科研机构和人才队伍;在社会发展科技重大专项中实施了知识产权目标管理,在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技术发明专利申请量比“九五”计划增加了12倍多,其中,国际专利增长了45倍。在标准方面,共组织实施、制订和修订了国家标准40余项、行业和地方标准500余项,牵头制定国际标准2项,参与制订国际标准2项。

通过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科技计划的实施,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成功开发了脑血管治疗药“丁苯肽”恶性肿瘤基因治疗药物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全数字化彩色超声成像系统等新产品,自主研制的爱滋病疫苗完成了一期临床试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资源勘探开发方面,隐蔽油气藏勘探、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得到应用,发现了苏里格等一批大中型油气田,突破了砂状氧化铝生产和生物冶金等一批行业重大关键技术;在生态环境方面,初步探索出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的模式及配套技术,湖泊污染控制、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和饮用水安全保障等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为保障食品安全,开发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及其设备;为保障生产安全,开发了矿山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预防与监控技术;为促进城镇建设与发展,开展了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实验平台建设;在其他社会事业领域,开发了遗址大型饱水木构件原址保护技术。

特别是2003年SARS、2004年禽流感先后爆发期间,我国科研人员在全球第一个完成了SARS疫苗的Ⅰ期临床研究工作,自主研发了诊断试剂;在全球第一个完成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的人用禽流感疫苗,研制出一系列防护用品,成功地抑制了SARS和禽流感的蔓延,为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1.2 面向社会、以人为本,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精彩纷呈

“十五”期间,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把握人民生活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科技研发与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密切结合,促进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产业化,形成了科技成果加快转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精彩纷呈的良好局面。

在医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技术和产品,使产业化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促进了医药、环保、海洋、资源、住宅、食品安全等一批新兴产业的成长。通过推动中药现代化行动,全国18个省(区、市)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面积已达95.0万hm2。中药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中药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显著提高,涵盖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服务的现代中药产业雏形已初步形成。2006年我国中药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 127.69亿元,出口超过10亿美元。环保科技促进了环保产业产值由2000年的900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2 000亿元,年增长率达到17.5%左右。海洋高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海洋油气业、海洋养殖业、海洋工程等主要海洋产业的迅猛发展,“十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年增长率达11.1%,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在2003年首次突破1万亿元,2006年又突破18 000亿元。

“十五”期间,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针对区域特点,建立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科技示范,促进了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例如在淮南矿业集团开展了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的集成攻关和示范,为淮南矿区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每百万吨煤死亡率下降了10倍,扭转了淮南煤矿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十五”期间,全国共批准建立了14个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8个国家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了448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在带动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建立服务平台、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成果显著。此外,还建立了环保科技产业示范区、绿色建筑示范等一大批不同主题的科技示范基地。各部门、各地方也实施了一大批科技示范项目和工程。如公安部推出“科技强警”专项科技行动,在全国21个城市开展了“科技强警”示范市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示范效果,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

1.3 瞄准国家目标,开展前瞻性和战略性政策研究,提高了部门和地方的科学决策能力

针对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战略研究,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为加强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指导,科技部社发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组织研究、编写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科技报告》、《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组织开展了重大环境技术规范与对策研究,提出实施总量控制的管理对策;研究提出了国家生物安全法规构架、国家转基因植物环境影响监测框架;开展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研究,编制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为履行国际气候公约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政策支撑;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会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共同了《中国节水技术大纲》等技术政策;开展了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推动成立了“国家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领导小组”。与环保总局等国家相关部门联合研究、制定和了《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湖、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政策》等政策,有效推动了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此外,各地方、各部门也开展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了地方可持续发展规划,共同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如浙江省加强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战略和政策引导,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

“十五”期间,通过管理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各部门、各地方在开展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过程中,依靠改革促进发展,在科技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推动了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的开展。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一是政府搭台,企业唱主角,社会积极参与,有力推动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主要面向人口、资源、环境等社会发展公益事业,是主要由政府主导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的重视与直接领导是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保证。“十五”期间,各地党委、政府都强调了政府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主导,提高了重视程度,加大了投入。如广东省“十五”期间科技投入累计是“九五”期间的5倍,其中社会发展科技资金投入是平均增幅最快的领域。在以政府为主推进社会展科技工作的同时,注重调动企业、社会团体、媒体和公众的力量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以政府主导和全社会参与的典型事例。各实验区在国家指导下,针对制约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重点问题,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公共参与、社会兴办,通过创新实践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温岭实验区积极探索了社会事业“政府资金搭台,民间资金唱戏”的模式,出台了一系列民资建城、民资办学、民资办水利、民资办医疗等政策措施,以少量的国家投资带动大量的社会资金参与,使民间资本成为温岭市社会事业投资的主渠道,形成温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特色。

二是注重优化资源配置与协同攻关,确保了重大科技项目顺利实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的多个方面和部门、地方多个层次。“十五”期间,通过各部门、各环节的大力配合,优化配置科技资源,高质量地完成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例如“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注重了部门联合,科技部与建设部签署了“绿色建筑科技行动协议”,集成了部门、研究机构和地方的优势,协同开展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产生了很好的成效。又如“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项目,在组织实施中突出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产学研协同作用,实现了国家、地方、企业、监测监理机构以及科研单位等不同资源的有机整合,保证了高质量地完成项目任务。在“创新药物”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了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地方政府的沟通,鼓励课题承担单位努力争取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有力推进了创新药物重大专项的实施。

三是技术研发与科技示范相结合,探索了科技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模式。“十一五”期间,一些科技项目针对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选择典型地区,通过科技示范和示范工程,推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如针对西部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四川等8个西部省、自治区实施了“中国西部重点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技术示范”,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科研与示范相结合,开发、推广了适宜于西部地区生态保护和农村脱贫的关键技术和综合治理模式,促进了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在食品安全重大科技专项工作中,技术研发与示范紧密结合,探索了依托超市把关的江苏“苏果模式”,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控制的陕西“洛川模式”等一批适合不同地区特点的食品安全监控管理模式,提高了地方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和保障能力。

四是积极探索管理与机制创新,提高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效能。“十五”期间,通过管理和机制创新,注重运用市场机制推进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创新和摸索了许多很有成效的新机制、新办法和新模式。如在武汉市实施的“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示范”项目,引入了业主制的建设运营模式,与当地规划、土地、房地产、金融等部门和企业合作,采取市场化的推进机制,探索了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的新模式,奠定了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基础,取得了很好的环境、社会与经济的综合成效。

五是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提高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可持续发展培训和能力建设工作,提高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了青少年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如重点面向各级领导干部的可持续发展培训,科技部社发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和中央党校一道,组织编写了《可持续发展科技读本》,在干部培训中得到应用。北京市西城实验区、山东省牟平实验区、黑龙江省肇东实验区编著专题教材并开设专门课程,在中小学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武汉市江岸区组织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进社区培训会,全区街道分管社区工作的领导和33个社区的群众干部接受了培训。

六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有序开放。5年来,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在全球气候变化、医药、生物技术、环境管理、城镇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等方面实施了一大批国际合作项目。如制订并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发起并领导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HLPP计划),开展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参与联合国千年发展评估项目和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参与了国际风险管理计划,组织实施了中欧环境管理合作计划(EMCP)、联合国人居署可持续城市计划(SCP)等项目。通过技术合作研发、实施试点项目、开展可持续发展培训、召开国际会议等形式,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引进一批国外专家,组织培训政府官员、企业人员和研究人员等近4 000人次,开展了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技术交流,宣传和展示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行动和成效,促进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开展。

虽然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在“十五”期间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待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对于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领域重大问题的支撑能力仍然不足;二是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工作中的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仍然不足;三是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投入与实际需求之间有较大差距,稳定增长的机制尚未形成;四是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前瞻性和协调性需要加强;五是要强化措施,进一步调动部门和地方的积极性。在“十一五”期间,这些问题都必须很好地研究和解决。

2 统筹部署、突出重点,努力开拓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十一五”期间,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进程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新问题不断涌现,发展进程中的矛盾日益突出,呈现新旧问题复杂交错的总体态势。我国人口数量仍在不断增长,淡水、油气、煤炭等重要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工业排放、城市垃圾等对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城乡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社会安全以及自然灾害的减灾防灾等公共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社会发展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和发展规划纲》提出要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置于科技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对未来十五年我国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及其它社会事业等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国家“十一五”科技规划也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加大社会发展科技投入,并采取更强有力的举措。这些都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党和国家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学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围绕资源环境、医药健康、公共安全和城镇发展等社会发展领域重大瓶颈问题,继续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战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撑,努力开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工作新局面。

“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一要围绕一条主线。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二要树立一面旗帜。实施“科技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行动”,树立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一面旗帜,与其它科技计划相配合,全方位推进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三要构筑一个综合性实验示范平台。综合集成,分类建设,进一步加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将实验区建设成为社会发展领域的综合性实验示范平台;四要推动五个方面的工作。在战略研究、重大关键技术突破、机制创新与能力建设、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体系等五个方面实现跨越和突破。五要重点抓好九大任务。围绕资源、环境、人口健康、中医药创新、公共安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生物经济、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领域,加强自主创新,提高解决重大科技瓶颈问题的支撑能力。

“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要做到“五个有机结合”,即:

――中央和地方科技力量有机结合,积极推进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体系建设;

――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民”有机结合,积极推进社会发展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前瞻性战略研究、科学方法研究和提升创新能力有机结合,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项目、基地、队伍和品牌有机结合,积极推进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网络建设;

――社会发展领域要实现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与政策引导类计划等科技计划的有机结合,推进形成相互支撑、资源集成的社会发展科技计划体系。

2.2 强化支撑与引领,全面推进社会发展各领域科技工作

“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要强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重点开展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为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问题提供技术支撑,重点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油气资源保障、固体矿产资源保障、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在水资源安全供给方面,加强对国家水资源调配管理的技术支撑,提出适合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建设需要的宏观水资源优化配置管理技术;依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突破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建立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平台,为水资源优化配置调度提供示范;开展污水再生处理利用、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雨洪利用等水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研究开发安全饮用水保障综合技术及设备,显著提高我国饮用水的水质安全技术保障能力。

在油气资源保障方面,要针对我国石油工业所面临的新增油气储量不足、储采比下降、稳产难度大等问题,突破复杂地质条件限制,重点研究地质成矿规律,开发并形成复杂油气资源勘探的配套技术系列,开发复杂油气田开发和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为发现一批大型后备油气资源基地、提高油气资源采收率提供坚实技术基础,提高我国油气安全保障水平。

在固体矿产资源保障方面,要针对战略矿产资源相对短缺,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能耗高等问题,重点突破航空物探和深度勘查等一批矿产勘查关键技术,强化紧缺矿产资源勘查研究的力度,加强高效采矿、选矿和冶金等矿产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和大型装备的研发,为寻找大型矿产资源基地、降低勘探开发成本、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提供技术保障。

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针对海洋资源的利用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大力发展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实现我国南海深水大型油气田勘探开发工程关键技术的突破;大力发展天然气水合物与大洋矿产勘查开发技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海洋监测技术等,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突出节能、减排主题,把发展能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加强环境保护、资源循环与再生综合利用、生态修复、全球环境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开发。

在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方面,要在节能降耗等清洁生产技术上取得突破,促进工业企业生产方式优化;大力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重点加强水污染的控制、治理技术以及大气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技术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技术,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大宗污染治理关键技术与设备的工程化和成套化能力;推动环保科技产业基地的建设,建立一批环保治理科技示范工程,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在生态保护方面,重点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开展生态系统的评估研究;开发水土保持技术、荒漠化防治技术、生态恢复技术、受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脆弱生态地区的综合整治技术,加强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模式研究,引导培育生态治理产业发展。特别是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部署,重点开展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综合整治技术示范,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经济可行的综合技术。

在全球环境问题方面,要加强全球环境的重大政策问题、科学问题和社会经济影响研究;开展重点支撑技术研发与相关产业发展、减缓和适应全球环境变化的地方试点示范、开展国际外交谈判对策等研究;开展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产生影响及控制、适应技术研究,开发全球环境变化监测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提升应对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

三是围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加强计划生育与重大疾病防治,创新药物与医疗器械、中医药现代化、生物技术及其它社会发展方面的科技工作。

在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和重大疾病防治方面,加强新型避孕节育方法的研究,研发出生缺陷的产前筛选等优育技术,使我国重大出生缺陷率降低30%。针对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一些重大疾病,积极开展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综合防治研究,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技处置能力;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开展病变机理研究,减少重大、多发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我国疾病防治水平和生存质量。开展常见病的社区预防与控制适宜技术规范研究,针对我国农村地区的主要疾病,研究筛选一批适宜的卫生诊疗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初步建立适合国情的科学、规范、可行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在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开发方面,要建立我国创新药物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技术体系,大幅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竞争力,改变我国药物长期依赖仿制和进口的局面,实现药物研究开发和医药产业发展由仿制为主到创新为主的转变;研制一批提高生活质量和防治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并形成创新药物的产业化能力;培育若干年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的大企业;重点开展低成本CT、高性价比磁共振成像系统、数字化X射线机等新型治疗设备研究,增加国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化水平。

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方面,和实施《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所提出了“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四项基本任务。通过科技创新整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学的优势,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奠定基础。要充分运用现代系统科学与复杂科学等理论和方法,建立中药研究开发方法学技术平台,构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研究开发一批现代中药;培育大型中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大幅提高中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现代中药产业的发展;实施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计划,建立国际传统医药科技合作协调机制,加强中医药知识与文化的传播,推进中医药国际标准规划的构建,加快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在生物技术方面,要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重点突破基因组、蛋白质组、基因操作、干细胞和组织工程、生物芯片和生物计算等若干前沿技术,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我国生物技术的整体竞争力。以突发和新发传染病和常见、多发的重大疾病为重点,加强生物技术与临床资源的系统集成,攻克若干重大疾病预防和诊治的关键技术,显著提高人民健康保障水平;强化生物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支撑和引领我国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其它社会事业方面,重点选择文化事业科技领域亟待解决的瓶颈性问题,组织开展第二期中华文明探源、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古代建筑保护技术及工艺科学化等研究工作。针对我国体育科技领域的突出技术需求,重点围绕全民健身运动关键技术和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的关键技术内容组织开展技术攻关。

四是围绕保障公共安全和城镇可持续发展,重点发展公共安全应急平台、科技强警、生产安全、食品安全、防灾减灾以及城镇规划、建设技术研究,加强关键技术示范。

在公共安全应急平台技术方面,紧密围绕和服务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实施,突破公共安全监测监控、预测预警、指挥决策与处置等核心技术,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先进可靠、反应灵敏、实用高效的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技术平台,为构建国家一体化、准确、快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在科技强警方面,根据维护稳定、打击犯罪、反恐防恐等社会公共安全领域的重大需求,构建公安信息指挥作战平台,建立社会治安动态防范评估体系和禁毒工作评估体系,建立我国法庭科学规范化应用中的关键控制技术体系;研究先进适用技术侦查技术和装备,开发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特种警用装备;依托“科技强警示范城市”,推动全国各地公安信息指挥作战平台建设。

在食品安全方面,紧密围绕目前食品安全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重点加强风险评估技术、检测技术以及溯源技术研究,开展食品安全综合科技示范,建立和完善“从农田到餐桌”全程控制体系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实现食品安全保障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转变。

在生产安全方面,以煤矿、非煤矿山、石油化工、建筑等行业和城市生命线为重点,研究关键技术和开发重大安全装备与产品,研究制定相关安全生产标准,使生产安全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同期水平。

防灾减灾方面,要提高对重大灾害天气和强地震监测预报与减灾技术水平,开展重大海洋灾害预警及应急技术研究,提升我国对管辖海域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围绕重大突发和群发地质灾害,开展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建立集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应急救灾技术为一体的决策支持系统。

在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方面,重点开展绿色建筑科技攻关,推动建筑产业发展,解决制约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研究开发全国城镇体系与空间规划关键技术,加快城镇整体信息化建设;开展现代建筑全生命周期设计、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技术、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成套化建筑系统设备,促进装备生产的产业化,促进建筑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是积极开展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前瞻性战略和政策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围绕未来二十年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研究,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开展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与示范、绿色发展指标开发和示范;开展青藏铁路延线生态环境影响以及青藏旅游对生态环境影响预防对策方案研究;开展国家和区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人口与健康等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开展水资源安全保障、油气资源安全保障及战略矿产资源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研究;开展全球环境问题,特别是履行有关环境公约对我国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策研究。

2.3 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努力实践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的启动,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树立了一面旗帜。今年,为推动科技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科技部决定启动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与高新技术领域的火炬计划、农业领域的星火计划同时列入政策引导类计划。“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一项新的重大举措,标志着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将有力地推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科技工作。

“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创新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思路、机制和手段,充分发挥地方各部门、各行业积极性,调动全社会力量,官、产、学、研、民共同参与,通过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发挥多领域技术的集聚效益,最大限度提高现有科技与社会发展结合的效益,全面提升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的科技能力。

“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是通过科技的支撑和引领,突出综合集成与科技示范,实施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行动、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行动、提升城镇绿色发展行动、促进公众健康科技行动和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示范行动等五项科技行动。目的在于形成一大批可持续发展成套技术,加强技术集成应用和机制创新示范,引导新型产业健康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可持续发展科技队伍建设,形成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和咨询服务体系。

“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要以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主要载体,构筑社会发展领域的综合性实验示范平台。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已发展建设21年了,是国家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延续时间最长的一项实验、试点工作,也是我国最早开展的社会发展综合性实验示范工作之一。实验区在依靠科技引导与示范,推动地方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社会事业改革与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探索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和模式,为我国的地方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去年,为总结经验,开拓新局面,科技部联合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成功组织召开了一系列宣传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十一五”期间,要在继续做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加强技术与政策、机制、体制、管理的综合集成应用,开展地方可持续发展实践与科技示范,重点突出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为中国不同类型地区提供可持续发展经验和模式,为推动我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 创新机制、强化措施,促使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全面跃升

“十一五”期间,必须创新管理模式和实施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抓住机遇,实现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全面跃升。

3.1 转变思路,加大投入,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有着公益性强、涉及面广、与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显著特点,要为国家发展提供支撑,为人民福趾提供关怀,为社会稳定提供保障,这一工作要更强调政府职能和政府主导,重点在二次分配的过程中解决公平、公正和使最大限度群体受益的问题。

加快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是新时期科技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明确提出,要扭转社会公益类研究力量相对薄弱的局面,大幅度增加社会公益类研究的投入力度,突破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瓶颈约束。“十一五”科技计划加大了对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城市与城镇化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在科技经费分配比例上进行了调整,将工业领域和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的经费比例由“十五”期间的7∶3调整为5∶5。另外,“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将组织实施若干重点专项。其中社会发展领域初步考虑在海洋资源与环境、重大医疗器械设备等方面组织实施。为了保障重点专项的实施,科技部将集成科技资源,联合有优势、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总的来说,“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投入一定会有较大增加。尽管如此,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投入与社会发展工作的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仍有必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和加强。

“十一五”期间,各地党委、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和发展思路,充分认识到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事关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民生的提高,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要进一步明晰政府在社会发展科技事业中的作用,转变思路,加大投入,切实推进,务求实效,并在机构、人员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提供条件;各级政府及科技主管部门要调整科技投入的结构,政府用于科技的资金和项目,应当更多地转移到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之中,逐步提高社会发展科技经费在整个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同时,要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推动企业、金融机构与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有效结合,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多元化的社会发展科技投入体系,稳定支持地方的社会发展科技工作。

3.2 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

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是一项面向社会、面向区域、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面临的新问题多,复杂程度高,涉及面广,因此必须在工作方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想方设法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在系统上运作,使环环相扣,使科技真正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起到发动机的作用。

“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是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一项新的工作,不只是一个单纯的项目实施,而是要整合中央和地方科技力量,通过科技示范和推广,盘活现有的科技资源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科技总体工作来说,“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管理模式、机制的创新与技术集成应用,既为区域发展提供先导示范,也为创造性地开展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提供有益经验和模式。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与考核评估,建立协调机制。区域可持续发展工作涉及面广、层次多、部门多,要通过会商和协作,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联动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的有效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强化绩效评估和社会监督,将考核评价结果纳入常规性的科技统计渠道。各地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根据本地实际研究提出工作任务和具体行动,指定专人负责,并落实相应的经费。同时,有条件的区域可以联合组成领导小组或指导委员会等,整合区域资源,提出和实施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科技计划或行动。

二是创新管理机制,整合中央和地方科技资源。在推进方式上,要积极创新管理机制,如可选择试点,探索开展“后补助”等新的科技项目支持手段和方式。要以项目为纽带,加强地方科技工作,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着眼点,加强行业科技工作。要牢牢把握住基地、队伍、品牌三个落脚点,以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主要载体,通过科技示范和推广,把可持续发展相关要素引入到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进程之中。

三是依靠政府推动,吸引社会参与。要在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的牵头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地方各部门、各行业的积极性,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官、产、学、研、民共同参与。要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培训,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参与,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范文第5篇

摘 要:站在北京奥运会新的起点上,通过对我国体育科技社团的目标与功能重新定位,对影响我国体育科技社团的促进和制约因素的重新分析,提出要充分借助政府和社团的双轨道,加速体育科技社团的成长和发展;建立以会员为主体的组织体制,在民主办会中建设体育科技工作者之家;以秘书长专职化为先导,加快办事机构的职业化进程的改革方式和从行政社团向社会组织转变;从依靠政府拨款向自主经营转变;从重点为政府服务向为会员服务转变;从学习型向创新型转变的我国体育科技社团发展新的思路与途径。

关键词:体育科技社团;新的历史起点;发展;新探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0-1297-06

A New Investigation on Development of Sport Science Associations in China

ZHU Li

(Institution of Sport Scienc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s, Beijing 100061, China)

Abstract:On the new beginning of Beijing Olympic Games, the goals and functions of sport science associations in China are retreated and factors promoting and restraining these associations are analyzed agai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new thoughts and paths for development of these associations include: the promotion of sport science associations through both tracks of government and association; organizing institution depending on members and a democratic home for sport science staff; a reform towards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 and transition from administrative association to social organization leading by a professional secretary general; dependence on government financing transferring to independent operation; the focus of service shifting from government to members; learning-oriented shifting to innovation-oriented.

Key words: sport science association; new historic beginning;development; new investigation

党的十七大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了全面部署,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已日益突出,在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崭新角色。体育科学技术作为引领和支撑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推动着体育事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实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体育的发展对体育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久前结束的第二奥运会上,科学技术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所作出的坚实保障,进一步验证了体育事业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依靠科技人才的论断在体育实践中科学性和正确性。

作为体育科技工作者联系政府桥梁和纽带和体育科学共同体的重要组织形式,体育科技社团承担着促进体育学科发展和培育人才、锻炼人才、凝聚人才、成就人才、推进自主创新、传播体育科学文化、规范体育学术行为、推动体育学术生态建设的重要职责。体育科技社团围绕体育总局中心工作,不断深化体育科技社团改革,提高体育科技社团自主活动、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积极引导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为我国体育科技的发展建功立业,为繁荣体育学术、促进体育科技进步、提高体育科学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奠定了其在体育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研究试图通过探索在北京奥运会的起点上,对影响我国体育科技社团发展的因素的分析,找出我国体育科技社团发展的新途径,进一步加快体育科技学术社团的发展,按照“为体育事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体育科学素质服务、为体育科技工作者服务,加强自身建设”的工作定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团体发展规律、具有学术影响力、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和自主发展能力的现代体育科技社团,为我国体育科技社团的改革与发展探出一条新路。

我国体育科技社团主要有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本研究重点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为研究背景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体育科技社团的目标与功能

1.1 体育科技社团的目标 我国体育科技社团是体育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的,为促进体育学术繁荣和发展、促进体育科学普及和推广、促进体育科研人才成长和提高而开展工作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我国体育科技社团的目标是:促进学科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为体育事业发展服务,为增强国民体质、增进国民健康服务,为体育科技工作者服务,建立具有体育学术影响力、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和自主发展能力的现代体育科技社团,为繁荣体育学术、促进体育科技进步、提高体育科学化水平作出贡献。作为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体育科技社团具有鲜明的群众性、学术性、非营利性、

1.2 体育科技社团的功能

1.2.1 联接政府与体育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功能 体育科技社团是党领导下的科技学术性社会组织,发挥着体育科技工作者与党和政府联系的桥梁作用:一是上情下达。体育学术性社团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精神传达给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确保科研工作和学术方向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二是下情上传。体育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成果通过体育科技社团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的渠道传递给政府有关部门,为其决策提供参考,使这些成果得到进一步应用和转化。与此同时,作为体育科技工作者的代表者,向党和政府反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诉求和愿望,维护体育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除此之外,体育科技社团还具有联系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联系中国体育科技界与国际体育科技界之间的桥梁,联系体育界不同学科和地区体育科研人员之间的桥梁的功能,这四座桥梁搭建了我国体育科技社团宽广的平台。

1.2.2 凝聚体育科技工作者的组织功能 体育科技社团通过吸纳跨学科、跨系统、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为会员,成为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之家。联系会员、服务会员、发展会员是体育科技社团的重要工作。设立会员工作机构,完善会员发展、管理和服务制度,建立多元结构会员制度是体育科技社团的服务方式。体育科技社团按照“会员优先、会员优惠”的原则,充分满足会员的体育学术需求,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不断增强体育科技社团对会员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作为中国体育科技工作者最高层次最大规模的社团组织,体育科技社团通过组织引导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体育科技进步中勇挑重任,在繁荣体育学术、提高体育科学化水平中建功立业,在服务体育中心工作、推进全民健身与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中贡献智慧,在开展体育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中大显身手,充分显示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凝聚力和发挥出体育科技社团的组织能力。

1.2.3 激发体育科学技术的创新活力功能 体育科技社团是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科学共同体的重要组织形式,负有孕育体育科技创新思想、激发创造活力的重要功能。体育科技社团通过体育学术交流等形式来激发和调动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创新。体育学术交流活动是促进体育科技创新和进步的重要形式和体育科技工作者获得新的思想、知识、技能和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体育科学技术原始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体育科技社团引导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围绕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积极参与拓展国际科技合作领域,以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为重点,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术生长点,通过举办精品学术活动,开展专业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搭建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学术交流对自主创新的先导作用。体育科技社团充分发挥同行认可的优势与功能,把开展高质量的体育学术交流、推动体育学科发展、促进自主创新作为主要任务。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通过学术交流表达体育科学共同体的价值观,展示科学研究成果,推进体育科技创新。

1.2.4 促进体育科技人才成长的培养功能 体育科技社团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和促进人才成长。体育科技社团既是体育科技人才成长的摇篮,也是体育科技人才快速成长的沃土。体育科技社团充分发挥体育科技社团体育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横向沟通便利的优势,调动和集成体育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积极主动参与国家、地方和体育科技发展规划指定的研究工作,参与重大体育项目、体育行业技术标准的咨询和论证工作。同时,积极探索体育科技社团开展科技服务的有效形式。围绕增强体育产业相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组织会员和体育科技工作者赴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技术诊断等体育科技服务活动,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体育科技社团通过这些体育科技和学术活动,发现人才、举荐人才、宣传引导和表彰奖励,促进人才的成长,许多体育科技人员在体育科技社团这个“家”里,得到了更多的培养和激励,成为学科带头人,成为知名学者和专家而享誉国内外,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科技创新得到了转化和应用。

1.2.5 面向体育中心工作的服务功能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发展体育产业,不断满足体育文化需求是新时期体育的中心工作。

体育科技社团紧密围绕体育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在2008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工作目标,组织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积极投身奥运会备战与参赛的实践,深入开展前沿技术研究,着力突破制约我国体育运动水平提高的关键技术,以高质量的科技成果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智力支撑;组织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授体育科学知识,引导人民群众科学健身,提高了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组织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深入研究发展体育产业的政策和措施,研究体育市场规范化管理的新途径,研究我国体育用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提高体育场馆和运营水平,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组织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深入研究如何进一步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竞技体育体制、机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运动项目管理体制,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等,为体育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有益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北京奥运会作为我国体育事业承前启后的新起点,为体育中心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表彰大会的讲话中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为体育工作提出了要求,指出了方向。组织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按照刘鹏同志提出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思考和着力解决体育发展中人民群众最关心的 “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长效化和机制化、进一步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及退役安置和伤残保障工作、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等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是体育科技社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为体育中心工作服务的重点。

1.2.6 推广体育科学思想、体育科普知识、体育科学理论的传播功能 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是认识实践、指导实践的有力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体育科技社团在普及体育科学知识、传播体育科学思想和体育科学方法、弘扬体育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的科学健身的水平具有知识优势和人才优势,是体育科学普及的主力军。体育科技社团根据“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倡导,组织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面向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公务员和领导干部等重点人群,进行开展奥林匹克知识和科技奥运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倡导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让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科技奥运的成果,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关心支持奥运、崇尚体育运动、以掌握一种或多种体育技能为荣的风气,激发全社会参与奥运、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掀起全民健身运动的新高潮。通过向重点人群进行体育科学知识的普及,以重点人群的体育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体育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

2 中国体育科技社团发展的促进及制约因素

2.1 体育科技社团发展的促进因素

2.1.1 社会因素:体育科技社团与中国社会所需要的社会组织与体育需求相一致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指引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日益加快。改革这条贯穿在政治、经济中的红线,引领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平稳有效的转型,牵动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与政府调控机制互联的社会协调机制,发挥与政府行政职能互补的社会自治功能,与政府管理力量互动的社会调节功能,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这样的社会新格局为社团组织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体育科技社团发展的意义不仅限于体育内部的需求,而是与中国社会所需要的强大社会组织的发展的需求一致。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中国体育发展目标的关注已不仅仅是体育领域的问题,而是中国社会关注的问题。为全社会提供良好的运动场地和设施以及优质的体育服务产品,让更多的人分享体育发展的成果,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我国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正如同志所指出:“体育是人民的事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激发的群众体育热情保持下去,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人民健身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 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需求,加强城乡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健全群众体育组织,完善全民健身体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让人民分享体育发展成果、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使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得到了回应。

体育科技社团置身于社会对体育不断高涨的需求中,站在支撑体育事业发展的体育科技的前沿,是促进体育科技的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对体育的需求,体育对体育科技的需求,体育科技对体育科技工作者的需求有力地促进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

2.1.2 科技因素:以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体育的发展是体育对科技的需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就必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动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依靠科技推动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依靠科技推动体育发展是体育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重视科技工作,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加强科技攻关,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以科技进步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已不仅仅是体育界而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2008北京奥运提出的科技奥运的理念就成功地实践了这一科学的论断。

依靠科技推动体育发展,是体育发展的要求。科学技术和体育事业迅猛发展对体育科技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2008北京奥运会提出的科技奥运, 就是要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既注重将创新科技成果应用于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各个领域,又通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推进各方面自主创新,充分体现现代科技的力量。

在科技奥运的旗帜下,从解决运动训练实践中的难点和关键点出发,应用现代科技理念、手段,集成先进、科学的训练方法,全面提高我国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运动竞技水平;开发研制先进的体育器材和设备,建立了比赛成绩的测定、比赛的办法、器材的限定指标技术体系,高水平的医疗康复等配套服务体系。随着数字技术、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仿生技术、环保技术、基因技术在奥运的应用,科技与奥运的相互契合形成了科技奥运现象:科技日益成为奥运发展有力的保障,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奥运科技体系;奥运成为科技发展新的引擎,在奥运需求的带动下,逐渐形成了一个科技创新工程体系。科技奥运的成功实施,创造了一个清洁、安全,便捷、高效的奥运会环境,创造了我国运动员在2008年奥运会上51枚金牌的优异成绩,使北京奥运会成为了一届科技含量最高的体育盛会,同时成为了展示中国高新技术和创新实力的舞台。

体育对科技的空前需求给体育科技主力军的体育科技社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体育科技社团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积极实践、开拓创新,为体育科技的发展建功立业,有力地促进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

2.1.3 国际因素:体育科技社团已成为国际体育科技交流与交往的重要角色 体育是全人类的财富。体育的公平竞争的核心特质使它成为跨国际、跨文化的全球性的运动。体育又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窗口,这一点在北京奥运会上已作出了最完美的展示。在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体育运动迅猛发展,国际体育交往日益紧密,体育的国际化、科学化、现代化、生活化、法制化水平都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各国更加注重以共同的规则进行国际交流。在国际体育学术和科技的交流中,体育科技社团成为国际体育科技交流与交往的重要角色。这是因为国际体育科技交流的主体以社团为代表,其运作模式和发挥的作用已经得到多数国家的认同和效仿,这种模式最基本的原则体现了交流中的对等性、广泛性和便利性。中国体育科技社团通过在国际体育科技领域对等的交流,使体育科技社团在组织行为上更好和更全面地了解国际体育科技的规范,在研究领域中与各国体育科技工作者一起站在世界体育科技前沿,使体育科技的交流呈发散形,辐射的面广、涉及的群体多,从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体育产业不同领域到不同体育的人群和项目等方面进行交流,充分体现了交流的广泛性。同时,体育科技社团的非营利性性质决定了体育科技社团在国际交流中避免的很多限制,这与政府单一层面和有一定局限性的国际体育科技交流相比较,在交流时显示出便利的优势。

把核心竞争力建立在创新性学术发展的基础上,以适应世界体育科技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组织学术团队承担国际体育合作项目,进行跨学科、跨国界的人才资源整合,联合进行体育科技攻关,已成为体育科技社团在国际交流中最重要的形式,这也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促进世界体育科技进步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举措。把中国体育科技社团培育成根植于中国社会、适合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和要求,又能在国际体育科技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体育科技社团的目标,也是国际体育科技发展对中国体育科技社团的要求。

2.2 体育科技社团发展的制约因素

2.2.1 两重性了限定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目标 体育科技社团是在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下,在政府的支持下“自上而下”成立的。体育科技社团挂靠在国家体育总局,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社团的主要领导人由体育总局任命,接受中国科协、体育总局和民政部门三重管理,运行机制为行政与社团并行。体育科技社团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以协助政府实现其目标为主要内容,机构性质既有政府的行政组织特性又有社会组织的性质。体育科技社团处在这种半官半民的状态下,喜忧参半。

喜是体育科技社团在政府的支持下,有经费、人员和工作地点固定,政府也将一些职能移交给社团,确定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工作内容,划分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工作范围,奠定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工作基础;忧是体育科技社团挂靠在国家体育总局,获得政府资源的同时,也失去了作为社团法人的独立性,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空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主要表现在:理事会的决策及工作机构的运转基本按照政府的意图行驶;工作内容是政府工作的延续,受政府选择、行政主导的影响较大,与政府同质化倾向较严重;体育科技社团的社团特征不明显;会员的意志和权利还不能充分得到体现和保障,体育科技社团的民主办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种不符合科学共同体的特点和不利于体育科技社团的成长机制,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目标,客观上行成了影响现代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的体制。

2.2.2 法制不健全影响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进程 体育科技社团是体育科技领域的学术团体,是体育社团的组成部分。体育社团的法律依据为社团法。社团法的框架在确立了体育社团的管理体制的同时,也确立了政府与体育科技社团的关系。国家于1950年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法》,该法规规定了社团的类别,登记的范围、程序、原则等事宜,并确定了社团登记的分级管理体制。根据这一法规,国务院于1951年制定《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但是这两个法规的主要目的是为清理纠撤当时存在的社团提供法律和政策方面的依据,使已有的社团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1989年国务院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年又对该条例进行修订。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第五章对体育社团做了专门的规定,这是我国体育社团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但由于《体育法》并没有对体育社团的权力,管理权限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加之作为倡导法,本身不具有法律性,体育科技社团没有法律来保驾护航,在前进中瞻前顾后、小心翼翼。

体育科技社团在不能通过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和权力的同时,也由于没有体育社团监管法规,对体育科技社团本身的监督也失去了约束力,至使体育科技社团的内部监督机制基本不能运行。由于体育科技社团在社会管理方面也没有相应的监督机构和监督措施,加之人们普遍缺乏对社团应有的关注和新闻舆论监督的滞后,体育科技社团的社会监督基本处于缺位的状况,使其在发展中无所约束、自由松散,影响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进程。

2.2.3 政府职能转移缓慢降低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速度 政府权力下放,将一部分职能向社团转移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体育行政部门拥有对体育资源进行垄断性分配的权力,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形势下,体育总局有关部门将部分职能移交给体育科技社团。目前,体育科技社团承接了国家队运动营养品的采购与管理、体育科技成果统计、基础应用课题招标、全国性运动会的科学大会及论坛、奥运会科学大会和亚运会科学大会组团、资助出版等为数不多的政府转移的职能。几年来,体育科技社团充分发挥科技社团的优势,出色地完成了所承接的政府移交的工作,得到了体育总局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在体育科技领域特别是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相对政府权利下放和职能转移的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以及体育科技社团目前在我国体育学术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和工作内容,政府职能的转移仍显得缓慢和没有完全到位,降低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速度。

3 体育科技社团改革的新思路

3.1 充分借助政府和社团的双轨道,加速体育科技社团的成长和发展 在现行国体下,体育科技社团接受中国科协、国家体育总局和民政部门三重管理:民政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分别作为政府相关部门对体育科技社团的合法身份的确认和业务进行管理;中国科协作为学术社团对体育科技社团的业务进行指导;在运行机制上为行政与社团并行。行政与社团并行的运行机制如同两条轨道,对于目前尚处在成长期的我国体育科技社团而言,借助政府与社会的两条轨道加快发展和壮大,是非常现实也是非常必要的。

借助政府的轨道,是因为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需要借助政府的一臂之力。借政府之力,也就要接受政府的管理。只是这种管理需要划清管理条块,理顺管理渠道。具体思路是:一是将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专设科技社团的管理机构,专司科技社团事务管理,加强对包括体育科技社团在内的科技社团依法管理与监督;二是中国科协作为科技社团组织的专业评估监督机构,对于体育科技社团开展工作的职能、内容、范围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三是国家体育总局作为主管部门对体育科技社团的机构设置,主要人员的安排,经费开支进行宏观管理。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政府部门监督体育科技社团的合法性,人、财、物的管理和运用问题;社团指导业务开展情况,业务效率问题。这样,体育科技社团在接受政府的管理的过程中条块清楚,渠道通畅,为承接政府职能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体育科技社团的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借助社团的轨道,是由于政府适应体育发展的能力增长是有限的,这使政府行动的有效性受到了很大影响,而政府行动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政府权力的限度。体育科技社团作为社会团体的有效组织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利于体育科技人才的整合与协调,有利于体育科技人力资源的发挥与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处于不断的提升状态,其适应体育科技发展的能力的增长是呈无限态势,也使体育科技社团在行动的有效性上有了时间和空间上无限性。借助社团的轨道从根本上来说是顺应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发展趋势,也是体育科技社团生存发展最根本的依托和最坚实的基础。

3.2 建立以会员为主体的组织体制, 在民主办会中建设体育科技工作者之家 建立以会员为主体的组织体制首先是把会员作为体育科技社团的主要依靠力量,把为会员服务作为体育科技社团的基本职责,明确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定期向会员征询意见和建议,接受会员的监督和约束。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结构的会员制度,以适应我国体育科技队伍的结构、流向、分布,扩大会员覆盖面,努力吸收不同机构、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体育科技工作者,以及与本学科相关的事业、企业单位加入社团;重点发展体育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入会,实行包括高级(资深)会员、会员、学生会员和团体会员多元结构的分类分级管理的会员制度,为民主办会和体育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建设与发展奠定雄厚的组织基础。

民主办会是体育科技社团的根本,只有在民主办会中,体育科技工作者之家才能兴旺发达。民主办会的关键就是要加强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集体领导,确保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按期开会,切实行使对体育科技社团工作的领导职能,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要建立和保持合理分布结构和年龄结构,以维护其决策的正确性和代表性。民主办会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办事机构。办事机构的执行力是民主办会的关键,办事机构工作开展的规范性、广泛性、深入性是建立在精干、高效、高素质的工作人员队伍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同时要明确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决策和办事机构的实施、操作的关系,才能把民主办会的红线贯穿在体育科技社团工作的始终。

3.3 以秘书长专职化为先导,加快办事机构的职业化进程 体育科技社团的秘书长是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参谋长和助手,是社团决策的具体实施者,并作为是社团的总管家,负责社团内外部事务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具体事务的管理。体育科技社团工作的复杂性以及秘书长职责的重要性与艰巨性都迫切要求实施秘书长专职化。国外科技社团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社团秘书长专职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对社团组织的要求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变革的必然产物,是进一步发挥体育科技社团在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中作用的必然选择。因此,把握当代体育科技社团组织的发展规律,促进我国体育科技社团改革,加快体育科技社团秘书长职业化进程,是符合现代体育科技社团发展的趋势并与发达国家科技社团组织管理模式接轨的理论与实践。体育科技社团秘书长专职化就是要在有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在秘书长专职化的基础上,强调秘书长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社会认可度,秘书长的产生和退出采取聘用制度,运用目标核定等监督管理机制,按照非营利组织的有关规律来经营社团,从而实现社团的良性发展。

体育科技社团的办事机构是体育科技社团工作运营的枢纽。作为体育科技工作者之家的管家和服务员,办事机构是否规范化、专业化和职业化是“家”的兴旺和发达的关键所在。因此,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结构,规范体育科技社团办事机构的用人程序和方法,建立以竞争和流动为核心的动态人事管理机制,专兼职工作人员由国家人事调配方式逐步向选聘制和招聘制方向过渡,实行固定用人与流动用人相结合、按照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机构实体化、运行规范化的要求专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方式,是加快当前体育科技社团办事机构职业化进程的必经之路。建立精干、高效、高素质的专兼职工作人员队伍,建立体育科技社团工作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扩大体育科技社团工作者队伍,逐步形成吸引人才参与体育科技社团工作的机制,才能有力地促进办事机构向职业化转变,而促进转变的关键点是社团秘书长的专

职化。体育科技社团迈出的这至关重要的一步,将有力地加快办事机构职业化进程。

4 体育科技社团发展的新途径

4.1 从行政社团向社会组织转变 我国体育科技社团属于“至上而下”的体育学术团体,在法律上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管理暂行办法》开展工作,在体制上接受政府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在工作中重点为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因此,行政色彩较浓郁。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体育科技事业的需求,体育科技社团的角色定位将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是因为我国体育改革的关键问题是结构分化后如何进行重新整合,其“分化”是政府部门要简政放权,以满足各阶层的体育需求;“整合”是政府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加强对体育领域的宏观调控,即以一种全新的非行政的连接方式将体育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重新整合起来,在弥补原有单一行政手段不足的同时,建立起新的多元的管理体系,强化对社会的全方位的有效管理。

体育科技社团作为体育社团的组成部分,体育科技领域的学术团体,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体育科技领域的协调和发展,也在于与中国社会所需要的强大社会组织相一致,因此,体育科技社团从行政社团向社会组织转变,既有体育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来自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还有来自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变所提供的环境。在此环境下,需要和必然选择合力终将促成体育科技社团体制根本性改变,使体育科技社团实现从“依附型”向“自主型”的变革,从行政社团向社会组织转变。这种转变是体育科技社团通过规范自身的运作,提高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经营”、自我宣传的能力,使社团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开展活动的领域不断拓展、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向真正独立自主的社会性组织不断迈进。

4.2 从依靠政府拨款向自主经营转变 体育科技社团自成立以来,国家体育总局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社团的经费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和补贴。政府的经费支持对稳定社团,开展工作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体育科技社团缺乏了提高生存发展的竞争的意识和机制,影响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辟多元化经费来源渠道,增强体育科技社团的造血机能是体育科技社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开辟多元化经费来源渠道,根本是转变观念,正确区分和把握体育科技社团的非盈利性与自主经营的性质,在坚持非营利性的基础上,树立经营的观念,把握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手段,促使体育科技社团从依靠政府拨款向自主经营转变。转变的方式可以从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紧密依靠会员,通过利用社团的刊物、网站、学术交流等活动向会员提供良好的服务,吸纳会员入会,收取会费,将个人和团体会员会费收入作为社团的基础性收入,建立健全会员定期缴纳会费制度,提高会费收入在社团总收入中的比重;二是牢固建立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根据企业的需求,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去争取企业的委托任务,获得经费支持;三是利用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开发,通过为竞技体育的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全民的科学健身和体质监测、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的论证等服务渠道获得资金;四是充分利用科技社团的优势,大力开展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励、体育科技评价、资格认证、决策咨询、利用各专业分会的学科优势开办培训、继续教育等方面的服务,拓宽经费渠道。

4.3 从重点为政府服务向为会员服务转变 体育科技社团在体制上接受民政部、国家体育总局和科协的三重管理,在经费上得到体育总局的资助,工作重点是服务于体育总局的中心工作,这是现阶段体育科技社团生态和现状。这与体育科技社团是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是科学共同体的重要组成形式,为体育科技工作者提供服务和反映体育科技工作者的诉求有一定的偏差。要准确体现体育科技社团的这一定位,就要从重点为政府服务向为会员服务转变。转变主要需要通过三个方面来促进:

一是要切实增强体育科技社团组织服务能力,树立竭诚为体育科技工作者服务的观念,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把为体育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二是要建立健全体育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制度,准确把握体育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和现实需求,及时反映并推动解决体育科技工作者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转化、信息咨询和继续教育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要健全体育科技工作者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让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真正感到有家可依,有家可归的温暖;四是要引导体育科技工作者加强道德自律,端正学术风气,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推动学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更好地为体育科技事业服务。

4.4 从学习型向创新型转变 伴随着我国体育科技事业的发展,体育科技社团走过了28年的历程。28年来,体育科技社团坚持为体育科技发展目标服务,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渗透和横向联合,借助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促进体育学科的发展,学习其他科技社团的经验,并借鉴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实践,不断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形势变化,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进行体育科技社团的理论与实践,形成了学习型社团。随着科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世界体育的迅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体育科学研究的传统组织模式与研究方式,国际体育科技合作的快速发展,使体育科技社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新的挑战,迫使体育科技社团进行一个新的转变,即从学习型向创新型转变。创新型体育科技社团是体育科技社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在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操作方式上的创新,这几方面任何一项创新都将推动体育科技社团突破性的进展。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只有与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科技的需要相一致,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才具有生命力。在过去的28年中,体育科技社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不断的学习中发展。今天在北京奥运会新的起点上,党中央提出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体育科技推动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科技社团只有从学习型向创新型转变,才能实现体育科技社团在体育科技发展中由主力向主体转变,才能把体育科技社团建成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现代体育科技社团,带领我国体育科技工作者去实现崇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在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

[2] 刘鹏同志在国家体育总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3] 黄亚玲.论中国体育社团――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变下的体育社团改革[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 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学会工作的若干意见.科协发学字[2007]28号.

[5]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中国科协管理科学研究中心.关于新时期全国性学会改革与发展研究.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范文第6篇

由于科技情报信息不对称,广大农民对社会保障了解有限,对科技情报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网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广大人员参保积极性不高。

在科技创新的大环境下,虽然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广大科技情报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没有得到相应提升。经常出现相关人员面临一些问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不能准确回答参保人员提出的具体问题,这极大阻碍了科技情报工作的关键作用的发挥。

2科技情报工作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定位

科技情报工作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总的目标是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主题,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社会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滞后性,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瓶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在扶贫开发方面高度重视,使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得到初步建立。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科技情报工作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支撑作用应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服务社保体系工作决策层的宏观决策;二是为组织实施和指导层提供信息服务,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实施的准确性和成效;三是为一线的社会保障工作和管理层提供信息服务,强化情报工作在社会保障工作中的信息技术支持和导向作用;四是为城乡对接提供信息服务,架设城乡经济融合、相互协调发展的信息路桥;五是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意识,提升整体教育水平,通过多种渠道建立情报信息平台,实现农村社保工作教育的远程化。

3完善科技情报工作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支撑作用

科技情报工作对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作用的主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保障工作的信息化,是应用科技情报先进成果改造传统社会保障工作,提高社会保障工作的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为社会保障乃至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注入科技情报等各种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农村各项指标发展全过程的科技水平。从以上科技情报信息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中的作用分析出发,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现状和实践,研究人员一致认为,要实现情报工作在社保体系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使其能与社会保障工作发展的需要准确对接,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完善科技情报网和信息系统

有效利用科技情报网、办公自动化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宏观决策专家支持系统、网络数据库等方式,提升科技情报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科技情报的技术指数,进而大大提升决策层服务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快情报传递速度,使政令、信息更便捷、有效、及时地传达到执行层。从而使情报工作能够有效发挥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统筹作用。

3.2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平台

建立能够纵深到基层的服务平台,包括科技情报网络、计算机网络、情报员队伍建设、情报信息窗口建设、专家咨询服务平台等,使信息能够“进村入户”,真正融入到广大百姓生活当中,便民惠民,为科技情报工作者和社会保障人员提供第一手的相关信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工作的实用性和精准性发展。

3.3大力提升科技情报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参保人员的思想认识

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科技情报工作的成果,要建立完善的业务培训系统和绩效考核管理机制,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从根本上提升从业人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充分发挥舆论作用,大力宣传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引入科技情报工作所带来的本质性变化,使广大参保人员意识到社会保障是有制度和技术作为支撑的,能够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从而调动其参保的热情,提高其参保的积极性。

3.4大力提升科技情报工作水平

目前,我国农村正处在变革阶段,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科技情报工作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科技情报工作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发展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可以说,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但是,从整体上看,现在的科技情报工作水平和发展成果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工作中,科技情报工作绝对不能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改善的不协调因素。因此,必须大力提升科技情报工作水平,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从而实现科技情报工作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支撑作用。改革始于农村事业的发展,成败则取决于科技情报水平的高低,现阶段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发展较落后,大力提升科技情报工作水平任重而道远。

4总结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范文第7篇

一、充分认识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重要意义

1、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是在科技界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科协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技工作者队伍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科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和加强科协工作,通过科协把科技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在科技界的重要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科协工作的重要性,切实重视科协工作,使科协工作更好地为党的事业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是加快我县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协具有学科齐全、人才荟萃、网络健全的独特优势,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施“产业兴县、科学发展、和谐惠民,全力打造实力巴东、活力巴东、魅力巴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发挥好科协在推动全县科技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3、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巴东的现实需要。建设创新型巴东,提高全县人民的自主创新能力,科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团结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挥自主创新先锋作用,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既是科协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巴东的客观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建设创新型巴东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科协在推进自主创新中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支持科协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开展工作,更好地发挥科协在科技创新、学术研讨、科学普及、科技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建设创新型巴东作出新的贡献。

二、充分发挥科协在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充分发挥科协在促进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科协的智囊团作用,支持科协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跨学科、综合性的科技咨询和论证,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支持科协及学会按照建设创新型巴东的要求,动员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巴东又好又快发展”,开展学术交流,创新学术思想,促进学术繁荣、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推动自主创新;支持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对外科技交流与交往;支持科协深入企业、农村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在立项、经费、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各级科协要围绕企业技术进步和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开展“金桥工程”、“厂会协作”、“讲理想、比贡献”等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推动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科普示范助力新农村计划”,组织经常性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开展农民培训转移,提高广大农民掌握运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能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充分发挥科协在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湖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成立由政府领导任组长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将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形成“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科普工作新格局。各级科协要认真履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发挥科普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认真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将科普工作集成到《纲要》框架内,联合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科普资源,搭建社会化的科普服务平台。深入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推动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开展。大力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和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夯实科普工作基础。继续牵头组织开展好“全国科普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参与“科技活动周”等大型科普活动。鼓励和支持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创作和科普理论研究,编写出版高质量的科普读物和广播、影视作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要积极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和参与科普工作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湖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的要求,建立科普工作表彰奖励制度,表彰奖励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县政府建立巴东县科普奖励资金,每3年表彰20名科普先进工作者。

6、充分发挥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各级科协要认真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职责,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根本任务,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科协工作的主要标准,按照“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要求,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与各级党委、政府之间建立起畅通、和谐的沟通渠道。认真做好科技工作者权益维护工作和专家联络服务工作,进一步密切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及时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和要求,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努力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县战略,努力发现、培养、推荐和鼓励科技创新人才。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新风尚,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协精神。

三、进一步加强对科协工作的领导

7、把科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科协工作的领导,把科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县委由分管县委日常工作的领导分管科协工作,政府由联系群团和分管科技的领导联系科协工作。县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一次科协工作汇报,研究解决科协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乡镇党委、政府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应要求科协负责人参加或列席。县、乡镇党委委员候选人提名,应当考虑符合条件的科协党员主要负责人。科协作为人民团体,其专职负责人一般应参加同级人大常委会(或专门委员会)和政协常委会(或专门委员会)。科协负责人的任免,由同级党委提名,按照科协章程规定的程序办理。

8、切实加强科协组织建设。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配好、配强各级科协领导班子。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在民营企业、新经济组织中积极探索组建科协的基层组织形式,并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方法。各乡镇科协主席、秘书长、成员及村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在换届中变动缺位的,应迅速调整到位,并配备必要的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9、进一步加强学会建设。大力加强新形势下的学会建设,按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在组织体制、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等方面,深化学会改革,建立和完善学会的自主、自强和自律机制。政府社团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学会的服务,为学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全县专业技术人员10人以上的行政、企事业单位都要建立学会组织。学会的挂靠单位要重视学会工作,支持学会依法按章独立开展工作与活动,并落实工作经费,帮助解决学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发挥学会人才荟萃、地位超脱的优势,将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科技成果鉴定、重大项目论证、技术标准制定和专业资质认证等职能转移或委托学会承担。县科协作为全县科技类学术性、科普性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要对学会加强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

10、为科协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实施〈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细则》和鄂发[2007]8号文件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从2007年起,县、乡镇政府对本级科协日常科普经费的投入应在本行政区域总人口人平不低于O.30元的基数上,以不低于10%的幅度递增;按辖区总人口人平0.1元的标准预算本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经费。将县科协主管的县科技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和科技咨询服务中心等公益性事业单位,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管理,并落实国家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11、切实加强科普活动场馆等科普设施建设。把科技馆、中小学校科普设施、科普画廊(橱窗)、科普示范教育基地和乡村科普服务站、科普宣传栏、科普信息员(“一站、一栏、一员”)等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财政、科技、教育、计划等部门要积极支持科普设施建设。在城区建立科普画廊。将村级“一站、一栏、一员”建设与农村基层组织办公场所建设相结合,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并作为农村基层党建目标考核内容。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范文第8篇

重新定位新时期的科协工作

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深刻的影响着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体现在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已经融入经济工作之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在充分肯定了科协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地位,这也就指明了科技工作的基本方向。因此,我们一定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科协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搞好基层科协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县科协是科技工作之家,是县域科技工作者聚集结合的群众组织,是人才荟萃、知识密集、纵横贯通、信息敏锐、庞大有序的智力群体。新时期,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摆在县科协面前的重任。一方面要积极在科技研究、学术交流、咨询服务创造更便利的条件,使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要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保证他们的学习生活、继续教育、评优授奖等待遇的实现,满足其生活休息、教育提高、参政议政等要求,让他们实现其自身价值,在科技强国、科技强县建设中更大地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

(二)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资源,是引领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普及科技创新是提高县域发展竞争力的基础工程,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有强大的科技力量作为发展后盾。目前,县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尤为重要,科协作为科普工作主力军,引领所属科技团体开展科普工作的作用又显得尤为重要。县科协要团结和动员基层科技工作者,一方面要在弘扬科学知识,普及科学知识发挥巨大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社会经济发展重大课题研究和决策咨询,同时还要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为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服务。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就是全面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不断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县科协要在抓好农民、城镇人口、青少年、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提高上下大力气。这几年,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H1N1流感、汶川地震等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广大干部群众对普及科学知识、创新科技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培养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革除各种陈规陋习的要求更加迫切。从这方面来说,开展科学普及,推动科技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一定要把开展科普工作当作实事办好、当作好事办实,实实在在的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用新的思路指导科协工作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科协工作应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突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主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加快科技强县建设,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改革学会工作。县科协要根据中国科协、省科协对学会改革工作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积极筹划,不断推进。一是健全壮大组织。学会要按章程开展经常性活动,增强会员的组织观念,提高会员的凝聚力。要按时召开年会,按时换届、适时调整充实理事会。要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趋势,积极吸纳各种经济团体的新会员并成立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新学会,以壮大科协的力量。二积极服务经济建设。发挥人才优势,积极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投入经济建设,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有关部门的支持,承担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等工作,对于那些专业性技术性学会,除参加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外,可组织开展一些有偿社会服务,增加学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知名度。三是维护会员权益。学会要积极反映科技工作者的诉求,卓有成效地组织开展学术交流、论文评审、职称评定以及跨地区、跨部门的科技合作交流活动,积极争取挂靠部门和业务管理单位的支持,在推荐担任荣誉职务、先进评比、健康疗养等方面,为会员出谋划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

(二)拓宽普及工作的途径。一是宣传对象要分类指导。宣教对象不同,工作重点也应不同。根据县科协科普工作的特点,重点是农村群众、社区(城区)居民、中小学生、企业(主要是非公企业)员工和领导干部公务员,要按这些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社会公众,采取不同重点内容的科普知识宣传,使他们各取所需。二是宣传形式要丰富。除了传统的科技讲座、图片展览外,继续办好电视台《科技博览》、电台《科普大篷车》和地方报纸上的科普栏目,进一步管理维护好“科普网”,并让其发挥网络强大的宣传效应。利用科普大蓬车,流动科技馆开展科学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的活动,增加宣传活动的灵活性、趣味性。三是宣传载体要多样。除三月份“科技之春”宣传月和全国科技周和全国科普日外,可结合县情实际确定具有地方特色和产业特点的科技服务活动节。如设立红枣节、赛羊大会、旅游节等,以此为载体开展专项宣传和服务活动。要积极开展科普示范基地、协会、社区、乡镇的创建活动,充分调动各行各业科技人员积极性,全方位地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范文第9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和谐社会;负效应

中图分类号:G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2-0053-02

1 科技负效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表现

社会和谐是指社会关系中的各种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方面,三者之间的和谐状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尺。因此,社会和谐主要表现为人、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社会主义社会和谐主要表现为人类自身和谐、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科学技术在促进三者和谐的同时,也产生负效应,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在人与自然关系中,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人类驾御和利用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人摆脱外界束缚的能力越来越强,当今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规模对整个自然环境和整个地球构成了一种挑战,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并且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科技给人类带来幸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毛骨悚然的威胁,形成威胁人类前景的全球问题:环境质量空前下降、能源枯竭、酸雨、森林破坏、水资源匮乏、海洋污染等。这已现实地威胁和制约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矛盾在许多国家极为紧张,严重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在人的社会交往关系中,科学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道德及影响社会公正的现象的产生。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涉及人自身人格尊严、健康、遗传以及生态安全等伦理问题。

最后,科技发展给人类自身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有效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对人类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带来一系列明显的或潜在的负面影响。

对人的生理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转基因食物和转基因器官移植等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已经对人本身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克隆技术的不成熟及其本身很可能存在着固有的致命缺陷,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的健康生存和成长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人工合成化学物质已经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1962年雷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已经揭示了不少合成化学物质的致癌作用。她说:“19世纪末,已有六种工业致癌物质为人所知,20世纪创造出了无数新的致癌化学物质,并且使广大群众与它们密切接触。”

对人的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主要有:首先,对科技的过度依赖,将影响人们自身学习、创造等智力功能的发展和完善,而且容易使人产生脱离和逃避现实的趋向,影响正常的社会交往和情感沟通;另外,现代科技的加速化发展,在人群中引发了一种忧虑和焦躁的心理状态,引发身与心得分裂,发展下去可能导致人们不能忍受挫折、无法理性地判断事务,丧失了了解和掌握新知识新成果的信心以及思想和行为混乱等更为严重的心理病症。如进一步恶化,很可能演变为对科技的恐惧,害怕科技的发展或转变,担心自己无力追上和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科技给人类自身带来的这些负效应,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综上,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类自身三大和谐方面产生负效应,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要寻求这些负效应产生的原因并尽力克服之,从而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2 科技负效应产生的原因

2.1 科技本身的原因

如同世上任何事物一样,都有其两面性: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和内在原动力,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现代科学技术更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力度,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现爆炸性的突破和进展。科学技术作为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大价值和意义,彻底凸显出来。然而,科学技术也使人类承担着巨大的代价,带来了以上诸多的负面影响。无数事实表明,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万代,又可能遗患无穷。

另外,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是一个不断发展充实完善的过程,同时还要受到研究的具体对象、研究方法、应用范围、价值域限等因素的制约。科学技术也只是相对真理,在各个发展阶段都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2 社会因素

产生科技负效应的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对利益的争夺和受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等。

首先,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从认识论根源看,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是自然界的统治者,是主宰。忽视了大自然中其他存在物,陷入人类中心主义之中,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与不和谐。同时,人们滥用科学技术,在许多情况下是由于对客观世界的无知。这不仅是由于缺乏完整深刻的自然科学知识,更主要的是缺乏社会科学知识,对人类自身、对人与自然、对自然与社会的真实联系缺乏正确的认识,不了解科学技术应用带来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因而在行动上带有很大盲目性,也就难以避免产生社会负面效应。

其次,对利益的争夺。现代科技已不再是纯正中立的,它是和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因素牢牢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也应该看到,一些个人、实业集团乃至国家,为了眼前的私利,肆无忌惮地滥用科技,以致产生了所谓的负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科技成果的既得利益者或科技资源的占有者为了自身利益不顾其他社会成员的异议和反对而使用对他人或环境不利的技术手段进行生产;第二,不同的利益集团或地区为了扩大影响或提高效益和地位滥用各种技术;第三,世界各国为了本国的利益与安全,利用科学技术研制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武器,如核武器,生物武器等等。

最后,由于社会发展阶段的限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由于缺乏健全的力的道德监督、法律控制,受经济力量的制约,滥用科技成果的行为会经常发生。另外,为了实现经济飞速发展,往往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导致了环境、资源等一系列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自身特点和人类本身的不当使用或滥用会给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和灾难。在当今中国,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加以扼止,将会严重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速度和质量。

3 消除科技负效应的对策

科学技术负效应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解决的办法亦非唯一不变。“单是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对科学技术的负效应,应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办法,标本兼治,加以消除。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改变人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同时又是实际的财富。”人既是科学技术的发明者又是科学技术的应用者,因此人对科学技术的不同应用将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正面影响或者负面影响的产生全在科技应用者的一念之间。只有科技应用者将科学技术用于对人类生存发展有益的方面才能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因此提高全民科技应用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这是党首次提出的新科学发展观。

新的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一是全面发展,二要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实现“代际公平”,即子孙后代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必需的资源与空间。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三重含义:一是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发展要依靠人的力量和努力;三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第二,提高人的素质。

首先,要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素质。他们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是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主体因素。他们自觉能动作用的发挥程度,将直接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自觉能动性的发挥,除了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其他素质之外,与科技工作者的道德品质密切相关。只有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使科技工作者都来关心科技发展带来的自然后果和社会后果,唤起他们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自觉地参与协调发展的决策,不断地提高协调发展的能力,才能使科技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

其次,要提高科技使用者的素质。科学技术始终是由人发明和使用的。某些科学技术所产生的负效应,主要由于人类对科技的滥用造成的。所以提高科技使用者的素质就显得很有必要。

第三,强化公民意识。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完全一致,它内在地要求把和谐社会的目标转化为每个公民的自我意识。使每个公民明确自己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获得巨大的力量源泉。

(2)依靠政府力量。

科学研究及其运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而这一舞台的导演是各国政府,因此政府应该对应用后果负主要责任。具体来讲,政府应在科技产业政策、科研项目立项、科研项目资助范围、科技成果审查、科技成果管理与控制上起主导作用。政府应首先意识到科技的风险与负面效应,通过立法,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积极淘汰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的技术,推广清洁技术、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的应用,防止科技成果的滥用与误用,尽最大可能将技术应用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

(3)依靠科技进步。

解铃还需系铃人。科技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仍需要科技的发展来解决。科技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发挥其作用:

第一、发明新的方法替代有缺陷的技术。

氟里昂的使用造成了臭氧层遭到破坏,这是人类一开始并没有想到的,所以,随着人类认识的提高,人类开始发明新的可以取代氟里昂作为制冷剂。汽油中含有的铅会对人类产生危害,我们发明了不含铅的无铅汽油,或用液燃气等代替,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在这一方面已作出了不少努力,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功。

第二、改进已有技术,克服弊端。

科学技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手段,今后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资源供给不足的危机将日益严重,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构成极大的威胁,所以今后我国只能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经济增长道路。据统计,我国原材料消耗强度比发达国家普遍高5-10倍,如此之大的差距说明,我国在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仍有很大潜力,在这方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的科学技术。

依靠科学技术减少与控制生态环境污染。减少和控制环境污染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利用科学技术建立无废少废的循环性生产工艺,实现生产工艺生态化,依靠新技术,发展可再生性能源,以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为保证数据信息在网络上的安全传递和不被丢失或盗窃。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技术安全措施。

第三、运用新的科技成果消除已造成的恶果。

依靠新的科学技术处理和消除污染物,依靠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才能在21世纪走好可持续发展道路。例如,这次在治理太湖蓝藻过程中把湖里的淤泥清理上岸后运用新的技术使之硬化,将它用作回填土等。

第四、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预测作用。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 发展观 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037-02

当今全球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世界性主题。作为战后各国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发展问题与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一起,基本上横跨了所有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和地区,并对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应当深入探讨科学技术的发展逻辑,认真反思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预测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必要在社会发展中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科技的发展不仅沿着自己的历史轨道在前进,而且也造成了人类历史发生重大的变化。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1]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历史的有力杠杆,并且他还认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而蒸汽磨产生的却是资本主义,这就很明确地表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导致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变迁。

一、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当今社会的先进文明是以科学为中心的文明,西方国家的物质生活,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以及人的消费生活和社会对它的服务,都是依靠科学和根据科学原理而形成的技术取得飞速进步的。东亚国家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和解放后,之所以能创造经济奇迹,成为崛起的国家,科学技术是一个重要原因。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体现在:

第一,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并且通过促进生产力的向前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丰足的物质前提。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生产劳动是人类的体力和智力同时消耗的过程,人的体力发展是非常缓慢的,可是人的智力发展却是迅速的。其次,科学技术能够促使劳动工具更新的速度加快,从根本上去改变生产的面貌。

第二,科学技术发展引发新的社会革命。科学技术能够不断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引起社会生活发生相应的改变,并且迟早能够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变革。人们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生产,就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而生产力的发展总是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由此说来,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追根溯源还是由于生产工具发生变革的结果。

第三,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科技革命可以说是思想解放的先导,它能够促进人的头脑革命化。由于科学技术能够帮助人们养成重视实践,追求实事求是以及真理等好的风尚,所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和新的习惯就会不断产生,伦理道德观念也必然会发生升华。另外,科学发展还能不断改变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式,决定教育改革的方向。持之以恒、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索中所体现的理性思维方式等,通过增强人们的素质,加快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二、社会发展为科技进步创造条件

科学技术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可是,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向的,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且是相互影响的。一定的经济社会制度的范围内,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规模与效率的主要因素与前提条件。所以,研究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又要研究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各种社会条件。

(一)社会生产是科技发展的前提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由社会发展的要求来提供动力和源泉的,与此同时,强大的生产和生活需求也能推动与引起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发展要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富足的物质条件、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更加优美的自然环境,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与之相关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创新。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进行生产,要进行生产劳动就需要有对物质运动规律的正确认识,还要有改造物质世界的必要手段,这是科学技术最初出现的萌芽。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证明了:技术和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共同根源与动力是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生产的发展决定技术的发展。

(二)社会经济制度影响科技发展

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可言的,但是,它的发展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特别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相联系的。这种密切的联系体现在:一方面,科学技术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改变了社会的阶级关系;另一方面,社会制度、阶级的根本利益也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社会政治制度影响科技发展

从社会发展历程可以明确看出,在奴隶社会中,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低,反动奴隶制度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不甚明显。而在东西方的封建社会中,政治制度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就十分明显了。发展到近代,那些科学技术发展较快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变革往往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扫平前进的道路。而在当代,表现就更为明显了,可见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的实现,都离不开强大的政治权力的支持和协调。

三、积极利用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转化成物质财富的创造,增添新的物质文明,从而能在物质面貌上改变世界;另外,它还可以转化为社会智能,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成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从而促进精神文明的进步。

从我国的国情可以知道,努力发展科学技术,实现科技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只有充分利用科技进步的先进成果,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退化的一系列问题,才能够从根本上解除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而才能够最终实现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说明了科技能从根本上适应和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积极地利用科学技术来促进社会发展,具体的措施有:

(一)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我们应当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依靠科学技术来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2]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先了解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同时也要明确知道人类活动可能损害或增进地球生命支持能力的过程,使社会在决策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制定和选择环境与发展政策。

(二)利用新技术开发新能源,解决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

为了实现解决资源和能源短缺的问题,首先,我们要依靠科技大力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想方设法加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勘探力度,最大可能地提高采收率;同时加快提高煤炭的使用效率和环境效益,开发煤的热电化工联产技术和合成油技术,进而补充我国燃料油品供应;在能源使用的过程中要从工艺流程、设备制造等方面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其次,我们要依靠科技尝试开发新的能源、发展再生能源。当然更为重要的还是要在全社会倡导建立节约型社会,建成和实现集约型的经营管理模式。

(三)发展高科技,为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前提

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准备条件,另外,机器人和电脑的使用又可以大大缩短人们的劳动时间,从而增加了闲暇时间。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才可能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文学艺术等,才能使人得到全面自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者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手段,是科技发展的动力的话,那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目的,则是科技发展的终极目标。

综上所述,对科学技术的研究要求人类必须坚持审慎的态度和高瞻远瞩的姿态去审视自己的行为,需要人类以反思性的视角去思考什么样的科学技术是合理的、健康的、全面的,并且是有益于人类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因为科技进步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健康持续所进行的努力,并且创造自由自觉、全面完满的属人世界。

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已具有了战略制高点的作用,能够从根本上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因此,掌握了高新技术领域的优势,也就有了可能控制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所以,我们要强化科技意识,正确处理好科技、经济与社会三者协调发展的关系,充分地利用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积极一方面,最终真正做到科教兴国,努力发展自己,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杨德才.科学技术的价值及其取向[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4).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和谐 社会发展 科技创新 能力

“和谐”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谷物称禾,禾在口边,丰衣足食,天地人和;“谐”字左边是“言”,右边是“皆”,含人人有发言权之意,公平民主。自从中国先哲提出了“和为贵”的著名理念,遂为炎黄子孙世代传诵,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被赋予特定内涵。从中国政府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到提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以及“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从积极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到主张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等等,无一不体现着和谐的理念。

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流形势下,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社会相互依赖、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构想,并分别在雅加达的亚非峰会和莫斯科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上多次强调,我们不仅要建设一个和谐的中国,和谐的亚洲,而且中国人民将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共同建立一个持久和平、普遍繁荣的和谐世界,共同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中国在对内倡导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对外发出了共建和谐世界的呼唤。诚然,人类要建设起一个真正和谐的世界仍须不断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行行有责。科技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科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重点在做好“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和谐社会是一个整体系统,是一个由各个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有机和谐整体。它要求组成社会系统的各个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都要保持和谐状态。只有各个部门及部门内部处于和谐状态,那么整个社会系统的和谐才能得以保证。在社会和谐系统中,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科学技术及其和谐发展状态对和谐社会整体的建设至关重要。

第二,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与经济日益呈现出一体化的特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尤其是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科学技术已渗透和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成为社会各部门联系的交集或共同作用的部分。它不仅促进人们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变了科技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提高了科学决策水平,激发了勇于开拓、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而且通过技术创新,发展高技术和实现产业化,形成了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升级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丰富了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程度,推动着和谐社会的发展。正是由于科技与社会生产各行业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科技发挥着促进各部门间相互合作、和谐发展的联结与桥梁作用,发挥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作用和主导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引导作用。

第三,科技是做好“五个统筹”的关键。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促进农村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生态化发展,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最终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走共同富裕之路,建立公平社会,协调地区经济发展机制,科学地把握机遇,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用高技术建立新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区域的繁荣,增加财富和就业,也必须依靠科技的创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加快经济的增长,带动其它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引发生产力的极大进步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归根到底要依赖科技的重大发现与突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注重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发展模式从资源依赖和投资驱动为主向资源集约和创新驱动转化,在发展物质文化的同时,发展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也必然要依靠科技来完成;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在注重本土发展的同时,积极争取外部资源,拓展自身发展的空间,跟踪国际新发展,加强内外合作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其合作与竞争的焦点在于科技。因此,科技贯穿在“五个统筹”的始终,离开科技的发展与创新,统筹是难以实现的,和谐社会是难以建立的。

第四,科技促进和引领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在于科技的创新能力。虽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它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深刻,更加明显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变革的速度,改变着社会和谐的程度,引领着社会的进步,但是,其作用和影响的程度最终取决于其自身的创新能力,取决于社会环境对科技发展的和谐程度。因此,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科技核心力量集中在科技的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只有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保证和谐社会建设的活力和动力。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依赖于科技的全面进步。大量实践证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要建立科技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建立良好的科技发展运行机制和人才队伍,全面推动全社会的科技进步。根据科技发展的特点,要有效地促进科技进步,引领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必须依托现实的科技发展基础,强化科技优势领域,优化创新环境,放活创新机制,从而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当前,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来建设和谐社会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各级政府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从战略的高度,切实转变思路,从思想认识的深度层次上,对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化发展带给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和现实与潜在的引领支撑作用有一个新认识。

――要迅速改变政府各部门间分散管理、条快分割式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管理模式,实行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协调合作管理模式。

――从突出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要求出发健全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协调处理各部门间的政策矛盾,建立思路一致、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政策法规建设,加快科技政策法制化进程。

――从科技主管部门管理方面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创新,建立科学公正的科技评估机制,不断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审批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制度,简化申报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高效、规范。

――加强政府主导作用,整合社会科技活动资源,完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平台,在全社会营造自由的、充分开发个人兴趣的科技创新氛围,广泛地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全民的科技素质,逐步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创新文化背景和基础。

――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拓宽风险资本渠道,疏通融资“入口”和“出口”,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的中介服务体系,从多渠道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投入的支持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个人积极从事原始性创新活动,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要以全局的观念和整体意识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疏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发展的中间渠道,重在鼓励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尤其是民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以推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采取不同的运行机制,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参与竞争,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史竹琴, 薛耀文. 山西科技创新能力研究[J]. 理论探索,2007, (1)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科技法;科技法学;作用;地位;经济法

科技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对于保护和保障科技的科技法更是使古今中外都对其相当重视,同时科技法和科技法学的地位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一、何为科技法

所谓科技法就是科学技术法的简称,是国家调整科技活动领域中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主要包括诸如《科学技术进步法》、《科技组织管理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普及法》等法律法规以及规章等。

二、科技法的作用

科技法是顺应时代的潮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应运而生的,从时间层面来说它的出现远比科技晚的多,但是从发展速度来说,它一点不亚于科技和其他的法律部门,并且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科技法一出现就展示了它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

(一)科技法对科技的作用

科技法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但是辨证的看,科技法的产生和发展又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通过确认科学技术事业的地位以及优惠政策和扶植措施的规定,从人力、财力等各方面给予有利的支持,直接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某些具有较高的潜在危险性的科学技术如重组DNA分子技术、安乐死、克隆之类的高新技术经过法律的确认与调整后,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获得充分而合理的发展,使其不至于因部分公众的反对而遭到阻碍和压制。

(二)科技法对经济的作用

从《科学技术进步法》的立法目的能看出《科学技术进步法》的最终目的是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以,科技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仅立法目上,从本法其他条文和其他法律中也很容易发现这一作用。

(三)科技法对文化的作用

科技法对文化的影响也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科技法对科学技术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科学技术进步法》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原则无论是系统性的校内科学探索和科学体验活动还是各级专业干部的科技培训;无论是科技场馆的合理布局还是建设和运营质量;无论是科技项目的公开还是交流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产学研相结合原则也给科学技术的学校文化和科研机构文化与产业文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利于明确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要求。

三、科技法的地位

对于科技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定位问题在科技法学界一直是有很大的争议的,曹昌祯教授对此问题曾研究比较过,主要有“宪法性法律说”、“综合性法律部门说”、“领域法说”、“独立部门法说”、“特殊部门法”、“行政法一部分说”、“经济法分支说”七种观点。

曹教授对各种观点进行了评论,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详细而严谨的论述。经过思索,个人完全赞同曹教授关于对宪法性法律说、综合性法律部门说、领域法说、独立法律部门说以及行政法一部分说的评论,也很钦佩曹教授关于特殊部门说的论述。

(一)从立法目的来看科技法的定位

通过科技法体系可以看出科技法的核心主线应当是科技进步法,我们再来看《科学技术进步法》的立法目的,据此能够看出科技法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经济发展,因此把科技法划为经济法一部分是比较合适的。对于曹教授关于经济法分支说的评论“认为科技法是经济法的一个分支,其依据是科技立法的目的是推动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观点不是从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分类出发,而是从立法目的出发,自有其道理。但这一观点无法包容科技法的立法目的中还有推动科技为社会发展服务和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的内容等。”对此,张宇润教授认为首先,经济法也是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不过它调整的社会经济关系不是体现个体利益本位的社会关系,而是具有直接社会性的社会关系,经济法从社会经济总体和公共经济的角度考察和调整社会关系;其次,经济法的目的不仅为经济建设服务,而且还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和保护生态环境服务,并非完全局限于经济利益,公共经济法、循环经济法和可持续发展经济法就是属于经济法的一个发展方向。

(二)理论结合实际看科技法的定位

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律实际情况应该是互相促进、不可分割、不能独立的,法律实际情况为法学理论研究提供素材并限制其范围,法律理论研究为法律实际情况提供基础并作出指导。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上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徐显明教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答记者问详细回答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包括保证宪法实施的宪法相关法部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所有法律关系的民商法部门、国家管理社会事务的行政法部门、国家调控经济的经济法部门、保障公民的社会权利的社会法部门、刑法部门和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当然对于科技法属于哪一法律部门并没有作出解释说明,不过按照理论结合实际分析还是将科技法作为经济法一部分较为妥当。根据七个法律本门各自的特点很容易将科技法从宪法、刑法和程序法中排除,那么只能在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和单独法部门中确定。根据《科技进步法》的立法目的可以排除社会法。通过第二条可以看出在科技法的主体国家的参与占到很大的份额,统观《科技进步法》全文75条,“国家”一词出现了89次,且多数都是以主体的身份出现的,所以科技法中主体之间不容易平等,所以排除民法部门。科技法学说目前还是一个新兴的部门法学说,独立部门法学说很难被学术界接受为一般性共识,并且既然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律体系已经形成,那么只要科技法能够划入已有的部门法中就不应为独立部门。那么我们就要分析科技法能否划入经济法或行政法部门当中。虽然科技法中很多情况下都是国家作为一个主体,表面看符合行政法的特点,但是国家作为一个主体并非起到管理的职能,而主要是引导与指导作用,另外,考虑到科技法的立法目的,还是将科技法作为经济法一部分较为妥当。

【参考文献】

[1]林俊华,张艳丽.世界各国科技立法综论[A].蒋坡.科技法学研究[C].法律出版社,2007.

[2]中国科技立法考察团.对奥地利和英国科技立法的考察[A].国家科委科技政策局.科技立法——新的开拓领域[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3]易继明、周琼.科技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法规选编(第一册)[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

[5]罗荣,等.科技法与经济法导论[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6]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Z].2007.

[7]何悦.科技法学[M].法律出版社,2009.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 该文从和谐的思想出发,简要分析了和谐社会发展的历史演化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现实意义,进而探讨了科技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提出了依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措施。

“和谐”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谷物称禾,禾在口边,丰衣足食,天地人和;“谐”字左边是“言”,右边是“皆”,含人人有发言权之意,公平民主。自从中国先哲提出了“和为贵”的著名理念,遂为炎黄子孙世代传诵,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被赋予特定内涵。从中国政府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到提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以及“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从积极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到主张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等等,无一不体现着和谐的理念。

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流形势下,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社会相互依赖、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胡锦涛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构想,并分别在雅加达的亚非峰会和莫斯科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上多次强调,我们不仅要建设一个和谐的中国,和谐的亚洲,而且中国人民将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共同建立一个持久和平、普遍繁荣的和谐世界,共同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中国在对内倡导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对外发出了共建和谐世界的呼唤。诚然,人类要建设起一个真正和谐的世界仍须不断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行行有责。科技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科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重点在做好“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和谐社会是一个整体系统,是一个由各个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有机和谐整体。它要求组成社会系统的各个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都要保持和谐状态。只有各个部门及部门内部处于和谐状态,那么整个社会系统的和谐才能得以保证。在社会和谐系统中,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科学技术及其和谐发展状态对和谐社会整体的建设至关重要。

第二,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与经济日益呈现出一体化的特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尤其是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科学技术已渗透和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成为社会各部门联系的交集或共同作用的部分。它不仅促进人们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变了科技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提高了科学决策水平,激发了勇于开拓、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而且通过技术创新,发展高技术和实现产业化,形成了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升级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丰富了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程度,推动着和谐社会的发展。正是由于科技与社会生产各行业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科技发挥着促进各部门间相互合作、和谐发展的联结与桥梁作用,发挥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作用和主导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引导作用。

第三,科技是做好“五个统筹”的关键。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促进农村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生态化发展,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最终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走共同富裕之路,建立公平社会,协调地区经济发展机制,科学地把握机遇,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用高技术建立新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区域的繁荣,增加财富和就业,也必须依靠科技的创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加快经济的增长,带动其它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引发生产力的极大进步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归根到底要依赖科技的重大发现与突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注重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发展模式从资源依赖和投资驱动为主向资源集约和创新驱动转化,在发展物质文化的同时,发展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也必然要依靠科技来完成;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在注重本土发展的同时,积极争取外部资源,拓展自身发展的空间,跟踪国际新发展,加强内外合作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其合作与竞争的焦点在于科技。因此,科技贯穿在“五个统筹”的始终,离开科技的发展与创新,统筹是难以实现的,和谐社会是难以建立的。

第四,科技促进和引领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在于科技的创新能力。虽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它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深刻,更加明显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变革的速度,改变着社会和谐的程度,引领着社会的进步,但是,其作用和影响的程度最终取决于其自身的创新能力,取决于社会环境对科技发展的和谐程度。因此,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科技核心力量集中在科技的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只有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保证和谐社会建设的活力和动力。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依赖于科技的全面进步。大量实践证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要建立科技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建立良好的科技发展运行机制和人才队伍,全面推动全社会的科技进步。根据科技发展的特点,要有效地促进科技进步,引领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必须依托现实的科技发展基础,强化科技优势领域,优化创新环境,放活创新机制,从而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当前,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来建设和谐社会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各级政府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从战略的高度,切实转变思路,从思想认识的深度层次上,对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化发展带给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和现实与潜在的引领支撑作用有一个新认识。

——要迅速改变政府各部门间分散管理、条快分割式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管理模式,实行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协调合作管理模式。

——从突出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要求出发健全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协调处理各部门间的政策矛盾,建立思路一致、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政策法规建设,加快科技政策法制化进程。

——从科技主管部门管理方面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创新,建立科学公正的科技评估机制,不断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审批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制度,简化申报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高效、规范。

——加强政府主导作用,整合社会科技活动资源,完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平台,在全社会营造自由的、充分开发个人兴趣的科技创新氛围,广泛地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全民的科技素质,逐步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创新文化背景和基础。

——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拓宽风险资本渠道,疏通融资“入口”和“出口”,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的中介服务体系,从多渠道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投入的支持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个人积极从事原始性创新活动,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要以全局的观念和整体意识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疏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发展的中间渠道,重在鼓励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尤其是民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以推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采取不同的运行机制,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参与竞争,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史竹琴, 薛耀文. 山西科技创新能力研究[J]. 理论探索,2007, (1)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社会教育 科技馆 功能 作用

我国的战略发展过程中,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所谓科教兴国,就是要加大科学教育发展力度,从而使得我国在科学技术层面可以获得长远进步和发展。科技馆在我国社会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其可以有效进行基层科普宣传,同时还可以在宣传过程中培养更多创新人才。所以,科技馆的社会功能非常强大,其在社会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1科技馆自身的社会教育功能

科技馆是现代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开展相应社会活动过程中,比较官方与规范的教育形式。科技馆教育与传统的正规教育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别,其主要体现为:是非系统性的教育形式;科技馆的教育对象面向的是全体社会成员,且与学校等正规教育相比,教育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且范围更为广泛。

所以,依据现代科技馆自身的社会教育特点来看,其具有的功能和属性可以简单理解为:科技馆是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相应的科学知识传播。并且试图利用先进的手段,将现代先进思想、科学理念等主要内容传播给更多社会群众。此外,还要将现代信息科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利用创新、充满趣味的手段和方法,培养更多创新人才。既能有效激发群众的创新意识、培养动手能力,还能引发更多人的创造灵感,使得全民内心都可以形成科学技术理念与态度。这样的做法可以将人类与科学之间的距离拉近,同时也有利于在我国社会中整体提升群众的科学思想意识,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我国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作出贡献。

2科技馆在社会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1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有所区别

若想分析科技馆在社会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首先需要明确其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有所差别。正是因为不同于传统学校教育,才使得教育观的教育形式更为随意、随机且非线性强行规定,也避免了传统学校教育的模块化教学固化。科技馆教育内容并不过分强调知识的前后联系性,且即便讲解一些具有较强专题性质的内容,也是针对该知识进行深入讲解,并不会系统全面开展教育活动。也可以这样理解,科技馆本身的教育教学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受众真正了解或者获得某些知识,而是在学习与观察某一现象的过程中,将其态度与能力进行培养,从而看重该过程对于群众的引导作用。所以,科技馆在社会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是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场所。通过这样的场所构建,可以让更多人逐渐形成科学思想与思维。当形成科学逻辑意识之后,逐步对该展览或者教育主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最终形成一种独特的科学意识,这才是科技馆本身的教育目的和方向。

2.2有效实现资源整合

科技馆要注重自身与时俱进的特点,这就要求科技馆在开设展览或者专题讲解的时候,必须要有效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且及时对相应的资源进行整合与处理,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完善。

比如当科技馆要展现不同主题且相关联程度较低的内容时,就可以将其利用展品的形式开展。通过具有相似性的同一展品呈现,为观众提供更多方面的内容,从而满足观众的个性化服务要求,最终开展个性化教育,体现出科技馆本身的教育意义与特点。

再比如利用科技馆进行某一科学技术能力训练或者试图通过展示成品,培养观赏者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的活动时,也应该试图注重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思维模式的培养。只有将科技馆本身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对现代人进行素质教育。并且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开展不同的教育内容,将科技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教育发展中的作用逐步体现出来。

2.3有效体现科普宣传、示范以及辐射作用

现代教育要求教育教学活动不仅局限于课堂当中,更需要其在课外不断拓展教育场所,从而使得教育实现全面化与普及化。科技馆在现代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和作用。尤其在培养人们形成科学意识与科学思想方面,科技馆可谓是主要阵地。所以,科技馆应该有效体现自身科普宣传、示范以及辐射作用。

比如科技馆可以依据社会发展现状,及时抓住社会发展热点,进行相应的科技展览。这样的形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与最大范围的群众实现平等交流,并且满足快速观赏、快速学习的要求。临时性的展览具有极强的时效性,是及时抓住某一社会热点且对其进行相应宣传的最佳选择。如神舟飞船发射成功之后,该发射地就可以举办类似的科学展览。通过临时展览形式,呈现一些图片、文字和视频,从而使得更多人对神舟飞船以及宇航员的具体情况有深入了解,实现科技馆的科学知识普及目的。

除此之外,科技馆开展教育还可以利用实验手段,即在一些科普教育活动过程中,加大实验教育的比例。还可以将社区、学校等与科技馆进行联合,进而实现科普资源贡献。既有效拓宽了科技馆自身的宣传辐射范围,也使得科技馆在社会教育中的普及性越来越强,带动了整个社会教育的发展。

3结语

社会教育活动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不断提升,这也就充分说明科技馆在其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因此,科技馆要弥补传统正规教育的不足,也要不断加强对公众的综合、全面、素质教育。既实现与时俱进,又不断创新与深化。在这样的发展目标指引之下,科技馆的教育作用将会更为显著,且科技馆在我国社会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前景也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张战军.浅谈科技馆在社会教育中的作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03:7+9.

[2]翟树刚,卞飞.浅析科技展览对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及创新途径[J].现代企业教育,2014,18:244-245.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范文第15篇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是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它是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它能够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关系的变革。

(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

生产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具有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分析生产力的问题上,与以往的经济学家不同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格外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他们在一系列的著述中,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作了系统的阐发。马克思将科学技术视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资本论》中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1]188。这就明确了科学在生产力以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它是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1]537。马克思在此揭示了科学不仅是劳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首要的、基础性的力量,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价值予以了充分地肯定。此外,马克思还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种无形的、隐性的、内在的激发物质财富的动力。他指出:“科学的力量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2]。在马克思所处的年代,代表社会最先进生产力的阶级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本性是逐利的,能够不费分文就获取巨大的物质财富,是每一个资本家梦寐以求的。马克思对科学技术地位的肯定,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巨大的。这会点燃资本家们提高技术的热情,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马克思的这一分析是正确的、客观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会直接影响到生产力内部诸要素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花费在产品上的时间和劳动量大幅度减少,人们可以在单位时间创造更多的商品,资本家也可以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提高是同步的,生产力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快速提高的同时,也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科技虽然是一个词汇,但这一词汇包含着两个部分,分别是科学和技术。科学属于认识的范畴,技术属于实践的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科学、技术与劳动生产力三者之间是相互转化的关系。科学能够转化为技术,技术能够转化为劳动生产力。科学技术之所以作为一个词汇被人们广泛使用,在于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是不可分割的,生产力的发展就是科学转化为技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正因为科学、技术与劳动生产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马克思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3]698。恩格斯也对科学技术的地位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他将科学技术与资本和劳动力并称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三大要素。

(二)科学技术能够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关系的变革

当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后,原有的生产关系就不再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而需要发生相应的变革。一旦原有的生产关系无法实现变革,而成为新的生产力的阻碍的时候,就需要打破这种旧有的生产关系。实现生产关系变革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革命,另一种是改革。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实现社会变革的推动性力量都是生产力,而客体性工具都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刺激生产力的发展,还能够变革生产关系。恩格斯具体考察了18世纪的科学技术成果,他认为英国革命之所以会爆发,其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科学与实践相互结合。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英国最初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而后扩展到各个领域,科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英国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了机器大工业时代。科学与实践相结合,起初实现的是技术的变革。而技术的变革应用于社会领域,就成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这种变革是自发的、不自觉的过程。而当这种变革渗透到经济和社会领域,人们认识到必须革除旧有的生产关系才能保证生产力的提高、获取巨大的物质财富时,就会主动的变革旧有的生产关系,以使其适应机器大工业发展的需要。于是,社会革命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又一后果,是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掌握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在工业革命中,能够凭借拥有的科技上的优势,积累大量的财富,而因科技的进步被夺走饭碗的无产者规模则越来越壮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当这种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阶段时,社会革命就随之爆发了。恩格斯形象地描述了17和18世纪发明和制造蒸汽机的人,是万万不会想到他们所创造和生产出来的这些工具,竟会引发范围如此之广的大变革。正是因为科学与实践相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才最终导致了英国社会革命的爆发。恩格斯为工业革命下的结论是它是由科技进步所引起的,是实现生产关系变革的基础和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在实现社会变革的过程中,生产力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中介。科学技术决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来实现。私有制的产生源于工业生产的发展,异化现象的消除也需要依靠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4]奴隶制之所以能被消灭,是因为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的发明和使用。农奴制之所以被消灭,是源于农业的改良。封建社会的建立,是源于手推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社会的建立,是源于蒸汽磨的发明和使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势必建立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的基础上。因此,科学技术能够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关系的变革。

二、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之间的辩证关系

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谈到:“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5]。正是因为有了社会生产的需要,科学才能够发生和发展。恩格斯指出西罗马帝国灭亡到东罗马帝国灭亡这一段历史时期,是人类历史上最暗无天日的时期。这个时期过后,科学技术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源于工业生产的需要。恩格斯认为,这种需要比10所大学更能推动科学的进步。工业在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人们也注意到了在自然科学领域,如物理学、化学和力学等学科也获得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可供观察的材料,自然科学也有了发展自身的需要。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自然科学也逐渐成为了一门系统性的科学。我们从中可以总结出一条方向图:工业生产的需要推动了工业技术的发展,工业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技术的系统化。马克思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近代科技产生的原因。他于1861年至1863年所写作的《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一书中,具体剖析了资本主义为何要应用机器的原因。这本书是他为《资本论》而写作的《经济学手稿》的一部分,因而在论证的过程中,不免带有探索的痕迹。在这本书中,他将机器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劳动手段来加以考察。他认为机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技术关系。同时人们在使用机器的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关系。因此,马克思是从两个维度来分析机器的,一个是技术关系的维度,另一个是经济关系的维度。从技术关系的维度看,机器是人作用于自然对象的中介,人在使用机器的过程中,扩大了对自然的支配能力,因此机器是人支配自然的一种手段。从经济关系的维度看,机器是资本主义生产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生产力,它能够扩大资产者对剩余劳动的占有量,因而机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资产者之所以要使用机器,从技术关系的维度看,是源于扩大自然能力的需要;从经济关系的维度看,是源于赚取更多地剩余价值的需要。也就是说,机器的应用、科技的发明,其动力来源于社会的需要。马克思还举了埃及天文学的发明,来源于计算尼罗河水汛期的需要等例子。马克思有关社会发展需要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论述,还有对蒸汽技术的分析。在马克思看来,人们自古就知道蒸汽可以作为动力,但这种需要并不如产业革命时期强烈,且技术水平也不允许。到了18世纪中期后,人们将更多地注意力聚焦到了生产领域的动力问题,产生了巨大的需要,因此蒸汽机呼之欲出。因此,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影响劳动生产力的要素是多方面的,譬如说,工人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自然条件、生产资料的规模、科技的发展水平等等。而其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科技的发展水平。原因在于“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完善的”[3]698。科学的进步,能够将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应用于各个影响生产力的要素中,如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改善自然条件、扩大生产资料的规模等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紧密相连,而在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科技动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纵观欧洲社会的发展史,在漫长的中世纪,人们受到宗教神学的统治,很难开展对自然界的探索。有一些试图冲破神学禁锢而力图坚持真理、揭示科学真理的探索者,均遭到了无情的迫害。如,希腊的女数学家海帕西娅,因为坚持传播科学知识,被残酷的暴徒施以肉刑,最终活活被烈火烧死;比利时的生理学家维萨留斯,由于出版了解剖学著作《人体结构》,被迫到耶路撒冷作忏悔,归途中被迫害致死;法国巴黎大学的西克尔,因在物理研究上有所谓异端言论,被教会活活打死等等[6]。科学技术的脚步被人为的束缚住了,致使欧洲在整个中世纪,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落后,社会发展止步不前。14世纪中叶发轫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其导火索是黑死病在欧洲的蔓延。究其根源,是人们科学上的无知以及技术上的落后。文艺复兴运动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启了大门,欧洲随之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巨匠和技术能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欧洲大陆吹来了一阵新风,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欧洲诸国的经济实力普遍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17世纪后,英国取代意大利,成为了新的科学技术的重地。英国一时间,涌现了大批科技人才,如:创立对数理论的纳皮尔,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牛顿,首次将蒸汽用作工业动力的萨弗里等等。英国人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于1607至1776年,仅在北美地区就建立了13个殖民地。英国于18世纪末,爆发了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而后,法国、德国相继成为了科学技术的腹地,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法国曾一度称雄世界,德国成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领头羊。从欧洲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哪个国家掌握了科学技术的主动权,哪个国家就有可能引领时代的潮流。马克思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中蕴含着巨大的生产力,他指出,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应用。

三、开发科技动力的途径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发展动力思想,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发科技动力,即:实现劳动者的“智化”;推动生产资料的“物化”;消弭科学技术的“异化”。

(一)实现劳动者的“智化”

生产力中“人”的要素是劳动者,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劳动者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视劳动者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列宁认为“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就是劳动者。”科学技术是靠劳动者发明的,也是被劳动者所使用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发挥劳动者的主体性作用。人的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应地,劳动者划分为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科学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使其在从事生产的过程中,减少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支出,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人类从事社会生产,主要支出的是体力劳动。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人们强健体魄,增强体质。随着时代的发展,脑力劳动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蒸汽时代”,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在社会发展中所占的比率是1∶9;在“电气时代”,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在社会发展中所占的比率是4∶6;而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在社会发展中所占的比率是9∶1[7]。脑力劳动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脑力劳动所占据的贡献率还将继续增长。因此,开发科技动力的首要前提是实现劳动者的“智化”。列宁在分析“智化”劳动者时曾指出:“工人一分钟也不会忘记自己需要知识的力量。没有知识,工人就无法自卫;有了知识,就有了力量。”[8]知识是工人阶级,即劳动者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力量,劳动者要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努力发展科学技术,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贡献力量。

(二)推动生产资料的“物化”

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是生产资料,马克思主义强调科学技术“物化”在生产资料中,可以革新劳动资料,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前进的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具的发明和使用,马克思认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3]210劳动资料的生产,往往是区别不同经济时代的标尺。人类从刀耕火种经由铜器、石器、铁器时代过渡到蒸汽时代,经由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经由电气时代过渡到电子时代,经由电子时代过渡到信息时代、知识时代。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劳动资料,尤其是生产工具的改进[9]。劳动资料是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是反映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劳动资料的创造与科学技术的发明和使用紧密相连,要实现社会的发展,就要将科学技术“物化”在生产资料中,借以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物化”在生产资料中,能够实现劳动力的彻底解放。科学技术“物化”在生产资料中,使得人们能够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为生命的安全和健康提供了保障。科学技术“物化”在生产资料中,使得人们不必再从事机械的、单调的、乏味的、无意义的脑力劳动,而去从事更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活动。科学技术“物化”在生产资料中,能够提高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在同样的单位时间内,被科学技术“物化”的生产资料与未经科学技术“物化”的生产资料,所创造的劳动产品数量,往往是截然不同的。经科学技术“物化”的生产资料,其精密程度和准确程度通常是人力望尘莫及的。经科学技术“物化”的生产资料能够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单位产品的数量、提高劳动产品的质量。因此,开发科技动力的可靠保障是推动生产资料的物化。

(三)消弭科学技术的“异化”

科学技术在人与物结合的过程中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科技以知识和工具的形式成为一种独立的力量后,反过来弱化了人类的力量。”[10]马克思很早就注意到了科学技术“异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他认为机器在减少人类的劳动,并且使这种劳动富有成效的同时,也败坏了人们的道德,给人们带来了贫困、饥饿以及劳顿。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谈到了科学技术的“异化”问题,他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扩大化,人们从此而生活在繁劳、困苦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中。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是主体地位的丧失以及生存环境的恶化。为消弭这一现象,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科学技术“异化”问题的成因和化解路径,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他们认为科学技术“异化”现象之所以会发生,是由于人们在认识科学技术的问题上存在局限,应用科学技术的主体力量是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异化”是劳动异化的特殊表现形式,而其存在的根源是私有制。为消弭科学技术的“异化”,人们就要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最终消灭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面对科学技术“异化”的问题上并不悲观,他们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这种发展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统一奠定了基础。科学技术的“异化”最终要靠科技技术本身得到解决。不管是人的认识水平的提高,还是改变应用科学技术的主体性力量,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有关消弭科学技术“异化”的思想,对于我们解决当今的科学技术困境,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