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

传媒艺术研究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数字技术;传统艺术;融合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源于西方的新媒体艺术在视觉表现方式上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突破了传统艺术形态,改变着人们的艺术观念和艺术传播方式。

近年来,新媒体在中国可谓是最时尚的境域了,随着数字技术的空前发展,新媒体的概念也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文化观念。与此同时,它对艺术的影响力也是较为深远的,随着当代艺术表现手段的多样化与多元化,新媒体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表达方式打破了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带来了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与尝试,在艺术领域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思潮——新媒体艺术。

1 新媒体艺术发展的背景和现状

新媒体最早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欧美,随着电视机在美国的普及,美国也是最先使用便携式摄像机拍摄的国家,因此,录像也就成为新媒体形成的重要标志。到60年代末,便携式录像设备逐渐开始被艺术家用于艺术表现之中,出现了最早的新媒体艺术形态,随后,实验电视节目的出现也为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提供了成长的土壤。进入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更加为新媒体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传播形式。如:继2001年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之后,2006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二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上,以“当代文化中的艺术与科学”为主题,提出“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与创新,是当代文化建构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 21 世纪人类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发展”。由此可见,新媒体艺术形态已经引起当代艺术家与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在我国,新媒体艺术最早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但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出现了一批较成熟的作品和新媒体艺术家。1996年9月,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名为《现象与影像》的展览,这是中国第一次录像艺术展,这个展览集中了张培力、王功新和陈绍雄等中国第一代数字艺术开拓者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后来,该展览被定位为中国当代新艺术中的重要里程碑。

1.1 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的界定

何为新媒体?新媒体是指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新媒体的外延也不断扩大。全球最具规模的艺术网站——根茎网(http:∥)的创办人马克·崔波(Mark Tribe)在1996年对新媒体(New Media)进行了界定,把光盘(CDROM)、网络艺术(Net Art)、数字录像艺术(Digital Video)、网络广播(Net Radio)等作品作为了新媒体的统称。而新媒体艺术是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从传统艺术中派生和发展出来的,它不同于绘画艺术、装置艺术、人体艺术、环境艺术等艺术形态,它是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呈现、传播、鉴赏和评价的艺术形态。

新媒体艺术具有新时代的特征,它融合了“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数字技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并且随着数字技术的空前发展与日渐成熟,新媒体艺术的范畴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很难为新媒体艺术做一个准确的界定,新媒体中的“新”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性的形容词,更新的东西出现后,新就变成了旧,所以,新媒体中的“新”应该是泛指当前时代较前沿的技术手段。目前,我们正处在数字技术的不断增长与创新的时代,而艺术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会敏锐的感觉到新技术带来的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新媒体艺术的外延不断扩大,数字技术的创新成果对艺术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和研究者对这一新媒体艺术形式的重视。

1.2 数字技术的语言形态

艺术的内容是通过艺术语言而表现出来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艺术语言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更新。数字技术以自身的强大功能,成为了重要表现手段,无论是视频艺术、数码艺术还是交互艺术等新艺术语言形态,都与数字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作为来自于历史的延续和丰厚文化积淀的传统艺术,是文化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类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它通过自身的文化内涵塑造着国家的形象,树立着民族的自尊,也展现着一个国家的风采,是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探究为传统艺术语言形态的表现与扩充注入了新鲜血液,如:数字视音频影像技术,数码二维技术、数字三维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感应技术等,它们使传统艺术的表现与欣赏更为立体、效果更为真实、互动方式更为新奇,成为传统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新艺术语言形态。同时,传统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也需要多种形式的技术手段,数字技术为传统艺术的表现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貌,展现出传统艺术在发展与传承中独特的艺术语言特色。

2 数字技术在传统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也在日益转变,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已渗透到人类工作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也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将数字技术全面应用到传统艺术的创作之中,充分利用新媒介重新建立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文化品牌,保存传统艺术的精髓。

2.1 新媒体语境下传统艺术的特征

新媒体艺术是主要以数字手段为媒介的新兴艺术,它生长的土壤和存在的环境完全依赖于科技社会。传统艺术是历经千年的发展和演变而来的,它经久不衰、博大精深、意蕴丰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仍在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文明和发展。新媒体语境下的传统艺术是指随着时代不断演进、材料不断更新、技术不断提高,运用新技术手段创作的具有时代特征、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新技术和跨媒体的表现手段。新媒体艺术在表现形式和构建形态上与传统艺术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新媒体艺术中的数字技术为传统艺术创作注入了全新的艺术观和思维方式,呈现出新特征、新面貌,也为传统艺术提供了更方便的绘画手段,打破了媒介材料的制约,它可以灵活的表现已有的现实世界,也可以表现虚幻的、尚不存在的虚拟世界,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艺术自由追求与探索的愿望。新媒体语境下的传统艺术作品不仅具有更真实、更立体、更虚幻、互动、新奇等特征,并且能产生多维度的观赏角度,使传统艺术的呈现方式向着动态、互动等方向发展,体现新媒体语境下传统艺术的崭新风貌。

2.2 数字技术在传统艺术中的应用

当今,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艺术的表现题材更为丰富,数字技术充分应用于传统艺术的创作与表现之中,呈现出了全新的数字艺术作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电脑的普及和易操作使广大的艺术家对电脑的操作并不陌生,并逐渐成为了他们进行艺术创作所依赖的重要工具和媒介。而新媒体艺术也逐渐从原来的利用数字技术单纯模仿传统艺术走向了利用电脑程序语言等编程手段自动生成的全新艺术效果。同时,数字技术在传统艺术中的广泛应用也改变了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如:上海世博会期间,数字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可谓是最具人气的展品,在画面的日夜交替中,古代人物形象举止各异、栩栩如生,呈现出宋代古画变成高科技动画的壮观图景。以往的传统艺术创作大多以手工形式为技术手段,因此,传统艺术作品也与比较贴近于自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创作的新媒介已经成为传统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它不仅仅是传统艺术创作中绘画材料与工具的拓展,而且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与文化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通过高科技和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全面、充分的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和谐的意境,画卷、长城、太极、竹简、瓷器、四大发明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自然、巧妙的以现代数字技术表现出来,形成新媒体艺术形式,带给人们全新的情感与审美观念。

传统艺术是新媒体艺术的重要理论支撑,数字技术手段应用于传统艺术的创作之中,打造了全新的艺术形态,成为当下新媒体艺术中传统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其新媒体艺术作品炫目的背后是传统艺术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的结果,它以传播迅速、交互新奇、视觉震撼出现在银幕上,给人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2.3 新媒体艺术审美形式与价值

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变革决定了艺术的追求与探索方向。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影像技术对传统艺术的发展与表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艺术家们不得不面对技术上的变革,重塑新的艺术审美与价值,寻找艺术与技术融合的新定位。当今是数字化的新媒体时代,计算机手段和数字技术的表现力早已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的艺术表现水平,数字技术在艺术创作中作为全新的材料语言极大的丰富了艺术的表现空间,使表现时间、幻觉梦境和表演三度空间成为可能,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艺术语言,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材料与传统艺术所融合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具有新的审美形式和审美价值。

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内涵是仍然是传统艺术,传统艺术才是新媒体艺术的源。新技术虽然改变了社会文化观念,也对人们的思想、审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传统艺术本身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不可替代的。在艺术创作中,艺术的内容和意蕴一定要通过形式才能够得到表现,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为艺术家表传达美学思想、交流情感提供了新的物化载体, 新媒体艺术为传统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拓展了新的道路,丰富了艺术表达语言,满足了现代人对审美新的需求。

3 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这“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地域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在不断缩小,艺术的多样化与传播为人们构建了新的文化观与艺术观,新媒体艺术的传播不仅意味着将自己的民族文化传递给世界,同时也体现着世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是要将传统艺术元素以崭新的形态应用于艺术中,使其呈现新的视觉美感,使人们进一步感受到新媒体艺术的魅力。

数字技术手段与传统艺术精神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已经实现融合,展现出了具有时代风貌的新媒体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的蓬勃发展,是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完美融合的体现,同时,传统艺术的历史责任也为数字技术发展与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艺术和信息艺术范畴的迅速扩大,使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不仅能够更好的提炼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对文化传承与民族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传统文化中进一步探究数字技术的延展,让尖端的数字技术去承载传统艺术所涵盖的深厚文化内涵,展现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艺术风貌,为新媒体艺术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朱其.数字时代对现代中国艺术设计的影响[J].大舞台,2012(01).

[2] 朱韶峰.新媒体艺术研究[J].大众文艺,2010(03).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艺术传媒类;实验室;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对文化进一步阐释:“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面对黑龙江省提出的“文化强省”、重塑“龙江精神”的文化建设大环境,艺术传媒类院校因其得天独厚的行业背景和专业优势而可以大有作为。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艺术传媒类实验室文化建设为例,从一个侧面探讨艺术传媒类院校发挥资源优势,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体途径。

1、艺术传媒类实验室特点

1.1实验室建设投入资金大,运行成本高,设备更新快。由于国内厂商技术水平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传媒行业中尤其是广播电视行业中所用的摄、录、编等设备普遍使用的都是进口设备,因此价格高昂。作为培养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学科,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自然要走在先进技术的前列,因此传媒类实验室中所用的主要设备如摄像机、编辑机、调音台等基本也是以进口设备为主,因此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很大。同时实验室日常运行成本也很高,摄像机和录像机的磁头、三脚架、演播室内的各类专业灯具等日常使用的损耗很大,需要定期更换或维修,费用都不低。

1.2实验教学差别大,考核方式特殊。传媒教育将艺术与技术融为了一体,它的实验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传媒类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实验以演示、实训、综合实践为主。而目前的实验室评估标准主要是建立在对理工科实验室的评估之上的,在实验教学成果方面不能体现传媒类实验室的特殊性。因此需要根据实验项目在教学目的上的区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1.3实验室管理难度很高。由于传媒教育的特殊性,传媒类院校的教师大多是艺术行业出身,较于理工科院校的教师无论自身处事方式还是教学工作方式随意性、灵活性都很大,不拘一格,也难以受条条框框的约束。而学校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的管理无论是哪类院系都应有一定的规章可循,因此在管理上的难度会比较大。

2、艺术传媒类实验室所承载的独特文化特征

2.1艺术传媒类实验室文化是综合的文化。艺术传媒类实验室文化是以器材――使用――成品为顶点的“三角形”动态结构,三顶点文化是实验室的基础文化。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外延出更多的次元文化,如知识文化、艺术文化、规章制度文化、理念文化、价值文化、精神文化、意境文化等。从文化的角度看实验室,它本身就含有了“器物文化”。对实验室的管理首先体现对器物的直接管理,但同时又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管理文化”。实验是通过人去实现的,必须有人的主体意识去“制作”艺术传媒类的影像图文成品,设备设施才为人所用,因而存在着“创新文化”、“理念文化”。与此同时,在实验活动中,人们获得知识而包含了知识本身的“传媒文化”。艺术类实验室的独特安装及布局,又体现了强调艺术美感、层次性的艺术文化。

2.2具有教学与实证相结合的特征。艺术传媒类实验室文化,受学校文化、地域文化影响是直接的、强烈的因而它首先就具有了鲜明的辅助教学特征。另一方面,艺术传媒类实验室活动是为艺术、传媒类人才提供必要的模拟实践活动的场所,因而具有其实证性的特征。目前,不少学校的艺术传媒类实验室的可以实践活动文化正外延到社会,成为社会文化,如“中国梦”的图文、影响诠释,文化本身的宣传,已成为传媒类实验室文化活动的重大课题和任务。

3、发挥艺术传媒实验室文化优势,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省,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艺术传媒类专业为艺术设计、广播电视等领域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艺术与传媒系自创建伊始,即确立了“应用技能”的发展模式,依托黑龙江地域传媒产业,依托校内外专业实验室建设,将传媒产业资源与传媒教育紧密结合,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实验室及其附属实验室文化建设,体现了以下特色:

3.1传承实验室多元化的发展理念。完备的新闻传播类实验室涵盖各类媒介,必须具备融合、共享功能,设备要求高,资金投入大。学院在艺术传媒类实验室建设中,采取多种建设方式保证实验室的完整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并着重体现实验室多元的传媒文化发展理念。学院通过赋予实验室多重的公用、发展理念,处处体现传媒道德与人文精神的整合,就专业群体而言,希望通过实验室文化深刻地作用于学生的意识活动和行为方式,培养其的规范行为、道德品质、思想情操、逻辑思维、实践能力、艺术审美、文化传承能力。

3.2注重实验室理论与技术研发服务。通过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凝练研究方向,在传媒艺术研究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近年来,学院依托专业的“、写、编、评、摄”传媒类实验室,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研究和成果广泛涉及到文化强省建设,传媒的市场理论、资本运作、权益保护、制度创新、文化竞争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让学生进行媒体作业、作品的设计、生产、展示与交流;支持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比赛和调研活动,摄制参赛与调研纪录片,建设集制作、与交流为一体的实验室文化平台。

3.3营造以人为本的实验室管理文化。学院坚持实验室的管理应注重人的指导作用,大力营造以人为本的实验室文化,注重人的潜能的发挥。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以激励实验室全体人员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对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努力为实验室工作多做贡献。在人性化的管理气氛下,使全体实验室人员能够实现自尊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当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和集体利益高度统一的时候,也就是人的生命潜能得到最大发挥的时候。此外,学院遵循实验室有目的性、有时间段的开放性原则,在方便实验人员的同时,激发教师、学生的实验热情和积极性。实验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统,帮助管理人员优化管理工作。

4、结语

媒介文化融合已经成为传媒业的热点话题和学术界的重要研究领域。建设传媒实验室,是实施媒介文化融合教育的重要保证。在坚持理论与实验实践相结合的前提下,通过传媒实验室的多元化功能和应用,体现了文化融合教育的实践性和整体性。于此同时,用文化来指导实验室管理的意义是积极的,寻找优化管理的文化支柱的意义则更为深远。认识这一点,对于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增强实验室文化功效的释放无疑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叶娟,邱智伟.媒介融合时代多元化传媒实验室建设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12(10).

[2]黄慕雄,张学波.传媒类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机制创新实践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2).

[3]郭文龙,朱瑞良.论实验室的文化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2).

[4]邴正.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建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4).

[5]周维佳.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问题初探[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07).

[6]胡兵.注重实训的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播媒介;民族艺术;影响;研究

传播媒介是伴随并推动着人类文明演进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从古至今依次经历了六个时期,分别是:符号与信号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施拉姆认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人类正是通过使用、控制传播媒介,才使得文化得以传承、共享、发展、延续下去,从而极大促进了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如所有文化现象一样,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与传承离不开传播媒介的发展与革新,每一种新兴媒介的出现,对其都是一种推动与挑战。那么,在麦克卢汉描述的“地球村”逐步实现,媒介即讯息理论被证实的今天,少数民族艺术如何既保持着原生态的美感,又适应现代化的文化需求,如何既被族人们坚守,又在更广阔的空间被认同,更要充分利用传播媒介。

康巴地区作为涵盖五省藏区,拥有神秘而丰富藏民族文化艺术的区域,传播媒介对其民族艺术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典型意义。本选题从现代传播媒介的角度,以康巴地区为着眼点分析传播媒介对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的影响,探索现代媒体传播民族艺术的有效途径,让民族艺术借现代传媒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里绽放出经久不衰的光彩。

一、康巴地区民族艺术发展概况描述

藏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康巴地区指、四川、青海、甘肃、云南五省区广大的藏族聚居地区。在藏族三大历史区划中(三大方言区)中,康巴藏族无论是在语言、服饰、建筑、、风俗习惯、婚姻形态、社会类型等各个方面呈现的多样性、丰富性都是首屈一指。藏族民间歌舞、藏族戏剧、藏族传统体育活动、藏族建筑、宗教文化等都构成了藏民族神秘而丰富的文化景观。

二、多元化传播媒介下康巴地区民族艺术传播途径及其丰富的表现形式

文化传播的发展离不开媒介的发展,传播媒介与社会人类文明并行不悖。从本质上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文化传播史,一部媒介发展的创造史和变迁史。传播媒介的更替并不是简单的以新替旧,传播史从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到网络传播的过程不仅仅是递进,更是叠加。每一种新媒介的诞生,并不意味着旧有媒介的消亡,而是与此一起在历史长河中服务也革新着受众的生活,使之呈现出媒介的多元化态势。具体而言,民族艺术传播历程可分三个阶段。

2.1人际传播阶段

少数民族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发展,康巴地区由于其地理、气候等环境,滋生了康巴藏族同胞能歌善舞的艺术细胞。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少数民族艺术大多是作为民间习俗的仪式行为,人们驱邪、祈福、婚嫁、丧娶等民族俗活中都可以看到民族艺术如歌舞、戏剧等形式。而这种传播途径,就是人与人的相互接触而发生的人际或组织传播。这种“人-人”的传播模式,使信息的传递与人们对艺术的感受的反馈在同时同地完成,具有直接性、亲历性、及时反馈的特点。

2.2大众传播阶段

人类传播史的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口头-文字-电子-网络四个时期。从文字时代开始,“人-人”传播的模式就被打破,呈现“人-传播媒介-人”的大众传播模式。

康巴地区的第一份报纸可要追溯到1939年4月创刊的《西康新闻》,当时的康定还属于西康省省会,这是一份综合性报纸,分藏、汉文两个版面。主要以向康区和宣传抗日,报道西康省内外政治、经济情况为办报宗旨。设有西康动员、涛声、康区青年周刊、副刊等栏目。之后1941年4月在康定子耳坡西康省党部创刊了《西康国民日报》,其性质为西康省政府机关报,其报道的主要内容除了为政府公报、文件、国内外新闻等硬新闻,也包括生活常识、藏区建设、藏族风俗、历史、宗教、社会调查等。第一份现代藏文报纸《青海藏文报》,最大的藏文报纸《日报》之后,康巴地区有了第一份藏文对开彩色日报《阿坝日报》,还有《甘孜报》《迪庆报》等。这些报纸的问世,使康巴地区的民族艺术与文化可以通过纸质媒体为人们所知晓。

随着“村村通”工程、“千乡工程”的开展与落实,康巴藏区的居民们可以收听自己的广播与电视节目,无疑为民族艺术的传播拓宽了渠道。1994年举办的首届康巴艺术节在青海玉树举办到2010年9月在迪庆香格里拉举办的已经是第六届了。这些重大的活动都通过现场演绎、报纸、广播、电视报道,让千千万万的受众关注。尤其是电视媒介,2010年,康巴卫视的开播让少数民族艺术得以生动直观的跨越时空的展示,形式多样的电视节目成为少数民族艺术的表现途径。

2.3现代传播阶段

对于“新媒体”一词,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概念的界定。从物理平台的层面上看,新媒体是一个新的信息载体。相对于传统的电视和广播,新媒体存在于电脑、手机和户外大屏幕上。第二层理解,是从媒体运作的方式上看,即内容产生、编辑和传输的方式。比如内容产生,新媒体体现的是大量的网友参与,自发生成。

2009年8月,新浪推出微博,现已有近两亿的微博用户,这一小小的应用使每个受众跃然成为新闻官,在自己的地盘里向外界报道所见所闻所感,比任何媒介形式更便捷,更具传播力和影响力。康巴地区的加措活佛以“加措活佛-慈爱基金”注册微博号以来,已拥有了两百壹拾贰万关注量,并且“粉丝”数量还在增加。同样是宣传藏传佛教的活跃人物“索达吉堪布”拥有壹佰多万关注量,“延参法师”拥有五百多万关注量,他们运用微博这一平台,发表开解人生智慧的藏传佛教教义与思想,让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关注他们的微博,了解藏传佛教,了解藏族文化。“康定情歌木格措风景区”、“稻城亚丁旅游专线”等微博更具化地展示着康区的人文风貌。此外,就算是普通用户,可能在某一天去到康巴地区旅游,拍下了某刻动人的风景或是参与了特别的风俗活动在微博上分享,也会引起“粉丝”转发。这无疑比任何传播媒介都更经济地达到宣传康巴地区人文景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第二版)[M].河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宋生贵.现代媒介传播中的民族艺术的审美接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3).

[4]宋生贵.现代媒介与民族艺术传播——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4).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第4篇

一、网络媒体的定义

上个世纪末,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将互联网正式称为“第四媒体”,但是目前学界对于网络媒体的定义各有说法,例如学者匡文波在《网络媒体概论》中指出:网络媒体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递信息的文化载体,其主要指计算机互联网[1];而学者钱伟刚对于其有不同的看法,其认为网络媒体从广义上分析是互联网,而从狭义分析其是指互联网传播平台中进行新闻信息传递的网站。学者雷跃捷等人表示:网络媒体是在互联网基础上,通过电脑、电视以及智能手机为终端,将新闻信息以文字、声音以及图像等形式进行数字化、媒体化传播的媒介[2]。文章所研究的网络媒体为互联网。

我国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在日常工作应用中的拓展;此外,互联网自身的功能促进了网络媒体的形成。互联网主要有三方面功能:第一是通信功能;第二是信息传播功能(信息收集与);第三是商务功能,也就是现代电子商务,互联网提供了一个贸易平台,实现了构建无地域和时间限制的商务平台。此外,网络还具有远程教育、医疗咨询、网络民意调查以及市场查询等功能。

二、网络媒体视觉传达的特征

网络媒体具有信息量大、操作简单、智能化、自动化、搜索快捷、图文并茂、交互性、开放性等方面特点,能够节省存储、印刷所需的经费,提高了积极效益,并且更新速度快,信息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快速传播,信息资源丰富并且获取方面,成为现代最具生命力以及活性的大众文化传播媒体[3]。网络媒体能够实现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网络互动、意见反馈,转变了传统的交流模式。

(一)传播以及更新速度快:网络媒体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以及实时更新。网络媒体的反应速度快、时效性高,其不受时间、空间以及形式等方面的限制,信息一旦上传到网络中在瞬间即可实现所有网络用户的阅读与浏览。电视节目、广播是以周或天为期限进行更新,而网络媒体的更新时间是以分、秒为期限。在网络中,上一分钟还是头条的新闻,可能在下一分钟便被其他新闻给挤下去,这种现象在网络媒体中不是罕见的现象。

(二)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网络媒体所上传的信息,都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处理的,一个文字转变为两个“字节(byte)”[4]。报纸若想刊载10000字节的文章,大致需要一个版面进行阐述,这为报纸的印刷、排班、发行以及成本等方面到来了诸多问题;而广播、电视的内容更是需要精确控制到秒。而网络媒体储存数字信息则非常方便且价格低廉,一个30G硬盘就能够存储153亿汉字的信息量。

(三)范围广:在全球范围内,约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使用互联网,网络媒体能够实现真正的全球性、开放性。在互联网中,能够对其他国家发生的事情进行实时了解,而传统媒体则不能实现这一目标。

(四)搜索、复制便捷:传统媒体,例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的搜索都需要依靠相关的资料室或至图书馆进行人工查询。而网络媒体则仅需通过搜索引擎,对网络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查找、复制以及拷贝。

(五)交互性:这是网络媒体最具特色的特征,传统媒介无论形式如何多样、内容多门丰富,但其与读者之间是一种单向关系。网络媒体具有自下而上的交互性,用户能够通过互联网与网络媒体相关编辑进行沟通与交流,并且交流过程能够成为网络媒体新闻实时的一部分,例如时下流行的网络直播[5]。网络媒体是信息传播与阅读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播学理论中将任何传播行为定义为双向的,只有及时获取读者反馈意见才能够实现有效对额传播。传统媒体由于受到时间、技术以及渠道等方面的英雄,其基本上属于单向传播,而阅读者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被动接受传递信息。网络媒体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网络的互动性,将其形成一个循环,能够及时反馈群众的意见,从而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现阶段的网络媒体中,许多门户网站都建立了能够反馈用户意见的频道或模版,并且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用户对网站的使用意见。

三、网络媒体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与认知是每一个人每天在接触到新的对象与现象之间所得到的。视觉是一种对构造的描述,其从真实存在的图像中获取外部环境的结构、地点。认知则是信息处理的结果,是对知觉、感觉、触觉、听觉、记忆、思维、表象、概念等有机结合的信息处理过程。网页设计的最终效果是以视觉画面的形式呈现于用户的显示屏中。因此,一方面用户能够通过视觉画面获取想要了解的信息,另一方面,网页设计者想要根据用户的理解能力,通过设计简单易懂的图像或画面,帮助用户获取信息。相关文献指出,人类视觉仅有10%属于物理层面,而余下90%属于精神层面,虽然在获取视觉认知的过程中,感觉刺激以光的形式从眼球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而形成有意义的图像[5],在此过程中,用户需要以个人经验、知识以及周围环境等方面信息对图像进行诠释。换句换来说,人们一睁眼便能看见图像,而学习过程中想要看到的图像需要通过学习进行选择,人们无法将所有精力放在能够看见的任何事物中,而是通过学习的方式选择想要看见的东西,从看到到看见是一个具有推理性质以及决策意义的过程。

改革开放后,各种文化的引进推动了我国艺术的发展,网络媒体视觉传达设计突破了传统观念的限制,开始尝试以绘画、图像配合汉字书法、美术字体等形式进行视觉传达设计。并且以一些大型门户网站坚持自主视觉传达设计,其结合西方国家的先进理念,但本质上是以我国文化特色为核心,为推动网络媒体的发展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形成了现代网络媒体独具特色的视觉传达设计风格。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剪纸;皮影戏;新媒体;三维技术

0 引言

本论文以5分钟长度的个人艺术短篇动画《抬驴》,作为传统剪纸和皮影艺术在新媒体领域的应用实践。这种寓言性质的故事情节可以很好地体现中国民间艺术的形式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抬驴”也是采用剪纸形式,而且利用了套色剪纸,染色剪纸的元素,运用得很成功,但不是镂刻剪纸。也就是说,剪纸味儿不足。笔者制作的剪纸动画作品运用剪纸中最普通的形式――镂刻剪纸,颜色选择剪纸广为采用的色彩――大红色,造型特点以中国传统的皮影戏为据,运用这些具有典型中国民间传统特色的技法,结合MAYA软件制作二维动画来进行一次探索,而且这种形式也适合短片的制作。

1 中国传统剪纸的衍变及现状

民间剪纸在民间生生不息,延续至今,其手工艺的最基本制作人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乡村巧手。作为一种传统媒体,它在创作、消费和传播形式上具有大众性,既能满足实用的需求,又能满足审美。现在,它已走出农家小院,走入现代设计领域,无论产品包装设计,商标广告,室内装潢,服装设计,书籍装帧,邮票设计,报刊提花,连环画,舞台美术等传统媒体,或是影视、动画等新媒体,各个媒介被广泛使用,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影的普及,电视的出现,加之世界文化的渗入,皮影戏渐渐退出演出舞台。作为我国文化遗产后人有不可推卸的保护与传承的责任,国家和民间文艺工作者正努力以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名义,鼓励民间老艺人收徒传艺,并尽力创作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剧目。我国已对皮影戏的历史及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实施抢救和保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创新。总之,中国民间剪纸和皮影戏这一对近亲艺术的发展现状有喜有忧。民间剪纸艺术在艺术市场上占有一定位置,令人乐观;皮影戏的市场萎缩,令人担忧。尽管如此,这两种民间艺术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影响着中国的动画,如《猪八戒吃西瓜》《金色的海螺》《渔童》等,均是以剪纸或皮影戏的特点为基础的民族动画探索性作品,既是中国传统艺术特色,也体现了中国原创的艺术性。所以,选择剪纸作为本部作品的表现形式,借鉴皮影戏的表演特点作为动画作品中角色的运动模式,并采用剪纸中最基本的红纸阳刻,在手绘造型的基础上,利用3D做平面动画的实验。通过这次实验动画的实践,为今后利用新媒体的制作形式尝试制作系列中国民间动画故事积累经验。同时,也希望能使剪纸和皮影戏在动画这个领域得到传承与发展。

2 制作过程中的学习与借鉴

2.1 前期制作

对于这部5分多钟的短片,内容确定以后,在风格样式上,本片选择了中国剪纸艺术中最典型、最简单、最普遍的大红剪纸为本部动画作品的色彩,将典型中国古代的民间生活状态,以平面的剪纸效果和皮影戏的夸张戏剧化的表演风格,运用MAYA的骨骼技术,改变皮影戏手工操作的机械性动态,使之更为生动、自然、灵活、连贯地呈现于屏幕上。总体风格确定以后,根据故事梗概,先做人物设定。对于一部动画片,相对于其他要素而言,角色设计是首要的,因为成功的形象最容易在观众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本片制作风格是平面剪纸,虽然比起3D立体动画的制作要简单,但角色的形象,表情,动作,服饰等只能以单面来表现。这样对角色的造型就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人物服饰风格以明代为元素,角色设定部分参考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片《抬驴》中的角色,再进行剪纸特点的线条纹饰连接处理。同时,运用阳刻加阴刻的手法,处理花纹装饰,尽量采用“寿”字、勾云、波浪等中国民间的传统纹饰,突出中国的传统元素,强化剪纸效果。

2.2 中期制作

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对自己设计的角色在动画制作时是否可行,胸有成竹。在设计之初,着眼点集中放在角色造型和可看性上,并没有考虑到动画制作时的可行性;在制作过程中才发现,直接将传统皮影戏里角色活动部位(关节)的分解运用到动画里太过简单。例如,皮影戏中的人物一般是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小臂和两手十一个关节相互连缀组合而成。在骨骼绑定时,本片也仿照皮影影偶的关节设置,结果在调试动态时,角色动态的表现力受到很大制约。因为皮影戏是手工操作,动作比较机械,在动画片里也采取同样方式处理的话,就缺少了表演细节,也就没有可看性。所以,在动态设计中打破传统皮影戏角色规定的局限,改为多个骨骼设置,使人物动态在画面中看起来生动有趣。

添加IK之后,选中身体各个的部位,利用constrain的parent与相对应的骨骼点进行连接,需要注意的是手部的连接方法。在传统的皮影戏里,由于观众离角色距离比较远,所以表情及手部等细节运动是不必表现的。而动画不同,动画有多视角、多方位的变化,中景、特写都要有,细部活动的表演必不可少,如腰带的摆动、部表情及手部动作等,若都用3D去表现,难度就大了。本片尝试用剪纸动画的制作手法,将角色的细部,如嘴巴、眼睛、手部、腰带及裙摆等进行单独绘制。考虑到动画中手部动作较多,所以所有要表现的手部动作姿态都进行分类绘制,这不仅可以丰富本片的观赏性和趣味性,还可以降低3D动画制作中细部动作表现的难度。

2.3 后期制作

为了保证镜头流畅、连贯、合理,分镜头剪辑中,针对MAYA制作的40、50个分镜头,主要工作是剪辑、排列、理顺全片关系、把握好它们连接好后的视觉效果和节奏感,并在后期剪辑软件中进行了运动速度、运动方向、动作连贯性的调整。

背景是表现画面气氛的主要元素,要力求画面效果和视觉效果合理,安排好背景很关键。片中背景的山、云、树、草、亭台、楼阁都是采用手工绘制,人物则是用MAYA软件制作,要通过后期编辑软件,对绘制完成的背景与人物进行合成,并根据不同角色的年龄、性格的运动速度、运动节奏调整背景,使其画面准确、协调。再合理安排镜头的推拉背景与人物的相互关系、比例大小,镜头的远景、中景、近景及前后镜头联系等方面,制作人员下了不少功夫。

分镜头连接完成后,因为片子的颜色只有红色深浅两种变化,所以又对本片的色调在后期特效方面进行加工。为了突出古典风格,在画面上加入了一种粗糙的浅褐色宣纸纹理作衬底;为了增强画面中间的亮度,画面四周进行了模糊并加黑的处理,以“做旧”的手段,使片子呈现一种古拙的感觉。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传播媒介;版画艺术;积极;负面效应

媒介是这个时代的一门重要的学问,然而大多数研究媒介的关系主要在时尚领域,很少涉足媒介与传统艺术的关系方面。事实上,媒介所覆盖的不仅仅是流行和时尚领域,传统艺术如版画、油画、国画等,同样和它有着很大的联系。

媒介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它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1]甚至有些人有媒体的“瘾”,若电影、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体脱离他们的生活,则将会使他们无所适从,对生活感到迷茫。从古至今,媒介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阅读的方式。[2]

1 传播媒介作为版画艺术的载体

媒介是版画艺术的重要传播方式,几乎从传统的印刷媒介到现在新兴的影视媒介和电子网络媒介,不断地改变受众人群的生活方式。媒介的出现为那些对版画或其他艺术作品感兴趣的人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途径,在此基础上,他们通过研究这一媒介,从而进行深度学习。现在很多作品都是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普及的。

现代新兴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大众生活的融合推动了读图时代的来临。这不仅为传统印刷媒介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更带来了电子网络媒介的进步,使之和传统媒介竞争,共享媒介产业市场这块大蛋糕。[3]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和数字新媒体的相对优势,使新形式迅速被大众接受,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从媒介形式来说,它是一个多媒体平台,能够满足人们对视觉、听觉、互动的需求;新媒体也具有传统印刷媒体的各种特征,它明显扩展了受众的情绪认知范围。目前也有传统纸质媒介进入网络后回归传统的,但更多的是网络媒介介入传统纸质媒介。面对复杂的发展形势,传媒业需要针对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追求广阔的发展前景。

2 传播媒介对版画艺术的促进效应

媒介不但能推动版画艺术的迅速传播,而且能使其拥有大批受众,这些受众人群可以利用媒介获得版画艺术作品最新的发展动向和发展定位。并且,在接受了这些最新的版画艺术作品后,受众可以立即就这些新艺术作品进行学习、复制、探索,从而促使这些版画艺术作品得到再次传播。

2.1 版画在纸质媒介传播的优点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通过传统的纸质图书进行娱乐。而在现代社会,人们用另一种阅读方式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在传统社会中通过纸质书籍阅读,人们会产生审美惯性,于是逐渐形成了不断阅读和反复阅读的心理倾向,特别是一些接受过美术教育的人,会继续寻找一些相关的纸质印刷品和纸质资料进行阅读和欣赏,然后再进行复制和学习。

2.2 版画在影视媒介传播的优点

影视媒介具有很强的形象感、存在感和过程感,通过图像、画面,直接向受众展示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并且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运用声画结合的方式,使影视媒介具有高保真度、传真力,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

影视媒介作为新媒介的一大媒介,发展时间较长,积累了大量的无形资源,如著名的品牌栏目和品牌化道路的发展,这些都是网络所不具有的。此外,电视也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和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这让影视在传输上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2.3 版画在网络媒介传播的优点

网络媒介是现有媒介中最受欢迎的,其特征主要是快捷、互动性强、信息量大、易保存等。[4]网络媒介最大的优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传播时间的自由性。由于传统纸质媒介大多以“天”为单位进行印刷传播,传统纸质媒介在时间上是无法与网络媒介相比的。而影视媒介虽然在时效性上比纸质媒介要强,但是费时费力。相比之下,网络媒介所具有自由、快速的特点,可以随时随地地信息。

第二,传播空间的无限性。网络媒介的传播不分边界、地域。可以说,网络覆盖的范围就是网络媒介的所在范围,这一点是网络媒介成为媒介领域最受欢迎媒介的重要特征之一。

第三,传播方式的多样性。比起传统纸质媒介,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可以说,这一特征是媒介领域具有革命性的,同样也是最有魅力的。其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交互传播、多媒体、个性化呈现三个方面。[5]

3 传播媒介对版画艺术的负面效应

不同的媒体也会对版画的发展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其不仅会阻碍艺术的发展,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还会扼杀艺术或是艺术家的一些优秀作品,将一些水平^差的艺术作品扩散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视野中。

3.1 版画在纸质媒介传播的缺点

在传统社会中,纸质阅读材料毕竟是有限的,因此要花一定的时间。同时,在传统纸质媒介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对于传播者和接收者的地位是非常明确的,传播者往往会忽略对信息的选择和对观众反应的处理,并且读者的反馈方法始终基于传统的信函方式,通俗的沟通方式很少。由于印刷介质本身有一个生产周期,信息的传输周期较长,无法实现现代社会领域的快速传播。[6]此外,受众欣赏纸质印刷媒介的形象作品,往往是单向沟通,其对于信息的诉求机会和方式都非常少,基本上处于被动地位。

3.2 版画在影视媒介传播的缺点

影视媒体信息稍纵即逝,不易反复观看。影视媒介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如果观众不用心观看影视(版画作品),局限性就会非常明显。

3.3 版画在网络媒介传播的缺点

网络媒介依靠三大特征成为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的媒介。但这一新媒介也显露出了一些劣势:

第一,缺乏严谨性。由于信息的海量性和网络的自由性,网络媒介无法如同纸质媒介那样严谨有加,久而久之,网络媒介信息的认同性和影响性就会逐渐降低,受众有可能会对其产生怀疑。

第二,缺乏深刻性。网络上的信息和观点,通常具有广泛性,但缺乏深刻性,缺乏令人折服的力度,加上网络言论的散漫等,导致一些具有力度和深刻性的版画作品没埋没。

第三,缺乏权威性。权威性的度量标准就是受众人群对媒介的信息是否认可。认可度高,权威性就高,反之亦然。[7]从网络媒介的发展来看,由于网络上言论较为自由,网络信息和垃圾信息相伴而生,很多受众对网络媒介的权威性有一定的质疑。

4 媒介的对比分析研究

每当一个新媒体出现后,它一定会对以前的媒介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我们应该看到,原来的媒介虽然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是并没有没淘汰,而不被淘汰的原因就在于各种媒介既有优势,也有劣势。

4.1 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对比

随着网络新媒介受众的年轻化和迅速成长,其思维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对于阅读和写作来说,网络作为新媒介或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传统纸质媒介或将因其收藏性而不致消亡,退居其次。[8]无论是什么样的新媒介,都应有准确的定位,传统媒介并没有消亡,而是在变革。新媒介的优势将逐渐加强或减弱,与传统媒介共存,因此传统媒介是不会消失的。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良好合作,既可以避免影视媒介对传统媒介的冲击,保证传统媒介的利益,又能充分发挥网络时效性强、内容丰富的优势。

4.2 新媒介中影视媒介和网络媒介的对比

网络媒介优势虽然明显,但与影视媒介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网络媒介必须要用网络才能进行传播,同时还必须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因此,网络无国界的“优势”传播,终会由于计算机对于一些落后国家的普及难度而成为其发展的障碍,这就是网络媒介的局限性,同时也是影视媒介的一大优势。

影视媒介应该吸收个性化、实时性、互动性等优点,为传播价值升值,并发挥其特性,对应每个人的要求和需求,掌握每位消费者的习惯、兴趣和爱好,从而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总的来说,影视媒介只有积极变革,探索新的生活方式,才能在媒介领域继续占有一席之地。

5 结语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随着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传播领域面临着猛烈的角逐。然而,无论新媒介再怎么发展,传统媒介也不会被淘汰,而是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变化、革新。即无论优势传媒将加强或减弱,或是与传统媒体并存,传统媒体终归是不会消失的。这就如同数码摄影的出现并不会取代传统摄影,每一种媒介上的版画作品都会生存和发展下去。不同的媒体会对版画艺术的发展带来不同的影响,版画艺术在积极利用媒介发展的同时,也要使媒介自身不断发展。因此,当代版画艺术在传播过程中要利用传播媒介积极有利的方面,避免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

[1] 杜昱兴.大众媒介对艺术传播的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2015(6):33-34+46.

[2] 翟青竹.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大学生数字媒介阅读研究[D].合肥:安徽大W,2012.

[3] 夏洪波.数字媒介与纸质媒介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轻工业学院,2009.

[4] 刘晓莉,陈柯.浅析网络媒介的舆论功能[J].金田,2014(3):408-409.

[5] 王晨,高云娇.新媒体艺术传播与艺术发展的可持续性研究[J].华章,2014(24):134.

[6] 陈雪.相同信息在不同媒介传播特点的比较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4.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媒体;斑铜工艺;传承与保护

引言

“新媒体”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提出的,对于它的具体定义“众说纷纭”,但其本质是指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主要依托互联网技术、数字化媒体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的技术手段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系列工具和手段。而新媒体技术则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媒介形态,带有交互性、多元性、开放性、即时性、快捷性、个性化等时代特点。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在民间工艺数字化保护和传承中广泛地应用,随着新媒体技术走入民间工艺领域,它的优势逐步显现出来,并建立了一种不同于传统保护模式的机制。因此,新媒体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为云南民间工艺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1云南斑铜工艺的发展与开发工作现状

斑铜工艺是云南地区特有的一项民间工艺。根据工艺的不同,云南斑铜工艺可分为“锻打斑铜工艺(生斑工艺)”和“铸造斑铜工艺(熟斑工艺)”两种。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云南斑铜制作艺人的生存状态也发生着变化,斑铜工艺主要依靠对传统工艺品形态的模仿的制作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理念及要求,加上材料的短缺和工艺技术较难且工艺保密等原因,云南斑铜工艺逐渐开始衰落。

曾经的斑铜手工锻打工艺已经几近失传,现在的斑铜工艺主要是以工厂的方式进行“熟斑”工艺品的制作。虽然“生斑”工艺受到了材料及工艺传承的影响,依然面临灭绝的边缘,但人们对云南斑铜的关注及研究越来越多,“熟斑”工艺仍然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传统的斑铜工艺在遭遇到信息化时代之后,它的审美价值和制作工艺已经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发展瓶颈,如何在信息化时代寻找到新的生存空间便成了斑铜艺术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难题。

2利用新媒体技术保护云南斑铜工艺的应用价值

利用新媒体技术对云南斑铜工艺进行数字化开发不仅使更多的人了解、响应云南本土民间工艺文化的保护与弘扬,同时也必将为古老的云南斑铜工艺带来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激发民间工艺在信息时代新的生命力与活力。其次,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对几近失传的生斑工艺进行有效保护和传承,以信息化手段让更多的人欣赏到珍贵的民间斑铜工艺,促进其产业化发展。

2.1云南斑铜工艺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从传统的斑铜工艺中寻找设计素材,结合斑铜材质,激发设计灵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发出符合现代审美理念极具欣赏价值的工艺品。发展壮大云南斑铜工艺的产业化生产,促进其技艺的发展与创新,实现其技艺在发展中传承和保护的理念。

2.2新媒体技术在斑铜工艺发展中的创新应用

在实践应用方面,将斑铜工艺品的纹样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建立云南斑铜工艺装饰纹样库,按照青铜器装饰题材、动物图案、植物图案、几何图案、吉祥图案、其他图案等分类进行建库应用研究;将斑铜工艺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在斑铜工艺的产业和产品设计创意与研发过程中,融入斑铜工艺的造型、装饰和文化内涵,将云南斑铜工艺的精髓通过新媒体技术进行保护和开发转化成与现代审美理念相符的新型工艺品,使云南斑铜工艺作为云南民间文化资源发挥其特有价值;将传统的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发挥中国特有的艺术元素,不仅可以培养优秀的设计师和手工艺人,同时对研究斑铜工艺的造型艺术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3新媒体技术下云南斑铜工艺传承和开发的构想

通过收集整理云南斑铜工艺的材料,对采集到的原始素材进行数字化处理,按照斑铜制作工艺、纹饰、工艺品造型、工匠艺人等情况进行分类,建立斑铜工艺素材库,提取斑铜工艺的纹饰和造型设计,将其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在素材库中,为斑铜工艺快速成型技术的创新应用提供原始数据积累,进一步将斑铜工艺的数字化数据进行整合,构建云南斑铜工艺的网络交互平台。将传统的斑铜工艺同现代的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用现代设计理念将汲取的丰富素材应用到艺术创意设计中,将斑铜工艺文化的艺术资源转化为艺术设计资源,为高校师生、学者、有志传承开发云南斑铜工艺的群体提供全方位的斑铜工艺文化展示平台,实现斑铜工艺保护与文化资源共享。通过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触摸媒体进行互动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斑铜工艺,解读其文化元素及内涵,激发创作灵感,运用到现代设计和创意产品中去。

3.1构建云南斑铜工艺网络互动平台

从云南斑铜工艺、制作工艺、纹饰、斑铜工艺品赏析、工匠艺人、专题研究、创新应用、动画演示、论坛与留言等方面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全方位展示云南斑铜工艺文化。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大范围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云南斑铜工艺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推动斑铜工艺的产业化发展。

3.2新媒体技术保护和开发斑铜工艺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对云南斑铜工艺进行保护和宣传,建立一个基于web2.0的云南斑铜工艺保护与开发的多媒体网路交互平台。

(2)通过到云南斑铜生产地区的各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斑铜发展历史、文化、工艺、艺术方面的信息,从生斑工艺和熟班工艺两个方面研究斑铜工艺的传统艺术设计、装饰技艺、造型特征、制作工艺、工匠艺人、纹样和制作技巧。对其表现形式、装饰技艺等进行整体分析,归纳出具有共性的艺术符号(图像、形态造型、纹饰等),并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其进行处理;探寻云南斑铜工艺特有的艺术符号形式特征,分析其艺术元素中映射的文化内涵,探索传统斑铜工艺中的视觉艺术元素。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在斑铜工艺造型和装饰等方面得到创新和提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云南斑铜工艺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使其得到传承和发展。

(3)对已经采集到的大量原始素材进行数字化处理,运用图形图像软件(Adobe photoshop、Corel DRAW)对图片优化处理,对图片格式进行压缩处理,对斑铜工艺品进行抠图提取纹样,对其进行科学分类,并对其工艺造型和装饰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特有的艺术风格;探寻云南斑铜工艺纹饰中的美学意蕴在传承中的演变,全面解读云南斑铜纹饰的隐喻和象征性以及指示性。

(4)运用php程序设计语言结合斑铜工艺数据库来构建网络展示平台,设计交互界面,研究交互界面中的设计元素,界面美观,导航清晰,帮助对斑铜工艺感兴趣的群体去交流、理解和表达。在此基础上,可以吸收更多的斑铜工艺艺术资源,用来丰富原有的斑铜工艺数据库。

(5)运用3D动画和flash软件把斑铜工艺制作流程以动态方式展出,对其进行真实的模拟呈现与全真在线,采取动态的形式向喜欢斑铜工艺品的群体展示古老的民间技艺,在虚拟场景中在线真实的传统手工艺状态。同时,这些斑铜工艺的视频资源可以作为斑铜设计师的学习资源,让更多的斑铜艺人进行学习观摩,提高其制作技艺,培养优秀的设计师。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数字传媒艺术 项目课程 工作室制教学

中图分类号:6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数字传媒艺术专业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新开设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具有跨媒体设计的特质,开设有摄影摄像、视频剪辑与合成制作、栏目片头设计与影视后期特效、数字插画设计和流媒体交互设计等项目课程。数字传媒艺术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新闻媒体采编工作能力;独立短片制作创意能力;影像数字前后期拍摄制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网络制作、管理服务工作能力,印刷行业前期编辑和输出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从事与流媒体相关制作能力,有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能力培训工作的能力。数字传媒艺术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教育的后起之秀,更应该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将艺术设计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特质展现出来,以发挥其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率先在高职院校提出与实施了项目课程教学。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既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适应企业用人的需要。在专业课程中导入实体项目或虚拟项目,以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灵感与创意思维。项目课程中的“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课程中的“项目”,是指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工作任务模块。在这一工作任务中,要求制作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所谓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项目课程教学的核心就是将艺术设计职业领域的项目式管理的工作模式,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转换成学习领域的一种典型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情景职业化、学习成果社会化;其本质是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做中学、做中教;其培养目标是素质与能力协同推进。

二、数字传媒艺术与数字传媒艺术专业

数字传媒艺术概念的提出是较为宽泛和整合的定义,在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基于网络流媒体发展形式――这是一种抽象设计思维与具象描绘的有机结合,也是与录像艺术、实验片等媒体艺术形式有所区分,但作为数字传媒艺术中重要的录像视频艺术早在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发展成熟,如今已作为本专业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的项目课程来设置,也将之与更新的网络媒体、移动终端媒体和交互式或非交互式的多媒体等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构建成充满“跨界”特色的新专业。正是由于这样的创新想法,我校的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不但要彰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殊性、跨界性、创造性思维等多重特质,而且更要体现出高职艺术教育能服务当地经济社会的实践特性。

(一)数字传媒艺术专业项目课程的教学实施。

在项目教学中,以合二为一的课程教学管理模式,也就是:目前项目课程教学的艺术性与实践性,实现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依托项目课程教学,以改革我国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改革以往以学科为中心的本科压缩型课程。其弊端在于:第一,重理论、轻实践,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第二,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第三,传统学科课程的排列顺序即增加了理论学习的难度,也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掌握。因此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注重高职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职业技能、勤于动手,项目课程教学创设与企业实践联系紧密的情境,引导学生在项目课程中“学中做,做中学”。专业理论学习,是“学”的集中体现,是学习理论知识、学原理。专业实践中,学生从“做”的经历中积累感性认识,收集问题,也为了“学”作准备,由理论上升到实践相互之间结合与渗透,这一点正是项目课程的特质所在――做中学,学中做。这样的项目式教学模式以项目驱动教学进程。借鉴行业的项目管理和项目制作流程来进行课程管理、课程计划、课程评价。能有效的推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我们的学生学习专业时更认真也更能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学习时更主动,更努力。数字传媒艺术专业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团队协作能力与交流沟通能力等都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升。

数字传媒艺术专业教学内容项目化,其含义具有着若干限定条件、明确的目标和具体专业设计与操作标准的课程载体。项目类别:虚拟项目、虚题实做项目、实题虚做、实题实做项目等。数字传媒艺术专业项目课程教学的能力阶段划分:一年级以自主研发项目为主,即第一学期为新闻纪实摄影项目,第二学期为视频设计与制作项目;二年级以真题仿做项目为主,即第三学期为栏目包装设计项目,第四学期为网络流媒体设计项目;三年级以真题真做项目,即第五学期为主专题片制作项目,和顶岗实习内容。项目要求具有:典型性、适应性、先进性、前瞻性。教师教学紧紧围绕着项目进行,一个项目若干个教师,实行每个子项目课程多单元进行的授课方式。其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为项目负责人老板,学生为项目成员员工,这样职业角色之间的预演,为毕业后直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项目教学中的课堂组织形式为:小组团队协作式,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工作状态训练等职业素质能力。项目课程教学的管理上,责任标准、目标设定,管理具体实施为由团队小组长到团队成员的责任管理。项目课程考评为:目标、能力、知识、职业态度;最后的项目成绩评价方式为:阶段性项目过程评价和项目最终结果评价。

(二)工作室制的教学架构探索。

项目课程教学的实施对数字传媒专业实训室式的教学构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室制的教学场所,而不是传统的教室,以新式的白板与工作台取代了传统的黑板与课桌椅。使得学生尽可能的在这真实程度较高的情境中学习专业技能。工作室教学根据学生的自身水平以及今后发展目标的不同情况,专业课程设置中划分了分阶段培养目标。一年级教学面向该专业所有学生,即第一、二学期重点强调学生的专业基础的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二年级上下学期,即第三、四学期,此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初级虚拟项目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知识的熟练掌握。到第四学期学生以多元的工作室教学为主,进行以实际项目为驱动的项目式教学。此时的项目课程可分为项目一(流媒体交互设计)、项目二(专题片设计与制作),学生可根据自身的专业细分方向来进行有选择的学习,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工作室制教学环境中的,学生“岗位职责”的体现,在制定每个项目课程进程执行表上有着具体的记载并粘贴在工作室中。这样,专业教师对一个项目中的子项目课程的进行情况与整体项目规划设计――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评价标准都有清晰的认识,项目负责人也可监督工作室其他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们更能随时察觉到自身的专业学习进展。数字传媒专业项目教学的探索形态。项目教学的考核方式:学生自评、互评;指导教师、教学团队评价;行业、企业指导教师的评价与反馈。

三、结语

随着流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设计行业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机会。其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是数字传媒艺术专业项目课程教学模式一次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它将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于一体的先进的办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实践条件,不仅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与学生今后的就业率,更重要的是,使数字传媒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岗位用人的要求更趋一致,数字传媒艺术专业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媒体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学院也形成了完善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专业教师从中不仅有更加扎实的艺术理论功底,也对自己的专业技能的得到进一步提升。总的来说,在项目课程教学实践之中我们教学内容始终与企业同步、与时代同步,项目课程的内容也不断保持着新鲜的活力。

(作者: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研究)

注释:

马必学.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基本问题研究[M] 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176-177.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传媒艺术专业群 工作室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1重要性

专业群工作室化教学体系是指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将真实项目引入课堂,以工作室为单位,借鉴企业的管理流程,建立专业标准、课程体系标准、教学模式、师资标准,并以此进行课堂管理、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考核的教学体系。合理有效的规划配置高等职业教育现有资源,设置当前和今后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今后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及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方面的重要目标。我院艺术设计系传媒艺术设计专业群工作室化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如何进行定位与建设,构建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又符合传媒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规律的全新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

2目标计划

(1)项目工作室制的教学体系是应对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新的要求而探索、实施的。目前,市场对传媒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传媒设计行业、企业的岗位在不断地细化,各岗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处于相对独立的态势,甚至有些企业为降低运行成本,将一部分岗位的任务进行外包完成,整体的项目实施由项目负责人进行各岗位的协调与整合,待所有岗位任务完成再整合为一个完整成果提交给业主。由于设计行业的特殊性,设计企业越来越倾向于一种非集约形式,这意味着岗位点不断细分的同时,设计企业还要求设计从业者具备整体的设计能力、项目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市场和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给予了我们新的命题。因此,构建新的传媒艺术设计专业标准,成为我院传媒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2)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标准成为整个教学体系改革的关键。项目工作室的设立应以艺术设计行业、企业的岗位点作为依据,每个项目工作室及一个岗位点,为应对设计行业、企业分工日益细分的趋势,我们必须将整个设计工作流程按工作实际解构成为多个岗位点,并按照其岗位点能力培养作为课程内容的标准,从而形成岗位能力点课程,再将各岗位点能力课程构建成为整个项目工作室课程体系。项目工作室课程体系是以真实项目作为课程载体,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项目的储备成为课程开发的重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真题真做”;由于项目的时效性(例如,每年的项目工程都是从春季开始),一些项目的引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能与课程同步。从而,也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工作室必须具备相关项目的深度开发能力,完善项目工作室的课程体系,即能够做到“真题假做”。

(3)在新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建立的同时,我们还要建立相匹配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管理上,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常见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统现状,通过“小组教学”的模式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一种交互式、互动性教学。一方面,“小组教学”模式符合现代设计企业的日常管理方式,即依据项目来组织团队进行设计,这对于学生提前感受企业工作氛围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在“小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性和团队精神得到训练。而老师置身于学生之中,参与讨论、研究,师生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交流,师生之间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小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坚持“赏识教育”,即用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的操作原则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摆脱以往照本宣科地布置作业的形式,而是用任务书的形式将课程内容合理地分解为一个或数个项目,用导入真实项目的手法开展教学。真实项目的导入必须是针对相应职业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有直接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够产生经济效益。此外,一些有针对性的设计竞赛也可以导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在项目教学中可以成为设计公司的经理,引导学生组成的设计小组进行项目设计,也可以成为甲方的设计顾问,督促和监督学生组成的设计小组的项目设计,给予指导。学生在项目教学中成为设计师,需要在团队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项目的完成贡献智慧。在这里,工作室的空间氛围为实现教学设计提供了环境保证。

在教学评价上,一是采用课程展示制,将一门课程完成后学生所做的项目作业集中展示出来,用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二是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客户选择”的方法,进行学生的教学评价,这侧重于让学生表达、分享自己都学会了什么,总结项目工作室对他们的意义。这两个方面的评价都基于发展性教学评价观,包含过程性的评价和终结性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应包含工作态度的评价、工作过程步骤与方法评价、知识的应用评价等。终结性评价应包含项目所涵盖的应知部分的评价、应会部分的评价、设计成果的评价等。

(4)作为一个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的教学体系,要求的是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我们对专任教师的要求是,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水平,而且要具备较高的实际项目操作能力。对专任教师的培养是整个教学体系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关键,兼职教师是学校与社会企业沟通的优质通道,我们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引进企业优秀设计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我们所需要的是相对稳定的、高规格的,在行业有影响的兼职教师队伍。

3构想与策略

围绕我院传媒艺术专业群的内涵建设,构建传媒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标准、课程体系标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师资标准、以及考核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由“适应能力”向“建构能力”的战略性转变,使之成为具有较强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型职业人才。随着我院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不断推向深层,传媒艺术专业教育已从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转向教学体系、培养模式等内涵建设。教学体系内涵建设围绕的是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师资培养等整个教学体系的建设,随着“传媒艺术专业职业素养教育体系”、“传媒艺术专业职业发展教育体系” 、“传媒艺术专业职业技能教育体系”计划的落实和完善,就此,艺术设计系传媒艺术专业群工作室化的教育教学已初步建立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素质培养的体系,进一步完善了以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引领专业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的初步建立,形成以专业群工作室项目化教学过程为导向的专业教学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标准,培育打造一支“双师型”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高素质教师队伍等。传媒艺术专业群工作室化教学体系的初步建立以及在今后的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中将逐步得到检验和完善,专业的教育教学和实训教学体系建设与研究还将进一步探索和发展。

艺术设计系传媒艺术设计专业群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及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应该借鉴优秀专业建设的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个成功的专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都是经历了初步建立转向深化发展的过程。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尽快建立和形成符合我院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传媒艺术设计专业群工作室化教学体系,成为我们传媒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重点任务。构建我院传媒艺术设计专业群项目工作室化教学体系涉及到两个核心概念,即专业教学群体系和工作室化教学实训。对传媒艺术设计专业群教学体系我们已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已初步得出研究结果,即我院传媒艺术设计专业群教学体系应面向职业岗位,与企业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这是符合当前我院我系发展现状的,传媒艺术设计专业群关于项目工作室化教学实训的研究也已展开。在专业群的整体教学体系中,工作室教学应该逐步加大比重,使其具有重要地位。课程设置上应该先进行专业基础教学,后进行专业设计教学,专业教学大多是以项目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工作室化教学是开展项目化教学最好载体。构建传媒艺术专业群项目工作室化教学体系,是一次新的定位。构建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又符合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规律的全新教学体系是一项紧迫且富有挑战的艰巨任务。营造与实际工作岗位高度一致的学习实训环境和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实现学生由“适应能力”向“建构能力”的战略性转变,使之成为具有较强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型人才。

4目前进展

(1)专业群初步建立。组建的传媒艺术专业群由广告设计、摄影摄像技术、等专业组成,核心专业为广告设计专业。通过重点专业的建设,提升专业群的整体水平,带动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概括起来说,就是“资源共享、重点突出、优势互补、灵活发展”。

(2)公共课程组初步建立。专业群公共课程组主要有: 广告文案与策划、 字体与版面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广告设计、印刷工艺、图形创意、 基础摄影、 商业摄影等。各个课程组根据专业特点, 开设不同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3)专业群教研室成立。专业群教研室主要负责专业课程的教学、 专业技能培养、 专业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等。

(4)工作室化实训中心初步建立。专业群现有四个工作室和一个多功能展示厅,分别是摄影摄像工作室、数字影像工作室、图形图像工作室、广告设计工作室、多功能教学展示厅。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国发[2002]16号.

[2] 张学信,王加力.浅议高职教育任务和教育模式[J].中国职业教育,2001(3).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影视传媒艺术 智柔 魅力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历史悠久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该文化不仅有助于促进现代社会文化的持续稳定发展,而且以该文化为核心基础形成的影视传媒艺术除了突出了中国历史悠久具有强烈民族特色文化之外,还充分展现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为我们呈现了各种“智柔”魅力。

1影视传媒艺术概述

影视传媒属于一种新兴的产业,近年来发展突飞猛进。电影、电视、网络、报纸等传媒成为了我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影视传媒行业,正逐步成为发展潜力最大的朝阳产业。影视传媒艺术专业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在美术专业、音乐类专业之外的又一类高等教育专业。影视传媒艺术涉及了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影视导演、影视表演、公共事业管理等不同类型的专业。主要针对电视台、广播电台、影视传媒公司、电影电视制作机构等部门单位的需求培养相匹配的综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相继开设了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并开设了相关的专业考试,以培养复合型艺术团队。

2影视传媒艺术的“智柔”魅力

2.1实现了文化的有效传承

物质与精神是两种类型不同的文化,但这两种文化背景下生成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均充分反映了文化所隐含的价值作用。这里不难发现,文化属于一种动态的、可变的产物,为人类的生活创造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依据,并有效推动了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保障,只有拥有丰富的社会文化,才能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力度。文化充分反映了民族精神,也突出了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该文化基础上生成的影视传媒艺术,对人类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影视传媒是现代社会核心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更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传播方式。影视传媒艺术涉及了社会核心文化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文化传承魅力。

2.2突出了社会文化价值

当前时期,所有国家都以影视传媒作为本国文化的主要传播形式,该传播形式下生成的影视传媒艺术可更为精致的说明为文化传承的具体魅力。影视作品的制作流程十分繁复,在制作内容上除了要考虑优美的音乐旋律、精致的文学素材以及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等内容之外,还必须突出文化的核心价值。为此,影视传媒成为了满足现代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最有效渠道。电影与电视是影视的核心组成部分。电影具有蒙太奇逻辑思维,其主要目的是促使人们对自己生活历程的深入思考,让人们充分了解当前的生活环境。电视具有观众逻辑思维,其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各类接近于真实的虚拟场景。

2.3促进了文化健康发展

影视是基于文化而形成起来的一种产业,其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因此影视传媒与文化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影视通过画面、文字、音频等手段突出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并阐述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在现代影视传媒环境下,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多样化的渠道,影视在文化传承中的主体作用也越发的显现,有效推动了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影视传媒在为受众群体提供文学、网络等一系列娱乐功能的同时,还发挥着审美影像的功能,有效促进了文化的广泛传承。随着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崛起,无论是文化的传播还是文化的发展都以影视传媒为主要实现方式。

2.4为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由于影视传媒发挥着一定的权威作用,拥有庞大的群众基础,所以具有相应的教育意义。通过影视传媒来贯彻落实文化的发展理念,对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影视传媒的艺术性同样能丰富受众的审美与想象两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受众对影视作品隐含的文化内涵及时全面掌握与了解。同时,为了推动社会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明确其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可通过影视传媒将社会优秀文化贯彻落实到每位受众的心中,提高受众理解影视传媒艺术的能力,进而掌握丰富的文化艺术。此外,还可通过影视传媒充分体现现代化的文化内容及文化观念,并以此为依据调动受众探索现代化文化内容的积极性,进而明确该文化的发展方向。随着影视传媒艺术的迅猛发展,其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方式。现阶段,我们应保证每部影视作品的高质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各种文化内涵;通过影视传媒艺术突出文化的艺术性,有助于扩大社会文化的覆盖面,引起社会各界对文化发展过程的高度重视。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现阶段,影视传媒已经成为了传播社会文化的主要手段,而对于影视传媒的核心点――影视传媒艺术,是展现文化艺术的最佳方式,同样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调动受众对文化群的积极主动探索。不难看出,影视传媒艺术所具有的“智柔”魅力。

参考文献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研究;特殊;内容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16-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领域产业发展迅速,作为信息传播主流行业的媒体也不例外,其发展研究成果显著。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各种信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文字信息、网络信息、媒体信息等,都充斥着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一、新媒体艺术研究对象

(一)新媒体艺术理论概述

媒体也被称作信息传播媒介,是承载信息、传播信息的材料和工具。媒体行业,对媒体艺术的理解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广义上讲,新媒体艺术包括一切反映在信息传播工具上的创造价值,如书籍编撰、报刊发行、广播电视节目、互联网技术等,这些依附在信息传播工具上的软件,都可以被称作是新媒体艺术;从狭义上讲,新媒体艺术是记录、储存信息的资料,如书写文字的纸张、记录影像资料的录影带、播放电视节目的电视、传播网络信息的互联网等。

(二)新媒体艺术研究对象

通过上文对新媒体艺术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可知,新媒体艺术研究的对象主要有以下三个:(1)艺术要素,随着电视和网络应用的普及,数字节目已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其直观性和观赏性是增加其关注度的主要原因,而数字节目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性的东西都被视为研究对象;(2)负载要素。新媒体技术研发和创办的一系列艺术类节目,其表达的艺术元素和艺术结构丰富且独特,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3)技术要素。技术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先进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媒体行业发展模式的多样化,还增强了其媒体作品的艺术性,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媒体,其表现出来的艺术性和审美感觉厚重,观众可以通过视觉感受,体验和思考媒体艺术带来的享受。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当前新媒体艺术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新媒体艺术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深化媒体艺术与媒体技术应用载体的和谐关系,阐释媒体艺术特征和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问题,以保证新媒体艺术朝正确、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

(一)新媒体艺术的文化本质

新媒体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数字媒体。数字信息与传统媒体信息相比较,其信息结构的虚拟性成分很多,通过网络和媒体的艺术加工,信息在交互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复制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新媒体艺术的创造理论。但是随着网络信息的传播途径的拓展,人们关注信息的重点已由信息的内容,转变为信息的艺术表现力。从这一点分析,新媒体艺术的本质表现在信息与观众之间的心灵交流。

(二)新媒体艺术载体与传播

艺术是人类参加社会活动时根据心理活动变化而产生的,所以不同新媒体艺术载体和传播途径表现出的艺术价值不同。如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作品的价值体现在与自身心灵的共鸣上,而观赏者在观赏作品时,作品的艺术价值则体现在作品表面的观赏性和艺术性。通过对新媒体艺术发展史进行研究的控制,我们发现媒体艺术的传播机制和意向的负载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非常密切,这种互动关系不仅对文艺社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还会影响媒体艺术作品自身的审美品性和特征。

三、新媒体艺术研究方法

(一)整合方法

不同研究方法的研究效果不同,所以在审视新媒体艺术特征内容时,应将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整合,从宏观角度看,媒体艺术是借助于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平台而发展起来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种艺术作品的研究不仅要考虑人类对物质和精神的审美价值,还应着重考虑其技术与智慧结合过程中的思想升华。通过内在整合,外在相加的方式,可以还原新媒体艺术现象的多重属性。

(二)比较方法

每个人的艺术的审美指标各不相同,所以在新媒体艺术创作和发展过程中,同种新媒体艺术会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人们根据对媒体艺术理性和感性的衡量之后,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所以当前艺术批评和艺术赞赏之间存在的是一种隔膜状态,研究人员应客观地、科学的比较不同种审美指标对媒体艺术产生的不同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这样才其分析结果会更趋于理性化。

四、结论

新媒体艺术是我国媒体行业跨时展的标志,这样不仅融合了我国古典民族文化因素,还引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文化,以创新的思维模式和艺术表现方式,向人们展示着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精神魅力。通过对新媒体艺术理论内容与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可知,在研究新媒体艺术内容对应全面考虑必然要参与到这个过程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整合与比较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

参考文献:

[1]许鹏.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1).

[2]王东辉.道是无情却有情――论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历史演进兼析对新媒体艺术的技术误读[J].艺术学界,2013,(05).

[3]肖楠.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的发展现状与理论课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05).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融合时代;艺术融合;媒介融合;传媒艺术;艺术教育

一、引言:艺术融合与媒介融合的“融合时代”

(一)这个时代不仅是媒介融合的,也是艺术融合的时代

在我国的高校学科体系中,“传媒”类专业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领域:一个是“新闻传播”,一个是“影视艺术”,这多少有些约定俗成;我们通常说的“传媒教育”,也可以大致包含“新闻传播教育+影视艺术教育”。当前,在“新闻传播”和“影视艺术”这两个领域的实践中,都出现了显著的“融合”之势。

传媒学科和专业,是人文社科中较为典型的与实践结合紧密的领域。在任何教育中,固然我们都需要鼓励纯粹经典的学院教育;而具体到传媒教育中,在鼓励“全人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迫切期待结合对实践观照和思考的传授。因此,当前传媒教育的调适和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对当下实践中的“融合之局”视而不见。

当前不仅是一个“媒介融合”时代,也是一个“艺术融合”时代。只是我们对“媒介融合”探讨得或许较多,而对“艺术融合”进行梳理和总结得尚不足。

一方面,“媒介融合”已然成为我们随口吐纳的字眼,以媒介形态大兼容、大汇聚、大交揉为基本表征,媒介融合对人类的沟通手段、联结机制、组织运行、生产方式、发展变迁,乃至整个人类的生活生存状态等关键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甚至将是持久的影响。

另一方面,“艺术融合”同样不能忽视,如果说“媒介融合”关乎新闻传播教育,那么“艺术融合”则直接关乎影视艺术教育。本文的主要论述切口也在于艺术融合和影视艺术教育拓展的问题。

(二)从艺术创作、传播、接受全流程看(影视)艺术融合之势

艺术融合较为显著地出现,至少可以追溯到二战之后的“新媒介”艺术中。二战之后伴随着科技发展,电视媒介的普遍性崛起带来的视频元素,为人类艺术提供了新的可能,艺术家们以此开启了现代“新媒介”艺术的发掘之旅,视频以及与之相联的声光电元素逐渐成为现代艺术的创新之维。①只不过,那时的艺术融合,尚带有先锋色彩,偏现代艺术实验;而当前的艺术融合,则带有相当大的普遍性。

本文以“影视艺术的新媒体化”为艺术融合的基本切口。当前艺术融合的实践,特别是以“影视艺术新媒体化”为代表的融合实践,已经完全渗透体现在了艺术创作、传播、接受的全流程中:(1)从艺术创作来看,“创作元素”是大融合的;(2)从艺术传播来看,“传播方式”是大融合的;(3)从艺术接受来看,“接受感知”是大融合的。

第一,就艺术创作而言,艺术创作元素大兼容、大汇聚、大交揉。

自摄影术诞生以来,摄影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数字新媒体艺术等之间的差别,往往不像传统艺术中文学、建筑、音乐、绘画、舞蹈、雕塑、戏剧等艺术形式的独立性之大。如“影”与“视”“影视”与新媒体艺术之间常常呈现出混合状态,作品中常常是图、影、视、听、网等元素的无缝、自然、毫无违和感的融合,我们对当下许多引发大众参与、社会关注的传媒艺术作品,越发无法精确界定其究竟是电影、电视,还是新媒体的什么艺术。同时,经过现代传媒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也往往呈现出相似的融合之状。②在创作元素融合的同时,多元的创作主体也在融合,如精英式和草根式的创作主体的融合。

第二,就艺术传播而言,几年前还是新鲜学术与实践话语的“跨屏传播”,如今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字眼,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艺术与传播环境发展变化之快。

与传统的电影作品在影院播放,电视作品在客厅观看不同,当前影视艺术的新媒体化,使得影视艺术的传播方式是融合的、无一定之规的,一个影视艺术作品可以在传统的影院或客厅播放,但更多地融合进了台式电脑屏、手提电脑屏、Pad屏、智能手机屏、楼宇影视屏、移动电视屏等多屏幕。具体选择哪种传播方式观看完全由观看者的需求而随意“任性”决定,而且观看还常常在这些屏幕之间转换;无论是选择还是转换,对于观看者來说便捷度都非常高。

由此,以艺术传播为中间点,在其前端的艺术创作里,创作者在创作之初甚至就是以跨屏传播的思维为导向的。在其后端的艺术接受里,接受者在影视艺术接受时很可能是“多任务化”的,同时摄取来自如智能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等几方发来的影视艺术符号,进行影视艺术欣赏;或者一边通过智能电视屏、电脑屏进行影视艺术欣赏,一边在手机屏上进行影视艺术评论。诸如此类的可能已经十分普遍,样态也不胜枚举。

第三,就艺术接受而言,融合既体现为一种“感知的融合”,也体现在一种“欲望的融合”。

当下借助新媒体技术,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这个艺术活动全流程下的各环节,开始变得边界不清;艺术创作者、传播者、接受者之间的身份与作用之异,也越来越小。况且,未来的艺术作品传受,在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增强现实(AR,AugmentedReality)、混合现实(MR,MixedReality)的技术与语境之下,更将越来越全方位的同时动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乃至味觉,开展深层意念力的大整合、大融合。

同时,在新媒体时代的培养之下,艺术接受者的观看欲望也在融合化,正如当前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撕裂”状况一样,我们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观影,无论是个体还是总体上说,都常常会出现一种多元的瞬间融合,如消费和娱乐、刺激和情感、主流和边缘、现代和后现代等的感情、需求、欲望融于一身。而且,一个人就是一种特殊的感情、需求、欲望,而它们最终于网络中融合。

无论如何,从更加宏大的视野来看,融合时代是人类创新与进步的最新表征,也会代表着人类前进的齿轮永不停歇;它是一股永远向前的力,裹挟着民族与国家、社会与文化的前行。如是的变化,是本文依托的时代背景,也是我们思考影视艺术教育拓展的基本动因。艺术实践中出现了巨变,这种巨变以兼容与混合为标识,那么我们的艺术教育、影视艺术教育也不能止步不前,以固定的思维、布局和模式“包打天下”。

二、走向传媒艺术:融合时代影视艺术教育发展的一次拓展

(一)艺术融合实践下,需要培养学生面对艺术时的“融合”視野和思维

如前所述,影视艺术是与实践关联度较高的领域,如果说其学科发展至少分为研究(学术)和教育(学生)两个维度的话,那么,影视艺术“研究”可以或者需要与艺术实践适当保持距离,有时还需要保持较大的距离,以便冷静观察与思考;但影视艺术“教育”与实践发展的潮流与趋势距离过大,甚至无视实践发展,这不仅不合时宜,更会带来严重后果。

因此,既然艺术实践、影视艺术实践的融合发展之势如此,我们在艺术教育、影视艺术教育中,就需要动态关注并调整自身发展,不断适应,并最终不断引领实践的发展。影视艺术实践的融合之局,需要我们在影视艺术教育中,也必然要增加“融合”的思维。

在戏剧与影视学中,既有的摄影专业、电影专业、广播电视艺术专业、数字新媒体专业等专业教育,是基础性的、极端重要的,对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当前的实践格局下,如果我们的影视艺术教育完全固守于“工业化式”的、条块清晰的思维和模式中,学电影、电视、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完全固守于自己艺术形式的边界之内,认为学电影就是纯粹的做电影、学电视就是纯粹的做电视、学数字新媒体的就是练好数字技术便万事大吉,而彼此不交叉、不互视、不兼容,那么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可能会在就业和再发展的过程中,因过于狭隘而变得适应度低,难以对当前融合艺术生态和思维有基本的准确驾驭能力、全面理解能力。

面对融合之局,基本的影视艺术教育拓展原则应当是:培养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维锻造上,既精于某一形式的影视新媒体艺术样态,同时又能够将图、影、视、听、网等艺术元素融合打通。某种程度上说,前者更多偏技能和知识,后者更多偏思维和视野。这对影视艺术教育者和学生来说,要求自然较之以往更高。

除此之外,相当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还可以培养一部分学生,如未来可能从事艺术管理、艺术策划、艺术统筹等工作的学生,从本科教育一开始就以“融合”的思维“打底色”,让他们自觉地认为:艺术样态、影视艺术样态的“融合”是天然的潮流与趋势;在这种思维下,图、影、视、网等都是可供使用的来源、手段、渠道,只是根据不同的艺术目标进行不同的组合和结合而已,这些形式和元素之间有区别但无隔阂。这些学生在单一的艺术样态的创作水准和技艺上未必高超,但却更擅长以整体的、联系的、综合的、兼容的宏阔视野面对、使用、自由重构那些原本就是融合着的艺术元素、形式和样态。

正如当下火热的微信公众号的编排一样,传统图文思维强的人可能更多习惯运用文字+图片的方式呈现内容,影视视觉思维强的人可能更多习惯使用短视频的方式呈现内容,而艺术融合思维强的人可能从一开始就习惯于“文+图+短视频+图表情+颜文字+GIF动图+语音+音乐+……”的混合方式和“舒缓+卡顿+跳切+闪回+快进”的混合节奏呈现内容。

同时,我们还需要看到传媒和艺术的融合,注重并思考如何从当代的传媒视角看待艺术,又如何从当下的艺术视角看待传媒。不知我们作如下对举是否合适:某种程度上说,传媒事关信息传播,是在生活世界为人之生存提供支持,脚踏坚实的大地;艺术事关精神品级,是在彼岸世界为人之提升提供引领,面朝辽远的天空。传媒和艺术,在相互粘黏的状态下,保持着一种长久的互动需求与互动能力。二者的完整,是否本身就是一种人类世界的完整方式?由“传媒+艺术”而促发和带来的人文景观,是否也就有一种隐秘而强大的人类人文涵盖力?

当然,这种融合思维锻炼也不可避免地需要与时代气质紧密结合,我们在教育中也需要注意对此多有肯定,加以利用,趋利避害。从某种意义上说,年轻人的文化最终将是主流文化,新一代的生命和活力终将替代前一代而继续走下去,虽然在这种替代的过程中青年人的非主流文化会经过一定的主流化规约过程。

(二)传媒艺术研究和教育的提出:融合时代影视艺术教育的融合式拓展

综上,我们迫切需要一种能整体地、联系地考察上述诸多艺术形式的研究和教育,以便顺应当前艺术教育、影视艺术教育的潮流与趋势。当然,这不是对之前影视艺术教育既有专业和学科的替代,而是一种拓展增容。毕竟,艺术实践兼容与混合了,艺术研究和教育也不能各艺术形式互不相通、孤立不往来。

这种新的研究和教育,需要综合、整体、联系地思考融合了图、影、视、网、新技术新元素的艺术。由此,我们提出了传媒艺术研究和教育。

传媒艺术指自摄影术诞生以来,借助工业革命之后的科技进步、大众传媒发展和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在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中具有鲜明的科技性、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的艺术形式与族群。

传媒艺术主要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同时也包括一些经现代传媒和传媒技术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③

“传媒艺术”的命题之所以能够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下这个“艺术融合”时代对我们的提示。这个时代里,我们忽然发现,艺术元素和形式的大融合,让我们对图片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之间的区分越来越难以把握;新的艺术生态,似乎需要一个超越单一艺术形式的上一级概念来概括。我们也忽然发现,单纯的传统艺术理论、解释范式和教育教学,越来越难以完全解释艺术元素和形式融合之后的新的艺术生态。我们似乎需要一种动态发展过的艺术理论和教育抓手,以拓展艺术学、艺术教育的外延。

当然,对传媒艺术的厘定,是一个严密的过程,是在艺术史和传媒史的交叉界定中确定的。之所以将摄影作为传媒艺术家族的起点,也是和本雅明视摄影为艺术的“机械复制时代”起点的判断是一致的。传统艺术家族的艺术形式基本是手工复制的,而传媒艺术家族的艺术形式则划时代地进入到机械、电子、数字复制。传媒艺术在外部与传统艺术有诸多鲜明区别,在内部又共享逻辑一致的科技性、媒介性、大眾参与性,将人类艺术分为“传统艺术”和“传媒艺术”两大族群,不失为一种新的观察人类艺术世界的视角和方式。具体厘定,另有专文讨论。④

传媒艺术主要包括摄影、电影、广播电视、(数字)新媒体艺术,以及一些经现代传媒和传媒科技改造了的各类艺术形式。传媒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这些传媒艺术活动,传媒艺术学是关于传媒艺术的本质、特性与规律,起源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原理与规律的学问;也是从艺术出发,并以传媒视角对艺术进行考察与总结的学问。传媒艺术学偏属一般艺术学、基础艺术学、艺术体系学的范畴。传媒艺术研究对象的确立,需要从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的交织中把握,也可以从前文对传媒艺术与传统艺术、现代艺术、视觉艺术、传播艺术、艺术传播的辨析中参见。

与传媒艺术学这个艺术学理论之下的二级学科相近的二级学科或方向主要有:艺术史论、艺术批评、艺术管理、艺术产业、图像学、摄影学、音乐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数字媒体艺术、新闻学、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等。虽然传媒艺术学与这些学科方向彼此之间关系紧密,在理论基础、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接近与相似,但是在研究格局、研究视野、研究方向、研究重点等方面,本领域有相对独特的属性。

第一,与艺术史论、艺术批评、艺术管理、艺术产业等学科方向相比,传媒艺术学注意了媒介与文化研究视角对于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注入,既致力于建构传媒艺术史、传媒艺术本体理论等基础理论体系,也注重开展传媒艺术实践与创新、传媒艺术产业等具有较强应用性的理论研究,还探索开展传媒艺术与文化的宏观战略性、决策性研究,从而丰富艺术学理论的学科体系。

第二,与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数字媒体艺术等已有的相关二级学科相比,传媒艺术学更注重从艺术与媒介属性、艺术与媒介融合等方面拓展与超越单一艺术形式和单一媒介形态的研究格局,建构综合研究的视野;也致力于从传媒艺术基础理论层面、提升传媒艺术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层面开展传媒艺术重大理论命题的研究。

第三,与其他门类的相近学科相比,如传播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传媒艺术学立足于艺术本体,不拘泥于具体的传播流程,也不囿于微观的传媒与文化生产实践,而是更注重在理论层面研究传媒艺术所形成的物质、制度、精神构成,在更宏观的层面为指导传媒艺术生产与传播的实践发展,提供系统化、规律性的理论指导。⑤

当然,传媒艺术教育的构建,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在未来必然会遇到不少不足和困难需要补足和克服。例如,来自单体传媒艺术形式的研究者、教育者,如电影、广播电视、新媒体研究者,需要补足对其他艺术形式以及传媒问题的体验与理解,这要求研究者、教师下数倍于门类艺术研究的功夫;同时需要增强宏观、综合、联系地考察传媒艺术族群的能力。例如,来自文艺学、美学的研究者、教育者,需要补足对艺术学的理解。例如,来自其他学科的研究者、教育者,需要补足艺术学的知识基础、逻辑体系、表述方式、实践体验,也需要补足美学功底与艺术哲学研究,否则传媒艺术研究和教学只能是一些思考,而无法触及到艺术与美的内核。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 语境 视觉艺术 创新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人们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媒体传播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开拓了视野,视觉传播作为主要的传播方式,为数字媒体的发展及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实际生活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需要适应数字媒体时代的发展,才能有效的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进而是实现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因此,在研究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工作中,相关管理部门应结合数字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不断提高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能力。

一、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发展的现状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都急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数字电视、互联网及手机终端等媒体的形式不断出现,促使我国媒体语境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数字媒体语境时期。以文化为体、科技为媒的时代,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问题。简而言之,数字媒体语境主要就是以数字媒体为载体,通过数字媒体、互联网及移动网络的形式,融合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及视频等多种艺术形式,借助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进行互动交流的一种崭新的文化语境形式。在一定意义上,数字媒体语境具有全面参与、无界传播、可复制性等特点。在数字媒体语境的发展背景下,视觉意识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传播的速度更加快。因此,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工作中,重视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发展现状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二、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技术创新

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工作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技术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基础上,数字媒体艺术有效地将技术与艺术进行了融合及创新发展,同时增加了很多艺术门类,促使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然后,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在技术性艺术发展方面,并不是单一依靠技术发展的,而是在数字媒体的语境下,通过对视觉艺术进行合理的创新,逐渐提高其应用技术的。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获取的组成内容。因此,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因素。

三、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

为了更好的进行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的活动中,重视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对于其本身的研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研究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可以有效的实现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创新特征探究。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更多的表现在内容创新的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切实的将视觉艺术创新落实到具体的环境中,才能有效的实现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因此,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工作中,重视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也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四、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观念创新

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创新研究,还应注意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观念创新。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中,进行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观念创新,可以为视觉艺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都知道,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人文色彩和价值,其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更多的是需要实现心灵和艺术的融合。因此,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中,重视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观念创新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媒体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成为传统视觉艺术发展改变的重要原因。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视觉艺术的发展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实际工作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过程中,注重数字媒体发展的特点,并强调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丁蕾.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D].南京艺术学院,2013.

[2]董蓉.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J].中国新通信,2014,(24):94.

[3]张柏安.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J].信息与电脑,2015,(6):75-76.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第14篇

本文在强调操作方法与实践效果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试图将经验研究和纯理论思辨结合起来,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将“媒介”作为关键节点,并链接媒介文化、媒介产业、媒介产品、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等诸多概念,期望实现文艺传播学研究在理论/抽象与经验/操作层面的并行不悖。

一、研究对象:当代文艺作品与文化产品的关系

首先必须理清作品、产品与大众媒介的关系。文艺作品(works)伴随着报纸、电台、电视、电影和网络为代表的大众媒介逐一诞生而呈现出愈加明显的产品(product)属性,一方面,文艺作品经世致用、立德立言、表情达意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其传播、交流、共享的特质,这是“作品”蜕变成为“产品”、“商品”的前提,文艺作品首先是具有交换价值的;另一方面,进一步说,大众媒介不仅在前工业、工业时代可以为文艺作品提供到达受众的管道,在网络化组织的今天,大众媒介还是文艺作品制作、销售发行、反馈与再加工、批量复制的最佳、甚至唯一方式。

第二,文艺传播正在形成一种媒介文化。自印刷技术出现之后,研究文艺必须关注媒介,关注包括精神交流与作品销售在内的文艺作品的“传播形式”。以报纸为代表的大众媒介(Massmedia)兴起之后,不论高雅还是通俗文艺作品都难以离开媒介独立存在,报刊连载小说、长篇评书广播、小说改编电影、电视剧直至今天的网络文学、网络游戏脚本、舞台表演与艺术展览,甚至数字虚拟艺术,无不与大众媒介共生共荣,这种媒介文化已成为“当代社会中的文化的主导性形式与场所。”[2](P61)

第三,文化产业的本质是一种创意产业。本文所使用的文化产业在外延上接近于阿多诺声称的“文化工业”,但在内涵上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所抨击的丧失了“光晕”的、庸俗的大众文化(Massculture)产品及其产业,而是一种类似于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审美日常化、传播商业化、流程标准化、产品批量化的通俗文化(Popularculture)产品及其产业。文艺作品就必须成为文化产品,“必须和社会的体验相共鸣,必须吸引大量的受众,”共鸣才能共赢,但共鸣需要技巧,文艺作品若试图在当时取得成功,便必须成为文化产品,这些文化产品要么“令人震惊”,要么“与各种惯例决裂”,要么“包含着社会批判”,或者表达进步的“当代观念”。[2](P32)

从实质上看,当代文化产业则是一种创意产业,后者包括却又不限于出版、影视、建筑设计、软件设计、表演艺术[3](序言P12)。创意产业结合了“创意艺术”和“文化工业”的概念,把“艺术(即文化)直接与传媒娱乐(即市场)等大规模产业联系了起来”[3](P5),也就是说,以大众传媒为中介甚至核心的创意产业既是一个理论与抽象层面的概念,也是一个经验与操作层面的概念:二者分别蕴含着面向文化艺术的人文价值范式,与面向产业市场的经济价值范式。

二、重提马克思:基础结构与上层建筑的二分法

根据前述的人文价值与经济价值范式,本文主张将传统的隶属于人文科学的文艺传播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的框架之中,转向综合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多重视角。首先,皮亚杰认为,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不可能作出任何本质上的区别”,因为“社会现象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而“人文科学在这方面或那方面也都是社会性的”[4](P1),在学科的本体意义上,文艺传播研究既属于人文科学,也属于社会科学;其次,文艺传播研究应当把“各种强有力的研究方法”,包括经验研究、批判理论的视角结合起来,这样可能会“比单一视角中完成的分析更有透视力和更为有益”[2](P46),起码多重视角能激发出更多深知和洞察;第三,波德里亚提出的“内爆”概念在这里意味着学科间差异的消除,内爆后的经济由“文化、政治和其他一些领域构成”,艺术被“融入了政治和经济”[5](P12),而在文艺传播学研究的研究对象上,作品和产品,艺术和商业,媒介和文学艺术,媒介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均发生了内爆,在研究方法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样将发生内爆。

那么第一步,根据结构主义的观点,可将文艺传播学研究的范式,即人文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范式,定位为结构与能动的关系,人文价值范式是历时性的,是结构化的,难以直接观察,适合运用批判或人文研究,而经济价值范式是共时性的,是功能化的,可以直接观察,适合运用经验研究。

第二步,文艺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应该包括文艺作品、文艺产品,也包括整个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界定,不仅将作者(制作发行方,即传播者)和读者(受众,即接受者)整合到一起,还把作品(产品,即传播物)和作品传播形式(销售渠道,即媒介)囊括了进来。

经典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基础结构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由于文艺作品具备意识形态属性,传统文艺传播学研究的视野主要集中在以反映论、政治附属、阶级表达的文艺社会学之中。但本文仍将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只是把文艺传播学研究中的历时性研究归入文化层面上的上层建筑,而共时性研究归入经济层面上的基础结构,这样便可解决文艺传播学作为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导向问题。所以本文所主张的文艺传播学研究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是将前文所述的人文学科归入到社会学科之后(皮亚杰)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第三步,媒介作为传播研究的核心,也因此而成为文艺传播学跨学科研究的关键节点。第一,媒介研究与传播学研究中经验学派、批判学派视角的分野,暗合了文艺传播学研究中经济价值范式与人文价值范式的差异,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早在1941年提出传播学研究最初分为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两个领域,但在当代,正如道格拉斯·凯尔纳所说,文艺传播研究像媒介研究、传播学研究那样,“回归于一种对原有模式加以重构的理论”将十分有益[2](P89);第二,媒介研究追踪并反思新生事物的特点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文艺传播学研究沉溺于被建构的经典作品的视角呆板与理论迟滞。

三、基于人文与经济双重价值属性的研究范式

波德里亚认为现在的商品不仅具有传统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还具有“符号价值”,这种象征着“风格、威信、豪华、权力”[5](P5)的标识已经是当代消费和日常生活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这种符号价值“仍然依赖于物质客体的存在”,“依赖于物质性,依赖于交换、使用和指意过程之间的特殊联系”,所以本文所要阐述的,在研究对象上混合了媒介产业和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文艺传播学,正是基于这种看似两分,实则同一的[符号/物质]与[文化/经济]的双重性质的研究范式。

(一)人文价值与[符号/文化]范式

基于符号/文化的研究范式侧重于解释文艺作品、文化产品的人文价值。当代文化与艺术传播在多媒体的语境下,已经进入了波德里亚所定义的“超真实”状态:“幻象和真实之间的区别,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区别以及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区别都崩溃了”[5](P52),这种超真实的状态实际上是符号之间的互相指代,正如《指环王》、《哈里波特》同时发行电影、电脑(网络)游戏、书籍、DVD一样,文化产品不仅利用多媒体调动了尽可能多的受众器官,更是一种符号之间,产品之间相互指代、相互印证的“超真实”。

此外,大众媒介所营造的极度仿真氛围已经让受众变得真假难辨,因为所有的一切都被大众媒介所建构,从信息采集到信息加工,从产品制作到产品,从信息反馈到信息重组,都是一种建构之后的结果,以网络文学为例,论坛发贴———网友回复———热贴精华———结集出版———市场反应———继续创作,已经成为一个固定模式,优秀的奇幻冒险网络小说如《鬼吹灯》不仅可以出版,还可以改编拍摄电视剧甚至电影,而这个过程当中的原创素材收集,作品生产与,读者反馈,续集作品再发行本质上都是一种媒介化的,经过建构的,确实客观存在着的“超真实”。

那么,在文艺传播学话语实践中的“所指”指的便是当代文艺作品、文化产业背后所暗藏着的,具有潜意识意味的意识形态,即阿尔都塞的著名定义:个体与其实际生存条件间想象性关系的表征。如果说,意识形态这个“所指”通过具体的文学艺术实践这个“能指”进行表达,那么,对于“所指”的揭示在本文看来,运用马克思主义二元论的阶级分析法是较为有效的把握方式。

布尔迪厄把晚期资本主义的基本斗争看作是以科学家、艺术家、教授、新闻记者以及著作家为代表的“新阶级”和以工业所有者、经理人、银行家、法官与贵族们为代表的“旧阶级”之间的斗争[6](P226)。而根据前文所述的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关系,创意阶层就“包括艺术家、音乐家、教授和科学家”[3](P2)。所以说,研究文艺传播学的政治经济学意义就在于揭示创意者(作者)和资本家(产业)之间的意识形态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对话、谈判、甚至斗争。

文艺理论发展到如今已经不再局限于经典文学和高雅艺术,从事跨学科研究的文艺传播学也会参考文化研究———文艺(文学)研究的一种新形态———的研究模式与实践方法。在文艺传播学的领域里,和文化研究类似,“文艺”被视为文化的实践,无法脱离艺术与日常生活与消费而存在。网络小说、影视艺术、舞台艺术、数字虚拟艺术等借助于现代媒介技术,并被“媒介化”的艺术形式都是文化在日常生活、日常消费中的物化或者符号化显现,在当代,它们在被关照的地位上和经典文学、经典造型(平面)艺术理应等同。

文化研究一方面“以实践性目的为准绳”,是“实用的、策略性的”,另一方面则“立足于打通文艺理论与文化之间、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文学艺术与社会其他领域之间的界线”[7](前言P2)。文艺传播学研究在人文价值的层面上平行于文化研究中的话语、大众文化、历史、政策等研究,而在经济价值的层面上则向文化研究中的媒介研究看齐。第一,文化研究总体上看是反思性的,其理论来源“直接上溯于后结构主义和当代新马克思主义”[8](P3),所以在人文价值的层面上,文艺传播学同样不会置身于这种思辨、形而上的旨归之外;第二,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媒介生产在文化层面上实际上重演了社会的根本冲突,是各种力量之间的对话、谈判、争夺的场所,媒介生产“与权力关系交织在一起”,“要么促进控制,要么赋予个人以抵制和斗争的力量”[2](P73)。所以在接下来即将讨论的经济价值的层面上,运用政治经济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可以让文艺传播学研究思路更加清晰。

(二)经济价值与[物质/经济]范式

参照文化研究,文艺传播学的研究同样可以是经验的、实用性的,非理性主义或者非形而上学的,它的哲学依据是实用主义,依托于多种理论,以期达到詹姆士所说的“有用”或者“起作用”,“实用主义使我们所有的理论都变活了,使它们柔和起来并使每一种理论起作用”[9](P32)。横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文艺传播学研究,同样要去看“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和事实”[9],因此,对于经济的(Economy)、产业的(Industry)、市场的(Marketing)、微观操作层面的经验研究(Empiricalresearch)十分欢迎。

研究者需要关注文化产业、媒介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市场绩效,在媒介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互相渗透过程中,一方面,媒介会通过“外部采购”的形式获取“文化产品”,在媒介文化产品的制作过程中,媒介会通过项目合同制的经济手段来控制整个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流程,比如国内一些具有雄厚资本背景的大型文学网站会与网络签约。而个人或者小团队也乐于通过项目合同方式来工作,“这种方式越来越多地为大型商业和公共企业所采纳”,“通过合同而不是控制手段来管理”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内“很多行业所遵循的历史标准”[3](P285)。

另一方面,媒介会运用产业经济学中纵向一体化的战略,即原材料采集、加工制作、销售推广全部自行承担:第一,大众媒介本身即文化艺术产品的制作方,比如BBC既生产幼教和科教节目,也生产纪录片,文化访谈节目;第二,大众媒介能够提供最初始的文艺作品创作素材,比如新闻、评论节目的文字与音视频素材库,这为文化产品的生产加工提供了必要前提;第三,大众媒介本身即是文化艺术产品的推广与销售平台,电视购物、在线购物与书评、影评一起既可以促进销售,还可以利用自身的公信力具有背书性质的书籍或影视作品排行榜。仍以网络文学为例,媒介化与产业化的结果使文艺传播学研究者必须关注研究对象的最新动向:

·作者:从作者到、签约作家、职业编剧的转变;从独立创作,到团队创作、工作室创作的转变;由作者创作到作者、读者共同创作的转变。

·创作过程:从单部作品的线性创作到批量作品的并行生产;从手工制作,比如传统手工式的文献研究,到机械复制,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COPY文化;从整体作品的,到基于成本和市场反响考虑的片断作品的试探性。

·作品:从单部作品到作品集、类型作品的;从经典作品到准经典、类经典、畅销作品的转变。

·读者:从接受理论再回归到创作理论,读者和作者的角色正在动态地进行交换。

安伯托·艾柯(UmbertoEco)在《开放性作品的诗学》中说道:“作者提供给演绎者、表演者、受众的作品是有待完成的作品”,这种开放性作品“因为处于运动之中,其特点是欢迎和作者一起创作作品”[3](P154~155),正因为文化产业的媒介化、媒介产业的创意化、创意产业的网络化,导致了文艺传播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也必须同步地“处于运动之中”。

诚然,当代文艺作品的媒介化、产业化结果,使许多批评家、理论家往往有意无意中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颇有微辞,但克罗齐早就说过,在文学艺术史的研究上,研究者们“首先要肯定他们(即作者和作品,引者注)所做到的事情,而不是他们不想或未能做到的事情,即要肯定他们的优点,而不是他们的缺点”[10](P173),理论家、批评家们自然具备这种气魄。

四、文艺传播学研究展望

传媒艺术研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新媒介;艺术表达;审美观念;创作观念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170-01

从中西方艺术的发展史来看,人们总是有着一种能将一切媒介和表达方式艺术化的天赋和潜能。随着社会的进步,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新媒介,人类会本能地去探索这些媒介的艺术表达能力。新媒介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是一种与传统单一媒介艺术相对的艺术表达形式。新媒介艺术最主要的目的是借助科技的力量帮助人们去感受和体验之前未曾感受和体验过的世界。新媒介艺术的形成发展可追溯至上世纪的达达主义、行为主义、激浪主义以及观念主义艺术等潮流艺术流派,而这些当时的新潮流艺术流派的重要特点就是颠覆了人们对架上艺术的传统审美标准,使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逐渐开始从纯粹的静态审美转变为对过程的一种审美体验。因此,作品瞬间的意义和创造者的创作水平以及新颖的创作思维在艺术品的展示中更为重要。艺术的传达、表现、渲染都要借助于艺术媒介来实现,艺术媒介在整个艺术活动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中介作用。新媒介艺术自产生以来,一直受到来自多方的争议,人们对它的看法有着诸多的误区,人们对其内涵和外延性的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对新媒介艺术的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研究方法的缺乏,更加深了人们对新媒介艺术的误解。本文试图通过探讨新媒介艺术的内涵及其现有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而描述了新媒介艺术在发展中的观念演变,以期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新媒介艺术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在探讨新媒介艺术的内涵时,要理解“新”和“媒介”这两者在新的时代有着崭新的指代。有的人将新媒介艺术的“新”理解为技术的先进性,这样的理解忽略了艺术的本质,更多地强调了艺术的表现工具。“新”和“媒介”是对艺术表达形态的不同层面的界定。“新”是相对于传统的静态视觉艺术而言的,“新”是个相对动态的标准,对于传统而言,动态影像、装置艺术是“新”,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算机和互联网带来的数字艺术、虚拟艺术更是新的媒介艺术。因此,“新”的本质是不断变动和推进的,它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指代内容。同时,“新”还体现在作品的呈现方式和创作观念上,它可以被理解为科技进步为艺术的创作和表达所创造出的新的可能性。“媒介”指的是艺术表达的载体和传播方式。新媒介艺术是新时代科技的发展延伸至艺术上的表现,因此,新媒介艺术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同时也是消费这些新技术的主体。达达主义艺术运动被视为现代艺术中新媒介运用的起源,它就是质疑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中的一切艺术法则,破除了传统美学对艺术创作的限制,为探索艺术新形式创造了新氛围。

二、新媒介艺术发展中的观念演变

新媒介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起初是将身体、实物、电子等媒介作为作品的媒介因素混入绘画、雕塑等艺术中的混合形态;其后逐渐发展成多种新兴的媒介相互混杂,共同作为艺术作品的媒介的统一形态,具体表现为带有表演性的行为艺术、观念影像等,此时,媒介已由艺术媒介开始向新媒介艺术形成过渡;此后,随着各类新的艺术媒介的自身运用及媒介语言的成熟,新媒介艺术开始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存在,进入分离状态;最后随着艺术表达需求的改变,新媒介艺术开始进入综合形态。在新媒介艺术的发展中可以发现新媒介艺术的形成是伴随着媒介因素的逐渐成熟而逐渐发展的。随着媒介因素的发展,出现了身体媒介、实物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等形式多样的媒介艺术形式,这些媒介艺术类型又通过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录像艺术、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来完成自身媒介艺术的表达,实现艺术表达的整个过程。

三、结语

艺术媒介在艺术的表达中以及在整个艺术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艺术媒介就没有艺术作品的诞生。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对新媒介艺术的研究还停留在表面,并未能从整体上对新媒介艺术有整体全面系统的论述,这也使得人们对新媒介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依然要深入地探讨新媒介在当代艺术发展中的具体应用,更好地推动新媒介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长春.当代数字化媒介艺术的图像转换[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26-29.

[2]王一川.全媒体时代的艺术状况[J].人文杂志,2014,(11):44-46.

[3]李勇.新媒介文化的形态及特征论略[J].新闻界,2011,(5):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