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

传媒专业论文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媒体融合;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职业教育;传媒产业

“专业群”概念的提出和建设项目的确立,是新经济学中产业集群理论在教育领域的拓展和应用。为应对媒体融合带来的传媒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规格的变化,传媒专业群建设成为传媒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个切入点,整合、优化、配置现有学校、行业、企业多方资源,综合分析传媒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共性与个性,重塑专业群架构,开发适应传媒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传媒职业教育未来发展之路。当前,传媒专业群建设面临着协调专业与学科之间的矛盾,设置理实课程,合理配置校内外资源,构建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才能有效利用不同专业的合力培养未来的职业传媒人,整体提升新媒体时代复合型传媒人才的适应能力。

一、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传统媒体落后的生产方式、“以我为主”固化的传播思维,早已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传媒产业的发展。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全面到来,传统媒体在互联网的加持下,纷纷走到融媒体的赛道上。过去以媒体划分的传媒类专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无法适应新时期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因此,构建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是为了科学化、系统化培养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传媒人才。但目前,传媒职业教育要跟上传媒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专业群内各专业各自为政,在课程内容、实践项目、师资培训等方面出现重复建设情况,没有实现专业群内资源共享与优化,导致学生技能单一,综合实践能力弱,专业特色不突出。专业群是专业的集合,是为了发挥集群效应以适应产业集群的发展,群内的各个专业之间应相互融通,互为补充。许多高职院校的传媒类专业涉及新闻采编与制作、网络新闻与传播、影视编导、播音与主持、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数字媒体艺术、摄影摄像技术、影视动画等,涵盖传媒产品生产、制作、传播、运营等环节,所以,有必要厘清专业群的组群逻辑,建设符合传媒产业链的人才培养链。第二,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轻理论重实践,在传媒职业教育中表现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彼此孤立,难以兼容,导致高职传媒人才文化素养不够、专业理论功底不扎实、缺乏创新创意能力。在国家倡导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传媒职业教育需要重新定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应用型传媒人才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通性,厘清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发挥理论的引领作用,理论教学又如何嵌入实践教学中,是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思考的问题。第三,以往高职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受传统媒体时代生产与传播的局限,传媒专业实践教学只能采取模拟环境下的实践训练,其与真实岗位任务存在脱节现象;二是实践教学项目内容和技术远远落后于传媒行业真实生产项目。新媒体时代带来传媒领域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给传媒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提供了真实环境下进行生产性实践的机会。构建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改变传统传媒教育时代实践教学内容简单、模式滞后、缺乏生产性实践等问题。

二、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破除学科和专业的壁垒

由于学科思维的羁绊和传统专业模式的固化,专业群建设一直存在专业随意组合、简单叠加的情况,无法发挥专业群资源共享、实训协同发展的优势,造成群内各专业之间的内耗[1]。在深入开展产业调研的基础上,应依据不同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找到传媒类专业群的组群逻辑,探讨如何打通专业和学科壁垒,让各专业彼此参照,互为补充。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这标志着中国的文科教育迎来了新的历史契机。新型传媒人才是对信息敏感的职业传媒人,具备跨专业、跨学科的特点是新文科建设的关键,对传媒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至关重要。1.创建跨专业实践共同体以专业群为基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岗位实际工作流程的特征和要求,设计实践教学项目,每个专业负责一个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群内所有专业按照传媒产品生产的真实工作流程开展实践活动,建立起跨专业、跨课程、跨项目等实践协同合作方式。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重整群内资源,分类梳理各专业实训项目,探索各专业实践教学的异同,联通各专业职业岗位和技术技能,系统设计专业协同实践的任务,围绕传媒岗位工作任务和技能要求,开展职业能力分析,构建群内跨专业实践共同体,实现群内专业之间和项目之间的联动。以制作完成一个网络视频作品的实践项目为例:专业群内的影视编导专业学生负责编剧岗位和导演岗位,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学生负责拍摄岗位,影视节目制作专业学生负责后期剪辑岗位,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负责新媒体平台的宣发岗位,各专业各司其职,参照互补,共同完成实践项目。2.分级分层开展实践教学构建高校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是重点,也是难点,只有深化这两大改革,才能有效提高基本职业能力和核心职业能力[2]。实践教学共同体的创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依循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传媒专业群的实践教学可以从低到高按层级分为基础层、核心层、综合层,分别对应传媒产业各层级和各领域。基础层对应专业群平台课程,着重采、写、摄、剪等单项技术训练,培养采访、写作、摄影、剪辑等基本职业能力;核心层对应专业核心课程,着重职业标准和专门技术训练,培养记者、编辑、摄像、制作等各个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综合层对应专业群综合课程,按照项目的不同职业岗位安排各专业联动实践,着重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视频制作、媒体运营等综合实践训练。实践项目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走向综合最终形成专业群共享、开放、联动的实践教学共同体,既发挥各专业特色又协同合作,解决学生技能融合的问题。

(二)改变理论与实践的割裂格局

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学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文学、历史、政治、哲学等基础课程,另一种是专业课程中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部分。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通常是指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技能,将职业岗位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长期以来,职业教育重实践轻理论,理论课程要么作为基础课程被安排在传媒职业教育的低年级,要么在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放在前半部分,作为实践教学的前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理论知识简单填鸭式教学,实际操作无法消化理论知识点,导致理论和实际脱节,具体表现为只会纸上谈兵,面对实际操作无从下手,或是实操上手快,但后劲不足,缺乏创新力。1.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融通在国家提倡新文科背景下,传媒职业教育要求拓宽传媒人才培养视野,既不能将理论教学作为简单的教学任务来完成,也不能把实践课程教学仅仅作为技能训练,而是在理论教学的引领下,通过实践教学培养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等[3]。也就是说,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不是孤立的教学活动或教学形式,应该相互渗透,彼此融通,理论教学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理论认知水平。同时,理论需要内化于实践,实践则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目的,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引领,传媒职业教育需要实践与理论相互融合,协同发展。2.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根据传媒产品的特殊属性,传媒专业群教学要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做到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同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呈现专业理论知识逐级提升的同时匹配专业技能循序渐进的交叉螺旋上升结构。例如,传媒专业的理论教学主要包括文史哲、专业理论、职业素养等内容,实践教学包括采访、写作、拍摄、剪辑等内容,理论课程不要都集中在低年级,而应该随着学生的成长分布到各个年级,并同步提升实践技能。理论教学从基础文史知识到专业理论知识再到职业素养,实践教学从基本技能到核心技能再到综合创新能力培养,理、实教学两条线亦步亦趋,协同推进。在开展新媒体文案写作、拍摄人文影像作品、网络信息编辑等实践活动时,将传媒人才必需的把关意识、人文素质、历史观等理论知识渗透到写作能力、影像制作能力、新闻传播能力中,让学生具备传媒行业所需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保证传媒人才具有稳定的知识架构。

(三)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职业教育培养行业企业紧缺的技术技能人才,对接区域产业人才缺口,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专业群教育资源长期分配不均,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不够,专业群的动态优化调整与区域产业集群关联性不强,生产性实训项目转化率不高、实训基地配套师资不足、校外实训基地使用效果不佳等现实问题,既影响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又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因此,传媒专业群建设唯有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才能解决教育资源短缺与企业需求扩张之间矛盾的现实问题。1.实践教学接轨真实工作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能紧扣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将传媒产业的新项目、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转化为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在真实职业岗位上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既能发挥专业特色,又能协同合作,与现阶段媒体融合下传媒工作环境保持高度一致,并且直接与各岗位职业能力相衔接,实现校内外实践一体化,真正达到职业教育的职业能力培养规格。在传媒生产性实践活动中开展传媒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将媒介素养贯穿到实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媒介生产环境中开展实践,既能够凸显作为职业传播者的能力,又具备职业传播者的素质修养。学校实践教学的规范可以充分与行业内的标准相结合,真正将媒介市场的规则与学校实践教学规范接轨,从而达到与媒介人才市场需求一致的考核标准。2.推行“课证融通”课程体系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要立足传媒产业需求,解构传媒人才培养目标,细化知识能力要点,为开展实践项目提供依据。解决“如何提升职业能力”问题是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的核心问题。以专业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技能标准,按照专业基础课、核心课和拓展课的模块开展相对应的职业技能培养,推行“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将“课证融通”理念融入教学标准开发中。从职业领域逻辑起点出发,以服务地方传媒产业发展为落脚点,对工作内容进行细化分析,以职业岗位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作为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基础;细化知识和能力目标,制定和完善课程标准和实践标准,充分考虑职业教育与传媒产业适应性问题,将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衔接,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衔接。在实践教学体系下优化职业人才规格,培养复合型职业传媒人才。3.师生共同学习和成长新型媒介生态环境下的传媒专业实践教学对师资和实训场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是关键环节。传媒专业教师大多接受的是传统传媒教育,或者本身是传统媒体出身,在新媒体时代失去了原有知识体系的优势。面对全新的传媒业态以及瞬息万变的媒体环境,专业教师缺乏行业企业一线的经验,需要积极转变思维方式,主动学习新技术,接受新观念,投入新媒体实战中。一方面,师资队伍建设要依托高等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优势,将懂得媒体融合的行业人才引入传媒教育中,培养具备媒介融合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学生在企业指导教师与校内专兼任教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真实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充分发挥“工学交替”“产教融合”的高职教育特色,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教师和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共同参与到行业、企业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或在校内实训基地承接社会服务项目,完成技能融通和能力进阶,全面提升师生的实战能力和专业能力,增强创新创业竞争力。

三、结语

在媒体融合这股传媒产业转型的浪潮中,信息传播的规则和形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职业传媒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与传媒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的先决条件。传媒业的视野扩展到整体信息系统的媒体融合,面向传媒产业各个岗位和各种传播渠道,传媒人才须具备整合信息以及适应媒介化社会的能力。传媒行业的发展,传播手段的丰富,社会化媒体和个人化媒体的加入,这些都拓宽了传媒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传媒专业群实践教学必须面向整个传媒产业进行升级调整,针对职业传媒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是否满足产业发展要求等实际问题,按照行业企业标准建设与产业技术技能协同发展的实践基地,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和专业建设的合力,构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王亚南.打造高水平专业群重在专业资源整合[N].中国教育报,2019-05-07(9).

[2]邱飞.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7(8):31-32,34.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播学理论传媒专业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传媒产业正在高速发展。2014年,在我国GDP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传媒产业年增长率逆势上扬,从2013年的15.5%上升至2014年的15.8%。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需要人才支撑。高校作为培养传媒专业人才的摇篮,其培养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等至关重要。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媒介无处不在,甚至无孔不入。随着新老媒体的交融,融合性传媒生态圈呼之欲出,媒介融合日趋深入,而这一切使传播学相关理论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日趋紧密。

一、传媒专业的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传播学发源于美国,其历史不过百年,是一门年轻的学科。20世纪中叶,传播学才正式成为大学的正规课程。传播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与政治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20世纪中叶以后,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新学科获得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新的研究成果不断被提出,研究领域得以拓展。传播学逐渐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体系和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传播学逐渐成为显学,其学术地位也得到了巩固。据统计,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各大高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每年发表的与传播学相关的博士论文达120多篇,并且逐年递增。在传播学的教育方面,目前世界各地的主要高校基本都设有传播院系和专业,一些高校也因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和教学而闻名于世。美国是传播学的诞生地,也是现代传媒教育的先行者。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凭借在传播和新闻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学术优势,率先开展了现代传媒教育。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的正式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的诞生。4年之后,哥伦比亚大学顺势应时也成立了新闻学院,如今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世界著名学府,其新闻学院所秉持的人文学科基础与专业技能训练并重的传媒教育传统一直持续至今。

二、我国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我国传媒专业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突飞猛进,并很快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新兴学科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有600多所高校开设了传媒专业相关课程。1982年,被誉为“传播学鼻祖”的威尔伯•施拉姆访华之后,美国、日本的传播学学者相继来到中国介绍、宣传、讲授传播学。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会后,一大批高水平的传播学专业译著纷纷出版,各大高校也相继开设了传播学及相关课程。如今,国内开设传媒相关专业的高校都将传播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大众传播学、传播学概论等课程已经成为传媒专业人才在校学习的必修课。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在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和盲点,由于传媒专业本身较强的实践性,部分高校对传播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超过传播学理论教学,集中表现在课程设置比例、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对传媒专业的认识这三个方面。在对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传播学理论的缺位或不足将严重制约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甚至不利于我国整个传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偏重传播实践教学

传媒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这就导致部分高校传媒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急功近利,忽视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平衡,简单满足于讲授各种各样的技术知识和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专业素养的培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更像“技工”,而非真正有思想、敢创新、善学习的传媒人才。

(二)教师倾向于讲授传播技术

部分传媒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功利化、工具化的倾向。由于传媒专业需要学生在实际操作领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更倾向于教授学生所谓的技巧和方法,却忽视了传播学理论的教育。同时,有些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教学内容也滞后于传播学理论和媒介技术的更新。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理论注入不足,导致学生在传媒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三)学生偏爱传播技能的学习

部分传媒专业的学生存在厌恶理论学习、觉得实际经验比理论更有用的错误观点。传媒专业的定位是应用学科。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都为增加实战技能做准备,对应用性的采、写、编、播等技能充满激情,并不重视传播学理论课程,也不愿投入精力去学习研究。

三、传播学理论在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一)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的根基

目前,国内开设传媒专业的高校根据传媒产业的发展,结合市场需求,在传统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新媒体、物联网、网络动漫、数字媒体技术、媒介融合等新课程,使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呈现出宽口径化趋势,这符合信息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传媒市场对人才的现实需求。但诸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学、网络传播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应该是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的根基,也是评价高校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传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科学、学生的专业素养是否健全的关键。

(二)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

教师在传媒专业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的重要角色。教师的基本理论素养往往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在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时,教师看似应用的是一系列“规则”和“技能”,但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教师的基本理论素养。对于传媒专业教师来说,丰富、多元、完备的传播学理论是其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传媒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媒介不断更新、融合,而传媒专业又具有多学科性,这些都为传媒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如果教师的理论素养不够、知识更新不及时,将难以培养出优秀的传媒专业人才。

(三)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学生的重要软实力

现代传媒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业界普遍认可的人才往往兼具多层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迅速适应工作要求,能够准确分析媒体的本质与现象,并能以复合型人才的身份促成不同媒介的融合。因此,传媒专业人才一定要做到理论基础扎实、知识范围广泛、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如果将传媒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学历层次和专业类别归结为个人硬实力的话,那么,学生的思想深度、理论水平、学习自觉性、新闻敏感度等就是其软实力。这种软实力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传媒专业人才的“软实力”大多是在高校学习阶段培养和塑造的。

四、高校传媒专业应重视传播学理论教学

传媒产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一定数量的传媒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因此,高校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重基础、重理论、重内在、重实践,只有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修养、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思维方法、宽广的国际视野、精湛的专业技能的传媒专业人才,才能使我国传媒产业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

(一)高校应以培养学生理论素养为要义

学科的教育离不开理论课程的学习,传媒专业也是如此。开设传媒专业的高校应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课程的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具备了宽、牢、实的基础理论功底,才不会在浩瀚的传媒知识和纷繁复杂的传媒现象中如堕烟海。树立牢固的基础理论和健全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学生建立长远的学习目标,并在实际工作中迅速适应岗位。传媒专业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传播学理论素养为要义,帮助学生整合传媒实践经验,实现认知上的升华。高校在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科学、合理地规划传播学理论课程和应用实践课程的比例,理论与实践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应使两者良性互动。

(二)教师应以强化传播学理论修养为根本

传媒专业教师只有传播理论扎实、知识储备丰富、关注理论前沿,才能为学生拨云见月、指点迷津。在提倡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背景下,传媒专业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重视传播学理论的学习,并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从已有知识出发,吸纳新知识,掌握新理论。同时,教师应运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授传播学理论知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归课堂、回归理论,通过合理的学科设置、生动的课堂内容、丰富的授课形式,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

(三)学生应不断提升软硬实力

学习一门学科和专业,不应以掌握实用性技能为根本目标。就传播专业而言,实用技术固然重要,但技术背后的传播学理论才是学生了解、学习、研究、掌握传播学这门学科的真谛。而传播学理论的意义在于能够指导学生进行传播实践,使其具备研判各种传播现象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传播专业时,要树立正确、全面、科学的学习观,深刻认识传播学理论的重要性,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成为传播学理论扎实、传播技术精湛的全方位人才。

五、结语

随着传播学的不断发展,理论成果日益丰富。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交流系统的构筑、新技术引起的社会变革,以及因社会变革而引起的人际关系的变化等方面,传播学相关理论都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传播现象与媒体的发展规律。就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传播学理论和传媒实践的关系相当于“道”与“术”的关系,道正则术易,道偏则无术。在传媒人才的培养中,理论和实践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只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传媒专业人才。

作者:柳瑜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赵雅文.我国高校传媒人才培养质量分析与模式研究——以天津市高校为例[J].新闻大学,2013(6):139-149.

[2]贾平.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传播学教学模式[J].安顺学院学报,2013(10):55-57.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2013年9月全国28所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首届本科招生,作为新闻与传播学科特设专业与新闻学、传播学等并列二级专业门类,2014年,开设新专业的高校增加至48所,从行业影响到教育热点,围绕新专业的人才讨论多元分化,如何构建与人才市场相适应的核心能力体系,设计具有学科普适性又兼具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直接影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效。本文作者通过全国范围的行业调研,选择高校培养计划作为样本研究,从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的宏观设置两个层面,探索构建具有前沿性和科学性的培养体系,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

关键词 ]新媒体 人才培养 体系

2009年1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新闻部正式成立,相继南都全媒体集群组建成立。2012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2年底,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成为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专业。

新闻行业与教育的不断改革前行,也激发了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的全面思考。当前,我国新闻人才培养环境与趋向也在不断演变,主要表现为:(1)信息行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众多领域急需专业化人才;(2)媒体行业的融合发展对复合型的新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3)传统媒体对新闻内容的生存更加注重专业、深度,调查记者、数据分析师等人才需求热;(4)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已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支撑。

2013年,以暨南大学为代表的全国28所高等院校首批招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学生,2014年这一数据加大到48所。面对传媒融合发展的需求及人才竞争的白热化,构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的体系迫在眉睫。然而当前该新专业国内尚无完善的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是基于传统新闻传播学科的延伸和嫁接,是培养传统新闻人才的数字化应用?还是培养技术人才的新闻业务素养?亦或是其他的创新模式?本文将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两大方面来解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建构。

一、人才培养定位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科归属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上与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专业并列,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既要有学科的统一性,也要有专业的差异性。

进入互联网时代,传媒的数字化发展日新月异,目前普遍认同的主要趋向有:多适配、多媒体、全天候、即时、互动、社交化、位置;围绕专业能力的需求主要包括:新闻基本功、全媒体传播技能、网络舆情研究能力、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策划创意、团队协作能力、工具应用能力:围绕人才培养的

关键词 主要有:内容、渠道、技术、产品、互联网思维。

从发展趋势、能力需求和人才培养三个维度可以归纳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1)培养掌握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2)培养基于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全媒体传播人才;(3)培养熟悉互联网核心应用的网络与新媒体创新人才。

具体培养规格要求分解为五个层面:

(1)掌握网络与新媒体领域所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基本理论。

(2)具备网络与新媒体的专业视野及敏锐的观察力,掌握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新兴媒介的发展特点,通晓信息传播的技术原理。

(3)具备交互、体验、服务等众多类型信息产品的内容策划、设计,并熟练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信息制作的基本技能。

(4)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相关的政策与法规,掌握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具备娴熟、练达的社会活动能力。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

互联网发展对高校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影响与日俱增,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速融合。人才培养从传统的内容主体逐渐向复合型转变。技术素养成为未来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多数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系)的网络传播或新媒体等相似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向“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培养综合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目标,但在主干课程或专业课程设置的实际操作中却各有侧重,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主,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这种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二是以互联网应用和技能训练为主,传统新闻学训练为辅,这种模式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专业为代表;三是以传播学训练为主,以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这种模式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代表。这三种模式具有代表性,同时也隐藏着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同价值取向的冲突:选择传统新闻学的价值取向还是传播学经验学派的价值取向;以新闻传播基础训练为主,还是以网络传播应用技能训练为主;是突出网络传播信息内容层面,还是侧重网络传播技术层面。

(一)课程分析。

本文研究选取了全国首批开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28所院校,就新专业申报表中主干课程一栏进行了统计分析,排名前10课程/次如(图表1)

通过图表分析,28所院校全部开设了《传播学概论》基础理论课程,对网页设计、网络动画等计算机技能均比较重视,排名前10的课程中,网络与新媒体实务相关的多达5门,理论课程2门,传统媒体实务2门。研究表明,新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以传统新闻与新媒体融合为理论依据,以传统新闻与传播实务为基础,以网络与新媒体实务为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技术应用与新媒体传播、运营实务等。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院长李怀亮认为,新媒体专业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理科、工科、文学、艺术、经济与管理等多个学科门类。张芹、黄宏在《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一文中归纳指出,新媒体的媒介特征及产业属性决定了新媒体专业设置主要由三大学科群构成,即传播学、信息科学和传媒经济学三大学科群;还须三大技术支撑,即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传感技术。

归纳28所高校三大学科群主要开设的课程包括:

传播学科: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写作、网络传播概论、网络伦理学、新闻法规与传媒规制、新媒体与社会、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与编辑等。

信息学科: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务、平面设计、数字信息处理、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信息编辑、网络传播技术、数字出版及技术等。

传媒经济学科:传媒经济学、新媒体经营与管理、网络运营、网络广告学、网络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网站策划与建设、新媒体产品设计等。

根据课程涵盖的内容及课程名称

关键词 提取门类,排前5名的依次为技术类(包含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概论(包含传统与网络新媒体)、网页设计(包括网页与网站)、编辑类(包含传统编辑与网络编辑)及广告,其中技术类、基础理论的课程每所学校开设门次接近2门,对技术和理论学习的认可度非常高,广告与营销方面也有49次开课次,对市场运作能力也非常看重。如(图表2)

(二)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28所院校的主干课程分析,构建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可以从三大层面设计,分别是专业理论(包括传统新闻、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包括数学、计算机及通讯)和传媒实务(包括传统媒体实务、新媒体传播实务、市场运营与管理)。

1.专业理论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作为全新的特设专业,基于完整专业体系的建立,理论部分与实践(务)部分是相辅相成的两大支柱,且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充分必要条件,而且两者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理论体系以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为一致性原则,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理论为创新构建,其专业理论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主要包含两个层面:

(1)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主体,构建专业理论的纵深,主要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史、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网络传播概论、融合新闻学、新媒体与社会、网络伦理与法规、网络与新媒体研究方法等;

(2)以专业选修课程为补充,丰富专业理论的延伸,主要课程包括西方网络与新媒体理论、数字出版导论、网络与新媒体经典案例等。选修课程根据各高校师资的具体情况,其设计思路也可以不尽相同。

2.技术应用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作为典型的文理交叉型专业,其技术应用的学习和实践是关键,结合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可以开设数学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门课程,构成较为连贯的技术应用体系。体系设计的目标是: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础技术。熟练运用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技术。

(1)以大数据应用为方向,构建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为特色的技术应用,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

(2)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体,夯实学生的技术素养,主要课程包括:C语言、网页设计、网站设计、数据库应用、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平面设计、多媒体设计、网络动画、网络安全技术等。

3.传媒实务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核心特色在于实务体系的交叉,通过多元化实务的体系设计构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掌握网络与新媒体行业所需的基本业务,能够独立进行全媒体新闻传播,主要包括采编实务、运营与管理实务以及其他实务能力。

(1)以传统新闻实务为基础,培养学生扎实的新闻基础业务,课程主要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与编辑等:

(2)以网络与新媒体实务为主体,与行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动手能力,课程主要包括:全媒体新闻采写、网络编辑与策划、网络与新媒体评论、网络与新媒体用户分析、网络舆情监测等:

(3)以互联网思维为基本思路,以传媒经济为主要延伸,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网络营销学、电子商务实务、互联网产品设计、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等。

(4)以集中实践为形式,加大实践和实习的培养力度。若以180四年总学分制计算,实践、实习的周数应在20周左右(不包含毕业论文、设计)。

结语: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立足与发展至关重要,它关系专业的学科立足,关系人才培养的效果,关系专业的未来发展,新媒体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远远超出学界和行业的预期想象,因时制宜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断创新改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将是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思想。

参考文献:

[1]余红:《李婷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人才求调研与专业培养》,《现代传播》2014第2期

[2]朱旭辉:《网络与新媒体学科发展路径的探析》,《编辑学刊》2013年第6期

[3]安金伟:《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2

[4]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5]张运香、李川汇、金升灿:《论高校新媒体人才的培养策略》,《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4期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数字媒体 技艺融合 数字媒体技艺 理论基础 意义

1.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

数字媒体由电化教育发展而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研究技术为主。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飞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获得蓬勃的生命力,进而应用到艺术与设计教育领域,使艺术设计从传统的工艺层面上升到数字层面,数字媒体艺术应运而生。虽然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两者研究的重点不同,但近年来,应用领域逐渐出现融合趋势,客观上要求两专业有所融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数字媒体产业经济、服务于社会。

2.数字媒体技艺融合新概念的衍生

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在学术界已有相关界定,虽然各学者的见解多少有出入,但基本内涵不变。随着技术和艺术融合趋势的加强,数字媒体领域衍生出了技艺融合新概念――“数字媒体技艺”,以下我就对这些概念加以探讨。

2.1数字媒体技术概念

数字媒体技术是利用数字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对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媒体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和传播的可交互的技术。它主要研究与媒体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播、管理、安全、输出等相关的理论、方法、技术与系统[3],是一项应用广泛的综合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融合了计算机图形图像、网络和通信技术、数字化艺术、数码音响、媒体交互、动画、数字视频音频处理等多项技术与创作环节[7]。用于虚拟现实的三维显示技术,AE/Premiere/大洋等音视频编辑处理技术,磁、光、半导体等媒体存储技术、Flash/PhotoShop等图像,动画创意技术,等等,都是目前流行的数字媒体技术。

2.2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对各种媒体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和设计,提升媒体材料成品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并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它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是视觉艺术与设计学、数字媒体的技术体系和数字媒体文化与传播相互交叉的学科[4]。

数字媒体艺术广泛应用于数字视频电影、平面艺术设计、展示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建筑环境设计、动漫游戏设计等领域,它是基于网络和新媒体的艺术,也是基于数字内容的设计艺术。

2.3数字媒体技艺的概念

数字媒体技艺是利用数字技术,对各种媒体材料进行加工、艺术设计和包装,提升媒体材料的技术价值、艺术价值和创造性价值,并使之广泛传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数字媒体形式。数字媒体技艺是技术和艺术结合的产物,集中体现了数字化时代视觉化和人文化需求,是技艺融合的必然产物。

数字媒体技艺重点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从实际问题出发,用技术服务于艺术创作。数字媒体技艺专业的人才需要能较好地协调“硬实力”(软件技术)和“软实力”(艺术修养),在技术和艺术的平衡木上找到一个平衡点,用技术表现艺术,用设计表现思想[6]。

3.数字媒体技艺专业建设的理论基础

作为一门亟待发展的新兴专业,数字媒体技艺需要相应的理论基础。研究显示,数字媒体技艺专业建设的理论基础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3.1心理学

数字媒体技艺需要对各种媒体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针对人的需要进行分析,对数字媒体技艺专业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另外,数字媒体技艺专业也培养一部分人才从事教育类工作,学习教育心理学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心理和教学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3.2传播学

数字媒体系统遵循着信息论的通讯模式,它由计算机和网络构成,具有数字化和双向传播的特征[4]。根据传播范围和规模的大小,数字媒体传播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如自我传播(浏览WWW、使用搜索引擎)、人际传播(QQ、MSN、E-Mail)、群体传播(BBS、论坛、FTP、虚拟社区实时讨论等)及大众传播模式。数字媒体的网络传播模式[4]应用最为广泛,如图1所示:

“新媒体”的概念与数字媒体密切相关但又不完全相同,“新媒体”的“新”主要就体现在它的传播渠道、业务,以及传播方式上[1]。它基于基于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网三个物理平台,业务形式多样,传播方式以优质高效的技术性传播为主。数字媒体技艺的最终成果必然要通过传播来实现它的产业价值,因此需要传播学理论的支撑。

3.3艺术学

数字媒体技艺是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的融合,必然需要艺术学理论基础。以艺术为技术服务的特点也决定了艺术的重要性[7]。数字媒体技艺需要掌握的艺术学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3.3.1视觉艺术

数字媒体技艺与图像、视频密切相关,而人是通过视觉来对图像、视频等作出反应和评价的,因此视觉艺术理论必须成为数字媒体技艺专业建设的理论之一。视觉艺术主要包括人对线条、色彩、光线、空间的感知。

色彩能激发人的情感,产生对比效果,使一幅黯淡的图像变得明亮绚丽并充满活力[2],基本的色彩理论包括色彩的来源、色调、亮度和饱和度、色调和色相、明度,色彩的混合和互补理论,等等。线条、光线和空间布局理论对于数字构图有重大意义,如了解光线理论可以充分利用逆光和背光原理拍摄出理想的照片,不同的线条和构图对于突出主体和主题很关键。

3.3.2计算机图形理论

图形是传递信息的最主要媒体之一,其表达信息既直观又丰富。计算机图形学(CG)是应用广泛的新兴学科,它的迅速发展使计算机能够表达的图形越来越丰富,同时促进了计算机动画的快速发展,不仅丰富了多媒体信息的表现手法,而且使传统动画进入计算机,产生传统动画不能比拟的视觉效果[2]。计算机图形理论主要包括计算机图形软件标准、图形绘制理论、材质理论、计算机动画原理等。

3.3.3艺术设计理论

数字媒体行业的发展得益于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好的数字艺术作品必然深刻体现这两点的融合[9]。数字媒体设计的核心理念是用创意整合技术,用技术服务于艺术,要加大实践类课程,采用作品考核的形式,必然需要艺术设计理论基础。

创新教育要求新型人才必须具有的“三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5],艺术设计最关键的就在于“创新”设计。艺术设计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空间环境设计等,我们应区分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纯艺术和实用技术,切实把握设计理念,这样才能做出完美的数字媒体产品。

3.4包装与广告学

数字媒体产品要实现其价值必然要走向市场,这就需要进行宣传和包装。近年来,商业领域越来越流行广告宣传,人们时常听到的或看到的在关键时刻就会影响到消费的选择,数字媒体产品同样遵循这个规律。宣传和包装成功与否关系到最终价值能否实现,因此包装和广告学理论应该成为数字媒体技艺专业建设的理论基础之一。

4.数字媒体技艺专业建设的意义

数字媒体技艺专业建设是数字媒体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数字媒体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是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必然选择,符合时展需要。

4.1社会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文化产业相融合的数字媒体产业,正在世界各地高速成长[1],数字媒体方面人才紧缺,人才培养的质量远远达不到标准,尤其是具有创造力的能将技术和艺术完美融合的人才更是稀少。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从数字媒体教育的现状抓起,数字媒体技艺专业正是培养技艺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对口专业,一定会为数字媒体产业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4.2个人发展的需要

在人多岗位少、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数字媒体方向培养的人才多是单方向的,不是偏技术就是偏艺术,导致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弱,无法胜任自己理想中的工作。新世纪的数字媒体人才想要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将技术和艺术融合学习。因此进行数字媒体技艺专业建设符合个人发展需要。

4.3专业发展的必然

数字媒体专业是教育技术专业发展的新方向,与教育技术相比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在广告、影视动画等方面有更高的造诣。各领域理论发展的完备和成熟为新专业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单独发展已经走向成熟,想要获得进一步发展必须形成一个融合两者的新兴专业。因此进行数字媒体技艺专业建设是专业发展的必然。

5.展望

数字媒体专业的长足发展有待注入新的生命力,数字媒体技艺专业建设迫在眉睫。期望数字媒体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努力,让数字媒体在新专业的扶持下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杨晓宏.数字媒体设计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刘惠芬.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张文俊.数字媒体技术基础[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4]曹育红,董武绍,朱姝,周吉峰.数字媒体导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5]潘瑞芳,叶福军,钱归平.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探究[J].新闻界,2009,3:36-41.

[6]贾振.适应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理念探讨[J].艺术与设计,2009,158-159.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跨学科 交融 人文素养 新媒体技术

传播学相对于文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传统学科,还是一个“小兄弟”。但它并不是仅仅依靠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而是海纳百川,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呈现出聚散共生的趋势。近年来,传播学与文学等相关人文科学的交融,尤为引人关注。如何改变传播学学科范围的局限,打破学科壁垒的羁绊,需要开放的思想、宽广的胸襟、多元的文化,而文学恰好在这里给我们提供丰富的多元资源——方法、技法、审美、实用等,让我们在多位的视野、广阔的视域下探讨传播理论与传播实践,寻求学科交融下传播学的发展之路。

本文为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董小玉教授(以下简称“董”)与学生程赛博(以下简称“程”)就“文学与传播学交融”这一话题的对话。

程:董教授,你如何看待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关系呢?

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相互受益。文学是人文学科、历史悠久、基础雄厚,文学可以为新闻提供坚实的写作基础,新闻写作离不开文学的典型选择、人物形象、情感因素、事件描述、细节刻画和语言个性。复旦大学黄旦在谈及自己由文学转向新闻学时曾说道:“我认为从中文转向新闻,评报是最好的方式,就是说要先会读报纸,这就如同赏析文学作品,看起来简单,涉及面却很广。”同时,新闻有助于我们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激发创作灵感。

从传播史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学和传播学的渊源。传播学科建立的历程中,文学与传播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学科的分立与分工才使得两者分道扬镳,传播学偏向整合社会科学知识与方法,文学研究越来越脱离实用与语文识读层面,走向纯文学与美学的研究发展。

程:那文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董:新闻传播需要广博的知识面,从文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等学科中,我们可以寻找到其与新闻传播学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可以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审视和研究共同的话题,并做到由点到面,融为一体,实现“1+1>2”效果。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充分利用“文、理、艺等”资源,以工科背景为技术支撑,以文学积淀为素养基础,以艺术熏陶为发展平台。在新闻传播的学习研究中,既要讲个性,又要讲共性,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是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的基础条件。

传播学研究在我国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作为一门学科,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交流、人类传播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具有多学科性的边缘学科。传播学的特殊性质必然要求其进行多学科间的互相融合和贯通,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有效的整合,使传播学研究更加深入、透彻。传播学的根系伸得越广,扎得越深,就会更加枝繁叶茂、茁壮成长,这就需要在新闻传播和各学科之间搭建有效的联系和平台,从研究实际和传播实际出发,建立稳定的学科体系,实现学科间的支撑和融合。要实现传播学科在我国的合理布局与建构,一方面还需要专家学者拓宽学术视野,进行纵向横向比较,采众学科之长和最新成果。用新的研究视野、用有原创性的教材来带动学科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也需依托各传媒业界、行业部门在实践中、资源上的支持,以期早日促成传播学科稳定的学科体系布局。

程:在当今新的传播格局下,你认为传媒专业学生如何在学习和实践中适应传媒环境的变化呢?

董:首先,传媒专业学生要做一名社会认可、业务能力强的新闻传播者,必须具备以下几点基本素养,即自身定位上,要有浓厚的人文素质,敢担当,敢立言;从业基础上,要有专业精神、职业素质和技能;发展目标上,要有前瞻思维,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发展;求学态度上,要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第二,传媒专业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和新闻采写能力,做“高理论性+强实践性”的复合型人才。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做具有较强专业理论素养的深邃的思想者。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技术、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即获取信息,解读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也包括社会交往能力、新闻敏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等。传媒学子还要努力改变“重技巧轻素养、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人文”的现状,切实提高新闻采写能力。

第三,传媒专业学生要培养自己的“思考力”、“传播力”、“实践力”。作为传媒专业学生,不应只将眼光停留在一些短期发展上,要有长远的眼光、自觉追求可持续发展。要自觉培养发展自己的“三力”:通过不断阅读、钻研知识、观察现实,培养自己的“思考力”;通过内外兼修、广采博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把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实践力”;通过各种演讲、辩论以及日常交际等活动,培养自己的“传播力”。

程:传媒业永远都是新的,你认为传媒专业学生需要关注哪些传媒前沿话题?

董:做为传媒专业学生,要做到“三敏”,即敏感、敏锐、敏捷,要有一双善于捕捉和发现的眼睛。当下,新媒体技术普遍应用、新闻热点层出不穷、三网融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认为传媒专业学生应该关注这样一些话题:

一是关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网络舆论热点事件。当下,网络舆论热点事件研究已成为传媒研究热点。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八件大事能触动老百姓神经:涉及政府官员违法乱纪问题的事件;涉及代表国家强制机器的公检法部门问题的事件;涉及垄断部门问题的事件;涉及群众利益的衣食住行、深层需要问题的事件;社会分配不合理、社会分化问题的事件;涉及国家利益、民族自豪感问题的事件;敏感国家和地区的突发性事件;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火爆事件。这些热点事件总结,能开启我们的思路,开阔我们的视野,这些舆论热点事件值得我们去关注、思考、报道、应对。

二是从新闻价值、新闻视野出发关注当前新闻热点。其一、新闻价值。“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时候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正如新华社高级记者杨继绳所言记者“是卑鄙还是崇高、是平庸还是神圣、是浅薄还是高深,在于从业者本人的良知、人格和价值取向。真正的职业记者会选择崇高、神圣、深刻、凶险,鄙视和远离卑鄙、平庸、浅薄、舒适。”影响新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新闻本身、国家因素、国际博弈等。其二,新闻视野。作为记者,不仅要做一名会报道的记者,还要做一名具有新闻视野、能够深度洞悉新闻背后隐藏着的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挖掘新闻背后的真实,理解新闻背后的真实,思考新闻背后的真实,做把握新闻能力的记者。

三是关注三网融合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互联网、电信网及广电网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对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关注法规、掌握技术、加强管理、开放竞争。

程:现在很多高校都在进行专业硕士的培养,你能以新闻传播为例,谈谈未来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之间各具怎样的优势?

董:首先,来看国内外专业硕士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西方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种类多、规模大,是研究生教育主体。如美国不完全统计有74种专业学位,2006年,占硕士学位的63.7%。而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过小,仅占硕士学位的10%。2009年,我国首次下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并逐渐推出一系列教育体系、评价体系的改革,目的在于优化研究生的整体教育结构。

我国现有报纸近2000种,广播电台近1000家,电视台3000余家,期刊杂志近万种,形成了纸质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三足鼎立的局面。据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近日的《2010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4907.96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16.3%,远远超过2009年GDP8.7%的增长率。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超过3亿,手机用户6.6亿,手机上网用户超过1.176亿,网络和移动媒体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平台。

在传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国家大力振兴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我国传媒行业现有的从业人员亟需进行知识更新、观念更新、能力提升,掌握多媒体融合的传播技术。树立社会责任感,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疏导公众情绪的能力,目前学术型硕士的培养不能满足传媒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大量适应产业升级环境的新型内容生产和传媒经营管理人才,是提升中国传媒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需要,也是振兴文化产业的需要。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以实务为导向的学科,随着传媒行业的迅速发展与变迁,对新闻传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诉求。当今的传媒行业需要能够把握市场动态、聚合社会资源、驾驭资本运营的高端人才,需要文化事业广阔、深诸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精锐人才,需要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学术型硕士在学术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学术型硕士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涵养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主要从事学术研究、高等教育等学术性工作。

而专业型硕士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专业硕士将更加适应新闻传播学学科特点的需要,为传媒教育培养真正具有强实践能力的人才。专业硕士是应用型人才,他们夯实专业、注重运用、善于交流,将理论性与实践性、学术性和职业性紧密结合,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在学科知识维度上,专业硕士熟知新闻传播专业核心知识,如新闻采写、广告策划、广电编导、资本运营等;能力结构维度上,专业硕士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将文化理论、市场经济的知识应用到创意和策划中,将语言文学知识应用到新闻编辑和校稿中,将计算机网络知识应用到新媒体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中等;在工作经验维度上,专业硕士能更好的在工作中培养、积累和丰富自己的工作技巧和能力。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跨学科 交融 人文素养 新媒体技术

传播学相对于文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传统学科,还是一个“小兄弟”。但它并不是仅仅依靠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而是海纳百川,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呈现出聚散共生的趋势。近年来,传播学与文学等相关人文科学的交融,尤为引人关注。如何改变传播学学科范围的局限,打破学科壁垒的羁绊,需要开放的思想、宽广的胸襟、多元的文化,而文学恰好在这里给我们提供丰富的多元资源——方法、技法、审美、实用等,让我们在多位的视野、广阔的视域下探讨传播理论与传播实践,寻求学科交融下传播学的发展之路。

本文为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董小玉教授(以下简称“董”)与学生程赛博(以下简称“程”)就“文学与传播学交融”这一话题的对话。

程:董教授,你如何看待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关系呢?

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相互受益。文学是人文学科、历史悠久、基础雄厚,文学可以为新闻提供坚实的写作基础,新闻写作离不开文学的典型选择、人物形象、情感因素、事件描述、细节刻画和语言个性。复旦大学黄旦在谈及自己由文学转向新闻学时曾说道:“我认为从中文转向新闻,评报是最好的方式,就是说要先会读报纸,这就如同赏析文学作品,看起来简单,涉及面却很广。”同时,新闻有助于我们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激发创作灵感。

从传播史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学和传播学的渊源。传播学科建立的历程中,文学与传播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学科的分立与分工才使得两者分道扬镳,传播学偏向整合社会科学知识与方法,文学研究越来越脱离实用与语文识读层面,走向纯文学与美学的研究发展。

程:那文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董:新闻传播需要广博的知识面,从文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等学科中,我们可以寻找到其与新闻传播学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可以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审视和研究共同的话题,并做到由点到面,融为一体,实现“1+1>2”效果。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充分利用“文、理、艺等”资源,以工科背景为技术支撑,以文学积淀为素养基础,以艺术熏陶为发展平台。在新闻传播的学习研究中,既要讲个性,又要讲共性,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是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的基础条件。

传播学研究在我国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作为一门学科,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交流、人类传播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具有多学科性的边缘学科。传播学的特殊性质必然要求其进行多学科间的互相融合和贯通,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有效的整合,使传播学研究更加深入、透彻。传播学的根系伸得越广,扎得越深,就会更加枝繁叶茂、茁壮成长,这就需要在新闻传播和各学科之间搭建有效的联系和平台,从研究实际和传播实际出发,建立稳定的学科体系,实现学科间的支撑和融合。要实现传播学科在我国的合理布局与建构,一方面还需要专家学者拓宽学术视野,进行纵向横向比较,采众学科之长和最新成果。用新的研究视野、用有原创性的教材来带动学科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也需依托各传媒业界、行业部门在实践中、资源上的支持,以期早日促成传播学科稳定的学科体系布局。

程:在当今新的传播格局下,你认为传媒专业学生如何在学习和实践中适应传媒环境的变化呢?

董:首先,传媒专业学生要做一名社会认可、业务能力强的新闻传播者,必须具备以下几点基本素养,即自身定位上,要有浓厚的人文素质,敢担当,敢立言;从业基础上,要有专业精神、职业素质和技能;发展目标上,要有前瞻思维,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发展;求学态度上,要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第二,传媒专业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和新闻采写能力,做“高理论性+强实践性”的复合型人才。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做具有较强专业理论素养的深邃的思想者。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技术、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即获取信息,解读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也包括社会交往能力、新闻敏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等。传媒学子还要努力改变“重技巧轻素养、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人文”的现状,切实提高新闻采写能力。

第三,传媒专业学生要培养自己的“思考力”、“传播力”、“实践力”。作为传媒专业学生,不应只将眼光停留在一些短期发展上,要有长远的眼光、自觉追求可持续发展。要自觉培养发展自己的“三力”:通过不断阅读、钻研知识、观察现实,培养自己的“思考力”;通过内外兼修、广采博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把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实践力”;通过各种演讲、辩论以及日常交际等活动,培养自己的“传播力”。

程:传媒业永远都是新的,你认为传媒专业学生需要关注哪些传媒前沿话题?

董:做为传媒专业学生,要做到“三敏”,即敏感、敏锐、敏捷,要有一双善于捕捉和发现的眼睛。当下,新媒体技术普遍应用、新闻热点层出不穷、三网融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认为传媒专业学生应该关注这样一些话题:

一是关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网络舆论热点事件。当下,网络舆论热点事件研究已成为传媒研究热点。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八件大事能触动老百姓神经:涉及政府官员违法乱纪问题的事件;涉及代表国家强制机器的公检法部门问题的事件;涉及垄断部门问题的事件;涉及群众利益的衣食住行、深层需要问题的事件;社会分配不合理、社会分化问题的事件;涉及国家利益、民族自豪感问题的事件;敏感国家和地区的突发性事件;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火爆事件。这些热点事件总结,能开启我们的思路,开阔我们的视野,这些舆论热点事件值得我们去关注、思考、报道、应对。

二是从新闻价值、新闻视野出发关注当前新闻热点。其一、新闻价值。“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时候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正如新华社高级记者杨继绳所言记者“是卑鄙还是崇高、是平庸还是神圣、是浅薄还是高深,在于从业者本人的良知、人格和价值取向。真正的职业记者会选择崇高、神圣、深刻、凶险,鄙视和远离卑鄙、平庸、浅薄、舒适。”影响新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新闻本身、国家因素、国际博弈等。其二,新闻视野。作为记者,不仅要做一名会报道的记者,还要做一名具有新闻视野、能够深度洞悉新闻背后隐藏着的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挖掘新闻背后的真实,理解新闻背后的真实,思考新闻背后的真实,做把握新闻能力的记者。

三是关注三网融合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互联网、电信网及广电网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对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关注法规、掌握技术、加强管理、开放竞争。

程:现在很多高校都在进行专业硕士的培养,你能以新闻传播为例,谈谈未来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之间各具怎样的优势?

董:首先,来看国内外专业硕士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西方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种类多、规模大,是研究生教育主体。如美国不完全统计有74种专业学位,2006年,占硕士学位的63.7%。而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过小,仅占硕士学位的10%。2009年,我国首次下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并逐渐推出一系列教育体系、评价体系的改革,目的在于优化研究生的整体教育结构。

我国现有报纸近2000种,广播电台近1000家,电视台3000余家,期刊杂志近万种,形成了纸质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三足鼎立的局面。据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近日的《2010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4907.96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16.3%,远远超过2009年gdp8.7%的增长率。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超过3亿,手机用户6.6亿,手机上网用户超过1.176亿,网络和移动媒体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平台。

在传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国家大力振兴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我国传媒行业现有的从业人员亟需进行知识更新、观念更新、能力提升,掌握多媒体融合的传播技术。树立社会责任感,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疏导公众情绪的能力,目前学术型硕士的培养不能满足传媒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大量适应产业升级环境的新型内容生产和传媒经营管理人才,是提升中国传媒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需要,也是振兴文化产业的需要。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以实务为导向的学科,随着传媒行业的迅速发展与变迁,对新闻传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诉求。当今的传媒行业需要能够把握市场动态、聚合社会资源、驾驭资本运营的高端人才,需要文化事业广阔、深诸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精锐人才,需要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学术型硕士在学术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学术型硕士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涵养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主要从事学术研究、高等教育等学术性工作。

而专业型硕士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专业硕士将更加适应新闻传播学学科特点的需要,为传媒教育培养真正具有强实践能力的人才。专业硕士是应用型人才,他们夯实专业、注重运用、善于交流,将理论性与实践性、学术性和职业性紧密结合,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在学科知识维度上,专业硕士熟知新闻传播专业核心知识,如新闻采写、广告策划、广电编导、资本运营等;能力结构维度上,专业硕士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将文化理论、市场经济的知识应用到创意和策划中,将语言文学知识应用到新闻编辑和校稿中,将计算机网络知识应用到新媒体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中等;在工作经验维度上,专业硕士能更好的在工作中培养、积累和丰富自己的工作技巧和能力。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第7篇

传媒艺术是当代文化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媒艺术教育在近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3艺术教育行业分析报告》显示,从2002年至2013年间,全国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从597所增加至1679所,艺术类考生人数从3.2万增加至近100万[2]。其中,直接开设了播音主持、影视类、编导类等传媒类艺术专业的高校超过100所(不包括开设传媒艺术类专业方向的高校)。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过决议,将艺术学独立为国家第13个门类,共设立5个一级学科,传媒艺术从新闻传播和文学学科中独立出来。全媒体发展对于艺术传媒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传媒艺术人才知识结构、类型、层次、数量、需求领域都较以往发生了极大变化。在传统媒介为主导时期,传媒艺术人才仅需按照固定模式提供和制作单一形态内容产品,但在媒介融合发展时期,传媒艺术人员不仅应掌握新技术和融合技能,还应具备创新创意、策划、经营、管理等素质。

2现阶段传媒艺术教育问题认识

在高校扩招后,传媒艺术类专业即面临着与其他专业类似的共性问题,如盲目扩招、师资力量不足,培养方案不成熟、缺乏培养特色等,也有传媒艺术类专业特有问题。

2.1传媒艺术人才输出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

在教育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基本)专业目录》中,融合传媒艺术专业的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设定11个专业: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制等。很多高校习惯了过去单一专业下的惯性培养模式,对于部分专业的掌控无所适从或者有心无力。国外高水平艺术院校在因材施教把握、师资力量配备、学生培养模式、与人才市场对接方面均有成熟的经验,学生在掌握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就业市场准确对接。国内很多院校仍沿用以往固定的专业模式授课,对专业的理解和建设不够,缺乏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个性引导不足,数字技术和新的教育理念引进迟缓,适应新媒体和全媒体发展的新专业发展缓慢,用人单位难以在毕业生中找到专业对口、层次合适的学生,传媒人才“供”与用人单位“需”之间出现鸿沟。

2.2学生“偏科”问题突出

许多院校按照一套固有培养方案,侧重对艺术技能和实践的培养,而忽视科技、人文、经济管理等跨学科知识的培养,学生艺术设计理念和传媒操作生产过程或缺乏对于人文关怀“精神内核”,或在综合驾驭能力上显得青涩,专业面过窄等问题使得人才规格在复合性、创新性上底气不足。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考核有自己的学位考试为标准,整体难度和水平比普通专业低,导致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在阅读外国作品和文献时存在较大困难和障碍。传媒艺术教育将艺术本体与人文、经济管理等其他学科相结合,丰富、充实传媒教育内容。

2.3需加强阐释学术理论的力度

传媒艺术发展不仅需要实践,更依赖于理论构筑。在全媒体时代,传媒艺术的传播新特性、精神性需要更为前沿、稳健、扎实的学理透视。在电影与电视、传播与艺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之中的各自性状、交织可能都需要进行理论的探究[3]。探寻并准确把握传媒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理论根基,才能确保传媒艺术教育的枝干和花叶不“长偏”。

3媒介融合发展视角下传媒艺术教育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发展需要传媒艺术教育顺势转型。在艺术门类独立以后,全媒体视角下的传媒艺术教育应围绕战略发展方向和市场需要进行转型。

3.1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扩招以后,出现学校盲目办专业、缺少培养特色的问题。传媒艺术人才培养应紧跟传媒业发展步伐,适时完善培养方案,建立因地制宜、寻求特色、注重服务社会、找准坐标、顺应时势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向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方向转型。如重庆广播电视集团与重庆工商大学的合作模式开启了高校开办传媒艺术专业培养的新篇章。重庆广电集团与工商大学在校园实践大楼内共建500平方米专业、标准化演播厅,重庆电视频道和栏目整体平移进重庆工商大学。多档受当地市民喜爱的节目在此生产,学生可全程参与节目的生产制作过程,而进驻高校的专业电视编导、记者通过定期讲评会的形式,加强对学生专业教育。目前,已构建起“记者编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生顶岗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科研模式。通过师生在业务领域“角色实践”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格局,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开创了中国传媒教育的先河。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现场的节目生产制作掌握专业知识,更能在这样的平台里面,领悟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发酵、互补共生的内在规律和外在价值,为全媒体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提供了范例。

3.2加快结构转型,培养和打造勇于创新、知识转换能力强的复合创新型传媒人才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时,高校对于传媒艺术人才的培养更应该“冷思考”。在艺术门类下,如何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和特色,促进专业布局平衡,如何做好学生专业培养、就业能力实际考核、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跨学科专业教育等,都是需要深思的问题。在国家高度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机遇下,大力培养熟悉影视与新媒体传播、掌握传媒经济与管理、传媒资本运营等人才,才能在未来社会中站稳脚步。有财经特色的高校,如重庆工商大学在对传媒艺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重视经济、管理类可能的贯穿和引进。在全媒体时代,懂得资本运营是学生踏入社会的竞争力。与单一知识结构的记者、节目制作人、编导相比,具备综合素质的传媒“职业经理人”对于未来市场的驾驭和把控能力更高一筹。

3.3深化传媒艺术教育理论建设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第8篇

传媒艺术是当代文化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媒艺术教育在近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3艺术教育行业分析报告》显示,从2002年至2013年间,全国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从597所增加至1679所,艺术类考生人数从3.2万增加至近100万[2]。其中,直接开设了播音主持、影视类、编导类等传媒类艺术专业的高校超过100所(不包括开设传媒艺术类专业方向的高校)。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过决议,将艺术学独立为国家第13个门类,共设立5个一级学科,传媒艺术从新闻传播和文学学科中独立出来。全媒体发展对于艺术传媒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传媒艺术人才知识结构、类型、层次、数量、需求领域都较以往发生了极大变化。在传统媒介为主导时期,传媒艺术人才仅需按照固定模式提供和制作单一形态内容产品,但在媒介融合发展时期,传媒艺术人员不仅应掌握新技术和融合技能,还应具备创新创意、策划、经营、管理等素质。

2现阶段传媒艺术教育问题认识

在高校扩招后,传媒艺术类专业即面临着与其他专业类似的共性问题,如盲目扩招、师资力量不足,培养方案不成熟、缺乏培养特色等,也有传媒艺术类专业特有问题。

2.1传媒艺术人才输出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

在教育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基本)专业目录》中,融合传媒艺术专业的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设定11个专业: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制等。很多高校习惯了过去单一专业下的惯性培养模式,对于部分专业的掌控无所适从或者有心无力。国外高水平艺术院校在因材施教把握、师资力量配备、学生培养模式、与人才市场对接方面均有成熟的经验,学生在掌握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就业市场准确对接。国内很多院校仍沿用以往固定的专业模式授课,对专业的理解和建设不够,缺乏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个性引导不足,数字技术和新的教育理念引进迟缓,适应新媒体和全媒体发展的新专业发展缓慢,用人单位难以在毕业生中找到专业对口、层次合适的学生,传媒人才“供”与用人单位“需”之间出现鸿沟。

2.2学生“偏科”问题突出

许多院校按照一套固有培养方案,侧重对艺术技能和实践的培养,而忽视科技、人文、经济管理等跨学科知识的培养,学生艺术设计理念和传媒操作生产过程或缺乏对于人文关怀“精神内核”,或在综合驾驭能力上显得青涩,专业面过窄等问题使得人才规格在复合性、创新性上底气不足。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考核有自己的学位考试为标准,整体难度和水平比普通专业低,导致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在阅读外国作品和文献时存在较大困难和障碍。传媒艺术教育将艺术本体与人文、经济管理等其他学科相结合,丰富、充实传媒教育内容。

2.3需加强阐释学术理论的力度

传媒艺术发展不仅需要实践,更依赖于理论构筑。在全媒体时代,传媒艺术的传播新特性、精神性需要更为前沿、稳健、扎实的学理透视。在电影与电视、传播与艺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之中的各自性状、交织可能都需要进行理论的探究。探寻并准确把握传媒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理论根基,才能确保传媒艺术教育的枝干和花叶不“长偏”。

3媒介融合发展视角下传媒艺术教育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发展需要传媒艺术教育顺势转型。在艺术门类独立以后,全媒体视角下的传媒艺术教育应围绕战略发展方向和市场需要进行转型。

3.1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扩招以后,出现学校盲目办专业、缺少培养特色的问题。传媒艺术人才培养应紧跟传媒业发展步伐,适时完善培养方案,建立因地制宜、寻求特色、注重服务社会、找准坐标、顺应时势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向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方向转型。如重庆广播电视集团与重庆工商大学的合作模式开启了高校开办传媒艺术专业培养的新篇章。重庆广电集团与工商大学在校园实践大楼内共建500平方米专业、标准化演播厅,重庆电视频道和栏目整体平移进重庆工商大学。多档受当地市民喜爱的节目在此生产,学生可全程参与节目的生产制作过程,而进驻高校的专业电视编导、记者通过定期讲评会的形式,加强对学生专业教育。目前,已构建起“记者编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生顶岗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科研模式。通过师生在业务领域“角色实践”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格局,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开创了中国传媒教育的先河。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现场的节目生产制作掌握专业知识,更能在这样的平台里面,领悟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发酵、互补共生的内在规律和外在价值,为全媒体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提供了范例。

3.2加快结构转型,培养和打造勇于创新、知识转换能力强的复合创新型传媒人才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时,高校对于传媒艺术人才的培养更应该“冷思考”。在艺术门类下,如何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和特色,促进专业布局平衡,如何做好学生专业培养、就业能力实际考核、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跨学科专业教育等,都是需要深思的问题。在国家高度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机遇下,大力培养熟悉影视与新媒体传播、掌握传媒经济与管理、传媒资本运营等人才,才能在未来社会中站稳脚步。有财经特色的高校,如重庆工商大学在对传媒艺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重视经济、管理类可能的贯穿和引进。在全媒体时代,懂得资本运营是学生踏入社会的竞争力。与单一知识结构的记者、节目制作人、编导相比,具备综合素质的传媒“职业经理人”对于未来市场的驾驭和把控能力更高一筹。

3.3深化传媒艺术教育理论建设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第9篇

尽管同1908年即诞生了第一家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美国相比,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起始较晚,且中间似乎一度中断,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为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英国的新闻与传播教育机构

最近,笔者对英国一些著名的新闻与传播教育机构进行了实地考察,这里作一概述。

伦敦大学

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创办于1983年,著名学者詹姆士・柯伦是其创始人。在建系前,该学院视觉艺术室就曾展开视觉传播教学。媒介与传播系成立后,最初提供的是传播与社会学和传播与教育学的学位教育,1985年起才开始进行媒介与传播学学位教育,20世纪80年代开始招收媒介与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该系有本科生471名,硕士研究生209名,博士生57名。该系的教学与研究在英国评价甚高。在2001年12月英国对研究型高校科研评估中,其研究能力被评为5星级(最高级),这在英国新闻与传播院系中是屈指可数的(英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推行这种评估,每6~7年进行一次,下一次评估预定在2008年举行)。在近年的英国高校教学评估中,它得分也很高,为22(满分为24)。

威斯敏斯特大学

威斯敏斯特大学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新闻与传播学教育,70年代起即开始进行该学科领域的学位教育。其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现有35名全职教工,另有约100名兼职教职员工;全院本科生约500人,硕士生约250人,博士生约50人。该院的本科新闻学专业和公共关系学专业最近3年在《卫报》对高校媒介教育的调查中位居榜首。

伯明翰大学

伯明翰大学是英国传播学研究文化学派的发源地,其当代文化研究中心首任主任霍加特(Richard Ho g gart)和继任主任霍尔(StuartHall)均是在文化与传播学研究中很有建树的国际知名学者,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的威廉斯(Raymond Will iam s)也为其作出了许多理论上的贡献。尽管目前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已解散,但该校的媒介、文化与社会研究与教学并未停止。在该校,从事这一领域教学的,是社会科学学院的社会学系。英国《卫报》新近公布的排行榜中,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在社会学领域排名第8;其社会学专业本科教育排名第4,传播学教育排名第2。

这几所英国高校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机构的各级各类本科和研究生(硕士、博士)专业方向点(新闻与传播学领域)如以下表所示:①

除了上述高校外,英国大量高校都设立了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领域的学位点(开展新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有72家),其中还包括利兹大学、拉夫堡大学、爱丁堡大学等许多综合性大学。

按层次设计培养目标

这几所高校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共同点之一,即都主张本科阶段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研究生阶段则突出深入主攻方向。

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除了国际媒介专业是以理论研究为导向外,其余各专业方向“既培养学生进行理论思维,也教授学生一系列从事媒介工作的核心技术。”②这些核心技术主要是收集信息、进行采访的技巧以及分析、处理信息的技巧。此外,该系也非常重视让学生了解传媒法和新闻传播道德。而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该系的“图像与传播”、“新闻学”、“纪录片”、“广播”、“剧本编剧”、“电视新闻学”和“故事片”7个硕士点,则深入到各个具体的媒介实务领域,进行强化训练。其课程设置,都强调培养学生的媒介实务能力及创造力和对媒介工作的分析能力。除了课程学习外,均要求提交“代表作选辑”(portfolio)。以该系新闻学硕士点为例,它要求硕士生每人交3篇新闻特写,除了个人作品外,硕士生还需递交小组作品项目成果(杂志文章)。“数字化媒介”和“媒介与传播研究”这两个专业,前者围绕关于“新”媒体的种种争论点展开研究,挑战技术决定论和对于视觉传播前景过于乐观的观点,强调媒介技术应用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后者则以跨学科的方式分析研究现代社会、文化与媒介,将对于传媒理论的强化研究和相关学科的相关研究相结合。该系的“媒介与传播专业研究型硕士点”(MRes in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媒介与传播专业哲学硕士/博士学位点(可硕博连读)的学生,则涉及广泛的媒介和传播领域,并从中选择课题,深入进行专项研究。

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的(大众)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教学,“重点在于将‘文化学研究’同‘媒介研究’结合起来”,核心在于“以传播学作为起点去理解社会的权力关系、社会关系和文化形式(cul-tural patterns)”。③而这也正是英国同美国在(大众)传播学教学与研究中的主要区别所在。科伦教授评论说,“美国的(大众)传播学研究倾向于从效果方面考察传播,将之视为社会中相互分离的、个别的影响之源。而在英国,(大众)传播学研究则倾向于将传媒视为社会的结构和文化的反映,从媒介在揭示社会本质方面考察媒介。”④在科伦教授看来,美国的传媒研究倾向于聚焦新闻传播学研究,而英国的传媒研究是同通俗文化/大众文化研究结合在一起的。这两个国家的媒介研究,在聚焦点和框架方面是不同的。这种区别,当然也在该领域的教育中反映出来:美国在传播学研究中主要使用实证方法,教学中强调实证的方法训练;而英国较为重视思辨式的研究方法,更重视理性分析训练。但是,他认为美、英的新闻与传播教育与研究各有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应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⑤使之优势互补。

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要求“本科生必须学习理论型和实践型两种类型的课程,大约各占50%的比例”,而在硕士生层面则“有所侧重”(但也并非可以全然不学理论)。⑥该校的新闻学本科教育的实践型课程,也重视新闻采访和报道的核心技巧的学习,然后,再进入按媒介种类(印刷、广电和互联网)划分的选修课程的学习。其公共关系学专业本科,内容既覆盖公共关系实践的各个方面,又包含对于公关行业的理性评判分析,考察公关行业在现代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及其同媒介的关系。该学院的研究生教育,依然关注理论与实践、媒介分析与媒介实务相结合,但突出主攻方向。例如,新闻学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是学习专业新闻实践和研究分析英国及欧洲的受众、媒介机构、历史与文化,但重在深入印刷媒介或广电媒介的专门领域学习。又如,公共传播与公共关系学专业方向尤其强调为学生进入公共传播和公共关系行业作准备,帮助学生拓宽、提高和更新这些领域的实践技巧。

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的媒介、文化与社会专业,因其学校性质及该校在媒介、文化与社会研究中的传统,定位成“并非培养新闻工作者,而是培养学生从理论上分析媒体”。⑦其本科生教育的3个学位点,不论是单项式的(single honour)还是合作式/组合式的(joint hon-ours)(有些类似于我国的单学位、双学位之分),第一年的核心课程大致相同,均包括媒介、文化与社会概论,文化分析,文化研究的技巧和方法;在第二学年,文化学理论也是必修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立,显然是为了给学生对传媒、文化与社会进行思辨式的、批判性分析奠定基础。而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各学位点的课程设置则有各自的侧重。

教育形式各有特色

我们发现,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与传播学区别明显,新闻学教育(或广义的操作性传媒教育)领域的硕士点,虽然不忘提供宽广的理论框架,但更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大众)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我们的研究发现,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的媒介、文化与社会专业研究生教育,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特点。该校社会学系的媒介、文化与社会领域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方向设置,就分为这3大类(英文表述分别为“Re-search Degrees”,“Taught Programmes”和“Research and Taught Programmes”)。在这3大类中,研究型课程对研究水平的要求最高,其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词,强调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教学型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最高,其硕士学位点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而属于研究与教学型(“Rese arch and Taught Programme”)的哲学硕士点(B型)则要求研究生修满3门课,并撰写2万词的学位论文。

就各校的特色而言,我们的调研发现,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很注意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是如此,约50%的研究生是来自国外。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带来的文化交融、文化争议等,一方面增加了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新闻与传播学领域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另一方面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对一些重要概念有不同理解,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在该院进行访问时,斯帕克斯教授特别谈到,来自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学生倾向于认为自己国家的传媒体制是自然的、正常的,该系在教学中试图让学生认识到各国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但这不等于其他国家的传媒体制就是不自然的、不正常的。

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的特点,是重视跨学科教育与研究,该系开设的“人类学与媒介”、“媒介与社会学”和“媒介与现代文学”专业都具有跨学科性质。鉴于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鉴于传媒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媒介、文化与社会专业更重视与其他院系的合作以及本系学术群体间的合作。该系开设的学士学位点,既有单项式的(single honour),又有合作式/组合式的(joint honours)(类似于我国的单学位和双学位),后者牵涉到该系和其他院系的合作,包括语言(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等)、历史学、戏剧学等专业。此外,该系的课程教学的讲座部分,采取主题式,由一个教师群体各人讲自己最擅长的课题。

学生评估多种模式

英国高校新闻与传播教学机构对学生的评估,既是规范的、严格按照程序的,又按照不同的教学阶段、学位点类型等而有所不同。这有利于在保证公平的同时,保护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适应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发展特点。

以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为例。其媒介与传播专业方向对学生的评估是持续式的,在本科第一、二年,依据的是考试和学期论文。而在本科第三年,学生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撰写学位论文,在这一情况下,评估依据的是学期论文加上学位论文;另一种选择是多修两门课而不撰写学位论文,在这一情况下,评估依据的是学期论文(包括多选的两门课程的学期论文)。另外,对于“代表作选辑”(portfolio)的要求则是本科三年一以贯之的,只是每年对作品体裁的要求不同。印刷媒介专业方向的学生,第一年要求有3篇报纸文章,第二年要求有报纸文章和以杂志文章为形式的小组项目成果,第三年要求有新闻特写加上网页制作。

该系新闻学或广义的操作性传媒教学领域的硕士研究生评估,依据的是课程考试或论文、法律考试、代表作选辑以及约7000词的论文。而传播学领域硕士研究生的评估则有所差异,主要依据6门必修课程的学期论文(约5000词左右)或课程的期末考试,加上1~1.2万字的硕士学位论文。

该系对本科生和硕士生一般无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但有严格的程序对学生论文进行评估。在新闻学领域,学生论文先由教师批改、评分,然后再由学院中的其他教师批改、评分,第三道,由校外专家评审(所有研究生的论文都需经过校外专家审阅、评分,但本科生的论文只抽取一部分请校外专家审阅、评分)。该系传播学领域对学生论文的评估,也采取类似的程序,但操作上与前者有所不同。第一道,由教师批改、评分,第二道,抽取样本,由学院的其他教师批改、评分。如果对某篇论文两次评估的结果差异较大,则进入第三道程序:找其他教师批改、评阅,并进行仲裁,然后再请校外专家进行评估。⑧论文答辩只是在一些可上可下的情况下才举行。⑨

对我们的启示

英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上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少启示。比如,其在本科阶段强调培养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研究生阶段突出深入主攻方向的做法,同我国强调理论教学,并且学位层次越高,对理论的强调程度也越高的做法是不同的。英国的做法,体现了术业有专攻的培养思路,新闻学教育/操作性传媒教育旨在培养应用性、操作性人才,即便是研究生层面也是突出其新闻实践的深广度;而以培养分析、评判传媒实践的人才为己任的传播学教育,研究生突出的则是理论知识的强化和拓展以及专项研究。从目前我国研究生报考允许跨专业、跨学科的实际情况来看,学位层次越高、对理论的强调程度也越高的做法,对于那些本科非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来说,会因缺乏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和核心专业技巧的积累而难以真正理解深层理论的问题。英国的做法,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选择。此外,对如何体现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英国的实践也是一种启迪。

英国高校各阶段/层次的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学位点,采取不同的类型、模式的实践,而我们采取的是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我们的研究生学位点,并无明确的研究型、教学型以及研究与教学型之分,甚至对文、理科的差异,也没有充分考虑,主管部门对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外语、政治、体育等,有统一的规定。这种单一模式与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之间,不无矛盾,在实际操作中,也容易陷入形式化的陷阱。实际上,把高校的所有学生培养成理论与实践最佳结合的理想人才是不现实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英国高校针对专业特点或照顾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选择的不同类型、模式,要求不一的做法,更能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也更具操作性。

英国新闻与传播教育机构对学生的评估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这一点,尤其反映在对学位论文的评估上。目前,我国高校对学位论文的评估,不分层次、不分专业,一律要求进行论文答辩。目前中国高校经过多年的扩招,本科生的规模,已经达到极为庞大的地步,其论文答辩工作需要的人力是极大的,答辩老师审阅论文的时间很有限。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毋庸讳言本科生论文答辩流于形式的问题是存在的,甚至硕士生的论文答辩都有此问题。而我们解决此问题的方式,往往是增添新的评审环节如送外校专家匿名评审、全市/省匿名抽查等。这可以起到督促学生、导师、单位重视学位论文的质量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带来答辩结果和外审或抽查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下究竟以何为准、依据什么为准的问题,而这本身也是对论文评估规范化运作的一种挑战。

当然,英国的新闻与传播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威斯敏斯特大学的斯帕克斯介绍,在英国,新闻学一直都在为自己在高校的地位而奋争,人们对实践性的新闻工作为什么要进大学学习还迷惑不解,因为从来没有大学设立开汽车专业。这似乎同我国“新闻无学”说有类似之处。看来,如何解决新闻学的应用性及其理论建设之间的对立统一问题,任重而道远,不仅在我国如此,在英国也是如此。■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新闻教育 改革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 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1983年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传播形态融合”,本意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①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②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国内较早对“媒介融合”进行研究的蔡雯教授认为“内容重整与组织重构是实践‘融合新闻’的必由之路。”③中国传媒大学苏志武教授指出“‘媒体融合型’教育教学的实质就是要突破那种按各媒体种类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传统做法,既着眼于学生的学业,更着眼于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让学生具备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其适应不同媒体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需求。”④

就目前现有研究成果来讲,学者们都已经注意到了新闻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但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并没有建立一种较有说服力的模式。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设置单一

国内新闻教育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设置往往围绕某一媒体来设置,呈现“单一化”特征。如新闻学专业课程主要围绕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设置,广播电视专业课程则以广播电视为主设置,缺乏交叉性与综合性,忽略课程之间的多维度、多层次联系,造成培养出的学生在知识结构、理论素养及技能操作上过于单一。同时,新闻学专业大多用培养文字编辑的标准培养学生,注重信息内容而非技术手段,强调对工作流程、文字加工规范标准的学习。显而易见,在媒体融合趋势及媒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传统新闻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已远远滞后于传播技术的发展。

(二)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差距明显

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对新闻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之间的有效整合提出了挑战。未来的新闻传媒需要团队合作,包括新闻策划、采访写作、技术支援等,而当前部分高校的新闻教育理念不明晰,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长时间难以适应媒体环境。结合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未来我国新闻教育只有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介、懂技术、精专业、深内涵的要求来建立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

(三)专业细分与业务技能割裂

当前,新闻传播教育被各种媒介形式切割,很难达到科学性、人文性、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如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出版与编辑专业、传播学专业等把学生框定在狭小的专业研究领域。而其中,传播学专业又被分解成网络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方向,割裂了传播学应有的学科体系。媒介融合的核心是信息和资源的整合,新闻教育不能背离传统,更不能为突出精专而过分注重专业细分,从而割裂多种技能的培养。

(四)跨媒体新闻教育相对滞后

就新闻教育而言,国内高校在搭建实战性跨媒体新闻教育平台方面,还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多数新闻学院还没有将媒介融合教育纳入必修教学体系,造成高校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传媒发展和社会需求。跨媒体新闻教育,要改变传统新闻教育体制,让学生从纯粹的理论课堂走出来,走向现实传媒的真实环境。新闻教育改革应建立在媒介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涵盖新闻教育的一般规律,夯实学生的多种技能,任何单维度取向都容易造成人才教育的片面化、滞后性。新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新闻教育实践内容,并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适应传媒快速发展需求的新闻教学体系。 二、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优化课程体系

1.改革现有课程

对现有新闻传播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改革,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各新闻学院可以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淡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界限,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内容。同时,打破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方式,对新闻教育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融合式课程体系。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全院通用基础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新开设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使新闻学专业原来只侧重于印刷媒体的课程体系得到改造,使学生可以学习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业务和新媒体传播业务,全面掌握各种类型媒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当然,改革现有课程,还可以通过增设辅修专业、增加课题研究等形式来实现。

2.拓展学科内容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加快,国内一些知名院校纷纷加快优化课程体系的步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南京金陵学院开设媒体融合专业;四川大学和成都商报联合组建四川大学跨媒体研究所,面向四川大学本科学生开设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公共选修课程。“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将被更大程度地突破,因此,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⑤

3.打造专业特色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的新闻教育专业设置已不能满足当今融合媒体发展的要求。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中,要打破院系鸿沟,整合力量,形成优势专业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根据自身实力及地域实际,打造专业特色。新闻传播原有专业,如经济新闻专业、法制新闻专业和体育新闻专业可以继续强化特色。传统新闻学专业可以在加强学生全媒体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某一个方面,在新闻评论、企业新闻、民生新闻、政府新闻、民族新闻、英语新闻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国人民大学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特色办学,推出六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基础知识,又能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发展潜力的专业课程。 (二)有效进行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教育内容多而复杂,需要对整个教育教学体系认真勾划,重视学生在校内外媒体的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1.校内媒体实训

主要是通过平时作业训练、学生自办报纸电台等,让学生就某一方面技能进行全面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在校内报刊、广播电视、校园新闻网等实战训练,熟悉新闻采编制作流程,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奠定基础。为适应媒介融合趋势,建立数字多媒体播出平台。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利用学校网站搭建了“专门的网络电视台,集中了文字、视频、音频(主要是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把校报、校电台、校电视台和网络电视台的新闻和节目等整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拥有一个融合新闻的实践平台”。⑥

2.校外媒体实习

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顶岗实践等环节与校外媒体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与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软件公司、音像制作公司等“联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就业提供多种平台。学生在校外媒体接受真实工作锻炼,可以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增强新闻敏感和策划写作能力。此外,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如新闻写作、摄影摄像、网页制作等竞赛。只有让学生“走出去”,才能使学生真正把理论学习和实战训练结合起来。

(三)提升专业综合素养

1.培养新闻专业素质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反映在新闻专业素质领域,就是要求新闻传播人员成为新闻采编制播的“多面手”。无论是新闻采编还是音视频制播,都是传统新闻学教育的基本功。但在媒介融合时代,对采编制播等基本新闻传播技能和专业素养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懂新闻,更要有技术、善管理,具有策划整合能力的新闻人才。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对于新闻基本功的教育和培养,需要不断加强。

2.培育新闻思辨能力

新闻教育的目标应注重培养新闻记者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随着新闻来源的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与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的生产与管理者。”⑦

(四)加强与媒介融合教学研究相应的“硬件”建设

媒介融合的趋势也影响了新闻教育的“硬件”设备建设。无论是平面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还是摄影实验室、电视编辑实验室、媒体融合实验室,将专业实践、仿真环节等引入新闻教育教学,为课程体系改革和学生传媒实践开辟道路。

1.设备接入

在媒介融合时代,使用wordpress创建博客网站、使用twitter更新实时信息、使用facebook上传文章日志、使用flickr和youtube分享图片视频、使用deliciuos收藏保存资料成为媒体从业人员应当掌握的基本常识,而这些手段和方法是过去传统的新闻教育课程中所不具备的,它为新闻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硬件”设备支持。

2.技术支持

传播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的壁垒与边界,多种传播媒介由共存共生走向互相融合。it行业从技术上解决了媒介融合的“硬件”建设问题,具有无限包容性特征和海量信息存储能力的互联网络,千变万化的文字处理技术、视频音频技术、特效技术、动画技术以及存储、搜索、链接、上传、下载等技术的日趋完善,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3.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

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形成融合式实践教学模式。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借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模式,学生在自主创办《新闻周刊》的基础上,创办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和网站,形成“接力传媒”集团,对学生开设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2007年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成立国内新闻学院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培养能在数码化平台上进行新闻业务的新型传媒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努力改善新闻教育教学设施与实验室设施,先后建立网络教室、电子排版系统、广播电视采编系统等新闻教学实验室,为新闻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持。

(五)解决媒介融合师资匮乏难题

1.整合师资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应在现有师资力量整合上下功夫。将拥有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龄段的新闻传播学科教师整合成突破专业局限、具有跨媒体、跨学科、跨专业的师资队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形成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精专业务能力、丰富从业经验的师资力量。同时,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理论教学中有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中有理论支撑。打破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的界限,形成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实践教师参与理论科研的新模式。

2.送出培训

一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传媒实践,通过跨媒体的采写编评摄制等技能培训和跨媒体的经营管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把最新技术、最新经验及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带到课堂上。另一方面选派一些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校交流学习,掌握新理论、学习新技术,使之成为新闻传播前沿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

3.引进合作

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在人才引进上应突破一些条条框框,把社会上具有真才实学的新闻传播教师引进来,或者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加以聘任。重视聘请兼职教授、资深专家、名记者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从业者、管理者、经营者定期讲座,开设选修课程或创建论坛等方式,传授从业经验、介绍业界最新发展动态,补充扩大课堂信息量,形成业界和学界的良性互动。

由于国内多数高校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尤其是对于新媒体教育缺乏经验。为了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可以采取依托学校传统媒体院系的教学资源,将本校优势与名校经验相结合,采取联合办学,增强教育实力,在更高层面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注释

①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②andrew nachison。 good business or good journalism lessons from the bleeding edge, a presentation to the world editors’ forum, hong kong, june 5, 2001

③蔡雯:《媒介融合趋势下如何实现内容重整与报道创新——再论“融合新闻”及其实施策略》[j],《新闻战线》,2007年,第8期。

④苏志武:《媒体融合时代应培养“全媒体记者”》[eb/ol],http://gmw.cn/01gmrb/2009-04/23/content_912637。htm。

⑤高钢:《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人才的培养》[eb/ol],http://finance.sina.com.cn/hy/20081104/19235467741.shtml。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第11篇

本文论述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本特征,重点结合对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发展现状,结合市场、行业、社会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需求,对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为学院乃至学校积极促进和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办学定位和教学模式。

关键词: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02-0146-03

一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概况

1 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

数字媒体艺术的性质是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计算机技术促进了数字艺术表现的可能性,同时,数字艺术是促进新的计算机技术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与艺术互相作用,缺一不可。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是依托数字技术产生计算机艺术与受众的交互性、便利性与实用性。数字媒体艺术的类型可大致分为二维、三维与漫画媒体等。数字媒体艺术的要素组成包括图形、文字、声音、运动、交互等等。

2 数字媒体艺术的构成

从学科的角度来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主要需要掌握包括信息通信原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传输与处理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能以一定的设计与艺术修养,运用数字媒体艺术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运用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知识进行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计算机动画、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的实际策划、设计、操作与管理等等,并通过运用数字艺术创作软件,为行业的数字媒体虚拟空间带来艺术美感,同时通过数字媒体艺术延伸人的艺术创造力,使数字媒体艺术服务,应用于社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更深刻的专业意义。(见图1)

3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简介

从学科交叉、知识与技能、思维等三个层面来看:

学科交叉层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跨学科、多门类、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的新专业。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相结合的新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知识涉及理学、工学、艺术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等不同的学科。(见图2)

知识与技能层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运用计算机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进行艺术作品设计和创意的能力,专业所培养的是能适应科技发展、时展的复合型策划、设计与制作人才。学生既要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原理和相应的知识、技能,又要熟练地掌握数字媒体艺术制作的原理和相应的知识、技能,并且具有较好的美术基础和计算机编程基础,能从事游戏设计、动画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网站设计、影像设计与编辑等领域的实际工作。

思维层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要学生具有创意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这些思维方法的培养是通过人文社科学科、计算机技术学科、艺术与设计学科等综合、互相融合的跨学科性质所达到的。

4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点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点主要包括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紧密结合,交互性,学科交叉等各方面:

(1)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紧密融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实用艺术,以数字技术作为重要支撑,同时具有数字艺术的审美特征。学生学习该专业不仅要掌握科学技术的一般原理、新科技的发展等,而且要具备艺术的综合素养,使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具有美感,美化人们的生活。

(2)交互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是在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中确立的,数字技术的产生催生了数字艺术与设计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在媒体中的运用具有传统媒体很难达到的传播信息的快速、高效与反馈特征,数字媒体艺术还具有鲜明的交互性特点。

(3)学科交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结合了计算机技术、艺术、设计与数字技术,形成了学科间的互相交叉,但又不能被其他学科与专业替代。

5 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现状

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中新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媒体艺术既是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艺术学科的发展、设计学科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顺应在数字化社会、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实用美术”拓展的生活需要与市场需要。

随着数字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数字媒体艺术的人才需求量很大。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需求的缺口在每年15万人左右。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内很多高校都相继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具统计,到2011年,全国有155所高校具备开设数字媒体专业资质。高校的本科层次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在传媒类高校开设的数字媒体专业中,把数字媒体分为两个专业,即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艺术类院校开设的主要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综合性大学中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很多开设在计算机或软件学院中,等等。

6 华东理工大学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的概况

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华东理工大学的数字媒体艺术是依托上海数字传媒产业的迅速发展为背景的。上海拥有大量的IT企业、数字媒体企业,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需求量是较大的。

从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发展的角度来看,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是全国最早拥有工业设计专业的学院之一,随着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广告学、旅游管理、风景园林、数字媒体艺术等本科专业不断显示出鲜明的特色,为社会培养输送大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学院的专业建设强调系统论、突出创造性,强调科学与人文,立足现代,面向未来,提倡设计创造合理、完美的生存、生活方式与空间。学院的整体发展为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基础。

从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础来看,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院的广告学专业(包含广告设计的教学)已开设了数年,课程设置中突出了数字媒体艺术的相关培养要求,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相关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基础与条件。开设数字传媒艺术专业,将会对学院现有专业格局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有几方面的需要:

首先,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学院学科发展的需要。

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进一步充实设计学科的内涵,增强专业的综合竞争力。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现有工业设计系、艺术设计系、传媒系与旅游管理系,并建立了艺术与设计研究所、广告与品牌文化研究所、居住形态与城市文化研究所、旅游规划与会展研究所、台湾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所。学院有本科专业包括: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旅游管理、风景园林、广告学、数字媒体艺术等。学院现有工业设计博士点、工业设计工程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计学硕士点、旅游管理硕士点、景观规划设计硕士点、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点等。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加强学科与专业的综合实力。

其次,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学院广告学专业转型发展的需要。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广告学专业办学近十年来,为社会培养与输送了大批广告策划、品牌塑造与广告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有利于广告学专业的转型升级,既是适应时展的需要,也是开拓新的发展空间的需要。

再次,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满足市场对新型人才的需要。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信息学科、媒体学科、艺术设计学科等学科交叉的新方向,以数字技术与数字艺术为特征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旨在培养既懂数字技术又具有艺术素养的现代传媒艺术设计人才,这是社会发展新的需要,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急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培养能在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电视台、影视动画制作公司、多媒体与网页设计公司、数码艺术公司、形象企划公司、产品设计公司、展示设计公司、室内设计公司等热门行业就业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将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并形成自己的定位与特色:依托华东理工大学的理工与文科背景,依托学院的学科优势,面向信息社会,以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作为两大专业方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培养适应市场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数字媒体艺术策划、设计、制作与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要素

1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方向设置

数字媒体艺术是通过计算机作为艺术创作基础,具有静态、动态或通过动态交互、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形成的融视、听等综合感官体验为特征的设计艺术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信息时代的特征。所以,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确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的课程的协调组合是很重要的,是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在理论、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和谐发展的基础。

2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色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涉及了科技、艺术设计、传播等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应用。不同的高校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因学校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在设计艺术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广告学两大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培养的人才可以在各类数字传播媒体领域、传媒机构、企业等单位从事数字媒体策划、设计、制作与管理等工作。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办学的主要特色在于:

(1)依托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以设计艺术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广告学专业作为基础,设立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两大研究方向。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学院学科专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系统论、突出创造性,强调科学与人文,立足现代,面向未来,提倡设计创造合理、完美的生存、生活方式与空间。

(2)重视艺文结合、文理结合,学科交叉。既充分发挥华东理工大学在学科领域的优势,依托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将设计学科、艺术学科的优势融入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建设上,从国内外引进优秀人才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同时加强与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现代教育中心等的合作。

(3)重视产、学、研的结合。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必须对接产业发展,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尽量吸收产业、行业最新发展的相关信息,并结合实际与企业合作。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实践中对理论、知识等的掌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践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要求学生对一些传统媒体的数字时代转型有较全面的了解,并通过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的角度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二是要求学生对IT技术、网络媒体等的迅速发展具有敏锐性,并通过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的角度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数字媒体艺术的实践领域主要包括交互设计、网页设计、影视动画设计与制作等等。本专业不仅建立完善课程体系,而且主动对接文化创意产业、设计创意产业的发展,课程的组合体现理论、知识、基础、方法、素养、设计、制作、管理、实践等教学环节相互有机组合,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面向社会、经济、文化、数字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富有团队协作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3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以我国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中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等为准。

4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分为两大主干:(1)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2)数字影像及应用。

核心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数字媒体艺术史、媒体与文化、计算机图像处理、流媒体技术及其应用、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数字媒体品牌策划与设计、摄影摄像基础、立体信息处理、影视后期与特效、数字媒体产业运营、数字动画编导制作、网络游戏设计与创作、虚拟现实与交互设计、数字媒体策划、项目管理、毕业设计等。(见图3)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专业;人才需求;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188-02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媒介融合目前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传媒业界跨领域的整合与并购,并借此组建大型跨媒介传媒集团;二是媒介技术的融合,将新的媒介技术与旧的媒介技术联合起来,形成新的传播手段甚至全新的媒介形态。①近两年,国内传统主流媒体纷纷向新媒体进军,从单一媒体向复合媒体形式发展,业务不仅涉及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也开始利用网站、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新媒体等。2010年7月1日,新华社主办的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已正式上星,成为名副其实的融合媒体。在《中国广播影视》组织的“2012全国视听新媒体大型调研”中,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被评为2012年度最具影响力网络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被评为2012年度最佳商业模式;南方都市报目前也正在打造一档深度报道的网络视频节目《南都深呼吸》,而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则已涵盖网络视听节目、手机广播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CMMB等各种新媒体业态,并向受众提供时事、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旅游、社会和汉语教学等综合信息服务。以上种种表明媒介融合不再是远景而是已成为现实。

媒介融合语境下,不同介质的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时,信息采集和表达方式出现融合。新闻从业者需要以多媒体融合的新闻技能完成新闻信息采集;新闻表达融合则要求记者和编辑需要综合运用多媒体的、与公众互动的工具与技能来完成对新闻事实的表达。②媒体的加工方式和渠道实现了多元化,记者采访后,除制作广播或电视新闻外,还要增加网络新闻、微博,报纸、手机报等多种报道方式。媒体资源也逐渐合并,各种介质的媒体正由过去的单打独斗走向与其它媒体的全面融合,进入全媒体时代。

媒介融合从生产方式到管理与营销上都给媒体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媒介融合对职业新闻传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新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新闻人才培养必然要顺应需求作出调整。

一、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需求特点

媒介融合不仅影响到新闻的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也对媒体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媒体将主要需求以下几种类型的新闻人才:

全能型新闻人才。所谓全能型新闻人才,是指拥有为多种媒介形式提供新闻产品能力的新闻人才。他们既能写新闻稿件又能拍摄新闻图片和电视新闻画面,还能够根据不同媒介形式的需求特点,将同一条新闻事件的素材制作多个形式的新闻产品,从一个产品到N个产品,并使过去相对单一的文字或图片,向视频、音频及交互产品转变。全能型记者要能够做出相关的融合新闻作品,需要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采写技巧及报道规律,掌握多种媒体技能,包括视频采集、音频制作、网络应用、图片处理甚至出镜报道等。

复合型新闻人才。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采编是多种媒介新闻生产流程的重组和整合,新闻生产更加复杂。所谓复合型人才不是简单的技术复合型人才,而是知识结构的复合、能力的复合,包括对专业知识领域的深入了解,认识社会的能力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等。③传媒的形式无论怎样变化,依然会是内容为王,靠内容取胜。媒介融合时代,发现新闻线索已经不是新闻记者的首要任务,微博的兴起使新闻来源和信息渠道剧增,记者和编辑的主要职能也已不仅仅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和重新组合。复合型人才不仅要人文知识积累丰厚,而且应具有超强的新闻敏感性,具有高超的新闻信息选择和融合能力及把关意识,并能够独立策划各类新闻及专题节目,擅长进行新闻事件分析和深入报道。

专家型新闻人才。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用户的分众化趋势也更加明显,目前媒体对受众的定位越来越趋向于小众化,节目日趋专业化。因此,根据用户需求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已成为一种重要传播形态。专家型人才就是指在掌握新闻报道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对其它某一领域的知识有相当深入的了解, 并能够准确地判断发生在这一领域的事件的新闻价值,从而展开更深层次的报道,成为这一领域的新闻报道或评论专家。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报道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也有利于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竞争力。新媒体时代,网民已成为网络传播的核心主体,由网民自身发现信息、验证信息和分享经验。与此相对应,新闻传播人才的专业职能将向“意见领袖”进行转变,而专业化的信息筛选能力、专业化的深度报道能力和专业化的时事分析能力必将成为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的重要目标。④

战略型新闻人才。媒介融合是一个发展过程。媒介融合时代需要从业者有对媒体现状,遇到的困境与机遇有敏锐的判断能力和解读能力。媒介融合时代的人才需求除了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复合型记者和编辑外,最为紧缺的就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和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而战略性人才就是能根据媒体融合过程中的阶段特点及媒介发展趋势,进行日常新闻报道策划和媒体发展规划。战略型人才不仅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决策能力,还要具有深厚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功底,既要懂传播技术,又能把握市场的动态,了解受众的心态和需求,并有媒体管理和市场整合营销的能力。

二、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培养

(一)确立专业与人文知识并重的教育理念

不同新闻媒介形式专业技术需求不同,但对从业者的人文素养要求却是一致的。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应更新观念,夯实人文科学基础知识教育,避免培养单一媒体的工匠型采编人员,而应强化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教育,培养复合型及全能型的新闻工作者。新闻教育应从单学科教育向多学科综合教育转变,培养学生既有深厚的人文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一个新闻记者最需要的不是关于本行业的计谋和机器使用方面的训练。如果他要成为一个胜任的公共事务评判员,那么他需要接受最广博和最丰富的教育。”⑤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从业者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与批判能力尤为珍贵,而这些能力的养成依赖大学时打下的基础。因此本科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应首先主修大量的人文社科知识和新闻基础理论。这些人文学科的知识基础,将帮助学生积累和形成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正确的价值观、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从容应对媒介融合趋势下多变的传播环境。

(二)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满足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需求,需要建立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构建人文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这框架的课程体系时,要加强新闻教育与相关教育融合,使课程更具开放性和兼容性。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进行教改时实施“拆墙”战略,即拆掉新闻专业与其它专业及新闻学院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墙,实行跨专业、跨媒体培养,使新闻专业的学生不仅具备多学科专业背景,还具备跨媒体专业知识,这应是新闻人才培养理念确立的方向。因此有必要在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历史、经济学、哲学、艺术学、文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的课程,实行跨学科、跨专业教学。

在重构课程体系时,还要突出新媒体技术能力培养,增加新媒体技术课程。掌握多种媒体技能,已成为新闻媒体对未来“全能型”人才需求的共识。因此需培养学生运用视频、音频、图文和网络等各种形式报道新闻事件,从以前的单一型编辑记者转换为新闻专业知识和网络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编辑记者。既掌握采访、写作、编辑能力,又掌握摄影、摄像、剪辑等数字技术,还具备了解网络、懂得网络和善用网络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文字处理、图像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处理和网络使用技术,成为一专多能的全能型媒体人才。还要适应传媒发需求,增加媒介融合、融合新闻报道等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的专业必修课。还要调整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比例,增加的专业选修课比重,增强学生选择的自由度。

(三)提升师资队伍实力,实行专业实践导师制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专业的教师同样需要知识重构和能力扩展。教师必须紧密关注学术动态和业界前沿,及时更新知识和观念,增加跨媒体知识基础,了解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技术。在全媒体时代,媒体传播空间的无限性和传播手段的复杂性,为新闻传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理论与技术双师型”要求。但无论是专业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新闻专业的教师都不可能全部精通,也无法包揽全部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任务,因此要更好地利用大学尤其是综合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涉及面广的课程如《融合报道基础》等,可由新闻系、广电系、传播系、广告系和实验室的多名教师联合主讲,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并邀请多名业界人士参与教学。这种集中院系师资优势开设课程在国外高校新闻专业已很普遍。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专业实践导师制是指从学生入学开始,由固定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持续四年的专业实践技能指导,这样不仅能做到因材施教,而且能够保障一贯性、系统性的实践培养方式的实施。也有助于导师对教学实践环节的深层参与,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同样是一种提升。

(四)重视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

自2009年微博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后,网络上各种虚假新闻、恶意炒作、侵犯公民权利的新闻比比皆是。一些主流媒体出于各种竞争考虑,不经核实,随意转发或转播,成为这些不实信息的推波助澜者,不仅影响媒体的公信力,也违背了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新闻的时效性已不再是主流媒体的优势,需要责任意识强的记者,除进行事实判断外,更要进行价值判断。这不仅考验着新闻记者的职业敏感性,也考验着记者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记者要体现专业精神与职业操守,就必须能深刻理解大众传媒对公众的作用、权力和责任。而不能象普通网友或博主一样流于对花边新闻与流言的追逐,而是要强调媒介在传承文明、传播知识中的作用。因此在新闻教育中就必须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与伦理观念。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管理能力。

注 释:

①彭祝斌,梁媛.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生产经营管理的创新[J].现代传播,2010(1).

②石长顺.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传播角色的重构[J].中州学刊,2010(6).

③刘劲松.试析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专家型知识分子;意见领袖;泛滥;快思手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众传媒业的蓬勃发展,专家(全称为专家型知识分子)借助传媒的平台,以各种形式频繁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

一、专家在传媒盛行的原因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间,出现了各种前所未有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在这种转型的大背景下,专家在传媒兴盛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传媒业需要智力资源。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类矛盾激化,各种前所未有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发挥着舆论导向和议程设置的功能。但是大多数传媒从业者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并不能对各种复杂的突发社会现象进行合理和科学的理性分析。于是,他们向各方面专家寻求智力支持,以满足受众对理性信息的需求。这样,传媒业才能更好地发挥舆论导向和议程设置的功能,从而履行社会职责。

第二,信息爆炸时代受众亟需意见领袖。当前,社会正处于信息爆炸时代。大量分散且难辨真伪的信息充斥着受众的视野。在面对这些巨量的信息时,受众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也难以判断何种信息对自身有益,这反而导致了在信息爆炸时代受众的信息匮乏。此时,受众亟需意见领袖的出现,帮助他们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甄选。对受众来说,专家的言论在很多时候可以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给他们提供一些理性参考。

第三,知识分子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消费工业的发展促成和实现了技术与社会分工的细化,知识分子在学术领域的研究趋于专业化成为必然。用拉塞尔・雅各比的说法:“公众的审美趣味无可救药的丧失也在腐蚀着公共知识分子,这些公共知识分子必然要屈从于与这个专业化时代更相事宜的专业化思想者。同时,学者康雅雄认为,现代学科制度与教育制度是知识分子专家化的直接诱因。现在,专家型知识分子已经成为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群体的主体力量。大量专业化的知识分子的出现,为传媒解读各领域内的社会现象与社会矛盾提供了广泛而强大的智力资源。

二、专家在传媒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专家借助传媒这个传播平台,以专业、理性、深入的专业知识为背景,在为受众解读各种社会现象和解决生活问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一,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鱼目混杂,假新闻、新闻炒作事件层出不穷。受众在对信息的接收过程中,由于自身辨别能力不强,往往容易被一些虚假的信息所左右,以致对受众生活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社会不稳定。例如,2011年3月,日本由于地震导致核泄漏,中国民众就谣传碘盐能防辐射,导致食用碘盐一时遭哄抢,使得多处地区出现食盐供货紧张。这时,作为意见领袖的专家出现在媒体,从科学的角度给受众解释,中国受日本核辐射的危害很小,食用碘盐亦对防核辐射收效甚微,加之政府多次公开表示,盐储备充足,这场抢盐风波才逐渐平息。可见,在信息混杂不清导致社会出现错误舆论时,作为意见领袖的专家可以以专业、科学、准确的意见,积极地、正确地影响受众的各种行为方式,从而引导社会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为受众提供理性意见。专家型知识分子都有其专门研究的领域,他们对其研究领域内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深入而前沿的思考。在传媒传播过程中,让专家介入的优势在于,他们长期对本专业内的问题有着最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不少专家已经成为了本专业领域内的权威人士和领军人物,是本领域内最具有发言权的群体。大多数专家以专业的角度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科学地解释各类社会现象,为受众和社会决策层提供理性的参考意见。

第三,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类社会现象和问题,往往是前所未有的现象,这类现象是传媒行业争相报道的焦点。由于专家一般对其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有着敏锐的洞悉和前瞻的了解,甚至对还未成熟的新事物已经进行了比较完备的研究,因此,他们往往能对最新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比较准确的解读。专家在为受众解读新兴现象的同时,同时也是对最新研究成果的展示,满足受众对新奇信息的需求,体现知识分子服务于社会的价值。如现在纳米技术已经被大多数受众所熟知,几乎所有受众都是通过传媒第一次听到“纳米”这个词,经过诸多专家在传媒传播过程中多次对纳米技术的解读,受众对纳米这个词不再感到陌生。

三、专家在传媒传播过程中凸显的问题

虽然诸多专家型知识分子介入传媒发挥了正面的意见领袖的作用,但是在传媒传播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凸现了不少问题。

第一,“专家”泛滥:言论专业性遭质疑。当前,专家在各类媒体的出现有泛滥之势。专家往往被认为是相关领域的权威人士,媒体常常需要借助专家意见领袖的功能来达到某种传播效果。于是,在传媒传播过程中,就涌现出了“专家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行各业知名、不知名的专家纷纷出现在各类媒体中;二是专家说外行话、错话、假话;三是专家言论立场不明、角色不清,为资本说话、为强权说话等等。许多出现在传媒的“专家”在专业领域内并非权威。另一种更为严重的情况是“伪专家”的出现。如2010年初出现的“张悟本”现象。张悟本原本只是纺织工厂的一名下岗职工,先前并无任何中医从业经验,但湖南卫视在没有对其进行准确的身份核查之前,就将其捧为“养生专家”、“中国食疗第一人”,任其在媒体中传播错误的观点。受众出于对湖南卫视公信力的认可,纷纷遵循伪“意见领袖”张悟本的言论,导致了全国多地观众出现食物中毒的现象。这同时也反映了相关媒体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现象。

总之,近年来,各路专家在媒体上泛滥成灾,水平良莠不齐,导致部分“专家”不仅没有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反而受到受众的种种质疑,产生了不良的传播效果。

第二,“快思手”。专家沦为传媒的工具。“快思手”源于法国学者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一书中,它质疑在电视节目的时间限制之内,专家学者们能否真正思考,并说出一些有见地的见解。事实上,专家在媒体上充当媒体“快思手”的现象比比皆是。

传媒从业者并不一定是根据专家在其领域的研究成就高低,来决定是否需要该专家的意见,他们往往只需要借助专家之名、专家之口来帮助他们表达已经评定好的内容,甚至有的时候,记者已写好文字稿,专家只需要照本宣科。从这个角度看,知识分子的话语丧失了独立性,被传媒的话语权所左右。

与此同时,部分专家已经在与传媒长期合作的过程中,成为了传媒的专业“发言工具”,他们深谙传播规律,随时可以接受采访。在评判事物时,他们通常不会对事件进行深思熟虑,而是在短时间内,抛出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实际上并无任何价值可言的观点。他们成了传媒从业者为了充足节目时间,或者借此来提高节目专业水准的工具。

以上两个方面都充分反映了部分“专家”在传媒传播过程中,充当了“快思手”的角色,彻底沦为传媒的工具,并无意见领袖的价值可言。

第三,媒体暴力。专家言论被曲解。媒体暴力一般被认为是包括电影、电视、电子游戏、报刊等在内的媒体含有或刊登的暴力内容,并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某种不良影响的暴力现象;而另外一种则是“媒体本身的暴力”,指媒体及其从业者利用媒体本身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话语权优势,对新闻当事人或被波及的人群所实施的一种暴力行为。本文中所讨论的媒体暴力是指第二种,即传媒利用其话语权优势,为迎合自身目的,粗暴地肆意歪曲或误解专家的言论。

有学者对某地区的多领域的专家作了一个随机的小样本调查统计。接受调查的专家认为“引述专家意见的报道存在的问题”一项中名列前三的问题分别为:一是内容不全面、有遗漏;二是引述内容夸大事实本质、耸人听闻;三是断章取义,忽略专家谈话时的具体语境。专业型知识分子的职业要求他们的言论严谨、理性、科学和深刻,但是大众媒体追求的浅显、快速、煽情和轰动的传播效果,两者之间的生产机制是存在很大矛盾的,造成现实中凸现很多问题。部分媒体为了达到某种哗众取宠、提高销量等目的,实施媒体暴力的力度之大已经到了肆意歪曲事实的地步,常常让受众看完标题再看内容,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现代社会处于高科技时代,随着我国公众知识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其对科学、技术的认可度也日益提高,相应地对各领域专家的认可度也增加。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时,真正的专家型知识分子的言论理应成为各种专业知识的权威所在,理应在受众中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

对于传媒而言,传媒不应滥用媒介权利,必须尊重专家的言论,不应愚弄受众,这无益于传媒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对于专家型知识分子来说,在与传媒的权利博弈中,应该捍卫言论的独立性和正当性,维护知识分子在媒介表达中的健康环境,积极地发挥正面的意见领袖的作用。专家与传媒只有在形成正确的传者意识和受众意识的前提下相互合作,才能保证专家在传播过程中发挥良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康雅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专业化与边缘化浅析[J].西安社会科学,2010(4).

2、(美)拉塞尔・雅各比著;洪洁译.最后的知识分子[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3、康鹏.从“张悟本神话”看媒体的造星运动[J].青年记者,2010(7).

4、陈媛媛.社会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媒介形象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5、鹿白,郭锡哲.媒体暴力的危害浅析[J].新闻传播,2007(11).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第14篇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恐怖事件传播的媒介环境相比“9·11”事件之时更为复杂和多元,如何在恐怖事件传播中理性秉持客观性、独立性、真实性等理念,有必要对专业主义进行话语重构。

http://

关键词 新媒体 恐怖事件传播 新闻专业主义

2014年3月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发生以来,全国发生多起因“砍人谣言”而引发群众集体狂奔的闹剧。这一现象说明,暴恐事件的传播给民众制造了媒介恐慌。当“恐怖事件”进入新旧媒体融合的环境之中,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并非拘囿于小众的朋友交际,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功能。

一、困境描述:“共生”迷局及其新闻专业主义质疑

1、恐怖事件传播的争辩:“共生论”与“工具论”

“恐怖事件”有特指含义,即由恐怖分子制造的针对民众社会或公共设施的暴力和破坏活动。一直以来,学界对恐怖分子与媒体之关系有“共生论”和“工具论”两种倾向,“共生论”将媒体与恐怖分子视为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一方面,恐怖事件为媒体报道输送广为关注的话题,恐怖事件制造的社会混乱和不安全感也增加了民众对媒体的依赖;另一方面,媒体报道为恐怖份子提供了信息输送网络。在西方社会,持“共生论”观点的研究者不在少数,美国学者鲍耶·贝尔认为,“就像媒体无法抵制恐怖事件那样,恐怖分子也离不开媒体。他们俩处于一种共生的关系中”。① “共生论”持有者在“恐怖分子需要媒体来帮助传递信息”这一论点上达成共识。“工具论”则认为媒体是反恐阵容的一把利刃,通过媒体报道,政府可以宣传反恐力度,疏导民众心理,管理社会秩序,从而降低恐怖事件风险。

随着近年来社交媒体的繁荣,“共生论”与“工具论”进入一个全新视野。由于恐怖话题的敏感性,社交网络随时有可能成为恐怖扩散的温床,从而为“共生论”提供更多的现实依据。而“工具论”也在新媒体的土壤中生出新枝,特别是随着媒体“官微”的开启,以及媒体人和社会精英的网络参与,不仅抑制了社会恐惧感,而且对自救常识、防暴策略的宣传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2、“二论”争辩中的新闻专业主义悖论

新闻专业主义职业理念是在20世纪初西方媒体煽情主义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存在着两种理解维度:“一种理解把新闻专业主义看作是新闻业的专业意识形态;而另一种理解则把新闻业看作是一种社会角色分工。”②实际上,这两种维度规划出了新闻专业主义的两种话语方式,其一是媒体作为独立行业所引申出的中立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伦理话语,即专业意识形态,其二是社会或政治为了呼应这一独立的专业意识形态所实施规训的权力话语,促使其合理履行社会角色分工。“共生论”和“工具论”可看作是新闻专业主义两种话语方式的矛盾外化。“共生论”的潜在思维是媒体作为一种中立的社会公器,既可为反恐阵营所用,也可为恐怖分子所用,任何社会力量对媒体资源的争夺处于公平关系;“工具论”的潜在思维在于政治和社会对媒体的规训拥有绝对权力,媒体应该具备社会责任、行业道德和公共追求。

但是,以媒体人和社会精英个人名义开设的社交平台却让“工具论”陷入悖论:一方面,社会个体话语权的即时性和随意性,使权力对媒体的规训在理论上不可能实现,因而社交媒体难以成为驯服的“工具”。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网络互议不仅在“规训”传统媒体自律,而且在各个领域督导政府行为,这种“反规训”颠覆了新闻专业主义中政治和社会对媒体的规训功能。

3、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理念在恐怖事件传播中的存疑

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刨除了西方新闻理念中某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存留了适应中国本土文化与现行制度的成份,“一是客观性新闻学,二是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③也可以说,“客观、独立、真实”是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的集中体现。然而,在恐怖事件传播中,这三种专业秉性均受质疑。

客观性原则要求传播中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在态度上不带有主观情绪。在恐怖事件中,情感指向性异常明显,以昆明暴恐事件为例,大部分伤亡者为农民工及家眷,现场视觉冲击力无法让传播者完全处于一种“冷眼看世界”的理性客观之中;新闻独立性原则要求传播者处于被传播事件的利益关系和权力关系之外。在恐怖势力与普通民众对峙的格局中,作为普通民众的传播者无法处身事外;真实性原则要求被传播事件的每一个具体细节都是符合实际的。在恐怖事件中,具体真实受到道德质疑,比如行凶时的残暴镜头和行凶后的血腥画面可能点燃社会复仇情绪,引起潜在恐怖势力竞相模仿,关于警方侦查计划的真实传播也将扰乱反恐布局。

二、案例分析:昆明暴恐事件中的媒介恐慌与新闻专业主义

1、新媒体与媒介恐慌

媒介恐慌论是“9·11”事件之后,国际大众传播研究学会(IAMCR)于2002年提出的概念,其思想脉络承袭了“共生论”主要理论,承认了媒体对民众恐慌心理的制造功能。在新媒体环境中,社会信息以幂计算的速度扩散,恐慌的传播速度迅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昆明暴恐事件发生之时,最早通过网络对外消息的是网名为“我要存钱买药”(9点25分)的网友:“为什么警察救护车还没来!”,这条微博引起了恐怖消息的井喷式爆发,信息中的恐惧信号也明显上升,9点31分网友“黄Y3欣-Dione”:“在餐厅吃饭,突然冲进一大堆人,然后看见一个穿着全身黑的,拿着两把长刀追着人砍,太恐怖。”当信息渐趋清晰之后,网络中的恐怖分子形象从“疯子”变为“维族人”。类似恐惧性信息之后,全民陷入恐慌。这种社会情绪蛰伏期很长,乃至事发半个月之后,全国多地发生了因“砍人谣言”而造成的大规模人群逃散。

2、昆明暴恐事件的媒介传播过程与专业主义演进

通过对昆明暴恐事件新媒体传播和传统媒体报道的研究发现,整个过程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这五个阶段形成了一个循环的舆论场,形成信息递进推力,给恐怖事件制造想象空间的同时,也给新闻专业主义带来了挑战。

在第一阶段,网友报料信息较为零散,散布的信息中蕴含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恐惧感,对恐怖分子的第一感觉是“疯子”,镇定之后的目击网友甚至开始对恐怖分子进行文学性描写:黑色蒙面人、统一的侠客着装、秘密组织的图腾、身手不凡的女杀手。这种信息刻画具有文学叙事情结,客观性和真实性元素稀缺;第二阶段,当晚10点钟之后,当地媒体开始介入调查,并公布了一些眼见或耳闻的表面信息,多数只追求“现象真实”。这一阶段的媒体尚处于兴奋期,传播血腥画面是一种媒介本能。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中当地媒体的官方微博体现了专业精神,快速、权威地传递了有效信息;第三阶段,媒体传递了中央及省市领导在现场的指示和表态,将事件升级至仪式化的政治高度;第四阶段,“人民日报”、“新华视点”、“央视新闻”等 “官微”开始对歹徒动机、警方进展、伤者救治、死者人数等信息进行定期,保证了信息的权威性;第五阶段,随着网络互议话题方向的多元化,专业主义出现分歧。

3、新闻专业主义的媒介修正

随着事态发展,新闻专业主义在“五阶段”循环中逐渐苏醒,媒介的社会功能也在“共生”和“工具”之间拉锯。在昆明暴恐事件中,媒体官微的新闻专业主义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清理谣言,阻止媒介恐慌的蔓延。

相较传统媒体,新媒体在以下两方面更好地实现了专业主义理念:第一,时效性。现场的职业记者和公民记者都可以以个人名义通过网络随时、随地、随意信息,这是传统媒体不可能做到的;第二,解释性。新闻记者不可能精通包括政治、经济、刑侦、国际关系、少数民族历史在内的所有专业性知识,这些知识正是恐怖事件传播中“整体真实”和“本质真实”所需的背景或因果,网络互议平台足以吸聚社会各方面的知识精英,参与事件评价,并对事件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这比传统媒体新闻评论栏目邀请一两个专家现场解说更具有知识广泛性、深邃性和互动性。

三、路径研究:恐怖事件传播中新闻专业主义的话语重构与应用规范

1、新闻专业主义的话语重构

伦理和权力是新闻专业主义的两种话语方式,前者要求传播具备客观性、独立性、真实性等职业理念,后者则暗指政治对媒体的权力规训。在恐怖事件传播中,新闻专业主义存在着诸多悖论,阻滞了恐怖事件的正常报道和理性传播。因此,在新旧媒体融合的环境之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话语建构理应有所突破。新闻专业主义应积极强调媒体的公共属性,在恐怖事件传播中,传播者与社会公众共同面对恐怖袭击这一巨大的现实,传播目的在于尽可能地维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而非借机争夺眼球、讨好政治或资本权力。

在伦理话语中,传播者无法逃离伤害、死亡等一系列悲剧性语境和恐惧性阴霾,传播者让受众读懂了恐怖事件所带来的内心恐惧与悲伤;传播者更无法享受超脱的独立性,在传播之时,不仅需要受到来自法律的管制,同时需要承受社会和文化的制约,比如针对某一民族或宗教的挑战性、亵渎性传播,即使没有触犯法律,也应该受到制裁。在恐怖事件传播中,传播者本身处于反恐阵营,立场鲜明;真实性是一个逐渐显形的过程,上述的传播五阶段实际是现象真实向整体真实,具体真实向本质真实的转换过程。

2、新闻专业主义的应用规范

在新旧媒体交替时代,对恐怖事件传播中新闻专业主义的应用需要进行规范:1、对整体真实与本质真实的不舍追求,是传统媒体得以存在的优势之一。这就需要传统媒体发出权威声音,挖掘深度信息。2、与官方保持“可视距离”,即互相在视线范围之内,能够及时获得权威信息或官方指示,但也避免个别官员利用权力对具体报道的无理操纵,妨碍受众知情权。3、谨慎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标明消息来源,同时做出理性鉴别。4、不策划、不煽情,维护社会情绪稳定和公众心理健康,促进事态往良性方向发展。5、不采访恐怖分子,不以客观性为借口为其提供话语平台,不擅自宣传其政治主张和谈判条件。6、不公布官方不愿公布,或者认为暂时不适宜公布的信息。7、 避免将恐怖分子与民族、宗教等概念混同,在新闻叙事和传播修辞中,避免民族歧视或宗教亵渎性质的话语或画面。8、不传播血腥画面和残忍镜头,避免以真实性为借口对恐怖细节进行描写。

http://

参考文献

①苏珊·L·卡拉瑟斯 著,张毓强 等译:《西方传媒与战争》[M].新华出版社,2002:196

②胡翼青,《自媒体力量的想象: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质疑》[J].《新闻记者》,2013(3)

③李岩,《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大陆的实践与变异》[J].《当代传播》,2011(1)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第15篇

【摘要】近年来,“媒介融合”这一媒介发展的新趋势受到高校新闻传播学界和传媒业界广泛关注。2014年8月1 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拉开了我国传媒行业深刻变革的帷幕。培养全媒体人才成为当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首要目标,但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旧有的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方式等已不适应新的媒介生态需要,很难培养出新型的全媒体人才,亟需改革,本文试图给出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新闻传播教育 改革

一、“媒介融合”给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提出迫切要求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于1983年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随着媒介更替的加速化发展以及我国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媒介融合”愈发受到传媒学界与业界的广泛重视。

媒介融合是传媒领域正在经历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单一型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加速转型,与网络、移动多媒体加速融合,取长补短。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自2009年4月起便停止出版纸质日报,专注于自己的网络版报纸。网络电台、网络视频的异军突起加速着电台听众和电视观众的流失和广播电视广告额的下滑,深刻影响着媒介生态。近年来,中国的各大传统媒体纷纷开通官方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以应对日益增加的来自网络及新媒体的挑战。在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和传播方式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并对传统媒体旧有的“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模式形成了挑战。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无论从媒介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来看,还是从我国领导人对传媒行业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来看,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这就倒逼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不能固步自封恪守陈旧教学观念,必须适应时展要求,认清和把握传媒行业发展趋势,适时对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进行改革,以培养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媒介融合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全媒体人才应成为当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目标

在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下,传统媒体在加速改变传播形态,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也在加大组织的媒体(主要是网站)建设,商业网站(门户类、专业类)蓬勃发展,这预示着市场对全媒体人才有极大需求。具体来说,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市场需要一专多能的“T”型传媒人才。

“一专”体现在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功底。随着智能手机、网络的普及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公民参与信息传播的机会越来越多,专业新闻工作者必须提高信息的权威性,加大深度报道和新闻分析的力度,这样才能区别于“公民记者”,凸显专业素养,这在无形中抬高了传统媒体职业新闻传播的门槛,要求新闻传播专业培养的人才有更加扎实的理论功底。

“多能”,一方面体现在知识渊博。传媒行业与社会各行各业密不可分,现今媒体更加青睐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辽沈晚报》、《新京报》等媒体甚至公开在招聘信息中标明需要政治学、社会学、法律、金融等专业人才。正因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全国范围内首开先河,从2012年9月开始对本科生实行的“2+2”培养模式(即:本科第一、第二学年,学生可在经济学方向、社会学方向、汉语言文学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中任选一个方向,并按上述4个方向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第三、第四学年,按照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学习。),以适应媒介变化对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需求。

此外,媒介融合环境下,要求传媒从业人员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新闻采写、信息、媒介管理、受众分析、广告经营、公关危机传播等一系列问题,单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传媒行业的需求。

“多能”,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具有多媒体技能。媒介融合内涵之一是传播技术的融合,即多媒体化。这种背景下,单一的专业技能已无法胜任新闻传播工作,熟练和运用多媒体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未来传媒行业的首选。懂新闻采写,会实践操作,文字、图片、音视频编辑、网络报道、传播策划各方面技能都要熟练,方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传媒行业。在新媒体时代,要加强培养媒介融合时代的“背包记者”。

三、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路径

如前所述,未来媒体的主流传播形态必定是多媒体融合的传播形态,市场需求也是复合型的全媒体人才,这就倒逼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必须突破固有思维,主动变革,以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

(一)课程设置应与时俱进。

加强通识教育。应通过跨专业、跨学科培养拥有广博的文化和社会科学知识、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深厚的人文修养、全面的专业技能,富有专业发展潜质的新闻传播人才。重视非新闻专业包括文史哲、法律、经济、管理、心理学等专业课程的知识教育,加强人文艺术类课程和社会科学类课程教育,这对于提高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加强跨媒体教育。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新闻学专业主要围绕着传统的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实务(以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来设置,理论性课程较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着广播电视的录、编、播等来设置,实践性课程较多,新闻传播教育被各种媒介形式切割,专业间缺乏交叉性与综合性,忽略课程之间彼此联系,培养的专业学生在知识结构、理论素养及专业实践操作上都过于单一。或是只懂书中理论,不会应用实践:或是上手实践操作能力较强,但理论功底薄弱。国内众多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亦存在此种现象,这固然有教育部课程设置的有关要求这一原因,但围绕某一媒体来安排具体课程的单一型新闻传播教育现状确是不争的事实。这已很难适应现今的媒介环境,很难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全媒体人才。

应打破专业间壁垒,互相借鉴、取长补短,逐步完善跨媒体教育。目前国内多数新闻学院还没有将媒介融合教育纳入必修教学体系,造成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和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传媒发展和社会需求。跨媒体新闻教育,要改变传统新闻教育体制,让学生从纯粹的理论课堂走出来,走向现实传媒的真实环境。

加强传播技术教育。全媒体时代要求全媒体人才,而日新月异的传媒技术要求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必须关注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变革,专业课程设置应加强网络技术课程、新媒体编辑课程、传播媒介变迁等与新兴媒介有关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全媒体意识和能力。未来我国新闻教育只有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介、懂技术、精专业、深内涵的要求来建立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

(二)及时更新新闻传播专业教师教学理念。

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媒介融合这一发展趋势,以树立媒介融合教育为方向,尽快更新教学理念。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媒介融合的引导,鼓励学生关注传媒业界动态和发展趋势。教师自身应时刻关注媒介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站在传媒领域发展前沿,做到与时俱进,关注传媒热点,只有这样才能将传媒业的变革和发展状况传达给学生。

(三)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实践性教学比重。

新闻传播学专业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要求高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在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方式上,向实践性教学倾斜。积极尝试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方法上推广案例式、研讨式教学和实践教学,改变以往一般以课程论文进行考核的单一方式。对于新闻传播方面的实务性、能力性课程,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工作和新闻传播实践能力。同时,应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平台(如校报、广播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等)、校外实践基地这些实践平台,培养学生新闻传播实践能力。

(四)加强高校与媒体之间合作。

高校与媒体的产学合作模式,有利于利用高校的教学平台和科研资源,结合媒体从业人员的实践经验,开设特色课程,共同培养符合媒体需要的人才,同时提供实践场所,使学生有机会到媒体机构中锻炼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