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范文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范文第1篇

1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龟速构防守)(规、速、构、方、手)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两再一新促生产)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2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两传选新促文化)

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①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

②教育目的也受生产关系以及政治观点与政治制度的制约;

③教育目的的制定还受到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简述美育的主要任务和意义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观,发现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修养。

美育在全面发展中起动力的作用,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美育能够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6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课程内容的设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个层次。

(1)课程计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的指导性文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

(2)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知识范围、深度结构,教学进度一级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因此人们通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7

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

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知识范围、深度结构,教学进度一级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8

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4)培养学生学科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9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统一的的规律

学生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

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智力)的基础

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品德的提高是知识学习的基础

两者有机结合

10

简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通过观察或描述对所学知识建立清晰的表象获得感性认识

贯彻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言语直观教学

(4)防止直观教学的不当和滥用

11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能力。

贯彻要求:1)加强学生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地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地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12

简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要求:

1)教学要有系统性

2紧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教学

3)按照学生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教学

4)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13

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14简述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的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5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外辅导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

16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

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17简述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善于与注意分散做斗争的能力

培养学生稳定而广泛的兴趣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使学生能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18简述如何有效的组织复习(防止遗忘的方法)

时间:及时复习,经常复习,合理分配时间

方法: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反复阅读与试图记忆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

次数:数量要适当,不宜过多;适当过度学习,过度学习50%

19简述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

(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20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知识观

①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③对于知识的理解由学生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

(2)建构主义学生观

①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②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3)建构主义学习观

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③学习的情境性。

21

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情境、控水平、妥奖惩、善归因)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2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需要励志,自我归因)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23

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24简述学习策略的类型

学习策略分为三类:

(1)第一类是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即信息加工的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2)第二类是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3)第三类是资源管理策略,是指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环境和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

25简述最近发展区含义及启示

(1)最近发展区的含义: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最近发展区的启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特别提出:“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26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27

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2)道德情感: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3)道德意志: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4)道德行为: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是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

28

促进品德形成良好方法

(说服榜样群体奖惩价值)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5)价值辨析

29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30疏导原则的贯彻要求

(讲正‘正面教育’道‘因势导利’)

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1

尊重与严格要求原则的贯彻要求

严要有度

严要有方

严要有恒

尊重学生人格个性,充分信任学生

32依靠积极与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贯彻要求

(一分为二的转变认识)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学生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33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组核成发)

(1)组建阶段:具体标表现为一个个孤立的个体,靠教师组织

(2)核心形成:这个阶段班级会涌现一批积极分子,出现核心人物

(3)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学生逐渐学会自我管理

(4)成熟阶段:这个阶段班级会形成平等、和谐、上进的氛围,学生个性发展

34班集体形成标志

(健全班风是组织目标)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

(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35

个别教育工作

(恒心才能发光)

(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4)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5)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36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看别人,看自己,多练习,多反思)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37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全、民、多、现、身)

教育的终身化(包括各年龄段的各种教育)

教育的全民化(必须面向所有人,人人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的民主化(对等计划、特权化、专制化的否定,强调平等)

教育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

教育的现代化(现代科技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并由此引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38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内性质两权一目的)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教育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39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以及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

4.互补性,机体在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5.个别差异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身心发展的实际面貌总会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

40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三有一训练,控制很全面)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④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41简述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1)社会依据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②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③受文化传统制约。

④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2)人的依据

学制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他们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水平。

(3)学制本身的依据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42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义务要延长)

(2)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职业要综合)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大众要高等)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终身要构建)

43简述教育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44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优点

用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2)缺点

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不利于因材施教

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45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要深入准确的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要有针对性,适应学生的特点

要根据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和学生对象的变化,不断更新备课的内容

要充分和周密考虑教学设计诸因素的关系和结构,并做好课前的各种准备

46简述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

分量适宜,难易适度

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47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学习材料的性质

实际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的程度

实际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实际的方法

时间因素

情绪和动机

48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记忆容量逐渐增大,短时记忆的广度接近成人

记得有意性加强

意义识记成为主要技术手段

抽象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49简述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a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b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c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a保护好奇心b解除个体对回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c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d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e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a发散思维训练b推测假设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d头脑风暴训练

50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2)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

(3)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4)原型启发。

(5)情绪与动机。

除了上述因素,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51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52简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53

简述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54

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55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完成;

(2)在复杂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3)在简单的任务中,较高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56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3)学习心向与定势。

除前面所涉及的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57简述前运算阶段的特点

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年龄是

2

7

,此阶段的特征有:

(1)“万物有灵论”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4)没有守恒概念;

(5)做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58

简述榜样示范法的贯彻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范文第2篇

1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龟速构防守)(规、速、构、方、手)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两再一新促生产)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2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两传选新促文化)

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①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

②教育目的也受生产关系以及政治观点与政治制度的制约;

③教育目的的制定还受到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简述美育的主要任务和意义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观,发现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修养。

美育在全面发展中起动力的作用,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美育能够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6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课程内容的设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个层次。

(1)课程计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的指导性文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

(2)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知识范围、深度结构,教学进度一级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因此人们通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7

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

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知识范围、深度结构,教学进度一级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8

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4)培养学生学科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9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统一的的规律

学生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

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智力)的基础

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品德的提高是知识学习的基础

两者有机结合

10

简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通过观察或描述对所学知识建立清晰的表象获得感性认识

贯彻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言语直观教学

(4)防止直观教学的不当和滥用

11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能力。

贯彻要求:1)加强学生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地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地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12

简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要求:

1)教学要有系统性

2紧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教学

3)按照学生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教学

4)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13

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14简述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的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5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外辅导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

16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

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17简述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善于与注意分散做斗争的能力

培养学生稳定而广泛的兴趣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使学生能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18简述如何有效的组织复习(防止遗忘的方法)

时间:及时复习,经常复习,合理分配时间

方法: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反复阅读与试图记忆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

次数:数量要适当,不宜过多;适当过度学习,过度学习50%

19简述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

(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20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知识观

①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③对于知识的理解由学生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

(2)建构主义学生观

①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②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3)建构主义学习观

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③学习的情境性。

21

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情境、控水平、妥奖惩、善归因)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2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需要励志,自我归因)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23

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24简述学习策略的类型

学习策略分为三类:

(1)第一类是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即信息加工的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2)第二类是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3)第三类是资源管理策略,是指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环境和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

25简述最近发展区含义及启示

(1)最近发展区的含义: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最近发展区的启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特别提出:“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26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27

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2)道德情感: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3)道德意志: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4)道德行为: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是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

28

促进品德形成良好方法

(说服榜样群体奖惩价值)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5)价值辨析

29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30疏导原则的贯彻要求

(讲正‘正面教育’道‘因势导利’)

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1

尊重与严格要求原则的贯彻要求

严要有度

严要有方

严要有恒

尊重学生人格个性,充分信任学生

32依靠积极与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贯彻要求

(一分为二的转变认识)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学生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33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组核成发)

(1)组建阶段:具体标表现为一个个孤立的个体,靠教师组织

(2)核心形成:这个阶段班级会涌现一批积极分子,出现核心人物

(3)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学生逐渐学会自我管理

(4)成熟阶段:这个阶段班级会形成平等、和谐、上进的氛围,学生个性发展

34班集体形成标志

(健全班风是组织目标)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

(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35

个别教育工作

(恒心才能发光)

(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4)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5)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36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看别人,看自己,多练习,多反思)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37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全、民、多、现、身)

教育的终身化(包括各年龄段的各种教育)

教育的全民化(必须面向所有人,人人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的民主化(对等计划、特权化、专制化的否定,强调平等)

教育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

教育的现代化(现代科技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并由此引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38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内性质两权一目的)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教育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39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以及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

4.互补性,机体在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5.个别差异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身心发展的实际面貌总会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

40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三有一训练,控制很全面)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④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41简述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1)社会依据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②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③受文化传统制约。

④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2)人的依据

学制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他们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水平。

(3)学制本身的依据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42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义务要延长)

(2)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职业要综合)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大众要高等)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终身要构建)

43简述教育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44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优点

用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2)缺点

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不利于因材施教

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45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要深入准确的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要有针对性,适应学生的特点

要根据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和学生对象的变化,不断更新备课的内容

要充分和周密考虑教学设计诸因素的关系和结构,并做好课前的各种准备

46简述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

分量适宜,难易适度

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47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学习材料的性质

实际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的程度

实际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实际的方法

时间因素

情绪和动机

48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记忆容量逐渐增大,短时记忆的广度接近成人

记得有意性加强

意义识记成为主要技术手段

抽象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49简述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a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b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c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a保护好奇心b解除个体对回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c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d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e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a发散思维训练b推测假设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d头脑风暴训练

50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2)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

(3)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4)原型启发。

(5)情绪与动机。

除了上述因素,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51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52简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53

简述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54

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55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完成;

(2)在复杂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3)在简单的任务中,较高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56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3)学习心向与定势。

除前面所涉及的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57简述前运算阶段的特点

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年龄是

2

7

,此阶段的特征有:

(1)“万物有灵论”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4)没有守恒概念;

(5)做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58

简述榜样示范法的贯彻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范文第3篇

一、关于德育模式的含义

研究德育模式,应该先弄清“模式”一词的含义。“模式”一词源于拉丁文(modus)意思是与手有关的定型化的操作样式,它最初只是指对操作过程的经验性的概括,以后这一词上升到更抽象的意义,一般通用为“方式”。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20世纪后社会活动的多样化,又从“方式”中分离出来,意指某种方式中的具体的定型化的活动形式或活动结构。《现代汉语词典》定义:“模式,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美国两位比较政治学者比尔和哈德格雷夫认为:“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英国人丹尼斯·麦奎尔和瑞典人斯文·温德尔从传播学角度将模式看作是:“用图像形式对某一事项或实体进行的一种有意简化的描述。一个模式试图表明任何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以上所述“模式”定义的发展状况看,“模式”既有抽象性,简约性特征,但它又不等于具体的事实经验,它是一般原理与具体条件相结合,原理的共性与具体的个性相结合而形成的活动结构的活动形式。“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人们进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我们研究德育模式的目的也在于此。

关于德育模式,在理查德·哈什等著、傅维利等译的《道德教育模式》中讲到:“德育模式是一种考虑教育机构中关心、判断和行动过程的方式。它包括关于人们如何发展道德的理论观点以及促进道德发展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在国内,由于德育的改革实验及国外德育模式理论的引进,德育模式问题也受到关注,其定义也得到一些探讨。有的把德育模式归入方法范畴;有的强调它与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表现出特定的结构与活动序列;还有的认为,德育模式是德育理论以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究竟如何把握这一概念。首先,德育模式不是德育方法,它与讲授、谈话等德育方法显然不属同一层次;其次,德育模式不是德育计划,计划是它的外在轮廓,仅此不足以揭示其内含的德育思想和意向;如前所述,德育模式也不是理论,至少不仅仅是理论,它还内涵着程序、结构、原则、策略等,远比纯理论丰富的多。所以,德育的方法、计划、理论、结构、程序等都是构成模式的某个要素或侧面,对其中任何一项来定义德育模式显然不太全面,在未能确切定义之前,笔者认为不妨这样描述:

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长期德育实践而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这个定义包含着理论指导、活动的结构与程序、实施原则、操作要领等诸因素统一结合构成的德育活动形式。

二、关于德育模式的比较

学校德育应实施开放型德育,要开展比较研究,横向比,纵向比,才能较全面的研究和把握德育模式。

1、我国学校的德育模式。我国建国以来学校德育受政治运动干扰,摇摆较大。曾出现过德育途径单一化、片面性的倾向。一时强调政治运动,就以运动替代德育;强调劳动重要,就以劳动压倒一切;强调业务,就以智代德。这些片面的作法,都是不利于充分发挥各种途径的作用,实现德育目标任务的。人的品德是多种多样的,品德结构又十分复杂,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单靠一种德育模式、途径是完不成的,必须采用多种方式实施德育,才能产生最佳德育效果。这些年来,不少学校采用的主要德育模式有:各科教学德育模式,主要通过挖掘各科教学内容的内在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德育;社会实践德育模式,强调德育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形成高尚的品德;组织活动德育模式,通过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组织开展的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进行德育;从环境角度讲,还有班级德育模式,强调班级德育的基础和主体;社会德育模式强调通过社会教育机构、社会舆论、社会交往施加德育影响;家庭德育模式,强调家庭是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基础,是塑造人们灵魂的第一个环节。这些德育模式,都不同程度从某一方面发挥了德育作用。

2、西方学校的德育模式。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范文第4篇

高校德育评估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它依据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技术手段对高校德育作出评述与估量。“评述”侧重于定性描述,它以高校德育目标体系为依据;而“估量”则侧重于定量,以反映高校德育目标程度的具体指标体系即德育评估指标体系为依据。德育评估应该是定性和定量的有机统一,是对高校德育过程及其结果作出某种意义下的价值判断。本文就高校德育评估的客体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问题及评估的分值问题等作些探讨。

一德育评估的客体问题

评估的客体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并认为评估客体可以随便设定,这是严重的失误。

要实现高校的德育目标,完成高等教育的任务,很有必要进行德育评估。实践证明:德育评估是高校德育不可缺少的环节。要使评估得以实现,必须具备几个相互独立的要素:即评估者,评估客体(被评估者),评估指标体系(评估依据),评估的程序和方法,评估结果及其表达和解释。在诸要素中,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及评估的程序和方法都是以特定的评估客体为前提的,因此评估客体的确定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高校德育的评估应从三个层面进行,同时分别确定评估客体。第一层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各高等学校的评估。主要由各省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及中央有关德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制定高校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组织力量对高校的德育现状进行评估。如浙江省教委、教育工委制定《浙江省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评估标准》,对各高等学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状况进行评估。第二层面:学校对各设定集体的评估。学校根据《大纲》要求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具体展开总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各设定集体进行评估。如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制定《班风、年级学生工作评估条例》,对各年级、班级德育工作情况、学风建设情况进行评估。第三层面:各系(院、分院)对学生个体德育状况进行评估。为了使德育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学校制定《学生德育测评方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全面的规范。德育评估分三个层面,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纵横交叉的目标连锁体系,从而实现高校德育总目标。

高校德育在第一层面、第三层面上的评估开展得比较顺利,成效也较为显著。在第二个层面上的评估显得比较薄弱,存在的问题也较多:有的院校放弃了在这一层面上的评估;有的院校评估客体设定“失当”,极大地阻碍了德育评估功能的有效发挥。要做好德育评估工作,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力量,取得各方面支持、共识。系(院、分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必须吸收进入评估领导班子。

如果以系(院、分院)作为评估客体,系(院、分院)分管领导作为评估客体的直接承担者置于“被评估者”的地位,这种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二位一体”的矛盾、冲突是无法回避、解决的。因此,以系级单位作为评估客体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不能成立的,它违背了使评估得以有效进行的诸要素的独立性。

以年级、班级作为评估客体,克服了上述矛盾,评估客体的直接承担者是各年级(以系、专业为单位)的年级主任和班主任。各系学生工作负责人比较“超脱”地开展工作。作为系级学生工作负责人,一方面根据学校统一要求积极推进德育评估,领导其所在各年级积极开展年级学生工作竞赛,各班级开展班风达标活动。另一方面,他又作为评估者,检查、督促全校的德育工作,特别关心其所在系(分院)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经常提出整改意见。同时,作为众多评估客体的承担者——年级主任,既是德育目标的执行者,又是实施具体目标的领导者,他们经常处在“决策者”的地位,他们权衡、考虑如何有效地落实德育目标。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各评估客体的竞争性,还可以全方位培养学生管理干部,使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因此,笔者认为:各高校应建立以系(院、分院)为实体,以其年级为相对独立的学生工作格局,配足一定数量的年级主任并确定其工作职责,开展年级学生工作竞赛、班风竞赛,全面落实德育目标。

二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问题

在《论高校德育的目标管理》一文中,笔者曾就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事情。《大纲》是国家对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指导和规范全体教职工教育思想和行为的重要依据,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德育实行管理与检查评估的根据。《大纲》明确指出:“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纲》规定了高校德育的目标及其具体的规格要求,起到了“导航”作用。但总体而言,这个“具体的规格要求”还是比较笼统的,抽象的。在具体的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照抄照搬,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努力把《大纲》内化为自己的德育要求,形成自己的德育目标,建构属于自己的、具体的、动态的德育目标体系。

德育目标体系的建构,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方向性”依据,定性地反映高校德育工作努力方向。但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必须使高校德育目标体系上升到德育评估指标体系。德育目标体系与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评估指标体系通常是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数值化的,同一德育目标可以用几个不同的指标来反映,而某一指标也可以反映几方面的德育目标。德育评估指标体系主要从质和量两方面判断德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而不是德育所追求的目标。明确德育目标与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联系和区别,是建构科学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前提。

建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必须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指标体系具有时代性。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体现先进性与方向性,指标、权重、标准都应体现时代精神,它应该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德育评估的根本目的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打上时代烙印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目标本身是体现时代特色的,因此评估指标体系应与德育目标一致,体现时代要求。

二是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可接受性。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其实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评估指标体系是否具有可接受性。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必须实事求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建立学校德育目标体系的基础上,建构切实可行的、广大师生都能接受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

三是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德育评估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及其过程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又是重要的前提。评估指标体系要尽可能的简明,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如果过于理想化势必造成操作困难;评估指标体系如果过于简单就不能全面、整体地反映德育状况,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是德育评估指标体系要具有独立性。同一层次的指标之间必须是相互独立的,每项指标都要有明确的独特的含义,做到内涵明确,外延清楚,每项指标的含义尽可能不重复,逻辑上必须是并列的,避免交叉或因果关系。

因此,笔者认为: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既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又要考虑因素的可行性。既简单易行,又抓住主要问题;既不能抽象、笼统地用简单空泛的“公式”硬套生动的具体的德育实践,又不能过于繁琐、人为地把问题复杂化,用琐碎、孤立、繁杂的“目标集合”来冲淡学校德育总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和可能,经过反复筛选和提炼,形成完整而简练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

三德育评估的分值问题

评估分值是评估客体德育状况的物化形式,是德育评估的量化体现,是“估”的结果。因此把德育评估的分值当作唯一的衡量德育工作成效的标准,是不恰当的,还要考虑其它因素。

德育评估分值的不确定性因素。根据德育目标,建构德育评估体系X,各具体评估指标xi。建构评估指标体系是具体到抽象的反复过程,我们建立的具体的评估指标体系只能是尽可能地反映德育目标,而不可能全部、完全反映德育目标。而德育的实践领域是极其生动和丰富的,实现德育目标的途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德育实践领域的丰富性、多样性与德育评估体系的非完全性是一对无法克服的矛盾,必将导致评估分值的不确定性。在建构评估指标体系时,只要评估项目xi,各项目xi的权重ai({图}ai=1),项目xi的评估等级(赋值给分法)这三个要素,只要其中有一个稍作调整,其评估的分值都将发生变化,这是评估体系本身所致。

造成评估分值不确定性的另一个原因是“评估过程”。在确定评估指标体系的前提下,根据评估条例,进行跟踪调查、信息搜集、总汇、数据处理。由于:(1)过程的复杂性造成信息收集的不完全。德育评估是在完全搜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过程及其程序的复杂性,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信息丢失现象。(2)评估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由于评估者认识上的偏差及感情因素,在信息汇总,掌握处理等方面造成偏差,影响评估分值。

德育评估的分值的不确定性因素,决定了我们不能把它当作唯一的衡量德育工作成效的标志。实际上,分值不过是“估量”的结果,还需要对德育工作作出“评述”。在尚未建立德育评估体制时,我们对德育工作只进行简单的定性描述,缺乏的正是这种上升为定量的分析;而德育评估付诸实践以后,“矫枉过正”,如果反过来又忽略了定性评估,用公布分数、排名次等的方法,简单地处理“估”的结果,那就大大地违背了德育评估工作的初衷。德育评估也难以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导向作用、激励强化作用、调节控制作用。“评述”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对德育评估的分值进行解释,分值不是一个抽象的数值符号,蕴含着一定的价值、意义;(2)对评估客体进行适当评价,哪些方面做得更好,哪些方面有待提高、加强,指出长处、短处,优点、缺点;(3)对评估对象的变化(进步或退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46(1999)05-0084-03

高校德育评估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它依据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技术手段对高校德育作出评述与估量。“评述”侧重于定性描述,它以高校德育目标体系为依据;而“估量”则侧重于定量,以反映高校德育目标程度的具体指标体系即德育评估指标体系为依据。德育评估应该是定性和定量的有机统一,是对高校德育过程及其结果作出某种意义下的价值判断。本文就高校德育评估的客体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问题及评估的分值问题等作些探讨。

一德育评估的客体问题

评估的客体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并认为评估客体可以随便设定,这是严重的失误。

要实现高校的德育目标,完成高等教育的任务,很有必要进行德育评估。实践证明:德育评估是高校德育不可缺少的环节。要使评估得以实现,必须具备几个相互独立的要素:即评估者,评估客体(被评估者),评估指标体系(评估依据),评估的程序和方法,评估结果及其表达和解释。在诸要素中,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及评估的程序和方法都是以特定的评估客体为前提的,因此评估客体的确定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高校德育的评估应从三个层面进行,同时分别确定评估客体。第一层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各高等学校的评估。主要由各省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及中央有关德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制定高校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组织力量对高校的德育现状进行评估。如浙江省教委、教育工委制定《浙江省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评估标准》,对各高等学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状况进行评估。第二层面:学校对各设定集体的评估。学校根据《大纲》要求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具体展开总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各设定集体进行评估。如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制定《班风、年级学生工作评估条例》,对各年级、班级德育工作情况、学风建设情况进行评估。第三层面:各系(院、分院)对学生个体德育状况进行评估。为了使德育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学校制定《学生德育测评方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全面的规范。德育评估分三个层面,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纵横交叉的目标连锁体系,从而实现高校德育总目标。

高校德育在第一层面、第三层面上的评估开展得比较顺利,成效也较为显著。在第二个层面上的评估显得比较薄弱,存在的问题也较多:有的院校放弃了在这一层面上的评估;有的院校评估客体设定“失当”,极大地阻碍了德育评估功能的有效发挥。要做好德育评估工作,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力量,取得各方面支持、共识。系(院、分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必须吸收进入评估领导班子。

如果以系(院、分院)作为评估客体,系(院、分院)分管领导作为评估客体的直接承担者置于“被评估者”的地位,这种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二位一体”的矛盾、冲突是无法回避、解决的。因此,以系级单位作为评估客体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不能成立的,它违背了使评估得以有效进行的诸要素的独立性。

以年级、班级作为评估客体,克服了上述矛盾,评估客体的直接承担者是各年级(以系、专业为单位)的年级主任和班主任。各系学生工作负责人比较“超脱”地开展工作。作为系级学生工作负责人,一方面根据学校统一要求积极推进德育评估,领导其所在各年级积极开展年级学生工作竞赛,各班级开展班风达标活动。另一方面,他又作为评估者,检查、督促全校的德育工作,特别关心其所在系(分院)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经常提出整改意见。同时,作为众多评估客体的承担者——年级主任,既是德育目标的执行者,又是实施具体目标的领导者,他们经常处在“决策者”的地位,他们权衡、考虑如何有效地落实德育目标。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各评估客体的竞争性,还可以全方位培养学生管理干部,使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因此,笔者认为:各高校应建立以系(院、分院)为实体,以其年级为相对独立的学生工作格局,配足一定数量的年级主任并确定其工作职责,开展年级学生工作竞赛、班风竞赛,全面落实德育目标。

二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问题

在《论高校德育的目标管理》一文中,笔者曾就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事情。《大纲》是国家对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指导和规范全体教职工教育思想和行为的重要依据,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德育实行管理与检查评估的根据。《大纲》明确指出:“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纲》规定了高校德育的目标及其具体的规格要求,起到了“导航”作用。但总体而言,这个“具体的规格要求”还是比较笼统的,抽象的。在具体的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照抄照搬,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努力把《大纲》内化为自己的德育要求,形成自己的德育目标,建构属于自己的、具体的、动态的德育目标体系。

德育目标体系的建构,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方向性”依据,定性地反映高校德育工作努力方向。但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必须使高校德育目标体系上升到德育评估指标体系。德育目标体系与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评估指标体系通常是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数值化的,同一德育目标可以用几个不同的指标来反映,而某一指标也可以反映几方面的德育目标。德育评估指标体系主要从质和量两方面判断德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而不是德育所追求的目标。明确德育目标与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联系和区别,是建构科学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前提。

建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必须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指标体系具有时代性。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体现先进性与方向性,指标、权重、标准都应体现时代精神,它应该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德育评估的根本目的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打上时代烙印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目标本身是体现时代特色的,因此评估指标体系应与德育目标一致,体现时代要求。

二是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可接受性。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其实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评估指标体系是否具有可接受性。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必须实事求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建立学校德育目标体系的基础上,建构切实可行的、广大师生都能接受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

三是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德育评估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及其过程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又是重要的前提。评估指标体系要尽可能的简明,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如果过于理想化势必造成操作困难;评估指标体系如果过于简单就不能全面、整体地反映德育状况,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是德育评估指标体系要具有独立性。同一层次的指标之间必须是相互独立的,每项指标都要有明确的独特的含义,做到内涵明确,外延清楚,每项指标的含义尽可能不重复,逻辑上必须是并列的,避免交叉或因果关系。

因此,笔者认为: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既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又要考虑因素的可行性。既简单易行,又抓住主要问题;既不能抽象、笼统地用简单空泛的“公式”硬套生动的具体的德育实践,又不能过于繁琐、人为地把问题复杂化,用琐碎、孤立、繁杂的“目标集合”来冲淡学校德育总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和可能,经过反复筛选和提炼,形成完整而简练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

三德育评估的分值问题

评估分值是评估客体德育状况的物化形式,是德育评估的量化体现,是“估”的结果。因此把德育评估的分值当作唯一的衡量德育工作成效的标准,是不恰当的,还要考虑其它因素。

德育评估分值的不确定性因素。根据德育目标,建构德育评估体系X,各具体评估指标xi。建构评估指标体系是具体到抽象的反复过程,我们建立的具体的评估指标体系只能是尽可能地反映德育目标,而不可能全部、完全反映德育目标。而德育的实践领域是极其生动和丰富的,实现德育目标的途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德育实践领域的丰富性、多样性与德育评估体系的非完全性是一对无法克服的矛盾,必将导致评估分值的不确定性。在建构评估指标体系时,只要评估项目xi,各项目xi的权重ai({图}ai=1),项目xi的评估等级(赋值给分法)这三个要素,只要其中有一个稍作调整,其评估的分值都将发生变化,这是评估体系本身所致。

造成评估分值不确定性的另一个原因是“评估过程”。在确定评估指标体系的前提下,根据评估条例,进行跟踪调查、信息搜集、总汇、数据处理。由于:(1)过程的复杂性造成信息收集的不完全。德育评估是在完全搜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过程及其程序的复杂性,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信息丢失现象。(2)评估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由于评估者认识上的偏差及感情因素,在信息汇总,掌握处理等方面造成偏差,影响评估分值。

德育评估的分值的不确定性因素,决定了我们不能把它当作唯一的衡量德育工作成效的标志。实际上,分值不过是“估量”的结果,还需要对德育工作作出“评述”。在尚未建立德育评估体制时,我们对德育工作只进行简单的定性描述,缺乏的正是这种上升为定量的分析;而德育评估付诸实践以后,“矫枉过正”,如果反过来又忽略了定性评估,用公布分数、排名次等的方法,简单地处理“估”的结果,那就大大地违背了德育评估工作的初衷。德育评估也难以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导向作用、激励强化作用、调节控制作用。“评述”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对德育评估的分值进行解释,分值不是一个抽象的数值符号,蕴含着一定的价值、意义;(2)对评估客体进行适当评价,哪些方面做得更好,哪些方面有待提高、加强,指出长处、短处,优点、缺点;(3)对评估对象的变化(进步或退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46(1999)05-0084-03

高校德育评估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它依据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技术手段对高校德育作出评述 与估量。“评述”侧重于定性描述,它以高校德育目标体系为依据;而“估量”则侧重于定量,以反映高校德 育目标程度的具体指标体系即德育评估指标体系为依据。德育评估应该是定性和定量的有机统一,是对高校德 育过程及其结果作出某种意义下的价值判断。本文就高校德育评估的客体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问题及评 估的分值问题等作些探讨。

一 德育评估的客体问题

评估的客体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并认为评估客体可以随便设定,这是严重的失误。

要实现高校的德育目标,完成高等教育的任务,很有必要进行德育评估。实践证明:德育评估是高校德育 不可缺少的环节。要使评估得以实现,必须具备几个相互独立的要素:即评估者,评估客体(被评估者),评 估指标体系(评估依据),评估的程序和方法,评估结果及其表达和解释。在诸要素中,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及评估的程序和方法都是以特定的评估客体为前提的,因此评估客体的确定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高校德育的评估应从三个层面进行,同时分别确定评估客体。第一层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 各高等学校的评估。主要由各省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及 中央有关德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制定高校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组织力量对高校的德育现状进行评估。如浙江省 教委、教育工委制定《浙江省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评估标准》,对各高等学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状况进行评 估。第二层面:学校对各设定集体的评估。学校根据《大纲》要求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 ,具体展开总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各设定集体进行评估。如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制定《班 风、年级学生工作评估条例》,对各年级、班级德育工作情况、学风建设情况进行评估。第三层面:各系(院 、分院)对学生个体德育状况进行评估。为了使德育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学校制定《学生德育测评方案》,对 学生的行为进行全面的规范。德育评估分三个层面,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纵横交叉的目标连锁体系,从 而实现高校德育总目标。

高校德育在第一层面、第三层面上的评估开展得比较顺利,成效也较为显著。在第二个层面上的评估显得 比较薄弱,存在的问题也较多:有的院校放弃了在这一层面上的评估;有的院校评估客体设定“失当”,极大 地阻碍了德育评估功能的有效发挥。要做好德育评估工作,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力量,取得各 方面支持、共识。系(院、分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必须吸收进入评估领导班子。

如果以系(院、分院)作为评估客体,系(院、分院)分管领导作为评估客体的直接承担者置于“被评估 者”的地位,这种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二位一体”的矛盾、冲突是无法回避、解决的。因此,以系级单位作为 评估客体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不能成立的,它违背了使评估得以有效进行的诸要素的独立性。

以年级、班级作为评估客体,克服了上述矛盾,评估客体的直接承担者是各年级(以系、专业为单位)的 年级主任和班主任。各系学生工作负责人比较“超脱”地开展工作。作为系级学生工作负责人,一方面根据学 校统一要求积极推进德育评估,领导其所在各年级积极开展年级学生工作竞赛,各班级开展班风达标活动。另 一方面,他又作为评估者,检查、督促全校的德育工作,特别关心其所在系(分院)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经 常提出整改意见。同时,作为众多评估客体的承担者——年级主任,既是德育目标的执行者,又是实施具体目 标的领导者,他们经常处在“决策者”的地位,他们权衡、考虑如何有效地落实德育目标。这样可以极大地激 发各评估客体的竞争性,还可以全方位培养学生管理干部,使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因此,笔者认为:各高校应建立以系(院、分院)为实体,以其年级为相对独立的学生工作格局,配足一 定数量的年级主任并确定其工作职责,开展年级学生工作竞赛、班风竞赛,全面落实德育目标。

二 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问题

在《论高校德育的目标管理》一文中,笔者曾就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德育目 标的确定,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事情。《大纲》是国家对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思 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指导和规范全体教职工教育思想和行为的重要依据,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对 高等学校德育实行管理与检查评估的根据。《大纲》明确指出:“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大纲》规定了高校德育的目标及其具体的规格要求,起到了“导航”作用。但总体而言,这个“具体的规格 要求”还是比较笼统的,抽象的。在具体的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照抄照搬,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努力把《大纲》内化为自己的德育要求,形成自己的德育目标,建构属于自己的、具体的、动态的德育目标体 系。

德育目标体系的建构,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方向性”依据,定性地反映高校德育工作努力方向。但我们 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必须使高校德育目标体系上升到德育评估指标体系。德育目标体系与德育评估指标体 系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评估指标体系通常是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数值化的,同一德育目标可以用几个 不同的指标来反映,而某一指标也可以反映几方面的德育目标。德育评估指标体系主要从质和量两方面判断德 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而不是德育所追求的目标。明确德育目标与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联系和区别,是建构科学 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前提。

建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必须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指标体系具有时代性。

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体现 先进性与方向性,指标、权重、标准都应体现时代精神,它应该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德育评估的根本目的是 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打上时代烙印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目标本身是体现时代特 色的,因此评估指标体系应与德育目标一致,体现时代要求。

二是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可接受性。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其实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十分重要的一 条就是评估指标体系是否具有可接受性。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必须实事求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建 立学校德育目标体系的基础上,建构切实可行的、广大师生都能接受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

三是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德育评估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及其过程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又是重要的前提。评估指标体系要尽可能的简明,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如果过于理想化势必造成操作困难;评 估指标体系如果过于简单就不能全面、整体地反映德育状况,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是德育评估指标体系要具有独立性。同一层次的指标之间必须是相互独立的,每项指标都要有明确的独 特的含义,做到内涵明确,外延清楚,每项指标的含义尽可能不重复,逻辑上必须是并列的,避免交叉或因果 关系。

因此,笔者认为: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既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又要考虑因素的可行性。既简单易行, 又抓住主要问题;既不能抽象、笼统地用简单空泛的“公式”硬套生动的具体的德育实践,又不能过于繁琐、 人为地把问题复杂化,用琐碎、孤立、繁杂的“目标集合”来冲淡学校德育总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和可能,经 过反复筛选和提炼,形成完整而简练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

三 德育评估的分值问题

评估分值是评估客体德育状况的物化形式,是德育评估的量化体现,是“估”的结果。因此把德育评估的 分值当作唯一的衡量德育工作成效的标准,是不恰当的,还要考虑其它因素。

德育评估分值的不确定性因素。根据德育目标,建构德育评估体系X,各具体评估指标xi。建构评估指标体 系是具体到抽象的反复过程,我们建立的具体的评估指标体系只能是尽可能地反映德育目标,而不可能全部、 完全反映德育目标。而德育的实践领域是极其生动和丰富的,实现德育目标的途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德育 实践领域的丰富性、多样性与德育评估体系的非完全性是一对无法克服的矛盾,必将导致评估分值的不确定性 。在建构评估指标体系时,只要评估项目xi,各项目xi的权重ai({图}ai=1),项目xi的评估等级(赋值给分法 )这三个要素,只要其中有一个稍作调整,其评估的分值都将发生变化,这是评估体系本身所致。

造成评估分值不确定性的另一个原因是“评估过程”。在确定评估指标体系的前提下,根据评估条例,进 行跟踪调查、信息搜集、总汇、数据处理。由于:(1)过程的复杂性造成信息收集的不完全。德育评估是在完全 搜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过程及其程序的复杂性,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信息丢失现象。 (2)评估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由于评估者认识上的偏差及感情因素,在信息汇总,掌握处理等方面造成偏差 ,影响评估分值。

德育评估的分值的不确定性因素,决定了我们不能把它当作唯一的衡量德育工作成效的标志。实际上,分 值不过是“估量”的结果,还需要对德育工作作出“评述”。在尚未建立德育评估体制时,我们对德育工作只 进行简单的定性描述,缺乏的正是这种上升为定量的分析;而德育评估付诸实践以后,“矫枉过正”,如果反 过来又忽略了定性评估,用公布分数、排名次等的方法,简单地处理“估”的结果,那就大大地违背了德育评 估工作的初衷。德育评估也难以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导向作用、激励强化作用、调节控制作用。“评述”应从 以下几方面进行:(1)对德育评估的分值进行解释,分值不是一个抽象的数值符号,蕴含着一定的价值、意义; (2)对评估客体进行适当评价,哪些方面做得更好,哪些方面有待提高、加强,指出长处、短处,优点、缺点; (3)对评估对象的变化(进步或退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范文第7篇

关键词:思政;普通动物学;德育;水产养殖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同向同行、相互配合、相互支撑,有利于实现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积极响应中央要求,2018年起就要求专业课程建设必须加入思政元素。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自2003年开设水产养殖专业以来,就把普通动物学作为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如何使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普通动物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好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常值得探索的一项课题。本文将普通动物学的部分内容与思政元素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与课程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绪论部分——引经据典,实施思政教育

普通动物学展示了人类认知动物世界的历程,是无数动物学家和生物学家对动物世界的总结和提炼。其中,绪论是这门课程的概要,具有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课程意义与重要性的作用。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向学生讲述各种正面事例。如,当讲述动物学发展简史时,可以顺势介绍明朝的著名科学家李时珍,简要介绍他用了27年时间编著《本草纲目》。期间,李时珍以身试药,尝遍百草的事迹能让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讲述孟德尔遗传定律时,教师可以简要讲述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在做出了奠基性突破后,虽终生没有被当时主流学术界认可,却依旧坚持真理的科研精神。孟德尔的事迹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伟大的科学家是如何淡泊名利、一心科研的。讲到哺乳动物,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著名动物育种专家熊远著院士。除了介绍他在科研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还可简要介绍熊远著院士治学严谨、为人师表、甘为人梯的精神,并讲述他以此精神培养了一大批学科带头人,为中国动物遗传育种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这些讲述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他们探索世界的精神和造福人类的情怀能够深深震撼学生的内心,有利于提高课程思政和专业知识的教学效果。

二、原生动物门——讲述抗疟药青蒿素的研发,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原生动物源于生活,又能影响生活。任课教师要努力提高思政水平,从思政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周边生活,努力挖掘富含思政元素的原生动物的生活案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学习原生动物门知识的过程中树立讲究卫生的生活理念。当课程内容介绍到原生动物门孢子纲——间日疟原虫时,就不得不提到我国本土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屠呦呦教授。教师简要介绍其团队如何创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2],并讲述屠呦呦教授团队抗疟药研发的艰难过程以及药物成功研制的重大意义,告诉同学们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是我国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被世界认可的标志。同时,讲述疟疾为什么让人谈之色变,此疾病为何能够影响人类历史的进程。由此可见,原生动物虽然微小,但跟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研究小小的原生动物也能为国家和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生活中还有很多既包含思政元素又融合原生动物知识的生活案例。任课教师需要认真观察思考,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导入思政元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树立良好的“三观”。

三、节肢动物门——通过虾蟹育种研发的事例,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其中,我们研究比较深入的就是甲壳动物中的虾蟹。众所周知,虾蟹类不但经济价值高、而且营养丰富,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我国人民非常喜爱的动物蛋白来源。对虾的营养价值高、口感好,深受大众喜爱。对虾属于海洋水产珍品,但由于其野生资源有限,长期以来一直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因此,对虾人工养殖技术能否实现显得尤为重要。讲述到对虾结构的时候,可以顺势介绍赵法箴院士的科研事迹。教师可介绍他如何长期致力于对虾繁育技术和对虾养成技术的科学研究,以为对虾的全人工繁育技术和对虾养成技术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同时,讲述赵法箴院士科研成果的重要意义:不仅推动了中国对虾养殖事业的大力发展,而且对海区放流虾苗的增殖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养虾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要告诉学生,赵法箴院士能做出科研成果,离不开其对对虾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所谓地基不牢,地动山摇。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对对虾知识的掌握,又能促进学生对从事科研的认可。讲述河蟹结构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位已故科学家——王武教授。简要讲述王武教授如何解决了中华绒螯蟹育苗和养殖的技术难题,以为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养殖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教导学生,其人生信条中的决心、节俭、勤劳、谦虚、热情,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还有很大学习价值。上述案例中两位水产专家努力工作和攻坚克难的精神会深深地震撼学生的内心。总之,这些恒农兴邦案例能够强化学生的科技兴农、创新兴农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其科研精神。

四、鱼纲——以我国渔业取得重要成就为例,激发学生从事科研的热情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支,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鱼类蛋白需求愈加旺盛。众所周知,在常见动物蛋白来源中,鱼类蛋白最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水产品供给能力大幅度提高,使人民消费需求持续得到满足。我国连续23年成为世界第一渔业大国,已经将“渔业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而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得益于我国众多水产科技人员的辛勤劳动。提起渔业养殖,就必须介绍我国著名鱼类生理学家和养殖学家——林浩然院士。对此,教师可向学生简要介绍林浩然院士取得的科研成就:他与加拿大学者彼得教授合作,阐明鱼类促性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受神经内分泌双重调节的作用机理,并将该理论应用于鱼类人工繁殖,研发出使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诱导鱼类产卵的新技术——国际上定名为林彼方法[3-4]。当讲解到鱼类繁殖系统,还可以顺势介绍一下我国的四大家鱼全人工繁殖之父——钟麟教授。曾经,人们只能靠野外捕捞天然鱼苗进行人工养殖,由于钟麟教授的重要科研成果,才有了我国水产业的快速发展。上述水产专家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我国的渔业生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既能激发学生以后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又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通过课程与德育结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要将普通动物学的发展史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紧抓知识讲授的同时,强调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必须担负的时代使命和时代责任,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此外,教师要厚德垂范,以身作则,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好榜样示范作用,从而潜移默化感染学生,让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在实践课程中,尽量采取小组互助模式,让几个学生一起完成实验,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而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管理条例,实事求是,从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知不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着重培育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为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普通动物学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将之潜移默化移植到教学课堂中。这不仅能有效突出该课程的知识育人功能,还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师的德育意识和担当水平。结语综上所述,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育是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能够更好地立德树人。结合普通动物学的特点,尤其是水生动物种类繁多、很多品种研究并不深入等情况,打好普通动物学这个“地基”,才能让学生为自己的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进而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而且,也只有将思政和专业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当然,要讲好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还需要在以后的教研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进一步挖掘和提炼与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使普通动物学的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刘莉莉,张雪梅,刘琳玉,等.“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蕴含的教育价值[J].中学生物教学,2021(32):56-58.

[2]黎润红,张大庆.青蒿素:从中国传统药方到全球抗疟良药[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09):1046-1057.

[3]陈曦,江月.植林于江海造福百姓存浩然正气为祖国立功——记鱼类生理学及鱼类养殖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J].中国高新科技,2019(03):4-6.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范文第8篇

一、德育工作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放在了首位。第六条:“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该条讲明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内容及要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专门文件,其中25条意见,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是对爱国主义教育的专题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都有明确的学校、教师、学科进行德育工作的要求。上述法律及法规文件,就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法律依据。从维护法律尊严的高度来认识学校德育工作,就更能认识到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二、小学德育工作的对象

小学德育工作的对象是成长中的学童。这就决定了小学德育工作内容的深浅难易程度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因为越是深奥的大道理,小学生越不感兴趣,越听越糊涂。对于小学生无从感知的东西,他们还不具备想象力,这就只能从他们身旁发生的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在他们能感知的前提下,采取一事一理的教育方法才能奏效。例如讲纪律,只要求小学生按时上学、按时上课,能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就行。若以成年人的纪律或军人的纪律来要求小学生,一是看错了对象,二是超出了应有的程度。这样说,看似可笑,但在实际工作中,确也存在着严、宽、深、简的程度问题。例如校会,小学的校会,内容应简,时间应短,这是考虑到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不然的话,把小学校会开成了中学校会——内容较多、时间较长,就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因为你布置的事越多,小学生忘的也就越多。你讲的时间长了,学生的“乱”就具备了合情合理性——超出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以此类推,小学德育工作的其它内容亦然。好在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文件中有明确的阶段性要求,在此不必赘言。

三、小学德育工作的载体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第16条明确指出:“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特别是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的作用。”这就说明了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教科书则是德育教育的载体。

第五册语文(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全册共有32课,分为8个单元。其在第二课《师生情》进行了尊师爱生教育,第7课《一定要争气》讲述了由争个人之气到为国争气;第9课《赵州桥》,从这一古建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培养了自豪感,树立了自信心;第四单元中讲述了革命前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还有第七单元的壮丽河山等内容,无不对学生进行着德育。依次类推,数学、自然、社会、音、体、美、劳等课,都渗透着德育。问题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学科特点,有机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简言之,德育是教材中的自然体现,如人的气质、风度,是人体的自然流露,而非着意雕饰;如笨拙的描眉、色浓的口红,欲美反丑。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11条指出:“进一步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教师最关键。要认真履行《教师法》规定的教书育人的任务,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教师履行的义务第三条明文规定:“(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向学生进行德育,是法律赋于教师的职责,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且处于关键地位。但问题的关键是,教师在向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不仅要“说教”,更要“身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特别是在小学生的眼里,教师就是圣人,就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慕之、仿之。教师要自觉地时时处处给学生起表率作用,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心灵,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引导学生、教育学生、鼓励学生。特别要克服“一俊遮百丑”,认为只要教学成绩高就一好百好的想法,尽到法律赋与的义务与职责。因为“教书育人”的目的在育人,仅仅是教学成绩高,而忽视了德育工作,只能称之为教书匠,而不配做人师。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桥梁,只有通过教师的工作,才能使整个学校德育工作胜利地到达彼岸,实现既定的目标,完成预定的任务,否则,整个德育工作计划将是一纸空文。

五、德育工作的长期性、熏陶性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范文第9篇

"公民"一词,按照《辞海》的解释,乃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包括未成年人和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在内。" 根据这一定义,"公民"的概念相当于"国民",系指一国之民全体而言,固而公民教育也就是全民教育。除此之外,辞海还特别提到了我国《宪法》对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这个规定是对前一定义的补充,即"公民"不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而且还是宪法所规定了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由此,与公民有关的道德教育,不仅是全民的道德教育,而且是与公民作为法定政治权利和义务主体相关的道德教育。

凭借上述对于公民道德教育的解读,本文在此想提出并希望引发人们思考的两个方面问题是:我们面临着在这样一个远非成熟的社会,并且缺乏一个道德成熟的教育者人群的情况下,如何去进行以全民为对象、以道德成熟为目标的公民道德教育,并由此促成社会的成熟,换言之,如何使 "内圣外王之道",不再是"暗而不明,郁而不发"; 公民是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在海外流行的公民教育,舶入后便简化为公民道德教育。那么,在公民权利教育缺场的情况下,公民道德教育又如何展开,其展开又将会有何种可能的后果,以及公民道德教育框架内,如何处理公民作为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关系。

为了方便详细说明上述两方面问题,本文将相关问题归结为五个困境。以下分而述之。

一、公民道德教育地位困境

什么是公民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我们不妨参考一下1968国际教育大会第六十四号建议书《作为学校课程和生活之组成部分的国际理解教育》中有关"公民和道德教育"的部分:"公民教育的目的,除了增加学生对国家机构的了解和培养对它们的忠诚外,还应让学生熟悉国际机构在促进人类福利方面所起的作用,并给学生灌输增进这些机构未来有效性的责任感。""在道德和宗教教育方面,国际理解的教学应该直截了当,清晰明确,并强调人类团结的道德基础。其目的在于培养一种对他人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一种为共同利益而行动的愿望以及致力于和平的决心。科学和哲学的教学应该有相同的目标。" 在这个论述中,比较重视公民教育中公民道德教育的部分,特别是对他人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公民教育的主体主要是从义务主体的方面来考虑的。在1992年国际教育大会的第78号建议书《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中,再次提到"发展伦理和公民价值观"的意义:"教育系统在伦理、公民和道德教育中应发挥一种基本的作用,并与家庭所起作用相互补充。教育系统应与其他机构一起,帮助促进人权、培养民主的行为和确定从未像当今时代如此必要的价值观,如尊重人的尊严、宽容、对话、团结和互助。" 在此,对于公民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重视权利主体间的互相尊重和帮助,公民教育的主体主要是从权利主体的方面来考虑的。

公民既然是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统一,相应地,公民教育也就应当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公民的权利教育和义务教育。如果只重前者而忽视后者,那么社会成员将流行道德的放纵,普遍缺乏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如果只重后者而忽视前者。那么这个社会将缺乏人道和文明而走向野蛮。这两个方面必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否则必将带来恶果。

在我们当前面临的道德混乱态中,首要的问题是社会公德的缺乏和败坏。个体的私德,虽然亦不尽人意,但儒家关于个人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私德的规范和理念深入人心,虽历经摧折,然仍不失为人伦日用之常道。国民的社会公德状况,是一国国民精神面貌和道德素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公德方面,传统的道德理论对此重视不够,更重要的,它受到公民权利教育的制约。公民权利教育是与公民权利的确立相联系的,公民权利教育是以教育的形式贯彻和巩固宪法所赋予每个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但它必须以立法、行政和司法系统对于宪法所赋予的公民权利的具体保障为前提。道理很简单,不存在以抽象权利为内容的公民权利教育。公民权利教育与公民义务教育,在建立社会公德方面,表现出相反相成的辩证性。社会公德的本质是社会责任感。公民义务教育的缺场,将导致国民缺乏社会责任感,公民权利的缺场及相应教育的缺场,导致的却是同样的结果。社会责任感的确立,依赖于每位公民权利主体地位的确立。惟有确立了我们的权利主体之地位,我们才真正地感受到自己是社会的主人,也才有对于社会不可推却的责任感。与此相联系,无论是公民道德教育还是范围更广的公民教育,都理所应当地包含着对他人权利、自由、尊严的尊重的道德教育。

义务感的缺失,并非是直线式地进行公民义务教育所能对治的,因为病根的大半,在于与义务相对待的另一面。在公民教育被简化成公民道德教育,公民权利教育缺场的情况下,我们能够期望公民道德教育获得何种成果呢?无论公民道德能否发挥它的作用,在后果上道德本身都将陷入荒谬:如果道德是有力的,那么缺乏公民权利保障的道德本身即是不道德的,这种"不道德的道德"的实践结果,无非是重复宋儒的"以理

杀人";如果道德是苍白有力的,那么所谓公民道德建设最终将流于口头说教和实践中的虚伪。 二、公民道德教育理论的困境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范文第10篇

M.克莱因说:"在最广泛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的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并试图回答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较之其他学科,其作用更为突出。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其效果更大更持久。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2001年7月,国家教委颁发的新课标对此也有相关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他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学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数学家,但数学教学却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及个性品质的发展,数学的思维风格向来以辩证、清晰、简约、深刻著称,因之,从提高思维素养方面来说,数学对完善人的精神品格,较之其他学科,其作用更为突出。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其效果更大更持久。当然,教学内容及数学活动过程,为德育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平台。另外,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素质构成大体可分为基础层次、智利层次和伦理道德层次,其中伦理道德层次是人才素质的最高层次,对个人来说,是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生活目的的出发点,没有明确的人生方向,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智慧难以发挥其积极作用。"党和人民对新世纪人才的素质要求把德育摆在重要位置。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省哈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军队中学生德育工作做了重要指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及渠道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道德行为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及所处的青春期阶段特点,在初中阶段可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以下德育内容:1.以"五爱"教育为中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理想前途教育;加强基层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还应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让学生逐步明确要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努力学习,适当渗透社会主义民族观念和遵纪守法的民主法制教育;2.个性品质的培养:要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科学意义和文化内涵,理解、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要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严格认真、刻苦钻研、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谨、朴实是一个数学家最基本的科学态度。数学学习能够去其浮躁,净化人的灵魂。数学的结果不需要用华丽的词藻来修饰,更不允许有任何夸张。数学中的概念、命题、定理表述的最根本的准则是准确、简明,任何修饰性的词汇都是多余的,数学的一个特点是严密。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精神能使人们养成缜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现实生活中,浮夸之风、华而不实之士大有人在,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数学精神的培养、加强德育的渗透将有助于纠正这种不正之风。3.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培养: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与实践。让学生领悟到反映在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另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勤奋、自强;开拓创新;宽容、谦恭等良好的品质,鉴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

需要注意的是,思想教育要结合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因材施教,因地势较,切忌形式主义,牵强附会,要根据数学课的特点,适时、适当、适量的有机的渗透,使数学教学不局限于知识、技能技巧所构成的智力因素系统内,而应将世界观、品格、修养等因素纳入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更完备的教育,形成更全面的素质,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书籍: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2000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1983克鲁捷茨基上海教育出版社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范文第11篇

1.从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数学课的特点、有关指导文件等三方面阐述德育渗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道德行为的形成过程及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兼谈德育目标)

3.德育渗透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从教学内容、教辅材料不充饥教学活动过程中三方面渗透)

4.德育渗透的主要原则是:适时、适当、适量。

M.克莱因说:"在最广泛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的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并试图回答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较之其他学科,其作用更为突出。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其效果更大更持久。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2001年7月,国家教委颁发的新课标对此也有相关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他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学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数学家,但数学教学却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及个性品质的发展,数学的思维风格向来以辩证、清晰、简约、深刻著称,因之,从提高思维素养方面来说,数学对完善人的精神品格,较之其他学科,其作用更为突出。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其效果更大更持久。当然,教学内容及数学活动过程,为德育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平台。另外,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素质构成大体可分为基础层次、智利层次和伦理道德层次,其中伦理道德层次是人才素质的最高层次,对个人来说,是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生活目的的出发点,没有明确的人生方向,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智慧难以发挥其积极作用。"党和人民对新世纪人才的素质要求把德育摆在重要位置。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省哈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军队中学生德育工作做了重要指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及渠道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道德行为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及所处的青春期阶段特点,在初中阶段可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以下德育内容:1.以"五爱"教育为中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理想前途教育;加强基层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还应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让学生逐步明确要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努力学习,适当渗透社会主义民族观念和遵纪守法的民主法制教育;2.个性品质的培养:要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科学意义和文化内涵,理解、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要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严格认真、刻苦钻研、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谨、朴实是一个数学家最基本的科学态度。数学学习能够去其浮躁,净化人的灵魂。数学的结果不需要用华丽的词藻来修饰,更不允许有任何夸张。数学中的概念、命题、定理表述的最根本的准则是准确、简明,任何修饰性的词汇都是多余的,数学的一个特点是严密。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精神能使人们养成缜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现实生活中,浮夸之风、华而不实之士大有人在,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数学精神的培养、加强德育的渗透将有助于纠正这种不正之风。3.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培养: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与实践。让学生领悟到反映在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另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勤奋、自强;开拓创新;宽容、谦恭等良好的品质,鉴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

需要注意的是,思想教育要结合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因材施教,因地势较,切忌形式主义,牵强附会,要根据数学课的特点,适时、适当、适量的有机的渗透,使数学教学不局限于知识、技能技巧所构成的智力因素系统内,而应将世界观、品格、修养等因素纳入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更完备的教育,形成更全面的素质,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书籍: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2000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1983克鲁捷茨基上海教育出版社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范文第12篇

道德认同是个体在道德向度上对自己的理解和定义。[1]较之于Kohlberg传统的道德认知,道德认同塑造了个体的世界观以及对自我和他者的理解,并且在道德行动和品格的建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道德认同的养成上,国内的研究者业已认识到传统道德说教或灌输模式的局限,开始强调叙事的道德培育功能。叙事可以协助学生描述自我或他人的道德经验,通过学生对相关事件表达关注以及进行反思和重构,协助学生获得对道德的理解和掌握。叙事之间,道德教育不再是抽象而刻板的概念或规则习得,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存在经验的重新审视与反思,因此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但是,过往关于叙事的道德教育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实践操作层面的经验总结,比如沈晓敏[2],而没有系统探究叙事的德育功能的内在机制。本研究试图在社会文化理论的脉络下,观照道德认同及其形成过程,并以此检视内在于叙事的对话和协商在道德认同发展中的动态机制。

二、道德认同: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

社会文化取向的道德认同观源于Vygotsky的理论,认为个体的心智机能起源于社会文化背景并且以工具或符号为中介,个体的发展实则是心智机能的转化,亦即社会实践的形式内化而成为中介行动(mediated action)的形式。[3]在对个体的道德认同形成过程的理解上,Vygotsky与Erikson的理论都认为道德冲突的情境为道德认同的发生和建构提供了机会,但Vygotsky认为,这些冲突源自个体和社会文化历史层面之间,抑或个人叙事和宏大叙事之间的张力关系。因此,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以人的中介行动作为分析的起点,并将其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情境——因为这些恰恰是为个体道德认同的建构提供了相应助益性的或者阻抑性的资源。

依据社会文化理论,社会过程持续地对个体道德认同进行着形塑和再塑,而个体能动地穿行于诸多社会文化影响之间,如各种组织、社区、团体、社会运动、历史潮流等等。置身于其所在的社会文化中,纷繁芜杂的符号、声音构建而成宏大而结构化的场域,个体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作出因应,并且与其在社会中的身份以及自我感(sense of self)达成妥协。这种交互作用的过程提供了某些线索,让我们看到“个体或团体如何与那些支配他们认同形成的宰制性论述(dominant discourse,本文将discourse译为“论述”,下同)相抗争,并以此能动地共建某种不同的自我叙事以及行动形式”。[3]这种个体认同的“共建”机制,Penuel和Wertsch认为在于文化资源或工具有着复杂多样的意涵,是流动且灵活的,非单调而固定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某个特定的情境。

“形塑认同的文化和历史资源并非某个简单的、一致的整体,而是参差迥异的系列中介的工具(mediational means)。那么,认同可被视为是形成于个体根据特定情境而采择和应用文化‘工具箱’中的某个或多个工具以完成某些行动的过程中……从这个意义看来,认同研究必须开放于那些认同得以建构和表达的多样的情境设定和符号。”[4]

基于此,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个体道德认同探究的聚焦不再是Erikson意涵“认同”——内在的统整和稳定的自我感,而是中介行动——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下的行动。这种聚焦的转移允许我们探究个体如何采择和应用文化工具来形成某个认同。因此,社会文化视角下个体认同研究更多地分析、理解和阐释那些有意义的人类行动,强调某个特定的行动或活动中,个体如何采择和应用某个文化工具——而非那些脱离社会现实的抽象的情境(比如Kohlberg所推崇的两难故事情境)——进行自我认同的建构。不过,Vygotsky的经典社会文化理论并没有对此作出详细的论述,后来者作出相应的理论延展,而其中Bakhtin的对话自我(dialogical self)理论有着尤其深远的影响。

三、道德认同:Bakhtin的对话自我理论

Bakhtin认为语言并非是自足的静态系统,每个论述都具有独立的主体,也拥有自身的价值。论述之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对话关系中。Bakhtin的对话自我理论源于其对Dostoevsky小说的研究,他提出复调小说(poliphony novel)的概念,认为一本小说不是单个作者,而是有许多不同作者的声音表达不同的观点。在Bakhtin看来,所有的表述同时都是多声道(multivoiced)和对话性的,因为言语行为中存在着两个声音,比如言语者的声音和社会语言的声音(比如某人所用方言的规则、所属职业的规范等),又或者过去的声音和当下的声音等等。[5]复调小说作为自我认同的一个隐喻,形象地展现了个人内部世界中共存的诸多的社会互动,它一方面反映了主体的独立性和内在自由性,另一方面则强调主体的成长性,亦即对话的未完成性和未论定性。因此,Bakhtin及其追随者都信奉“对话”实则是人的具体存在的基本方式。

在自我认同发展中,Bakhtin同样强调是中介行动,而且进一步用“挪用”(appropriate)的概念来说明个体采择和应用社会文化工具或符号的过程。Bakhtin没有采用Vygotsky的广为人知的“内化”(internalized))概念,是因为“挪用”并没有将个体习得的那些文化工具或符号视为静态的或由外在跨界而成为内在的过程。“挪用”强调的是个体主动地参与到持续地累积、熟练和精通使用特定的文化工具和符号。在“挪用”的过程中,他者的声音被允许进入到某个正在进行的与自我声音之间的内在对话过程中。而这在Bakhtin看来恰恰是个体认同形成的关键。

不仅如此,Bakhtin认为个体的意识层面往往同时存在诸多的相互竞争的声音或论述,并对个体的道德判断和行动施加影响。基于此,“挪用”的过程并非是自然或中立的过程,而是伴随着形影不离的权力关系,或者准确地说,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工具或符号始终负载着特定的权力。这跟Foucault的理论遥相呼应。理解个体及其所采择和应用的文化工具或符号,需要同时将权力及其在特定的中介行动的意涵纳入考虑,因此,这种理解将彰显1)中介工具(mediational means)负载着权力关系的程度以及2)转化权力关系的新的文化工具得以涌现的方式。在教育实践中,对道德中介工具及其蕴含的权力关系的审视,往往预示着创造性的或生长性的道德认同的涌现。比如主流道德论述负载着某种占统治地位的阶层或集团的宰制性权力,如果落在微博环境——类似于Bakhtin所谓的“众声喧哗”,那么,微博作为新的媒介,可能有助于参与的个体对这些主流道德论述进行解构和再构,而转化或改变了其中原本蕴含的那些权力关系,亦藉此而获得新的道德认同建构的经验或机会。

在Bakhtin看来,个体认同建构的关键不是简单地发出个人的声音,而是持续地参与到与他者的对话过程。因此,这与其说是被某个外在权威或真理的诱惑、胁迫或宰制,毋宁说是一个精致的内在的说服过程。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过程依赖于建构个体认同的那些字词、语言以及论述形式是被分享的以及共有的,分布于参与者之间而非某些个体独享或专有的。正是与这个世界的多元的声音遭遇、并且沉浸其中,个体的声音、乃至自我概念和认同,才得以逐渐地涌现出来。因此个体认同不能简单归结为传统的品质、属性等,而始终是协商和对话的一个结果[3]。

四、道德认同的发展:对话与协商

基于Vygotsky和Bakhtin的理论,道德认同的发展实则是个体选择性地“挪用”对话场域中的他者的某些字词、语言和论述形式的过程,伴随着从外在权威性的论述形式到内在说服性的论述形式之间的来来回回的协商和对话。而这个协商和对话过程没有简单而确定的结局,因此,发展变化本身实则是无迹可循亦无标准可依。当然,这并非是个被动接纳的过程,因为“挪用”往往处于个体特定的理解和审视之下,而这恰恰为某些新异的或者替代的道德行动和论述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性。

道德认同的养成和发展,关键不再是简单地告知儿童那些非黑即白的是非观念,而是营造一个适宜道德养成的环境——提供给儿童那些勇敢的、正直的、恩慈的以及关爱的道德中介工具或符号,因此,叙事的功能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诚如Bruner所言,个人叙事是人的认同,故事临摹生活并展示内部现实于外部世界,但同时故事也塑造和建构着叙事者的人格和现实。[6]一个故事通过生活而得以创造、叙说、修改和再叙说。我们通过所说的故事了解和发现自己。但是,这个过程在Bakhtin的理论看来,并非是一个独白的过程,而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藉由叙事的方式,让儿童进入协商和对话的过程,并且从中汲取抑或“挪用”道德相关的中介工具或符号,进而转化为自身的道德认同。作为动态的机制,对话与协商让个体能动地参与到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中,同时发展其自身的道德。比如Bhatia对印度儿童的道德认同发展的叙事研究表明,在与看护人的互动中,儿童积极参与协商与对话,并且逐渐习得当地文化所奉持的德行概念,那些诸如“正确行为”的指令抑或“背诵诗篇”的行动等,实际上业已蕴含环境中关于角色、地位、社会义务和责任等相关的道德信息。[7]因此,儿童的道德认同发展同样是一个符号和工具为中介的过程,伴随着外在的言说转化为内在的言说,以及外在的对话转化为内在的、静默的对话。

但在具体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强调对话和协商的德育价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议题。

第一,人的道德机能被视为是文化符号或工具为中介的,教育者需要充分意识和尊重这些中介(比如词汇、语言或论述形式)本身并非单一且统整的,而是彼此之间参差,持续地存在紧张或冲突以及对话的关系,这对个体于特定情境中如何思考、体认和行动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在西方文化中,道德教育就常常面对“关爱”与“公正”之间的紧张或冲突关系,而在传统的孔孟文化背景中,道德教育也往往遭遇“孝”与“忠”难两全的境遇,因此,教育者和儿童都必须在其中作出相应的采择和决策。

第二,社会文化理论所谓的中介的工具实则常常是物化的,亦即,那些负载着道德意涵而在文化中流转的声音、语言是存在的。它们可以在大众传媒、教科书、影视节目中得以生动的表征。尽管无从触摸,但它们可以,而且实际也的确是被运用和纵的结果——尤其是隐含某种商业化的色彩。因此,这意味着作为教育者或看护人,在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抱持必要的审视和甄别,这样才可用于儿童进行道德对话时有依有据地抉择——毕竟,教育者和看护人需要怀揣和参照相应的道德准则、标杆或价值,而非如同墙头草一般地摇摆于各种纷繁芜杂的潮流之间。

第三,与第一点和第二点密切相关的是,那些中介的符号或工具并非是中立的,而是与权力关系紧紧纠缠的。比如,在某些文化中,相对于公正(justice),如果关爱(care)的道德论述有着更为彰显的力量,那么,藉由关爱的论述为中介的道德机能则往往被置于某种合法性或权威性的地位。新近的研究表明,道德相关的中介工具或符号所负载的权力关系有着深深的性别或种族印痕。比如,在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女性往往被要求更多地表现出关爱的品质,而男性则往往要求更多地表现出公正的品质。因此,儿童道德认同培养的叙事实践中,教育者或看护人需要其对某种道德论述抱持必要的反思和质疑,并依此协助和带领儿童养成其自身的道德批判意识和能力。

第四,道德行动以符号或工具为中介,存在于特定历史社会文化脉络。但这并非意味着导致传统道德研究者所忧虑的“相对主义”漩涡。面对多元的世界,流转着纷繁芜杂的道德的字词、语言和论述形式,社会文化理论秉持协商和对话的精神彼此相待,因而超越各自画地为牢的相对主义藩篱。比如,在孔孟文化中,“孝”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道德论述,但在长幼相处中,这并非唯一或普世的准则,在别的文化,比如在基督文化中,“公正”往往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因此,两种迥异但都具有各自合法性的道德论述,需要的并非此消彼长的冲突或压制,而恰恰是彼此的协商和对话,以达致相互体察和理解的融通。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道德认同的生成和发展是藉由叙事,让个体进入持续协商和对话的过程,并且从中汲取抑或“挪用”道德相关的中介工具或符号而最终得以形成。因此,道德教育需要注重叙事的功能。但叙事需要超越传统独白式的叙事(比如简单的说唱或者典颂等),而应该注重内在于叙事的对话和协商在道德认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机制。与此相对地,道德教育需要构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其中,符号和工具(尤其是物化的)可以作为有效的要素纳入教育进程,而基于符号或工具中介的道德并非是中立的,而是蕴含着权力关系,因此,道德认同的培养同时需要注重相应的批评性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协助学生对某种约定习成或理所当然的道德论述进行反思和质疑,以此打开某种可能的空间或机会——为新的道德论述或权力关系得以形成,为那些静默的或边缘化的道德论述得以听见和关注,为那些弱势的或受压迫的人群得以解放和自由。

参考文献

[1] Hardy,S.A.and G.Carlo.moral identity.in S.J.Schwartz,W.Beyers and K.Luyckx(ed.)Handbook of Identity Theory and Research.New York, Springer.2011.

[2] 沈晓敏.在对话和协商中提升道德判断和行为抉择能力.全球教育展望.2006,35(8).

[3] 秦天堂.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叙事取向探究.现代教育科学,2010(1).

[4] Tappan,M.Moral functioning as mediated action.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2006,35(1).

[5] Penuel,W.& Wertsch,J.Vygotsky and identity formation:A sociocultural approach.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995.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范文第13篇

关键字:雷蒙德・卡佛 文学语言观念 简约主义 现实主义

引言

雷蒙德・卡佛使用独特的文学创作手法,树立了个性鲜明的文风。通过使用朴实的语言,设置紧张的情节,营造出让人震撼的文学效果。卡佛短暂一生中丰富的生活经历带给他的忧愁喜乐的情感体验,都在小说中被完整地表达出来。现实主义文学格调决定了卡佛的写作风格,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记录了繁忙的生活节奏,描写的人和事看似平淡无奇,但通过卡佛独特的叙事构架,把平淡的境界升华,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的空间。

20世纪初,“简约主义”开始在世界文坛初露端倪,也被称为“极限艺术”“极少主义”或“极限主义”。发展至20世纪80年代前期,在叛逆的复古风潮和简约美学的双重影响下逐渐羽翼丰满。简约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表达事物本质、摒弃浮夸和矫揉造作,在艺术风格上主张“少就是多”的理念,后来延伸至文学领域,形成了简约主义文学流派。而本文主人公卡佛,就是简约主义文学作家中的翘楚。

一、 雷蒙德・卡佛小说的简约风格

(一)文体简约

雷蒙德・卡佛的创作通常以小说和诗歌为主要内容,他最擅长的创作方式是短篇小说,他一生中创作短篇多达68篇。卡佛的短篇小说大多是2000到3000字,甚至更少的只有300多字,情节看似十分简单,文章使用的句子也简短,他极少采用复合句型,字数多的段落也很少见。例如短篇小说《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咖啡先生和修理先生》的全文言简意赅的语言,让卡佛小说的简约特点鲜明地展现,充分显示了“少就是多”的写作手法的奥妙。卡佛在借鉴海明威等前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文风融入其中,把简约主义发展到更高层次。他在有限的篇幅里,使用的简短语句主要是由动词、代词、名词和实意词组合形成的,使用的形容词和副词都是基本词语,在小说使用的词汇选择中,都是经过卡佛仔细揣摩的,在描述事物时不使用复杂的修饰词,而使用看起来很不起眼的简单词语进行描摹,让我们读起来感到十分贴切直观。卡佛的小说简约文风是采用简单的句子和词语实现的,摒弃浮华的语言,简短的句子可以减少读者的心理压力,话语简单易懂。卡佛小说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作者视角进行陈述和穿插人物之间对话组成,凭借语言的简约表现社会现状,甚至有的短篇小说的内容是由对话直接组成,在对话之间也没有连接叙述成分。因此,我们阅读卡佛的作品,只有了解上下文之间的关联,才能深入走进卡佛的世界。

(二)时间简约与情节“留白”

雷蒙德・卡佛写作风格的简约不仅体现在字句的使用上,在小说情节的时间安排上也有所体现。雷蒙德・卡佛的小说剧情紧凑,没有宏大叙事,发生事件的时间集中在短时间内进行。雷蒙德・卡佛在写小说的时候还有一个写作特点就是使用语言的“留白”,在他的众多小说中有一部分小说没有明确的结局,他这样不是为了减少字数,而是通过减少故事叙述的时间,而在结尾使用含蓄的笔法,给不同的读者对小说的理解带来差异,这个“留白”可以使读者想象结局,根据个人理解自行定义,也体现了卡佛小说结尾的开放性。卡佛故意删减与主要情节有关的时间与事件,这种对重要情节的“省略”或“空缺”,在卡佛全盛时期的短篇小说里屡见不鲜。例如,《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的小说结尾就没有明确地表示谈论了什么事情;《还有一件事》在结尾时主人公说:“等等,我还要说件事情,却记忆模糊地想不起来要说什么。”开放式的结尾形式可以省略不必要的语言,还可以给读者提供遐想的空间,提高了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互动。它使得小说有了一种不确定性。从这点来说,卡佛的作品有点像中国山水画的“留白”,让读者自然介入到作品中,对未完成部分进行重新加工和想象。

(三)命名的简约

在雷蒙德・卡佛写的大量小说中,小说的名字都很简单,每个名字都暗合小说的主题,所以卡佛在定位小说名字时也是经过慎重的考量。他在短篇小说的名称上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用简捷的词语做题目,高度概括全文;二是使用疑问句作为文章的题目。小说《维他命》主要叙述的是三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故事,他们通过维他命联系在一起。小说的主人公帕蒂想要有一份工作,不想依靠别人生存,在小说中她说:“出于自尊,我也需要有个工作。”于是她开始挨家挨户地努力推销维他命,于是帕蒂自尊的代名词就成了维他命,然而在寻求尊严的同时,帕蒂生活得十分艰辛,遗失了生活原本的快乐,带给她的只有压力。这篇小说的题目代表了帕蒂的自尊和希望,同时也有失落和无助的含义,使我们感受到帕蒂生活的全部,读后让我们深思生存的真正含义。卡佛在选择小说题目时也会使用疑问句,以此来引起我们的好奇和关注,例如小说《亲爱的,这是为什么?》《你们为什么不跳舞?》《真的跑了这么多英里吗?》和《你在旧金山做什么?》等都是使用问句作为小说的题目。小说《还有一件事》也会让读者很期待文章的内容,还有一些题目即使不是问句,看到小说的题目也会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

二、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中的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可以体现生活的真实性,在典型的环境中描写典型人物的性格,且带有很强的批判性。雷蒙德・卡佛很多小说的主题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他大多描写的是美国20世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讲述的也只是小人物和小事件。雷蒙德・卡佛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描述生活的客观角度,这些都是主要由卡佛的现实主义文学倾向决定的。

(一)雷蒙德・卡佛现实主义的来源

20世纪初期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们对于物质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社会底层的人民生活拮据,对未来前景充满迷茫。雷蒙德・卡佛在青少年时期就充满理想,在创作初期就关注社会人民的生活形态,用独特的视角书写了20世纪。卡佛把青年时期的各种生活经历视为最好的写作素材,小说的取材也都是真实经历的缩影。卡佛的小说中大都没有详细的情节,也没有华丽的词语,更没有那种读者想要的高潮和明确的结局,他在小说中所描述的内容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遭受的各种磨难,都是对以前生活的真实写照,朴实无华的语言让人感觉更加真实,也让我们通过阅读可以更接近真实的卡佛。

(二)对美国现实生活的写照

朴实简单是雷蒙德・卡佛的主要写作风格,他所描写的小人物都是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人,有推销人员、司机、餐厅服务员、邮递员等。这类群体有着不稳定的工作,甚至也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作家还原这类群体的生活状态,叙述他们所经受的生活压力和充满艰辛的人生。短篇小说大多是以家庭和情感为主要内容,叙述爱情的虚幻和亲人的离别,讲述内心情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落差。

(三)叙述者拉近小说故事与现实生活

雷蒙德・卡佛很大一部分小说都是使用第一人称“我”来进行讲述,在小说中“我”可以是参与者或者是故事的见证人,这种叙述视角可以还原生活的真实状况,有利于作家更贴合现实主义风格的写作方式。卡佛在描写底层劳动者生活艰苦时,通常使用第一人称,更能反映生活的艰辛和孤独。以“我”的视角描述经历,带给我们真切的感受。

结语

雷蒙德・卡佛被人们称之为继海明威之后最伟大的美国小说家,还在他去世之后被誉为“美国的契科夫”,这足以体现读者对于雷蒙德・卡佛在文学方面的成就给予的肯定,还说明雷蒙德・卡佛也继承和发展了两位文学大师的写作特点。随着写作技巧日臻成熟。卡佛形成了代表他显著风格的现实主义和“简约主义”。作家也承认他的写作是刻意地不描写不必要的情景,惜字如金。卡佛的小说题材大多来源于现实生活,我们仔细阅读小说还能在字里行间发现作家生活的影子。卡佛在创作的同时也追寻简约形式具有现实意义的故事,他的早期作品会让我们认为有些简单甚至隐晦,省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的小说摒弃修饰性的词句,删除和故事关系不大的情节和场景,让我们在读完后感到茫然,作者的写作意图表现得也不明显。这些简约是形式到内容上的简化。卡佛的创作后期“简约主义”逐渐成熟,即使语言没有前期的简洁,但是小说中所蕴含的感情变得积极向上,能够鼓励人们对生活重新充满信心。品读雷蒙德・卡佛的小说可以检验自己,每个人对于开放式结尾都有不一样的理解,在小说结尾的“留白”中可以看到我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展现了每个人独特的生活观和价值观。雷蒙德・卡佛虽然早期借鉴了海明威和契科夫小说中的特点,但是在中后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点。雷蒙德・卡佛把现实主义和“简约主义”进行了完善,他独特的写作特点具有鲜明的艺术魅力。语

参考文献

[1]姚光金.“极简主义”作家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的创作艺术特点[J].语文建设,2014(26).

[2]张晓铭.解读雷蒙德・卡佛的简约派小说[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06).

[3]邱小轻.卡佛笔下的美国――解读卡佛的《大教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01).

[4]何晴霞,詹悦兰.海明威短篇小说叙事中“冰山原则”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J].语文建设,2014(35).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范文第14篇

复习备考应注意五点:一是回归教材,尤其关注《文化经典研读》课本中的文章,理解其思想、理念、精神,对重要概念和思想如“经世致用”“儒道互补”“修齐治平”“天理人欲”等深入体会,注重经典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人生的价值,对接经典与时代,强调当代人阅读文化经典的启发。二是关注文本,学会从文本出发,从文本筛选,从文本佐证,从文本延伸。三是审清题意,审清题干的考查点、落脚点。答题的范围、针对的内容、表述的要求、大致的分值,都需要考生敏锐的辨析能力。四是表述有效,要点完备,层次清晰,分条陈述。五是卷面整洁,掌握答题速度。

【高考链接】(2011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①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注】①其:反身代词,指自己。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9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点】

①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儒家倡导的是有等级的仁爱,表明的是推己及人,先后有别;墨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兼爱,“若视” 表明的是一视同仁,爱无等差。

②可以从强调人的平等和社会的公平的角度,也可以强调将个人命运融于国家与社会利益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还可以从儒、墨兼同,各取所长,有助于维护人的尊严与实现社会和谐的角度等,联系实际谈看法。

【参考译文】①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②对待别人的国家,要像对待自己的国家一样;对待别人的家庭,要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对待别人的身体,要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

【高考链接】(2011年高考福建卷)文化经典阅读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点】

(1)①人应该知错改错; ②人不必回避错误。

(2)①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②以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月食现象,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暂时的; ③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②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③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思路解析】

三个选段可以综述为儒家对“过错”的见解:儒家并不怕做错事,做错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答第一小题时要同时兼顾三个选段,信息提取与概括要全面准确,不能挂一漏万。如果思考日和月在中国古代特定的象征含义即光明正大,并结合选段③找出他们的比喻义,第二小题就可迎刃而解。

【习题精练】

习题一:这是一则流传较广的“楚王失弓”的故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荆①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

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

老聃②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

【注】①荆,就是楚;②老聃,就是老子。

(1)简要概括三个人不同的人生境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上述文字的含义及所体现的君、儒、道三家思想的异同(200字左右)。(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点】

(1)楚王是一个民主主义者,达到了伦理的道德境界;孔子是一个世界主义者,达到了哲学的自由境界;老子是一个宇宙主义者,达到了宗教的天地境界。

(2)这件事在两方面显示楚王宽广的胸襟:一方面,楚王不介意失去弓,愿意让另一个楚国人得弓;另一方面,他虽是君王,却不介意让一个臣民得到弓,视君王与臣民都是平等的“楚人”。孔子却认为楚王的心胸尚不够宽广,他说:“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得到弓呢?”在孔子的心目中,每个人与天下的任何人一样,都是平等的“人”。老子听到孔子的说法后,他提出更宽广的说法,那就是把人这个范畴也消除掉,应该说:“失弓,得弓”。在老子的心目中,人与天地万物也是一样的,都是造化和自然的平等产物。

【参考译文】略

习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子曰:“弟子①入②则孝,出③则悌,谨④而信,泛⑤爱众,而亲仁⑥,行有余力⑦,则以学文⑧。” (《论语・学而》)

曰仁义,礼智信⑨。此五常,不容紊 。(《三字经》)

【注】①弟子: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②入:在家。③出: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悌,是说要用悌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④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⑤泛:广泛的意思。⑥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⑦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⑧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⑨仁义礼智信: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的官方哲学,并沿用后世,世称“五常”。

简要分析上述二段文字含义及所体现的儒家思想,从中可以看出儒家什么样的教育主张,请简要分析,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9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点】

(1)主张:儒家的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而学习书本知识则在品德修养之后。(3分)

(2)分析:孔子的这种主张,带有明显的阶级倾向性,为的就是要培养出适应本阶级需要的人才,因而特别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这种教育观与当今社会的教育理念有着本质的不同,现代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3分)

(3)这种主张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仍有现实意义。只有不断求真、崇善、爱美,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做一个正直、谦逊、纯净、与人为善的人,才能不随波逐流、同流合污,才能保持自身的操守。我们呼唤社会多一些这样的真善美。(3分)

【参考译文】略

习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三国・曹植《君子行》)

材料二:(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节选自《元史・许衡传》)

(1)以“恪守道德”为主题写一句公益广告宣传语(不超过20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两则材料,你有何感想?结合你的体会谈谈为人之道(200字左右)。(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点】

(1)坚持道德底线,守卫精神家园;自律是一切美德的基石;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物虽无主,我心有主;拿到的是东西,丢失的是人格。 (2)“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是一种准则、修养、境界和精神。自律是一切美德的基石,面对物欲诱惑,能恪守自己的操行,不为物欲和名利所困,面对世道浮躁,能继续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做到我心有“主”,才有可能追求到修身养性的“正果”。“我心有主”,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坚持己见,恪守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扰诱惑,不为外物所役,以求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如果能做到“我心有主”,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坚守精神家园,自然能不为浮躁所动。

【参考译文】略

习题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子曰:“道①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②。”(《论语》)

材料二: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谓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惠爱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韩非子・奸劫弑臣》)

【注】①道:引导。②格:归于正道。

(1)请结合材料简要比较孔子和韩非子治国思想的不同。(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材料探究孔子和韩非子的治国思想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120字左右)。(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点】

(1)孔子重德治和礼治,轻刑罚(或“提倡以德治国”)。

韩非子重法治,轻德治和礼治(或“提倡以法治国”)。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范文第15篇

德育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其同智育、体育、美育一样,也是教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或品格教育,是形成人们一定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教育.广义的德育,是指形成学生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甚至还包括心理品质的教育.在这里,笔者取宽泛一点的广义的界定.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物理学科的德育同物理学科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是一个层面的三个概念,对这三个方面的学习共同构成学生物理学科学习的主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德育虽然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但是在应试的背景下,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智力品质,物理教学很容易偏向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因此,加强物理教学的德育工作,既是外在实现物理教育目的要求,也是内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经之途.德育教育关涉学生的已有价值,致力于学生思想观念的内在转化,要取得效果,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建构,对此,一方面,同专门的德育课程相比较,物理学科的德育过程有其明显的优势,即其不必采用灌输教育的方式,而是可以在学科教学中自然渗透;另一方面,物理学科德育重点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物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特点

在一些物理研讨课、公开课中,往往会出现物理学科德育的贴标签、显性化、孤立化等现象,贴标签是指将非德育的内容划为德育范畴,牵强附会,脱离实际;显性化就是把一些德育内容直接告知给学生,缺少学生的建构与内化;孤立化则指教学中将道德教育与学生物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学习相脱离.避免这些现象的出现,需要教师能正确把握物理学科教学中德育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物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不是物理知识技能教育再加德育的简单组合,而是需要挖掘在物理学习过程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德育因素,在物理学科教学这个特殊性中体现出德育的一般性原理、方法和法则.物理学科教学中德育的特殊性,体现为它是一种间接的、隐性的、渗透式的德育.具体表现为:在德育目标上,它是一种隐性的影响.其很难像物理知识点那样,一节课学生能达到什么及能做什么都够能明确表述出来;在德育内容上,学生形成严谨、细致的思考习惯,养成科学的态度,自觉追随、效仿科学家的人格精神,逐步确立物理学的真理观,也很难量化;在德育方式上,物理学科德育不能去专门、系统地讲德育,而是间接地通过物理学科本身所蕴含的很多德育的元素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与价值共鸣.针对物理学科德育三个方面的特殊性,在学习的心理机制上,物理学科教学中德育的培养应该是一种整合性的学习方式,即通过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感的共同作用,来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如果能抓住物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德育效能,既避免抛开物理,另起炉灶地开展德育工作,又避免上纲上线,让物理学科教学的德育显性化、量化,这样反而冲淡物理教学的重心.

3物理学科教学德育工作的开展

物理学科德育教学的开展,其重点在于挖掘物理学科中的价值因素,在学生的情感卷入与主观体验中,实现物理学科知识、技能方法与道德教育、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3.1充分挖掘教材德育因素,让学生喜欢物理学生喜欢物理,是源于对物理的美、物理价值的一种认识、理解和感悟.“析万物之理,判天地之美”,在斜面理想实验的探索中,速度和时间的简单正比关系,体现了物理本身的一种内在美;在牛顿第二定律简洁的公式中,包含了宏观低速世界中力和运动的全部特征,简单、精巧而有力,体现了物理学的科学美,包括现象之美、理论描述之美和理论结构之美.物理学规律有惊人的简单、有神奇的对称、有美妙的和谐,也有最美的发现;从物理与生产生活、科技体育、能源开发、军事国防等方面的关系,体现为它的应用价值.在物理问题解决中,建立模型、举一反三、构建知识网络,也显示出它的创造价值.教师在教学中,以物理知识教学为载体,以过程与方法为主线,通过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有意识、有倾向性地引导学生去感悟物理的美,唤起他们对物理的热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2采用合适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多爱国主义的素材,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适当地挖掘和拓展,以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如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理解科学家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百折不挠、攻坚克难的宝贵品格,甘于奉献、报效祖国的高尚人格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需要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注重德育的实效性.比如,教学中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西方近代科技发展和我国同时期的社会发展情况:从1785年发现库仑定律到1864年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建立,西方经历了由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的跨越,我们国家正好从乾隆五十年到同治三年,经历由盛到衰、日益腐朽的历史变迁,还停留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阶段,学生通过这种鲜明、形象的对比,会产生惊讶、震撼的感觉,对我国近代社会落后的感受会更加强烈,也势必会激发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强烈动机.

3.3通过物理典型事例,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物理学蕴含大量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素材,比如说,世界是物质的,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中微子、正电子、强子的发现,正是物质第一性的有力证明.从汤姆孙枣糕模型到卢瑟福核式结构,再到波尔原子理论,经历了否定之否定过程;核式结构的图景与经典电磁波理论的矛盾,使得波尔原子理论应运而生,正切合了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其他如量变质变规律、必然性和偶然性联系、理论和实践关系、认识的辩证运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等观点,都可以在物理教学中加以渗透.对物理教材中一些有意无意会导致学生产生偏见的事例,需要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起实事求是的态度.比如说,高中阶段,很多学生一谈到亚里士多德,就把他当成反面人物的典型代表,因为他在物理教科书中出现的两个观点“重的物体下落快”、“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现在看来都是错误的.实际上,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亚里士多德在当时连速度、位移、加速度等概念都没有建立的情况下,不可能深入的研究物体运动规律,但是他能善于总结、注意观察、注重分类,并开创性建立了包括速度在内的许多概念,这本身就非常了不起,我们不能为体现伽利略的历史贡献而贬低亚里士多德的应有地位,毕竟物理学发展是有规律的,任何物理学家都不能超出他所处的历史阶段.

3.4注重物理过程分析,促进学生物理科学精神的形成通过物理定律的归纳总结、演绎推理,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包括理性的精神、怀疑的精神、探索的精神、实证的精神及创新的精神.如我们在讲“万有引力与航天”章节时,通常做法是将本章内容分为“卫星绕地球转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和“地面上的物体(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两大类型,然后围绕着这两大类型,分别计算向心加速度、角速度、公转周期、重力加速度等物理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问题的意识、探索研究的欲望、创新的想法不易得到激发,对此,我们可以做一个新的设计:同学们,现在假如你就是聂海胜、张晓光或王亚平的一员,驾驶着神州10号,准备驶向太空,你会遇到了几个挑战,或者说需要攻克几个课题,即“你是怎样飞上太空的”、“你在太空中看到了什么”、“你怎样才能让神舟号和天宫号对接”、“在微重力的太空中,你的太空生活是怎样的”、“你将怎样返回地球”?要想解决好这几个问题,需要物理学关于航天航空方面的很多知识,学生在实际研究中,也会遇到很多麻烦,比如说,340千米高空的太空环境是微重力环境,那么什么是微重力,是指微小的重力吗?这些都需要学生搞清楚.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这样的教学尝试让学生真正经历研究的全过程的分析,大大提升了他们研究的兴趣和创造的热情,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也有效促进他们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教学中的这种做法比单纯地研究卫星(飞船)绕地球转动模型,在效果上要好得多.

3.5挖掘情感资源,发挥物理学史的育人功能物理学史具有丰富的情感资源,但在我们当前的物理教材编写中,往往对真实的物理历史研究进行了压缩和简化,其好处是使得物理教材内容显得简明扼要、严谨、符合逻辑、科学性强,但是其弊端就是教学内容往往忽视了物理学史发展的细节和过程,丢弃了许多生动感人的微妙情节,使原本生机盎然的物理知识显得单调、呆板、孤立、毫无生机,失去了某种生命力和亲和力,以至于学生难以体验其丰富的情感特性,而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发掘和还原,通过物理学史的陈述、展开,描述物理学家在探索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败,使得学生能够从中得到精神和情操上的陶冶,提升意志力和鉴赏力,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产生对美和善的追求热情,他们的心智也能得到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