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范文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范文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范文第1篇

一、关于德育模式的含义

研究德育模式,应该先弄清“模式”一词的含义。“模式”一词源于拉丁文(modus)意思是与手有关的定型化的操作样式,它最初只是指对操作过程的经验性的概括,以后这一词上升到更抽象的意义,一般通用为“方式”。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20世纪后社会活动的多样化,又从“方式”中分离出来,意指某种方式中的具体的定型化的活动形式或活动结构。《现代汉语词典》定义:“模式,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美国两位比较政治学者比尔和哈德格雷夫认为:“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英国人丹尼斯·麦奎尔和瑞典人斯文·温德尔从传播学角度将模式看作是:“用图像形式对某一事项或实体进行的一种有意简化的描述。一个模式试图表明任何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以上所述“模式”定义的发展状况看,“模式”既有抽象性,简约性特征,但它又不等于具体的事实经验,它是一般原理与具体条件相结合,原理的共性与具体的个性相结合而形成的活动结构的活动形式。“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人们进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我们研究德育模式的目的也在于此。

关于德育模式,在理查德·哈什等著、傅维利等译的《道德教育模式》中讲到:“德育模式是一种考虑教育机构中关心、判断和行动过程的方式。它包括关于人们如何发展道德的理论观点以及促进道德发展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在国内,由于德育的改革实验及国外德育模式理论的引进,德育模式问题也受到关注,其定义也得到一些探讨。有的把德育模式归入方法范畴;有的强调它与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表现出特定的结构与活动序列;还有的认为,德育模式是德育理论以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究竟如何把握这一概念。首先,德育模式不是德育方法,它与讲授、谈话等德育方法显然不属同一层次;其次,德育模式不是德育计划,计划是它的外在轮廓,仅此不足以揭示其内含的德育思想和意向;如前所述,德育模式也不是理论,至少不仅仅是理论,它还内涵着程序、结构、原则、策略等,远比纯理论丰富的多。所以,德育的方法、计划、理论、结构、程序等都是构成模式的某个要素或侧面,对其中任何一项来定义德育模式显然不太全面,在未能确切定义之前,笔者认为不妨这样描述:

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长期德育实践而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这个定义包含着理论指导、活动的结构与程序、实施原则、操作要领等诸因素统一结合构成的德育活动形式。

二、关于德育模式的比较

学校德育应实施开放型德育,要开展比较研究,横向比,纵向比,才能较全面的研究和把握德育模式。

1、我国学校的德育模式。我国建国以来学校德育受政治运动干扰,摇摆较大。曾出现过德育途径单一化、片面性的倾向。一时强调政治运动,就以运动替代德育;强调劳动重要,就以劳动压倒一切;强调业务,就以智代德。这些片面的作法,都是不利于充分发挥各种途径的作用,实现德育目标任务的。人的品德是多种多样的,品德结构又十分复杂,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单靠一种德育模式、途径是完不成的,必须采用多种方式实施德育,才能产生最佳德育效果。这些年来,不少学校采用的主要德育模式有:各科教学德育模式,主要通过挖掘各科教学内容的内在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德育;社会实践德育模式,强调德育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形成高尚的品德;组织活动德育模式,通过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组织开展的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进行德育;从环境角度讲,还有班级德育模式,强调班级德育的基础和主体;社会德育模式强调通过社会教育机构、社会舆论、社会交往施加德育影响;家庭德育模式,强调家庭是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基础,是塑造人们灵魂的第一个环节。这些德育模式,都不同程度从某一方面发挥了德育作用。

2、西方学校的德育模式。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欣赏评述造型表现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品格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我们应该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一切的学科当中。美术学科的功能有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等,其中教育功能便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根据美术教学以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为主的特点,在中学美术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 一是造型表现课,二是欣赏评述课,即通过欣赏评述美等审美教育和表现美等课业实践来实现,开辟一个贯穿思想教育与继承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新天地。

1.造型表现课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造型表现课主要通过美术作品的临摩、写生与造型表现等课业实践,使学生基本了解和初步掌握美术形式的主要特征和技能技法。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物象的理解、感受和想象进而来临摩、塑造形象过程中,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和良好的审美情操、健全人格。中国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在材料、题材和技法上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在中国画技法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中国画艺术特征,在传授基本技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临摹或写生实践。如在辅导临摹某一作品或某一实景写生时,教师可围绕作品外在的形式美、围绕其写生场景,结合直观演示向学生讲解中国画艺术特色及其技法特点。着重指出中国画十分重视对事物本质的表现,讲究形式美;塑造形象以线条为主,尤其重视用笔用墨;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并十分注意画面空白的运用;同时强调文学、书法、篆刻与绘画的有机结合;在创作过程中,从观察生活、研究事物到表现形式上都有它独特之处等要点。通过这样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特点有较深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从艺术角度来加深理解、掌握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及技能技巧。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被中国画特有的艺术魅力所折服;他们的艺术感受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从而激发出对传统民族美术热爱的浓厚感情,同时也激发起极大的学习热情。这样,学生既受到了思想教育又能兴趣盎然地投入临摹与写生。有些作品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题材,如《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

2.欣赏评述课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欣赏评述课是通过中外历代美术作品简介和欣赏评述,让学生基本了解中外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情况,使他们对祖国和世界极其丰富的历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通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范文第3篇

形考任务3(阶段测验3)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20分)

题目1

1.【选择题】在美国初等学校的阅读教育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选择一项:

B.

5W-H

题目2

2.【选择题】英国初等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关键阶段末的统考,二是

选择一项:

C.

校内教师的评价

题目3

3.【选择题】日本初等学校国语中的写作教学主要包括语汇教学、作文教学和

三方面。

选择一项:

A.

书法指导

题目4

4.【选择题】英国于1990年发表的《公民教育》文件中指出,公民教育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

四方面。

选择一项:

A.

态度、价值观

题目5

5.【选择题】日本1998年颁布的《小学学习指导纲要》的第一章明确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即“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根据《教育基本法》及《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根本精神,为了培养将尊重人类的精神和

发挥于家庭、学校、其他社会的具体生活之中,具有丰富的情感,致力于创造个性丰富的文化和发展民主的社会及国家,进而为和平的国际社会作贡献,开拓未来的有主体性的日本人,而培养作为其基础的道德性”。

选择一项:

B.

对生命的敬畏之念

题目6

6.【选择题】1990年,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成立了《

》教材组,负责修订新的小学公民

教育教材。

选择一项:

B.

好公民

题目7

7.【选择题】韩国“第六次道德教育大纲”规定,《道德》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各年级的道德课内容都由“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四部分组成。

选择一项:

A.

国家民主生活

题目8

8.【选择题】法国学校的公民教育除了通过专设的公民科实施外,还融合了历史、地理、

等社会科中进行。

选择一项:

B.

经济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题目9

1.【简答题】英国初等教育学生的学业评定中的课程作业有哪些类型?

答:(1)实践作业

(2)书面作业

(3)口头、听力作业

(4)表演作业

题目10

2.【简答题】法国初等学校科学与技术课程的教师应遵守的科学教育的三条原则是什么?

答:

一是凡能在室外学习的东西,一律不再室内进行;

二是凡能通过自然界可以掌握到手的东西,绝不停留在书本知识上;

三是凡能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动态事物,绝不研究停止不动的静物。

强调教师应在大自然中进行科学教学活动。

题目11

3.【简答题】在写作教学上,联邦德国初等学校的教师往往会通过哪四个途径来指导学生编些故事?

答:在写作教学上,联邦德国初等学校的教师往往会通过四个途径来指导学生们编写故事,一是先说个笑话,让学生把笑话编写成故事;二是看图编写故事;三是提供几个词汇,让学生利用这几个

词汇来编写故事;四是阅读报刊上的某一新闻或消息,让学生围绕此消息来编些故事。

题目12

4.【简答题】简述法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特点。

答:

(1)注重社会性道教育。

(2)内容安排强调阶段性和现实性。

(3)多渠道、多途径实施公民教育。

题目13

5.【简答题】简述新加坡小学开设公民道德教育课程的宗旨。

答:新加坡小学开设公民道德教育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具有以下素质的好公民: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维护组成社会的家庭;提倡种族和宗教间的宽宏大量和相互体谅;培养协商解决问题的美德。

三、论述题(30分)

题目14

1.谈谈世界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趋势。

答:世界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趋势:

(1)目标:培养富有民族精神的社会“好公民”。

(2)价值:倡导回归生活世界的全球本位道德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范文第4篇

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广大青少年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与此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国青少年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灵造成极大的影响。在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少数青少年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中共中央、国务院一直来都十分重视,特别是近期又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必须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承担相应的职责积极加以应对。其中制度创新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我们认为,德育导师制是对当前学校德育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创新。

育队伍必须专业化,但学校德育绝对不能“专人化”,这是我们反思的第一个问题。长期以来在中小学由于德育地位的“飘忽不定”,学校德育工作往往“孵化”出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学校德育日趋“专人化”,学校教育出现了“新分工”:德育主要是班主任、政教处(学生处)的事,任课教师则集中精力抓学科成绩,可能会认为自己在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没有责任,把德育推诿给班主任或政教处。如此分工,造成两个严重后果:一是学校德育与智育的剥离,“表面上的强化,而实质上的削弱”,使中小学德育出现很大一块“真空带”;二是青年教师对本职工作定位的偏差,出现不少“只会讲课,不会育人”的专任教师即“经师”。

此外又由于班主任忙于班级事务工作,挤掉了做仔细、有效思想工作的时间,德育工作又容易成为简单的说教,缺乏与学生进行交流,疏远了师生情感,甚至恶化了师生关系。

三、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程;视频素材;途径

一、中职德育课程中视频素材的选择途径

电子书记、VCD、DVD光盘等是人们获取视频素材的主要途径,同时网上下载或自己制作等也是人们获取视频素材的主要途径,其中最便捷和经济的获取视频的方式无疑是直接从网上下载。中职德育课程中视频素材的选择途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1)搜索引擎。百度视频搜索、凤凰视频搜索等是常用的中文搜索引擎,视频搜索、AOL视频搜索等是常用的英文搜索引擎;(2)网络下载工具。迅雷、BT等是常用的网络下载工具,这些软件能够对网络中各种视频资源的下载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同时有很多相关资源网站支撑,具有极其丰富的资源和极其快速的更新速度;(3)专业视频下载软件。维棠FLV视频下载等是常用的专业视频下载软件,这些软件能够对视频文件的真实地址进行有效探测,在本地硬盘中下载优酷、土豆网等许多网站上的在线播放视频。作为中职德育课教师,我们应该对这些视频素材的选择途径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牢固的掌握,通过和其他教师及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从不同渠道对视频素材进行搜集积累,从而将中职德育课视频素材库建立起来并对其进行及时更新。

二、中职德育课程中视频素材的选择中应遵循的原则

1.浅显易懂,令人信服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视频素材为和学生的心理、生理及认知特点相符合,最贴近学生生活及所学专业的视频素材,这些素材最能够将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视频素材选择出来,同时保证这些素材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且极易为中职生明白理解,比如时事新闻、百科知识、励志故事等,这些视频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吸引过来,并极易对学生造成感染,从而使学生给予国事、社会热点及身边事等以充分的关注。由于影视素材有艺术加工成分,因此应该慎重使用,在不同的德育课程中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将对学生的不良诱导降低到最低限度。

2.紧扣课题,注重实效

在对视频素材进行选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意识到,教学是多媒体视频服务的主题,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发挥极为重要的有益作用,如果在课堂上只对视频素材进行简单播放,那么将会无法收到有效的视频素材应用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该保证视频素材符合课堂主题,能够为表现、深化课题等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同时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所选用的视频内容应该和中职德育课的德育目标相符合,所遵循的价值导向必须正确。此外,中职德育教材内容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视频素材是对德育课堂教学进行辅助的重要材料,因此应该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更新和升级,从而与学生的心灵深处进行真正的触碰,使学生养成自觉自主的道德行为,将过去被动接受的行为彻底摒弃掉,最终促进教学实效及德育效果的极大增强。

3.激起兴趣,寓教于乐

中职德育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选材上给予内容的教育性以充分重视,但是首先应该保证所选取的视频素材能够将学生的观看性质有效激发起来,从而将其学习欲望充分激发起来。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该尽量选取具有娱乐性和观赏性的视频素材,一方面保证内容有趣、有味,另一方面保证形式有趣、有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真正融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将道德情感有效建立起来,同时对道德信念进行不断内化,最终使教学收到育人的效果和目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所选取的视频素材必须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吸引过来,但是还应该给予视频素材的教育性以充分的重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4.典型精当,发人深省

视频素材具有较为纷杂的内容,教师在选取视频素材的过程中应该将那些具有代表性、无可替代的视频素材选取出来,保证其能够对课堂主题进行充分揭示,使其和教学目标相符,同时能够对相关道理进行详细的说明,对所蕴含的情感及意图进行准确的表达。同时,所选取的视频素材的内容的启发性也应该足够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将其思考的欲望有效激发出来,使其道德情操得到切实有效的陶冶。此外,所选取的视频素材还必须典型精当且具有充分的启发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德育说服力的显著增强。

上述所有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作为中职德育课教师,我们应该顺应时事,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将有效的视频素材不断提炼出来,将适合自身课堂的视频素材有效寻找出来,从而为增加德育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德育课堂的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季丹华.价值观教育在中职德育课程中的实践:以德育课程“经济政治与社会”为例[J].江苏教育,2014.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范文第6篇

仲富兰在《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一书中,论述了民俗文化的传播,更主要的是通过人类自身来作为传播的载体。以人为载体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约定俗成的口语传播、耳濡目染的经验传承、标志程式的共性传播、音乐舞蹈的艺术传播、神话传说的心理传播。总而言之,民俗文化意义上的传播,它不是一般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或消息扩散,它更多的是以世世代代的民众自身作为文化载体的传播。林继福、王丹在《解释民俗学》一书中提到,民俗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这些传播途径体现为人们的不同思想和行为。在中国,民俗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口语传播、行为传播、心意传播、文字传播四种方式。这四种民俗传播方式并非截然分开,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没有一种民俗的传播仅仅依存一种传播方式,只有在多元传播渠道的推动和作用下,民俗才能不断丰富,不断发展。鲁晓俊在汗青浊酒:《三国演义》与民俗文化一书中提到童谣,作为一种带有娱乐性质的民间游艺民俗,据说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类童谣被称为谶遥,这种童谣与当时的时政联系密切,不像批评当今腐败的一些“谣”那样直白,而是借助于“谶”的形式来表述。谶谣有许多传播途径,比如通过铭文石刻,如《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邓艾看见诸葛亮几十年前题的石碣“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便是一例。张国杰、程适良在《新疆民俗》一书中论述到民俗是民间社会传承的文化事象总称。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民族世世代代传袭的文化。它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民众口头、行为和心理而表现出来的,这些事物和现象,既蕴藏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传统里,又表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传统里。范勇、张建世在《中国年节文化》一书中,阐述年节习俗是一种综合的民俗文化,其中包含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思维方式及人们的行为模式,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年节文化的传播在于文化流的作用。文化流一般包括物质、精神信仰、媒介三种不同文化的特质流,而年节文化的传播就是通过这三个途径进行的。

随着社会教育理念的不断丰富和民俗文化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民俗文化传播路径研究在内容和范围上呈不断加强的趋势,研究成果相对来说较丰富。

二 民俗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研究

由于民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其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在构建和谐社会时期,将民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从民俗文化视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较少且分散,有待于进一步的扩展和完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

张芙华在《民俗与道德建设结合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的观点是:虽然民俗与道德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要素,各自具有自身不同的含义和特点。但是民俗与道德的关系密切,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文中特别提到:“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方法多种多样,利用人们在民俗文化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鲜活通俗的、生动典型的物质生活状态与精神生活状态,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能够增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游学民在《陕西本土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接》一文中说到,“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和载体,思想政治教育需经由文化资源得以传播而又不能囿于这些文化资源,这就是二者关系的基本定位。”将民俗文化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历练学生心灵的过程,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巧妙地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作者只是着重论述了民俗文化资源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对于民俗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只是简单的提及,并没有详细论述。

陈宁在《民俗文化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实践——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一文中的观点:“从民俗文化中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案例,将其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平时的教育工作中,通过大学生所关心的能体现民俗文化发展的实例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变以往枯燥的理论讲授为兴趣盎然的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通过这种民俗案例的引入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曹应森在《认真传承民俗文化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一文中提到,“传统民俗文化在塑造人格魅力、传播思想道德、讴歌民族精神方面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给人以潜移默化的教育,要以引导人民群众挖掘、保护和利用本地的文化资源,建设文化阵地,在人民群众身边开展健康、清新又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从而将民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化;学校教育;跨文化

幼儿园是进入教育体系的第一步。初入幼儿园,孩子们通常都会进行“自我介绍”的活动,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自己的习惯喜好,这是早期童年教室的常见活动。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认为识别自我观念会提高孩子的自尊与个性的意识,同时也会培养孩子迅速发展的读写能力。然而,教师们或许没有想到,每个孩子往往会经历些不同的事物,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有些孩子可能会觉得老师不喜欢他的家庭,从而也不喜欢他,最终,他会认为他的价值和想法并不重要,反而阻碍他的自我发展。尽管“自我介绍”的活动经过精心设计,重视课堂实践,但会与学习目的不一致,最终导致学生对学校的负面情绪。教师的目标与孩子之间可能产生冲突,这是两套相互冲突的价值观所产生的结果。教师的目标是典型的个人主义文化价值,是美国主流特有的价值体系。相反,孩子的不适是集体主义文化价值的特征,是美国许多移民儿童和家庭的价值体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已形成强大的文化模式,美国学者们利用开发心理学[1]和人类学[2]的理论与研究,将学习和发展的文化观念联系在一起,发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之下基础教育效果的差异。

为了适应以发达的正规教育和先进技术为特色的复杂、繁华、富有的城市环境,产生了个人主义价值观;为了适应建立在生存经济和非正规教育基础上的小规模、面对面的乡村环境,产生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经济条件和政治迫害往往会将第二类社会的人纳入到第一类中去。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孩子和他们的家人都暴露在两种对比强烈、经常冲突的社会力量,这种力量与在美国的许多移民、印第安人、阿拉斯加人、夏威夷人的孩子的关怀和教育息息相关。其他工业国家的移民和被征服民族的孩子,如加拿大和西欧的一些国家身上等也有体现。经过对这两种价值体系相互衔接的研究表明,集体主义儿童的家庭文化与个人主义儿童的学校文化是相互对抗的。[3]

这种相互对抗的状况提出了进行教育干预的需求。美国正在实行的“跨文化桥梁工程”,是这种教育干预的一种,其目的是减轻大多墨西哥和中美的移民家庭子女进入美国学校学习时经历到的跨文化的价值观冲突。大体上说,个人主义文化和价值观强调个人的成功,而集体主义文化和价值观则强调整体的成功。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当被问及描述自己时,人们往往会列出关于个性的特征标签,例如“勤劳”、“聪明”或“运动”;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往往更愿意把自己的目标嵌入到大家庭或宗教中去,同时也认为自己是与他人有关联的。然而,这种个人主义的发展途径是很难全球化的,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有70%的世界文化是集体主义化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然增长的财富、都市化、科技和正规教育驱使全球的文化和个人朝着个人主义化方向发展,但主要的跨文化差异仍然存在。[4]

除了种族或国籍会对人的文化与价值观有所影响之外,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正规教育所带来的影响,与个人主义化的教育方针也有联系。然而,尽管有这些外部影响,历史与隐含的文化价值观仍旧影响着横跨不同社会经济和教育背景的个人成长的发展途径。在如今这个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个人的发展途径受到相关的群体差异、与其他集体间的差异、每个集体中的个体差异的影响,这些集体间的以及集体内的差异只是视角的问题;没有一个现代社会的人是完全属于个人主义或是集体主义。

下表描述了通过研究来来揭示学习发展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路径之间的一些主要差异。表中选择了与正规教育最相关的每条途径的特征,这些途径以差别评价智力与知识的方式出现和运行。例如,在个人主义化的文化背景中,认知、学术、科学知识被高度重视,特别是事实性知识的积累。当孩子独自学习的时候,独立性会在学校表露出来,通过发言和表达自己来显示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并期待得到表扬或者其他有形的奖励。[5]

学习和发展的文化途径对比

领域径途个人主义途径集体主义/社会中心论

民族理论独立性,个人成功相互依存,集体/家庭成功

重要智能认知/学术/科学社会/关联

重要知识物质世界,事实性知识社交界,叙述性知识

学习模式独立,积极参与,鼓励批评集体工作,观察,

交流发言,自我表现理解,尊重权威的演讲

物质世界个人所有制,选择共享共享,分享责任

相反,集体主义文化价值的社会智能是关于人的,而不是事实或事物,它着眼于了解高度重视人类经验的社交世界。孩子们被社会化,从而变得与他人相互依存。他们与集体内的其他成员一起工作,互相帮助、共享,而不是炫耀个人的成就。赞美可能令他们感到孤立、不舒服,而不能让他们感觉自我良好。[6]

上述两种经验研究证明了美国拉美移民家庭既有的、加上学校不重视发展文化途径间的跨文化价值观而产生的冲突。在两项研究中,对于儿童社会化,移民父母比教师显示了更强烈的集体主义倾向。例如,格林菲尔德的研究发现,在家长会的时候,三、四年级的拉美裔移民学生的父母与孩子的欧美教师交谈时,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大多数对话都没有确定或阐述一个共同的主题――这种现象叫做“非合作谈话”。更重要的是,关于期望学习、发展和行为的隐含价值观方面,在每个参与者讨论有关问题的时候,父母和教师对彼此显得都很陌生。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价值观差异合并为五大主题,基本上,老师的倾向代表了个人主义价值观,而拉美裔移民父母的倾向则反映了集体主义价值观。这些差异包括:1)个人与家庭的成就;2)赞美与批评;3)认知与社交技巧;4)口语表达与和权威的尊敬交流;5)在教育孩子中家长的角色与将孩子社会化中教师的角色。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表明,家长和教师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没有能够相互理解和接纳。

关于教师的价值观,由此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规教育,尤其是教师的教育对个人主义价值观发挥着强大的吸引力。事实上,拉美移民家长的平均教育水平只有小学五年级,显然比两所学校里的拉美教师的正规教育水平要低得多。相比之下,欧美的父母,一般而言,要完成四年高等教育,可与预期的教师教育水平相媲美。也就是说,正规教育作为涉及早期关怀和非正规教育的文化信念实践的一种主要影响因素,很明显地胜过种族性或原国籍。因此,随着全世界的正规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可以期待提高父母的文化与价值观体系的个人主义倾向,从而实现跨文化教育的全球性效果。

参考文献:

[1] 格林菲尔德&布鲁纳.《开发心理学》.1966:82.

[2] 怀汀.《人类学》.1975:104.

[3] 拉伊夫&吉罗斯.《格林菲尔德》.2000.

[4] 德利斯&西格尔.《麦吉利卡迪》.1995.

[5] P.M.格林菲尔德,E.特朗布尔,H.凯勒,C.罗斯坦费什,L.铃木&B.吉罗斯.《学习和发展的文化概念》.2006.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教学;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初中思想品德这门学科内容比较严肃,传统课堂模式下课堂往往缺乏新鲜感,学生往往会应付考试而对该门学科内容死记硬背,不能领略到其中的精髓。然而,其内容所塑造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又檠生成长的重中之重。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时展潮流的需求,即致力于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改善学生学习模式的目的。下面,笔者就对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

一、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1.简洁与精彩的备课为辅,教师的引导作用为主

教学的必要前提是备课。简洁而精彩的备课能让课堂教学更有效。随着时展,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教师应对教学素材进行筛选,取其精简深刻的内容,去其繁杂。若内容过于累赘,在教学时间上难以更好地把握与利用以及难以让学生接受与理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其视觉化效果强,图片比文字更易让学生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制作课堂内容的思维导图,简洁地列出相关内容与要点,辅助学生对教师讲课内容 的理解,以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对于教师的讲课,死板、机械式地灌输课本内容的讲课模式应成为历史,不能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教师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主题,可以先进行问题引导,对学生进行启发教学。以七年级下册课本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主题为例,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自强自立的标准是什么?”“流浪汉自强自立吗?”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肯定与否定,以激发他们的思考,使他们增加对该门学科的自信。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客观实际,切忌“以我为主”“为我独尊”,要实现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互相学习,亦师亦友,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接受并理解知识。教育家巴班斯基曾说过:“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的创新,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情境教学是将课本结合历史案例,结合时事新闻,可见,教师的列举能力、语言艺术能力很重要。为此,教师可以列举正反面的相似但有区别的案例,多以政府、社会、人民角度进行换位阐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心灵感受到强烈的道德熏陶。由此列举的案例与时事,构造良好学习情境,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见识,还能让学生对此进行探讨,关注社会现象与热点问题,形成社会责任感,并在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自己主动思考,并能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些概念,分清概念,帮助学生对难点问题进行突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与课堂下的学习兴趣都很重要。如何引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可以更多地把课堂留给学生,让他们在共同合作、共同学习中一起探讨问题的答案,找到学习思想品德的乐趣。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课下布置对下一节课的预习任务,每个小组对彼此不同的一个小问题进行探讨,课上以情景剧,或者幻灯片形式进行简短的展示。如此,不仅能达到高效预习的效果,为汲取知识打好基础,还能引起课堂上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更能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造力与思维能力,并能从中发掘不同学生的潜力,发现他们的不足,从而能有目的地对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提高教学效率。

此外,在关键内容要点上,让学生往前回顾,向后展望。例如,“根据你所了解的相关历史知识,阐述不公平的社会会带来什么后果?”“你认为保护隐私权的相关规定还能怎么改进?”往前回顾,向后展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博弈思维,对他们学习思想品德,培养政治思维大有帮助,无疑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学校生活应该与社会接壤,使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可以适当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做社会性的调查,增强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让他们认识到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重要性。这样的经历无论成功与否,必能让他们成长。

二、结束语

高效课堂的建设,需要有效利用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思维的培养,兴趣的激发,对学生的终身学有益处。在现实生活中,学生能运用扎实的理论知识,能用正确的三观看待问题,用法律规范自己,用道德束缚自己,成为优秀的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范文第9篇

教育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学者是

A.培根 B.休谟

C.柏拉图 D.康德

2.在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生物起源说

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普通教育学》 D.《爱弥尔》

4.强调教育活动的“交往性”,实际上就是强调教育存在于个体和社会之间的一种不断的

A.对话活动 B.讲授活动

C.思维活动 D.教学活动

5.文化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梅伊曼和拉伊 B.狄尔泰和斯普朗格

C.鲍尔斯和金蒂斯 D.康德和黑格尔

6.决定“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利”的是

A.政治制度 B.社会文化

C.生产力水平 D.经济基础

7.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的学派是

A.个性发生学派 B.道德认知学派

C.活动心理学派 D.认知发生学派

8.主张“神学本位教育目的论”的教育家是

A.福禄倍尔 B.傅立叶

C.圣西门 D.夸美纽斯

9.人之所以具有可教育性,就在于人具有

A.能动性 B.目的性

C.计划性 D.可塑性

1O.提出情境、疑问、假设、推断、验证“思维五阶段说”的教育家是

A.谢夫特 B.杜威

C.布鲁纳 D.罗杰斯

11.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B.培养目标与学生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

C.教学环境与教学活动之间的矛盾

D.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时间之间的矛盾

12.孔子、老子等人倡导并践行的“无言之教”属于典型的

A.反诘法 B.谈话法

C.陶冶法 D.实践法

13.现代教师面对着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集体,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一定的

A.教育教学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组织管理能力 D.自我调控能力

14.下列描述教学与智育之间关系的正确命题是

A.教学是智育的途径 B.教学等同于智育

C.智育是教学的途径 D.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15.教育目的的功能之一是

A.调控功能 B.系统功能

C.信息功能 D.程序功能

16.下列教育家中主张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是

A.诺笃尔普 B.裴斯泰洛齐

C.涂尔干 D.凯兴斯泰纳

17.决定教育目的性质的社会因素是

A.文化制度 B.科技制度

C.军事制度 D.政治经济制度

18.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提出的“教学与发展”中的发展是指

A.教学发展 B.一般发展

C.智力发展 D.情感发展

19.单轨学制在美国形成的时间为

A.18世纪末19世纪初 B.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初

20.将教育制度分为学前教育制度、基础教育制度、高等教育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等,这是

A.从学校管理工作内部分类 B.按教育机构的类型分类

C.按教育阶段分类 D.按教育制度赖以存在的社会性质分类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最近发展区

22.讲授法

23.教育制度

24.学生的年龄特征

25.德育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选答其中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多选答者,按前4小题评分)

26.简述当代教育学发展的特征。

27.简述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体系的构成。

28.简述落实我国教育目的必须处理好的关系。

29.简述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

30.简述正确运用惩罚手段应当注意的基本问题。

31.简述教师思想品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本题13分)

32.试论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33.案例:

小D是高中一年级女生,已经有两天没来上课。班主任老师在和家长联系未果后,及时把情况向学校汇报,校政教处又及时向社区相关部门反映。很快,派出所民警带着小D来到学校。原来,小D因幼年时父母离异,母亲作为监护人又忙于生意,平时回家只是给零花钱,而对于小D学习、交友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却很少过问。养成小D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经常旷课上网吧,并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近来,小D母亲因生意出国已一个多月时间,小D因上网吧已将妈妈给她的零花钱用光,为了上网玩游戏,小D伙同“网友”一起在网吧偷窃他人财物,被网吧管理员抓了现行并送到派出所。派出所决定向学校通报情况后,将小D送少管所进行监督教育。

学校在了解详细情况后,迅速通知小D母亲,并成立了学校、社区派出所和家庭三方共同帮教感化小组,三方达成一致,小D尚未成年,如送少管所会对其今后的发展和成年生活带来阴影。于是,班主任成为小D学习和心理的辅导员,派出所指定老王专门负责对她的法制和人生教育,母亲则主要从生活和亲情的角度来感化。

小D被巨大的亲情、爱和温暖包围。每天,班主任老师都会在放学后和小D一起回家,防止小D社会上“朋友”的纠缠,督促她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并针对小D青春期心理波动大的特征及时展开心理辅导。民警老王除了给她讲解如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还用一些“不良青年”转化为优秀生、后来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故事鼓励她树立自信,坚定信心。母亲则除了对她在生活上多方关心,还和已离异的父亲一起带她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他们一家在一起散步谈心、打球、旅游,还一起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并一起栽下了“亲情树”。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途径方法

目前,很多小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父母的百般疼爱,甚至溺爱,这不利于小孩良好品德的养成。除了家长要意识到这个问题严重外,学校的老师更要寻求有效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因为语文教学跟品德教学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学。而语文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教学,才能更好的渗透德育。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首先,小学生需要进行德育。因为在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小学时候受到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很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学校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德育渗透,为其后的教育打好基础。

其次,小学生德育方面存在问题,需要解决。虽然国家倡导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但有些学校为了本校的升学率,仍然不断加强学生的学习任务。而在这方面,大多数家长也跟随学校犯了同样的错误,家长为了孩子能考上好的学校,也不断加重孩子学习负担;家长为了孩子多才多艺,以便他们在将来工作创业时具有更大的优势,就不断给孩子报考各种各样的才艺补习班,从而忽视了小学生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家长和教师都要重视学生的德育问题。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要实实在在的加强思想品德的教学。

二、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面对德育存在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仔细分析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和平时生活对学生进行德育。具体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渗透于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不仅要教学生学习简单的字词和句子,更要结合课文本身对学生进行德育。比如在教学《海伦·凯勒》时,可以和学生们进行探讨,为什么海伦·凯勒能够得到大家的尊敬,海伦·凯勒是怎么样克服现实中的困难的,大家从她身上可以学到什么。小学生对图片、声音和视频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除了简单地用文字对学生进行引导外,还可借助计算机、投影仪等先进教学设备对学生进行教学,带动学生积极思考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具备什么样的品德。

(二)习作与演讲。学生在课堂进行学习后便会有自己的想法,还有平时在遇到各种事情时也会有自己看法。教师可以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把心中所想以小作文形式写下来,再交给教师进行批改,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进行上台演讲,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这个过程有这么几个好处:一是学生写下小作文的时候,也就是写下了自己初步的一些价值观,能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二是教师进行批改,可以指出学生存在的一些错误以及鼓励学生做的正确的地方,积极引导学生思想品德往积极优秀的方向发展;三是演讲交流,可以让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各种行为的好坏,让优秀品德能在全班传播开来,让不良品德遭到大家的批判,提高德育的效率。

(三)渗透于实践活动。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平时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比如通过教师把关,结合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接受优良品德的熏陶;植树节时,带领同学们一起植树,可以向学生讲解绿色环保,爱护环境的优良品德;清明节时,可以一起去烈士林园进行扫墓,向同学们讲解烈士们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平时,教育孩子们要多关心身边的人,在家里、学校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时还可以带领他们去孤寡老人家进行探望,帮助老人们打扫卫生,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尊老爱幼的品德。生活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都可以用来教育学生,比如爱惜粮食、节约用电等等。教师要建立有效的机制来引导学生,比如先教学生在一些事情上的正确做法,再让学生去实践,然后让学生一起交流讨论,加深对正确行为的认识。教师在此过程中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受到肯定的学生更会积极主动的将优良品德用于实践之中。

总之,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家长和教师都要足够重视。而具有教学优势的小学语文教师,更要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戴昌贵.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J].探索,2008,(2).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范文第11篇

中国传统道德与高校德育

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情况简介

鲁迅对民间文学的论述及所受影响

普希金激励库尔班·巴拉提开拓诗歌创作空间──兼谈普希金对我国西北少数民族诗歌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对中国证券业管理方面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化学教学与可持续发展

简论20世纪以前黄教在土尔扈特部的传入和发展

论教师系统备课方法在科学方法中的地位和功能──系统备课方法学研究之七

“V得A”结构的分化教学

公共理论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有感

罗比达法则在复变函数中的探讨

简记卡诺图和真值表

中学物理教师形象刍议

中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

了解学生心理 提高教学艺术

关于差生成绩能否提高的心理分析

以节奏训练为切入点 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

论新时期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中的素质教育

伊犁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从杂耍的跟班到影片的灵魂——中国无声电影文学之路

发展中国家在信息时代的境遇与对策

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简论我国历史上的家庭道德教育

普通话测评"说话"项负面因素探析

《马氏文通》以来汉语词类体系研究概述

当代汉语新词语产生的途径

《体性》篇研究

试析纳兰性德爱情词的艺术特色及形成原因

鉴古知今继往开来——试论古诗文鉴赏与当代人的全面发展

抒写心境实录现实吟唱自然——论郁达夫散文的描写领域

探寻内在的非洲——张贤亮小说深层心理解析

精神世界的游牧民族——读王安忆中篇小说《我爱比尔》

隐含的对称——浅析《浮士德》中的欧福良形象

关于建立"哈萨克族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的设想

自我效能感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培养途径

关于《国际法》教材与推广案例教学法之管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葬书》作者及成书时代考辨

试论向警予的妇女解放思想

抗日战争时期彭雪枫对杂色武装的争取与改造

英汉姓氏差异与社会文化

科学发展观下透视我国人口性别结构失衡

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综述

文学语言变异析美

《三国演义》“人本”意识试探

卷舒开合任天真无情有恨何人觉——唐诗中莲荷意象探微

父爱的绝唱——周国平与《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漂泊:20世纪20、30年代现代乡土小说的一个视点

现实主义小说现代化的佳构——评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

重视培养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感知与情感体验

浅谈摄影中的注意事项

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

汉语虚词教学漫谈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范文第12篇

一、关于席勒美学理论的历史地位

长期以来,我国美学界对于席勒的美学理论,由于受鲍桑葵《美学史》等著作的影响仅仅将其界定为“康德与黑格尔之间的一个重要的桥梁”。但我们站在21世纪的今天,再来审视席勒的美学理论,我们就会深深地感到过去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历史证明,席勒的美学理论的意义决不仅是完成黑格尔美学的一种“准备”和“桥梁”,而是早已超越了他的时代,成为人类美学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wWW.133229.CoM

席勒从美育的独特视角批判了他所在的时代。这种批判开了对于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审美批判的先河,影响到后世并对当代仍有其重要意义。当代德国著名理论家哈贝马斯在《论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一文中指出:“这些书简成为了现代性的审美批判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

席勒不仅是德国古典美学的继承者,而且在许多方面超越了德国古典美学。他在某种程度上突破德国古典美学的思辩性、抽象性,努力将美学研究带入现实生活,开启了现代美学突破主客二分思维方式,走向“主体间性”之路。哈贝马斯认为,这实际上是当代“主体间性”理论和“交往理论”的一种萌芽。特别重要的是,席勒将美育界定为“人性”的自由解放与发展。这不仅突破了近代本质主义认识论美学,奠定了当代存在论美学发展的基础,而且开创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审美的生存”的新人文精神重铸之路,关系到人类长远持续美好的生存。席勒的《美育书简》是资本主义现展过程中有关人性批判与人性建设的一部鸿篇巨制,标志着美学逐步由书斋走向生活。也正是在这一论著中席勒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将其同人的自由紧密相联。将审美教育与人的自由生存和人性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从更深远的社会意义来说,克服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带来的人性和人格的片面性,追求人的审美的生存,成为人类追求的始终不渝的宏大课题。马克思对于人的“异化”扬弃和全面发展的论述,海德格尔对于人的“诗意地栖居”的论述,都是继承席勒探索人的审美生存的当代重要成果。

二、关于席勒的美育理论的内涵

席勒最重要是理论贡献在于围绕“美育”这个论题,以《美育书简》为中心,构筑了一个相对完备而新颖的美育理论体系。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席勒的《美育书简》与他的其它美学论著割裂开来。事实上,席勒的20多篇美学论著,尽管题目各异,但其核心论题却是“美育”,其它论著均围绕“美育”这一论题展开,构成一个相对完备的美育理论体系。而其核心是“把美的问题放在自由的问题之前”,实质上是一种现代存在论美学的初始形态,预示着现代美学由认识论发展到存在论的必然趋势,直接影响到后世。

席勒美育理论提出的哲学基础是由认识本体论到存在本体论的过渡。席勒的美育理论继承了康德的先验人本主义哲学,特别是康德有关自然向人生成的观点。但对于康德的认识本体论却有所突破。他由古希腊的古典本体论出发,走向存在本体论。

关于美育的内涵,席勒将其界定为“自由”。席勒所说的“自由”是一种超越实在、必然与理性的审美的关系性的自由。也是审美的想象力的自由,是想象力对于自由的形式的追求,从而飞跃到审美的自由的游戏。当然归根结底,席勒所说的自由是人性解放的自由,是通过审美克服人性之割裂走向人性之完整。由此可见,这种自由观不仅局限于精神领域,而更侧重于现实人生,追求一种人性完整、政治解放的人生自由。因而是一种人生美学之路,开辟了整个现代美学走向人生美学的方向。

席勒认为,美育的特殊作用即是其成为沟通感性与理性、自然与人文、知识与道德、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之中介。这就使美育成为由自然之人成长为理性之人的必由之途。这就是席勒关于美育作用的“中介论”,成为整个美育的核心环节,构成了整个审美之谜。

席勒认为,美育所凭借的手段是美的艺术。他首先从艺术类型的横向的角度论述了理想的美育的途径。那就是由优美到崇高,达到人性的高尚。而从纵向的角度,席勒勾画了审美教育的历史过程,即由古代的素扑的诗到现代的感伤的诗,最后走向两者结合的理想形态的诗。

三、关于席勒美育理论的当代价值

席勒的美育理论是一种作为世界观的本体论理论,将审美看作人的本性和人的解放的唯一途径,因而成为最重要的价值取向。这一理论对于我国当前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的指导下,通过美育的途径,培养广大人民的审美世界观,造就一大批学会审美的生存的人,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席勒的美育理论是一种人生美学,旨在克服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分裂,实现人性的完整,造就无数人性得到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这对于我国当前正在实行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启示我们借鉴席勒有关美育所特具的“不可代替”的“中介作用”等重要理论资源。

在当前的文化与文学艺术建设中我们应该很好地借鉴席勒有关理论,既正视当前大众文化蓬勃发展的现实形势,同时又坚持美的艺术的“高尚化”方向。使我国的文化和文学艺术事业得以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范文第13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中学德育;衔接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之一,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各个环节实现默契配合与有效衔接对于确保德育质量非常重要。近年来,由于受经济态势、社会因素、认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德育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引人忧虑。严格地说,高校和中学德育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德育目标有高低之分、内容有深浅之异,在德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上也是有差别的。然而,现实中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的衔接并没有到位。主要原因是除高考和大学录取之外,高校和中学很少有互动。

一、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的衔接涉及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等诸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德育内容和德育目标上脱节。在德育内容上,从中学到大学,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往往简单重复,甚至出现倒挂现象。从中学到大学,德育内容本应具有从浅人深、由低到高的特性,有些内容必须重复,如爱国主义、理想、人生价值观理论等。但一些大学教师对中学德育内容不甚了解,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德育内容的重复,致使大学德育难有深度、难有新意,学生总有似曾相识之感,缺乏兴趣甚至厌学。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内容倒挂有两种表现:一是在高中阶段,迫于高考的压力,教师追求内容的难度、深度,不时将本属于大学讲授的内容提前到高中阶段讲授,学生学得似懂非懂,造成了高中德育知识点的超饱和及大学德育知识点的减少和重复;二是在大学阶段,由于部分学生文明基础较差,道德水平和社会公德水平不高,大学德育不得不给学生补授“养成教育”课,而这又正是中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德育目标上,中学应侧重于对学生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等养成教育,重在培养“合格公民”,高校德育工作应着力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旨在培养优秀人才。如果中学德育的基础不够扎实,中学德育与高校德育在工作目标和内容上就难以有机联动,结果造成本该中学德育完成的任务却要在大学里“补课”。

2.高校和中学在德育途径上缺乏衔接。学校德育主要通过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各学科教学、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党团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等途径来实现。

总的来说,上述方面的衔接情况都比较正常,但有些方面却不尽如人意。例如,发展党员是重要的德育途径之一,但由于高校和中学在德育途径上缺乏衔接性,造成大学党组织对于一批入党积极分子中学的表现并不了解,使组织发展工作出现迟缓甚至停顿的现象,形成大学里集中在三、四年级发展党员的状况。再如,大学辅导员工作和中学班主任工作相比,在力度上有明显的削弱。大学生的自律能力普遍高于中学生,对大学生的管理强调自我管理是正常的。但如果辅导员的设置流于形式,工作如蜻蜓点水,一味强调学生自我管理,就会造成学生缺乏凝聚力,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师无法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进而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情况。因此,必须改进和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当然也要避免简单回复到中学的工作状态。

3.在德育管理体系上缺乏衔接。学校德育管理体系涉及领导机制、师资队伍、规章制度和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比较高校和中学德育管理状况,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上区别明显。在中学,学校和家庭一般相距较近,容易联络和沟通。

大学则不然,它生源量大,涉及范围广,学校、家庭相距甚远,往往只能通过一纸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身体、家庭情况,难免主观和片面,给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4.高校和中学德育领导干部、教师和德育研究工作者缺乏合作与沟通。德育领导干部、教师和德育研究工作者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高校和中学在这方面的脱节。造成了高校不了解中学的德育内容和规律,中学德育工作者也不了解大学各种前沿的德育研究成果,这使高校和中学的德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地挖掘和有效利用。

二、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缺乏衔接的消极影响

当前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无疑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1.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功能。学校德育的功能是通过学校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评价几个环节来实现的。这几个环节紧密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遭到破坏,都会不同程度地削弱学校德育功能。高校和中学德育目标的颠倒、混淆,破坏了德育目标的阶段性,给德育教学带来混乱,给受教育者带来不适,最终也会使德育工作失去它的吸引力和说服力。高校和中学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简单重复,破坏了德育内容的整体性、层次性,影响了德育内容的正常实施。高校和中学德育途径和管理中某些环节的中断或削弱,破坏了学校德育渠道的畅通运行,使德育工作缺乏合力。

2.影响了人才素质的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主要通过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展开来实现。如果学校德育目标不明确,德育内容不确定,德育管理不科学,无疑会对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产生消极作用。特别在社会处于转型期的今天,社会上形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不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使德育工作难度更大。

3.浪费了德育资源。前述问题的存在,必然会给学生的德育学习带来压力:德育目标不明确,学生无所适从;德育内容不确定,学生无法适应;无论是教还是学,付出心血却收效甚微。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增加德育教师教学、备课的工作量,也必然会给学校德育管理、评估工作带来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造成德育资源的浪费。

三、实现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的基本策略

我国德育改革2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效,现在已经到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阶段,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的衔接正是必须突破的问题。因此,搞好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势在必行。

1.要转变教育机制。必须加强素质教育,否则,无论是教师、学校、学生还是家长、社会的关注点仍然会停留在智育、分数、高考上面,德育仍会受到冷落、歧视。要加强素质教育,首先,政府应转变政策导向,通过出台政策、法律、纲领性文件,在整个社会推行素质教育机制;其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从整顿管理入手,加强对素质教育的领导和监督。此外,教师、学生、家长也要在认识上、行动上摆正素质教育的位置。

2.要摆正德育位置。必须从思想和行动两大问题上进行突破,要统一思想,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从我国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德育的重要性,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来理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要着眼于行动,不能光从口头上重视德育,必须把德育首位的思想树立和实现在德育教学、管理、评估的各个环节。

3.要树立衔接意识。首先,广大德育工作者要从理论高度整体把握德育,树立大德育、整体德育的观念。其次,要在实践中加强衔接。如对高校、中学德育内容要有整体把握;对高校与中学的德育目标要深刻理解,掌握分寸;对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要多做调查分析;家庭、社会、学校要密切配合;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党团社团活动等要共同发挥作用。

4.要提高教师素质。这里的教师包括德育教师、专业(科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其中主要是德育教师。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的素质外,作为一个德育工作者,还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高尚的职业道德、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勇气、有能力、有信心去从事德育工作,才会真正做一个加强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的有心人。

[参考文献]

[1]杨叔子。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3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2]刘惊铎,权利霞德育学教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范文第14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中学德育;衔接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之一,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各个环节实现默契配合与有效衔接对于确保德育质量非常重要。近年来,由于受经济态势、社会因素、认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德育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引人忧虑。严格地说,高校和中学德育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德育目标有高低之分、内容有深浅之异,在德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上也是有差别的。然而,现实中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的衔接并没有到位。主要原因是除高考和大学录取之外,高校和中学很少有互动。

一、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的衔接涉及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等诸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德育内容和德育目标上脱节。在德育内容上,从中学到大学,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往往简单重复,甚至出现倒挂现象。从中学到大学,德育内容本应具有从浅人深、由低到高的特性,有些内容必须重复,如爱国主义、理想、人生价值观理论等。但一些大学教师对中学德育内容不甚了解,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德育内容的重复,致使大学德育难有深度、难有新意,学生总有似曾相识之感,缺乏兴趣甚至厌学。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内容倒挂有两种表现:一是在高中阶段,迫于高考的压力,教师追求内容的难度、深度,不时将本属于大学讲授的内容提前到高中阶段讲授,学生学得似懂非懂,造成了高中德育知识点的超饱和及大学德育知识点的减少和重复;二是在大学阶段,由于部分学生文明基础较差,道德水平和社会公德水平不高,大学德育不得不给学生补授“养成教育”课,而这又正是中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德育目标上,中学应侧重于对学生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等养成教育,重在培养“合格公民”,高校德育工作应着力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旨在培养优秀人才。如果中学德育的基础不够扎实,中学德育与高校德育在工作目标和内容上就难以有机联动,结果造成本该中学德育完成的任务却要在大学里“补课”。

2.高校和中学在德育途径上缺乏衔接。学校德育主要通过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各学科教学、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党团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等途径来实现。

总的来说,上述方面的衔接情况都比较正常,但有些方面却不尽如人意。例如,发展党员是重要的德育途径之一,但由于高校和中学在德育途径上缺乏衔接性,造成大学党组织对于一批入党积极分子中学的表现并不了解,使组织发展工作出现迟缓甚至停顿的现象,形成大学里集中在三、四年级发展党员的状况。再如,大学辅导员工作和中学班主任工作相比,在力度上有明显的削弱。大学生的自律能力普遍高于中学生,对大学生的管理强调自我管理是正常的。但如果辅导员的设置流于形式,工作如蜻蜓点水,一味强调学生自我管理,就会造成学生缺乏凝聚力,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师无法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进而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情况。因此,必须改进和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当然也要避免简单回复到中学的工作状态。

3.在德育管理体系上缺乏衔接。学校德育管理体系涉及领导机制、师资队伍、规章制度和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比较高校和中学德育管理状况,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上区别明显。在中学,学校和家庭一般相距较近,容易联络和沟通。

大学则不然,它生源量大,涉及范围广,学校、家庭相距甚远,往往只能通过一纸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身体、家庭情况,难免主观和片面,给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4.高校和中学德育领导干部、教师和德育研究工作者缺乏合作与沟通。德育领导干部、教师和德育研究工作者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高校和中学在这方面的脱节。造成了高校不了解中学的德育内容和规律,中学德育工作者也不了解大学各种前沿的德育研究成果,这使高校和中学的德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地挖掘和有效利用。

二、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缺乏衔接的消极影响

当前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无疑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1.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功能。学校德育的功能是通过学校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评价几个环节来实现的。这几个环节紧密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遭到破坏,都会不同程度地削弱学校德育功能。高校和中学德育目标的颠倒、混淆,破坏了德育目标的阶段性,给德育教学带来混乱,给受教育者带来不适,最终也会使德育工作失去它的吸引力和说服力。高校和中学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简单重复,破坏了德育内容的整体性、层次性,影响了德育内容的正常实施。高校和中学德育途径和管理中某些环节的中断或削弱,破坏了学校德育渠道的畅通运行,使德育工作缺乏合力。

2.影响了人才素质的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主要通过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展开来实现。如果学校德育目标不明确,德育内容不确定,德育管理不科学,无疑会对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产生消极作用。特别在社会处于转型期的今天,社会上形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不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使德育工作难度更大。

3.浪费了德育资源。前述问题的存在,必然会给学生的德育学习带来压力:德育目标不明确,学生无所适从;德育内容不确定,学生无法适应;无论是教还是学,付出心血却收效甚微。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增加德育教师教学、备课的工作量,也必然会给学校德育管理、评估工作带来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造成德育资源的浪费。

三、实现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的基本策略

我国德育改革2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效,现在已经到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阶段,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的衔接正是必须突破的问题。因此,搞好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势在必行。

1.要转变教育机制。必须加强素质教育,否则,无论是教师、学校、学生还是家长、社会的关注点仍然会停留在智育、分数、高考上面,德育仍会受到冷落、歧视。要加强素质教育,首先,政府应转变政策导向,通过出台政策、法律、纲领性文件,在整个社会推行素质教育机制;其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从整顿管理入手,加强对素质教育的领导和监督。此外,教师、学生、家长也要在认识上、行动上摆正素质教育的位置。

2.要摆正德育位置。必须从思想和行动两大问题上进行突破,要统一思想,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从我国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德育的重要性,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来理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要着眼于行动,不能光从口头上重视德育,必须把德育首位的思想树立和实现在德育教学、管理、评估的各个环节。

3.要树立衔接意识。首先,广大德育工作者要从理论高度整体把握德育,树立大德育、整体德育的观念。其次,要在实践中加强衔接。如对高校、中学德育内容要有整体把握;对高校与中学的德育目标要深刻理解,掌握分寸;对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要多做调查分析;家庭、社会、学校要密切配合;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党团社团活动等要共同发挥作用。

4.要提高教师素质。这里的教师包括德育教师、专业(科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其中主要是德育教师。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的素质外,作为一个德育工作者,还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高尚的职业道德、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勇气、有能力、有信心去从事德育工作,才会真正做一个加强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的有心人。

[参考文献]

[1]杨叔子。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3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2]刘惊铎,权利霞德育学教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范文第15篇

江户时代是日本道德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线是武士道教育,它融合了日本神道思想、佛教思想和中国儒家思想。纵观中国知网的相关研究,这一时期的内容较少,而且大多出现在对于日本道德教育历史进程的通观研究中。程晋宽的《论日本道德教育的传统及面临的问题》认为,作为日本道德教育思想基础的神道教和武士道是对日本封建文化与道德意识的独特反映,为日本近代侵略行为开辟了道路,并为现在日本战后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提供了历史依据。[2]王凌皓等人的《日本武士道的生成、作用及影响》,通过对日本武士道的历史、特点、作用与影响的阐述,为我们揭示了日本近代新武士道对于世界以及日本本国的消极影响。[3]解娟的《江户时代武士教育特点分析》指出,这一时代的道德教育比江户时代之前有着更完整的内容、更正式的教育地点并且融西方思想于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4]兰卉的《日本传统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影响研究》,将日本武士道精神发展分为江户时代以前、江户时代、明治维新以后三个阶段,并指出武士道精神本身内涵并没有错,只是与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联系起来才导致人们对武士道精神的反感。[5]朱玲莉的《日本江户时期的平民道德教育》从平民阶层角度对道德教育的政治基础以及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可以说是对这一时期日本道德教育的一个专题性论述,并且十分少见地提到了对女子的道德教育,对于研究江户时期日本平民的德育状况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6]王瑞荪在专著《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中[7],使用了通观比较和专题比较等一系列方法对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深入评价。饶从满的专著《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教育》[8],对整个日本道德教育从时间上进行了梳理。这些文章或专著通过对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介绍、评析,用大量历史事实使我们对江户时代日本道德教育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纠正了有人认为军国主义是近代日本的产物这一看法。此外,这些文章所提供的大量材料以及信息,为今后进一步的比较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对这一时期日本的道德教育研究缺乏第一手资料,大多数停留在对道德教育历史现象的简单罗列,缺乏对其深层本质的挖掘,研究具有肤浅性与重复性。

二、明治维新时代日本的道德教育

明治维新对于整个日本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因此,对这一时期日本道德教育的研究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通过对这一时期成果的研究,虽然还是以介绍为主,但是相比江户时期,对这一时期的介绍更加详细、深入,不再只是对历史知识的再现,还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成果有:王智新的《日本的道德教育》[9],姜辉的《明治時代における武士精神の様態についての考察》[10](明治时代武士精神的演变),张凤莲的《论日本教育中传统道德思想的渗透》[11],孔祥宏的《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12],尹贞姬的《教育敕语与近代日本国民道德教育的启示》[13]等等,这些文章对明治时期到二战结束前日本道德教育的演变以及所产生的后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由于他们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关联性,综合以上诸多学者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内容:资本主义伦理道德的启蒙与封建帝国主义的传统并存发展;由学制令向教育敕语的转变迎合了日本天皇制的统治需要,成为日本近代道德教育的大纲;修身教育制度由最初的从属地位跃居为主导地位;军国主义思想、极端民族主义以及变质的武士道精神成为日本国民的主要道德标准。另外,这一时期日本的第一次教育改革对日本道德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影响也是我国学者热衷探讨的问题之一,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注意。王建平[14]在他的文章中对这一时代日本道德教育观念对国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涉及这一时期的研究专著有苏崇德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5]第三章第一节,陈立思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6]第四章第一节,苏振芳的《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17]第十章等,这些专著都对明治时代到二战结束前日本道德教育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对我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民主时代日本的道德教育

这一时期关于日本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质量高,而且研究方法也由单一转向综合,研究视野、范围更加开阔,研究的深入程度与细化程度更加突出。归结起来主要有日本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特点、现状、环境等方面。研究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目标,很多研究论文都有所涉及,虽然日本道德教育目标进行过多次修改,但它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学者们主要从有利于教育对象与社会发展的视角说明日本道德教育目标的现状。张德伟等人的《从培养丰富的心灵到培养丰富的人性再到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指出,日本德育方针自20世纪80年代第三次教育改革以来,道德教育的目标重心由重智不重德逐渐转向注重个性发展以及丰富心灵的培养。[18]王超的《比较德育学》指出,日本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公民的民族精神,培养具有民族优越感的人,形成民族认同,使全体日本人具有民族意识。[19]曹能秀的《当代日本小学和初中的道德教育述评》对日本道德教育目标进行了较全面的归纳,主要有四点:培养忠诚于国家、集团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公民;培养具有基本道德素质和社会公共精神的公民;培养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有利于与世界接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20]王丽荣的《近现代中日道德教育目标比较》认为,日本在道德教育目标上实现了从过分强调外延较广的民族国家的社会本位向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并重的转变,既有利于自身发展,同时对社会体系的健康运行产生积极影响。[21]饶从满的《关于道德教育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基于日本道德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指出,日本道德教育目标与中国德育目标虽然都旨在培养学生的德性,但日本道德目标更多体现为一种有利于在社会生存的人格特点,强调各种价值观的综合作用,而中国则将其认为道德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22]牛立忠的《浅论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经验和启示》认为,无论在哪个学龄阶段,日本道德教育目标都注重道德意愿、道德态度、道德判断力、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以对心的教育为核心。[23]关于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内容,研究者均有所提及,并且形成了一致的观点:日本的道德教育内容大致相同,但实施的力度却越来越大。史忠媛的硕士论文《当代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体系研究》提出,日本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个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国际化教育、劳动教育五个方面。[24]耿华的《当代中日中小学道德教育比较研究》认为,日本的道德教育内容包括自身培养、与他人相处、自然和崇高事物、集体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内容。[25]曹能秀的《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认为,在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日本道德教育内容呈现出“规范”与“发展”并重的趋势,加强了文化传统和爱国心的教育,注重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26]在中国任教多年的日本学者奥田真纪子在《道德教育与人的价值创造》中,通过对日本道德文化的变迁、所面临的课题以及对牧口学说的赞同,认为道德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应该是实现人的价值创造,只有创造社会价值的道德教育才能使人抱有感恩的心。[27]除此之外,日本战后德育课程的改革也是学者研究日本道德教育内容的一个重点,例如王映哲的《教育改革中的日本道德教育演进及启示》,通过对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特点以及新的变化的研究,认为这些改革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它确实对日本成为世界强国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28]吴潜涛的《日本道德教育的战后演变及其现行改革》认为,日本现行的教育改革,在思想上重视学校教育地位,在内容上重视价值观与实践相结合,在方法上重视全社会的合力,最终有利于构建终身道德教育体系。[29]关于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不少学者无论在专著还是论文中均有所研究。在专著中,学者往往用单独的章节阐述日本是怎样进行道德教育的。代表性著作有苏崇德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王玄武的《比较德育学》[30],苏振芳的《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等。其观点主要有:一是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儿童的道德启蒙意识与初级的道德习惯,父母以实际行动影响儿童;二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系统的道德体系,道德教育以正式课程、学科渗透、道德实践的方式融入学生所处的环境中;三是通过两种类型的社会教育,即针对大众的普遍性道德教育与针对失足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社会教育机构在联系学校与家长、促进整个社会形成良好道德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四是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制造良好的社会道德公众舆论影响公民道德建设。相关学术论文中,主要是从某一个或几个具体方面或者与其他国家道德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日本道德教育的实现路径。白俊的《日本道德教育对我国德育教育的启示》指出,家庭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个性,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与审美情趣。[31]基国林等人的《“中日新”三国高校实施德育途径比较及辨证思考》[32]、王佳的《日本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认为日本高校的道德教育实施途径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并对这三方面分别进行了详细说明。[33]徐雯娟的《中日高校德育比较研究》认为日本高校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有理论教育法、挫折教育法、直接体验法、言传身教法、环境熏陶法等立体多面的方法,比较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34]谢惠莲的《当代中日中小学活动德育比较研究》,通过对中日两国活动德育在理论、原则、形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比较,强调了道德实践在培养人的道德修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35]为我国道德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借鉴。田静等人的《当代中日中小学道德教育发展趋势比较》指出在道德教育路径上,日本比中国有着更加完整的德育形式,日本道德教育发展不仅仅是一种趋势,更是形成了蓝图,是有计划的,这是中国道德教育所应该学习的。[36]还有学者总结出日本道德教育在途径方法上与中国道德教育有着共同特点:政府高度重视;道德教育的显性与隐性结合;道德教育注重整合化与社会化[37]。对于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其他方面,我国学者都有所研究。在对日本道德教育特点的研究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新慧的《二战后日本德育的特点和启示》,归纳了五大特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存,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配合进行德育,政治化与组织化突出,挑战与缺陷共存。[38]在对日本道德教育的现状研究上,主要有王丽荣的《当代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状况》,通过图表和报告的形式指出日本现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积极方面和问题都有,对与我国的道德教育现状比较研究具有参考作用。[39]在对日本道德教育的环境上,有郑永廷的《美国、日本的德育环境建设》,对美国与日本为构建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所做的努力进行了介绍,指出没有好的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是很难成功的。[40]钟启泉《儿童德性的形成及其环境影响分析》,通过对德性及其层级、影响儿童的环境进行分析,指出儿童的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自律性的基础上。[41]另外,对于日本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道德教育荒废现象以及由此开展的第三次教育改革的研究,应该是我国学者今后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简要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