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人际关系调查范文

人际关系调查范文

人际关系调查

人际关系调查范文第1篇

我们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就是要通过了解大学生们对于男女比例不均衡问题的看法与观点,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处理方式、表现态度等,来调查并认识现代大学生对如何正确并有效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与方法,进一步明确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客观性与重要性。

我们大都知道: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结构失调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突现了许多。比如说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健康的恋爱心理;在异性较多的情况下部分大学生不能较好的认知自我,不能摆好自身的位置而产生的压力;以及在同性较多的情况下,不能处理在不能取得其他同性以及为数不多的异性的注意时而存在的自卑感

所以,这里,关于大学生如何正确面对在其身边出现的男女比例不平衡问题,如何博得他人的认可喜欢,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等等就变得尤其的重要,这也就要求大学生应该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在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中寻找优秀的自我,更好地完成学业、完成我们社会心理学上所讲的社会化的过程。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它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对人际交往的渴求反映出希望被人接爱、理解的愿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际关系期待,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交往模式。

青年期的大学生希望被人接受、理解的心情尤为迫切。德国学者斯普兰格说: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有那种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愿望。没有谁比青年人从他们孤独小房里,更加用憧憬的目光眺望窗外世界了,没有谁比青年在深沉的寂寞中更 加渴望接触和理解外部世界了。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处在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

在我们文科班,女生人数往往是男生人数的两倍,她们大多数十分灵秀,在温柔文静之余又有一些活泼,一向备受青睐,何况,女生还容易在学习成绩、文娱活动等方面独领风骚,相比之下男生自然黯然失色。所以当理科男生羡慕我们被花团锦簇包围时,我们只有做敢怒不敢言、有苦说不出的万般无奈状。我们班的男生和女生的关系并不怎么融洽,再加上男同胞一向被女生压得抬不起头来,唉,忍辱负重的心情,我们自然觉得不满。

我们班的那几位大哥,的确,他们几个一米八几的个,又剪了头比较流行的发型,往校园里一站,算得上一道风景,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几个家伙被捧的,就差没天上地下了,,在班上我们女生一般都不会主动和他们讲话,或许你不相信,我到现在还没和我们班的所有的男生都说过话呢,虽然就那么几个男生,呵呵。

这是在我们作调查时摘录的一位文科类的男生和一位文科类女生的话。男生的言语看起来似乎在像我们诉苦,而女生则似乎只是平淡地在回答我们的问题,又似乎带有一点的怨。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我们是清楚的:它让我们看到了,在男女生比例失调的班上,一般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人际交往问题,而一般的同学都不会把处理好人际关系看得很重,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过好了就没什么问题了。不知他们有没有考虑过,所谓的自己过好也包括自己要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网,要懂得与他人交流,懂得让他人了解你、信任你、喜欢你。

当然,我们可以猜想,这些男生和女生们或许也会有为什么我受不到别人的欢迎、我如何与其他同学更好地沟通、怎样让大家更好得了解我、怎样在这样的一个群体中突现自己、我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我的待人处事态度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需要提醒的是,不管他们对于人际关系重要性的态度怎样,对于处理人际关系所运用的方法怎样,他们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要多吸收经验、教训,要多学习方法,要多勇敢地与他人交流,要懂得循序渐进,不断进步。

有一本书叫做《你是最受欢迎的人》,它就从心理学的某些观点出发,讲述了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把握好人际交往,让自己成为最受欢迎的人。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出大学生在校园中更完美得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大学生都应该时刻注意讲什么话才能更吸引人,不能故意拿自己或别人开玩笑,对陌生人要不吝啬赞美等;应该懂得怎样拒绝人最不会得罪人、怎样说话最能避免难堪、怎样说话最能取得别人的谅解、怎样说话最有利于沟通并且正确区别对待别人对你的嘲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要尽量为他人帮忙;遇事不能过于冲动,要合理解决,尽量防止与他人产生冲突;能懂得正确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充分重视关系网的维护;当然,也应该善于成人之美、注意保持谦逊,摈弃嫉妒心理等等。

是不是文科类院校的男生都是宝,理科类院校的女生都是花?、 为什么文科的女生倾向与理科的男生,而理科的男生倾向于喜欢文科的女生?这些又是调查中一些同学发表的感慨。

理科的男生,稳重,踏实,有一颗包容的心;理工科男生一定很聪明;理工科的男生,会有很强的方向感;理工科的男生对感情专一,不会轻易移情别恋;理工科男生的动手能力很棒这是一个女生要找理科男生做男朋友的理由。

从这里,我们就会了解到男女比例失调带来的不健康恋爱心理已经或多或少、可轻可重的影响着现在的大学生。

人际关系调查范文第2篇

我们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就是要通过了解大学生们对于男女比例不均衡问题的看法与观点,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处理方式、表现态度等,来调查并认识现代大学生对如何正确并有效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与方法,进一步明确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客观性与重要性。

我们大都知道: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结构失调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突现了许多。比如说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健康的恋爱心理;在异性较多的情况下部分大学生不能较好的认知自我,不能摆好自身的位置而产生的压力;以及在同性较多的情况下,不能处理在不能取得其他同性以及为数不多的异性的注意时而存在的自卑感

所以,这里,关于大学生如何正确面对在其身边出现的男女比例不平衡问题,如何博得他人的认可喜欢,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等等就变得尤其的重要,这也就要求大学生应该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在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中寻找优秀的自我,更好地完成学业、完成我们社会心理学上所讲的社会化的过程。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它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对人际交往的渴求反映出希望被人接爱、理解的愿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际关系期待,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交往模式。

青年期的大学生希望被人接受、理解的心情尤为迫切。德国学者斯普兰格说: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有那种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愿望。没有谁比青年人从他们孤独小房里,更加用憧憬的目光眺望窗外世界了,没有谁比青年在深沉的寂寞中更 加渴望接触和理解外部世界了。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处在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

在我们文科班,女生人数往往是男生人数的两倍,她们大多数十分灵秀,在温柔文静之余又有一些活泼,一向备受青睐,何况,女生还容易在学习成绩、文娱活动等方面独领,相比之下男生自然黯然失色。所以当理科男生羡慕我们被花团锦簇包围时,我们只有做敢怒不敢言、有苦说不出的万般无奈状。我们班的男生和女生的关系并不怎么融洽,再加上男同胞一向被女生压得抬不起头来,唉,忍辱负重的心情,我们自然觉得不满。

我们班的那几位大哥,的确,他们几个一米八几的个,又剪了头比较流行的发型,往校园里一站,算得上一道风景,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几个家伙被捧的,就差没天上地下了,,在班上我们女生一般都不会主动和他们讲话,或许你不相信,我到现在还没和我们班的所有的男生都说过话呢,虽然就那么几个男生,呵呵。

这是在我们作调查时摘录的一位文科类的男生和一位文科类女生的话。男生的言语看起来似乎在像我们诉苦,而女生则似乎只是平淡地在回答我们的问题,又似乎带有一点的怨。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我们是清楚的:它让我们看到了,在男女生比例失调的班上,一般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人际交往问题,而一般的同学都不会把处理好人际关系看得很重,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过好了就没什么问题了。不知他们有没有考虑过,所谓的自己过好也包括自己要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网,要懂得与他人交流,懂得让他人了解你、信任你、喜欢你。

当然,我们可以猜想,这些男生和女生们或许也会有为什么我受不到别人的欢迎、我如何与其他同学更好地沟通、怎样让大家更好得了解我、怎样在这样的一个群体中突现自己、我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我的待人处事态度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需要提醒的是,不管他们对于人际关系重要性的态度怎样,对于处理人际关系所运用的方法怎样,他们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要多吸收经验、教训,要多学习方法,要多勇敢地与他人交流,要懂得循序渐进,不断进步。

有一本书叫做《你是最受欢迎的人》,它就从心理学的某些观点出发,讲述了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把握好人际交往,让自己成为最受欢迎的人。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出大学生在校园中更完美得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大学生都应该时刻注意讲什么话才能更吸引人,不能故意拿自己或别人开玩笑,对陌生人要不吝啬赞美等;应该懂得怎样拒绝人最不会得罪人、怎样说话最能避免难堪、怎样说话最能取得别人的谅解、怎样说话最有利于沟通并且正确区别对待别人对你的嘲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要尽量为他人帮忙;遇事不能过于冲动,要合理解决,尽量防止与他人产生冲突;能懂得正确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充分重视关系网的维护;当然,也应该善于成人之美、注意保持谦逊,摈弃嫉妒心理等等。

是不是文科类院校的男生都是宝,理科类院校的女生都是花?、 为什么文科的女生倾向与理科的男生,而理科的男生倾向于喜欢文科的女生?这些又是调查中一些同学发表的感慨。

理科的男生,稳重,踏实,有一颗包容的心;理工科男生一定很聪明;理工科的男生,会有很强的方向感;理工科的男生对感情专一,不会轻易移情别恋;理工科男生的动手能力很棒这是一个女生要找理科男生做男朋友的理由。

从这里,我们就会了解到男女比例失调带来的不健康恋爱心理已经或多或少、可轻可重的影响着现在的大学生。

人际关系调查范文第3篇

我们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就是要通过了解大学生们对于男女比例不均衡问题的看法与观点,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处理方式、表现态度等,来调查并认识现代大学生对如何正确并有效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与方法,进一步明确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客观性与重要性。

我们大都知道: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结构失调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突现了许多。比如说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健康的恋爱心理;在异性较多的情况下部分大学生不能较好的认知自我,不能摆好自身的位置而产生的压力;以及在同性较多的情况下,不能处理在不能取得其他同性以及为数不多的异性的注意时而存在的自卑感……

所以,这里,关于大学生如何正确面对在其身边出现的男女比例不平衡问题,如何博得他人的认可喜欢,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等等就变得尤其的重要,这也就要求大学生应该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在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中寻找优秀的自我,更好地完成学业、完成我们社会心理学上所讲的“社会化”的过程。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它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对人际交往的渴求反映出希望被人接爱、理解的愿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际关系期待,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交往模式。

青年期的大学生希望被人接受、理解的心情尤为迫切。德国学者斯普兰格说:“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有那种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愿望。没有谁比青年人从他们孤独小房里,更加用憧憬的目光眺望窗外世界了,没有谁比青年在深沉的寂寞中更 加渴望接触和理解外部世界了。……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处在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

“在我们文科班,女生人数往往是男生人数的两倍,她们大多数十分灵秀,在温柔文静之余又有一些活泼,一向备受青睐,何况,女生还容易在学习成绩、文娱活动等方面独领风骚,相比之下男生自然黯然失色。所以当理科男生羡慕我们被"花团锦簇"包围时,我们只有做“敢怒不敢言”、“有苦说不出”的万般无奈状。我们班的男生和女生的关系并不怎么融洽,再加上男同胞一向被女生压得抬不起头来,唉,忍辱负重的心情,我们自然觉得不满。”

“我们班的那几位大哥,的确,他们几个一米八几的个,又剪了头比较流行的发型,往校园里一站,算得上一道风景,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几个家伙被捧的,就差没天上地下了,……,在班上我们女生一般都不会主动和他们讲话,或许你不相信,我到现在还没和我们班的所有的男生都说过话呢,虽然就那么几个男生,呵呵。”

这是在我们作调查时摘录的一位文科类的男生和一位文科类女生的话。男生的言语看起来似乎在像我们诉苦,而女生则似乎只是平淡地在回答我们的问题,又似乎带有一点的“怨”。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我们是清楚的:它让我们看到了,在男女生比例失调的班上,一般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人际交往问题,而一般的同学都不会把处理好人际关系看得很重,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过好了就没什么问题了。不知他们有没有考虑过,所谓的“自己过好”也包括自己要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网,要懂得与他人交流,懂得让他人了解你、信任你、喜欢你。

当然,我们可以猜想,这些男生和女生们或许也会有“为什么我受不到别人的欢迎”、“我如何与其他同学更好地沟通”、“怎样让大家更好得了解我”、“怎样在这样的一个群体中突现自己”、“我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我的待人处事态度”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需要提醒的是,不管他们对于人际关系重要性的态度怎样,对于处理人际关系所运用的方法怎样,他们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要多吸收经验、教训,要多学习方法,要多勇敢地与他人交流,要懂得循序渐进,不断进步。

有一本书叫做《你是最受欢迎的人》,它就从心理学的某些观点出发,讲述了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把握好人际交往,让自己成为最受欢迎的人。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出大学生在校园中更完美得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大学生都应该时刻注意讲什么话才能更吸引人,不能故意拿自己或别人开玩笑,对陌生人要不吝啬赞美等;应该懂得怎样拒绝人最不会得罪人、怎样说话最能避免难堪、怎样说话最能取得别人的谅解、怎样说话最有利于沟通并且正确区别对待别人对你的嘲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要尽量为他人帮忙;遇事不能过于冲动,要合理解决,尽量防止与他人产生冲突;能懂得正确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充分重视“关系网”的维护;当然,也应该善于成人之美、注意保持谦逊,摈弃嫉妒心理等等。

“是不是文科类院校的男生都是宝,理科类院校的女生都是花?”、 “为什么文科的女生倾向与理科的男生,而理科的男生倾向于喜欢文科的女生?”这些又是调查中一些同学发表的感慨。

“理科的男生,稳重,踏实,有一颗包容的心;理工科男生一定很聪明;理工科的男生,会有很强的方向感;理工科的男生对感情专一,不会轻易移情别恋;理工科男生的动手能力很棒……”这是一个女生要找理科男生做男朋友的理由。

从这里,我们就会了解到男女比例失调带来的不健康恋爱心理已经或多或少、可轻可重的影响着现在的大学生。

人际关系调查范文第4篇

1、报告调查的原因

2、调查的结果

心理的闭锁性少年期开始出现到高中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再加上过去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使其发现逢人不可再全抛一片心,加上自尊心、文饰、内隐的需要及各种顾虑,使其嘴上相继都加上了一把锁。有许多问题被作为个人的内心秘密隐藏起来,给自己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特别在非同龄的人群中,尤其是对父母、老师等成人保持心理闭锁。但另一方面,这时期他们客观上又存在有强烈的归属的心理需求及与人交往的愿望,希望广交知心朋友。但相互的闭锁,尤其是异性间相互的闭锁,更加使其产生特殊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心中的苦闷很想找人倾诉、讨教,于是常处于左右两难的矛盾之中。闭锁性既是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是适应力提高的表现,但也加大了对他们了解及把握的难度。使其不敢与人倾心相交而感孤独,于是大都述说于锁于抽屉的日记之中,致使有些老师变得困惑不解,倍感学生变了,不信任自己了。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对高中生人际关系优化策略的指导几乎很少涉及。高中生在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的要与他人发生人际交往,但是,在当前高级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与知识技能及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对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指导则往往被忽视,而弃之一旁。这样,不能进行正常交往的学生则往往就会处于被孤立与嫌弃的地位,轻者,导致产生自卑心理,情绪低落,重者,产生严重畸变心理和人际交往障碍。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人际交往指导涉及很少。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加上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教育中父母一方面对子女溺爱,过于放纵,另一方面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导致学生各种不正常心理行为增多。他们任性、倔强、刁蛮、目中无人,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同学间、师生间、亲了间关系紧张。

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一贯的教育理念、教育机制在新时期的新需要下需要怎样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集顺应人性的发展。

二、调查方案设计

1、内容设计:

高中生人际沟通技巧的培养包括那些内容;现今高中生人际交往与沟通的现状如何;高中生人际沟通心理发展的规律性是怎样的;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的形式有哪些,使用的情况怎样,各有什么特点、作用和效果;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又该采取怎样的方式。

2、过程设计:

阶段

时间安排

任 务

第一阶段

1、 查阅有关文献,如《教育心理学》等著作,为本课题的调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通过问卷调查,找学生访谈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交往能力与交往状况进行自测等形式,了解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通过调查分析,明确课题研究的重点。

3、 随机选取实验班,讨论研究方法、形式、研究进度

第二阶段

实行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交叉进行研究

1、 面对学生实施人际交往心理辅导和行为训练,形式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班队活动、讲座、家长会、宣传、心理信箱等;

2、 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特别是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矫正训练,即个案研究;

3、 组织研究组成员外出参观学习,向兄弟学校学习、借鉴、交流研究经验;

4、 每学期上交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

1、对实验学生进行人际沟通状况测试,与第一阶段进行对比;

2、对上阶段积累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和提炼,结合每时期的结果逐步完善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结论,逐步完成高中生人际沟通技巧培养的调查报告

4、调查方法设计:

(1)访谈法:通过对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一线教师、学生等访谈,更清楚了解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为全面考虑研究范围和方法提供有力建议;

(2)文献法:通过查阅和分析已有的有关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技巧的研究,了解目前的研究状况,作为研究的借鉴;

(3)问卷调查法:用已有的量表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对学生进行施测,同时也将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学生的结果进行对比,作为实验结果的一个证明;

(4)课堂情景实验法:通过系列的教学活动,如班会课,心理健康活动课,有针对性地组织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5)个案研究法:结合课任教师的观察和调查的结果,选取个别学生运用心理学的辅导知识进行辅导,并做好相应的跟踪记录。

三、调查的实践意义

1、调查意义:

有利于解决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方面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为学生、家长、教师共同提供良好的沟通机会与桥梁,让教师掌握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的技巧与方法,让学生与人的沟通达到情感上的相互了解和理解,掌握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与技巧。

2、理论价值:

使教师对心理学知识中有关人际沟通技巧有更深刻的教学实践和感悟,从现实教学探讨培养人际沟通技巧的最优化手段,为高中生人际沟通技巧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

四、调查总结

正确处理高中生的人际关系,应当正确引导和促进高中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帮助高中生健康地成长,指导学生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心理氛围,使各个学生在班集体的学习和生活中,充满自信,情绪高涨,精神振奋。使他们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或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人际沟通基础。

五、调查参考文献

1. 沈阳市第八十五中学 高凯 《浅谈高中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人际关系调查范文第5篇

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所谓人际关系,一般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个体对社会的适应性程度,是个体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前导性因素之一。大学生正处于真正进入社会之前的学习和准备阶段,心智发展逐渐稳定,对社会生活的认知、情感、行为反应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探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不仅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有可能的改进措施,形成更加深入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完善自我发展;更能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关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的一般规律,发现问题、寻找对策。

正是因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所在,人际关系的讨论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中心话域之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的分析也较为多见。但是,直接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却数量较少。在笔者查阅的文献中,黄竹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被试进行调查,有因人际关系,影响学习或生活经历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1.5%,且低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比高年级突出;柳萍、马玲以甘肃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被式进行研究,在交谈、交际、待人接物、异往四个维度上存在一般困扰的比例为55.22%、49.39%、20.12%、29.28%,存在较严重困扰的比例为6.71%、9.15%、6.10%、6.71%。另有杨晓萍、赵郝锐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调查显示,32%较少困扰,34%存在一般困扰,32%存在较严重困扰;李锐等对云南民族地区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调查显示,其人际状况不良数据为64%;周鹏生认为民族院校多数大学生人际困扰程度较严重。但后几例研究并非直接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被试,且所使用的调查问卷不统一,其结果有待进一步讨论。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且呈现明显的多民族混居、杂居、共居特征,多个民族往往共生共存。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各少数民族之间语言文字、文化传统、节日习俗、衣着服饰相通、相近的情况多有发生,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文化、心理、生活习惯等精神追求和物质生活方面也大多相互交融。在这样的背景下,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否有其自身的规律,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理应关注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被试: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选取了云南不同区域的11所大学的916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被试。其中女生699人,男生219人,彝族学生291人,占样本容量31.77%,白族学生108人,占样本容量11.79%,壮族学生78人,占样本容量8.52%,回族学生74,占样本容量8.08%,其余各少数民族人数较少,共计涉及11个少数民族,占样本容量的39.85%。2、测量工具:研究以郑日昌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为工具进行测量。该量表共28个项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量表涉及被试在交谈、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与异性朋友交往等四个维度。量表为自陈式问卷,采用“是、否”两点计分,答“是”计1分,答“否”计0分。3、数据的收集与处理:问卷集中发放、当场施测、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916份,回收916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所有数据资料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描述及方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被试的人际关系现状总体良好经统计分析发现,样本被试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交谈”维度平均分为1.90,“交际与交友”维度平均分为2.54,“待人接物”维度平均分为0.92,均未超过临界值(M=6),“异性朋友”维度平均分为1.33,未超过临界值(M=5)。问卷总分平均分为6.70,人际关系状况总体良好,只存在较少困扰(0<M<8)。但样本中仍有5.57%的被试的人际关系存在较为严重的困扰,0.98%的被试人际关系困扰非常严重,在后续的诊断和干预中应引起注意。

(二)各少数民族被试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分析中,考虑到多个少数民族样本人数过少,不适宜进行分析,课题组选取了样本中人数最多的壮、回、彝、白四个少数民族进行了单因素方差统计,结果发现,各少数民族被试的人际关系困扰不存在显著差异。经过调查走访,研究者认为,这一结果的出现,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首先云南省各少数民族之间长期混居、共居、杂居,彼此之间较为熟悉,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均差异不大;其次,多数被试长期接受汉族文化教育,自中学阶段起便长期在汉族集中的城镇或城市生活,日常生活均与汉族没有重大差异,各少数民族间的差异也不明显;第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相较于少数民族身份,被试更多考虑的是交往对象是否真诚、友爱、相互帮助、双方个性是否相互适合等普适性问题。

(三)被试在人际关系困扰方面的差异多与年龄、性别、专业有关,且多集中于待人接物和交际交友两个维度与各少数民族被试的人际关系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课题组的分析发现,不同年龄的被试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上的总得分(sig=0.002)及交际交友(sig=0.006)、待人接物(sig=0.010)、与异性相处(sig=0.010)各维度上的得分都有显著的差异;不同性别被试在交际交友(sig=0.000)、待人接物(sig=0.026)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专业被试得分只在待人接物一个维度上出现差异(sig=0.001)。研究者认为,这一结果与现实情况是相吻合的。不同年龄阶段的被试,在生活阅历、心智发展等方面均有不同,不同性别的被试有其不同的性别角色社会化要求,而被试的不同专业不仅意味着不同的专业课程学习,其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往往还会有意无意地考虑与自身性别的吻合度;这些因素,都很可能是影响被试人际关系一般状态的重要原因。

四、讨论

(一)多民族杂居、混居、共居状态,以及长期接受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普通学校教育,应成为考察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时的重要着眼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多位研究者发现,由于少数民族个体特殊的生活背景和各自传统文化的长期浸润,在进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异域环境时,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需要一个明显的适应、调整、融合阶段,较多个体均可能在心理和行为反应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冲突状态,影响其人际交往的质量,带来人际关系方面的较多困扰。其中,柳萍、马玲的研究认为,语言是少数民族个体人际关系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正是由于语言不通、或者语言交流方面的障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交谈”维度上检出了较高的困扰率。但在此次研究中,被试在总分和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未达到量表达定的阳性特征临界值,“交谈”维度的平均分更是仅为1.90分,远低于临界值6分,与以往部分研究的结论并不吻合。研究者认为,这与云南省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杂居、混居、共居有密切关系。云南与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边疆地区,在多个县市均设有多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但是,从一般状态上看,云南多数少数民族从历史上既已形成了多民族杂居、混居、共居状态,多个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往往相互通婚,共享节日,在语言文字、服装服饰、传统习俗、耕作方式、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均有相近和共通之处。在民族地区,能使用其生活区域内二至三种民族语言进行日常沟通和交流的少数民族被试也并不罕见。多名被试在访谈中也谈到,在自己生活和成长的村落,往往汉彝杂居、汉傣杂居、或汉回杂居,等等,自己对共生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观念即便谈不上熟悉,但也决非陌生,在与少数民族相互交往时,在基本的价值理念上也并无冲突。而且,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大学生,已经接受多年的学校教育,并且大多已经离开自己出生的少数民族村落,较长时间生活在以城镇、城市文化为主体的地州或中等城市,事实上已经在汉文化中浸润良久,在心理和行为模式上与汉族大学生差异并不显著。在谈及语言和交谈问题时,多位被试表示,自进入小学开始,就开始接受汉语的教育,即便是曾经有过双语学习的经历,在正式的学校教育中,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民族语言也往往非常边缘,大多仅在极少的课堂、以及课后才有机会使用。进入中学、大学以后,课堂教学语言更是完全为普通话,课后生活也以汉语方言为主,只有在老乡聚会、与长辈通话、或是特定民族传统仪式上才会使用民族语言。因此,在与汉族大学生、或者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和互动时,一般情况下均是以汉语进行,并不存在、或是较少存在因语言障碍带来的人际关系困扰。基于此种情况,如果再考虑到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式微、汉族文化(或者现代文化)日渐强势这一时代特征,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较少、与汉族学生无显著差异这一结论似乎并不难理解。这也提示我们,未来在开展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相关研究时,应当更加关注其与各民族共同生活、以及长期接受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学校教育这一特定因素,而不是单纯强调其少数民族身份。

人际关系调查范文第6篇

据统计,大学生在宿舍中的活动时间除去睡眠,每天仍有5.72小时,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环节中居于首位。大学生宿舍成员间相互交往与接触的程度是高校其他学生组织无法相比的。在宿舍里,他们朝夕相处,在密切的交往中,成员间各自的思想特点,个好,品行修养得到充分暴露,也使别人获得深入的了解,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相互的影响。宿舍是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最活跃,最宽松的场所,乙是信息沟通最不受拘束的渠道,大学生在宿舍中的表现可以说是大学生思想、行为与情感的晴雨表。近年来,由于宿舍内部关系不和谐造成的众多高校惨案,使得宿舍人际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么,目前大学生宿舍的关系到底如何?又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宿舍人际关系?影响的程度如何?为了解答这一系列问题,郑州轻工业学院经管学院工商管理03-1班《郑州市大学生宿舍内部人际关系》调查小组专门做了此次调查。

二、方法与步骤

(一)调查方式与方法)

我们小组调查的是郑州市大学生群体,其中抽取了郑州市四所大学,分别是郑州大学(重点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理工类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文史类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农医类大学),作为我们的抽样范围。所有样本从这四所大学中抽取,采用的是自填问卷的调查方式,调查员即我们的组员。我们每人根据工作安排在这四所大学内发放问卷,当场发当场收,这样可以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和质量。

(二)调查对象

这项研究的样本是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从已选定的四所大学(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财经学院、河南农业大学)住校大学生中抽取的。我们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6份,占问卷总数的,由于问卷数量有限,我们只将填答不全的问卷设置缺失值,并未当作无效问卷。所以有效率就等于回收率。其中男生199人,女生197人,一年级学生42人,二年级学生197人,三年级学生137人,四年级学生21人,其他5人。独生子女64人,占总数的16.2%,非独生子女332人,占总数的83.8%。主要性格内向的184人,外向的204人。

(三)资料收集方法与过程

1、研究的主要变量

本文考虑的是各种因素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因变量)的影响。所考察的自变量主要有:

性别:分为男、女,直接从问题1的答案得到该变量为一定类变量。

年级:分为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其它,直接从问题2的答案得到该变量为一定序变量。

城乡差别:分为大城市、中小城市、乡镇、农村,直接从问题4的答案得到该变量为一定类变量。

独生子女:分为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直接从问题6的答案得到该变量为一定类变量。

主要性格:分为外向、内向,直接从问题7的答案得到该变量为一定类变量。

2、资料收集过程

我们首先确定郑州市四所大学(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财经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再从每一所大学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共抽取学生400名,这些学生就构成本次调查的样本。调查采用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由我们组员发给被随机抽取的学生,染他们当场填答,填答完后仍由调查员收回。实发问卷400份,回收396份,回收率99%。未收回问卷主要是因为被调查者私自收藏所致。从总的情况看,学生填答问卷是很认真的,问卷质量较高。

三、资料介绍与分析

(一)资料分类

1、统计资料

有效问卷396份,其中男生199人,女生197人。一年级学生42人,二年级学生197人,三年级学生137人,四年级学生21人,其他5人。独生子女64人,占总数的16.2%,非独生子女332人,占总数的83.8%。主要性格内向的184人,外向的204人。

2、典型资料

由于此次调查的大学生未发现很典型的案例,所以这项资料暂无。

(二)资料分析

1、我们调查之前提出的研究假设中认为宿舍成员的性格对宿舍的关系影响很大,性格外向的与宿舍成员的关系较和谐,反之,结果也相反。下面是调查后统计的资料

表1表1

表1中显示性格外向的学生和宿舍成员间的关系非常融洽的比例高于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的比例分别是29.9%和18.7%。性格外向的学生和宿舍成员间的关系比较融洽的比例高于性性格外向的学生和宿舍成员间的关系。他们的比例分别为58.9%和57.7%。性格外向的学生和宿舍成员间的关系一般的比例低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比例。他们的比例分别为0.96%和21.3%。根据表1分析可知性格外向的学生与宿舍成员的关系较好,而性格内向的学生与宿舍成员关系则较一般。

2、下面再看一下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及其与宿舍成员的关系有无影响。

表2

表2显示出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与宿舍成员的关系在比较融洽以上的所占比例是78.6%,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的学生与宿舍成员的关系在比较融洽以上的所占比例是86.9%,

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学生与宿舍成员的关系在比较融洽以上的所占比例是82.9%。家庭经济状况困难的学生与宿舍成员的关系在比较融洽以上的所占比例是75.5%。由此可看出家庭状况中等、一般的学生与宿舍成员的关系最好,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次之,家庭经济状况困难的学生与宿舍成员的关系最差。

3、再看一下学生对宿舍能否做到团结的看法

表3

由表3可看出认为宿舍完全可以做到团结的有174人,占总数的43.9%,认为有可能做到团结的有172人,占总数的43.4%,认为不可能团结的只占总数的9.6%。由

此可以看出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对宿舍关系的看法还是很积极的。

四、结论与思考

(一)研究结论

根据此次调查得出的结果看,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状况还是比较好的,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什么巨大的利益冲突,无外乎一些生活琐事,如对宿舍成员的生活习惯以及日常行为的观点不一致引发的一些小争执,这些现象表现在女生身上更为明显。还有一个现象是调查中发现的,那就是我们调查的四所学校中都存在异性留宿的情况,且比例还有挺大(12.3%)。

人际关系调查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 宿迁学院 调查

1.问题的提出

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首次背井离乡的大学生来说,宿舍的意义不仅仅是个安身之所,更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宿舍关系需要用心经营,尤其是注重交流方式与内容的选择。山东大学吴少怡主任说:“大学宿舍是个微型的‘小社会’,舍友之间的关系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是大学生最重要最敏感的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人际关系的一个集中反映。能否处理好宿舍人际关系,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有个愉快的心境度过整个大学生活。”[1]

大家都是从全国各地来到学校,汇聚在一个个小小的宿舍里,舍友之间由于生活习惯、地域差异、性格不同等原因产生不愉快甚至冲突是在所难免的,这些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日积月累,就会导致宿舍关系的僵化,甚至导致舍友间的“战争”,严重的还会诱发犯罪。2010年6月,江苏盐城一所高校发生了杀人事件:读大三的女生卜某在宿舍楼内惨遭同室好友疯狂刀捅,不幸身亡。正是由于舍友之间关系没有即时妥善处理才造成了惨痛的局面。所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对本问题的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人际关系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与有关个人或群体的相处及交往而产生的心理关系。心理学家凯伦・霍尼根据个体交往过程中避免焦虑的方式将人际关系失调的人群分为三类:接近人群(依赖型)、反对人群(敌视型)和脱离人群(逃避型)。[2]李丹在《大学生和谐宿舍人际关系探析》中提到,宿舍成员间相互交往与接触的密切程度是高校其他学生组织无法相比的,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然而,调查表明,目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状况不容乐观,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事情时有发生,诸如马加爵事件、某高校的铊中毒事件,使得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分析显得尤为必要。总体而言,主要有个体、家庭、教育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要解决上述问题,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移情教育、开设交往课程、加强思想教育等措施,从加强人际指导使学生树立群体意识和摆正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努力。[3]毛小玲根据人际关系的理论构想与宿舍的特点,编制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卷,探讨了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问卷题目包含四个因子:人际冲突性、人际和谐型、人际亲融性和人际扰他性。[4]庄国波和唐平秋提出:宿舍人际关系是宿舍成员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结成的以精神关系为主要内容,以语言、思想、知识、情感为媒介的交往中相互结成的关系。同时,他们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进行了类型分析。从宏观上看,宿舍整体关系类型可分为和谐型、弱和谐型、松散型、小群体型、失控分裂型五类。从微观上看,宿舍单个成员间关系可以分为友好关系型、思想封闭型、孤单与孤独型、对立关系型四种。[5]许传新的研究表明,大一时宿舍人际交往频繁,大二时人际交往开始减少,大三时宿舍交往状况降到最低点,大四时宿舍人际交往又有所回升。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宿舍成员及其关系的评价也有差异。大一时对宿舍成员及其关系评价最高,大二时开始降低,大三时降到最低点,大四时又有所回升。[6]卢宁采用系统式心理治疗技术进行大学生宿舍单元(21个宿舍,82人)团体心理咨询,干预前后进行人际态度及生活满意度心理测验,分别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生源的前后测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论显示,针对大学生宿舍单元进行系统式心理咨询,对于改善大学生人际态度、增强其生活满意度具有实际意义;对大学生人际态度关注越早,完善和发展自我意识的空间越大。[7]

2.研究方法

2.1被试来源

在宿迁学院1―4年级,各个专业中共发放问卷743份,并对16人进行访谈。

2.2工具

自制问卷(问卷涉及了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宿舍的基本情况等)和访谈提纲。

2.3研究程序

先在宿迁学院7个系不同年级分发自制问卷,然后根据问卷的情况再进行个别访谈。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数据

问卷的总回收率为90.30%,男生共275人,女生共396人,理科共357人;文科共314人。以下为实验数据分析表:

实验数据分析表

3.2实验分析和讨论

根据实验问卷与访谈的调查研究,总体情况为男生宿舍的人际关系的满意度略高于女生宿舍满意度,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3.2.1大一年级

大一宿舍人际关系基本融洽。男女生、文理科与是否为独生子女之间无明显的差异,而地域差异与性格习惯差异会给宿舍人际关系带来一些小问题,但此时矛盾并未体现。首先,大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展开活动,原因主要是大一每位学生初来乍到互不熟悉,对任何事物都充满新鲜感,宿舍内部交往也比较频繁,但交往频繁的同时免不了存在一些矛盾。其次,由于活动范围相对较窄,因此大一新生在宿舍时间比较长,对各个地方同学的生活习惯还能够接受,在个体生活习惯上还很少产生矛盾,矛盾产生之后也能相互退让,所以一些小矛盾到最后都能够找到较为合理的处理的方式。总而言之,大一时宿舍人际关系没有出现僵化的局面,宿舍关系紧张度较低。

3.2.2大二年级

随着自身和社会方面所给的压力与日俱增,以及学校各项荣誉所带来的冲击,大学生在大二这个阶段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男生略高于女生,但总体矛盾激化现象普遍较为显著,其原因主要与个体性格习惯差异有关。

首先,在个人性格方面,对自身要求过高,对荣誉及其他奖励有较强的好胜心。也因为同一宿舍的同学们之间相处更为密切,在地域差异或生活习惯方面更容易产生小摩擦,甚至上升到争夺名次、奖励方面的矛盾,造成人际关系僵化。双方冷战时互不退让,不能交换立场,或是主动谈心,从而引起双方的不满,进而矛盾愈演愈烈,变得不可协调。这一阶段的大学生们往往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性格缺陷,同时包容他人理解他人的心智也尚未达到成熟,正处于一个“本我”膨胀的时期。

其次,在家庭社会方面,社会外界对大学生期望较高,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甚至超过大学生自身能力之外。就业压力也越来越重,比起大一时要考虑的方面更多,对于考研或是择业的选择也给大学生带来冲击。父母方面也在无形中造成了压力。各个方面的问题无法顺利解决,舍友之间也会有更多的比较,从而造成了矛盾的转移,引起众多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大二宿舍矛盾激化显著,女生比男生矛盾更突出,但其原因与学生是文、理科或是否为独生子女之间没有明显关系。

3.2.3大三年级

通过调查发现,大三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较大二来说虽然矛盾依然存在,但是总的来说关系相对缓和,有上升的趋势。其原因依然与学生是文、理科或是否为独生子女之间没有明显关系。

大三的情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三上学期,这个时候宿舍间的矛盾基本还是大二的延续,矛盾普遍存在,依旧是以争夺学校各项荣誉为主要矛盾,另外以生活习惯、性格不合等为次要矛盾。有些同学之间的矛盾会愈演愈烈,男生会大打出手,而女生则是争吵不断,互不理睬,男女生之间对待矛盾的方式会有所不同,有些同学就会要求换宿舍甚至搬出学校来逃避人际关系的问题。总体而言男生宿舍的情况要好于女生宿舍。

第二阶段是矛盾的缓和期,也是大家主动化解矛盾的重要阶段。由于大三下学期,很多同学会面临是否考研、考公等决策性问题,因此有些同学对于以前的矛盾就会显得更为平静。随着在学校相处的时间一天天变少,大家开始更为理性地看待问题,能够积极地面对它。这时候很多以前堆积下来的矛盾问题会自然而然地缓解,大家的融洽关系会成上升趋势。当然关系有所好转还有其他的因素在里面。因为到了大三以后,大家的交友范围已经从刚开始跟舍友一起活动,到后来的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此时的朋友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班、一个专业、一个年级,甚至是一个学校。这样的组合使大家与舍友相处的时间大大减少,从而产生矛盾的机会也会相应减少。

总体来说,大三是同学们在大学人际关系阶段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

3.2.4大四年级

大四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比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更为融洽,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宿舍都能体现友好的宿舍氛围,男生宿舍以更为亲密的兄弟关系相称,而女生宿舍也显示出颇为和谐。

究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到了大四阶段,同学们的内心都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理性化。绝大多数同学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耿耿于怀,不管是曾经有过的区域习惯差异,还是性格差异,在大四这一阶段,大家都已经学会了包容和理解,并且不断地优化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性格品质。

除此之外,另一个原因也是大四宿舍人际关系普遍融洽的关键。到了大四,同学们骤然发觉,时光飞逝,大学里一起学习生活的日子过得如此得快,大家能够认识并且成为同学已经是很大的缘分了,还能成为舍友朝夕相处就显得尤为珍贵了。心智的成熟加上大家有着一份对四年之久友谊的珍惜之情,大四年级的宿舍人际关系总体呈现较为良好的状态。

由此我们得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程度关系图是呈倒U型的:

4.结论

通过研究表明:第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整体状况一般;第二,男生宿舍的人际关系的满意度略高于女生宿舍满意度;第三,大学生宿舍关系的紧张度跟年级的关系呈倒U型;第四,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第五,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与来自不同地域的差异及个体性格习惯差异有关。由于宿舍矛盾普遍存在,而矛盾的存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每一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因此要使大学生能有一个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需要大家多方面的努力。

4.1个体的自我完善

拥有正确客观的自我认识是搞好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很多矛盾的起因都是因为人有自私的一面、性格上的缺陷。对于别人取得的成功或荣誉,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内心就充满了嫉妒之心。一个人要能正确地对待别人和自己的优缺点,不能一味地把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也不可以把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相比,要明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大学生要学会悦纳自己,能接纳自己的人才能真心地对待别人。

大学生要学会角色互换,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和处理问题,遇到矛盾大家要互相谅解,互相帮助。只要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一定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

4.2家庭的教育

环境的影响是很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是极为重要的,所以父母在平时就应该多注意培养孩子与人交流的能力,而不是上大学后遇到问题了再进行教育。

4.3学校的帮助

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宿舍文化活动,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谐宿舍与和谐校园是分不开的,良好的宿舍关系必然带来和谐的文化校园氛围。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会给整个校园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息。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类似于“星级宿舍”评比、宿舍文化交流大会等活动,强化学生树立互帮互助、互相理解的人际交往观念。

学校也可以多设置一些人际关系的课程,多教学生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还可以适当开设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座谈。

5.研究反思

由于条件的限制,自编的问卷虽经多次修订,但在信度和效度方面还可能存在问题,调查过程中的一些偶然因素也可能对大学生产生一些暗示;本次调查仅针对宿迁学院的大学生,某些问题在其他院校可能不存在;另外问卷的数量比较大,较难进行分类和处理;同时个别参与调查的被试态度不够端正,较难获得有效的信息。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参考文献:

[1]全政,孙奇,卢晓娜,刘积舜.大学生该如何处理宿舍人际关系.中国教育报,2007.

[2]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李丹.大学生和谐宿舍人际关系探析.世纪桥,2008.

[4]毛小玲,李宏翰,张建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

[5]庄国波,唐平秋.高校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1999,6.

[6]许传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05.

人际关系调查范文第8篇

Abstract: The students bedroo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lleges, and relationship among roommates has very important effects on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combine the sample surve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tudents in dormitory and make brief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in current dormitor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solving measures.

关键词:学生;寝室;人际关系

Key words: student;bedroom;interpersonal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77-01

0引言

在高校,人际关系敏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学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性格、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大家如何相处,如何解决寝室内部及寝室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成了摆在学生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研究表明[1],多数大学生出现人际关系焦虑大多是与学生寝室内部有关,室友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较为特殊。因而,做好体育学院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当前学生寝室人及关系存在的问题

1.1 自我意识过于强烈当前的体育学院学生通常都是80后,甚至刚步入大学的同学多数都是90后,这些学生通常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往往过于强烈,这也是引发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矛盾冲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学生的个人行为,比如大声听音乐、敲击键盘等等并没有征求其他同学的同意,在寝室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部分同学脾气暴躁、不虚心听取批评意见,与寝室同学发生争执时不压倒对方不罢休,甚至有的同学由于误会他人的意思而从狭隘的层面上去猜忌他人,为寝室的人际关系埋下了不安隐患。

1.2 缺少正确的人际关系认知人际关系的认知是保障大学生相互之间相处融洽的重要前提,认知出现偏差则势必导致人际关系障碍的产生。我们通过对体院百位同学的问卷调查,得出了一系列数据,调查显示,在回答“室友让人厌烦,无法给予对方信任”的符合情况时,选择“较为符合”的人数占总数的34.1%,而10.6%选择“非常符合”。调查还体现出了体院大学生居高不下的自卑与自负心理指数。结果显示,13.4%的学生在面对室友时会产生自卑感。而大学生的自卑感多是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这些同学也多半来自于农村与城乡交界地区,自卑情绪明相比土生土长的城市学生来说较为明显。还有一部分同学的自卑情绪来自于学习成绩,从高中时代的“领军人物”到大学里的平凡无奇,这种角色上的落差往往使部分学生产生一定的挫败感,继而产生自卑心理。最后是能力上的差异所产生的自卑心理。

1.3 学生各自作息时间存在冲突一个寝室的大学生各来自不同地方,因而本身的生活作息都会有所不同。另外全面到来的互联网时代使得许多同学变成了“夜猫子”,许多同学在网络游戏等文化面前并不能做到规律的生活,电脑开启的状态时间较长;有的同学为了复习功课而学习到很晚,将台灯开到很晚;有些学生会的同学会忙碌到深夜才回到寝室休息。而如此不同的生活轨迹,使得寝室成员的作息时间不能相同,由于噪音等而影响他人休息,这样的矛盾在没有熄灯制度的寝室尤为突出,更有甚者为了报复自己头天晚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第二天起床时也故意将脸盆、椅子的声音搞大。如此一来二去,形成恶性循环,人际关系极易出现崩溃。

1.4 学生各自的生活习惯不同正如来自不同地方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生活作息时间一样,生活习惯也同样会有所不一,比如比较典型的就是寝室卫生打扫问题,有些学生自打小开始就不注重卫生,根本就不在乎环境的干净与否,有些学生就很爱干净整洁,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打扫卫生的同学心里就会不平衡,同时,也就不会对不注重卫生的同学有好感,久而久之,寝室人际关系矛盾问题就会由于生活习惯不一而产生,并不断得到激化。

2改善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具体措施

2.1 学生要摆正心态,完善性格、加强沟通对于体院的学生来说,身处公共活动的寝室,必须要摆正心态,完善性格,学会包容与考虑他人,要做好接纳不同室友的心理准备。大学阶段,室友是对自身影响最大的因素,因此,大家互相之间要团结、坦诚。要加强沟通,增进友谊,使室友变成不仅仅是朋友,更相似亲人的和谐关系。

2.2 学校要加强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学校方面要不断的加强寝室的文化建设,包括寝室内的规章制度、整体布局、卫生状况、道德标准、审美情趣、人际关系、价值取向、学识智能以及行为方式等等。此外,高校长期以来对于高校寝室文化的忽视,导致高校学生好像被寝室的环境被动地压迫着。因此,必须要通过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开办的寝室文化,树立起学生对于寝室人及关系的团结观念,培养学生对寝室的归属感。

2.3 明确寝室管理的重要性,健全体院学生寝室的管理模式高校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学生通过寝室生活能够得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技能与知识,这是培养自身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第一步,并且能够为日后走向社会及早的做好准备。高校要认识到高校学生寝室的重要教育功能,加强引导、监督与管理,将寝室长列入高校学生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评比,及时表扬与肯定,以鼓励学生们的信心。

2.4 加强寝室的规章制度建设每个寝室应该制订《寝室文明公约》,安排值日值周制度,制订一系列有关寝室文化的条例规范,如《寝室长职责条例》、《学生寝室点名制度》、《文明寝室评比条例》、《学生寝室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制》等等。同时可以在学生寝室各楼设楼长,甚至每层可以设一层长,寝室长向层长汇报,层长向楼长汇报,三长可以结合起来,对于突发事件、特殊情况随时向学院汇报,这样就加强了对学生活动情况的信息反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2]。同时,可以建立“为你服务”信息反馈单,内容包括生活的管理、寝室文化的建设、生活设施、人际关系有何问题等内容,宿舍楼中设一个服务箱或者以班级为单位设服务箱,这样辅导员可以更方便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在全面到来的新教育时代,我们对于新生代大学生的教育也要从多方面入手,德育与美育是我们教育的关键。因此,面对体院的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我们必须要积极引导,协调处理,善于发现新生代大学生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最终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人际关系调查范文第9篇

在对学前教育系的5个年级,特别是针对09年级初招学生进行了多分问卷调查后,对本系学生人际关系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一共25份调查问卷,有男生6人,以及女生19人填写了问卷。在收上来的问卷中,48.5%的同学认为自身的交往范围较小;18.6认为交往层次密切;89.9%的同学交往动机为情感;而在交往内容方面比较广泛,普遍都为情感沟通,在学习方面所占的比例是情感沟通、思想交流、娱乐中最小的;认为交往的相似性在兴趣、爱好方面的同学很多,占53.9%,认为学历的相似性只占6.98%;认为在校园生活中人际关系很重要的占90.5%,其他的同学认为重要性为一般;平时经常在人际交往时注意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同学占了60.3%,其他的25%认为偶尔想过,14.7%的同学从来没有想过;认为处理人际关系包括说话,表情,动作,眼神以及其他细节动作的同学为100%;认为自己是一个会处理人际关系的同学占了45.7%,26.8%的同学认为自己不太对处理人际关系;认为人际关系会对自己的生活学习产生影响的同学占86.9%,2.62%的同学认为没有影响;认为在毕业以后找工作的时候,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对自己有帮助的占75.6%,其他14.3%的同学未曾想过;认为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处理的好的占49.1%,26.5%的同学认为和父母关系一般,而其他的同学则和父母关系不怎么样;65.9%的同学认为处理人际关系应该从家庭做起;认为自己性格是外向的占40.9%,认为自己性格内向的占20.4%,其他的同学认为自己属于中性;认为性格与人际交往有关的同学占59.8%,认为有一点点关系的同学占20.6%;会因为同学一个扫自己面子的玩笑而生气的同学占12.4%,视情况而当的同学占80.1%;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即使理在自己,也会好言相对,不会一时冲动,气势汹汹的同学占23.9%,视情况而定的同学占70.6%;若朋友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自己非常心爱的物品,会一点不发怒的同学占10.5%;愿意与陌生人主动交往的同学占40.9%;与陌生人主动交往时,会真诚相待的占69.5%,会小心谨慎的占20.1%,会不理不睬的占10.4%;有勇气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看法的同学占80.6%;也寝室室友相处的都好的占18.96%,与一部分室友相处的好的占80.6%,其他同学认为都不好;能适应来自不用地区同学的生活方式的占69.8%,基本上能适应的占20.9%;经常碰面而不知不觉就成了朋友的同学占80.6,都是老乡,聚会是交上的同学占30.9%,一个协会,共事时交上朋友的占60.9%,通过朋友认识的占80.9%;认为自己有1—3个知心朋友的占80.6%;有4——6个知心朋友的占2.6%,认为没有知心朋友的占10.1%;认为自己有1个知心的异性朋友的占30.4%,有2个以上的占9.7%,认为自己,没有异性的知心朋友的占50.9%;当异性做错事时,会因为其性别的不同而作出不同反映的占70.6%;相比同行,认为异性更有吸引力的同学占30.5%,认为反感的占2.5%;女生对待异性会更加温暖的占9.3%,会不敢做声的占2.9%,会比较凶的占20.8%;男生对待异性会更加温暖的占60.2%,会不敢做声的没有,会相对较凶的占2.1%;与异往会感到拘束的同学占20.6%;认为在交友中最注重的因素是性格的占80.9%,是兴趣爱好的占86.2%,是道德品质的占100%,是出事作风的占98.1%,是个人能力的占49.25,是学习成绩的占40.89%,是长相的占13.1%,认为是家庭状况的占20.8%。

通过此次的人际交往问卷调查表,可以反映出本系同学的人际交往能力还是比较好,与同学相处得较为融洽;而针对本系女多男少的情况,也进行了有针对的问卷,发现在与异往时大部分同学并没有太过于拘束的感觉,也并没有因为缺少与异性的沟通而对异性产生异样情绪,如反感或是更加的吸引。

人际交往能促进深化自我意识,促进社会进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桥梁,可助人自我了解,达到自我实践与肯定,自我鉴定社会心理是否健康……所以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次调查问卷,即对现实情况有了个大概的了解,也在侧面提醒同学们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性。此次调研活动开展的相对较为成功,在此后,学前教育系心力部也将继续关注同学们的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也会针对本系情况展开不同形式的活动。

人际关系调查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大学新生;寝室人际关系;自我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146-01

寝室虽小,却是大学生最直接参与的人际关系场所。它是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交集点,是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的第三课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窗口,寝室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寝室文化是指寝室成员在寝室生活、学习、休息、娱乐、社交等活动中所构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它包括寝室成员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精神风貌、道德氛围、室内环境布置等方面,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与家庭文化的双重变种。寝室氛围的好坏,影响着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对学习的渴求欲望和热情,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新生一般年龄在十八至二十岁,是心理自我发展的高峰阶段,心理发展已基本接近成熟。但从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与反映上,他们只能是“准成人”,处于走向社会的过渡期,且个体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思想感情上也容易与学校及社会的要求不一致。

(一)自我意识强

入学前大部分学生生活在父母的关爱下,生活相对来说比较安逸,自我评价偏高,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强烈。以成人自居,企图摆脱来自学校、师长的束缚,强烈地要求独立自主。同时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关注与信任。对自我、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善于独立思考,喜欢创新。

(二)情绪反应强

大学新生的感情丰富,情感暴发强烈,情绪反应迅速且较明显,会为一时的成功而情绪高涨,也会为小小的失意而消沉、郁闷。由于人才较多,部分学生不能适应这种地位的变化而引起心理落差,产生了自我认识的偏差,从自我感觉良好变为一无是处,甚至产生自卑情绪。由于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调控,结果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三)成就动机强

每个人都有成就和赞许动机,只是存在强度的差异。大学新生入学时踌躇满志,打算大展伸手,期望以大学为基石,实现自己人生的远大目标。但他们往往过于理想化,易造成理想与现实的错位,从而出现消极度日、混日子的情绪反应。

(四)自控能力差

与中学相比,大学里学生的自我支配时间也较多,一些思想懒散、自觉性较低的同学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60分万岁,学习不认真,泡网吧、逃课、几个同学在一起搞聚会、下饭店、抽烟、酬酒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使自身丧失了青年人的健康心态,还对周围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二、大学新生寝室人际关系特征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新生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对来自其它地域的同学比较好奇,加之又处于青年初期,人际关系表现出以下儿个特征。

(一)好奇性

大学前住校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人来说,集体生活很新鲜。且寝室分配是按性别、系别、班级随机分配,对每一个体来说,其他人都是陌生人,都有一定的结识欲望。尤其是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汇集在一起,都对彼此有强烈的好奇心,希望从对方那里获得自己从未踏足过或涉猎到的东西。

(二)直接性

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旦建立,一定会被直接体验到。心理距离逐渐趋近,会使个体感到心情舒畅,而一旦有了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

(三)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两类,一是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一是互相排斥分离。寝室内经常出现因第三者加入而引起较大的人际矛盾。有的学生来咨询,主要是因为同寝的最好的朋友与同寝另外一人比较好,当他们二人说笑时,自己心里非常嫉妒,甚至出现要打骂第三者的冲动等等,自己特别苦恼。这就是情感因素影响了寝室内的人际关系。

(四)个体性

在人际关系中,对方的社会地位、身份往往居于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或愿意亲近的那种类型人成为主要问题。这就体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化。

三、大学新生寝室人际关系矛盾突出表现

寝室内发生的一些生活上的小摩擦影响不会很大,有时还可能加深彼此的情谊。但是,通过调查和学生咨询,我们发现,有些“摩擦”非但不小,反而会导致室友间长时间的误会及不和睦,有时会发展成“冷战”甚至爆发激烈的争执。由此导致大学生之中出现心理自卑、交往惰化、甚至厌恶与室友搞好关系,严于要求别人、宽于要求自己等问题。长此以往,不但导致寝室关系冷漠,也会影响学习状态与效率。

(一)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室友需求

有些学生往往只考虑自身的需求,当自己想要做什么事情时,不管室友当时是否愿意,都要拉着室友陪着自己去做。平时的锻炼、上课、吃饭、课外活动等,更是少不了室友的陪伴。这种行为使得室友没有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过于亲密而狭隘的交往更让室友觉得空虚,同时对这种“友好”行为深恶痛绝。这种自己不能独立做事、需要陪伴的成人依赖在女生群体中更多见

(二)生活、学习习惯不同,摩擦时有发生

有些学生是“夜猫子”,越到晚上越精神,喜欢在熄灯后打电话、看书。有些同学则是坚持早睡早起,喜欢早晨起来看书学习。喜欢熬夜的学生不仅影响他人休息,还影响自己第二天上课的状态。有的学生在住校前的生活起居一直是家长照顾的,因而未形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在寝室内东西摆放不整齐,脏衣物不及时清洗,上厕所忘记冲厕,轮到自己值日也不打扫卫生……这些小习惯常常成为矛盾的导火索。

(三)表达方式不拘一格,隔阂加深

现在的学生在寝室内往往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表现为彼此谩骂(这不会影响彼此接纳的同学之间的感情〉、大放厥词(偶尔会伤害室友)。混寝的学生最容易出现这类问题。有个三年制同学因本学期未能申请到二人间的寝室,被安排到五年制的毕业年级寝室,另外5人最初就表现出不欢迎的态度,她也非常不习惯这几个同学出口成“脏”的说话方式。虽然她尽量不去招惹她们,但是最终还是发展到了指桑骂槐、丢失小东西、甚至于被威胁的地步。学生中的“焦点人物”,也常是被妒忌的对象,如果这类同学在言行上表现不当,常常会引起口角、甚至导致悲剧发生。

(四)地域差异带来的矛盾

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地域的差异不仅带来了不同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更可能带来贫富差距,这种“经济的不平等”导致的矛盾在大学生中很普遍。由于贫富差距引起的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在大学校园里也是一种高发心理问题。经济较好的同学对一些品牌服饰、化妆品等如数家珍,其他同学插不上嘴,有的干脆装睡,这样大家交流减少,一些人就越来越沉默了。同时也容易引起嫉妒心理与行为的产生。出现寝室人际关系问题,很大程度是因为一些大学生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不善于与人交流和沟通。上大学之前的“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使许多学生缺乏培养人际交往的条件。学校和家长注重学习成绩,忽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所以,上大学后,一些学生把握不好与人交往的方法,或调适不好交际心理,出现人际障碍。因此,学校要多关心新生的生活,做好交往方面的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大家迅速熟悉、适应彼此的说话、生活习惯与交往模式。心理教育发展中心可以采用个别咨询、团体训练的方式,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 龚建林.高校寝室文化建设初探[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31-33.

[2] 赵金龙.高校寝室文化的调查及分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2):102-104.

人际关系调查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大学生 自信程度 人际关系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

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高度发展的时期,随着智力的发展,各种个性品质也趋于稳定和成熟,其中也包括自信这一特质。心理学认为,自信是一种心理特质,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它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也称为信心。在心理学中,与自信最接近的是Bandura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自我效能这个概念。人际关系这个词是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率先提出的。这个概念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人际关系表明了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人际关系由三种心理成分组成: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通过彼此的交往过程达到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大学生的自信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考察各因素对自信的影响。根据以上研究目的以及以往相关的研究结果,提出假设:大学生的自信程度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并且自信在性别、年龄、专业等方面存在差异。

1对象与方法

1.1被试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研究共随机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36份,回收率90.67%。剔除无效问卷13份,得到有效问卷123份。其中男生64人,女生59人;大一3人,大二20人,大三17人,大四83人;文史类学生24人,理工类学生79人;管理类学生20人。

1.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自信心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研究问卷》。下面是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系数报告

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有保障。

1.3施测程序

测试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以团体或小组为单位进行,完成问卷大约需要5分钟左右。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自信的性别差异

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p>0.05,说明男女生的自信程度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根据以往的研究,女生容易比男生出现更低的自信水平本次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有差异,可能原因是现如今男女平等现象已经比较普及,大学生在学校所受的教育相似,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似。

2.2自信的年龄差异

根据方差分析的结果,F=2.752,F

2.3自信的专业差异

根据方差分析的结果,F=13.464,F

2.4自信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分析

(表6)大学生的自信程度与他的人际关系之间是呈显著正相关的。根据本次的研究,性格外向者更愿意与他人交往,可以得到更多的反馈,因此他们的朋友较多,人际交往面更宽。性格内向者通常注重内省,较少主动与他人接触。另一个影响因素是对自己外貌的评价。对自己外貌认可度高的人,自我认知更加完善。对自己外貌评价较低的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有时担心自己的外貌会让别人产生不好的第一印象。与异性的关系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自信水平。与异性关系较好的人,相处模式更为多元化,人际交往更为完善,并且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更强。而与异性关系不好的人,交往模式比较单一,交往面比较狭窄。

3结论与建议

根据此次研究,男女生之间的自信程度不存在差异。自信也不会受年龄因素或专业的影响。但人际关系与自信程度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其中性格的内外向程度、对自己的外貌评价、与异性的关系对个体自信的影响尤为显著。

据此我们建议大学生通过以下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自信: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我。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下,克服自卑,以真诚和包容的态度勇敢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是影响大学生自信心的两个方面。除了心理辅导老师或心理咨询师,任何学科的老师及班主任老师也应该关注并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水平。首先,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和了解学生,这是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信,家长应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待子女,在充分关爱子女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看到子女做出成绩时要多鼓励和表扬,当子女遇到挫折时少一些指责,帮助他们找到失败的原因,鼓励他们重新再来。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参加团体心理咨询的方式来增加自信。团体心理咨询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积极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心理辅导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自信的认识及团体成员的状况,设计有效的团体心理活动来帮助学生提高其自信水平,如:心理剧技术、团体讨论和角色扮演等。

参考文献

[1] 耿爱英.自尊与自信异质性的理论与探析[J].理论学刊,2008(3):63-67.

[2] 毕重增,黄希庭.中国文化中自信人格的内涵和功能[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2):224-229.

[3] 黄希庭,杨雄.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1998,21(4):289+292.

[4] 淑兰,周详.女大学生群体自卑型问题人格的特点及成因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6(3).

[5] 梁筱梅.大学生自信心现状及对策[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6(2):139-141.

[6] 王丽馨,赵叶珠.女大学生自信水平:中日女校的差异比较阴[J].集美大W学报,2007,3(1):76.

[7] 涂敏霞,刘钧演,陈冀京.港穗青少年自信比较研究报告[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3):33+39.

人际关系调查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人际信任;大学生;人际关系

1 前言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和周围与之有关的个体或群体的相处及交往的关系。人际关系状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相关,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大学生的测量分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提供一些参考,从而更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取2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其理工类学生100人,男女各50人,文史类学生100人,男女各50人。共发放量表200份,有效收回196份,有效率为98%。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检索,收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研究趋势和成果,为本研究提供参考和论据材料。

2.2.2 量表法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由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等人编制,要求受测者根据自己近一周的人际状况如实作答。问卷一共包括28个项目,将人际关系压力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交谈方面的行为困扰,交际交友方面的困扰,人接物方面的困扰,异性朋友交往的困扰。内部一致性系数0.75,信度系数0.86,分半信度0.78,有较好的效度。

2.2.3数理统计法

本文的调查问卷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 软件统计包进行分析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性别、专业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男生在人际关系上的困扰度平均得分高于女生,即男生的人际困扰程度大于女生;文史类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的困扰度平均得分高于理工类大学生,即文史类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大于理工类大学生。建议多鼓励文史类大学生多进行体育锻炼,一方面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缓解压力,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从总体来看,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较少,平均得分为8.17,标准差为2.25,没有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总体较好。说明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状况良好,不存在或较少存在交友方面的困扰。

就各个因子的得分来看,从表3中可以发现,男生在大部分的因子的得分高于女生,说明男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略大于女大学生;在交谈与交际这两个因子上,文史类高于理工类,说明文史类大学生的言语交谈能力和交际水平强于理工类大学生。而在接人待物和与异性朋友交往这个因子上,文史类略低于理工类,说明理工类大学生的接人待物能力和与异性朋友交往的能力略胜于文史类大学生。

3.2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得分在性别和专业上的差异检验

如表4所示,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在性别和专业上均呈现出显著差异,即男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要显著的高于女大学生,理工类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显著高于文史类大学生,t值分别为5.32和4.81。另外,从人际关系困扰严重者检出率可以看出,男生人际困扰严重的人数要多于女生,理工类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严重的人数要多于文史类的学生。

从各个因子的检验结果看,与异往的因子上,男女生表现出性别上的显著差异,女生在这方面的困扰明显要少于男生,但并不是说,男生在这方面的困扰比较严重,结合表3可以看出,男生的平均得分为2.22,并无明显困扰。男女生在其它因子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在交谈这一因子上,不同专业之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即理工类大学生在交谈方面的困扰要远远多于文史类大的学生,分数为2.31,但并不能说明理工类大学生在交谈方面困扰严重,从得分来看,只能说明文史类类大学生大学生交谈能力很好,理工类学生交谈能力一般。

从各个因子看,就全部被试而言,人际关系的各个因子的影响程度为:总困扰度>交际>待人接物>交谈>与异往。

4结论

4.1 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整体较好,但在性别和专业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即女生明显好于男生,理工类大学生明显好于文史类大学生。

4.2 人际关系的各个因子的影响程度为:总困扰度>交际>待人接物>交谈>与异往。

参考文献

[1]闵永胜,姚本先.大学生人人际信任的社会心理机制探析[J].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

人际关系调查范文第13篇

人降生于世界上,就是为了认识更多的人,人与人之前的联系,就叫人际关系。

其一,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

人际关系有多少种表现形式呢?不知道。因为很多。比如亲人间的,情侣间的,还有更多的是和陌生人的。以前有本书上写着,两个不认识的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六个人,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因为相同的爱好,甚至于相同的遭遇而认识的人不在少数,我总是认为,人际关系是很奇妙的。本来是不相交的平行线,往往因为千丝万缕而被串在了一起。俗话说“冥冥之中有天意”所谓“天意”就是指关系。关系的表现形式有几大类:

一.按相熟程度分,主要有

1.一度人脉。所谓一度人脉,是指与本人有密切关联的人,像亲人间,同学间,同事间的关系就是一度人脉,这类人脉通常是需要经常联系的,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这个是绝对必须的。

2.二度人脉。二度人脉,是指和与自己亲人,朋友等相熟的其他人,经过与自己相熟的人为媒介,可以认识的人。一般来说,二度人脉也许不如一度人脉联系密切,但多认识点朋友总是没错的,而更重要的是,二度人脉可以发展为一度人脉,可以认识更多的三度人脉和四度人脉以至于更多的关系。

二.按阶级程度分,主要就是上下级关系。上下级关系,不仅仅指的是领导和员工,还有的是长辈和小辈,学长和学弟学妹,老师和学生。

三.在人际关系中最特别的,陌生人关系。为什么说它特别呢?因为人是奇怪的生物,有时候会为了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更多的是单向认识的人付出很多。那个人,就是偶像。偶像是人心灵的寄托,以前的偶像,是完完全全的泥塑,高坐于庙堂,受着人们的顶礼膜拜,只是让人心安。而现在的偶像,有的是真实人物,有的是虚拟的人物,他们的粉丝为他们组成了一个个的团体,在团体里的人有着同样的爱好,因而可以成为另一种人脉关系。

其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相当奇妙的,有时无意识的成为朋友或者熟人,在不经意的时候能造成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为自己建立人际关系都是不会错的,那么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该怎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认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以下几点要素:

1.倾听。边听边想边分析,分析这个人的性格和所遇到的一切,针对他/她的个性做出可能令他/她满意的回答,从而和他/她成为朋友。

2.从兴趣或者其他东西入手。这就是传说中的搭讪。像“吃了没?”“今天天气不错”之类的,顺便聊到各自的兴趣上,然后顺理成章的认识了。也可以说是双向沟通。

3.学会换位思考。为他人思考,想他人所想,不做别人讨厌的事,不说他人讨厌的话,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为了避免说出令他人厌恶的话,还要加强对自己的了解,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有时候,一点点小错误也会导致别人的讨厌。

4.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因为更多的时候,与别人交往,多多少少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这就要注意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影响了他人。

5.主动交往。不主动出击,怎么会有收获?试着和他人接触,聊聊各自的喜好,分享各自的经历,邀请朋友一起出去玩,很多时候,朋友就是这样不经意之间交到的。

6.关心他人,宽容待人。当朋友遇到困难时,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心的话语,就能温暖人的心;当遭人背叛时,不要暗暗诅咒,学会宽容,对于困境一笑置之,这样反而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人际关系调查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人际关系 和谐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B82-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2)01-0145-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社会建设的目标,而人际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准确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和谐的状况,笔者就“当代中国影响人际关系和谐的因素”问题进行了社会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笔者了解了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总体状况,发现了当前人际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由社会调查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现状总体上是和谐的,大部分老百姓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状况比较满意,认为自己生活得比较幸福,社会人际关系比较和谐。

第一,大部分社会民众对社会和谐状况表示满意或认可。

社会和谐状况既反映了人际关系和谐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民众对社会的满意度,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本调查为此在问卷中设计了“您对当前社会总体和谐程度的认识”一题。从调查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有近五成的社会民众对当前社会的总体和谐状况感到满意。具体说来,有48.2%的人对社会总体和谐程度感到满意和基本满意,有38.3%的人认为社会总体和谐程度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到13.4%。

其二,与青年人相比,中老年人对社会的满意度更高。从调查数据上看,在中年人中间,有54.7%的人对社会总体和谐状况很满意和基本满意,有31.1%的人认为一般,有14.2%的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从老年人的情况看,满意和基本满意度更高一些,占到57.2%,青年人则占到44.2%。

其三,从职业类别来看,农民、军人对社会的满意度比其他职业类别的人要高得多。农民中有59.52%的人对社会很满意和基本满意,军人中有60.92%的人对社会满意和基本满意。工人占到54%,知识分子占到48.62%,公务员占到50.7%,商业人员平均占到48.1%,学生的比例最低,占到36.6%。

其四,从学历层次来看,学历层次低的人对社会的满意度高于学历层次高的人。具有中小学学历的人,对社会很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到55.4%;大中专学历的人中,有42.7%的人对社会感到满意和基本满意,本科学历的人占到45.6%,研究生占到48.1%。

其五,从不同地区来看,中部地区比其他地区对社会的满意度要高。河北省有52.2%的人对社会感到满意和基本满意,中部地区占到48.5%,京津地区占到41.4%,东部沿海地区占到44.7%,西部地区占到39.8%。

第二,七成的社会民众认为自己生活幸福。

幸福感是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指标。本调查为此设计了“您现在感觉是否幸福”一题。从调查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七成的社会民众感到生活幸福。调查数据显示,有70.5%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很幸福、幸福和比较幸福,只有4.6%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得不幸福或很不幸福。

其二,从年龄结构上看,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超过中年人和青年人。有75.2%的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认为自己生活得很幸福、幸福或比较幸福。有70.1%的中年人和青年人认为自己生活得幸福。

其三,从职业结构进行分析,农民的生活幸福感明显高于工人。农民中认为自己生活得很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占到76.3%,公务员占到75.6%,学生占到73.2%,知识分子占到69.8%,商业人员占到69.1%,而工人占到64.5%。

其四,从学历结构进行分析,本科学历层次的人生活幸福感更多一些。有73.2%的具有本科学历层次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得很幸福、幸福和比较幸福,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占到69.8%,大中专学历的人占到67.2%。

其五,从不同地区的情况看,中部地区人的生活幸福感明显高于西部地区。河北省有74.7%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得很幸福、幸福和比较幸福,中部地区占到了73.6%,沿海地区占到66.8%,京津地区占到63.4%,而西部地区只占到58.8%。

第三,五成以上的社会民众满意自己的收入。

经济因素对于社会和谐有着重要影响,而对于老百姓来说,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感受、直接认识是自己的劳动收入,为此,本调查设计了“您对自己的劳动收入满意吗”一题。从调查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从总体上说,大部分民众对自己的劳动收入满意。调查数据显示,有53.2%的人对自己的劳动收入非常满意、满意或比较满意。有46.7%的人对自己的劳动收入不满意或很不满意。能够有一半以上的人满意自己的劳动收入,认可国家的经济建设及其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认可国家的相关政策,是很难得的。

其二,从年龄结构上来看,老年人对自己劳动收入的满意度大大超过青年人。有68%的老年人对自己的劳动收入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中年人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占到56.8%,而青年人则占到49.5%。

其三,从职业结构进行分析,军人、农民对自己的劳动收入最满意。有64.1%的军人对自己的劳动收入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有61.2%的农民也对自己的劳动收入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相比之下,知识分子和公务员对自己劳动收入的满意度稍低,知识分子占到57.4%,公务员占到55.7%。而工人、商业人员则更低一些,工人占到49.9%,商业人员占到47.6%。

其四,从学历结构进行分析,高学历和低学历人群对自己的劳动收入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研究生学历人群对自己劳动收入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占到57.1%,中小学学历的占到56.3%,本科学历的占到50.8%,大中专学历的占到50.6%。

其五,从不同地区的情况进行分析,中部、东部沿海地区人群对自己劳动收入的满意度较高。中部地区的满意度占到58.6%,沿海地区占到56.3%,河北占到52.8%。而西部地区占到49.5%,京津地区占到42.7%。

大部分人之所以对社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状况予以肯定,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社会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确实富裕了,这为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特别是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社会物质文明程度大大提高,而物质文明必将对精神文明起到推动作用。尤其是党中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义务教育免费制度、改

革医疗制度、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等,这些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使老百姓在物质利益方面获得了很多实惠,得到了他们的普遍肯定和赞扬。二是民主政治的发展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努力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依法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权利。积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民主政治建设成效显著。三是加强了制度建设,保障了人际关系的和谐。近年来,党和政府进一步完善法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制度,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不可否认,当代中国社会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与冲突,人与人之间还存在着部分不和谐的现象与因素,这些都可以从社会调查的数据中反映出来。比如,经济利益矛盾是最突出的矛盾;一部分工人对社会的满意度不高;青年人特别是学历层次较高的人群,对社会的满意度偏低;西部地区人群对目前的生活状况还不甚满意等。

根据上述对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笔者就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采取有效措施协调解决经济利益的矛盾。经济利益的不平衡会引发许多社会矛盾,是影响人际关系和谐的最主要因素。调查显示,在“您认为当前社会比较突出的矛盾”这一题目中,有72.7%的人选择了物质利益矛盾,有55.6%的人选择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矛盾。因此,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是社会稳定、人际关系和谐的必要途径。这需要国家从宏观政策的角度,逐步建立一种合理的、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即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激励性、效率性和保障性收入分配有机结合的利益分配格局,以保证社会成员的利益分配相对均衡。同时,形成与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相一致的、合理的社会成员构成结构,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形成中等收入阶层为大多数的社会成员构成结构,把社会差别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

第二,进一步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从社会调查的结果来看,大部分民众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表示肯定,满意度达到52.8%,但是仍有30.4%的人不满意。在农村,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问题仍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有70.5%的被访者认为,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是在农村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因此还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广泛反映民意、充分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对重大决策事项,要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人际关系调查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大学宿舍;宿舍人际关系;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71-02

据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最难相处的关系便是宿舍室友之间的关系。另据统计天津市一所高校一年来接待因处理不好宿舍人际关系,导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症状的心理咨询就达到700余人次。[1]同时复旦大学黄洋同学被舍友投毒事件;清华大学朱令同学被舍友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舍友被刺死案件等出现在宿舍的血案频频发生。因此,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个重点研究的问题,涉及到影响大学生的整个身心健康的发展,也影响了校园的稳与发展。民办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不同于公办高职院校,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学校的学生生源,因此学校的安全与稳定成为首要条件。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民办高职院校迎来了“90后”的大学生,他们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勇于创新、性格孤僻、家庭经济优良,但是也掩盖民办高职学生特有的特点:他们懒散、自私、怕吃苦、学习动力不足等缺点。这些隐形的因素为他们在宿舍中埋下的矛盾奠定了基础。因此如何能处理好宿舍人际关系是我们值得关注的焦点问题。

因此,笔者拟通过对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初步了解大学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试图进行原因分析和解释,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过程与工具。编制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宿舍调查问卷》,问卷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生源地、家庭经济情况、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班干。第二部分为具体问题。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向我院全体学生发放问卷1600份,统一收回有效问卷1540份,有效率96.25%。

2.调查对象。男生500人,女生1100人;年龄20岁以下700人,20-25岁890人,25岁以上10人;大一600人,大二500人,大三500人;文科专业900人,理科专业700人;城镇户口900人,农村户口700人;独生子女300人,非独生子女1300人。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宿舍人际关系的总体概况。通过问卷发现,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学生间人际关系总体上较好,但并非很理想,具体见表1。有40%的同学比较认可目前的宿舍人际关系,45%感觉一般,15%觉得不好,这15%的有很大程度上以后会选择调换宿舍。在想换宿舍方面,只有45%的不想换宿舍,有18%的想换宿舍,37%的尚不确定。当然在班级团队活动中,有55%的还是想跟舍友为一组,35%的想跟自己玩的好的朋友为一队的,而只有10%的表示无所谓。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宿舍的人际关系还不是非常的融洽,没有达到彼此互相信任、能成为密友的阶段,宿舍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待改善。

2.民办高职院校大学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显示,生活方式对大学宿舍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2]。我们将从作息习惯、生源地、公共事务处理、家庭经济状况、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班干等方面对大学生宿舍的人际关系进行了调查。①作息习惯。由于宿舍各成员基本是同班级的同学,因此他们的作息时间具有共性,所以在作息习惯上的影响是差别不是很大,基本一致。但是,每个人具有个人的个体差异性,作息习惯具有多样化,有15%的同学认为不一致。同时正因为个体差异性,导致有15%的同学不认可你的作息习惯,从而影响了其他人的生活与休息,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息习惯影响了其他人的生活,也体现了现在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更注重别人的不良生活习惯对自己的影响,而忽视了自己的不良习惯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因此,作息习惯也成为了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②生源地。经过问卷调查发现,45%的同学在同一宿舍里关系较好的是来自同一地方的好友,因为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同时也方便于节假日的回家时候互相照顾,因此他们在宿舍中也是互相帮助,为此也为宿舍出现帮派埋下了隐患。③家庭经济状况与是否独生子女。通过调查发现50%的学生认为家庭经济状况与是否独生子女会影响他们的宿舍关系。宿舍成员的家庭经济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2]家庭经济状况所反映的宿舍成员的贫富差距对宿舍人际关系存在影响。同时是否为独生子女也跟家庭经济状况一定相关联,独生子女家庭一般经济相对较好,父母比较溺爱,所以造成他们性格比较独断专行,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宿舍的人际关系的和谐。④公共事务处理。宿舍的公共事务基本还是大家认可的,也是按照大家共同商议决定的。宿舍卫生处理上,80%都是按照值日生的轮流进行,由于个体性格的差异性,也出现了少数不愿意搞卫生,不把宿舍当作一个集体。在购买公共物品时候也是基本没有宿舍成员的贫富差距原因导致分歧,60%还是有宿舍各成员之间共同商量。在使用公共卫生间方面,65%按照各宿舍成员的时间要求进行使用,没有出现横行霸道占用的情况。虽然公共事务对宿舍人际关系影响不是很大,但是由于个体差异性,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宿舍的人际关系的和谐。⑤班干部。调查显示有班干的宿舍人员的关系相对较好,70%的认为班干在缓解宿舍矛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也及时化解矛盾,让宿舍关系变得融洽。同时65%的认为班干在宿舍内务事情上也起到了带头作用,具有奉献精神,能带动整个宿舍的关系和谐。

三、建议

宿舍是大学生生活起居的场所,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生活场所,宿舍的人际关系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们的学习与发展。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懒惰、爱玩、缺乏主动创新、追求时尚潮流等,造成了大学生60%的时间都是在宿舍中度过,因此宿舍的人际关系的和谐变得尤其重要。

1.严格宿舍管理制度。制度是约束人的行为最好的方式,目前大学生普遍成为了“90后”的时代,他们娇生惯养、自我约束能力差、自制力差、个性强、自我霸占欲望强,不能很好的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而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又存在自身的特点:不爱学习、爱玩、爱宅宿舍玩游戏等。大学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交流的主要场所,对其进行科学管理是高校育人非常重要的环节。[3]因此有地效的运用大学宿舍规章管理制度,是制约他们最好的方法。建立完善的宿舍管理制度对于建立良好大学宿舍人际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完善的宿舍制度可以加强宿舍成员人际行为倾向的趋同性,降低不良人际关系问题的发生机率。高校应该在《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管理经验和特点,制定并完善《学生宿舍管理规定》、《文明宿舍评选标准》等规定。此外,负责具体工作的各院系还可以根据本学院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宿舍管理制度,如将评奖评优、组织发展等大家关心的敏感问题和每个宿舍进行适当“挂钩”,来增强每个宿舍成员的责任感,从而加强自我教育。通过分层管理,使大学宿舍的公共事务逐渐走向制度化、正式化、自觉化,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宿舍出现的各种问题。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大学宿舍之所以有矛盾,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些大学生的心理的不健康。心理的不健康表现在:①内心的小气,斤斤计较。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吃亏,一点小事情也能发生争执,只要自己的利益有点受损就内心不平衡,小鸡肚肠。②攀比心理严重,价值取向发生错位。因此辅导员应该时刻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解决他们心理上的包袱以及纠正他们错误的心理思想。

3.辅导员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辅导员是学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者,也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的领头军。因此,辅导员应该每周多走访宿舍,了解宿舍的发展动态,第一时间知道宿舍的矛盾根源,找到矛盾的解决方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处理矛盾,促进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4.多开展宿舍人际关系的主题班会或者主题演

讲。辅导员可以利用好每次的主题班会进行宿舍人际关系的宣传,讲解宿舍矛盾对大家的影响危害之大,通过主题班会来促进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和谐,达到创建美好的宿舍人为环境。

参考文献:

[1]赵玲玲.构建当代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