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劳动教育课堂收获范文

劳动教育课堂收获范文

劳动教育课堂收获

劳动教育课堂收获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艺术 美

课堂,是教师授课的重要岗位,也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智力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学,是教师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有系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手段。因此,我们说,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的特殊劳动过程。说教师的劳动特殊,是因为它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劳动者的劳动。首先,教师的劳动对象不是固定的物体,而是有意识,有思维的人;其次,教师的劳动工具不是有形状的器具,而是教师独特的语言和教学方法。并且这些“工具”没有固定的标准和尺度,而且在教师的主观作用下,还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着。所以,人们通常把教师的劳动――课堂教学,称为一种艺术,一种创造。

一、课堂教学创造了美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特殊劳动过程,教师运用语言和教学方法“传道授业”,“教书育人”。马克思说过:“劳动创造了美。”那么,教师的劳动――课堂教学也一定创造美,美存在于艺术创作之中,也就是说,创造美的课堂教学正是一门艺术,一门有待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完善和挖掘的艺术。

具体地说,课堂教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靠科学的方法使学生获取知识和力量,还应该靠教学的艺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感染,并不断的促进他们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认识美、评价美和创造美。另外,课堂教学的艺术还在于它不仅能使学生在紧张、艰苦的脑力劳动中受到美的熏陶,而且教师本人在他不断创造的劳动中也会体验到美的力量激发出的更大的劳动积极性。所以说,课堂教学之所以称作一种艺术创作,正是因为它不仅创造了美,而且其本身就是美。

那么,课堂教学的美是从何而来呢?

二、课堂教学的美是高素质的教育者创造的

1.课堂教学的美产生于教师渊博的知识

教师渊博的学识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仅能熟练的想学生传授教材,而且善于从书籍和生活中吸取材料补充它们;不仅牢固的掌握自己所授学科的知识,能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同一思想,而且还表现出对所有知识广泛而浓厚的兴趣,能引导学生不断吸取新知识和不断探求新事物。要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教师牢固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及多样的教育科学知识形成完美的结合,达到水融的境界。知识丰富的教师讲课,不止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好像直接诉诸学生的智慧和心灵。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好像一种默契,同时,双方心灵间产生一种和谐、自然的美感,艺术境界浑然天成。

2.课堂教学的美产生于教师有素养的语言

前面我们提到,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劳动过程,之所以特殊,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的劳动工具是语言。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主要靠语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用语可以说是渊博知识的直接反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不仅能使学生通过理智,而且是通过心灵去感受知识的力量。学生对那些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趣味横生的语言,总是念念不忘,津津乐道。对那些抑扬顿挫、快慢适中、字正言润的声调总是感到回味无穷。经常听到学生们由衷的赞赏:“听某某老师的课,接受了新的知识,更欣赏了美的语言。”只有美的东西、艺术的东西才值得我们去欣赏。由此可见,教师有素养的语言是课堂教学艺术性的又一体现。

3.课堂教学的美产生于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学的主体,由于学生主体的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又因为学生主体的存在,其对教师所传递的教育信息就不仅仅限于被动的接受和吸收,而在于主动的认识和再创。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必须清楚地认识这一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恰如其分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信心百倍的鼓励学生探求真理,学生就会从中体验到和教师协同一致获得知识的乐趣。从心理学角度说,这就是美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绪直接相关,高兴愉快的学习与厌烦苦恼的学习效果大不一样,艺术的教学方法就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享受学习的愉悦。

以高职《实用英语》为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确实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对英语学习热情很高、但能力有限这一普遍现象,英语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习兴趣,保证学习热情,使学生能高高兴兴地学习,快快乐乐地获得知识。课堂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日常生活中实际场景,让学生课下做好准备,自己去设计对话,找好partner,课下练习,课上展示,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点评总结出相关场景的常用口语,让学生们在探究中学到知识,增长技能。(2)实例教学法――让学生收集身边的带有英文标题和说明的包装袋或包装盒,包装上的单词或句子虽然很常见,但了解意思的学生却很少。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意识的说明英语用途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3)趣味教学法――搜集一些英语笑话、故事、电影的赏析、英文歌曲的教唱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实现课堂教学的美,提高教师的素质

提高自身素质关键在于适应时代需要,不断“自我充电”。生产技术的发展,使社会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着。教育作为社会发展中最敏感的部门之一,新的信息技术、思想观念不断地引入,教师身处这样一个伟大时代,应该广泛接受全新的思想文化观念,努力学习和应用,而不再是用一成不变的老古董来教育学生,这时的“渊博的学识”的内涵就更加丰富,更具时代感。学习广博的知识来源于教师的刻苦,正如加里宁所说:“一方面,教师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从生活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献给学生。”因此,教师刻苦学习,随时吸收新信息,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源泉。

课堂教学艺术是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非正规化、非程序化、非模式化的有创造性的科学技能。将课堂教学过程变成一种艺术创作过程,是每一位教师毕生向往和追求的最高境界。老师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将我们的课堂变成创造艺术和美的殿堂。

参考文献:

[1]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外语与外语教学.

劳动教育课堂收获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生活;实践;视野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这门课程里的内容,主要通过游戏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科学和生活启蒙教育。从内容上看从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现实生活实际出发,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乃至少年儿童的所有活动空间。作为一名教师,在从事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挖掘教材资源,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还要紧跟时代步伐,抓住儿童的兴趣特点。在此基础上落实新课程标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真正使孩子们愿意学,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接下来我针对如何通过小学思想品德课,让学生触摸社会、热爱生活浅谈几点感悟。

一、收集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一个人品德的形成离不开生活,也离不开社会,本学科有很多社会实践的内容。对于这方面的内容,我根据教材的需要,让学生明确目标及具体途径,安排学生课前收集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实物,图片、文字、数据等资料。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学生年龄小,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可以由家长协助。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加深感性体验,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准备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时间长了,遇到类似的课学生就知道怎样收集、整理信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探究能力。比如,教学《中秋与重阳》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利用课外或双休日的时间,收集与中秋、重阳节有关的一些信息、图片。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进行,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查阅了解有关中秋节、重阳节的一些知识,感受人与人之间真诚关爱的情感,体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激发敬老爱老的真实情感。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关心老人、孝敬老人,主动为老人做事。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

二、参与实践,感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验是最真实的内心感受。教师要将实践活动延伸到课外,使课外实践活动成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的新常态。例如,《秋天的收获》这一主题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自然美,同时增强劳动意识和技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敬辛勤劳动的人,体验丰收的喜悦,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在进行这一主题活动时,正值秋收时节,我们地处农村,附近就有农田,我便组织学生到田野里帮助农民收割玉米、豆子。我先让他们看农民怎样收割,然后分组一起参与收割。通过参加收割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体验了收割的过程、劳动的辛苦和乐趣。学生参加完收割后,我还组织了一次收获后的交流,交流方式很多:有的学生模仿农民开着收割机奔驰在丰收的田野里,小组同学编排节目,再现了劳动场景;有的学生写了一首诗,描述了秋收的喜悦与辛劳……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交流,都体现出了学生在实践中的收获与喜悦,感受到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从而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由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声有色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美。

三、走访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

W习内容往往来源于生活,带领儿童走向社会,才能感知教学内容的真谛。由于儿童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对有些学习内容理解起来有很大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课前深入生活,走向社会,用多种形式的走访、调查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有关的学习内容,这样掌握知识更牢固,懂的道理更深刻。例如,在教学《早餐吃什么》这个活动主题时,我带领学生走访商店、医院、邮局等工作人员,了解早餐吃什么,为什么吃早餐,孩子对这一活动很有兴趣。通过自己实践明白了吃早餐的重要性,回来后把这次活动的经过写在了日记里,并且还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不挑食,按时吃饭,有利于健康成长。通过这次采访、调查活动,孩子们知道了早餐对人体的重要性,事实更有说服力,其效果要比纸上谈兵理想得多。

学校是社会的前身,学校最终培养的是适应社会的优秀的劳动者,学生时代的头脑记忆处在最佳状态,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孩子的黄金时期,利用品德实践活动这一途径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热爱社会。把他们培养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具有热情、爱心、勇敢、坚强等良好品质的新一代社会接班人。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课堂收获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田园文化;种乐;特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6-0020-03

一、“种乐”教育提出的背景

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的谢家庄是一个有着250多年历史以农为主的乡村,这里的人民世世代代过着农耕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孕育、滋养了谢雨金等一批名人志士。谢家庄小学地处广州市北郊的谢家庄村落里面,这里的田园风光衬托着校园的美丽,校园广阔,有大片可种植之地。

提到“田园”,我们就会想到著名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恬静的生活。田园是最理想的和谐社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审美的母题。田园文化之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绵延不绝,在于精神上对一种特定文化的不断体验,在于对“健康生活”这一核心的守常秉承。它更应深入到心灵感受层面,这种感受是清新、明朗、轻松、愉悦的,折射到生态环境、建筑空间、师生关系、课堂学习等方方面面。

学校根据自身的环境条件,在2006年开始就确立利用乡村资源创建办学特色的发展方向,并于此进行乡村特色课题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开展了一系列德育实践活动和教育教学研究:经过师生多年的开垦种植,形成了学校特有的开心农场,学习教育和劳动实践的结合为学校特色建设提供了独有的教育资源优势。以“开心农场”为德育实践基地,进行种植体验、拔花生、收割稻谷等劳动实践;立足于乡村,确立生活教育、快乐课堂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我们进一步提升教育思想,在整合原有乡村资源的基础上,凝炼文化精髓,提升到具有明显校本特色的“田园文化”。

二、“种乐”教育特色课程的目标

学校挖掘“田园文化”,确立以“播种快乐,构筑幸福家园”的办学理念,以“种乐得乐,献乐得乐”为校训,形成了“本真快乐的情怀、健康质朴的人格”课程总目标,依托农耕种植的劳动实践,构建更具体、更易实施的实践课程,以乡村游戏、乡村劳动实践、乡村竖笛演奏等特色项目为载体,开展系列的各学科快乐课堂和贴近乡村孩子生活、符合乡村孩子兴趣的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乐读乐想,乐说乐行”。

挖掘“田园文化”,并不是要回归乡村生活,也不是倡导无为、宁静的生活,而是以“田园”为出发点,追寻自然、健康、和谐、快乐、绿色的校园文化。学校拥有良好的生态校园环境、勤朴的耕种文化、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绿色、和谐的人文课堂。因此,以劳动种植实践来构筑和谐校园文化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对乡村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寻求传统与现代、本土化与现代化、内省与外显的结合点,引领学生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体验温情,释放生命灵性,让生命在家园自然与本真地舒展,让每个人都有播种快乐、享受快乐的机会,让幸福伴随快乐出发,让育人伴着快乐到达,所有人都在为追求自我成长、自我收获而主动投入,学校成为每个生命快乐成长的沃土。

“种乐”教育课程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庄稼人文化的汇聚结合――田园文化;二是以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环境,环境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主张为理论依据;三是以素质教育理论为依据。人的心灵是一片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所以,我们主张让孩子在心灵里播种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种子;四是新课程理念。种乐教育回归自然与本真,尊重、欣赏和呵护每一个生命,一草一木一人。

三、挖掘田园文化与乡村资源,构建系统的特色课程

我们挖掘田园文化与乡村资源,创造充满乐趣的教育环境,研发系列校本课程。师生通过学习校本课程,达成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和对学校的热爱。

学校校本课程,包括“游戏课堂”“乡村游戏集”“乡村家园礼仪”“种植快乐”“美画乡村家园”“诗颂乡村家园”等课程模块,编写了系列校本教材,并分级、分步实施。

学校通过这几年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发动师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制定了校本课程大纲,编写了部分校本课程进行拓展学习。特色课程大纲分五部分:一是关于田园文化、乡村教育理论的阐述;二是学校特色发展史、社区名人事迹、精神的展现;三是学校办学理念、校训等形成过程的阐述;四是田园诗及基本的农耕种植知识;五是乡村游戏活动的内容等。这几年,我们师生在工作学习中,不断总结、收集,编写了几门富有特色的项目特色课程。如:学生从祖辈、父辈以及他们这一辈身上,收集了许多极具乡村特色的游戏活动,像竹竿舞、滚铁环、打陀螺、老鹰捉小鸡、跳房子、两人三足等,然后汇编成《乡村游戏》一书;各教师在平常教学过程中把有些难的知识点设计成游戏而汇编成一本《游戏课堂》;师生们在开心农场长期种植的过程中总结而成的经验介绍等整合而成的《种植快乐》;各年级师生在语文课本上或网络资源等收集,每个年级一本田园诗《诗颂乡村家园》……

四、种乐教育特色课程实施的途径

学校从校本培训、课堂、实践活动、环境等各方面实施种乐教育特色课程。

1. 校本培训,真实体验乡村田园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特色课程领导小组,制订了课程评价体系,着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如邀请了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专家主讲“田园文化特色建设”等讲座,邀请谢家庄名人讲当地的历史和故事,邀请有种植经验的家长为校外辅导员,并计划与广州市农科院钟落潭基地促成共建单位,依靠他们的农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来学校进行农耕种植的辅导;通过组织教师观看《放牛班的春天》《美丽人生》等乡村特色的经典电影,参观云山诗意江南竹乡特色,参观极具岭南乡土特色的“故乡里”,开展“幸福”和“感恩”教育活动,教师们对“爱”字又多了一份理解,边参观、边收集适合学生的游戏活动。

2. 立足田园本色,构建“五趣生乐”课堂

我们坚持立足课堂,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在各科教学中有效渗透特色教育内容。

(1)准确切入,渗透特色。学校充分挖掘乡村素材,把田园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方面。譬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各班用学校种植的水果、花草植物等名称来作为自己的班名,如“红荔班”“向日葵班”,等等,并赋予其深刻的教育内涵;各学科充分利用各种乡土材料作为教学用具,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感受。如,品德与生活课与美术课整合:用枯枝树叶、黄豆、花生壳等作为创作素材,把它制作成一幅幅美丽的具有创意的生活美术作品。音乐课:用竹子做笛子当做学生自己的乐器,在开心农场劳作中,学生边吹奏边创作,享受着田园之美和快乐。体育课:师生用铁丝做成铁环,用竹杠来跳竹竿舞等,把乡村特有的资源带入课堂,这是学校田园文化的教学特色。

(2)寓教于乐,绿色生成。校园文化的落脚点和集中体现在课堂:学校结合田园文化内涵,极力构建高效、愉悦的游戏课堂,创设了“五趣生乐式”教学模式。根据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在教学时适当采用游戏、操作、合作、互动、竞赛等趣味形式,把枯燥的知识学习与学生熟悉、喜爱的活动有机结合,让快乐成为课堂的境界,着重于“三个快乐点”:①导入激趣点,使之成为一节课的良好开端;②抓住“课堂绿色生成点”,捕捉课堂上呈现出即时生成的“笑果”;③玩得“意味浓一点”。各学科根据教学知识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形式的知识游戏,把学习融于游戏中,在快乐中学习。

3. 在田园文化的辐射下开展多样具有特色的实践活动

(1)依托开心农场,全面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学校开辟了校园围墙边的一大片空地,作为学校的“开心农场”,有效整合、合理利用,开展了一系列种植活动。在这块开心农场中,我们把土地分给各班进行劳动种植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知识、爱劳动的意识,从而明白“成功的收获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的道理。同时,各班在收获的过程中还能体会到分享果实的喜悦,现在,有师生们亲手种下的木瓜、黄皮树、杨桃树、杜鹃,还有时令蔬菜。从开垦、整地、播种、施肥、浇水……师生们一路走来,在这块热土上倾注了万分热情。在观察记录中,师生与家长记录着这些植物的发芽、长叶、开花……陪伴着植物的生长、发芽、开花,师生们也在不断地成长,从无知到有知再到行动投入,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自觉的过程。这里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据点,是美术的课堂,是语文写作指导阵地,还是综合实践课的地盘。语文科组开展“校园一角”作文比赛,美术课、音乐课师生们也经常把课堂移到开心农场来进行创作实践学习。

(2)利用校本课程,开展书香校园的诵读活动。只有让师生认识、理解学校文化,才能让他们热爱学校文化,因此,学校把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定为田园诗歌诵读或校本课程阅读学习课,各班开展田园诗歌诵读活动等。利用阅读这一特殊的心灵交流驿站、思维激荡空间,悉心品尝、咀嚼和回味田园学习的快乐。48首田园诗、24个节气,中国的农耕文明、陶渊明等名人故事,田园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充分利用这些教育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之感受爱劳动、爱校园的情感。

(3)展现儿童的活泼天性,回归田园淳朴本真,开展乡村游戏等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们感受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喜欢上学,给他们留下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是学校开展乡村游戏活动的目的。学校充分利用乡村、社区资源,收集、编写了“乡村游戏”的校本课程,这里面收集了上百种游戏活动项目。竹竿舞、滚铁环、打陀螺、跳格子等都是学生们以前从没见过的,我们重新挖掘、整合,体育课、大课间等都渗透着乡村游戏,学生们玩得无比欢快。此外,学校还定期在每年的十月份开展展现学校特色的乡村游戏运动会,并分别在每年的5月、9月开展“风筝节”“灯笼节”等传统教育实践活动。

4. 营造“田园”文化底色,催化课程果实

学校通过建设“十一”工程:一门(校门文化墙)、一场(开心农场)、一坊(农具坊)、一廊(文化长廊)、一林(竹林)、一亭(乡情亭)、一室(乡村文化室)、一台(文化教育舞台)、一苑(农家棋苑)、一阁(读书阁),营造出田园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让校园里的每一堵墙、每一棵树、每一块草坪、每一幢楼,甚至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一石一沙、一砖一瓦,都外显着乡村环境的本色;一草一木、一叶一花,都体现出田园之美。

进入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镌刻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句的开心农场,开心农场旁边有一个百米文化长廊,48根柱子镌刻了48首田园诗,长廊顶上的24条横梁代表了中国特有的24个节气。

开心农场旁边是一间种乐农具坊,这也是一间农耕工具的博物馆,所有农具都是老师和学生家长收集过来的。学生通过参观农具博物馆,深入了解我国农耕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从前辈身上学习到他们的劳动智慧。

乡情亭内张贴了一幅幅师生的优秀作品,展现了师生对校园之美的眷恋和热爱。学生们喜欢把这当成诗歌诵读舞台,或吟诵,或玩诗词接龙,或下象棋,自得其乐,这正是田园生活悠然、恬静生活画面的展现。

五、种乐教育特色课程实施的成效

这几年,学校种乐教育特色课程尽显田园本色,营造出诗意般的校园,发挥着环境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熟悉的地方,熟悉的脸孔,熟悉的故事,勤劳朴实的身影,都在师生们心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形成了“家园情怀、快乐精神、健康人格”的品质。

每一位教师都是快乐大使,用轻松的语言为学生送上滋润心灵的欢乐,讲台变成了学生的表演舞台,学生乐读、乐讲、乐做、乐助、乐疑。伙伴互助、小组互助成风,学生的自信心明显增强。学生的独立预习、自学习惯和能力得到培养,学习效果整体提高,真正实现了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彩、贴近乡村孩子生活的、符合学生兴趣的有特色的种乐教育活动,通过劳动――感悟,体验――领悟,游戏――创新,在这里生活、活动、成长,在校园里,可以见到学生劳动的身影,学生的作文不再空洞,学生的课余生活不再是盲目打闹,学生正在渐渐地变化着。一次次实实在在的劳动体验,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的日记经常提到,因为劳动让他们更珍惜平时吃到的一粒米,一棵菜……这些通过劳动而获得的感悟比教师们多少次说教都要来得有效,学生对田园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传承着田园文化的精神,有着热爱家园、建设美好家园的情感,勤奋学习、懂得感恩、学会生活、坚强自信、懂得包容等良好风气得以形成。

劳动教育课堂收获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民培训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13-1

临江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山多地少,全市农民共有41780人,按年龄结构分:16~30周岁的农村农动力14582人,占全市农民的35%;31~50岁的农村农动力16759人,占40%;50岁的以上农村农动力10439人,占25%。从文化层次上分:初中以下农村农动力25150人,占60%,初中至高中农村农动力4889人,占12%,高中以上农村农动力658人,占2%。农民培训是个系统工程,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我校在实施培训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后,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 现状呈现“二低二缺”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培养新型农民。今年,我校组织人员先后对13个乡(镇、街),共计300户农户的教育培训现状,进行了调查。提出吉林省东部山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现状及对策措施。

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民素质仍然偏低,这也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一个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务农收入低

调查的300户农户,人均耕地面积0.69亩,其中种粮食的耕地占70%,林地面积占12%,其他占18%;人均年收入7789.00元,其中外出务工收入占45%,种植业占36%,养殖业占19%,说明目前农民收入中近一半来源于务工收入。同时,种植业收入超过养殖业收入,呈现出养殖业仍欠发达。

1.2 劳动技能低

农户中参加过各种务农知识培训的仅占42%,即大部分农民没接受过任何的教育培训。并且,在接受过培训的农民中,获绿色证书的占5%,阳光工程培训的占45%,而无证的则占50%。说明农民既缺少务农技能,又缺少外出务工技能。

1.3 致富缺技术

调查还发现,从他们致富的愿望看,愿意在家搞种养殖业的农户占50%,居第一位;其次是愿意在家种地的占30%,愿意外出务工的占20%,传统的种田意识有所改变。

有了这些致富愿望,农民更强烈地希望对种养殖技术和国家政策有学习和了解:愿意学种植、养殖技术的占77%,政策法规的占10%,务工技能的占13%。在种植、养殖技术中,对大宗作物的技术需求最大。种植业中,对水稻种植技术的需求最高,占25%,其次是玉米17%、蔬菜10%。养殖业中,对养猪技术的需求最高,占45%,其次是养鸡32%、养牛12%、其他经济动物占11%。

1.4 学习缺手段

调查发现,100%的家庭拥有电视机,59%的家庭有收音机,65%的家庭可通过广播接受教育培训,这一现状使得农民具备使用现代远程教育的条件。但从获取知识、信息的来源看,从电视、广播获得知识的分别只占35%、10%。说明农民群众缺乏通过电视、广播获取知识的意识和方法,也可能因为这些媒体还没有更丰富实用的技术信息内容可供农民学习,这需要我们制作更多的学习资源。除现代媒体外,农民接受面对面的培训,系统地获取知识、信息的机会仍然不多。从科技人员传播获得知识的仅占23%,科技书籍16%,农广校系统培训10%。农民学习的方法、手段仍然缺乏。

2 办好“四个课堂”

针对农民这一特殊的群体,农民教育培训必须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课题组因此在农广校长期培训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四种课堂教学模式。

2.1 田间课堂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农民不同的技术需求,组织师资力量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培训,现场指导和解答实际生产中的疑难问题,采用农民“点菜”,田间“解答”的方式。并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让农民选择培训内容,改变过去自上而下“灌输式”的培训方式,建立示范基地或选择示范农户,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力量。

2.2 流动课堂

要积极利用“农广校科技培训大篷车”,再配备电视、投影仪、电脑等现代传媒设备,进村入户为农民进行生动形象的视频培训,使农民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技术。

2.3 咨询课堂

建立农业专家库,建立专家联络和咨询平台,利用网络、电话、手机等媒体,开办“农业专家咨询课堂”,把专家请到农民“身边”,让农业专家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答疑,辅助教学。作为咨询课堂,为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提供随时咨询服务。

劳动教育课堂收获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知识学习;生活;学习激情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品生品社课堂里,教师应该在教材与儿童生活之间建立一种内在的有机的联系。通过多年教学,我体会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从教学内容的挖掘利用,到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从教学方式转变,再到教学过程的生活体验,只有真正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引进课堂,把知识的学习融入生活,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共鸣。下面,我就小学低年级品生品社课的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谈谈自己的点滴收获。

一、在教学内容挖掘上,要特别重视走进学生的生活实际,捕捉可利用资源,实时开展教学

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这为教学重回儿童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内容和素材基础。但是,大家都知道,低年级品生课本,内容很简单,一节课就是几幅图片,简单的几句话,只是个教学的蓝本,如果就课本来教,五分钟用不了就能学完,这就是一个问题;就课本的内容来看,有的还是学生不熟悉的情境,这又是一个问题。因此,教师可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老师要在理解教材设计意图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活用”教材,用学生的真实生活来丰富充实教学内容。如,在教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时,其中第一单元《我上学了》,内容很简单,有“见面问声好,自我介绍,制作小名片,我们都是好朋友”四个小内容。我就把开学前后小朋友来上学和课间的情况用手机录了下来,上课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到自己和同学上学时的高兴情境,大家很兴奋,感到上学真的是很高兴的。同样,在学习“见面问声好”时,我把录下的学生在校门口与老师、保安叔叔问好的情境一放,大家感到很亲切,由此拓展到同学之间也要学会问好,与接送自己上学的家人问好,再见等文明用语。

二、在教学方式上多接触学生的生活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决定了该课程教学不能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多接触生活实际,而不是记忆背诵课本上的知识点。教学方法要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因此,我们老师要依据教材内容,把握、寻找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的结合点。打破教学场所的限制,让学生接触实实在在的生活,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例如,我在教授“快乐的课外活动”时,学生列举了“老鹰捉小鸡”“跳皮筋”“踢足球”“舞蹈”“合唱”“书法”……活动不下几十种,有的是学生自己正在参加的活动,所以,我就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展示一下自己的收获,通过回放,足球场上孩子们刻苦训练的场景,孩子们在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中的表现,孩子们的手工制作、书法作品等,让孩子们真正认识到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到自己在多元的社团活动中有了不同的收获。那是书本上没有的,孩子们有了收获的喜悦。

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在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亲身参与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通过原有生活知识经验与新体验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改变自己的知识经验。由此理论得出,我们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重视、关注、观察、体验、反思自己经历的生活,成为自己生活的实践者、观察者、体验者。如,在教学“今天我值日”时,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总结出干了哪些活,怎样干的,看到干净的环境时有什么感受。再让学生第二天体验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被自己或其他同学破坏后有什么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以此达到学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教学目标。再如,在教学“爱护自己的眼睛”时,我让学生蒙上自己的眼睛在教室内活动1分钟,学生相互碰撞、碰歪了桌凳等,学生真正体验到失去光明后的困难,以此展开教育爱护自己的眼睛。再如,进行安全逃生教育时,从理论指导,老师示范到警报一响全体师生的实际演练,增加了体验生活的时效性,学生情绪激昂,学习积极性高,学到的才能远远超出课本的含量。

四、课下延伸,更是学会生活的验证

课上的学习,紧密结合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习本身就在于明理导行,如果仅仅在课上明白了道理,而课下生活中表现的却是另一副样子,课上课下“两张皮”,那就失去了教育的真实目的。因此,课下延伸,孩子们在生活中的表现如何,就更能说明目标的达成度情况。我在教学时,引进家庭评价,社会评价机制,督促学生在家庭中、社会上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爱劳动、爱学习、讲卫生、有礼貌等。在学习了“合理饮食”后,我就让学生记录自己家庭一周来饮食情况,作出分析,肉食、蔬菜、蛋奶、谷物等的用量哪一种用的合理,哪一种不合理,给家庭提出合理饮食的建议,并制定营养饮食配餐标准。学生在家庭中把课上学的在生活中进行了实验,得到了验证,让课堂得到了延伸,知识得到了巩固,能力得到了提高。

学生是富有生命的教育对象,他们对于教材的观点、态度都有不同的看法,对于自己不同的生活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露自己的思想,在课堂上呈现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看法,把知识的学习融进生活,这样才让我们的课堂鲜活起来,这样的课堂才具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共鸣。

参考文献:

[1]董宝良.陶行知教育名篇[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劳动教育课堂收获范文第6篇

一、布置前置准备,激发起学生学习主人翁的意识

劳动技术课需要学生动手制作一些劳技作品,需要学生带好制作作品所需的合适工具,部分学生往往漏带或者不带工具和器材,从而游离在教学的课堂之外,达不到良好的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为了突出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加到教学中来,笔者尝试了劳技新授课布置前置作业的方法。

劳技新授课布置前置作业,主要内容有:第一方面,劳技工具的准备,并且研究这些劳技工具会具体运用在制作过程中的哪几个步骤中。第二方面,要学生准备劳技材料,通过劳技材料的准备,熟悉材料的大体性质。第三方面,要学生研究一下即将制作的新作品的结构和大体的制作方法,看有什么地方可以创新和可以改进等等。通过前置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正式制作之前对所做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出发点是希望学生上课时能积极地参与,在小组讨论时也能提出自己的想法供同学参考。这样当教师在正式授课的时候,学生就不再是被动听讲,而是主动积极参加。

二、转变课堂角色,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1.突出学生和学习

生本教育的课堂是一种新模型的课堂形式,是真正的以生为本的教学,它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讲授型形式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格局,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人作用,规定每堂课教师的讲话时间不超过十分钟,这个教学模式特别适合我们劳技教学。

从矛盾论的观点来分析,一切内因都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笔者在新授课上课的时候,先采用多种积极的导入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学,有一种内在的冲动感,有一种自我想学的意愿。导入的方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故事导入、直观导入、情景导入等等,这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授课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然后,让学生汇报自己课前准备的心得收获,一来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二来可以知道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教师的引导有的放矢,可以精讲,突出重点的介绍;三来能进一步突出学生,让学生觉得教师是重视课前准备的,前置作业的准备很重要;四来通过学生的汇报,可以相互弥补课前准备中,学生个体的不足,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更多的是积极引导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让学生可以是在座位上举手发言,也可以是小组讨论后小结发言。这样做是生本教育理论所提倡的,教师也能按照学生容易理解知识的思路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有效教学。

在课堂上通过学会聆听教师、同学的讲话,然后上讲台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或对别人的质疑回答自己的见解等方式,进一步突出了学生,突出学生是自我学习的主要体现方式。这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突出合作和探究

劳动教育课堂收获范文第7篇

1.劳技教育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的全面培养

在劳技教育中,学生运用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在实践活动中动手又动脑,既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了解社会的需要,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参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学生通过劳技教育,培养了吃苦耐劳的意志,培养了关心集体、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品格。因此,劳技教育对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劳动人民、勤俭节约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品德起着重大作用。

2.劳技教育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一个时期以来,单一的升学目标的追求影响和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发展,把师生的思想禁锢在唯一的一种教育形式上,劳技教育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在社会实际中的特点和作用,对家乡经济发展有所感悟。社会生活是一个广阔的课堂,利用劳技课可以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和学校,了解和接触社会。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把今天的学习和将来的学习结合起来,把社会的发展与自己能力和特长的培养结合起来。这种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实践能够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求, 学生的教育观念和思想观念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内化为“我要学”,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激发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劳技教育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劳动是使人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技教育则使学生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劳技教育实质上是开发人的潜能。在当前,开放性、合作性、竞争性成为世界潮流,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团队合作能力。劳技教育可以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合作能力。学生不但可以使所学知识更加理想,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劳技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从人的差异出发,通过教育过程,使每个人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完善。劳技教育深受学生喜欢,其重要原因是它改变了教师“一言堂”,把自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释放了人的自由。学生们在劳技课上主动参加教学活动,这就可以适应他们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最佳发挥。学生感到劳技课学习轻松愉快,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生们都能获得很大的收获。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自尊心,有利于独立人格的形成。

二、初中劳技教育的途径

1.建立有实际意义劳技教育目标体系

(1)认识劳动的意义。通过初中三年的劳技教育,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爱护劳动工具、保证劳动质量、端正劳动态度,形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2)学会生活自理。教育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和维修最常用的基本劳动工具,教会学生学会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树立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职业意识,形成勤劳、坚强、认真负责,服务社会的品质,具有初步适应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2.建立动手动脑结合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劳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可与多家企业联系,建立学生实践基地。还可配备一定的劳动工具和物资,为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提供保障,将课堂知识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基地教育可以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书本模式,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接受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

3.建立有形有效的劳技教育课程体系

经过多年的实施,我校已把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列入学校办学方针,这从制度上保证了劳技课教学应有的位置。根据学校发展的具体情况,将劳技课分为选修课和活动课两大块,使劳技课教学做到三结合,即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选修课按教学计划规定实施,是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学习的。选修课根据学生特点开设,九年级一般为职业规划和创新课,八年级一般为家政课和简易维修,七年级一般为小制作、小设计、小发明。活动课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参观考察加工车间、实践基地等形式,组织学生课外兴趣小组调查研究等开展活动,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劳动技能的充分生动活泼的发展。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可以采用学分制、星级制的办法,每学期进行考评并纳入素质报告单和学生成长档案中。

劳动教育课堂收获范文第8篇

    新课程课堂教学由学科本位转向人的发展本位,符合、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不再是教师的表现,而是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同学间的合作的行为表现、学生的参与热情、情感体验与探索、思考的过程等等。因而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必然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根本的区别: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的机械传授,教师传道授业。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必须是一个让学生获得知识与培养技能同步进行的过程。教师最重要的使命将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创设来自生活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容的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学科知识逻辑和学科本位。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强调突破学科本位,重视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课堂成为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生活中的知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成为知识的载体,教师将对教材进行重组,进行有个性的创造。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一味认真听讲、机械回答问题、认真记好课堂笔记等,“教育者预定以目的,而强受教育者以就之”①(蔡元培语),属于典型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将改变一味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被动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个人尊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取向。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注重教师的知识霸权,教师的观点是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课堂上往往只有一个声音——教师在唱“独角戏”。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将使教学活动的框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伴随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间的交往也将发生变化。课堂教学已不再是一味要求学生适应单一的教师,而是让教师适应风格迥异的学生。课堂上表演的是“群口相声”学生大胆质疑,挑战权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新课程不仅要求创建新课堂,而且要求创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为中心,主要看教师讲得如何,把教材教得如何,很少甚至没有涉及到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而在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评价已经将关注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以学论教”使得我们必须重新界定一堂好课的标准:

    首先,看课堂教学是否实现了“尚自然,展个性”②(蔡元培语),即教师是否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学科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充分发展、长期发展,关注了学生发展中的不同需求、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关注了学生发展中的个人尊严。这是评价思想政治课成败与优劣的一个总要求。

    其次,看课堂教学是否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聆听、训练、回答和笔记,学习活动整齐划一,呈现集体化的特点,教师则习惯于统一的指导和居高临下的说教。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堂好课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和发现欲,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③(陶行知语)教师的使命不再是单纯地为让学生占有知识而传播知识,而是为了生成知识,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体验探求知识过程的快乐,并在探求中生成新知识和新能力。

    第三,看课堂教学是否构建了多边互动机制。传统政治课堂教学中大多呈现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或者单向提问。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必须形成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网络,并且这种互动不是肤浅地停留在口头上的互动,而是信息互动和思维互动。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从表面看可能比较“混乱”,但这种“混乱“是一种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之后的混乱,远比没有经过主动思考而呈现的所谓流畅有序更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第四,看课堂教学是否围绕教学目标设定了一定的教学情境,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教材上能找到答案的,也可以是高于教材,在教材上找不到现成答案的。提出的问题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有价值,能否调动学生探求结果、讨论交流的积极性,能否调动学生的思维态势,实现教学目标。但必须谨防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出现“满堂问“的倾向。

    根据上述参照标准,下面笔者以高一经济常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框为例,构建一个以新课程理念为灵魂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与各位同行切磋交流。

    第一步:激趣导入  调动兴致

    教师若能设计出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本框可设计这样的导语:“假如你是某公司的老板,公司员工较多,你将会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这一问题,学生很容易说出按劳分配,或至少说出这方面的意思。教师稍作点评,自然引出新课。

    第二步:设置情境  提出问题

    教师的提问要讲究艺术性,不能太直露。可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探究情境(如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图片、漫画、名人名言、热点问题、名片名段等等),创造性地设计问题。根据本框的重难点,可设计下列问题:

    问题一:张三(工人)在集体企业上班的工资收入、李四在外企打工的收入、王五开小吃部的收入都是劳动收入吗?都是按劳分配吗?这一问题是针对容易混淆的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三种分配方式设计的。

    问题二:赵六一家六口人,其本人及妻子承包了责任田,靠种田挣钱;他的大儿子是某国有企业职工,平时有工资,逢年过节还会有一些奖金福利;二儿子被一家民营公司聘为总经理,工资较高。而且持有一定股份,可以按股分红;女儿是工程师,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挣点外快;他的母亲靠出租房屋也有一定收入。问:赵六一家六口人的收入各来自何种分配方式?这一问题是为帮助学生区分其他分配方式而设计的。

    问题三:1 我国现在为什么不实行平均分配了?为什么不能提前实行按需分配呢?2 同学们是否发现本框与上一框的课题在结构上是一致的?这是偶然的吗?谈谈你的看法。3 “不劳而获”都是不合理不合法的吗?结合实际想想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何积极意义?这三个小问题是针对课本上关于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的三点表述而设计的。

    第三步:思考讨论  解决问题

    对上述问题不能采取简单的师问生答,然后由老师很快给出答案了事。建议按照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环节一:指导读书  独立思考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学会独立搜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自我发现的能力。

    环节二:分组讨论  相互交流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在讨论前可以分组,讨论过程中做好记录,特别是要记录下经过讨论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

    环节三:多边互动  集体探究  这个环节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观点,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分享探求知识的喜悦和快乐,展示自我风采。同时教师和其他同学对所展示的观点进行相互评价。

    环节四:共同总结  提炼升华  在展示各自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教师要注意将带有明显价值取向的观点呈现给学生,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以达到对探究主题的升华。

    第四步:关注社会  拓展提高

    在步骤三的基础上,提出高于教材的、更有思考价值的发散性问题,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思考。如本框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宋祖英有首歌曲叫《好日子》,唱出了富裕起来的人们的喜悦心情。但当人们左右看时,就会发现大家的日子“好”得不一样,甚至可以说差距相当大。于是产生了困惑,产生了不平衡。你能体会到当前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的存在吗?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这一差距?

    第五步:自主感悟  走进生活

    让学生言简意赅地谈出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所得到的收获,如何带着收获走进新的生活。学完本框内容应该有这样的启示:按照我国现在的分配制度,我们学生确实应该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既可以为社会作贡献,也可以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

劳动教育课堂收获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教育管理教育成本活化劳动初中英语有效教学

一、教育成本、活化劳动、有效教学的定义

(一)教育成本: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化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

(二)活化劳动:指以人为劳动对象所产生的劳动成果。或者更准确地说“人工劳动”仍可以基本沿用定义:“人类有目的地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独有活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劳动属于活化劳动。

(三)有效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如果教师付出了很多,学生也学得很辛苦,但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为了实现教育成本中活化劳动价值的最大化,就要求我们关注活化劳动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有效教学,不但要研究教师如何教,还应该研究学生如何学。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来确定教师该如何更有效地教。

二、目前存在的典型无视活化劳动教育成本的误区

(一)只要分数能提高就是有效。在考试制度下,分数无疑是重要的。虽然当今社会已经不是只以分数论英雄,更注重学生的能力,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分数是学生迈进高一级学校的敲门砖,比如说中考和高考。不少教师认为:只要多给学生“灌”一点,“喂”烂一点,就可以帮助其减轻学习负担,就可提高其学习效果。其实不然,把学生当成了存储知识的容器做法,往往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没有了挑战性,无法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长期以往学习的热情也会日益退却,最后发现“灌”都灌不进了。也有教师“俯首甘为卢子牛”,加班加点,苦教苦学,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提高了学生的考分,但是算算教师和学生共同付出的时间与最后提高的那点分数,“成本”是过高的,“代价”是巨大的,牺牲的是师生的业余生活甚至是健康。因此,这些做法不可取。

(二)只要课堂热热闹闹就是有效。在当前教学改革中,有些教师反对应试教育,为追求师生互动,用“满堂问”来代替“满堂灌”;为追求课堂气氛,堆砌了大量目标针对性不强的学生活动、表演。一堂课下来,只是热热闹闹,但教学目标达成度却不高,也不能说就是有效。这种作秀式的课堂教学,实效性不强,特别是学生笔头的能力被长期忽视,将导致学生考分不高,到关键时刻才发现手里缺了那块“敲门砖”。

因此,有效的英语教学应该是注重学生英语学习全面素养的提高,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培养,考试的分数是其培养结果的必然产物之一。

三、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精心设计、认真备课。教师的工作“成”于课内,“劳”于课外。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首先,教师要增强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紧密地围绕目标进行,要克服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其次,教师需要注意学生原有的基础,如果忽视学生的原有基础、初始概念、观点,他们获得的理解与教师的期望会有很大的区别。教学的设计应该注意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兴趣爱好等,巧妙合理地安排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学习活动,活动的设计必须针对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训练了技能,陶冶了情操,优秀的课堂设计一定是学生从不会到会的学习轨迹生成的过程。

(二)教师要打造健康课堂、高效课堂。高效课堂,一定首先是健康课堂。健康的课堂应该生动、活泼,具备一般意义上的生理和心理安康。营造健康课堂建立在两个重要的基础之上:师生间相互尊重与相互信任。教师积极地感染学生的效果有赖于如下几方面的程度:学生钦佩你、看重你的观点、相信你所说的是真诚的,并对你所说的有兴趣。如果学生认可、欣赏教师,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也就高,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上课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活学生的思维,其中教师的提问艺术就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及时地检查学情、开拓学生思路、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用英语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调节教学进程、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健康和谐地发展。

(三)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有效的反馈

1、有效表扬。表扬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奖赏方式,但是它不一定总是有效。在表扬学生时要以提供信息反馈、鼓励他们欣赏自身知识与发展技能的方式。

(1)表扬是有针对性的,而不是随机给出的。表扬要简单直接、语气自然,指出要表扬的具体成就,认可其有价值的努力、毅力等方面,避免模糊表述。

(2)基于学生以前的成就来描述其当前成就,而不只是引导学生与其他同学作比较。培养学生超越自我的意识,拥有了这种意识,学生的后续发展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3)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意味着期待将来的成功,而不是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或任务难度。这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有益。

2、有效作业

(1)精选作业、分层布置。学生的课后作业布置也是体现教师学科把握能力的一种。怎么要才能让学生不反感作业,使作业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检测巩固手段,我认为首先作业量一定不能过多,作业的设计精选应该有针对性、趣味性、灵活性、挑战性。英语作业应该分口头、笔头两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还应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分层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2)认真批改,及时反馈。作业只要有布置就要有检查、有批改,否则学生对作业就不会一如既往的重视。因此,教师一定要坚持认真批改,并且要注意及时反馈,作业的订正有个时效性。当天的作业问题当天解决,不留后遗症,要做到日日清。对学生的订正批改,不能满足于表面答案的准确,还得要求学生“知其所以然”,这对于学生对每天所学内容的及时巩固积累很重要。

在长期的有效反馈下,学生的英语学习就能进入一种良性循环。学生会觉得英语学习轻松、有趣、富有成就感。我们就能把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那么英语教学一定是愉快的、有效的。在通过教师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就是教学“有效”的最好证明。

总之,英语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当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英语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优化教学方法,赏识每位学生并进行激励性评价来实现教学的有效、高效的理想境界,从而培养学生真正地会学、会用。有效教学的达成和提高,是一个需要英语教师坚持不懈努力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美】Raymond M.Nakamura.健康课堂管理[M].王建平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2002.

[2]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劳动教育课堂收获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活力课堂;劳动与技术教育;评价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打造探索富有生命活力机智的教学课堂,实施有效教学,让劳技课堂闪烁教学机智的活力之花,是构建多元、人本、开放、智慧课堂的有效手段之一。劳技课堂是千变万花、流动发展的。劳技教师应及时抓住课堂的发展与变化,为学生创设“海阔天空,天高任鸟飞”的广阔时空,为实现劳技课的教学目标,培养积累和展现自己的教学智慧。在教育实施中,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科书上的知识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的沟通,给课堂以“生活”的活水,把无声的“劳技文本”演绎成鲜活的“生活文本”,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精彩纷呈的生活劳技,才能生成智慧,促进发展,提升劳技的价值。在此,我联系自己的教育实践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实践创造,徜徉在“美”的成果中

劳动不仅创造了一个丰富的物质世界,更创造了一个美的精神世界。而劳技课堂正是教师将劳技学习和美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的舞台,它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目标,并从中受到美的启迪和熏陶,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创造之美的教育形式。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造就时代所需的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一)水果之美

劳技课应该成为师生发现美的课。艺术大师罗丹讲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劳动中孕育着美。”作为劳技课教师,首先应该是美的发现者、展示者,并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将流动的美迁移给学生,让学生产生美的共鸣,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激发劳技学习和实践创新的欲望,达到相得益彰的育人效果。如,在四年级下册《水果拼盘》一课中,我先让自己课前制作的几盘水果“闪亮登场”,在色、香、味、美的攻势下,学生发出惊奇的欢呼:“太棒了!老师,让我们尝一尝吧!”“太漂亮了!您是怎么做的?”我马上引导:“只要大家开动脑筋,仔细观察和思考,你们会拼出比老师更好、更让人垂涎欲滴的水果盘!”学生马上分小组围上来仔细观察、记录、分享。学生动手创作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最后,当学生将亲手制作的一盆盆漂亮美味的水果盘端到前面展示时,我看到了他们兴奋的小脸像一个个红苹果。

(二)废物之美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尖上。”劳动技术教育正是这样一门课程,提倡并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体验、学会操作,在交流中获得知识、把握技能,在实践中成长,提高见识,使学生成为爱劳动、会动手、有创新的新世纪人才。

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着劳动实践的机会。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要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机地联系起来,组织一系列活动,例如,我们在各个年级中开展了“变废为宝――用自己的双手美化家园”活动。鼓励学生把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废旧物品,通过自己动手变成工艺品来美化家庭和教室,这一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的学生用废弃易拉罐、电池等做成了电动模船;有的学生用牙膏盒、药盒子、鞋盒子做成了漂亮的宫灯;有的用可乐瓶做成了火箭。还有的学生用自制的拉花和窗花装扮元旦、六一等节日教室的布置……这一活动激起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也提高了他们对美的鉴赏力、感受力。

二、独立思考,挖掘潜在的创造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好的课堂教学能创建学生自主活动的课堂,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掌握创造性发现,从而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基础。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质疑才会探索,经过探索才会有所创造。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在劳动技术课堂教学中,如果单纯地让学生机械地模仿、操作,课堂气氛就会枯燥乏味,从而会使学生感到烦躁、厌倦、劳累。教师应运用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劳动环境,使学生的劳动感情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前几天,我们教室做大扫除,简单分工后,学生各尽其职,大家忙得热火朝天。可没过多久,有人发现去清洗拖把的同学“一去不复返”了。女同学开始叽叽喳喳,准是那些男同学偷懒。有人便自告奋勇去“打探军情”。过了好一会儿,清洗拖把的学生才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来说:“老师,不是我们偷懒,是门卫爷爷在浇花草,占着水龙头。”有一学生就说了,“用自来水浇花,多浪费啊!”接着就有学生反驳说:“那么我们用自来水清洗拖把不也是一种浪费吗?”有的学生又马上插嘴说:“可以让我们先浸洗拖把,再用浸洗过的水浇花!”有学生又说,“那么脏的水浇花能行吗?”看到学生争得面红耳赤,我暗暗欣喜孩子们能想到水资源重复利用,这是多好的教育机会!“学生先别争,清洗拖把没错,浇花草也应该。同学们,你们想想看,怎样节约用水才实际。”“是呀!”学生异口同声。今天,我们就在这清洗拖把用过的水、浇花草用过的水等这些生活废水再利用上做文章!可问题是校园里的生活废水到底有多少?适合不适合浇花草?怎么收集?怎么利用?这些困难可要靠大家来解决了!大家欣喜若狂。决定分成三个探究小组,每个组承担一个问题,分工协作,在下节劳技课中我们来讨论、归纳、总结。于是学生分头准备。有的上网查资料、寻案例,有的咨询环保部门、参观污水处理厂,有的寻求老师帮忙、实地测量、勘查数据……经过几天的忙碌,我班的“校园生活废水再利用”小组便汇集了好多资料,准备在校园内推广利用呢!

三、利用校材,让学生自由探究生活

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无”的现状,我们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本着“问题就是资源”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让每个学生自由探究生活。

我们的校园就是一种丰富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以“校园植物探秘”为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起初,我们只是针对一些表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例如,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每种植物的数量是多少,它们有哪些生活习性,它们的年龄有多大、身高是多少等。在研究的基础上,学生为每一种植物做名片、建档案。那段时间里,校园的每个角落都会出现孩子们忙碌的身影……研究成果可谓精彩纷呈。随着校园植物研究的开展,有很多学生提出了“让植物走进教室,建立生态教室”的想法,于是我结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中每人种凤仙花的活动。不久一盘盘凤仙花摆放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此外,我还要求他们写好观察记录,从凤仙花破土而出的第一天,就组织学生测量凤仙花每天生长的高度,记录凤仙花每天的变化。比一比,谁种的凤仙花生长得快,想一想,凤仙花的生长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在和凤仙花植物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尽情地享受着研究的乐趣,并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凤仙花是夜间生长得快还是白天生长得快?相同植物的生长与土质有没有关系?音乐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吗?凤仙花呼出二氧化碳吗?等等。没想到一个简单的活动会激发学生如此强烈的问题灵感,而这些来源于学生内心世界的有趣的问题就成了我们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资源。

四、课堂评介,评价形式因材化

(一)教师评价

1.语言评价

语言评价主要体现在平时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适当地给予口头上的评价。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习惯泛用“很好”“很棒”等笼统的评价语言,这是无法达到实质性评价效果的。教师的评价应以激励、引导为主,而且评价要有针对性,要有明确的指向,才能起到真正评价的效果。比如,“××同学做得真投入!”――这是针对学习态度的评价;“这两位同学配合默契,他们一定是好好商量过!”――这是针对协作能力的评价;“xx同学不但自己做得好,还能帮助其他同学呢!”――这是针对行为品质的评价;“××同学的想法就是和其他人不一样,他的做法总是别具一格!”――这是针对创新能力的评价;“××同学的桌子收拾得真干净!”――这是针对行为习惯的评价等。

在运用语言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当地采用一些欣赏性、激励性的话语,真挚地体现出教师对学生成功的赞赏和对过失的宽容,这样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放松、愉快地学习,大胆地实践,找到自信。

2.实物评价

实物评价就是教师给学生一些小小的实物奖赏。要知道,在我们大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五星、小红花、笑脸印章,对孩子们来说都是极大的赞赏。因此,当学生有闪光点出来时,教师千万别吝啬给孩子们一个小小的奖赏,要知道一个小小的奖品就能使其感受到成功的自豪和喜悦。

(二)学生评价

1.自我评价

自我肯定:让学生说说自己有哪些优点,优在哪里,课堂中自己有哪些好的表现,还有哪些不足,准备如何去完善。

2.学生互评

互相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小组同伴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夸夸你的同伴,然后指出不足之处,鼓励互相探讨技法,讨论如何进一步完善作品等,然后再寻找最喜欢的作品:同学间相互赠送礼品、爱心,相互鼓励,并把同学送的“爱心”保存到自己的档案袋中。

我们上劳动与技术课,并不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最终劳动与技术课上学的技术要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知识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生活与劳动教学效率,不仅要立足课堂,更要面向生活,走向生活。这就要求劳动与技术把学生的课外、校外生活提高到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的高度来规划,组建一条由“课堂―校园―家庭―社会―课堂”构成的训练“驿道”,按照“课中学―课中练―生活用”的能力训练直线系列,发挥多方面的优势,互补共存,在生活实践中求得创新能力的发展。

劳动教育课堂收获范文第11篇

一、联系生活经历,激活已有体验

劳动与技术课是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学生到了小学三年级,已经积累了部分生活经验,而他们的生活经验对于劳技课而言有着特殊的课程资源价值。

课一开始,教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让他们说说自己会用什么材料来进行编织,从而自然地引出了芦叶。在认识并了解了芦叶的用途后,教者通过多媒体画面将学生们带入了多彩的粽子世界,把学生深深吸引住了,从而适时地引出本堂课要制作的方粽,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学做结合,生成制作体验

《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试行纲要》中指出:学生是劳动与技术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是劳动的体验者,更是动手操作的主体。只有当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时,他们的体验才是最真切的。在劳动与技术课上,学生更多的是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手脑并用来学习。这就要求教者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做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探索,积极地去体验。

在指导制作方粽时,为了避免过程的枯燥乏味,教者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学做结合。第一步―――裁剪,老师边示范讲解裁剪芦叶的要领,边让学生去尝试;第二步―――编织,让学生观看视频找出编方粽的制作要点,并通过师生合作进行再次示范,为学生独立操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步―――合拢,老师的示范操作和学生的模仿操作同步进行,这样既有利于克服学生操作时手忙脚乱,又有利于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第四步―――编底,教学中采用先看,后分析,再动手的方法,把握住编方粽的要领,更为后面探究封口打下了基础。而后的装料、封口、修剪几个制作步骤,只是对学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引导,让学生通过交流与沟通,自主学习方粽的制作方法。

就这样,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获得了积极的制作体验。

三、强化实践操作,丰富生命体验

实践操作是劳技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学习过程,获取感性知识,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不断形成不同的兴奋点,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在学生对编方粽的方法步骤已经了然于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小组内两两合作,同时在大屏幕上播放方粽的整个制作步骤,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适时的辅导,及时的鼓励,使学生愉快而轻松地完成方粽的制作。

正因为有了动手操作实践,才能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使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识、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不仅要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手操作,还要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

四、引导过程交流,进行多元评价

学生操作完成后,依据重视过程兼顾结果的课程实施理念,设计交流与评价的环节,以此促使学生在进行扎实的活动实践之后,在交流中反思、总结提高,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过程方法三个维度都有收获。如在“编方粽”活动中让学生随时记录自己的操作心得,同时将成品和心得进行展示。这样不仅起到激励学生的效果,而且还起到了生生教育的作用。在活动最后的交流评价阶段也应引导学生交流情感性收获,对学生的活动成果在展示交流中尽量不做等级性评价,积极肯定每一个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发展。最后,教者们还要为学生的劳动成果提供展示机会,如将学生的活动成果存放在劳技成果展览室,美化教室、家庭等,使学生学会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

劳动教育课堂收获范文第12篇

首先,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勤工俭学工作要考虑学校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蛮干。一方面要立足于本地实际,在选择项目时一定要充分考察论证。如云南省弥勒县农村中小学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经济结构使得积极发展种养业成为勤工俭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再如寄宿制学校可以充分利用食堂里面的剩菜剩汤养一些猪,但不能过多,多了就成负担了;也可以种一些蔬菜,丰富学生的伙食。这些项目对内可补充师生生活经费的不足,对外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长处是什么,什么项目能充分发挥勤工俭学的双重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品质,增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素质。

其次,拓宽思路,多渠道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勤工俭学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因而学校必需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农村学校原来有的基地要么被卖掉,要么被收走,如果只是学校出面协调,很难把基地收回。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出面收回给学校使用或无偿划拨基地,如田地、鱼塘、山林等。另外,学校要与林、牧、农各部门在勤工俭学方面达成合作。这些部门每年都会有一些扶持项目,他们不仅会在项目资金上给予支持,还能给予勤工俭学工作很多技术上的指导。

最后,把握勤工俭学的正确方向。学校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是育人,因此,勤工俭学工作也要以育人为宗旨,为育人服务。勤工俭学内容的选定与决策要与学校的育人目标保持一致,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勤工俭学的一些项目还可以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如同劳动技术课相结合,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同社会课相结合,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得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将勤工俭学与学生的学习结合起来,对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将大有裨益。

学校还可以把勤工俭学与三生教育结合。课堂教学着重通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勤工俭学则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和生产实践,使学生感受劳动艰辛,学习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提高他们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从中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获得生活体验。通过勤工俭学,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三生教育”知识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得到了深化。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在开展勤工俭学的工作中以“三生教育”为指导,就能深化“三生教育”的成果,双管齐下,互利双赢。

总之,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素质全面的现代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条件,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坚持将勤工俭学活动开展下去。学校要努力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当代社会发展实际将勤工俭学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层面,为社会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劳动者。

劳动教育课堂收获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质量 容量 难易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46-01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的真功夫、硬功夫在课堂。教学质量是否能够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有效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才能扎实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但毋庸讳言,虽然"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结构"喊了不少年,实际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课堂教学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补课!补课!"成了一些学校的办学特色,"坐班,静园"成了某些领导的治校良方,"考试!考试!"仍是很多老师的法宝。占用或变相占用学生时间的现象普遍存在,应试教育的阴影笼罩着校园。事实证明,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盲动、蛮干,只能是互相内耗,事倍功半,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影响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妨害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

教师的劳动有有效劳动、无效劳动和有害劳动之分,盲动、蛮干恐怕要归属于有害劳动之列。两个不同的教师教两个生源相同的平行班,教学效果为何会相差甚远?这恐怕与每节课的教学效果有关。所谓有效性课堂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做有效劳动,防止无效劳动或有害劳动。

这里面就有一个信息处理的问题,不妨在此打一比方。电视台制作好一台节目,然后把图像、音响转换为某种电讯号,通过电视塔按照一定的频率发送出去,这样电视机才会收到节目。宇宙间的电讯号很多,但电视机不能都收到。收到的就是有效信息,收不到的就是无效信息。教师的教学同样如此,我们的教学内容是否经过加工处理?我们发送出去的信息学生能否接收到?这就要求我们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研究学生、驾驭学生。

上课时"手中有书,目中有人,胸中有纲","人在讲台上,心在课桌上。"坚决摈弃"眼望天花板式"的授课(即海阔天空,不着边际),也要摈弃"眼盯教材式"的授课(即照本宣科,作教材、教参的翻版)。而要针对学生实际,实实在在地讲,实实在在地练,实实在在地写。学生物理基础有好差之分,学生个体素质有高低之别,这就要求我们要顾及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对所授知识不进行加工、转换,不考虑到学生现有基础和身心承受能力,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控制的信息交流活动。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输,滔滔不绝,但教学效果却不佳,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课堂信息质量不高,对提高物理能力有用的信息太少。学生吸收有用的信息量太少,导致学生理解能力不够,这样对知识点的消化、吸收、应用有很大影响。

例如,在学习《压强与浮力》这一章节时,由于本章是初二学年最难的内容,如果一开始不通过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去验证影响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这两个因素有关,并通过手指压铅笔,让学生参与课堂,亲自体验、感受形变大小不同,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而去直接讲述与这两个因素有关,学生势必难以理解,还很容易对受力面积大小产生混淆。正如把边长10厘米的正方体放在1平方米的桌面上,在计算压强大小时,学生往往把支持物的面积与受力面积两者混淆。但是,通过前面的实验验证,学生对有用的信息有了充分的理解,这样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课堂信息容量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信息量过小,课堂结构显得松散,学生优哉游哉;过大,则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过杂,则产生"噪音",产生负面效应。"精讲多练"难就难在对"精讲"和"多练"的合理量化,真正科学合理的课堂容量只能建立在学生现有素质和现有基础之上。

例如在学习浮力这一节时,计算浮力的方法共有五种;称重法、排液法、压力差法、公式法、二力平衡法。如果在一两节课上全部讲授给学生,却不通过具体的实验、实例去验证,学生势必难以接受,这样处理,信息量肯定太大,超过学生接受能力,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造成望而生畏的被动局面。所以我在讲述本节内容时,首先把计算方法分解成三至四节课内容去讲述,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有用信息的先后顺序,通过类比、实验、实例等手段,合理安排对应的计算方法,让每节课都有新颖的内容,每节课都有收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探究新知的积极性。这样的安排,学生既掌握了计算的方法,获取了有用的信息,又不觉得信息量过大,茫然不知所措。

另外,课堂教学的难易度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堂课上得过难,超乎学生现有的理解水平、心理承受能力,则学生茫茫然无所做起,畏难厌倦情绪产生。一堂课上得过易,学生热热闹闹,轻松自在,虽说课堂气氛活跃,实则花拳绣腿,不利于培养能力,训练思维。

因此,一堂课应难易适中,有时需要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对知识进行必要的转换,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有时需要化易为难,"看似寻常最奇崛",点拨启发,设疑释疑,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

例如,还是在浮力这节教学中,用压力差法求浮力大小,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掌握,怎样才能化难为易呢?首先通过实验,用石蜡块先后两次对比,一次能在水中上浮,一次却沉在杯底,为什么呢?原来沉在杯底是因为石蜡块下表面没有水,因而不受水对它向上的压力,所以它不受浮力,从而得到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上下两个表面的压力差。尽管如此,学生还有疑惑。

劳动教育课堂收获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做中学;悟中学;价值性知识;创新性思维

此三变,都是学生先做,教师后讲评。

一、把知识从做中学中形成方法性知识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精辟论述。陶行知先生主张以“做”为中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做”才能获得“亲知”,获得经验。那么什么是“做”呢?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之教科书中给“做”下了一个定义:“做”是在劳力上劳心,不是单纯的劳力,是劳力与劳心的结合。只有既“劳力”同时又“劳心”,才是真正的“做”。可见“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陶行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认为亲知为一切知识的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他曾风趣地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是真正的收获。”是的,心理学认为,在求学过程中,通过不同途径所掌握的知识比例是不同的,听觉20%,视觉30%,视听50%,自己动手90%,所以只有更多地给学生做的机会,他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正如孔子说的“讲给我听,我会记;指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去做,我会理解”。

因此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做中学、悟中学。不追求课堂容量的数量,追求课堂的质量,充分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追求的是学生在做中学的感悟,在感悟中去理解、去学习、去总结,使知识在做中学中形成方法性知识。

二、把知识从悟中学中、形成价值性知识

劳动教育课堂收获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美术作品;作品展评

科学的安排每一节课,精心地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认真挖掘并利用美术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本人通过近几年的美术学科的教学实践与尝试,认为美术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德育的渗透。

一、在导入环节中渗透德育教育

“导入”这一环节,直接决定该课堂的成功与失败,所以对每堂课的导入环节我都会结合教材,结合身边环境,结合学生实际去精心设计,去挖掘德育资源。例如,在教学《小小果壳箱》时的课堂导入,我先出示课前收集到的身边人们乱扔垃圾的图片和洁净的游乐园图片作对比。

如图片:

通过学生说说自己置入场景中的感受,学生对乱扔垃圾、道德败坏的人产生了痛恨的情感,不但自己能够做到不乱扔垃圾,而

且对见到乱扔垃圾的现象也会阻止,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正义感的同时,激起了学生爱护环境、爱家园、爱祖国的良好道德品质。

二、在欣赏美术作品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美术教材中,每节教材都安排有欣赏作品,其实每幅作品都蕴含着一定的德育内容,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艺术形象的撞击与震撼,通过艺术审美活动的熏陶与感染,使学生得到启迪,领悟道理,受到教育。例如,浙江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上册《收获的季节》:

对图片的欣赏不能单从美术角度去教学,在以美术教学为本的同时更应该引导学生从情感上懂得要珍惜粮食,体谅到劳动人民的艰苦,对勤劳的人民产生敬重之情,让学生明白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收获,不劳而获是可耻的。

此外,作者简历也是非常好的素材,历代许多有名的艺术家都是品德非常高尚的人,是大家学习的楷模,如:当代画家徐悲鸿卖画捐赠抗日财物,他不为金钱名利,体现了画家高尚的品德。其实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得当,就能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三、在学生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活动作为美术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教师不管上何种形式的课,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亲自创作体验,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切实体验到动手动脑所带来的成功喜悦,并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踏实勤劳的品质,使学生在创作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例如,在《公共汽车站》一课中,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各种公共汽车站造型,在学生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这样有助于增加友谊,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团结互助、友好相处的精神,在互相竟中,取长补短,有机地将美术活动与德育融于一体,促进学生的德育成长。

四、在学生作品展评和小结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学生作品展评和小结中,不仅要使学生感受到成功,还要扬长避短,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所以在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点评过程中,都要提倡肯定优点,并且表扬学生在作品中所体现的美好愿望和情感。例如,《流动的风景线》一课中,学生设计了如下一款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