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范文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范文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创新

一、国际货币体系与金融危机理论综述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金融危机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界、金融学界研究的热点。进入1980年代,大规模金融危机不断爆发一1982年的拉丁美洲危机,1992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以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刺激了这方面的研究。

我们通常所说的金融危机,主要为货币危机(Currency Crisis)、银行业危机(Banking Crisis)两种。第一代金融危机理论代表人物主要有保罗·克鲁格曼1979)和罗伯特·福拉德(1984)等。该理论认为,在固定汇率制下,当国内信贷不断扩张,中央银行用外汇储备盯住汇率会导致储备不断流失。当投机性攻击发生时,政府外汇储备耗尽后,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最终导致货币危机。第二代金融危机理论在“欧洲货币体系危机”之后产生,代表人物为茅瑞斯·奥伯斯菲尔德(2001)。这一理论认为,货币危机是否发生主要取决于政府是否愿意为了维持固定汇率而承受利率上升的压力,政府在权衡这一利弊得失时要受到市场预期因素的影响,当市场预期因素使得维持固定汇率成本很大时,政府可能放弃固定汇率。货币危机的发生往往是政府自我预期的实现。第三代金融危机主要代表人物还是克鲁格曼(1998),他将道德风险模型引入危机分析中,即本国金融机构由于有政府的担保而投资于高风险领域(主要是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从而导致资产泡沫化,当资产泡沫化破灭时,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引发危机爆发,这种危机属于银行业危机。

对于本轮金融危机的发生,学界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主要观点可以总结如下:

第一,美国房贷危机是本次危机的触发点。在新经济泡沫破灭之后,房地产成为美国政府推动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抵押贷款公司和商业银行把次级贷打包转手卖给“房利美”和“房地美”,两房对贷款质量却忽于管理,最终使这些次级贷成为危机生长的“温床”。由于“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泛滥,加之2002—2006年期间,美国的房市火爆,很多金融机构把这种次级抵押贷款权的证券同其他行业真正的次级证券甚至垃圾证券“打包”出售,使得多年积累下的大量金融残次品涌向金融市场,出现金融危机就不足为奇。

第二,金融监管不力,缺乏必要的金融监管和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如果说次级贷是导火索,那么美国金融部门的结构性不足是引发危机的星星之火。美国金融管制的框架仅仅适用于金融部门的正式机构,却不适用于迅速扩张的“非正式机构”。当产生信贷紧缩、金融机构之间失去相互信任时,就引发整个金融市场信用危机乃至金融危机。一些学者认为,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暴露出一系列漏洞,例如,监管机构交叉重叠、监管部门过于依赖“市场纪律”等等,是最终引发金融危机的导火索。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一直是一对矛盾体,美国金融外部监管的严重滞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步伐不一致,华尔街的杠杆率过高时,监管机构并未对此做出适当的反应和控制,是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之一。忽略对金融创新的监管,特别是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是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

第三,流动性过剩引发金融危机。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过度依赖金融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使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美国“9·11”事件后经济放缓,为了恢复经济增长,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使美元的流动性大大增加。贸易顺差偏大和外汇储备过多,增加通货膨胀压力,货币供应过多和银行体系资金过多容易造成资金泛滥,引发金融危机。

第四,金融衍生品创新的盲目性。2002年以来,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金融规模超常扩张,金融创新及其金融衍生品空前发展,导致金融工具风险加大。当代金融风险引发金融危机的切入因素是金融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管制放松、金融创新泛滥以及风险评估滞后,导致金融工具风险增加,埋下了危机的种子。场外金融衍生品(OTC)这一金融创新,使得金融市场的放大效应与监管缺失,更成为金融危机的催化剂。

第五,金融业在全球经济中占比过高,是本次金融危机迅速蔓延的重要原因。二战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以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资本市场一旦发生虚值泡沫破灭,将是引发经济危机的主要因素。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称,1980—2008年,全球金融资产上升到140万亿美元,增长了1166%;金融资产占全球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100%上升到2008年的325%。在全球经济中,金融资产所占比重过大,金融经济发展过快,金融活动不合理是引发金融危机仍至世界经济危机的主要因素。同时,伴随着全球金融资产的急剧扩张,其风险也进一步增加。

二、从国际货币体系角度解释金融危机产生

从国际货币体系来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可按35美元1盎司黄金向美国兑换黄金。尽管这个“双挂钩”的世界货币体系对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与重建做出了贡献,但无法解决自身所固有的矛盾:美元的发行随着世界对流通手段和储备手段的不断扩大而膨胀,而美元对现黄金的承诺毕竟有限。正因超量的美元发行使美国难以承受兑现黄金的压力,致使美元在上世纪60~70年代经历多次危机,1971年美国不得不自行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布雷顿森森体系崩溃,开启了“浮动汇率”时代。

尽管美元摆脱兑换黄金的义务,但美国经济及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没有改变,却使美国处于放手扩大货币发行的优势地位,使世界实际财富流向美国,而“虚拟”财富流向世界各地,创造了大量的欧洲美元、石油美元和亚洲美元,还可通过精心“包装”把高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推销到国外,把金融风险向世界各地“分散化”。正如法国《世界报》2009年3月22~23日合刊载《美元基准统治的终结》一文指出,世界受这种美元基准体系之害:世界经济几十年来一直依靠该体系,它使得美国陷入大量的信贷、债务和赤字之中;如果美国没有这种“过分的特权”,使其“无需担心赤字”,它就不会像迄今所做的那样超支生活,就不会吸纳全球3/4储备。这就一针见血地揭示出美国的次贷危机和它所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最深层的根源在于一个不受约束的美元居于国际货币核心地位的国际货币体系。

三、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角度看防范金融危机

本次金融危机来势凶猛,传播迅速,给人们的教训也是深刻的。上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催生了凯恩斯主义,借助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然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管理,还只是在生产社会化条件下一国政府只关注本国的宏观经济调节,即在一国范围内实施“政府干预”。这种干预手段在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实下,显然已经远不足以抵抗金融风险的冲击。而对于一些讨论形成世界政府的观点,也并不现实。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金融)风险,各国最应当考虑的,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方面的协商合作。也就是说,国际经济合作,应该从传统的以企业为主体的贸易合作、投资合作或技术合作,提升到政府层面的宏观经济政策合作。也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将政府干预“升级化”,“扩大化”,在国际范围内,以尊重各国为前提,扩大合作和对话。

这种宏观经济的合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例如危机后召开的各种会议、论坛:从七国集团到20国集团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从欧盟到东盟和中日韩财长与央行行长制度化会议,都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为平抑危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本次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之一,是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缺乏一个必要的约束机制;如果没有一个能防止美元滥发,再度时空的体制,恐怕下一次的金融危机在此角度上还将具有必然性。这也应对了为什么此次金融危机之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日渐其高的现实。

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由来已久,大体有两类主张:一是主张将旧体系“推倒重来”的激进主张,即立即彻底推倒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目前一主多元格局,重构国际货币体系;二是主张“渐进式”改革。大多数主张“渐进式”改革的人们认为“推倒重来”会造成国际经济或金融重大波动,损失大.而主张“渐进式”改革者亦可分两类:一是美国。他虽然在口头上要求改革,但却还想力图保持“美元”的主导地位;还有一类就是真想进行“改革”,他们不仅是言者,而且是行者。“欧元”的出现,就是打破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独霸地位,争取至少平起平坐地位的重大行动;此外,不仅英镑、日元也想保持甚至扩大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而且俄罗斯的卢布、印度的卢比、中国的人民币也在加速国际化进程。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可能是促成这种转变,促成这些货币在国际化的路途上迈出一大步的重要机会。

结合世界上学者们的观点,我认为,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于选择好作为国际储备基础的本位币。虽然一个以不受约束的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这次金融危机的体制根源,但要想找到一个可以取代美元作为国际储备基础的本位币,却很困难。一则因为美国决不轻易放弃美元的主导地位;二则从现实情况来看,如今并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取代美国信誉和实力。尽管俄罗斯主张摒弃由美元主宰的世界,但正如一些评论所说,世界上还没有哪个投资者敢于在这场危机中惊慌失措地把美元换成卢布。因为美元之所以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不是任凭意愿,而是靠国家的经济实力的。很多学者曾经也讨论过欧元是否可以作为国际货币,但是欧元在近期也是跌宕起伏,并不是人们所想的那样一直坚挺,恐怕它距离国际货币还有一定距离。

第二,G20创立的“金融稳定论坛(FSF)”以及“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应使它们成为探索、建立一个崭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领头队伍。金融稳定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包括:评估全球金融系统脆弱性,监督各国改进行动;促进各国监管机构合作和信息交换,对各国监管政策和监管标准提供建议;协调国际标准制订机构的工作;为跨国界风险管理制订应急预案等。G20伦敦会议虽然已经为各国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但还有一些重大问题尚不能明确和落实;有的重大议题虽已提出,但须长期探索。例如:强化金融监管问题如何落实,如何加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合作机构(如IMF、世界银行等)中的话语权与表决权?如何改革这些机构中的游戏规则?如何赋予原有合作机构以新职能而在新国际金融秩序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即如何将新旧“两张皮”融为一体?以及我们从国际货币体系角度观察金融危机时最关注的,如何推进国际货币“多元化”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一个与国脱钩的国际储备货币。

我们从国际货币体系的角度观察此次金融危机,可以说是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抓住了问题。至于国际货币体系如何创新,恐怕仍然是一个中期甚至长期中需要被一直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货币体系 金融监管 金融危机

2008年的金融危机,被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导致了许多大型金融机构的彻底崩溃,世界各地的股市不断下跌,各国政府纷纷对银行展开大规模的救助计划。许多地区大量购房者因失去偿债能力被迫流离失所。自次级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最终导致2008至2012年的全球经济衰退和欧洲债务危机。这场危机为什么会爆发,为什么会快速传播影响到全世界?本文将试图从国际货币体系以及金融监管两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一、全球金融危机的制度性根源在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

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风险。和互联网的发展可以使信息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一样,金融危机在全球化世界中的扩散速度也空前迅猛,并且在快速扩散过程中加强放大。北美的一只蝴蝶前一刻扇动翅膀,后一刻就能在东南亚刮起旋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在金融风暴中扮演了和互联网类似的角色。

国际货币体系是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段要求不同的国际货币体系与之适应。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美元实际上成为了国际统一结算货币,国际货币体系也即成为所谓的“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然而,这个体系却有很多严重问题,法国总统府的报告指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至少存在四大弊端:一是货币汇率大幅波动;二是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冲击金融体系不完善的新兴经济体和最不发达国家;三是“货币战争”风险犹存;四是宏观经济失衡加剧。

在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制度下,美元的国际供应有贸易和金融两条渠道。根据国际收支平衡原理,美元的两类投放渠道必然相向对应两类回流渠道,由此形成了两类截然不同的美元国际循环模式:即美元循环模式一(金融渠道投放,贸易渠道回流)和美元循环模式二(贸易渠道投放,金融渠道回流)。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增速加快,在2007年达到7312.14亿美元,全球75%的顺差来源于美国。与此同时,美国通过金融创新向全球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2007年,包括以利率、外汇、股权、商品以及信贷为基础的远期、互换和期权、资产证券化等产品在内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超过500万亿美元,美国每个交易日都要通过这些金融创新产品从海外引入34亿美元的资本方能补足国内储蓄的巨大差额。由此可见,当前美元主要以模式二的形式在全世界循环。在美元本位体系下,只要人们对美元有信心,美国就可以通过不断增加美元发行来还债,就能以国际负债支撑其政府开支、居民消费和国内经济运行。且短期内似乎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和风险。于是美国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冒险行为:

(一)过度的消费和家庭借贷

在危机前的几年中,美国家庭和金融机构负债越来越严重,这增加了他们的偿债能力的脆弱性,随着房地产泡沫的崩溃经济衰退逐步恶化。美国家庭债务占个人每年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从1990年的77%增加到2007年年底的127%。到了2008年,美国房屋抵押贷款债务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由20世纪90年代的46%增加到了73%,达10.5万亿美元。1981年美国的个人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3%,而到了2008年第三季度,这这一数字达到290%。

(二)住房投机

在2006年期间,购买住房的家庭中有22%是作投资用途,还有14%用于购买度假屋。在2005年,这些数字分别为28%和12%。换句话说,近40%的家庭购买房产的目的不是作为住宅。房屋价格在2000年至2006年间几乎翻了一番,而同时期的通胀率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趋势。这些过度消费和投机行为,导致美国家庭的偿债能力下降,人们担心失去抵押品赎回权,而这导致了更加激进的冒险——次级贷款即放贷给信用较差和收入较低的借款人的贷款。在房市火爆的时候,银行可以借此获得高额利息收入而不必担心风险,但如果房市低迷,利率上升,客户们的负担将逐步加重。当这种负担到了极限,大量违约客户出现,不再支付贷款,造成坏账。次级债务危机由此产生。

(三)放任杠杆作用

2003至2007年投资银行的杠杆比率显著上升。2007年11月花旗集团的前首席执行官查尔斯·普林斯说:“只要有音乐,你就一定会随之而舞。”这个比喻总结了金融机构如何利用宽松的信贷环境借入和投资大笔资金,这种做法被称为杠杆贷款。从2004年至2007年,美国前五大投资银行显着增加其财务杠杆,这增加了他们的脆弱性。在2007财年,这5个机构报告了超过4.1万亿美元的债务,约等于2007年美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30%。最终,雷曼兄弟公司被清算,贝尔斯登公司和美林证券公司以大甩卖的价格被出售,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成为接受更严格监管的商业银行。

二、未来国际货币体系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国际货币体系,才能避免某一个国家的错误造成全球的经济灾难?笔者认为:

(一)长远来看,需要建立一个超的国际储备货币

历史已经证明,某一国家的货币体系存在着系统性风险,而这种风险在人类投机和贪婪本性的意义上很难避免。创造一种与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特里芬难题 美元霸权 金融自由化 世界央行

此次金融危机被认为是继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后“百年难遇”的金融海啸。这场危机已经将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拖入衰退境地。在全球央行斥巨资联合救市没有效果,股市暴跌,金融资产大幅度缩水,实体经济遭受重创,民众投资信心丧失的大环境下,当前以美元和浮动汇率为代表的国际货币体系正受到人们更多的拷问,认为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导致全球金融失衡的根本原因。因此,为了尽量减轻不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稳定国际金融形势,对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沿革

历史上国际货币体系先后经历了国际金本位制、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到来时,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便瓦解了。二战后,随着英国的衰落,美国崛起,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1944年7月建立了“黄金-美元本位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规定1盎司黄金的价格固定为35美元,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实行可调整的办法。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这迎合了当时的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国际资本流动和金融贸易发展。但由于该体系无法克服“特里芬两难困境”,暴露了该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及发生美元可兑换性危机的必然性。终于在1960年爆发了第一次美元危机,随后又在1968年和1971年爆发了两次美元危机,此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终于在1973年2月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1976年形成了国际货币制度的新格局――牙买加体系,即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该体系是以美元为核心的浮动汇率制度,其主要的特点是:黄金的非货币化,储备货币多样化、汇率制度多样化。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的发行受美国的黄金储备约束,牙买加体系下,美元已是纯粹意义上的信用货币,美元的发行靠美国强大的国家信用支撑。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美国从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变成了最大的债务国,支撑美元的国家信用必然下降。美国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元越来越泛滥,导致金融经济与真实经济分离并过度膨胀,这为日后的美元危机埋下了隐患,也逐渐暴露了牙买加体系的脆弱性。

二、国际货币体系内在冲突是本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1、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延续了美元霸权

美元霸权本质上是一种地缘政治现象。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一直不是以黄金为基础,而只是建立在迫使所有关键商品都以美元标价的美国地缘政治实力之上。自1991年以来,金融全球化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具有最大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其双重赤字均是以发行美元融资的。美元霸权使美国能够不断以其资本账户盈余消除国际收支失衡,这就导致了国际市场上美元流动性泛滥。美联储扩大货币供应的放松银根政策,为从贸易赤字中分离出的财政赤字融资,导致了资产价格泡沫。资产价格泡沫可以吸收日益攀升的债务,却不改变债务与资产比率,并造成假象的“增长”。美元持续地、大幅度地贬值,而以美元标价的资产价格日益攀升,反映这种资产价格的经济高速增长又为美国债务和资产的持有人带来了名义上的高额回报。于是,美元的霸权游戏无形中吹大了全球的资产泡沫,导致现在的金融危机。

2、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特里芬难题”仍然存在

从目前各国的国际储备来看,虽然出现了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现象,但从全球来看,美元在储备中占的份额是最高的,他国储备美元数量越多,美国对外的负债或赤字就越大,美元价值的稳定性越差。目前,随着全球经济多极化,美国经济在全球的份额不断下降,欧元区的统一、金砖四国的崛起,对于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强大冲击。在此背景下,各国货币当局和全球投资者逐渐减持美元资产,增持欧元、日元、人民币等资产,大量过剩的美元迫使美元出现长期的贬值趋势。美国为了维护美元的主导地位,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稳定币值,又会引起国际收支的进一步恶化,又会引起美元新一轮的贬值。在长期积累的美元流动性泛滥终于导致美元大幅度贬值,发生全球爆发式通货膨胀。接着美联储升息,试图通过官方回收美元流动性,以维护美国的国家信用,想暂时维持目前的畸形的国际货币体系时,却不小心捅破了美国的虚拟经济的泡沫,结果次贷危机爆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引发全球金融风暴。

3、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所奉行的金融自由化,助长了美国金融资产的过度发展,酿成了本次危机

在金融自由化的基础上,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证券化的急剧发展。证券化是通过金融工程把流动性差的某个或某一组其他形式的资产转化为证券的过程或倾向。例如,如果某个银行发放了许多住房抵押贷款,该银行(或某个第三者)可能会把所有这些住房抵押贷款捆绑在一起组成一个住房抵押贷款池,发行以这个住房抵押贷款池为基础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RMBS)。证券化使得贷款机构通过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将信用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再通过金融全球化传递给全球的机构投资者,这助长了美国金融资产偏离真实经济过度发展,刺激了全球信贷的膨胀。金融自由化理论强调的是防止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当次贷市场发出预警时,美国货币当局仍实行低息政策,而且抗拒对市场进行必要的监管,使得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非理性繁荣,金融衍生品市场走向狂热状态。而当资产泡沫破灭,金融资产价格发转,抵押金融资产价值出现下降,美国高杠杆率运行的金融机构破产风险急剧上升。通过金融自由化、全球化和资产的证券化,连锁反应引起金融机构资不抵债破产,破产会引起金融市场暴跌,市场的暴跌再引起机构资产的缩水,机构破产。这种恶性循环最后导致了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机。

三、对当前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的改革

1、回归金本位制是幻想,重返布雷顿森林体系不现实

近年来,美元的持续走低,国际金价的飙升,全球资产价格高企,国际汇率波动剧烈,金融全球化加剧全球财富分配的失衡。基于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满,对美元悲观的预期,有些人呼吁回归金本位制,有些人倡议重返布雷顿森林体系。作者认为回归金本位制是幻想,重返布雷顿森林体系不现实。

关于新金本位的设想,是指全球所有国家同时加入金本位制国家联盟,一致确定或同时变更其货币相对于黄金的稳定关系。利用黄金作为价值尺度,可以避免现行信用货币体系导致人们对纯粹信用货币的疯狂追逐和金融财富的无节制膨胀,暂时稳定国际经济体系。但是黄金的稀缺性注定了在金本位制之下,或者流通中货币的含金量不断下降,或者以黄金表示的物价不断下降,或者通过虚金本位制过渡到信用本位制。此外,黄金价格本身就是波动不定的,这也使得金本位根本无从稳定物价也无从防范金融危机。这可用200多年货币本位的变迁史来进行证明,因此回归金本位制只是幻想。

当前欧洲领导人又以强化财政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约束为噱头,呼吁建立一个全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避免当前的金融危机再次重演。虽然美元霸权的地位对全球经济体造成了伤害,但是重返布雷顿森林体系目前只属“畅想”。欧洲提出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也是期望欧元能够挑战美元,享受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铸币税收入和其他好处。可是在此次危机中,欧元也面临重新估值,货币贬值的巨大压力,而且欧洲的金融市场消化危机的能力没有美国强。在全球每一次金融危机之后,关于美元危机和倒闭的看法层出不穷,但由于世界上还未有一种货币能够替代美元的情况下,美元霸权的实力将遭削弱,新兴国际储备货币会出现但绝不会在短时间内撼动霸权。

2、对当前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改革的设想

(1)推行区域性单一货币制度。借鉴欧盟创建欧元的经验,主张推行区域性单一货币制度,即区域内的国家将金融市场联成一体,对内汇率固定或采用单一货币,对外则是可以自由调整的浮动汇率。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出现了区域汇率协调安排和货币区域化趋势。比如欧盟区内欧元的成功启动和中北美区的货币合作以及拉美国家的"美元化"是这种趋势的具体表现。亚洲是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区域,利率的波动使亚洲各国蒙受货币错配的风险最大,对于亚洲国家来说,可以仿效欧洲,积极推进亚洲货币一体化。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若干种区域性货币,由IMF担任全球性的监督、并协调汇率的稳定。这样可降低经济交易的成本和汇兑风险,刺激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可以在公平基础上促进国际货币合作,联手抑制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防范危机的爆发和深化。

(2)诞生一种新的国际货币。索罗斯认为次贷危机是二战以来60年内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是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时代的终结。他的观点可能过于极端。次贷危机依然难以撼动美国经济和美元的霸主地位。但无论如何,当前的美元体系经此一役,调整是必然的。在未来的调整中,可能会形成美元,日元,欧元,人民币等多种货币相互制衡的世界货币格局。于是,作者设想未来可以综合考虑世界主要大国的经济、贸易占世界的比重,诞生一种新的货币。这种货币以一篮子货币的方式,世界主要国家货币按照经济贸易占世界比重占有一定的权数,还吸收黄金和特别提款权占有一定权重,以发挥稳定币值的作用。世界各国货币包括美元建立起与新的国际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各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

(3)改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世界央行。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联储局实际扮演着“世界央行”的角色,随着欧元等货币冒起、中国进身强国,以及财富向亚洲和中东转移,美国联储局已无力独自领导世界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过去数十年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力渐小,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公信力亦下降。在当前国际动荡的形势下,可以改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扩大其职能安排,让其承担起“世界央行”的重任。第一,世界央行是一个超越国家的、独立的权威金融机构,站在世界经济整体立场上加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监管。第二,世界央行监管对冲基金、私募机构和基金等以往不受监管的另类金融制度。第三,世界央行帮助解开全球金融机构债务链,在危机发生时协助陷入危机的国家稳定市场流动性。第四,加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间的合作,制定国际金融标准,建立危机预警及反危机机制。

【参考文献】

[1]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 潘英丽、马君潞:国际金融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范文第4篇

摘 要 本文通过联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之间的关系,介绍并分析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些在短期和长期分别可能出现的、可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趋势。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体系 美元 区域性货币

一、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

现行的国际货币又称牙买加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牙买加体系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各国可以自由选择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同时,美元和各国货币不再与黄金挂钩,各国开始实行法定货币制度。黄金在牙买加体系中结束了它的货币历史,同时也结束了美元霸权垄断的局面。

这一重大的改变,恢复了汇率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同时也使开放经济体可以更灵活地制定调节国内外均衡的制度,从而克服了国际固定汇率制度僵化所导致的种种弊端。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区域化的深入发展,牙买加体系中所潜在的矛盾日益深化。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爆发国际债务危机,50多个国家陷入债务困境,时间持续近十年之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事件也是牙买加体系内在矛盾激化的表现形态。

二、金融危机暴露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在国际货币体系步入了最新的牙买加体系时代以后,虽然弥补了先前货币体系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在浮动汇率制的国际市场上,资本流动却变得异常频繁并且数额巨大,并且伴随着国际主要货币间相对汇率的巨大波幅,这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渐渐形成了一种“中心――”格局。尤其是美元,由于依然具有着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它便处在了整个“中心”范围的最中心。

此外,从这次前所未有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不难发现,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它的危机传导到美国之外的国家去,使得现今全球化的整个国际金融市场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在这里就要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传导这场危机呢?这是由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决定的。

1.美元独霸的货币体系

虽然牙买加体系结束了美元霸权的垄断地位,使当前国际货币呈现多元化格局,但这依然没有动摇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从国际储备构成来看,虽然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在1990年以后,美元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又逐渐恢复到了占2/3左右。此外,在全球进出口贸易中,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达到有一半以上;国际金融市场上,所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和大部分外汇批发业务也以美元计价;在当前的石油交易中,美元更是垄断了计价货币的地位。

然而,虽说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货币,是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百分比最大的货币,但美元的发行权仍然只属于美国,货币发行量多少只根据其国内经济需要来决定。总所周知,美国自从去工业化以后,就成为了一个世界超级消费大国,作为一个只消费不生产的经济体,在它本国的出口额远远落后于进口额时,便进而形成了巨额的经常性项目逆差。在现行货币体系下美国可以通过无节制地印钞进行对外支付,来满足国内消费,却无需承担任何对外的经济责任。

凭借国际货币权力,美联储无限制造美元,或通过发行债券等融资途径来解决国际支付问题。仅在1982至2006年这短短的25年间,美国对外提供的美元增加了147倍。这导致了境外美元资产的迅速膨胀全球虚拟资本迅速膨胀,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产生了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产生“倒金字塔”现象,从而造成了全球通货膨胀和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这对国际经济和美元储备持有国的经济产生一系列巨大的负面影响。

2.以少数国家为中心的汇率制度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全球汇率制度呈现出明显的中心――架构。在这种汇率制度下,少数发行国际通货的发达国家位于这一架构的中心,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其中美国处于绝对称霸的地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处于的不利地位,多采用固定汇率制度。在这些处于中心地位的发达国家凭借着先进技术和理念,利用地区提供的原材料和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加工制成品向地区销售牟利,向外部输出货币的同时,处于区域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满足支付和投资的需求,不断的加持中心国家的货币和债券,同时向中心输出资源和提供市场。

因此,中心国家不仅能够利用这种控制权进一步压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迫使其为了在国际贸易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断降低价格,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在有形贸易中更为弱势,更为可怕的是,一旦经济危机袭来,中心区还要通过国际贸易从属关系网,不负责任的将危机转嫁给区诸国。同时,国家持有的中心国家的货币价值因为经济危机也大幅缩水,这对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3.美国金融市场的风险传导

最后一个方面,由于现今世界各国间的经济交流趋向于自由化和国际化,而美元又是最重要的国际资产,因此就进行全球性的金融投资来说,最重要的市场就数美国市场。根据以欧盟国家为主的欧洲大部分国家长久以来的国际投资喜好,他们在美国金融市场上的各种投资活动在非常的频繁的,所以美国金融一旦有了问题,就非常容易波及欧洲的金融机构。另外,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遭受重创的投资机构都有着一定的规模和相对较开放的投资业务。

其实,如果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没有决定美元的中心地位,那纽约就不可能成为现在的国际金融中心,因为所谓国际金融中心便需要满足全球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但是从提供的投资产品的种类来看,纽约真正提供的具有国际金融意义的产品并不多。那么,这些美国的国内金融产品对外国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的原因,正是为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它提供了一个全世界都需要美元的货币机制。当一国获得了美元之后,它就要向美国购买劳务,或者向其他国家购买需要用美元结算的商品和劳务,然而如果它手中还持有大量的美元,那这些美元最终还是要到美国寻求出路,来投资金融产品以去获得收益。

总之,一旦美国的金融出问题,那么持有美国金融资产的国家就难免会遭受波及,迅速地受到传染。美国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国际货币体系下,通过向全球销售金融产品,把金融危机传导到国外,从而引起了全球金融危机的。

三、美国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是美国贸易和财政的严重双赤字,另一方面是资源性输出国和新兴市场国家资本账户的双顺差和美元储备的不断累积,使得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得以继续,从而导致了在2008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中,欧盟和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无法控制风险,面临着众多困境。这引起了更多人对美元地位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变局的思考。

1.加强监管,增加自律性,建立储备货币间的汇率相对稳定机制

由于美国的霸权地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无法改变,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稳定的国际汇率机制成为一个更为重要,也是在短期内就可以付诸行动并且得到满意结果的实践方案。

第一,美国等国际货币国家应实行自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尽量避免政策的大起大落;减少巨额的财政赤字,使经常项目逆差保持在适度的水平;降低储备货币供给的过度波动给汇率和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在货币体系中加强制度安排,制约美元极不负责的升值和贬值,加强美元的责任。

第二,在IMF的监管下,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之间可以建立起一个汇率目标区,形成四个币种间的“汇率走廊”。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度的硬性约束来保证四者间汇率的相对稳定,只有保证处于中心区域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国的汇率稳定,才能保证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能进一步稳定国际金融秩序。

2.建立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

这实质上是对全球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包括中国和欧盟在内的国家,都有希望在这次秩序重建中争夺对己方有利的条件,打破或至少削弱美国的霸主地位,制约美国滥发货币的行为。

就目前金融市场上各国的实力对比情况来看,对于国际货币新体系的主导权的争夺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内美元依然会在金融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此次金融危机虽然不能颠覆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绝对强势地位,但从单极到多元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必须的发展趋势,并且这种转变从当前的发展态势已经可见端倪。

(1)推进区域货币,尤其是亚洲区域性货币的合作

其实早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在东亚各国就在深刻的反思以后,吸取了教训,认为应该积极推进和加强区域性的货币和金融合作,通过团结一致的努力和相互关照来建立一个区域性的货币合作机制,以及时在危机发生时避免危机国融资困难、友国救助不及时的状况再次发生。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更让亚洲国家感到了区域救助体系的建立刻不容缓。

但是,尽管亚洲国家在金融合作方面已经开始由理论探讨、方案设计阶段上升到开展实际性的合作阶段,但是货币一体化进程的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其根本原因在于亚洲国家的国情缺乏共性,各方差异制约着亚洲货币一体化的推进。因此“亚元”的产生在近期可能仅仅是一种理想,要达到这种目标并非容易。

(2)提高其他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

在产生世界货币还不太现实的情况下,提高其他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是改变以往过度依赖美元作为国际交易货币的大好时机。国际原油、大宗商品的国际结算可以使用美元、日元、欧元、英镑等多币种结算,减轻美元波动对原油、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影响。

总之,削弱美元霸权、建立完善多边货币储备体系有利于实现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利益均衡,符合更多家的经济利益。伴随着各个货币区建设的长远进步和国际性机构的强化,具有内在约束力和外部协调性的多层次多元国际货币体系将逐渐建立起来。

总之,在金融危机之后,就现在短期的趋势来看,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的争论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进程正在不断的探索中向前。形成一个完备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一个完善的汇率稳定机制必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现阶段正是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一个瓶颈期,涉及到了全球包括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切身利益,但可以肯定的是,强势货币国家在现行货币制度下获得好处的同时,他们必须要比危机前承担更多的维护汇率市场稳定和货币市场稳定的义务。

长期来看美元独霸的局面必将被打破,区域性货币合作将变得更完善和成熟,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多元化的,在动态中寻求平衡的国际货币体系。

参考文献:

[1]陈玮.论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之路.经济师.2009.5.

[2]黄泽民.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体系暴露重大缺陷. Shanghai& Hong Kong Economy.2009.1.

[3]孙立鹏.国际金融体系的弊端及其改革.国际资料信息.2009. 1.

[4]王一新,郭勇.从美元体系角度探讨金融危机的原因.现代商贸工业.2010.1.

[5]梁曙霞.经济危机形势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2009.5.

[6]刘蕾.美元霸权对货币的冲击.河北法学.2010.2.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2-0029-03

由最初的次贷危机到2008年9月全面爆发的华尔街金融危机目前已席卷全球,其速度之快,破坏力之大,出乎许多人的预料。关于华尔街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有人归因于人性的贪婪,有人归因于金融衍生品的过度泛滥和金融监管的缺失,还有人归因于美国过度举债的消费模式。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以上原因共同促使了华尔街金融危机的产生,但这些仅仅是表面原因,华尔街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华尔街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国际货币体系是为了使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各国政府共同遵守的有关国际惯例、协议、规章和组织形式。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国际货币本位的确定、国际汇率制度的安排和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历史上曾经实行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现行的牙买加货币体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延续,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比较起来,更加不公平和不对等,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历次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

早期的国际货币制度建立在贵金属充当世界货币的基础上,实行以黄金和白银为国际货币的复本位制。19世纪开始由复本位制向金本位制过渡,在国际金本位之下。黄金自由铸造、自由输出输入、自由兑换,汇率围绕铸币平价在黄金输送点之间自由波动,国际收支自发进行调节。由于黄金的开采量满足不了国际之间支付手段的需要,在1929~1933年的大萧条期间国际金本位崩溃,国际货币关系一片混乱。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时,英美两国为了改变混乱的国际经济局面,积极筹划建立一种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经过长时间的争辩和妥协,1944年7月经过国际金融会议协商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由于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黄金储备占世界3/5,GDP占世界1/2。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内容是“双挂钩”机制,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使美元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双挂钩”机制和货币储备机制为日后美元的霸权地位打下基础。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了近三十年,与此同时它的内在矛盾也逐渐暴露。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不可解决的内在矛盾――“特里芬难题”:如果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则国际储备资产不敷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形成“美元荒”;如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则易引起美元贬值,发生美元危机,形成“美元灾”。事实上,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际收支开始出现逆差,国际市场上美元大量过剩,从60年代到70年代曾发生多次美元危机,1971年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主要西方国家货币开始自由浮动。

1976年IMF通过《牙买加协定》,确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浮动汇率的合法性,宣布黄金非货币化,开始了被人们戏称为“不成体系的体系”的牙买加体系时代。尽管美元不再承担兑换黄金的义务,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并没有改变,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产生新的不公平和不平等。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作为储备货币的美元,其发行不受任何限制,实际上是一种“信用”本位,美国几乎可以无约束地向世界倾销其货币,但其偿还却因为汇率的“浮动”而得不到保障。美元霸权地位确立后,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美国政府采取“双赤字”政策并大量发行货币。1971~2007年,美国经常收支逆差累计为67841亿美元,而其中2001~2007年为47748亿美元,占70.4%。与此同时,“9・11”后,美国为了军事扩张而不断增加财政支出,导致财政赤字急剧上升,2004、2005年财政赤字连续两年超过4000亿美元。美国政府一方面通过这种支付贸易逆差的方式,越来越大规模地向世界输出美元,获取铸币税收益,另一方面又通过财政赤字的方式源源不断地向国内输入美元。同时,美国通过促进金融机构提供高度衍生化的金融产品推动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泛滥并导致了资产价格泡沫的急剧膨胀,促成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

第二,为了防范危机,各国在没有其他国际货币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只能大量持有美元,以购买美国政府和公司债券的形式,使资金流回美国。也就是说,美国可以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举债,但其偿还却是不对等的。美国还可以通过美元贬值,在减轻外债负担的同时刺激出口,实现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此外,大量美元的流入也使其利率下降,弥补财政赤字的成本得到压缩。这等于引诱美国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使发展中国家为金融危机“买单”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迫使发展中国家积聚大量的外汇储备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开放度迅速提高,他们不仅实现了经常账户的自由兑换,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开放了其资本账户,使其经济发展对来自外部的冲击更加敏感。由于储备货币发行国发行货币缺乏约束,国际投机性资本规模迅速增大,而与此同时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经常性的大幅度波动。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构成巨大的冲击。在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为其国际收支逆差进行融资的渠道少,成本高。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IMF的融资功能弱化,国际金融市场的私人资本成为世界各国应付国际支付困难的主要融资渠道。但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实力弱,信用等级低,他们难于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即使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其融资成本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而且,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融资还可能面临资本在短期内大规模逆流的风险。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货币金融危机以后,加强了国际储备,其规模逐年上升。由于发展中国家资本相对稀缺,其投资的边际生产率往往很高,其高储备的机会成本就已经十分高昂,此次金融危机势必造成储备货币汇率的大幅度贬值,其外汇资产必将大幅度缩水。另外,美国救市所需资金必定要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而发展中国家所持有的巨额美元储备其最佳投资途径也是购买美国国债。结果是美国发生金融危机,而持有大量美元储备的发展中国家为其“买单”。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使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难以摆脱美元的影响

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提出了“小国货币的原罪”说:如果小国经常项目不断逆差,它就要靠借外债来弥补其贸易逆差,这会导致其货币不断贬值,积累的

债务负担越来越重,直到破产边缘;如果经常项目顺差,就会不断积累外汇储备,本币不断升值,外汇储备不断缩水,国内流动性充斥,资产价格高企,直到发生泡沫经济。只有保持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且与大国货币汇率保持稳定,才能避免损失。即使是美元滥发引起美元贬值趋势,也是一样,小国必须调整以跟上美元贬值的步伐,不然自己货币升值过大或过小,都会引致大量对本币的投机活动,直至发生金融危机引起本国经济衰退。但目前美国采用的是“弱势美元”政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货币相对于美元来说在升值,再加上金融危机造成美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这些国家向美国的出口难度可想而知。

(三)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滥币陷阱”,使发展中国家无法对外汇储备进行保值

欧元诞生之后美元霸主地位受到挑战,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两大货币并存。在这种两大货币同时存在的体系中,存在着一个“滥币拉良币”的“滥币陷阱”。当美国国内长期财政赤字和居民长期低储蓄造成美国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的时候,美元大量流往美国境外,刺激了美国境内外美元资产的膨胀和积累。美元资产在境外的泛滥导致美元汇率持续下跌,也使得刚刚诞生的欧元不断升值。如果美元不断贬值,欧元不断升值,欧洲的出口就会受到抑制直至衰退;与此同时,在欧元坚挺的时候,企业和金融机构以欧元计价发行债券容易取得成功,经纪商也更容易赚钱。于是,欧元国际债券从2003年起就迅速膨胀。到2004年9月份,欧元取代美元成为国际债券和票据市场发行量最大的币种。截至2007年底,欧元在国际债券和票据市场中余额高达11万亿美元,占比为49%,欧元占世界官方外汇总储备的比例也从1999年的18%迅速上升到2007年的26.5%。在两大国际本位货币共存的情况下,一个主要货币的滥发一定会迫使另一个货币跟着滥发,且美元汇率下跌终究会拉欧元跟着一起下跌,而其他国家货币又必须跟进,反过来。如果欧元因过度发行而贬值,最终也会拉着美元和其他国家货币跟着贬值。显然,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已经掉进了一个“滥币拉良币”的陷阱,这样发展中国家无论持有哪种外汇资产作为外汇储备都面临缩水风险,通过转换币种来保值不可行也不可能。

三、针对危机后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的走向

此次金融危机后,有可能会形成以美元为主,其他货币为辅的“一主多元”格局,这是因为:第一,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元的霸权地位将受到挑战;第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第三,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让世界各国认识到货币地位的重要性,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实力上升的大国都会力争本国货币的国际地位与权力。另外,此次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中以美元为主的地位一时还难以撼动,一是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国;二是此次金融危机使欧盟各国损失惨重。且欧元诞生后的短短9年里,其扩张势头已超过美元,具有内在的贬值趋势,难以挑战美元的国际地位;三是日本政府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达160%,已不堪重负,经济发展亦步履维艰,日元也很难得到青睐;四是英国政府债务总额占GDP比重已达387%,远远超过美国的70%,英镑也无法取代美元的地位;五是新兴市场国家,由于经济实力的悬殊目前也无法挑战美元的国际地位。

(二)针对危机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 多方协调,增强我国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造中的话语权。由于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对发展中国家极为不利,所以广大发展中国家急切要求变革国际货币体系。在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今天,象二战之后单纯依靠一个超级大国的霸主地位来建立一个全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不可能的,而只能依靠国际社会的多边协商与外交力量的制衡。目前,中国在新的货币体系建立之前可能作出的选择是:一方面促进IMF的决策机制更加透明化,避免暗箱操作;另一方面要进行多方协调,增强我国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造中的话语权。一是可借鉴欧盟的做法,先在区域内协调,在东亚范围内用同一声音说话,二是要协调广大发展中国家,凭借其整体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抗衡,这样就有可能使欧美接受中国为代表提出的某些方案,并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造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金融危机,汇率,人民币区域化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了专门委员会研究国际货币制度改革问题。1976年1月,参与专门委员会的20个国家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的会议上签订达成《牙买加协议》,奠定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基础,因此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也被称为“牙买加体系”。《牙买加协议》的要点可以归纳如下:一是黄金非货币化,以及强调特别提款权(SDR)的国际储备地位。二是允许会员国自由选择、制定和调整汇率,使浮动汇率合法化。三是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的总份额,扩大基金组织在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困难和维持汇率稳定方面的能力。

实际上,《牙买加协议》签订后,国际货币体系并未完全按照其规定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自由选择汇率制度的规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汇率制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汇率政策也成为一些国家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手段之一。另一方面,特别提款权并未取代美元成为新的国际货币,美元保持着其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它既是全球范围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也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需要指出的是,美元在“牙买加体系”中主导地位的确立,是各国政府和交易商、投资者的选择,而不是像在布雷顿体系中一样作出明确规定的。从相关参与方享有对汇率制度、储备和结算货币等的自由选择权这一角度来说,“牙买加体系”可以概括为“无规则”的体系。实际上,随着欧元的推出以及欧洲央行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地位逐步确立并呈上升趋势。这一变化从IMF对各国官方储备的统计数据中得到清晰反映,从2000年末到2008年第二季度末,在可明确币种的官方外汇储备部分中,工业化国家的美元储备比率从73%下降到68%,欧元储备比率从17%上升到23%,发展中国家的美元储备比率从70%下降到59%,欧元储备比率从19%上升到29%。

二、金融危机对美元国际主导货币地位的影响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无疑是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又一次重大冲击,这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一是危机使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进一步下降。计量研究的结论认为,主导货币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其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会变化1.33个百分点。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份额的下降无疑会对美元的主导货币地位产生影响。二是美国金融体系的调整降低了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三是危机使美国中长期通胀前景不利于美元的稳定。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次危机仍不足以从根本上动摇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元作为国际主导货币的地位仍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际货币体系向美元和欧元双极化演进还有一段路要走。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当前的金融危机并不只是美国的危机,而是全球经济的危机。不仅美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欧盟、日本经济受打击的程度丝毫不亚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甚至先于美国进入了衰退。因而在这场危机中,欧元金融资产的安全性并不高于美元资产,美元传统上作为危机资本避难所的角色没有改变。这也是近期美元对包括欧元在内的多数货币不贬反升的主要原因。

其次,欧元区金融市场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在与美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欧元区金融市场的深度与流动性与美国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欧元区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也尚未完全实现,跨境金融交易与服务的成本高,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收益率。这些都制约了外部投资者持有欧元资产。

第三,欧盟发展中的一些长期问题也影响着欧元的吸引力。欧盟的长期经济增长率要低于美国,并面临着比美国严重得多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欧元资产的长期收益率。此外,欧盟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联合体,其政治一体化进程顺利与否也对其货币的国际影响有很强的关联,欧元的不确定性也因此增加。

第四,历史经验表明国际货币体系中主导货币的转换常常滞后于经济实力的转换。长期以来没有任何一个使用单一货币的经济体规模接近美国,这也是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美元危机,但美元的主导地位仍难以撼动的重要原因。美国经济如果持续出现问题,美元主导货币的地位是有可能被替代的。但从历史经验看,这种替代的过程很漫长并往往伴随着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

总体而言,当前金融危机对美元和欧元地位的影响目前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两大经济体谁能够率先走出危机,实现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增长重返正轨,谁就能够在主导货币的竞争中占有先机。

三、我国的对策--积极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

(一)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面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这一变化与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我们应抓住机遇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通过适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降低我国在对外贸易、储备等方面对美元的过度依赖,以保持我国经济、金融的稳定。

人民币适度国际化对中国经济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减少美元汇率波动对我与周边地区贸易的干扰。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我适度降低外汇储备规模,实现资源更有效率的使用,减少巨额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制约,并降低储备自身的风险。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降低中国出现货币危机的风险,并有利于金融机构和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解决债务与收益货币不匹配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稳定,对提高国民福利也有所助益。

当前,人民币区域化的条件也日趋成熟。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为人民币区域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巨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有能力参与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的建立并在其中起到相对主导作用,也有利于提升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人民币的信心。同时,我国有着与其他亚洲国家密切的贸易联系,对亚洲其他地区保持着较高的逆差。2007年中国进口总额的近40%是与亚洲国家的贸易。而且,人民币对内对外的币值均总体稳定。实际上,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已经呈现出加快的趋势,在东南亚部分地区已经成为“硬通货”。“牙买加体系”所具有的“无规则”的特点和近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呈现的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也为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空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各国反思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美元霸权的弊端,对于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二)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对策建议

1、建立有利于实现人民币区域化的各类机制

第一,与主要贸易伙伴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签订有关人民币流通的合作协议,逐步扩大人民币作为对外贸易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的比重和范围。

第二,实行人民币在资本账户某些项目下的有条件兑换。

第三,建立多元化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包括尝试允许境外人民币到境内直接投资、允许用境外人民币支付我国出口商品货款等。

第四,与区域内国家和地区建立信息交换和统计监测的合作机制,加强对人民币非法和突发性流动的监测和控制。

2、推动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

为了有效促进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应充分运用香港作为亚洲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优势,将香港发展成为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一方面,作为亚洲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经过多年发展,其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及监管制度都相对完备和规范,金融人才聚集,对于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有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这有利于帮助人民币离岸业务加快发展,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另一方面,承接人民币离岸业务,加强与内地的经济金融联系,也有利于香港分享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提高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3、加快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

金融机构走出去、发展海外业务是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的战略必然选择,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开放。通过金融机构走出去,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能够将业已形成的周边地区人民币流通纳入正规的银行金融服务体系,降低不规范的流通方式给交易者带来的风险,促进人民币流通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同时也有利于对人民币境外流通状况的监测与分析。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范文第7篇

深究美国房地产泡沫形成原因,美联储货币政策乃始作俑者。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当美国深陷危机时,美联储开动印钞机,大量增加货币供应,利用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制造通货膨胀,通过美元贬值,迫使持有美元的世界各国分担美国的金融救援成本和财政刺激成本,这无异于他捅下了娄子,却要你来埋单。

美国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国货币当局的风险和收益严重不对称,有着增发美元的强烈冲动。印钞票既可以刺激美国经济的增长,发生危机后又可以减少美国人的债务负担,而增发美元的成本主要是通货膨胀,却由全世界来分担。

这个问题一天不解决,美国就会继续利用美元的国际通货地位,超发货币,以邻为壑,转移成本。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将继续在货币政策的层面上造成“道德风险”,为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埋下伏笔。

从理论上讲,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应减少一个国家货币政策当局的风险-收益不对称,将增发货币的危害尽可能地限制在该国之内,以通胀的风险制约超发货币的冲动,从而实现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不仅如此,将增发货币的危害限制在一国之内,在发生危机时,还可以阻断危机的扩散,防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中国政府近日提出,以非国际货币例如特别提款权(SDR)逐步替代美元等主要硬通货,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这是重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正确的第一步。若中国的外汇储备都是SDR,则美元贬值造成的中国外储价值损失就会小很多。如果各国的外汇储备都是SDR,则美国人很难再向世界转嫁危机,滥发美元的后果将是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美国人只好自己承担金融救援和财政政策的大部分成本。正因如此,美国总统奥巴马回应中国的建议,认为非货币是没有必要的,美元可以继续作为世界的主要货币。要拿走他的“免费午餐”,他怎么会赞同呢?

SDR俗称“纸黄金”,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69年设立的国际准备资产单位,用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按照各经济体的出口权重(目前分别为44%、34%、11%和11%)计算其价值。IMF根据各国摊付的基金比例分配SDR,IMF的成员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可凭SDR从IMF获得硬通货,平衡本国的国际收支。由于SDR的最重要成分是美元,仅靠SDR无法完全隔绝美国货币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但毕竟是一个显著的改进。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范文第8篇

同国际汇率合作的平淡成绩相反,欧洲央行积极参加了七国集团、十国集团(G10)、二十国集团(G20)、国际清算银行(BIS)、IMF、金融稳定论坛(FSF,Financial Stability Forum)、OECD等国际机构和组织关于加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一系列活动。在如何加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尤其是如何促进健全国内经济政策与改进危机管理方面。欧洲央行都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以期影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设。

一、促进实施稳健的国内经济政策

稳健的经济政策是有序融入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关键。稳健的政策除了通常的宏观经济政策外。还包括审慎管理外债风险、慎重对待资本项目自由化和实施合适的汇率政策。欧洲央行认为IMF对经济政策的审慎监管是危机预防的重要手段,IMF应采取措施改进监管重点和质量。提高政策建议的影响力,加强对接受IMF融资项目的国家的监管。

1.外债风险管理

2000年。一些国际机构和论坛对改进公共和私人部门的外债风险提出了一些建议。就公共部门的外债风险管理,IMF和世界银行制定出一套《金融部门评估计划》指导方针,实施了《特别信息标准》和《规则与标准遵守报告》,在官方国际储备和外汇流动性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欧洲央行和欧元体系不仅参与了外汇储备管理指导方针的制定,而且也积极实施了IMF的SDDS这一标准。在私人外债尤其是金融机构外债管理方面,欧洲央行主张加强政府的监管以促进审慎的风险管理。

2.资本项目有序自由化

欧洲央行和欧元体系认为资本项目自由化进程只有与金融部门的发展一致并且节奏有序,才能有利于经济金融。欧洲央行和欧元体系不主张在资本流动不稳定的时候开始自由化进程,也不主张在国内金融体系足够稳固之前取消对资本流动的限制。欧洲央行的这一观点与IMF教条式地在成员国鼓吹资本项目自由化存在一些区别。

3.汇率制度选择

欧元体系并不认为存在适合所有国家的汇率制度,而且一国的最优汇率制度也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强调汇率制度的选择应从各国国情出发,从宏观经济和金融发展的现状出发,而且合适的汇率制度还应与总的政策框架一致。与区域贸易和金融联系一致。同时,对汇率制度的评估还应考虑汇率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动态关系。欧洲央行这一观点与IMF和美国强调两极汇率制度的观点存在差异。通过合理的国内政策来减少遭受危机冲击的可能性的需要,已经使得IMF不断加强对成员国货币、财政和汇率政策及金融体系稳固性的监管。同时IMF也对一些国家遵守标准和准则的情况进行了监督。欧洲央行认为IMF的上述监管有利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对IMF加强监管给予了支持和配合。主动向IMF提出对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和收支体系政策是否遵守了IMF有关货币金融政策透明度的标准和准则进行评估和监督。

二、加强危机管理

欧洲央行认为,金融危机的有效防范和处理可以促进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它认为虽然私人部门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融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当金融危机发生时,由于私人贷款者参与危机处理时通常采用个案处理的原则,因此公共部门的作用更重要。IMF、七国集团和其他一些国家组织对加强金融危机管理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比如IMF建立了一个资本市场咨询小组来加强与来自私人部门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正式对话,调整了融资机制以提高其在防止和处理危机方面的效率,尤其是修订了一些条款以防止成员国在过分长期或庞大的融资需求上对IMF产生依赖。然而,欧洲央行认为尽管1MF在危机管理上做了不少努力,IMF还应分清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各自在处理危机中的责任。考虑到IMF资金有限和道德风险,IMF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应侧重于动员私人部门的金融支持和提出合适的政策建议。因此,欧洲央行主张在国际货币金融危机发生时,应限制IMF的公共贷款,鼓励私人部门的参与。而且,对IMF的贷款政策,比如对遭受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金融支持水平的评估框架、贷款条件和程序,欧洲央行也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明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债务国和私人贷款者之间合理分担责任,从而促进有关各方更好地与国际社会协调,共同处理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范文第9篇

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是一个庞大的课题,需要各国学者集思广益,组建国际研究小组,开展系统研究,拿出一个周全的方案,才可付诸实施。

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受损,提出减持、出售美元资产建议者不在少数,同时指责美国的声音也很强烈,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应思考改革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众所周知,世界上凡是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必然发生货币大幅贬值、股票大跌。然而,此次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又升级到金融系统性危机,进而还向实体经济扩散,实体经济进入衰退几成定局;再加上美国财政赤字累累,经常收支、消费者收支均存在巨额赤字,在这种情况下,美元本应贬值却没有贬值,反而步步走强。在2008年9月至10月美国金融动荡剧烈期间,美元指数却从76.69点大幅上冲至10月28日的87.88高点,创出两年半高点,区间涨幅达到14.59%。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认识。这是因为,中国、日本担心一旦美元大幅贬值、发生危机,将造成世界金融体系崩溃、经济大危机,以全球经济大局为重,世界上两个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采取了继续支持美元的政策,才稳住了美元走势。而美国在世界各地的资本调回本土拯救大本营,也起到了补充作用。不过,这些措施仅能在一定时间内有效,难以为继,现阶段美元走强不过是暂时现象而已。今后美元出现贬值趋势,各国持有美元资产受损还会同步、同比例发生。现在世界各国政府基本上有一个共识:大家在支持美元币值稳定、维护世界经济稳定、付出巨大代价的同时,也希望美国政府下决心支持改革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

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美元浮动汇率制造成利益失衡。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经济关系已经十分密切,贸易和投资充分自由交易、自由流动,彼此之间经济利益是按照标准的价值尺度进行交割,这个价值尺度通常就是美元。换句话说,凡是国家之间、企业之间发生的跨境利益交换、财产转移、效益分配等经济活动,几乎都以美元标价,以美元为尺度进行交往。所以,美元汇率的一举一动均有可能造成利益失衡,美元实行浮动汇率制造成了国际市场混乱。即便金融机构发明了规避汇率风险的许多方法,但委托方的成本仍十分昂贵。

其次,国际社会对美联储没有约束力。更加令人担心的是,由美联储肩负美元货币发行和监管等职责,并通过美国金融机构向世界传导,美联储实际上在扮演“世界央行”的角色。美联储发行的美元在国际市场上之所以能够流通,是因为大家相信它以美国资产为保障。这其中存在的又一个缺陷就是,如果美国发生通胀,美国欠国外的债务也会同时缩水。由于美联储只需对国内负责,不需对国际负责,任何国家政府或非美机构、企业都无权问责美联储治理通胀失职等类似问题。所以,世界各国只能寄希望于美联储以高尚的道德水准来对世界负责。

其三,美国监管失职让世界无辜受损。美国金融机构向国外出售劣质金融资产如次级债,效果等于在掠夺他人财富。弗兰克・帕特诺伊撰写的《诚信的背后》一书向世人揭示,美国投行出售的金融衍生产品往往潜藏着巨大风险。当其不讲诚信、向外出售金融衍生产品时不会向客户充分说明,等于在欺瞒客户,结果造成了一些世界著名大客户亏损倒闭。此次美国发生金融海啸,就是由于美联储监管失职,而美国评级机构又对这些衍生品予以过高评级以使金融机构得以对外大肆出售,让世界经济全体遭殃。这是美国金融界的耻辱,也充分暴露了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即:美联储在向世界发行货币,行使世界央行相应权利,而出现问题却只需向美国负责,不需顾及世界其他国家利益,世界性监管的共同需求得不到体现。

其四,美联储扮演世界央行角色,美国获得的利益巨大。众所周知,美国政府长期执行财政扩张政策,每年发行巨额赤字国债,其中相当部分对外出售。这些国债多为长期债,其间美国累计发生的通货膨胀有时会高出利率水平,这就等于美国国债贬值,使持有者资产按相应比例受损。实际上不仅美国政府,美国金融机构、企业也纷纷对外举美元债,这些美元债务也都将随着美国发生通胀而同步贬值。应该指出的是,美国政府公布的CPI数据不足以表达美国通胀情况,因为美国资产价格膨胀、资产泡沫更加严重,这使非美机构持有的美元资产同比贬值。

其五,美国评级机构存在立场问题,配合监管失职,酿成金融海啸。美国次级债信用等级实际上非常低,但却被美国机构评为高等级、信用良好级别,由此才能在美国、在世界市场畅销无阻,给客户造成灾难,给世界经济带来危机。已经有日本金融机构指责美国穆迪对美国国债评级为三A,比日本国债两A高,存在立场偏差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当然是,应该建立具有世界性、可以站在公正的立场进行客观评价的评级机构。

需要解释的是,美联储此次监管失职并不是“故意而为”,在美国或在其他国家历史上监管落后于金融发展的情况都曾有发生,因此对美国不宜过分指责。作为世界最发达国家的美国,经济上升空间、潜在增长率是非常有限的,而美国却能实现3%~5%的经济增长,可以说这是创造了增长的奇迹。同时也可以说,美国建立金融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也是在探索全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大方向。这个模式不成功,美国还会调整,创造新的模式。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世界面前承认“犯有错误”,说明美国具有纠错的勇气和能力,美国对内、对外也不想推卸“责任”,美国还有许多精英对美国模式持有冷静、客观评价的立场。此外,我们更应看到,美联储在扮演“世界央行”角色期间发挥的积极作用、建设性作用是史无前例的,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不可抹杀。我们应该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寻找解决现存国际金融制度缺陷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开展一场零和博弈,以一种货币取代另一种货币,然后去主宰世界。我们追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实现和谐共赢,最终向着建立“世界央行”的目标进行努力。以美国拥有的强大综合实力而言,毋庸置疑,未来的世界央行仍然需要美国发挥建设性作用。基于以上认识,提出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的方案才有现实可行性。

改革的基本设想

首先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其从个别国家的强约束中解脱出来,改造成基本可以发挥“世界央行”作用的机构,站在世界经济整体的立场上履行监管、甚至货币发行等我们认为需要的各项职责。可以暂时将其称之为“世界央行”。

其次,作为“世界央行”,其投票、参与决策、监管的权利格局应该具有世界代表性,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如参照主要大国经济、贸易占世界比重适当进行调整。

其三,世界也需要新的稳定的国际货币。至于新的国际货币如何诞生,可以各抒己见。笔者认为,建立一篮子方式货币,世界主要国家货币占有一定权重系数,以增加广泛的代表性,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进而还应吸收黄金等资源占有一定权重,以发挥稳定币值作用。而世界主要国家央行应以资产做担保,保证新的国际货币价值。

其四,新的国际货币一经诞生,就应该替换各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并且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结算等国际流通环节改为使用新的国际货币。

其五,世界各国货币包括美元,应建立起与新的国际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各国可自由选择浮动、半浮动或者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包括美元,将仅限于在各国内部流通。

其六,建立配套机构,配合IMF监管。当前世界亟需建立能站在世界性、超脱立场上的评级机构,对世界市场上销售的金融商品予以客观评级,替代目前以美国企业为主进行评级的体系,这是防止假冒伪劣金融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保障。而IMF履行监管时,应有法律手段,针对不同信用级别金融产品进行分类监管,以便建立良好的金融安全机制和市场稳定的秩序。如果世界各国出资组建这样的评级机构,将其设置在经过改革、具有独立性的IMF内,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新旧体系的过渡性安排

为了确保新的货币和金融体系拥有足够的信用和稳定的价值,参与国际货币一篮子协议的世界主要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应该改革,以达到新的国际金融体系要求,国家财政收支也应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通胀水平应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为此需要作出如下安排。

首先是新旧金融体系过渡期的时间安排,应该是一个长期过程,如用5~10年。

其次,参与新的国际货币取代美元,也应该逐步推进。

其三,为了保证平稳过渡、防止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动荡,世界主要国家央行要建立起联合干预机制,随时保持密切协调行动。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范文第10篇

一、引言

过去10多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经历了两次影响较大的金融危机:一次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一个是当前正在经历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十年之前。东南亚金融危机促使亚洲和全球不少经济学家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行研究思考,有研究者把当时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不同的观点归纳为“两大阵营”:一方主张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彻底全面地重构:另一方则强调新兴经济体的政策调整。由于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被看作是新兴市场的危机,对整个主流国际金融市场来说可能只是算作一次边缘性危机,跟美国和欧洲中心国家关联不大,所以第二种观点、在论战中占据上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国际金融机构把一些号称“最佳实践”的标准在亚洲积极推广。

10年之后,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正在扭转这一方向,并将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金融史角度看,这是新兴经济体第一次未能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心”。这次发起于美欧中心国家的金融危机,使得一些新兴市场对西方国家所倡导的金融架构和运作模式产生了不少的怀疑,并引发了对全球货币体系的反思。美国前财长约翰・康纳利(John Connally)有一句被广泛应用的名言是“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Our currency,your problem),这实际上是要求应该更多从发展中国家的视野应对全球性问题。

理论上讲,一个完备和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功能:国际储备货币、国际收支平衡与国际资本流动及管理。从这几个角度看,当前的国际赞币体系均存在一些缺陷。这次金融危机,也促使中国对国际货币体系作更多的反思。

二、从三个视角看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一)从国际储备货币视角看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从历史经验看,以一国信用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具有无法克服的困境:储备货币发行国在实现国内目标和履行本国货币的国际职能之间往往面临艰难抉择。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美国通过大量发行美元以刺激国内需求。然而,这必然威胁到美元的价值稳定,并直接影响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和价值储藏工具的吸引力。相反,如果美元专注于履行其国际储备货币职能。那么美国的国内目标将无法实现。“特里芬难题”仍然是储备货币发行的重要约束之一,同时在储备货币国和使用储备的国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利益转移,最终还是由相对单一的国别货币来承担国际储备货币的职能。这种格局不仅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实际上也不利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平衡。因为这种几乎惟一的储备货币地位,使得国际剩余储蓄自然会选择流入这种货币,就会促使该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失衡。综合各个方面的研究看,未来的国际储备货币演变主要存在三种备选的建议:

1 重新修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储备体系

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这种可能性大概也具有最大的现实可行性,而且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恢复对美元的信心,也在客观上有助于全球金融稳定。然而从根本讲,美元能否长期维持其地位则取决于美国国际收支赤字的减少和未来通货膨胀的控制,以及由此形成的全球金融市场对美元的信心。同时,这种格局并没有改变此次金融危机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2 美元逐步失去中心地位,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短期内,虽然美元仍是主导性的国际储备货币,欧元、英镑、日元等只能是潜在的“同类竞争者”。然而根据IMF的测算,到2020年,北美、“欧元区+英国”、“金砖四国+日本”三大区域经济在全球GDP总量的份额将分别为:20%、21%、31%,这意味着届时世界将演变成大致均衡的三极。理论上,区域经济多极原是国际储备多元化最有力的促进因素。因此,从中长期来看,随着美元的不断衰落,国际储备货币格局将走向多元化和分散化。

3 创造一种新的超国际储备货币

这种主张最早来自于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设想。早在60多年前,他曾建议以30种代表性商品为基础设计――“Bancor”的国际货币。这个建议对于改进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存在的一系列缺陷具有积极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金融制度调整中。创造一个新的超货币,更需要的往往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利益平衡,以及一些原来占据有利地位的国家的智慧和勇气。从目前的情况看,权宜之计是逐步扩大SDR的作用。逐步使之发挥超国际储备货币的一些职能。

(二)从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整机制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安排

一个运转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能够调整国际收支不平衡。历史上,金本位通过“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进行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布雷顿森林体系则通过美元“双挂钩”的固定汇率安排进行失衡调节。然而。当前美元信用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在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机制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美国对经济失衡的汇率调整的效率并不高。这样一来,国际收支不平衡成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常态和典型特征。然而,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国际收支不平衡不应该长期持续。因此,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从根本上纠正国际失衡。

1 全球储蓄率结构“再平衡”

从时间序列上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储蓄失衡已是一种客观现象。自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储蓄率的分化则变得更加突出。从数据上看,1998~2008年世界平均储蓄率水平为22.5%,同一时期亚洲发展中国家、中东、美国的平均储蓄率则分别为35.1%、37.9%、15.2%。高储蓄国家超出世界平均水平13~15个百分点,而低储蓄的美国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从单个国家来看。中国2008年的储蓄率高达51.3%,为历史最高;而美国仅为12.6%,则是历史最低。尽管理论上,储蓄率的决定因素涉及到民族文化、家庭与人口结构、经济增长与收入水平等方面,并且关于全球储蓄失衡的学术研究也并没有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解释,但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警醒就是这种客观存在的全球储蓄不平衡必须得到有效纠正,否则,它将

继续威胁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2 新兴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再平衡”

全球储蓄失衡的另一面即表现为;高储蓄国家消费不足,需要出口:低储蓄国家消费过度,需要负债。目前来看,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因为依然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键阶段,投资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增长格局上仍对出口较为依赖,短期内还难以转向消费驱动型增长模式,GDP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推动。表现在统计数据上,投资占GDP的比重在过去的几十年不断上升,2008年更是达到39.7%,而美国的同期水平仅为16.6%。然而。金融危机本身既说明美国过度消费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同时也说明新兴市场的出口驱动型发展模式同样面临挑战。因此,西方国家正在考虑如何增加储蓄,减少赤字,这种转变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国内消费必须提高,内需市场必须作为拓展的重点。

(三)从国际资金流动与全球治理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安排

国际货币体系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在国际金融系统遭遇破坏性冲击时提供流动性资金支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正是为实现这个目标而设立的。IMF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国际资金借贷,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世界银行通过提供中长期信贷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然而,简单考察一下金融危机的历史,从1980年的阿根廷银行业危机、1994年墨西哥国际收支危机到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再到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发生的次数更加频繁、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危机的破坏性也更加严重。尽管IMF并没有引起危机,但是危机本身却显示了IMF应对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例如,IMF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期的表现就经常被批评,因为当时IMF非但没有加强对国际性投机资本的监控与约束,反而对实施援助附加苛刻的条件,并要求东亚国家加大紧缩力度。格林斯潘也在1999年批评亚洲没有“备用轮胎”,也没有准备足够多的外汇储备。这直接促使东亚国家形成一种逻辑,提高国内储蓄和积累充足的外汇储备,依赖自己的能力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而不是依赖于IMF或其它国家。东亚国家的这种政策反应直接加剧了全球金融失衡。2009年,面临全球性金融危机,虽然G20通过决议将IHF的资本金增加到1万亿美元,但是,这对拯救整个银行系统这~使命而言,任务还相当艰巨。更何况,IHF的资本金主要控制在几个大股东手里,而这些大股东才是全球金融稳定的关键。

因此,已经高度全球化的金融市场,客观上需要一个更能够同时体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更公平、更合理的治理结构。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中,中国需要一个真正能够适应全球化时代要求的全球治理机构,来更为积极和灵活地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促进全球金融稳定。中国最近看到有不少的研究者开始建议,把国际清算银行(BIS)、金融稳定论坛(FS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整合成统一的“国际金融稳定基金”[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bi]ity Fund,IFSF),使之成为全球监管者、全球危机管理主体以及全球最后贷款人。这种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要继续研究,但是至少表明这是改进全球治理的客观要求。

三、从金融危机看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如果从理论上来尝试进行总结的话。中国的金融体系始终以一种审慎的态度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需求,而对投机性较高的市场保持谨慎。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对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特别是杠杆率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一点与此次危机中一系列大型金融机构所具有的过高的杠杆率和主动承担的过高风险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预计,中国的金融体系在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活动时,也会始终持一种服务于实体经济需要、同时相对审慎的稳步推进的策略。

当前,在国际金融研究界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发起于美欧中心国家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预示着亚洲和新兴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的崛起,并必将在未来的国际赁币体系重构中成为重要的一极。实际上。从当前的发展程度观察,在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金融资产的规模、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等方面,从总体上说亚洲市场仍无法与美欧相比。从IHF数据看,2007年全球GOP为54.5万亿美元,经济体规模从大到小依次是:欧盟(15.7万亿)、北美(15.2万亿)、亚洲(11.8万亿,但是除去日本只有7.5万亿)。全球的金融资产,包括银行资产、债券和股票,共有229.7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421%,其中欧盟的比例最高,为GDP的549%,北美为442%,亚洲接近全球平均水平,为419%(但是除去日本只有370%)。换句话说,亚洲金融资产的杠杆水平远不及美欧那么高,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亚洲的金融市场不够发达。

在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下,中国的选择面临不少的挑战。从目前的研究看,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推进:

(一)当前的重点:通过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本土金融市场发展来促进全球货币体系的逐步改进,支持全球经济从金融危机中尽快恢复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中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前的效果来看,在及时推出的政策带动下,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基本已成定局,这对支持全球经济复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例如,中国的经济增长带动了大量的进口,对稳定全球资源市场和促进国际贸易恢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带动作用。同时,从国际货币体系平衡的角度看,中国还可以从促进经济转型和本土金融市场发展方面,来促成国际金融市场的平衡。

1 实体经济领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加速推进城市化,促进消费和内需的增长

2008年底以来中国经济的复苏,可以说完全由内需推动,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带动作用为负值(2009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1%,其中内需贡献10个百分点,而出口贡献负2.9个百分点),中国经济的内生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实际上,家庭消费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一支主要引擎,它也是中国实际GDP增长的第二大贡献因素,在1988~2007年间,家庭消费平均为每年的实际GDP增长贡了3.5个百分点,而同时期投资的贡献率为4.0个百分点。为了应对此次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促进农村地区的消费,使得中国的消费增长在危机中并没有出现明显下滑。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不平衡格局明显改善,这次经济增长中中西部地区增长高于东部沿海地

区。同时。中国通过在金融危机时期加速推进城市化。不仅有效带动了内需,而且增大了对国际市场的进口。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2 金融领域:推动本土化金融市场发展,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从特定角度看,这次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新兴市场几十年来第一次没有成为“金融风暴中心”,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西方发达国家家庭、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过度杠杆化”:家庭过度借贷和过度支出、金融机构高风险的借贷活动等。这种“过度杠杆化”本质上反映了发达国家实体部门与金融部门的不对称。金融的发展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创新背离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金融工具异常复杂,庞大的影子银行体系长期游离于监管者的视野。

然而,新兴市场的状况却恰恰相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等新兴市场实体经济发展很快,国内金融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依然需要继续赶上。事实上,正是因为中国本土金融市场不够发达,才使大量储蓄和国际收支盈余流出到国际金融市场,从而面临“资产错配”和“货币错配”风险。同时,中国特定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以及中国富有活力的增长空间,使得中国可能会在较长时期内面临贸易和资本流入的“双顺差”格局。理论和实践都表明。这种国际收支不平衡格局的校正,不可能完全依靠汇率的调整。而更多地需要推动国际收支结构的调整。从中国角度看,积极推动居民和企业的对外投资,也是一个重要的平衡策略。目前中国在居民和企业对外投资上的管制已经大幅放松,从趋势看,这种放松的空间还广泛存在。

(二)中期的重点:积极参与亚洲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区域格局的改进

全球金融动荡对东亚地区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反思和重构本地区的货币体系和金融架构,这是东亚新兴市场参与未来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必备前提。然而,从目前的情景看,东亚地区在跨国货币合作、汇率制度的选择与货币政策独立性方面要进行合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蓝图相比。东亚差距甚大。然而,此次危机同时提醒全球以及亚洲国家。东亚区域经济与货币、金融合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尽管目前东亚尚未达成正式的货币合作协议,但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东亚地区在汇率和货币合作方面其实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东亚金融危机之前,全球的产业转移,使得当时基本上所有的东亚货币都采取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美国是亚洲商品的最终消费者,美元也是亚洲最主要的贸易结算与投资货币。东亚金融危机对这种非正式的货币与汇率合作带来重创,并迫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多数国家开始积极调整,并逐步转向参考一篮子国际货币等其他形式的货币制度。更为重要的是,东亚经济体也开始尝试与本地区的其它货币保持联系。可以预测,从中期趋势看,全球储备制度将逐步从一种储备货币向多种储备货币转变,尽管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应当已经逐步成为趋势。对东亚而言,这意味着一种艰难选择,这需要东亚经济体能够在正式货币与金融市场合作方面实现大的突破。从亚洲金融界的研究看,已经出现了不少类似的研究和讨论,例如,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的中央银行,负责促使各个国家在汇率政策方面达成一致性安排,并为出现金融或国际收支危机的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发挥最后贷款人角色。还有的研究建议考虑“区域中心货币”的可能性。同时,推动亚洲本土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十分重要。

(三)长期的重点: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重建

从发展趋势看,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在迅速提高,这就在客观上需要一个国际化的货币,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必然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人民币的国际化,不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全球货币体系更为均衡也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范文第11篇

摘要: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未来走向越来越成为国际政治领域的重大议题。中国、美国和欧盟三者构成其中的主要行为体。但在货币体系、金融体系以及汇率体系这三个最为重要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子领域中, 中美欧三边关系的利益聚合、互动方式和政策诉求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中国虽然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力量有了显著增加, 但把自身的经济实力转化为金融影响力还需要一段时间。 关键词:三边关系; 货币体系; 金融体系; 汇率体系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未来走向越来越成为国际政治领域中的一个重大议题, 而中国、美国和欧洲构成其中最为关键的三大行为者。这不仅是因为此三者的经济总量及其所具备的全球影响力, 更是因为它们通常在若干重大金融议题上并不存在一致的利益并由此引发了巨大的政策差异乃至冲突。正是这种差异和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国 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基本格局。有鉴于此, 本文将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中美欧三边关系进行研究。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其实包括有多个向度的子领域, 货币体系、金融体系以及汇率体系这三个子领域是最为重要的。中美欧三边关系在这三个不同的子领域呈现出不同的互动模式。只有深入探寻在这些不同子领域的三边关系, 才可能更好地把握整体上的三边金融关系发展脉络, 并因此更好地分析未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演变方向。 一、中美欧三边金融关系的简要回顾 在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前, 中国与西方经济体系隔绝, 并不存在中美欧三方在金融领域的三边关系。只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中国相继加入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机制􀀂 􀀂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世界银行以及国际清算银行􀀂 􀀂 􀀂 之后, 三方才在金融领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互动。 1!然而,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这种三边关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三边关系, 而是美欧双边关系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中国在其中并没有多少发言权。这种状况不仅在三边金融关系中如此, 就是在中美、中欧这两个双边金融关系中也是如此。在上述两个双边金融关系中, 中国处于毫无疑问的弱势和被动地位。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国对于美欧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规则尚处于学习和适应过程当中, 另一方面,同时也更为重要的是, 中国此一阶段的经济实力以及相应的国际影响力相较于美欧明显处于劣势, 没有能力在货币金融领域影响双边关系。美欧金融关系仍然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居主导地位, 中国对其是单方面的依赖。在这一阶段, 美欧双边关系, 而非中美欧三边关系, 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中国无法有效参与, 更不用说塑造当时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重大事件了。广场协议的达成, 克林顿政府所奉行的强势美元政策, 欧元的诞生以及美欧在这一领域的博弈, 还有东亚金融危机等数次地区性金融危机构成当时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要议题。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移, 特别是在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中美欧三边金融关系出现了逐渐成形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迅速崛起: 根据名义GDP 来衡量, 中国先后超过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欧洲强国, 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经济体;2!根据国际贸易额来衡量, 中国现在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而且对外贸易总额在未来一段时间也将超过美国; 从外汇储备来看,中国外汇储备增长惊人, 在短短几年内迅速成为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拥有国。不断增加的经济实力必然会提升中国的影响力,进而改变原先那种只由美欧双方塑造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格局。不过, 虽然中国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相比前一阶段已经有了很大提高, 但在中美欧三边金融关系中仍然无法居于核心和对等的位置。毕竟无论从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还是从货币的影响力, 以及国际组织的制度惯性等方面来看, 美国和欧洲依然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决定者。中国在诸多重要的国际金融议题中, 还仅仅处于活跃参与者的角色。此外, 三边金融关系也仅仅是逐渐成形, 很难说真正形成。美国和欧洲除了一些确实与中国有关的议题上,比如人民币汇率问题或者IMF 份额调整, 其他重大议题的通常处理模式或者由美欧单边决定, 或者双边沟通协调。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则真正促成了中美欧三边金融关系的出现。本次金融危机的源头在美国, 并且迅速蔓延至全球, 包括中国和欧洲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都被深深卷入其中, 受到严重负面影响。要尽早走出危机, 仅仅有美欧之间甚至是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传统协调是远远不够的。如要进行有效的政策应对, 必须有广泛国际参与的政策合作。美国和欧洲都已经意识到此点。新兴经济体因此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大幅提高, 对国际金融事务的发言权也大为增强, 而中国无疑是新兴经济体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成员。非但如此, 这场危机所产生的一个广泛共识是原有国际金融体系存有若干重大缺陷, 其中包括国际金融体系监管不力和国际金融组织代表性不够等问题。要防止类似金融危机的再次出现, 弥补金融体系的制度缺陷以及进行相应的改革就刻不容缓。而在改革的过程中, 中国拥有不容忽视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这是各方都已经认识到的国际政治现实。至此, 金融危机改变了三边金融关系的互动图景, 中美欧三边金融关系名副其实。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中美欧三边金融关系已经形成, 但严格来说, 这还不是一个力量对称、影响力平衡的三边关系。美国依然最具影响和实力, 欧洲居次,中国位列最后。美国的金融实力和影响力确实因为金融危机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在中美欧三边金融关系中, 仍然是力量最强的主导行为体, 无论欧洲还是中国, 很难说能够对其主导地位形成真正挑战; 欧洲不仅没有抓住金融危机的有利时机缩小与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实力差距, 反而遭受这场危机的较大冲击,暴露了其在区域金融整合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等方面的固有软肋, 无法扩大世界对欧元的信心; 中国应对危机的表现可圈可点, 并且也尝试着推动人民币在结算货币以及储备货币等方面的地区化和国际化, 但毕竟起步较晚且受到较为严重的制度限制, 要想获得足够的国际金融地位, 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 二、中美欧国际货币体系的三边关系 简单地说,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在世界范围内, 各种国家货币之间的关系。在金融危机以前, 三边货币关系的特点是美元无论从储备货币、结算货币或是投资货币角度衡量, 都是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货币。欧元不能够对美元形成真正全球挑战, 更多的只是一种地区性的货币。受希腊等地区内国家的信用危机冲击, 其世界地位甚至更加不稳固。中国人民币仅仅限于国内使用, 无法对美元或者欧元产生实质影响。二战后美元一直是最为重要的国际货币, 事实上充当了世界基准货币的角色。 4! 这种基准货币的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作为一种结算货币, 美元在全球外汇交易中, 占据了86% 的份额。 5!在国际贸易中, 美元也是最为主要的结算货币。作为一种储备货币, 21 世纪以来的绝大多数年份, 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当中的比例在63% 左右甚至以上。除了欧元区的周边地区之外, 世界主要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也主要和美元挂钩。尽管欧洲的经济总量大于美国, 欧元自出现以来确实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但迄今为止欧元在全球范围内并没有竞争过美元。与美元相比, 欧元的发展有如下几点弱势:有限的经济增长前景。欧盟的经济总量略强于美国, 但其经济增长后劲不足, 总量将会被美国赶上; ∃ 缺乏统一的金融体系, 各国金融体系未能深度融合。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三足鼎立, 都是欧洲重要的金融中心, 却没有发展出一个真正的中央银行;% 欧洲经济整合尚欠火候, 无法形成真正的整个区域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机制;不仅欧洲自身, 其他国家在安全领域也大大需要美国。 金融危机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美国经济步入了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衰退。为了应对危机, 美国政府大举借债, 形成屡创纪录的财政赤字以及负债。如此的债务负担将使美国经济的未来竞争力和美国政府的债务偿付能力遭受质疑, 这直接影响着基于信心基础的美元国际地位。此外, 金融危机的爆发还促使世人反思把美元作为全球主要货币的风险性。逻辑很简单, 一方面, 危机肇始于美国, 美元由美联储发行而流通于全世界。源于美国的危机会迅速传导到其他地方, 从而带来巨大风险。另一方面, 美国可以借助受其控制的美元来转移危机应对成本, 让其他国家共同承担。正是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元国际主导地位的潜在危害, 无论是欧洲或者是中国都对美元颇有微辞。欧洲的代表是法国。法国总统萨科奇曾公开明确表示他将寻求创造一个不再仅仅围绕美元的新国际货币体系。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则发表了∋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一文, 直指美元作为全球货币的弊端。如果在欧洲和中国的共同作用下, 中国选择放弃美元转而支持欧元, 那么美元的国际地位很可能会遭受致命的打击。然而, 尽管中国期待欧元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并不认为事实会如此。最近欧元区不少国家的信用危机的爆发给欧元的前景蒙上了不小的阴影。同样重要的是, 考虑到中国当前的外汇资产组合, 中国政府即使有意增加欧元储备和适度减少美元储备, 也不希望美元国际地位过度受损。这主要是因为美元在现阶段丧失国际地位并不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据统计, 中国当前所持有的美元资产在1. 5 万亿美元左右。美元丧失国际地位意味着其将会大幅贬值, 并因此导致中国所持有的巨额美元资产面临巨额损失。这显然不是中国愿意看到的。 中国也抓住金融危机的有利时机, 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推动人民币地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这不仅是防范美元或者欧元风险的需要, 也是中国经济实力上升对本国货币提出的必然要求。人民币地区化和国际化的具体政策主要表现在人民币的储备功能和结算功能两方面。在储备功能上, 中国央行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已经与6 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 总额达到6500 亿元人民币。在结算功能上, 中国政府从2009年初开始在国内部分地区与香港、澳门以及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中试行人民币结算。尽管人民币初试身手, 但在现阶段其对欧元和美元都不构成实际挑战。一方面, 人民币国际化现阶段仍处于初始的阶段, 无论是规模还是重要性尚不具备和欧元以及美元竞争的实力。另一方面, 人民币目前仍不可兑换, 资本项目没有开放, 这极大地约束了人民币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相比于金融危机以前, 金融危机之后中美欧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互动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对美国而言, 要继续维护美元的国际地位, 不允许有其他货币能对其形成真正挑战, 其主要关注对象是欧元, 而不是人民币; 欧洲的利益是进一步推进欧元在本地区与周边地区的使用, 提高其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份额, 并不满意美元的绝对主导地位; 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还会继续推进, 但在短期内无法对欧元以及美元现有的地位产生真正的实质影响。美欧关系仍是三边货币关系中的最重要双边关系, 但中国力量上升的趋势明显。中国在现阶段的重要性不是体现在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的直接挑战, 而是其在理论上可以凭借其巨额外汇储备和经济实力作为一个关键性的平衡角色, 来改变美欧两方在货币体系中的相对力量。不过, 考虑到中国购买巨额美国国债的事实, 中国在政策选择上不得不偏好美元, 这形成了天然的中美货币同盟, 使得欧元处于不利地位。 三、中美欧国际金融体系的三边关系 和国际货币体系主要着眼于各国货币之间的关系不同, 国际金融体系的主要关注对象是国际金融组织,比如IMF、世界银行和国际清算银行等。此外, 各国中央银行、金融业以及在国际金融领域活动的各大私人金融机构也包括在内。在国际金融体系中, 中美欧三边关系最为集中地体现在IMF 的改革上。金融危机爆发以前, IMF 的改革已经被广泛讨论,并对其改革的必要性有了一定的共识。 13! 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凸现了IMF 改革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作为被赋予监管国际金融体系重大责任的IMF, 它既不能就本次危机的爆发及时准确的预警, 也不能在应对危机的初期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和资源, 从而客观上导致了危机的进一步全球蔓延。在这种情况下,改革IMF 的呼声愈发强烈。所以, 问题不是改或者不改, 而是如何改。美国和欧洲从自身在IMF 已经既有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出发, 希望采取的是强化IMF 的政策改革路径。问题在于, 在是否强化IMF 作为全球金融体系更有力的监管者方面, 美欧必须得到其他国家, 尤其是在全球经济版图中越来越重要的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支持。为此, 美欧借助各种重要场合, 特别是G20 峰会来实现此政策诉求。在美欧的大力推动下,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基础的现有主要国际金融机构在未来的国际金融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这一点已经在迄今为止的三次G20 峰会中得到了确认。中国同意加强IMF 的作用当然是有合理条件的,即必须增加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在IMF 中的代表性。所以, 与支持IMF 同时推动的, 还有中国在未来国际金融体系中对更多话语权的追求, 特别是在IMF中的份额提高。增加了中国等国家的IMF 份额, 就必然意味着某些国家在其中份额的减少, 特别是美国和欧洲。在当前的IMF 份额中, 美国和欧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按照IMF 的统计, 美国的份额为17. 1% , 欧洲国家的份额累计为32. 4% , 而中国只有3. 7% 。 14!如果说按照GDP 的规模来衡量, 美国在IMF 中的份额比重尚可说大致相等的话, 那么欧洲在IMF 中的份额要大大超过其GDP 的比重, 明显缺乏合理性。而中国的IMF 份额要显著低于其GDP, 严重不合理。所以在逻辑上, IMF 改革确实也要降低美国和欧洲的份额, 提高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份额。这就涉及了IMF 改革的核心问题􀀂 􀀂 􀀂 份额改革问题。作为既得利益者, 美欧并不情愿放弃这种份额方面的优势。虽然不情愿, 但中国已经和其他重要新兴经济体联合起来, 就IMF 份额改革问题表达了态度非常鲜明的立场。在2009 年9 月举行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金砖四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 与会国家提出) 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对于确保全球经济稳定和平衡发展至关重要。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而言, 影响两机构合理性的问题主要是份额和股份的不公平分配。在此情况下, 让渡部分份额是美欧必需的选择。对美国而言, 由于根据现有IMF 议事规则, 重大事项必须有85% 以上的投票权方能决策实施, 所以美国必须至少要保有15% 以上的份额才可以继续维持它的一票否决地位。这意味着它的份额放弃幅度十分有限, 因此美国试图施压让欧洲来承受份额的减少。在G20 匹兹堡峰会召开前, 美国政府曾提出过两个改革IMF 的具体政策建议。第一, 从发达国家转移5% 的份额到重要的发展中国家。第二, 把现有IMF 董事会的24 席缩减至2012 年的20 席。无论是上述两个方案中的任何一个, 都会损害欧洲的利益。 16!为了取得欧洲在份额上 的让步, 美国认可欧洲提出的对金融机构加强监管的倡议。根据计划, IMF 份额新一轮改革的结果在2011 年 1 月之前应该会水落石出。若不出意外, 中国以及其他一些新兴经济体份额将会在此次调整中获得较大幅度的提高。虽然这样的调整无法根本上挑战美国的15%否决权以及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IMF 中的最大份额,但这是一个趋势, 说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发展, 中国在未来的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这是一种机制化的承认。值得注意的是, 在新一轮份额调整中, 虽然单凭中国一国仍然无法调整美国和欧盟的否决地位, 但是如果) 金砖四国∗在份额调整之后的总体份额若能由当前的9. 8% 上升至15% 以上, 并且可以形成某种程度的) 份额联盟∗, 那么将会改变目前IMF 中只有美国和欧盟才可以对重大事项具有否决权的现状, 从而改善中国在中美欧三边在IMF 中的地位。 四、中美欧汇率体系中的三边关系 汇率体系中的三边关系是指美元、欧元以及人民币各自的汇率政策及其之间的汇率关系。严格来说,它应该属于货币体系的一个组成领域。但考虑到它的重要性以及议题的相对独立性, 可以把它列为一种单独金融关系。在三边汇率关系中, 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人民币汇率问题。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其对美出口连年迅速增长, 对美贸易顺差也不断扩大, 受此影响, 美国国内对中国政府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指责开始不断出现, 认为被人为压低的人民币汇率是导致美国对华巨额贸易逆差出现的关键原因之一, 因此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经过慎重权衡, 中国政府不仅决定在2005 年7 月21 日让人民币升值2% , 而且以此为起点, 开始了人民币缓慢的升值过程。问题在于, 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和速度并不让美国满意, 美国国内继续把其对华贸易逆差视为过低人民币汇率的结果, 希望中国政府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为此, 美国政府此后仍不时采取多边、双边和单边的各种措施来继续压迫人民币升值。与美国对华的巨大压力不同, 欧洲在最初阶段并没有加入共同施压的阵营。这是因为当时最主要的经贸摩擦是中美摩擦而非中欧摩擦。直到2007 年, 中国对欧盟出口才超过对美出口。 17!但随着中国对欧出口的逐年增加以及对欧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 欧盟也开始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对华提出要求。可以观察到的是, 在2006 年举行的中欧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上, 人民币汇率尚不构成重要议题, 但在2007 年, 欧洲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制度以及人民币汇率本身的关切便急剧上升。造成态度转变的关键原因在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的变化。该年, 人民币对美元、港币、英镑和日元都有不同程度的升值, 升幅分别为6. 83% 、7. 07% 、5. 01% 和2. 37% 。然而, 人民币对欧元却有贬值, 贬幅为2. 85% 。在2007 年11 月份, 由于美元大幅度贬值, 人民币对欧元贬值一度接近7% 。 在欧盟看来, 其对中国贸易逆差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国政府制定了事实上的人民币紧盯美元的汇率政策, 由于当时美元对欧元大幅贬值, 变相使得人民币对欧元也大幅贬值。人民币对欧元的贬值在阻碍了欧盟产品对华出口的同时, 还增加了中国产品对欧盟的出口, 导致欧盟对华贸易顺差急剧扩大。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曾在2008 年年初表示, ) 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得到了提高, 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人民币对欧元出现了贬值。对此, 我们希望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能进一步加大, 要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 19!这是欧盟高层在人民币汇率上发出的清晰信号, 希望人民币对欧元和美元能够一视同仁, 放弃只对美元升值、对欧元贬值的策略。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 美欧不仅通过双边机制分别对中国施加影响, 而且联合起来, 希望集两家之力共同采取措施来塑造人民币政策。G7 是美欧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对华施压的主要平台。自2007 年之后, 美欧在人民币问题上形成了较为一致的态度, 即要求中国政府加速调整人民币汇率机制, 使人民币汇率更具弹性。2007 年2 月10 日在德国埃森落幕的G7 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发表公报中, 甚至公开点名中国, 表示) 对于那些有着巨大且不断增长的经常帐户盈余的新兴经济体, 特别是中国来说, 我们希望其有效汇率加大波动, 以促成必要的调整。金融危机爆发后, 一方面由于全球经济的重点在于应对危机, 人民币汇率问题在美欧的对外经济议程中不具备以往那种议题重要性, 另一方面由于在此过程中美国特别需要中国的合作, 而中国担心人民币继续升值会严重损害中国经济, 因此坚决反对在人民币汇率上做出让步, 所以美国和欧洲在金融危机期间并没有把人民币汇率问题作为对华政策重点。随着全球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 汇率问题在中美欧三边金融关系中的重要性和敏感性重新增加。首先, 经济复苏前景总体看好, 美欧对中国在宏观经济领域的政策需求开始下降, 因此可以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敲打中国。其次, 在金融危机爆发的诸多原因中, 美欧很多专家认定中国政府的人民币政策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 人民币汇率过低确保了中国出口的优势, 进而造成相关国家贸易逆差增加, 导致了全球经济失衡的出现。所以, 要实现全球经济平衡增长, 避免未来类似危机的爆发, 中国人民币汇率政策应该要调整。最后, 美国政府出台的若干经济刺激方案尽管推动了经济增长, 但就业率并没有显著提高。因此, 美国政府力图通过推动本国产品出口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这在政策逻辑上就希望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将来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将面临美欧更加大的压力。事实上, 进入2010 年以来, 美国政府已经开始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重拾施压态势。美国国会也提出了严厉的人民币汇率议案。与反补贴和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相比, 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显得一劳永逸。只有在这种人民币升值、美元相对贬值的汇率变化下, 美国产品才会有机会更为容易和更多地出口到中国。所以, 中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所面临的压力, 将会长期 存在。中美欧三边在汇率问题上, 人民币汇率问题贯穿始终。在该领域的三边关系中, 美欧构成较为一致的利益和政策结盟, 中国是被施压的第三方, 处于被动和防御的位置, 美欧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进行合作, 期待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产生有实质效果的影响。中国从实际情况和自身利益出发, 在该问题上不会轻易妥协, 还会和欧美两方进行长时间的博弈。 五、结论 以差异和冲突为显著特征的三边金融关系并不是固化的, 而往往以变化着的形式出现。在所有可能引发变化的诸多因素中, 议题的变化最为关键。三边金融关系的利益聚合、联盟对抗、表现形式和互动方式明显随着议题的变化而发生重大变化。在中美欧三边金融关系的主要领域中, 美欧仍然是其中的主导者, 此两者的利益、立场和政策能够更多地塑造某一金融议题的走向。而在美欧双边金融关系中, 美国又比欧洲更为强势。这是因为无论是从货币影响力, 还是综合实力来看, 美国都要超过欧洲。美欧两国之间虽然有矛盾, 但正常情况下这些矛盾能够在一定的机制下得到协商和解决。金融危机的出现凸显了中国的重要性, 中国的相对实力确实在迅速上升, 影响力也在迅速扩大, 甚至在某些领域能够维护自身利益, 抵制欧美的压力和诉求。但客观地说, 无论是与美国或者欧洲相比, 中国在国际金融三边关系中并不是对等的一员。即便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美欧差距越来越缩小, 但在国际金融体系自身运作􀀂 􀀂 􀀂 国际机制由美欧掌握的制度惯性之下, 中国政府把自身的经济实力转化为金融影响力还需要一段时间。与中欧金融关系相比, 中国和美国的金融关系要更为密切, 利益也更为攸关。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和美国而非欧洲形成了更为密切的经贸 联系。美国不仅在很长时间内曾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而且至今仍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国。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密切的贸易关系引发了密切的金融关系。另外, 在欧元出现以前, 中国的人民币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只能与美元挂钩。这种情形延续至今日, 进一步产生了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的金融关系。但是, 随着中国对美国出口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比重的下降, 以及欧盟在中国出口中的比重的增加, 货币跟着贸易走, 中国和欧盟的金融关系会比以前更为重要。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范文第12篇

摘要: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给2008年打上了历史性标记。世界经济也随之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如今,世界经济回升,但我们必须正视一个问题,那就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各国只有通过加强对危机的反思,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建立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推动世界经济更深层次的发展。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体制性改革

一、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国际货币体系是规范国家间货币行为的准则,是世界各国开展对外金融活动的重要依据。它的形成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惯例和习惯演变而成的,这种体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当相互联系的习惯或程序形成以后,一定的活动方式就会得到公认,当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共同遵守某些程序或惯例时,一种体系就发展起来了。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就是这样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种是通过国际性会议建立的,如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显然,这种体系具有主要是通过有约束力的法律条文和在短期内就能够建立起来的特点,尽管这种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不过这样的体系也不能完全排斥某些约定俗成的传统做法,是现行的法律与传统的习惯相结合才具有生命力与效力。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和现行的牙买加体系就是通过这种途径建立起来的货币体系。无论是通过哪种途径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都是世界经济发展客观的历史的必然产物。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1.确定关键货币作为国际货币

2.确定各国货币的比价

3.货币的兑换性和对国际支付所采取的措施

4.国际结算的原则

5.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6.国际收支的调节

(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1.金融全球化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金融全球化下,信息跨国界的传播和现代化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国际资本流动加速,国际金融市场规模扩大,各国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然而,金融全球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和运行格局,并使得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无法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在“牙买加体系”的基础上逐步演化而来的,也被称为“无体系的体系”,它既没有同一的汇率安排,也没有明确的本位货币,各国的经济政策行为也难以受到约束。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爆发的多次金融危机,究其根源就是金融全球化与国际货币体系矛盾的凸现。金融全球化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引发很多问题,归纳为三点:①导致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加剧。②导致国际储备供求矛盾深化。③导致国际收支调节混乱。

金融全球化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矛盾运动使得对货币体系的改革显得尤为迫切,使对制度的改革成为一种必然。

2.金融危机彰显出当代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层次缺陷

危机的发生本身具有偶然性,但发生危机却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或者说,世界某个角落的某个缺陷,在过度供应的美元滋润下过度发展,最终破灭引发危机。而追求美元的过度发行,进而推动金融资产的膨胀,又是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能免费享受的午餐。危机出现的必然性,是由现在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决定的,同时也是美国过度利用这个体系缺陷为本国经济服务的必然结果。

也正是因为金融危机所暴露出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性制度缺陷,即全球治理结构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失使得在后危机时代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

(一)美元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与霸权地位

在美元本位制下,国际储备货币的供应主要依赖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尽管,美元与黄金不再挂钩,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并没有变,美国的货币政策不再受约束。于是,当美国与世界的利益一致时,它会做出好的决策,当美国与世界的利益不一致时,它只会选择对本国有利的政策。这就造成美国能够超前消费,同时却不受制约。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以美元为核心,由美联储肩负美元货币发行和货币监管等职责。

美元的过度发行造成国际市场上美元泛滥,大量过剩资金充斥于全球金融市场,成为全球金融不稳定乃至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根源。

(二)现行国际金融组织体系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国际货币金融组织体系主要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等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构成,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自它们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正式运行所采取的国际金融制度与货币政策就存在缺陷,当时是以美国和英国两个方案为核心,反映发达国家的利益,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金融、货币协调和世界银行贷款方面的决策权操纵在美国、英国等10个发达国家手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领导权被西欧国家所控制,世界银行的领导权长期由美国把持。

(三)现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

1.监管理念上过分依赖市场的力量

2.经济金融活动的全球化与金融监管的国别化的矛盾日益突出。

3.金融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机制不健全,相关国际组织以及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缺乏有效协调。

4.监管体制上存在漏洞。

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构想

(一)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首要任务是着力推动改革特别提款权的分配,考虑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实现对现有储备货币全球流动性的调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改革不合理的份额制,应综合考虑一国国际收支状态和经济规模来调整份额,以此来降低某些经济大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绝对控制;另一方面继续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金份额,扩大其资金实力,以便有足够的可动用资金来应对危机。

(二)完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和作用

1.强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终贷款人的职能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缺乏一个国际的最终贷款人,显然是难以应付国际货币危机的。在增强IMF 资金实力的基础上,扩大其援助的范围,增强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2.IMF实施资金援助应考虑成员国经济长远发展

这就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改变将短期内恢复受援国偿付能力作为唯一目标的做法,并把重点放在危机防范而不是补救上。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测和信息功能。当成员国经济出现问题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义务对成员国内经济政策提供建议,并为投资者和市场主体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3.提高发展中国家在IMF等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改变过去由少数发达国家垄断国际金融话语权的状况,扩大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参与权有利于国家之间协调与合作效率的提升。

(三)建立和完善国际金融监管机制

要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制定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标准、预警系统和风险防范体系,共同关注和追踪跨国金融活动和资金流动,着重对跨境短期资本流动进行统计与监测。

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某些国际性银行经营转移到管理不严的离岸避税港,以便规避国内的管理和监督,这无疑中增加了资本无序流动的风险。因此,对银行的跨境监管是国际监管体系的重要内容。

(四)开展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国际金融组织之间应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汲取本次金融危机教训,改变“监管越少越好”的理念,在承认市场治理作用的同时看到其盲目性,主动加强监管,消除金融监管真空,特别是加强对信贷金融机构,即中介服务机构等非传统对象的监管,并加强国际监管协调。

总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一个被国际社会热议了半个多世纪但仍无结论的问题。改革将是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将取决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力量综合实力的增强,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和减少外汇储备结构中对美元过度依赖。

虽然阻力很大,过程漫长,但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呼声,有利于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发展。因此,这项改革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这项改革的道路虽然曲折,但是前途必将光明!

参考文献:

[1]牛铁航. 论国际货币体系失衡及中国对策[J]. 南京社会科学 , 2009,(03)

[2]姜波克. 国际金融新编[M]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 :88 - 100.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金融危机,汇率,人民币区域化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了专门委员会研究国际货币制度改革问题。1976年1月,参与专门委员会的20个国家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的会议上签订达成《牙买加协议》,奠定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基础,因此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也被称为“牙买加体系”。《牙买加协议》的要点可以归纳如下:一是黄金非货币化,以及强调特别提款权(SDR)的国际储备地位。二是允许会员国自由选择、制定和调整汇率,使浮动汇率合法化。三是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的总份额,扩大基金组织在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困难和维持汇率稳定方面的能力。

实际上,《牙买加协议》签订后,国际货币体系并未完全按照其规定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自由选择汇率制度的规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汇率制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汇率政策也成为一些国家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手段之一。另一方面,特别提款权并未取代美元成为新的国际货币,美元保持着其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它既是全球范围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也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需要指出的是,美元在“牙买加体系”中主导地位的确立,是各国政府和交易商、投资者的选择,而不是像在布雷顿体系中一样作出明确规定的。从相关参与方享有对汇率制度、储备和结算货币等的自由选择权这一角度来说,“牙买加体系”可以概括为“无规则”的体系。实际上,随着欧元的推出以及欧洲央行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地位逐步确立并呈上升趋势。这一变化从IMF对各国官方储备的统计数据中得到清晰反映,从2000年末到2008年第二季度末,在可明确币种的官方外汇储备部分中,工业化国家的美元储备比率从73%下降到68%,欧元储备比率从17%上升到23%,发展中国家的美元储备比率从70%下降到59%,欧元储备比率从19%上升到29%。

二、金融危机对美元国际主导货币地位的影响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无疑是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又一次重大冲击,这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一是危机使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进一步下降。计量研究的结论认为,主导货币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其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会变化1.33个百分点。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份额的下降无疑会对美元的主导货币地位产生影响。二是美国金融体系的调整降低了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三是危机使美国中长期通胀前景不利于美元的稳定。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次危机仍不足以从根本上动摇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元作为国际主导货币的地位仍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际货币体系向美元和欧元双极化演进还有一段路要走。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当前的金融危机并不只是美国的危机,而是全球经济的危机。不仅美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欧盟、日本经济受打击的程度丝毫不亚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甚至先于美国进入了衰退。因而在这场危机中,欧元金融资产的安全性并不高于美元资产,美元传统上作为危机资本避难所的角色没有改变。这也是近期美元对包括欧元在内的多数货币不贬反升的主要原因。

其次,欧元区金融市场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在与美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欧元区金融市场的深度与流动性与美国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欧元区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也尚未完全实现,跨境金融交易与服务的成本高,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收益率。这些都制约了外部投资者持有欧元资产。

第三,欧盟发展中的一些长期问题也影响着欧元的吸引力。欧盟的长期经济增长率要低于美国,并面临着比美国严重得多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欧元资产的长期收益率。此外,欧盟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联合体,其政治一体化进程顺利与否也对其货币的国际影响有很强的关联,欧元的不确定性也因此增加。

第四,历史经验表明国际货币体系中主导货币的转换常常滞后于经济实力的转换。长期以来没有任何一个使用单一货币的经济体规模接近美国,这也是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美元危机,但美元的主导地位仍难以撼动的重要原因。美国经济如果持续出现问题,美元主导货币的地位是有可能被替代的。但从历史经验看,这种替代的过程很漫长并往往伴随着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

总体而言,当前金融危机对美元和欧元地位的影响目前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两大经济体谁能够率先走出危机,实现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增长重返正轨,谁就能够在主导货币的竞争中占有先机。

三、我国的对策--积极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

(一)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面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这一变化与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我们应抓住机遇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通过适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降低我国在对外贸易、储备等方面对美元的过度依赖,以保持我国经济、金融的稳定。

人民币适度国际化对中国经济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减少美元汇率波动对我与周边地区贸易的干扰。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我适度降低外汇储备规模,实现资源更有效率的使用,减少巨额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制约,并降低储备自身的风险。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降低中国出现货币危机的风险,并有利于金融机构和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解决债务与收益货币不匹配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稳定,对提高国民福利也有所助益。

当前,人民币区域化的条件也日趋成熟。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为人民币区域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巨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有能力参与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的建立并在其中起到相对主导作用,也有利于提升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人民币的信心。同时,我国有着与其他亚洲国家密切的贸易联系,对亚洲其他地区保持着较高的逆差。2007年中国进口总额的近40%是与亚洲国家的贸易。而且,人民币对内对外的币值均总体稳定。实际上,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已经呈现出加快的趋势,在东南亚部分地区已经成为“硬通货”。“牙买加体系”所具有的“无规则”的特点和近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呈现的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也为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空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各国反思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美元霸权的弊端,对于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二)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对策建议

1、建立有利于实现人民币区域化的各类机制

第一,与主要贸易伙伴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签订有关人民币流通的合作协议,逐步扩大人民币作为对外贸易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的比重和范围。

第二,实行人民币在资本账户某些项目下的有条件兑换。

第三,建立多元化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包括尝试允许境外人民币到境内直接投资、允许用境外人民币支付我国出口商品货款等。

第四,与区域内国家和地区建立信息交换和统计监测的合作机制,加强对人民币非法和突发性流动的监测和控制。

2、推动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

为了有效促进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应充分运用香港作为亚洲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优势,将香港发展成为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一方面,作为亚洲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经过多年发展,其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及监管制度都相对完备和规范,金融人才聚集,对于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有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这有利于帮助人民币离岸业务加快发展,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另一方面,承接人民币离岸业务,加强与内地的经济金融联系,也有利于香港分享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提高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3、加快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

金融机构走出去、发展海外业务是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的战略必然选择,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开放。通过金融机构走出去,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能够将业已形成的周边地区人民币流通纳入正规的银行金融服务体系,降低不规范的流通方式给交易者带来的风险,促进人民币流通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同时也有利于对人民币境外流通状况的监测与分析。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美元霸权;世界货币;区域货币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f2009)03-0032-04

肇发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在重创美国本土经济的同时,也通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传递到世界各国,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世界经济蒙受了重大损失。本次危机突显出当前国际货币体制的弊端,同时也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提供了重要契机。

一、美元霸权与全球金融危机

(一)美元霸权与特里芬难题

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上世纪七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不再承担充当世界货币的协议责任,但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资产交易和世界外汇储备中仍然保持着绝对优势地位。目前美元在IMF成员国官方持有的外汇储备中约占65%,在全球外汇交易和贸易结算中的份额近70%。在国际债券的发行中占近50%。世界性通货的缺乏使美元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货币,其在贸易结算和储备中的优势,使其它国家长期以来形成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为了避免本国货币在解除管制的市场上遭受投机性和操纵性攻击,各国央行必须持有相当规模的美元储备预防本国货币遭遇流动性危机,对美元储备的需求为强势美元提供了内在的支持,而源于地缘政治建构的石油用美元标价,也进一步推动了美元霸权,形成了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核心的中心――框架。

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资产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若美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逆差。必然影响美元信用,引起美元危机;美国若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会断绝国际储备的来源,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该矛盾原是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作为唯一的国际货币的信心与清偿力之间的冲突。也称“特里芬难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仍然事实上在延续的美元本位制缺乏黄金或强大的经济支持做后盾,又缺乏相应的国际货币体系规则的约束。美国仍然需要为世界各国提供绝大部分的国际清偿力和国际储备的来源,信心与清偿力的“两难”仍然困扰世界经济金融,这被称为“新特里芬难题”。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牙买加体系下的美元被赋予了世界通货的特权,却不必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解除了原来附加在美国身上的对于货币发行和汇率调整的约束。通过对这一约束的解除,各国可以获得更多的美元,在国际清偿力方面的供给限制得到缓解,而对于核心货币的信心则由原来依赖于美国的黄金储备量转为依赖于美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处于全球关键货币位置上的美元越来越处于冲突的状态:一方面美国通过扩大贸易逆差获取更多的国外资源和财富。客观上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全球贸易和各国对国际储备资产的需求,另一方面美元发行量的扩大引起美元的潜在贬值危机。这一冲突为以世界货币为根源的金融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

(二)美元本位制的边际效应递减与美国金融危机

在国际货币制度由黄金本位制逐渐过渡到信用本位制过程中,美元发挥了重要的承接与主导功能,伴随着黄金淡出,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由美元本位制的巩固稳定到衰败退出的过程。从二战结束至今,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到1971年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前为第一阶段,该阶段实行美元一黄金本位制,各国货币通过与美元挂钩间接与黄金挂钩。美元的境外发行受到黄金储备的约束:从1971至2002年欧元发行前为第二阶段。该阶段美元的发行不再受黄金储备量的限制,同时保持着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美元本位制时期;第三阶段是自2002年至现在,欧元的投入使用破坏了以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统一性,而与此同时。美国势力的相对削弱和新兴国家争相推动本国货币进入国际储备货币领域的努力加剧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均衡。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结束了之前各利益集团货币竞相贬值的局面。美元的霸主地位客观上起到了维持国际货币统一性的作用,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保证了世界经济在随后近30年时间内的稳定,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美元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弥补了国际清算能力的不足,较大程度解决了由于黄金供应不足带来的国际储备短缺问题。1948-1971年,世界出口年均增长率为8.4%,远高于战前1913-1938年0.7%的水平。

失去外在约束的美元发行在补充国际清算手段的同时,也带来了美元信用泛滥的风险。美元本位制使美联储拥有世界中央银行的权利,没有黄金做后盾的美元和没有国内储蓄支持的美国国债的过度发行制造了全球范围内的信用泡沫。美国自1992年开始新一轮的经常账户逆差以来,逆差从1992年的501亿美元大幅增长至2006年的8567.55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也从0.8%上涨到了6.5%。这意味着美国吸收了世界约75%的总顺差,同时,净对外债务已累积至25396.26亿美元,占当年GDP的19.25%。美国以“双赤字”为依托建立起超前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当美国的信用无法维持透支消费的增长时,巨大的信用危机问题便得以暴露。次贷危机正是美国长期滥用美元信用的必然结果,它的本质是美元危机,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美元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强弱对比的变化和新特里芬难题的存在,使美元本位制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初始效应逐渐减弱,其负面影响如涟漪般荡漾开来。战后美元经历了两次由盛转衰的里程碑事件,第一次是上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贸易逆差的扩大,大量黄金外流。导致美国黄金储备急剧下降,于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外宣布美元停止官价兑换黄金。美元大幅下跌,各国也纷纷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分崩离析。第二次是自2001年至今,美元指数的贬值态势长达7年之久。美元相对于世界其他主要货币持续贬值,带动美元的真实有效汇率下降约30%。直至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加强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颓势,成为美元由盛转衰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三)被美元绑架的全球经济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不断地在全球倡导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通过金融创新和美元的强势地位,向世界输出美元,输入实际资源。获得巨大利益,并使全球经济与美国高度联动。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把美国政府对国民的社保欠账等

所有隐性债务加在一起,实际债务总额达53万亿美元,在规模上与当年全球GDP54.3万亿美元大体相当,这意味着美国的债务额等同于全世界居民一年创造的财富。在美元实际上充当世界货币的状态下。美国利用美元的霸权地位获取大量的铸币税收益,并可以通过美元贬值逃脱和减轻国际债务。同时远离外汇风险和外债危机的伤害,而国家则更多地承担了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的成本。作为中心国家的美国。经常拒绝履行自己维持系统相容性的责任和义务。这集中体现为该体系下多次爆发的货币金融危机。上个世纪90年代,这种制度失衡不断地通过各种危机、冲击或动荡表现出来,过去20年间共有36个国家和地区爆发了41次金融危机,另外全球有108次金融体系的“严重问题”。如此多的区域性金融危机实质上都是对由现存国际分工和国际货币体系所累积的矛盾的缓慢释放。美元霸权所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最终通过顺差国进行单边调整得以恢复。

进入牙买加体系以来,美国的对外经济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的特征:即逆差一贬值一平衡一逆差。这一经济循环体现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必须保持逆差为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绝大部分的国际清偿力,而由美国的大量逆差积累下来的国际经济失衡最终以金融危机的形式爆发。最终的解决途径是美元的相对贬值;之后世界经济达到一个短暂的平衡期,再进入下一个循环。每次周期所不同的只是出现经常项目顺差的国家各有不同。上世纪80年代时,日本和主要欧洲国家是造成美国经济帐户逆差的主要顺差国,90年代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其顺差国的重点转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美国作为世界货币的发行国。其货币政策具有国际主导权,拥有向世界输出货币的特权。并可以把汇率和经济调整的责任转移到国家。上个世纪80年代以日元升值为发端的日本经济萧条和本次金融危机中中国所面临的出口战略调整遵循的是相同的历史逻辑。

这样。在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形成美国与国家间如下的资本与贸易循环:美国通过贸易逆差占有其他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各出口国获得的大量美元又以购买美国政府和公司债券的形式流回美国。世界各国一边将大量的资源和商品输送去美国,一边共同为维持美国货币的竞争力而做出让步和努力。美国的逆差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顺差形成全球性外部经济失衡,每一个因对美顺差而承受升值压力并最终爆发危机的国家成为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牺牲品,结果只是阶段性地释放了由全球经济失衡和货币体系的扭曲所带来的压力,本次金融危机的重心在美国,使危机的破坏力和波及面更深更广,被美元绑架的全球经济越来越难以通过局部调整来得以恢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成为愈加紧迫的任务。

二、美元衰退催生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格局

美国金融危机全面暴露了美元体系的缺陷。世界各国都在作脱离美元的准备,这无疑将引发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重新洗牌,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将体现更多和益主体的诉求,经历由单一的美元主导格局逐渐向核心货币的多元化过渡。竞争化货币格局逐步代替当前美元霸权体系,多元化态势变得更为明朗,各区域货币合作进入加速轨道。

(一)欧元成为美元最具竞争力的潜在对手

自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确立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元在占有霸权地位的同时,也一直处于下行的发展态势中。欧元面世挑战了美元的单一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成为美元最具潜力的竞争对手。IMF统计显示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例从1999年的71%下降到2007年底的63.9%。同期欧元的比例从17.9%上升到2007年底的26.5%。自欧元投入流通以来,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了近70%。如果把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看,欧盟的经济总量和美国接近,都是14万亿美元左右。欧元在国际交易中已约占五分之一的份额。欧元的诞生从实践上验证了超国家货币建立的可行性。目前欧元区已具有15个成员国,并继续保持东扩和南扩的趋势,欧元区的发展前景极其广阔。欧元近十年的发展印证了区域货币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当中的重要作用,欧洲货币经济一体化推动了区内政治一体化。政治联盟使欧洲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打造了地缘政治新格局。

(二)东亚地区加速区域货币合作进程

在亚洲地区,由于政治经济及宗教等方面的巨大差异,难以在大范围内形成完全统一的区域货币。经历1997年金融危机后,东亚各国充分认识到作为非世界货币的汇率风险,以及共同应对流动性危机的需求,加速了金融货币合作的步伐。2000年《清迈协议》和2003年“亚洲债券基金”的建立使亚洲金融合作从构想变为现实。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东盟10国及中、日、韩三国决定将原计划的300亿美元亚洲共同储备基金提高到1000亿元,为未来亚洲区域货币的产生奠定了初步基础。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发展放慢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成为除欧盟外最有可能追上美国的国家。在未来20至30年内,中国经济总量可能与美国、欧元区并驾齐驱,甚至可能超过这两个经济体。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贸易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金融环境的逐步改善,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条件正在不断成熟,必将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货币。

(三)海湾地区统一的货币联盟建立

作为有特殊政治经济意义的中东产油国,也在国际货币改革方面用自己的方式体现更多的利益诉求。海湾地区拥有全球64.5%石油储备量,是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长久以来受制于石油以美元标价,中东经济受到美元以及美国经济外部性的剧烈影响,摆脱美元约束及更好地体现自身资源价值的需求,趋使中东各国加紧了区域内的协商与合作。1981年5月成立的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包括沙特、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等6个国家。其宗旨之一就是积极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推动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2003年1月1日海湾合作委员会启动了关税联盟,2008年1月1日,经济规模为7150亿美元的海湾共同市场宣布建立。这一共同市场规模约为两个台湾那么大,海湾未来将成为全球营造业最关注的市场。同年6月9日,海湾合作组织成员国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就地区金融联盟议题通过一项草案。根据计划,海湾诸国将在2009年建立地区中央银行,2010年发行统一货币。2008年12月29日。第29届海合会首脑会议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开幕,此次海合会首脑会议对统一的海湾货币政策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未来的海湾单一货币可能被命名为“凯拉米”或者“海元”。海湾区域建立统一的货币联盟,将会减轻海湾政府重估本国货币或放弃紧盯美元的压力,它的建立将对国际间资金流动和国际货币格局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四)拉美国家通过美元对本币的替代形成美元区

在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逐步进入下行轨道的同时。美国仍然保持着经济发展的相对优势。2007年美国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7%,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国。美国仍然吸引着大量外国投资,迄今还没有任何国家具有像美国那样对全球产品全面开放的市场,敢于接受持续的经常账户逆差,美元作为主要世界货币的地位在短期内将得以持续。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资本往来日益频繁,小国经济体发行的货币存在难以抵御资本大规模流动的天然缺点,随着国际资本流动性的增加。小国货币种类趋于减少已成必然趋势。在美国经济的强大辐射和美元的威力下,在美洲出现了美元化或货币替代趋势,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包括阿根廷、波多黎各、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和巴拿马等政府自动放弃金融,以美元取代本币,形成非协议合作的美元区。如果说欧元化是出于政治考虑,是发达国家出于预防危机的需求而进行的强者之间的联盟的话,美元化则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是欠发达国家为解决债务危机而向强势货币做出的妥协,美元化并不带有明显的“合作”色彩,成员国没有向美国议价的能力。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范文第15篇

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中心,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因此,对金融改革,必须采取积极而又慎重的态度。重要的是,必须对当代国际金融体系的本质特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当代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是国际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平台

金融作为经济运行的血液和命脉,其体制由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的性质所决定。人类迈入资本主义社会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大致经历了自由竞争、国家垄断两个阶段,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开始向国际垄断阶段过渡;与此相适应,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也大致经历了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或“美元―黄金本位制”两种体系,自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向以美元为霸主的浮动汇率制或“准美元本位―浮动汇率制”过渡。

当代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就是以美元为霸主的浮动汇率制或“准美元本位―浮动汇率制”体系,它是由以“金汇兑本位”或“美元―黄金本位”为基本特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脱胎而来的。美国于1944年7月1日邀请44国代表参加在美国新罕布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确立了“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确定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原则,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只能在美元汇率平价上下1%的幅度内浮动。这一体系确定了美元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美元代替黄金成为国际支付和国际储备的工具。因此,这一体系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或“美元―黄金本位”体系。

布雷顿森林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改变20世纪30年代以来混乱的国际金融货币秩序,对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的是,美国主导建立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发展世界经济,而是要通过建立以美国为霸主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控制世界市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事实上,美国通过该金融货币体系确实获得了大量好处。可见,布雷顿森林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对美国以外的国家来说,是十分不公平、十分不合理的。

但是,美国的金融寡头―国际垄断资本集团对此并不满足。美国金融寡头―国际垄断资本集团的目标是控制全球、掠夺全世界,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为美国金融寡头―国际垄断资本集团仅靠大量发行美钞便可无偿掠夺他国财富和商品提供了便利;但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的“美元与黄金挂钩”原则,意味着美钞发行量受黄金储备的制约。当初美国政府依仗其在黄金储备方面的垄断地位(当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占世界储备的59%)抛出 “怀特计划”,提出 “美元与黄金挂钩”原则,是为了从英国手中夺取国际金融霸主的地位。然“智者也必有一失”,对于这一原则对美国无节制发行美钞的制约作用,是美国政府始料未及的。

到1960年,美国的短期外债陡增至210亿美元,大大超过其黄金储备178亿美元,使美国偿债能力信誉发生大滑坡,最终酿成了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的“美元灾(过剩)”和美元贬值,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发生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其他货币的风潮,于同年10月爆发了二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

此后的十多年里,美国非但不吸取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的教训,相反,在国际垄断资本集团的推动下,一面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一面充分发挥美元印钞机的“高生产率”,继续大量印发美钞,推行“以币易货”的掠夺政策,致使持续存在的国际收支逆差更趋严重,导致“美元危机”频频发生。从1960年10月发生第一次“美元危机”至1972年的短短12年中,“美元危机”竟又发生7次之多!

到1972年底,美国的短期外债已增至810亿美元,这在当时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美国的黄金储备只够抵偿其八分之一,使美国的国际收支信用下跌到最底点,触发了国际金融市场大规模抛售美元,买进德国马克、日元和瑞士法郎的风潮。接着,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改行联合浮动汇率制度或单独浮动汇率制度,美国也宣告停止世界各国以美元兑换黄金。至此,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彻底崩溃了。

1972年7月,就在“美元危机”频发,布雷顿森林金融货币体系摇摇欲坠之时,由美国操纵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成立一个由美、英等11个发达国家和印度、巴西等9个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和有关问题专门委员会”(又称“二十国委员会”),研究、讨论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改革方案,并于1976年1月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的“二十国委员会”会议上,建议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某些条款。1978年4月1日修改建议正式生效,被称为“牙买加协定”,其主要内容是: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基金份额;承认浮动汇率合法化;降低黄金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将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牙买加协定”奠定了当代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基本框架,对稳定国际金融货币局面起到了一定作用。该协定虽然写进了“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的条款,但最大的赢家仍然是美国的金融寡头:首先,美元在国际金融货币领域的中心地位、霸权地位毫发未损;其次,承认浮动汇率合法化,即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有利于货币资本亦即国际垄断资本流动;再次,降低黄金在国际金融货币领域的地位,意味着美国国际垄断资本对外扩张的黄金制约得以解除;最后,所有这些均表明,“牙买加协定”所构建的现代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基本框架,为美国金融寡头、乃至整个国际垄断资本集团向全球扩张扫清了在金融货币体系方面的障碍。

如果在更广阔的视野内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历史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扫除国际金融货币领域的障碍,不过是国际垄断资本为控制全球市场而开辟的诸多战场中的一个战场。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社会生产力获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实力和扩张力、特别是国际垄断资本的金融寡头的经济实力和扩张力极大膨胀。90年代初期,美国又炮制了“华盛顿共识”,向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兜售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为国际垄断资本向全球扩张开辟理想的国际市场和良好的国际环境。这意味着美国所鼓吹的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和“全球一体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被政治化、范式化、国家意识形态化,这是美国加速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扩张的又一重要举措。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美英国际垄断资本集团加大了在全球推行新自由主义的力度和步伐,其显著特征之一是,推行金融自由化。其主要内容包括:实现完全的利率、汇率的自由化、市场化;改变境内外金融市场的分离状态,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实行外汇交易自由化等等。1990年出笼的“华盛顿共识”明确规定:实施利率市场化;采用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制度(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度);放松对外资的限制等等。90年代初、中期的这些规定,是1978年的“牙买加协定”所没有或者没有明确的。金融自由化的强制推行,标志着适应国际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现代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形成。在金融越来越成为现代经济命脉的情况下,金融自由化使国际垄断资本有了一个控制全球经济的最重要的杠杆或“平台”;通过金融“扼制”,国际垄断资本可以把整个世界经济体系更加牢固地置于自己的股掌之中。这,便是现代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实质!

二、一些国家盲目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导致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垄断资本积极诱导甚至以贷款和援助附加条件等手段,强制在全球推行金融自由化。与此并行的是,在一些新兴工业国家、经济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先后出现被新自由主义所引导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潮。实行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国家,在引进和利用外资、建立和完善市场化金融运行体系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但是,由于金融自由化主要是为在竞争中具有绝对优势地位的国际垄断资本构建自由进出各国并确保套利套汇收益的操作平台,结果导致80至90年代世界性金融危机不断发生。据世界银行统计,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全球共发生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108次。其中,80年代45次,90年代63次,90年代比80年代多40%。这些金融危机,绝大多数发生在新兴工业国家、发展中国家等经济弱势国家。这说明,美英国际垄断资本所推行的金融自由化,对于经济弱势国家来说,决非福音而是祸水!

近20多年来,世界各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频频发生的金融货币危机,给当事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灾难,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各当事国的经济学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发达国家的部分经济学家,以及我国的学者都在从不同角度对其中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和总结,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在此,我们看一看韩国学者的见解。

2004年9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韩国三星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了一次中韩金融论坛。笔者(何秉孟)有幸被邀请主持了该次论坛。在此次论坛上,韩国财政部金融情报研究院的边阳浩院长,就1998年韩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和治理过程发表了主题演讲。边阳浩先生直接参与了1998年治理韩国金融危机的工作。他在分析了韩国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之后,提出了防止金融危机的五条措施:一是防止金融机构盲目放贷,加强放贷审批等防风险管理能力,国家应设置负责对金融机构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的监管机构;二是金融危机发生后,金融机构不能急促收回贷款,必要时需要监管机构介入;三是营造金融机构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基础环境;四是切实加强监管金融机构的健全性机制,特别是需要建立政治上客观中立的独立监管机构;五是金融机构自律、负责任地经营。边阳浩先生提出的防止金融危机的五条措施之中,有三条直接同金融监管有关。他在演讲开始就申明:“可能我的观点同流行的看法不同。”看来,他的不同,就是体现在他不同意完全没有监管的金融自由化,强调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金融的监管。这是韩国学者痛定思痛所形成的认识,特别值得我们重视。

而且,我们还必须注意到,韩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将长期处于经济实力大大占优势的世界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扼杀社会主义中国,是国际垄断资本的既定目标。在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的金融安全,不仅要面对来自我国内部经济运作、金融运作出现的失误,而且还面临国际垄断资本、特别是各种对冲基金、形形的金融大鳄索罗斯之流的蓄意冲击。可以肯定地说,来自后者的威胁更大。因此,同韩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比较起来,我国的金融安全,乃至经济安全所面临的威胁要大得多!所以,我们绝对不能盲从美国人,搞什么金融自由化!

三、美国从不实行金融自由化对我国的启示

金融行业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非常特殊的行业。这首先是因为,现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中心,是一个国家的整个经济体的血液和命脉。其次,还因为金融产品是一种特殊商品:作为商品一般,金融产品的流动,要求以市场为基础并自由流动;但作为一般等价物,也即作为商品交换结算工具的货币市场工具,以及作为资产储备或转移资金、安排资产风险结构等的资本市场工具,它必须在国家计划的调控下,在国家有关法律的框架内、在国家有关部门的严密监控之下流动,以确保金融体系健康运行。最后,随着现代金融衍生产品的增多和金融产品的虚拟化,其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尤其是现代金融产品同当代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结合之后,其流动之迅速、流动量之大,对一个国家的金融系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冲击力之大,常常出乎人们的想象。正因为如此,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过哪一个国家实行金融自由化的金融体制而未遭受金融货币危机打击的成功范例!

对于这一点,美国的国际垄断资本集团、金融寡头们,以及其守门人――美国当局心里十分清楚。他们酿制的“金融自由化”这杯类似的毒酒是为了给别人喝,以便在麻翻别人之后乘机抢占他国的金融市场,并趁火打劫,发他国之“国难财”;至于他们自己,是绝对不会喝这杯毒酒――实行“金融自由化”的。也就是说,美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大力鼓吹金融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这仅适用于美国的国际垄断资本进入其他国家市场,如果其他国家的资本进入美国市场,这“三化”将会大打折扣,将会遇到法律的、甚至行政的种种壁垒,受到严格的限制、审查甚至被拒于国门之外。据有关调查研究,在这方面,美国通常有如下做法。

第一,不断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外资的监管和限制。

第二,对外资进行国家安全审查,有完备的机制、程序和标准。

第三,美国在对外国投资和并购进行国家安全管理时,声称实行对等、互惠的原则,强调美对外资开放一些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领域,应以外资来源国对美企业开放相应领域为条件。

第四,美推动多边、区域、双边谈判,制定与投资相关的国际制度、法律、规则等,以求在深入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过程中维护和扩大其重大利益。

第五,除美联邦政府外,美各州和地方政府也采取一些对外资实行国家安全管理的政策措施。

需要指出,美国当局的这些“立法”或“规定”,绝不是“摆摆样子”和“吓唬吓唬人”的,凡涉及其自身利益,它是“言必‘行’,行必果”的。

一个时期以来,主张将我国金融改革的目标确定为“金融自由化”的呼声不绝于耳;还有的人干脆主张放手引进美国的所谓“战略性投资”,以推进我国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因此,我们在此似乎有必要提醒:如果暂且撇开基本制度等层面的因素,仅就金融货币运作的层面而言,美国、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好东西我们当然应借鉴、学习――但这绝对不是美国人说教的所谓“金融自由化”。因为实际上,美国从未实行过它为别国设计的“金融自由化”。恰恰相反,要向美国借鉴、学习的是:近百年来不断完善在法律、行政严密监管前提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相对开放的金融货币运作方式。

当然,作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是绝对不应该撇开基本制度层面的因素,而仅考虑金融货币运作层面的因素的。鉴于诸多国际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如果把基本制度层面、运作层面诸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至少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其一,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其二,金融系统的改革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资产占绝对优势。要坚决抵制形形的私有化。

其三,金融企业经营既要以市场为基础,又必须依法经营,并接受国家计划乃至政府行政手段的调节。

其四,同金融国际化趋势相适应,金融货币体系应适度开放,但必须以法律的、行政的严密监管为前提。就是说,这种“开放”,不是美国为别人设计的“金融自由化”,并且,随着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监管应当越来越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