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众心理研究范文

大众心理研究范文

大众心理研究

大众心理研究范文第1篇

>> 大众传播场视阈中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探究大众传播的受众心理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大众传播与受众心理探析 新闻受众的逆反心理浅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的受众逆反心理探析 品牌受众逆反心理的应对策略 新闻报道与受众的逆反心理 植入式广告中受众的逆反心理分析 论大众传播的受众价值观 大众传播语境下女性受众的阅读体验 大众传播领域中的蹴鞠精神 大众传播领域的隐私伦理分析 政府应急管理中网络舆论受众逆反心理预警机制研究 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心理和行为方式影响的研究 植入式广告受众逆反心理的表现及成因 浅谈新闻细节描写对受众逆反心理的解构 大众传播的偏向 传媒态度与网络受众逆反心理 从受众逆反心理看“美女新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心理学名词[M].科学出版社,2007:58.

[3]简明心理学辞典[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263.

[4]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新华出版社,1999:300.

[5]张宏权,王方钊.浅谈大众传播受众的逆反心理[J].新闻知识,2011,(2).

[6]程鹏.新闻受众的逆反心理浅析[J].新闻爱好者,2010,(2).

[7]董秀成.论大众传播中的受众逆反心理[J].当代传播,2007,(4).

大众心理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群体心理;乌合之众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把聚合在一起丧失自觉的个性、受集体精神支配的人群称为“乌合之众”。他认为个人一旦进人群体中,群体的思想就占据了统治地位,“从他们成为群体的一分子那刻起,博学者和不学无术者都一样没有了观察能力”;而个人一旦脱离了孤独状态,就本能且自觉地使自己处于一个领袖的领导或者统治之下,群体服从他们的领袖“要比服从政府温顺得多”。

一、从众心理:个体被群体所淹没,表现普遍的无意识

群体心理是指个体集聚成群体后的心理状态,突出表现为群体中个体的明显从众心理,勒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的心理学规律”。在这个状态下,有意识的人格消失殆尽,无意识人格得势,“他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群体心理是个体集聚成群体而形成的心理状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它的形成受群体基本特征的影响。

1.群体力量意识。作为群体,即使只从数量上考虑,也能使个体感觉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个人基于群体力量的庇护,本能欲望得到极大的发泄,罪不责众,个人容易轻易地放弃责任意识,对于个人责任的约束力也就不复存在。自然而然选择群体作为一种存在的方式,也表现出对群体的追随,自愿被淹没在群体之中。

2.传染现象的普遍存在。群体中,个体都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组成群体的相互关联的个体,每种感情和行动都具有传染性,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着放弃个人利益,为集体利益贡献一切。群体的传染性能在短时间内使群体感情迅速达到一致,思想意识的倾向会立刻成为既定事实。正是由于传染,使群体之中的个体不可避免的产生从众心理。

3.易于接受暗示。与孤立的个体截然不同,群体在相互传染之下,很容易接受暗示,犹如进人催眠状态,一切思想完全受催眠师左右。在某种暗示的影响下,个体会因为难以抗拒的冲动而产生某种思想或采取某种行动。群体中的所有个体都抵制不了这种暗示,相互之间的传染则使其力量更大。一旦进人群体,个体就无法抗拒群体的暗示从而导致个体的普遍从众。

正是“群体统一规律”,群体行为发生时表现出一种普遍无意识的基本心理状态。勒庞在其书中对此有着透辟的论述:“群众等同于无意识集体。因为无意识,所以力量强大”。这里的“无意识”指群体的冲动和急躁、缺乏理性、低劣的推理能力、少有深思熟虑而混沌借懂。在群众聚集、情感亢奋的特定事件中,个人的思想感情一定会弱化甚至泯灭,会不自觉地加人到集体意识中去。即使平时独处冷静清醒的佼佼者,一旦汇入群体,个人都会被感性所支配,被群体所裹挟,意识趋于群众的平均水平。

二、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勒庞的《乌合之众》之所以能如此广泛的传播,其原因之一恐怕在于勒庞冒犯了许多人的世界观,人们总是生活在人群中,个人对于“人多势众”有一种天生的心理恐惧,由于恐惧,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对集体主义心怀崇敬。在许多情况下,人们情愿放弃自己的观念而去迎合众人,认为“众人”不仅代表了力量,还代表了真理。勒庞却以精辟的分析、毫无遮拦的言辞,裸地揭露出了群体的情感幼稚、道德败坏、智力低下,在人们起初的反感后又不得不认真思考勒庞的论述。勒庞说:“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抢劫的念头,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出乎意料的障碍会被狂暴地摧毁。人类的机体的确能够产生大量狂热的激情,可以说,愿望受阻的群体所形成的正常状态,也就是这种激奋状态”。

在理智状态下,人们情感受理性的支配,如人们知道舞台上那个扮演坏蛋的演员,如果他把坏蛋的可恶表演出来,人们尽管憎恶这个坏蛋,知道舞台形象和演员之间不是同一关系,人们对坏蛋的憎恶不能移情到演员身上,反倒是应该感谢演员的表演。这种理智状态却容易在群体中丧失,群体心理的移情作用会把某些憎恶集中在毫不相干的人身上。“群体慢慢杀死没有反抗能力的牺牲者,表现出一种十分懦弱的残忍。不过在哲学家看来,这种残忍,与几十个猎人聚集成群用猎犬杀死一只不幸的鹿时表现出的残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人类有着伟大的同情心,还有虐待狂的心理,尤其是他们作为群体存在的时候,这很可能是人类漫长的狩猎时代的心理遗存。集体无意识所反映的是人类历史中的集体潜意识,当个人单独存在的时候,力量的孤单和弱小使他的恶性处在隐伏状态,一旦获得集体的后盾,他就仿佛被灌注了神通,“在群体中间,傻瓜、低能儿和心怀妒忌的人,摆脱了自己卑微无能的感觉,会感觉到一种残忍、短暂但又巨大的力量”。这解释了群体何以干出最恶劣的极端的勾当。

说群体道德败坏,实际上是勒庞这样的理性哲学家以自己的一般道德原则对照群体的行为结果而言,如果分析群体的道德心理支使他们所做出的行为,道德败坏的行动恰恰是在他们自认为某种高尚道德的支配下完成的,也就是说在他们违反人类一般道德的行为中包含着自我感觉十分高尚的道德心理。文明的花样翻新并不能剔除隐藏在人类内心中古老的潜意识,只是理智状态的个体压抑了它们,群体则能将这种个体压抑心理暂时解除,能使潜意识在某些时刻淋漓尽致地以行为表现出来。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新词汇,仿佛文明时代的人指责愚昧就表明他们已经完全与愚昧划清了界限,并不否认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显然这种进步没有新鲜名词所夸张的那么大。勒庞认为,一个数学家只有在他的专业才表现出惊人的才华,而如果他作为群体的一员,他对自己行为善恶的判断力和北京永定门火车站骑三轮的人的判断力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这解释了群体为什么不能集合智能而只能集合冲动和暴虐的非理性,群体的专业不可能是数学、物理学这样理性的工作。

勒庞说:“群体的某些特点,如冲动、急躁、缺乏理性,没有判断力和批判精神、夸大感情等等,几乎总是可以在低级进化形态的生命看到,例如妇女、野蛮人和儿童”。不必计较勒庞把妇女和儿童与野蛮人并列,勒庞的意思是说,群体的智力不完善,他们因为他们作为集体心理的群体而把进化给予他们的智力暂时抛弃了,仿佛回到了幼稚和不成熟的原始狩猎时代。从历史的发展来说,人类文明的确是积累的结果,“积累”主要是个人智能的积累,不是群体的积累。集体很难从事高智力的工作,一件艺术品由“集体创作”肯定是平庸乏味。

群体一旦接受暗示把某种东西作为真理,其专横不仅表现在群体自身行为的野蛮专断和智力低下,压抑一切个体的智能和天才。群体生存作为个体存在的一种方式,它的价值在于人类自古以来本能的选择,是任何现代化的生活状态都不可替代的。这些决定了我们必须了解群体,了解群体心理状态,也决定了我们不可以忽视群体的存在,不可以放弃对群体的关注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吴茂华.被压倒的理性――读《乌合之众》.《法酉斯群众心理学》.书屋品茗

大众心理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资讯时代 大众阅读 心理研究 全民阅读社会

[分类号]G252.17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阅读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除受个人喜好、兴趣等因素影响外,也深受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影响。在资讯时代,多元媒体的出现和兴起,使人们的阅读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选择趋于多样,尽管传统阅读仍是大众阅读的主要选择,但网络阅读、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资讯时代阅读的新潮流。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阅读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其除了受个体因素影响外,也受到社会发展和所处群体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必须充分认识大众在资讯时代阅读心理出现的新变化,研究资讯时代的大众阅读心理,以增强阅读推广活动的有效性。

1 资讯时代大众阅读的新潮流

资讯时代,信息的载体越来越趋于多元化,有纸质图书、期刊,也有数字媒体,人们选择阅读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网络化的发展,使得电子媒介层出不穷,电子杂志、博客文章、网上小说、手机书等等,成为大众传统书刊阅读方式之外的阅读选项。与阅读方式的多样化比较,资讯时代的国民图书阅读率则呈现走低的趋势。2006年的“第四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1999-2005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走低,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而2008年所做的调查中,国民图书阅读率虽然有所回升(48.8%),但从总体看,国民图书阅读率走低的趋势没有改变;与此同时,新型数字化、网络化阅读趋势锐不可挡,国民阅读步入数字化时代,代表着阅读新的方向与前景。调查显示,网络阅读率继续大幅攀升,达到44.9%,比2005年提高了17.1%。从纸质图书阅读率的走低到数字阅读率的攀升,显示在多元媒体的资讯时代,正发生着一场阅读革命,人们阅读的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刊阅读方式而呈现阅读方式的多样化。

2 资讯时代的大众阅读心理研究

2.1 大众阅读心理研究的现状

阅读本身是一种社会行为,阅读的过程就是社会人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活动和体验。要理解人们不同的阅读行为,就必须研究大众的社会阅读心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社会阅读的学者已经注意到社会心理对阅读行为的影响,开始了阅读心理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于大众对传统图书、期刊阅读心理的研究,对人们数字化阅读的社会心理活动、大众面对资讯时代多元媒体时进行阅读选择的心理活动、资讯时代生活方式所形成的大众意识对人们阅读心理的影响等等方面,都没有涉及。而在资讯时代,影响大众阅读心理的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仅仅从传统的纸质媒体角度去研究大众的阅读心理,自然难于掌握大众阅读心理的实际状况。

2.2 资讯时代的大众阅读心理

2.2.1 从众心理从众行为在社会生活中较为普遍。在读者的阅读倾向中也有此类现象。当一种“阅读热”出现时,有许多读者都会竞相借阅或购买某种图书或某一类图书,加入到阅读的新潮流中。在资讯时代,大众的阅读行为更加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传播媒介的发达,借助网络、电视、手机、PDA等等,使人们更快捷地了解最新的阅读潮流,使一种阅读时尚传播得更快更广。与传统阅读社会相比,资讯时代畅销书的产生更快,但保持畅销的时间则更短。在此时,大众阅读的从众行为是屡见不鲜的。例如央视刚推出“百家讲坛”的时候,易中天对《三国》的精彩解读让大众折服,通过“百家讲坛”这个平台,易中天走出象牙塔,很快为大众所熟悉;他著的《帝国的惆怅》和《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等书成为畅销书。当易中天讲完《三国》,于丹又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阐释《论语》,让大众耳目一新,其所著的《于丹心得》一书也为大众喜爱,位列畅销图书榜。因此,在多元媒体的环境下,阅读的时尚潮流,更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转换迅速。

2.2.2 功利心理资讯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资讯层出不穷,要追赶时展的步伐,需要不断的充实自我,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终身学习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同时,在资讯时代,人们处于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掌握新知,提高竞争力,成为人们应对就业压力的唯一选择。在此背景下,大众阅读也带有鲜明的功利主义色彩:一方面,有关学历教育、课程教育相关的教材、辅导书供不应求,人们阅读的目的是希望能学到新知,通过考试等等,阅读的求学求知动机突出;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强调公平竞争、勤奋努力,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激烈的竞争都给人造成巨大的压力,如何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应对现实生活的挑战,人们希望从阅读中求得答案,职场书籍也就成为大众阅读的首选。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孙悟空是个好员工》、《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细节决定成败》、《蓝海战略》、《圈子圈套》等等职场书籍能够广为流传,成为白领阶层的主要充电读物。市场经济的逻辑就是在竞争中胜出,在就业压力下,增加实用性、保持竞争力,成为流行阅读主要目的之一。至今仍然畅销不衰的《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著),很多人就认为这本“讲史书”更大程度上像是一本职场宝典。

2.2.3 休闲心理面对沉重的社会生活压力,人们需要一个放松的出口。通过阅读,释放压力,愉悦身心,成为很多人的需求。对大众而言,阅读不是沉重的,不是一种辛苦的差事,相反,阅读是精神的放松和愉悦,现代人需求的是“软”书。所谓“软”就是形式新颖、内容活泼、有可读性,又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因而在资讯时代,浅阅读盛行,图画书、卡通书不单少年儿童喜欢,就连成年人也爱不释手。为了满足读者的这一需要,报纸、杂志在编排上注意图文并茂,在内容上注重娱乐休闲的选材,电视、网络传媒除了上述要求外,更强调与视听者和网络阅读者的互动,以增强受众的认同。资讯时代的各种阅读媒体顺应了人们娱乐的本能,迎合了信息传播心理,也在很大程度上指引r人们的阅读方向。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认为,一些成年人喜欢阅读图文书主要是因为现代生活过于紧张,人们没有耐心去处理高深的文字。图文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们的紧张和焦虑。对于认知能力有限的孩子来说,读图文书也有利于他们理解并吸收知识。在压力陡增的现实生活中,通过阅读来释放压力,是现代社会很多人进行阅读的目的之一。如几米所著的“都市温情绘本”系列图书,因为适应了人们

休闲、放松的心理需求,成为图书市场的赢家。

2.2.4 偏好心理偏好心理存在于每一个社会个体中,它是社会人对某一事物、某一行为的特别偏好,表现为喜欢、热衷于某一事物、某一行为。偏好心理表现在大众阅读活动中,就是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阅读内容喜好和阅读方式选择。在阅读内容的偏好上,表现为只喜欢阅读某一内容的图书、期刊。如2006年、2007年玄幻类图书销量很好,人们喜欢购买此类图书阅读,其中以网络连载小说《鬼吹灯》最广为人知晓。玄幻类图书的喜好者非玄幻类图书不读,其他各类图书则不感兴趣。资讯时代,多元媒体和数字化阅读的出现,使读者在阅读方式上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有人喜欢传统的图书阅读方式,也有人热衷于数字化阅读,表现出对技术的偏好心理。以数字化阅读为例,数字化阅读快捷、方便,并能带给阅读者视觉、听觉的愉悦和刺激,为技术偏好者所喜爱。他们以数字化阅读为自己的阅读方式,PDA、可上网下载阅读的手机是技术偏好者最喜爱的阅读载体,他们阅读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在网上浏览新闻、报道,达到自己阅读的目的。在青少年的阅读行为中,存在较强的技术偏好心理。如果就此沉迷于网络,产生对网络的依赖心理,就会造成青少年阅读兴趣的泛化和情感缺失,甚至导致青少年阅读注意力、思维力、鉴赏力等能力的弱化、退化,必须引起注意,并加以引导、纠正。

2.2.5 追求个性心理追求个性化是资讯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同样,在资讯时代,大众阅读的个性化特征也非常突出,人们追求个性化的阅读,以彰显自我。个性化阅读是指一个人在阅读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明显倾向性的阅读风格。白领阶层和青少年群体在追求个性化阅读方面尤其明显。白领阶层由于其知识、收入水平较高,在阅读方而追求高品位、上档次,阅读的内容和方式上都有意无意间与普通市民的阅读兴趣区别开来。比如他们喜欢阅读涉及财经、摄影、美容等内容的图书,对纸质读物的装帧设计、风格和质量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对数字化阅读的接受度高,是数字化阅读的倡导者和潮流引领者,惯于网上阅读,或利用PDA、手机等数字媒体进行阅读。而青少年则是阅读行为最活跃、知识需求最强烈、阅读潜力最大的阅读群体。他们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对未来充满希望,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追求个性,愿意表现自我,希望确立自我价值,形成完美的个性形象。在阅读上,他们也追求个性风格,能迅速接受新思潮、新观念,往往于阅读最新流行读物为荣,是畅销图书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也是数字化阅读的生力军,与传统的图书阅读相比,青少年更愿意以数字化阅读来标榜自己的新潮与个性。

2.3 影响大众阅读心理的因素

2.3.1 影响大众阅读心理的社会因素影响大众阅读心理的社会因素有很多,如社会生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地域文化、知识水平等等。在资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生活压力比较大,对人们的阅读心理产生影响,精神上希望得到休闲放松,不希望在阅读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因此浅阅读盛行,图画书、卡通书在图书市场的销量不断增加。而生活的快节奏,也使人们的健康受到损害,对健康倍加关注。比如由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做的畅销书榜(注:下文所涉及畅销书榜,都源自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数据)中,宫小桃著的《郭德纲相声漫画版一我要幸福》就高居2008年一季度华北地区畅销书榜第9位。在热销的生活类图书当中,饮食类和大众健康类则是主要的题材。“国医健康绝学系列”图书以及《新编家常菜谱》高居中国地区2008年畅销书榜首。同时大众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影响人们选择阅读图书类型和阅读方式的重要因素。在过去的2006、2007年,中国股市、楼市兴旺,大众阅读的功利主义色彩浓厚,个人理财类图书热销。然而,自2007年11月股市大幅下跌以来,个人理财类图书热度逐步下降,退出了2008年上半年非虚构畅销书榜。另外,大众阅读所处的地域文化差异也会对大众阅读心理产生影响,对图书的喜爱也会因地域的不同产生差异。《我叫刘跃进》一书是2008年华北地区虚构类畅销书榜首,而在东北地区,则由《闯关东》一书位列虚构类畅销书第一名。

2.3.2 影响大众阅读心理的技术因素 资讯时代是一个多元媒体的时代,图书、期刊、电视、网络、手机等构成了阅读的多元环境。在多元化媒体时代,阅读的概念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阅读,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使数字化阅读成为阅读的新潮流。多元阅读媒体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大众阅读的内容和方式,而且对大众阅读心理也产生极大的影响。以数字化阅读为例,一本电子期刊可以图文并茂、内容新颖,并便于存贮和传递,既可以满足阅读者知识的需求,也满足了阅读者视觉的需要。当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数字化阅读设备价格日趋便宜的时候,大众慢慢就会从心理上对数字化阅读予以认同、接受,一部分人会开始选择数字化阅读。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进行的“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07年8月至2008年初,中国国民互联网阅读率为44.9%,比2005年的27.8%提高了17.1个百分点。数据还显示,在我国图书读者中,知道、听说过电子图书的人群占总体的47.4%。过去一年阅读过图书的人群中,19.3%的人阅读过电子图书。网络在线阅读是最普遍的阅读方式,选择比例高达79.7%。其次为下载阅读。49.6%。而由方正阿帕比公司与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8年的《2007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报告》也清楚表明,移动阅读在中国快速成长,手机作为宜用终端已成趋势。截至2008年底,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用户为5 040万人。58.9%使用过移动梦网服务的手机用户表示愿意购买手机书。

3 掌握大众阅读心理,构建全民阅读社会

大众心理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理论社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新世纪新阶段,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和冲击的严峻挑战下,努力培育当代中国人的主流价值理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显必要。高校理论社团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阵地和渠道,积极运用好自身优势,能够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一、对高校理论社团的认识

高校理论社团作为高校学生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宣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知识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利用高校理论社团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必须正确认识高校理论社团的内涵和重要作用。具体来说:

(一)高校理论社团的内涵

高校理论社团是高校大学生在学校党委和团委的领导下,依据学校规章制度,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团体组织。

适应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大背景,目前全国各高校中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学生理论社团组织。这些高校理论社团主要有:“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马列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会”②、“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研究会”、“求索学社”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先锋社”和“大学生宣讲团”等等。这些理论社团在实际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积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等。

(二)高校理论社团的重要作用

高校理论社团作为高校大学生学习、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第一,高校理论社团能够有效配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完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理论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以及学生共同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来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学习与实践活动中来,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扩大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覆盖面。高校理论社团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就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举办专题辅导讲座,进行解疑答惑,帮助大学生在自我参与和思考中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④。

第二,高校理论社团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校理论社团可以把枯燥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并易于被广泛接受和认同;还可以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传播者与受众群体连接起来,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⑤高校理论社团所具有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仅有效补充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统实现路径,而且使其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实践平台和主要渠道。

第三,高校理论社团是沟通高校学生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高校理论社团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大学生主题宣讲活动、参加暑期主题实践活动、举办专家辅导讲座、召开理论学习研讨会、出版社团理论学习刊物等等,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广泛传播,让高校大学生真正接触和了解社会,在社会中成长成才;高校理论社团还通过开展大学生走进农村、社区街道、工矿企业、军队机关等实践活动,使高校大学生切实融入到社会中来,既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认识,又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高校理论社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途径

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在全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并使其内化于心、表现于行,高校理论社团可充分运用自身优势,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来说,高校理论社团可通过以下途径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一)开展主题宣讲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高校理论社团应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有针对性的组织主题宣讲活动,并把主题宣讲活动从学校走进农村、社区街道、工矿企业、军队等,努力在社会范围内开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主题宣讲活动。例如开展以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为主题的宣讲活动,通过向受众者介绍中国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屈辱史,特别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的宣传与教育等,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体会国家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道理,增强中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和保卫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真正做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要热爱和平、珍爱生命,在本职工作上尽自己最大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以平等友好的姿态与国际社会和谐相处,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了解国家争取民主的艰辛与困难,更加珍视民主,努力维护民主,积极促进国家民主制度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明建设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高校理论社团还可以举办以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宣传新时期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劳动和道德模范为主题的宣讲活动,例如通过向受众者介绍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和探月工程取得的突破性飞跃、中国航母辽宁舰入列、“蛟龙号”潜水艇深海探测、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对许振超、王顺友、吴大观⑥等劳动模范和郭明义、张丽莉、龚全珍等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宣传与教育等,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离不开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离不开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广大工人、农民、科教文卫体工作者、企业管理者、自由职业者等社会成员的奋斗与努力,从而增强自己的国家主人翁责任感,甘于奉献,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体会到社会充满正能量、充满爱心,在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争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的中国人,与人以诚相待、平等交流和友善相处,恪守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真正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运用大众传媒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当今社会,以互联网为主体的大众传媒深受社会公众的青睐,人们对大量信息的获取主要依赖大众传媒。高校理论社团作为大学生的群众性组织,在运用大众传媒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具体来说:

高校理论社团可以借助学校校园网主页开辟学习、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活动专栏,及时传达和更新活动最新信息,使大学生乃至社会公众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充分利用网络聊天室、微博、天涯论坛、BBS论坛等公共平台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内容进行深入解读,通过互动形式加强对大学生以及社会公民的相关理论教育,并使其内化于心,从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社会的大众化⑦;可以编辑出版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刊物,积极刊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方面的优秀文章,使理论刊物真正起到向广大受众群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的重要作用,并使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建立宣传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门网站、QQ群、飞信群等,使受众人群及时了解最新动态,并准确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要旨,即树立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主流价值观,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公众所广泛认可和接受。

(三)借助社会实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举办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理论社团发挥自身优势的关键所在。高校理论社团通过举行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高校大学生直接接触社会,接触社会各个阶层、各种群体,提高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在与社会紧密联系中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社会的大众化。具体来说:

高校理论社团可在学校党委团委的领导下,组织开展暑期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如赴西部边远地区进行“三支一扶”实践活动,赴红色根据地如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受众群体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国家的发展和强大离不开每个人自身的全面发展,要甘于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无私奉献,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高校理论社团还可以组织参观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教育的主题展览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可以使高校青年大学生从实践感知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旨要义的认知,主动树立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积极追求主流价值理念,提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逐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带动全社会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总之,高校理论社团可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积极作用,可以通过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充分运用大众传媒、举行社会实践活动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社会的大众化。

注 释:

①:《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9日.

②江胜尧:《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人民论坛》,2011年第9期.

③李生敏,葛振国:《论高校理论社团的时代作用》,《理论探索》,2011年第6期.

④王南生:《论高校理论社团的特点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⑤纪亚光,吴荣生:《论大学生“红色社团”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期.

大众心理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心理特点;高校青年学生

当代中国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政治多极化以及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思想文化领域日益频繁的国家交流,并由此引发了意识形态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领域带来的冲击和困惑也越来越大。由此,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

青年学生是接受和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体,也是思想领域内最容易产生迷茫和困惑的群体。因此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让学生群体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来抵制西方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思想文化渗透。同时,也为其他领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理论借鉴。

本文从高校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出发,探索不同学生群体接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途径,力争找到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自觉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目标。

一、高校不同青年学生群体接受马克思主义心理特点

在高校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首先要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问题。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应对新媒体技术及思想健康成长的需要,寻找更加适合学生多样性心理特点的具体方法。从学生群体态度改变的心理过程入手,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的改变是从服从到同化最终达到内化的心理过程。而当代大学生在信仰问题上的心理迷茫,并不是他们心理没有信仰,而是不知道自己的信仰是什么,或者说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还没有达到让学生完全信服的阶段。因而有些理工类的学生因为驾驭不了理论性过强的知识而不感兴趣,文史类学生因为知识的枯燥重复等而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逆反心理。所以我们要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来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具体内容、途径和方法。

(一)服从阶段学生群体接受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心理机制研究

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而当代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很大一部分群体都处于这一阶段,甚至有些学生是带着逆反心理以表面服从的方式进入课堂的。针对这类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是老师所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难题,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必须进行的第一步,只有找出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消除这种心理才能使学生从服从阶段向同化和内化阶段转移形成自觉地行为,理论宣传才能更具有效性。

在这一阶段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属于大而空又形式化的内容,远离生活实际,不能解决自己生活学习中发生的实际问题,所以产生抵触和排斥心理。上课只是为了应对老师,免受惩罚,目的只是期末成绩和学分,因此不少学生课堂上看课外书,不认真听课,是对集体规范的表面顺从,并认为这只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行为。

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的改革,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观念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特别是青年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容易受到社会传媒,文化多元化思想甚至是异端的消极思想的影响,不再盲目崇拜权威、书本知识、传统价值观念,而是注重自身的需要和追求,所以教师的课堂知识灌输对学生的影响与传统教育相比在减弱,而不再具有绝对意义,反而引起他们对这种传统说教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确实存在一些弊端,教育内容从深度到广度都没能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现实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惑,难以在心理上与学生产生思想的共鸣。

解决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要从教学内容上改变单调的理论说教,提高理论课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把课堂教学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及高尚的社会道德相联系,同学生的情感、需求相联系,走到学生的心里,变自觉的学习为自发的接受行为。在教学方法上,要利用一切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抽象的理论和生活的实例相结合,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感和心灵。从而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学习,进入心理上的同化阶段。

(二)同化阶段学生群体接受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心理机制研究

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逐渐和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不再是被迫屈从,也不再是消极模仿,而是自觉的接受。

大部分青年学生对待周围环境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都处于这一阶段,属于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心理特征,而且很多处于服从阶段的群体会通过周围的影响潜移默化的走向这一阶段。所以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要特别注意培养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把握,抵制西方文化渗透的能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阶段的传播重点是澄清学生思想困惑,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信念。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我们也注意到,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淡薄、心理素质不佳等问题。另外,青年一代是西方势力对我国的“函化”、“分化”的重点对象。在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帮助他们认清国情,坚定爱国主义信念。

另外大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对象,也是实践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让学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才能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并传播这些理论,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方向。

(三)内化阶段学生群体接受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心理机制研究

内化阶段就是把情感认同的态度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融为一体,内心真正接受了新观点、新情感,彻底形成了新态度。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学生除了培养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把握,抵制西方文化渗透的能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外,要更进一步延伸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能力,使其成为大众化的又一宣传途径和主体。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来看,重视青年学生群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青年学生群体的思维敏锐,具有富于创造新文化、新思想的巨大潜质,并且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勇于开拓新的领域。这些时代特征决定了他们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力军。

各种实践活动是正是从服从阶段到同化阶段再到内化阶段心理转化的中介和桥梁。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转化为广大学生的内在社会心理,如需求、愿望、动机、情绪、信念等,才能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与认同,并成为学生分析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通过影响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实现学生知行的高度统一是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知”是内化,是指学生认同、吸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将其固化为自己的理论素养,指导社会实践。“行”是外化,是指学生将内在的理论素养外化为自主自觉的行为实践的过程。只有将内化的理论素养外化为具体的社会实践行为时,社会主体才能真正达到知行统一。换句话说,只有知和行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建立在不同学生群体心理特征基础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目标研究

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与青年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相联系就是要在抓好大学生理论学习,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同时,让青年学生了解和相信党的理论,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从而赢得青年、赢得未来。培养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追求者、发现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引导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

首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理解。普及是大众化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大众化的第一步,没有马克思主义知识的普及,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就缺少基本的了解,大众化更无从谈起。所以,首要任务是使他们掌握理论、才能更好的理解并逐渐的接受理论。

大众心理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众传播媒介;青少年;影响

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是客观社会现实影响的产物。现在,新的环境,新的现实,使青少年思想产生了新的变化,新的特点。在当今世界的任何一种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中,大众传媒都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社会公共部门。它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地提供一系列具有导向意义的社会公共价值观念,继而在更广泛的社会空间中维护一系列大众所需的社会公共利益。因此,传媒环境是继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后,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在思考青年成长的各类命题中,当代传媒对青年的影响已变得十分深刻。

一、当前大众传媒的主要特点

报刊、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为人们传送着消息、知识、思想和观点、广告等。大众传媒文化是一种大众化、商业化的文化载体,它具有直观性、通俗性、艺术性、公开性、时效性、覆盖面广等特点,它宏扬积极的人生观、传播正确的信息、普及科学知识、引导和整合社会价值观,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和引导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精神风貌。

大众传媒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在实践功能上具有消解神圣、提倡个性、解放思想和加强民主化倾向的作用,这对于人性的重新构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人们追求个性的解放;同时,大众传媒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日益走向深泛化的今天,许多大众传媒因为抱着自我的商业价值考量不放,投商业利益所好,投某些趣味所好,出现了庸俗化倾向。在具体利益面前,这些媒介放弃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视而不见,而热衷于追逐低级趣味和时尚、流行的东西。文化消费过分追求趣味的通俗,从而滋生出人的浮浅俗气的娱乐需要,这有悖于人性的自觉提升。

二、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以及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少年生活于一个相对自由和宽容的社会环境,时代精神更为崇尚世俗与自由。改革开放后潮水般一涌而人的千奇百怪的文化快餐和流行艺术成为他们最直接的精神食粮,这种文化形态消解着传统权威,对历史上的政治意识形态起到了直接解构的作用。大众文化猛烈的冲击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目标的精英文化和体现官方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化,成为不断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的构造者和承载者,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下,大众文化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大众传播媒体就是青少年与大众文化的桥梁。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主要有:大众传媒有助于个性的解放和民主化倾向的加强,赋予青少年积极的主体意识,使青少年文化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理性精神。物质的丰富为青少年追求个性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时期人格的嬗变的直接动因来自于社会生活的巨大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的建立,大众文化传播的繁荣以及大众审美现象的崛起为当代人格的变化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契机 当代青少年已不同于上一时代的人们,他们已从单一的政治模式中解放出来,不再惧怕权威,个体的自由与发展成为人生的主要目标。在青少年的心理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青少年有自己的运动、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当然,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心理也有较负面的一面:大众文化明星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青少年的成功观到爱情观几乎都带有明星的印记。大众传媒所塑造的魅力人士对青少年一代更具时尚动员力。他们很少去追逐那些名扬天下的英雄、科学家和政治领袖人物,而更崇拜世俗的明星。另外,受大众传媒的影响,部分青少年会或多或少的染上一些青春文化病,主要表现在享乐主义的物质文化取向和“波普主义”所代表的颓废主义的精神生活取向上。再次,大众文化的世俗性使青少年的审美趣味走向低俗,青少年审美的低俗化在青少年审美对象的选择上表现为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受到冷落,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流行,牛仔裤、文化衫、艳情VCD、迪斯科成为时尚;在审美方式上,他们追求浅显直接,更愿意从诗歌走向对话,从交响乐走向通俗歌曲,从学术专论走向随笔漫谈;在审美情感上,他们不再崇尚含蓄古朴,而去追求露骨的男女和金钱关系,如在当代大学生中流行速食主义的爱情观,大学生的爱情减少了浪漫情调,而更具“快餐”特色。

三、大众传媒对青少年行为方式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文化悄然勃兴,其传播方式也呈现了多样性,规模的扩大化还是内容的流行化,都表现出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强大渗透,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大众传媒娱乐活动的多样性赋予青少年乐观向上的生活观念,使他们能在娱乐中忘记烦恼,这为青少年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的生活色彩多样化。

大众传媒的市场操作使大众文化以盈利为目的,大众传媒的运行必然使青少年的消费需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在消费行为上一改以往的实惠、耐用、节俭等传统取向,而特别注重审美、新潮、变异以及个性化。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消费方式的影响主要通过大众文化的炒作和现代广告来实现的。现代广告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形式已成为向青少年灌输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青少年的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名牌意识上,青少年需要通过名牌来获得同伴艳羡和流行的认可。名牌意识实际包含了更多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流行时尚等信息,青少年通过消费来彰显自己的个性以立异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同时,也把该类消费看成了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

四、引导青少年正确面对大众传媒

正确对待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行为及心理的问题,这是我们全社会都应该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长期不能放松、需要认真探讨的课题。正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成长所产生的消极乃至负面影响,我们应采取有效的对策:第一,以正确的价值方向引导大众传媒。第二,规范大众传媒的发展。充分调动大众传媒内部的积极因素,使大众传媒向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弘扬主流文化,通过主流传媒来遏制商业传媒的俗滥,通过宣传主流价值观念来消解商业传媒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第三,通过高雅文化扶持与引导大众传播媒体。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审美的趣味教育,提高青少年鉴别鉴赏能力,实现青少年审美的雅俗共赏。

参考文献:

[1]赵广香,徐柳凡:“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影响”,《黄山学院学报》,2009(4).

大众心理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受众研究;使用与满足

受众,简而言之就是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在当前的媒体市场中,传播者愈发重视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的作用,受众细分、受众调查等方式或手段也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与此同时,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受众的范围越来越广,传播过程的交互性(interactivity)也更加明显,受众的研究分析也变得更加重要。

在传播学研究发展的历史上,关于媒介效果的争论实际上是对受众状态及其与传播者关系的争论,而传播效果发展的历史也是一个承认受众的过程。正如同斯坦利·巴兰和丹尼斯·戴维斯在合著的《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中的梳理:“媒介受众研究始于20 世纪初。早期的研究者中大部分都着眼于对受众的描绘,判断媒介对人们是否直接起作用。到20 世纪60年代,这一研究已不再生产新的见解。在过去三十年里,研究者把注意力转向新问题,发展出新的媒介理论来解释人们使用特定媒介的原因,以及使用这一媒介对他们自身的意义。下面,笔者将从受众研究的角度加以分析:

一、由“信息来源主宰(source-dominated)理论”到“受众中心(audience-centered)理论”

经验研究刚刚开始时最早的广泛流传的“魔弹论”中,研究者将人类群体描述成由无理性的生物组成,他们可以被精心设计的大众传播刺激动摇并被控制。在之后的研究中,受众被认为只能被动的接收传播者传递的信息,研究重点在传播者和传播过程,“火星人入侵地球”的研究重点在于比较个人的差异和两种听众在社会分类方面的特性并且揭示了:社会关系与受众对广播的反应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但这一研究最初的直接目的并不是要了解大众传播的效果,而只是一项对恐慌行为的研究。在“人民的选择”中,重点在于大众媒体对选民影响的研究,虽然最终的结论是:社会关系是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不仅是接受者更是传播者。但直到赫塔·赫佐格指导的“日间广播连续剧的听众”调查,人们才开始研究受众对媒介的使用过程,分析受众心理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在个人从众多媒介内容中选择某一特定讯息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尽管在方法上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赫佐格指导的“日间广播连续剧的听众”调查应该可以称得上开启了传播效果研究中对受众分析的先河,随后也有学者对“使用与满足”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而在之后的里程碑研究中,我们也可或多或少的看到关于受众分析的内容:衣阿华杂交玉米种研究中,布莱斯@瑞恩及其助手指出在创新扩散过程中,早期接受者与晚期采用者在经济、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区别;耶鲁研究中,霍夫兰领导的团队分别从群体归属和个性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受众与说服效果之间的关系;在“儿童生活中的电视:早期研究”中,研究者分析不同儿童对电视的使用存在的差异来源于:年龄、性别、智力、社会阶层背景、儿童社会关系的质量(如亲子关系等)。

尽管这些研究中都涉及受众分析的部分,然而,媒介效果研究真正实现从信息来源主宰理论到受众中心理论的转变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这一时期,积极的受众和寻求满意度的受众的概念开始被接受,却与功能分析混淆在一起。针对这样一种误解,查尔斯·赖特(Charles Wright)就曾指出:要理解功能主义与大众传播的联系,有必要对功能(日常进行的传播活动的后果)和传播活动的效果加以区分。她还表示,除非人们以某种方式使用媒介内容,否则媒介不能发挥预期的功能。所以,只有足够的受众愿意以某种方式使用媒介内容,新闻媒介才能实现其社会功能。

二、受众理论的类型梳理

作为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受众研究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受众理论,根据对手中地位的不同认识,可将这些理论分为三类九种,即:属于“附属论”的靶子论、商品论,属于“主动论”的个人差异论、社会分类论、社会关系论、社会参与论和文化规范论,属于“中心论”的顽固受众论和自助餐理论。

对手中的研究实质是围绕主动或者被动而展开的,而说到底,受众的地位实际上是附属和中心、主动和被动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传播者传递的信息只有受众接收才有意义,换言之,受众接收何种信息、接收信息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大众传播的效果,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而是同时扮演着大众媒介消费者、媒介信息的接收者、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和传播效果的反馈者四种角色。而另一方面,尽管受众是一切传播活动的归宿,也只能接收传播者传输的内容,他们只有选择的自由却没有不选择的自由。因此,不管是夸大传播者地位的“附属论”或者强调受众地位的“中心论”都有失偏颇。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丹尼斯,麦奎尔等著,祝建华等译,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8

[3][美]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著,刘海龙等译,《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

[4]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

[5]李新祥,受众理论的类型分析及其启示,[Z]. 第二届(2008)西湖媒介素养高峰论坛论文

[6]Schramm,Wilbur.Men, Messages,Media[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73

[7]Stanley J. Baran, Dennis K.Davi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Foundations, Ferment and Future, (2nd Edition)[M]. Wadsworth, 2000

大众心理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从众行为 阿希实验 大学生

一、引言

从众行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它是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1]

五十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阿希为了探明个体在明确情景下的受暗示性,便采用较明确、易判断的线段比较实验,通过设置个体在群体对线段错误判断的情境,来考察个体线段判断的从众性情况[2]。阿希的实验被认为是从众行为的经典性实验研究。

然而,我国公开发表的从众行为的研究报告甚少。为了弄清楚中国大学生是否也存在从众行为,中国大学生的从众情况和阿希实验的从众情况有什么不同,以及是否存在年级、专业、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对此,我们严格按照阿希从众实验的实验要求,进行了南昌大学大学生从众行为的重复性实验研究。

二、方法

1、被试

于南昌大学随机选取32名大学生实验,其中男性16人,女性16人。32名被试年级在大一到大三之间,视力正常,此前未参加过此类实验。

2、实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自变量为假被试的反应(水平一:回答正确;水平二:回答错误),因变量为真被试的反应。每名被试共进行实验十二次。

3、实验材料

本实验所采用的材料是根据阿希从众实验所采用的实验材料演变而来的。十二套材料,每套包含两张A4卡片,其中一张为A、B、C三条不等长的比较线段,另外一张为一条标准线段X,X与A、B、C三条线段中的一条相等。实验时,按照编码顺序依次呈现十二套卡片[3]。

4、实验程序

选择确定的实验环境后,实验者在桌上贴好座位顺序,共七个座次,从一到七依次排列。实验助手安排被试坐好,并且把真被试安排在第六个位置。实验者读指导语,告知被试这次试验本次试验是测试视觉判断,要求被试判断三条比较线中,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相等,并要求被试按照编号依次报出答案。实验开始后,实验者按照十二套卡片的编号依次呈现材料。第一、二次测试假被试回答正确的答案。从第三次开始至第十二次六名假被试按照事先要求故意说错,并且六人的答案保持一致。实验助手记录下所有被试的个人信息及其对线段判断的答案。

三、结果

1、错误判断对被试影响的有效性

分别统计6名假被试做出错误判断前后真被试判断的正确率,发现在假被试错误判断下真被试的判断正确率较在假被试正确判断的情况下有明显的下降。将两者仅向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t=3.299(p

2、从众率

将实验助手做出错误判断的次数规定为实验次数,从众的计算公式为:

从众率=(从众次数 / 试验次数)0%

结果显示,在所有的320次实验中,被试从众总次数为98次,从众率为30.62%。被试做出错误判断的次数,即从众次数,约为实验总次数的1 / 3。

统计每名被试的从众次情况:

有25%的被试(8人)没有发生一次从众行为,75%的被试(12人)至少有一次错误的判断,即发生了从众行为。

有25%的被试(8人)平均做了约总数的4 / 5次从众行为,即从众反应平均每10次就有8次。

有50%的被试(16人)在自己的前三次实验中就发生了从众行为。

3、性别与从众行为

统计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从众情况:男同学的从众率为40.00%,女同学的从众为21.25%。为了检验男女在从众行为上是否有差异,将他们的从众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1.566(p>0.05),说明男女间的从众率差异不显著。

4、年级与从众行为

统计不同年级大学生从众情况:大一学生的从众率为62.50%,大二学生的从众率为16.67%,大三学生的从众率为23.33%。为了检验不同年级间从众行为是否有差异,对三个年级的从众率进行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F=4.036(p

5、专业类别与从众行为

统计不同专业类别大学生从众情况:理科学生的从众率为32.72%,文科学生的从众率为21.67%。为了检验专业类别在从众行为上是否有差异,将不同专业类别大学生从众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t=1.130(p>0.05),说明文理科大学生间的从众率差异不显著。

四、讨论与分析

本研究借助标准的实验范式,考察了阿希从众实验在大学生中是否有年级、性别及专业差异,验证了阿希实验的可靠性以及在我国的使用情况。

首先,男女同学从众率差异不显著。男女之间从众倾向的差别,多年来或多或少的被人们作为一种生活中的事实而普遍接受,人们通常认为女子要比男子更容易从众。研究结论表明男女间的从众不存在显著差异,男子与女子在不熟悉的材料上,都表现出较高的从众倾向。实验数据表明女子的从众率小于男子,可以表明现在女子社会地位的提高使她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不再像以往习惯于依赖他人,人格也越来越独立。虽然样本数量较小,不能完全的概括说明整个社会从众现象,但近年研究者对性别差异的结论也提出了质疑[4],说明研究结论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其次,大一新生和大二,大三老生的从众率差异显著。说明社会化的不同对从众行为可能会有所影响。大一新生,初入大学校园需要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建立新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来进行社会化。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多采用模仿周围比他们有经验的学长学姐的方式,所以他们容易产生从众行为。老生已经适应了生活环境有自己独立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不容易发生从众行为。

最后,研究得出理科学生和文科学生的从众率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不同学科背景的被试在面对都不熟悉的材料,都有较高的从众行为。知识领域,思维角度不同对从众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研究证明了从众现象在我国大学生中的确存在,实验结果和阿希实验以及国内研究者在中国的多次重复实验的结论相符合[5]。本研究显示出性别差异的不显著性,为修正阿希从众实验结论提供了数据支持具有一定价值。年级差异这一因素对从众行为的影响,可以从新生与老生推广到新员工与老员工在公司,单位的从众表现对其工作决策,行为方式的影响。这一点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五、结论

(1)大学生存在明显的从众行为,与阿希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2)大学生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

(3)大学生从众行为存在年级差异。

(4)大学生从众行为不存在专业类别差异。

参考文献:

[1]时荣华.社会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Roger R.Hock.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探索心理学研究的历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4]曾宪达,毛园芳.高职院校学生从众心理分析及引导[M].经济与社会发展出版社,2005.

大众心理研究范文第9篇

特定群体研究

对特定群体的实证研究是历年受众研究的主流,近年来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首先,以受众的身份进行分类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农村受众。电视是农村受众接触最多的媒介形式,有学者对我国农村电视受众的收视习惯进行研究,发现电视台在农村的影响力与品牌成正比;影视剧、新闻、文艺晚会位居农村家庭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前三位;农民最爱社会新闻;家庭总体收视时间较长,不同年龄层有不同倾向;每天晚上休息前看电视已是农民习惯的娱乐方式;健康与财富是农民期待的两类电视节目。与城市受众相比,农村受众的媒介接触有何不同?有学者以江苏省苏州、扬州、徐州三地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三地受众在媒介使用动机上的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指出差别的存在必然导致“知沟”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充分认识和重视媒介使用动机城乡与地区差别的基础上,需要对乡村社会、欠发达地区等信息弱势群体的媒介使用动机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①

2.城市受众。城市受众是当前我国媒体最主要的创收之源,遗憾的是这方面研究比较少。针对2005年的超女现象,有学者对上海市受众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越是女性、“白领”、年轻人、高学历者、高收入者,越倾向于收看“超女”节目;上海市民对超女的评价堪称中肯、理性,一方面,高度赞扬其娱乐功能,另一方面,又不过分抬高其艺术水平、民主内涵。②

3.大学生。作为极具增长性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是传媒竭力争取的受众群体之一。对大学生的研究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一般意义上的研究。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上海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基本特点如下:在媒介接触消费上,大学生对各类媒介的消费普遍在中度水平,对网络的消费接触较为突出;在媒介认知理解上,对主要媒介内容有基本的了解,但对传媒历史的了解不多;在媒介的评估判断上,大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在媒介应用制作上,大学生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的人数比例也很低。另有研究显示,大学生对新闻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对软硬新闻的需求同等重要,而媒介的娱乐化倾向可能会削弱受众对严肃新闻的需求。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最新调查,有研究发现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进行人际沟通的重要方式;网络的使用,提高了学生的信息解读、沟通和交际能力,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也日趋理性;网络技能的提高,对大学生信息能力和网络素养的加强,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③

4.少年儿童。随着定位于少年儿童的媒体和栏目的不断出现,开始有学者关注作为受众的少年儿童。有学者研究了儿童的网络媒介接触行为,发现儿童会上网的比例相当高,儿童上网的频率及时间还算合理,但玩游戏成为他们上网的主要动机之一。2006年2月,复旦大学“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启动“离网离视”活动,调查显示,参加活动的青少年看电视和上网的首要目的,分别是满足娱乐需要和社会交往需要;造成青少年闲暇生活过度依赖大众媒介的原因主要有:同伴游戏的缺乏、户外活动的缺乏等。④

其次是以媒介进行分类研究,主要包括:

1.报业受众。作为传统媒体,报纸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有学者对当前报业受众需求进行分析,认为受众的需求主要包括:信息性需求、求知性需求、利益性需求、服务性需求、趣味性需求等。

2.广告受众。目前收看广告已经融入到中国观众日常的收视行为之中。中国受众对广告有较高的依存度,但信赖度较低;影响受众广告态度意识差异的因素主要有:产品类别、城市区域、消费者个体差异等。

3.新媒体受众。这里主要指移动电视、网络媒体、手机等媒体形式。2005年6、7月,西安移动电视和陕西移动电视相继开播,有学者对西安公交移动电视进行受众调查,显示大多数受众对移动电视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收视动机以被动为主,影响观看因素主要是听不清楚和距离屏幕太远,而主要偏好节目为音乐、综艺节目、新闻、天气、生活资讯类等。对于新媒体的受众来说,他们是新媒体产品的最终使用者,他们的接受程度、使用规律乃至偏好都是新媒体需要把握的。有学者分析了手机上网用户的基本特征:25岁以上,男性,学生,自由职业者或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国互联网已经走过十余年的时间,网络作为一种独立的媒体形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有研究分析了网民的特征,认为网民结构大众化、内容选择个性化、信息交互多元化―。⑤

媒介与受众的关系

媒介与受众的关系,是受众研究的又一重要内容。首先,从观念上来说,作为传播者的媒介对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持何种态度?这是一个争论多年的老话题了。针对转型时期我国传媒界存在的“受众即消费者”观念,有学者认为,传媒产业化催生了“受众即消费者或市场”的受众观念,这一观念在实践中容易导致传媒公共服务使命的泯灭和利润取向的张扬。消费者的受众观念本质上是“受者本位”幌子下的“传者本位”。应该说,当今时代,从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转化,是传媒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推行传媒受众策略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基本关系:大众化与小众化;中心城市受众、周边城市受众、农村受众;全国性媒体、区域性媒体和地方性媒体;细分受众的度与量;信息短缺、信息饱和与信息过剩;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专业性媒体与综合性媒体;同质竞争与异质竞争。

其次,媒介与受众的互动研究。有学者研究了新闻图像与受众之间的互动,认为新闻图像的迅猛发展使受众越来越处于“超现实”世界,且越来越“靠拟像生活”。由于新闻图像只能把事件定格于瞬间,因此需要受众积极参与,而成为“可写文本”,无论是“超现实”世界,还是“可写文本”,受众都会在消费新闻图像时获得满足和享受。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我国各电视台举办的各类大大小小的受众参与的传媒活动达200多项。有学者研究指出,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等因素使得受众参与成为可能和必要。媒体大型活动的勃兴正是在传媒互动技术的基础上,受众参与媒体日益深入的必然结果。受众参与式节目红火,“演播室受众”增加,并不等于实现了“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观。“演播室受众”是传播主体而不是接受主体,对“演播室受众”和一般“受众”的混淆,反而不利于“受众本位”的确立。

受众资源是传媒从事传播活动的重要社会资源之一,也是传媒产品实现其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基本前提。对受众资源的有效管理作为实现传媒各项资源之间价值转换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对媒体受众资源的认知、受众资源的调整、受众资源的增值。

再次,媒介传播对受众的影响。有学者分析了体育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认为体育虚假信息弱化了青少年对体育的正确认识;过分的偶像崇拜削弱和干扰了青少年的正常学习、生活和社会认知;过分报道体育暴力信息则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有学者分析了大众传播中受众逆反心理的形成和对策,认为传播者的态度和角度、失实和虚假的内容、不得当的传播方式等因素导致了受众逆反心理的形成,而要防范这种心理,传播者必须在内容上保证真实;在传播方式上给受众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并防止过度传播。⑥

新领域和新视野

近年的受众研究也出现一些新的研究领域,研究中引入新的视野。首先,在研究领域方面,作为传播伦理研究的一个方面,受众伦理规范是指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应享有的道德权利和应承担的道义责任。有研究认为,受众伦理规范应涵盖人类传播的所有领域,应根据传播领域、过程、媒介等区分出不同层次,不仅应研究受众的道义责任,还应研究受众的信息接受权利、受众对自身和相互之间的道义责任。此外,有学者考察了我国历史上的传播者如何了解受传者信息,根据了解到的受传者心理采用相应的传播策略、传播方式方法、传播艺术与技巧,说服受传者,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过程。这些成功传播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播智能,应当添加到人类传播理论的宝库中。同时,也有学者展开对日本受众的研究,在社会传播领域,首先,日本的受众作为以“大和民族”为单元的受众整体而言,“个人差异”张扬伸展的空间极为有限,他们在心理认知、情绪感受以及价值判断、行为选择等方面,都极易呈现出一种惊人相似的模式化倾向。其次,日本的受众很少具备理性批判精神,极易受到大众媒介的支配和控制。

其次,从研究视野上看,有学者引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霍尔的结构主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存在于我国传播实践中的“支配性”、“协商性”、“对抗性”等受众解码方式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逻辑分析,认为我国受众解码偏好大体上与其所拥有的媒介话语相匹配,解码方式的选择还受到时间资源和内在经济利益机制的约束和影响。受众研究有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社会制度的不同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导致西方大众文化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现实之间产生隔膜。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其实应该是一种“主体间性”关系,应该把“主体间性”概念引入当代受众研究的视域之中。⑦

综上所述,近年来的受众研究尽管精彩纷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研究方法仍不尽规范,有待改进。相当多的研究仍旧没有走出受众调查的窠臼,个别研究的预设前提甚至有待商榷。其次,低水平、重复的研究较多,真正具有创新价值的学术研究很少。最后,重要议题的研究亟待加强,如对受众心理的研究;对农村受众的研究;系统的、规范的、大型的实证研究等。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江南大学文学院教师)

注释:①吴信训等:《当代农村电视收视习惯调查》,《新闻爱好者》2006年第9期;郑欣:《媒介使用动机与文化消费:以江苏省三地城乡居民为对象的考察》,《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②张国良等:《“超女”现象的传播学实证分析:上海受众调查报告》,《新闻记者》2006年第8期

③刘佳:《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新闻记者》2006年第3期;刘朝霞等:《新闻娱乐化与受众需求的错位:报纸内容分析及大学生新闻需求调查》,《新闻记者》2006年第8期;周超霞等:《大学生传播网络行为嬗变的实证研究》,《复旦学报》2006年第4期

④郭鉴:《E时代的儿童网络媒介接触行为探查》,《新闻界》2006年第6期;陆晔等:《媒介使用与青少年闲暇生活:“离网离视”活动个案分析》,《新闻记者》2006年第4期

⑤汪幼海:《现代报业市场受众需求浅析》,《新闻记者》2006年第12期;黄升民等:《社会意识的表皮与深层:中国受众广告态度意识考察》,《现代传播》2006年第2期;安平等:《西安公交移动电视受众调查》,《新闻知识》2006年第12期;刘滢等:《寻找新媒体的受众与需求》、《中国记者》2006年第11期;侯涛:《大众化、个性化、多元化:网民特征关键词解析》,《中国记者》2006年第11期

大众心理研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 使用与满足理论 “知沟”理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传播学自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心理学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尤其是受众和效果研究,更是体现了传媒与心理学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特点。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作为上世纪以来最有影响的心理学流派,对传播学研究影响巨大。无论是魔弹论、有限效果论,还是使用与满足说、积极受众论,都打上了同时代心理学发展理论的烙印。

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心理学上巩固了对人性的信念,强调了人的尊严,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他们的主要观点如下:

1.动机理论

马斯洛理论中最著名的是动机理论,他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动力不是弗洛伊德指出的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需要的性质决定着动机的性质,需要的强度决定着动机的强度,但需要与动机之间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但只有一种或几种成为行为的主要动机。马斯洛认为,产生人们行为的根源是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当一个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或基本满足后、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又会产生。

2.人性观

马斯洛和罗杰斯对人性的看法不仅是乐观的,而且是积极的、建设性的。综观两人的大部分著作以及数十年来的专业生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本主义坚信,在尊重及信任的前提下,人类均具有一种以积极及建设性的态度去发展的倾向。

3.人的潜能与价值

马斯洛用潜能说明人的内在价值,认为一种潜能即一种价值,潜能实现即价值实现。

一、“使用与满足”研究(Uses&Gratification)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性是自主的,是能够进行自我选择的。因此取得预期传播效果的关键,是了解和把握传播对象即受众的内在需求。无论是传统的魔弹论还是选择影响理论,都受行为主义思潮的影响,侧重于分析受众对传媒及其内容的反应,将讯息内容作为传媒效果研究的出发点。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心理学研究走向的影响,在美国传播学的受众研究中,逐渐出现了一种变化,即从以传播者的意图为中心转向以受众如何利用媒介信息、如何从中获得满足为中心,并根据后者来确定大众传媒的效果。这样一种研究方法和途径被称为“使用与满足说”(Uses&Gratification),受到许多人的拥护,而且因其所特有的实用性特点,得到了最为迅速的发展。实际上,“使用与满足说”并不是一夜之间出现并完善的,它是一系列研究范例的综合物,一些关键人物如卡茨的相关研究为它的产生打下了基础,而“使用与满足说”在正式问世以后,它对后期的其他的传播研究如“知沟假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开始

“使用与满足”研究首次是在卡茨(1959)的文章中提到的,它对贝雷尔森(1959)“传播研究看来将要死亡”的说法做出了回答:如果继续忽视受众的主体性,仍将大众传播视为说服的研究将会死亡。卡茨建议,如果这个领域将研究的问题改成人们用媒介做了什么?(What dopeople do with the media?)就可以解救自己,免于死亡。他举出了在这方面已经完成的一些研究,甚至包括贝雷尔森本人1949年做的“失去报纸意味着什么?”(What“Missing theNewspaper”Means?)研究。

布拉姆勒和麦奎尔(Jay G・Blumler&Denis McQuail,1969)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总体研究策略,研究了1964年英国大选。研究者期待,根据观看者收看电视的动机将他们分类,就能揭示先前未发现的态度改变与接触宣传之间的关系,最终可能告诉我们关于效果的一些东西。研究的结果是研究者对早期研究认为大众媒介主要是为了加强原有态度的结论提出了怀疑。

2.个人需求与媒介使用的分类

1974年,卡茨、布拉姆勒和格里维奇的论文总结了当时那一领域的研究,指出那些研究涉及:①需求的外向和内向起源;②需求本身;③需求导致的期望;④期望指向的媒介或其他信息来源;⑤这些来源引向对不同形式媒介的接触(或参加其他活动);⑥由接触带来需要的满足;⑦与满足同时产生的其他后果,可能大多是无意获得的结果。当时的文献已经提供了好几种受众需要与满足的分类方法。有些人分为即时的和延时的满足(Schramm,Lyle&Paker,1961);有些人则分为信息教育的与幻想者和逃避者的(娱乐方面)的满足(Weiss,1971)。

麦奎尔、布拉姆勒和布朗(Brown,1972)在英格兰的研究中建议采用以下分类:①转移注意力(逃避例行公事和问题;宣泄情绪)②人际关系(在交谈中信息的社会利用;信息替代了同伴)③个人的特征和个人的心理(强化或确认价值观:自我了解:发现真实)④监视(关于可能影响或帮助一个人从事或完成一件事的信息)。

卡茨、格里维奇和赫斯(Haas,1973)将大众传播媒介视为个人用以联系(或不联系)他人的工具。他们从关于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及心理功能的文献上,选出35种需求,并将其分为5大类:①认知的需要②情感的需要③个人整合的需要④社会整合的需要⑤舒解压力的需要。

波尔斯与考特赖特(Courtright,1993)确认:不管是大众传播还是人际传播,通过传播可以满足11种需求:放松、娱乐、忘掉工作或其他头疼的事情、与朋友交往、获得关于自己和他人的事情、消磨时光、感受兴奋、感觉不孤单、满足一种习惯、让其他人知道我在乎他们的情感、让某人为我做某事。

3.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新发展

尽管使用与满足研究有助于将注意力转向主动传媒使用者,该理论也受到了批评,特别是遵循文化研究传统的学者的批评。批评者认为,使用与满足的研究方式注重自我报告(self-report)来确定人们的动机,失之于简单和天真。另一种批评认为它依赖心理学的概念,例如需求和动机,而忽视社会结构和在该结构中所处的环境。

针对这种批评,鲁宾和温德尔(Rubin&Windahl,1986)提出了一种使用与满足和依赖理论相结合的综合方法――使用与依赖模式(USeS and dependency

model),将个人置于社会系统之中,这些系统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需求。德弗勒和罗基奇(DeFleur&Ball-Rokeach,1989)概括了个体与传媒发展“依赖关系”的三种关键途径。首先,传媒提供的信息使我们了解世界,帮助我们“自我理解”,以获得跟他人解释的同一性。其次,我们在行动(决定投资方向)或交往(如何应对相亲)上可能需要传媒帮助定向。英国学者(Messenger Davies&Machin,2000)对儿童电视话语的研究似乎可以支持这一点。最后,传媒给我们提供游玩的机会(如看电影放松)。

另一项U&G研究衍生出来的理论是期望――价值论(Palmgreen,Wenner,&Rayburn,1980)。它应用Aizen和Fishbein(1972)的理智行动理论来探索传媒使用和对传媒的态度。根据期望――价值模型,我们看电视是因为我们期望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如观看连续剧寻求娱乐和放松),而且认为很有价值(朋友推荐看)。然后我们衡量需要满足的程度(我们笑了吗?是否受到冒犯?)以决定将来是否再进行这样的行为。如果我们的期望总是得以实现,我们就建立起习惯性的传媒使用模式(比如沉溺于某一肥皂剧)。

传统的使用与满足研究是将受众认作积极的、主动的(active)或者消极的、被动的(passive)两种,将其概念化,并将其行为或活动作为处理变量的方法(Rubin,1994)。近期的新发展打破了自古希腊柏拉图时代就树立的非此即彼的二元论的桎梏,采用了更为灵活和现实的态度来分析受众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某些时候,媒介的使用者在处理媒介信息时是有选择的,理性的;但是在另外的时候,他们使用媒介是为了放松和逃避。受众行为在形式和程度上的差异可能也对媒介的效果产生影响。另一种新的方向是认为,人们用媒介满足特定的需要。例如,大众媒介的一个用处可能是消除孤单。坎那瑞和斯皮茨伯格(Canary and Spitzberg,1993)发现了可以支持这种使用方法的证据,但是其相关性依赖于孤独的程度。

使用与满足说也被用于解释人们对新兴传媒的使用动机。帕帕可里斯和鲁宾(Papachrissi&Rubin,2000)考察了最有可能预测影响人们互联网使用的因素。他们鉴别出五种动机:人际效用、消磨时间、寻求信息、便利和娱乐。一些互联网使用者将传媒用作社会交往的替代,特别是那些在交友和面对面交流中存在障碍的人;

“使用与满足说”在理论和现实两方面都有独特的意义:它在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的受众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将从前的受众研究称为“效果型”研究的话,那么,使用与满足说则代表着一种“满足型”的受众研究,它采纳了两个新角度――人们如何使用大众媒介、大众媒介内容能够满足人们什么样的需要;同时它也是批判学派的后来崛起的关注对象。它本身不仅富于理论意义,而且蕴含着形成有关现代社会的某种理论的方向。其中最重要的是,这种研究传媒效果的方法,无疑提醒我们:“传播关系中有一个活跃的接受者”(Schramm&Porter,1974)。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信息传播和大众交往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尤其是在受众日益活跃的、参与意识日强的当今社会。

当我们进入信息社会时,媒介使用者开始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机会,当用户可以自由点播拥有500个频道的有线电视时,使用与满足理论也越可能有机会成为自成一体的理论。

二、“知沟”研究

西方近期的知沟研究试图厘清这样一对关系,即经常被引述的导致知识沟的原因(尤其是教育,社会经济情况及兴趣或动机)与知识获取之间的关系。

韦尔(Weir,1995)曾设法增进人们理解动机在导向知识沟过程中的作用。包括盖那瓦和格林伯纳研究在内的多项研究发现,人们之所以取得某类信息,兴趣(一个近似于动机的概念)比教育的作用更大。但其他的研究并未发现,怀有动机的人们获得的知识增加了,倒是一些其他的研究显示:动机、教育及其他因素相辅相成,才共同影响着人们的知识水平。

韦尔提出了一个议题:为什么被认为有兴趣和动机的人却往往并未更多介入寻求知识的活动?他效仿马思洛的需求等级阶梯,提出了一幅信息寻求行为等级图(hierarchy of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韦尔认为,一个人在等级中的未知决定着他的信息寻求行为,而且只有在一个层次的信息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才会致力于获取更高层次的信息。当指向人们的某类信息在某些个人自己的信息需求等级中看来无关紧要时,知识沟就出现了。

大众心理研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梳理; 借鉴; 反思; 当代价值

作为文化研究领域“祖师爷级”的学术流派,自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伯明翰学派就在理查德•霍加特、斯图亚特

•霍尔、雷蒙•威廉斯等人的带领下,立足英国社会的土壤,以文化研究为基础,以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等众多学科的相关理论为

方法,探讨了大众传媒的意识形态功能及其对受众的影响、以及受众最终的接受状况,并由此而提出了媒介文本的多义性和受众解读模式的复

杂性等相关理论。此外,作为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伯明翰学派也以其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验学派研究之不足,并

以其对受众和受众接收环境的关注,适应了现当代社会发展与理论研究的潮流,体现了学术研究应有的人文关怀,为世界传播学的受众理论研

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伯明翰学派的相关研究成果,便受到了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在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介文化:介于现

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英国学者尼克•史蒂文森的《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媒》等著作中,都有专门的章节

或内容探讨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理论与受众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文化研究在西方学界的日渐“受宠”,伯明翰学派的相

关理论也陆续被介绍到了国内——首先是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一些学者注意到了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理论与受众研究理论,其后,内地学者也

逐渐意识到了这一学术流派的重要性,理查德•霍加特、斯图亚特•霍尔、雷蒙•威廉斯等人的理论也被不同程度地运用到了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

与文化批评中来,并由此而成为了当代中国学术界、尤其是传播学界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源泉之一。

然而,相比西方学界的研究现状,国内学界对伯明翰学派的理论考察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以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为例,目前仅有潘知

、林炜主编的《传媒批判理论》、石义彬的《单向度 超真实 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陶东风的《文化研究:西方与

中国》、陆扬、王毅的《大众传媒与文化》等寥寥几本著作,用部分章节对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与受众研究予以关照。此外,尽管北京语言

大学黄卓越教授[2]所率领的文化研究团队近年来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射到了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上,但是,上述种种研究成果,与伯明翰学派

在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相较而言,甚至与西方学界的研究厚度相较而言,都显得明显落后。

2002年6月,伯明翰大学校方关闭了该校的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系,至此,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最终隐入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正如黄卓越教

授所言,“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的隐退并不意味着文化研究本身的衰落”[3]换言之,这个在“文化界和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的事件的发生

,也并不意味着国内外学界对伯明翰学派及其相关研究成果的关注热度的衰退,这也应该是“两码事”——因为,不管是伯明翰学派的研究方

法还是理论源泉,都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深入到了文化研究的骨髓之中。

也正是在上述种种背景之下,河北师范大学位迎苏副教授以其博士毕业论文为基础出版的以系统研究伯明翰学派为己任的学术专著《伯明翰学

派的受众理论研究》一书,也就具有了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对于该书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位迎苏副教授的博士导师——四川大学蒋晓丽教授给予了十分中肯的评价。她认为,《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

论研究》一书,从文化研究和传播研究的结合入手,选取“受众研究”作为主要视角,对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作了综合阐发,并以此为基点

,对受众理论的知识脉络、方法论特征、经典案例和核心概念作了比较清晰的阐释。这些论述,都“显示出了作者较为扎实和全面的理论功底

。”并且,在论述中,作者特别对伯明翰学派受众研究的方法论价值作了准确的论述,“从而矫正了科学实证主义和管理学派对于受众研究方

法论的话语霸权,这是很有见地和启发性的。”

实际上,《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一书的理论价值显然还不仅于此。该书在对伯明翰学派不同时期的不同理论著书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

上,大胆地将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归结为了四种基本范式,即被动性解读的受众研究、倾向性解读的受众研究、多样性解读的受众研究

和抵抗性解读的受众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展开论述,重点梳理了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进而深度挖掘了该理论生

成的社会语境和思想语境,探究该理论生成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对该理论与其他相关受众理论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揭示该理论在受众研究

史上的地位、影响及进一步的借鉴意义——这种详尽而极具独特视角的关于文化研究学派的总结,在目前国内学术界不仅因其极其少见而具有

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目前国内学术界尤其是传播学界乃至大众传播实务界的具体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而言,也都具有一定的可资借鉴的现

实意义。

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到200年6月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系关闭,在长达四、五十年的时间里,伯明翰学派不同时期的领军人物

们在总体研究取向不变的前提下,建立了纷繁复杂的分支理论谱系,要在如此复杂的理论迷宫中深度揭示伯明翰学派和其他学派受众理论研究

的异同,进而彰显其现实借鉴意义,这显然需要作者具有超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理论驾驭能力。在《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一书中,作

者采用文本分析、个案研究等方法,结合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大众传播学等相关理论,在综合考察英国社会各因素的具体影响的前提下,以

庖丁解牛的方式,将伯明翰学派各时期、各代表人物的理论著述的结构和内涵一一展现在了读者眼前——这,不仅正是作者上述能力的综合展

现,也更进一步彰显了《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然,《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在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前提下,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而这种不足又主要体现在该书对伯明

翰学派受众理论对国内研究和实务操作的启示的研究稍显单薄上—— 尽管该书用了最后一节来谈论这一话题。众所周知,任何一种理论的价值

,都不能仅仅停留于历史的尘埃之中,它对当代乃至当前学术研究,甚至是实务操作的指导、借鉴意义,才是它最大的价值之所在。因而从这

个意义上讲,该书如果能在其最后的篇章中,以更为厚重的内容,更加详尽地分析伯明翰学派受众研究理论对当代中国学界乃至传媒实务界的

指导、借鉴意义,该书当会更加完美。

 [1] 位迎苏.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0).

 [2] 黄卓越. 教授同为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该中心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而文化研究正是黄卓越教授近年来重

大众心理研究范文第12篇

我国传播学界对英国出身、荷兰成就的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Denis McQuail),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知道了,因为那时翻译出版了他的那本薄薄的《大众传播模式论》。《受众分析》是他众多专著中的一本,全面总结和探讨了受众的问题。他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批判学派与经济学派等多种维度纳入研究视野。对核心概念“受众”的涵义及其演进,进行了界说和梳理。在2009年10月莫斯科大学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他认为,技术的发展、媒介的增长和传播手段的丰富,虽然理论上为传播的多样化开辟了道路,然而目前在大多数国家里,多数受众的注意力仍然集中在少数几个频道上。“受众,无论怎样概念化,都难以管理、控制和适应一切情况,人们很难做出明智而一致的选择。”一句话,在这个领域,问题永远比答案更多。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

麦奎尔在安排章节时显然是经过仔细思考的。他从厘清概念、追溯历史视角的维度起始,循序渐进,对受众研究传统、类型,以及围绕受众展开的媒介到达、媒介社会使用、传受关系等问题进行梳理,最后对受众的发展趋向做出判断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此书在整体架构上比较严谨,但在具体的章节内部,缺少严格的逻辑顺序,更像是好多个中心主题自由发散开来。麦奎尔论述的通常思路可以总结为:引入议题,从历史的视角批判地罗列不同研究者的既有研究成果,结合研究现状分析原因、探讨规律,给出自己的思考。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将他的主要论述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研究的起点:大众、受众与大众受众。麦奎尔在写作的起始,首先立足于厘清受众的概念。按照他的观点,虽然“大众受众”已广为人知并被普遍接受,但“大众”与“受众”并非天然一体,而是原本分属于社会学与传播学两个不同的话语范畴。大众受众是现代传播技术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他在系统回顾受众产生发展的历史时特别指出:影院放映方式的出现,“创造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受众’”;广播电视的发明,则使大众受众的内涵真正充实。

二、受众研究的三种传统路径。麦奎尔参照了詹森和罗森格伦关于受众研究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将五分法进一步精简,把受众研究的路径划分为三种:基于受众测量的结构性研究传统、基于媒介效果和媒介使用的行为性研究传统和基于文化研究与接受分析的社会文化研究传统。

麦奎尔划分上述三种路径的依据,主要是研究目的的不同、对受众看法的不同以及研究方法的区别。他认为,不同研究路径之间的本质区别,是研究者立场的不同,即面对传媒工业一方和大众受众一方时,究竟更靠近谁。而现状是,虽然近些年来出现了向受众靠近的趋势,但所谓的主流研究传统依然是以传播者为中心。

三、以受众为核心概念展开若干研究。麦奎尔强调受众研究不能拘囿于线性的传播过程本身,而应放眼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受众不仅仅是媒介的受众,更是社会的受众。特定时间、特定情境的媒介使用总与一定的社会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亚文化等相联系,不容忽略。他对受众研究中的抽样调查方法表示了不屑,认为该方法只是基于个体抽样而得到的简单总体信息加和,并不能真实反映总体。他的话语维度比较客观多元,认为受众在媒介工业的强势之下难免呈现非人格化的特征,但随着传媒交互性技术趋势的加强,受众的地位得到强化。他对“传播革命”保留了温和的怀疑,认为传媒产业结构并没有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们根深蒂固的媒介使用心理和习惯不可小视。

关于互联网,作者的观点是:旧有的受众群体将会延续,而新媒介也将催生新的受众。尽管受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处在变动之中,他仍赞成保留“受众”这一传统的专业术语,但强调以受众研究的主要维度对受众的含义作出相对清晰的界定。

大众心理研究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艾思奇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讨会述评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2-0006-04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方向、主要渠道和重要内容。2012年5月12日成立了云南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会,并在云南大学召开了首届“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50多篇,来自省内外的180余名学者与会,多位学者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在本次研讨会上,学者们围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取得了一些新成果,为今后开展好研究会的学术活动明确了方向,集合了队伍,奠定了更加坚实基础。

一、学术成果综述

本次学术研讨会以“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主题,对艾思奇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特殊贡献和重要启示进行了集中讨论,对艾思奇的思想成就和学术成果进行了广泛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及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规律、道路和方法进行了专题探讨,学术成果主要体现为如下几方面:

1从全国性视野和本土化情怀高度评价艾思奇《大众哲学》的意义和价值

一方面,学者们系统评述了《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和理论价值,并阐述了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现实化过程中的开拓性成就,以及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统化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这些成就和贡献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另一方面,与会学者普遍认为,艾思奇《大众哲学》是大众化、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读物,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普及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做出了巨大贡献。

2充分展现艾思奇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做出的突出成就

学术界存有这样的共识:对艾思奇的关注和研究,主要缘于他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所做出的特殊贡献、所揭示的理论创新道路、所带来的思想启示及其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从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确定、学术论文及专家发言情况看,这一思想共识和研究指向得到进一步凝聚和凸显。从会议收到的论文看,不少作者紧扣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主题,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高度,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的不同方面,或总结概括学术界对艾思奇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所做贡献的研究情况,或从学理上阐发艾思奇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或从宏观上阐述艾思奇在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开创性地位及其特殊成就,或从微观上深入探析《大众哲学》所揭示的哲学大众化道路。在这些研究中,学者们往往直接以艾思奇哲学大众化道路为切入点,以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深入阐述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理论武装工作和群众教育活动的历史经验与主要成就。

3系统总结艾思奇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现实价值

有的学者认为,艾思奇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主要经验是: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革命精神和批判精神,并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与他们利益直接相关的现实问题做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形象的生活事例、巧妙的比喻、明快的文笔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表达出来。这些经验是艾思奇给予当今理论界、学术界的重要启示,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学者们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具体的历史的任务,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使命和任务、途径和方法不尽相同。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核心任务是增强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的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学者们认为,尽管时代条件和实践环境发生了变化,但艾思奇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力图探求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有的学者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研究是前提,宣传教育是关键,联系大众是根本。唯其如此,方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广大党员普遍信仰、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有学者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研究(科研)、宣传教育(科教)、推广普及(科普)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才能从科学理论转化为大众的自觉认同。有学者指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结合具体的时代条件和实践需要,契合接受主体及其思想文化特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学者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纳入文化建设进程,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真正融入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过程、文化生活需要和素质发展要求中。

5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教育、宣传普及、实践运用等方面的课题

这是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一大亮点。有学者结合当前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重要途径。有学者把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着力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就为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注入了新的内涵。一些成果立足现实需要,反映当前的研究趋势,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般要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和理论创新工作、高校党建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结合起来研究。这些新探索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精神,对于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与方法、拓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相关领域,颇具意义。

6注重对艾思奇的哲学观和哲学研究方法论进行探讨

谈到艾思奇,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大众哲学》,这有利于推进哲学的大众化,但也会带来遮蔽艾思奇哲学思想等问题。这在本次会议的论文中已受到关注。有学者透过《大众哲学》探索艾思奇的哲学观和哲学研究方法论,并指出艾思奇能写出脍炙人口的通俗论著,正是他在哲学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上厚积薄发的表现。学者们普遍认为,艾思奇的哲学思想是自成一体的,其中蕴涵着他对哲学的独到理解,以及如何对待和研究哲学的方法论原则。另外,一些学者还探讨了艾思奇哲学思想与哲学思想的关系。学者们基于艾思奇所开辟的哲学道路指出,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存在形式,作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锐利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生成于群众生活中、呈现于哲学家自觉建构活动中的哲学和智慧,它应以大众的语言、朴实的风格和简明的道理来呈现。

二、理论向度及学术特点

在本次研讨会上,部分知名专家做了大会发言。会议交流研讨与提交研讨会的论文,使本次学术研讨会呈现出鲜明的理论向度和学术特点。

1从研讨的切入点上看,与会学者多从艾思奇成名之作《大众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方面的研究切入,这反映了近10年来研究艾思奇的一个重要趋势

具体而言,或从《大众哲学》文本、语言、叙述等方面的特点研究切入,讨论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或从《大众哲学》的学术意义、思想主线、时代精神研究切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从而探索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巨大价值和作用以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方式和成功范例;或从《大众哲学》的当代启示视角切入,认为《大众哲学》作为一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中国化道路上产生重要影响的著作,在当代哲学研究中的借鉴作用不容忽视,更不能低估。

2从研讨的思路上看,本次研讨会呈现两个方面的学术取向

从艾思奇的思想成就、学术成果及其所揭示的道路和启示方面开展研究,力图通过阐释艾思奇哲学思想的基本问题及当代启示,以求凸显和再现艾思奇哲学思想的学术体系,这是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思路;另一个重要学术取向是从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来开展研究,力图通过研究艾思奇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等方面的重要贡献,以求探索和揭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规律和当代启示。显然,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取向也就构成了当下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两个基本思路,而其间又总是相互联系与相互交融的。

3从研讨的内容上看,主题明确,选题多样

比如:艾思奇的学术思想、理论成果及其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三化”方面的特殊贡献及其当代启示;艾思奇所揭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道路、规律和特点;还包括艾思奇生平历程及学术成果的文献资料评述、艾思奇思想成就及学术成果的理论梳理等等。可以说,论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近期云南学术界关于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一次盛会。

4从本次学术研讨会的目的指向上看,在于立足本土优势,探讨当代中国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理论创新及其实践运用的问题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大决策,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当今时代的历史任务和现实需要。在近10年的一个时期内,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基本目标,就是要解答在当代中国的前提下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的模式和路径问题,探究马克思主义由大众化到中国化的具体途径问题。

三、深化研究的构想

毋庸讳言,在艾思奇家乡云南成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会,并有组织系统化地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首届学术研讨会及所提交的学术论文呈现的丰富的研究成果,涉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方面的一些前沿性问题,也形成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为云南学术界进一步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论文选题存在一定的重复性,研究视野不够开阔,研究论域有待拓展,研究方向有待凝练,学术研究的理论生长点不够活跃和丰富,针对这些问题,加强和深化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术研究活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加强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学术队伍建设

目前,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主要力量有三:一是 “专业队伍”,主要是由把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组成,其中不少是中青年学者;二是“地缘队伍”,一般由艾思奇革命生涯和学术活动主要发生地的学者们构成;三是“亲友队伍”,主要由与艾思奇有过生命联系、生活交往、工作接触、师承学缘关系的研究者或见证人构成。这几支队伍和研究力量各有其特点和优势。但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科研工作还主要体现为以个体研究者的形式来开展研究,有组织、集成性开展研究的科研队伍需要进一步建设。从云南本土的人文情怀来看,艾思奇是云南的骄傲,是值得云南思想理论界的学者们认真学习并引为榜样的。对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云南应努力走在全国前列,在本土形成有全国性影响的研究队伍和研究基地。通过进一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通过集成社会科学界的相关力量,形成稳定的科研力量。这就是说,在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具体的研究课题上,需要进一步解决“谁来研究”的问题,目的在于增强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主体性力量。

2要系统整理艾思奇与马克思大众化研究的相关成果和文献资料

在解决了“谁来研究”的问题后,我们应进一步思考在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上“研究什么”的问题。现有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奠定了重要的文本文献基础、学术理论基础、概念范畴基础、研究内容方法基础、研究目的价值基础、研究领域方向基础。今后,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系统整理这几个方面的学术文献是十分重要的。以云南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会成立为契机,发挥各会员单位的优势,建立“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资源信息中心”,利用互联网络的优势,建设资源共享的“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信息库”,把目前相对分散的各种学术文献加以收集整理,健全和完善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学术资源库。

3要准确把握和及时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学术动态

在对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现有成果和文献资料系统整理的基础上,为方便学术界开展新的研究活动,研究会有必要全面把握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学术动态,并按照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快速化的要求,向专家学者们定期、不定期地公布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动态资料,以便研究者全面把握研究状况和学术前沿。

4要鼓励从学术层面开展艾思奇思想研究,不断提升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水平

这方面可以做的研究课题很多,例如:艾思奇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研究、艾思奇思想与中国社会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研究、艾思奇哲学与中国政治和文化启蒙研究、艾思奇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研究、艾思奇哲学与同时代其他哲学家的比较研究、艾思奇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对话研究、艾思奇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形成过程研究、艾思奇与云南文化研究、艾思奇道路研究等等。

总之,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既是一个蕴涵着巨大学术空间和思想张力的领域,也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学术课题,这一研究必将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以更为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具有时代特点的理论思维,把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做出新概括,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项伟大的理论事业推向新的高度和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1]

Ai Siqi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A Review of Academic Seminar

ZHANG Chang-shan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Yunan, China)

大众心理研究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受众心理 高校思政教育 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5.031

Abstract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munication, the audience is one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constitution, as they spread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is the final decision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and sign. The audience as a social group who has certain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mport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audience's psychology. From objectivity, audience psychology system and practical aspect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udience to consider the psychological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new enlightenment and new thinking.

Key words psychology of audienc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w thinking

1 受众心理的理论概述

1.1 受众心理的界定

传播过程是信息的交流与分享的过程。正如古代大文豪韩愈所作《师说》有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传播知识,知识是一个传播的过程,有传播者(教师)就必然会有受众(学生)。不言而喻,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包括个人或者组织发出的信息并最终达到了接受者的大脑中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存在两个主体:传播者和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受众会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对传播信息进行筛选,这个过程就涉及受众心理的活动。受众心理就是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受众心理活动对受众选择行为的影响。

作为信息传播的落脚点和目的地的受众,有关他们的心理行为的相关研究,早就散见于古代一些教育家、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著作中。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在论述教育问题时都有一些关于受众心理的观点。譬如孔子《论语》中所提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方法,就是强调充分发挥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受众心理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受众的思维能力,发展受众的创造性。在西方,早期的一些教育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也有许多涉及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受众心理能动作用方面的观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为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和谐进行提供了哲学心理依据。欧洲近代的传播学家霍尔、马克・列维(Mark Levy)和斯文・温德尔(Sven Windahl)都讨论过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受众问题,把受众的心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寻求传播理论研究的突破。

1.2 受众心理特点分析

(1)客观性。每一个教育主客体的心理发展都有一定的客观性。从受众心理的视角看受众心理的研究要实事求是,尽管心理现象就其映像来说是主观的,但是作为一种反映过程,它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并表现为人的外部活动。因此,客观地研究受众心理现象是完全可能的。(2)系统性。教育受众的心理发展不是孤立片面的,对他们的观察研究要遵循一定的系统性。从受众心理的视角来看受众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一定的系统性。在研究心理现象时既要把个体看做一个系统,也要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看待,不能孤立片面地考察问题。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坚持系统性原则,就是把研究对象作为整体系统进行综合考虑。只有这样,本质极其必然联系才能在各种心理现象之间得到体现。系统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适应性四个方面。(3)实践性。在受众心理研究中要求把人的心理看做是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联系的过程来考察和研究。实践性原则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在受众心理研究中坚持实践性原则,必须结合教育实际,从实践出发,解决教育实际中的问题;教学受众心理的研究成果也要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突出应用研究成果的核心位置,这样才能彰显受众心理研究结果给教学带来的活力,也才能达到通过受众心理研究来实现教学实践的新突破。

2 受众心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受众心理客观发展的理念,使学生在关爱中接受教育。教育工作秉承遵循教育客体心理发展客观性原则的核心理念,教育主体对教育受众自身心理发展规律的尊重,启迪了传统高校思政教育。改变思政教育工作者孤立教学的原则,放眼全社会把学生作为大的教育环境中一分子去考虑,尊重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性,提供长期服务,有规划地和学生一起努力改变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在客观的受众心理视角工作原则启示下,有助于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摒弃老师作为权威者,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的说教模式。以一种平等的、为学生服务的、充分尊重学生心理发展客观规律的姿态,真正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对话合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更好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就是让学生在被相信、尊重中教学环境中得到成长。

(2)聚焦受众现实需要,在教育“松绑”下关注受众成长。从受众心理的视角出发认为,很多教学问题出现的根源是教学活动中的传播主体与受众系统沟通不畅导致的。从受众心理学的视域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作为弱势一方的大学生群体需要重新解读,用一种缓和的方式着重于给紧张学习状态中的学生“松绑”。合作的商谈式的教学方式可以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由于师生相互作用而增强了各种联系,学生的优点是需要先关注和开发的,在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系统中,学习愉悦感受可以由双方的不断互动带来,从而能够避免标签化,开启受众愿意自我改变而进入良性循环过程。

(3)突出系统性、实践性特点,促进受众的身心发展。传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从消极被动的问题视角入手,在一定程度上过于关注受众客体而忽视了家庭系统以及日趋复杂的社会层面的大的环境系统影响。通过认识和理解人及其心理的发展过程,了解问题产生的根源,从教学实践出发,才能对症下药,这为改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单一化干预模式提供了新的启示。现代社会,人们思想和行为越来越容易受到影响,尚未定型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不断受到社会变革的思潮干扰。令一些青年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将受众心理研究中凸显出来的系统性与实践性原则的视角引入高校思政教育,行为偏差的现象可以得到更深层次的解读,特别是对一些需要介入的特殊受众的关注,才能提供有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和服务,使自我的潜能、成长的前景被学生个人看到,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提高。

3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受众心理的运用

(1)借鉴“客观性”特点,深化“差异性”教育方式内涵。虽然教育这个传播知识信息的过程对接受知识信息的受众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但受众心理发展的规律又制约着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受众心理发展的客观性必须得到教育者注意,以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教育应该考虑到受众的生理发展水平,注重学生进行某种新的学习的准备状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学的准备性原则,视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定教学模式。这种原则又称为“可接受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就要依据受众心理发展水平,确定每一个年龄段能最有效掌握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古人说:“人心不同,各有其表”。学生之间的心理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育活动只有建立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差异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因材施教,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重教育主体自身的主观臆断而轻受众客观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状况是我国传统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中常见现象,侧重对学生的整体教育,而针对个别差异化的教育是需要不断得到重视的。思政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挖掘学生的差异性“对症下药”。改变过去作为权威者的角色,避免标签化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2)重视环境影响,拓展合作教育内涵。影响大学生思想的因素很多,变化也非常快,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间,每一个受众的成长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系统的深刻影响。因此,仅靠学校单方面教育是难以有效解决大学生复杂的思想问题的。教师和家长是教育孩子的两股重要力量,这两股力量紧密地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受众心理“系统性原则”视角下,只有透过对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亲戚朋友、父老乡亲、同辈群体等)有系统清晰的了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才能做完整的评估和有效的介入,这对我们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工作很有启示意义。辅导员可以通过家访和实地探访的方式建立积极的和学生家长沟通的桥梁,保持对学生能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3)借鉴系统特点,促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强大的教育新合力,这样才可以使高校思政教育更体现其实效性。众所周知,个人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对于受众而言,学习状态和人格发展会在不同时期受到学校、家庭和社区三者的影响。从某种意义来说高校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社区,可以充分借鉴社区工作的实践经验,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这也是帮助学生“增权”的一个过程。所以高校思政教育也需要将工作外展到社区,将社区这一有效资源利用起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提高大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将工作的视野由学校和书本拓展到学校、社区继而整个社会,真正实现教育资源整合,促成教育合力。正如“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社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日益彰显,为了更有效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必须继承,对当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批判地吸收一切有益于教师教学的东西,吸纳各种积极教育理念,创新发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教育心理学视角理论作为研究教学与教育的心理学规律的学科,更是为更新高校思政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式与方法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郑永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4] 韩仁生,苗军芙,李传银.教育心理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大众心理研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传播批判理论;霍尔;莫利;费斯克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3-0006-03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of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Wu Jing1,Fan Xiaoman2

1.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7

2.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00

Abstract Since the communication into our country, the traditional empirical propagation theory America always occupy the mainstream position of China's communication layout, and to European critical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attention is relatively small,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as European communication theories important theory school after school after one of frank, the unique communication thought. Study angle and research method, investigate characterization spread through the school, see the school three synthesizer, Holzer Molly and John Fiske'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originality, instance theory thought the important school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contribution in the macro perspective, and in order to get a glimpse of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thinking of the scene.

Key words The British School of cultural studies; critical communication theory; Holzer; Molly; John Fiske

自传播学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我国传播学版图一直被美国的经验主义传播理论盘踞,而对欧陆传播批判学派的引入相对较少,对传播批判学派理论的关注远不及对美国传播经验主义理论。在西方传播学界,来自欧陆的传播批判学派与美国传统经验学派,作为传播领域里风格迥异的两大双峰,[1]相互补充和共同建构了传播学的场域,传播批判学派作为传播学场域中的重要理论巨阵之一,迫切需要中国传播学界的

重视。

1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发展概述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来自欧陆批判学派的一个分支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发轫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故此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又称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1964年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正式成立,其代表人有查理・霍加特、雷蒙・威廉斯、E.P汤姆森、霍尔、莫利及费斯克等。该学派作为欧陆批判学派的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其跨学科的性质使其研究视域广泛,主要涉及后殖民主义为中心议题的种族研究、女性主义理论及性别研究、对全球经济、政治及文化等等。该学派在大众传播领域的建树独具一格,它超越了号称传播批判学派源头的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论说,在哲学观点上超越结构主义的研究路径,走向后结构主义的研究范式,具体主义表现为超越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主张上层建筑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社会建构作用。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传播理论众多,本文仅以三个传播理论的集大成者霍尔、莫利、费斯克及其他们的理论贡献为线索,并以此来窥见该学派的大众传播思想。

2 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有相当一段时间,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内部存在的“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之争,两分天下的局面使该学派的研究一度陷入困

境, [6]直到70年代中期,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解救了文化研究领域“结构主义”和“文化主义”非此即彼的选择,认为大众文化并非是完全“自治”的文化也非完全“管制”的文化,而是视大众文化为两者之间“谈判”的场域,这种“谈判”充满了妥协、斗争、协商和迂回。英国文化研究在葛兰西范式的转向下,由霍尔对其“文化霸权理论”进行创见性的应用。

霍尔提出的“编码解码”理论通常被认为是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的创见性应用,如图1所示,霍尔认为,在传播过程中,首先由传播者在自身知识架构、社会(生产)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下对原始信息进行编码,所生产出来的充满意义的信息文本,此时意义文本是开放的,并不是直接传递给受众,而是要经过受众的解码来获取意义,霍尔认为受众的解码同样受到解码者自身身份、知识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因素影响,进而霍尔提出了解码者的三种解码方式:主导―霸权型解码方式、协调型解码方式和对抗型解码方式[7],三种解码方式表明了文本信息的不同解读方式,主导―霸权型解码方式表示解码者按照编码者的意愿进行解码、协调性解码方式表示解码者在解读编码信息文本时是存有部分性的否认和部分性的接受,而对抗型解码方式表示解码者完全违背编码者的意愿,持彻底否定的态度。

图1 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模型

由图1可知,霍尔认为传播过程并不是线性的传播方式,传播的两端即传者和受者是拥有不同的符码,并非是对等的关系,霍尔主要考察传播两端的权力较量,将传播过程视为一个权力斗争的场域,在这一场域中,强化的传播过程中的内在张力,即阶级和社会关系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显然在“编码解码”理论中,传播领域中的意识形态性被给予强调,权力压制和反压制成为了主要话题,传者受者之间符码的不对等在这里理论模型中显而易见。霍尔理论也因此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但超越了当时非常流行的传播有限效果论,还带来了受众研究的新范式,随后英国文化学派的代表人莫利和费斯克各自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编码解码理论。

3 莫利的“话语理论”和“受众民族志”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另一巨蒋莫利发展了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在莫利的研究工作中,首先对霍尔理论进行验证,对英国BBC晚间新闻节目《全国新闻》进行受众民族志研究,验证了霍尔的理论假设,证明了受众的不同解码形式,但在研究中,莫利发现,受众的实际解码比霍尔的三种解码方式更为复杂,而且不同的阶级由可能会拥有相同的解码方式,莫利发现,霍尔过于强调传播过程中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进而莫利在福柯的“话语即权利”思想下,提出了“话语”理论,认为话语并不等同于意识形态,不仅仅是利益集团的表现,话语是思考或谈论一个问题的方式,也是社会立场的表现方式,因此,莫利认为,传播过程中,需要把社会位置与话语位置联接,然后才会构成特定的解码方式,他不再把阶级因素当做决定解码的核心因素。[8]从莫利的“话语”理论出发看待大众文化场域中的权力张力关系,在某种程度可以说,莫利超越了霍尔。

在验证霍尔理论中,莫利不但继承了文化研究学派符号学的研究传统,还纳入了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这改观了文化研究学派的结构主义范式对受众积极性的忽视,[9]莫利运用民族志对受众进行研究,被认为是最成功的在媒介受众研究中运用了民族志方法的研究。[10]莫利民族志受众研究之前,实证主义取向一直统治者传播效果研究,而莫利对传播理论的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对受众进行民族志研究,突破了传播的受众量化研究范式,量化研究范式传播的研究将受众从社会环境和生活情境中抽离出来,对受众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结果进行分析统和得出结论,而民族志受众反对这种实证主义取向的研究范式,主张把受众置于生活情境、社会环境、性别中进行研究,通过长期个案跟踪家庭中的媒介受众者,通过访谈等方法深描受众内心真实的想法和反馈,在研究结论中总结和发现问题。莫利的受众研究被成为新受众研究,他重新估量了文本研究方法,不是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也不是法兰克福学派纯碎的定性分析传统,而是开创了用民族志方法获取受众接受行为的真实情形,同时将受众置于不同社会地位和话语地位上对于其能动性的强调。[11]开创了传播学界民族志研究的先河,民族志研究方法成为了今日传播学界的三大研究方法

之一。

4 费斯克的“大众文化观”和“积极受众

理论”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文化研究学派逐渐脱离了马克思的主要参考体系,也逐渐抛弃了“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和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80年代中期受到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文化研究更为多样化,后现代思潮为受众研究提供了更充分的现象空间,从“宏大叙事”转到了“个别命题”,从“文本”转到了“解读”,从“意识形态和霸权”转向了“从属者的日常生活实践。有学者把这种转向概括为从“结构”向“实践”的兴趣运动,对宏大叙事的扬弃和对日常琐碎生活的关注,从整体性的结构和权力到日常生活的实践。[12]那么这一时期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集大成者费斯克的传播研究重点从“文本的生产”转向“后现代的消费“,避开了“政治批判”而着重于“大众的微观的抵制”,从而走向了“语符民主之路”。[13]我们主要对费斯克的“大众文化观”和“积极受众理论”进行简要的介绍。

费斯克的大众文化观继承了葛兰西的文化研究的路线,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权力场域,费斯克的大众文化观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权且利用”的大众文化,其二,“日常生活”的大众文化,其三,“微观政治”的大众文化。首先,“权且利用”的大众文化。传统文本分析认为读者会从头到尾阅读全部的文本,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费斯克认为,文本就像一个“菜单”或“超市”,大众在其中获取自己想要看的东西,创作自己的“菜肴”,费斯克通过“权且利用”强调的不是文本的内在意义,而是强调使用本文的受众对大众文化的实践能动性,大众的“权且利用”能够创造出自己的意义和。其次,“日常生活”的大众文化。费斯克认为,大众文化文本只有进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被阅读时,才能够被激活,大众更关注的是大众文化文本是否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感受。最后,大众文化是“微观政治”的文化。费斯克继承了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政治性的视角,并认为社会的变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激进的,一种是微观的。激进意味着要通过“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而微观的并不是要以革命的方式争夺政权,而是渐进的、持续而缓慢的过程,它的目的是不断扩张至下而上的权力生存空间,它是微观的政治而不是宏观的政治。因此费斯克认为大众文化的政治就是日常生活的政治,大众文化是循序渐进的,联系着这些结构内部,朝向无权者的权力重新分配,它并不试图改变支配集团的体制,而是试图扩展自下而上的力量得以运作的空间。

如果说莫利基本遵循了霍尔的初衷,那么费斯克在霍尔理论路线的基础之上则迈了更大一步,他在继承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前期成果,发展了积极的受众学说,将受众的能动性前所未有的放大,走向了“符号民主”之路。费斯克提出了受众的“游牧式主体”概念解构先前的传播场域的结构主义,通过对“大众层理”的分析提出了“游牧式主体”的概念来阐释受众的主动性,所谓“大众层理”的意思是认为大众并非存在于既定的阶层和拥有固定的社会身份,比如一个博士有可能同时是一个母亲、一个教师、一个新闻工作者,大众的社会身份和阶层是多维的和流动的,在不同的层理中随时进行转换,受众主体的多元性和流变性解构了受众研究内部的“逻各斯中心”即“传者中心主义”。费斯在受众的主动性研究中借用罗兰巴特“理论”,提出“受众”理论。“受众”理论意在表明即使大众的日常生活的一切都被意识形态充斥,由于身体是独立于思想的,那么费斯克认为身体也依然成为作为最后一个抵制意识形态的据点,因此,身体的狂欢和被费斯克看做大众对意识形态抵制的一场盛宴。尽管费斯克的“受众”理论备受争议,但他对传播受众的研究的积极转向依然得到了高度认可,他的最大理论贡献在于把受众的主动性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有的位置,有学者指出他把大众的位置无限度的放大,过于极端甚至走向了“民粹主义”,但我们仍然需要看到他在受众研究领域的巨大贡献。

5 结论

综上所述,全文从宏观层面分析了英国文化学派的传播学审思路径、研究方法和立场,同时在微观层面上分别对该学派的三个巨匠霍尔、莫利、费斯克的传播学理论进行概述,通过整体考察这一学派的传播学思想,并对其理论意义和贡献进行总结分析,以此来观望该学派的传播学的思想和精神。

参考文献

[1]赵斌.文化分析与政治经济――与墨多克关于英国文化研究的对话[C]//李陀,陈燕谷.视界:第五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52-57.

[2]A麦迪森.欧洲的经济政策相成就[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6:502.

[3]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C]//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8.

[4]王宁.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J].文学评论,2000(3):15-25.

[5]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81.

[7]斯图亚特 霍尔.解构“大众”笔记[C]//陆扬、.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三联.

[8]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约翰・费斯克.英国的文化研究与电视[C]//徐贲.走向后殖民与后现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56.

[10]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1]霍尔.编码,解码[C]//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