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

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

孩子兴趣的培养

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第1篇

2、父母要在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刚开始要从简单的开始学,孩子不能只学一样,应该多方面培养,比如美术、音乐、篮球、唱歌、书法等等,有了对比孩子可以在学习中触类旁通,将其它好的学习方法带到语文、数学、英语等学习上来,做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3、父母可以培小孩一起学。父母一起学习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小孩子在努力学习当中,家长要在旁边随时指导一下,那么问题就不会积累,把学习困难也降到最低,引导孩子在这门课程中上手。这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关键点之一

4、家长要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学习环境。经常在一个地方学习,孩子的学习和注意力可以集中,现在的孩子喜欢在爷爷奶奶家学,这样做父母的不好管理他,家长应该将学习环境固定在自己的家里,给一安静的环境,让孩子认真的学。

5、父母需要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制作学习计划表,孩子学习有时很盲目,不知今天该学什么,学习单元容易了就心不在焉,内容难了就愁眉苦脸,家长必须给孩子制定一个合适学习计划,让孩子看到自己学习进步的过程,这也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关键点之一。

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第2篇

孩子的读书越来越被教育者重视,注重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而远离电视和网络,但如何引导孩子远离电视与网络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我们该设法为孩子对读书产生兴趣、营造阅读氛围,提供读阅内容,养成阅读习惯,让读书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

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供养一个孩子读书就得花费多半年的收入。同时,面对现在大学生就业的环境使得一些父母认为:现在的教育对孩子将来的前途没有什么帮助,只会给家庭增加负担。这不仅是要对教育大环境改进,更要从每个学生自身转变,对学习、对知识的认识。是“金子”在哪里都会闪光,所以对每位中小学生来说掌握和应用知识,而不是“听”或“看”知识。

当前,由于科技的发展,使得娱乐格外“主流”,尤其对中小学生造成很大影响。使很大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电视和电脑网络游戏中。电视频道多样化,电视、电影离奇的情节,鲜艳动人的画面,使本来生活单调的农村中小学生被吸引在了电视机前;电视游戏机除了视听优势外还增加了其操作性,中小学生在操作中获得了成功感,好奇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电脑网络作为先进的信息媒介,在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时,也使许多中小学生因染上“网瘾”而学业荒废。

任何先进的科技都是一把双刃剑,要家长和老师取其糟粕,吸取精华。一些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听之任之,不闻不问。所以孩子渐渐的自己也放弃了自己,丢下书包沉迷不是电视就是电脑。

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北宋诗人、词人黄庭坚也曾说过:“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学习兴趣是通向孩子学习乐园的向导,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在兴趣“老师”的吸引和指导下,可以加快获得丰富知识的进程;兴趣是成长的前提。凡是成才者,事先都具有喜好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特别是小学时期对某物的兴趣,如果不受客观因素的干扰、制约,往往可以转化将来从事某种专业和专业活动的兴趣。所以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读书的兴趣。

如何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呢?

一、抓住孩子的心理

小学生的智力处于发展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他们活泼好动,富于幻想,总喜欢问个为什么。

根据小孩子的这一特点,我们完全可以做一些益智方面的活动,来增强孩子读书的欲望。比如,积极的开展孩子讲故事的活动,让孩子把自己看过的寓言故事讲给其他的同学一起分享,尤其是讲其他同学都不知道的故事,可以满足一下小孩子的成就感。这样可以刺激、激励孩子去读书,去查资料。通过孩子较强的记忆能力和老师有目的指导,将孩子的兴趣引导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为他们以后的成才做好基础。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

一方面通过我们的刻意培养让孩子喜欢读书,去读大量的书籍,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同时让他们明白“书山有路勤为径”。另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孩子读什么样的书,现在的书海浩瀚,让孩子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的书,结合孩子的心理选择一些图文并茂的有益的书或漫画。

老师和家长要表达对知识的渴求,这样会影响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要求老师和家长要向孩子传递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学习可以成就未来的观念,表达拥有知识的生活才是快乐的人生,没有知识的人生是多么痛苦和无助的看法。一般而言,对于已经了解到某些程度的事情,一旦获得与其相关的更新资讯,都会感兴趣的。

二、紧密结合课堂内外

在课堂上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更甚至可以左右学生的思考方向。与此同时家长和老师要注意提高和保持学生读书的热情。只有不断地利用外界刺激加以强化,兴趣才能保持持久和稳定。一旦一个人对某一学科产生强烈而稳定兴趣的时候,就会把这门学科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也就会自觉地去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

家长和老师最好采取主动参与的态度,对学生的读书活动给予关注。如随时找机会让学生讲讲书中精彩的内容,或讲讲他们的感想,也可以让学生把他喜欢的读物或读物中的精彩片段推荐给家长或老师读。有时,家长和老师还可以参与学生讨论读后感。也可以结合学生在课外读过的有关书籍内容“借题发挥”。这样做既强化了学生的读书兴趣,使之坚持读书热情,又有利于家长和老师了解学生读书的质量。

三、培养孩子自主阅读能力

我们作为老师必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还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让学生自主地去读书、去学习,应授之以“渔”。 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老师要讲故事,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听得津津有味。比如语文课上老师讲《水浒传》里面武松打虎的故事,结果讲到“三碗不过岗”时,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神情激动。这时候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下课之后自己找关于《水浒传》里面的其他故事情节,而下节课让学生自己来讲。这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都有效。这样,学生有了自主的发言权,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感人……每一个故事,都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让讲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自己的阅读能力;让听者在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感受自主阅读的诱惑。

孩子的心理需求是有年龄特征的,小学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好表现自我,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等。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强调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倡导自主、快乐地阅读。《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冒险小虎队》等会成为孩子乐读的儿童文学,成为几代人的钟爱也就不足为奇;《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拇指牛》、《魔法学校》能畅销全国了,也是情理之中。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

四.顺应时代,允许时尚阅读

前几年,郑渊浩的“皮皮鲁”和“鲁西西”占领童话世界,成为中国几千万孩子童话梦中的主人公;近两年,英国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风靡全球,而哈利・波特则成了世界儿童共同的偶像;时下,杨红缨的《淘气包马小跳》、秦文君的《小香姑》系列丛书席卷校园,成为孩子最爱读的儿童文学作品。这种儿童阅读时尚,是我们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的宝贵契机与资源。我们要做到积极体验,积极引领。不妨尊重他们的时尚阅读,来个马小跳PK小香姑,杨红缨PK秦文君,引导孩子阅读辩论。

五、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一个光线充足、空间适宜安静的阅读环境是孩子非常需要的。我们把这个环境分为两种,一是物质环境,要给孩子一个精美的书架,可以使孩子随时的翻阅,绝对可以养成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二是精神环境,要努力的为孩子营造一个阅读气氛的家庭,长久以来孩子可以在这个环境中受到家长的熏陶,自然而然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总之,培养读书兴趣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各种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读书的兴趣也必然在读书的实践中形成。作为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应该多动脑,勤动脑,采取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快乐,真正地爱上阅读。

论文

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第3篇

一、参与幼儿活动发现和满足幼儿直接兴趣

1.做孩子的伙伴,倾听孩子的看法。

在组织活动中,教师应善于倾听孩子们对某种事物的不同看法。从中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同时应随着孩子的这一兴趣,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探索。有一次过端午节,有一个孩子带了一个彩色的网兜,里面装着鸡蛋,于是几个孩子都围上去,讨论着“这网兜里的蛋是生的,还是熟的?为什么要吃鸡蛋呢?”,孩子们讨论着,此时教师正忙着组织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分区活动,结果大部分孩子被鸡蛋迷住了,哪有什么兴趣去分区玩。这时教师十分着急,就嚷嚷着说:“快点到别处去玩,别挤在一块了。”可没有几个孩子听老师说的。如果这时能够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倾听孩子们的谈话,很快会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从中提炼出许多有意义的探究课题。当幼儿讨论蛋是生的还是熟的时,教师可用简单的小实验如旋转鸡蛋看熟蛋的转速与生蛋的转速有什么不同来教幼儿比较鉴别,并启发幼儿说一说还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蛋的生熟,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集中幼儿注意力,还可以生成新的教学主题。如“蛋是从哪来的?蛋有什么作用?鸡妈妈怎样孵小鸡?”等教育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会表现出异常激动和专注的神色,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活动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关注孩子们的表情,洞察孩子的心思和动机,提高他们的活动兴趣。如开展体育活动时,老师发现孩子们对玩纸飞机没有刚开始时那么兴趣,有的还把这撕了扔了,缺少点什么呢?这时教师结合飞机特技表演设置穿越障碍,提出飞机着陆的远近距离为胜负时,并给予奖励,则一定能激发幼儿兴趣。

2.跟踪孩子的行为,捕捉“生成”教育的契机,拓展孩子的知识。

在活动中,教师可通过激发幼儿兴趣来生成教育,在追踪幼儿行为时,教师对幼儿的一些不易理解的行为保持审慎的态度,注意对其先前和后继的行为进行追踪,在这一过程中捕捉“生成”教育的契机。如课间活动时,老师发现有位孩子手里捧着“可恶的小虫子”回到活动室,正想批评之际,忽然发现许多孩子渴求的眼神,老师便问:“这些‘东西’是哪里来的?”孩子们说:“在草地里捉到的。”这时老师才明白在自由活动时,许多孩子跑到草地角落忙着研究的是小虫子,于是老师引导孩子们把有关活动继续深入开展下去,生成昆虫的种类名称、生活习性、收集昆虫标本、昆虫图片资料等活动。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提高孩子的兴趣,以培养孩子的思维流畅性,使他们能够从中获益。如,大班活动“认识电”,教师首先让幼儿操作电动玩具,并修理坏的电动玩具。启发幼儿理解电池有电,电流有方向性。然后让幼儿展开想象:“我发明的电器是什么样的。”然而有一位幼儿问是不是只要装对了电池就能动起来,老师拿来导线、电珠、电池,引导幼儿讨论究竟是不是装对了电池,玩具就能动起来呢?小朋友用老师的小实验材料动手实验起来,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灵活地用反问、动手实验的方法让小朋友们找到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小小的“焦点”拓展成为一个引导幼儿探索的主题。

二、注重培养和激发幼儿的间接兴趣

1.在教育活动中应注重趣味性、真实性与挑战性相结合。

教师在为幼儿创设趣味活动情境时,使他们“身临其境”,在活动中产生兴趣。因为在活动生动、直观、形象,可感触,富于变化的情境更易吸引幼儿的注意,例如如何开展“寻宝”探险活动,让幼儿像探险家那样,爬过“山地”,越过“小河”,走过“森林”,克服重重困难,一步一步解开图中之谜,最后寻得“宝贝”,这比一般的看图讲解要好得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当代幼儿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做假戏,他们更喜欢体验“假戏真做”的真实效果,如自制水果酱、自制豆浆等真实的实践活动。又如与部队联欢,带他们体验军营生活。在设计活动,教师一定要注重材料的真实性,体验真实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在开展体育游戏时,孩子们都喜欢表现自己。我认为在设计活动时应注意选择富有挑战性的游戏。只有活动难度与幼儿能力相适应,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在活动设计中应注重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挑战难度要层层递进。一旦失败次数多了,幼儿就会失去信心。在幼儿完成任务时,可根据情况适当提高难度,使幼儿能够有机会迎接新的挑战。这样,孩子们不仅会对活动产生新的激情,而且能使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孩子在活动中会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

2.设置悬念是探究活动的催化剂。

如果一项活动能让幼儿探究各种问题和现象,让幼儿有机会解除一个又一个悬念,那么幼儿便会觉得此项活动“其乐无穷”。例如:①在提问中产生悬念。故事《乌鸦和狐狸》中,教师提问狐狸为什么要说谎话?乌鸦听了狐狸的话会上当吗?如果你是一只狐狸则应该怎样吃到乌鸦嘴里的肉?②在实验或操作中产生悬念。请幼儿表演角色感受上当受骗的心情,明白乌鸦的自大、爱听信别人的吹捧而最终失败,以及狐狸的精明狡猾是两种不同角色。③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幼儿产生好奇、疑问的前提。

3.设计的活动应注意具有选择性。

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第4篇

一、让孩子多接触音乐,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日本的铃木教授曾说:“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任何孩子都可以培养成为有高度才能的人。”我从参加工作以来,刚开始教的的是低年级的学生,有的家长常跟我说:老师我的孩子可喜欢音乐了,只要一放音乐就跟着音乐唱歌、做动作,您多费心好好培养他。可见父母对孩子的良苦用心,望子成龙的心情,我理解他们,因为我也是为人父母,能够体谅当父母的心情。让孩子多听音乐从小就熏陶也很重要。记得我怀孕时还在上音乐课,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音乐,应该说孩子的胎教就是在音乐的环境中成长的,到了孩子4、5岁时钢琴上所有的音她都听的很准确,我从来也没教过她,也没对她进行训练,我想这就是熏陶的结果吧。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喜欢模仿,如:模仿弹琴、唱歌、跳舞等。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喜欢音乐。所以一定让孩子多接触音乐,才能受到音乐的熏陶。

二、创造有利环境,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

创造一个好的音乐环境,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学习音乐兴趣的重要手段。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拿我来说吧,我的父亲一直从事音乐教育的教授,从小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所以对音乐比较感兴趣,每次看到父亲认真刻苦教学的态度,而且是一个特别爱专研业务的人,自学多种乐器。我也受到他得影响,对音乐特别感兴趣。喜欢音乐。所以我现在继承他的事业继续努力的培养学生热爱音乐。

孩子刚开始接触音乐时,都表现出对音乐感兴趣,好奇心也很强,喜欢表现自己。但是他们遇到困难是会退缩,想打退堂鼓,不想学了。所以一定要多鼓励孩子,多表扬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如:让孩子多听儿童歌曲,让孩子随着音乐做动作,踏步等。晚上睡觉时还可以播放摇篮曲等。一首诗,必须用较长的时间去理解,才能激起一定情感。而音乐则不同,只要用几个音符就能立即使人在生理和心理发生变化,所以我们要不断用音乐去感染孩子。

三、良好的学校音乐教育培养孩子学习音乐兴趣

1. 教学上要灵活多样,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课堂上要形式多样、灵活、让孩子喜欢上音乐课。所以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我都是做好充分的准备上好开学的第一课,让孩子对音乐感兴趣,让孩子们愿意学、喜欢学。如:我让学生按音乐的节拍像小鸟一样自由,快乐的飞进教室。学生边做动作便鼓励:“飞来了一只花蝴蝶”,“可爱的小鸟飞来了”等等。在教学中,我还经常让孩子们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叫声,如:小鸡是怎么叫的?“叽叽”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嘎嘎”等等来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

一年级的新生,大家都还不熟悉,还很陌生,我就让孩子们进行有趣的自我介绍,交朋友,这样孩子们就非常喜欢上音乐课,也对音乐感兴趣。我记得有一个学生,有一些智障,我觉得孩子很可怜,所以对他特殊的关照,跟他接触的也很多,平时喜欢和他沟通。通过接触我发现这个孩子有时候学东西也快,他记忆力好你和他说过的话他都会记得,也许是我对他好所以他非常喜欢上音乐课,愿意上音乐课,每次他们班有音乐课他都会去办公室找我,提醒我下节课是他们班的音乐课,别的科目基本学什么都不会,可他偏偏对音乐课感兴趣,非常喜欢上音乐课,而且学过的歌曲基本会唱,虽然有些吐字不清,但是真的很好。连他的父母都难以相信。直到现在他都非常喜欢上音乐课,也很喜欢我,那一刻,我真的很骄傲、很自豪。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音乐史无形的画,只要能把孩子们带到美好的境界中去,使他们从中受到启迪,受到教育。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所以我很骄傲。

2. 要有亲切轻松的气氛。在轻松的气氛下,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能得到实施,教态要亲切,声音甜美这样孩子才会喜欢你。如: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你就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孩子听《上学歌》,让孩子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音乐这样孩子就喜欢上音乐课了。我在设计低年级的教学时还适当加上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倾吐着对音乐的了解和感受。让孩子在动中学、玩中学如:“开火车”“节奏对话”等,孩子们可以尝到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喜悦。

3. 在教学中新颖的教具也很重要,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启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如:“开汽车接龙”可布置颜色鲜艳的汽车站等场景,还可以随音乐的节奏有规律地左右移动。好像在驾驶汽车,这样更能启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孩子学习音乐时尽量做到,“少批评,多表扬,”“少训斥,多启发”。有人曾说:“欣赏孩子的作品,要像欣赏世界名作一样饶有兴趣。”

四、 根据孩子的爱好可以让孩子学习乐器

为了培养孩子的毅力,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不论水平高低都可以进行乐器的学习,让孩子对音乐感兴趣,喜欢学习乐器,如:可以让孩子学钢琴、电子琴、二胡等特别是手指的活动对大脑的反应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学校多年来一直开设电子琴课,刚开始,孩子们好奇,我就利用孩子的孩子的好奇心,来激发孩子学琴的兴趣,让他们欣赏电子琴演奏的美妙音乐,孩子们立刻就对学习电子琴感兴趣了,一个个兴趣盎然,纷纷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电子琴。

兴趣,是人才成就的起点。人们只要对某些事物感兴趣,就会乐此不疲的学习。学习音乐的关键是培养和激发孩子的学习音乐兴趣。所以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心理、年龄的特点,注意激发和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提高。

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兴趣,培养,建立,方法

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当我们仔细研究孩子的学习兴趣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凡是孩子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也是他们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科。这是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促进了孩子学习的兴趣,是导致学习成功的重要原因。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孩子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呢?

1.明确学习数学目的,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1.1在数学教学中,向孩子介绍数学在科学、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通过这些事例使孩子领悟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地球之变等,无处不用数学,使孩子明确数学在社会和现代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培养和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1.2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应让孩子切身体会到学习数学对于提高思维素质,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都具有重要作用。理解数学概念,进行推理论证,解答应用问题都要广泛应用逻辑的统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的理由律等基本规律,并利用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类比等重要思维方法,它能养成人们确定的、不矛盾的、有序的、有依据的思维习惯。从而给孩子树立“学数学能使人更聪明”的观念,以培养和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2.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的教学之法,关键的开巧之术,在于教师“寓教于乐”,根据孩子特点和乐于接受的要求,将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并运用生动形象,具体鲜明,妙趣横生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孩子在领会知识的同时,把学习数学的艺术美、科学美的感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和激发孩子学习数学兴趣的关键和重要手段。

2.1史料法。

数学史是孩子学习兴趣的摇篮,它孕育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了这两者我们的课堂就不再枯燥乏味了。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恰当地向孩子介绍一些数学史,从勾股定理到《九章算术》,从终生勤奋好学的欧拉到才华横溢的高斯,一个个历史境头会让孩子深深沉浸在古人奋斗的情景中,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极大热情。

2.2故事法。

孩子都喜爱听故事、猜谜语、作遐想。教师应适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以引起孩子心理矛盾冲突,激发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讲无理数时引用帕斯金因发现无理数而被扔进大海的故事,充分利用故事的吸引力来增强课堂情趣,是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知识的一大法宝。

2.3创设问题情景法。

创设问题情景是一种心理机制,它对大脑皮层具有很强烈的持续的刺激作用,尤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促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力加深。如讲授“直角三角形”这一章知识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你能否不过河就测出河宽?从而让孩子产生悬念,急于要了解问题的结果,使孩子一开始就对新问题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4教具法。

恰当运用教具,除了能向孩子直观形象地传授知识外,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奇妙的效果,如在一个严冬的早晨,某老师摇着一把纸扇走进教室,同学们不解地望着他,当大家明白老师这节课要讲扇形的有关计算时,都露出了欣喜的微笑。

2.5惊异欣喜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矛盾是动机的根源”,课堂上教师创设认知不协调的情景,以激发孩子探索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消除剧烈矛盾,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这样兴趣的创设,我们称为惊异欣喜法。如讲到为什么要用逻辑推理时,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互相垂直的符号“┻”的两条等长线段,让孩子观察判断哪条线段长,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竖着的那条较长”。我用尺子一量发现一样长,同学们感到奇怪,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通过此例使孩子明确数学问题光凭眼看是靠不住的,它需要严密的推理论证,这样的数学课趣味浓、余味长,能使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2.6竞争法。

实践表明大多数人在竞争氛围下的积极参与性远远高出平时,在课堂上组织孩子进行“一题多变”的设计问题比赛,“一题多解”的解答问题比赛,默写公式比赛等等比赛方式,使本来枯燥单调的数学内容在孩子间相互竞争所产生的热烈,高昂的情绪氛围中得到落实,从而引发竞争意识,培养和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2.7体验成功法。

情感教学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成功是导致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而且事实上,往往是学习的某些成功或某次成功导致孩子最初的学习兴趣的萌发,并在兴趣的推动下,取得更进一步的学习成功,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形成了“成功——兴趣——更大的成功——更浓的兴趣”的良性循环。反之形成“失败——缺乏兴趣——更大失败——更缺乏兴趣”的恶性循环。在教学实践中应贯彻“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对孩子学习成果的评价上,不应以完美无缺的解答作为评价学习成功的唯一标准,而应对孩子思路解答中的某一步乃至某一个数据、一个符号的正确性都加以肯定的分析评价法。

3.变换教学形式,增强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除了在改进教学方法中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根据各类孩子学习基础的不同情况,利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来增强孩子学习兴趣。

3.1开展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与现象,它的生动性、趣味性和鲜明的色彩性有助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当通过幻灯投影的演示、电视录像、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电教化教学形式,使孩子一目了然地看到生动的函数变换、平面几何图形的重叠、旋转;立体几何图形截面的形成等等。

3.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孩子学习到一定程度数学知识以后,就会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宽知识、发展特长。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举办趣味数学小讲座、数学方法、出版数学墙报等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3.3因材施教,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练习上不搞一刀切,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基础高低、兴趣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教学,同时要随时注意孩子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深浅,教学节奏的快慢,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语言的轻重缓慢,以保持教学课堂上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方法外,孩子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与激发,还有赖于数学教师的精心培养和细心呵护,只要我们每堂数学课都能精心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挖掘出一些数学趣味因素,从而使数学课堂高潮迭起,妙趣横生,我们能从根本上改善数学学科的繁难,枯燥乏味的负面特点,使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的数学”,“快乐的学”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第6篇

关键词:如何;培养;孩子;舞蹈学习兴趣

在这里,对孩子学习舞蹈兴趣的产生,以及怎样培养及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等方面一一作个讨论。

一是兴趣及其产生“兴趣”是一个既简单但又复杂的问题所谓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其基础是生活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学习音乐、学习舞蹈的兴趣属于精神需要。兴趣是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的结果。由于大脑皮层有着较高的兴奋性,因此对于外界刺激的感受和反应就就比较强和迅速。于是,人们从事有兴趣的活动会比较积极,效果会比较好;反之,则不然。

兴趣的发展又有着不同的程度,最初的兴趣,尤其对于孩子来说,属于“有趣”。舞蹈,对于学前期的初学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是比较容易产生自发的兴趣的:开始时,也许是孩子对音乐精美的动作是一种好奇心,于是便跟着学习,对动作、包括软开度都充满新鲜感,然而,时间一久,这种新奇感就没有了。觉得“不好玩”了,于是也就对舞蹈不感兴趣了,这也正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在学了一段时间后,就不想学了的原因(当然,如果是一个有天赋的孩子,那就另当别论了)。由此可见,这种儿童对舞蹈本身的自发产生的直接兴趣并不十分专一,也不是非常稳定,很可能只是暂时性的。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兴趣从“有趣”水平发展为“乐趣”。这时的兴趣已然分化,即是从儿童对舞蹈本身的兴趣发展对舞蹈动作产生乐趣。这时的兴趣就比较专一和稳定,把艰苦的学舞蹈过程视为一种乐事。

二是兴趣的培养与保持儿童学习舞蹈。如果能每时每刻都自发地保持一种很强烈地兴趣及愿望,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然而理想的事情往往不是普遍的的情形。在培养儿童学习舞蹈兴趣的过程中,我认为三方面的立足点,即教师、学生及家长是缺一不可的。在整个舞蹈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最为活跃、最积极的因素,而家长作为其纽带,作用也不容忽视;只有将教师、学生、家长三者密切配合、紧密联系,儿童学习舞蹈兴趣的培B与引导才能成为现实,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是我们都知道,孩了们在没有经过训练前,就会拍手、走、跑和唱,而这些自然性的动作会产生一种自然的节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节奏结合音乐训练让幼儿对一些基本节奏产生感性认识。当然在训练时,基本节奏的速度和特点必须用声音来表示。例如:用进行曲进行练习有节奏的走步。用2/4拍或4/4拍的乐曲练习踏跳,用带有休止符的乐曲练习兔跳、跑跳等等,一让孩子通过跳的动作感觉到快而轻巧的节奏;通过3/4拍乐曲,如“蝴蝶找花”“堆雪人”等,让孩子来体会节奏是柔和优美的。教师在教孩子学这些基本动作和节奏时,一定要注意到把训练都建筑在孩了们的本能和无意识感觉的基础卜。也就是说,教师不能生硬地口令式地强加于幼儿),只能利用音乐这一有利条件加以引导和训练,从而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兴趣。

四是了解孩子的生理特点,孩子的生理特点之一就是活泼好动,他们喜欢手舞足蹈。同时,受身体比列影响,动作短促节奏快。孩子的爱好也不同于成人,他们更热衷于小动物的模仿,容易接受和理解。所以根据孩子们的这一特点,教师对选择舞蹈的把握要有区分,不要选择成人化的舞蹈。孩子在学舞蹈的过程,老师要先做一遍舞蹈示范。此方法是孩子根据对老师的动作神态的观察,进行仿照演练。由于孩子有较强的模仿心理和能力,当看见新奇的动作时,会有模仿的欲望。此方法可以适应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五是在带孩子们进行舞蹈活动的时候,是有一定的方法可循的,比如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这样既能培养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幼儿也不会觉得太简单而学得枯燥乏味,也不会因为太复杂而感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有时还会用到多个教学方法如启发、示范法;分解、组合法;观察、模方法;个别教学法等等。

另外,对于个别性格比较孤癖、不喜欢跳舞或节奏感差、不能按节拍跳舞的孩子,怎样培养他们对舞蹈的兴趣呢?

我认为在音乐游戏活动中,应多让他们欣赏优美的舞蹈,同时教师应更热情、仁动地教会他们边听音乐,边拍手以及表演的方法,唤起他们的情感,拔动他们的心弦。还有在集体跳舞时,将这些幼儿安排在舞跳得好的幼儿后而,便于模仿;还可以编一些简单动作,让他们进行练习,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的形式,使这些对舞蹈没有兴趣的孩了能在跳跳玩玩中提高对舞晰的兴趣。

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爱好

一、关爱学生爱好 培养学习兴趣

我们教师就是学生的表率,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时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小学生教师尤其要注意。这一年龄的孩子非常的天真可爱,他们一般都以老师为中心,我们应该付出我们的热情,去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觉得你和蔼可亲,都愿意亲近你,都喜欢你。在无形中他们也会喜欢你所上的课,对那一门课的学习产生兴趣。为此,教师对学生是饱含爱心,既要做教师,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用微笑的脸蛋,期待的神情,温和的语言创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不能动不动训斥学生,特别是差生,更要加倍爱护,平时要及时给予表扬,不能对他们而言相向,讽刺嘲笑,要懂得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永远都不要对学生说:“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如果教师能处处为学生着想,师生双方达到感情的融洽,和谐了师生关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了事半功倍之效。

二、关注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孩子来说,当他们的需要未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热切的向往之情,进而产生一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情绪。教师应该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来唤醒他们的学习需要。例如,可以制定一个激励制度,首先帮他们建立荣誉感,让他们渴望受到表扬、得到奖品;其次,让他们明白想要受到表扬、得到奖品必须要把数学学好,把他们对奖品的欲望转移到学习数学上来;第三在教室的某一固定地方设立登山榜,在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就可以将自己的名字向上挪一步,不能坚持的小朋友就将他的名字原地不动。这样做了就可时刻激励学生要学好数学,逐渐培养、巩固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还可以了解学生的理想、愿望,然后告诉他们:理想、愿望与学好数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现在学好了数学你的愿望才可能实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激发竞争意识,培养学习兴趣

这一年龄的儿童大多数都喜欢讲故事、做游戏、唱歌、跳舞……那么我们在设计教案时就可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将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引进课堂以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可以上成一堂活动课,用学具纸币玩换钱和购物的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人民币功能和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随意换取和购物,活跃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在数学学习中,激发学生间的良性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互动,让学生在竞争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我们可以在数学课、活动课进行,一些比赛,可以比比谁写的字好,比比谁看到的东西多,谁数数又对又快,谁做加减法题目作的既准确又迅速……都是个人为单位的,还可以分小组来进行。当然,为了是全体学生都投入到活动中来,可以采取一些奖励措施。竞赛是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学习和效率一般也都有很大的提高。

四、设计疑点,引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经常会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通过换位思考,改变以前孩子们被动学习的境况,让他们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让他们产“疑”。引起思考,是需要学习的开始。疑问使孩子萌发出求知的欲望。孩子们跃跃欲试,开始了对新知识的探求和欲望。

五、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培养;轻松自由;阅读兴趣

西方一位教育名人曾经说过:“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培养起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孩子喜欢读书是父母献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也是家庭教育最成功的一种标志。”

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

身。那么,孩子的阅读兴趣从何而来?如何培养呢?

一、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

孩子天生喜欢玩具,并非天生就爱看书。孩子爱不爱看书,喜欢不喜欢阅读,与父母的培养技巧很有关系。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父母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书刊的内容和外观色彩要尽量迎合孩子的心理,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衡量书刊的内容,不要以为“有用的”就是可以给孩子看的。因此,在早期,应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动物画册、彩图科幻故事等。

二、不可过早地限定孩子的阅读范围和阅读内

容,而应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一般说来,从上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爱好和兴趣。对此,家长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更不应按自己的意志强行改变孩子的阅读爱好,也不宜按自己的知识观和阅读习惯为孩子开列必读书目。否则,孩子就容易对阅读产生厌恶和恐惧,从而失去阅读兴趣。

三、带孩子逛书店,给孩子选择书的权利

“人是环境之子。”对于孩子来讲,书店就是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好地方。书店就像一个“气场”,孩子去的次数多了,也就产生了“场效应”。因为在书店里看书的孩子也很多,或坐或趴,都在翻看着自己喜爱的书籍。带孩子到这样的环境中逛逛,自然而然地加固了他看书的习惯。

我认为,凡是书店里的书,只要孩子乐意看,就让他尽情地看,我基本上不干涉。在为孩子选择阅读材料时,最好带孩子一起到书店,尽量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书籍,多给孩子一些自,家长只是提一些参考意见。所以家长不要不顾及孩子买“闲书”的愿望,而一味盯着教辅,否则只会抹杀孩子的阅读兴趣。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和家长在不知道孩子兴趣的前提下,不要硬性给孩子开出书目,使孩子失去了阅读兴趣。”这话说得很有道理。

四、亲子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和良好的阅读环境,就是家长自己要热爱阅读

自己热爱读书,这是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如果儿童经常看到家长从阅读中获得乐趣,自然也喜欢阅读。教育专家们认为,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读有所思,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在阅读过程中,不宜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好奇、好

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第9篇

关键词:琴童;考级;兴趣;家长;老师

音乐是一种没有国界的语言,不同语言,不同国籍的人可以听得懂同一种音乐,它可以被所有民族理解。人们热爱音乐,渴望学习音乐,它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经济状况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音乐,特别是钢琴,从而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钢琴热。钢琴,以其气势磅礴,音域宽阔,极富表现力,而被称为乐器之王,是学习其它音乐形式的基础。它不仅可以提高人的协调能力,还能让人提高自我表现能力,获得成就感。让孩子从小学习钢琴,已经成为很多家长培养小孩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的手段。并且对幼儿智力早期开发和培养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原则上说,孩子学习完一天,回家弹琴正好可以放松放松,沉浸在音乐中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是一件非常轻松快乐的事。然而,却普遍出现了孩子不愿弹琴,家长逼着学琴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

究其原因我归纳了以下几方面:第一,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于那些年轻的父母来说,他们总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多才多艺,出类拔萃的人。第二,完成父母的梦想;家长们多少会将自己儿时无法实现的梦想寄托与下一代。第三,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从现实的角度出发,给孩子在学校的课程之外加学特长是大多数家长的选择。由于望子成龙心切,加上学习的功利性,往往造成许多家长产生了“拔苗助长”之心。第四,琴童队伍的壮大和专业老师的相对缺乏,使得某些非钢琴专业教师上岗,造成教学上也存在诸多问题。

钢琴入门相对与其它乐器来说比较顺利,但随着学习的深入,难度逐渐加大。成人在繁重的练习面前,学习兴趣和热情都难免递减,更别说对于这些只有4、5岁的孩子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如果不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态度上发生转变,着重于兴趣的培养,要想保持学生学习热情的连续性是很难的,结果只能是“半途而废”,这难免让人惋惜。保持学习热情的稳定持久状态,是学琴能够正常进行下去的关键。因为学琴孩子的年龄都比较低,所以在学琴初始阶段就表现得不太稳定,兴趣时高时低,情绪忽冷忽热,练琴时坐不住,心不在焉等。足可以见,一开始对琴童进行兴趣的培养,不断激发求知探索的热情是非常重要的。

琴童一,戛戛四岁开始学琴,是个外向、好强、倔强的孩子。还没学琴时就已非常喜欢,学习之后没像其他孩子那样出现不想练习的情况,兴趣仍不减,这是非常难得的。可是中间出了问题,妈妈每次都陪女儿来上课,因为孩子小,老师让家长“陪读”,回家后方便辅导。按理说,这是个不错的教育方法。问题出在那呢?原来,孩子的妈妈是个性急的人,孩子如果有那里没弹好,她会比谁都急。声音的分贝马上提高,说孩子的不是。戛戛性子也很着急,大声地妈妈说。结果是,孩子一练琴,爸爸就“离家出走”。 久而久之,孩子的兴趣大减,进度一直无法上来。

家长在幼儿阶段“陪读、陪练”都是不错的教学方法,琴童年龄太小,很难保证正确、全面地理解老师的各种要求。家长越是理解老师的教学要求,就越是便于在家辅导孩子。而家长要很好地把握其中的度,不要急于求成。孩子接受能力逐渐增强,就应当相应的减少家长在其中的做用。培养孩子独立练习的习惯,养成正确的习惯是培养孩子兴趣的前提,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个问题是如此重要,但却常常被人忽视。一些家长和老师心里都明白这个道理,可具体到实际操作中就大不一样了。

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首先,根据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时间短等特点,在教学方法上选择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穿插音乐游戏和趣味讲解音乐故事,分析乐曲等形式来调节孩子的大脑,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吸引琴童注意力。教学态度上要改变老师为主的灌输性教学,和学生共同分析,共同分享音乐感受,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要求家长们合理、科学地安排练琴时间,每次时间不宜过长,并且要把每天练琴的时间严格固定下来。其次,多参加各种表演活动,不断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欲,并鼓励琴童在各种场合下都能勇敢表演。其三,多鼓励,多表扬,多用学生喜爱的“礼物”来鼓励、肯定她的成绩,通过这些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产生更大的学习愿望,让他们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其四,多听、多看。让学生多欣赏、接触不同的音乐表演形式:欣赏音乐会或者听CD。

琴童二,早早六岁开始琴童生活,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却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孩子,父亲是小学教师,对早早的教育是狠下功夫的。凡事都让早早自己处理,培养她的独立性。每个孩子在父母心中都是最聪明的,可早早的天分不在弹琴上,父亲心里知道,但不愿接受。因为这与他心中的理想有所差距。早早很懂事,知道父母的愿望,学习和练琴都很努力。在学琴之初还是很不错的,到后来随着程度的加深,早早开始有点力不从心了。老师的批评,父母的教导。无形中她开始讨厌学琴,练琴不专心、走神、错误百出。经过老师家长和她沟通,情况有所该变。可好不了多长时间,错误又出现了。这时的早早已经养成了很多坏习惯,想改真的很难了。结果连学习也受影响,最后早早提前结束了她的琴童生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能单单用一件事物来评定一个人的价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长过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会适得其反。天下父母的心意都是一样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不能盲目跟从。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父母的很多方式可能已经伤害了孩子,自己还不知道。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艺术处负责人说:“艺术本来就是追求个性的,并没有一律的标准。任何艺术最高的境界靠的不是技巧,而是心灵的感悟,对生命的理解,对美的共鸣。业余教育的好坏不应以专业化的技术为标准,否则很容易削减孩子的艺术感觉,甚至对它产生畏惧心理。”

琴童三,甜甜是个很成功的例子。她学琴也不是很早,父母先让她看别的孩子练琴而没让她学,直到甜甜自己提出想学。带着这种浓厚的兴趣,她学得很开心。父母从不给她任务,她想弹就弹,每次都是功课之后休闲时间练习。可能甜甜开始的进度没有其他孩子快,但爸爸妈妈从不担心,他们只想让甜甜快乐地学习。结果是,甜甜没有讨厌钢琴,而是十分喜欢练琴,觉得这是她每天休息的项目。当然了,甜甜的进度一直保持着稳定上升状态。

以上例子,父母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这里当然不是说忽略教师的重要性。而是因为,钢琴的教学特点不像学校教育每天上课,一般是一周一次。教师每周只能和孩子见一次面,父母却每天和孩子一起。于是,家长在业余钢琴学习中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父母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不要一味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学琴氛围。

如何有效的培养孩子的学琴兴趣呢?

第一,正确定位。为什么让孩子学琴?比如: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练琴很枯燥,可以磨练孩子的毅力;孩子自己喜欢等等,这些学琴的愿望,往往随着学琴的过程在逐渐淡化。而琴童的心里看到的是:原本很喜欢的钢琴变成了枯燥的技术训练,家长不停的斥责,总也解决不好的技术问题,不和睦的家庭气氛等等。在学琴过程中坚持自己的学琴方向不被影响,这一点很重要。很多家长在学琴的过程中,目标在不断的在改变。本来是为了培养孩子音乐爱好的,结果随着学琴的过程,家长知道了考级,也通过学琴认识了另外一些琴童,于是家长希望不仅解决爱好问题,也要在进度上、水平上超过别人,要参加各种比赛和考级。由于家长的目标不断提高,对孩子的要求就不断地提高。这原本没有什么不好的,争取进步和提高无可非议。问题在于,家长的意志和愿望并不能完全代表孩子心里的想法。学习任何东西,主观不努力都是学不好的。即使强迫学习,结果也不会很好,而且还会由于强迫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第二,合理目标。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确定目标通过具体目标达到结果。给孩子设定一个远大的目标,同时在设定一些可以实现的目标会极大地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参加考级、演出或比赛,虽然目前社会上对考级带来的后果争论不休,但不可否认通过考级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学琴兴趣。钢琴学习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如果不通过短期目标的实现提孩子的目的性和成就感,孩子的信心和兴趣就会逐渐消磨掉。目标过大孩子会因难以完成而产生挫败感,每一阶段设定一些比较容易完成的小目标,当不断地完成这些小目标时,离大目标的距离也就不远了。另外参加一些演出、比赛或是给家里来的客人表演都会增加孩子的荣誉感,增加孩子对实现目标的信心。

第三,重视音乐修养的辅助作用。钢琴学习并不是技术训练这么简单,还包括音乐修养方面。学习钢琴就是通过技术来表现情感的过程,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情感。如果孩子仅仅是单一地进行钢琴技能训练,就偏离了学琴的主要方向。这样当孩子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音乐表现的问题就会很突出。只有真正感受音乐的人,才会对音乐有发自内心的喜爱,如果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很强,会大大提高孩子的学琴兴趣。

我们今天强调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多发现和培养音乐家、美术家,而是更希望每个人都学会欣赏美、发现美;我们期盼孩子们拥有爱心和热情、学会关怀和尊重,而不愿看到一个只会弹几首曲子,却缺乏同情心、麻木不仁的人。不是每个学琴的孩子都需要考级,更不能要求每个孩子都弹得很专业,这要视个人的天赋和兴趣而定。

总结: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作为一名钢琴教师的责任重大。在钢琴教育这片天地中,还有很多我没领悟到的,自身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仅以此篇文章给同行、家长们以启发,做我的一点微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芳,曹滢.美妙艺术演变成呆板的考级――艺术教育怎么了?[J].《艺术教育》.北京:中国文化报社,2002年04期.

[2]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答钢琴学习388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36-41.

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学习兴趣 孩子 家长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作为孩子最亲近的生活环境,父母自然应担负起应付的教育责任。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品德素质、兴趣爱好等都与家庭教育有关。良好的家庭教育是诱发和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

一、家长要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常听有些家长抱怨:我们和孩子交流时,孩子总是很烦,难以沟通。其实,这种局面的形成与父母是有关系的。科学研究表明,孩子8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具备接受和感知外界信息的能力。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种语气,孩子都能感觉到并作出迅速反应。如果家长总是把自己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强加给孩子,不顾孩子自身的感受,只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使父母和孩子的心理产生距离,造成难以沟通的现实。因此,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应坚持尊重、理解和信任的态度,以孩子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交流,谈孩子关心的事情,谈对事物的认识和态度,谈兴趣和爱好。另外,家长要有充足的时间与孩子交流。尽管家长工作很忙,但也应抽出时间陪陪孩子,了解孩子成长的烦恼,心灵需求,给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爱。家长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和孩子心心相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使孩子不管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都愿意和父母交流。

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是要有自信心。一个人有了自信心就会有动力的源泉,就会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与困难拼搏,从而走向成功和辉煌。孩子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就会有兴趣,自信心就会自然形成。因此父母要不断鼓励孩子取得的每一点成功。例如,孩子拨电话号码就是认识数字的开始。当孩子每拨对一位数字时家长应及时给予鼓励,使孩子树立我能行的心理,无形中使孩子的自信心得到提高。向孩子故意示弱也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好办法。例如,“宝贝,你做的真棒,教给妈妈好吗?”这样的话语能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使孩子认为我能行,我能做一些成年人做不到的事情。孩子做了,家长就要鼓励孩子。禁忌说这是你做的吗?你能做好吗?有人帮你吗?这样怀疑孩子是对孩子的打击,孩子对自己能力也会表示怀疑,自信心会被无情的抹杀。

三、创建学习型家庭使孩子以学为乐

良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家中事物繁杂,没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孩子是很难安静下来用心学习的。现代社会中有很多父母把家庭当做办公场所或娱乐场所,很难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在学校做过调查:80%吸烟的孩子父母是烟民,而孩子第一次饮酒就是看到父母饮酒好奇才尝试的。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对象。

现代社会提倡创建学习型社会,我们也需要创建学习型家庭。所谓学习型家庭是指家庭中有深厚的学习气氛,家庭成员都能自觉地学习,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庭中有丰富的学习材料,能提供给孩子和成人的学习,而且能做到学习材料不断充实、更新,家庭中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等。创建学习型家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有固定的学习场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场所不受其他事物的干扰。

2.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在固定的时间内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使孩子知道成年人也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

3.要有适合孩子的读物和学习资料,积极添加书籍,以培养孩子多样化的兴趣和爱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需求还要不断增加图书积累。

四、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打骂,保护孩子自尊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家长要学会从爱孩子到欣赏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挖掘孩子的潜能,坚持多鼓励表扬少责骂的原则。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个孩子从小好动,而且进入小学中学后成绩都很差。每次家长会,妈妈都从老师那里听到很难听的话,但这位妈妈却是这样鼓励自己的孩子的:

幼儿园时,老师对她说:你儿子3分钟都坐不住,他有多动症。妈妈回到家对孩子说:老师夸你了,说你过去1分钟都坐不住现在能坐到3分钟了。孩子很高兴。

小学时,老师说:你孩子成绩很差,全班50人他是49名,有智力障碍。妈妈回家对孩子说:老师表扬你了,说你有进步,只要努力就能超过你的同桌。

初中时,老师说你的孩子很危险,普通高中都考不上,只能上职业高中。妈妈对孩子说,老师说了,只要你努力能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有一天,邮递员把一封信交给了他妈妈,妈妈打开一看,是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孩子哭了:“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我能有今天,完全是您教育的结果。”

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第11篇

作者/刘明萍

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得益于教师的培养和引导。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比较弱,感兴趣的事就会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事就会心不在焉。上课不专心听讲,常常招至教师批评,家长责备。如果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

一、创设情景,营造学习气氛

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使每个学生都能扮演情境中的一个角色。这样,学生上课就会在情境中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这课时,我把书上“同学们去商店买东西”这个情境图,改成例题和练习题设计成商店里发生的事情,学生和老师分别扮演了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在商店里,我扮演售货员阿姨,拿出各种钱币让学生分类,接着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接着讲元、角、分的进率时,设计成小明去商店买一支笔要花一元钱,但他只有面值一角的钱,他要给我几张一角的钱才够一元呢?让学生小组讨论,互相交流,结果是小明要给我10张一角的钱。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越来越先进,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情感需求。例如,在学习“10的认识”的课堂上,我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娃娃0,(教学论文 www.7139.com)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时出现画外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我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站在一起,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10的认识。”

三、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思维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亲自动手。在教学过程中,我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如:72+5=?,让学生先摆7捆(每捆为10根)零2根小棒,再摆出5根小棒,合起来是77根小棒。让学生边摆边说,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实践操作的意义,学会既动脑,又动手的本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新的学习需要,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操作实验中,学生都想表现自己获得成功的机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增强学习兴趣。另外,操作困难的学生,要给与帮助,应该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四、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竞赛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积极参与创造了条件。竞赛中,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表现甚为强烈。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引导儿童适当开展一些新颖别致的数学竞赛,让孩子们在“比”中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必将唤起学生的心里激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当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学生的兴趣会更加浓厚。例如:口算18+30,70+20,86-50,68-5等我常常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比赛练习,当学生获得成功时,当某组学生开得最快时,他们就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兴趣也更加浓厚。我还组织学生“争当小小巧算家”竞赛活动。如:每学期开学,就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画,画上印有一棵大桃子树,根据不同情况在学生的练习题纸上盖上桃子。小朋友们陆续将桃子剪下来贴在桃子树上。为激励小朋友争取得到桃子,我还编了一首儿歌:“桃子树上结果子,辛勤劳动才收获,成绩优秀结个果,看谁桃子多又多。”同学们将这首儿歌写在图画纸上。期末进行评比,谁得桃子最多者,获得称号。通过“争当小小巧算家”的竞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我们了解客观世界的基本工具。我每天精心设计数学教案,认真备课,掌握每节课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学生学习了5以内的数的认识后,让学生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5以内数表示,通过我的引导,学生很快地说出了:我们所在的一年级一共有3个班级,我在第3班上课,我们的教室有4扇窗,4盏电灯,教室门前有5棵树,我家里有3口人,你有4枝铅笔等数不胜数的例子。通过这样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数学教学的现实性,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六、游戏活动,培养学生能力

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时间,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调整课堂教学后半段时间学生精神不集中,从而持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游戏教学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

境,锻炼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让孩子们在游戏和活动创设的环境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渗透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安排不同的游戏、故事。例如:在教学20以内数的认识中,我带学生到操场上做他们非常熟悉、喜欢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让他们边玩边数数,左边有几个小朋友?右边呢?一共有几个小朋友,6号排在第几?第1名是几号小朋友?使学生在活跃的学习氛围和有趣、喜爱的“玩”中学会了1-10各数的认识。很自然地引出了多种多样的数学问题,我再加以点拨,学生就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

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第12篇

上述这6个因素有时是同时出现的,但更多的时候是单独出现的,作为孩子的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呢?

首先,给孩子们看的书篇幅必须短,几页而已,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只能集中一小段时间。另外,这些书应有较大的插图,细节少。孩子们大多喜欢那些有插图但没有文字的图书。

其次,我们应该选择一些有趣味性的书给孩子看,比如那些有漂亮插图的惹人喜爱的图书。孩子们喜欢有人物、场景以及他们熟悉的事物的图画和照片。同样,他们也喜欢动物图片。童话故事对孩子们来说是很有魅力的。理论显示它们是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孩子们在认识世界时免受伤害,并认清现实和虚幻之间的差异。另外,童话故事还能促进孩子们的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再则,我们要确保书里的文字容易理解。一本字印得很大的书看起来简单,但却有可能包含难字,所以事先要把它浏览一遍,看看里面的文字是否能被你的孩子理解接受。

读书给孩子听时,尽量把气氛搞得很轻松愉悦,这样他们会从中体会到更多乐趣。朗读时,让手指在你读过的字下移动,但不要强迫孩子看这些字或者跟随你的手指读字。

还有就是要鼓励孩子注意图画中的事物或让他们猜测下一步将要发生什么。当他们这样做时,给予表扬。

如果孩子要求的话,重复阅读某些书;一本他特别喜爱的书可以反复阅读。判断孩子是否对某个问题有兴趣的最好方法是:看他是否常常谈到它,或看他有多少回自发地重回头去看他最喜欢的书。

当孩子显示出他要读书时,给他一些他熟悉喜爱而又能“读”的书,即使他已经记住了书里的文字。以后当他在其他书里看到这些熟悉的词汇时,他就能读懂它们了。记住给孩子准备一些新书,这些书里的故事最好有一定的反复性,而且再三出现相同的词汇。即使孩子已经能够自己阅读也不要停止读书给他听。有你与他一起度过这段亲密时光,他仍然会从中得到很多快乐。

许多孩子不爱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主要是由于要经常查字典或背课文,对字义不了解造成的。还有一些孩子阅读时只注重读音的正确性,不注重意思,自然觉得内容枯燥。家长在这方面可以做辅导。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家长事先给孩子读一遍,然后把生字挑出来,给孩子讲解字义,并写出来,然后与孩子一道讨论。也可以反过来,让孩子读一遍,然后提出生字,与家长讨论字义。

一个常用的方法是在阅读之前把生字挑出来,而不是让孩子带着许多生字来阅读。因为生字过多,孩子就会对阅读失去兴趣。所以,家长一定要在孩子阅读之前,与孩子讨论重要的字。在阅读过程中,家长要鼓励孩子大胆联想,对字词有新的理解。

此外,家长还要有培养孩子对字义的猜测,对于一些重要的字,家长可以不给孩子讲解,而是要他们凭借这个字的前后联系,猜这个字。这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字形意识。

鼓励孩子指出自己感兴趣的字,觉得好奇的字,记下来,然后与同学们一道交流。还可以让孩子把自己感兴趣的字记在本子上,整理成有规律的排列。

家长也可更为直接地指导孩子的阅读,如遇到孩子不会的字,让孩子练习造句,讲解字义,组词等。家长辅导孩子阅读时,不要使用过难的材料,要难易适度,尤其是生字不可过多,要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家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着急,要创造出一个温暖的阅读气氛。

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第13篇

1.尽早让宝宝接触图书

越是重视早期阅读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越是浓厚。一旦爱上图书,阅读就成为孩子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相反,那些缺乏早期阅读经验的孩子,他们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注意力更容易被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吸引,自然容易痴迷电子游戏与网络。这些东西对孩子的发展虽然也有好处,但是,如果孩子过于迷恋这些,对他们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比如,它们可能影响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严重的甚至导致孩子自闭,影响他们社会化的进程。基于这样一个原因,让宝宝尽早接触图书,是让他们将来爱上阅读的第一步。

2.选择适合宝宝的图书

各种绘本、立体图书、发声图书、触摸认知图书、翻翻图书、洗澡书、擦擦画画图书、无字图书、布书、洞洞书、活页图书……这些融合了很多功能,又具有玩具特性的图书是让宝宝接触图书,并对图书产生兴趣的比较好的选择。当然,只要父母有足够的智慧,任何一本书都能够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并引导他爱上阅读。

3.宝宝读书应从玩开始

玩是宝宝的工作。玩沙、玩水、玩被子、玩衣服、玩自己的小手小脚丫……总之,任何东西都可能成为宝宝玩的对象。要让宝宝对图书产生兴趣,也得从玩入手。在玩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他去发现书的奥秘,以及里面众多有趣的元素,慢慢地,他的兴趣就被培养起来了。

宝宝何时开始玩书?怎么玩?如何玩好?这些全靠妈妈的点化。所以当你为自家宝宝不喜欢书而烦恼时,自我反省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4.不要怕孩子撕书

撕书的成本相比阅读习惯的培养来说是相当低廉的。撕书、啃书、摔书……这些都是宝宝玩书的方式,是阶段性的行为。他不会总是这样,所以父母没必要看到宝宝撕书就大惊小怪,更不应该呵斥孩子。宝宝在玩的过程中会慢慢明白书的真正用途,也会逐渐对图书产生兴趣。当书里的内容渐渐吸引他的时候,他就会逐步完成从亲子阅读到独立阅读的跨越了。

5.让书充满每个角落

在家里让书随处可见,时不时地和宝宝一起翻一翻、摸一摸,尽情和宝宝在书海里畅游。在这样的环境里,宝宝就会更早地对读书产生兴趣。

6.不要低估宝宝的理解能力

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第14篇

一、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

孩子天生喜欢玩具,并非天生就爱看书。孩子爱不爱看书,喜欢不喜欢阅读,与父母的培养技巧很有关系。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父母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书刊的内容和外观色彩要尽量迎合孩子的心理,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衡量书刊的内容,不要以为“有用的”就是可以给孩子看的。在孩子看来,花花绿绿的昆虫、活泼可爱的大小动物、凶猛奇特的外星人和怪兽要比大人心目中的A、B、C、D和1、2、3、4有趣和有意思得多。因此,在早期,应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动物画册、彩图科幻故事等等。

二、不宜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

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因此,在孩子的早期阅读过程中,他们往往不可能像大人那样把一本书从头至尾看完。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对此,家长不应急于对他发火或表示失望。只要孩子不是故意撕毁或乱扔图书,家长就不必过多的去管他。通常,在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

三、不可过早地限定孩子的阅读范围和阅读内容,而应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一般说来,从上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爱好和兴趣。对此,家长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更不应按自己的意志强行改变孩子的阅读爱好,也不宜按自己的知识观和阅读习惯为孩子开列必读书目。否则,孩子就容易对阅读产生厌恶和恐惧,从而失去阅读兴趣。对此,美国图书馆学教师苏珊・罗森韦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

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写字教学;培养兴趣

写字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掌握它的技能。写字教学在小学阶段是重要的,而低年级的写字教学尤为重要。抓好小学生的写字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提高书面作业的质量,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行为习惯和审美能力,还可以陶冶情操,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同时受到书法艺术的陶冶,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重要作用。写字教学中培养孩子写字的注意力、观察力,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是写字教学的关键。

一、注意力、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汉字是一种形体优美的文字,书写时要讲究结构、笔势和神韵。到了二年级,随着学生写字能力的提高,要鼓励学生找出字的规律,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要鼓励学生说出写每个字要注意的问题,引导其他学生观察发现,提高书写水平。写字指导的重点,有的时候是笔顺,有的时候是一组字中较难写的笔画,还有的时候是一些容易写错的字。实践证明,写字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它要求写字者神情专注,注意力集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写字注意力,要引导学生“静心、专心、细心”地写字。

例如,第一次教“躲”,学生初写“躲”字,粗略视之就动笔写,结果把“躲”写成“身朵”。一开始我没有进一步要求细看细写,而主观作出所谓辨别的指导,向学生反复强调不要把“身字旁”写成“身”。交上来的“写字本”让我瞠目结舌,写对的没几个,学生仍是把“身字旁”写成了“身”。这一次教“躲”,我让学生观察,说说“躲”字那里易写错,待学生分析提醒后,我让学生马上写一个,学生都写对了。实际上,只要让学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写字的习惯,写错字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注意力,是学生写好字的前提和基础。此外,写字指导还要通过各种方式的训练,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自评、互评、点评,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在课堂上,我对学生的微小进步都做到适时鼓励,以树立他们写好字的信心。课外,学生自评、同学间互评,提供评价的标准,如“书写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的笔画是否突出,运笔是否到位,字面是否整洁等等”。在点评过程中,根据每节课的学习重点,每节课的不同要求及学生本人的特点,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鼓励。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方向明确,扎扎实实地教,认认真真地学,使学生从小练就一手规范字,从而终身受益。

二、孩子写字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

1.故事激励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让他们从内心产生写规范漂亮字的欲望,使之乐写、想写一手漂亮的字,并且对他们所写的字给予及时的评价,写得规范的字可以用红圈或五星的形式给予奖励。对相对写得还不够好的孩子,千万不能简单地批评他们,而应先表扬他们这种认真写字的态度,然后,再诚恳地告诉他们,哪里还需要改进,怎样写才能把字写得更好看,逐步引导学生把字写好,如大书法家王羲之“临池练字”的故事。

2.竞赛激励法

竞赛不但能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书法竞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

3.书法作品展览法

我在墙报中开设“书法展示”一栏专门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并定期举办书法展览,将所有的学生书法作品进行展示,请学生进行评价,学习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开学初,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份优秀作品展示,期末时,只要有进步就给予奖励。各种展示让学生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整个班级也因此形成了良好的写字氛围。

4.适合学生心理的奖励法

我深刻地认识到认真规范的写字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在写字的时候,我都会在指导后来到学生中间转一圈,发现写得认真的同学就会当场表扬,字写得规范的同学就给他一颗五角星,整体表现突出的同学,当场表扬,并放到展台上展示,给他三颗五角星。通过适合学生心理的激励,使他们更爱上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