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

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

世界经济现代化

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第1篇

1.2011年9月17日,“占领华尔街”运动在美国纽约爆发,之后蔓延到丹佛、波士顿、旧金山等多座城市,并向全球扩张。这场运动矛头主要指向华尔街“贪婪”、金融系统弊病和政府监管不力,以及高失业率和社会不公正等社会问题,目标是通过占领表达不满和抗议。

2.2011年11月3~4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在法国戛纳电影宫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会议以“新世界、新思维”为主题,通过了旨在促进增长与就业的“戛纳行动计划”。

3.2011年11月7日,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列宁广场,白俄罗斯共产党成员向列宁雕像献花庆祝“十月革命日”,纪念俄国十月革命胜利94周年;莫斯科红场则举行了5600人的盛大游行,纪念1941年红场阅兵70周年。

【综合解读】

1.苏俄(联)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变化

(1)十月革命时期,苏俄政府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颁布《土地法令》,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

(2)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人力、物力,为取得战争胜利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1921年俄共十大上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4)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斯大林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农业集体化。

(5)赫鲁晓夫时期,对苏联农业管理体制和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但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6)勃列日涅夫时期,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但改革的重点是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给经济发展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7)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但由于一系列原因,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

2.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冷战之间的关系

(1)雅尔塔体制,又称雅尔塔体系,是美、苏、英三国首脑主要通过雅尔塔会议所确立的二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

(2)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主要特点的格局;而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3)三者的关系:雅尔塔体制的建立是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制;在雅尔塔体制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来说,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3.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由于世贸组织成员多,而且在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经济自由化的进程不可能同步推进,这时,一些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便应运而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区域组织的出现,使世界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区域经济组织通过谈判制定相关的政策,各国经济逐步参与并融入世界经济关系中,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进一步联合和融合。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和步骤,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2)区别:与经济全球化相比,经济区域集团对内都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这虽然有利于经济集团内的贸易自由化以及成员国经济的加速发展,但仍带有浓厚集团色彩的贸易保护主义,使统一的、联系日益密切的世界经济在某种程度上被人为地割裂了,因此,一段时间内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有不利的影响。

【模拟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原创)1.1917年11月7日,全俄工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材料表明

A.十月革命的爆发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B.十月革命后成立的苏维埃政府是人民政权

C.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最终摆脱了战争隐患

D.十月革命是世界上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尝试

(原创)2.“十月革命之后世界各国发生的情况更加清楚地表明,十月革命是一个‘改变世界的重大事件’。”这里的“改变世界”是指十月革命

A.开辟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B.了沙皇专制统治

C.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人民的革命D.使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原创)3.20世纪20年代,瞿秋白在苏俄考察时记载:“老工程师在铁道局办事,屡次怠工,唾骂布尔什维克……他又说:‘乡下人的鸡鸭鱼肉一概都行集权制,怎么办得了,又不准做生意。’”据此,当时苏俄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原创)4.列宁在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下列最能为列宁的评价提供佐证的是

A.该政策引起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B.该政策是苏俄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重要手段

C.该政策是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极端措施

D.该政策在战时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

(原创)5.传统观点认为,从无产阶级革命、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其间有一个对原有经济制度进行改造的过渡时期。过渡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过渡,二是渐进过渡。下列各项不属于直接过渡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打土豪分田地

D.没收官僚资本

(原创)6.一位苏联工人说:“他们假装他们在付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这位工人的话本质上反映了

A.苏联工人在工作中偷懒

B.政府实际上没有付给工人工资

C.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原创)7.苏联在探索现代化经济模式的过程中,曾经深深地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下列各项与此符合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改革

(原创)8.有一则小笑话:一个波兰农村老太看到街上贴着的照片就说像自己的外甥。别人训斥她:瞎说什么,这是斯大林同志。老太:他是干什么的?答:他赶跑了纳粹。老太急切地问:他能不能把俄国人也赶跑啊?这则笑话表明

A.老太太真的不认识斯大林

B.苏联帮助波兰打败了德国法西斯

C.老太太的外甥真的像斯大林

D.斯大林模式引起了波兰人民反感

(原创)9.1989年9月,美国国务卿贝克在莫斯科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位政治家像您这样有如此的勇气和如此的胆略。……我知道,您如此勇敢作出的那些政治决策是多么困难地得到贯彻。我想告诉您,布什总统也持有这样的看法。”贝克所称的“您”应该是

A.勃列日涅夫 B.戈尔巴乔夫

C.叶利钦D.普京

(原创)10.伦敦《泰晤士报》针对当时英国的状况发表评论说:“失业,仅次于战争,是我们这一代蔓延最广,噬蚀最深,最乘人不防而入的恶疾,是我们这个时代西方特有的社会弊病。”这条评论针对的是

A.法西斯及其侵略扩张

B.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

C.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

D.1929~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原创)11.20世纪前期,一位美国总统说:“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北美独立战争B.美国内战

C.罗斯福新政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原创)12.2001年1月克林顿说:“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创造了2000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出现了30多年来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失业率为30年来的最低水平。”上述成就的原因,不包括

A.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B.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C.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

D.建立社会市场经济

(原创)13.“到20世纪40年代,人类用200多年的发展时间树立了一个里程碑,划分了世界的经济和资源价值。”这里所说的“里程碑”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B.国际银行的成立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原创)14.下表是日本前首相吉田茂1967年所著的《激荡的百年史》中的标题。要快速了解二战后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成效,应先阅读

A.第一章B.第二章C.第三章D.第四章

(原创)15.下列关于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三者共同点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都是重要的世界经济组织

B.都属于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

C.美国在其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D.都于20世纪40年代正式运行

(原创)16.“一、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推行独立自立的政治;二、始终不渝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三、不与大国订立双边军事条约;四、不在本土上建立外国军事基地。”这份国际文件相关的是

A.求同存异原则B.万隆会议精神

C.不结盟运动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原创)17.“‘你不了解俄国人,我们需要这样的强人。’卡琳娜这样为普京辩护。她今年二十八岁,算是‘革命’后的第一代俄国人。……(革命那年她)才九岁。”(2010年11月11日FT中文网:许知远《历史的陷阱?》)这里的“革命”是指

A.十月革命B.柏林墙倒塌

C.“八一九”事件D.苏联解体

(原创)18.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曾指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的政策制定者有必要制定类似于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原则。1944年美国积极倡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意图是

A.建立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B.恢复世界经济,防止世界大战再次发生

C.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D.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展开冷战

(原创)19.雨果曾说:“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上个世纪60年代,雨果预言的局面就已开始形成,这个“整体”的名称是

A.United Nations

B.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C.European CommunitiesD.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原创)20.“目前全世界有86%的研发收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我们的计算机的毛利只有5%,贴牌手机的专利费要占到售价的20%”。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发达国家垄断了科技市场 ②发展中国家应抵制全球化 ③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倒退 ④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是机遇也是挑战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5分,第24题14分,共60分)

(原创)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人民忍饥受饿,失业现象日益猖獗的时候,凡是隐藏一普特余粮的人,凡是使国家损失一普特燃料的人,都是穷凶极恶的罪犯……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制。

──《列宁选集》第三卷

材料二 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集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

──齐世荣《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我国)粮食总产量在去年已经等于战前生产标准……尽管如此,我们所生产的商品粮食却比战前少了一半……小农经济的弱点就在于它没有或几乎没有这种可能性,因此,它是半消费性的,出产商品很少的经济。

──《斯大林全集》第十一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农业政策?(1分)概括指出提出这一政策的社会背景。(2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农业政策有何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斯大林认为苏联农业生产存在什么问题?(1分)他认为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为此,他采取了怎样的政策?(1分)后果如何?(3分)

(原创)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在1932年初步当选总统的时候,正在1929年美国空前经济恐慌之后……他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民购买力的政策……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标准之我见》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大事记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罗斯福新政是如何实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民购买力的政策”的。(10分)

(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和目的。(4分)

(3)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改编)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在于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1947年3月)

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二 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后美国时代”的图景中,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金砖四国”在内的一大批国家正在发展壮大……这个多元力量相互制约、共存共荣的多极化世界……必将成为世界局势的大势所趋。

――蔡江南《“后美国时代”的思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的政策及其意图。(2分)对此,苏联采取了什么对策?(3分)这意味着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两极格局的“相对的稳定性”,分析导致两极格局“受到撼动”与“挑战”的因素。(6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同意“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这个观点吗?为什么?(2分)

(原创)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又发出了新的欧洲统一的呼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2)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7年)

材料三 1970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比重统计图

[TPLS15.TIF,BP]

材料四 (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国际关系史》

材料五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2004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原因和主要目标。(5分)

(2)根据材料三、四,谈谈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呈现什么变化。(3分)分析这种变化在政治上所产生的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五,分析欧洲一体化的演进趋势。(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

1.B 根据会议名称、三个文件可知,十月革命后成立的苏维埃政府是人民政权。

2.A “改变世界”即开创了历史发展的新方向,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3.A 由材料中的“怠工”、“唾骂”、“鸡鸭鱼肉一概都行集权制”可知,当时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D

5.B 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属于渐进方式。

6.D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工人工资低,劳动积极性不高。

7.B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仍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

8.D 二战后,东欧各国照搬斯大林模式,导致东欧各国人民产生了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强烈要求。

9.B 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10.D

11.C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克服了经济危机,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12.D

13.C 20世纪40年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以制度化的方式推进自由贸易,是对世界经济和资源价值的划分。

14.D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型经济,促成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

15.B 16.C 17.D 18.A

19.C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欧洲共同体英文是European Communities。A项是联合国,B项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项是世界贸易组织。

20.D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政策:余粮收集制。(1分)背景:苏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要集中人力、物力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分)

(2)变化: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农民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的粮食。(2分)

原因: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情况。(2分)

目的: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力,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2分)

(3)问题:农业产量低。(1分)

原因:小农经济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1分)

政策: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1分)

后果:社会主义集体农庄建立起来,小农经济被消灭;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力,导致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3分)

22.(1)

概括说明

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1分)1933年,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举办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2分)

保护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1分) 1933年,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1935年,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1938年,颁布《公平劳动标准法》。(3分)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1分) 1935年,颁布《社会保险法》,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2分)

(2)特点:国家(或政府)通过立法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2分)

目的:摆脱经济危机,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缓和社会矛盾,稳定资本主义制度。(2分)

(3)同意第一种观点: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生后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2分)

同意第二种观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尤其是养老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长期性制度建设。(2分)

23.(1)政策:冷战政策。(1分)

意图:企图控制欧洲,称霸世界。(1分)

对策: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9年,苏联和东欧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5月,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3分)

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说明美苏双方争夺的重点在欧洲。(2分)

(2)稳定性: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1分)

因素: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力量的增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美苏自身力量的削弱。(5分)

(3)同意:当今世界进入多极化时代;美国面临许多问题,如严重的金融危机、深陷伊拉克战场达9年、不断攀升的失业人数、持续不断的恐怖威胁等。(2分)

不同意:当今世界,尽管美国遇到很多问题,但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实力仍然强大,其他国家无法与之相比。(2分)

24.(1)原因:抵制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对抗苏联及其东欧盟国的威胁;欧洲政治家的清醒认识。(3分)

目标:对内: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对外: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2分)

(2)变化: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3分)

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第2篇

加快航道治理提高干线航道通过能力

加快航道治理是构建畅通高效的长江航道体系、促进水运结构调整的决定性基础和首要任务。当前,我国区域开发开放战略布局已经由沿海先行进入沿海和沿江并重、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阶段,沿江各省市纷纷制定并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对长江航运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长江航道建设发展必须适应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加快航道治理,提前实现宜宾至南京段干线航道的规划建设目标,交通运输部已正式提出2015年提前5年实现2020年长江干线航道规划建设目标。

目前来看,能否提前实现规划建设目标,荆江航道治理是重点和难点,也是提升长江航道整体通过能力的关键,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荆江航道治理是提高长江航道通过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连续通达和干支联网是体现水运优势的必然条件。长期以来,长江中游航道一直是制约长江黄金水道作用发挥的“瓶颈”。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长江下游深水航道快速建设和上游三峡水库的形成,长江上游、下游的航道条件都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中游航道治理进展较为缓慢。目前,中游航道维护水深与上游库区和下游深水航道相比明显偏低,且长江主要浅险水道大多集中在中游,极大地制约了长江黄金水道整体通过能力的提升,迫切需要尽快完成系统治理。

其二,荆江航道治理是提高长江航道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托。科技和人才的大突破、大发展往往需要大项目作支撑。荆江航道系统治理工程是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建设投资之多、技术难度之大、关注度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为我们的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载体。长江航道局将积极依托荆江航道治理工程,统筹谋划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力争通过项目带动,突破一批航道整治关键技术,形成一套成熟系统的航道治理理论,并培养出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力争在部级奖项上取得新突破。

通过多年努力,长江航道局对中游河段的河势变化格局、水文泥沙条件等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在系统治理理念、方法、结构及工艺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实施中游荆江航道治理还存在一些困难,长江航道局将切实加大前期研究深度。认真开展河床、水文等试验,提高原型观测和模型试验的技术水平,科学掌握重点水道演变规律,尤其是三峡清水下泄对中下游航道的影响。加强预可、工可和设计研究,对各种整治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和比选,选择最科学合理的方案。

同时,长江航道局将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全面推行工程项目动态管理,规范航道整治动态管理行为;突出重点环节、重点部位质量控制,充分发挥项目法人、项目经理和项目总监的作用,强化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强中游航道整治专用船舶建造,尽快增强工程施工力量;想方设法提高施工周期的利用率,提高施工工效;提高工程质量检测水平,发挥好检测机构的质量监督和控制作用;加强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监管,杜绝返工问题的发生。总之,要把中游航道的每个工程都建设成结构安全、经久耐用、外观优美的精品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效益,减少后期维护量。

加快维护管理转型提高航道公共服务水平

加快航道维护管理转型是构建畅通高效的长江航道体系、促进水运结构调整的重要要求。航道维护管理是长江航道提供公共服务的最基本、最重要手段。近年来,长江航道局牢固树立“三个服务”的理念,特别是不遗余力地提高了航道维护标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好评。但是随着长江水运和沿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长江航道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航道维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是长江水运和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对航道维护管理提出了新需求。近年来,沿江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长江水运货运量连年攀升,江海联运、干支联运和集装箱运输日趋繁荣,船舶大型化、深水化、标准化趋势明显。2011年长江干线货运量已突破16亿吨,预计到2020年长江干线货运量将突破30亿吨。在下游,水运继续保持旺盛需求,特别是江海联运发展迅猛,苏州、南通、江阴、南京、镇江、泰州6个港口吞吐量均超过亿吨;在中游,水运需求激增,湖北以武汉新港建设为重点,加快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2010年武汉港跻身亿吨大港行列,江西、湖南干支联运更加兴旺;在上游,库区航运快速发展,重庆市的水路运输货物周转量已占全社会的70%以上,水运已成为大西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这些不仅对长江航道的通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航道养护、管理、信息服务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江航道必须充分考虑并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些需求,在确保航道畅通的基础上,加快维护管理转型,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二是长江干线航道条件的变化对维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近年来,长江干线多个浅险水道得到了有效治理,部分航道等级提高,长江上中下游的航道条件都得到了较大改善,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点:长江下游实现了深水化,个别航段深水疏浚维护量增大;中游航道受三峡清水下泄影响,河床下切,航道演变更加复杂多变;三峡库区航道变深,部分礁石影响航宽,库尾及变动回水区泥沙淤积问题已不容忽视。此外,为了充分巩固航道整治成果、发挥航道整治工程效益,必须对一大批整治建筑物进行后期维护管理,大大增加了维护管理的工作量。

三是航道维护标准的提高给航道维护管理带来了新压力。“十一五”期,长江航道局积极依托航道整治工程,主动作为,先后19次分时分段提高了干线航道的维护标准,并实施了中游海轮航道上延工程,2011年又实施了下游12.5米深水航道上延工程,将芜南段航道维护水深由7米提高到9米,中洪水期提高到10.5米,将武汉至城陵矶段航道维护水深由3.2米提高到3.5米,将城陵矶至宜昌段航道维护水深由3.0米提高到3.2米,并开通了太平府、裕溪口公用航道,这些都给港航企业带来了利好,同时长江航道局将承担更加繁重的维护管理任务。

四是极端自然灾害的增多对航道维护管理提出了新考验。近年来长江流域极端天气增多,自然灾害多发,先后遭遇了雨雪冰冻天气、特大干旱、特大暴雨和高水位等极端天气,2011年又遭遇了中游大面积持续干旱和汉江特大秋汛。这些都迫切要求长江航道提高在极端天气和特殊水情条件下的应急维护和保畅能力。

面对这些新需求、新挑战和新考验,长江航道局必须站在践行“三个服务”的高度,切实加快维护管理转型,提高航道维护管理能力。当前,尤其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是牢固树立主动服务意识。要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意识,以服务长江水运结构调整为主线,按照“建设一段、提高一段”的基本思路,充分依托航道整治工程,充分利用自然水深,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持续稳步提高航道维护尺度,挖掘和释放航道最大潜能。要全面掌握航道演变规律,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加密航道观测,加强工程疏浚,确保不断提升的航道维护标准的稳定性。

二是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要继续加大航道维护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四化”标准,加快长江航道全线码头、趸船、业务用房等生产设施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加快科研、测绘、救捞、培训等基地和网点建设;着力提升船舶装备能力,加快现代新型高效船舶建造,新型航标船、测量船、快艇等船舶尽快配备到位,建造一批适合上中下游不同航道条件的施工船舶和库区深水救助打捞船舶,全面满足航道维护管理、疏浚保畅和应急抢通的需要。

三是切实提高科技信息水平。加大航道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力度;开展节能环保航道养护设备研制,重点做好维护管理船舶风光电能互补利用技术改造;加大航道整治建筑物维修保养技术研究;继续加强航道维护新设备、新技术研究;加快长江数字航道、智能航道建设,提高维护管理的科技含量和工作效率。

四是加快推进法规体系建设。继续推进航道立法工作,加大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配合做好《航道法》制定有关工作,促使早日正式出台。积极参与并大力推进相关内河航道政策研究,推动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积极参与全国内河航道管理养护、整治建筑物维护以及智能航道等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订和修订工作,把长江航道养护管理技术及时上升为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提升长江航道的影响力。

以智能航道为突破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航道

建设智能航道是构建畅通高效的长江航道体系、促进水运结构调整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智能技术是当前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广泛、影响最深刻的一门前沿学科,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行业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的根本标准。提出建设智能航道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智能化是世界科技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众所周知,智能技术是一个融合了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系统集成等众多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随着新一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拓展,随着信息技术与国民经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数字地球、智慧地球、智能机器人到智能物流、智能社区、智慧城市,智能技术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智能化也成为IT行业创新的重要生长点。

第二,智能化是世界一流现代化航道的根本标志。世界一流的现代化航道,不仅仅是指航道尺度科学合理、基础设施最好的航道,而且是科技含量最高、综合服务水平最优的航道。智能技术作为当前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是衡量传统航道与现代航道的最重要标尺。只有最广泛、最充分应用智能技术的航道,才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一流的现代化航道。为此,“十二五”期,在基本完成航道系统治理任务,提前实现2020年规划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必须牢牢把握机遇,全面建成数字航道,基本建成智能航道,只有这样,长江航道才称得上是世界一流的现代化航道。目前,长江智能航道建设已经得到了交通运输部的高度重视,并作为调结构的示范项目纳入部“十二五”水运建设工程。

第三,智能航道是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人类对信息技术的不断熟悉和掌握,以及水运各要素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社会各界对航道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都提出了新的需求,特别是沿江地方政府、港航管理部门、港航企业迫切希望最大限度地利用航道资源,全面及时地了解航道信息的更新,并充分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同时,维护管理装备条件的不断改善和航道职工综合技能的稳步提升,为加快管理模式和维护手段的变革创新提供了良好条件。加快智能航道建设既是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长江航道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管理型转变的必由之路。

什么是智能航道?智能航道的内涵和构架是什么?长江航道专门成立了两个课题组,分别对数字航道和智能航道的内涵和架构进行研究,其中“智能航道”研究的初步结论是:智能航道(Intelligent Waterway)是指在数字航道基础上,利用智能传感器、物联网、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技术,自动获取航道系统要素信息,通过融合处理与深度挖掘,动态航道有关信息,实现航道规划科学化、建养智能化、管理现代化、对外服务网络化,为航运企业运输决策、船舶航行安全、海事安全监管、水上应急活动等提供实时、精确、便捷、全方位的服务。

智能航道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航道信息感知更为全面透彻。通过智能传感器、射频识别、无线传感网络等手段,从空中、水面、水下实现航道要素信息全方位透彻的获取。同时基于航道演变模型,计算高分辨率的航道水位、水深、流速、流态等信息,实现航道通航要素信息的精细感知。

二是航道信息交互更为通畅友好。航道要素信息以不同方式嵌入网络,与各先进的感知工具的连接,实现更全面的互联互通。同时依托多功能电子航道图系统,利用三维显示技术实现航道信息实时、顺畅地友好交互。

三是航道信息服务更为实时便捷。基于云数据库平台,结合智能化电子航道图系统,利用云计算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实现从数据到信息,从信息到知识,从知识到洞察力的过程,进而实现航道信息全面定制化服务。同时,通过多源航道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实时、便捷地航道信息服务。

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际;营销;经济全球化

一、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和原因

1.冷战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创造了政治和社会条件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即涵盖国际流通过程和国际生产过程,亦即世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全球化日益兴趣。其主要表现,即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包括了国际流通过程和国际生产过程的全球化。

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出现的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由资本向全球扩张来推动和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高度发展和产业资本向全球扩张(其具体表现是工业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世界范围内便兴起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具体而言,90年代高新科技突飞猛进、国际分工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席卷全球的市场化改革和冷战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创造了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

2.现代高新科技突飞猛进,推动现代生产力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以来,现代高科技取得一系列突破和进展,主要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随着现代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从科学发明到技术创新再到生产中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即所谓“科学一技术一生产”一体化,表明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极为迅速。有关资料表明,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工业产品的周期,在18世纪约为100年,19世纪为50年,20世纪初期为30年,20世纪中期为10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产品的转化周期已经缩短到5年以内。据发达国家的测算,手工业、传统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之比为1:10:100,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占5%~20%,在50~60年代占50%,在80年代占60%~80%。现代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扩散,大大推动了生产力和世界贸易的发展。

3.国际水平分工深入发展,加强了各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性

国际水平分工是在第3次科技革命(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则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国际水平分工。一般说来,当达国家之间、新兴工业国之间在工业生产上的分工,属于水平型国际分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工业的过程中,也逐渐参与了工业生产的国际水平分工。例如,现代波音客机(约有450万个零部件),就是建立在国际水平分工基础上的高科技产品。有7个发达国家的1500家大企业和分布更多国家的1.5万家(其中包括中国)中小企业参与协作制造。目前全球有40%的产品是由跨国公司生产的。国际水平分工是当代各国之间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基础,是当代世界市场不断发展和扩大的基础,它将各国生产过程密切结合起来,使国民再生产过程向着国际再生产过程发展。这是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兴起的根本原因和坚实基础。

二、国际营销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或核心是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必然会促进世界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增长。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转移和扩散,会改造和优化生产力的各种要素,推动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在今后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意味着世界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随之改革,使国际分工日趋合理,促进国际分工。各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推动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竞争的发展,优化世界资源的配置,可提高世界经济的整体效率,还可优化国际经济关系结构。

2.推动世界经济有序运行。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的国民再生产过程向着国际再生产过程发展,从而要求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各国之间进行合理配置,要求在国际范围内按照经济合理的的原则组织生产和经营,要求有关国家协调它们之间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在当代这种再生产过程的国际化,又是建立在民族国家利益基础上的。这样,便产生了再生产国际化过程中的国际共同利益和民族国家利益的矛盾。正是为了缓解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这种矛盾,于是,以国家和国际机构出面组织的国际经济协调便应运而生。在当代世界经济领域中,国际市场活动受到3种机制的调节: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各国政府单独制定的自主经济政策和措施的调节;在国际协商基础上若干国家政府的联合调节,即国际经济协调。在这3种调节机制中,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在当代世界经济运行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缺陷需要国际协调机制予以矫正,而各国的调节政策也需要国际协调机制予以协调(如关税政策的协调等)。国际经济协调的核心和目标,是要调节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共同利益和民族国家利益的矛盾,实现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有序运行,促进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增长。由此可见,在当代国际经济活动中,由于矛盾和利益同在、竞争和合作并存,而国际协调成功与否,则制约着各国经济的兴衰。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营销和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世界经济进入全球竞争。

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正处在两大潮流之中。一是现代高科枝的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充分显示出当代世界经济竞争本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二是世界各国,包括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适应前一个潮流即现代高科技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谋求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展开了一轮高科技发明权、领导权和控制权的争夺战。这都表明,80年代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卷入了争相发展高新技术的国际竞争的大潮之中。展望未来,21世纪上半叶这种国际竞争将会更加发展、深化和激烈。

2.世界各国在竞争中求合作。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同时,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合作的关系也日趋增强。其根本原因是现代高科技、国际分工、生产国际化、产业的国际转移的迅速发展。在国际分工日益发展和深化的基础上,各国民族再生产过程日益向着国际再生产过程发展;同

时,任何一国都不可能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源,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先进技术,也越来越难于垄断技术,一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生产要素配置越来越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才能实现。这就要求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利益原则来决定取舍,充分发挥国际分工和各国技术、经济互补性的国际经济效益。因此,在现代科技和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同时矛盾和利益同在,竞争和合作并存,而国际协调的成败则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冲突和合作、停滞和发展。这可以说是当代和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基本特征。

四、国际营销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

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资本主义各国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阶段和地位。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划分是这个体系的基本特征。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几百年历史来看,发达国家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则处于不发达状态。

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资料划分,在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属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工业国)的仅有22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爱尔兰、荷兰、新西兰、冰岛、挪威、卢森堡、西斑牙、瑞典、瑞士、葡萄牙。而不发达国家则是原来经济落后、现在正逐步发展(民族经济)的国家,一般称为发展中国家,其中绝大多数是过去受帝国主义统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据世界银行有关资料统计,这类国家和地区共有160多个(社会主义国家包括在内)。

2.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实际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是竞争型经济,是利益和风险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经济。所以,从总体上看,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发展经济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全球化给各国带来的共同机遇主要有:第一,提供了各国共同发展的机遇。因为全球化使商品、服务、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各国生产和经济发展。第二,给各国提供了提高经济效益的机遇。第三,给各国经济体制趋同带来了机遇。这是因为,全球化实际上是各国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接轨,建立能够相互融合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全球化带来的共同挑战主要有:第一,优胜劣败的挑战。既然全球化实际上是市场经济全球化,也就是世界各国卷入和参与全球竞争的过程,有竞争就必然存在优胜劣汰的法则。第二,金融动荡的挑战。金融是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金融全球化,是各国间的金融活动的关联度日益密切,一旦某个国家金融市场出现问题,其他国家便会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3.发达国家在贸易、投资、货币金融领域的斗争与协调

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第4篇

一、发展的“钟形曲线”

战后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既有辉煌的成绩,也有痛苦的失败。根据战后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实绩,大致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为工业化的起步阶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为高速发展阶段,70年代后期以来为停滞—衰退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发展留下了一条“增长—衰退”的钟型曲线。这条钟型曲线集中反映了战后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基本状况,是我们研究与认识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规律时必须首先承认和尊重的基本前提。

第三世界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在1956—1960年为4.9%,1961—1965年为5.1%,1966—1970年为5.6%,1971—1975年间为6.6%,1976—1980年为4.5%,1980—1990年为2.6%,1990—1994年竟为–0.11%。第三世界国家在60年代和70年代前半期经历了高速发展的15年,这是奇迹般的15年。

但是从7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陷入了停滞和衰退。80年代对于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是“失去的十年”,对98个第三世界国家的统计表明:80年代中有10个发展中国家平均GDP出现了负增长,占总数的10.2%。90年代对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更加严峻。在被统计的102个第三世界国家中有35个在1990至1994年间平均GDP出现了负增长,占总数的34.3%。(WorldBank,1996)最近,巴西全国经济开发银行公布的研究报告《80年代的巴西经济》(1999)中指出:从1990年至1999年的10年间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7%,比“失去的十年”的80年代的年增长率2.9%又进一步下降了。90年代对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将意味着又一个“失去的十年”。

从“奇迹的15年”到“失去的20年”,一条钟型曲线,赫然展现了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曲折与艰难,它也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认真回答的问题——为什么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走过的是一条先增长,后衰退的道路?其中的规律性是什么?

二、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条件的转化

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受到了经济全球化及世界经济体系的制约。

在50年代前后,概括起来说,第三世界国家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一般具有三个有利因素:其一,具有发展工业、服务业的较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其二,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其三,具有较好的外部经济环境。正是这三个关键性的因素在第三世界工业化初期,对推动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第三世界战前的经济形态大多是落后的农业经济,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独立后实行工业化的初期,在外国资本进入的推动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工业和服务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其次,第三世界的工业化初期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国内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进入工业化生产提供的高额利润率的支持。

第三,在工业化初期,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在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往来中,以极其低廉的自然资源、原材料换取发达国家的工业品。因此,第三世界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客观上也有利于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初期发展。

但是,第三世界的工业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运动也是当代资本国际循环的一部分。资本国际循环既有促进第三世界工业化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随着介入资本国际循环程度的加深,不利的因素逐渐导致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出现了严重的障碍。从内部结构看,不能不遗憾地指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加入国际分工与资本国际循环后,经过近50年的发展,尽管在绝对意义上经济有所增长,但经济、社会结构并未随之得到优化,甚至遭到了劣化,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产业结构内部,农业、农村的衰退,造成工农业发展失调。在历史上,西方国家通过殖民化解决了早期工业化发展中的工、农业的结构性矛盾。但是,在今天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却无法重复西方的作法,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主要是内向性的,大多具有剥夺农业和农民的性质,并最终导致了农业的衰退。当前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衰退主要表现在粮食危机上。战后初期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尚能保持粮食的自给自足,进入80年代后粮食紧缺日益加剧并发展为粮食危机,非洲大陆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大饥荒。90年代以来粮食危机依然没有明显缓解,甚至范围还有所扩大。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对90个发展中国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70个国家的粮食状况趋于恶化。农业、农村的衰退导致国内市场发育缓慢甚至出现萎缩,反过来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障碍。

——工业体系内部出现了“双重化”的结构分化趋势。这一现象在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要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显得尤为突出。“出口导向”是许多拉美国家和部分东亚的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在70或80年代以来采取的主要发展战略,也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然而,过分依赖海外市场、特别是西方市场,却使本国和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内部出现了不均衡的变动。如韩国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对外贸易经常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结果产生了国内生产结构双重化的效应,即导致了出口型产业的过度膨胀和内需产业的相对萎缩,为经济波动埋下了隐患。

以韩国的半导体业为例,80年代末在国际市场需求的刺激下,韩国企业大量投资半导体生产,并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助。但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半导体市场转向萧条,韩国庞大的半导体出口业顿时陷入困境。有人估计,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受此影响高达20%,与半导体业相关的金融机构也受到严重牵累。经济过度开放,过度依赖外资和海外市场,阻塞了发展中国家国内产业链的自然延伸,使产业发展空间趋于狭窄,加深了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一旦国际市场上风吹草动,发展中国家就难免出现经济波动。

——社会结构分化,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发展中国家是以所谓的“比较优势”加入国际经济的分工体系的,然而“垂直分工”依然是这一分工体系的结构特征。那么,发展中国家究竟有什么样的“比较优势”呢?说到底是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包括人力和自然资源。这也正是发达国家所需要的和看中的。这样的“优势”正好把发展中国家送入国际垂直分工的底部,在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不发达的发展”。

战后,第三世界国家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大都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分化,收入差距一直在不断扩大。1996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文发展》报告指出:1965年至1980年间,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约为2亿,而1980年至1993年,这个数字上升为10亿。另据联合国拉美委员会的统计表明,60年代被视为工业化样板的拉丁美洲国家,70年代以来的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一直在拉大,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现象均在发展。70年代初期,拥有社会总收入一半左右的富有阶层占总人口的10%,而到90年代初期占总人口5%的富人就拥有社会总收入的50%;另一方面,城市贫困人口比重从70年代初期的42%上升到目前的60%左右。墨西哥的最高和最低收入差距相差25倍。巴西50年代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410雷亚尔,1992年最低工资标准降至70雷亚尔,巴西有11.6%的劳动者的月工资只达到这个标准。

80年代以来,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为基础的。1985年至1991年,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四国的制造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1.48%,比同期四国的第三产业平均增长率高3.5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了大量西方资本,扩大了出口,但并没有带来本国技术水平的升级。虽然这些国家的工业化程度虽在一定阶段内有所提高,但却付出了沉重代价——经济剩余大量向西方发达国家转移,进而加剧了本国的社会分化,最终损害本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以泰国为例,泰国的经济增长不可谓不快,1989年至1995年是泰国经济增长的高峰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4%,危机前泰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超过2500美元。但泰国真正富有的只是占人口20%的高收入阶层,他们的收入在国民收入所占的比例高达55%,而最低收入的20%人口只拥有国民收入的4.6%。

社会分化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了国内市场和内需产业的需求约束,造成了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有效需求不足,并进而使剩余资本大量转向金融、房地产投机。社会分化实际上是东南亚地区泡沫经济膨胀的深层原因。

——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使第三世界工业化有利的外部条件日益减损。在工业化初期,发展中国家以极其廉价的原材料及粗加工产品与发达国家交换,自然“经济互补性”很强。但随着部分发展中国家出口导向加强、生产能力和产品档次一定程度的提高、技术含量一定程度的增长,对发达国家形成了压力。南北经济关系中互补性相对减弱,竞争性相对加强。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并使第三世界国家深受其害。以至于有的西方学者认为,今后不再会有新兴工业国家了,由于世界贸易环境的改变,依靠外向型经济走向工业化的道路已经不能通行。(Broad,1988)

农业衰退、工业结构“双重化”、社会分化和国际贸易环境恶化,构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陷阱。这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世界经济体系中一种特殊的发展现象。如果说第三世界面临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的话,我们认为:它具体的意味是“发展陷阱”有可能最终断送第三世界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三、第三世界工业化停滞可能的后果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地带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出现停滞与衰退,势必对于“中心”地带产生反馈,势必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对“中心”的反馈

第三世界工业化停滞对于西方和全球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个复杂的问题,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观察与深入的研究。根据80年代以来可以观察到的情况看,经过初步研究我们认为:在世界经济体系“”产生的问题与危机,可能将依以下三个步骤对于“中心”产生影响。

首先,在发生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普遍放慢甚至衰退的情况下,第三世界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资场所、产品市场的作用下降。这一阶段“”表现出对于“中心”的经济重要性下降。这一趋势自80年代以来已经较为明显地出现。60~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一直在稳定增长,发展中国家在总体上是资本净流入地区。其中当时经济增长迅速的拉丁美洲国家吸引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第三世界直接投资的50%。进入80年代以后,特别是随着拉丁美洲国家发生债务危机,经济发展处于停滞、衰退状态,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迅速减少,并出现了资本回流现象。1984~1988年发达国家对拉丁美洲国家的直接投资减少了50%。发展中国家占西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总比重中的份额,从60年代的20%,下降到80年代中期的10%。(陈雨露,1997)8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资本流向东南亚地区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增加,但1997年东南亚爆发危机以来又大幅度减少。在国际贸易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下降。80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5%左右,目前下降到20%左右。

其次,第三世界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投资场所和产品市场的作用下降,加剧了西方的资本和产品的过剩,对于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的“泡沫化”起了促进作用。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第三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实际经济物品的生产,而相形之下西方经济日益“泡沫化”,即在经济总量在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的情况下,实质性物质生产活动却在日益下降。

以美国为例,自70年代以来美国的实物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萎缩。以1967年的按人口平均的产出量为基数,1990年同1967年相比,按人口平均的资本货物的产出量,化肥下降了21%,建筑机械下降了46%,油田机械下降了67%,工业建筑下降了63%,海洋运输船只下降了5%;按人口平均的生活资料的消费量,纺织品下降了66%,鞋和皮革制品下降了70%,轿车的生产量下降了43%,住宅建设下降了13%,学校建筑下降了50%,医院建筑下降了17%;按人口平均的中间产品的产出量,水泥下降了73%,粗钢下降了43%,硫璜下降了89%,铜下降了95%,镍下降了98%,铝土矿下降了98.5%。(Larouche,1995)

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长期存在巨额贸易逆差。据美国统计摘要提供的资料,构成美国外贸巨额逆差的主要是矿物燃料和制成品的入超。其中矿物燃料的入超是美国外贸逆差中最大的一组产品,主要包括原油、石油制品和天然气等。90年代初这三项产品中的贸易入超均在450亿美元以上,1990年竟高达578亿美元。其次是制成品贸易的巨额入超,主要是运输工具及零部件、轻工类产品、电器类产品等等。上述情况一方面反映了美国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型,重点转向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毕竟也反映了在整体经济活动中实物生产下降的事实。

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第5篇

一、发展的“钟形曲线”

战后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既有辉煌的成绩,也有痛苦的失败。根据战后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实绩,大致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为工业化的起步阶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为高速发展阶段,70年代后期以来为停滞—衰退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发展留下了一条“增长—衰退”的钟型曲线。这条钟型曲线集中反映了战后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基本状况,是我们研究与认识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规律时必须首先承认和尊重的基本前提。

第三世界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在1956—1960年为4.9%,1961—1965年为5.1%,1966—1970年为5.6%,1971—1975年间为6.6%,1976—1980年为4.5%,1980—1990年为2.6%,1990—1994年竟为–0.11%。第三世界国家在60年代和70年代前半期经历了高速发展的15年,这是奇迹般的15年。

但是从7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陷入了停滞和衰退。80年代对于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是“失去的十年”,对98个第三世界国家的统计表明:80年代中有10个发展中国家平均GDP出现了负增长,占总数的10.2%。90年代对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更加严峻。在被统计的102个第三世界国家中有35个在1990至1994年间平均GDP出现了负增长,占总数的34.3%。(WorldBank,1996)最近,巴西全国经济开发银行公布的研究报告《80年代的巴西经济》(1999)中指出:从1990年至1999年的10年间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7%,比“失去的十年”的80年代的年增长率2.9%又进一步下降了。90年代对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将意味着又一个“失去的十年”。

从“奇迹的15年”到“失去的20年”,一条钟型曲线,赫然展现了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曲折与艰难,它也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认真回答的问题——为什么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走过的是一条先增长,后衰退的道路?其中的规律性是什么?

二、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条件的转化

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受到了经济全球化及世界经济体系的制约。

在50年代前后,概括起来说,第三世界国家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一般具有三个有利因素:其一,具有发展工业、服务业的较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其二,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其三,具有较好的外部经济环境。正是这三个关键性的因素在第三世界工业化初期,对推动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第三世界战前的经济形态大多是落后的农业经济,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独立后实行工业化的初期,在外国资本进入的推动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工业和服务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其次,第三世界的工业化初期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国内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进入工业化生产提供的高额利润率的支持。

第三,在工业化初期,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在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往来中,以极其低廉的自然资源、原材料换取发达国家的工业品。因此,第三世界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客观上也有利于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初期发展。

但是,第三世界的工业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运动也是当代资本国际循环的一部分。资本国际循环既有促进第三世界工业化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随着介入资本国际循环程度的加深,不利的因素逐渐导致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出现了严重的障碍。从内部结构看,不能不遗憾地指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加入国际分工与资本国际循环后,经过近50年的发展,尽管在绝对意义上经济有所增长,但经济、社会结构并未随之得到优化,甚至遭到了劣化,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产业结构内部,农业、农村的衰退,造成工农业发展失调。在历史上,西方国家通过殖民化解决了早期工业化发展中的工、农业的结构性矛盾。但是,在今天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却无法重复西方的作法,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主要是内向性的,大多具有剥夺农业和农民的性质,并最终导致了农业的衰退。当前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衰退主要表现在粮食危机上。战后初期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尚能保持粮食的自给自足,进入80年代后粮食紧缺日益加剧并发展为粮食危机,非洲大陆爆发了震惊世界的。90年代以来粮食危机依然没有明显缓解,甚至范围还有所扩大。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对90个发展中国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70个国家的粮食状况趋于恶化。农业、农村的衰退导致国内市场发育缓慢甚至出现萎缩,反过来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障碍。

——工业体系内部出现了“双重化”的结构分化趋势。这一现象在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要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显得尤为突出。“出口导向”是许多拉美国家和部分东亚的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在70或80年代以来采取的主要发展战略,也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然而,过分依赖海外市场、特别是西方市场,却使本国和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内部出现了不均衡的变动。如韩国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对外贸易经常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结果产生了国内生产结构双重化的效应,即导致了出口型产业的过度膨胀和内需产业的相对萎缩,为经济波动埋下了隐患。

以韩国的半导体业为例,80年代末在国际市场需求的刺激下,韩国企业大量投资半导体生产,并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助。但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半导体市场转向萧条,韩国庞大的半导体出口业顿时陷入困境。有人估计,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受此影响高达20%,与半导体业相关的金融机构也受到严重牵累。经济过度开放,过度依赖外资和海外市场,阻塞了发展中国家国内产业链的自然延伸,使产业发展空间趋于狭窄,加深了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一旦国际市场上风吹草动,发展中国家就难免出现经济波动。

——社会结构分化,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发展中国家是以所谓的“比较优势”加入国际经济的分工体系的,然而“垂直分工”依然是这一分工体系的结构特征。那么,发展中国家究竟有什么样的“比较优势”呢?说到底是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包括人力和自然资源。这也正是发达国家所需要的和看中的。这样的“优势”正好把发展中国家送入国际垂直分工的底部,在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不发达的发展”。

战后,第三世界国家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大都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分化,收入差距一直在不断扩大。1996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文发展》报告指出:1965年至1980年间,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约为2亿,而1980年至1993年,这个数字上升为10亿。另据联合国拉美委员会的统计表明,60年代被视为工业化样板的拉丁美洲国家,70年代以来的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一直在拉大,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现象均在发展。70年代初期,拥有社会总收入一半左右的富有阶层占总人口的10%,而到90年代初期占总人口5%的富人就拥有社会总收入的50%;另一方面,城市贫困人口比重从70年代初期的42%上升到目前的60%左右。墨西哥的最高和最低收入差距相差25倍。巴西50年代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410雷亚尔,1992年最低工资标准降至70雷亚尔,巴西有11.6%的劳动者的月工资只达到这个标准。

80年代以来,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为基础的。1985年至1991年,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四国的制造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1.48%,比同期四国的第三产业平均增长率高3.5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了大量西方资本,扩大了出口,但并没有带来本国技术水平的升级。虽然这些国家的工业化程度虽在一定阶段内有所提高,但却付出了沉重代价——经济剩余大量向西方发达国家转移,进而加剧了本国的社会分化,最终损害本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以泰国为例,泰国的经济增长不可谓不快,1989年至1995年是泰国经济增长的高峰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4%,危机前泰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超过2500美元。但泰国真正富有的只是占人口20%的高收入阶层,他们的收入在国民收入所占的比例高达55%,而最低收入的20%人口只拥有国民收入的4.6%。

社会分化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了国内市场和内需产业的需求约束,造成了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有效需求不足,并进而使剩余资本大量转向金融、房地产投机。社会分化实际上是东南亚地区泡沫经济膨胀的深层原因。

——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使第三世界工业化有利的外部条件日益减损。在工业化初期,发展中国家以极其廉价的原材料及粗加工产品与发达国家交换,自然“经济互补性”很强。但随着部分发展中国家出口导向加强、生产能力和产品档次一定程度的提高、技术含量一定程度的增长,对发达国家形成了压力。南北经济关系中互补性相对减弱,竞争性相对加强。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并使第三世界国家深受其害。以至于有的西方学者认为,今后不再会有新兴工业国家了,由于世界贸易环境的改变,依靠外向型经济走向工业化的道路已经不能通行。(Broad,1988)

农业衰退、工业结构“双重化”、社会分化和国际贸易环境恶化,构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陷阱。这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世界经济体系中一种特殊的发展现象。如果说第三世界面临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的话,我们认为:它具体的意味是“发展陷阱”有可能最终断送第三世界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三、第三世界工业化停滞可能的后果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地带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出现停滞与衰退,势必对于“中心”地带产生反馈,势必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对“中心”的反馈

第三世界工业化停滞对于西方和全球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个复杂的问题,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观察与深入的研究。根据80年代以来可以观察到的情况看,经过初步研究我们认为:在世界经济体系“”产生的问题与危机,可能将依以下三个步骤对于“中心”产生影响。

首先,在发生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普遍放慢甚至衰退的情况下,第三世界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资场所、产品市场的作用下降。这一阶段“”表现出对于“中心”的经济重要性下降。这一趋势自80年代以来已经较为明显地出现。60~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一直在稳定增长,发展中国家在总体上是资本净流入地区。其中当时经济增长迅速的拉丁美洲国家吸引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第三世界直接投资的50%。进入80年代以后,特别是随着拉丁美洲国家发生债务危机,经济发展处于停滞、衰退状态,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迅速减少,并出现了资本回流现象。1984~1988年发达国家对拉丁美洲国家的直接投资减少了50%。发展中国家占西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总比重中的份额,从60年代的20%,下降到80年代中期的10%。(陈雨露,1997)8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资本流向东南亚地区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增加,但1997年东南亚爆发危机以来又大幅度减少。在国际贸易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下降。80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5%左右,目前下降到20%左右。版权所有

其次,第三世界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投资场所和产品市场的作用下降,加剧了西方的资本和产品的过剩,对于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的“泡沫化”起了促进作用。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第三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实际经济物品的生产,而相形之下西方经济日益“泡沫化”,即在经济总量在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的情况下,实质性物质生产活动却在日益下降。

以美国为例,自70年代以来美国的实物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萎缩。以1967年的按人口平均的产出量为基数,1990年同1967年相比,按人口平均的资本货物的产出量,化肥下降了21%,建筑机械下降了46%,油田机械下降了67%,工业建筑下降了63%,海洋运输船只下降了5%;按人口平均的生活资料的消费量,纺织品下降了66%,鞋和皮革制品下降了70%,轿车的生产量下降了43%,住宅建设下降了13%,学校建筑下降了50%,医院建筑下降了17%;按人口平均的中间产品的产出量,水泥下降了73%,粗钢下降了43%,硫璜下降了89%,铜下降了95%,镍下降了98%,铝土矿下降了98.5%。(Larouche,1995)

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长期存在巨额贸易逆差。据美国统计摘要提供的资料,构成美国外贸巨额逆差的主要是矿物燃料和制成品的入超。其中矿物燃料的入超是美国外贸逆差中最大的一组产品,主要包括原油、石油制品和天然气等。90年代初这三项产品中的贸易入超均在450亿美元以上,1990年竟高达578亿美元。其次是制成品贸易的巨额入超,主要是运输工具及零部件、轻工类产品、电器类产品等等。上述情况一方面反映了美国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型,重点转向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毕竟也反映了在整体经济活动中实物生产下降的事实。

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第6篇

一、发展的“钟形曲线”

战后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既有辉煌的成绩,也有痛苦的失败。根据战后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实绩,大致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为工业化的起步阶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为高速发展阶段,70年代后期以来为停滞—衰退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发展留下了一条“增长—衰退”的钟型曲线。这条钟型曲线集中反映了战后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基本状况,是我们与认识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规律时必须首先承认和尊重的基本前提。

第三世界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在1956—1960年为4.9%,1961—1965年为5.1%,1966—1970年为5.6%,1971—1975年间为6.6%,1976—1980年为4.5%,1980—1990年为2.6%,1990—1994年竟为–0.11%。第三世界国家在60年代和70年代前半期经历了高速发展的15年,这是奇迹般的15年。

但是从7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陷入了停滞和衰退。80年代对于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是“失去的十年”,对98个第三世界国家的统计表明:80年代中有10个发展中国家平均GDP出现了负增长,占总数的10.2%。90年代对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更加严峻。在被统计的102个第三世界国家中有35个在1990至1994年间平均GDP出现了负增长,占总数的34.3%。(WorldBank,1996)最近,巴西全国经济开发银行公布的研究报告《80年代的巴西经济》(1999)中指出:从1990年至1999年的10年间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7%,比“失去的十年”的80年代的年增长率2.9%又进一步下降了。90年代对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将意味着又一个“失去的十年”。

从“奇迹的15年”到“失去的20年”,一条钟型曲线,赫然展现了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曲折与艰难,它也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认真回答的问题——为什么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走过的是一条先增长,后衰退的道路?其中的规律性是什么?

二、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条件的转化

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受到了经济全球化及世界经济体系的制约。

在50年代前后,概括起来说,第三世界国家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一般具有三个有利因素:其一,具有发展工业、服务业的较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其二,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其三,具有较好的外部经济环境。正是这三个关键性的因素在第三世界工业化初期,对推动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第三世界战前的经济形态大多是落后的农业经济,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独立后实行工业化的初期,在外国资本进入的推动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工业和服务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其次,第三世界的工业化初期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国内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进入工业化生产提供的高额利润率的支持。

第三,在工业化初期,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在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往来中,以极其低廉的资源、原材料换取发达国家的工业品。因此,第三世界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客观上也有利于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初期发展。

但是,第三世界的工业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运动也是当代资本国际循环的一部分。资本国际循环既有促进第三世界工业化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随着介入资本国际循环程度的加深,不利的因素逐渐导致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出现了严重的障碍。从内部结构看,不能不遗憾地指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加入国际分工与资本国际循环后,经过近50年的发展,尽管在绝对意义上经济有所增长,但经济、结构并未随之得到优化,甚至遭到了劣化,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产业结构内部,农业、的衰退,造成工农业发展失调。在上,西方国家通过殖民化解决了早期工业化发展中的工、农业的结构性矛盾。但是,在今天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却无法重复西方的作法,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主要是内向性的,大多具有剥夺农业和农民的性质,并最终导致了农业的衰退。当前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衰退主要表现在粮食危机上。战后初期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尚能保持粮食的自给自足,进入80年代后粮食紧缺日益加剧并发展为粮食危机,非洲大陆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大饥荒。90年代以来粮食危机依然没有明显缓解,甚至范围还有所扩大。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对90个发展中国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70个国家的粮食状况趋于恶化。农业、农村的衰退导致国内市场发育缓慢甚至出现萎缩,反过来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障碍。

——体系内部出现了“双重化”的结构分化趋势。这一现象在以外向型为主要战略的发展家显得尤为突出。“出口导向”是许多拉美国家和部分东亚的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在70或80年代以来采取的主要发展战略,也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然而,过分依赖海外市场、特别是西方市场,却使本国和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内部出现了不均衡的变动。如韩国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对外贸易经常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结果产生了国内生产结构双重化的效应,即导致了出口型产业的过度膨胀和内需产业的相对萎缩,为经济波动埋下了隐患。

以韩国的半导体业为例,80年代末在国际市场需求的刺激下,韩国大量投资半导体生产,并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助。但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半导体市场转向萧条,韩国庞大的半导体出口业顿时陷入困境。有人估计,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受此高达20%,与半导体业相关的机构也受到严重牵累。经济过度开放,过度依赖外资和海外市场,阻塞了发展中国家国内产业链的延伸,使产业发展空间趋于狭窄,加深了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一旦国际市场上风吹草动,发展中国家就难免出现经济波动。

——结构分化,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发展中国家是以所谓的“比较优势”加入国际经济的分工体系的,然而“垂直分工”依然是这一分工体系的结构特征。那么,发展中国家究竟有什么样的“比较优势”呢?说到底是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包括人力和自然资源。这也正是发达国家所需要的和看中的。这样的“优势”正好把发展中国家送入国际垂直分工的底部,在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不发达的发展”。

战后,第三世界国家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大都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分化,收入差距一直在不断扩大。1996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文发展》报告指出:1965年至1980年间,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约为2亿,而1980年至1993年,这个数字上升为10亿。另据联合国拉美委员会的统计表明,60年代被视为工业化样板的拉丁美洲国家,70年代以来的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一直在拉大,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现象均在发展。70年代初期,拥有社会总收入一半左右的富有阶层占总人口的10%,而到90年代初期占总人口5%的富人就拥有社会总收入的50%;另一方面,城市贫困人口比重从70年代初期的42%上升到的60%左右。墨西哥的最高和最低收入差距相差25倍。巴西50年代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410雷亚尔,1992年最低工资标准降至70雷亚尔,巴西有11.6%的劳动者的月工资只达到这个标准。

80年代以来,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为基础的。1985年至1991年,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四国的制造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1.48%,比同期四国的第三产业平均增长率高3.5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了大量西方资本,扩大了出口,但并没有带来本国技术水平的升级。虽然这些国家的工业化程度虽在一定阶段内有所提高,但却付出了沉重代价——经济剩余大量向西方发达国家转移,进而加剧了本国的社会分化,最终损害本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以泰国为例,泰国的经济增长不可谓不快,1989年至1995年是泰国经济增长的高峰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4%,危机前泰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超过2500美元。但泰国真正富有的只是占人口20%的高收入阶层,他们的收入在国民收入所占的比例高达55%,而最低收入的20%人口只拥有国民收入的4.6%。

社会分化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了国内市场和内需产业的需求约束,造成了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有效需求不足,并进而使剩余资本大量转向金融、房地产投机。社会分化实际上是东南亚地区泡沫经济膨胀的深层原因。

——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使第三世界工业化有利的外部条件日益减损。在工业化初期,发展中国家以极其廉价的原材料及粗加工产品与发达国家交换,自然“经济互补性”很强。但随着部分发展中国家出口导向加强、生产能力和产品档次一定程度的提高、技术含量一定程度的增长,对发达国家形成了压力。南北经济关系中互补性相对减弱,竞争性相对加强。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并使第三世界国家深受其害。以至于有的西方学者认为,今后不再会有新兴工业国家了,由于世界贸易环境的改变,依靠外向型经济走向工业化的道路已经不能通行。(Broad,1988)

农业衰退、结构“双重化”、分化和国际贸易环境恶化,构成了全球化背景下,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的陷阱。这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世界经济体系中一种特殊的发展现象。如果说第三世界面临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的话,我们认为:它具体的意味是“发展陷阱”有可能最终断送第三世界的工业化和化的进程。

三、第三世界工业化停滞可能的后果

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地带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出现停滞与衰退,势必对于“中心”地带产生反馈,势必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产生重大而深远的。

1、“”对“中心”的反馈

第三世界工业化停滞对于西方和全球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个复杂的,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观察与深入的。根据80年代以来可以观察到的情况看,经过初步研究我们认为:在世界经济体系“”产生的问题与危机,可能将依以下三个步骤对于“中心”产生影响。

首先,在发生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普遍放慢甚至衰退的情况下,第三世界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资场所、产品市场的作用下降。这一阶段“”表现出对于“中心”的经济重要性下降。这一趋势自80年代以来已经较为明显地出现。60~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发展家的直接投资一直在稳定增长,发展中国家在总体上是资本净流入地区。其中当时经济增长迅速的拉丁美洲国家吸引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第三世界直接投资的50%。进入80年代以后,特别是随着拉丁美洲国家发生债务危机,经济发展处于停滞、衰退状态,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迅速减少,并出现了资本回流现象。1984~1988年发达国家对拉丁美洲国家的直接投资减少了50%。发展中国家占西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总比重中的份额,从60年代的20%,下降到80年代中期的10%。(陈雨露,1997)8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资本流向东南亚地区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增加,但1997年东南亚爆发危机以来又大幅度减少。在国际贸易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下降。80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5%左右,下降到20%左右。

其次,第三世界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投资场所和产品市场的作用下降,加剧了西方的资本和产品的过剩,对于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的“泡沫化”起了促进作用。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第三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实际经济物品的生产,而相形之下西方经济日益“泡沫化”,即在经济总量在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的情况下,实质性物质生产活动却在日益下降。

以美国为例,自70年代以来美国的实物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萎缩。以1967年的按人口平均的产出量为基数,1990年同1967年相比,按人口平均的资本货物的产出量,化肥下降了21%,建筑机械下降了46%,油田机械下降了67%,工业建筑下降了63%,海洋运输船只下降了5%;按人口平均的生活资料的消费量,纺织品下降了66%,鞋和皮革制品下降了70%,轿车的生产量下降了43%,住宅建设下降了13%,学校建筑下降了50%,建筑下降了17%;按人口平均的中间产品的产出量,水泥下降了73%,粗钢下降了43%,硫璜下降了89%,铜下降了95%,镍下降了98%,铝土矿下降了98.5%。(Larouche,1995)

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长期存在巨额贸易逆差。据美国统计摘要提供的资料,构成美国外贸巨额逆差的主要是矿物燃料和制成品的入超。其中矿物燃料的入超是美国外贸逆差中最大的一组产品,主要包括原油、石油制品和天然气等。90年代初这三项产品中的贸易入超均在450亿美元以上,1990年竟高达578亿美元。其次是制成品贸易的巨额入超,主要是运输工具及零部件、轻工类产品、电器类产品等等。上述情况一方面反映了美国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型,重点转向高产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毕竟也反映了在整体经济活动中实物生产下降的事实。

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第7篇

一、发展的“钟形曲线”

战后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既有辉煌的成绩,也有痛苦的失败。 根据战后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实绩,大致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为 工业化的起步阶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为高速发展阶段,70年代后期以来为停滞— —衰退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发展留下了一条“增长——衰退”的钟型曲线。这条钟型曲线 集中反映了战后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基本状况,是我们研究与认识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 规律时必须首先承认和尊重的基本前提。

第三世界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在1956—1960年为4.9%,1961—1965年为5. 1%,1966—1970年为5.6%,1971—1975年间为6.6%,1976—1980年为4.5%,1980—1990年 为2.6%,1990—1994年竟为0.11%。第三世界国家在60年代和70年代前半期经历了高速发展 的15年,这是奇迹般的15年。

但是从7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陷入了停滞和衰退。80年代对于一些 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是“失去的十年”,对98个第三世界国家的 统计表明:80年代中有10个发展中国家平均GDP出现了负增长,占总数的10.2%。90年代对 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更加严峻。在被统计的102个第三世界国家中有35个在1990至1994年间 平均GDP出现了负增长,占总数的34.3%。(World Bank,1996)最近,巴西全国经济开发 银行公布的研究报告《80年代的巴西经济》(1999)中指出:从1990年至1999年的10年间巴 西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7%,比“失去的十年”的80年代的年增长率2.9%又进一 步下降了。90年代对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将意味着又一个“失去的十年”。

从“奇迹的15年”到“失去的20年”,一条钟型曲线,赫然展现了第三世界国家工业 化发展的曲折与艰难,它也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认真回答的问题——为什么 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走过的是一条先增长,后衰退的道路?其中的规律性是什么?

二、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条件的转化

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受到了 经济全球化及世界经济体系的制约。

在50年代前后,概括起来说,第三世界国家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一般具有三个有利因 素:其一,具有发展工业、服务业的较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其二,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 动力资源;其三,具有较好的外部经济环境。正是这三个关键性的因素在第三世界工业化 初期,对推动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第三世界战前的经济形态大多是落后的农业经济,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独立后 实行工业化的初期,在外国资本进入的推动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工业和服务业出现了蓬 勃发展的局面。

其次,第三世界的工业化初期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国内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进入工业化生 产提供的高额利润率的支持。

第三,在工业化初期,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在与发达国家 的经贸往来中,以极其低廉的自然资源、原材料换取发达国家的工业品。因此,第三世界 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客观上也有利于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初期发展。

但是,第三世界的工业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运动 也是当代资本国际循环的一部分。资本国际循环既有促进第三世界工业化的一面,也有不 利的一面。随着介入资本国际循环程度的加深,不利的因素逐渐导致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 出现了严重的障碍。从内部结构看,不能不遗憾地指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加入国际分 工与资本国际循环后,经过近50年的发展,尽管在绝对意义上经济有所增长,但经济、社 会结构并未随之得到优化,甚至遭到了劣化,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产业结构内部,农业、农村的衰退,造成工农业发展失调。在历史上,西方国家 通过殖民化解决了早期工业化发展中的工、农业的结构性矛盾。但是,在今天的世界经济 体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却无法重复西方的作法,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主要是内向性的,大多 具有剥夺农业和农民的性质,并最终导致了农业的衰退。当前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衰退主 要表现在粮食危机上。战后初期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尚能保持粮食的自给自足,进入80年代 后粮食紧缺日益加剧并发展为粮食危机,非洲大陆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大饥荒。90年代以来 粮食危机依然没有明显缓解,甚至范围还有所扩大。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对90个发展中国家 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70个国家的粮食状况趋于恶化。农业、农村的衰退导致国内市场发 育缓慢甚至出现萎缩,反过来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障碍。

——工业体系内部出现了“双重化”的结构分化趋势。这一现象在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要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显得尤为突出。“出口导向”是许多拉美国家和部分东亚的发展 中国家及地区在70或80年代以来采取的主要发展战略,也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然而 ,过分依赖海外市场、特别是西方市场,却使本国和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内部出 现了不均衡的变动。如韩国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对外贸易经常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 ,结果产生了国内生产结构双重化的效应,即导致了出口型产业的过度膨胀和内需产业的 相对萎缩,为经济波动埋下了隐患。

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世界体系论;沃勒斯坦;经济主义;一体化研究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统筹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经费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15-10-21[DOI]10.15939/j.jujsse.2016.02.009

20世纪70年代,一位来自于世界中心地区的学者———沃勒斯坦———提出“世界体系论”并产生广泛影响,许多人为拥有了这样一个国际关系解释框架而欣喜,感觉到耳目一新。其实,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是受到依附论的启发而提出的,它借用了依附论的最为重要的中心—边缘概念,只不过沃勒斯坦在“中心—边缘”之间加上了一个“半边缘”,以告诉人们世界体系包含着“中心—半边缘—边缘”的结构,基于这一结构所做的分析也似乎能够对现代世界体系的产生、巩固和变动的过程及其原因作出更加客观、形象和合理的描述。的确,与依附论相比,世界体系论的诸多分析都显得更加细致入微,诸如对国际劳动分工和劳动控制方式的构成、相互作用及其动态变迁等所做出的分析,都使这个作为分析框架的世界体系论显示出很强的解释力。然而,也许是因为沃勒斯坦希望让自己关于国际分工的论述更具说服力,也许是因为他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劳动分工与控制方式上了,以至于让世界体系论表现出一种经济主义倾向。也正是世界体系论所具有的这种明显的经济主义理论倾向,无法真实地反映世界体系的存在与运行状况。根据斯考克波尔(ThedaSkocpol)的评论,沃勒斯坦所使用的恰恰是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概念。斯考克波尔说:“奇怪的是,尽管沃勒斯坦看起来特别关注世界资本主义主要地区的阶级结构,但事实上,在我看来,他在解释世界体系的经济变迁时用到的恰恰是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通常使用的那些变量,却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念,即生产关系与剩余分配是任何经济体系运行与发展的关键。”[1]应当说,沃勒斯坦也看到了政治、文化等因素在现代世界体系的产生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但是,他一直努力去把这些复杂关系简化为经济变量,总是从经济的视角出发去对这些复杂关系做出解释,努力将这些因素解释为经济变化的某种结果,甚至有时在肯定了其他因素的重要性后又立刻赋予经济因素以更高的地位。可以认为,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对世界体系所做的是一种经济主义的解读。

一、经济主义视角中的世界体系

沃勒斯坦有着自己所钟爱的一套概念体系,首先,他是从“社会体系”(socialsystem)的概念出发的,认为“社会体系”是一种自立自足的有机体并有着特定的边界、结构、规则与生命周期。在沃勒斯坦看来,只有自立自足的“社会体系”才能(应当)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分析单位。既然社会体系被确认为社会科学的分析单位,那么,在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中,单个国家也就不能被视为自立自足的有机体,也就不能成为社会科学的分析单位。沃勒斯坦认为,他所提出的这个“社会体系”包括“世界体系”(worldsystem)和其他高度自主的相对较小的局部体系,但是,由于高度自主的相对较小的局部体系已不复存在,当前仅存的“社会体系”也就只有“世界体系”了。他认为,把这个实际上是世界体系的社会体系作为分析单位在起点上所拥有的就是一种整体观,从这个社会体系出发展开的叙事所包含的也就是整体分析的方法。其实不然。沃勒斯坦在他的理论实际展开的过程中用经济主义代替了整体分析。沃勒斯坦将“世界体系”划分为三种类型:已成为过去式的、作为政治统一体的“世界帝国”(world-empires);正在进行的、作为经济统一体的“世界经济”(world-economy);未来的作为可能形态的“社会主义世界政府”(socialistworldgovernment)。在沃勒斯坦的概念体系中,“现代世界体系”(themodernworld-system)一词基本上可以被视为是“(现代)世界经济”一词的同义语,它们都是指15、16世纪之后的世界。这两种说法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使用“现代世界体系”一词,是为了强调分析单位的整体性与合法性,以区别于传统的以单个国家为单位的分析方法;使用“世界经济”一词则是为了指明这一现代世界体系的本质特征,即它的经济属性。当沃勒斯坦采用“世界经济”一词时,目的是要强调现代世界不同于前现代时期的“世界帝国”的特征。在沃勒斯坦看来,现代世界体系主要是经济性的而非政治性的,它并不像之前的世界帝国那样存在着由某个政治中心来统治其疆域的状况。恰恰相反,现代世界能够超越任何法律意义上的政治单位或范围,是通过经济联系(主要是不同的劳动分工与不同的劳动控制形式)实现了世界的一体化的,并在一体化的世界体系中确立起了不平等的中心—边缘结构,以实现剩余价值向中心地区的持续流动。在《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的理论部分,沃勒斯坦似有无奈地说道:“另一种体系(指现代世界体系)中则不存在这样一种单一的政治体系统治着所有的,或真正统治所有的空间。为了方便起见和由于缺少一个更好的名词,我们用‘世界经济’(world-economy)这个名词来描述后者”[2]422。尽管这里所说的是“为了方便起见”,实际上却反映出沃勒斯坦的理论倾向,那就是对现代世界体系的经济属性的过度强调,即把“现代世界体系”简化成了“世界经济”,而把现代世界体系的其他方面都舍弃掉了。在沃勒斯坦对世界体系的历史划分上,这种做法明显地有着逻辑上的不一致性,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沃勒斯坦受到了诸多批评。具体地说,沃勒斯坦认为,15、16世纪之前的世界体系是以“世界帝国”的形式出现的,而现代世界体系则以“世界经济”的形式出现。根据这一历史划分,就会产生诸多无法回答的问题:世界帝国是否是纯政治性的?征服与掠夺是否完全没有经济目的?现代世界体系是否仅仅存在着经济学意义上的中心—边缘结构?在比比皆是的军事征服与经济掠夺背后难道就没有政治压迫和话语霸权吗?事实上,我们可以说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前现代的“世界帝国”时期和现代的“世界经济”时期这样的阶段划分,它们其实都只存在于现代世界体系之中。其实,在16世纪之前,世界分割为地域性的空间,根本就没有出现世界体系,世界体系只能被理解为脱域化的产物,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化过程中才形成了世界体系。正是因为世界体系的生成,才有了所谓的“世界帝国”与“世界经济”。沃勒斯坦对世界历史有着明显的误读,比如,他认为:“世界经济(aworld-economy)是现代世界的发明创造,其实也并非完全如此。历史上曾存在过世界经济(world-economies),但它们总是变化为帝国的形式,如中国、波斯和罗马”[2]14。我们认为,把中国、波斯和罗马说成是“世界帝国”完全是一种现代观念,只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化促使世界体系生成后,人们才反过来看到了那些帝国所拥有的强大的征服能力。就历史上的实际情况而言,这些帝国无论多么强大,无论征服了多少土地,也只是地域性的,更不用说还有大面积的区域仍然处在帝国之外,有时甚至与帝国没有什么关系。我们认为,只有在现代化的意义上,起先是英国,然后是欧洲的许多国家,再后是美国,才可能被称为“世界帝国”。另一方面,就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而言,可以说是在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中才逐渐出现的,是因为民族国家纷纷建立起来,才为世界经济的出现提供了前提。尽管这种世界经济依然是发生在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之中的,但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平等与自由等,至少在表面上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承认。当沃勒斯坦在“现代世界体系”与“世界经济”之间画上了等号之后,也把学术界通用的“资本主义”概念引入到了他的世界体系分析中来并对“资本主义”这一概念作出了他自己的定义。他认为:“资本主义和世界经济(world-economy)(即单一的劳动分工以及多元政治和文化)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一个并不会导向另一个。我们仅仅是在用不同的特征去定义同一个不可分割的现象。”[3]在这里,沃勒斯坦对“资本主义”做出了超越一个国家范围的新定义。他指出,包括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在内的许多学者们通常把经济看做是国家结构的内部因素,尽管它在形式上可以突破国家的疆域而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发生联系,却不认为那是经济的实质性特征,这种传统认识片面地把资本主义看作是一种国家属性,是存在于国家之中的一种生产方式或意识形态。沃勒斯坦反对这种对资本主义概念的传统理解,而是认为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不是民族国家的属性,而是世界体系的一种特征。“从一开始,资本主义就是世界经济体系内的事情,而非民族国家的事情。”[4]112根据沃勒斯坦的看法,资本主义在其产生之日就注定要突破政治边界的限制,所以,他在把“现代世界体系”与“世界经济”相等同之后又在“世界经济”与“资本主义”之间划了等号,认为经济上的资本主义的扩张性是现代世界体系和世界经济的生成原因。“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模式是基于这个事实,经济因素在一个大于任何政治实体能够完全控制的竞争场所中起作用。这给了资本家们一种以结构为基础的策略自由。这使得世界体系的持续经济扩张成为可能。”[2]422表面看来,沃勒斯坦的这一解释是合理的,资本主义———特别是资本———的扩张本性造就了世界体系,也开辟出了世界经济。实际上,我们认为,就这三种形式在现代史上的位置而言,是不能在它们之间画上等号的。更为重要的是,沃勒斯坦在三者之间画上了等号之后进一步认为现代世界体系及其中心—边缘结构是由经济决定的,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显然,沃勒斯坦是希望把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经济理解运用到对世界体系的考察中去,这在学术上应当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需要指出,对于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是不能做出教条主义的理解的。特别是就国家间的关系而言,由于没有一个民族国家内部的那种权威机构和治理体系,世界体系中的经济运行是无法得到保障的。事实上,在世界体系中,经济的因素也绝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就世界体系论而言,沃勒斯坦在得到了马克思主义语境支持的条件下试图对世界体系作出经济主义的解读,这虽然在表面上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较强的解释力,但在国际关系的处理方面,并不能提供有启发意义的行动方案。就现实而言,在世界体系的中心—边缘结构中,是政治霸权、话语霸权甚至军事霸权在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一个国家可以在经济上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如果它在政治上、话语上受制于霸权国家,甚至经常性地受到军事上的胁迫,那么,它的经济成绩只能是短暂的,甚至是虚假的。由此看来,沃勒斯坦对世界体系的经济主义解读是与现实相距甚远的。在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中,“现代世界体系”、“世界帝国”、“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是最为基本的概念,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也正是建立在这几个基本概念之上的。但是,沃勒斯坦对这些概念的解读却存在着明显不恰当的问题,因而,他通过这些概念而建构起来的世界体系观也是错误的。从根本上来看,这是在历史观方面的错误。首先,我们认为仅仅存在着一种世界体系,那就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化进程中生成的世界体系,在时间点上,这一进程大致开始于15、16世纪,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并不存在世界体系。然而,沃勒斯坦却要区分出前现代的世界体系与“现代世界体系”,显然是对历史的误读。其次,在历史研究中,中国、波斯、罗马等的确被称作为“帝国”,但它们并不是世界体系中的帝国,而是地域性的。作为世界体系中的帝国恰恰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化过程中出现的,它是通过资本征服、政治压迫和军事掠夺而为世界确立起了中心—边缘结构,在使自己成为中心国的同时,把许多国家转化成边缘国并形成了一种全面的剥削与依附的关系。所以,世界帝国并不是前现代的,反而是在15、16世纪之后出现的。再次,“世界体系”与“资本主义”是可以用来描述现代世界史的概念,或者说,现代世界史就是一部世界体系化的历史,也是资本主义的扩张史。但是,将这些概念与“世界经济”的概念相混同,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一国内部的经济决定论直接移植到对国际关系分析当中的简单做法是错误的。由于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存在着这些错误,所以,他并不能真正理解15、16世纪以来的历史是如何进行演变的,也不能真正理解中心国是如何在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中实现对边缘国的剥削和压迫的。

二、经济主义分析掩盖了什么?

既然沃勒斯坦把“世界经济”与“现代世界体系”相混同,也就必然会在对现代世界体系所做的分析中注重对经济因素的强调。相应地,也就会忽视诸如政治、文化、军事等因素。或者说,当谈及其他因素时,沃勒斯坦是将它们简化为或转化为经济因素而后再去分析世界体系的,表现出论证经济之于现代世界体系的首要性。我们可以将沃勒斯坦关于现代世界体系经济属性的论证概括为三个方面:逻辑上的基础性、时间上的先在性以及结构上的重要性。沃勒斯坦说:“它(现代世界体系)是‘世界经济’,因为该体系内各部分间的基本(bas-ic)联系是经济性的,尽管这种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因文化联系和我们最终将看到的政治格局———或联邦结构———而得到加强。”[2]13这就是说,在逻辑上,现代世界体系内的基本联系是经济联系,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其他方面的联系。根据沃勒斯坦的看法,现代世界体系是因为经济上的联系才得以生成的,此后出现的政治与文化联系尽管加速了世界体系的形成,甚至让这一世界体系变得更加稳固了,但它们的作用都只是作为经济的辅助因素而存在的,其结果也只是表现在让现代世界的经济体系得以持续长存,没有转化为由某个单一政治中心统治的世界帝国。沃勒斯坦关于世界体系的这一认识其实是不实的,事实上,随着世界体系生成后,先是英国,后是美国,都曾经或者正在作为世界帝国而存在。沃勒斯坦之所以会无视这一现实,是因为他把政治的、文化的因素都看作不甚重要的因素所致。这就是我们所指出的,在他眼中,现代世界体系完全是经济性的,除了经济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其他方面的力量可以像经济那样把它的触角深入到世界体系的每一个角落。就政治而言,没有哪个政治中心能够将其政治权力的触角伸得如经济触角那样长。沃勒斯坦的这一看法似乎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们知道,杜勒斯早就提出了“和平演变”的设想,而且其手段并不是资本及其他经济活动,反而恰恰是寄托于政治、文化等,对此沃勒斯坦不应丝毫不知。从边缘国家的情况看,政治和文化方面可能恰恰是这些国家的精英群体所渴求的,比如,发展中国家的精英会极力把中心国家的政治描绘得无比美好,要求引进并替代被他们说成集权的治理体系,甚至会在没有得到中心国家支持的情况下也动员起本国政府的激烈行动。在文化以及思想理论方面,边缘国家不仅会主动翻译引介,而且会生发出知识依附,只要是来自中心国家的,就会被作为金科玉律对待。所有这些,沃勒斯坦不应没有看到,而是因为他过多地强调了经济因素才会视而不见。沃勒斯坦认为,经济因素不仅在逻辑上是基础性的,也不仅是在时间上是先在性的,而且在世界体系的结构上也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沃勒斯坦极力淡化其他因素在现代世界体系中的作用。在谈论“社会体系”这个在沃勒斯坦看来是唯一可以作为分析单位的概念时,他说道:“我们认为社会体系的特征便是其内部存在劳动分工,这导致各部门或各地区依赖于同其他部门或地区进行经济交换,以源源不断地、稳定地满足本地区的内部需要。这种经济交换的进行不需要共同的政治制度,甚至更明显地不需要同样的文化”[2]98。从现实来看,如果经济因素在世界体系结构上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为什么美国总是热衷于向全球推广它的价值观呢?为什么会频繁地在各大洋进行军事演习呢?这说明,美国的领导人比沃勒斯坦更清楚什么因素在世界体系的运行中更能够发挥基本的和主导的作用。一方面,沃勒斯坦对经济因素的强调使自己显得具有学究气,但另一方面,从其论证的逻辑来看,他不仅不具有学究气,反而让人怀疑他是在做一项非常务实的替中心国家辩护的理论建构活动。因为,沃勒斯坦在要求人们把对于世界体系的关注重心放在经济要素方面后,紧接着就强调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换”。我们知道,经济交换是从属于平等和自由原则的,把人们的视线引向了经济交换,结果就会是,中心国对边缘国的经济剥削和掠夺被掩盖了。这一点实际上构成了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的理论实质,也是他的理论活动目标。所以,当沃勒斯坦谈到政治与文化等因素时,往往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即使需要发表意见时,也仅仅谈论不同地区之间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差异,而不是去讨论不同地区之间在政治与文化上的互动与联结。这似乎是在说,在世界体系中的各构成单元中,只有在经济上是因为交换而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而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所表现出的只是差异而不是联系。这样一来,政治上的、文化上的以及话语上的霸权也就被一笔抹杀了。从近代史上看,不仅政治上而且军事上的冲突也从来没有停歇过,整个世界体系从来也没有处于真正安宁的状态中,甚至文化冲突也在20世纪后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现象。如果说现代世界体系中的经济联系是主要的和基本的关系,那么,合乎逻辑的推论就是,这样的世界体系应当是安宁的,应当是“比较优势”、“自由贸易”、“互惠互利”所昭示的和平景象。然而,我们所看到的却是,中心国与边缘国之间经济上的交换从来都不是在平等和自由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一来,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中心国与边缘国之间的不平等?是什么因素把边缘国置于不自由的地位上?显然是政治并辅之以文化上和话语上的霸权。这说明,在对一个封闭性的社会———一国社会———的分析中是可以把视线首先放在经济基础上的,从经济关系的角度去认识一国内部社会的其他各种关系,可以看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对于世界体系而言,就不能认为经济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更不应仅仅看到经济关系而有意识地忽视其他关系。在世界体系中,政治关系往往发挥着某种决定性的作用。沃勒斯坦把政治关系放在从属的位置上,甚至有意识地在世界体系中淡化政治关系,这是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反而会掩盖中心国对边缘国进行政治压迫和干预的事实以及意图。今天看来,当中国在经济上崛起时,一些中心国———特别是美国———并没有选择在经济上与中国开展平等和公平的竞争,更不用说在经济上开展广泛合作了,反而更多地使用了政治和军事的手段,采取各种各样的遏制策略,即使使用经济手段(如反倾销调查、贸易制裁等),也是建立在政治和军事恐吓的基础上作出的,或者说,背后是有政治与军事威胁作后盾的。进一步,从中国周边国家的情况看,“”从来也不是以经济的形式出现的,反而恰恰是政治渗透的结果。沃勒斯坦对世界体系的这种经济主义解读是具有代表性的,即使在对全球化进程进行分析时也存在这类学术现象。我们看到,弗里德曼在其《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所给出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生产外包,并声称外包是碾平世界的一大动力。弗里德曼是在撇开了政治的前提下去证明中心国对边缘国的资本输出以及生产外包是如何让边缘国在经济上、就业上以及生活水平上获益的。事实上,世界体系中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以及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建立在政治关系的基础上的,是通过政治开辟道路的。当然,边缘国在与中心国交往的过程中也许会运用经济优先的策略,或者要求经济优先的原则得到中心国的承认,但在实质上,这种经济优先的策略以及主张也完全是一种政治策略。至于中心国,一方面,我们看到,它(们)经常会用“自由贸易”、“比较优势”、“现代化”等一系列的经济用语和谎话迷惑边缘国,以减少边缘国对中心国的敌对和反抗,但在这些话语霸权与文化输出的背后则是强大的政治恐吓和武力威慑;另一方面,当边缘国不听话的时候,中心国就会撕下面具,根本无需用经济策略去掩盖它(们)的政治霸权,而是裸地运用政治恐吓和军事讹诈的手段直接对边缘国进行支配、干预等。当然,沃勒斯坦为了表明他关于世界体系的描述是客观的,也不能不承认政治的、文化的因素在现代世界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比如,他说,现代世界体系中的“各部分间的基本联系是经济性的,尽管这种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因文化联系和我们最终将看到的政治格局———或联邦结构———而得到加强”[2]13。在此,沃勒斯坦承认政治对经济的影响,却只承认政治具有某种辅的影响,但他所希望的是在世界体系中找到一个主导性的因素,也确实在现代世界体系的生成史方面作了细致的考察,结果是把现代世界体系视为“世界经济”的同义语这一无需论证的前提。在沃勒斯坦的叙述逻辑中,政治的、军事的因素都只在世界体系的形成中发挥辅的作用,这在他对作为世界体系中心的欧洲近代史的叙事中反映得非常清楚。在沃勒斯坦看来,世界体系在欧洲的生成是一个完全由经济决定的过程。沃勒斯坦以问答的形式说道:“在欧洲世界经济体系出现的同时,也兴起了西欧绝对君主制,但它是其原因还是其结果呢?”紧接着,他就对这一问题作了回答,认为西欧绝对君主制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似乎已要求并且为中央集权和对内部控制的加强这一长期进程提供了便利,至少在中心国家是如此”[2]151-153。我们已经指出,考察一国历史时,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是应当得到承认的,如果沃勒斯坦所指的是某个具体的西欧国家,这一观念是可以成立的。但是,如果就整个西欧来作出这样的判断,可能就需要对历史作出具体分析了。然而,沃勒斯坦却把这种判断直接地运用于解释世界体系的生成过程,从而简单地得出经济因素是世界体系中首要性的和决定性的因素这一结论。这样一来,他就把对现代世界体系的描述重心转向了经济分工和劳动控制方式的方面了。结果,他给我们提供的其实是这样一个可以推导出来的结论:中心国虽然早于边缘国建立起了强大的国家机器,而且这种国家机器也为中心国的经济扩张提供了政治支持,使中心国对边缘国的经济剥削成为可能,但是,边缘国之所以处在相对于中心国的弱势地位上,在根本上是由于它的经济分工和劳动控制方式的落后造成的。边缘国在劳动控制方式上依然沿用奴隶制的和封建制的方式,使其经济运行的成本大大地高于中心国,以至于丧失了在世界体系中与中心国竞争的能力,因而也无法改变它们在世界体系中的边缘地位。从普雷维什到依附论学派,在分析世界中心—边缘结构时,都努力从中发现中心国是如何运用政治、军事和经济手段去剥削边缘国所创造的财富的,即要求在对这一秘密的揭示中去寻求应对之策。尽管普雷维什和早期的依附论学派都没有明确地以世界体系作为分析框架,但是,他们在使用中心—边缘的概念时默认了世界体系这一前提,认为中心国与边缘国之间的关系是被结构化到了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之中的,中心国恰恰是在这个中心—边缘结构之中实现了对边缘国的剥削和掠夺,而边缘国所创造的财富也正是在这个中心—边缘结构之中自动地向中心国流动的。然而,沃勒斯坦却在对世界体系生成历史的经济主义解读中把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说成是由世界经济的变动造成的,把中心国与边缘国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说成是由经济决定的。我们知道,沃勒斯坦从普雷维什和依附论学派那里借用了中心—边缘概念,认为世界体系是拥有一个中心—边缘结构的,但是,由于他在世界体系中所看到的仅仅是经济因素,因而,他在谈论这个中心—边缘结构时,也就只剩下了经济意义上的解读,政治的、文化的因素都被消解了。吉登斯在谈到沃勒斯坦时就曾指出他的这种经济主义观的不足:“世界体系理论强烈关注经济影响……以经济标准来划分的核心、半边缘和边缘地区,并不能使我们对权力的政治与军事集中加以阐明,这种集中并非总是能与经济的差异完全吻合。”[5]61这无疑一语切中沃勒斯坦的要害之处。总之,世界体系的运行是非常复杂的,经济关系以及一切经济活动都只是显露于外的表象,特别是在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之中,所包含着的是政治上的压迫、军事上的干预、经济上的剥削和文化上的入侵等等众多的方面。如果在世界体系的分析中持有经济决定论的话,必然会导向对中心国在世界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加以掩饰或美化的方向。

三、经济主义分析方法的适用性问题

尽管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有着明显的经济主义倾向,但他却一再宣称自己所做的是一种综合的、整体主义的分析。他说:“世界体系分析的论点非常简明。三个认定的人类互动的领域———经济的、政治的和社会或社会文化的领域———不是独立的社会活动领域。它们没有独自的‘逻辑’。更重要的是,它们的约束、选择、决定、准则和‘合理性’的相互结合是那样的紧密,以致没有任何有用的研究方式可以按照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分类把‘这些因素’分开。”[4]168在论及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时,沃勒斯坦也解释道:“当然,事实上我坚持认为政治和经济两个变量是存在于一个单一领域中的。我拒绝接受下述论点,即政治领域具有自主性,或它是由在某种程度上不同于———甚至独立于———那些支配经济领域的法则支配的。我在书中坚持一种整体主义的分析方法(holisticanalysis)”[6]6。沃勒斯坦甚至自我辩解道,他在将“政治”与“经济”加以区分时只是出于方便分析的需要,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问题的全貌。可是,阅读他的《现代世界体系》,却发现他的这些说辞是不实的,他并没有贯彻他的所谓整体主义分析方法,而是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经济主义倾向。在讨论欧洲在“延长的16世纪”期间的劳动分工时,沃勒斯坦一方面强调,“经济决策和政治决策原则上是分不开的,或者说是不能分开讨论的”;但他同时又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特征是:经济决策要首先适合于世界经济舞台,政治决策要首先适合于较小的合法统治结构,即世界经济内部的国家(民族国家、城市国家、帝国)”。[2]73这在某种意义上显然是否定国际政治的存在。而且,这并不是他的一个具体观点,而是贯穿于他的全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他一直是在此基点上展开他的世界体系讨论的,在几乎每一项论述中都一直赋予经济因素以高于一切的地位。就《现代世界体系》一书而言,沃勒斯坦所使用的是标准的经济主义分析方法,但是,也正是在这本书中,沃勒斯坦提出了整体主义分析方法的构想并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们看到,沃勒斯坦经常陷入到他所声称的整体性研究方法与经济主义分析方法之间的矛盾之中。也许沃勒斯坦在希望把握世界体系的整体情况时是把整体主义作为他的某种追求的,但是,由于他仅仅提出了整体主义的方法论构想,并没有作出深入的和成熟的思考,更没有得到相应的语境支持,所以,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选择了把经济因素作为分析切入点的路径。我们已经指出,就一国而言,经济关系是基础,其他因素都需要最终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而就世界体系来看,经济因素反而成了被决定的因素。然而沃勒斯坦恰恰把这个逻辑颠倒了过来,在对世界体系的分析中滥用了经济决定论。事实上,在当今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即使对于一国内部的问题进行分析,经济主义的分析方法也开始变得可疑了。我们知道,随着工业社会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后,领域分化的进程基本完成,对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的分别研究显然需要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方法,以至于经济主义的分析方法显露出了局限性。20世纪后期以来,之所以社会科学变得声名狼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学者们仍然习惯于按照旧的思维传统滥用经济主义的分析方法,以至于很难形成令人信服的结论。其实,不仅经济主义的分析方法,而且诸如定量研究等方法也是如此,在某些领域是适用的,而到了其他领域,却成了导致科学研究混乱的原因。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决定了近代早期形成的诸多传统研究方法已经不再具有普适性了,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做出方法论上的创新,特别是需要针对具体的研究对象去选择或发明新的研究方法。就沃勒斯坦等人提出的世界体系论而言,显然是前人未能深入触及的课题和研究对象,需要在方法上做出创新。可是,沃勒斯坦偷懒了,直接搬用了经济主义的分析方法。所以,他关于世界体系的认识显得非常不真实,甚至表现出了某种为既有世界体系进行辩护的学术倾向。也许沃勒斯坦可以辩解说,他是希望用经济主义的分析方法达致对世界体系形成史的科学理解。但是,面对既有的世界体系,我们应当做什么?进一步地说,是让边缘国都安于它们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还是努力改变现状?关于如何改变现状,是让边缘国重走中心国的老路子还是走自己独特的道路?是让边缘国在既有的中心—边缘结构中挣扎还是提出打破中心—边缘的要求?一旦提出这些问题,我们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认识世界体系的形成过程,而是需要在认识世界体系形成的同时去寻求改变这个不合理的世界体系的路径。这样一来,经济主义分析方法就必然会面对无情的拷问。应当看到,沃勒斯坦对分析方法是做过思考的,他也试图在这方面作出创新,他所提出的整体主义分析方法其实也包含着综合性分析的内容,他在评论社会科学研究时甚至说过,“当人们研究社会体系时,社会科学内部的经典式分科是毫无意义的。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以及历史学的分科是以某种自由派的国家观及其对社会秩序中功能和地缘两方面的关系来确定的……我不采用多学科的方法(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来研究社会体系,而采用一体化的研究方法(unidisciplinaryapproach)”[7]8。在沃勒斯坦写作《现代世界体系》时,社会科学研究中正流行着跨学科研究,沃勒斯坦在批判跨学科研究的同时也表达了他所追求的“一体化研究”的愿望,这说明他并不愿意“随大流”。的确,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所谓“跨学科研究”来看,更多的是从多个学科中去东采西撷,往往满足于形式上的中和,而不是建立在对每一个所涉及的学科都做出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事实上,各种各样的所谓“跨学科研究”并没有摆脱专业化学科分类的限制,往往表现出来的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觊觎其他领域的研究议题,依据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所形成的专业视角去对其他领域的问题发表意见。沃勒斯坦显然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认为:“跨学科研究(multidisciplinarity)在表面上试图要超越学科,但在实际上,它通常只是强化了它们。那是因为‘跨学科研究’这个词本身就预设了分立的学科分类的合法性及其意义,因为它主张将不同知识综合起来。也就是说,其背后的假设就是,分立的知识是存在的”[8]224。鉴于对跨学科研究的这种认识,沃勒斯坦提出“一体化研究”的设想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但是,沃勒斯坦在对现代世界体系进行分析时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并没有把“整体主义分析”和“一体化研究”贯彻在他的世界体系论之中,这说明他在研究方法上有创新的设想却没有创新的能力,更没有创新行动,而是陷入了庸俗的经济主义分析之窠臼。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不仅提出了世界体系研究的课题,也促进了关于世界体系研究的方法论反思。此前,普雷维什和依附论学派事实上也一直持有着世界性的视角,所研究的也是世界体系,但是,在研究方法上却表现出了很大的随意性。在沃勒斯坦写作《现代世界体系》的时候,包括依附论在内的许多学者都开始谈论研究方法的问题,比如,作为依附论代表人物的阿明在20世纪70年代也明确地表达了对研究方法的反思,“尽管从某种特殊角度,如从传统的大学学科的角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近社会事实,但社会的科学却只有一种,因为社会事实是统一的,它从来不分‘经济’事实、‘政治’事实和‘思想’事实等”[9]4。这一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沃勒斯坦所构想的整体主义分析方法一致的,就依附论学派的思想发展来看,也大致是在这个时期,开始更为明确地追求一种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内的综合性分析。就此而言,沃勒斯坦提出整体主义分析和一体性研究的构想是具有科学史上的合理性的。遗憾的是,沃勒斯坦并没有在其著作中真正地运用这一方法,而是受到了经济主义分析的纠缠。所以,在沃勒斯坦的视野中,总是基于经济因素而去确定“中心”、“半边缘”和“边缘”的,以至于把世界中心—边缘结构中的复杂现实简单化了,也就无法准确地反映出世界中心—边缘结构的真实情况,更不可能真正揭示世界中心—边缘结构中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和军事掠夺的秘密了。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是有着世界影响的鸿篇巨制,特别是他作为一位来自中心地带的学者对普雷维什和依附论的基础性分析框架的使用,对于中心—边缘概念的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得相关研究能够在这一视角中去认识世界和分析国家间的关系,这应当视为他的一项贡献。但是,沃勒斯坦所构想的与实际使用的研究方法之间的不一致也造成了消极影响,特别是经济主义分析使他所描述的世界体系及其形成史成了一个单色的世界,在实践上则可能导致边缘国家在努力向中心跃迁的过程中作出错误的策略选择,那就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经济发展方面,以为单凭经济发展策略的运用就可以改变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从20世纪后期以及新世纪的世界体系运行状况来看,虽然边缘国因为注重经济发展的策略而在这些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就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但在改变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方面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步。特别是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扑面而来的情况下,整个世界呈现出了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状况,边缘国不安于边缘位置的要求与中心国极力维护自己的中心地位的要求之间孕育着各种各样的潜在冲突,以至于世界陷入了动荡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坚持用经济主义的分析方法去认识世界的话,就会把许多决定了世界运行的因素排斥在视野之外。那样的话,一场巨大的危机可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降临到这个世界上。今天,我们正处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这是一个重大机遇,它将打破在资本主义世界化进程中所造就出的既有世界中心—边缘结构。事实上,它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体系时必须运用多维的视角,必须对世界体系作出综合性的分析。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找到对世界中心—边缘结构加以解构的可行性路径。所以,我们需要对沃勒斯坦的经济主义分析方法作出批评,目的就是要寻找世界体系分析的新方法。只有这样,边缘国改变现状的努力才能够在理论探索的过程中被引向正确的方向。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已经不再是单纯地在国家边界范围内开展经济、社会建设,而是面对一个复杂的、多元的世界。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世界体系中开展各个方面的活动。这样一来,我们就需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世界体系,以求我们在各个方面的政策和策略都是有着客观依据的。在这里,我们对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的经济主义分析方法所作的评述,是要指出他把传统的民族国家边界内的理论研究方法运用到了世界体系的分析中所犯下的错误。对于中国学者来说,世界体系是一个刚刚向我们开放的话题,准确地说,是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我们才遇到了和必须面对世界体系,这样一来,我们原来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及理论视野上的地方色彩也就暴露了出来。其实,我们所接受的方法训练和理论传承都明显地具有“地方模式”的色彩,这很可能会妨碍我们对世界体系作出科学的把握。因此,我们指出沃勒斯坦研究方法上的缺陷,是希望将其作为我们观察和研究世界体系的镜鉴,以便我们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能够在方法上和理论上都作出创新,对世界体系做出新的解读。

[参考文献]

[1]SkocpolT.Wallerstein’sworldcapitalistsystem:Atheoreticalandhistoricalcritique.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77,82(5):1075-1090.

[2]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郭方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3]WallersteinI.TheriseandfuturedemiseoftheWorld-Capitalistsystem:Conceptsforcomparativeanalysis.Compara-tiveStudiesinSocietyandHistory,1974,16(4):387-415.

[4]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兴起和未来衰亡:比较分析观》,沃勒斯坦:《沃勒斯坦精粹》,黄光耀、洪霞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5]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

[6]伊曼纽尔•沃勒斯坦:《2011年英文版第一卷序言》,吴英译,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郭方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7]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罗荣渠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8]WallersteinI.UnthinkingSocialScience:TheLimitsofNineteenth-CenturyParadigms.Philadelphia:TempleUniversi-tyPress,2001.

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第9篇

前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的简要回顾

原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1925年提出的经济长波理论,把经济长波分为上升期和下降期两个阶段,每一阶段分别为20 30年。尽管此后长波理论各学派对经济长波不同阶段的划分及其作用有不同的观点,但从18世纪末以来出现的四次经济长波中我们可以发现历次经济长波上升期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第一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1795至1825年。在此次上升期中,发端于英国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基础技术创新,推动了纺织和运输等新兴产业的出现,在这些新兴产业中纺织业增长最快,成为当时最为成熟的产业。由于生产力变革首先发生于英国,英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并迅速成为当时的世界经济中心。

第二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出现在1850至1873年。冶金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当时的英国率先进入钢铁时代,钢铁制造业的比重大幅攀升,成为推动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行业。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进一步调整,产业现代化运动在世界许多国家兴起,一些经济发展缓慢的国家先后实现了经济起飞,在这次上升期中美国是最大的受益国,其经济实力接近并超过英国,世界经济重心由英国向美国转移,世界经济格局也由此发生重大转变。

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1890至1913年。电气、汽车制造等技术的创新不仅使电气、汽车和化学工业快速发展,而且也推动了工业化国家产业的升级,并最终把汽车工业培育成当时的主要产业。产业结构变化导致企业组织形式发生改变,垄断财团成为当时企业主要的组织形式,垄断财团的出现标志西方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美国最早进入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在美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特别是随着技术和产业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国家的转移,加拿大、日本和德国等欧洲国家也进入资本主义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发展时期。

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发生在1945至1973年。这一时期科技创新来源于更多的领域,电子计算机、生物、航天和新材料等领域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促进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品向“高、精、尖”和“轻、小、薄”方向发展。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相继进入国家垄断时,世界经济重心也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走上经济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同时,根据此次经济长波上升期世界经济的发展特点,适时地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经济腾飞,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尽管在历次经济长波中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进入上升期的起点不尽相同,但那些在经济长波中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能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条件,适时地调整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只有那些对本国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适时调整的国家,才能抓住技术国际移转、产业结构空间布局重新调整的机遇,加快本国生产组织和经济制度的创新,从而实现本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在历次经济长波中只有少数国家才能利用经济长波中的有利国际经济环境推动本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正逐步形成

尽管学术界对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终点和第五次经济长波起点的时间尚有争议,但我们认为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应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也就是说21世纪头20年是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

第一,从世界经济增长变化的时间来看,20世纪90年代末应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转折时期。世界经济自1973年以来遭遇一系列事件,如经济“滞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拉丁美洲债务危机、日本“泡沫经济”破灭、集团解体等的冲击后,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经济停滞、80年代的低速经济增长和90年代初的世界性经济衰退,低速增长的时间已持续20多年,这个时间数字和长波下降期的时间数字基本相符,过去的20多年可以认为是第四次经济长波的下降期。但随着美国“新经济”的出现,世界经济的总体发展逐渐好转,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应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转折期,即第五次经济长波的起始时期。

第二,生产技术和经济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的一系列改变,为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基础技术创新,导致了一大批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新技术和新产业国际转移的速度日益加快,与之相适应,企业组织形式也发生重大变化,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等跨国垄断集团成为企业生产组织和管理的重要形式。跨国垄断集团的产生使西方国家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基础技术创新“领头羊”的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经济霸权”,并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依托,以全球为资源、生产和销售地点,进行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从而推动长达近120个月的“新经济”增长,引发了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

第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关系的逐步改善,为技术和产业的国际转移带动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的推行,国际经济交往的壁垒不断撤除,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国际经济组织的功能日渐完善,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制度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协调制度的健全为经济长波的国际传递,特别是技术的国际转移和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重新调整提供了条件,也为其他国家利用技术的国际转移和产业结构空间布局重新调整机遇来发展经济提供了基础。

第四,从世界经济增长的现实和趋势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已初现端倪。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1996年到2000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分别为4.1%,4.3%,4.6%,5%和4.7%,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增长相对平缓的时期。虽然2001年世界经济出现了“增长性衰退”,增长率为2.2%,但2002年世界经济又有所恢复,增长率达到2.8%,2003年经济增长达到3.8%,2004年经济增长速度将上升到4.1%,世界银行认为2004至2008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可望达到3.2%,以上这些数据表明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已在逐步形成。

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给我国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

21世纪头20年既是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新技术的产业化和技术国际转移的加速,产业结构在世界范围的空间布局将会重新调整,这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第一,为我国引进技术和大力发展生产力提供了新机遇。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处于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智能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些技术首先在一国发明和应用,但随着技术产业化的成熟和产品的标准化,这些技术逐步通过国际技术贸易或国际投资转移到其他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为我国充分利用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

第二,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提供了有利时机。当技术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成熟而行业利润不断下降时,这些国家为了保持行业的高利润就会进行产业国际转移,在世界范围内对产业空间布局进行重新调整。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世界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重新调整对我国国内企业利用本土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生产过程或生产环节,提高我国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提供了契机。

第三,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完善提供了示范作用。在历次经济长波中一些国家之所以能抓住上升期所提供的机遇,原因之一就是它们能在生产关系上作出适当的调整,从而保持新生产力的活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这次经济长波上升期中,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制度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与调整,对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组织(如公司治理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第四,为我国进一步利用经济长波上升期所导致的世界经济重心转移而带来的区位优势提供了机遇。20世纪80年代亚太地区就进入了经济持续高涨时期,尤其近年来亚洲经济发展中“中国因素”凸现,中国成为东亚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国家,也是世界经济中持续增长的国家之一。随着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的出现,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的逐渐转移,为我国进一步在亚太地区发挥区位优势以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如何紧紧抓住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这一重要机遇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势头良好,社会全面发展。在现有基础上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21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紧紧抓住我国面临的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这一重要战略机遇。

首先,要抓住本次经济长波中技术国际转移的机遇,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适时调整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对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积极促进科学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特别是把国外技术引进与我国生产技术开发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我国新兴生产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要抓住本次经济长波中产业国际转移的机遇,根据世界产业的发展趋势,适时调整我国产业发展战略,在大力发展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同时,积极推进我国现有产业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要把我国利用外资方式的战略性调整与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成果来改造和提升我国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

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第10篇

前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的简要回顾

原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1925年提出的经济长波理论,把经济长波分为上升期和下降期两个阶段,每一阶段分别为20 30年。尽管此后长波理论各学派对经济长波不同阶段的划分及其功能有不同的观点,但从18世纪末以来出现的四次经济长波中我们可以发现历次经济长波上升期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第一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1795至1825年。在此次上升期中,发端于英国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基础技术创新,推动了纺织和运输等新兴产业的出现,在这些新兴产业中纺织业增长最快,成为当时最为成熟的产业。由于生产力变革首先发生于英国,英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并迅速成为当时的世界经济中心。

第二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出现在1850至1873年。冶金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当时的英国率先进入钢铁时代,钢铁制造业的比重大幅攀升,成为推动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行业。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进一步调整,产业现代化运动在世界许多国家兴起,一些经济发展缓慢的国家先后实现了经济起飞,在这次上升期中美国是最大的受益国,其经济实力接近并超过英国,世界经济重心由英国向美国转移,世界经济格局也由此发生重大转变。

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1890至1913年。电气、汽车制造等技术的创新不仅使电气、汽车和化学工业快速发展,而且也推动了工业化国家产业的升级,并最终把汽车工业培育成当时的主要产业。产业结构变化导致企业组织形式发生改变,垄断财团成为当时企业主要的组织形式,垄断财团的出现标志西方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美国最早进入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在美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下,非凡是随着技术和产业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国家的转移,加拿大、日本和德国等欧洲国家也进入资本主义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发展时期。

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发生在1945至1973年。这一时期科技创新来源于更多的领域,电子计算机、生物、航天和新材料等领域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促进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品向“高、精、尖”和“轻、小、薄”方向发展。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相继进入国家垄断时,世界经济重心也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走上经济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同时,根据此次经济长波上升期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征,适时地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经济腾飞,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尽管在历次经济长波中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进入上升期的起点不尽相同,但那些在经济长波中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都能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和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条件,适时地调整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只有那些对本国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适时调整的国家,才能抓住技术国际移转、产业结构空间布局重新调整的机遇,加快本国生产组织和经济制度的创新,从而实现本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在历次经济长波中只有少数国家才能利用经济长波中的有利国际经济环境推动本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正逐步形成

尽管学术界对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终点和第五次经济长波起点的时间尚有争议,但我们认为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应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也就是说21世纪头20年是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

第一,从世界经济增长变化的时间来看,20世纪90年代末应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转折时期。世界经济自1973年以来遭遇一系列事件,如经济“滞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拉丁美洲债务危机、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苏东集团解体等的冲击后,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经济停滞、80年代的低速经济增长和90年代初的世界性经济衰退,低速增长的时间已持续20多年,这个时间数字和长波下降期的时间数字基本相符,过去的20多年可以认为是第四次经济长波的下降期。但随着美国“新经济”的出现,世界经济的总体发展逐渐好转,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应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转折期,即第五次经济长波的起始时期。

第二,生产技术和经济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的一系列改变,为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基础技术创新,导致了一大批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新技术和新产业国际转移的速度日益加快,和之相适应,企业组织形式也发生重大变化,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等跨国垄断集团成为企业生产组织和管理的重要形式。跨国垄断集团的产生使西方国家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时代,非凡是基础技术创新“领头羊”的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经济霸权”,并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依托,以全球为资源、生产和销售地点,进行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从而推动长达近120个月的“新经济”增长,引发了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

第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关系的逐步改善,为技术和产业的国际转移带动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的推行,国际经济交往的壁垒不断撤除,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国际经济组织的功能日渐完善,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功能。市场经济制度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协调制度的健全为经济长波的国际传递,非凡是技术的国际转移和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重新调整提供了条件,也为其他国家利用技术的国际转移和产业结构空间布局重新调整机遇来发展经济提供了基础。

第四,从世界经济增长的现实和趋向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已初现端倪。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1996年到2000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分别为4.1%,4.3%,4.6%,5%和4.7%,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增长相对平缓的时期。虽然2001年世界经济出现了“增长性衰退”,增长率为2.2%,但2002年世界经济又有所恢复,增长率达到2.8%,2003年经济增长达到3.8%,2004年经济增长速度将上升到4.1%,世界银行认为2004至2008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可望达到3.2%,以上这些数据表明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已在逐步形成。

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给我国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

21世纪头20年既是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新技术的产业化和技术国际转移的加速,产业结构在世界范围的空间布局将会重新调整,这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第一,为我国引进技术和大力发展生产力提供了新机遇。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处于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智能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些技术首先在一国发明和应用,但随着技术产业化的成熟和产品的标准化,这些技术逐步通过国际技术贸易或国际投资转移到其他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为我国充分利用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

第二,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提供了有利时机。当技术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成熟而行业利润不断下降时,这些国家为了保持行业的高利润就会进行产业国际转移,在世界范围内对产业空间布局进行重新调整。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世界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重新调整对我国国内企业利用本土比较优势,参和国际生产过程或生产环节,提高我国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提供了契机。

第三,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完善提供了示范功能。在历次经济长波中一些国家之所以能抓住上升期所提供的机遇,原因之一就是它们能在生产关系上作出适当的调整,从而保持新生产力的活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凡是在这次经济长波上升期中,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制度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和调整,对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组织(如公司治理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功能。

第四,为我国进一步利用经济长波上升期所导致的世界经济重心转移而带来的区位优势提供了机遇。20世纪80年代亚太地区就进入了经济持续高涨时期,尤其近年来亚洲经济发展中“中国因素”凸现,中国成为东亚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国家,也是世界经济中持续增长的国家之一。随着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的出现,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的逐渐转移,为我国进一步在亚太地区发挥区位优势以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如何紧紧抓住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这一重要机遇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势头良好,社会全面发展。在现有基础上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21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紧紧抓住我国面临的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这一重要战略机遇。

首先,要抓住本次经济长波中技术国际转移的机遇,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向,适时调整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对科学技术探究开发的投入,积极促进科学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非凡是把国外技术引进和我国生产技术开发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我国新兴生产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要抓住本次经济长波中产业国际转移的机遇,根据世界产业的发展趋向,适时调整我国产业发展战略,在大力发展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同时,积极推进我国现有产业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非凡是要把我国利用外资方式的战略性调整和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成果来改造和提升我国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

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趋势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初中川教版教材共六册,分别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下册、世界历史九年级上下册。教材编写的特点是:采用主题式体例,以时序为线,以单元(学习主题)为一级标题。这种突出时序的编写体例有利于学生梳理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突出学科知识。

高中岳麓版教材分必修本和选修本,其中必修本是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的必考教材,必修本分三册: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必修本编写的特点是:以模块为基本框架,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以中西合编的专题史体例进行编写。这种突出专题史的编写体例有利于学生梳理专题史发展脉络,突出学科能力。

初中通史知识是高中专题史的基础,高中专题史是初中通史知识的深化,如果没有初中通史知识作为基础,直接会影响到高中专题史学习。但是,如果初中教材与高中教材就同一知识的表述不同,也会影响到高中教材的理解,甚至会使学生出现史实混乱不清的情况。下面就笔者在教学中遇到的后一种类似情况谈谈。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时间表述不一致

2012年12月第2版的川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07页第18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向》的第一子目“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中写到“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现代高新科技发展迅猛,信息化、知识化速度加快,使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市场经济席卷全球,跨过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资本流动、资源配置、经济贸易以及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冲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线,出现了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的大趋势。”

2013年12月第3版第12次印刷的岳麓版必修(Ⅱ)第115页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第一子目“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中写到“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伴随资本主义的出现发展而兴起发展,已经存在发展数百年了。或是认为全球化起源于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时,全球化已经开始了”。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才开始。表现在资本流通和金融工具种类多,被纳入世界市场的独立国家更多,世界经济范围更广阔,交通、通讯、信息、成本锐减,各国在科技、生产、资本、市场的相互依赖日益增强。

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开始于何时要从经济全球化定义说起。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也存在几种不同观点。观点一:经济全球化是指货物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速度提高的过程。根据观点一的定义,经济全球化开始于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观点二: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跨国投资的增加、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信息交流日趋快捷、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和生产要素的全配置,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经济。根据观点二的定义,经济全球化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的普遍建立。

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时间表述不一致

川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12页第19课《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第一子目“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中写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的力量不断增强,‘一超多强’的局面初步形成,世界格局出现向多极化(the multipolarization)发展的趋势。”

2013年8月第3版第9次印刷的岳麓版必修(Ⅰ)第110页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从二战后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史实得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开始从两极格局对立走向多极化。

关于多极化趋势出现时间的争论,国内外学界政界主要是对60、70年代西欧和日本崛起是否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这一问题看法不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二战后初期由于战争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美苏两极格局出现。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世界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等“五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郭宪纲认为:世界多极化孕育于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欧洲和日本已在经济上开始对美国构成了挑战。从经济的角度衡量,世界已开始从两极转向多极。但从综合实力上看,这时美苏仍是两大主要力量,中国、西欧和日本虽实力上升,但与美苏相比,综合国力相距尚远,不能成为一极。国际格局仍是两极框架,世界多极化尚处于萌芽状态。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了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进入了一极或一超多强的格局。此时,世界多极化虽有发展,但各力量间仍很不平衡。

川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12页注释处对“多极化趋势”解释是“意味着世界上存在多个对世界政治、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力量中心,表明世界是由多种力量、多种社会制度、多种发展模式和多种价值观构成的。”根据这一解释,从对世界经济影响的角度看,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对世界政治影响的角度看,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

关于经济全球化开始的时间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时间这两个问题,学术界的不同观点与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关,没有正误之分。但是从新课标中学教材的衔接性和中学生学习的连贯性来看,初高中教材对重要史实的表述应该保持一致性,如果史实表述出现不一致,会给中学生带来学习上的混淆,尤其对于初中知识掌握得越牢固的同学越容易出错,也会影响高中教学的可信度。因此,建议初中教材编者们在教材编写时能结合高中教材的内容,尽量避免出现初高中教材表述不一的观点,使中学历史教学保持前后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慎之《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太平洋学报》1994年第2期

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历史进程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为突出的现象之一。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客观存在的现实和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潮流。我国学界通说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和融合的表现。通过考察经济全球化的演进历程,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世界经济总体发展规律,立足国情,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友快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的起源

作为一个概念,“全球化”的提出仅仅是20年左右的事。但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还是古已有之?由于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不同,所以对经济全球化的起源亦众说纷纭。综合起来,大体有五种观点。一种认为全球化有久远的历史,这一过程至少象所谓的世界宗教两千多年前兴起一样悠久。

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的全球化,乃是20世纪90年代最新的全球性趋势。”第三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始于地理大发现,以早期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为标志。第四种观点认为,真正的全球化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第五种观点认为,当代的全球化乃是二战后,更确切些讲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社会现象。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应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达到一定广度和深度开始起算,即1492年哥伦布多次远航美洲,发现新大陆。在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世界市场从早先欧洲市场拓展到亚洲、美洲和非洲沿海地区,贸易商品的种类由奢侈品扩展到日用消费品,世界市场雏形初步形成,出现了“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方式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到文明中来了。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虽然多数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起源于15世纪末,但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或者说发展阶段,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概括起来主要有“三阶段论”、“四阶段论”和“五阶段论”。

“三阶段论”大概有两种分法,一种认为,全球化的第一阶段是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二战结束,世界市场网络真正形成;第二阶段从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至20世纪的80年代末,这一阶段跨国公司的发展引人注目;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经济全球化的开始。另一种分法认为,第一阶段从15世纪全球化进程源起到19世纪70年代大英帝国霸权的确立;第二阶段从1880年一直到1972年美元本位的终止;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一直到现在。

“四阶段论”也有两种分法。一种分法认为,第一阶段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19世纪末;第二阶段始于19世纪末,结束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三阶段始于二战结束到20世纪的90年代;第四阶段始于20世纪的90年代直到现在。另一种观点是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的观点,他把全球化分为前现代、现代早期(1500~1850)、现代(1850~1945)以及当代(1945年以来)四个阶段。

“五阶段论”的代表是美国学者罗兰.罗伯森,他认为第一阶段从巧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期,这是全球化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从18世纪中叶延续到19世纪70年代,这是全球化的开始阶段;第三阶段是起飞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第四阶段是争霸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延续到60年代后期;第五阶段是不确定性阶段,从60年代后期直到现在。

三、结论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虽然各有道理,但不是分得过细,就是过于简单,或者把经济全球化的起源确定过早,或者各个阶段的特征区分欠妥当。因此,结合科技革命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深度、广度,笔者认为划分为下列四个阶段比较合适。第一阶段从1492年全球化起源到19世纪70年代;第二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第四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并继续延续。与此同时,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西方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而从19世纪70年代起,西方开始了第二次以电化技术为代表的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输出和劳动力流动规模不断扩大,黄金变成单一的世界货币,国际支付体系形成,世界各国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这一阶段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全球化进程遭受挫折,但总体上经济全球化在不断发展。所以,笔者认为以上四个阶段的划分能比较清楚深刻地反映经济全球化各个阶段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周穗明.西方全球化理论与反全球化思潮]J].国际政治,2002年第4期

[2]蒲启华.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国家安全[J].中国政治,2002年第3期

[3]蒋立山.法律现代化的三个层面―从法律“西化”概念说起[J].法学,2003年第2期

[4]李龙.经济全球化与法学的演进]J].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

[5]李锡海.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刑事犯罪[J].新华文摘,2001年第9期

[6]苏晓宏.法制转型与司法主导―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路径选择[J].法学论坛,2003年第1期

[7]、贺小勇.中国加入WTO的若干法律问题[J].法学,1999年第12期

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世界经济;一体化;研究

在20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中,令人瞩目的是超越国界的市场体系、生产体系和金融体系的形成,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到一个新的阶段。也正是在这个世纪,人类社会被推入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矛盾、冲突、变革和重新积聚的动荡之中,出现了诸如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裂变和重构,社会主义实践的“新纪元”和发展性危机,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连绵不断的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民族主义浪潮的高涨,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和南北的两极分化等等特有的“世纪”现象。无论20世纪的辉煌还是它所发生的“世纪”现象,都将作为遗产对21世纪的世界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对人类提出严峻挑战。

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在20世纪并没有完成,也并不是一个直接的过程。一体化真正推进主要是后半个世纪的历史,甚至在后半个世纪中也出现过各种曲折。然而,半个世纪的重要性在于,它从反面给人类社会一个忠告:当自发的国际经济联系已经发展到如此密切的时候,消除人为障碍、创造合作条件已经变得何等重要。国际社会正是从前半个世界的两次世界大战和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吸取了教训,而在后半个世纪中推进了一体化的。

一、21世纪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

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最初的人类和地球资源环境层面上的经济联系并不具备世界经济的意义,只有当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纳入全球经济轨道的时候,世界经济体系才形成了。

1.在21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全球性的信息联系是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基本前提,而工业革命是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主要动力,随着各国工业革命的完成,世界各国的生产都被吸引到国际分工的体系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得了普遍的胜利。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由此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否在21世纪继续保持其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关键取决于科技革命的进程、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以及生产关系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变革能力。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欧洲经济的兴衰、日本经济的腾飞和停滞等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将在不断变革中得到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表率和示范效应,并在构建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制定新的世界经济规则、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发挥更为有效的促进作用。

现代化是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水准和标志,一方面体现了在此之前经济发展的成果与水平,另一方面也是许多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20世纪已经有64个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还有150多个国家正在进行工业化。进入21世纪,占世界70%的发展中国家中绝大多数将完成工业化,步入现代化,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届时,这批世界经济的新生力量将在世界经济体系构成新的重要的利益主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从而促使世界经济逐步走向公平、规范的轨道。

2.21世纪的经济发展体系将更体现以整个人类为主体。地球是世界经济的基本平台,世界未来的发展也将依赖于地球。随着人类的进步,21世纪人们在增强生产能力的同时,也在改变利用地球资源的方式。

人类是发展的主体,资源是惹乱子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是发展的外部条件,这三者构成世界经济三要素。在这个意义上,世界经济是以人类为主体,以地球资源和环境为背景,以世界市场为枢纽,以生产、贸易、分配和消费为基本内容,以经济发展为基本动力和基本目标的经济发展体系。

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于人口、资源、环境的长期平衡。人类既是它的环境的创造物,又是它的环境的塑造者,环境给予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20世纪,科技使人类经济活动的速度不断加快,在提高经济增长效率的同时,也使人类在较短的时间里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同时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大量增加,传统工业化导致资源过渡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忽略人口与资源问题,但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人类必须重新考虑经济增长与地球资源环境的关系。21世纪,人类将在世界经济范围内,构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良性系统链,合理利用资源,在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在提高收入的同时,提高环境质量。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形态和增长机制不同,经济发展政策和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但可持续发展模式将会被更多的国家所选择。

全球性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共同选择,也会促使不同利益国家在维护生存这一基本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形成更多领域、更广范围、更为密切的国际性合作,因此,也会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3.经济变革和政策变革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受到本国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各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政策仍然是在国家经济范畴内制定和实施的。历史表明,经济政策对于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落后国家可以取得更快的经济进步。它也迫使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去理解推动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并使其发挥作用。

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市场和政府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竞争无疑可以提高效率,政府的发展规划与战略、宏观经济政策、社会保障和环境竞争同样是经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在各种经济政策中,经济增长是经济法制建设的关键,而选择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并加以推进,是保证经济发展的重要思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至关重要的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人们在20世纪已经找到了提高效率的几种途径:其一是提高制度效率,以包括竞争、完善法律和机构促进企业和生产发展的制度环境来实现创新,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带来较快的经济增长。其二是提高结构效率,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在不得的结构转换中获得结构效率和结构性增长。其三是技术效率,技术创新能够带来更高的生产晓葵,既能推动原有产业的进步,又开辟了新产业领域,带来生产进步。其四是外部效率,当一个国家不具备创造制度效率、结构效率和技术效率的条件时,可以通过世界市场引入外部资源,利用国际分工的外部效率,带来经济效率。因此,经济开放度高的国家要比开放度低的国家经济增长快一些。加入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于那些落后的中小国家尤其重要。

20世纪初期和中期,一大批国家转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80年代开始计划经济国家又向市场经济回归,这些变革是基于形态结构的变革。从18世纪开始到现在,各国的社会经济形态结构都在经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再向服务经济的转变。技术层面的转变则往往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不断进行着,20世纪90年代全球信息网络技术的传播和普及,推动了传统物质经济向信息、知识经济的转变。积极参与并适应这些变革的国家成为富裕的发达地区,而没有参与或缺少变革的国家则落后了。

21世纪,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意味着不得的探求和变革。经济发展不仅涉及产出的增加,而且包括结构的改变、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上的变革。无论是国家经济或是世界经济都将积极探索这种变革。

二、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特性

一体化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商品交换的联系,资本、技术、劳动等一切生产要素的联系,生产过程的联系等先后发展起来以后,各国经济运行过程的联系乃至经济调节政策的联系开始发展起来。尽管世界经济已经走向从交换分工、要素流动直到运行机制和宏观经济协调机制等全面经济联系的一体化经济,但各国不同的经济状况、对合作所能产生的利益的不同,都使一体化只能逐步推进,而不可能一步到位。从全球一体化趋势角度,分析和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21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将呈现以下三种特性:

1.发展过程的动态性、多元性。经济发展是贯穿人类活动的始终,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是人类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内的活动。因此,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维、立体、可持续发展的结构。经济增长是单纯的经济总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是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主导程度和社会发展一般是正相关的函数关系,经济的增长往往带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之间,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却往往是负相关的函数关系。20世纪,现代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成果和目标,但传统意义的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主的单一经济维度。

世界经济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丰富和提高,现代化的内涵将逐步向社会、经济、环境多维度扩展,将会有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走上工业化、信息化并举的新型现代化之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将促使各国在谋求本国经济高度发展战略时,更多地考虑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多维性趋势,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减少经济发展畸形化带来的消极后果和巨大代价,保障人类与地球、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使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转向以提高生活质量为基本目的的新的增长轨道。

21世纪全球经济将会受到多极因素的干扰而更显现出运行的多元性,即国家、各种区域或国家性组织、跨国公司等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发生作用,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家经济,但是国家作为经济基本单元的现状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国家仍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角,是世界经济的宏观主体。由于国民经济上的差异性,一方面各国经济在参与经济一体化中获取利益,另一方面又要维护本国利益和经济安全而采取干预和抵制。总之,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国将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发生变革,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而国家之间、地区范围的各种联合体、国际经济组织将会愈加发展,形成自身的运行机制,从而影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运行。跨国公司作为完全市场化的经济主体,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2.融合程度的立体性、时空性。随着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加深。各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已是不可逆转。但由于各国经济实力、发展战略等各方面因素之间的差别,参与世界经济运行的程度是深浅不一的,经济一体化对其影响是不同的,而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同的。21世纪,各国商品、技术、资本各方面市场的国际化将继续发展,众多生产方式、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经济活动会联结得更加紧密,形成错综复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结合体。

在时空概念上,世界经济是不仅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而且是一个最广的经济范畴。全球一体化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经济空间形态,扩大了每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半径。在不同的时期,同一国家会参与不同的区域组织或国际组织而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即使在同一时期,同一国家也会以各种身份同时参与不同领域、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国际性组织。由此构成,各国融入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时空性,即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及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而选择融入的程度及范围。这一特性将在21世纪表现得更为突出,成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重要表现。

3.经济行为的整体性、趋同性。商品经济特性是世界经济活动的轴心,商品经济的统一性创造了更完整意义上的世界经济。世界经济自20世纪初正式形成以来上百年发展历程是一个逐步走向一个整体的演进过程,它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以经济为纽带把各国、各地区联结为一个互相依赖、相互矛盾的经济体系。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有所增强,但这并不是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对立的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讲,20世纪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的必要阶段。从大趋势来看,它有利于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和国与国之间经济合作、相互往来的加深,因而必将推动世界经济向着一个高度融合的有机整体不断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的曲折性并不阻碍一体化的发展。21世纪,随着世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新的有组织、可协调、高效率运转的国际经济体系将逐渐形成,并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展现一体化趋势,使世界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的新时代。

在微观层面上,企业经营国际化更加发展,跨国公司在内部分工、跨国经营的基础上,将实现公司内全部再生产过程的国际化和一体化。在中观层面上,经济区域集团内部的国家经济边界日趋模糊,大有取代国家间经济关系的趋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呈现“洲域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为实现全球一体化创造了条件。在宏观层面上,世界经济的宏观管理体制、调节机制、运行机制、行为规则和准则在不断调整、创新和统一,世界经济将逐步进入有序状态。尽管全球层面的宏观协调机制还比较弱,但对调整国际经济秩序起到积极作用。实际上,视角经济的协调过程也是一体化发展的过程。

三、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走势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反映了一体化不断向前发展过程中与既存制度或现实之间的诸多矛盾。人类社会就是在矛盾中发展,在矛盾中前进。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内容将更丰富、更深刻。

1.在自由贸易体制的基础上,将形成一个世界贸易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良性循环机制。在20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充满了一体化趋势与民族经济保护状态的矛盾。进入21世纪,这一矛盾在某些领域、某种程度上会有所减缓,但不会完全消失。因为出于各种民族国家的利益考虑,一国总是需要保护本国的某一部分市场的。在没有一体化推进的条件下,这些往往被视为自然。但当世界经济出现一体化趋势时,这种民族保护状态一方面受到挑战,另一方面又不时地阻碍着一体化的演进。如美欧摩擦在于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影响了美国利益,而美日贸易摩擦则起因于美对日贸易巨额逆差。由此可见,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正冲击着各个民族国家的经济疆界,而渗透到全球的每个角落。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中,贸易自由化程度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规范化、一体化的世界市场形成。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职能不是建立一个自由贸易体制,而是要确立一个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体制,建立一种良性循环机制,确定一个通向自由贸易的道路,从而解决实现更高水平的自由贸易的共同愿望与贸易保护主义现实之间的矛盾,也更有利于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

2.构建世界金融服务领域自由化的体制,将是世纪性课题。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依次在不同时期成为全球关注的主要经济问题,由个别国家的局部危机转化为多个国家同步发生的全球危机,金融国际化进程带来了金融高度风险。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国际资本大幅度流动而发生的货币危机以及由货币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尤其是东亚金融危机不仅使亚洲地区经济遭到重创,也使整个世界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命脉,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放弃对其的控制,对金融国际化进程往往采取比较谨慎的政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不可能一下子开放其金融市场。即使是发达国家也因其国内经济条件的差异而对金融国际化持有不同的态度,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实现制度性金融一体化的难度。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中,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将进一步表现为国际性金融的深化。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与协调将是今后主要趋势。金融服务自由化是通向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重要一步,也是金融国际化更高水平上的发展趋向。多边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达成,意味着全球90%的金融市场将开放,一个国际金融服务领域自由化的体制即将建立。随着国际金融业务的自由化发展,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合作,将是一个世纪性的课题。

3.世界生产体系的形成将加强国际社会制度性一体化进程,而一体化与国家经济控制权的冲突需要更为健全完善的国际协调机制。跨国公司作为世界经济大发展的主体力量,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同时作用于“母国经济”和“东道国经济”。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与东道国发展战略之间因生产一体化而产生矛盾,跨国公司给东道国带来资金、技术、管理和就业机会的同时,也转移了低值高耗产业,甚至控制了该国市场乃至国民经济关键部门,影响到东道国的安全和经济稳定。东道国要保证本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不仅要解决好国家之间各种各样的经济关系,还要处理好同跨国公司的复杂关系。东道国尤其是后进的东道国,只能是在本国经济最大承受力的基础上寻找高度开放的引进外资的政策和方式,并在接受生产功能一体化的同时,要求国际社会加强制度性一体化的进程。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导致经济、文化、政治全球性的交流、冲突、竞争、互动、融合,网络超越时空,国界屏障弱化,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内涵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许多领域传统国家在越来越被国际社会共享,突出表现是国际性组织和联合国的作用越来越强化,国际经济和甚至国内事务越来越多遵循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国际干预力度强化。经济贸易区域化对于国家经济的侵蚀,在各种侵蚀行为中是最明显、最全面也是程度最高的一种,欧洲联盟自1958年至今的历程就非常典型而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全球一体化在一定范围超越了国家,同国家发生矛盾。

由于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越来越深,一国在制订某种经济政策时,不仅会影响到本国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会对它国产生影响。同样,他国制订某种经济政策也会产生类似的双重效应。所以各国之间在政策选择上存在着利害关系,它们在进行某一经济决策时,不能不考虑到彼此的反应。尽管各国间存在利害冲突,但任何寄希望于他损的企图,只会导致共同的更大损失。所以各国可能会尽量避免选择引起与他国冲突的决策,从而走向合作与一体化。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一体化与国家对国民经济控制权的冲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合作的障碍,更深层次的文化、意识形态障碍等等,都会使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展步履艰难。要实现一体化发展中的利益共享,国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前提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共同利益是国际协调的基础,也是国际协调的保证。不过,各国对共同利益认识不一定一致和准确反映客观实际,对同一事物不同观点,还要非经济因素的存在,为国际协调带来障碍。

各国参与国际协调的目的是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因此,国际协调必须是互利的,基于各国共同利益的存在,参与国付出的协调成本小于获得的利益,各国所获得的利益尽可能均等。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当代国际协调机制还存在许多缺陷,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制定出各国共同遵守的国际规则,使世界各国从利益相互冲突走向协调,以保证世界经济一体化秩序和顺利发展。

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扩展和加快必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20世纪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几乎波及整个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参加了某一区域一体化计划或组织,甚至一些国家参与多项一体化安排或组织。随着区域一体化推进,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将为几大区域经济所取代,必然大大减少全球一体化的困难,推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

区域一体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阶段性探索,是经济一体化的局部实践。区域经济一体化从来就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发展的,其成果总是以全球角度的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一体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总是与世界市场联系,与跨国公司在区域内的融合而相互依存。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性阶段,它的发展必然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5.构筑国际经济新秩序将成为解决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利益矛盾尖锐化的重要制度保障。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从总体上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从19世纪到20世纪末的200年间,人均总产值年增长提高到1.17%,是前500年的23.4倍。最近十几年提高到3.1%,是过去200年2.7倍。但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造就富国的同时也造就着穷国。在20世纪,全球在减少贫困和提高福利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从目前发展趋势看,全球收入水平在迅速提高的同时,其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世界经济一体化实际上是市场经济的一体化,其发展受市场力量、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支配,按实力分配经济成果是市场经济一条铁的规律。虽然说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国际利益关系不是“零和”关系,由于发展中国家从整体上看经济实力相对弱小,参与国际市场程度、市场竞争力、市场风险抵御能力都远不如发达国家,从而在一体化中获得利益的机会和可能远不如发达国家。在当代世界经济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国际分工体系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占主体、支配地位的参加者和最大受益者。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一体化,并非通向世界各国共同富裕之路。

尽管发展中国家的相对落后既有历史原因,又有国内体制、管理等原因,但就国际环境而言,现行的经济秩序确实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到较大抑制。由于发展中国家总体占世界经济体系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发达国家的潜在经济增长也必然受到影响。所以在走向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中,如何进一步推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非依存与合作,从而实现世界经济总体上的增长,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构筑国际经济新秩序,形成国家之间的经济行为准则。但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创建却是相当复杂的事情,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法律制度、没有全球“政府”,没有强力机构,全球性经济秩序创建变得十分困难。新的世界经济秩序是推进全球一体化的重要制度保障,同时它也会向经济一体化一样,并不能保证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能如愿以偿。但是一个好的世界经济秩序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而每个国家都会在未来的世界经济一体化中获益。

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第14篇

一、探讨解读的新语境、新原则

列宁曾经指出,随着具体的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这一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会分别被提到首要地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遭遇正是如此。全球化当代拓展及其引发的经济社会剧变将人们的目光聚焦于这个诞生在一个半世纪前的科学理论。尽管“全球化”作为一个概念出现的历史很短,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个理论洞察全球化进程、本质与趋势的前瞻性和深刻性,决定了任何一个试图把握当代全球化的严肃学者都无法对此视而不见。然而,要从学理上真正澄明这一理论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并非易事。

哲学解释学研究表明,对任何文本的解读都不是主观任意的,而是解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一种“视域融合”。就本文的论题来说,问题的关键是既要超越传统教科书式的解读模式,又要超越单纯经济学的解读模式,确立新的阐释语境和解读原则。在这个问题上,有三种观点值得关注:

一是任平基于对《资本论》“大写的逻辑”的新诠释提出“交往实践观”。他认为,资本全球化构成马克思思想的历史地平线,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特别是其(世界)历史观即他的全球史观,就是对这一资本全球化时代的批判性反思。交往实践观则是马克思把握资本全球化本质的理论核心,是打开资本全球化历史大门的哲学钥匙。没有资本全球化和交往实践观,就不可能有马克思的历史想象和当代意义。马克思的新世界(历史)观(资本全球化的世界历史图景)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起点,到《资本论》真正完成。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以资本全球化为历史地平线的交往实践世界图景和相应的普世历史观。《资本论》的视域就是资本全球化幽灵及其本质性反思———交往实践。《资本论》“大写的逻辑”与其说是存在论的逻辑、人化或物化的逻辑、主体际的逻辑、断裂的逻辑,不如说是交往实践的逻辑。④

二是丰子义结合全球化的当展,主张确立“唯物史观全球性研究范式”。即改变以往只注重从一个国家、民族的视野来观察和谈论问题的方法,转向用全球化的观点来思考和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用全球性思维来补充和完善民族性思维。简言之,立足民族性而又超越民族性,这正是研究范式调整的基本含义。实际上,这也正是马克思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视野和方法。一方面,唯物史观的发展和创立离不开“世界历史”的研究,唯物史观的深化和发展也是在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创造的世界体系中实现的。另一方面,马克思对于各个国家、民族具体问题的研究也是纳入到“世界历史”的分析框架中来进行的。可以说,唯物史观是同世界史观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世界史观,就没有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同样,没有世界史观,也就没有对各民族国家具体问题的正确说明。这种研究方法对于今天的研究同样非常重要。唯物史观的研究要具有时代性,必须具有全球性,确立全球性的研究范式。⑤这一观点虽不是直接源自对《资本论》的解读,但是对把握其中的世界历史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三是聂锦芳阐述了解读《资本论》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他认为,当下的《资本论》研究存在明显不足:(1)缺乏真实、完整而权威的文献基础,只是根据由后人整理“成型”、辗转翻译(德俄中)的三卷“通行本”展开研究。(2)与国际《资本论》研究界的状况严重脱节,大多数论者不了解甚至完全不知道同道者的文献积累、研究进展和前沿论题。(3)把马克思完整的思想硬性地区隔为“经济学”、“哲学”和“社会主义”三个部分,《资本论》则更多地被看作是一部单纯的经济学著作,忽略或淡化了其宽广的理论视域、深邃的历史意识和深刻的哲学蕴涵。(4)无视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与其身后20世纪整个世界发展的时空视差、社会变迁及其二者复杂的内在关联,只是根据现实的需要便对《资本论》的思想和观点进行随意地概括和极端性地评论,实际上并没有客观地再现和揭示《资本论》的思想史地位和当代价值。鉴于此,重新研究《资本论》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必须以权威、完整和准确的文献资料、版本作为基础,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中“资本论及其手稿卷”、第三部分“书信卷”涉及《资本论》的通信部分、第四部分“笔记卷”中作为《资本论》准备材料的四个笔记等。第二,必须突破传统而狭窄的研究思路,将其宽广的思想视野、深邃的历史意识和深刻的哲学蕴涵全面地展示、提炼出来。第三,必须结合对20世纪资本批判史的梳理,以及目前资本全球化的发展态势来重新理解和评价《资本论》中的资本理论及其对资本逻辑的批判,确立其思想史地位和当代意义。⑥

二、厘定基本方位、梳理主要内容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世界历史生成发展的阶段论、“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机制论、“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双重后果论、世界历史性个人论、资本极限与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论等。该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涵盖了马克思学术生涯的全过程,如果说《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是创立时期的代表作,那么,《资本论》及其手稿无疑是这一理论走向科学形态的显著界标。深入研究《资本论》的世界历史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国内学术界的研究大体沿着经济学、哲学两个路向展开。

1.经济学路向的研究主要着力点是经济全球化、世界市场等方面。顾海良主张立足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重读”《资本论》及其手稿,因为手稿尤其是“六册结构计划”,为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思路、结构和方法。⑦(1)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不能只限于《资本论》,还应该十分注重经济学手稿的研究。(2)把马克思经济学理论观点的研究譬如“六册结构计划”中的《世界市场》册中相关思想与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现实结合起来,注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3)要突出对马克思经济学方法的理解。《资本论》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社会规定性、制度规定性、历史规定性和阶级规定性,这些方面构成了马克思的经济学方法基本方面。我们应当把这些方法应用于对经济全球化问题、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实际研究之中。此外,还有其他学者就《资本论》的经济全球化思想进行了具体讨论。⑧赵景峰等人梳理了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他认为,虽然马克思对世界市场的研究只留下一些简短的提示和论述,但是对今天的经济全球化研究启迪甚多。(1)马克思阐述的世界市场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当今发达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性质。(2)马克思从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全球性意义、资本扩张本性决定其推进世界市场、市场经济和国际分工、国际交换的扩展等多个层面揭示了世界市场形成的客观必然性,这些论述有助于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根源。(3)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的形式包括:建立殖民地、商品输出、生产国际化、资本输出、劳动力输出等,这些形式是当代经济全球化各种形式的基础。(4)马克思全面论述了世界市场的作用,主要有:各国利益依存格局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世界资源配置的基础调节作用、巩固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基础、打破闭关锁国、将各国融入世界市场等。(5)世界市场危机是资产阶级经济一切矛盾的现实综合,它一方面对现有资本主义矛盾暂时进行暴力解决和瞬间的强制平衡,为自身发展开辟道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更广泛的危机,推动资本最终超越自己的资本主义前提。⑨

2.哲学路向面的研究主要是在考察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演变进程中完成的。关于《资本论》及其手稿世界史观的理论地位,主要有三种看法“:深化和发展说”认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集中阐释和表述于19世纪40年代,50、60年代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得到了深化发展。⑩“发展的转折点说”认为,《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转折点,在这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及其演变的认识发生了实质性突破。“潜在整体说”认为,《资本论》蕴藏丰富的世界历史思想,拓展了《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观点,但该文本只是世界史观的一个潜在整体。因为马克思的“世界市场”思想并未完成;研究视野也有局限,马克思倾向于以欧洲、尤其是英国作为典型蓝本,对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东方只是略有涉及。虽然《手稿》对“三大形态”做了概括,但是基于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基础,缺少真正大量的历史事实根据。基本定位的不同决定了内容阐释上的差异。“

深化和发展说”认为,马克思《资本论》时期的世界历史理论内容丰富、视野开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政治经济学研究计划和《资本论》结构的调整;二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三是对东西方社会的比较研究。其中以第二个方面最突出,具体特点是:(1)世界历史是马克思重要的研究视野和方法,即用世界历史的眼光和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象及其相互关系;(2)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历史理论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但主要是经济领域的阐发。所以,应主要从经济分析来把握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理论。具体来说,其内容包括:资本原始积累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起源;关于资本本性的分析阐明了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世界市场的分析阐明了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国际矛盾,即国际交换与国际剥削;论述了资本主义对待世界经济的双重手法,即保护关税与自由贸易;刻画了资本主义“中心与”的世界图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未来走向,指出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发展到了顶点,也将使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到了极限。“潜在整体说”将《资本论》世界历史理论主要内容概括为七个方面:(1)商品二因素是资本论的逻辑体系的起点,也是世界市场、世界历史的逻辑起点。(2)世界历史是由劳动社会化、交往普遍化两种趋势以及两种趋势的结合而形成的。(3)世界市场是世界历史形成的经济基础,既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又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4)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遵循“国家内部-国际间贸易-世界市场”的逻辑走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可能随之从一个国家内部发展为国际间的、世界性的生产关系。(5)世界历史的中介———分工和货币等也出现了国际化的趋势。(6)普遍性的危机是世界市场发展的结果,作为总体的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中包含着深刻的危机,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共产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取代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也是一种必然趋势。(7)从世界历史的高度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三大社会形态。

“发展转折点说”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及其演变的认识发生了实质性突破。第一,提出并阐述了“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国际竞争”等问题;第二,从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全面考察了资本的世界生产力发展极限;第三,在总体上把握住了经济危机、社会革命、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彻底解体三者之间复杂的内在关系;第四,从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的角度进一步考察了世界史的分期问题。其中,核心是关于资本的世界生产力发展极限的思想。这个思想的形成标志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及其演变发展的研究,从质的关系角度上的把握过渡到了从质量统一即度的关系角度上的全面研究。

3.分析“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内在本质。此项探讨同属哲学路向的研究,不过专题分析的特点更鲜明。汪帮琼主要以《手稿》为依据,明确提出抽象劳动是“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深层内涵。(1)前资本主义时代,人类历史的深层基础是特殊劳动。这时,物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劳动者和劳动客观条件统一于特殊性基础上。社会发展主要取决于狭隘的、特殊的自然条件,人类历史表现为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界的崇拜。(2)交换和交换价值的发展导致特殊劳动下劳动者和劳动客观条件统一关系的解体,由此造就的自由工人、游离出来的劳动客观条件,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了历史前提,也为“转变”创造了历史条件。(3)“转变”的深层内涵是抽象劳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成了劳动者和劳动客观条件的彻底分离,作为交换价值的抽象劳动成为普遍存在,并占据了生产的统治地位。于是,原先的狭隘的特殊劳动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这一方面导致了人们之间狭隘关系的解体,劳动的个人建立了相互间的普遍联系,进而造成了全面的世界性的生产体系、以及相应的全面的人的需要体系;另一方面,由于劳动者和劳动客观条件的彻底分离,上述世界性的体系却成为脱离劳动的个人而独立的、支配人们的异己力量。赵士发认为,马克思对“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深层本质的分析,是从资本和劳动两方面展开的。一方面,“转变”是劳动辩证发展的结果。(1)民族地域历史的根基在于尚未发生异化的特殊劳动,即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在这种形式下,占主导地位的劳动者与劳动客观条件直接统一。(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使劳动者与劳动客观条件的分离,彻底瓦解了特殊劳动,抽象劳动即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获得普遍发展。(3)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既是一条异化之路,又是对异化劳动的扬弃之路。另一方面“,转变”又是资本自我否定的必然归宿。首先,在直接生产过程中,资本既要肯定必要劳动,又要否定必要劳动。这决定了资本既要突破狭隘的地域局限而开创世界历史,但又只能是世界历史不自觉的工具。其次,在流通过程中,资本既要想方设法扩大流通,又要尽可能地消灭流通。这决定了它既要通过扩大交往开创世界历史时代,但又通过尽可能缩短交往时间从而为新的世界历史时代的到来准备条件。最后,在总的生产过程中,资本无限增值的本性使它具有无限发展生产力、开创世界历史的强大动力。可是,资本生产的手段和目的之间的矛盾又为生产力的发展设定了无法克服的界限,由此决定了它终究要被世界历史扬弃。

三、多方面揭示历史与现实意义

《资本论》及其手稿承载着马克思一生中的黄金时代的重要理论创获,其中的世界历史理论不仅对于从整体上理解马克思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意义重大,而且对于剖析当代全球化问题都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对此,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了探讨。任平从阐发马克思思想当代性的角度,论述了《资本论》“大写的逻辑”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在他看来“,大写的逻辑”本质上就是表征旧全球化时代本质的交往实践观。它包含两个方面内容和理论意义:一是对整个全球化本性的精妙揭示,这对研究今天的全球化有着重大意义;二是囿于旧全球性若干特性的局限,需要在新全球化时代加以调整的理论纲领、范畴和观念,这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传统视野转向当代视野的内在驱动力。应当看到,资本全球化正在发生着从“旧全球化时代”向“新全球化时代”的重大转变:全球化结构构成从“工业文明—农业文明”转向“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新全球化时代“一体化”与“多元化”并存格局的两极之间保持很大的张力;全球化的控制方式从商品、工业和金融资本等实体控制转向文化、信息、科技、政治以及大众传媒等控制方式;全球化的思维方式从以启蒙理性为基础的现代主义精神的旧全球主义转向以后现代的多元化为特质的新全球主义。上述转变凸显出五大新问题:知识经济对全球生产方式变革的哲学意义;新全球化所带来的交往、主体际和公共治理问题;重写现代性问题;新全球化时代对全局格局的挑战;新全球化时代对多元文化冲突的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唯有主动反思和解答新全球化时代的重大问题,才能显示其当代性。

赵士发等人论述了世界历史理论对于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整体性的世界历史视野。没有这种整体眼光,就不可能有唯物史观的科学创立。(2)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深广历史视野,使唯物史观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哲学。马克思本人明确指出,《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不是某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发展规律,而是整个现代社会(世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对此种看法,叶险明并不赞同。

在他看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既不是和其他内容并列的一种观点,也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视野和整体性方法,而是作为马克思哲学的主构架而存在的,集中地体现着马克思哲学旨趣所具有的“世界历史规定性”和所依据的“经验事实”的全球性。第一,马克思哲学的“世界历史规定性”是指哲学批判目的所具有的与进步观念相联系的世界历史性,主要包括作为马克思哲学人文本质和终极目的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和社会的彻底解放的世界历史性。第二,马克思哲学所依据“经验的事实”的全球性即“问题的全球性”。这种全球性来自于世界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发轫于工业革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社会过程,是世界各国都要大体经历的社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全球问题”迄今非但没有解决,且日趋严重,越来越威胁到每一个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虽然当代人为限制这种危害付出了种种的努力,但这离“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的社会相去甚远。正因此,马克思哲学无疑具有鲜明的当代性。黄皖毅认为,《资本论》中的世界史观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有助于更好把握马克思的连贯性、一致性。因为关于世界市场的构想既是《资本论》的逻辑归宿之点,也是马克思晚年笔记思想、尤其是以世界市场为中介桥梁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思想的起点。可见,马克思的晚年笔记与《资本论》的写作计划和有关阐述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资本论》关于“世界市场”的构想和阐述对列宁、、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的有关思想在本质上是与马克思、恩格斯一脉相承的。第三,《资本论》中的世界史观尤其是世界市场理论对理解当今的全球化状况也有一定的价值。当代全球化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上能够朝纵深发展,与世界市场的日渐成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顾海良强调,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创立的总体性方法有助于透过经济全球化的现象看到经济全球化的本质。(1)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结合的角度把握经济全球化概念的内涵。自然属性就是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产生,并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性质。社会属性体现经济全球化下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这种“二重性”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能量和利益的同时,也给国际生产关系带来了新的变化。(2)将国际生产关系研究作为经济全球化研究的新视角。一方面,必须把国际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从根本上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基本特征、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还必须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社会关系、理论、观念的相互联系上,把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放在以“世界生产力发展—国际生产关系—国际经济基础—国际上层建筑”为主要序列的社会结构当中,形成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社会和世界经济发展中现实和历史相统一的整体观念。(3)既要研究经济全球化的一般规定性,也要研究其特殊的社会规定性。要在研究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力层面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经济中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出现的新的大量不平衡、不平等和不稳定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要把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关系当作一个历史范畴,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对国际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寻找其固有的内在联系,揭示其发展规律,运用思想总体把具体—总体的结构和过程的认识与理解再现出来。赵景峰也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方法论意义进行了讨论,包括总体方法论、立足政治经济学批判探寻市民社会的奥秘、唯物辩证法、历史分析法等。

四、深化研究的几点思考

由上可见,国内学者围绕《资本论》世界历史理论的探讨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奠定了下一步研究的良好基础。然而,无论相较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受关注度,还是比对《资本论》之经济学、哲学思想的研究投入和取得的成果,现有的研究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笔者以为,推进该主题的研究,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应当从思想特质角度,准确把握和阐发《资本论》世界历史理论的批判本质。从上面的综述可以发现,一些学者不加区别地使用“世界历史理论”和“全球化理论”两种提法。这种做法无形中回避了一个前提性问题,即如何看待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根本性质以及与当下全球化理论的异同。事实上,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核心内容之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本质上是“资本的世界历史批判”,而不是历史学或社会学意义上的实证学说。尽管创立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离不开历史学研究,但批判性始终是马克思思想的特质,目的就是要揭示资本的世界历史性生存逻辑及其限度,展现“新世界”的历史地平线。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赞同聂锦芳的观点,从资本批判的视角重新理解和评价《资本论》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如果我们基于“资本的世界历史批判”的角度审视《资本论》,就可以获得一些新的理论发现。就理论方面来说,《资本论》对世界历史开展的批判既包括“副本”批判,即黑格尔世界史观、特别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世界市场理论批判,也包括“原本”批判,即资本的“物质的生活关系”批判。

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第15篇

一、引言

史观是人们看待历史的角度和侧重点,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的整体进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这样写道:“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①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用多元史观去分析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运用时下热议和流行的多元史观,多角度评价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现象。所谓多元史观,是几种史观的综合运用,是从多种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但并不意味着在分析和评价一个历史问题时,每一种史观都生搬硬套。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同的专题,不同的史料都需要用不同的史观的解读。而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中也应该用不同的史观来主导,其他史观来穿插。各种史观综合运用,才能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因此,多元史观的运用要求灵活、综合地使用,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用多元史观解读经济全球化

笔者打开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必修二最后一个专题的内容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看到这个题目,直觉告诉我们要用全球史观来引导这整个专题的教学,因为经济全球化的标题中直观明确的提到了“全球化”,或许这毋庸置疑;但是冷静下来思考一下,难道就只可以用这一种史观来分析经济全球化吗?只用一种史观是否全面?用其他几种史观来阐释是生搬硬套还是别有惊喜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讨一下经济全球化这一专题中多元史观的综合运用。

1. 全球史观。首先让我们先用看起来最稳妥的全球史观来分析这一专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二中的第八单元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其中明确指出:“人类历史经历了一个从分散的、局部的向整体的、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工业革命后逐渐形成的世界市场把世界各地紧密地联系起来,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②岳麓出版社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确写到:“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体,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世界上各个民族处在封闭状态下独自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工业革命产生的强大推动力逐渐是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战以来,全球化的发展明显加快。”③这些内容清晰地归纳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脉络,完整地展现了人类历史从分散到逐步走向整体的历史进程,体现了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而这些句子正是出现在本单元的单元导语中,在此理念指导下的教学理所当然应该接受全球史观的感染。

对运用全球史观来分析经济全球化的考察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岳麓书社为例,在本单元的解析与探究中这样写道:

“材料二:美国克林顿政府的一位官员曾经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个美国人向通用汽车公司的庞蒂亚克购买了1辆勒曼兹车,他在无意间促成了一系列国际交易:在他付给通用汽车公司的1万美元中,有近3000美元付给了韩国,作为例行劳动和装配工作的报酬;1850美元付给日本,用于购买先进的部件(发动机、驱动桥和电子设备);700美元付给联邦德国,作为车的款式与设计工程的费用;400美金付给中国台湾、新加坡和日本,用以购买小零件;250美元付给英国,作为广告及营销服务的费用……结合上述材料,想一想,现代社会的世界贸易说明了什么问题?”③

这个解析与探究明显考察的是运用全球史观来分析经济全球化,同以往我们用波音飞机的零件来自世界各国,各国在世界市场上走向合作共荣一样,这则材料展现的都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由封闭走向合作共荣,世界日渐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在世界市场上的表现。可以说用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全球化是毋庸置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主导史观。

2. 现代化史观。现代化史观主要从“现代化”这个层面切入,阐释人类文明从农业到工业文明演进的历程。因此,现代化史观适宜于整合世界近现代史内容,而经济全球化刚好是这一阶段的内容。纵观世界现代化历程,现代化的层面分为:政治、经济和思想。详细说来,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和理性化。这三者相互影响和促进。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全球化得益于经济现代化、市场化的发展,因为世界市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平台,封闭的市场经济只会阻碍近代化的进程,各国开放的心态和政策使世界各国共同谋求经济利益和全球市场,从而实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繁荣。而经济上的现代化为各国政治的进一步民主化、法制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也推动了人民思想文化的转变和进步,三者相辅相成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推动力。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让我们把整个世界的现代化历程划分阶段,根据其阶段性特征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启动阶段、在西方国家的深入发展阶段和全球扩张阶段。经济全球化属于最后一个阶段,是在二战后,现代化浪潮冲向全世界的表现之一,因此用该史观来分析本现象也是行得通的。

3. 文明史观。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大致被我们分为三类。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文明发展,同样高中历史教科书也将人类的文明史作为授课内容和准备向学生传递的理念,因此每个文明史的教材模块中都通过编排一定的专题来展现该文明领域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和人类文明史的一个阶段,我们知道文明史观注重不同文明类型之间的交流、影响和融合。而经济全球化开拓的世界市场让世界各国在实现经济合作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和融合,现在大部分中国人都对美国文化稍有了解,肯德基、麦当劳的快餐文化、生活大爆炸、老友记的美剧文化、美国宪法的自由民主等文明在中国传播,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热潮,孔子学院的建设,普通话和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享受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便利和成果,世界各种类型的文化正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可以说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来分析恰到好处。

4. 生态史观。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的影响我们已经如同呼吸一样越来越真切感受到了,近期央视记者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以为母亲的身份讲解了雾霾和环境污染给们带来的威胁和弊端,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将本国的污染落后企业转移到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以追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不得不说,透过生态史观看现代文明,现代文明中孕育着深刻的危机,人类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中深谙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也曾因为生态环境的恶化遭受灭顶之灾,如今生态史观已日渐成为一门“显学”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在高中教学中对高中生传输生态史观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情。高中生们是祖国的未来,树立环保的生态意识,有利于在生活中贯彻生态环保理念,从而对未来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注入希望,因此用生态史观引导同学们分析经济全球化是时代和现实的必然要求。

5. 社会史观。社会史观关注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经济全球化同样可以以社会史观的视角来分析,说实话经济全球化并非距离我们很远,而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的,岳麓书社这样写道:“被‘拉近’的距离,在封闭的唐朝时期,玄奘为了西行取经,往返于长安和天竺之间用了十几年,吃尽了苦头,然而在今天我们从北京坐飞机去印度,只需要几个小时;而如果利用电话或互联网,就可以和身在印度的朋友及时联系了。”③这些都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各国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再比如,以前只有外国才有的水果和食品,现在在我国市场上随处可见,电子产品苹果iPhone在美国和中国都有销售,出国旅游对中国人来说也不是新鲜事了,观察身边的快餐店肯德基和麦当劳、服装品牌店阿迪达斯、喝的饮料可口可乐、外资企业等都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因此用社会史观来分析经济全球化是最能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的一种切入方法。

三、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经济全球化用以上几种史观来阐释都行得通,但在各有侧重,中国所有的史观在课程教学中都以唯物史观为基本统领,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该怎样综合运用多元史观来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经济全球化单元的第一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课为例,笔者认为课堂导入部分可以以社会史观为指导,运用现实切入法,比如以现在大家使用较多的手机品牌iPhone为契机切入,分析iPhone生产的全球之旅,iPhone的核心零件,显示屏,包装设计和零件加工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这种生产链条可以较好地引入现在市场上的经济全球化现象,证明经济全球化就在我们身边的普通生活中,从而导入新课。而教学立意可以用全球史观这样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世界资本主义各国在激烈的战争炮火中深刻认识到世界市场的无序竞争和只顾及本国利益的举措导致了多次战争,实现国际合作成为资本主义各国的共同愿望,在国际经济大局之下最终决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并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战后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的大趋势,也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起来,是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重要一步。然后设计不可忘记综合运用现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的史料穿插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们在材料分析中学会多维度领会经济全球化,最后在本单元中以生态史观相关的现实环境问题为点缀辅助,让学生们再从历史回到现实,意识到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从而实现多元史观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和趋势。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