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性研究范文

经济性研究范文

经济性研究

经济性研究范文第1篇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越发明显,各种经济波动所覆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影响下相互之间的协同性也越来越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发展中受到外来经济刺激的影响,其与世界经济的协同性也在发生着不小的改变,这种改变表现为与发达国家的协同性呈现上升趋势,而与发展中的国家则出现下降的态势。本文简要论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协同性。

【关键词】经济周期;协同性;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越加密切,也使得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在加剧,同时各国之间的经济也在对世界经济产生着不小的波动。世界经济共同周期其实就是一种经济波动的现象,它是把整个世界经济作为一个个具有理性的个体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个体之间会相互产生影响,同时整体也会对个体产生一定的共振与传播。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发紧密,相互之间的依赖性也在增强,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协同性进行计量分析。这种计量分析可以让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协同性与差异性进行准确的掌握,同时也能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与特征进行准确的预估,为整个经济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中国经济发展经过了几大特殊时期,有计划经济时期也有时期,一直到现在的改革开放时期,每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都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多的振动与影响,经济是随着国情而调整发展的,因此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现状其实也是对那个时期中国国情的一种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越发的紧密,这也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那就是与世界经济的周期性协同性特征联系更加密切。

(一)协同性与差异性研究的背景

经济发展的特征离不开协同性与差异性,这也就是说经济并不是单独无依靠而存在的,它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可以说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以此来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经济是人类动态性概念,可以说单有物资而没有人们的管理是不能称之为经济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既是财富的代表也是一种管理的体现,因此国家想要长久稳定的发展就一定要掌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与特征,以此来进行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让经济能够快速稳定的发展。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发达国家周期协同性在减弱,而与发展中国家周期协同性则在增强,与世界经济的周期协同性却越发紧密。世界经济的共同周期是一种经济波动的现象,它把整个世界经济活动看作一个个理性个体所组合成的整体,在表现上具有阶段性特征以及协同性的特征。世界经济一体化脚步的加快,就刺激着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产生着共振,同时也是经济活动的传播。虽有共振但在国家之间经济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的,这样的差异是与整个国家的体制有着一定的关系的,因此对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中是存在协同性与差异性的。

(二)研究意义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世界经济的作用于影响的,为了使中国经济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就需要对其经济发展规律与特征进行全面性的分析与研究,在掌握好其发展规律才能制定有预见性的经济发展策略,让整个经济都能在宏观调控中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不过对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来说还是以微调为主,在调整的手段上以多样的形式展现,渗透的层次更加深入,调整重点从总量的调整向结构方向发展,为了使经济结构更加的完善成熟,就需要对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协同性进行有效的研究分析,这样在进行微调整时才能有明确的方向,也能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研究。

(三)经济发展的现状

中国经济现在发展的现状就是发展潜力巨大,需求量巨大,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羁梢源恿礁龇矫胬纯矗积极面与矛盾问题,这样来看待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比较客观也比较全面。

1.积极面

在金融危机背景的影响下,我国的经济还能实现8%左右的增长,靠的就是内需的拉动,这样的情况足以证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比重所占超过10%,在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对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与所占比重正在下降,而中国经济则是总量同比上升。根据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总体呈平稳状态,不但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在逐步减缓,很多企业在深化改革的影响下积极的转型,增强创新意识使产品产业化结构更加的合理完善,在市场竞争力中适应更强。经济结构调整的脚步在加快,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动力应该是来源于科技的创新、劳动则素质的提高以及管理的创新等附加值与科技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上,让我们从制造业大国向自主创新的科技大国发展。

2.矛盾与问题

经济的发展体现着许多优势与积极的现状,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这些问题与矛盾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与环保意识不强,过去的中国经济发展主要就是依靠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与对环境的破坏带来的经济效益,这些经济发展过后遗留下的问题又是比较严重的,比如说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与破坏,资源的极度浪费,利用率比较低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体现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城乡差异比较明显,城市发展中贫富差距问题也比较严重,这些问题都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矛盾。我们不仅要重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要关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与矛盾,用一种发展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与矛盾,并能进行有效的解决与改进。

二、世界经济的协同性影响

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世界经济波动在全球的传播速度在加快,影响力也在加深,而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地位也在逐步的提升,影响力也在加强,因此受到世界经济协同性的影响就比较深。

(一)世界经济周期协同性概述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各国家之间经济交往也越加的频繁与紧密,这就使得经济周期协同性与同步性都在不断的提升。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发展在不同的国家体现着不同的表现,在工业国家的经济周期协同性上是在不断的增强,不过这种协同性在发达国家中会表现的比较明显,比如说欧盟中各成员国之间在经济的发展就不是都具备协同性的,尤其是一些新加入的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都比较低,甚至会出现不协同性。这说明欧盟经济在对成员国的经济周期影响方面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尤其是在经济周期的一致与同步性上,这样可以带动哪些经济周期协同性比较弱的国家能够在发展中得到益处。不过也有研究表明,这种影响加深了成员国之间的协同性的同时也加深了与周边国家经济不平衡性。

(二)经济周期数据方法

对于经济周期协同性的研究早期就只是针对发达国家而进行的,在发展中国家则很少体现,不过随着经济危机依赖,经济周期协同性则向发展中国家延伸,研究也就更加的广泛,经济学家们研究发现,只要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不停,那么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同性不但不会下降反而还会呈现上升。对于经济周期协同性的研究主要就是靠数据方法来进行研究的,也就说经济自有一套自身的计算公式,以此来作为一个衡量经济发展与协同性的标准。中国与经济周期协同性研究比较少,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协同性研究也不多,虽如此还是能发现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周期协同性在下降,而与发展中国家的周期协同性却在增强。经济周期协同性的研究还存在着分歧与争论,但是并不影响经济周期协同性作为国际宏观调控政策中对于货币优化处理的基础,在整个国际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位置。既然经济周期协同是作为衡量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波动一致性和同步性的方法,那它就有一套属于自己检验的方法。在这其中相关系数检验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检验的方法也在发生着改变。

(三)世界经济协同性的影响

在当今世界的主要经济发展也是在不断变化中的,可以说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样的,在整个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策略时所要考虑的因素就会比较多,只有把握好经济发展的规律特征才能使得经济得到有效的发展,避免产生大的波动。世界经济周期协同性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下,经济与世界经济相联系也越发的紧密,可以说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三、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协同性研究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协同性发展特征,针对这种特征我们就有专门的研究计算方法,用这些方法得出的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协同性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也以此来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让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加的稳定。对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协同性进行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滚动相关系数法和交叉相关分析法。这是最常用也最普遍的计算方法。

(一)协同性研究计算方法

1.滚动相关系数法

滚动相关系数法是指对于固定样本长度的滚动相关系数法来分析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周期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它的计算公式如图1所示。

在这个公式中Cov表示方差,var表示变量。用这样的公式碇惫鄣谋硎境龉瘫局械亩态变化,使其能有比较形象的对比性。

2.交叉相关分析法

交叉相关分析法则是用来对两组变量之间进行相关性的研究,一般使用时我们都是把中国与其他样本国之间的经济发展相关的系数进行计算,然后交叉相关的系数来进行排序,以此来分析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与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经济交叉的系数关系来判定其相关度的高低。交叉相关分析法系数标准范围为:交叉相关系数大于0.7的为高相关度国家,交叉相关系数在0.4至0.7之间的为中相关度国家,交叉相关系数在0.4以下的为低相关度国家。计算方法公式如图2所示。

在这个公式中,Cov表示方差,var表示变量,R为变量间转化的常数。通过此公式来对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经济相关度进行计算研究。

(二)协同性研究分析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最大的特征就是协同性,也就是这一特征使得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影响力也越来越深。协同性就是指在世界各国中的经济周期由于相互之间的交往、相互作用,使其经济进行同步性的发展,也就是说这种协同性的体现在国家经济体系的波动,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的共振以及经济的传播行为。这种经济现象在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表现的越发明显,也因此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协同性联系更加紧密。为了使得能更准确的了解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协同性就需要使用到我们的协同性计算方法,综合两种方法得出的数据来用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深入性的研究,从数据的表象看到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从滚动相关系数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协同性是不同的,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周期协同性的相关度还是很高的,也就是如此才使得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经历了由强到弱,又由弱到逐步转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的持续性比世界经济强,但是中国经济的波动幅度却比世界经济大,且有比较严重的滞后性,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性比较强。在对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波动协同性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知道在这其中贸易的密度和经济协同性的影响为正,也就是说经济波动性程度越强对于贸易密度的作用不会被高估。这样的协同性研究可以避免出现经济大波动现象。

四、总结

因此,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世界经济的影响的,而作为快速发展中的国家,为了实现我们的伟大复兴就需要对我们的经济发展特征与规律有一个准确的掌握,在与世界经济保持协同性的同时,吸收其中优秀的经济因素与自身经济相结合,同时也能对世界经济中的不利因素进行有效的规避,有一种科学的发展观来看待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协同性的发展,以此来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子晖,田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协同性研究[J].世界经济,2013,01:81102

[2]王海红.基于共同周期的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协同性特征的测算[J].统计与决策,2012,11:1114

[3]袁吉伟.中国与世界经济周期协同性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1417

[4]蒋冰冰,张建华.中国与世界经济协动性的影响因素[J].中国科技论坛,2012,03:104110

经济性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语言分析;数理基础;方法论基础;模型功用

中图分类号:F2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3000312

一、引 言

当前正在持续并不断延伸的经济危机,引发了学术界对于标准经济学建模方法在此次危机预测与应对中作用的探讨,其矛头直指计量经济学,认为计量经济学在经济现实表述与预测方面作用甚微,一些极端观点甚至要求放弃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因之引发当前学术界关于计量经济学“失败与否”的学术之争。争论的实质可归结为一个问题:计量经济学是否是精确、无局限的绝对科学?

对于计量科学的精确性、绝对性的探讨由来已久,当前学术界的争论只是对这一问题的深化。早在1939年,Keynes就指出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存在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理论的先验正确性问题[1],二是线性假设以及滞后期与趋势决定的主观随意性问题,

正如凯恩斯所说,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基本是以线性假定为前提的,Juselius在谈及VAR类模型的局限时,也提起过VAR类模型的设定是线性的,因此其对于跨越多个时期的模型预测并不十分理想。

收稿日期:2012-11-24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经济学哲学名篇中元经济学问题研究”(L11BZX010)

作者简介:刘丽艳(1978-),女,辽宁沈阳人,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哲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研究。Email: lucyliuliyan@bipteducn 三是计量经济学的结构不变性问题。认为这三个问题造成了计量经济学经济分析的局限。相对于凯恩斯,Lawson的观点相对来说比较极端,Lawson对当前计量经济学建模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严厉的批判[2],认为当前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尤其是VAR系列模型在研究现实经济机制方面作用甚微,模型未获得关于经验现实的真正洞察,其预测结果不具备经验充分性。

而 Juselius则更倾向于为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尤其是VAR系列模型进行辩护[3],认为计量经济学本身不存在任何问题,只是在面对当前危机时应做一些转变[4]。并指出正确设定的、具有经验充分性的协整向量自回归(Co-integration Vector Auto Regrssion, CVAR)模型可以实现这一转变[5]。作为计量经济学的拥护者,Hendry同样对计量经济学进行了辩护,指出虽然计量经济学方法确实可能会产生谬误回归,但这种谬误可通过检验进行回避与拒绝[6];Hendry提出根据数据生成过程(DGP, Data Generation Process)进行建模的理念,指出计量经济学应根据DGP过程进行经验建模,进而保证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科学性与精确性。

国内学界对计量经济学基本持肯定态度,李子奈认为,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建立、估计与检验过程来说,其方法具有坚实的统计、逻辑基础,符合科学研究的发现过程[7]。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实质上就是回归分析,是证实与证伪、归纳与演绎、检验与发现、相对与绝对相结合的过程。并探讨了计量经济学模型政策评价、结构分析、预测与检验功能上的局限。

李子奈在他的“计量经济学方法论的若干问题”,“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功能与局限”中均有提到这一观点。洪永淼认为计量经济学模型面临三个主要问题:非重要因素的影响问题、观测数据问题以及样本外预测问题[8]。但计量经济学理论本身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与全面,只是由于经济系统的时变性、不可逆性以及经济数据的缺陷导致了计量经济学的分析、预测没有物理学那样精确,这也是计量经济学与自然科学最大的区别。

那么计量经济学究竟是怎样的科学?它是否具有其自身难以避免的不足与局限?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就要从其模型方法的概率和统计学科基础进行探讨,从其表述语言、方法论及功用层面进行基础研究,以提高其应用研究的科学性,使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二、计量经济学的语言分析:模型语言经济学表述的非充分性

经济学语言学转向引发人们对语言在经济分析中作用的广泛关注,进而产生一个问题,计量经济学的主要语言是什么?计量经济学语言具有什么特征?其在经济分析中又处于什么地位?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什么是计量经济学的语言以及计量经济学语言的方法论地位来着手。

要探讨计量经济学的语言,离不开对计量经济学的界定及其基本分析结构的探讨。计量经济学是通过模型来表述经济现实的,基于统计、概率方法的模型构建是计量经济学经济表述的主要手段与方式,也是计量经济学进行经济研究与分析,以及作用于应用实践的基础途径。从学科的自我表述与实践应用两个层面来说,一方面,以概率和统计为基础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是计量经济学这一学科的主要表达方式,也就是计量经济学的“语言”;另一方面,从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分析结构来说,模型是计量经济学分析的基本结构,是计量经济学描述、解释经济现实的主要手段,也是计量经济学进行学科表述与对外自我表达的主要途径,可称为计量经济学的“模型语言”。以概率和统计为基础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既是方法又是语言,在计量经济学经济分析中处于核心地位。作为经验实证的计量经济学,其研究方法从方法论上来说是经验实证的模型方法,其语言也必然离不开经验实证的方法论基础地位,是经验实证的模型语言。

那么,计量经济学经验实证的模型语言在经济学研究中处于何种位置?其经济学的表述充分性如何?是否能够替代自然语言?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就要明确经济学学科本质与计量经济学经验实证模型语言的方法论地位。作为社会科学的“皇冠”,其特殊的学科性质决定其不等同于物理学这样的自然科学,同时人类社会也不等同于实验室。经济现实的复杂多变性,人性与人类心理的不可预测性,使得经济发展过程成为一个异常复杂的有机体,这些必然复杂化经济学的表述及其语言,单一的基于以概率和统计的模型语言难以完成这一任务。此外,从经济科学理论表述层面来看,经济理论并不必然由数学或统计学来证明。经济学的语言是多元而非一元的,数学、统计语言是经济学分析语言中不可替代一种,是“多元”中的“一元”,但并不必然比其他语言更重要。当然,这也解释了计量经济学以概率和统计为基础的模型语言在经济分析语言中的地位。

计量经济学经验实证的模型语言是计量经济学科学化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体现,但同时也难以避免其自身与生俱来的方法论局限:

首先,经验实证的模型语言面临经济研究中价值判断理念的计量化问题。计量经济学模型语言对经济现实的表述是建立在表示现实经济活动结果数据的概率分布假定基础之上的,模型语言对经济现实中不可度量的社会关系、政策和心理等价值理念的处理是通过主观假定赋值或虚拟变量来完成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计量经济学模型语言对价值判断的这种表述稍显随意、主观,是不精确的;此外,很多价值判断理念难以通过统计语言或概率分布来表述。因此,计量经济学模型语言存在着价值判断理念计量化的问题。经济研究是以人及其构成社会的经济活动与关系为核心的,而这种社会经济关系的表述不仅是“量”的统计,还包括“质”的描述。计量经济学模型语言对经济现实的解释与描述是通过变量与现实经济因素的映射来完成的,因此,模型对经济现实的解释是建立在模型方程涵盖待解释经济变量这一前提之上的。那么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模型是否可以包含所有经济因素,也就是经济因素都可以通过适当量化的形式纳入模型语言的表述范围吗?答案是否定的。很多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的政策、环境因素以及微观计量模型中的心理因素,都很难一一映射为计量模型中等价的变量形式。虽然虚拟变量是一种选择方式,但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虚拟变量通常是简单的“二进制”(0,1),这种“是与否”的极端表述方式很难精确描述经济现实的渐变过程与渐变效应。

此外,即便勉强将价值判断理念通过主观赋值的变量进行计量化,还存在现实经济因素与观测数据统计方式的非“一一映射”问题。很多模型表达的变量或符号在现实经济中有多个对应统计方式,而每种方式的选取都代表着不同的样本数据,有时甚至会影响到模型的估计结果。如探讨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时,涉及到国家开放程度这一政策理念及其模型对应变量的选取。究竟用什么代表开放程度,现实中选取模型样本数据时就涉及一个选择的问题,有的研究者将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的GDP占比作为一国开放程度的度量标准,有的将对外政策的颁布作为开放程度的度量。这种变量的选取通常以模型的估计结果是否更优作为条件,可以说这种选取模式是稍显主观随意的,并不具备严格的科学性。

其次,计量经济学模型语言难以完全取代经济学表述中的自然语言,一元的模型语言难以对经济学进行全面、充分表述。第一,能够表述经济世界的是语言性的词语而不是人为创造的符号、模型,计量经济学的模型语言并不比自然语言更接近经济现实,同时,经验实证的模型语言所描述的逻辑建构具有其本身的局限,不能完全取代经济学自然语言的使用。虽然计量经济学模型语言中的数学公式与统计推断过程本身也是一种话语,但这种“话语”本身也有语言问题,爱因斯坦指出,“就数学定律指涉现实而言,它们并不确定;就其确定性而言,他们并不指涉现实”。数学哲学的观点展示出数学、统计的模型语言,作为一种经济学研究语言,其所构建的“经济世界”并不比自然语言的更准确,也不比自然语言的更接近现实世界。第二,人们生活的世界是词语的世界而非函数的世界,对语言最重要的沟通与交流功能来说,经验实证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语言作为交际语言并不具备足够的充分性。虽然其在统计推断与函数符号表达上具有严谨性与便利性,并因此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科学性,但对于语言最为重要的交际功能,计量经济学模型语言并未表现出任何超越其他语言范式的优势,尤其是在与公众交流时[9]。用函数与符号表达的数学语言是自然科学的通用语言,“对自然科学家而言,它就像过去拉丁语对学者一样,而对许多经济学家来说它不幸是希腊语”[10],因之其模型方程与符号的表达范式可能更容易使人们感觉它只想通过深奥的数学让人肃然起敬,而不是更有助于交流。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问题,不论计量经济学模型语言多么严谨、精确,也不可能做到对完整社会关系进行精确表述,这取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的非精确性与局部性,因为任何模型都不可能把整个社会复杂多面的关系全部纳入模型体系,无论从技术层面来说还是从方法论层面来说,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计量经济学的数理基础:非精确数量关系的度量

由于计量经济学以概率和统计作为其学科的数理基础,其结论是基于样本数据(总体样本的一部分)的推断做出的,而非真实的针对总体样本进行的精确运算,因而其结论并非是确定的、精确的。而计量经济学中以概率为基础的随机检验的不对称性与非精确性、概率约化(Probabilistic Reduction, PR)方法下统计推断的非确定性,都导致了计量经济学度量精确数量关系上的局限。

1以概率为基础的随机检验的不对称性与非精确性

由于观测值很少是现实经济中经济变量的真实值,因此随机模型的存在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说理论或模型是正确的时候,表示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是完全一致的。很多人都认为,即使我们认为理论或模型是正确的,两个世界也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如观测误差、非理),因此人们建立随机模型,来表示这种“一致”的随机性。如果认为观测值和真实值的误差是处于正态的随机分布,即这种“一致”本身就是模型的随机因素。但随机模型本身由于其概率基础的非精确性以及两类前提假定的不对称性,使其模型检验的逻辑基础受到质疑;同时其概率基础的随机性,也严重削弱了随机模型的可靠性与精确性。

首先,以概率为基础的随机检验的不对称性。计量经济学的证伪或检验需要逻辑依据,随机检验在逻辑上具有非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源于对标准逻辑的构建,即对于给定的一系列假定,我们能逻辑性地得出一系列结论:①如果所有的前提都为真(在某种意义上),那么所有的结论也都为真(同样的意义上),这是必然的。②如果任何一个结论是错误的(同样意义上的),那么给定系列的前提假设中至少一个是错误的——但我们不能确定哪一个是错误的(多于一个的时候),也不知道有多少个是错误的,因为可能所有的都是错误的。③如果存在任何一个错误的前提,我们不能排除结论中可能有正确的结论,这是必然的。④如果结论中有一个是正确的,给定系列假设中的任何一个都有可能是错的。这里我们可以说,如果正确运用逻辑,那么前提的正确性可以传递到结论上(假设到预测),而结论的正确性却不一定能传递到前提上,这里存在一个明显的不对称性。同样,对结论的证伪可以至少传递到前提上(一个),但对前提的证伪却不能传递到结论(除非结论与前提一样)。计量经济学的随机检验是建立在通过对结论(根据经济理论、数据建立的模型)的证伪进而证伪前提(经济理论假说)的逻辑基础上的,而逻辑不对称性则削弱了这一检验的逻辑基础。

其次,以概率为基础的随机检验的相对性与非精确性。这里用简单的线性模型来探讨随机模型检验的相对性与非精确性问题。假设线性的两个变量,C=a+bY的每个观测值允许有10%的误差,通过式(1)和式(2)两个观测值,可以通过方程确定a和b的值,即进而通过确定系数的方程与Y3来确定C3的值,得出C3的计算值和观测之间的误差为17%,超出通常10%的标准。

实际上C与Y的观测值可能与其真实值有10%的偏差,而对于第三个观测值C3,其计算值和观测值之间可能有大到17%的误差,而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能就此确定是非线性的。同时,未对线性假设进行确定并不必然表示对非线性假设的肯定,基于单一观测值的检验并不构成对假设的反驳,而0误差也不代表对线性关系的肯定。15%的误差可能不足以确定模型就是线性的,但也不足以说明模型是非线性的,因此我们称之为对线性假设的非肯定。要区别开对线性假设的非肯定并不代表对非线性假设的肯定。任何判定的标准都应基于对观测误差本质的了解以及对理论本身的了解。通过判断P值来判定,这要求首先观测值符合高斯正态分布步钟形曲线,如果我们假设观测均值是真实的,数据的分布是正态的,那么正态分布的观测值曲线可以用来计算P值,如5%,作为接受的标准。这样的一个缺点就是,很可能错误地接受了不适合的方程或模型。如果观测值的概率分布不是正态的,或如果每次观测到的值不是独立的,那么P值检验就难以进行。若实际的误差分布与假定有差异,则此方法带来的问题足以影响到计量经济学的精确性。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随机的是模型,而不是现实经济世界。任何随机模型的检验都是对这种假设的一致性的检验,即对理论本身的检验。只有人们认为模型绝对为真,任何违反一致性的变化完全都是由真实世界难以解释的变化引起的时候,人们可以选择相信现实世界是随机的,但这点显然是不成立的。而随机性把理论的真实性变得无可非议,认为理论是不可能出错的,这一先验观点严重损害计量经济学的经验基础。计量经济学随机模型这种把理论和模型假设看成是真实的,世界是随机的这种看法是不诚实的,也是随机模型局限性的一个体现。

2 概率约化方法下统计推断的非确定性

计量经济学概率约化方法(Probabilistic Reduction,PR)的出发点是,经验模型是实质性信息与统计信息的混合体,其主要目标是应用数据来了解观测对象。这两类信息最初被包含进两个不同的模型——理论模型和统计模型,前者是由理论变量构建的,其中一些变量可能是不可观测的;后者则是专门根据数据Z:=(Z1,Z2,…,Zt)潜在的可观测随机变量设定的,问题是找到将两者联系起来的方式,同时不违背实质性信息与统计信息任何一方的完整性。

根据概率约化方法,Z是随机过程{Zt,t∈T}的一个实现,根据Kolmogorov定理,随机过程的概率结构在某些温和规律性条件下,就联合分布D(Z1,Z2,…,Z

建立统计充分性的难度显示,对数据盲目的集合不大可能产生任何规律性;即便偶尔产生了,对一致性度量与外部有效性的探索也将会消除这种伪规律性。现实应用研究中的计量模型,其统计充分性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充分问题,原因并不取决于建模者,而是经验数据本身就难以完全符合强概率假定。现实中的数据很少能满足统计上要求的时间平稳性或不同数据生成过程的同质性,因此要建立完全的具有统计充分性的模型是几乎不可能的。这也是计量经济学数理基础本身所固有的一个局限。

四、计量经济学的建模过程:不平衡方法论基础的局限性

计量经济学基于经验数据模型符合科学研究的发现过程,是其优势所在,但同时,其建模过程的方法论基础并不平衡,表现为认识论基础上归纳内容重于演绎内容,逻辑学基础上对检验的重视超过发现,一般哲学基础上对“特殊”与“一般”的处理未达到平衡,而这些建模过程中的方法论基础不平衡导致了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局限性。

1 计量经济学建模过程中认识论基础的不平衡:归纳重于演绎

计量经济学的一个首要目标就是为经济学提供经验内容,可见经验归纳在计量经济学中独特的重要性;而计量经济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也无不体现了归纳法或经验检验在经济研究中的兴起与盛行[13]。虽然计量经济学不只包含归纳,从其建立模型过程看,除去其中经验检验部分则是明显的经验归纳,最初的模型设定与检验后的模型政策评价、预测等功用的实现均属于演绎内容。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计量经济学作为“为经济学提供经验基础”的学科,其模型方法不可避免地侧重经验归纳,而现实经济研究应用中,这种对经验归纳的侧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局限。

首先,对归纳赋予过多权重可能会导致模型方法的归纳内容缺乏正确前提,进而产生不可靠甚至错误模型结果。缺少足够演绎内容的模型设定,很可能是基于错误的经济理论或数理逻辑,模型设定不充分。那么这种情况下模型的检验结果就会很危险,会有较强的误导性,因为它可能直接导致完全错误甚至荒谬的结论,进而削弱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的意义,得出错误甚至荒谬的结论。模型设定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与前提,只有设定正确的模型才能通过正确的检验步骤得出正确的结论。

其次,对归纳给予过多权重可能会导致统计意义与经济意义的不平衡,使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倾向于追求统计分析上的完美性,进而趋向于形式主义,降低研究的质量,甚至产生方向性错误。应平衡计量经济学建模过程中归纳与演绎内容的权重,过于重视经验归纳内容,忽视演绎部分,很可能会导致对统计显著性的片面追求而忽略模型的经济意义,进而沦为缺乏经济意义的形式主义,产生“伪回归”谬误。而现实经济研究中也确实存在这种统计上显著、检验环节完美而经济意义上贫乏的研究结果。其中较为普遍的是根据研究目的进行模型设定,随意性较强,甚至有时不符合经济理论或经济惯例,与经验现实相冲突。有时为了突出待研究的关键变量,可能较为随意地增减其他变量以获得关键变量较高的统计显著性。这种模型设定是单纯地对经验归纳的偏重而忽略演绎内容在模型设定中的意义,致使研究缺乏经济理论基础,导致可能误导性的甚至是错误的结论。

总之,必须认识到,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中应将抽象演绎与经验归纳相结合。演绎内容决定了计量经济学的模型设定,为归纳内容设定了前提,决定了经验归纳的方向,它就像建筑物的地基一样限制并主导着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建筑——模型的经验归纳部分。不能片面地强调归纳或演绎的重要性,而应平衡两种方法在计量模型方法中的应用。

2 计量经济学建模过程中逻辑学基础的不平衡:检验重于发现

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并非是狭义的回归分析。广义的计量经济学具有多重科学、哲学和方法论基础,它形式上是统计学、经济理论与数学三者的结合,其目的是为经济研究提供经验基础。在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与估计两个环节,由于是以理论与数据相结合的关系论导向进行模型设定,而且严格遵循从一般模型到特殊模型的建模范式,很可能发现与原有的先验理论不同的,并通过严格系列检验的新经济关系,或是证伪已经存在的旧有经济关系,这是一个检验与发现综合运用的过程,它不仅是单纯的检验,还是对新事物探寻的过程。正如丁伯根对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辩护,“它从一定程度来说是检验与发现的结合”,但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计量经济学中的理论发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现”,而是估计、检验过程中对先验设定理论假说的完善,或者是对更为适合样本数据、对样本数据拟合更好的模型形式的探寻。

同时,也必须承认,计量经济学对检验的重视要远重于发现。Hendry曾指出,计量经济学的三大黄金定律就是“检验、检验再检验”。理论检验功能也是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传统功能,可见检验在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中的核心地位。对检验过于重视的同时也难以避免地忽略其另一面——发现,这也造成了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一定程度的局限。

首先,对检验赋予过多的权重,而忽略发现的重要性,很可能使计量模型分析沦为“统计的炼金术”或“经济学的鬼把戏”。计量经济学建模过程中对检验的重视程度远超发现,这一逻辑学基础的不平衡很可能导致建模者对检验技术的先进性与复杂性的片面重视,即过于偏重统计显著性而忽略对模型经济充分性的考察;同时,建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可能导致理论发现的“异常现象”,很可能在对检验的片面追求中被忽略掉。对于与先验观念相冲突的、导致统计充分性降低的、不符合检验标准的“异常现象”的出现,建模者很可能以其不符合检验标准为根据,在未考虑其可能的经济充分性的前提下,为突出某些变量的显著性而对变量进行随意删减,结果可能将模型从正确设定的方向引向歧途,错过最为重要的“理论发现”。模型的设定脱离了经验现实,进而使统计分析变成形式化的“统计的炼金术”。还有一种更危险的情况,就是根据根本就没有科学性的理论假说,而只是盲目地根据研究目的对变量回归关系进行检验。这种缺乏理论指导的计量分析早在20世纪40年代计量经济学著名的方法论争论——“没有理论的度量”中就已指出其谬误性。无论检验步骤、方法如何完善,没有正确的前提很可能造成“伪回归”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使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成为“经济学的鬼把戏”。

其次,即便是计量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检验,也不是毫无瑕疵的,计量经济学检验的逻辑不对称性严重损害了计量经济学检验的权威性与说服力。前文已经探讨过计量经济学以概率为基础的随机检验的非对称性,前提的正确性可以明确地传递到每一个结论,而对任一结论的证伪却只能模糊地传递到前提,即难以确定是哪一个或哪些前提是错误的。这种逻辑上的不对称性决定了逻辑在检验中的作用:①只通过检验从理论中推理出来的结论(可能很多都是正确的)不能检验理论本身。②不可能通过前提的真实性间接性地证实所有结论,当其中一个前提恰好是公认的陈述时(至少有一个,这样才能进行解释和预测),由于我们不能知道相对于经验事实来说什么时候这个公认的陈述是对的。③证明前提都是错误的并不能证明特定结论的正确性。由于结论正误和前提正误的不对称性是检验经济理论的最大障碍,对结论的证伪并不能证明理论本身有问题,如果在建模过程中添加了附加假设。由此可见,对随机模型本身的检验并不能检验理论假说的真伪。计量经济学中的检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无力的。

最后,计量经济学的检验是概率意义上的,是随机的、相对意义上的,难以获得绝对的、精确的结论,认识到这一点同样十分重要。计量模型的回归结果只是在给定的某一显著性水平上,给出是否可以接受待检验的假说;其接受与否是以显著性水平为评判标准的,如经常使用的10%,5%和1%显著性水平。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显著性水平是人为选取的,并非是计量经济学科学体系天然生成的。而且,即便通过显著性检验,也不能完全确保检验的假说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里还有一个10%,5%或1%“弃真”(错误地拒绝了原假设)的可能性,通过检验也是存在错误可能性的。也就是说,通过检验只是证明错误的概率偏低而已,而不能绝对地排除错误的可能性。因此,计量经济学以概率为基础的检验,其相对性和非确定性是与生俱来的,这也是计量经济学的局限性之一。

3 建模过程哲学基础的不平衡:“特殊”重于“一般”

不同于一般哲学中的一般与特殊,本文的一般与特殊指“一般模型”与“特殊模型”,两者的关系在计量分析的两个层面得到体现:一是始于“一般模型”的建模范式和始于“特殊模型”的建模范式,二是约化过程中“一般”与“特殊”模型的相互转化方面。

“一般模型”源于Hendry的“包含模型”[14],始于一般模型指从包含所有可能影响变量的一般模型开始的建模范式,在不丢失任何信息的前提下,通过约化过程将复杂的一般模型约化为便于统计分析的、简单的特殊模型。而始于“特殊模型”的建模范式则相反,从包含核心因素的特殊模型开始,通过检验揭示不足之处,再通过增加可能影响因素来完善模型的建模范式。由于模型是对经济现实的表述,理论上应只有一种正确的最终模型设定,但现实中由于经济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与模型推导过程中对统计充分性的片面追求,很可能使二者的最终模型设定相距较远。

因为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从特殊模型开始进行到路径的“中途”时,发现个别核心变

量已经满足了统计显著性检验的要求,而就此停下来将其作为最终模型。

计量经济学中的“特殊模型”与“一般模型”的转化,在时间序列数据建模过程中尤为突出。由于现代时间序列数据通常采用数据导向的建模方法,为保证其经济理论基础充分性对约化过程进行理论或结构约束,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将“一般模型”实施约束进而转化为“特殊模型”。再通过包容性检验来验证这一“特殊模型”的包容性,若无法通过包容性检验,则重新建立一个新的“一般模型”,再逐步约化生成新的“特殊模型”。伦敦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LSE)方法就是“一般”与“特殊”交替进行的过程。

然而现实中由于始于“特殊模型”的建模范式更有利于迎合研究目的,更容易通过统计方法上的“努力”突显出某个或某些待研究变量的统计显著性,而成为建模实践应用中一种通用的范式。现实约化过程中,常难以做到两者的转化,而采用单纯的删减变量方式,这都为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分析带来局限。

首先,现实中无法满足“一切条件不变”假定,进而造成始于“特殊模型”建模范式的经济基础的非充分性。由于现实经济错综复杂,各经济因素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若模型中包括的变量并非所有影响因素,而只是部分影响因素,并试图从这一局部来探寻整体,那么首先就要求模型包括的部分影响因素相互作用时,其他未被包括进来的因素满足“一切条件不变”假定,即经济现实满足其他变量不变的假定,但现实中其他影响因素一直是在起作用的,难以满足这一前提假定,这必然造成基于这一假定的模型估计的问题。如始于“特殊模型”建模范式下,对同一问题的研究常出现多种模型设定形式并得出多种不同结论,其主要原因就是始于“特殊模型”的建模范式的局部性与片面性。

其次,始于特殊建模范式混淆了协整方程与均衡方程。均衡方程描述经济体中所有经济变量之间长期的稳定关系,是一个整体概念,其所涉及的时间序列变量(如果样本数据是时间序列数据的话)是经济体中所有影响因素的,是完全的而不是仅仅给定的;协整方程表达的虽然也是长期均衡关系,但其描述的仅是协整方程中包含的变量关系,是局部概念,是不完整的,因而方程中的协整系数也不是变量之间关系的真实反映,因为它是不完全的回归系数。协整方程与均衡方程的关系实质上也是某种“一般”与“特殊”的问题,基于协整方程的模型也可以称之为“特殊模型”,而基于均衡方程的模型也可称之为“一般模型”,若非经过均衡方程约化得出的(根据建模目的随意设定的)协整方程,其与均衡方程是有较大偏差的,将这样的协整方程误认为均衡方程,并将其回归系数描述为潜在的真实经济关系,则是对经济现实的扭曲。

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应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对两者的不当认识与处理,会导致模型分析结论的不可靠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完全实用主义的“特殊”,即不对现实经济做全面的观测,仅根据研究目的设立“特殊模型”,一旦通过检验就到此为止;或仅仅不能通过检验时才逐个增加解释变量,只增加到通过检验为止。这样得到的模型并不具有统计与经济上的双重意义,也使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分析与科学方法相背离,并渐行渐远。

五、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功用:计量经济学局限性的外在体现

当前经济危机导致的对计量经济学的重新审视,其中最具争议的就是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功用。本质上来说,计量经济学模型功用的局限是计量经济学局限性的外在表现。作为一门可靠而非精确的科学,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这决定了计量经济学模型也非万能的,其在理论检验、变量预测和经济结构关系表述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

1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检验功用的局限

计量经济学通过对理论进行建模并通过检验模型来检验理论,模型设定是检验理论的关键。因为不论建立随机模型还是非随机模型,模型都要比待检验的理论本身更为具体。为了经验检验的足够确切(现实),总是需要对模型添加进去进一步的假设,以使其适用于特定的经济事件和数学方程[15]。如回归方程应该是线性的还是二次型,观测值中可能包含的随机误差成分,方程中可允许的误差是多少,结论的经济意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为模型设定假设条件。

计量经济学的模型是由两部分构成:理论本身和为设定解释理论的方程而附加的假设[16]:①构成理论本身的一系列的行为假设,C=F(Y)。②关于上述理论表述关系的简化的行为假设: C=a+bY,其中a为正,b介于0和1之间。模型是两个系列假设的统一,经济研究是假定这两部分假设都是为真的,并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应用来推导出第二个假设方程的系数。那么这里就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反驳一个根据理论建立的模型是否就能反驳该理论?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在计量经济学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建模者人为地添加了很多约束假设,这些假设与理论内涵(implication)共同构成了模型的内涵。对基于理论建立的模型的反驳,相当于对理论以及附加假设的并集进行反驳,并不能直接得出对理论的反驳,也不能证实理论为错。除非能够保证建模过程中附加的假设是绝对正确的,才能保证:反驳模型=反驳理论,但现实中有时甚至难以保证附加假设的正确性,致使这一条件很难得到满足。因此,试图通过反驳一个根据理论建立的模型来反驳理论是徒劳的。

博兰认为在对理论建立模型的同时,也建立一个与此模型完全相反的反模型,对两个模型进行检验,如果反模型不符合现实,证伪,则模型是正确的,即附加假设是正确的。

第二,检验根据一系列理论建立起来的模型是否就能检验理论?答案也是否定的,这里存在一个逻辑上的不一致性。模型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理论假设的统一,这意味着逻辑上的不对称性,即一旦理论的预测被证伪,我们不知道究竟是理论本身的基本假设出现问题,即第一部分,还是附加假设出现问题,即第二部分。这挑战了建立模型就是为了检验理论的观点。如果想通过模型的经验检验证明理论是错误的,那么就要证明该理论的所有可能模型都是错误的,这和波普所说的需要“证实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17]很类似,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由于对理论建模有无数种方式,排除误差的可能性,只有每个理论建立的模型预测都导致至少一个错误结论的时候,才能证明理论本身至少一个基本假设是错误的。但由于每个特定模型都有特定的附加假设,只有通过证明所有这些附加假设都是正确的,排除第二部分是错误的可能性,才能得出第一部分,也就是理论的基本假设是错误的,但这在现实中是难以做到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通过对理论建立模型,进而对模型经验检验来对理论进行证伪是很困难的。

2 计量经济学模型变量预测功用的局限

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缘起自宏观经济的短期预测,在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也不乏成功预测的例子。预测成为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一个主要功用,也是判定模型的一个重要标准。但随着经济现实的复杂化,计量经济学预测的精确性受到严重质疑,显示出其模型预测功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

首先,从其学科方法论基础上来看,计量经济学学科并非如劳森所说的寻找覆盖法则(事物之间恒定联系的规律性)的科学。计量经济学也难以达到卡特赖特所期望的构建封闭系统进而测度精确覆盖性法则的层次。而成功预测的前提与基础就是对“覆盖性的法则”的探寻,即对潜在的社会—经济结构、选择结构以及因果机制的精确法则机制的探索。计量经济学只是对经济现实中潜在的、不明显的规律的可能表达,而且即便是“不明显的规律”,也是基于样本的。预测是对于样本外的、尚未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这种基于样本内知识进行的样本外预测,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同时伴随着经济现实的复杂、多变以及很多不可知因素,预测的非精确性难以避免。

其次,从学科性质上来看,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也不是探寻因果机制的精确科学方法。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统计学与经济学的结合,其对因果机制的探寻在其模型方法中是以概率或分布函数体现出来的。概率分布假定是统计分析的前提与基础,然而现实经济数据很难严格服从正态分布,因而基于正态分布假定估计出的结构关系并不是全然精确的。同时计量经济学可控实验的缺失,更加剧这种不可靠性。建立在不可靠因果机制基础上的变量关系,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预测结论的准确性。

最后,从现实经验数据的非稳定性与数据生成过程的非同质性上来看,一方面,经验数据难以满足统计分析的前提假定要求,进而损害其统计充分性;另一方面,结构参数的不稳定性又进一步加剧了预测的不精确性。正是基于这一点,任何经济数学模型,包括计量经济学中用于短期预测的VAR类模型,

西姆斯(A·Sims, 1980),认为为使结构方程可以识别而施加的约束是不可信的,而VAR模型可避免结构约束问题,进而提高预测的准确度。VAR模型试图通过实际经济数据而非经济理论来确定经济系统的动态结构,建模时无需提出先验理论假设,或者说它不排除任何假设,而是通过时间序列提供的信息将这些假设区分出来。VAR模型每个方程的左边是内生变量,右边是自身的滞后和其他内生变量的滞后。对于这类预测问题,都是无能为力的。这也充分说明了计量经济学模型在预测上的局限性。那么计量经济学中用于预测的VAR类

如常用的VAR模型的变形,结构VAR(SVAR),协整VAR(CVAR)等等。模型能否进行精确的宏观经济预测?从2008年金融危机对于学术界的突发性来看,答案可能是否定的。VAR 类模型是数据导向性较强、经济理论导向性相对较弱的建模范式,从其模型设定层面来看,该类模型较为适用于自由经济体系。但经济现实中由于各经济体政府干预程度不同,致使模型的“外生约束”因国家、政体和时期的不同而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导致VAR类模型的适用程度各异。同时,VAR类模型的线性假定前提也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其预测的精确性,因为随着时间序列时期的增加,线性假定所决定的VAR类模型走向与经济现实发展趋势的偏差会逐渐增大。这都局限了VAR类模型的预测功用。

3 计量经济学模型经济结构表述功用的局限

传统计量经济学观是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其方法论基础的,认为经济理论是先验的真实,而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作用就是为先验理论决定的模型结构参数估值,

这个观点是斯潘诺斯对传统(先验的)计量经济学观点的解释,后来也用来解释早期计量经济学中的经典方法论争论,第一次是凯恩斯(1939,1940)与丁伯根(1940)之争,第二次是库普曼斯(1947,1949)与Vining(1949a,1949b)之争。这也是计量经济学结构表述功用的体现。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结构表述则侧重于计量经济学的结构观,并以此为基础来看待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作用与局限,本文这里主要探讨的是后者。

计量经济学的结构观是结构经验主义在计量经济学中的体现,源起自Fraassen的结构方法,结构经验主义认为科学描述的是结构而非其领域的内容。计量经济学语境下,结构是“对经济机制进行直接特征描述的不变特征集”[18],而这种不变特征是由参数表述的。经验模型中,结构观用于表述经济“框架”下的一种恒久性观点。要求在样本信息集扩大、时期延展、政策体系变更以及新信息源增加的情况下,结构参数都保持稳定不变。因此,结构的理念是就稳定性与不变性来理解的,在这一结构观下,计量经济学的经济结构表述局限就较为明显。

首先,经验观测数据难以满足结构模型所界定的结构参数的时间稳定性(样本时期延长)、体系稳定性(经济体系变更)以及样本稳定性(样本信息集扩充)。对于时间稳定性与体系稳定性问题,界内的探讨已经较为成熟,早在1939年凯恩斯就提出了计量经济学模型结构参数的非稳定性问题,这也正是“卢卡斯批判”所揭示的思想。对于样本稳定性问题,这里要说明的是,若要在样本信息集变更的情况下保证参数的稳定性,则对观测数据具有较高的要求,即样本数据要满足数据生成过程的同质性,因为统计分析是基于“平均”理念的。由于现实经验数据很难保证观测数据生成过程的同质,因此,对于结构参数保持不变的三个前提条件,现实应用研究中都难以得到满足。

其次,计量经济学的经验模型难以保证与现实世界的一致性,因而很难对经济结构进行准确的表述。计量经济学建模过程中,从理论模型(可能机制)到可估计的经验模型的转化过程也是非正式的。计量经济学经验模型假定数据必须是由某些基本的概率分布所产生的,这样才能对数据生成过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在模型中用数据来对现实进行表述。上文已指出,现实中的经验数据很难完全满足模型所假定的概率分布条件,这样就难以避免其所带来的经验模型统计分析充分性上的局限,进而造成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估计结果与经济现实的差距。

最后,计量经济学模型难以对DGP 过程进行结构性的表述。约化理论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同样面临着真实数据生成过程的不可知性问题。更进一步,约化理论本身也很难解释清楚经验模型如何在具体层面影射可观测到部分的数据生成过程,而转化、边缘化和因式分解后得到经验模型的过程也忽略掉了一些变量,难以表述完整、可观测部分的数据生成过程,发生了进一步的数据损失。另一方面,从认识论上来说,DGP过程本身就是不可知的,其复杂性与不可知性使计量经济学经验模型对真实、完整的数据生成过程的表述成为不可能,而仅能对DGP中可观测、可度量部分进行局部表述,也就是局部DGP(LDGP)。可见,计量经济学的结构表述难以达到精确、完全的层次,其经验模型对经济结构的表述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就是类似,这也是计量经济学模型难以避免的内在局限性。

六、结论与未来研究空间展望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相对的科学,其概率统计学科基础以及其表述语言、模型方法论基础决定了其优势所在也是其局限所在:

①计量经济学经验实证模型语言经济学表述的非充分性,体现在其对价值判断理念计量化及其对自然语言取代问题方面。

②计量经济学度量精确数量关系的局限性,体现在计量经济学基于概率的随机检验的不对称性与非确定性,概率约化方法中推断的非确定性以及建立统计充分性的难度层面。

③模型过程方法论基础不平衡的局限,体现为其对归纳与演绎、检验与发现、“特殊”与“一般”三个关系处理的不平衡。

④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检验、变量预测和结构关系描述功能上的局限,其实质是计量经济学的非精确性、科学的相对性的外在表现。

本文对计量经济学局限性的思考是计量经济学学科性质基础研究的一部分,关于计量经济学的基础研究涉及到其理论基础、学科基础和方法论基础等,未来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应进一步延展与纵深:

第一,现代计量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层面。纵观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每次理论与方法的范式革命都源起于其对当时经济危机处理的无力,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引发的计量经济学反思。鉴于当前的经济危机仍在进行中,学术界关于现代计量经济学的争论仍在继续,也就意味着未来一个阶段计量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可能处于范式变革阶段,如何获得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实质性进步是个重要课题。

第二,计量经济学方法论基础研究层面。计量经济学以科学化经济研究为目标,其每一阶段的发展都体现了科学哲学界定的科学标准,现代科学哲学的多样化发展、科学标准的多元化表现,也必然会为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走向提供多维空间。

第三,关于计量经济学自身研究方法体系方面。计量经济学目前的研究方法体系庞杂,以教科书研究范式为主其他各种方法体系为辅,各有优势与弊端。如何综合当前计量经济学方法体系中的各个派系,发展出一个科学、系统,能最大程度发挥计量经济学科学性的研究范式是未来的研究目标。

第四,关于计量经济学概率统计基础的研究。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体系以概率统计为其数理基础,如何正确、合宜地应用统计与概率方法,最大限度提高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科学性与精确性,是计量经济学与数学两个领域应共同探讨的问题。

第五,关于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学基础方面的研究。由于现代经济学统一理论体系缺位,很难为现代计量经济学提供一个一致的、系统的经济学基础。当前计量经济学的建模范式虽几经转换却仍处于探寻阶段,加之计量经济学本身的非精确性与局限性,必然导致当前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为计量经济学建立一致的、系统的经济学理论框架,不仅仅是计量经济学理论界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经济学理论界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Keynes, J MProfessor Tinbergen’s Method\[J]The Economic Journal, 1939,49(4):558-568

[2] Lawson, TThe Current Economic Crisis: Its Nature and the Course of Academic Economics \[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9,33(4):759-777

[3] Juselius,KTime to Reject the Privileging of Economic Theory over Empirical Evidence? A Reply to Lawson\[R]Working Papers 09-16,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Economics Department,2009

[4] Colander,DThe Economics Profession,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Method\[R]Middlebury College Working Paper Series 1038, Middlebury Colleg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2010

[5] Kevin,DHCausal Structure and Hierarchies of Model\[R]Working Papers 11-01, Duk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conomics,2011

[6] Hendry, DFEconometrics: Alchemy or Science?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387-406

[7]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若干问题\[J] 经济学动态,2007,(10):22-30

[8] 洪永淼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J] 经济研究,2007,(5):139-153

[9] Roger,ENew Directions in Economic Methodology \[M]Routledge:Backhouse,199486-90

[10] Robert,DA Catechism: Mathematics in Social Science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4,36(4):374-377

[11] Spanos,AStatistical Foundations of Fconometric Modell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660

[12] Spanos, ARevisiting Data Mining:Hunting with or without a License\[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Methodology, 2000,(7):231-264

[13] 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2010,(2):69-83

[14] Hendry, D F Dynamic Econometrics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239-295

[15] Mayo, D GNovel Evidence and Severe Tests\[J]Philosophy of Science, 1991,58(4):523-552

[16] Boland, LModel Specifications and Stochasticism in Economic Methodology\[J]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7,45(2):182-189

经济性研究范文第3篇

近年来,有关回族女性经济的研究业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马小华、马燕等学者以市场经济运行为背景,探讨了回族女性参与生产劳动的相关问题。马小华利用田野工作中取得的访谈资料,分析了甘肃省农村回族女性外出打工的现象,尝试以社会转型为背景,通过对乡村回族妇女外出打工现象的个案解析,勾画出在现代化进程急剧冲击下,回族乡村社会是如何通过调节自身运行机制来应对外界的冲击对自身运行造成的影响。②

马燕从人力资源发展的角度着手,论证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妇女越来越成为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开发西部农村回族妇女人力资源,对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论者进一步认为,清真女学的兴起,为农村回族妇女的再教育、再就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成为回族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③有的学者从两性关系的问题入手,探讨了回族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对回族家庭两性关系的影响。例如,秦均平运用量化研究的方法手段,研究了回族两性的家庭经济地位的相关问题。他认为,家庭经济对回族两性地位的影响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性。论者从经济收入、家庭经济管理和消费决策三个方面描述了回族两性地位,阐明回族女性的经济地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两性的家庭经济地位的主导已经是两性平权型,女性家庭经济地位的提高,更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④有的学者关注的问题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回族女性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江晓红通过对经济变迁过程中部分回族妇女参与社会经济的调查后认为,回族女性在经济变迁进程中,她们的视野、思想观念、精神面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仅在家庭生活,而且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都展现出她们独特的文化魅力。作者试图证明,回族女性经济发展变迁是回族社会适应周围环境及社会发展的结果。⑤

整体而言,对回族女性经济的研究不仅数量偏少,其研究的理论路径也显得比较单一。虽然诸多研究的课题属于经济人类学的研究范畴,但是真正充分运用经济人类学理论以及民族心理学理论对回族女性现实经济生活加以分析研究的成果却寥寥无几,而且在研究过程中没有对回族女性的给予充分的重视,忽视了宗教对回族女性参与经济活动的影响。笔者认为,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以货币作为一条线索或突破口,通过货币的流转来选择一条适当的研究视野,进而重新审视当前回族女性的经济生活及其背后的人类社会关系和她们在各种经济活动中的心理特征。运用经济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民族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透过经济活动的诸多现象来考察今天社会中回族女性的发展与变迁问题。

在经济生活中,货币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实际上是取决于货币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即人类。大体而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会以以下的几种方式来使用货币:其一,为购买他人之物或劳务而使用货币进行支付,即作为买卖或服务关系的对价。其二,作为价值储藏而向特定金融机构进行储蓄或将暂时闲置的资金存入银行账户,以备不时之需。其三,将货币作为资金而向他人经营的事业(尤其是公司)进行投资。其四,将自己拥有的货币向他人为有偿的借贷或无偿的出借。其五,出于特定目的而将货币作为通用财产赠与他人(个人或组织),此种情形在民间十分常见。

现实生活中的人无法做到离群索居,人必须不断地与他人进行物质交换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而货币则充当了这种交换的媒介。此时的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它帮助人们完成交换,进而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复杂的社会关系继而发展出盘根错节的网状社会结构;同时,它作为价值符号,还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给这些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价值注解,透过货币的使用目的和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探究使用货币的人的消费文化、价值判断、价值归属和消费心理,从而加深对人类本身的认识和理解。

经济性研究范文第4篇

本文研究经济法的模糊性,试图解释经济法争论多、分歧大、观点不能统一的现象,目的在于澄清思路,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使学术界对研究对象的特性有更深入的认识,以利经济法研究的发展。

一、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模糊性

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模糊性,是指它具有不确定性。调整对象的不确定性并不是说经济法没有调整对象,而是指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不是恒定不变的,不能确定为某一类固定的社会关系。它不是一种静态的经济关系,而是处于动态的经济关系,并不时刻在某一处社会关系中存在,而是经常发生变化,因为国家不必也不应时刻对某种经济关系进行干预。

经济法学界虽然争论较多,但以下则是共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当市场“失灵”的时候,才发挥“国家之手”的作用,由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 ,作第二次调整,以弥补市场固有的缺陷和不足,经济法正是“确认和规范国家干预经济之法-这就是经济法的本质”。①那么,国家不是固定在某处对某种社会经济关系进行持久干预或管制,它必须以市场“失灵”、社会需要为前提,对社会经济关系全面恒久的管制仅仅是完全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所以,经济法概念、调整对象既应反映“干预”这一确定的本质,又要体现预关系的不确定性。笔者赞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观点。它既准确地把握了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不确定性这一模糊特质,也反映了市场体制对国家干预的限制,对国家干预的“度”作了量的规定??只有需要才能干预,彻底抛弃了计划体制下那种不加限制的国家管制。实际上持该观点的学者已明显意识到了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模糊性:“需要由国家干预的”是“一个模糊的字眼”,“经济法不是调整所有的经济关系,而仅仅是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那些经济关系”,“国家需要干预的经济关系的范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使用上述那个不确定的字眼,正好是为了使经济法能够适应可能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的需要”②。例如,市场是通过价格来配置资源的,定价权是市场主体一项重要权利,国家一般不得干预,而只有当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无法控制时,才会引起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才会出现价格管制。国家不会也不应时刻在价格领域发生作用。另外还有学者提出,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具有立体化和多元化的特点。③亦说明经济法调整对象具有模糊性,不像民法调整的平等关系、行政法调整的行政关系那么单一、稳定。

“需要国家干预说”肯定了调整对象的模糊特质。而反对它的学者恰恰没有意识到这种模糊性,认为概念应有确定的外延和内涵,定义应尽可能准确地加以表述。④概念当然应当追求精确性,但模糊性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不能认识到这一特性,就达不到精确性。批评者没有根本理解这一学说,所以这一批评是无力的,反而肯定了这种学说。实际上批评者也使用了“尽可能”这种模糊概念。

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不确定性,模糊了研究者的视界,使其很难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所研究的对象,往往抓住国家干预过或正在干预的某一方面的经济关系或某种经济关系的某一侧面,作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经济管理关系;⑤有的学者认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种组织为基本参与者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内的经营协调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⑥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干预经济所产生的社会关系。⑦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是企业法(如日本学者希伯宽一);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是社会法(如德国学者托尼斯杨);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是公法和私法的交错(如日本学者高田植一)。之所以有众多观点、学说,是因为各观点、学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确定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不确定性,造成了经济法基础理论各论并存的局面,各研究者对调整对象的把握不同,使其观点也不同,各执己见,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能完全说服对方。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不确定性还指不同历史时期,它也会发生变化。“应当看到,不同时期的不同国家的经济法和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法,由于社会情况不同,和国家的政策目标的不同,其调整对象也是不同的。”⑧

调整对象的模糊性应使我们认识到以调整对象构建经济法体系是不可能的,目前各版本经济法学教材编写体系的混乱证明了这一点。单纯以调整对象来确立经济法作为部门法的地位是十分困难的。学术界应当放弃对经济法调整对象作恒定描述的努力,不应企图寻找一种特定的、静态的经济关系作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传统理论的驱使,已使学术界在此方面作了无休止的争论和探索,耗费了不少代价。事实证明这种企图以直捷的传统研究方法,以最少的研究成本建立和完善一个经济法这样的新的学科是失败的。

二、经济法与相邻部门法界限的模糊性

现代社会有私法公法化、公法私法化倾向,二者相互融合渗透、界限的模糊化,为经济法成为一个交叉性的独立法律部门创造了条件。

经济法与相邻部门法界限的模糊性是指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关系的交叉性,是指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不能完全截然分开,三个法律部门边缘相互重叠、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界限模糊。对于这一点,学术界已有认识,如有学者认为“非但社会关系、社会现象呈现出交叉、交融的走势,而且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也同样面临着相互交融、学科界限模糊化的挑战”,“法律部门划分或者学科划分追求的严格界限原则,必然陷入尴尬之境”,该学者提出了“法律部门之间的界限适当模糊化原则”⑨ 正是由于平等性质民事关系与非平等性管理关系交叉、融合,才产生了经济法这一调整对象发生模糊的特殊法律部门。

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界限的交叉性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调整对象相互交融、重叠;也表现在形式上:单个法律中往往蕴含三种法律规范。前者表现为三个法律部门往往同时作用(调整)于某一类具体的经济关系;后者则大量反映在现有客观存在的法律文件中去,往往一个法律文件包含了不同性质的法律规范,以致我们很难将其整体纳入哪一个部门法中去,而传统理论则无视经济法律规范、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规范交叉融合于一个法律文件的现象,将这类法律文件机械对应于特定法律部门。这正是高等院校经济法教材编写体例混乱、法律的部门归属不统一现象的产生原因。例如:过去不少学者把《经济合同法》纳入经济法范畴,主要理由就是因为其中有国家管理合同的内容,属于经济法律规范。

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界限的模糊性尤其表现在企业法上。不少学者将企业法作为构成经济法体系的重要板块。而有的学者坚决反对:认为企业法属于商法范畴,并以此作为根本持上述观点学者的经济法理论体系的理由。其实,由于我国经济的公有制性质,国有企业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国有企业法律制度主要体现国家的管理意志;国有控股公司是最主要的公司形态,毫无疑问,《公司法》这部企业法体系的核心法中充斥了大量国家意志;另外,《公司法》中还有大量国家为了保护社会小股东利益而设定的限制股票买卖的强制性规范。因此,很难说我国企业法律制度完全是属于私法范畴的商法。即使在美国这样崇尚自由、尊重私权的国家,民商法也逐渐融入了国家干预的内容。美国29个州公司法的变革就明显代表了这一私法公法化的潮流,如1989年宾夕法尼亚州,为了抗御“恶意收购”,通过了修改公司法议案,增加了4条新条款。⑩增加的新条款强调了公司“利益相关者”(包括劳动者、债权人等,并非仅仅是股东)的利益,赋予了公司经理对“利益相关者”负责的权利,突破了传统上只保护所有人(股东)的私有制逻辑,体现了国家对公众利益的保护。此后至1996年,先后有28个州亦采取了与宾夕法尼亚州的做法,修改了公司法。这种变革反映了现代社会私法公法相互交融、法律部门相互交叉的倾向,法律调整方法的手段单一化、法律部门界限的完全割裂化传统彻底被打破。在我国企业法体系中,国有企业法律制度、私营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规范共生现象非常明显,很难将其整体划入某一个法律部门,其法律部门归属性模糊。至多只能说有关国有企业制度主要反映了国家意志,主要属于经济法范畴;而私营、合伙企业法律制度主要属于“意思自治”的商法范畴;而公司法律制度中,因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深刻变化以及我国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国家干预原则的法律法规对我国股份制企业的发育与培植、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关键作用,公司法律制度的公法性质更明显,主要属于经济法范畴,这可能是不同于西方国家公司法的私法传统的中国特色。

经济法界限的模糊性,除此以外还造成学术界其他方面的混乱和不统一,对此学术界已有所认识,本文不再阐述。

三、经济法既定主体身份的模糊性

经济法既定主体身份的模糊性是指国家作为经济法的既定管理主体在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中所具身份具有重叠性。国家在干预经济时,兼具公共(行政)管理者⑾与国家所有者的两种身份,既要行使公共(行政)管理职能,又要行使国有资产的经营职能(保障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两种身份、两种职能共同作用,相互重叠。研究者对其叠幻影像捉摸不定,分析模糊,这正是学术界对经济法体系的划分如企业法属于商法还是经济法争论不休的根本原因。

学术界在阐述经济法的产生与形成时总是以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一线索,逻辑推出干预经济之经济法在我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必要。过分强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与我国经济法的逻辑联系,而忽略二者的区别。当然也有少数学者对二者的区别予以关注,有人认为“我国的国家干预与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国家干预出现的背景不同”,“我国的国家干预,产生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之时,其特点是从漫无边际的管理过渡到只确认适度的干预的地位,从将企业作为任意摆布的客体到将企业视为主体为前提条件”⑿有人认为:“如果说,西方国家的经济法是以其干预为特征;那么,中国经济法则应以其‘创设性’为本质。”⒀但以上观点都只看到了二者形式上的区别。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与我国经济法的根本区别,实际上很明显,就是二者制度基础上的差别,它必然反映到经济法上,作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有关法律调整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作用,无疑高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的民事主体制度-个体经营、合伙和成员为自然人的公司制度之上”。⒁国家既要代表社会作为公共管理者,从外部对市场作必要的干预;又要以所有者身份,行使国家所有权,参与到市场经济中去,很难说二者孰重孰轻。学术界一贯只强调前者是经济法的核心及本质,而忽视作为公有制国家的经济法亦必然反映后者这一本质属性。但在给经济法定义时,不少学者却同时使用了干预、管理和协调、参与等并不兼容、对立性的概念,实际上不自觉地隐含了国家双重职能与双重身份,国家作为所有者的身份在支配研究者的潜意识。

国有经济在我国占主导地位,国有企业搞活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国有企业不能搞活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经济学、经济法学需要致力解决的根本性难题。八十年代我国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后来又制定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试图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办法,激活国有企业。现在看来,效果并不明显,没有实质性进展,实际上已成为经济法学界一出大大的败笔。我们并未真正明白两权能否分开?分开的前提是什么?我们要分开的又是什么?

从民法的所有权理论看,所有权与经营权并不能完全真正分开,这和公司法中股东的股权与经理人员的经营管理权是根本不同的,有不少文章将前者等同于后者。所有权是一种绝对权、对世权,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程度完全取决于所有者的主观意志,国家(政府)作为所有者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国有财产、国有企业过问、处置,这是所有者最根本的权利,不能称之为干预,是非所有者不可抗拒和无法限制的。只要不改变企业的国有性质,所谓的两权分离是不可能真正分开的,体制改革一直强调的“减少政府干预”、“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实际上是要将所有权与行政管理权分开。长期以来,我国理论与实践忽视国家所有权与行政权相互交叠的现象,不注意区分两种职能,两种职能都由相同的政府机关承担。所有权这样一种经济职权往往变成为政府的行政职能,无法按市场价值规律来发挥作用,无法产生效益;而行政权由往往借助这种错误的机制,以所有权的形式出现,使得企业对政府部门借管理、监督之名而为的各种寻租行为无法抗拒。企业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人,仅仅是政府的附庸。

笔者认为,忽视国家在经济体制中兼具有所有者与行政管理者的双重身份,所有权同行政权一样,亦由行政机关来行使,而不将二者加以区分,是我国国有企业不能搞活的根本原因。可喜的是,我国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开始了政府公司化的改革,将原来主要行使所有权职能的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改组为行业性公司或行业性协会,使国家所有权能够按照经济方法去运行,恢复它作为一种经济权利的本色;将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国家对企业的所有权转换成股权。

综上所述,在现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更多地是以所有者的身份出现的,是在履行所有者的职能,是从市场内部对国有企业、国有财产进行经营、管理,所产生的是一种经营管理关系而非公共(行政)管理联系,这是公有制国家所特有的。就如同一个企业主对其所有的企业经营管理时,必须为他的员工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公有制国家对国有企业、国有财产也要作相应的制度安排,当然到了国家,它们就上升为法律、法规。它是有关国家以所有者身份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规章制度,所以有的学者把企业法干脆称之为企业经营法(在当时,国有企业法几乎等同于企业法,非国有企业的地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是不无道理的。由于所有权终究是一种私权,国有企业法必然会含有大量的私法规范,所以不少学者指出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有公法私法化倾向。因此,根据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双重身份、两种作用方式,我国经济法应分为两大序列。第一序列是国家以公共管理者身份对市场进行干预的法律,姑且称之为管理法;第二序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对国家资产、国有企业营运的法律,可称为经营法。我国著名法学家漆多俊先生将第二序列称为国家投资经营法,科学地将国有企业的管理、国有资产的营运纳入一个系统中,克服了过去“企业法”称谓的局限,与完全属于民商法领域的私营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割裂开来,完美地解决了企业法的法部门归属问题的争执。国家投资经营法应是我国经济法体系的核心,这是由于经济的公有制性质决定的。

公有制国家在经济体制中身份的模糊性,是绝对的,不可能完全明晰。因为国家的所有权职能是其永久性基本职能。有的人设想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设于人大,试图达到行政权与所有权彻底分开的目的。但是,我国是议行合一的国家,政府的所有权职能始终是存在的,所有权和行政权总是有重叠在一起、产生模糊影像的机制,我们只能尽力区分它们,使其相对清晰。经济法学应当对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身份的重叠性(模糊性)给与充分关注,着力研究所有权与行政权的相对分开,根本解决长期困扰改革的政企不分问题,这种探索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要比经济法学的其他问题大得多。

四、 经济法调整方法的模糊性

经济法调整方法的模糊性是指经济法调整方法具有非单一性、多元化的特点,即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而不像民法的平等协商方法和行政法的隶属强制方法那么单一、确定,易于研究者把握并便于作系统深入的分析。经济法的调整方法与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是两个并不重合的概念,但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决定着经济法的调整方法,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为了行文的方便,本文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两个概念。本节如使用“国家干预经济方法的模糊性”这一标题可能更准确。

一般认为,可以以法律调整对象或法律调整方法为标准来划分法律部门,构建法律体系。所以,研究国家干预经济方法的多样性,相对确定干预方法的不同种类对经济法基本理论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国家干预经济方法的模糊性亦导致了学术界多种不同观点的形成。划分国家干预经济方法的种类有一分法、二分法和三分法等不同的流派。一分法如苏联的N.E.克拉西克认为“经济法只有一种而不是几种法律调整方法”,“它是一种发挥计划-组织作用的方法”。而我国持一分法观点的学者认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就是利用强制方法,用禁止或制裁的手段达到规范经济秩序的目的。二分法如日本学者江上勋将经济法调整方法分成由国家使用权力进行调整的方法和非权力进行调整的方法;国内不少学者认为国家干预分为刚性的强制与软性的协调。三分法如苏联的B.B拉普捷夫认为:“经济法采用各种不同的调整方法:隶属方法、协商方法、建议方法”;我国的漆多俊教授则认为国家干预经济有三种方法:强制、参与和促导,并在此基础上合乎逻辑地推导出经济法体系的基本构成是市场规制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宏观调控法。⒂该观点科学客观且简单明了地反映了国家作用于市场的三种应然状态,它与本文将经经济法分为两大序列的做法并不矛盾。仅仅将第一序列的管理法再分为与强制、促导手段对应的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就可以使两种观点完全吻合。漆多俊教授创造性地发现国家干预市场有强制、参与和促导三种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令人信服地推导出经济法体系由市场规制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宏观调控法三个部分组成,笔者认为,漆多俊教授的三分法概念清晰、推理逻辑性强、体系严密完整,极具说服力,读来使人产生理论上的愉悦感,如果要评选二十世纪中国经济法学界最杰出、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当首推漆多俊教授的三分法。事实上,自从1999年教育部进行专业调整、确定法学本科只设一个专业以来,法学本科教学确定了14门主干课程,商法从经济法中独立出来以后,其他各大经济法学派正自觉不自觉地逐步接受、采纳漆教授的观点,向三分法靠拢。

除了一分法、二分法、三分法外,学术界还有人认为,国家干预经济是多种方法的运用。

以上所述模糊性都是一种客观性。除此以外,学术界还存在一种主观模糊性,这就是在经济法基本理论的探讨中,很多文章基本概念不清、关键词含义模糊、术语运用不规范,不同学者的不同文章对相同概念、词汇、有不同的理解和识别,这也是引起观点混乱、争论不休现象的原因之一。过去理论界称“法学幼稚”,恐怕主要就是指类似经济法学这种思辨不精确、过于模糊,逻辑规则混乱的现象。这一现象应当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①王保树:《经济体制转变中的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转变》,《法律科学》1997年第6期。

②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2页。

③参见李金泽、丁作提:《经济法定位理念的批判与超越》,《法商研究》1996年第5期。

④参见张传兵等:《中国经济法学新诸论》,《法学评论》1995年第4期。

⑤参见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⑥潘静成、刘文华主编:《中国经济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⑦刘国欢:《经济法调整对象理论的回顾、评析与展望》,《法律科学》1996年第1期。

⑧同上

⑨李金泽、丁作提:《经济法定位理念的批判与超越》,《法商研究》1996年第5期。

⑩参见崔之元:《美国29个州公司法变革的理论背景》,《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

⑾这是西方学者的习惯用法,我国一般称为行政管理者;笔者认为前者更准确、直观,下文中出现的该两个名词在本文是同一含义。

⑿王保树:《经济体制转变中的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转变》,《法律科学》1997年第6期。

⒀董娟:《市场经济下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理论与现代化》1995年第10期。

经济性研究范文第5篇

研究性教学既是一种思想观念,同时也是有别于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落实西方经济学研究性教学,合理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体系,是提升西方经济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教学改革

西方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抽象概括和总结,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及应用性,已经成为我国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基础性必修课程以及部分高校拓展学生知识面开设的通识课。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日渐成熟与完善的时代背景下,系统讲授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知识,训练学生树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培养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创新性专业人才任务紧迫。然而,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覆盖面广、知识点多、理论抽象,讲授时涉及抽象理论讲解、数理模型论证及图形分析与案例探讨,学生在学习、理解和应用上存在一定困难,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授课效果不佳。因此,对传统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反思和探索,以研究性教学指导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创新,以满足时展对培养经济类创新性专业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1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200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提出“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标志着研究性教学成为国家本科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所谓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研究性教学既是一种思想观念,同时也是有别于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教师的指导和组织,又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其核心宗旨是通过研究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以致用去决实际问题。研究性教学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参与而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发挥在课堂组织、任务设定、内容设计等教学环节上的引导作用,除了讲授书本知识之外,通过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在课堂营造自由的共同讨论氛围,训练学生的研究方法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组织上可以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书本知识学习与经验知识学习相结合等组织形式。总之,研究性教学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在讲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共同提升。

2西方经济学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2.1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西方经济学理论是对市场运行规律的高度抽象,专有名词多、内容覆盖广、理论枯燥抽象,而且多数经济理论内容需要运用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数学知识,通过严格假设构建模型进行论证和表达,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强调对经济理论的介绍和讲解,对于枯燥的经济理论学生理解吃力,必然导致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而研究型教学强调学生课堂参与性,通过对身边经济现象的观察、研讨、总结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2研究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西方经济学理论逻辑思路连贯性强,分析方法遵循从静态到动态、从局部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层层推进的过程,围绕供给和需求一步一步构建出完整宏大的理论框架,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层次与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运用研究性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几何图形和简单数学模型等工具,对相关经济理论进行推理和论证,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消费者均衡和生产者均衡的分析推理过程基本一致,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组织并指导学生运用消费者均衡的分析方法自主推演生产者均衡,并对比总结两种均衡的结果,既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3西方经济学学科属性要求课堂教学要联系现实经济问题

西方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应用性、实践性,其理论既是对经济问题的抽象总结,又是解释和指导经济实践的工具。传统教学方式重课堂讲授轻实践应用,不重视学生应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无法用所学理论解释经济现象,必然会对所学经济理论的科学性产生怀疑。研究性教学可以应用研讨、案例、调研等多种课堂组织形式,通过对某一经济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研讨,提升学生应用创新能力。

3西方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设计

鉴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特点,研究性教学设计应将理论学习和经济现实相结合,以探索和研究的科学精神达到既掌握理论又不脱离实践的学习效果。

3.1合理设计课堂讲授内容与方式

讲授是指“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呈现、说明知识,并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行为”,研究性教学并不排斥教师课堂讲授,但要改变传统模式下“满堂灌式”的讲授方式,在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同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引导和鼓励。因此,教师对于西方经济的讲授不能仅是对基本理论的介绍,更多的是要讲解该理论可以解释的经济现象、应用的相关领域以及发展的前沿与方向等,通过讲授“问题导向型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宏观经济理论中,不同的经济学流派对同一经济问题存在悬而未决的理论争议,对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授不同流派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后,可以安排学生自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不同学派观点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适用性,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总之,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讲授切忌从理论到理论,要注重理论与现实经济问题的联系,通过理论讲授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得到提升。

3.2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创新

研究性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课堂教学应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与激励,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与能力。西方经济学紧密联系现实的特点为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和指导学生运用理论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针对弹性理论可以布置学生对“机票越提前预订越便宜,电影票越提前购买越贵”进行案例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弹性理论在现实世界的应用;在讲解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理论时,引导学生模拟自己对某种商品消费的情景,切身体会和感悟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存在;在讲授宏观经济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经济热点报告,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经济热点进行点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读能力。

3.3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体系

传统教学方式的目标强调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系统掌握,因此考核方式多采用期末闭卷考试。闭卷考试在一定意义上能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效果,但是无法避免部分学生为应付考试而突击复习,无法反应学生对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的真实状况。西方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考核方式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体系。因此,落实西方经济学课程研究性教学,要推进课程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将课堂上的经济热点报告、案例讨论以及课下的文献阅读、资料整理、论文写作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期末考试试卷加大主观分析题分值比重,侧重考核学生对经济理论的运用与分析技能。

作者:董大朋 章磷 孙喜成 任妍 吴晓华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参考文献:

[1]别敦荣.研究性教学及其实施要求[J].中国大学教育,2012(8):10-12.

[2]龙慧灵,熊黎,龙海明.论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J].社会科学家,2010(8):119-122.

经济性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网络经济 基本属性 原基生产 原基材

网络经济的基本属性阐释

网络经济的基本属性问题关系网络经济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这一问题的科学解答,是我们推动网络经济沿正确道路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我们曾经认为网络经济是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经济;也曾认为网络经济是由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主导的经济或是以人力资本为主要推动要素的经济等等。

但是,作为对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基本属性问题的认识,上面的解答显然是不够深刻的。对网络经济基本属性问题的科学解答,首先需要从哲学的层面来解决一般方法论问题,即对客观存在必须把握其本质和内容,必须掌握普遍的联系和内在的发展。其次应从经济层面来解决两点:第一,网络经济仍然是以物质资料生产为核心的,物质资料生产决定交换、分配和消费。而消费,特别是物质消费是生产、交换、分配的前提和基础,供给和需求仍然是网络经济不可回避的中心问题。第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中心,金融运作和金融创新在网络经济中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金融创新是网络经济的基础。再次应从科学技术的层面来解决动力问题。Www.133229.cOm科学理论的发展所推动的技术革命和不断的技术创新是网络经济的突出特征,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它构成网络经济的起点。所以,对网络经济基本属性问题具有前瞻性的科学解答,是把一般方法论、经济性问题、科学技术性问题有机统一起来而形成的。

根据上述要求,笔者认为,网络经济的基本属性依然是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基础,与传统经济所不同的是,网络经济的物质资料生产是原基生产。所谓原基生产,是建立于技术革命和金融创新基础上的,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为基点的多样化消费,并以原基生产为内核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活动及关系的总和。该基本属性有三个要点:技术革命、金融创新的结果和过程是网络经济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但不等于网络经济本身,目前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电子货币、电子商务等是网络经济的先导,是网络经济基础建构的表现;物质需求是人类需求的基础,不论社会经济形态如何变化,这一性质不会改变。所不同的是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必然使物质需求的范围更宽、要求更高,物质需求的供给将更充足,物质财富不断地涌现,非物质需求在总需求中的比例不断提高,新的非物质需求多样化;原基生产是网络经济的内核,原基生产决定网络经济的交换、分配、消费的活动及关系。

网络经济基本属性的内在规定性

网络经济基本属性就是原基生产。那么,原基生产的内在规定性就是科学解答网络经济的关键。为便于内在规定性的研究,本文设定原基生产就是以原基材为劳动对象的生产,并且假定:原基材不存在科学技术的障碍,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能发现并实现原基材;原基材的产生不存在社会机制和社会伦理的制约;原基材及生产是一个有序的、渐进的、长期的过程。所谓原基材是一种同质的劳动对象,是用所有物质都可以转化而成的,具有一般通用性的、同质的物质材料,或者说有无限多样性使用价值的产品。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原基材是劳动对象,因而不是最终消费品,是中间产品,是一种生产资料;与传统种类繁多的中间产品或生产资料不同,原基材质上是完全相同,因而只有一种;原基材可以由所有物质(任何物质)产生或获得;原基材有无限多样性的使用价值,可生产所有最终消费品。

设:b代表原基材,b的同质集合为:

b={b1,b2,b3,... ,}bn(1)

式中,b1,b2,b3,... ,bn为原基材的物质材料(产品)因素,且有b1=b2= b3=...=bn,即b1,b2,b3,... ,bn完全同质。(1)式为原基材的数学表达式。

从相互联系中能更进一步理解b,又设m代表非原基材,c代表最终消费品,m和c的集合分别为:

m={m1,m2,m3,...},mn

c={c1,c2,c3,...},cn

式中,m所代表的非原基材就是用于生产原基材的物质材料因素,但不包括满足有效需求的最终消费品,m1,m2,m3,...,mn为若干不同形态的物质材料因素;c表示由原基材形成的最终消费品,c1,c2,c3,...,cn为若干不同形态的最终消费品。b、m、c的关系有公式:

{m1,m2,m3,...},mn={b1,b2 ,b3,...},bn={c1,c2,c3,...,cn}

即:m=b=c(2)

(2)式表达了两个方面的原理:

原理一,所有非原基材m 可以向微观层面转化或备制(记为m-b)为同质的原基材b,原基材b又按有效需求重组或构造(记为b-c)所有最终消费品c。以符号m-b代表转化或备制,b-c代表重组或构造,这一原理又如图1所示。

原理二,若设b的基本单位为xo,即b1=b2 =b3=...=bn=xo,则重组(b-c)某一数量的一种或若干种c的基本单位总量和m 的基本单位总量与b的基本单位总量相等,(2)式又可表示成:

mxom=nxo=cxoc (3)

(3)式中,mxom代表m 的基本单位总量,nxo代表b的基本单位总量,cxoc代表最终消费品c的基本单位总量。(3)式可视为价值形式,也是一种价值观。

原基材这一范畴是理解原基生产,进而科学解答网络经济关键点。它的提出有着革命性意义,从自然和社会看,自然资源的匮乏和自然环境的恶化,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已为人类社会提出了许多严峻的课题,迫切需要从传统生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原基材范畴提供了必然的方向和思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原基材范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内在要求的具体体现;理论意义上的原基材范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基本慨念,它与现实存在较大的时空距离,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极值。原基材范畴的重大意义在于指出了一条清晰路径, 使我们能透视现实,进而把握未来。必须强调的是,原基材的提出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物质内部共性就是原基材,换言之,如果物质内部存在共性,那么这个共性我们就称之为原基材。只是我们对这个共性即原基材,还处于逐步认识的过程中。

原基材为劳动对象,将根本改变社会生产的样式。从生产力角度看,劳动对象的变化对劳动力提出了全新要求,原基材消除物质资源稀缺性,物力资本的地位和作用下降,人力资本的决定意义突显出来;劳动对象的变化比劳动资料的变化更具有决定意义,原基材之前,不论劳动资料怎样变化,人们始终依赖于现成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而原基材之后,依赖性已不存在,劳动资料的内容和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革,高科技、信息、金融、网络、知识等成为基本的生产工具,并获得空前的拓展空间。随之,原有的基于物力资源的管理必然转变为基于人力资源、技术、信息和满足需求的管理。新的劳动对象,使劳动力、劳动资料、管理均产生质的变化,最终导致生产力的飞跃。从生产关系角度看,劳动对象的变化进而生产力的飞跃使直接生产关系彻底改观,经济结构会发生巨大改变,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以及供给和需求将实现高度的统一和均衡。

通过上面的分析,进一步定义原基生产就是:主要以人力资本为主体的劳动者,借助计算机、网络、信息、金融、高新制造技术和设备等劳动手段,直接按消费者的需求,备制原基材,从而构造最终消费品的活动。原基生产包含四层含义:生产的第一要素是具有相应科学技术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合格劳动者,主要是人力资本;最主要的生产工具一是计算机、网络、信息等技术和设备;二是金融,即金融机制、金融技术、金融工具和专用设备;三是高新制造技术和设备,主要是网络数字终端制造技术和设备等。从生产力发展标志这一视野,把新的经济形态称为网络经济,应当说是恰当的。原基材的备制(m-b),就是按最终消费品的有效需求量的原基材需求量,把具有最低使用价值和最小社会(含企业)成本的物质材料还原为一般通用性的物质材料。最终消费品的构造(b-c),就是按最终消费者的特殊的、个性化的、有效的需求,直接重组原基材成为最终消费品。

网络经济与原基生产的内在联系

从经济运行来看,原基材、原基生产的具体意义在于:所有物质都可以直接转化为原基材,物质资源稀缺性不复存在,社会生产将彻底改变,其意义非同寻常;直接生产过程表现为原基材备制和最终消费品构造两过程;最终消费品的价值实现信息和最终消费品的内部技术结构参数是主要经济信息, 信息依靠网络来完成其运动。从对原基材和原基生产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原基生产与传统生产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原基生产实现了人类物质资料生产的飞跃,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建立在人类智慧和科学技术知识之上。从这个意义讲,新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都具有完全相同的内涵。未来的经济都是新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但网络经济更具有阶段性、技术性特征,需深入研究。网络经济与原基生产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

原基生产是网络经济的本质和内容。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首先是以一定的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的变化,以交换和消费方式、行为的多样性及变异性表现出来。这些多样性及变异性始终都是围绕科学技术发展和以物质需要为基础的人的需求来展开的,它们是网络经济的外在形式。而原基生产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产物,是自然和社会变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物质生产方式运动的必然方向,因而是网络经济的本质和内容所在。

原基生产对网络经济具有决定性。在经济运动中,生产决定交换、分配和消费,交换、分配和消费对生产起反作用。虽然现代经济活动中非物质生产的供给和需求大比例提高,但上述规定并没有改变。原基生产决定着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数量和方式,原基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性质。从宏观经济运行来看,原基生产决定网络经济的走向、基本性质、进程和阶段特征,决定经济总量和经济运行方式。

原基生产是网络经济的核心系统。网络经济是一个庞大的经济系统,这一系统表现出异常的复杂性、多样性、变动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按再生产的过程和环节划分,网络经济系统由原基生产系统、交换系统、分配系统和消费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其中,原基生产子系统是网络经济系统的中心子系统。按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和层次划分,网络经济系统由物质供给-需求子系统、非物质供给-需求子系统构成,物质供给-需求子系统是主体,原基生产是该子系统的基础。按环境因素划分,网络经济系统由自然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社会子系统构成,原基生产体现了三个子系统的共同要求。可见,网络经济的核心系统就是原基生产系统。

原基生产是网络经济形成的标志。网络经济的产生过程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过程规律,由萌芽期、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组成。这四个时期的进程取决于原基生产的发育状况,只有当传统生产被原基生产取代,原基生产成为主导,网络经济才真正形成,并逐步成长和成熟起来。目前,网络经济正处于萌芽期,但未来形成期的到来是必然的。通过对网络经济和原基生产相互关系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原基生产是网络经济的内核。

以原基生产为内核的网络经济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经济的格局,并且经济运行机制和方式也得以改观,经济关系和活动的内在联系和运动发展也根本不同,经济关系的变化很多,现简单列举一些主要的表现:

物质资源稀缺性被物质丰盈性所代替,生产的物质资源可能性边界及地域性限制不复存在,物质生产的选择成本倾向于零。生产要素中,物力资本作用倾向于零。收益递减规律适用范围缩小;人力资本作用倾向于无穷大,收益递增规律适用范围增大。所有制关系中所有权的主要内容是知识和信息,是以对新知识和信息的占有、支配、使用和受益为基本特征的所有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小蒂,倪云虎.网络经济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2.邓杰.假如网络也有生命[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经济性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国民经济;林业资源;关系

1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1.1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的森林资源总量呈现下降的趋势,据查,现在世界森林总面积达到了3454亿m2,森林覆盖率平均为26.6%,森林蓄积量为3831.27亿m3。而在我国森林面积不到世界总量的4%。现在人口的增长,对房屋的需求越来越多,导致了大量的森林资源被砍伐,森林的大面积的减少,导致了很多自然环境遭受到破坏,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1]。

1.2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市场加大了对木材的需求,林业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森林资源的破坏,导致了木材的缺乏,恶化了生态处境,这也是全世界人民目前需要解决的难题。

2林业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联系

2.1传统单一的林业经济是林区难以摆脱“两危”困境的根源林业是以森林资源作为一定的物质基础,从传统的林业经济方面来说,主要是为了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不被破坏,这为即将要获得的林业产品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林业经济只是局限于林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各环节之间的运转,从而导致了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造成了森林资源遇到危机。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不断提高,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将林业合理定位,由以前单纯的木材生产,转向兼顾着三方的效益,并使得生态环境效益放在第一位,改变以往的林业单一的发展模式,并要进行不断地改革、创新,缩小之间的差距[3]。

2.2林业经济发展同国民经济发展过程分析。国民经济自2002年以来经历了一次较大的经济周期,同样的,林业经济在此期间也经历了一次波动,这都说明了林业经济是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波动将会受到国民经济波动的影响,总的来说,这种潜在的波动还是比较大的,林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有着其特殊性,在实际中,要将这个特殊性考虑进去,减少落差。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进行具体的计量分析,选择林业和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分析,来量化不同时期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情况,林业的发展同国民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系,它属于国民经济的范畴之下,林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国民经济的推动,所以,他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整体。总的来说,林业的总产值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总体上是有关系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要同国民经济水平相互协调,这同林业经济自身的运动规律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又与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有关系。

3加快推动林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3.1优化产业结构

不断加快发展的脚步,转变林业经济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竞争优势,使其结构特征向着复合型的方式转化,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多种效益发展。对于森林资源和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

3.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着力开发林下经济

3.2.1做好示范工作,进行由小到大的全面推进。在实际操作中,将林药、林菌和林禽3个方面的林业产品抓好,发展复合林业经营模式,为培养下一批林业经济示范基地做好基础,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3.2.2进行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强扶持。向相关的政府机构申请,要求多些森林方面的补助和金融方面的支持,保证资金投入,为发展多元化的林业经济做好铺垫。综上所述,林业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但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林业发展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影响。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林业不仅仅是为国民经济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同时,也是为我国的生态环境提供了生态产品,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林业经济同国民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不但要重视,更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兰泓言.实行生态型的林业经济的途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0)

经济性研究范文第8篇

经济数学是财经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传统意义上的经济数学教学只是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掌握。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把概念、结论讲清楚,学生把老师讲的记下来,通过做练习题理解、掌握、巩固,考试也是这些知识的再现。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知识的接受过程中,学生体验不到数学的乐趣和精妙,缺乏思考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不能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各种教学改革方法、模式也不断出现,如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解决式等等,各有所长。现在很多院校经济数学课时大幅压缩,有的只有几十课时,有些院校直接将数学课删除。完整、系统地传授知识已不大可能。我院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在部分专业试行了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数学在其中的作用与价值愈显突出,被越来越广泛运用于经济与管理科学,并正在显著地促进金融业、服务业、制造业、营销业和咨询业的商务运作模式的改变,显示了数学应用的魅力。“高技术的本质,是数学技术”,这是越来越多的人共识。数学教育的重点不止是教给人如何应用科学知识和技术,而是教给人以科学观点和科学方法,也就是塑造人的科学世界观,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含义

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研究性的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精心创设一种研究氛围,启发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交流合作、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再上升为科学的结论。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技能,学会动手搜集、分析、判断大量的信息材料,研究并解决经济问题。也就是研究贯穿于知识的接受过程,研究贯穿于能力的形成过程。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合作性。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占主体地位,双方协调、互动合作。教学任务完成过程,也是师生的思想、情感得到交流和强化的过程。

(二)探究性。无论是已成型的经典的理论,还是老师提出的新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学生必须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质。

(三)开放性。要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性、封闭性和被动性。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特别是与现实社会经济热点问题的关系,注定它必须是开放性的。

(四)应用性。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中,数学无所不在。经济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应用于解决经济问题,体现在培养人、塑造人的完整人格。

四、研究性教学模式实施的条件

(1)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人员、资金、场地、时间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安排。(2)有一支肯干、能干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3)具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网络信息资源和一些必备的材料。(4)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与社会、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五、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办法

研究性教学模式主要解决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只强调知识和技能的接受,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只注重学生接受式的学习等问题。教师不能停留在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水平上,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适度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会设计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科学的结论,让学生动手搜集、查阅资料,分析探究经济问题,作出预测评判,教师指导点评。师生互动双向交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项教学改革,精心备课,巧妙设计问题,营造一种探究的氛围,有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学生充分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科学的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之间要多交流合作,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观摩教学,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我们组织学生用弹性理论知识研究企业如何对弹性大和弹性小的商品定价;让学生研究如何用定积分的理论知识求出某地区或某单位的基尼系数,供有关部门或单位参考,以调整经济政策;如何用定积分的理论求企业在不同的市场实行差别价格后所获利润,在保证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确定各个市场的商品的销售量;现在企业之间相互持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一种发展趋势。我们让学生深入社会和企业,用所学的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理论知识解决相互持股企业之间的投资收益、利润分配问题等等。学生在教师有趣的、刺激性的、挑战性的问题面前,被激起探究的欲望,学生跃跃欲试进入学习状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放飞思维,发挥聪明才智,形成概念,掌握知识;由理论指导实践,兹生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最终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这种能力和素质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六、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原则

(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原则。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关键区别就是研究性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精神,以合作探究为特点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新思想新方法新理论,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指导、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因此,教师的传授要少而精,不要全盘托出教学内容,而要突出重难点顺其自然地让学生融入思考研究的状态中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巧妙地设计师生互动环节,让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

(二)独立研究和合作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研究性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均要以研究的心态学习理论知识。学生在高校学习中要摆脱高中依赖教师的习惯性学习方式,要学会独立自主地思考研究学习内容。这种现代教学模式的研究性不仅要求学生自己学习过程中要主动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且涉及到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各种团队讨论方式都是一种合作研究的方式,合作研究能够弥补个人知识能力不足的缺陷,集众人之所长,创造出最新的成果。研究性教学模式要将学生独立研究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研究有效地结合,以实现高效研究性教学和学习的最佳状态。

(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教学模式单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造成高校培养的人才实际应变能力差,满足不了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实践技能素质的要求。现代化的研究性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要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传授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深入社会、企业,广泛调查研究,教会学生有效地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七、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考核模式

考核方面要改变一张考卷几道练习题定成绩的方法。我们大胆改革,要求学生紧密结合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形成调查报告,占总成绩

经济性研究范文第9篇

1材料利用率低

制药工艺从原材料里面提取有效成分,产率太低仅为百分之几,材料利用率低下的起因与制药工艺的生产工艺设备说没有关系是不可能的,设备是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制药企业所有的制药装备与制药工艺存在着很大的不符,这样一来,很难保证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制药工艺对于制药设备的洁净程度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彻底清除掉设备里的所存有的微生物及病菌。现有的设备是以灭菌水的喷射为基础的,或是利用超声波所发出的能量,但这些方法与设备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完全达标。此外,材料提取率低下还与提取的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剂,提取材料本身的性质,提取方法操作步骤等因素有关。

2提高制药工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解决办法

2.1精简流程,减少费用,降低成本

要想做到精简流程,应该根据提取材料的性质采用不同优化筛选后的制药工艺技术路线。举例,经实验发现提取时间对药品提取率的影响较大,技术人员在提取时可以适当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效率,从而节约能源增加效益。如果,料液与提取率成正比关系,随着料液比的增加而提高,当料液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虽然两相中有效成分的浓度差依然存在,但传质动力增加不大,所以提取率增幅不明显,应该把握最佳料液比,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成本,避免了不必要的投资。此外,温度对于制药工艺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讲,药品有个最适溶解提取温度,即随着温度的升高提取率增大,一旦超过最适温度点又会有所下降。温度随材料药品的变化而有所变动。制药工艺的生产过程中,省略了中间不必要的环节,成本就会随之下降,生产效率也会得到显著地提高。固定资金无法人为地过度干涉,但是可以从可变费用精简降低成本。制药企业一般会考虑差额投资收益率,方案一为投资大的方案以每年所节约的年成本来收回差额投资所需要的时间;方案二为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相比较方案净收益差额与投资差额的比率。在两个方案的比较中,选取用于提高经济效益。其实,最红的目的在于是否进行技术改造项目,改进后是否提高了经济效益。归根结底,客观事实证明了技术是最重要的生产力。

2.2优化制药工艺设备,绿色生产

对于中国这种制药生产大国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占取领先地位,制药工艺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与改革。其中,从制药设备的结构优化升级而形成化工制药工艺的改进这一方面入手,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化工制药工艺的优化需要有制药工厂里完备的制药设备为基础。完善制药设备,首先是对药品包装材料的消毒和灭菌。对于国内的很多制药企业开始配备隧道式的灭菌干燥机进行消毒杀菌,这种化工制药设备的洁净度是可调的。在化工制药的生产过程中,理论上采用真空的远红外线法,但是多数采用高温的灭菌方法或者是热辐射的方法,比较切实可行。化工制药工艺设备既要具备洁净度也要具有更高的可适用性,以最少的企业资金投入量获取最大的制药企业设备的使用率,提高药品生产质量。优化制药工艺设备,还需从灭菌效果方面入手。因为,药品对清洁度有着较高要求,制药车间必须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着重对每个环节的有效灭菌进行监控,保证药品质量,让药品的生产更加趋于简洁与高效。任何科技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污染环境。绿色制药工艺也是这几年热议的话题。绿色生产理念的引入,近年来相继出现了普瑞巴林的绿色制作工艺和西他列汀的绿色制备工艺。

3结语

经济性研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经济波动;相关性;协整;VAR;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F1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7-0010-0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中国经济受到来自国外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全球化对于国际经济金融的威胁也日益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中国在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如何抵御国外经济波动的负面影响,维护经济发展的稳定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国外经济波动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理论界没有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波动之间的联系渠道进行对比分析,仅单一地分析了某个联系渠道的影响程度,也没有区分各发达国家经济波动传导到中国的不同路径,所以本文从对比的方式入手,从实证结合理论的角度研究中国与美、日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和传导途径。

一、理论分析

笔者主要从理论角度分析国家之间与经济波动相联系的渠道。

1. 贸易流动。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有两方面,一是需求,二是价格。从需求上来说,当一国经济扩张时,它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于是可能带动商品主要进口国经济的增长,反之,当一国经济衰退时,对商品的进口需求就会减少,于是可能使商品主要进口国的经济衰退;从价格上来说,当一国经济扩张或收缩时,该国的商品价格会上涨或下降,于是通过贸易渠道对其他国家的商品价格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他国的经济。

2. 资本流动。当一国经济持续增长时,外国资本为获取丰厚的利润而流入该国,资本的流入进一步带动了该国经济的发展,该国经济的发展又为他国得到丰厚的回报奠定了基础;当一国经济衰退时,外国资本会流出,资本的流出进一步加大该国经济的衰退,如此循环进行。

3. 利率和汇率。当一国的经济扩张或者收缩的时候,利率和汇率会跟着起变化,根据利率平价理论,一国利率的变动给其他国家带来的收益必定要从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中冲减,这样外汇市场才能达到平衡。

对于中国来说,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出口和投资的带动,加之中国经常账户的完全开放和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贸易渠道和资本渠道逐渐成为了国外经济波动传导到中国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利率和汇率政策的改革,它们也会成为重要的渠道。

二、实证研究

(一)数据选择

笔者采用从1999-2007年的季度数据,包括中国GDP,日本GDP,美国GDP,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中国出口额,中国利率和汇率。其中,美国GDP数据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日本GDP数据来自,中国的利率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汇率数据来自中国外汇储备局网,其他数据均来自中经网,单位统一为亿美元。

经过缺失值处理和平稳性检验。笔者把所有平稳序列表示成如下形式:

中国GDP对数――LZGDP

美国GDP对数的二阶差分――L2MGDP

日本GDP对数的一阶差分――L1RGDP

中国出口额――CK

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的一阶差分――WZ1

中国利率的一阶差分――R1

美元加权平均汇率的二阶差分――ME2

美国和日本GDP之和的二阶差分――LMRGDP2

中国出口额对数一阶差分――LCK1

中国的GDP――ZGDP

日本GDP的一阶差分――RGDP1

(二)中国经济与美、日经济相关性分析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粗略地看到中国经济与美、日经济的相关性以及波动的可能传导途径。

中国经济与美国、日本经济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4和0.76,有很强的相关性。从表1看出,中国经济与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出口额是正的关系,和汇率、利率是负的关系,除了日元加权平均汇率外,其他变量与GDP的相关性都很显著。国外的大量投资以及中国的大量出口都会带动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会影响外国投资和中国出口;中国利率的上升提高了国内资金借贷的成本,会引起国内投资下降,投资的下降会引起经济的衰退;汇率的上升表示人民币贬值,本币贬值也说明了中国经济的衰退。

(三)协整检验

采用EG两步法进一步研究美国、日本和中国经济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如表2所示)。

从表2看出,仅有E1是平稳的,所以最后得到的协整方程为:

LZGDP=-5.378498506×LRGDP+4.326840575×LMGDP+16.41881364

美国经济与中国经济间是正向关系,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间是负向关系,而中国经济也会引起美国经济正向的、日本经济负向的变化。

(四)因果检验

利用因果检验考察渠道是否真正起到传导作用,表3仅列出拒绝结果。

从表3看出,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出口量是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的原因;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又是影响出口量和实际利用外资额的原因。利率和汇率都不是引起经济变化的原因,经济的变化也不是利率、汇率变化的原因,这可能与中国利率、汇率的政府管制有关。

美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率是影响中国出口额变化的原因,但不是影响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变化的原因。美国是中国的进口大国之一,美国的经济波动会通过进口中国产品传导到中国。

日本经济波动不是中国出口变化率改变的原因,但是中国出口变化率的改变却可以影响到日本经济。从这一点来说美国经济波动可以通过中国的出口影响到中国经济,同时中国经济的波动又通过对日本的出口影响到日本经济,于是日本经济的波动要受到美国经济波动的直接和间接双重影响。

美国和日本两国GDP之和变化率的改变是引起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变化的原因,但两国分别的经济波动却不会改变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美国和日本两国的资本为得到丰厚的回报都大量流入中国,两国经济的共同波动影响着中国经济。除了美、日两国之外,其他看好中国的国家,其资本流入总量也是不容忽视的,仍会对中国经济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也许日本和美国单方面的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是那么的显著,而两者之和的影响却很显著。

(五)基于VAR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

利用VAR方法来考察经济波动传导的动态路径。

从上面的分析中得到,美国经济波动通过进口中国产品影响到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又通过出口影响到日本经济,这样三个国家经济之间的联系就紧密起来了。在此,笔者用美国GDP二阶差分、中国GDP、日本GDP一阶差分和中国出口量建立VAR模型1,分别表示为MGDP2,ZGDP,RGDP1,CK。用AIC准则判断滞后阶数,认为4阶最合适。

美、日两国的经济共同波动通过影响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传导到中国,所以用美、日两国GDP之和、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和中国GDP的对数二阶差分建立VAR模型2,分别表示为LMRGDP2,LWZ2,L2ZGDP。用AIC准则判断后认为滞后3阶最合适。

在上述VAR模型的基础上,再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来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若?着t发生变化,不仅导致各变量的当前值发生变化,而且会通过当前值影响其未来取值。脉冲响应函数可以描述这些影响的动态轨迹,显示任意一个变量的扰动怎样通过模型影响到所有其他变量,最终又可反馈到自身的过程。

从图1看出,中国出口额一开始对来自美国经济波动的冲击无反应,接着反应增强,在第2年的时候达到负的最高点,在第5年的时候达到正的最高点,尔后反应逐步减小。日本经济一开始也对美国经济波动冲击没反应,然后反应逐步增强,最后再逐步减弱。而中国经济一开始就对美国经济波动冲击有正向反应且持续到第3年,在第4年负反应最强烈,第5年之后逐步减弱。中国经济对来自中国出口额冲击的反应是持续的。日本经济一开始就对中国出口额的冲击有负的反应,在第3年的时候为正的反应,紧接着一直为负,从第5年开始反应逐渐减弱。日本经济和中国出口一开始对于中国经济波动冲击都无反应,接着正负交替反应着。中国经济一开始就对日本经济波动的冲击有负的反应,尔后反应一直为负。美国经济一开始对日本经济冲击没有反应,接着反应逐步增强尔后再逐步减弱。

从图2看出,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量和中国经济对美日两国经济共同波动一开始均无反应,而后的反应是正负交替周期性反复,而且中国经济的反应比实际利用外资额的反应要滞后一点。中国经济对于实际外资利用量的冲击一开始是正的反应,接着反应逐渐增强,正负交替进行,而后逐渐减弱。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量对中国经济波动冲击的反应也是持续且正负交替进行。

由上分析我们研究了美日中三国经济通过出口渠道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和美日两国经济的共同波动通过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量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动态过程,下面我们进一步用方差分解的方法来研究。

图3是VAR模型1的方差分解图。从MGDP2的方差分解可见,自身和日本经济波动的影响在3年后达到稳定,而中国经济影响在4年后稳定,约60%的变化可由自身解释,中国和日本经济波动各解释20%。从ZGDP方差分解看,自身的影响力是最大的,约70%,其余因素的影响力都在10%左右。从中国出口量方差分解可得,各因素影响力在3年后达到稳定,中国经济波动影响由30%增加到60%然后达到稳定,自身的影响由90%减少到20%然后达到稳定,其余因素的影响力在10%左右。从日本经济波动方差分解看,自身仍具有最大的解释力,有80%左右,中国经济影响了10%左右。

图4是VAR模型2的方差分解图。从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率的变化率的方差分解中看出,各因素的影响力在3年后达到了稳定,约60%的变化可由自身因素解释,20%的变化可由美日两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率解释,还有20%可以由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率解释。从中国经济增长率变化率的方差分解看出,约80%的变化由自身解释,且有波动性,20%的变化由实际利用外资率的变化率解释,剩下的由美日两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率解释。从美日两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率的方差分解看出,各因素的影响力在5年后达到稳定,其中有80%被自身因素解释。

三、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1. 从中国与美、日经济波动的相关分析和协整检验中得到:他们有很强的相关性和长期的均衡关系,美、日两国经济代表着世界经济走向,对中国的经济有很强的影响,随着中国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对世界的影响也逐渐增强,美国的经济与中国经济有正向的关系,日本经济和中国经济间却是负向关系。

2. 因果检验中我们研究了美、日经济波动传导到中国的途径,美国的经济波动通过贸易渠道传导到中国,当美国经济扩张时,增加中国产品的进口,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当美国经济收缩时,减少中国产品的进口,使中国经济衰退。中国经济的波动可以通过贸易渠道影响日本经济,中国是日本原材料的进口大国,当中国经济繁荣时,对日本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当中国经济衰退时,日本经济也会受到一定的不良影响。美国经济波动可以通过中国间接地传导到日本。美国和日本两个世界经济大国经济的共同波动会通过资本流动的渠道影响到中国,而这两个国家单方面的经济波动却不会通过资本渠道影响到中国。利率和汇率基本上不构成经济波动传导的途径,这与中国的利率汇率的政府管制有直接关系。

3. 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了传导路径的动态过程,看出中国经济长期且主要受自身波动的影响,同时中国出口量和实际利用外资量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很大且持续,美国经济长期影响着中国出口,中国经济持续影响着对日本的出口。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国外的经济波动可以从贸易和资本流动的渠道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好的冲击固然能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可是坏的冲击也许会使中国经济面临很大危机,美国和日本是中国的贸易往来大国,同时也是对中国投资的大国,他们的经济波动对于中国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笔者认为中国的贸易应该多元化,即和很多其他的国家建立友好往来,同时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GDP水平,减少中国对国外资金流入的依赖。中国的利率、汇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抵御了国外经济的冲击,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使之不是一个显著的传导渠道。随着中国逐步放宽金融和资本账户,如何预防国外经济冲击成为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于防御方法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宗建亮.世界大国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G7为例基于FDI视角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4).

[2]梁军.从FDI看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5,(8).

[3]宋玉华,方建春.中国与世界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研究[J].财贸经济,2007,(1).

经济性研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动力性;经济性;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U46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550(2016)06-0034-06

Abstract: There were complex multi-level multi-indexes i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dynamic and fuel economy.In this paper, evaluation weight was obtained based on Stakehold Analyse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was given as well as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he result of whol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with the scores of single weight was given.

Key Words: dynamic; fuel economy; evaluating meatho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随着国家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和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对于商用车客户和整车生产厂家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如何在设计阶段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选择出最优的传动总成匹配方案,已经成为各大汽车生产厂商重点研究的课题。

1 动力性、经济性评价指标的设定

国内外的汽车企业基本都有自己的整车特性评价体系,其中也包括动力性和经济性的评价指标。对于商用车而言,其运行工况相对复杂,既包括路况较好的高速公路,也包括使用环境极端恶劣的煤矿基坑[1]。仅仅采用一套固定的指标对车辆特性进行评价,其准确性和科学性无法保证。因此,在确定特定车型的主要运行路线和应对的细分市场后,可在汽车企业现有的评价体系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本文在该指标的基础上,细化制定了三级动力性、经济性的评价指标,具体见文章的第3节。

2 动力性、经济性指标权重的设定

在进行动力性、经济性指标权重的设定中,通过选定典型的干系人专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对其进行主观评价。评价过程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步骤。

2.1 评价者的选择

采用项目管理中干系人分析法选择3-5个专家参与指标权重的评价。干系人指积极参与项目或其利益可能受项目实施或完成的积极或消极影响的个人或组织(如客户、发起人、执行组织或公众)[2]。在商用车整车动力性、经济性的设计过程中,干系人识别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采用专家分析法保证干系人识别的全面性。整车商品特性开发的干系人通常包括客户、研发人员、试验人员、销售人员。但在这几个领域进行干系人选择时,并非每个人都能客观的对商品特性进行评价,如部分个人用户受自身知识水平、驾驶经验的限制,并不能对整车的特性进行客观的评价,因此对干系人的选择范围界定如下:大客户车队管理者、资深驾驶员、整车开发高级工程师、专业试验员和区域销售经理。

2.2 权重的设定

在本文中,采用层次分析法来对动力性、经济性指标的权重来进行判定。层次分析法[3][4]是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它适用于将结构错综复杂、模糊不清的相互关系转化为定量分析。层次分析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具体指标之间重要性的相对程度,设定判定矩阵标度,包括标度范围和极差。

2)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关系,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3)请专家针对每个层级中的指标进行打分,构建出判断矩阵A,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4)对每位专家的打分进行加权平均,形成最终的指标权重。

3 实践案例

某公司2013年进行了一款中型载货车C01(开发代号)的传动系统的优化匹配,在设计阶段,采用了上述优化后的动力性、经济性分析方法。

3.1 动力性、经济性指标的设定

C01主要运行在G城附近,运营半径为200km,

行驶道路包括城市近郊、环城高速、国道和高速公路。选择一辆运行工况较为典型的车辆,在车上安装GPS等仪器,对车辆运行工况进行跟车,对C01的运行路况进行采集,如表2所示:

3.2 动力性、经济性评价指标的设定

根据该车型开发项目的干系人分析结果,在研发部门、销售部门和目标客户群中各选择了一位专家,分别为整车开发高级工程师、该车型主销区域销售经理和重点大客户代表,请他们进行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在判断时,采用如表5所示判断矩阵。

同理计算其他专家单一因素下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然后对同一指标下的三位工程师的评分取算术平均作为单个指标的权重,得到表14。

在C01车型的传动系统改进过程中,制定了3套改进方案,方案4为改进前方案。按照动力性、经济性的评价要素,分别对这4套方案进行打分,并根据上述权重进行了分值计算,结果见表15。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方案1的得分最高,因此,C01的改进款采用了方案1的传动匹配方案。2013年改进款的C01上市后,其动力性、经济性口碑较改进前有了较大的改善,获得了用户的广泛认可。

4 结论

本文针对商用车整车动力性、经济性的评价方法,采用管理学、统计学、运筹学中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和科学的研究,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评价方法,可对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动力性、经济性匹配的正向开发方法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本文还选取了典型的车型进行了实践应用,对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可为整车动力性、经济性这两项重要性能的开发或改进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张国勇; 曾力, 国内汽车燃油经济性评价方法现状分析[J], 科技咨询, 2009(10), 13-16.

[2](美)项目管理协会.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第四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23-24.

[3]王化吉、宗长富、管欣、管欣、刑如飞、刘立国,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1(24).

[4]刘新宪、朱道立, 选择与判断―AHP(层次分析法)决策[M],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0:44-55.

经济性研究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决策;理性假设;经济理性;有限理性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7)02―0021―06

传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假设是经济行为人的“经济理性”(economic rationality),但是,现实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并不严格遵循“经济理性”假设,这使得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偏离实际。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学研究的理性假设逐步从“经济理性”向“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演变。

一、经济理性简述

1.经济理性的含义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是经济行为人如何把稀缺的资源配置到效率最高的地方去,强调个体行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经济行为人的决策行为是通过高度复杂的思维活动作出的,为了更好地解释资源配置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借用了哲学的“理性”(rationality)概念对复杂的人类行为进行了抽象假定。也就是说,经济理性是一种行为方式假定,即经济行为人对其所处环境的各种状态及不同状态对自己支付的意义都具有完全信息,并且在既定条件下每个行为人都具有选择使自己获得最大效用或利润的意愿和能力。具体而言,经济理性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含义[1]:

第一,自利性假设。从斯密的研究开始,自利性(self-interest)就与社会性(social affectivity)并列为人的双重本性。根据贝克和阿尔钦的观点,人的社会性归根结底是自利性基础上的所谓“启蒙了的利己主义”(the enlightened egoism),而人的自利性是生存竞争和社会进化的结果。换言之,经济学家观察到的竞争的幸存者似乎都是按照“自利原则”行事的人,而不按“自利原则”行事的人则在竞争和进化中消亡。

第二,一致性假设。一致性假设的含义是指每一个人的自利行为与群体内其他人的自利行为之间是可以保持一致的。这一假设为存在于群体中的每一个人的自利行为提供了合理的存在空间,回避了“自利”与“损人”可能的冲突。

第三,极大化原则。极大化原则起源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研究,也是奥地利学派发起的“边际革命”的结果。个体对最大幸福的追求,或者等价追求最小化痛苦,导致形成逻辑上的“极大化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经济理性将幸福扩大到“边际”平衡的程度,即个体为使幸福增进一个边际量所必须付出的努力,等于这一努力所带来的痛苦。

可以说,经济理性含义中的“自利性假设”和“一致性假设”实际上是“极大化原则”的铺垫,前者为极大化的动机提供了完美的解释,为极大化的客体划定了明确的范围;而后者为极大化的存在假定了合理的空间。在这个意义上,许多研究者将经济理性等同于极大化原则也不无道理。经济学研究默认的经济理性认为经济行为人可以完全认识自然与社会,并基于这一完全认知能够实现自身效用的极大化,而极大化的实现包含两个递进的隐含假设:其一,特定决策的所有可能性都明确可知;其二,特定决策主体具备在所有可能性中比较择优的完全认知能力。

2.对经济理性的质疑

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上述经济理性的三个基本含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

(1)对自利性假设的证伪

自利性假设认为与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竞争幸存者似乎都遵循“自利原则”。但是,现实存在的无法用亲缘理论和互惠理论解释的纯粹利他行为却直接反证了自利性假设的缺陷,其中最重要的是被桑塔菲学派经济学家称为“强互惠”(strong reciprocity)的行为[2]。“强互惠”行为被发现存在于经典公共品博弈实验中,其特征是:在团体中与别人合作,并不惜花费个人成本去惩罚那些破坏合作规范的人(哪怕这些破坏不是针对自己),甚至在预期成本得不到补偿的情况下也这样做(Gintis, Bowles, Boyd, Fehr, 2003)。“强互惠”能抑制团体中的背叛、逃避责任和搭便车行为,从而有效提高团体成员的福利水平。但是实施该行为需要个人承担成本,并且不能从团体收益中得到额外补偿[3]。可以说,“强互惠”是一种存在于经济现实中的明显具有正外部性的纯粹利他行为,却与经济学研究的自利性假设南辕北辙。

(2)对一致性假设的否定

一致性假设为必然存在于特定群体中的个人的自利行为提供了合理的存在空间,回避了 “自利”与“损人”可能的冲突。但是,囚徒困境(prisoner dilemma)博弈模型说明,个人理性决策的交互作用可能导致群体无理性的后果。囚徒困境博弈的行为人在全面考虑各种行为可能性后,通过精确的计算比较,作出了完全符合个人理性的行为选择。但是,事实上,博弈行为人符合个人理性的决策造成了行为人群体福利的最大损失,而作为群体的成员,博弈行为人既没有完全保障个人利益,其个体理的存在还直接影响了群体内其他成员的利益获取。可以说,囚徒困境博弈模型所表现的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collective rationality)的冲突实际上是对一致性假设的否定,指出经济现实中个体自利行为在群体环境中所受的客观限制。

(3)对极大化原则的怀疑

极大化原则以自利性假设和一致性假设的成立为前提。如果自利性假设不成立,那么极大化的动机就无法得到完美的解释,极大化的客体也失去明确的范围;如果一致性假设不成立,那么极大化的存在也就没有了合理的空间。因此,自利性假设和一致性假设受到的质疑动摇了极大化原则存在的基础。此外,极大化原则包含的对决策条件和决策主体绝对化的理想假设与可直观感知的经济现实相距甚远,而这一差距必然会影响极大化原则的有效性。

二、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

在主流经济学研究赖以成立的经济理性假设受到质疑的背景下,以西蒙的研究为代表的有限理性理论逐渐得到研究者的重视。

1.有限理性的心理机制

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首先探讨了有限理性的心理机制,他认为人类理性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起作用,但理性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实际上,这是对经济理性极大化原则隐含假设之一的“特定决策主体具备在所有可能性中比较择优的完全认知能力”提出了质疑。

如西蒙所言,“一切管理决策都有一个内在约束,即可用资源的稀缺性”,这种约束“可能就是(生物学定义的)生物自身的生理、心理限度”[4]9。在真实的决策环境里,有限的计算能力和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必然意味着人类理性是有限的,而有限理性的心理机制正是人类有限的信息加工和处理能力。

2.实质理性和过程理性

西蒙通过解释“实质理性”和“过程理性”两个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对有限理性作出进一步说明。所谓实质理性是“行为在给定条件和约束所施加的限制内适于达成给定目标”[5]247。所谓过程理性是“行为是适当的深思熟虑的结果”[5]248。现实中的“过程理性”却在理论表达时被大多数经济学家默认为更偏向于结果的“实质理性”。有限理性是对理想的“实质理性”的否定,是对现实的“过程理性”的回归。实际上,理性的载体应当是“思维的程序”,而非“思维的结果”[6]。也就是说,个体并不拥有超出其认知能力之外的复杂计算能力,而只拥有进行合理行动步骤的资源,只能追求决策过程在逻辑上的无矛盾,而无法完全实现某种工具价值的最终“极大化” [1]。

3.满意化原则

西蒙通过有限理性的理论分析,完成了对经济理性含义中极大化原则的修正。具备经济理性的经济行为人必须具备一系列“理性”特征,具体而言:他们具备所处环境的完备知识(至少也相当丰富和透彻);他们具备有序稳定的偏好体系;他们具备能计算出备选方案中哪个可以达到最优的计算能力。但是,现实中经济行为人由于心理资源的稀缺,无法满足完全信息、稳定偏好和全面精确比较择优的理性要求,只能选择满意原则以替代极大化原则。

以稻草堆中寻针为例,西蒙具体说明了经济理性的极大化原则与有限理性的满意原则的差别:经济理性的行为人企图找到最锋利的针,即寻求最优;而有限理性的行为人找到足可以缝衣服的针就满足了,即寻求满意[7]。可以说,西蒙的有限理性研究和满意化原则的提出,拉近了理性选择的预设条件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三、有限理性理论的发展

1.对西蒙理论的质疑

尽管西蒙完成了迄今为止最具代表性的有限理性研究,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家对有限理性仍然没有形成一致的研究观点。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是“考虑限制决策者信息处理能力的约束的理论”[7]21,因此他提议将不完全信息、处理信息的费用和一些非传统决策者目标函数作为有限理性三要件引入经济分析。然而,在过去二三十年中经济理性假设下的主流学派模型可以在完全均衡框架内吸收上述三要件,不少学者因此认为西蒙的有限理性研究还不足以构成有限理性理论的核心。

2.基于博弈模型的探讨

1980年以来,部分研究者开始通过对博弈模型的研究进一步探讨经济学的理性问题。囚徒困境模型说明,个人理性决策的交互作用可能导致群体无理性的后果。有限固定规则机制(finite automata)模型说明,在博弈参与者没有最优决策理性,只是按固定规则决策的条件下,在个人有限理性的基础上有可能出现群体理性。在一系列演化博弈(evolutionary game)模型中,个别决策者没有最优决策的理性,而个人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会使选择不同策略的参与者人数随时间演化,一些看似理性的纳什均衡会在这些无个人理性的策略演化过程中出现。由此可以看出,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了经济活动中行为人的现实理性程度,而这一矛盾无法通过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得到解释。

3.有限理性与根本的不确定性

基于博弈模型的探讨和西蒙有限理性理论的局限性,奈特(1921)有关有限理性的另一种论述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重视。与西蒙的心理资源稀缺观点不同,奈特指出,有限理性的根基是所谓“根本的不确定性”(fundamental uncertainty),即一种不同于不完全信息的非线性系统固有的不可预知性①。可以认为,奈特的观点是对经济理性极大化原则的隐含假设之一“特定决策的所有可能性都明确可知”提出了质疑。

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将这种“根本不确定性”称为“认识力的不确定性”(epistemic uncertainty),并且认为所谓“根本的不确定性”不是外生给定的自然界的不确定性,而是人类决策交互作用内生产生的社会不确定性[8]。换言之,哪怕自然界完全没有不确定性,人们决策互动的后果也可能产生根本的不确定性。

可以说,“根本的不确定性”对经济活动中行为人可实现的理性程度形成了更严格的限制,而社会不确定性的存在也为博弈模型中个人理性与群体理性的冲突提供了可能的解释。

四、双构面的有限理性理论

根据西蒙基于心理机制和奈特基于不确定性的有限理性研究,可以认为有限理性的根源包括两方面:即系统的固有不确定性和行为人心理资源的稀缺。

首先,有限理性的外部根源是非线性系统固有的不可预知性,这一不可预知性既包括自然界的不确定性,也包括由行为人交互作用产生的社会不确定性。行为人的行动选择可以看作是一个适应或者对抗所在系统的博弈过程,系统的不确定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行为人在行动选择过程中无法达到全知全能的理想境界,从而派生了所谓的有限理性。

其次,有限理性的内部根源是行为人心理资源的稀缺,即行为人信息获取、评估和处理的能力有限。如西蒙所言:“人类有限度的认知能力,给理性的发挥和利用划定了界限”。换言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即使在特定时空下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系统中,行为人在进行决策时仍然因为认知能力的限制而无法作出“实质理性”的决策。

总之,系统的固有不确定性和行为人心理资源的稀缺是有限理性的两个构面,二者实际上是分别针对经济理性极大化原则两个隐含假设“特定决策的所有可能性都明确可知”和“特定决策主体具备在所有可能性中比较择优的完全认知能力”的有力反驳。

五、决策视角的理性观点解释

经济学研究中理性含义的探讨绝大多数是为决策研究服务的。尽管经济理性和有限理性的观点有很多差异,但是二者存在一个共同点,即都可以从两个维度来描述决策类型:一是决策条件的确定性程度;二是决策主体的认知分析水平[9]。按照这两个维度,可以从决策的视角系统解释和比较经济理性和有限理性的不同观点。

对决策类型的两个维度可以进行简单分类。决策条件可分为两类:(1)完全确定条件,指决策信息完全,选择方案完全确定;(2)不完全确定条件,指决策信息不完全,选择方案具有风险性。对应地,决策主体的认知分析水平也可分为两类:(1)完全认知,指决策主体精于计算,认知准确,不会发生任何偏差;(2)有限认知,指决策主体受到个体能力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会发生认知偏差。如果把两个维度描述在一个坐标平面上(如图1),那么封闭矩阵中的不同区域就分别对应了决策视角下不同理性观点的解释。

在双维度解释矩阵中,区域Ⅰ表示认知能力完全的行为主体在完全确定的决策条件下进行决策,能够实现经济理性的极大化目标。区域Ⅱ表示认知能力有限的行为主体在不完全确定的决策条件下进行决策,重点强调行为主体稀缺的心理资源,类似于西蒙的有限理性观点(西蒙的有限理性观点对决策条件的确定性程度没有进行明确论述)。区域Ⅲ表示认知能力完全的行为主体在不完全确定的决策条件下进行决策,重点强调决策条件的不确定性,类似于奈特的有限理性观点(奈特的有限理性观点没有涉及决策主体的主观认知水平)。区域Ⅳ表示由认知能力有限的行为主体在不完全确定的决策条件下进行决策,与上文所述的有限理性的双重根源相对应,类似于本文所提出的双构面有限理性观点,既强调了决策条件的不确定性,又考虑了决策主体有限的认知分析水平,更加贴近经济现实。

六、结语

与经济理性假设下决策的单一,静态最优标准相对,有限理性首先承认决策标准的多元化,认识到个人对系统不确定性的有限认知能力,决定了绝大多数行为人处于特定社会系统和文化传统的框架规范之中,而这种社会文化特征为行为人的理性发挥划定了不同的边界,实验经济学中著名的“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实验①的结果,就是决策标准多元化的典型例证[10]。其次,由于经济理性假设下的所谓最优已经失去达成的可能性,并且在重复博弈的若干连续行动集合中对某一时点的行为追求最优也没有实际意义,决策的目标相应从经济理性假设下的“极大化”转向有限理性假设下不同行为人的“内在一致性”。可以说,随着经济学研究的理性假设由经济理性向有限理性演进,经济行为人的决策标准也逐渐从单一静态最优向多元动态平衡转变。

参考文献:

[1]汪丁丁,叶航.理性的追问:关于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对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叶航.利他行为的经济学解释[J].经济学家,2005,(3):22-29.

[3]叶航,汪丁丁,罗卫东.作为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J].经济研究,2005,(8):84-94.

[4]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有限理性说[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5]赫伯特•西蒙.西蒙选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6]MUNIER, B., SETLEN, R.. Bounded Rationality Modeling[J]. Marketing Letters, 1999, 10(3):233-248.

[7]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8]汪浩瀚,徐文明.现代不确定性经济理论的比较研究:凯恩斯与奈特[J].经济评论,2005,(1):90-93.

[9]张辉华,凌文辁.理性、情绪与个体经济决策[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5):2-9.

经济性研究范文第13篇

随着制度的发展与演变,新制度经济学中对人的研究有了创新,重新解释了人的行为特征,在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有了发展,把人的行为特征总结为三点。

1.人不仅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也追求精神利益最大化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都是最大限度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的,这也是“经济人”最基本的特点,认为是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才促进了社会利益的发展,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实际上,人对利益的追求远比传统经济学认为的要复杂的多。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具有复杂性,他们不仅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也追求精神利益的最大化,具有双重动机,新制度经济学对人性的分析更加全面。

2.人的理性并不是无限的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的理性是无限的,绝对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理性不是无限的,是有限的。这一理论了传统经济学中人的理性无限的理论。针对人的理性是有限还是无限,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也进行过分析,但是没有明确提出有限性观点。赫伯特•西蒙明确提出了人理性的有限性观点,他认为人是想要无限理性的,但是这种愿望不能实现,有一定的限制,人只能在有限的理性中追求最满意的经济目标,而不是最大的经济目标,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现象实际中并不存在。西蒙的观点突破了传统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新制度经济学的人有限理性是在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导致人理性的有限性有多方面原因,比如人认识能力的有限、环境的有限、信息的有限等等。

3.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

由于人的理性具有有限性,在信息堵塞或者不对称的情况下,人就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机会主义是指狡诈的追求利润的利己主义,人总是愿意为自己追求最大的利益,在追求最大利益的过程中,人往往会使用一些隐蔽的手段,甚至是狡黠的手段来达到实现自己利益的目的。人之所以具有机会主义倾向,是由于人对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因此机会主义倾向是人的本性。由于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市场交易的复杂性提高了,交易的成本不宜估计。机会主义倾向研究是对“经济人”研究的补充。

二、管理学中的人性研究

管理学中人性研究主要应用于人性化管理中,通过对人的正确认识、实际、人性特点等研究,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对人性提出了四种假设。

1.“经济人”理论

泰勒基于对传统经济学中“经济人”的研究,提出了管理学中“经济人”的观点。在当时企业管理体系不完善与管理方法落后的背景下,泰勒“经济人”观点的提出为管理的科学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泰勒并不赞同传统“经济人”观点,只是把传统观点作为理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管理制度,拟定管理方法,“经济人”理论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它以悲观的观点来看待人,认为人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利益,主张对人的严格管理。

2.“社会人”理论

人际关系学说代表梅奥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对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为行为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为管理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经济人”假设受到的质疑越来越多,社会需要一个更符合人性的管理理论,“社会人”理论应运而生,引起了很多心理学家的加入。“社会人”理论的进步之处在于不仅认识到人具有追求物质的需求,还有追求尊重的社会心理需求。管理者只有从人的内心需求出发,才能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美国管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性支配的,“社会人”理论有利于对人本性的正确认识,促使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逐渐以人为中心。

3.“自我实现人”理论

“自我实现人”理论是对人性认识的重要发展,起源于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的理论,与麦格雷戈的“Y”理论相对应。“社会人”理论提出了人不仅具有物质需要,也有社会需求。“自我实现人”理论在此基础上认识到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都想通过自身能力与技术的发展实现独立,能够进行自我控制,该理论认识到人在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更加促使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

4.“复杂人”理论

埃德加•薛恩在研究“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复杂人”的理论,他认为人具有个性差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面对不同的事情,处理方法与管理手段都是不同的,因此对人的管理手段不能局限于一种,而是应该因人而异。“复杂人”理论是对“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理论的总结,认识到了人性实现的多元化,促进了权变管理理论的发展,使管理理论更加丰富。

三、经济学与管理学中人性研究的比较

(一)研究内容存在差异

传统经济学一直把“经济人”理论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基础理论,虽然“经济人”理论不断受到质疑,内涵也不断扩大,但它一直是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对“经济人”理论的修正是为了对人的实际行动与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因此传统经济学中的人性理论具有统一性特点。新制度经济学丰富了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理论,增强了“经济人”理论与现实的联系性,解释力也更强,提高了经济学的解释力,对制度问题的分析、修正对人性的假设等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对人性问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性。管理学本身就是研究对人的管理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决定了它要从人的实际问题出发,重视对人的社会属性的研究,并根据人的差异性来确定管理方式,因此管理学关于人性问题的研究具有多维性。

(二)研究范式存在差异

传统经济学中“经济人”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经济人”理论的提出是为让经济学家对经济学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所以“经济人”理论的研究越简单越好,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理论概括了所有对人性的研究,这就是把问题简单化的一种表现,这种研究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却脱离了现实。新制度经济学是从人的实际出发来对人进行研究,认识到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希望通过对人的研究来分析影响工作效率的原因,解释交易费用理论。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有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发生的频率、资产的专用性,涉及到人的就有两个因素。因此,要想研究交易费用就要研究人,具有一定的被迫性,但也是为了纠正传统经济学的弊端。管理学对人的研究具有主动性。管理学研究的内容本来就包括对人的研究,管理的目的本身就是对人的管理,管理学的核心始终是人,管理学理论中的线索之一就是对人性的探索,从基本的人性角度出发,来创新和发展对人性的研究。

(三)与现实的贴近程度存在差异

经济性研究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新常态;旅游休闲经济;区域经济增长;关联性

科学分析旅游休闲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从而明确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而更加科学的做出旅游决策,合理配置区域资源,有助于旅游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但是同样要注意的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也能够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新常态下旅游休闲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展开分析。

一、旅游业的总体阐述

(一)旅游业特点目前学界对于旅游业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认为旅游业是为旅行者提供服务的相关产业;后者认为其是旅游者在交通、住宿、代购代销、联络,通过为旅行者提供导游、代办手续等并利用企业相关交通资源、住宿资源等为旅行者提供服务从而获得报酬的行业。

1.综合性。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主要是通过为游客提供其所需求的服务、面向游客提出相应的业务,从而达到盈利的目的。游客在旅途过程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元化的,因此,旅游产业与其他许多产业有密切的相关性,产业结构复杂。根据游客需求元素,大致可以分为饮食、住宿、出行、游玩、购物、娱乐等方面。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旅游业需要加强与这些产业中的企业进行合作,才能够给游客带来综合化的服务。可以看出,旅游业含盖了餐饮、住宿、交通、旅社、娱乐及购物等行业。

2.关联性。旅游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刺激了消费需求,从而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又能够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就目前现状分析,旅游业的联动效果不仅带动了餐饮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商业、景区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外,还推动了地区农业、工业、城市规划以及体育建设等方面的发展。

3.敏感性。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旅游业自身分析,内部组成以及相关产业之间的协调性,当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时,需要保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若任何地方出现脱节的现象,都可能造成旅游产业链的破坏,制约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其他方面分析,自然景观、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方面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地区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需要以各种资源为基础,在非旅游业能控制的资源中,能够或多或少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帮助。

4.开放性。旅游业实际上是一种开放化产业。通过旅游活动能够建立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并且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同时,在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树立地区形象。

(二)旅游业发展背景

1、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旅游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自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国的生产力不断提高,进而社会政治和国民经济构建模式也发生变化,推动了社会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是人们进行娱乐和休闲主要方式,具有游览性和空间变化性特点,因此旅游业需要一定的物质设备基础。当下航空扥个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不同形式运输飞机的产生,电力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旅游也的发展,为旅游人群提供了方便性和舒适感,实现了远程旅游现代化发展目标。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为旅游产业提供了硬件设施,方便了人们的旅游住行。电视媒体和广播产业的发展,通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满足了人们对旅游的高品质要求。社会的不断进步,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体改,代表着人们的收入较为客观,因此人们在得到物质享受的同时,增加了对精神的需求,旅游产业可以满足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要,开拓人们的精神视野,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具有近先远后的特点,其是从国内的旅游,逐渐发展到对外旅游的因素。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而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紧密联系、因此,站在世界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快、政治稳定、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旅游产业发展较为迅速、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看,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时代性特点,是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国民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2.旅游产业面向群众化发展。纵观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历程,其是随着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下,我国旅游产业也逐渐朝着群众化和大众化方向发展。当下,我国旅游产业已经改变了传统单一发展模式,不再具有阶级性和局限性,而是面向整个社会全体,不同人员展开,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消费体系中重要消费环节。对于旅游产业的群众化和大众化发展,不仅仅是单一的旅游人数的增多,旅游团体规模的变大,更展现在旅游频率的增加、旅游距离的变大、旅游行程的增加、旅游留宿时间的变长等等。依据相关你研究人员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的人口年龄和发展规模将会不断变化,广大人民群众的财务收入将不断提高,人们可以自己分配的时间将增大,人们具有更多自由权利,工作休息的时间将会增加。进而,旅游产业的需求将变大,人们体育文化、旅游娱乐等等产业的需求将增加,进而旅游的频率和人数。旅游团体规模和留宿时间将急剧上涨。面对旅游产业的群众化、大众化、集约化发展,旅游产业要增加对旅游也的管理,改变传统单一旅游经营管理模式,构建全方位、多样化。具有丰富性和灵活性管理理念,增加旅游产业的经营优势,构建新型旅游体系,把旅游产业的娱乐休闲功能和文化产业紧密结合,来促进旅游产业产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大目标。

3.旅游产业的多样化发展。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单一旅游产业运作模式,实现了旅游产业群众化、大众化发展目标,使得旅游产业发展更加多元化,可以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职业人群的需要。面对这一发展形势,我国的旅游产业注定朝向多元化形式发展,传统的固定旅游发展模式依据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进而,为了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众多旅游机构开始增加旅游的项目和游玩形式,来满足不同人群对旅游产业的需求。例如,在当下旅游产业中,依据不同年龄群体,进行旅游团体的构建。包括青年旅行团、夕阳红旅行团、教师履行团体、职工旅行团体、夏令营履行团体、结婚旅行团体等等。其次,也出现了不同组织单位的履行团体。包括。体育团体、考古团体等等、依据旅游的不同价格,也分为高级奢侈旅游团体,和大众化旅游团体等等。旅游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是受社会发展影响,可以满足不同个体、团体、机构、年龄对旅游的需求,极大的促进了社会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内涵

区域经济增长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段时期内地区生产产品和劳务数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也可表现为特定区域产出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具体表现为该地区创造的产品或价值在时间参数上呈客观增长的趋势并且这种产出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因此,可以说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生产力的提高。目前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计量主要是通过统筹该地区经济总产值来计算的,一般是将地区生产总值、地区人民生产总值以及地区人民收入等方面来表现的。就产品数量以及劳务总量等方面而言,主要通过地区人民生产总值来反映的,即以通过地区人口增长情况来矫正而得到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此外,还可以通过地区人均收入来体现。就地区劳务总量方面而言,主要是通过劳务总量的增长或投入产出比的增长来反映。

三、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

(一)旅游乘数理论

就现代经济学理论而言,旅游经济效益是指一个地区旅游行业的发展会对当地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旅游乘数理论主要是通过分析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应用这一理论能够有效观察到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旅游乘数的大小与游客在旅游地区消费开支有密切的相关性,通常情况下,旅游乘数与游客支出和地区经济均呈正相关性。阿切尔学者将旅游乘数细分为营业收入、产出、收入和就业等几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收入方面,其能够反应旅游消费为当地收入带来的数学关系,可细分为人民收入和政府收入。在研究旅游经济的过程中,收入乘数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观测指标;而就业参数能够反馈游客消费所带来的就业机会,可代表旅游创造的就业职位或是旅游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就业人数的比率。旅游乘数对于发展旅游业的地区来说,能够反映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支出,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有效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保障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发挥联动效应,刺激地区经济水平的增长。

(二)旅游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1.旅游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主要的影响。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推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开完成。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同时促使当地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同时通过连锁效应、产业效应以及联动效应等方式,推动顶底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笔者根据多年研究经验分析,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游客基本开支对旅游行业的产出、收入、就业等方面起到直接影响,是旅游消费所带来的直接效应。旅游收入在初次分配主要对象为旅行社、饭店、交通企业以及游览部门等企业和部门。②旅游企业和相关受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向其他企业购入商品、材料、设备等,各级政府将在旅游行业中收缴的税款投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城市规划中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能够在旅游行业的发展中得到间接的发展。相关研究指出,旅游行业所带来的间接价值远超过直接价值。③直接或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的企业或部门将获得的利润用于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以及员工的奖金,还包括一些服务型消费的支出,能够推动旅游行业以及相关部门的发展。对旅游利润的再分配能够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招聘新职员,从而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2.旅游行业发展对区域经济总体影响。旅游行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就相关经济学理论分析,旅游业能够提高地区居民收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速产业的优化、提高就业率、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保障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经济因素分析,旅游业发展最主要的是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财政收入的增长。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从另一角度分析,旅游业的发展能够直接增加地区收入,实现产业增收,促进地区经济的良好循环,推动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就现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言,旅游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例如便捷的交通、良好的自然环境等,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推动地区基础建设的完善,从而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影响。就我国总体情况分析,旅游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旅游行业的发展。2015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超过10214亿元,旅游外汇收入超过536.42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10.3%。旅游业作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表现出了较好的发展潜力。

3.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益。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产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效果主要是由其发展潜力和发展现状所决定的,能够通过其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或地区就业人数的比重来判断。①促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旅游业的收入增长与地区收入增长呈相同趋势,根据经济学原理分析,旅游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用于城市生产投资和生活消费的数量会随着分配比重的增长而增长,并最终会促使地区人均收入的增长。相关调查指出,自我国加入WTO后,国内旅游行业收入在我国GDP总值中所占比重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能够有效反应旅游业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游客在旅游地区所购买或享受的服务能够直接为当地带来收入,从而造成直接影响,而地区收入的增长在再分配过程中会带来间接收入增长。②累积建设资金: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产业,通过旅游行业的发展,除了能够吸引国内游客外,在引进国外资本投入和扩大对外贸易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同时其作为一种无形出口贸易,比商品出口贸易具有更多的优势,能够带来稳定的外汇增长。

四、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来影响的机理性阐述

(一)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来影响

由上文的阐述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的发展受到旅游产业的影响。我国旅游产业为经济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利用刺激消费、外资的极具、外汇的增加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来实现的,这也体现出经济的增长和旅游产业发展紧密联系性。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加带来影响,进行吉利性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其一,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了旅游的产品多样化,增加了旅游业的物质服务、带动了旅游业的其它产品的消费。旅游商品消费的增加,加快了旅游产业发展进程,扩大了旅游产业发展规模,实现了旅游产业商品价值最大化,提高了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效率,扩大了旅游产业发展规模,进而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经济基础。其二,旅游产业的发展积累了旅游资源,增加了外商和不同群体,对我国地域和不同区域的关注度,促进了我国不同地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旅游产业促进我国不同地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不同群体和组织带来的投资,为我国旅游产业奠定坚实资金基础,形成财务的积累,利用旅游产业的经济和财务积累,来为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奠定资金基础。第二,旅游产业为不同地区和区域带来资金的积累,地区政府可以利用旅游产业带来的资金进行资金的再利用,利用资金来进行投资引商。增加地区和区域的科学技术设备,增加地区和区域的人才,包高新型科学技术应用到不同发展环节和机构,把高技术型人才放到合适岗位,来促进地区和区域内部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经济发展大目标,第三,利用旅游产业的发展,来增加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旅游产业具有高消费特征,其产品的创新较快,更新交替周期较短。为了促进地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旅游产业最大能效。首先,要对地区和区域经济体制和市场结构进行改革创新,使其满足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增加商品和服务环境,利用新观念,新型科学技术手段,来促进地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大目标,利用旅游产的发展,带动地区和区经济的发展。旅游行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就相关经济学理论分析,旅游业能够提高地区居民收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速产业的优化、提高就业率、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保障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经济因素分析,旅游业发展最主要的是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财政收入的增长。

(二)旅游产业对入境经济增长的带来影响

依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我国局部经济和主体经济的发展,其也促进了我国入境经济的增长。站在总体角度来看,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入境经济的影响较大,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当下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格局的不断转变,广大人民群众,对旅游产业的需要变大,使得我国旅游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国内旅游产业发展形势伴有喷泉式发展模式。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使得旅游产业的选择性较多,旅游产业发展形式,呈现以地区为主导,不断向周围扩散形式,把经济发展缓慢地区和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紧密相连,实现经济内的整合发展,提高了经济发展较慢地域的经济水平,利于在旅游产业的鸿沟上,增加相邻地区经济联系性,产生空间集约化,经济发展一体化现象。利于产业的空间集约化和经济发展一体化,利于促进不同地区和区域的整合发展,减少了恶意竞争事件的发生,利于增加地区和区域经济的品牌性发展模式。和入境经济相比较,入境经济也极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把主要资金进行整合,增加了对区域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关注度。入境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我国旅游产业带来旅游设备和资金的积累,增加了我国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利于利于外来资金来完善我国旅游产业中发展不足,促进了我国地区和区域外来资金的积累,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大目标。依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受环境和气候因素影响,对我国入境经济的增长具有一定阻碍用。我国旅游产业的入境发展,在贰仟零九年时,发展较为缓慢,出现发展瓶颈,我国入境经济发展速度和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相比,发展较为缓慢。这一形势也说明了,我国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作用,大于入境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是也不可以忽略其带来的积极影响,肯定入境经济为我国地去和区域经济带来的有利影响。

作者:刘志霞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经济性研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当前研究性教学在国内外大学中得以深入展开,且已取得明显成效。从研究性教学在课程中的实施来看,研究性教学主要集中于工科类课程当中,且主要以开放实验室、开设设计型和综合型的实验等形式来进行。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如何在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这类研究和实践显得较为薄弱。在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性教学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后,笔者拟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1、学科地位日益边缘化。《政治经济学》一直是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部分,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为以后开设其他专业课奠定经济学基础理论。然而,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随着西方经济学的大量引入,《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地位日益边缘化。诚如邱海平所指出,政治经济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和学术上的地位已经是严重下降了,甚至是过度下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学已经被严重边缘化了,并且仍然处在进一步被边缘化之中。《政治经济学》不再纯粹是一门学术课程,更多的成为了一门意识形态课程。大部分高校不断减少《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课时,甚至部分高校的经管类专业课程设置上还剔除了《政治经济学》课程。《政治经济学》课程陷入了“上面重视、基层轻视”“表面重视、实质轻视”的困境。2、课程内容的现实解释力趋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灭亡并且最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经济规律。然而自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不但没有灭亡反而不断发展,与此相反,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如何正确回答当今的经济社会实践是政治经济学必须直面的问题。基于上述原因,要稳固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和增强政治经济学的现实解释力,一方面需要加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国际化、应用化、数学化和学派化,必须坚持“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世情为鉴,国情为据,综合创新”。另一方面,需要在高等院校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性教学的尝试

1、教学内容的取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商品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社会化大生产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运动规律、表现形式及局限性,以及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从教学目标来看,要求学生能运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与经济规律,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与问题。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有程恩富教授主编的《现代政治经济学》、蒋学模教授主编的新版《政治经济学教材》、卫兴华、张宇撰写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逢锦聚教授等主编的《政治经济学》第四版刘树成等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等。这些教材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但是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上述国家规划教材主要是研究型大学编写的适用于研究型大学的学生使用,存在层次过高、理论性太强等缺陷,为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遵循一个原则,紧扣现实经济问题和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一是改变以前课程只讲述基本原理和资本主义经济部分两大内容的模式,增加了社会主义经济部分内容的讲述。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政治经济学课程只开设52学时,课时较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讲述商品和货币理论及资本主义经济部分的内容,对社会主义经济部分不予讲述。开展研究性教学后,我们增加了社会主义经济部分内容的讲述。二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纳入讲述的重中之重。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很多人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失败、马克思主义的失败。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经济学自然也受到人们的怀疑。因此中国在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及其所形成的一整套经济方面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最新经验就是该一问题最好的回答。因此针对当前青年大学生重点讲述这一问题,鲜活的事实无疑将是最佳的注脚。三是增加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的探讨。近年来,资本主义世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新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金融-经济危机、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等新的经济现象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也并不是那么完美无缺。因此加强这方面内容的讲述无疑有助于青年大学生辩证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2、研究性教学方法上,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法、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研究性教学的本质在于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研究性能力的训练特征,让学生学会研究式学习,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会创新知识的能力。研究性教学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学习,不仅学知识,重在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第一,案例教学法要体现本土性和实用性。案例教学法是指为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识和系统掌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案例为素材,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选编案例宜使用发生国内的、身边的一些现实经济活动中的热点或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经济现象。如价值理论中有关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教学,就可以学生自已上大学与不上大学为例进行比较分析;讲授价值规律时可选择常德地区的土特产石门柑桔的价格变化为案例。在进行案例讨论时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为主,教师点评为辅。第二,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是由于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限制,指导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性质和要求,帮助学生共同确定研究课题,组建研究团队,查找和分析课题资料,构架论文结构,指导写作等。指导教师一定要进行多形式地跟踪检查,以确保课题研究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我们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研究了以下研究课题:利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和国民收入的理论即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应如何转变;(2)利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生产过程;(3)利用马克思的商品货币流通理论,分析常德物流企业的经济活动;(4)利用马克思的分配理论,分析当前我国的分配方式是否合理,有什么好的改进策略;(5)利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合理性;(6)利用马克思的对外贸易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增多的原因,我国应如何调整对外贸易增长战略。3、更多地构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强化实践教学诚如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所说,“旨在引导学生们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诸多经济问题。与以往不同的是,这门课程不再过多地对现有制度和现行政策进行论证和宣传,而是立足实际,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分析,使学生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情况有基本了解。”事实胜于雄辩。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应如此。这就需要在研究性教学中要更多地构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我们的做法一是邀请相关专家、企业家、政府工作人员深入课堂,结合某一具体课题为学生举办报告会,直接与学生互动,当场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二是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等形式,有目的地开展实地调研。利用寒暑假时间针对当前经济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从而了解这些经济现象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并运用所学理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升学生的能力。

三、结语

为加强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增强其现实解释力,极有必要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通过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实践的强化等,让学生身体力行,自我探究,从而增进教学效果,提升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2]黄运平等.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02-106.

[3]程恩富.政治经济学现代化的四个学术方向[J].学术月刊,2011(7):59-63.

[4]刘树成.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建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编写原则和特点[J].经济研究,2012(10):15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