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学的审美价值范文

文学的审美价值范文

文学的审美价值

文学的审美价值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审美价值 译者 翻译规范读者

一、引言

实用翻译美学是伴随着翻译学科的发展而诞生的一个年轻的分支学科。它的研究任务是运用美学和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和探讨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帮助读者了解翻译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提高解决语际转换中碰到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和对译文的审美鉴别能力(傅仲选,1993:2)。从翻译美学的观点看,翻译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审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有两个:译者和读者,审美客体也有两个即原文和译文。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是由作者创造的,同时又由读者通过自己的审美经验来实现。根据我们对翻译这个特殊的审美过程的分析,影响原文的审美价值在译文读者那里再次实现的因素应该主要包括译者、翻译规范和读者。

二、译者:原文的审美主体和译文审美价值的创造者

译者是原文的审美主体,翻译的过程首先是译者接受原文信息的过程。但是译者决不是被动地去接受原文的信息,而是以其固有的审美意识去积极地参与(傅仲选,1993:118)。在翻译审美活动中,译者的审美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决定着译者对原文审美构成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决定着对它的表达,并最终决定译文的审美品质。译者的审美意识积极地参与到翻译审美活动中,对原文进行审美感知、审美认识、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然后通过一种联想唤起已有的生活与社会经历和经验,将原文中的审美价值具体化,从而转化为译文。

法国美学家米盖尔・杜夫海纳说过“审美形式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自由活动时才是美的”(米盖尔,1965:156)。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审美对象会刺激审美主体的想象和理解的活动,使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得到审美愉悦。作为译文读者的审美对象的译文也应该具有这种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品质。例如:

1)芙蓉镇街面不大。十几家铺子几十户住家紧紧夹着一条青石板街。

The main street of Hibiscus was not big.Paved with flagstones it was wedged between a dozen shops and a few scores of houses.(吕俊,2001:58)

译者转换了视角,把“铺子和住家紧紧夹着街”变成“it was wedged between a dozen shops and a few scores of houses”。这个译文十分生动形象,非常成功地实现了原文审美价值的转化。译文读者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也会很容易被激发,从而在译文读者那里实现译文的审美价值。

2)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

Science means honest,solid knowledge,allowing not an iota of falsehood,and it involves Herculean effort and grueling toil.

译者从“艰苦的”这样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联想到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大力神――赫克拉勒斯,而用其同根形容词,形象地说明“艰苦的”一词的生动具体的含义,也让译文读者有更具体形象的感受。

3)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那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天中了。

We lean against the green railing of the ship,silently looking at this splendid marriage of the sea and sky;we cherish no other thoughts;we are intoxicated;we are transported into the crystal heaven.(张培基,1980:40)

原文“海天”并列,译时又难以分译,译者从这种海天交融、浑然不辨的完美结合联想到“完美的婚姻”般的天地之合,实在是一种创造性的联想。生动的译文也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联想空间,读者也能很容易获得审美愉悦感。

三、翻译规范:影响审美价值传递的一个客观因素

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不论他们是否意识到,他们都在受着一些翻译规范的制约。直译与意译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在翻译实践中译者总是倾向于一边。我们知道在经过许多年的争论之后,人们基本上取得了一个共同的认识,直译与意译是相辅相成的。在翻译过程中如果译者一味地采取直译或意译,那就势必会造成原作审美价值的遗失。试看下面的例子。

4)Ware his gift,that is a Greek gift.

有人直译为:小心他的礼物,那是个希腊人的礼物。恐怕有许多读者在读了这个译文后会感到不理解,他们也就无从去实现译文的审美价值。对于这样的审美客体过于含蓄的例子,译者应采取意译的方法,找出异质同构的审美同质体,然后作些必要的处理,以给读者提供理解的路标,读者便能根据这样的客体进行审美活动,最终也能像原文读者那样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愉悦。

“希腊人的礼物”一说源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指的是希腊人在攻打特洛亚城时有意给敌方留下的藏有伏兵的木马。遇到这类蕴涵深厚文化背景的词句,译者在翻译时应作些相应的处理,以帮助读者理解。这时意译的翻译方法更加可取,如译成“包藏杀机的礼物”或“不怀好意的礼物”。

5)Georgiana,the eldest,with her black ringlets,her flashing eyes,her noble aquiline profile;her swan-like neck,and sloping shoulders,was orientally dazzling.(A.Huxley:Come Yellow)

大小姐乔治亚娜乌发盘起,双眸明亮,侧面望去,高高的鼻梁,显得颇为高贵,加上白天鹅似的柔颈,下削的玉楼,活脱脱一个令人炫目的东方美人(孙致礼译)。

这里描写了一个颇有几分东方美人特征的西方美人,值得注意的是“aquiline”一词。该词常跟“nose”搭配,意为“鹰钩鼻”。在英语中,人们常用“an aquiline nose”来烘托一个人的高贵;但在汉语中,“鹰钩鼻”往往跟阴险奸诈有联系。所以,我们在翻译这句话时,就要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切不可将“aquiline”直译为“鹰钩鼻”,而要根据“aquiline”的形象特征,将其灵活地意译为“高高的鼻梁”,就不会损害原文所描写的美女形象,也不会影响原文的审美价值在译文读者那里的再次实现。

6)Hygeia herself would have fallen sick under such a regimen;and how much more this poor old nervous victims.

按照这样的养生之道,别说可怜的心惊胆战的老太太了,就连健康女神哈奇亚也会害病。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把“Hygeia”简单地译为“哈奇亚”,国内读者就会感到茫然不解,不知哈奇亚为何神或为何动物。一般西方人知道“Hageia”是希腊神话中的健康女神。为了使译文读者跟原文读者的感受达到等效,不影响译文读者的审美活动,宜将“Hygeia”的基本特征显示出来,采取直译加注的方法,加上“健康女神”四个字。

以上几例并非是说只有采取意译或直译加注才能很好地传递原文的审美价值。其实许多纯粹的直译由于长期使用,已经完全融入译语,成为其中一部分,甚至时隔一两代后很多人都意识不到其外语直译的本源(杜争鸣,2000)。比如,“武装到牙齿”、“一石二鸟”、“酒神赞歌”、“圣餐”、“蜜月”、“列入黑名单”、“象牙塔”、“门户开放政策”、“先锋派”、“三位一体”、“大写的我”、“洗礼”、“超人”、“柏油路”等,对于这些词语,如果译者仍旧采取意译或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就有画蛇添足之嫌了。

四、结论

综上所述,整个翻译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在翻译这个特殊的审美过程中译者要想把原文的审美价值完完全全地转化到译文中去,并使译文读者真正地体会到原文的审美价值,译者就要认真考虑译者自身、翻译规范和读者这三方面的影响,从而保证原文的审美价值不会在语言的转换中遗失。

参考文献:

[1]米盖尔・杜夫海纳著.孙非译.美学与哲学[M].台北:五洲出版社,1965:156.

[2]傅仲选.实用翻译美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118.

[3]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J].中国翻译,2003,(1).

[4]杜争鸣.论意译、直译、不译的社会语言学与跨文化交际涵义[C].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223.

[5]谢建平.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J].中国翻译,2001,(5).

[6]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62.

文学的审美价值范文第2篇

一、网络文学的审美特质

1.技术适配的互动文本传播

技术是网络文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计算机从无到有,网络从无到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网络文学仅是这变化中的冰山一角。家用计算机和高速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移动电子产品急速更新换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应用软件不断推陈出新、电子阅读器得到推广等,这些都为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一方面,文学网站大量出现,人类已有的文学作品被电子化上传,形成各类文库,通过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就可以轻松进入文学的信息海洋。另一方面,海量的网络产生,作者选择网络作为低门槛的推介途径,持续更新作品,以求在网络原创文学领域获取一席之地,甚至还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利用便携电脑、智能手机等随时随地和获取文字、段落,即所谓的“微文学”。这其中有些可以视为传统文学在数字时代的生存形态,而另一些则无非是套着“文学”外衣的网络传播“文本”罢了。在网络技术发展较早的欧美国家,网络文学的成长与网络技术的成熟完善息息相关,而在日韩等亚洲国家,用户打开手机浏览轻小说、动漫小说更是成为一种潮流。中国的网民朋友也早已不满足于上BBS灌水、留爪印,时代为他们开辟了新的战场。时尚的朋友们浏览KINDLE推送的图书,再忙也要偷闲用IPHONE编织一下“围脖”,发短信已经“OUT”了,必须得“微信”。正如发表在报刊上的信息适配于印刷技术,精彩的广播电视节目适配于光电传输,网络文学产品也必然要适配于网络技术,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也给网络文学的传播途径和表现形式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网络文学作为一种网络传播行为,具有网络传播互动多元的特性。2001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风中玫瑰》,就是一部直接从BBS上诞生的网络小说,是广大网民“跟帖”“接龙”共同创作的互动小说。新浪第三届原创文学大奖赛“最佳博客短篇奖”《欧珠的远方》的作者徐东,在创作过程中经常将自己的写作心理、进度,以及关于作品的设想贴在博客上与读者分享,融入网友的建议与点评而成就了这篇作品。自媒体的出现更是让网络文学成为了一种独特而自由的传播文本,每个网络行为发生者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中心,传送一切也接受一切,过程开放,结局不定。

2.后现代的文字游戏体验

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上世纪60年代,并在70年代和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根据杰姆逊(FredricJameson)教授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中的论述,后现代主义文艺的基本审美特征可以概括为:主体消失—碎片化、深度消失—符号化、历史感消失—解构化、距离消失—消解化。网络文学行为多点、自发、虚拟、共享,网络文学产品多元、娱乐、开放、交互,仿佛生来就是后现代的宠儿,凭借其独有的解构天分和消解特质在互联网的自由舞台上神游、戏谑、嘲讽、自恋、狂欢、虐心、嗜血、纵欲,发泄着人类的游戏本能。席勒认为,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艺术就起源于人的游戏本能或冲动。网络文学以文字为符号,自由编织种种文学产品,如网络小说、微小说、原创帖、博客、微博等,无不散发出自由而为、取悦自身的气息,注重游戏与体验的特质十分明显。玄幻、仙侠类网络文学产品的大量涌现并大受热捧即是最好的说明,这类网络文学产品内容雷同、结构简单、类型化痕迹明显,却凭借着多重的游戏体验和戏剧性情节一炮而红,更被迅速改编成“网游”“网影”。“练功升级”和“角色扮演”的虚拟游戏体验,是其制胜的法宝。“练功升级”这种充满挑战性、偶然性但又需要智慧的游戏行为最能满足人类的探索欲望,而一旦进入“游戏角色”,便可能带来巨大的成功感,这是一次次自我挑战的成功,一个个释放愉悦的过程。

3.后工业的“快时尚”文化消费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指出,后工业社会的不同之处在于知识本身的特征发生了变化,理论知识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制定决策、指导变革的决定力量。理论的重要性超过了经验,知识被编码成抽象的符号系统,使之能用以描述迥然不同的经验。网络文学产品无疑可以被看作一种典型化、系统化的知识符号,它披上“快时尚”的外衣,服务于社会成员日趋市场化的文化消费需求。中国原创网络文学在发展初期,还主要是以一种超脱的文化审美体验、共情的内在诉求贯穿始终的,达成相对主流性的社会文化审美。然而,激动人心的网络文学“四驾马车”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网络文学身不由己地卷入了网络商业的洪流,逐渐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以文学网站为载体,以类型小说产品为内容,以试读和付费阅读相结合的文化消费模式渐趋成型。多数网络文学作品呈现给读者的方式是连载,网络文学需要快速地更新作品,以获取更高的点击率。在这种文化消费语境下,网民喜欢看什么,网络文学就写什么,网络文学产品越来越趋于类型化,仅小说就可细分为校园、青春、都市、武侠、玄幻、盗墓、网游、商战、官场等多门类多品种。文学网站形同超市,批量生产着“上新快、时尚、平价”的网络文学产品,完美演绎了“快、狠、准”的“快时尚”销售模式。为了迁就“快时尚”的消费模式,大部分网络文学作者对其作品的构思相对来说不够精细,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推敲、打磨,有些创作者走上了模仿他人作品的道路,甚至剽窃、复制他人的作品。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一些网络文学产品不惜各种无厘头、无底线,暴力、性被频繁使用以搏出位。“自媒体”使用者不遗余力地追赶创造文字潮流,用层出不穷的“凡客体”“咆哮体”“淘宝体”“元芳体”及话题性“微作品”戏仿、消解、颠覆着文字原有的内涵,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网络文学产品的文化性发展。

二、网络文学的美育功能

1.享受创作与评论的自由

有文学家认为,出版是保存作品最安全的方式。在网络时代,发表作品于网络更是为想保存文字的人们提供了一条新的电子化途径。相较于现实社会言论和传播有限的空间而言,网络提供给人们无限大的自由言说空间,网络们可以在浩瀚无际的网络文学海洋中自由思考,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带来新鲜活力和想象智慧。网络空间中相对宽松的舆论环境、轻松娱乐的符号语言、超脱传统的文字体验都昭示了网络文学独有的最大限度的传播自由。网络技术的交互性特征,搭建了最大可能的即时沟通平台。原创文学网站、博客、微博等均在后面设有评论系统,读者随时可以跟帖发表看法。网络文学真正实现了文化产品面前人人平等,每位网民兼具作者、读者、评论者等多重身份,灵活切换就能参与到平等而自由的文学审美活动中来。由于网络人际交流的虚拟性、匿名化、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网络评论有可能更加百无禁忌、切中肯綮,亦有可能不着边际、恶意中伤。但不管怎样,网络文学得以尽享媒介自由之福。

2.探索精神生活的多种可能性

网络多元与个性的特质是与生俱来的,其前身“阿帕网”就是军事领域去中心化的产物。而当它充分介入生活之后,使我们超越了实体世界,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用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精神世界。网络革命与其说是媒介革命,不如说是思维革命。网络时代的到来,冲击着人类既有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一夜之间,我们戴上“网络”的眼镜,站在数字化世界的街头,无数条路从脚下延伸。网络文学将技术和人文体验以文学产品的形式相连接,给予人们无数的体验选择———武侠、仙侠、玄幻、科幻、灵异、都市、言情、历史、军事……数字化生存、后现代生活冲击着传统的精神体验,为人们探索精神生活的多种可能性提供了无数的新鲜审美经验,而由于网络高度拟真的特性,这些体验变得异常生动和真实。曾几何时,由于精英阶层的忧患意识以及政治、宗教、道德需要,艺术被附会了太多的“真”“善”“美”“自由”等高深价值,唯独不愿提及其产生的根本———游戏和娱乐。“寓教于乐”指出“乐”只是“教”的副产品,“娱乐”已然被“教化”所绑架,失去了独立性。早年的“李寻欢”、如今的著名书商路金波就曾表示,“其实第一代网络里没人把网络写作当成一件事儿,都是把它当业余时间玩的东西”(陈彦炜等.写小说挣大钱[J].南方人物周刊,2009〈33〉:24-37.)。网络文学将“快乐”从“教化”中解救出来,还其本真,使创造力、想象力得以在瞬间爆发。如今的网络文学虽然泥沙俱下,有深陷商业泥淖的危险,但总体来说,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了文学的独立和自觉。网络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公平、最自由的时代,网络文学使愈来愈多的人有渠道、有资格去吸收、思考、沉淀和表达,有探索就有前行,精神生活中一切皆有可能。

3.作为大众文化消费“符号”的价值

大众文化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网络文学产品无疑是大众文化的产物。作为一种商品,它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符号价值”。网络文学若只靠“使用价值”来生存,其附加值就会降低,只有通过贩卖“符号价值”,才能保证其独特性,创造较高的附加价值。大众传媒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及营销将网络文学产品与文化、符号、情境相结合,精心的策划和绝妙的炒作能够将产品以流行、时尚、休闲、自由、反叛以及趣味等划出疆界,区分受众,从而获得接受。受众对网络文学产品关注度上的差异取决于商品的符号意义,对网络文学产品的认同及消费也依附于对这一符号的想象认同。一部分网民创造出来的网络符号、流行用语、特定称谓、文字意象总能确凿无误地砸中那些共享数字化乐趣的网民心头,掀起网络文字世界的阵阵旋风———“土豪”“屌丝”“小清新”“女汉子”各自横空出世;而每一位互联网终端后面的网民实体,又总是不由自主地卷进网络文学产品汇成的股股洪流,消费、使用、期盼、呼唤类型化网络文学产品的到来,以填补某种集体无意识的文化审美体验。

文学的审美价值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文学 审美特征 价值调适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8-0092-02

作者简介:李舒格(1992―),女,河北保定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美学。

在数字阅读日常化的今天,网络文学已形成较大的阅读市场,正在创造新的文学美学,并对文学本身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由于网络文学 “出身”、业态等特殊性,其审美特征中暴露出的价值偏离已引起业界关注,若不能做相应调适,将难以持续健康发展。

一、网络文学的发展及文学审美意识形态

(一)网络文学发展迅猛

数字阅读从台式电脑到移动客户端,正在成为民众的阅读习惯。2013年全国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较2012年上升9.8%,网络文学活跃用户已达4.3亿人,注册200多万人、市场年收入40多亿元。[1] 从单纯售卖文字版权,到辐射影视、游戏、动漫等多个行业,实现全版权开发,网络文学已逐渐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大有高速发展之势。

(二)文学审美和意识形态的双重性

文学具有审美和意识形态的双重性质,是一种交织着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公益与功利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文学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文学通常保持自身的审美风貌,但却无法超越现实而升入纯审美的境界,时常在直接的审美风貌中呈现间接的社会属性。现实中“生活审美”和“文学审美”存在较大差异,“生活审美”对新时期文学审美主导范式产生了很大冲击,使网络文学感染了浓厚的消费主义气息。显然,在这种所谓的个性化审美背后,隐藏着典型的物欲诉求和价值偏离,应引起我们的警觉。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标准可概括为:第一,作品观点是否符合法律、伦理道德规范,是否传播“正能量”;第二,“艺术源于生活”,作品内容是否真实;第三,作品思想是否深刻,深度挖掘人类情感和社会发展;第四,作品形式是否优美,包括思维逻辑的清晰严谨、语句的精彩流畅、声韵的节奏美等。真正成功的文学作品总是善于把隐秘的社会意图掩藏或渗透在审美意境中,并赋予审美意境以多重读解和诠释,能够带给人“悦耳悦目”的,进而达到“悦心悦意”乃至“悦志悦神”的审美境界,这才是文学审美真正的价值诉求。

二、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

在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作用下,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呈现为真实、通俗、动态、趣味,同时也掩藏、交织着与文学审美标准不符的价值偏离。

(一)自由化的真实审美

网络文学在创作伊始并不带功利性,其匿名创作的形式不仅满足保护隐私的需要,也给予人们自由言说真实想法的平台。另外,受众在阅读中也可以发表真实的评价,读者真实的反馈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作者对作品不断完善、创新,提升了作品的真实美。

(二)平民化的通俗审美

网络文学作者多来自平民阶层,因非文学专业、社会阅历浅、写作经验少的局限,创作题材主要为社会百态、伦理情感等,使得网络文学真正成为大众文学,进而吸引更多读者,为全民阅读、全民参与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网络文学出现了泛娱乐化的倾向,常文字轻浮浅薄,缺乏历史厚重感,有学者认为“工具的变化会带来文体文风的变化,书写越容易,文字也会越来越‘水’”。[2] 真正能赢得读者青睐的、有思想深度的作品则鲜见。

(三)互动化的动态审美

网络文学中作者与读者的交互跟帖、在线阅读与即时感受等动态模式打破了传统阅读方式,作者在线解说,读者随时参与,甚至同作者一起创作,这种双向、交互式的审美特征实现了新的自由平等。

然而,这样的互动模式常是文学网站为了提高作品数量、网站流量、增加商业价值的一种手段,造成网络文学审美价值日益低下,可谓是“快时代”与“浅文化”的写照。

(四)娱乐化的趣味审美

网络文学往往追求的是瞬间愉悦、,大众娱乐性是其迅速繁荣的原因之一。网络用娱乐化的情节和语言宣泄社会竞争压力、自嘲现实生活的无奈,表现出网络文学的趣味审美。然而,在当今 “娱乐至死”的时代,过度娱乐则会过犹不及,一味哗众取宠、标新立异、颠倒是非,甚至恶搞经典、篡改成语诗词等做法在网络文学中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更会给青少年成长和其价值观形成带来“负能量”。

三、网络文学的价值调适

网络文学似一株幼树,在快速生长中会出现养分不足、斜生、徒长等现象。网络文学应强化文化消费的精神性,挖掘文学的美学内涵,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一)创作主体应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创作主体是否以审美态度对待创作对象、以创造审美价值为主要目的和根本任务,是创作主体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关键。

1.坚持“真善美”导向。用心感悟生活,把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精品奉献给读者,以自己的美学理想带动美流的形成,并影响市场和社会。

2.传统文学转型介入,创造出更多坚守文学理想、具有时代文学美感的网络文学作品。

(二)读者应培养正向阅读情趣

网络文学读者多为35岁以下的青年人,因此,着力提升读者的文化品位,培养注重审美追求的消费主体,使品鉴文化精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1.坚守教育阵地。将网络文学作品鉴赏内容纳入学校教学,开展美文欣赏、五四诗会、名家讲座等活动,使青少年擦亮眼睛,加强文学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此,教育部门、网络文学网站、学校、社会都肩负责任,且大有可为。

2.提高审美鉴赏力。建立全民阅读服务保障体系,将优秀文学作品延伸至互联网,聘请文学评论专家在手机客户端实时更新书评,让读者与专家互动交流,提高群众审美鉴赏能力,形成自觉追求精神性享受的消费习惯和文化消费市场。

(三)网络文学应营造健康环境

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提出,“要把数字出版打造成新闻出版业的生力军,从以数量增长为主转变到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发展轨道上来。” [3] 数字出版因具有主体多元、产品多样、产业链长等特点,使监管工作面临新挑战。

1.营造网络建设良好氛围,使网络作家更好地创作出具有“时代美学”特点的佳作。

2.强化网站和网络作家监管,加强网络文学网站编辑队伍建设,把好“出版关”。

总之,我们只有弘扬时代主旋律,坚守“真善美”的文学审美原则,适时调适审美偏离,提升审美价值,网络文学才能更好地为大众服务,走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作家协会.2013中国文学发展状况[N].人民日报,2014-04-22(15).

文学的审美价值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告文化;艺术;审美价值;消解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广告与艺术各自有着不尽相同的审美规范和不能互容的审美价值,广告的存在根据并不在广告文化内部,广告的商业属性决定了其他特征,广告文化的当下性和功利性构成了对艺术普遍性和超越性的消解。我们这里对广告文化的反美学关照并非要进行优劣的价值判断,因为我们不认为审美价值应该定于一尊,艺术本质不能代表所有的审美价值。当然,广告的反美学关照也不表明我们要举双手赞成广告对艺术美学规范的冲击,我们的立场是人本主义的理性审视,即对人类健全精神的关注。

一、广告时尚对审美风格的消解

风格是美学尤其是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一个艺术家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就是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主体性原则在艺术家的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件艺术品本质上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激情支配下的创造,是诗人的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周宪,1997:P.104)艺术创作主要面向个人和特定的小圈子,表现出自为的特征。而广告创作主要面向广大受众,表现了他为的特点;艺术生产表现主体性原则、率性而为、自由地创作。广告生产则要迎合目标受众的需要,这目标受众并非哪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消费社会中的类型化的大众,即海德格尔所说的丧失了个别性的、平均的、同质的集合单位。为了满足大众无个性的、单一的需要,就应该推出同样的产品(不但是广告中的产品,还包括广告作品本身)。如果说艺术创作体现了艺术家个人的人格特征,形成了独有的艺术风格的话,那广告制作则为了让大众接受广告作品和广告中的产品,造就的则是流行时尚。

艺术风格是艺术家穷尽毕生精力,将主体感受倾注到特定形式中,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才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风格属于自发的艺术范畴,它是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内在地形成的,人们对这种风格的认可并非出于艺术家的自我标榜,而是艺术创造的内在逻辑使然。因此,某一特定风格的作品也就具备了丰富的内涵,通过欣赏者的阅读,艺术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而时尚属于自觉的商业范畴,它是广告制作者刻意营造出来的,人们对时尚的接受完全取决于广告宣传者的强制性命名,并通过群体施压以从众的方式实现广告的商业价值。这也决定了广告时尚内在意义的缺失,只能将外在的附加意义内在化,而这与艺术创作风格形成的内在逻辑是完全不同的。在广告形成的时尚中,我们看不到艺术风格的悠远内蕴和生命体悟,看到的只是对商业法则的曲意逢迎和世俗导向。首先广告表现内容要受制于广告主;其次在表现形式方面,广告创作中的媒介选择、诉求方式、模特造型、广告用语、画面构图、镜头组接等要视所宣传的产品、目标受众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说这里没有一点个人化的痕迹,但我们知道,技术主导的、分工精细的广告制作绝不是艺术化的个人创作,而是集体智慧的成果。尤其在业界极力倡导整合营销传播(IMC)的背景下,靠一人之力绝不能完成。广告制作完全是一种“非个人化的”(impersonalized)生产,已无风格可言,“即使它们表面上千差万别,但它们的生产、构成逻辑以及内在的特性都是同一的。这正像所有的封面女郎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她们的名字”。(周宪,1997:P.142)

二、广告功能性对审美表现性的消解

现代广告离不开技术的支撑,而对科技的依赖也使认识/工具理性自然而然地渗透进了广告活动中。同时,现代广告也离不开艺术审美文化的帮衬,而当艺术审美文化被纳入到广告的运行轨道时,它所具有的审美/表现理性也就被广告的认识/工具理性所掌控,一切都成了一种工具性的存在了。当今世界,技术霸权的不断扩张,使技术工具理性对艺术表现理性的僭越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工具理性统治一切的技术王国里,艺术的内在价值、美学精神统统成了可计算和运演的逻辑元素,生命、个性、自由等神圣的主体性存在也在经过了对技术工具理性虚张声势的抵抗以后被完全的客体化了。随着对审美/表现理性关切的日渐减少,人类的精神世界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困境。

就广告而言,技术工具理性的支配必然强化广告创作的功能性考虑,为了刺激目标受众的消费欲望,一切都要经过精心安排,通过详尽的市场调查,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目标受众的锁定及其消费习惯、消费心理、消费方式的明确,再到媒介计划和创意方案的出台,最后,创意草案还要经过样本人群的测试反复修改以后才能敲定、刊播。创意方案中一切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都要服务于刺激消费的目的。在这一点上,奥格威看得非常清楚,他说,我们“应该把广告诉求对象的注意力引向产品,诉求对象说的不是‘多妙的广告啊’,而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这种产品,我一定要买它来试试’”。(奥格威,1991:P.79)这与真正的艺术创作完全不同,艺术创作是艺术家本人真情的流露,思想的放飞,是不受外物所左右的、自由的精神活动。艺术品是艺术家情感、心灵的符号化再现,这也使艺术品成了无实用价值的、专供精神关照的一种形式化存在,柏拉图把这种精神存在说成是“影子的影子”。

广告的工具理性与艺术的审美理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分别赋予了其创作文本不同的功能性和表现性。广告文本的功能性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对斥资宣传的商家而言,广告文本应该发挥促进销售的功能,这无需多做解释;对受众而言,接受广告文本一定是因为受众感觉它对自己有用,这用处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种。前者主要指广告文本能满足受众即时的物质需要,如有的广告可以为消费者要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提供资讯,有的广告可以满足受众就业、寻人、婚嫁、搬迁的社会需要;后者主要指广告文本满足人们对爱、幸福、快乐、成功之类的精神需要,这种需要并非来自广告文本的画面、文案、音响和音乐的构成本身,而是来自于这些文本构成所代表的符码意义。事实上,人们的购买行为不但取决于物质成本(物质需要),还取决于心理成本(精神需要),广告文本能否发挥促销的功能其实是由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这样,在广大受众眼中,广告文本和其他商品一样,价值的大小完全由其功用的程度来评定,功能性决定了它在受众心目中的位置。艺术文本的审美表现性与功能性无缘,布迪厄就曾说过,“质问艺术有什么用是‘野蛮’行径,因为这样问,就等于质疑艺术的无功利性或艺术的距离”。(费斯克,2001:P.165)与广告不同,艺术并不想回归日常生活,在大众趣味的功利性评判中寻找生存的根据。

广告功能性对艺术表现性的消解还表现在艺术(特别是现代主义艺术)形式对广告内容的服

从上。随着古典艺术向现代艺术的过渡,艺术家和评论家关注的问题也由“什么”(内容)转移到了“如何”(形式)上。英国著名美学家罗.弗莱对此论述道:“我敢说,任何人,只要他看重绘画的题材――绘画所再现的东西,就无法真正理解艺术”。(布洛克,1987:P.320)在现代主义艺术家看来,“形式就是内容”,“用法就是意义”,以至于“一则宣传汤料的广告放在艺术博物馆里就成为一个美学的范例,相反,在一本杂志中刊登的同样的广告则是一个商业例子”。(斯道雷,2001:P.304)皮埃..波尔狄说,这是要进行“一种相类似变体论的本体论提升”。与此相反,广告要走的是另外一条完全不同的务实之路,它不是要“提升”,而是要“落地”,不是要“纯化”,而是要“回归”。形式对广告来说并非不重要,但谁要是为了追求形式美而忽视了广告要宣传的产品(内容),那他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广告人。广告的功能性是对艺术表现性的否定和消解,它们遵循的是两种不同的评判标准,这与“判断一顿饭好坏的两种方法的差别极为相似,一种方法认为一顿饭之所以好是因为它价廉物美、物有所值,而另一种方法是以服务方式和服务环境为基础来判断一顿饭的好坏”。(斯道雷,2001:P.303)

艺术追求审美的、表现的理性,这就决定了它审美判断的普遍性和一贯性。广告追求认识的、工具的理性,这就决定了它功能判断的相关性和随意性。欣赏者和评论家对艺术文本的审美判断具有排他性,他们所关注的是艺术文本审美的、批判的特质,将艺术独有的内在价值置于文本结构的中心。美国文学家桑塔格认为,如果把艺术的文本转译成其他语言,就是对文本的背叛,会使艺术品降到非艺术的水平上。其实,这种“反对解释”的主张并非不要解释,而是只允许有一种解释。为了维护这种定于一尊的审美判断,艺术审美教育的学院化和艺术批评的体制化就是为此形成的一套美学规训系统,由已被制度化的共同体垄断着艺术文本意义的解释权,也控制着欣赏者对艺术文本本该多样化的反应,形成了一种文本诠释的文化霸权。而广告文本功能判断的相关性和随意性是对这种霸权的消解。广告文本的功能判断并非着力于文本内部的审美物质上,而是旨在寻找广告文本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切入点,这使得对广告文本的功能判断深受社会情境的影响。艾柯曾对此解释说:“讯息从资源中发射出来,到达各种社会学情境中,在那里,不同的符码在不同的情境中运作。对一位米兰银行职员来说,电视播映的冰箱广告代表了一种购买的刺激力,但是,对于一个卡拉布里亚的失业农民来说,这同样的图象言说的是一个不属于他的繁荣世界,一个他必须去征服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在贫困国家,电视广告的功能是传达一种革命讯息”。(周宪,1997:P.156)这种功能判断的相关性也带来了价值判断上的随意性,因为如果我们以社会相关性为标准,我们就不能说一种判断比另一种判断更好或更准确。在这里,艺术审美判断的特有标准就已不再起作用了。

三、广告当下性对审美距离感的消解

广告是以服务商业为目的的大众文化,大众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受广告文化并以此来把握世界,证实自身的存在。这就要求广告必须与现实彻底地妥协和融合,只有最世俗的才是最切合实际的,历史的厚重感和未来的使命感都与广告无缘,大众追求的是一种即刻的反应、当下的满足。而审美之所以可能,就在于有教养的人学会了思考和感悟,从而与身体保持距离才实现的。按叔本华对“崇高”和“迷人”的区分,纯粹的美因为可以使欣赏者保持沉思,所以是崇高的。而广告“必然以物来激励意志”,因此是迷人的,这里的意志等同于欲望,而为欲望所惑,“动物般对感觉的偏执”(布迪厄语)必然是反趣味的,迷人的东西也就变得不美了。艺术审美则要求对身体进行抵制,保持审美所需要的距离感。这里的“距离”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指作品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是指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与此相反,广告实施的则是“参与”的策略,是要拉近这距离,不但使受众参与到广告作品中,还要使作品参与到生活中,与大众的审美趣味亲密接触。

审美距离的有无除了与主体有关外,作品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作品往往成了具有“召唤结构”的“半成品”,欣赏者也因此获得了审视作品的某种心理空间。广告则把自己投身到火热的生活实践中,在少数人“庸俗”的指责声中帮助商家大获其利。广告能做到这一点,靠的是对日常生活的体察和借鉴以及对大众趣味的了解和把握,广告文本内容才是其内在逻辑的更为重要的构成元素。我们知道,广告促销作用在于其文本内容对大众趣味的迎合,而大众的趣味往往集中在趣味化的情节、刻板的角色、理所当然的观点、通俗的隐喻之上。卡威帝曾提出大众文化作品“公式”的概念,指出“文化作品以传统的体系作为结构”、“各个作品所采用的故事或戏剧结构是传统的”。(黄新生,1997:P.135)广告作品也一样,公式化的广告文本随处可见,如电视广告中最常见的英雄式广告,这种类型的广告借鉴了电影和电视剧中“英雄主义”的表现手法,把商品塑造成“英雄”,先表现“英雄”未出世时大众所受的煎熬和痛苦,就在“生灵涂炭”之时,英雄(商品)横空出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同时,公式化的广告文本也让人们产生了一种熟识感,而只有让人感到熟悉的事物,人们才会毫不设防地投身其中,曾经的情感体验也变得异常亲切。卡威帝以球赛为喻,说明公式结构的心理功能:“公式的故事很象足球或棒球运动,模式一致,规则分明,在个别节目(广告,作者加)中展现出来。规则固定不变,角色与表演变化多端,仿佛球赛场场雷同,所感受的刺激、悬疑与发泄如昔,但观众却如痴如狂”。(黄新生,1997:P.136)

艺术作品与现实的距离并非与现实毫无关联,而是用艺术的表现手法,以批判和反思的态度指涉现实,即艺术以虚构和想象的形式与现实分离,意在思想旨趣上与现实接近。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之间形成了巨大的意义空间,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范畴对作品的解读,也必然预示着他本人对自己所体验到的现实进行反思。而广告却与此相反,如果说艺术是站在更高的境界以毫不妥协的姿态实现着对生活的超越,那么广告则屈从于世俗的群体压力自甘与大众为伍,成为对现实社会合法性的证明。广告与大众在维持生活现状的合谋中似乎达成了默契:大众陶醉在现实生活的当下满足中,广告则提供更多可以陶醉的理由,两者都不需要对现实进行批判,因为对生活现实的批判和反思就意味着对自身的否定和随之而来的痛苦。广告中感受不到社会反思、读不出哲理况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四、结语

在艺术家的眼中,也许广告与艺术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但不管怎么说,以广告为代表的大众文化逐渐成了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而以艺术为代表的高雅文化则逐渐被边缘化,这除了广告与当代消费社会具有内在本质上的逻辑联系以外,还与广告本身巨大的文化吸纳能力有关。人类漫长的文化发展史告诉我们,一种文化越具有包容性,就越具有生命力,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论是地域文化、种族文化、行业文化、审美文化都概莫能外。英国艺术评论家约.伯

格(John Borger)在《观看的方式》( Ways of seeing)一书中指出,现代社会,当广告在建立起一个无处不在的视觉意象系统,控制和支配了人们的消费,又通过这种支配去支配人们的文化和政治行为的时候,没有忽视传统艺术提供的资源。一方面,广告大约是最能消化吸收新技术日新月异的迅捷发展的媒介形式,另一方面,它大约又是一个最乐意“向后看”,从古典油画中不断地借用语言、意象和权威性,以使消费和“美”结合得更加完美的艺术革新者。(李陀,1995:P.34)其实,广告不仅对古典艺术情由独钟,对孤傲的现代主义艺术,如果认为需要也来者不拒,20世纪上半叶,结构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派、达达派等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的创作观念都曾对当代西方的广告制作产生过重要影响,直到今天,我们仍能从一些诸如蚂蚁喝啤酒、穿名牌鞋在足球比赛中战胜外星人、以尼亚加拉大瀑布从摩天大楼飞流直下喻示音响的震撼效果等广告中看到现代主义艺术反传统的荒诞美。广告文化的这种随意性和活跃性使其在吸纳外来文化时保持了足够的张力,产生了一定的“场吸效应”,加之文化商业化的发展趋势,许多艺术家逐渐放弃了对高雅文化和先锋艺术的追求,转而对以广告文化为表征的消费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自身也由以前的作家、画家变成了现在的媒介文化人、广告设计人。广告对艺术的借鉴,使“我们不再对广告的效果产生怀疑,不再对广告说服(或者灌输)人们购买新产品的能力提出质疑,相反却对它在审美谱系中的位置表示由衷的祝贺。设计与广告,不仅与艺术混同在一起,而且也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并象艺术那样被陈列进了博物馆”。(费瑟斯通,2000:P.37)

艺术能成为广告的创作素材,与两者之间内在的某种一致性不无关系。“先锋派自以为割断了与这个社会的联系,但它却仍然以一条黄金脐带依附于这个社会”。(周宪,1997:P.47)首先,虽然先锋派艺术对现实意识形态体系持批判态度,但同时它仍然不得不纳入到整个社会的传播轨道中来,这也使它成为这个社会的一部分,艺术和广告媒介渠道的相同为它们表现上的可通约性提供了条件;其次,先锋派和广告文化的流行时尚之间事实上存在着某种联系,前者不过是在把美的新观念变成一种流行的时尚罢了,“先锋派在时尚的影响下注定要争取它曾不屑一顾的普遍流行”。(周宪,1997:P.47)而广告流行时尚似乎也在走着和先锋派艺术同样的路,“在某种新形式变成为陈词滥调、庸俗之物和俗套而被抛弃之前,时尚也会经过令人新奇与陌生、惊异与愤慨的阶段”;(周宪,1997:P.47)最后,随着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与现实分离的现代主义艺术演变成了可运用技术手段进行创作的后现代主义艺术。二者的区别就在于现代主义艺术(也包括古典艺术)产生的是“光晕”,而后现代主义艺术产生的是“震惊”,这就使得广告与后现代主义艺术在情感作用方式上找到了共同话语。本杰明就曾说过:“如今,用手触一下快门就使人能够不受时间限制地把一个事件固定下来,照相机赋予瞬间一种追忆的震惊。这类触觉经验同视觉经验联合在一起,就像报纸的广告版或大城市交通给人的感觉一样”。(本杰明,1989:P.146)

广告与艺术的联系和互鉴产生了两种效果,一是艺术传统话语体系的分裂和新的艺术话语形式的出现――私秘性的孤芳自赏变成了面向公众的着意沟通,艰深晦涩的阅读变成了形象化的视听;一是艺术所特有的形象化的批判意识开始渗透进广告中,这不仅表现在关乎大众福祉的公益广告上,在商业广告中,贫穷、饥荒、难民、种族、战争等社会问题也成了创作的素材,倍受争议的贝纳通广告就是以对这些问题的关注而在广告界独树一帜的。艺术与广告的互动使二者原来的风格界线变得逐渐模糊起来,符号的等级结构也开始坍塌,这就需要我们用一种多元主义的审美态度对待各种不同的品位。

参考文献:

[1]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大卫.奥格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M].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

[3][美]约.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英]布洛克.美学新解[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5][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黄新生.媒介批评――理论与方法[M].台北: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7.

[7]李陀.“开心果女郎”[J].读书,1995(2).

文学的审美价值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学审美价值;形而下;价值取向;世俗关怀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1)12-0106-03

引言

在形而下层面,人的存在境况,大体取决于人和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组关系。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尽管可以被引申为哲学和美学问题,但基本是一个环境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道德问题,但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人与人的关系则纯粹是一个道德问题。基于此,文学要在此岸世界的形而下层面,展示其审美的价值取向,就应该以自己的形象真实、情感倾向和语言艺术,通过对环境问题、政治问题以及道德问题的关照,对应地给人提供和谐的生态环境、进步的政治理念和健全的道德良知。惟其如此,才能表达文学对于人的世俗关怀或者现实关怀。

(一)

自然之于人,首先是一种环境。但随着“自然的人化”,它在作为人的科学对象和艺术对象的过程中,亦即在人的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的过程中,慢慢地由纯粹的外在环境,变成为如马克思所谓的“人的无机的身体”。[1]从这个意义上立论,文学要表达它对人的世俗关怀,首先必须以热爱自然之情、敬畏自然之心、保护自然之举,在作品的虚拟世界中建构一种和谐的生态环境。事实上,优秀的诗人和作家们从来都是这样做的。他们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关怀体现的恰恰正是对人本身的关怀。中国古代以自然为审美对象,在时间上要远远地早于西方。描写山水胜景的诗文,在六朝即已大批出现,到唐代无论是量还是质,都已经达到巅峰。如李白的《敬亭独坐》一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首诗写了敬亭山的安闲、静谧,通过“相看两不厌”一句,在流露诗人对敬亭山的热爱之情的同时,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还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如同老朋友相处一般的平等和默契。此中三昧,含蓄地透露出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天人合一”观念。

实际上,真正热爱自然的感情,都是和对于自然作为造物主的创造存有一片敬畏之心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对自然的敬畏,就没有对自然的热爱。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陶渊明的名篇《饮酒》之五得到充分的印证。为什么诗人在描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自然环境之后,于诗的结尾处,却偏偏要留下一个如迷一般令人深长思之的悬念:“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呢?据我们猜想,这里面可能正是诗人对自然的某种敬畏感在暗暗地起作用。他觉得,自然之道,作为“此中”的“真意”,它那种不无神秘意味的整体的和谐,是不应该以人为的思辨去进行干扰,也不能用人为的思辨去加以肢解的。

然而,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在“人定胜天”的口号声中,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的大自然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灭绝性的破坏。特别是在今天,人类世界正面临一场巨大的生态危机。当此之际,文学要想使其热爱自然和敬畏自然的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必须通过自己的情感和形象系统,极具感染力地去描写有识之士保护自然的举动。这样的努力,我们在诸如保护可可西里的野羚羊之类的电视纪录片中已有所见。可惜的是,在文学领域,至今还罕有类似的杰作问世。

提到保护自然,还须说一说文学中许多描写人与自然灾害相抗争的作品。从表面看,这样的描写,因为提倡“与天斗”,似乎有违与人和自然环境相和谐的观念,但实际上,如果深入地想,我们之所以把建构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列为对人的世俗关怀的首项,是因为这里讲的自然是指“人化的自然”。而自然灾害具有未被驯服的野性,不在“人化的自然”的范围,文学作品描写人与它们的斗争,正是为了在更深的层次上体现文学对于人的关怀。而且不仅如此,在形形的自然灾害的背后,往往有自然环境被破坏的原因在作祟。由此而言之,文学作品描写人与自然灾害的斗争,恰恰从反面张扬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必要性。例如,对于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电影《泰坦尼克号》等,就应当从这样的视角去看待。

(二)

人与社会的关系,究其实,主要是人与政治的关系。进入阶级社会,政治之于人,乃是一个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无法回避的现实存在。在阶级矛盾激烈的社会,政治作为社会生活的主流自不待言;即便在阶级斗争相对比较缓和的今天,政治也还是以其一整套的国家机器发挥着令人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回想极“左”路线盛行的过往岁月,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规定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当然是一种人为的扭曲。但如果因为反对这样人为的扭曲,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认定文学可以远离政治,甚至于脱离政治,即便不是出于幼稚,也是一种偏执。正因为政治是脱离不了的,那么,文学对人的世俗关怀,就必须经由自己卓越的形象描写和情感抒写,以表达一种进步的政治理念而体现出来。具体地说,这种进步的政治理念,从反面讲,应该是指反腐败、反剥削与压迫、反专制暴政、反侵略、反霸权、反恐怖等等;从正面讲,则应该是指弘扬民主政治,张扬社会公理、时代正气和民族大义,宣扬民主主义、爱国主义以及国际主义等等。

下面,我们来看曾卓写于期间的《悬崖边的树》:“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本诗所写的悬崖边的树这一中心意象,不是白描,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对于诗人自身及其所从属的一代知识分子的自我象征。在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年头,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使大批知识分子脱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像被吹到悬崖边的树一样,时时面临着跌入深谷的危险。他们的事业荒废了不说,就连身心也受到极大的伤害,“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然而,即便如此,他们并未熄灭自己内在的生命之光,在命悬一线之时,依然准备着“展翅飞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悬崖边的树》既可以被当作一首控诉极“左”政治的悲歌,更应该被视为一首献给中国知识分子的赞歌。说它控诉极“左”政治也好,赞美知识分子也罢,这首诗都以进步的政治理念表达了对于人的世俗关怀。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打完这盘台球》,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是凄风苦雨中蹲在战壕里等待着司令部下达进攻命令的战士;一条是在与前线战壕相距不远的司令部内玩台球玩得入迷的元帅。元帅一拿起球杆,就非打赢这盘台球不可,耳边的大炮轰鸣声,以及传令兵送来的战报,统统被置于脑后。最后的结果是,球场上,元帅赢得了这盘台球的胜利;而战场上,法国军队却因为一直没有接到司令部的命令,在普鲁士军队的大举进攻下彻底溃败了。小说通过两条线索由分到合、最后扭结在一起的情节,形象地显示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战场的失败是果,球场的胜利是因。所谓嬉戏误国,正是其主题之所在。这与其说是作者为法国军队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所做的总结,还不如说是作者对军队高层置国家存亡以及士兵安危于不顾的的声讨和批判。小说的这种声讨和批判,因其传达了一种进步的政治理念,毫无疑问,也应该被看做是对于人的世俗关怀。

爱国主义,在世界各国的文学中,都是一个重大的政治母题。尤其在中国,其重要性似乎更为突出。这方面,我们不能不提及陆游的《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作为陆游的绝笔之作,可以把这首七绝当作年过八旬的老诗人的政治遗嘱来看待。在陆游一生的诗歌创作中,对恢复失地、一统中原的关注和期待,始终是其感情表现的扭结点。《示儿》写诗人自己明明知道死去以后万事皆空,但笔锋一转,又为“不见九州同”而悲恸不已。缘于这种空又不空的悖论式的心结,诗人便给子孙们留下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嘱。于此可见其爱国之情非同一般的强烈和痴迷。在别人那里,顶多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在陆游这里,则是鞠躬尽瘁,死而不已。可以说,诗人正是通过对此种感情冲决生死大限的超极致的宣泄,使其终生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母题,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实,像陆游这样把国家政治看得比生命还重的诗人,在古代并不鲜见。往前追溯,屈原称得上是文学史上第一位政治诗人。之后,如三曹、杜甫、白居易、苏轼和辛弃疾等等,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政治诗人。为成都杜甫草堂题词:“政治诗”。他说杜甫是政治诗人,这没有错。清人沈德潜就称赞杜甫“一饭未尝忘君,其忠孝与夫子事父事君之旨有合,不可以寻常诗人例之。”[2]问题是,如果反躬自问,自己又何尝不是政治诗人呢?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传统,诗人们以诗的方式,关心并积极参与国家政治,并不是一件坏事。他们所写的政治诗,往往因其对江山社稷的热爱、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对腐败黑暗的抨击,而成为一个时代的强音,即《毛诗序》所谓“正得失,感鬼神,动天地”者,[3]使人在热血奔涌中,不能不受到民主思想、民本观念和爱国精神的洗礼。我们今天肯定这些政治诗,就是基于其进步的政治理念,以及充溢字里行间的那种无所不在的世俗关怀。

(三)

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亲戚、邻里和朋友关系,以及其他种种人际关系,关键在于遵循为全社会所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康德曾经称“头顶迷乱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是他一辈子奉为神圣而加以膜拜的两种东西,足见道德在这位哲人心里的分量。作为一种人文意识形态,道德是随着整个经济基础、政治法律制度及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历史演化而不断演化的。但无论道德如何演化,一个总的目标是向善,也就是说,道德会越来越符合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原则。在这种情况下,文学要从处理人与人关系的角度,表达对人的世俗关怀,就应当在自己的情感与形象系统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带给人一种健全的道德良知。

良知作为伦理学概念,指天赋的道德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4]朱熹注:“良者,本然之善也。程子曰‘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5]后来,明代王阳明根据孟子的观点,提出著名的“致良知”一说。他认为,“良知”究其实,即孟子所谓“是非之心”。我们今天在文学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上,承袭并使用良知这一概念,是要求文学站在善的高度,对其所描写的社会人事,做出既合乎是非、又合乎审美与诗意的道德裁判。

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天伦关系,历来是文学津津乐道而又感人至深的一个话题。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借透过车窗朝外投去的一瞥,望见父亲为给出远门的自己买点水果,艰难地从铁道边向站台攀爬时那臃肿而又蹒跚的背影,“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大概就是孟子讲的“良知”,亦即天赋的道德观念在起作用吧?如果说朱自清的《背影》写的是儿子对父亲的爱,那么,鲁迅的《答客诮》一诗,则写的是父亲对儿子的爱:“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鲁迅年过半百才有了儿子,那份恋子之情是可以想见的。谁知道消息流布到社会上,他的那些论敌却以此为口实,对其大加嘲讽。为了给论敌以回击,鲁迅写了这首直抒胸臆的诗。其别是三四两句,作者以身为百兽之王的老虎“回眸时看”小老虎那含情脉脉的眼神为喻,表现了自己对刚刚出生的儿子的一片疼爱之情。面对这片真情,我们作为曾经这样那样地体验过类似亲情的人,谁又能不为之而深受感动呢?

如果说以上我们所举的例证,都仅仅只是从正面以伦理化的情感与形象表达道德良知,那么接下来要论及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则是真正以良知为尺度,对以屠岸贾为一方,以程婴、韩厥和公孙杵臼等为另一方,双方围绕着是灭绝还是保全赵氏孤儿而展开的忠奸之争,所做出的足以惊心动魄的道德审判。程婴用亲生儿子的一条命,冒充并救下了赵氏孤儿;韩厥因不愿向屠岸贾献出赵氏孤儿自刎而死;公孙杵臼为造成真实的假象而甘愿自我牺牲。凡此种种,使作为正方的剧中人物,在道德的自我完善中,表现出极具灵魂震撼力的、强大的人格力量;而屠岸贾的凶残与灭绝人性,则使其作为反方充当了反人性、反人道的恶的代表,而理所当然地成为道德的审判对象。与《赵氏孤儿》有某种相似之处,对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以及《悲惨世界》等作品里通过善恶之争所表现出来的健全的道德良知,也应作如是观。

余论

以上,我们分别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三组关系入手,讨论了文学通过提供和谐的生态环境、进步的政治理念及健全的道德良知所带给人的世俗关怀,从而在形而下层面显示出来的价值取向。但人之所以为人,其生命存在,除了需要有一个此岸世界作为血肉之躯的依附,需要有一种充满人间烟火气的世俗关怀之外,有时候,也还需要在与上述三组关系不同的另一组关系,亦即人与自我关系的内心思辨中,依赖文学建构起一个彼岸世界,作为灵魂、情感以及梦想的寄托和归宿,以便获取一种最高意义上的终极关怀。如果说,人对世俗关怀的需要,相应造就了文学审美价值的形而下取向;那么,人对终极关怀的需要,则相应造就了文学审美价值的形而上取向。关于后者,拟另文撰述,此不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9:49.

[2]浓德潜.唐诗别裁集[M].岳麓书社,1998:141.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M].中华书局,1980:130.

文学的审美价值范文第6篇

谪到异地他乡时,所创作的以反映贬谪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为主的文学作品。这些贬谪文学作品因为创作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与其他文学

作品不同的价值。贬谪文学蕴含着深刻的文化精神与丰富的审美价值,其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发掘其中的审美价值也能

对高中学生起到启发作用。本文从贬谪文学的概念着手,分析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贬谪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而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贬谪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贬谪文学;审美价值;

贬谪文学是遭受贬谪的文人在被贬谪到异地他乡时,所创作的以反映贬谪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为主的文学作品。这些贬谪文学作品因为创作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的价值。探讨贬谪文学能够对作家主体的审美心理进行深入的了解。中国文学史中不少作家、诗人,都有过遭贬受谪的经历,而且遭贬受谪期间往往创作甚丰,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都有相当价值。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贬谪文学作品,对这些贬谪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行解读,能够发挥这些贬谪文学作品的教育意义,也能够完善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工作,适应高教改版的需求,使更多贬谪文学能够被收录进高中语文教材,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

一、贬谪文学的概念的界定

尽管文学界已经对贬谪文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但一直以来却没有对贬谪文学的概念达成共识。贬谪文学的概念与贬谪文学的研究对象有关,贬谪文学的概念不确定极易造成贬谪文学研究对象的不一致。所以本文在写作之初,有必要对贬谪文学的概念加以明确,为日后贬谪文学的更深入研究打好基础。在概念的界定过程中,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贬谪文学的作者;二是贬谪文学创作的特定时期;三是贬谪文学的作品的特征。在笔者看来,贬谪文学的作者应为被贬谪之人。只有亲身经历过这种过程,才会有切身的感受,作品才能如实表达作者的被贬谪情感。被贬谪之人包含两层意思:一种是身经贬谪者,而不论被贬谪是因为无罪还是罪有应得。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的主要内容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贬谪文学作品,既包括时期文人创作的贬谪文章,也包含唐代宋代遭受贬谪之人创作的作品。北宋坡的很多作品也被收录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如《赤壁赋》和《赤壁怀古》等。唐代以白居易、柳宗元和韩愈以及刘禹锡的作品为主,白居易的《琵琶行》、刘禹锡的《堤上行三首》等作品都收录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柳宗元的《江雪》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比较出名的作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每一个时期的贬谪文学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时期的贬谪文人创作的作品都因为时代背景相同而具有相同的群体性特质,不同的贬谪作品也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

三、高中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的审美价值

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贬谪作品,大多通俗易懂,其中很多文章具有较强的励志意义,对于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贬谪文学作品具有以下审美价值。

(一) 高中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体现了对理想的执着精神

高中语文教材中部分贬谪文学作品还体现出了作者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柳宗元是唐代贬谪文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其很多作品都被收录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柳宗元个性很傲慢倔强,不肯轻易屈服于权势,从不愿意与那些达官贵人同流合污,对自己的追求非常执着。柳宗元在被贬期间,抱定决心“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虎”。柳宗元在被贬谪之后非常孤独寂寞,为了发泄压抑在心头的沉重的孤独感,柳宗元借用诗歌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如在《捕蛇者说》中,他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来对当时的苛政进行无情的抨击。这反映出了他心怀苍生为政信念的使命感和崇高追求。柳宗元对民生的关注,并不只是停留在情感层面,在他出任地方官时,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的实事。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体现出旷达情怀

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贬谪文学,大多表现出了被贬谪之人淡泊闲吟的旷达情怀,他们通过不同方式来抒感和调整心态。他们不以外物所蔽,不因处境的困难而自暴自弃,旷达必须无心,就是将被贬谪的压抑进行审美化,随遇而安,在苦境中找到自己的快乐,把抵牾情绪转化为欣然接受,坦然面对一切人事,不因处境困难而自暴自弃,即使遇到不满意的事也能安之若泰。陶渊明在被贬谪期间,很多作品都反映出了他的旷达心态,他的《归园田居》便是代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些诗句都反映了陶渊明的旷达情怀。陶渊明的这种安土忘怀并非没一个人都能做到。发哀怨,就是陶冶性情,在心理上追求一种“适”的境界。“文人的遭际,无非是‘穷’和‘达’,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文学,或者是‘兼济’的舟楫,或者是‘独善’的伴侣。”。贬谪诗人正是以文学为伴侣,以消解他内心的孤寂和落寞之感。坡说自己“某平生无快意事,唯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

上述贬谪文学作品都表现出被贬谪之人自适旷达的心境,对于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良好心态能够促使高中学生在面对困难时随遇而安,这也是贬谪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之一。

高中教材中收录的上述贬谪文学作品,能让读者逐渐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或许是作者的乐观心态,或者是作者的执着追求,这都对高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启发意义。贬谪是我国古代常用的一种对官吏的行政处罚,其对于仕途中的文人学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在遭受贬谪的时候所创作的诗文反映了个人的悲愤苦闷及才略不得施展的抑郁,以及一种坚贞的精神操守。可以说,贬谪文学不仅是反映贬谪文人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种历史精神的言说与延展,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中所具有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贬谪文学作品,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对于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现阶段高中语文教材由于篇幅有限,对于贬谪文学作品还不是非常重视,收录的贬谪文学作品数量也非常有限。随着新课改的进行,高中语文教材中应更加重视贬谪文学作品的励志作用,使其审美价值能够得以充分发挥,使高中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后能够提高自身修养。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柳侯祠》,东方出版中心,2006.

[2]熊国华.《中国放逐诗学初探》,《中国韵文学刊》,2003(1).

[3]刘铁峰.《中国古代贬谪现象的表现特点》,《大理学院学报》,2009,7.

文学的审美价值范文第7篇

一.多媒体教学能充分挖掘现代文学的审美因素

文学与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审美特性。现代文学虽然只有32年的历史,但现代文学中却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目的就是在对文学资料的钩沉、爬梳和罗列中,捕捉历史感受,引导学生经由文学审美达到精神和意志的陶冶,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正确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的审美主体,最终成长为美的创造者。而多媒体网络教学则以它立体、形象、鲜活的视听系统、交互的人机界面、浓厚的抒情意味,充分挖掘现代文学的审美因素,从而有助于现代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首先,网络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文学作品形象因素的展现。文学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既有生动的人物形象,也有优美的文学意象和情感意蕴。文学的教学过程要充分注重作品的形象因素,重视文学的形象感染力。现代文学塑造了许多经典人物形象,如愚弱的国民形象代表阿Q、祥林嫂,20年代叛逆苦闷的小资产阶级女性代表莎菲女士,追求恋爱自由、个性解放的子君,被金钱异化的交际花陈白露,专制主义重压下的病态灵魂高觉新,30年代民族资本家代表吴荪甫,小城镇商人代表林老板等等,他们都负载着巨大的时代蕴含和人性魅力,闪烁在历史的长河中。包含这些人物形象的很多经典都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直观、生动、高效地把现代文学丰富的视频、图像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使文学经典与现代影视同时出现在课堂教学上,既能实现经典与现代的联系,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配合教学适当给学生播放根据柔石小说改编的《早春二月》、根据鲁迅小说改编的《祝福》、根据张天翼小说改编的《包氏父子》、根据茅盾小说改编的《子夜》、根据巴金小说改编的《家》、曹禺的话剧《雷雨》、《日出》、《原野》等影像资料,都极大改善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加深了学生对文学形象的审美认识。其次,网络多媒体教学有助于营造情景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自然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充分感受文学的审美内涵。这特别适用于以意境取胜的诗歌和小说教学。比如沈从文的《边城》以恬静平淡的风格,对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作了理想化的表现,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烟、田园牧歌式的世界。在《边城》的多媒体教学中,既可以选取优美的湘西风景画和迷人的湘西风俗画,衬托出人物独具的风采,也可以播放《边城》的影像资料,来展示那未被现代文明侵蚀和扭曲的庄严、健康、美丽和虔诚的人性。那天朗风轻、青山翠竹的湘西山水辉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画面,那淳朴、原始、和乐的湘西风俗映衬出的边城世界的人情美、人性美,让学生在茶峒小镇的画面流动中直接感知浓淡相宜的色彩美,体会独具特色的意境美,体验自然淳朴的情感美,感受沈从文小说浓浓的诗意美。再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康桥自然景色的视频播放,配置柔和舒缓而又充满怀旧情调的轻音乐。在如泣如诉而又带着点淡淡感伤的旋律中,入情入境地吟诵《再别康桥》,诗中真味,就会如康桥的河水一样流泻而出。这种氛围很快就能感染学生,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诗人、课堂与康桥的时空距离,使学生仿佛亲眼看到了康河畔夕阳中如新娘般美艳的金柳,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的青荇,看到了旖旎多姿的西天云彩,更看到了苍茫暮色中彳亍独行的诗人瘦长的身影。同样,戴望舒的《雨巷》也是一首流传广泛的优秀诗篇。它是诗人心灵炼狱中熔铸出来的个人与时代双重苦闷的结晶。寂寥、潮湿的雨巷,梦一样到来和离去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和谐的韵律,舒缓的节奏,营造出一种孤独、寂寞、忧郁、虚无和幻灭的情感氛围。在讲授时配以诗朗诵,让那卓越的诗境,唯美的画境,丰富的诗意内涵,从字里行间漫溢出来,使学生仿佛徜徉于“音乐的圣殿”,有一种醺醺然陶醉于其中之感。另外像柔石、艾芜、萧红、许地山、冰心、张爱玲等许多现代作家作品,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融文字、图像和音乐等超文本形式于一体,就可以使抽象的艺术形象直接进入学生脑际,充沛的情感力量直击学生的心灵,避免了语言讲解的单调局限,充分发掘其中的审美因素,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学的审美特性。

二.多媒体教学能够超越时空,加强现代文学的美感程度

我们知道,任何文学经典都具有“共时”特征,但在“历时”的转变过程中,很多经典有可能失去它的经典地位。因为时代在变、语境在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也都在发生着不同的改变,所以过去所谓的经典,现在未必还是经典。现代文学史就面临许多这样的现象。现代文学描述的是上个世纪人们的生活和现实,时空差距的客观存在决定了今天的大学生在接受方面必然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隔阂和陌生感。作为空间媒介的多媒体网络,具有典型的空间整和性与文化交流、融会的意义,它能最大幅度地促进文学的彼此贯通,为文学接受提供便捷的物质载体,可以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超越时空,感受历史的悠远,体味人物的情感,实现文学作品事物间诗意关系的建构,为审美追求的实现创造条件。比如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对现代文学的贡献无人能及,几乎所有版本的《中国现代文学》教材都用专章重点来介绍他的作品。但是由于中学教条化的教学和以往对鲁迅的神化宣传,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往往是敬而远之,心理接受上存在抵触情绪。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还仅仅是用语言来概括他的成就、描述他的作品,那么只会加强学生的逆反程度,影响学生对他的全面了解。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讲述中穿插一些鲁迅本人的照片,他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场景、其作品版本的封面,并链接电影《阿Q正传》、《祝福》、《孔已己》、《伤逝》等的几个重要片段,同时把几篇能体现鲁迅创作特色的散文、诗篇有选择地放映配乐朗诵,那么就能传授给学生一个立体的鲜活的鲁迅形象,不仅让人敬佩,更让人感动,“人间鲁迅”就会进驻学生的心灵。又如郭沫若的《女神》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座丰碑,它以“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开辟了新诗创作的新纪元。其中的《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等更以显著的特色成为新诗的经典。但因为时过境迁,学生们感受不到五四的气氛,也不能领会郭沫若那“火山喷发”似的激情何以能点燃五四一代青年人的心灵,在阅读他的诗作时对其经典地位产生怀疑,对其诗美判断也出现偏差。在学习这一章节时,若能先利用视频资料对五四时代及五四文学革命作一介绍,让学生置身于五四氛围中,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受五四一代人蕴藉的冲决一切网络,打碎一切偶像的激情,再播放配乐朗诵的《凤凰涅槃》、《天狗》等诗篇,学生就能感受到五四的气场,充分领会诗作的魅力。再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是40年代解放区大众文艺的典范,长诗运用的是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诗歌语言在朴素中又显现出形象美、音乐美、抒咏性的特点,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信天游是陕北历史文化的产物,它负载着陕北悠远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它也以特定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契合。讲授这一章节时,若只结合诗歌,讲解它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用语言描述它的曲调特征,教学效果就会较差。因为信天游是用来唱的,只有在歌唱中才能划破历史的悠远,领略信天游的真谛。因此若在讲解介绍信天游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画面介绍陕北的历史文化,再配上悠扬高亢的信天游,就能使学生切身感受它开阔奔放的曲调,炽烈深沉的感情,辽阔悠远的境界,感受时空的变幻和信天游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学生明白,民族特性依然是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坚守民族性必将让艺术焕发出无尽的活力。

文学的审美价值范文第8篇

一.多媒体教学能充分挖掘现代文学的审美因素

文学与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审美特性。现代文学虽然只有32年的历史,但现代文学中却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目的就是在对文学资料的钩沉、爬梳和罗列中,捕捉历史感受,引导学生经由文学审美达到精神和意志的陶冶,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正确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的审美主体,最终成长为美的创造者。而多媒体网络教学则以它立体、形象、鲜活的视听系统、交互的人机界面、浓厚的抒情意味,充分挖掘现代文学的审美因素,从而有助于现代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首先,网络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文学作品形象因素的展现。文学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既有生动的人物形象,也有优美的文学意象和情感意蕴。文学的教学过程要充分注重作品的形象因素,重视文学的形象感染力。现代文学塑造了许多经典人物形象,如愚弱的国民形象代表阿Q、祥林嫂,20年代叛逆苦闷的小资产阶级女性代表莎菲女士,追求恋爱自由、个性解放的子君,被金钱异化的交际花陈白露,专制主义重压下的病态灵魂高觉新,30年代民族资本家代表吴荪甫,小城镇商人代表林老板等等,他们都负载着巨大的时代蕴含和人性魅力,闪烁在历史的长河中。包含这些人物形象的很多经典都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直观、生动、高效地把现代文学丰富的视频、图像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使文学经典与现代影视同时出现在课堂教学上,既能实现经典与现代的联系,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配合教学适当给学生播放根据柔石小说改编的《早春二月》、根据鲁迅小说改编的《祝福》、根据张天翼小说改编的《包氏父子》、根据茅盾小说改编的《子夜》、根据巴金小说改编的《家》、曹禺的话剧《雷雨》、《日出》、《原野》等影像资料,都极大改善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加深了学生对文学形象的审美认识。其次,网络多媒体教学有助于营造情景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自然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充分感受文学的审美内涵。这特别适用于以意境取胜的诗歌和小说教学。比如沈从文的《边城》以恬静平淡的风格,对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作了理想化的表现,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烟、田园牧歌式的世界。在《边城》的多媒体教学中,既可以选取优美的湘西风景画和迷人的湘西风俗画,衬托出人物独具的风采,也可以播放《边城》的影像资料,来展示那未被现代文明侵蚀和扭曲的庄严、健康、美丽和虔诚的人性。那天朗风轻、青山翠竹的湘西山水辉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画面,那淳朴、原始、和乐的湘西风俗映衬出的边城世界的人情美、人性美,让学生在茶峒小镇的画面流动中直接感知浓淡相宜的色彩美,体会独具特色的意境美,体验自然淳朴的情感美,感受沈从文小说浓浓的诗意美。再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康桥自然景色的视频播放,配置柔和舒缓而又充满怀旧情调的轻音乐。在如泣如诉而又带着点淡淡感伤的旋律中,入情入境地吟诵《再别康桥》,诗中真味,就会如康桥的河水一样流泻而出。这种氛围很快就能感染学生,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诗人、课堂与康桥的时空距离,使学生仿佛亲眼看到了康河畔夕阳中如新娘般美艳的金柳,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的青荇,看到了旖旎多姿的西天云彩,更看到了苍茫暮色中彳亍独行的诗人瘦长的身影。同样,戴望舒的《雨巷》也是一首流传广泛的优秀诗篇。它是诗人心灵炼狱中熔铸出来的个人与时代双重苦闷的结晶。寂寥、潮湿的雨巷,梦一样到来和离去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和谐的韵律,舒缓的节奏,营造出一种孤独、寂寞、忧郁、虚无和幻灭的情感氛围。在讲授时配以诗朗诵,让那卓越的诗境,唯美的画境,丰富的诗意内涵,从字里行间漫溢出来,使学生仿佛徜徉于“音乐的圣殿”,有一种醺醺然陶醉于其中之感。另外像柔石、艾芜、萧红、许地山、冰心、张爱玲等许多现代作家作品,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融文字、图像和音乐等超文本形式于一体,就可以使抽象的艺术形象直接进入学生脑际,充沛的情感力量直击学生的心灵,避免了语言讲解的单调局限,充分发掘其中的审美因素,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学的审美特性。

二.多媒体教学能够超越时空,加强现代文学的美感程度

我们知道,任何文学经典都具有“共时”特征,但在“历时”的转变过程中,很多经典有可能失去它的经典地位。因为时代在变、语境在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也都在发生着不同的改变,所以过去所谓的经典,现在未必还是经典。现代文学史就面临许多这样的现象。现代文学描述的是上个世纪人们的生活和现实,时空差距的客观存在决定了今天的大学生在接受方面必然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隔阂和陌生感。作为空间媒介的多媒体网络,具有典型的空间整和性与文化交流、融会的意义,它能最大幅度地促进文学的彼此贯通,为文学接受提供便捷的物质载体,可以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超越时空,感受历史的悠远,体味人物的情感,实现文学作品事物间诗意关系的建构,为审美追求的实现创造条件。比如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对现代文学的贡献无人能及,几乎所有版本的《中国现代文学》教材都用专章重点来介绍他的作品。但是由于中学教条化的教学和以往对鲁迅的神化宣传,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往往是敬而远之,心理接受上存在抵触情绪。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还仅仅是用语言来概括他的成就、描述他的作品,那么只会加强学生的逆反程度,影响学生对他的全面了解。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讲述中穿插一些鲁迅本人的照片,他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场景、其作品版本的封面,并链接电影《阿Q正传》、《祝福》、《孔已己》、《伤逝》等的几个重要片段,同时把几篇能体现鲁迅创作特色的散文、诗篇有选择地放映配乐朗诵,那么就能传授给学生一个立体的鲜活的鲁迅形象,不仅让人敬佩,更让人感动,“人间鲁迅”就会进驻学生的心灵。又如郭沫若的《女神》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座丰碑,它以“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开辟了新诗创作的新纪元。其中的《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等更以显著的特色成为新诗的经典。但因为时过境迁,学生们感受不到五四的气氛,也不能领会郭沫若那“火山喷发”似的激情何以能点燃五四一代青年人的心灵,在阅读他的诗作时对其经典地位产生怀疑,对其诗美判断也出现偏差。在学习这一章节时,若能先利用视频资料对五四时代及五四文学革命作一介绍,让学生置身于五四氛围中,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受五四一代人蕴藉的冲决一切网络,打碎一切偶像的激情,再播放配乐朗诵的《凤凰涅槃》、《天狗》等诗篇,学生就能感受到五四的气场,充分领会诗作的魅力。再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是40年代解放区大众文艺的典范,长诗运用的是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诗歌语言在朴素中又显现出形象美、音乐美、抒咏性的特点,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信天游是陕北历史文化的产物,它负载着陕北悠远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它也以特定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契合。讲授这一章节时,若只结合诗歌,讲解它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用语言描述它的曲调特征,教学效果就会较差。因为信天游是用来唱的,只有在歌唱中才能划破历史的悠远,领略信天游的真谛。因此若在讲解介绍信天游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画面介绍陕北的历史文化,再配上悠扬高亢的信天游,就能使学生切身感受它开阔奔放的曲调,炽烈深沉的感情,辽阔悠远的境界,感受时空的变幻和信天游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学生明白,民族特性依然是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坚守民族性必将让艺术焕发出无尽的活力。

三.现代文学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综合审美能力的培养

文学的审美价值范文第9篇

一、考点梳理

散文中的价值判断指作品反映出来的对人生价值、时代精神、人文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的评价。“审美取向”指作品表现出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摒弃。该考点包括三方面:一是评价散文的主旨,要求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流露的感情、表达的观点、蕴含的意趣;二是评价散文中的某种观点、态度形成的原因或依据:三是评价散文蕴含的审美价值及情趣。

二、答题方法

任何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作者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是作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情趣的反映。因此,答此类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文本,追本溯源。立足文本指根据文本的内容、情感志向发掘作品中隐含的价值认知与审美追求。评价文本,应该从文本出发,无论是赞美还是否定,都要在文本中找到相应的依据。避免用刻板、教条、贫乏、单一、概念化的模式去关照文本。

2.融入自己,评出个性。这是个性阅读的表现,要求考生能以独特的视角感知作品,发现作品中蕴含的亮点,发人所未发。考生要在赏析文本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想法,与文本共鸣,与作者共鸣。

3.整体把握,客观公正。这要求考生尊重作品的原意,尊重作者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实事求是,不架空,不拔高,不曲解,不以个人的喜好解读文本。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祖母说

徐则臣

从十二岁时出门,读书,工作,再读书,一晃又是十二年。每年回家两次,名为归乡,实是小住,总是鬼撵着似的匆匆去来。回到家也难得外出,关在房里读写,偶尔出去也只是房前屋后遛上一圈,漂泊不得安宁的心态常让我感觉自己是故乡的局外人。除了周围的邻居,稍远一点的都在逐渐陌生,那些曾是我的同学和少时玩伴的年轻人,多半已经婚嫁生养了。生疏是免不了的,要命的是他们的孩子,完全是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好像我与这个村庄无关。

尽管这样,我依然没能太深地发现村庄的变化,大约是这种变化正在缓慢进行,而我一年两次的还乡多少也对此有些了解,孩子们的成长与谁家的一座平房竖起来并不能让我惊奇。都是生活的常识了,有些东西的确在人的心里也展开了它们的规律,它们的生长节奏不会让我们意外,也就无法把它称作变化。我常以为我的村庄是不会变化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相同,院门向南开放,白杨和桑树还站在老地方,后河水的荣枯也只是遵循着时令的安排。当我从村庄后面的那条土路走向家门时,沿途的景物让我失望,一成不变。我就想,还没变。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模样,故乡却像脱离了时光的轨道,固执地守在陈旧的记忆里,生活仿佛停滞不前,一年一年还是老面孔.

若是从生活质量论,现在的乡村绝不是一片乐土。小城市正跑步奔向小康,大都市早已在筹划小资和中产阶级的生活,而乡村,比如我的家乡,多年来依然没有多少起色。当看到这里的村民们为人民币深度焦虑,而将正值学龄的孩子从教室里强行拽出来的时候,我是多么希望她也能与时俱进、富足祥和啊.那些田园牧歌的美誉,那些关于大自然的最矫情的想象,加在乡村的枯脑袋上是多么的大而无当。生存依然是这里最重大的话题,要田园牧歌和大自然的想象干什么。看到这里的村民和若干年前一样扛着铁锹茫然地走进田野,我常觉得自己在这片大地上想起诗歌是一种罪过。他们当然需要诗歌,但更需要舒服滋润的一日三餐,和不再为指缝里的几个硬币斤斤计较,需要所有人都和他们一样,把粮食高高举过头顶。

可是祖母说,村庄一直在变,一天和一天不同。她又向我历数我离家的这半年中村里死了多少人。祖母越来越执着地谈论死亡了。这几乎是年迈的一个标志,在乡村像老人斑一样不可避免。祖母八十了,有理由为众多的生命算一算账。祖母说,东庄的某某死了,才六十八岁;南头的某某得了癌症,没钱治,活活疼死掉了:路西的某某头天晚上还好好的,一早醒来身子就僵了,那可是个能干的女人,六十五岁了还挑着一担水一路小跑:后河边上的某某也死了,一个炸雷轰开了柴门,把他赤条条地劈死在床上,那声神出鬼没的雷怎么找到他的呢,不到六十,刚刚把白胡子蓄了两寸长:还有卖烧饼的媳妇,一口气生了三个丫头,刚得了个儿子没满三岁,莫名其妙地一头钻进烧饼炉里,拽出来人已经烧焦了。

祖母坐在藤椅里,在阳光下数着指头,讲述死亡时只看着天。她说日子一天一个样了,他们那一代人差不多都没了,出门满眼都是不认识的人。他们都走了,少一个人村子里就空出一块地方,能感觉出来院子里的风都比过去大了,没人挡着,风想怎么吹就怎么吹,来来往往都不忌讳了。

这是祖母的变化。村庄越来越让她不认识了,世界因为死亡在一点点地残缺,她所熟悉的那个村庄在逐渐消失,属于他们的往事和回忆被死去的人分批带走了,剩下的最终是面目垒非的别样的生活。在祖母变化的生活里,不停地走进陌生的面孔,那些身强力壮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而这正是我所不解的.他们像血液一样奔突在村庄的肌体里.但是为什么多年来故乡依然故我,连同我们的土地都要为粮食焦虑?

(选自《散文选刊》2013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

A.第三自然段“为指缝里的几个硬币斤斤计较”一句展示出村民为人民币深度焦虑的场景,他们因贫穷而变得心胸狭窄,唯利是图。

B.第四自然段通过祖母之口列举一系列的死亡事件,既反映了故乡里村民生存状况的难堪和困厄,也隐含了作者对当今偏僻农村发展现状的忧虑。

C.第六自然段“她所熟悉的那个村庄在逐渐消失,属于他们的往事和回忆被死去的人分批带走了”,含蓄地表现出村庄老人老境的孤独和悲伤。

D.作者认为,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模样,故乡却像脱离了时光的轨道,“一年一年还是老面孔”,根本原因是死亡现象频繁、劳动力减少。

E.文章语言朴实自然,笔调冷峻凝重,慨叹深沉,深藏着作者对社会、人生、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关怀。

2.文中第二、三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村庄“一年一年还是老面孔”,而祖母却说村庄“一天和一天不同”。文章的内容是否相互矛盾?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

文学的审美价值范文第10篇

1.音乐审美教育的“三维”视角

(1)音乐取向的音乐审美教育

音乐取向的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音乐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以审美为目的发展音乐文化。这种音乐审美教育更加倾向于实现和发展专业音乐文化,凸显音乐文化的核心内涵和本质要求,把音乐教育和文化传播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专业的音乐审美教育。

(2)审美取向的音乐审美教育

审美取向的音乐审美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较强的审美意识,在实际教学中,适用于普通音乐教学活动。

(3)教育取向的音乐审美教育

教育取向的音乐审美教育核心点在于“教育”,是从教育价值衡量审美教育,是以音乐作为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实现教育功能,更确切地说是通过音乐审美教育达到全面素质教育的目的,其主要体现在普通音乐教学活动中,是把审美价值和其他价值紧密关联在一起,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规律,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带动其他功能一同发展进步。

2.审美价值取向的“双重”作用

(1)审美价值取向的“专业”作用

从专业教学角度来说,审美价值取向的作用之一是服务于教育教学。站在学生发展的层面分析,审美价值取向不仅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课程,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水平,还有利于深化学生的社会心理,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在认知层面上的社会美和心理健康美,完善学生的价值取向。特别是时代在巨变,认知社会形态的角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注重学生审美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对社会美产生心理感知,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除此之外,对专业本身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能够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内容,创新专业教学思路方法,实现专业的现代化变革,引导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审美价值取向的“社会”作用

审美价值取向的“社会”作用区别于传统的审美价值所具有的社会性,审美价值取向的社会性是审美价值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然形态,并且深刻影响审美价值的发展。这里所说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指审美价值取向所体现的宏观指引。例如对于社会审美的直接影响等。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较强的传递性和引导性,这也反映了审美价值取向所具有的社会性,其价值取向间接造成许多侧面影响,这种影响具有传递性和引导性。审美价值取向的“社会”作用虽然看起来并不明显,但影响力要远超其“专业”作用。

高校音乐教学审美价值取向

1.引导作用

(1)对社会审美的宏观指引

高校音乐教学发展的方向是社会化及专业化,从宏观社会审美角度入手,高校音乐人才社会审美心理及社会审美观念的重要引导作用,进一步奠定了高校音乐教学的审美格局,最终会对社会审美产生宏观引导,这种引导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审美的正向影响,社会审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音乐审美价值取向。二是音乐审美价值取向对社会审美方向的引导作用,能体现高校音乐教学对学生心灵的净化作用,而且能够发挥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音乐审美价值取向的社会性发展。

(2)对个体审美的微观引导

目前,高校音乐教学发展的趋势是实现人才培养的社会化目标,与传统高校音乐教学理念不同,现代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塑造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从音乐教学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Ф?作用

(1)审美价值取向对审美认知的带动作用

审美认知看起来是一个相对空泛的概念,从人类产生之初开始,审美认知就一直随着人类发展而不断发展。高校音乐教学发展目标是社会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美、认识美和理解美的平台,极大深化了学生对审美的认知,实现了审美意识从“心理健康美”向“社会美”过渡,从而完善学生审美认知,推动审美意识向实质层面转变。

(2)审美价值取向对音乐教学发展的带动性

高校音乐教学审美价值取向不仅是对社会层面的审美引导,很大程度上是对高校音乐教学内涵进行的实质性补充,使高校音乐教学审美价值取向的培养与拓展能够进一步提升音乐教学活动,实现对人才“美”的认知优化,对社会人文思想观念产生积极影响。

如何转变审美价值取向

1.突破传统音乐教学格局

高校音乐教学转变审美价值取向,不仅需要对学生内心进行优化,更要根据社会发展培养学生对社会产生正确的心理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认识水平。从目前高校音乐教学来看,教学理念发生了深刻变革,教学目标对引导学生审美观、价值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要对传统音乐教学格局进行突破和创新,要深刻贯彻音乐教学中的艺术美、环境美以及发展美,并对学生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健全的社会审美心理,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

2.诠释音乐教学的意义

在突破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同时,深刻诠释音乐教学的价值及意义,要对音乐审美价值观进行更加细致入微的分析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加强学生的认知思维和审美能力。与此同时,音乐教学要形成科学的发展目标,针对学生思维进行美的感受和传递,深入开展审美教育。

3.拓展音乐教学审美功能

音乐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开发学生审美取向的功能。随着高校音乐教学的社会化和职业化,拓展音乐教学的审美功能有利于对音乐教学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美、生活美、发展美及社会美。所以在拓展音乐教学审美功能时,要重点拓展学生对美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审美意识,将音乐教学和社会审美充分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美、生活美、发展美及社会美。

4.创新高校音乐教学方法

审美价值取向相较于声乐、器乐等客观能力来说,不仅教学难度大,而且评价机制很难建立,更没有相关标准和体系。所以,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创新音乐教学方法,探寻更加有利于培育和评价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审美价值向社会美转变。笔者根据实践经验认为,要实现“有教无类”,就应该充分肯定每个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审美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

5.推动音乐审美价值引导

文学的审美价值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审美教育;审美价值取向;合奏艺术

中图分类号:J632.6文献标识码:A

审美价值取向是审美教育中不可忽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审美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指导着美的探索方向,体现着美的本质,并以审美实践活动的方式,实现人的自我完善、自身塑造,并最终推动整个社会趋于完美、和谐的发展。作为审美教育中的合奏艺术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价值活动。但由于在当今的审美教育工作中,大多滞留在教学方法论等应用理论和教育生理、心理等实证理论层面,因而审美价值取向较容易被忽视或有时也被淡化,给审美教育实践创新带来一定的局限性,甚至盲目性。特别是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发生变化的时候,审美价值取向就难免把握不定,甚至迷失方向,有时还出现假恶丑迷惑真善美的种种不谐和现象。

本文从合奏艺术的角度考察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合奏实践提高学生审美价值取向的评价能力和鉴别技能,从而促进学生键康、和谐发展。

一、合奏审美价值取向的价值

从哲学角度来看,“价值”表达的是人在活动中所形成的客体的价值对象性与主体的需要相符合并产生效应的需要,对主体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就表现为正向价值,反之就表现为反向价值。

审美价值含有一般价值的属性,但作为美学领域的价值关系,它又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多的宽泛性,并具有一般价值领域所不具有的独特性。

前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指出:“人的审美关系历来是价值关系。”参见斯托洛维奇著《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页。这也是因为从人本的角度看,价值追求都是人的本质所独有的重要特征,也是人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原动力。人类如果没有了价值追求,其精神品格的提升和拓展都将成为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审美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在对客体审美活动中对客体价值的选择。主体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主体不断实践其活动目标,并将其活动经验内化为价值系统的过程,而且审美价值观一旦有意或无意地被内化,也就完成了对客体价值的选择,成为指导主体行为的动力所在。

由于审美价值属于实践领域的价值形态,因此作为审美实践载体之一的合奏艺术,就应使参与者建立适当的价值系统,促使其精神格局的提升,这必然会遇到“向什么方向提升”这一方向性的问题,而这种问题研究的选择性本身就体现着审美价值的取向性。

马克思主义的审美实践功能教育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二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其中审美价值取向起着主导作用,它对人的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审美理解与评价等具有决定作用。审美的价值取向也决定着审美教育的社会性、阶层性、民族性等文化属性,这是因为审美价值取向是通过长期审美实践逐渐形成的,因社会环境、政治背景、文化修养、成长经历、思想水平、兴趣爱好等差异,审美价值取向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在同一时代、同一社会、同一阶层、同一民族,审美价值取向也存在着差异。参见修海林、罗小平著《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任何个体对世界审美关系的建立,都体现着一种社会、政治理想,表面上个体的审美关系,实际上是通过审美价值取向的选择不知不觉的把人带入广阔的社会关系中。可见,审美价值取向反映的是具有一定社会文化特征的审美关系,审美价值取向的选择,实际上也是把审美价值融入于社会的道德关系、政治关系和其它所有相关的社会关系之中。

教育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全国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各育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键康发展的有力手段。”这一段阐释是以我国国情为基点,指出了我国学校教育方向,回答了审美教育“向什么方向提升”这一问题。显然,审美价值取向符合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

在审美教育中我们选择合奏这种艺术形式,是因为合奏审美价值是以合奏器乐美感为基础,以人的情感力量为体现,以社会生活为内容而综合表现的。合奏的训练、创作、表演、欣赏等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审美社会效应,实际上也是审美价值取向的宏观体现。

在合奏审美价值中还蕴涵着社会学与道德价值。在合奏中必须培养演奏者不仅要感知自己声部的鲜明个性,还要体会与其他声部的复杂关系;必须建立起纵横交织立体感应的能力。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个体与社会的价值关系。当今的社会是强调个性化发展的,但这必须与社会取得协调,才能促使个人与社会协同发展,合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合奏不仅能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合奏这一实践手段提高审美价值取向的构建水平、评价能力和鉴别技能,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追求美,用美净化心灵、鉴别美丑,培养高尚志趣、完善品格、启迪智慧、振奋精神,从而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最终达到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关于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崇高目标,这正是审美价值取向的价值所在。

二、合奏审美能力培养中的审美价值取向

前面说过审美价值属于实践领域的价值形态,所以审美价值体系中的审美价值取向也只有在一定的音乐行为方式(如参与方式、接受方式)中才能培养和建立起来。

合奏是一门追求高度统一谐和的多声器乐艺术,在合奏能力的培养中,包含着诸多方面的要求,主要有统一的发音方法、良好的音准、准确的节奏、清晰的线条,协调而均衡的音响及丰富的音色变化等,合奏艺术博大精深,合奏审美的情态、形态、意态、风格极为丰富,它不仅是审美能力培养的场所,同时也是培养人的场所。因此,合奏训练是系统的育人工程,合奏指挥者应在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价值取向”的导向工作,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价值选择。

就以合奏的技术能力“发音方法”为例,我们知道,合奏的“发音方法”是合奏能力训练的基础。在合奏训练中,一般是以“点线真声”进行训练的,“点线真声”从技术上说,就是点与线有机结合真声演奏,他要求一定的力量支撑,使声音圆润丰满、讲究器乐的音色、音量、音域、共鸣的完美与扩展。“点线真声”从审美价值形态看,它追求的是器乐的本质力量的情感表现,在合奏发音上,选择这一奏法是因为它符合合奏本质――和谐。但如今社会上有一些现象,用商业化手段进行包装,缺乏乐器最本质力量的演奏,经媒体宣传形成某些导向时,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审美观。通常学生并不一定清楚那些震耳欲聋的声音,并不是真实的乐声,而是借助了现代科技成果――音响设备“做出来”的声音,在发音上多数是“噪”音和“刺”声。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做出来”的声音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以为这就是美的声音,甚至一窝蜂地去效仿,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将原本好的音质被破坏,剩下的仅是“噪”音和“刺”声,而“噪”音和“刺”声是无法进行合奏发音技术支持的,它也无法表现乐声的雄伟与细腻,无法表现音乐美的细节和层次,可见“噪”音和“刺”声不仅仅是声音的问题,更涉及到何种声音在什么形式下应用,是吸取还是谨用,实际上也反映着审美价值取向的问题。所以,在合奏训练中指导教师要结合作品,给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合奏实践中,学生一旦建立起了这种音质价值观并使它然为稳定的审美价值体系,他们就会自动把握住非本质乐音的一些反审美的东西。

可见,合奏审美能力培养过程也蕴含着审美价值取向的问题,合奏审美能力培养也是在“审美价值取向”的导向下进行的,合奏审美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审美价值取向的培养及建立的过程。

三、合奏审美体验中的审美价值取向

合奏审美体验,是在合奏行为参与中进行的,其中审美价值取向也引导着审美体验,因为在合奏审美的体验中,参与者除了获得感情上的愉悦之外,在精神上还要得到某种理性的启迪。

1、体验合奏指导者的审美价值取向

合奏的行为过程大致可划分为选材、准备、排练和演出四个阶段。在选材和准备上合奏参与者感受的是合奏指导者的审美价值取向,是选择内涵丰富、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作品还是选择内涵平庸欠审美价值的作品;是从合奏历史的源头选择作品,还是选择当今世俗的作品,这无不受合奏指导者的审美思想、审美趣味、审美价值取向的影响。

合奏指导者的审美选择,将直接影响合奏参与者的审美追求与体验,格调高雅、情趣高尚、富有韵味的作品将提高合奏参与者的审美趣味与能力;反之,则会使合奏参与者处在低层次的审美麻木中。可以说,审美价值取向在合奏过程的一开始就起作用了。假如我们选择演奏一首距今已久远的《月儿高》,就体现着合奏指导者的审美价值取向――清丽、温婉、优雅、素洁。《月儿高》是以描绘月下江山城郭为主要内容,从夜月初升至夜深月移,时而微风拂拂,清月吐辉;时而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是一首典型的具有中国古典风韵的音乐作品,给人一种宁静、超脱、温馨、和谐的审美境界。演奏这样一首具有深厚意蕴的经典作品,可以使学生在历史、文化乃至深邃的人生哲理中去感悟美,激起学生对审美价值的向往,同时,对合奏艺术在表现人类情感的特殊魅力方面有所体验。所以说,合奏指导者的审美观、审美价值取向将直接对合奏参与者的审美体验产生影响。

2、体验作曲家的审美价值取向

合奏的排练直至最后的演出,可以说是体验作曲家审美价值取向的再现和展开,作曲家的作品是作曲家审美体验与审美价值取向的符号化形式。作为审美体验与审美价值取向符号化形式的音乐作品之所以能保留传世至今,不仅在于其表现了创作时的时代精神和作曲家的审美情感与审美价值取向,还在于音乐作品对人们的审美情感与审美价值取向,也体现了属于今人的审美需求及审美价值取向。

譬如说经久不衰的旷世之作《黄河》是冼星海在1939年中国人民抗战最危难的时刻创作的,这部作品在当时鼓舞了全中国人民的斗志,团结一致,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其深刻内涵与坚强意志,无不与冼星海的审美趣味、审美价值取向有关。作品所体现的雄伟、壮阔、崇高及反映主体精神美的艺术,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命状态与理想追求。

这部传世之作今天我们还在演奏,是因为它表现了整个中华民族博大、沉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又正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要不断继承和发扬的。每一个中国人在感悟这部作品时,作曲家的情感、精神无不是在通过作品与作曲家同呼吸共命运,无不是在体验作曲家的崇高精神和审美追求,也无不是在体验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伟大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伟大精神。

3、体验合奏审美价值取向传播

合奏训练、演出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而传播必须带有传播者的审美理想、审美价值判断。合奏的表演者,一方面把经过选择了的和体验过的合奏作品呈现给听众,使听众体验音乐作品的内涵,同时也使听众体验到他们的审美理想与审美价值取向。这种审美价值取向传播十分深远,影响面也十分广泛。当更多的格调清新、高雅、内涵深远的作品成为我们的学生、我们的社会主流审美对象时,我们的学生、我们的社会的和谐程度就会提高。反之就会走下坡路。

文学的审美价值范文第12篇

论文关键词:文学批评;文化批评;价值取向;审美价值;文化价值

文化批评的崛起和繁荣.是20世纪90年年代以来我国文化领域最令人震惊和引人瞩目的景观。然而.我国的文化批评源自西方,由于对西方理论一时难于吃透,并且西方理论未必适合中国的语境,十多年来文化批评出现了失范的现象。这种失范主要表现为文化批评价值取向出现了种种偏差。

一、关于文化批评

文化研究的含义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文化研究,是以人类的全部文化为研究对象;狭义的文化研究,是指以文学为研究对象,采用文化的视角和文化研究的方法研究文学.可视为文学批评的一种方法,属于文学批评范围内。为了区别.一般将狭义的文化研究称为“文化批评”或“文学的文化批评”。在文学研究内部,目前文化批评比审美批评显得更活跃。实际上,中国目前的文化批评几乎已经取得批评舞台上的垄断地位,并且这种文化批评已发展到泛文化批评,也就是广义的文化研究。也就是说,目前有的批评家的批评是以文学为研究对象.没有超出文学的圈子,而有的批评家则走得太远,其研究完全超出了文学的范围,成了纯粹的文化学学者。

当然,各门学问都得有人去做,而且这是个人的自由。有心搞文化学的人,不能硬拖到文学的队伍中来。有志于耕耘文学的学者则应遵循文学的价值规则,促进文学事业的发展。

二、文化批评的价值取向分析

人类的一切活动要告别盲目就得有一定的价值观作指导.文化研究也不例外。“文学批评作为文学运转和发展的评价机制.其批评价值观的取向对于文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文化批评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文学活动的方向并有规范内涵的作用。没有一定的科学价值观的指导,批评就会迷失方向,甚至误导文学的发展。

十多年来,我国文化批评凸显多元的价值取向,但主要侧重于文化价值和社会功利价值,相对而言,对于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则有所忽视。文化批评热衷于解构传统和张扬后现代精神,导致人文价值沦丧,这也是文化批评价值取向的突出特点。

文化批评的多元价值观.是对“审美价值”一元观的反拨。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对于只重他律因素的文学批评的反拨,文本批评和形式批评一度成为热门,对审美价值的强调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对于突显文学艺术的独立性品格,摆脱文学的政治学和社会学的附庸地位具有重大意义,但其缺限也很明显。形式化批评把文学当成一个封闭的自足的系统,断绝了它同社会其他学科部门的血肉联系。这种所谓的“独立品质”使文学批评卷入一条狭窄的缝隙,丧失了应有的生机活力。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文化研究热和文化批评则是对上术情况的一种反拨,是文学为了突围,寻找自己的前途而进发的一股强大张力。于是.多元价值观代替一元价值观就成为必然。在文化批评的视野中,神话学的、社会学的、历史学的、政治学的、人类学的、宗教学的、教育学的内容.无不成为批评的对象.与原来的文学批评相比,无疑大大地开拓了批评的视野和空间.当然也就大大开拓了文学批评的价值空间。

文化批评研究视野开阔、方法新颖,彰显了文化的多元价值取向。传统文学批评以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为中心,把目光停留于少数经典和所谓的文学精英,评价视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单一,对文学的历史和全部作品、作家的研究不够全面和完整,评价有失准确和公正、公平。文化研究把目光对准文学经典以外的非经典作品,进而扩展到大众文化、边缘文化的研究.最后把触角伸向人类全部的文化领域,承认它们的存在意义.大大拓展了文学评价的标准。在文化批评的视野里,哲学价值、历史价值、宗教价值、政法价值等文化价值熔为一炉,组成一个文学批评的多元价值系统。传统的文学批评更多地关注文学文本本身(如语言、修辞、文体、情节等),注重分析文学的文学性和审美性。虽然社会学批评也关注文学与文化的联系.但通过文学面对社会文化,关注的广度和深度是有限的。与此不同,文化批评具有广阔的研究视野,可以把作品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挖掘作家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文化批评把文学经典、边缘作家、大众文化、生态批评等等纳入其研究范围.通过独特的区别于通常文学批评的视角和方法.从中读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文化研究还可以在确立文化视野后.再去解读文学作品,常会得出意想不到的结论.获得通常文学批评所无法获得的价值感。总之,文化批评遵循后现代去中心、去权威的后现代精神,确立文学批评新视野、新标准.大大开拓了文学的价值内涵,彰显了文化批评的多元价值取向。

文化批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示了其社会功利价值取向。20世纪90年代是巾国社会发生重大转型时期,市场化进程加速,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兴盛,广告、影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文化蓬勃发展,文学的商品性和日常生活审美化日益明。

新的社会形式、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的出现,使得中围知识分子产生了文化焦虑和“阐释焦虑”。巾国知识分子历来有兼济天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七述情况和问题,他们迫切需要解释这些变化和把握自身使命的思想武器和知识资源,而局限于传统文学批评范式,则显然已经很难胜任这项任务。于是他们自觉高举文化批评的旗帜.行使批评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积极回应上述变革,以文化建构者的身份参与社会文化建设,彰显文学作为文化一部分的社会功能“文化批评作为一种批判话语的场,不是或不完全是知识自身发展的纯自律的结果,毋宁悦是知识分子对今社会文化转型的一种值得关注的旧应方式。”与传统文学批评比较.文化批评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它对现实作出的价值判断突出了其社会功利的价值取向。

文化批评的“泛审美主义”价值取向导致丈化批评审美价值的虚空。“泛审美主义”的价值取向,“即有意识地强调审美或美学批评的绝对性及对于现实文化实践的精神统摄性,强调文化价值的审美观照立场.由此作为那种以文学阐释为出发点来介入社会——文化批评的价值基础。”表面上看,这似乎突出了审美或美学的主体性.突出了社会——文化建构的审美可能性,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今天的文学批评已从文本转到泛文本,于是乎人文精神、自然生态、地球村、全球化、现代传媒、居家服饰、性爱饮食等都进入文化批评的视野。宽广的审美视野使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表现出鲜明的“泛文化”特征,体现出无边无际的多元价值取向。这样,文学的审美价值圜价值取向空间的无限扩大而趋于虚无。显然.“泛审美主义”在意图和批评实践是互相矛盾的,最终只能以审美价值的缺失为归宿。

文化批评还具有解构传统价值观念的价值取向。这个时期,文化批评高举“泛文化”旗帜.导致文学批评原则和文学批评标准的消解,乃至丧失。一些批评家以西方后现代解构主义的那套非中心主义、去中心化理论和批评中一些陈腐惯例和观念作为依据,挑战过去文学批评话语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导致批评的共同依据和统一性的丧失,从而消解并颠覆了主流批评的中心和根本”。以前得到肯定的,现在遭到大胆的质疑与否定;而以前被否定的,现在得到了特别的青睐的肯定。于是在一些人的心目中,“理想”、“崇高”、“道德”、“衷心”、“责任”等成了丧家之犬,神性和人性都抛在脑后。于是.人们开始感叹人文的堕落和文学批评的失语、缺位。

总之,我国十多年来的文化批评实践可谓是喜忧参半.价值取向上彰显了人文价值和社会功利的价值取向.可又导致了审美价值的缺失和某些人文价值的沦丧。

三、文化批评的价值修复

当前文化批评实践巾表现来的审美价值缺失和人文精神沦丧,导致文化批评在批评语境中的失语,以及批评家、作家、大众之间亲缘关系的解体,预示着文化批评的价值修复势在必行。对于当前文化批评实践中所出现的种种不足,我们应当重视并努力去弥补和纠正。

(一)重建文化批评的审美尺度

审美尺度缺失是近十年来文化批评的通病。审美尺度的重建是摆在文艺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文学作品的价值最根本的是审美价值,审美价值同时也是文学性价值。”“文学批评作为文学活动的一部分,从本质上说就是审美批评。审美批评对于文学的审美价值的揭示以及对于审美价值的衡量和确立是批评最主要的职责。”狭义的文化批评以文学作为研究对象,用文化的视野和研究方法来研究文学,无论视野怎样扩大.仍没有超越文学批评的范畴,因而必须坚持文学性原则.遵循审美尺度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门类.有其不同于其他文化形态的特质,有不依存于其他外部条件而存在的审美价值。文学作品的文化价值必须以审美价值为依据,以荚的形式表达出来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所以,真正的文化批评虚该寻求文化性和审美性的和谐统一,将文艺作品视为文化的审美凝结.从而“使文学批评摆脱文化哲学的观点与思辩模式,恢复文学性解渎的审美精神和诗性维度”。这样,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两首相百交融,相互催生,共同构成文化批评的多元价值系统。从理论上说,文化批评最为理想的价值取向应当达到“一三个统一”,即:审美性和文化性的统一,审美价篮和文化价值的统一,艺术价值和社会功利价值的统一。真正的文化批评应当寻求文学性与审美性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和谐统一。如果脱离了这样的要求,就很难成为一种成功的文学批评。

近年来,一些批评家在重建文化批评的价值尺度上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比如曹文轩先生的《小说门》就是一本思想新锐、文笔洁美的关于小说的文学理论专著。“住大文化批评日趋泛化的时候,《小说门》将学术研究所必需的科学理性与对文学进行学术研究时所必需的艺术悟性很好地结合起来由此产生说理散文式的独特的阅读效果,构成当代大文化主张的小说现代批评的新的增长点”文化批评的实践说明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不矛盾的,在高明的批评家那里两者完全可以和谐共处,相得益彰。

值得注意的是。如同一切新事物的发展一样,文化批评也有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E文提倡的“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是对文化批评最高的要求,是文化批评昕能达到的最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是逐步的,是各种批评方法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的结果。总之.在对待批评标准问题上.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可以向低级、媚俗投降、

(二)重建现代人文价值标准

当代文化批评有消解传统文化观念、鄙视文学中的道德意识的倾向,令人感到当今人文传统的消失,人文精神的淡薄,人文责任的丧失文化的核心是精神,它凝聚着一种特定的人文价值取向。文学的根基和内容应该牢固地扎根于文化的沃土巾.从文化的观念看文学,首先应强调的还是这种特殊的人文立场与态度”。当代文化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当着眼于当代文化(包括文学)的建设,特别是现代人文精神的弘扬和现代人文价值标准的重建后现代语境下人文的堕落的最早理论根源是西方后现代解构主义解构主义适合西方语境,未必适应中国的情况。冉说毁树容易栽树难解构之后还得讲重建。我们可以不再制造求之高搁的经典,我们有理由讨厌那些干巴巴的道德说教.但我们不能没有精英意识,不能没有精英文化所体现出来的那种道义担当和理想追求的精神,不能没有道德操守和道德追求。我们的文化批评不能在对两方文化潮流的追逐中失去应有的文化方向,不应热衷于解构传统后就弃之不管,而应坚持解构和重建结合的原则,坚守和重建现代性文化精神,重塑现代人文价值标准,并以此引导和促进当代的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精神动力。

文学的审美价值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视觉文化;审美心理;主体与客体;价值

视觉文化是影像与形象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它打破了以往视觉艺术的边线而向整体的生活突进,集成并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每一寸空间。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同时也标志着文化艺术审美活动的异变――传统教化转向由视觉刺激带来的快乐想象,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视觉文化时代的审美活动异变

有研究证明,人的知识和信息大部分是通过视觉获得的,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视觉文化的日益多元化使得文化成为共享,艺术归属大众。商品观念进入文化后,不仅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边界正在消失,而且,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审美也从形而上的纯思辨的形式,转向人人皆可享受的感性的愉悦和满足。“通俗文化亦即大众文化,显然与商业社会中压倒一切的价值和共同趣味密切相关,它之所以是通俗流行的,正因为它是轻松愉快的。”

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追求视觉已经成为深受视觉文化熏陶的现代大众的基本需求”。依据“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特征,审美世界将全新转向:(1)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转变。随着商品观念的渗透,艺术家和公众间的界限被打破,同时雅俗文化之间、纯艺术与大众艺术之间的界限也在模糊,只要是具有视觉感知能力的公众无须受到艺术修养和文化水平等限制,都可以参与到审美活动中去。大量“图像化”的审美对象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比比皆是。(2)审美方式的转变。在后现代主义学者那里,审美的过程“突出地强调了超负荷感官、审美投入、消解主体中心的梦幻知觉,人们总是热情投身于这一系列泛化的感官体验与情感体验”。由于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参与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所以,在艺术作品的审美过程中也就存在凝神专注和消遣两种方式的对立。凝神专注是个体对某一艺术门类的膜拜或欣赏,而消遣方式往往是触觉上先形成习惯,再引导视觉,它适合大众对非膜拜艺术的接受。

当今,后现代审美的重形象、重感性、重视觉愉悦的特征,业已成为中国当下文化艺术及其审美的重要参照。但终究中国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发扬民族文化优势,强调民族的审美情趣,吸收世界艺术的精华和优秀遗产,更新观众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感受,才能更好地促使人的感性全面发展。

二、视觉文化的审美活动意义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图像(视像、影像)有其特殊意义。“审美化”在某种含义上来说就是“图像化”,图像也是最能体现当代审美价值特色的普遍性事物。图像带给人们普遍性的审美享受,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审美需要。在目前这个大众社会里,占据统治地位的是视觉文化观念。图像组织了美学,率引了观众,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由电子媒介所生成的图像,以鲜明逼真的直观使人们获得审美愉悦,从而改变了人们原来从文字中获得想象而又形成内在视像的审美方式,而且与静态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等)相比,又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以往人们对视觉形象的静观凝视而致反思的观看方式。影视、广告等视觉文化营造了现实生活中广泛的艺术氛围,刺激了人们特殊的审美需要。

审美需要是审美价值产生的前提条件。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审美需要主要属于精神性的享受和发展需要。图像审美使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能力有了时代性的变化和提高,生活中大量的图像化的审美活动,对于人的全面本质的丰富和占有是极为有益的。

艺术家往往赋予艺术品以某种审美意义,从而引导人的价值取向。伟大的艺术能激励人们的现实行动,它的力量源于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来自于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审美价值本身以它们的精神教育人,作品审美感受的丰富性和持久性决定着其审美价值的大小以及感染强度。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美是调节矛盾以超入和谐,所以美对于人类的情感冲动有‘净化’的作用。”眼下我国许多较高收视率的影视作品,如《闯关东》《走西口》等,无不是特定群体生活的再现,是一段历史的重现,也是人性、人格魅力的体现。从剧情画面,到每一次人物矛盾冲突,总能撞击到心灵,或沉重或激扬,足以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力与其作品的审美价值。

艺术家在作品的创造过程中,选择新视野,探索不同的途径及形式,才能唤起观众新鲜的感知、想象和理解。“审美价值是客观的,这既因为它含有现实现象的、不取决于人而存在的自然性质,也因为它客观地不取决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存在着这些现象同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存在着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审美价值是审美对象内所包含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并且给人以审美享受的某种社会性的客观属性,审美价值存在于主客体的关系中。能给人以审美享受的图像,才具有审美价值。“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对生活的反映的产物,只有通过传达而获得了物质存在的形态,才能为广大群众所感知,在社会上得到流传,并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它所特有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文艺创作时,要以公众认可的价值标准为标准,以人们形成的审美情趣、审美取向为秩序”。

三、审美活动中的“双向建构”

在价值美学论中,审美主客体的关系是最为重要的范畴。苏联当代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指出:“价值形成中客体和主体的关系问题――这是价值论的中心问题之一。”视觉文化的主要倾向与视觉成分中的娱乐现象,涉及娱乐与艺术的审美问题。英国学者H.A.梅内尔在《审美价值的本性》中提出:“一个拒绝娱乐性享受,勤奋于他的严肃艺术文化的人,将使生活不和谐。没有任何事实证明娱乐的享受对艺术的享受是有害的。只是不同种类的享受罢了,区分他们是美学的重要任务。”“娱乐使我们的舒适和愉快的直接感觉兴奋起来时,并不要求精神的努力。好艺术则不会唤醒这种直接的感觉”,而是通过“唤起行为的能力”来扩展我们兴奋和舒适的感觉。由此可以看到,娱乐性享受和娱乐无害,而娱乐与审美愉悦之间有区别,其次,具有审美价值的审美客体会给人带来审美愉悦,而获得审美愉悦需要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

审美作为一种积极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其内涵是领悟审美对象的美。它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一种特殊体验。其实人人都能欣赏美,只是每个人所获得的审美享受不尽相同罢了。亦是,审美观不同,审美能力也不尽相同。审美能力通常包含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鉴赏力等等。比如说,一部影视作品的核心, 是在影屏上塑造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艺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是人物性格、命运与具体环境互动显现的社会生活再现,戏中人物的情感纠葛又往往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性张扬或交流的感性呈现,而戏中的矛盾冲突也往往是由这种人性的张扬同当时社会局限造成的社会现象构成,并在电影或电视剧中艺术地反映出来。在这里,具有较强审美能力的观看者能在其中理解和品评,发掘出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的本质性的东西。因此,审美的文化性和审美经验,需要相应的审美教育。

视觉艺术的审美活动,依赖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双向建构。在这里,图片、图像等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为审美客体。艺术作品是否存在审美价值,取决于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与审美创造。美学家斯托洛维奇在他的《审美价值的本质》中提到,作品的审美价值由这样的“参数”所制约,如“认识意义、创作技巧、表现在其中的艺术家精神世界的丰富性、社会问题的深度和社会理想的重要意义”。强调:作品的艺术价值“取决于对所反映的现象的审美实质进行审美评价的准确性”,并以它的教育可能和能力为前提,通过产生审美享受的精神创造力的自由游戏来实现,形成艺术的“享乐功用”与“娱乐功用”。显而易见,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和审美经验的结晶,是现实与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它也反映了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与审美能力。另外,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其教育功用与“娱乐功用”并不矛盾,但教育功用是艺术娱乐功用的前提。

四、视觉文化的社会责任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在艺术家看来,一切都是美的,因为在任何人与任何事物上,他锐利的眼光能够发现‘陛格’,换句话说,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透露出的内在真理,而这个真理就是美的本身。”我们说,人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对客观规律的体验叫“真”,有益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功利价值叫“善”,那么真与善相统一审美基础上形象感性显现出来的就叫做“美”。接触审美对象,人们总是通过形象去感知、领悟、联想、思索,在这个心理过程中产生美感。

审美感受是构成审美意识的基础,在视觉艺术的审美活动中,如果受众没有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缺乏审美发现、审美判断等条件因素,那么这个受众个体就不可能参与审美活动。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也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自己虽不是画家,没有亲手产生出美的力量,我却有审美的感觉、审美的理智,所以我才能感觉到我外面的美。”显而易见,在某种条件下,受众的审美发现来自于审美的感知,而受众的审美感知源于自身社会性的“审美器官”。

文学的审美价值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文艺美学; 学科; 审美

一门学科之能否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就学科自身来说,一是要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二是要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三是要有自己的研究问题。

文艺美学,当然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包括美文学和鲁讯所说的广义的美术,乃是人类审美和创美活动一种集中而特殊的形态,自有其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艺美学的对象,就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学艺术当然和其他审美活动有着共同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各个艺术部类(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等等)则又有各自的个别性。文艺美学的研究重心,乃是放在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这一层面,兼及其他两个层面。wWW.133229.cOm

文学美学也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这就是从美学的观点来研究文学艺术,必须把审美体验、艺术感悟和理性分析、理论概括结合起来。从艺术现象的感性具体——知性抽象——理性具体的提升过程中,时常要唤起艺术现象的“表象”,最后作出整体把握。

文艺美学更有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文学艺术的创造、接受的整个流动过程中,都充满了美学问题。这里,既有艺术活动和其他审美活动共有的问题,又有文学艺术自身特有的问题。尽管,按照当代美学中有些说法,似乎艺术都只有个性,至多只有“家族类似”或“近邻关联”。我说,那也总存在那“类似”、“关联”是什么的问题。而文学艺术发展到当代,更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需要文艺美学回答。

那末,文艺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这不是传统的艺术哲学,也并非过去说的文艺理论,而是和美学、文艺学相交义的新兴学科。为了和艺术哲学、文艺理论相区别,我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招收研究生时,就新辟了文艺美学这个专业方向,和文艺理论分开。我在八十年代初撰文,说的就是《文艺美学是什么》(最早是在《大学生》杂志,后在《美学向导》刊载。)

我所以要称之为文艺美学的深层原因,乃缘起于对文学艺术的理解。

历来,对文艺和审美的相互关系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各行其道。审美不是艺术,美和美感乃是哲学思辩的对象,因而从哲学中孵化出了美学。而文艺也不是审美,只是一种技艺。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而文艺制作则是一种技艺,各不相干。所以美学和文艺学也就并行不悖,各行其道。

另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两相重合、基本等同,文艺即审美,审美即文艺。凡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审美活动,也就是艺术活动。人自身的梳妆打扮,对物的加工制作,一直到园艺栽培、环境美化,都是艺术的创造,贯穿着审美活动。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

还有一种理解,文艺包含审美这一个维度,但文艺之美仅只限于形式。文艺的内容则要比审美广阔得多,经济、政治、道德、宗教、整个人类文化都可进入文学艺术。文艺的审美价值,只是一个侧面,艺术价值包含了政治价值、道德价值、宗教价值、经济价值。因此,文艺学所要研究的,远比美学所要研究的范围广阔得多。

我并不认为,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也不认为文艺和审美完全等同。依我看来,文艺和审美乃是一种交叉关系。审美活动不一定就艺术活动。我们面向大自然可以进行自然审美,这种审美,在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看来是低级审美,可是在我国古典艺术家看来,却是高级审美,乃是文人雅士才有的雅兴。但却不能因为这是高级审美而把它称之为艺术。只有当艺术家把对自然的审美体验组织起来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种可以看得到、听得见的美来,才可以称之为艺术。对文化审美亦是如此。因此,真正的艺术创造乃是包含了审美内容的一种创美活动,是在审美基础上进行的创美,而这种创造出来的美,既为别人的审美提供了“文本”,也为后人的创美铸造了“模型”。

既然文艺和审美有联系又有区别,那末,文艺美学和美学在我心目中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我看来,文艺美学既非哲学美学,又非艺术哲学。文学家、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之前,就有着人生实践,从事各种活动,在人生中体验到不少赏心乐事,获得审美的乐趣。如果到此为止,那还不能算是文学家、艺术家,而只是一般的审美接受者。这种审美也会留下痕迹,那就是影响审美接受者的心灵,审美的不断建构,形成人的审美品格,甚至可以达到高尚的审美鉴赏家的水平。但是,要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还必须把自己从人生中得来的审美体验予以提炼、组织,提升为审美意象,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个美的“文本”或“模型”。这是艺术创造不同于其他审美活动的特殊之处:不是一般的审美,而是按美的规律的独特创造。而这个已被创造出来的“文本”、“模型”,一旦定型,也就成了独立于文学家、艺术家的客体,它有自己独立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和其他人工产品(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艺美学不能不对此作全面的探索。这个“文本”“模型”如何被别的主体(读者、听众、观众)所解读、接受,对别的主体发生什么样的作用,主体如何在接受过程中获得审美和创美能力,当成为文艺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获得了审美品格的主体,如何投入社会实践,按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那就超出了文艺美学的使命,而要进入哲学美学的领域之中。

艺术审美,只是人类审美活动中一种形态,尽管是集中凝炼的形态。人类的审美活动领域要广阔得多。人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了自由,获得审美体验,实践活动就可能转为审美活动。在人和物,人和人,人和自身的相互作用中,都可能引起审美活动的出现。浩荡的大自然,渺无人烟的天然环境,原始森林、空气、阳光和水流,都可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产生审美体验,对真、善、美产生审美快感,对假、丑、恶产生审美反感,从而在心灵深处达到人和环境的平衡。哲学美学当然也要研究艺术审美,但更应研究文化审美,也回避不了自然审美。自然审美、文化审美和艺术审美,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审美活动有什么共通的普遍规律?人类的审美活动如何从实践活动(生产、交往、生活等等)中发生?审美活动的结果怎样形成审美关系,审美关系又如何制约审美活动?这些美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美学恐怕不能不回答。至于更深一层的问题,审美活动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人类要不要、能不能以及如何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来把握这个世界,是不是哲学美学题中应有之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已提出了问题,但还未得到科学的解决。依我看来,在当代,人和世界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达到动态平衡,这正是当代美学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更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题,也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文艺美学只能探索作为艺术创造主体的文学家、艺术家如何把自然审美、文化审美提升为艺术创美:这艺术创美的产物,作为一个新创的客体,被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听众、观众所审美,在审美主体心灵中如何留下痕迹。文艺美学无法回答人类更为宏观的美学问题,例如人的高尚的审美品格如何培养,人类怎样才能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安排生活等等。

甚至,文艺美学也难以解决文学艺术的审美和创美以外的其他问题。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中发生、发展、受到社会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等等都在影响着创作主体、接受主体,因而对创作、文本、接受都发生作用。文学艺术的创造,文本的传播、接受,是整个社会的生活——交换——消费中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它甚至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交换价值,会产生剩余价值。可以把文学艺术都放在整个社会整体中来考察,从社会学的观点研究文学艺术,这就有了文艺社会学或艺术社会学。还可以从政治学、道德学的观点去研究文学艺术的政治维度、道德维度,也可以发展为文艺政治学,文学道德学。这都不是文艺美学所能涵盖得了的。

但是,在文学艺术中,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的各种因素,都被作了审美的改造,被组织和吸纳进审美结构之中,转化为审美价值。艺术之美,乃是文学艺术的核心价值,甚至象托尔斯泰这样以宗教、道德价值为最高价值的伟大文学家,都一生在孜孜以求美的实现:“我是一个艺术家,我的一生都在寻找美,如果你能向我展示美,那我就跪下来乞求您赐给我这最大的幸福”。[1]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哲学的、文化的各种力量都在按照各自的规律对文学艺术发生着作用,但对文学艺术来说,都只是“他律”,自律和他律形成“合律”,按照艺术规律来创造,才创造出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美的、喜的、悲的、茺诞的等等)的文学艺术产品。作为一种精神实践的特殊形式,艺术创造当然受到物质实践和其他精神实践(道德实践、文化实践等)的影响,但这些“他律”要通过艺术实践的“自律”起作用,受“他律”和“自律”相互作用的“合律”所支配,即我们常说的按艺术规律的创造。在文艺社会学中,探索了其他社会因素的“他律”如何对文学艺术发挥作用。那末,“他律”如何通过“自律”而形成“合律”,文艺美学是否亦应研究,值得加以反思。

二十年来的文艺美学,重视了对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在研究,对艺术创造的自律作过许多探索。心理美学、形式美学、音乐美学、舞蹈美学、雕塑美学、绘画美学、书法美学等等比文艺美学更为具体的艺术部门美学的出现,说明探索美的规律正在向各门艺术的深层发展。

但是,开放改革二十年社会剧变,商品经济急速发展,社会意识发生振荡,价值观念、审美标准随之发生变化,影响着文学艺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文学艺术走向多元发展,就这向文艺美学提出一系列新问题。新潮艺术冲击着传统审美,一些新潮美学甚至提出:文学艺术已经毋须再具审美特性,或者把审美降为娱乐,只要激发感官刺激就行;创作自由被眨低为胡编乱造,任意宣泄;艺术没有规律,也毋需规律。文学艺术中的审美判断被消解,甚至价值观念颠倒,对真、善、美冷淡无情,却对假、丑、恶津津乐道。文艺美学必须面对当下现实,在理论上作新的探索:文学艺术究竟是否还需审美价值?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和交换价值、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应是什么关系?艺术创作究竟还有没有艺术规律、需不需要遵循艺术规律?社会的发展,使得艺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和规律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看来,文艺美学确应更多地在文学艺术自律和他律的相互作用的张力关系中来探索艺术的特性和规律,回答当下现实的艺术实践中提出来的时代课题。因此,新时代应发展文艺美学,文艺美学要创新。

文学的审美价值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文艺美学; 学科; 审美

一门学科之能否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就学科自身来说,一是要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二是要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三是要有自己的研究问题。

文艺美学,当然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包括美文学和鲁讯所说的广义的美术,乃是人类审美和创美活动一种集中而特殊的形态,自有其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艺美学的对象,就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学艺术当然和其他审美活动有着共同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各个艺术部类(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等等)则又有各自的个别性。文艺美学的研究重心,乃是放在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这一层面,兼及其他两个层面。

文学美学也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这就是从美学的观点来研究文学艺术,必须把审美体验、艺术感悟和理性分析、理论概括结合起来。从艺术现象的感性具体——知性抽象——理性具体的提升过程中,时常要唤起艺术现象的“表象”,最后作出整体把握。

文艺美学更有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文学艺术的创造、接受的整个流动过程中,都充满了美学问题。这里,既有艺术活动和其他审美活动共有的问题,又有文学艺术自身特有的问题。尽管,按照当代美学中有些说法,似乎艺术都只有个性,至多只有“家族类似”或“近邻关联”。我说,那也总存在那“类似”、“关联”是什么的问题。而文学艺术发展到当代,更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需要文艺美学回答。

那末,文艺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这不是传统的艺术哲学,也并非过去说的文艺理论,而是和美学、文艺学相交义的新兴学科。为了和艺术哲学、文艺理论相区别,我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招收研究生时,就新辟了文艺美学这个专业方向,和文艺理论分开。我在八十年代初撰文,说的就是《文艺美学是什么》(最早是在《大学生》杂志,后在《美学向导》刊载。)

我所以要称之为文艺美学的深层原因,乃缘起于对文学艺术的理解。

历来,对文艺和审美的相互关系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各行其道。审美不是艺术,美和美感乃是哲学思辩的对象,因而从哲学中孵化出了美学。而文艺也不是审美,只是一种技艺。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而文艺制作则是一种技艺,各不相干。所以美学和文艺学也就并行不悖,各行其道。

另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两相重合、基本等同,文艺即审美,审美即文艺。凡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审美活动,也就是艺术活动。人自身的梳妆打扮,对物的加工制作,一直到园艺栽培、环境美化,都是艺术的创造,贯穿着审美活动。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

还有一种理解,文艺包含审美这一个维度,但文艺之美仅只限于形式。文艺的内容则要比审美广阔得多,经济、政治、道德、宗教、整个人类文化都可进入文学艺术。文艺的审美价值,只是一个侧面,艺术价值包含了政治价值、道德价值、宗教价值、经济价值。因此,文艺学所要研究的,远比美学所要研究的范围广阔得多。

我并不认为,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也不认为文艺和审美完全等同。依我看来,文艺和审美乃是一种交叉关系。审美活动不一定就艺术活动。我们面向大自然可以进行自然审美,这种审美,在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看来是低级审美,可是在我国古典艺术家看来,却是高级审美,乃是文人雅士才有的雅兴。但却不能因为这是高级审美而把它称之为艺术。只有当艺术家把对自然的审美体验组织起来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种可以看得到、听得见的美来,才可以称之为艺术。对文化审美亦是如此。因此,真正的艺术创造乃是包含了审美内容的一种创美活动,是在审美基础上进行的创美,而这种创造出来的美,既为别人的审美提供了“文本”,也为后人的创美铸造了“模型”。

既然文艺和审美有联系又有区别,那末,文艺美学和美学在我心目中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我看来,文艺美学既非哲学美学,又非艺术哲学。文学家、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之前,就有着人生实践,从事各种活动,在人生中体验到不少赏心乐事,获得审美的乐趣。如果到此为止,那还不能算是文学家、艺术家,而只是一般的审美接受者。这种审美也会留下痕迹,那就是影响审美接受者的心灵,审美的不断建构,形成人的审美品格,甚至可以达到高尚的审美鉴赏家的水平。但是,要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还必须把自己从人生中得来的审美体验予以提炼、组织,提升为审美意象,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个美的“文本”或“模型”。这是艺术创造不同于其他审美活动的特殊之处:不是一般的审美,而是按美的规律的独特创造。而这个已被创造出来的“文本”、“模型”,一旦定型,也就成了独立于文学家、艺术家的客体,它有自己独立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和其他人工产品(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艺美学不能不对此作全面的探索。这个“文本”“模型”如何被别的主体(读者、听众、观众)所解读、接受,对别的主体发生什么样的作用,主体如何在接受过程中获得审美和创美能力,当成为文艺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获得了审美品格的主体,如何投入社会实践,按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那就超出了文艺美学的使命,而要进入哲学美学的领域之中。

艺术审美,只是人类审美活动中一种形态,尽管是集中凝炼的形态。人类的审美活动领域要广阔得多。人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了自由,获得审美体验,实践活动就可能转为审美活动。在人和物,人和人,人和自身的相互作用中,都可能引起审美活动的出现。浩荡的大自然,渺无人烟的天然环境,原始森林、空气、阳光和水流,都可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产生审美体验,对真、善、美产生审美,对假、丑、恶产生审美反感,从而在心灵深处达到人和环境的平衡。哲学美学当然也要研究艺术审美,但更应研究文化审美,也回避不了自然审美。自然审美、文化审美和艺术审美,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审美活动有什么共通的普遍规律?人类的审美活动如何从实践活动(生产、交往、生活等等)中发生?审美活动的结果怎样形成审美关系,审美关系又如何制约审美活动?这些美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美学恐怕不能不回答。至于更深一层的问题,审美活动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人类要不要、能不能以及如何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来把握这个世界,是不是哲学美学题中应有之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已提出了问题,但还未得到科学的解决。依我看来,在当代,人和世界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达到动态平衡,这正是当代美学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更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题,也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文艺美学只能探索作为艺术创造主体的文学家、艺术家如何把自然审美、文化审美提升为艺术创美:这艺术创美的产物,作为一个新创的客体,被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听众、观众所审美,在审美主体心灵中如何留下痕迹。文艺美学无法回答人类更为宏观的美学问题,例如人的高尚的审美品格如何培养,人类怎样才能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安排生活等等。

甚至,文艺美学也难以解决文学艺术的审美和创美以外的其他问题。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中发生、发展、受到社会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等等都在影响着创作主体、接受主体,因而对创作、文本、接受都发生作用。文学艺术的创造,文本的传播、接受,是整个社会的生活——交换——消费中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它甚至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交换价值,会产生剩余价值。可以把文学艺术都放在整个社会整体中来考察,从社会学的观点研究文学艺术,这就有了文艺社会学或艺术社会学。还可以从政治学、道德学的观点去研究文学艺术的政治维度、道德维度,也可以发展为文艺政治学,文学道德学。这都不是文艺美学所能涵盖得了的。

但是,在文学艺术中,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的各种因素,都被作了审美的改造,被组织和吸纳进审美结构之中,转化为审美价值。艺术之美,乃是文学艺术的核心价值,甚至象托尔斯泰这样以宗教、道德价值为最高价值的伟大文学家,都一生在孜孜以求美的实现:“我是一个艺术家,我的一生都在寻找美,如果你能向我展示美,那我就跪下来乞求您赐给我这最大的幸福”。[1]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哲学的、文化的各种力量都在按照各自的规律对文学艺术发生着作用,但对文学艺术来说,都只是“他律”,自律和他律形成“合律”,按照艺术规律来创造,才创造出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美的、喜的、悲的、茺诞的等等)的文学艺术产品。作为一种精神实践的特殊形式,艺术创造当然受到物质实践和其他精神实践(道德实践、文化实践等)的影响,但这些“他律”要通过艺术实践的“自律”起作用,受“他律”和“自律”相互作用的“合律”所支配,即我们常说的按艺术规律的创造。在文艺社会学中,探索了其他社会因素的“他律”如何对文学艺术发挥作用。那末,“他律”如何通过“自律”而形成“合律”,文艺美学是否亦应研究,值得加以反思。

二十年来的文艺美学,重视了对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在研究,对艺术创造的自律作过许多探索。心理美学、形式美学、音乐美学、舞蹈美学、雕塑美学、绘画美学、书法美学等等比文艺美学更为具体的艺术部门美学的出现,说明探索美的规律正在向各门艺术的深层发展。

但是,开放改革二十年社会剧变,商品经济急速发展,社会意识发生振荡,价值观念、审美标准随之发生变化,影响着文学艺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文学艺术走向多元发展,就这向文艺美学提出一系列新问题。新潮艺术冲击着传统审美,一些新潮美学甚至提出:文学艺术已经毋须再具审美特性,或者把审美降为娱乐,只要激发感官刺激就行;创作自由被眨低为胡编乱造,任意宣泄;艺术没有规律,也毋需规律。文学艺术中的审美判断被消解,甚至价值观念颠倒,对真、善、美冷淡无情,却对假、丑、恶津津乐道。文艺美学必须面对当下现实,在理论上作新的探索:文学艺术究竟是否还需审美价值?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和交换价值、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应是什么关系?艺术创作究竟还有没有艺术规律、需不需要遵循艺术规律?社会的发展,使得艺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和规律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看来,文艺美学确应更多地在文学艺术自律和他律的相互作用的张力关系中来探索艺术的特性和规律,回答当下现实的艺术实践中提出来的时代课题。因此,新时代应发展文艺美学,文艺美学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