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老年护理基础范文

老年护理基础范文

老年护理基础

老年护理基础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老年内科;特色基础护理;临床体会本院对老年人群这个特殊群体特点进行分析, 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592例老年内科患者, 进行细心、周密的护理措施, 总结老年内科患者基础护理的特色,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492例老年内科患者, 其中374例为男性, 118例为女性;年龄在74~98岁之间, 平均年龄85.3岁;疾病种类:144例患者为内分泌系统疾病, 126例患者为心血管系统疾病, 126例患者为呼吸系统疾病, 96例患者为消化系统疾病。

1. 2 方法从心理状态、舒适程度、饮食、药物治疗、活动度、排泄情况以及安全防护等七个方面对患者实施周到、细致的护理措施。

1. 2. 1 舒适度 适当调整病房内的湿度和温度, 为患者提供一个整洁、干净的环境, 将病床的高度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合理摆放屋内物品, 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期更换床单, 保持床单洁净, 每隔2~3天洗头及擦浴1次, 每天洗脚, 定时为患者翻身及口腔护理。

1. 2. 2 饮食 嘱咐患者多饮水, 选择高纤维素、高蛋白的食物, 不可食用过多的水果, 不可使用过冷或过热的食物, 确保均衡营养。进食原则为少量多餐、定时定量, 不可过饱, 不可养成暴饮暴食的习惯。糖尿病患者主要使用初制米面和杂粮食物, 所食用的蔬菜特点为含糖量少, 具体为白菜、油菜、萝卜、空心菜等等, 所用的油应为植物油, 并依据每个患者不同的生活习惯, 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所选择的药物来制定治疗方案, 均衡进食, 合理调配三大营养物质所占的比例进餐。对于需要辅助进餐的患者, 在喂食过程中, 要注意温度和速度, 以免患者出现呛咳。

1. 2. 3 药物治疗 根据医嘱对患者合理用药, 注意用药的准确性, 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药理以及与其他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 对患者的病情密切观察, 出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报告, 及时对症处理。

1. 2. 4 活动度 如患者的病情允许, 应鼓励患者每天步行30 min, 坚持2次/d, 如在户外活动, 应根据温度适当增减衣物[1]。如患者需要长期卧床, 则应对其肢体功能进行锻炼, 鼓励患者自行对四肢进行活动, 如无活动能力, 可由护士或者家属对其进行按摩, 进行伸展肢体的动作。

1. 2. 5 心理 由于老年患者多患有慢性疾病, 病程相对较长, 患者由于无法与家庭成员共处, 容易出现孤独感、悲观失望、心情焦虑紧张, 害怕死亡等不良心理特点。患者精神压力过大会引起神经内分析系统的功能出现紊乱, 这对患者的疾病及康复非常不利, 作为一名临床医护人员, 应对每个患者的心理状态详细了解,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 使患者能够了解自身的疾病, 正确认识疾病, 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诊治, 使病情迅速得到控制, 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让患者感到足够的安全, 同时对患者进行保护性治疗。当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后, 要对其实施精神支持治疗, 放松治疗等相关的心理干预措施[2]。

1. 2. 6 排泄 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均有所降低, 当然包括消化系统, 不仅要关注饮食及活动方面, 同时还应对大便情况进行分析, 如大便的形状、颜色以及无费力感。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 还需根据情况进行肺部体疗, 这样有利于促进痰液排出。

1. 2. 7 安全防护 通过对护理进行教育, 提升每个护士的责任感, 护士应对自己负责的患者可能出现跌倒情况的患者进行评估, 通过筛选出非常可能出现跌倒情况的患者, 在病床上粘贴颜色鲜艳的标志, 使患者及其家属注意, 同时也对医护人员做出提醒。

2 结果

本文所选的492例患者未见有出现护理并发症现象, 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医生诊治, 情绪良好。

3 护理体会

最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 提高护理质量及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等多项措施。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用药情况、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措施, 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患者, 应及时给予帮助, 为其提供康复指导和健康指导等。

我国逐渐的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患者的数量不断的增加, 老年患者住院时间较长, 同时多伴有多个系统疾病, 很多患者长期患病, 这时就要求护士不但要对内科综合系统知识有所掌握, 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 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心理、生理及社会生活状态为患者提供细心周密的护理措施, 将老年内科护理的特色充分的展示出来。

参考文献

[1] 梁颖华.老年骨科卧床患者护理研究进展.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24(07):441-442.

老年护理基础范文第2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07)10-0045-03

【摘要】目的:在循证护理的指导下探讨适合老年肝病患者的基础护理方案。方法:对40例住院老年肝病患者实行对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按循证护理原则护理的患者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循证护理是科学指导护理实践的理论,是临床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现代护理转变的可靠依据,即有据可循的现代护理发展,对临床护理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循证护理;老年肝病;基础护理

Follows the card to nurse the preliminary practice which nurses in the old age clinical foundation

Yen Jianrong Hu Mindong Ji Weizheng Zhang Liping Zhang Jiaohong Meng Lingxiang

【Abstract】Objective:In follows under the instruction which the card nurses to discuss suits the old age patient's foundation to nurse the plan. Method:Is hospitalized the old age patient to 40 examples to implement the comparison to nurse the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vention nurses the intervention,carries on appraises and carries on statistics processing. Finally:According to follows the card to nurse the patient effect which the principle nurses obviously to be high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Conclusion:Follows the card to nurse is the science instruction nurses the practice the theory,is clinical take experiences as the foundation tradition nurses to the modern age nurses the transformation the reliable basis,namely has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age which may follow nurses the development,to clinical nurses has the very good instruction significance.

【Key words】Evidence - Based Nursing;the elder liver disease ;basic nursing

循证护理( Evidence - Based Nursing,EBN) 直译为“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它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运用现有的最好的科学护理措施对病人实施护理。长期以来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临床护士往往将老年肝病基础护理与老年人护理相提并论,使得老年肝病基础护理在某些方面进入了误区。我中心自2005年03月至2006年09月期间,应用循证护理原则针对老年肝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护理方案,通过检索Cochrane 图书馆、Medline 等得到了最新的、科学的资料和证据,再将可信的科学证据、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以及病人的价值和意愿结合起来[1],制定有针对性的、合适的基础护理计划,为老年肝病患者提供适合个体需要的完整的基础护理方案。

1 对象

1.1 对象:40 例老年肝病患者系本院重肝中心住院患者,诊断标准按1990 年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所修订,其中肝炎16 例(急性黄疸型肝炎9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2 例、慢性活动型肝炎2例、慢性迁延型肝炎3 例) ;肝硬化24例(胆汁性肝硬化3 例,肝炎后肝硬化9 例,酒精性肝硬化5例);肝癌6 例(原发性肝癌3 例,继发性肝癌3例) 。男31 例,女9例,年龄60 - 84 岁。神智清楚,配合治疗护理,患者家属同意。

1.2 随机分成对照和循征干预两组,每组20例,在护理过程中针对病人实施护理具体决策时,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模式,干预组则按照EBN制定出护理措施方案的来护理

2 循证护理方法

通过与病人交流,查阅病历,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用药疗效及用药后出现的不适症状作为研究依据,根据个体差异展开循证护理。

2.1 制定护理方案:循证护理是整体护理的延伸和完善,护士根据循证护理的3个要素,即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将三者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同时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及接受能力,帮助个体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2.2 寻找临床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肝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具有缓慢进行性发展、不易控制、易致命的消化系统疾病的特点,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护士通过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对肝病的认知情况、肝功能的监测情况、饮食、药物治疗情况,根据老年人的认知及记忆力差的特点,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肝病的基本知识、饮食指导、口服药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及口腔护理、洗头、翻身。

2.3 根据问题进行系统文献检索,寻找实证并付诸实践。

2.3.1 由于老年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发乏力、食欲差、腹胀,加上老年患者肝脏合成功能差,因此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一般较长,并且老年人本身行动迟缓,因此口腔护理特别需要。老年人由于代谢慢,口腔易聚集食物残渣,又有假牙,对照组常规每日一至两次口腔护理,常在白天完成,以生理盐水为主。而干预组则根据病人特点,制订出用碳酸氢钠为主做口腔护理液,将常规模式改在早晨和睡前做口腔护理,同时要求每餐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结果受到病人及家属的极大认同。

2.3.2 在老年人的皮肤和头发护理的要求中,对护理人员而言困难较大,老年人不喜欢翻身、扣背、洗头。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 等得到了最新的、科学的预防和促进褥疮愈合[2]的系统评价,Meta - 分析及RCT 相关证据,制定了针对病人最适合的护理方案:一般常规要求两小时翻身一次,但没有考虑病人的舒适度,每周洗头两到三次。我们根据资料认为神智清醒的老年患者,四小时翻身一次没有问题,而且在下午治疗少的时候给予移离床位,坐在沙发或轮椅20至30分钟,同时扣背。首先在心理上给予他们信心,认为他们不是卧床不起的人,常可以让老年人主动的配合,效果很好。洗头则应该每天在下午两点到四点洗,将洗头的时间缩短,可以将舒适度提高,老人反而易于接受。

2.3.3 开展肝炎病知识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宣教针对老年人近期记忆力差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激发病人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育者与学习者面对面易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且可根据病人的接受能力与需要进行有效宣教。如专题讲座可系统讲解肝病的知识;科普手册、电视、录像、图片、专栏等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使用范围广,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进行个体或集体的健康教育。

2.3.4 饮食管理:有赖于病人的自身管理,超重和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是同年龄组体重正常者的3倍,体重减轻4.5 kg,既可降低肥胖者的血压,又能增加降压药的疗效[3]。指导病人限制过量饮食,尤其强调不进高脂肪、高钠、高热量及油炸食品,鼓励多食富含锌、钙的食物,鱼类蛋白有促进肾小管排钠和降压的作用,并且属于短链脂肪酸,易于消化又适当补充了所需要的蛋白质,可减少钠的摄入。同时劝导病人戒烟限酒。

2.3.5 合理用药指导:给病人讲解按时用药的重要性及用药的方法,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减退,对用药的目的、方法难以熟练掌握,加之老年人肝、脾、肾功能的减退,其用药的不良反应较年轻人高3倍~7倍。反复向病人讲解按时用药的重要性、用药的方法,直到掌握并看着病人服完药。同时可选用不同颜色的药杯、闹钟提示等方式提醒病人按时准确服药。讲解药物的副反应:利尿剂应用不当,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口服退黄将转氨酶的药物易引起胃部不适,老年人的药物代谢和清除率下降,应从小剂量开始;合理选用口服药,兼顾并存的相关疾病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干预治疗及护理.

2.3.6 心理循证护理:让病人了解不良心理状态与肝的关系,学会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整,消除负性情绪。对遇事易激动、性情暴躁的病人,指导其性格塑造,加强修养,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放松疗法、倾听音乐、兴趣培养、催眠暗示等心理疗法,使其保持乐观情绪,消除社会心理紧张刺激,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达到治疗和预防肝病的目的。

2.3.7 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用SPSS 8.0软件处理,记数资料采用 t2检验

3 结果

经1个月的治疗及护理,循证组病人生理指标、心理状态及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一:

表一 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后生理指标、心理状态及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4 体会

4. 1 密切了护患关系:通过运用循证护理,护士在工作中更加注意患者的主观感受,更加关心和体贴患者,减轻了老年患者的焦恐惧,有效预防了褥疮、口腔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

4.2 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循证护理要求护士必须有熟练的临床业务技能、扎实的基础理论水平,护理科研能力及文献检索能力。同时还要求护士具备一定程度的外语水平,以利于外文资料的阅读。通过循证护理的运用,提高了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护士对相关专业技能和理论的学习,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4.3 运用并实践了新的护理观念:循证护理强调并突出了护理服务应建立在目前所能得到的客观资料的基础上,并且循证护理最大的特点就是评价护理计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它要求护士必须通过对患者客观资料的收集和查找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找到最佳的护理措施,先进的护理理念打破以往的生搬硬套教科书的护理方法及传统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的客观情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人治宜,对“证”护理,建立一个更好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红.循证护理的发展与展望[J ].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 (11) :495.20 (11) :495.

[2] 张雪梅,薛岚,郭菊红. 老年褥疮的循证护理[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3,3 (1) :54 - 55.

老年护理基础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循证护理;老年肝病;基础护理 

Follows the card to nurse the preliminary practice which nurses in the old age clinical foundation 

Yen Jianrong Hu Mindong Ji WEizheng Zhang Liping Zhang Jiaohong Meng Lingxiang 

【Abstract】Objective:In follows under the instruction which the card nurses to discuss suits the old age patient's foundation to nurse the plan. Method:Is hospitalized the old age patient to 40 examples to implement the comparison to nurse the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vention nurses the intervention,carries on appraises and carries on statistics processing. Finally:According to follows the card to nurse the patient effect which the principle nurses obviously to be high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Conclusion:Follows the card to nurse is the science instruction nurses the practice the theory,is clinical take experiences as the foundation tradition nurses to the modern age nurses the transformation the reliable basis,namely has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age which may follow nurses the development,to clinical nurses has the very good instruction significance. 

【Key words】Evidence - Based Nursing;the elder liver disease ;basic nursing 

 

循证护理( Evidence - Based Nursing,EBN) 直译为“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它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运用现有的最好的科学护理措施对病人实施护理。长期以来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临床护士往往将老年肝病基础护理与老年人护理相提并论,使得老年肝病基础护理在某些方面进入了误区。我中心自2005年03月至2006年09月期间,应用循证护理原则针对老年肝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护理方案,通过检索Cochrane 图书馆、Medline 等得到了最新的、科学的资料和证据,再将可信的科学证据、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以及病人的价值和意愿结合起来[1],制定有针对性的、合适的基础护理计划,为老年肝病患者提供适合个体需要的完整的基础护理方案。 

 

1 对象 

 

1.1 对象:40 例老年肝病患者系本院重肝中心住院患者,诊断标准按1990 年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所修订,其中肝炎16 例(急性黄疸型肝炎9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2 例、慢性活动型肝炎2例、慢性迁延型肝炎3 例) ;肝硬化24例(胆汁性肝硬化3 例,肝炎后肝硬化9 例,酒精性肝硬化5例);肝癌6 例(原发性肝癌3 例,继发性肝癌3例) 。男31 例,女9例,年龄60 - 84 岁。神智清楚,配合治疗护理,患者家属同意。 

1.2 随机分成对照和循征干预两组,每组20例,在护理过程中针对病人实施护理具体决策时,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模式,干预组则按照EBN制定出护理措施方案的来护理 

 

2 循证护理方法 

 

通过与病人交流,查阅病历,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用药疗效及用药后出现的不适症状作为研究依据,根据个体差异展开循证护理。 

2.1 制定护理方案:循证护理是整体护理的延伸和完善,护士根据循证护理的3个要素,即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将三者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同时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及接受能力,帮助个体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2.2 寻找临床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肝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具有缓慢进行性发展、不易控制、易致命的消化系统疾病的特点,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护士通过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对肝病的认知情况、肝功能的监测情况、饮食、药物治疗情况,根据老年人的认知及记忆力差的特点,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肝病的基本知识、饮食指导、口服药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及口腔护理、洗头、翻身。 

2.3 根据问题进行系统文献检索,寻找实证并付诸实践。 

2.3.1 由于老年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发乏力、食欲差、腹胀,加上老年患者肝脏合成功能差,因此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一般较长,并且老年人本身行动迟缓,因此口腔护理特别需要。老年人由于代谢慢,口腔易聚集食物残渣,又有假牙,对照组常规每日一至两次口腔护理,常在白天完成,以生理盐水为主。而干预组则根据病人特点,制订出用碳酸氢钠为主做口腔护理液,将常规模式改在早晨和睡前做口腔护理,同时要求每餐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结果受到病人及家属的极大认同。 

2.3.2 在老年人的皮肤和头发护理的要求中,对护理人员而言困难较大,老年人不喜欢翻身、扣背、洗头。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 等得到了最新的、科学的预防和促进褥疮愈合[2]的系统评价,Meta - 分析及RCT 相关证据,制定了针对病人最适合的护理方案:一般常规要求两小时翻身一次,但没有考虑病人的舒适度,每周洗头两到三次。我们根据资料认为神智清醒的老年患者,四小时翻身一次没有问题,而且在下午治疗少的时候给予移离床位,坐在沙发或轮椅20至30分钟,同时扣背。首先在心理上给予他们信心,认为他们不是卧床不起的人,常可以让老年人主动的配合,效果很好。洗头则应该每天在下午两点到四点洗,将洗头的时间缩短,可以将舒适度提高,老人反而易于接受。   2.3.3 开展肝炎病知识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宣教针对老年人近期记忆力差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激发病人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育者与学习者面对面易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且可根据病人的接受能力与需要进行有效宣教。如专题讲座可系统讲解肝病的知识;科普手册、电视、录像、图片、专栏等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使用范围广,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进行个体或集体的健康教育。 

2.3.4 饮食管理:有赖于病人的自身管理,超重和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是同年龄组体重正常者的3倍,体重减轻4.5 kg,既可降低肥胖者的血压,又能增加降压药的疗效[3]。指导病人限制过量饮食,尤其强调不进高脂肪、高钠、高热量及油炸食品,鼓励多食富含锌、钙的食物,鱼类蛋白有促进肾小管排钠和降压的作用,并且属于短链脂肪酸,易于消化又适当补充了所需要的蛋白质,可减少钠的摄入。同时劝导病人戒烟限酒。 

2.3.5 合理用药指导:给病人讲解按时用药的重要性及用药的方法,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减退,对用药的目的、方法难以熟练掌握,加之老年人肝、脾、肾功能的减退,其用药的不良反应较年轻人高3倍~7倍。反复向病人讲解按时用药的重要性、用药的方法,直到掌握并看着病人服完药。同时可选用不同颜色的药杯、闹钟提示等方式提醒病人按时准确服药。讲解药物的副反应:利尿剂应用不当,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口服退黄将转氨酶的药物易引起胃部不适,老年人的药物代谢和清除率下降,应从小剂量开始;合理选用口服药,兼顾并存的相关疾病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干预治疗及护理. 

2.3.6 心理循证护理:让病人了解不良心理状态与肝的关系,学会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整,消除负性情绪。对遇事易激动、性情暴躁的病人,指导其性格塑造,加强修养,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放松疗法、倾听音乐、兴趣培养、催眠暗示等心理疗法,使其保持乐观情绪,消除社会心理紧张刺激,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达到治疗和预防肝病的目的。

2.3.7 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用SPSS 8.0软件处理,记数资料采用 t?2检验 

 

3 结果 

 

经1个月的治疗及护理,循证组病人生理指标、心理状态及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一: 

表一 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后生理指标、心理状态及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体会 

 

4. 1 密切了护患关系:通过运用循证护理,护士在工作中更加注意患者的主观感受,更加关心和体贴患者,减轻了老年患者的焦恐惧,有效预防了褥疮、口腔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 

4.2 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循证护理要求护士必须有熟练的临床业务技能、扎实的基础理论水平,护理科研能力及文献检索能力。同时还要求护士具备一定程度的外语水平,以利于外文资料的阅读。通过循证护理的运用,提高了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护士对相关专业技能和理论的学习,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4.3 运用并实践了新的护理观念:循证护理强调并突出了护理服务应建立在目前所能得到的客观资料的基础上,并且循证护理最大的特点就是评价护理计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它要求护士必须通过对患者客观资料的收集和查找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找到最佳的护理措施,先进的护理理念打破以往的生搬硬套教科书的护理方法及传统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的客观情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人治宜,对“证”护理,建立一个更好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红.循证护理的发展与展望[J ].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 (11) :495.20 (11) :495. 

老年护理基础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6-0101-02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Method:The clinical data of 60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high quality nursing group(n=30) and routine nursing group(n=30),respectively,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and routine nursing service,the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basic nursing qualifica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High quality nursing group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was 86.67%(26/30) and basic nursing qualified rate was 83.33%(25/30)routine nursing group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was 73.33%(22/30),basic nursing qualified rate 56.67%(17/30),the qualified rate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basic nursing care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routine nursing group(P

【Key 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elderly; Basic nursing; Quality nursing; Nursing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Elderly Hospital of Fujian Province,Fuzhou 350001,China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6.050

为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笔者所在医院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具体方案,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象,对其中30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另外3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现将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n=30)和常规护理组(n=30),优质护理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0~88岁,平均(68.87±5.45)岁;常规护理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0~87岁,平均(68.14±5.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实施常规护理服务[1],具体内容如下:(1)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吸氧等基础护理,要求患者卧床休息。(2)实施全导联心电图监护,及时完成血常规、心肌酶、肾功能、肝功能、血脂等的检查。(3)根据医嘱予以患者阿司匹林300 mg口服,氯吡格雷300 mg口服,辛伐他丁40 mg口服,同时建立静脉通道予以治疗药物注射。

1.2.2 优质护理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笔者所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具体方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1)组织急诊室所有护理人员学习笔者所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组织相关护理人员进行授课,共同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相关精神与内涵,另外可定期安排护理竞赛,鼓励护理人员多多学习和参观其他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2)强化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不依赖家属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3)实施分层管理,为患者提供全程无间断的护理服务。(4)根据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较强的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①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明显的心肌广泛坏死、心肌收缩力下降等症状,故而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对于血压不稳定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每隔30分钟就对患者的血压进行1次监测,待到患者血压稳定后再减少监测次数,同时要关注患者心率、心律的变化,预防患者出现心律失常,若发现患者心电图异常则需要立即告知医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另外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服药时间与服药剂量进行掌握,老年患者容易忘记服药时间,护理人员还应及时提醒患者服药,并监护患者服用药物,避免出现服药差错。②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一定要卧床保持休息,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保持患者休息环境的舒适,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时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若患者在1周后没有发生其他并发症,即可让患者适当进行身体活动,3周后即可自行离床进行活动,在室内进行缓慢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提高自身耐力,但要注意劳逸结合。③予以患者营养高、易消化的食物,之后可予以高维生素、低脂、低盐等清淡的食物,注意少量多餐,尽量避免用力排便,及时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和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3]。

1.3 评价指标

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与基础护理合格调查表,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优质护理组总满意率为86.67%,基础护理合格率为83.33%;常规护理组总满意率为73.33%,基础护理合格率为56.67%,优质护理组护理的满意度与基础护理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人数逐渐上升,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有所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临床常见病症,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4]。心肌梗死是指患者某一个冠状动脉出现持续性缺血现象,临床表现为:心悸、呕吐、大汗、心前区疼痛等,主要发于中老年人,若不及时采取针对性较高的急救和护理措施,那么很容易产生其他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病情严重、没有及时救治的患者很容易致残或死亡[5]。根据文献[6]报道,近几年,我国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量有所上升,其起病快、发展迅速、治愈难度较高,故而更加需要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来提高治疗与护理质量。

老年护理基础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基础护理;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6-0101-02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Method:The clinical data of 60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high quality nursing group(n=30) and routine nursing group(n=30),respectively,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and routine nursing service,the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basic nursing qualifica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High quality nursing group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was 86.67%(26/30) and basic nursing qualified rate was 83.33%(25/30)routine nursing group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was 73.33%(22/30),basic nursing qualified rate 56.67%(17/30),the qualified rate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basic nursing care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routine nursing group(P

【Key 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elderly; Basic nursing; Quality nursing; Nursing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Elderly Hospital of Fujian Province,Fuzhou 350001,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16.050

为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笔者所在医院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具体方案,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象,对其中30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另外3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现将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n=30)和常规护理组(n=30),优质护理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0~88岁,平均(68.87±5.45)岁;常规护理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0~87岁,平均(68.14±5.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实施常规护理服务[1],具体内容如下:(1)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吸氧等基础护理,要求患者卧床休息。(2)实施全导联心电图监护,及时完成血常规、心肌酶、肾功能、肝功能、血脂等的检查。(3)根据医嘱予以患者阿司匹林300 mg口服,氯吡格雷300 mg口服,辛伐他丁40 mg口服,同时建立静脉通道予以治疗药物注射。

1.2.2 优质护理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笔者所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具体方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1)组织急诊室所有护理人员学习笔者所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组织相关护理人员进行授课,共同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相关精神与内涵,另外可定期安排护理竞赛,鼓励护理人员多多学习和参观其他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2)强化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不依赖家属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3)实施分层管理,为患者提供全程无间断的护理服务。(4)根据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较强的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①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明显的心肌广泛坏死、心肌收缩力下降等症状,故而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对于血压不稳定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每隔30分钟就对患者的血压进行1次监测,待到患者血压稳定后再减少监测次数,同时要关注患者心率、心律的变化,预防患者出现心律失常,若发现患者心电图异常则需要立即告知医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另外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服药时间与服药剂量进行掌握,老年患者容易忘记服药时间,护理人员还应及时提醒患者服药,并监护患者服用药物,避免出现服药差错。②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一定要卧床保持休息,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保持患者休息环境的舒适,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时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若患者在1周后没有发生其他并发症,即可让患者适当进行身体活动,3周后即可自行离床进行活动,在室内进行缓慢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提高自身耐力,但要注意劳逸结合。③予以患者营养高、易消化的食物,之后可予以高维生素、低脂、低盐等清淡的食物,注意少量多餐,尽量避免用力排便,及时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和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3]。

1.3 评价指标

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与基础护理合格调查表,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优质护理组总满意率为86.67%,基础护理合格率为83.33%;常规护理组总满意率为73.33%,基础护理合格率为56.67%,优质护理组护理的满意度与基础护理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人数逐渐上升,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有所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临床常见病症,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4]。心肌梗死是指患者某一个冠状动脉出现持续性缺血现象,临床表现为:心悸、呕吐、大汗、心前区疼痛等,主要发于中老年人,若不及时采取针对性较高的急救和护理措施,那么很容易产生其他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病情严重、没有及时救治的患者很容易致残或死亡[5]。根据文献[6]报道,近几年,我国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量有所上升,其起病快、发展迅速、治愈难度较高,故而更加需要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来提高治疗与护理质量。

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在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方面进行优质护理,使患者获得更为舒适、满意的护理服务。因急性心肌梗死属于较为严重的病症,所以一旦患者发病,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临床表现,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7]。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更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优质护理服务的重点在于强化护理工作,及时改进护理服务措施,提高护理服务的全面性与针对性,为患者带来满意的护理服务[8-9]。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优质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与基础护理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

参考文献

[1]宁娟.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对急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112-113.

[2]董书领,董灵芝,任志艳,等.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4):4-5,29.

[3]马薇薇.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84-85.

[4]任玉娇.全程精细化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行IABP术后护理的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4):65-67.

[5]黄德燕.急性心肌梗死的优质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3,(11):111-113.

[6]吴肆莲.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4):89-90.

[7]陈明红.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7):78-79.

[8]孟青.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9):236-238.

老年护理基础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合并基础疾病;胆囊切除手术;临床护理

老年人是急性胆囊炎多发人群, 属于急腹症范畴。我国进入老龄化后, 人口比例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客观上增加了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若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 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的同时, 心理上也会承受很大压力。在接受胆囊切除手术时, 临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探讨临床护理对接受胆囊切除手术老年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和作用, 本文对本院66例急性胆囊炎合并基础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本院66例急性胆囊炎合并基础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上患者均接受常规胆囊切除手术, 并符合急性胆囊炎相关诊断和治疗标准[1], 其中男36例, 女30例, 年龄61~83岁。66例患者均合并1种(或1种以上)基础疾病, 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随机将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 其中护理组男20例, 女13例, 对照组男21例, 女1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和合并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不安排制定护理人员, 不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护理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模式, 包括一般护理:①遵照医嘱对患者采取必要常规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并根据患者年龄和肾功能进行相应水化治疗;②术前护理:对入院患者进行全面身体检查, 包括各项常规检查, 如血糖、血压、血脂、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 明确患者不存在影响手术的潜在风险;如合并糖尿病患者, 视其血糖指数, 考虑是否在术前摄入高蛋白, 避免患者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饮食;③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不同, 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应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宣导。向患者充分介绍胆囊切除手术特点, 同时讲解手术麻醉方式、麻醉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术后不适症状, 引导患者正视手术风险, 消除恐惧心理;④术后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术后可能出现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进行积极预防。

1. 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两组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 护理组仅有2 例(6.1%)出现伤口感染, 而对照组有6例(18.2%)术后出现伤口感染, 4例(12.1%)肺部出现感染,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根据术后调查问卷显示, 护理组患者满意率为97.8%, 明显高于对照组(63.9%)。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人是急性胆囊炎多发人群, 属于急腹症范畴。我国进入老龄化后, 人口比例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 客观上增加了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若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 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的同时, 心理上也会承受很大压力。在接受胆囊切除手术时, 临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发现, 在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期间, 老年患者常因为合并其他疾病导致情绪不安、紧张失眠, 加之饮食不合理等因素, 容易导致患者血糖、血压突然升高或降低。

加强急性胆囊炎合并基础疾病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手术期间(术前、术后)护理干预, 对保障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产生具有重要意义[2]。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常规护理, 还应在此基础上做好术前护理, 包括常规检查、饮食护理、健康宣导、心理疏导等工作。术后护理同样不容忽视, 包括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和控制、并发症预防护理等。本文选取66例患者, 手术均获得成功, 但从表1可看出, 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护理满意率方面, 护理组为95.8%, 明显高于对照组(63.4%)。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谷春梅. 38例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护理分析.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2, 3(25): 131-133.

老年护理基础范文第7篇

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60例急诊抢救室留观的老年危重患者,回顾性的分析患者的情况,分析医疗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其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对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1]。

结果: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存在如下问题:医院护理资源不足,医护人员的综合水平欠佳,未能达到老年危重患者对护理的需求,老年危重患者的疾病类型呈现多样化,并且极易出现并发症。

结论:急诊抢救室留观的老年危重患者,疾病类型多样,但是护理人员资源及水平不足,为提高护理水平质量,需要适当的改变护理模式,增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知识水平,加强对老年疾病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来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急诊抢救室 老年危重患者 护理风险 相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24-02

我国老年人比例日益增加,老年人机体机能下降,身体疾病发生率较高,老年人健康收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我院急诊室留观的患者来看,老年人占绝大多数,故老年人的急症发病率较高。一般来说,老年危重患者的病情较严重,并且并发症较多,故及时抢救、护理适宜得当,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好地指导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回顾性的分析了我院的60例老年危重患者,分析探讨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现报道如下。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就诊的60例急诊抢救室留观的老年危重患者。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为68.4岁;留观时间为6―20天;疾病类型:心血管系统疾病15例,呼吸系统疾病15例,神经系统疾病15例,其他类型15例。人力资源方面:1天中平均每班护理人员4名,累计抢救的危重患者为19例,每位护理人员负责5位危急患者的抢救及观察护理工作。

1.2 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60例急诊抢救室留观的老年危重患者,回顾性的分析患者的情况,对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其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对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

2 结果

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存在如下问题:医院护理资源不足;医护人员的综合水平欠佳,未能达到老年危重患者对护理的需求;老年危重患者的疾病类型呈现多样化,并且极易出现并发症。

3 讨论

3.1 护理存在问题探讨分析。

(1)医院护理资源不足。医院抢救室护理人员接诊急症患者,平均每位护理人员负责5位危急患者的抢救及观察护理工作,人员的严重不足,很难保证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

(2)医疗护理模式,未能达到老年危重患者对护理的需求。随着经济水平提升,人们对医疗保健水平的要求也逐日提高。老龄化人口的加重,急救护理服务需求提高,由于抢救室急诊工作的特殊性,忽视了老年患者的整体及个体需求[2],基础护理工作有所忽视。抢救室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护理工作,使危重老年患者的基础护理不到位,不利于治疗恢复。

(3)老年危重患者的疾病类型呈现多样化,并且极易出现并发症。老年患者病因复杂,病情发展迅速,多病夹杂;老年患者抢救监护时间长,并极易合并并发症,因此对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基础护理要求高。

3.2 护理存在问题的应对对策。

(1)增加护理人员,合理安排急诊室的人力资源。引进合同制护理人员,减少护理人员的负担压力。实施责任制的工作护理模式,每位护理人员有各自负责的老年患者,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水平分配具体负责的工作内容:基础护理工作、治疗护理工作、新入抢救室患者的急救工作等。

(2)老年护理知识加强培训,经常组织课程学习。老年危重患者的疾病类型呈现多样化,并且极易出现并发症,故对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基础护理要求高。医护人员应自学加强对老年疾病专业知识及疾病相关的病理知识等的学习,提高个人的护理操作水平。日常需要准确的了解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高质量的急救护理,在改善老年患者的疾病本身即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日常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老年危重患者,疾病的相关的各方面知识的培训,危急重症的急救处理措施、常见并发症的预防、细化强化基础护理技能等方面[3]。

(3)提高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意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强求一步到位。多组织课程学习,使护理人员有一定思想意识,加强对老年危重患者基础护理的重视。老年患者疾病易发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提前有效的预防,做好各项具体的预防工作[4];提倡护理人员主动询问、主动服务,耐心主动观察患者的症状,而不是患者或者家属提出要求或者不满。认真完成护理工作的交接班,急诊患者全面考虑各种可能性,不要漏掉任何的潜在危险。

急诊抢救室留观的老年危重患者,回顾性的分析患者的情况,发现护理工作存在各种的问题:医院护理资源不足,医护人员的基础护理知识急待提高,服务意识等也需要进步。针对各方面的不足,院方需要增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知识水平,加强对老年疾病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来提高护理质量,可以更好的完成护理的工作,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邱巧静.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62-63

[2] 韩跃辉,王宏秋.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3):41-43

老年护理基础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置换;老年;康复护理

随着社会发展,老年人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人身体机能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变化,抵抗力、免疫力整体下降,人体骨骼也发生变化,各种骨关节疾病困扰着老年人。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消除患者骨关节疾病,恢复生活自理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方法对患者更好的适应人工关节,充分发挥其作用有极大的帮助[1]。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的老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提高护理质量,探索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的护理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的老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7.44±4.95)岁,单侧置换18例,双侧置换12例;观察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6.92±5.75)岁,单侧置换16例,双侧置换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等基础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护理,①基础生活护理,包括患者个人卫生,饮食以及大小便;②患肢观察,患肢下方垫软垫,抬高20°~30°,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感觉、皮温、运动情况。防止下肢静脉栓塞、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③引流管护理,妥善安置引流管,勿扭曲、打折、受压,确保引流通畅;④预防肺部及泌尿系感染,术后1 d可在床上适当坐起,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鼓励患者多咳嗽和翻身拍背,多饮水,防止泌尿系感染;⑤协助锻炼,协助患者进行直腿抬高锻,俯卧位屈膝锻炼等[2]。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增加心理护理以及预防宣传。由于老年人术后卧床时间较长,患者由于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等变得焦虑、暴躁、对术后效果怀疑等,护理人员及时进行开解,并鼓励患者做康复运动;同时给予患者术后护理知识宣传,以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宣传,增强患者预防意识[3] 。

1.3 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率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项。利用本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数据统计和处理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后,总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基础护理后,总满意率为76.67%,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总满意率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膝关节置换和髋关节置换是人工关节置换术中最常见的两类手术,其十年的成功率已经超过90%,更有80%以上的患者可以正常使用植入的假体长达20年以上,甚至伴随其终生。除此以外,肩关节、肘关节、踝关节等关节置换也在不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中、长期结果。随着生物材料与外科技术的进步,陆续出现了腕关节、指间关节、跖趾关节等小关节置换术,为患有严重小关节疾病的患者带来了希望。老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只是疾病治疗的一方面,术后的护理、功能锻炼及远期的日常护理也是治疗的一部分,应予以重视[4]。

本院此次研究,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包括护理患者个人卫生,饮食以及大小便,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感觉、皮温、运动情况,防止下肢静脉栓塞、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妥善安置引流管,确保引流通畅,预防肺部及泌尿系感染,协助患者锻炼。观察组患在进行与对照组相同的基础护理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预防宣传,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积极主动做膝关节功能恢复运动;宣传预防知识,增强患者预防意识,患者在护理期间心态积极,预防意识强,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以及减少并发症[5]。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后,总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基础护理后,总满意率为76.67%,差异显著(P

综上所述,老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护理满意率高,患者膝关节HSS评分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雪芬.老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及康复锻炼[J].蛇志,2015,27(2):230-231.

[2]司凤琴.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25):333-334.

[3]姚红亚,周维锋.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术后骨愈合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

(29):147-148.

老年护理基础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老年护理;专业能力;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15-01

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12亿万人,占总人口的15.5%,全国人口净增长约1000万,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破2亿的国家。按照专家预测,大约再过20年左右,中国老年人口就将突破3.5亿,此后一直到2100年都不会再低于这个数字。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社会负担加重;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跟不上老年人的需要;家庭养老功能减弱;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护理以及生活服务的需求大大超过其他人。高职护理院校作为我国医护类教育事业的一份子,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应用型老年护理人才的任务,因此为了积极营造健康老龄化的条件和环境,我们高职院校要扩大护理教育规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加强老年护理教育,加快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缓解护理人力资源紧张的状况,适应老年护理市场的需求。

一、老年护理专业能力培养

老年护理强调如何维持老年人的健康状态,促进老年人自我护理的能力,同时提供优质的护理措施,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最直接的援助和支持。因此我们还需要培养以老年专科护理技能为首的12项专业能力:老年专科护理技能,应对老年人急性突发事件的能力,独立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预见潜在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获取新知识、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老年人健康评估能力,自我防护能力,针对病人、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及电话咨询的能力,应用计算机建立健康档案的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调研与科研能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仁爱之心,热爱护理事业,遵守法律法规,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护理人才的需要,能按照现代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老年保健等护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

二、老年护理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在护理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护理专业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和专业培养目标,在引进国际护理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高职生源特点,经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我院校构建与国际护理理念接轨、体现护理特色的“三线并进、三能合一”的课程体系。

1、“三线”的平台为职业道德、人文知识和护理礼仪与人际沟能能力、英语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公共基础课程;2、纵向并进的“三线”:(1)职业知识线:按学生认知规律与后续发展,设置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方向或专业特色、专业拓展等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健康评估、基础护理技术、成人护理一、成人护理二、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急危重症护理等。(2)职业能力线:遵循学生职业成长的规律,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技能训练由单项到综合、从校内仿真实训到医院实习,形成“通用护理能力、专科护理能力和综合护理能力”逐渐递进,最终达成护理职业综合能力,实现“三能合一”。(3)职业素质线:通过课内加强护理人文课程比重、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医院文化熏陶、职业认知、5.12护士节系列活动、社区服务、社团活动、自愿者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将护理人文精神、职业素质的养成渗透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三、评价与实施

基于院校深度融合的育人机制,以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护理人才为目标,确立了“重人文素质、厚专业知识、强职业能力、精技能应用”的人才培养观,构建了“德能并进”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创新了“院校融通、做学教一体、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我院护理系2013年开始招收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学生,本专业的学生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三线三能”课程体系基础上,以对接临床老年护理工作程序为导向,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实施“做、学、教”一体的教学模式,明确了老年护理专业能力要求,达到了“通用护理能力、老年护理能力和综合护理能力”的逐渐递进,最终使学生达成护理职业综合能力和老年护理能力,实现“三能合一”。

四、前景展望

参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老年护理模式,结合中华民族养老特点,我国养老模式主要朝三个方面发展:一是居家养老,但要有大量高素质的专业家政服务员进入家庭,协助完成家庭养老;二是社区养老,完成本社区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和护理工作;三是机构养老,比如主要提供生活、医疗、健身、心理等方面服务的养老院、老年公寓和敬老院等机构。三种养老模式的发展和完善都需要大量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应用型老年护理人才,加强老年护理学的研究,培养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有较广阔发展空间和就业前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的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赡养老人由居家模式向机构养老模式的转化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社会需求的迫切程度亦在日益加重。 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如养老院、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院、颐养院等将是我国未来很庞大的社会工程体系,从事老年护理的专业人员也将是一支很庞大的社会岗位群体。任何一项专业教育如果没有广阔的用人市场,该专业教育就没有前途。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根据社会需要而诞生,并拥有广阔的用人市场,该专业教育将大有发展前途。培养合格的老年护理人才,积极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满足老龄社会的护理人才需求,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 婧.关于老年护理专业能力与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7:96-102.

[2] 李佳敏.高职《老年护理》床边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信息.2012.19:295.

老年护理基础范文第10篇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发表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说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与韩国不同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人均GDP尚未达到1万美元的情况下发生的,属于“未富先老”的类型。因此,在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远远没有做好准备。中韩两国同为东亚国家,在历史、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非常相似,研究考察韩国社会养老政策的?鹇运悸芳捌渚咛遄龇ǎ?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具有启示作用。

在上述背景之下,已经有一部分学者针对韩国社会老龄化发展状况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主要包括韩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及应对措施研究[1]、中日韩三国人口老龄化比较研究[2]、韩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3]、韩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4-5]、韩国老年人收入保障研究[6]、韩国老龄产业发展研究[7-8]、韩国老年人福利政策研究[9-10]、韩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11]。可见,学者们关于韩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缺乏从收入保障、医疗与长期护理服务保障、居住保障、业余生活保障等方面综合考察韩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研究。鉴于此,本文以描述韩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开始,进而回顾主要社会养老政策领域近期的发展,包括收入保障政策、医疗保障政策、居住保障政策和业余生活保障政策等,最后借鉴邻国韩国的经验,提出其对于我国建立应对少子老龄化的社会养老保障政策的启示和借鉴。

1韩国的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状况

1.1韩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老龄化是全世界社会福利体系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世界银行甚至将老龄化称为危机[12]。根据联合国确定的评价指标,2000年,韩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2%,已经入老龄社会。到2018年,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重将达到14%,进入到高龄社会。到2026年,老龄人口超过20%[13],进入超高龄社会,平均5人就有1位老人。与法国、瑞典、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长期而缓慢的过程相比,韩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举例来说,老年人口比例由7%上升至14%的时间,法国约为115年、瑞典约为85年、美国约为71年,而韩国只用了18年。韩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主要是由于平均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急速下降导致的。在平均寿命方面,由2000年的76岁,至2010年提高到80.8岁,到2060年将达到88.6岁(图1)。

1962年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尤其是韩国人口在1983年达到4000万时,所引发的全国性反对人口激增运动,促使韩国政府制定了各种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措施[14],导致生育率从1981年的2.57减少为1985年的1.66,到1990年减少到1.57的水平。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总和生育率的减小是由于初婚年龄上升和不婚率增加所引起的。韩国生育率在2005年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仅为1.08,为了促进生育率的提高,韩国在2005年成立了低生育与人口老龄化政策委员会,致力于减轻生育和照料孩子的负担。统计显示,虽然韩国的生育率由2005年的1.08增加为2010年的1.23,但是仍然远远低于更替水平。

1.2韩国老年人的生活状况

韩国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已经引起了韩国政府的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针对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调查。韩国保健福祉部的一系列《韩国老年人实际状况调查》提供了了解韩国老年人相关状况的重要信息。

1.2.1韩国老年人的居住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居住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成年子女在一起生活的老年人比例急剧下降,同时,老年夫妻共住和单身老年人独住现象呈大幅度上升趋势(表1)。与独居老年人和夫妻同住的老年人相比,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是更有可能获得来自家庭的经济支持与照顾的。因此,与子女同住老年人的比例下降,代表传统的照顾老年人的家庭功能正在逐渐弱化。

1.2.2老年人工作与就业状况

劳动市场参与在社会上扮演者相当重要的角色,对老年人而言,除可以提供生活所需的收入,也有助于延长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并降低社会排斥。据统计,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就业率是相对稳定的,2000年为29.4%,2014年提高到31.3%。2014年男性的雇佣率为42.1%,女性的雇佣比率为23.5%,分别比2000年提高1.8%和0.8%。由于韩国属于东方儒教文化圈,女性老年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比例要远远低于男性老年人。1.3韩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根据韩国统计厅的《2014年高龄者统计》,65岁以上男性中的27.8%,女性中的16.0%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是好的。相反,认为自己健康状况是不好的比例,男性、女性分别达到38.5%和54.4%。根据年龄段分类,80岁以上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最差,70岁~79岁次之,最好的是65?q~69年龄段。2014年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进行定期身体检查的老年人比例为76.4%,比2008年增加了16.6%,说明老年人越来越重视健康管理。

社会进步所引起的健康干预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得很多疾病在可治疗的范围之内。然而,许多有关老年人疾病的研究都表明,慢性疾病成为老年人生活中需要面对的主要疾病。在韩国,诸如心脏病、癌症以及糖尿病一类的慢性病已经成为老年人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些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需要长期集中护理。此外,由于预期寿命的延长,还有可能会导致患有痴呆和在日常生活活动(ADL)和功能性日常生活活动(IADL)之中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数量的增加。因此,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制度和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是韩国老年人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主要政策领域的发展

2.1收入保障政策

韩国的老年收入保障体系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立,老年人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公共年金带来的收入保障。韩国公共年金由公务员年金和国民年金两个主要支柱构成。公务员年金由针对三个特定职业群体的公务员年金、军人年金和私立学校教职员年金组成。政府通过建立《公务员年金法》首先在1960年对政府雇员实施公共年金制度。又通过《军人年金法》、《私立学校教职员年金法》等立法在1963年和1974年分别增加了军人和私立学校教师为保障对象[15]。《国民年金法》则覆盖了剩余的人群。该法于1988年开始实施,自2008年起开始支付全额津贴。为了普及年金和完善相关法律政策,1999年韩国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使得国民年金的覆盖范围扩大至包含城市自雇者以及少于5个雇员的小企业的雇员和雇主[16]。韩国自从1999年普及国民年金以来,公共年金加入者数量大幅度提高,到2014年末已经达到2112.5万人,是2002年的将近1.3倍;其中65岁以上给付者数量达到253.1万人,是2002年的将近6.7倍(表2),这主要是公共的老年经济保障体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步扩展所致。

除了公共年金以外,韩国老年收入保障制度最重要的发展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了一系列老年人津贴与年金制度,主要包括1991年开始实施的老龄津贴制度,1998年的敬老年金制度,2008年和2015年的基础老龄年金制度。韩国1989年修改后的《老年人福祉法》规定,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可以向65岁以上老年人支付老龄津贴。根据此法律,韩国从1991年开始向《国民基础生活法》规定的生活水平处于最低生活费以下水平人口中的7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发放1万韩元的津贴[6]。由于此制度适用面窄,且支援额度较小,因此老龄津贴制度随着敬老年金制度的引入而被废除。

敬老年金制度是根据1997年7月颁布的《老年人福祉法改正法律案》导入,1998年7月1日开始实施。韩国的国民年金制度是从1988年开始实施,规定加入期限为20年,即年金要到2008年开始向加入者进行支付。因此,在2008年之前进入到老龄化阶段的老人就无法直接享受到国民年金的实惠。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敬老年金制度在吸收老龄津贴制度的基础上,将适用对象设定为生活水平处于最低生活费以下水平人口中的老年人和无法加入国民年金制度的老年人口。敬老年金制度随着2008年基础老龄年金制度的实施而被废除。

基础老龄年金制度是在2007年《基础老龄年金法》通过以后,从2008年1月开始实施的。该制度实施的初期,适用对象设定为收入所得排名在后60%的70岁以上老人人口。从2008年7月开始,适用对象范围扩大到收入所得后60%的65岁以上老年人,2009年开始继续扩大到收入所得后70%的65岁以上人口。基础老龄年金制度实施以后,随着适用对象范围的阶段性扩大,给付人数不断增多。2014年6月,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6,385,923人,基础老龄基金的给付人数为4,160,121人,基金的给付率达到65.1%。

基础老龄年金的给付额度是前3年国民年金加入者月收入平均值的5%,2008年~2014年6月基础老龄年金的最高支援额度如表3所示。由于独居老人和老年人夫妇存在生活费的差异,所以夫妇两人同为给付对象时,按照两个个人给付额度总和的80%进行支援。2014年4月~6月间,独居老年人最高可获得99,100韩元,老年人夫妇两人最多可获得158,600韩元的给付。

为了补救国民年金的死角地带和解决老年人贫困问题,从敬老年金制度到基础老龄年金制度,支援对象的范围和水平不断提高。即便如此也没有有效缓解老年人贫困问题。因此,2012年12月,韩国第18次大选中,朴槿惠总统做出了“将基础年金和国民年金统一,向65岁以上老年人支付基础老龄年金2倍”的基础年金约定。经过政府的法案制定与修改,以及最终的听证会程序,2014年5月2日国会通过向65岁以上老人中收入所得水平排在后70%的人口发放前3年国民年金加入者月收入平均值10%的基础年金,根据收入水平不同,基础年金的金额从10万韩元到20万韩元不等。基础年金制度从2014年7月开始实施。

基础年金给付人数不断增加,从2014年7月的423.9万人增加到2014年12月的435.3万人,再增加到2015年10月的448万人。为了防止基础年金的实际价值下降,韩国保健福祉部会根据每年的物价上升情况调整支援额度。独居老年人的最高给付额度从2014年的20万韩元增加到2015年的202,600韩元,2016年考虑到物价比2015年上升0.7%,将最高给付额度提高到204,010韩元。同样,夫妇老年人家庭的最高给付额度从2014年的32万韩元增加到2015年的324,160韩元,2016年增加为326,416韩元。根据韩国保健福祉部于2015年6月11日到26日针对2000名基础年金给付对象进行的面谈调查结果,有92.5%的受访者觉得基础年金对生活有帮助,可见基础年金给付对象大体上还是满意的。此外,就业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使老年人收获健康和成就感。韩国《老年人福祉法》第二条规定“老年人根据个人能力从事适当的工作参与到社会活动中的机会应该得到保障”。同法第23条规定“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具有努力为老年人提供工作机会的责任”。《高龄者雇佣促进法》中也规定了政府具有对高龄者进行就业支援的任务。这些都为韩国老年人就业提供了政策基础。2015年,韩国具有老年人就业支援机关数为129所,政府提供的老年人工作职位数量持续增加,2015年为385,963个,是2007年的3.34倍。

2.2医疗政策与长期护理服务

韩国把医疗问题视为基本保障的核心,1963年12月6日制定《国民健康保险法》以后,从1977年7月开始实施健康保险事业,政府规定500人以上企业(单位)作为健康保险适用单位;1988年开始将5人以上企业(单位)人员与农村居民指定为适用对象;1989年7月开始在城市地区开始实行健康保险,迎来了国民健康保险时代。目前,韩国医疗保障制度是通过国民健康保险事业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体国民提供疾病诊断、门诊治疗、康复治疗、住院等“实物给付”和以补偿医疗费为内容的“现金给付”,其中实物给付是基础。依据《国民健康保险法》,凡在韩国居住的国民均为国民健康保险的适用对象,它包括“参保者”和“被抚养者”。参保者有两类,一是职工、雇主、公务员和教职员全体人员等企业(单位)参保者,二是地区参保者。被抚养者主要指依赖企业(单位)参保者维持生活的没有报酬或收入者。2015年,国民健康保险制度覆盖韩国约99.8%的国民,其余0.2%以基?A生活保障对象等形式编入医疗保障事业制度(表4)。

1989年韩国全国实行健康保险以后,老年人的医疗使用量和医疗费用急速上升。2014年,65岁以上老年人的医疗费用为193,551亿韩元,是2005年的3.2倍。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占全部医疗费用的比重由2005年的24.4%增加到2014年的35.5%(图2)。2014年老年人每年人均医疗费用为3,223千韩元,是韩国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多(图3)。

由于国民健康保险是共同支付制度,并且在接受健康护理服务时需要付费,2013年病人在医疗方面总支出的25.18%都是现款支付的。与其他健康保险制度的经合组织成员国相比,韩国的25.18%的比例相对较高,例如德国的这一比例是13%,日本是17%[17]。尽管医疗支出水平较低,韩国的国民健康保险累积的盈余削减之时,还是曾经历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给国民健康保险分配更多的预算,韩国政府加大了相关投入,并增加了健康保险费的缴费水平(表5)。

韩国实行的国民健康保险体系大多集中于紧急性疾病的护理,而患有慢性疾病需要被照料的老年人则处于需求无法满足的境地。由于预期寿命的延长并不等同于老年人健康生活期的延长,因此,在韩国对于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为解决老年人护理问题,韩国于2007年4月,通过《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法案》,并从2008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韩国之所以从2008年建立起老年人长期疗养保险制度,在于其从1988年开始实施面向全体国民的年金制度,国民年金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为20年,因此从2008年起国民年金开始支付,这为韩国推行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提供了相应的配套基础。

韩国虽然把全体国民都作为长期护理保险的加入对象,但是服务对象的范围界定为65岁及以上老人和不满65岁的脑出血、脑梗死、帕金森等老年性疾病患者。韩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由政府的国民健康保险工团(NationalHealthInsuranceService)进行管理。该团体在韩国各地设立分部,为老年长期护理的申请者实行认定服务,并为参加国民健康保险的公民进行长期护理保险费的征收。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需要向国民健康保险公团提交等级判定申请,公团内部的等级判定委员会通过上门调查,对申请者护理等级进行判定,做出是否允许申请者成为长期护理服务对象的决定。2014年7月1日开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法对认定等级进行了改革。将改革前的第3等级分为3、4两个等级,并新开设了长期护理第5等级(痴呆特别等级),使日常生活有困难的痴呆程度较轻的患者每月可以享受76万韩元上限的长期护理服务(表6)。长期护理对象认定老年人口比率由2009年的5.4%增加为2014年的6.6%,老年人正规长期护理的覆盖率逐渐增加(表7)。长期护理的等级认定具有一定的有效期,其中1等级认定者的有效期为3年,2-5等级认定者的有效期为2年,距离有效期结束的30-90天内需要重新申请等级认定。这样不仅可以使更多老年人享受到长期护理服务,而且可以有效防止护理服务资浪费现象的产生。

韩国运营长期护理保险所需要的资金来源于长期护理保险费、国库和国民健康保险工团承担的经费、长期护理服务使用者本人所负担的费用三个部分。其中,韩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费被纳入到国民健康保险的范围内,在健康保险费的基础上加收。目前的加收比例是6.55%,即长期护理保险费=国民健康保险*6.55%。这种低额度起步的收费方式,易于让更多的民众接受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长期护理保险费率从2008年的4.05%开始到2015年共有两次增幅(表8)。其上调的幅度都十分微小。按照2015年的收费比率计算,例如A的每月薪酬为300万韩元,应缴纳健康保险费为300万元*6.07%=179,700韩元,参保者本人需负担50%,所在单位负担50%。长期护理保险费为179,700韩元*6.55%=11,770韩元,参保者本人需负担5,885韩元(50%)。

依据韩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法》第58条,国库每年向国民健康保险工团支援的金额为当年长期护理保险费预算收入金额的20%。同法的第40条规定,居家护理服务使用者需本人承担当年费用的15%,设施给予服务使用者需本人承担当年费用的20%。这说明韩国更加鼓励和提倡老年人选择使用居家养老服务的方式,因为居家养老更符合亚洲国家的养老文化,易于被老年人广泛接受。其中,对属于《国民基础生活保障法》规定的医疗给予者,可以100%减免个人承担费用;属于《医疗给予法》规定的给予者可以减免50%的费用。政府资助和个人承担费用以外的金额,由国民健康保险工团承担,大约占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费用的60%。2014年,长期护理给予费共计39,849亿韩元,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12,393亿韩元。其中,2014年国民健康保险工团支出34,981亿韩元,占当年总支出的87.8%(政府支援的20%计入)(表9)。国民健康保险工团的费用支出增长速度较快,这主要是由长期护理等级认定者数量逐年增加所引起的。

韩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收费实行以时间和护理等级为基准的定额制(表10)。即,政府仅提供有限时间的护理补助,超出的时间老年人需要自己支付费用。每月可使用的护理金额上限1级护理认定者为1,185,300?n元,2级护理认定者为1,044,300韩元,3级护理认定者为964,800韩元,4级护理认定者903,800韩元,5级护理认定者766,600韩元。超出上限的金额由护理服务使用者本人支付。例如,居家护理服务使用者在每月可使用金额上限之内享受服务只需缴纳使用金额的15%,如果超过所规定的上限,超额部分全部由本人负担。

2.3老年人居住保障

2015年,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13.1%,到2060年将达到40.1%。由于经济与健康水平、受教育程度和价值观念与以前大不相同,现在的老年人独立生活的意志逐步加强,2014年老年人家庭(包括独居老人和老年人夫妇家庭)的比例已经达到了67.5%,比2004年增加了12.5个百分点。在这样的状况下,老年人的居住保障事业的重要程度不亚于前文所介绍的老人收入保障事业和医疗保障事业。

1981年实施的《老年人福祉法》中就体现出了政府对于老年人居住福祉的重视,规定“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需要制造适合老年人居住的住宅”。老年人居住保障设施包括养老设施、老年人共同生活家庭、老年人福祉住宅三种类型。其中,养老设施主要是饮食供应以及为日常生活提供方便,服务对象包括65岁以上的国民基础生活保障对象、从抚养义务者方面不能得到妥善抚养的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人均月收入在上一年度城市家庭月均收入以下家庭中的65岁以上老年人、设施使用者全额承担费用的60岁以上人员。65岁以上的国民基础生活保障对象、从抚养义务者方面不能得到妥善抚养的65岁以上老年人的设施使用费用由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全额承担。家庭人均月收入在上一年度城市家庭月均收入以下家庭中的65岁以上老年人的设施使用费用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只承担一部分。养老设施的财政支援,首尔地区为国库承担47.5%,地方财政承担47.5%,法人承担5%。首尔以外的地区是国库承担76%,地方财政承担19%,法人承担5%。老年人共同生活家庭是向老年人提供如家庭般的居住环境和日常生活方便,其服务对象与养老设施的服务对象是一致的。老年人福祉住宅是向生活无障碍的想独自生活的60岁以上人员出售或者出租居住设施,其费用由使用者全额承担。2014年,韩国共有老年人居住福祉设施443所,定员为21,110人,分别是2004年的3.19倍和2.24倍(表11)。

2.4老年人业余生活保障

韩国老年人业余生活设施主要包括老年人福祉馆、敬老堂、老年人教室等三项。敬老堂是老年人福祉设施中最为普遍的一种,2014年韩国敬老堂的数量已经达到63,960所,占全国老年人业余生活福祉设施的97.4%。敬老堂主要是为老年人自发性的友好聚会、趣味活动等交流活动提供场所。根据保健福祉部的调查,2014年10,279名老年人中,使用敬老堂的比例为25.9%,平均每周使用天数为4.2天,超过3/4的使用者都对敬老堂感到满意。敬老堂的使用原因主要是获得友情(85.5%)、就餐服务(6.6%)、业余活动节目(4.4%)。

老年人福祉馆主要是向老年人提供有关教育、兴趣爱好、社会活动的各种情报与服务,同时提供疾病预防、收入保证等服务增进老年人福祉。2014年,韩国老年人福祉馆的数量是344所,数量仅为敬老堂数量的不足1%。根据韩国保健福祉部2014年的调查,20279名老年人中只有8.9%的老年人在使用老年人福祉馆。在使用者中,平均每周使用天数为2.6天,满足度达到84.4%。使用的主要理由包括参加业余活动节目(53.2%)、就餐服务(17.6%)、获得友情(14.9%)、就业(4.8%)等。

老年人教室主要是为了满足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的需求而提供有关业余爱好、保持身体健康、收入保证等的学习节目。2014年韩国老年人教室的数量为1,361所,占全国老年人业余生活福祉设施总数的2.07%(表12)。

3结论与政策建议

3.1基本结论

本文探讨了韩国的老龄化问题和近年的社会应对政策。主要是由于生育率的迅速下降,韩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预期的要快。随着家庭的养老角色弱化,社会养老保障的重要性日益增强。韩国政府不得不实施和改善老年人社会保障方案,建立的国民年金制度、国民健康保险制度、老年人长期护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对于老年人而言是重要的社会养老安全网络。一系列养老制度的实施证明了韩国政府作为积极的福利供应者,而不是单纯的管理者的角色得到强化。韩国政府在社会养老福利和老年人保健医疗等方面的支出水平不断增加,说明政府更加积极地承担一直以来被视为家庭责任的老年人的照料,并不断修正完善政府主导的社会养老保险准则的不足之处。对社会养老保障措施的最新补充和调整是韩国政府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之中承担制定养老社会政策责任的重要标志。

3.2政策建议

截至2014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据测算,未来几十年,我国将迎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老龄化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为了促进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快速发展,需要借鉴韩国经验,做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老年护理基础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老年护理服务体系;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7003702

1发展长期护理保险以完善我国老年护理服务体系

1.1我国亟需构建老年服务体系以迎接银潮的到来

银潮几乎席卷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财政偿付能力面临的主要威胁将来自老龄化趋势。问题也有积极的一面,许多国家顺应老年人口的需要发展老年产业刺激银发经济创造出长寿红利。“未富先老”的人口大国,中国拥有在世界上绝对数量对多的老年人口。巨大老年市场是摆在我国政府、老年及相关产业、专家学者和每个人面前的重要议题。无论盈利模式还是福利模式,我国亟需构建老年服务体系以解决老年人的问题,这已经不仅仅是个人问题,也是影响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因素,例如制定养老金、医疗、和长期护理保险。这既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同时是老年人与家人,老年人与所有社会人的社会关系问题,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中国梦的伟大实现。

老年服务体系包括护理服务的提供者、护理服务的层次、护理服务的提供方式、护理服务的接受者和护理服务内容五个方面内容。

1.2通过长期护理保险协调老年护理服务供需矛盾

老年人主要通过个人支付、政府支付的方式享受老年护理服务。目前国内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给付条件和方式都不包括长期护理服务,而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属于起步阶段也没有成为老年人获取长期护理服务的重要财源。于是随着我国逐步进入深度人口老龄化阶段,对老年护理服务的需求呈刚性增长的态势,而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受制于个人支付能力和政府财政压力迟迟无法提高。使得老年护理服务产业的发展得不到需求的支撑。通过推广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会行之有效的解决老年人的养老护理资金缺乏的问题,协调老年护理服务供需矛盾。保险公司可以将筹集的护理费用用于老年护理产业的投资,通过与资本市场联动保值增值解决护理资金缺乏的问题。进而推动老年护理服务供需的良性循环。

1.3长期护理保险的风险基础和给付条件

美国健康保险协会(Health Insuranc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简称 HIAA)对长期护理(Long term care)的界定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地为患有慢性疾病(Chronic Illness),譬如早老性痴呆等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或处于伤残状态下,即功能性损伤(Functional Impairment)的人提供的护理。在日本长期护理是指为 65岁及以上因身体虚弱或卧床不起,痴呆症等需要援助和护理的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荆涛(2006)认为长期护理是指个体由于意外、疾病或者衰弱导致身体或者精神受损,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在一个较长时间内,需要他人在医疗、日常生活或社会活动中给予广泛帮助。长期护理保险作为风险管理方法,把因长期护理需求而产生的经济收入的减少和经济支出的增加作为保障对象,主要承保导致产生护理需求的风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无法承担高昂的护理费用从而无法获得长期护理的风险。因为长期护理需求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具有可保风险的基本特征,所以可以通过长期护理保险的建立构建一个互助分摊的机制,满足老年人在因保险责任范围内的风险事故产生护理需求的时候能够得到保险公司的给付。

日本对长期护理的界定主要是针对老年人群体提供护理服务,所以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的给付条件区分40周岁到64周岁和65周岁以上两种。美国健康保险协会和我国相关学者在长期护理的问题上,给出的产生长期护理需求的原因就更加的宽泛,其中包括个体由于意外、疾病或者衰弱导致身体或者精神受损,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这里的个体不单纯指老年人,还包括所有可能因意外和健康原因需要护理的其他人。所以在我国对于长期护理保险设计就应该区别被保险人群体及长期护理的给付条件。长期护理保险应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面向65周岁以上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的老年护理保险,考虑老年人老年痴呆等损伤智力的疾病发病率的增高,保险公司可将智力损伤所引起的老年人对长期护理的需求引入到给付条件之内,保险公司要与专业机构制定一个合理标准化的认定机制。可以通过智力的检测和行动能力的测试进行评定。第二类是面向60周岁到64周岁的健康人群体的健康护理保险。被保险人是否能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内容通常包括穿衣、进食、沐浴、如厕、行动等等。如果当事人不能完成上述事例中的一项或者是几项,那么被保险人就需要专业护理人员的长期护理。以此作为保险公司的给付条件。区别于目前国内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如“全无忧”长期护理保险、国泰康顺长期护理保险、瑞福德长期护理保险把长期护理保险责任和老年护理保险责任放在一起考虑。对于长期护理和老年护理分别独立设计保险产品,理由是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险责任和老年护理保险的保险责任就其风险基础来看具有不同的规律,所以对于保险精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果两个风险责任捆绑在一起考虑不利于保险公司经营的稳定,而对于投保人而言也增加了缴费负担。

1.4长期护理保险与老年护理服务产业的协调发展

保险业可以充分发挥它的社会管理作用,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压力。保险公司进行投资养老实体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保险公司拥有足够的资本和专业的业务能力,由它来引领这个市场能够更好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同时也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实施的过程中,因为收益和风险并存,所以保险公司在依靠自身资源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政府的扶持。保险公司目前仍仅局限于一个封闭的保险系统中,并未与养老实体的投资建立有效连接。那么,建立或收购养老机构无疑是使得保险产业和老年护理服务产业得以协调发展的双赢选择。根据新实施的《保险法》,保险公司可以投资不动产。那么保险公司可以投资养老院甚至建立养老社区都不再会是纸上谈兵。无疑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难题,同时促进保险经济的发展。这样一来,保险公司一方面通过经营长期护理保险使老年人可以拥有享受护理服务的经济来源,另一方面通过投资老年护理服务产业,甚至培训专业的护理人员,兴办老年大学,建设老年社区等等提高和增加老年护理产业的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协调发展以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难题同时利用人口老龄化获得长寿红利。

2立足国情分析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现实基础

2.1政策法律基础

日本于1997年末通过了《护理保险法》,于2000年正式实施。在2005年和2012年进行两次修订。德国2008年通过了《护理保险结构性继续发展法》,在法律层面上强制实施全民护理保险,对各护理保险服务机构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护理院中,由住户选举产生代表自身利益的咨询委员会,该机构共同决定或参与协作护理机构的管理工作。相比较之下,我国在政策法律基础方面关于长期护理保险体系的建立仍是一片空白。

2.1.1我国缺少一部关于长期护理保险体系的成文法

经验告诉我们,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把解决问题的方案落实下来,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法律是任何制度得以实施的根本,我国应该以老年护理服务、老年医疗和老年福利为主要内容规范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以解决老龄化问题。同时法律的出台也可以加强对服务部门的管理,监督相关部门的服务。在出台全国性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地区政府也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在全国性法规的前提下提出细则要求。例如细化申请标准,明确护理等级,护理费用等。

2.1.2我国缺乏关于长期护理保险的常设机构

一个有效率且低消耗的部门能促进长期护理保险体系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我国应该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下设一个常设机构,专门分管护理保险业务。同时该部门负责:(1)监督商业护理保险的运行。(2)规范老年护理保险产业的发展。(3)监督护理行业医护人员的职业操守与准入。(4)负责护理保险资金的运作。

2.2财政经济基础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单纯依靠财政补贴和老年人个人的支付能力是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问题的,导致需要护理的老年人越来越难以承担高额费用的支出。更完善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由于财政经济原因很难得以有效的实施。

2.2.1财政支付压力

欧债危机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欧洲国家普遍爆发的债务危机。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很复杂,但是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欧洲的政府普遍通过举债的方式为国民提供高福利,包括高福利养老。但是长寿时代的来临使这些国家无法支付高昂的费用。对于债务危机推波助澜。对于未富先老的中国政府而言,面对全世界绝对值最高的老年人口,为了防止出现财务负担过重,现阶段只能针对贫困老人提供免费老年护理服务,并且经费的支出主要来源于民政部门,资金十分有限。

2.2.2个人支付能力有限

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导致劳动收入能力也随之降低,部分老年人的消费支出靠养老金的收入,而养老金只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大部分没有养老金收入的老年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子女和亲戚朋友的接济。由于老年人可支配收入较少,缺乏对护理服务的购买能力,严重限制了有护理需求的老年人对社会化护理服务的利用。老年护理费用会伴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而迅速增长,只依靠个人力量不足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护理费用。

2.3市场供求基础

截止2011年底我国每千名老人占有床位不足20张,如果为每名老年人都准备一张床位的话我国老年护理服务机构所安置的床位可以绕地球三圈半。然而我国有98%的老年人,出于无奈都在家养老。很多老年人由于丧失劳动能力以致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负担不起高昂的机构养老费用,虽然潜在需求巨大,但是对养老机构的护理服务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导致养老机构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供给的“过剩”,即养老机构的供给无法形成能为需求群体购买的有效供给。

3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模式

3.1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模式综述

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和以荷兰和日本为代表的政府引导并委托专业机构运营模式。

市场主导模式的优点在于减轻公共财政负担,提高制度运行效率并且可以较好地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长期护理保障需求,但由于价格偏高、无强制措施等原因导致其对中低收入老龄人口的覆盖能力不足。政府主导模式的优点在于实现对老年人的全覆盖,同时以政府充足的财政经费支持

和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基础,但是政府主导模式对于国家的财政状况是一个艰巨的挑战。而且对于市场需求的反应也不够灵敏。政府引导并委托专业机构运营的方式,可更充分发挥各参与主体优势,降低制度推进成本,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长期护理保障需求。

3.2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模式建议

不同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我国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想要照搬高福利国家的模式来建立像医保一样的全民强制护理保险是不符合实际的。而完全市场主导模式的市场需求主体有限,必须具备充分的支付能力。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政府引导并委托专业机构运营的模式更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老龄居民消费能力有限的实际国情。

3.2.1小范围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试水阶段

按照当前的发展,可以先从完全市场主导模式入手。因为商业保险具有很多的优势,第一,风险控制能力强,商业保险公司具有专业风险管理技术,能为护理保险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设计。第二,具有良好机制,作为中介职能提供服务,能够保障护理保险体系的正常运行,减轻财政压力。第三,个性化专业服务,能够整合养老社区、养老保险、健康管理、健康保险等老年产业,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高质量服务。第四,保险资金雄厚,规模大、运转周期长是保险公司资金的特点,因此保险公司有实力投资养老社区、护理机构等,促进护理产业的稳定发展。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体系的初期探索者,可以为我们积累大量的原始数据与经验。

3.2.2大规模的政府引导并委托商业保险公司运营的全面铺开阶段

经历一个时期的完全市场主导模式之后,商业保险公司已掌握了护理保险发展所的大量数据如生命表、重疾发生率、丧失生活能力发生率、生存时间分布等,这是一个基础。这时我们可以适当让政府参与进来,好处是有了财政资金的支持,护理保险覆盖面能进一步的扩大,我们可以让商业护理保险继续经营的同时,让政府在几个养老服务设施相对较好的城市进行试点,建立政府主导并委托专门机构运营的盈利模式。为将来施行福利模式积累经验。

3.2.3严格审核条件的政府主导模式打好基础

盈利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积累了大量经验后,就可以过渡到福利模式和盈利模式共存的阶段。但是按照我国的国情分析,现阶段的福利模式主要针对贫困老人直接提供无偿服务。通过严格的审核条件,对于那些贫困老人、空巢老人提供基本护理包括日常生活照顾、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在内的老年生活辅助。

参考文献

[1]刘晓梅,曹煜玲.中国老年护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51).

[2]盛和泰.我国长期护理保险体系建设的运营模式选择[J].保险研究,2012,(9).

[3]仝利民,王西民.日本护理保险的制度效应分析[J].人口学刊,2010,(1)

[4]冉永兰,荣幸.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2010,(2).

老年护理基础范文第12篇

韩国是与21世纪同步进入到老龄化社会的,并且老龄化的发展具有速度快和增幅大的特点。1960年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仅为726,450人,经过50余年的发展,2015年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人数达到6,653,943人,是1960年的9倍多,老龄化发展速度远高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在韩国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之下,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极为严重的挑战。政府制订了《国民年金法》、《老年人福祉法》、《国民健康保险法》、《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法》等各种法律法规应对老龄社会。总体来说,韩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在人均GDP为1万~2万美元的背景下,属于“先富后老”的类型,虽然在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物质条件方面有一定基础,但仍面临不小压力。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发表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说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与韩国不同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人均GDP尚未达到1万美元的情况下发生的,属于“未富先老”的类型。因此,在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远远没有做好准备。中韩两国同为东亚国家,在历史、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非常相似,研究考察韩国社会养老政策的?鹇运悸芳捌渚咛遄龇ǎ?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具有启示作用。

在上述背景之下,已经有一部分学者针对韩国社会老龄化发展状况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主要包括韩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及应对措施研究[1]、中日韩三国人口老龄化比较研究[2]、韩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3]、韩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4-5]、韩国老年人收入保障研究[6]、韩国老龄产业发展研究[7-8]、韩国老年人福利政策研究[9-10]、韩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11]。可见,学者们关于韩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缺乏从收入保障、医疗与长期护理服务保障、居住保障、业余生活保障等方面综合考察韩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研究。鉴于此,本文以描述韩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开始,进而回顾主要社会养老政策领域近期的发展,包括收入保障政策、医疗保障政策、居住保障政策和业余生活保障政策等,最后借鉴邻国韩国的经验,提出其对于我国建立应对少子老龄化的社会养老保障政策的启示和借鉴。

1 韩国的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状况

1.1 韩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老龄化是全世界社会福利体系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世界银行甚至将老龄化称为危机[12]。根据联合国确定的评价指标,2000年,韩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2%,已经入老龄社会。到2018年,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重将达到14%,进入到高龄社会。到2026年,老龄人口超过20%[13],进入超高龄社会,平均5人就有1位老人。与法国、瑞典、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长期而缓慢的过程相比,韩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举例来说,老年人口比例由7%上升至14%的时间,法国约为115年、瑞典约为85年、美国约为71年,而韩国只用了18年。韩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主要是由于平均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急速下降导致的。在平均寿命方面,由2000年的76岁,至2010年提高到80.8岁,到2060年将达到88.6岁(图1)。

1962年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尤其是韩国人口在1983年达到4000万时,所引发的全国性反对人口激增运动,促使韩国政府制定了各种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措施[14],导致生育率从1981年的2.57减少为1985年的1.66,到1990年减少到1.57的水平。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总和生育率的减小是由于初婚年龄上升和不婚率增加所引起的。韩国生育率在2005年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仅为1.08,为了促进生育率的提高,韩国在2005年成立了低生育与人口老龄化政策委员会,致力于减轻生育和照料孩子的负担。统计显示,虽然韩国的生育率由2005年的1.08增加为2010年的1.23,但是仍然远远低于更替水平。

1.2 韩国老年人的生活状况

韩国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已经引起了韩国政府的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针对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调查。韩国保健福祉部的一系列《韩国老年人实际状况调查》提供了了解韩国老年人相关状况的重要信息。

1.2.1 韩国老年人的居住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居住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成年子女在一起生活的老年人比例急剧下降,同时,老年夫妻共住和单身老年人独住现象呈大幅度上升趋势(表1)。与独居老年人和夫妻同住的老年人相比,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是更有可能获得来自家庭的经济支持与照顾的。因此,与子女同住老年人的比例下降,代表传统的照顾老年人的家庭功能正在逐渐弱化。

1.2.2 老年人工作与就业状况

劳动市场参与在社会上扮演者相当重要的角色,对老年人而言,除可以提供生活所需的收入,也有助于延长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并降低社会排斥。据统计,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就业率是相对稳定的,2000年为29.4%,2014年提高到31.3%。2014年男性的雇佣率为42.1%,女性的雇佣比率为23.5%,分别比2000年提高1.8%和0.8%。由于韩国属于东方儒教文化圈,女性老年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比例要远远低于男性老年人。

1.3 韩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根据韩国统计厅的《2014年高龄者统计》,65岁以上男性中的27.8%,女性中的16.0%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是好的。相反,认为自己健康状况是不好的比例,男性、女性分别达到38.5%和54.4%。根据年龄段分类,80岁以上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最差,70岁~79岁次之,最好的是65?q~69年龄段。2014年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进行定期身体检查的老年人比例为76.4%,比2008年增加了16.6%,说明老年人越来越重视健康管理。

社会进步所引起的健康干预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得很多疾病在可治疗的范围之内。然而,许多有关老年人疾病的研究都表明,慢性疾病成为老年人生活中需要面对的主要疾病。在韩国,诸如心脏病、癌症以及糖尿病一类的慢性病已经成为老年人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些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需要长期集中护理。此外,由于预期寿命的延长,还有可能会导致患有痴呆和在日常生活活动(ADL)和功能性日常生活活动(IADL)之中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数量的增加。因此,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制度和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是韩国老年人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主要政策领域的发展

2.1 收入保障政策

韩国的老年收入保障体系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立,老年人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公共年金带来的收入保障。韩国公共年金由公务员年金和国民年金两个主要支柱构成。公务员年金由针对三个特定职业群体的公务员年金、军人年金和私立学校教职员年金组成。政府通过建立《公务员年金法》首先在1960年对政府雇员实施公共年金制度。又通过《军人年金法》、《私立学校教职员年金法》等立法在1963年和1974年分别增加了军人和私立学校教师为保障对象[15]。《国民年金法》则覆盖了剩余的人群。该法于1988年开始实施,自2008年起开始支付全额津贴。为了普及年金和完善相关法律政策,1999年韩国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使得国民年金的覆盖范围扩大至包含城市自雇者以及少于5个雇员的小企业的雇员和雇主[16]。韩国自从1999年普及国民年金以来,公共年金加入者数量大幅度提高,到2014年末已经达到2112.5万人,是2002年的将近1.3倍;其中65岁以上给付者数量达到253.1万人,是2002年的将近6.7倍(表2),这主要是公共的老年经济保障体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步扩展所致。

除了公共年金以外,韩国老年收入保障制度最重要的发展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了一系列老年人津贴与年金制度,主要包括1991年开始实施的老龄津贴制度,1998年的敬老年金制度,2008年和2015年的基础老龄年金制度。韩国1989年修改后的《老年人福祉法》规定,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可以向65岁以上老年人支付老龄津贴。根据此法律,韩国从1991年开始向《国民基础生活法》规定的生活水平处于最低生活费以下水平人口中的7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发放1万韩元的津贴[6]。由于此制度适用面窄,且支援额度较小,因此老龄津贴制度随着敬老年金制度的引入而被废除。

敬老年金制度是根据1997年7月颁布的《老年人福祉法改正法律案》导入,1998年7月1日开始实施。韩国的国民年金制度是从1988年开始实施,规定加入期限为20年,即年金要到2008年开始向加入者进行支付。因此,在2008年之前进入到老龄化阶段的老人就无法直接享受到国民年金的实惠。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敬老年金制度在吸收老龄津贴制度的基础上,将适用对象设定为生活水平处于最低生活费以下水平人口中的老年人和无法加入国民年金制度的老年人口。敬老年金制度随着2008年基础老龄年金制度的实施而被废除。

基础老龄年金制度是在2007年《基础老龄年金法》通过以后,从2008年1月开始实施的。该制度实施的初期,适用对象设定为收入所得排名在后60%的70岁以上老人人口。从2008年7月开始,适用对象范围扩大到收入所得后60%的65岁以上老年人,2009年开始继续扩大到收入所得后70%的65岁以上人口。基础老龄年金制度实施以后,随着适用对象范围的阶段性扩大,给付人数不断增多。2014年6月,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6,385,923人,基础老龄基金的给付人数为4,160,121人,基金的给付率达到65.1%。

基础老龄年金的给付额度是前3年国民年金加入者月收入平均值的5%,2008年~2014年6月基础老龄年金的最高支援额度如表3所示。由于独居老人和老年人夫妇存在生活费的差异,所以夫妇两人同为给付对象时,按照两个个人给付额度总和的80%进行支援。2014年4月~6月间,独居老年人最高可获得99,100韩元,老年人夫妇两人最多可获得158,600韩元的给付。

为了补救国民年金的死角地带和解决老年人贫困问题,从敬老年金制度到基础老龄年金制度,支援对象的范围和水平不断提高。即便如此也没有有效缓解老年人贫困问题。因此,2012年12月,韩国第18次大选中,朴槿惠总统做出了“将基础年金和国民年金统一,向65岁以上老年人支付基础老龄年金2倍”的基础年金约定。经过政府的法案制定与修改,以及最终的听证会程序,2014年5月2日国会通过向65岁以上老人中收入所得水平排在后70%的人口发放前3年国民年金加入者月收入平均值10%的基础年金,根据收入水平不同,基础年金的金额从10万韩元到20万韩元不等。基础年金制度从2014年7月开始实施。

基础年金给付人数不断增加,从2014年7月的423.9万人增加到2014年12月的435.3万人,再增加到2015年10月的448万人。为了防止基础年金的实际价值下降,韩国保健福祉部会根据每年的物价上升情况调整支援额度。独居老年人的最高给付额度从2014年的20万韩元增加到2015年的202,600韩元,2016年考虑到物价比2015年上升0.7%,将最高给付额度提高到204,010韩元。同样,夫妇老年人家庭的最高给付额度从2014年的32万韩元增加到2015年的324,160韩元,2016年增加为326,416韩元。根据韩国保健福祉部于2015年6月11日到26日针对2000名基础年金给付对象进行的面谈调查结果,有92.5%的受访者觉得基础年金对生活有帮助,可见基础年金给付对象大体上还是满意的。

此外,就业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使老年人收获健康和成就感。韩国《老年人福祉法》第二条规定“老年人根据个人能力从事适当的工作参与到社会活动中的机会应该得到保障”。同法第23条规定“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具有努力为老年人提供工作机会的责任”。《高龄者雇佣促进法》中也规定了政府具有对高龄者进行就业支援的任务。这些都为韩国老年人就业提供了政策基础。2015年,韩国具有老年人就业支援机关数为129所,政府提供的老年人工作职位数量持续增加,2015年为385,963个,是2007年的3.34倍。

2.2 医疗政策与长期护理服务

韩国把医疗问题视为基本保障的核心,1963年12月6日制定《国民健康保险法》以后,从1977年7月开始实施健康保险事业,政府规定500人以上企业(单位)作为健康保险适用单位;1988年开始将5人以上企业(单位)人员与农村居民指定为适用对象;1989年7月开始在城市地区开始实行健康保险,迎来了国民健康保险时代。目前,韩国医疗保障制度是通过国民健康保险事业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体国民提供疾病诊断、门诊治疗、康复治疗、住院等“实物给付”和以补偿医疗费为内容的“现金给付”,其中实物给付是基础。依据《国民健康保险法》,凡在韩国居住的国民均为国民健康保险的适用对象,它包括“参保者”和“被抚养者”。参保者有两类,一是职工、雇主、公务员和教职员全体人员等企业(单位)参保者,二是地区参保者。被抚养者主要指依赖企业(单位)参保者维持生活的没有报酬或收入者。2015年,国民健康保险制度覆盖韩国约99.8%的国民,其余0.2%以基?A生活保障对象等形式编入医疗保障事业制度(表4)。

1989年韩国全国实行健康保险以后,老年人的医疗使用量和医疗费用急速上升。2014年,65岁以上老年人的医疗费用为193,551亿韩元,是2005年的3.2倍。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占全部医疗费用的比重由2005年的24.4%增加到2014年的35.5%(图2)。2014年老年人每年人均医疗费用为3,223千韩元,是韩国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多(图3)。

由于国民健康保险是共同支付制度,并且在接受健康护理服务时需要付费,2013年病人在医疗方面总支出的25.18%都是现款支付的。与其他健康保险制度的经合组织成员国相比,韩国的25.18%的比例相对较高,例如德国的这一比例是13%,日本是17%[17]。尽管医疗支出水平较低,韩国的国民健康保险累积的盈余削减之时,还是曾经历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给国民健康保险分配更多的预算,韩国政府加大了相关投入,并增加了健康保险费的缴费水平(表5)。

韩国实行的国民健康保险体系大多集中于紧急性疾病的护理,而患有慢性疾病需要被照料的老年人则处于需求无法满足的境地。由于预期寿命的延长并不等同于老年人健康生活期的延长,因此,在韩国对于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为解决老年人护理问题,韩国于2007 年 4 月,通过《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法案》,并从2008年7 月1 日起开始实施。韩国之所以从2008年建立起老年人长期疗养保险制度,在于其从1988年开始实施面向全体国民的年金制度,国民年金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为20年,因此从2008年起国民年金开始支付,这为韩国推行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提供了相应的配套基础。

韩国虽然把全体国民都作为长期护理保险的加入对象,但是服务对象的范围界定为65岁及以上老人和不满65岁的脑出血、脑梗死、帕金森等老年性疾病患者。韩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由政府的国民健康保险工团(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Service)进行管理。该团体在韩国各地设立分部,为老年长期护理的申请者实行认定服务,并为参加国民健康保险的公民进行长期护理保险费的征收。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需要向国民健康保险公团提交等级判定申请,公团内部的等级判定委员会通过上门调查,对申请者护理等级进行判定,做出是否允许申请者成为长期护理服务对象的决定。2014年 7月1日开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法对认定等级进行了改革。将改革前的第3等级分为3、4两个等级,并新开设了长期护理第5等级(痴呆特别等级),使日常生活有困难的痴呆程度较轻的患者每月可以享受76万韩元上限的长期护理服务(表6)。长期护理对象认定老年人口比率由2009年的5.4%增加为2014年的6.6%,老年人正规长期护理的覆盖率逐渐增加(表7)。长期护理的等级认定具有一定的有效期,其中1等级认定者的有效期为3年,2-5等级认定者的有效期为2年,距离有效期结束的30-90天内需要重新申请等级认定。这样不仅可以使更多老年人享受到长期护理服务,而且可以有效防止护理服务资浪费现象的产生。

韩国运营长期护理保险所需要的资金来源于长期护理保险费、国库和国民健康保险工团承担的经费、长期护理服务使用者本人所负担的费用三个部分。其中,韩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费被纳入到国民健康保险的范围内,在健康保险费的基础上加收。目前的加收比例是6.55%,即长期护理保险费=国民健康保险*6.55%。这种低额度起步的收费方式,易于让更多的民众接受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长期护理保险费率从2008年的4.05%开始到2015年共有两次增幅(表8)。其上调的幅度都十分微小。按照2015年的收费比率计算,例如A的每月薪酬为300万韩元,应缴纳健康保险费为300万元*6.07%=179,700韩元,参保者本人需负担50%,所在单位负担50%。长期护理保险费为179,700韩元*6.55%=11,770韩元,参保者本人需负担5,885韩元(50%)。

依据韩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法》第58条,国库每年向国民健康保险工团支援的金额为当年长期护理保险费预算收入金额的20%。同法的第40条规定,居家护理服务使用者需本人承担当年费用的15%,设施给予服务使用者需本人承担当年费用的20%。这说明韩国更加鼓励和提倡老年人选择使用居家养老服务的方式,因为居家养老更符合亚洲国家的养老文化,易于被老年人广泛接受。其中,对属于《国民基础生活保障法》规定的医疗给予者,可以100%减免个人承担费用;属于《医疗给予法》规定的给予者可以减免50%的费用。政府资助和个人承担费用以外的金额,由国民健康保险工团承担,大约占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费用的60%。

2014年,长期护理给予费共计39,849亿韩元,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12,393亿韩元。其中,2014年国民健康保险工团支出34,981亿韩元,占当年总支出的87.8%(政府支援的20%计入)(表9)。国民健康保险工团的费用支出增长速度较快,这主要是由长期护理等级认定者数量逐年增加所引起的。

韩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收费实行以时间和护理等级为基准的定额制(表10)。即,政府仅提供有限时间的护理补助,超出的时间老年人需要自己支付费用。每月可使用的护理金额上限1级护理认定者为1,185,300?n元,2级护理认定者为1,044,300韩元,3级护理认定者为964,800韩元,4级护理认定者903,800韩元,5级护理认定者766,600韩元。超出上限的金额由护理服务使用者本人支付。例如,居家护理服务使用者在每月可使用金额上限之内享受服务只需缴纳使用金额的15%,如果超过所规定的上限,超额部分全部由本人负担。

2.3 老年人居住保障

2015年,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13.1%,到2060年将达到40.1%。由于经济与健康水平、受教育程度和价值观念与以前大不相同,现在的老年人独立生活的意志逐步加强,2014年老年人家庭(包括独居老人和老年人夫妇家庭)的比例已经达到了67.5%,比2004年增加了12.5个百分点。在这样的状况下,老年人的居住保障事业的重要程度不亚于前文所介绍的老人收入保障事业和医疗保障事业。

1981年实施的《老年人福祉法》中就体现出了政府对于老年人居住福祉的重视,规定“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需要制造适合老年人居住的住宅”。老年人居住保障设施包括养老设施、老年人共同生活家庭、老年人福祉住宅三种类型。其中,养老设施主要是饮食供应以及为日常生活提供方便,服务对象包括65岁以上的国民基础生活保障对象、从抚养义务者方面不能得到妥善抚养的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人均月收入在上一年度城市家庭月均收入以下家庭中的65岁以上老年人、设施使用者全额承担费用的60岁以上人员。65岁以上的国民基础生活保障对象、从抚养义务者方面不能得到妥善抚养的65岁以上老年人的设施使用费用由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全额承担。家庭人均月收入在上一年度城市家庭月均收入以下家庭中的65岁以上老年人的设施使用费用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只承担一部分。养老设施的财政支援,首尔地区为国库承担47.5%,地方财政承担47.5%,法人承担5%。首尔以外的地区是国库承担76%,地方财政承担19%,法人承担5%。老年人共同生活家庭是向老年人提供如家庭般的居住环境和日常生活方便,其服务对象与养老设施的服务对象是一致的。老年人福祉住宅是向生活无障碍的想独自生活的60岁以上人员出售或者出租居住设施,其费用由使用者全额承担。2014年,韩国共有老年人居住福祉设施443所,定员为21,110人,分别是2004年的3.19倍和2.24倍(表11)。

2.4 老年人业余生活保障

韩国老年人业余生活设施主要包括老年人福祉馆、敬老堂、老年人教室等三项。敬老堂是老年人福祉设施中最为普遍的一种,2014年韩国敬老堂的数量已经达到63,960所,占全国老年人业余生活福祉设施的97.4%。敬老堂主要是为老年人自发性的友好聚会、趣味活动等交流活动提供场所。根据保健福祉部的调查,2014年10,279名老年人中,使用敬老堂的比例为25.9%,平均每周使用天数为4.2天,超过3/4的使用者都对敬老堂感到满意。敬老堂的使用原因主要是获得友情(85.5%)、就餐服务(6.6%)、业余活动节目(4.4%)。

老年人福祉馆主要是向老年人提供有关教育、兴趣爱好、社会活动的各种情报与服务,同时提供疾病预防、收入保证等服务增进老年人福祉。2014年,韩国老年人福祉馆的数量是344所,数量仅为敬老堂数量的不足1%。根据韩国保健福祉部2014年的调查,20279名老年人中只有8.9%的老年人在使用老年人福祉馆。在使用者中,平均每周使用天数为2.6天,满足度达到84.4%。使用的主要理由包括参加业余活动节目(53.2%)、就餐服务(17.6%)、获得友情(14.9%)、就业(4.8%)等。

老年人教室主要是为了满足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的需求而提供有关业余爱好、保持身体健康、收入保证等的学习节目。2014年韩国老年人教室的数量为1,361所,占全国老年人业余生活福祉设施总数的2.07%(表12)。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3.1基本结论

本文探讨了韩国的老龄化问题和近年的社会应对政策。主要是由于生育率的迅速下降,韩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预期的要快。随着家庭的养老角色弱化,社会养老保障的重要性日益增强。韩国政府不得不实施和改善老年人社会保障方案,建立的国民年金制度、国民健康保险制度、老年人长期护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对于老年人而言是重要的社会养老安全网络。一系列养老制度的实施证明了韩国政府作为积极的福利供应者,而不是单纯的管理者的角色得到强化。韩国政府在社会养老福利和老年人保健医疗等方面的支出水平不断增加,说明政府更加积极地承担一直以来被视为家庭责任的老年人的照料,并不断修正完善政府主导的社会养老保险准则的不足之处。对社会养老保障措施的最新补充和调整是韩国政府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之中承担制定养老社会政策责任的重要标志。

3.2 政策建议

截至2014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据测算,未来几十年,我国将迎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老龄化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为了促进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快速发展,需要借鉴韩国经验,做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第一,完善老年人收入保障体系,确保老有所养。韩国从1960年起先后实施“公务员年金制度”、“军人年金制度”、“私立学校教师年金制度”和“国民年金制度”共同构成韩国养老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全面覆盖。并从1991年开始实施“老龄津贴制度”、“敬老年金制度”、“基础老龄年金制度”、“基础年金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为每月收入和家庭财产排名状况位于下游70%的老年人发放补助。借鉴韩国的经验,我国需要加快构建一个统一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框架,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使老年人的收入保障发展步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轨道。此外,韩国将老年人就业视为政府工程,认为通过推动老年人就业可以减少老年人社会抚养压力,韩国政府推行的《高龄者雇佣促进法》为老年人就业提供了保障,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老年护理基础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老年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基层医院;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基层医院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但随着老年化社会进程的发展和青壮年人员外出务工的现象,在基层医院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比例也逐渐增多[1]。所以,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均面临严重的挑战,2010年,我国卫生部在南京召开护理工作大会上提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旨在于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搭建和谐的医患、护患沟通平台,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使患者惠及、社会认可、政府满意。2011年6月,我院也学习和参照江苏省卫生厅《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文件精神的要求,以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服务为切入点,探索和实践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的可行性,实践1年来取得喜人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老年急性阑尾炎均为本社区居民,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在6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12±1.02岁。按照国际老年人定义通用惯例均符合老年人年龄标准。16例老年阑尾炎患者具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为主要特征性临床表现者不多,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也不明显,临床表现与病情不平行,而且穿孔率高,甚至有个别患者能较早地出现休克表现,合并症较多。给护理与治疗均带来一定的困难。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措施,并迅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在2-3h内完成急性阑尾炎切除手术。

3 优质护理方法

3.1 加强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优质护理理念的形成是社会进步的新型产物,也是贯彻落实《护士条例》,促进护理工作规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我国护理队伍管理走向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护理事业将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以坚持“以人为本”,使临床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2]。

3.2 转变观念,建立优质护理服务体系。按照优质护理示范工程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精心组织,综合谋划,本着床护比例、护理分级管、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实践技能等要求进行优化组合,建立扁平化的护理管理体制,精简护理行政层级,提高管理效率。患者护理实行小组责任包干,结合实际,探索实施护士的分层次使用,在实际工作量的基础上,实行具有专科特点的弹性排班,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

3.3 夯实基础护理,细化常规护理,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士绩效考核制度、疾病护理常规、专科护理工作标准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要认真的研究和探讨各种规章制度的要求、护理常规的要求、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并加强全员培训。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要求护士对护理工作要努力做到以人为本、服务到位、谨小慎微。把患者想到的事情做好,把患者没有想到的事情想到,给予患者一种家庭化、宾馆化的舒适环境。我们对16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主要采取如下优质护理措施:①术前在积极强化基础护理、纠正老年患者相关并发症、合并症的同时,我们重点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16例老年患者中,有11例为留守或失独老人,他们对缺乏情亲呵护的恐惧心理远大于病痛折磨。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在老人入院时就有优质护理小组中3位辅助护士24h轮岗陪护,并积极与老人做思想沟通,了解老人心理愁绪,主动与老人分析、化解心理的各种担忧,积极为老人排忧解难。使得老人能感受到我们医护人员热情、情亲、温情。愉快的接受和配合手术治疗。②术后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做好详实记录,对出现异常迹象应快速评估与分析,并迅速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加强手术切口观察和疼痛护理,以减少因疼痛给患者带来的负面情绪。对有合并症的患者也应积极监测和治疗合并症,如合并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但不宜降的过低,以免发生耐受性低血糖,对现有疾病治疗反而带来不利的影响。③加强出院指导,出院前要详细告诉患者注意休息,出院后半个月内不宜做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要劳逸结合,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并要求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合理膳食,可进食一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要忌油腻、辛辣食物,要少量多餐。并嘱其按期门诊复诊,对合并症的治疗与控制也不宜松懈[3,4]。

3.4 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件,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含护士长文件书写),临床护士每天书写护理文件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小时。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病程记录中的手术清点记录和病危、病重患者护理记录。

4 结果

16例老年急性阑尾患者手术顺利,对我院医疗、护理质量高度信任,住院7-10d,平均住院(7.06±0.61)d。术后发生切口轻度感染1例,经及时发现、处置后痊愈;随访6月无异常并发症。

5 讨论

江苏省卫生厅根据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要求,也相继出台活动方案,要求在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实施,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示范工程”活动,到2010年底,在全省范围内创建10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30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和60名“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通过“示范工程”活动,逐步推广“无陪护理”的模式和经验,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使患者惠及、社会认可、政府满意。笔者认为这一利好的护理模式出台,是社会发展和我国老年化进程加快相适应的一种服务模式的转变。特别是对于“421”家庭的老人、失独老人,一旦生病全家受罪。失独老人更是担当重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自残、自杀的现象不是鲜闻。所以,对老年人亲情护理、心理护理、陪伴式护理非常重要。

我科对本组16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指定辅助护士、责任护理,进行24h不间断、无缝隙护理模式,避免以往为护理人员像流水线上工人一样,一旦患者有什么不适,而不知道向哪一位护理人员汇报、诉求[5]。优质护理后,我们护理人员也有要多的时间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对有苦恼、忧愁的,我们也能深入浅出与他们交流,拉近代沟的距离,使得老人愿意和我们交流、配合我们护理工作。从本组结果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优质护理的优势。16例急性阑尾炎老年患者对我院医疗、护理质量高度信任,住院7-10d,平均住院(7.06±0.61)d。术后发生切口轻度感染1例,经及时发现、处置后痊愈;随访6月无异常并发症。

总之,我们认为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同样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能明显地提升护理质量,树立行业新风,满足广大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更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型在基础医院临床护理实践中跃迁成功举措。

参考文献

1、钱梅英。浅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29):125-126。

2、吴启芳。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病人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2012,10(5):378。

3、王宝珠,付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深化基础护理内涵[J],护理研究,2010,24(10):2614-2615。

老年护理基础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居家护理 政策与制度 思路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2-0030-03

Policy suggestion and thinking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tandardized community home nursing service care

JIN Qi-lin1”,HU Dong-gen2,CHUI Ming3,WANG Ying-li4,CHEN Fen-hua1,LU Gui-ping2,CHEN Yuan-hong3

(1. Health Bureau of Yangpu District,Shanghai,200090; 2.Hudong Elderly Nursing House of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200082; 3. Daqiao Community Health Centre,Yangpu District,Shanghai,200090;

4.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Centre of the Health Bureau of Yangpu District,Shanghai,200090)

ABSTRACT For the standardized community home nursing care service,this article gave the ideas and recommendations on adjusting home care charges,encouraging home care,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standardized community home nursing team management and so on. It proposed establishing the home care evaluation,the nursing assistants training system and the quality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others.

KEY WORDS Home nursing care;Policies and systems; Ideas and suggestions

我国老年护理服务主要分为老年护理院、养老院、家庭病床和居家养老四个方面,据统计在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后选择的护理方式意向中,希望在家中护理者占47.16% ,选择老年护理医院者占19.12% ,选择建立家庭病床的占13.19% ,选择养老院的占19.13%。享有医保的老年人中22.18%的生活不能自理者选择老年护理医院[1]。课题组通过随机向平凉和大桥街道60岁以上老人的家庭发放《杨浦区介护式家庭病床居民需求咨询表》,在3 226份的有效问卷中,对介护式家庭病床护理服务有需求的有2034份,需求率为63.05%。在需求人群中,生活完全自理的占68.53%、基本自理的占15.93%,需要他人部分帮助的占5.48%,完全需要他人帮助的占3.81%。有80.63%的老年人均为家庭养老,74.00%的老年人患有2种或2种以上疾病。可见大多数的老年护理服务需要通过家庭病床和居家养老的途径来展开,显示出以家庭为单位的老年护理服务具有确切的现实需要。

1 日本介护员制度[2]

日本作为世界上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国家,于1963年制定出老年人福利法,提出了介护一词。日本的介护实行保险制度,建立了介护员(介护管理者和介护士)培训制度,并已经成为一种职业,介护员相当于国内的为老服务者。区别在于国内的为老服务没有形成统一正规的培训机制、职业准入和保障机制。

2 居家护理的实践

居家护理应包括专业基础护理、心理与人文关怀和生活照顾。借鉴日本介护理念,课题组实施了“沪东模式”即家庭病床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和“大桥模式”即项目化介护式护理服务模式。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分别为125名、195名患者提供了服务,取得了“节约资源、减少费用、亲情回归、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效果。

其核心为“以医学专业护理人员定期为居家、患有慢性疾病和疾病后遗症、独立生活有困难的老人提供专业的护理、心理和人文关怀服务,并通过示范带教,使家人或社会人(保姆、志愿者等)学会专业的、非创伤性的、个体化的基础护理技能,成为既掌握一定专业基础护理技能,又能照顾老人日常生活起居的‘介护员’,形成专业护理服务与生活照料(professional nursing and life care)为一体的、适合国情的居家护理团队和模式”。也为建立我国社区护士队伍,使护士进社区和家庭服务提供了思路。

3 政策建议

3.1 调整护理收费

居家护理收费价格要区别于机构护理价格,要考虑护理人员与介护员及其他医务人员上门的时间和出行成本,合理的收费标准,是开展居家护理的基础,并列入医疗保险;目前本市家庭病床收费和单项护理收费远低于成本,且目前家床的基础护理费不列入医疗保险项目中(表1),不利于推广居家护理工作。

3.2 鼓励居家护理

制定鼓励居家护理和养老的政策,进行居家护理和养老的患者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居家护理费纳入医疗保险目录,拉开居家护理与医疗机构护理的自费承担比例,节约医疗卫生资源,减轻政府和社会的投入负担。

3.3 人力资源配置

居家护理必须由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担任,目前公立护理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受政府编制的限制,已经很难承受居家护理的工作。解决上门护理的人力资源难题,可通过聘用刚退休的护士作为护理人员来解决,她们护理技术功底深,有丰富的沟通经验,搭配通过培训的医院护工、家人和社会人(保姆、志愿者等)作为“介护员”,组成居家护理团队,开展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成本由医疗保险、财政预算和个人或家庭共同承担。

3.4 介护团队管理

在当前政策和诚信环境下,居家护理工作由公立医疗机构承担,更能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居家护理团队由各区护理医院统一管理,有利于统一服务标准和质量控制,并且有利于双向转诊(医院―护理院―家庭、养老院)。将家庭与养老机构和护理机构结合成为联合体,使社会资源得到了更有效地利用。

4 加强制度建设

4.1 建立居家护理等级评价制度

建立适合国情和上海市实际情况的“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的需求等级评价、收费标准和筹资补偿机制。建立“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的等级评价标准是介护服务计划制订和实施的首要步骤,根据服务对象的生活自理情况和实际服务需要,按照介护需求等级评价标准确定介护服务内容,并进一步核算收费标准,是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得以持续实施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还要解决多数居民尤其是处于经济弱势群体的老人,要承担家庭护理的费用确实存在困难,及其导致的居家护理服务出现的“高需要、低利用”的现象[3]。目前有关研究均认为,发展和完善居家护理服务,必须将其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合理的经济补偿机制,加大政府的基本投入、将其纳入医疗保险的范围并提高其限额,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途径[3][4][5][6]。

4.2 建立介护员培训制度

培训出一支规范的介护服务队伍。一方面要结合院校护理教育,积极开展社区介护工作人员的师资培养;另一方面要扩宽培训渠道,开展社区护士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立社区护士师资上岗资格制度,进入社区和家庭,广泛开展家庭人员和志愿者护理老人的技能培训,使有老人护理需求的家庭人员和志愿者都能掌握基本的护理技能,都能成为基本合格的“介护员”。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配合专业的社区医疗护理队伍开展居家护理工作,从而保证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更适应国情、上海的实际情况,同时保证工作开展的质量。

4.3 建立质量评价标准

建立适应于需求等级评价的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价标准。应结合社区家庭护理服务的特点,充分考虑影响家庭护理工作量和工作效率的各种因素,如服务方式、服务对象、环境条件、工作时间等,研制适用于社区家庭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价体系,使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的业务管理和绩效评估有科学正规的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的需求评估标准,明确责任范围和服务内容,确立服务规范,研究制定行业标准。

参考文献

[1] 施永兴,王光荣,杨芬红,等.上海市老年护理医院服务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551-554.

[2] 刘雪琴.日本老年介护介绍[J].中国护理管理,2005,5:54-55.

[3] 孙敏,刘丹萍,李宁秀.高龄老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2,16(1):492-511.

[4] 陆燕飞,邵宝蓉. 家庭病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价值和改革思考[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3,15(9):478-479.

[5] 杨柳,吴涛,张菊英. 我国家庭病床的现状与展望[J].现代预防医学,2004,31(6):821-822.

老年护理基础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医院感染;老年患者;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362-02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患者逐渐成为了高危医院感染人群,为了分析医院感染情况、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我们对我院医院2011年~2012年住院的60 岁以上老年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和前瞻性跟踪分析,调查他们在医院感染的情况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加强我院老年人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和管理工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资料为我院内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的321例发生医院感染的60岁以上老年病人,其中男性180例,女性141例,平均年龄是72.1岁,年龄范围在60~94岁之间,绝大多数患者有多于1种的基础疾病,住院天数平均为24.3天。

1.2 方法

采用顾性分析法和前瞻性跟踪法,对我院老年病人医院感染321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1.3 诊断标准

参照2001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入院老年患者都在住院后72小时发病,通过各项检查发现有患者受到感染。对症状不明显、只有病原学资料、血象、体温正常的患者不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于这部分感染者,由管床医生负责填写感染情况,没发生一次感染就填写一次,并及时上交负责医院感染的办公室。感染办公室分派人员这个核查出院病历,并做好后续的回访工作。

2 结果

2.1 影响医院感染的各项因素

我院321例医院感染病例,首先,他们自身都存在基础疾病1种以上。 其中脑血管疾病、脑梗死、恶性肿瘤、糖尿病居前4位,98例脑血管疾病(29.91%),恶性肿瘤61例(19%),还包括肺心病、支气管哮喘等基础疾病。其次,一些外来操作也与医院感染有关,使用留置尿管48例,占14.95%,43例患者使用呼吸机13.3%,静动、脉插管等诊疗插管50例,占15.58%。最后,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在医院收到的病原菌感染也是影响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本组研究发现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感染率成正比(P

3.护理对策

3.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通过教育培训手段重点对各层次、各岗位的护理人员进行消毒隔离、医院感染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3.2 严格消毒加强病房管理工作

针对不同老年患者,专业护士要制定全程护理计划,监督家属和患者共同遵守,尽量减少外来的侵入性操作:气管插管、如气管切开等,以减少交叉感染。护理人员要做好病房消毒工作严格遵守“手消毒”,阻断病原菌通过手进行的传播。每天使用含有效氯的消毒液喷洒地面或拖地,由专人处理日常的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及时监测病房空气并做好消毒工作,保证每天通风2次,减少灰尘以保持空气清新,尽最大努力减少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几率。

3.3 做好健康教育及加强老年人营养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消化机能也较低下,应给多进食一些易消化、易咀嚼的食物,尽量减缓基础疾病的发病率;住院期间,必要时要给危重老年患者补充高能液。采取板报等各种形式宣传有关老年常见病的知识,以保持老年人身心健康、抵御病菌能力。

4.讨论

从本组实验发现,造成老年人医院感染的因素非常多,主要体现在老年人的年龄、免疫力低下、基础疾病、不合理使用抗菌素、医护行为、住院时间、护理对策等方面。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我院在2011年~2012年之间收住的老年患者有321例感染,感染率为18%,泌尿道、下呼吸道和血液系统位居感染部位的前3位;脑血管疾病、脑梗死、恶性肿瘤、糖尿病居前4位。总之,为了更好地控制60岁以上老年人医院感染的发生,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意识,尽可能的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提高患者抵抗力的同时 积极诊治基础疾病,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等,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寿命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笑青,夏优秀. 667例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02)

[2] 曾庆姆. 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2,(20)

[3] 陈娟.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和护理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9)

[4] 苏景秀.高原地区65岁以上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分析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8,(09)

[5] 许春艳.老年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调查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