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范文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范文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高血压;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21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提高,人口老年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已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我于2007年对所干预的老年人进行随机入户调查,了解老年人患慢性病情况及卫生需求,为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昆区友谊16社区≥60岁的老年人

1.2 调查方法:采用每户调查问卷方法、用包钢职工医院社区部自制的入户调查表,进行家庭成员的问卷填写,入户率达到85%。

1.3 调查内容:主要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患病率及患病人数,卫生需求进行问卷调查。

1.4 调查结果:调查中1922名老年人中有5.46%的患有各种慢性病,各年龄组患病率之间的线性趋势有显著性的意见(p<0.01)见表1。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排在前几位的是:慢性高血压占3.5%,冠心病占2.6%,脑率占0.51%,慢性支气管肺炎占0.31%,见表2。调查中老年人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主要是一些健康咨询、定期体格检查、对行动不便者建立家庭病床以及上门康复护理,见表3。

2 讨论

2.1 我国老年人口目前正以每年约3%的速度递增,研究和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做好卫生需求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调查中显示60岁老年人在逐年增加,在这个老年化的卫生保健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给我们社区工作者提供了新的课题。

2.2 调查显示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为8.71%,慢性病已成为老年人主要的健康问题。由于慢性病住院费用高而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做为长期的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措施,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设立家庭病床,医务人员上门服务。不仅能治疗老年人慢性病,而且也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正可以减轻家属负担,降低医疗费用,可满足广大老年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

2.3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影响其医疗保健服务要求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冠心病和脑率中已对老年人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高血压又是冠心病和脑率中的重要发病因素,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对保护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有着主关重要的意义。老年人患高血压已成为其健康的”无声杀手“,也反应了社区居民常见病的流行特点,为社区居民常见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提示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对心血管发病的影响。因此动员人们积极参与高血压防治工作,普及高血压的防治知识,增强全民自我保健意志,有效地实施干预措施,使老年人健康得到保障,减少高血压的患病率、致病率及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调查研究中发现社区居民对高血压防治存在三高(即生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高)三低(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的不正常现象),因此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要重点对高血压防治进行指导。

2.4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病的认识,应定期、连续、循环进行,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积极防治本病发生,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意识,开展促进活动。

2.4.1 首先,对高血压病概念有一个深的认识,其次要认识清楚引起高血压病诱因。例如肥胖遗传、饮食过咸、吸烟饮酒及精神紧张。在社区工作中对肥胖者指导患者控制体重,体重不得超过其标准体重20%。同时对有家族史者指导其本人,饮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g,同时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指导患者饮食要做到一二三四五,红白黄绿里的原则,要禁止吸烟饮酒,加强体育锻炼。从心理上减轻思想负担,放松自己,养成一个良好的心态,做到劳逸结合,这样对疾病预防起到积极作用。

2.4.2 其次对已患有高血压病人,一定要根据病情合理用药,坚持长期规律用药原则,禁止乱服药,服药中停药、补药的原则。最好在社区医生指导下服药,并选择最佳服药时间。因上般人血压变化与时间、性别、情绪、饮食及运动有关,因此根据自身服药特点,服药中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服药中的不良反应,发现问题随时就医解决。由于血压在一天内波动起伏,因此为更好地控制血压最好学会自我监测血压,指导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方法及测血压注意事项,提高血压控制率。

2.4.3 高血压病及其它慢性病不仅给老年人的健康家庭的幸福造成很大的不幸,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社区进行健康教育是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健康宣教是一个动态的、全面的、系统的互动过程。社区医务人员首先要提高慢性病的认识,应定期、连续的循环进行。采取早期预防、早期诊断,积极防治本病的发生,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根据高血压病的分级管理方案,社区医务人员,应及时了解每个患者危险因素的特点及导致不健康行为的原则,针对其存在并发症情况和自身具备的客观条件,护员双方共同制定具体可行的教育方案,定期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座谈交流,帮助患者克服对高血压病及其它慢性病的担忧,自然心理,与患者进行良好的医患关系,赢得患者信任,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提倡行为示范法,控制减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精神紧张、食盐多、肥胖、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血脂异常,加强药的治疗,促进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戒烟戒酒减少食盐摄入量,提高心理卫生水平率。制定高血压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入户随时干预法完成,以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卫生需求,满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 结论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范文第2篇

长沙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湖南长沙 410004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和疾病的主要负担。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全人群的4.2倍。2011年我国慢性病负担占国家疾病总负担的比重达68.6%。可见,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是巨大的。慢性病的发病是多病因、多阶段作用的复杂过程,其病程长、医疗费用高、难以治愈。但大多数慢性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控制和干预。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多元化;制定常见慢性病的社区卫生服务防治指南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 老年人;慢性病;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b)-0194-03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口老龄化体现出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增长迅速、高龄化趋势加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农村老龄问题严重等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的疾病谱、死亡谱已发生变化。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CNCDs,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和疾病的主要负担。该研究就目前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现状及防控策略进行综述。

1 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特点

慢性病是指以生活方式、环境因素为主引起的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目前我国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亿人,占到总人口的20%多(见表1)。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全人群的4.2倍,且人均患有2~3种疾病[1]。2003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患病率为53.88%(城市77.71% vs 农村39.17%),2008年增长至64.54%(城市85.18% vs 农村52.39%)[2]。由于慢性病病程长,治愈率低以及人群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其患病率还将呈上升趋势。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肿瘤、关节炎等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3,4],其中以高血压的患病率最高[3,5]。

目前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呈现以下几个特点: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进入老年期后,生活条件改善,体重增加,运动能力和新陈代谢能力减低,导致糖脂代谢紊乱有关。②老年人是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与吸烟、环境污染有关的肺癌已上升为第一位,而与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的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等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③城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农村。这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高于农村,另一方面由于保健意识淡漠、医学知识缺乏、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水平相对落后,农村居民慢性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更低。④一因多果,一果多因的疾病特点更为突出:常见的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糖尿病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缺少运动等。而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均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2 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的疾病负担

疾病经济负担是指由于疾病、失能和早死给患者、家庭与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为防治疾病而消耗的卫生资源。我国每年有将近380万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于6种常见的老年人慢性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占65岁以上老年人总死亡的83.4%[6]。1998年这6种慢性疾病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导致的直接经济负担达200亿人民币,到2003年其直接经济负担高达340亿元,约占卫生总费用的6%(见表2)。据统计,2011年我国慢性病负担占国家疾病总负担的比重达68.6%,如不实施有效的防控策略,未来20年人口快速老龄化将使我国慢性病负担增加40%左右[7]。可见,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是巨大的,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3 老年人主要慢性病的病因链

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老年人主要慢性病存在着共同的病因链(见图1)。其中,年龄、性别、遗传等是不可改变的影响因素。而吸烟[8],饮酒[9],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高糖、高胆固醇而少纤维素的饮食习惯,精神长期高度紧张或过度疲劳,忧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等危险因素则是可干预的,也是慢性病防治的主要切入点。有研究表明,我国有2/3的人死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这些危险因素进一步引起肥胖[10]、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等改变,并最终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常见慢性病的发生。对长沙市65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发现,男性吸烟率为40.14%,有41.34%的人缺乏体育锻炼,超重和肥胖的比例达到34.13%,饮食方面也存在着钠盐、食用油摄入过多,豆、奶制品摄入不足等问题。其他各地的调查结果也与此类似[11,12],这些是导致慢性病高发的根本原因。

4 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策略

慢性病的发病是多病因、多阶段作用的复杂过程,其病程长、医疗费用高、难以治愈。但大多数慢性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控制和干预。国内外经验表明,针对多个危险因素开展综合性社区干预是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最佳手段[13-14]。

①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进行健康管理:通过周期性健康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根据个人健康信息进行健康及疾病的风险性评估,制定健康计划并进行健康干预,通过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控制危险因素等来实现健康计划。早在1965-1975年,美国利用健康档案进行健康管理,使冠心病患病率下降了35%,脑血管病患病率下降了35%[15]。韩国的一项老年人血糖管理计划,通过6个月的干预,使30.6%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降至7%以下(对照组仅14%)[16]。国内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河南开封市通过对离退休高血压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进行健康管理,使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达到100%,血压控制率达到92%,且大大减少了高血压的治疗费用[15]。

②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能力:以社区作为慢性病管理的主要基地,定期开展老年保健咨询活动和老年保健讲座,对老年人进行慢性病防治,健康生活方式等培训。同时利用大众媒介传播手段,如电视、广播、报刊、宣传画等进行宣传教育。倡导“坚持活动,处世乐观,生活规律,营养适中,戒烟少酒,讲究卫生”的健康生活方式[17]。

③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多元化:加强对社区医疗队伍的培训与指导,建立分级医疗及双向转诊制度,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老年人慢性病的一般门诊及康复、护理等一站式的连续性服务。有条件的社区医院可设家庭病床,提供上门服务。既要重视疾病护理,也要重视心理护理,尤其是对高龄、女性、丧偶及空巢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指导老年人正确的自我评价,选择健康的运动、休闲方式,通过组织老年群体活动促进老年人间的交流,从而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

④制定常见慢性病的社区卫生服务防治指南:现行的许多临床指南只体现了医疗功能,而社区卫生服务还应包括预防、保健、康复、健教等方面的功能。由于缺乏标准化的概念和措施,导致社区医疗服务质量不高,这是许多老年人不愿去社区就诊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常见慢性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骨关节病)防治指南,在临床指南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间架起有效的技术桥梁将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银色浪潮”正席卷而来。以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为主的慢性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老年人群中开展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有效防治老年人慢性病已刻不容缓。我们应当构建“以预防为中心、健康为主导”的医疗模式,加大老年群体卫生知识的普及并根据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社区卫生服务,为老人提供更加方便、经济、多元的服务,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

参考文献

[1] 邓晶, 蒋事臻. 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卫生需求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 2011,29(3): 21-2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1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3] 刘勇, 宁黎霞, 袁兆康, 等. 江西省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08, 25(1): 61-63.

[4] Ho SH, Li CS, Liu CC. The influence of chronic disease, physical function, and lifestyle on health transition among the middle-aged and older persons in Taiwan[J].J Nurs Res, 2009, 17(2): 136-143.

[5] 王忠霞, 刘雪枫, 赵海峰, 等. 山西省老年人慢性病的分布状况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7, 27(22): 2217-2219.

[6] 王建生, 姜垣, 金水高. 老年人6种常见慢性病的疾病负担[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5, 13(4): 148-151.

[7] 滕海英, 许丁才, 熊林平, 等. 西安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医疗需求与负担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13, 30(2): 259-262.

[8] Pires SL, Gaqliardi RJ, Gorzoni ML. Study of the main risk factors frequencies for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elderly patients[J].Arq Neuropsiquiatr, 2004, 62(3B): 844-851.

[9] Skliros EA, Papadodima SA, Sotiropoulos A,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among elderly Greeks. The Nemea primary care study[J].Hellenic J Cardiol, 2012, 53(1):26-32.

[10] Gallagher Camden S, Gates J. Obesity: changing the face of geriatric care[J].Ostomy Wound Manage, 2006, 52(10):36-36, 40-44.

[11] 张普洪, 焦淑芳, 周滢, 等. 北京市2005年慢性病相关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12): 1162-1166.

[12] 李丽君, 殷 堰, 黄秋圆, 等. 社区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28(2):169-170.

[13] Woo J, Chan W, Yeung F, et al. A community model of group therapy for olde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 pilot study[J].J Eval Clin Pract, 2006, 12(5): 523-531.

[14] Mau MK, West MR, Leake A, et al. Translating diabetes prevention into native Hawaiian and Pacific Islanders communities: the PILI’Ohana Pilot project[J].Prog Community Health Partnersh, 2010, 4(1): 7-16.

[15] 鲁玲. 健康档案在老年人慢性病目标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2(2): 443-44.

[16] Lim S, Kang SM, Shin H, et al. Improved glycemic control without hypoglycemia in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using the ubiquitous healthcare service, a new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J].Diabetes Care, 2011,34(2):308-313.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老年人;慢性病;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b)-0194-03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口老龄化体现出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增长迅速、高龄化趋势加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农村老龄问题严重等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的疾病谱、死亡谱已发生变化。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CNCDs,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和疾病的主要负担。该研究就目前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现状及防控策略进行综述。

1 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特点

慢性病是指以生活方式、环境因素为主引起的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目前我国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亿人,占到总人口的20%多(见表1)。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全人群的4.2倍,且人均患有2~3种疾病[1]。2003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患病率为53.88%(城市77.71% vs 农村39.17%),2008年增长至64.54%(城市85.18% vs 农村52.39%)[2]。由于慢性病病程长,治愈率低以及人群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其患病率还将呈上升趋势。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肿瘤、关节炎等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3,4],其中以高血压的患病率最高[3,5]。

目前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呈现以下几个特点: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进入老年期后,生活条件改善,体重增加,运动能力和新陈代谢能力减低,导致糖脂代谢紊乱有关。②老年人是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与吸烟、环境污染有关的肺癌已上升为第一位,而与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的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等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③城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农村。这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高于农村,另一方面由于保健意识淡漠、医学知识缺乏、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水平相对落后,农村居民慢性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更低。④一因多果,一果多因的疾病特点更为突出:常见的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糖尿病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缺少运动等。而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均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2 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的疾病负担

疾病经济负担是指由于疾病、失能和早死给患者、家庭与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为防治疾病而消耗的卫生资源。我国每年有将近380万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于6种常见的老年人慢性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占65岁以上老年人总死亡的83.4%[6]。1998年这6种慢性疾病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导致的直接经济负担达200亿人民币,到2003年其直接经济负担高达340亿元,约占卫生总费用的6%(见表2)。据统计,2011年我国慢性病负担占国家疾病总负担的比重达68.6%,如不实施有效的防控策略,未来20年人口快速老龄化将使我国慢性病负担增加40%左右[7]。可见,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是巨大的,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3 老年人主要慢性病的病因链

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老年人主要慢性病存在着共同的病因链(见图1)。其中,年龄、性别、遗传等是不可改变的影响因素。而吸烟[8],饮酒[9],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高糖、高胆固醇而少纤维素的饮食习惯,精神长期高度紧张或过度疲劳,忧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等危险因素则是可干预的,也是慢性病防治的主要切入点。有研究表明,我国有2/3的人死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这些危险因素进一步引起肥胖[10]、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等改变,并最终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常见慢性病的发生。对长沙市65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发现,男性吸烟率为40.14%,有41.34%的人缺乏体育锻炼,超重和肥胖的比例达到34.13%,饮食方面也存在着钠盐、食用油摄入过多,豆、奶制品摄入不足等问题。其他各地的调查结果也与此类似[11,12],这些是导致慢性病高发的根本原因。

4 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策略

慢性病的发病是多病因、多阶段作用的复杂过程,其病程长、医疗费用高、难以治愈。但大多数慢性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控制和干预。国内外经验表明,针对多个危险因素开展综合性社区干预是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最佳手段[13-14]。

①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进行健康管理:通过周期性健康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根据个人健康信息进行健康及疾病的风险性评估,制定健康计划并进行健康干预,通过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控制危险因素等来实现健康计划。早在1965-1975年,美国利用健康档案进行健康管理,使冠心病患病率下降了35%,脑血管病患病率下降了35%[15]。韩国的一项老年人血糖管理计划,通过6个月的干预,使30.6%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降至7%以下(对照组仅14%)[16]。国内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河南开封市通过对离退休高血压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进行健康管理,使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达到100%,血压控制率达到92%,且大大减少了高血压的治疗费用[15]。

②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能力:以社区作为慢性病管理的主要基地,定期开展老年保健咨询活动和老年保健讲座,对老年人进行慢性病防治,健康生活方式等培训。同时利用大众媒介传播手段,如电视、广播、报刊、宣传画等进行宣传教育。倡导“坚持活动,处世乐观,生活规律,营养适中,戒烟少酒,讲究卫生”的健康生活方式[17]。

③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多元化:加强对社区医疗队伍的培训与指导,建立分级医疗及双向转诊制度,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老年人慢性病的一般门诊及康复、护理等一站式的连续。有条件的社区医院可设家庭病床,提供上门服务。既要重视疾病护理,也要重视心理护理,尤其是对高龄、女性、丧偶及空巢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指导老年人正确的自我评价,选择健康的运动、休闲方式,通过组织老年群体活动促进老年人间的交流,从而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

④制定常见慢性病的社区卫生服务防治指南:现行的许多临床指南只体现了医疗功能,而社区卫生服务还应包括预防、保健、康复、健教等方面的功能。由于缺乏标准化的概念和措施,导致社区医疗服务质量不高,这是许多老年人不愿去社区就诊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常见慢性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骨关节病)防治指南,在临床指南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间架起有效的技术桥梁将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银色浪潮”正席卷而来。以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为主的慢性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老年人群中开展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有效防治老年人慢性病已刻不容缓。我们应当构建“以预防为中心、健康为主导”的医疗模式,加大老年群体卫生知识的普及并根据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社区卫生服务,为老人提供更加方便、经济、多元的服务,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

[参考文献]

[1] 邓晶, 蒋事臻. 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卫生需求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 2011,29(3): 21-2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1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3] 刘勇, 宁黎霞, 袁兆康, 等. 江西省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08, 25(1): 61-63.

[4] Ho SH, Li CS, Liu CC. The influence of chronic disease, physical function, and lifestyle on health transition among the middle-aged and older persons in Taiwan[J].J Nurs Res, 2009, 17(2): 136-143.

[5] 王忠霞, 刘雪枫, 赵海峰, 等. 山西省老年人慢性病的分布状况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7, 27(22): 2217-2219.

[6] 王建生, 姜垣, 金水高. 老年人6种常见慢性病的疾病负担[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5, 13(4): 148-151.

[7] 滕海英, 许丁才, 熊林平, 等. 西安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医疗需求与负担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13, 30(2): 259-262.

[8] Pires SL, Gaqliardi RJ, Gorzoni ML. Study of the main risk factors frequencies for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elderly patients[J].Arq Neuropsiquiatr, 2004, 62(3B): 844-851.

[9] Skliros EA, Papadodima SA, Sotiropoulos A,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among elderly Greeks. The Nemea primary care study[J].Hellenic J Cardiol, 2012, 53(1):26-32.

[10] Gallagher Camden S, Gates J. Obesity: changing the face of geriatric care[J].Ostomy Wound Manage, 2006, 52(10):36-36, 40-44.

[11] 张普洪, 焦淑芳, 周滢, 等. 北京市2005年慢性病相关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12): 1162-1166.

[12] 李丽君, 殷 堰, 黄秋圆, 等. 社区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28(2):169-170.

[13] Woo J, Chan W, Yeung F, et al. A community model of group therapy for olde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 pilot study[J].J Eval Clin Pract, 2006, 12(5): 523-531.

[14] Mau MK, West MR, Leake A, et al. Translating diabetes prevention into native Hawaiian and Pacific Islanders communities: the PILI’Ohana Pilot project[J].Prog Community Health Partnersh, 2010, 4(1): 7-16.

[15] 鲁玲. 健康档案在老年人慢性病目标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2(2): 443-44.

[16] Lim S, Kang SM, Shin H, et al. Improved glycemic control without hypoglycemia in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using the ubiquitous healthcare service, a new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J].Diabetes Care, 2011,34(2):308-313.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教育;预防保健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实行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率的生产类型,老年人的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加快;由于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的生活行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慢性病增加正成为全球趋势。目前慢性病占全球疾病负担的60%,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50%的疾病负担将来自慢性病问题[1]。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的健康及预防保健的需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老龄化不仅表现为老年人生命的延长,更重要的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开展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维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们对干休所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休所60岁以上380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180人,女性200人,年龄在60-90岁,平均年龄在68.5岁。小学以下占38%,;初中占32%;高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占30%。

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项目,逐一询问后进行填写。采用当场发放问卷,当场收回,收回率占95%。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用同样的调查方法对其再次调查。

1.3结果身体健康者有125人;慢性疾病、身体状况差者有257人。而在健康需求的调查中,对干休所开展预防疾病保健知识的宣传需求者有11人,占3.8%。由此可见通过健康教育能使老年人对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有更多的了解,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2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2.1健康教育的内容

2.1.1老年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绝大多数老年人都认为了解相关的健康知识很有必要,随着老年人健康意识的提高,但获得相关知识途径较少,大多数老年人对疾病的治疗、预防及预后的相关环节的知识都想了解,在这其中,对病情现状与预后的需求最为突出,说明老年人对疾病存在紧张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疏导及讲解。

2.1.2积极开展干休所慢性病防治工作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首要因素[2]。本次调查干休所老年人主要慢性患病率为70%,不良生活方式占75%,所以慢性疾病防治工作时社区护理的主要工作。应从一级预防着手,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帮助老年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消除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加强二级预防,定期开展健康普查,对慢性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1.3开展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大多数老年人文化水平偏低,缺乏预防保健意识及常见疾病的常识。许多老年人有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资料表明,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引起的疾病占老年人致死病因的50%以上。所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可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1.4做好心理护理老年人由于生活方式、社会角色、经济状况的改变等因素,出现心理不平衡。一部分老年人患慢性疾病。因此,心理压力大,容易产生悲观情绪,丧失生活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差异。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2.1.5普及预防保健防病知识,通过健康教育使老年人对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

2.1.6膳食结构的合理化向老年人讲解不同的饮食对疾病的影响,从而选用利于疾病康复而避免可能成为诱发因素的食物。

2.2健康教育的方式

2.2.1赠送《老年人健康必读》本干休所老年人多为离退休干部,均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尽量达到人手一册,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调整完善健康教育内容。

2.2.2个体健康教育采用家访式对干休所老年人及家属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针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给予有效的正确的指导。

2.2.3利用传播媒体进行宣教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通过广播开通“健康服务热线”,进行电话咨询,通过电视、报刊开设“健康专栏”,做到广播里有声,电视里有人,报纸上有字,即解答老年人提出的问题,同时也把预防保健知识传入千家万户。

2.2.4群体健康教育定期聘请主治医师以上的专家,对干休所老年人进行专题讲座,同时发放与讲课内容有关的简单易懂、图文并茂、标题引人入目的小册子。病鼓励提问。专家答疑,课后咨询,这种互动式健康教育方法,提高了老年人对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2.2.5示范性健康教育是针对病人专业知识和健康知识的欠缺,技巧掌握的肤浅和不规范进行示范或纠正。如高血压与糖尿病人教会他们测量血压与测血糖的方法长期坚持服降压药及注视胰岛素的方法等。

3结果

3.1干休所老年人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质量对比,见下表:

进行干休所护理干预后,老年人医疗保健知识、心理状况、健康状况、文艺活动、人际关系、满意率均有显著提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明显得到改善,降低了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建立了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增强了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健康教育前后对比,其结果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意义。

4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追求普遍提高。健康是人的一种基本权利。新的医学观点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完整的健康观念是指生理及心理的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状态。随着现代医学手段的不断发展与预防保健知识的普及,营养状况的改变,疾病谱和死因谱也发生了变化。危机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此外,还有外伤、精神卫生等问题。这些疾病对医疗服务在时间上要求长期而连续。另外,由于需要长期医疗的人数增多,给社会、家庭带来经济和精神负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老年患者有更多的保健需求。由于老年患者病程长、病情复杂、体质虚弱,加之社会经历丰富,常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影响疾病的康复。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对老年人正确认识疾病,解除顾虑、克服消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老年疾病治疗的重要环节。

4.1在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中,必须适应老人的特点,注意内容和形式上的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通俗性。

4.2健康教育要因病而异,不同疾病的病因、诱因各不相同,预防保健措施也不一样,因此病人教育工作就要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知识教育。

4.3教育要因人而异,每个病人因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风俗习惯、生活特点不同,对医学知识的认识掌握和了解程度各不相同,健康教育及针对各自特点,给予有效的宣传。

4.4护士从事健康教育工作时,应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可独具匠心,勇于创新,采取综合手段,注重实效,做到有的放矢,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范文第5篇

1管理模式所需要的服务支持

患慢病的高危人群以及已经患有慢病的老干部和家属的登记管理是我所慢病防治的基础工作,慢病综合防治工作需要综合性医院专科医生对可疑患者进行确诊和制定治疗方案。并且形成双向转诊的制度。慢病防治工作的整体成效也需要上级卫生部门的慢病防治机构在指导、培训、督导等方面的工作支持,形成完整的慢病综合防治网络[1]。我所慢病管理工作依托301医院的专业技术,慢病管理更容易开展,慢病管理的效果也有了更好的保证。在以上基础支持下,我所拟按总参卫生局要求,以家庭式医生服务为模式,组成三个老干部家庭医疗管理团队,开展适合我所特点的老年慢病管理工作。

2我所慢病管理的服务内容

我所慢病管理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为重点,采取分级管理,将人群分为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患病人群,患病人群又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患者[2]。对不同级别患者采取不同频率的巡诊次数。

2.1各个医疗服务管理团队为本辖区内的老干部及其家属建立健康档案,动态跟踪管理每个服务对象,分析我所慢病的特点,提出我所慢病防治的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通过入户服务等形式建立互信的医患关系,增加患病人群的依从性。完善我所工休人员及家属健康档案率,使建档率达到100%。

2.2落实慢病的三级预防措施:利用我所资源,开展人群慢病健康教育工作,定期为老干部和家属进行卫生讲座,分专题、分病种的向老干部传授保健知识,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防治及其合理饮食(利用“10.8全国高血压日”和“11.14世界糖尿病日”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利用宣传标语分发各种健康知识宣传单等。);每个月出一份《健康之桥》,内容涉及老人保健、老人饮食、老人心理等,为老干部和家属提供预防、护理、保健、康复和心理咨询等人性化高水平的服务。在日常医疗保健中,针对每个服务对象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对高危人群进行高危因素干预;早期发现患者,提高慢病的登记率;对已纳为管理的慢病患者,按照病情分级,进行定期上门巡诊、为高血压患者定期测血压、为糖尿病患者定期定时测血糖。根据病情调整用药、病情评估、及时进行双向转诊。并一年进行不少于四次的健康生活方式的讲座。

2.3通过定期体检、日常门诊与定期巡诊等方式发现可能的患病对象及高危人群,及时转诊到301医院相应的专科进行诊治,根据不同类别的服务对象分别建立健康档案。老干部一年开展两次体检,每年上半年为我所65岁以上的家属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及时进行体检总结,发现潜在的患病人群,及时进行双向转诊。对已确诊的慢病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及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根据体检结果,个性化的为每一位老干部及家属提供慢病预防、自我保健及自救等健康指导,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及伤害。

2.4慢病确诊以后,在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基础上,需患者填报相关信息,核对并登记患者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疾病诊断、目前病情、家族史等,填写时要求情况属实。

3加强医生自身素质,提高慢病管理水平

慢病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有特定的专业素质,掌握社区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精通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学科知识,还需了解心理学、社会学、掌握与老干部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健康教育说服技巧[1]。一方面开展干休所医生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理论知识更新及应用,我所的每位医生都通过了北京市卫生局组织的全科医师的理论和技能考核,同时也必须通过总后卫生部组织的全科医生的培训,并取得全科医师证。必须熟练掌握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工作手册》等必备知识,门诊部定期进行业务知识考核;另一方面也同时加强了干休所医生的岗位培训,从慢病管理流程、具体管理技能以及评估反馈等方面重点抓起。

4慢病管理的效果评估

干休所慢性病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有一整套科学的、可行的效果评价体系。通过此项评估才能够不断完善我们服务的模式,查漏补缺,探索出适合我所实际情况的慢病管理方法。

4.1我所老干部及其家属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登记率。

4.2我所老干部及其家属的高血压(糖尿病)建档管理率、和潜在高危人群建档管理率。

4.3我所老干部及其家属慢病患者规范治疗率。

4.4我所和301医院之间双向转诊率。

4.5我所老干部及其家属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4.6我所慢病患者控制率。

4.7我所老干部及其家属的慢病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近一年来的慢病管理,经过上述七项指标的评估,我所老干部和家属的慢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100%、慢病患者登记率和建档率100%、规范治疗率达到100%、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率都大幅下降。再次说明以家庭式医生服务为模式的慢病管理是适合我所自身特点的,是可行的。干休所慢病管理的途径有多种方式,必须根据各个单位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适合本单位特点的模式。

参考文献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范文第6篇

高级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一直备受关注〔1~3〕。如何早期识别患慢性病的危险人群,并进行有效的干预,进而提高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的健康水平是医疗保健工作的重点。体质指数(BMI)的检测简单、可操作性强,适合基层广泛开展。本研究拟分析我校中老年高级教师的慢性病患病状况,并与BMI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为慢性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一种简单、方便及实用的判断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45~65岁的工作人员共800人,男438人,女362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为高级知识分子组(A组),共312人,男170人,女142人;平均年龄(53.6±3.4)岁;在婚285人(91.3%),吸烟72人(23.1%),饮酒83人(26.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168人(53.8%),定期体检157人(50.3%);普通人群488人(B组),男268人,女220人;平均年龄(48.6±5.2)岁;在婚438人(89.8%),吸烟162人(33.2%),饮酒185人(37.9%),经常参加体育锻炼307人(62.9%),定期体检154人(31.6%)。两组男女比例及年龄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A组吸烟、饮酒的比例少于B组,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少于B组,但定期体检的比例明显高于B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

1.2 BMI检测

清晨空腹条件下测身高、体重,按公式计算: BMI= 体重(kg)/身高2(m2) 。肥胖诊断标准:BMI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组间比较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慢性病发病率

A组中有169人(54.2%)患有慢性病;B组中有214人(43.9%)患有慢性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A组中高脂血症发生率为37.8%,明显高于B组的21.3%(P0.05) ,见表1。表1 两组慢性病发病情况比较〔n(略)〕

2.2 高级知识分子慢性病影响因素研究

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龄、体检制度及BMI与慢性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见表2。表2 高级知识分子慢性病影响因素分析(略)表3 高级知识分子慢性病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略)

A组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为53.2%,并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超重和肥胖的检出比例为56.5%,明显高于女性的49.3 %(P

以A组人员是否存在慢性病为二分变量(存在慢性病为1,不存在慢性病为0),以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居住方式、参加体育锻炼情况、吸烟、饮酒、体检制度以及BMI作为协变量。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体检制度及BMI与慢性病发生有关(P0.05),见表3。

3 讨 论

本研究比较了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与普通人群慢性病患病率,发现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的慢性病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与徐勤等〔4〕研究相符。同时,不仅中老年知识分子中慢性病高发,在普通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发病比例也很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随增龄慢性病患病率逐渐增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中老年知识分子的超重和肥胖问题也日趋普遍。本文研究表明,在A组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已超过50 %,男性尤其明显,并且无论男女均表现为随着BMI增大总的慢性病患病率增高。相对于 BMI正常组,超重的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慢性病的发生危险是正常组的1.69倍,而肥胖组的慢性病发生危险是正常组的3.11倍,这与国内外有关报道一致〔5〕。控制体重可降低患病的风险,是预防慢性病的首要任务。因此,对中老年知识分子进行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同时,体检对于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的慢性病患病率有显著影响,主要是因为做过体检的人可以及时发现疾病,而没有做过体检的人虽然表现为患病率较低,但实际上他们可能已经患有某种疾病,但是因为没去检查所以未被发现。因此定期体检有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此,对于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尤其是BMI>24 kg/m2且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中年高级知识分子,应进行综合干预,对于慢性病做到早发现、 早预防、 早治疗,从根本上提高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心芳,何晓东,周竹梅.高校教职工健康现状分析与健康教育对策〔J〕.中国校医,2003;17(3):22930.

2 翟振武,明 艳,侯佳伟,等.中国知识分子: 短命还是长寿〔J〕?人口研究,2005;29(5):210.

3 杜本峰,和 红,金承钢,等.中年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估〔J〕.人口研究,2006;30(1):213.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范文第7篇

近期,由我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等主办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骨质疏松,2011)”走进成都,开展防治骨质疏松健康知识共享会。卫生部的宣传资料显示,在我国,现有八千四百万老年人患有该病,平均每三名老年女性、每五名老年男性中有一名患有该病,它的患病率超过了女性的乳腺癌和男性的前列腺癌患病率,是心肌梗塞与中风得病率之和,四川省卫生厅疾控处副处长谢仁兴说,骨质疏松症是人们容易忽视的常见慢性疾病,是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最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但现在骨质疏松症患病知晓率低,它对大众健康的潜在威胁越来越严重,该病防治形势严峻,社会各界应关注骨质疏松,关爱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积极预防骨质疏松,高危人群需早诊早治和规范治疗。

该病症的权威专家、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陈德才教授在会上说,大家应该走出“骨质疏松的误区”,现在我国该病的情况是高患病率、低治疗率、后果严重。有90%的人不知道骨质疏松可检查,99%的患者不知道可以治疗。据调查统计,在成都近十年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70%的人患有该病,有75%患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没有得到治疗,超过半数的人仅仅选择用补钙来治疗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会导致骨折,其中只有25%的患者经手术后才能恢复正常,而人的腰部、背部骨折引起人的死亡率比其它病高九倍,这将给患者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据陈德才教授多年来的临床观察和分析,四川人患骨质疏松症呈年轻化趋势,主要与饮食、生活习惯不合理有关。日常正常饮食只能帮人体提供所需的40%钙来源,其余部分则需要进一步补充,而最好的方式就是饮用牛奶,但四川人的奶制品摄入量却恰恰不足。另外,四川日光相对不充裕,晒太阳的机会较少。加上一些人喜爱夏季打遮阳伞、抹防晒霜出门,就更不利于骨头健康。为防骨质疏松,应该不抹防晒霜,人体暴露在阳光下面积越大越好。他建议高危人群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的骨科、老年科、内分泌代谢科接受诊断和治疗。如今,我国还指定各地有的医院成为治疗该病的专业机构――骨质疏松症的专业培训与诊疗基地。该病的高危人群指以下三类人群:一是绝经后的妇女,50岁以上的男性。二是有骨质疏松症的表现者。三是有慢性疾病和长期用药的患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者、慢性胃肠道疾病者、慢性缺氧类疾病者、内分泌疾病者等。而有的患者想要“快刀斩乱麻”治愈骨质疏松是不现实的,要坚持治疗,预防骨折发生。

专家们提醒大家:患者不要乱买保健品补钙,如壮骨粉,应咨询专业医生补钙:补钙不等于治疗骨质疏松:喝骨头汤不一定能防止骨质疏松,因为骨头汤中的钙含量有待确定,同时骨头汤里的大量的脂肪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其他危害。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社区 健康教育 方法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1-0228-01

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社区人群健康行为、增进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是为患者解决问题的手段[1],是预防和控制社区常见病的有效措施,是社区居民健康的可靠保障。我认为开展好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方法得当,在具体实施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现就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做如下探讨:

1 对社区慢性病病人健康教育的方法

1.1 组织老年慢性病病人到各社区居委会会议室或村委会,由健康教育讲师团派专人定期进行慢性病讲座,有条件的社区可以用多媒体,主要内容是高血压、糖尿病、脑中风和冠心病等慢性病防治知识。

1.2 住平房的在各村委会定期出黑板报、墙壁上张贴宣传画报,住楼房的以小区公示牌为载体,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新健康教育资料,主要内容慢性病的预防和注意事项等。

1.3 由各联村医生利用慢性病随访的机会上门服务,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2 对非慢性病老人健康教育的方法

2.1 组织老年慢性病病人到各社区居委会会议室或村委会,由健康教育讲师团派专人讲座,有条件的社区可以用多媒体,主要内容是不同季节老年常见病的预防、养生保健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等。

2.2 住平房的在各村委会定期出黑板报、墙壁上张贴宣传画报,住楼房的居委会以小区公示牌为载体,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新健康教育资料,主要内容是老年病的预防、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2.3 社区老年人可以随时到我院便民服务中心咨询。

3 对青壮年健康教育的方法

3.1 组织社区青壮年到我院的大会议室,由健康教育讲师团派专人讲座,利用多媒体,主要内容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社区常见病的预防以及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并分发宣传资料。

3.2 社区居民可以随时到我院便民门诊咨询有关健康问题。

4 对学校包括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方法

4.1 利用广播媒体宣传健康教育知识,主要内容是儿童保健、青少年心理卫生保健以及有关青少年传染病知识。

4.2 以黑板报和宣传画的形式宣传健康知识,生动形象的彩色宣传画尤其适用于幼儿园,主要内容是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可以预防很多疾病等。

4.3 由健康教育讲师团派专人到学校讲座,利用多媒体,讲解有关健康知识。

5 对企业员工健康教育的方法

5.1 由健康教育讲师团派专人到企业讲座,利用多媒体,主要内容是卫生保健知识和疾病预防知识。

5.2 编写有关宣传内容的传单或小册子分发给员工,内容包括一些卫生健康知识、劳动卫生、职业病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预防以及性病、艾滋病、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防治知识。

6 对全社区人群健康教育的方法

采用广播、电视媒体传播健康教育知识。讲师团成员与当地广播电视台领导联系并安排健康教育节目内容,每天定时播放健康教育节目,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因为社区居民都有收看电视的习惯,所以,利用电视可以在短时间内就能广泛传播卫生健康知识,群众能普遍接受到健康教育。其内容广泛,包括养生保健、疾病预防等多方面的健康知识。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由单纯的门诊医疗工作转变为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2]。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功能之一,它包括个人、社区、社会三个方面。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不同疾病、不同时期、不同季节进行具体分析和分类,只有广泛宣传卫生健康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才能使居民配合我们社区医院六位一体的服务模式,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从而体现出健康教育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范文第9篇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武汉市某小区的100名老年人,将其做为本文章的研究对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健康需求以及生存质量进行调查,使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出最能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存质量的因素,用生物-心理-社会的全科医学保健模式进行试验性的干预方案。具体为:第一步为社区诊断、体检、生存质量测评;第二步为统计学分析、制定干预措施;第三步为实施干预措施;第四步为结局评价。 

1.3观察指标 

对社区老年人群的健康知识、慢性病防治知识进行调查,对老年人常见疾病进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研究分析的数据都要以标准平方差为依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该小区老年人专管理率达到100%,对于健康知识、慢性病防治知识以及心理卫生知识的知晓率要比干预前增加了22%,对于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相比之前提高了15%,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率提高了17%,高血压控制达标率为88%,糖尿病空置标准率为85%。高血压和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要比干预之前降低55%。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以及各个领域得分都要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年提升,老年人的寿命也逐步增加,但仅仅只是单纯的延长寿命而不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也是无所意义,健康长寿才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根据以往的调查研究发现,老年人群是慢性疾病以及退行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因此如何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以及保健水平是全科医学和保健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根据多层分析理论,可以大致分化出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水平、社区、家庭以及个人。本文章对影响老年人慢性病因素使用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为:经济状况、遗传因素、家人、社区健康服务满意度、年龄、心理健康、健康行为以及社区医疗保险等。影响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有:慢性病、婚姻状况、户口、经济收入、年龄、健康行为和肥胖超重,其中慢性病占主要因素。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受到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所以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值得社区医疗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重视。 

全科医学保健的主要目的是对影响社区老年人健康和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具体地调节,降低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副作用,不但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而且还能够节约社会医疗开支。全科医学是集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门临床医学,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将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给老年人提供协调、综合性的服务,从而给老年人更好地社区医疗服务。在1960年来,全科医学在欧美得到了大力的发簪,全然成为初级保健的支柱和时代潮流。 

本文章所研究的数据可以得出在开展全科医学保健模式之后,社区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说明在社区进行老年人群的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知识、心理知识、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水平,与此同时还能够控制常见的急性病,对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能够有帮助,是可以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大力推广的。 

参考文献: 

[1]魏红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疾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3):219-220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高血压;社区;护理

高血压是指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由于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等重要危险因素,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故有“沉默的杀手”之称,而我国高血压患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知晓率低,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健康。社区医务人员是防治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中坚力量。作为社区护士如能抓住护理特点,实施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有助于降低发病率、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健康生命。有效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为此,本文就高血压的社区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护理

(1)针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开展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提高认知力,改变不良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倡导戒烟限酒,如每日饮白酒

2 用药指导

多数高血压患者均需服用降压药,部分患者对高血压病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有的因无自觉症状或症状好转后不坚持长期服药,让患者了解服用降压药物是治疗的基础,必须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加量,以免发生严重的副作用,也不可随意停药。此外,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药物的名称、剂量、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

3 心理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身疾病,当机体受到环境等不良刺激时,可引起情绪激动使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在社区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分析心理紧张的因素,指出心理紧张与血压的关系,按时家访和电话咨询,指导患者加强自我修养,保持乐观情绪,学会对自己有益的保健方法,消除社会心理紧张刺激,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达到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4 体会

高血压的病因复杂,除遗传因素外,长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缺乏锻炼摄入食盐和动物脂肪过多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目前高血压还不能根治,只能控制,因此,防治高血压必须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按规律服药,才能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2]。因此社区护士必须掌握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知识,并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高血压病,掌握高血压的自我护理知识,同时依据每位患者的特性及个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加强慢性病的管理,提高患者的诊疗依从性[3]。增强患者遵医的依从性,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在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社区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增强社区老年慢性病者的管理。综上所述,在社区中开展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提高社区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控制高血压患病率,减缓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梁万年.慢性病家庭防治指南.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76.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范文第11篇

张姮、姜安丽(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

我国,未富先老的趋势使得养老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激发老人自助自立健康意识,调动老人内在的健康潜能,对于控制慢性病,延长老年生活的独立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也可缓解当前老年护理资源的不足。

溯源于自助自立思想的“赋权增能”理念正逐步成为健康促进和慢性病自我管理的主要范式,可以期为激发老年慢性病人健康的内在动力和促进老年护理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信息化基础的慢性病“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赵燕萍、方红等(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应用信息化基础的慢性病“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后,慢性病的管理数量明显增长,随访方式转变为临床预防的充分结合,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降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和常见肿瘤的早发现率提高。

据此,倡导信息化基础的慢性病“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有助于形成慢性病预防—诊治—康复无缝隙的全程干预和有针对性的人群分类管理,实现慢性病早发现,降低远期发病率,减少并发症。

健康教育处方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

陈雪芹、王俊霞(河北省赞皇县医院)

将糖尿病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处方。比较两组出院时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发现两组出院时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应用健康教育处方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对糖尿病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保健责任人服务制在社区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章萍、章金媛、万永红(南昌市第一医院护理部)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范文第12篇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健康关注程度的加深,社会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的改变等问题的存在,必须进一步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努力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十七大指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的确,坚持做好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不仅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而对于我国的国情来说,如何以医院为基础来做好社区医疗保健工作,是摆在我国医疗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生前曾指出:“扩大预防,以医院为中心指导地方和工矿的卫生预防工作。”这里我以从事山西省人民医院的社区医疗保健工作的实际体会出发,谈一些基本认识。

1 培养专业护理人才

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保健的服务需求自然就会提高,他们不仅需要有效的诊疗,而且还要求得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指导和服务。现代医院早就不是用老的服务方式,坐在医院里等病人了,而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走出医院大门,把重点放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为社区群众提供全面的服务。从前社区工作内容局限,护理人员短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1];缺少对妇女、儿童及慢性病的连续追踪护理;缺乏对老年人的健康照顾;缺乏较好的对老、幼、妇、残为重点的社区服务的保健护理模式;社区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等工作没有较好参与;社区护理缺少规范化管理[2]。

2 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家庭护理对策

社区医疗保健服务是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服务,而且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该服务能防治各种病患,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使人身心健康,这比上医院吃药治疗效果更显著。因此,保健服务必须从居民聚集的社区抓起,而且务必要起到保健预防目的。例如,“纽约医疗医院集团”(Health and Hospitals Corporation,HHC)是纽约市政府负责统筹“医疗补助方案”和“医疗照顾方案”的机构。在社区保健服务方面,HHC发起了“预防哮喘治疗行动”。哮喘病是纽约市儿童门诊的头号常见病,为掌握社区病患病情,该行动将每个社区的儿童哮喘病人登记在案,为他们提供治疗仪器,帮助病人监督呼吸,正确使用喷雾器,并定期家访,指导病人正确用药。我院效仿国外的先进经验,定期为社区内的中老年人检查身体,普及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基本常识,将重要的观察对象记录在案,不定期回访,掌握社区居民的身体状况,指导他们正确用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家庭“空巢化”。1982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提出了“空巢家庭”的说法,指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家庭。随着独生子女进入社会求学或工作,空巢家庭将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根据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年,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数的20.09%,其中空巢家庭占老年家庭的22.83%。预计2030年空巢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届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空巢家庭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包括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生活料理问题,尤其是健康问题[3]。以家庭护理为基本单位的社区医疗保健工作必须重视空巢家庭的服务体系。我们在开展社区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网络的同时,也尽可能协助社区向老人提供多层次、多体系、多方位、高水平的医疗保健和生活求助等方面的服务,对身患疾病、缺乏自理能力的空巢老人开展入户服务。社区服务体系的开展有助于减轻家庭在照料老年人方面的负担,并可改善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对空巢老人实行专案管理,开展老年人护理、临终关怀及社区健康护理训练,对影响疾病进程的不良行为进行护理干预。这些举措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3 以慢性病为重点工作对象

各种慢性病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慢性病人病程长,甚至终身患病,必须长期坚持规律服药、锻炼功能、定期检查,其遵医行为尤为重要[4]。

在我院长期工作中,发现绝大多数慢性病病人缺乏相应疾病的防治知识,没有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忽视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当中存在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多种慢性疾病。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及早的、持续地开展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逐渐使他们认识和接受了慢性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并形成了自觉预防自觉保健的自主行动。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老年痴呆病的病人来说,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更加能显著地提高病人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本着这个原则,我们走进病人家庭,访视护理注重合理利用和开发老年慢性病人自身资源,给他们讲解疾病知识,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教会他们一些自护技巧,巩固和提高了老年慢性病人的自护能力。

4 实现信息化管理

实现健康查体档案信息化管理,能为健康档案的管理、查询、统计、健康指导、流行病的调查研究等提供更准确、全面、系统完整的数据,有利于社区及全社会传染病的预防,有利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我市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社区健康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病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部门、生活习惯、嗜好、家庭健康状况(家庭主要成员病史、家族史)、本人照片、查体日期、联系电话;查体资料,包括血压、血糖、血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尿素氮、血肌酐、肝功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X光检查、B超检查、心电图等等;汇总分析,包括每个人历年的数据变化直方图和各异常项目的所有人数汇总分析;还包括每个人的查体情况保健医师提出健康指导意见。这样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可以实现健康查体档案信息化管理,使每个人都能够直观了解到历年的身体健康变化,极大方便了管理。

5 建立恶性传染病的预防隔离机制

恶性传染病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严重为害。而社区医疗保健系统对于传染疾病本身就有天生的预警和防治作用。在平时的走访活动中,我们就刻意地加强了一些恶性传染病的宣传和科普活动 ,并留心类似疾病症状的产生。再加上计算机的运用,大部分本来需手工做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可交给计算机来完成。是否拥有一个健全的社区医疗保健服务机制,已经成为一个城市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如何进一步持续健康的发展这一服务,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家庭护理的信任问题、意外突发事件的及时救助问题等,都需要去探讨和建章立制去完善。我们相信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社区居民的鼎力配合下,这一事业必将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玲,周长美,周莹,等.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2A):8788

[2] 赵秋利.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3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范文第13篇

关键词:60岁以上老人;体检;健康干预

根据《江西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内容,南昌市八一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60岁以上老年居民每年提供1次的免费健康体检服务。现将2013年社区60岁以上老年居民的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2月~2013年7月,本中心对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将参加体检人群677人按年龄分成60~69岁组、70~79岁组、>=80岁组; 每个年龄组按性别分男、女2个亚组。

1.2方法 全部体检项目由中心和相关医技科室共同完成,体检项目包括: 一般体格检查,尿液分析、血细胞分析、血糖、血脂等。诊断标准:①BMI>24为超标;②血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诊断标准;③血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④血脂: 总胆固醇>5.7mmol /L、甘油三酯>1.71mmol /L、二者中任何一种升高,即判断为血脂异常。

2 结果

本次体检人群总数677人,其中男229人,女448人;60~69岁组314人,70~79岁组285人,≥80组78人(见表1)。体检异常640人,占94.53%,体检无异常37人,占5.47%,老年人体检异常率随着年龄逐渐增长(见表2)。本次体检常见病前4位依次为高血压、BMI超标、高血脂、高血糖(见表3)。

70~79岁年龄段老年人BMI升高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见表4),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上升(见表5),各年龄段高血糖、高血脂患病情况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见表6、表7)。其中BMI超标44.17%,高血压49.04%,高血糖17.58%,高血脂25.85%。

卫生部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34.1%、9.4%,我社区老人体检高血压、高血糖发生率分别为49.04%、17.58%,远远高于卫生部调查结果,说明我社区老人慢病情况尤为严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每年1次为老年人健康保健服务益发重要,为慢病患者早期干预提供重要依据。

3 讨论

我国老年人是慢性病患病的高危人群,必须根据不同年龄组的健康情况,制定针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相关危险因素,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时采取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改善和提高社区老年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相关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已成为广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综合干预有利于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利于及早预防心血管病[1]。①血压和血脂的控制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作用[2]。血压和血脂是两个重要而且可以干预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对其进行监测和控制达标与血糖的监测和控制达标同等重要。②慢病高危人群每6个月至少测量1次血压,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生活方式指导,慢病患者每年应至少体检1次。

参考文献: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社区居民 慢性病 分析 控制

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迅速提升,医疗卫生事业亦取得了长足发展,居民的疾病谱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开始攀升,已经成为全球各个国家重大的社会问题,甚至成为考验政府工作能力的重要表现。据报道,我国因患慢性疾病死亡占总死亡率的70%[1]。目前不少国家都已提倡慢性病应以预防为主、以社区为主的早期防控模式开展,亦取得了较大成绩。我国目前正面临医改的重要时刻,社区医疗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笔者通过对近年开展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收集的资料分析当地居民的慢性病发病情况,以探讨今后应采取的有效防控措施,为慢性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对象为罗定市罗城社区35岁以上常住居民。

方法:根据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1月~2010年6月建立的常住居民健康档案资料分析。

疾病判断标准:高血压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即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或近2周内服用降压药物为高血压。血糖异常参照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3],空腹静脉血糖(FPG)≥7.0mmol/L或有糖尿病的症状,任何时间的静脉血糖浓度(RPG)≥11.1mmol/L或正在接受降糖药物治疗者。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的最新体质指数(BMI)标准,BMI>18.5kg/m2>/sup>为正常水平,>24.0kg/m2>/sup>为超重,>28.0kg/m2>/sup>为肥胖;吸烟:每天吸烟≥1支且持续或累积≥3个月者。饮酒:每周至少饮1次者。体育锻炼:每周≥1次、每次>20分钟且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各种活动。不良饮食:有偏咸、偏甜、偏酸等饮食嗜好,或有喜烫食、快食、不定时进食等行为。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及Excel2003进行统计学分析,患病率及百分构成比用趋势X2>/sup>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基本情况:经统计,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08年1月~2010年6月建立了8067份35岁及以上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其中男5244人(65%),女2823人(35%),差异显著;年龄35~92岁,平均57.4±6.8岁。文化程度:小学以下929人(11.5%),小学2065人(25.6%),中学4251人(52.7%),大学及以上822人(10.2%)。

各种慢性病患病情况:从统计数据来看,罗城社区35岁以上居民主要的慢性病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恶性肿瘤,其患病率分别为36.80%、9.95%、7.40%、5.19%、1.05%。

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顺位,见表1。

表1 罗城社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

不同年龄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分布,见表2。

不同年龄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讨 论

本次统计结果显示,罗城社区35岁及以上居民主要的慢性病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恶性肿瘤,除了脑卒中发病率较高外,其余四种主要慢性病患病率与余娜等[4]在武汉市社区研究报道的相当。本次研究还显示本地区>65岁老年人>50%患有高血压,明显高于国内一些研究报道,可能与我院加强了对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而导致部分有症状老人积极参与有关。但高血压已被医学界公认为冠心病、脑血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所以今后应加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排查,按要求对>35岁居民实行首诊测血压,对发现的患者进行社区跟踪随访,并教育其对该病要知、要信,更要行,以避免或延缓后期重要器官的损害[5]。

本次分析还显示,肥胖、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不良饮食、高龄是这几种主要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所以在慢性病的防治上应加强社区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社区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指导,要用一些鲜活病例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许多患者在早期往往不重视,导致了温水煮青蛙效应,到严重时已经出现多器官病变,难以治疗,给国家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为此,笔者建议:①积极争取政府重视;政府职能部门应充分掌握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制订长远的宏观防控政策;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从新农合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免费为地区群众制定一套可行的体检方案,一个可以加快落实国家推行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另一个又推动了群众到社区建档的积极性,自觉参与,所得的体检数据可靠真实。②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责;控制和管理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区卫生服务中亟需解决的问题[6]。所以卫生管理部门应合理制定社区慢性病管理考核标准及考核工作要点,使慢性病防治工作得到逐步规范化、系统化、常态化,落实对患者的随访工作,并加强督导。③加强社会健康知识教育;政府应从多层面积极推行相关疾病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包括电视,播放一些简短的防病公益广告;报纸、网页、短信、横幅、标语,在社区建立宣传长廊等,均可以收到良好效果。通过知识的传播,引导群众走上良好的防控道路上来。许多群众其实是知道饮酒、吸烟等不良行为是对身体有害,但因为没有急性危害,导致意识不高。所以,慢性病的防治应以公共卫生观念为主,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原则,全人群干预,高危人群重点干预,患者进行随访管理相结合,以健康促进为手段,才会获得防治效果,达到促进人群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严俊.中国慢性病流行现状与经济负担[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8,6(2):49-51.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

3 Roden M.Diabetes mellitus-definition,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is[J].Acta Med Austriaca,2004,31:156-157.

4 余娜,袁林.武汉市社区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医学与社会,2009,22(3):6-8.

5 刘晓春,章梅云,彭莲梅.高血压脑卒中患者既往史干预因素的作用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6,4(4):311-313.

6 孙爱国,邹跃威,钟志强.社区慢性病防治现状与应对策略[J].健康教育,2006,3(25):137-138.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范文第15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将王佐地区根据村委会共分为8层,每层随机抽取1~2个自然村,每村随机抽取50~100户居住半年以上的居民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了解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1.2 调查方法 北京市统一制作的家庭健康档案调查表,内容包括:(1)基本情况 。(2)个人行为习惯 。(3)慢性病患病情况 。(4)家族史 。调查人员经统一培训,采取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调查表。

1.3 诊断标准 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或近2周内服用降压药[2]。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哮喘二级或二级以上医院诊断。

1.4 统计学处理 原始数据经对比、逻辑判断查错及核实纠正,然后采用x2进行统计学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本次共抽样调查3659人,有效应答率100%,调查人群性别比例1:1.01(男1759人,女1900人)。各年龄组人口所占比例:29岁及以下年龄组的为800人,30~44岁年龄组为1094人,45~59岁年龄组为1189人,60岁以上年龄组为576人。小学及以下文化的有1105人,中学程度的有1856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698人。

2.2 常见慢性病现患情况 此次调查的3659人中,患慢性病1885例,总患病率为51.52%。其中,自报高血压病人933例,冠心病人331例,糖尿病人298例,脑卒中118例,哮喘病人57例,自报患病率分别为25.50%、9.05%、8.14%、3.22%、1.58%。我们还发现近年中青年慢性病发病率大幅攀升,发病年龄不断走低。

2.2.1 不同性别慢性病患病率情况 男性慢性病总患病率为42.98%(756/1759),女性总患病率为59.42%(1129/1900),男女性别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各类疾病分类对比分析: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卒中、哮喘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2 不同文化程度慢性病患病情况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中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患病率较高,并且不同文化程度自报高血压和冠心病患病率有显著差异,但不同文化程度糖尿病、哮喘和脑卒中患者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

2.2.3 不同年龄慢性病的患病情况 五种主要慢性病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各年龄段之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3 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特点

2.3.1 高血压的患病概况 高血压自报现患率为25.50%,在所有慢性病位居第一。男性高血压为23.31%,女性为27.5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职人员中,高血压现患率最高的前二种职业依次为家务(36.85%)和司机(21.13%)。其次,这类人群医学常识缺乏,生活方式不健康,很少自愿做健康体检。例如司机工作时必须注意力失调,肾上腺素能活性增加,使节后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引起外周血管阻力增高,血压上升。高血压病人占全部病人数的49.50%。能规律服药的仅为56.25%。

2.3.2 糖尿病的患病概况 糖尿病自报现患率为8.14%,男性为6.59%,女性为9.58%,男女糖尿病现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已知糖尿病病人在全部病人数的15.81%,随着年龄增大,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攀升,OR值明显上升。现职人员中,个体经营者和干部职员患病率较高,分别为12.76%和11.13%。但干部职员患病率不高,这可能与他们能定期接受健康体检,对相关疾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有很大关系,可见定期开展健康体检是减少慢性病发生的有效手段。糖尿病人中规律服药率为86.86%,其中,60岁以上人群有近30%的老人从未测过血糖。

2.4 生活行为方式及相关危险因素水平

2.4.1 吸烟与饮酒 男性经常吸烟的为34.16%,偶尔吸的为21.25%,已戒烟1年以上的4.86%;女性经常吸烟的为3.51%,偶尔吸的为9.67%。40岁以前的年轻人中上升的趋势更明显。有23.85%的男性、29.54%的女性经常被动吸烟(每天超过15 min)。男性经常喝酒的为17.86%,偶尔喝的为35.64%,已戒酒1年以上的2.56%;女性经常喝酒的为0.98%,偶尔喝的为13.20%。

2.4.2 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 职业性体力活动以“不太活动”和“轻中度活动”为主。锻炼类型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天锻炼”、“每周1~2次”、“每周3次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6.55%、24.53%、38.92%,每次锻炼时间“<30分钟”、“30~60分钟”、“60分钟及以上”的比例为38.24%、47.62%、14.14%。

2.4.3 饮食习惯与肥胖 居民口味一般、偏油、偏咸、偏甜、偏辣的比例分别为44.15%、25.16%、19.53%、8.62%、2.54%。居民肉、蛋白、奶消费增多,超重者占38.97%,标化率为37.81%。

3 讨论

3.1 慢性病已成为危害我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本次调查显示,王佐社区主要慢性病现患率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哮喘。不同慢性病患病率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均有关,这些慢性病已成为危害我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我们应针对这些疾病发生的人口学特征,对社区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健康需求,增强健康意识。

3.2 常见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几种常见的慢性病均表现为年龄增加而患病率升高及明显的阳性家族史。这种增龄性趋势可能是由于治病因子的长期作用,逐步积累致器官损伤;阳性家族史是慢性病重要的易患因子之一。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为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睡眠质量等,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冠心病、高血压、肥胖等。我国是冠心病低发、脑卒中高发的地区, 脑卒中发病率约为冠心病的1倍[3]。本次调查人群中脑卒中(3.22%)患病率低于冠心病(9.05%), 可能与脑卒中死亡率较高有关。脑卒中多发生于老年人, 年龄越大脑卒中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越高[4]。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往往有自觉症状才服药,无明显不适即自行停药。因此,我们要立足社区,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科普读物、讲座、咨询等形式大力宣传慢性病的知晓率和防治知识, 提高全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3.3 慢性病相关因素广泛存在 WHO宣布,在影响健康的因素方面,行为因素占60%[5]。本次调查发现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危险因素,他们并没有因为患慢性病而自觉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这在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老年人中尤其明显,未采取控制措施,饮食不合理,不经常运动、超重、肥胖者占相当大的比例。部分患者在吸烟、饮酒的同时还存在高盐、高脂饮食。可见老年人许多慢性病是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社区老年人中普遍存在,临床实践证明,只要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及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如高盐、肥胖、吸烟、饮酒等),控制血压和其他危险因素就可以使慢性病发病率大大降低,甚至避免发生。因此有必要在社区开展戒烟、控酒、体育锻炼、平衡膳食等健康促进活动,从而降低人群中的危险因素水平,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进一步降低慢性病的患病率。

3.4 慢性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 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只要制定正确的防治策略和方法, 慢性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美国和芬兰的成功经验即说明了这一点[6]。加强慢性病的领导,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基础、个人和部门共同参与的社区慢性病防治卫生服务体系,调整卫生服务资源与方向,制订公共卫生策略和中远期防治规划。通过各种宣传形式,深入社区、站段、工厂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提倡劳逸结合,消除精神紧张,积极参加健身活动、低盐饮食、戒烟限酒、努力做好“一级预防”。对于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好“二级预防”。积极治疗并发症,对已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用药依从性,对已有并发症患者积极治疗,防止病情恶化,提高其生活质量,做好“三级预防”。

总之,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指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体检、随访,提高精神状态是预防控制慢性病得力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Yach D,Hawkes C,Gould CL,et a1.The global burden of chm―nic diseolses:overcoming impediumevhs to prevention and contro1[J].JAMA,2004,29(4):2616-2622.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高血压杂志,2004,12(3):483.

[3]姚崇华,刘淑倩,左惠娟.我国心血管病的流行概况[J].心脑血管病杂志,1999,18(4):241-244.

[4]李世绰.我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1993,8(10):577-578.

[5]刘静,赵冬,姚崇华,等.1984~1993年北京市城乡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变化趋势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0,28(4):3008-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