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老年人护理需求范文

老年人护理需求范文

老年人护理需求

老年人护理需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老年人 居家护理 需求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2-0025-03

Requirement survey of the standardized community

home nursing care service for the elderly

WANG Ying-li1,JIN Qi-lin2,CHUI Ming3,HU Dong-gen4,LU Gui-ping4 ,SHEN Ming1,LAO Jiaying4,CHEN Yuan-hong3

(1.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Centre of the Health Bureau of Yangpu District,Shanghai,200090;

2. Health Bureau of Yangpu District,Shanghai,200090; 3. Daqiao Community Health Centre of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200090;4. Hudong Elderly Nursing House of Yangpu District,Shanghai,200082)

ABSTRACT Objective: To maste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mand of the nursing care service for the elderly at home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stablishing the elderly standardized community home nursing care service model. Method: Using the questionnaire,the home nursing care service requirement for the elderly for over 60 years old randomly selected in Bridge and Pingliang communities of Yangpu district was investigated. 5 000 copies of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and 4 032 ones were resumed,whose recovery rate was 80.64%;and the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3 226 copies,whose effective rate was 80.01%. Results: Demand rate of the home nursing care service for the elderly was 63.05%,who had the various home medical nursing service items requirement. Among the elderly who had demand,80.63% were at home,74% were ill with 2 or more than 2 diseases and 9.29% could not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Conclusion: The elderly demand the home nursing care service largely,particularly the seriously ill elderly.

KEY WORDS the elderly;home nursing care;investigation of demand

按国际通行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0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上海于197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早20年。2010年上海常住居民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33.1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0.10%[1],杨浦区130万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近15.00%,高于全市平均数5个百分点,养老负担尤其繁重。本课题借鉴日本“介护”理念,结合本区实际,分别在平凉和大桥两个社区开展“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杨浦区共有11个街道,1个镇。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杨浦、大桥两个街道为调查社区。

杨浦区平凉社区现有常住人口12.30万,其中60岁及以上老人为2.98万人,占总人数的24.10%;65岁及以上老人为2.63万人,占21.39%;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为1638人,占65 岁及以上老年人的6.22%。纯老家庭736户(969人)。

大桥社区现有常住人口13.61万,其中60岁及以上老人口为2.96万,占总人数的21.75%;65岁及以上老人2.01万人,占14.76%,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为1 958人,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9.74%。纯老家庭673户(1 346人)。

在每个街道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各选取2500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自行编制《杨浦区介护式家庭病床居民需求咨询表》,内容包括老年人居住、疾病、生活自理、家庭照护、卫生服务需求等。共发出5 000份,收回4 032份,回收率为80.64%;有效问卷为3 226份,有效率为80.01%。

1.3 统计方法

数据录入应用EpiData 3.0数据管理软件,使用Excel 2003和SPSS 11.0统计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社区老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情况

在3226份的有效问卷中,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 2034份,居家护理服务需求需求率为63.05%。

2.2 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老人的性别、年龄构成比

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2 034人中,男912人,占44.84%,女1122人,占55.16%。60岁~70岁为935人,占45.97%;71岁~79岁为697人,占34.27%;80岁以上为402人,占19.76%。

2.3 有居家护理需求老人的生活自理和照护情况

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2034人中,13项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和完全依赖他人帮助的比例分别是:行走为8.10%、做家务为13.70%、吃饭为5.70%、穿衣为5.90%、梳头为5.30%、刷牙为4.90%、洗衣为14.50%、洗澡为12.00%、购物为16.40%、上厕所8.00%、打电话为10.00%、理财11.70%(表1)。老年人照护者情况:老人自己照顾自己占61.69%,子女和配偶照顾为35.53%,社会照顾不到3.00%。

2.4 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老人的居住方式和疾病构成

有居家护理需求的老人目前居住情况:居家1 640人,占80.63%,养老院176人,占8.64%,护理医院77人,占2.16%,其他174人,占8.75%。说明我区老人大都以居家养老为主。

需求人群中疾病构成:居首位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占86.82%,其次为糖尿病,占21.01%、第三位是脑卒中后遗症,占11.75%。同时患有2种及2种以上慢性疾病有1 505人,占需求人群的74.00%。

2.5 社区老人的居家护理服务需求

医疗服务需求前三位依次为配药、输液、测血压;基础护理需求前三位依次为更换导管、饮食指导和静脉注射;生活护理需求依次为洗头、擦身、洗澡;社区健康教育需求297人,占14.62%(表2)。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机构护理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卫生需求[2],因此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已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有研究表明,大多数的老年护理服务需要通过家庭病床和居家养老的途径来展开,显示出以家庭为单位的老年护理服务具有确切的现实需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居家护理需求的老人中,80.63%的老年人实行的是家庭养老,仅19.37%为机构护理或养老;74.00%的老年人患有2种或2种以上疾病,63.03%的老年人有“介护式”家庭护理的需求;在13项生活能力调查中,有9.28%的老人不能自理;身边无家属子女的老人占2.78%(57人);基础护理、护理指导、护理治疗、导管护理四类19种护理服务需求量较大。

借鉴日本经验[3]。引入日本介护的理念,对失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进行居家护理、护助和照护,是本市乃至全国应对老龄化社会必然措施,它包含了自立生活的支援、基本人权的尊重、获取正常的日常生活及自我价值实现援助,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本区产业转型中,近60万产业的工人下岗和转岗,现在相当一部分已经进入高龄老人。部分高龄老人的退休金低、子女大多不在身边、家庭生活照顾产生困难,且大多数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行动不便,特别需要社会各方的关心。积极探索借鉴国外先进的模式,为行动不便且患有慢性疾病和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介护式”居家基础护理服务,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必然措施。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统计局. 上海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Z].2011-5-3.

[2] 曹俊山,李建梅,葛昌瑞. 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现状及完善保障制度的建议[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6):404-405.

老年人护理需求范文第2篇

>> 老年人社区保健护理分析 新疆奎屯市社区老年人家庭护理需求与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 对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的探讨 中山市农村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和就医意向分析 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 社区老年人自助养老现状与需求调查 中国老年人护理现状分析与建议 城市老年人社区照顾需求研究 城市老年人对社区医疗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社区老年人护理 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研究 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及其需求研究现状 老年人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对策 社区老年人的护理及管理现状 从社区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到老年中医护理及人才培养的思考―安顺市老年人生活状况及老年中医康复护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合肥市经开区中老年人社区体育设施需求现状研究 陕西省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现状与需求分析 沈阳市老年人消费市场需求与供给现状分析 社区老年人安全急救健康素养现状分析 社区老年人的心理保健护理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孙伟,钟宁,蒋中陶,等.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与发展现状[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1):1774-177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EB/OL]. (2009-09-08).http:///cmsresources/mohwsbwstjxxzx/cmsrsdocument/doc9911.pdf.

[5]周心驰,王悦,牛虹懿,等.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9):2528-2529.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中心.构建和谐社会:关注老龄化影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05.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EB/OL]. (2009-09-08).http:///cmsresources/mohwsbwstjxxzx/cmsrsdocument/doc9911.pdf.

[8]周围围.报告称2020年中国老年痴呆症患者将超2000万[EB/OL].(2015-05-07)http:///gn/201505/t20150507_6620622.htm.

[9]刘红卫.社区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护理干预[J].中外健康文摘,2012,9(8):327-328.

[10]孙大虎,齐晶晶,刘腊梅.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护理需求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153-155.

[11]张玮,胡馨.对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的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4(10):402-403.

[12]郭珍玫.基于人口老龄化问题对老年社区护理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6):249-250.

[13]张凤霞.家庭病床服务如何防范医疗风险[EB/OL].(2011-12-22).http:///bencandy.php?fid-32-id-399-page-1.htm.

[14]周晨.宁波推行契约式家庭医生 十大优惠服务缓解“看病难”[EB/OL].(2015-04-28).http://.cn/system/2015/04/28/020626841.shtml.

[15]陈蕾,杨凤翔,冯晓敏,等.老年社区护理服务模式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4,28(3):899-902.

[16]贺伦,赖育鹏,陶诗雨,等.老年社区护理服务及护理人员配置现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373.

[17]邓桂芳.未来我国老年社区护理浅论[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4):300-302.

[18]王玲.老年护理学科的发展历程与引发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07,17(4):12-14.

[19]朱霞红.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的现状与对策[J].医药前沿,2012,2(31):58-59.

[20]刘菊平.老年保健中的社区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7):1102.

老年人护理需求范文第3篇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6.04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类通过计划免疫,改善营养和食品供应及有效地治疗疾病等手段,使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也提高了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1]。据统计,截止2014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总数高达2.1242亿人,首次突破15%大关,占全国总人数的15.53%,预测到2049年时,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将达36.5%[2]。

作为社会重点人群之一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角色的转换、心理特征的变化等因素,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社会适应能力也在逐步降低,各种健康问题随之凸显,大部分老年人都存在亚健康和患病的现象。而以我国目前主流的养老模式来看,绝大多数的老年人是生活在社区里的。因此,积极开展社区老年护理,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能力和生存质量,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3]。

本文通过对我国老年人社区护理现状及需求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进一步推进老年社区护理建设提供依据。

1 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分析

1.1 老年人健康问题突出

据2008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的两周患病率为43.2%(全国平均水平为18.9%),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比例呈上升趋势[4]。同时,由于老年人器官退行性变,大多数老年人得病后所需治愈期较长,易伴发多种疾病。此外,老年人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在周心驰等[5]对900名老年居民的调查中显示,92.2%的老人至少患有1种慢性病,患病率最高的前5种慢性病是高血压(55.6%)、骨关节疾病(12.9%)、糖尿病(12.1%)、慢性支气管炎(10.9%)、冠心病(10.7%)。同时,老年人的残疾率、失能率、老年痴呆发病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人的残疾率为16%,74岁为30%,到82岁该数据则上升为50%[6]。老年人口行走失能中长期卧病占4%、没人帮助不能走占2%、不能独自出门占8.2%,听力失能占29.3%,视力失能占30%[7]。人社部在2016年初的新闻会上表示,截止2014年,2.1亿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有将近4000万人是失能、半失能的老人,预测到203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数量会进一步增多。2011年中国老年痴呆症患者数为800万,2040年将达到2200万,是所有发达国家老年痴呆症患者数的总和[8]。

而除了疾病、伤残等生理上的问题,由于社会角色地位的转换、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交往的减少、应激事件的发生、身体功能的衰退导致的失能等因素,老年人更容易产生失落、抑郁、焦虑、孤独等心理上的问题。据刘红卫[9]的调查显示,150名老年人中,45.3%有失落感,42.6%有抑郁感,50.6%有孤独感,1.3%身心衰老感,48.6%对生活失去兴趣,46.6%有性格上的改变。

可见,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不仅局限于身体上的护理,还需进行心理上的健康护理。调查显示,老年人对情感交流的护理需求最高(76.03%),此外,70.70%的老年人希望得到精神慰藉,59.57%的老年人希望得到心理健康指导[10]。

1.2 养老模式转换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加之计划生育的实行“四二一”家庭结构的普遍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满足老年人的现实需要。此外,据国家卫计委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显示,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可见,在当前发展趋势下,以社区为载体的社区养老模式势必取代单纯的家庭养老模式成为既能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又能满足老年人现实需求的新型养老模式,而社区护理的需求也将随之增长。

1.3 健康及保健意识增强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观念逐步从“有病求医”向“无病预防”转换,对于健康及保健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需求量相应增长。张玮等[11]对136名年龄在60~70周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老年人对社区的护理需求都十分强烈,在6项(①健康指导,②体格检查,③家庭病床,④上门护理,⑤康复服务,⑥社区老年院)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中,平均每人需求3.2项服务,其中92.08%的老年人需要健康指导,69.79%需要体格检查,46.28%需要家庭病床及上门护理和康复服务。

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老年人健康需求的增长,养老服务模式的社区化发展,作为医院护理服务的延伸,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服务提供者,以辖区老年人为服务主体,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了解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并制定护理措施,解决其实际需求的老年社区护理服务将成为主要的老年护理模式[12],并对缓解家庭负担,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2 老年人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老年人社区护理现状

2.1.1 健康档案 社区医务人员通过电话随访、上门随访、门诊检查等方式为辖区内老年人建立动态的电子健康档案,详细的记录着包括健康状况、医疗记录、生活行为习惯、体检情况、健康评估等内容,便于医务人员全面掌握辖区内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2.1.2 健康教育 (1)由社区医务工作人员定期在辖区内举办浅显易懂且实用的健康知识讲座(包括卫生保健、健康饮食、心理疏导等);(2)由社区医务工作人员在义诊或随访的时候,采取文字资料宣教及口头问答等形式,使老年人从中获益。

2.1.3 家庭病床 对需要连续治疗(在收治范围内且可在家庭进行治疗或康复的无危险病种),而无法自行就医的患者,依照规定在其家中设立病床,由社区医护人员定期上门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一种形式。包括疾病治疗与护理、健康宣教与咨询、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发展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负担,解决了行动不便者就医问题。但由于诊疗是在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相对缺乏的家庭中进行,难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隐患,如静脉输液时出现过敏性,插胃管时引发呼吸骤停,灌肠时引发心源性猝死等[13]。

2.1.4 家庭签约 辖区居民与社区全科医生团队通过签约,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并由团队按国家政策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上海于2011年起率先开展试点工作,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逐渐由“粗而广”向“精而细”转变。在此基础上,浙江省宁波市于2015年5月起推行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以户籍家庭老年人为签约对象之一,签约后,可以享受涵盖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个性化健康管理等十大优惠服务内容,包括优先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签约年度内免费为签约居民中行动不便且确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1次出诊服务,免费为患有慢性病的患者提供全程健康管理服务,免费每年一次出具健康诊断报告,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方案等,服务费人均150元/年,其中个人承担50元[14]。

2.2 老年人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

2.2.1 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在我国社区护理模式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迟缓,既没有如日本从法律上明确对社区老年护理进行规定,也没有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为“家庭与社区照护项目”设定专项拨款[15],加之区域差别、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等原因,使社区护理工作难以持续、稳定发展。

2.2.2 老年人社区护理形式单一 现有的社区护理服务仅仅只是沿袭着医院的管理模式。我国社区义诊服务仍以病人为中心,工作局限在测血压、静脉输液、肌肉注射、送药、体检等方面,贺伦等[16]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社区义诊工作仍是以疾病护理为主,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涉及较少。

据有关报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根据本国特点开展了社区老年护理来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卫生保健问题,并逐步形成了医院、社区护理机构及家庭护理机构等服务模式,建立了疾病护理、预防保健、生活照顾为一体的网络系统[17]。

2.2.3 老年人社区护理人才短缺 我国对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所学校培养专门的老年护理人才,有针对性的实践技能训练相当缺乏,所学的理论知识也比较浮于表面,而且多数在社区工作的护士普遍存在学历低、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不扎实,沟通技巧掌握程度低等问题,加之缺乏系统的、专业的老年社区护理培训,很多护士对老年人的需求不了解,为老人所提供的护理仅限于一般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而不能体现对老人的全身心照顾与支持[18],服务不到位,同时,因为大多社区护理人员为临聘工,造成护理队伍的不稳定性,对社区护理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造成一定困难。

3 老年人社区护理发展对策

3.1 加大政府重视力度

政府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对老年人社区护理的支持力度,充分认识到加快老年人社区护理的发展进程是大势所趋,做好引导工作,推进老年人社区护理的建设,建立和完善社区护理相关制度、人才培养及考评制度,明确各项操作流程规范和服务收费标准,出台相应的社区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政府补偿机制,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让服务双方能有法可依、有理可寻,居民能公平享有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增强社区护理人员的执行力度、工作责任感,提高工作积极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减轻老年人的医疗费用负担,同时保障老年人健康需求。

3.2 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护理模式及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及实际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根据生理、心理特点,在现有的服务基础上建立老年人社区整体护理模式,开展全方位、人性化的老年社区护理,(1)在现有的健康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健康促进活动,让老年人学会和掌握自我调解与疏泄情感的方法,保持身心健康,掌握科学的饮食,提高生活质量[19]。(2)积极开展老年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老年临终关怀事业起步较晚,但其对社区护理的作用不容小觑,老年临终关怀是为了让治愈无望的临终老人减轻痛苦、维护尊严的一种人性化关怀事业(包括身体、心理、道义关怀)[20],是人口老龄化的需求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将在老年社区服务中占据重要地位。

3.3 加强老年人社区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老年人护理需求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人口老龄化;护理服务需求;评估;预测;保险政策

中图分类号:F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5)06-0067-05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高龄人口增多,因慢性病、意外损伤、衰老等原因导致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也会不断增加,加之现在青年人外移、家庭结构小型化等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快速增长。护理服务需求和护理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河北省人口老龄化率和老龄化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河北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为1074万,占人口总数的14.7%,高于全国平均老龄化率,老年人护理问题更为突出。[1-4]

创新老年人护理保险政策、 服务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前提是对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的客观估计,但目前尚无针对河北省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的评估和预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老年人护理相关政策的创新。本文基于宏微观数据和科学的预测模型,对河北省2014~2050年的老年护理服务需求人口规模和货币化规模进行了评估和预测,以期为河北省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发展和护理产业政策创新提供决策依据。

二、预测方法、路径与数据

本文综合利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2008~2011年)、 中国老年家庭与养老服务全面调查数据(河北部分,2015年),基于马尔科夫多状态转移方法(不同年度老年人不同健康状态转换的比例矩阵)、人口精算法、人口结构调整等方法,评估、预测河北省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

测算思路参考了国内外部分研究的具体思路和方法,主要路径和方法与作者团队之前预测中国整体失能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思路一致,具体公式说明不再赘述,总的研究思路包括如下四个步骤。[5-9] 第一,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年龄移算法,通过对生育率、死亡率、性别比等参数的合理设定,得到新生人口数和生存人口数,继而得到未来我国2015~2050年的全国人口发展变化。在充分考虑人口迁移率的基础上,采用人口结构调整思路和方法,根据2010年河北省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充分考虑迁移率、出生率、死亡率变动, 拟合河北省占全国人口的结构比例变动趋势,结合全国人口预测结果,推算获得河北省2015~2050年的人口发展变化趋势。 第二, 基于CLHLS的2008~2011年纵贯数据,运用马尔科夫链方法建立健康状态转移概率矩阵,估算老年健康状态转移概率。 健康状态转移矩阵的估算是不同护理状态老年人规模预测的关键(Karlsson,M,Mayhew,L and Rickayzen,B,2007)。[10]在老年健康状态转换概率预测结果方面,研究采用了胡宏伟(2015)的预测方法,主要是在马尔科夫多状态转移计算过程当中, 综合运用了二元Logit、 多元Logit模型,计算相应条件分布概率,具体转化概率结果也与胡宏伟(2015)的研究基本一致。[5] 第三,结合河北省人口预测结果和老年健康状态转移概率,估算、预测不同失能状态老年人的数量规模。第四,结合全国养老服务调查数据,估算和预测2015~2050年河北省老年护理服务需求量和货币化结果(CPI调整后的实际货币规模), 并结合支付能力估算有效需求规模。上述步骤中的两个关键分别是不同护理状态老年人的规模预测和最终不同需求的规模预测。综合比较已有的关于老年护理失能预测的方法和路径,本研究的设计是较为合理、可行的。

三、评估与预测结果

(一)河北省老年失能人口规模评估与预测

预测结果如表1所示。 河北省失能老年人规模庞大、增长迅速。河北省处于失能状态的老年人口将从2014年的437万人增加到2050年的1160万人;同时,广义失能老人占总体老年人的比重将从2014年的58.84%上升至2050年的68.33%,失能老年人口超过了总体老年人口的三分之二。其中,常规意义上的失能老年人(即中度与重度失能老年人)占比将从2014年的21.24%上升到2050年的30.19%,而重度失能老人占比将从2014年的7.12%上升至2050年的11.65%,这也是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所主要面对的群体。

需要强调的是,以往学者失能人口预测,大多是仅考虑重度失能老年人,这实际上是并不充分的。[11-12] 事实上,即使轻度失能也会产生护理服务需求,部分轻度失能老人,也是需要做周期性护理、治疗或康复训练的。如果不将轻度失能、中度失能老人计入失能老年人规模, 中国失能老人将被低估,特别是护理需求市场将被低估,不利于老龄护理产业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家把握未来市场规模和发展。所以,综合来看,本研究的老年人失能状态估算分别估算了不同失能状态老年人的规模和趋势,能够更为结构化地全面反映我国老年人人口结构和规模,更为科学、合理。

(二)河北省老年护理潜在需求与有效需求人口规模预测

服务需求实际上可以分为潜在需求和有效需求两类,潜在需求即是有需要,不论其是否具有购买力,而有效需求则是有需要同时也有购买能力,下文将全面估算和预测老年人服务的潜在需求和有效需求。对河北省老年护理服务潜在需求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见表2。2014~2050年,河北省老年人各项长期护理服务的潜在需求人口规模均将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长较快的有助餐、仪表修饰、特殊关怀等。排在常规失能老年人(中度失能与重度失能) 潜在需求规模前三位的长期护理服务是健康咨询与管理、助餐、用药服务。另外,开展文化娱乐活动、陪同就医服务潜在需求人口规模也较大。

进一步预测河北省失能老人护理服务有效需求(有需要且有支付能力)的变动趋势,结果见表3。2014~2050年,失能老人对各项护理服务的有效需求规模增幅均较大,上升幅度均超过了100%。其中,助餐、健康咨询与管理、用药服务、陪同就医以及临终关怀等项目的有效需求规模大、 增速快,表明这些服务是提供有偿护理服务的重点项目。

(三)河北省老年护理服务需求货币化规模预测

分别加总潜在需求人数与有效需求人数,分别得到了河北省所有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服务的潜在需求人数总规模与有效需求人数总规模,再与调研所得的加权护理服务单价相乘,得出总体需求的货币化规模。考虑到价格变动,以收入增长速度预测以后具体年份护理服务单价,并扣除CPI因素影响,估算具体护理服务项目在未来特定年份的贴现实际价格。河北省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状态需求总费用预测结果见表4。

在潜在需求规模的货币化方面,从表中可以发现,在日常生活照料服务方面,助餐服务的费用增长较快,费用最高,在2050年将达到692.66亿元, 其次是协助更衣服务,在2050年将达到98.73亿元; 在医疗保健护理服务方面, 康复理疗和用药服务的费用增长都较快,费用也较高,在2050年将分别达到395.16亿元和207.15亿元; 在精神慰藉服务方面,主要体现了临终关怀的费用变化情况,费用增长也较快,在2014~2050年期间,总费用将从45.70亿元上涨到646.01亿元。老年护理服务潜在需求总规模将从163.77亿元(2014年)上涨到2262.85亿元(2050年),增速迅猛。

关于河北省所有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服务有效需求的货币化规模,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照料服务方面,主要是助餐服务的费用增长较快,费用最高,在2050年将达到400.17亿元;在医疗保健护理服务方面,康复理疗和用药服务的费用增长都较快,费用也较高,在2050年将分别达到113.09亿元和54.20亿元;在精神慰藉服务方面,主要体现了临终关怀的费用变化情况,费用增长也较快,在2014~2050年期间,将从14.48亿元上涨到193.67亿元。河北省老年护理服务有效需求总规模将从62.14亿元(2014年)上涨到848.98亿元(2050年)。

进一步将河北省老年人潜在护理需求总人次、有效护理需求总人次、潜在护理需求货币规模、有效护理需求货币规模预测结果趋势汇总,结果见图1。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 老年护理需求人数将快速增长。河北省广义失能老年人口将从2014年的437万人,上升至2050年的1160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比例将从58.84%升至68.33%;其中,重度失能老年人数也将从2014年的53万人上升到2050年的198万人,相应占比也将从7.12%上升至11.65%,这部分人群也是老年长期护理的主要服务对象。

2. 老年护理服务市场需求规模庞大、增速迅猛。河北省老年护理服务潜在总需求将从2014年的163.77亿元, 上升至2050年的2262.85亿元, 有效需求总规模将从2014年的62.14亿元,上升至2050年的848.98亿元,老年护理服务市场应得到更高程度的重视。同时,各护理子市场规模发育、发展迅速,政府、市场应充分重视,相应的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供给都应不断满足人口变动所衍生的相应需求。

(二)政策建议

1. 鼓励发展商业护理保险, 建立老年护理保险体系,为老年护理提供融资支持。金融支持是老年护理服务消费的直接基础, 如果没有包括护理保险在内的一系列金融支持,河北省老年人护理服务的实际需求和购买需要都将受到抑制。为了应对不断膨胀的老年长期护理服务需要,应尽早着手构建包括商业护理保险和社会护理保险在内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体系。[13-15] 一方面,应当大力鼓励商业护理保险发展,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规范商业护理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同时,建立老年人基本护理保险制度体系,以社会护理保险形式满足老年人最为基本的护理需求,部分服务以公共品和准公共品集成的基本公共服务包形式面向全体老人提供,并确保低收入等弱势老年群体被充分覆盖和保障。在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构建和发展方面,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在制度构建、 政策创新方面要积极参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例如可以借鉴山东省青岛市的社会护理保险制度框架,基于现有医疗保险体系,构建具有一定医疗特色的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河北省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释放和购买能力扩展奠定金融基础。

2. 大力完善老年产业政策,培育老年产业市场。面对严峻的老年护理形势,一方面,应不断完善老年护理产业发展支持政策,适当加大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发挥政策支持和引导作用,进而撬动社会资本进入,推动整个产业高速发展。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强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完善县区级居家养老指导中心、乡镇(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三级网络;还应加快社区设施改造力度,提升社区满足老年人公共服务需求的能力。同时,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业,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各类老年护理服务和产品,满足老年护理服务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16] 此外,还应当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到老年护理服务中来,并结合自身优势,在服务承接、非营利护理服务供给、慈善等具体领域发挥作用。

3. 打造京津冀养老产业集群与产业承接基地。河北省应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环京津地区城市群在区位、成本、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承接养老产业转移,打造区域产业基地。应鼓励建设一批功能突出、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老年护理服务基地和产业群,打造区域乃至全国性的老年护理与服务品牌,引导和培育老年护理产业链,扶持河北省老年服务产业企业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经营发展模式。

4.重视养老机构建设、改革和发展。一方面,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应根据城乡规划布局要求,统筹考虑建设各类养老机构,在资金、场地、人员等方面,进一步降低门槛,简化手续、规范管理,为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提供便捷服务。鼓励投资养老服务业,鼓励个人兴办家庭化、小型化的养老机构,社会力量兴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另一方面,应加大公办养老机构的改革试点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尝试公办养老机构改变性质、转变治理结构、改变运营方式等,加强服务项目和设施安全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最后,应加强公办养老机构的托底作用,重点为“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和扶养能力)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 护理服务,逐步形成公办养老机构托底、 社会养老机构唱主角的格局,逐步改变目前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的局面。

5. 重视老年护理人才体系队伍建设。河北省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部门要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此外,还应依托院校和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加强老年护理人员专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参加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按规定给予相关补贴,在养老机构和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从事养老服务。

6. 重视农村老年护理体系建设。由于人口流动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实际老龄化比例较高,而农村家庭护理服务供给能力下降,社会护理服务供给机构在农村尚未开始发展,农村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更为严重,应当予以重视。一方面,鼓励农村兴办养老机构,继续加大财政对河北省农村幸福院的支持力度,并鼓励有条件的农村互助幸福院尝试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同时,还应当进一步提升河北省低保、五保标准,提升农村五保机构的供养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杜鹏,武超. 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状况与变化[J]. 人口研究,2006(1):50-56.

[2]顾大男,曾毅. 1992-2002年中国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变化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06(4):9-13.

[3]韩丽. 中国老年人护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CLHLS数据的实证[J]. 社会保障研究,2015(01):45-51.

[4]孙正成. 老年长期护理现状调查与需求分析――以浙江省17个县市为样本[J]. 社会保障研究,2013(2):16-22.

[5]胡宏伟,李延宇,张澜. 中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评估与预测[J]. 中国人口科学,2015(3):79-89.

[6]蒋承,赵晓军. 中国老年照料的机会成本研究[J]. 管理世界,2009(10):80-87.

[7]曾毅,陈华帅,王正联. 21世纪上半叶老年家庭照料需求成本变动趋势分析[J]. 经济研究,2012(10):134-149.

[8]Peng R,Ling L,He Q. Self-rated health status transition and long-term care need,of the oldest Chinese[J]. Health Policy,2010,97(2-3):259-266.

[9]Gu D,Dupre M E,Warner D F,et al. Changing health status and health expectancies among older adults in China: Gender differences from 1992 to 2002[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09,68(12):2170-2179.

[10]Karlsson M,Mayhew L,Rickayzen B. Long term care financing in four OECD countries: Fiscal burden and distributive effects[J]. Health Policy,2007,80(1):107-134.

[11]黄枫,吴纯杰. 基于转移概率模型的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预测分析[J]. 经济研究,2012(S2):119-130.

[12]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课题组. 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J]. 残疾人研究,2011(2):11-16.

[13]曾毅. 中国人口老化、退休金缺口与农村养老保障[J]. 经济学(季刊),2005(3):1043-1066.

[14]田香兰. 日本的消费税调整与医疗护理体制改革[J]. 社会保障研究,2015(2):76-82.

老年人护理需求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长期护理;护理需求;老年人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27-02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很多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它一方面显示了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另一方面它也给人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长期护理在国际上通称为LTC,是人口老龄化突出起来的社会必然现象。就其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而言,长期护理非常适应老年人群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生活和健康需求。因此,研究老年人的长期护理现状及需求现状,为完善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提供有效的建议与借鉴。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设计 本研究属于描述性研究。

1.2 研究对象 选择了山东省昌邑的老年人(60岁以上)100人为调查对象。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老年人是指年满60周岁以上的公民。

1.3 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法。在岳麓区三个小区内选定100位老年人,利用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访谈调查这100位老年人的护理情况及存在的需求情况。

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5项,护理服务需求情况9项,护理费用情况2项,疾病和健康知识需求状况5项,共20项。

2 结 果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问卷9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回收不完全的原因为资料不完整等。

2.1 基本情况 年龄与性别:本次调查对象,年龄最小为65岁,年龄最大80岁,年龄中数为72岁。一共有47位男性,占47%,53位女性,占53%。

婚姻状况:在100调查对象中,在婚78人,占调查人数的比例将近78%。不同形式非在婚者占调查人数的比例超过22%。丧偶者调查总人数的比例近19%。未婚和离异分居占比非常小。

文化程度:在调查的100名老年人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65人,占调查人数的6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0人,占调查人数的20%。

居住特征:调查结果显示,100例老年人中,与配偶同住者4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将近一半;与子女同住者23人,占23%;与配偶及子女同住者14人,占14%左右。独居老年人1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比例也不容忽视。

2.2 护理情况及需求 有关健康知识需求状况:调查内容包括饮食、运动、休息与睡眠、排尿与排便、家庭用药、慢性病预防与治疗等。有需求者占59.8%o

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个人健康知识来源于医务人员的占33.5%,来源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占6.5%。

个人卫生护理:包括洗脸、口腔护理、洗头、会阴冲洗及擦浴等需求情况。有需求者占85%。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1例回答目前的个人卫生护理活动由社区保健人员承担。

各种临床护理内容:包括伤口换药、吸氧注射、输液、灌肠、导尿等需求情况。有需求者占20.6%。45.8%的调查对象对自己居住的社区内有无该项护理内容给予否定回答,另有26.9%的调查对象不知道自己居住的社区内有哪些卫生服务(社区护理)项目。目前有20.6%的老年人急需护理。

3 讨 论

3.1 长期护理模式的选择

3.1.1 社会化长期护理的发展需要三种资源 一是人力资源,即服务提供者;二是财政资源,即服务费用的承担者;三是服务资源,即服务的设备和机构。这些资源均与国家的经济状况有关。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不富余。采取的战略原则只能是用廉价的护理形式替代昂贵的护理形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年社会化护理的需求问题出现晚,增长快,而社会化护理事业发展缓慢,社会的应对措施滞后于社会需求,护理机构提供的服务在许多方面尚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3.1.2 年龄是影响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由于机构提供的长期护理缺乏,失能老人在依赖家庭的同时,只能更多地寻求医疗机构来解决问题,因此会导致失能老人利用更多的医疗服务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医疗机构的费用要比专门的长期护理机构费用高得多,而且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并不会给老人带来更好的健康,因此从合理利用资源的角度来看,其中存在很大的浪费。

3.2 影响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的社会经济因素 长期护理本身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形式的综合化服务体系,衡量老年人群对长期护理需求不应该仅仅只停留于老年人群日常生活能力损害状况,一些社会经济因素往往直接决定了老年人的服务来源和服务选择。在我国,家庭养老在各种养老模式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某些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这种非正式的长期护理服务的主导地位和角色却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3.3 人口老龄化将导致长期护理需求迅速升高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21世纪人类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占总人口的比例近年来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据预测,到本世纪中叶,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为如此庞大的一个老年人群提供健康服务对我国的健康服务体系和健康保障体系而言都将是严峻的挑战。我国老龄人口高速增长的同时,老年人口内部高龄化趋势也非常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比例以大约等于65岁及以上老人增长速度的两倍超高速增长。

综上所述,老年人群众多生理特征、社会人口和经济因素的巨大变革将导致长期护理需求大幅度升高,老年人需要不同层次的长期护理服务。山东省安丘市目前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和服务支持体系并不健全,面对迅猛的人口老龄化浪潮,建立多层次的长期护理体系应该尽快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当中。

参考文献

老年人护理需求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家庭护理 需求 调查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02-0055-03

Analysis of the survey results of the

requirements of elderly home care in Xinzhuang area

WU Yuhua, ZHANG Peiwen, LENG Haiyan, YU Wenhua, Zhao Qinmei, LIU Mengkang

(Xinzhuang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of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9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learn the requirement of elderly home care in Xinzhuang area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developing elderly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better.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about home care was self-designed and investigated by the trained investigators. Results: About seventy-four percents elderly had different home care service requirements which wer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blood tests, health education, transfusion, and various kinds of rehabilitation exercises. Conclusion: The elderly need home care, so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should provide the related services targeted.

KEY WORDS home care; requirements; survey

21世纪后,我国进入了人口迅速增长的老龄化时代。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慢性病患者也日趋增多[1],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限的床位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且许多慢性病单靠住院治疗远远不够。我国家庭护理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本文通过对莘庄地区老年人家庭护理需求调查和服务内容的研究,探讨社区老年人家庭护理的内容和服务模式,以适应日益增长的老年护理需求,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2年2-10月在莘庄社区60岁以上居民中,采用随机方法抽取45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有无慢性病及类型、家庭护理需求项目及服务要求。家庭护理项目包括:①建立家庭护理服务病历;②提供简易护理服务,如抽血化验、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小换药、导尿、测血压和血糖等;③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安全护理和环境护理;④常见导管护理,如鼻饲管、导尿管、引流管的护理;⑤指导消毒隔离等护理措施;⑥心理支持和疏导;⑦健康教育;⑧康复护理等。需求程度分为需要、不需要2个等级。调查员经培训后,上门发放问卷,指导填写并现场回收问卷。发放并收回问卷共450份,有效问卷425份,有效率为94.4%。

1.3 统计学方法

将调查表逐一进行审核,录入数据,运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百分比描述的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状况

425名老年居民年龄为60~94岁,平均年龄为(67.5±15.7)岁,男203人(47.8%),女222人(52.2%)。文化程度:文盲占8.5%,小学占24.2%,初中占32.0%,高中占19.8%,大专占6.8%,本科占8.7%。调查居民平均月收入:≤1 000元占11.3%,1 001~2 000元占39.3%,2 001~3 000元占36.7%,>3 000元占12.7%;经济状况:吃用有余占24.9%,够用占61.2 %,困难占12.8%,十分困难占1.1%。医保类型:自费1.0%,医保91.3%,合作医疗3.5%,其他4.2%。

2.2 慢性病患病情况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占57.4%,无慢性病的占42.6%。慢性病中居前3位的是高血压、关节炎和糖尿病,分别占43.1%、11.1%、10.7%。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同时患多种疾病的比例逐渐上升,有2种以上慢性病的有135 人,占31.8%。

2.3 生活自理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BI)。有334名(78.6%)老年人的生活能够基本自理;53名(12.5%)存在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22名(5.2%)存在重度功能障碍,生活明显依赖帮助;16名(3.7%)生活完全依赖帮助。

2.4 家庭护理服务需求

调查显示,74.4%的被调查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护理服务需求,其中60.1%的老年人服务需求项目超过3项(表1)。

3 讨论

3.1 提高对家庭护理重要性的认识

家庭护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社区护理模式,可以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很多问题,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要[2]。老年人患病以慢性病为主,病程长、康复慢,往往需要生理-心理-社会综合干预,开展家庭护理是老年卫生保健的有效措施之一[3]。本调查显示老年人对家庭护理有一定需求,而在现有卫生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构建完整的家庭护理网络,提供身心一体的家庭护理模式,对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解决老年人住院难的问题无疑是一条可发展之路。开展家庭护理可使医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支配,其重要性是方便老人及其家属,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发挥家属在照顾老人上的作用,提高老年人居家自我照顾能力,对提高老人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2 家庭护理的范围非常广阔

调查结果表示,位居前5位的需求分别为血压监测(56.7%)、抽血化验(48.9%)、健康教育(44.7%)、静脉输液(41.7%)和各种康复锻炼(36.5%)。其中血压监测、血标本监测和静脉输液属于护理技术类服务,需求量最大;其次为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需求;需求量较低的项目是导管护理(包括留置尿管、胃管、T管等)、家庭氧疗,说明家庭护理的服务范围是非常大的。家庭护理是由专业护理人员提供,家庭护士的职责不单纯是上门访问,还包括在家庭环境下开展护理操作,开展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方面[4]。然而,目前许多居民认为护士只是医生的助手,对护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护士的价值不能真正理解,尤其对护士独立自主地完成护理服务持怀疑态度[5],造成了居民对上门护理的信任度不高,

3.3 居民对家庭护理有较高的需求

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病,如果因病住院,一方面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医疗机构床位紧缺的压力,形成社会负担。74.4%的被调查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护理服务需求,特别是慢性病患者,他们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康复。针对居民的护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护理服务,提供专业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既可减轻老年人的家庭负担,减少费用的支出;也可以减轻医院的压力[6]。老年人在居家接受护理服务,享受的是亲情关怀,不会感到孤独、寂寞,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已形成完善的家庭护理服务模式,包括评估体系和付费系统,也明确了费用的来源和付费范畴,并由此建立了完善的医疗保险和补偿机制。借鉴国外经验,我们呼吁政府和社会关注老年居家护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居家护理服务模式,逐步解决社会养老问题,使老年人在居家状态下享有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指导,缓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满为患的矛盾,从而使护理人员更好地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责任。

3.4 对开展家庭护理的思考

3.4.1 家庭护理的开展锻炼了护理队伍

上门服务的护理人员必须有娴熟精湛的业务素质,并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老年人的治疗和护理安全;护理人员除了专业的护理技能外,还应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心理护理技巧,通过家庭护理锻炼使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2]。

3.4.2 建立家庭护理中心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家庭生活护理有一定的需求率[7],说明人们的医疗护理观念已由子女亲属的家庭照顾转变为社区卫生保健服务。应按照家庭护理需求对社区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建议医学院校开设家政护理专业或在普通护理专业中开设家政课程,以满足家庭护理的需要和发展[8]。要进一步强化社区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将疾病护理、健康教育、营养保健指导、心理护理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出来,提升服务水平[9]。

建立社区家庭护理中心符合城市居民的根本利益[10]。随着我国新型城市合作医疗的启动及上海市老年护理保障计划的推行,社区护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为满足公众基本医疗和护理的需求,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社区卫生资源,建立家庭护理中心和社区护理网络系统,对个体和家庭护理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有效的家庭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8]。

参考文献

[1] 陈绪新, 罗红. 社区老年慢性病及其家庭护理情况调查[J]. 护理研究, 2009, 23(7): 1869-1871.

[2] 张建英, 胡珊敏, 诸治英. 开展社区高龄老人家庭护理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 2012, 14(8): 360-362.

[3] 王水萍, 何海燕. 海岛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家庭护理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 护理与康复, 2009, 8(5): 372-373.

[4] 张晓萍, 王志红. 我国社区家庭护理从业人员的现状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现代杂志, 2008, 14(11): 1319-1320.

[5] 赵瑛, 土小平. 老年性痴呆症病人的家庭护理[J]. 护理研究, 2005, 19(27): 2532.

[6] 张涛, 区美琼, 李爱群. 老年人居家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 44(3): 239-240.

[7] 郭丽霞, 滑卉坤. 重视家庭护士培养, 满足家庭护理需求[J].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6, 23(1): 46-47.

[8] 滑卉坤, 康美玉, 郭玉霞, 等. 城区居民家庭护理需求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18): 3534-3537.

[9] 胡红梅. 对当前社区护理工作的研究分析[J]. 求医问药, 2011, 9(11): 372-373.

老年人护理需求范文第7篇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社区护理需求

目前,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如何完善老年护理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1]。为了解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本文我社区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的20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在了解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切实调查老年人的社区护理需求,从而为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社区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的20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6例,女94例。年龄60~84 岁,平均(70.2±3.4)岁。在婚155例,丧偶45例。夫妇同住102例,儿女同住80例,独住18例。经济来源:养老保险28例,民政补助8例,退休金126例,家属资助38例。

1.2方法

首先,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2]对本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该量表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每个维度项目评分标准采用5级(1~5级)评分制,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其次,采用自制的社区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对老年人的社区护理需求进行调查[3]。该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健康促进需求、定期保健需求、心理关怀需求和生活活动照料需求四个维度,每个维度项目评分标准采用4级评分制,即0分:不需求;1分:需求一般;2分:需求较大:3分:需求很大。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需求越高。最后,分析影响社区护理需求的因素,并结合老年人生活质量情况及护理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1.3.1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分

1.3.2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0.0统计软件,计量检测数据以( )表示,组间两均数比较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分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组老年人生活量表总得分为80.35±11.26,表明本社区200例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较低。

2.2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评分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社区200例老年人对健康促进的护理需求得分为2.35±

0.25,高于其他项目的护理需求评分(P

2.3影响本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本次调查的综合分析以及对本组老年人一般资料的了解,影响社区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对社区护理的认识、年龄、健康状况及生活状态等。

3.讨论

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4]。为了深入了解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社区护理需求,为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开展相关的调查活动是必要的。本研究中,通过采用相关调查工具对本组社区200例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本组老年人生活量表总得分为80.35±11.26,表明本社区200例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较低。同时,老年人对健康促进的护理需求得分为2.35±0.25,高于其他项目的护理需求评分,表明本社区200例老年人对健康促进的护理需求最高。

鉴于此,本社区对老年人的护理对策应从健康促进工作着手:首先,组织医学顾问专家团将向社区老年人宣传和普及健康生活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意识,推动改善健康生活环境。并在社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保健护理等咨询活动,介绍健康干预措施,指导老年人养成健康生活习惯[5]。其次,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针对老年人群的安宁护理、老年康复、家庭病床、临终关怀等特色服务项目,加强个体的自我照顾能力,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老年人保持尊严和身心舒适,提高生活质量。最后,动员老年人定期到医院体检或复查,了解病情,调整用药,避免疾病的发生及复发,达到早期预防、及时治疗的目的。从而在整体上促进老年人树立健康意识、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晓青. 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J]. 齐鲁护理杂志,2011,8(16):55-56

[2] 王晨力,李伟,李建花. 城市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需求与影响因素调查[J]. 社区医学杂志,2011,5(05):132-133

[3] 李杨春,李新辉. 国内外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现状[J]. 医学与哲学, 2009,7(03):37-39

老年人护理需求范文第8篇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护理需求;护理干预

我国老年群体数量日渐升高,老年人群作为社区群体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得到社区卫生保健相关的更多服务。关注和进一步研究老年群体生活质量改善,应该成为社区老年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为提高社区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了解社区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开展社区护理工作,笔者特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对380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区380名老年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24例,女性156例;年龄60-91岁,平均(69.1±7.2)岁,其中60-69岁者218名,70-79岁者124名,80-89岁者38名;职业:农民23名,工人103名,教师52名,医务人员15名,企业职工91名,公务员67名,无业者12名,其它17名;文化程度:小学114名,中学及高中192名,大专及以上74名;婚姻状况:丧偶68名,夫妻健在305名,独身7名。

1.3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对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①受试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②受试者的健康水平: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等11种老年常见疾病史;③制定社区护理的需求问卷,包括疾病预防、疾病护理、健康促进三个方面,共23个条目;④采用GQOLI-74生活质量的综合评定量表[1],内容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四个方面,共74个条目,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调查问卷由经培训的专业人员入户发放,使用统一指导用语向受试者讲解。调查表由受试者本人填写。本次共发放400份问卷调查表,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80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5.0%。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

2结果

2.1老年群体疾病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380名老年人中,患病者273名(71.8%)。其中患1种疾病165名,2种及以上108名。患病率最高的的前五名疾病是高血压(125名)、关节炎(76名)、心血管病(63名)、糖尿病(46名)、白内障(19名)。

2.2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影响因素

表1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影响因素

2.3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分

本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平均(61.72±9.84)分,躯体功能平均(60.11±11.86)分,心理功能平均(67.31±12.62)分,社会功能平均(63.34±10.76)分,物质功能平均(55.76±13.52)分。

2.4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和生活质量间相关性

表2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和生活质量间相关性(r)

注:*表示P

3结论

3.1护理工作利用情况与影响因素

本调查显示,社区老人的护理服务利用率较低。通过调查结果可知,380名社区老年人中273名患病,患病率高达71.8%。而患病率最高的前五位分别是高血压(125名)、关节炎(76名)、心血管病(63名)、糖尿病(46名)、白内障(19名)。此类疾病与老人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也说明老人对于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较高。社区老人生活质量平均(61.72±9.84)分,这与国内外相关资料[2-3]的研究结果相近。该现象也说明老人有较高社区护理需求,但目前我区护理服务的状况并不乐观,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区护理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服务站工作宣传不充分,老人对于社区护理工作的性质、特点、方法、意义等缺乏深入了解;而社区老人对社区护理不接受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费用问题,老人对于费用考虑与平时经济收入和消费习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同时也可反映出老人对于护理工作认识的缺乏[4]。

3.2增强护理服务工作

3.2.1全面了解社区老人护理需求,针对性开展健康宣教 实施健康宣教工作,进一步提高社区老人健康意识与自我保健的能力,提倡科学、文明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调查显示社区老人主要患病为高血压、关节炎、心血管病、糖尿病及白内障,因此,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开展健康宣教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干预对策[5]。

3.2.2增强对社区老人生活质量的检测,对生活质量较差的老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 特困老人与空巢老人属于社区老人中的困难群体,护理工作人员应增强对该类群体的护理。可将该类老年人资料进行分开保存,让护理人员心中有数,定期对老年人进行针对性护理。

3.2.3增强宣传力度,提高社区老人对于社区护理的知晓度 本调查说明社区老人对于护理工作的性质、特点并不了解,一定程度上着也会影响社区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6]。所以,社区服务站可通过媒体和老人就医等机会,介绍护理相关知识,消除社区老人的疑虑,得到老人对社区护理工作的支持、理解。同时,护理人员也应给予老人更多关怀、关心,通过良好服务态度赢取老人信任。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工作开展的同时应加强自身宣传力度,了解社区老年人的不同状况,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不断开发更适合社区老年人的护理方式,进一步提高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亚琴.长治市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区护理需求的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

[2]全鹏,雷松蕙,朱秀娥等.对高脂血症老年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J].护理学杂志,2007,22(5):64-65.

[3]孙科,黄元汛.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4,(7):117-117,248.

[4]Zahid Muhammad A,Ohaeri Jude U.Relationship of family caregiver burden with quality of care and psychopathology in a sample of Arab subjects with schizophrenia[J].BMC Psychiatry,2013,10(1).

老年人护理需求范文第9篇

【摘要】 目的 调查长治市老年人生存质量及其对社区护理服务需求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索适合本地区老年人的照顾模式。方法 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sf-36生存质量量表、自理能力量表和社区护理服务量表对长治市1328例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自理能力及社区护理服务需求及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依据张磊的老年人生存质量划分标准,长治市老年人生存质量处于“中(72.1~117分)”占98.5%。影响老年人群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自理能力、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和医疗支付形式;长治市老年人对健康宣教、定期体检的需求率高于对治疗性护理的需求率,而各级社区护理站实际提供的治疗性护理服务率却高于健康宣教及定期体检。结论 长治市老年人生存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而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需求与社区实际提供服务情况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将全面影响老年人未来的生存质量,故需专业人员积极探索,尽早采取综合措施来满足老年人不断提高的社区护理服务需求水平,从而维持老年人现有的生存质量水平。

【关键词】 老年人;生存质量;护理需求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and the demand for community care services of the elderly, then to analyze the factors.methods the quality of life,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demand and utilization for community care services of 1328 elderly in changzhi city, shanxi province was measured simultaneously by sf-36,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 and community care needs scale, then survey result was analyzed by t test,correlation analysis,stepwise regression.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on of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which was proposed by zhanglei,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scored between 72.1-117 reached 98.5%.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was impacted by the ability of caring oneself,marital status,the degree of culture,economic situation and so on. the demand rate for health guidance and periodic physical examin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rapeutic care. in contrast, the utilization of therapeutic ca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health guidance and periodic physical examination. 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is at a medium level. there was a wide gap between the demand of community care and the utilization of community care. the quail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will be impacted by this gap in future. community care model was needed to find out by the professionals' active exploration,in order to 1.meet the high level demand of the elderly for community care. ultimately,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in changzhi city was kept by comprehensive measures.

[key words] the elderly;quality of life;nursing needs

2000年我国与全球同步宣告进入老龄化社会。wWW.133229.COm目前我国已有老年人口1.53亿并以3%的年增长率增长。长治市居太行之巅,辖13个县市,2006年总人口312万,老年人34万,占总人口的10.6%,表明本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大城市相比,长治市受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限制,社区护理发展缓慢,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范围局限。为了解长治市老年人生存质量状况与其社区护理需求情况,笔者抽取城区、郊区及三个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入选2009年3—12月,长治市城区、郊区和11个县市(县市按经济条件好、中、差各抽取1个县)的老年人1328名,其中男性718名,女性610名,年龄60~92(68.39±6.94)岁。

1.2 老年人一般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健康状况、生活状态等。

1.3 调查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老年人自理能力量表adl(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及自行编制的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本次抽样调查采取分层、整群、多阶段抽样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大专及以上专业人员进行入户调查,由调查对象本人填写完成,实名记录,对书写障碍者由调查员向研究对象逐条询问记录。

1.3.1 生存质量量表sf-36问卷

sf-36问卷源自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中心,已被许多国家验证,信度、效度及实用性较好[1]。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pr)、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8个维度。老年人生存质量划分标准依据张磊[2]的研究结果而定:良(>117分)、中(72.1~117分)、差(≤72分)。

1.3.2 自理能力量表

adl adl量表由美国的lawton和brody制定于1969年,主要用于评定被试者的自理能力[3]。内容包括使用公共车辆、行走、做饭、做家务、吃药、吃饭、穿衣、梳头(刷牙等)、洗衣、洗澡、购物、定时上厕所、打电话和处理自己钱财,共14项。本量表采用4级评分,总分最低14分,最高56分,≤20为基本正常,>20分为日常生活能力轻度障碍(21~30分)、中度障碍(31~40分)和重度障碍(≥40分)[4]。

1.3.3 护理需求调查表

在全面查阅文献资料基础上,参考健康促进模式,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自行设计,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法。请有关专家审评调查表,并通过预调查对问卷进行反复修改和补充,其信度为0.82。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对老年人生存质量、自理能力、护理需求采用描述性统计性分析;对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对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与其生存质量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问卷发放情况

共发放问卷1340份,有效问卷1328份,有效率99.1 %。

2.2 老年人一般资料

2.2.1 人口学资料

1328名老年人中, 60~69岁的老人占63.41%,70~79岁的老人占28.46%,80岁以上的占8.13%;农民占总人数的50%;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老年人占调查对象总数的82.83%;68.52%收入低于1000元;无配偶老年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6.96%。

2.2.2 健康状况

被调查的老年人中患病870例(65.52%),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的老年人有838例(63.1%)。

2.3 老年人自理能力

本次调查中,基本正常占76.5%,轻度障碍占24.40%,中度障碍占3.47%,重度障碍占3.01%。

2.4 老年人生存质量

2.4.1 老年人生存质量等级划分

长治市老年人生存质量处于“差”占1.05%,“中”占98.5%,“良”占0.45%。本市老年人生存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2.4.2 老年人生存质量影响因素

将老年人生存质量各维度作为因变量,其一般情况作为自变量,经多元回归分析自理能力、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和医疗支付形式可以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果表明:长治市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自理能力、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和医疗支付形式。见表1。

2.5 社区护理状况

2.5.1 社区护理需求情况

长治市老年人对健康宣教、定期体检的需求率远远地高于对治疗性护理的需求率。在健康宣教这一维度中,疾病知识宣教需求率最高达25.38%,其次用药指导为16.64%,见表2。

2.5.2 社区护理站实际提供服务情况

长治市各级社区护理站实际提供的治疗性护理服务率远远的高于健康宣教及定期体检。在治疗性护理这一维度中,注射或(及)输液的提供率最高达33.28%,其次血压或(及)血糖监测为24.32%,定期体检的提供率最低仅为2.03%,见表3。

2.6 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区护理情况的相关分析

2.6.1 对老年人生存质量与社区护理需求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发现

老年人生存质量与社区护理需求情况呈负相关(p<0.05),结果表明:老年人生存质量得分越低,其社区护理需求越大,见表4。

2.6.2 对老年人生存质量与社区护理实际提供服务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发现

老年人生存质量与社区护理实际提供服务情况呈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老年人生存质量得分越低,其社区护理实际提供服务情况越差,见表5。表1 老年人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2 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项目需求分布表 例

表3 社区护理站实际提供服务情况 表4 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表5 老年人社区护理实际提供服务情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长治市老年人生存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自理能力、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和医疗支付形式。认为其原因为:(1)长治市地处山区,农村人口居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本次被调查者中农民占50%, 经济收入1000元以下者占68.52%,虽然农民的经济收入不高,消费水平偏低,但他们中大部分人有自己的耕地可以做到自给自足,所以本市老年人面临的经济压力较小。(2)长治市城镇人口大多参加了城镇医保。问卷调查时,国家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已经落实,这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就医费用。(3)长治市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本次调查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2.83%,他们受教育水平的低下导致其对疾病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足。(4)sf-36量表主要反映的是调查者主观的生存质量感受。虽然他们中有65.52%的人受各种慢性疾病困扰,有63.1%的人存在各种心理问题,但是这些身心的不适或病痛不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思想负担。(5)长治市老年人幸福感指数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幸福感指数较高,说明长治市老年人容易满足。

但是在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需求与实际提供服务的调查中,发现老年人对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项目与社区服务站实际提供项目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社区护理服务站很少开展老年人需求率较高的健康宣教与定期体检服务项目。随着长治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差距将会不断增加,为了缩小差距并不断提高本市老年人生存质量水平,建议:(1)居家照顾者支持对策:政府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建议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市场规范化、法制化。改进三级医疗保障制度,构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家庭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扩展卫生服务范围。(2)医院和医学院校提供技术扶持:由具有一定规模和条件的医院和医学院校负责培训基层和家庭卫生服务人员,并成立专门的社区服务组织,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开展家庭访视服务,将护理服务范畴延伸到院外,医院为出院老年人提供上门随访服务。护士进行家庭访视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对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干预,使老年人在享受到专业护理的同时,也因获得了相关的健康指导知识而产生安全感,从而有效地应对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红妹,李鲁,沈毅.中文版sf-36量表用于杭州市区居民生命质量的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35(6):428-430.

2 张磊,徐德忠,黄九仪,等.sf-36量表中文版的应用及分级截断点选择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1):69-73.

老年人护理需求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失能老人 护理需求 照护服务

在国际通行的标准中,失能老人是指一些特殊的由于疾病或衰老导致其不能够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起居进行自理的老年人群[1]。在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的抽样调查中,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经达到4 063万左右[2],且有研究预计,我国在2050年将会有4.8亿的老年人口,其中失能失智人口也将超过上亿人[3]。这使得为长期失能老人提供连续和全面的长期护理服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了解长期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并开展长期护理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我国长期失能老人护理需求进行综述,并提出一些建议。

1 长期失能老人对护理内容的需求1.1 医院长期失能老人对护理内容的需求

医院长期失能老人主要的护理内容需求中除了日常生活与医疗保健护理,还包括精神慰藉与社会参与[4]。孙凯丽等[5]研究表明,失能老人在住院期间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等精神慰藉,护士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长期失能老人的关心与沟通,设身处地的为长期失能老人着想。对于一些空巢失能老人,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支持也是护士应尽的责任。为此,医院一方面应注重对护士人文关怀修养的教育,实施奖励机制,建立一套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定期评估与抽查[6],鼓励支持更多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还应开展心理咨询、疏导小组和一些相关活动,更好地满足长期失能老人的精神需求。

1.2 养老机构长期失能老人对护理内容的需求

陈申等[7]研究发现,机构长期失能老人主要护理内容需求是远距离离床活动需求与精神需求,且目前大多数养老机构将自身定位为向长期失能老人提供日常生活护理的护理服务机构,对长期失能老人的精神需求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养老机构经常会有一个护理工作人员护理多个长期失能老人的现象[8],护理工作人员每天的超负荷工作量[9],加上沉重的精神压力使得其不能够完全满足长期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加之目前养老机构普遍缺乏专业、年轻的护理工作人员,现有的护理工作人员也是以中老年为主,大多缺乏专业的护理技能,为长期失能老人提供护理服务的能力严重不足[10]。有研究指出,未来高龄失能老人养老的首要选择将会是机构养老[11]。因此,要格外重视养老机构的管理,在合理分配工作量的同时还要对护理工作人员加大专业技能培训,为养老机构提供新的活力。

1.3 社区长期失能老人对护理内容的需求

研究显示,社区长期失能老人主要的照护需求依次是医疗保健护理服务、精神需求和日常生活护理,这可能与长期失能老人所患疾病和脆弱的心理有关[12]。李晔[13]研究表明,定期身体检查是长期失能老人需求中第一位需求,然后是紧急救护,接着是健康档案的建立和上门诊视。这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区对长期失能老人定期进行医疗保健服务有待加强,同时也应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满足长期失能老人多层次多样性的需求。此外不同失能程度的长期失能老人所对应的护理需求不同,要想更好地满足长期失能老人护理需求就要根据其不同的失能等级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14]。Rogero-García等[15]研究表明,失能程度越重,其生活自理能力越差,所对应的护理需求就越高;汪群龙等[16]的研究表明,随着长期失能老人失能程度的增加,对日常生活护理及精神慰藉需求增加;而不同性别、年龄的长期失能老人,其护理需求也不同[17]。因此,社区应针对不同性别、年龄的长期失能老人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

1.4 居家长期失能老人对护理内容的需求

有研究发现,居家长期失能老人主要护理内容需求是上下楼梯、坐车出行、娱乐、社会交往和平地行走[18],这可能与照护人员大多都是力量较弱的中老年女性有关。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家庭对失能老人的照护功能呈现下降的趋势[19]。尽管我国目前放开了“二胎政策”,但居家长期失能老人的护理仍难以满足现有的长期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20]。研究表明,长期失能老人常常会因为需求未能够得到满足而出现脱水、压疮、营养不良等一系列表现[21],使得失能老人住院率、急诊率和死亡率上升[22-23]。庄绪荣等[24]的研究数据显示,在我国,失能老人与家人在一起的生活概率达到87.49%,并且失能老人在洗澡、穿衣、如厕等日常生活上的护理需求大而满足感较低[25]。分析原因可能是失能老人最核心的护理者是自己的家人,护理者的能力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知识及技术,护理能力不高[26]。而长期在家的失能老人容易有生活空虚、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的感觉[27],甚至一些老人还会发生心理疾病,如焦虑、抑郁等[28]。但是目前很多照护人员往往只重视长期失能老人的生理需要,却忽略了其精神慰藉需要。所以社区需要加强对居家照护人员进行正规的培训,并多举行一些社交娱乐活动,使失能老人获得一定程度的精神慰藉。

2 长期失能老人对护理平台的需求2.1 筹资平台需求

发达国家在长期照护费用方面,根据其不同的筹资方式,可分为3种模式:一是以保险(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为主,其中以商业保险为主的代表国家是美国;二是以财政拨款为主,代表国家为澳大利亚;三是以保险与财政相结合,以日本为代表[4]。而我国从2012年起,山东、吉林、江苏的部分地市和上海等地人社部门主要筹资渠道为基本医保基金,将国际经验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做到了合理利用护理站、护理院、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等服务资源,并补偿了规定的医疗护理服务和生活护理费用,最终效果反映良好[29]。此外,15个试点城市中除上海、宁波、广州为医保基金单一来源外,其余12个城市都建立了两个以上筹资渠道,且15个试点城市中,全部规定了筹资方式是从医保基金划拨。这些城市中规定了个人缴费的有11个城市,规定了财政补助的有7个城市,还有一个城市规定了单位缴费[30]。但从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现状来看,我国仍面临着基金征缴难度比较大与资金积累困难的挑战。加之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使得长期护理保险用户增加,因此仍需拓展筹资平台来满足长期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

2.2 护理服务平台需求

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可以使用微信、APP等平台方式为护理工作人员与长期失能老人及其家属搭建桥梁,通过观看视频、名人在线指导、平台互动等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专业技能。并提供一定的平台为长期失能老人与家属反映问题,提供专业的医生和护理工作人员上门为长期失能老人做检查、护理等简单的医疗操作。建立良好护理服务平台,满足长期失能老人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延长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

3 小结综上所述,我国长期失能老人对护理需求包括护理内容的需求与护理平台的需求,且需求迫切,政府、医院、养老机构及社区应以失能老人主观需求为基本导向,结合网络智能,不断满足不同长期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根据研究结果现提出以下建议:①建立“医院、养老机构、社区和居家”全面一体的长期护理体系;②促进“医养护”多样性、多层次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形成;③养老机构管理者要合理分配资源,并增强长期失能老人精神慰藉;④加大专业护理人才培养,对行业标准进行统一合理规范;⑤构建“信息化、智能化”长期护理体系;⑥改善筹资平台,优化护理服务平台,促进更好、更贴心的护理。

参考文献

[1] 陈娜,王长青.失能老人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匹配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7):1758-1763.

[2] 薛君.农村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需求分析[N].中国人口报,2019-05-10(003).

[3] 赵红,任文静.我国老年人失能状况、护理方式选择与长期护理保险发展: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9,(12):48-51.

[4] 曹培叶,肖玲,肖明朝,等.护理院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的质性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7):893-897.

[5] 孙凯丽,艾亚婷,胡慧.住院失能老人人文关怀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15):1849-1851.

[6] 曾利婷,赵丽萍,汪健健.从内化机制的角度探讨临床护士人文素养的培育方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6):173-174.

[7] 陈申,崔焱,李现文,等.养老机构失能老人日常生活活动需求未满足状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7,32(11):70-73.

[8] 辛程,张会君,黄菲,等.养老院失能老人照顾者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4):1020-1022.

[9] 梅阳阳,庞书勤,李绵利,等.养老院失能老人日间直接照顾时间及内容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5,30(15):43-45.

[10] 民革山东省委.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N].联合日报,2019-05-24(002).

[11] 赵敏,郑云慧,蔡双霞,等.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照护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16,28(3):112-116.

[12] 宋平,刘晓颖,刘小溪,等.社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9,33(3):381-385.

[13] 李晔.失能老人生活质量调查及社区资源需求与利用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

[14] 胡晋禄,张利卷,陈志红,等.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技能培训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7,15(36):4498-4502.

[15] Rogero-García J,Rosenberg MW.Paid and unpaid support received by co-resident informal caregivers attending to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in Spain[J].Eur J Ageing,2011,8(2):95.

[16] 汪群龙,金卉.城市失能老人照护需求、偏好及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1):2805-2807.

[17] 徐萍.南昌市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与分级照护内容的探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5.

[18] 陈申,郑静,陈晨,等.居家失能老人未满足的日常生活活动需求与照顾者照顾能力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6):1482-1486.

[19] 赵怀娟.城市失能老人机构照护需要及需要满足研究--以南京市调查为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4):315-319.

[20] 刘纯燕.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26):103-104,121.

[21] Khatutsky G,Anderson WL,Wiener JM.Personal care satisfaction among aged and physically disabled medicaid beneficiaries[J].Health Care Financ Rev,2006,28(1):69-86.

[22] Hass Z,DePalma G,Craig BA,et al.Unmet need for help with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disabilities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admissions among older medicare recipients[J].Gerontologist,2017,57(2):206-210.

[23] He S,Craig BA,Xu H,et al.Unmet need for ADL assistance is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among older adults with mild disability[J].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2015,70(9):1128-1132.

[24] 庄绪荣,张丽萍.失能老人养老状况分析[J].人口学刊,2016,38(3):47-57.

[25] 孙金明.中国失能老人照料需求及照料满足感研究--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J].调研世界,2018,(5):25-31.

[26] 洪燕,蒋艳.失能老人居家照护的支持性策略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8,25(1):26-29.

[27] 张玉琼.构建失能老年人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以社会网络为视角[J].老龄科学研究,2015,3(6):48-57.

[28] Quail JM,Wolfson C,Lippman A.Unmet need for assistance to perform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women[J].Can J Aging,2011,30(4):591-602.

老年人护理需求范文第11篇

一、阜新市城市老年生活护理供需现状

在调查中发现,阜新市城市生活的老年人口数量较多,且受访者的教育程度集中在初高中及中专,收入来源多为退休金,遇到的疾病困扰多是视力、记忆力、听力下降,对老年生活护理服务的需求较大。

调查显示,老年人对上门服务的生活护理提供方式有较大意愿,对日常健康保健讲座 、陪同散步、帮助理发、帮助洗澡、建立家庭病床等服务项目感兴趣;在服务人员素质方面,受访老人对服务人员有医学护理专业背景和有工作经验的需求较大;在老年护理服务的价格方面,愿意为服务支付的价格很低。

阜新市能够提供生活护理服务的机构较少,服务项目不齐全,护理人员数量较少,在生活护理方面的人才稀缺。而家庭护理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在生活上自己照料自己,其次是选择子女或孙子女照料,选择政府、社区、集体照顾的比例最少。并且在调查中显示子女无法照料老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个人供给状况来看,大多数老年人接受私人公司提供的老年生活护理服务,且老年群体大部分对私人公司提供老年生活护理服务有信心。

二、影响老年生活护理需求的因素

(一)家庭结构小型化,子女负担过重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人们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病后照料的需求强烈。由于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子女与父母的分住,子女参与社会竞争的激烈, 老人希望完全从家人和晚辈那里得到生活照料的需求已经无法实现。[4]

(二)文化程度的不同

具体来看,相对于学历低的老人来说,学历高的老年人对老年生活护理需求大。老年人接受教育年限越长对自身的护理问题认识越清楚,因而其护理需求就越迫切。同时,就现代老年群体而言,一般情况下接受教育程度与经济收入成正相关关系,这也意味着这部分老年人有经济承受能力来接受老年护理服务。

(三)宣传力度薄弱

老年生活护理服务的宣传力度薄弱是影响老年生活护理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调查中发现,很多老年人不了解老年生活护理的运营模式,收费标准以及服务项目,且受传统的养老模式影响,对老年生活护理服务的概念模糊。

三、影响老年生活护理供给的因素

(一)对老年人照料成本过高

对于老年生活护理服务机构来说,要充分考虑照料成本,具备充足的资金才能使服务平台链条式运营。照料成本是研究老年生活照料问题中不可忽视的方面。照料成本是在照料老年人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和牺牲,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无形成本。同时研究发现,我国老年人的长期照料95%以上均由自己和家庭支付,其他途径占不到5%。[5]

(二)专业服务人员的稀缺

我国护理教育一直以培养普通临床护理人才为主,尚未设立专科护理制度,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几乎是一项空白。老年护理教育观念严重滞后,认为老年护理只不过是生活照顾,不需要专业技能。很多职业院校即使开设老年护理课程,由于师资、办学条件限制,教学效果远远不能满足老年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的需求。[6]

四、解决老年生活护理供需矛盾的对策

(一)合理规划老年护理服务

合理规划老年生活护理服务,减轻子女负担,努力构建政府、企业、个人和家庭良性互动的老龄服务新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搭建服务新平台。

(二)加大老年生活护理的宣传力度

老年生活护理服务的提供要通过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服务机构宣传等有效途径进行,利用一定的传媒吸引老年群体加入。力图使需求者了解老年生活护理,认识到老年生活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多渠道增加老年护理服务资金保障

完善政府财政支持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适当加大对养老服务产业的投入;在国家政策范围内,提高养老金水平,提高老人购买养老服务的能力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对民办养老机构及其建设项目加大信贷投入,并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提供优惠利率。[7]

(四)加快老年护理服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高校重视老年生活护理的重要性,开设相关课程,注重培训与实践,提高服务人员的能力与素质。老年服务机构、老年服务管理部门和有关老龄研究机构应尽早开展行业服务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此外, 要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养老经验, 大力开展有特色的、专业化的老年生活服务。

老年人护理需求范文第12篇

随着国家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口逐年递增,人口老龄化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我国200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3亿[1],占总人口数的10%,2005年贵州省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计算,贵州省老年人口比例达到了12.25%,安顺市于2006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最突出的问题是“老有所医”、“为老服务”。老年护理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健康老龄化社会[2]的建设。而中医护理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在预防、保健、养生、医疗、康复等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再加上中医护理技术简、便、验、廉,能满足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及社会特点,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老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探索和建立适合边远地区的社区医疗及护理模式, 该研究2010年2月—2012年2月对贵州省安顺市老年人生活状况及老年及中医护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1 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进行社区问卷调查、个人问卷调查及在相关部门配合下进行的全面调查。调查走访了上百个家庭。社区调查采用自制的《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表》及《乡镇老年人情况调查表》,内容主要涉及城乡老年人口数、老年人的年龄结构、经济状况、居住状况、劳动力状况、赡养情况等方面;个人问卷调查采用《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发出调查表共计600张,回收538张,调查内容真实、可靠。同时,在安顺市老龄委、民政局、统计局收集了相关资料。通过调查了解到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及老年人对养老护理的需求情况。

2 调查结果及资料收集 本文由收集整理

2.1 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1.05%,其中城市占23.37%,农村占76.63%;女性51.1%,男性48.9%;相对年轻男性占55.8%;城市大专以上的占7.3%、文盲16.4%;农村大专以上0.2%,文盲51.4%;空巢老人中城市3.91%,农村4.1%;在城市中愿意与子女同住37.2%、无所谓22%、不愿意40.8%,农村中分别为54.4%、24.5%、21%,愿意入住养老结构的占总数的20.3%。见表1。

2.2 老年人健康状况及老年护理的需求

健康状况:很好8.9%,较好59.7%,较差22.3%,很差9.1%,慢性病患病率79.1%;生活自理能力-完全自理82.4%,部分自理9.6%;完全不能自理8%;护理需求中-饮食起居照料58.1%,家庭保健及健康咨询41.8%,心理护理需求29.79%;护理服务方式-直接到家中服务5%,定期上门服务45.4%,随时提供呼叫服务49.6%。见表2。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从收集的资料分析

我国城乡均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且发展的速度很快。据预测,到2010年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12.1%;到2020年将进一步增至15.2%,呈加速增长之态势。但是,老年护理服务体系还未真正建立健全。发达地区老年护理服务扩展较好,边远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较差,缺乏专门从事养老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及经过专业培训及持证的专业护理人员。

3.2 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增多

城乡老年人需要日常生活护理和照料的比例增大,家庭和社会对老人长期照料与护理的责任明显加重。调查发现,一方面,希望入住有偿服务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数比例并不高,另一方面,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众多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和社区养老护理的需求益加强烈,数量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社会服务需求也急剧增长。

3.3 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特点与需求

老年人脏器储备功能低下,适应力降低,免疫力减退,应激能力降低。中医认为老年人正气渐衰,五脏功能日益低下,病机复杂,虚实夹杂。除了需要老年护理人员提供的专业服务外,诸多老年病更适合于中医中药的调理与保养,从饮食护理、情志护理、运动护理、中医技术等方面进行日常的护理和身心保养,如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用手法、腹针、中药等方法相结合的中医综合疗法能达到良好的效果[3]。因此,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迫切需要培养老年护理及中医康复护理的专业人才。

3.4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医护理。《纲要》中透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制订并推广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预计到2015年培养中医护理骨干人才2万名,加强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边远贫困地区,老年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欠理想,缺乏专门大规模的老年人医疗卫生机构及专业人员。结合中医护理高效快速、简、便、验、廉、广覆盖等特点,以及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需求,开展养老护理、中医护理教育有着较大的空间,改革护理课程,加强学生老年护理及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势在必行。

4 启示

根据新的医疗卫生改革方案,要强化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做好社区老年人医疗护理工作非常重要。通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要做好欠开发、经济欠发达的边远贫困地区老年护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建立完善的老年卫生服务体系,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健康老龄化建设。开发老年卫生服务是促进健康老龄化建设的必要保障。政府需加大投入,并争取社会福利资金注入,创办适应边远地区老龄化社会发展的老年卫生服务体系。以满足老龄化社会发展及老年护理实践和卫生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探索和建立适合边远地区的社区医疗卫生护理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系统、规范的社区护理服务,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②加大护理人才培养力度,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护理课程,加强老年护理及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及培养。我国老年护理及中医护理教育的开展欠佳。为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在高职院校设置老年护理专业、中医护理专业,有计划地培养一批老年、中医的专科护理工作者,有利于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开拓与发展。普通护理专业应将老年护理及中医护理课程列为必修课,增加实践教学内容,鼓励学生毕业后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另外,对在校护生及在职护士进行“养老护理员”和“保健按摩师”等职业资格的培训和鉴定,加强老年护理及中医护理的继续教育,强化护士的老年护理意识,引导其主动提高老年护理的技能[4]。

老年人护理需求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老年;家庭护理;人口老年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卫生压力日益增加,家庭护理由于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国外老年家庭护理需求评估工具、老年家庭护理发展现状等,为广大护理同仁研究老年家庭护理提供借鉴。

1 家庭护理的定义

对于家庭护理的定义,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定义。国外对家庭护理的定义的阐述有以下几种观点:Wright等认为家庭护理是运用护理程序对整个家庭及其亚系统中处于不同健康水平的成员提供专业性护理服务,以促进家庭系统及其成员达到最佳健康水平。2006年,国际访视护理权威杂志《Home Healthcare Nurse))认为,家庭护理是"发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访视人员与客户或家庭之间的互动过程,其功能是改善客户健康状况,并协助其更好地掌握社区卫生资源,增强自理能力"。

2 国外家庭护理需求评估工具研究

在西方发达国家,家庭护理已成为国家卫生保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独立、完善的家庭护理服务系统。国外非常重视家庭护理评估系统的研究,研制出各种护理需求评估工具,以确保家庭护理服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2.1美国的家庭护理需求评估工具 美国用于家庭护理的评估工具没有统一标准,家庭护理机构多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工具进行家庭护理服务需求评估。目前,美国比较常用的评估工具主要有服务与资源评估问卷、家庭卫生保健分类系统、效果评估量表等。美国杜克大学研制的服务与资源评估问卷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综合评估工具,家庭护理机构根据问卷评估得出老年人健康功能状况制定护理计划。

2.2澳大利亚的家庭护理需求评估工具 澳大利亚老年人是家庭护理的主要顾客,家庭护理需求评估工具多适用于老年人群。需求评估工作由专门的老年护理评估小组组织实施。最常用的工具是老年护理服务申请与审批表[2]。

2.3英国的家庭护理需求评估工具 在英国申请家庭护理服务,首先需接受需求评估。据报道,社区卫生服务申请者70%来自出院患者,30%来自老人直接申请[3]。英国政府近年来探索出新的需求评估体系,slater,Mccormack[4]根据老年人护理评估工具和2001年国家卫生部制定的评估标准,创建了一套较为完整、覆盖面更广的护理需求评估工具。

3 国外老年家庭护理发展现状

3.1老年家庭护理的背景 至2050年,全世界约有91.6%的国家或地区将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这就是说,世界各国即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如社会保障、养老、医疗、老年护理等方面的问题与压力。而老年家庭护理,具有其优势,较好的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3.2国外老年家庭护理现状 美国老年家庭护理现状:据美国人口普查的数据[5]表明,目前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2%,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20%,这大大增加了对基础医疗服务的需求。约有75%的体弱或残障老人是在家中或在社区中被家人或其他非正式护理者照顾[7]。在美国为居家老人提供护理的人员种类较多,根据是否接受过专门训练可分为:非正规和正规护理人员。在美国,非正规护理人员提供的基本照料占全部服务数量的绝大部分[6],并且在其他类型的服务中,如医疗护理、感情支持、社会交往等方面也起着很大的支持作用。家庭护理服务付费方式美国医疗费用来源主要有3种,分别为公共第三方、私人第三方、老年人及其家庭,其中公共第三方是家庭护理费用的主要来源。

3.3澳大利亚老年家庭护理现状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澳大利亚需要护理的老龄人越来越多。澳大利亚《1997老年护理法》在家庭及社区养老护理制度中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其中澳大利亚老龄人口的住家护理就是其中之一,这项计划的设计和实施其目的是为了强化老年人社区护理,创造更好的社会认同性并且对整个澳大利亚社会的老年护理服务人员提供支持,此外也对护理人员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3.4英国老年家庭护理现状 家庭护理成为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的基本卫生保健政策。目前.正式的或非止式的老年人家庭护理服务需求呈上升趋势。家庭护理服务的类型和服务水平根据服务性质的小同可分为:①个人照护,如穿衣、洗漱、人厕、进食、备餐、辅助活动等;②家务援助.如打扫卫生、购物、铺床、洗烫等;③医疗服务.如换药、药物治疗等。根据家庭护理服务收费殛成本预算收费模式地方政府的杜会服务部门有义务尽快满足经评估符合标准的中请者的需求。申请者一旦获得护理服务,就将承担一定的照护费。申请者是否具有支付能力,在需求评估中已有明确记录,而政府所提供的服务与其支付能力相匹配。

4 小结

随着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加剧所带来的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但是,目前我国老年家庭护理相对滞后,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探索学习国外先进的护理理念,促进我国老年家庭护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友燕.王志红.国内外家庭护理需求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与启示[J].护理管理杂志2006,6(5):27.

[2]张晴晴.澳大利亚老年护理保障制度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

[3]Konina K.Sally B.David B,et al.Mapping care pathways for the elderly[J].Journal of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2005,19(1):57-72.

[4]Slater P,Mceormack B.Determining older people's needs for care by Registered Nurses:the Nursing Needs Assessment T001[J].Joum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5,52(6):601-608.

[5]陈京立,曾晓雯,李玉玲..美国护理领域面临的四大热点问题[J].中华护理杂志,2006,4 1(5):474.

老年人护理需求范文第14篇

1老龄化社会到来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0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11%,并正在以年均高于3%的速度增长,2051年将达到4.37亿最大值。此外,老龄人口的增长存在着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上海在1979年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

2养老工程因社会需求建立和壮大

随着城市家庭结构模式呈现的“421”倒金字塔形,即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赡养两对老人,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削弱,老年人的赡养逐渐由家庭转到养老机构。为满足养老的需要,民政部研究制定了老年服务的标准:如《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设置的基本标准》、《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服务标准》、《老年人护理分级标准》等。据2004年底民政部门的统计,我国已有38593家养老机构,其中:国办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3454家,集体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33736家,民办养老机构1403家。目前的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各种养老服务机构急需进一步增加[1]。2006年12月15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李本公做客强国论坛,以“老龄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为题与网友在线交流,此次访谈由强国论坛、中国政府新闻、民政部网站联合举办。交流中李本公说,根据全国较大规模调查的数据表明,我国在目前1.44亿老年人口中,大约有3250万有不同程度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养老需求,有5%明确提出要进养老机构,而且这种需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严重不足。按照我国老年人口5%入住养老机构,需要700多万张床位。目前各种养老机构中,拥有的养老床位仅是149万张,所以缺口非常大。现在我们已经有的养老服务机构,还存在着护理专业人员数量缺乏,护理人员总体素质偏低,难以满足广大老年人多种养老服务的需求,使得供求矛盾非常突出。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养老工程将伴随社会需求迅速建立起来,同时产生十万计的老年护理岗位群。根据预测,随着老年服务机构的增多,老年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将有较大的就业市场。

3老年护理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目前我国医院中护理人员配置就很缺乏[2,3],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和养老模式的变化,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迅速增加,老年服务人才的需求随之增加,从事老年事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其中包括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护士。目前的养老机构内,老年护理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士数量少,工作量大;二是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士没有经过专门的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其知识和技能满足不了老年护理的需要[4,5]。上海是我国目前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老年护理事业发展较早,对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具有先导意义。据统计,上海总人口180万左右,其中老年人口占20%左右,这些老年人分布在福利性养老机构、老年护理院、医院老年病房和家庭内,需要住院治疗的老年人达十几万人。我国目前养老机构主要二类,一类是民政系统开办的福利性养老机构,称为福利院。福利院对老人实行医、护、养全方位服务,按照老人生活能力和需求实行等级护理。根据有关调查,79.1%的老年人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慢性病[6],需要接受医疗护理。此类养老机构内均设有医务室,配备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但护士配备数量少,且没有接受老年护理的专门教育,按照护理人员床位比,显示出护理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另一类是卫生系统开办的为老年人服务的医疗机构,称为护理院,这是上系统近年开办的一种医疗功能很强的养老机构,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这类养老机构的数量和养老床位迅速的增长,且床位爆满,供不应求。医院内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士是由原有的护士转型而来,没有经过专门的老年护理教育,且护士数量少。护理工作极为繁忙。老年护士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4国内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尚属空白

目前我国从本科到中职各层次护理专业教育中还没有开设专门的老年护理专业,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尚属空白。虽然从90年代以来卫生部对护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做了调整,增加了《老年护理学》课程,但只是使学生粗浅地了解老年护理知识,不能使学生完整地掌握老年护理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老年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以及老年患者护理的复杂性呼唤越来越多的受过专业训练的护士。

老年人护理需求范文第15篇

摘要: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失能老人数量渐多,老年护理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由于家庭少子化趋势明显,妇女外出就业比例增加,护理费用高昂等原因使得老年护理需求更是得不到有效满足,由此而来的社会问题与矛盾不断。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应借鉴相关国际国内经验,充分利用政府的利好政策,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以满足需求、增添福利、促进和谐。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失能老人;护理保险;必要性;可行性

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是指以因各种原因导致部分或完全失能的老人为被保险人的一种新型社会保险制度,旨在对被保险人花费的长期护理费用进行分担以减轻被保险人的经济压力、更好地满足被保险人的护理需求,最终达到增进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这一保险制度在人口老龄化严重的西方国家得到了普遍确立,但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护理需求大幅增加,建立中国特色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

一、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一)人口老龄化严重,失能老人渐增步

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得知,我国总人口中有13.26%是大于等于60岁的老龄人口,比2000年增加了2.93个百分点;2010年末我国部分或完全失能老年人达到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1]庞大数量失能老人的存在使得我国老年护理需求激增,这不仅关系到个人家庭的和睦,而且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很有必要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使广大老年人过上有尊严有品质的晚年生活。

(二)生活质量的提高衍生了更多的护理需求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老年人在其年轻时期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理应享受到该有的老年保障待遇,现今老年人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本的吃饱穿暖,而有了更多更高级的需要,诸如娱乐生活、精神需求等,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可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需求的增加是必然的,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也是十分合理的,而老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很多需求无法由自己独立满足,这就需要国家为其提供护理保障,以满足相关合理需求。

(三)家庭保障功能减弱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和现代人婚姻家庭观念的转变等原因,当下我国家庭少子化、空巢化现象十分普遍,据相关统计,1982年我国家庭户规模为4.41人/户,而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这一数值降到了3.10人/户,即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子女,也就是说一对夫妇要赡养起码四名老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年人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特别是当老人失能需要长期护理时,家庭面临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日渐增大的家庭负担系数使得子女对父母的养老问题显得力不从心,[2]而且空巢家庭的普遍化更是对传统家庭保障功能造成了强烈冲击,子女因工作等原因常年不在老人身边,这一方面使得子女无法及时给予老人应有的呵护与照料,另一方面更是会让老人产生精神上的空虚与孤独,从而引发心理疾病,这进一步加大了护理需求。

(四)女性外出就业的比例增加

在传统社会,女性是家务的主要承担者,自然地,照料老人生活的重任也主要落在了女性身上,而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观念开始改变,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妇女能顶半边天”,渐多的女性开始拥有正式工作,能全心全力照顾老人的女性变少,据统计,我国2005年女性就业总人数为3.37亿人,占总就业人口的44.8%,2007年这一比例达到45%,这客观上使得老年长期护理的供给变少,老年护理供不应求的矛盾更为突出,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变得更为急迫。

(五)老年护理费用高昂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患病的几率也会增大,而对于护理的需求也自然会增加,这无疑会产生高昂的医疗护理费用,据统计,个人一生在60岁及以上阶段所用医药护理费占到了其一生医疗护理费的80%以上,而人生命的最后六个月所需的医疗护理费更是一生中最多的。[3]如果家中有老人失能需要护理势必会给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在个人及家庭无力承担高昂的老年护理费用时,由国家出面建立具有统筹互济功能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六)因老年护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增多

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一些社会问题往往由此而生。近年来,老年人自杀事件屡见不鲜,特别是70-80岁的高龄老年人的自杀现象尤甚,仅以南京市为例,近三成空巢老人有自杀倾向。[4]特别是在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老人村中留守的现象十分普遍,多数老人靠自己或配偶照顾,一旦身体出现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照料,子女常年在外更是加重了其心中的孤独感和恐慌感,进而失去生活的信心与动力而选择以自杀来逃避问题。

二、我国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一)有可供借鉴的国际国内经验

1、国际经验

当今世界整体步入了老龄化时代,不少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护理保险制度,大致可将这些国家的护理保险制度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强制实施的护理保险制度,另一种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个人自愿购买的商业护理保险制度。德国于1994年正式建立护理保险制度,按规定:在德国,所有参加医疗保险的人都必须参加护理保险,护理保险由医疗保险机构统一运作,德国护理保险又分为公共护理保险和私营护理保险,公民必须选择其中之一参加,参加公共护理保险的公民以税前工资的1.9%缴纳保费,由雇主和雇员各付一半。另外,德国还建立了完善的护理服务等级评估制度,以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偿付比例和方式。德国有专门机构负责评估护理需求者所需的护理服务等级,它根据所需护理时间和次数的不同,将护理服务分为三个等级,对不同的等级收取不同的护理费用,同时也给予不同的待遇给付,确保护理基金用在了最需要的地方,避免了基金的浪费,提高了制度的运行效率;私营护理保险的缴费率、待遇给付标准等根据市场原则确定,并和公共护理保险制度实行同一套护理服务评级标准,实现了整个护理保险制度的有机统一。德国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取得了两个显著成果:一是以制度保障了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护理人才,增进了社会整体福利;二是使需护理的老人摆脱了对社会救济的依赖,减轻了政府救济部门的财政压力。据统计,德国在1994年社会救济净支出为58亿欧元,而到了1997年这一数值骤降到了21.3亿欧元。[5]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也增加了社会就业岗位,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以在2000年正式启动护理保险制度的日本为例,该国仅在2000年就新增了近2万个护理就业岗位,由护理产业创造的财政收入达到了4.2亿日元,有力地拉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6]美国是典型的实行商业护理保险制度的国家,其护理保险不属于社会保险范畴,而是商业保险公司开发的一个满足老年护理市场需求的新险种,人们可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实力等因素自愿参保,由于美国市场经济发育良好,各商业保险公司形成了良性竞争,竞相推出新险种以满足市场需求,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被保人获得质优价廉的保险服务,而且这一制度灵活性大,能满足不同层次的老年护理需求;当然完全的商业模式也将一部分低收入老人排斥在了制度之外,这部分低收入老人将无法享受到护理服务,不利于增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2、国内经验

青岛市于2012年7月了《关于建立长期医疗护理制度的意见(试行)》,成为国内第一个建立护理保险制度的城市。<意见》指出:凡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导致部分或完全失能的青岛居民均可申请医疗护理,并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居家护理或定点机构护理,所花护理费在进行报销时不设起付线,对于选择居家护理的报销96%的费用,对于选择定点机构护理的报销90%。而在护理保险基金的筹集方面,青岛居民和用人单位均不需缴纳专门的护理保险费,护理保险基金主要从医疗保险的统筹基金中匀出,其中,城镇职工的护理保险基金按照其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总额的0.2%的两倍数额从医保统筹基金中划拨,而城乡居民的护理保险基金,则以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2%为标准进行划拨。同时还规定每年划拨2000万福彩金作为护理保险基金的补充。也就是说青岛市实质上是将护理保险作为医疗保险的一个子项目在运行,其护理保险基金是医疗保险基金的一个组成部分。[7]国际国内的相关实践均为我国护理保险制度的全面建立提供了有益经验与启示,增加了制度建立的可行性。

(二)党和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探索新型养老模式,鼓励发展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国务院也于2013年9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鼓励发展养老产业的决心。党和政府对养老问题的高度关注为我国建立护理保险制度提供了有利时机,在此种背景下建立护理保险制度是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的良好表现,使得建立制度的可行性得到了大大增强。

(三)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良好发展态势,社会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丰富,2010年我国更是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经济的繁荣为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奠定了较充沛的物质基础,现今的中国已有相当实力支撑起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即日渐强大的财力进一步增强了制度的可行性。

三、我国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几点设想

从上文分析可知,我国很有必要且有条件建立社会保险层次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这一制度的构建理应成为当下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一环。国家立法机构应加快出台护理保险法,将建立护理保险提升到法律高度,政府应秉持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强制性的以低水平、广覆盖、保基本为特征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切实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在制度的具体构建过程中注意如下几点:

(一)制定科学的老年人行为能力评估标准

并不是所有老年人均需要给予护理服务,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评估标准来确定被保人是否能享受护理待遇。目前通行于全球的老年人行为能力评估标准中包含了六个指标,分别是:吃饭、穿衣、如厕、上下床、室内走动、洗澡,这六项中有一到两项做不到的为“轻度失能”,有三到四项做不到的为“中度失能”,若六项全部完成不了,则此人为“重度失能”,这一评估标准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我国在制定评估标准时应在此国际标准基础上加以细分和深化,更加注重标准的实操性、客观性和动态调整性。首先,评估内容要全面,既要包括一般健康评估,也要针对老年常患病进行专项检查,尽量全面地反映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其次,评估标准要统一,全国应实行一套标准,不可各地各行其事、各有各法,以避免地域不公现象的产生;再次,在专业医疗机构的评估基础上可加入自我评估。人体生理机能复杂,有时候专业医疗机构未必能检测出老人身体的一些细微变化,而最了解自身身体状况的必然是个人本身,因此加入个人评估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最后还要对老年人身体状况进行跟踪调查,一些老人起初在接受护理时可能身体状况较差,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照料后,其健康状况可能得到了好转,这时应降低其护理等级甚至终止其护理待遇,而当老年人身体状态恶化时,则需及时将其护理保险待遇升级。

(二)可采取部分积累式的基金财务模式

按理说,护理保险基金应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筹集,但考虑到现阶段我国企业负担沉重而中央财政尚充裕的现实状况,本文建议由中央财政负责护理保险基金的大部分供给,加大国有资产的划拨力度,建立统筹基金,个人可适当缴费以增强参与性和积极性,个人缴费计入个人账户并可依法继承,企业则暂时不用缴纳专门的护理保险费。

(三)注重基金的投资运营

为避免护理保险基金因通货膨胀而缩水,政府应加强对基金的运营管理,秉持“保基本促增值”的投资理念,采取多元投资方式,将基金投入运营。首先为了减小投资风险,可规定基金投资于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比例不得低于50%,剩下的50%可委托专业投资机构进行运营,但要作出一些必要的限制性规定,例如投资于股票等高风险产品的比例不要高于35%;其次要加强金融市场建设与监管,为基金运营提供一个良好平台。

(四)保险待遇给付方式应以服务为主

护理保险制度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传统的现金给付不能最有效地满足需求,需要享受护理保险待遇的通常是一些失能老人,他们或行动不便或身患疾病,其最需要的是有专人照料他们的生活而不是现金资助,因此护理保险待遇给付应以服务为主,只有针对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偏远地区,服务难以抵达的才给予现金。

(五)大力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

制度的建立与运行需要大批专业人才作支撑,目前我国能给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服务的人员尚少,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很有必要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大中专院校可增加相关专业(如社会工作、老年康复治疗等专业)的招生规模并完善培养机制,国家则应适当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薪酬水平,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老年护理事业。

(六)提倡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老年护理一般分为在定点机构护理和居家护理两种形式,本文更加提倡居家护理,居家护理一方面可利用家庭资源达到降低护理费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让老年人生活在更加熟悉的环境中,避免了其因处于陌生之境而可能产生的精神紧张状况,更有益于老年人安度晚年。

参考文献:

[1]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EB/OL].

[2]韩振燕,梁誉.关于构建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研究—必要性、经验、效应、设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8-42.

[3]荆涛.对我国发展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探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295-298.

[4]马道军,段丽云.南京老人空巢率近40%近三成空巢老人有自杀倾向[N].南京日报,2013-09-11(3).

[5]丁纯,瞿黔超.德国护理保险体制综述:历史成因、运作特点以及改革方案[J].德国研究,2008,(3):42-47.

[6]王莹.日本的看护保险制度[J].社会,2003,(11):55-57.

[7]吴国玖.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42-14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