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老年人护理工作计划范文

老年人护理工作计划范文

老年人护理工作计划

老年人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我国台湾地区 长期照护 制度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台湾地区的社区居家养老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的“老人福利法”。该法明确规定了管理老年事务的政府机构及各机构职能分工,并提出为“身心受损”老人提供辅助其日常生活的居家服务、建立长期照护机构等内容,养老服务主要集中于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近年来,随着台湾地区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在地老化”诉求的加强,我国台湾地区的社区居家养老政策得到迅速完善,形成了较完善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一、我国台湾地区的长期照护政策

(一)我国台湾地区长期照护政策概述。

我国台湾地区自1980年实施“老人福利法”以来,其长期照护政策经历了从分散到整合的发展过程;相关政策包括:“社会福利政策纲领”(1994)、“老人福利法(修法)”(1997)、“老人长期照顾三年计划”(1998-2001)、“建构长期照护体系先导计划”(2001-2003)、“照顾服务福利及产业发展方案”(2002-2007)、“长期照顾十年计划——大温暖社会福利套案之旗舰计划”(2007起)等(伍小兰,曲嘉瑶,2010)。

由于我国台湾地区对老年事务的行政管理较分散,很多行政部门,如内政部、行政院卫生署、教育部及行政院劳工委员会等,皆有相关行政法规的权力,导致我国台湾地区照护资源分散、缺乏完整连续性照护的提供(陈惠姿等,2005)。“长期照顾十年计划”出台之前,我国台湾地区有关长期照护的法规分散于社政(老人福利法、身心障碍者保护法)、卫证(医疗法、全民健康保险法、护理人员法等)及退辅(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条例)三大行政体系中,未形成统一的政策法案。

“长期照顾十年计划——大温暖社会福利套案之旗舰计划”(以下简称“十年计划”)的出台弥补了这一政策体系的缺陷,其对长期照护政策的受益对象、服务项目、政府补助、管理制度、人力资源方案、财务制度、法令制度及行政机构权责划分、配合措施等内容进行了完整详细的规定,并在之前政策的基础上,对政府补助等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二)受益对象。

老人为“十年计划”的主要受益对象。在界定受益对象时,“十年计划”除以年龄(65岁)为分界线外,还将因“身心障碍、地区因素”(p50)导致的提早老化人群考虑在内。概括起来,我国台湾地区长照政策的受益者包括以下几类人群:(1)65岁以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ADLs)失能老人,(2)65岁以上仅IADL失能且独居的老人,(3)55至64岁ADL失能的山地原住民,(4)50-64岁ADL失能的身心障碍者。总之,享受我国台湾地区长期照护补贴的老人主要为ADL失能群体及IADL失能且独居人群;换言之,ADL指标是界定补贴对象的最主要标准。

基于老人的身体情况,依据ADLs和IADLs指标的规定,“十年计划”将失能老人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给予不同程度的服务或现金补助。

(三)服务项目。

“十年计划”规定政府对符合条件的失能老人提供长期照料服务,其规划的服务在居家、社区和机构式服务方面皆有涉及,但以社区和居家式服务为主要服务方式。

1、居家式服务。

(1)居家服务:包括家务、日常生活照顾服务和身体照顾服务。

(2)居家护理:包括一般伤口护理、注射、一般身体检查、提供护理指导、营养及基础复健运动指导、巡诊、医疗咨询等。

(3)居家复健:对老人的日常生活功能、社交功能进行评估和训练。

(4)辅具购买、租借服务及居家无障碍环境改善服务:为失能者提供日常生活(沐浴、排泄、饮食等)及机能训练辅具购买服务,提供轮椅、特殊卧床等不与身体直接接触的辅具租借服务,提供住宅改修服务以使失能者生活更为便利(如加装扶手、防滑、地板材料更换等)。

(5)老人营养餐饮服务:对行动困难的老人提供送餐到家的服务。

(6)紧急救援系统:建立紧急救援体系,当老人在家发生突发事件时,可通过设备发出信号以获得紧急救援服务。

2、社区式服务。

(1)日间照顾:服务对象日间自行或由家人接送至日间照顾机构,晚间返回家中的服务。其可提供家属喘息的机会。

(2)社区复健:在社区进行的,对老人日常生活功能、社交功能的评估与训练。

(3)老人营养餐饮服务:选定适当地点对行动自如的老人提供集中用餐服务,地点一般为社区内部或附近。

3、机构式服务。

2007年出台的《台湾长期照顾十年计划》进一步突出了居家与社区照护服务的重要性,同时弱化了机构服务。在该计划出台前,失能老人可享受的机构服务包括养护机构、长期照顾机构及护理之家三项服务;而“十年计划”中仅保留了长期照顾机构服务(提供生活照顾及护理服务)一项,可见政策对居家和社区服务的侧重。

4、其他服务。

(1)交通接送服务:为协助重度失能者就医和使用长期照护服务,我国台湾地区政府特提供交通(车费)补助,以保证低收入的重度失能者能够使用类似康复巴士等交通工具。

(2)喘息服务:使家庭照护者获得一定时间的休息机会,以减轻照护者压力为目的的服务。

(四)受益内容。

“十年计划”以老人的失能程度及收入水平为依据,对失能老人制定了不同等级的补贴标准。这些补贴皆以实物补贴(即补贴服务)为主,现金补贴为辅。不同的服务项目,补贴标准也不同,例如,有些服务仅提供给重度失能者,而有些服务仅依据受益对象的经济情况进行补贴等级的划分。

(五)资金来源。

我国台湾地区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费用由失能者和政府共同分担,分担比例由失能者的失能程度和经济状况决定。一般原则为:家庭总收入未达社会救助法规定最低生活费用1.5倍者,可获政府全额补助,也即自身不必负担服务费用;家庭总收入符合社会救助法规定最低生活费用1.5倍至2.5倍者,需负担10%的服务费用;一般户需负担40%的服务费用;超过政府补助时数的则由民众自行全额负担。

政府的长期照护补贴资金通常来源于税收或社会保险。我国台湾地区“十年计划”中建议于“过渡时期”选择税收作为长期照护补贴资金的主要财源,因其认为,我国台湾地区的长期照护体系尚处于发展初期,直接实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民众在缴纳保费的情况下可能会提高对服务的利用率,进而影响家庭照护意愿以及导致正式照护资源供给的不足;相比之下,使用税收制可视政府财政情况提供保障,避免资源的浪费及过高的财政负担。

近年来,我国台湾地区开始规划以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作为政府补贴的财源,由我国台湾地区卫生署研拟的《长期照护保险法》草案已于2011年3月31日经行政院报请立法院审议,尚未通过。

二、管理体系

我国台湾地区的老年照护与老年健康服务分属不同的行政体系,相关的行政部门包含了内政部、教育部、行政院卫生署及行政院劳工委员会等多方机构;由于各部门的目标人群不同、政策重点与执行理念也不一致,导致我国台湾地区的老年长期照护事业无法统筹发展,阻碍了照护服务体系的完整性与连续性(陈惠姿等,2005)。

为解决老年长期照护服务多头管理的问题,“十年计划”提出两点整合建议豍:

1、在中央层级设置跨部会的长期照顾推动小组,邀请各部会(如内政部、卫生署、劳委会、原民会、退辅会、经建会、财政部等)行政主管与学者专家共同参与,通过制定长期照护政策规划及协助地方政府发展长期照护资源等工作,实现统筹卫生署与内政部派发的补助经费,达到事权统一的效果。

2、在地方层级成立跨局室长期照护推动小组,将地方政府相关局室主管、当地民间相关代表和专家学者联合起来,通过营造有利于照护资源发展的环境、管理照护服务机构、监督服务计划实施、评估实施成效等工作,实现地方相关局室力量的整合。

三、启示与借鉴

我国台湾地区的长期照护政策经历了从分散到整合的发展过程;“长期照顾十年计划”作为一项完整规划,对长期照顾服务的各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

我国台湾地区长期照护政策的重要特点是:充分考虑了收入水平的影响。对收入水平这一因素的关注,表现在其对受益对象的界定及对补贴标准的划分上,——两者皆以收入水平(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重要判定因素。首先,“十年计划”对受益对象的界定不以年龄为唯一标准,而是充分考虑到生活环境(即地域也即收入水平)对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十年计划”的受益对象不仅包括65岁以上的失能老人,还涵盖了因生活水平较低而提早老化的人群(55-64岁山地原住民)及身心障碍者。其次,在划分补贴等级时,我国台湾地区未如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一般,为照顾社会公平而仅以失能程度作为补贴标准划分的依据,而是将个人收入水平作为决定政府补助额度(即费用分担比例)的重要指标。总体而言,我国台湾地区的长期照护政策充分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收入水平的差异,对发达和欠发达地区、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考评与补贴标准,保证了有限的政府资金提供给更需要的人,兼顾了效率与公平。

然而,我国台湾地区的长期照护政策尚处于较分散的管理体系下(虽然十年计划做出整合管理机构的建议,但建议的采纳与执行效果还有待研究);我国台湾地区行政管理体系的不统一,阻碍了完整的养老体系的构建,这是我国台湾地区未来发展养老服务事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我国大陆地区发展养老事业时需关注的重要命题。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海外人才专项资助课题“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框架研究”(编号:503375)

(作者:刘月,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学历:硕士, 专业:地区经济发展,研究方向:服务管理,养老政策;刘建兵,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运行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学历:博士,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服务创新,服务管理)

注释:

豍社会福利推动委员会、台湾内政部.我国长期照顾十年计划——大温暖社会福利套案之旗舰计划(核定本)[EB/OL].[2007]:340-341.

参考文献:

[1]陈惠姿、黄源协、李世代、胡名霞、蔡欣玲. (2005). 我国长期照顾资源开发规划研究: 內政部委托规划报告.

[2]陈叔红主编,《养老服务与产业发展》[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1:61-63.

[3]老人健康检查保健服务及追踪服务准则.台湾医师公会联合会网站:http://tma.tw/meeting/meeting_02_info.asp?meete_id=2399

[4]社会福利推动委员会、台湾内政部.我国长期照顾十年计划——大温暖社会福利套案之旗舰计划(核定本)[EB/OL].[2007].

[5]台湾老人福利法,内政部网站:moi.gov.tw/

[6]台湾老人福利与政策,内政部网站:moi.gov.tw/

老年人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提高的过程或人口平均年龄不断提高的过程。[1]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8亿人,占人口总量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亿人,占人口总量的8.87%。在我国从事老年服务的从业人员中,一线人员多数为外来务工的农村人。2004年沿海省份开始出现“用工荒”,吴海民[2]基于“刘易斯-费景汉模型”的边际生产率理论,证实在2005年前后中国已经进入了刘易斯第一拐点。

一方面是高速发展的老龄化,老龄人口不断增加,老龄需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是人口的老龄化导致的适龄劳动人口数量的下降,如果老年照护行业不改变薪酬低、社会保障不完善、社会地位低的状态,在劳动力总量不足与流动性缺工并存的背景下,老年照护“用工荒”将成为养老服务行业的常态。为建立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素质优良的养老照护者队伍,亟待加强对老年照护者的社会支持。

2.国外老年照护者社会支持现状

2.1美国

上世纪40年代美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美国以家居和社区为基础推行长期护理计划,向老年人提供看护、志愿服务等多种援助。并规定在被照顾对象死亡后,其家庭照顾者可以依据规定领取养老保险金。美国康州“长者家庭照顾计划”规定照料者每个月可以领取到882美元的补助[3]。美国社区老年服务大部分是由志愿者提供的。在美国,做义工时数达到1400小时的青少年,每年可领取4725美元的奖学金。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也会注重应聘者的社会志愿服务记录。

2.2日本

日本政府围绕高龄护理进行政策推进,建立了护理保险制度和黄金计划。为应对老年护理工作工资低的问题。2009年日本在各都道府县设置专项基金用于提高从事护理工作者的薪水。并规定从2009年10月份开始,对积极改善照护者工作待遇和努力提升照护者技能的经营者,给予为期两年半,每人每月15000日元的补助。日本的介护专业在培养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实习450学时以上,并且在传授技能的同时重视“以人为本”的信念的塑造,以达到学生和受护老人之间相互沟通、理解的目的。

3.国内老年照护者社会支持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照护与护理混淆,不利于照护者社会地位提升。护理主要用于医疗场所,照护主要用于生活场所。照护者不仅包括了护理,还需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娱乐需求等,照护者工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伺候人的活”。

第二,照护者的心理支持缺失。服务于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工作者们,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产生的心理问题,很少受到关注。根据曹建勋[4]的调查研究,我国老年照护者中多为高龄女性,这些人承受着沉重的身体和心理双重压力,繁重的照护工作,使其参加社会活动时间减少,长期如此,导致照护者出现焦虑、压抑和社会孤独感等情绪。

第三,当前的社会支持以技能支持为主,其他支持不显著。《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中对护理员的实习、技能提升支持做了明确规定,但对养老护理员的薪酬、福利待遇的提升并未做出明确指示。

4.借鉴国外经验优化我国老年照护者社会支持的对策

4.1建立长期护理计划,改善照护者工作环境

照护行业作为养老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政策具有较大的依赖性,政府应全方位地细化资金投入、补助等相关优惠政策,为照护工作者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建立长期护理计划,加大物质支持力度,改善工作环境,防止人才你流失。

4.2重视精神支持,提升照护者社会地位

在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总趋势下,养老服务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是一种高尚的职业。制定适用于养老服务人才的劳动人事制度,划分职称与工种,明确其专业身份与地位,可以提高养老服务人才的安全感、归属感和社会价值感。

4.3以制度支持促进社区养老志愿者队伍建设

目前在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制定《志愿服务条例》,规定志愿者在就业时可获得优先录用、录取。加大对养老服务志愿者就业的扶持力度,可以吸引更多的青年、高学历者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活动,可以清晰认识到养老服务不仅是伺候人的工作,而是与老年人心理、精神和情感慰藉相关的一项综合性社会工作,纠正学生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错误认识,有利于避免更多的专业人才的流失。

参考文献:

[1]邬沧萍、姜向群.老年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8)

[2]吴海民.我国刘易斯拐点的新检验——基于1990-2010年农业和工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的考察[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03)

[3]徐正平.美国州及地方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启示借鉴[J].发展研究,2011(11)

[4]曹建勋. 高龄老人居家照护者社会支持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D].杭州师范大学,2012(5)

作者简介:

马三津(1954—),男,天津市人,天津商业大学副校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老年人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HJ1mm〗临床带教是护理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教质量的好坏将影响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发展。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神经内科由于其专业性强,临床带教较为困难。我科在参考其他兄弟单位的临床带教方法的基础上,将临床护理路径(CNP)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神经内科低年资护理人员的临床带教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轮转的神经内科护理人员通过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进修时间为12周。均选择资深护理人员进行带教。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具体方法:低年资护理人员入科,由带教老师介绍病区环境、物品放置、规章制度、注意事项、各班职责、工作流程、进修任务、教学内容。实验组采用CNP教学方法。按照神经内科的疾病分别制定护理路径,结合进修计划制定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具体如下:第1周,进修入科介绍熟悉科室环境,评估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情况,制定具体教学计划,低年资护理人员观摩、强化正确的技术操作规范,不要示范错误动作。进行医疗法制教育,学习有关法律条文。第2周,向低年资护理人员讲解神经内科基础知识如病理、生理、解剖,进一步讲解神经内科常见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重点教授带教人员在工作学习中的经验教训、心得体会,通过灵活的教学,使低年资护理人员尽快掌握学习要点。

参与简单的治疗工作及辅工作;参加交班,熟悉科室工作人员。第3周,低年资护理人员了解整体化护理方法及健康教育,给予患者个性化护理,按部就班进行工作。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基础护理及专科操作,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完成较复杂的专科护理操作。不得在带教老师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进行操作。指导低年资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带教老师协助完成1-2例非手术患者 从入院介绍----入院健康教育------恢复期健康教育-----出院指导,为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完成护理病历,进行护理效果评价。低年资护理人员熟悉工作后,带教老师协助完成1-2例手术患者的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护理,完成护理病历,进行护理效果评价。第4周以后,能独立完成护理病历。在老师的配合下,进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配合及护理。进修期届满进理论及操作考核,填写进修手册。

1.3结果的评定标准:理论操作评分标准: 优≥90分,合格≥75分,不合格

1.4结果的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理论、操作、综合素质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老年人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途径。护理临床实习效果关键在于临床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近年来,我院加强了对护理临床实习环节的管理,规范了护理临床教学,提高了老师的综合素质,保证了教学质量。

1 建立临床实习管理组织

1.1 建立健全的护理教学管理体制:我院建立了三级护理教学管理。一级管理组织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二级管理组织由医教科、护理部组成,主要职责是根据各学校实纲、实习任务制定总实习计划、实习质量检查标准,定期指导、检查督促;三级管理组织由各病区护士长、教学秘书组成,负责本科室学生实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1.2 实习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训:带教老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实现培养目标、落实教学计划的关键。因此我们规定了带教老师的条件:护师职称以上,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带教能力的护理人员。要求她们熟练掌握实纲,学习现代护理学、教育学相关的理论,能用现代护理观指导临床教学。

2 实习计划的制定

2.1 实习计划是教学活动的向导和行为指南,是教学目标和效果评价的依据。因此我们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如下实习计划:中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观、人际交流技巧、护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专科理论基础知识为主;大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病人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计划为主。

2.2 病区护士长拟定科内实习计划:结合本科实际,设立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并将计划上交护理部,制定计划时需注意明确:实习目的和目标以及完成目标所用的技术;对学生实习、科室带教情况进行评价。

3 实习质量的管理

3.1 要求各科室严格按照医教科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带教管理。每个实习科室在学生实习结束前必须进行专科理论及护理技术操作考试,大专学生书写整体护理病历1份。

3.2 带教老师指导及督促检查要求有记录,护理教学组定期进行检查。

3.3 护理教学组定期对实习生进行现场抽查,检查内容包括:(1)实习生对分管病人生理、心理、社会情况评估了解程度;(2)基础护理操作技术考核;(3)询问病人及家属对学生的服务态度是否满意、能否满足病人基本生活所需、能否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的的沟通和交流,对实施健康教育计划等情况进行反馈;(4)询问学生,对老师带教情况、带教方法进行反馈。目的是提高实习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她们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

3.4 护理教学组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了解各实习科室教学计划实施情况、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经常与各学校实谈心,收集她们对带教老师的工作态度、能力和教学计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立即采纳,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对策。

3.5 实结及教学质量评比:(1)学生实习结束后的总结,包括各科室对学生的实结,护理教学组针对学生实习情况、存在问题、改进措施进行总结;(2)教学质量评比主要在后期阶段进行,发放实习生满意度调查表,反馈教学信息,评选“优秀教学组”和“优秀带教老师”。

4 讨论

4.1 促进了带教老师护理服务观念及教育理念的转变,用现代护理观指导学生,保证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和带教水平,在实施实习计划过程中要求带教老师必须掌握教学大纲、实习计划;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保证了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技巧的训练,在实习过程中培养了整体护理观念、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护理程序工作方法以及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良好的实习环境是促进学生圆满地完成临床实习任务的重要因素。带教老师为情绪不满意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为她们付出更多的努力,使她们能顺利完成临床实习任务,成为合格的护士。通过加强护理临床实习重要环节的管理,使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学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较前增加,同时也增强了带教老师的教学意识和对自身素质提高的迫切要求,参加学历学习以及专业知识培训的带教老师逐年增加,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知识层次结构。

4.2 存在的问题:实习科室的选择、实习计划的制定与当前各医院护理基础条件之间的矛盾。把学生当成劳动力使用,尤其是中专学生,她们感到心理不平衡,易产生自卑感,按功能制加量化指标完成教学任务,影响了教学质量及教学目标的实现。目前临床护理人员普遍缺编,致使带教老师在工作中承担了多种“角色”,因而使临床教学质量的管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临床实习医院的各级管理人员、带教老师护理服务观念、教育理念的转变仍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老年人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心梗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9月于我院心内科治疗的26例老年心梗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对比后发现,对照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为46.15%;研究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为92.31%,两组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老年;心梗;应用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一种护理模式图式,是根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某类特殊患者制定的,其主要特点为有准确的时间要求,有严格的工作顺序[1]。临床护理路径以教育、活动、饮食指导、护理、治疗、用药、检查、诊断及出院计划等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制定的有预见性有计划的一个日程计划表[2]。近年来,临床护理路径被国内外广泛应用到各类各级健康服务机构[3,4]。2010年4月-2011年9月于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26例老年心梗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4月-2011年9月于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26例老年心梗患者,其中7例女性,19例男性,年龄范围为62-89岁,平均年龄为(71.3±3.7)岁。入院时均无心衰、休克、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将26例患者平均随机平均分为2组,即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送入CCU病房,采用溶栓、肌肉注射杜冷丁、吸氧、卧床、心电监护等基础护理。 研究组:13例患者采用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路径表,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制定临床路径表。其内容包括入院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活动、饮食指导、护理、治疗、用药、检查、出院计划等。 对照组:13例患者在进行溶栓、肌肉注射杜冷丁、吸氧、卧床、心电监护等基础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常规医嘱进行护理。 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进行X2检验和t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对比后发现,对照组13例患者中有4例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2例对护理工作较为满意,7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感到不满意,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为46.15%;研究组13例患者中有10例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2例对护理工作较为满意,1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感到不满意,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为92.31%,两组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对照组13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胸痛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3.85%;研究组13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临床路径经过国内外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对于提高病人满意度、加强医护合作、规范诊疗护理手段、限制医疗费用增长、缩短病人平均住院日等方面均能起到积极的作。

临床路径的基本功效就是通过主动关心病人,护士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有疑问及时处理、解答,入院时告知病人大概费用,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减少工作的失误,更有效的利用卫生资源,降低服务或住院的天数,减少无效服务项目等,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临床路径护理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2.31%,而传统护理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46.15%,有统计学差异。因此,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能减少医患矛盾。

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士能预见性、有计划的进行护理工作,主动参加护理过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计划的诊疗过程,使卫生资源利用有效,减少无效服务项目,减少住院天数[5]。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的患者,而住院天数也明显少于传统护理的患者。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类似[2]。

综上所述,对老年心梗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 杨桂涛.临床护理路径[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3.

[2] 郭润珍,云雅丽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心梗病人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5):619-621.

[3] 吴袁剑云,英立平临床路径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

[4] 潘克勤,尤桂凤.临床路径的应用现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2-4.

老年人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什邡市人民医院,四川什邡 618400

[摘要] 目的 探讨实习护士主动参与护理带教工作对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法 将2012年3月—2013年10月该科120名实习护士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实习生主动参与的带教模式。对比两者实习结束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实习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主动参与的实习护士能更好地掌握各种知识,能运用课本知识与临床有机地结合,充分理解临床意义,较好地完成实习计划。

[

关键词 ] 实习护士;主动参与;护理带教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022-02

[作者简介] 王英蓉(1963-),女,四川彭州人,大专,主管护师,任职于什邡市人民医院,研究方向:骨科护理。

随着社会对医疗需求的发展,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的提高,护理临床带教工作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面临着挑战。护理临床实习过程是由护生到护士必经的过渡阶段,对护生的培养非常重要。传统的带教模式是由带教老师制定带教计划,实习护士被动接受,造成了实习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不高,对实习的目的性不强,实习的效果欠佳。针对这种情况,该科对护生的带教工作进行了改进,制定了实习护士主动参与的带教方式。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0月该科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首先带教老师与护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充分了解实习护士的实际情况和实习护士的需求,实习护士主动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并实施,充分调动了实习护士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最终取得了较好的带教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该科2012年3月—2013年10月实习生120名,年龄在17~22岁之间,有5名男生,涉及本科、大专、中专,其中大专占多数,来自6~8个不同的学校,学生差异性很大,有全日制学生,有自费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实习生主动参与模式。

1.2 带教方式

实验组采用带教老师详细了解实习护士的具体情况,根据实习护士的学历,在其他科室轮转后掌握护理技能操作的情况,对该科疾病的了解情况,共同商讨在该科实习期间按照学习大纲要求怎样达到实习目的,根据护生自身的需求,带教老师让实习护士主动参与共同制定实习计划,达到基本掌握本科室的专科知识和专科操作的目的,完成带教计划。对照组采用直接将实习护士分派给带教老师,由带教老师自行制定带教计划。

1.3 观察指标

①实习护士对科室的满意度;②科室对实习护士的满意度。

2 带教

该科改进的护生主动参与实习计划的制定的教学工作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2.1 建立合格的师资力量

为了保障带教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该科专门设立了一名带教老师负责实习生管理。这名总带教老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较强的沟通能力,主管护师以上的专业职称,乐于接受实习生管理工作。通过综合评定认定数名带教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科学历的护师或主管护师任带教老师。加强带教老师的法律意识,帮助实习护士明确自身的法律身份[1]。

2.2 提升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情感[2]。实习护士到科室后,由于面对陌生的人和事,会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要求带教老师充分尊重护生,主动关心、体贴护生,积极引导他们,使护生对带教老师产生好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护生有生活上或工作上的困难,带教老师主动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带教老师从情感上充分接纳护生,让护生有强烈的归属感。在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要不厌其烦地指导护生。

2.3实习生主动参与带教计划的制定

实习护士到临床科室后,由总带教老师根据护生对护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对带教要求等多方面情况进行了解,再根据实习护士的学校的教学计划,让实习护士主动参与实习计划的制定,让他们充分了解在本科实习将要完成的实习目标和实习内容,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总带教老师再根据实习生的个性特征选择合适的带教老师,由带教老师负责实习计划的实施完成,以责任制的方式完成带教工作[3]。带教工作结束后由总带教老师进行总结,评价,并进行满意度调查。

2.4 开展互动式教学,提高护生实践能力

带教老师根据带教实习生的具体情况让实习护士主动参与各项护理工作,在工作中带教老师给予指导。让实习护士参与病人的整体护理,让他们拟定护理计划,带教老师修改,带教老师负责协助计划的实施,然后一起进行评价,带教老师让实习护士主动提出问题,发现不足之处加以修改。带教老师有针对性的分配护生进行理论小讲课[4]。由总带教老师组织小讲课,实习生和带教老师都参加,总带教老师进行点评,指出实习生在讲课中的优缺点。带教老师要完成实习生对各种专科疾病的观察要点的讲解,医嘱的处理,各种护理文件的书写,让实习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习生在进行实习任务完成的同时,主动提出疑问,老师给予耐心的讲解。带教老师让实习护士参与病房的管理,开展病床分管责任制,给他们分派一定的床位,负责床单元整洁,带教老师示范对病房陪护人员的管理,积极主动地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开展健康教育,主动参与护理的每项工作。

2.5建立实习护士意见簿

科室推行实习生意见簿,将意见薄放在固定地方,实习护士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建议、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写在上面。这个过程不能流于形式,要求实习生每周必须在意见薄上留下自己的个人心得。总带教老师定期查看,发现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就组织带教老师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更好的带教意见建议。总带教老师根据实习生的心得体会,对实习效果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对好的带教方法进行推广。总带教老师根据每个实习生的情况督促带教老师完成带教计划。

2.6完成实习生考核

实习生在入科时,总带教老师根据实习生在上一个科室的具体情况进行考核,主要了解实习生对基础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估实习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考试试卷由实习生和带教老师共同评定,是为了调动实习生主管能动性,了解自己的不足在哪里,才能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去弥补。出科考试由护士长和总带教老师主持,考试内容包括本科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护生的职业修养,人文素质。既考核了实习生,同时也考核了带教老师。

3 结果

实习护士对科室满意度和科室对实习护士满意度见表1。

4 讨论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非常重要的时期,如何改革传统的带教模式,避免带教老师在带教工作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实习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精心选拔总带教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带教工作,选拔有丰富带教经验和临床知识的老师担任带教工作。让实习护士主动参与,实习护士的主动参与,就是让他们对实习有了主动性,不是一味的被动学习,实习护士的主动参与更能开发他们的潜能[5],参与实习计划的制定,充分了解了实习目的和实习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才能有的放矢的学习实习计划中涉及的内容。开展互动式教学,提高护生实践能力,在临床实践带教工作中,带教老师为实习生提高训练各项护理技能的机会,让护生积极提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耐心解释。建立实习生意见薄,根据实习生的心得体会,来评估带教工作进展情况,总带教老师才能督促带教老师的工作。严格完成实习生的考核工作,既考核学生,也考核老师,从而综合评定带教工作的完成情况[6],也让实习生通过考核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自己从临床实习中得到更多的收获。通过量表评估两组带教模式,其结果显示:实习护士满意度由18人上升到39人,科室满意度由14人上升到32人;实习护士不满意度由9人下降到5人,科室不满意度由12人下降到4人。综上所述,实习同学参与带教模式优于传统的带教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

参考文献]

[1] 汪素琴.临床实习护士带教存在问题和预防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5(11):62-63.

[2] 廖翠新.做好人文关怀护理 提高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J].中国医药指南,2012,32(10):374-375.

[3] 朱亚玲.人性化带教模式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90-91.

[4] 徐支南.个性化带教在临床实施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06,4(33)655-656.

[5] 樊宏孝,黄建军.主动性教学体系在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17(36):2765-2766.

老年人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上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护理需求增加,如何保证“老有所养”成为一个急迫的问题。与此同时。家庭结构的变迁、人口流动性的加大,传统的家庭照顾模式又面临挑战。医疗护理与生活护理的边界不清,带来过度住院问题,造成医疗保险基金的严重压力。建立老年护理制度,成为探索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一种途径。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进步,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生育率大幅下降,导致中国从1999年末就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社会的护理需求日益紧迫。

1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家庭养老难以为继,而设施养老不仅不符合中国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且严重不足。至2006年末,上海共有养老机构560家,床位6.98万张。设施养老供求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只能以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方式应对未来更为严重的老龄化趋势。即使在发达国家,也以居家养老为主,90%以上的老人仍然生活在家庭之中,美国95%的老人过着家庭生活,英国只有占2%的老人住在养老院里,因此,我国探寻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模式就成为一种必然。发达国家在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同时,也建立相应的服务机构,提供老年人所需各种服务,进行社区照顾,这种家庭与社区结合的模式可以作为我国养老模式的借鉴。

目前我国社会化的居家养老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老年护理服务提供不足;二是护理费用负担沉重。据老龄办13前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显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满足率却只有15.9%,其中家政服务满足率为22.61%,护理服务则仅为8.3%。居家护理不足,导致老年人及家人常以医院护理代替居家护理,符合出院指征但是拒绝出院的情况经常发生,理由就是出院后无人照料。仅以上海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为例,其所负担的上海城镇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的医疗费用比为1:3.5,医改实施前为1:2。对2001年_2o07年医保支付范围内医疗费用分析可知,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的门诊次均费用无显著差别,而住院次均费用有显著差别。老年人医疗费用高,既是生命周期规律的必然,也有可能是由于缺少其他护理途径而过度住院,造成医保基金的浪费。由于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往往并无明确的边界,导致监管困难,而过度监管又会造成社会矛盾,因此,为控制过度住院的费用必须另辟蹊径。

在老年护理保险推出以前,各国无论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均不负担护理费用,参保人为转移护理费用而过度住院,出现制度缺陷下的投机行为。投保疾病保险或养老保险之类保险的老年人将医院当作护理场所,大量老年人长期的住院费用加剧了各国医疗保险支出。为规避道德风险,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经营者也希望建立专门的老年护理保险。对此,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纷纷建立老年护理保险,通过护理保险将解决老年人的生活护理问题,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节约医疗保险基金。

相同的背景和需求,启示我国建立老年护理保险既有必要也很可行。护理保险是指借助国家或社会力量,对需要照顾的老年人提供相应的生活护理服务。与养老退休金从经济上保障老年人的生活不同,护理保险是集治疗、护理、生活于一体的一种保障方式,通过对老年人的身心护理,使其度过愉快的晚年。通过建立护理保险制度,把护理问题纳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解决有护理需求的人员,特别是老年人的护理问题。由于国情和传统不同,各国实施的方法也各具特点,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1)单独作为法定的护理保险制度,这以德国、以色列等国为代表;(2)作为医疗保险制度的一部分,这以荷兰等国为代表;(3)实施基本以实物给付的护理服务制度,这以丹麦等国为代表;(4)实行以公费负担的护理津贴制度,这以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为代表。以上(1)、(2)都具法定地位;(3)是以法律作后盾(生活支援法等),税收作财源(居民税);(4)是以严格的给付条件为基础,属于老人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德国和日本。

美国以商业性的老年护理保险为主,一般采用现金直接给付护理费用。目前美国老年护理保险与医疗保险一样,有向“管理式看护”方向发展的趋势,许多保险公司介入护理服务市场,将保险服务与护理服务结合起来使得实物护理服务的给付增加。德国建立了单独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实行护理保险跟随医疗保险的原则,所有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人员都必须参加护理保险。护理保险提供在宅和住院两类护理,并承担一些相关的其它费用。日本实施强制性的护理保险,65岁以上人员保险费从养老金中直接扣除,4O~64岁人员在缴纳医疗保险费时缴纳护理保险费。护理保险采取实物给付为主,现金给付为辅,按照专门机构认定的等级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2上海建立老年护理保险试点的设想

上海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平均水平更为提前,且呈现出高龄化、发展迅速等特点。根据市统计局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58万人,占总人口的8.9%;15~64岁的人口为1408万人,占79.1%;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12万人,占11.9%。据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检测统计信息的数据,至2006年末,全市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老年抚养系数为28.1%。虽然尚处于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但对未来的挑战不容忽视。

为解决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上海打造“9073”服务格局,即90%家庭养老、7%居家养老、3%机构养老。2008年起居家养老的对象从主要面对6O岁以上、生活自理困难并有低保的老人,放宽到8O周岁以上、独居或纯老家庭的本市城镇户籍、月养老金低于全市城镇企业月平均养老金的老人,经过评估给与养老服务补贴和养老服务专项护理补贴。但相比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退休参保人员,符合目前居家养老申请的老人只占相当小比例,且有相当大部分人群并不重叠。因此,为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退休职工普遍存在的居家养老问题,有必要进行老年护理保险试点,探索符合上海情况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

2.1制度设计原则

上海从2001年起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形成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大制度,实现了对户籍人口的制度全覆盖。医疗保险基本覆盖户籍人口,可以实行护理保险跟随医疗保险制度,使护理保险成为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后的第六大险种。护理保险可以先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开始试行,首先覆盖6O岁以上人员,同时服务有特殊需要的60岁以下。护理保险试点成熟后,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人群扩展,逐步将全部医疗保险参保人群纳入护理保险中。

2.2主管部门

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涉及到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在试行时可以由医疗保险机构主管,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为原始参保数据。条件成熟后由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参保人员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构成。

2.3资金筹集模式

参加护理保险暂不增加目前医疗保险缴费比例,而从个人医疗保险帐户资金中划拨,并从目前结余的工伤保险中划拨一定比例资金,以增加基金利用率。目前上海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结构不合理.个人帐户沉淀,严重削弱了基金统筹能力。个人账户由两部分组成,个人按工资水平2%缴纳部分和单位缴费部分。为了改变个人账户资金沉淀的结构,可以从个人账户资金中划拨一部分,如1.5%作为护理保险基金,则有17.5亿。以2007年末城镇职工参保人员为基数,按照12%的退休人员需要护理、月平均护理费用800元、护理保险平均支付比例50%计算,护理保险基金年支出需17.6亿。从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划拨的资金基本与护理保险的支出资金相等,而工伤保险中划拨的资金可以作为风险保障资金。

2.4服务范围

初步考虑护理保险提供的服务范围包括为设施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的医疗护理、生活护理服务项目。为了鼓励居家养老,应把家庭护理,设施养老中的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全部纳入护理保险中。倡导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模式,以社区为依托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保险服务。

2.5保险支付

护理保险的支付可以采用目前医疗保险的支付形式,确立由医院、养老院、护理机构、社区等组成的定点机构,由护理保险按照一定比例支付向定点机构比例购买护理服务。其中生活护理可以借鉴目前社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形式,以社区为依托,由助老服务人员上门进行护理服务,护理保险通过社区向助老人员支付费用。同时为鼓励家庭成员照顾,向家庭成员和义工购买护理服务。为防止道德风险,鼓励义工服务,向家庭成员和义工购买的服务不直接支付现金,而是以“时间储蓄”的形式,为将来个人及直系亲属接受护理时抵冲护理时间。

2.1制度设计原则

上海从2001年起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形成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大制度,实现了对户籍人口的制度全覆盖。医疗保险基本覆盖户籍人口,可以实行护理保险跟随医疗保险制度,使护理保险成为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后的第六大险种。护理保险可以先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开始试行,首先覆盖6O岁以上人员,同时服务有特殊需要的60岁以下。护理保险试点成熟后,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人群扩展,逐步将全部医疗保险参保人群纳入护理保险中。

2.2主管部门

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涉及到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在试行时可以由医疗保险机构主管,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为原始参保数据。条件成熟后由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参保人员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构成。

2.3资金筹集模式

参加护理保险暂不增加目前医疗保险缴费比例,而从个人医疗保险帐户资金中划拨,并从目前结余的工伤保险中划拨一定比例资金,以增加基金利用率。目前上海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结构不合理.个人帐户沉淀,严重削弱了基金统筹能力。个人账户由两部分组成,个人按工资水平2%缴纳部分和单位缴费部分。为了改变个人账户资金沉淀的结构,可以从个人账户资金中划拨一部分,如1.5%作为护理保险基金,则有17.5亿。以2007年末城镇职工参保人员为基数,按照12%的退休人员需要护理、月平均护理费用800元、护理保险平均支付比例50%计算,护理保险基金年支出需17.6亿。从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划拨的资金基本与护理保险的支出资金相等,而工伤保险中划拨的资金可以作为风险保障资金。

2.4服务范围

初步考虑护理保险提供的服务范围包括为设施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的医疗护理、生活护理服务项目。为了鼓励居家养老,应把家庭护理,设施养老中的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全部纳入护理保险中。倡导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模式,以社区为依托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保险服务。

2.5保险支付

护理保险的支付可以采用目前医疗保险的支付形式,确立由医院、养老院、护理机构、社区等组成的定点机构,由护理保险按照一定比例支付向定点机构比例购买护理服务。其中生活护理可以借鉴目前社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形式,以社区为依托,由助老服务人员上门进行护理服务,护理保险通过社区向助老人员支付费用。同时为鼓励家庭成员照顾,向家庭成员和义工购买护理服务。为防止道德风险,鼓励义工服务,向家庭成员和义工购买的服务不直接支付现金,而是以“时间储蓄”的形式,为将来个人及直系亲属接受护理时抵冲护理时间。

2.6给付条件

为了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需要按照对参保对象的评估情况设立不同等级的给付比例和时限。评估必须坚持公平、公开,可以由医疗保险机构牵头在医院设立专门评估部门,并有一定的社区工作者参加。每~年或两年重新进行一次评估,以使护理等级适应实际情况。可以参照日本模式,65岁申请护理的参保人必须在限定的情况种类中。65岁以上参保人申请护理时,经过专业机构评估护理等级。可以探讨将ADL作为确定护理级别主要依据的可行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等级评估标准。护理保险按评估等级支付相应护理费用,并确定一定的自负比例。

2.7相关措施

护理保险不仅涉及到保险费用给付,更重要的是护理水平的提高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这就需要增加护理人员包括专业和非专业、增加护理培训,以满足护理需求。护理保险所筹措的资金使用分为三部分:一是支付专业护理机构护理费用;二是支付以社区服务为代表的非专业护理机构服务费用;三是购买其他护理服务。通过资金使用的导向作用,增加社会对护理服务的投入。超级秘书网

卫生和民政部门需要联合制定护理事业发展计划表:首先理清上海目前专业设施护理总量、建立专业护理人员名册。兴办一批专业护理机构,为生活严重不能自理或有特殊需求的老人提供服务。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护理产业,开办民营护理机构,提升护理总量。其次增加专业护理人员,与卫生院校联合培养专业护理人员,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护理服务。第三,鼓励家庭护理,发展和培训非专业护理人员,推广“时间储蓄”概念,增加社会对护理事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发展NGO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提供多种护理渠道。第四,增加社区老年护理服务设施,5年之内,做到2.5公里半径内都设有一所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和助老服务社。

老年人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上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护理需求增加,如何保证“老有所养”成为一个急迫的问题。与此同时。家庭结构的变迁、人口流动性的加大,传统的家庭照顾模式又面临挑战。医疗护理与生活护理的边界不清,带来过度住院问题,造成医疗保险基金的严重压力。建立老年护理制度,成为探索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一种途径。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进步,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生育率大幅下降,导致中国从1999年末就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社会的护理需求日益紧迫。

1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家庭养老难以为继,而设施养老不仅不符合中国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且严重不足。至2006年末,上海共有养老机构560家,床位6.98万张。设施养老供求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只能以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方式应对未来更为严重的老龄化趋势。即使在发达国家,也以居家养老为主,90%以上的老人仍然生活在家庭之中,美国95%的老人过着家庭生活,英国只有占2%的老人住在养老院里,因此,我国探寻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模式就成为一种必然。发达国家在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同时,也建立相应的服务机构,提供老年人所需各种服务,进行社区照顾,这种家庭与社区结合的模式可以作为我国养老模式的借鉴。

目前我国社会化的居家养老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老年护理服务提供不足;二是护理费用负担沉重。据老龄办13前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显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满足率却只有15.9%,其中家政服务满足率为22.61%,护理服务则仅为8.3%。居家护理不足,导致老年人及家人常以医院护理代替居家护理,符合出院指征但是拒绝出院的情况经常发生,理由就是出院后无人照料。仅以上海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为例,其所负担的上海城镇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的医疗费用比为1:3.5,医改实施前为1:2。对2001年_2o07年医保支付范围内医疗费用分析可知,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的门诊次均费用无显著差别,而住院次均费用有显著差别。老年人医疗费用高,既是生命周期规律的必然,也有可能是由于缺少其他护理途径而过度住院,造成医保基金的浪费。由于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往往并无明确的边界,导致监管困难,而过度监管又会造成社会矛盾,因此,为控制过度住院的费用必须另辟蹊径。

在老年护理保险推出以前,各国无论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均不负担护理费用,参保人为转移护理费用而过度住院,出现制度缺陷下的投机行为。投保疾病保险或养老保险之类保险的老年人将医院当作护理场所,大量老年人长期的住院费用加剧了各国医疗保险支出。为规避道德风险,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经营者也希望建立专门的老年护理保险。对此,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纷纷建立老年护理保险,通过护理保险将解决老年人的生活护理问题,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节约医疗保险基金。

相同的背景和需求,启示我国建立老年护理保险既有必要也很可行。护理保险是指借助国家或社会力量,对需要照顾的老年人提供相应的生活护理服务。与养老退休金从经济上保障老年人的生活不同,护理保险是集治疗、护理、生活于一体的一种保障方式,通过对老年人的身心护理,使其度过愉快的晚年。通过建立护理保险制度,把护理问题纳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解决有护理需求的人员,特别是老年人的护理问题。由于国情和传统不同,各国实施的方法也各具特点,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1)单独作为法定的护理保险制度,这以德国、以色列等国为代表;(2)作为医疗保险制度的一部分,这以荷兰等国为代表;(3)实施基本以实物给付的护理服务制度,这以丹麦等国为代表;(4)实行以公费负担的护理津贴制度,这以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为代表。以上(1)、(2)都具法定地位;(3)是以法律作后盾(生活支援法等),税收作财源(居民税);(4)是以严格的给付条件为基础,属于老人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德国和日本。

美国以商业性的老年护理保险为主,一般采用现金直接给付护理费用。目前美国老年护理保险与医疗保险一样,有向“管理式看护”方向发展的趋势,许多保险公司介入护理服务市场,将保险服务与护理服务结合起来使得实物护理服务的给付增加。德国建立了单独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实行护理保险跟随医疗保险的原则,所有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人员都必须参加护理保险。护理保险提供在宅和住院两类护理,并承担一些相关的其它费用。日本实施强制性的护理保险,65岁以上人员保险费从养老金中直接扣除,4o~64岁人员在缴纳医疗保险费时缴纳护理保险费。护理保险采取实物给付为主,现金给付为辅,按照专门机构认定的等级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2上海建立老年护理保险试点的设想

上海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平均水平更为提前,且呈现出高龄化、发展迅速等特点。根据市统计局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58万人,占总人口的8.9%;15~64岁的人口为1408万人,占79.1%;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12万人,占11.9%。据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检测统计信息的数据,至2006年末,全市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老年抚养系数为28.1%。虽然尚处于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但对未来的挑战不容忽视。

为解决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上海打造“9073”服务格局,即90%家庭养老、7%居家养老、3%机构养老。2008年起居家养老的对象从主要面对6o岁以上、生活自理困难并有低保的老人,放宽到8o周岁以上、独居或纯老家庭的本市城镇户籍、月养老金低于全市城镇企业月平均养老金的老人,经过评估给与养老服务补贴和养老服务专项护理补贴。但相比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退休参保人员,符合目前居家养老申请的老人只占相当小比例,且有相当大部分人群并不重叠。因此,为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退休职工普遍存在的居家养老问题,有必要进行老年护理保险试点,探索符合上海情况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

2.1制度设计原则

上海从2001年起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形成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大制度,实现了对户籍人口的制度全覆盖。医疗保险基本覆盖户籍人口,可以实行护理保险跟随医疗保险制度,使护理保险成为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后的第六大险种。护理保险可以先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开始试行,首先覆盖6o岁以上人员,同时服务有特殊需要的60岁以下。护理保险试点成熟后,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人群扩展,逐步将全部医疗保险参保人群纳入护理保险中。

2.2主管部门

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涉及到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在试行时可以由医疗保险机构主管,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为原始参保数据。条件成熟后由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参保人员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构成。

2.3资金筹集模式

参加护理保险暂不增加目前医疗保险缴费比例,而从个人医疗保险帐户资金中划拨,并从目前结余的工伤保险中划拨一定比例资金,以增加基金利用率。目前上海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结构不合理.个人帐户沉淀,严重削弱了基金统筹能力。个人账户由两部分组成,个人按工资水平2%缴纳部分和单位缴费部分。为了改变个人账户资金沉淀的结构,可以从个人账户资金中划拨一部分,如1.5%作为护理保险基金,则有17.5亿。以2007年末城镇职工参保人员为基数,按照12%的退休人员需要护理、月平均护理费用800元、护理保险平均支付比例50%计算,护理保险基金年支出需17.6亿。从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划拨的资金基本与护理保险的支出资金相等,而工伤保险中划拨的资金可以作为风险保障资金。

2.4服务范围

初步考虑护理保险提供的服务范围包括为设施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的医疗护理、生活护理服务项目。为了鼓励居家养老,应把家庭护理,设施养老中的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全部纳入护理保险中。倡导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模式,以社区为依托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保险服务。

2.5保险支付

护理保险的支付可以采用目前医疗保险的支付形式,确立由医院、养老院、护理机构、社区等组成的定点机构,由护理保险按照一定比例支付向定点机构比例购买护理服务。其中生活护理可以借鉴目前社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形式,以社区为依托,由助老服务人员上门进行护理服务,护理保险通过社区向助老人员支付费用。同时为鼓励家庭成员照顾,向家庭成员和义工购买护理服务。为防止道德风险,鼓励义工服务,向家庭成员和义工购买的服务不直接支付现金,而是以“时间储蓄”的形式,为将来个人及直系亲属接受护理时抵冲护理时间。

2.1制度设计原则

上海从2001年起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形成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大制度,实现了对户籍人口的制度全覆盖。医疗保险基本覆盖户籍人口,可以实行护理保险跟随医疗保险制度,使护理保险成为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后的第六大险种。护理保险可以先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开始试行,首先覆盖6o岁以上人员,同时服务有特殊需要的60岁以下。护理保险试点成熟后,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人群扩展,逐步将全部医疗保险参保人群纳入护理保险中。

2.2主管部门

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涉及到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在试行时可以由医疗保险机构主管,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为原始参保数据。条件成熟后由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参保人员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构成。

2.3资金筹集模式

参加护理保险暂不增加目前医疗保险缴费比例,而从个人医疗保险帐户资金中划拨,并从目前结余的工伤保险中划拨一定比例资金,以增加基金利用率。目前上海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结构不合理.个人帐户沉淀,严重削弱了基金统筹能力。个人账户由两部分组成,个人按工资水平2%缴纳部分和单位缴费部分。为了改变个人账户资金沉淀的结构,可以从个人账户资金中划拨一部分,如1.5%作为护理保险基金,则有17.5亿。以2007年末城镇职工参保人员为基数,按照12%的退休人员需要护理、月平均护理费用800元、护理保险平均支付比例50%计算,护理保险基金年支出需17.6亿。从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划拨的资金基本与护理保险的支出资金相等,而工伤保险中划拨的资金可以作为风险保障资金。

2.4服务范围

初步考虑护理保险提供的服务范围包括为设施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的医疗护理、生活护理服务项目。为了鼓励居家养老,应把家庭护理,设施养老中的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全部纳入护理保险中。倡导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模式,以社区为依托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保险服务。

2.5保险支付

护理保险的支付可以采用目前医疗保险的支付形式,确立由医院、养老院、护理机构、社区等组成的定点机构,由护理保险按照一定比例支付向定点机构比例购买护理服务。其中生活护理可以借鉴目前社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形式,以社区为依托,由助老服务人员上门进行护理服务,护理保险通过社区向助老人员支付费用。同时为鼓励家庭成员照顾,向家庭成员和义工购买护理服务。为防止道德风险,鼓励义工服务,向家庭成员和义工购买的服务不直接支付现金,而是以“时间储蓄”的形式,为将来个人及直系亲属接受护理时抵冲护理时间。

2.6给付条件

为了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需要按照对参保对象的评估情况设立不同等级的给付比例和时限。评估必须坚持公平、公开,可以由医疗保险机构牵头在医院设立专门评估部门,并有一定的社区工作者参加。每~年或两年重新进行一次评估,以使护理等级适应实际情况。可以参照日本模式,65岁申请护理的参保人必须在限定的情况种类中。65岁以上参保人申请护理时,经过专业机构评估护理等级。可以探讨将adl作为确定护理级别主要依据的可行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等级评估标准。护理保险按评估等级支付相应护理费用,并确定一定的自负比例。

2.7相关措施

护理保险不仅涉及到保险费用给付,更重要的是护理水平的提高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这就需要增加护理人员包括专业和非专业、增加护理培训,以满足护理需求。护理保险所筹措的资金使用分为三部分:一是支付专业护理机构护理费用;二是支付以社区服务为代表的非专业护理机构服务费用;三是购买其他护理服务。通过资金使用的导向作用,增加社会对护理服务的投入。

卫生和民政部门需要联合制定护理事业发展计划表:首先理清上海目前专业设施护理总量、建立专业护理人员名册。兴办一批专业护理机构,为生活严重不能自理或有特殊需求的老人提供服务。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护理产业,开办民营护理机构,提升护理总量。其次增加专业护理人员,与卫生院校联合培养专业护理人员,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护理服务。第三,鼓励家庭护理,发展和培训非专业护理人员,推广“时间储蓄”概念,增加社会对护理事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发展ngo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提供多种护理渠道。第四,增加社区老年护理服务设施,5年之内,做到2.5公里半径内都设有一所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和助老服务社。

老年人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十二五”期间,上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各项规划可如期完成。在养老服务格局上,年底上海养老机构将达12.5万张,占老年人口的3.3%。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方面也将略超规划目标。在养老保障水平上,上海养老金水平逐年增加,居全国前列,同时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实现了合并。其中,原城镇职工养老金预计增幅达到80%,远超规划目标。

尽管本市老龄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下一个五年中仍应当对下列重要问题给予关注。

一、加深思考如何不断加大老龄工作力度。在思想认识上,迫切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全面践行积极老龄化理念,用先进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思考来引领和推进各项老龄工作;在工作合力上,老龄工作涉及条线多、部门多、规章制度多,在资源共享、政策衔接、工作合力等方面,要思考如何避免部门分割。在经费整合上,本市老龄事业经费主要由相关部门分别掌握、分散投入,同时也没有建立统一的统计口径,难以进行准确的评估考核和监督。

二、要认识到养老服务水平尚不能满足需求。一是机构养老床位实际完成情况与规划指标有差距。养老床位考核标准,对保障养老机构建设规划有序推进具有重要作用,床位“实际投入使用”才应当是考核标准。二是养老床位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中心城区养老机构普遍“一床难求”,郊区养老机构却有不少床位空置;有些区县人口密度大的地方反而机构数量少、规模小。三是社区养老、家庭养老服务的发展步伐相对缓慢。多年来,本市养老工作的重心偏重于机构养老,有关家庭和社区养老的政策措施少、投入也少。

三、医养结合仍要作为突出瓶颈问题来抓。一是老年护理床位供求矛盾突出。护理床位尽管在近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护理院及护理床位“住不进”、“出不来”始终是老大难问题。二是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困难。即表现为部分机构软硬件条件较为有限,难以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还表现为养老机构内设置的医疗机构较难吸引优秀医护人员。三是医养衔接机制有待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全科医生对送医到机构的积极性有待激发;有些医养机构合作仅限于配药等简单服务,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四是老年护理保障制度尚待建立。高龄老人医疗护理保障计划试点工作开展两年多,但试点少、受益面窄、老年人自负费用比例偏高等问题仍未破除。

老年人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护理 临床 带教 管理 体会

中国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345-02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护理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技能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护生转变为护士的必经阶段。从2006年7月―2010年7月,来院实习护士176人。通过实施合理的带教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带教体会浅谈如下:

1 建立临床实习管理组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1.1 我们建立了二级护理教学管理体系,一级是由分管护理的副院长及护理部正副主任组成,负责制定总的实习计划和质量控制标准,定期指导和督促检查;二级是由各科护士长、专职带教老师组成,负责本科室学生实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1.2 护士长的领导方式、性格特征、知识水平会对学生直接产生影响,是影响临床教学环境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要求各科护士长应具备大专以上的学历,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临床带教经验。

1.3 实习带教老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落实教学计划的关键。因此,我们严格审核带教老师资格,规定了任职的条件:①工作5年以上,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带教能力;②热爱护理教学,作风严谨,工作认真负责;③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表达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熟练掌握实纲、实习计划及考评标准,能适合各层次学生的带教;④带教老师均经过严格的师资培训学习,并定期经过总辅导及科室考评合格后准入[1]。

2 制定实习计划与量化指标,确保执行者有章可循,管理者监督有据,促使护士临床实习工作沿着有序、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2]

2.1临床护理带教老师都是兼职,她们多注重护生操作技能训练,而疏忽应用护理程序的督促[3]。我们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作为制定实习程序和量化指标的指导思想,并落实在临床教学各个细节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根据学历层次的不同,分别从护理理论、操作要求、护理程序、沟通技巧、健康教育的内容等进行量化。

2.2 护理部制定总的带教计划,每月组织学生业务学习,分批组织实习学生到护理示教室规范各项护理操作。各科带教老师根据护理部带教计划,协同护士长拟定科内实习计划,对每一批实习护士进行一次专业业务讲座及本科的理论及常用技术操作考试。

3 实习质量的管理

3.1 要求各科室严格按照护理部制定的实习学生带教管理规定,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带教管理。

3.2 科室按照带教程序,通过教学查房、专科疾病知识讲座、晨交班床旁提问等形式给实习学生进行指导并做好记录。护理部对查房、讲座记录以及讲稿每季度进行检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进行自查、互查,老师督查后,进行讲评。带教老师根据学生实习情况适时调整实习计划,并做好记录。

3.3 护理部对学生实习进行现场抽查,在检查中注重对学生采用启发式提问、具体指导的方法,并及时做好检查情况反馈。目的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比如病人对学生的服务态度是否满意、能否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等。发放患者满意调查表,反馈患者及家属对学生的满意度。通过询问学生,对带教情况提出意见,及时改进。

3.4护理部定期召开带教老师及学生会议,及时了解各实习科室教学计划实施情况、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收集学生对老师带教态度、能力和教学计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立即采纳,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对策。同时请学生写出最好的带教老师、最差的带教老师,通过票数评选出优秀带教老师。

3.5 实习学生每实习完一个科室,护士长和带教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实习情况做好总结,实事求是填写实习鉴定报告。

4 体会

4.1 促进了带教老师护理服务观念及教育理念的转变。带教老师用现代护理观指导学生,保证了护理质量,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4.2 提高了带教老师综合素质和带教水平。在实施实习计划过程中要求带教老师必须掌握教学大纲、实习计划以及量化指标的考评标准,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及专科理论知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保证了教学效果。

4.3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人际交流技巧的训练。在实习过程中培养了整体护理观念、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护理程序公正方法以及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学生主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解除了患者的心理障碍,从而促进了疾病的康复,受到患者及家属们的一致好评,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4.4 良好的实习环境是促进学生圆满地完成临床实习任务的重要因素。带教老师对临床实习不满或情绪不稳定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为他们付出更多的努力,使他们顺利完成临床实习任务,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4.5 通过加强护理临床实习重要环节的管理,使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学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患者对学生实习满意度均保持在97%以上。由此增强了护士们的教学意识和对自身素质提高的迫切要求,要求参加高学历学习的人数逐年增多,同时也提高了我院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斌,刘革新.实习护生职业态度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22(1):52-54

老年人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老年护理产业;发展障碍;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1.5;C913.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11日

人口老龄化现象已经变成全世界人们聚焦的热点问题。近些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更加明显。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的老龄化是在居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的状况下来临的。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总数居于世界最多的情况将会持续数十年。如此众多老龄人口的护理问题也成为“如箭在弦”,不得不解决的迫切难题。如何破解社会老年护理服务资源短缺,消除老年护理产业发展障碍,全面优化老年护理产业发展环境,是实现老龄人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重要途径。

一、我国老年护理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政策频出。我国中央政府及各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老龄产业的健康发展。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达了《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2000]19号),规定了社会机构在开展福利事业时,与政府福利机构在规划、建设、税费、土地、水电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2011年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等规划,近些年在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连续增加资金投入,推进社会养老服务设施逐步得以健全。2014年6月,国土资源部出台《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为鼓励利用存量用地建设养老服务设施,从供地方式、地价(租金)等方面明确了支持政策,提出凡使用闲置厂房、校舍、社区用房等从事非营利性养老服务事业的,连续经营达一年以上,土地性质暂可不用变更,五年内租金可不上调。

(二)产业趋势向好。我国自1980年正式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生育率不断下降、子女数量锐减,常规家庭规模逐步缩小,家庭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在我国“421”(4位老人、2个年轻人、1个小孩)型甚至是“8421”型独生子女家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家庭的养老功能在弱化,子女承担的养老任务愈发艰巨。据统计,在我国当前所有独生子女家庭中,年龄达60周岁以上的父母接近700万人,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将突破2,400万人。虽然我国出台了“二孩”政策,但政策效果并不被广泛看好,可以预见,未来若干年内,我国的养老需求和养老压力将会越来越大,而作为养老事业重要补充的老年护理产业必将迸发巨大的发展能量。

(三)产业价值渐显。老年护理产业以满足高龄老人高层次生活、文化需求为目标,不仅能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生活照料、丰富的精神服务、多样化的老年用品,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独生子女养护负担。在过去,养老事业作为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也花费了相当高比例的财政投入,一旦老年护理产业发展壮大,就能极大地减轻财政压力。此外,由于老年护理服务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涉及门类众多,发展范围较广,如家政服务、医疗保健、老年照料、老年旅游、金融保险等均为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态,且进入门槛较低,必然会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创业就业机会。

二、我国老年护理产业发展障碍

(一)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养儿防老”天经地义,这一观念早已根植于大多数人内心深处。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认为,把老人送到老年护理机构,是“不孝”的表现,在面子上也过不去。此外,不少老年人本身也以自己被送往社会机构养老而耻,觉得会被街坊邻居笑话。但现实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受到来自职场和家庭生活的压力,又很难腾出更多的精力去照顾好父母,特别是那些独生子女家庭,在护理老人方面更是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现在因工作原因,经常出现子女和父母不在同一地方的状况,引发诸多“空巢老人”现象。所以,破除传统思想束缚,把老人推向社会,是发展老年护理产业的重要条件。

(二)产业供给能力不足。与庞大的需求相比,我国老年护理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由政府投资兴办的老年护理服务机构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甚至经常出现“一床难求”的状况。而上规模、有档次、功能全的民办老年护理企业更是凤毛麟角,那些小型民办老年护理企业提供的养老护理服务不仅收费高,而且项目太少,只能提供简单的生活照料服务,尤其是针对老年人需要的精神慰藉、文化娱乐、康复保健类护理项目严重不足,在老年旅游、老年休闲、老年保险等有关领域开发力度不够,缺乏高科技含量、高品质品位、服务内容周全的护理服务品牌。

(三)民间资本投入乏力。我国老年护理机构长期依赖政府财政投入,民间资本近年虽有介入,但投资动力严重不足,投资规模相对较小,这种仅靠政府投入的状况,必将导致巨大资金缺口,养老设施行业也难以获得稳定和充分的发展。如何利用政府力量,在税收、补贴、土地、水电、气暖、通信、有线收视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民营资本注入,成为老年护理产业重要发展方向。由于老年护理产业整体投入资金需求较大,回收周期较之一般行业要长,再加上行业风险比较高等原因,使得民营资本投入乏力。

(四)老年护理人才短缺。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按理说会给作为朝阳产业的老年护理产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目前国内老年护理人才,特别是一线老年护工人员极度匮乏。很多老年护理人员基本上没受过正规的专业性老年护理教育,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再加上老年护理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长期偏低,行业发展缺乏后劲,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从老年护理产业工作人员的组成情况看,多数为下岗女工、兼职妇女或农民工,且很多都为“50后”、“60后”人员,他们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老年护理能力非常低下。

三、我国老年护理产业发展对策

(一)做好老年护理产业科学规划工作。老年护理产业在我国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产业基础还非常薄弱,体系还不够健全,虽然政府也颁布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但尚未将老年护理作为产业来运行,更没有制定指导产业未来发展的科学规划。因为各级政府对所辖区域老年护理机构、老年护理设施的规模、分布、层次、运行等情况缺乏全面的了解,因而造成公办老年护理机构存在“层次低、规模小、分布散”的现状。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关之年,同时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之年,随着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规划的引导作用,建议中央及地方政府,通过开展摸底调查,弄清老龄人口及老年护理产业化情况,精心谋划,科学制定老年护理产业专项规划,并将之看成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纳入到国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之中。

(二)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上的主导作用。养老问题是中国重要民生问题,推动老年护理产业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鉴于目前国内民间资本对老年护理产业“望而却步”之困境,必须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发展老年护理产业作为长期坚持战略,通过试点运作和扩散推行相结合,积极宣扬养老问题社会化解决模式,逐步破除人们保守的传统养老思想,通过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健全相关规章制度,营造产业良好发展环境,吸引民间资本发展老年护理产业。政府要对未来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据以制定适宜的老年护理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适时出台促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信贷、土地、税收等激励政策。同时,还要制定出民办老年护理企业在准入申请、审批、经营、转让、退出等一系列规范制度,加大产业监管力度,促使产业健康发展。

(三)积极培养老年护理产业人才。人才是任何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老年护理人才队伍,不仅是提升老年护理服务水平的前提,也是推动老年护理服务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要结合实际需要,建立高、中、低档护理人才培养体系。鼓励本科和高职类高校增设老年护理专业,培养专业知识丰富、专业技能过硬的高层次老年护理人才。要制定优惠政策,以优厚的福利待遇,积极吸引社会人员加入老年护理队伍,并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等形式,对其他社会老年护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并采取适当的形式进行考核,考核通过者发放职业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同时,各地政府要发挥妇联、共青团、志愿者协会等组织的牵线搭桥作用,积极开展老年护理志愿服务活动,组建志愿者队伍,使志愿者找到敬老爱老的舞台。

(四)提高老年护理产业科技应用水平。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老年护理服务系统技术支撑平台,可以将该系统设计为由客户呼叫中心端、居家老人服务端、通讯信息传输端、平台组件服务端等组成的综合服务平台,可以完成工单生成、工单流转、统计分析、服务预测、监控考评、收费查询等具体功能。通过数字信息传输系统、数据终端处理系统、语音程控交换系统等信息技术系统,对老年护理服务对象进行会员制客户准入管理。通过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不仅提高了老年护理水平,也能实现老年护理产业与其他关联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所以,要加大老年护理产业的科研投入,在做大产业规模的同时,通过打造产业研发平台,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以最终做强产业。

主要参考文献:

[1]孙建娥,王慧.中国老年长期护理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张晓青,徐成龙.国外老年长期护理产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西北人口,2011.3.

[3]胡晓义.中国社会保障60年[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老年人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一、老年志愿者计划的背景

1、1996年11月16日,由16位离退休老同志组建了“夕阳红义务服务队”,这是我市第一支老年志愿者队伍。7年来这支队伍由最初的16人发展到1000余人,并在落实“xxxx”重要思想,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同“xx”xx组织做斗争,开展社会监督、扶老、助残为群众做好事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省、市各级组织的表彰和社会各界的好评。XX年“夕阳红义务服务队”获得市文明委和市老龄委联合授予的“文明使者、老年楷模”光荣称号。

2、我市高龄老人、体弱多病老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和贫困老人在老年群体中占有相当比重。这部分老人的生活及社会活动困难,而且有的困难是长期的、甚至是终生的。因此,应当有一个相对稳定、能够持久、易于沟通的环境做保证。

3、“有需要,就有作为”。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无论在思想上、学识上、经验上还是时间上,都有其他群体不可替代的优势。通过适当培训,在开展社会义务监督、关心下一代、道德教育等公益活动方面有着极大的作为。

4、XX年6月3日,依法成立了哈尔滨市老年志愿者协会,并在协会建立了党总支。在市精神文明办和市老龄办的领导下,协会工作进入了规范发展的轨道,为老年志愿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老年志愿者计划的意义

1、老年志愿者计划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长寿老人、健康老人已成为老年群体中的靓点。他们热爱生活,乐于奉献,在奉献中体验快乐已成为所有老人的共同特点。他们自觉地根据时代的需要承担社会义务和责任。所以,老年志愿者计划是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的必然,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的需要。

2、老年志愿者计划是实现老年人自身价值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老年志愿者计划的宗旨是:“自愿参加、无偿服务、老有所为、志在奉献、为政府分忧、为社会服务”。通过志愿者服务这个大舞台,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使其参与社会活动,尽其所能,有所作为。紧密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自觉抵制xx和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自觉维护社会安定。所以,老年志愿者计划有利于改善社会环境,实现自我价值,促进代际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3、老年志愿者计划是践行“xxxx”重要思想,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需要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无论老年志愿者计划的执行者还是受益者,都是践行“xxxx”重要思想的主体。付出和索取是相对的,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社会进步是永恒的。因此,老年志愿者计划符合老年人的根本利益,是践行“xxxx”重要思想的需要,也是老一辈建设者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需要。

三、老年志愿者计划的实施内容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活动

1.1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精神,抓住重点并通过学习、研究,在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在市文明办的指导下积极向群众宣传。当好党的方针、路线的宣传员。

1.2积极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围绕讲诚信、讲道德,争当“文明公民”,在市区主要场所和社区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1.3在关心下一代和未成年人思想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老年志愿者的作用,与中小学校和社区建立长期联系,针对未成年人的实际情况开展关心、帮助和教育活动。

1.4宣传倡导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贫、帮困的传统美德。努力做好“爱心书签”、车站疏导问路、护花护绿等既教育他人,又维护和提升城市形象的公益活动。

2、崇尚道德、树立新风社会监督活动

2.1接受我市党政机关的委托,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开展义务监督服务活动。3•15维权活动,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环境保护活动,市容、市政维护活动,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活动,人民群众建议,新闻舆论监督员等。

2.2接受我市行业主管部门的委托,严格按照职业道德规范及企业服务标准,开展义务监督服务活动。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监督,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质量监督,银行系统服务质量监督,商业零售企业服务质量监督等。

3、扶老、助残、帮困社区志愿者义务服务活动

3.1依托各区县(市)老龄办,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老年人协会,在全市形成一个老年志愿者义务服务网络,广泛开展社区志愿者义务服务活动。

3.2配合社区,了解和掌握本社区内的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体弱多病老人和贫困老人的情况(含残疾人),并登记造册。以志愿者队伍中的低龄老人和健康老人为主要力量,实施“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帮扶计划。有条件的社区可增加“救助门铃”或急救呼叫系统。提高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组织志愿者法律顾问,为社区需要法律咨询和救助的老年人提供帮助。

3.4支持社区开展为老便民服务。可通过“全心全意服务站”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代购生活日用品,取送信件、报刊杂志,代缴水、电费等。为方便老年人生活提供志愿者服务。

3.5发挥老年志愿者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参加社区治安巡逻、未成年人思想教育、保护环境、邻里事物调解等公益活动。

3.6丰富社区业余文化生活。配合社区居委会及老年人协会,积极开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活动。促进社区邻里和睦、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以及抵制xx组织的侵蚀。

四、老年志愿者计划的实施方法

1、老年志愿者计划的组织领导和实施单位

1.1市老龄办是实施老年志愿者计划的领导机关,市老年志愿者协会是“计划”的实施单位。

1.2各区老龄办是实施老年志愿者计划的组织部门,区老年志愿者协会及社区老年人协会是“计划”的实施单位。

1.3市老年志愿者协会主要负责“计划内容”中的第1、2两项和第3项的试点、推广工作。区老年志愿者协会主要负责“计划内容”中的第1、3两项,重点搞好第3项社区志愿者义务服务活动。

2、老年志愿者计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1老年志愿者计划是建立在长期稳定、不间断进行的基础之上。各级协会应保持计划执行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2老年志愿者计划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老年志愿者终将受益的原则。

2.3老年志愿者参加公益活动,应详细记录时间、地点和内容,以便于统计数据和进行考评。

3、实施老年志愿者计划的培训工作

3.1老年志愿者不仅仅是义务奉献者,也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先进生产力的传递者,通过他(她)们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受益于人群。因此,老年志愿者计划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计划、不断进步的计划。

3.2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以组织学习党报、党刊和邓小平理论及“xxxx”重要思想为主,以讲党课和政治理论辅导为辅。持之以恒,不断充实,使老年志愿者队伍成为学习的模范、服务的先锋。

3.3坚持业务知识学习。针对志愿者服务涵盖的知识内容,有计划的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如社会义务监督,聘请交通局、环保局、商业局等单位专家授课。护理、保健、急救、法律咨询等服务内容,可聘请有关专家或到老年大学学习。以保证老年志愿者队伍的服务质量。

4、实施老年志愿者计划的经费来源

4.1实施老年志愿者计划的主要经费支出有三个方面。一是办公经费,用于登记和统计的纸、笔,联络工作电话费用及相关培训费用。二是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及参加活动时统一的服装。三是参加远距离公益服务的交通费用。

4.2老年志愿者计划是一项纯公益性质、有社会影响、提高城市形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级主管部门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并将活动场所和基本经费纳入预算,“为“计划”实施提供保证。

4.3社会捐助是实施老年志愿者计划重要的经费来源。各级老年志愿者组织应在做好公益服务的同时,加强社会宣传和联络工作,争取社会捐助,保证“计划”顺利实施。

五、老年志愿者计划的实施要求

1、加强管理、健全制度

1.1组织机构合法化。老年志愿者计划的实施单位,应在民间组织管理局登记注册,并接受老龄办和登记注册机关的管理。

1.2管理工作制度化。要有财务收支计划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要有健全的人事管理制度和会员登记、考评、例会以及工作计划。

1.3组织行为规范化。按照老年志愿者协会章程的要求,规范协会和会员的行为。老年志愿者服务是在“以人为本、量力而行”的原则下进行,坚持做到“服务到位不错位、宣传(监督)到位不越位”。

2、推进时间安排

老年人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PDCA系统 临床带教

临床护生的带教工作在临床实践工作中越来越趋重要,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生工作质量。针对长期以来带教工作中的无计划、随机性,为提高护理带教质量,提高护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以适应现代护理需求,提高老师的带教能力,成立了护理带教质量管理小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带教质量,并在护生的反响中得到肯定,在临床收到一定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6月实习的护生278人,本科学历56人(26.92%);大专学历68人(32.69%);中专学历有154人(74.03);男16人,女212人,年龄17~22岁。

PDCA循环法:PDCA循环法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的是适应性运行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1]。又称戴明循环管理法,它分为4个阶段:P为计划、D为执行、C为检查、A为总结[2]。它是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反映质量管理客观规律和运用反馈原理的系统工程方法[3]。

计划阶段(P):①合理安排带教人员:并拟定带教职责 在护理部领导下组成教学小组,全面管理;各科选定一个带教老师负责人为教学小组的成员;根据临床护士的业务水平、理论技能、个人素质、职业道德、教学意识、能力结构等进行综合评价,带教老师的学历应等于或高于带教学生层次的学历[4],工作5年以上,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师职称以上的护理人员担任临床带教工作。形成护士长监督,临床带教老师负责人组织实施,临床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理骨干具体带教的三级带教体系,三者互相协同、配合,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②制订教学计划: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由各科的专门带教老师负责人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把护生须学习的内容分掌握、熟悉、了解等不同要求分类,具体到周目标。要求每一位带教老师学习教学大纲,依据教学大纲及实习要求,结合个人带教经验,进行临床带教。③施教前准备:包括态度、理论、技能准备。由护理部组织,在每年教学任务下达前进行教学计划、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专科理论学习,总结个人带教方法及经验,端正态度,做好思想准备,在全院进行操作和理论考核,达标者才能担任教学。④评估护生情况:包括学校、专业、层次、素质、籍贯及人数等便于安排带教力量。⑤确定带教方式:固定带教老师,实施一对一带教方式。要求每位带教老师明确带教计划、增强带教意识、耐心细致、放手不放眼。⑥建立护生教学登记本:具体到对护生提问内容、出勤、出科考试成绩等内容。⑦各科实习时间:制定护生实习安排表,各科实习时间为4周。入出科时均由带教老师负责人接送,并进行交接,内容有:护生学校、身体状况、层次、素质、人数及学习态度等。

实施阶段(D):①入科介绍:每批护生入科第1天,临床带教老师负责人介绍环境、制度、工作程序、物品设施,并发放各班工作职责内容,强调实习重点,使护生在跟班之前,较快熟悉工作日程,熟悉环境及工作制度,减轻临床老师带教量。②专科知识训练:临床带教老师负责人负责每月理论授课1次以上,要求有教案,讲课方式灵活,护理部每月安排各科专门带教老师集中对学生进行专科技术和基础护理操作训练,使学生在实习中尽快掌握专科技术。同时加强基础护理技能的操作训练,临床带教老师负责人对不同疾病进行每月1次教学查房,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护理,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③专人带教:护生的实习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良好作风形成的过程,教师的言传身教对护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按照教学计划,要求老师在带教中严格要求护生,操作示范要正规,操作示范时可将整套动作分解开来,分别演示,操作完毕,立即要求护生将示范过的操作演练一遍。以便发现缺点,加以纠正。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重视医德教育,使护生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对护生强调仪表规范的重要性,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形象,顺利完成护士角色的转换[5]。④掌握护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护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并逐渐形成专业角色行为。

检查阶段(C):①提问方式进行检查:临床带教老师利用1周2次的提问,以教学计划中要求护生掌握的内容为主,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护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是对老师带教的一次评估。②护士长夜查房时,提问并检查带教质量,发现不足即时反馈给带教老师,及时纠正。月小查及季大查时,护生的带教质量纳入检查内容。③出科考试:每次考试的卷子由临床带教老师及时批改,并且快速反馈给学生,便于学生发现不足,以利改进。④写工作周记:要求实习生每周写周记,记录本周学习的内容,了解实习的收获、不足和想法。带教老师每周检查并有答复及签名,便于师生相互了解,沟通,再对照教学大纲,弥补不足。⑤实习鉴定和出科小结:实习鉴定由带教老师填写,力求对学生实习期间表现作公正的评价,指出优缺点,以利于在下轮实习中扬长避短。出科小结由带教老师负责人组织实行,对实习内容作全面总结,以了解学生对实习任务的完成程度和老师是否全面执行教学计划的情况,征询学生对带教老师和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使教与学之间互有评估,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⑥定期进行阶段总结:本组成员定期向组长汇报实施情况并做相应的记录,带教组长定期检查各组措施落实情况。及时对护生在临床实习和考核中存在的个性、共性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及时修订带教方法。

处置阶段(A):此阶段是总结处理阶段,是对以上三个阶段进行总结,同时也贯穿于三个阶段之中,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促进不断完善。带教计划实施完毕,便实行双向反馈,由带教老师评定护生的成绩,由护生评议带教老师的带教效果,护理带教质量管理小组通过检查阶段所获的结果,操作及理论考核的成绩、定期不定期的抽查中所发现的优缺点,将以上结果都及时反馈给带教老师和学生,从普遍的个性中找到共性,获得双向反馈信息,每月教学评估会上总结带教效果1次,巩固成功的经验,使带教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并纳入常规工作。把存在的不足,作为推动下一循环的动力和依据。组织实习生评选优秀带教老师和最差带教老师,重奖优秀,取消最差带教老师的带教资格。双向反馈,总结提高这种双向反馈的目的是总结带教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带教方法,提高带教质量。

结 果

该量表可以作为对临床护理教师的形成性评价,适合教学过程中使用,可以促使教师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而加以完善。共分20个项目100分计算,每项5分分为5个档次5、4、3、2、1,见表1~3。

讨 论

护理操作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经过分析原因、明确目标、措施得力、总结测评、反馈调节过程,每个环节相连,大环扣小环,周而复始,螺旋式上升[3]。通过实行PDCA循环系统,使护理临床教学由难到易,利于管理和监控。完整的教学计划、定期理论讲课、出科理论考试、技术操作考核,既考查了护生知识掌握情况,同时也检测了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及时发现师生双方的不足,以便改进。评估制度即护理部、护士长、师生相互评估,形成良性循环,既调动了护理人员带教积极性,又提高业务水平,使每批学生都能以优良的成绩通过考核,并使带教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姚蕴伍.护理管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出版社,2005:35.

2 潘邵山,孙方敏,黄始震.现代护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1.

3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5-186.

4 姜安丽.护理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0.

老年人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阶段目标法 护理 实习带教

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高年资护士除了承担日常护理工作以外,还要担任另外一个重要角色:带教老师的角色。临床实习阶段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这一阶段如何指导她们,把在校期间学到的理论、技术与临床护理工作有机结合,培养优秀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是摆在护理带教老师面前严肃而重要的课题。但现实是:护理工作繁重、琐碎,任何医疗机构都不会因为护士有带教任务而减少她们的工作量。因此,如何探索出规范、高效的带教方法,在不影响日常护理工作的前提下保证带教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在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间,按照“阶段目标法”进行护理实习带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

2010年7月—2011年5月10个月的时间内,我科共带教护生117名,其中本科学历7名,大专学历86名,中专学历24名,分别来自省内外的6所院校;带教老师8名,工作年限3—15年,学历为大专5名,本科3名;其中责任护士3人,夜班护士5人,职称层次为主管护师2名,护师6名,护士1名。

2 方法

2.1 分解实习大纲任务 我院护理部实习带教大纲是结合各学校实习大纲和医院实际情况,按科室进行了分解。通过认真分析护理部的实习带教大纲,把我科的实习内容分解为基础护理技能实习、专科护理技能学习、技能巩固和技能提高四个方面。

2.2 划分实习阶段 护生实习期限为10个月,根据以往护生实习特点和带教经验,把10个月的实习期限划分为4个时间段:第一阶段:实习的第1个月;第二阶段:第2—4个月;第5—7个月和第8—10个月。第一阶段一般为见习期(有见习经验的护生可把见习期缩短至一周),此阶段护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对病区的任何工作都感到新奇,愿意去尝试;此时带教老师要多为学生讲解临床护理的基本知识。

第二阶段为护生实习的上升期,经过第一阶段的实习,护生掌握了基本护理知识,动手操作的愿望强烈,对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渴求度明显高于第一阶段,此阶段带教老师要多为护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第三阶段为实习的稳定期或者“平台期”,此阶段护生基本上掌握了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熟悉了病区护理工作流程,对实习工作的新奇感消失;体会到护理工作中劳累、琐碎的一面,开始有厌倦情绪和麻痹思想;此阶段的带教重点为引导护生正确对待工作中的挫折,客观的看待护理工作的价值,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第四阶段为护生实习的升华期,也进入了实习即将结束前的总结回顾期,此时护生已具备了较为全面的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工作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有独立工作的欲望,但缺乏独立工作的经验;此阶段的带教重点应放在护理安全知识教育方面,避免出现与护生有关的护理不良事件。

2.3 制定阶段目标 第一个阶段即护生开始实习的第1个月,为基础技能实习阶段,目标为:迅速了解病区环境,熟悉各班职责,适应临床护士角色;掌握临床基本护理技能如出入院护理内容及流程、生命体征的测量和绘制等。第二阶段即实习开始后的第2—4个月,为专科护理技能学习阶段,目标为:熟悉本病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掌握本病区常用护理技术,具备与本病区工作相符合的护理技术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第三阶段临床实习进入第5—7个月,目标为: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病区常见操作,会处理日常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掌握护理安全的目的和要求,明白查对制度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与不可或缺性。第四阶段即实习生活的第8—10个月,也是实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实习目标为:护理技能的提高、确保护理安全,对实习过程进行总结,查漏补缺;对自己10个月来的实习生活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2.4 阶段目标的落实与评价 以护理小组为单位的护生进入病区后,首先由护士长或护理带教组长讲解阶段特点,告知阶段目标;然后要求每个护生针对本实习阶段的特点和目标,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出在本科室的实习的个人计划。制定个人实习计划的要求是简明扼要,可行性强,不要求面面俱到,也不在文字表达方面做要求,写清楚计划内容即可。要求3天内交给带教组长或带教老师。带教老师认真研读所带护生的个人实习计划,并把带教工作与之紧密结合,以保证目标的实现。在本科室实习结束前3天,带教老师和护生一起,对照个人实习计划进行总结、补充、反馈和评价,护生离开科室前填写“实习带教调查表”交与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在护生实习鉴定上对其个人在本科室的实习计划及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指导意见。

3 结果

3.1 科室带教成绩 在2010—2011年度的护理实习带教工作过程中,护理部每3个月组织护生对各科室的护理带教工作进行一次评价,实习结束前进行总评价,以上评价均由护生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我们科室以109名护生表扬的成绩被评为年度优秀带教科室,4名带教老师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

3.2 护生实习表现 在第三届优秀护生评选过程中,前3个月在我们科室实习的23名学生中,有11名被评为优秀实习生,是本年度优秀实习生的人数的2/3;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在我们科室实习的实习小组被评为优秀护理实习小组,占全部6个优秀护理实习小组的1/2。

4 讨论

科室和护生在2010—2011年度实习结束时总评的成绩表明,“阶段目标法”在实习带教中的作用是显著的。在实习结束时的座谈会上,优秀实习小组代表和优秀实习生代表发言时,都提到一个共同的感触:从我们科实习结束后,感觉到“阶段目标法”的优越性,轮转到其他科室以后,尽管老师没有做要求,但是自觉的按“阶段目标法”要求自己,使实习过程因为有明确的目标而充满了动力,因为有目标,忙碌的工作和琐碎的程序都有了主线,提高了实习效率,增强了成就感。带教老师也普遍反映“阶段目标法”让自己的带教工作有了清晰的思路,使带教工作变得有序、轻松。

综上所述,“阶段目标法”的确为一种科学、实用的带教方式,为临床护理实习带教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王荃声,冯素萍,周诗阳.“双向评价反馈”机制在临床护理带教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药[J],2011,6(6):256—257.

[2] 周玉梅.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带教能力的探讨.医学信息(下旬刊) [J] 2011, 24(2):329—330.

[3] 许丽丽,康亚婵.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带教能力的调查分析.齐鲁护理杂志[J],2010,16 (21):45—46.

老年人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医院新来了护士,都会对新护士进行培训,为了让其尽快的熟悉医院工作。确定一套标准的、统一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课程,为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持。护士像冬天的阳光,蒸发着病人的忧伤和难耐,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护士培训计划900字,供大家参考。

护士培训计划1一、培训目的

1、重点培训解决本专科组手术中的疑难、紧急问题。

2、拥有组织、协调危重患者抢救工作的能力。

3、制定专科手术突发事件处理的工作流程并评价实施效果。

4、能根据手术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内涵、技术流程,满足手术配合需要。

5、担本专科组轮训护士、进修生、??学生的培训带教工作。

6、对手术室发生的差错事故进行分析、鉴定,并提出防范措施。

7.负责各专科仪器的正常使用和维修指导。

二、培训方式

参加院内外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三、具体实施

1、严格履行并完成岗位职责要求。

2、指导下级护士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有预见性并指导下级护士采取护理措施、保证病人安全。

3、全面了解国内外本专业护理的新理论、新技术。

考核:对本级别护士,每年考核1次。

护士培训计划

培训的目的:根据医院护理部的要求,对培训对象进行评估,结合神经

内科专科特点,而制定个性化的指导计划。

培训人员:针对院校毕业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的护士

培训时间:三个月

第一阶段(第1个月)

目标:

第一周:规范护士礼仪、着装,了解科室规章制度,熟悉科室环境及物品的放置:治疗室、办公室、库房及病房设置及布局。第二周:熟悉、了解护理规章制度(护理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

第三周:熟悉和基本掌握工作流程,及其医院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地点。

第四周:熟悉和基本掌握各项化验及检查的流程及注意事项。措施:

1、实行一对一带教,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护士礼仪,具体指导做好示范,严格训练。

2、学习相关查对制度和消毒隔离班制度、掌握工作流程。

3、在指导老师的示范和带教下能够熟悉检查流程。

考核:

1、考核护士职业礼仪规范的要求。

2、考核辅助护士的职责。

第二阶段(第2个月)

目标:

第一周:在指导老师的带教下能够做好病人的陪检、领取物资、送检标本,取送物品等工作。

第二周:基本掌握护理规章制度(护理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第三周:能够协助护士做好病人的安全管理。

第四周: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培养其应变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

措施:

1、对其进行相对独立的排班,在指导老师放手不放眼的指导下,给其独立陪检及送检工作。

2、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协助护士完成病房晨晚间护理,了解科室常见疾病的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流程。

3、及时检查科室备用物资情况,给予及时补充,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做好本病房被服管理及交换。

4、对于不完善及错误的地方带教老师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

考核:

1、考核护理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

2、辅助护士工作流程。

第三阶段(第3个月)

目标:

第一周:能够独立完成患者陪检、标本送取及物资的补给。第二周:能够协助责任护士做好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

第三周:全部完成相应规章制度,能将规章制度与临床工作有机结合。

第四周:经过制度考核合格,进入单独值班。

措施:

1、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指导其做好病人的查对工作。

2、协助责任护士做好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保持病房整齐清洁。

3、能够完成护士长及各级护士交给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4。随时巡视病房,协助护士满足患者需求

考核:

1、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2、专科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

20--年护士培训计划二:20--年护士培训计划(855字)

为保证新护士上岗后能顺利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遵守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护理工作制度、诊疗护理规范及操作规程,保障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一、根据《简阳市人民医院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在职培训计划》、《妇产科护理人员分级培训计划》制定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

1、巩固其专业思想,熟悉岗位职责与护理工作制度。

2、抓好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3、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熟悉专科护理理论、护理要求及护理技术。

4、掌握产科疾病的病情观察要点。

5、掌握产科疾病的主要治疗药品的给药方法、常用剂量及毒性反应。

三、培训师资与培训对象培训师资:敖萍、曾春鲁、吴娟、周洪、汪春燕参加培训人员:所有新上岗护士

四、培训内容

1、定期强化医疗护理各项规章制度、院内感染管理要求、岗位职责、护理人员语言行为规范。

2、业务素质培训

2.1熟悉产科危急重症病人的护理常规,护理基础理论、专科护理理论、护理新业务和新技术。

2.2掌握产科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2.3掌握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2.4熟悉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红外线治疗仪、多普勒胎2心监护仪、简易呼吸器使用。

2.5掌握产科常用药品剂量及毒性反应;

掌握护理文书书写,能掌握心肺脑复苏急救技术。

3、岗位培训:入科后专人带教进行岗位培训。

五、培训措施

1、护士长做好环境、规章制度与各类工作职责的介绍。

2、护士长应结合每个护士制定出具体培计划。

3、鼓励自学、鼓励参加各类护理大专学历学习。

4、由高年资护士进行传、帮、带。

5、督促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继续教育活动。

6、督促参加科室的业务学习、业务查房和护理病例讨论。

7、每季度进行技术操作考核、理论考试、院内感染知识考核。

8、培训期间,定期召开新护士座谈会,了解其生活及工作状态。

六、考核评价

1、培训结束后每个人必须参加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不合格者限期培训,直至合格才能独立上岗。

2、培训结束后,写出培训小结并承诺是否服从科室工作安排,能否做到以工作为重,是否有独立上岗的信心和能力。

3、科室按期进行总结评价。

护士培训计划21、 培训目的

为提高新护士的综合素质,使其尽快适应急诊护理工作,增长和巩固急诊护理人员核心才能及整体技术实力。

2、培训目标

巩固专业思想,抓好三基与实践的结合,了解各种工作职责与程序,了解专科护理理论与技能,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3、培训内容

规章制度的学习

基础理论培训

基础操作培训

各班职责跟班

基础及重病护理

护理文件书写

急诊八大件的培训

4、培训时间

岗前集中培训:培训一周

临床后续培养:强化培训3个月

5、培训计划

【月安排】

第一个月:熟悉科室环境及规章制度,掌握各班次的工作程序、文件书写、基础及危重护理、专科护理常规及操作技能,提高穿刺技能。

目标:全面熟悉科室工作环境和各岗位职责,掌握急诊科的工作性质及工作程序。

计划: 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医疗安全、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护理核心制度。

2、 开展思想教育,进行礼仪、礼貌用语的培训。

3、 介绍急诊科环境、布局、结构、人员。

4、 介绍急诊科日常工作内容及工作程序。

5、 急诊科主要仪器设备及操作规程。

6、 急诊科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班职责。

7、 急诊科常见的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程序、内容、目标。

8、 学习交接班规范。

9、 急诊科常见抢救药物、仪器的放置、使用与管理。

10、跟班学习各班次工作流程。

实施: 相关法律法规、院纪院规及礼仪培训由护理部集中学习培训。

2、 由科室骨干负责带领巡视各个区域,边看边讲解。

3、 对照实际工作,学习科室各项制度。

4、 由抢救班、治疗班、输液班各带教老师负责具体实施。

第二个月:掌握急诊八大件,提高急救技能。

目标: 危重病人基础护理,晨间护理工作程序

2、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与记录方法

3、 掌握各种抢救设备的使用

4、 熟悉急救车内药品、物品放置的位置,各种抢救药品的作用

计划: 病情观察重点

2、 基础及重病护理

3、 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4、 讲解急救车及各种抢救设备的使用

5、讲解常用药的作用、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

实施: 临床带教老师一对一带教病情观察要点、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2、 各班次带教老师随机讲授,加强记忆。

3、 科室安排讲解急救车及急诊八大件的使用。

第三个月:基础理论及专科知识的培训与操作技能培训阶段。

目标: 巩固基础理论,掌握急诊科护理常规;

2、 熟练规范基础操作程序,如:铺床、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技术、肌注、皮试、输液等。

3、 掌握专科基本操作技能,如cpr、吸痰、吸氧、雾化、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各种标本的留取方法等。

4、 掌握急诊八大件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计划: 讲授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措施。

2、 培训基础及专科操作技能。

3、 结合实际工作交流护理心得,提高沟通能力。

实施: 由教学组长安排每周讲课,做好记录。

2、 各班次带教老师随机讲授,加强记忆。

3、 护士长晨会提问,巩固知识。

4、 由带教老师示范各种专科基本操作技术、老师演示为主,边做边讲,然后培训者反复练习,带教老师负责指导。

5、 各班次带教老师在实际工作中负责监督指导。

护士培训计划3培训目的:

巩固和提高学校中获得的??知识,使新同志能够熟悉病区环境及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班次的工作职责;熟练掌握心内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使理论知识进一步联系实际;逐步掌握心内科专科护理知识,能独立完成心内科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具有护理书写能力,适应护士的角色,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培训内容:

第一月

1、熟悉病区环境,病房设置,了解病区一般工作状况

2、了解本病区各种仪器、物品、药品的放置。

3、了解病区各种规章制度,各项护理制度。

第二月

1、了解本病区各班次的工作职责,能独立完成辅班工作

2、了解心内科疾病的临床特点、护理要点

3、在老师指导下,学会系统的护理评估

第三月

1、在老师指导下能独立完成新病人护理病历的书写

2、能主动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护患沟通,独立完成出入院病人的健康宣教

3、在老师指导下掌握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的操作,并能说出操作程序、注意事项。

第四月

1、掌握本专科常见疾病(如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心肌梗塞)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2、在老师指导下对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心肌梗塞列出护理问题、护理目标和措施,并完成护理措施的落实。

3、熟悉本专科常用抢救药如阿拉明,多巴胺,西地兰,异丙肾上腺素,利多卡因,肾上腺素的作用、副作用及抢救仪器(如除颤仪、负压吸引器、简易呼吸气囊)的应用。

4、在老师指导下熟悉并进行各种心内科检查前的准备和护理,包括心电图、B超检查、胃镜检查,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及心血管介入诊疗前后的护理。

5、熟练掌握吸氧、无菌技术、输液等七项技能操作

6、熟悉本专科常见的应急处理

第一季度

巩固第一月要求内容,讲解常见心律失常及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考核:专科护理常规、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季度

能正确运用护理程序开展整体护理,在责任组长的指导下完成责任护士的工作职责

考核:常见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宣教

第三季度

掌握专科应急内容及处理方法

考核:出入院病人的健康宣教、心血管介入诊疗前后的护理。

第四季度

能胜任并独立完成责任护士的工作职责,熟悉其它各班次的工作职责(如主班、7-3班、夜班等)

考核:专科应急内容及处理方法、七项基本技能操作

每季度参加科室的专科理论和护理操作考试

培训目标:

1、掌握护理核心制度、本科室相关制度及工作流程

2、掌握心内科安全标识

3、能规范执行科室专科技能操作:除颤仪、CCU监护系统、低分子肝素注射技术

4、掌握CCU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5、掌握血管活性药物剂量计算方法

6、能使用科室常用仪器:心电监护仪、注射泵、呼吸气囊、中心及电动负压吸痰器、除颤仪及呼吸机。

7、掌握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8、掌握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原则、护理常规

9、心脏介入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10、熟悉心血管科常见病种的病情观察要点

11、掌握心血管科常用药物的主要作用、副作用、常用剂量、使用方法及用药的注意事项

12、掌握急救技术:心肺复苏、电除颤、各种方式吸氧等

13、能配合心血管科医生的抢救:心肌梗塞、急性左心衰、各种心律失常等

14、掌握心内科常用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

15、能完成心内科护理文件的书写

16、按照层级进行查房

17、及时准确的完成心血管科班种职责

18、能与患者及家属有效沟通、健康教育

护士培训计划4一、培训目标:

为了帮助新护士尽快适应医院护理工作,全面掌握各项护理规章制度、职责、工作程序、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工作方法,紧急事件处理办法,专科护理等多项护理技能,有利于医院护理质量和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特制定岗前培训计划。

二、实施方法:

1、新护士培训计划分为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在护理部进行,依据新护士个人情况,帮助熟悉医院环境,了解医院历史和现状及相关的法规、规章制度、职责、护士行为规范要求、熟悉基本护理技能操作规范等。

第二阶段:在所轮转的科室内进行,主要为专科知识培训。各相关护士长要详细列出转科期间期须了解、掌握的相关制度、操作标准、护理工作方法程序、培训内容及时间、考核方式均应有记录。

2、制订完善的护理工作标准是新护士培训效果的关键护理工作制度、职责、操作标准、特殊及突发事件处理办法及护理工作技巧等项目均按护理部制定的统一护理质量标准逐项进行。

3、具体培训各相关科室护士长将培训计划及工作标准在新护士进科时向每位新护士讲解,使其了解培训目标、内容、工作标准及考核方式。

由护士长详细介绍培训步骤,了解新护士的认知状态。讲解学习方法,介绍病房带教老师特点。减轻新护士的思想压力,提高学习效果。

4、规范化教学病房护士长、教学老师及病房均备有一套完整的新护士培训计划及护理工作标准,教学老师对照工作标准进行教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强调规范化的教与学。

5、培训方式采取科内、病房集中培训,病房专人带教、单独讲解及对照标准自学的方法相结合进行培训。

6、考核方式采用护理部考核与科室考核相结合,笔试与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一方面考核新护士的业务能力,一方面了解各科的带教效果。

最后由护理部组织进行全面的理论和技术操作考试。考核成绩将进入个人技术档案。

护士培训计划5一、首先在护士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告诉护士护理工作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护理质量的高低是保障病人安全的首要条件之一,护士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在科内努力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适时,适地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把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作为管理重点来抓。

二、成立科室培训组织,抓好培训质量管理

成立骨一科护士培训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护理骨干组成一支培训组织。根据我科发展要求和护理人员自身特点设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且定期对培训开展工作情况进行督导,不断探讨和完善各种培训方法,把实用性、有效性作为培训的目标。充分发挥小组的职能,负责督导科室新入职护士、夜班准入护士、轮科护士的培训,按计划组织科室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及考核,并对培训效果进行反馈和评价,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三、采取多种培训方法,向多元化培训靠近。

采用授课、演示、讨论等方法,使培训工作更具有科学化,做到“学有所用”。本年度共举行了业务小讲课12次,护理个案查房12次,基本技能培训及专科技能培训12项,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3次。针对护理人员急救反应薄弱还重点培训了简易呼吸囊及多人急救技能的配合,并进行了多人急诊的入院的抢救演示。

四、落实护士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护理教育。

加强护理操作规范,实施流程化服务,严格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对不同年资,能力的护士进行不同的培训,让大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并做好“传、帮、带”的工作,目前我科临床护理人员分四个层级:即n1(经验护士)n2(初级责任护士)n3(高级责任护士)n4(专科护士)。除了按要求分层级培训外,我们工作5年内的护士也参加由护理部组织的统一的规范化培训,现参加规范化培训护士有4人,每月参加读书月考,本年度无考试不合格人员,本年度护士“三基”理论知识达标率为100%,基本技能合格率100%。

五、制度、预案、疾病护理常规培训

对我科护理人员加强制度、预案、疾病护理常规的培训,通过对往年护理经验的总结,结合本年度我科室实际情况,重新完善修订了护理工作制度及各层级护理岗位说明,明确各级各类护理人员职责。根据护理部制定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严格要求每一个护士认真模拟演练,通过真实的演练,大大提高了我科护土应急反应能力、急救技能,同时进行多种形式急救程序、心肺复苏、急救约物知识、急救仪器使用培训等。抢救仪器、药品、应急设备定人负责、每日检查、及时维修,保证随时处于备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