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

老年人优质护理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第1篇

我院内一科从2008-2010年,住院病人2650人,其中:15-30岁的133人,占5%;30-45岁的398人,占15%;45-60岁的663人,占25%;60岁以上的1456人,占55%。由此可见,老年人在住院病人中的比例很大。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保障的加强和老年人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加,老年人寿命日见增长,老年医学和老年心理学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老年护理及老年慢性病护理的需求大大增加。通过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做好老年人护理,让老年人延年益寿,使老年人在有生之年身心健康、生活愉快、提高生活质量、安度晚年是今后内科护理工作的重点。

1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衰老是生命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解剖上的退行性变化,导致老年人在生理上功能上出现许多障碍和病变。主要表现为活动能力的降低,听力、视力的减弱,记忆力和意志的减退;机体免疫功能衰退,抵抗力下降;营养吸收力降低;内环境平衡能力减弱,适应能力差,因而容易患病,患病后又容易合并感染,一旦患病,病程长,恢复慢,疗效差,易反复等。

1.1呼吸系统的变化:老年人呼吸肌萎缩,胸廓变形,变硬,顺应性降低;呼吸频率及深度受限;呼吸道粘膜和肌纤维萎缩;呼吸道管腔扩大,无效腔增加;肺组织萎缩,毛细血管减少,肺泡变薄,弹性减退,肺泡扩张,易形成老年性肺气肿肺心病。

1.2循环系统的变化:人到老年,即使在健康状况下,心脏组织也产生明显的退行性变化。如心肌纤维减少,脂肪组织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这些都使得心肌顺应性和收缩效率降低,功能明显减退,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心血管系统的普遍改变是血管弹性纤维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变硬和管腔变窄,导致器官血流量减少。故易引起老年人血压增高,心肌缺血。

1.3神经系统的改变:脑细胞逐渐萎缩,大脑体积缩小,脑重减轻,脑回变窄,脑沟宽,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扩大,脑脊液增多,脑血管发生程度不同的硬化,血流量减少,脑组织内营养物质的合成和代谢水平降低,氧供应不足,出现记忆力减退,视力和听力减弱,反应迟钝及运动不准确等功能衰退的表现。尤其是脑出血及脑梗塞的发病导致肢体功能的障碍,使老年人生活更加不便。

1.4空腔脏器的老化:胃肠平滑肌萎缩,弹力减退,韧带松驰,容易发生胃下垂,食道憩室等。胃肠粘膜萎缩,消化腺分泌减少,蠕动减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便秘。吞咽功能的减通,进食时容易发生食道异物。由于平滑肌纤维萎缩,器官或管腔变小,如膀胱变小,老年人夜尿量增加。

1.5实质脏器的老化:肝、肾、胰、牌等均因萎缩,结缔组织增生,导致机能减退。由于肾循环血管硬化狭窄,老年人肾血流量减少,使肾清除率下降。同时肾小管退变,使分泌和重吸收功能减退,对电解质的排泄减少,调节水盐平衡功能降低。肝脏缩小,血流量减少,发生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胰脂肪酶分泌减少,常引起脂肪吸收延迟。

1.6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变化: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在性腺表现十分明显,到了老年男性睾丸功能减退,生殖能力随之减弱并最终丧失。女性性激素分泌减少,不仅影响生殖功能,还易引起骨组织代谢和心血管等方面的改变。如骨质疏松,易骨折,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增加,引发冠心病等。在老年,各种类型的淋巴细胞数量比例失调和活动改变,使机体防御感染的能力减弱,自身稳定功能紊乱和免疫监视功能减退。因此老年人易受到细菌、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也较高。

2 老年人的心理状态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衰退,导致机体调节功能不足,抗病能力减退,适应能力下降,心理状态也随着老年人特有的变化而出现异常。

2.1 惶恐遗弃感:每一位老年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工作岗位上担负一定的职务,一旦离开工作岗位,会因年老失去地位而感到空虚和被遗弃。子孙不孝,家庭不和睦,生病后住院担心花钱多,怕疼痛,怕失去生活能力,尤其是一些诊断不明确,治疗效果不显著的疾病,更易使他们产生惶恐感。

2.2 孤独寂寞感:孤独寂寞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心理特征。

有些老年人由于神经抑制高于兴奋,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生活。但是当他们离开工作岗位时,则往往有所失,子女成家立业,各奔东西,加之亲朋亡故,更加孤独寂寞,忧心忡忡。特别是生病离开家刚住进医院,周围都是陌生人,这样病人自然产生孤独寂寞。如有的病人住大病室时和别人交流一多,情绪开始稳定,一般状态会变得好起来。

2.3 焦虑抑郁感:老年人爱操心,他们既关心儿孙的进步成长,对有些年青人的生活习惯又看不惯,管不了,只觉得自已年龄大了,力不从心,不中用了,因而焦虑不安。当有病时,这种心理更为明显,常担心自己的健康。往往因一些小事发脾气,性格孤僻、固 执,不易与人合作,不能自制。特别是生病后少言寡语,对外界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有的饮泣不语,还有的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甚至出现轻生念头。

2.4 多疑、哕嗦,自卑感:由于存在自卑心理,别人说话时,总怀疑是议论自己。子女们因工作忙,不能及时看望,问寒问暖,使老人就以为儿女冷落他们,常因一些小事生气,流泪.甚至悲愤而轻生。角色的转换,从家庭主要成员另外由于老年人的记忆力下降,遇事好唠叨,使年青人讨厌他们,更加重了老年人的悲观情绪。

3 老年人的护理

老年人尽管理解衰老是生物体不可抗拒的规律,但一般都希望自己尽量健康长寿。他们自已不服老,也不希望别人说自已老。因此在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中我们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心理状态和需要,制定合理的护理程序。通过护士美好的语言和亲切的交谈,与患者沟通,改善他们的不良心理情绪,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康复。

3.1 建立社区老年健康咨询中心:应有专业人员指导老年的自我保健。如饮食的烹调,营养的搭配,娱乐活动的具体内容等。建立保健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组织专家进行老年保健讲座,订阅老年保健杂志,建立老年健康宣传栏,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活动,如唱歌、跳舞、打球、健身、下棋等等,使他们愉快地安度晚年。

3.2 消除病人的恐惧焦虑感:全社会都应该尊重老人,爱护老人,使养老敬老成为社会美德和风尚,让老人事事处处都感到和受到优待,而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帮助老人建立价值观、满足感,用科学的态度看待衰老过程。根据观察,老年病人适应力差,一旦患病,非常恐惧和焦虑,担心自己的身体能否好转,是不是不行了等等。这时护士要主动接近病人,帮助他们挂号,取药、取送化验标本,热情接待,解除孤独感,对住院卧床的老年病人,应经常变换体位,使其能做些轻微的活动,放松肌肉,消除紧张情绪。通过护士与病人的交谈使病人感受到在医院得到了妥善的治疗和护理,增强他们对医院的的信赖,解除了焦虑,增强了恢复健康的信心。

3.3 热情周到的护理: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尊敬老年人,对他们耐心体贴,患病时加强护理,嘻寒问暖,根病人拉家常,解除寂寞。按铃时极时到床旁,为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倒水,洗脸、喂饭、翻身拍背、递送便器,使他们生心需要得到满足。

3.4 严密注视病情发展:对疾病的细微变化,护士都要严密观察,因为老年人的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合并症,所以要加强护理,根据不同的生理变化,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如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交叉感染,故作静脉穿刺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减少刺激。吸人性或坠积性肺炎时,可采用经常翻身拍背的护理方法,保持呼吸道畅通。根据气温的变化,注意衣服的增减,以免受冻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其它器官的疾病。

3.5 饮食护理:老年人的合理膳食应当是低盐、低脂肪或低糖,充足的优质蛋白,多种维生素多种蔬菜、水果等的平衡膳食,力求色香味俱佳,易于消化,有营养。采取少食多餐方式,从而增加食欲。进食时少讲话,细嚼慢咽,可减少食道异物的发生。

3.6 为病人创造舒适优美的环境:病房宽敞,光线柔和,安静,安全。病床要低,被褥要轻、保暖,增加病人的舒适感。因此,住院环境要逐步家庭化,以减轻病人的不适应性。要创造条件,种植花草,在病室的墙壁上可挂贴优美的字画,以美化环境,使病人心情舒畅。病室的设备要维持病人的独立性,如准备轮椅、手杖等。走廊、厕所等处要设扶手,便于行走,保证安全。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可做适当的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病情的恢复。

总之,随着心理护理学的发展,护理人员应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原则,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在老年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应熟悉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优化护理模式,深化整体护理,落实护理职责,提高管理效力,促进护理专业发展,实行小组包干,责任护士负责,辅助护士协助的优质护理,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延年益寿。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眼科老年病人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64-01

优质护理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的水平。我国目前是世界上盲人量最多的国家,约有500万盲人,占全球盲人的18%,我国老年人在眼科患者中占大多数[1]。因此,充分认识到眼科老年病人护理过程中的现存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改善老年病人眼部健康,努力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有效、满意的护理服务势在必行。

1眼科老年病人优质护理在推广上存在的问题

1.1对眼科疾病的认识。眼是人体最重要的视觉器官,其健康被每一个人重视着。眼科疾病,不仅局限于年长者,其中不乏青春少年,他们渴望光明、多彩的世界,对其康复更充满了期待。眼科在综合医院里常被灌以“清闲科室”之称,加之眼科疾病的病程短、周转快,在基本的治疗护理后,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时间不足。这样,期待与现实往往有碰壁,不利于优质护理的展开。

1.2专科护理人员方面。

在我国眼科专科护士人才缺乏、培养模式和制度缺乏。部分护理工作人员观念陈旧,对护士角色认识不足,仅停留在查视力、验收等机械操作方面,不能有效胜任决策者、管理者、研究者等多重角色。在眼科护士受教者和培养模式方面,护士缺乏系统学习眼科理论知识,临床工作后,常由同样没有接受过专科教育的高年资护士带教,最后只能成为“经验式成长的护士”。护士是护理工作的直接实施者,集中体现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2]。故专科护理人员的培养也关乎着优质护理的推广。

1.3老年患者自身因素。眼科疾病中老年人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他们不仅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分辨能力差,同时缺乏眼科医学知识,不能完全理解并执行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这一需要特殊护理的人群却因社会、家庭价值感的下降,加之不愿给家里增添额外的经济负担思想,最终易形成脆弱、敏感、易怒、悲观的心理特征,这类特殊人群给优质护理的推广带来了挑战。

2对策和要点

2.1建立建全眼科专科护士制度,形成专科特色。护理人员灵活运用护理程序,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健康教育;融入护患有效沟通技巧、礼仪知识,树立专科职业形象,以消除偏见,提高病人对眼科护士的信任度和依从性。对眼科护士实行分层管理体制,给予明确的分工和职责。低年资护士主要承担基础护理工作,高年资护士以治疗性工作并负担授课、讲解眼科知识的任务。每月对眼科护士进行理论、技能双考核,以提高护理服务,形成专科护理特色。

2.2提升并落实临床护理服务。在准确分析眼科老年病人优质护理难以推广的原因后,最主要的是落实临床护理服务。眼科护士在做好老年人的基础护理的同时,也应将人文关怀充分表现出来。本着“爱心、耐心、责任心”,做到“三个主动”:主动与患者沟通、主动换位思考、主动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留给老年人一个微笑,一句问候。把关怀融入到细节之处:为老年人喂药时的一杯开水,电梯、窗口、门诊处护士的主动引导等。

2.3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眼科病人对手术有极大的恐惧和对术后效果有较高的期望值,眼科老年人患者主要表现为焦虑、悲观,由于视力、年龄等因素对外界语言格外敏感,温和体贴的语言,恰到好处的心理疏导,针对性强的个人护理等都会使患者感到欣慰[4],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不愿给家庭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而担心手术,所以要耐心细致地使患者了解手术完全性和康复注意事项,使其消除对手术的恐惧感,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积极配合,与患者的亲属进行积极的沟通,讲解心理因素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充分调和患者的社会支持,解除老年人患者的心理顾虑。

3小结

优质护理工作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生物医学心理治疗模式,它在眼科老年病人的的广泛推广会转变瞻客护士思维,提高医患沟通的有效性,促进病人疾病的恢复,赢取病人最大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罗伟.社区防盲治盲工作浅谈[J],社区医学杂志,2009,7(4):70

[2]王红霞,杜微,李德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劳教体会[J],山东医药,2009,49[7];100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老年;骨折

老年骨折是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其体质和病情的特殊性更给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因此,笔者为全面改善和提高老年骨折病人的临床治疗水平,深入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老年病人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特对我院骨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老年骨折病人应用了新型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以期为老年骨折病人的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老年骨折病人114例,其中男72例,女42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为70.46±8.35岁。上述入选病人均经入院各项指标监测和常规检查而彻底排除由于骨髓炎、骨肿瘤所导致的骨折,以及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和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人。随机将入选病人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并且在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其两组病人比较差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老年骨折病人均行一般常规护理,而研究组病人则行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 ①心理护理:病人入院后,针对不同骨折部位给予相关及时的宣教,主要包括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预防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对于存在焦虑、抑郁以及悲观等不良情绪的病人,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上,耐心倾听病人心中对疾病的疑惑及顾虑,并采用通俗的语言给您细致的讲解,以最大限度消除病人不良情绪,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状态积极配合治疗。②护理:依照各自病人的实际病情,正确指导其选择舒适、合适的,积极协助病人开展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每天定时为病人进行翻身和拍背等常规护理操作,对于存在压疮高危因素的病人应实行重点监护,及时给予相关预防措施。③饮食护理:指导病人进行营养均衡的饮食搭配,多以高热量、高蛋白以及高维生素饮食为主,以达到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损伤组织恢复的目的。同时需鼓励病人保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以避免结石的发生。④舒适护理:按时为病人进行清理,尤其要协助已经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病人进行简单的活动,积极为病人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休息环境,确保病房内环境的温、湿度适宜,护理操作应做到娴熟、轻柔,尽可能保持病房的安静。 ⑤并发症的护理:密切观察病人体温及切口感染的变化情况,对于出现红肿和疼痛者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鼓励病人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促进机体功能的尽快恢复。

1.3 评价指标[2] 分别对两组病人的骨折愈合情况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其中骨折愈合情况的评定标准:痊愈为症状及体征均消失,功能完全恢复,X线片示骨折愈合良好;有效为症状及体征均有所改善,功能有所恢复,X线片示骨折愈合情况一般;无效为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功能未恢复,X线片示骨折愈合不佳。总有效率为痊愈率和有效率之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评定标准: 完全正常为100 分;优秀为91~99 分;良好为75~90分;尚可为50~74分;差为50分以下。优良率为完全正常和优秀及良好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病人骨折愈合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病人痊愈的比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病人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病人关节功能恢复为优秀的比率和总的优良率均显著提升,而尚可的比率则明显减少,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于老年骨折病人而言,由于其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身体康复情况相对较慢以及家属难以长期留院陪护等原因,使得其心理孤独感较为强烈而进一步影响了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对于老年骨折病人而言尤为重要[3]。

优质护理模式主要是医护人员在服务病人的宗旨下,给予老年骨折病人合理的知识宣教,促进病人能够积极配合相关治疗;指导病人增强膳食营养,进一步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促进病人骨折部位的愈合;指导病人进行适当的功能性锻炼,改善骨折部位及全身的血液循环,避免或减轻骨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了病人关节功能的恢复[4]。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质护理病人痊愈的比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同时关节功能恢复为优秀的比率和总的优良率均显著提升,而尚可的比率则明显减少。由此可见,优质护理对于老年骨折病人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均具有全面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英姿,冯水土,刘玉芬,等. 优质护理对高龄骨折患者心理的影响和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3):202-203.

[2] 李靖.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骨折病人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1,25(9):2398-2399.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老年患者;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的服务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 以质量为核心[1]。它能有效的解决护理人员经验技术的参差不齐, 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矛盾, 夯实了护理工作的基础, 保障了医疗安全, 改善了护理质量。在老年患者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有利于为老年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可以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 身心均处于最佳状态,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对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华医学会老年学会提出60岁以上作为我国现行的老年人的划分标准 [2], 1999年10月, 国家统计局公布, 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数的10%, 标志着我国进入老年型国家[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年加剧, 老年人患病住院人数的增加, 对老年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 本科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 在老年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得到广大老年患者的认可, 减轻了他们患病的痛苦, 提高了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促进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增进了护患关系,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入院指导

有专门责任护士和医生负责老年患者, 第一时间来到患者身边, 为他们介绍科室布局, 病房环境, 从生活和治疗两方面, 为老年患者提供详细的入院指导, 使他们能够面对面与责任护士沟通, 减少因病住院的恐惧心理, 为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医技检查指导

针对老年人行走不便, 患者活动无耐力等特点, 给患者提供专用轮椅, 并有专人为老年患者进行各项检查预约, 合理安排检查时间, 并有责任护士详细介绍给患者和家属检查流程, 反复告知检查前后注意事项, 减少老年人遗忘和耽误检查, 使各项检查结果及时准确反馈给医生, 为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3 健康教育具体化

在基础健康教育的基础上, 本科设计制作了配以文字、图形的饮食指导卡片, 以及各种警示牌, 如防跌倒、防坠床、防脱管、慢病宣教室等, 生动形象的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时刻提醒与疾病相关的知识, 既加深了老年人记忆, 也有利于护患沟通, 增进了护患关系, 同时也满足了老年患者对自我保健及健康知识的需求, 使老年人在医院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深受老年患者的喜爱。

4 口服药卡片提醒

本科将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服药情况以卡片的形式悬挂在床头, 方便护士了解所管辖患者的服药情况, 及时给予准确的用药指导, 同时还可提醒老年患者服药的剂量、方法、时间, 减少老年人因记忆力减退, 而导致乱服或漏服药物而延误疾病的治疗, 对疾病早日康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5 基础护理家庭化

生活部分自理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占住院患者的80% 以上, 因此我们建立翻身卡、定期巡视、及时翻身, 并做好记录, 为患者制作软枕、足圈、靠背垫等等, 晨晚间送水送饭及睡前护理等, 既方便患者和家属的照顾, 也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

6 出院定期电话随访

针对老年患者记忆力差, 行动迟缓, 本科定期由责任护士进行出院电话随访, 可以及时了解老年患者出院后的病情、心理、药物等方面需求, 为他们提供家庭保健指导, 提醒他们按时服药, 定期复查, 使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状态更加清晰, 可延长老年人再次入院的时间间隔。

总之, 在老年患者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顺应和完善了以个人为中心, 以质量为核心的整体护理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保证了老年患者身体和心理都处在良好的状态, 有助于配合治疗, 减轻了他们患病的痛苦, 提高了老年人对疾病的认识, 促进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增进了护患关系, 是拓宽、发展老年人护理事业的重要举措, 将能为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同时使社会对老年人更加关注。

参考文献

[1] 李梅.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与体会.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33(2):157-158.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老年性脑梗塞;护理应用

老年性脑梗塞中的优质护理服务,关系着患者病情的康复和心理情况的健康,发病后多数患者由于瘫痪、生活自理的缺陷严重影响工作、家庭及心理状况。患者能否更为有效的掌握康复训练、增强躯体活动能力、恢复感觉障碍和视力障碍。还有在院期间的进食情况、营养状况、心理焦虑状况都与优质护理服务相关。所以,患者在院期间的优质护理服务极为重要。护理人员在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护理期间更应实际而有效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下对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用于了解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中起到的作用和涉及的尚未了解方面。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8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对象,将42例划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其中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62~80岁;男性患者28例,年龄在60~78岁。对照组只按照入院标准进行常规护理,其中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60~80岁。男性患者26例,年龄在60~8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优质护理服务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以患者为本。满足患者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患者的安全,要保持患者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患者的心理,取得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协助与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患者与社会的满意度。此次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鼓励患者主动获取维持健康的知识,积极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同时护理人员也应消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保持舒适整洁的病室环境,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并告知患者生活起居的细节。

1.2.3全程健康教育,住院期间进行个性化教育,使患者不仅获得躯体的康复,还要获得良好的认知,树立健康意识。

1.2.4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该病的基本知识,教会患者康复训练的方法,正确服药、向患者阐述药物的相关作用和禁忌症,定期复查。

1.2.5帮助患者正视病情,说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助于病情恢复和改善。同时,护理人员也应保持良好的服务意识,熟练的掌握护理技能,在与患者沟通时态度积极,严格遵守一切规章制度。

常规护理为保证患者营养的摄入,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控制血压,积极治疗短暂性病变,保持患者精神心理卫生,维持良好的病史环境及温度,严格监控患者脑血管病变及各项生命体征。

1.3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对于优质护理服务应用的问题,对于患者病情优质护理服务起到的作用。患者对于优质护理服务所达到的效果是否满意,且对其病情是否有帮助。患者在调查期间所遇到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医患关系是否得到改善。

2 结果

根据回收问卷统计,对照组42例患者优良率为66.6%。无效率为33.3%。观察组42例患者经过优质护理服务后优良率达92.8%。无效率仅为2.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计算P

3 讨论

脑梗塞发病急骤,无前驱症状,意识障碍较轻且很快恢复。老年人因身体机能的下降,死亡率上升,治疗效果不佳,并发症多,恢复缓慢,因此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量大,难度也随之提高。因此,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护理人员在照顾和护理老年患者的时候要充分注意到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改变,仔细观察,认真照顾,耐心解释,努力帮助老人提高生活质量。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与医疗保障服务息息相关。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应及时加强,在面对老年患者护理问题的同时更应注重护理质量。优质护理服务旨在以人为本,不仅应加强患者自身的意识,也该加强护理人员的意识。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进步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的寿命逐渐延长,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再加上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老年人口增长突出。因此老年护理的工作范围将更加广泛,任务更加艰巨,对护理服务人员的道德技术水平要求也更高。

经过本次调查显示,观察组的优质护理服务的优良率为92.8%,对于医生了解病情、用药方面有很大帮助。而对照组仅有66.6%。且在这期间观察组的护患关系得到很大提升,患者对于自身病情的了解度也很高对医务人员也是更加信任与依赖。反观对照组的优良率,如果仅仅只做到常规护理,护理方面仅止于病情,对于患者、护理人员本身也是并无益处的。我国现在全国范围内创建100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300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和600名"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通过2010年的工作,以点带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2011年进一步推广。临床护理工作直接服务于患者,通过护士为患者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强化基础护理,使患者感受到护理服务的改善,感受到广大护士以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的职业文化,感受到护理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在全社会树立医疗卫生行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在本文研究中显示根据回收问卷统计,对照组42例患者优良率为66.6%。无效率为33.3%。观察组42例患者经过优质护理服务后优良率达92.8%。无效率仅为2.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计算P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性脑梗塞中,对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治疗效果都有很大益处,推广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改善患者身心将康,帮助医务人员更好的治疗疾病。适合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殷慧香,董瑞馨.护理组长负责制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07(12):109-110.

[2]李艳艳.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2,18(03):679-680.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第6篇

为有利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老年卧床患者;基础护理质量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快速提高,人们有了更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健康意识,相应对医疗工作者的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尤其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院在卫生部门的响应要求下,对我院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笔者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154例老年卧床患者,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观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基础护理的合格率,现将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154例老年卧床患者,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其中所选取的154例患者中,男98例,占63.6%,女56例,占36.4%,年龄为62-89岁,平均年龄为(70.12±11.23)岁。

1.2方法

1.2.1成立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动员科室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相关卫生部门的领导在召开关于如何做好护理服务工作的会议。我院领导组织者根据会议精神以及当前的社会形势,在我院的领导支持下,由护理部主任带头,各科护士长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全科护士的思想。

1.2.2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因长期卧床休养,活动以及自己正常生活受到一定限制,会产生较强烈的心理落差,因此患者以及家属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沮丧、焦虑以及忧郁等心态,因此在实施护理工作中应注意对患者家属以及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宣讲。可通过印发一些与老年疾病患者相关的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每月对患者进行两次健康知识宣讲等,且可让患者家属共同参与。护士工作应符合一定的规范,护理技术应该规范有效,护理人员应注意语言得当、举止端庄大方,给予患者尊重、同情以及关系,让患者感受到亲切。

1.2.3建立分层护理管理制度,确保实施各项护理工作准确到位实行护士分层管理,可根据护士的工龄、技能、职称等设置为由组长、责任护士以及实习护士等三级护理人员组成的小组。责任护士以及组长等可对所负责管理的患者提供无间断、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工作。确保每个护理人员至少负责2-3名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而护士长以及组长人员对护理工作中各项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每天坚持抽查,每7天实施必查工作,月底实施一次全面检查工作,采用定期检查、随机检查以及全面检查三种检查方面相结合,确保在护理过程中各项护理工作准确到位。

1.2.4卧床休息与适度活动老年卧床患者对周围的休息环境要求较高,因此生活环境的应该保持安静舒适,梳洗、翻身等日常生活根据患者具体身体状况对其做出准确判断,医护人员应该给予患者鼓励,制定符合患者身体状况的活动规划,保证患者快速恢复健康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1.2.5组织护士进行学习与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在科室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授课,同时可开展小组讨论活动,集体学习相关创优工作的文件以及精神内涵。定期进行护理技能考核以及护理比赛工作,鼓励护理人员争优争先。同时可安排一些医护人员到兄弟科室以及其他一些优秀医院学习相关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学习他人的优点。争取在医院护理部门以及相关领导的支持下,让优秀的护理骨干人员以及护士长等参加“创优”工作的培训班。

1.2.6正确了解护理工作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召开关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专题思想的会议,同时积极在我院开展专业的关于老年卧床患者护理方面的培训工作,让护士尤其是新护士对临床护理工作有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开展每七天一次讲课,每七天进行两次床边查房、对护理人员进行不定时晨间提问,以及实施每月一次实施护理查房工作,对护理人员讲解相关护理知识理论以及护理实践工作,让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1.3观察护理效果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是由患者家属在病人出院填写相关护理部门所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基础护理合格率是责任护士和病区护士长按照护理部门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基础护理质量进行评定。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患者人数不断增多,且因各种疾病的存在,老年患者卧床现象普遍增多,长期卧床会导致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不利于老年患者的健康恢复以及社会家庭的稳定健康[1]。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极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且该病症致死率较高,因此在手术治疗中应注意仔细观察患者病症变化,实施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有利于老年患者身体健康以及康复[2]。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是做好基础护理工作[3]。同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可有效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全面提高临床实施护理水平[4]。我院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刚刚起步,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改善的过程[5]。应该不断总结,研究分析并不断改进完善优质护理工作,这需要全院的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同时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患者实施全面、细致有针对性的护理,控制患者病情,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出现,促进当前护理工作朝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6]。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2%,患者护理合格率为90.3%,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9.4%,患者护理合格率为98.1%,其中无护理投诉事件发生,其社会效益显著,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护理合格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涂红梅,卢艳,刘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6):981-982.

[2]楚玉娟.夯实基础护理、开展优质护理、全面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水平[J].中国医药指南,2011,9(9):325-327.

[3]黄仕明,罗映红,权明桃.开展创新实践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品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3):1174-1175.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老年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基层医院;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基层医院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但随着老年化社会进程的发展和青壮年人员外出务工的现象,在基层医院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比例也逐渐增多[1]。所以,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均面临严重的挑战,2010年,我国卫生部在南京召开护理工作大会上提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旨在于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搭建和谐的医患、护患沟通平台,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使患者惠及、社会认可、政府满意。2011年6月,我院也学习和参照江苏省卫生厅《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文件精神的要求,以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服务为切入点,探索和实践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的可行性,实践1年来取得喜人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老年急性阑尾炎均为本社区居民,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在6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12±1.02岁。按照国际老年人定义通用惯例均符合老年人年龄标准。16例老年阑尾炎患者具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为主要特征性临床表现者不多,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也不明显,临床表现与病情不平行,而且穿孔率高,甚至有个别患者能较早地出现休克表现,合并症较多。给护理与治疗均带来一定的困难。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措施,并迅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在2-3h内完成急性阑尾炎切除手术。

3 优质护理方法

3.1 加强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优质护理理念的形成是社会进步的新型产物,也是贯彻落实《护士条例》,促进护理工作规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我国护理队伍管理走向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护理事业将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以坚持“以人为本”,使临床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2]。

3.2 转变观念,建立优质护理服务体系。按照优质护理示范工程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精心组织,综合谋划,本着床护比例、护理分级管、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实践技能等要求进行优化组合,建立扁平化的护理管理体制,精简护理行政层级,提高管理效率。患者护理实行小组责任包干,结合实际,探索实施护士的分层次使用,在实际工作量的基础上,实行具有专科特点的弹性排班,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

3.3 夯实基础护理,细化常规护理,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士绩效考核制度、疾病护理常规、专科护理工作标准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要认真的研究和探讨各种规章制度的要求、护理常规的要求、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并加强全员培训。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要求护士对护理工作要努力做到以人为本、服务到位、谨小慎微。把患者想到的事情做好,把患者没有想到的事情想到,给予患者一种家庭化、宾馆化的舒适环境。我们对16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主要采取如下优质护理措施:①术前在积极强化基础护理、纠正老年患者相关并发症、合并症的同时,我们重点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16例老年患者中,有11例为留守或失独老人,他们对缺乏情亲呵护的恐惧心理远大于病痛折磨。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在老人入院时就有优质护理小组中3位辅助护士24h轮岗陪护,并积极与老人做思想沟通,了解老人心理愁绪,主动与老人分析、化解心理的各种担忧,积极为老人排忧解难。使得老人能感受到我们医护人员热情、情亲、温情。愉快的接受和配合手术治疗。②术后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做好详实记录,对出现异常迹象应快速评估与分析,并迅速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加强手术切口观察和疼痛护理,以减少因疼痛给患者带来的负面情绪。对有合并症的患者也应积极监测和治疗合并症,如合并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但不宜降的过低,以免发生耐受性低血糖,对现有疾病治疗反而带来不利的影响。③加强出院指导,出院前要详细告诉患者注意休息,出院后半个月内不宜做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要劳逸结合,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并要求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合理膳食,可进食一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要忌油腻、辛辣食物,要少量多餐。并嘱其按期门诊复诊,对合并症的治疗与控制也不宜松懈[3,4]。

3.4 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件,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含护士长文件书写),临床护士每天书写护理文件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小时。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病程记录中的手术清点记录和病危、病重患者护理记录。

4 结果

16例老年急性阑尾患者手术顺利,对我院医疗、护理质量高度信任,住院7-10d,平均住院(7.06±0.61)d。术后发生切口轻度感染1例,经及时发现、处置后痊愈;随访6月无异常并发症。

5 讨论

江苏省卫生厅根据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要求,也相继出台活动方案,要求在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实施,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示范工程”活动,到2010年底,在全省范围内创建10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30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和60名“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通过“示范工程”活动,逐步推广“无陪护理”的模式和经验,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使患者惠及、社会认可、政府满意。笔者认为这一利好的护理模式出台,是社会发展和我国老年化进程加快相适应的一种服务模式的转变。特别是对于“421”家庭的老人、失独老人,一旦生病全家受罪。失独老人更是担当重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自残、自杀的现象不是鲜闻。所以,对老年人亲情护理、心理护理、陪伴式护理非常重要。

我科对本组16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指定辅助护士、责任护理,进行24h不间断、无缝隙护理模式,避免以往为护理人员像流水线上工人一样,一旦患者有什么不适,而不知道向哪一位护理人员汇报、诉求[5]。优质护理后,我们护理人员也有要多的时间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对有苦恼、忧愁的,我们也能深入浅出与他们交流,拉近代沟的距离,使得老人愿意和我们交流、配合我们护理工作。从本组结果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优质护理的优势。16例急性阑尾炎老年患者对我院医疗、护理质量高度信任,住院7-10d,平均住院(7.06±0.61)d。术后发生切口轻度感染1例,经及时发现、处置后痊愈;随访6月无异常并发症。

总之,我们认为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同样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能明显地提升护理质量,树立行业新风,满足广大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更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型在基础医院临床护理实践中跃迁成功举措。

参考文献

1、钱梅英。浅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29):125-126。

2、吴启芳。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病人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2012,10(5):378。

3、王宝珠,付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深化基础护理内涵[J],护理研究,2010,24(10):2614-2615。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老年性脑梗死;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效果

doi:10.14033/ki.cfmr.2016.31.0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1-0071-02

脑梗死属于老年人群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脑供血缺乏和脑局部组织坏死。这类病症的发生和动脉粥样化有直接联系,具有发病急、病程长、预后效果差等特点[1]。为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其及早康复,本次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收治的15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对照研究方式探究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现进行具体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未实施优质护理之前收治的75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实施优质护理后收治的75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通过CT、MRI影像学检查。观察组男35例、女40例;年龄56~72岁,平均(64.5±4.2)岁。对照组男36例、女39例;年龄54~70岁,平均(62.4±4.1)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并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1.2.2 优质护理 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建立优质护理质量追溯机制,定期考核护理服务质量,检查陪护率等,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注意护理服务本身的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加强人力资源弹性调配,建立基于护理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难度、工作技术要求、工作风险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考核机制,强化护理服务质量与干预效果。具体优质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优质心理疏导。脑梗死发病后,易产生焦虑、不安、抑郁等心理。为此,平时护理人员需主动和患者沟通,以便实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需求。结合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病情恢复情况等,制定优质心理护理方案[2]。然后,利用影像和图片、多媒体等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2)优质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干净的病房环境,定期做好消毒和通风工作,以便确保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3)优质细节护理。主管护理人员应定期组织相关的护理人员学习、培训相关的护理内容。然后,构建脑梗死护理的机制。与此同时,还应做好相关的导诊和陪检、送检、配送等工作,旨在提供优质的细节护理服务。(4)优质康复护理。脑梗死所致功能障碍,没有特效的药物。而为患者提供优质康复护理服务,主要的目的为逐渐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临床方面,应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恢复情况,实行分期功能锻炼,以便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床边康复训练指导。训练过程中应鼓励患者,以便其能主动配合护理人员,加强功能康复锻炼,从而提高患者的活动量,使其逐渐恢复生理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4]。(5)优质饮食指导。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确保患者每日饮食均衡。鼓励患者平时多食用一些低热量和低盐、维生素较高、低脂等食物。需要注意的是,需保证患者的饮食以清淡为主,治疗过程应以半流质软食、流质饮食为主,进而降低患者的肠道负担。(6)优质日常护理。加强患肢锻炼,以激发患者健肢的潜能,如穿衣、脱衣、舌肌训等。(7)建立全面的连续性优质护理服务。患者出院后制定并实施电话随访计划,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等服务内容。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

1.4 疗效判定标准

护理满意度,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测量表,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评判,主要评判内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环境创设等。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Fug-Meyer评分,对患者护理前、后,运动功能实行评判,评分越高,代表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状况更好。日常活动能力采取Barthel指数,对患者护理期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判,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越佳。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670,P=0.006),见表1。

2.2 护理前后两组Fug-Meyer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Fug-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ug-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护理前后两组Barthel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Barthel评分均有一定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梗死,即为血栓形成者,存在先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类病症的发病时间较慢,一般多在睡眠、安静情况下引发病症。临床方面主要采取卧床休息、吸氧、严格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心电图检查等方式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老年脑梗死发病的原因,与血栓形成、栓子所致有关。临床症状为头晕、眩晕、一侧肢体无力等。其中因栓子引发病症的患者,通常无前驱症状,且发病急骤,在数分钟即可发展到高峰[5]。此外,老年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动脉粥样硬化(AS)严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房颤、高危因素较多,如高脂血症、冠心病、精神异常等有直接的关联。老年脑梗死病症的出现,会对患者的机体构成严重的损害,这一病症的病死率较高[6-7]。并且脑梗死患者发病后,机体免疫能力降低,这也导致临床治疗的挑战性加大。本次研究,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临床效果较好。优质护理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生理、精神和临床需求[8]。有效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偏瘫症状、预后,并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医院整体护理效果。优质护理经不断完善,秉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开展护理工作,能够结合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开展护理工作,尽可能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不断改进护理工作[9-10]。与此同时,还可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降低护理工作中的误差、差错,从而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经优质护理干预,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如不安、恐惧、抑郁等,且不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构成严重影响。平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和患者间的沟通,拉近护患关系的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情况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能够看出,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改善患者的运庸δ堋⑷粘I活能力,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蓉芳.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 [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351-352.

[2]刘芹,彭宪星.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5):87-88.

[3]康.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3):102-104.

[4]周明珍.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0):247-248.

[5]张俊平.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9):211-212.

[6]孙春梅.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价值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0):88-90.

[7]兰尖花.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10):126-127.

[8]汤芳.86例急性老年性脑梗死病人临床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4,12(30):2815-2816.

[9]孙艳梅,戴丽君,孙彦红.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230-231.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第9篇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神经内一科 河北省邢台市 054000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96 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优护组和常规组各48 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优护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和干预6 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并在干预6 月后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优护组干预6 月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6.6±17.8)分,显著高于常规组(t=13.945,p<0.05)。优护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显著高于常规组(X2=6.095,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老年性脑梗塞;优质护理;生活质量

老年患者易出现脑梗塞,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有效的护理可以提升老年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1]。近年来,我院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 年1 月-2014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共96 例为对象。其中:男62 例(64.58%),女34 例(35.42%);年龄60-77 岁,平均(68.7±7.4)岁;学历情况:小学及以下28 例(29.17%),初中47 例(48.96%),高中14 例(14.58%),大专及以上7 例(7.29%)。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号,采用数据表法随机分为优护组和常规组各48 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优护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主要内容包括:

(1)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及家属知识状况,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包括脑梗塞发病机制、疾病转归、康复注意事项等。

(2)心理干预。引导患者及家属消除负性情绪,树立治疗信心。介绍成功案例,赢得患者对治疗的支持。

(3)开展优质康复训练。综合按摩多种手法刺激肢体,定时帮助患者翻身。进行吞咽训练,定期按摩患者面部肌肉,进行吹气、鼓腮等规律运动。进食时,指导咀嚼,并适当进行喉部推动。语言训练从单字、单词到短语依次进行,并且鼓励患者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沟通。要求家属定时给患者读报、进行沟通,让患者感受亲情温暖。④患者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和锻炼指导,要求患者定期返院检查。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入院时和优质护理干预6 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在护理干预6 个月后,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量表进行满意度测评,患者从“很满意”、“满意”、“不满意”等选项中选择。满意率=(很满意+ 满意)/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19.0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t 检验法检验。计数资料使用例(%)表示,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经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改善(p<0.05)。优护组干预6月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6.6±17.8)分,显著高于常规组(t=13.945,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优护组很满意、满意、不满意分别有35 例、11 例、2 例, 护理满意度为95.83%, 显著高于常规组(X2=6.095,p<0.05)。见表2。

3 讨论

脑梗塞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强化护理干预,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2]。

我院针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差的情况,近年来积极推动优质护理服务。从本组资料来看,虽然常规组和优护组经过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提高(p<0.05),但是优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本研究结论与徐辉[3] 的结论是一致的。徐辉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普遍高于常规护理患者。之所以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可能与优质护理更加注重患者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医护人员、患者以及家属在护理中的能动性,调动各方参与有关。总之,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于锦红, 勾霞. 优质护理服务在62 例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2015,35(08):170-172.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糖尿病 优质护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94-01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也引起了临床医护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服务是一种新的护理方式,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自我院在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服务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00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我院实施优质服务以来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并探讨在糖尿病护理中推进优质服务的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研究调查对象为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200名,男59例,女41例。年龄自41岁至72岁,平均年龄为58.8岁。患者病程为1至13年不等,平均病程为5.6年。

优质服务实施方法:

1 规范护理人员行为

①护理人员形象:要求内科护理人员仪表端庄、面带微笑,对护理工作热情主动,护理动作轻柔,给患者及其家属留下良好印象。②心理素质:护理人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工作中要保持热情的态度,用关切的言语和真诚的爱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和家属,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认可。③业务素质:糖尿病护理人员要定期组织起来进行业务知识的学习,使护理人员熟悉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以及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常遇到的生活问题,提高护士对糖尿病以及其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知识和健康指导知识,不断提高糖尿病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2 注重情感护理

①密切注意病人情况:护理人员在患者候诊期间,要随时注意患者的基本情况。对患者的病情要心中有数,根据患者的病情,必要时可以进行提前就诊。护理时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诊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病人克服解决,从而使患者能够轻松的接受医院的治疗。②做好导向工作:对于初诊患者,护理人员要做好导向工作,及时对患者提供指导和咨询,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就诊,使其快速适应医院环境。③健康教育:由于医院病人较多,护理人员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及其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宣讲教育[1]。④注意老年人护理。要注意对老年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的工作,老年患者由于常年患病行动不便,导致其社会活动减少,另外老年人经济来源有限,很容易产生压抑和焦虑的心理。另外,老年患者的自尊心也较强,性格比较固执。护士应了解老年患者的感情、心理等方面的特征。在与老年病人沟通交流时,要做到态度亲切,并选择合适的称呼,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仔细回答他们的咨询,尤其是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他们更渴望得到护士的重视与尊重,在进行护理治疗前应先听取他们的意见,取得他们的同意后在进行治疗护理。老年人大多都有一定程度的健忘、耳聋等,老年科护士在与老年患者沟通时要有耐心,控制好语速,声音要洪亮一些,并且适当做一些重复。对不同的老年患者,要根据患者的喜好,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如进行散步、气功等运动。另外还要做好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指导,指导患者要有规律的生活,戒烟酒,注意饮食等。

3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就诊环境、护士行为举止、护士仪容仪表、护士服务态度、健康宣讲5项内容,评价在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服务以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会有有效调查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结果

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服务以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实施人后,患者对医院就诊环境、护士行为举止、护士仪容仪表、护士服务态度、健康宣讲的满意度均在93.00%以上,与实施优质之前对比,患者满意度有很大的提高。

讨论

优质服务是一种新的护理方式,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优质护理这一新颖的护理理念极大的推动了内科护理工作的进步,将护理工作中以疾病为中心的理念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有效的提高了糖尿病护理工作的质量。优质服务主要包括爱心、责任性、护理流程和护理技巧等方面内容,其终极目的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环境[2],使患者在最佳的环境中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糖尿病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服务以后,患者对医院就诊环境、护士行为举止、护士仪容仪表、护士服务态度、健康宣讲的满意度均在93.00%以上,与实施优质之前对比,糖尿病患者满意度有很大的提高。在医院糖尿病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医患关系,提高医院的诊治质量。

参考文献

[1]孟俊华,唐果,胡颖,等糖尿病看图对话教育工具效果的研究[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09 ) :941-942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血液透析;透析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我院成为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单位之一。

1 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和方向

“优质服务示范工程”的展开,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要求,也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努力示范的平台。结合优质护理服务的方向及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特点,在我科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实行优质护理,保证了治疗效果,使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轻松愉快地完成透析治疗及能回归社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2 优质服务的方法和实施

2.1实行护士包干责任制,每一名护士分管5-6名老年透析病人,包干所管病人的一切治疗、护理等等。包干责任护理强调把患者全面看待。老年患者年龄大,子女工作繁忙,无时间顾及,透析期间多有焦虑不安甚至孤独感。责任护士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力满足,对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耐心细致的回答。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透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如饮食、活动等,责任护士要熟悉分管的每位患者的整体情况。

2.2 因患者每周接受血液透析2~3次,每次4~5小时,因此在透析前帮助患者清洁穿刺侧肢体,做好个人卫生,生活不能自理者由护士协助。老年患者在透析过程中需要进食,上厕所,护士协助患者,保护好穿刺针不脱落。

2.3医院积极配合,大力改进护士的工作条件,使用移动电脑、多功能治疗车。使护士能更好落实床边工作制,时刻能在病人的身边,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医院并规范了服务用语,公开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的内容,使我们的工作得到社会及病人的理解支持与监督。

2.4在护士的培训上,也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护理培训制度,并界定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落实层级护理。护士长对护士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考核,科护士长对护士长进行考核,护理部对科护士长进行考核。

3 优质服务的效果

比较实行优质护理模式前、后的病人满意度。2011年1月~6月实行优质护理模式前,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在我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98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每月底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1],回收96份,回收率98%。2011年7月~10月,实行优质护理模式后,在我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87例,问卷调查回收84份,回收率96.5%。两组在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病情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第12篇

[中图分类号] R735.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8(c)-017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senile patients with left colon cancer complicated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Methods From October 2015 to November 2016,150 senile patients with left colon cancer complicated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high quality nursing.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car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complication incidenc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33%,it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16.00%),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High quality nursing;Senile patients with left colon cancer complicated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Application effect

左半?Y肠癌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其常见的发病人群为老年人,多数老年患者发现患有左半结肠癌,大多是在发生肠梗阻之后,该疾病是临床多发的外科急腹症,常引起老年患者发生休克、感染、结肠破裂穿孔等,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由于梗阻部位较低、起病较急,在手术前无法对患者实施肠道准备,同时老年患者生理、病理特点较为特殊,给治疗带来较大困难[1]。而给予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十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极其重要的,能为患者的术后康复提供保障和基础,近年来,优质护理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因此,我院对优质护理在150例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符合临床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诊断标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接受临床护理的老年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0.15±2.45)岁,男50例,女25例,其中伴有慢性肺功能不全患者20例,冠心病患者25例,高血压患者15例,糖尿病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1.03±1.78)岁,男49例、女26例,其中伴有慢性肺功能不全患者19例,冠心病患者26例,高血压患者15例,糖尿病患者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日常护理、病情护理等内容,护理人员应按照护理计划依次对患者实施操作。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所有老年患者均在全麻状态下进行手术,术后常规腹腔引流、留置尿管以及胃管。优质护理内容主要包括:①心理护理。在治疗中,由于多数老年肿瘤患者的病情、心理特点、文化背景不同,常导致其对疾病的认知也大不相同,易产生多种心理反应,既害怕手术又渴望手术,自身情绪多变、顾虑重重。同时老年患者实施结肠癌造瘘术后,排便能力丧失,排便方式发生较大改变,多数患者由于害怕自身和他人不同,往往产生恐惧、逃避、忧虑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体贴和关心患者,对于患者需求要尽可能满足,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护理进展以及患者病情,告知患者只要后期护理得当,对工作、日常生活一般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帮助患者缓解情感失落。②术前准备护理。应告知患者术前宣教的重要性,若患者伴有术前焦虑感,应多次对患者进行指导,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职业特点、文化程度、年龄等因素制定护理方案,通过示范教育、单独宣教、语言教育、小组宣教、口头宣教等方式,让患者充分了解胃肠道造口位置、解剖生理,并给予患者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在必要情况下进行输血,纠正低蛋白血症以及贫血情况。③术后护理。术后早期对患者禁食,给予患者补充营养物质以及液体,若患者造口开放,应将腹部切口和造口妥善隔开。在患者造口开放前,应采用盐水纱布或者凡士林进行保护,待患者造口开放后,定期更换敷料,观察患者造口黏膜坏死、出血、回缩情况,预防并发症发生,待患者造口拆线完全愈合后,应采用中指或示指将造口扩张。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下床活动平均时间及造瘘口排气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对比各项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下床活动平均时间及造瘘口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结肠癌是人体胃肠道中较为多发的一种肿瘤,是导致老年患者发生肠梗阻的主要因素,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为30%左右[2-6],而近年来,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多数老年患者常合并肠梗阻,具有病死率高、病情危重等特点,手术治疗是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围术期易出现不佳的手术效果,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护理方式对老年患者十分重要[7-11]。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脑梗死;老年;优质社区护理;康复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16X(2016)03-0243-03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6.03.28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罹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中老年人群的快速上升,与其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已经超越肿瘤成为致残和致死的中国疾病谱中的首位病因[1]。由于三级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经住院治疗后多数患者均出院回家康复,但老年脑梗死患者出院回家后缺乏有效的护理和康复。优质社区护理是一种基于基层的新型卫生服务管理形式[2],为社区居家的患者提供最优质的用药、预防、康复及心理等一系列护理指导,因此优质社区护理对社区居家患者疾病的康复以及预防复发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本中心自2013年3月起探索优质社区护理项目,针对居家的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全程优质社区护理服务,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我中心接诊的11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三乙及以上医院确诊并接受急性期治疗后出院回家康复修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距急性发病时间在14~28天。排除标准:发病后意识不清,继发性癫痫,严重的痴呆,严重的言语交流障碍、视力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或系统感染、恶性肿瘤,家属和患者均不能良好配合。按照随机数字表将112例老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60~80岁,平均(65.21±5.13)岁,病程14~26天,平均(18.34±3.11)天,并发冠心病8例,糖尿病8例,血脂紊乱16例,高血压22例。对照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60~80岁,平均(65.42±5.41)岁,病程14~28天,平均(18.29±3.20)天,并发冠心病9例,糖尿病10例,血脂紊乱17例,高血压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既往史、并发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医务人员对两组老年脑梗死患者均进行完整的健康评估和建档。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护理,包括疾病宣教、服药和康复指导、生活方式的指导。观察组在常规社区护理基础上对其实施优质社区护理:①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及其家属和主要照料者的文化水平、不同程度的病情以及相关并发病进行详细的个体化指导。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主要照料者意识到自身的不良习惯、生活方式等,及时修正。对社区老年脑梗死患者及其家属和主要照料者每个月进行1次健康讲座,宣传脑梗死的二级预防和治疗相关知识,发放脑梗死相关的宣传手册;②脑梗死康复指导:针对因脑梗死造成的不同的神经功能缺损如肢体功能瘫痪、语言障碍患者进行早期系统的肢体功能锻炼及言语训练等相关方面的指导。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家属共同制订一套个体化、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康复计划,以利患者尽快康复。指导照料者给予患者合适的被动运动,按摩瘫痪肢体每日至少两次,每次约10~15分钟,以防止压疮、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对肌张力高的肢体,老年患者往往因为疼痛不愿意被动活动,需要社区护理人员仔细讲解和鼓励,采取正确的温柔的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渐拉伸和活动。若患肢肌力尚可,护理人员需指导照料者帮助练习站立及行走,要做好防护,防止跌倒和骨折。对语言障碍者:建议适当予以咽喉部刺激,从训练喉部发单音开始,让其听常用语的简单句,再由短变长,由易到难练习;③用药及依从性指导:每周针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1次面对面的随访,评估老年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合理性。高血压患者每周监控1次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周均指导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并指导患者和或主要照顾者学会自我监测血糖、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指导心脑血管病的联合用药,避免用药重复和过量可能;④心理护理和指导:社区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和照料者给予足够的关心、支持和照顾,鼓励患者正确对待脑梗死疾病,树立战胜脑梗死的信心,主动配合完成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建议家庭照料者重视患者重返社会,走出家庭封闭的环境,参加到社区大集体中来,转移患者注意力,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障碍[3]。并发严重的心理障碍(焦虑、抑郁)患者进行适当心理疏导的同时,必要时建议专科就诊加用药物及时干预;⑤生活方式的指导:老年患者极易摔跤,社区护理人员应充分告知老年患者及其主要照料者在老年脑梗死患者夜间大、小便时要注意避免摔跤和骨折等造成的二次伤害,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少量优质蛋白饮食。食盐摄入量控制在每天6克盐之内。鼓励进食新鲜蔬菜、瓜果,保持充足的维生素和纤维摄入,有烟酒嗜好者社区护理人员需要配合患者及家属或照料者制定相应的戒烟、限酒计划。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指导其相应的饮食结构。持续社区护理干预疗程为3个月。

1.3疗效评定项目:

1.3.1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4]:运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来评价两组在护理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随访复诊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

1.3.2脑梗死恢复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4]:运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 BI)来评价两组在护理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随访复诊脑梗死患者的脑梗死恢复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版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在社区护理干预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干预前明显好转(P

3讨论

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过后3~6个月是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黄金时期,也是脑梗死高复发期,若能够给予更好的优质社区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英国的While直接指出社区的优质护理才是现代优质护理的关键所在[6]。因此社区优质的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以及良好的医嘱依从性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010年我国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探索适合本社区的一系列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对本社区的慢性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实施全面、连续、到位的优质护理。成立了针对本社区的针对各项慢性病的优质护理服务小组,针对急性脑梗死经急性治疗出院后处于回家康复修养的需要特殊照护的老年患者提供无缝隙的全面、连续、到位的优质护理服务,社区的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使老年患者出院后,优质社区护理结合家庭照顾者的亲情护理使老年患者在家能够享受有效的照料和康复,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面对面随访、家访、社区小范围的健康教育等多种形式进行定期随访及护理指导。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老年脑梗死患者经优质社区护理干预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较干预前明显好转,且较常规护理组有更好的疗效。在脑梗死整体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方面,接受优质社区护理干预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改善优于对照组。贺秀平发现[7],通过社区的优质护理干预对所在社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说明针对老年脑梗死的持续的优质社区护理仍可明显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对老年神经功能康复有明显良好效果。

总之社区的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更有利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以及主要照料者的针对脑梗死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长期坚持服药以及对医嘱的依从性,从而能够降低脑梗死的短期复发和再次住院的比率,减少社会和家庭的医疗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胡大一,郭艺芳.中国心血管病领域3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11):824-826.

[2]田丽.优质护理延伸服务的实施与体会(特约)[J].天津护理,2013,21(6):509-510.

[3]胡锦华.脑卒中合并抑郁症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J].全科护理,2011,9(2):141-142.

[4]王维治,王化冰,译.格林伯格(美).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8.

[5]Wang J, Yu XD, Li GQ. Comparative study on short-term and long-term prognostic determinan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 Experimental Medicine,2015,8(6):9855-9861.

[6]While A. Community nursing: the linchpin of quality care[J]. British Journal of Community Nursing,2015,20(10):518-518.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优质护理;老年;糖尿病;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1(a)-0162-02

我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饮食习惯的变化提高了糖尿病的患病率,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1]。临床上在给予积极的治疗之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次研究中,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对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了优质护理干预,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观察对象主要选取在该院治疗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2013年7月―2016年7月期间),使用抽签的方式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均意识清醒,且对该次研究知情,并自愿成为该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在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占27、23例;年龄在62~86岁范围之内,平均年龄为(73.78±8.67)岁;合并症: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1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17例,糖尿病性肾病15例,糖尿病足8例。在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占26、24例;年龄在62~85岁范围之内,平均年龄为(73.45±8.13)岁;合并症: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11例,糖尿病神经病变16例,糖尿病性肾病14例,糖尿病足9例。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基线资料当中,其性别、年龄以及合并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可进行科学性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传统护理方案,主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纠正其错误的生活行为;对其负性心理情绪给予疏导,使其保持身心轻松,减轻精神压力;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状况,并及时处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其中护理内容包括加强护理基础、提高细节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护士专业素养,如下:①加强护理基础: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应结合专业护理基础知识,为患者提供专业性、个性化的基础服务。严格按照护理分级制度,给予患者生活、健康指导。进行护理操作时,应观察患者的皮肤变化以及末梢血液循环的情况。进行一对一的护理,对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服务。②提高细节管理:对于病房环境,应保持整洁、安静,室内的温湿度调整以患者舒适度为主;摆放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手册、杂志以及糖尿病食物模型等,便于患者学习;走廊、宣传栏可张贴糖尿病的教育展板,以供患者及其家属参考;病房内应具备微波炉、针线盒以及饮水机等便民设施;以亲切、友善的态度接待患者。③加强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个人具体情况,为其进行全方位的糖尿病知识宣教。通过“一对一”的教育方式,为患者详细讲解糖尿病预防、治疗以及护理等方面的内容,并告知其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改善的意义,提高患者的主动性和遵医行为。④提高护士专业素养: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和管理工作中,护士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要求护士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完成专科护理、健康指导等工作,促进患者康复。对护理质量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实施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可将患者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划入考核中,并实施奖惩、评优政策,以激励护士的自觉性,提高其护理质量和工作责任。

1.3 观察指标、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用药依从性、自我监测)、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物质生活)评分。

1.3.2 判定标准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用药依从性、自我监测进行评定。每项总分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依从性越好。采用生活质量量表GQOL-74对患者的生理健康M行判定。主要观察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物质生活4个维度。各维度评分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使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以及不满意3种。护理满意度即为非常满意率与比较满意之和。

1.4 统计方法

将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数据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后,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用药依从性、自我监测以及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数据,并用t检验;用(%)表示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数据,并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饮食依从性为(76.64±2.36)分、运动依从性为(64.25±3.58)分、用药依从性为(60.57±4.85)分、自我监测为(68.97±6.47)分;对照组患者的的饮食依从性为(61.22±1.25)分、运动依从性为(58.39±3.47)分、用药依从性为(55.64±2.01)分、自我监测为(60.57±4.56)分。由以上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其中非常满意37例,基本满意8例,不满意5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4.00%(非常满意30例,基本满意7例,不满意13例)。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的衰退使得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激增[2]。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明显较青壮年患者更为复杂,且病情变化较快,加大了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难度。传统护理方案具有较大的机械性和片面性,护士仅遵医嘱对患者实施护理操作,缺少主动性和人性化。优质护理不仅可从生活中对患者进行护理,同时可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呵护,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3]。不仅如此,通过加强健康知识宣教,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度,可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克制不良行为,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有效地避免了工作中的疏漏,提高了护理质量,进而改善了护患关系,做到了“优质、高效、满意”的护理服务。

该次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用药依从性以及自我监测评分均高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病情,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萌.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7):1-2.

[2] 张美丹.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5):181-182.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老年患者;优质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41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39-02

卫生部于2010年开始,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1]。我科患者年龄大,病程长,大部分需要长时间卧床,生活护理繁重。我科于2011年1月开始组织试行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模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05月我院老干科住院的患者120例作为实验组,男82例,女38例,年龄61-96岁,平均年龄81.2岁,其中冠心病33例,心衰10例,肺部感染28例,脑梗塞26例,糖尿病23例。随机选取同期该科住院老年患者80例为对照组,男53例,女27例,年龄62-86岁,平均年龄79.1岁,其中冠心病25例,心衰7例,肺部感染18例,脑梗塞13例,糖尿病12例,其他5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所患疾病等一般资料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 全科护理人员共同学习优质护理相关文件 组织全科护士集中学习,学习内容为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工作规范以及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文件等内容[2]。明确护理服务内涵、项目、标准。学习后定期采取理论试卷测试及实践考核。让每位护士切实掌握优质护理相关理念、内容。

1.2.2 改革分工方式,实施责任制整体化护理 依据护士的职称、学历和技术经验分层级管理。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情观察、治疗、健康指导等工作,实施责任分组,每组设置组长,对病人实行全程责任制整体化护理[3]。根据病人病情、护理难度等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护理组长负责病情较重、护理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病人,同时做好协调和指导低年资护士的工作。

1.2.3 美化护理人员仪表态度、优化病区环境 护理人员应当主动与患者沟通,笑容端庄,使用尊称,避免以住院号或床号称呼。病区环境保持安静整洁,在各个病房卫生间以及病房走廊安装防跌倒扶手,病房不设台阶,注意保持病房光线充足,地面平整、干燥,设置防滑标识,病床配置床栏防坠床。完善便民措施,为患者提供轮椅、针线包、老花眼镜、一次性水杯等。病区固定位置放置健康教育单,患者可以随时取用。设置疾病康复治疗知识宣传窗、护患沟通黑板等,以更加有效的加强护患沟通,创造良好住院环境,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

1.2.4 完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科室每月进行进行护理质量检查。护士长、责任组长应掌握患者病情,每日早晚巡查病房,指导并检查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对新入院及疑难危重患者及时及重点查看,督查医嘱执行情况,以及核心制度、护理常规、技术规程的执行情况。若找出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针对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以便更好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1.2.5 落实基础护理 老年患者大部分时间需要卧床,各器官功能衰退,容易出现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因此落实基础护理对老年患者尤为重要。优质护理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老年患者的基础护理实施周期化护理和按需护理相结合的方法,在指甲护理、床上洗头等护理周期化实施基础上,再根据患者需要及时满足按需护理,如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协助翻身拍背、压疮预防及护理等,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意外伤发生率。意外伤包括跌倒、坠床、烫伤、压疮、肛周皮肤红肿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组护理效果比较: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可以客观地反映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是衡量现代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金标准[4]。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护士转变了观念,提高了优质护理的理念,夯实了基础护理,增进了护患和谐,责任制分工模式的完善,使患者得到全程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提升了患者的满意率。

3.2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近年来,随着人民医疗知识水平的提高、患者法制意识的觉醒,在医疗实践中护理人员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越来越多,老年患者基础病多,行动不便,护理风险较高。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对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无缝隙管理,通过实行责任包干的形式,对患者护理过程全程及全面负责,保证患者的基础护理、治疗、观察、宣教到位,意外伤发生率明显降低。我科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大大改进。当然,这项工作任务仍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护士进一步规范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 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M].2010-02-15.

[2] 彭刚艺,陈伟菊.护理管理工作规范[M].第4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21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