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1篇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

也许刚开始我们并不是很明白这一暑期社会实践的意义,也认为它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毕竟它只有这么短的一段时间,又能改变我们多少呢?然而,当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结束的时候到来时,我知道,它虽然很短暂,但仍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我们能够从中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实践必定有它的道理在,有其必要性。存在必然是需要的。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先去了瑞安,和当地的小学生一起去了万松山公园免费凉茶供应点,对那里凉茶的某些方面做了些简单的了解,例如:凉茶的组成成分,一年大概的费用,以及主要的饮用人群等等,并在那里做了些义务劳动:帮他们把煮凉茶的草药搬出来晒,并打扫了草药的储藏地点。同时我们问了当地的负责人,了解了煮凉茶的费用主要来源于人们的捐赠。他们的爱心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了方便。每天早上,总有很多人来到这里运动,当口渴时,就喝一点凉茶,为他们提供了便利与好处。接着,我们到温州市区各个凉茶点去了解情况,进一步了解温州凉茶。然后我们又在实验室里查资料,对凉茶的各种组成成分,进行了解,知道它们所属的科属以及具有的作用,对凉茶做一个总结。

在这一暑期社会实践中,我们先去了各个地方实地考察,了解温州凉茶的几种基本组成成分。以前我并没有这一方面的知识,甚至也没有接触过凉茶,对这并不了解,可以说毫无所知,然而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对凉茶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补充了一些我原本没有的知识,增长了自己的见识。

凉茶其实并不仅仅是一种茶,就某种程度而言,它更多的是一种药,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好处。但也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凉茶。凉茶也有很多的禁忌,例如:凉茶并不应该喝凉的,反而最好喝热的,这样更有效果。而隔夜的凉茶是不能喝的,对身体并不好。还有一些人,如月经期的女子也不应喝凉茶。

因此,我们在喝凉茶之前也应该先对它做一些了解,不应盲目的跟从他人喝凉茶。要根据实际需要来决定。其实不仅仅是凉茶,其他很多东西在使用前也都应该先了解一下它的作用以及副作用、禁忌等等。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合理的使用会给我们带来好处,反之,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胡乱的使用,反而会给我们带来坏处,甚至是伤害。因此我们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食品及其他安全问题,对自己以及对他人负责。

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更加了解到了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古语“团结就是力量”在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依然有他的地位。团队合理的分工合作会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好处,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节省时间及其他资源。而一个团队合作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团队有时并不需要统一行动,合理的分配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各自去完成自己的工作有时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例如,在实践的第二天,我们要到温州各个凉茶点实地考察,了解情况。我们选择了分开行动,各自去几个点,了解情况,回到学校后在进行汇总和整理总结,这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提高了我们的效率。因此,充分了解自己的团队以及要完成的工作,在进行合理的分工安排,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为大家节省时间及其他资源。时间就是金钱,因此这样的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须的。团结就是力量。

暑期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而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并不仅仅是呆在房间里研究,还必须外出到各个凉茶点进行走访调查了解,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炎热的天气在考验着我们,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汗流浃背,感觉整个人都快要燃烧起来了,但我们都坚持了下来。也许每个人学到的东西不一样,有的人学的多,有的人少,但我相信,这份坚持是值得大家赞赏的,只要坚持下来了就是胜利。

暑期社会实践是每个大学生的舞台,是我们不可缺失的锻炼机会。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可以锻炼我们自己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使我们了解更多的事。为我们以后步入社会,打好了铺垫,以便于我们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适应社会生活。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次锻炼机会。因此,他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以后我们也应该把握好各种机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加自己的能力,为以后打好铺垫。

虽然这次实习我们不是去找工作,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我们没有在服务他人,体验工作的艰辛上得到太多的感受,但我们在其他方面获得了很多。例如,我们走访了温州地区的很多免费凉茶施放地,了解了其实我们的社会上还是有很多助人为乐的人。他们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温州地区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免费的凉茶提供地。

在这么多的地方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红日亭。它是有很多老人开设的,用别人捐赠的钱,免费提供给行人和附近的人一份爱心。她们在冬天的早上免费提供粥,在夏天她们煮凉茶,为行人提供凉茶。也许他们自己并没有花费很多钱,而且打发了退休后的时间,但这是一项辛苦的事情,多年坚持下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冬天,我们最喜欢赖床的时候,他们却要早早的起床,甚至在天还没亮时就起来了,当他们煮好了粥后,再运到红日亭,其后还要洗碗,这一系列工作都需要他们付出很多。而坚持多年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这份爱心。所以说,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还是有很多真心为他人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的人。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和敬佩的。

但任何地方都不会十全十美的。在我们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还是看到了很多不好的地方。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基本上大家都会做一件事,那就是发传单,可是传单的效果又有多大呢,我们很多人都会在马路的各个地方发传单。而很多人都会选择忽略他们,管自己走路,还有些人虽然接下了传单,但他们不会去看上面的内容,只是随手接过,一转身他们就随手把传扔单进了垃圾桶,甚至有些人还随手把传单扔在了地上,所以当我们发完传单后,可以看到地上到处都是纸张。这些都使整个城市的环境变得差了起来。也给了别人一个不好的第一印象。

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都是由人组成的,只有其中的人好了,城市或者国家还会真正的繁荣富强,给他人美好舒适的感觉。人们的素质高了,就不会有人乱扔垃圾,那这个城市给人的感觉就会整洁,使大家都开心快乐。

每个地方都会有它的缺点,这是我们避免不了的。但我们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克服这些缺点,使我们自己的家园越来越好。每个人都严格要求自己,不乱扔垃圾,那居住的地方就会越来越美丽。这样才能越来越完美。

社会实践是我们都会经历的一件事。我们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仅仅是我们实践的主题内容,还能对当地的风土民情有一定的了解,对这个地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他是我们走出校园,了解社会的重要的一步。使我们对社会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对以后正式步入社会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社会实践,把握好这次机会。社会实践使我们学到了很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二)

在今年的七月份,我尝试了人生的第一次投身于社会的工作。虽然,我只是做暑期工,虽然,我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是这一切都是那么难忘,也令我受益终身。

回想找暑期工的那段时间,我觉得可谓一波三折。因为我要经过多处地方的寻觅,才找到那份工作。不过静下来想想,我之所以陷入那种境地,其实与我没有把握时机有关。因为在我放假的头几天,我都只顾着休息和等待消息,却没有主动去找工作,结果到了后来,有招暑期工的地方都已经招满人了,我才开始行动。这正与马克思哲学观点中,提出的“不失时机,促成飞跃”不谋而合。它教会我们要把握好时机,促成事情发展的成功。假如我们没有在条件充分时立刻抓紧时机,那么成功将会离我们而去。这也恰恰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我总是想找份适合自己去做的暑期工,这时候其实是在一种量变之中,但光是想,又没有实际的行动,结果还是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也就是说,还是找不到工作。

面对了几次找工作的失败,我却没有放弃,我还是四处打听,哪里还会招人。而且我发现光是自己一个人去找的力量实在太单薄,于是我就请求亲戚,朋友一起来帮我留意一下,这也反映出,人一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当面对困难时,要冷静地分析问题的所在,并要想出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不是轻易地放弃。

最终,我还是来到了一家商店做“理货员”。这时候,我是觉得有种成功感,因为我觉得,我的不放弃是有价值的我的选择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指挥阻碍事物的发展。”它要求我们要拥有正确的意识来对世界进行改造,用正确的意识指导我们的行动。没错,正因为我有不放弃的信念,我才找到我的第一份暑期工。

找到暑期工,其实就是意味着另一阶段新的开始,因为我要开始上班。

第一天上班的时候,虽然我什么都不懂,但是我却觉得自己融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当中。因为这家商店在每天的早会前,主持会议的人总会先精神饱满地说:“各位同事早上好!”接着大家就会神采奕奕地回答:“非常好!”这种做法无疑是在壮大士气。而且在那里工作,最令我感到震撼心灵的是和大家一起卸货。在一条长长的楼梯上,大家站成一条传货线,即使再多的货物,都很快地从一楼传到二楼。其实,上面的内容,目的都是说明整体与部分的问题。在同一结构里,假如每个元素能合理地组成在一起,那么它们发挥的作用就会大于其总和。这家商店每天坚持这种问候方式,其实是想让大家彼此增强认识,使大家的心团结在一起,更有利提高干劲;而搬运货物这种工作线的合理的安排,其实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力量,使大家形成一个强大的集体,加大了工作效率。

而且在我工作期间,我还了解到同一货物摆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销售量,这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关。而且,货物要坚持“先进先出”的摆放原则,货架上摆放的货物要时刻整齐。的确,这不得不让我想起联系是具有普遍性的原理。任何事物都与其周围的事物处在一种联系当中。商店里一般都是讲同类的商品摆放在一起,而将能销售量较大的商品放到显眼易见的地方,从而提高商店的营业额。而且值得我关注的是,那家商店总喜欢开展特价活动,经常保持将最新的货品更新到货架上,这又恰恰反映了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道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成不变的,总是处以一种运动状态。保持一种发展的目光看问题,不断对自己进行改进,这样才能适应时势的发展。

但话又说回来,其实这份工作是很辛苦的,而且受到的报酬又是不多。在每天劳累工作后,我总有一种自己立刻想躺下就睡一觉的感觉,不时,我还会萌发出放弃的念头。可是,哪份工作是不辛苦呢?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如果要纵观整个人生来说,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起点,虽然现在道路是艰难的,但其实是一个吸收经验的过程,假如没有了这段辛苦的小小的一段路,没有这样曲折的一段路,我又岂能明白父母赚钱供养我们的艰难,我又岂能真真正正地取得进步,向前发展呢?

“书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要躬行”。没错,假如没有这次社会实践,我又怎能得到如此丰富的认识,吸收到如此多的书上没有的知识呢?譬如如何去以礼待客,如何使用打价机,如何安排摆货位置……这些即使书本上是有的,但如果没有去实践过,是根本不会了解到过中的细节问题的。这样,也证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能反过来指导实践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得到了许多新的认识,它们将会成为指导我以后的人生如何去走,为我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当然,这些认识还是要不断通过再次实践的验证,这样才可以确保它们的正确性。

还有,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还明白了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因为结合我自己当前的状况,我当时只是大学一年级,而且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社会经验,因此,我就不要好高骛远,只顾着找份高层次的工作,这样只会使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反而一事无成。因此,我就要选择一份从基础做起的工作,这样既可以吸收过中的经验,又可以体现到基层人们的生活状况,使自己更要珍惜日后取得的成果。

这次社会实践使我受益良多,它虽然是我人生的一段小插曲,但它却响出了动听的乐声,使整段曲谱增添了活力;它虽然是我人生的一段小路,但它却独显出美丽的风光,使整段道路增添了光彩;它虽然是我画中的一笔,但它却勾画出画像的轮廓,使整幅画显得清晰而富有美感!

我为我这次社会实践的成功而感到自豪!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三)

一、前言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尽管如此,大学毕业生数量仍在逐年上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小组的成员对身边的同学就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展开了调查。

调查时间:20**.12。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提高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意识。调查方法:通过网上派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二、本次调查意义

当今社会正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激烈的竞争,职业活动的竞争尤其突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相对薄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势在必行。

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人意义有以下几点:首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从而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其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从而合理利用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再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可以使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了然于心,并便于从宏观上予以调整和掌控,能让大学生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和精力。最后,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能对大学生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是大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奋斗的动力,同时也能促进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另一方面,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首先,规划职业生涯有利于大学生建立科学正确的择业观。许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是因为他们眼高手低,没有看清就业形势,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其次,规划职业生涯有利于提高就业市场配置的成功率,降低离职率。大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自我认识不足造成就业市场配置率低。同时,部分大学生盲目就业和择业造成人职不匹配,草率跳槽,使得离职率不断攀升。最后,规划职业生涯有利于降低就业压力。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能够尽早为就业做准备,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某项技能,从而在毕业时能够积极应对企业的考验。

综上,我们小组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形成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以达到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目的。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对未来有无规划?有又是如何规划的?

(二)大学生对未来规划的理解以及途径是什么?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做事前规划是有必要的。近半数的同学“大致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其主要了解途径是学校的宣讲;有39%的同学“不太了解或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这一结果说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的较少且不够全面,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宣讲力度,同时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课外阅读、影视报纸媒体等方式加强同学们对职业规划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三)大学生对自己生涯的部分具体规划情况

(四)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的忧虑以及其相应的解决的方式

68%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前景“压力与希望并存”,只有少部分约4%的大学生对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前景“不清楚”。而且87%的大学生面对目前紧张的就业情况寄希望于“自己能力的提升”。这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认识比较全面,并且选择了正确的并且是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即加强自身能力。我们认为,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是充满生命力的一代,应该增强自己对未来的信心,相信自己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

四、建议

根据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我们发现了大学生生涯规划中展现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国家方面

(1)国家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国家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择业观的宣传与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实现社会价值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地位,更深地考虑社会需求,并结合主观条件与客观实际规划职业生涯,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国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况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就业岗位,创造稳定的就业环境。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近半数学生担心的就业问题是客观环境艰难。因此,国家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就业政策,才能从从本质上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3)国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宣传力度,保证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与社会上有经验的工作者都能够平等的进入劳动力市场。

(二)学校方面

(1)学校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多开展相关课程讲座,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并引起大学生的重视。

(2)学校应注重培养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学校在传授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增加应用性课程,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从而减轻大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时对自身实践不足的忧虑。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多学习课外知识。

(三)大学生自身方面

(1)大学生一定要注重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等,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明确实现目标的方法、途径,使自己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尽可能地少走弯路。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之前做好充分的分析。

(2)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调查结果表明,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实力有所担忧,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在学习中完善与发展自我,打造属于自己的创新精神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汲取书本以外的营养,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3)大学生要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在十余年的求学生涯中,我们充分接触社会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进行社会实践,以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

(4)大学生要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会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能够减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但是自主创业也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点。

(5)大学生要培养责任意识。这需要大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社团活动、班级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大学生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责任感,能够为自己的求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新时期 十八大报告 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其内容涵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将其作为了探索革命与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将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一系列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成果。时下我国正处在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进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是否还有当代意义与价值?是否还能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继续发挥行动指南的作用?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指导的工作总结——十八大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举世瞩目、成就卓越。大会的召开顺应了时代要求,把十八大报告中体现的相关思想和精神写进党章,使党章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理再一次得到世界人民的瞩目。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强调

十八大报告首先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此次大会的一个重点就是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先进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新成果的总结。纵观整个体系,依然有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以马列主义为依托而建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关于实践的观点,关于矛盾的相关知识、政党建设问题、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生活的关系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的政治经济学,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起到了很大的启发和引导作用。这些也是报告通篇的精髓要义。

(二)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党的科学性建设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工作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学习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四)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十八大报告的另一个新亮点就是将生态文明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由原来的四位一体升级到五位一体。

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人作为自然界一个组成部分的客观地位,决定了人不应该以自然的征服者、统治者自居,而要如实地把自己当作自然界的一员。因此,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依存于自然界,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持续进行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不仅作用于自然界,也要受到自然本身规律的制约,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互动关系,内在地要求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

(五)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在上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二、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现实指导意义

不难看出,十八大中对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秉承和发扬得到了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同。虽然时生了变化,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精神财富和方向指引,仍然在新时期、新阶段得到了新的发展。

那么新时期、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又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呢?

(一)研究原著经典,夯实理论基础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国家与社会对于广大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期盼。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学习和生活的指导也是当代社会对广大教育工作者与高校学子的基本要求。

学习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处理好“源”和“流”的关系。这里的“源”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著作,“流”是指学者、官员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的理论探讨、发展等。初学者面对马克思主义卷帙浩繁的经典原著往往会有这样的困惑:这些著作要不要读?要读哪些?怎么读?不少人刚读了几篇就读不下去,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东西,读了也没什么用,与我们所学的专业、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关系。如果非要学不如直接看学者总结的论文,这样可以迅速抓住马克思主义要点,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达到与读原著一样“殊途?同归的效果”。殊不知,这些困惑实际上都是因为没有正确认识“源”和“流”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是“源”。自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宣告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开始,?经典作家围绕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命运这一核心命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并付诸于实践,这些经典著作可以说是共产党人一个多世纪辛勤探索的心血总结,不读原著就不能真正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学习经典原著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也成为我们认识其它理论学说的“思想锚”,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在当代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下,便于我们去辨别其它非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至于使自己变得思想混乱,自陷其中。

(二)活学活用,不僵化不教条

其次,学习马克思主义,其次要用科学的、辩证的态度来理解其一般原理和思想,处理好“点”和“面”、坚持与发展的关系,而不是根据经典作家的只字片语,机械、片面、教条地去理解马克思主义。正如我们高中课本上所学的,一定要用运动、矛盾、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迷信、不沉迷,坚持做到学为我所用的观点。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纸上谈兵,不说大话、空话、套话,积极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悟出自己的体会。方其如此,才能真正地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和这智慧的结晶。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新时期 十八大报告 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其内容涵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将其作为了探索革命与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将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一系列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成果。时下我国正处在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进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是否还有当代意义与价值?是否还能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继续发挥行动指南的作用?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指导的工作总结——十八大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举世瞩目、成就卓越。大会的召开顺应了时代要求,把十八大报告中体现的相关思想和精神写进党章,使党章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理再一次得到世界人民的瞩目。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强调十八大报告首先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此次大会的一个重点就是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先进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新成果的总结。纵观整个体系,依然有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以马列主义为依托而建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关于实践的观点,关于矛盾的相关知识、政党建设问题、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生活的关系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的政治经济学,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起到了很大的启发和引导作用。这些也是报告通篇的精髓要义。

    (二)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党的科学性建设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学习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四)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十八大报告的另一个新亮点就是将生态文明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由原来的四位一体升级到五位一体。

    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人作为自然界一个组成部分的客观地位,决定了人不应该以自然的征服者、统治者自居,而要如实地把自己当作自然界的一员。因此,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依存于自然界,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持续进行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不仅作用于自然界,也要受到自然本身规律的制约,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互动关系,内在地要求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

    (五)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在上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二、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现实指导意义

    不难看出,十八大中对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秉承和发扬得到了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同。虽然时生了变化,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精神财富和方向指引,仍然在新时期、新阶段得到了新的发展。

    那么新时期、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又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呢?

    (一)研究原着经典,夯实理论基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国家与社会对于广大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期盼。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学习和生活的指导也是当代社会对广大教育工作者与高校学子的基本要求。

    学习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处理好“源”和“流”的关系。这里的“源”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着作,“流”是指学者、官员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的理论探讨、发展等。初学者面对马克思主义卷帙浩繁的经典原着往往会有这样的困惑:这些着作要不要读?要读哪些?怎么读?不少人刚读了几篇就读不下去,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是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东西,读了也没什么用,与我们所学的专业、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关系。如果非要学不如直接看学者总结的论文,这样可以迅速抓住马克思主义要点,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达到与读原着一样“殊途?同归的效果”。殊不知,这些困惑实际上都是因为没有正确认识“源”和“流”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着是“源”。自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宣告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开始,?经典作家围绕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命运这一核心命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并付诸于实践,这些经典着作可以说是共产党人一个多世纪辛勤探索的心血总结,不读原着就不能真正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学习经典原着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也成为我们认识其它理论学说的“思想锚”,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在当代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下,便于我们去辨别其它非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至于使自己变得思想混乱,自陷其中。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采用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

实践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时候都会认为与自己的专业没什么必然联系,同时这门课程学习起来抽象难懂,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通过实践教学,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对学生进行理论讲解,也就使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能够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

2

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利用已有的知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分析与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

1

课堂实践教学

(1)案例教学。在高校思想教育教学中,老师通过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与研究,从而得出结论,实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课堂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课堂提问与讨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地就教学内容进行提问,要求学生进行思考或者讨论,在一定程度上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利用学生进行讨论的机会,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的意识,培养其协作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3)课堂视频。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中,适当地应用一定的网络技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并且符合学生思维以及需求的视频资料供学生观看学习,同时通过学生的主动发言或者是进行点评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这门课程进行分析研究,达到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

2

社会实践教学

(1)社会调研。就目前来看,学校会定期布置社会调研工作,学生根据班级以及指导老师的安排,进行调查工作。而学生可以选择团体或者个人进行社会调查,填写报告,最终上交给老师,老师按照标准进行成绩的判定。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老师可以在课程结束之后选择一个课题与学生一同完成,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校园实践。校园实践一般是通过讲座、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实践教学的。学校通过聘请知名的教授或者是学者到学校开展专题报告,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更加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观念。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当地调整报告、布置会场,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更深层次地接触学术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各大高校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进入高校课堂,意味着需要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学生以为这门课程比较枯燥,因此,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是各大院校重点研究的课题。而进行实践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兴趣,并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文化的进步。

参考文献: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领会;阐释;理论创新

党的十不仅为中国人民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在理论创新方面可圈可点之处也颇多。党的十报告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充满新意、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创新性,必将以重大历史性理论贡献载入史册。

当前,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精神,是全国上下最为重要与紧迫的政治任务,更是全国新闻战线首要的与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学习、宣传党的十精神,首先必须充分认识与阐释党的十的理论地位与理论贡献,从思想理论上阐明党的十报告中的一系列新概括、新论断、新举措、新部署,这是十精神宣传是否全面准确、是否到位有效的关键问题之一。中央新闻媒体作为新闻战线的排头兵与领头羊,作为对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大众传播工具,加强与深化十精神的理论宣传,既是其应当承担的光荣而重大的使命,也是其充分发挥各自传播优势、同台竞技、各展所长的重大机遇。结合光明日报的媒体特色与宣传报道安排,我们认为,中央媒体要做好党的十精神的理论宣传,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充分认识党的十的

理论贡献与重大意义,

是做好宣传的前提与关键

党的十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凝聚全党智慧与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结晶的十报告,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同时在党的理论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正如国内外舆论广泛注意到与评点的,十报告充满了一系列引人瞩目、具有指导性、针对性、方向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十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再次表明,致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鲜明特点,也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是我们党和党的事业永续发展的源泉。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一部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

十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也再次表明,理论上的成熟是执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取得的所有成就和进步,都得益于勇于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并以理论创新成果为新的实践提供有力指导。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十分重视理论总结、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工作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随着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深入,科学理论在总结经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实践对理论指导的需求和呼唤也越来越强烈,党中央对理论工作更加重视、更加倚重。这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还是理论宣传都是大好机遇。在党的十精神宣传中,中央媒体只有带头充分认识、深刻领会十的理论贡献与理论创新点,充分理解、高度把握十报告的历史方位与理论意义,才可能自觉地、理性地、有系统地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学理宣传及其成果宣传,以强大的舆论声势塑造广泛受众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入脑入心、家喻户晓,成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个媒体忽略了、低估了对十的理论贡献、理论创新成果、理论指导意义、理论地位的宣传,那它的十精神宣传就完全可能是盲目的、浮浅的、碎片化的、被动的、没根的。

深度解读、深入阐释十的

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决策部署,

应当成为中央媒体的宣传重点之一

当前,摆在全党、全国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努力宣传、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的一系列部署上来。按照中央发出的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的通知要求和的具体部署,紧紧抓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贯穿党的十报告的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对十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重大决策部署从理论上进行深度解读、阐释,是中央媒体今后一段时间理论宣传和新闻宣传的重点。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6篇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持续进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也逐渐进入理论界的视野,国内不少专家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开展了跨学科、多视角、深层次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有力地促进和推动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和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和深化。现将学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进行粗略梳理和归纳总结,并就如何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许多精辟的论述和实践。马克思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恩格斯主张在群众中广泛进行通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普及工作,在实践中开辟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有效途径。列宁在提出坚持不懈地推行共产主义纪律和共产主义劳动时指出:“我们要努力把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准则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2]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的首倡者,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他提出了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俗化和大众化。邓小平提出要总结经验,创造新方法,使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更加扎实有效,更加深入人心。江泽民提出要“系统地深入地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的教育”。[3]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4]因此,学界普遍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5] 开题报告 http:///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有学者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实践奠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和物质基础、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实践夯实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和理论基础、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社会实践巩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召力、吸引力、说服力,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接受和掌握,从而指导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6]另外有学者提出了“客观要求论”。该观点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应对当今世界新变化之严峻挑战的客观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需要,是坚持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不能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人们的头脑有关,都与人们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为此,有学者提出了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掀起一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运动,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和把握在哲学的基础上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7]与之对应,还有学者提出了“内在要求论”。该观点认为,克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各种困难和险阻的根本方法,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被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即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8] 思想汇报 http:///sixianghuibao/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7篇

 

“90 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上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业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党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一些实践方面的问题。

 

第一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外延表述问题: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外延表述会不会依其既有的表述模式一直“延长”下去而不会出现一种满足我们党指导思想外延表述需要的简约而科学的表达?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问题: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诸构成部分 ( 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在改革开放以来这一新时期是不是都可以直接用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话,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何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行动指南,而不说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行动指南?

 

第三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 “文化自觉”问题: 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理论源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来自于西方 ( 比如德国、英国、法国、俄国等) ,为什么总能够引领中国共产党及其所带领的全体中国人 “乘风破浪”并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巨大成就? 难道中国问题非得倚赖源自于西方文化的理论思想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 等等。

 

因而,如果要探究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层面上是如何有效地回应了上述实践方面的问题,在获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方面的自信之后又获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自信,这就必然会要求人们对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这一论题进行先行探讨和着重研究。

 

二、研究回顾

 

不容否认,当下学界已有一些研究对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整体性的关注,这些探讨主要集中在这样三个方面: 首先,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来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李曙新、郑谦、张国镛等学者的研究侧重于关注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我们党指导思想诸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问题。其次,从名称表述的角度来关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聚焦这方面主题的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名称应该如何表述才显得简约、精练而科学; 这些研究者当中有高放、程恩富、齐卫平、张兴亮等。最后,从层次性或结构性的维度来探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聚焦这方面主题的研究文献主要关注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吉彦波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内容、指导作用和内涵发展方面具有层次性。

 

石文斌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具有理论基础和现实作用两个层次。

 

张炳照等认为,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开始呈现出 “大三段”和 “小三段”的理论新格局。其中, “大三段”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而“小三段”是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苏戎安则认为,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出现了一种新结构,即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由理论基础 ( 即行动指南) 和重大战略思想 ( 比如科学发展观) 有机构成的一种科学体系。

 

以上这些文献都是本文研究得以拓展的研究基础,然而,纵观现有研究,我们发现: 首先,虽然对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过程方面的关注是学界学者从整体上研究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学术前提和基础,这些对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演变的纯历史考察却无法将他们对我们党指导思想的研究提升为一种研究范畴,即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研究范畴。其次,尽管对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表述的研究让他们或多或少触及到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层次性或结构性,然而由于从事这方面主题研究的研究者直觉性地将他们的研究定位为对策研究,这些研究者未能抓住契机将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表述的研究进行学理化。最后,尽管有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层次性或结构性,但这些研究者要么从我们党指导思想诸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进行形式化论述,要么在意识到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之后,未能在将他们的洞见提炼为一种理论分析概念的基础上阐明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因而,关于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现有研究似乎为本文对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这一主题进行进一步探讨留下了一定的学术空间。

 

三、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

 

总体说来,基于对中国共产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 尤其是党的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 之间的对比,不难发现,自党的十七大报告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出现了某种显着变化,这种显着变化不单单是指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构成部分表述上的变化,比如“科学发展观”被一并确立为我们党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更是指我们党指导思想内在结构的呈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前,中国共产党尚未意识到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问题,至少在我们党的重要官方文件 ( 比如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中是如此,而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我们党开始意识到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问题,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得到了清晰和明确的呈现。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问题之所以在党的十七大以后才出现,这并不是说,在党的十七大之前,我们党及其理论工作者的认识能力不够,而毋宁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是一个时代性问题: 中国共产党不发展到一定阶段,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就不会浮现。

 

( 一)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 ( I) : 诸构成部分之间的理论层级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表明的党指导思想跟党的十六大报告所表明的党的指导思想相同,不过,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还只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党的指导思想论述方面之间差异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的差异是,相较于党的十六大报告,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表述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时开始强调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

 

尽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承认,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是一脉相承的,但是,这一报告又同时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这些论述意味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但就理论化层级 ( 该理论化层级不是指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诸构成部分在党指导思想地位上的层级,因为就党指导思想地位方面而言,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诸构成部分对于我们党来说在党指导思想上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比如这在 2007 年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章程》 ( 修订版)中有明确体现) 而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构成部分,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跟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另外两个构成部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并非处于相同的理论化层级: 含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跟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处于同一理论化层级,而邓小平理论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处于低一级的相同理论化层级,并且和科学发展观一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蕴含着一种内在结构。

 

并且,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在我们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还展现得更为清晰和明显。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在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关系的理解上,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

 

在这种意义上讲,随着我们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一并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并随着我们党及我们党的领导核心对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内容表述的越发丰富和完善,相较于我们党十七大报告中党指导思想内在结构的清晰度,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及其之后我们党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核心即的言论中,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表现得更为明晰和完整。

 

( 二)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 ( II) : 诸构成部分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上的效力层级性。

 

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这一问题上,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呈现出一种内在结构性。

 

一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最新表述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该如何理解这样一种现象: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不把居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外延之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这两项我们党指导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呢? 或许人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问题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并非处于同一指导效力层级上,抑或在一定意义上讲,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问题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指导效力方面要优先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很明显的是,我们的这种理解并不是要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指导效力———正如所说,“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尽管这种指导效力不是一种直接指导力,而是一种间接指导力,即通过直接指导力展现的间接指导力。

 

因而,从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诸构成部分之间的理论层级性和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诸构成部分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上的效力层级性这两方面的情况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存有一种内在的结构。

 

四、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内在结构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分析表明,随着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丰富,以及我们党对党指导思想表述的愈加完善,自党的十七大报告以来,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显得越来越清晰。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内在结构的成型和出现意味着,我们党及其理论工作者开始正视并勇于面对中国共产党所遭遇到的实践方面的问题。

 

在我们看来,实践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外延表述问题、中国特色社主义实践的指导问题和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 “文化自觉”问题,我们党及其理论工作者通过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思想也相应地对这三方面的问题做出了分别的回应。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思想对实践方面诸问题的回应,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思想得以出场的原因或合法性。

 

基于对现有研究的考察,不难发现,我们党及其理论工作者对 “引言”部分所提及的实践方面三大问题的回应是间接性,而非直接性的。也就是说,我们党及其理论工作者在面对实践方面的这些问题,他们的确做出了回应,但是,这种回应在理论上却是直觉性的: 他们想着要对实践方面的这些问题进行回应,但是却没有提出具有一般性的理论分析概念进行回应。在这种意义上讲,我们党及其理论工作者通过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思想对实践方面诸问题的回应仅仅是笔者通过对我们党及其理论工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直觉性回应的理论化解读而获得的启示。那么,我们党及其理论工作者是如何通过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思想有效回应这些问题的呢? 我们能够获得一些什么样的启示呢?

 

首先,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对党指导思想的外延表述问题进行了有效回应。所谓党指导思想的外延表述问题,是指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缘于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国时间的延展、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及其重大战略思想的相继出现等情况,引发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构成部分不断增加的现象。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表述上的这种趋势在相当程度上会给人们以错觉,并会引发或引发了一些不利于党之形象的舆论或话语。针对这一问题,党指导思想内在结构的出现 ( 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提法的出现,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相并列的这一情况) ,能够将邓小平理论及其之后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构成部分( 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或此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都囊括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的外延当中,从而有可能让这样一种情况成为现实,即不会再出现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表述无限延长的窘境。在这种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内在结构的出现能够或者会化解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外延表述问题。

 

其次,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问题进行了有效回应。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问题是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行动指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该如何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问题 ( 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肯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指南作用,即便我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不明确提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行动指南) 。针对这一问题,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通过对当下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诸构成部分进行层级化,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渊源关系,并通过对我们党指导思想诸构成部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指导效力的层级化,从而不仅一方面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指导问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而且另一方面也能够杜绝种种 “前车之鉴”( 比如历史上马克思主列宁主义在中国这一特定时空中运用不当、毛泽东同志这一伟大马克思主义者所犯之错误等情况所曾产生的各种有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严重政治后果) 再度发生的可能性问题。在这种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问题进行了有效回应。

 

最后,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对党指导思想的 “文化自觉”问题进行了有效回应。

 

所谓党指导思想的 “文化自觉”问题,是指中国人对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理论渊源来自于西方文化的潜在 “逆反”心理,人们会私下里 “嘀咕”: 中国问题的解决为何老要倚赖外国人的理论思想,要用外国人的理论思想来指导呢。针对这一问题,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诸构成部分中凸显出来,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表明,虽然党的十八大报告点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渊源关系,但很明显,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却寄予特别的厚望和重视。也就是说,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凸显出来还有深层意蕴: 一方面,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来看,显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传承主要是这些理论思想之 “基本原理”、“灵魂”或其 “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些无形元素的传承: “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毛泽东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不仅迄今尚未引发任何此前所曾发生的严重政治后果,而且表现非常具有生机和活力: 引领全体中国人业已走向或正在走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种马克思主义业已日渐具有中国气派或中国人自身的精神特质,人们再也无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 “文化自觉”式 “逆反”心理。在这种意义上讲,党指导思想内在结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突出和强调能够有效化解党指导思想的 “文化自觉”问题。

 

综上,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内在结构的成型和呈现 ( 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凸显) 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不仅有了理论上的自觉、自强和自信,而且有了行动上的科学指南。当人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途中面对各种 “噪音” ( 比如实践方面的问题) 时,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内在结构会是坚定我们党及其所带领的全体中国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消音墙”。在这种意义上讲,如果说在毛泽东思想时代,我们党及其所带领的全体中国人对自己“想要什么”和 “如何要”这些问题还处于初步的、朦胧的认识阶段,那么,在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内在结构成型和呈现的时代,亦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时代,我们党及其所带领的全体中国人业已进入了对自己 “想要什么”、 “如何要”,以及 “为什么要这样要”这样一些问题有了一个清醒认识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 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A].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 [C].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2] 李曙新等.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史 [M]. 青岛: 青岛出版社,2007.

 

[3] 郑谦.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史 ( 第 1—3 卷) [C]. 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

 

[4] 张国镛,张洲. 从党的指导思想发展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J]. 辽宁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 1) .

 

[5] 高放. 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来龙去脉———中共十八大党章解读 [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3 ( 1) .

 

[6] 程恩富,刘学文. 从党章看党的指导思想表述的历史变化 [J].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 ( 10) .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小康社会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随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孕育成长,马克思主义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种固有矛盾的爆发,揭示了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以及对科学理论指导的强烈需求,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认识上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为人类思想的解放开拓了自由而全面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为争取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绝不是脱离客观世界而凭空创造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而是在思想发展和实践检验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又价值的东西。”豍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特别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通过实践检验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这种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也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志指出“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豎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逐渐产生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确立和指导,就没有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在中国发展的新世纪新阶段,十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实际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是以实践为基础,深刻的把握了人类的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根植于社会实践的土壤中,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通过时代的发展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三)马克思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行动指南。十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思想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落实到具体实际当中去,纵览全局,统筹兼顾,逐步实现中国在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确立的重大历史任务,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鲜明标志。这是在系统总结改革开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作出的战略选择和庄严承诺。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涵义。

小康社会是一个反映中华民族对幸福向往和追求的特有概念。“小康”词意家庭经济比较宽裕。《辞海》对小康的解释,主要指经济比较宽裕的状况。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历史意义的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其主要内涵应是: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建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治社会。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以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强国基础。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以社会保障初步达到全民覆盖,持久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五是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积极进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的丰富与发展。从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个发展阶段的目标定位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品质,闪烁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光芒。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豏由此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精髓一脉相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体系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建设目标科学的、合理的反映了十 “五位一体”总要求,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五位一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总体布局,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实事求是,全面的、发展的、统筹兼顾的解决社会前进道路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的依据和意义。辩证唯物论中,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新世纪新时期,根据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十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的深刻探索,依据中国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正确把握而提出来的,符合现阶段的时代特征,符合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2、运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成果。唯物辩证法中,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又要重视局部的作用,由点及面,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十报告中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共同夺取。这就要求必须用全面的、联系的眼光在看问题、处理问题。

3、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意义。十报告中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物辩证法中,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在新时期,由“四位一体”向“五位一体”的变化深刻表明了中国在逐步的发展变化,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的观点来应对新的变化。

4、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质变结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量的积累,目前中国小康社会现状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只有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造坚实的基础。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的应用。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人是社会的主体。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根据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完成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促发展。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十报告中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备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国际和国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外部和内部因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我们必须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又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并对外因作具体分析,做到统筹兼顾、趋利避害。中国既面临着大好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紧抓住新时期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以积极的姿态和坚实的步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加积极的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才能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要抓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宏观与微观、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生态文明建设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目标,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本国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源之于理想。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理想和现实是辩证统一的,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理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需要。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在奋斗中实现理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从主观方面来说,特别需要艰苦奋斗,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伟大民族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要全体人民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9篇

章辉机械地把实践论与存在论对立起来,贬低马克思 哲学 的存在论维度,虚化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对美学 研究 的价值,错误地抛出“告别实践美学”的口号。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依托于马克思哲学存在论维度的重新发现和发掘这一重要 理论 契机,尝试把实践论与存在论结合起来,既坚持实践论,继承了传统实践美学的合理成分,又引入存在论,走出了传统认识论主客二分理论框架,为实践美学,也为当代 中国 美学的突破找到了一个可行的方向。

 

【关键词】 实践美学 后实践美学 实践存在论美学

            起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之争尚未平息之际,章辉博士抛出“告别实践美学”的口号,导致美学界再次掀起论争热潮。章辉对实践美学的批判有一 发展 的过程。在刊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2期上的《 自然 、实践与人》一文中章辉起先是为实践美学辩护的。刘大新在《人、实践与自然》一文中提出:现实性的劳动往往造成对立的两个结果——一个是美,一个是丑,“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导致仅仅以“人的尺度”去改造和重建外部自然界,势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丑;美的 规律 体现于“物种”的尺度与人的“内在尺度”及其统一之中,劳动——特别是现实性的劳动并不能创造一切美或美的事物,须尊重自然及其规律的“先在性”。[1]章辉撰文反驳,批评刘大新“站在机械唯物论的观点评析实践美学”,

            误读、歪曲实践美学,“把非实践美学的观点强加于实践美学,然后大加驳斥,有战风车的味道”[2]。但在文末,章辉亦列出实践美学的一些“理论局限性”:“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定义太宽泛,用实践范畴直接推导出美及其一系列范畴,把审美现实化、物质化;未注意审美的纯精神性,个体性;审美的理性主义,未触及审美的超理性特征等等。[3]

           

随后,在其关于实践美学的系列文章中,章辉逐渐加大对实践美学的批判力度,2004年在《人文杂志》上发表《实践美学:一段 问题 史》一文,在《河北学刊》上发表《论实践美学的九个缺陷》一文。至2005年,章辉终于在刊于《学术月刊》的文章中明确地抛出“告别实践美学”的口号,宣告实践美学走向“终结”。张玉能等人撰文反驳

            “实践美学终结论”,美学界又一次掀起论争小高潮。

           

在《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发表的《论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一文中,章辉既批评实践美学“把 历史 唯物主义哲学直接当作美学命题,没有找到美学特有的问题域”,也批评后实践美学“历史主义意识的缺乏使其理论不具普适性,其审美至上主义更有偏执性和虚幻性”[4],对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各打五十大板,貌似客观公正。然而综观章辉对实践美学进行批判的系列论文,不难看出他实际上倾向于后实践美学一边。就学理而言,章辉对实践美学的批判并没有超越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已有批判,且章辉本人也没有像后实践美学派美学家那样在批判实践美学的同时建构自己美学理论,因而,章辉博士的批评停留于空喊“告别”、“终结”等口号的层面上。章辉认为“实践美学的历史唯物论和后实践美学的个体主义是其留给新世纪中国美学的有益资源”[5]。显然,据章辉的看法,新世纪中国美学的突破在于把“实践美学的历史唯物论”和“后实践美学的个体主义”这两大资源有效地整合到一起,但具体怎么操作,我们并未看到章辉博士的论述。

           

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实践论,后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存在论。传统的实践美学囿于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思维方式和框架的束缚,存在着种种局限。后实践美学批评实践美学“理性主义”、“重物质轻精神”、“重 社会 轻个体”……针对实践美学的缺陷,后实践美学提出新的美学发展路径,声称要“超越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认为“实践美学既具有历史合理性,又具有历史局限性。因此,对其应采取扬弃、改造、发展和超越的态度,在这个基础上建立 现代 的美学理论体系”[6]。“‘后实践美学’只是在实践美学基础上的新发展,是对实践美学的继承、批判、扬弃与超越。”[7]然而遗憾的是,在其理论的建构和实际展开过程中,后实践美学(超越美学、生命美学和生存美学)基本上撇开了实践论,另起炉灶,以存在论为其哲学基础。后实践美学虽然开掘了一些新的美学路径,但并没有实现对实践美学的超越。根本问题在于,后实践美学把自身和实践美学看成是对立关系,把存在论和实践论对立起来。

           

            中国当代美学要取得新的突破,须超越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简单二元对立,既不能固守传统的实践美学,无视后实践美学的批评,亦不能把实践美学完全撇在一边,去建构所谓的“后实践美学”。笔者以为,朱立元先生提出的“实践存在论美学”是循着上述思路所做的一次有益的尝试。朱先生“将实践论与存在论结合起来作为哲学基础,以此走向实践存在论的生成性美学”[8]。但这一路径遭到章辉博士简单化的批评,指责“朱立元力图把马克思的实践观说成是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相通,那么马克思与海德格尔还有区别吗?实践这一概念在马克思那里与存在这一概念在海德格尔那里真能等同吗?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对于美学研究的特殊意义表现在何处?问题是,使马克思与海德格尔趋同就能解决实践美学的难题吗?这种美学理论具有普适性吗?朱立元在泛化实践概念后,实践就成了海德格尔的存在,所得出的结论就与后实践美学一致了”[9]。在章辉看来,实践论与存在论是对立的,没有沟通的可能性。我们不禁要发问,断然否定实践论与存在论沟通的可能性和尝试,那么还有何种路径可以把“实践美学的历史唯物论”和“后实践美学的个体主义”这两大“留给新世纪中国美学的有益资源”有效地整合到一起?

           

事实上,章辉博士的立场和逻辑有混乱和自相矛盾之嫌。一方面,章辉承认马克思的存在论维度,认为马克思“从实践论角度解决了康德难题,在哲学领域拒绝了形而上学”[10],

            “形而上学追问存在于人类生活之外的永恒的本体,不关心人的生活世界,不关心人类的生存。马克思把哲学转向实践,转向人的现实生存,这一点与现代西方哲学一致”[11]。然而另一方面章辉又武断地认为“把实践论与存在论沟通只能是牵强附会,矛盾依然存在于个体与社会、实践的人类性与审美的个体性之间。以海德格尔改造马克思,或在传统唯物主义背景下强调个体存在都不是美学的出路。”[12]

           

笔者认为,马克思思想中存在论维度的重新发现和发掘,为

           

马克思的思想中本来包蕴着丰富的存在论思想,只是对马克思的传统阐释遮蔽了这一维度。海德格尔与马克思都实现了存在论的革命,他们不再去追求脱离了人的超验本体,而是关注基于人的生存的存在。[13]马克思认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14],海德格尔有相近的表述:“认识是作为在世的此在的一种形式”是“在世的一种存在方式”[15],“认识是此在的植根于在世的一种样式”

            [16]。马克思和海德格尔都拒绝知识论和形而上学。马克思认为自己的 哲学 已经不是哲学,而是“世界观”,海德格尔一再宣称自己是思想家而不是哲学家。说马克思和海德格尔“都实现了存在论的革命”并不意味着把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等同。我们注意到两者的根本区别:海德格尔运用胡塞尔所开创的现象学 方法 ,认为此在作为常人沉沦于世,存在被遮蔽了,他要寻求一种存在的澄明之境;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生存状况处于一种异化的生存样态,必须对这种生存样态进行扬弃,达到一种自由自觉的生存样态,即共产主义[17]。海德格尔所追求的“澄明之境”带有神秘色彩,对这种 理论 上的神秘,马克思持批判态度:“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8]海德格尔关注的是个人的人生境遇,

            海德格尔哲学是一种贵族哲学;马克思哲学是一种平民哲学,它着眼的是整个人类的命运,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哲学,马克思比海德格尔伟大得多。[19] 

在马克思那里,存在论与“实践”本来就有紧密的联系。实践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是一个核心、基础性概念。但长期以来人们受制于近代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只从认识论意义上解读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实践”的重大革命性意义被遮蔽掉了。“只有从存在论的意义上解读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才能克服近代形而上学的束缚和困扰。”[20]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旧唯物主义时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 发展 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21]在马克思这里,人是“现实的人”,是实践的人,实践是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最基本的活动方式,也是人的存在方式。而且,马克思的“实践”内蕴 历史 之维,“人和人的 社会 实践本身也是历史地生成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真正精髓是社会实践生成论”[22],因此,有论者把马克思的存在论称为“历史存在论”以区别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马克思哲学具有‘存在论’的意义,这种‘存在论’是一种‘历史存在论’。”[23]

           

把实践论与存在论结合起来,是从马克思哲学本身出发,并不是把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简单注入到马克思的思想中去,“用海德格尔改造马克思”。把“实践”从传统的认识论阐释框架中剥离出来,我们发现“实践”与存在论在马克思那里本来就是统一的。突显马克思的存在论维度并没有抹杀唯物史观,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一种“历史存在论”。马克思比海德格尔高明,但对海德格尔存在论中的合理因素,我们会加以吸收。章辉批评朱立元先生“把马克思海德格尔化,放弃了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美学 研究 的哲学意义,其发展实践美学的思路与后实践美学的理论旨趣相似,在我看来是宣告了传统实践美学的终结,但在美学 现代 性视野上迈进了一步”[24]。章辉博士的批评显然有失偏颇,原因在于章辉没有认真和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也没有认真对待“实践存在论美学”。真正建设性的学术批评应以认真理解批评对象为前提,章辉也曾强调“为了超越实践美学,我们必须全面地了解实践美学,继承它的一切合理的东西”[25]。但从把实践美学的价值仅归结为“历史唯物论”这一点,就足见章辉尚未“全面了解实践美学”。而且,章辉对实践美学“历史唯物论”的价值承认是表面的、虚化的,“马克思实践论的阐释视阈是人类社会历史,但审美活动首先是个体的活动”,“马克思并没有论述审美活动对于个体的意义,对于现实的人而言,社会性优先于个体性,对于审美活动来说,个体性优先于社会性”。“审美首先是个体性的,因此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更适合于解释审美活动。”[26]从这样一种对比性表述,明显看出章辉是在抬高海德格尔对美学的意义,贬低马克思的实践论即唯物史观对美学的指导作用。在此,章辉为了“告别实践美学”,不得不机械地把实践论与存在论对立起来,遮蔽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维度,把马克思对美学研究的意义“初级”化、化。在一定程度上,所谓“告别实践美学”的背后其实是“告别马克思”。

           

参考 文献 :

           

[1]刘大新. 人、实践与 自然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

           

[2][3][25]章辉. 自然、实践与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2)

           

[4][5]章辉. 论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 文学评论,2005(6)

           

[6]杨春时. 超越实践美学. 学术交流,1993(2)

           

[7]杨春时. 走向“后实践美学”. 学术月刊,1994(5)

           

[8]朱立元. 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 科学 学报,2004(4)

           

[9][24][26]章辉. 告别实践美学. 学术月刊,2005(3)

           

[10][11][12]章辉. 实践美学: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0、112、34

           

[13][17][19]王庆丰. 存在的澄明与人类的解放. 天津社会科学,2004(6)

           

[14][18][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60、16

           

[15][16]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北京:三联书店,1987:75、78

           

[20]张有奎.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及其存在论意蕴. 江淮论坛,2005(1)

           

[22]杨思基.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与存在论之根本区别. 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5)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10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像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如何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在取得执政地位后必须加以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历史性课题。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对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始于*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党的曾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作出全面部署。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论著中对我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我们后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会议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此后,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主题报告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立了“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目标,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报告明确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报告还指出,我们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提出的若干理论新观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这次大会及其对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概括,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党的十三大以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遇到了空前尖锐的挑战,国内改革也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澄清了人们思想上的一些糊涂认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坚定了人们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同年10月召开了党的十四大,大会报告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报告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会还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全党的重要指导思想。

*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是邓小平去世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20世纪我们党召开的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报告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报告着重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报告中阐述的许多新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十分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报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大会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明确提出了党在新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和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总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新概括。

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是逐步深入的。

*年,党的十三大曾将我们党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的理论探索形成的新观点概括为十三个方面,并认为这些新观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规划了我们前进的科学轨道。

*年,党的十四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概括为九个方面。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

*年,党的十五大在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时,第一次明确指出:“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后,*年7月,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明确指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这一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重要战略思想仍然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主题展开的。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始终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制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也都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第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从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社会主义。

第三,这一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述:“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其永葆生命力的不竭源泉。《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本身也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也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党的十六大报告曾明确指出:“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只有这样,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引导和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11篇

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精辟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报告的灵魂,也是贯穿报告全篇的一条主线。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新概括。科学发展观是适应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解决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根本问题应运而生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和升华。它和任何理论体系一样,也是以我国近现代的整个发展为客观依据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实践为其产生提供了现实基础。不掌握了解这一点,就不可能正确也不可能正确理解科学发展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大家知道,近代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积贫积弱,民不聊生。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长期战乱的创伤和一穷二白的面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开启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并提出“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性课题。在新世纪新阶段,以总书记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吸取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我国发展的实践经验,概括战胜“非典”疫情的重要启示,创立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

2、科学发展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胜利完成历史使命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早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他明确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面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色性,“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关于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观点,关于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和畸形发展的观点,关于实现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等,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源头和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创新,实现了发展思想史上的一次飞跃,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3、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观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根源和目的,人们认识世界最终是为了改造世界;理论一旦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并指导社会实践,就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近年来,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逐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和“两手抓”,夺取了抗击“非典”疫情和经济发展的全面胜利;针对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采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针对社会发展中的不公正不和谐因素,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解决复杂的国际国内矛盾、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强大理论武器。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精辟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报告的灵魂,也是贯穿报告全篇的一条主线。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并写入党章,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胜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学习十七大,真心真诚做好老干部工作

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首要政治任务,学习十七大精神重点在于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总书记的报告,特别是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任务做出的重大部署以及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许多新突破。因此,不断加强学习,解放思想,提高自身素质,是全心全意做好新时期老干部服务工作的根本前提。

1、学习十七大,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胡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总是的能力。做为一名老干部工作人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把学习作为一种品格、一种追求、一种责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工作中的理论指导;多读书、读好书,只有不断创新学习、善于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不断积累知识,给自己在能力各方面“充电”,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增加适应工作的能力,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在读书中积累履职的资本,才能不断取得新成就,实现新发展。

2、学习十七大,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通过学习,我感觉党的十七大报告既十分亲切,又感到责任重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这是党中央对离退休干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总书记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这充分体现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工作,同时也是对老干部工作提出的新地更高要求。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就是要求我们要把学习与本职工作相结合,就是要求我们根据新时期党对老干部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激发对老干部工作的新方法,进一步提高为老干部服务的自学性与主动性,努力开创老干部工作新局面。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十七大报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Abstract:The report at the 17th Party Congressdialectically and objectively summarizes the work in the past five years, scientifically analyzes the present stag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which reflects the newest outcome that our party responded and solved a seri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s by using world view and methodology of dialectical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uccessfully. The report not only ha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ilosophy of Marxism but also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oflong-term strategies and reality.

Key words: the Report at the 17th Party Congress; dialectical materialism;historical materialism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一部充满着辩证法思想 ,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光辉的历史文献。《报告》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客观地尊重历史,全面地认识历史,辩证地总结经验,寻求发展的规律,部署今后的工作,展望美好的未来,励精图治,催人奋进,可以说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本文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报告》中的体现,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 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认识路线

《报告》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在长期探索中国发展道路上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概括,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历史抉择。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一切从基本国情和本国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外,只唯实。重实践,不争论,从“摸着石头过河”,“一切经过试验”,创办经济特区到全方位对外开放及全民创业热潮,党在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中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开辟了一条改革开放、强国富民的道路,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党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重大历史课题中,坚持了实践出真知,用实践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不断解放思想,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理论和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报告》所论述的一系列新论点、新归纳、新概括、新论断,都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是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的思想飞跃和理论升华,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取得顺利进展和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和决定因素。

二、 深化了对以人为本的内涵的理解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揭示的最高境界,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本质和核心,从根本意义上说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发展本质的最高坚持。

1.以人为本的前提:确立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深刻指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这一重要思想,深刻指明了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主体地位。正是在这一认识基础上,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同时又是作为生产过程中基本力量的劳动群众的历史,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得最为充分的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征程中,为了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必须确立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确立和不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就是一句空话,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就不可能实现。

2.以人为本的目标: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其“主体人”素质的提高与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的,也是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本性的认识,必须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出发点,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与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起着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并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以人为本的基础意义重大。同时切实维护好了人民群众的根本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以人为本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性,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三、 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并存又相统一,普遍性包含于一切特殊性之中,这是哲学的基本命题。《报告》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分析社会矛盾和社会结构,分析成绩问题和面临任务,论述我党执政治国方略,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时,都科学地把握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化,从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方针、政策和策略,推进既适应国际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市场经济、新型民主政治、新型社会文明的整体建构,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规模与结构、发展与环保、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辩证关系,全方位地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迈进。《报告》深刻地分析了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关系,突出强调了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对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对策,还强调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注意协调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文化建设上要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所有这些精辟论断和英明决策,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科学继承,又是与时俱进的创新。

四、 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方法论原则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我们指导工作,发展事业的方法论原则。《报告》始终贯穿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报告》把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概括为“十个结合起来”,使我们党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等“三大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更加成熟的新境界,是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论的宝贵经验。《报告》在论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突出坚持兼顾全局,突出重点的指导思想,强调了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为经济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活力。在论述加强社会建设时又强调以优先发展教育、扩大就业领域、深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机制为重点,着力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在论述党的建设上,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新思路,并在对党情一分为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坚持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要求。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这“五个点”、“四个更加”不仅包含深刻的哲理,而且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2] 胡锦涛.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3]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政治教育

一、社会经济转型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纲领,也是是无产阶级精神动力的源泉,更是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介绍给中国广大的人民群众,使群众能切实运用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具有着非凡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核心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的大众化三个方面,具体的内涵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转变为被人民大众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由少数人领导指挥转变为人民大众自觉行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由被少数人进行转变为被人民大众丰富完善。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二、新时期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个人的政治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人与万物的根本区别是因为人有思想、善思考、有信念。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它是在有批判地继承和吸收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等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并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改进、更正、完善。人民大众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利于群众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不断地巩固自身的理想信念,从而通过用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正确的指导自身的行为活动。

(二)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升领导水平

瞬息万变的国内环境和复杂紧张的国际环境,都要求我党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如何快速、有效、科学的应对国内外的机遇和挑战是我党目前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是新时期我党自身建设的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精神动力、理论源泉,是我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理论根据,我们必须贯彻党中央关于要求广大干部要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决定,在队伍的思想建设上狠下功夫,努力培养出一批思想政治素养好、工作业务能力强、能适应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从而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最新成果用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去,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改革而服务。

(三)解放社会的发展动力,促进社会进步

解放思想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学习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实质就是解放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学习中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工作中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生活中积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都是新时期中国社会思想的又一次大解放,这必将使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满信心,使市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充满斗志,使党在建设共产主义的道路上昂首挺胸,从而促进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

三、如何能更好的推动并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一)坚持党的领导,在发展中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前提和必要保证,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便无从谈起。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这是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人民群众和历史做出的正确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要想更好的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政策,执行党的决定,遵循中国共产党正确地方针路线。

(二)坚持实事求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检验和发展

从根本上来讲,实践的效果才是真正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想更好的推动并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简单的说,就是要求我们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要切实结合中国不断变化的复杂国情,通过人民群众千千万万次的实践去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科学性、先进性,既不盲目教条,也不搞“本本主义”。只要我们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坚持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并紧密围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局,就能真正验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就能通过学习先进思想理论切实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就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真正做到先进理论从人民实践中得来,又切实运用到人民实践中去。

(三)坚持改革创新,在研究中把理论逐步通俗化

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化离不开理论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这里所论述的理论教育的改革创新,不仅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创新,而且还涉及到宣传载体、理论标准、宣传形式等各方面的改革和创新。首先,我们要坚持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把深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通俗语句,让普通大众能感受到理论之美、理论之精、理论之力量;其次,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载体,传统的宣传载体是以电视、报刊、学校为主,虽然宣传面广,但实际效果有限,因此我们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宣传的载体,如增设马克思主义宣传小组,深入宣传到基层;最后,我们还应创新宣传形式,多创造出一些和民风民俗相结合的宣传方式,例如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文艺汇演活动等。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既指引了旧中国的阶级革命斗争,又指导了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它以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不断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思想动力。在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不断变化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与不断发展的时代同进步、与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继续、长期、有力的焕发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Z].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党的十报告,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和党的建设的全局,强调提出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新理论的过程。为此,我们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气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个首要的问题是弄清楚这一命题的具体涵义与理论背景。大多数学者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来阐释,如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命题,具有特指和泛指两种含义。从党的十提出这一重大命题的直接语境来看说,它首先是一种特指的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把这个理论体系大众化就是在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可以从广义上去理解,它泛指在当代中国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就不仅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其他方面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原则

自马克思主义随着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响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将其视为最锐利的思想武器,以之武装全党全民的决心就未曾动摇过,使之中国化大众化的努力也未曾放弃过,以、陈独秀、、艾思奇、李达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掀起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的热潮,为推动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有学者在对1978年以来的历史进程加以了分析以后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内容,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其基本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改革开放前后至1982年党的十二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是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以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主要任务是破除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思想的教条式理解,让人民大众分清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什么是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第二阶段:从1982年至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邓小平文选》,并进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主要任务是让人民大众分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第三阶段:从1992年至2002年党的十六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是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和邓小平理论,开展“三讲”教育和反“”教育,主要任务是让人民大众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什么是被误解的社会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社会主义的信念。第四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至今。

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 坚持群众路线, 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发挥功效。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坚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实践,是用当代马克思主义阐释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实践,是实现国家稳定团结、繁荣富强的必然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直面中国现实实际,及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还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体现中国特色,用符合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多年来,岳普湖县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始终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扎实开展理论宣传教育,扩大理论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一是充分利用各类宣传阵地,采取举办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上党课、理论宣讲、理论考试、举办形势政策报告会等方式,广泛开展理论学习和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二是坚持不懈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三是广泛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马克思主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四是通过文艺演出、知识竞赛、新闻小品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来宣传讲解理论,不仅让群众喜欢听,还能听的懂。五是通过调动“土专家”、乡土人才等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让群众参与到理论宣传普及中来。六是运用举行报告会、开办宣传栏、树立先进典型等方法教育引导群众,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民生观 当代价值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民生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中,虽然没有“民生”的直接词语,但无论是从劳动异化的阐释还是从生活需要理论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视的是人,最关注的是人的生活,即现代语境中的民生。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源是人民群众,要使得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就必须对民生予以高度关注。解决好民生问题,就需要正确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尽管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为人民的生活创造丰富的物质资源,但民生问题不能仅靠发展生产力来解决。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

由此可见,民生问题的解决还与社会关系有着紧密联系,即实现民生问题的改善,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前提条件,努力协调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统一是根本途径。如恩格斯所言,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通过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毋庸置疑,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这些思想使当时深处苦难深重的中国找到了“何去何从”的出路,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直接来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民生思想有着深厚的中华文明根基。早在几千年前,就存在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孔子更是强调“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意在维护百姓的利益,抑制统治者的私欲。尤其在治国中,更应以爱民、宽民、富民、利民为重。在宋朝程朱理学中,“民安方能国安”的思想尤为突出,认为“恤民”是治国的重要方略,必须将人民的地位摆在首要地位。

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无论有什么偏好,在治国的指导思想上,都以民本思想为重并助其治国安邦数千年。春秋初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曾指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这一见解,是他为宰相期间所亲身体验的感受和经验总结,治理国家。不能出现国富民穷的局面。这正如荀子在《荀子・富国》中提出:“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这是说,田野荒芜而官仓粮足,百姓贫困而官仓财盈,这种国家是要溃败的。简言之,如果国富民穷,那么国家政权就要被人民。

总之,这些传统文化中所透露出的民生思想虽没有得以实现的社会条件,但其合理内核也即是以民为重的治国安邦思想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并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深刻内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是基于马克思经典作家及传统文化民本思想,并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际,针对人民的生存、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人民各项权益的保障、促进人民自由全面发展和共同幸福而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和看法,其体系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民生建设主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是以人民为核心而展开的一个理论体系,人民自然就是其价值主体。人民不仅是民生建设的主体,也是民生建设成果的共享主体和监督主体。关于人民是民生建设的主体,深刻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党的十也提出“共产党来自老百姓,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也要依靠人民,以前依靠人民,实现了三座大山的;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要依靠人民来实现。”这深刻反映了人民在民生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关于人民是民生建设成果共享主体,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也深刻指出:“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让人民共享出彩机会”。在人民是民生建设监督主体方面,在对黄炎培如何跳出“其兴也焉,其亡也忽焉”这一历史周期律的问题中回答:新路已经找到了,那就是民主,只有通过人民对政府进行监督,才不会使政府有所松懈,人亡政息也才不会出现。在对国家机构工作人员履职寄语中指出,要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诚心诚意接受人民监督。对此也有深刻认识:指出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这些论述无不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是建设主体的深刻认识。

民生建设目标。民生建设目标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了最高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实现人民的共同幸福和全面发展是其最高目标,阶段性目标是为实现最高目标而准备条件的,它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实现温饱―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生活比较富裕”的“三步走”民生目标体系。基于此,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要使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让人民的小康生活变得更加宽裕。这一目标是对邓小平第三步战略的丰富和发展,明确规划了民生未来的美好蓝图。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民生目标首次提了出来,并强调建立完善与人民生活质量有关的收入、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过上更加殷实的生活。这个战略目标的确定,深化了解决民生问题的认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党的十六大目标进行了补充,其目标更高,要求更严。党的十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首次明确提出居民的收入要在十年的、时间里实现倍增,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从建设到建成,从国民生产总值到居民收入实现倍增,这一新的要求更加突出了民生优先、惠民富民的政策取向,使目标更为清晰,实现了党对民生认识的新突破、新飞跃。

民生建设途径。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人民未来生活勾列出了新图景,也给民生问题解决提供了广阔的思路,让人们看到了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体制改革的完整设计。

一是发展经济,确保人民的经济权益。认为,解放生产力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明确指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是让老百姓富裕起来、让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根本。

二是发展民主政治,确保人民政治权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对政治参与的渴求日益强烈起来,这使得民主成了民生改善的内在诉求。认为,民主是保障和实现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平等地位的重要途径。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三是建设先进文化,确保人民文化权益。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当今时代,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十报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种表述是一种在文化生产力基础上的新思考,与报告其它内容一样,在文化建设问题上民生意义也显得特别明显。

四是强化社会建设,确保人民社会权益。在当今社会,社会权益备受广大人民的关注,党的十七大和十报告都强调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在社会建设中,要坚持公平正义、进一步改革社会主义体制、打造服务型政府、加强对公共财政制度的完善,扩大公共服务,强化社会管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五是建设生态文明,确保人民生态权益。十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一思想的实质体现了党中央对形势的准确判断与超强应对能力,是中国共产党对民生改善的升华之举。

民生建设标准。民生建设成效如何,不是空洞的,也不是主观臆想的,而是有具体的标准,这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中得到了体现,即以人民为主体的、应一以贯之的实践标准。不言而喻,真理检验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并指导于实践,因此,对民生建设的检验同样也要以实践为唯一标准,而这一实践标准,就是人民的评判。关于这一点,邓小平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民生工作成败得失的最高标准。对此也有所论述,提出民心向背是对政党先进性的检验。同时还指出,如果一个政党不能与人民群众的血肉紧密相联,人民群众不给予支持及拥护,其生命力就会失色,先进性就更不谈不上。则进一步提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可以说这一标准使民生更为突出,特点更加鲜明,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内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时代价值

重视民生、关注民生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主线,当代中国共产党在具体的实践中,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地不断丰富和发展“民生”的内涵、目标、战略等内容,从不同的视角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更为完善,并使之更具有时代价值。

为当前民生建设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思想决定着我党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思路和战略取向。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对于我党改善和推进民生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其中所蕴含的民生建设途径。民生建设是一个伴随时展而不断变化的工程,在改革开放的最初阶段,邓小平深刻认识到了民生问题对社会主义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要对农村的生产关系率先进行调整,以激发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切实解决。随着中国共产党对民生问题认识的深化,十六大将“民生”一词首次纳入报告,并从民生建设的高度正视社会贫富差距问题,提出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改革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体制,采取多项措施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

十在十六大和十七大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在更广泛的领域涉及民生问题,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还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同时并就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这五个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现实问题作了重点论述,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些令人鼓舞而又实实在在的举措,无疑为当前民生建设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民生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如何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总体布局是一个重大战略课题。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首次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随后又完整地确立“四个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建设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探索的发端。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将上述目标发展为“三位一体”(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这一目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到了实质性的丰富和发展。

新世纪,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中,将社会主义建设整体布局发展为“四位一体”(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其中社会建设的增加补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注重经济增长向强调人发展的转变,体现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

到了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十在十七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将总体布局发展为“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实质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统一,使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好。可以说,这一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注入了新元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新坐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打开了新视野,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新诠释了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也是我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执政理念是我党执政的指导思想,它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理念,必须适应于时代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执政理念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先后经历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发展历程。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改善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并反复强调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随着社会的发展,党的执政理念获得了深化,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的使命高度,提高执政能力,并首次把民生问题以立篇幅突显出来,指出要最大限度地把与人民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问题解决好。党的十再次将“民生”列为重点内容,并提出了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措施、制度办法,势必促动各级党委政府扎扎实实地从速解决民众诉求最强、影响面最广、关乎利益最大的民生问题,使改革的成果更多地、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将“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理念进行到底,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

总体来看,由最早的“温饱民生”、“解困民生”,解决的是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问题,力求惠及最大多数百姓;再到近年来提出的“和谐民生”、“幸福民生”,让每个人共创和谐社会、共谋幸福生活、共享发展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新发展,这也标志着我们党科学执政的不断成熟,对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