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成要素范文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成要素范文

时间:2022-09-11 09:30:16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成要素

一、信仰主体

1.共产党员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当然主体。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路线要求共产党员要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员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其安身立命之本。党章明确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群众意识和宗旨意识是共产党员的基本素养,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员的本色体现。共产党员的信仰不仅对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意义重大,而且是事关党的事业发展和国家政权稳定的重大因素。所以,共产党员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当然主体,共产党员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选择,是在不断战胜现实挫折、克服信仰危机和正本清源中得到增强的。共产党员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但就目前来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一个共产党员所必备的良好品质。因为这种自信源自对中国当前正在经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也是新常态下对全国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创造了强大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去实现。共产党员要从根本上增强这种自信。

2.人民大众理应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主体。人民大众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基础,没有人民群众的认同,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和发展的根基。马克思曾说:“……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可见,马克思主义也只有让群众掌握,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更好地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际中,要结合大众“多质”的特征,遵循思想传播的方法,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在人民大众中传播和渗透,形成以核心价值观、社会共同理想、公民品德以及公共精神为基础的群众信仰体系,让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群众信仰体系的砥柱。

二、信仰客体

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客体的观念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说、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客体的观念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基础。“没有作为信仰对象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没有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宗旨的信仰,是对其基本原理的信服,对其理论体系的极度相信和尊敬,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是一种成熟的信仰状态。从实践中产生并用于指导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和发展的最初之源。经典作家理论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分支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体系。经典作家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根基,同时经典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与理论的互动中不断变化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力就在于实践与理论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它和马克思主义一起,很好地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实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等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思想理论界出现了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他们极力主张取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对此,给予坚决抵制是我们的必然之举。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正确认识自己利益并为之奋斗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指导我们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胜利的指导思想,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颠簸不破的科学真理。忠于经典作家理论,并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发展,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2.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客体的物象形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物像形态即共产主义在现阶段的具体表达。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实践的观点,指出:“共产主义……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科学性与崇高性的内在根据。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也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基于我们当前的实践,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目前所做的事情密不可分。当前,坚持“三个自信”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现实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具体实践中创造的巨大成就。道路、理论和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要素。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自信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体系是中国走向未来的行动指引,是凝聚力量、开辟未来的精神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部分,即人民代表大会制以及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等基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基本要素,是中国民主政治最为重要和最为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实现途径,也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正确选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三、确定信仰的过程

1.认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知。认知是行动的前导,先有正确的认知才有正确行动的自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主张和学说,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才能消除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断推进人类社会向高级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给人终极关怀,能够解决个体生命无限超越问题。个人的无限性是在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中不断自我超越而获取的,个体生命就在献身人类解放事业的实践中获得不朽和永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人民利益价值相统一,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及个性自由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

2.情感——培育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认同。情感是对信仰的一种心态。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相信和追求的理想是通过实践活动能够达到的目标,所以振奋和激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主要的情感体验,在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过程中,感到精神上的充实和欣慰,其心态是乐观、奋斗、自信的,是一种入世、积极的精神状态。冯天策认为信仰的情感是非理性因素,在特定条件下,信仰情感所表现出的情绪会因信仰组织的鼓动和信徒之间的相互感染而像烈火一样在千百万信徒中传播开来,形成势不可挡的社会力量。当这种力量与历史发展方向不一致时,就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灾难和倒退。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情感越强烈,其信仰态度就会越虔诚,对马克思主义的践行就会越坚定,就能形成与历史发展方向一致的力量,不断推动历史进步。

3.实践——外化为自觉的行动。实践是认知、认同的目的和归宿。任何信仰体系总是通过一定的活动介入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发挥它的作用和价值。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只有相信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自觉运用其观念、方法和理论体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作用,才能达到摧毁旧时代造就新时代的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信仰行为直接地改变着世界,从过去无数革命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到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无不是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奉献精神指引下进行的。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制度、一种实践,需要我们付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对象之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已经趋向成熟完善,但若仅停留于少数精英分子的头脑中而没有实现“化大众”,就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实践的发展伴随着理论的认同,才能利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达到自觉自愿的境界。综上,只有清醒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成要素,解决了“谁信仰、信仰什么、如何信仰”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作者:张霞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成要素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mkszylw/67868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