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内控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内控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内控年度工作计划

内控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经济效益;综合计划;集约管理;经营计划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0-019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0.093

1 实施电力企业经营计划的背景

计划管理是规范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平衡、控制、协调、监督的作用。公司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一整套综合计划管理的做法,使各项工作都形成了从计划制定、执行、监督检查到评价的闭环管理。

计划与财务预算和专业需求的互相统一是综合计划能否有效执行的核心问题,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平衡、控制、协调、监督的作用。公司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一整套综合计划与财务预算和项目间衔接的做法,使计划、项目与预算间形成了编报理念一致、原则一致、口径一致、数据一致、进度协调的统一管理,充分发挥了综合计划管理应有的作用。

2 内涵和主要做法

2.1 内涵

2.1.1 综合计划管理的理念。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离不开有效的企业管理手段,而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同业对标创一流工作的不断深入,计划管理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企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需要计划管理的指导。因此综合计划管理工作应树立以下理念:一是计划的刚性管理理念;二是紧密衔接理念,从制定、执行、监督考核和总结评价四个环节环环相扣,使公司整体工作按照计划安排,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确保实效;三是“重奖重罚”理念,通过严格的考核促进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提高。

2.1.2 综合计划管理的范围和目标。综合计划管理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到生产、经营、行政各个部门和专业,从时间范围上来说,包括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和周计划。从内容方面来说,年度计划包括全年工作目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划以及专业指标和工作计划,具体包括安全指标、线损指标、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成本三费等具体指标分解计划以及电网建设及技改计划、固定资产零星购置计划、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电量与线损计划、科技进步项目计划、职工教育培训计划、精神文明工作计划等多类内容。季度和月度计划包括重点工作计划、指标计划、资金开支计划、电网建设和技改计划、运维检修计划和专业管理工作计划。周计划指各部门根据月度计划制定的本部门的周工作计划。

综合计划管理的目标:通过计划管理统揽全局工作,协调指导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以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提高专业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2.2 综合计划管理的主要方法

在落实公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利用综合计划平台分解每项指标和工作。公司综合计划管控实现了上一年度对下一年度的预安排、年度结合公司综合计划正式分解、季度控制关键指标计划和月度细化指标控制节点的管理模式;在层级上实现了公司总体计划控制,部门(单位)逐级落实,每个部门和岗位均落实指标计划和工作节点,同时直接穿透至县公司;在范围上涵盖了公司电网规划前期、项目建设管控、生产和营销服务、资产经营、企业文化和党群建设、班组管理、重点工作和同业对标等公司全方位的工作。

2.3 主要流程说明

节点1:组织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每年10月中旬下发年度计划调研与分步提报的安排意见,明确对明年工作计划进行分步调研与提报的实施意见,提出对专业计划制定的具体要求。年度计划从调研到定稿共分部门调研、提出计划初稿、专业小组集中审查、领导小组讨论通过等四个阶段。通知中明确提出,对于凡涉及到资金的项目计划,无论是电网方面还是经营管理方面都要说明详细原因、必要性并附资金使用明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同时提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需求说明,对大修、公共设施维修等各类生产项目,各单位在上报时都要按轻重缓急把项目分出A、B、C三类,便于领导决策和资金合理控制使用。

节点2:将年度计划各项目标和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制定部门年度计划控制目标,并纳入公司统一的绩效考核。公司通过出台《预算管理实施细则》《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规章制度,将计划管理与财务预算、资金开支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强化了计划管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监督控制作用,使计划管理真正成为企业一切工作的主线;每年组织与各部门签订的《内部绩效责任书》,内容包括重点指标和重点工作,其中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的重点指标和工作内容均纳入了责任书中,进一步维护了年度工作计划的严肃性。

节点3:组织将计划分解至月度工作计划具体实施,对因内外部环境客观因素的变化,导致不能执行或需变更时间执行的工作项目计划以及未列入工作计划任务书但又必须开展且需花费资金的工作项目或虽然列入工作计划但资金不足的工作项目,组织办理变更和追加手续。

节点4:组织对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考核意见。组织成立经济责任制考核工作小组,根据绩效考核中关于综合计划管理的考核标准,到各部门进行现场考核,重点对工作计划完成情况、材料领用、工程管理等进行检查,考核结果与工资收入挂钩,每月兑现。

节点5:各部门于每年年末对本年度相关专业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提报至归口管理部门。

节点6:归口管理部门汇总相关专业工作完成情况并提交。

节点7:汇总年度计划完成情况,形成总的总结评价报告。

节点8:领导小组对总结评价报告进行审批。

节点9:将审核通过的总结评价报告予以。

节点10:将有关资料整理归档。结束流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年初下发的工作计划可能与工作实际有所偏离,为此公司设置了计划调整这一环节。每年的10月,根据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结合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对年度计划进行局部调整,调整流程同年度计划制定流程基本一致。

2.4 确保流程正常进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2.4.1 完成工作的组织机构。综合计划管理组织机构设领导小组和专业小组。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组成;专业小组由分管副总经理任组长,主任担任副组长,成员由计划专职和各归口部门负责人组成。

2.4.2 组织机构中各层次职责。

第一,领导小组:审核批准计划管理有关文件和年度、月度综合计划、计划变更申请和追加资金计划申请,组织协调解决计划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专业小组:负责组织集中审查论证专业计划管理有关文件和年度、月度综合计划,审核计划变更申请和追加资金计划申请。

第三,综合计划的牵头部门:负责制定计划管理有关文件及管理流程,汇总并初步调整平衡综合计划,组织召开计划会议,对计划管理全过程实施监督检查并做出总结评价。

第四,归口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并初步审查各相关部门年度和月度综合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相关部门:根据归口部门安排,结合自身所担负的职责,立足本公司实际,于规定日期前形成本部门工作计划初步意见,计划员负责上报至归口部门。

2.4.3 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及岗位人员能力说明。

第一,公司总经理:批准公司年度、月度综合工作计划和部门提出的计划变更申请和追加资金计划申请。

第二,分管副总经理:负责审查分管范围内归口管理部门提报的相关工作计划,审核计划变更申请和追加资金计划申请。

第三,负责人:组织制定综合计划管理有关文件,及时发现并提出综合计划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不断理顺综合计划管理程序。熟悉电力企业计划管理的全过程;掌握电力计划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有关法规及制度;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综合协调分析判断能力及专题论述的文字表达能力。

第四,各归口部门负责人:组织归口范围内的部门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开展计划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提出计划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计划管理主管部门及时沟通。熟悉电力企业计划管理的全过程,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控制能力。

第五,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开展本部门计划管理工作,以计划管理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按照公司计划管理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对因客观原因不能完成的工作计划提出变更申请,对因工作需要必须开展且花费资金的计划外工作项目提出追加申请,具有较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控制能力及专题论述的文字表达能力。

第六,计划专职:参与制定综合计划管理有关文件,从专业管理角度提出改进建议;对其他部门在计划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不断改进计划管理;按时组织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计划,并组织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掌握电力企业计划管理的方法和有关法规及制度,熟悉计划管理的全过程,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及专题论述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第七,各部门计划兼职:按照公司综合计划管理相关规定,配合部门负责人开展本部门计划管理工作,按时将相关工作计划上报至归口管理部门。熟悉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专业管理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2.4.4 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综合计划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加强综合计划管理的考核与控制是实现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这些工作和措施落实情况的考核与控制,有效提高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内控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经济效益;综合计划;集约管理;经营计划

1实施电力企业经营计划的背景

计划管理是规范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平衡、控制、协调、监督的作用。公司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一整套综合计划管理的做法,使各项工作都形成了从计划制定、执行、监督检查到评价的闭环管理。计划与财务预算和专业需求的互相统一是综合计划能否有效执行的核心问题,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平衡、控制、协调、监督的作用。公司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一整套综合计划与财务预算和项目间衔接的做法,使计划、项目与预算间形成了编报理念一致、原则一致、口径一致、数据一致、进度协调的统一管理,充分发挥了综合计划管理应有的作用。

2内涵和主要做法

2.1内涵

2.1.1综合计划管理的理念。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离不开有效的企业管理手段,而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同业对标创一流工作的不断深入,计划管理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企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需要计划管理的指导。因此综合计划管理工作应树立以下理念:一是计划的刚性管理理念;二是紧密衔接理念,从制定、执行、监督考核和总结评价四个环节环环相扣,使公司整体工作按照计划安排,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确保实效;三是“重奖重罚”理念,通过严格的考核促进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提高。2.1.2综合计划管理的范围和目标。综合计划管理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到生产、经营、行政各个部门和专业,从时间范围上来说,包括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和周计划。从内容方面来说,年度计划包括全年工作目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划以及专业指标和工作计划,具体包括安全指标、线损指标、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成本三费等具体指标分解计划以及电网建设及技改计划、固定资产零星购置计划、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电量与线损计划、科技进步项目计划、职工教育培训计划、精神文明工作计划等多类内容。季度和月度计划包括重点工作计划、指标计划、资金开支计划、电网建设和技改计划、运维检修计划和专业管理工作计划。周计划指各部门根据月度计划制定的本部门的周工作计划。综合计划管理的目标:通过计划管理统揽全局工作,协调指导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以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提高专业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2.2综合计划管理的主要方法

在落实公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利用综合计划平台分解每项指标和工作。公司综合计划管控实现了上一年度对下一年度的预安排、年度结合公司综合计划正式分解、季度控制关键指标计划和月度细化指标控制节点的管理模式;在层级上实现了公司总体计划控制,部门(单位)逐级落实,每个部门和岗位均落实指标计划和工作节点,同时直接穿透至县公司;在范围上涵盖了公司电网规划前期、项目建设管控、生产和营销服务、资产经营、企业文化和党群建设、班组管理、重点工作和同业对标等公司全方位的工作。

2.3主要流程说明

节点1:组织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每年10月中旬下发年度计划调研与分步提报的安排意见,明确对明年工作计划进行分步调研与提报的实施意见,提出对专业计划制定的具体要求。年度计划从调研到定稿共分部门调研、提出计划初稿、专业小组集中审查、领导小组讨论通过等四个阶段。通知中明确提出,对于凡涉及到资金的项目计划,无论是电网方面还是经营管理方面都要说明详细原因、必要性并附资金使用明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同时提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需求说明,对大修、公共设施维修等各类生产项目,各单位在上报时都要按轻重缓急把项目分出A、B、C三类,便于领导决策和资金合理控制使用。节点2:将年度计划各项目标和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制定部门年度计划控制目标,并纳入公司统一的绩效考核。公司通过出台《预算管理实施细则》《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规章制度,将计划管理与财务预算、资金开支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强化了计划管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监督控制作用,使计划管理真正成为企业一切工作的主线;每年组织与各部门签订的《内部绩效责任书》,内容包括重点指标和重点工作,其中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的重点指标和工作内容均纳入了责任书中,进一步维护了年度工作计划的严肃性。节点3:组织将计划分解至月度工作计划具体实施,对因内外部环境客观因素的变化,导致不能执行或需变更时间执行的工作项目计划以及未列入工作计划任务书但又必须开展且需花费资金的工作项目或虽然列入工作计划但资金不足的工作项目,组织办理变更和追加手续。节点4:组织对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考核意见。组织成立经济责任制考核工作小组,根据绩效考核中关于综合计划管理的考核标准,到各部门进行现场考核,重点对工作计划完成情况、材料领用、工程管理等进行检查,考核结果与工资收入挂钩,每月兑现。节点5:各部门于每年年末对本年度相关专业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提报至归口管理部门。节点6:归口管理部门汇总相关专业工作完成情况并提交。节点7:汇总年度计划完成情况,形成总的总结评价报告。节点8:领导小组对总结评价报告进行审批。节点9:将审核通过的总结评价报告予以。节点10:将有关资料整理归档。结束流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年初下发的工作计划可能与工作实际有所偏离,为此公司设置了计划调整这一环节。每年的10月,根据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结合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对年度计划进行局部调整,调整流程同年度计划制定流程基本一致。

2.4确保流程正常进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2.4.1完成工作的组织机构。综合计划管理组织机构设领导小组和专业小组。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组成;专业小组由分管副总经理任组长,主任担任副组长,成员由计划专职和各归口部门负责人组成。2.4.2组织机构中各层次职责。第一,领导小组:审核批准计划管理有关文件和年度、月度综合计划、计划变更申请和追加资金计划申请,组织协调解决计划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二,专业小组:负责组织集中审查论证专业计划管理有关文件和年度、月度综合计划,审核计划变更申请和追加资金计划申请。第三,综合计划的牵头部门:负责制定计划管理有关文件及管理流程,汇总并初步调整平衡综合计划,组织召开计划会议,对计划管理全过程实施监督检查并做出总结评价。第四,归口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并初步审查各相关部门年度和月度综合计划,并组织实施。第五,相关部门:根据归口部门安排,结合自身所担负的职责,立足本公司实际,于规定日期前形成本部门工作计划初步意见,计划员负责上报至归口部门。2.4.3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及岗位人员能力说明。第一,公司总经理:批准公司年度、月度综合工作计划和部门提出的计划变更申请和追加资金计划申请。第二,分管副总经理:负责审查分管范围内归口管理部门提报的相关工作计划,审核计划变更申请和追加资金计划申请。第三,负责人:组织制定综合计划管理有关文件,及时发现并提出综合计划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不断理顺综合计划管理程序。熟悉电力企业计划管理的全过程;掌握电力计划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有关法规及制度;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综合协调分析判断能力及专题论述的文字表达能力。第四,各归口部门负责人:组织归口范围内的部门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开展计划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提出计划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计划管理主管部门及时沟通。熟悉电力企业计划管理的全过程,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控制能力。第五,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开展本部门计划管理工作,以计划管理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按照公司计划管理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对因客观原因不能完成的工作计划提出变更申请,对因工作需要必须开展且花费资金的计划外工作项目提出追加申请,具有较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控制能力及专题论述的文字表达能力。第六,计划专职:参与制定综合计划管理有关文件,从专业管理角度提出改进建议;对其他部门在计划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不断改进计划管理;按时组织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计划,并组织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掌握电力企业计划管理的方法和有关法规及制度,熟悉计划管理的全过程,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及专题论述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第七,各部门计划兼职:按照公司综合计划管理相关规定,配合部门负责人开展本部门计划管理工作,按时将相关工作计划上报至归口管理部门。熟悉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专业管理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2.4.4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综合计划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加强综合计划管理的考核与控制是实现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这些工作和措施落实情况的考核与控制,有效提高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建国,侯邦安.试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构建的原则和目标模式[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0(8).

内控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摘要:通过把工作计划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围绕全面预算这条主线,常熟公司在外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大环境下,通过外拓市场、内降成本、预控风险等重大举措,确保了经营业绩的良好态势。华润电力(常熟)有限公司自2005年10月投入商业运营以来,实现了经营业绩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在2007年以后,公司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总结出了独具华润特色的预算控制模式。

关键词:发电预算战略计划

0引言

2004年末江苏全省统调机组装机容量23979.2兆瓦,经过2005年和2006年大量机组的无序建设,2007年末全省统调容量达到51530兆瓦,增长115%。随着大量新机组的投产,电力供需由2003年~2006年的供应紧张转为宽裕,发电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开始显现,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开始逐渐显现。为适应外部市场激烈竞争的要求,保证赢利水平的稳定,公司通过苦练内功,强化内部管理,狠压发电成本,以实现内涵式增长为目标,在战略预算管理的指引下,借鉴了国外企业超越预算控制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公司文化建设、组织结构设立及计划管理的特点,在预算管控中不断创新、完善,建立了一整套适应激烈竞争形势的预算管控模式,有效提高了预算管理水平。

1发电企业传统预算管控模式的缺点

发电行业作为一个传统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在预算编制上主要依赖公司内部经营环境和运营数据,多以财务指标为中心,缺少对国家产业经济政策、区域电力市场及主要竞争对手等方面的分析,无法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做出适时的调整。预算管理一般都单纯以完成全年的经营目标为目的,对各种成本费用设定目标值,过分关注预算执行结果,强调对预算执行偏差率的分析,忽略了预算执行是以各部门业务工作计划为基础的前提,弱化了跨部门的持续协同效应;而与预算数值相对应的公司和部门工作计划在另一条线上单独编制,并随着外部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这样就导致了计划调整频率和预算调整节奏不一致,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与预算的偏差联系不到一起,最终的结果是使没有预算约束的计划管理流于形式,计划与实际往往相距甚远,计划的工作内容与实际的工作内容往往脱节。日常不切实际的计划管理,使有效的管理失去了基础;同时,脱离工作计划的预算无法落到实处,单纯为预算而编制预算,预算编制只是某些部门或部分员工的事情,预算与公司阶段性目标、经营计划和中长期规划是割裂开的;再有,由于缺乏相应的预算管理工作程序,使工作计划和预算仅作用于计划和预算本身的执行结果,忽视了计划和预算形成的过程,以及预算流程的有效运行。

2改进预算管控模式的探索

最近几年来,发电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节能减排的导向,对发电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提出了更加全面和严格的要求,激烈的市场竞争造成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严重下滑,给发电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更为不利的是电煤价格的市场化与电价仍被管制之间的矛盾,短时间难以解决,使得发电企业面临更多的经营变数。

在这种环境下,要保持企业的不断成长,传统的预算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需要,常熟公司在这种形势下,重新构思和设计预算管理理念和模式,通过把预算和工作计划结合在一起进行跟踪和偏差分析,协调各岗位各司其责,把公司打造成一个管理流程更具适应性,权力下放更多、对市场变化能及时作出反应,不断进行创新、持续改进的组织。

改进预算管控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对照国内外优秀企业成功案例,进行观念、思路和运作上调整,在满足公司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追求和保持业务流程的简化、高效,从而实现预算控制模式的创新,使预算管理与工作计划有机结合起来。管理方法上摒弃了传统的预算控制形式,运用创新的思想、知识和手段,遵循稳健、由点及面、不断深化的原则,构筑了以工作计划为导向的预算控制体系,经过两年来的探索实践,推出了新的预算管控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炼、完善。图1是以工作计划为基础的预算控制体系示意图。

3以工作计划为基础的预算管控基本内容和做法

3.1建立新的预算管控模式理念和多维的沟通机制从2006年开始先后建立并完善预算管理和计划管理等一系列制度,由制度管理人对制度目的与内容宣讲,现场答疑,广泛征求员工建议,以达成共识,让员工从理念上认识预算的意义,引导员工关心收入、关心成本支出,养成精打细算的好习惯,破除预算只靠预算员的思想。公司推行管理团队与员工无障碍沟通与互动机制,鼓励跨专业、跨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把建立良好的组织氛围与协作关系作为部门、专业主管及员工个人的业绩评价指标,通过工作上的交流和沟通消除制度执行中存在的误解和矛盾。

3.2建立以工作计划和预算有机结合的预算编制体系从客观实际出发,拟订公司战略规划。在制定公司战略目标时,本着选用关键的、数量有限的、行业具有代表性、易获取的原则建立指标库,如供电煤耗率、厂用电率、管理煤耗、单位千瓦利润等,来监控公司业绩,这些指标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根据客观实际进行优选,为部门主管提供快速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的信息。

从业务的需要与可能出发,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每年9月初,各部门依据三年规划暨年度工作计划编制要求及年度经营目标,运用SWOT方法编制部门所辖业务的工作计划。各部门在编制年度工作计划时,要充分体现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工作重点以及各类专项计划,通过目标管理方法将年度经营目标转化为指标、目标值和行动方案。涉及跨部门的行动方案,要体现执行过程中的持续协同,责任是对等的。以工作计划为基础,采用零基预算,运用年零基、月滚动的预算方法,编制公司预算。各部门在编制年度预算时,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每项业务活动都必须以价值创造为起点,要在充分考虑年度工作计划的基础上,从实际工作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核各项费用所反映的工作计划项目必要性、合理性以及经济性,制定相应业务费用支出预算。本着“以预算支持计划,计划支持目标,目标支持公司战略”的原则,使预算真正成为公司战略执行的有效工具。预算目标确定和预算编制的主要目的在于准确预测、把握未来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其重点是规划未来各种特定假设前提下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资源支持。

月度预算采用滚动预测方法,即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客观环境(如区域电力市场、煤炭市场以及气候变化等)的变动而调整、修订,并不断的加以总结、改进、付诸行动,然后再观察结果的一个过程,每个月重复并滚动预测未来12个月的经营情况。

3.3实时监控预算执行,采用灵活的预算调整方法运用信息技术监控预算执行。通过与苏州大学联合开发的、具有实时监控、实时调整、实时授权的功能的预算控制系统,实现了公司与各部门、部门与各专业、各专业与每位员工的预算数据高度共享、信息传输、实时查询、可视化审批和过程实时监控,保证了预算编报、审批、执行、控制的实时控制。各项预算费用按预算科目层层分解到责任部门,当费用发生时,预算系统会通过相应类别的付款签证单按预算科目以公司、部门、专业及个人为索引,以此来归集实际发生数,然后与月度预算值对比。若部门的实际发生数大于预算数,则系统会发出预警,确保业务活动受控。各责任部门主管可以实时查询本部门预算执行动态数据。

在年度预算费用控制范围内,给予各业务部门灵活的费用控制和决策自由。凡不引起预算金额增加类的变更采用备案制,由各部门对所辖费用实行总额控制,即在不突破部门预算总额的前提下,部门内部预算费用之间的调整或部门之间预算费用的调整,只引起一级科目下各二级科目、三级科目之间预算金额的变更,由部门填写“预算费用变更备案表”,报预算管理部门备案即可,涉及部门之间的调整,备案表上应有相关部门责任人的签字。部门费用要依据业务活动内容,分科目匹配到相应专业,再由专业到个人,要体现出对各级人员的充分授权原则,使得管理流程更具适应性。

3.4建立基于战略检讨的评价体系每月初,预算管理部门依据上月机组实际平均负荷率、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目标预算值进行修正,以修正后的指标值作为评价依据评价预算的执行情况,并要求把预算偏差原因与工作计划执行偏差对应分析。

在预算执行偏差分析中,反思、检讨计划执行情况,通过预算完成情况对工作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检讨,判断行动方案是否产生预期业绩,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纠正计划执行的偏差,而不是以将实际业绩控制和保持在预算框架内为目的,也就是说预算是以工作计划为导向的,根据未来市场变化来动态调整和实施行动计划,以适应多变的、复杂的市场环境,实现公司经营目标。预算不再是评价的直接对象或主要依据,预算的导向是计划的执行与落实,而业绩评价强调的是对工作计划执行的检讨,强调财务与非财务等多方面的关键业绩。

4小结

新的预算管控模式有效降低了单位发电成本,使公司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施两年来,单位可控成本费用水平下降6.58%,2008年在燃料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良好的经营业绩,成为国内火力发电企业中唯数不多的能保持盈利的公司。

通过近两年来的运行实践及管理创新,预算的控制作用在全公司已得到了共识,取得了较好的体现。预算管控模式改变后,公司领导和全体员工的节约理念、成本意识和协调与沟通意识都有较大增强,一个最明显的改观是由过去的“先使用后核算”转变为“先核算后使用”。各项工作真正做到了凡事有计划,计划有目标,费用支出有方向,工作计划和预算管理实现了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张晓来.发电企业超越预算控制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09.(17).

[2]张长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冯巧根.超越预算的实务发展动向与评价[J].会计研究.2005.(12).

[4]潘秀丽.论预算管理体系的改进[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

内控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项目管理 进度

一、工程概况

三峡工程是一个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巨型水利枢纽工程。枢纽主要由大坝、水电站厂房、通航建筑物三部分组成。其中大坝最大坝高181m;电站厂房共装机26台,总装机容量18200MW;通航建筑物由双线连续五级船闸、垂直升船机、临时船闸及上、下游引航道组成。三峡工程规模宏伟,工程量巨大,其主体工程土石方开挖约1亿立方米,土石方填筑4000多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800多万立方米,钢筋46万吨,金属结构安装约26万吨。

根据审定的三峡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三峡工程建设总工期定为17年,工程分三个阶段实施。其中:

第一阶段工程工期为5年(1993年~1997年)。

主要控制目标是:1997年5月导流明渠进水;1997年10月导流明渠通航;1997年11月实现大江截流;1997年年底基本建成临时船闸。

第二阶段工程工期6年(1998年~2003年)。

主要控制目标是:1998年5月临时船闸通航; 1998年6月二期围堰闭气开始抽水;1998年9月形成二期基坑;1999年2月左岸电站厂房及大坝基础开挖结束,并全面开始混凝土浇筑;1999年9 月永久船闸完成闸室段开挖,并全面进入混凝土浇筑阶段;2002年5月二期上游基坑进水;2002年6月永久船闸完建开始调试,2002年9月二期下游基坑进水;2002年11~12月三期截流;2003年6月大坝下闸水库开始蓄水,永久船闸通航;2003年4季度第一批机组发电。

第三阶段工程工期6年(2004年~2009年)。

主要控制目标是:2009年年底全部机组发电和三峡枢纽工程完建。

二、进度计划管理

1. 管理特点

针对三峡工程特点、进度计划编制主体及进度计划涉及内容的范围和时段等具体情况,确定三峡工程进度计分三个大层次进行管理,即业主层、监理层和施工承包商层。通常业主在工程进度控制上要比监理更宏观一些,但鉴于三峡工程的特性,三峡工程业主对进度的控制要相对深入和细致。这是因为三峡工程规模大、工期长,参与工程建设的监理和施工承包商多。参与三峡工程建设的任何一家监理和施工承包商所监理的工程项目和施工内容都仅仅是三峡工程一个阶段中的一个方面或一个部分,而且业主在设备、物资供应及标段交接和协调上的介人,形成了进度计划管理的复杂关系。这里面施工承包商在编制分标段进度计划时,受其自身利益及职责范围的限制,除原则上按合同规定实施并保证实现合同确定的阶段目标和工程项目完工时间外,在具体作业安排上、公共资源使用上是不会考虑对其他施工承包商的影响的。也就是说各施工承包商的工程进度计划在监理协调之后,尚不能完全、彻底地解决工程进度计划在空间上、时间上和资源使用上的交叉和冲突矛盾。为满足三峡工程总体进度计划要求,各监理单位控制的工程进度计划还需要协调一次,这个工作自然要由业主来完成,这也就是三峡工程进度计划为什么要分三大层次进行管理的客观原因和进度计划管理的特点。

2. 管理措施

(1)统一进度计划编制办法

业主根据合同要求制订统一的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办法,在办法里对工程进度计划编制的原则、内容、编写格式、表达方式、进度计划提交、更新的时间及工程进度计划编制使用的软件等作出统一规定,通过监理转发给各施工承包商,照此执行。

(2)确定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原则

三峡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分标段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必须以工程承包合同、监理的有关工程进度计划指令以及国家有关政策、法令和规程规范为依据;分标段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必须建立在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并做到组织、措施及资源落实;分标段工程进度计划应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合理使用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工程项目在合同规定工期内完成;工程各项目施工程序要统筹兼顾、衔接合理和干扰少;施工要保持连续、均衡;采用的有关指标既要先进,又要留有余地;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和分标段进度计划的编制必须服从三峡工程实施阶段的总进度计划要求。

(3)统一进度计划内容要求

三峡工程进度计划内容主要有两部分,即上一工程进度计划完成情况报告和下一步工程进度计划说明,具体如下:

对上一工程进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主体工程完成情况;施工手段形成;施工道路、施工栈桥完成情况;混凝土生产系统建设或运行情况;施工工厂的建设或生产情况;工程质量、工程安全和投资计划等完成情况;边界条件满足情况。

对下一步进度计划需要说明的主要内容有:

为完成工程项目所采取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按要求完成工程项目的进度和工程量;主要物资材料计划耗用量;施工现场各类人员和下一时段劳动力安排计划;物资、设备的定货、交货和使用安排;工程价款结算情况以及下一时段预计完成的工程投资额;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进度计划网络。

转贴于

(4)统一进度计划提交、更新的时间

三峡工程进度计划提交时间规定如下:三峡工程分标段总进度计划要求施工承包商,在接到中标通知书的35天内提交,年度进度计划在前一年的12月5日前提交。

三峡工程进度计划更新仅对三峡工程实施阶段的总进度计划和三峡工程分项工程及三峡工程分标段工程总进度计划和年度进度计划进行,并有具体的时间要求。

(5)统一软件、统一格式

为便于进度计划网络编制主体间的传递、汇总、协调及修改,首先对工程进度计划网络编制使用的软件进行了统一。即三峡工程进度计划网络编制统一使用Primavera Project Planner for Windows(以下简称P3)软件。同时业主对P3软件中的工作结构分解、作业分类码、作业代码及资源代码作出了统一规定。通过工作结构分解的统一规定对不同进度计划编制内容的粗细作出具体要求,即三峡工程总进度计划中的作业项目划分到分部分项目工程。三峡工程分标段进度计划中的作业项目划分到单元工程,甚至到工序。通过作业分类码、作业代码及资源代码的统一规定,实现进度计划的汇总、协调和平衡。

3.进度控制

(1)贯彻、执行总进度计划

业主对三峡工程进度的控制首先是通过招标文件中的开工、完工时间及阶段目标来实现的;监理则是在上述基础上对工期、阶段目标进一步分解和细化后,编制出三峡工程分标段和分项工程进度计划,以此作为对施工承包商上报的三峡工程分标段工程进度计划的审批依据,确保工程施工按进度计划执行;施工承包商三峡工程分标段工程总进度计划,是在确定了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后,对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阶段目标

进一步分解和细化编制而成。它提交给监理用来响应和保证业主的进度要求。施工承包商的三峡工程分标段工程年度、季度、月度和周进度计划则是告诉监理和业主,如何具体组织和安排生产,并实现进度计划目标的。这样一个程序可以保证三峡工程总进度计划一开始就可以得到正确的贯彻。

上述过程仅仅是进度控制的开始,还不是进度控制的全部,作为完整的进度控制还需要将进度实际执行情况反馈,然后对原有进度计划进行调整,作出下一步计划,这样周而复始,才可能对进度起到及时、有效地控制。

(2)控制手段

三峡工程用于工程进度控制的具体手段是:建立严格的进度计划会商和审批制度;对进度计划执行进行考核,并实行奖惩;定期更新进度计划,及时调整偏差;通过进度计划滚动(三峡工程分标段工程年度、季度、月度及周的进度计划编制)编制过程的远粗、近细,实现对工程进度计划动态控制;对三峡工程总进度计划中的关键项目进行重点跟踪控制,达到确保工程建设工期的目的;业主根据整个三峡工程实际进度,统一安排而提出的指导性或目标性的年度、季度总进度计划,用于协调整个三峡工程进度。

三、进度计划编制支持系统

1.计算机网络建设

为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联系并及时互通信息,由业主出资在坝区设计、监理、施工承包商和业主之间建立了计算机局域网,选择Lotus Notes作为信息交换和应用平台,这些基础建设为进度计划编制和传递提供了强有利的手段。

2.混凝土施工仿真系统

三峡水利枢纽主要由混凝土建筑物组成,其混凝土工程量巨大,特别是二阶段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更是峰高、量大。在进度计划编制安排混凝土施工作业程序时,靠过去的手工排块方法,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出一个较优的混凝土施工程序。在编制进度计划时,为了能够及时、高效地得到一个较优的混凝土施工程序,业主与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同研制三峡二阶段工程厂坝混凝土施工仿真系统和永久船闸混凝土仿真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三峡二阶段工程厂坝混凝土施工仿真系统在进度计划编制过程中己初见成效。

3.工程进度日报系统

要做好施工进度动态控制并及时调整计划部署,就必须建立传递施工现场施工信息的快速通道。针对这样一个问题,业主组织人力利用Notes 开发三峡工程日报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实物工程量日完成情况、大型施工设备工作状况、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统计结果、物资(主要是水泥和粉煤灰)仓储情况等。利用该系统,业主和监理等有关单位就可及时掌握和了解到工程进展状况。如再通过分析和加工处理,就可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内控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1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现状分析

随着工程项目综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在项目质量控制、施工成本控制、合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愈加规范和可控,但是项目进度控制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好像实施进度控制比较抽象,更别提通过进度控制来指导资源投入、降低成本了。笔者结合近年来参与建设的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实际状况,分析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进度控制停留在计划与实际动态调整相脱离阶段,以事后控制为主。从目前工程项目投标到项目开工,都要求采用横道图、网络图或形象进度图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但基本上是流转完审批程序后就束之高阁了,不检查、不对照、不分析、不纠偏,真正发觉进度滞后了,就拍脑袋按老套数确定上人、上队伍、上机械设备、增加投入,最终造成项目工期延长、项目亏损,进度以事后控制为主。

(2) 进度计划资源要素与实施不一致,导致进度控制成空谈。进度计划的编制要与相对应的资源配置相协调(包括人力资源、材料供应、资金需求、机械设备资源、组织管理等以反映工程实施的各时段所需要的资源),在项目招标阶段,施工单位为项目中标,资源配置都严格按招标文件要求进行,一旦中标实施,投标承诺的资源配置不到位,进度控制成为赶鸭子上架,就不易实现了。

(3)施工进度控制重视不够,资源配置不到位。现时的项目施工进度控制一般隶属于项目工程部或计划合同部管理,设专职或兼职调度员负责进度控制日常工作,位低权微,责权利不对称,相应资源很难调配到位,职位在项目上也是可有可无。同时不能按照进度计划制订相应的其他的劳动力和材料供应计划、机械设备需求计划、采购和租赁计划、质量控制计划、安全环保计划、资金供应与支付计划等,进度控制无法有效开展。

(4)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法进行有效的施工进度控制。项目进度控制是一项工程施工综合性知识应用较强的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熟悉工程项目的复合型人才担任,有些工程项目聘用无独立工作经验的人,导致工程项目施工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都搞不清楚,在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不能依据计划进行有效检查、纠偏和调整计划,不能为决策层提供有效参考数据。

(5)培训不足,不能全面掌控和利用先进的进度控制工具。现今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横向的宽度、纵向的深度都是前所未有,各项工作内容的工艺关系、组织关系、空间关系、搭接关系、资源供应等存在的相互交叉、动态变化更是复杂,用人工完成能够反映以上关系的进度网络图难度越来越大,为此一般的大中型项目都配备有电脑及相应的项目管理软件,进度网络图可采用计算软件进行计算、优化和调整,使施工进度计划更加科学,减少进度控制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施工进度,同时保证关键线路的正确性。但是培训不足,不能全面掌控和利用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和设备的情形却是屡见不鲜。

(6)进度控制内业资料缺失,随意性大。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在进度计划编制、审核、检查、对比、措施落实、调整中应形成完整的项目进度控制资料,一些项目进度控制资料就几张进度报表,看不出进度是超前还是滞后,给施工队下达施工计划就口头说说了事。监理、建设方多数也是侧重检查质评、隐检、现场进度情况检查等,进度控制资料缺少监管,建档立标不规范、不完整,《工程调度日志》不能连续、没有详细记录,无可追溯性。

2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对策研究

从以上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施工企业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亟待加强,要从抽象无法具体操作、事后控制向科学分析、事前控制方向转变,否则一方面将对在建工程项目造成经济损失、工期延长以及社会影响;另一方面工程进度控制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必然对上层建筑产生作用,成为项目管理及建设水平提高的软肋。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如何规范、提高,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1)确定技术方案,严格进度指标,按步骤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技术方案是进度计划能否实现的根本保证,首先确定施工技术方案,并与工程进度的关系作分析比较。在现有的技术装备条件下,结合项目实际确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进度指标,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遵循以下步骤:确定施工过程及主要程序计算工程量确定主要的机械、台班数及用工量确定各主要工序施工过程的作业天数及必须独立占用的配套工程的天数编制工程综合施工进度总计划编制主要工种的劳动力需求量计划及施工机械、辅料、主材、主要构件、加工品及专业委托施工等需用的综合计划。

(2)对进度计划进行动态全面审核,纳入建设、监理强制检查范畴。施工进度计划的实现在于对其及时的纠偏和动态的调整,动态全面审核是关键,只有参与的工程建设的施工、建设、监理单位不定期审核,进行强制性的检查验收,才能确保施工单位重视、规范进度控制,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全面审核应包括以下内容:审核工程施工项目总进度目标和所分解的分目标的内在联系合理性,能否满足施工合同工期的要求;审核工程施工项目计划内容是否全面,有无遗漏项目;审核工程项目施工程序和作业顺序安排是否正确合理,是否调整,如何调整;审核施工各类资源计划是否与进度计划实施的时间要求一致,有无脱节,施工的均衡性如何;审核总承包和分包之间,各专业之间,在施工时间和位置的安插上是否合理,有无相互干扰,主要矛盾是什么;审核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重点和难点是否突出,关键线路是否正确,对风险因素的影响是否有防范对策和应急预案;审核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是否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需要等几个方面。每次审核均形成会议纪要,作为调整费用增减的依据。

(3)建立适合的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组织保证体系。现今的工程进度控制在施工企业属工程管理部,在项目经理部属工程部或计划部管理,层次过多,责权利不对等,应在相应组织机构中设置独立的工程调度室,由分管生产的副经理兼任调度长,工作资源配备到位,由项目经理直接管理和领导。

(4)以进度计划为主,制定其他资源配套计划。进度计划的制订是进度管理中的重点工作,计划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后续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在工程开工前,建设方、监理方不但对施工单位进度计划是否详细、可行性论证进行审核,同时要以施工进度计划为主,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其他的劳动力和材料供应计划、机械设备需求计划、采购和租赁计划、质量控制计划、安全环保计划、资金供应与支付计划等。工程施工说到底就是把各种资源组合起来,采用先进的技术,按照各种规范标准科学合理地施工,建成一个满足业主需求的构筑物和其他附属设施。进度计划的编制要详略有致,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进度计划制定后,要发挥它的控制性作用,实行两级控制体系:一级为项目经理部的控制体系,另一级为劳务作业层的控制体系,对劳务层的计划可以具体到某一个工程部位,运用动态控制原理,采取动态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各项工作都按照计划顺利实施、各种资源要素按计划配备和供应。

(5) 建立和规范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检查、纠偏及调整机制。在施工企业及项目经理部进度管理办法中建立、规范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检查、纠偏及调整机制。在项目实施中,由于受到各种干扰,经常出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一致的现象。这种偏差必须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工程实施过程中,现场进度管理者(工程调度)注意用每日或每旬完成的工程进度的数据进行虚拟累加,按旬、月、季、年完成量进行推算,并和旬、月、季、年的进度计划相比较,通过这些数据的比较,分析进度计划与实际进度之间会有多大的脱节和偏离值,以此为根据及时调整工程进度计划,通过这种动态管理的方法对相关的进度计划进行调整,然后按调整计划统筹安排重新调配资源,保证工程总体计划目标实现。同时,项目完成后,及时进行施工进度控制总结,为今后进度控制提供借鉴。

(6)规范、完善工程进度控制台账表式。规范、完善工程进度台账表式,有利于实现进度控制的可追溯性,促使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对保证工期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有:项目总体及单位工程进度网络计划;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对施工现场工程形象进度的经常性检查记录;工程日报、周报、旬报、月报等调度报表;年、季、月度施工进度报告、项目施工进度总结等。在目前工程进度控制中,以上有些控制措施亦在应用,但希望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实施。

3 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随着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度控制难度日异增加,必然推进工程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施工企业工程进度控制从事后、被动控制转向事前、主动控制将成趋势,并反作用于安全质量控制、施工成本控制等方面,使得项目管理中以进度控制为中心的理念真正体现和发挥作用。

4 参考文献:

[1] 《 浅谈施工项目进度控制―基于WSR方法》 金德智 2010年

[2] 《项目进度管理方法研究》杨红霞 2010.6

内控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将内部控制导入企业日常管控活动中并与企业内部审计相结合,已逐渐成为各家公司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但二者结合过程中需要搞清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重要性、相互关系、各自的特点及具体工作过程中的结合方式。内部审计与内控评价工作的组织管理方式、具体工作程序及工作重点具有相同的地方,下面以审计工作流程为主线谈一下内部审计与内控评价在各个关键点的结合与协同。

一、内部审计计划阶段与内控风险识别的结合

审计计划一般包括年度审计计划、项目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三个层次,年度审计计划按照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的要求: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根据审计项目的风险程度规划审计项目执行的先后顺序,年度审计计划报董事会批准执行。项目审计计划的编制内容中,按照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的要求应包括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评估。

财政部的《企业内部评价指引》解读中,对内部控制评价程序一般包括:制定评价工作方案等,针对制定评价工作方案描述如下:内部控制评价机构应当根据企业内部监督情况和管理要求,分析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业务事项,确定检查评价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工作方案,经董事会批准后实施。

上述内容显示无论内部审计还是内部控制,在其计划阶段强调的是风险评估,和聚焦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业务事项。公司在具体内审、内控工作开展的计划阶段,应注意两者的结合,充分关注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业务事项的风险程度,完成内审和内控两方面的工作。同时利用内部控制内控风险识别的自我评价这一有效的日常工作成果,使内部审计计划的针对性更强,内控风险识别工作的作用更明显。

二、内部审计实施阶段与内控风险认定、测试、分析的结合

《内部审计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其中第五条对内部控制包括的内容描述为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要素。《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描述的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认真阅读比对后发现,虽然字面稍有差异,但内容是一致的。

内部审计实施阶段常用的方法包括:询问、检查、观察、测试、追踪、分析等。

财政部的《企业内部评价指引》解读中,对实施阶段――开展现场检查测试中描述如下:评价工作组根据评价人员分工,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现场检查测试,按要求填写工作底稿、记录相关测试结果,并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认定。

上述内容显示内控审计和内控评价的实施阶段无明显差异,但在公司内审、内控工作中发现,充分利用内控体系建设中《风险表-风险清单》、《控制矩阵表》《不相容职责表》《授权审批表》等成果,快速并系统的完成风险测试、认定和针对审计发现缺陷的深入分析,往往会减少现场工作时间提高效率和质量,内控评价的规范性、全面性在时间工作中表现突出。

三、内部审计评价与内控风险评价的结合

针对审计过程发现的问题或缺陷,充分利用应用指引明确的关键风险点和《控制矩阵表》描述的风险等级标准,展开现场审计发现问题的评价和责任划分。实际工作中,内控评价的风险程度划分对内部审计问题的界定提供了较好的支持,完善了以往审计发现问题无明确的界定标准的工作缺陷。

四、内部审计整改阶段与内控缺陷整改的结合

公司董事会和经营层为防范经营风险,越来越注重问题整改跟踪,实际工作中发现内控缺陷整改的全面性优于内控审计问题的整改,原因是内部审计发现问题一般比较关注偏重大问题的整改跟踪或安排后续审计,管理建议书习惯使用文字描述存在难以细致全面描述的问题。而内控评价针对所发现的设计或执行缺陷的描述使用标准的表格形式,具有明显的问题描述清晰、信息量大、简单直观的优点。同时内控缺陷整改与定期展开的内控自评结合起来,可以弥补审计问题整改跟踪中一直存在的人员不足导致的跟踪不及时、关注不全面等问题。

内控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 综合计划管理

综合计划是统领企业各项目标和工作的纲领,是加强集约管理、精细过程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手段,是把经营工作的各个环节归入目标、完善内控制度、提高企业效益和效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实施的重要举措。自2007年开始,陕西省电力公司在基层供电企业实施综合计划管理,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基层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统筹、引领和调控功能得到增强。但也存在着综合计划的广度和深度不够,计划管理精益化水平不高和没有实现常态机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供电企业“四化(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应认真分析,加以解决,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及面临的问题

(一)综合计划管理的特点和意义

1、综合计划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综合计划管理是指对主要计划指标的编制、上报审批、执行、协调控制、考评等全过程的管理活动,其目的是通过闭环管理,实现精准计划、精确执行、精准控制,确保企业年度各项计划目标和业绩考核指标全面完成。

综合计划管理是运用“全面系统”的观点和“统筹兼顾”的方法,摒弃过去计划按照部门分头编制管理的弊病,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坚持部门服从全局、专业服从综合的原则,经过综合平衡,把经营工作的各个环节归入目标,将各专业计划有机的衔接,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年度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是企业年度工作的行动指南和纲领,具有优先性和统领性。

2、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意义

综合计划管理是国家电网公司实施“四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提高企业管控能力,实现整体效益最优,促进公司整体运作和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两年来,综合计划的龙头作用日益凸显,约束力和调控力得到加强,综合计划和全面预算管理一道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基层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任务。

(二)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的初步建立,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两个转变”的深入推进,供电系统对综合计划的预见性、准确性和调控力、执行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供电企业原有的综合计划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范围和管理质量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一是综合计划的广度不够,没有实现对经营管理的全覆盖、全介入、全监控。原有的管理指标体系主要依据上级下达的指标为主,按部门、分层级分解拓展指标不够。有些专项工作计划没有纳入综合计划统一管理。二是综合计划的深度不够,计划管理精益化水平不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着“分头编制、简单集成”,“重规模管理、轻项目控制”,“重宏观、轻细节”,“重独立、轻协作”的现象,综合计划管理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指标的制定存在“差不多”的观念和“能高不高、能低不低”的现象,计划指标的预见性和准确性和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三是综合计划的监控约束力不强,计划管理基础不到位、分析监控跟不上精准管理的需要。四是综合计划管理没有实现常态机制。综合计划管理在企业内部发展不平衡,和业绩考核、全面预算管理等工作衔接不够紧密。

对于上述问题,供电企业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深刻理解加强“四化”管理,提升综合计划管理水平,认识推动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适应新要求,实现“四化”管理、推动企业发展方式转变。

二、提升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水平的原则

综合计划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充分发挥计划管理的引领和统筹协调作用,以深化综合计划的广度和深度为突破,夯实基础、规范流程、深入分析、精准控制、刚性约束、全面评价,集中解决计划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综合计划管理水平,建立综合计划管理的常态机制。在提升综合计划管理中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遵循“全覆盖、全介入、全监控”的方针,重点拓展综合计划的范围和深度,完善指标体系,能纳入计划管理的工作全部纳入综合计划统一管理。二是坚持“综合平衡”和“统一编制、统一上报、统一下达、统一调整”的原则,确保计划的唯一性和权威性。三是加强动态监控和分析,建立综合计划分析体系,确保指标可控、在控。四是建立与全员绩效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同业对标指标紧密关联的考核体系,逐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三、提升综合计划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综合平衡,实现对经营工作的全覆盖

综合计划管理的重点是“综合平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打破各部门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首先,在计划编制前要确定各职能部门应该编制哪些专业计划,能纳入计划管理的全部纳入综合计划统一管理,实现对经营活动的全覆盖和全介入。其次,在编制中坚持部门服从全局、专业服从综合、计划服从规划的原则,加强综合计划与各专业规划、财务预算、年度业绩考核指标和企业重点工作的紧密衔接。第三,按照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的方法,全方位、多层次进行讨论审核,保障方案的统一完整和有效衔接。如参加省公司集中招标计划要和电网建设里程碑计划、资金计划的节点要保持一致。第四,对年初无法确定,未统一下达的计划,在实际下达时由主管部门提交计划部门,经过综合平衡后归口下达,纳入年度计划进行管控。实现“统一编制、统一上报、统一下达、统一调整”。

(二)“逐级分解”,健全综合计划指标体系

“逐级分解”是实现综合计划目标完成的重要保证。省公司下达基层供电企业综合计划指标四类24项,供电企业应根据省公司下达的综合计划指标,健全综合计划指标体系。

1、计划部门负责健全全局综合计划指标体系

计划部门要根据省公司业绩考核指标和综合计划指标体系,针对基层供电企业所有部门和基层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实际业务设立针对性的指标,做到每个部门都要有考核指标库和KPI指标。纳入企业下达的综合计划指标体系要达到省公司下达指标的2―3倍。

2、各部门、单位要建立部门综合计划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分为基本指标和业务指标。综合计划指标要和业绩考核指标、专业指标有机结合。指标体系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系统规程、制度、标准、规范和部门职责进行逐级细化拓展。

3、部门要指导班组和专责确定班组及管理岗位综合计划指标

各部门指导班组制定班组及管理岗位综合计划指标时,要与全员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相结合,部门和单位要书面与班组签订业绩考核责任书,将指标落实到班组和个人。

4、编发基层供电企业综合计划指标体系手册

各部门指标体系建立后,计划部门组织讨论审定,编发基层供电企业综合计划指标体系手册,形成以争先目标为导向、关键指标为重点、业绩指标为主要内容的金字塔式指标体系。

各级各部门分解下达的指标要具体量化,可评价、可考核,无空白、无交叉。指标值的确定要体现精益化管理的要求。制订指标既要切实可行,又要具有挑战性,避免出现“能高不高,能低不低”的现象,让“使劲跳、够得着”的计划目标引着跑,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前进。综合计划指标体系每年度应进行滚动修订,保证指标设置与实际工作趋于一致,保持准确、有效和统领性。

(三)“跟踪监控”,全面深化经济活动分析

“跟踪监控”是实现综合计划可控、在控的重要手段。深化月度经济活动分析制度、跟踪监控异动和核心指标,精心打造经济活动分析平台,不断提高分析质量和深度,综合解决计划执行中的问题。

一是各部门、单位要不断提高经济活动分析的实效,建立和完善综合计划跟踪分析制度,深化月度、季度、年度经济活动分析,尤其是做好月度跟踪分析。在分析中加强对关键指标和异动指标的分析和控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指标分析按照逐级分析的原则,自下而上,从专责和班组分析开始,再到部门和全局。在分析中加强指导和引导,着重分析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数据罗列和牵强附会。既要关注内部因素,又应考虑外部影响。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点,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加强督导问责,形成综合计划闭环管理机制。按月印发会议纪要,在下月会议上通报各部门、班组、专业改进措施和任务的落实情况,并予以考核,保障综合计划的落实和执行。

(四)“刚性约束”,严格管控计划执行过程

“刚性约束”就是围绕综合计划指标和业绩考核指标,对指标的建议计划、分解下达、月度分析、跟踪考核、综合评价等环节进行细化和确认,形成制度并严格执行。

1、以月度工作计划为抓手,保证指标可控在控

一是按照“分解下达、刚性约束”的要求,抓重点,攻难点,创新管理。通过月度计划指标任务的下达落实、分析改进提高、结果评价考核等环节,尽快形成计划管理的月度闭环管理模式,迅速提高计划管理水平。二是细化明确月度工作计划。要将年度计划和指标演化为可量化、可评价、可考核的具体月度工作任务,以月度工作任务的完成保证年度指标的完成。有班组的部门和单位每月制定下发部门月度工作计划,无班组的部门按月与员工签订绩效合约,明确指标和任务。形成月度保年度、个人保班组、班组保部门、部门保全局的工作计划完成机制。三是供电企业和各部门要对指标和月度任务完成情况定期检查,纳入工作绩效按月考核,形成考核通报。针对关键指标和异动指标,要加强管控,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树立综合计划的统领和权威,保证各项指标可控、在控。

2、健全综合计划管理制度,完善工作业绩考核机制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综合计划的实行,业绩考核指标和综合计划指标体系不断完善,省公司对基层供电单位的工作评价和考核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围绕着各项指标和重点工作的完成来进行评价。

供电企业要解决工作业绩考核结构不合理、涵盖指标不全,考核内容不细,操作性不强,无完整的年度业绩指标考核办法等问题,适应“刚性约束”的要求。充分借鉴系统企业的先进经验,创新管理理念,完善年度业绩考核办法和细化月度考核细则,健全考核内容。年度业绩考核办法要明确综合计划指标和年度业绩目标的年度考核与兑现标准,做到每一项指标有责任部门,考核部门,考核条款,考核标准,条款分明、有据可依,避免不确定性和临时性。让每一部门对照条款都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切实树立综合计划的统领和权威,保证各项指标“可控、在控”。

供电企业应修订、完善《综合计划实施细则》、《月度工作计划管理办法》、《经济活动分析制度》、《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保证实现综合计划闭环管理。

四、建立、健全综合计划管理的保障机制

(一)全面推进综合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由于综合计划涉及的专业面宽、数据量大,对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积极推动综合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对提高综合计划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充分发挥综合计划统筹、平衡、协调作用,提升综合计划的控制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网公司综合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已经完成,供电企业应高度重视,积极推广应用,凭借系统高效的工作平台和有力的技术支持,实现综合计划管理提升,调高综合计划的调控力和执行力。

(二)建立、改进实现综合计划管理的长效机制

提升综合计划管理水平是一项长期任务。在工作中,供电企业要及时总结工作得失,积极探索并建立统一、高效、规范、科学的工作机制,重点解决长效管理问题,完善指标体系,深化指标分析,健全考评体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持续发展,逐年提高管理水平。

要充分发挥计划工作的主导作用,针对本单位计划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综合改进。在每年底安排编制下一年度综合计划实施方案时,针对上年度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形成综合计划常态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计划的龙头引领作用。

努力超越、追求卓越是供电企业不懈的追求目标。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要持续不断地在内容上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上进一步规范,指标体系上进一步完善,计划执行上更加严格,跟踪分析上更加及时,管理手段上更加先进,逐步构建“制度完善、指标科学、流程清晰、调控有力”的综合计划管理体系;要适应国家电网公司的“两个转变”和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为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①韩俊雅. 电网企业计划管理的现状分析研究[J].《陕西电力》,2007(02):72―74

②高喜利,晁阳等.强化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思考[J].《陕西电力》,2009(05):86―88

内控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步骤一:测算经营目标。根据上级下达的年度生产任务计划,结合上级经营指标测算相关规定和矿井自身的定额、限额,各级经营管控部门测算出实际完全成本和实际利润。步骤二:评估生产经营目标。经营目标测算后,将实际完全成本和内部利润与上级下达的计划对比分析,重新评估,一是分析矿井生产接替和生产组织管理中的潜力,提出年度生产计划的提升空间。二是通过建立节支降耗项目管理,提高材料回收复用、修旧利废的工作力度,降低非生产性支出,确定年度完全成本的降低空间。步骤三:确定生产经营目标。根据评估分析的生产和完全成本的提升空间,制定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目标。

2目标成本费用体系构建

①财务科负责煤炭企业煤炭产品单位完全成本的总体目标管理;负责分解目标成本计划,配合企管科制定目标成本考核办法和考核方案等工作。

②企管科负责制定并下达生产经营计划、基本建设计划及各类专项资金计划。负责新建项目、改扩建及技改项目、续建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论证、绩效考核和企业管理创新等工作。

③技术科负责年度地区接替安排,开拓巷道、生产巷修等切块项目的施工设计、计划审查及验收考核工作。同时,根据采掘平衡关系,合理安排年度煤炭产量计划目标和月度分解指标,指导生产区队提升煤矿采掘机械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生产矿井安全、稳产、高效。

④通防科负责区域瓦斯治理和瓦斯抽采利用考核和费用控制。

⑤地测科负责年度防治水方案的施工设计、组织实施及验收考核工作,负责材料费用中防治水费用总额指标控制。

⑥调度室负责年度煤炭产量和质量考核指标。根据各生产单位的采掘平衡关系,合理组织生产;强化煤质管理,提高煤炭质量。

⑦劳资科负责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目标预算的控制、分配工作。负责合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吨煤工效,降低人工成本。

⑧供应科负责吨煤材料费和储备资金的总额控制。负责按照生产过程将材料费在科室和基层单位进行横向和纵向分解,负责指导各区队开展大型材料的重复利用和修旧利废,强化材料的过程控制和现场管理,规避跑、冒、滴、漏,降低材料消耗。

⑨机运科负责吨煤电力成本、矿管设备大修费、租赁设备租赁费、机电设备配件的总额控制。负责建立合理的电力消耗定额,优化电力系统运行调度,做好避峰就谷工作,降低电力成本消耗;负责指导生产区队提升煤矿采掘机械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加强现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设备维修费用;通过内部租赁市场构建设备调剂平台,加大内部资产的优化调剂,最大限度降低租赁费用支出。

⑩安监科负责监督安全费用的提取、计划执行情况,对安全投入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负责安全质量标准化投入的监督和管理。輥輯訛福利科负责地面土建修理费及事物用品费用控制。輰輥訛办公室负责区队、科室电脑耗材、业务招待费的监督、控制。輥輱訛宣传科负责年度报刊、宣传费用和印刷品费用控制。輥輲訛工会负责排版和标语制作费用控制。

3成本费用分解

3.1年度成本指标分解原则确保矿井年度成本总目标的完成;自上而下层层分解落实即下级主体分解落实上级主体下达的指标;谁负责谁分解。

3.2年度成本指标分解的依据依据上级成本责任主体下达的年度成本总指标;依据往年的定额、限额及同指标先进水平;依据矿井生产实际,必要时可对定额限额进行修订。

3.3年度成本指标的分解程序

①按照自上而下、分级负责的原则,确定各级责任主体的年度成本总指标。

②各级成本责任主体根据上一级成本主体下达的年度总指标,结合预算年度内各季度的计划生产情况,将年度总指标分解到各季度。

③各级成本主体根据季度内各月份的不同生产情况,分解落实各月份的具体指标。形成年、季、月度指标分解表。

4目标成本的控制

煤炭企业的成本控制应对设计、采购、库存、生产、销售及售后等整个过程实施全面控制,而不仅是对直接发生在生产过程中的制造成本控制。严格成本评审,明确相关的签字权限。成本控制目标一旦确定,成本管理部门应及时对成本测算值作进一步拆分。材料采购坚持“三堂会审、货比三家,最低价中标”的原则,充分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有关新工艺、新材料、积累广泛的市场信息。材料样板提早开始研究、完善。人力资源成本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依据项目规模及发展进度合理制度人员配备方案,预算人力资源成本。财务部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发展计划》、《年度现金流量预算》,合理安排资金计划,发挥集团资金统筹的优势,保证项目资金供求平衡,最大限度降低项目资金成本。

5生产经营目标考核

5.1动态管理与分析建立安全生产经营的动态管理体系,一是建立安全生产经营信息旬报表报送机制,完善各类信息传递程序。二是建立异动分析机制,将安全生产经营完成情况与月度生产经营计划进行对比分析,与分管单位结合找到异常出现的原因,制定措施并严格执行。三是建立经营快报机制,将安全生产经营旬报表内容和专题分析内容以快报的形式发送相关单位和矿领导。

5.2生产经营目标考核

5.2.1考核分工生产经营目标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考核基础数据,出具月度考核结果报送领导小组上审批;验收部门负责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的验收;财务部门负责经营目标的确认。

5.2.2目标成本考核依据月度计划或经过调整的月度计划;上级考核结果;验收部门对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的验收情况;财务部门确认的经营目标完成情况。

5.2.3考核表的编制

①安全目标考核表中将年度目标作为计划数,集团公司双基考核和质量标准化考核结果作为对科室考核表的实际数,矿对区队的双基考核和质量标准化考核结果作为对区队考核表的实际数。

②生产目标考核表中将月度计划作为计划数,实际验收数量作为考核表的计划数。③经营目标考核表的内部收入、单位完全成本和内部利润中将月度计划作为计划数,财务科出具的月度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实际数。目标成本考核按照目标成本管控体系中要求执行。

6实施效果

①财务科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依靠盈亏平衡点等方法对当年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反复预测,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成本目标分解和管控,形成以财务预算为终点的经营预测体系。

②财务科根据生产经营计划,通过经营测算编制多种备选方案,为领导生产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③通过经营预测预算出影响企业经营指标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内控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审计管理;组织发展;战略计划;启示

未来组织的一大特点是管理的灵活性,是以科学设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为前提的。未来审计组织的使命要求加强审计管理。李金华审计长在2007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审计管理不到位、不适应已经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要落实‘十一五’期间审计工作目标和任务,推动审计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审计管理。”为此,笔者拟从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设计出发,结合我国政府审计管理的现状。对加强和改进我国政府审计管理进行一些思考。

一、国家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

国家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构建,应当公布《××至××年政府审计组织发展计划》(以下简称“组织发展计划”)予以确定。组织发展计划应成为政府审计组织未来几年计划编制、战略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包括明确政府审计组织发展的主要任务与目标,重点工作事项的具体发展目标和相应对策,以及为落实“组织发展计划”制定的各项战略计划。

(一)战略计划框架

为确保“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政府审计机关要以“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在分析未来面临的外部环境可能变化的基础上,制定包括部门预算、审计业务(滚动)计划、风险管理计划、舞弊控制计划和单项业务绩效协定在内的一系列战略计划,共同构成政府审计的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

外部环境对政府审计工作的开展和法律职责的履行会产生重要而又持续的影响。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越来越多,操作环境越来越复杂。如不断发展的由私营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趋势,以及随之而来的强化管理责任和合同计划管理的必要性与服务需求;国家持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预期;越来越复杂的信息技术持续投入使用;为保持组织核心能力,在更大范围内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等。二是职业会计和审计的不断发展。如对健全的公司治理的持续关注;越来越强调风险管理和健全的控制环境的重要性;对审计方法的重新评估,包括对合法性的评估;提供的审计和咨询服务更加合理,鉴证审计更强调“可持续性”和“三重底线”(主要指企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三重责任)以及其他关联需求。

根据上述变化,政府审计组织制定的战略计划主要有如下内容:

1、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每年由政府审计机关准备并向同级财政提供。主要是为实施“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的各项战略计划提供资金支持。提交财政部门时,还需列示所提预算的考虑和部门绩效考核,以及预期的产出和成果。

2、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审计业务滚动计划是实施“组织发展计划”的重要战略计划之一,旨在明确提出如何逐步实现“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的目标。按照批准的部门预算确定的审计项目和可利用的审计资源,政府审计机关在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中应制定绩效计分表,以方便评估、监督和衡量自身的绩效。审计业务滚动计划是以三年为周期的流动计划,但是每年都要进行更新和修订。

3、风险管理计划。审计机关各项战略计划框架的实施需要风险管理计划的有力支持。审计机关每年要对其风险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回顾,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修改业务要求,控制环境,分析“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的主要风险水平,提出解决之道,并在向政府提交年度工作报告中专门陈述。

4、舞弊控制计划。舞弊控制计划是与风险管理计划直接相关的重要战略性文件,是风险管理计划的延伸。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审计机关至少每两年要检查一次舞弊风险评估和舞弊控制计划,重点是识别和分析所有与审计业务相关的风险,所有的舞弊风险都由风险所在单位的上一级部门确定和处理。

5、单项业务绩效计划。单项业务绩效计划是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不单独形成文件。单项业务绩效计划主要关注如何按照“组织发展计划”和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中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将直接相关的各项要素(如产品、服务、单项经费预算等)细化到具体的审计项目。

需要说明的是,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还需要其他方面诸如战略的、管理的或具体的实施计划的支持,这些计划更侧重审计机关业务或行为的某一方面,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和外部环境管理等。

(二)“组织发展计划”的组织实施及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与绩效考核

1、组织实施。为确保“组织发展计划”的落实,一方面,组织内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执行委员会,由审计首长直接领导,主要职责是领导审计组织实现“组织发展计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协助审计首长履行法定职责;另一方面,在每年向人代会提交的年度工作报告中,都会从组织管理的角度,专门报告“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情况。

2、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确保“组织发展计划”实施的保证。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既包括对审计组织事例的风险管理计划,也包括对每一工作领域的风险管理计划。

3、绩效考核。业绩考核是衡量“组织发展计划”实施效果的直接手段与方法。计分卡是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根据“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和年度部门预算确定的绩效指标设立,旨在使审计组织能够随时掌握和关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绩效。

二、对我国政府审计管理的若干启示

以《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五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为标志,我国政府审计管理工作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五年规划实施近四年来,审计署对强化审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先后颁布了《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审计署关于改进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实施办法》等加强和改进审计管理的重要文件,但审计管理滞后于审计实践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已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取得更大进展的重要因素。

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设计与实施给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一个新的、从组织发展的视角开展审计管理的启示。与以“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的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相比,我国政府审计机关还缺乏从审计机关的内(内部管理)、外(外部环境)部,从审计业务的内(审计业务的自身管理)、外(审计业务支撑体系的管理)部综合开展审计管理的认识和实践。当前的审计管理在管理制度框架的系统性(主要是框架的设计与完善,以及界定框架中不同计划之间的管理定位与职能)、管理内容(主要是外部环境以及具体目标与对策)的充实性和框架实施的制度保证程度方面,还有一些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一)建立和完善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

尽管五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收到较好效果,但从组织发展管理的角度看,目前我国政府审计管理制度框架的内容比较单一,还缺乏与五年规划配套和相互支撑的具体的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单项业务绩效协定;缺乏对五年规划实施中的风险分析与可能的舞弊控制;没有将五年规划中的重点工作与部门预算建立对应关系,部分规划内容缺乏应有的资金支持。因此,完善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就是要以五年规划为核心,建立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审计业务支撑计划、单项审计业务绩效协定以及风险管理计划(含舞弊控制)为内容的战略计划框架,重视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中对五年规划重点工作的支持,注意各个计划之间的衔接,使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清晰划分审计管理制度框架中不同计划或制度的管理定位

1、五年规划主要是确定审计机关的指导思想、总体发展目标和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的具体目标与对策(通过具体目标支撑总体目标),明确审计管理制度框架中包括的各项计划或制度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2、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主要是关注五年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的实施步骤和绩效分解与落实。具体地说,一是将重点工作事项的目标和对策细化为具体的、以“三年为一个滚动周期”的审计任务计划;二是将“三年为一个滚动周期”确定的审计任务与“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衔接起来,切实发挥计划效能;三是通过年度审计计划的选择,确定具体审计项目,并同部门预算挂勾。

3、单项绩效协定主要是结合部门预算中的项目预算、审计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关注具体审计业务或审计支撑业务的绩效,实现已经明确的年度审计工作具体目标的进一步分解与衔接。重点做好资金、人员等审计资源的管理,并通过审计机关与审计组织签订协定的方式将其确定下来,以便于落实与考核。为此,要通过审计成本管理,实行项目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对基本支出和外勤审计经费分别实行定额定员管理和项目测算管理;在做好审计成本基础数据的分析和测算工作的基础上,审计项目要做到审前调查时有概算,正式审计前有预算,项目结束后有决算,实施结果有评估。

4、审计业务支撑体系主要是针对五年规划确定的、业务工作之外的对业务工作起到支撑作用的其他审计工作的具体任务。我国审计业务的支撑体系就是“人、法、技”建设,是今后审计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的重要保证。审计机关可针对支撑体系的某一方面制定发展计划,如关于人才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计划;关于《审计法》的宣传与落实、审计标准、审计准则和审计指南研究的发展计划等。

5、风险管理(含舞弊控制)计划主要是关注五年规划和其他计划和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它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引入各项审计工作,针对“五年规划”确定的每一个重点审计工作领域,从确定风险存在的环境、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和处理风险等五个环节,合理地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同时定期分析和总结回顾五年规划审计工作的各个重点领域的风险水平和控制措施,修订风险管理(含舞弊控制)计划,确保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政府审计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改进和提高政府审计管理必须高度关注其外部环境变化。在我国现行的审计管理体制下,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意味着政府审计发展与管理的机遇与挑战。当前政府审计发展与管理过程中应该十分关注以下几个外部环境问题:

1、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对政府审计管理的影响。一方面要求政府审计人员必须具备针对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下的企业审计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已实现与国际审计准则接轨的社会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势必要求加快政府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从国际上看,社会审计与政府审计在财务报表审计准则的技术方法上的趋同,要求政府审计机关借鉴社会审计准则体系规范和其他一些好的技术方法,建立起政府审计准则,进一步规范政府审计行为。

2、政府审计的国际潮流与我国政府的国际定位。总体而言,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审计工作包括财务报表审计与效益审计两部分。各国财务报表审计多是基于风险基础的审计方法,在审计准则的建立和审计方法的运用方面多趋向于国际审计准则,较为规范,但各国效益审计的方法和领域则有所不同。在财务报表审计领域,目前我国政府尚未开展真正意义的、符合国际审计准则的财务报表审计。实际工作中的财务报表审计(或预算执行审计)仍停留在账户审计或交易审计的层面,很少运用风险基础的审计方法,也没对单位财务报表的总体发表意见。这些方面都需要改进,以实现政府财务审计的规范发展,尽快并入国际审计潮流。在效益审计领域,我国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将合法性审计纳入效益审计的范畴,赋予“经济、效率、效果”以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将是探索有中国特色效益审计的关键,也是我国政府效益审计实现与国际同步的关键。新晨

3、适应管理体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看,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管理的体制短期内不会改变。基于这种判断,管理体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的核心问题就是审计工作如何适应这种管理体制的要求,寻求最佳途径,发挥更大作用。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舆论和社会监督,针对不同的对象,制定不同的宣传内容、重点和方法,使审计工作更好地得到各方面的支持、理解和帮助。

(四)重视审计管理体制框架落实的组织保证和业绩考核,从制度上保证审计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内控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随着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力度逐渐增强,业界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并谋求发展,已成为摆在每个房地产公司面前最现实的问题。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强化组织管理能力,各大企业逐渐将业务流程体系管理、计划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方面的管理变革提上了日程。

房地产行业有着资金密集、管理密集、生产开发周期长、生产环节多而复杂等特点,同时受宏观调控、市场竞争等多种因素制约,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和较高的风险。而计划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职能,是一个企业长期战略规划的具体化。它通过对企业未来行动或活动的安排,以及对未来资源的供给与使用的筹划,指导企业循序渐进地实现既定目标。其本质就是要在降低企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的同时,使企业适应不断变化中的内外部环境。因此,计划管理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

二、计划管理工作主要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由于房地产开发环节受外部产业、金融、土地等相关政策,甚至自然条件、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很多企业普遍产生了“计划无用”、“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思想观念。然而,房地产开发环境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恰恰反映出计划的重要性,没有计划何谈变化?在没有计划前提下的变化将无一例外地陷入自由主义的陷阱,结果可想而知:项目进度延期、成本严重超支、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最终导致客户投诉率居高不下,经营业绩和品牌形象严重受损。

那么什么是致使计划准确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呢?又该如何克服呢?核心症结及解决办法有以下几点:

问题一:领导战略定位。有些企业领导的志向高远,急迫地想在短时间内完成各项工作,定指标、定计划脱离企业实际情况,做不可为而为之之事。

解决办法:领导应该调整心态,做切合实际的务实战略。

问题二:计划没有考核。有些企业计划管理体系做的十分漂亮,但没有相应的考核与激励机制,计划执行无人监督,结果员工工作热情不高,企业士气不足,执行力不强,决策事项实施效果不佳,计划自然得不到有力执行。

解决办法:员工的工作需要考核,即使是最简单的“印象”评分,也是有必要的,否则会造成奖懒罚勤的后果。

问题三:授权度不够。企业内部管控环节过多,一个小小的决策都需要四、五个环节,审批程序过于繁杂,决策效率低下。同时,各审批环节也往往是走过场、流于形式,最终还是谁职位高听谁的,合理化建议少,决策质量不高。

解决办法:审批环节过多,实际上是拉领导下水,让领导背黑锅,不愿承担任何责任。管理环节一般不要超过三、四个,将权利和责任同时下放,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问题四:专业度不够。通常是知道干一件事需要多长时间,但不知道到底要干多少遍才会达到效果,表现在策划、设计工作等方面,导致营销、策划、设计工作常常拖期,与工程管理的矛盾经常出现。

解决办法:加强专业修炼,引进专业人才,借助外脑。同时建立数据库,将优秀设计策划成果存储,方便日后项目借鉴。

问题五:习惯性不够。企业内部工作习惯尚未形成,表现在各专业、各部门工作交接上,专业习惯是最好的效率。

解决办法:公司内部工作尽量程序化、流程化。加强企业行政管理,让行政管理成为企业文化和公司作风的转播载体。

问题六:领导介入度间歇性过深。领导平时管事深度不够,关键时间介入,将前期工作推倒重来,主要表现在策划、设计、材料设备招标等方面。

解决办法:向领导多请示多汇报,不要等到最后领导才知道具体情况,同时领导应适当放权。

问题七:组织架构配置度不够。各部门责、权分工不够清晰,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导致专业沟通出现困难。

解决办法:明确分工、责任、权限。

问题八:外部环境复杂,各方面关系难以协调。政府主管部门,特别是方案确定之前,不可控制因素太多。

解决办法:做大做强优势区域,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提高风险预控能力。

问题九:各专业人员对于全局经营问题并不关心,对项目整体流程关注度不够,不甚了解,只关心其个人业务,致使部门交叉工作矛盾多,影响进度。

解决办法:将公司总体业绩与每位员工考核挂钩,带动员工主动为企业发展着想。同时,培训员工熟悉整个开发流程,与其它部门衔接工作要勤于沟通,为下游部门工作创造便利条件。

问题十:计划过细和过粗是两种常见的极端,这两种情况往往都会给计划执行带来困难。太细,计划难以完成,只要有一项计划不能按时完成,将导致整个计划的改变。太粗,部门间工作不能实现完全咬合,不利于工作协同推进。

解决办法:计划编制要明确关键节点,要将不可控的工作内容、工作难点、部门间交叉工作等纳入关键节点范畴。同时,计划的时间要求不应是一个时间点,而应为时间段,方便计划调整,也方便考核。

三、制定合理的计划管理体系

计划管理体系是通过市场分析,设立相应目标,再制定工作计划,进而完成工作任务,并对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跟踪反馈,最终对计划进行不断调整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断循环,才能使执行更加有力,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

1、编制合理计划

根据阶段性的不同,项目计划编制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项目全周期计划:是项目整个开发周期的总体计划,内含公司决策层重点关注的节点,是公司管控项目生产经营目标的工具。

二、年度、半年计划、阶段性计划、月度计划:是不同阶段对项目全周期计划的分解、调整。

其中项目全周期计划以关键节点为主线进行制定,各项目情况不同,关键节点存在差异。关键节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不可控的工作内容,如某些需多次协调的手续办理工作。

项目难点,如项目开发过程中开展难度较大的工作。

多部门协同的工作内容,如跨部门及部门间衔接的工作。

项目主要经营目标。

年度(半年度)计划内容包括生产计划(开竣工时间及各阶段形象进度)、资金计划(包括资金流入和流出)、报建计划(以关键节点计划为基础细化)。

为保证项目年度、半年度计划实施,根据实际需要情况,公司不定期地针对各项目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召开相关会议,运营管理部门根据会议决议内容,牵头组织对重点工作进行阶段性计划的编制,项目部(公司)、各部门对阶段性计划提出修改意见,对存在争议的问题,召开专题讨论会予以定夺,最终形成阶段性计划。

根据项目全周期计划、年度、半年度计划、阶段性计划的要求,项目部(公司)、各部门进行细化分解,编制项目月度计划。

2、各级计划的设定与下达

第一步:分析市场环境并结合公司战略,以及项目部(公司)、各部门对项目各项工作的安排,编制项目全周期计划。

第二步:按项目全周期计划的要求,项目部(公司)、各部门对项目全周期计划进行细化、分解,编制年度、半年度、季度计划。按公司整体要求对各项目计划做出必要调整,形成公司年度、半年度计划。

第三步:为保证年度、半年度计划中各项目的工作按时实施,视实际工作需要,对重点工作进行阶段性计划的编制。

第四步:根据上述计划的要求,项目部(公司)、各部门进行细化分解,编制月度计划。公司统一进行沟通、修改,形成公司月度计划。

3、计划的执行

计划管理制度和体系是比较容易建立的,计划做的好的企业比比皆是,但是计划最后实行,目标落地的企业却屈指可数。原因很多,如:计划本身不够精细、系统;领导信任度不够;不够专业;授权不明;环节太多;资源配置不足;领导战略眼光;工作介入深度等。但更多的问题在执行上,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计划没有得到有效执行。那么,计划如何才能得到有效执行?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应把计划的制定状况和落实情况列入考核指标中。考核是按劳分配的依据,同时也是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只有将计划的执行情况列入到考核指标中,才能激励员工积极主动的完成计划,是计划得以有效执行。

其次,计划管理必须得到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我们经常讨论做计划的规则和技巧,却忽略了公司领导对计划管理工作态度的重要性。计划要想得到很好的执行,从计划编制开始,领导就必须投入足够的精力,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指导。计划的制定绝对不是员工个人的事情,它必须经过领导的指导和审核,否则个人计划很可能与部门、公司目标不一致,甚至相差万里。领导总是抱怨,自己的话常常被当作“耳旁风”,布置的任务经常无疾而终,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其落实到员工计划中,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但同时,如果领导只重视计划编制,对计划执行情况无暇顾及,那么员工更不把计划当回事了,计划便成了一纸空文。

最后,长期计划必须被拆分、细化为短期计划。年度、季度等计划执行不到位,往往都是因为人的惰性。没有紧迫感,就没有动力。重要的事情总被放到最后做,结果不是草草完成,就是最后才发现由于环境的变化,以前的计划早已不合时宜。由于年度、半年度、季度预测时间越长,不确定性越大,可把握性也越差。因此各部门内部应该把公司的年度、季度、阶段细化为月度计划,周计划,甚至日计划。这样,目标任务才能更清晰,可执行性才更强,同时便于监督、检查、管理。每周甚至每天都朝着目标前进一步,并不断总结,目标将最终变成现实。[1]

4、对项目计划执行的监控

一个没有检查、监控的计划就是表面文章,只会沦为形式。员工对于计划的疏忽、随意,绝大部分原因在于管理者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在一次次的审查、总结中,员工才能真正重视,不断进步。所以没有坏的员工,只有坏的制度,因为所有人都有劣根性,而坏的制度会纵容人的劣根性。监控过程要不断追问完成的如何,没有完成原因何在。追问的过程就是施压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不断总结进步的过程。在一次次汗流浃背,面红耳赤,甚至如坐针毡的核对中,员工才能快速成长,企业决策才能转化为强有力的执行力。在一次次刨根问底、反复核对中,各种隐藏的问题才能被发现,得失才能得以总结。只有在反反复复的监控、核对和总结过程之中,才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工作完成得更好。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重点方面进行监控:

(1)对项目关键节点的监控。

由于项目开发周期长,受外界影响因素多,导致节点实现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致使企业目标无法实现。因此对关键节点需要进行监督、控制。通过对项目关键节点的监控,掌握项目的重大进展,为完成项目整体计划提供保障。

对关键节点的监控,不单纯是描述各节点的完成时间,还需要对应该完成但未完成的节点进行原因解释和风险分析,并制定后续行动方案。通过这种监控,可以及时了解重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上报各级领导,召开专题会议寻求最快的解决办法。

对涉及多部门、跨层级协同频繁的关键节点的监控。通过这种监控手段,及时了解涉及多部门的节点进程,及时协调各部门完成节点过程中出现的时间、进度差异,寻找各部门之间的平衡点,调整局部计划,推动整体计划的完成[2]。

(2)对与收入达成相关的关键节点和专项计划的监控。

(3)对受外界政府影响的证件办理进程管理的监控。

对证件办理进程的监控,除了可以随时了解证件进程外,还可以及时发现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集中公司的力量,攻克难题。

5、对项目计划执行的反馈

对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反馈,从三个不同阶段向领导反馈进度,及时汇报阶段性成果。

启动阶段:强调前期目标的合理设置,各条职能线目标的确认,并将初步结果提供给公司领导作为决定参考和依据。

执行过程:强调前期确定目标的落地管理,针对项目运营具体执行情况,设立关键性成果报告、月度运营报告,以此作为信息传达和会议的必备材料。

收尾阶段:站在整个项目运营体系对项目进行收尾阶段的整体总评,沉淀项目运营成果,指导优化后期运营。

四、协调计划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关系

计划需要绩效管理来驱动,而计划管理为绩效管理提供数据支持。计划管理和绩效考核是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的。为什么公司领导硬压,项目经理、各部门虽然心里知道这项任务完成不了,但都默默无语?因为任务和绩效考核没有结合起来。试想,如果领导硬压,而且压出来的年度目标是要严格考核,项目经理会默默接受么?不会。反之,项目经理为了完成计划,而故意将计划制定得过于宽松,使计划流于形式,没有任何约束力。因此,为了严肃计划管理工作,应将计划管理与绩效考核挂钩。

绩效考核应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与惩罚机制。首先项目全周期及年度计划等应按照公司正常开发水平编制,不能完全听从各部门反映的意见,因为部门都希望把涉及自己的工作计划安排的越松越好;同时也不能将计划制定的过于紧迫,过于紧迫的计划不仅会挫败员工的积极性,还会是员工产生逆反心理:反正计划都完不成,爱怎么定就怎么定。其次对于高于正常开发水平完成的部门及员工要积极予以奖励和表扬,以提高员工士气和积极性。对于低于正常水平完成的工作以及给公司带来严重损失的部门及员工,要予以惩罚,已明确计划的严肃性。

计划管理与绩效考核之间的关系也不能太过死板。由于房地产行业受多种政策制约,并且受诸多政府部门牵制,客观因素使得计划无法执行的,考核时应予以适当考虑,否则将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内控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变电改造工程;项目管理;进度管理

0.引言

目前我国变电站改造工程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工程建设的管理。由于施工企业大部分依附供电企业生存,随着电力技术及我国电气设备国产化制造技术的大幅度提高,变电改造工程在成本控制要求、时间进度要求、安全施工、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给施工企业的工程建设管理带来极大挑战。往往使施工方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认识不足,把项目分阶段、分方位由不同的组织来管理,造成管理过程脱节、管理资源浪费。尤其是变电改造工程中,对停电时间要求严格,施工方不能合理摆正时间进度、质量、安全的关系,往往顾此失彼,使工程建设不能够满足进度、质量、安全的要求,严重影响工程建设,为供电企业和用户造成巨大的损失。现代变电站等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是把反映项目管理科学规律的各参与方、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管理组成高效的管理系统,是由具有高知识、高技能的管理公司、项目部和项目管理人才进行高效的服务。针对变电站改造工程的特点,对变电改造工程时间管理进行分析研究,采取先进、合理的项目管理方法,以项目时间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帮助施工方的项目管理者科学的、合理的分析项目时间管理状况,并运用科学的项目时间管理方法,实施有效的项目时间管理,从而达到对变电改造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进行有效控制和优化。对于施工方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项目进度管理的内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一个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工期内竣工交付使用,这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建立电厂为例,一个12.5万千瓦的发电厂,每提前一天发电就可生产300 万度电,多创造价值几十万元。因此,按期建成投产是早日收回投资、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对实行投资包干的项目,工期更是投资包干经济责任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承包商而言,能否按期完工,也是衡量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控制项目的进度并不意味着一味追求进度,还要满足质量、安全和经济的要求。

项目进度管理是指在限定的工期内,拟定出合理且经济的进度计划,在执行该计划的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若出现偏差,便及时找出原因,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直至竣工。项目进度管理是一种循环的例行性活动。一般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三个部分。

1.1事前进度控制

事前进度控制是指项目正式改造前进行的进度控制,其具体内容包括:

(1)编制进度控制工作的进度控制工作细则。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工作细则是针对具体的施工项目来编制的,它是施工阶段管理人员实施进度控制的一个指导性文件,以管理工作计划中有关进度控制总体部署为基础来编制的。实际上,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细则是管理工作计划在内容上的深化和补充,以便管理人员有更详细的技术文件指导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这一工作细则通常是由项目施工控制部门负责编制。

(2)编制综合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施工按期完成,对大型群体项目,由于周期长,内容多,若干个施工队伍承建时,管理人员要负责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以便对各项施工任务作出时间上的安排,确定各单位工程、准备工程和整体工程施工的衔接关系,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开竣工时间必须与项目总进度计划的时间一致。

(3)审核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通常在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时,除满足关键控制日期要求外,大多数施工过程的安排具有相当的灵活性,来调节施工单位自身内部各方面的关系。只要不影响关键控制工作的进度目标的实现,进度管理人员不予以干涉。

(4)进度计划系统的综合。施工进度计划审核后,进度管理人员要把各层次施工进度计划综合成一个多阶段群体的总进度计划,以利于总体控制。

(5)编制年度、季度和阅读计划。管理人员应以施工总进度计划为基础编制年度工程计划,安排年度、季度和月度计划,以保证工程总进度计划的实施。

1.2事中进度控制

事中进度控制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的,它是进度计划能否付诸实施的关键。管理人员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发生偏差,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来纠正,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1.3事后进度控制

事后进度控制是指完成整个工程任务后进行的进度控制工作,具体内容有:及时组织验收工作,处理工程索赔,整理工程进度资料,进度资料归类、编目和归档,根据实际施工进度及时调整阶段计划及工作计划以保证下一阶段施工顺利进行。

2.变电改造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模型分析

变电改造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时间和节约时间,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而项目的主要特点之一即是有严格的时间期限要求,由此决定了进度计划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基本进度计划要说明哪些工作必须于何时完成和完成每一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最好同时也能表示出每项活动所需要的资源情况以及活动的进展程度。项目进度管理的技术和模型有很多,这里对变电改造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和模型作简单的介绍[3]:

2.1关键日期表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进度计划表,它只列出一些关键活动和活动进行的日期。

2.2甘特图

长期以来,在计划工作中通常都采用甘特图(Gantt Chart,又俗称横道图、条形图)来计划和控制工作进度。甘特图是科学管理的先驱者 Henry。Gantt 在 1917年开发的一种计划与管理技术。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形象直观、简明易懂、绘图简单、便于检查和计算资源需要量;可以容纳大量的信息,是项目状态的优秀沟通工具。但这种方法过于简单,存在如下缺点:不能全面地反映出各任务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制约的分工协作关系,不便于进行各种时间计算,不能客观地突出任务的重点(影响工期的关键任务),也不能从图中看出计划的潜力所在。这些不足的存在对改进和加强施工管理是不利的,因而,甘特图通常只适用于小而简单的工作计划。

2.3关键路径法(CPM)和计划评审技术(PERT)

针对横道图存在的上述不足,网络计划技术应运而生。1956 年,美国杜邦公司和兰德公司为了制订内部不同业务部门的系统规划和管理技术,首先提出关键线路法(Critical Path Method,简称 CPM)。1958 年,美国海军特种计划局和洛克希德系统工程部、艾伦和哈密尔顿咨询公司,根据研发北极星导弹一核潜艇的需要,又共同研制出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简称PERT),这一技术把该工程的200多家承包商和1万多家分包商有效的组织起来,使该项目提前两年完成。网络计划技术开始得到各方面的重视。随后,美国“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应用PERT取得成功,更是使其声誉大振,受到举世瞩目与赞许,并迅速推广到各行业中。CPM和PERT虽然彼此相互独立地产生,在具体步骤和术语上也有所不同,但两者在基本原理、图形结构、确定关键路线的思想与方法上都是一致的,所不同的仅仅是前者主要侧重于成本控制,各道任务的活动时间是确定的;而后者侧重于不确定活动时间的估计。因此,两者很快便相互融合地发展,形成了现在以CPM/PERT为核心的网络计划技术。

3.变电改造工程进度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关系

图2项目目标与四大管理

变电改造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变电改造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变电改造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变电改造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和变电改造工程项目范围管理并称为变电改造工程项目四大管理。这项目四大管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及其与项目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上图所示。

项目范围管理:作业分解结构(WBS)是活动定义的基础,是活动清单编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整个进度管理的基础。清晰的项目范围是整个项目工期计算的最重要的依据。项目范围管理在明确项目干什么和不干什么的同时,也为包括进度管理在内的许多具体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性的工作依据。缩减项目范围可以使项目尽早完工并降低投资,但会影响项目的质量和性能;扩大项目范围可能会增加项目干系人的满意度,确保项目的成功,但会延长项目工期和增加投资。

项目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和进度管理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进度管理避免了无谓的赶工和窝工等现象,节约了项目成本;而良好的成本管理保证了时间和资金的同步进展,及时到位的资金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具体来讲,工作工期估算和进度计划编制均须考虑资源需求及资源可用情况;而进度计划又是成本预算的主要输入,是成本基准计划的主要依据。此外,成本管理和进度管理的关系还体现在对立统一的一面: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就要增加直接费用;但项目早完工通常又意味着提前获得投资效益。

项目质量管理:质量不符合预期要求除了技术方面的因素以外,其中为了赶工期而降低质量要求是常见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工作范围的缩减;减少工作次数或环节。质量管理和进度管理也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过于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会迟滞项目的实施进度,增加项目投资;但严格的质量控制又可有效避免返工,从而防止项目进度计划的拖延和投资的浪费。

4.结论

本文对变电改造工程项目进度进行了研究,首先陈述了变电改造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内容,然后对变电改造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型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变电改造工程项目和项目其他管理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我国的变电改造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朱俊文,刘共清,尹贻林等.项目管理发展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1):82-83.

[2]黄金枝,斜逢光.工程监理向项目管理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3):92.

内控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工程造价 目标控制 管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the main factors control goal and content are discussed;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and methods.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control management goals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合理确定工程控制目标是施工阶段重要保证

1.1确定控制目标

工程造价的控制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与工程的质量、工期密切相关的既互相制约又互相影响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工程造价控制是对工期、质量、投资三大目标组成的目标系统的控制。其中一个目标的变化势必影响另外二个目标的变化,因此,如何控制好工程造价就成了三大目标体系中的重中之重。

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应从业主要求、工程建设客观实际条件、市场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一套切合实际的衡量准则。

1.2 工程造价组成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计价规范》确定的造价和工程单价的计价构成内容,如下式:

工程造价=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总价+措施项目清单总价+其它项目清单总价+规费+税金;

综合单价=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风险费用

1.3 控制目标的拟定

三大目标(投资、工期、质量)的合理确定

(1)造价目标。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造价有三种不同价格,现分析如下:

工程标底价格。工程招标标底价格是业主为掌握工程造价,控制工程投资的基础数据,并以此为依据测评各投标单位工程报价准确与否,也是检验投标企业资源配置合理性和了解企业整体素质的重要依据;

投标报价。承包商依据“计价规范”,根据自己掌握的价格信息资料,和市场情况,结合自身的生产效率、管理能力与本企业已储备报价资料,遵照“计价规范”规定原则和方法自主确定的投标报价;

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的最终确定,由承发包双方在市场竞争中,按价值规律通过合同确定,但必须控制在施工图预算之内。

(2)施工工期目标。工程施工工期,都是经过上级审查批准的合理工期,一般不能随意改变。但由于建设工程的复杂性、长期性,随着设计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工程的进展,在经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设计优化和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在不降低工程质量,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如果缩短工程建设工期所增加的费用,小于提前投产带来的效益,则可以考虑调整总进度计划,缩短工期,但必须经业主审查批准。

(3)质量目标。依据国家和相关部委颁布的现行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和评定。规定质量等级分为二个级别,即合格工程和优良工程。质量等级应由业主在招标文件中明确。

2 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工作内容和方法

2.1 控制措施

为了取得目标控制的理想成果,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合同措施4个方面。

(1)组织措施。设置专门的目标控制管理机构和选配专职人员,制定目标控制的工作制度,明确各层次目标控制人员的职权、任务和管理职责;制定工作考核标准,力求使之一体化运行;充实控制机构,挑选与其工作相称的管理人员;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员工们实现目标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强团队建设,人员培训等。这些都是在控制过程中需要考虑采取的措施。只有采取适当的组织措施,保证目标控制的组织工作明确、完善,才能使目标控制取得良好的效果;

(2)技术措施。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技术来解决问题。实施有效技术控制的主要措施有:①对多个可能的主要技术方案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② 审核、比较各种技术数据;③ 确定设计方案的评审原则,④ 通过科学试验确定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结构的适用性;⑤ 对各投标文件中的主要技术方案做必要的评比论证;⑥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⑦ 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在整个项目实施阶段寻求节约投资、保障工期和质量的技术措施等,才能实现项目目标的有效控制;

(3)经济措施。经济措施是实现项目目标的资金保证措施。为了理想的实现目标,监督管理人员要深入实际跟踪检查,收集、加工、整理工程经济信息和数据;要对各种实现目标的计划进行资源、经济、财务诸多方面的可行性分析;要对经常出现的各种设计变更和其它工程变更方案进行经济分析,以力求减少对计划目标实现的影响;要对工程概、预算进行审核,要编制资金使用计划;要对工程付款进行查等。在项目控制过程中忽略了经济措施,不但会使工程造价目标难以实现,而且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和进度目标的实现;

(4)合同措施。参加工程建设的有设计单位、工程承建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他们分别与业主签订了设计合同、施工合同和供销合同,与业主构成了承发包关系。承包设计的单位要保证项目设计工期、项目设计的安全可靠性,提高项目的适用性和经济性;承包施工的单位,要在规定的工期、造价范围内保质保量完成建设施工任务;承包材料和设备供应的单位,要保证按照规格、型号、保质保量按时供应材料和设备。为了对这些建设工程合同进行科学管理,实现对工程项目目标的有效控制,业主应委托专业化、社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在业主授权范围内,对建设合同的履行实施监督管理。一切工作都应围绕对目标有效控制展开。项目管理单位应参加承发包方式和合同结构的确定、拟订合同条款、参加合同谈判、处理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做好合理规避索赔和处理索赔工作、做好参建各方的协调工作、根据合同做好对承包商申报文件的审批工作等。

2.2造价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2.2 .1造价控制的内容

工程造价不是单一的经济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技术问题,它与工程质量、施工工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既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预期的质量标准随资金投人大小而变化;工期缩短或延期都要加大资金和资源的投入。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设备、管理费等都是构成造价的主要组成部分,施工技术、组织、方法以及环境条件都将影响着工程造价。相对合理的工程造价也是在上级或业主批准的合理工期及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编制的,所以,影响造价的因素基本是人、机(机械)、料(材料)、法(方法)、环(环境),简称五要素。

2.2 .2造价控制的方法

在五要素中,材料费的开支占建筑产品成本的63%左右,是成本要素控制的重点,控制材料消耗费用主要包括材料消耗量的控制和材料价格的控制二个方面。制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是控制原材料消耗量的关键。建立严格的材料领发制度和回收制度,加强对工程使用材料的监督管理和控制力度。

通过招投标,优选质优价廉,满足生产需要,资证齐全的、信誉好的供应厂家。并且在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中,应根据市场情况和工程实际,及时合理有效的对资金、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分配,保证工期和质量目标的理想实现。这本身就体现了造价的控制必然是全过程的主动控制。选用那些既懂经济又懂技术,既懂施工又了解设计,既懂管理又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组成的团队,一定会把技术与经济相互渗透、融合,达到对工程造价顺利实施有效地控制。

2.3 其他目标控制工作内容及方法

2.3.质量控制

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但通常是人、机(机械)、料(材料)、法(方法)、环(环境),简称影响质量的五要素。质控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以保障工程质量。

(1)对于人的控制:人是生产活动的主体;其总体素质和个体能力决定着一切质量活动的结果。因此要把人作为对质量控制对象,又要作为其它质量活动的控制动力。要重视团队的整体素质和个体素质的良好结合。要从职业道德、责任感、思想素质及业务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核选配人才;

(2)对机械设备的控制:要根据作业目标、工艺和技术要求,确认是否选用了合适的机械设备,是否建立了各种管理制度;

(3)对材料的控制:要把好检查验收这一关,从源头抓起、每一环节都应严格监管,保证所使用原材料的质量和规格达到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国家、行业的规范要求,并保证正确合理使用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并检查、确认、督促做好收、发、储、运等技术管理及质检工作;

(4)对施工方法的控制:要通过分析、研究、对比,在确认可行的基础上,应采用优化的设计、工艺、措施和施工方法;

(5)对环境的控制:要通过指导、督促、检查,建立良好技术环境,管理环境和劳动环境。

3工程造价及相关目标控制的步骤和手段

3.1 抓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工程和永久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工程造价所以,必须抓好前期准备工程的目标控制。

(1)认真审核《施工规划报告》,重点是施工总布置;场内交通网络;大临辅助工程的设计;标段划分;外建材规划;永久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总进度计划;工程控制性进度计划;主要标段的进度计划和接合点的规划处理方法以及与三大控制目标直接有关的大临工程和辅属厂等。要认真评定施工生产线一条龙配套协调、连续正常运行的可靠性、保障性和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数量满足要求的保障程度。

(2)其它:编制招标文件;标底编制;土地征用;地面物的搬迁;招投标、合同谈判等。

3.2 编制计划

要做好目标系统的控制,必须要有周密详细的目标计划。

(1)业主或监理编制的计划。① 合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含主要项目施工强度曲线;劳动力计划和图表等;② 控制性进度计划和阶段目标控制规划及图表等;③ 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及图表等;④ 三材供应计划。含三材供应总计划、年度供应计划、分部分项工程供应计划;⑤ 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包括资金使用总计划、年度资金使用计划、分部分项工程使用计划。(2)承包商报送监理审批的计划和文件。依据合同要求承包商应报送施工总进度计划、年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并分别编报相应的资金需求计划和材料需求计划;施工总组织设计、年度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要求在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措施计划中关于质量、安全、文明、环保等保证措施部分,应明确提出实实在在的具体的实体措施和功能满足要求其它措施。经监理审批的文件和指令,承包商必须立即组织实施。

3.3 审查和协调

(1)总进度计划、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和相应资金及材料使用计划由业主组织审查协调和批准;

(2)月、周计划和相应资金及材料使用计划由监理单位组织各方审核协调批准。目的是要以周计划保月计划;以月计划保季度计划;以季度计划保年度计划;以年度计划保总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3)协调关系是工程建设活动中涉及多方面的关系,包括施工干扰问题,参建各方的相互协助和配合问题,以及人员间和组织间的矛盾问题等。为了处理好这些关系,就需要协调,通过协商和沟通,取得一致,同心协力,为使工程按照计划目标有序施工而努力。

3.4 提高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控制能力

目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缺乏经济观念,把经济工作看成是与己无关的概预算和财会人员的职责,而概预算人员和财会人员则认为自己主要任务是根据规章制度办事,不熟悉工程技术知识,也不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关系和问题,往往单纯地从自身专业角度审核费用开支,难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和目标系统,因此,要提高技术和经济观念相互渗透力度,拓展知识面,不断改善提高目标系统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水平。

3.5 应用“价值工程”和“资金的时间价值”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分析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等的优化,应用“价值工程”和“资金的时间价值”的理论与方法,选择以降低费用、保证功能不变而价值高的方案。尽可能缱短工期,早日动工,尽快回收投资,或优化施工规划方案尽量减少工程投运前的投资额度。

总之,要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分析优化以利于有效地控制项目目标。

3.6 采用“网络计划法”、“香蕉曲线法”控制工程进度和造价

采用“网络计划法”、“香蕉曲线法”控制工程进度和造价,只要工程实际进展和投资在香蕉曲线范围之内,则说明进度和造价处于可控制范围之内,否则,说明进度或造价出现了偏差。并根据实际曲线(工期~进度,工期~投资)在香蕉曲线范围内走向偏离趋势,可超前提出预防措施,以防出现偏差。

3.7 提高施工过程的全要素的控制

加强对设计方案、施工规划、资金、材料及机械设备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不断提高施工过程的全要素的动态的主动控制的水平和能力。

内控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关键字】广州亚运城;施工进度;控制

前言

举世瞩目的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已圆满闭幕!在中央、省、市的坚强领导下,广州成功举办了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亚洲体育文化盛会,赢得了亚洲各国各地区的一致好评。尤其是风景如画、富有岭南水乡神韵的亚运城以及一座座外型飘逸、线条流畅、功能完善、设备一流的比赛场馆,得到了亚奥理事会、各国代表团以及亚洲各国各地区的高度赞誉。

广州亚运城规划面积约2.7483平方公里,赛时总建筑面积147.82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为134亿元。亚运城项目包括媒体村、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体育馆区、亚运公园、后勤服务区等七大区域,其主要功能包括赛时利用和赛后利用。

广州亚运城于2007年11月26日开工建设,2010年6月30日竣工,胜利达成建设工期目标,为亚运会的举办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1 进度控制概述

建设单位作为建设工程的主体,参于建设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在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除控制工程质量和造价以外,为了使工程按时投入使用,还必需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

工程建设的进度控制是指对工程项目各建设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编制计划,将该计划付诸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对出现的偏差分析原因,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直至工程竣工,交付使用。

亚运城建设单位进行施工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是:

1.1 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分部分项施工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1.2 督促和审查施工单位编制年度、月度作业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1.3 依据合同按期、按质、按量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为施工单位顺利实现预定工期目标提供良好的条件。

2 施工进度控制总目标的确定

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定项目进度目标的实现,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建设工期。为了控制施工进度首先要明确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施工进度总目标的确定既受到工程施工条件的制约,也受到工程合同或指令性计划工期的限制,确定进度控制的总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1 以正常工期为施工进度控制总目标。

正常工期根据正常施工速度来确定的。

2.2 以最优工期为施工进度控制总目标。

最优工期是工程总成本最低的工期,它可采用以正常工期为基准,应用工期成本优化的方法来确定。

2.3 以合同工期或指令工期为施工进度控制总目标。

在亚运城建设中,因为第16届亚运会开幕时间为2010年11月12日,亚运城开村使用时间为2010年11月5日,建设工程要求完成时间为2010年8月31日,所以确定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以指令工期为进度控制总目标,设置竣工移交关门工期为2010年6月30日,适当留有余地。再根据关门工期进行工期倒排,明确设计、采购、施工等节点工期。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制定的进度控制总目标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报建设单位最终审定后,按照审定后的计划执行。

3 亚运城建设中施工进度计划的种类

施工进度控制总目标确定后,还要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可以按单位工程分解为交工目标,也可按不同的专业分解,或者按施工阶段分解。

在亚运城建设过程中,主要使用了以下几种施工进度计划:

3.1 施工总进度计划

施工总进度计划用于确定亚运城各单位工程的施工期限及开竣工日期,确定各项工程施工的衔接关系,其基本要求是:保证亚运城建设工程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确保亚运人员的进驻;保持亚运城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亚运城建设单位非常重视亚运城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及审核工作,经过施工单位编制、施工单位内部审核、监理单位审核、建设单位代表审核、建设单位工程管理部门审核、建设单位主管计划部门审定等多道严格的流程,并通过组织多次专题会议研究讨论的方式来制定施工总进度计划,确保亚运城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合理,确保人力、物力的均衡运用,确保不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3.2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在已经确定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及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规定的工期和技术资源供应条件,遵循正确的施工顺序,对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持续施工时间以及相互搭接关系作出安排并用一定的形式表示出来。在其基础上可以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和各项资源需用量计划,同时也是编制各分部分顶工程施工进度和编制季、月计划的基础。

3.3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是单位工程的进一步分解。按照不同的施工方法、构造与规格,可以把分部工程进一步划分为分项工程。

3.4 年、月施工进度计划

相对于施工总进度计划,年度计划属于实施计划,它一年内工程施工的目标。

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按亚运城整个项目或单位工程编制的,带有一定的控制性,但还不能满足施工作业的要求,因此,亚运城各项目实际作业时是按月作业计划和施工任务书执行的。

4 亚运城施工进度计划的审核要点

亚运城施工进度控制管理中,需要上报建设单位审核的有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分部分项施工进度计划及年施工进度计划,建设单位主要审核以下几点:

4.1 总进度计划是否符合施工合同中开、竣工日期的规定。

4.2 总进度计划中的项目是否有遗漏,分期施工是否满足分期使用的要求。

4.3 总进度计划中施工顺序的安排是否合理:如尽量提前建设可供施工使用的永久必工程;急需和关键的工程先施工。

4.4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否符合总进度计划中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要求。

4.5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项目的划分的粗细程度,一般应细到分项工程或更具体。

4.6 各分部分项工程之间的施工顺序、施工的时间以及搭接关系是否合理。

4.7 主导工程是否连续施工。

4.8 施工平面各空间的安排是否合理。

4.9 劳动力、材料、机械需要量是否均衡。

5 亚运城建设单位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

5.1 切实做好开工前自己应做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为开工后的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保证施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亚运城建设单位在开工前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进行场地平整,完成施工用水、用电及场外道道路等外部条件,请城市规划部门现场实测定位、测放建筑界线、街道控制桩和水准点交给施工单位进行测量放线,准备开工。

5.2 严格审核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分部分项施工进度计划、年施工进度计划。

5.3 建立定期的巡查制度

亚运城在每周五组织施工单位到现场巡查,检查现场的施工进度、质量情况、现场文明施工情况、安全生产情况,将有关重要的内容记录下来,并及时发文要求各施工单位确认,对进度落后的采取赶工措施。

5.4 实时了解工程实际进展情况,定期召开月计划调度会及专题会议

亚运城建设单位通过每周实地检查、每周统计建设进度资料、每月召开月计划调度会议等了解工程进展实际情况,并将实际进展情况与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对比,以发现进度是超前或落后,是否符合总进度计划中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要求。另外,对于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无法解决的难题,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联合在现场召开专题会议讨论予以解决,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5.5 按合同规定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

每月23日由施工单位申报工程进度款支付申请,经过监理单位审核,建设管理单位审定后即支付工程进度款,确保工程进度款按时支付,也确保了按时完成各施工进度目标。

5.6 实行奖惩制度,按照合同要求,对于按计划完成的施工单位给予奖励,未按计划完成的施工单位给予处罚,积极调动各施工单位的积极性。

6 克服实施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对工程进度不利的影响很多,可归纳为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设备与构配件因素、机械因素、资金因素、水文地质与气象因素以及环境、社会因素等。

内控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因素;措施;监测;调整

中图分类号:U4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监理的工作内容通常可以概括为“三控制(即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两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一协调”,进度控制是监理工程师应该完成的重要任务。从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质量、工期和投资来看,质量是工程项目最基本的目标,工期和投资却是直接影响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两大目标,也是业主最关心的目标。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建设项目按预定的时间动用或提前交付使用,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建设工期。

建设工程进度控制是指对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根据进度总目标及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编制计划并付诸实施,然后在进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对出现的偏差情况进行分析,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该原计划后再付诸实施,如此循环,直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1.影响进度的因素

由于建设项目具有庞大、复杂、周期长、相关单位多等特点,因而影响进度的因素很多,要有效地进行进度控制,就必须对影响进度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预测,这一方面可以促进对有利因素的充分利用和对不利因素的妥善预防及克服,使进度目标制定得更符合实际,既积极进取又稳妥可靠。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可归纳为人的因素、材料因素、技术因素、资金因素、工程水文地质因素、气象因素、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其它难以预料的因素。其中人的因素影响最多也最严重,从产生的根源来看,有来源于开发商及上级主管机构的;有来源于设计单位的;有来源于承包商(分包商)及上级主管机构的;有来源于材料设备供应商的;有来源于监理单位的;有来源于政府主管部门的;也有来源于社会和各种自然条件的。

2.进度控制的措施

对影响进度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预测,就可以事先制定预防措施,事中采取有效的办法,事后进行妥善补救,从而实现对进度的主动控制和动态控制的目的。进度控制的措施应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组织措施包括建立进度控制目标体系,明确工程现场监理机构进度控制人员及其职责分工;建立工程进度报告制度及进度信息沟通网络;建立进度计划审核制度和进度计划实施中的检查分析制度;建立进度协调会议制度,包括协调会议举行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建立图纸审查、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管理制度。技术措施有审查承包商提交的进度计划,使承包商能在合理的状态下施工;编制进度控制工作细则,指导监理人员实施进度控制;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及其他科学适用的计划方法,并结合计算机的应用,对建设工程进度实施动态控制。经济措施有及时办理工程预付款及工程进度款支付手续;对应急赶工给予优厚的赶工费用;对工期提前给予奖励;对工程延误收取误期损失赔偿金。

3.编制施工进度控制工作细则

施工进度控制工作细则是在建设工程监理规划的指导下,由项目监理班子中进度控制部门的监理工程师负责编制的更具有实施性和操作性的监理业务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1)施工进度控制目标分解图;(2)施工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深度;(3)进度控制人员的职责分工;(4)与进度控制有关各项工作的时间安排及工作流程;(5)进度控制的方法(包括:进度检查周期、数据采集方式、进度报表格式、统计分析方法等);(6)进度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及合同措施等);(7)施工进度控制目标实现的风险分析;(8)尚待解决的有关问题。

4.进度计划的编制及审查

监理工程师要求各承包单位编制所承担施工标段的总体进度计划。同时在此计划的基础上,横向上分解成总体工程、单项工程、关键单位工程三个层次的控制计划,以单位工程的进度计划保单项工程的进度计划,以单项工程的进度计划保总体工程的进度计划;在纵向上,分解成年进度计划、季进度计划和月进度计划,以月计划保季计划,以季计划保年计划, 以年计划保总体计划。在各类计划编制过程中要确定关键路线,设置明确的里程碑控制节点。

计划中的工序分解,即确定计划中要表达的施工过程的内容,划分的粗细程度应根据计划的性质决定,既不能太粗也不宜太细。业主的一级计划中反映的是项目各个大项的里程碑控制点安排,细度较粗;监理的二级进度计划是项目的总体目标计划,是项目实施和控制的依据,既要对承包单位的三级进度计划有切实的指导作用,又不能过于约束承包单位的计划编制和承包单位发挥各自施工优势的机会,如承包单位的劳动力充足且技术熟练,施工机具充足,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等,因此该计划的细度应根据项目的性质适度编制;三级进度计划是各个承包单位的分标段总体目标进度计划,细度要低于二级计划的细度,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细化。

计划的分析和判断。监理工程师要对各承包单位的三级计划在时间和资源(包括甲供物资)上进行分析和判断,看是否符合预定的条件,如设计图纸、设备材料、工序工期、劳动力、施工机械等因素,找出计划薄弱环节和相互矛盾的方面,及早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必须强调指出在物资供应、设计图纸等因素与施工计划无法 统一一致时,对计划进行调整和修订;对可能突破的工作必须确定施工计划的龙头地位,即各项工作的开展必须以确保各个里程碑控制点实现为前提,以此带动整个项目的进展。

做好计划的平衡工作。监理工程师要围绕计划中的进度目标,处理好各承包单位之间的进度关系,使之在进度计划上做到相互衔接,协调一致,平衡发展。

进度计划编制主要有两种:横道计划和网络计划。横道计划形象、直观,易于编制和理解。网络计划能够明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找出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明确各项工作的机动时间,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优化和调整等优点。为了有效地控制施工进度,首先要将施工进度总目标从不同角度进行层层分解,形成施工进度控制目标体系,从而作为实施进度控制的依据。

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单位编制进度计划审查:进度计划是否满足合同及业主主要时间节点的要求。进度计划是否与施工方案一致。资源计划能否保证进度计划的需要。进度保证措施是否合理。该进度计划是否与参与本工程的其他承包商或甲供材料和设备进度计划相协调。进度计划中的关键工作及非关键工作的总时差(机动时间)是否明确。

监理单位除对被监理单位的进度计划进行监控外,自己也应编制有关进度计划,以更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实施进度。监理总进度计划是依据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和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编制,其目的是对建设工程进度控制总目标进行规划,明确建设工程前期准备、设计、施工、动用前准备及项目动用等各个阶段的进度安排。监理总进度可按时间分解为年度进度计划、季度进度计划和月度计划,也可按阶段分解设计准备阶段进度计划、设计阶段进度计划、施工阶段进度计划及动用前准备阶段进度计划。

5.进度计划实施中的监测与调整方法

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监理通过定期收集进度报表资料、现场实地检查工程进展情况、定期召开现场会议等进行跟踪检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再对收集到的实际进度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形成与计划进度具有可比性的数据,将实际进度数据与计划进度数据进行比较确定工程实际执行状况与计划目标的差距。为了直观反映实际进度偏差,采用表格或图形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对比分析,从而得出实际进度比计划超前、滞后还是一致的结论。比较方法有横道图比较法、非匀速进展横道图比较法、S形曲线比较法、前锋线比较法。

在建设工程实施检测过程中,发现实际进度偏离计划进度,就要分析进度偏差产生的原因,分析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确定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限制条件,以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限制条件为依据,采取措施调整进度计划。进度计划的调整方法可以改变某些工作的逻辑关系或者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如增加工作面,组织更多的施工队伍;增加施工时间;增加劳动力和施工机械的数量;改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缩短工艺技术间歇时间;奖励,经济补偿等。

内控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战略;实施;管控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0-0035-02

1 战略管理现状与分析

1.1 战略规划制定

国内外先进企业都有专业清晰的战略制定流程,构建了完整的战略体系,充分发挥战略制定到落地的协调作用,战略规划与运营管理密切配合,通过战略实施,能够为跨职能的战略重点提供支持。但地市供电企业根据网省公司要求制定自身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战略规划管理要素还不够完备,战略规划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战略实施与运营管理联系不够紧密。

1.2 战略规划监控

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战略规划都有具体细化的工作目标和行动计划,且依据战略规划实施要求制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重大投资计划和年度预算,战略实施与生产经营计划和资金计划配置同步,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对战略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控。但地市供电企业的战略管理与经营计划、重要投资计划及预算管理衔接不紧密,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战略规划实施过程监控机制,短板识别、管理分析的能力有待提升,战略规划关键指标监督战略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1.3 战略规划评价

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绩效评价都能充分体现战略导向性,能够根据战略目标进行层层细分,考核指标目标值基于过往历史基础和结合外部环境进行科学预测,设置科学合理,充分发挥过程监控的作用,每月、每季、半年对绩效情况进行跟踪监控。但地市供电企业考核内容的战略导向性不强,考核目标设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进一步加强,考核周期频次为一年一考核,缺乏组织绩效的过程监控机制,绩效支撑指标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完善,考核目标调整流程有待进一步完善,考核的区分度体现不足。

1.4 其他方面

国内外先进企业建立了多维度的战略综合评价制度,战略指标的分解逻辑清晰,对业务提升有指导意义,战略指标分析能诊断问题。但地市供电企业的战略规划部分关键指标实用性低,统计口径不一致,对指标驱动因素和问题诊断有待加强,关键指标与业务指标的逻辑关系不清晰,无法有效支持分析

2 开展战略实施与管控的重要意义

实施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在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财富》杂志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70%业绩不佳的企业不是因为糟糕的战略而失败,而是因为糟糕的战略执行而失败。因此,推动局开展战略实施与管控,建设战略闭环管理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①开展战略实施与管控是落实网省公司“构建先进管理体系”和“逐步构建战略闭环管理体系”等重要工作部署的重要保证。通过引入先进的战略管理理念和现代化战略管理手段,研究建立符合实际、具有特色的先进战略管理体系,推进战略实施全过程管控,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②省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印发后,亟需以创先作为载体深入实施发展战略,加快科学发展步伐,进一步完善科学发展机制。因此,实施战略管理、构建战略管理体系是确保发展战略有效落地实施的重要管理手段和内在需求。

③省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明确了发展目标、思路、重点和举措,在现有组织架构和管理分工上,战略实施、战略管控职能及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管理机制仍不够完善,部分工作仍存在职能交叉以及跨部门协同不足等问题。建立科学、先进的战略实施与管控体系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存在问题。

④实施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企业运营发展过程的重要一环。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战略执行比战略制定更重要。因此,推动公司战略管理体系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为确保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和管控,未来的工作重点,应由战略制定逐步转向战略管理。

3 战略实施与管控体系设计

构建战略规划实施与管控体系具体由战略实施规划、年度发展目标、年度投资计划、年度绩效计划、年度发展报告、年度绩效评价六部分组成,包括战略构建、战略分解、战略执行、战略监控和战略驱动等环节,以实现战略实施全过程闭环管理。构建战略规划实施与管控体系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3.1 战略实施规划

地市供电企业是发展战略执行的主体单位,在承接网省公司发展战略和各项职能战略基础上,组织制定发展战略实施规划,将战略目标和举措转化为地市供电企业具体行动计划。

3.2 年度发展目标

年度管理目标是年度工作的具体行动纲领,根据战略规划,将战略规划目标和重点举措进行分解提炼形成,分为年度指标目标和年度战略任务两部分。

3.3 年度投资计划

年度投资计划将年度管理指标和任务落实到电网规划、生产计划和预算中,综合平衡各专业计划的投入与产出,对战略实施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3.4 年度绩效计划

年度绩效计划将中长期战略目标和综合计划分解为各个直属单位具体年度绩效合约,明确年度绩效指标和绩效任务,体现规划、计划、预算、考核与战略的衔接。

3.5 年度发展报告

在年度绩效计划的基础上,各单位对阶段性战略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编制年度发展报告,明确内部优势和劣势及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明确下一阶段解决措施,有效监控战略实施情况。

3.6 年度绩效评价

年度绩效评价是对战略实施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实现业绩考核目标与战略规划目标的有机衔接,包括依据年度绩效计划和绩效合约实施绩效考核。

4 构建战略规划实施与管控体系的工作措施

①加强战略管控体系建设、推动管理体系整合优化。组织开展战略实施与管控体系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明确闭环管理体系的责任主体和实施层级,形成战略规划、投资计划、绩效计划、发展报告、绩效评价的体系文件,编制推广战略闭环管理体系实施方案。

②加强战略规划研究、推动战略落地策划。在全面承接网省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结合内外部环境分析及对标分析,制定局中长期战略实施规划,同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编制推进战略落地的专业工作方案。

③加强战略分解落实、推动管理取得实效。全面统筹开展投资计划编制工作,将战略规划目标和重点举措落实到中长期和年度的投资计划与全面预算中。组织相关单位开展战略专题计划选题和研究工作,并组织评审落实到年度行动计划,提高整体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④加强战略监控评价、实现实施过程管控。有效整合现有指标分析报告,绩效分析报告,定期制定年度发展报告,全面及时监控战略规划执行情况,查找短板和存在问题,并将梳理提炼的措施建议纳入整改计划中,推动企业改进和提升管理的水平。

⑤加强考核评价,推动闭环管理。加强绩效考核的战略导向作用,构建体现战略目标及驱动因素的考核指标体系。开展全局整体绩效完成情况的监控、分析工作,提出改进方案,确保局整体绩效目标的实现。根据外部发展环境、内部资源和能力等因素的变化情况及战略执行结果,做好战略实施规划的滚动修订工作。

⑥加强体系优化力度、推动管理持续改进。着力推进年度绩效计划编制工作,优化绩效考核方式和方法,更加注重对战略实施规划的有效承接。加大各层级单位推广应用战略实施与管控闭环管理体系的力度,加强绩效管理,把年度绩效计划融入战略闭环管理体系。

5 结 语

地市供电企业构建战略规划实施与管控体系,应遵循“统一谋划、分步实施、持续改进”的推进原则,整合优化现有的管理资源,以战略规划、投资计划、绩效计划、发展目标、发展报告和绩效考核为核心环节,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环环相扣的战略闭环管理体系,增强战略管理能力和持续改进能力,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实现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