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技项目工作报告范文

科技项目工作报告范文

科技项目工作报告

科技项目工作报告范文第1篇

一、实验工作的开展情况

二、实验工作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一)抓好实验工作的保障和管理

1、学校成立了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方案和计划,加强了对实验工作的领导。指定实验工作人员,落实职责;明确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使实验工作有计划, 有步骤, 扎扎实实地进行。

2、确保经费投入,是搞好实验的基本保证。每学期都从有限的经费中提取一定量资金完善实验设备、设施;从学校开展勤工俭学的收入中, 提取一部分收入用于实验活动开支。

3、落实实验活动的奖惩机制。学校对实验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在评优、评先中适当倾斜;学校行政领导,特别是挂靠领导深入实验工作,了解实验情况,督促实验教师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

(三)抓好宣传和实验人员队伍建设

1、各项目做好学习和宣传工作。加强文件精神学习,更新教师观念,提高实验人员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支持。利用教师会,对全校教师进行我校2+2项目工程的实验方案以及深远意义,作好广大教师的宣传、动员工作。利用集会、校园之声广播站,对全校学生进行学习宣传与动员。利用给家长的一封信,让广大家长了解我校实施2+2项目工程的实验并支持学生参加此工程。

2、做好师资培训工作。体育、音乐、美术、科技各团队,积极参加上级有关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实验专业老师针对2+2工项目工程和本学科所实施的项目,对全校教师进行一次专业的技能培训,让全体教师成为最有力的影响者,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氛围。

(四)抓好三个战场的工作

1、开足实验课,搞好课堂实验

按照教学大纲开全、开足体育、美术、音乐课。充分利用特色学科教学的时间,对学生进行2+2项目的学习与练习。充分利用特长训练,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小型多样、特色鲜明的文体竞赛活动和实践活动,并组织各种特长训练小组。各学科实验的教师每期都有实验计划、实验报告单。经常开展实验教学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的评比竞赛活动。

2、搞好课外活动

学校对大课间活动进行适当的改革,充分利用大课间40分钟时间。体育老师带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分组中长跑、跳高、跳远、打篮球和排球;成立音乐、美术、科技兴趣小组,实验老师深入指导;音乐老师利用下午上课前,指导学生练习唱红歌;语文组老师们组织学生参加读经典活动;团委组织校园之声校园广播员培训等,全校师生们忙碌而充实。

3、搞好大型活动

每期学校要筹划大型文体活动和科技艺术节,推进和检验2+2实验工作的开展。结合学校的大型活动、特色学科的展示活动,给参加2+2工程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比如:每期的运动会、红歌大赛、卡拉OK大赛、英语演讲、文艺汇演等,不仅达到了检验试验工作的目的,而且丰富了师生的生活。

三、实验存在问题

实验对象个体发展对整体的辐射影响不够;各实验项目存在发展不均衡,特别是科技创新仍然比较薄弱;专业实验教师配备略显不足。

科技项目工作报告范文第2篇

一、项目概括

项目共投入万元,市科技局提供科技经费.万元,剩下资金由合××县基层办负责自筹。于年月底,在××县××镇、××镇建立具有平方米电子显示幕信息网络站,并投入使用。

考核指标:()在××县××镇、××镇建立具有平方米的电子显示幕。()年、收集农村使用技术条以上,推广引进农业新品种——个以上,培训掌握上网查找技术资料的农民人以上。

二、项目完成情况及效果

(一)多媒体综合服务平台

利用互联网,建立信息网络系统。系统作为信息服务应用体系的基础架构,具备节点动态扩充、灵活接入、开放式服务的功能。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搜集最新信息。经过电脑处理之后,利用户外电子屏幕信息。信息馆向群众提供以下服务:产品供需信息、种养加工技术、交换数据信息、生产生活指南、电脑咨询服务等。版权所有

在信息馆建立专门的办公室,配置了宽带接入和科技信息所需各类软件硬件设备,如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户外电子显示屏幕。

对各信息馆的信息操作员举行业务培训,已掌握了传送技术,可以开展业务工作。自建馆以来,××镇、××镇共搜集各类信息多条次,农副产品信息多条次,推广引进农业新品种个,培训农民人次。直接、间接为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效益多万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订立工作职责和制度。信息馆制订了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工作程序、方法和注意事项,从制度上保证各个岗位上的工作正常运行。做到应用服务策划、组织协调和开展科学、规范、有计划、重实效和过程资料完善。

(二)建立科技信息服务网络

由县科技局牵头,县基层办协助,督促项目示范乡镇,建立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和信息联系人人,技术服务队伍人,按项目实施方案开展、组织和协调应用服务工作。

建立起××县现代农业信息港为中心,以××镇、××镇信息馆等乡镇信息馆、站为依托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在××县信息港网络基础建设成果和与县科技信息服务资源、农业专家系统等信息共享下,借助全县强大的信息网络、人才队伍、技术资源与运行良好的联动,开展丰富的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

(三)精心组织,深入调研,认真实施“××县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项目工程。

我们坚持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方针,结合我县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把农村信息馆、站项目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县基层办会同县科技局、县农业局、××县信息港等有关单位人员对××镇、××镇农村信息馆进行深入的实地调研,召开了有关科技信息建设的专题会议,制定了××县农村科技信息实施方案。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建设了个农村科技信息馆,个信息站。随着这些信息馆、站的建成使用,收到良好的信息效果。在去年春季,禽流感肆虐,广大养殖户忧心忡忡、心急如焚。廉州镇、山口镇科技信息馆组织人员、精心策划,通过互联网下载国家权威网站有关禽流感防治知识,及时利用电子屏幕向广大群众,广大养殖户利用获取的有关禽流感防治知识,认真做好防护工作,预防了禽流感的发生,群众连声叫好。××镇、××镇科技信息馆为杜绝禽流感发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镇是传统的海养大镇,过去海养大户总是为有产品没市场而大伤脑筋,××镇科技信息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向全国各地本地最新最快的海养信息,想方设法联系全国各地的客商,积极争取外地客商到山口投资海养项目,拓宽本地海养产品的销售渠道。到了海养产品收获季节,××市场外商云集,产销两旺,海养产品供不应求,一举解决了过去有产品没市场的矛盾。群众自夸:“没有科技信息馆的信息,我们养的鱼虾蟹卖不了这么好的价钱,也不会卖得这么快!”

三、项目实施的主要措施

科技项目工作报告范文第3篇

1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效

1.1统一制度,建设规范标准体系。在国家大力推进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形势下,2014年12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的精神,安徽省科技厅印发了《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进行部署,明确了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内容、时间安排和保障措施。2016年8月,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财政厅出台的《关于整合优化省级财政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以及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教育厅出台的《关于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省级科技报告制度。2015年12月,《安徽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实施办法》明确提出建立科技报告制度。2016年4月,在《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管理办法(暂行)》中提出要求项目验收时需提交科技报告。目前,国家已颁布《科技报告编写规则》《科技报告编号规则》《科技报告保密等级代码与标识》和《科技报告元数据规范》等相关标准规范[1]。参照科技报告相关国家标准,根据省科技计划项目的特点,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报告管理中心研究设计了省自然科技基金项目、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处项目、省科技厅农村处项目科技报告编写规范,并编写了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报告撰写模板和安徽省科技报告工作流程图。这些规范标准体系的建设对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2明确责任主体,建立系统化的组织管理体系。为了进一步推进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安徽省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安徽省科技厅负责全省科技报告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并委托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报告管理中心,承担科技报告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全省科技报告的收集、收藏、管理和开放共享服务,开展省级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的开发、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省级有关部门将科技报告工作纳入了本部门科研管理范畴,在项目合同或任务书中明确项目承担单位须呈交科技报告的具体要求。。各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将市级科技项目纳入省科技报告建设体系。各项目承担(主持)单位建立科技报告工作机制,按要求呈交科技报告[2]。1.3构建流程化的工作系统,提升工作效率安徽省科技报告工作系统包括科技报告呈交系统和科技报告审核系统(图1),主要是由省科技厅科技报告管理中心将项目信息导入科技报告数据管理平台生成授权码,项目承担人通过授权码登录呈交系统提交科技报告,工作人员将呈交系统中的科技报告导入审核系统,并组织全国范围内具备科技报告咨询、指导和培训工作资格的人员进行审核改写。由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最终审核后在省级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中,并提交给国家科技报告管理中心[3]。流程化工作系统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1.4建立互联互通的系统,确保科技报告充分共享。为了开展科技报告服务,发挥科技报告的作用,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报告管理中心建立了安徽省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将收集到的科技报告经过改写审核后在安徽省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中进行,按照“分类管理、受控使用”的原则,系统采用实名注册机制和身份认证机制,实施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方案,对不同的用户赋予不同权限,提供分级、分层次的服务,实现科技报告资源的安全管理和充分共享[4]。面向社会公众,主要提供科技报告检索、信息导航等服务;面向科研人员,主要提供科技报告的全文浏览、原文传递服务;面向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决策人员,提供科技报告统计分析、行业、领域深度分析、主题挖掘等深层次的决策支持服务[5]。与国家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了用户对科技报告资源的统一检索,从而提升了科技报告的利用率。1.5多环节采取措施,严格控制科技报告质量。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启动之初就将科技报告质量控制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科技报告的质量。第一,人才储备。自国家科技报告制度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就指派专门人员全程参与国家科技报告指导人员培训、国家科技报告审核改写、国家科技制度建设研讨等相关工作,并陆续组织人员参加国家科技报告指导人员研修班培训。第二,试点领域选择。经过调研与论证,安徽省科技报告工作选择在科研人员素质较高的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含量较高的科技攻关项目中开展,确保了科技报告撰写的水平。第三,针对性培训。在科技报告提交之前,工作人员专门针对具体项目类型组织项目主要负责人进行科技报告撰写培训。第四,审改人员。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报告管理中心在全国范围内从首批参加国家科技报告指导人员研修班并负责本省科技报告工作的学员中聘请审核改写人员,从而确保了安徽省科技报告的质量。

2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政策欠缺,尚未出台省级层面纲领性文件。自2014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2016年科技部印发《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科技报告管理暂行办法》,专门针对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2014年,安徽省启动了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省科技厅印发了《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主要针对省科技厅实施的科技计划项目开展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尽管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科技厅联合的《关于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建立科技报告制度,但仍缺少省级层面的科技报告工作的总体部署,尚未出台安徽省科技报告管理办法。2.2工作脱节,科技报告工作未纳入项目管理流程。科技部《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科技报告工作要完全纳入科研管理程序,实现强制呈交。在实际操作中就是将科技报告工作纳入到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过程管理中去[6],具体实现方式就是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中,添加科技报告呈交这一环节。未在规定节点提交科技报告的项目就无法进行下一环节的工作。为此,安徽省科技厅印发了《安徽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实施办法》,提出建立科技报告制度,并于2016年4月出台了《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管理办法(暂行)》,提出在项目验收时需提交科技报告的具体要求。但是,在项目任务书签订时并未对提交科技报告的类型、数量、时限以及内容等提出具体的要求。另外,目前正值安徽省推进省级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现有的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面临调整或重建。而安徽省科技报告呈交系统和审核系统都是独立于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还无法嵌入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中,科技报告工作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仍是处于脱节状态,从而造成科技报告收缴工作占用时间较大,效率较低。2.3激励不足,科技报告未充分发挥作用。目前,安徽省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已上线运行,但科技报告证书发放、科技报告作者阅点奖励以及科技报告原文传递等系统功能尚未完善。这样就造成对已提交的科技报告利用不够,科研工作者撰写科技报告的积极性不高,更难以保证科技报告的质量。同时,科技报告及其所涉及的创新性研究结果未形成产权标识,未与论文、专著、科技成果同等对待,尚未形成一种新型的著作权形式。没有与科技报告作者的个人奖励、技术职务晋升、申请科技奖励等工作建立关联,影响了他们撰写和提交科技报告的积极性。2.4职责不明,科技报告工作未形成体系。尽管目前建立了系统化的组织管理体系,安徽省科技厅委托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报告管理中心,承担科技报告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全省范围内科技报告的接收、收藏、管理和共享服务,但是缺少省级层面的纲领性文件,科技报告工作仅在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中开展,尚未延伸至省属其他部门,且省科技厅科技报告管理中心也是部分工作人员兼职,还没有设立专人或专门的部门负责科技报告的收集、审核等工作。

3对策与建议

安徽省科技报告体系的建设,既涉及管理层面上的组织架构、政策制度等问题,又涉及技术层面上的标准规范、组织运行、部门协调等问题[7]。要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制度,拥有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和人才队伍以及必要的经费投入,需要从省级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出台政策、建立工作机制。为尽快建成全省统一的科技报告呈交、收藏、管理、共享体系,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科技报告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现提出如下几点政策建议。3.1统筹规划,出台省级层面纲领性政策。科技报告制度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管理层面上涉及政策、机制、制度等问题,在操作层面上涉及科技报告的标准规范、操作运行、部门协调和配合等方面的问题[8]。因此,在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推进过程中,需要制定并颁布科技报告管理法规,明确各主体的责任,形成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为了避免科技报告的部门垄断、封闭管理、重复建设等现象的发生,需在省级层面出台《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方案》以及《安徽省科技报告管理办法》。促进各部门有效沟通协调,强化呈交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规范,为科技报告管理工作的相互融合和科技报告资源的集成整合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确保科技报告资源的统一呈交、统一收藏、充分共享。3.2落实制度,将科技报告工作纳入项目管理流程。科技部在《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科技报告工作要完全纳入科研管理程序,实现强制呈交。具体实现方式就是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中嵌入科技报告呈交环节(图2)。因此,要落实安徽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将科技报告工作纳入到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中期考核、结题验收等工作环节中;在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签订任务书的同时规定科技报告的类型、数量、时限[9]。推进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建设,将科技报告呈交工作嵌入到省科技信息管理系统中,严格执行管理流程,对于未按照项目计划任务书要求提交科技报告的项目不予进行下一环节的考核和验收工作,从而确保科技报告的撰写质量和提交效率。3.3完善功能,建立科技报告工作激励机制。目前,在进行科技产出统计、成果奖励、职称考核时,多数部门并未将科技报告计算在内,提交科技报告与否、质量如何等对科研人员和项目承担单位的声誉和竞争力没有影响,严重影响科研人员撰写和提交科技报告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因此,要推进科技报告工作激励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徽省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证书发放、阅点奖励和全文传递等制度,对在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中科技报告的撰写者颁发科技报告收录证书,并将科技报告收录证书作为项目结题验收的必备材料之一。将科技报告引入技术职务晋升、申报科技奖励等工作中[10]。利用科技报告共享系统的统计功能,对已公开科技报告的检索、浏览和下载频次进行统计分析,上报相关科技主管部门,作为评价项目承担单位科研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将科技报告作为科技人员的重要科研产出,科技报告工作质量作为评价科研机构工作绩效和科研人员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11]。3.4明确分工,构建科技报告工作体系。科技报告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发挥关键性主导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联合工作机制,依托现有科技管理体系和信息机构建立省级科技报告管理中心,设立专人或专门机构负责本省科技报告工作的具体实施。省属其他部门/地市也应根据自身需要设立科技报告工作责任主体,负责本部门产生科技报告的收集、保存、提交工作,与省级科技报告管理中心对接,建立科技报告提交渠道;科研单位根据需要设立专人或专门机构负责本单位产生科技报告的收集、保存、提交工作,并承担科技报告审查工作[12]。形成省科技报告工作组织管理构架,形成省科技报告工作体系,确保全省产生的科技报告统一收藏、统一共享服务。

4结语

科技项目工作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查新工作;服务质量;重要性;吉林省

科技查新(简称查新)是文献检索和情报分析相结合的综合性情报研究工作,它以文献为基础,以文献检索和情报分析为手段,以检出结果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进行情报学审查和客观评价,并撰写出有依据、有分析、有对比、有结论的查新报告。

我国的科技查新工作始于1985年,科技部于2000年颁布施行了《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和《科技查新规范》,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和《科技查新规范》在很多方面已不适应科技查新工作发展的需要,需要进行修改、完善、创新。

1 科技查新工作的作用

1.1 有助于科技管理决策科学化

目前,科学研究中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学科交叉越来越广,学科相互渗透越来越深,给科技管理机构在项目立项审查、成果鉴定验收、项目奖励评审、新产品申报评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科技管理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管理者很难及时、全面、准确、详实、客观地掌握和反映待评审项目国内外研究现状、创新水平及发展动态,而查新工作恰恰可以通过文献检索和情报分析,如实反映项目国内外研究客观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如能完美地做到管理者决策与科技查新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就可全面、准确、客观地进行相关决策和评价工作。

1.2 有助于创新过程中规避风险

一个高质量的查新报告,是建立在一个严格进行质量管控的查新机构、一个行业内颇有见地的管理者,一批优秀的查新员和审核员,一套完备的文献资源系统的基础上。上述4项基本要素构成一个完善的科技查新支撑体系,这样的支撑体系能确保查新员最大限度地反映待查证项目研究的客观存在及新颖性所在,从而避免科研人员重复立项、避免项目研究走弯路、缩短科研周期、规避知识产权纠纷、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进程、加快企业产品升级换代、促进企业产业结构调整、规避盲目性技术与设备引进等。

2 吉林省查新机构分类及基本情况

2.1 查新机构的分类

1985年,原省科委确定15家为省、市级科技查新单位,并公布了相关省、市级科技查新资质单位名单。这些单位主要分为3类:(1)以情报所为代表的省、市综合性情报所内设查新机构,人员多以理工科不同专业背景的查新员为主;(2)以省图书馆为代表的图书馆内设查新机构,多设在大学图书馆,人员多以图书管理专业背景的查新员为主;(3)专业特点较强的单一专业查新机构,多设在专业研究所(院),如吉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等,人员多以同一专业的查新员为主。

2.2 基本工作状况

2003年以前,我国将查新工作归为国家科委情报司奖励办管理。2003年,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国家科委情报司撤销,同年国家科委取消对全国一级科技查新机构资格评审,此后全国科技查新工作处于各自为政,无行政机关管理的状态,科技查新工作依靠各级查新机构凭责任心自律工作,科技查新工作质量无人考核,难以维持高质量、健康、可持续发展。

2004年,在国家科委取消对科技查新工作管理的第二年,国家教育部在教育系统率先恢复部级科技查新资质评审,近年来,发展势态良好,已拥有部级查新机构50余家。

2007年,省科技厅对我省15家查新单位进行了重新考核备案,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吉林大学查新站共10家单位参加了备案。

3.1 查新流于形式,用户的查新意识淡薄

目前,在各层面普遍存在着“重立项申报,轻立项查新”这一现象。常常是查新委托人在上报材料的最后时刻才想起要查新,甚至有人想上午交委托书,下午就要查新报告,查新质量难以管控,人为造成查新失真。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查新报告仅作为科研立项、成果鉴定、产品鉴定等工作中的一个附件,并不看重查新报告对项目国内外现状的分析和项目新颖点的查证及综合对比分析结果,仅仅看结论是否有一个“未见报导”的字样,只要形式上有个查新报告就行了,项目的研究与查新报告结果没有太多直接关系。

很多用户委托查新机构作查新报告,也仅仅是为了应付科研立项、成果鉴定、新产品申请等,更有甚者称:“到你们这来,就是要你们一个章,简单查查出个报告得了”,没有一个认真的科学态度。

3.2 查新人员对查新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些查新人员为了完成查新任务,不认真查新,大概检索一下,仅简单找出几篇相关文献,就撰写报告轻视深入分析或者几乎没有分析对比,而只是简单罗列一下所检到的文献,然后直接给一个“未见报导”字样的结论,导致报告质量严重降低,给管理者和用户一种“科技查新工作只是一个简单化、批量化、定式化,而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流水式体力劳动”的错误导向,时间长了,自然导致管理机构和用户对查新工作的不信任,严重降低查新工作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一个好的查新员应是一个:具有一定专业特长、熟悉和掌握多学科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力、较高的文章撰写能力、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工作中,每一个查新员要明确自身在工作中肩负的历史责任,真正了解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明确这一点是作好科技查新工作之根本。

3.3 查新机构不注重查新质量的控制

一些查新机构不注重查新质量,质量控制流于形式。撰写报告不认真,有的甚至雇佣不具备资质的查新员(如在校大学生,他们流动性很大,往往刚刚熟悉查新业务就毕业了,总是换新人,难以保证质量)查新,有的则是查新员查完文献,直接由用户写对比分析,综合结论,失去了科技查新的公正性、客观性、独立性、严谨性;不注重查全率和查准率,尤其针对国外数据库的购置上往往只在乎成本,不在乎资源的完备,科技查新重中之重是要全面、公正、客观、严谨地反映待查证项目的客观存在和创新程度,没有完备、全面的数据库资源很难做出全面、专业、高水准工作报告。

目前一些查新机构报告仍停留在常规模式,随着用户对科技查新意识的增强,用户对查新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服务要求。时下科研人员查新,绝不仅仅满足于一个简单的查新结论,而是希望得到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和国内外进展的详细信息,最终通过科技查新指导科研工作,缩短科研周期,少走弯路,避免知识产权纠纷。这就要求查新机构的查新工作要有一个质的飞跃,打破传统的科技查新模式,不断赋予新时期科技查新的新内涵。

3.4 科技查新人员专业配置不合理

作为综合性科技查新机构,人员配置要尽量考虑各个专业学科的分布,由于人员编制所限可能不能完全考虑到各个专业面,但至少要考虑若干重点和热点专业的人才配置,如计算机与通信、物理、光机电、化工、生物、农业、机械、医药、冶金、汽车、航天航空、地质地理等。在查新与咨询工作中作到专业对口接题,便于和项目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层面的沟通,进而从专业角度制定准确的检索策略,作到查全查准;从专业角度进行深度分析,作到分析到位;从专业角度进行报告撰写,作到科学严谨。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科技查新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3.5 特定阶段查新工作量巨大

用户在特定阶段,立项查新集中扎堆等因素,要求查新机构加急并做到立等可取,不满足就换查新机构。时间紧、任务重这一现象,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导致一些不负责任的查新机构,只能草草做查新,草草写报告,质量大打折扣。科技查新是项目可行性调研报告的精缩板,是脑力和体力劳动有机结合的产物,是高智商、高体力劳动集合,是一项需要一定时间来完成的高强度、高专业化、高复杂度的调研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要经过粗检、精检、文献整理、初步分析、多次补检、综合分析、精准结论、报告撰写等多道程序,才能做到尽可能客观、准确地反映所需检索问题的研究全貌。

3.6 查新机构无序竞争现状严重

一些查新机构为了抢客源,不惜以底价吸引查新用户,大打价格战,扰乱查新秩序,致使科技查新不能按正规化、标准化、质量化进行。

4 对查新工作的几点建议

查新工作应紧紧围绕科技厅中心工作,以为项目管理服务、为企业创新服务、为科学研究服务作为工作指导思想。

4.1 应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提高查新报告的质量,努力实现查新工作质的飞跃 应打破传统的科技查新模式,不断赋予新时期科技查新工作的新内容。只有高水平、专业化、深层次的科技查新报告,才能满足新形式下不同用户的要求,使我们的查新工作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作用。

4.2 应对科技厅科技立项等重点科技管理工作,加大服务工作力度 在立项查新、奖励评审、成果鉴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论文认证等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综合科技查新机构的优势和作用,为科技厅提供正规化、标准化、高质量的查新服务,为科技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提供全面、准确、详实科学的决策咨询。我所查新机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较高的查新水平;较好的敬业精神。只有这样的机构才能保证科技查新的公正性、公平性、客观性、独立性、严谨性,只有这样的机构才能在查新过程中,坚持公道正派,不徇私枉法,不办人情案。这也是优秀查新机构、审核员、查新员的最基本准则,也是检查和衡量合格查新机构、审核员、查新员的底线。

4.3 应突破常规科技查新业务,拓展服务新领域

科技查新工作不仅要满足和适用常规科技查新,更重要的是应紧紧围绕科技厅中心工作,为科技管理决策服务、为企业创新服务、为科学研究服务。查新机构应跳出传统思维方式和框架,充分发挥和利用查新机构软、硬件设备及文献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在科研项目从申请到项目评估、项目鉴定、成果报奖、成果转化、最终产品申报新产品、申报专利、产品技术推广、规避侵权纠纷、侵权认定等全过程提供全方位、深层次、多样化、全链条跟踪服务。对于重点看好项目应给予重点支持,并作为项目主要成员参与到项目组中去。不断扩大科技查新工作的辐射面。

4.4 应尽快建立科技查新门户网站和网络管理平台

随着电子政务和查新工作的快速发展,建立我省科技查新门户网站和网络管理平台已成为我所查新工作亟待解决的重点课题之一。该工作第一,可以将我所查新网络管理平台与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库系统有效链接,为科技厅相关领导提供网络化便捷服务;第二,可以实现用户远程网络化查新,用户不必到我所就可以查新,大大方便用户;第三,该平台的建立和运行可大大简化科技查新工作中部分繁琐的、机械的手工劳动,提高科技查新服务工作的科技含量。这项工作需人力和财力的支持,这也是我们的困惑所在。

4.5 应构建全面完整的数据库资源服务支撑体系

没有强大的国内外数据库文献资源服务体系支撑,科技查新服务很难做到全面、专业、及时、准确和高质量,就不能更好地为科技厅和科研主体提供高质量服务。因此,我所应尽快建立健全数据库资源(重点是国外数据库)体系,这样我们就可以针对科技厅“双十”工程中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科技引导计划中的重点项目;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计划中科技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重点项目进行项目申报前、项目申报中、项目完成后各阶段提供全面的跟踪查新服务,使项目研究全过程都有强大的国内外数据库体系支撑,使项目研究有目标、有科学依据、少走弯路、缩短研发周期。

目前,国内外数据库逐年涨价,尤其是DIALOG数据库,到今年10月底DIALOG的CA化学文摘库将要停用,这使我们不得不购买CA套餐,一个套餐需七八万元人民币;国际会议论文认证系统ISTP系统也逐年涨价;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作为科技论文认证体系的重要数据库之一是不可或缺的,由于文献经费紧张未购买,造成本中心无此库可检索。上述客观情况仅靠查新收入难以为继。

参考文献

[1]国家科技部.《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2000年颁布[S].

[2]国家科技部.《科技查新规范》2000年颁布[S].

[3]王雪,王欣,贾志雷.吉林省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与思考[J].现代情报, 2012,32(2):124-125.

科技项目工作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技查新;服务质量;提升与完善

前言:科技查新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科技文献资源为基础,以信息检索为手段,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的方法,为科研立项的评价、成果鉴定以及专利申请等项目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提供科学依据的咨询服务工作。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科技查新服务水平和质量都存在一些问题,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如何提升科技查新服务质量是查新机构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1 科技查新的特点

1.1检索手段多

科技查新服务是一项信息咨询服务工作,主要通过人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等手段对课题的新颖性进行查证。由于课题种类丰富,需要检索手段多样化。其中科技查新检索主要以计算机检索为主,以手工检索为辅。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检索速度加快,检索的途径也变得更加丰富,从单机检索到联机检索,再到网络检索几个阶段,科技查新检索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1]。

1.2服务范围广

科技查新服务范围主要包括课题的范围以及研究对象的范围。查新课题范围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科研类查新,主要包括立项查新、成果鉴定查新、申报奖励查新、实施奖励查新;第二,产品类查新,主要包括开发新品的查新、产品评优的查新以及产品市场行情的查新;第三,技术方法上的查新,主要包括引进技术查新以及技术动态查新;第四,专利类的课题查新,分为申请专利查新和专利有效时间查新,和专利纠纷查新。

1.3具有鉴证性

查新是文献检索和相关情报调研相互结合的情报探究工作。它主要以文献为查新的基本载体,以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为基本手段。检测出的结果是评定文献课题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查新项目的综合分析,对项目的新颖性进行科学审查,并在具体报告中将查新依据列出,充分做到查新工作有对比性,而且有结论。

2 科技查新的流程

科技查新工作的流程是指在科技查新过程中具体工作环节的安排。在具体查新中工作流程严格明确不仅有助于查新工作的规范化,还有助于对项目的质量管理,由此可以看出,查新流程的规范化对于查新工作的效率以及服务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2]。科技查新流程如图1所示。

2.1查新用户接待

在查新服务初期,用户针对项目提出查新委托要求,然后查新工作人员在用户确认情况下拟定查新项目委托协议,并且工作人员需要与用户交流,共同找出查新项目的特征,便于查新服务开展。

2.2专家组对项目进行分析

由于查新项目内容比较广泛,在专业知识积累上,查新项目团队需要聘请专家进行项目查新。专家能够对项目提出具体指导建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查新项目都需要专家来进行指导查新,有的项目相对浅显时,只需要查新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来进行分析查新,并且提出检索意见。

2.3文献检索与整理

根据委托人的查新要求,查新工作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和检索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工作人员对用户所提出的检索要求报告进行分析,找出关键点,并且制定检索顺序。在检索目录上明确列出检索项目具体细节,最后仔细筛选文献资料作为查新报告的附件内容。

2.4查新报告的撰写和审核

查新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检索的结果对应查新报告进行填写,并且整理好文献附件。在这之后需要专家组对查新报告提出审核意见,最终盖章,查新报告才算生效。查新服务的最后步骤就是对报告进行项目登记、存档、建立数据库,查新报告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作为存档,另外两份盖章交给用户保留,这样算完成一个查新工作。

3 科技查新的作用

3.1为项目研发提供文献信息

在进行查新之前,很多科研人员对项目本身的技术基础并不是非常了解。而不同项目信息的知识结构不尽相同,因此给科研人员的信息获取带来难度,而恰巧查新机构本身拥有非常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查新人员通过完善的检索系统基本实现在科技查新中基于文献查找、原文索取和文献鉴定等一系列的科技服务。科技查新能够大大地节约科研工作人员的时间,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在该项工作中,对国外科技项目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解,从而避免很多重复研究。

3.2为科技成果鉴定、评估提供依据

科技查新能够为科技成果进行鉴定、评估、验收、转化和奖励等服务,在这些过程中提供情报依据,并且对科技成果进行价值的判定,从而能够保证该项目的科学合理性。传统的成果鉴定是由专家来完成的,如果一个查新过程中没有查新报告,只有专家组的建议,那么该科研成果的查新难免会有不公正的地方,这样会对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带来消极影响,并且在科研成果的推广上也造成阻碍。而高质量的查新工作不仅能够结合借鉴专家学者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能保证成果鉴定的权威性。

3.3为科研立项提供客观依据

科技查新工作既可避免重复立题或立项,又可以避免重复和无效劳动,节约科研资金,缩短科研周期。科技管理部门根据查新报告可了解所申请课题在国内外是否有相同或相关研究、是否具有新颖性;而对科研人员来说,通过科技查新可了解其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动态、研究热点和空白点,即科技查新对科研人员选题、确定研究方向提供了相关的文献依据,起到参考咨询的作用。

4 科技查新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科技查新服务贯穿于企事业单位的专业科学领域和高等院校之中,查新机构数量不断增加,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在科研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科技查新服务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4.1科技查新人员服务意识不强

随着科技项目逐渐增多,使得科技查新机构的任务变得更加繁重,查新工作的突发性任务使得查新工作人员工作过于劳累,经常出现身心疲惫的现象,有的科技人员过分相信自己已有的认识,认为科技查新仅是一种管理程序,可有可无。有的人即使查新,也是行色匆匆,把查新当作形式[3]。这样长此以往的恶性循环,造成了查新员工的服务意识下降。

4.2科技查新人员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当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出现,研究项目逐步向高难度、跨学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就给查新人员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查新人员认知背景的差异,加之受专业知识所限,与查新委托人沟通不畅,导致撰写的查新报告质量存在较多问题,比如查新报告数据的采集缺乏全面性,查新结论的描述缺乏专指度和深度等[4]。查新报告审核人主要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和经验来考察查新报告的检索质量和结论质量,尚未有适当的定量评判标准和方法,因此难以保证查新服务的水平。

4.3 科技查新服务形式缺乏针对性

目前,传统的科技查新服务仅能够为用户提供成果鉴定查新、技术创新查新和专利申请查新等缺乏关联性和针对性的单检索信息服务。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用户对科技查新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造成了科技查新服务与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有必要拓宽科技查新服务的形式,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开展增值服务,以此提升科技查新服务的水平。

5 科技查新服务质量提升对策

5.1强化查新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查新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为了提升查新服务的水平,需要加强对查新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查新机构需要建立规范的查新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可以定期进行相关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企业文化教育等讲座或培训,并对培训进行严格的考核,持证上岗,以此来提高查新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素质,使查新人员端正工作作风,增强专业知识储备和职业道德。同时,还需要加强查新人员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可以通过举办查新研讨会、组建科技查新行业协会等多种途径来实现。

5.2 加强查新用户满意度调查和信息反馈

科技查新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用户满意度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决定因素[5]。只有不断反馈用户的意见和建议,才能使查新人员积累经验,吸取不足,以此提高查新服务的质量。因此,查新人员需要在完成查新报告后,定期和用户进行沟通,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可以采用电话沟通、发放查新意见反馈表等方法了解用户所查项目的立项、申请专利等进展情况,通过对反馈结果的分析,来获得对查新报告的质量评估,根据不同用户的意见和要求不断调整查新管理系统中的具体工作流程。

5.3建立规范的科技查新规章制度,规范查新流程

在科技查新过程中,需要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其内容应包含具体明确的查新评判标准,使查新人员有明确的指导书。查新人员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并且实施切实可行的质量评估体系,优化查新流程,可以将ISO质量认证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引入到科技查新中,有助于查新机构规范查新业务流程和操作程序,建立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6]。

5.4 开展科技查新增值服务

随着科技信息服务市场化的逐步推进,科技查新机构要想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除了提供传统科技查新服务外,需要深入挖掘自身科技信息资源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优势,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信息增值服务,比如可以向企业和科研单位提供竞争情报服务、定题情报服务和专题服务,改变以往简单检索信息的单一服务方式,以便更好地满足技术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国家的科研发展需求。

结论:综上所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科技查新需紧跟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紧迫需求,提供高质量的科技咨询服务,在今后的查新工作中,应进一步改善自身工作体制,加强查新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与服务能力培养,不断提高科技查新的服务质量,以知识促进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1]赵宏铭.对科技查新工作的再审视及未来发展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2008,(7):l2l~l22

[2]庞佳.科技查新流程的优化设计――以提高立项质量与国家科研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的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6):40-41.

[3]罗林枝.科技查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8):475

[4]黄继东.查新报告质量控制.情报杂志,2001(5):61-63.

[5]谢新洲,夏晨曦,柯贤能.科技查新行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09(06):12

[6]石颖.科技查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情报科学,2005(9):1344

科技项目工作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科技查新;文献检索;检索策略;新颖性评价;查新报告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6-0000-02

近年来我国生物化学领域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生物化学科技查新工作在科技与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查新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生物化学科研工作者研究水平的评定及该类科研工作的方向。本文结合工作实践,讨论了生物化学领域科技查新工作的相关问题。

1 科技查新工作的定义

科技查新(简称查新),是指具有查新业务资质的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提供的需要查证其新颖性的科学技术内容,按照《科技查新规范》(国科发计字2000544号)进行操作,并做出结论(查新报告)。

2 科技查新工作的作用主要的几个方面

科技查新工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为科研立项提供客观依据,用以证明其是否具有新颖性。

(2)为科技成果的鉴定、评估、验收、转化、奖励等提供客观的文献依据并保证其科学性和可靠性。

(3)为科技人员进行研究开发提供可靠而丰富的信息资源。

3 科技查新工作的主要步骤:

科技查新流程如下图所示:

4 查新报告的撰写及对查新项目新颖性的评价:

4.1 科技查新工作的结果是为被查新项目出具一份报告,称为“科技查新报告”,该报告包括封面、正文及签字盖章等内容,正文为报告的核心,包括以下内容:

4.1.1 课题的科学技术要点

根据用户提供的研究报告及其它技术资料写出的课题的概要,重点表述主要技术特征、参数、指标、创新点等。

4.1.2 检索过程与检索结果

包括对应于查新课题选用的检索策略、数据库、检索年限、检索词(关键词)、检索式及检索命中的结果。

4.1.3 查新结果

对查新课题与以上命中的结果进行新颖性及先进性对比分析,最后得出查新结论。

4.2 对项目新颖性的评价

一般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4.2.1 相同排斥原则

查新项目的技术领域和目的相同,技术手段实质相同,预期效果均与现有技术相同,那么该项目缺乏新颖性。反之,则新颖性成立。

4.2.2 单独对比原则

进行查新工作时,应当将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要点与每一份对比文献中公开的与该查新项目相关的科学技术内容单独地进行比较,不得将其与几份对比文献内容的组合进行比较。

4.2.3 具体(下位)概念否定一般(上位)概念原则

在同一科学技术主题中,具体(下位)概念的公开即可使一般(上位)概念的查新项目失去新颖性。例如,对比文献公开某产品是“酪蛋白制品”,就使“利用蛋白质制成的同一产品”的查新项目失去新颖性。

反之,一般(上位)概念的公开并不影响具体(下位)概念的查新项目的新颖性。例如,对比文献公开的某产品是“利用蛋白质制成的”,并不能使“酪蛋白制品”的查新项目丧失新颖性。

4.2.4 突破传统原则

该原则通常用于数值范围的判断,主要是指:若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某个数值范围是为了告诫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应当选用该数值范围,而查新项目却正是突破这种传统而确立该数值范围,那么该项目具有新颖性。

针对特定的生物化学领域的查新项目,进行新颖性评价时出现的相关问题主要包括:(1)同一类生物提取物,由于来源不同,导致提取手段、纯化方式等出现差异,可认定其新颖性,多见于生物制药领域项目。(2)生产工艺、技术手段等存在的差异。这种情况常见于大规模的化工生产、有机合成等工业项目。例如:虽然最终产物都是某化工产品,但是由于起始原料中间体不同或反应条件与步骤不同,同样可认定该项目的新颖性。(3)生物或化工产物相同,其来源、生产手段及工艺也相同,但最终应用于不同产品或领域,产生不同效果,应认定其新颖性,常见于生物医药及化工领域。

科技查新工作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科技性和技术性,在生物化学领域科技查新工作中,查新人员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在查新咨询实践作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自觉地更新知识,充实提高自己,最终使生物化学科技查新在科研立项、成果鉴定等工作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云,曹建勇.浅谈对医药科技查新工作的认识与体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4):93-94.

[2]辜明铭.医学科技查新与文献检索[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565-1566.

科技项目工作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医技检查; 急诊检查项目范围; 急诊检查报告时限; 急诊报告; 补充报告; 管理探索

中图分类号 R4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0-0156-02

doi:10.14033/ki.cfmr.2016.20.086

所有临床医生在处置急诊患者都希望医技科室能够尽快发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医技检查报告,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医技科室要保证急诊医技检查报告(下称急诊报告)的时限和质量的难度均大于平诊报告(尤其是夜间),而一旦出现急诊报告时限延长或报告质量有问题时,就可能引起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之间的矛盾,甚至出现医疗纠纷(本院临床科就出现过因对急诊报告的时限和质量不满意而与医技科发生矛盾的情况)。曾有学者指出:如何提高急诊检验的效率并降低检验人员的风险是值得大家重视并探讨的问题[1]。还有学者提出:影像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应当探索符合国情的质量管理模式,应当向技术人员以外的管理职能部门延伸[2-3]。遵循这些专家的思路,笔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5月起,要求各医技科室承诺急诊检查项目范围及急诊报告时限,在此基础上还使用了“急诊报告”与“补充报告”的管理方式,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简介和探讨。

1 主要做法

在多次征求各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笔者所在医院的《急诊医技检查管理暂行规定》文件,其主要内容有:(1)检验科、放射科和特诊科三个医技科室承诺急诊检查的项目范围和报告时限(图1)。(2)医技科室的急诊报告生成后,除及时传输电子报告外,还及时通知临床科来取纸质报告,并在纸质报告上加盖“急诊报告”印章(图2),放射科须同时提供X线片。同时明确:医技检查中若出现达到“危急值”的指标时,除了及时电话报告外,仍需及时发出纸质报告。对于急诊报告未在规定时限内发出或被临床科认为有明显质量问题的,临床科可以向机关投诉,由机关进行仲裁处理。(3)医技科室次日早上对急诊报告经讨论后认为无需改动的则不作处理,如果认为需要更改意见的,必须在上午10时前加发补充报告,同时在该报告上加盖“补充报告”印章(图2),并将情况在《医技科室急诊疑难报告意见改动登记本》(图3)上进行登记。临床科室也可以在次日上午10前主动询问有无补充报告。(4)如果医技科室认为临床科室有把非急诊检查当成急诊检查的不合理行为(主要是夜间),可以向机关投诉,由机关进行仲裁处理。(5)临床科室填写的医技检查申请单必须符合要求,如果医技科认为申请单填写不符合要求时,可将该申请单送交质控办,由质控办按医院的病历管理规定文件给予相应扣罚。(6)倡导医技科室值班医生在必要时向临床科询问更多的病史和用药情况等,倡导在有必要和条件允许时,医技科室医生和临床科室医生一起对疑难情况共同进行研判。

2 讨论

让医技科室承诺急诊检查的项目范围和报告时限是一种提高质量的要求和体现,也是一种减少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发生矛盾必要措施。《医院医务人员主要工作规范(试行)》中对检验科的急诊检查范围和时限就给予了限定[4],值得肯定,但该规范中对血尿便常规与电解质、血尿淀粉酶等项目都同样要求在2 h内发出报告则欠妥,应该是简单项目的报告时限要求应短一些,复杂项目的报告时限要求应长一些。该规范中还未对放射科等其他医技科室的急诊报告时限做出明确要求应是一种不足,因为报告时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建议按照医院自身的条件对所有医技科室的急诊检查项目范围和报告时限都做出明确要求。

影响中小医院急诊报告的时限和质量的不利因素主要有:(1)医技科室夜间多为一人值班,在遇到急诊患者较多时,有可能出现不是每一工作步骤都非常到位的情况,从而使报告质量下降;如果要做到每一工作步骤都很到位的话,又可能出现报告时限延长。曾有学者分析过,急诊检验报告的回报时间延长与工作量增大呈正比[3]。(2)医技科室夜间的一线值班人员多为初职人员,没有同事可以讨论,在遇到疑难情况时难免出现把握不准等问题,如果要经过上级医师审查后再发报告的话,时限就会延长;如果上级医生不住在院内,及时审查更是难以做到。事实上,要想让所有的急诊报告都经过上级医师审核后再发报告是很难做到的。(3)临床科填写的检查申请单经常存在着栏目填写不全、字迹难以辨认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4)医技科室的部分值班医生缺少必要时应当主动与临床科医生进行沟通的理念和能力。(5)中小医院的医技检查设备往往更新缓慢,普遍存在着转速偏慢,精度不太高等情况,因而其报告时限和报告质量均不能与拥有先进设备且更新很快的大医院相比,这是大医院往往不认可中小医院报告的主要原因之一。

笔者认为,急诊报告的可信度低于平诊报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尤其是夜间),在急诊报告上加盖“急诊报告”印章反映了这种差别,把急诊报告界定为一种有可能加发补充报告的正式报告有利于减少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发生矛盾的机会。当然,如果有“补充报告”的话,应当在急诊报告发出后的不太长的时间内发出,目前笔者所在医院要求在次日上午10时之前,条件好的医院可以提前至9时前。

医技科室对每一次急诊疑难报告意见出现改动的情况都应详细记录在《医技科室急诊疑难报告意见改动登记本》上,以便进行梳理总结,不断提高。该登记本的记录情况也是机关评价医技科室管理水平的依据之一。

诸多专家都认识到,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间沟通不畅是导致医技检查报告(包括急诊报告和平诊报告)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故双方应加强沟通[5-9]。机关职能部门有义务经常督促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加强沟通,互相理解,并倡导在有必要和条件允许时,对部分疑难情况双方共同进行研判。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用“急诊报告”加“补充报告”的管理方式可能是一种符合客观需要和有利于减少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发生矛盾的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罗乾元.检验科急诊检验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2):146-147.

[2]曹厚德.面向21世纪的影像技术质量管理工作[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1):7-8.

[3]陈丽.急诊检验报告周转时间现状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2):1527-1528.

[4]联勤部卫生部.医院医务人员主要工作规范(试行)[S].2006:45-46.

[5]姚军,韩月萍,石兆光.对现代医院医技科室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496-498.

[6]罗小南,韩定芬,胡红兵.从小儿内科咽部病原学检验质量看规范操作的重要性[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7):440-441.

[7]张国富.放射科医疗纠纷的成因及防范[J].中国医院管理,2005,21(5):34-35.

科技项目工作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可行性研究报告;科研项目申报;编制技巧

一、前言

近年来,中央、地方各部委建立了完善的科技创新与科技产业化支持政策,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金、创新基金、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软件与集成电路发展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给予企业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产业化等方面资金资助,鼓励企业勇攀科技高峰,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根据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的2010~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显示,2010~2014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金额分别为4114.4、4902.6、5600.1、6184.9和6454.5亿元,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4.58%、4.49%、4.45%、4.41%和4.25%,呈缓慢下降趋势,同时,从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环比增长率来看,从2010年的27.6%下降至2014年的4.4%,政府科技资助申请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对于申请单位来讲,要更加重视科研项目的选题、技术路线的考究以及申报材料(如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材料等)的准备,力求在众多竞争单位中脱颖而出。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议书批准后,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进行预测,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分析方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致政府科技资助申请失败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我们对科研项目可行性研究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台州学院科研处李丹在分析该校教师大量申报书的基础上,发现申报书普遍存在研究内容过多,研究目标过于宽泛,深度不够,研究重点不突出等问题,部分申报书缺少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案,或写的十分笼统,缺乏创新。

可行性研究的成果文件就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项目背景、技术方案、市场方案、投资方案、实施计划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等,政府部门和评审专家对申请单位提供的项目可行性方案,进行多角度评估和打分,根据排名的高低确定资助入围单位名单。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咨询服务,因此,分析并提炼其编制要点及技巧,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是提高科研项目申报通过率的关键。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要点

(一)完整的基本框架

一般来说,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框架由项目概况、项目背景、项目内容、项目进度安排、项目实施条件、项目风险及控制措施、项目总投资预算、财务分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几个部分组成,完整的基本框架可帮助编制人员了解可研报告的具体内容和编制要求,预测编制工作量,形成编制计划,协调各部门戮力合作,确保按时完成可研报告的编制。

(二)科学的选题

作为项目对外的一个标识和门面,项目名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项目名称能给项目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项目名称既要反映出项目内容的创新点,又要符合项目指南,因此项目负责人要充分理解项目指南,仔细研究该申报计划的历年公示名单,结合公司业务领域和拟开展的科研项目计划后再综合确定申报的项目名称。

(三)清晰的项目背景

项目背景一般由技术背景、市场背景、项目依据、项目必要性等内容构成,其中,申报项目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是项目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进行重点描述,突出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项目产品和国内外竞争产品进行对比分析,突出国内外市场存在的差距,阐明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对项目产品的需求情况,强调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充分展现项目内容

1. 项目开发的目标。项目开发的目标应简明扼要,清晰表明通过本项目开发出什么产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产业化,为公司赢得收入和利润或是填补行业空白,推动行业发展。

2. 项目内容构成。详细论述项目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容或功能以及技术实现的方法,在项目技术路线和工艺路线部分以图文并茂的阐述方式为佳。

3. 项目关键技术。要尤其重视项目关键技术的提炼和阐释,写出技术的高精尖和创新之处,如提供知识产权等支撑材料则更能体现项目技术的先进性。

4. 项目验收指标。包括成果形式、技术性能指标和经济指标,验收指标作为项目验收考核的重要指标,需和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行充分沟通,用量化精简的技术语言逐点写明。

(五)总结项目实施条件

评审专家较为重视项目实施的人员、设备、场地、技术积累等方面的成熟度情况,因此可从团队条件、设备设施条件、技术条件、市场条件等方面进行论述。

1. 在团队条件模块,着重写出公司研发人员的比例、专业领域和技术背景,详细介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的技术实力。

2. 在设备设施模块,可列表说明公司已经购置和即将采购的研发设备、生产设备、测试仪器的名称、型号、数量和性能等,阐明研发和生产基础坚实。

3. 在技术条件模块,可从公司承担的项目、内部立项情况来说明单位的技术积累情况和行业水平,再结合已经获得的知识产权、荣誉证书、认证证书情况,说明单位在技术方面的雄厚实力。

4. 在市场条件模块,可从单位市场开拓情况、销售渠道、市场业绩等方面阐明项目产品的市场渠道是畅通的,确保项目成果转化的可行性。

(六)严格控制项目风险

投资项目要耗费大量资金、物资和人力等宝贵资源,且具有一次性和固定性的特点,一旦建成,难于更改,规避风险已成为各投资主体的主观要求,因此在撰写过程中要注重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策略制定。一般来讲,项目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技术风险、资金风险、市场风险、人员风险等,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继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可实现的控制策略,使专家及投资人相信项目风险是可控的。

(七)合理编制投资预算

根据项目内容和要求,估算投资规模,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相关规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流动资金的确定。列表说明投资使用方案,科学分配资金的使用方向。如有银行贷款,还需编制借款还本付息表。

(八)详尽科学的财务分析

可行性研究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与指标可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情况的描述和分析预测的真实程度,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是开展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的重要依据。

财务分析要详尽科学,分析思路如下:首先确定好计算依据,如计算期、销售单价、税种税率、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折旧摊销等;再进行成本分析、损益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敏感性分析,算出投资利润率、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技巧

1. 全面搜集资料。全面、准确了解和掌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资料数据是基本要求,主要资料数据有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部门的发展规划、相关规范、标准、定额、市场信息资料、技术资料等。部分资料可通过中国知网、政府网站、行业协会网站、研究机构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等渠道获得,技术资料、市场资料、财务资料则必须和技术、市场、财务等部门充分沟通获得。

2. 善用科技创新政策语言和行业用语阐述项目内容。仔细研究项目申报指南,领悟指南精神,确定所申报的项目符合当年申报指南,根据指南精神和要求来撰写项目内容。尽可能使用行业用语描述项目,容易获得评审专家的认可。

3. 逻辑清晰。一份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是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完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不同的模块组成,但每个模块之间都是具有逻辑关系的,是前后呼应的,撰写时要注意形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清晰思路。

4. 分工负责。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一份综合性报告,技术、市场、财务等人员提供各自负责板块的部分,科研管理人员把控报告编制的总体进度并进行报告的整合和优化,如此可以发挥各业务部门的专业特长,最大化可研报告专业度,相对于专人编制模式,可研报告的整体质量更高。

5. 精写项目概述。专家对项目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项目概述,第一印象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评审专家每天都需要看很多长篇累牍,一个精炼的项目概要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评审专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项目申报也就成功了一半。

6. 善用图表。技术路线图、工艺路线图、投资规划表、设备方案表、成本分析表、损益分析表、现金流量分析表、敏感性分析表等往往会给可行性研究报告增色不少,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专业度,同时便于评审专家清晰了解项目技术路线和收支情况。

7. 善用数字。项目的经济指标、技术性能指标、市场现状、市场容量、竞争对比、财务分析注意善用量化的数字,尽量避免使用“一定的”、“较多”诸如此类模糊的字眼,引起评审专家反感。

8. 注意排版。文字排版是报告的外在表现,规范、整齐的文字排版和清晰明了的目录有利于专家快速找到报告内容。

9. 专家把关。项目评审流程的核心是同行评议,同行评议是:“由科学系统中的同行专家组成的群体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提交的申请项目进行评议”。在报告正式提交主管部门之前,还可请政府部门负责人、行业专家等资深专业人士帮忙把关,尽管他们可能不是评审专家,但可站在专家的角度对可研报告的立意高度、可行性、技术热点、先进性与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避免一些申报领域不符合、框架不完整、预算不符合申请指南等原则性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政府科技资助申请愈来愈激烈的情况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对科研项目的申报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编制一份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做到资料齐备、逻辑清晰、技术方案详尽、技术手段创新、实施计划可行、财务分析准确等,掌握相应的报告编制技能,事半功倍。项目申报人员要研究申报政策指南,掌握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技能,提升文字驾驭能力,全面系统地阐述项目内容,编制出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高科研项目申报的成功率,提升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实施的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1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2011-09-28.

[2]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1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2012-10-25.

[3]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1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2013-09-26.

[4]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1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2014-10-23.

[5]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2015-11-23.

[6]王岩.浅谈提高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质量[J].工程经济,2013(05).

[7]李丹.项目申报书撰写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4(11).

[8]张伟良.科技项目申报书撰写技巧探讨[C].广东科技情报服务促进广东经济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2007.

[9]高雨柱.投资项目决策中的风险分析[J].河北煤炭,2006(01).

科技项目工作报告范文第9篇

第一条为加强厅科技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交通部《科技项目管理办法》,以及*省科技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科技项目系指列入厅科技计划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主要包括软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研究、高新技术应用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推广等科技项目。

第三条科技项目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申报、立项审批、任务书(合同)签订、项目实施、经费管理、验收和成果管理等环节。

第二章申报与立项

第四条科技项目的提出应体现科学的发展观,优先考虑全省交通科技发展规划中所确定的重点研究领域,以促进技术创新、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推动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行业的发展。

第五条科技项目应遵循“适应市场、目标明确,统筹兼顾、重点突出,侧重应用、鼓励创新”的原则进行立项。

第六条科技项目由厅科技主管部门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按规定的程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根据科技项目的性质、内容及研究开发工作的需要,也可采取公开招投标或方案比选的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研究工作原则上由一个单位主要承担。确有必要时,主要承担单位一般不超过三个。

第七条申报与立项程序

(一)项目申报。科技项目申报每年集中受理一次,在每年的3月底前需将申报材料报送厅科技主管部门。申报单位应按照有关要求填写《*省交通厅科技项目立项申请书》(见附件一),并附科技查新报告。省属交通企事业单位、地市(县)交通行业有关单位的申报材料,由归口管理单位汇总后推荐报送;厅直属单位和其他单位的申报材料可直接报送。

依托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和厅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开展的科技项目研究,应在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由厅科技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专家评审,确定科技攻关方向和研究内容,并列入厅年度科技项目立项计划。

(二)项目初审。厅科技主管部门对申报的科技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并负责对申报项目组织可行性论证或专家咨询,提出项目初审意见。

(三)立项评审。厅科技主管部门于每年6月底前,委托厅专家委员会对已通过初审的项目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意见,按规定程序确定立项项目,下达年度厅科技项目计划。

(四)任务书(合同)签订。项目承担单位和归口管理单位需在厅下达年度科技项目计划的一个月内,与厅科技主管部门签订《*省交通厅科技项目任务书(合同)》(见附件二),以明确各方责任、权利和义务。年度重点科技项目和全额资助科技项目的承担单位,须同时提交《*省交通厅科技项目预算书》(见附件三)。由两个及两个以上单位联合承担的项目,原则上由第一承担单位负责签订项目任务书(合同)。无正当理由,逾期三个月未签订者视为自动放弃。

一般应用技术项目研究期限在四年以内,软科学研究期限在两年以内,特殊或特别重大项目可不受此限制。

(五)相关附件签订。项目有合作(协作)或委托研究单位的需签订相关合同或协议。

(六)经费下达。项目任务书(合同)签订后,厅根据省财政部门预算批复情况,按计划拨付科技项目研究补助经费。

第八条归口管理单位系指项目第一承担单位所隶属的各地市交通局(委)、省属交通行业等有关单位。

第三章组织与实施

第九条根据签订的项目任务书(合同),厅科技主管部门负责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归口管理单位负责项目的协调管理;项目承担单位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和管理。

第十条项目各有关单位的主要职责

(一)厅科技主管部门职责

l、编制和下达厅年度科技项目计划,负责指导与监督项目实施全过程,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研究情况进行检查;

2、负责对重大科技项目的协调与服务工作;

3、会同厅财务审计部门下拨项目研究补助经费,检查和监督补助经费的使用;

4、组织科技项目的验收;

5、负责成果公布的组织管理,指导开展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二)归口管理单位职责

1、负责汇总推荐属下单位所申报的厅年度科技项目;

2、协助厅科技主管部门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审定项目合作(协作)单位;

3、督促项目配套研究经费的落实,监督项目经费的使用;

4、协助或受厅科技主管部门委托主持科技项目的验收;

5、协助开展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三)项目承担单位职责

1、制定研究计划,提供保证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2、合理选择和安排研究人员,为项目研究提供经费、场地、设备等必要条件;

3、负责选择项目合作(协作)研究单位,签订合作(协作)协议,明确与合作(协作)方的工作分工、经费分配、知识产权(专利)归属等事宜;

4、负责项目的开题、中期评估的组织工作和项目验收的准备工作;

5、严格按照项目任务书(合同)规定的内容和进度完成研究任务,接受厅科技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每半年以书面形式报告项目研究进展情况;

6、负责项目配套经费的落实和经费使用的具体安排,按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研究经费;

7、建立专项保密和使用制度。对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家保密技术的科技项目,在立项时负责与涉及保密技术的人员或单位签订有关合同;

8、负责项目的技术文件归档、科技成果登记和成果推广应用。

第十一条项目实施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厅科技主管部门有权撤消或解除任务书(合同),并视情节全部或部分收回已拨的经费。

(一)经论证,项目所选技术路线不合理或发生重大偏差,达不到预期研究目标、又难以进行调整;

(二)项目的研究内容在国内已有相同或更高水平同类科技成果,或任务书(合同)确定的主要研究内容已由他人率先完成;

(三)项目执行不力、长期拖延或主要研究人员发生重大变化,使项目无法执行;

(四)项目配套经费、自筹资金、依托工程和技术引进等条件不落实;

(五)因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或生产任务发生变化而导致项目不落实或不宜继续执行;

(六)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项目无法继续执行;

(七)合同各方一致同意终止项目研究。

第十二条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当预定的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等发生重大变更时,承担单位对项目任务书(合同)所进行的调整,须经归口管理单位同意,报厅科技主管部门审批后方能执行。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变更任务书(合同)的有关内容。

第十三条各项目承担单位每半年须填报《*省交通厅科技项目执行情况报告》(见附件四),分别报送厅科技主管部门和归口管理单位。对于不能按时报送或遇有重大问题不及时报告的项目承担单位,厅科技主管部门将对其通报批评并暂缓安排项目补助经费。

第四章经费管理

第十四条厅科技项目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拨款、地方拨款、依托工程项目配套研究试验经费和单位自筹资金等。

第十五条厅科技项目补助经费由厅实行归口管理,补助经费预算纳入厅年度计划和部门预算,由厅科技主管部门编制年度项目立项补助经费计划,厅财务审计部门依据科技项目预算和补助经费计划,将款项拨付至项目承担单位。

第十六条厅科技项目补助经费使用范围。列入国家、交通部和厅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所需的人员费、材料费、燃料及动力费、试验费、会议费、调研费、资料费、软件费、设备费、管理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等费用;用于省交通科研基地、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建设的补助资金;其他与科技项目研究相关的费用。

第十七条项目承担单位在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上,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财务制度,按照批准的项目预算专款专用,不得自行扩大使用范围,不得截留、挪用或挤占科研经费。

第十八条厅科技主管部门根据项目执行情况,可在合理的范围内调整补助经费计划。对于在财务监督检查中发现违规情况的,将对项目承担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责成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将取消项目承担单位2年申报项目的资格。

第十九条明确项目实施过程中所购置固定资产的产权归属。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资产的管理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使用项目研究经费购置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其使用权和经营权一般归属项目承担单位(应在项目任务书或合同的相关条款中注明)。对于经批准撤消或终止的项目所购置的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应由项目承担单位进行登记和清理,以书面形式上报归口管理单位,经归口管理单位审查并提出明确处理意见,报厅批准后方可处置。

第五章项目验收

第二十条列入厅科技计划的项目在研究工作完成后均须进行验收。验收工作由厅科技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第二十一条科技项目验收以任务书(合同)文本约定的内容和确定的考核目标为基本依据,主要对科技项目研究工作完成的情况、实施技术路线、解决的关键技术及效果、科技成果应用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知识产权的形成与管理、科技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经验与教训、科技人才的培养情况、经费使用的合理性等做出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

第二十二条项目承担单位一般应于项目执行期限终止后一年内完成项目的验收工作。项目验收形式可分为结题、鉴定或评审。

第二十三条项目研究内容完成后,承担单位可向厅科技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并按规定提交有关文档和资料。有归口管理单位的需经归口管理单位审核同意。经审核符合验收条件的项目,由厅科技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第二十四条申请鉴定或评审验收的项目应提交以下材料(见附件五),如申请结题验收,只需提交第1、2、3、4款规定的材料:

1、《*省交通厅科技项目验收申请表》;

2、《*省交通厅科技项目任务书(合同)》;

3、项目研究工作总结;

4、项目研究(技术)报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T483—2002《交通科技报告编写规则》编写);

5、科技查新报告;

6、产品测试(检测)报告;

7、用户使用报告;

8、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9、其他相关资料及各类证明材料。

第二十五条被验收的科技项目均由厅科技主管部门聘请有关专家组成验收组进行验收。验收组由熟悉和了解拟验收项目的相关专业技术和业务的科技、工程、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验收组专家人数一般不得少于7人。

第二十六条项目验收应严格按照国家和部、省科技成果验收的有关规定办理。验收组应认真审阅项目验收资料,核实相关数据,通过听取汇报、评议、现场考察等方式,实事求是地对项目进行评价,提出验收意见。验收意见中应明确提出“通过验收”或“不通过验收”的结论。通过验收的项目,由厅科技主管部门审定后以书面形式签发验收文件。

第二十七条被验收的科技项目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通过验收:

(一)完成任务书(合同)规定任务不到85%;

(二)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

(三)擅自改变任务书(合同)考核目标、研究内容。

第二十八条未通过验收的科技项目,承担单位在接到通知半年之内,经整改或完善有关研究内容和资料后,可再次提出验收申请。

第二十九条未通过最终验收的科技项目,厅将视情节取消项目承担单位或项目主要负责人1~2年申报厅科技项目的资格。

第三十条对我省交通行业具有较大影响、经专家咨询研究成果确有创新或有推广应用价值的计划外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可经归口管理单位同意后,向厅提出验收申请,由厅科技主管部门组织鉴定或评审。

第六章成果管理

第三十一条科技成果系指科技项目在实施中所取得的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主要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计,以及计算机软件、专利、论文和专著等。

第三十二条科技成果及其形成的知识产权,应依据《交通行业知识产权管理办法(试行)》进行管理。除保证国家利益和安全为目的以外,一般由项目承担单位拥有,或由项目承担单位与合作(协作)单位在任务书(合同)中事先明确约定,同时,厅可根据需要保留无偿使用和开发的权力。

第三十三条项目承担单位应在项目验收后一个月内将验收材料及成果简介报送厅科技主管部门。通过鉴定或评审的科技成果,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在通过验收后一年内,按照科技部《科技成果登记办法》及时向有关部门办理科技成果登记手续。

第三十四条项目承担单位须做好项目各阶段的技术资料归档及使用管理工作,应按《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范》和有关科技项目数据管理规定要求进行归档。

第三十五条厅科技项目研究产生的学术报告、论文和专著对外公开发表时,无论个人或单位,必须标注科技项目所属计划专项经费资助字样、科技项目名称及编号,且不得影响科技项目的专利申请或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涉及重大成果的学术报告、论文和专著公开发表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在科技项目执行情况报告中说明。

第三十六条及时做好科技成果统计工作。为实现全省交通科技成果资源信息共享,厅科技主管部门于每年12月15日前进行当年科技成果统计(见附件六),省属交通企事业单位、地市(县)交通行业有关单位由归口管理单位汇总后报送;厅直属单位和其他单位可直接报送。

第三十七条项目承担单位应积极推广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厅科技主管部门对各类科技成果应定期或按需向社会公布(需要保密的除外)。成果归属关系存在争议或成果公布、发表将影响专利申请或其他知识产权保护的可暂不对外公布和发表。

科技项目工作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研究;高职院校科研

1.科研档案的含义及作用

科研档案是指在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载体的文件材料。

高校的科研档案,是高校知识产权的重要载体,凝结了高校科研人员在实践中创造的科技成果、经验和思维,其中储藏着大量的科学技术成果、发明创造、工艺方法等。因此认真做好科研档案管理,合理利用科研档案,能大大提高科研工作水平,为知识创新、技术进步发挥重要作用。

2.高等职业院校科研档案归档范围

目前,依据高职院校科研活动的内容和特点将科研档案大致分为科研项目档案和科研综合档案。

2.1科研项目档案归档内容

2.1.1科研项目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收集的管理文件有:开题报告与课题论证材料,科学基金及重大项目申请报告及批件,任务书、协议书、委托任务书、合同,课题研究计划等。科技材料有:文献调研、综述报告,实验方案,应用前景调研报告,市场预测、应用前景分析报告,开发工作方案等。

2.1.2研究实验阶段

立项后的项目进入实验阶段,需要收集的管理文件有:课题研究计划执行情况表、进展报告表,计划调整与撤销报告等。科技材料有:重要的实验、测试、原始记录,数据处理材料,设计文件和图纸、技术说明、使用说明,阶段工作小结,重要的照片、底片、录音、录像带等。

2.1.3项目验收阶段

验收阶段需要收集的管理文件有:工作总结,科研投资和经费决算材料,鉴定证书或视同鉴定证书,鉴定会材料、验收评价意见,使用意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证明材料等。科技材料有:研究报告、研制报告,论文和专著,工艺技术报告,技术诀窍报告等。

2.1.4成果推广应用阶段

推广应用阶段需要收缴的管理文件有:成果被引用情况材料,成果宣传报到材料,转让合同、协议书,生产定型鉴定材料,成果推广投产后反馈意见,技术展览会的材料等。科技材料有:国内外学术交流材料,开发和推广应用方案及实施情况材料,扩大生产的设计文件工艺文件,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等。

2.1.5成果申报和奖励阶段

成果申报和奖励阶段收集的管理文件有:科技成果登记表、报告表,科技成果奖励申报书及批件,获奖材料(奖章、奖状、证书),专利申请书和证书等。

2.2科研综合档案归档内容

科研综合档案是学校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上级有关部门科研工作的文件及学院的上报材料,学院科研工作的规章制度,关于科研机构设置的请示、批复,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学院科研成果受奖情况,上级下达的科研计划、任务,学院上报的科研计划、总结,学院科研成果登记表及重大科研项目执行情况,学院评选先进科技工作者的文件材料,学院召开科研专项会议的文件材料,学院组织开展的科研经验交流活动的文件材料,学院举办或承办的课题研讨活动的文件材料,学院有关科研活动的交往活动、外事活动的记录材料,学院编印或出版的科研论文集以及反映学院科研动态和成果的报纸、刊物等。

3.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3.1科研档案材料收集不完整

科研人员在完成科研项目后,收集的材料主要是一些结果性和部分依据性材料,项目实施性材料归档较少,这使得科研成果档案在为连续性研究提高参考和使用时,出现一些科研成果档案材料不完整的缺陷。主要是因为科研工作人员档案意识薄弱,在收集科研成果档案时只注重科研项目的结果性材料,重点是收集科研项目中的研究成果,诸如论文、著作等,而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材料,却很少关注和收集。此外,科研人员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视为个人私有财产,许多珍贵材料,如获奖证书、专利证书、论著等材料不愿意上交或推迟上交,有些科研人员则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是专门用来申报专业职务所用,不愿意将原件归档。这些都导致了科研档案不完整。

3.2科研档案管理人员配备相对不足

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占主体力量的是兼职人员。一方面,大多没有受过档案工作的相关培训,对科研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另一方面,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兼作其他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经历从事科研档案管理。

3.3行之有效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缺乏

科研档案管理大多参照、借鉴常规性档案管理办法,缺乏相应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办法和实施细则。档案管理人员只能在口头上做一些说明、解释,而不能做硬性要求,监督力度非常小,这是因为没有相应的制约手段。

3.4科研档案利用价值范围比较窄

科研档案归档后,档案管理部门一般只将科研档案向从事项目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并未将成果应用于教学等环节,使得科研成果利用价值范围比较窄。

4.科研档案管理的建议

4.1完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完善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是学院科研管理的重要部分。应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和完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对科研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保管、鉴定等做出明确规定。真正做到科研档案的形成、管理与科研项目的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的全部过程同步进行,使科研档案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确保科研档案的利用价值。

4.2强化科研档案意识

学院可创造一系列的档案培训、外出学习和经验交流机会,加强科研档案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

4.3明确科研档案分工

明确科研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对相关人员,如科研管理部门(包括科研部门和系部管理人员)和项目负责人,分别建立科研档案规定职责,制定科研档案归档范围,及时做好科研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形成职责明确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倪丽娟,尹航. 基于公共管理的档案管理实践范式研究――以社会变迁为视角. 档案学通讯,2012,04:33-35.

[2]倪刘根. 我国商业企业诚信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档案学通讯,2012,05:86-89.

[3]卞咸杰. 探析英国高校档案管理的特点:以谢菲尔德大学为例. 档案管理,2012,06:78-80.

[4]王协舟,罗小宁.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本科专业课程资源建设研究综述. 档案学通讯,2012,06:56-59.

科技项目工作报告范文第11篇

1.1建立健全以总经理为首的科研管理机构和责任制

分管技术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负责科研管理工作,技术中心是从事科研管理的职能机构,是公司科技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技术中心负责与国家机关、科研院所等单位的沟通协调,以及项目合同的签订,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组织鉴定及后续的申报奖励管理等。为便于开展研究工作,科研项目一般实行课题项目组长负责制。项目组长全面负责课题的实施策划、人员调配、进度控制、科研费用的归集、奖励分配等工作。

1.2把好立项关

科技管理部门围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技改工程达产达效、产品质量升级等与企业当期生产经营及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要素为研究对象,以应用研究为重点,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研究工作来确定科研项目指南和方向,并组织对项目的立题意义、目标设定、预期效果、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课题组构成及经费预算等进行论证把关,提出立项评审意见。课题立项评审要突出经济效益性和技术前瞻性。

1.3加强过程管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项目组制定阶段目标和计划措施,明确时间节点,做好科研的原始记录,按季向技术中心科研管理部门报项目进展情况,分析项目在进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提出下一步要解决的措施办法;管理部门与项目组及时沟通修正存在的问题,使项目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项目实验结束后,要求项目组及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召开项目小组分析总结会,必要时可邀请相关专家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评估。管理部门追踪项目实施动态,随时掌握项目进展,检查项目计划完成情况,对已取得的阶段性的成果,要从专业技术角度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1.4把好验收关

项目完成后,课题组准备验收资料,向管理部门提出验收申请,验收活动可以随机开展,成熟一个验收一个,不宜年底统一突击进行。验收资料应突出完整性,一般应包括:研制总结、有关的技术文件、检测报告、科研经费使用报告、财务部门确认的经济效益分析报告、项目应用评价、专利、论著等。验收时,管理部门重点对项目目标完成情况、研制工艺的合理性、项目经费使用情况、以及对生产经营的贡献大小等进行评审,客观评定科研成果等级。

1.5延期或终止科研项目严格按程序办

因客观原因延期或终止科研项目,项目组应事先提出申请,同时提交工作总结、研究报告、经费收支清单,报主管领导审核,总经理批准同意后方可延期或终止,不可擅自延期或终止科研项目。项目延期或终止理由一般包括:项目因不可抗拒原因造成拖期,尚有继续研究价值;项目立项方向发生重大变化,无继续研究价值。延期或终止经批准后,项目负责人应做好技术资料的清理、移交和归档工作。对无正当理由不按计划完成项目研究工作的,取消课题负责人申报新项目的资格。

2建立有效的科研项目激励机制

2.1建立有效的科研绩效激励机制是推动科研工作上台阶的关键

长期以来,公司未能合理构建有效的科研评价体系和绩效激励模式,无法充分调动科研人员扎根搞研发的积极性,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动力不足,成果较少。公司应结合自身运营实际,为科研人员搭建一个公平、公正、有活力的创新平台,为研发人员提供必要的研发保障条件,引导研发人员将工作重心自发放到钻研项目上,促进企业科研工作出成果、上水平。同时通过做项目,锻炼研发人员的统筹策划和沟通协调能力,养成严谨务实的工作习惯;通过做项目,培植出竞争力强的产品和人才。

2.2建立职称晋级破格制度

对在科研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奖励的研发人员,适当允许破格晋升职称;在主任工程师、专家工程师、首席专家等专业职务的评审中,将承担科研项目情况及取得科技成果情况纳入硬性考核条件。

3积极争取部级科研项目

(1)部级科研课题是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不竭源泉。管理部门应建立新材料信息的收集及处置渠道,将收集装备配套材料科研规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新材料项目、新型号用材、民用重点领域用材等信息及时进行梳理,将处置意见及时反馈到研发单位。(2)研发单位按处置意见,按照“研-产-销”相结合的模式,与外部科研院校、设计单位及应用单位进行沟通,组织开展项目预研和项目申报,预研项目以公司内部课题方式实施。为调动研发人员在国家重大项目中攻坚克难的积极性,宜以正向激励为主,加大部级项目的考核权重。

4规范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

科研项目经费包括:研发活动发生的材料费(含燃料和动力费用)、检测实验费、差旅费、评审费、研发人员的工资等。科研项目经费实行专项管理,专人负责。项目组建立专门的费用台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费负责人收集、整理费用明细后,提交项目组,组长应及时做好科研项目经费的归集。项目验收时,项目组必须提交经财务部门审核确认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报告。

5科技资料的归档和成果保护

(1)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资料应统一归档在研发单位,不得据为已有,归档的资料包括:项目可研报告、项目合同(协议)、设计开发资料、阶段总结、实验检测报告、研制报告、应用报告、论文、专利、成果证书等;研发人员工作调动时,应将全部科研资料向所在单位交接后,方可办理调离手续。(2)科研人员要增强法律意识。公司科研项目及其知识产权归公司所有,有关人员不得私自转让或泄密。如有违反,经查实后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并责成其所在单位给予相应处理;对不听从劝阻或情节严重的将给予通报批评,并对违反规定的科研人员在其职称晋升、岗位聘任、成果奖励和其所在部门的科研编制下达条件方面给予一定限制。情节严重,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将追究经济和法律责任。(3)建立科技论文、专利申请、对外技术交流、宣传报道等载体的保密审查制度。

6结束语

科技项目工作报告范文第12篇

第一条 了为推动我公司科学技术的发展,鼓励全体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参与技术革新、技术开发活动,加强科技成果的管理、推广和应用,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根据上级单位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的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合理化建议,主要是指有关改进和完善生产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办法和措施;所称技术革新、技术开发主要是指对科学技术、业务的开发和对生产设备、工具、工艺技术等方面所作的改造和挖潜。?

第三条 本办法由总工室组织实施。?

项目的范围与来源

第四条 项目的范围?

(一)适用于市场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

(二)对引进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改造。?

(三)开拓新的生产业务。?

(四)计算机技术在通信生产和管理中的应用。?

(五)发展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等软科学的研究。?

(六)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第五条 项目的来源?

(一)由上级单位下达的项目。?

(二)由本公司有关部门下达的项目。?

(三)各部门根据生产和管理需要提出的项目。??

项目的申报、立项和经费来源

第六条 合理化建议由建议人填写提案申报卡,交总工室。?

第七条 技术革新、技术开发项目由各部填写项目申请书报总工室。若要申请经费,需填报项目经费申请表及可行性报告。?

第八条 由总工室组织相关部门对所报项目进行评审筛选、汇总后报总工程师审批。? 第九条 批准立项后,由总工室向相关部门下达项目计划,项目承担部门按计划实施。? 第十条 需向申请立项的项目,由总工室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第十一条 为了避免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开发,任何项目必须经部门同意后才能上报,经公司立项后才能实施。?

第十二条 技术革新、技术开发经费列入公司管理开支。财务部每年按自有收入的1%左右作出安排,由总工室掌握使用。?

成果的评审、鉴定 ?

第十三条 成果申报

项目完成后,承担部门应填写《成果鉴定申请书》,并备齐下列技术资料报总工室。?

(一)研究报告?

(二)测试和实验报告?

(三)技术设计方案、数据、图表、照片?

(四)质理标准?

(五)国内外技术水平对比分析报告?

(六)技术经济分析和效益分析报告 ?

(七)标准化审查报告?

第十四条 成果的评审、鉴定?

(一)总工室在接到成果鉴定申请书后一个月内进行审查、提出意见报总工程师审阅、并答复申报部门是否同意评审鉴定。?

(二)在市局立项的项目成果,报市局科技处组织评审鉴定。其余项目成果由公司科技项目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鉴定。?

成果的奖励

第十五条 成果评审鉴定后,选择优秀项目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申请专利奖。?

第十六条 对获专利的项目将按专利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奖励。?

第十七条 未申报市专利或申报而未获的项目,由公司科技项目评审委员会评定奖励。?

第十八条 公司科技项目评审委员会每年组织对成果集中评奖一次,原则上按项目经济效益的大小予以奖励,也可根据项目创造性大小、水平高低、难易程度和生产发展贡献大小给予客观、公正的评奖。评奖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附则 ?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及个人无正当理由,不得阻止有关人员进行项目申报和奖励申请。?

科技项目工作报告范文第13篇

第一条为了保证科技项目实施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进一步完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我市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科技三项费发挥其最佳效益,达到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建设,推动我市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的项目管理是对科技计划项目中实施、由单位或个人承担、并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的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实施和结题验收等管理工作。

第四条市科技局为科技项目的主管部门,负责对项目实行依法管理。管理实行规范权限、明确职责、管理公开、精简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申报条件及程序

第五条科技项目年度计划每年申报一次,当年申报下一年的计划,申报时间从月日至月20日止,过时不予受理。

第六条申报的科技项目,必须是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或年度计划,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较大的开发价值及应用前景,并能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解决重大问题的科技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含量高、成熟可靠、市场广阔、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较大的示范和推广作用,并有可能较快的形成地方经济支柱产业。

第七条必须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市直各申报单位,按隶属关系,将所申报项目送主管部门审查并签署意见;各县、特区、区申报项目由所在县、特区、区科技局审查并签署意见;市直主管部门及县、特区、区科技局将审查同意的项目报告及相关材料一式三份和申报项目一览表(附软盘),送市科技局发展计划科。

第三章科技项目评审及审批程序

第八条申报的项目经初审后,按行业分类,送专家委员会评审。根据专家委员会的评审意见,综合平衡后,市科技局提出立项方案。

第九条将立项方案上报市政府分管领导审核后,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

第四章项目的管理

第十条凡批准立项的项目,必须严格按合同规定完成各项任务,每年月10日前向市科技局提交年度总结及经费使用结算报告。

第十一条市科技局对项目执行情况实行全程动态管理,以合同目标为依据,定期或不定期检查项目执行情况及三项费使用情况,随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同时也可委托有关县、特区、区科技局协助管理。

第十二条项目经费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科技三项费用管理办法》(试行)〔财工字(96)44号〕执行。

第十三条项目经费应严格按照合同要求使用,只能用于该项目研究工作的需要,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项目经费必须接受审计、财政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十四条市科技局提取项目总经费的7%作为管理费,该经费主要用于项目的论证、现场检查、考核评估、验收及奖励。

第十五条在项目检查中发现未按合同开展研究工作或经费使用不当甚至挪作它用的,市科技局将终止项目的执行,对于情节严重的将追缴其所拨款项,并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六条项目经费中的有偿部分回收后,一律并入星火科技发展基金,但为了提高回收效益,由各县、特区、区管理的市级科技项目,年回收总额的70%上缴市科技局,30%留本县、特区、区科技局并入科技发展基金。

第十七条对按合同要求完成各项科研任务、达到试验研究水平及社会、经济效益较好的,予以奖励。奖励经费从市科技局提取的7%的管理费中解决。

第五章项目结题验收及技术档案

第十八条项目承担单位按照合同规定如期完成课题后,应及时向市科技局写出书面报告,申请结题验收。市科技局收到验收申请后,将根据项目完成情况,进行项目结题验收工作。

第十九条结题验收提供的文件资料:

1、科技项目合同书(复印件)

2、项目验收申请表;

3、项目研发工作总结报告;

4、项目经费决算表;

5、其它相关附件材料。

第二十条经审查验收后,市科技局对按期完成合同目标及有关要求的项目予以通过验收。对基本完成合同目标的项目做结题处理,对没有完成合同目标、差距较大的项目不予验收。

第二十一条对项目完成好,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推广应用前景的,将优先考虑给予继续支持或向省有关部门推荐。

第二十二条严格建立项目归档制度。凡按合同完成并经验收和鉴定的项目应及时归档,由专人管理,建立项目实施基本情况信息库,规范存贮有关信息,对划定为国家秘密技术的项目,其技术档案应按国家保密规定严格管理,防止泄密。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上述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均须附磁盘或光盘。

第二十四条各县、特区、区科技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市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科技项目工作报告范文第14篇

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种科学手段(包括技术科学、社会学、经济学及系统工程学等)对一项工程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综合科学。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研究方法

可行性研究的方法是融合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营销、财务和法律等专业知识和分析方法加以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创新而形成的方法体系。主要数据资料来源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协会、中商情报网细分市场数据库等。

可行性研究的方法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哲学方法、逻辑方法和专业方法。

1、哲学方法

哲学方法是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

2、逻辑方法

逻辑方法是用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等逻辑思维形式,对事物进行归纳、演绎、综合。

3、专业方法

专业方法是各门学科中常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的专业方法具有综合性、专业性、创新性的特点。

方法作用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编制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 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过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 和建议。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相关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说服力。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 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 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 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1、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

2、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单位筹集资金的重要依据;

3、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单位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各种协议和合同的依据;

4、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进行工程设计、施工、设备购置的重要依据;

5、可行性研究是向当地政府、规划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申请有关建设许可文件的依据;

6、可行性研究是国家各级计划综合部门对固定资产投资实行调控管理、编制发展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投资的重要依据;

7、可行性研究是项目考核和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

1、建设项目论证、审查、决策的依据。

2、编制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依据。

3、筹集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重要依据。

4、申请专项资金,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

5、股票发行,向证监会申请股票上市的重要依据。

6、取得用地,向国土部门、开发区、工业园申请用地的重要依据。

7、与项目有关的部门签订合作,协作合同或协议的依据。

8、引进技术,进口设备和对外谈判的依据。

9、环境部门审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意义

科技项目工作报告范文第15篇

会议审议通过了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2015年工作报告和决算报告,以及2016年工作计划、预算报告、“纺织之光”科技项目、教育项目、“郑敏泰中国针织(内衣)基金”和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的工作计划。此外,因工作原因,杨世滨辞去在基金会任职的理事职务,经会议投票选举一致同意增补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瞿静为基金会理事。

高勇在发言中指出,尽管2015年纺织业运行增速放缓,但在整个工业领域表现良好,在供给侧改革、“三品”战略行动中走在了前列,有力支撑了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国内纺织品出口出现负增长,但行业科技进步的脚步没有停止,人才培养的力度明显提升。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虽然规模不大,但在支持行业科技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明显。去年评选出的科技奖项目,很多都是“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的重点攻关项目,经过多年的积累,成果开始显现,有些项目已达到国际先进,甚至国际领先水平。

据介绍,截至2015年底,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已累计表彰奖励纺织科技奖1 071项、优秀教师和学生共计3 332名、优秀教学成果奖780项、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67项、应用基础研究35项、科技成果推广53项、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123名、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11人及16家获奖单位。自1997年至今用于公益活动支出约5 200余万元,对促进纺织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张翠竹在年度工作报告中指出,截至2015年底,基金会规模已达1.12亿元,其中2015年度公益性支出超过891万元,2016年度公益项目支出安排将增加9%,达到971万元。2016年基金会将围绕“十三五”纺织强国建设目标,继续做好筹资工作,保持基金规模稳定增长;继续支持行业科技教育等公益活动的开展,既要节俭资金,又要加强使用公益资金项目的全过程监督、评估和总结;同时充分利用媒体平台,继续做好基金会的宣传工作,并进一步加强基金会的内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