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消费扶贫单位工作计划范文

消费扶贫单位工作计划范文

消费扶贫单位工作计划

消费扶贫单位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三季度以来,**发电深入学习贯彻关于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京能电力《关于印发深入推进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公司《2020年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精心制定了年度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组,下设扶贫办公室,制定了年度扶贫工作任务目标并进行阶段分解,以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公益扶贫、党建扶贫等分别确定责任部门及责任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进扶贫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产业扶贫情况

为加快临县煤电化产业园区建设,缓解临县城乡集中热源不足的压力,改善临县环境质量,进一步推动临县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发展,依据国家及山西省有关规定,**发电公司符合城市集中供热的要求。公司已积极开展供热前期手续和编制热电联供技术方案等相关工作。目前汽轮机供热改造已经在**园区供热项目中完成招标及合同签订工作,正在积极实施中,将为下一步城乡集中供热奠定了基础。

二、就业扶贫情况

按照年度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目标任务,公司积极落实就业扶贫人员,监督维护单位在岗贫困人员岗位及待遇等问题,并建议在新招聘中优先选用贫困人员。上半年共计落实贫困就业人员31人,其中大中专学生就业11人,分别为公司维护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河北工程有限公司、天津蓝巢电力检修有限公司、天津亦乐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部进行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登记,履行了首都国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三、消费扶贫情况

按照公司年度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目标任务,食堂定向采购扶贫农副产品,职工餐厅以全年消费总额30%进行采购扶贫农副产品,全年计划发生金额60万元,从四月份开始,公司积极落实扶贫产品采购事宜,依据《北京市消费扶贫产品名录》着手从对口扶贫县域、消费扶贫产业双创中心的扶贫农副产品中选择供应商进行消费帮扶,根据月度需求计划,责任部门积极进行联系采购,各环节认真执行审批程序,截止目前共计联系8家扶贫供应商,合计采购食材65.63万元,圆满完成全年采购任务。各扶贫供应商纷纷表达企业为地区脱贫做出贡献的褒奖,赠送旌旗七面。

公司为全力保障扶贫采购落到实处,部分防暑降温用品也联系扶贫供应商采购,年度采购防暑降温用品种类,共计1.73万元,采购当地西瓜等农副产品0.3万元。公司工会在国庆中秋来临之际向扶贫供应商采购慰问品11.1万元,目前已完成采购。

四、公益扶贫情况

公司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以北城庄镇境内,2020年以前临县一直属于部级贫困县。公司从建厂以来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秉承首都企业的社会责任,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帮扶邻村大居村能快速转变乡村面貌,提升环境状况,改善卫生质量,提高教育能力等,经公司研究决定每年为大居村捐赠扶贫款20万元以帮助其改善村集体公益事业,其中资助环境卫生费用5万元,资助田间路养护费用3万元,资助村级办公设施维护费5万元,资助村办文化事业3万元,资助教育事业6万元,截止目前,乡村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也为临县早日脱贫注入强劲的动力。

五、其他类型扶贫情况

三季度以来,党建扶贫责任部门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凝心聚力,带领公司各党支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党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争做贡献,全体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力完成“中国社会扶贫网”注册会员工作,鼓励全体党员干部和员工在“中国社会扶贫网”中关注社会贫困状况,采取自主自愿原则,鼓励员工在中国社会扶贫网采购生活用品,积极推进社会扶贫。

六、四季度工作计划

1.前三季度公司按计划完成了餐厅食材消费扶贫目标,共计采购65.63万元,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四季度将按照职工食堂需求,继续部分食材采购工作。

2.继续向公司全体员工积极宣传扶贫公益事业,有效推动党建扶贫,倡议职工注册“中国社会扶贫网”会员,选择适合自身的扶贫项目传导每一个人的爱心。

3.公司将积极践行扶贫承诺,担当区域扶贫攻坚企业社会责任,全面落实年度扶贫工作目标,助力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消费扶贫单位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2020年在局党委深切关心下,在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包保贫困村驻村帮扶各项工作。

一、驻村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2020年全年驻村290余天,周六、周日正常履行驻村工作队值班责任,按要求填写驻村工作日志。与派出单位完全脱钩,保证了驻村工作时间。认真履行驻村工作队队员职责,全年走访脱贫户6次,重点户不少于12次,每月至少一次。

二、在推动精准扶贫方面

年初帮助包保贫困村制定了2020年脱贫计划及后续巩固提升计划,结合包保贫困户制定了个人包保帮扶巩固提升工作方案,帮扶措施覆盖旭日村所有贫困户。驻村工作队以开展“五巩固、五提升”扶贫大会战为契机,每月对“三类重点人群”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走访慰问和入户调查,切实了解实际情况,做到了全覆盖。

三、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

帮助包保贫困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种植和养殖项目。在种植上,重点打造果树种植产业,同时利用果树间种土豆、大葱等额外再增加收入,此项目与村屯的亮化、美化和改善村屯环境相结合,在庭院和道路两侧种植李子树,产生长期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对村屯环境进行了改善。

消费扶贫单位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工作目标

围绕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涉贫村长远发展,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完善产业扶贫新模式,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打通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着力激发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着力拓宽涉贫村农产品销售渠道,着力提升涉贫村农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着力推动涉贫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发展,着力推动涉贫村产品和服务融入市场。

二、重点任务及分工

(一)动员社会各界扩大涉贫村产品和服务消费

1.引导州定点帮扶单位、包保责任单位、驻珲国企、宁波市奉化区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方式,购买和协调销售贫困区农副产品,促进涉贫村特色产业输出。将“消费扶贫”纳入到扶贫日系列活动中,指导各乡镇、各部门推介涉贫村农特产品,推进涉贫村农产品与市场对接。注重“扶智扶志、智志双扶”,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技能教育和培训,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脱贫能力。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的管理和培训,提升驻村工作队员帮扶贫困村脱贫致富能力,增强贫困人口走进市场、融入市场、利用市场的能力。将消费扶贫完成情况纳入各乡镇、各部门扶贫年度考核指标。开展促销活动解决市扶贫产品滞销问题。

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各乡镇、XX街道

2.组织财政预算单位采购涉贫村农副产品,在省财政厅指导下将本级财政预算单位信息导入“涉贫村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扶贫办

3.鼓励各级工会按照有关规定优先到涉贫村开展工会活动,在向会员发放节日福利、慰问品时,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涉贫村产品。

责任单位:市总工会,各乡镇、XX街道

4.引导统战团体按规定到涉贫村开展活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涉贫村产品。

责任单位:市委统战部,各乡镇、XX街道

5.根据涉贫村实际生产情况和市直机关局局属食堂需求,组织采购涉贫村农产品;局属单位、委托监管企业如需临时用工,优先从涉贫村聘用。

责任单位: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各乡镇、XX街道

6.引导国有企业及其职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涉贫村产品,优先从涉贫村聘用职工。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乡镇、XX街道

7.引导教育系统教职工通过爱心义买和扶贫募捐方式购买涉贫村优质农副产品。通过网络宣传、组织学校师生推介等方式,帮助扶贫村销售土特产品。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乡镇、XX街道

8.引导卫生系统机关、局直属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涉贫村产品,鼓励干部职工自发购买涉贫村产品和到涉贫村旅游。组织开展涉贫村农产品定向直供单位食堂活动,优先采购涉贫村产品。

责任单位:市卫健局,各乡镇、XX街道

9.引导驻珲各金融机构通过线下对接,直接购买涉贫村农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客户资源优势,帮助涉贫村宣传和推介农产品。发挥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增强对涉贫村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对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休闲农业等行业加大信贷投放。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建立新型信用监管机制,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责任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市支行,各乡镇、XX街道

10.积极动员驻珲部队参加涉贫村农产品服务消费。向《国防》等杂志推介贫困村农产品。

责任单位:市人武部,各乡镇、XX街道

11.引导人力资源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涉贫村产品。对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农村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对符合创业培训条件并且具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开展创业培训。对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进行免费技工教育。在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下,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各乡镇、XX街道

12.推进“民企帮扶脱贫攻坚光彩行动”,引导民营企业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采购涉贫村产品和服务。

责任单位:市工商联,各乡镇、XX街道

13.支持有条件的社会组织特别是行业协会商会、慈善机构参与消费扶贫,倡导社会组织结合自身专长、优势和活动地域,通过实施扶贫项目、结对帮扶、捐赠款物等方式,面向涉贫村开展消费扶贫活动。指导消费扶贫类社会组织在农产品加工、物流、养老、家电维修、技术培训等领域开展消费扶贫活动。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各乡镇、XX街道

14.依托第二届全国百户农业企业进活动、第四届市优质特色农产品(浙江)宣传周活动,推动消费群体需求与涉贫村特色农产品衔接。大力宣传我市优质农产品和农耕文化,吸引城镇居民在节日期间走进农村,开展休闲农业精品路线景点推介,繁荣农村消费市场。指导各乡镇对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加强培训。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各乡镇、XX街道

15.利用雪博会扶贫专区,推介、展示、销售特色农产品。

责任单位:市文广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XX街道

16.协助上级团委举办市青年电商助力精准脱贫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会,宣传涉贫村特色产品,助力消费扶贫。

责任单位:团市委,各乡镇、XX街道

17.协助省妇联举办市巾帼特色产品销售活动,依托跨境电商平台,设立特色农产品展区,线上集中推介、展示、销售我市特色农产品,推动消费扶贫。

责任单位:市妇联,各乡镇、XX街道

18.深入开展“第一书记代言”活动,助推第一书记、村书记开发产品、打造品牌、开拓市场。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宣传报道第一书记的扶贫故事和代言产品。在新时代e支部“第一书记代言”专栏,及时推送第一书记和村书记代言视频和图文,拓展涉贫村农产品销售渠道。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各乡镇、XX街道

19.持续开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题专栏。对接各级报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提供体现我市消费扶贫的新闻素材。组织市直媒体新媒体平台积极向国省州媒体推送我市涉贫村乡村旅游资源、旅游特色产品。利用产品图片、视频、二维码多点发力,广泛宣传涉贫村发展特色农产品,推介农产品品牌。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各乡镇、XX街道

(二)拓宽涉贫村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

20.继续提升乡村信息通信服务能力,为电商扶贫做好网络支撑。

责任单位:中国移动分公司,各乡镇、XX街道

21.对符合条件的乡镇,在基地建设、订单收购、新产品研发、低温冷藏库改造、生产工艺升级、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销售渠道拓展、品牌宣传推介等方面开展项目建设。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XX街道

22.通过参加展会展销、电子商务等渠道,推介和展示展销农特产品,扩大销售渠道、提升销售额。

责任单位:市供销合作社,各乡镇、XX街道

23.在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指导下,出台县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布局规划,形成以县级物流中心、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点为框架的三级物流网络。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各乡镇、XX街道

24.牵头协调电商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协助销售农产品。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乡镇、XX街道

25.推进邮政企业加大“一市一品”项目培育力度,实施分类管理,发展精品项目。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推广“农产品+大同城”寄递服务模式。支持邮政企业培育“电商+寄递”扶贫项目,重点扶持涉贫村培育特色地方农产品品牌。启动“快递进村”工程,完善农村服务网络。推进“邮政在乡”工程,按照稳定已建网点、扩大覆盖范围原则,完善“乡镇自营网点+村级服务站点”管理,持续推进农村邮政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保障农村通邮、服务农村电商、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的多功能农村邮政综合服务平台。

责任单位:中国邮政市分公司,各乡镇、XX街道

(三)提升涉贫村农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

26.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增强农产品生产者自我质量控制、自我管理、自我承诺农产品安全合格上市。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XX街道

27.针对我市区域发展特色和需求,实施科技扶贫项目,推动乡镇经济发展,引导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向乡镇转移转化。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乡镇、XX街道

28.2020年底前实现对涉贫村企业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在“质量月”“中国品牌日”活动期间,配合开展特色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等品牌展示和推介活动。开展农村食品销售环节规范化建设工作。

责任单位:市市场局,各乡镇、XX街道

(四)促进涉贫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29.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提供政策、宣传等方面的支持。

责任单位:市文广旅局,各乡镇、XX街道

30.新(改)建乡村道路31.4公里。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各乡镇政府、XX街道办事处

31.计划支持5个行政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纳入扶持范围的行政村每村给予一次性补助50万元(其中:中央级资金30万元、省级资金20万元)。积极争取省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争取筹措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乡镇、XX街道

32.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完成村庄布局工作。支持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村庄编制村庄规划,合理进行用地布局。强化用地指标保障,优先保障涉贫村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实行挂账实用,统一核销,做好应保尽保。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各乡镇、XX街道

33.制定《残联2020年巩固脱贫成效保障残疾人稳定脱贫工作计划》;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帮助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贫困残疾人掌握1-2门生产增收的技能;开展扶残助学工作,为贫困家庭残疾人子女接受中等教育发放扶残助学金。

责任单位:市残联,各乡镇、XX街道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担当。各责任部门按照分工要求协调相关部门(单位),落实具体推进措施,加强与涉贫村精准对接,针对消费扶贫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协调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带动贫困群众增产增收。

(二)落实包保单位消费扶贫责任。各贫困村确保没有滞销扶贫产品;市直机关单位帮助指导包保的贫困村促销滞销扶贫产品,市直机关单位促销确有困难的由市政府统筹协调解决。非贫困村滞销农产品由各乡镇协调解决。

(三)建立调度考核机制。市发改局统筹协调市消费扶贫工作,加强推进情况调度,跟踪工作落实情况。各责任部门每月5日前将消费扶贫工作推进情况上报市发改局(上报材料包括《2020年市消费扶贫工作任务清单》、《2020年部门(单位)推销或采购涉贫村农产品情况清单》和相关合同、协议、交易凭证、活动图片、宣传截图等痕迹材料)。市扶贫办强化各乡镇、各部门消费扶贫工作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度扶贫绩效考评。

消费扶贫单位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脱贫攻坚总体情况

五年来,我办坚持以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非贫困低收入户、非持续稳定脱贫户、因意外事件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等三类重点群体,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科技扶贫、金融扶贫、消费扶贫等工作,抓住因病、因学、因灾、因意外事件等致贫返贫因素,全面加强预警监测,对症下药,分类施策,综合施治,及时消除或降低致贫和返贫风险,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工作顺利进行,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经省政府批准正式退出省级贫困县行列。2020年,全县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5户339人已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防贫防返贫工作纳入正常轨道,建立了长效防止致贫返贫机制,及时消除致贫返贫风险,巩固延伸脱贫攻坚成果。

二、2020年主要工作

(一)疫情防控,守土尽责。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积极应对迎难而上。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我们迅速成立了疫情工作指挥部,建立了坚强有力的机构,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指挥应对病毒感染疫情工作,把防控疫情工作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扶贫办全体工作人员提前结束春节假期全员到岗,接受应对疫情防控任务;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全面开展防控工作。所包太行明珠小区克服四通八达的弱点,及时封堵,加强管控。并对小区卫生消杀工作进行督导,电梯、楼道坚持一天两次消杀。建立台账,落实到人。另外,防控疫情不能落下贫困户,为此,我们要求各乡镇及时排查贫困户是否有疫情的发生,每天上报排查情况,以便出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努力,我们负责的小区及建档立卡贫困户没有出现情况,圆满完成疫情防控任务。

(二)克服困难,复工复产。为了坚决克服疫情影响夯实就业底盘,我办积极协调“微工厂”等扶贫企业优先复工复产。对箱包加工、手套缝纫、轴承安装等“扶贫微工厂”,配发口罩、测温枪、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由我办和所属乡镇派驻人员指导做好各项防疫防控,积极做好原材料储备、人员组织等工作,加快复工复产,保障贫困人口及时返岗。全力帮助带贫主体复产达产。全县复工复产扶贫企业7家,开工率达100%。由于应对及时,使疫情影响大大减弱,贫困群众减贫能力持续增强。

(三)挂牌督战,脱贫扫尾。为了使135户339人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们制定了《县2020年贫困人口脱贫工作方案》,并对剩余未脱贫人口超过20人的乔屯、洪官营和单屯3个村实行挂牌督战,由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分包,增加了县财政局、交通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3个县直单位及县农商行、万邦复临药业、中伟机械3家企业帮扶,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此项工作做法得到了省委赵一德副书记、市委宋华英副书记肯定性批示。

(四)问题整改,巩固提升。根据省、市部署,我办迅速行动,把抓好问题整改作为当前重要任务和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立即梳理2019年国考、省考等反馈问题,高标准、严要求,举一反三,压实责任,强化措施,逐项抓好落实。按照国家反馈省的6类25条问题,中办国办反馈共性问题5方面14项问题,省考核我县5条点对点问题,57条共性问题,第三方反馈8条点对点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五)产业扶贫,四面开花。今年,我们谋划了两批项目。第一批项目主要是资产收益项目1396.94万元,涉及5个企业分别是: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羊绒制品有限公司、酒业有限公司、县兰洲纺织有限公司;直补到户项目39.961万元;林下经济18.7911万元;微工厂330.3304万元;基础设施2083.3425万元;水利项目524.4798万元;雨露计划100万元;项目管理费23.64万元。第二批项目主要是资产收益项目1665.54万元,涉及两个企业,分别是:美的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县兰洲纺织有限公司。基础设施项目1214.7万元,项目管理费5.6万元,小额贷款贴息项目10万元。两批项目均运作正常,效益良好,分红及时,有力的发挥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的能力。

(六)金融扶贫,成效显著。针对小额信贷数量全市落后问题,我们对承担贷款任务的两家银行负责人进行了约谈,我们和县金融办各负其责,督促银行对照各自目标任务,采取超常措施,倒排工期,做到每日有进展、每周见成效。小额信贷数量已由原来的65万元增加到755万元,有力的支持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手工业和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金融助力脱贫实现增收致富成效明显。

(七)消费扶贫,后劲十足。通过扩大宣传,广泛动员,我县6月份共录入省级消费扶贫产品平台扶贫企业14家,产品20余种,省级复核产品数量位居全省第6位,省级复核入驻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5位。有4家企业5个产品已通过国家“832”平台评审。6月11日,省扶贫办副主任王爱军到我县调研消费扶贫工作,对我县的工作给予肯定。

消费扶贫“三专”建设成绩斐然,通过评估县闲来先得农特产品销售平台定为消费扶贫专馆,县蒲公英电子商务公司定为消费扶贫线上馆,世纪联华超市定为消费扶贫专区,老柏氏特产店定为消费扶贫企业馆。市扶贫办副主任闫占奎对我县“三专”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通过县长孟宪鹏、副县长卢振江、扶贫办主任孙善刚两次直播带货,180分钟的时间,共销售农特产品40万余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精准防贫,夯实基础。自国家2019年6月启动防贫防返贫工作以来,县由于前期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基础薄弱,在2020年第一季度排名中倒数第一。为彻底扭转落后局面,我们先后出台了《关于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致贫返贫的实施方案》、《关于“稳就业、促增收,防贫防返贫措施再加强”的实施指导意见》等文件,压实各乡镇(园区)、县直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做到齐抓共管,共下一盘棋。

1、加大排查力度。给各乡镇(园区)定任务、压担子,要求定期摸排,及时预警,每个月不低于20户预警户,努力在预警人数上进行赶超跨越,扭转不利局势。现在我县预警户由3月份以前的3户,一跃升至1024户。

2、采取多措并举。我们成立了县乡村三级防贫中心(工作站),按照每人50元的标准按照农业人口10%的比例购买了防贫保险,计129.23万元,建立健全近贫预警、骤贫处置、脱贫保稳的精准防贫机制,重点瞄准非贫困低收入户、非持续稳定脱贫户、收入聚减或支出骤增户三类重点人群,科学划定监控范围,精准识别纳入,综合采取产业就业扶持、政策兜底保障、防贫商业保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因人因户救助,切实做到了早发现早帮扶,从源头上筑起了发生贫困的“截流闸”“拦水坝”。今年以来,针对疫情影响,利用防贫险,对因疫情防控不能外出务工的37户易贫户,每户给予3000元的补助,有效降低了返贫风险。

3、提升就业技能。我们还将防贫防返贫战线前移,对于有劳动能力和半劳动能力的“双非户”群众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创收的能力。为此,我们创新培训方式,请有用工需求的企业现场到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手把手教授群众轴承、汽车雨刷、拉线、绢花、成衣等产品制作工艺,学会后双向选择,现场签约,立马见到效益,打破了传统空洞的培训方式。通过两期培训班,共培训贫困群众2000余人,有400余人现场签约加工项目,解决了群众稳岗就业、增加收入的需求,密织了防贫防返贫防护网。这一做法先后被《掌上》、《共产党员网》和《学习强国》平台刊发推广。

(九)调查考核,严谨务实。按照全省脱贫攻坚调查相关安排,南和县脱贫攻坚普查组(共63人)于9月5日入驻我县,于9月6日至9月20日开展脱贫攻坚调查工作。分成25个小组,针对全县建档立卡3673户开展调查任务,制定了调查计划安排,将任务分解到日、到户,有序推进调查工作。截止9月20日,累计登记户数3673户,累计上报率100%。累计完成复核3673户,累计复核率100%,电话访问累计4户,占比0.11%;代答累计22户,占比0.60%,整户自然减少75户(均为死亡),没有整户失联户。调查情况良好。

2020年11月7日—14日我们科学安排迎考方案,周密组织迎接省第三方成效考核评估和实地考核工作,由于安排有序,配合得当,组织严密,考核工作任务顺利圆满完成。针对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实地考核反馈问题清单指出的县在脱贫攻坚方面存在的3个方面3条问题,第三方反馈问题清单存在的4个方面4条问题,质量抽查发现问题清单存在的1个方面1条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先后召开多次会议,对整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安排部署,11月24日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整改内容和工作要求,对照反馈问题,各牵头领导、责任单位迅速行动,分别细化整改措施,一项一项检点,一个一个对照,一条一条整改。截止目前,整改全部完成。

为了迎接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我们于11月14日至11月18日,从县直部门抽调60人,组成10个组,采取实地核查、入户走访、电话抽查等方式,对全县65个贫困村进行了全覆盖考核,对各项指标实现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其间,深入10个乡镇、65个贫困村,入户走访650户次(其中脱贫户520户、边缘户65户、非建档立卡户65户),访谈干部270名。各乡镇(园区)开展拉网式举一反三,全面查找问题,立行立改。

三、亮点工作

(一)消费扶贫工作。2020年6月份,在省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消费扶贫产品数量排名中,我县排名全省第6名;在省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消费扶贫供应商数量排名中,我县排名全省第5名。

(二)扶贫宣传工作。2020年2月14日,我办同志撰写的反映我办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文章《抗疫一线:扶贫战线党员“怎么干”》在人民日报发表,同时被长城网转载;2020年4月22日,由同志作为通讯员撰写的《:国土绿了,农民富了》在长城网发表,并被今日头条转载;2020年6月8日,同志撰写的《:军民共谱扶贫曲》在长城网发表,并被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转载,并登上今日头条;2020年7月13日,同志撰写的《让爱助防贫,以情防返贫》在共产党员网发表;2020年4月24日,由长城网记者撰写的《顽强老蔡的小康梦想》在长城网发表;2020年5月22日,同志撰写的《:“小微”花开遍地香》在长城网发表;2020年9月11日,同志撰写的《:政府“牵线搭桥”让企业和贫困群众“增收双赢”》在共产党员网发表,后被学习强国平台转载,并登上今日头条;另有同志撰写的反映扶贫工作的30余篇文章登录在《扶贫》《扶贫》和《掌上》等媒体;2020年5月份,我办同志被市市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优秀信息员”;2020年9月份,同志在市扶贫系统举办的“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征文活动中有四篇获得“优秀作品奖”;2020年10月份,同志代表市在全省扶贫系统信息培训会上做典型发言。

(三)扶贫培训工作。2020年我们创新培训方式,将防贫防返贫战线前移,对于有劳动能力和半劳动能力的“双非户”群众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创收的能力。请有用工需求的企业现场到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手把手教授群众轴承、汽车雨刷、拉线、绢花、成衣等产品制作工艺,学会后双向选择,现场签约,立马见到效益,打破了传统空洞的培训方式。通过两期培训班,共培训贫困群众2000余人,有400余人现场签约加工项目,解决了群众稳岗就业、增加收入的需求,密织了防贫防返贫防护网。这一做法先后被《掌上》、《共产党员网》和《学习强国》平台刊发推广。

(四)防贫保险工作。今年因为疫情影响,造成了不少“双非户”无法外出务工,减少了收入,存在返贫致贫风险。针对这种情况,县扶贫办和县人保公司创造性的首提对因疫情影响无法出去务工人员进行救助理赔,缓解他们的收入压力。为此,县共摸排出37户“双非户”无法外出务工,按照每户3000元的标准进行理赔,共付保险金111000元,及时堵住了致贫返贫“黑洞”。

(五)就业扶贫工作。2020年11月份,省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信息第七轮抽查情况中,县排名第三名。

四、2021年工作谋划

2021年我们在持续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巩固延伸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积极谋划做好以下工作:

(一)认真做好档案整理工作。要加快推进精准扶贫档案整理工作进度,按照档案整理重点内容和时间节点,全面做好精准扶贫档案整理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档案整理工作任务。

(二)持续加强防贫防返贫工作。加大帮扶力度,扩大监测范围。确保及时救助到位,确保不发生返贫致贫情况的发生。定期筛查返贫致贫风险,真正把工作做实做细,加大排查力度,及时化解风险,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积极谋划乡村振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之后,积极谋划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脱贫之后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让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把不同类型的贫困户吸附在产业链上,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

(四)继续延续“四不摘”政策。长期坚持“四不摘”政策,全面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才能实现有效帮扶,切实防止致贫返贫。

消费扶贫单位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扶贫产品购买情况:

1、2020年文旅系统1-8月份在三道湖镇清河村及护林村贫困户家中购买的蓝莓、榛子、木耳等价值9360元。

2、消费扶贫月在9月22日扶贫日特产大市场中购买的月饼、玉米、茶、豆角等农副产品合计11578元。

文旅系统截止到9月底共购买扶贫产品20938元,为全县的消费扶贫贡献了力量。

二、存在的困难:

1、贫困户农产品缺乏辨识度,产品标准化不统一,且数量不足,在产品价格、运输成本上均缺乏优势。

2、职工消费扶贫观念淡薄,个别同事购买农产品,认为购买数量及价值不大,不值得上报。

3、有些农产品因市场需求不大,尤其是文旅系统内各单位对农产品的需求有限,一次性消费活动居多,较难形成长效产销对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强化包保工作。严格落实脱贫摘帽不脱政策、脱贫摘帽不撤派驻工作队、脱贫摘帽继续帮扶对接等扶贫政策,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帮助贫困户谋划“因户施策”“以奖代补”产业项目,促使贫困户增产增收。

消费扶贫单位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如何充分发挥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是当前扶贫工作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海南省以“坚持党政强力推动,做到全保障”“坚持各方积极联动,做到全覆盖”“坚持线上线下高效互动,做到全服务”“坚持贫困户自觉主动,做到全参与”这“四动四全”为抓手,大力实施消费扶贫,把消费扶贫作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扶贫工作从输血式扶贫转为造血式扶贫、从单向受益扶贫转为双向受益扶贫、从不可持续扶贫转为可持续扶贫,努力形成“人人参与消费扶贫,人人支持消费扶贫,人人宣传消费扶贫”的良好社会氛围。

消费扶贫具有多重价值

消费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一种创新举措,通过线上和线下多元渠道购买贫困户的农特产品和服务,将爱心行为、慈善行为与经济行为、消费行为有机结合,是一种“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扶贫模式。消费者既可通过网络线上平台或从线下贫困村、扶贫合作社、乡镇集市等处购买农副产品、手工艺品,也可以通过参与乡村旅游、农家乐等形式购买旅游产品、劳动服务,以市场消费的形式帮助贫困户拓展收入来源,从而切切实实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从海南的实践看,消费扶贫具有多重价值。

对消费者而言,消费扶贫是一举多得的好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人们都愿意参与扶贫公益事业,为贫困户做一点事、献一份爱心。但很多人跟贫困户接触的机会不多,对贫困户的需求也不了解,不知从何帮起。消费扶贫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到扶贫事业中。消费者购买贫困户的产品,既能满足生活消费需求,又献了爱心、帮助了贫困户。可以说,消费扶贫给人们的日常消费行为赋予了良好的道德价值。

对贫困户而言,消费扶贫可以提供稳定的增收渠道、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消费扶贫最大的优势就是在贫困户和消费群体之间建立起一个便捷的交易渠道,把销售渠道打通,解决贫困户会种不会销的问题,让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贫困户通过销售自己的农产品获得收入,实实在在感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而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生产中来,其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自然增强。可以说,消费扶贫作为一种造血式扶贫,比直接给钱给物的输血式扶贫更能有效激发贫困户的参与热情,提升扶贫的质量和效率。

对产业发展而言,消费扶贫可以倒逼农村产业升级、促进产业兴旺。随着消费扶贫的不断推进,城市消费者会更多地选择贫困地区农产品,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会有力推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同时,消费扶贫主要是以销促产,市场需要什么,农户就生产什么,能满足订单农业、农产品认种认养、到乡村租赁“微田园”自己生产等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这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将更好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和调整。还要看到,消费扶贫是一个全产业链行为,涉及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不能缺位,这将促使农产品

“种养加供销”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对扶贫事业而言,消费扶贫是一种持久稳定的可持续扶贫方式。脱贫攻坚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不仅要如期脱贫,更要防止返贫,让贫困户走上稳定的脱贫增收致富道路。当前,社会扶贫、定点帮扶工作中存在“一捐了之”“一送了之”“一派了之”“一问了之”的现象,难以实现持久稳定扶贫的效果。消费扶贫则探索了一条持续帮扶的路子,是对传统帮扶方式的有力提升。

坚持党政强力推动做到全保障

消费扶贫有自发的因素,更取决于有力地引导。迅速打开消费扶贫新局面,必须更好发挥党委政府的作用,为消费者和贫困户建立供需对接渠道。基于发展实际和现实考虑,海南省要求各级各部门把推动消费扶贫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有力抓手,充分发挥体制和组织优势,力争尽快把消费扶贫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一方面,挖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集团消费潜力,调整采购结构,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线上线下消费扶贫活动,发动党员干部参与消费扶贫;鼓励机关单位在员工食堂举办扶贫爱心集市活动,并明确每年以不低于20%的采购量采购贫困户的农产品;鼓励商贸企业在超市、供销点设立扶贫农产品专区专柜,在市县乡镇定期组织消费扶贫专场集市。同时,研究制定相关激励办法,鼓励单位或个人以单位长期定向认购、单位临时团购、订单式生产认购、个人爱心认购、参与贫困地区

“共享农庄”、协助购销对接等模式参与消费扶贫。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帮扶责任人和驻村第一书记的作用,把开展消费扶贫活动作为他们履职的主要工作,要求他们积极对接产销两头,千方百计保障贫困户农产品的稳定供应;帮助贫困户在海南爱心扶贫网产品信息,核实产品信息,确保产品货真价实、情况真实可信;做好产品宣传,让更多人了解贫困户的产品;对接物流、电商等,打通消费扶贫“最后一公里”,等等。

坚持各方积极联动做到全覆盖

消费扶贫是社会行为,不能只靠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的参与和推动,必须进行广泛宣传和动员,真正把全社会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出来,力争形成领导带头、党员紧跟、大众踊跃参与的生动局面。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以购代捐”。动员领导干部参与到消费扶贫中,每人每月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通过海南爱心扶贫网及其他渠道购买贫困户的农副产品,推动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题,起到示范作用。二是号召广大党员积极参与。消费是个人自愿行为,不宜强迫要求,但可以倡导。目前,海南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很高,很多人定期通过海南爱心扶贫网和其他方式参与到消费扶贫活动中。三是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的宣传,使社会各界对消费扶贫的意义和好处有进一步了解,同时定期在报纸

“海南爱心扶贫网订单排行榜”等,对积极参与消费扶贫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目前,海南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号召,参与消费扶贫。2018年10月16日,海南爱心扶贫网正式上线,200多款贫困户或扶贫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上线销售,受益贫困户共计1.69万户。截至2018年12月中旬,海南爱心扶贫网网上注册人数6.2万人,农产品种类450个,销售金额1807.74万元,受益贫困户数2.1万户。在线下,各类消费扶贫活动也陆续开展,各市县组织线下消费扶贫集市679场,交易金额1992.8万元,受益贫困户数4.6万户。

坚持线上线下高效互动做到全服务

“网购”已成为大众消费的重要方式,推进消费扶贫也要高度重视“网购”的渠道。从此前的经验看,部分消费扶贫实践很难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市场行为,关键就在于贫困户和消费群体之间没有建立起常态化、规模化、便利化、规范化的交易机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海南省打造海南爱心扶贫网,并将其作为开展消费扶贫最重要的载体和抓手,为广大消费者和贫困户搭建起便捷高效的交易平台。贫困户农产品的上架、销售、配送、售后服务都可以在爱心扶贫网实现。

应该看到,高质量的线上消费扶贫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要不断完善网站功能设置,精心做好产品组织、上架、销售、配送、售后服务工作,提升用户体验,并同步上线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方便消费者随时随地购物;要做好贫困户农产品的信息汇总、资源调度等工作,同时根据消费扶贫的推进情况,指导贫困户调整产业结构,丰富品种、增加产量、提升质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品牌和产品;要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做好农产品销售、流通环节的各项工作;要强化质量安全督查和检验检疫检测,完善农产品追溯机制,依法加强市场管控,严厉打击借消费扶贫之名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扰乱市场等行为。同时,在传统集市、商贸点推进线下消费扶贫活动,比如,供销社就可以发挥有人力、有网点的优势,积极策划组织各类爱心扶贫集市活动,与爱心扶贫网密切配合、相得益彰。

坚持贫困户自觉主动做到全参与

贫困户既是消费扶贫的帮扶对象,也是消费扶贫产品的供应者。要重视并且做好引导工作,激发贫困户参与消费扶贫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创造条件,推动贫困户全参与。

一是要深化产业帮扶,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要求,要千方百计提高贫困户的产业覆盖率,2019年要达到100%。目前,海南省各市县正结合消费扶贫活动,根据市场和爱心人士的需求,组织贫困户大力发展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受消费者欢迎的特色产业,争取每个贫困户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

二是要加强培训指导,提升贫困户参与消费扶贫的能力。通过电视、报纸、帮扶责任人政策宣讲等方式让贫困户了解消费扶贫活动,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同时,根据贫困户的需求组织好各种技术培训,争取让每个贫困户都有一技之长,都有能力参与到消费扶贫活动中来。

消费扶贫单位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坚持以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水平为目标,健全完善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继续做好脱贫攻坚低保兜底保障工作,将符合条件因感染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导致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切实提高低保对全面脱贫的贡献率,按照最低生活保障低限与家庭总收入的差,据实补差,应补尽补。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最低标准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实施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重度残疾人护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帮扶力度,确保贫困残疾人年收入达到国定贫困线以上。

二、资金筹措

2020年社会保障扶贫专项计划安排资金118.24万元,其中,省级资金53.45万元,级资金64.79万元。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项目2020年社会保障扶贫专项所需资金按现渠道纳入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安排。

(二)重度残疾人护补贴项目2020年社会保障扶贫专项计划安排资金61.06万元,其中省级24.99万元,级资金36.06万元。所需资金按政策据实结算。

(三)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项目2020年社会保障扶贫专项计划安排资金39.84万元,其中省级资金16.32万元,级资金23.53万元。所需资金按政策据实结算。

(四)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项目2020年所需资金按政策据实安排,计划安排资金8.67万元,其中省级3.47万元,级5.2万元,据实结算。

(五)2020年养老保险扶贫专项计划安排资金8.67万元,其中,省级安排资金8.67万元。

三、主要措施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扶贫开发局)

结合2019年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脱贫攻坚低保兜底工作任务等情况,按照省的《省农村低保标准低限》和的《2020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据实调整我县农村低保标准,同时农村低保标准不得低于全农村低保标准低限。将符合条件和因感染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导致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确保“应保尽保”。

责任分工:根据《省2020年全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的通知》和《2020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文件要求,据实调整我县农村低保标准。县财政局负责资金的预算、下拨;县扶贫开发局负责与现民政局对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核实。县民政局按时发放低保资金。

时序进度安排:进一步加强低保规范管工作,严格按照低保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兜底“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并于每季度首月15日前,按“一卡通”发放要求,将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发放到贫困户手中。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扶贫代缴工作(牵头单位: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扶贫开发局)

继续落实政府为困难群体代缴养老保险费政策,按100元/人·年的标准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

责任分工:县城居保局按100元/人·年的标准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县财政局负责资金的预算、下拨;县扶贫开发局负责参保对象的核实。

时序进度安排:全年持续推进扶贫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工作。

(三)贫困残疾人扶助(牵头单位:县民政局、县残联;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扶贫开发局)

为纳入低保保障中并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困难残疾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发放。为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并界定为一级、二级的重度残疾人发放护补贴,重度残疾人护补贴按一级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100元、二级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70元的标准发放。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标准按该对象年收入与国定贫困线的差额为准,据实发放;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残疾人扶贫对象按政策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不再发放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残疾人扶贫对象,继续发放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对通过自身增收提前实现“摘帽”的残疾人扶贫对象,符合发放条件的保持上年度扶贫补贴标准不减。

消费扶贫单位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一、活动主题

参与消费扶贫,助力脱贫决胜。

二、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的重要批示要求,认真落实中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安排部署,以动员各界参与消费扶贫、促进扶贫产品稳定销售、巩固脱贫成果为目标,以建成运营消费扶贫专柜专馆专区及地方馆、用好“扶贫832”销售平台等为主要载体,以拓展八项消费扶贫行动为重要抓手,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政策支持与市场运作相促进、线上平台与线下渠道相统一,统筹全社会各方面资源,积极购买和帮助销售扶贫产品,营造全力参与消费扶贫、购买扶贫产品的浓厚氛围。

三、活动时间

2020年9月1日至30日

四、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同志任主任,县发改局、扶贫办主要负责同志任副主任,各有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参加的组委会,组织领导我县消费扶贫月活动(组委会组成人员名单附后)。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有关部门、乡镇开展消费扶贫月活动。办公室主任由县扶贫办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县消费扶贫活动月工作专班承担。

五、活动内容及分工

统筹开展7项主要活动:

1.布放运营30台消费扶贫专柜。结合实际确定专柜布放规划,明确布放点位资源、规模等,通过落实优质点位、免除租金费用等方式,支持专柜布放运营。专柜重点布放在县、镇的学校、医疗机构、小区、交通站点、商业中心、机关、广场、社区等场所及中省直单位。按照省、市活动方案要求,2020年全市布放运营专柜200台,其中县布放30台。(牵头部门:县扶贫办。配合部门: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交通运输局、发改局、宣传部、教育局、商务局、卫健局、工商联、网信部门等)

2.规范设立1-2家消费扶贫专馆。在县内选择1-2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村级电商服务场所,规范完善为消费扶贫专馆。运用政府支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建设本地的消费扶贫专馆,集中展销推介我县扶贫产品。(牵头部门:商务局。配合部门:组织部、发改局、扶贫办、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供销部门等)

3.新开辟2个消费扶贫专区。在全县选择大型商超企业设立易于辨识的消费扶贫专区,精选运营商,集中宣传、展示和销售扶贫产品,全县开辟不少于2个商超扶贫专区。(牵头部门:商务局。配合部门:发改局、扶贫办、组织部、市监局、农业农村局、团县委、工商联等)

4.对接中国社会扶贫网。按照省里统一安排,配合做好全省消费扶贫网络平台与中国社会扶贫网有效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丰富完善消费扶贫数据统计。组织符合条件的扶贫产品供应商登录中国社会扶贫网,开展企业宣传和扶贫展示,集中推介扶贫产品。(牵头部门:扶贫办。配合部门:抚发集团、发改局、宣传部、网信部门等)

5.用好“扶贫832”销售平台。发挥好“扶贫832”销售平台作用,推动扶贫产品及其供应商加快入驻。定期调度各级各类预算单位扶贫产品采购完成情况,动员鼓励加大采购力度。(牵头部门:扶贫办。配合部门:财政局、发改局、供销部门等)

6.开展扶贫产品认定。按照《省扶贫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要求,进行扶贫产品认定,切实扩大扶贫产品来源和认定范围,提升各地各方面参与消费扶贫能动性。把质量好、价格优、特色强、带贫多的扶贫产品,优选引进“三专”平台,推向更广阔市场。(牵头部门:发改局。配合部门:农业农村局、市监局、乡镇政府)

7.开展消费扶贫主题日、采购日活动。深化推进消费扶贫七项行动,以乡镇、部门为单位,于9月30日之前结合本乡镇、本部门实际,分类开展扶贫产品展、消费扶贫主题日、采购日等特色活动至少一次。切实采购和帮扶销售扶贫产品,在全县上下掀起消费扶贫热潮。(牵头部门:发改局。配合部门:扶贫办、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卫健局、商务局、市监局、农业农村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网信部门、工会、团委、妇联、工商联等)

六、实施步骤

整体活动分3个阶段:

1.组织发动阶段(9月初)。按照省市活动方案要求,制定《县2020年消费扶贫月活动方案》,并组织召开全县消费扶贫月活动部署协调会,明确分工,共同发力,确保消费扶贫活动顺利开展。

2.组织实施阶段(9月)。全县各乡镇、部门按照本方案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结合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区域性和行业性活动。

3.总结阶段(10月上旬)。全县各乡镇、部门对消费扶贫月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形成总结报告,电子版和纸质版(加盖公章)于10月12日前报送县扶贫办,邮箱:。联系电话。

七、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建立顺畅的联动机制。开展消费扶贫月活动是中央、省促进消费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消费扶贫成果是今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请各乡镇、部门高度重视消费扶贫月活动,加强统筹协调、情况调度和总结报告,为活动开展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2.狠抓落实,加大活动的支持力度。要加大对消费扶贫月活动的支持力度,特别对专柜专馆专区,要落实优质点位,减免租金费用,把支持扶持措施落到实处。切实支持扶贫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政府相关部门要对开展消费扶贫月活动,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等支持。

3.强化监管,发挥全面的监督作用。坚持平等自愿原则,尊重市场规律,不搞行政摊派,不许强迫命令,严禁弄虚作假,切实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扶贫产品质量合格、价格公道。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将接受群众投诉举报,加强社会监督。

消费扶贫单位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脱贫攻坚工作

1.年度扶贫专项工作有序推进。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投资12578.8万元,实施基础建设方面项目184个。其中,交通项目143个、水利项目41个。目前,已完成142个。二是产业扶贫方面。资金投入1975.3万元,实施产业类项目51个。其中,种植业项目14个、养殖业项目14个、农副产品加工业项目1个、乡村旅游业项目22个。目前,已完成48个。三是教育扶贫方面。大力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配套解决资金610万元设立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在全面落实上级各项教育助学政策的基础上,对我市农村籍和家庭困难的城镇籍全日制本专科(含高中职)在读学生,每学年给予1000至2500元不等的资金资助。四是健康扶贫方面。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设立320万元医疗扶贫救助基金,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特殊门诊维持费用个人自付部分达到规定要求。五是资金使用管理成效。编制了《涉农整合资金整合方案》,累计整合资金14554.1万元,均已达到计划整合规模达到总资金的80%和已整合规模达到计划整合规模80%两项指标。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已完成公示公告。

2.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有序推进。扎实开展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两摸底”工作,对监测对象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进行预警和分类标识。全市动态摸排核定边缘户9户52人、脱贫监测户2户5人。同时,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综合施策、竭力阻断贫困根源。在做到“两线合一”“应纳尽纳、应保尽保”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建立防贫返贫救助金,筑好因病、因灾等突发因素致贫人口的底线保障。建立特殊困难救助基金200万元,对因灾、因病等突发事件导致群众的“两不愁三保障”短板进行帮扶。

3.就业扶贫工作有序推进。扎实推动劳务输出、返乡创业带动、公益性岗位兜底等就业促进行动。设置生态公益性岗位881个,人均年收入将达到10000元。年度“一超过两个不少于”就业扶贫任务已全面完成,全市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已达1353人,超过2019年底实际务工贫困劳动力人数1333人。

4.消费扶贫工作有序推进。积极推动消费扶贫工作,16个产品进入《全国扶贫产品名录》,17个产品使用“扶贫”集体商标,9家企业入驻扶贫“832”平台,实现平台销售额10.3万元,电商扶贫、以购助扶、以买代帮等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农副产品销售收入136.8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512户。

(二)移民安置工作

1.水电站。根据省局下达2020年度目标任务,水电站年度任务18项,计划新增资金59040.62万元,截止目前,已完成计划任务7项,正常推进11项,收到上级下达移民资金43440.6万元,完成移民项目投资32874.92万元,完成已下达资金的76%,全年目标任务的56%。

(1)农村移民。一是累计完成搬迁安置408户1861人,其中分散搬迁安置399户1816人、集中安置9户45人,完成搬迁总人口的54%。二是实施过渡搬迁9户45人,应急(避险)搬迁,10户50人。三是兑付生产安置、搬迁安置、过渡搬迁、房屋及附属设施、林木、耕园地、集体林地及林木补偿补助费共计21454.94万元;四是完成了斯米勒俄集中安置点征地工作,兑付征地拆迁补偿补助资金818.15万元,已完成硅业安置点征地协调工作,签订预拨付资金协议,待召开评审会后庚即组织开展征地拆迁、资金拨付和场平及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开展鞋楦厂征地拆迁意愿对接协调工作。

(2)集镇迁建。有序开展脚木足集场平及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工作,已完成95%工作量,正在开展截洪沟建设工作。

(3)专业项目。一是正在大力开展G317、S220线复建公路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并启动控制性工程建设工作,拨付S220工程建设资金10000万元,并完成相关砂石骨料供应、长短途运输等协调;二是有序开展寺迁建工作,拨付寺迁建资金80万元,并启动康生寺迁建工作;三是完成可尔因营林处补偿处理及拆除工作,预拨付补偿费用2000万元;四是正在开展孔龙垫高防护工程建设工作,拨付资金572.13万元;五是基本完成2#营地至老红旗桥范围内库底清理工作,完成90%工作量;六是有序开展通讯、电力迁改工作。

2.电站。年度目标任务6项,电站计划投资3648.10万元,截止目前,完成3项,正常推进3项,完成投资3076万元,完成年度资金计划的84%;

(1)移民安置。一是水电站累计完成搬迁安置75户302人,完成搬迁总人口的61%;二是兑付分散安置、搬迁安置、房屋及附属设施、零星树木、耕园地、林地及林木补偿补助费用共计1600万元。

(2)集镇建设。正在开展党坝集镇机关事业单位房屋建设工作,兑付117万元;安置点兑付300万元。

3.电站。累计完成搬迁安置8户33人,完成搬迁总人口的100%;已兑付110KV输电线路54.99万元,兑付项目征地补偿费用127.33万元,已完成鱼类增殖站征地拆迁工作,正在开展文物保护现场挖掘和施工单位生活临时用地征地工作。

二、2021年工作计划

(一)脱贫攻坚工作

1.巩固提升脱贫质量。一是防返贫。常态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有缺补缺、有短补短,有什么困难解决什么困难。保持扶持政策的连续性,继续跟踪已脱贫对象,持续用力,确保已脱贫人口持续稳定脱贫,防止返贫。二是防致贫。对全市农户进行普查,重点关注因大病、大灾等原因造成收入骤减和支出骤增的农户,及时发现、及时帮扶,本着缺什么补什么,有什么困难就帮助解决什么困难的原则予以帮扶,坚决防止非贫困户致贫。

2.推进产业就业增收。一是产业增收。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业、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村集体经济,完善产业扶贫带贫机制,确保贫困对象通过产业持续稳定增收。二是就业增收。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政策,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培训、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公益性岗位统筹安排等就业促进工作,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

3.监测指标,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扎实工作,继续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薄弱环节和问题短板,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创造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新业绩。

(二)移民安置工作

1.电站:继续开展枢纽区过渡搬迁安置、生产安置、搬迁安置、房屋及附属设施、零星林木、耕园地、集体林地及林木补偿补助工作;继续开展S220、G317复建工作征地拆迁补偿、库区电力通讯迁改、寺迁建工作;启动脚木足集镇企事业单位房建、康生寺、S453复建工程征地建设、可尔因营运处补偿补助工作;完成色理三家寨地址灾害应急避险、孔龙垫高防护、脚木足集镇基础设施及外部供水工程工作;启动硅厂安置点场平及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开展大水沟、邓家桥、鞋楦厂、鞋楦厂、松岗片区征地拆迁工作。

消费扶贫单位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一、2020年上半年扶贫工作总结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局包保敬信镇村5户8名贫困户,已于2018年全部脱贫,现将半年来的扶贫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包保帮扶情况。局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第一时间召开工作会议,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经研究决定下派基层党建指导员1人及帮扶责任人5人具体负责扶贫工作。帮扶责任人2020上半年内总计下村4次,为贫困户具体解决难事急事共计2件,牢固树立了为困难群众服务的思想意识,鼓足干劲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

(二)疫情防控情况。疫情期间党建指导员组织村两委及党员干部召开了疫情防控部署工作会议,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挥部,制定了疫情防控紧急预案,明确了成员的工作职责,逐户进行了统一摸排工作,并张贴了疫情防控海报,在村广播站播放疫情防控知识,组织进行村消杀工作,为村民发放口罩等防疫物资,真正做到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疫情期间,全村村民及贫困户买菜买药成为了最大难题。基层党建指导员及帮扶责任人及时担负起“跑腿”责任,每天统计村民需要的食物、药品和日常用品,第二天早上帮助购买送到村口的卡口值班点,村干部领取并分发给村民。一直到撤销卡口,给村民们带来了物资保障。

疫情期间,由于镇政府统一发放的防疫物资充足,无需包保单位提供物资,到目前为止,村未出现防疫物资短缺情况。

(三)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在贫困户高承鹤因脑血栓住院时,帮其办理了住院手续,住院期间帮助购买了拐杖、水果等,做好了跟踪服务。二是帮助贫困户安才龙找了粉刷工人,对其房屋内墙进行了粉刷并收拾了室内卫生。三是在春节前夕,单位领导和帮扶责任人一起送去了节日慰问品。

(四)产业扶贫情况。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年底贫困户人居增收1500元,扶贫资金统筹规划项目预计年底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元,稳固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防止返贫,并帮助贫困户发展跟踪庭院经济项目。

(五)消费扶贫情况。村庭院经济产品均由贫困户自行消化,无需消费扶贫。

(六)资金投入情况。2020年上半年慰问走访贫困户使用帮扶资金1900元,其中包括给贫困户高承鹤住院时送去的慰问品和帮其购买双拐杖。

(七)材料整改情况。按照国家第八巡查组及国家、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目前已按照问题清单整改完成。

二、2020年下半年扶贫工作计划

(一)针对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积极同卫生部门协调,为其争取必要的医疗救助;针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保障其基本养老保险外开展产业扶贫,防止返贫的情况发生。

(二)积极协调和鼓励民营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尽其所能为扶贫工作贡献一份关怀。

消费扶贫单位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跟天斗”为你整理了这篇某县2020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全县紧扣“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聚焦重点任务、难点问题、薄弱环节,突出“对标查漏”“补短强弱”“提质增效”,全面推进疫情化解、“十大专项行动”“百日大会战”“收官大决战”等各项重点工作,全力以赴冲刺决战,夺取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现将一年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全年全县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4386.7万元,整合涉农资金14430.25万元,实施项目501个。118户302人实现脱贫,脱贫攻坚普查、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定点攻坚等重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压实攻坚责任,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

一是深学笃用扶贫重要论述。我们在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调研陕西、山西、宁夏、甘肃时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切实把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转化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方法和实际成效。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开展《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学习。组织开展“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下基层微宣讲29场次。二是全面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始终保持“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的攻坚状态,严格落实“双组长”制,高位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县委、县政府每月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今年已召开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7次、全县性脱贫攻坚工作动员部署会10次,脱贫攻坚专项工作会87次。深入实施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目前都已实现遍访全覆盖。地一步压实县级帮扶集团、驻村工作队及帮扶责任人责任,加强了72名驻村第一书记的选派管理,230名驻村工作队员保持稳定,驻村干部全部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三是高质量推动党建促脱贫工作。切实加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2020年,1个先进集体和2名先进个人获市扶贫领导开发小组表彰,1个先进集体和1名先进个人获市记大功奖励,3名个人、1个集体获国家相关部委行业扶贫工作专项表彰。四是继续深入推进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认真开展“以案四改”活动。坚持“以案改治理”,着力在规范管理扶贫资金和项目上下功夫;坚持“以案改监管”,着力在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上下功夫;坚持“以案改制度”,着力在健全完善监管制度上下功夫;坚持“以案改作风”,着力在扎实开展扶贫领域作风治理上下功夫。五是强化资金项目监管。切实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实现因需而整,应整尽整。着眼资金绩效作用发挥,及时开展自查自纠,开展扶贫资产清理。开展资金项目清理,对实施进度滞后的项目,落实专人跟进推进。9至11月积极配合市扶贫审计组进驻扶贫审计,对自查和审计初步反馈的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六是高度重视扶贫领域信访件办理和舆情处置。今年忠县扶贫信访量较去年减少,无到京上访、到市集访和恶性信访案件,无负面舆情事件发生。

(二)突出重点难点,全力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水平

一是重扶猛攻未脱贫人口。对年初118户302人未脱贫人口,实行“一户一策”和“包户到人”帮扶措施。118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已全面解决,全部实现脱贫。二是及时查漏补缺,动态清零。精准实施D级危房改造、义务教育保障、饮水安全“三大清零行动”。组织开展“回头看”,对贫困群众“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进行大排查,查漏补缺,发现一起及时解决一起。三是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和质量。对全县农村一般农户住房开展安全等级鉴定,加大建新拆旧力度。深入开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行动,加大对残障学生送教上门力度,深化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毕业的教育救助机制。组织开展了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建卡贫困户子女、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四类特殊群体核查统计工作。全面落实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健康扶贫、扶贫济困、精准脱贫保等各项健康扶贫医疗救助政策,建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四是加强对“两类户”的监测和帮扶。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全面摸排识别出脱贫不稳定户474户1259人、边缘易致贫户415户1075人。发放13户边缘易致贫户扶贫小额信贷28.9万元用于发展产业,安排133名边缘易致贫人口在公益性岗位就业,落实资金200万元购买防贫保险。通过帮扶,目前已有873户2276人消除风险。五是完成两个村定点攻坚任务。市级定点攻坚村善广乡上坪村、白石镇菜园村,每村规划饮水安全保障、道路交通改善、人居环境整治、危房改造等项目7个,总投资772万元,定点攻坚规划建设任务在11月底已全面完成。

(三)聚焦质量成色,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深入推进卫生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等为内容的脱贫攻坚总攻“十大”专项行动。产业扶贫专项行动上,加大对聘任的694名产业扶贫指导员、选配的31名农业科技人员等进村入户开展产业扶贫技术指导力度。出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分制管理办法,制定健全产业扶贫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指导意见,切实加强产业扶贫项目动态监管及风险防范化解。社会兜底保障专项行动上,及时将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残、重病人员纳入单独保障。疫情期间新纳入低保保障142户332人、纳入特困供养24人、临时救助395人次。志智双扶专项行动上,以“八个一”活动(观看一次脱贫攻坚典型先进事迹视频、开展一次扶贫主题微宣讲、举办一场身边脱贫典型微访谈、组织一台脱贫主题文艺演出、表彰一批脱贫致富和五村五户先进典型、登门送一次扶贫政策、开展一次卫生大比武、安装一批脱贫励志公益广告)为载体,从理论宣讲、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文明实践、文艺助力、“三治”融合、助学扶智、资金激励等方面开展“志智双扶”。加大本土人才培训和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举办致富带头人专题培训班4期,8月成功承办了全市农村贫困地区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会。易地扶贫搬迁后扶专项行动上,上半年加快推进5个易地扶贫搬迁市级示范集中安置点扫尾和配套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十三五” 1161户4540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落实易地搬迁后续帮扶,配套菜园地,因地制宜打造柑橘、花椒、乡村旅游等主导产业。扶贫小额信贷及金融扶贫专项行动上,2020年新增贷款1698户5736万元。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贷款9379笔34342万元。到11月底全县贫困户获贷率49.82%。

(四)答好“加试题”,全力化解疫情灾情影响

面对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积极应对,全力化解不利影响。一是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努力确保全县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目前全县外出务工就业贫困人口28678人,占去年外出务工总人数的107.8%,边缘人口181人。进一步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力度,全县财政资金补助公益性岗位共安置3830人,其中安置贫困人口3019人,占78.85%;安置边缘易致贫人口133人,安置易地扶贫搬迁人口299人。全面落实就业补助政策,集中开展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和咨询,举办“建卡贫困户人员专场招聘会”等。二是将消费扶贫作为重中之重,全力解决产品滞消问题。加强扶贫产品认定和管理,严格认定条件标准,规范认定程序。全县目前已认定扶贫产品96个。继续开展“网友e家亲”扶贫爱心购等消费扶贫系列活动35场。提前完成市下达6888万元消费扶贫任务,50台扶贫智能专柜已设置到位,按要求在重庆市消费扶贫馆设置了忠县馆、3个扶贫产品专区。我县《立“三端”提“三力”构建消费扶贫新格局》案例,9月被评为全国消费扶贫优秀案例。三是加快项目实施推进,全面开工达产。上半年极力克服疫情影响全面力促开工复工。今年全县脱贫攻坚项目501个,目前都推进顺利,已完工484个。全县认定县级扶贫龙头企业10个,全部正常运行生产。

(五)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整改清零各类反馈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领导,一体推进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和重庆市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以及各类巡视、巡察、督查、检查、审计、考核所发现问题的整改,限时销号。年初,我县接受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财政扶贫资金国家第三方绩效评估,目前中央巡视“回头看”3个方面10个问题、国家成效考核6个方面13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7月以来先后接受市里的2次督查、暗访,所反馈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对9月下发的国家脱贫攻坚督查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已制定落实整改方案,全力推进整改。12月上旬我县被抽中接受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对考核组反馈的问题,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召开核实研判会,迅速制定印发整改落实方案,压实整改责任,立行立改。目前,国家成效考核反馈县级层面的4 个问题,完成整改2 个,核实并落实长效措施2 个;反馈的乡镇层面24个具体问题,对确需整改的15个已完成整改,9个已核实并落实长效措施。

(六)加强动态管理,全面提升脱贫攻坚数据质量

一是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国家普查。今年我县纳入全市“14+2”接受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区县之一。全县18785户建卡贫困户接受普查,26项现场登记指标中有8项核心指标达到100%,普查高质量多数指标位居接受国家普查区县中上水平。二是多措并举提升数据质量。“百日大会战”和脱贫攻坚普查期间,对全县国扶系统、渝扶贫等数据和手册、户档、村档、“一卡两牌”等档案资料进行核实完善和修正。脱贫攻坚数据质量明显提升,各项数据真实准确,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三是全面做好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按照“全面清理、回归本源、基层认可、数据完善”的要求,认真清理核实已脱贫不享受政策对象,全县清理1247户4896人。

(七)全面总结宣传,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举办系列宣传活动。全面总结2015年实施脱贫攻坚以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客观真实评估攻坚成果。建立了脱贫攻坚典型案例库,编写并上报脱贫攻坚大事记,征集“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脱贫攻坚图片、微视频、扶贫歌曲等。以优秀扶贫干部杨骅先进事迹为素材,创作歌曲《传承》获全市脱贫攻坚原创歌曲大赛获奖。拍摄制作完成30分钟脱贫攻坚纪实专题片,已送重庆卫视安排展播。8月下旬市县30名摄影记者、专家进驻黄金镇桃花村,开展视觉扶贫行动,拍摄收集整理留存“扶贫印记”。县扶贫办、县融媒体中心共同开办“告别贫困—脱贫攻坚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报道全县72个贫困村面貌的巨大变化。11月9日市级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我县成功举办。二是开展精准扶贫档案收集归档工作。把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同部署同推进,11月上旬接受市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检查评估受到好评。三是开展“10.17扶贫日”活动。组织新闻媒体开展“扶贫日”系列重大宣传活动,《重庆日报》专版刊载我县《忠县“三抓”高质量巩固脱贫成果 有效接续乡村振兴》宣传稿。四是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试点。我县新立镇官坪村4月被确立为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市级试点村,目前所规划项目建设任务已完工80%。抓紧研究编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十四五”规划,着力构建工作机制,推动工作衔接。

二、存在的问题及2021年工作思路

消费扶贫单位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易地扶贫;经济观念;苦聪人

在现实的社会发展中,人们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人们的社会经济观念,是人们的经济观念主导了人们的理性社会行为。社会学的先哲们认为社会行动者是理性人、经济人、社会人。苦聪人的社会经济现状决定了其社会行为,也决定了其对于迁移扶贫的态度,更决定了迁移后的经济观念的变迁和社会发展。

一、苦聪人及其传统经济观念

镇沅县苦聪人是1987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归属为拉祜族称谓的,属于拉祜族的一支,全国有苦聪人30000余人,镇沅有14300余人,苦聪人主要居住在神秘的哀牢山腹地中段,位于镇沅县城东北部。这里地形复杂,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中有山,形成了十分独特的山区、高山区地貌特征和其后特点。苦聪人大都居住于海拔1300-1900米之间,主要以狩猎为生。苦聪人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帮助下,不经过民主改革运动,跨越几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少数民族。

苦聪社会在许多方面都不同程度上保存着原始残余。原住地苦聪人的经济观念表现如下:

(一)生产方面

苦聪社会发育程度低,社会分工很原始,劳动技能上停留在原始农耕的基础上。以家为单位的原始农耕型生产,小而全,技术含量低;以自然经济为主,靠天吃饭,生产无目的、计划,积极性不高。羞于言买卖,很少种植经济作物,只种植粮食作物;“靠天吃饭”、“安土为本”,出门经商的很少,小富即安。大多数家庭几乎无积累,只是维持简单的温饱和低水平的生存繁衍。

(二)消费方面

长期以来苦聪人形成了吃饭自家养牛种粮,吃肉自家养猪鸡鸭鹅,喝茶自家采摘加工,吸烟自家种烤。商品经济观念十分淡薄,商品消费很少,文化的消费基本为零。但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不太文明、合理的消费,畸形消费突出,主要表现在为人情而吃,为炫耀而穿,为信仰而闹。穿在银上、闹在鬼上、吃在酒上便是这种消费方式的概括。原始共产主义遗风仍存,“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家吃”,羞于言“私”。

(三)投资理财方面

由于苦聪社会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不强,重农轻商,生产方式脱离市场,“购物不穷,卖物不富”的心理左右着其行为,因此根本谈不上基于成本核算的理性投资理财行为。

在人类历史上,通常是器物文化的变迁速度最快,其次是制度文化,而变迁速度最慢的是观念文化。封闭的社会,落后的经济,十分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孕育出的传统经济观念,其必然严重地阻滞着苦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二、易地迁移反贫困

2005年新华社记者报道了苦聪人依然贫困后,国务院总理批示:“要贯彻对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政策,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使苦聪人早日摆脱贫困。”自此对苦聪人的援助如火如荼地进行起来。2005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及云南省各级政府研究制定并编制了《哀牢山中部镇沅苦聪人扶贫开发规划(2006-2010年)》,规划总投资20827万元,脱贫规划年限为5年,头2年主要解决安居温饱问题,后3年主要是巩固温饱成果。2006年,云南省开始实施拉祜族苦聪人5年脱贫计划,当年共投入1.18亿元为苦聪人建设了9个安置点。扶贫模式可以概括为:

模式1:传统的输血式扶贫。通过易地迁移改善苦聪人的人居环境和资源,改善居住状况,做到3通(通路、通电、通水)。

模式2:产业扶贫。实施产业开发扶贫,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茶叶、核桃、畜牧、烤烟、竹子、蚕桑等特色产业。

模式3:科技教育扶贫。免收中小学学生杂费,实行“两免一补”。教给苦聪人致富的本领很重要,文化知识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培训、生活观念的转变也是扶贫的重要内容。

模式4:对口结对扶贫。上海宝钢公司、上海市协作办及总政治部协商重点解决当地饮用水卫生等问题和对学校校舍的修建、产业化扶贫等方面。县委、县政府实行单位包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工作机制。捐赠。

模式5:易地迁移扶贫。2006-2007年云南省政府还将每年安排500万元扶贫资金,对生态条件特别恶劣、急需搬迁的约300户苦聪人贫困农户进行易地搬迁。

对苦聪移民的扶贫做到了5种模式的有机结合,全面发挥每种模式的优势。例如通过传统输血式扶贫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实现了器物文化的变迁,为观念文化的传承奠定了物质基础。通过产业扶贫增强了苦聪社会的自造血功能,是实现由帮扶到自立自发展的关键前提。通过科技教育扶贫,从根本上实现人力资本的飞跃。而迁移更是苦聪社会融入主流社会发展的重要抉择。通过结对扶贫,提高了苦聪人以及苦聪社会整体的社会资本,是苦聪社会脱贫的有力保障。

三、经济观念变迁的调查及结论

2008年7月2日到7月9日,笔者对云南省镇沅县恩乐镇大坪掌和那本坝两安置点对苦聪移民进行了实地调查。这两个安置点具有代表性,主要是移民主要来自苦聪人在镇沅县居住的4个乡镇中的3个――九甲乡、和平乡和者东乡,属于插花安置。那本坝安置点安置移民1100人,大坪掌安置点安置移民100人,调查随机选取了160名年龄在20-50岁之间的成年男性或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已婚者优先。之后选取了村委会干部和交流能力较强的村民进行了安置点整体情况和村民自身发展状况的典型调查,为了便于进行搬迁与不搬迁结果的比较,还选取了原住地居民代表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对象的选取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该年龄段的人通常承担着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其经济观念决定了其社会行为和家庭发展,影响着下一代的经济观念,决定了苦聪社会的脱贫和再发展。调查的基本结论如下:

(一)生产观念――有目标和计划的生产

家庭主要收入主要来自家庭劳动的收入,主要的形式是家庭养殖、种植和外出务工,小数人在附加打零工或者经商。

搬迁后水田和旱土面积都有减少,种植种类一样,但是数量减少,产量却比以前高。种植作物主要用于自家生活用和养殖,养殖以养猪为主,大多数移民是小规模养殖,有少数移民看到当年猪价高计划贷款扩大养殖规模。养猪与各家原来经济状况有关,经济状况好的家庭年出栏生猪头数多,反之就少,这是因为土地上不能提供足够的饲料,必须购买饲料养猪。少数移民为了改善家庭生活,饲养鸡鸭。大多数移民不养鸡鸭主要是不能像在原住地那样放养,迁移地周围都是外族人的田地,放养可能引起矛盾,另外和养猪受到限制一样,家庭粮食作物产量有限。由此可见市场引导和市场参与使移民的生产和投资更具目的性和营利取向,并且能够量力而行,考虑家庭经济背景许可和社会环境许可。

打工经济是移民的主要经济形式。各家各户都有打工者,青年男女一般都外出务工。打工以在云南省内的居多,下广东、福建的次之,也有上北京和上海打工的。打工以上工地和从事服务型行业的居多,进厂打工的次之。打工对于东南沿海省份和中部省份的农民来说是件平常的事,但是对于苦聪人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在原住地信息和交通都十分闭塞,苦聪人生于斯长于斯,躬耕垄亩,苦聪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上过初中高中的人都寥寥无几,相当一部分人不会说普通话,少数人听不懂普通话,大多数人没有一技之长,有的只是体力,因此他们很少外出务工。搬迁后,外界的发展改变了苦聪人的观念,他们开始追求好的生活和财富,而客观上信息的灵通和交通的便利以及主观上可以耕种的田地减少、劳动力的剩余,促成劳动力外出务工大军的形成。

为了生产和发展,族际交往更加频繁,苦聪移民已经很好地融入当地社会。调查中的恩乐镇大坪掌和那本坝安置点分别来自九甲乡、和平乡和者东镇,实行插花安置,住户集中;又由于搬迁地周围居住的是其他民族,族际交往增多。其与外族人的交往较深,在经济上互通有无,在交往中能够获得许多信息,平时也能互相照应。他们觉得外族人和善讲义气,感到外族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比苦聪人要高,认为在族际交往中要注意礼节。他们都参加过政府组织的技术培训,政府也派人进行过入户技术指导,他们希望政府组织更多的技术指导和信息交流。

(二)消费方面――更高的生活追求

许多移民愿意搬迁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苦怕了、穷怕了。搬迁后,政府扶持修建了新房,扶贫单位捐赠了大部分家具,进村路面进行了硬化,扶持了产业,衣食住行都有了着落。通过自己的劳动,家庭收入大大增加。搬迁后参与市场的机会增多了,买进卖出的东西也多了,家庭生活用品比以前多,很多家庭添置了家具,对房子进行了完善,有十多户家庭买了摩托车,他们彻底告别了草药治病的时代,小病上村卫生院,大病上县城医院。嗜酒已由原来的陋习变成了一种理性的行为。年轻人一般都不喝酒,中年人不再沉迷酒中,家庭很少酿酒,喝酒仅仅是应酬客人而已。并且有相当的移民反映为了和周围的外族群众和睦相处,即使应酬客人,也不多喝。搬迁后人们对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相当一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家长已经不再满足于将小孩送到村里的希望小学上学,而是将小孩送到了县城小学学习。搬迁后他们的人情开支普遍增加了,有年迈双亲在原住地的移民,每次省亲都要买上许多礼品。

(三)投资理财方面――成本核算主导了经济事务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移民家庭经济有盈余的不多。兴建住房的费用由搬迁户与援助单位共同支付,住房造价大概十来万的房子,搬迁户承担两万元,由信用社暂时支付,属于低息贷款。大部分移民希望尽早偿还债务,欠债有心理压力,部分移民已经还清债务。但是为了发展,有少数移民计划再贷款扩大养殖规模或者经商。有十多户家庭买了摩托车载客,有几户买了微型车跑运输。这些移民一般都接受过初中或者高中教育,人们认为贷款利率低,贷款养殖效益可观;或者认为应该把钱花在能赚钱的事情上。调查统计显示90%的移民对一年的活动有计划,对近期要做的事心中有数,对一年的开支有计划,并且对应急用钱有防备。在经济上,他们更愿意兄弟朋友之间互通有无,互相接济和照应,不需要利息。大部分人都认同钱花在小孩学习上最合算。

封建迷信观念普遍淡薄了,迷信活动和节日庆典活动普遍减少,时间和金钱的花费减少了。很多年轻人表示不相信迷信,不再参加这些集体性的活动,个性得到了尊重和发展。组织这些活动的人也少了,人们有了更多的、更理性的打发时间的方式,农闲时往往从事其他赚钱的活计,教育小孩、和家人计划家事、串门和看电视等等,在安置点没有现象。目前大型的节日庆典活动苦聪人的畲节,一年一次,统一组织,经费大部分由县里承担。

参考文献:

1、李根,黄欣.“直过民族”历史变迁中的政策界定[J].创造,2000(4).

2、(美)威廉・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消费扶贫单位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12月25日一大早,迎着零下18摄氏度的刺骨寒风,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纪工委书记郝利生一行来到子洲县三川口镇阳湾村,推动定点扶贫工作,并向26户贫困群众送去慰问品和新年祝福。

子洲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定贫困县。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教育厅从2012年起对口扶贫子洲县,为期三年。2012年6月28日,省教育厅扶贫团在子洲县召开“两联一包”扶贫工作联席会议,要求有关单位结合联系扶贫点的特色优势,发挥高校特点,积极探索资金、项目、智力、教育、科技、文化、结对帮扶学生等多种扶贫方式,把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任务落到实处。

阳湾村地处子洲县城西北,共128户516人。村中的三川口九年制学校现有312名在校学生。省教育厅扶贫团多次就这所学校的校舍改造、校园绿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积极协调为这所学校筹措帮扶资金200多万元。厅机关财务处党支部结合“三问三解”活动,在2012年“双节”前召开组织生活会,党员干部自发交纳特殊党费近2000元,资助阳湾村2012级7名大学新生,并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帮扶联系制度,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从成长、学业及生活上开展多方面的帮扶活动。

踏着积雪,省教育厅扶贫团一行走进三川口九年制学校,认真听取了该校负责人的汇报,询问了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管理情况、帮扶资金落实情况,查看了校舍和正在施工的食堂等生活设施。扶贫团要求子洲县教育行政部门牢固树立教育扶贫理念,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抓好各个阶段的教育,抓好素质教育的落实,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长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把子洲教育工作提升一个层次。看到三川口镇中心幼儿园活动场所中的两个电线杆还没有挪走,郝利生立即同县委书记雒凤翔商议,要求尽快挪开,消除安全隐患。扶贫团还看望了阳湾村96岁的孤寡老人徐天兰和87岁的病残老人郭俊莲,并委托阳湾村党支部向26户贫困家庭42位贫困农民转送了米、面、油和棉被。

为切实推进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两联一包”扶贫工作任务的通知》(陕教机[2012]1号)、《转发关于落实省级单位“两联一包”扶贫工作有关政策的通知》(陕教机[2012]2号)和《关于进一步推动省教育厅帮扶团“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的通知》(陕教机办[2012]2号),各帮扶单位通过多种方式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和措施,按计划按步骤主动开展扶贫工作。

省考试管理中心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建立了帮扶制度机制,加强与帮扶对象淮宁湾乡郑家硷村的沟通联系,实地走访考察帮扶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研究确定帮扶项目,每年投入5万元以捆绑方式扶持郑家硷村重点项目建设,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西安外事学院帮扶小组定期深入对口帮扶高焉村实地考察,与村干部和村民座谈,根据村子实际情况和群众实际困难,投入扶贫资金5万元,安排当地富余劳力9人在学校就业,减免在校就读的子洲籍贫困学生学费合计20万元,并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学校还和高焉村签订农产品供货协议,优先购买该村的各种农副产品。

西安欧亚学院包村扶贫领导深入扶贫点,与村干部座谈,了解扶贫资金落实情况,商讨扶贫工作方案,投入扶贫资金5万元,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青年到学院就业,给子洲县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并且购买了米面油等慰问品送至贫困户家中。

西京学院成立责任明确、分工清晰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对口谷卜峪村资助工作,投入帮扶资金5万元, 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信息并安排富余劳力转移就业,对当地农村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为子洲县贫困学生减免学费,推荐优先就业,为帮扶点困难群众提供多方面脱贫致富的信息。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子洲县艾家河村进行走访慰问,看望困难家庭和困难户,为他们带去各种慰问品,实地考察调研,与南沟岔乡书记、乡长以及该村村委工作人员促膝谈心,了解资助项目和资助工程的进展情况,投入扶贫资金5万元,发挥学院优势给予人员和技术培训,并对子洲县苗家坪镇在学院上学的学生减免学杂费。

西安翻译学院扶贫工作小组针对瓜则湾乡草湾村实际困难,制订了详细的扶贫工作计划细则,投入扶贫资金5万元,安排学校食堂购买该村农副产品并为其寻找各种销售渠道,安排村上富余劳动力到校就业,解决了贫困户实际生产生活困难,为在校的该县学生减免学杂费用,动员毕业学生去当地中小学任教,缓解当地教育资源匮乏的现实情况。

西安培华学院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了帮点扶贫工作力度,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扎实认真的做好各项帮扶工作,采取了多种帮扶手段和形式,切实加强帮扶效果。学校每年投入5万元,用于扶持现代绿色农业、现代化羊场和生态化黑毛猪场等扶贫项目。

榆林供电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帮扶对象王家园则村考察调研,研究确定帮扶规划,每年投入9万元,用于为农户购买猪苗、羊羔和建设蔬菜基地、进行道路建设、资助该村贫困大学生,逐步改善帮扶村交通状况,解决村民吃菜难问题,提高村民收入。

消费扶贫单位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提高教育精准扶贫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二、工作目标

按照精准识别、分类施策的原则,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构建覆盖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生的资助体系,保证其子女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通过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等措施,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提高就业致富能力为重点,实现建档立卡家庭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机会全覆盖;通过构建关爱服务体系,实现建档立卡家庭留守儿童关爱全覆盖。

三、实施对象

所有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小学、初中、高中生、大学生和农村中小学校。

四、主要措施

(一)构建完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

1.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学生资助政策,推进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资助全覆盖。

2.市、县两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结合市县扶贫办对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进行全面摸底,按学段分年级做好我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工作,并与市、县扶贫办的基础数据对接和系统互联互通,做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一个不少。按照定人定向原则,精准施策,跟踪救助,构建到户、到人精准资助体系,并形成长效机制。

3.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完善资助对象的评定办法,建立与民政部门和扶贫部门联动的学生资助监管体系,克服和杜绝扶强不扶弱的情况。注重发挥资助资金的效益,按资助对象家庭贫困程度区分资助档次,切实解决“济困不解困”的问题。

4.切实完善资助政策,建立健全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孤儿、残疾幼儿入园的学前教育资助体系,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加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实施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积极推进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全面落实高校国家奖助学金政策,保障每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5.及时发放学前教育入园补助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中职国家助学金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学生免教科书费,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实行免教科书费、教辅资料费。

6.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将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纳入各类国家奖学金、助学金资助范围。

7.切实加强对各县市区中小学(职业学校、幼儿园)、市直各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幼儿园)、各民办学校(职业学校、幼儿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项目进展情况、政策落实情况等监督检查,并作为对县市区、学校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责任科室、单位: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基教科、学前科、职成科、督导室,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列前者牵头,下同)

(二)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

1.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全面改薄”专项资金,2018年全市计划投入1.2亿资金,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00所。投入资金5000万元,改造建设62所义务教育标准化教学点,力争到2018年底全部达到“20条底线”要求。

2.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四改三化”(改食堂、改寝室、改旱厕、改澡堂,净化、亮化、绿化)工程,保证农村寄宿制学校住宿条件、生活设施、体育场所达标。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及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情况。县市重点建设的公办中职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省级示范校及以上标准。

3.结合省、市级“全面改薄”专项督导,继续巩固教育扶贫成果。建立健全公开公示、定期通报等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全面改薄”专项督导,确保按计划完成各项任务。

责任科室、单位:基础教育科、督导室,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三)推进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普及计划

1.加大贫困地区幼儿园建设力度。实现贫困地区公共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提高贫困地区适龄儿童入园率,2018年全市计划投入3000万元,改造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18所,确保每个乡镇有一所中心幼儿园,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0%以上。

2.开展贫困村幼儿园全面排查,消除危房和各种安全隐患。加强对贫困村幼儿园的指导,配足配齐幼儿园办公设备、室内外玩教具及图书等,改善办园条件,满足保教活动需求,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

3.规范办园行为,基本消除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责任科室、单位:学前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四)推进贫困地区教师培训计划

1.足额安排培训经费。按照不低于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工资总额(含绩效工资)的1.5%安排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步提高;农村学校应按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8%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确保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

2.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7-2020年),实施扶贫地区校长教师培训工程,有针对性地对扶贫重点村小学(教学点)校长(园长)、教师进行轮训。支持贫困村小学开展教师培训,对农村学校薄弱学科教师开展教学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乡村教师素质。

3.逐步扩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规模。要根据乡村学校教师“退员补员”的实际需要,制订好公费定向师范生中长期需求计划和年度培养计划。建立完善与国家免费师范生相衔接,各类型、各学段、各学科教师培养全覆盖的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体系,确保公费定向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有编有岗。

责任科室、单位:教师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五)构建贫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1.对全市农村留守儿童信息进行调查摸底,并充分利用基础教育信息管理平台,为每名留守儿童建立专门档案和联系卡。

2.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学校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着重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关爱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能力,积极回应留守儿童心理诉求,营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校园氛围。

3.建立家校定期交流沟通制度,依托家长委员会,开展家教宣传、家长走访、讲座咨询等活动,多方位、多渠道向留守儿童父母传播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指导其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确立正确的教育方法,履行好监护人的责任。

4.办好“留守儿童之家”。指导农村小学和教学点专门建设或结合现有功能室设立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室,配备图书和阅览设施、计算机、亲情电话等,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展阅读、亲情联络等活动提供场所和条件。

5.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教育,继续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降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的辍学率。各地要以中心学校为单位,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即明确一名教师、一名村干部、一名家长或监护人帮扶一名辍学学生,逐一对辍学学生进行劝学。建立工作台帐,实行销号管理,劝返一个销号一个,推动落实各地各学校落实控辍保学任务。确保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6%以下,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8%以下,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1%以上。

责任科室、单位:基教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六)构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支持平台

1.根据扶贫攻坚工作需要,调整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确保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增加职业学校有效供给,让未升入普通高中的贫困家庭的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2.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脱贫需要开展招生。征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学意愿,引导他们合理选择就读学校、就读专业。以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实施“定向招生、订单培养、精准脱贫”。

3.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学习就业档案,指定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任教师开展“一对一”个性化帮扶。加强就业创业教育,鼓励和扶持贫困家庭学生自主创业,优先推荐农村贫困毕业生就业。

责任科室、单位:职成科、基教科、计财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七)扎实推进“点对点”结对帮扶工程

继续推动实施“点对点”结对帮扶工程,进一步引导城镇中小学与农村贫困中小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已开展结对帮扶的市直中小学校要强化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结对帮扶效果。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要全力跟进,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工作。

1.教育教学帮扶。实施联合教研制度,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联合教研会议,统筹开展学科备课、教学研讨、听课观摩等活动,提高农村学校薄弱学科课程实施水平。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网络课堂,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学校管理帮扶。推进实施管理人员挂职交流活动,结对帮扶学校每年至少互派1人挂职。指导受援学校建立健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日常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3.办学条件帮扶。根据学校实际,尽力向受援学校捐赠信息技术设备、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等,改善受援学校硬件设施;向受援学校学生开放图书馆、功能教室、运动场所、校内外实践活动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提供必要的教室指导,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责任科室、单位:机关各科室、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城镇以上中小学校

(八)建立贫困村教师补充、交流和帮扶机制

1.建立并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县域内重点推动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教学点交流轮岗。每年交流到贫困学校骨干教师比例不低于20%。

2.加大贫困地区特岗教师招聘力度。按照总量调控、城乡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调整和使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满足招聘特岗教师需要。要保障特岗教师的工资及各项待遇的落实,为特岗教师提供相应的周转住房和必要的生活条件。特岗教师在工资待遇、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方面与当地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对待。

3.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向农村教师倾斜,稳定和吸引优秀教师在边远贫困地区乡村小学和教学点任教;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工作;足额发放乡村教师津贴,教师体检常态化,加快贫困地区教师周转房建设,改善贫困地区教师生活条件。实施教职员工扶贫工程,开展“千名教师扶持行动”,让教师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开展“乡村最美教师”评选表彰活动。

责任科室、单位:人事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市、县、校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多点发力、各方出力、汇聚合力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格局。市教育体育局成立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王德华同志任组长,喻玲玲同志任副组长,局班子其他同志为成员(具体名单见附件)。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幼儿园)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对教育扶贫工作的领导,确保完成各项任务。要切实加强与扶贫办的沟通联络,会同统战部、总工会、团委、妇联、人社、民政、工商联等部门,抓好教育助学扶贫工作,形成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

(二)强化主体责任。各地、各学校要根据教育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市教育体育局相关科室和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根据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改革举措、保障措施和责任分工,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帮扶对象落实到具体学生、建设项目落实到具体学校、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时间。真正做到教育精准扶贫在政策上重点支持、项目上重点安排、资金上重点帮扶、工作上重点推进。

(三)强化经费保障。坚持把教育扶贫摆在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先地位,积极争取省市财政支持,加大教育扶贫投入力度。市教育体育局2018年预算安排“点对点”结对帮扶专项资金100万元。加大教育经费统筹,重点向脱贫任务较重的薄弱学校倾斜。按照“精准扶贫”有关要求,加强教育扶贫项目与资金的管理,突出教育扶贫工作重点和薄弱环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财政部门足额预算扶贫所需经费,在财力上保障扶贫措施的落实。

消费扶贫单位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一、主要目标

以深度贫困乡镇为重点,以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提升脱贫质量为核心,强化工作推进措施,加大倾斜支持力度,确保在2020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村的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和215个行政村电子商务功能实现全覆盖。依托镇原与天津静海区结对帮扶,不断加强交流合作,深入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实施,年内争取孵化网货品牌1个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东西部协作消费扶贫销售金额超过2100万元。

二、工作任务

(一)全力推进电商扶贫

1.扎实推进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围绕目标任务,强化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作用发挥,为深度贫因村网店开设和运营提供策划、培训、it外包、美工、客服、代运营等专业服务,不断健全上下游服务链。二是支持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扩大服务范围,实现一网多用,逐步叠加手机充值、票务代购、水电气费缴纳、养老保险代缴、农资下乡等功能,培养农村居民网上购物习惯,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服务水平。

2.精心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继续加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围绕健全农村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应用领域、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和改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四项重点任务开展项目后续工作,进一步打牢农产品上行基础,培育农村电商内生动力,努力构建农村现代市场体系,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在便利群众生产生活、助力扶贫攻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3.着力扩大深度贫困乡村特色产品网销规模。一是按照“多平台入驻、全渠道销售”的思路,进一步深化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全国知名电商平台合作,不断扩大贫困村特色产品网销规模。二是策划开展线上推广、推介及促销活动,提升县域电商公共品牌“潜夫臻品”的影响力及市场占有率。三是组织特色农产品申请“三品一标”认证,加大本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提高点击率及购买转化率。四是着力促进“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的在电商扶贫中的应用,拓宽销售渠道,扩大网销规模。

4.持续强化深度贫困村电商人才培训。一是按照省市相关培训要求,进一步加强对80个深度贫困村电商运营人员的电商培训,重点提升参训人员移动端电商基础运营的实操能力,解决深度贫困村电商入才匮乏的问题。二是加强对乡镇电商分管领导及业务人员趋势把握及工作能力提升培训,开展以电商扶贫优秀企业、优秀网店负责人为主体的电商扶贫领军人物高层次培训,发挥好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作用,持续开展远程(网络)电商培训。

(二)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消费扶贫

一是遴选责任心强、信誉好、带贫户数多、覆盖面广、农产品销售量大的企业或合作社,作为东西部协作消费扶贫重点供货单位,加大与静海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农产品销售对接。二是对所有销往静海区的农产品进行检验检测,由县市场监管局牵头,按批次对农产品进行抽检,出具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报告,落实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或登记,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不断提高静海区消费者对镇原农产品的安全感和信任度。三是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主体,针对购买贫困村农产品的各合作社(企业),需要提供产品销售增值税票和包含收益贫困户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内容的产品来源统计表,由村委会、乡镇审核后分别签章。县商务局负责汇总供货企业销售资料,经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审签,东部挂职副县长审核后录入全国信息系统。

(三)积极开展产销对接扶贫

一是积极促进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销大户与外地市场及企业间全面精准对接,支持有意愿的企业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型超市设立销售中心。二是组织开展生鲜产品进超市、苹果等大宗农产品集中上市季产销对接活动,鼓励企业参加2020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扶贫(甘肃行)活动,持续扩大我县产品和服务销售规模。三是大力健全基础设施,支持企业建设大型冷库和彩钢板轻型钢结构大棚,不断强化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设施建设,补齐冷链物流短板,提高错峰销售能力。

(四)探索推进家政扶贫

积极配合县发改、人社、妇联等部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工作,与大中型城市家政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并探索建立家政企业信用档案,鼓励贫困户优先选择诚信家政企业,提高群众满意度,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五)扎实开展精准帮扶

1.优化扶贫工作举措。一是进一步细化完善2020年精准帮扶、巩固提高方案,列出未脱贫户帮扶清单,对已脱贫户加强跟踪指导,防止出现返贫现象。二是持续组织帮扶干部按照“四个不摘”要求,详细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重点对安全饮水、教育助学、危房改造、异地搬迁、医疗服务等方面进行经常性检查,针对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帮扶举措。三是积极探索将精准帮扶与商务工作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业务优势,鼓励贫困户通过生产优质农产品参与消费扶贫、通过开设网店参与电商扶贫实现脱贫致富。

2.强化驻村帮扶成效。一是持续选派政治过硬、作风优良、身体健康的年轻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督促指导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及时掌握贫困村户基本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巩固提升计划,积极协调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着力提升脱贫质量。二是依托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发展产业,争取年内中药材种植规模达到500亩以上,肉牛、肉羊、兔存栏分别达到200头、150只、5000只以上。三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年内邀请县农技专家围绕群众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种养殖发展质量和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和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局各有关股室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务必高度重视,针对工作任务建立工作台账,逐一推动落实。同时,要积极督促电商三级服务站点、消费扶贫供货企业完善资料,创新措施,优化服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