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任职教育论文范文

任职教育论文范文

任职教育论文

任职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教育规划统筹的定位欠缺

现阶段综合大学的任职教育缺乏强烈的政策导向和制度支持,规划中缺少任职教育的明确定位和刚性条款,对任职教育的重大意义、发展趋势、特点规律等重要问题理解不透、探索不深,与各类型人才培养匹配的目标体系;与任职教育特点和任务类型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与部队岗位需求相符合的核心课程体系,与培训对象和课程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与各类型培训任务需求相适应的教学保障机制;与授课要求相适应的教官队伍;与覆盖任职教育全领域、全过程的管理体系;与教改立项、教学成果、优质课程等挂钩的评价奖励机制都急需梳理、统筹和完善。

(二)多种教育并存的教学困扰

目前,综合大学处于本科学历教育、研究生教育、任职教育并存的现状。本科学历教育强调通识教育和养成教育,具有基础、稳定、长效的特点;研究生教育注重学术及应用,具有高端、引领、创造的特点;任职教育注重岗位实践,具有实效、实用、综合的特点。教育类型不同发展目标、改革方向和基本对策就不同,教育规划、培养任务、发展重点也各有侧重,多重教学任务就有多重的目标定位,多重的教育对象就需要多重的培养路径。尤其是任职教育岗位指向性强,更加需要经验获得和实际应用的指导,同一支教员队伍、同一个教材体系、同一个教学模式、同一个教学体制已难以适应任职教育全方位、多时段、滚动式发展的需要。

二、转变综合大学任职教育理念的作用意义

(一)转变任职教育理念是适应强军目标的紧迫要求

理念的高度决定了视野的宽度,思维的深度决定了改革的力度。谁能以放眼世界的战略视野、居安思危的战略清醒,积极主动更新教育理念,谁就能把握先机、乘势而上、快速发展。否则,就会囿于现状,迟缓发展,甚至被历史淘汰。主席提出的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建设强大人民军队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任职教育提供了转型动力。而实现任职教育的转型要求,首要的就是加快解放思想、更新理念的步伐。面对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和战争形态深刻演变,面对在传统军事领域熏陶中所形成的、在长期机械化半机械化条件下所固有的思想理念,面对现行的任职教育办学定位、指导思想、培训观念等在实践中面临的诸多危机与挑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任务异常艰巨、异常紧迫而且势在必行。纵览世界军事教育强国,其发展必得益于教育理念的创新。近些年,我国也掀起了教育理念革新的热潮,无论是地方院校,还是军队院校,都把更新教育理念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抓手和有效向导。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综合大学的任职教育必须坚持一切教学工作向能打胜仗聚焦,坚持把提高一线部队的战斗力作为院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革命热情和战斗意志,以海纳百川和博采众长的胸怀,以时不我待和主动作为的精神更新教育理念,努力走在时展的前列。

(二)转变任职教育理念是满足部队建设急需的基本保证

目前,我军正处于机械化建设尚未完成、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阶段,我军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和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加快我军向信息化快速迈进,促进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一线部队急需在新质战斗力中发挥引领作用的指挥、参谋和技术人员,而任职教育正是紧跟部队建设需求应运而生的军事教育,它为提升我军核心军事能力服务,为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效能服务。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综合大学的任职教育就要准确把握我军建设的基础和现状,紧紧抓住建设强大军队的关键和要害,充分发挥好综合大学“人才库”、“智力源”和“创新站”的作用,坚持不懈地在更新教育理念上下功夫,在总结经验、推陈出新上求突破,遵循任职教育“制胜未来、岗位生成、信息主导”等特点规律,摒弃老观念、老传统、老做法,本着“为战争服务”、“为岗位服务”的理念,使培养的人才紧贴任职需求,紧贴岗位需要,紧贴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切实为解决军队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现实难题、为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及时有效的理论积淀、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

(三)转变任职教育理念是促进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

院校实现内涵发展,首先需要有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指导。近些年,军队院校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推进整体转型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办好任职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明显增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发展。但也应当看到,随着综合大学改革发展进程的加快,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显,整体转型的关键问题也相继浮出水面。比如,注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但在认识和把握综合大学任职教育应确立哪些特色理念上还有待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但以教育理念转变带动教学实践的力度还显不足;师资队伍素质结构不断优化,但“以教员为主”向“以学员为主”转变的教育理念还略显滞后;培养目标综合化、课程设置学科化、教学内容系统化、教学方法单一化的问题和现象还比较突出;如何把现有资源用足、用好的基础上,贯彻联合育人观念、走联合育人之路的广度、深度还不足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综合大学必须从任职教育现状入手来剖析,牢固树立内涵发展的思想理念,切实肩负起任职教育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在任职教育理论创新上有新突破,在培训培养规格上有新标准,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新作为,以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引领和推动各项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

三、积极探索具有综合大学特色的任职教育理念

(一)谋求打胜,聚焦新型

伴随我军强军目标的诞生,我军职能使命的不断拓展,赋予了军事人才培养新的时代坐标和内涵,从更高层次上规定了综合大学任职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强化打仗观念,突出打仗能力,以源于部队又高于部队的标准来实施任职教学和培训,以战场需求为终端,以教育教学为纽带,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谋求打赢为标准,实现战场向课堂延伸、理论向实践聚合、实习实验向实战靠拢,做到信息化条件下仗怎么打兵就怎么教、怎么练;什么在实战中最管用就把什么教过硬、练过硬,确保培养的人才“能打仗、会打仗、打硬仗、打赢仗”。综合大学应发挥好多学科汇聚、高层次人才丰富的优势,始终把与未来战争密切相关、以信息化为根本特征的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育作为人才培养基点,作为综合大学任职教育制定发展战略和确立发展目标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围绕新型作战力量的战斗力生成特色,围绕各类岗位、各级新型作战力量人才的能力素质构成,适时根据国际战略形势、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军事技术、军队建设重点和未来作战样式的变化,规划新型作战力量人才的教育和培训,致力于构筑新型作战力量的培养基地和重要窗口。

(二)远近兼顾,适度拓展

综合大学要充分围绕培训对象任职需要,通过有限时间的集中强化培训,既要打牢学员的岗位基础,使学员能胜任岗位、能解决现实问题。把当下岗位的专业技能和组训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尺度,尽可能缩小院校培养与岗位需求的差距,确保培训对象“任职前、任职中、跨岗后”会做、能干、干好;也要兼顾学员的任职潜力和发展能力,利用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化境,开阔学员的前瞻视野和人文修养,运用理论知识教学上的丰富经验,催生学员的创新学习能力,变被动的复制知识为主动的能力提升。综合大学的任职教育要在注重学科建设服务课程建设、科研能力服务教学能力、教员培养服务学员培养等方面基础上,不断分析各类培训对象的成长规律和岗位任力结构,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部队,加大开放办学力度,使任职教育量力向模拟化、基地化、实装化教学拓展,向探索集约化、实战化改装训练拓展;向丰富现地教学、综合演练和实兵实弹演习等形式内容拓展;向实施联教联训、联演联练、联动联保、联考联评拓展,通过有效的适度拓展,运筹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形成以外促内、以外强内、以外补内的良好格局。

(三)人才兴教,创新强教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综合大学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任务来抓。教员首先要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到志于从教、慧心于教,作学员明辨是非与求道上下、胸怀天下与经邦济世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努力构筑一支与任职需求相适应,服务于大学,与国家顶尖人才群体强强联合,集纳军事型、技术型和系统工程型三型方向,“全军流动、岗位灵活、训用一致”的智库型教学团队。建设一支大学内部“成长型、成熟型、绩优型”三型结合,学历、经历、能力复合,集合教授、教官、外聘专家于一体的教员梯队;综合大学要建立“革故鼎新、开拓创新”的政策导向,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坚持在总结反思中改革创新,对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善于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角度查找原因。坚持在学习借鉴中改革创新,积极吸纳军内外、国内外一切先进教学思想和实践成果。坚持在实践探索中改革创新,紧贴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实际,敢于超越,勇于突破,不断打开新思路、拿出新举措。

(四)推送信息,个

十二五期间,全军将全面启动军队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工程。可以说构建网络大学,为全军官兵打造在线开放的生态教学平台,是综合大学利用信息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责任使然和紧迫任务。综合大学能否提供“无线网络+手持终端”的移动教学,能否提供按照知识点设计的灵活共享、自主高效网上教学,能否提供高质量、多品种微课资源,来适应全军官兵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的需求,这不能不成为综合大学站在新一轮军队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建设起跑线上,加速起跑、持续发力、彰显实力的机遇和挑战。

任职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作为班主任,首先自己应懂得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及其做法。这就需要班主任依据学生的专业进行有效的学习,有机会与校企合作的单位多多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他们的需要与对学生安全方面的要求。只有这样你培养的学生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也只有学生了解了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才能让其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有效渗透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

(一)班级文化建设是实施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主要阵地。本人利用班级文化建设的机会,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因素,寓安全教育于班级布置之中。比如班级的黑板报,墙上的宣传栏,张贴与职业健康和安全教育相关的宣传画和资料,长此以往让学生耳濡目染,对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有效利用现代互联网工具渗透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针对学生接触互联网较频繁的实际,引导学生合理使用互联网。同时,把互联网作为宣传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新阵地。例如,建立班级QQ群,一些关于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信息,来让学生学习,达到知识的最大程度的普及。

三、在主题班会课中渗透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

为了加强学生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意识,我巧用主题班会课,充分利用集体舆论的力量。比如许多学生都有这种思想:只要不犯大错,犯点小错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有的同学实习时违规操作,有的同学实习后打扫工位不细致,有的在车间追逐,有的学生工件不按规定摆放,作为班主任,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危害性和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知道小错必酿大错。为此,我召开以“安全教育,从自身做起”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明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平时那些不易让人察觉的恶习就有可能引你走向犯罪的深渊。也让学生明白了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理念。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要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

四、在学校开展的系列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

(一)组织学生参加安全教育讲座。为了使学生具有深刻的安全教育意识,邀请与我校合作的企业来给学生开设安全教育的讲座,让学生从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岗位中去感受安全在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组织观看安全录像宣传片。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学生观看安全宣传的影片。看到视频中一个个因为安全事故而受到惨痛教训的人们,学生必会反思自身,以此达到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目的。

(三)在班级系列竞赛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利用学校大环境对职业健康与安全工作的重视,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演讲”“职业健康与安全手抄报”等活动。每次活动都展现了学生的个性,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教育的积极性,也创造了转化学生的契机。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矫正,不知不觉中逐步培养自我安全意识。

五、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渗透安全教育

(一)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引导学生参与制定班级规范,让班级“法治”有法可依。通过平时管理中的规章制度强化学生法制意识,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我在制定班级规范时,让学生参与了解学校的德育工作思路,介绍教育发展形势,让学生从严要求自己,形成学习、生活等各项步入规范化。在制定班级规范时,充分发扬民主与学生意愿的原则,让每一位同学写出制班的方法与途径,班长负责收集整理,然后在班级宣读并讨论。学生说出合理与不合理的地方,班主任提出修改意见,再次由班长形成定稿。最后全班同学讨论并予以实施。

任职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非班主任教师德育职能弱化现象

(一)教学过程重智轻德很多非班主任教师已经从传统的教育轨道上跑偏,把教学看成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分数、成绩几乎成了他们唯一的追求。德育已经从课堂教学中被人为地分离出来,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淡出了非班主任教师的视线。

(二)时间投入严重不足大凡在一线从事教育教学的人都明白,非班主任教师除了上课时间外,一般都不去或很少去教室。偶尔去教室,基本上也是布置或催要作业。真正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德育的非班主任教师,为数不多。从这一点上来看,在学生德育时间的投入方面,非班主任教师显然无法与班主任相提并论。(三)处理问题瞻前顾后稍作留意就会发现,工作中,面对同样的德育问题,不同的人反应不同。班主任一般都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对策,并切实调动一切有利于德育问题解决的资源,及时而深刻地开展德育工作。非班主任教师则可能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甚至会“冷处理”到“化为乌有”。

二、非班主任教师德育职能弱化现象的成因

(一)德育地位遭到削弱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关键一环,德育为先的主张也为广大师生所认可,但由于高考制度还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唯分数论仍占绝对市场,中考制度也就无法完全摆脱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致使德育在初中教育实践中的地位遭到事实上的削弱。此外,在课程设置方面,虽然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分,甚至校本课程还一度成了各校“特色”,但潜下身去,我们就不难发现,国家课程的绝对权威地位不容更改,其设置统一、类别单一、要求划一的特点就必然形成“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格局,并最终导致升学模式的整齐划一。这也就必然带来教学理念的偏颇———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重升学轻生活,学校演化成了只注重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中考实战训练营”。现在,衡量学校好坏的一个核心指标仍然是升学率,现实中几乎所有学校都倡导教师认真搞课改,但最终考核的是教师的教学成绩。这种与名利息息相关的考核机制,必然使素质教育举步维艰,必然使教师从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方面思考问题、组织教学。久而久之,流变为考试考什么,上课就上什么。就连初中的思想品德课也难抵应试压力,最终加入应试洪流而置德育于不顾。在这种大背景下,学校的德育方向迷失了,教师的德育观念淡化了,非班主任教师德育职能弱化也就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

(二)制度执行步入误区德育问题历来都是教育界及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有关部门相继颁布过一系列的文件。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强调“各地教育部门必须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这表明我们国家和政府对德育问题相当重视,同时也为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但工作真正到了学校操作的层面,往往就会出现制度理解上的误区,特别是德育的承担主体。一般学校在制定德育制度的时候,往往会把担子主要压给班主任,使班主任几乎发挥德育的全部职能,而非班主任教师在制度上主要被界定为承担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这样就会促使他们不能主动承担德育教化职能。

(三)思想认识存在偏差思想认识决定行为结果。绝大部分班主任,都会主观地认为自己是班级的核心管理者,是德育工作的首席,凡事必须亲力亲为。于是,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就会下意识地排斥非班主任教师的参与。非班主任教师则集中力量去抓学科成绩,认为自己在德育方面没有责任,把德育职能从自己的教育职能中抹杀了,结果造成学校德育与智育“两张皮”的现象。非班主任对自己德育职能定位的偏差,直接导致生活中出现了“只会教书,不会育人”的纯粹的“教师”。教师思想认识的偏差,导致德育职能履行的偏颇,形成错误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接受教育的学生,也必然产生思想认识的偏差。在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潜意识里“只认班主任,不认科任教师”。他们认为只有班主任和德育处才有权利教育他们,科任教师的任务就是上课、查作业,别的事与他们无关。假如有非班主任教师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他们也会表面接受教育,事后仍我行我素。学生认识如此,家长的认识又如何呢?家长的思想认识,对子女的品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家长都十分关心子女的成长,特别是子女思想品德的发展,但由于家长文化素养、岗位职业、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子女思想品德教育的认识方面,水平难免参差不齐。调查发现,超过九成的家长与教师交流首选班主任而非科任教师,因为他们一致认为班主任才是孩子在校园里的“家长”,科任教师只管教学。教师、学生、家长思想认识方面的偏差更使非班主任教师主观上轻视德育工作。

(四)专业技能亟待加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才能做好相应的专业工作。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师范院校的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在校师范生除学习本专业学科知识以外,接受到的更多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教育。经过几年的学习,师范生也认识到学校教育中德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真正德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的培训,还是一块短板。师范生毕业后,上岗前通常都会参加一些新教师岗前培训,但培训形式有一定的局限,大多数是采用讲座的形式,内容上也偏重理论,缺少模拟训练,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技能培训,仍然是“写在旗帜上的理想”。上岗后,部分新教师有幸被选中担任班主任,才在现实的德育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再经过三年五载的历练,才具备一定的德育技能。而大部分的新教师则步入了非班主任教师的行列,从此基本上与德育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无缘。单位在安排德育技能培训时,更多的是考虑向一线班主任和德育管理人员倾斜。这也是导致非班主任教师德育职能弱化的重要原因。面向全员的德育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培训模式亟待形成,德育资源共享体系亟须构建。

三、强化非班主任教师德育职能的策略

(一)正本清源提高德育地位非班主任教师德育职能的弱化是与德育地位遭到削弱这个大背景密不可分的,所以提高德育地位是当务之急。高考制度的改革将成为德育地位提升的核心要素,只有高考指挥棒变了,中考才能跳出藩篱,唯分至上的理论才能从占据市场的绝对优势回复到应有的权重和份额,德育在初中教育实践中的地位才会有所改观。笔者认为改革应该更多地关注全人的发展,而不能把人物化,变成得分的机器和升学的工具,变成千人一面的工业产品。除了高考制度的改革外,评价机制也应该改革。评价一所学校,不能把分数与升学率作为唯一指标,而应该通盘考虑构成质量体系的诸要素,德、智、体、美都应该得到观照。不是说你考了多少个重点、多少个状元,你就是名校,你的教育就是成功的。评价教师也应该如此,不是说你的均分高、优秀率高、合格率高、低分率低,你就是优秀的教师。关键是看你培养了多少全面发展的人。只有这样,学校才能静下心来做真教育,教师才能潜下身去搞真教改,素质教育才能得到真真切切的落实,德育的地位才能得到正名。

(二)回归本真走出制度误区无论是制度的制定者还是执行者,都应该抱着一颗尊重规律的心,努力回归本真。从制度层面为班主任减压、松绑,为非班主任教师参与德育营造良好的氛围,为他们德育职能的正常发挥提供制度保障。笔者从自己的班级实验和德育实践出发,认为学校在制定德育制度的时候,应注重体现全员德育的思想,不能把德育定位为班主任的专门工作,非班主任教师的德育职责也应该有明确的要求,使他们能主动承担起德育教化的职能,而不能扮演“只会教书,不管育人”的角色。笔者所在学校为每个班级专门设置了助理班主任一职,为各年级部增设了辅导员岗位,努力壮大德育管理团队,旨在引导非班主任教师增强德育职能意识。此外,德育导师制的建立,也使师生关系从传统的“人—物”关系向“人—人”关系转变。全体教师和班级德育之间的“捆绑式”评价制度业已形成,班级德育工作也已从班主任负责制向全体科任教师团队负责制转变。非班主任教师的德育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全员德育的氛围也日趋形成。

(三)多措并举实现思想纠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拨正了,德育工作的难题将迎刃而解。首先应该对班主任的思想进行纠偏,他们之所以会主观地认为自己是班级德育的唯一责任人,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学校可以利用各类德育平台,引导班主任明确自己是班级德育的“头羊”“首席”,而非“一把手”“家长”。其次,可以通过读书、讲坛等方式,把非班主任教师从异化的德育观念中解放出来,使之明确,德育不是教学的附带品,德育与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德育不只是班主任与德育处的事,非班主任教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应发挥自己应有的德育职能。笔者所在学校实行的“首见责任制”对于非班主任教师的思想纠偏有显著的效果。再次,对于学生,学校可以利用德育管理制度来提升非班主任教师的德育管理威信,用制度让学生理解所有科任老师都有德育管理的权利与义务。笔者所在学校每年举行的教师节感谢师恩系列德育活动,唤起了学生内心深处对所有科任老师的感恩意识,这也为非班主任教师发挥德育职能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最后,对于家长,可以利用家长会、家校通以及家教讲坛等形式,搭建家校联系平台,及时进行交流沟通和信息互换,让家长理解学校德育是全员负责制。笔者所在学校开展的“千师进万家”活动,全员参与,让家长改变传统观念,从思想上认识到非班主任教师也是学校德育不可或缺的力量。

任职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公路行业经过“十一五”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政策倾斜支持,发展速度明显增快,局部工作有较大重点突破,面向社会服务公众能力有新的成就,应急保障和抢险救灾能力不断增强。

“十二五”期间,公路行业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必须继续弘扬“铺路石”精神,狠抓职工教育,全面提升干部职工整体综合素质,为公路行业新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笔者认为,“十二五”期间公路行业职工教育工作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三个立足”向“三个转变”抓起。

1.立足个体的“精英化”发展向群体的“多面化”发展转变,走持续化发展之路。新形势下,公路行业干部职工教育必须依托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战略,全面提高每个个体的综合素质。“十二五”期间,公路行业职工教育工作必须强化职工多工种、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职工教育方式,扭转目前公路行业人才单一、甚至人才短缺、人才结构断链的现状。

2.立足“传帮带”的点状辐射向“阶梯式”的立体覆盖转变,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公路行业是个传统行业,“父传子承”、“拜师学艺”传统明显,这从一方面保持了传统养护生产优秀技能、工艺的传承,反而另一方面造成了技术交流壁垒,不利于公路行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大规模、多批次、多层次、多工种举办各类培训班是当务之急,依旧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在岗、脱产等方式进行技能素质提升活动,抓紧培养紧缺人才,为“十二五”公路事业发展打造人才资源储备库做好准备工作。

3.立足“学历教育”硬件培养的“量化”向“技能提升”软件教育的“质化”转变,走跨越式发展之路。“十一五”公路行业职工教育尤其是学历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职工学历、文化基础大幅度提升,高学历人才不断涌现。但伴随而来出现的“高学历、低技能”现象开始显现,职工技能素质出现结构断链。职工工种出现单一化、片面化,操作技能和实践技能下降。“十二五”期间,公路行业职工教育必须注重职业技能教育,提倡理论结合实践,逐步培养复合型人才。采取单位和院校合办培训班、委托大专院校培养人才、联合院校进行科研、技术、课题和研究项目攻关,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所合作等方式进行步骤化、阶梯化、立体化提升干部职工技能素质。重点培养“机械操作工”、“机械修理工”、“建筑试验工”、“公路试验检测员”、“网络管理员”等稀缺人才,以适应“十二五”公路行业向“机械化”、“信息化”发展之路转型。

二、从“三个定位”向“三个保证”抓起。

1.必须定位思想教育是成就公路事业发展的保证。强化干部职工法制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在“五五”普法教育的基础上,延伸普法教育覆盖面,继续提升拓展法制理论水平,确保干部职工“干成事、不出事”,经得住考研、挡得住糜烂、腐朽生活的诱惑,塑造高尚的个人情操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念,打造“铺路石”行业文化和内涵,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三个服务”。

任职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高职教育

伴随着大量社会问题的纷纷涌现,科学与技术遭遇到深重人性与生态危机,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再次引起人们的全面关注。20世纪中叶以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全面崛起,人文社科教育从传统大学的核心地位演变为整个现代高等教育的根基。本文基于当代社会环境的变迁及人类精神危机产生的文化背景与成因,来阐释人文社会科学的新的社会功能,进而认识、强调高职教育在技术社会的责任,探讨建构高职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实践途径。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对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分析,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近代以前,古典的人文学科涵盖了如今的科学与人文所有领域,其功能在于维护宗教精神的统一性;近代自然科学逐渐取代宗教的权威之后,人文社会科学逐渐被边缘化,丧失了它作为人的精神统一性的知识和文化基础的地位。大学教育也面临自中世纪大学兴起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困惑,即在愈加专业化的学科规训中,教育内容也同样面临四分五裂的尴尬处境。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自然科学的功用性价值也伴随技术科学的迅速发展被无限地放大,几乎所有国家都不余遗力地把技术的进步视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军事、政治、经济实力提高的唯一途径。在外部势力的强力推动下,大学内部科学与技术的联姻达到空前密切的程度。在与技术联姻过程中,大学教育走向了更为狭隘、不断分裂和满足社会不断膨胀物欲需要的方向。与此同时,在分工更为细密,竞争愈加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社会对技术和技能人才的特殊偏好,影响了大学的办学行为。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备受冷落。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后,这种科学技术所主导的发展逻辑和文化结构潜伏的危机开始出现:永久繁荣的神话因为资源即将枯竭而彻底破灭;人类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在效率取向的科层体制下,现代人正面临自身被科技奴役和异化的危机;战争的阴云依然密布;在工业化国家,暴力、吸毒、失业、边缘化现象和贫穷日益加剧,各种形式的狂热盲从有所发展。面对当代世界所涌现出来的大量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对发展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困境,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人类精神危机的产生及知识格局的调整,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而言,社会功能具有以下几层含义:

(一)实现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融合

科学原本就萌生于西方人文传统之中,故而,还需回到丰厚的人文土壤中才能找到它的精神之根。

中世纪大学就是基督教文明对古希腊与罗马文化传统有所选择和剔除的产物,尽管它内部的医学和法学教育带有一定的实用性(这些学科的形成基础也同样离不开“七艺”),但在总体面貌上,它以一个超凡脱俗的精神性机构呈现于世人面前。从中世纪到现代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之前,大学内部的所有教学内容与世俗生活处于相隔离的状态,包括算术、天文、几何、物理等自然科学,它们与其他古典知识一样,在性质和功能上应属于精神科学、人文知识范畴。为此,中世纪的科学原本就是人文学科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大学的功能角度而言,由中世纪自然哲学到早期的近代科学,它从来没有真正成为与知识整体、人的精神统一性相悖离的具体学科,而一直是人文学科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代晚期,伴随宗教与哲学、科学的分离,人的主体地位的提升,自然科学也获得了相对独立的自主地位,但是,在功能上它依旧不具有世俗化取向,而是指向人的精神完满,在本质上,此时的自然科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为此,人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而言,在社会功能指向上,绝非是一种简单的缺乏与弥补的关系,犹如精神与肌体,两者唯有相互交融,富有精神和生命活力的有机整体才能浑然而成。自然科学的自由求索和技术科学的创新,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才不断得以丰富;由于人文社会科学关于科学的文化思考,科学技术才真正有可能成为促进人类进步、社会文明的积极力量。

(二)作为一种精神、价值、文化,构成支撑整个知识世界和人类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维,彰显其特殊的人文社会功能。

人类生活的世界既是一个物质的自然世界,又是一个意义的世界。自然科学执著于对物质世界规律的探索、发现和解释,通过技术科学对发现的广泛利用来间接地体现它的社会功能,即满足人类不断膨胀的物质需求和欲望。然而,自然科学不可能去阐述人生意义问题,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及回答科学与技术的价值和意义。而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显然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来回答。人文社会科学内含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关怀社会、关怀人生甚至关怀自然的人文品格,对于科学精神以及基于科学精神建构起来的所谓“真实”世界,意义非同寻常。科学一旦失去其原初的精神之根,就难免会沦落为纯粹满足人的物欲需要的工具,在物欲的无节制膨胀之中,它甚至有可能成为恶势力的帮凶。

(三)对科学活动提供有意义的反思、指导和规范

在自然科学的“真”与技术的“用”结合愈加密切的当代社会,人类的确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然而,也正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巨大功用性,才使得它作为一种公共资源的属性日益淡化,由于分配的不均等,在现代社会,它往往成为强者征服、掠夺和侵占弱者利益的工具。如何让科学技术更富于人性化,让它能够成为推动世界和社会公正、公平的力量,而不是加剧世界和社会不平等的消极力量,这就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检视、指导和约束。因此,在探索和利用物质世界规律的同时,人类仍然需要以一种终极关怀精神来探问自我行动的意义、目的究竟何在,需要以一种谨慎、理性、睿智和批判的冷峻视角来审视科学进步、科学行为的本质内涵。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体现。

技术社会中高职教育的责任内涵

进入20世纪,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联姻,技术作为一种反映外在社会需求的强大力量,开始对大学进一步的专业化发展走向产生全面的推动作用。在20世纪中叶之前,如果说因为对科学和理性的无限推崇,大学丧失的是人的精神统一性,那么,在20世纪中叶后,技术功利主义在大学的全面盛行,则不仅意味着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和人的精神完整性的瓦解,而且也意味着在一个由技术所控制的世界中,人与其自然属性的背离,也就是人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关系的瓦解。

就技术的发生学意义而言,人无疑是主动的。因此,要摆脱目前人、社会和自然被技术控制的尴尬状态,只能诉诸人自身。在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进步的确需要技术,但是技术本身及其所内含的效率化价值取向并非是人的根本需要和人类追求的终极目的。人类不可能拒斥技术,也不可能以技术手段来摆脱技术的控制,而是要从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角度,重新反省被技术扭曲了的科学观以及技术自身的效用观。反省的主体自然是“人”,而反省的对象在本质意义上也是“人”。为此,重新诠释大学作为“人”的培养机构,在当代技术社会中关于人的培养理念和培养过程,有着重要的价值。

19世纪70年代,科学开始应用于工业,促进了世界文明从经验技术到科学技术的转变。社会需求引发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化,高职教育进入了高等教育系统。因此,高职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各国高等教育机构改革之时蓬勃兴起,各发达国家把发展高职教育提到了重要日程。

参照新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属性,职业教育类型,是以培养高级技术性技能人才为目标。

然而,由于高职教育的“先天特性”(高职院校缺乏普通大学的人文传统)和“后天定位”(高职院校以培训技能为目标),使之存在专业化、工具化倾向严重,伦理问题、价值体系难以进入教育的视野,人文社科教育与高职教育分割明显等主要问题。

“具有人文教育内涵的职业教育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在当代技术社会,对社会有着高度人文关怀和责任感的大学,所培养的人才绝不是技术至上主义者,而是一个有着强烈反省意识的技术主宰者。高职院校欲有所作为,一个现实的途径不是对传统科学和技术理性的拒斥,而是培养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个体价值与社会意义的新人。这一理念的实质就是反省意识,即一种饱含着深切的生态和人文关怀,善于对既往知识、文化、技术以及自我行动的意义进行反思的心理和思维倾向。

反省意识的形成,需要人们能够不仅以科学的视角而且以人文的视角去理解自然,不仅以效率的视角而且以生态关怀的视角去审视技术,不仅以技术进步意义的观念而且以人自身解放为宗旨来批判社会。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反省意识形成的基本体现包括以下几方面:

立足于广博的知识视野去思考视野的褊狭是把人塑就为冷漠、生硬的理性人和效率化机器的罪恶之源。反省能力是一种融合了丰富的知识,对人和自然有着深切的情感关怀、意义体悟的基本素养与能力。这种素养与能力的获得,需要传统的“专业人”适当跨越学科和专业的樊篱,通过相对广阔的知识教育,获得关于人和自然的意义。也唯有如此,人类才有可能摆脱技术的工具理性控制,在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获得自身的解放。

自觉的批判精神这里的批判主要指对当代技术社会与技术文化的批判。现代技术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德裔美籍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马尔库塞看来,就是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人的压迫,这种意识形态无所不在,成为现代社会奴役和压迫人的一种最为普遍的合法性权力结构。现代社会的种种迹象表明,在对科学和技术的过分盲从和崇拜中,人类不仅没有把自己从各种社会束缚中解放出来,反而在逐渐走向不自由之境。更为可怕的是,在由技术所创造出来的光怪陆离的迷幻世界中,人甚至忘记了自己从用四肢爬行到如今可以借用飞行技术穿梭旅行的来路和“文明化”的轨迹,因而置自然的法则而不顾,毫无顾忌地打乱原有的自然程序和自然赋予的生命密码,重新编译和再造自然。因此,作为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人才的高职院校要有所作为,就不能不注重培养具有自觉批判意识和精神的人才,其宗旨在于促成每一个个体能够从社会伦理和自然生态伦理两个层面,批判性地审视既往的人类技术文明的发展过程,检视被技术扭曲了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世界,这才有可能创造性地开辟出通向未来的新路。

智慧的品质美国环境研究学者奥尔在分析人类环境危机与当代大学教育间的关系时指出:智慧与经验学习分离,甚至不知道智慧为何物,这是当代大学教育最严峻的问题。的确,只是理论的抽象和深奥,这仅反映出一种认知性的智力水平,只是技术的实用和经济,这仅是一种技巧,而都不是智慧。真正的智慧是一种融知识(理智)、技术(实用)、艺术(美)和伦理(自然与人文的关怀)于一体的高层次整体驾驭能力。智慧品格的培养是培养大学生反省意识的最终环节。如果广博的知识在于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客观世界本质、理解人类生活世界的意义,自觉批判的精神在于培养学生发现、检视和反思技术文明所存在致命缺乏的能力,那么,智慧的品格则代表一种如何能够以一种深切的生态与人文关怀来灵活运用知识、探索知识并有效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在技术主宰一切的当代社会,它无疑是实现人类在不滥用技术的前提下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

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育实践的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大都建校时间较短,历史和文化积淀不足,人文环境较差,甚至出现人文教育的“盲点”。然而,专门人才的内涵不仅在“专”而且在“人”上。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育现状,加强人文社科教育可通过以下途径:

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创建科技与人文兼融的高职教育文化高职院校应克服专业化的高职教育主导模式,克服工具化、功利化的严重倾向,定义全面发展理念;高职教育的人文发展要参与推进技艺性教育、科技性与学术型教育融合的实践;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及其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设计等实践教学),都要渗透人文社科教育。因为,即使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它也是人化的结果。

拆除专业“篱笆”,谋求学科贯通,促进创新思维当前高校的人文社科的教育模式显得较为封闭保守,学科、专业之间存在太多的隔膜与界限。因此,要突破学科界限,进行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学习。

依托校园文化,发挥理论辐射作用内蕴丰厚的校园文化所创设的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犹如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之光产生多角度、多层次辐射作用的基础塔台。所以,应很好地依托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形式活动,将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导引与校园文化的感性滋养融合起来,让人文社科知识、观念和方法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生活,潜移默化,塑造教育对象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郑金洲.中国教育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孟广平.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M].上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阎光才.大学的人文之旅[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董步学.高等职业教育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任职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高职教育

伴随着大量社会问题的纷纷涌现,科学与技术遭遇到深重人性与生态危机,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再次引起人们的全面关注。20世纪中叶以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全面崛起,人文社科教育从传统大学的核心地位演变为整个现代高等教育的根基。本文基于当代社会环境的变迁及人类精神危机产生的文化背景与成因,来阐释人文社会科学的新的社会功能,进而认识、强调高职教育在技术社会的责任,探讨建构高职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实践途径。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对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分析,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近代以前,古典的人文学科涵盖了如今的科学与人文所有领域,其功能在于维护宗教精神的统一性;近代自然科学逐渐取代宗教的权威之后,人文社会科学逐渐被边缘化,丧失了它作为人的精神统一性的知识和文化基础的地位。大学教育也面临自中世纪大学兴起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困惑,即在愈加专业化的学科规训中,教育内容也同样面临四分五裂的尴尬处境。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自然科学的功用性价值也伴随技术科学的迅速发展被无限地放大,几乎所有国家都不余遗力地把技术的进步视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军事、政治、经济实力提高的唯一途径。在外部势力的强力推动下,大学内部科学与技术的联姻达到空前密切的程度。在与技术联姻过程中,大学教育走向了更为狭隘、不断分裂和满足社会不断膨胀物欲需要的方向。与此同时,在分工更为细密,竞争愈加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社会对技术和技能人才的特殊偏好,影响了大学的办学行为。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备受冷落。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后,这种科学技术所主导的发展逻辑和文化结构潜伏的危机开始出现:永久繁荣的神话因为资源即将枯竭而彻底破灭;人类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在效率取向的科层体制下,现代人正面临自身被科技奴役和异化的危机;战争的阴云依然密布;在工业化国家,暴力、吸毒、失业、边缘化现象和贫穷日益加剧,各种形式的狂热盲从有所发展。面对当代世界所涌现出来的大量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对发展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困境,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人类精神危机的产生及知识格局的调整,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而言,社会功能具有以下几层含义:

(一)实现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融合

科学原本就萌生于西方人文传统之中,故而,还需回到丰厚的人文土壤中才能找到它的精神之根。

中世纪大学就是基督教文明对古希腊与罗马文化传统有所选择和剔除的产物,尽管它内部的医学和法学教育带有一定的实用性(这些学科的形成基础也同样离不开“七艺”),但在总体面貌上,它以一个超凡脱俗的精神性机构呈现于世人面前。从中世纪到现代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之前,大学内部的所有教学内容与世俗生活处于相隔离的状态,包括算术、天文、几何、物理等自然科学,它们与其他古典知识一样,在性质和功能上应属于精神科学、人文知识范畴。为此,中世纪的科学原本就是人文学科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大学的功能角度而言,由中世纪自然哲学到早期的近代科学,它从来没有真正成为与知识整体、人的精神统一性相悖离的具体学科,而一直是人文学科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代晚期,伴随宗教与哲学、科学的分离,人的主体地位的提升,自然科学也获得了相对独立的自主地位,但是,在功能上它依旧不具有世俗化取向,而是指向人的精神完满,在本质上,此时的自然科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为此,人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而言,在社会功能指向上,绝非是一种简单的缺乏与弥补的关系,犹如精神与肌体,两者唯有相互交融,富有精神和生命活力的有机整体才能浑然而成。自然科学的自由求索和技术科学的创新,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才不断得以丰富;由于人文社会科学关于科学的文化思考,科学技术才真正有可能成为促进人类进步、社会文明的积极力量。

(二)作为一种精神、价值、文化,构成支撑整个知识世界和人类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维,彰显其特殊的人文社会功能。

人类生活的世界既是一个物质的自然世界,又是一个意义的世界。自然科学执著于对物质世界规律的探索、发现和解释,通过技术科学对发现的广泛利用来间接地体现它的社会功能,即满足人类不断膨胀的物质需求和欲望。然而,自然科学不可能去阐述人生意义问题,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及回答科学与技术的价值和意义。而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显然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来回答。人文社会科学内含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关怀社会、关怀人生甚至关怀自然的人文品格,对于科学精神以及基于科学精神建构起来的所谓“真实”世界,意义非同寻常。科学一旦失去其原初的精神之根,就难免会沦落为纯粹满足人的物欲需要的工具,在物欲的无节制膨胀之中,它甚至有可能成为恶势力的帮凶。

(三)对科学活动提供有意义的反思、指导和规范

在自然科学的“真”与技术的“用”结合愈加密切的当代社会,人类的确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然而,也正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巨大功用性,才使得它作为一种公共资源的属性日益淡化,由于分配的不均等,在现代社会,它往往成为强者征服、掠夺和侵占弱者利益的工具。如何让科学技术更富于人性化,让它能够成为推动世界和社会公正、公平的力量,而不是加剧世界和社会不平等的消极力量,这就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检视、指导和约束。因此,在探索和利用物质世界规律的同时,人类仍然需要以一种终极关怀精神来探问自我行动的意义、目的究竟何在,需要以一种谨慎、理性、睿智和批判的冷峻视角来审视科学进步、科学行为的本质内涵。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体现。

技术社会中高职教育的责任内涵

进入20世纪,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联姻,技术作为一种反映外在社会需求的强大力量,开始对大学进一步的专业化发展走向产生全面的推动作用。在20世纪中叶之前,如果说因为对科学和理性的无限推崇,大学丧失的是人的精神统一性,那么,在20世纪中叶后,技术功利主义在大学的全面盛行,则不仅意味着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和人的精神完整性的瓦解,而且也意味着在一个由技术所控制的世界中,人与其自然属性的背离,也就是人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关系的瓦解。

转贴于

就技术的发生学意义而言,人无疑是主动的。因此,要摆脱目前人、社会和自然被技术控制的尴尬状态,只能诉诸人自身。在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进步的确需要技术,但是技术本身及其所内含的效率化价值取向并非是人的根本需要和人类追求的终极目的。人类不可能拒斥技术,也不可能以技术手段来摆脱技术的控制,而是要从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角度,重新反省被技术扭曲了的科学观以及技术自身的效用观。反省的主体自然是“人”,而反省的对象在本质意义上也是“人”。为此,重新诠释大学作为“人”的培养机构,在当代技术社会中关于人的培养理念和培养过程,有着重要的价值。

19世纪70年代,科学开始应用于工业,促进了世界文明从经验技术到科学技术的转变。社会需求引发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化,高职教育进入了高等教育系统。因此,高职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各国高等教育机构改革之时蓬勃兴起,各发达国家把发展高职教育提到了重要日程。

参照新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属性,职业教育类型,是以培养高级技术性技能人才为目标。

然而,由于高职教育的“先天特性”(高职院校缺乏普通大学的人文传统)和“后天定位”(高职院校以培训技能为目标),使之存在专业化、工具化倾向严重,伦理问题、价值体系难以进入教育的视野,人文社科教育与高职教育分割明显等主要问题。

“具有人文教育内涵的职业教育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在当代技术社会,对社会有着高度人文关怀和责任感的大学,所培养的人才绝不是技术至上主义者,而是一个有着强烈反省意识的技术主宰者。高职院校欲有所作为,一个现实的途径不是对传统科学和技术理性的拒斥,而是培养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个体价值与社会意义的新人。这一理念的实质就是反省意识,即一种饱含着深切的生态和人文关怀,善于对既往知识、文化、技术以及自我行动的意义进行反思的心理和思维倾向。

反省意识的形成,需要人们能够不仅以科学的视角而且以人文的视角去理解自然,不仅以效率的视角而且以生态关怀的视角去审视技术,不仅以技术进步意义的观念而且以人自身解放为宗旨来批判社会。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反省意识形成的基本体现包括以下几方面:

立足于广博的知识视野去思考视野的褊狭是把人塑就为冷漠、生硬的理性人和效率化机器的罪恶之源。反省能力是一种融合了丰富的知识,对人和自然有着深切的情感关怀、意义体悟的基本素养与能力。这种素养与能力的获得,需要传统的“专业人”适当跨越学科和专业的樊篱,通过相对广阔的知识教育,获得关于人和自然的意义。也唯有如此,人类才有可能摆脱技术的工具理性控制,在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获得自身的解放。

自觉的批判精神这里的批判主要指对当代技术社会与技术文化的批判。现代技术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德裔美籍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马尔库塞看来,就是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人的压迫,这种意识形态无所不在,成为现代社会奴役和压迫人的一种最为普遍的合法性权力结构。现代社会的种种迹象表明,在对科学和技术的过分盲从和崇拜中,人类不仅没有把自己从各种社会束缚中解放出来,反而在逐渐走向不自由之境。更为可怕的是,在由技术所创造出来的光怪陆离的迷幻世界中,人甚至忘记了自己从用四肢爬行到如今可以借用飞行技术穿梭旅行的来路和“文明化”的轨迹,因而置自然的法则而不顾,毫无顾忌地打乱原有的自然程序和自然赋予的生命密码,重新编译和再造自然。因此,作为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人才的高职院校要有所作为,就不能不注重培养具有自觉批判意识和精神的人才,其宗旨在于促成每一个个体能够从社会伦理和自然生态伦理两个层面,批判性地审视既往的人类技术文明的发展过程,检视被技术扭曲了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世界,这才有可能创造性地开辟出通向未来的新路。

智慧的品质美国环境研究学者奥尔在分析人类环境危机与当代大学教育间的关系时指出:智慧与经验学习分离,甚至不知道智慧为何物,这是当代大学教育最严峻的问题。的确,只是理论的抽象和深奥,这仅反映出一种认知性的智力水平,只是技术的实用和经济,这仅是一种技巧,而都不是智慧。真正的智慧是一种融知识(理智)、技术(实用)、艺术(美)和伦理(自然与人文的关怀)于一体的高层次整体驾驭能力。智慧品格的培养是培养大学生反省意识的最终环节。如果广博的知识在于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客观世界本质、理解人类生活世界的意义,自觉批判的精神在于培养学生发现、检视和反思技术文明所存在致命缺乏的能力,那么,智慧的品格则代表一种如何能够以一种深切的生态与人文关怀来灵活运用知识、探索知识并有效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在技术主宰一切的当代社会,它无疑是实现人类在不滥用技术的前提下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

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育实践的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大都建校时间较短,历史和文化积淀不足,人文环境较差,甚至出现人文教育的“盲点”。然而,专门人才的内涵不仅在“专”而且在“人”上。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育现状,加强人文社科教育可通过以下途径:

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创建科技与人文兼融的高职教育文化高职院校应克服专业化的高职教育主导模式,克服工具化、功利化的严重倾向,定义全面发展理念;高职教育的人文发展要参与推进技艺性教育、科技性与学术型教育融合的实践;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及其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设计等实践教学),都要渗透人文社科教育。因为,即使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它也是人化的结果。

拆除专业“篱笆”,谋求学科贯通,促进创新思维当前高校的人文社科的教育模式显得较为封闭保守,学科、专业之间存在太多的隔膜与界限。因此,要突破学科界限,进行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学习。

依托校园文化,发挥理论辐射作用内蕴丰厚的校园文化所创设的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犹如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之光产生多角度、多层次辐射作用的基础塔台。所以,应很好地依托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形式活动,将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导引与校园文化的感性滋养融合起来,让人文社科知识、观念和方法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生活,潜移默化,塑造教育对象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郑金洲.中国教育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孟广平.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M].上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阎光才.大学的人文之旅[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任职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一)教室的创建

教室是班主任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学之前首先要进行教室设施景观等方面进行设置。一个和谐健康的教室环境对于教师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有着积极影响,首先教室要给人一种宽敞明亮,安全卫生的印象。教学设备一定要保持清洁干净,桌椅齐全,无脏污、印迹、刮痕等现象,在桌椅上套上桌套椅套,值日生每天做好打扫卫生的工作,桌椅等相关教学设施摆放整齐,在教室内用花盆栽植一些花草盆景,班级的教学、卫生设施要齐全。班级教室还要有专业特色,突出专业氛围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室的醒目位置上张贴与专业有关的人物画像,并附有人物的生平简介、主要成就等,张贴有关人物的名人名言,张贴一些专业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常识,教室可以根据学业期间的重要专业知识点列出一个提纲张贴在墙壁上,供学生复习之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一种家的温馨感觉,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二)做好班级干部的选举培训工作

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认真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通过面对面座谈、家长会的方式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为班级干部的选举人员作出初步的选择。由于学习任务繁重,所以以换届选举的方式做好人员的筛选。选举严格,突出民主,一对一地进行投票选取,即有传统的集体投票方式相似,不是传统的不按照顺序收集投票,统一划正字统计数据,公示结果,而是逐一按照数据对每个学生的投票结果公示。按照自愿的原则,对班干部定期地监督,做好换届工作。对班级干部定期做好培训,说明讲解其工作职责,组织会议,帮助干部解决班级管理出现的问题。

(三)传统与新型教育的有机整合

中学是学生生涯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传统道德教育与新型教育的配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日渐叛逆,理智不健全,很容易做出不良过激的事情。班主任老师要加强领导,通过传统的说服教育,为学生讲解以德树人等原则的传统道德教育,将传统的一些历史名人故事渗透给学生,使学生从中得到经验教训,教学活动中要运用到传统的听说读写教育形式,课堂中将有利用价值的传统知识传授给学生,传授学生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言行举止,养成做好事做好人的习惯。运用新型职业教育形式,利用网络通过图像视频运用到教师的教学中,生动的视频可以使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可能会比传统道德教育更加深刻地使学生心理得到成长,能够更加严格规范自己,借助PPT幻灯片、3Dmax、CAD等媒体软件来达到直观的教学目的。新型的视频形式,以典型的事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他们所处时期的心理特征。

二、教育管理与德育思想

班主任的职责不单单是纯粹的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也是道德素质修养的教育培养。教育是面向现代化的一项伟大事业。所以班主任也要将现代化的一些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管理当中。在继承传统教育管理观念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将新时期的先进的教学管理观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加强班主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思想道德素质与职业道德修养,力争做学生心目中的优秀班主任、好教师,做学生们学习生活的良师益友,为学生的文化课专业技术课程知识的掌握与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做出效仿的典范榜样。

三、教育管理创新工作需要考虑的问题

拉近增加师生的密切联系、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是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创新工作中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把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队伍作为主要目的,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心爱护学生,听取学生对教学管理和班级建设的意见与建议,尊重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以此来增进与学生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加强学生道德修养方面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

四、结束语

任职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任职教育;学历教育

一般而言,任职教育是在学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历教育是任职前教育,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生长学员,属于基础教育;而任职教育则是针对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的教育,教育的对象是已属成人的在职学员,因而属于提高教育;学历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学员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使学员在德、智、体、能等方面能够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工作的要求;而任职教育,主要目的则是着眼于对学员的知识、技能进行增新、补充和拓展,旨在进一步完善学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因而,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存在很大区别。

当前,我们在继续抓好学历教育的同时,面对学员的实际需要,任职教育的内容也要不断增加。那么,如何在抓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应对这一挑战,努力提高任职教育质量呢?我感到,作为教员应认真做好三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教员是院校教育的主导,是育才环境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每一个教员都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学任务的转变,必然会对教员素质提出新的挑战。作为教员应尽快由习惯于进行学历教育,转而兼顾做好日益增多的任职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教员都要牢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道理,明确要解别人的“惑”,首先自己就必须先做到“不惑”。为此,教员就必须针对任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先学一步。一要向书本学。通过学习,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适应任职教育的业务素质。具体讲,就是要通过学习,做到不但对本专业要精通,具有深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广泛涉猎交叉学科,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二要深入了解学员的实际工作和实际需要。通过到一线、到基层代职锻炼和与任职学员加强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学员实际,从而使教学有的放矢。良师出高徒,只有教员先学一步,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才能积极适应学院教学任务的转变,做到胜任任职教育的要求,保证教学效果。在这方面,我们每一名教员都要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方面早作准备、多下功夫。

二、要摸准任职教育学员的特点,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任职教育学员,年龄分布以30--40岁居多。这个年龄段的人在身心发展上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智力发展已近顶峰,而记忆力又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二是思维的定势性。任职教育学员长期在一线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不受先前活动的知识、经验、技能等的影响,从而产生某种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难免自觉不自觉地按自己的思维习惯来分析认识问题,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对新知识、新思路的接受难度。这两个特点,要求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要注意克服注入式、满堂灌,教员讲,学员猛记笔记的教学模式。多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精讲多练,以求实效,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员一定要恰到好处地把握教材的深浅,随时根据任职教育学员的特点和知识状况,调整自己的讲课内容和方法,偏深的教材要讲得深入浅出,偏浅的教材则力求拓宽加深,做到不管使用什么教材,都能使学员听得津津有味。针对任职教育学员的特点,我认为研讨式教学要更适合他们。研讨式教学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讨论会、学术研讨会、互动性研讨会、演讲会等教学方式作为教与学的媒介、手段,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教学形式。这种方式易于使教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沟通思想,交流观点,启发思维,共享成果,有利于打破任职教育学员的思维定势,使他们在开放式的教学中,每个人的独特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智力因素,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任职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影响因素

一、引言

公职人员继续教育是一种学习形式,即对从事立法、行政、司法、监察等公职事务人员的知识、技能进行的拓展与提升。针对公职人员在职学习的特性,借助互联网资源优势对其开展教育培训,已成为现代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最佳选择。近年来,我国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学术研究虽在不断深化,但大部分学者主要偏向于关注教育培训工作而非被培训主体。如郑学益等(2007)针对目前公职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现状提出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益三点优化举措[1];徐汇(2012)根据当前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构建了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模式与框架,并指出公职人员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2];赵君香(2011)通过对1999~2010年中国知网102篇相关论文的系统梳理,归纳出了公职人员远程教育培训中取得的成果[3]。本文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为后续公职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培训质量、效益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二、理论基础分析

(一)激励理论

自20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根据自身的研究领域和实践经验纷纷提出多种激励理论(Incentivetheo⁃ry),其中过程激励理论分支的期望理论是行为分析的必要基础。北美行为与心理学家维克托•弗鲁姆指出,一个人对设定目标的把握性越高,达成目标的可能性越大,激发行为的动力也就越大,这种目标与需求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M=∑V×E,其中M为激发动力(调动人主动参与活动或事件的强度),V为效价(对达到目标后预期价值的评估),E为期望值(判断自身完成目标的概率)。该公式表明,人们在参与行为前的预期目标效价与期望值呈负相关。该理论为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过程中的目标定位奠定了理论基础。首先,若教育培训内容与培训参与者工作拥有较高契合度,便能有效达成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的期望值,从而调动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的积极性;其次,合适的激励资源能促使公职人员自主需求和归属需求的满足,并激发其对继续教育的参与行为。

(二)认知评价理论

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EvaluationTheory)由德西和莱恩提出,即人对外在事物的评判,是认知派强调多种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目前行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内容。该理论强调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辅助关系,并更加强调外在社会环境因素不仅能满足人的内在需求,而且能最大限度激发人们参与的积极性[4]。基于该理论,公职人员在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与其他参与人员及培训教师进行信息互动时,当期望值和自我需求得到满足,更促使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产生信任,以此来驱动其参与行为[5]。信任这一主观因素在价值认知、不同需求与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目前,我国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的外在影响因素(如考核、奖惩、培训条件等)对公职人员的内在动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削弱作用,若要加强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的内在动力,则需借助认知评价理论来充分加强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的信任度。

(三)整合型技术采纳与使用模型

整合型技术采纳与使用模型(UnifiedTheoryofAcceptanceandUseofTechnology,UTAUT)是Ven⁃katesh等人归纳了创新扩散论(IDT)、理理论(TRA)、技术接受和计划行为结合模型(C-TAM-TPB)等8个模型中的多个指标变量的基础上提出的综合性评价策略,它具有4个核心要素: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诸多学者倾向于以UTAUT模型或UTAUT模型与其他理论基础相结合来共同探讨人们参与行为。例如,高婷等人通过对UTAUT模型核心4要素分析,认为4者均影响人们对手机图书的采纳动机[6];文鹏等人将UTAUT模型、感知风险理论、媒介丰富度理论结合,认为接受行为、风险感知、内容效度均影响微信用户使用行为[7]。虽然UTAUT模型为多学科特征(经济学、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信息统计学等)的集合体,但很少有学者借助UTAUT模型对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进行研究。为此,本文结合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特点,拟以风险感知、便利条件分别为探究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之一。

三、研究模型与假设

(一)研究模型

本文将公职人员对参与继续教育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公职人员特征、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和便利条件。而期望值和自主需求在以往研究中均有提及,是影响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重要因素。基于激励理论和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期望值、自主需求、归属需求、信任均影响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见图1),该模型包括7个变量:期望值、自主需求、归属需求、风险感知、便利条件、继续教育信任、参与继续教育.

(二)研究假设

期望值是指公职人员对参与继续教育能否实现预期目标的主观判断[8]。研究表明,期望值与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信任的建立有关,如郑奕耀等(2013)认为公职人员对数字化教育的期望值与公职人员数字化教育信任、是否参与数字化教育存在显著影响[9]。对于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来说,为公职人员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一方面能提高公职人员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的信任度,以此提高他们参与继续教育的概率。故本文提出假设1、假设2。H1:期望值与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信任间存在正向影响;H2:期望值与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间存在正向影响。自主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公职人员出于自身目标而选择参与继续教育[10],类似于自我决定理论中的内在动机行为调节[11]。由于自主需求与公职人员自身的兴趣和价值倾向有关,所以自主需求对继续教育信任和继续教育的参与概率有显著影响。相对于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仍处于探索改进阶段,继续教育培训服务、网络教育基础设施以及师资质量还不够完善,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的信任度不高。故本文提出假设3。H3:自主需求与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信任间存在正向影响。归属需求是指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过程中期望被学员或团体认可和接纳[12]。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归属需求主要受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影响,是一个多层次、多向度、渐进互动的过程。如果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缺乏归属感并且对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便会影响对继续教育的信任。故本文提出假设4。H4:归属需求与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信任间存在正向影响。风险感知是指公职人员受以往参与人员的影响,在做出参与行为前对可能出现的一切负面影响的自我认知。风险感知包含多个要素,如事件风险、心理风险、经济风险等,这些要素对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13]。一般而言,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前对培训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知名度要求很高。如果在继续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因服务质量问题或培训后没有信守对学员的承诺,将会大大降低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的信任,并直接影响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参与行为。故本文提出假设5、假设6。H5:风险感知与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信任间存在负向影响;H6:风险感知与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间存在负向影响。便利条件是指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过程中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各种环境及教育内容完备程度的感知,类似于风险感知行为的控制[14]便利条件对继续教育信任和公职人员参与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进行继续教育是提升公职人员工作技能、开阔视野的一项教育活动,而公职人员对教育基础设施的完善度、知识内容的实用度等可能存在质疑。若公职人员对便利条件不满意,公职人员将不会信任继续教育,更不会参与继续教育。故本文提出假设7、假设8。H7:便利条件与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信任间存在正向影响;H8:便利条件与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间存在正向影响。另外,诸多学者认为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信任与其参与行为之间具有正向关系,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信任度越高,参与继续教育的概率也就越大。故本文提出假设9。H9: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信任与其参与行为间存在正向影响。

四、研究过程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研法来获悉我国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参与意愿程度,问卷量表的设计主要基于激励理论、认知评价理论、整合型技术采纳与使用模型,选取5级李克特量表,从1(非常同意)到5(非常不同意)测量各个测度指标。为确保问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文选取了50位参与过继续教育的公职人员对问卷做出前测,结合几位培训教师的意见,对问卷量表进行修正。最终研究变量及测度指标、文献来源见表1所列。问卷分别选取线上(40%)线下(60%)同时发放的形式,线下主要面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MPA班级学员(调研的学员须为公职人员)发放,线上通过E-mail、QQ、网络链接等形式向政府、教育机构、国企事业单位等人员(须具有继续教育的经历)以滚雪球式发放。本次共发放300份问卷,最终回收276份问卷,剔除32份无效问卷,共计244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81.33%通过对获取有效样本的基本特征进行宏观整合,得到被调查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5大普适性特征:①公职人员在性别上,男性占比高于女性45.90%,可见目前我国公职人员中以男性为主;②在被调查者中以中青年为主,31~50岁人员占总体样本的57.79%,这与我国教育体制、公职人员选拔任用条例有关;③被调查的教育程度大部分在本科及以上学历,说明我国对公职人员的知识结构水平较高;④其工作时间16~20年占总体样本的24.18%,21~25年占总体样本18.03%,26~30年占总体样本19.26,很明显与被调查人员年龄结构相吻合,说明样本数据具有一定客观性;⑤在职务身份上以管理和推广为主,占55.74%。

(二)信度、效度检测

在对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的实证分析之前,本文借助SPSS19.0对各变量Cronbach’sα系数及因子载荷值进行运算(见表2)。结果显示,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自主需求、归属需求、便利条件3个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均在0.8以上,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期望值、风险感知、继续教育信任、参与继续教育4个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虽略小于0.8,但也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各测度指标的因子载荷值除AR2为0.687,其余测度指标因子载荷值均大于0.7。另,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各变量的平均方差抽取(AVE)均在0.6以上,复合效度(CR)均在0.7以上。综上可见,问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三)研究假设验证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17.0对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研究模型进行假设验证。由表3可知,x2/df值=2.140,GFI值=0.927,NFI值=0.945,CFI值=0.911,RMSEA值=0.076,均达到模型可适配范围,说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度。从图2中可发现,除H4外,其他假设均得到支持,期望值、自主需求、风险感知、外在条件4个变量均显著影响公职人员对继续教育的信任,期望值、外在条件、继续教育信任3个变量也均显著影响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且显著性概率值在0.05以下,尤其继续教育的作用系数(0.65***)相对较大,表明公职人员若对继续教育不信任将会直接影响其继续教育的参与行为。而H4没有得到验证,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是为了职位晋升或工作单位的硬性需求,对继续教育内容并不太关心,故归属需求因素不会显著影响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基于激励理论、认知评价理论及UTAUT理论,建立了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的研究模型,探讨了不同公职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价值倾向。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受期望值、自主需求、风险感知、外在条件、继续教育信任5个变量影响,其中受期望值、外在条件、继续教育信任3个变量影响较为显著。本文主要贡献在于改变了以往学者对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的主观评价,创新性的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来客观论证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归属需求对公职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的影响不显著的现象,充分说明了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特殊性。而在普通高等教育的情景中,归属需求变量对用户参与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基于我国公职人员参与的大部分活动是由所在部门或特定机构发起并组织实施,对于公职人员来说参与继续教育可能是一项任务或者是职位晋升的敲门砖,存在一定的被强制性。

(二)政策建议

任职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飞行院校; 转机种; 任职教育

新型空军飞行院校体系确立后,培养适应空军建设转型和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的飞行指挥人才,是军委、总部赋予飞行学院新的使命任务。我们紧紧围绕这一使命任务,深入研究飞行人才转机种任职教育的特点规律,积极探索航空理论教学改革,把打牢飞行学员任职理论基础作为人才培养的着眼点,近年来,经过不断优化完善,形成了有特色的转机种航理教学创新发展局面。

一、转机种任职教育质量的制约因素

(一)教育理念的滞后性。飞行院校对转机种任职教育本质内涵和特点规律还把握的不够透彻,研究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部分教学管理者、飞行教员和理论教员甚至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这个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沿用老思路和方法,如果不从根本上彻底转变教育理念,飞行院校转机种任职教育的改革很难落到实处。

(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陈旧性。由于教学理念转变的滞后,在转机种任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大多都还延续了以往学历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的思路和办法,不仅在课程名称上没有太大变化,而且在课程结构、内容体系、教学环节等方面也还没有真正体现任职教育的要求。过分强调课程的体系性、完整性,忽视了任职教育教学对象、教学起点和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的特点,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融入新战法内容不够;以课堂讲授取代外场实习演练等现象。

(三)教员队伍教学能力的差距性。转机种任职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的新内涵,对教员队伍整体教学能力有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员加快转型。目前,教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也不适应任职教育的要求,有部队任职经历和岗位实践经验的教员所占的比例很低,懂战术的教员偏少,这些显然与飞行院校任职教育的教学要求有很大差距。

(四)教学装备与教学手段的不适应性。转机种任职教育的特点是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较强,这就要求飞行院校在内场教学建设、装备器材和教学手段上尽可能的贴近部队、贴近岗位、贴近实战需要。而目前以上方面难以满足飞行人才岗位的需求,一方面是缺乏,另一方面是陈旧。

二、转机种任职教育的特点

一是明确的岗位指向性。飞行学院任职教育主要是利用航空大学基础教育成果,结合飞行部队特点,瞄准空军发展和部队需要,根据飞行院校不同培养对象的岗位任职要求,进行岗位适应性航空理论教育。要求教学紧密结合各机型特点和各专业发展前沿,紧贴岗位需要,紧贴各旅飞行训练实际,紧贴未来作战任务,着力提高飞行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

二是理论指导实践性强。“离开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在飞行学院的理论教育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就是转机种阶段,第二阶段是高教穿插阶段,在转机种阶段就是要解决好理论指导实践的问题,为飞行学员后期学习飞行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三是教学时间短。转机种阶段任职教育具有人才快速生成的特点,教育时间一月左右,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支撑学员在下一阶段飞行训练所必需的理论课程,又要适当考虑其毕业后的岗位任职需求和知识储备。要解决时间紧与任务重的矛盾,必须精选、重组教学内容,强干弱枝、优化模块、优选优秀教员担任教学工作。

三、积极推进转机种任职教育的教学创新活动

(一)努力打造“双员”型理论教员队伍。为了在和平时期储备飞行人才、提高整体作战能力,世界各主要空军大国都先后采取了飞行教官与作战部队飞行员交流的制度,培养了一批既能教学、又能作战的飞行人才。借鉴一下,我们主要加强几点创新活动:一是选拔确定转机种阶段兼职航理教员。由他学员队区队长,两年来不断研究转机种任职教育特点,现已形成了飞行中队长加理论教员的“双员”型教员队伍结构。在转机种任职教育阶段,各单位安排能力素质过硬的飞行中队长,担任区队长,负责各单位学员管理工作,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理论研讨等活动,在课堂上,与理论教员互动,形成教学互补的“双员”型课堂教学模式。二是加大理论教员代职和调研力度。积极安排教员到飞行部队代职锻炼,提高对部队和飞机的感性认识、深入了解岗位的任职需求;结合教育训练任务,积极组织教员外出调研,使更多的教员有机会外出深造,让教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处于军事科技前沿,增强教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二)精心探索转机种教学与地面准备和飞行训练合拍。“教学内容是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它体现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反映教育主体的价值追求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1]一是在组织《飞行结构与系统》航理教学内容授课时,不仅加大注意对传统教学内容优化组合,还注意针对下步地面准备的内容,加大座舱默画和各设备功能的使用注意事项教学。二是注重打牢战术理论基础。按照学院首长要求,在学员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注意引导学员选择与空中作战相关的内容进行研究,厚实学员的战术理念基础,并设立网盘工作站,积累战略战术知识资料供学员参考。三是不断探索网络教学。由行训练阶段的特殊性,从事飞行训练的学员与理论教员往往相隔很远,训练中遇到问题要向理论教员请教,或理论教员进行集体辅导、远程论文辅导时,采用面对面教学的方式将受到客观条件的很大限制。利用网络可实现网上辅导、网上答疑、网上测评、网上论文辅导,既提高效率,又提升了学员学习自主性。

(三)强调实践性。飞行员的职业特质决定了飞行院校院校任职教育有着比其他任职教育更为突出的实践性。由行训练的高复杂性、高危险性、高体力消耗性等特点,决定了飞行院校转机种任职教育阶段必须突出实践性原则。这就要求在进行航理学习时,注意突出实践性教学,注重运用多种实践性教学手段,降低学习难度、加深知识理解、突破难点内容。在《飞机结构与系统》概述和座舱章节学习中,安排学员到机场实习,在课堂教学中预设空中飞行场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又针对空殊情况进行专题教育,将飞行实践映射到课堂中来,更好地满足了飞行训练的需要。加强案例分析与研究,让学员了解所飞机型的失败和成功的事例,分析失败的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不断丰富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培养特情处置和战场应变能力。结合各单位飞行模拟器材,普遍开展模拟教学和网络教学。强化学科间综合兼容,构建宽口径、跨学科、综合性的课程体系。

任职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军队院校 任职教育 研究

开展任职教育是军队院校教育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科学把握任职教育对象、内容和规律,是搞好任职教育的基本前提。当前条件下,尤其需要认真研究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特性,探索任职教育研究的途径,进一步提高任职教育的质量,增强培训对象的综合素质,推进部队持续建设。

一、正确认识任职教育的特性,做谦虚的教育者

纵览古今战争,当彻底揭开它的种种虚伪的外衣之后,作为人类的我们似乎丝毫看不到它的一丁点的人文性,然而战争并没有退出人类的历史舞台,我们必须应对战争,战争的非人文性并没有要求军事任职教育的非人文性,恰恰相反,任职教育只有充分体现出人性化,才能从深层次上保证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正确认识教育的特性。教育就是用人类一切的知识去哺育人。教育是一种交往,一种对话,是民主的、是平等的,教育需要尊重自己,教育更需要尊重他人,教育需要一种谦虚人文的情怀。成就一些学生,不必在于教师;成就所有的学生,必然在于优秀的教师。教育需要操作,但操作的教育决不是优秀的教育,优秀的教育是一种始终先进的教育信念因时因地自由而恰如其分的“操作”。

信息化条件下的任职教育不单单是一种专业教育,信息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专业化的综合化或融合,是专业化的反动与超越;信息化条件下的任职教育不单单是军人个人的任职教育,是作为军人整体的职业教育。因此,与其说信息化条件下的任职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实践性的教育,倒不如说是一种综合性教育,因为,抛开教育的价值追求,任何一种教育都有先进性,任何一种教育归根结底都追求实践性。任职教育的综合性决定了任职教育的复杂性,对任职教育的认识无疑是对专业化的一种超越,是一个有始无终的过程,我们需要谦虚的教育者,真正的谦虚者是真正的研究者,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始终是问题存在而不是成果的张扬。

二、坚持从实际出发,探求深化任职教育研究的途径

加强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研究,不只是对军队任职教育特点规律等概揽性的认识,还要对其深入研究,通过教学实践进一步认识任职教育,最后指导任职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当教育现象变成司空见惯,必然导致视而不见,教育于是成为一种“机械化”运动,周而复始却永远如此。如果说军事任职教育是最先进的教育,先进的教育必然不是“静止”的操作,先进的教育无疑是一种研究性教育。为推进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进一步深入发展,造就研究性教师,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探求深化任职教育研究的途径。

我军院校教育的大部分时间处在机械化战争时期,在这种物质条件下,必然形成机械化思维,所谓机械化思维就是思维的机械化运动,我们很容易在院校教育的实际中找到这种思维的种种痕迹,机械化思维是一种相对静止的思维,反映在军事教育上就是教育的操作化,反映在军事教育的研究上,就是对军事教育研究的庸俗化理解或轻视,由此造成我军教育研究滞后,教师教育落后的深层次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认清深入任职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既然没有成熟的任职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等待无疑是有害的,我们只有奋然前行,用一种有效的行动方式,在探求任职教育理论的同时切实做好我们的教育工作,这种行动方式就是校本研究。

三、坚持校本研究,推动任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校本研究是以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发展为目的,以学校教育实践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学校为单位,基于学校,为了学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校长组织领导,教育理论工作者共同参与的融学习、教学、研究于一体的群体性研究活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校本研究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升华、规律的探索,更立足教师专业的发展。校本研究是一种唤醒,是一种体验,是一种对话文化。大力开展校本研究有利于推动军队任职教育院校的发展,增强凝聚力,建设学习型的军校,提高干部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任职教育向纵深发展的有效推进,促进军队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院校管理者是校本研究的负责人。院校管理者必须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熟知教师成长的规律,掌握国家与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进而能够提出军队院校教师发展的思路与设想。院校管理者要正确把握学校发展及其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以此作为制定校本教师培训计划的基础。院校管理者在制定校本培训整体计划的同时,要为每个(类)教师提供最恰当的个别化培训方案,以及为他们指出具体的发展方向。

第三,教师是校本研究的主体。校本培训是校本研究的关键,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个人主动学习,教师的个人主动学习,意味着校本培训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参与,包括参与校本培训计划的制订和具体活动的确定。教师的个人主动学习,包含了校本培训中要有教师个别化的培训与学习计划,这样,才能体现校本培训能更好地满足学校中每个教师个体需要的价值。其次,同事间的共同学习与研讨是校本培训的重要形式。同事间的相互合作与学习,是每个教师成长最直接的实践资源之一。同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相互间的扬长避短和共同提高。

第四,教育理论工作者,既是校本研究的参与者,又是校本研究的指导者、促进者、协调者。要主动深入学校为校本研究服务,为研究服务。要做好研究前的理论培训、研究过程中的释疑解难、研究后的总结提升、推广运用等工作。

我军的任职教育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不少院校尤其是建校时间较长的指挥院校,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是我军搞好任职教育的一笔财富。但随着我军教育的整体转型,对任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对任职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大量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这是我们搞好任职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要深入研究任职教育目标、内涵、特点和规律,进一步促进任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探索一条适合我军特色的任职教育道路。

参考文献:

[1]刘华良.校本行动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2]屠恒章.军事任职教育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任职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军队院校 任职教育 研究

开展任职教育是军队院校教育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科学把握任职教育对象、内容和规律,是搞好任职教育的基本前提。当前条件下,尤其需要认真研究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特性,探索任职教育研究的途径,进一步提高任职教育的质量,增强培训对象的综合素质,推进部队持续建设。

一、正确认识任职教育的特性,做谦虚的教育者

纵览古今战争,当彻底揭开它的种种虚伪的外衣之后,作为人类的我们似乎丝毫看不到它的一丁点的人文性,然而战争并没有退出人类的历史舞台,我们必须应对战争,战争的非人文性并没有要求军事任职教育的非人文性,恰恰相反,任职教育只有充分体现出人性化,才能从深层次上保证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正确认识教育的特性。教育就是用人类一切的知识去哺育人。教育是一种交往,一种对话,是民主的、是平等的,教育需要尊重自己,教育更需要尊重他人,教育需要一种谦虚人文的情怀。成就一些学生,不必在于教师;成就所有的学生,必然在于优秀的教师。教育需要操作,但操作的教育决不是优秀的教育,优秀的教育是一种始终先进的教育信念因时因地自由而恰如其分的“操作”。

信息化条件下的任职教育不单单是一种专业教育,信息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专业化的综合化或融合,是专业化的反动与超越;信息化条件下的任职教育不单单是军人个人的任职教育,是作为军人整体的职业教育。因此,与其说信息化条件下的任职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实践性的教育,倒不如说是一种综合性教育,因为,抛开教育的价值追求,任何一种教育都有先进性,任何一种教育归根结底都追求实践性。任职教育的综合性决定了任职教育的复杂性,对任职教育的认识无疑是对专业化的一种超越,是一个有始无终的过程,我们需要谦虚的教育者,真正的谦虚者是真正的研究者,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始终是问题存在而不是成果的张扬。

二、坚持从实际出发,探求深化任职教育研究的途径

加强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研究,不只是对军队任职教育特点规律等概揽性的认识,还要对其深入研究,通过教学实践进一步认识任职教育,最后指导任职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当教育现象变成司空见惯,必然导致视而不见,教育于是成为一种“机械化”运动,周而复始却永远如此。如果说军事任职教育是最先进的教育,先进的教育必然不是“静止”的操作,先进的教育无疑是一种研究性教育。为推进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进一步深入发展,造就研究性教师,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探求深化任职教育研究的途径。

我军院校教育的大部分时间处在机械化战争时期,在这种物质条件下,必然形成机械化思维,所谓机械化思维就是思维的机械化运动,我们很容易在院校教育的实际中找到这种思维的种种痕迹,机械化思维是一种相对静止的思维,反映在军事教育上就是教育的操作化,反映在军事教育的研究上,就是对军事教育研究的庸俗化理解或轻视,由此造成我军教育研究滞后,教师教育落后的深层次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认清深入任职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既然没有成熟的任职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等待无疑是有害的,我们只有奋然前行,用一种有效的行动方式,在探求任职教育理论的同时切实做好我们的教育工作,这种行动方式就是校本研究。

三、坚持校本研究,推动任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校本研究是以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发展为目的,以学校教育实践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学校为单位,基于学校,为了学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校长组织领导,教育理论工作者共同参与的融学习、教学、研究于一体的群体性研究活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校本研究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升华、规律的探索,更立足教师专业的发展。校本研究是一种唤醒,是一种体验,是一种对话文化。大力开展校本研究有利于推动军队任职教育院校的发展,增强凝聚力,建设学习型的军校,提高干部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任职教育向纵深发展的有效推进,促进军队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院校管理者是校本研究的负责人。院校管理者必须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熟知教师成长的规律,掌握国家与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进而能够提出军队院校教师发展的思路与设想。院校管理者要正确把握学校发展及其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以此作为制定校本教师培训计划的基础。院校管理者在制定校本培训整体计划的同时,要为每个(类)教师提供最恰当的个别化培训方案,以及为他们指出具体的发展方向。

第三,教师是校本研究的主体。校本培训是校本研究的关键,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个人主动学习,教师的个人主动学习,意味着校本培训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参与,包括参与校本培训计划的制订和具体活动的确定。教师的个人主动学习,包含了校本培训中要有教师个别化的培训与学习计划,这样,才能体现校本培训能更好地满足学校中每个教师个体需要的价值。其次,同事间的共同学习与研讨是校本培训的重要形式。同事间的相互合作与学习,是每个教师成长最直接的实践资源之一。同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相互间的扬长避短和共同提高。

第四,教育理论工作者,既是校本研究的参与者,又是校本研究的指导者、促进者、协调者。要主动深入学校为校本研究服务,为研究服务。要做好研究前的理论培训、研究过程中的释疑解难、研究后的总结提升、推广运用等工作。

我军的任职教育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不少院校尤其是建校时间较长的指挥院校,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是我军搞好任职教育的一笔财富。但随着我军教育的整体转型,对任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对任职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大量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这是我们搞好任职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要深入研究任职教育目标、内涵、特点和规律,进一步促进任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探索一条适合我军特色的任职教育道路。

参考文献:

[1]刘华良.校本行动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2]屠恒章.军事任职教育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任职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任职教育 教学方式 教员素质 教员队伍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c)-0199-01

任职教育有着不同于学历教育的教学目的,从而需要特殊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从教学方法论的层面和角度讲,应大力开展启发式、学导式、研讨式教学(以下简称“三式”教学)。具体实施中,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 任职教育中“三式”教学的内涵

启发式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员指导启发,激起学员的学习兴趣,引导学员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判断、找出规律,从而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学导式教学,是以学员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员恰当的启发引导为主线,以优化学员智力能力结构为目的,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质量为主旨,教学双方互动合作的一种新型教学法。

研讨式教学,是教员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学员运用所学,深入研究,相互探讨,从而解难答疑,进行知识建构,形成价值认同。

“三式”教学设计到教学理念、指导思想、原则、模式和方法五个方面内容,通过上文对启发式、学导式和研讨式教学定义的论述,我们可发现其共有的教学特点,那就是:凸现学员的主体地位,引导、激发学员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变外在压力为内在动力、变课堂封闭为课堂开放。

2 “三式”教学对教员素质的要求

为了更好的开展“三式”教学,教员们要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具体如以下几点。

2.1 教育观念素质

教师们的教育观念从侧面反映着教师对教育、学生以及学习等方面的个人观点。教育观点一旦形成便不会轻易改变。军队任职教育院校教员的教育观念,是指军校教员对军事任职教育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念[1]。突出表现为教员在教育过程中的职业特点,这也是教师区别于其它职业的最明显之处。

2.2 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政治素质、爱国主义、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等。

军校教育培养的人才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员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教员要有强烈的爱国精神,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我军的优良传统教育感染学员、熏陶学员,培养学员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自信心;教员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忠于教员岗位,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3 现代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是人们获取、评价和使用知识信息资源的能力,是人类跨入信息社会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基本品质的基础上,发展并优化出来的一种新品质,是信息时代对人类的一种高要求,是现代人才在信息环境上获取、加工和利用知识信息必备的技能[2]。”

军队任职教育院校教员的信息素质是指教员为适应信息社会环境及信息时代教育教学发展所应具备的素质,教员的角色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模块的构建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信息资源的提供者,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教员,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要求教员必须具备信息素质。

2.4 军事专业素质

军事专业素质是军队人员所应具备的本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军校教员区别于其他高校教师的特点。军队任职教育院校教员,应能够对现实军事问题进行正确论证、说明和总结,对未来军事趋势进行正确把握和科学预测等;精通自己所教专业的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对本专业的知识掌握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把掌握的专业知识应用到战备、训练、管理和科研工作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充实、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2.5 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等知识的一种统称,是指通过学习和积累所具有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容量、修养和能力。

教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不但要懂得教育的一般规律,而且要着重掌握任职教育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手段,养成关注专业领域内科学发展前沿动态的习惯,培养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具有及时吸纳新知识的能力。

3 “三式”教学模式对教员队伍建设的要求

3.1 引进有部队任职经历的军官

从性质上面来说,任职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使其建立的基础。任职教育的教员大多数来自部队,他们都担任过指挥参谋的职务的军官,有着丰富的阅历和较高理论知识水平。初级院校的教员的要求一般应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和学士学位,在初级院校学习过战略、战术及专业技术科目,同时在部队担任过排、连级指挥与参谋职务等初级指挥职务;中级院校的教员要是同级指挥院校的毕业生,担任过营、旅级指挥与参谋职务等中级职务;高级院校的教员一般是同级军事院校的毕业生,而且担任过旅以上指挥与参谋职务等高级职务[3]。

3.2 严格教员选调聘任制度

为了提高任职教育院校教员队伍建设,需制定严格规范的教员选拔程序和方法,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可以建立评选委员会,负责教员的评选、推荐和审查,并综合考虑教员的阅历、军衔、年龄等诸多因素,选出最优秀和合适的人选。保证最优秀的作战部队军官加入到任职教育一线的工作中去。

3.3 谋求多渠道的教员来源

一般情况对任职教育教员个体素质的各项要求是很高的,很难保证每个教员都能达到这个标准;可以充分利用军内外人才资源的优势,谋求多渠道教员来源。可以实行院校教员、部队教官、地方教授相接合的模式,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优势,合理配置教员队伍。

3.4 实行岗位互换和代职制度

为提高任职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可以明确教员的任职期,满任职期限的教员,调换到作战部队任职,以确保院校的教学不脱离部队实际;完善代职制度,保证教员在所代职的部队工作、学习、训练等全面的融入,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结合其深厚的理论素质,可大大提高其院校任职教育工作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3.5 完善激励机制

完善教员激励机制,利用专项经费支持教员深造,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鼓励教员攻读研究生学历;实行争创“十佳教员”、“科研标兵”等一些列奖励政策和措施,提高教员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的积极性。教员的专业发展只有根植于教学实践中才有可能,参与课程建设是教员专业发展的现实而有效的途径。每位教员都应通过科研课题的实践研究,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全面发展,从“教书匠”走向“研究员”、“学者”。

参考文献

[1] 潘玉田,狄世信.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论[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

任职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关键词:中职,专业教材,编写,团队,作用

 

中职专业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确定后,为学生提供优质教材,便成为体现课程理念、提高课程质量的重要方面,教材编写团队的课程思想、人员组成、作用发挥等是教材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

中职“专业课程综合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项目教材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是跨学科的,一个项目总需要多学科知识和多种技能教育管理论文,因此,开发专业项目课程、编写项目教材需要优选多学科、多类型人才,包括学科专家、技术专家、实训教学研究人员、课程专家、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人员等,集各位专家的长处,各类专家各负其责,共同编写每个项目及其中的每个工作任务,打破一本教材几个人编写、每位编写人员各编若干章节的传统编模式。无论是编写成套教材,还是编写单本教材,都要组成一个团队,其中,有一位领衔人和若干名成员。

一、领衔人

领衔人应是具有组织管理能力、掌握专业知识的职业教育课程专家。领衔人从学术和理念上把握教材的方向,要将先进的、切实可行的职教理念和涉及教材编写的各类信息与教材编写团队共享,带领大家共同提高,建立起高效的指挥系统、信息系统、评估诊断系统和反馈系统教育管理论文,有效地组织教材培训和教材使用实验论文服务。可聘请全国职业教育著名专家对教材的编写理念、研制方法与程序等进行指导,使教材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和学习理论,提高教材质量和可信度。

领衔人既要领导编写团队认真研读专业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更要基本统一团队编写中职专业教材的指导思想。中职专业教材除具有学术性、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生活性、工具性、权威性外,更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的项目课程,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教材

教材要充分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以能力为线索,以“项目”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以科学的行动过程呈现项目,由实践整合理论,切实落实“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在结构体系上,由工作任务分析确定专业课程方案和设计教材框架。

企业的产品和设备是各种各样的,企业的实际工作也是庞杂的。在企业某一职业的林林总总的工作任务中,总包括若干项基本操作要素,把这些要素提炼出来教育管理论文,进行科学地优化组合,便成为该职业的基本工作项目。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的针对性和综合职业素质,完成从学生到生产一线技能性人才的转变,还应有一些实际工作项目。基本工作项目和实际工作项目组成该职业的项目系统,如果掌握了这些项目就能胜任该职业的工作论文服务。由此产生的面向工作领域的项目课程的工作项目,多数并不是真实工作中的工作项目,而是加工后的工作项目。工作项目多数源于职业工作,又高于职业工作。在每一个工作项目中,还可以有若干个工作任务或训练课题,其中,既包含工作技能与技术要领,又蕴含相关知识。

项目课程教材中的知识负载,其实是工作任务选择设计的自然结果。要全面分析本专业工作领域需要哪些系统的理论知识,将现实工作需要的知识教育管理论文,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编入相关课程相关项目的相关工作任务;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打基础、添后劲的知识,也应根据其与工作任务的关联性有机地编进相应工作任务。这两类知识,都要科学地、系统地融入项目课程系统的各个工作任务中。

2、研究性学习课程教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课程教材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所以编写教材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自主、自觉、更快、更好地发展。要注重教材在使用过程中的研究性,一是教材内容的呈现要逐步过渡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项目式研究性学习,二是留有足够的空间让授课教师进行二次开发。教材不仅“导”学生,还要“导”教师,让教师更好地“导”学生。

教材要把握中职生的特点论文服务。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各种能力发展是不均衡的,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教育管理论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维形式多趋于表象性,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应充分考虑中职生的认知特点,遵循他们的技能与心智发展规律,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引导他们自发地掌握技能、学习知识,逐步提高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实践证明,直观性强的教材受到中职学生的欢迎。教材的直观性表现在:第一,使用形象化的文字来描述事物,注意回避难以理解的理论阐述,对于以定义形式出现的概念,尽可能用经验(实例)加以验证式说明,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第二教育管理论文,使用图表、图象、录象、计算机模拟、字体变化、纸张色彩和底纹的变化等直观表现形式。第三,内容编排的艺术性,材料呈现的艺术性。

3、提供多种教学媒体

教材一般要提供以下教学媒体:(1)纸质教材,(2)电子光盘,(3)专题网页资源,(4)供编写人员及学科专家、技术专家与教材使用者互动的网站或网页,(5)与使用者交流的专用电子邮箱等。

领衔人在编写团队集中研讨的基础上,形成教材编写提纲与教材体例,并组织研制教材样章,供编写人员模仿与参考。

二、专业骨干教师

高素质的作者队伍是构建品牌教材的基础论文服务。中职教材具体的编写工作应由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教科研基本功扎实的专业骨干教师来做。专业骨干教师包括专业课教研人员、学科专家、学科教育专家、实训指导教师等,大量的教材文本编写任务应由其中的“双师型”教师承担,他们的文字功底应较强。有创新之师才能造就创新之生,所以参编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

专业骨干教师,尤其是在相关课程中有多轮授课经历的优秀教师教育管理论文,不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掌握专业课程教学规律、教学特点及本专业领域的教学现状、教学动态,能够把握学生的需要、感受、兴趣以及接受能力,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过程性,能够从学生认知水平提高和能力提升的角度对教材的编写提出构想。在这方面,无论是课程专家还是企业专家都是无法替代的。参编教师要到生产一线进修和岗位实践,摸清生产实践的岗位群分布情况,弄清生产实践的工作过程和技术要领、行业企业的标准和规范,使专业教材达到企业要求,还要认真研究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标准,使教材能够兼顾职业技能鉴定。参编教师应不受原有课程的影响,抛开个人的利益关系,严格依据工作任务组织课程。专业课教研人员还要从教学科研的角度对教材提供中观的意见。

在编写的过程中,应穿插集中培训、集体讨论、自我学习、企业调研、学生问卷调查等工作教育管理论文,这样不仅可以使参编教师开阔思路,保证教材的编写质量,还可以使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教学技能、研究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教理念也会在教师的头脑中深深扎根。

三、行业企业技术专家

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包括技师、车间主任、班组长等基层部门负责人等论文服务。他们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也深切地了解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他们来自实践,精于实践,是实践专家。应召开有代表性的实践专家研讨会,请他们对相关职业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分析具体岗位的职责任务,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的框架。由实践专家和教师,共同归纳每一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确定和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详细内容,综合设计课程项目教育管理论文,确定教材的编写内容,包括“工作与经营过程”、“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和“对工作的要求”等。按照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要求组织教材内容,由实践整合理论,确保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有了相关行业和企业技术专家的参与和支持,才能使教材的开发能够真正做到以职业实践为导向,使课程教材内容来自企业实际,符合行业企业生产流程,反映行业企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体现新标准、新规范、新能源、新材料、新知识、新技术及企业管理新理念,渗透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才能编写出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实际技能、学以致用的好教材;才能解决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密切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关系,为学校最大限度地利用行业企业的各种职教资源提供可能。

四、心理学与教育学专家

心理学与教育学专家在教材编写前及其过程中,要指导编写人员深入掌握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中职学生的教育规律,使编写人员在编写中应用和遵循教育管理论文,并对教材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心理学与教育学专家要与团队其他人员共同研究,很好地处理企业需求、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教材既符合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要求和相关专业岗位资格技术等级的要求,又符合职校学生的基础状况和掌握技能与知识的规律,还体现职业教育的性质、任务,达到中职相应专业的培养目标。心理学与教育学专家最好应了解中职的相关专业,以提高指导教材编写的针对性。

五、教材编制技术人员

教材编制技术人员要进行排版、制图、多媒体制作,包括动漫制作、影像录制与处理和教材的形象化、艺术化处理等论文服务。教材编制技术人员也应了解中职的相关专业,以提高编制技术的有效性。

编写中职专业教材的过程实质是研制过程,研制教材也是工作项目。教材文本初稿完成后,要集中编写团队全体人员,进一步研讨教材的框架、编写体例等,在此基础上,逐项、逐条乃至逐句、逐图对教材进行仔细推敲教育管理论文,发挥各类专家的特长,集中大家的智慧,修改定稿。此举工作量虽然较大,但能大大提高教材质量。如此开发的教材,还要进行一轮小范围实验,实验成功后才能推广。为持续提高教材质量,在教材实验和推广过程中要建立教材使用的反馈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和教师使用满意度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满意度调查等多种形式,系统收集学生、教师、用人单位、毕业生等各方面对教材实施的意见和建议,总结经验与不足,对教材进行不断修改和完善,形成教材滚动开发机制。

中职教材研制团队的所有人员,必须认真研究职教课程理论、教材理论,研究中职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本质差异,遵照中职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如何引进国外先进的职教教材建设经验,研究如何把最新的技术信息和科研成果引入教材,才能为适应职业教育教材多元化、多变化、多媒体,研制出反映行业和区域特色、紧贴社会和市场、符合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中职好教材。

任职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任职教育 教员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7-037-02

教员是院校实施任职教育的直接责任者、主要执行者和教育主体,军事院校教员的专业教育素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院校任职教育的水平和效果;尤其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对教员的任职教育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深化任职教育改革的关键应重点提升任职教员的能力素质。

一、转变观念,提高教员以任职岗位需求为核心教学能力

在学历教育中,教员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提高学员的理论素养。在这种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课堂信息的交流变成了一种单向的传输,虽然其可在短时间内向学员传授大量的文化知识,但学员只能机械地接受信息而无法影响信息,造成思维和学习的被动,影响到学员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任职教育和学历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任职教育是在学员完成高等学历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工作岗位需要而进行的进修培训以及学历教育[1]。其培养目的是使学员的知识能力与未来的工作需要相适应,突出实践应用,重在追求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教学目的的转变要求教员转变思想观念“学员主体观”。因此,任职教育要求教员在教育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增强转型意识,树立一种全新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论,坚持能力本位,追求提高和发展学员任职需要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赋予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思维方式上由“传授”向“引导”转变;在师生观念上,任职教育要求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这是任职教育对教员观念的挑战,也是任职教育对教员最本质意义的要求。

二、强化理论,重点提升任职教员的实践创新能力

(一)强化教员理论学习能力

任职教育是对各级各类人员所进行的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其目的是使学员的知识和技能与具体的工作岗位需要相适应。因此,任职教育要求教员在学科知识方面不仅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有广博的基础理论知识,这就对任职教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员要针对任职教育目标的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及时吸纳科技发展的前沿知识和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按照科学的方法,尽快掌握新知识,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紧跟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蓬勃发展趋势,突出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的教学。

(二)提升教员实践创新能力

任职教育是各级军官职务晋升前对拟任职务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其目的是使学员的知识和技能与未来的工作岗位需要相适应。因此,在军校任职教育中,解决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是个核心问题[2]。同学历教育相比,任职教育的对象构成要相对复杂一些,但他们的共同之点是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本专业知识的培训,尤其对即将从事的工作岗位实践经验更为欠缺。开展任职教育,就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岗位任职培训,使学员的知识和技能与未来的工作岗位需要相适应。因此,这就要求教员除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素养外,还应了解和掌握部队基层发展的最新动态,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只有教员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任职教育才能更贴近实战的需要。同时,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及时了解和掌握部队发展的最新动态,获得第一手教学资料和素材,跟踪部队任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改革、补充和更新,突出任职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使任职教育更贴近军事斗争准备,贴近部队和学员需要。

三、抓住规律,努力提高任职教员教学研究能力

任职教育要求教员应当是知识复合、经历复合、能力复合、素质综合的人才。因此,教员必须理论功底坚实、实践经验丰富、眼界视野开阔、能力素质过硬、志趣品德高尚。曾指出:“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崇高的理想和良好的师德是对学员最生动、最具体、最深刻的教育。接受任职教育的学员工作岗位层次和类型多种多样,培训目的和要求各不相同,所以任职教育要根据学员任职的实际需要分专业和层次来实施。这就要求任职教育教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认真研究任职教育教学规律,通过不断的教学研究,发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特点,提高教学能力[3]。同时,结合任职教育特点和学员实际需求,结合教学实践,用科学理论指导教学,深入探究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准确把握任职教育人才理论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总结和构建出适应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授课对象的新的教学体系和培训模式,因材施教。另外,还应当构建与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和创新以中级培训为重点的教学方法手段,下大力研发辅助教学软件,全面提高任职教育能力。

四、科学分析,提高任职教员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能力

教学方法改革是任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实践证明,客观分析任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对深化任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任职教育的特点也要求任职教育的教员具备综合教学能力,赋予任职教员更多的责任和权利,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因此任职教育要求教员具备灵活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要从教学方法的外部,探讨任职教育教学方法的共性,突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方法,如实践性教学等。另一方面,要从教学方法的内部,根据任职教育培训专业、规格、层次、类型的不同,探讨教学方法的差异性、针对性和适用性,构建基于系统性的教学方法理论、具有互补效应的任职教育教学方法群。

(一)抓住共性,重要运用实践教学

任职教育的出发点是提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着力点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必须突出实践在学员能力生成中的地位作用;同时,任职教育的岗位指向性客观上也要求教员尤其专业课教员,讲授的应该是活的知识,是实际和理论的结合体,并让学员把所学知识,变为指导实践的关键所在,对部队建设起到奠基和推动作用[4]。所以,教学方法外因要求教员应当,注重加强对基于信息系统实践教学环节的顶层设计,从贴近岗位需求、贴近部队实际、贴近作战任务出发,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建立传授知识和提高素质相衔接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创设与理论课程相适应的实践课程,为促进培训对象岗位任职能力的形成搭建平台。

(二)突出特性,灵活运用综合教学

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不同的特点是培训周期短、时效性强;任职教育属于岗前培训性质,“短、频、快”特点鲜明。同时任职教育学员特点是来自全军各个部队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干部,他们任职经历丰富、有相当程度的生活履历,学习知识的渴望程度高,学习自觉意识强。基于这两方面的特点,为了达到任职教育的教学效果,对教员的教学方法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采取研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选择、合理设计与理论课程相配套的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员的时间利用率,才能保证学员在短期培训期间获取最多的收获[5]。同时,教员还应当紧紧围绕学员指技融合素质的提高,广泛开展案例分析、想定作业、战例研究、现地教学、部队综合演练等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激发学员的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从而满足学员需求,达到任职教育目的。另外,教员要研究新的评估尺度,尤其要革新阻碍任职能力发展所需的创新思维培养的考试方法,给学员创新思想自由驰骋的空间。

总之,当任职教育处于改革浪潮中,任职教员需要更新观念。为了深化任职教育改革,每个任职教员要勇于承担重担,敢于面对挑战。从提升教员的能力素质出发,为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根本诉求。

参考文献:

[1] 赵可铭.适应军校转型要求推进干部工作创新发展[J].中国军事教育,2006,(6):17

[2] 龚新洲. 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教育转型与发展研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9.:127-131

[3] 要振生,赵俭等. 军校教员队伍建设四点建议[J]. 中国军事教育,2013(1):56-58